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雾霾”~ 和老科学家商榷
热度 1 Talky 2018-8-27 15:09
关于 “雾霾” ~ 和 老科学家商榷 科学出版社 7 月 26 日发博文介绍新书《听老科学家讲科普 ~ 揭开苹果皮》中一节 “雾、霾和大气污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1125988mod=spaceuid=528739 ) , 因为关注但又恰值外出短期旅游,只就发现的问题写了些批评性评论,个别意见还相当激烈。旅游结束后,认真地查看了该文,写了详细的纠正意见。向科学出版社官网提供的地址发了邮件,但没有得到回复( sp_market@163.com ) 。近日买到该书,才看到这一节的作者姓名。网上查到他是气象学界的老科学家和他个人专栏“气象万千”。上面有他科普性文章:“ 13- 雾霾属于空气污染吗? ”和“ 14- 雾、霾不等于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才是根本 ”。但这两篇文章都是2014年写,2015年7月8日发布在网上。网上能查到他的邮箱地 址 ,然而发邮件过去被退回,说查无此人。 读他2015年发布的科普文字,和 《听老科学家讲科普 ~ 揭开苹果皮》相关气象的文字基本相同,但后面大气污染部分像是科学出版社后来增加的。虽然他文字的标题 “ 14- 雾、霾不等于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才是根本 ”很对,但文字中却有差错。例如,写伦敦杀人烟雾是1952年5月,没有注意在空气中形成的“二次”霾颗粒等。此外,关于“雾霾”一词的看法,应当可以商榷。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希望和这位老师讨论。 我向科学出版社发的纠正文字见附件。其中有一段写在下面: ------------------------------------------------------ 这一段解释雾和霾,其中说 “ 霾( haze )也可称为灰霾或烟霞 ” 就错了。 “烟霞”是港澳用语,大陆很少见。 “霾”可以在没有人为污染情况下自然地发生,但“灰霾”一词是中科院大气所张小曳研究员在 2002 年一次气象界研讨重霾污染的会上提出来的,特指当时学界已经重视的常呈灰色的区域性霾污染( 出处:吴兑 2012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环境科学学报》, 32(2) , 257-269 ),用“灰霾”以和自然霾区别。 “雾霾”是 2011 年秋北京发生重霾污染但当时空气质量并未考虑霾污染发生矛盾后,媒体大量使用,又得到公众接受的新词。“雾霾”的确不是科学名词,但公众接受。因为重霾污染时,望出去“雾蒙蒙”的一大片,虽然有时湿度没有达到气象雾的标准,但公众都知道是人为的、区域性的、能见度受损的霾污染。但“雾霾”不是雾和霾的简单混合物,更不能把雾也说成是空气污染。 此外,英文词“ smog ” 的中文翻译是“烟雾”,伦敦烟雾的英文就是 London smog 。这个 smog 也不是科技名词。伦敦这种杀人烟雾早在 1873 年前就已经发生,多次烟雾事件后, 1905 年一位爵士提出,建议把 smoke (烟)和 fog (雾)合并成一个词 smoke + fog ~ smog ,得到公众接受而成为专 有名词。类似地, 中国“雾霾”也将成为重霾污染的专有名词。 左侧的示意图需要大修改:画的两位天使,一位吹雾,一位吹霾,似乎雾和霾都是吹来的,都是自然过程。但雾和霾首先都是在本地产生,之后才有输送过程,简图应当有雾和霾生成部分。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凝结核在雾生成中的重要性。通常雾是在自然形成的霾为凝结核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水边、林中都是自然霾生成和较多的地方,因此水边和林中也是雾容易生成的地方。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工业交通,排放大量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和污染气体。其中细颗粒物就是人为直接排放的霾(“一次”细颗粒物),污染气体可能在空气中因为化学反应产生霾(“二次”细颗粒物),也来自于人为。综上所述,自然产生的雾和霾和人为产生的霾污染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排斥有同时发生的可能,例如北京市 2013 年 1 月中下旬和哈尔滨市 2013 年 10 月的严重雾霾事件。当时水汽充足,人为排放的霾助长了雾的发生和传输。 ------------------------------------------------------------ 附件,我通过邮件向科学出版社发的纠正文字全文: 科普-听老科学家讲雾霾中的差错纠正.pdf
个人分类: 灰霾|114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社评:幸亏于敏等元勋让中国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
baocunkuan 2015-1-10 08:35
向老科学家致敬!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5-01/5375516.html   88岁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奖。于敏是 中国 的“氢弹之父”,他当年取得的氢弹理论突破至今是全球两大氢弹构型之一,被称为于敏构型。像中国其他“两弹一星”元勋一样,于敏所从事的工作曾长期保密,他的存在直到1988年才被外界得知。   这是一个回肠荡气、又会让不少人有些哽咽的爱国故事。从今天市场环境下年轻人的视角望去,邓稼先、钱三强、于敏以及他们的战友们,几乎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们什么个人利益都不图一头扎进分布在沙漠及深山中的研究机构和试验场里,几近“常年失踪”。他们有的人没能等到国家公开授勋,有的人等到了,已经白发苍苍。他们都是这个国家顶尖的知识精英,他们的生命却贡献给国家做了构建共和国实力的基石。   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第五个成为有核国家,是非常让人庆幸的事。如果没有那些英明决策和于敏那代人的伟大付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战略自信绝不会有今天的质量。中国避免了印巴等后来拥核国家的曲折,牢坐在安理会五常的位子上,逐渐成为一支具有全球影响的战略力量,于敏们的贡献是决定性的。   于敏获500万元人民币奖金,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他应得的。看看一些小明星一年挣多少钱,人们就会忍不住想,奖给于敏那样的功臣多少钱都不算多。   每次依然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走进人们的视野,都会带来心灵的震撼。他们从共和国的前三十年走来,风尘仆仆,那是有过错误和曲折、被一些舆论称为不堪回首的年代。当我们批评那个年代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最神圣的东西,或许每个时代都不是简单的,都有它自己的骄傲。历史的确是承前启后的。   今天的中国如此丰富、多彩,但像是很难再出于敏这样的人。人们为“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事迹唏嘘,也会多少为今天的道德面貌有一番感慨。   时代已变,于敏已难复制,但“两弹一星”元勋的精神应当在这个国家长存,不断照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和知识界。   市场经济自有它的力量,它能在个人私心与国家需求之间搭建形形色色的有效桥梁。但“两弹一星”精神绝没有过时。市场经济可以是血脉、肌肉,但它被证明成为不了支撑国家战力的骨头。   于敏和他的时代同伴们都很爱国。客观说,他们当时为之奋斗的中国要比今天的中国差多了,但他们没有嫌弃它,与那个中国共命运,也共荣辱。今天的经济繁荣与和平为自由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长土壤,国家被一些人认为不重要了,更有一些人宣扬个人主义的至高无上,反对爱国主义,这非常幼稚,与中国所处的真实大环境格格不入。   今天的很多科学家也已经“市场化”了,他们被更加市场化的社会生活层层包围。即使今天中国核心部门的许多科研人员,也会受到各种“俗念”的诱惑。大家都想一想于敏吧,想一想在1986年就去世,连改革开放的很多成果都没有看到的邓稼先,我们或许都摆脱不了对利益的考虑,但以他们做精神榜样,的确能帮助我们不沉迷于名利场,永远记得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那份责任。   “两弹一星”元勋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整个中国社会都应坚持站在他们面前做对照,这是我们永远都需要的勇气和真诚。再现实的社会都应有一些理想主义,那样的社会不仅健康,而且会多一点幸福。
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7)周培源的故事
热度 31 sqdai 2012-5-11 06:59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7)周培源的故事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有四位奠基人 —— 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他们都曾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除了郭永怀先生英年早逝以外,另外三位的婚姻都持续了 61 年,这难道是冥冥中的巧合么?钱、钱、郭的婚姻爱情故事已经发布(见链接),周培源的婚姻爱情故事也很精彩,迟迟未动笔写出来的原因是未掌握足够的资料,近日,我家李老师为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相关文章,足可敷衍成文了。下面就是故事梗概。 两情相悦恩爱终生的周培源 - 王蒂瀓伉俪 • 英俊小生 • 周培源( 1902 ~ 1993 ),江苏宜兴人, 1919 年入清华学堂, 1924 年赴美国留学,在美国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还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而后又到欧洲游学,遍访海森伯等名家, 1929 年 9 月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周培源 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天庭高阔,鼻梁挺直,剑眉星目,颇有燕赵之士气概(尽管他是南方人)。 • 绝色才女 • 王蒂瀓( 1910 ~ 2009 ),吉林扶余人,出生于一个贫困而重视教育的家庭, 17 岁那年以官费进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就读于英文系,并深谙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学,以出众的容貌和才华成为“校花”。她待人亲切,为人和善。对于她的美貌,有著名作家曹禺的话为证,他曾对周培源的小女儿如苹说: “ 当年,你妈妈可真是个美人,你爸爸也真叫潇洒。那时,只要他们出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追着看。 ” • 一见钟情 • 1930 年的一天,周培源到朋友刘孝锦家做客,而刘孝锦正是王蒂瀓的师姐,她笑眯眯地对周说:“你年轻有为,前途光明,只是万物具备,只欠东风。”周培源何等聪明,立即听出了她的话外音,笑道:“ 清华的女生少,物理系的女生更少,美国大学里学物理的中国女生简直稀有,哪里有人瞧得上我。 ”刘孝锦心里明白,他主要是因为潜心学业,才耽搁了终身大事。于是告诉他,她所在的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可是秀色满园,要不要给介绍一位?说着拿出 一沓同学的相片来,周一张张翻阅起来,突然定格,指着一张照片说:“就是她了。”这个“她”就是王蒂瀓。 刘孝锦有心成人之美,很快安排便宴让他俩相识,两人如期赴约,王蒂澂一身淡雅衣裙,轻轻入座,周培源坐在她身侧,近在咫尺,暗中端详。她纤瘦细巧,瓜子脸,柳叶眉,细长秀眼,透出万种风情。周培源对她殷勤有加。才子佳人,彼此一见倾心,此后约会不断,两人交往了两年,爱情瓜熟蒂落。 • 情投意合 • 1932 年 6 月 18 日 ,他和她在北平的欧美同学会结婚,清华校长梅贻琦亲自主持婚礼。婚礼伊始,有个好玩的插曲。证婚人梅贻琦先生向大家微微鞠躬后宣布:“今天是王蒂瀓先生和周培源女士的结婚典礼,呃呃,不是,是周培源先生和王蒂瀓女士的结婚典礼 …… 。”全场哄堂大笑。婚礼上的金童玉女令在场者羡煞!事后,新郎新娘对这段插曲有不同评论,新郎认为梅校长“老糊涂”了:“这么严肃认真的场合,怎么可以这样糊涂呢?”,而新娘则认为这正是梅先生的“幽默”,从中可见二人的性格的差异和互补。 婚后,王蒂澂到清华附中教书,爱巢筑在清华新南院。新南院是三十栋新盖的西式小楼,建筑精美,设备完备,还配有新式电话和热水管道。周培源夫妇和闻一多、俞平伯、陈岱孙等著名教授居住于此,整个新南院洋溢着和谐的气息。 这对伉俪感情甚笃,晚饭后,总是携手出门散步。夕阳下,他们并肩而行的身影,亦是清华园的一道绝佳风景。 婚后的三年里,两个可爱的女儿 如枚和如雁 降生 ,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 战胜死神 • 乐极生悲,婚后三年多, 王蒂瀓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当时,还没有雷米封之类的特效药,得了肺结核几近罹患绝症。为了避免传染,周培源把爱妻送到香山眼镜湖畔的疗养院,休养了整整一年。周培源延请了北平最好的医生为王蒂瀓治疗。 在此期间,他除了教学和科研,还要照顾两个幼女,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可是,他从来没有耽误过每周一次的探病。从清华园到香山,当时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土路相连,他骑着自行车,往返五十里,风雨无阻。可惜探视有时间限制,周培源去后迟迟舍不得离去,被护士 “ 驱逐 ” 出门后,便悄悄来到病房的窗口,爬上窗台。王蒂瀓躺在病榻上,看到他隔窗在向她挥手,两只手上沾满了灰尘。怕被护士发现,他不敢出声,比划着说:好好养病,见她听懂了,他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她哭了,埋下头,眼泪打湿了枕巾。 她在香山疗养了一年,居然奇迹般地痊愈了。爱神战胜了死神。 第二年,他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在美国待了一年。彼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美国国内急需科技人员,他们一家收到移民局的正式邀请,只要他肯留下来,美国政府可以给予他们全家永久居留权。对此,他一笑置之。 • 骏马骑士 • 他们如期归国,国内已弥漫着抗日战争的硝烟。周培源携全家随清华南迁,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担任教授,从事流体力学研究。 一开始他们居住在昆明大观楼附近,不久,日军的飞机开始密集轰炸昆明,他们一家只得搬到西山龙门脚滇池边的山邑村。不久,他们有了第三个女儿如玲。 王蒂澂身体不太好,他便承揽了照管孩子的任务。初生的女儿如玲作息昼夜颠倒,为了哄她睡觉,他不厌其烦地抱着她,在屋里来回走上几个小时。哄睡了女儿,他才能腾出手来备课。有时候,王蒂瀓一觉醒来,见他还在油灯下刻着蜡纸。学校缺少教材,他就自刻蜡纸,油印讲义发给学生。他瘦了许多,凝神专注的样子让她觉得鼻头发酸,于是,她披衣起床,给他端一杯热水。这杯热水本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鳝鱼面,因为他是无锡人(宜兴县隶属于无锡市),最爱吃这个,或者至少也应该是一杯茶吧,可是,那时他们太穷了,什么也没有。寒风吹着薄薄的窗纸,哗哗作响。孩子们都沉睡了。他握着那杯水,抬头对她笑,她也笑。 有一天,他兴冲冲地跑进屋里,拉起正在做饭的她就往外跑。她稀里糊涂地跟着他,到了院子外才发现,栏柱上拴着一匹油亮的大马。他得意地告诉她,那匹马是他买回来的,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 华龙 ” 。她头一次听说马也有名字,不过,老实说,他那名字起得真不错,很配这匹漂亮健壮的马。 她又好笑又疑惑: “ 你买匹马做什么? ” 他拍拍马背: “ 骑呀!我可有座驾了! ” 他们居住的山邑村与昆明城距离遥远,没有公路,汽车不通,连自行车也买不到,他每次到校上课,凌晨五点就要起床。她没想到,为了赶路,他会买一匹马回来。他是一个物理学家,却用这样浪漫的方式对抗生活的艰难。望着她的这位高大骑士骑在骏马上,还露出孩子气的得意神情,她忍不住笑了。 此后,他每天骑马进城,先送两个女儿上学,再去联大上课。他的马简直引起了轰动,整个西南联大的学生都跑来看周教授的 “ 华龙 ” ,连物理系主任饶毓泰都戏称他是 “ 周大将军 ” 。 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曾得到一个留美的机会。那时,他正利用休假期在美国进修,美国政府邀请他参加了美国国防委员会。后来,他还获得了海军部的留任,可因他不肯加入美国国籍,最终被拒绝了。他在美国工作到 1946 年 7 月,便辞职离去。随后,他代表中国去欧洲参加学术会议,并于同年当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理事。 1947 年 2 月,他回国了。那时候,西南联大已经解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各自迁回了旧址。于是,他们一家在上海短暂停留了两个月后,回到了北平的清华大学。 • 五朵金花 • 一年后,他们迎来了四女儿如苹。这个最小的女儿跟爸爸最亲,十四五岁的时候,还喜欢像小朋友一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过来,跳到爸爸背上撒娇。他不似中国传统父亲那样正襟危坐,姑娘们都被他宠得 “ 没大没小 ” ,如苹总是 “ 笑话 ” 他,说他 “ 一天到晚爱来爱去 ” 。他不仅不以为忤,还点头称是,别出心裁地编了一首顺口溜: “ 老大我最疼,老二我最爱,老三我最宠,老四我最喜欢。 ” 并把这顺口溜天天挂在嘴边。 不久,解放了,他被调入北大,于是举家搬进了北大燕南园。燕南园是原燕京大学的教师居所,修筑得极其精致典雅。周家居住在燕南园 56 号,庭院中遍植樱花。樱花树均由周培源打理,他极爱花,还常常戏称家中有 “ 五朵金花 ” ,其中四朵是女儿们,另一朵是王蒂澂。王蒂澂原名王素莲,后来改成了 “ 蒂澂 ” , “ 澂 ” 是 “ 澄”的古体, “ 蒂 ” 是 “ 并蒂莲开 ” ,这个名字的含意是 “ 莲出淤泥而不染 ” 。王蒂澂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可仍有人称赞她的美貌,美得像绽开的莲花,爱花的他也把她当花朵一般呵护。她的一生也真的如莲,始终娇嫩清丽。 • 恩爱永驻 • 每年春天,他们都要结伴出门踏青,他一路搀着她的手,生怕她磕着碰着。他对她好到连女儿们也 “ 嫉妒 ” 了。每次一起郊游,拎着大包小包的女儿总在后面无奈地喊: “ 对不起!麻烦你们两位分开一会儿,帮我们照看一下东西。 ” 王蒂澂习惯迟起,每天早晨,他都会在她睁开眼的时候,对她说: “ 我爱你。 ”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再也站不起来了,可是,他还是与从前一样,每天一大早跑到她床前,问她: “ 你今天感觉怎么样?腰还疼不疼?别怕困难,多活动 …… 我爱你,六十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你对我最好,我只爱你! ” 那一年,她已经八十岁了,他也已年近九十,他们都老了。 他五十岁上下右耳便失聪了,从那时起,说话就不由自主地 “ 大声嚷嚷 ” 。他自己听不见也生怕别人听不见。每天早晨,他对她的 “ 表白 ” 也嚷嚷得众人皆知。长大了的女儿,听到老父亲的绵绵情话都忍俊不禁。做妈妈的也不好意思了,冲着老头嗔道: “ 你好烦啊! ” 他笑,他的笑容还是那样澄澈明净。她望着他的笑脸,无声地哭了。 • 此情绵绵 • 1993 年 11 月 24 日 清晨,周培源晨练回来 ,又来与她说话。他看起来有些疲惫,她想他大概没有睡好,于是催着他再睡一会儿。 他说: “ 好的啊。 ” 然后,乖乖地上了床。 这一躺下,他就再也没有起来。 她还以为他又在跟自己开玩笑呢,他一向是个幽默的人。可是很快她便知道了,这一次,他是真的走了。 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格外漫长。 没有人再 “ 烦 ” 她了,没有人再把她这个老妇人当小孩子宠了,没有人再对她展露甜美的笑容了 …… 。 这世间 …… 再也不会有那么一个人了。 她发了很大的脾气: “ 你不讲信用!说好了,你先送我,可你连个招呼也不打,说走就走,连再见也不说 …… ” 她慢慢地、慢慢地握住了他的手,很凉,她的泪水一滴滴落下。 一生当中,他对她的承诺从来没有不算数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随后,她很平静地面对一切:打电话通知国外的女儿回来;一再叮嘱,送他走,不要穿西装,中国人要穿中山装。当晚,夜阑人静时分,轮椅上的老太太要小女儿如苹帮她做一件事: “ 替我写封信,带在他身上,贴在他心口。 ” 那晚,女儿写了一遍又一遍,不是这个字不对,就是那个字没写好,直到她满意为止,信中写道: “ 培源:你是我最亲爱的人,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 16 年后, 2009 年 6 月 22 日 , 99 岁的王蒂瀓溘然长逝,到天堂与她的爱人团聚去了。 这就是周培源与王蒂瀓的爱情故事。他和她,经历了那么多,战乱、疾病、贫穷中始终形影相随;太平、安乐、幸福中一直相濡以沫 …… 。 参考资料 : 1、 周如玲,父亲,见《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 511 - 577 ,学苑出版社, 2002. 2、 周如苹,深深的思念,见《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 578 - 617 ,学苑出版社, 2002. 3 、岚枫,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http://hi.baidu.com/crinum/item/98a0733c832a5b667d034b22 4 、周培源与王蒂瀓 http://women.sohu.com/20050722/n226413304.shtml 写成于 2012 年 5 月 11 日晨 【链接】同类博文 1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1 )钱伟长的故事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4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1731.html 2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2 )黄万里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2826.html 3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3 )钱学森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167.html 4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4 )苏步青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498.html 5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5 )谷超豪 - 胡和生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818.html 6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6 )郭永怀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4129.html 周培源与王蒂瀓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1127 次阅读|43 个评论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道路口述调查和科学网博客
黄安年 2010-10-5 16:54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道路口述调查和科学网博客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5 日发布 昨天笔者的博文《建议将口述史列为社科十二五历史研究规划》(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9597 )虽然科学网博客页面没有反映 , 还是引起一些网友关注,而科学网外的史学界学人则反映强烈。其实说起这个话题,中国科技协会不仅早已列入科技工作计划 , 而且启动了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的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工作。 前天下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一位刚 40 岁颇有学术造诣的学术骨干携一家三口来访,他本人就参与了这一带有抢救学术遗产工作 , 对一位青岛海洋大学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已经 97 岁的老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口述历史调查,并向我介绍了从事这一工作的意义。笔者顺势查阅了相关报道 , 了解到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和委员王春法研究员曾就此问题做过调研。调研显示,对于科学家创造的价值,许多人往往只关注他们创立的新理论、新学说,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最终成果;而对于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师承关系,如何萌生出学术研究的最初萌芽,如何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逡巡摸索,如何在茫茫黑夜中迸发出科研成功的灵感火花,如何披荆斩棘历经坎坷抵达成功彼岸,社会大众往往并不清楚。据了解,目前社会上关于科学家学术成长的出版物不仅品种和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几位或者十几位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而且形式单一,基本没有音像制品,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如今,相当一部分老科学家年事已高,采集整理成长资料的工作刻不容缓。据中科院院士局提供的数字,截至今年 6 月,中科院 709 位院士中,有 210 位为 80 岁以上的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 751 名院士,平均年龄也达到 70 岁以上。近年来,每年去世的院士都在 20 人左右,其中不乏资深院士。中国科协正式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目前刚刚确定了 108 人的名单。这 108 人主要是年龄在 80 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身体明显欠佳的两院院士,或者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且身体明显欠佳的老科技工作者,将按学术经历和身体状况分轻重缓急,抓紧对其学术成长特别是口述资料进行抢救性整理。据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勤介绍说,采集将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能够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等,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等。对学术上有争议问题的相关资料将兼收并蓄,完整如实收录。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6/11/c_12208317.htm 显然,这样的活动是与科技界有着密切关系,也和科学网的相关博友的专业领域有关 , 尤其是和调查的重点在于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等 , 这些内容推而广之,显然是和我们科学网博客的推介内容有关的。笔者以为,这样的工作并不仅限于108人,凡是有学术价值的都可以做,官方做,民间也可以做,立项有经费做,不立项自费做的更应鼓励和倡导。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须加快采集整理 2010 年 06 月 11 日 08:21:55  来源: 科技日报 6 月 7 日下午,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所有议程开始前,主持人李静海用低沉的声音念出一份沉重的名单,这是两年来去世的 25 位中科院院士的姓名,会场一阵沉默。 老先生们带走了很多珍贵的经历和思考,很多我们都没有来得及保存。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学术活动处处长刘春杰告诉记者。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流逝,相当一部分老科学家已进入暮年,但目前记录其学术成长历史的书籍、影像资料却寥寥无几。 此前,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和委员王春法研究员曾就此问题做过调研。调研显示,对于科学家创造的价值,许多人往往只关注他们创立的新理论、新学说,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最终成果;而对于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师承关系,如何萌生出学术研究的最初萌芽,如何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逡巡摸索,如何在茫茫黑夜中迸发出科研成功的灵感火花,如何披荆斩棘历经坎坷抵达成功彼岸,社会大众往往并不清楚。 据了解,目前社会上关于科学家学术成长的出版物不仅品种和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几位或者十几位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而且形式单一,基本没有音像制品,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王春法举例说,《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是一部以介绍中国近、现代科技人物为主线,反映中国科技发展进程的大型文献,但内容以文字为主,每位传主的文字容量不超过 2 万字,内容非常简单,谈学术成就多,谈学术成长经历少,而且缺乏声音和影像资料,不够全面系统完整;《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虽有大量院士的珍贵照片,但缺乏详尽的文字说明,信息缺失严重,既缺乏科学家学术成长的历史线索,又缺乏厚重的历史感,不能全面反映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和学术成就。科学出版社拟出版的《 20 世纪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重点阐述科学家的学术成就,对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史基本上付诸阙如。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内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工作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王春法说。 如今,相当一部分老科学家年事已高,采集整理成长资料的工作刻不容缓。据中科院院士局提供的数字,截至今年 6 月,中科院 709 位院士中,有 210 位为 80 岁以上的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 751 名院士,平均年龄也达到 70 岁以上。近年来,每年去世的院士都在 20 人左右,其中不乏资深院士。 面对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除了对他们的辞世感到深深惋惜,更多的是感到心头沉甸甸的责任。如不抓紧时间采取行动,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的遗憾。王春法告诉记者。 几天前,记者从中国科协了解到,中国科协正式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目前刚刚确定了 108 人的名单。 这 108 人主要是年龄在 80 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身体明显欠佳的两院院士,或者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且身体明显欠佳的老科技工作者,将按学术经历和身体状况分轻重缓急,抓紧对其学术成长特别是口述资料进行抢救性整理。 据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勤介绍说,采集将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能够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历史资料等,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等。对学术上有争议问题的相关资料将兼收并蓄,完整如实收录。 如果这项工作能够早些开展就好了,耽误了就没有补救的办法,像彭桓武院士这样的老科学家去世前几年还有很多珍贵的思考,我们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下来。现在希望能加快进展速度,别让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刘春杰说。(刘莉)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6/11/c_12208317.htm ***********************8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口述科技史学术工作的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和《中国科技史杂志》编辑部将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得到中国科协支持,作为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的第 29 分会场举行。 时间: 2010 年 11 月 1 3 日 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中心议题:交流口述科技史工作的经验与成果,探讨口述科技史的规范和有关理论问题,分析我国口述科技史的现状与前景。 http://52brain.com/read-htm-tid-11375.html (以上为摘要)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科学网编辑部 2010-6-5 14:26
重点面向80岁以上院士,或作出突出贡献非院士老科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月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协会联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共12个部委,将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当天上午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按照采集工程2010年度工作方案,今年将从遴选确定的老科学家中选取15-20人,作为试点进行采集,并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启动大规模采集工作做好准备。 该采集工程以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中国两院院士,或虽非院士,但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采集内容包括老科学家们的口述资料及其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实物资料,还有老科学家们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还选定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建设馆藏基地,负责全部采集资料的数字化加工、整理存储、日常管理,以及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和部分展示工作。 中国科协称,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他们的学术成长历史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年中,中国科协向国务院报送《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报告,国务院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协随即会同另11个部委成立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邓楠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336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