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二台海底地震仪也收回来啦
qyy0880 2012-3-4 14:18
昨天雪龙号上的小裴和小阚已经用手机短信告诉我了这个消息。今天又收到郝老师的邮件,这事又上科学网的新闻了。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0649.shtm 总算是没有演砸。得赶紧把更可靠些的版本弄出来。
3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
毛宁波 2011-11-28 08:10
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
2011年11月19日下午,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ES109国产万道地震仪现场试验汇报暨投产剪彩仪式在准噶尔盆地东方物探273队工地隆重举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咨询中心副主任刘振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方朝亮、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经理张玮、新疆油田公司副总工程师吕焕通、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工程师郝会民上台剪彩。来自新疆油田公司、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剪彩仪式。 ES109仪器是在中油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地震勘探仪器,该项目从立项研制到试验成功历时4年零10个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在不同地区现场试验,验证了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1ms采样达到1250道的单线带道能力和11000道的系统带道能力,并实现了1ms采样8800道的稳定生产,证明了ES109具有超强的带道能力。其基本功能与目前国际使用的主流仪器基本相当,带道能力等方面与国内使用的主流仪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仪器经受了高温、低温、特殊地表和各种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充分证明了ES109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能够满足大道数、海量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的需要。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 剪彩仪式之前,在新疆油田火烧山采油厂召开了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ES109国产万道地震仪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现场试验汇报会。会议介绍了ES109地震仪研发情况和现场试验情况,观看了ES109地震仪器电视片。 与会领导还对ES109仪器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ES109仪器的功能,深化研究,持续攻关;二是要加大ES109仪器的现场试验,特别是攻坚啃硬的现场试验;三是要继续加大ES109仪器的产业化应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不但要做找油找气的主力军,也要做工程技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希望ES109能在中国科技史上创造新的历史,书写一页新的篇章。 剪彩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兴致勃勃的登上正在施工作业的ES109仪器车,听取产品介绍,详细询问仪器性能,现场观摩了仪器施工情况。 ES109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历时四年研发、试验成功,它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精确记录高密度海量地震数据,部分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大型地震仪器的空白。它的诞生,必将进一步带动物探技术进步,加快石油勘探步伐,为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王长路 陈志勇 陈建新) 据东方网 http://www.cnpc.com.cn/bgp/xwgg/xw/ 中国石油物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产万道地震仪投产剪彩仪式在疆举行.htm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进展|4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张衡地动仪到现代地震仪
shenxzh 2010-12-7 21:00
地震学的研究究竟开始于什么时候,对此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公元前132年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有关人类首次尝试纪录地震的活动。由于年代久远,地动仪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记录的细节都无法考证,后人只是根据史书描述去对其进行复原。因此这还不能算是地震学研究的开始。直到人类第一次清晰地记录到了发生在几千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地震波记录时,才标志着地震学研究的开始。首张观测地震图的产生非常具有戏剧性。 在位于德国柏林附近波茨坦电报山的天文台(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on Telegraph Hil),有一位名叫 恩斯特冯(Ernst von Rebeur)的天文学家,在这个天文台设计放置了一个横摆。他最初是利用这个仪器精确地测量由其他行星的运动导致地球的引力的变化。1889年4月17日下午5:21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摆记录到了一种强烈但是很有规律的震动。他对这个纪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知道几个月以后,他在Nature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日本地震的文章,他对比了一下地震的时间和他的摆上面那个有规律的记录的时间,发现这个记录开始于地震几小时之后,于是他意识到,这个纪录是从5000英里之外传来的地震波。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记录到了区域地震的震动记录,但是记录到如此之远的地震还是第一次。这张远震记录图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开始。从张衡地动仪到现代地震仪,经历了2000年的一个漫长过程。但是自从现代地震仪出现以后,地震学就开始迅速的发展,这也是很多学科发展的一个固有规律吧(该部分参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eismology Blog)。
个人分类: Science_Nature|5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布局国产仪器生产,控股美国最大地球物理仪器公司
chrujun 2010-5-1 15:58
为了加快尖端国产地球物理仪器产业化进程,快速打开国内外市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不仅自主研制和生产地球物理仪器,更大的步骤是控股美国最大的地球物理仪器装备公司ION。在2009年SEG年会上,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控股ION成为年会的最大新闻。 2010年3月27,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总经理王铁军与美国ION公司总裁鲍伯.皮博勒签署了合资公司成立协议, 代表中国和北美之间突破性合作关系的全新合资公司INOVA(英洛瓦)诞生。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周吉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总会计师王国樑、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张玉清、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树山莅临签字仪式。 美国商会副总裁马休.威斯乐、ION公司董事长捷.勒佩尔(James Lapeyre)、总裁鲍伯.皮博勒(Bob Peebler)、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布莱恩.汉森(Brian Hanson)、副总裁、总法律顾问戴维得.罗兰(David Roland)、副总裁克里斯.弗莱曼(Chris Friedemann)出席了签字仪式。 合资公司的顺利诞生,是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打造全球陆上地球物理仪器装备的关键布局。通过自主研发加合资引进关键技术和人才,将快速推进国产尖端地球物理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进程。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52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产地球物理仪器取得重大突破
chrujun 2010-5-1 15:1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成功研制大型地震仪ES109 前不久,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主持研发的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ES109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参与成果鉴定的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滕吉文院士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自己的石油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到这个水平,让人非常振奋。 在石油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仪器无疑是最核心的高精专设备。由于国内研发技术的限制,多年来这些设备一直依赖进口。ES109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的研发成功,将首先打破这一局面。   近年来, 国际地球物理仪器装备制造商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受制于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集团于2006年将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研发列为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具体承担。 2008年12月,2000道样机完成了生产和测试。2009年2月中下旬,国产样机与国际一流的仪器放在一起同时进行采集。通过对比表明,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发的仪器有5项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19项指标或功能与国际先进仪器水平相当,仅有一项指标低于国际先进仪器的水平。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将仪器命名为ES109。9在中国文化里是最大的数字,寓意永争一流,而1则代表着这是第一代仪器,其后还有升级换代的广阔空间。 2009年11月, ES109仪器正式应用于野外生产,承担了1683炮的野外生产任务。 采集的数据合格率为100%,现场处理剖面合格率为100%。 一辈子从事装备仪器研制工作的原西安仪器厂教授级高工何国信激动地说:ES109集成了尖端技术,打造了一流的地震仪产品,这是多年来国产地震仪器研发历史中一个最大的亮点。 这个消息令我也特别高兴,因为研发队伍中有我的学生颜良。由于表现非常出色,他得到研发团队的一致好评,去年被评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先进工作者。能为国产地球物理仪器研制培养一位骨干人才,我也感到十分自豪。 国产地球物理仪器研制的春天正在来临,在这条战线上锲而不舍的科技工作者,必将交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4985 次阅读|3 个评论
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与高频地震学 ——地震预测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实现地震预报的希望
池顺良 2009-2-8 23:10
摘 要: 40年地震预报实践表明,测震学方法提供了当前地震预报工作最大部分的地震预测信息.发展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可将惯性摆地震仪的观测频宽提高数十倍,地动位移的放大倍率提高数十到数千倍.这种安装在数百米深基岩地层中与地层牢固连结的仪器既可以接收周期长达数万秒的固体潮波,也能以数亿倍的地动位移放大倍率接收地层微破裂发出的高频极微震和地声.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这种超级地震仪将为地震预报工作提供更多的预报信息而大步推进地震预测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 地震预报,地震仪,应变地震仪 ( E-mail:chisl@263.net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候风地动仪真能记录地震吗?
eloa 2008-9-3 12:01
金仕并 发表于2008-05-19 星期一 11:22 分类: 未分类 | |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记录地震的仪器)?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会回答:张衡。的确,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和科技史著作一直在宣传,东汉的张衡在公元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准确记录地震,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在1856年制造)早了1700多年。有的甚至说,候风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云云。 然而,认真推究的话,这些说法都是很成问题的。今天,史书中有关候风地动仪的记载,仅见于《后汉书张衡列传》。这一段记载只有区区196字,其中描述地动仪内部结构的内容更只有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这十二个意义隐晦、众说纷纭的字。以后,北齐的信都芳,和隋朝的临孝恭,也都制造过地动仪,还留下了相关著作,可惜的是他们的著作在唐以后全部亡佚了。显然,仅仅根据《后汉书》中的简陋记载,要复原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是根本不可能的;今天的一切复制品,与其说是对张衡原件的复制,不如说是在史书记载的那些约束条件之下所作的新创造。 尽管如此,《后汉书》的这段记载,还是可以向我们揭示一些有用的信息。 首先,候风地动仪绝不是地震预测仪,因为它只有在地震发生之后才起作用,只不过比从震区来的驿路使者能更早地通知京城的人士罢了。这就好比我们看到闪电,就知道接下来很可能会听到雷声,但实际上,在闪电发生时,雷声也已经同时发生,只不过还没有传到我们耳朵里罢了。 其次,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机理,候风地动仪是不太可能做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地震发生时,从震源会发出两种波:一种叫P波,是纵波,它引起的物体振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一致;一种叫S波,是横波,它引起的物体振动方向和波的前进方向垂直。P波的速度比S波快,因此最先到达地面,形成地面接收到的地震波中的初波(P就是英文primary最初的的缩写)。从理论上来说,根据初波的振动方向就可以知道震源的方向。 但是,初波总是非常微弱的,因为它只能是从震源直直地(或者因为在地球内部发生折射而略弯曲)向着地震波接收处地面传播的P波,而这部分P波携带的能量只占地震波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这就好比很多恒星的总发光量都非常大,如果全照射到地球上,足以把地球烤化,但因为只有直直地射向地球的光才能被我们看到,而这部分光只占恒星全部光的一小部分,所以它们看上去才显得黯淡,还不如一个灯泡亮。 这样一来,如果候风地动仪能敏感到对第一哨初波就做出响应,那么足以有许多别的和地震无关的振动比如在它附近跺脚能引起它的反应,从而让人误把许多不是地震的振动也当成是地震。但如果要让候风地动仪保持一定的迟钝性,它又有可能无法感觉到地震的初波,直到之后的各种波陆续传来时才被惊醒,可是这些迟来的波的振动方向已经完全不能代表震源的方向了。 更何况,要记录一次地震,有三个要素是必不可缺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和震级(地震强度)。候风地动仪只能记录震中方向,理论上说,几台地动仪联网,也可以测出震中位置;但它却无法记录发震时刻,更无法记录震级。因此,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来看,候风地动仪并不能记录地震,不是地震仪,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了。 2008.05.13于银川 标签: 地动仪 , 地震仪 , 张衡
个人分类: 地震|1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