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饮水思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爱无疆——援藏教师陈凤广的小故事
热度 9 zdqiao 2015-8-27 14:45
朋友去贡嘎机场接晚点的我们,安排好我们住宿后,带我们去吃梭边鱼,告诉我说,还有一个上海来的朋友正好在拉萨,晚上一起聚。 到了饭点,这个上海来的朋友也准点到了。从外表看,高大的身材,消瘦的脸庞,嘴唇被风吹起了白皮,裂着的口子被血痂遮挡着,被紫外线晒的黑黑的皮肤,如果不是从他说话的语气中,还能听出一点儿河南的口音,与接我们的藏族司机师傅根本没有两样。从交谈中,我们知道了他叫陈凤广,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教师,已经来到西藏两年多了,明年这个时候估计就会回上海了。 来之前,我就听很多朋友说,国家给藏族同胞很多优惠措施,包括生活补贴、生儿育女补贴、一直到高中毕业的所有学杂费等等等等。所以,我刚开始觉得,上海的老师来主要是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但是,通过和陈老师的交谈,我才发现,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有些孩子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或者说是不想学习。拿我们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读书无用。因为每到 5-6 月份,孩子们去草原上挖冬虫夏草,每天也能挣上个 200-300 元,坐在教室里,浑身不自在,还得受老师管,下了课还要写作业。所以有些学生并不愿意学习,甚至有抵触情绪。 图 1 、 日喀则地区萨迦中学远眺 由于在藏区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再加上藏区交通不便,学生住得十分分散,陈老师所在的日喀则地区萨迦中学每学期开学,他们都会派车从各个乡村把孩子们一个个接到学校。整个一个学期,学生吃住学玩都在学校。学生的书本费、学费、伙食费都是国家提供的,学生的被服也是国家提供的。 随着援助的爱心人士增多,政府不断拨款,学生的食宿条件逐年改善。 学校没有围墙,有些孩子很方便的就逃离了学校,躲在学校旁边的大山里,树丛中。老师们往往会花费半天的时间才能找到这些有意藏起来的学生。有的老师气急之下,对逃跑的学生进行了体罚,但效果不佳。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的陈老师想,怎么能够让这些不愿意坐在教室的同学们能够自愿回到教室里学习呢?他首先对老师们说,体罚这些孩子是没有用的,我们得想一个新的办法,让这些学生们回到教室里来。他首先征求了学校其他领导的意见后,对这些孩子们说,学校在学校周围用油漆画了一个范围,大家都不要出了这个范围。大家想一想,你们跑出去以后,老师多着急呀。老师们岁数也大了,出去找你们,个个汗流浃背的,还耽误了给其他同学上课,所以大家只要出了这个范围就相当于逃学。另外学校给大家买一个电视机,每天放一些大家喜欢的节目。放映电视之余,我们要学习一些知识。暂时不给大家布置作业。 很快,孩子们都选择留在教室,并且开始学习一些知识了。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还给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要饮水思源。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饮水思源,陈老师就耐心地讲,大家看我们现在,在学校能喝上纯净水,这是因为有好心人给我们学校捐献了设备,能够把雪水、雨水净化了,水才这么甜。我们要感谢他们。他还接着发挥说,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他们,党和政府给我们开办学校,派了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要感谢他们,这就是饮水思源!我们怎么感谢父母,感谢政府呢?就要好好学习。拿我们的学习成绩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学校,感谢老师的辛劳。 在陈老师和同事们的努力之下,很快,这些不愿意呆在教室的学生慢慢喜欢上学习了,老师也开始逐渐给他们布置课后作业了。陈老师还发现,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喜欢画画,他就给学生们买来颜料、画笔、画纸和画板,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些孩子们画得有模有样了,特别是一些唐卡,很有传统特色,也很有创意。陈老师就将这些孩子们的画拿出去进行拍卖,共收入 1 万六千多元。他们再将这些钱用于奖励学生们,并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图 2 、陈老师在学生宿舍辅导 这就是一个上海援藏老师用他自己的才智,将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吸引到教室,再将这些学生培养成才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上海老师的水平,也可以看出上海老师对西藏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75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黄文奇先生的见解(转载饮水思源BBS,作者abbe)
xtulmf 2013-4-27 10:27
黄文奇先生是我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资深的理论计算机教授,他在与他人合著的某本书的 序言写的十分精彩。黄文奇先生的这份序言是对于我教学影响最大的指引性材料,现摘录 部分内容给广大朋友分享: 教学经验说明,严格的逻辑证明能使学生将事物把握得十分确切.但长期囿于严格逻辑证 明的人往往会失去直觉的功能,进而失去创造性.他们只能检验出错误和虚伪的东西,而 不善于发现和创造出真实、美好的东西. 另一方面,经验也说明,直觉能使学生将事物看得很自然很亲切,最终会导致对事物透彻 的理解与把握.但同样地,只喜欢直观领悟而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逻辑证明的训练的人, 最终有可能变成口才很好的事后诸葛亮.在微妙复杂的形势下,他们往往无力辨别事物的 真伪,将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想当成科学的事实,一旦碰到困难问题,就感到茫然,拿不出 真实有用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他们不具有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彻底做完的能力,在工作 中不能真正解决具体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人,有必要成为严格逻辑与生动直观这两方面的典范.在进行严格 证明时,不能避重就轻,将容易的问题仔细证明而将困难的问题一带而过.对于困难的问 题更应当正面对待,将它仔细地全面铺展开来,证得一清二楚,并且证明的过程中还要能 将符号式子的含义形象地显示出来,防止证明的过程成为被动的验证符号式子搬家演变的 合法性的过程.在进行直观解释时,要能把握事物的实质性的形象与来龙去脉,而不能只 涉及看来生动却属表面的那些现象.尤其是要不时地考察从似是而非的直观中得出的错误 结论,从而不断地校正自己的直观,使其变得更为真实深刻和准确. 经验说明,一个好的理论,一个好的定理,其最原始的创造性部分绝不可能从什么高级的 体系经由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来,而只能是先朦朦胧胧地感觉出来或说是看出来,然后才寻 求道理将它说清楚.因此教师教书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能向学生描述这个理论或这个定理 是如何被想到的,同学生讨论能否很自然地就看出这个理论与定理来.否则教师治学再严 谨,论述推理的逻辑再严格学生还是不懂,学生当时被迫于逻辑,承认了理论的正确性, 甚至也建立了信仰,并且随之也正确地演算了大量的习题,但是事隔不久他们还是会遗忘 ,没有留下什么体会,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能力,遇到有关的新问题时仍然解决不了.这 样的痛苦疲惫要经过很长的反复过程才有可能缓解,学生对事物的领悟水平和独立的思考 能力才有可能稍有提高.更有甚者,对于有些深刻的理论,包括定理和算法,大多数学生 虽然能照猫画虎地套用并且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毕其终生对于这些理论本身却没有达 到真实的理解,没有领悟到要害,没有形成自己的体会. 许多大师们的教学经验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学的东西太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那些东西对实质性的应该牢靠掌握的东西的理解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形成了干扰.特别是那 些无穷无尽的细小技巧,永远也学不完,而且一旦陷入之后,学生往往会忘记事物的本质 和主流,最后成为精巧的工匠和事务主义者.学生们在掌握数量并非十分庞大的最本质的 理论和最基本的技巧之后应立即从事世界前沿的科学研究,在这种真实的研究工作中进行 有选择性的深入细致的思考和试验,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在这一过程 中用功细心的学生自然会自己创造发明出许多细小的技巧并有能力自觉地学会过去在学校 没有学过的相关的有用理论和技术.
3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饮水思源——李振声在山东农业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热度 2 tsfap 2012-9-17 09:18
饮水思源 ——李振声在山东农业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按】李振声1951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毕业,是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小行星中心2010年9月23日发布公报,将第9082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李振声星”。本文原载于《山东农大报》第1067期第四版,现转载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农学专业1951届的毕业生李振声,有幸在这里接受母校授予的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同时对母校给我的教育、培养和大家对我的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所表示的衷心感谢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表达。因为,没有当时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一个人不论你年龄有多大,不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永远都不应忘记你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是谁培养教育了你,一定要饮水思源,不忘师恩。   下面我想谈谈在校学习时,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和就业后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许同学们从中可以受到一点启发。   我毕业至今已经61年,但在校学习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我于1948年入学,1951年毕业。当时的条件比较差,吃的是窝窝头,睡得是5个人在一起的炕,没有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白天上课,晚上自觉到教室上自习。同学间互帮互学,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到毕业时成绩都不错,没有一个掉队的。老师讲课很认真。当时余松烈老师给我们讲生物统计和遗传学,为了督促同学们学习,经常有小测验,打分也很严。有一次考遗传课,我得了高分,很高兴!至今仍记忆犹新。师生之间的感情很深厚,记得在文革中,余松烈老师被下放到滕县农村,我知道后,带着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从陕西乘火车到滕县,在农村找到了余老师。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正在地里为麦苗上拴小牌子,记载一级、二级、三级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我很感动,老师也很感动。我感动的是在这样艰苦、毫无设备的情况下他还在做研究;他感动的是在文革中社会上十分混乱的情况下,他的学生还从千里之外来看他。此时此刻,师生之情,的确是难以言表!当我要走的时候,老师送我很远、很远!互相依依不舍,直到彼此已经看不到身影,我才离去。   学校除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外,对实习课也有具体要求,主要是强调要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我至今牢记不忘的实习课有两次。一次是听了沈寿铨老师的小麦育种课后,在农场做小麦杂交实习,当时在地边看到一种叫“野麦子”的植物(就是鹅冠草),联想到老师讲的小麦进化史,就产生了用它与小麦杂交的念头。我采集了它们的花粉,带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虽然小麦和草的花粉颜色不同,但花粉粒的大小是一样的,于是就在去过雄的小麦雌蕊上涂抹了野麦子的花粉,做了不少,一个也没有成功。试验虽然失败了,但毕竟是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另外,就是在上植物生理课时,郑光华老师教我们做嫁接,接穗是番茄,砧木是土豆。实习课完后,我就将嫁接苗带回宿舍,栽在门前的一块小地上。苗子成活了,我就认真管理,期盼着能得到上边结番茄、下边结土豆的结果。但因季节晚了,番茄开了花,没有结果;根部也没有结土豆。两个试验都没有成功,但就是这两次实习,为我后来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起到了启蒙作用。   我讲这一段历史的目的,就是希望同学们要珍惜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珍惜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珍惜你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努力学好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做好毕业论文。一方面学习、理解和真正掌握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无疑对未来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想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因为一个学生无法事先知道你毕业后究竟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无法知道在漫漫人生中工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必须做好适应各种不同需要的准备。例如,我在毕业时,对小麦遗传育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本以为可以如愿以偿了,但偏偏事与愿违,没有被分配“遗传组”,而是分配到“栽培组”,导师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冯兆林先生。他的研究课题是土壤改良。幸亏我在学校学到了一些土壤学的基础知识,很快适应了他的工作要求。随后,他研究草田轮作制,我被分配做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了800多种牧草,建立了种质资源圃。本以为可以顺着这个研究方向做下去,但是,没想到,1956年根据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的需要,我又被调到陕西杨陵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那里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在这种背景下,我提出了用牧草与小麦杂交提高小麦抗病性的设想,计划被所长批准了。绝对没有想到,在工作5年后,因为调动工作,竟然圆了我在学校时用野麦子和小麦杂交的梦想。从此,小麦远缘杂交成了我一生的事业。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变化,要主动地去适应这些变化,就需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应变能力。所以,我再重复一遍,希望你们珍惜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珍惜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珍惜你们宝贵的青春年华,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好进入社会、施展才华、为强国富民做贡献的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力争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再一次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讲话致辞|13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方舟子:青蒿是青蒿素的载体
热度 10 fqng1008 2011-9-30 01:23
半个月前,我在“ 屠呦呦获奖对中医药研究的启示 ”一文中提到:为什么要提到方舟子?因为在我的想象中,方舟子应该就此发一通议论,以证明“废医验药”的正确性。我在早些时的博文“ 读饶毅‘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有感 ”中也提到,“ 这些‘有希望拿诺贝尔奖’的项目不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思路而有点‘弃医就药’味道。” 果然他去年就说过,“青蒿素能走向世界,正是‘废医验药’的结果”。 尽管在很多方面,我基本认可方舟子的观点,但是看到今天《科学网》转载《中国青年报》的方舟子的文章“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还是觉得方舟子的这篇文章做“过”了许多,甚至超过了 “废医验药”的界限。作为一名中医,我把“废医验药”说成“是发展中医药的一条道路,屠呦呦等也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探索并结出硕果的代表人物”应该算是 比较开明的,但方舟子的文章连中药也要撇开关系,就不能不说一句公道话了。 青蒿素不是中药,从理论上说得过去,但一意孤行地认为青蒿素与青蒿(中药)没有多大关系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想,方舟子不能否认青蒿是青蒿素的载体吧,如果没有青蒿(药学家把黄花蒿定为青蒿的正品应该有理论依据而不是随意的),何来青蒿素呢?就像青蒿素与屠呦呦不可分割一样,尽管很多人对青蒿素的研究也具有很大的贡献,但仍然不能与屠呦呦相比。即使屠呦呦,她也不敢妄称他的成就与中药与青蒿无关,她也得感激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饮水思源”,是人类感恩的高尚品德。古人的科学水平远远不如今天的我们,但是他们孩童般的幼稚却是我们今天成熟的阶梯,正如我们是后人的阶梯一样;他们在科学的黑夜里的探索精神以及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却是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和衷心感激的! 附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让人误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的。 即便黄花蒿被用来代替青蒿使用,里面的青蒿素也起不了作用,因为中医是把药物煎成汤药来治疟疾的(最著名的是以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煎成的青蒿鳖甲汤),而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杀不死虐原虫了。 青蒿素的发现是许多人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这个故事,人们会说青蒿素的发现至少受到了中医的启发,葛洪也因此成了“东晋名医”。其实葛洪是个炼丹的术士,《肘后备急方》则是收集民间的偏方,并没有用到阴阳五行、辨证配伍,与中医中药没有关系。 事实上,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的能治疟疾,也是很可疑的。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如果葛洪只记载了青蒿能治疟疾,我们也许能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葛洪共在书中搜集了43个治疗疟疾的偏方,其中有草药,也有巫术。青蒿一条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只出现了一次(而草药“常山”出现了13次),也没有说其疗效有多灵。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的确,虽然偏方如此之多,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从来就没能抗击疟疾,每次疟疾流行都死人无数。直到1950年,全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每年病死数十万人。有人以青蒿素的发现来说明“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事实是,没有一种中药能够有效地治疗疟疾,这个史实很能证明这一点:1693年,康熙皇帝患疟疾,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靠吃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治好的。从金鸡纳提取的西药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之一。在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赖以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奎宁,而不是青蒿或别的中草药。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附科学网: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新华社记者 任海军 摄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9月23日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她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屠教授的成就是所有传染病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屠教授作出了主要贡献,值得获奖,”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在出席颁奖仪式时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也是中国传统医药可以引导发现青蒿素这样有用化合物的好例子。” 拉斯克奖由有“现代广告之父”之称的美国广告经理人阿尔伯特·拉斯克和夫人玛丽·拉斯克于1946年创立,以表彰在医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在世科学家、医学研究者和公共服务人员或机构。自创立以来,共有300多位科学家获奖,其中80位最后获诺贝尔奖。拉斯克奖素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 (记者 任海军)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67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饮水思源忆师弢
黄安年 2011-4-11 10:31
饮水思源忆师弢
饮水思源忆师弢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4 月 11 日发布 (按本文写于 1992 年 3 月,收入《唐弢先生纪念集》第 352-353 页, 1993 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现在博客上发布,照片三转翻拍自该书) 弢师去了 , 文界和学界又痛失一位前辈,在我 , 敬悼和忆念之中 , 更夹杂着几许感愧。 我是一个从现代文学学术阵地上落荒而走的人,至今想来, 愧对弢师的指引和教诲;然而即便如此 , 弢师的引领于我举足轻重,可以说使我终身受益。 还在 60 年代之初 , 弢师主持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组成员老中青都有 , 青年之中 , 我是最幼稚的一个,对现代文学仅略知皮毛。记得第一次随师大中文系陈灿同志造访,其时弢师调京不久 , 住“铁一号”人大宿舍,一见之下 , 弢师风趣地说 , “还是小辫子姑娘嘛!”我很惶恐,的确,以我的浅陋无知要事从唐弢这样的学者是不及格的。然而象所有胸襟博大的前辈一样,弢师不会嫌弃青年的幼稚,何况他是自觉地以鲁迅为榜样的 ! 尽管如此 , 现在想来 , 弢师当年对我的指导一定倍感吃力。因为我在编写组一年 , 无异于上了一回培训班,所谓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训练 , 全在学步阶段。所写的提纲之类 , 不必说不能用,连提意见恐怕都无从提起。在这过程中 , 追随弢师左右 , 耳濡目染,有两点于我印象最为深刻,而且历久弥新。 其一是他曾批评我写的东西“跳跃太大 , 看不出过程”。他说“结论固然重要 , 但过程往往比结论更重要 , 好比一个方程式,已经列出了式子 , 答案是否写出倒是次要的了。” 对于象我这样的青年学生 , 往往只会记诵现成的结论,把书本和老师所教的东西生吞活剥地转贩过来硬塞给读者,而不去注意结论之所由 , 不去考察过程的演化,不去思索蕴含其中的方法和规律。这样一种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自然不可能将任何历史过程描述出来,更谈不上“论从史出”、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了。当时在学术界“左”的氛围之中 , 弢师十分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重过程、重材料 , 主张“论从史出”。稚拙如我 , 也受到这种学风的熏染,得到了有关写“史”的启蒙。“过程比结论重要”的箴言,于我确属对症,使我看到自身浮躁、表浅、急于求成等毛病,比较地能沉下心来读书和思考。而且,治学必先治史,史的基本方法对于我日后观察和处理问题益莫大焉。 还有一点是关于文字工夫的。弢师总是强调写文章笔下要讲究一点 , 史的叙述力求实准确 , 文艺评论则要讲求文采,切忌干巴巴。这里基本的一条文字要干净 , 不可拖泥带水,竭力将那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去掉。他有一种洁癖,连相同的字眼在邻近处出现都会感到不舒服。这些关于文字笔墨的要求,在与弢师相从的日子里 , 或看作是老生常谈、不以为意;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 , 每每提笔 , 便不自觉地想到“文字要干净 , 词采宜讲求”的忠告。十多年来 , 我在红学领域内虽则跋涉艰难 , 先后也写了长长短短大约 50 万字的东西 , 如果说还能被红学同行所认可,以为尚有新鲜感的话 , 饮水思源,实在是得益于弢师之力的。 自从 60 年代中期我离开编写组、离开现代文学教学岗位以后, 20 多年不再有机会直接师从弢师,他的写作计划、社会活动和健康状况也不容许所所打扰 , 接触就更少了。最后一次见到老人家大约是 1990 年写天 , 我和我女儿同去看望,他自己一个人在家 , 兴致勃勃地为我们切西瓜 , 问长问短 , 说天说地 , 无所拘束。 我记得,那是一个很大的西瓜中腰的一圈 , 格外甜而多汁,至今,那清冽甘美的汁液还滋润着我的心田。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撰文忆哈工大求学岁月 称饮水思源 师恩不忘
zhxkun 2010-6-5 21:14
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李长春 引自 新华网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九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文革而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若昨日,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不曾改变。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开展谈心等,给学生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强调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到毕业前夕,我们班共发展了6名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组织我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我们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道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更是身教重于言传,甘于埋头奉献。去年7月我到青海调研时,在原子城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名单中,赫然看到当年电机系副主任、曾给我们作新生入学报告、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编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老师的名字,这才知道他从1962年调到核工业部后,一直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到他家中看望,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更令我感动的是,他说到两弹一星的艰辛历程时,总是讲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的成绩,只字不提自己的贡献。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工企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冀生老师在专业实习动员时注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