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类基因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PNAS惊人发现:人类DNA中的神秘入侵者,该研究或支持宇宙胚种论
qujiangwen 2016-11-24 11:21
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的 Chandra Wickramasinghe 教授10.26日在印度介绍宇宙胚种论 12年前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让科学家们编写出了构成我们细胞和身体的部件——我们2万个基因的清单,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一重大的成果,我们仍然不清楚每个基因的功能,或当一些基因出错时让我们生病的机制,我们对于自身的基因组仍然缺乏了解,上半年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也继续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Discovery of unfixed endogenous retrovirus insertions in diverse human populations 这篇排在首位的文章告诉我们:你以为你的DNA全都是人类的DNA吗?恐怕事实并非如此。研究显示我们的DNA中属于人类的成分比科学家之前认为的还要少。科学家在人类的基因组中发现了19种不属于人类的DNA。病毒在数十万年前感染我们的祖先时,将这些基因片段留在了人类体内。 这项研究着眼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的DNA(或基因组),包括非洲——现代人类在迁徙到世界各地之前,祖先起源于那里。研究小组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把每个人的基因组的关键区域,与“参考”人类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一段新的DNA——存在于所研究的2500人当中的大约50人当中,包含一整个病毒的完整的、全部的遗传图谱。它是否可以复制,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对古病毒DNA的其他研究显示,它能影响携带者。 除了寻找这些新的片段之外,这项研究还证实了其他科学家最近几年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的17个其他病毒片段。 ScaffoldScaffolder: solving contig orientation via bidirected to directed graph reduction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人类基因组组装方法,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识别几种常见遗传病中难以捉摸的标记。 每个人在其每个细胞中都有各自基因组的2个拷贝,每个拷贝都来自亲本一方。两个拷贝的序列是相同的,但有时也有一段序列被反转,称为 倒位 (inversion)。 倒位往往是有生物学意义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倒位和精神发育迟滞、糖尿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之间存在一种关联。此前,检测倒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这一检测过程。 Proteogenomics connects somatic mutations to signalling in breast cancer 基于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的数据,一个多机构科学家小组完成了首个大规模的乳腺癌“蛋白质基因组学”(proteogenomic)研究,将一些DNA突变与蛋白质信号联系到一起,并帮助确定了一些驱动癌症的基因。 这项研究提供了TCGA计划中已确定基因组学特征的77个乳腺癌肿瘤蛋白质组与 磷酸化蛋白质组 (phosphoproteome)景观的广泛信息。尽管TCGA生成了癌症体细胞突变的广泛目录,当前尚不清楚其中许多突变对细胞功能或患者结局的影响。此外,并非所有的突变基因都是真正的癌症“驱动者”——一些仅仅是功能影响很小的“乘客”突变。一些突变被发现存在于遭到删除的极大的DNA区域内或是在额外的拷贝中,因此通过研究它们的蛋白质产物活性来筛选出候选基因列表,可以帮助确定治疗靶点。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精确的高分辨率质谱法分析了乳腺肿瘤,这一技术扩大基因组的覆盖范围超过了传统基于抗体的方法。这使得他们能够扩展研究努力,量化了超过12,000个蛋白质和33,000个磷酸化位点——一个极深的覆盖水平。 最后这一个也是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成果之一:科学怪咖Craig Venter博士等人设计并合成了一个最小的细菌基因组,它只含有维持生命所需的基因,组成它的基因只有473个。 为了完成这一基因组,Venter博士等人进行了多项实验,最终的版本被称作为JCVI-syn3.0,包含有473个基因——这一基因组小于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自我复制细胞的基因组。研究人员的最小基因缺乏所有的DNA修饰和限制基因,及大多数的脂蛋白编码基因。相比之下,保留了参与读取和表达基因组中遗传信息的几乎所有基因,及涉及保存跨代遗传信息的基因。 有趣地是,大约31%的JCVI-syn3.0基因尚有待发现精确的生物学功能。但其中一些基因的潜在同系物存在于其他生物体中,表明它们编码了功能有待确定的通用蛋白。这一JCVI-syn3.0平台为调查生命的核心功能提供了一个通用工具。 推荐原文: Julia Halo Wildschutte, Zachary H. Williams, Meagan Montesion, Ravi P. Subramanian, Jeffrey M. Kidd, John M. Coffin. Discovery of unfixed endogenous retrovirus insertions in diverse human popul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201602336 DOI: 10.1073/pnas.1602336113 http://www.pnas.org/content/113/16/E2326 这项研究或许支持宇宙胚种论: 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自宇宙,还有人推断是同地球碰撞的彗星之一带着一个生命的胚胎,穿过宇宙,将其留在了刚刚诞生的地球之上,从而地球上才有了生命。但是,一些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却认为,彗星是带来了某些物质,但那不是决定性的,产生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地球上本来就已经存在。 理论提出 “宇宙胚种”论是由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列纽斯于1907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物种的孢子,在太阳光压力的推动下,被送到遥远的宇宙彼方,如果遇到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把生命传播到那里。 折叠 在月球 在月球发现远古陨石将令人非常兴奋,但是陨石中所包含的物质会让霍特库珀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早期存在着简单的细菌生命,这些细菌生命体可生存在岩石之中,当陨石碰撞地球表面造成较大的碰撞事件时,这些地球表面上的岩石将飞溅出去,很可能散落至月球表面。依据这一理论,许多生命样本可以着陆在像沙克尔顿这样的月球陨坑中,一旦生命样本进入到黑暗低温的陨坑底部时,它们便能深度冷藏数十亿年时间。 地球上许多细菌生命可以冷冻数千年时间,之后它们能够解冻复活。如果某种细菌能够发现于像沙克尔顿这样的月球陨坑底部,将这些细菌放置在热水中可能使其苏醒复活过来。霍特库珀强调称,所有可能性假设必须由可靠的证据进行证实,未来将实施载人登月计划,其中探测月球冰层是一项主要任务。但是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研究项目,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下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揭示月球更多的谜团。 折叠 在地球 更加引人注意的细菌是那些在很深的地下繁衍生息的类型。一种细菌生活在南非5英里深的金矿内部。麦克卡伊说:“这些生物从我们从没想到的来源获得能量。南非极端微生物细菌是从岩石里不稳定的放射性原子获得能量。阳光和地表水对它不起任何作用。这种情况非常令人吃惊。” 极端微生物从非太阳能源获得能量的事实,说明外星生命也可能生活在类似环境下,在远离地表水和阳光的地下很深的地方繁衍生息。麦克卡伊说:“可居行星并不一定非得像地球一样。这些发现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我们对适居带的理解。” 折叠 有关证据 2008年6月14日刊登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的一份研究报告指,科学家在一颗40年前撞击澳洲的陨石中发现来自外太空的基因物质。这发现对地球生命起源的研究起重要作用,显示人类起源可能与外星物种有关。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先前研究以为,这颗名为默奇森的太空陨石约于40年前撞击地球时,可能在冲击中遭受污染。但欧美科学家经更深入研究后首度证实,该陨石碎片中所含的两种核碱基确实来自外太空。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马丁斯是研究报告首席研究员,她表示确认出的两种分子是尿嘧啶和黄嘌呤,“均存在于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中”。一股迄今依然是谜的神奇力量于大概40亿年前,沿某种方式引发生命本身的出现,尿嘧啶和黄嘌呤也许在过程中不可或缺。 马丁斯接受访问时表示:“我们知道许多与默奇森陨石非常类似的陨石,在38亿至45亿年前,将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带到地球。” 马丁斯说:“我们相信早期生命或曾采用陨石碎片中的核碱基用作基因编码,让优秀的特征传给后代。”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是进化过程的开始,然后经历数十亿年,进化至现今出现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表面的所有生物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取能量:植物、某些细菌和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动物和其他生物则以食物来获取能量;而有一种生物,竟然开辟了第三种获取能量的途径——从矿山岩石中的放射性铀汲取能量。近日,来自西雅图蓝色大理石空间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金矿菌的细菌竟然可以从辐射中获取能量,这项研究发表于《皇家学会》杂志上。这种神奇的杆状细菌发现于南非姆波内格金矿地下2.8公里充满液体的裂沟,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世隔绝,温度可以达到60摄氏度,那里缺乏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光、氧气和碳。即便如此,金矿菌却可以从金矿深处的放射性铀获取能量。众所周知,辐射能够作用于DNA,引起DNA损伤。但宇宙射线是否一定会成为生命存在的威胁因素之一,科学家们表示还需要再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预测,宇宙中其他地方的生命也可能是被辐射“喂养”的。 折叠 编辑本段 观点异议 第一、思考忌表面化。如果我们把对表象的研究,依旧回归到表象上去,说明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因为本质通常都潜藏在不容易发现的表象的深处。比方说,当我们用显微镜看到鲜活的细菌孢子的存在,应该认定它们的起源,一定不会是它们自己,而是缔造它们的自然条件。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以无生有,主张一切有形皆来自于无形。这也就是说,唯有与细菌孢子完全不相同的物质形态,才能称得上是它们的成因与起源。我认为无论是生命,还是对其他事物的本源性探讨,都考验着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度。要从常观到微观,从微观到超微观,还要到无观……一层层剥笋似的才行。当我们找到了细菌与孢子的成因时,离我们找到亿万生命的起源就不远了。 第二、持“胚种论”观点的人认为,地球根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生命,生命可能来自宇宙空间……这么说好像也没有错,这就好像说一个花盆不可能自己长出种芽,种芽只能来自花盆以外。花盆自己确实不能长出什么种芽来——但问题是,当我们把地球比喻成花盆的时候,勿忘花盆的土和花盆的种籽是并存的,是一个统一体。也就是说,地球这个花盆里是播了种籽的。 宇宙其他星体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地球生命所以产生的原因想来也不会例外,属于照此办理吧。既然其他星体上可以产生生命,地球又为什么需要通过彗星来传播呢。何况地球的自然多么丰饶,地球造化生命的条件多么充分,而彗星自己都绝育一般没有什么活物儿,怎么可能给地球传播生命呢? 第三、即便有科学家在盐结晶里发现了二亿五万年前的细菌孢子,或者是发现了其他什么古老的藻类,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和地球声势浩大的生命现象不能相提并论。有了某些零零星星的微生物,也不等于就一定会出现广大的能跑会飞的生命群体。微生物是地球动植物生存的基础,它们和动植物之间没有必然的演变关系。 折叠 编辑本段 研究现状 “宇宙胚种论”的理论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退一步说,此说即使能成立,也没有解决最早的“胚种”(生命)是怎样起源的问题。 折叠 编辑本段 研究意义 对各个研究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的采访,已经清楚地表明:胚种论,或者至少是这个理论的一些方面,已经即将被那些研究生命起源化的地点和方式的科学家们作为首要的课题来对待。目前占主要地位的观点仍然认为,生命是在陆地的环境中,在学反应后自发产生的,但是胚种论的拥护者们则力图表明,这样的奇迹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发生。 对“宇宙胚种论”的研究,将为对生命起源的探究、地外生命的探索打开一个新的思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剑桥大学邱吉尔学院的 Chandra Wickramasinghe 教授是宇宙胚种论最早的坚定支持者,我们最新合作论文提到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性。 Recent studies involving DNA sequencing of humans and primates have shown the preponderance of sequences derived from retroviruses that make up a significant 8% of the human and primate genomes. It is likely that these sequences were inserted as retroviruses into our ancestral DNA through a long sequence of pandemics of disease caused by RNA viruses . It is also probable that such viral DNA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hominid evolution over millions of years . In particular retroviral sequences from the Ebola virus family have recently been discovered in several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humans, indicating that these viruses have been circulating for tens of millions of years . Whether these ancient RNA viruses were indigenous to our planet or derived from an external cosmic source cannot of course be resolved. 详细见: Sunspot Activity, Influenza and Ebola Outbreak Connection http://www.esciencecentral.org/journals/sunspot-activity-influenza-and-ebola-outbreak-connection-2332-2519-1000154.php?aid=78784#PDF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辩证解读“我的美丽基因组”
kexueren07 2016-8-25 17:42
1990 年 ,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从多个 方面改变了 或正在改变着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2015年《科学》杂志评出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中,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位列榜首。2016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用CRISPR 编辑人体的免疫细胞、进而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这意味着人类 已经可以改造自己的基因组,而这也再一次将人类置于伦理、法律、安全的多重选择路口。“我”究竟是谁?基因会决定我们 的性格吗?基因会决定我们将来会得什么病吗?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吗?食用转基因食品会改变人们的基因吗?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 2016上海书展“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之“我的美丽基因组”讲座活动中,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为公众解读了人类基因组这一生命天书的奥秘。 天赋与疾病:上帝的两扇门 钟扬 年轻的时候 没有读高中就上了中科大少年班,见到了很多很奇特的人,自认为 一直生活在他们的 “ 阴影 ”下面。“ 现在大家夸我是少年班最正常的人,因为我们班不正常。 ”讲座中,钟扬的一句玩笑带出了他对于人类基因的辩证思考: 究竟什么是天赋?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好基因?什么是坏基因?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或劣势,只有适应。他自己在上海时候的优势,到了西藏就变成了劣势。 也正因此,当他看到 《最强大脑》 那样的 节目把 科学界已经确定为妨碍生活 的 疾病 基因拿出来作为 “ 最强大脑 ” 宣扬天赋 时,感到那样的娱乐已经 走得太远了 ,让人心里不舒服。 钟扬举例说, 所谓轻而易举获得的“天赋基因”常常与一系列遗传疾病密切关联,是连锁的。他曾经发现一个擅长识别常人难以识别的“绝对音高”的家族,其 50个成员基本生活在严重失眠的痛苦之中。“因为他们能听出100米外汽车的刹车有毛病。像我们这样五音不全、没心没肺的,睡眠反而很好。” 又比如他有一个朋友的弟弟,是个色盲,但为了和命运抗争,不仅学会了独立生活,还因为摄影记者的工作需要学会了开车。那位弟弟能凭借对红绿灯亮起的时间和位置的记忆,靠亮度感知亮的是红灯还是绿灯。他还得过全国性摄影比赛一等奖。钟扬开始觉得很神,后来他研究领域的科学证明了:在一部分色盲家系中,很可能产生超级视觉者(特别是色盲儿子的母亲)。就是说,普通人通常有3个视锥细胞,色盲患者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两个,但他们的妈妈极有可能是有4个视锥细胞的超级视觉者。这真叫:“上帝如果在你面前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再比如地中海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因为血液不招蚊子,所以不会得疟疾。“想想我们花了多少力气防治疟疾,还不如一个生理缺陷有用。从这个角度,我们凭什么还说哪种基因是丑陋的呢?我们还不如称我们的基因组为‘美丽基因组’。    基因知情权:疾病早防与知情的负担      钟扬认为,个体有对自己基因的知情权,但有时候,也会带来知情的负担,有些基因疾病患者甚至因为过早知情而一被子自暴自弃。所以,虽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基因检测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负担得起,但并意味着绝对的必要性,而且即使检测出问题基因,也不意味着必然大概率地导致疾病。在他看来,安吉丽娜 ·朱莉在进行基因检测后马上采取了乳腺手术其实是一个特例,不是每一个基因问题的携带者都需要效仿的。据钟扬介绍,和乳腺癌高度相关的两个基因分别叫BRCA1和BRCA2,如果哪个人的这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其今后患乳腺癌的几率大约在25%至40%之间。安吉丽娜·朱莉的妈妈、姨妈等家族里的女性成员都有乳腺癌的发病史,这使她的发病几率提高到70%。“所以,并不是说一检查出基因有问题就必须做手术,不同疾病基因的致病性是各有不同的。” 关于基因的适应性,钟扬举例说,熊为了过冬,冬天会花一个星期猛吃食物,人如果那么吃上三天,肯定吃死。而熊还不会得糖尿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熊有一套机制,能够回收自己尿液中的氮,如果人也能有这个基因,得糖尿病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全世界粮食生产也可大大减少。此外,科学家发现熊还会回收自己体内的钙,所以母熊生小熊后不会骨质疏松。钟扬设问:“如果你家的水管坏了,你是会修那条水管,还是重新换一条呢?熊会换一条新的,而人可能因为长期养尊处优惯了,没必要像熊在野外艰苦条件下那么不正常地生活,所以已经不会换新水管了。作为一种生存策略,熊在困境面前不是让自己去得病,而是采取急性冒险。” 科学与技术:转基因食物的两个面向 对于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钟扬表示,科学与技术是两码事,这个区别在转基因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迄今为止,在科学上还没有一篇论文足以证明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经得起推敲,但转基因操作过程中的生物技术是完全可控的吗?转基因食物的生产厂家接受控制吗?各个操作步骤可以全链条监测清楚吗?钟扬觉得,问“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就好比问“馒头能吃吗?”,其中包含了两层潜在的意思:一层意思是馒头是由小麦做成的,小麦能吃吗?另一层意思是:既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小麦是不能吃的,你妈妈为什么清晨不让你到家对门的小卖部去买馒头呢?——因为那个小卖部卖的馒头不仅用了小麦,而且还添加了别的不该添加的东西。“这不是与科学相关,而是与技术和工艺相关。如果连一个馒头都不能让人放心,怎么敢说转基因技术是完全过关的呢?”因此,他认为,一方面要大力鼓励科学家深入开展转基因研究;另一方面,应严格控制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转基因食品的上市。
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准医疗,仅仅关注人类基因组是不够的
热度 23 lionbin 2015-11-4 13:38
精准医疗( Precision Medicine ) 这个词,虽然谈不上家喻户晓,但充斥在 2015 年的网站、报刊头条中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从记录人体活动的可穿戴设备到宏基因组测序以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测试,我们能够监测比以往更多的个人环境与健康问题。今年 10 月 15 日的 Nature 周刊,就以精准医疗为主题,发表了多篇综述文章。编者按认为,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人类疾病基因的认识,但是在临床上与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释和定义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精准医学是通过生物技术,科学,和医疗记录等融合用来改善我们对疾病成因的理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希望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的 “ 一刀切 ” 方法,这终将导致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加快药物开发的周转速度 。精准医学的出现,是整合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自然延伸,将通过建立一个知识库,更好地指导患者的个性化护理。这个新的框架,就是要构建研究人员、临床实验室、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精准医疗生态系统。 2012 年英国启动万人基因组计划 ( UK 10K ) —— 迄今最大规模的群体基因组测序计划,旨在挖掘与罕见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并分析与疾病相关联的风险因素。该项目以近万名人为样本,涵盖了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其中,疾病种类包括罕见的家族性遗传疾病,以及类似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等常见疾病。作为对照,研究人员同样分析了对于健康人群 64 种医学相关的风险因素,例如血压、胆固醇水平等。最后通过比对、分析这些个体的序列, UK 10K 计划得以获得罕见突变与广泛疾病的关联,并发现了一些与基础疾病有关系的新基因突变。 该项目启动之时预计完成的时间是 2017 年年底,而 2015 年 9 月 14 日,他们的结果在线发表于 Nature 周刊,预示着 UK 10K 计划收获了里程碑式成果 ,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便科学家们探索基因的秘密,找到精准医学的钥匙。 在 2015 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力推医改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继提出 “ 平价医疗法案 ” 后,提出了上面所谈论的精准医疗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拟投入 2.15 亿美元用于该计划的相关项目。奥巴马的咨文为该划罗列了四个要素: 1 )恰当的治疗( the right treatment )和 2 )恰当的时间( at the right time ):所有的医疗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才是真正合适的,这也体现了预测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含意; 3 )共享( give all of us access ):共享还意味着 “ 共为 ” ,不是袖手旁观,也不只是放马后炮; 4 )个性化信息(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 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因人用药。 中国科技部、卫生部正集中一批精英规划新的科技规划替代 863 、 973 等相关科技项目。2015年3月,中国启动了600亿人民币的精准医疗计划。 虽然目前业界很多公司都在做各个领域的基因检测试验,但是真正能够用于临床并且能够测出准确结果的也是寥寥可数。将方向定位人类基因序列分析的美国企业现在已经超过 5000 家,然而 大多公司在处理复杂的基因数据上都力不从心 。这些基因分析公司都能够采集人类基因序列信息并加以应用,推断出不同客户容易患上何种疾病,但其中许多数据并不可用(看了后面的内容,也许你会明白为什么不可用)。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隐藏着巨大的机遇!为此,许多财大气粗的公司,纷纷投入了这个全新的领域参与角逐。 BinaTechnology 组建于 2011 年,但 2014 年才真正开业。他们希望填补这一空白,成为一个平台、一个数据库,让研究型大学、医药公司、医疗机构等下游机构能够在他们提供的数据之上,进一步摸清基因变异与各种病症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创业团队人才云集,均是来自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或生物信息学,很明显,其目标就是要把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融合起来。谷歌公司在开展了无人驾驶汽车,隐形眼镜式血糖仪和高原气球网络服务等一系列惹人眼球的项目之后,又准备开始一个新的 “ 登月 ” 工程—— Baseline (基线)项目 。他们希望大量收集人类基因组标本并利用大数据合成一份完美的健康人类基因图谱,为多种疾病的提早发现及治疗提供前提。还有苹果、三星、微软等商业巨头也纷纷加入了这一行列。 大数据的绝对优点就是海量数据弥补个别差错。或许谷歌基线工程的第一波实验结果会出现不准确的风险,但是几年后,当实验群扩张到千人甚至万人的时候,通过计算足以剔除 DNA 中的大量无用分段和错误信息,将研究者的目光直接导向致病的基因段。人类的健康基因图谱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完善,或接近完美。 人类的基因组极其庞大,一个基因组由十万以上的基因分段组成,每个基因段又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对组成,几十年前,要收集一份整套的基因组,其工作量是无法想象的。 2001 年,第一份基因组才被排序成功,而在十年前,单单一份基因排序需要一亿美金。技术的进步是难于想象的,如今只需要 1000 美金就可以完成。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报告,未来几年内,人类全基因组检测的价格有望降到 500 美元以下。 在这么热闹的氛围下 , 许多人也在担心现代医学走入 “ 唯基因 ” 的死胡同, 美国科学界也有人对 “ 精准医疗 ” 项目提出了质疑,因为 过度解读基因测试结果已经在临床造成过度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我很欣赏华大一位过来人的话: “ 华大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提出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 。无论是现在的“ Precision Medicine” ,还是曾经的 “Personalized Medicine” ,其英文简称都是 PM ,但都希望是 现代医学理论的实质性创新,而不是名词创新。基因信息的确重要,但是操控基因信息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也许更重要。基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并非主动角色,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必须控制基因的操控者。 在上述提到的 10 月 15 日的 Nature 周刊中,还有一篇文章以“ Brain, meet gut ”为题,再一次特别关注了肠道和大脑的关系。这里说再一次关注,是因为之前已经有许多相关报道。我们一直都能理解,一个人的健康和疾病,与肠道微生物有关,但与精神类疾病也有关系显然是我们之前始料未及。 无独有偶,两天前,看到孙学军博主的一篇博文: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寄生虫也能治疗疾病 。文章说,感染了某些寄生虫的人,患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明显比那些未感染寄生虫的人低。也就是说, 寄生虫与人类过敏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 这说明,关注人类疾病和健康的精准医疗,仅仅关注人类本身的基因组是不够的。 可惜的是,不管是 UK 10K,还是 奥巴马力推的 精准医疗计划,抑或是中国紧跟其后启动的 精准医疗计划 ,似乎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人类基因组上,而对其他环境基因组是没有什么考虑的。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生物体与环境对一个系统来说是需要同时进行考察的,不能偏颇。这里再一次显示出分子生物学家观察问题的角度与生态学家的差异。 其次,传统统计学中根据采样所进行的估计,是在缺少数据的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并非最完美的途径。而且, 统计学也从未标榜其精确性,因为统计学获得的是对集中趋势或总体趋势的认识,每个个体治疗分享其成功的概率而已 。但是,在医疗中每个个体都很重要,从有限样本获得的统计学认识显然力不从心。我们的科学研究从实验归纳,到模型推演的理论科学,再到仿真模拟的计算科学,现在到了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Data-IntensiveScientific Discovery )的阶段(也称第四范式),数据爆炸使曾经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得 “ 落伍 ” 了,最好的统计方法变成了穷举法,这就是统计学上的革命:不要随机样本,而要全体数据,也就是 “ 样本 = 总体 ” 的全数据模式。今天,基于组学的全新科学研究,距离获得全时全景数据已经不远了,人人基因组的时代即将到来,也将成为整个生命科学核心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现在, 个性化数据收集带来了大数据,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又可以产生了精确的定位,而让个体治疗更加精确, 这是大数据时代混杂性带来精确性的又一案例。 精准医疗走向实用,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可能还需要等待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本身的革命,否则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一个个体有 3G 的基因组,还有超过一个 PB 的基因。这种海量数据的出现,不仅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给计算机科学本身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可能终将成为一个限制性条件。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前面一篇博文中( 第四范式:基于大数据的科学研究 )已经进行了论述。 【注】该文是我参加10月28日“魔方大数据”之基因大数据圆桌会议( http://www.iduomi.cn/medical-health/news/2015-11-02/109468.html )中所做的点评和报告的主要内容整理而成。
个人分类: 科普荟萃|12387 次阅读|54 个评论
基因组测序进入1000美元时代
热度 5 jinwsapa 2014-1-26 08:56
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又要下降了。 在这个月刚刚结束的JP摩根健康产业投资会议上, Illumina公司正式对外推出低成本,产业化规模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装置,该测序系统, 取名为HiSeq X Ten,由10台仪器一起工作构成,每年可测序2万个人份的基因组序列.测序成本为1000美元/基因组.这套测序系统售价1000万美元.这对绝大多数实验室,是买不起这么昂贵的测序系统.但已有买家,它们分别是位于美国波士顿的Broad研究所,澳大利亚悉尼的Garvan医学研究院,和韩国的Macrogen, Illumina有把握今年卖出去5套HiSeq X Ten测序系统.它所针对的客户,主要是做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机构和公司.像韩国的Macrogen,就是在做亚洲人群的基因组测序并建立相应的基因组数据库.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退伍军人部和英国的100K基因组项目也在做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尽管这两个政府项目,还没有购买HiSeq X Ten系统,但Illumina已经是美国测序项目和合作伙伴,每年测序2万个基因组,对完成10万个基因组序列的庞大工程会有很大帮助和促进.所以Illumina还是胸有成竹.HiSeq X Ten测序系统应该有市场.至于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测序服务公司,深圳华大基因BGI是否会购买Illumina的HiSeq X Ten测序系统,现在还不得而知.在全资收购Complete Genomics之后,据说整合顺利,正在开发自己的大规模测序系统.如果不采购HiSeq X Ten测序系统的话,估计与Illumina会有一拼.好在华大基因的测序服务世界上做得最大.估计在这方面的技术平台,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和测序服务及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会有很多投资和布局.所以彼此之间有竞争或合作,是好事.至少会推动基因组测序朝更加经济,高效和便利的方向发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常态化和平民化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基因组测序的临床应用还有许多挑战 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本会越来越低, 这是必然的趋势, 每人份1000, 500, 甚至100美元不是梦. 但这一测序服务和临床应用,并不是仅仅凭硬件和软件水准提高, 就可以普及和广泛被接受的. 基因组测序, 怎么解释,怎么与疾病预测预防及治疗联系起来, 这还有很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有许多生物标记物, 也许是有某种疾病预测或个性化医疗的特征, 但很少有生物标记与癌症的发生准确时间和发生部位被精准确立, 有很高的风险,并不意味一定发生, 癌症或某些疾病与后天的因素,有很大关联, 对于不同家庭,不同生活环境, 不同饮食,不同生活方式,心态和其他药物治疗, 都可能对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及恶化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不能把基因测序或生物标记物过于神化或,夸大其相对影响力. 基因图谱也许每人都需要, 保险公司也会为此买单, 但大范围被接受或临床应用将需要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也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来推进这方面的实质性突破. 过于激进地期待个性化医疗和基因检测的作用和效果是不现实的, 会让人失望. 这就如同当年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后, 以为新药研发进程会大大加快和提高成功率, 事实证明, 人类对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生物标记物的认识和知识积累还没有到大面积收获的季节. **尚未成功, 同志尚需努力.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8266 次阅读|6 个评论
TED——基因组学101,基因组与人类未来
monica0569 2012-8-25 09:13
TED——基因组学101,基因组与人类未来
简要笔记。 1、基因组学101,by Barry Schuler 地址:http://v.163.com/movie/2009/1/I/B/M7RKPVLLB_M7RLAJ4IB.html 电影:2001太空漫游 基因组与电脑二进制语言的比较 人类基因组几个数字: 32亿 碱基对, 24000 个基因, 12万 基因的数量并不与功能的复制性和物种的进化层次成正比。 我们虽然在肤色、身高、种族、文化上有巨大差异,但在基因层面上 99.9% 都完全相同。 在未来5年我们可以在1小时或者半小时里花5000美元来测人类基因组。这意味着你可以随身带着你的个人基因组数据卡。你去买药的时候,不会买大家通用的药,而是把你的基因组数据给药师,药师根据你的情况为你配药。 基因组能干什么?了解生物体的历史;理解功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纠正问题 我们现在不仅能读基因组,而且能写,Synthetic Genomics公司为有246个基因的生殖道支原体(与泌尿道感染有关)造出来第一个人造全基因组。当书写基因组成为可能,将它植入一个生命体,如果你愿意就可以通过软件改变硬件。 我们在自然法则里工作,但我们无法打破自然法则。 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就是:使用我们已掌握的工具与自然合作 。 再健康地活20年,也许你就可以活到150岁,甚至300岁。 2、基因组与人类未来 地址:http://v.163.com/movie/2007/4/M/I/M7SOVKE06_M7SOVQVMI.html 700年前,CCR5突变基因是欧洲白人在鼠疫灾难中存活,而非洲黑人没有这一突变。 变形虫有6200亿对碱基。是人类的200倍。
个人分类: 听TED|2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刊于《自然杂志》)
liuboning 2011-1-22 19:35
这是一篇类似自然科学史的文章,部分内容刊于《科学时报》。经整理投稿《自然杂志》,后者不但认真负责的提出诸多修改建议,还免收了版面费。在此对《自然杂志》,尤其是责任编辑及段老师等,表示感谢。 贴出文章(附件中pdf),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pdf 20110122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千人基因组计划”首期研究成果的医学意义
liuboning 2010-12-13 19:29
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与第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 评千人基因组计划首期研究成果的医学意义 世界上任意两个人的基因 99% 都是相同的,而恰是那 1% 不同,负责着个体间的表型差异。《自然》杂志近期披露,当人体内携带有 250 到 300 基因变异位点的时候,相关基因就就会沉默。甚至,一个人只携带了 50 到 100 基因变异位点,就可能患上某种疾病。 10 年前, 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耗资 30 亿美元、历时 10 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 生命 奥秘的天书, 生命科学 也划时代地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如今看来,当时得到的仅仅是人类基因组的参考图谱,对于人群里个体间的基因差异,或是更具医学意义的基因变异图谱来说,人们知之甚少。 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 为了探寻个体间的基因差异,科学界在 2002 年启动了 HapMap (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计划。 Hapmap 在 2005 年完成的第一张基因变异图谱含有一百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位点; HapMap 在 2008 年完成的第二张基因变异图谱含有三百一十万个 SNPs 位点。而此次千人基因组所公布的一期结果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已经包含了一千五百万个 SNPs 位点。 今年 10 月 28 日,《自然》杂志为此刊出的文章题目为基于群体规模的基因变异图谱,鲜明的指出,千人基因组计划首期研究成果,其最大优势在于: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所采用的样本,针对了大规模人群。 远超过此前两张基因变异图谱所测定的样本数。 绘制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的所有数据,是基于两个核心家庭, 6 个个体的精确基因组测序, 179 个个体的低覆盖率基因组测序,以及七百多人的蛋白编码区的基因测序。检测人群数目庞大,人种涉及中国人、日本人、西欧人等。因此,第三张人类基因变异图谱的问世,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种族之间、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 更具医学意义的是,对于人群中发生频率在1%以上的基因变异,本次研究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这就意味着:此前 Hapmap 计划所绘制的两张基因变异图谱中,没能涉及的罕见病致病基因,可能在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中已经被标出。 基因变异图谱的医学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变异图谱绘制的日臻完善,和商业化全基因组 SNP 分型芯片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新的统计方法和软件的出现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Genome-Wide Associat ion Study , GWAS)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确定。 今年 6 月 6 日,安徽医科大学的 张学军 教授领衔的团队,通过对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近 2 万份样本进行分析,在人类基因组的 3 个区域内发现与白癜风发病密切相关的 4 个易感基因。 今年 8 月 2 日,中国军事医学院贺福初院士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大陆 5 个肝癌高发区的 4500 多名肝癌病例和对照的研究,发现了肝癌易感基因新区域( 1p36.22 ) 今年 8 月 23 日,新乡医学院的王立东教授联合国内 18 家医院,建立了数十万份的食管癌标本资料库,并首次在人类第 10 号和 20 号染色体上,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 (PLCE1 和 C20orf54) 。 基因变异有着很强的人种差异,相比国外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上研究成果的临床意义,在于其是针对我国的特有人群。也就是说,以上研究成果在我国的临床上更具医学价值。更为可喜的是,以上研究成果均发表在此领域最为权威的《自然 遗传学》杂志上。我国在利用 GWAS 需找复杂疾病易感基因领域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第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 千人基因组计划完成第一阶段研究任务,其意义不仅在于绘制完成更为精确的第三张基因变异图谱。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人类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已成为可能。 上世纪末以荧光标记的 Sanger 法为代表的第一代测序技术,实现 DNA 测序的自动化。此后,毛细管技术代替平板电泳,改善了 DNA 测序的并行化。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绘制人类基因组草图成为可能; 本世纪初发展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罗氏公司的 GS-FLXTM ( 454 ), Illumina 公司的 Genome Analyzer , AB 公司的 SOLiDTM 等),可以使基因组 DNA 片段与基质直接连接,进行 PCR ,省略了克隆基因的过程。实现的 DNA 测序的通量化和规模化,这又使得人类基因组研究完成了从 个体基因图谱绘制到群体基因组研究的飞跃; 此外。目前还有 Helicos Biosciences 公司、 Pacific Biosciences 公司的单分子实时测序。以及应用纳米生物技术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值得期待。借助强大的 DNA 测序技术,长时间以来人们憧憬的一千美元基因组的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 DNA 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直支撑并推动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DNA 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使得人类基因组研究数据如同摩尔定律般的指数级增长。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后续研究的开展,已经积累了海量原始数据。截止到今年 9 月,世界上至少已经完成 2700 份基因组图谱,而到 2011 年年底前,这一数量会超过 3 万份。 借助更为强大的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更为精细的人类基因组变异图谱,人类已经开始从基因组的水平,去探求遗传变异、疾病发生等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47 次阅读|3 个评论
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 (写作初衷、文章架构)
liuboning 2010-8-5 19:19
今天,《科学时报》头版所刊后基因组时代10年生命科学的发展与挑战系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的部分内容, 该文投稿《科学前沿》杂志时,苦于没有专家推荐(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从事基因组学研究的教授职称以上),希望有兴趣的战友、专家可以留下联系方式 出于专业热爱,和工作需要,一致关注于近十年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展。由于身处制药行业,对后基因组时代的个性化医疗迟迟未到,深有体会。 于是写了一篇科技评论文章《后基因组时代十年志》, 一、写作初衷 选择后基因组十年志这个题目,是源于上个月《自然》杂志、《经济学家》等杂志都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十周年进行了广泛讨论,而国内媒体对此报道并不深入。 此外,对于后基因时代十年生命科学发展,我自己是有切身体会的: 1997 年,我本科开始接触现代生物学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如火如荼的进行。其间,我们比较热衷学习的科目是《分子生物学》。 2001 年,我本科毕业,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面世,在日常工作,分子生物学成为基因操作的主要手段,一些经典的生物学理论不断被颠覆。 2003 年,我读研究生时,人类基因组完全图谱绘制完成,学校里已经开设《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科目。 2006 年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药研发工作,十年前人们所憧憬的个性化医疗基因药物并未实现。 由此,我想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生命科学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的素材多来自来源于 Sanger 、 NHI 的纪念文章,夹杂有我个人对问题的一些理解。 二、文章架构 第一节, 主要是基于一些史实,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些话题陈旧, 第二节, 主要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大事记,是我搜集了近十年具有代表意义的生命科学领域的诸多进展。多从 nature 、 science ,新英格兰医学等权威杂志上选取。 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其中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更像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生物学由实验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的转型的观点,是我读《剑桥生命科学史》的收获。 第四节,生命科学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想解释,后基因组十年生命科学发展迅速,但是十年前所憧憬的基因药物为何没有到来 第五节,后基因组时代的未来,主要是根据格林斯今年的 6 月的一个讲座《 Perspectives on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 June 7, 2010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后基因时代10年间生命科学的发展与所面临的挑战
liuboning 2010-8-5 18:54
8 月 2 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在人类 1 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这将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事实上,自 2000 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迄今,科学家已经相继发现七十余种疾病的易感基因,基于此的基因诊断产业已经初现端倪,但十年前人们所基于厚望的基因药物、个体化医疗尚未实现。 十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耗资三十亿美元,耗时十余年的伟大科学工程完成之际,人们以为得到了揭开自身生命奥秘的天书,生命科学也划时代的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十年间,一方面,生命科学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陆续展开;另一方面,基于此的基因药物却迟迟不能问世,基因产业逐渐沦为泡沫经济。 今年恰逢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十周年,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温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时所报以种种美好的愿景,回顾十年间生命科学取得伟大成就,分析生命科学当下面临的挑战,或许更能厘清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脉络与走势。 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续 2000 年 6 月,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分子生物学时代、结构基因组时代之后,后正式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即后基因组时代。 后基因组时代首个十年,人类基因组计划依旧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主线。 在此基础上, 2002 年,启动旨在研究人类染色体上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的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 计划( Hapmap ) ; 2003 年启动旨在鉴定人类基因组功能元件的基因组功能元件百科全书( ENCODE )计划,和旨在绘制人类基因组甲基化可变位点图谱的表观基因组图谱计划, 2008 年,启动千人基因组计划对 27 个不同族群, 2500 人的基因组测序,绘制更为精确的遗传多样性图谱。我国科学家也于 2007 年,完成首个黄种人炎黄一号的基因组测序;于 2009 年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学的概念。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解读,借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 )的手段,重点关注人类基因组上 SNP 位点,先后发现了癌症、糖尿病等七十余种疾病的易感基因。除此之外,已经有近四十种的真核生物,和近千种的原核生物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工作。 基因组数据呈指数增长,基因图谱解读能力不断加强,生命科学在后基因组时代加速度般的高速发展。生命科学的经典理论不断修正、甚至颠覆。新生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诞生,这些都促使生命科学由传统的生物学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成为引领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前沿学科。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系统生物学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学。达尔文环游世界,收集物证,他更多的被称为博物学家;上世纪,孟德尔利用豌豆、摩尔根利用果蝇探寻遗传规律的时候,生物学研究还停留在宏观性状的描述;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沃森和克里克阐释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人们借助限制性内切酶, PCR 扩增技术可以任意的扩增、剪切、拼装 DNA 片段,并形成了规范式的基因工程技术。但此时生命科学的发展,多来自于现代物理学、化学的贡献,生命科学更像是 生命的化学。 直至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陆续诞生。这些新兴学科共同构建起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框架。使人类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基因、转录、翻译,修饰等)认识从 DNA 到蛋白,从基因到表型的发生过程。 由此,传统的生物学蜕变为现代生命科学,为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意义上的生物学,《经济学家》杂志,将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定义为生物学 2.0 ( biology 2.0 )。 更为重要的是,十年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研究成果,给生命科学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促成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场思想解放。生物学中关于基因的定义,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关于基因调控等基本概念都已经修正,甚至颠覆。 分子生物学时代,基因被定义为具有遗传功能的 DNA 片段。但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人们发现 miRNA 、 siRNA 等可以直接影响 DNA 的转录。此外。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基因的表达不仅仅依赖于 DNA 序列,环境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基因的概念正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基因概念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 上世纪生物学经典的中心法则,表明遗传信息是传递沿着 DNA-RNA- 蛋白质的方向线性进行。但是,如今看来,细胞内部 DNA 的自身结构, DNA 与 RNA , DNA 与蛋白,基因与环境,这些复杂的关系都会影响表型,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像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基因的表达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基因、一种酶或一种蛋白,基因的调控也不能用乳糖操纵子那样简单的模型去描述。人们开始将细胞内部复杂的代谢调控网络当做一个整体去研究。因此,后基因组时代的现代生命科学被公认为系统生物学。 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基因药物、个人化医疗尚未未实现 十年前,发起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初动机是,从基因层面找到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线索,设计基因药物,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2000 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之际,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在对付自身疾病上,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根据个人基因组图谱,借助基因药物,通过个性化医疗,所有困扰人类的顽疾,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此后十年间,人类基因组完全图谱、单体型图谱相继绘制完成。在人类染色体上已经明确了与表型和疾病相关的众多 SNP 位点。但是,至今却没有一个基于致病基因的基因药物问世;十年前人们所憧憬的个人化医疗,也由于个人基因图谱的绘制成本不能被市场接受、基因图谱的解读能力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依旧还是个泡影。十年前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基因制药行业,如今被经济学家嘲讽为基因泡沫经济。 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除却十年前过于乐观的估计外,更多的还是应该归于生命科学自身发展不足。现有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解读人类基因组图谱。目前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也不能建立基因与疾病的确证关系。 目前科学界流行的研究方式是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 是根据 Hapmap 计划所发现的人类基因组的 SNP 位点,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病例与对照的关联,以此,来确定引起复杂性疾病的可能基因,即易感基因。 但是,几乎所有已发现的 SNP 位点都只是轻度增加疾病风险的易感基因,大多数疾病与基因之间关联仍然难以明确;而且,人们又发现除了单核苷酸多样性外,还存在着基因拷贝数变异等多种形式的基因组多样性。 SNP 位点不是人类寻找疾病成因的唯一线索。 此外, GWAS 研究方法,不基于任何假设,只是依赖于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这显然有悖于传统生物学先假设,后求证的实验学精神。今年四月《自然》杂志,曾同时刊发两篇文章数据第一,和假设第一,对此进行讨论。 后基因组时代的未来个人基因组时代的个性化治疗 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如此迅速。即便是柯林斯,这位组织和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要求其对十年后生命科学的发展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柯林斯的预言至少可以体现,目前科学界对生命科学发展方向的主流看法。 以下是今年 6 月,柯林斯在纪念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十周年讲座上,关于后基因组未来的预言: 2020 年,基于糖尿病、高血压基因靶点设计的基因药物将进入市场;癌症的治疗将更多的借助肿瘤分子图谱技术。基因药理学将成为新药研发的常规方法;精神疾病的诊断技术将发生改变;同源重组技术将保证种系间基因治疗的安全性。 2030 年,基于个体基因图谱的个性化医药将得到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将被计算机模型所取代。人类平均寿命将到 90 岁;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将出现反技术运动。关于人类掌握自身进化的议题,将继续争论。 从柯林斯的预言中,我们不难发现,个人基因组图谱、基因药物以及个性化治疗这些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依旧是今后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如何解读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促成这一科学成果走向临床应用,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服务,这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未来数十年科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柯林斯将后基因组时代未来十年称之为个人基因组时代,并引用《沙之箴言》的名句作为结语。 对于未来,我们的任务不是预测,而是使之称为现实!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基因组的十年
zls111 2010-4-1 09:34
愚人节Nature这一期关注人类的基因组,还配了一个Opinion,十年人的基因组(OPINION HUMAN GENOME at TEN)。有两篇文章很有意思,配套的图片很有趣: Point: Hypotheses first There is little to show for all the time and money invested in genomic studies of cancer, says Robert Weinberg and the approach is undermining tried-and-tested ways of doing, and of building, science. Counterpoint: Data first Large, unbiased genomic surveys are taking cancer therapeutics in directions that could never have been predicted by tradi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says Todd Golub. Hypotheses first Data first 十年前人的基因组被测序的时候,大家认为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今天大家同样认为是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但是真正解决的问题在哪,研究的出发点在哪,貌似还是迷糊,下一个十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今天的布局能不能赢下一个十年?科学同样也有赌博的味道,为了下一个十年能赶在前面,现在就要出发。 今天虽然是愚人节,我想NATURE应该不会把人类基因组作为愚人的节目,把全世界又娱乐下。不过十年前人类基因组测序到有点愚人的味道,就现在看来。十年后呢?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38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吸烟、肺癌与基因的三角绯闻
songshuhui 2008-9-3 12:20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5-10 星期六 9:49 分类: 医学 | | (发现好多松鼠都是生物专业人士,偶这半桶水就算是凑个热闹了。) 1963 年发表的一篇报道展示了遗传因素与肺癌的暧昧关系之后,无数类似的消息被敬业的狗崽队们挖掘出来。吸烟、肺癌与基因这三者的关系一直夹缠不清。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科学狗崽队们颇有鸟枪换炮的气势,窥探隐私的能力大为提高。 2008 年 4 月的《 nature 》和 5 月《 nature genetics 》上,共有三篇八卦报道了这一绯闻的最新进展,但是对于关系的解读却截然相反,颇有别有洞天之势。 人们经常认为肺癌的发生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吸烟。二者的关系就像恩爱夫妻一样密切,不过热衷于这种八卦的狗崽队科学家们也一直怀疑存在着第三者。 自从人 类基因组的确定只是发掘这个各种绯闻的第一步。无数充满好奇的人们孜孜不倦地琢磨着从中整点新闻出来。基因组范围关联研究(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 GWAS )是一个强大的方式,从 2007 年以来人们用它发现基因组中有上百个区域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比如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心脏病等等。 GWAS 最近的成功是把传说中肺癌背后的基因挖了了出来。这个隐藏多年的家伙是通过人肉搜索的方式找到的。在人类的遗传多样性中,大约 90% 是因为一个核苷酸碱基被别的取代而形成的。这种取代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SNP ),目前记录在案的已有几十万个。 SNP 经常是某些疾病高发的罪魁祸首,但是从这几十万个 SNP 中找出目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现在的科学狗崽队们装备先进,用基因芯片可以对这些 SNP 进行人肉搜索,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躲在肺癌后面的基因终于无所遁形。 基本的思路并不复杂,试验设计是采用病例 - 对照方式。找大量(几百上千例)肺癌病人,再找大致数量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人,把他们的基因组用检测三十几万个 SNP 的基因芯片进行检测,最后找出在两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 SNP ,就是候选的罪魁祸首。有三个研究组分别进行了类似研究,结果都指向第 15 条染色体上的一条长臂。这三项研究结果有两项发表在了同一期的《 nature 》上,另一项发表在了《 nature genetics 》上。 有趣的是,那段 DNA 区域中的基因编码乙酰胆碱的受体。已经有其它的研究表明乙酰胆碱受体与吸烟行为密切相关。一份又一份流行病学的调查已经让人们吸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深信不疑,所以任何与吸烟有关的东西都摆脱不了与肺癌的绯闻。于是,吸烟、肺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是肺癌脚踩两只船?还是吸烟行为与基因唇齿相依? 三组狗崽队虽然挖到了相同的素材,辅助处理的结果却给出了相反的结论。一组认为基因是调控吸烟的行为,而吸烟导致了肺癌。按照这个结论,即使具有了这种基因型,只要坚持不吸烟,就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生。这个结果可能更受欢迎,至少基因芯片公司可以给你检测一下是不是具有这种基因,如果有,那么就坚决不要吸烟了。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吸不吸烟对于肺癌的发生都没有太大影响,算是天生多了一层保护。但是另外两个组认为,基因与肺癌是直接相关的,跟吸不吸烟没什么关系。用另一句话说,虽然吸烟与肺癌勾肩搭背,其实是背了个虚名。 虽然有了《 nature 》级别的主流八卦,但是吸烟、肺癌和基因的绯闻依然像雾里看花。这也为科学狗崽队们提供了继续工作的机会,不管是《 nature 》还是别的媒体,也才能继续红火下去。但是对于大众来说,即使吸烟不是导致肺癌的原因,它毕竟还与心脏病、阻塞性肺病等关系暧昧,所以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标签: GWAS , SNP , 人类基因组 , 吸烟 , 翻译 , 肺癌
个人分类: 医学|2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命运离我们有多远
songshuhui 2008-9-3 12:01
fisher 发表于2008-05-18 星期日 16:15 分类: 生物 | | 预知自己的命运一直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想法,从算命先生有存在的市场就可以看出来。现在的人们谁能想到在1800年左右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是通过仔细研究每个人头骨之间形成的凹凸来决定一个人的个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算命先生的市场越来越小了,因为人们了解的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通过看手相或生辰八字来预测命运。慢慢地,科学决定消除那些不科学的算命方法,自己进军算命领域。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科学家告诉我们是环境和基因。基因来自父母,在人出生时就已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蓝图就此展开。不相信的人们,看看双胞胎之间可以多么相似,就明白基因在塑造一个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另外一个方面,即使是长相完全一样的双胞胎,依然有很多的不同,这就是环境的作用。狼人也是环境影响的一个极端的例子。环境因素因人而异,且捉摸不定,但是基因却老老实实的呆在每一个细胞里,这就给科学预测命运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个人的基因组大概包含两万到两万五千个基因,它们都聚集在细胞核里,存在于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里。人最初只是一个受精卵,由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受精卵里的基因们,有一部分来自母亲,有一部分来自父亲,而一小部分可能和父母都不同。这个组合后的基因组就是一个人命运的蓝图。这个蓝图存在于每个细胞中,从口腔表皮细胞,到表皮细胞。既然每一个细胞里的基因都一样,为什么细胞们很不一样呢?因为不是每个细胞里的每个基因都起作用。不同细胞里的不同基因在不同的时间起作用,就是拥有相同基因组成的细胞分化成不同形态, 发展出不同功能, 最终形成人体的主要机制。 虽然不是所有的基因在每个细胞中都起作用,但是它们依然存在。所以通过人体的一小部分,比如漱过口的水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或者一点毛发,就可以窥探到一个人的全部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大概了解一下人类的所有基因。 既然基因组是一个人发展的蓝图,那么疾病的出现就很可能是这个蓝图有了错误。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要想治愈一个疾病,弄清它的发病机理至关重要。很多时候,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很多疾病确实是蓝图的错误导致。比如某一个基因的突变,就可能导致一个特定的疾病。更多的时候,由于环境的影响,一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一个疾病的出现可能不是百分之百,可能出现的是类似下面的语言:如果你的某一个基因有某种变化,那么你得某种病的机率是百分之八十。同时,由于很多疾病的复杂性, 很难找到单一的致病基因. 随着研究的进步,被发现的致病基因突变越来越多,被了解了功能的基因也越来越多,这些基因就成了生物记号。基因的具体内容是一串编码,所有基因的编码都由四个字母组成,所以了解基因的方法就被叫做测序,了解一个基因组里的所有基因就叫做全基因组测序。把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析这个人的各种生物记号,给出一个基于已知知识的完整的报告,就是个人基因组测序。这个报告可能包括很多内容,最重要的是和疾病相关的,比如在某个年龄得某种疾病的概率。 提供个人基因组测序服务的商业公司已经出现。一个叫做23andme的公司提供个人基因组报告,其中的分析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苦味味觉,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心脏病,艾滋病,肌肉能力,肥胖症,糖尿病等。decodeme提供类似的服务,他们的分析包括大约29种疾病。这两个公司做的并非全基因组测序,而是片断的测序,价钱都在1000美元左右。 全基因组测序和报告的价钱现在在35万美元左右,预测在2014年可能降到1千美元左右。 可以看到,基因告诉我们的内容可以很具体,与普通算命相比准确率要高很多,但是依然有很多限制。首先是可算的对象目前还不是很多,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科学研究可以确定的致病基因数量还很少,已知的生物记号也很少。我们了解了所有基因的编码,但是并不清楚每个基因的具体功能。其次,生物记号多与疾病相关,对于其他一些比如性格或者身高等性状,短期内科学算命不会涉及。这是因为所有的生物记号都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而科学研究的经费多数只支持以解决疾病为最终目的的研究。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个人基因组测序越来越便宜,随着科学的进步,被解读的生物记号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选择通过一扇窗户窥视到越来越多的命运。但是随之而来需要解决的道德上的问题和科学应用被允许的范围也成了争论的焦点并决定着科学前进的方向。当科学可以用来实现很多事情时,我们该怎么选择? 标签: 人类基因组 , 基因疗法
个人分类: 生物|1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