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思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十九——论述摘录 (5)
pww1380 2015-11-28 20:46
信息文明之光(116)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十九 —— 《信息资源价值论》论述摘录( 5 ) 杨文祥 2015 年 11 月 28 日整理摘录 (五) 1.3 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与人类社会21世纪的价值实践 人类作为具有 内心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 的 智慧生物 ,作为社会性、群体性和组织性的社会存在,在其漫长的社会实践历程中,创造了日益丰富的人类文化,形成了 人类世界所独有的 意义和价值世界 。这一 意义和价值世界 主要表现为人的 精神世界 。从 人类文化 的角度上说, 整部人类的历史 就是一部 寻求意义和价值创造 的历史 。就是这部 价值创造 的历史过程 构成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历程。 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 就是 人类文明历史发展 的不同历史阶段。 人类社会的价值实践既有以 物质资源 为基础,以创造 物质价值 为目的的 物质实践 ,也有以 信息资源 为基础,以创造 精神价值 为目的的 精神实践 ,更多的则是以 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相互融合统一 的 资源系统 为基础,通过 物质实践 和 精神实践 的 相互促进 和 互动统一 所实现的 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 。 人类的 精神世界 是 知、情、意 (认知、情感、意志)的 统一 。人类 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 , 不仅仅是人的 认知能力 和 认知理性 的提升过程 , 同时也是人类的 情感世界 和 人类意志 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历程 。 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 是人类 物质实践 和 精神实践 相互促进、互动统一 和 人类文化整体进步 的结果 。 人类的 精神实践 主要是一个建立在一定 信息资源 的基础上,人的 知、情、意 三个方面 相互作用整体推进 的 社会实践过程 。正是 在 人的知、情、意 整体推进, 不断提升的基础上 ,人和人类的 人格得以完善 , 价值观念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得以形成 , 精神世界得以升华 , 人类文化 的历史水平和 人类文明 的层次 得以实现 整体的提升和飞跃 。 显然,通过 信息资源 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推进 信息文明建设 的 21世纪 必然 是一个 以信息资源为基础 , 以知识创新为手段 ,以人的 内在素质 和 精神世界 的 全面提升为前提、核心、最高宗旨 和 最终归宿 的 时代 。这就是为当今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的“ 21世纪是一个 以人为本 的世纪 ”这一理念的 本意之所在 。 为此, 在 信息文明 建设过程中,人类有必要重新审视 人的哲学地位 和 社会历史地位 。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仅仅认识到 人是实践主体 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深入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人的 认知主体 、 情感体验主体 、 人类意志主体 和 价值创造主体 的地位。 本书就是 在对 物质资源 、 信息资源 与 人的物质实践 和 精神实践 的相互关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对 社会信息流 流动规律 和 相应机制 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对 信息资源 、 信息流动和管理机制 与 人的价值实践 的 内在联系 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 信息资源价值论 的 理论体系框架 。 显然, 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 不仅仅应该为21世纪人类社会对 信息资源 进行 科学管理 提供 理论基础 和 科学依据 , 而且应该为人类社会的 信息文明建设 提供 理论基础 和 科学依据 。 这样, 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 必然是一种 以 基础研究 为主,以 应用研究 为辅 的 综合性研究 。 摘自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 7-8 页。为便于理解,在此对原文加注了下划线、粗体字等重点标识,个别文字和段落划分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4 .毕强,杨文祥. 21 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十八——论述摘录 (4)
pww1380 2015-10-21 23:09
信息文明之光(115)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四十八 —— 《信息资源价值论》论述摘录 ( 4 ) 杨文祥 2015 年 10 月 21 日整理摘录 (四) 1.2 信息资源价值研究与社会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 管理是人类基于一定的社会理性所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资源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管理活动的现实基础,而价值则是一切社会管理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和管理的前提。没有具有一定价值的目标,便没有管理活动的形成。因此, 信息资源价值是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时代社会管理的价值基础。信息资源价值研究是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时代社会管理的基础研究。 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是作者长期进行信息管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化。本书作者曾于1999年12月在为《信息管理基础教程》(199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撰写的后记中写下了如下几段文字。这些文字将有助于关注本书的专家和读者了解本书作者关于信息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探索历程: 由二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迅速发展为发端的当代 信息革命 ,不仅仅在各相关技术领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而且在 科学理论 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科学理论的突破导致了 信息科学学科群 的形成。在信息科学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得以空前的速度取得了持续不断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地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使当代信息革命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断将这一革命引向深入,直至启动了 现代人类社会信息化 的历史进程。 信息经济 的形成、深化和 知识经济 的兴起,就是当代人类社会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经济景观。而 电子信息网络环境 在全世界范围的迅速普及与延伸,为信息经济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 技术手段 和坚实的 社会基础 。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 人类社会的 价值观念 、 生产方式 、 社会生活 和 社会生存方式 乃至 社会结构形态 ,都在发生着一系列 根本性和整体性的变革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社会观念到社会生态已经发生和正在持续不断地整体变革,使当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 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整体飞跃 。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基础不同,目前分别处于各不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然而,由于 信息文明的全球性 和 人类社会整体性 历史特征,由于人类社会 信息化 和 信息文明建设 的历史需要,这些具有不同的历史基础,分别处于各不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世界各国,在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站在同一个历史起跑线上 ,启动了 人类社会整体变革 和 人类历史整体飞跃 的历史进程。 在整个人类社会完成从 农业文明 向 工业文明 过渡,最终实现 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 的大变革中,这一历史进程需要有三大支柱加以支撑。其一是以 信息科学学科群 为核心的 当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体系 ,其二是以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为代表的 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现代技术平台 ,其三是以 现代科学知识和人类社会的全部文化遗产 为核心的 社会信息资源体系 。 当代 人类社会 信息化的核心问题 ,其实质就是 如何在一定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以 现代信息技术 为手段对 社会信息资源 的科学组织、建设、管理和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 上述三大支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构成了推进当代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实现人类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根本动力 。( 参见: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4页 ) 为解决人类社会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为通过上述三大支柱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其推进社会信息化根本动力的整体功能,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这就是 信息管理科学 。 21 世纪,将是人类社会完成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时代。在这一历史条件下, 社会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建设、管理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是 人类社会的 共同任务 ,而且是 每一位社会成员 所无从回避 的 现实问题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上至国际社会、国家、民族、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下到每一位社会成员,其 社会生存和社会发展实力 完全系乎于此 。因此, 信息管理科学 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见:毕强,杨文祥.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序 Ⅰ ) 摘自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 6-7 页。为便于理解,在此对原文加注了下划线、粗体字等重点标识,个别文字和段落划分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4 .毕强,杨文祥. 21 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怎样处理导师的学术思想?
热度 5 Greg66 2013-7-19 18:05
过去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学生用了导师未发表的学术思想或者草稿,发表了文章、创造了专利等成果,或者把导师的这些东西写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导师有意见,闹起师生争端。甚至导致学生参评奖学金等导师不签字、不同意申报的情况。 导师对此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导师毕竟在他的领域中研究时间长,思考问题深,会有不少深入想法。同时导师也会谨慎写文章,不十分成熟的想法可能不会轻易发表文章(现在好了,可以先写在博客上)。在成熟之前,他会有很多的思想乃至手稿,指导学生的时候也会讲解。此时学生如果拿去发表,导师有意见,我觉得可以理解,这可能会打乱导师的计划。 此时,学生的做法应该是,征求导师意见或征得导师的同意,毕竟在你的研究团队,你的导师是领导。如果思想成熟了,学生写了文章,作者排序应该尊重导师的意见。写,只是执笔而已,所用的思想、材料等,可能来自导师、团队的其他成员,执笔人应该分割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在学术上,导师是学生的指导人不错,但导师和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人,观点也是独立的,虽然相互有启发。学生至少应该把导师的思想、文献乃至手稿作为参考文献(我国的期刊非要求正式出版物才能作为参考文献,实际有点荒唐)。 学生也不用发愁自己没思想、写不出好文章,当研究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好的思想和成果在于自己的艰苦努力和专研,而不在于和团队其他人去抢思想、抢观点、抢材料。其实,做学问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一旦养成习惯,乐趣就在其中了,想让你不做学问可能都难。 参考: 关于论文、成果的署名顺序问 题
个人分类: 11|5044 次阅读|7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七 :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5
pww1380 2013-3-26 23:42
信息文明之光(65-5):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七 : 对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5) 杨文祥 (接上文) 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 这是本书为阐释信息资源价值的理论需要而建立的两个概念。 物质实践是指人为了创造物质价值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而 精神实践则是以创造精神价值为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 。 人的实践 无论是物质实践还是精神实践,都需要在相关信息资源的参与之下才能够进行 。 特别是精神实践,主要是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 解说: 在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基于这一传统哲学理论所构建的思维定势中,是不承认“精神实践”这一理论概念的 。 这是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实践现实发展的历史挑战面前所体现出来的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局限之一。这也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理论的基础之上无从形成关于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逻辑系统和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之一。与此同时, 这也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理论危机、基于这一理论危机所导致的信仰危机和相应的思想混乱的理论根源 。 由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基于这一传统哲学理论所构建的思维定势 无法接受“精神实践”这一概念和相应的理论阐述,也就必然无法接受“思维实践”这一概念。 针对这一理论现实,本人在不久前所撰写的一篇博文中写下了这样几段话: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统哲学和基于传统哲学的思维定势中,是不承认 “ 思维实践 ” 这一理念的。不过, 否定了思维实践,也就必然否定了人类区别于物,首先是区别于动物的精神和智力活动 。 ” 不正视“ 精神实践 ”的现实存在,否认“ 思维实践 ”这一理论概念,这一理论局限就必然造成思维的僵化。这样,“ 主观思维的僵化在这一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面前必然导致思维的混乱 。而在 社会思维实践 上, 思维僵化与思维混乱永远是一对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 。 ” “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在理论上理解信息文明和在实践上自觉地投身信息文明建设实践的思维障碍。这样, 依据信息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将这一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思维定势转换为信息思维和系统思维方式便构成了构建信息文明理性,自觉开展信息文明建设实践的思维前提。 ” “ 这个思维前提问题不解决, 建立在传统哲学理念基础之上的僵化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思维定势 不要说对信息文明理论无法理解 ,恐怕对 思维实践 、 精神实践、 脑力劳动、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信息文明建设等这些与 精神生产与智力劳动 相联系的理论概念统统无法理解 。 ” “ 总之,没有理论上必要的理性支持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只能是一种盲目的和实用性的实践。而这种盲目的和实用性的实践是不可能推进信息文明建设实践走向深入的。 ” (以上 参见参考文献4 ) 这就是说, 只有突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传统理论局限,挣脱基于这一传统哲学理论所构建的思维定势的精神桎梏,才有可能拨开 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人”由于某种政治上的现实需要而有意无意地误读、曲解甚至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原创思想所造成的理论迷雾 ,“走进马克思”,找回和重新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理论思想,与此同时,才有可能在 原生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的基础之上, 结合信息时代和21世纪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实际 ,进行科学的理论扬弃,形成和构建能够满足人类社会21世纪信息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的哲学思想体系 。 显然,《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理论实践,尤其是其关于“信息思维、系统思维”这一思维方式的构建,以及本文的“物质实践、精神实践、思维实践”这一组基本概念的建立,就应该是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界、理论界为达此目标而进行的初步理论尝试。 ⑩精神资源和心理资源: “精神资源”和“心理资源”均指信息资源。这是为了分别从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现象和心理活动、心理现象这两个角度揭示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价值过程而对 信息资源 的不同称谓。 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实际上是人的同一种活动,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的内心活动的描述和揭示。 根据本书的研究, 人的意识活动的本质是人体系统的信息机制的运行过程 。 这一过程的产物和结果就是构成人的意识的 主观信息资源 。 主观信息资源 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便可由 人脑的内在信息资源 转化为 外在信息资源 ,即转化为外在的 客观信息资源 。这种客观信息资源就是目前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所说的 客观知识或社会信息资源 。 无论是精神活动还是心理活动,都是人的 意识活动 在不同角度和不同认知领域的具体称谓, 都是以主观信息资源为存在基础的人的意识的表现形式 。 因此,信息资源从精神活动的角度便可称为精神信息资源,简称精神资源;而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则可称为心理信息资源,简称心理资源。 精神资源和心理资源是人类实践的内在基础,同时也是人的价值活动的内在依据。 解说: 这里的“精神资源”、“心理资源”这组概念,与上文的“精神实践”、“思维实践”这组概念内在联系紧密。 “精神资源”、“心理资源”是“精神实践”、“思维实践”的现实基础。没有“精神资源”、“心理资源”的现实存在,就没有进行“精神实践”、“思维实践”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人关于信息文明的论述中,信息文明是对物质型文明的历史否定,是人类文明在文明内涵上所实现的历史性跃迁与自我超越。这一跃迁与超越的本质意义就是人类文明从物质走向精神的质的飞跃与升华。 ”(参见参考文献 3) 注: 正文部分,即非解说性文字,引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15-16页,为便于理解起见,本文在行文中对段落的划分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相应的文字补充和处理。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杨文祥. 学术创新的语言困境与 “ 发展语言学 ” 的构建设想 .( 2012-11-18 14:50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633696cid=2256718goto=new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633696.html 3 . 杨文祥 . 《信息、信息文明、信息文明建设(修订稿) —— 博文阅读与思考札记》( 2012-12-1 19:10 )及其评论回复( 2012-12-2 16:52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638205cid=2295769goto=new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638205.html 4 . 杨文祥 . 钱学森之问 思维方式 信息文明及其他——博文阅读思考札记(17)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645147.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六 :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4
pww1380 2013-3-15 16:47
信息文明之光(65-4):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六 : 对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 4) 杨文祥 (接上文) ⑦ 系统世界: 根据系统的观点,世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可分的层次系统。这样,世界就是一个由无限可分的系统所构成的完整的系统世界。即 系统世界 就是在系统观视野中的关于世界的一个完整图景。 ⑧ 价值信息前提: 当代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 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 H. A. Simon )认为, 人的思维和行动都有其相应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 这里的 价值信息 是指能够与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相匹配,引发其价值共鸣从而形成动机引发行为的信息。 在一般情况下,价值信息前提与价值前提可视为同义。 《信息资源价值论》 作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专论,因此刻意强调 价值信息前提 ,其目的在于强调在价值前提中,相关 信息资源 ,即 价值意识信息资源 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 (未完待续) 注: 以上引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14-15 页,为便于理解起见,本文在行文中对段落的划分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相应的文字补充和处理。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五 :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3
pww1380 2013-2-27 13:16
信息文明之光( 65-3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 五 : 对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 3 ) 杨文祥 (接上文) ⑤机制: 原指机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现已广泛为众多学科领域所借用。本书用“机制”来阐明心理、管理等领域的相关现象,这就意味着人类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已经从对现象的描述深入到对本质的把握和说明。 ⑥ 信息 、 信息内容 、 信息过程 和 信息机制 :依据对系统论理论的理解,本书认为 信息 是一种 既不同于物质,也不同于能量的决定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因素 。 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了系统的三种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也就构成了决定世界客观存在的三种基本因素和相应的三种存在形式。 物质构成了系统世界的存在实体,即 事物(系统)是否存在取决于物质 ;能量构成了系统世界运动与变化的动力,即 客观存在的事物(系统)能否运行取决于能量 ;而信息则构成了事物系统的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即 系统以何种形式存在,以怎样的方式运行和发展变化取决于信息 。 具体而言, 一方面信息决定着系统的内部结构方式 ,一个原子,其内部基本粒子的组合方式决定它构成哪一种元素;一个分子,其内部原子的组合方式决定它构成哪一种物质;而一粒生命细胞,其生物基因所储存的信息则决定这一细胞经过若干次分裂后最后所形成的生命体是一粒细菌,一株植物,一只昆虫还是一头巨象。 另一方面,信息决定着系统的运动变化方式和运行规律 。从宇宙天体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到一只山兔的行为方式及其生物活动规律都是如此。甚至一个孩子的音容神态、动作方式、行为姿态往往能看到其父母或其他前辈的影子,其中的内在原因,归根结底取决于其遗传信息和相关的信息机制。 尽管这其中的一些具体环节尚需实证科学的确证,但系统科学为我们所提供的系统思维在基本方向上是不会错的。 另外, 信息还决定着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即相互作用方式,同时决定着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联系和联系方式及相互作用方式 。即 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联系首先是信息的交换和信息联系。一切其它的联系都是在信息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要受到信息联系的制约。信息发挥这些决定作用和联系作用的过程就是信息机制的运行过程 。 就是说,信息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信息联系的过程,信息过程就是信息机制。因此,相对于系统而言,信息和信息机制是同义的。 另外, 信息机制和信息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如果失去了信息过程所承载和传递的意义,那么这一信息机制和过程就不会具有任何实际功能和效应 。 信息过程所承载和传递的意义就是信息内容。 这样, 信息机制 、 信息过程 和 信息内容 三者之间就必然是这样一种关系: 信息机制决定信息过程的运行;信息过程是信息机制的存在形式和运行方式,同时也是信息内容的传递方式;信息内容决定和实现信息机制和信息过程的功能和效应。 就是说, 信息机制、信息过程和信息内容是信息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而信息就是由这三个方面建构的三位一体,即信息是由信息机制、信息过程和信息内容三方面因素建构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 注: 以上引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14-15 页,为便于理解起见,本文在行文中对段落的划分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相应的文字补充和处理。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编辑] 华裔老教授临终忠告:开小康会议,除华宴之风!
热度 9 fkyk16 2013-1-24 13:28
【按:今天读到了黄安年老师的 关于本题的最新博文 ,感触颇深,就斗胆给黄老师写信:希望他能重新编辑一下他这篇博文,好让更多的博友能迅速扑捉到该文的思想精华。但黄老师出于自己博文写作风格一向很在意主题的连续性、连载性和全面性的考虑,就不打算在他自己的博客再就同一题目另编成文了。黄老师建议我根据博文内容进行编辑加工,传播万老临终前对学术界和所有有志成为中华子孙中清风亮节的学者的人的叮嘱。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篇博文——经黄老师修改后贴出的。】 万心蕙( 1918 年农历四月十五日 ---1996 年 10 日 11 日),原籍江西省九江市莲花乡人。 1942 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本科 , 1948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部 , 师从著名中西交通史专家张星烺教授 , 同年通过奖学金赴美深造 , 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等院校 , 为了支持丈夫王霈先生 ( 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桐龄教授之子 ) 的工作和抚养好几个子女 , 她一度放弃了深入史学研究的机会。后来 , 她执教于美国达拉斯大学历史系等几所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 , 多年来她一直心系祖国教育事业和史学的发展。 1987 年开始她和她的丈夫王霈先生用多年来省吃俭用以工资积蓄的钱来资助筹建九江师专成立“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1988 年 10 月正式成立 ) 。 1989 年他们在北师大历史系设立了奖学金 , 奖励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1990 年他们在九江师专又设立奖励基金 , 以奖励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优秀师生。 1993 年他们还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设立了奖励美国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奖学基金。她是北京师大历史系、江西九江美国研究中心和烟台师院历史系的客座教授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名誉会员。 1996 年 5 月 14-21 日 , 已是 79 岁高龄的美国华裔老人万新蕙教授在与晚期癌症病魔的痛苦搏斗中 , 断断续续用了八天时间 , 给黄安年老师写了一封七页的长信 , 万先生在信说 : “我的病已是第四期” , “寸步难行 , 饮食难进”。信中专门写了一页“呈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习气”的信 , 并要黄老师“在大会或理事会上大声宣读 ( 让 ) 每个人都听见”。 一位已经病入膏肓的耆耄老人 , 道出了她生病最后时刻对祖国学术前程的极端忧患。尽管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有别,各种学会情况不同,但是万先生革除“华宴之风” 、“开小康会议”和“重质量,不重数量” 的主张,改革学术会议陋习的建议,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在当下再度提倡节俭,反对铺张之际,再重读万老用生命的最后力气给黄老师写的信及让黄老师呈给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的信,不禁感触万分,自觉有责任把万老对我国学者的学术节气的关心和对学术尊严打折的做法公布给学术界,也好大家共同努力,用清风亮节学者的风范做学问,治理学术不正之风,共同塑造和维护学术尊严,学者的集体尊严和学者的个体尊严,共同铸造我国的精神文明大厦。让我们一起深思会风、学风、学术腐败和铺张浪费等我们现实生活中都已经很严重的问题,并努力打造一股清新的学术清风! 下面是万先生呈给中国全国美国史学会信件的全文: 建议领先改革学术会议中的官僚主义习气 1 .贵会中有很多人曾参加过美国学术会议,知道,除大家得交同样会费外,吃,住,都是自理,自选,只有一个大聚餐,随意另交费参加,饭菜通常简陋难吃,没有大会补助津贴,早,晚三、四日大开华宴之风,钱不够,向国内工商业捐款尚可,而以国际会议名义,向国外学者打秋风,实在有伤国体,有损学术界的自尊。 2 .外国人不是傻子,也不甘心受敲,有一次我在一个美国人的会议中,主席当场公然揭穿中国丑行,说:“中国人要来美国,还要美国写‘邀请信’(更以此向国内人士吹牛,自以为博学渊源,别人特别‘邀请’)并要邀请单位出钱”,使我在场汗颜得无地自容,因礼貌他们没有面对你们说。 3 .美国出差,开会,全系报销制,没有‘出差费’!吃,住,坐的交通工具上具都有一定限制。拿美国最大跨国公司德州仪器公司而论,现在每日饭钱,在 Dallas 本城开会,限 40 美元一天,到纽约开会可给 60 美元,可是前年威海开会时,我看见向外国学者要 80 美元一天饭钱,难道威海生活程度比纽约还高? 1994 年我参加武汉拉美近代化会议,每人只交 10 元人民币一天饭钱,然大开华宴三、四天,每日三餐,每桌酒席人民币八百元(据说在北京要过千元),但还好是向当地工业公司捐的津贴。可是政府的‘四菜一汤’申令 , 如同废纸 , 这怎么执行法治 ? 开放以前 , 大家吃得真苦 , 营养不足 , 现在已近小康 , 家中吃得都很好 , 用不着华宴补充。 4. 希望贵会有勇气 , 改除官僚习气 , 向美国开会方式看齐,(当然他们也有浪费过奢的地方)领先严守政府法纪 , 开小康会议 , 保持中华人民的骨气。那么 , 有人说 , 开会的人数会减少。重质量,不重数量 , 正不要那些无学,无德的人来 , 中华子孙里总还有 清风亮节学者 , 会为学术而来开会。我参加两次国内会议,只三、四十人,开得很好! 5. 恕我这临近生命终点的炎黄子孙 , 冒昧呈词 , 我本是愤世嫉俗的刻薄人 , 到现在也无须掩盖 , 说一些别人心中也有 , 而不敢说的话 , 何惜千秋辱骂 ! 人类物质文明在飞跃 , 精神文明在腐烂 ! 附原件影印照片 2 幅。
个人分类: 交流传播|2948 次阅读|19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四 :对若干术语的说明(2)
pww1380 2013-1-21 22:32
信息文明之光( 65-2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 四 : 对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 2 ) 杨文祥 (接上文) ③ 机能系统 :正文中的“机能系统”是指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创始人鲁利亚在其关于脑的机能系统结构理论中所确立的概念。 鲁利亚教授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 机能 ’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主要的用法: 一种用法是叙述特殊细胞和器官的机能,如说,分泌胆汁是肝脏的机能,分泌胰液是胰腺的机能,发放运动冲动是贝茨锥体细胞的机能; 另一种用法则是指谓那种有诸多细胞、组织的器官综合参与的‘机能系统’的复杂过程,如消化、循环和呼吸的机能。” 鲁利亚认为,“‘ 机能 ’ 的这种系统结构不仅是很简单行为活动的特点,也是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的特点 。知觉、记忆、认知、运动、言语、思维、书写、阅读、计算等远不是孤立的能力,不能理解为有限细胞群的直接机能,不能定位在一定的脑区。它们全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来源是社会的,其结果是复杂的、中介的。它们都依赖方式、手段的复杂系统,这种事实要求我们把基本形式的意识活动当作最复杂的机能系统来看待。” ④ 心理机能: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 一译荣恩,或译容格)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列为人的四种基本的心理机能。 本书认为,所谓 心理机能 , 就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而实现的人类意识的心理功能 , 即 人类意识处理心理信息的能力及发挥这一能力的过程 。 注: 以上引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13-14 页,为便于理解起见,本文在行文中对段落的划分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相应的文字补充和处理。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 鲁利亚,等 . 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 76 , 77. 3 .邬焜 . 试论人的信息活动的生理基础 .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 ( 4 ): 21-28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三 :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
pww1380 2013-1-5 21:36
信息文明之光( 65-1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三 : 对若干术语、概念的说明(1) 杨文祥 本博提示: 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 促进信息-知识-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行为准则: 平等交流,资源共享,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本博文章的合理使用: 具体办法详见本博公告。 ———— 博客 : 信息文明之光 概念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就其语言形式而言,实际就是在一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由关于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各相关概念内在联系的阐释所构建的逻辑关系明晰的知识系统 。而 术语 则是对相应概念的文字表述和规范形式。 概念和术语体系是否系统,术语的文字表述是否规范是一门学科成熟水平和理论完善程度的标志之一。 关于概念和术语的讨论一般在正文的有关章节内进行。但由于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是一个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在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价值哲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刚刚起步的崭新研究领域,而本书作为这一领域的一项总论性的综合研究,既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建立起一个由一批界定准确、表述明晰规范的概念和术语构建起来的概念和术语体系,又不可能本末倒置,弃总体理论框架的研究于不顾而在概念和术语的讨论和辨析论证上占用大量的篇幅,投入过多的精力。为避免由于概念不清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歧义,在此把正文中出现的有关概念及其文字表述形式 从本书的研究角度 作出必要的说明。为方便阅读,尽可能在正文中有关概念出现的地方加以标注。 对相关术语说明如下: ①信息思维方式: “信息思维方式”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邬焜教授在其《信息时代的全新思维方式》一文中所提出的概念。信息思维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信息观念基础之上的新型思维方式。邬焜教授对此的解释是:“信息观念乃是人们将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实体和能量的基本存在,以及对其本质、存在方式、意义和价值所作的一般性理解、规定和认识。而依据相应的理解、规定和认识,从现存事物的结构和关系模式、演化程序和过程模式中,去把握和描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属性的方式和方法,将现存事物的结构、关系、过程作为信息的载体或符码,并由此破译出其中蕴涵着的关于事物的历史状态、现实关系、未来趋向等间接存在的内容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将现实对象物或信息再行人为符号化,并赋予其特定的代式关系的方式和方法便构成了信息认识方式和信息思维方式,亦即信息思维。” 本书认为,信息思维方式的本质在于在对信息的中介功能这一基本功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思想方式和思想方法。 这一思想方式方法与系统思维方式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对系统的形成、存在和发展具有机制性和功能性的联系 。本书对“信息思维方式”的这一阐释是一种在信息思维的基本性质、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等方面对信息思维所进行的理论层次的阐释,而上述邬焜教授对“信息思维方式”的解释,则是对信息思维过程在技术层次上的一种细节性的具体描述。二者不但是一致的,而且是相互补充的,分别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对信息思维进行了解释,构成了理论与技术的统一。 ②系统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方式”是一种把世界和世界万物都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 系统就是整体,整体也就是系统 ,二者是同义的。 系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把世界的形成、存在和发展变化视为系统的形成、存在和发展变化,并在系统内部各要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在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去揭示世界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 系统思维方式与信息思维方式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系统思维强调整体,而信息思维强调联系 。 而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的结果就是系统的整合 。 整合 既是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生成方式,同时也是系统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 没有信息的联系机制和联系功能(中介功能),便无以实现系统的整合。而没有系统的整合,便没有系统这一整体的存在 。 这样, (信息的联系机制)就把信息的中介功能和以此为基础的中介观蕴含于系统的整体观之中 , 从而使人们基于对信息的联系机制和中介功能的认识所形成的中介观构成了系统思维的整体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这样, 信息思维 便构成了 系统思维 的一个具体的思维形式。 注: 以上引自《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12-13 页,为便于理解起见,本文在行文中对段落的划分进行了必要的细化和相应的文字补充。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邬焜 . 信息思维:信息时代的全新思维方式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 1 ): 43-48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二(2) :全书目录(英文)
pww1380 2012-10-5 17:31
信息文明之光( 55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二 (2) :全书 目录 ( 英 文 ) 杨文祥 Theory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Value ( IRV Theory ) Contents Preface: Preface One ………………………………………………………………………………… -1- Preface Two ………………………………………………………………………………… -3- Part One : Introduction 1 . Introduction………………………………………………………………………………………3 1.1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Human Civilization …………………………………… 3 1.2 Information Resources Value Research (IRVR)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RM ) in Certain Managerial Environment of Society ……………………………………………………………………6 1.3 IRVR and Value Creating Practice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21 st Century…… ………………………………………………………………………7 1.4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Research on IRV Theory…………………………………………………………8 1.5 Explanation on Some Relevant Terms, Conceptions, and Issues ……………………………………………… 12 1.6 Brief Summary………………………………………………………………………………………………….16 Part Two: Basic Issues, Methodology, Relevant Areas and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2 Research on the Basic Issues of IRV Theory …………………………………………………21 2.1 The Fountainhead, Era Background, and Scientific Basis of IRV Theory ……………………………21 2.1.1 The Academic Fountainhead in Library Science of IRV Theory …………………………………………21 2.1.2 The Era Background, and Scientific Basis of IRV Theory ………………………………………………25 2.2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nd Contents of IRV Theory …………………………………………………27 2.3 The Study Properties, Discipline Characters and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IRV Theory………………………………………………………………………27 2.3.1 The Properties of IRV Theory Study………………………………………………………………………27 2.3.2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s and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IRV Study ………………………………………28 2.4 IRV Study’s Nowadays Issues and Historical Task ……… … … … … … ………………………………30 2.5 IRV Study’s Academic Significance,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Nodi …………………………… 33 2.5.1 Academic Significance …………………………………………………………………………………… 33 2.5.2 Academic Innovation …………………………………………………………………………………… 33 2.5.3 Theoretical Nodi……………………………………………………………………………………………36 3 Methodology of IRV Theory ……………………………………………………………………………… 38 3.1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Methodology of IRV Theory ……………………………………………………38 3.2 Cross- Disciplines Interactional Method in the All and the One Thinking …………………………………39 4. The 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Areas of IRV Theory ………………………………………………………………44 4.1 Traditional Areas of IRV Study and Their Development………………………………………………44 4.1.1 Traditional IRV Study in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cs and Philology……………………………………44 4.1.2 Current Evolution of IRV Study in Library Science, Informatics and Philology…………………………47 4.2 Evolution and the 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IRV Study i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thers …… … … … … … … … ……………… … ……………54 4.2.1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RM)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KM)………………………………………………………………………55 4.2.2 Origin of Modern IRM ……………………………………………………………………………………57 4.2.3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RM Theory………………………………………………………… 59 4.2.4 Value Chain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All Sorts of Concrete Information Value Study ……………………………………………………………61 4.3 The Evolution from Classic Value Thinking to Philosophy of Value (Modern Axiology)………… … ……… … … … … … ……………………………67 4.3.1 Western Classical Value Thinking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of Value) …………………………………………………68 4.3.2 Chinese Civilization Classic Value Thinking and Its 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72 4.3.3 The Formation of Philosophy of Value and Its Evolution in a Century …………………………………78 4.4 The Rising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Axi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Current Evolution of Axiology of Labour ————————Is Axiology of Knowledge a Substitute or Development to Axiology of Labour?……………………………………………………88 4.5 The Intersection and Blending of Psycholog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Inform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Methodology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Two Disciplines …………………………………………92 5 Study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of IRV Theory …………………………………96 5.1 Controversy and Rethinking over Human Centralism and the Subject of Value …………………………………………………………96 5.2 Complexity of Value and Value Relationship…………………………………………………………98 5.3 Issues of Resources and Modern Notion of Resources………………………………………………100 5.3.1 Resources and Notion of Resources……………………………………………………………………101 5.3.2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Main Idea of Modern Notion of Resources ………………………………104 5.4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Nature………………………………106 5.4.1 Preliminary Thinking and Study on Human Being Nature ……………………………………………107 5.4.2 Thinking an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ciousness and Human Being Nature ———— Also the Preliminary Thinking and Study on Consciousness ………………………………109 5.4.3 Thinking and Study on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Nature ———— Also the Depth Thinking and Study on Consciousness …………………………………113 5.5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Value ………………………………120 5.5.1 Thinking and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 Value,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120 5.5.2 Exploration in Depth about Human Being Value ………………………………………………………121 5.6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Behavior …………………………125 5.6.1 The Microcosmic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Social Behavior………………………125 5.6.2 The Macrocosmic Link between IR (IRV) and Inform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ocial System, Between IR (IRV) and Human Being Social Behavior………………………128 Part Three: Basic Research on IRV Theory 6 IRV Theory’s Theoretical Source of Value Theory and Axiology Foundation ………………………………………………………………………133 6.1 Value Thinking and Value Theory Source of IRV Theory ………………………………………133 6.2 Axiology Foundation of IRV Theory …………………………………………………………………137 6.2.1 Essence and Conception of Value ……………………………………………………………………137 6.2.2 Relevant Concepts and Relevant Issues of Value ……………………………………………………142 6.2.3 Categories, Types and Levels of Value ………………………………………………………………144 6.2.3.1 Categories of Value…………………………………………………………………………………144 6.2.3.2 Types and Levels of Value …………………………………………………………………………146 6.2.4 Course of Value Practice ……………………………………………………………………………147 6.2.4.1 Cognition to Value …………………………………………………………………………………148 6.2.4.2 Creation of Value …………………………………………………………………………………148 6.2.4.3 Realization of Value ………………………………………………………………………………157 6.2.5 Consciousness of Value, Idea of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s ………………………………………161 6.2.5.1 Consciousness of Value, Idea of Value, and Values………………………………………………161 6.2.5.2 Cultural Values ……………………………………………………………………………………163 7 Basic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tology……………………………………169 7.1 Essence and Concept of Information ………………………………………………………………169 7.2 Types and Levels of Information ……………………………………………………………………175 7.3 Properties and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182 7.3.1 Properties of Information……………………………………………………………………………184 7.3.2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184 7.4 Relevant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185 7.4.1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Thought ……………………………………………………………186 7.4.2 Inherent Links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R), Information and IT,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al Industry,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based Economy,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based Society,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Society,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187 7.5 Essence and Conception of IR ……………………………………………………………………187 7.5.1 Essence of IR………………………………………………………………………………………187 7.5.2 Conception of IR …………………………………………………………………………………190 7.6 Attributes of IR ……………………………………………………………………………………192 7.7 Contents, Types, Levels Structure of IR ………………………………………………………194 7.7.1 Contents and Types Structure of IR………………………………………………………………194 7.7.2 Levels Structure of IR ……………………………………………………………………………197 7.8 Constitution, Substanc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IR …………………………………………199 7.8.1 Constitution and Substance Forms of IR…………………………………………………………199 7.8.2 Functions of IR……………………………………………………………………………………200 8 Basic Research on Axiology of IR (IRV Theory) ……………………………………207 8.1 Concept of IRV ……………………………………………………………………………………207 8.2 Basic Levels of IRV ………………………………………………………………………………208 8.3 Types of IRV ………………………………………………………………………………………209 8.3.1 Basic Types of IRV………………………………………………………………………………209 8.3.2 General Types of IRV……………………………………………………………………………210 8.4 Analysis of Types and Levels of IRV …………………………………………………………214 8.5 IR-Based Value Creating and Value Realizing ………………………………………………215 8.5.1 Substances Value Creating and Realizing of IR…………………………………………………215 8.5.2 Spiritual Value Creating and Realizing of IR ……………………………………………………217 8.5.3 Creating and Realizing of Value of People of IR ………………………………………………220 8.5.4 Basic Mode of the Course of Value Creating and Realizing of IR ……………………………222 8.6 Values of IR, Values of Informatio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226 8.6.1 IT and IR in the View of Value and Values of IR ……………………………………………226 8.6.2 Values of Information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229 8.6.3 Values of Information Culture and The Hard and Tortuous Journey of Human Civilization…………………………………………234 Part Four: Study on Value Forms of IR 9 Sketch of Value Forms of IR ………………………………………………………239 10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 ……………………………………240 10.1 Sketch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 …………………………………240 10.2 Value Contents and Value Course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 ………………………………………………242 10.2.1 Valu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242 10.2.2 Value Course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 …………………………247 10.3 Levels and Manifestations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of IRV ……………………………………………249 10.3.1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249 10.3.2 Types of Consciousness and Psychology Form (Manifestations) ………………………250 11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254 11.1 Sketch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54 11.2 Forms, Contents, and Course of Value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56 11.2.1 The Whole Study of Forms, Contents, and Course of Value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256 11.2.2 Concrete Study of Forms, Contents, and Course of Value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257 11.3 Levels and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69 11.3.1 Levels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69 11.3.2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69 12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 The Macro Social Manifestation of The Substance and Practicing Form of IRV ……………………………………273 12.1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 ……………………………273 12.2 Fields and Levels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279 12.2.1 Fields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279 12.2.1.1 Macroscopic Fields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279 12.2.1.2 Special Fields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280 12.2.2 Levels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 ………… … ………………………………………294 13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 …………………………………………………318 13.1 Sketch of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 ………………………………………………318 13.1.1 Defining the Relevant Conceptions ………………………………………………………318 13.1.2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 Inherent Links between IR-IRV and Historical Culture …………………………………321 13.2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 ……………………………321 13.2.1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321 13.2.2 Historical Culture Form of IRV 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Civ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325 14 Analysi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of IRV Forms System ………………………328 Part Five: Study on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Mechanism 15 Basic Mechanism: Information-Knowledge-Thinking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Mechanism ——Information Running Freely and IR Sharing Mechanism ………………335 15.1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Information-Knowledge-Thinking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Mechanism ——Information Running Freely and IR Sharing Mechanism ……………………335 15.2 The Circulating Course and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Knowledge-Thinking Resources …………………………………………340 15.2.1 The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Course of Information flow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MM) …………………………………………342 15.2.1.1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How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IM Course and Its Rational Circulating Mechanism ………………………342 15.2.1.2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Mode ……………………………………………………344 15.2.1.3 Way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352 15.2.1.4 Analysis of Impacting Factors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Mode and Way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355 15.2.1.5 Analysis of the Barriers to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357 15.2.1.6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Managing Course And Its Rational Information Managing Mechanism …………………………………358 15.2.2 The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Course of Knowledge flow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 (KMM) …………………………………………359 15.2.2.1 Sketch of KM: Deepening the Managing Course and Managing Mechanism ——Moving From IM towards KM ……………………………………………………359 15.2.2.2 Origin, 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M ………………………………………361 15.2.2.3 Managing Contents and Managing Course of KM ……………………………………362 15.2.2.4 Relevant Factors and Managing Mechanism of KM …………………………………364 15.2.3 The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Course of Thinking flow And Think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TMM) …………………………………………373 15.2.4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Information-Knowledge-Thinking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Mechanism……………………………………………………375 15.3 Accomplishment of Basic Mechanism: Setting Up Information-Knowledge-Thinking Circulating and Managing Mechanism ——Information Running Freely and IR Sharing Mechanism ……………………377 16 Mechanism of Social Foundation ………………………………………………383 16.1 Mechanism of IR Foundation ……………………………………………………………383 16.1.1 IR Foundation in Reality Space …………………………………………………………383 16.1.2 IR Foundation in Virtual Space …………………………………………………………384 16.1.3 IR Foundation in Consciousness Space …………………………………………………385 16.2 Mechanism of Social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386 16.2.1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387 16.2.2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389 16.2.3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Stimulation ………………………………………………390 16.2.4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Stimulation …………………………………………391 16.3 Mechanism of Self-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391 17 Mechanism Based on Motive Force …………………………………………394 17.1 Mechanism Based on Psychology-Behavior Law ………………………………………394 17.2 Mechanism Based on Benefit Driving-Market Competing ………………………………396 17.3 Mechanism Based on Public Welfare-Benefit Equilibrium ………………………………396 18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398 18.1 IM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IM Technology ……………………………………398 18.2 KM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KM Technology……………………………………399 18.3 Prospect of TM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TM Technology………………………403 18.4 Mechanism of IM-KM-TM Technology …………………………………………………405 18.5 Web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Web Technology …………………………………405 18.6 Social Manifestations of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405 19 Mechanism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407 19.1 Social Issues IRV Practice Confronts ………………………………………………407 19.2 Legislative Environment and Mechanism of Legislative Security …………………409 19.2.1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410 19.2.2 Legislation of Library……………………………………………………………………411 19.2.3 Law of Freedom of Information ………………………………………………………412 19.3 Environment of Policy and Mechanism of Policy Security …………………………414 19.4 Environment of Administration and Mechanism of Administrative Security ………417 19.5 Environment of Culture and Mechanism of Cultural Security ………………………418 19.6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of System Structure of Mechanism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421 20 Whole Structure Analysis of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Mechanism System ………………………………422 20.1 Concrete Analysis of System Structure of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Mechanism System ……………………………………………422 20.2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System Structure of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Mechanism System ……………………………………………424 Part Six: Study on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Value (IRV) 21 Principles, Criterions, and Methods of IRV Evaluation ………………………431 21.1 Evaluation of IRV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431 21.1.1 Basic Principle ……………………………………………………………………………431 21.1.2 Concrete Principles ………………………………………………………………………433 21.2 Evaluation Criterions of IRV ……………………………………………………………436 21.2.1 Basic Criterion of IRV Evaluation ………………………………………………………436 21.2.2 General Criterions of IRV Evaluation……………………………………………………437 21.2.3 Concrete Criterions of IRV Evaluation …………………………………………………438 21.3 Methods of IRV Evaluation …………………… ………………………………………439 21.3.1 Sketch of Methods of IRV Evaluation …………………………………………………439 21.3.2 System Structure of Methods of IRV Evaluation ………………………………………440 21.3.3 Method of Philosophy of Value (Method of Axiology)…………………………………440 21.3.4 Basic Method ……………………………………………………………………………441 21.3.5 Concrete Methods ………………………………………………………………………442 22 Value Evaluation of IR and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443 22.1 Value Evaluation of IR …………………………………………………………………443 22.1.1 Value Evaluation of Subjective IR and Correspond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443 22.1.2 Value Evaluation of Objective IR and Correspond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444 22.2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Value Practicing ………………………449 22.2.1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Individual Value Practicing ………………450 22.2.2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Organizational Value Practicing …………453 22.2.3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Social Value Practicing ——City, Nation, and the Whole World ………………………………………………455 22.3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Social Value Practicing …456 23 Measuring of Informationizational Level of the Society: Basic Form of Evaluation of Beneficial Result of IR-Based Social Value Practicing ……………………………………………458 23.1 Status Quo of the Study on Measuring of Informationizational Level of the Society ………………………………………………458 23.1.1 Measuring Based on M. U. Porat’s Measuring Model of Information Economy ………458 23.1.2 Measuring Based on Informationizational Index Model (RITE Model)…………………460 23.2 Analysis of the Index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at Present in China ………………………………………463 23.3 Theoretical Rethinking and the Way Out of Social Informationizational Level Measuring …………………………………………467 23.4 Brief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472 Part Seven: Conclusions —— The Whole Theoretical Frame and Main Point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Value Theory (IRV Theory) 24 Conclusions: The Whole Theoretical Frame and Main Point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Value Theory (IRV Theory) …………475 References ……………………………………………………………………………………493 Epilogue ………………………………………………………………………………………498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一:旧作新编:《信息资源价
热度 2 pww1380 2012-7-16 08:01
信息文明之光( 50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一 ——旧作新编:《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对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自我期许 杨文祥 当代人类的生存危机不仅仅是表现为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物质环境危机,更表现为貌似价值多元实为价值缺失、价值空洞为特征的精神危机。 人类的环境危机是一种外在的危机。而人类的精神危机则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外在危机是人类内在危机的外化、外延和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的内在危机的外在结果。而人类的内在危机既是外在危机的根源,也是在外在危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深化。 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本质性因素 。 因此,就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而言,人类精神危机比物质环境危机要更为严重的多,也更为根本得多。 与此同时, 今日的人类世界又是一个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世界 。 价值是信息资源的灵魂 。 于是,当今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价值目标的信息洪水泛滥的世界。 信息文明的本质在于在统一的基本价值追求基础之上,基于对人类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以多元的实现形式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 真正的价值多元是一个建立在统一的人性和人类基本价值追求基础上的人的价值的多种实现形式。一个缺乏统一的基本价值基础的世界只能是一个价值混乱的世界。 作者试图为人类的信息文明构建一个具有统一的基本价值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价值系统,这是解决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必要的理论尝试 。 因此,作者希望这一尝试能够成为引玉之砖,更希望能够成为点燃人类信息文明智慧的火种,引起当代人类世界对这一从人的本质层次上威胁人类生存的精神危机的关注。 在此基础之上,希望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构建信息文化价值观这一漂泊在滔天的信息洪水之上的信息文明时代的诺亚方舟,在解除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同时,实现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这一旷世人类理想,从而完成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附原稿: 打造信息洪水中的诺亚方舟 ―― 自评《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 精 ) 见:广购书城:广州购书中心网上书店 http://www.gg1994.com/Product.do?id=527479 发表于 2007-07-10 23:44 当代人类的生存危机不仅仅是表现为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物质环境危机,更表现为貌似价值多元实为价值缺失、价值空洞为特征的精神危机。人类的环境危机是一种外在的危机。而人类的精神危机则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外在危机是人类内在危机的外化、外延和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的内在危机的外在结果。而人类的内在危机既是外在危机的根源,也是在外在危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深化。 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也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本质性因素。因此,就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而言,人类精神危机比物质环境危机要更为严重的多,也更为根本得多。 与此同时,今日的人类世界又是一个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世界。价值是信息资源的灵魂。于是,当今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价值目标的信息洪水泛滥的世界。 信息文明的本质在于在统一的基本价值追求基础之上,基于对人类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以多元的实现形式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真正的价值多元是一个建立在统一的人性和人类基本价值追求基础上的人的价值的多种实现形式。一个缺乏统一的基本价值基础的世界只能是一个价值混乱的世界。 作者试图为人类的信息文明构建一个具有统一的基本价值基础的多元一体的价值系统,这是解决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必要的理论尝试。因此,作者希望这一尝试能够成为引玉之砖,更希望能够成为点燃人类信息文明智慧的火种,引起当代人类世界对这一从人的本质层次上威胁人类生存的精神危机的关注。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共同努力,构建信息文化价值观这一漂泊在滔天的信息洪水之上的信息文明时代的诺亚方舟,在解除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同时,实现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这一旷世人类理想,从而完成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7 . 2 . 杨文祥 . 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 . 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3 .杨文祥:《 “ 需要 —— 激励 ” 理论及其在人员管理中的运用》 ( 管理世界, 1989 .5 期 ) 4 .杨文祥:《社会化新论》 ( 山东社会科学 , 1991.6) 5 .杨文祥:《百科全书社会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对编撰体例的影响 —— 兼论 不列颠百科全书 15 版的体例与功能特征 》 ( 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术季刊, 1993 , 2 期 ) 6 . Wenxiang Yang.On Soci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Libray’s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Society of Information. At: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7.Lynch. P. Wenxiang Yang . Evalu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The 2001 IFLA Standards and the 2003 Standards for Provincial Libraries in China. Lib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Vol. 54, No. 3, September, 2004. ( SSCI ) 8 . Lynch. P. Wenxiang Yang .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The Third China_US Library Cooperation Conference, Shanghai, March, 2005 ; Chinese Librarianship: a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ISSN: 1089_4667, June, 2006 9 . 杨文祥: 《从公共图书馆精神到 21 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图书馆, 2005 , 2 期) 10 .杨文祥:《图书馆职能的历史阶段性 —— 兼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 图书情报论坛, 1989.1 期 ) 11 .杨文祥:《关于开展 “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 及有关问题的探讨》(图书馆建设, 1993.6 期) 12 .杨文祥:《百科全书发展规律初探》( 图 书馆学研究 , 1994.1 期) 13 .杨文祥:《关于信息管理科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报 , 1999 , 3 期) 14 .杨文祥:《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回顾与现实任务》( 大学图书馆学报 , 2000 , 2 期) 15 .杨文祥:《论 21 世纪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 —— 兼论图书馆在社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社会功能》 . 在: 21 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 .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2000.7 16 .杨文祥:《 21 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 1 期) 17 .吴慰慈,杨文祥:《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 ——1996~2000 年的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 2001 , 1 期) 18 .彭斐章,杨文祥:《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河北大学学报 ,2002 , 2 期 ) 19 .杨文祥:《 21 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理论起点、历史任务与研究思路》(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 , 2 期) 20 .杨文祥, Lynch. P :《知识管理的层次与层次结构系统》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 2 期 ) 21 .杨文祥:《论数字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 —— 兼及现代资源观、信息资源共享观与现代社会管理》(图书馆杂志:理论年刊 . 上海 : 上海图书馆 , 2002.12. ) 22 .杨文祥:《论信息管理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河北大学学报, 1999 , 4 期) 23 .杨文祥:《论信息管理学的概念与概念体系上、下》(情报科学, 2000 , 3 、 4 期) 24 .杨文祥:《论信息管理学与文献信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大学学报, 2000 , 3 期) 25 .杨文祥:《论信息管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 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3 期 ) 26 .杨文祥:《论信息管理科学的科学基础、历史任务、学科定位与学科建设方向 . 》在: 21 世纪情报学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02.7. 27 .杨文祥:《论信息资源与现代资源观》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 4 期 ) 28 .杨文祥:《全球化、信息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当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情报科学 ,2008 , 3 期) 29 .杨文祥:《谈汉语 “ 同词异体 ” 现象及处理》( 香港 )语文建设通讯, 1999 , 10 , 61 期 30 .杨文祥:《人生梦想、职业生涯、专业理念、精神诉求 —— 一个图书馆人的漫漫心路信息文明的价值追求》(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9 , 4 期) 31 . 系列论文:   ①.吴慰慈,杨文祥: 《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散论》 三篇系列文章(《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的产业属性分析》、《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社会组织结构的优化》、《现代产业观与图书馆的改革实践》图书馆, 1996 , 5 期 ~ 1997 , 1 期)   ②.杨文祥: 《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 三篇系列文章(《文献信息 —— 信息时代历史发展的社会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社会需求结构形态特征分析》、《文献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 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之三(上)》、《文献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 文献信息社会学三论之三(下)》图书馆学研究, 1996 , 5 期, 1997 , 4 期, 1998 , 4 期, 1999 , 2 期)   ③.杨文祥: 《图书馆精神跨学科历史思考》 系列论文四篇(《图书馆精神研究综论与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论图书馆精神的载体系统》、《论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阶段性》、《论当代图书馆与当代图书馆精神》图书馆, 2005 , 3 、 4 、 5 期, 2006 , 1 期)    ⑷ . 杨文祥等: 《关于 21 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系列论文六篇,现已完成四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国外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嬗变》、《美国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历史嬗变的理论反思》、《俄罗斯图书馆学学术源流与方法论思想历史嬗变的理论反思》图书与情报, 2007 , 2 期、 2008 , 2 、 3 、 4 期) ⑸.杨文祥: 《论功能图书馆学》 系列文章五篇(《功能图书馆学理论思辨》、《功能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功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概述》图书馆, 2008 , 3 、 5 期, 2009 , 2 期;《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 重庆图情研究 , 2008 , 3 期;《图书馆功能的理论思辨与建立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再思考》河北大学学报, 2009 , 1 期)   32 .作者早年在《外国文学》、《 当代外国文学 》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的 12 篇外国文学译作。 33 .贾东琴. 新思维 新方法 新境界——《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述评 . 《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 年第06 期 : 89-92 34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七: 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1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61653.html 35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八: 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2 )——思维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8013.html 36 .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九: 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3 )——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quickforward=1id=574496 37 .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十:青年学者贾东琴《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评述摘编( 4 )——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90184.html 38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一之六及相关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18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695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113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70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747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803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922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29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31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012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157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26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64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470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513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51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6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69551.html http://bbs.gmw.cn/thread-425865-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140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7320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895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591586.html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046 次阅读|5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版
pww1380 2012-1-25 21:07
信息文明之光( 30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三: 版权页内容简介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是在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专业基础之上,在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 - 半工业文明向信息 - 知识文明转型和人类的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 本书通过对信息资源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价值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人类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与信息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信息资源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理论体系。 本书可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信息咨询、图书情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人员的理论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新闻、编辑出版、信息资源管理等)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参考文献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杨文祥.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78023 3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4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5 .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二:关于扉页.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7471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4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
pww1380 2012-1-9 22:46
信息文明之光( 26 ):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学术思想诠释之二: 关于扉页 杨文祥 一、《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的扉页题词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的扉页题词是: 谨以此书献给 关切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类未来和人类命运,关注并致力于民族复兴和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人们 —————— 作者 二、扉页题词学术思想诠释 对上面这一扉页题词所蕴含的学术思想暂作如下诠释: 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一种特定的客观存在形态之所以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人的本质又是人与他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 人的价值既是人的内在本质的现实体现,又是人的内在本质向外部世界的延伸 。具体而言,人的价值是人在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所构建起来的一种被外部世界所需要的对应关系。而人的社会实践就是建立在这种对应关系基础之上的价值实践。换言之, 人的社会实践就是人的价值实现过程 。 由于人的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的理性活动, 人对自身内在本质理性认识的准确程度必然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程度,而人对自身内在本质理性认识的深度则决定着人的价值实现的充分程度 。因此,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确定不仅事关人类个体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决定着民族的复兴、人类的未来和人类的整体命运。 根据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的理论研究,构筑在意识基础之上的精神世界的现实存在不但是人与他物的本质区别, 意识的本质又是一种特定形态的信息资源系统 。这样, 在意识统摄之下的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实践,更是一种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 。于是,有了这一理论的理性指导, 人类建立在信息资源这一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和价值实践就主动并能动地与信息文明建设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 。 关于信息文明,本人去年在一篇题为《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的博文里是这样写的:“ 信息文明既是对物质型文明的充分发展,又是对畸形物质文明的历史否定 。”“ 信息文明是人类真、善、美、自由这些古往今来普世的精神价值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个体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与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智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潜能的充分释放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共产主义理想境界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追求、社会理想与历史实践相统一的历史文明形态 。” 这样,在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不仅对人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与此相应,对人认识自己,把握自身本质,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性高度也提出了更高的具有 21 世纪历史高度的时代要求。 总之,“谨以此书献给关切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类未来和人类命运,关注并致力于民族复兴和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人们”这一扉页题词不仅明确了本书的读者对象,也明确了本书“ 关切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关怀人类未来和人类命运,关注并致力于民族复兴和人类信息文明建设 ”这一理论宗旨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2 . 杨文祥 . 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78023 3 .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3813 4 .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一:关于题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1829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让宝贵的思想财富流失——读徐复的《科学研究四十年》有感
热度 7 sqdai 2011-10-21 08:25
最近,抽零星时间再次阅读了我的学长徐复研究员写的《科学研究四十年( 1956 - 1996 )》(内部资料),生发一些感想:国内一些已到耄耋之年的优秀学者的治学理念和科研经验亟待总结、推广,莫让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随时间流逝而湮没! 我认为,徐复研究员是中科院力学所大院里最为聪明睿智、最有科研能力的学者之一,一直是我所崇敬的、不断效法的楷模。他 1956 年从北大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力学所,成为该所初创时期的年轻成员之一,不久之后,成了郭永怀先生的得力助手。为了庆祝力学所创立 50 周年,六年前的这个时候,他花了 17 天时间写了洋洋万言的《庆祝力学所成立五十周年( 1956 - 2006 )》,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力学所的发展历程的描述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此后的九个月间,他趁势写了几十篇科研笔记, 2006 年 9 月整理成这本内部资料,其中,陈述了他成长的历史背景、科研经历、成败得失,内容非常具体而富有启发性。然而,他似乎未曾打算把这些资料公开出版,如他在序言中所说:“这里写的一点回忆,是我对于所有关心和鼓励过我的老师、亲友、同事、同学们的一个汇报。”由于这份资料内容极好,已经通过辗转相传,不胫而走。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进步,靠的主要是精神财富代代相传,传承的不仅是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科学方法。这也是我们要为优秀学者树碑立传的缘由。综观这些年的国内情况,虽说不断有科学家传记问世,但关注的多是 1920 年之前出生的人物,对于二〇后、三〇后的一批优秀科学家注意得实在太少了。要是徐复研究员不写这些回忆文章,我们就无从了解他的丰富的学术经历和宝贵的科研经验,以后更是鲜为人知了。必须指出,像徐复先生那样的优秀人物,在我国科学界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数已年过八旬,如果不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努力,这些思想财富必定会流失。 科学家的学术思想需要其本人总结,更需要后进学人参与总结、提炼。就以钱伟长先生为例,由于上海大学重视总结他的教育思想、治学理念,并且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所以,后进学人对他的了解逐步深入了,从中获益匪浅。应该强调的是,写科学家传记,总结他们的科研经验,其目的决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传承,这样的文字最好由接受过他们耳提面命的学生来写,至少也应由长期与其共事的同僚来写,所产生的文字才翔实可靠,给人以启迪。 因此,为我国的二〇后、三〇后科学家立传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顺便想到,《科学时报》是一份在科学界有广泛影响的报纸,明年将改名为《中国科学报》。我建议,趁着改版之际,增设“科学家传记”、“科学方法研讨”之类的专栏,为弘扬科学家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开辟一个园地。 写于 2011 年 10 月 21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3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周培源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sqdai 2010-12-9 11:23
【按】 周培源 先生是举世闻名的学界泰斗,我国流体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近代力学事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人品学问有口皆碑,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略已产生巨大影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该走近周培源,认识周培源,以他为我们的永远的人生楷模。为此,这里录入三年前的旧作,作为抛砖引玉的材料。我认为,此文是 冯秀芳 博士执笔写成的同类系列文章中的佳作,发表前曾得到力学史专家、北京大学的 武际可 教授大力斧正,内容较为翔实可靠。此次录入时仅做了个别文字修改。 周培源 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 冯秀芳 1 2 戴世强 1 (1 上海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2 宁夏大学 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 750021) 摘 要 : 周培源 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湍流理论领域攻坚 70 余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始终以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治学动力;以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为治学原则;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治学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叙述 周培源 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学术品格等方面的重要事迹,初步探索 周培源 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大家共享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 周培源 先生;湍流理论;广义相对论;学术思想;治学动力;治学原则;治学方法 引言 在 1992 年 6 月 1 ~ 3 日,北京中苑宾馆曾承办了一次中国科学界的历史性盛会 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讨论会 暨祝贺 周培源 先生诞辰 90 周年 , 那次研讨会由 周培源 先生在海内外的学生和友人发起,北京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旨在就 周培源 先生数十年从事的两个领域 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也是献给 周培源 先生九十诞辰的礼物。在会场上,有 周培源 先生的老友、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长 吴大猷 先生,应 周培源 先生之邀,在离别 46 年后重返大陆,还有从美国专程赶来的一班 重量级人物 如顾毓琇、任之恭、吴健雄、袁家骝、林家翘、陈省身、张守廉、杨振宁、李政道等,而 两弹 元勋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朱光亚及周光召等则为国内物理学界翘楚,除此,还有一大批 周 先生在各个时期的学生、同事、朋友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计三百多人,如此的学术祝寿会的出场阵容可谓空前。 杨振宁 先生也有感而发,他用英语 向周培源 先生说道: Obviously , you have touched many people's hearts 。的确,六十几载光阴, 周培源 先生致力于两个不同而又艰深的科学领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中国物理学耕耘播种,入室弟子中蔚然大家者比比皆是:王竹溪、张宗燧、彭桓武、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胡宁、张守廉、何泽慧、王大珩、于光远 。 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 是对 周培源 先生一生的最准确的概括和总结。 1 学术成就: 科学泰斗,世代风范 周培源 先生 1924 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研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从此开始了他近 70 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这 70 年里他主要集中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湍流理论两个领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1 湍流理论方面的学术成就 1883 年英国科学家雷诺( Osborne Reynolds , 1842-1912 ) 用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一系列实验,发现了流动从层流到湍流转捩的现象,并给出了转捩的临界参数。此后,出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的需要,湍流研究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力。因为湍流运动形式复杂、变化多端,难以准确地把握规律,理论上直接求解异常困难,成了 流体力学领域内最困难又最具吸引力的百年难题之一, 许多人望而生畏,而另一些人则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周培源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这个领域整整奋斗了 52 年,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丰硕成果。 1938 年周培源先生在西南联大开始进行湍流理论的研究。粘性流体的基本运动规律是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简称 N-S 方程。早在 1885 年雷诺就提出将物理量分成平均运动量及围绕平均运动的扰动量,或称脉动量,他将 N-S 方程对空间或时间平均,从而得到描写平均运动的方程,后人亦称此为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Reynolds-averaged Navier- Stokes equations ,简称 RANS 方程)。 1938 年以前,国际上的流体力学理论学者只注意从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 N-S 运动方程所推导出的不封闭的平均运动方程作为湍流理论的动力学依据,并对这组方程采用引入脉动量和平均流速对空间坐标的梯度有关的不同假设的方法,使其封闭来求解流体的平均流速。周培源先生开始研究湍流问题后,意识到平均运动固然十分重要,但脉动量也不能忽视。 1940 年周培源先生在对湍流理论进行了两年研究之后,撰写了题为《关于 Reynolds 求似应力方法的推广和湍流的性质》的论文,首次提出需要考虑脉动方程,并用从这组方程所推导的二元和三元速度关联函数所满足的动力学方程,再引进一些必要的假设,建立了新的湍流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对一些流动问题作了具体计算,计算结果与当时的实验符合得很好,周培源先生是国际上第一个求解脉动方程并提出求解办法的学者。 1945 年周培源先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 1940 年的思想,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周培源先生提出两种解湍流运动的方法:一种是把平均运动方程和从脉动方程推导出的各元速度关联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求解,作为一种逐级逼近法;另一种是,把平均运动方程与脉动方程一同联立求解,并指出平均运动方程和脉动方程联立求解的困难所在。该论文在国际上至今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被誉为 现代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性的工作 。 1957 年周培源先生与他的早年的学生蔡树棠利用一个轴对称涡旋模型作为涡流元从 N-S 方程解得最简单的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的后期衰变运动的二元关联函数, 1965 年,他的另一位学生黄永念用同样的湍流元计算得到三元关联函数,这一结果十年后被 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佩纳特( Bennett )用实验所证实。 1965 年周培源先生与是勋刚、李松年发表论文《高雷诺数下的均匀各向同性湍流运动》,文中在求解高雷诺数的早期、后期衰变的流体运动方程时,引进不同的相似性条件,求得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在早期衰变运动的近似解,结果与实验定性地符合。 1975 年周培源先生与黄永念提出引入准相似性条件,从而统一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早期至晚期衰变的解,这个准相似性条件 1986 年在北京大学的湍流实验室中被魏中磊及其同事所证实。其后,周先生又与黄永念利用 N-S 方程推导出的非线性涡旋方程,采用近似法计算从早期到后期的二元与三元的关联函数,其结果与国际上三十多年来所发表的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1985 年,周培源先生把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中的准相似性条件推广到具有剪应力的普通湍流运动中去,并引进逐级奇数元截断逼近解法求解。在逐级截断逼近法所处理的课题中的零级近似有槽湍流与平面湍尾流、平面湍射流与混合层湍流;一级近似有槽湍流与平面湍尾流。由于逐级逼近法计算异常繁复,并且求解任何一级关联函数都要对高级关联函数做出人为的、但又合理的假定。 1988 年周培源先生提出以逐级迭代法代替逐级逼近法,经初步计算,理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这个逐级迭代法可以推广到高级近似中去,并用来求解其他发展了的湍流运动,而且在得到脉动速度之后,任何阶的速度关联都可简捷地计算出来。至此,周培源先生在 1945 年所提出的联立求解平均运动与脉动方程的困难得以突破,这是国际湍流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进展。 1.2 广义相对论引力论方面的学术成就 爱因斯坦在 1905 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 11 月 25 日 ,又在柏林的普鲁士科学院发表题为《引力场方程》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指出广义相对论预见的三大验证途径 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近动 ( 这是天文观测中早就存在的问题 ) ,光线经过太阳附近的偏转和在强引力场中发射出的光谱线向红端移动 ( 这二者为理论预见 ) 。广义相对论引力论提出后,在理论物理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原因是,表达爱因斯坦引力场的方程是一组 10 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但方程组中存在着一组由 4 个独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所组成的比昂基( Bianchi )恒等式,致使仅仅用引力方程得不出 10 个引力函数的确定解。有些被称为 坐标无关论者 的理论物理学家主张采用坐标变换法来减少引力函数的数目,以达到与独立方程式的数目相等。但这只能求得在一种常微分方程的特殊引力场 轴对称静态引力场的引力方程的严格解,而对非线性偏微分引力方程表达的其它物理问题却无能为力。 周 先生在二十年代开始从事爱因斯坦引力论的研究时,即主张附加物理条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许良英 教授说, 周 先生从 1931 年起就开始思索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坐标的物理意义问题 。在 1937 年发表的《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引力方程的一个各向同性的稳定解》一文中,在引入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求得静止场的不同类型的严格解,充实了爱因斯坦的引力论; 1939 年他又发表了《论弗里德曼宇宙的理论基础》、《关于宇宙空间的球对称性和弗里德曼宇宙的基础的解释》两篇论文,证实了在各向同性条件下,爱因斯坦引力方程本身即可给出均匀的与各向同性的弗里德曼宇宙的度规张量,从而使问题的求解大大简化将广义相对论宇宙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1979 年,周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期间,虽已 年近八旬, 又重新着手中断已久的对爱因斯坦引力论的研究。他把严格的谐和条件作为一个物理条件引入引力论中,以补充引力方程,先后同他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的同事、学生发表多篇论文,如《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坐标的物理意义和场方程的解( 1982 年)》、《在谐和条件下的 Kerr 解( Ⅰ )( Ⅱ )》(与丁浩刚合作分别于 1983 年和 1986 年完成)、《论 Einstein 引力理论中坐标的物理意义和谐和条件( 1983 年)》、《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中坐标和坐标变换坐标( 1983 年)》、《谐和条件下的平面引力波严格解》(与刘宏亚合作, 1985 年)、《谐和条件下的爱因斯坦和 de Sitter 宇宙》(与黄超光合作, 1987 年)等等,这些论文在求解爱因斯坦引力方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周 先生还主张开展实验工作,来检验各种理论。 面对当时存在的两个解,即坐标无关论者的史瓦西解和坐标有关论者的郎曲斯解,从 70 年代开始,周培源和他的学生李永贵开始从事测量与地面垂直和与地面平行的两种光速的比较实验,希望回答两种解中哪一种更符合实际。理论上,史瓦西解得到的两种光速的一级近似之差与光速之比为 ,而郎曲斯解的这一比值为零。目前,李永贵所获得的这个比值在准确到 时表明:两种光速是相等的。 1992 年在庆 祝周 先生九十寿辰的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上,该实验被认为是 近半个世纪以来,少数几例成功的广义相对论与引力物理实验之一。 2 治学动力:披肝沥胆同舟义 , 谋深虑远国士情 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湍流理论两个领域因其研究难度被许多研究工作者视为畏途,而 周培源 先生却能一生都致力于此,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勤奋,笔者认为强烈的爱国情怀是 周培源 先生终身的治学动力。 周培源 先生青年时期就曾因参加上海学生的五四运动而被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开除,在家滞留数月后考入清华学校,做了清华学校的插班生。五四爱国运动大大激发了举国上下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许多爱国青年怀着科学救国的心愿,踏上异国求学的道路。 周培源 先生也在 1924 年秋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 1927 年夏天,当他在斯坦福暑期学校学习时,恰逢美国西海岸中国留学生夏令营设在斯坦福大学,参加夏令营的人中有痛责蒋介石政府的左派、附和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右派、观望的中间派。 周培源 先生在那里遇见了清华的三位好友施滉、冀朝鼎和徐永瑛,这三位后来成为清华学生中的第一批共产党员走上了以革命反对蒋介石政府的道路。当 周培源 先生从好友那里了解到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真相后,坚定地站在了左派的一边。 1929 年秋,在海外留学五年的周培源先生应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邀请,回国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当时清华有教授休假制度 , 凡在校工作五年的教授 , 就可有一年的学术休假 , 由学校资助到国外访问进修,目的是使教授利用休假时间进修专业,提高学术水平。 1943 年,周先生按规定可享受第二次休假去美国。国民党政府通知,到国外休假的教授,可以持官员护照,享受官员出国待遇。在领取护照前,休假的教授须先去重庆接受国民党政府组织的政治训练。显然这是国民党政府拉拢教授的一种手段。周先生说: 我出国做百姓,无需持官员护照,也不去重庆接受训练 ,最后他领取了美方签发的普通护照的签证。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访问教授期间,他曾两次拒绝加入美国国籍。第一次是 周 先生刚到美国没几天就收到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加入美国国籍的通知。原来在二次大战期间 ,三种进入美国境内的外国公民,美国移民局给予现在称之为绿卡的签证,这三种人是教师、牧师和商人。当时国内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周 先生殷殷在怀的是与祖国同难共命,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移民局的 美意 。 1945 年周先生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二次大战的结束,服务于战争的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终告解散,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竣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先生能参加。去该站做研究工作的人,待遇甚优,每年可收入六千多美元,是当时美国高薪教授的水平。但 该试验站是美国政府的研究机构,应聘人员要有美国国籍, 周先生当即向美方提出参加海军军工实验站的三个条件:第一,不加入美国籍;第二,只能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第三他可以随时离去。 1946 年年底,周先生准备回国。当时国内内战已经爆发,祖国前途未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周先生在美国的一些朋友都劝他不要回国,就连国内的一些亲朋好友也不远万里致函进言,劝他与妻子和孩子留在美国。一面是学术研究条件好、生活优裕的异国,一面是养育了他却处于苦难的祖国,周先生深知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在异国他乡永远不可能真正站起来,他说 振兴中华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重任,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都要想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1947 年 2 月,他毅然同妻子和孩子一起离开美国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清华园。 周培源 先生一生将自己全部的学识才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更难能可贵的是, 1987 年,他将祖传的 26 间共 600 多平方米的家乡住宅捐献给江苏省宜兴市科协,作为家乡任命开展科普活动的场所, 1989 年 周培源 先生 和 夫人 王蒂瀓 女士将他们数十年来收藏的 145 件名贵字画捐赠给无锡博物馆,只是 愿其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书画爱好者欣赏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字画大部分都是国家博物院级的国宝,只有内心真正地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才会有这样无私的胸怀, 周 先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3 治学精神: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周培源 先生从事科学研究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在相对论和湍流理论两个领域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尤其在湍流研究领域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在攻关,他有一条数十年信奉的十六字秘诀那就是: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 周培源 先生自清华学校 ( 今清华大学 ) 的高等科学习期间进行三分角的科学研究开始,从事科学研究近 70 年,所研究的科研课题近百个,几乎全都是他自己独立思考选定的。 1927 年 周培源 先生赴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有一位英 国 教授向他建议了一个博士论文题目,经过仔细考虑 后周 先生觉得该题目数学性太强,而自己对物理尤其是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极大的兴趣,最 后周 先生自己选定了一个题目,并围绕这个题目写出了题为《在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具有旋转对称性物体的引力场》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得到答辩老师很高的评价,加之平时学习和科学研究成果特别突出,因而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最高荣誉奖 Summa Cum Laude 。独立思考的良好学术品质使得 周培源 先生还是一位 敢于超过老师的不唯师、不唯书的人,即使是在爱因斯坦这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面前,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曾问过爱因斯坦:你的理论中所用的坐标,是属于哪一种时空的?爱因斯坦没有回答。虽然周培源对爱因斯坦十分崇敬,但他不赞成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关于坐标意义的见解,也不同意爱因斯坦的部分哲学观点。他认为爱因斯坦对所发现的物理规律表示意见时,经常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 周培源 先生还经常规劝他的学生要敢于超过他自己,不要被他的思想所禁锢。 在科教界, 周培源 先生是一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旗帜,在他将近一个世纪的生涯,他始终坚持着一个科学家的本色,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 。 1957 年康生胁迫全国科联召开会议批判曾昭抡、钱伟长两位知名教授时,他不畏巨大的政治压力,慷慨陈词,提出 千万不能否定他们在科学上的成就,钱伟长在弹性力学方面的论著,是世界知名的。 在万马齐喑的 文化大革命 期间, 中央文革小组 组长陈伯达为了抢夺 科学革命的旗手 ,提出要组织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特地跑到北京大学找周培源,要他参加批判并要召开万人大会, 打倒爱因斯坦 。周培源对这位不速之客非常冷淡,并明确指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批不倒,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学术上有争论,把陈伯达顶了回去,一点不留情面,更无丝毫迎合之举。陈伯达刮起一阵打倒爱因斯坦的黑风后,周培源从科学实际出发,不畏权势和巨大的压力,不随波逐流,坚持科学真理,顶住这阵黑风,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爱因斯坦是打不倒的。 当一股强烈的否定基础研究逆流袭来时,周老 从国家近期和长远利益的综合考虑出发,态度鲜明地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并写了一篇 5000 多字的阐述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文章,于 1972 年 10 月 6 日 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同时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三点建议。周总理在这封信上作了重要批示,指出基础理论研究很重要,并告诫人们对于基础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要像浮云一样,一吹就过去了。 1958 年 大跃进 时,共产风、浮夸风刮遍全国,一些提法和做法都很错误,同时有的人还不顾事实地宣传粮食亩产几千斤、几万斤等等。当时周培源认为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实际的,从不附和。 周培源 先生对于任何问题,譬如在对待科研工作中的论据和论点的科学性方面 , 也十分注意实事求是。为此,他提出,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要能够说明旧的科学理论能够说明的科学现象;二是能够解释旧的科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科学现象;三要能够预见到新的科学现象并能够用科学实验证明它。 在这方面周培源为人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周培源 先生从 20 至 30 年代选定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作为科研和教学的主攻方向后,就始终坚持着两个领域中的难题研究,从未动摇和转移,最终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懂得相对论的人及 现代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 周培源 先生认为 锲而不舍可以说是人生能够办成几件实事的要诀之一 , 一个人只要选定科研和教学的主攻方向,就要像锥子一样,数十年紧紧锥住它,就是钢板也会锥出个孔来。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总是可以做好几件事情的。 正是坚持着这样的信念,周老在湍流的领域孜孜不倦的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即使在他 70 多岁高龄时仍然率领科协代表团访美,还亲自在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做湍流的学术报告, 80 多岁时仍经常亲自登上国内外讲台报告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思维敏捷,雄风不减当年,使国内外学者频加赞叹。 1984 年当他以 82 岁高龄出席在丹麦召开的第 16 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时,赢得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当时的会议主席幽默地说:看起来如果我们要长寿的话,只有去研究湍流。 1987 年夏,当周培源先生在美国原子弹的诞生地洛斯阿拉莫斯做完湍流的报告后,一位美国教授惊叹周培源先生 85 岁高龄、又承担着繁重的社会工作,竟然还有精力做科研,并取得这么好的成果,我原以为他的报告只不过是一般讲讲中国概况而已,但熟悉周老的人却并不觉得奇怪,因为 勤奋 是周老的座右铭。从 1924 年秋入芝加哥大学起,到 1928 年春毕业,周培源先生在仅三年半的时间内,先后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完成了一般人需要六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在清华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他的女儿周如玲曾问自己的父亲为何三年半之内连得三个学位,他只简单地说勤奋。别人夏天都休息时,我到各处去选课,所以很快学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在加州理工学院修业五个学季,读完了博士研究生两年的课程。周培源先生认为虽然人 的智力和体力都是有差别的,但只要肯下工夫、多下工夫、下苦工夫,时刻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地顽强进取,就算是一个 拙 者,也定会做出几件像样的成果,节节上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培源 先生常对他的女儿们说:我并不聪明,但十分勤奋。中国有句俗话,以勤补拙,我就是这样做的。实际也正是如此。直到他已进入耄耋之年,在很多人看来早已功成名就,本可颐养天年之时,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散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只要一回家,不是坐在书桌前进行理论探索,就是专心致志地推演公式。他说,自己不动手演算,怎么能体验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又怎么能指导好学生呢?在他九十岁高龄时还仍亲自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亲自培 养 博士研究生等工作。 1980 年 7 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当访问教授,房间的空调机坏了,人坐在屋里都直冒汗。他穿了一件背心,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地演算着,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几天后,他把算稿拿给他的三女儿核对。五六页的算稿,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公式、符号,加起来少说也有近万个符号。他女儿核对下来,发现只有一个张量的下标在誊写时抄错了,顷刻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要知道,那时他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 4 治学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古人云: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想要成就一件事情,好的工具很重要,而正确科学的治学方法就是科研工作者的工具,它是有效开展研究工作获得丰硕成果的关键之一。 周培源 先生认为, 搞科研象打仗一样,开始实力不够,不能够搞全线出击,一定要搞重点突破,抓住一点深入下去。科研不同于教书,是创造性工作,千万不能搞万金油,样样通样样不精,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打个比方,要把一面墙平推一个毫米是非常难的,但一个钉子钉进 一毫米 是容易的事,打进 一毫米 后再在那里扩展开来这就相当于把墙推进一个毫米。你可以抓住一个问题、一个方法或一个方面深入下去,然后再扩展到其他问题或领域就容易了。 但是 要掌握多少知识才能开始做科学研究工作呢? 周培源 先生认为, 当然不能说,读流体力学专门组的同学在只学了普通物理、数学分析和理论力学几门功课后,就动手去做科学研究;可是也不能说,要等到把世界上近代的高深的数学和力学书籍都念完以后,再开步走。事实上,力学与数学的文献在目前已浩如烟海,要念这么多书,一辈子也念不完的。这样做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问题是在于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练好一定的本领,才能够开始做科学研究工作。 最好能具备阅读两门或两门以上外国文献的能力。这样,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才能跟上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并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在开始查阅文献时也会有具体困难。文献很多,哪些要看,哪些不需要看,又要看得全面而不漏掉,这只有到实践中去锻炼。 在周老看来, 能够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另一个关键性的条件,是必须树立独到见解 。具备了基础知识和获得了做理论计算与现代实验技术的本领而没有独立的见解,至多只能做有独立见解的科学家的好助手,而自己不能进行开天辟地的研究工作。为什么必须树立自己的见解才能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呢?这因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前进与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必定有继承与批判。我们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这并不等于把前人的工作都接受过来。我们必须像毛主席教导我们那样,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也就是说,在继承的过程中,必须有批判,也只有深入地批判前人的成果,才能更有效地继承。比如说前人做了一个实验,或发表了一个理论计算结果,你对他们的工作如何评价;在他们的工作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有问题,哪些是错误的。又如,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首先确定研究课题。例如,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在克服困难之后才能继续前进。在基本理论研究工作中也会出现新的而与一直的理论不相符合的现象,对此需要做研究工作来进一步提高认识,甚至彻底改变已有的认识才能弄清现象的本质。另外,也只有在理论指导之下会预见到新的某种自然现象出现,因之可按照理论的指引去寻找这种现象。这些都提供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而且也是比较困难的研究课题。一般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大半为前人所漏掉,甚至因发现前人做错了而进行重复,或是前人的实验与理论工具都还不够精确,不够完整,所以前人还没有条件做,而由我们来做的内容。生产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多半是综合性的,把它抽象为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须有一定的科学见解。分析新发生的自然现象或预见新自然现象的发生更不用说,即使在前人已发表的文献中找出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课题,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见解才能办到 。 5 治学谋略:立足基础 因材施教 戴念祖 教授曾于 1992 年 6 月为 周培源 先生做了寿联一帧,上联是: 培厚已成林三千桃李遍天下泽被四海 。 的确,自 1929 年秋天回到祖国,受聘为国立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后, 周培源 先生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为 发展我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直接培养了王竹溪、张宗燧、彭桓武、 钱伟长、 钱三强、何泽慧、林 家翘、胡宁、杨振宁、黄授书、何祚庥,还 和其他 老师一道培养了王淦昌、周同庆、龚祖同、赵九章、郭永怀、陆学善、傅承义、翁文波、李政道、黄昆、朱光亚等等,这些人士不仅成为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知名学者,而且很多都接过 周 先生的接力棒,继续尽心尽力为祖国培育科技人才的事业。 为了培养更多的力学人才, 1952 年 周培源 先生还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随后,一批新的力学研究单位和力学专业相继成立,很快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力学专门人才的队伍,缓解了建国初期我国力学人才紧缺的状况。 回顾 周培源 先生的一生,不难发现 周培源 先生非常重视基础理论,他本人的毕生精力也都是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他在教学中总是谆谆教导学生把基本规律掌握透彻,因为只有掌握好自然规律,即深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才能提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见解。掌握好自然规律的具体要求是: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并探索新的自然规律, 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又运用这些规律去进一步从事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就是能动的改造世界。十年动乱中, 周培源 先生看到我国教育事业 , 特别是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被严重破坏,面对 四人帮 极左思潮肆虐 , 他大义凛然 , 不顾个人安危 , 呼吁加强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研究 , 于1972年10月6日 , 在《光明日报》发表《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提出既要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 也要批判 理论无用 的错误思想 , 要抓好基础课教学 ,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这篇檄文 , 对于抵制当时教育界的极左思潮起了重要作用。正是由 于周培源 先生始终强调基础理论要扎实,所以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知名人物,有的学生即使转向工程技术,也得益于雄厚的基础,做出了重要的发明创造。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 周培源 先生始终认为: 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这里有两点必须考虑,其一,是社会的需要;其二,是必须按照教育者的特点去培养,做到; 人尽其才 、 因材施教 。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使这两个方面得到统一。 他在教学中身体力行贯彻这一教育思想。在一次座谈会上 周培源 先生的学生著名物理学 家胡宁 先生风趣地说: 那时周 先生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往前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尽每个人的能力跑,而现在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列队走,就像 十一 受检阅的部队那样,大家齐步过天安门。这也是为 何周培源 先生的能在培育人才方面取得那样辉煌的业绩。 6 学术思想溯源:海森堡、泡利以及爱因斯坦对他的影响 1928 年 10 月已取得了博士学位的周培源先生从意大利到德国,进莱比锡大学随海森堡教授( Werner Heisenberg,1901 -1976 ) 研究量子力学。海森堡教授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曾获 193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周先生到莱比锡大学的前一年,海森堡阐述了著名的测不准关系,这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海森堡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莱比锡大学,周先生在海森堡教授领导下做了一个学期的研究工作。 1929 年上半年,海森堡教授应邀去美国讲学,周先生则应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泡利教授之邀,从德国到了瑞士,在泡利教授领导下继续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泡利( Wolfgang Pauli 1900-1958 )是 20 世纪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 19 岁时就因撰写相对论方面的综述文章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25 岁时为了对原子光谱中的反常塞曼效应做出解释提出了 泡利不相容原理 ,并因此获得了 1945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0 年,为摆脱放射性 能谱的能量守恒定律面临的危机而提出了著名的中微子假说。泡利是物理学领域伟大的博学者,他语言犀利,思维缜密,对很多基本问题都具有极深刻的洞察力和准确的评判力,并毫不妥协地对物理学新思想做出 裁决 ,曾被物理学界誉为理论物理学界的良知。 海森堡和泡利都是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哥本哈根学派是 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 玻尔( Niels Bohr 1885-1962 )于二十世纪初开创的,以其高水平、多成就、大贡献而举世瞩目。 玻尔作为学派的领导与学术带头人,不仅具有激发科学思想的非凡才能,而且还有卓越的教学才能。弗兰克曾说:一些有天赋的青年理论家成了他的学生。他们受到过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在这一科学领域中的其他大型中心从事理论问题研究时受过利用数学的训练。玻尔用言传身教和通过讨论的方式教给他们的是一种艺术,在这种艺术中他是所有人的典范:思考问题寻根究底,坚决克服自欺欺人的做法,面对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精神。 不仅如此,他还具有一股从事科学研究的特殊激情 不是力求打破记录的运动员的激情,而是一种试图深入到未经考察的领域,以求填补地图上的空白点的那种探险家的充满冒险精神的激情。 周培源 先生通过短短一年的时间,从海森堡和泡利那里领略了哥本哈根学派的魅力,并用自己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哥本哈根学派的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探险家式的充满冒险精神的激情,他在湍流和相对论两个完全不一样却是同样艰深的科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章程中有专 任 教授连续工作满五年可休假一年的规定,该教授休假制度是从美国引进的,目的在使教授利用休假时间进修专业,提高学术水平。 周培源 先生本应在 1934 年- 1935 年度休假,后因故延至 1936 - 1937 年度。 1936 年, 周培源 先生已经在清华做专 任 教授第七年了,他选择了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度过假期。他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时,爱因斯坦也在那里。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以提出相对论理论而闻名于世,他是犹太人,原在德国,后因受法西斯迫害,于 1933 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 任 教授。 周培源 先生在普林斯顿时参加了由爱因斯坦主持的相对论理论的研讨班,并结识了一些朋友,如英斐尔德、霍夫曼等。爱因斯坦本人并不系统讲课,却经常宣讲手头工作。每次无论谁做了学术报告,他总是与大家一起认真切磋,对年轻人热情指导、帮助。这一年,爱因斯坦在他的两名助手的帮助下,根据引力方程与协和条件,用逐级逼近法建立了多体运动的理论。这是他在 1915 年提出广义相对论以后,对相对论发展的最终要贡献。 周培源 先生在此学习的一年,不仅对 周培源 先生日后做相对论研究有深远的影响,而且爱因斯坦的不怕艰难险阻,不畏强权暴力,甘为真理和正义而自我牺牲,凡是他所经历的重大政治时间,他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凡是他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迫害,他都要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否则,他就觉得是 在犯同谋罪 的崇高品德;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旧传统,服从真理,实事求是,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战胜更为可贵 的永不故步自封的探索精神;崇尚理性,关心人尊重人,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专断的民主精神;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坦白胸怀;为追求真理和为人类谋福利的目标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认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了 周培源 先生日后社会活动的准则。 周培源 先生不仅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和平外交事业和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成为了我国最有威望的社会活动家之一,他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裁军,为反法西斯的斗争,为反对核讹诈,为团结全世界进步的科学工作者 ,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看作是中国最真诚的和平愿望的象征,并被誉为 和平老人 。 7 结束语 周培源 先生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他一生始终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治学动力,他的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的治学原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治学方法,在面对科研难题时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治学精神,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至此就以 金开诚 教授的《忆 周培源 先生》结尾,共同来缅怀 周培源 先生。 两间正气千秋在 , 百年风雨一书生。 科海壮怀骊珠彩 , 如箭归心赤子膺。 学府流迁烽烟急 , 绛帐高悬彻夜灯。 树人原为根本计 , 敢作砥柱逆浪争 ! 披肝沥胆同舟义 , 谋深虑远国士情。 盛世更忆真风骨 , 旷宇 何处觅 先生。 附记: 周培源 先生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有着传奇般的辉煌经历,他的学术思想丰富、深邃,不可能在一篇短文里做出尽善尽美的概括和描述;加之,囿于笔者的学识、水平,文中所述难免挂一漏万,也会有失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斧正。 致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基金对本项研究作了专项资助,在此深表谢忱;感谢北大 武际可 教授对笔者的研究的自始至终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我所 长江学者 计划特聘教授 钱跃竤 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俊兰,周培源:生命因科学精彩(一),北京青年报, 2002 年 08 月 28 日 2. 唐廷友,科学巨匠周培源,力学与实践, 1990 , 12 ( 5 ), 10 - 12 3. 周如玲,父亲 ,文载《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 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74 - 307 4. 周培源,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湍流理论 简短的历史概述,周培源科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1992,498 - 501 5. 周培源,周如玲,湍流研究五十年,《周培源科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502 - 510 6. 周培源教授传略 . 《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 , 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 - 39 7. 周培源,我的人生道路与治学观,《周培源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188 - 189 8. 庄逢甘 , 向周老学习 , 《 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 , 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 ,北 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10 - 211 9. 振东, 科学一生为和平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周培源 ( 上 ) ,党史纵横, 2003 ,第 8 期 10. 李明轩 , 回忆周老与我的两次谈话 , 《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 , 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 员会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86 - 188 11. 周培源,在茫茫的学海中 谈科学的学习方法,《周培源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42 - 44 12. 周培源,访美有感,人民日报, 1981 年 4 月 2 日 。 13. 武际可,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 周培源教育思想的探讨, 力学与实践, 2002 ,第 4 期, 70 - 72 14. 周培源,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光明日报, 1972 年 10 月 6 日 15. 弗里德里希 . 赫尔内克著,原子时代的先驱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1 , 252 - 253 16. 张家治,刑润川主编,历史上的自然科学研究学派,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3 , 159 17. 周培源, 《爱因斯坦文集》序,《 周培源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82 - 85 18. 汪德昭,愿同驰骋新世纪 ―― 祝 周培源 教授九十寿辰,《科学巨匠 师表流芳》,国际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44 - 45 原载于《力学与实践》第 28 卷第 5 期, 84 - 88 页, 2006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926.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基金资助的项目 ( 批准号: 10342004)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7114 次阅读|2 个评论
郭永怀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热度 2 sqdai 2010-12-8 07:15
【按】要更好地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学术传统,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这些年来,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四位奠基人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和郭永怀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这里录入三年前的一篇旧作,旨在探 索郭永怀 先生的学术思想,其中的分析还比较肤浅,尚待进一步深化。在 郭永怀 先生百年诞辰之前重发此文,用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 2009 年 2 月 7 日 记 郭永怀 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 冯秀芳 1 2 戴世强 1 (1 上海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2 宁夏大学 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 750021) 摘 要 : 郭永怀 先生是著名科学家,在力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有卓越贡献,他又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科研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勤学严行的治学精神都是 郭永怀 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就 郭永怀 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一些初步探索,谨以此表达我们对 郭 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关键词 :近代力学,应用数学,上临界马赫数, PLK 方法,两弹一星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的绿荫丛中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像。人们每每从这里走过,崇敬与怀念之情都会油然而生。这尊雕像塑造的人物,就是为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力学 家郭永怀 先生。 1968 年 12 月 5 日 , 郭永怀 先生踏着与往常一样忙碌的脚步登上了 西北基地飞往北京 的飞机, 中央领导在等待听取他的汇报,妻子在企盼着他归来的消息,然而飞机在北京机场 离地面 400 多米的时候,偏离开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 1 公里 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 ,当人们辨认出 郭永怀 先生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 郭永怀 先生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毫发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 1968 年 12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 郭永怀 先生烈士称号。 郭永怀 先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爱国者,直面百般刁难的美国当局坚定的回答: 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 ;他 是一位勤学严行的科学家,思想深邃、勇于攻坚,在突破 声障 、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方面,创造性地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他为我国的 两弹一星 事业鞠躬尽瘁,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甘做 一颗铺路的石子 ,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力学科学研究的骨干。 郭永怀 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他渊博的学识、真挚的爱国情怀以及优秀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回顾他那短暂而有价值的人生。 一 学术成就:纵横求索,异域扬名 弗朗西斯 培根曾经说过 : 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1938 年夏天, 郭永怀 先生、 钱伟长 先生 和林家翘 先生同时报考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以总分超过 350 分的相同的分数被同时录取,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1940 年 9 月他们来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出于回国后可以更好的报效国家的考虑,他们都选择了应用数学系,在应用数学系主任 J.L.Synge 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 郭永怀 先生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题为 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 的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 1941 年 5 月他又来到了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师从航空大师 v on Krmn 教授 ,进行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研究,经过四年的艰苦探索,他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6 年秋,应 W. Sears 教授的邀请, 郭永怀 先生来到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任教并从事粘性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在康奈尔大学的十年间,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中等雷诺数下绕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流动》和《弱激波在平板边界层上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流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出现激波的条件,激波对于气动力的影响以及连续亚超声速混合流的存在的可能性,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 郭永怀 先生还推广了邦加莱的变形参数法和莱特希尔的变形坐标法, 钱学森 先生于 1956 年在《应用力学进展》的一文中将这种方法命名为 PLK 方法(邦加莱 - 莱特希尔 - 郭永怀方法), PLK 方法在力学和其它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摄动理论成为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学科,郭永怀则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十几位理论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 先生因在跨声速流动与摄动方法方面的成果而驰名世界。 二 学术品格: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郭永怀 先生的一生是 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 ,他不仅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的刚正不阿、主持正义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1957 年 钱伟长 先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划成右派,很多人出于个人的考虑,唯恐避之不远,但 郭 先生仍然委托他做力学学报的审稿工作,这在当时那样的政治环境下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曾有一位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 钱伟长 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指出论文中的五十一条根本性错误,并认为该文章不宜发表,文章的作者居然提出 左派 教授的文章不许让右派教授审查 的无理要求, 郭永怀 先生说: 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公正地解决了这一无理挑起的纷争 。当文化大革命时期力学所许多研究课题被迫停止,人员被调离的时候,平日很和蔼、耐心的 郭永怀 先生愤怒了,他大声疾呼:力学所不能 散 ,基础研究必须搞下去!他顶着压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着一些研究骨干不被改行,让一些科研项目坚持下去,为力学所今日的发展保存了一定的实力 。 郭永怀 先生实事求是,服膺真理,从不因人废言,明辨是非的处世原则不啻为当时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的动荡年代里一缕明媚的阳光。 三 学术动力:心系故土,鞠躬尽瘁 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的山河 ,这是郭永怀先生的心声,也是他没有丝毫个人主义痕迹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日子里,郭先生始终惦记着祖国,寻找回国效力的机会。 1955 年 8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经过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 郭永怀 先生的妻子 李佩 教授说: 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做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不错,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记挂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 家贫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回国的阻挠,在他快回国的时候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工整清楚的科研文章和教学讲义的手稿,在他们住房的后院一页页烧掉,面对妻子的不解,他说: 省得找麻烦,反正东西都在我脑子里了! 随后,在康乃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院长 W.Sears 为他送行的野餐会上,利用烧烤香肠和汉堡牛排的炭火余烬,郭永怀先生把上次没有烧完的一大叠讲义一页一页地烧光。当时在场的同事和学生们看着闪闪火焰,都许久默默无言。有的同事们表示惋惜,希望他改变计划,而来自亚洲和中国的学生们说: 您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应该回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 1945 年 8 月 6 日 和 9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人类历史上的最先两枚原子弹,顷刻间,世界震惊,日本 20 余万人口伤亡,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曾经不可一世欲吞并中国和东南亚的日本帝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 50 年代,是新中国的多事之秋,美国至少对中国有过四次核威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世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国政府发展核技术的紧迫感。英国继美国、苏联之后,于 1952 、 1957 年,先后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苏联于 1954 年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开辟了新纪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式,中国领导人深感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 。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主席果断决定研制核武器,发展核工业。 1957 年 10 月 15 日 ,我国与苏联签定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协定中,苏联明确承诺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1958 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在京成立。后来成为负责核武器研制、生产整个过程的研究设计院 ―― 九院,开始了 两弹 研制工作。 1959 年 6 月,苏联背信弃义中断了原子弹等重要项目的援助,看来靠谁都不如靠我们自己,中共中央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毛泽东主席还说: 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于 1956 年 11 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挈女回到了阔别 16 年的祖国的郭永怀先生,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推荐下,加入了研制 两弹 的科研工作者的行列。他负责与力学有关的技术问题,并对研制工作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原子弹,郭永怀先生提出用特征线法进行爆轰波理论计算,并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从而实现了较为优越的引爆方式;对于氢弹,郭先生提出了采用航空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使得弹体重量明显减轻,由于他提出要增加性能良好的减速装置,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顺利试验成功;为了实现原子弹的武器化、实用化,郭永怀先生主张对核航弹的结构、外型、弹道引信与环境试验等问题进行预研,从而改善了航弹的增阻特性。郭永怀先生还竭力主张对导弹核器进行声致疲劳和冲击试验,以保证武器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 在致力发展中国核武器的短短 8 年里,郭永怀先生总是在西北戈壁和北京之间穿梭。这里海拔 3800 多米的青海金银滩。郭永怀先生和年轻人一起出入帐篷,风餐露宿,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倾其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甚至生命。在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个诞生了中国核武器的地方,我们从众多人饱含泪水的回忆中领略到一个崇高人格所具有的巨大能量。郭永怀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核武器人的神圣的象征。 四 培养人才:孜孜不倦,言传身教 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 郭永怀 先生曾用这样的话语来教导自己的学生,他自己也是从回国之日起就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乐此不疲。 当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时, 郭永怀 先生就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 5 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 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 。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当建国初期国家急需成批的力学人才时, 郭永怀 先生 和钱伟长 先生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 290 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全部都成为了我国力学事业的中坚力量;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时, 郭永怀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担任化学物理系主任,并亲自在近代力学系讲授边界层理论。 郭永怀 先生经常教育《力学学报》编辑人员,注意在学术刊物上建立正确的学风与文风,扶植新生的事物,爱护幼苗。他本人就是这方面的模范。对于年轻人送来的文稿、译稿,他总是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加以批注和修改 。 郭 先生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总不忘提携后进,希望他们能早日具备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 1963 年前后,当时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涵信同志投寄了一篇由他 和郭永怀 先生联合署名的论文,经审查通过后送请 郭 先生最后定稿时,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署名勾掉。并表示: 国外的工作条件比国内优越得多,如果不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何必从国外回来!说实在话, 我从回国之日起,已把个人科研上的得失置之度外 。我认为不署名有利于青年人增强独立工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由此 郭 先生坦荡宽厚的胸襟可见一斑。所有这些有目共睹的事情,只能让我们更加 怀念郭 先生,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五 学术思想溯源:名校文化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以及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风格的传承 郭永怀 先生堪称是 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由于 他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渊博的工程技术知识,使得 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 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并带到了中国,影响了我国力学学科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 郭永怀 先生之所以能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与他早期受到不同的名家指点,以及名校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 郭永怀 先生 17 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1929 年夏,进入天津南开大学预科班学习,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活跃的思想表现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被 申又辰 教授看中,于是便经常给他以重点指导。 1931 年 7 月,由于他对光学的兴趣,升入南开大学物理系。 1933 ~ 1935 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毕业后当助教兼做研究工作。曾经和吴大猷等一起研究过拉曼效应,抗战爆发后,曾在威海中学任教一个时期。 1938 年 3 月,威海沦陷,他又辗转跋涉到昆明西南联大工作,同时跟随 周培源 先生学习流体力学,研究湍流理论,这一时期他先后得到过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教授的指导,博采众家之长,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南开大学秉承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的校训,弘扬 爱国、敬业、创新、乐群 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 五四 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郭永怀 先生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及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后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工作过,谙悉他们的校训,秉承了他们优良的传统,确立了自己科学救国的思想。 郭永怀 先生在国外求学期间,曾师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系主任 Synge 教授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von Karman 教授,他们都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 20 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由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 克莱因和力学家普朗特开创,并由普朗特 的学生 冯 卡门将其带到了美国。理论与实际 , 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该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 郭永怀 先生无论是在参与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还是授课育人无不以此为指导思想。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也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之所以很吸引人的秘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了日后的冯 卡门、邓哈托、普拉格、纳戴等国际知名的力学大师。良好民主作风体现之一就是举办讨论班,冯 ? 卡门受益于这样的讨论会, 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 ――― 从初露头脚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 ,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周周都开,神圣不可侵犯。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 管是 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 。 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 会诊 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 。现在由于钱学森、钱伟长 郭永怀 先生将这一传统带回中国并发扬光大,举办讨论班的做法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一片喜人的景象。当年 郭永怀 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 郭 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 郭永怀 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 。 郑哲敏院士和李家春院士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 纪念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一文中恰当的总结了 郭永怀 先生一生的工作, 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结合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应用力学始终是我们坚持的方向,这也是我们怀念 郭永怀 先生的一种方式吧! 参考文献 郑哲敏 . 郭永怀生平事迹介绍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1 - 5. 钱伟长 . 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 - 9. 郭永怀 . 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 . 光明日报 , 1957-6-7. 李 佩 . 访罗湖 忆当年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6 - 6. 金志涛 王士波 许运江等 . 为 两弹一星 殉职的郭永怀 . 炎黄春秋 , 2001, 3: 12-16. 戴世强 . 当好铺路石子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纪念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6.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编 . 郭永怀文集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2. 李毓昌 . 高山安可抑,徒此挹清芬--回忆郭永怀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纪念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0 - 22. 谈庆明 . 钱学森对近代力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 力学进展 , 2001, 4(31): 500-508. 戴世强 . 钱伟长学术思想浅论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2(2): 31-40. 郑哲敏 李家春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 纪念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23 - 26. (原载于《古今力学思想与方法》,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 77 - 85 )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852.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 ( 批准号: 10342004)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89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郑哲敏:《钱学森文集》序
sqdai 2010-10-30 18:19
【按】《钱学森文集》即将于今年 12 月问世。该文集编录 钱学森 先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那时正值航空从低速走向告诉和航天技术从无到有的阶段。钱学森解决了其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空气动力学分析、火箭弹道和发动机分析等。 1946 年开始,钱学森高瞻远瞩,从战略角度发表了不少开创性的传世之作,包括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工程科学等,深刻反映岀 20 世纪正是将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转化为可解决复杂条件下工程问题的科学理论,从而使人类实现航空航天梦,进入数字信息的时代。从这本文集可以看到钱学森对此的贡献。文集的出版将对人们学习和理解这位大师的科学贡献、重要思想及治学精神有所裨益。郑哲敏院士为《钱学森文集》写了序言,对文集内容以及钱学森的科学贡献和学术思想做了精辟的阐述。特发布此序言以飨博友,并以此纪念 钱学森 先生逝世一周年。 《钱学森文集》序 郑哲敏 《钱学森文集》中、英文版(下称《文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文集》英文版是在王寿云( 1938 1997 )编的《钱学森文集 1938 1956 》(科学出版社, 1991 )基础上修订后的再版;中文部分则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文集》出版是为了纪念 钱学森 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同时让广大读者可以直接和完整地阅读并研究这位时代科学大师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便于对他的科学研究和贡献、重要思想以及治学精神有全面的领会。 中文版部分是在著名英语教授、应用语言创始人、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创始人 李佩 先生策划和精心主持下,由中国科学院一批既具备力学专业知识又擅于英语翻译的专家们经反复推敲完成的,做到了在文字和精神上忠于原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文集》出版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因此就翻译和出版的质量而言,无疑它是一部高水平的出版物。 为便于力学专业之外的读者阅读,仅就我个人的体会,尝试对本书的内容做一概括的介绍: 钱学森 先生留学期间正值航空工业从低速走向高速和航天工业起步的阶段,需要解决众多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钱 先生在这些相关领域内,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关键问题。《文集》刊载的论文既是这个进程的记录也是客观的见证。 飞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飞行器,从低速向高速发展首先遇到的是空气可压缩性对气动力的影响问题,即可压缩流体动力学问题。 1939~1946 年间,他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属于亚声速领域。同一时期他的研究还包括弹性力学中的壳体稳定性问题。 在流体力学领域,他的重要贡献有三个方面。首先,他研究了可压缩性带来的两个最基本的效应,即热效应和波阻效应,给出了波阻与摩阻的比例,指出这个比例会随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大;另外还给出了气流从对飞行体冷却转化为加热的判据。第二方面是他根据导师 von Karman 的建议,研究了在较低马赫数条件下,可压缩性对机翼升力的影响。他所得到的用来对机翼升力作出修正的公式,后来被称为著名的 Karman-Tsien 公式,它在当时直接对飞机的设计起了重要作用。第三,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证实了,在轴对称和一般条件下,理想流体流动的局部超声速无旋流场中出现极限线后,必然出现冲击波,使全局性连续无旋流场不能继续存在。这时的来流马赫数被定义为上临界马赫数,以表明这是可能存在连续无旋流场的最高马赫数。之后在与 郭永怀 先生合作的论文里,提出了理想可压缩流体绕流流场的严格解法,定量地求得了上临界马赫数。流场中一旦出现冲击波,机翼的阻力马上就增加,上临界马赫数是与最小阻力相对应的,因此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师设计的理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壳体结构是减轻飞行器的有效途径。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一个困扰航空结构工程师的严重问题是带曲率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因为当时所有理论预测的失稳临界值都大于实验值,这使工程师们陷于没有理论可遵循的困难境地。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专家,在取得博士学位后, 钱 先生便把注意力转向这个弹性力学方面的难题,算是他出师后第一项独立的工作。在一连串的论文中,他和 von Karman 首先确认这是一个具有多个平衡位形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方程;结合实验观测,第一次用能量法得出了接近实验值的临界判据。由于对这类非线性失稳现象所做的深刻分析和计算方法的实用性,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当时的力学界和航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为 钱 先生在国际力学界和航空界赢得很高的声誉。 同一时段,在 1939 年, 钱 先生与 Malina 发表了他在火箭方面的第一篇论文,这是 1937 年他参加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火箭小组后从事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讨论了探空火箭的飞行弹道问题,特别联系到一种利用固体燃料以脉冲方式驱动的发动机,因为这是当时火箭小组实验所采用的方案。文章根据所得的数据指出,探空火箭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远高于当时实际已能达到的高度,因此还有很大的潜力。文章的价值首先在于它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和全面的力学分析,包括重力场变化和气动阻力的影响,它对在当时尚属初创阶段的火箭技术放到科学基础之上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脉冲驱动当然不是本质因素,因为只要脉冲的间隙足够短,它与连续驱动并无区别,正如文章所指出的那样,重要的是燃料的比冲。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从 1946 年开始,《文集》中 钱 先生的著作在风格上有了引人注意的变化。 钱 先生除了继续在许多方面进行专属性质的前沿研究之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广阔视野,极富前瞻性、战略性、开创性和预见性地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包括:原子能( 1946 )、超级空气动力学:稀薄空气动力学( 1946 )、工程和工程科学( 1948 )、火箭和喷气推进( 1950 )、古根汉姆喷气推进中心的教学与科研( 1950 )、物理力学、工程科学的新领域( 1953 )以及一系列有关火箭控制和导航方面的论文,关于控制和导航的一批论文便是随后发表的著名专著《工程控制论》( 1954 )的前奏。 每一篇综合性论文不仅 包括钱 先生独立的研究成果,而且与其相呼应,《文集》中还另有相应领域的专题研究论文。在空气动力学方面, 钱 先生着重于研究真实气体在低密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特性并将其作为新的因素,体现和应用于空气动力学问题,推动了空气动力学向新领域的开拓。他系统地提出了火箭和喷气推进技术面临的科学问题,其中有些见解是十分独到的。例如,为了解决火箭发动机耐高温的问题,他提出,在发动机工作时间短的条件下,可以舍弃传统的弹性力学方法而改用流变体力学的方法;他还提出,为了实现远程和洲际火箭航行,可以设想在火箭上安装翅膀。我们知道,这种设想后来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得到了完全的实现,航天飞机正是利用这个道理实现了重返地球的长距离滑翔,克服回地所面临的热障问题。他深刻地体会到,为了解决高温、高压和高应力状态所带来的问题,传统的实验手段遇到了新的挑战,必须借助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理论,因此为力学提出了一个超越经典力学的新领域,那就是物理力学。历史的发展表明:他这种思想是很超前的,如今不仅在力学,在物质的微观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面,并且在其他众多领域已经被普遍采用。 这些综合性论文始终体现一种指导思想,那就是 钱 先生所倡导的工程科学思想。这既是他对导师 von Karman 所主张的现代应用力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他自己科研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地说, 钱 先生认为科学包含两个部分,即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科学与工程之间的桥梁;两者的任务不同,前者的目标是发现和建立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后者的目标是建立将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转化为工程师们可以用来解决复杂条件下工程问题的科学理论。两者既有分工又相互依存。工程科学不能满足于帮助解决产业界和工程师(以及其他应用领域)当前所面临的任务。更为主要的是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为产业的发展开辟道路。要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专家必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理论和工程方面相关的知识。 钱 先生作为工程科学家,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经验,因为它们都是源泉,因此他在多篇文章里详细地解释工程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别和联系。 钱 先生提出这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科学(即技术科学),除了有导师和加州理工学院的优良环境外,还有更深刻的时代背景。 20 世纪上半叶是飞机从螺旋桨转向喷气推进的时代,是火箭技术从科幻走向科学,努力实现航天梦的时代,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数字计算机的时代,是成功研制原子武器和实现原子能利用的时代。 钱 先生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另外, 钱 先生是欧洲战事行将结束,对德国航空和火箭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实地考察的美国军方代表团的成员,随即又参与为美国空军提供的报告《迈向新高度》( Toward New Horizons )的撰写。这份多达 12 卷的巨著,被认为对战后美国战略空军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经历无疑也对 钱 先生形成工程科学思想以及从总体把握和判断发展方向与重点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相信不仅力学工作者可以从阅读《文集》中获益,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教育家、科学史和工程技术史专家、科学与技术管理专家等也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知识。
个人分类: 美文共享|3534 次阅读|2 个评论
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十则(之四)
gxfycyyhang 2010-9-15 15:08
――再谈发挥学术交流作用:学术思想要不同、要相互启发、相互作用 学术交流的作用与机制是学术交流原理的核心。至今,发挥学术交流的作用,权威的观点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学术思想要不同。二是学术思想要相互启发、相互作用。 钱学森从实践中提炼出的上述见解,不仅与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的观点完全一致,(详见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十则(之三)――学术交流的主要作用在于不同思想的相互启发)也与我国公认的科学学专家赵红州的观点完全吻合。 赵红州对科学交流理论的贡献在于: 一是关于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成果的见解。他说,科学家的科学劳动要素与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产生额外的新成果的关键。比如,一个生物学家只能产生生物学的成果,一个物理学家只能产生物理学的成果。如果由于科学交流使两个科学家思想有了相互的激发,这便多产生出一项生物物理学的成果。这种额外的收获,正是造成科学发展指数增长的重要机制。专业不同、学术思想往往大跨度不同,相互激发产生的成果倍增。 二是赵红州关于学术交流大大提高学会的社会集团研究能力的观点。他说,科学交流是智力的碰撞、智力的协作。通过碰撞(其中包括争论、答辩等方式 ),科学知识单元由一个研究能力传递给另一个研究能力,这样便在科学家之间,建立一种智力的结构方式,形成了比单个科学家智力高的多的集体大脑 。他又指出:近代学会所以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学会形成了高于个体研究能力,高于个别学派的集团能力的社会集团研究能力。所以,他认为学会的学术交流具有科学劳动成果的放大或加速功能。赵红州的这个见解,不仅对原苏联学者..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的扩展、发扬, 也 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科技咨询业受惠于学会这种智力结构方式的原因。中国的科技咨询业要走向成熟,这也是必选路径之一。因为学会这种智力结构方式是目前最有效的集体大脑之一。 钱学森特别看重学术交流对创新思想的激励作用,对科学发展的批判促进作用。例如,钱学森认为人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同学术观点的交锋有利于学术的繁荣。他带头在学术讨论中主动介绍与自己不同的学术观点甚至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这样有利于学术研究,有利于出学术成果。钱学森在相关学术讨论讲话和文章中时常说,我从某某的文章得到启发,我与某某、某某讨论过这个问题,还有许多热心同志和我书信往来或面谈过思维科学的研究,他们的见解对我都有启发、有教益,使我对思维科学的认识有些发展,有些调整。虽然钱学森这一见解的正确性无容置疑,但这一方法难以被我国学术交流界所接受,除钱学森之外,你还看到过我国科学家说我从某某、某某受到启发、得到教益的吗? 钱学森还认为相互作用的条件是学术思想不同。他说假如两个讨论问题的人,或者讨论问题的集体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你说的他根本不懂,当然不行,所以要有同行。但是,你接触的这个集体都是清一色的,恐怕也不行。清一色的组织是出不了好东西的,反而变成了闭塞。 学术交流中,钱学森以及科学学学者特别看重的学术思想不同,特别看重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没人反对,但在我国学术交流实践中,在操作层面上,几乎无人认同。一般学者,特别是学术交流组织管理者,喜欢认识一致,喜欢达成共识。重来不提异议、不提学术分歧所在。 学术交流中,微观层次、操作层面的显著不同与格格不入,隐藏着宏观层次、思想理念上的重大区别与不同。 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十年被搁置、被冷落,也就不难理解了。问题是,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科学学中的学术交流思想,什么时候才能被认同与传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70 次阅读|1 个评论
楼均信主编《向真理投降——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提要
黄安年 2010-6-7 09:06
楼均信主编《向真理投降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7 日 书名 : 《向真理投降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 主编 : 楼均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 出版 : 岳麓书社 责任编辑 : 张铁燕、皮朝霞 封面制作: 刘峰 出版时间 : 2004 年 7 月第一版 开本 : 890X1240 毫米 1/32 印刷 : 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务 印张 : 12.125 页码 : 376 页 字数 : 320,000 字 ISBN 7-80665-422-4/G.372 附文章两篇 , 照片 29 幅 ********************** 一个大写的人写在刘宗绪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后 《云梦学刊》 2005 年第 1 期 作者:杨玉圣 2005-03-03   摘 要:刘宗绪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师良师,他真诚地关爱和帮助学生和同仁,他具有幽默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写的人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大写的人;刘宗绪;进取;人帮魅力   中图分类号: K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365 ( 2005 ) 01-0017-05      刘宗绪先生生前逝后,我曾经陆续写过几篇评论和纪念之作①,这是 2003 年岁末楼均信教授主编刘先生纪念集时向我约稿而我终于没有撰稿的主要原因②。因为重复自己的东西,自觉没有多大意思。而且,由于同样的缘故,我还打定主意,在尚未重新拜读刘先生的主要论著以前,也不再写有关刘先生的文章。可是,参加完了刘宗绪教授逝世一周年座谈会( 2004 年 8 月 1 日),拜读了楼教授主编的《向真理投降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岳麓书社 2004 年 7 月第一版)后,我还是情不自禁。于是,写下这篇文字,算是对先生逝世一周年的迟到的纪念。 一   座谈会上,不止一位学者情至容动。我也未能免俗。会后,北大的高毅教授问我:怎么没听到你的发言呀?我反问说:这种场合能有我发言的份儿吗?这是心里话。   参加 8 月 1 日追思会的,可谓群贤毕至:从德高望重的何兹全先生、张芝联先生,到刘宗绪先生的同辈专家和生前友好刘家和先生、廖学盛先生、楼均信先生、陈启能先生,再到中年一代栋梁(北大的高毅先生、清华的刘北成先生、社科院的端木美女士、姜芃女士和马胜利先生、师大的杨宁一先生和曹大为先生以及远道而来的中山的刘文立先生、华东师大的李宏图先生等),还有我的同龄人以及比我更年轻的一辈。自己虽说已过不惑之年,但在这些师长面前,在这样一个五代同堂的场合,恐怕还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是的,刘先生若地下有知,看到这么多老老少少的朋友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缅怀他,想念他,先生当可含笑于九泉之下。毕竟,在当今这样一个人走茶凉甚至人不走茶即凉的势利的社会,这样的哀荣并非人人都能享有的。③   不仅如此,为缅怀刘先生的道德文章,他的挚友楼均信教授还亲自主持编辑了《向真理投降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④,感谢岳麓书社及时出版了这本印制精美、图文并茂的追思集。在这本集子中,除了《怀念宗绪》(王养冲)、《我和宗绪》(张芝联)、《怀念宗绪点滴》(端木正)、《天不假年未尽其才沉痛怀念刘宗绪同志》(齐世荣)、《怀念宗绪兄》(陈崇武)、《宗绪兄,我们永远怀念您!》(楼均信)、《忆宗绪在最后的日子里》(玉瑛)、《忆宗绪》(邸永生)、《忆恩师刘宗绪》(孙燕京)、《凡圣之间》(曹大为)、《真实的人生高尚的人格忆刘宗绪先生二三事》(杨宁一)、《刘宗绪先生的师者风范》(梅雪芹)、《永恒的榜样》(于沛)等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回忆文字外,还可以读到《刘宗绪教授的史学贡献》(楼均信)、《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检验标准读刘宗绪著 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 》(黄安年)、《史学范式转换与学术创新评刘宗绪著 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 》(周立红)、《向真理投降刘宗绪教授 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 述评》(胡群英)、《主线理论与世界史研究》(井建斌)、《唯物和辨证的历史观评刘宗绪的世界近代史体系》(俞金尧)等说理透彻、华章灿烂的评论之作。透过这些饱蘸深情的回忆和评论,不仅刘先生的道   德文章跃然纸上,而且我们还可以重新发现一个可亲可敬、栩栩如生的大写的人。    87 岁高龄的张芝联先生高度评价刘宗绪教授是人民的史学家,称之为谦谦君子,这位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老会长深情地写道:宗绪一直是我会最活跃、最有创见、思想最解放、最富有幽默感的一员。(《向真理投降》第 9 页) 98 岁高龄的王养冲老先生说:宗绪正直、博学、勤奋、幽默,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和难得的史者。王老写道:   宗绪不囿陈见,追求真理。 1979 年在《历史研究》发表的《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一文,率先纠正了来自苏联并统治我国史学界几十年的某些谬见,是对法国大革命研究的突出建树。这篇论文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史学工作者摆脱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走上勇于创新的正确研究道路。以后,他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法国史的论文和专著《法国大革命探新》等,无不史料扎实、论点鲜明、文字流畅,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见解和抱负。当然,宗绪的成就并不止此。唐人刘知几尝云: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宗绪堪称才、学、识兼备,是位难得的史者。   对这位世纪老人的知人之论,刘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王老的话,也使我愈发相信当初自己对躺在病床上的刘先生的评价不是没有根据的:尽管时势不公、未尽其才,但无论是其学术成就、学术影响还是社会贡献,在 20 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中国的史学工作者中,刘宗绪教授无疑应属于最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之列。   刘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名师良师,也是一位凡圣之间(曹大为教授语)的人。他既能登学术堂奥,睿智、高雅;又深入普通教育,兢兢业业,在世俗生活中与芸芸众生同乐(《向真理投降》第 104 页)。接着大为兄的话,我还想说,刘先生不仅是一个大智大慧的人,而且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还是一个大雅大俗的人。这就是刘宗绪先生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学者,多么好的老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同人的话,也正是我要说的心里话。 二   做刘老师的学生是有福的!这是一个刘宗绪先生的受业弟子的肺腑之言。我没有这样的福份,但曾有缘在同一个教研室与刘先生共事十余载,而且他还是我的顶头上司(即刘先生戏言科级干部的教研室主任)。现在想起来,那时虽然清苦,但毕竟还是苦中有乐。    1988 年 7 月 4 日我到北师大历史系报到,从那时起,浪迹师大十五载。第一次见刘先生,是王新老师陪我去的(王老师当时是教研室副主任),因为下一学期就要讲世界近代史(前半学期由王老师讲,我讲后半学期,头半学期我带教育实习),王老师带我礼节性地去拜访刘先生(刘先生也是王老师文革前读研究生班时的导师之一)。一个炎热的下午,在那局促的朝北的被树阴遮了光线的书房里,见到高大魁梧的刘先生(接近一米九的个子,是北师大名副其实的第一高人,刘先生说高有高的麻烦,一个人得穿一个半人的衣服;因为人高马大,胃口好,一个人得吃一个半人的饭,因此在凭粮票、布票过日子的年代,这都是很大的麻烦。但高也有高的好处,比如拍合影时往往很抢眼,因为他动辄高人一头。当初深挖洞、广积粮、在学校中心地带到处挖防空洞时,因为个子太高,刘先生钻不进去,就免了劳役之苦),这一强烈的反差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我当时还是一个言谈举止小心翼翼的后生,这一席幽默妙语立刻拉近了我与刘先生的距离。当得知我山东师大毕业后又在北大念研究生时,他很自然而然地谈起我的老师们、也是他的好友(包括刘祚昌先生以及齐文颖教授、罗荣渠教授、潘润涵教授),在爽朗的笑声中,诙谐自如,滔滔不绝,王老师和我只有听的份儿。谈到做老师、讲课的经验时,刘先生说:大学教学千万不要照本宣科,也不要面面俱到;贵在有个性,突出重点;既要深入浅出,还要循循善诱。刘先生打比方说,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但让他唱刘欢的流行歌曲,那就未必灵光。术业有专攻,一学期的课能有几堂课是拿手的、出彩的,就相当不错了。这是第一次见面,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刘先生 55 岁,正当壮年,如日中天。   这之后,因为同在一个教研室,来往越来越多。刘先生不仅在业务上提携,而且在生活上也大力关照。 1989 年我结婚后没有地方住(结婚前,我与历史系的一位同事合住某筒子楼的一间房子,那时北师大的住房条件极差,这位同事属于一地分居妻子与儿子、女儿住在学校所谓的鸳鸯楼的一室一厅,他只得和我将就。奢谈什么人权?连人道也扯不上),就与刘先   生商量能否借住教研室,刘先生痛快地答应下来,并专门在门上亲笔写了一个告示,通知相关老师和研究生止步勿入(世界近代史教研室当时只有这么一间办公室;研究生也常常把这里当作自习室)。我住了下来,一住就是 3 年。   那真是一段特殊岁月,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当时,历史系所在的文史楼四楼上住了 6 家青年教师(四楼是资料室和教研室所在地,三楼是办公区和教学区),因此,每到午饭、晚饭时,锅碗瓢盆交响乐声声入耳,柴米油盐酱醋茶味味通鼻,在饭香四溢的同时,还夹杂着煤气味儿、煤油味儿(那时北京的煤气罐属于紧俏货,只供应有房子的固定住户,我们这些集体户口编外居民大多只能烧煤油炉)。可能是人性使然,再无奈也总能找到活路。当时靠近四楼西侧的男厕所,里面被历史系资料室占为书库,我和现今在央视高就的孙平兄就把它的外面(大约有 3 平米)打扫干净,用作厨房。这够惨的了吧?不!这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就是在北师大历史系,有一位青年教师(现在已贵为一方诸侯)也想住办公室,但他所在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主任就始终没有同意,因此他只能圈占其中的一个角落。同样还是在历史系,有一位搞魏晋史的女教师,因丈夫出国而搬出原来单位的房子后,学校临时借给她一间筒子楼的住房,供她儿子以及她的父亲母亲住,而这位女老师只好与我们的厨房为邻把隔壁的女厕所封起来当闺房,愣是住了将近一学期!当这位女教师远赴澳大利亚与丈夫团圆的时候,眼中分明含着委屈的泪水。   就是在这个教研室搭建的家,我编纂了《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 1979-1989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并写就了我迄今唯一的专著《中国人的美国观》(汪熙教授主编《中美关系研究丛书》之一,后由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1997 年重印)。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这只是刘先生关照我的一个例子。我虽然不是刘先生的学生,但他在业务上始终对我关心备至。除了言传身教外,在评职称等问题上,不止一次主持正义,保我过关。我资质愚钝,但笨鸟先飞,始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竭尽努力。尽管如此,评职称(讲师、副教授)时,总是磕磕绊绊做足了两年助教、五年讲师后分别于 1990 年、 1995 年才评上讲师和副教授的。专家评审意见都是刘先生写的(另一份专家意见是由黄安年教授写的)。而且,评副教授时的专家意见是刘先生自己主动提出要给我写的,因为当时竞争惨烈,他生怕有人为我设置绊脚石而节外生枝,所以他要作为第一推荐人为我出具专家意见。这是我特别感动的,因为就世界近代史而言,刘先生表态,一言九鼎,最具说服力和学术权威性。当时我之所以能在山重水复的困境中终于胜出,是与刘、黄两位前辈的保举密不可分的。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刘先生也有好心帮倒忙的时候。有一次,我申请了一个学校的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报的题目是美国与拉丁美洲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是刘先生主持的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研究)的子课题(合众为一与巴尔干化近代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不同发展取向)的深化和拓展。历史系评审委员会评议时,刘先生特别强调这是以他主持的重点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为基础的,意在说明我申报的题目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研究基础,而这两者应当是大大有助于新课题的申报和批准的。可是,令刘先生万万想不到的是,当时某人却正是因此而不同意我的课题申请,理由是:既然是子课题的一部分,也就没有必要再给予资助了。会议一结束,刘先生就告诉我此一结果,并为他的发言阴差阳错成为我的课题被毙掉的借口而深感抱歉。随后,我一怒之下,到某人家里与他理论,他依然是笑嘻嘻地重复着他那似是而非的套话,他甚至说:国家社科基金的总课题费是 5 万元,你们 10 个人参加,每个人就是 5 千元,云云。我针锋相对,不客气地质疑说:您也曾经不止一次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教委的课题,比如那个某某的课题,假如总额 3 万元、有 10 个成员的话,难道是每个人 3 千元吗?他呐呐地嘟囔:那倒不是。当然,尽管他理屈词穷,但木已成舟。从那以后,凡是需要经过历史系先行评审的项目、评奖之类,我本人概不参加。我决心自我放逐,流浪学坛。 三   刘先生正好大我 30 岁,是我的父辈、师辈,但他不摆架子,一老一少,只要开了话匣子,往往是无拘无束,无所顾忌,无话不谈。他跟我讲:读大学时,到了周末,他常常约上一帮同学步行到颐和园,背着一大包馒头,从辅仁大学旧址(北师大北校区)走二十多里地,一路走,一路侃,一路吃。那时候,没有什么副食和水果,肚子里的油水少,全靠主食,又是大小伙子,他一路能干掉十几个馒头。   刘先生的幽默风趣是出了名的。大为教授说他说、学、逗的功夫堪与马三立、侯宝林两位大师比肩(《向真理投降》第 101 页),这一点也不夸张。有一次,刘先生在中央党校作学术报告,他作自我介绍时,开门见山即说:刘是刘少奇的刘,宗是宗派主义的宗,绪是闹情绪的绪,一下子就把气氛活跃起来了。只要是刘先生在场,无论是会场还是饭局,都是欢声笑语,其乐无穷。刘先生教过的学生孙燕京教授说:刘先生仙逝后,天国里的笑声一定多了起来!(《向真理投降》第 67 页)可惜,我们再也听不到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了。   刘先生也有笑里藏刀的时候。大概是在春天里的故事唱响后没多久,大江南北再度掀起下海的狂潮,象牙塔内也商潮澎湃,创收一度成为大学的主旋律。记得在一次全系教师大会上,主任正在做如何创收之类的动员报告,有一位不苟言笑者突然幽了一默:让大个儿开个幽默专业(系里老师对刘先生的呢称),刘先生当即回敬说:你可以办个愚蠢专业(此公的外号叫愚蠢的帝国主义,这个外号也是刘先生起的,系里和刘先生同辈的人的外号,差不多都是刘先生量体裁衣、定身而做的)。   对于他的长辈,刘先生也是取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立场的。聊天时,刘先生不止一次谈到某位泰斗在文革中对其落难的恩师侯外庐先生有求而不应的做法时,常常义愤填膺、唏嘘再三。   温乐群先生以《永远难忘的微笑》为题缅怀刘先生,因为他发现几乎在所有的照片中,刘先生都是面带微笑。(《向真理投降》第 110 页)的确如此,刘先生不仅在照片中面带微笑,而且在生活中也是笑傲人生。正如他的魁梧的身材一样,刘先生是一个洒脱、大气的人,他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都远远高出同辈。   自古英雄多磨难。刘先生也并不例外。尽管他一向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但算计他、跟他过不去的人也不是没有。刘先生不到而立之年即在《历史研究》发表《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28 岁)、在《新建设》发表《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29 岁)等成名作,其德、才、识有口皆碑,但终其一生也没有当上博士生导师,他坦然相对。可是,换一个角度看,某些缺德少才之人靠权力或关系而滥竽充数或者黑袍加身方帽盖顶,那么以刘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而居然当不上博士生导师,难道仅仅是他个人的名份问题吗?这对于北师大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学科的影响难道可以低估吗?⑤   还在 1989 年春夏之交过后不久,刘先生即向许多朋友表示要挂笔了。那时他才刚刚 56 岁。但是,心灰意冷,失望之至。然而,接下来,他并没有挂笔,除了主编全国最大的世界史项目、 20 卷本的《世界大通史》之外,还承担多项国家任务和出版社约稿,并且担任高考命题历史组组长,还要应邀赴全国许多省市为中学教师培训班讲课,刘先生情同手足的好友楼均信教授说,宗绪兄是被累垮的。他的工作实在太多太忙,让他处于超负荷状态(《向真理投降》第 40 页)。超负荷运转加速了刘先生的衰老。我也有同感,大约是在 1996 年以后,刘先生已两鬓染霜、日显老态了,尽管依然风度翩翩,尽管依然谈笑风生,尽管依然喜怒笑骂,但与 1988 年 7 月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相比已经无法同日而语了。   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里,刘先生不仅没有挂笔,反而快马加鞭,退而不休。他不是一个不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的人,但他觉得自己为中学历史教师和提高中学教学质量服务,本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也就是他何以撰写《世界近代现代历史 30 讲》(与黄安年合著)、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的原因。此外,我个人还认为,刘先生尽管一腔热血、满腹经纶,但他事实上一直怀才不遇、未尽其才,直到晚年才有所弥补。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先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回报社会的平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先生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他的主导下,沿袭几十年的陈旧落后的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已基本上土崩瓦解,新的历史素质教育体系正在试验和建设中。饮水思源,刘先生当拔头功。    2003 年 1 月,在医院里与刘先生商量他的学术文集的书名时,他说应该叫《入门集》,又说:当初白寿彝先生出版的第一本论文集叫《学步集》,像我们这些搞外国史的人出集子,应该叫《爬步集》。他说从进入北师大历史系读历史专业算起,自己在史学领域滚打摸爬五十多年,搞教学,做研究,深知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深不可测,要想真正掌握,实在是太难了,因此一直处在不断的思考和摸索之中。现在,总算找到入门的感觉了。入门之说,当然是刘先生的谦辞,倒不如说,历经半个世纪的摔打、磨练与苦苦求索,刘先生已经在史学领域达致炉火纯青的境界了。可惜,历史老人没有给这位已入佳境的历史学家提供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机会和舞台。   热月宏论文明史观引领学界潮流,道德文章春风化雨无愧良师益友,这是当初为英年早逝的刘先生写的挽联,现在依然可以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和哀思。   不过,在遗憾之余,也应当不无欣慰,因为我们现在依然拥有刘先生用心血铸就的《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等名篇佳作,我们依然有《人的理性和法的精神》《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世界近代史》伴随左右。现在,又有了散发着墨香和刘先生人格魅力的《向真理投降》。    注释: ①刘先生生前,我曾为他主编的《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写过书评(《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建设的新收获评刘宗绪主编 世界近代史 》,载《世界历史》 1994 年第 6 期),还为刘先生的学术文集《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写过《编后记》(见刘宗绪著《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曾以《一部别具一格的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为题,发表于《学术界》 2003 年第 2 期)。在刘先生于 2003 年 6 月 4 日不幸去世后,除了及时在学术批评网发布《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家刘宗绪教授在北京逝世》(学术批评网 2003 年 6 月 4 日,署名英堂)、《刘宗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学术批评网 2003 年 6 月 8 日)外,还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3 年第 8 期发表了《永远的心痛怀念刘宗绪先生和顾诚先生》,并整理了《深切怀念刘宗绪先生(唁电、唁函)》( 2003 年 7 月 14 日)。此外,还请年轻学友周立红、胡群英为刘先生《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撰写评论,她们都出色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②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当时正忙于《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主编事宜,顾此失彼,焦头烂额(这是我自 1988 年参加工作以来最为忙乱的一段时日)。再如,自己也有不想与某些人在同一本集子中为伍的心理障碍。 ③这个座谈会,宾客盈门,但也有一些该通知的人没有事先通知到,结果连一些与刘先生共事几十年的世界近代史教研室的老同事都因不知道这个座谈会而错过了向刘先生表达哀思的机会,还有的同事和朋友甚至参加了去年杀死瘟疫时期的刘先生遗体告别仪式而因没有接到开会通知也未能与会,还有一些更年轻的学子(刘先生实际上是他们的师爷)也错过了亲临其境、感受大师精神魅力的机会。 ④这本书的书名《向真理投降》,画龙点睛,来自刘先生为其文集《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自序中的这样一段话:在学术研究中,一旦发现真理,就应当也必须向真理投降,以重新审定自己的基本指导思想,审定自己的历史观。北师大历史系研究生胡群英为刘先生《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所作的书评的标题即为《向真理投降》。《向真理投降》的书名,生动、恰切而形象地概括了刘先生一生治史的学问人生,可谓传神之笔。不过,说句题外话,该书的副标题刘宗绪学术思想道德风范论集,则显得有些累赘,而且道德风范也有重叠,若改作刘宗绪道德文章论集或刘宗绪先生追思集,在视觉效果上可能会更好一些。 ⑤这种怪现象也不仅此一家。中国近代史权威、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旭麓教授,中国近代史和文献学权威、南开大学的来新夏教授、美国史元老、社会学前辈、武汉大学的刘绪贻教授,文学史名家、北京师范大学的郭豫衡教授,也因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都没有获得所谓的博士生导师资格。   (作者说明:承武汉大学李世洞教授对本篇文字提出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 向真理投降刘宗绪教授《人的理性和法的精神》述评 作者:胡群英 ( 文章来源:学术批评网 : 2004-8-7 从 1949 年到 1978 年,在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内,我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界主要受苏联的学科体系的影响。该体系以阶级斗争为主线,强调群众运动、革命斗争,自有其独特与合理之处,但也不无偏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像其他学科一样,世界近代史学界也经历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学术重建,学者们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思维出发,对原有的学科体系加以质疑、修正和发展。在这一艰苦卓绝的学术之旅中,已故北京师范大学刘宗绪教授是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其代表作就是《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初版)。   刘宗绪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基础,凭借敏锐的历史观察力,明确地提出了以生产力为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重要内容和认识与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论,大致颠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世界近代史模式,从思想、学术、知识等多种层面实现了继承、创新和发展的有机统一。用幽默豁达的刘先生自己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在学术研究中,一旦发现真理,就应该也必须向真理投降,以重新审定自己的基本指导思想,审定自己的历史观。(自序)   一   和他那一代历史学家的思想经历一样,刘宗绪教授当初也曾是阶级斗争论的坚定信奉者、拥护者。在 1978 年以前二十年所写的论著中,无论是选题还是内容、观点,刘先生主要侧重的是政治、阶级斗争这一方面。 1959 年,他在《历史教学》上发表的处女作《雅各宾派专政的资产阶级局限性问题》,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认为即便是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权中,即便是还在反封建的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在《世界近代史讲义》、《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文章中,刘先生仍然坚持近代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因此,无产阶级要坚持以革命的暴力夺取国家政权,要始终坚持巴黎公社的原则。并且提出学习近代史的现实意义就是为了更加坚定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为了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的世界观。(第 539 页)这也是当时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但是,刘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仍能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刘教授不断思索和追问历史的发展到底主要看什么,并且开始朦胧的认识到经济的作用。我渐渐觉得,只是讲阶级斗争,好像并不能解释所有历史现象,社会经济的作用还是更大些。例如工业革命,就有全面变革整个社会的巨大作用(自序)。在 1958 年编写的《世界近代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绪论中,刘宗绪教授对英国的产业革命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随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一文中,对长期以来完全以重大政治事件、革命运动为阶段标志的划分法提出了质疑。他指出从阶级斗争着眼进行分期是不妥当的(第 534 页):   不要因为强调政治事件而排斥或低估了经济事件的意义。如果不强调产业革命,那么 19 世纪的一系列历史现象的终极原因都将无法解释。   要揭示历史的规律,就要求之于各该时代的经济。在历史分期问题上,只是强调从阶级斗争着眼,我认为是不妥当的。资本主义从手工工场生产阶段到机器生产阶段的发展,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是整个近代各种历史现象所由以产生的根源,这是不应该忽视的。   应该说,在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岁月里,上述论断是新鲜的,也是超前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在经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的洗礼之后,刘先生的史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解放。 1979 年,刘宗绪教授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其名作《试论热月政变的性质》,这是他第一篇与传统观点相对立的文章。文章第一次旗帜鲜明地为热月政变翻了案,对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统治和热月党人的政策作出了新的评价。文章首先从法国大革命当时的时代特点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主要特点立论,指出:一切反对封建制度、拥护资本主义制度或为之而斗争的阶级、派别和个人,就是革命的;一切拥护封建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或破坏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阶级、派别和个人,就是不革命或反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决战。不把握住这一点,就不能正确地判断在当时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反革命,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反动。因此,绝不能以雅各宾派及其领导人或其主张、政策为标准划线,因为研究任何历史问题,分析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应以派划线或以人划线去分辨是非曲直。一切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其作用如何,都要靠当时的社会实践的检验来判断。(第 296 页)由此出发,从当时的客观历史实际出发,作者得出结论:长期以来被说成是反革命政变的热月政变,实际上是结束雅各宾派的非常措施、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秩序的一个转折点。它使政权从资产阶级一个派别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派别手中。(第 302 页)热月党人急切想结束的是革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想建立一贯有安定秩序的有产者统治的国家,维护革命期间财产权的再分配和所有权性质的改变这一既定事实,打击王党势力,发展文化教育。值得思考的最基本的事实之一是,热月党人在历史上是以实行秋千政策而闻名的。但是,他们的左右摇摆却决不是均衡的。他们在迫害雅各宾派时,从没有去联合王党;可是在镇压王党时,却同雅各宾派进行了合作。这不是很能表明其基本政治态度吗? 在综括全文的结语中,刘先生概括道(第 312 页): 热月党掌权于急风暴雨的大革命之后,并且用各种手段否定雅各宾派的一系列革命措施,因而为自己造成一种大搞历史倒退的形象。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显然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样的时期里,当然可能出现资产阶级的反革命。但那是指一部分资产阶级由于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因而干出了反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勾当,一时变成了反革命派。在法国大革命中,斐扬派、吉伦特派都曾经扮演过这种角色。可是,对于热月党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客观条件已经同斐扬派等大不相同了。它所要从事的,已不是拼死斗争去夺取胜利,而是在胜利之后如何完成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根本转变。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热月党政策的本质,那就不应该简单地称之为反革命政变。   时隔 23 年之后, 2002 年 8 月 5 日,在与刘北成教授的对话中,刘宗绪教授回顾说:当时,我想说明,热月政变本身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一次激烈动荡的大革命之后,就应该稳定下来,巩固成果,发展或健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转型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觉得,翻这个案不是为了热月党、热月政变本身,而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历史是这样走的。绝不是越激进越好,越革命越好,越轰轰烈烈越好。(第 593 页)   这之后,刘教授发表了《法国大革命的根本任务和革命的上升路线》、《对〈热月政变等问题的再说明〉的简短答复》、《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等论文,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 25 年法国大革命探新》,对法国大革命加以重新解释,卓然一家。在 1987 年主编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中,刘教授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评价的生产力标准论。在 1999 年该书的修订版中,他强调说,此次修订,要力图反映近代时期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去看世界的进步。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代价,有时是很沉重的代价。这就使历史现象变得复杂起来。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等原则性的界定标准,也是笔者追求加强本书科学性的一种愿望。(第 54-55 页) 在不断地认识和探索中,刘宗绪晚年形成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的新视角,体现了其认识的深化。这在文集第一部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论纲)》中得到集中地体现。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首先必须如实地把握住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其次,必须坚持生产力是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同时与实践标准联系起来。再次,必须坚持历史的辩证法。从刘教授的首作到最新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他从阶级斗争史观到生产力标准论、现代化再到文明史观的演进,这是一个不断向真理投降的认识过程。   刘教授历史观的演进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历史主义的立场,注重如实地理解历史、理解过去,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样的理解是立足于对史料和理论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历史是已经逝去了的存在,要想如实地反映历史的面貌,对历史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规律作出客观的认识,史料的收集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尽可能多的占有史料,然后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以得出更为贴近事实、接近科学的结论,虽然要求历史认识的绝对真实是不切实际的。(第 26 页)史料的处理和历史理论的把握也是紧密相连的。在世界近代史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马克思、恩格斯等相关的精辟论断,这对我们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使认识陷入了僵化和教条化。随着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按历史本来的面目去理解和认识历史。正是出于对时代的理解,对过去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他才在许多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合理主张和独特见解。   此外,刘教授一直强调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历史方法。这两者的结合实质上体现的是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历史研究和认识的基本方法。(第 27 页)无论是世界整体史还是国别史、地区史都将涉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也将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细小环节。因此,历史学家一定要有宏观的视野,以窥历史的全过程和发展规律;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洞悉具体历史过程的细枝末叶和具体历史事件的独特价值。因此,历史学家在观察和认识历史的时候必须具备两件工具望远镜和显微镜。这样,在研究中既能搞清楚具体问题前因后果,又能给以科学的历史定位和评价,最终作出合理客观的历史判断。借用刘教授的话说,就是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第 381 页)   在刘教授看来,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第 29 页)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是总的精神,生产力标准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必须具有的境界。(第 30 页)这对我们现在的研究仍然具体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   改革开放 25 年来,我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材和研究著作不断涌现,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进行研究和认识,真正呈现出一派学术争鸣的气象。夏诚先生著《近代世界整体观》(成都出版社),试图构图近代整体的世界史图景。吴于廑、齐世荣先生总主编的《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试图从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方面对世界通史进行系统论述。罗荣渠先生的《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给我国世界史打开了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刘宗绪教授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则综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史观。这些著作都对世界近代史的体系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标志着近代史学三大史学范式的转换,即生产力标准论、横向联系的近代世界整体观和现代化范式。这无疑显示了近 20 年来中国的世界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和成就。   刘宗绪教授作为生产力标准论的主要代表,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借鉴学术界不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近代史学科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第一,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时,刘宗绪教授首先就把生产力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之中,体现了他的史学见识和历史觉悟。他坚持以生产力为标准,以工业化为主线,以社会经济史为重点来铺陈近代的历史。在《世界近代史》中,以生产力飞跃的三个阶段为主线索,辅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即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既理清了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又展现了发展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曾经引起极大的讨论和争议,目前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和认可。   第二,刘教授明确地提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时期的历史。正如楼均信教授已经指出的,这一独特提法,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是要担风险的,可见刘宗绪的高远见识和胆略 。在我国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将世界近代史归纳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和日益走向衰落的历史,但近四个世纪近代史的历史实践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有很大的生产力容量和活力,资本主义从自由阶段到垄断阶段再到国家垄断,其实是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刘教授主张将近代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手工工场时代( 16 世纪至 19 世纪初叶),第二阶段是蒸汽时代( 19 世纪初至 70 年代),第三个阶段是电气时代(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初叶)。(第 33 页)   随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刘教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将人类整个文明分为九个时期:(一)从史前时代到早期文明;(二)轴心时代;(三)帝国时代;(四)文明并列的时代;(五)手工工场时代;(六)蒸汽时代;(七)进入电气时代;(八) 20 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性调整;(九)当代世界和信息时代。这实际上是刘教授运用生产力标准对世界通史所作的分期观。对此,杨玉圣教授中肯地评论说:不是说此种体系已经尽善尽美,也不是说不能进行另外的设计,但可以认为,本书的布局无疑更加接近世界近代史的客观实际,也更加符合近代世界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第 623 页)。   的确,刘先生构筑的世界近代史体系也还有值得进一步探讨之处。   首先, 16 世纪或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极大的转折,从此历史进入了近代。这一时期一直贯穿着两种基本趋势:其一是资本主义的趋势,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确立,最终战胜了前资本主义制度并逐渐扩展;其二是民族间、地区间的隔绝状态一一被打破,世界联为了一个整体。 世界体系的形成、历史之真正成为世界历史,不仅仅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诸如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甚至是战争、侵略等暴力因素的促进作用。所以,对这一趋势应该给予历史的客观描述和研究。生产力标准论更加注重的是前一种趋势,清晰呈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但对世界体系、世界整体的形成过程的解释尚嫌不够,综合和整体论述也不足。   其次,近代以降,中国已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历史不应该是将中国历史排除在外的外国史,世界近代史也一样。但是,刘宗绪教授的世界近代史也忽视了这一问题。现在第三世界也由一个世界政治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世界经济的,也是世界历史的新范畴。中国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通史或世界近代史,就不能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人为地割裂开来。   最后,《世界近代史》出于我国历史专业教学的现状考虑,教材仍然以 17 世纪为起点,而没有推前至学术界已普遍认同的 16 世纪或这是 15 世纪;下限也照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结束,这和现代史分期相交叉了。所以,刘教授也认为本书在体系的起止时间上留下了一件憾事。(第 55 页) 三 《  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还有许多新的历史观点,除了上述已经重点评述的外,还应提到以下五点:   (一)对 1871 年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作出了重新的审视。传统的观点以巴黎公社为分水岭,将世界近代史一分为二为前后两个时期。各种教材大都人为拔高其历史地位。但是,刘教授通过对时代和世界体系的整体考虑,认为无论是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法国本身的情况来看,巴黎公社都不是历史的分水岭,更没有给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当然也就谈不上使资本主义走上衰亡的道路。(第 411 页)。应该说,这样的认识是更为科学,也更接近历史事实。   (二)提出对近代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也要给以合理和客观的认识。一改以往教材的一味颂扬和全部肯定的论调,坚持从运动本身的演变规律和时代背景去进行认识。刘宗绪教授通过对历次工人运动具体过程以及提出的口号、措施等的分析,认为直到 19 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的斗争也没有对资产阶级的统治真正构成威胁。(第 398 页)同样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考察,他对民族解放运动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将之纳入整个世界体系的发展中,明确地将民族独立运动划分为旧式和新型两类,对其内在的特征和发展历程都给予了客观、科学的论述。   (三)在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任务、革命口号、改革和革命、土地问题以及大革命时期相关的历史派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等问题上,纠正了长期的不当论断,得出了更符合事实的新认识。他指出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既是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因此衡量其彻底与否的标准也只能是这种取代。(第 314 页)因此,不能一味地指责资本主义是以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所提出的人的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等口号不光是对人民的一种欺骗,也不全是资产阶级虚伪性的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推动历史发展上是有历史贡献的。在土地问题上,如果强调以能否满足劳动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标准就是超出其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是对历史的苛求。   (四)对近代时期的垄断组织加以重新论述,第一次将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写进大学世界近代史教材,提出垄断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体。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走向成熟和进入现代发展的时期。(自序)   (五)提出了代价论,强调历史辩证法在历史认识中的运用。在评价诸如资本原始积累、殖民主义、美国西进运动、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工业革命时工人艰苦的生活状况等问题时,既要看到这些历史现象本身所体现的不可磨灭的残酷性、血腥性和无人道性,同时也要看到他们在资本主义初期时对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破坏力量,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   与其他世界史同行不同的是,作为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刘宗绪先生在普及世界近代史知识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积极探索提高中学教学水平之途,为祖国下一代的培养鞠躬尽瘁。   刘教授反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法,认为那种只传授知识的灌式教学无法培养出真才实学的人才,因此,他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具有较强的能力,是衡量我们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第 375 页)在这种教学主张的指导下,他坚持要把高深的学术研究和基层的初等教育相钩连,把更加符合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的新观点引入中学教材和教学中。为此,他与黄安年教授合著了《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 30 讲》,在中学历史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称为开风气之作。他还不断到各地参加讲座,作报告,讲学,以引导中学历史教师更顺利和容易地接受新的观点,实现知识更新。尽管知识更新也意味着知识作废,刘教授的努力的确遇到了很多的阻力,但他始终坚持普及新的历史知识,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水平,为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之间搭建起的一座金色的知识之桥。   刘教授曾长期担任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历史命题组的主要成员,是我国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带头人。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高考历史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型 ,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高素质、全能力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提出高考试题集中考查考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尽快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第 609 页)近年来,中学历史教材改革非常有成效。这是与刘教授和同事们的改革努力分不开的。同时,他认为中学生要学好历史,一定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到不惟上、不惟书。(第 609 页),同时还要注意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在高考试题中他注重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进行出题,希望历史学科能拔高的更快,以更好地为下一代的培养发挥作用。   此外,刘教授一直主张历史知识的普及化、活泼化,坚持深入浅出、将历史还给大众的主张。因此,他用喜闻乐见的传统演义体次写出了两卷本、近 80 万言的世界近代史演义之作。收入本书中的《法国大革命演义》,生动活泼,跌宕起伏,赏心悦目。刘教授还主编了《新编历史小丛书》等。 五   刘宗绪教授在史学领域的理论和学术探索,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像刘先生这一代历史学者,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史学道路坎坷曲折,却始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道路。他们的勇敢探索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共同性的话题:在中国的语境下,作为中国的世界史学者,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和教材?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世界各国进步史学或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中影响日益增长。中国学者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一度被教条化、模式化了,虽然各人都认为自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都是断章取义或者只是强调其中的某些论述。(第 597 页)这给我国史学界特别是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能搞两个凡是,而应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坚持实践检验来立论。同时,还要注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只有在发展中坚持,才是正途。   其次,要正确理解和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科中的一个独立分科,正确的理解世界历史是客观反映世界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的重要前提。严格、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不仅仅是指地域上的全球囊括,不仅仅是各民族、各国、各地区历史的综合,而是还应该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反映出统一整体的历史进程 。所以,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更是作为近代世界体系形成中不可缺少之一环,必须在世界历史、包括世界近代史的教材编写和体系构建上体现出来。正如杨玉圣所指出的,如何把近代中国历史有机地纳入统一的近代世界历史体系,无疑是应当引起我们的历史学家加以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这除了与我们的世界近代史教材建设和学科发展有关外,还有助于我们拓扩学术视野与思路,从而既从近代中国看世界、又从近代世界看中国、还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中看世界历史,其意味是深长的。(第 626 页)   最后,新一代的史学研究者必须在接过老一辈先生们的接力棒之后,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一)新时代的世界史学者必须要加强史学基础的修炼。对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外国历史的研究必须要以丰富的史料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为前提。如果不懂拉丁语、法语、德语等,那么研究势必会受到限制,史料的获取和解读都将大受影响。世界史学者必须重视打好中国史基础,要提高古文的阅读和理解水平,更要对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以便能将之胜利的融入整体世界历史,也能在中外历史的比较上深化认识。   (二)世界史是研究人类历史总进程的一门重要学科,各国学者都在积极地对其进行研究和认识,并且必不可少地要经常进行各种学术性的交流。因此,要加强和国际史学界的学术交流,掌握其学术动态和趋势,在批判地吸收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要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改革开放打开了国人的眼界,也拓宽了世界史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和途径。新的形势为中国世界史学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我们创建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体系。   (三)历史学科应该借鉴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乃至自然科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加强历史分析的科学性,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得出新的历史解释。还应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条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分类、储存和查阅,这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和整体把握将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在老一辈专家学者业已开拓的世界史学术事业中,我们仍然大有可为,任重而道远。 http://www.ls11.com/Article/lstd/jztd/200408/4761.html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25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