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策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策略

相关日志

一文读懂文献的搜索和阅读策略
热度 2 NatureResearch 2020-6-3 16:06
作者:Jeffrey Robens 及时了解最新文献是成功研究人员的必备素养。 首先,这能让你掌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发现推动领域发展的相关研究问题。第二,阅读文献能让你熟悉最新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第三,在你的论文中探讨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助你建立信誉和声誉。虽然大部分研究人员心里都明白这几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难处——时间不够! 因此,你所采取的策略需要既能紧跟最新研究趋势,又不会牺牲太多的宝贵时间。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助你达成这一目标—— 搜索策略 和 阅读策略 。 我们先来谈谈搜索策略。你一般怎么搜索与你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章?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你会使用Web of Science、Scopus或PubMed这些索引数据库。它们是有助于你掌握领域最新发展的绝佳资源。不过,了解这些数据库之间的差异能让你更有选择性地找到最有用的文章。数据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具体取决于期刊是否需要申请才能加入。 第一类数据库包括Scopus、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期刊需要申请才能被收录进去。这些数据库是有选择的!Scopus会对期刊编辑质量和内容进行全面评估,一般只会接受25-30%的期刊申请。PubMed通过Medline,一般只会接受15%的期刊申请。而Web of Science则有点像索引数据库中的《自然》,选择最严格,只收录最顶尖的10%。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三个数据库同时看到了同一期刊的同一篇文章,说明这本期刊通过了三种独立的外部评估,并被一致认定为高质量期刊。你大可对它们发表的内容质量更有信心。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在此之外还提供另一项非常有用的服务,名为 Recommended(“为你推荐”) 。这项服务完全免费,能检索到你在Nature.com、SpringerLink或Biomed Central上最新读过的100篇文章。Recommended会根据你的阅读行为,从不同出版机构的45000本期刊中挑出最符合你阅读历史的文章(通过CrossRef),并发送至你的邮箱。 在搜索与你研究方向有关的新内容时,运用这些策略有助于简化和完善搜索。 我建议每天花20-30分钟读一下发送到你邮箱中的文章摘要 ,有一杯咖啡作伴就更好了,再从中选出你想通篇阅读的文章。 这就说到了能帮助你建立专业知识体系的第二个策略——阅读策略。时间是有限的,你又总是太忙,所以将每篇文章从头读到尾的可能性很低。好在这其实并无必要。论文的行文架构本身是为了能让读者快速找到想找的信息。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问自己: “我要找什么?” 你下载一篇文章是有原因,你肯定是想从论文中找到点什么信息。你想找什么?牢记这个问题,你就能有目标地阅读文章。边读边在脑中回想那些关键词,这样能确保你发现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信息。 第二步是知道 最关键的信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好在论文一致采用IMRaD格式——引言(I)、方法(M)、结果(R)和讨论(D),这有助于你快速定位不同内容的所在位置。 大多数引言都会交代一些背景信息。如果你已经对所述主题很熟悉,就没必要阅读引言。不过,你应该注意一下这项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项研究有必要开展?这类信息通常会出现在引言末尾,由“however”(“但是”)一词引出。一旦你抓住了这个关键词,慢慢地读一下后面的句子,因为这句话就是作者想要指出的研究动机。这也能让你更了解研究诞生的背景,而研究目的通常会出现在引言最后一段。 下一步, 浏览文中各类图表 。如果你对研究所用方法很熟悉,这些图你应该不会陌生。通过阅读图表下方的注释,你可以对作者取得的数据进行评估。现在,想象这些是你自己的数据,你会如何解读它们?你下一步会如何做?那些额外实验做了吗?如果没做,为什么?回答了这些问题,也许你就可以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 如果你看不出特定趋势或关系,可以直接跳到“结果”,作者会在那里对图表进行阐释。“结果”部分通常会具体指出趋势,更好地引导读者。你是否认同作者所描述的趋势或关系?你是否发现了文中没有提到的趋势?再说一次,这些都有可能在你自己的研究项目中进一步展开。 最后,通读一下“讨论”部分。作者通常会在此将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知识进行解读。 有的论文会将结果和解读合并写在“结果-讨论”部分。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解读?你是否认为有些相关研究未在文中讨论?作者使用的方法或分析是否具有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局限性?你可以与论文通讯作者联系,探讨这些问题。他们会很感激你对他们研究的关注,同时,你也可以与全世界的同行建立专业人脉关系。搭建专业人脉网是打开你业内知名度的最佳方式之一。 你需要问自己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来验证研究对你的借鉴意义和实用性。 如果你在阅读时不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称之为“被动阅读”,你就无法提炼出能增长你专业知识的真正重要的信息。 除非你已经积累了充分的主动阅读文章的经验,否则我建议你将以上问题写下来,经过反复训练,这些问题很快会在你阅读新文章时自然出现,你的阅读效率也会更高。 总的来说,阅读论文是成为高产研究者的关键一步。由于时间上的限制,你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去发现新文章,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一来,你不但能提升自己的研究项目,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建立你在领域内的声誉。 ⓝ 自然科研讲堂 上述文章来自Jeffrey Robens教授在自然科研讲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如果您也希望举行或参加类似的线下讲堂,欢迎向您所在的机构推荐我们的培训服务。 目前自然科研讲堂的作者讲堂已开展 线上课程 ,旨在帮助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在研究领域内的影响力。最多可容250人参与。 课程模块涵盖 发表伦理、有效的学术写作、论文结构及其撰写、成功投稿的策略、审稿流程、学术幻灯片和海报的制作 等非常具体且实用的写作、投稿和发表技巧。 点击了解自然科研讲堂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92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苯酚疗法”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思考(下)
lulingkxw 2020-6-1 23:09
“苯酚疗法”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思考(下) 四、促进 “苯酚疗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有序推进 “苯酚疗法”临床实验和试用 目前, “苯酚疗法”已经得到了医学界、法学界专家,本国以及其他众多国家华人医生的关注、试用推广。正在学习和试用“苯酚疗法”的医生来自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 美国纽约市、纽约州、丹佛、新泽西、可多罗拉州、洛杉矶、英国伦敦、利兹、利物浦、苏格兰、德国慕尼黑、斯图加特、柏林、法国巴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墨尔本、帕斯、日本东京都、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芬兰、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匈牙利布达佩斯、罗马尼亚、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贝尔维尔、新加坡、新西兰奥克兰、印尼雅加达、意大利米兰、布雷西亚、几内亚、尼日尔……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医生参与“苯酚疗法”学习交流、临床试验、体验和应用。 ( 参见参考文献【 5 】) 可以结合防疫新技术验证和创新研究课题立项 ,有序开展科学实验。 在国内,在确认 “苯酚疗法”无毒无害的前提下,鼓励在疫情严重地区的医疗防疫部门,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阳性确诊者家庭成员中,作为补充性防疫技术,结合特定工作环境防疫需要试用,提高防护水平。 (二) 加快 “苯酚疗法”功效检验和评估 对 “苯酚疗法”开展医疗功效检验和评估,保护和促进 我国防疫重点技术创新,并促使新技术健康发展,不断完善。 案例追溯法 预期调研 对李跃华医生已经实施“苯酚疗法”治疗的案例进行调查回访,反馈疗效信息。对接受过“苯酚疗法”防治其他疾病的患者,也尽量了解防疫效果和其他病毒疾患防治效果。 征集体验 试用报告 对 60 多个国家地区的华人医生已经开始体验试用“苯酚疗法”的、规范防治信息记录和反馈要求,跟踪试用情况,收集数据、做好统计对比分析。 组织专家对新技术评估 在前期实践反馈的信息基础上,对“苯酚疗法”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组织专家进行客观理性的科学评估。提出持续完善和发展方向。 (三)基于 “苯酚疗法”的临床应用需要, 逐步延伸和拓宽技术探索范畴 “苯酚疗法”是中西医技术融合的产物,符合现代科学发展大趋势。它从一个侧面启示了中西医结合防疫医疗技术创新的一个富有前途的切入口。 我们 需要加大力度检验和积极研究 “苯酚疗法”,不断完善该疗法。并结合防治各类病毒感染引发的病疫需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设置试验课题,展开广泛的,多角度的研究,通过综合技术总结推动理论创新。不仅为当前防疫提供科学技术支撑,还要力争在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术发展方面领先全球。 与 “苯酚疗法”相关医疗技术问题列举,如: 完善“苯酚疗法”的探索 1 、注射微量苯酚后是否在受试体内可形成抗体? 2 、一次注射免疫有效期多长?如果需要多次注射,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多长? 3 、应用“苯酚疗法”是否需要配套其他药物和医疗辅助手段? 4 、应用“苯酚疗法”,有什么禁忌或注意事项? 5 、若配制注射苯酚药物比例浓度过高,极限的安全浓度和剂量如何界定,是否有效果满意的解药和处理方法? “苯酚疗法”的延伸探索 1、 对与新冠病毒肺炎关联的类似“ 川崎病 ”和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的疗效。 2 、注意观察新冠病毒肺炎确诊者患有其他兼症的临床表现。 3 、探索其他相关穴位上注射的防疫效果。 4 、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疾病治疗的需要,采用不同穴位、不同给药方式,及其组合的疗效。 五、 基于结合 “苯酚疗法”技术创新的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 (一) 加快 “苯酚疗法”技术评价,大力扶持民间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反复强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 。 回顾我党带领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群众、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才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在新时期,为了加快国家科技创新步伐,我国也倡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七条 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 参见参考文献【 6 】 ) 因此,建议政府积极落实对民间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帮助措施。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八条规定: “ 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应当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 ”( 参见参考文献【 7 】 ) 加快 “苯酚疗法”等民间防疫创新技术的科学评价,促进其健康成长,让其早日投入应用。这对我们更好地打赢新冠病毒肺炎防疫战,造福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名学者: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 原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主任 金日光教授在以中西医结合理论分析了 “苯酚疗法”的防疫机制后指出: 利用苯酚及其穴位中的生命动力阴阳精耒达到接近毒 → 电击毒 → 灭毒的目的。这可能是一种广谱抗毒的方式。这就是我为什么从理论上大力支持李跃华医生的苯酚注射特定穴位 来 抗击冠毒的基本原因。再次真诚地希望有关领导,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给李医生提供临床考察的条件。 ( 参见参考文献【 3 】 ) (二)国家或社会公益机构通过防疫技术效益评估,酌情购买防疫效果显著的技术专利,让新技术成为社会共享的防疫资源 。 基于《吴鹏飞观点》披露的有关信息和舆情反馈信息显示 “苯酚疗法”与其他防疫方法相比存在诸多优势,并可能是新冠病毒肺炎疫苗的一种替代免疫方法。该法已经在全球华医生圈中广泛推广,期待它可以为防控第二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补充新的技术支持力量。 由于 “苯酚疗法”实施门槛很低,具有显著的普惠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在充分鼓励公民发明创造和尊重发 明者知 识产权前提下,加快组织医学实验和 技术评估,在 符合公共利益的条件下,有关方面酌情购买其专利,将该技术无偿提供全社会共享。 “苯酚疗法”技术应用对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等疫情防控也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广谱病毒防疫技术,可媲美青霉素的应用,未来人类将可能用非常简易的方式,防治多种病毒入侵的疾病。 (三)储备 “苯酚疗法”等更优良的防疫技术,加力防范第二波疫情出现,促进全球疫情有效控制。 今年初春以来的上半场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战中国主场,已获胜! 下半场疫战,疫情仍然在各国蔓延, 根据位于美国的 Worldometer 网站全球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20 日 16 时 13 分,全球累计 新冠病毒肺炎 确诊病例超过 500 万例,达到 5000599 例。其中死亡病例 325156 例。 新增 确诊 100 万用了 11 天 , 新增 死亡病例 10 万用了 19 天 ( 参见参考文献【 8 】 )。 现在,每天新冠病毒在感染 10 万人,夺取数千人的生命!并导致大范围的人员隔离,停工停产、经济衰退。 为了防范我国可能发生的第二波疫情,并做好与新冠病毒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务之急就是准备更精良的 “武器、弹药”,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并积极构建全球“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需要一边强化防疫,一边加快发展生产;一边厉行节约,一边刺激消费;一边开发“疫苗”,但不能完全依赖“疫苗”,因为,疫苗需要一年后才能批量供应市场,其风险还在于:如果新冠病毒发生了变异,已开发的疫苗防疫作用未必显效。 在经过与其他防疫方法比较,可在确认实施 “苯酚疗法”的综合效益更优之后,将经过进一步完善的“苯酚疗法”综合技术,形成综合防疫系列产品,进入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新式武器库”,随时根据需要投入到防疫第一线,并纳入援助各国抗疫技术系统。 (四)提前预测新技术应用将对传统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及时预警和调整。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一种性价比显著优胜的新技术出现,对于该技术的使用受益者当然是大好事情,对新技术发明者、技术开发经营者等也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如果 “苯酚疗法”效果优良,人类有可能用极低成本战胜疫情,避免疫情继续恶化导致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的、巨大的生命健康和经济损失。 但新技术的出现,对将要被替代的传统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可能导致的冲击,也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对全社会的利益而言,是局部的,但牵涉面也比较大,不可忽视。假设, “苯酚疗法”可替代多种药品,可让医护人员、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不用穿防护服也免于感染,这就会对有关药品产业和医疗防护用品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一个刚刚被投入巨大资源扶持起来的产业系统或立刻陷入困境——尽管现在国内的防疫物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全球疫情结束后它也需要转产。但从保护国力民力的角度看,我们依然需要提前预测新技术发展态势,对可能将被替代的传统技术和产业做好转型升级预案, 避免产能持续 投入导致更大量的设备和产品积压,人员失业、突发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 被替代的传统产业资源 的巨大浪费。 并且,这也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鼓励技术创新和欢迎新生事物的良好氛围,避免因为传统技术及相关行业利益的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形成对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导致的利益冲突和抵制,避免新技术 “新生儿”夭折在“胚胎期”或“围产期”以及婴儿期, 保障它安全健康、 茁壮成长,更好地造福社会。 参考文献: 【 1 】 李跃华 吴鹏飞 《给世界各地华人华侨领袖的紧急呼吁书》 2020 年 3 月 26 日 【 2 】 郭进军 《 对李跃华苯酚疗法的技术改进和国家战略思考 》 济仁堂订阅号 3 月 21 日 【 3 】金日光《 对李跃华微量苯酚经络注射疗法可行性评价及毒性说明 》 “中医文化讲堂第一分堂” 2020 年 3 月 10 日 ) 【 4 】 《私人诊所行医者李跃华》《解放日报》 2020 年 3 月 9 日 【 5 】 吴鹏飞《吴鹏飞观点》 订阅号 2020 年 3 -5 月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通过 【 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 1993 年 7 月 2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 8 】 全球累计 新冠病毒肺炎 确诊病例超过 500 万例 环球网快讯 5 月 20 日 作者简介: 陆玲 副研究员, 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生态学跨学科研究。 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第四军医大学中医药学专业硕士课程进修结业。
个人分类: 其他|0 个评论
“苯酚疗法”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思考(上)
lulingkxw 2020-6-1 23:06
“苯酚疗法”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策略思考(上) 陆玲 一、 “ 微量 苯酚穴位注射 法 ” 防疫引关注 年初,疫战正酣,武汉医生李跃华发明的 “ 微量 苯酚穴位注射法 ” ( 本文简称 “苯酚疗法”)防疫显奇效的消息,通过媒体网络传出,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较大的关注。有人称 “苯酚疗法”风险极小,成本极 低 、 操作简易,效果甚佳;有人则强调苯酚溶液浓度低至 0.067% ,不具灭毒功效。李跃华获得了 “神医”“神棍”的两极化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悉,前期试用显示 “苯酚疗法” 对新冠病毒肺炎防治效果不错,并拥有广谱的病毒性疾病防治功效。基于该疗法的潜在意义,本人作为中医爱好者,在广州某医学研究所曾有过中医穴位注射中药注射液治疗湿疹经历,拟对穴位注射疗法的技术创新给予关注。 近日据悉 “苯酚疗法”正在国外华人医疗圈里推广试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 标准 ” , 期待李跃华团队在为海外华人提供更便捷有效的防疫帮助同时,取得更多案例,用实践结果谋取科学共识。 疗效第一,防疫救人要紧。 新冠病毒( C0vid - 19 )是人类第一次碰到的, 严格地说来, 目前全球 医疗系统 为此病毒 防治 的药物和疗法都是未经临床试验 就投入应用 的。 其中也包含了李跃华医生发明的 “苯酚疗法”。他采用“苯酚疗法”协助防疫者超过百例,均无一例被感染核酸确诊为阳,对新冠病毒肺炎和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的“苯酚疗法”诊治达到 18 例,无一例死亡, 目前全部核酸检测均已转阴 。 (参见参考文献【 1 】) 李跃华医生的发明专利证书 “一种穴位注射剂” 武汉医生李跃华发明的 “ 微量 苯酚穴位注射法 ” 本文简称 “苯酚疗法” : —— 用浓度为 0.067% 的极微量苯酚溶液, 每天 1 次, 每次两毫升,注射 中医确定的 人 体 左扶突穴、右扶突穴、天突穴、大椎穴 等 四个穴位,每 个 穴位 分别 注射 0.5 毫升 等,用于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方法。(对重症患者需结合李跃华的“自体血液病毒灭活特异性疫苗”等技术治疗。参见参考文献【 1 】) 经 网络 媒体 的 广泛传播,李跃华和 “ 苯酚疗法 ” 已经众所周知 。 其防疫技术发明独辟蹊径,引发多方 对 “ 苯酚疗法 ” 的深入研究:有的认为可以增加新的注射穴位,有的发现了更简便的苯酚给药方式, 一名潜心研究中医药 20 多年的医者 说道: “ 李跃华先生的坎坷经历我感同身受。如此多的非议、质疑,只有同行者才能理解!对他在疫情流行中,别人躲得远远的,而他艺高人胆大,上门救人的壮举我深感钦佩!对他在逆境中不断探索经临床实践做出对人类治疗病毒性疾病可能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充满敬意! ” (参见参考文献【 2 】) 二、 “苯酚疗法”初现防疫效果和效益分析 (一) “苯酚疗法”前期防疫实践效果 “苯酚疗法”对新冠病毒的防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规范表述,以下列举前一段试用该法防治效果反馈的信息—— 类 依据和信息来源 防疫效果受试几乎百分之百免感染。 1 )数年来对近千例病毒性疾病疗效显著; 2 )对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地区的 100 多例医院后勤等人员预防性注射后,一个多月后回访,无一人感染; 3 )李跃华及助理三人自我注射预防后,一个多月穿行在核心疫区的多位确诊 新冠病毒肺炎 患者中间,无任何防护,仅戴简易口罩,有时甚至取下了口罩,但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参见参考文献【 1 】) 4 ) 自从 3 月 18 日,李跃华发出了紧急呼吁书中,其“苯酚疗法”小型临床试验介绍的情况,经过呼吁书后 2 个多月来,国内民间医生和 60 个国家华人医生学习广泛试用,并未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确诊个案反馈信息。 治疗效果阳性患者或转阴或好转。 近期用于治疗 18 位核酸检测和临床确诊的 新冠病毒肺炎 患者,其中包括 5 位重症、 5 位 60 岁以上老人和 1 位百岁老人,无一人病死,目前全部核酸检测均已转阴 。 (参见参考文献【 1 】)“ 轻症 1-3 天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重症 7 天以上,还要自体疫苗治疗。 ” 李跃华 医生 将这种疗法的治愈率解释接近百分之百。 ( 参见参考文献【 4 】 ) 安全 无毒性反应 1 、国内数百例试用,国外试用未纳入统计,迄今未发现毒副作用个案。 2 、由于这个方法注射的微量微量苯酚,只是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含量为 0.5% ,美国 FDA 规定,苯酚作为皮下注射的可达到 0.55% ,安全剂量的八分之一,所以它无疑是安全的。 ( 参见参考文献【 2 】 ) 3 、金日光教授说明:“ 在西医学界早已用较高浓度 ( 5%-10% ) 的苯酚通过注射的方式解除椎骨神经痛 …… 李医生的苯酚浓度非常低 ( 0.05%-0.1% ) ,比上述通用浓度低得多。其安全性可想而知。 ”( 参见参考文献【 3 】 ) 4 、 已经上市的多种产品如注射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含有 0.25% 的苯酚,外用的水杨酸苯酚贴膏和苯酚甘油滴耳液含有 2% 的苯酚。李跃华穴位注射(也是皮下注射)的苯酚浓度仅为 0.067% ,所以安全性无疑! ( 参见参考文献【 2 】 ) 药物原料充裕、价格低廉,技术实施简易 注射药剂材料价格极其低微,人员防疫产生费用主要是注射服务等医疗费。 李跃华 测算过 :按照国内人口算,只要 500 公斤苯酚原料就可以为全国所有人打一次 新冠病毒肺炎 “ 预防针 ” , 药物材料 成本大概不超过 5 万元。 ( 参见参考文献【 4 】 ) 药物供应充分:一般大药房、正规医院均有货,无需要另外投资设厂生产。 技术实施简易:凡有注射经验的医护人员均可根据技术说明,视频模仿学习, 1 小时就能掌握技术,在社区基层卫生院、乡村卫生服务站均可实施。熟练医师 1 天可完成注射数百例,以现有的医疗资源,可快捷满足全民防疫需求。 (二) “苯酚疗法”潜在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分析, “苯酚疗法”对新冠病毒肺炎防疫潜在经济效益巨大。 1 、通过快捷简便的注射服务实现全民防疫免疫效果,大幅降低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成本,可节省绝大部分防疫隔离社会管理经费和治疗费。 2 、由于可以做到全民免疫,有利于复工复产,恢复社会经济生产秩序,可更快修复第一波防疫停工停产导致的损失,加快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 3 、防疫成本低微,可大幅节约国家财政补贴,使地方财政可休养生息,既可以搞好防疫,又能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正常开支。 三、 “苯酚疗法”防疫原理初步分析 (一) 李跃华 医生的分析 浓度极低微、极微量苯酚在体外环境下,不具有消杀病毒作用,它被注射到人体内,就能打败病毒?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极微量苯酚穴位注射疗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其作用机理还有待深入的研究。以下的解释和说明基于发明者和专家的理论思考。 李跃华 医生在 《假说:苯酚可以抗病毒》 一文中做了解释: 病毒主要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DNA 病毒中的碱基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中都有一个嘧啶环, RNA 病毒中的碱基胞嘧啶的结构中也有一个嘧啶环,而苯酚分子的苯环结构与这个嘧啶环结构高度相似。在病毒复制时,可以利用苯酚进行干扰,通过竞争抑制,使病毒的碱基配对出错,达到部分杀灭病毒的目的。 ( 参见参考文献【 5 】 ) (二)著名学者: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 原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主任 金日光教授说明(摘录) 根据量子化学的計算可知苯酚可同病毒外衣的蛋白起反应,使病毒失去骗肺细胞膜,侵入肺细胞体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利用苯酚体积小,可渗入到病毒体内。此時苯酚还可以利用其结构中的几个双键与病毒 RNA 里的 atgc 的环形结构中的双键加以共振,病毒可以容纳苯酚,以假乱真打乱 RNA 复制程序的环境,这是可用苯酚的最基本条件。 ……( 参见参考文献【 3 】 ) ( 三 ) 其他说明 关于穴位疗法,毛主席时代有一本书《赤脚医生手册》 说明: 穴位疗法是选用临床常用肌肉注射药液,用一般药量或减为小剂量注入针刺穴内, 其 特点是既保证治疗效果,又节省药物,临床上使用简便,是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穴位疗法也被认为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引起相关经络条件反射,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提振正气,促进患者康复的中国传统医术。
个人分类: 其他|26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同的疫情应对策略
Mech 2020-3-15 11:41
继续说说 methodology 层面的随感。国外的疫情应对策略措施 ( 如果有的话 ) ,在习惯整齐划一的人们看来很不得章法。但解决问题从来就有多种策略,各种策略在效率和成本之间有不同取舍,更不用说还有成本分担的问题。 读书人容易理念至上,推崇整体化的方法,看不起零敲碎打随机应变的试探 (heuristic, or trial-and-error) 策略。同时,读书人往往远离经济运行,经济好时受益不大,经济差时损失也不大。更何况读书人消遣的方法比较多,例如,让我在家里呆几个月,只要有吃的,我依旧会很开心。因此我这种读书人倾向于赞成把安全放在绝对首位的高成本方法,例如封城停工等。但换位思考,有些人或许要在没有饭吃和病毒感染之间选择,有些人在家里呆着无聊得要命,还有些人有巨额资产投资,他们可能有不同的选择。现代医学是社会医学。控制疫情不仅是减少发病人数,而且也要减少伴随疫情的次生灾害。 随着 WHO 宣布全球大流行、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推测会有进一步措施。但最严厉也就是台湾那样,不会也不可能在爆发期让社会活动包括经济基本停摆。顺便一提,经济衰退对美国甚至对世界都是远比疫情更严重而迫切的威胁。对我们这种远离经济活动的人影响可能不太大,因此也倾向于认为 WHO 和美国的决定有些姗姗来迟;也就是说,他们不够重视。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2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投资不过山海关?
冯用军 2019-2-18 15:39
东北不振,中国难安 (杜绝地域黑) 人才是核心生产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知识创新、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人才决定一个国家的过去、决定一个国家的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人才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建国70年来,中国发展曲折离奇,但总体是在螺旋上升,然而,东北,则是中国人的痛。东北经历的却是螺旋下滑的波浪曲线。 关于新时代的东北,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投资不过山海关”。 为啥投资不过山海关呢?关键原因就是人的流失,特别是人才的流失,孔雀东南飞,千里一徘徊。投资不过哈尔滨、投资不过长春、投资不过沈阳、投资不过山海关、投资不过天津? 东北,沃野千里,名校璀璨,有C9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有985的吉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211大学也不少,这么多培养人才的机构,但有多少人或多少人才留下来呢? 我们可以看一个统计数据: 消费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东北的整体衰落,是必然的,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人才断代式的流失,东北留不住人才,不仅是因为东北的“黑”土地。 东北的整体衰落, 东北发展不起来还因为东北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低端产业瞧不上高端又玩不了,东北人太好面了,进厂打工的东北人远低于中西部各省,还好吃懒做。同时,百万东北妹子下岭南也是巨大损失。中国的傻子,一半在抖音,一半在快手。我没有统计,不知道快手、抖音、直播、微视、拼多多等脑残玩意是不是东北人玩的最多? 东北的整体衰落,还与气候和观念僵化有关。你看东南,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基本都在生产和消费,即使是夜里十一二点、凌晨一二点还在生产、还在宵夜,早上七八点早茶又开始了,大多商业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绝对是超五星级水平,积极热情周到大方。而东北呢,一年365天能室外生产、消费的天数很有限,夜里八九点基本就见不到人影了,生产、消费基本都冻结了,早上八九点消费活动还没有苏醒,十点商家才懒懒散散的开门,生产、消费才解冻,很多商业人员服务态度不积极不热情也不好,见人下菜,狗眼看人低,基本是差评。在各种观念上也比较落后,东北妹子为啥要下岭南而不留着东北的商业服务系统内,吸引更多海南、广东等和港澳台消费人群一路向北(东南赚钱,东北消费),而不是一路向南(东北赚钱,海南消费)?东北天气冷,完全可以将生产、消费转到地下进行,《流浪地球》不是显示了地下的庞大城市计划吗?大力发展 吃货经济(吃货经济学) ,将生产、消费(吃喝玩乐游)转到地下城市,就不容易受天气的影响了。 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是良性互动的,你看Google地球,晚上亮灯的地区,特别是亮度高的地区,都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消费最为踊跃、城乡最为发达的地区。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关系改善了,收入增加了,消费增多了、水平提高了,成品、半成品、原品不足以消费了,又反过来促进生产、扩大生产。 所以,要破解“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其实很简单,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商业服务,增强社会法治、提高交往诚信、尊重契约精神,留住基础人口、养好高端人才、引进消费人流。
个人分类: CHAM胜美公司Corporation国安中心|1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贸易摩擦对策探讨
Chiyankun2016 2018-10-3 10:21
中美贸易摩擦对策探讨 对于美国行政当局发动的这一轮贸易摩擦。中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各种优劣需要统筹考量,也许可以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第一种,是韬光养晦的路子。隐藏锋芒,专注于通过宏观调控化解关税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迅速调整产业布局,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主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只要把美国的关税对中国的影响化解了,那么美国的关税就只能对他们自己的产业链造成伤害。因为关税本身就是双刃剑。 首先再这期间,中国的经济改革将稳步前进,与欧洲以及其他除美国之外的贸易伙伴的关系更加深入发展,而美国却必然因为贸易纠纷而被排除在外。这里需要突出的是欧洲,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基斯坦,东盟,和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某个重点。请不要忘记加拿大。不是因为我身在加国,而是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也很强。加拿大卖石油给美国,中国为什么不能跟加拿大做这个生意呢?我倒是有些赞成特朗普的一对一谈判的方式。他是以打压小,一对一容易成功。而我的观点是一对一可以达成符合两国的需要的协议,可以不涉及跟双方无关的条文。而一对十,则需要满足十一方的需要。可以在有了许多一对一之后在搞多边协议。 WTO 也是这么做的嘛。 这条路,从理论上说,是行的通的。优点是,低调,不露痕迹,让对方洋洋自得地自受其害。同时中国在克服贸易摩擦的困难中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中国经济将从【大】,转向【强大】。十年之后,中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可能实现彻底的反转。因此,这个对策,实际上是准备贸易摩擦长期化,准备十年甚至二十年。 而且无论如何做好中国自己的经济工作总是第一位的。 不过仔细想来,这个路子虽然似乎稳妥,也有漏洞。如果我们不给对方有重大伤害性的反击,美国可以在征收关税挤压我们的市场的同时,对他们正真正需要无法替代的东西减免关税,避免对他们的伤害。我们不能认为对手会拘泥于关税而自受其害。应当估计到对手也会灵活使哟国内关税手段,对他们的影响也未必很大。而我们则是实实在在受到关税壁垒的影响,即使化解,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美国不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他反而可能得利,或者至少在舆论上宣传上可以声称得利。 所谓贸易战,首先是,实质上也主要是心理战 。如果对手可以宣称得胜,贸易摩擦就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可能长期趋向渐行渐疏远。而中美两国的交往目前是以经贸关系为主,这个关系的疏离绝对不是两国人民之福。甚至有将来进入冷战的可能。中美经贸关系,不可能一朝归零,但是如果拖上五年十年,贸易这个所谓的压舱石将可能不再存在。这种可能是不能排除的。这是这种战略的一个主要危险。 而也许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贸易摩擦不温不火,美方有【取得胜利】的解读空间,那么即使下一次大选换人,这个局面也不大可能改变,而且有可能把这种对立延烧到其他领域。别忘了,贸易战其实主要是心理战,可以使自欺欺人的。特别是台湾问题,最令我担忧。美国如果误判了中美的实力对比和中国的意图,有可能会鼓动台湾的分裂主义分子悍然搞台独,而美国则事先就做好干涉的准备。这是对我们最不利的情景。过去我们设想的场景往往是台独分子闹独立,大陆发起解放台湾,而美国需要一个准备的时间才能驰援。这个时间,按美方的说法是两个星期。也就是说如果台湾当局撑不了两个星期,美国则不可能援助。但是如果是美国铁了心要跟中国过不去,企图以台湾独立中美直接驳火来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或者仅仅是赌定中国在美国承认台湾独立的时候不敢动武,那么他就会在鼓动台独的同时时就做好了准备。一旦台独分子宣布独立,美国政府就予以承认,大陆攻击一开始就必须准备与美军正面交锋。 如果美国方面得出贸易战给中国造成影响而中国退让了的结论,那么蹬鼻子上脸就不是小概率的事件。必须认识到,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文化差异】。 于是,看似“稳妥”的背后又不稳妥的隐忧。 第二种战略。是以斗争求团结,认为只有打痛对手,才能逼迫对手有所改变。为此,就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选准时机果断出击,取得决定性胜利。打痛对手,让他承认所谓贸易战极端施压,只能自己受伤,而且伤不起,不得不改变。即使这一届不变下一届也必定改变。从而实现中美关系的不打不相识通,通过摩擦而更进一步。 我们是否有这个实力呢?有人说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逆差,他的子弹比中国多得多。这些朋友总是跟着别人话语走,人家说逆差是子弹他们就信以为真。什么时候逆差竟成了优势了? 既然对方挑起了关税博弈。那么他可以对进口加关税,我为什么不能征收出口关税呢?如果美国为了他的需要对某些商品减免关税,中国就应当对这些产品征收出口关税。不仅如此,对于美国不可能征收关税的,比如稀土产品,中国就应当征收专门针对美国的高额关税。这还不是禁售,只是征税。税可以非常之高。高到足以征收到对开采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实行工程修复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美国有一位专家说,美国的抗生素 96.6% 依靠从中国进口,所以不能打贸易战。可是我们的许多朋友怎么说呢?他们说,美国有技术,中国禁售也没有用。这些朋友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实在是太崇拜美国了。有技术,不等于有生产能力。假如中国明天禁售,你什么时候能自给自足呢?恐怕得等到瘟疫遍地的时候了。我并不主张向美国禁运抗生素。我不主张使用这种非人道的极端手段。但是对抗生素征收 10% 的关税总是可以的吧?这也是对美国的警告。而且,我想就征收 25% 以上的关税,美国也不可能回复那些生产。因为在经济上不可行。 此外我主张把一两家美国的重要的大企业打一打杀威棒。不必打死,但是也必须让他损失惨重,在美国引起震动。手段可以是“无中生有”,美国人把华为排除美国市场不就是无中生有吗?当然也可以抓到一些把柄。查质量,查财务,把柄总是有的。比如苹果手机,总体而言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可以对他提出安全要求,而且是他不可能一下子就答应的要求。比如说我们怀疑他向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了用户信息。就是怀疑。美国不是也只是怀疑吗。那就对不起了。本来我就是要那它作阀,又没有证据不重要。然后就责令其在华的一切门市停业整顿。这不至于打死 iPhone ,不过也得脱点皮。就是要让苹果的老板去对他们的公仆发号司令。如果再能让美国的汽车因为什么 bug 召回几百万辆更好。而且故意要扩大范围,就是说只要他们向政府求救,就有希望减少损失。比如说,有问题的可能只有一百万辆,但是我就是要扩大打击面到五百万辆,这样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诸位都读过基辛格的书。他批评中国人不会讨价还价,谈判就是一口价。很让他头痛。其实这是中国人实在。现在我在西方的年头多了,学的西化了一些。你要让美国人来谈判,就得让他有谈判的利益在。就不能只抓真有问题的,一定还要扩大化,扩大的那部分,就是谈判代表立功的指望。基辛格的意思,我的理解就是,中国人应当多提一些要求,这样他也好挣回一点面子,好交差。比如上面的例子。我要求他们召回五百万辆车,这就是差不多一千亿美元了。如果 TLP 先生出面,豁免掉三百万辆,这是多大的成绩呀。或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些有问题的车只要换换部件就可以了。一千亿的天大的事儿,三五十个亿也许就解决了。但是一开始必须高高举起,让对手感到有灭顶之灾。 这一千亿也许还不至于把美国的一家大公司送到破产的边缘吧。但是也会让他的股价跌停。 此外,我主张一次性出售 2000 亿美国国债。同时【郑重声明】,这不是抛售美国国债,完全是为了应对贸易摩擦建立一个基金。让外界自己去解读。也可以想想为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且要让地位不高的人不断的解释,你越解释,就越有人相信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些措施要形成组合拳,在比较短的时间有节凑地打出去,造成轰动。第一拳要重,也要响。让对方吃个哑巴亏不行,一定要有响动。 美国人也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崇尚胜利者,而蔑视失败者。看一看 TLP 先生的支持率非但没有因为他的非理性的作为而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尽管他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指控根本站不住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几乎把加拿大值钱一点的产业都买了过去。甚至有时候是吃了肉又把骨头吐出来再卖给加拿大。(比如美林证券兼并 Midland Walwyn ,然后又把盈利最差的一个部门威胁要关闭,加拿大只好让一家银行出面又买回来。)但是只要他能逼迫墨西哥和加拿大接受他的霸道条款,占了更多的便宜,即使是吃了窝边草,选民也不在乎,反而认为他履行竞选承诺,很能干。尽管他推翻伊朗核协议使他面临空前的孤立,只要这不影响大资本赚钱,也不对美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际的不便也没有人真的在乎。选民的理性是必须有实际利益的表现才能启发出来。远一点的比如越南战争,在开始的几年里,越南人也遭受严重的苦难,但是美国没有多少反战运动,只有当美国人死伤惨重,数以万计的时候反战运动才如火如荼发展开来。如果打赢了,比如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即使代价也不菲民众的表现也很冷漠。 TLP 先生的大老板们也是一样,或者更是冷血,只要 TLP 补伤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可以放手让他胡作非为。 所以,只有打痛了这些大资本家,影响到他们的股民,他们才会着急,才会对他们的公仆发号司令。说到底,美国是个资本当权的国家。民意不及深喉的一句话。 这个方式的好处是,教训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就得用重典。中国有句俗话说是“恶人自有恶人磨。”我就不赞成,恶人需要让好人来教训。好人要学会教训恶棍。我认为只有打痛了那些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恶棍,才有可能树立起中国人的威严。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有人因为美国最近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了新的协议,由于欧盟日本在协调,就惶恐不安。我们应当与信心相信中国的巨大市场利益是欧盟和日本都不肯放弃的,只要中国对美国坚定,他们就不会为美国充当马前卒。而如果中国软弱,到时有遭遇群殴的可能。恰恰是别人都妥协,或半妥协,而中国打他个措手不及,十分狼狈,几个大老板吃不住责令行政当局改弦更张,就更有意义。我希望这一张能打出,抗美援朝的第一、二次战役的效果。把对手打蒙。可能吗?完全可能,因为对手从来都是请是中国人,不相信中国会主动出击而且把他打的很痛。 缺点也是有的。首先这不符合中国人不出头的传统。我觉得,该出头时还是要出头。现在是人家已经欺负到我们头上了,那里还 …… 余地。当然,如果实力不济,也只能韬光养晦。 有人会问,都按你的做了不凑效怎么办。我说那也比不反击要好。然后无非是打持久战,就是上甘岭了。 这个反击有没有副作用呢?我看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既然上了战场,就算有些出格的事也不打紧。因为对方已经很出格了。只要最后赢了,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反正美国已经把中国的企业都排挤出去了。当然也许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情 … 或者说一句让一些人不高兴的话,如果他们被误打误撞了,那也是他们 …… 老夫我就宁肯待在加拿大,而不到美国去发展,就是担心有生之年有一天中美关系会急转直下,难以两全。另一方面,反而是中国出手果断,稳准狠,反而是对在美国的中国人和华裔是一种有效保护。因为美国人特别崇拜强者而蔑视弱者。你看美苏争霸几十年,可是美国人对俄罗斯裔移民从来没有歧视过。
个人分类: 国际贸易|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古代的民族策略
热度 1 rongqiaohe 2018-2-23 13:42
我国古代的民族策略 民族(Nationality)在国际上的普世含义有“国家”的意思。因此,在国际上,不同的民族,被认为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要处理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绝非易事! 从秦朝统一天下,到满清下台,两千多年以来,我国老祖宗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因此,我国古代官方承认,大河上下,只有皇帝的子民,华夏只有中国人。而不承认有少数民族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古代我国是一个“没有少数民族”的国家。这一点,与目前的美国比较类似。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各个地方由王臣管理。因此,形成了不同省份,不同地方“老乡”的概念。如东北、山东、河南、四川、南方等“老乡”。自古以来,国人讲究“老乡”,而不讲究“民族”的概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然而,在我国,少数民族的确是存在的,是不可能否认的事实。那么,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做的呢?古代官方采用另外一个概念,非常机智的来处理这个问题。比如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当知情年上山下乡,插队到四川的山区。当地山村的高龄农民,称“彝族”为“彝教”。当我纠正他们的说法时,他们却说,“彝教”这个称呼,早就有了。 我们知道,民族一旦确定,则可以存在一千年,乃至一万年。民族对个人来说,是难以改变的。然而,虽然“教”也可能长期存在,但信教的人可以改变。人们可以信教,也可以不信教。特别是青年一代,进入了新时代,走进现代化的城市,对原来落后的“教”,自然就可能不信了。少数民族就是中国人信了不同的教而已。年青一代可以选择科学思想,或新的信仰。由此看来,称 某 “族”,还不如称其为某“教”。这也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智慧啊!
个人分类: 浅谈|22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焦点解决:教练进入企业和机构的风险与挑战(三)
Gaodeming 2017-9-13 17:45
高德明 编译 201708 目录 目录 简介 一 机构内教练计划的类型 二 支持教练文化的六大特征 三 管理改变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改变 四 开端 --- 为什么改变? 五 愿景与现状的思考 六 面对个人和组织业绩会下滑的策略 七 教练计划执行的具体要求 八 处理抵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附录: 主要倡导人的工作任务 改变代理人的工作任务 工作对象的理想行为 六、面对个人和组织业绩会下滑的策略 在做出改变,甚至是小小的改变时,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个人和组织业绩会下滑。当人们进入一个不确定阶段时,这是一个完全自然的回应。在这个阶段,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奉行的经验法则改变了,他们对工作场所应该如何运行的个人的整体观念都受到了挑战。 他们会开始问自己(或组织)这个问题,“这个改变对我意味着什么? ”,个人感受的压力会增加。确实,机构的改变是健康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的压力风险区域。 机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业绩的下滑最小化。 你只有对你为何引入教练对话以及前方的道路很清楚,才会有帮助 。更进一步,你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和安全网给正经历变化的人们提供支持。基于我们的经验,有以下做法。 理解主要的参与者: 教练计划要成功,需要你完成一些主要角色的工作认知:改变的倡导者和改变的代言人,改变的对象。三种角色如下: 改变的倡导者: 你需要有来自机构最高层的支持以实施必要的机构改变。他们得与你的教练愿景中描述的要求他人具备的行为相吻合。支持者要完成一些主要任务以支持改变。关键部分之一是有适合你的愿景的资源,包括经济以及人力资源。 改变的代言人: 代言人可以是某一个个人或者一组人,他们肩负着使变化产生的责任。代言人从倡导者那里得到各自不同的角色,代言人聚焦操作层面产生改变,凭借倡导者的力量,使事物在更为策略的层面上改变。 改变的对象---目标人群: 谁需要从 A 点走到 B 点(改变)。 目标是那些需要改变的人(常常包括改变倡议者),很可能会经历以下问题中,至少也有其中一部分: ● 感到难堪,不自在,羞怯。 ● 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得放弃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 ● 感到孤独,即使别人也经历着同样的改变。 ● 相信他人只是做出这么多改变,他们没有改变的资源。 ● 知道压力消失时,他们会以“正确”的方式做事。 倡议者改变的重要性: 在改变的计划中,改变倡议和改变代言人的角色一般是正式地被给予仅仅几个个人。然而,带头的人(倡议者),一般会在教练计划后展现全部的影响,也常常成为目标。 他或她也可能为了给他人树立榜样而需要改变自己的公众或个人行为。 机构中有更多的个人准备做倡议者,同时又是改变代言人,且把他们自己的行为与你的教练愿景中的行为相匹配整合就会更加成功。 作为高效的改变倡议人和改变代言人: 为了影响他人,使其采用或改变某一特定行为,转而采用新方法进行工作,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 你的行为和承诺 ● 你和他人是怎样沟通的?沟通的内容是什么? ● 你促成真正的参与的程度 ● 你个人冒险,促进他们冒险 你的行为和承诺: 你需要非常注意你人际交往的风格和行为。你可能发现稍稍反省一下改变的“目标”是怎么回事是很有远见卓识的表现。如果需要提高愿景在机构中的可信度得从高层进行模型的塑造。 雇员如意识到需要改变其行为,需要提供机会给教练支持,他们审查高层的行为、态度,为的是实实在在地懂得需要他们做些什么 。高层团队的仪式、行为和习惯,特别是主要的改变倡议者是最主要的。 机构高层人员的行为为什么如此重要?心理咨询显示:情况变得模糊扑朔(改变中)时,我们会更多地依赖他人来决定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会看同事、同行、经理和领导,寻求线索,如果机构领导展现出与教练愿景相符合的行为,他人会看重这一行为,从而效仿。 同样,有着承诺的研究也说明你的言行体现出来的对愿景的承诺方式会引发三个层面上他人的相应信念和行为。 ● 如果以某种方式行事,形成与你的行为相一致的信念,支持你今后的行 为。 ● 人们做事是因为他人也这么做,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 ● 人们做他人要求他们做的事,因为他们认同整个机构或其中部分,或许只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份工作,他们的经理。 作为主要的倡议者,甚或作为过程中一个改变动因,任何偏离期望的行为会说明你的潜在的承诺不存在。 你与他人如何沟通以及沟通内容: 沟通方面已有大量研究 ( 完整版请参见 Hargie 和 Dickson,2005) 。以下是我们如何使信息更具影响力的纲要。 ● 沟通者需要看起来值得信赖 ,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没有图谋,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话可能失去什么。一个使得高度信赖的沟通者甚至可以劝说那些意见与之完全相左的人。 ● 信息需要包括人们或亲眼目睹或听说过个人的生动例子。展现一个两面的观点更具影响力,尤其当有反对意见存在时。 ● 信息应包括情感的内容,同时还有为引发必要的改变需要做的清晰乐观的细节,尤其消息是带有恐惧成分的。(如 “ 只有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业绩负责,我们公司才不至于被竞争淘汰。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变成教练风格的 ” )。 ● 如果比较舒服一点,观众接受信息的能力更强,他们可不期望强行兜售。 是否让人们参与教练计划: 在将教练计划引入机构内时特别相关的问题就是参与。一般情况下教练涉及到教练与学员之间的双方参与关系,这样一个参与性改变过程与教练的基调是一致的。你可能会感到鼓励员工参与改变过程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提升不确定性和冲突,证据显示参与给个人和机构双方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包括以下的利益: ● 为了机构成果承诺、参与及更多个人责任。 ● 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有更多的觉察,因而导致最后决策的更多承诺。 ● 我们对环境的把控和自我决策的需要得到实现。 ● 能力的培养和业绩的提升。 ● 避免扎堆思维。 你如何使参与的机会变得真实?信任是很难建立但容易毁坏的,管理宣言和实际操作之间的不和谐会减少你教练计划的成功。员工如感觉到敌意、被操控、受挫,可能从改变过程中退却,如果他们认为做出的决策不考虑他们对决策的贡献的话。非真实意义上的参与减低了人们将来参与的可能性。 基本上,如果你想让人们参与,你要让他们感觉简单,不受到威胁。 第二,确定人们有一个积极正面的参与的经验以及他们的输入是有价值的,同时将组与组之间的意见和对立情绪最小化。 你个人冒险,促进他人冒险和革新: 改变事物行事的方式需要个人冒险成分。你第一次想着手做一件事他们未曾做过的事,如,教练某人而不是告知他们你想让他们如何做, 这让人觉得奇怪。不确信将会有什么回应。你在冒险是因为你偏离了他人对你的期望,而且你正在偏离让人舒服的做法。 既然冒险是改变的一个部分,作为改变的倡议者,你可以采取下面很多步骤以促进他人冒险和革新。 ● 在想达成教练计划过程中你会遇到困难,也会犯错误,你要积极主动地把这些问题和困难公之于众。这种做法传递了一个信息,即犯错误是没问题的,同时经营了他人对即刻成功的期待。 ● 努力从个人 - 组织防御中解脱出来, 聚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有改变的任务 ---准备好挑战你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性防御机制。 ● 确信人们在尝试新的,不同的行为方式时感到安全。他们需要口头及实际的支持、合作和容忍失败。 ● 提升期望的业绩标准,提供进步监督程序,营造氛围,让人体察到优秀和个体、团体的责任。不被监督的行为会使人们习惯于做他们一直在做的,因为那样做他们会觉得安全、舒适。 (待续......)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1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创下多个中国之最
sciencepress 2017-4-12 16:52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 专项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举行。这是 迄今为止我国涉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研究中心覆盖最广的IV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了以“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二联和三联治疗方案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关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知名学术期刊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英文版)以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文版2017年第3期。 发布会现场 该项研究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翁建平 教授表示,策略研究根植中国,专为中国糖尿病患者“量身设计”,其研究结果将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探索提升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水平的临床策略提供重要的本土数据,造福更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 与会专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 昌增益 教授在会上强调:这一历时近4年、完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发表在中国本土学术期刊上,真正响应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的纲要宗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 专为中国糖尿病患者“量身设计”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约1.13亿,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但是,近2/3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的延续,单药治疗往往很难达到持续降糖的作用。 “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中国医生做出治疗选择,临床实践中很多医生往往不能及时启用联合治疗,造成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这就是‘ 临床惰性 ’。”翁教授表示,“目前,全新的糖尿病口服药物DPP-4抑制剂已经被作为2型糖尿病降糖的二线治疗药物的重要选择,而且也已被2017版的国家医保目录收入。但是一旦以“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二联治疗无法使患者血糖达标,进一步的三联口服药物治疗的策略会是如何?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正是填补了这一临床证据的空白 。” 策略研究创下多个“中国之最” 2012年8月,策略研究正式启动。该研究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山大学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牵头,默沙东中国赞助,创下了目前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多个“ 中国之最 ”: ➜ 范围最广 :全国 237 个临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 ➜ 规模最大 : 涵盖全国 25 个省、直辖市 ➜ 病例最多 : 不同地域、年龄、性别的 5535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入组 翁建平教授强调:“策略研究由全国七位专家在区域牵头,近二十位糖尿病领域专家及国际多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指导与监督以确保其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研究过程始终遵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的治疗路径,通过序贯的研究设计探索适合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案。这项时间跨度长、规模大、覆盖广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必将有助于积累中国糖尿病研究的本土数据,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临床防治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循证依据。”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主要结果 策略研究证实了以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二联用药和在此基础上及时添加常用降糖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的三联用药治疗方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数据显示,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受试者中,加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16周,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0.85% ,基线水平8.03%),血糖达标率为 44.3% ,而双药治疗未达标患者,第20周及时添加第三种国内常用的治疗药物(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利奈或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后,也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0.59% ,随机前水平7.72%),在整个策略研究期间血糖总体达标率为 62.3% ,并且耐受性良好。早期及时启动二联及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为克服“临床惰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让科研成果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昌增益教授在会上强调:“翁建平教授的科研团队选择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发表‘中国糖尿病策略研究’,真正践行了‘ In China,For China ’的理念。以策略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创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在中国本土学术期刊发表,彰显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对本土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与中国科学同行’,刊载了中国科学家大量重要的学术论文,见证了新中国科学事业奠基、创业的历史进程。未来,期待能有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在中国本土学术期刊上发表。随着未来中国学术研究领域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本土研究积累的逐渐增强,优秀研究成果在本土发表也将会蔚然成风!” 了解研究详情,请至《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官网免费下载全文: Xu, W., Mu, Y., Zhao, J., Zhu, D., Ji, Q., Zhou, Z., Yao, B., Mao, A., Engel, S. S., Zhao, B., Bi, Y., Zeng, L., Ran, X., Lu, J., Ji, L., Yang, W., Jia, W., and Weng, J. (2017).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tformin and sitagliptin based triple antihyperglycemic therapy (STRATEG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 Sci China Life Sci 60, 225–238. doi: 10.1007/s11427-016-0409-7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LS/60/3/10.1007/s11427-016-0409-7?slug=full%20text 许雯, 母义明, 赵家军, 等. 以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三联降糖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 (STRATEGY).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7, 47, doi: 10.1360/N052017-00068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V/doi/10.1360/N052017-00068?slug=full%20text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垃圾论文也是论文
csiro 2016-12-18 09:10
我常常告诉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论文才是硬通货,课程成绩没有多大意义。可以选择性地花时间。 发表论文的策略是什么?目前多以数量取胜,而 真正的高手应该是以质量取胜。多年前,刘昌明先生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毛主席的军事战略。我觉得用在科研上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还想说,垃圾论文也是论文。对于新手,发一两篇学术价值不高的所谓垃圾论文,练练手,也未尝不可。所以,我建议的策略是, 1 )能发高水平的论文,就不要凑数发很多低的; 2 )发不出来高水平的,就发低的,即使垃圾论文也比没有强。 但是,由于各种评审、毕业、奖金等因素的干扰,很多人把比较好的结果,贱卖了(发低了)。我自己也干过这个事,现在想来后悔。
个人分类: 交流篇|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安全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热度 1 luowenjun1966 2016-11-20 21:09
信息安全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罗文俊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在信息安全的本质中,我们说信息安全不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是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的斗争。根据这个思路,本文给出信息安全的宏观策略与信息安全的宏观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策略建议 (一)、限制信息安全攻击技术的传播 当我与同事第一次讲述我的这个观点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反对,理由很简单:这会阻碍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并且减少同行的饭钱。 我们说信息安全攻击技术就相当军队里面的导弹、各种攻击枪械,最厉害的攻击武器就是原子弹、核武器,难道说控制军队武器的传播,就会阻碍武器的发展吗?难道为了兵工厂的利润,就能放开武器的买卖吗?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现实中的武器,哪怕是最简单的刀具、棍棒等都是需要成本的,一般地,攻击性越强,价格越高;但是,信息世界的攻击武器确不需要成本,这是非常可怕的,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拥有网络攻击武器成为黑客,并且这些攻击武器是无差别的。 还有一个理由是:信息安全事件的后果没有现实社会严重、直接。在现实世界,社会高举反恐大旗,因为恐怖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直接的威胁;其实,信息安全也会给带来同样的后果, 2016 年 9 月 7 日,一位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被骗光学费死亡。调查结果显示,黑客的采用的技术并不是最新的技术。 (二)、保持对信息安全技术研究的投入 (三)、保持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网军战士(红客) 二、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 (一)、不要妄想有一劳永逸的方案消灭信息网络中的一切安全隐患 由于信息安全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只要敌对势力存在信息安全会就会存在。 (二)、红客会越来越多 由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所以,看得见的从事信息安全的人会越来越多。网军、安全公司、网监。 (三)、黑客会越来越少。 黑客与恐怖分子一样,会遭到社会的围攻,如果能够限制黑客工具在网络上的自由传播,减少黑客获取免费工具的机会,增加黑客学习的成本,那么明面上的黑客将会减少。 不过黑客减少速度会因为信息安全兵工厂商人而变慢,从信息安全公司的商业利益出发,黑客的威胁越大、他们的利益就会越大。 很多时候,信息安全公司做科普是在推销他们的信息安全武器、培养黑客群体。 (四)、技术会越来越先进 由于研究者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技术会越来越复杂,越来先进,各种与信息技术都会加入到信息安全技术中。但是,否会出现核武器的安全工具确不能简单的推断。 (五)、乐观的未来 所谓邪不胜正,正义终将取得胜利,信息安全生态将达到一个平衡。
16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傻根的DNA
热度 1 smallland 2016-8-18 11:00
地球上的物质不计其数,有这么一个物种,被自己定义为 Homo sapiens 。这个物种的雄性中存在着广泛不同的生殖策略,有的一心一意,有的朝秦暮楚;这个物种的雌性中也存在着广泛不同的生殖策略,有的一心一意,有的朝秦暮楚。有的倾向于找一个超级 beau ,有的却固定一个老实忠厚的傻根,同时隐蔽地寻求 beaux 。从生物学角度看,都是个体的问题,都是策略的问题。即使有些个体用这个物种发明的道德谴责之,谴责者自己或许也做着同样的事情,就像那些批判老毕的个体。 这后一种策略,经常受到雄性的一致谴责。于是,一旦事发,就像苍蝇发现了臭鸡蛋,顿时嗡嗡叫,叫骂的叫骂(叫骂着或许在另外的场合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别人叫骂),出主意的出主意(出主意者或许在另外的场合因为同样的原因接受过别人的建议)。这主意之一,就是强烈敦促傻根去做 DNA 检测。 古代用血液测试,那是很不科学的。现在的亲子鉴定,如果没有作弊,应该是很可靠的,一旦有了负面结果,就可以求助于法律。因为,这个物种也是生物,也有自己的生物法则(如果这个物种被称为 H ,那么这个法则就被融入其“ H 性”);这个物种积累的智慧,就经常让自己的生殖策略曝光,就产生了许多离奇的故事,比如,美国哪个州的雄性鉴定了三个孩子,都不是自己的,等等。 这个问题,不存在跨地域跨文化的理解差异;而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追究,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DNA 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虽没超越物理和化学法则,似乎已经不是生物学问题了。
44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渡过人生的三道坎?
热度 4 jiangjiping 2015-8-5 00:43
如何渡过人生的三道坎? 蒋继平 2015 年 8 月 4 日 一个正常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明显的时期, 1 。 青少年时期, 2 。 中年期, 3 。 老年期。这三个时期都有一道坎, 因而, 人生一共有三道坎。 首先来说青少年时期的坎。 这是人生面对的第一道坎。 虽然每个人的个性特征, 兴趣爱好,志向抱负,智商情商, 和家庭背景不一样, 但是, 总的来说,年青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 就是激情奔放,缺乏经验, 求知好奇,争强好胜,怀着理想, 精力旺盛。 这些特性有其优点, 也有其弱点。 假如掌握控制的适当,就是优势; 但是, 如果掌握利用的不恰当, 就成为一道坎。 这是因为激情是做事的动力, 但是, 如果激情过分, 丧失理智, 就是鲁莽的表现。 由于缺乏经验,遇到复杂的环境, 很难作出正确的应对 。 一些年轻人犯错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就是因为缺乏经验, 在险恶的环境下被坏人导入歧途。 因而, 要顺利渡过人生的第一道坎, 首先要学会理智。 理智能够使人始终保持冷静,克服由于过渡激情导致的鲁莽行为, 不会作出极端冲动的事来。 人们在极端冲动的情况下很可能作出遗憾终生的错事。比如说, 争强好胜是使人进步的动力, 可是,如果为了一点小事, 就争得你死我活, 甚至作出伤害对方的事来, 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鉴于此, 我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学会理智待人处世。 这是青少年时期渡过人生第一道坎的必要课程, 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人到中年, 面临人生的第二道坎。 这个人生的第二坎可以称为“中年危机”。 这是因为人到中年, 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 肩上有两副重担。许多人在这双重压力下感觉很苦很累, 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们整天为了“五子登科”而费尽心血。 这个现代的“五子登科”的内容是: 1 。 房子, 2 。 车子, 3 。 票子, 4 。 位子, 5 。 孩子 。 为了这“五子”, 他们几乎废寝忘食, 拼命劳作。 因为他们上有老, 下有小, 要尽孝道,要展示父母的爱,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使命。 因而,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能正确地平衡这样的压力, 就会明显地感到生存的危机。 他们有的虽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但是, 很可能以失去健康或者亲情为代价。 所以,要顺利地渡过第二道人生的坎, 必须学会综合平衡的能力, 要合理地利用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认清人生最重要的因素, 列出人生各个阶段的重点, 量力而行, 莫走极端。 人生的第三道坎是“老人孤独症”。 进入老年期,人生面临的就是孤独感。 这种孤独感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 退休在家, 与同事, 上下级失去了正常的相处关系。 2 。 家中的老人很可能已经离世。 3 。 孩子们很可能已经在外面独立生活。 4 。 有的甚至失去了配偶。 现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社会上的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正快速上升。 这些空巢老人过着非常孤单的生活。 他们有的因此而得了忧郁症。 要顺利地渡过这个人生的第三道坎, 必须学会自我调节的本领。 要做到合理的自我调节, 首先要学会放得下, 这点对于曾经比较成功的人士, 更显得重要。 其次要学会利用公共资源的技能, 利用公共媒体, 获得需要的信息, 获得展示自己价值观的场所和机会, 与社会大众分享自己的经验, 知识和看法。 还要尽力学会照顾好自己的本领, 进行有益的健身运动, 学会养生的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而言之, 人生的第一道坎是年少轻狂, 鲁莽冲动。渡过这个坎的有效措施是理智冷静, 避免走极端。人生的第二道坎是中年危机。 克服这个危机的有效方略是: 综合平衡, 分别轻重, 量力而行。第三道坎是老年孤独症。 跨过这道坎的智慧是自我调节, 知足乐观,分享人生, 休闲养生。 假如你能做到这些, 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是顺利美好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25 次阅读|7 个评论
“保险”与“冒险”的策略
liudazhe 2015-6-10 08:24
其实博弈之策略有“保险”与“冒险”之分,且有“最保险”与“最冒险”之情况。最保险的策略,安全性肯定高,但若安全性预测的问题没出现,某些付出就浪费了。所以非突发情况下,此种策略,代价较高。而最冒险的策略,则是最可能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策略,但不安全,一旦出现了安全性问题就会得不偿失。 根据情况进行“保险”与“冒险”策略 之组合使用,应更好一些!
个人分类: 策略学|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脉掌控术(瞬間讓對方臣服的心理秒殺策略)
lcj2212916 2014-11-7 00:14
【內容簡介】: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人,就要懂人性。只有掌握廠他人心理運行的軌跡,才能輕鬆走進他人內心。打造自己的入脈關係網。黃薇編著的《人脈掌控術:瞬間讓對方臣服的心理秒殺策略》旨在為大家揭示人性的奧秘,告訴大家如何洞察他人、打開他人心扉、贏得他人青睞,並在與他人交往時,於無形中收穫人心,瞬間獲得優勢,從而在生存的戰場上如龜得水、游刃有餘。書中理論聯繫實際,以事例為佐證,並配以簡單、風趣的圖解,將晦澀高深的心理學理論和策略深入淺出地展示出來,融實戰性、技巧性、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為一體,教你快速掌控人脈的奧秘。在今後的日子裡,《人脈掌控術:瞬間讓對方臣服的心理秒殺策略》可以幫助飽受不善於為人處世之苦的人,在各種人生場景中如魚得水、移步生蓮。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7781651
1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整体出发,考虑处理复杂问题的 关键策略—可拓学通俗介绍(191)
anley 2014-10-26 05:31
从整体出发,考虑处理复杂问题的 关键策略 — 可拓学通俗介绍(191 ) 对一个整体或矛盾系统问题来说, 如果把它分解为组成部分去处理矛盾问题,常因为传导作用,产生新的矛盾问题。为此,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孔明的“隆中对”,东北辽沈战役的攻打锦州,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都是以“四两拨千斤”的关键策略处理整体的矛盾问题或矛盾问题系统。 可拓学探索了“关键策略的生成方法”,从整体出发,利用可拓域及其运算,相关网及传导变换,以形式化模型寻求生成关键策略的方法。 ——摘自《创意的革命》(科学出版社,2010) 可拓学主页: http://web.gdut.edu.cn/~extenics/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蚁墙 – 蛛蜂新物种用蚂蚁保护后代
热度 7 zhuchaodong 2014-7-1 18:25
中国蚁墙 – 蛛蜂新物种用蚂蚁保护她的后代 2014 年 7 月 2 日下午 2 点(EST)发布新闻稿 媒体相关报导: 1、Google中搜索拉丁文: Deuteragenia ossarium. 2、点击【 链接 】直接获得结果。 Nature亮点 NATURE | RESEARCH HIGHLIGHTS Print Email Share/bookmark ZOOLOGY Wasps build charnel houses 09 July 2014 Article tools Zoology A newly described species of wasp protects its nest with the corpses of dead ants. Michael Staab of 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 in Germany and his colleagues placed artificial nests for solitary wasps in the Zhejiang region of China. Of the 829 nests they later collected, 73 had an outer chamber filled with dead ants, as well as several inner chambers containing a paralysed spider for each wasp larva to feed on. This new species ( Deuteragenia ossarium sp. nov.) seemed less vulnerable to parasites than wasps using similar but ant-less nests. The authors suggest this 'bone-house wasp' uses the ants as a nest-protection strategy. PLoS ONE 9 , e101592 ( 2014 ) 最近, Freiburg 大学、 Berlin 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中国东南部森林中发现了一个蛛蜂新种及其独特的筑巢行为。“蚁墙蜂”用蚂蚁尸体封住巢穴的入口来保护她的后代。这样的独特行为,在整个动物界种还是首次发现。 这项研究和团队得到德国 DFG 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www.bef-china.de )。该团队在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森林种发现并描述了一个蛛蜂新种及其有趣的筑巢行为。这个新种, Deuteragenia ossarium ,用蚂蚁尸体来填充一个小室,从而封住巢穴来保护她的后代。每个蛛蜂母亲一般都在巢穴种构建几个小室来孵育后代。每个小室中都有一只被麻痹的蜘蛛作为小蛛蜂幼体的食物。新发现的“蚁墙蜂”也不例外。但和其它已知蛛蜂物种不同的是,她最后的小室不是空置,而是填满了蚂蚁的尸体。 科学家们把这一新奇的发现发表在最近的一期 PLoS ONE 上。 Freiburg 大学的 Michael Staab 博士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蚁墙可以非常有效地保护该种蛛蜂的巢穴。和同样群落中的其它蜂相比,“蚁墙蜂”的后代很少受到天敌的攻击。这样独特的蚁墙极有可能散发出和活蚂蚁一样的气味来驱离天敌。准确的防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Michael Staab 博士( Universität Freiburg ),michael.staab@nature.uni-freiburg.de “我们的发现表明动物界演化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而奇妙的巢穴防御策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填满了蚂蚁尸体的小室的时候,我想起了中国古老的长城。如同长城一样保护了中华帝国一样,蚁墙也保护了这个新描述的物种的后代避免了天敌的攻击。” Alexandra-Maria Klein 博士、教授( UniversitätFreiburg ),alexandra.klein@nature.uni-freiburg.de “作为一个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物种是一个最兴奋的经历。这个物种最令人激动人心的是她非常不同寻常的筑巢行为。这样的发现马上就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回答这样的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中是如此重要。” Michael Ohl 博士( Museum fürNaturkunde Berlin ),Michael.Ohl@mfn-berlin.de “全球蜂类、蜜蜂类、蚂蚁物种多样性非常巨大,也充满了惊喜。但是这个特殊的蛛蜂物种演化得太异乎寻常了。在成千上万种筑巢的蜂类物种种,目前还没有其它物种有这样的护巢策略。” 朱朝东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zhucd@ioz.ac.cn “我们在中国各地设置了人工巢管来研究蜜蜂土著物种多样性和传粉功能。一些科学家已经注意到非蜜蜂类群在人工巢管种筑巢。但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蚁墙。 Michael 在野外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了这个令人兴奋的蛛蜂物种。她能够杀死并收集土著蚂蚁来保护她的巢穴和后代,避免寄生蜂和捕食者。因此,这个系统应该包含了蛛蜂、蜘蛛、蚂蚁、胡蜂和寄生蜂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论文出处: Staab, M., Ohl, M., Zhu, C.D., Klein, A.M. 2014. A unique nest-protection strategy in a new speciesof spider wasp. PLOS ONE. doi: 10.1371/journal.pone.0101592. 可以通过下列链接下载研究论文 http://dx.plos.org/10.1371/journal.pone.0101592 . 图片资料: 图 1: 蛛蜂新种 Deuteragenia ossarium 独特的护巢策略 (拍摄者: MertenEhmig ) 图 2 :一只在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蚁墙蜂”雌性成虫 (拍摄者: Merle Noack ) 图片 3 :新种目前仅见于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森林 ( 拍摄者: Michael Staab) 后续信息,发表后一并分享链接: 1. www.livescience.com: Newfound Wasp Literally Has Skeletons in Its Closet By Megan Gannon, News Editor | July 02, 2014 02:58pm ET 2. www.upi.com: Spider wasps line their nests with dead ants The debilitating sting of a spider wasp feels like dropping a running hair dryer into your bubble bath. By Brooks Hays | July 2, 2014 at 4:09 PM 3. www.reuters.com/: Stinging rebuke: 'bone-house wasp' builds nest with ant corpses BY WILL DUNHAM WASHINGTON Wed Jul 2, 2014 2:05pm EDT 4. http://phenomena.nationalgeographic.com/: Newly Discovered Wasp Plugs Nest With Cork of Ant Corpses by Ed Yong 5. http://www.wired.com/: The Spider-Eating Bone-House Wasp BY GWEN PEARSON 07.02.14 | 2:28 PM | PERMALINK 6. http://www.sciencedaily.com/: New species of spider wasp may use chemical signals from dead ants to protect nest Date: July 2, 2014 7. http://www.slate.com/: The Wasps of Your Nightmares By Jane Hu , JULY 2 2014 2:00 PM 8. http://www.hngn.com/: 'Bone-House' Wasp Uses Dead Ants To Protect Its Nest By Rebekah Marcarelli r.marcarelli@hngn.com | Jul 02, 2014 03:53 PM EDT 9.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u/: A Newly Discovered Species Of Wasp Uses The Corpses Of Ants To Protect Its Nest CHRIS PASH TODAY AT 4:00 AM
877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现状与策略”入选“2014新媒体蓝皮书“
wzjeditor 2014-6-26 10:17
文章来源:刘君, 吴卓晶.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现状与策略. 2014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P258-27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 人民网转载地址: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710/c14677-25266028.html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机构和网民共建知识库的发展现状以及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的现状,预测了知识库和社会化媒体融合的趋势,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尤其提出“社会化知识库”的概念 , 并认为 “ 社会化知识库 ” 的权威性,首先来自其提取信息和用户使用过程痕迹的保留、可查询。其次才是信息的准确和公正。建议知识库和社会化媒体开始就融合一体 , 使知识库长着走到百姓门口的腿 ” ,社会化网络平台长着接通历史记忆的 “ 大脑 ” 。 目前,一些科研单位、出版集团、地方政府甚至企业都在建设各自的机构知识库。一些机构知识库和不少web1.0网站、电商和web1.0手机客户端都在尝试社会化改造,同时,社会化平台又在利用网民共建的优势,尝试建设自己的知识库。但是,社交化平台知识库建设与机构知识库和web1.0媒体网站的社会化这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几乎是并列进行的,没太多交集,而且几乎都不成功。如果在设计阶段,最起码在建设过程中,让二者产生交集,就能事半功倍。 1 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出版技术的完善,开放存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形成了3个分支,即开放存取期刊、学科知识库和机构知识库。机构知识库发展最为迅速 。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简称IR)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收集、整理和保存一个机构或多个机构所生产的知识产品,形成一个数字形式的学术数据库,允许机构及机构外的成员通过互联网免费或授权获取使用 。 机构知识库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及其结果作为公共资源发布和最大限度地支持开放获取。通过更开放的许可协议和科学社群规范允许对已有的工作进行创造性的重用和修改;使所有信息供人类、机器阅读;提供开放API,提供基于科学文献的附加服务甚至多层级更强大的服务。就实践现实看,其开放落后于其提倡的理念,落后于靠全体网民边写边修改的维基百科,更落后于开放转载、收录、评论信息同时,开放朋友关系圈、位置信息的社会化平台。机构知识库面临刚建成或尚未建成,即落伍的境地。 1.1 国外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与趋势 全球机构库统计网站开放获取知识库名录 (The Directory of OpenAccess Repositories,简称OpenDOAR),提供对机构库的国家/地区分布、类型分布、内容分布以及使用软件情况进行详细的组合统计分析 , 并可以各种图表方式予以展示 。 图4 2006-2014年世界知识库的动态增长趋势 截至2014年4月2日,世界范围内在该网站注册的知识库总数为2616个,其中机构知识库为2212个 ,占84.56%(见表4) ,与2009年何琳 统计的结果895个相比,在5年的时间里增长1317个。 表4 OpenDOAR中机构知识库的国家分布情况 5,6 数据采集自2008年04月01 数据采集自2014年04月02 排名 国家 机构知识库数量 占总数百分比/% 排名 国家 机构知识库数量 占总数百分比/% 1 美国 206 23.02 1 美国 441 19.94 2 德国 113 12.63 2 英国 221 9.99 3 英国 89 9.94 3 德国 169 7.64 4 日本 68 7.60 4 西班牙 111 5.02 5 澳大利亚 52 5.81 5 法国 85 3.84 6 荷兰 42 4.69 6 波兰 85 3.84 7 加拿大 32 3.58 7 巴西 83 3.75 8 意大利 31 3.46 8 意大利 75 3.39 其它44国 262 29.27 其它81国 942 42.59 合计 895 100 合计 2212 100 从表4可见,OpenDOAR中注册的机构知识库从2008年遍及52个国家增加到2014年遍及89个国家;登记的机构知识库数量以美国最多,从2008年的206个增加至441个,而占全球机构知识库总量却由23%降至20%。欧洲的机构知识库总数达1211家,约占OpenDOAR机构知识库总数的55%,其中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波兰和意大利排名均在前8位。 1.2 中国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着手建设或正在建设本单位机构知识库。国内已建成的有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国家科学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下属的60多家研究所, 还有台湾机构典藏等机构知识库 。 截至2014年4月2日,在OpenDOAR登记的中国机构库有39家,排名为第15位,与欧美等国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科学院占有27家(见表5)。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机构知识库数量虽然不少,但因OpenDOAR登记的数量较少,供开放获取的机构知识库数量不多。 表5 OpenDOAR中登记的中国机构知识库列表 中科院知识库自2007年开始着手建设。建设完毕后,中科院的100多个研究所将在知识库中分享其科研成果,并供全民免费阅读、下载和利用。中科院知识库专业而权威,但是对普通民众来说,要找到这个知识库,需要知道这个知识库的名字,并搜索才能找到。虽然是开放的机构知识库,由于彼此独立并增加了搜索的门槛,大大降低了科学普及效率,所以仍然处于半开放甚至封闭的状态。 观察2006年至今中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状况可见,机构知识库数量自2012年开始迅速增加,之后一直处于平稳的增长趋势,见图5。 图5 2006-2014年中国知识库的动态增长趋势 1.3 机构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的现状与趋势 纵观国内外的机构知识库网站,发现仅有部分网站具有RSS订阅或者简单的review或comments等评论内容,有的在机构知识库网站首页建有可参与讨论的社区(communities),提供浏览数量的报告等。而其中评论内容为零甚至根本没有评论版块的并不少见,比不了维基百科,更不能与Facebook、LinkedIn、Twitter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相比了。 2013 年冯英华等 调查了常州、苏州和无锡三市7所高校教师使用过Web2.0技术工具的教师认为其具备的优势包括:互动性比例最高,为94.64%;其次为即时性,比例为92.21%;个性化比例为87.83%,人性化为82.02%,多样化为78.60%,易用性为71.85%,专业化为66.96%,智能化为62.11%,开放性为41.57%。很多学者开始积极研究机构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的融合情况,但是目前还未见真正采用了web2.0技术的机构知识库。 在机构知识库社会化脚步迟缓的同时,社会化网络平台(媒体)却在进行数据库的建设,网上选车、选房、选数码产品等网购已经普遍。近几年,社会化网络平台(媒体)热炒大数据,企图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王国;大的网络平台(媒体),则布局自己的云计算,来对接自己的社会化网络。 1.4 机 构知识库存在问题 1) 缺少出版+大数据+新媒体的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产品经理人才 知识库和网络平台(媒体),分别有互动性(交互性)和数据库(大数据)的诉求。双方据于不同概念的背后,是双方对彼此理念理解的不到位。做知识库的多是出版和图书馆领域专家,他们对社会化的理解停留在web1.0概念,如互动性方面,不少人是从来不用微博和微信的,对云计算和大数据也停留在了解层面。同样,搞社会化网络平台(媒体)的人士,多是学习和从事通信、计算机、新媒体领域的专家,他们几乎没听说过“开放存取”,对知识库的理解,也多是停留在数据的检索和比较,就是谈到大数据,也往往是实用主义的。机构知识库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国内外机构知识库构建的瓶颈。 2) 机构知识库团队成员拓展学习意识淡薄 从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现状来看,知识库和社会化网络平台(媒体)基本走着极少交叉,甚至是互不交叉的两条路,机构知识库融入基因更先进的社会化媒体的意识淡薄。团队成员不愿意接受新思潮、新工具,导致团队进入社会化媒体的整体意识淡薄,从而决定了机构知识库固守着原来的盈利模式、流程。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机构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专家学者对机构知识库认知不足 机构知识库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员工逐条上传信息资源,工作量大,并常常遇到机构内专家学者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致使知识库内容完善和更新缓慢,缺乏对用户的吸引力。当员工只关注提供内容时,却无法顾忌机构知识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用户。服务落后,更加削弱了用户使用的热情,导致恶性循环。 4) 缺少研发盈利模式的产品经理人才 机构知识库多是得到政府的资助构建,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的产品经理,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使机构知识库举步维艰。按照互联网思维,基础服务不能向用户收费,但可以向广告商等第三方公司收费。拓展知识库的功能、连接多个独立的知识库、进行网站改版等等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没有盈利,仅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支持,很难进入良性循环。 2 网民共建知识库发展现状与趋势 Wiki 中文译为“维客”或“维基”,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书写和维护,每个人都可以修改网页中的内容或者回复修改前页面,最成功的是维基百科。而在中文网络中,百度百科成长非常迅速 。 Facebook 、微博等社会化平台,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大量网民开始在其内部进行检索资料,使其初步具备知识库的功能,它们和维基百科内部的信息贡献者,都不乏机构的身影,但机构拥有的权利与普通网民没本质区别,所有也统称网民共建。 2.1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是由设在旧金山的非营利的基金会(维基媒体)经营,其管理者和编辑群体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组成。基金会执行官贾德纳说,维基百科创设的宗旨,就是集合大家的知识和智慧,创造一个无所不包的知识库 。身处世界各地的网民自发贡献内容,在短短数年间造就了规模超越《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arta(微软的电子百科)的网络百科全书,并成为大量读者查找资料的有效来源 13 。 维基百科在多个方面堪称Web2.0时代的楷模,在用户自组织管理、用户激励、词条编辑功能、审核机制、版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出色 13 。维基百科最高明之处就是推出了特色内容版块,展示文章、图片和其他内容,这些都是参与者协作努力完成。所有的特色内容都是在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下评选出来作为典范和终极目标。特色内容都在正文页面的右上角用一个铜质小星( )来表示,并提供到维基百科所有特色内容的链接,而且每一类型的内容都会用一个实例做展示。所展示的内容会一直保持随机更新 。 维基百科具有开放、平等、自由、免费、普及、即时发表和挑战权威等重要特征,不仅使它受到全球用户的肯定和喜爱,而且彻底改变了传统百科全书创作生产的运作模式和传播方式。本着共建、共享、共知的基本理念,维基百科充分调动了世界上广大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网上百科全书。 当然,问题总是无处不在。自2007年以来,英文维基的活跃编辑已经下降了三分之一,而这个趋势还完全没有扭转的势头 。维基百科努力让人们能在移动设备上更简易地编辑文章,以紧跟个人电脑时代过后的潮流转变。来自纽约城市大学新闻系的杰夫·贾维斯也质疑,当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或谷歌眼镜等可穿戴式设备传播时,维基百科又将如何应对? 。 2.2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测试版于2006年4月20日上线,正式版在2008年4月21日发布,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 , 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的用户包括百科之星1名(常是创建词条最多的人当选)、186位百度百科蝌蚪团成员、8047位百度百科知识先锋和201位百度百科编修院成员 。目前,编修院和都察院逐步合并为蝌蚪团,编修和督察今后将成为蝌蚪团的两大功能方向,而不再单独称为百科团队 。 图6 百度百科蝌蚪团组建动态 百度百科充分借鉴了维基百科的成功经验,凭助百度巨大的用户数量,并采取了适合中国情的运营机制、审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13 。 2.3 其他网民共建知识库 Wiki 在知识协作方面的便利性,很多著名企业也开始采用wiki技术创建企业知识库,雅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都有利用wiki进行项目协作、知识传播的成功例子,亚马逊在线商城也利用wiki共享购物者的经验 13 。 谷歌于2007年就准备推出一项名为“Knol”的新服务。旨在创建一个全新的用户生成网络知识库 。但是,直到今天,谷歌也没有把这些新服务搞起来。但是谷歌图书馆旨在搜罗全球现有知识,并无偿让全球人阅读、观看,在征得版权人同意,或付版权费前提下,也可看成间接网民共建。Google scholar平台,可看成是针对学者的间接网民共建知识库。与此类似的是中国的百度文库。 相比而言,国外的数据库,如Science和PLoSONE所属的出版集团,除具有独立网站外,还把科技文章通过社会化媒体如Facebook、Twitter等发布出去,实现了科技成果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PLoS ONE实行文章的发表后评审,充分利用读者的智慧和评价,形成时间轴和空间轴的无限延伸,从而形成学术科研评价的知识库。 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综合性数据库集成了期刊杂志、硕博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建立了包括行业知识服务、评价中心、学术成果库、学者圈等多位一体的服务,鼓励个人用户提交自己或老师的作品,已初步具备web2.0知识库功能。其它还有知乎、果壳等。 2.4 网民共建知识库存在问题 1) 缺少权威的专家库 虽然由用户提交或编辑的内容构建知识库,在融入社会化媒体与互联网互动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权威论证层面为其薄弱环节,往往无法保证信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维基百科为例,由于它的高度开放性、权威缺失性所造成的无序状态,对于严肃的学术研究来说,维基百科往往不能够提供权威的有说服力的证据,这给用户引用文献造成不便 。 2) 编辑主导,用户仍然处于劣势 在网民共建的知识库中,经常出现审核无法通过的情况,编辑仍然掌握着生杀大权。一方面,编辑的主导,有利于知识库的管理和一定程度上控制贡献内容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禁止用户账号,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贡献者的积极性和热情。 即使在微博这样的社会化平台,网民也会受到各种委屈。但共建知识库网民对原创信息、朋友关系,乃至自己的位置信息、消费信息仍持久热情的自愿贡献。 3) 版权纠纷限制了其快速壮大 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建立自己网上图书馆的过程中,受到不少知名作家的版权诉讼。虽然谷歌和百度打着传播知识,方便所有人类的旗号,但是,作为上市知名公司,其间接盈利的客观现实,让大家对它们的公益性提出质疑。在博弈中,这些网站购买了不少版权,也删除了不少盗版。对有价值信息的删除和购买版权的高昂费用,都是限制其快速壮大的障碍。不过,这改变不了网民共建知识库快速成长的现实,其成长速度大大高于机构知识库。 3 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的策略 知识库(包括机构知识库和网民共建知识库等)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的最佳策略就是在开始建设阶段就形成社会化知识库 。 3.1 “社会化知识库”的定义 “ 社会化知识库 ”,也可称为智能化知识库,结合传统知识库的权威性与社会化媒体的社交功能,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章、新闻等信息单元作为核心,集成后期补充的信息、被使用的反馈信息如读者点评等。用户通过社会化网络、检索系统、推荐列表等方法N次调用或补充知识库资源,也就是说,知识库是一个动态库,在使用的同时,自动更新和补充。 “社会化知识库”包含信息单元、信息链、关系链、时间轴、位置服务、产业链,共六个关键词。其中,信息单元,是包含产业链之外其它五个关键词功能的单元,是“社会化知识库”的基因。每个信息单元生成一个新链接地址,按地域、类别、阿拉伯字母等交叉分类进入知识库。新链接和旧链接,均是社会化交互平台的构成部分,并互相穿插、彼此链接。在链接不变情况下,知识库内容能自动更新和修正。一个个信息单元在数据链、关系链、位置链中环环相扣,时间轴、位置信息则贯穿其中。用户主要从知识库检索、社会化交互平台推荐(按用户习惯和当下的需求自动推荐)和列表等渠道使用这些服务。按用户输入的多样化需求,“社会化知识库”自动生成多样化服务。 3.2 “社会化知识库”的特点 1) 权威性 “社会化知识库”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信息来源提取和调用信息路径的保留和公开,保证信息整个流程的透明。进入社会化知识库的信息分为多个级别,经过编辑评审、同行专家评审、以及权威人士终审的为第一级权威信息等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每个用户都可以看到该信息源、使用情况、使用者背景以及使用者给予的评分,从而形成该条信息的完整评价体系,让用户自己判断信息的价值和权威程度。 2) 兼容性 兼容性指社会化知识库能兼容现有的知识库、开放平台、文库,并无障碍引进合作共建单位。该系统囊括最新统计结果和分析软件,自动对信息单元及其它形式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形成报表,在网页展示给用户。该系统与现有各大知识库最大限度的争取无缝相连,并对接世界级“云”和所有(终)“端”;该系统的社会化网络部分,吸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最新应用,在用户调用、推送、评点、转载信息,完善信息链时,便于用户建立关系链、时间轴、位置链、产业链。 3) 交互性 用户通过知识库和社会化交互平台中的信息链、关系链、位置链,实现信息单元与信息单元、人与信息单元、人与人、线上信息与线下实物的N 次交互,并在交互中丰富既有的或产生新的信息单元、信息链、关系链和位置链。在设计时,能纳入原有链条的,尽量纳入原有链条,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不断完善和信息链条的不断裂。 4) 开放性 一方面是指信息单元能不断补充到最新信息。另一方面系统能大量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发盈利产品,让第三方机构在该系统中盈利。社会化知识库提供信息的免费开放,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 5) 易升级 社会化知识库采用HTML5、IPv6等先进技术支撑,保证系统具有足够高的技术天花板,保证知识库、社会化媒体的所有功能,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从技术先进性上保证系统寿命。 6) 盈利模式简单 社会化知识库采用多数信息免费,具有版权的部分稀缺信息单元收费的盈利模式。一般用户需要输入帐号付款,长期用户可采取包月、包年等付费模式。 4 “社会化知识库”的发展建议 4.1 寻找通信技术+图书馆学+网络传播复合实践经验的研究型产品经理 知识库和社会化平台是两个行业、两种思维,建成的几乎完全不同基因的两个产品。从一个上嫁接另一个,很容易出现基因排斥。如果是拥有知识库和社会化双重实践经验,拥有理工和人文双重背景和思维的产品经理,从一开始就主导一个社会化、知识库完美融合的产品,就不会有基因排斥,拥有这样顶层设计的产品,易于吸纳、改造其它知识库,对接其它社交平台。 4.2 开始建设就奠定互联网、物联网基因 强调知识库与社会化均衡发展,是指用时、用工、用钱上均衡,但在基因上,要去报刊、广电、通信,乃至第一代互联网基因,而奠定第二代、第三代互联网基因和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乃至智能可穿戴设备基因。使用HTML5、IPV6等最新技术,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部分功能。加入世界级云联盟。不仅开始就具备较高的技术天花板,而且,要不断升级各种相关应用。 4.3 诱导用户而不是教育用户 机构知识库一直在教育用户,如何上传自己的文章。在网民共建社会化知识库上,自愿上传自己的信息、关系、位置和时间,乐此不疲。诱惑用户的是词条能被大家方便的下载、修改、点评;词条被点“赞”、成为大V、被帅哥或美女关注、与同行专家结下稳定的线上关系等等。这些诱惑,是Web2.0互联网基因带来的。免费,招来大批边使用边贡献信息、关系和位置、时间的用户,方便让用户在消费知识库时,获得名声、专家圈、男女朋友、就近找商家,乃至在线购物、游戏等诸多增殖服务。 4.4 开放+共赢:推广零费用 向第三方开放,开发新产品,形成产业链 1) 鼓励专业机构、专家,入住“社会化知识库”,实现多方共赢。 为权威机构和学者专家提供多样的免费专业服务。在服务中,产生更多的信息、关系和位置信息。“社会化知识库”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单元、信息链、关系链和位置链,这是一个产品开发、运营和合作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第三方可以开发诸多产品。 2) 免费服务,开放存取共享 免费按需查找信息、关系、位置,而从广告、培训、数据分析报告,或其它延伸服务中盈利。登录用户分组中,有政府、企业、媒体、记者、专家、投资人、产品经理、程序员、美编等等,并开设第三方开发交流论坛,方便第三方开发。在“社会化知识库”能调动多份资源、多方能力,在“社会化知识库”在线合作开发,并应用于该系统。 3) 合作学术机构的信息管理、信息增值 合作的科研管理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图书馆、研究团体、信息中心、个人作者,上传信息自动分类,自动形成信息单元、信息链,乃至关系链和位置链。使其原有信息,在进入“社会化知识库”时,产生第一次增值。更在合作中获得分成受益的恒定增值,并在N次合作和交流中产生N次增值,甚至可以成为合作单位转型升级的一次机会。 4) 成为学术交流、产业合作和一站式服务的平台 (1)“社会化知识库”可以在线开学术交流会和产品发布会,主办方可在线邀请政府代表、记者、专家、企业,在仿真的会议大厅召开各种会议,方便快捷低廉。 (2)“社会化知识库”,是一个浓缩的世界,包括社会活动所需的人、信息单元、信息链、关系链、位置链,是一个诸多讨论、活动同时进行的平台。鼓励其它机构和个人,在这个平台找人、找信息、找能力、找机会。 (3)用户在线浏览、写作时,“社会化知识库”提供给用户的相关信息推荐、查询可以一站式完成。让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信息捆绑时间轴和位置信息,保证信息的全面和准确,并提供在线确定位置和现场位置查找的一站式服务。 4.5 加强“社会化知识库”的“关系”建立 早期的知识库都是倾向于信息的收录、整合和加工。随着社交化平台的日渐强势,关系圈、位置信息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像微信一样建立个人关系圈。“目前,一个人的手机通讯录、邮箱通讯录、QQ好友、微信好友,以及微博和阿里妈妈等互相关注的好友,是一个庞大的个人资源,把愿意共享的个人资源拿出来,就能自动形成一个庞大的关系库” 。更重要的,自己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这个关系库。而且,点击其中的任何一个关系的名字,他的相关信息也能瞬间呈现。 2) 收录信息与发布机构、受众之间的关系。发布机构、发布媒体、发布语境,是发布时就能呈现的关系。而效果调查、接收受众情况,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关系收集时段。重大信息的效果调查,还包含专家(或软件)文本关系分析——情感、态度、特定语气、色彩背后的潜在关系。 3) 收录信息所涉及人名、地名等关键词的实际地理位置:在关键词和整体信息收录中,关键词所涉及事件、人物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事件、人物的位置往往是许多点构成的圈子。 4) 收录关键词的实际地理位置周边的位置:借助合作单位的地图资源,把该信息实际地理位置的周边情况,收录到知识库。既方便用户按信息寻找该地理位置,也方便周边用户使用这个信息,支持线下实际活动。 5) 随着4G、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实地实时视频将取代影视等虚拟视频,成为主流。位置信息的重要性将凸显。 徐以鸿 , 朱涛 . 信息开放获取新平台 —— 机构知识库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9; 19(5): 15-16. 朱咫渝 , 成建权 . 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分析 . 图书馆学刊 . 2008; (3): 132-134. 曹艳 . 从 ROAR 和 OpenDOAR 调查中国的机构典藏发展现状 . 图书馆杂志 . 2011; (3): 36-40. http://www.opendoar.org/onechart.php?cID=ctID=rtID=clID=lID=potID=rSoftWareName=search=groupby=r.rDateAddedorderby=charttype=growthwidth=600height=350caption=Growth%20of%20the%20OpenDOAR%20Database%20-%20Worldwide http://www.opendoar.org/find.php . http://www.opendoar.org/find.php . 何琳 . DoarOpen 和机构知识库现状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 2009; (2): 30-33. 徐以鸿,朱涛 . 机构知识库内容快速建设方法 . 现代情报 . 2011; 31(4):148-151. http://www.opendoar.org/countrylist.php?cContinent=Asia http://www.opendoar.org/onechart.php?cID=46ctID=rtID=clID=lID=potID=rSoftWareName=search=groupby=r.rDateAddedorderby=charttype=growthwidth=600height=350caption=Growth%20of%20the%20OpenDOAR%20Database%20-%20China 冯英华 , 徐丽媛 . Web2.0 环境下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实现模式研究 . 图书馆建设 . 2013; (1): 38-43. 罗志成 , 关婉湫 , 张勤 . 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09; (4): 71-74. http://www.donews.com/net/201101/337512.s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Portal: 特色內容 维基百科成功了吗?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859 维基百科,谁来书写你的未来? http://qnck.cyol.com/html/2014-03/26/nw.D110000qnck_20140326_1-39.htm http://baike.baidu.com/ http://hi.baidu.com/baikenvshi/item/1e0686d54e441735e3108f1e http://baike.baidu.com/team/kedou/homepage http://tech.sina.com.cn/i/2007-12-15/00221914818.shtml?qq-pf-to=pcqq.c2c 白崇远 . 维基百科的特性及影响 . 辞书研究 . 2009; (2): 67-72. 吴卓晶 , 刘君 . 微信故障引发的思考 . 新闻与写作 .2013; (9): 33-35. 转载请正确标明作者信息以及文章出处。 文章来源:刘君, 吴卓晶.知识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现状与策略. 2014新媒体蓝皮书: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P258-27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 人民网转载地址 :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710/c14677-25266028.html 【相关跃读】 您移动互联了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26274.html 抓住互联网思维的传统出版业将大有可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41377do=blogid=823051 学术期刊国际化网络化出版机制与快速共享共用策略-博士后出站报告 h 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13425.html Nature、Science及PLoS ONE网络出版现状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7116.html 地铁路上读书与新媒体的来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1377-800724.html 吴卓晶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3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私企招揽和利用人才的几个高招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4-6-25 04:21
美国私企招揽和利用人才的几个高招 蒋继平 2014 年 6 月 24 日 为了保持企业的高度竞争力, 或者为了企业的杰出开发创新能力, 即使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美国的私人企业总是会想方设法招揽优秀人才, 并且充分地利用这些人才, 为企业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 提前在大学中物色优秀人才 。 这里的优秀人才并不一定仅仅是学分高的学生, 而且是专业对口, 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必须有上进心, 有求知的欲望, 有奋斗的意愿。美国的一些实力强劲的私企, 一般会临近每年的毕业季节时,提前到一些知名大学物色自己需要的各种人才。 他们通过在学院散发广告, 然后对申请者直接进行面试,择优选用适合自己公司的年轻人才。 为雇员提供生活的保障。 一些有头脑的企业管理者, 利用年轻人的一些心理特征,为他们专门设计一套“优惠”的生活环境。 比如说, 为雇员提供免费的饭菜, 让他们一日三餐有保障, 不用自己烧饭买菜洗碗。这个“福利”对于刚从大学走出来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轻人一般不善于做一些具体的家务, 另一方面, 他们希望把这些时间省下来用于工作上, 可以早出 和多出成果。 我儿子现在就职的公司就是用这种“诱饵”套住了一些年轻的人才。这种做法对年轻人的时间利用率是最高的, 也是资本家“剥削”人的最高明策略。 让雇员享有公司的一部分盈利 。 这个做法主要体现在让一些雇员享受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当雇员拥有公司的股份后, 他一定会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分。 因而, 他会尽一切努力来使公司发展壮大。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 他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 以后不管公司被收购兼并, 还是本身越来越强,他都能从公司的股份中获得一些财富。 这也是当年微软公司创造了许多百万富翁的最好说明。现在的一些处于创业阶段的新兴公司, 一般都采用这样的策略来留住关键人才。 让优秀人才有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机会 。 这个做法主要体现在选择个别特别优秀和有潜能的低学历雇员, 由公司出钱在职读研究生。 这个做法对拥有学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一些综合实力很强的私企一般在招聘的广告和合同中会表明这一点的。 当然, 我这里说的不是所有私企都能做到, 而是将不同公司的做法归纳在一起的信息。 希望读者能够理解这点。
个人分类: 工作环境|29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见义勇为也要讲究策略和量力而行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4-6-6 04:00
见义勇为也要讲究策略和量力而行 蒋继平 2014 年 6 月 5 日 最近中国的多方媒体报道了发生在山东招远麦当劳餐馆的一次打人致命事件。 这次事件几乎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也引发了民众的公愤和思考。 著名央视主持人, 全国政协委员, 崔永元先生也对此事件表示了个人的看法。 他说他看到现场视频后睡不着。 他说他要是当时在场也可能不会冲上去跟暴徒作斗争。 看到崔先生的言论, 我一晚上也没有睡好。 我反复思考崔先生的话的意思。 经过一夜的思索,我认为崔先生是实话实说, 没有任何掩盖。 他说这样的话是需要勇气的, 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才能做到的。 因而,我不但不认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反而更加坚定地觉得他是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的依据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环境非常不利于见义勇为的人, 病人和老人摔到了也“扶不起”, 更不要说与众多的暴徒徒手搏斗了。 参与这样的纷争, 虽然可以帮助受害者少受危险, 但是, 自己被打伤了, 谁来养自己, 谁来负责医疗费, 要是不幸牺牲了,谁来帮我养家糊口。 反过来,要是我把对方打伤了或者打死了, 肯定会受到法律的制栽, 还可能受到暴徒们事后的报复。 所以,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 情况确实很复杂, 围观的客人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这个暴力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凭心而论也应该原谅和宽容那些在场的, 但是没有伸出援手的人。 在当前这种社会气氛下, 阻止这样的暴力事件只有警察才能做到 , 也最没有风险。 这也是这次事件最后的结局。 说了这么多, 回到题目上来, 见义勇为是应该提倡的, 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要素, 可是也要讲究策略和量力而行。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策略和量力而行呢? 要是我当时在场, 我会如何做呢? 我肯定也不会一个人冲上去与暴徒进行面对面搏斗的。 不过, 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我一定会尽力阻止这样的暴力行为。 我会立即找到餐馆的管理人员和职工, 要求他们立即通知执法部门前来解决纷争, 同时要求他们自己立即亲自出面阻止这样的暴力事件。 因为, 这是发生在他们职责范围内的事, 保护他们顾客的人身安全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随后我会与其他客人紧急沟通, 鼓励大家一起与暴徒说理, 但是, 理智清醒地说理, 不动手搏斗。 只要人多, 大家一条心, 组成一道人墙, 挡在受害者的前面, 我愿意自己挡在最前面, 即使遭到暴徒的一些打骂, 只要不危及生命, 坚决不回手反击。 要是这些暴徒真的丧失了人性, 在众人的理性面前, 对不回手的无辜的人进行连续的打骂, 甚至危及 无故人的人身安全,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就可以鼓动大家进行正当的自我防卫。 在道义上已经没有任何顾虑的情况下, 那么, 你的力量会成倍地增强。 这时候, 你即使把对方打死打伤也无所谓, 不会受到法律的制栽的。 因为道义自在人心, 当场有这么多人可以见证。 因为当时有很多围观者, 本来六个暴徒对付一个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变成六个人共同对付一个暴徒, 而且可以理直气壮地尽力搏杀。 这样的话,可以把恶魔降伏的。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315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的研究生培养能不能采用中西结合的模式?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4-5-15 04:29
中国的研究生培养能不能采用中西结合的模式? 蒋继平 2014 年 5 月 14 日 国内的媒体经常讨论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其中谈及的内容包含找生政策,师生关系,毕业的问题, 等等。 我在中国读的大学, 在美国读的研究生,我觉得要解决目前中国培养研究生方面的突出问题, 中国最好采用中西结合的策略, 把中国的好的方面与美国好的做法结合起来, 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首先, 中国应该采用全国研究生资格统一考试的做法 。 就是对具有大学文凭的, 愿意继续读研究生的人进行全国统一考试。 当然, 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考题和分数标准。 根据每年的考试成绩制定全国各专业的录取标准。 只有在录取标准以上的人才能被选为研究生候选人。这样做的好处是, 确保读研究生的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其次, 教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这个首先需要把招生的权力下放到教授手里。 也就是说,已经获得带研究生的导师具有自主招生的权力, 不受学校的限制。已经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的学生可以直接跟自己感兴趣的教授联系, 双方决定读研的一切相关事务, 尤其是财政担保, 是学生自己出钱, 还是导师出钱。在这个事情上,学校的有关方面的责任主要是帮助教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 并提供一些后勤支持。 这样做的好处是, 师生关系比较稳定, 学校的责任较轻。有钱的学生可以满足自己做科研的愿望,有才的穷学生可能受到爱才的, 有钱的教授的青睐。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学位的授予必须严格把关,任何研究生学位的授予必须经过包含导师在内的有五个教授组成的考核组的评审。 由师生双向选择读研究生必然导致“宽进”的局面。 而要保证研究生的质量, 一定要实行“严出”的措施。 这个“严出”必然产生有效淘汰效应。 这个有效淘汰效应必然起到一些预防和警示作用。 其中的道理是, 有这个严出规则, 导师一定不会任意找一些素质不行的学生的, 而有才能的学生也不会随便地选一个没有前途的导师的。这是因为读研究生的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 他们不会愿意在这个时段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的。 综而言之, 中国的研究生培养应该采用全国统一考试, 根据全国统考的成绩建立合格的候选人名单。 这个候选人名单在全国公开, 免费提供给具有带研究生的教授们,供教授们选择。 教育部和各所大学应该把选择权交给教授们, 由教授们自己选择他们看中的学生。 与次同时, 教育部也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公布具有带研究生资格的教授的名单, 包括职称,研究方向, 课题基金和实验室的概况等等信息, 让学生自由选择。这种双向选择主要取决于研究兴趣和经费的来源两方面, 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对师生来说, 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有钱并且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 但是, 出于一般大学而不是明牌大学的学生, 也可能找到教授作为研究生, 而一些有才华, 但是很穷的学生可能找到有钱的大牛教授做学生。 最后的严出措施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不受教授自主招生可能导致 的“宽进”的影响, 从而保证有一个高质量的研究生队伍和产品。
个人分类: 社会体制|33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狂犬病毒G基因序列测定三种策略的比较
热度 2 yanjx45 2014-3-6 08:44
Comparison of Three Strategies for Sequencing Rabies Viral G Gene (狂犬病毒 G 基因序列测定三种策略的比较) Shengli Meng , Wenli Lv, Jie Wu, Jilin Wang, Gelin Xu, Jiaxin Yan (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Wuhan , P.R . China , 430207 China ) Journal of Applied Virology 2 ( 1 ): 15 - 24 (2013) Abstract It is essential to rapidly, low-cost and precisely determining gene sequences of rabies virus.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rabies viral G gene sequence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ree methods, conventional RT-PCR and direct sequencing, adapter RT-PCR and sequencing with universal primers, conventional RT-PCR and cloning sequencing with universal primers, to detect rabies in animal brain homogenate. Four rabies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Fuyang city of Anhui province were diagnosed as positive using the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rapid rabies enzymeimmunodiagnosis methods and the mouse inoculation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apter RT-PCR method and sequencing with universal primers is extremely well suited for sequencing rabies viral gene, which is rapid,cost-effective and precise compared with other two methods. Journal ofApplied Virology (Print ISSN: 2305-5154, Online ISSN 2306-6210) CopyRight©2012-2013 HK Institute ofBiologicals Standardization Lim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全文下载: Comparison of Three Strategies for Sequencing Rabies Viral G Gene .pdf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5739 次阅读|7 个评论
谁让癌症不能预防——细数癌症预防的八大障碍
热度 3 qpzeng 2014-2-22 12:32
两年前,Science旗下的Translational Medicine(转化医学)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细数了为什么癌症至今无法有效预防的“八大障碍”,有些问题是社会层面和政府层面的,有些问题出在科学及科学家本身,还有一些问题也可能是大众普遍的认识误区。 我认为,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会对我们正确认识癌症、预防癌症和战胜癌症有所帮助,因此我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编如下,以飨各位读者。 障碍一 对癌症可预防持怀疑态度 事实——吸烟的致癌率33%,超重和肥胖的致癌率20%,不当饮食、特殊职业、缺乏锻炼、病毒感染和家族遗传的致癌率各占5%。服用阿司匹林能预防结直肠癌,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肝癌, 举例——2009年,美国犹他州烟民占总人口9.8%,肯塔基州烟民占总人口25%,前者肺癌致死率26.4/100 000,后者肺癌致死率 97.7/100 000。 结论——通过癌症预防可减少50%以上的致癌率,其中降低致癌病毒感染的预防率高达100%。 障碍二 癌症专项研究的时间不够 事实——戒烟后1-4年的肺癌死亡率降低20%,5-9年后降低40%。戒烟后5年内的总死亡率降低13%,10年后的总死亡率降低33%。 服用5年阿司匹林预防肠癌的效果要20年才能正确评价。 举例——英国早在1970年代就颁发了减少工人在工作场所石棉暴露的条例,但石棉导致的癌症发生率到2020年仍会继续升高,此后才会慢慢回落。 结论——癌症预防效果需要多年观察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障碍三 预防开始得太晚 事实——胰腺癌从发生到转移需要13-28年时间,头8-14年是始发期,随后的3-10年是克隆期,接下来的2-4年是转移期,患者可在一年内死亡。 举例——体育锻炼可使妇女的乳腺癌发生率减少25%,女性青春期酗酒有增高良性乳腺增生(乳腺癌前身)的风险,而女孩多吃纤维食品可大幅度减少将来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人乳头瘤病毒(宫颈)、幽门螺杆菌(胃)、乙型及丙型肝炎(肝)感染的总致癌率为18%。近20年来,乙肝及丙肝疫苗接种已使肝癌发生率下降70%,而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将使宫颈癌的发生率下降50%-70%。 结论——避免接触致癌的高危因素必须有20年以上的提前量,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体育锻炼、接种抗病毒疫苗、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障碍四 研究只注重治疗而不是预防 事实——只有区区1.5%的生物医学研究经费用于癌症预防研究上,大部分经费都用在癌症的治疗、癌症的生物学和癌症的起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 举例——美国实施的SERMs(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妇女保健方案可阻断受体信号转导,显著降低乳腺癌发生率。结肠指检并割除恶变前息肉能明显降低肠癌发生率及死亡率。为携带BRCA1突变基因的高危妇女施行双侧子宫切除术确实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然而,对于中年女性而言,只有25%的乳腺癌病例来自10%的高危人群,另外75%则源于其他致癌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论——今后应当注重科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戒烟和多运动防癌比未来吃药抗癌好得多。 障碍五 科学家之间的争论 事实——科学家围绕“癌症是否能预防”争论不休,似乎要等到得出准确结论以后才考虑预防。 结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障碍六 影响健康结局的社会因素 事实——社会因素包括所在国家和地区、经济阶层、职业类型、教育水平、邻里构成、健康保健资源等。吸烟和日光浴是某些地区的传统习俗,很难改变。贫困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文化程度低、健康知识贫乏等。污染和犯罪、公共交通不足、游乐和锻炼场所缺乏、居所附近没有超市提供新鲜食品等都会迫使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从而增大癌症及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 举例——美国芝加哥非洲裔美国妇女乳腺癌发生率高与当地乳腺放射成相术质量差和普及率不高有关。 结论——改善生活条件,扩大医疗服务。 障碍七 跨学科方法的缺乏 事实——尽管癌症研究开展了40年,但一切都是在“狭窄”的范围内进行着,包括专业分工细、政府及私人资助领域小、研究项目零落而分散、纯粹的医学研究与公共卫生事业及科学研究论文发表脱节且各行其是。美国医学研究院(IOM)曾在2006年建议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各个大学改变科研经费资助方式,鼓励跨领域及跨学科研究,但至今还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研究团队出现。不过,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前不久资助了一个“能力学与癌症跨学科研究”(TREC)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结论——不能各自为战,而要化零为整。 障碍八 成功实现的复杂性 事实——美国的控烟举措早在50多年前就开始了,但依然久禁不止,这里面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牵制,而烟草生产企业的利益是最大的“绊脚石”。 举例——美国的控烟措施使35岁以上成年人的肺癌死亡率大大降低,平均每年下降2%。在巴西,吸烟的成年人由1989年的35%减少到2003年的22%。 结论——科学只是可以深入民心并最终战胜不道德的利益追求。 本文根据Colditz GA et al. (2012) Applying what we know to accelerate cancer prevention. Science Trans Med 4 (127): 127rv4摘编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3069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所思1 关于腐败和反腐
pugongying2006 2013-12-22 15:25
从制度设计的角度 制度设计之初,制度的每一个棋子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成为机构牟利的一部分,由于处于机构中的关键位置的人利用对机构内部和外部通道的守门员的作用,机构逐渐被异化为那些守门员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成为其掌控的一部分。 贪污的根源在于那些处于关键位置的人缺少监督 内部监督无效 外部监督无用 在互联网时代,网名的人肉功功能等微生活的介入 可能会为这些人的监督寻找一条新的路径 一方面 增强内部无关人员的可能性,则其内幕会被爆出,二是瓦解其小利益圈,通过内部增加内部的风险的不可控性形成压力,小偷、小三等利益共同体破裂也可能成为反腐可以利用的力量 总之我认为,反腐的根源在于通过网络类似云评价的方式形成一个云道德的制约体系。 也许有人认为现在是集体腐败 问题,很多人都是身不由己,很难把握。但是其实无论是怎么样的群体腐败 其关键还是机构内部的核心成员 比如书记 院长 办公室主任 财务处 这些都是熟悉内部规则的 怎么贪 不容易被发现 即使发现了怎么找借口 规避风险 都是这些人在做 他们在贪污腐败中处于核心位置 这些人不贪 相关的利益集团肯定不敢 现在监督太表面化的 整个机构那么多领导你都盯着 没有效果 就监督每个部门的领导就好了 方案有二 一是内部调出的员工 他们没机会贪 但是说不定会看到组丝马迹 为其贪腐早发现提供线索 二是形成的贪污小集团的内部核心的当事人或者朋友 实行一次免责 比如我第一次送钱可以免责 提供反腐情报,再如小三 小偷 如果牵涉受惠 只要挖出重大人物 有重大立功表现 可以免责
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悔策略”的核心是谦虚
zlyang 2013-10-26 20:10
“无悔策略”的核心是谦虚 武夷山,2013-03-15,《 一位西方学者两度讨论西方文明的危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70433.html 里说: Richard Eckersley是澳大利亚独立学者,1993年,他在11-12月号的《未来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题目是《西方社会日益深化的文化危机》。他声称存在文化危机的主要理由是,人们对未来越来越悲观,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享受到的社会福祉在下降。西方社会面临的其他严重问题,如经济困难难以克服,社会鸿沟扩大,环境恶化,等等,在性质上都属于文化、信仰、道德优先性等方面的问题。当时,他的观点引起不少人共鸣,据《未来学家》杂志的调查,有84%的应答者认为,西方文化未能提供一种意义感、归属感和目标感,未能提供一套价值观框架;63%的应答者说,西方国家的多数人对未来很悲观;57%的应答者承认,过度的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严重问题。 除了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外,Richard Eckersley认为,需要改造西方的文化,即人们定义自身、自己的生活和目标的那些故事、象征和隐喻。这一改造的力度类似于从中世纪转变到启蒙时代,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创造一个新的人类故事,形成对人类自身的新认识,属于一种“无悔”战略。采纳这一战略,若能避免环境灾难则最好,但即使来不及避免灾难,也能使人们减轻灾难损失。退一万步说,假如最终根本不会出现灾难,一切担忧都是杞人忧天,但新战略、新文化一定能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他说,人类自己造成的窘境,躲是躲不开了,但最好能应付过去。“我们仍有梦想的空间,仍有值得奋斗的目标”。 一个小故事:人不信神损失了什么? 从前俄国有个无神论的学者。一天,他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上帝绝对不可能存在。当听众感觉他言之有理时,他便高声向上帝挑战说:“上帝,假如你果真有灵,请你下来,在这广大的群众面前把我杀死,我们便相信你是存在的了!”他故意静静地等候了几分钟,当然上帝没有下来杀死他。他便左顾右盼地向听众说:“ 你们都看见了,上帝根本不存在! ” 怎知有一位妇人,头上裹着一条盘巾,站起来对他说:“先生,你的理论很高明,你是个饱学之士。我只是一个农村妇人,不能向你反驳,只想请你回答我心中的一个问题:我信奉耶稣多年以来,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十分快乐;我更爱读《圣经》,越读越有味,我心中充满耶稣给我的安慰;因为信奉耶稣,人生有了最大的快乐。请问: 假如我死时发现上帝根本不存在,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圣经全不可靠,我这一辈子信奉耶稣,损失了什么? ” 无神论学者想了好一会儿,全场寂静无声,听众也很同意农村妇人的推理,连学者也惊叹好单纯的逻辑,他低声回答:“ 女士,我想你一点儿损失也没有。 ” 农村妇人又向学者说道:“谢谢你这样好的回答。我心中还有一个问题: 当你死的时候,假如你发现果真有上帝,圣经是千真万确,耶稣果然是神的儿子,也有天堂和地狱的存在,我想请问,你损失了什么? ”学者想了许久,竟无言以对。 真傻 不信 耶稣 ,尽管 耶稣 是俺的朋友。 上帝要求俺信仰 马列主义 。所以,信仰 马列主义 是无悔策略。 “无悔策略”的 核心是 谦虚 。
4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打战的思路来对待科研任务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3-10-19 07:09
用打战的思路来对待科研任务 蒋继平 我们可把科研领域看成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大家知道,在战场上,指挥官确定需要攻克的目标,然后确定攻克这个目标的用兵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官兵主动请缨,而有的团队只是服从上级的命令来承担这个任务。 在科研领域,我们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们中有的人会有机会自己主动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或者课题,这就相当于军队中那些主动请缨的官兵;而更多的科技人员可能面对上一级领导布置的课题,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这相当于军队中服从上级命令来执行任务的团队。 不管你是主动请缨还是服从上级的命令,一旦你接受这个任务, 你的唯一信念应该是不惜一切代价来完成这项任务。道理很简单,只有攻克了目标,才是胜利, 要不然, 就是失败。 在战争中,与敌手的较量,我们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这些物质条件包含武器,人员和后备物资的供应等。 物质条件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策略,是参与这场战争的领导人的智慧和才能。 在科研中,我们面临同样的竞争。 要赢得这个竞争,我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含科研的经费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科研人员的素质。 这包括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努力程度。 在战争中,我们接到一个任务, 攻克某个阵地。在具体地攻克这个阵地前,我们必须对这个阵地的所有信息有所了解。这包括对方的人员分布, 武器配置,地形地貌等。根据这些信息, 才能制定相应的攻击方略,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科研中,我们面临同样的境况。 在接到一个科研课题后,首先要对这个课题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包括决定这个课题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弄清楚这些关键因素,才能制定克服这些关键因素的策略,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科研和打战是同样的道理,环境条件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是唯一的和决定的因素。历史上, 武器设备差,人员少的军队战胜条件优越的对手的例子不少。 1992 年初,我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受聘于一个私人种子公司研究部门。这个研究部门的研究条件远远比不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当时,我与公司签订的协议是博士后。 获得这个职位不久,接到公司领导的一个科研任务,要我对蕃茄白粉病建立一个温室 / 实验室抗性筛选的方法。公司领导在给我这个课题任务时给我提供了如下的信息:这个病害对加州的蕃茄产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州农场主们急切地需要优良的抗性品种来减少这个病害的危害。他们给了五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课题组通过竞标获得了这个经费。这个课题组由一个知名教授领衔,课题组还有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多名成员。他们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但是还没有获得任何的进展。 另外,其他种子公司的研发部门也一直在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同样没有任何进展。 本公司也作了一年多的研究,没有任何成果。 接到这个课题后,我知道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因而,我把它当成一个必须攻克的阵地。 我详细周密地分析了这个课题的几个关键因素,在确信这些因素可以用现有的实验室 / 温室条件来解决的情况后,我全身心地投入这个课题,夜以继日,周密设计,认真操作,最苦最累也坚持不懈。在公司的紧密配合下, 我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总共不到一万美元的花费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课题。 完成了这个课题,公司领导主动提出聘请我为正式研究员。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从此, 我开始了真正的科研生涯。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398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专利布局几种模式的解释
yngcan 2013-8-8 17:05
​ 一、 特定的阻绝与回避设计 特定的阻绝是指仅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利来保护特定用途的发明,申请与维护成本较低。缺点是竞争者容易利用回避设计来避开专利的效力。 回避设计是指专利工程师采用不同于已知的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设计新的规格、性能、手段等,从而避开他人某项目具体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回避设计的方式有很多种,且所需经费和时间也少。 成功的回避设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法律上的条件。要求专利侵权判定中不会被判为侵权;商业上的条件,在商业竞争中不至于因成本过高而失去竞争力. 图1 单一专利阻绝和回避设计 图2 多专利阻绝与回避设计 二、 策略型专利 专利权拥有者想要保有竞争优势,就应该避免让竞争对手有回避设计的机会,否则该专利就容易完全失去价值。策略型专利是一个具有较大阻绝功效的专利,像是某特定产品领域所必须的技术或是路障性专利等,具有阻碍性高、无法回避设计的特点。 图3 策略型专利 三、 地毯式专利布局 如果没有绝佳的策略型专利,也可以形成类似于布雷区的地毯式专利布局,例如有系统的在每一步骤中用专利来形成地雷区,以阻断竞争者进入,而对于强行侵入技术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可通过专利诉讼的方式将其逐出该领域。 地毯式专利布局模式一般可用于不确定性高的新兴技术、各种研发方向都能产出结果、或是专利的重要性尚未明朗化的时期,该种布局有一定条件和要求:足够的资金以及研发能量的配合,如果没有系统性的专利布局则容易演变为专利泛滥,无法发挥预期效果。 图4 地毯式专利布局 为节省成本,企业或研究单位单纯地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会剔除次要的专利以降低申请和维护专利的成本,以及维持专利整体的品质。但是这些研发人员眼中的小专利或垃圾专利,有时却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麻烦专利,阻碍其研发与专利权的取得。同时由于整体专利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在专利授权谈判时能拥有较大的谈判筹码。 四、 专利围墙 专利围墙是利用系列式的专利形成对竞争对手研发的阻碍,例如一项与化学相关的发明,将其化学子程式、分子设计、几何形状、温度等范围的变化都申请专利保护,形成一道围墙,以防止竞争对手有任何缝隙刻意回避。当许多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都可达到类似功能的结果时就可以考虑专利围墙的布局模式。 图5 专利围墙布局 五、 包绕式专利布局 以多个小专利包绕着竞争对手的重要专利,这些小专利本身价值性或许不高,但其组合却可以阻碍竞争对手重要专利的有效商业应用。例如以各种不同的应用来包绕基础型专利,很可能就使得基础型专利的价值荡然无存,当竞争对手有基础性专利时,就可以透过包绕式专利作为交互授权谈判的筹码。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本手有重要的基础型专利时,应先自行透过研发形成自己的包绕式专利布局,避免让竞争对手采取该模式。 图6 包绕式专利布局 六、 组合式专利布局 以各种结构和方式形成如网络版的组合式专利布局,从而强化技术保护的强度或陈伟谈判有利的筹码。包绕式专利布局模式就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之一,以一个基础性专利包绕几个次要的应用型专利,甚至以多个包绕式专利布局形成紧密的专利网络,阻绝竞争者的研发方向。 图7 组合式专利布局 企业或研究单位在思考要采取哪种专利布局模式时,可以从专利布局的深度及广度来考虑。就深度而言,某一技术领域基本专利到相关的配套/衍生专利共同形成坚实的保护网,则可建立技术垄断的地位,这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耕耘才能达成。 就广度而言,与基本技术的可能应用范围中广泛的获得外围技术的专利保护,则可使得保护范围更加完整,有利于主导整个技术领域和市场的走向,但若预期的应用范围很广,想要囊括所有相关技术的投资成本可能很庞大。
个人分类: 专利|3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基金申请中的可能竞争策略
热度 18 cgh 2013-3-6 09:28
自然基金申请中的可能竞争策略 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率在 30 %左右。通俗来讲,申请三次大概能中一次。当然,有些人是屡战屡败,有些人是百战不殆。可以说,自然基金申请,也是一个竞争性的工作。那么,对于没有十足把握的竞争者,在这场竞争中就存在策略问题吧?!田忌赛马的故事应该是无人不晓的吧。 写申请的技巧和科学总结已经很多了,这里提一个特殊新情况,那就是, 2014 年开始的限败规定,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应对策略? 自然基金委规定,从 2014 年开始,连续两年申请未获得资助者,停止申请一年。也就是说,如果 2012 年和 2013 年申请失败,在 2014 年的时候不让提交申请。而作为开始实施的第一年, 2014 年理论上应该有更多的人会被限制申请。每年资助率在 30 %,则 2014 年至少有近 50 %( 70 %× 70 %)的人不能申请。只有大概 20 %的 2013 年失败者会在 2014 年接着申请, 30 %是完成基金的再申请者或者新加入者。 那么,我们这些已经在 2012 年失败的平均水平者,是不是应该采取策略,放弃 2013 年申请,再多用一年的功夫,到 2014 年卷土重来? 这似乎是个数学问题。上面的分析数据好像支持轻松 2013 ,不知科学网博主对此还有何分析?请分享。。。
个人分类: 活动构造|9941 次阅读|38 个评论
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医改策略(书札)
热度 1 weixh 2013-2-17 20:45
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医改策略(书摘)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and the medical reform strategies ( Digest ) 浙江省绍兴县中心医院 (312030) 魏兴海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County Hospital Center (312030)WEI XINGHAI 【摘要】经济学的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经验科学(不完全的实证科学)。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之一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平和效率是一种最重要的交替关系;第二: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第三: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许多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比如充分的医疗保健。萨缪尔森则认为:医疗保健业是经济的重要部分,当收入增加时这一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其特征是:高收入弹性;快速的技术革新;消费者承担的费用不断减少。政府在医疗保健产业中的介入,首先因为传染病防治和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是一种公共品,由市场提供缺乏效率。第二,病人、医生和第三方支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市场不灵。第三,出于公平的考虑,为穷人提供最起码的医疗保健水平。健康日益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增加卫生资源供应,医生、护士和住院床位的拥有者,无论是作为私人资源还是公共资源,都应该是医改的主力军。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公平和效率 医改策略 卫生资源供应 主力军 【 Abstract 】 The premise of Economics: social resources limited.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xperience science (Incomplete empirical science ). Mankiw's"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one of which is: there is no free lunch! Equity and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eoffs; Second: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method; Third: governments can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sometimes, many public policy goal is to achieve a more equ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well-being, such as adequate health care. Samuelson thinks: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y, when income increases the dem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high income elasticity; rapi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sumers bear the cost decreasing. The government in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 involvement, firstly because of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 kind of public goods, But ,P rovided by the market is lack of efficiency. In second, patients, physicians, and third party payment between information asymmetry market failure. Third, it is considered fair and just, for the poor to provide a minimum level of medical care. Health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basic human right. Increased health resources supply, doctors, nurses and hospital beds in the owner, as either a private resources or public resources, should be the main power of the Health care reform. 【 Key word 】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Health care reform strategies Health resources supply Main power 经济学的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经验科学(不完全的实证科学)。 一、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1999 ) 1 、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平和效率就是一种最重要的交替关系。 2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比如:为了工作而损害了健康;为了利润而放弃了环境保护。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要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 5 、贸易(或交易)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情况变得更好;交易可以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亚当 . 斯密在 1776 年的《国富论》中,观察到“看不见的手”指引了合意的市场结果。慈善的中央计划者能在最正确的位置上指导经济活动;当政府管制价格,限制价格自发调整时,它限制了“看不见的手”的协调能力。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当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出现时,称作“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可能原因是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势力——一个经济集团对市场价格的显著的影响能力(或垄断)。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许多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比如充分的医疗保健。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值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对决定公共政策有深远的意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是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增加供给。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这种短期交替关系,称作菲利普斯曲线;但长期的交替关系不成立。 二、曼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999 )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思考方式。经济学家谈论供给、需求、弹性、比较优势、消费者剩余、无谓损失、效率、公平等等。经济学家如何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有什么独特之处? 1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的态度来探讨他们的主题。他们基于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给予分析和解释,提出他们的理论,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的理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爱因斯坦说:“全部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精炼而已”。爱因斯坦打通了日常思考和科学之间的藩篱,但人们并不习惯用科学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 2 、研究经济学的科学方法的特殊性:科学方法的基本逻辑是——观察、理论和进一步的观察和验证。虽然经济学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运用理论和观察,但他们面临更具挑战性的障碍:在经济学中实验通常是困难的;因此,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那些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 、假设和模型: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的经济事实更为方便;决定作出什么假设是科学思考的艺术,但假设在真实世界里有限制性的条件;经济模型也忽略了许多细节——只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第一个经济模型是“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间流动的模型;第二个模型是“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了用另一种物品的观点来衡量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技术进步和投入增加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的主要动力。 4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许多学科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研究,比如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事实上,进化生物学家目前已经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物种的进化——称作“分子进化生物学”。经济学迄今依然遵循传统的方法分作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但迄今因为各有自己的问题和方法,至少属于不同的课程。 5 、作为决策者的经济学家:当经济学家努力去解释世界时,他们是科学家;当经济学家想要改善世界时,他们是决策者。实证研究是描述性的,他们做出世界是什么的表述;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们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评价实证表述,可以用数据或其他证据加以检验;评价规范表述,涉及到价值观的事实,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涉及到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 6 、为什么经济学家意见分歧:为什么经济学家往往给决策者提出了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建议?有三个基本原因:一、科学判断不同,他们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主要参数有不同的预感;二、价值观不同,因为不能只根据科学来判断政策;三、古怪的人或另类的经济学家或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被利益集团所绑架,一些经济学家生来就是古怪的人;另一些太创新的经济学家因为生不逢时,伟大的思想不能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纳;大多数经济学家背后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经济学家的思想同样受到利益的激励。因此,独立经济学家非常可贵。但经济学家也有“共识”,——即“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主张”。许多科学领域,尤其是医学,明显存在“共识”的需要——“共识”未必是严格科学的,但形成“共识”,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科学的方法。 三、萨缪尔森:效率与平等——重大权衡( 1998 ) 萨缪尔森著名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 1998 年的 50 周年金版,即第 16 版,在第 19 章《效率与平等:重大权衡》中,添加了《医疗保健:永不消失的问题》一节;但 2010 年的第 18 版,却知难而退,删除了。 在《经济学》第 16 版《前言》中,提及“世纪之交的政策问题”,一是环境经济学、一是医疗保健经济学、一是国际经济学。萨缪尔森说:“由于人类越来越富裕,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寿命。结果是国民产出中用于医疗保健的份额迅速增长。但医疗保健造成了基本的经济学难题,因为强调公平和普遍保障的原则同资金短缺的事实相冲突”。这是“永不消失的问题”根源所在。 萨缪尔森对经济组织的描述很简明:任何经济组织都面临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方式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而当今世界各国社会,大部分都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但市场和政府之间存在边界。 奥肯( 1975 )说,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享。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平等,而且财富的不平等大于收入的不平等。描述不平等程度的工具,称洛伦茨曲线。西方发达国家为实现“公平”所实行的“福利国家”政策,金融危机以来,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其中一种原因是职业不同。医生在世界上被称为“高报酬”职业的其中一个理由,是培养一个医生所花的时间很长;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工作强度的差别、以及或多或少确实存在的知识(信息)的“垄断”。 1 、医疗保健业的经济特征:医疗保健业是经济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医疗条件是经济福利的重要因素,当收入增加时这一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美国的情形,萨缪尔森总结了三个特征:高收入弹性;快速的技术革新;消费者承担的费用不断减少。 高收入弹性的特征,说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对长寿和舒适的生活要求不断提高,该产品的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快速的技术革新,与高收入弹性相伴随。因为无论如何高端的保健产品,都能找到合适的市场;从医疗器械的应用来看,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彩超、 CT 、 MRI 、 PET 等等的应用,消费者往往“不惜代价”。在美国,因为政府提供补贴,第三方机构承担了大部分费用,消费者的负担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称作“第三方支付综合征”,激励了更多的医疗保健消费。最后一个原因是,是各国人口的老龄化;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是刚性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常常应对不足。 2 、政府在医疗保健产业中的作用: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也许仅仅是因为该产业本身的活力所致,如同 IT 产业一样。政府的介入,实际上还是效率和公平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政府之所以关注传染病防治和发展基础科学研究,首先因为这是一种公共品,由市场提供缺乏效率。公共品是全社会每个成员不论是否购买都要享用的产品,而私人品则是那些较少外部成本和收益的产品。第二个原因,是病人、医生和第三方支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市场不灵。需求常常依赖于服务提供者;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会选择健康风险低的人,而这些人最有可能不投保——所谓“逆向选择”——反之亦然。第三个原因,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为穷人提供最起码的医疗保健水平。健康日益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对穷人的影响最大,因为穷人容易得病,而且更容易“因病致贫”。儿童和妇女的医疗保健水平不高,将使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鉴于享受医疗保健的成本日益提高,卫生总费用在 GDP 中的比例日益增长,相当数量的人群没有医疗保险,贫穷和疾病交互作用,在美国朝野出现了改革的呼声;在中国, 2009 年启动“新医改”之前,更是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和“医患冲突”的严重社会问题。 改革主要有哪些选择?一种极端的选择是纯粹市场的办法。这种办法,是 20 世纪前大多数国家的传统选择;市场有效地配置了医疗保健资源。公共卫生是 19 世纪城市化和工业化所提出的要求,城市曾经是疾病的渊薮。在上世纪各国推行公共卫生政策以来,城市的健康水平超过了农村。 另一个极端是医疗保健服务国家化,欧洲福利国家和美国早期的医疗保险曾经采用过这种方式。中国的“公费医疗”制度,也是同样的原理,只是覆盖的人群太少。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医疗费用来源于税收,费用增长必将增加税负,从而损害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其次,免费的医疗保健必将加剧道德风险,因为消费者没有动力限制自己享受服务,因而医疗成本上升更快。 国家化的非价格配置还带来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出于对成本的限制,国家限制收费和医生收入的标准,并限制准入资格和合宜的服务。价格限制和政府补贴使许多需求过剩,抑制需求的简单办法是“排队等候”。加拿大和英国的国民医疗保健是“配给制”的例子,常常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做手术。“看病难”,在国内和国外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当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完全属于绝对的市场经济或绝对的指令经济这样的极端状态。所以的社会都是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混合经济。医疗保健在经济中同其他基本的商品和服务没有区别。医生、护理、住院和其他的医疗服务等,在供给上都是有限的。公众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可供利用的资源数量。然而,资源总必须进行适当的分配,按照消费者的财富多寡来分配医疗保健资源,人们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会损害公众健康,使许多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给社会带来过多的贫困和不公平——因而造成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医患冲突。哪些是市场所统辖的领域,哪些是非市场经济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是医疗保健问题的要点和难点。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在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点应当平等地适用于私人资源和公共资源,后者必须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医生、护士和住院床位的拥有者,无论是作为私人资源还是公共资源,都应该是医改的主力军;用合适的机制提供有吸引力的报酬和有效的激励,培养更多的医生、护士,并使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医改的必由之路。( 2012-6-16 ) 参考书目: 1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2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 琛等译《微观经济学》(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3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 琛等译《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个人分类: 医改时评|38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拓逻辑研究展望
anley 2013-2-17 08:44
可拓逻辑研究展望 杜国平 (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93) 马 亮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5) B81 A 1002- 8862( 2006) 12- 0037- 05 可拓学是由我国学者自主创立的一门新学科, 它研究以形式化的模型分析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 形成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中国科学院权威杂志􀀂科学通报 在评论文章中指出: 可拓学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新学科, 它的创立是中国人的骄傲, 它不仅属于中国, 更属于世界。# 经过30年的不断开拓, 可拓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 我们哲学界也可以积极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拟从逻辑的角度谈谈可拓逻辑的研究设想, 以期能够引起哲学界、逻辑学界对可拓学研究的关注。 一、可拓逻辑的研究价值 人类的历史就是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矛盾的再发现、矛盾的再解决的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人类智能的特征之一就是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研究人类智能的本质, 探究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内在逻辑机制, 对于智能科学的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预测:智能科学技术将是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的浪潮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智能科学与智能机器人#作为∀十一五#的战略重点之一。有学者指出:21世纪智能科学的研究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智能的本质, 人类将在认识自身起源与演化、脑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发育、功能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要抓住智能科学的大好发展机遇, 以创新的思路, 积极开展研究。 因此, 抓住智能科学研究的机遇, 开展以探究人类智能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逻辑机制为核心的可拓逻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进一步实现计算机对人类智能的模拟, 对于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自主创立的新学科∃ ∃ ∃ ∀可拓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可拓学选题于1976年, 积7年之功, 1983年, 􀀂科学探索学报 刊发了可拓学的开创性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 标志着这门新学科的诞生。 经过30 年的艰苦探索, 可拓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形成了以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为支柱的理论框架以及与各门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可拓工程方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 可以为解决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控制与检测、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中的矛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法。利用可拓学探讨用计算机处理矛盾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对于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也有重要的价值。吴文俊院士、李幼平院士等人在可拓学研究的鉴定中指出: "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 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____ 可拓学, 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已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 2005年12月6日至7日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委和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组办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第271次学术讨论会, 会议的主题就是"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 会议指出: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 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的学科。它探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结合的可拓逻辑, 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 探索可用计算机操作的方法体系。可拓学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控制与检测、经济与管理等多个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研究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对于智能科学的发展将有重要的价值。 这标志着可拓学研究已经得到了我国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可拓逻辑是整个可拓学的三大基础理论(基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可拓逻辑)之一。可拓逻辑的研究将为可拓学研究提供一个合适的逻辑工具。可拓逻辑其主旨在于揭示人类智能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的内在机制, 为实现利用计算机生成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 产生能够自主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的人工智能提供逻辑基础。同时, 可拓逻辑研究人类思维的可拓形式及其逻辑规律, 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一种新型的逻辑。为处理控制、信息、搜索、诊断、决策和管理领域中的矛盾问题提供逻辑基础, 尤其是变换和推理机制, 对于从事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控制与检测、决策与管理、数学与逻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另外, 可拓逻辑的研究在逻辑理论上也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 ( 1)拓展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在非经典逻辑中主要有弗协调逻辑( paraconsistent log ic)和辩证逻辑( d ialectica l log ic)涉及到矛盾。但是, 弗协调逻辑只是对传统的矛盾律进行了重新解释, 辩证逻辑总体上是对辩证法的形式化研究, 它们都不涉及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 所以, 本质上, 它们都没有把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已有的逻辑系统所处理的命题, 其真值是确定的, 不管是经典逻辑, 还是非经典的多值逻辑( many- valued log ic)、模糊逻辑( fuzzy log ic)都是如此。而在可拓逻辑中, 一个命题的真值是可以变化的。这就将从静态命题和推理句的研究扩展为对动态命题和推理句的研究。为刻画解决矛盾问题的质变和量变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工具。( 3)为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建立新的逻辑体系。从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考, 人们必须探索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之路, 构建连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尽管现代逻辑已经为它们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 但是, 其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尤其是在东方学界。可拓逻辑研究人类的高级思维模式, 对于自然科学, 它把思维形式中最辩证的东西引入其中, 使自然科学更加富于理性; 对于社会科学, 它将其中定性的辩证的转化观念予以形式化。随着研究的深入, 必将构建起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逻辑体系, 进一步彰显逻辑的桥梁作用。 二、 可拓逻辑研究的基础和现状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郭开仲于1986年在􀀂科学探索学报 发表了􀀂可拓逻辑初探 一文, 随后天津师范大学的叶惠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朝春教授等学者进行了可拓逻辑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杨春燕、何斌、杜春彦、仇计清等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可拓逻辑的研究文章, 包括∀事元及其应用#、∀可拓逻辑研究提纲、∀ 物元命题和事元命题#、∀ 可拓逻辑、 ∀ 关于既是又非与既不是又不非的逻辑思考、∀物元推理研究、∀基于物元模型的概念表示及其可拓性#、∀物元演绎推理文章, 对可拓逻辑作了开拓性的探讨。 近年来, 可拓逻辑的研究工作有所发展, 可拓逻辑的第一部专著《可拓逻辑初步》 已于200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标志着可拓逻辑的体系和框架已经初步构建起来了。在国际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 发表了多篇与可拓逻辑相关的论文。 国内的一批可拓逻辑的研究成果也被SC I、E I收录, 这标志着可拓逻辑研究正逐步得到国际逻辑学界的认可。 相应地, 一些可拓逻辑研究成果也已开始被应用于可拓控制、可拓检测、建筑设计、网络入侵检测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 I) ( 1995年- 2005年)中于∀ 可拓#主题下的论文就可搜索到686篇, 于其中的∀逻辑#主题下, 可搜索到相关论文25篇。这从一定的角度表明国内对可拓学、可拓逻辑的关注和研究呈增加之势。 在蔡文教授、杨春燕教授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 可拓逻辑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 1)建立了可拓变换和可拓集合理论, 为可拓逻辑提供了恰当的分析基础; ( 2)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基元、复合元的逻辑运算规则; ( 3)依据物、事、关系的可拓性, 对基元进行可拓分析, 揭示了一系列的基元、复合元的可拓推理规则: 拓展推理规则、传导推理规则和共轭推理规则等; ( 4)用物元分析方法对传统逻辑、现代逻辑的成果进行分析, 合理地继承已有逻辑中的积极成果; ( 5)深入研究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推理的可能形式, 包括利用拓展推理解决矛盾问题、利用传导推理解决矛盾问题、利用共轭推理解决矛盾问题等推理形式; ( 6)探讨了可拓逻辑的初步应用。包括在市场分析、问题求解、知识表示、策略生成、目标搜索、案件侦破、专家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三、可拓逻辑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可拓逻辑必须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 建立形式化表达量变和质变的逻辑系统, 使人们从对静态命题的研究扩展为对动态命题的研究 经典逻辑对于描述精确性事物是十分有价值的。而模糊逻辑在刻画模糊推理方面也非常有效。然而, 无论是经典逻辑还是模糊逻辑, 它们对事物性质的研究侧重于静止的状态, 把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程度一般视为不变的。为了解决矛盾问题, 必须探讨某些变换, 使事物关于某一性质的程度能产生改变, 从而使涉及的问题由不相容转化为相容, 从对立转化为共存。通 俗地说, 要研究∀ 化不行为行#、∀化不知为可知#、∀化假为真#以及∀化错为对#等问题就必须建立能够表达量变和质变的逻辑。 传统方法对命题的考虑只研究其真假的程度。但是, 在一定条件下为真的命题在另一条件下可以是假的。相反, 在某些条件下为假的命题在另一些条件下又可以是真的。因此, 在解决矛盾问题时, 对事物真假的判断应是可变的, 在某些变换下真假会产生量变, 发展到一定程度, 又可以产生质变。也就是说, 我们要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命题为假的问题转化为真的过程。 类似地, 推理的正确性也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 错误的推理可以转化为正确的推理。相反, 在某些条件下, 正确的推理也会转化为错误的推理。因此, 我们要研究变换对命题真度或推理正确度的作用, 也就是说, 要从对命题和推理的静态研究扩大为动态的研究。这一问题在可拓集理论建立之后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利用可拓集理论不仅可以刻画事物的量变, 而且 可以刻画事物的质变。 2. 研究涉及事物内涵, 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逻辑 要研究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 只考虑外延因素是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内涵因素考虑进来, 而这是一般的逻辑所不考虑的, 一般逻辑撇去事物的内涵, 只作外延的形式的推演, 但是解决矛盾问题却要涉及事物的内涵及其变化。因此, 要建立能解决矛盾问题的逻辑, 就必须既用一般逻辑形式化的长处, 又要具有描述事物内涵的功能, 以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历史上考虑内涵因素的逻辑主要有相干逻辑( re levant log ic)。并且凑巧的是它也和解决矛盾问题有关。但是它试图解决的是静态推理中∀由矛盾推出一切的悖理性问题, 与研究化矛盾问题为不矛盾问题的可拓逻辑是不同的。 3. 研究能描述既是A又不是A的逻辑 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既是它, 又不是它#的处理方法比比皆是, 但二值逻辑、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不研究这些现象, 也无法研究这些现象。因此, 我们必须研究这些现象的推理特征, 建立能描述这些现象的逻辑。 四 可拓逻辑研究的基本内容 可拓逻辑研究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般推理规律问题。依据现代逻辑研究的一般思路和一般方法, 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 1. 研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一般规律, 尤其是逻辑规律。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的案例, 我们必须在这些案例中搜索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揭示出人类智能解决矛盾问题的一般逻辑规律。 2. 研究描述矛盾问题、可拓变换的形式化工具 。 要用机器模拟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智能,就必须将人类解决矛盾问题的一般逻辑规律形式化,因为只有形式化才能在机器上实现。 3. 建立刻画解决矛盾问题(可拓推理)的形式系统。 可以说, 人类智能解决矛盾问题的逻辑规律至少是可数无穷的。要把这些推理规律都揭示出来,并形式化为计算机的程序, 在理论上是做不到的、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因此, 我们必须将零散的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规律用公理化方法组织起来, 从而建立一个解决矛盾问题的推理形式系统。同时, 这也是一个逻辑理论成熟的标准之一。1993年7月在美国第11届人工智能年会上关于模糊逻辑的广泛争论也说明了这一点。 4. 建立刻画解决矛盾问题(可拓推理)的语义系统。 人们通常关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是直观的, 缺乏严密的刻画, 这也很难在机器上实现。为此, 我们必须给矛盾解决这一直观概念一个精确的形式定义, 并且建立关于∀解决矛盾问题推理规律#的严格、规范的形式语义系统。 5. 探讨可拓逻辑系统的元理论性质。 主要探讨可拓逻辑形式系统的独立性、形式系统的可判定性、形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形式系统的完全性等, 从而为可拓逻辑的机器实现提供可靠的保证。 6. 可拓逻辑形式系统定理的机器证明。 可拓逻辑形式系统的定理也是可数无穷的。这些定理如果都靠人工来证明, 其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为了提高建立可拓逻辑形式系统的效率,我们必须研究可拓逻辑形式系统定理的机器证明。另外, 将可拓逻辑的基本思想贯彻到通常的机器证明的程序设计中, 这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另外, 我们还可以尝试建立可拓逻辑定理生成系统, 为可拓工程提供更多的推理工具。 7. 可拓逻辑思想下的软件设计。 我们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逻辑规律, 一方面是逻辑学发展自身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实践的要求。我们要把解决矛盾问题的智能在机器上获得延伸, 首先就必须设计出能够解决矛盾问题的智能化软件。 8. 可拓逻辑下的人工智能。 这属于可拓逻辑的应用研究, 它也是对可拓逻辑理论的一个检验。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之一, 就是如何模拟人类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利用可拓逻辑的形式化工具, 借助各种可拓逻辑指导下的智能化软件, 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建立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专家系统。 注 释 黄树林、贺仲雄: 􀀂评)可拓工程方法∗ , 􀀂科学通报 1998年第21期。 http: / /www. vankew eekly. com /blog /% C8% F6% B6% FB% C9% B3 /arch iv e /2006 /08 /10 /29325. htm l 史忠植: 􀀂展望智能科学 , 􀀂科学中国人 2003年第8期。 蔡文: 􀀂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 , 􀀂科学探索学报 1983年第1期; 􀀂可拓论及其应用 , 􀀂科学通报1999年第7期; 蔡文、杨春燕、何斌: 􀀂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2期。 蔡文、杨春燕、何斌: 􀀂可拓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2期。 http: / /w eb. gdut. edu. cn/ ~ ex tenics/ jianding. htm http: / /www. xssc. ac. cn /W eb /ListConfs/ConfBr ie.f asp? rno= 828香山科学会议∗历次会议∗会议简况 http: / /www. xssc. ac. cn /W eb /ListConfs/ConfBr ie.f asp? rno= 828 张清宇: 􀀂弗协调逻辑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杜国平: 􀀂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基础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蔡文、杨春燕、何斌: 􀀂可拓逻辑初步 , 科学出版社, 2003, 第133~ 198页。 郭开仲: 􀀂可拓逻辑初探 , 􀀂科学探索 1986年第4期; 叶惠新: 􀀂关于物元分析的哲学思考 , 􀀂智囊与物元分析 1985 年第4期; 陈朝春、林复华: 􀀂可拓语言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 􀀂智囊与物元分析1986年第3期; 杜春彦: 􀀂可拓推理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仇计清、郭彦平: 􀀂可拓逻辑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 A. G. H am ilton, Log ic fo rM athem aticians, London: Cambr idge Un ive rs ity Press, 1998. pp1- 104; Bin He, Xiao- Yin Chen, Jing- Guang Gao, Inverse Learn ing Based on Ex tension Log ic, In Pro 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 tiona l Conference on M ach ine Learn ing and Cybernetics ( ICMLC2005) , IEEE Press, Guang Zhou, China, August, 2005: pp3042- 3047; Cai Wen, Ex tens ion Set and Non- Compatib le Problem s, Adv ances in app lied m athem atics and mechanicsin china , Pek ing: Inte rnationalAcadem ic Publishers, 1990: pp 1- 21; 杜国平: 􀀂可拓策略存在性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年第7期; 陈文伟、杨春燕、黄金才: 􀀂可拓知识与可拓知识推理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年第7期; 孙弘安:􀀂可拓命题与可拓推理句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 黄红梅、章云、罗兵等: 􀀂可拓推理的网表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 秦建军、姚燕安、刘永峰: 􀀂基于可拓逻辑的机械装置概念设计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 何斌: 􀀂基于可拓- 集对的经济策略生成方法 , 􀀂系统工程 2004年第4期; 邹广天: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7期; 李立希、杨春燕、李骅汶: 􀀂可拓策略生成系统 , 科学出版社, 2006。 蔡文、杨春燕、何斌: 􀀂可拓逻辑初步 , 科学出版社, 2003, 第133~ 198页。 (责任编辑! 夏素敏) * 今年,是可拓学创立卅周年,为此,由中国、美国、罗马尼亚、英国、 法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的教授筹备在2013年 8月16-18日 于北京 召开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会上将组织 “可拓学创 立卅周年庆祝活动”。这里,将陆续发表30年来有关可拓学的资 料。 (有关可拓学的详细资料请浏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的可拓学主页 http://www.extenics.com/ 或 http://web.gdut.edu.cn/~extenics/ )
个人分类: 可拓学专题讨论|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春运困境支招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3-1-29 07:47
我为春运困境支招 蒋继平 2013 年 1 月 28 日 最近几年来, 中国社会一直面临春运困境的问题。 每当春节临近, 一票难求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使得政府官员头痛, 老百姓心痛, 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就可以对症下药。 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考得到的结论是:这个问题是两个关键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 在这个巨大的基数里, 具有季节性流动倾向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又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两类人在春节期间绝大部分都要回家过年的。 这样一来, 就造成了一个人口流动的高峰。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是超出政府的承载能力的。 这个需求是很难满足的,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也很难做到。这个属于空间上的局限性。 其次是时间的局限性。大家都想在春节前后的几天内回家和返回原来的单位。这个时间的窗口很狭窄, 尤其是大学生们, 他们必须在学校放假的几天内离校, 然后在学校开学前返回学校。 这个时间上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因而, 大家一窝蜂地抢购回家的车票。 这个时空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人口流动的“洪峰”。这个社会的“人流洪峰”与自然界的“江河洪峰”很相似。自然界的江河洪峰是因为在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而导致的。造成春运困境的社会人流洪峰也是因为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动人口造成的。 知道了这个道理, 我们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症下药。对待江河洪峰, 我们通常采用疏导的策略, 就是兴修水利, 疏通河道,新开支流等等。 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老天爷的降水时间, 只能通过增加空间来排洪。 对待社会人流洪峰,我们一方面努力增加运载能力, 但是, 这个运载能力是根据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而设计的, 不是为了春运的几天时间而设计的。春运是个非常特殊的情况, 铁道部, 交通部都满足不了这个非常特殊的需求。中国的这个特殊国情, 需要有特殊的措施来应对。 我们在空间上所能作的是很有限的, 那么 , 我们就必须在时间上多动脑筋。 我个人的“高见”是: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光靠交通部和铁道部是没有多少成效的, 他们已经非常尽力了。 我的建议是, 这个问题应该由教育部长来解决。 奇怪吗? 我的论据很简单,也很容易做到。 教育部应该调正寒假和暑假的时间长度。 把寒假的时间加长, 把暑假的时间缩短。 这个调正可以让大学生们可以提前回家过年, 延后回学校上课。 这样一来,大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购票选择空间。 除此之外, 寒假延长后, 还要采用分流式放假的策略。 具体地说来说, 就是全国的大学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内放寒假, 而要分期分批地放, 在一些大城市尤其应该如此。 比如说, 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南京, 西安等大学比较多的大城市, 要用行政手段来调控大学放寒假的时间。 举个具体的例子, 在北京, 应该将所有在京的大学分成三批放假, 每批之间相差几天时间。 这样一来, 就可以大大地缓解购票和乘车的拥挤现象。 要是我是国务院主管交通运输的副总理的话, 我一定会把教育部长, 交通部长和铁道部长召集在一起, 共同商讨春运对策, 为亿万民众解决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铁道部和交通部只能解决硬件问题。 而这个硬件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中国的这个特殊问题的。 我们必须在软件上多下功夫。 这个软件就是政府部门的协同功能。一些相关的行政措施可以大大地帮助缓解这个困局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所在, 农民工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他们回家过年的过程是如此的悲惨, 我们对得起他们吗?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3320 次阅读|18 个评论
网络营销培训讲师刘杰克:从唱吧走红看APP运营策略
jackliupku 2013-1-25 11:27
网络营销培训讲师刘杰克:从唱吧走红看 APP 运营策略 文 / 刘杰克 2012 年 5 月底,一款叫做“唱吧”的应用在 App Store 上架,发布后的 3 天就冲到了 App Store 免费金榜的前十名,第 5 天冲到第一名, 20 天用数户已经接近百万,连续三个月占据免费榜单前五名的位置,创造了又一个手机应用奇迹。而曾有很多人认为“唱吧”的“一夜成名”仅仅是一个“现象”,如同之前同样火爆全球的手机 APP “你画我猜”那样,在用户的新鲜感褪去,热度也随之消散,最终也成为用户手机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应用软件。但事实证明“唱吧”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在其发布八个月后的今天,依然排在免费榜单前列,并越来越受到用户的追捧,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千万。那么“唱吧”是如何走红的?又给企业家和营销人以什么样的启示?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唱吧”的运营策略 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 一,挖掘一直被忽视的用户需求点 从顾客需求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是产品成功的根本。“唱吧”的成功,必然建立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唱吧”的设计团队成功地找到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移动设备软件开发者所忽视的用户的内在需求——唱歌。 唱歌是人的一种本能,无论唱得是否好听,人们都会唱歌、都需要通过唱歌放松心情或抒发感情。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唱歌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假期,和亲朋好友一起去 KTV 吼几嗓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项目,既放松心情又增进感情。手机本身作为通话工具,特别是智能手机,具有质量过关的听筒和话筒设备,其实就是一个天然的“ K 歌话筒”,然而 KTV 生意的火爆一直没能引起 APP 开发者的注意,在“唱吧”推出之前,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唱出 KTV 感觉的软件几乎没有,使得市场出现了空白。 根据 《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品牌营销课程中 的差异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企业应勇敢走向蓝海,探寻市场空白点,以实现业务的突破性增长。与传统的 KTV 相比,“唱吧”带给用户更加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的 K 歌体验,除了爱唱歌的“麦霸”终于可以想唱就唱,不好意思公开唱歌的腼腆族更是找到了自我放松的福音,因此“唱吧”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百万用户的支持。 挖掘到用户被忽视的手机 K 歌的需求点,“唱吧”的设计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设计团队又进一步将这种需求进行了细分。“唱吧” CEO 陈华认为,用户的唱歌需求可分解成三个方面,一种是纯粹的娱乐与放松,一种是想通过唱歌出名,另一种是听别人唱好听的歌曲。这三类需求都是广泛存在的,做好其中的一个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用户支持,而“唱吧”对这三类用户需求的同时满足,为产品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北大及清华总裁班营销专家刘杰克老师指出,善于发现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点,填补市场空白,大胆创新,才能够让产品迅速被饥渴的用户群所接受。“唱吧”开发者正是嗅到了用户唱歌需求中的商机,将 KTV 搬到了智能手机上,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 K 歌的愿望。同时“唱吧”的标语“你的手机 KTV ”在需要自由自在唱歌的用户面前也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二,深谙用户心理,巧妙设计产品 发现了用户所需为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而对产品能否成功有真正影响的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其实“唱吧”的整体设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基本功能上和之前已有的一些软件如“ K 歌达人”大同小异,但“唱吧”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迎合用户需求,将用户的心理因素考虑到产品的设计中来。比如其中一个设计细节体现在“唱吧”登陆账号的设置上。“唱吧”并没有设计自己的登陆系统,而是利用微博、 QQ 、人人网三个第三方账号进行登录。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基本都同时拥有这三个第三方账号,一个都没有的用户几乎不存在。这个细节主要有两个好处,对于用户而言,注册账号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一套申请系统做完经常觉得很烦,以后使用者各种账号密码也非常容易记错记混,而可选的三个账号都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不会忘记账号,也省去了重新注册的烦恼,解决了用户怕麻烦的心理;对于“唱吧”来说,与大型成熟的社交 APP 进行账号绑定,提高了被分享的几率,加快了传播速度,等于是做了一项无形的广告。 而要说“唱吧”在用户心理上把握最成功的地方,是在于用户对于“人气”的追求。有人是追求被人关注的虚荣,有人是想找到一个平台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成功成名,“唱吧”为他们提供了聚集人气的平台。首先,每当录完一首歌,“唱吧”都会进行打分并告诉用户击败了全国多少用户,用户的攀比心理会使得分低的想要唱出高分,分高的想要马上分享给别人让大家鼓掌。然后,当用户上传了自己录制的歌曲之后,“唱吧”设置了评论和献花的功能,上传者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虚拟鲜花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别人自己上传了歌曲请朋友捧场,这无形中为“唱吧”做了宣传。最后,一些唱得非常出色的歌手脱颖而出,在“唱吧”中聚集了极大的人气,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更成功的还签约了唱片公司,这对其他想要成为明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这一系列设计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越来越多想要通过唱歌出名或者获得认同的用户选择了“唱吧”。最为值得借鉴的是“唱吧”榜单进行了地区划分,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成为“明星”。因为从全国众多中脱颖而出实在太难了,为用户提供机会在一定区域唱出名气,更容易受到用户的热捧。 “唱吧”的另外一个设计亮点就是成功吸引了海量有好声音的美女,进一步吸引了大批来欣赏美女唱歌的男性用户。乍一看感觉这一点不太能上得了台面,但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女对自己的展示以及男性对美丽女性的向往是人之本性,应该成为产品设计与推广中需要引起企业注意的用户心理。美女们乐于到“唱吧”展示自己的靓照与歌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唱吧”营造的是一个健康、干净的展示环境,有歌声、鲜花和尊敬,而不像很多 APP 后来越走越偏,成为无聊人士的“把妹工具”。“唱吧”对于美女效应的“度”把握的很好,提供美女展示和男性欣赏的平台,但不开设私信等聊天功能,避免了骚扰等不良的影响,保证了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 可见,产品在细节上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因素,才能从同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社交属性增强用户粘性 用户需求定位准确、产品设计出色,保证了“唱吧”能够快速走红,然而像“手机 KTV ”这种小应用制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很容易被模仿和替代,所以才有开篇提到的很多人断定“唱吧”的火爆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但是到目前“唱吧”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否定了“现象”之说,对此的重要解释是“唱吧”不单纯是一款唱歌小应用,而是一款同时具备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的软件,其工具属性方面在于让用户唱歌并美化得到良好的效果,社交属性让用户以歌会友互相交流。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网络营销培训课程《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络营销实现战略突围》中的 SNS 营销论,社交网站具有自动传播的特质,企业能够利用社交平台内的分享、传播制胜市场。在“唱吧”推出之前,“ K 歌达人”是唱歌爱好者的必备软件,而“唱吧”之所以比后者更成功,就在于加入了社交因素,形成了用户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让用户一个人对着手机自娱自乐。 “唱吧”从两方面实现其社交属性,首先是软件自身创造的社交平台,主要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公开的交流平台,让用户可以互相听到其他人上传的歌曲并进行互粉、评论和献花,用户在这个社交网络中以歌会友,粉丝也可以直接支持自己喜欢的歌手。现在“唱吧”又推出了合唱功能,只要某个用户唱好某首歌的其中一部分,并发布出去,就可以让其他人合唱其它的部分。这个创新及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更极大地活跃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唱吧”通过这些功能的设置将每一个单独的 K 歌个体连接起来组成一张大的社交网络,使得“唱吧”用户能够保持更大的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其次,“唱吧”与其他大的社交平台进行绑定,主要是通过登陆账号的绑定实现的,用户用微博、 QQ 或者人人网的账号登陆“唱吧”,同时进行一系列授权,在录制歌曲后可以上传或分享到第三方社交平台上,其好友欣赏后可以在第三方社交平台上与上传者互动。这样也实现了产品的病毒式传播,通过知名的 SNS 平台的分享,迅速让更多的人知道、安装、使用、分享,长期下来使“唱吧”也成为用户之间交流的一个常备工具。这样一个基于用户社交需求的软件,能够保持很大的用户粘性,从而保持长时期的发展。 可见,随时随地地唱 K 这一功能属性让“唱吧”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追捧,而随时随地地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歌这一社交属性使得“唱吧”从同类 APP 中胜出,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日益深入、 APP 营销变得更为重要的今天,“唱吧”的走红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唱吧”开发团队在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上非常出色,成功找到了智能手机 APP 的一片蓝海。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唱吧”的各种特色小功能有效满足了特定用户需求,能够为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使用体验。而作为一款同时具备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应用,“唱吧” 因营造出浓厚的社交氛围进一步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外,最近天天向上等电视媒体开始推荐唱吧,江苏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开始为唱吧定制节目,线上线下传播的融合将让唱吧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获取更多轻度的互联网用户,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唱吧未来能进一步给移动互联网市场以何种惊喜,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1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书推介:《传媒经济行为:策略与博弈》
xscb 2013-1-25 11:18
书名: 《传媒经济行为:策略与博弈》 作者: 韩晓宁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1 定价: 25.00 元 ISBN : 978-7-5100-5702-1/G · 1279 作者简介: 韩晓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系教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传媒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传媒产业、传媒经营管理、传媒政策。著有《电视节目运营:塑造传媒品牌九项要点》等。 内容简介: 本书将博弈分析引入传媒经济研究领域,结合传媒领域的现有理论和实践,对传媒领域中各类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传媒经济领域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为传媒经济现象提供了一种更加清晰的解读方式。传媒经济行为是传媒运行过程中参与各方的行为,本书描绘出了传媒实践领域中的主要博弈关系图谱,对传媒运行规律、传媒经营与管理、传媒组织、个人及政府行为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传媒产业实践、新闻传播现象、传媒体制改革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案例解读。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001 1 . 1 传媒经济行为概述 003 1 . 2 相关概念梳理 005 1 . 2 . 1 对本书具体博弈分析中所涉概念的解释 006 1 . 2 . 2 战略与策略在本书中的区别 009 1 . 3 博弈论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路径 011 1 . 3 . 1 博弈论的研究范式 011 1 . 3 . 2 博弈论在中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应用路径 013 1 . 4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018 第 2 章 传媒经济行为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025 2 . 1 传媒经济行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025 2 . 1 . 1 传媒产品价格博弈 025 2 . 1 . 2 内容博弈:内容竞争的几种策略 028 2 . 2 传媒经济行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037 2 . 2 . 1 价格博弈的动态分析 037 2 . 2 . 2 市场进入竞争模型动态博弈分析 039 第 3 章 传媒经济行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044 3 . 1 传媒经济行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044 3 . 1 . 1 传媒市场的价格对抗 046 3 . 1 . 2 竞标博弈:竞标设计 048 3 . 1 . 3 竞标产品差异化策略 050 3 . 2 传媒经济行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050 3 . 2 . 1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的均衡 050 3 . 2 . 2 公信力博弈:媒体与受众的重复博弈 052 第 4 章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模型应用与建构 057 4 . 1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全景 057 4 . 1 . 1 传媒环境 058 4 . 1 . 2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的参与人 059 4 . 1 . 3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的三个博弈圈 061 4 . 2 传媒组织内部博弈的模型应用 062 4 . 2 . 1 信息经济学模型的引入 062 4 . 2 . 2 传媒组织的内部激励博弈 064 4 . 3 传媒与受众的双向选择博弈模型的建构 069 第 5 章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个案研究 074 5 . 1 新闻体制改革博弈分析 074 5 . 2 报业价格战博弈分析 089 5 . 2 . 1 南京报业价格战经过 090 5 . 2 . 2 南京报业价格战过程博弈分析 091 5 . 2 . 3 南京报业价格战得失总结 092 5 . 3 电视节目创新博弈分析 093 5 . 4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博弈分析 096 第 6 章 不同传媒环境下的传媒市场博弈 104 6 . 1 中国传媒环境下的传媒市场博弈 105 6 . 1 . 1 中国传媒市场中的博弈规则特点 105 6 . 1 . 2 中国传媒博弈参与人、战略空间及博弈目的特点 108 6 . 2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传媒环境对市场博弈的影响 111 6 . 3 中国传媒市场未来博弈发展 116 6 . 3 . 1 传媒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博弈 116 6 . 3 . 2 新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博弈 117 6 . 3 . 3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博弈 118 参考文献 121 图表索引 表 1 - 1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博弈 019 表 1 - 2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博弈 020 表 1 - 3 知情权保护的博弈模型 A021 表 1 - 4 知情权保护的博弈模型 B021 表 2 - 1 报业市场上的囚徒困境博弈 027 表 2 - 2 媒体内容产品题材选择的博弈 032 表 2 - 3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 039 图 2 - 1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博弈的动态博弈树形图 041 表 3 - 1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高成本情况) 046 表 3 - 2 市场进入者与市场在位者的斗争(低成本情况) 046 图 4 - 1 传媒经济行为博弈关系全景图 058 表 4 - 1 报纸经营者与记者的激励博弈 065 表 4 - 2 传媒产品与受众的双向选择博弈 071 表 5 - 1 智猪博弈 075 表 5 - 2 报纸与网络媒体的抬价谈判博弈 099 表 5 - 3 不坚定的报纸联盟与网络媒体的抬价谈判博弈 100 表 5 - 4 坚定的报纸联盟与网络媒体的抬价谈判博弈 100
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plgongcat 2013-1-22 09:16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精选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教:要用自己的或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其他问题,怎么寻找这些问题? 李:首先,要“多就问题创方法,少拿方法找问题”。当然,这二者就像武学的内功和外力一样,虽有主次轻重,但不可偏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其他问题,关键是发现相似性,然后用类比。首先, 理解的关键往往是弄清关系 。 如果能在不同对象中认出相似关系,理解就深多了。A和B相似,C可以解决A,就应尝试用C解决B,D是A的结果,就可猜测B也有类似于D的结果。比如,研 究供人使用的药物的动物实验,就是基于人与动物的类比。应该优先尝试简单而又相似的问题,这会迫使我们注意不同问题的异同点。不仅要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 决相似的问题,还应借鉴和移植其他领域的结果。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真正原创的思想很少 。思想往往是相通的、可借鉴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开普勒说: 我珍惜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导师,它了解自然界的全部秘密,在几何学中它最不应被忽视 。 (I cherish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the Analogies, my most trustworthy masters. They know all the secrets of Nature, and they ought to be least neglected in Geometry.)拉普拉斯也说: 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 。 (Even in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our principal instruments to discover the truth are induction and analogy.)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量子力学中粒子的波动性,就是一个巧用类比的著名范例。其实, 科研无非搭建由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求解问题就是将答案表述成已有的知识 。所以,解法就是桥梁,越牢越长越宽,功劳越大。 类比的关键是发现不同事物之间本质性的相似 ,这种相似往往由联想得到。 创造主要就是发现前所未知的类似或联系 ,所以,联想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有多种,比如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似联想、接近联想等,我最看重类 似联想。知识渊博、种类丰富有助于产生有效联想。有创意的联想似乎主要由发散思维得到。联想能力强是聪明的特征之一。比如,幽默的人都很聪明,而幽默的主 要基础是巧妙而新奇的联想。有人读了钱锺书的作品后想拜见他,他推辞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他的《写在人生边上》我读了 多遍,始终兴趣盎然,满书都是基于类比而寓意颇深的俏皮话,简直是幽默泛滥,令人应接不暇。记得他曾经在《围城》中调侃一位角色的胡子,居然写了满满一 页,充分展现了他的绝顶聪明和博喻之才。 类比还与比较密切相关。比较是提高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引导思考的良方,研究问题离不开比较。 学:怎么才能比较有效地产生联想呢? 李:首先,深刻理解是基础和前提,缺之不得。其次,在思考时要杜绝外界干扰。然后要放松思想,发散思维。 学:怎么区分套用解法和类比解法?这似乎有矛盾。 李: 关键在于用得贴切与否。套用主要是指未作足够调整地用,它可能是形同实异、貌合神离;类比恰恰相反,是实同形异、貌离神合。什么样的类比很贴切?贴切就是 本质上大同小异。 类比依赖于相似性,往往不是直接套用,而是发现异中之大同 。这个大同可以是二者所满足的共同规律,也就是 前面说过的不变性 。另一方面, 在类比时,还得注意同中之异 。异中求同就是归纳逻辑中穆勒五法中的“求同法”,而同中求异就是“求异法”。比如,估计融合和状态滤波分别是空间和时间问题,但我发现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所以我对它们的研究是平行的,互相借鉴、类比,因而事半功倍。 大胆猜测,精心推证 教:有什么好办法能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李:除了深刻理解外,重要的是发散思维,特别是大胆猜测。有大成就者必勇于创造。牛顿说: 没有大胆猜测,就没有重大发现 。(No great discovery is ever made without a bold guess.)越是原创的、重要的,越需要大胆猜测。高斯风趣地说: 我已经有了结果,但还不知道怎么得到它 。(I have the result but I do not yet know how to get it.)庞加莱说: 没有假设,科学家将寸步难行 。他在《科学与假设》中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约定论哲学:科学规律的本质不是经验,而是约定,而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假说就是约定。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Thomas Huxley)极富感情地说: 科学的大悲剧是,美妙的假说被丑陋的事实所屠宰 。 (The great tragedies of science are the slaying of beautiful hypotheses by ugly facts.)学说都是假说,科学史就是假说以新换旧的历史。假说重在泛化能力,否则科学成果不可能广泛适用。波利亚说: 若想用两个词概括科学方法,我建议用 “猜测”和“检验” 。 (If you want a descrip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three syllables, I propose: GUESS AND TEST.)他的名著《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很值得一读。它讨论的重点就是猜想,所以中译本取名为《数学与猜想》。 创造性假设是原创性、想象力的集中体现。自从培根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归纳推理对于科学至关重要。然而,波普尔却认为创造性假设比归纳重要得多。其实,归纳 和假设都很重要,没有归纳的量变积累,就难有假设的质变飞跃。归纳被大量用于科学之外,以致创造性假设对于科学的作用更显突出: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创造 性假设。科学研究的常见路径是: 检验 ← 演绎 ← 假设 ↓ ↑ 实验 → 观察 → 归纳 教: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层次可望而不可及。我们恐怕很少有人会有这种奢望。 李:非也。猜想可大可小,完全适用于你的问题这个层次。怎么猜想?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积极主动地归纳,深刻透彻地理解。 人们大都有个误区:猜错了不好,甚至会误导,既然没把握,就不该瞎猜 。其实, 猜想的主要功用不是命中正确答案,而是引导科研, 即 引导分析思考,引导实验、观察和采集数据,等等。不用太担心它可能有误。错误的猜想引出重大的发现,在科学史上十分常见。有个猜想后,科研就更加聚焦,就 会时刻准备着接受有关信息,受到启发。值得深究的猜想对于澄清问题、提炼解法大有裨益。有了猜想后,材料、数据就变得活起来了,特别是对于高度依赖于观察 的研究来说。有个朦胧的猜想后,要将它明确化,以便演绎验证。面对反例,应该调整猜想,除非你的深层直觉使你坚信这个猜想,但调整不该是就事论事地打补 丁,最好是提出另一个修正猜想。 百思不解时,更该奇思异想,提出新奇怪异的猜想。胡适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很有道理,特别是对于发现规律的研究而言。从观察、归纳 到假设有赖于大胆的猜测,而从假设到检验需要小心严谨的推理求证,胆大心细。可以先猜后证、边猜边证,调整、修正猜想。用曲线拟合来类比,猜测好比选择拟 合的曲线类型,而推证就是选定曲线后的拟合。大胆猜测是基于直觉的,没有直觉基础的猜测是瞎蒙。 真正的原创研究离不开想象。谁没有一定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 想象重于知识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科研想象基于清晰的概念,植根于对关键问题洞若观火。创造力的研究表明, 创造性灵感往往发生在注意力散焦、联想丰富及思维活跃时 。(Colin Martindale《创造力手册·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一旦理解到位,就可以信马由缰,让思想自由翱翔,不受约束,直到发现值得深究的想法。我 前面强调的沉思 就包括这种梦幻般的出神。美国历史学家James Harvey Robinson在《The Mind in the Making》(可译为《心智之成》)中指出, “飘思遐想” (即Reverie,兼含幻想、沉思、出神等义) 是少数几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我们甚至可以说, 发现就是虽见人人之所见,却想人人之未想 , (Discovery consists of seeing what everybody has seen and thinking what nobody has thought)进而发人人之未发。对于科研来说,没有灵感和想法的知识事实只是行尸走肉,而缺少事实和知识的奇思妙想不过是游魂荡魄。 教:但是,怎么知道某个猜测值得深究呢?怎么知道某个猜测可能是对的呢? 李:这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科研天分,特别是对真理的直觉和思维的敏锐程度。值得深究的猜测应该有其合理性,但更重要的是新鲜有趣。 值得深究的猜测不必正确, 关键在于它有意思、新奇而有启发性 , 正像发人深省的想法比正确的想法更有价值一样。比如,我有一个猜想:一个学科离金钱越远,往往难度越高,在美国薪水却越低,所以理科比工科低,而工科比商 科低。我还猜想:越冷的地方,人越守时、越守规矩,办事也越认真,因为否则可能后果严重,甚至会出人命。所以瑞典人、荷兰人比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更守时、 更守规矩、办事也更认真。但东北人是否比西南人更守时、更守规矩、办事更认真?这些猜想未必正确,但它们所披露的联系,值得探讨。 转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7793-655199.html
个人分类: 文化知识|1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类专业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热度 3 Bobby 2013-1-21 10:24
使用大量结构复杂的定语从句,是生物类专业英语句法的一个特点。英语定语从句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两种。限制性定语从句与所修饰的中心词之间关系密切,之间不用逗号分开;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既可修饰主句中某一个名词,又可以修饰整个主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或中心词的关系不很密切,它们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定语从句不仅是各类从句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且结构最为复杂,功能也多种多样。英语的定语从句除了起修饰和限制作用外,还可起到补充说明、交代细节、分层叙述以及表达原因、结果、目的、条件、让步、转折等逻辑关系。使用较多的定语从句使得英语语句结构复杂,句子冗长,同时,英汉两种语言在定语结构顺序上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专业英语文章方面存在困难。本文就生物类专业英语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论述。 从英汉两种语言语序角度来说,英语中定语的位置分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而汉语一般为前置式。根据定语从句的长短及与所修饰的中心词或主句的关系,可根据情况译为前置定语结构、一般从句或独立句子、状语从句、融合结构等。 一、翻译成前置定语结构 对不是很长,且主要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定语从句,可使用汉语的定语结构进行对等翻译。 ( 1 ) Biotechnology can be summarized as any technique that uses living organisms to make or modify products, to improve plants or animals, or to develop microorganisms for specific purposes . 生物技术可以概括为 使用活的生物制造或修饰产品,改良动植物,或者用于某种特殊目而培养微生物的 技术。 ( 2 ) Plant breeding involves selecting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genes that provide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 植物育种就是选择 提供目标特征的 最优基因组合。 ( 3 ) Attempts are now being made to replace enzymes which traditionally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animal tissues and plants with enzymes from microorganisms. 人们正在努力用源自微生物的酶来取代 传统上从动物组织和植物中分离的 酶。 ( 4 ) These have helped to determine minimum separation distances to reduce cross pollination to levels that are below the limits needed to maintain genetic purity . 这些方法有助于确定最小分隔距离,将杂交授粉水平降低到 保持遗传纯度所需的限制 水平之下。 二、翻译成一般从句或独立句子 当定句从句较长,且主要起补充说明、交代细节、分层叙述等作用,而非限制性作用时(主要是非限制性定句从句)时,可将定句从句翻译为与主句并列的从句或独立句子,位置可根据情况置于主句的前面或后面。 ( 1 ) Traditional biotechnology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o early farming societies in which people collected seeds of plants with the most desirable traits for planting the following year . 传统的生物技术可追溯到数前千年前,那时的早期农耕社会里, 人们搜集具有最需要性状的植物种子,以供来年种植 。 ( 2 ) The era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which involves manipulation of genes from living organisms in more precise and controlled ways than traditional biotechnology , began with their discovery. (the discovery of DNA structure by 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lark) 与传统生物技术相比,现代生物技术对来自活的有机体的基因的操作更精确更可控。 现代生物技术世代从他们的发现(指沃森和克里克发现 DNA 结构)开始。 ( 3 ) NAA usually gives rise to short thick roots which may have the advantage of being better able to withstand accidental damage during planting out . NAA 通常会产生短而粗的根, 这种根具有在移栽过程中不易损伤的优势 。 ( 4 ) Plants from protoplasts often display considerable genetic variation, which can arise from the tissues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and/or in the callus from which the plants are regenerated . 从原生质体再生的植株经常表现较大的遗传变异, 这些遗传变异既可能源于起始材料组织,也可能源于植株再生的愈伤组织 。 三、翻译成状语从句 当定语从句较长,且与所修饰的中心词或主句存在明显的因果、条件、让步、转折等逻辑关系时,可将定语从句转换为汉语的状语从句。 ( 1 ) The most serious current concern of plant scientists is the irretrievable loss of biodiversity, which reduces the scope for breeding crops to tolerate more extreme climates, to resist pests and diseases and produce more nutritious food . 生物多样性的不可逆丧失是目前植物科学家最关切的问题, 因为生物多样性丧失会降低耐受极端气候、抗病虫害和更富营养作物的选育机会 。 ( 2 ) An endangered species is a population of organisms which is at risk of becoming extinct because it is either few in numbers, or threatened by changing environmental or predation parameters. 如果生物种群由于数量稀少或者环境或捕食因素改变而处于绝种的危险 ,那么就称这个物种为濒临灭绝的物种。 四、翻译成融合结构 当除限制性定语从句外,还有别的语法结构来修饰中心词时,译成前置定语或从句(句子)时不符合汉语习惯,或感觉不自然,可将定语从句与所修饰的中心词融合起来翻译。 ( 1 ) Current legislation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se considerations but there are many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existence of industrial and food products that remain to be studied and debated before possible introduction . 目前的立法为这些考虑提供了框架,但对于工业产品与食品共存有关的许多问题在推出之前 仍然有待于研究和讨论 。 ( 2 ) Genetic engineering is only one of many method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productivity and food quality while reducing inputs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 有不少方法 可用来保持作物产量和食物品质同时降低投入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 ,遗传工程仅是其中之一。 ( 3 ) The major cereal crops we use today, which provide the bulk of our calories , are descended from plants selected in prehistory for their useful traits. 今天食用的主要禾谷类作物 为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热量 ,它们是史前时期选育出具有有用性状的植物后代。 刘进平,庄南生,王英,唐燕琼,许云,黄小龙 . 生物类专业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 45 ( 3 ): 73-74 相关阅读: 生物类专业英语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 生物类专业英语词汇教学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688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对话SCI期刊主编——骨科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
babybauble 2013-1-11 11:25
[转载]对话SCI期刊主编——骨科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
尊敬的各位同仁: 近年骨科的发展非常迅速,脊柱、创伤、关节及骨科基础研究领域都不断涌现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国内骨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研究与诊治水平正逐渐走向国际先进水平,但高质量临床研究的数量和优秀论著的发表数量仍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医师协会和 MedSci 共同举办,将以促进骨科临床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与国际发表为目的,邀请骨科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及国内著名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围绕 “ 如何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发表 ” 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并教授更多的实战经验与实用技巧。 会议特邀国际著名 SCI 期刊 J BONE JOINT SURG BR 主编 Richard Villar,J BONE MINER RES 主编 Thomas L Clemens 作为会议演讲嘉宾,围绕骨科临床研究、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等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参会者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 I 类学分 5 分 本次会议特色: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辅名:好望角大饭店) 会议时间: 2013.3.30-31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www.medsci.cn/z/2013orthop-sci/ 会议咨询: 张依寒 E-mail : yihan.zhang@bioon.com Tel : 86(21)54481353 Mt : 13361952955
2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保护的论述为什么要舍易求难?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2-12-31 15:43
对于 我在动物保护议题上的立场 , 我当然知道大家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也有不少朋友建议可以根据当下现实情况, 调整论述的调门, 更加亲民更加接近大众的口味, 适度牺牲论述彻底性而增强可接受性, 良药可口不是更好吗? 其实, 从策略上讲这涉及到了动物保护论述分工合作的问题。 大家知道, 像任何运动一样, 动物保护的论述也同样要有左派右派之分, 有侧重彻底性的激进派, 也有侧重当下可接受性的温和派, 术业有专攻, 劳动有分工, 俺老人家主要负责论述的彻底性。 如果说动物保护的论述者有红脸黑脸的话, 我来扮演显得最“极端”的那位吧!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俺向彻底性方面走得越深, 在右侧 给同志们留下的空间就越大, 他们的论述就越发显得容易接受! 不仅如此, 动物保护的论述, 除了帮助非人类动物之外, 还有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 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诸如权利、平等、压迫等概念, 提高人们对于人类内部的一切不公正一切罪恶的敏感性, 增强人们对于一切另类的“他者”关怀的意识, 强化人们对于长期流行的思维习惯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的批判能力…… 动物保护的论述为什么要舍易求难? 那是因为我要把这个动物保护的思想工具, 当作为撬动整个社会文化变革的巨大杠杆! 这个在思想界学术界处于边缘地位的看似意义不大的工作, 其实寄托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貌似坚不可摧的奴役大坝的角落里, 让我做一只默默搬运坚持挖洞的小蚂蚁吧。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解读”日本钓鱼岛最新策略
热度 7 lvnaiji 2012-12-23 11:12
吕乃基 中日围绕钓鱼岛在言与行上的对峙已有时日,各有巧妙不同,各自声称胜券在握。近日,博主感到日本的策略似有两点“新意”。 其一,非渐进,而是一步就祭起(几乎是)终极手段。在中国仅仅是巡逻机飞临钓鱼岛时,就出动 8 架战机升空拦截。昨日又是依法炮制。采用非对等的极端手段,一开始就把北冥神功用到极致。不知这样是否消耗内力? 其二,口头上的虚晃一枪。安倍在竞选中先说要向钓鱼岛派公务员(不知与此间黎民百姓趋之若鹜的公务员有何异同?),随后说暂缓派驻。中国各大媒体对此争相报道,看来是以为安倍有所软化,此举有改善中日关系之意,心中窃喜。 呜呼,妙哉!安倍,还有国外所有敌对势力,只要先放出狠话,然后再“暂缓”,实际上没有丝毫行动,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安抚中国人民的感情。此招其实有心理学的基础。说要给你 100 元,然后说不给啦,心理上会失望进而埋怨;但反过来说要拿走你 100 元,然后说不拿了,你留着自己用吧,顿觉宽慰,或者还会心存感激。前者消耗的北冥神功,由后者神奇的意淫得到弥补。 不知这两招是否可以称作“两手都要硬”?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270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友谊悖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早的探测流行病的爆发
热度 2 zhanghaifeng 2012-12-20 18:31
学过复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的人都知道一个著名的免疫策略“熟人免疫策略”( Acquaintance immunization strategy)。这种方法的大概意思是,随机的在网络中选择一个节点,再随机的选择他的一个邻居,然后对这个邻居进行免疫。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局域的免疫策略是非常高效的,而且不需要了解很多的网络信息。 那么下面的这篇文章就是利用这个思路来探测流行病的爆发趋势的(Christakis NA, Fowler JH (2010) Social Network Senso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ontagious Outbreaks. PLoS ONE 5(9): e12948. doi:10.1371/ journal.pone.0012948)。 该文通过对744个哈佛的学生进行分类研究,第一类是随机选择一部分人(这部分人是319),另外一类是人前面的这部分人的朋友(这 425个人是319个人随机选的朋友 )。由于那些朋友多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性被选中( 这里隐含着"友谊悖论“的思想:你可能认为你的朋友很多,但是统计意义上,你的朋友被你的朋友更多。 ),因此这些被选择的朋友往往处在网络的中心,因此他们更容易或者更早的被感染。因此通过比较发现:与随机选择一部分人相比,第二种方法可以更早的检测到流行病的爆发(大概两周时间),同时比流行病爆发的峰值来临之前提前了46天。 这个结果想一想就能知道,就我个人而已,我可能觉得这个课题不值得深入做下去。但是人家大牛就是做了,而且得到新闻媒体的报道。大牛就是不一样呀! 下面是关于这篇文章的科学报道, 'Friendship Paradox' May Help Predict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9/100915150949.htm
545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ems86 2012-12-20 17:35
[转载]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投稿信箱: ems9586@163.com 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许立衡(湖南省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工作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完善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使其经营管理得到明显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不断提高。该文主要从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出发,论述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相应财务管理意识的缺少。当前,有的电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很多管理者缺少财务管理意识,多数财务管理工作都停留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上。 电力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它是以电力企业价值和资本不断增加为目标的经营活动,但是现实中,很多电力企业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当前的社会中,信息的利用和加工以及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资本形式包括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种重要的形式。我国当前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努力兼顾其他的主体利益,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主导下,实现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电力企业的财务控制不到位。我国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仍然不够发达,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问题,如行业垄断、政企不分、效率低下、成本意识以及发展意识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秩序混乱,对风险缺少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机制。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缺乏。在我国,电力企业属于大型的中央企业,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必要的运营电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因此,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国家垄断经营的状态下,很多的生产要素都是通过国家的调控和优惠来实现,从而使得电力企业自身缺乏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改革逐步深入,电力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同时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反观电力企业,其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相对欠缺,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和管理进行全面的完善,从而使电力企业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跟不上电力发展程度,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不能够对集约化的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帮助。电力企业的不同业务之间信息化建设的脚步不一,系统性、集成化的管理水平不高,财务、营销、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信息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合。另外,电力企业的直属部门以及相关金融辅助部门之间的ERP建设相对落后,这直接使得电力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受到限制。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有效策略 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财务机制。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由人治向法治方向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现代化、科学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避免出现财务违规现象,保证资金合理利用的最有效方法。在企业内部设置必要的财务会计以及相关的配套岗位,对那些相互之间不相容的工作岗位实行分理制度。另外,在企业内部实施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从而使得整个资金的流通过程,受到财务会计以及相关岗位的权限限制,财务会计以及相关岗位的权限受到上一级的直接约束,从而使得整个资金流动受到严格的控制。 提升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观念。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实现电力企业公司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相关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不断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使财务管理活动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中去。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这也是电力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可靠途径和方法。 实现电力企业财务的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自身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应该由传统的主体资金预算,逐步向包括下属经营单位在内的全面资金预算,预算内容应该包括电力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和投资等活动,从而实现电力企业财务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电力企业应该对自身的预算编制进行专门的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关财务预算的分析和报告,这些报告中应该涉及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 实时监控企业的预算方案: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对企业不同部门完成预算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与相关的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进行紧密的信息沟通交流,从而实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实时调整,从而保证预算目标的最终实现。 不断强化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电力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成本管理。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在自身中树立起先进的质量观念、信息观念以及成本观念,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打下基础。其次,电力企业还应该对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这也是电力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再次,现代化的企业成本管理表现在对企业成本的会计凭证以及原始数据的准确、全面、完整保存,从而使其真正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后,做好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需要对企业的信息工作、计量工作以及管理工作切实做好,从而使企业自身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充分调动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保障、支持、计划、控制、反映、监督等职能,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由于电力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都需要高度的协同处理,必须采取统一调度。要完善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信息的集成,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通过财务信息化实现会计集中核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集中财务分析来加强财务会计监控和资金管理,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全面、及时、准确提供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经营状况信息。通过信息在企业各部门的快速传递和各管理环节对信息的响应,预防和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瓶颈,加强对分子公司、控股公司的监控,降低投资、大修项目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从而实现经营目标。 总之,电力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所以,针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思考,创新地解决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提高电力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为我国市场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晓燕,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现代企业文化,2012.02 【2】余 婕,试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之解,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8 【3】郑志涛,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浅析,技术与市场(上半月),2008.07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 http://www.ems86.com 总第422期2012年第18期(5月7日出版)-----转载须注名来源 佚名.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http://jiaoyu68.vhost030.cn/zhengwu/html/?27544.html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 2012-10-23 08:39:47 作者:http://www.ems86.com/ 来源: 佚名.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http://www.ems86.com/lunwen/html/?266.html
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征婚选择的最佳策略
热度 39 xying 2012-12-20 14:07
假如有 n 个美女逐个介绍与你约会,每个见面时,如果你选了她就没机会见到后面可能更好的;如果让她走了,也许后面都不如她,追悔莫及也无法挽回。问怎么选结果最好? 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说相亲谈朋友,选项目,货比三家购物,或者有几个工作的机会。现实的情况都不容你脚踩几条船来比较,只能是一个个的来,错过就不好回头了。这都和上面的例子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问题看起来漫无头绪,对于任何一种策略,都可以举出一个具体的出场顺序,使得你得到最差的后果。 实践中人们多是这样做的:直接选第一个那叫盲目没有比较,除了一见钟情的外,总得看过 k 个才甘心,待到后面候选人不多时就急了,只要比前面都见过的好,就是她了,要是全不满意到了最后一个,好坏都是她了。机会和美女都是随机出现的,那就问你到底要 Pass 几个炮灰才开始认真比较?这是 n 个随机序列中求 k 值,使得选到美女数学期望最高的问题。这个期望是按照这方法选到美女 满意程度的数学期望值。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虽然思路不难,但随着 n 的数目增加,计算的复杂性增加的很快。前几天在科学网上看到“ 谈恋爱的技巧也能用数学模型表达?兼谈管理科学研究 ”博文里面转载了一个数学计算,其思路让我赞叹,虽然他把问题简化成选中最好那一个的概率问题,而不是得到最高的期望值问题。但他的结果是十分简洁的通解,计算的结果和我计算的几个情况也吻合。这是个很漂亮的结果也很有应用价值,可惜博文没有给出原文的出处。珠玉在前,我本不想再现丑了,就在那博文后跟了几句赞词并替他解答。后来有网友来追问,又见许多跟帖对那研究的意义颇有微词,我想还是写个帖子解释一下。 那博文中转载那篇文章的思路和表达都十分简洁,后面的两个结论都显示出作者灵活应用数学的功力。我对此十分赞赏。跟贴中对那文章的批评多集中在复杂现实中的适用性问题。那是另一方面的诉求。 读论文和好文章,我更倾向于理解和欣赏作者的巧思而不是挑剔戏剧性说法的疵瑕。其实借用一些理想情况夸张性的应用在阐述理论的论文并不少见。 2012 年诺贝尔经济奖的核心 Gale-Shapley 算法,就是以稳定婚姻设计的求偶规则为题的【 1 】。现实中的婚姻要比算法的假设条件复杂得多,所以难以应用。科技工作者对抽象数学模型的局限和应用都有常识,所以用不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而忽略了对核心思想的欣赏。 在这里我先替那作者解答一下跟帖对式子中的 k/(i-1)/n 项的疑问。作者假定在这 n 个人中有一个最佳的人选 A ,随机时 A 在任何一个位置的概率都是 1/n ,自然 A 出现在第 i 个位置的概率也是这个数。为了保证 A 有机会被选上,前面 i-1 个人中最好的那个 B 必须在前 k 个人中,不然 B 入选了就轮不到 A 了,这个情况的概率是 k/(i-1) 。把这两者概率综合起来,就是从第 k+1 个开始比较,刚好在第 i 个时选中 A 的概率 k/(i-1)/n 。 P(k) 是把所有可能 i 的概率都加起来。 得出 n 充分大时的 P(k) 逼近公式,再求导得到 k 的通解 。整个思路和推导十分漂亮。 那个数学模型是针对选中这 n 个人中 A 的最大概率问题。更靠近现实的提法是看过前面 k 个以后,被选中的人不一定是 A 但是美女的期望值 E ( k )最高。这个问题复杂点,我想用比较简单的 4 个美女的例子来直观地说明思路。 将这 4 个美女从 1 到 4 打分,四位 1 , 2 , 3 , 4 分的美女按随机顺序出场,闭着眼睛选一个,平均是 2.5 分。你的期望是在 2 , 3 分美女之间。 E ( 0 ) =2.5. 如果 Pass 第一个,后面出场的再和她比较,更好的就是她,否则等下一个,第一个出来的有四种情况: 她是 1 分美女,后面哪个出来都比她强,自然第二位出来就迷倒了,这第二位 2 , 3 , 4 都有可能,平均是 3 分; 她是 2 分美女,后面 3 , 4 分的出来比她强,谁先到就是谁, 3 , 4 平均是 3.5 分; 她是 3 分美女,后面还有个 4 分美女,跑不了 4 分; 她是 4 分美女,这再往后看的都失望,只能是最后一个了。 1 , 2 , 3 都有可能,平均 2 分。 这四种情况机会都是一样的,所以把这四种平均得分再平均,总的期望是( 3+3.5+4+2 ) /4=3.1 。这美女指数比盲选高了一点,可以期望 3 分美女强一点。 E ( 1 ) =3.1. 再看 Pass 两个又如何, Pass 的是 1 分和 2 分,记为( 1 , 2 ),后面剩下 3 分和 4 分,记为【 3 , 4 】,这一共有 6 种情况: ( 1 , 2 )【 3 , 4 】,同上面的道理分析,平均等分 3.5 ; ( 1 , 3 )【 2 , 4 】,会等到 4 ; ( 2 , 3 )【 1 , 4 】,会等到 4 ; ( 1 , 4 )【 2 , 3 】,捡了最后一个,平均为 2.5 ; ( 2 , 4 )【 1 , 3 】,捡了最后一个,平均为 2 ; ( 3 , 4 )【 1 , 2 】,捡了最后一个,平均为 1.5 ; 这六种情况机会均等,总的期望是( 3.5+4+4+2.5+2+1.5 ) /6=2.9 ,比盲选的强,比 Pass 第一个的差。 E ( 2 ) =2.9. Pass 3 个剩下只有一个,这和盲选一个样, 2.5 。 E ( 3 ) =2.5. 综合这几种情况 E ( 1 ) =3.1 最大。所以在只有四位美女情况,拿第一个当炮灰只欣赏不点头,从第二个开始认真比较最明智,可以期望 3.1 分的美人,比平均分 2.5 高。可以看出总数多时,先 Pass 的人数也可以多一点,这期望美女指数 E ( k )随着炮灰人数 k 先增加,然后再减少。 n 位美女可以用相同的思路,用排列组合计算数学期望值可以得出一般的式子 E ( k )。这个一般公式约减的工作量会大一点。因为珠玉在前,我没有动力去完成最优 k 值的计算公式。但是应该不难用计算机逐个k计算 E ( k )后比较来取得。 我在纸上算出 n 为 2 、 3 、 4 时,最优的 k 分别是 0 、 1 、 1 。 这个结果和求最大概率问题的通解 计算的数值是一样的。 。虽然求最大概率和求最大数学期望不是同一个问题,而且后者还和赋值有关。但是前者是一个很好的简化模型有着很漂亮的结果。 结论:对于 n 个依次来临的机会,首先了解一下 个,然后将后面遇到的与前面所有见到的相比,如果更好就接受,否则等下一个,这是对待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这里 e=2.71828… , 是 n/e 的整数部分。 对于现实中经常遇到的相亲、求职、选项目和逛商店买东西,这类选项不多于 28 个的序列选择,我们有了比凭经验更为理性的指导:对前面的 1/3 只作了解不做选择,在这之后每一次机会都和前面的相比较,如果更好就选择了她,否则等下一个。 对于细心读过上面选择四个美女思路掌握其道理的人,不难根据自己问题的特殊性对这计算出来的k值略加增减。 【参考文献】 【1】 D. Gale and L. S. Shapley: "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69, 9-14, 1962 http://www.econ.ucsb.edu/~tedb/Courses/Ec100C/galeshapley.pdf 【2】 谈恋爱的技巧也能用数学模型表达?兼谈管理科学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id=643493#quickcommentform_643493
个人分类: 智力|25346 次阅读|52 个评论
[转载]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策略 刘 璟/文
ems86 2012-12-19 22:28
[转载]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策略 刘 璟/文
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策略 刘 璟/文 投稿信箱: ems9586@163.com 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刘 璟/文(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 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 高速增长,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极大改善,对 交通出行的要求也跟着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的 不断扩容,人们通勤距离也不断伸展,先前上班往返只要一两 个小时的,现在却可能要两三个小时。此外,加上政府鼓励汽 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等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公车和私 家车的数量不断快速增长,相对而言,由于土地的固定供给及 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异常缓 慢,结果,许多城市造成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尤其在北京、上 海等一线大城市,堵车几乎成常态,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已 成为城市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广州市也面临 着“车辆爆炸”,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经从2001年的43万辆, 增长到2009年的130万辆,目前还在以每天数百辆的速度增 加。 一、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 拥挤的经济分析实质上就是对拥挤的费用与效益进行分 析,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或费用的类型、计量或测度方法研究、 拥挤费用的社会分配状况及效果分析、对拥挤的决策控制与 行为调节分析,等等。对拥挤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要提出 一种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手段以解决当前大城市中存在的拥挤 问题。 (一)拥挤的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分析的重点是要明确费用的性质、大小及其表现形 式,费用承担的主体和费用形成主体,以及费用的社会分配方 式与状况等。从费用性质看,拥挤包括时间费用、事故费用、环 境费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机会损失。在拥挤领域由于行为外 部效应的存在,费用的形成主体和费用的承担主体通常是不 一致的。因此,城市交通拥挤的费用分析,除了要考虑造成拥 挤的人所承担的费用以外,还要考虑井未造成拥挤的社会其 他群体因外部效应的存在而承担的费用。例如,拥挤带来的 污染费用,包括污染者受污染而损失的费用,以及污染影响范 围区其他受污染者所损失的费用,等等。 费用研究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是关于费用的精确测定 与估计。费用的定性形态是“损失”、“负的影响”、“负的结 67 CHINA Urbanization 交通观察 2012.06| 果”;费用的定量形态一般表现为货币损失、时间损失,等等。 由从定性形态的损失到定量形态的损失存在一定距离,其转 化需要一定技术与条件,加上并非所有的定性形态的费用都 可转化为定量形态的费用,从而费用分析碰到了精确定量的 困难。 经济学中解决费用定量困难的方法有影子价格法、机会 成本与机会收益法和意愿支付价值法。梁本凡(1997)在研究孩 子的成本及孩子的成本估算方法时曾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详 尽的介绍。交通拥挤的一些成本费用的估算,可参照以往方法 进行处理,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地方或 领域,上述几种方法及其估算结果会因偏差太大而失去现实 意义。 拥挤不仅产生费用,而且可以产生效益。例如,给商业和 服务业带来人气以及更大的收入机会,拥挤能强化土地的集 约利用程度与单位面积的产出率等。交通拥挤的效益分析常 常受到私人企业主的重视,尤其是受到交通运输公司的重视。 可惜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由于看不到拥挤的效果,只 考虑先入为主的费用,中国北方的一些小城镇内部布局过于 分散,商业街、步行街、中心街街道设计过宽,隔离设施 建设过多,从而很难形成人气。没有人气的城市,注定是一个 商业不景气的城市,一个商业不景气的城市,中心区的地价不 可能很高,地价不高的城市,城市政府很难利用城市土地经营 来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拥挤的非经济学控制 经济学方法并不是解决一切拥挤问题的法宝,但是对于 有的拥挤问题,经济学方法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为了明 确经济学方法解决拥挤问题的作用与地位、适用范围、前提条 件与效果,这里有必要讨论下城市拥挤的类型与控制这些拥 挤的非经济学方法。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与城市的高度发展所带来 的拥挤问题不仅仅是目前人们常见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在 北京,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物拥挤、居住区的拥挤等,在珠江三 角洲还出现了城市群的拥挤。 造成城市拥挤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原 因,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原因。例如,旧城区居住区的拥挤是因 为居住区容积率的增长未随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新城居住区 的拥挤是因为新城什宅建筑密度过大,居住区容积率过高,人 口增长过快而超过了环境的承裁能力。城市群的拥挤是因为 城市规划不当,或者说城市发展过快,或因区域水资源短缺与 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针对不同城市的拥挤问题及其原因,解决的办法是不同 的。例如,西方国家对大城市拥挤的控制办法:一是在大城市 中兴建铁路、轻轨或其他现代交通系统;二是在城外建设花园 城或卫星城,对城市中心过度拥挤的人口实行有机疏散。概括 起来,城市拥挤控制的手段主要有规划控制、行政控制、经济 控制三大类,三者的关系是:规划控制是行政控制和经济控制 的依据;行政控制与经济控制是实施规划控制目标的手段。由 经济原因造成的城市拥挤以经济手段控制为好,由于经济原 因造成的城市拥挤以经济手段控制也有效。由于边际报酬递 减等规律的作用,经济手段对拥挤的控制有时不如行政手段 那样有力度,但是经济手段对拥挤的控制因受收入弹性与价 格弹性的影响而能产生较好的综合社会、经济、环境效果。 (三)拥挤控制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大城市交通拥挤对大城市交通控制提出了要求。拥挤控 制的目标是显而易见的,即减少拥挤所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 损失与隐患。梁本凡在讨论政府如何解决都市中心交通堵塞 的问题时,曾提出过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做文章的建议,其中 扩建道路、提高技术、强化管理等均属于供给方面的措施,而 采用法规条例、进行行政管理、引入收费制度等,均属于需求 方面的措施。 拥挤控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控制本身也是有成本的。 拥挤需不需要控制?在何种情况下控制?选择何种控制方法才 能够实现成本最小、效果最大呢? 拥挤需不需要控制,在何种情况下控制?这与社会的价值 取向及控制者的价值观强烈相关。广场本是市民聚会尤其是 政治性聚会的场所,按照广场的功能,在广场集会、游行,由 此带来的拥挤是广场的正常现象,一个不会产生拥挤现象广 场,只能说明它未能履行好其作为广场的职能,民主国家的广 场发生拥挤是经常的,政府对广场拥挤的处理是取消广场的 其他次要活动,保证广场聚会功能的实现。专制国家的广场发 生拥挤是不常见的,原因是当局限制广场聚会、游行。弱化广 场正常功能的结果是,民主国家广场看起来很挤、很乱。但这 些国家很少发生大的“政治”地震,专制国家广场看起来一点 也不挤不乱,但这些国家易爆发巨型“政治地震”。 从理论上来说,最佳的拥挤控制方式应该是那种社会整 体收益最大,社会个体利益牺牲最小的方式,同时,控制拥挤 的直接与间接成本又不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体制的 不完善,局部与团体利益的存在,拥挤控制方式的选择并非 总如人意。例如,国庆节天安门广场的拥挤控制,政府的选择 目标是如何不出事,拥挤控制的手段是限制人们上天安门广 场,其结果是给许多人,尤其是给外地旅游者上天安门广场造 成许多不方便。从理论上说,政府是为人民提供服务的公务 机构。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拥挤控制的目标除保证“不出事以 外,还要尽可能满足市民和游客上广场参观、庆祝、游览的要 求”,从而控制手段的选择不是“堵”,而是“疏”。和“堵”相 比,“疏”的方法还可增加北京市公共交通公司及其他旅游服 务业的收入。 当然“疏”的方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有“疏”的条件、 工具及通道。在保持最大疏的能力的条件下,广场的拥挤能 控制到“事故”或“危险”临界点之下。一旦疏的措施用尽, 68 |2012.06 观察Observe 广场拥挤程度可能会上升到“事故”、“危险”临界点以上, “堵”的方法就成为不得已应采取的措施了。但堵的方法也 多种多样,如有管制性的、有价格型的、有刚性的、有柔性的, 等等。 和其他方法相比,“堵”的办法特点是政府直接成本最 小,社会间接成本巨大。所谓直接成本就是城市法规、条例、 命令实施时所直接增加的行政管理费用。所谓社会间接成本 就是堵的措施实施时,被堵的社会群体的合理的个人理性和 合理的自由意志、个人自由的牺牲。人类的社会理性并不等于 一个政党的理性,也不等于某届政府的理性,从根本上讲,它 应是无数个合理的个人理性所组成。社会理性的实现最终要 通过个人理性来实现,当政府“堵”的行为妨碍合理的个人理 性时,它本身就造成了一种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和发现的制度性 的无效率。 既然“堵”的方法弊多利小,“疏”的方法利多弊少,为什 么政府总爱用“堵”的方法呢?原因是“堵”的方法所形成的局 部成本小、易操作。例如规定地铁不停前门站,公共汽车、出 租车不能在广场附近停,则交咨部门一分钱不花,广场就不拥 挤了。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简单,但有谁知道,民众的、企业 的损失又有多大呢? (四)拥挤的收费控制 第一、使用者付费原则。在市场经济社会,使用服务时付 费,对享受服务的人或行为进行收费,是等价交换原则的体 现。使用者付费是城市许多基础设施能够建立收费制度而实 现持续经营的依据。对拥挤收费虽然仍属于使用者付费范畴, 但它和现有的使用者付费原则又存在一些差别。原因在于:拥 挤不完全等同于使用。一方面,拥挤是一种过度使用状态,只 有存在过度使用,拥挤才能构成收费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 一般收费用于基础设施正常折旧及正常经营支出,拥挤收费 用于基础设施的加速折旧以及解决拥挤问题时私营公司的附 加支出。对于发展中国家高速成长的城市来说,交通拥挤的原 因主要是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 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必须增加交通道路建设投资。然而,政 府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同时筹集这种适应增长需要的基础 设施建设资金往往成为政府头痛的问题。使用者预付费的依 据是,政府或公司承诺在未来向交通设施使用者提供更多更 好的设施及服务,以解决目前日益恶化的拥挤问题,设施及服 务的使用者则向政府及公司承诺以预购服务的方式向政府及 公司交费。这种情况就像预付房款购买尚未建成的楼盘住宅 一样。使用者预付费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解决基础设施供给 不足的主要途径。 第二,外部成本内部化。都市交通扔挤的原因是很多的, 可是有时候,人人明明知道某个地方拥挤,却还是去这个拥挤 的地方凑热闹。在这种情况下,拥挤像污染一样存在较大的外 部负效应和较大的内部正效应。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最大缺 陷就是不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因而在外部负效应很大的情 况下,只要内部效应为正,人们仍然不惧怕拥挤。在外部负效 应很大的领域往往是人类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冲突十分激烈 的领域。为了保证社会群体而非社会某几个个体福利最大化, 政府必须出面对市场、对人类行为的外部负效应进行干预,这 样,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社会理性要求构成了对拥挤收费的依 据之一。 第三,价格机制的比较效益。无论是使用者付费,还是 外部成本内部化,对拥挤的合理收费是有限度的,因为它们以 “等价交换”和“损害赔偿”为基础。假定一个城市按照等价 交换原则、损害赔偿原则对拥挤行为将该收的费都收了以后 仍然发生拥挤,这时又如何解决拥挤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 仍然可以采取收费的办法,根据是价格机制作为交通拥挤的 控制手段比其他行政手段有时更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那么 价格机制到底具有哪些比较优势呢?具体包括:价格对拥挤者 的行为的调节是有选择性的,它只对那些对价格变动敏感的 人才有效;价格不会硬性地妨碍人类的自由,它为人类在一定 约束中进行有利于增长自身福利的行为决策提供空间,可以 很大限度地保护人类个人的自由及自主,是价格机制最大的优 点;政府收费定价,既避免了政府行为本质上的无效率,又避 免了市场机制对外部效应的失灵;拥挤费收入可以补充当地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 挤问题。 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路径分析 交通的拥堵只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面对汽车与人口 激增带来的交通堵塞、环境压力,中国许多城市并没有做好准 备。比道路更缺乏的是我们在公共政策、法律规则、城市文明 等软件方面的捉襟见肘。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表明,单纯地 将解决思路集中在技术领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 堵,我们应着眼于更高层次,具体来说,应从制度、政策设计 与观念等三个层面来把握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 (一)制度层面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治理交通拥堵取得的突出成绩值 得全世界学习,在1998年至2001年短短三年的任期内,前任市 长恩里克·佩那罗舍将他的城市从几乎是无望的交通拥堵中 解救出来。在他的领导下,波哥大建设了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 快速公交系统(BRT)。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自行车道路网络 (全长250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全长17公里)、通往城市 最贫穷地区的数百公里长的人行道、一千多个新建或改建的 公园;每年有两个工作日,禁止私家车进入全市35000公顷的 范围。这些治理交通拥堵的具体措施值得中国借鉴,但是更值 得借鉴的是这些措施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制度理念。2006年10 月,恩里克在美国曼哈顿交通政策会议上的一席话值得我们 深思,他说:“今天,我们不是在谈论交通问题,我们真正在谈 69 CHINA Urbanization 交通观察 2012.06| 论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我们必须做一个集体的决定 来回答我们要怎样组织我们的生活。交通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是一个政治问题。”从这意义上讲,治堵实质上是一个空间 资源有效分配的政治话题。搞清楚这一关系,我们才能明白城 市交通建设不能一味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不能以偏袒少数富 裕阶层为导向,而确保城市交通公平才是我们的出发点。理解 城市交通公平必须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出行者面临平等的社 会外部条件和平等的法律地位。这是公平原则的前提条件, 是指全体市民面临着同样的城市交通境况、机会平等地享受 城市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法律上平等地使用交通权利。二 是出行者要求社会平等地分配其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对所有 社会成员都一视同仁。三是出行人在行为过程中的权利和义 务应基本对等与合理。这意味着义务分担的多寡应根据在同 样的交通设施使用中获益的多寡来决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 分配,应避免得多出少或得少出多的情况出现。坚持这三项 原则,我们才能意识到以下做法并不妥当: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的规划与建设过多地偏重于以小汽车为主的城市快速路和主 干道的建设,而对于方便大众步行、自行车出行的次干道、支 路和巷前街的关注明显不足;城市交通政策忽略了城市交通 目的和服务对象这一根本问题,为小汽车运行的考虑较为周 全,而为大众步行、自行车出行和公交出行的政策制定明显滞 后;城市交通管理明显倾向于少数人的交通出行,而对于大多 数的出行群体则有违公平。在老百姓眼中,交通弄不好,一大 原因就是有权或有本事的人太多,因此,交通里面有权力和政 治问题。清明的交通有待于一个清明的政治,管交通也是管政 治。如此说来,城市交通能否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既是 全体市民的共同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 交通状况的优劣及交通管理政策实施的成败。只有坚持以保 证绝大多数人平等地享有出行权利,才能为我们最终解决城 市交通拥堵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二)政策设计层面 城市交通公平是我们解决交通拥堵的制度理念,而政策 制定是理念得以表达的集中体现。目前限制小汽车发展、倡导 “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 政策措施开始在城市推行,并已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在实践过 程中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一,采用家用小汽车“供应短缺”的政策。小汽车拥有 是个人行为,现代社会应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乃至部分人的 奢侈型消费需求。但是小汽车使用也是社会行为,小汽车的 使用需要公共的道路空间,并造成交通拥挤而使社会成本上 升。因此政府有充分理由和必要,引导消费者对小汽车的拥有 行为,同时限制和管理小汽车的使用行为,让消费者支付真实 的成本。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应该由一个超越于市场主体的 “裁决者”来识别和确定“控制私车”的国策。中国城市交通 政策应该鼓励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私人交通 工具的发展实行调控与引导,而对于家用小汽车应采用“供应 短缺”政策,即在城市的特别地段划定步行区或单行线,限定 停车车位,实行限速行驶等措施,使城市居民减少对家用小汽 车的依赖。此外,中国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根 据家用小汽车的使用状况征收税费,建立“购买小汽车不只 是购买了车辆这一物品,而是同时租用了城市道路系统”的概 念,以燃油税、轮胎税等方式增收小汽车使用道路成本费或 使用税,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家用小汽车的需求,使城市交 通方式符合城市交通设施供应水平。 第二,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理应肯定的 是,自行车由于其经济实用、方便省时、没有污染、节约能源又 可运动健身等优点,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理想的个体交 通工具,应当在中国的城市客运交通中占有一席之地。城市不 应把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作为互相对立的交通方式来对待,而 应从交通运输管理的角度,研究如何把两种交通方式进行组 合,以获得最高效率。首先,加强自行车族和步行者的交通法 规观念教育,提倡自行车,宣扬健康、环保的交通出行选择,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欢迎自行车、尊重自行车的自行车文化;其 次,像汽车有专行路一样,自行车也理当有属于自己的专行 路,加强自行车公共租赁店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把自行 车交通看做是为广大居民特别是工薪阶层提供的一种受惠于 大众的公共产品;最后,鼓励并提倡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的 出行模式,如将折叠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或地铁结合起来,从而 成为大中心城市中最迅捷和廉价的交通方式,并解决市内远 距离的交通。尽管目前中国城市利用自行车作为慢速交通工具 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但是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和潜力并未充 分体现出来。由自行车交通所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从某种程 度上讲,是缺少引导自行车交通合理发展的相关政策。从中国 的现实出发,进一步挖掘自行车交通的潜力并建立合理的管 理体制,既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压力,带动整个城市交通的 良性发展,而且能为中国当前构建低碳交通、打造节约型社会 作出贡献。因此,自行车作为一种传统的绿色出行方式必将回 潮,而作为适应今后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列 入消灭的名单之中。 第三,切实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在对私人交通工具 特别是家用小汽车进行管制和限制的同时,我们必须大力发 展城市公共交通,使之以最佳的服务质量形成较大的优势与 吸引力,通过竞争,使私人小汽车交通逐步向公交转化。私人 小汽车交通固然能给个人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对居 住在郊区、享受低密度空间舒适环境里的私车主更是能带来 许多便捷,然而,这毕竟是个人利益。为了换得这点个人利益, 它所牺牲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如交通拥堵加剧、城市环 境恶化加速、能源消耗增加、大量城市道路资源被吞噬、交 通安全事故频发等,每年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当然,我们不能限制拥有私车,但要通过竞争努力使私车车主 70 |2012.06 观察Observe 在工作出行中自觉选择使用公共交通而放弃使用私车。而促 使私车车主放弃的动力,就是增强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首 先,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政府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 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要对道路等级、路网布局、综合换乘枢 纽、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 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投入、补贴和补 偿机制,统筹安排,重点扶持,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质量 和效率。其次,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个性化的交通需 求。通过改善公共交通运营线路与换乘枢纽,提高公共交通 的正点率及运行效率,合理分配公共交通运力,减少和方便换 乘,提高公交利用率和满意度,为乘客提供出行信息,满足不 同人群的出行需求,改善乘车环境等措施,为群众提供安全 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交服务。 (三)观念层面 社会有自己的人群识别系统,这种识别系统体现在衣食 住行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走向汽车社会的过程中,拥有一辆小 汽车就成了表明一个人身份的重要特征。法国社会学家布希 亚认为,当代社会正处在一个符号世界之中。在这个社会中, 所有的消费与交换都将为符号所主宰。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 符号,并被当成一种“风格、地位、奢华以及权力等的表现或 标志”来购买。但当人们在消费某种物品或符号时,似乎也在 向他人传递着各种信息。人们在消费物品或符号过程中界定 自身,消费物品的种类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志。人们在消费某类 物品时,无形中就把消费同类物品的人归类在一起,而把消费 不同类物品的人区分开来。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财 富不断增加,同时在改革进程中首先富裕起来的中产及以上 阶层的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在拥有了生活基本消费能力之后, 额外的消费能力逐步转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体现身份特征 的方向上来,而汽车作为较好的选择之一,被这类群体广泛接 受。同时,社会中广泛存在着羊群效应,“有房有车”已经成为 绝大多数中青年人的理想,社会环境容易导致人们的想法和 思维方式逐步趋同,某种程度上购车、用车已经不是理性消 费行为,而是迫于周边环境的压力。 因此,我们不可否认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与人们的消 费心理有直接联系。然而,汽车消费与其他消费行为不同,它 的社会成本远远大于私人成本。表面看来,小汽车出行的成 本只是汽车折旧、汽油成本、税收、执照、养路等费用的总和, 但实际上汽车的运行会造成道路拥挤、干扰其他出行方式以 及污染等。从空间和资源角度来看,汽车交通对于社会、自然 乃至人本身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或代价。可以说,汽车就是交通 拥挤、环境破坏等各种问题的元凶,但遗憾的是,只要汽车继 续带来方便和移动的自由,无论如何它都会受到人类的宠爱, 无论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带来的也不过是延缓一下汽车化的进 程,人们根本无法指望彻底变化。因此,为了使汽车化减速, 进一步本质性的对应是必要的,那就是对于汽车的态度的转 变,即价值观的转变是必要的。如果汽车化的发展会带来一 系列的大问题,每一个人都期望脱离一个拥堵的世界,那么, 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对我们自身依赖于汽车的生活习惯、 生活态度进行深刻的反省。我们必须理解,这一责任的最本质 的所在并不仅仅是政府、法律、社会系统等外在的存在,更是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冷静地 认清自己的责任,以真挚的态度面对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缓解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汽车化,才能使其减速。生态学家 和生态哲学家一直在呼吁人类的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根据 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去作出选择的理性,“当一件事物趋向于 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性、稳定性与美感的时候,就是正确 的,相反就是错误的”。 经济理性则指个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计算能力,即 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人们总是会选择给自己带来最大满足的 选项。现代汽车文明是迎合经济理性的文明。它把经济理性抬 升到高于生态理性地位,并体现着国家政治特征的过程。认 为一个特殊的理性概念之所以超越其他可能,而取得支配地 位与合法性,首先是因为它是社会权力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 服务于能够从相应结果中获益的强权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不是 认识论具有内在优越性的结果。而根据生态理性,鼓励汽车 消费就是错误的。因汽车越多,拥堵越甚,绿色越少。根据生 态环境的承受限度确定允许使用的机动车车辆总数,并进而 规定每个居民的尾气排放权,这是生态理性的体现。要汽车 抑或要拥堵,还是要绿色和畅通?经济理性让人会毫不犹豫地 要汽车,生态理性让人会毫不犹豫地要绿色。 早在21世纪初,一位学者就明确告诫世人:当我们向前看 时,需要记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改变,中国的城市不断地扩 大。现在虽然已为时稍晚,但还不算太迟!我们可以重新考虑 城市中的汽车分布;建设一个与私人交通密切配合的高效公 共交通系统;并在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结合点上建设许多 新的中心以减缓交通阻塞并容纳未来的发展。正如亚里士多 德所说:“在道德方面,决策依赖观念。”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 汽车首先想到它所导致的空气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 位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 在当前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解之痛 时,树立一种健康的、人本化的绿色交通理念应是当务之急。 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建立 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以 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绿色交通的理念,有 待我们从“心”开始,并从我们的“脚下”实践,它不仅应该表 现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中,更要融入到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中 去。 7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 2012-10-25 15:24:42 作者:http://www.ems86.com/ 来源: 佚名.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策略 刘 璟/文.《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http://www.ems86.com/lunwen/html/?890.html
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适应网络上基于社区的传染病控制策略
热度 3 pb00011127 2012-12-17 09:48
最近,博士生杨慧在唐明老师的指导下,与安徽大学副教授张海峰合作在 《 New Journal of Physics 上发表论文 “Efficient community-based control strategies in adaptive networks” 。杨慧为论文第一作者,唐明老师为通讯作者。 近年来,复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多数研究都关注于不同的静态网络结构对于动力学的影响,仅有少数研究关注人的自适应行为反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人们在流行病爆发时会避免与染病个体的接触,政府会采取如关闭学校等措施。人的自适应行为会改变接触网络的结构,这种结构变化会改变传播过程,传播过程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的自适应行为,进而导致网络结构的变化,这样就 形成了一个网络拓扑和动力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反馈环,这类网络称为自适应网络。 目前对自适应网络的研究大多关注稳态特性,而忽略了对暂态动力学的研究。 为了研究自适应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暂态特征,以及利用这些暂态特性更有效地对疾病实施控制,文章通过标准化社区性参量发现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很强的中尺度特征,即社区结构。鉴于暂态过程中涌现出的特征,文章分别从免疫和隔离两个基本的控制疾病的措施入手,提出了基于社区效应的控制措施,得出疾病控制并不是控制越早效果越好 的结论,并且发现在社区性较强时采取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爆发。此研究对于现实世界中自适应动力学,如流行病传播、信息传播等的控制是有利的。 因为个体都有自适应性,现实网络也相应地有自适应特性,所以进一步研究其上的控制策略和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信息: Hui Yang, Ming Tang, and Hai-Feng Zhang, “Efficient community-based control strategies in adaptive networks”, New J. Phys. 14, 123017 (2012). 论文链接: http://iopscience.iop.org/1367-2630/14/12/123017 全文下载: 1367-2630_14_12_123017.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8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驾驭时间之术
flysui 2012-12-13 23:19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3:驾驭时间之术2 精选 已有 1541 次阅读 2012-12-13 14:01 | 系统分类: 教学心得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灵感的基础是苦干,也就是郭沫若所总结的“一分神来,九分汗下”。所以,我认为要 把重要的问题常悬脑中, 以便时刻准备着灵感的到来,随时受到启发。 大多数科技突破都依赖于领悟出事物之间前所未知的某种相似或联系 。要达到那一步,先得把很多东西搞清,这么想过以后,好久不会忘,容易受启发。甚至根本不是科技或工程上的东西,看古书或故事都可能受到启发,其中的关系很难说,一种联想似的东西就来了。著名学者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为人称道,确实不错。他的学生吴小如向他取经。他回答说:“至少你必须把所要注的那个作品熟读。然后你只要遇到有关材料,立即会想到那篇作品,从而可以随时随地加以搜集,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对此,我也深有体会。他的学问,跟我们的研究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方法是相通的。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得主鲍林(Linus Pauling)说: 我无时无处不在想问题:在床上、散步、旅行……即使毫无进展,我仍然时不时去想想,特别是夜里入睡前 。(I think about a problem all the time wherever I am: in bed, going for a walk, traveling…If I wasn’t getting anywhere I’d still think about it from timeto time, especially at night waiting to sleep.) 重要难题的解决多半靠启发得到。问题不在脑中,就可能错过发现这种联系或相似的机会,也就是灵感。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灵感’不过是作者在下意识中长久酝酿而突然爆发到意识里,这种突然爆发却有赖于事出有因而人尚不知其因的偶然机缘。”庞加莱更进一步,强调潜意识的作用。他认为高强度工作后,即使不去想这个问题,潜意识还在思考它。他打比方说,思想的基本元素就像伊壁鸠鲁的观念原子,思维静止时,这些带钩的原子静止不动地挂在墙上。大脑的高强度工作大幅度地激发、推动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原子。有意识的工作过后,它们还在那儿荡 来荡去,产生各种组合,一旦有好组合,就跳到意识层面上。我高强度地思考一个问题一段时间后,想要放下,常常是欲罢不能,它又不自觉地回来了。我想,这说明潜意识还在想它。如果你没有 这种经历,说明你思考的强度不够。有时,好想法确实是突然自己冒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是受到启发。人人都有这个经历:有时绞尽脑汁,还是记不起某人的名字,但过不了多久,它却自动跳出来 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我说,晚上想,睡觉时让大脑自己组合吧 。水平越高、直觉越强、美感越佳,它就会筛选得越好,跳出来的东西越可能对。不过,我隐隐约约有些担心,这样有目的 地引导梦境,是否会影响梦境的丰富性,从而有损创造力。前一段时间好莱坞有部电影《Inception》,被译为《盗梦空间》,就是说有意设计和操控梦境,以达到目的。有心理学家说,这与催眠一 样是完全合理可行的,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这与我所知道的对梦境的研究结果冲突。比如,《The Mind at Night》(《夜间思维》)就是这方面的一本好书。不过,译文的水平挺有限。 著名科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把解决问题分成三个阶段:饱和、孕育、顿悟。庞加莱认为分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顿悟、验证(或整理)。数学家阿达玛的《An essay on 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对此有详尽的描述。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威沃勒斯(Graham Wallas)也有深入的探讨。我读博士期 间,面对一个难题,几个月毫无进展。有一天,导师给了一个想法,得意地说是在淋浴时想到的。人们会有感触,他这么用功,洗澡时还想问题。其实,他肯定不是老想这个问题,很可能那个想法 突然冒出来,因为这个问题是他多年来一直想解决的。 学:怎样才能使问题常悬脑中? 李:对一个重要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譬如几个月,就应重新考虑,这样,难点、与其它问题的联系等就能了然于心、牢记于脑。深思熟虑过的问题不易忘记。最好等到忘了过去尝试过的求解思路再去想,以免走老路。 教:我对这一条有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我在美国时喜欢穿那种有很多口袋的裤子,里面装着一些小纸片,一想到什么,马上记下来。问题总是在脑中打转,上厕所或买东西时,说不定忽然有个想法,马上把它记下来。 李:用小笔记本也许更好,便于携带和保存,随时记录学习、听报告、与人交谈时得到的想法。关于时间安排,我还有一个独到之法: 把必要而不感兴趣的工作留到最后一刻来做 ,我把它戏称为 “李记时间安排法”。 不知申请专利是否能成功?你们知道有谁公开过这个方法吗? 这样能迫使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不感兴趣之事。注意,这样很高效, 但这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下得到的高效,于健康不利。 不少杂事是必须而不值得做的,它们不值得费时费力做好 。这种事,能够少做,就不多做。有个80/20规则说,一件事80%的价值是在做这件事最初20%的时间内创造的。我的行政事务大都是这样拖到最后做出来的,所以在学校好多人都看我忙得焦头烂额,几乎都是到期限才赶出来,但是效率特别高。好多期限之前我忙得要命,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有避免欠周版(beta-version)的好处。有时上级考虑欠周,急于完成的人就会多花时间帮助改进欠周版,放到最后也就省了时间。当然,人人风格不同,有些人,事没做就老想着,其他事就做不好了。此外,对于必须但不太值得之事,有些高效之法:①预先设一个时限,比如自我规定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会大大提高效率,特别是有些人像蛋白石,只有在压力下才会大放异彩;②力争一次性解决,而不是犹豫不决,多次光顾。拖到截止前才做,就能同时满足这两点。 学:您是怎么想到这么安排时间的?是做出成就之后总结出来的? 李:这并非故意想出来的,一开始并非有意为之。我历来本能地趋喜避厌,喜欢之事一旦上手就不易收手,对此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我太太抱怨说我很拖拉,因为我乐于、忙于喜欢之事而不愿做、甚至逃避不喜欢之事,往往一拖再拖,有时甚至坐失良机。我过去一直以为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是自我约束不够的表现。但近些年来,我逐渐意识到,这未必是坏事,少些约束更能保持自我的本真。我之所以学有小成,有赖于此。更重要的是,我虽然自认未展抱负,但心态仍不错,这个“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我并没有耽误做喜欢之事。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我这么强调“跟着兴趣走”之故。对这个“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之后,我就自觉地采用这种时间安排法了。 教:说到时间安排,美国一个心理学家说任何事情有两个属性:重要性和紧急性。 大部分人都在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稍微幸福点的在做很紧急但不重要的事,真正的牛人和天才在做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 。感觉我们每天都在做很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甚至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李:是啊,应尽可能多做喜欢、重要而不紧急的。有人想先做必须做的事,争取挤出大块时间来做研究。这个策略行不通,结果往往挤不出大块时间,往往先把小的做了,就没时间了。我是倒过来,先抓住一大块时间来做研究, 先做感兴趣、最想做的、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 ,适当考虑重要性和期限等。直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去做必要而不感兴趣的。在学校,很多人觉得我总是很忙。是啊,我总是在学校做不得不做的事,在不得不做时做,高效地做完。在家做学问,就不那么忙,否则怎么可能喜欢?不静下心来是做不好学问的。我小孩就曾说我“坐在那儿发呆”,其实我在思考。我在办公室没法干喜欢之事,在家尽量不干不喜欢之事,不管学校那一摊,连电子邮件都不查,以便心静。一般是先把想做的在家里做了,再去学校,把杂务尽快干完。变换工作内容:一个是思考,一个是事务。注意,我所谈的是急迫性和兴趣,而不是重要性,因为我更看重兴趣而不是重要性。还有,不同的东西对脑子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同意如下观点: 在脑子好使时干高强度脑力活,不好使时做不太动脑的事务性工作 。另外,我还抵制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以节省时间。国内各级领导对教师极不尊重,经常无谓地折腾教师,要求他们完成各种各样急迫而实际上无关痛痒的杂事,报表、评估、检查、汇报铺天盖地、源源不断。教师杂务太重,穷于应付。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虐待,强烈要求改革。一个人的学术生命力是与他的自由时间成正比的,折腾学者,就是摧残其学术生命力。
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与师生谈研究策略12:驾驭时间之术1
tianyalang 2012-12-6 20:56
做研究、特别是思考问题,集中大段时间、全神贯注地思考一个问题,而不是零敲碎打。能持续思考一个问题30分钟,不想别的,就不错了,中间往往开小差。如果一个问题不太难,我一旦比较长时间想它,往往就能解决。当然要做铺垫工作,但是真正关键的就那么几十分钟。 次刚开始思考时,总是只能先重温、回忆、逐渐加温、慢慢深入,即“渐入佳境”。 思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对思考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对于思考来说,时间的效用绝不满足可加性。 闭关需要高度的自信和过硬的学问。只有不需要交流了,才能闭关。 国内杂事多,经常被打断,有时候就回不来了。干完杂事再回来,问题深入不下去,长期出不了结果。 可以在脑子想休息的时候做杂事,不由自主去干杂事是最讨厌的。 您说要深思熟虑,但是都应该想些什么内容呢? 比如要“内外夹击”:既要搞清课题本身,考察其诸多因素,争取“中心开花”,又要调用外部力量,搜索、学习可用于该课题的相关知识,从外部加以打击。“中心开花”包括:该课题属于什么类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的关键、难点何在?为何困难?“外部打击”包括:哪些是已知的?何种知识、什么方法对这个课题大概有用?谁对这个课题可能最清楚、最有办法?哪些其他问题像这个问题?相像主要包括:目的、出发点或已知条件相同、相似或相关。争取从尽量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问题,尝试对问题做尽量多个不同诠释。内外部联系包括:该课题与已知内容的关系如何?与哪些其他课题相关?等等。思考时最好“两边夹”:从目的地和出发点这两端向对方靠拢。 不出来有各种原因,比如说努力不够或功底欠佳。也许尚未尽力,没有几小时不间断地想过。即使想不出来,把各个子问题、各种关系想清楚了,只是卡在一两个关节上,也相当不错。有时没去想它,解法不招自来,或者是受启发了,或者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这缺不了前面的铺垫。大多数人很难持续几十分钟不间断地沉思一个问题而不开小差。为什么很多人想不清楚呢,其实他们每次只想了10分钟就走神了。 长时深思的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一旦发现走神,就应马上拉回 。多练则成,这样不断重复、练习,不间断深思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想得就深入多了。 一个人的科研原创力是与他的沉思能力成正比的 。
0 个评论
晚上进行锁骨远端骨折治疗策略讨论
GaoXurenKnee 2012-12-6 20:13
晚上进行锁骨远端骨折治疗策略讨论
个人分类: 肩关节|1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采用新的策略,分类的各项指标明显提升
lixiangdong 2012-11-21 19:22
下面是交叉验证的结果: === Detailed Accuracy By Class === TP Rate FP Rate Precision Recall F-Measure ROC Area Class 0.99 0.002 0.98 0.99 0.985 0.999 C11-Space 0.75 0.001 0.923 0.75 0.828 0.979 C15-Energy 0.704 0.001 0.905 0.704 0.792 0.972 C16-Electronics 0.76 0.005 0.731 0.76 0.745 0.978 C17-Communication 0.96 0.002 0.98 0.96 0.97 0.988 C19-Computer 0.697 0.002 0.885 0.697 0.78 0.968 C23-Mine 0.86 0.014 0.731 0.86 0.79 0.978 C29-Transport 0.78 0.017 0.78 0.78 0.78 0.983 C3-Art 0.99 0 1 0.99 0.995 0.999 C31-Enviornment 0.94 0.002 0.979 0.94 0.959 0.997 C32-Agriculture 0.9 0.007 0.909 0.9 0.905 0.968 C34-Economy 0.725 0.004 0.881 0.725 0.796 0.987 C35-Law 0.902 0.009 0.793 0.902 0.844 0.989 C36-Medical 0.946 0.024 0.693 0.946 0.8 0.982 C37-Military 0.89 0.014 0.832 0.89 0.86 0.981 C38-Politics 0.94 0.002 0.979 0.94 0.959 0.979 C39-Sports 0.697 0.003 0.852 0.697 0.767 0.977 C4-Literature 0.797 0.01 0.783 0.797 0.79 0.98 C5-Education 0.614 0.004 0.818 0.614 0.701 0.976 C6-Philosophy 0.73 0.023 0.709 0.73 0.719 0.969 C7-History Correctly Classified Instances 1196 86.2915 % Incorrectly Classified Instances 190 13.7085 % Kappa statistic 0.8542 Mean absolute error 0.0902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0.2088 Relative absolute error 95.8409 % Root relative squared error 96.259 % Total Number of Instances 1386 === Confusion Matrix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 classified as 99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a = C11-Space 0 24 1 0 0 2 3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 b = C15-Energy 0 0 19 5 0 0 2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 c = C16-Electronics 0 0 1 19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 d = C17-Communication 1 0 0 0 96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0 0 | e = C19-Computer 0 1 0 2 0 23 4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 f = C23-Mine 0 1 0 0 0 1 49 0 0 0 0 1 2 2 0 0 0 1 0 0 | g = C29-Transport 0 0 0 0 0 0 0 78 0 0 0 0 0 0 2 0 0 1 0 19 | h = C3-Art 0 0 0 0 0 0 0 0 99 0 0 1 0 0 0 0 0 0 0 0 | i = C31-Enviornment 0 0 0 0 0 0 0 0 0 94 5 0 0 0 0 0 0 0 0 1 | j = C32-Agriculture 0 0 0 0 0 0 0 0 0 1 90 0 1 0 7 0 0 0 0 1 | k = C34-Economy 0 0 0 0 0 0 0 0 0 0 0 37 1 13 0 0 0 0 0 0 | l = C35-Law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6 4 0 0 0 1 0 0 | m = C36-Medical 1 0 0 0 0 0 0 0 0 0 0 2 1 70 0 0 0 0 0 0 | n = C37-Military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1 89 0 0 0 0 8 | o = C38-Politics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2 94 0 0 0 1 | p = C39-Sports 0 0 0 0 0 0 2 0 0 0 0 1 1 0 0 0 23 3 3 0 | q = C4-Literature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3 4 0 1 0 47 3 0 | r = C5-Education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1 1 3 1 4 5 27 0 | s = C6-Philosophy 0 0 0 0 0 0 0 21 0 1 1 0 0 0 4 0 0 0 0 73 | t = C7-History 可见,只有“艺术”与 “历史”的分类出现了偏差,不到四分之一的实例跑到了对方分类中。但历史与艺术是非常相关的,这样的结果很合理。 今天中午到现在努力的结果。不错。
个人分类: weka|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鸟类生殖策略谈人“婚外情”的逻辑
热度 7 unibruce 2012-11-11 12:21
引 言 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外遇,已经成为继经济问题、不理想的婚姻状态之后,诱发离婚的第三大因素。据北京市海淀法院对 2009 年 1 月至 10 月的 2764 宗离婚案件分析发现,在夫妻双方均为本科或以上学历家庭的离婚案件中,六成是因为“第三者”插足造成婚姻关系的破裂。并且出轨对象,四成左右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或合作伙伴。一些研究同时指出,因为不忠实或通奸而导致的离婚占所有离婚案例的 20% 。对配偶不忠,会引发愤怒、嫉妒甚至羞耻,进而将亲密感和信任毁于一旦,就算维持住婚姻,之后的生活也会很糟糕。婚外情就像是往板上钉的钉子,钉子拔出,伤疤永远留在那,也就成为当事者心上的阴影,再没法碰触的情感禁区。更糟糕的是,孩子将是父母离婚后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更容易罹患心理和行为障碍、低自尊、药物和酒精成瘾、在校成绩不佳等。即便适应良好的离婚家庭的孩子,成年后也很难相信自己伴侣的承诺。婚外情的危害远不仅此,如性嫉妒还可导致谋杀,人们传统的认知也倾向“婚外情总是错的”,然而“没有拆不散的家庭,只有不努力的小三”,这些打着性解放和个性自由旗帜的职业二奶们的所作所为,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婚外情的某种公开化、娱乐化乃至正常化的趋势,为什么会有婚外性的发生?论文除初步整合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发生外遇的原因外,还引入了社会生物学家对婚外情研究的一些成果,来尝试回答。 1 情感补偿心理 珍妮丝·史普林说,女人常常在寻找“灵魂的伴侣”,男人常寻找“玩乐的伙伴”。女人相信,因为有爱,恋爱与风流都是合理的,男人只要不谈爱情就成。所以,女人陷入外遇,主要是对婚姻关系的不满,心理上缺少安全感和归宿感,并期望着新关系能带来改善和维持长久;而对事业小成的男人们来说,婚外情往往是一种对优越感目标的追逐,是对成功感和自豪感的补偿心理;中年男性发生婚外情,很可能是在证明自己还有魅力,是对自卑心理的补偿等等,不一而足。通常,男人对婚外性行为比女人感兴趣;男人比较喜好尝试不同的性爱口味;男人相比而言,对“一夜情”的性伙伴不是很挑剔…… 2 生殖成就 抛开人类文化的因素,还原人作为动物的本质,社会生物学家从自然界其他的动物生殖策略中,找到了一种婚外情的逻辑: 生殖成就(子女的数目),即生命可以看做一场演化竞赛,留下最多存活子女的个体,才是赢家。 这些动物主要是鸟类,包括 5 种水鸟、苍鹭、海鸥和鹅等。它们都是群聚在一起,雌雄成对筑巢、生育子女,单偶制是基本社会制度。没有成鸟照料的巢容易受到侵袭,所以单亲无法抚育幼雏,因为它必须离巢觅食,一只雄鸟也无法同时照料或守护两个巢。总之,这些鸟类交配系统与我们相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他们采取的生殖策略:不可搞多偶制;如果单身雌鸟马上和另一个雄鸟筑巢,搞一搞还有意义;偶尔偷偷搞别人老婆,也值得尝试。接下来的实验观察也充分说明了这些策略的精妙。如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开展的小蓝鹭的研究,观察记录了 62 次婚外性行为,大部分是雄鸟闯入邻家偷腥。时机总是在雄鸟外出觅食,大多数雌鸟表现半推半就。花心的雄鸟为了降低自己戴绿帽子的风险,出门觅食总是形色匆匆,不忘随时回家探望,至于自己沾花惹草,觊觎的是邻家少妇,也盘算着可以随时回家探望。雄鸟偷腥的对象,一般是能够受孕的雌鸟。可见,雄鸟的如意算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让别人抚育自己的种,占尽便宜。比较而言,雌鸟搞婚外性行为可能的解释是:雌鸟骑驴找马或是雄鸟数目较少,找不到配偶的雌鸟借种产卵。 人类的婚外性行为实在没有高明到哪里去。男人会想法设法勾搭别人的老婆,禁止自己的老婆与别人搞;同时,有担心被带绿帽子的偏执心理,所以在父权社会的环境制约下,他们设立通奸法律;我国明代设置敬事房,记录皇帝与后妃的性事;在非洲、沙特阿拉伯和印尼群岛,还保留毁阴、锁阴的习俗(有些昆虫也在交配后,将雌性阴道封死)。 说了这么多,其实对男人来说,就是要以最低的代价,获得交媾机会,达到生殖繁衍的目的。而且男人比女人要更具生殖潜力。因为对女性来说,为了生孩子,还要十月怀胎,并花上几年抚育。有记录称,男性的最高生殖记录是摩洛哥的穆莱·伊斯梅尔国王,据传有 888 个孩子。最高的女性记录,是 19 世纪一位莫斯科女孩创下的,生了 69 个孩子。一般生产超过 20 个孩子的女性就很少了,所以在多偶制的社会中,有些男人很容易达到那个目标。 结 语 从动物生存演化过程来看,生殖成就不失一种解释“婚外情”的潜意识动机。但是人毕竟发展了自己的文化,这其中有宗教的禁忌、有道德的束缚、有传统的延续、有良知的考问等,也就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差异。 参考文献: 【 1 】第三种黑猩猩,上海译文出版社。 【 2 】性与生活——走进人类性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3 】金赛性学报告,海南出版社。
个人分类: 心海悟语|8626 次阅读|14 个评论
理想与现实冲突之感想:(1)从饶施前途看策略
热度 2 Bobby 2012-11-5 13:10
理想之为理想,肯定是高于现实,不然不成其为理想。大海归回国,按照惯常的思路,肯定不只是为中国培养科技人才,也不只是贡献一点个人的科研成果,他们定然有更大的梦想,或者影响科研环境,或者改变科研文化,或者改变科研体制,总之是超出单纯的个人学术贡献的范畴。 海归双星——施饶,或者饶施——也许是目前最有名的海归吧。他们刚回国时,肯定是都有理想的,当然也免不了与现实之冲突,记得最开始他们合作过一篇批评科技部的文章。之后双双参评院士落马,但落马之后的反应迥然不同:施没有公开发逆声,饶则批评院士水平之低,继而声明永弃参评院士。再之后,施则专注于本职,而饶则锐气不改,尤其是近来反“反转”得罪了一批人,又因为大胆发言开罪另一个腕儿,对与不对,姑且勿论,但“虽千万人吾往矣”勇气确是让人敬佩。 归顺,还是叛逆?十年或二十年之后,从饶施前途看那种策略更有利于中国的科研事业? 作为呼应肖重发 请大家都来写科学网命题作文 “ 理想与现 实 ” 吧 的第一篇。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2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Nature:1000 genome; 低频变异有强烈的种群特异性
热度 1 genesquared 2012-11-1 13:32
2012-11-01 千人基因组Phase 1的文章在《Nature》上发表,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高深度外显子测序组合的策略,完成了来自14个种群共1092个基因组的分析,找到了这些人群中98%频率在1%以上的SNP,构建了更高精度的Hapmap,同时发现低频变异有强烈的种群特异性。 免费全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91/n7422/full/nature11632.html?WT.ec_id=NATURE-20121101 2012年11月2日 讯 / 生物谷 BIOON/ http://www.bioon.com/biology/biomed/532183.shtml 通过解码来自非洲、亚洲、欧洲以及美国等地超过1000人的基因组信息,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揭开了人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详细信息,这将帮助研究者寻找罕见及常见疾病的遗传根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0月31日的国际杂志 Nature 上。 识别不同人类的罕见遗传突变是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在试验阶段,研究者发现在不同人群中,其罕见的遗传突变各不一样。这项研究基于对各地人群的DNA测序结果,包括日本人、北京的汉族人等。所有的人员都进行了匿名的DNA样片采集,以及将他们的遗传信息上传至在线数据库中。为了对这些遗传信息进行编目,研究者首先对样品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基因组的信息来发现常见的DNA改变以及基因突变。 随后研究者为了发现罕见的遗传突变,他们对含有基因的一小部分基因组进行重复测序,大约测80次来确保正确率,接着对仔细分析DNA序列的单一突变,即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使用特殊的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研究者发现了3800万个SNPs,包括在百分之一的样品中发现超过99%的遗传突变。同时研究者也发现了大量的结构突变,包括140万短的插入或者缺失突变以及14,000的大块DNA缺失。 SNPs和结构突变可以帮助解释个体为何对疾病易感、对药物的反应或者对环境因子(污染、压力)的反应。其它研究也表明小的插入突变或者剔除突变和诸如自闭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相关。 这项计划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遗传数据,所有的信息都会上传至公众数据库中。这些巨大的资源可以增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数据,研究者可以从这些数据库的资料中获取许多和疾病相关的数据,对于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非常重要。(生物谷Bioon.com) 责任编辑:yan.mao 【Abstract】 By characterizing the geographic and functional spectrum of human genetic variation,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aims to build a resource to help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disease. Here we describe the genomes of 1,092 individuals from 14 populations, construc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ow-coverage whole-genome and exome sequencing. By developing methods to integrate information across several algorithms and diverse data sources, we provide a validated haplotype map of 38| |mill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1.4| |million short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and more than 14,000 larger deletions. We show that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populations carry different profiles of rare and common variants, and that low-frequency variants show substantial 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which is further increased by the action of purifying selection. We show that 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and coding consequence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the strength of purifying selection, that rare-variant load varies substantially across biological pathways, and that each individual contains hundreds of rare non-coding variants at conserved sites, such as motif-disrupting changes in transcription-factor-binding sites. This resource, which captures up to 98% of accessibl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t a frequency of 1% in related populations, enables analysis of common and low-frequency variants in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including admixed, populations. ====================== Mapping Genetic Variation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reveal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atalog to date of varia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By Ed Yong | October 31, 2012 Mapping Genetic Variation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reveal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atalog to date of varia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By Ed Yong | October 31, 2012 0Comments Print Link this Stumble Tweet this Flickr, Tonio Vega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scientists known as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has published a long-awaited map of variation in the human genome, cataloging the subtle differences that shape our bodies and influence our risk of disease. The results, published today (31 October) in Nature , were derived from the genome sequences of 1,092 volunteers hailing from 14 populations in Europe, East Asia, Africa, and the Americas. They should help scientists more efficiently hunt for the genetic causes of disease, by comparing mutations in a patient’s genome against those seen in his own country or ethnic group.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is the backbone of our understanding for human variation,” said Ewan Birney from the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who is not part of the consortium. “Both the data and the methods will be reused many times in the forthcoming decade.”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dramatically falling cost of genome sequencing—and even contributed to the continued reduction of those costs by increasing demand. The pilot phase, published in 2010 , had already documented most of the common variants found in more than 5 percent of people. In the new study, the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world’s rarer variants, by sequencing every nucleotide in the volunteers’ exome about 50 to 100 times over. (The rest of participants’ DNA was also sequenced, but at a much lower coverage rate of just 2 to 6 times.) The results revealed 38 mill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1.4 million short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and more than 14,000 larger deletions. The team believes that this represents at least 98 percent of the variants found in at least 1 percent of people, and around half of those found in 0.5 percent. Consortium leader Gil McVean from Oxford University said that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result” is that common mutations are shared by people across the globe, while rarer ones are confined to certain ethnic groups or nations. Variants that could strongly increase one population’s risk of a disease might be non-existent in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Rare variants can also hint at historical connections. For example, if one of the project’s Spaniards shares a rare mutation with just one of the 1,091 other volunteers, there’s a 48 percent chance that person comes from Central or Southern America. “It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colonization,” said McVean. “These rare variants might help us to pick up unexpected connections between populations that we didn’t know about.” Importantly, the data generated by the is completely open. “Everything is fully accessible,” McVean said. “The world can see the data at the same time as I can.” This will provide a useful anchor for future research, said Eric Topol , a geneticist from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who was not part of the study. “But a serious limitation, and one that I have stressed for years, is that none of the 1,092 individuals in this project had their phenotype characterized,” he said. Without that information, he explained, researchers cannot link their genetic differences to the state of their health. “That’s deliberate,” countered McVean. Because the consortium always planned to make their data publicly available, they could not also release physical traits of their subjects. Plus, he added, even a study of a thousand people is too small to identify genetic changes that will affect disease risk. Instead, the project’s data is more suited to refining the results of larger studies. For example, in a study published in August , McVean analyzed a region of the genome that had been linked to risk of multiple sclerosis. Using the 1000 Genomes catalog, his team pinpointed one variant—in a gene called TNFRSF1A, which encodes a receptor for an inflammatory molecule called TNF—that drives the increased risk of the disease.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has already benefited countless studies,” said Chris Gunter , a geneticist from the HudsonAlpha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wh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study. “ formalizes a dataset which people have been using already to make discoveries. We absolutely have to have this resource to have the proper power to study both human history and medical genomics going forward.” In the final phase of the project, which is expected to finish next year, the teams will sequence people from more populations still, including those in South Asia and parts of Africa. McVean anticipates that other scientists will then plug the remaining gaps, such as gathering and sequencing genomes from people in Australasia. “My hope is that will be superseded,” he said.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 Consortium., “An integrated map of genetic variation from 1,092 human genomes,” Nature , 491: 56-65, 2012. 英文原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91/n7422/full/nature11632.html?WT.ec_id=NATURE-20121101 ftp原始数据: http://ftp.1000genomes.ebi.ac.uk/vol1/ftp/phase1/analysis_results/ Index of /vol1/ftp/phase1/analysis_results Name Last modified Size Description Parent Directory - README_20120614_phase1_analysis_sets 04-Jul-2012 16:01 4.1K ancestry_deconvolution/ 13-Jun-2012 15:43 - consensus_call_sets/ 20-Jun-2012 14:42 - experimental_validation/ 21-Jun-2012 11:59 - functional_annotation/ 21-Jun-2012 11:53 - input_call_sets/ 21-Jun-2012 15:13 - integrated_call_sets/ 09-Oct-2012 09:34 - supporting/ 26-Sep-2012 14:03 -
个人分类: 1000genome|42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第二届医学影像放射领域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圆满落下帷
babybauble 2012-10-16 13:13
2012年10月13日至10月14日上午,为期一天半的“第二届医学影像放射领域高质量学术论著发表策略研讨会”在北京大成路九号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大会获得了知名学术期刊Radiology杂志的大力支持和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独家赞助,研讨会吸引了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科研工作者的参加。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主任李坤成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他对各位嘉宾演讲内容的点评直击亮点和重点,很好地引导了参会者理解嘉宾演讲的精华。 此外李坤成教授还分享了影像放射领域临床资料整理与科研成果发表的经验,特别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发表SCI论文的心得体会,从现实角度出发激发了参会者的共鸣,现场掌声与笑声不断,并引导大家基于现状展望未来,参与国际竞争。在谈到本次大会的成果时,李坤成教授对MedSci及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会议主题丰富而且具有深度,给参会的科研工作者进行临床研究与发表学术论著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实用技巧。 会议期间共有六位嘉宾做精彩报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杂志Radiology主编Dr. Mark E. Schweitzer和《新英格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辑照日格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主任李坤成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于红教授等专家同广大参会者分享了多年来临床科研方面的宝贵经验。另外,Dr. Mark E. Schweitzer等专家还与十余位学员面对面,现场进行了“一对一”论文点评。 本次研讨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学术科研成果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中国临床科研和医学影像学科的学术发展,对促进国内医学影像和放射学领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推动临床科研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在此,MedSci特别感谢大会主席李坤成教授,Dr. Mark E. Schweitzer、照日格图教授、于红教授等专家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影像科主任李明华教授对本次大会的关注与支持,感谢照日格图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影像科医学博士张佳胤老师为本次大会进行同声翻译,感谢生物谷、医学论坛网、影像园、医学会议在线、医脉通、39健康网、维普资讯、好医生、环球科学、家庭医生在线、第1健康报道、美通社等媒体支持。 感谢所有参加研讨会的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科研工作者。MedSci将再接再厉,努力办好临床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系统培训项目,助力中国临床科研水平发展!
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10月15日
xupeiyang 2012-10-15 10:10
· Nature免疫治疗新策略 (10-15) · 北大汤超教授Cell发表新文章 (10-15) · Nature:以何为矛,攻癌之盾 (10-15) · Science意外发现,树立信号传导新概念 (10-15) · Cell子刊:诺奖得主理论终获力证 (10-15) · Nature:触发细胞死亡的酶 (10-15) · 清华大学最新Cell子刊文章 (10-15) · 语言学习有助于大脑发育 (10-15) · 日本开发出利用近红外线检测血压的技术 (10-15) · 炎症与免疫细胞中的一种酶存在关联 (10-15) · Cell突破:癌细胞“就死”信号 (10-12) · Nature突破:免疫系统新识别途径 (10-12) · Science医学:干细胞治疗里程碑 (10-12) · 2篇Cell文章挑战传统观点 (10-12) · Nature新文章:癌细胞,披着羊皮的狼 (10-12)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路决定成败
热度 2 陈龙珠 2012-10-12 09:14
将思想与喜好 融会于故事,那是文学; 彰显于口号,便是政治。 有人座上客, 有人阶下囚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1664 次阅读|2 个评论
买书的策略
sstone2009 2012-10-8 20:33
到新华书店逛,看到几本书,很是喜欢,就买了下来,一本《经济学史话》、一本《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一本《2011中国城市流通竞争》、一本《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报告》,一共357元。陆地从网上查询,发现打折以后可以省130多元,而且送货上门,免快递费。 前几天,网购了另外几本书,送书的快递员说生意非常好,以前从无锡到苏州,一天就可以送达,现在要两天了。看来,网购书籍越来越普遍了,既便宜有方便。 陆地批评我太浪费很傻。看来,以后要彻底改变买书的策略了。可以去书店看书,看到好的书,记下来,然后网购。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有点对书店不地道?
个人分类: 随笔|2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其仁:经济学视野下的医改策略
weixh 2012-10-6 13:50
周其仁:经济学视野下的医改策略 魏兴海 在 2009 年 4 月国家公布新医改方案前的数年间,学术理论界和医政界展开了激烈的医改争论,在大众舆论中也持续发酵了近 4 年时间。期间,有一些理论成果已经被方案所吸纳,有一些遭到了否去;另一些成果,即使今天看来依然有其价值。其中之一,是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的医改系列评论《病有所医当问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周其仁在《作者前言》中说,该书的重点是“基于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分析和解释”,是“查证现象、检验论断”。简单说,是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产物。周先生自承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透过周先生的眼光,“病有所医当问谁”的答案是:“要建立医疗的财务保障,更要建立医疗的服务保障”。——在实现了医改三年的阶段性目标,取得了“五项重点改革”的成效,“十二五”期间的医改规划已经出台,服务保障的问题推到前台。眼前的问题是:在需求快速释放的同时,老龄化进程加快,《规划》写到:“卫生资源供给约束和需求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全书 4 大块,一是受“过度市场化”论刺激,对医疗现状的剖析和辩证,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二是“全盘公医历史梦”,对中国医疗社会历史的经济学考证;三是“宿迁的启示”,对宿迁医改的讨论;四是“谨防事与愿违”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应该说,立说严谨,学理精研,称得上医改策略中的“顶层设计”。 一、医疗现状的经济学剖析 《序 . 真理总是具体的》,是系列评论的开篇,——是 2007 年 1 月,在对医改方案的期待中开篇的。作者说,“从公民责任的角度看,讲出不同意见是原则问题”。周其仁的经济学原则是:“人总在特定的约束下行为,而种种的约束条件里面,游戏规则即制度性约束又是重中之重”。 “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怎样划界”,是经济学的老问题。科斯的划界很简单,不是根据价值观和愿景,而是根据费用或效率的客观标准。问题是,各种制度安排的实际费用,我们并没有多少可靠的知识。以具体的方案和承诺为基础、研究兑现承诺、实现预期效果的条件,评价实施后的效果,这是可以检验的事实。 本轮医改讨论的起点是“非典”事件,政府挂帅,及时阻止了它的传播;医卫人员如同平常一样作出的牺牲为公众所知,而重新获得了“白衣天使”的美誉;“看病难、看病贵”的说辞,多方一致地归因于没有责任人的、含糊的“过度市场化”,皆大欢喜。问题的实质是:维护健康和免于疾病痛苦的人的权利,需要落实维系该权利的义务。维系人权和兑现承诺要消耗资源,生产这些资源作为义务要分配给国家、集体和个人。而这种分配规则——体制或制度——会对消费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怎样落实相关义务可使“医疗消费的行为歪曲较少而提供服务的意愿较多”——这是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所在。 “非典”以后,尤其是 2005 年,葛延风课题组对此前“医改”的评价和建议,定调为“医改失败——商业化、市场化”这样一个核心逻辑。香港黄绍光、北大李玲、北京张自宽基本同调;经济学者汪丁丁说:市场与计划的混合,才是医改最坏的组合;传媒博士胡百精说:公共领域的话语博弈,不能只是激情和欲望。 周其仁抱着对“过度市场化”的疑问,通过对医卫行业近 30 年数据的考察, 1978-2005 年,卫生总费用增长 77 倍,个人卫生开支增长近 200 倍,但医生增加不到 2 倍、护士增加不到 3 倍、千人床位数增加不到 10% 。需求高涨而供给不能增加的原因何在?——《这算哪门子“市场化”?》 1997-2005 年,全国累计医科毕业生 85.4 万,同期医生总数减少了 4.7 万,估计有 70 万医科生“入医无门”。是人才外流了吗?不可能。大多数选择了快速发展的药品销售行业——所谓“医药代表”——估计目前已达 100 万之谱。(《医疗服务的资源动员》)医疗资源动员能力如此低下的原因之一是:门槛太高,而且吸引力不足。工作几十年的资深医师,不如工作三五年的药代,情况确实如此。 《“政府主导”恰是问题所在》一文,容易使人误解,是指 2006 年以前的情况。医疗卫生资源动员不足,恰恰是占绝对优势的医院和医生是政府公立的,换一个说辞,就是“政府主导”的。预算、编制的限制,“行政管头又管脚,就是不出多少钱”, 或者就如汪丁丁所言的“最坏的组合”。混合经济是常态,可以组合的好,也可以组合的不好,关键看边界的划分和确定。民型医院,在十几年间潮起又潮落,受政策的波动影响大,最要命的一项制度安排是“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划分。公立医院凭借明显的市场和政治优势,又享受“非营利性”的政策优惠;民营医院本身除了市场劣势,还要遭受“营利性”的政治歧视和高昂的机会成本,这是民营医院难以破土而出、成长发育的原因。《令人尴尬的“公立医院”》报道了 2006 年中国医师协会殷大奎提供的数据,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 80% 是为党政干部服务的。另一个可信的数据是 80% 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覆盖着 20% 的人口;这种状况与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批评“城市老爷卫生部”的情况没有根本区别。公立医院的尴尬在于:要以平价提供不受个人开支和货币购买力约束的“高端公费医疗”。——一个典型的案例是 2006 年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天价医药费损害他人吗?》如果是“准入自由和价格自由”的市场体制环境,天价消费并不损害他人;美国梅奥医院为全球政要服务,一定也是天价收费。问题是哈尔滨“天价医疗费”的发生,是在《医院甚于“招待所”》的“民贴公”的背景之下,普通消费者因此普遍得到的是“质次价高”的服务,因此民怨四起。相反,最近同样发生在哈尔滨的“最美女教师”车祸事件,她的医疗费估计也将超过百万之谱;但作为道德楷模,人们乐意提供捐助,这样的案例不存在经济学的普遍性。 周其仁 教授因此得出结论:《医疗服务是开放最差的部门》,这不是来源于个人的价值观主张,而是来源于对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医疗体制确实与其他体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基于给定的现实条件,政府可以既给钱也给政策。给钱容易损害效率,给政策可以增加供给、提高效率并可能损害公平。一个案例是长庚医院在中关村的难产,事实上,北京协和医院和许多城市的品牌大医院一样,一百年前就是很小的教会医院发展起来的。中日友好医院很好,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也很好。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顾虑和对内顾虑“有资格的医生独立开业”一样,是出于扶持“公立医院”的私心。后者,在《医师法》层面应该对照修订后的《律师法》。“律师事务所”的蓬勃发展,并不再需要担心外资事务所的进入。充分的竞争环境,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不可能持续出现“既难又贵”的局面。医改进入“十二五”以来,“卫生资源供给约束和需求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这涉及到《价格管制的重负》所讨论的:在供求严重失调的基础上,政府对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实行价格管制,价格不能准确灵敏地反映资源要素的稀缺程度,势必会歪曲种种行为。人力定价易受歧视,而新药品、新设备的定价得到优待,广受诟病的乱象是“药价虚高”、“药价虚低”,“以药养医”、“以检养医”、“过度医疗”;基本的动因却是医院(企业组织)的财务生存。这个“医”的含义常常含混不清,有时指医院,有时指医卫人员,有时又特指医生,使医生承受了史无前例的“污名”。周其仁说,价格放开,“以医养医”不就结了吗?价格管制系统性地歪曲了医疗服务行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任何自然条件下,医生都是受人尊敬、对社会贡献良多的自食其力者,当下却成了“沉默的母鸡”。 价格管制的结果之一是“医生、护士凭劳务、知识和技术获得的合法报酬偏低”这是早就发现的问题。“手术刀不如剃头刀”最初流传是 1993 年,但这种现象很难纠正。“红包”在医卫系统内部是一个很正式的罪名,医患关系越来越敌对,即使是服务结束的事后打赏式的“红包”,医生也不敢接受;当然,“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象依然存在,包括“大胆造、假学术”这方面。(《“红包”是与非》) 《药的问题在哪里?》“药价虚高”是“回扣”问题,“药价虚低”是廉价药品无人生产的问题;“医药分家”,目前执行的是集中招标、基本药物和“零差价”销售的政策。但周其仁认为,“药的问题在于医,在于对医疗服务准入和相对价格的不当管制。”“回扣”是药商在竞争压力下让出来的利益,可是这种利益并没有直接回馈给消费者; 2006 年,国家药监局出了大事,原局长郑筱萸被双规,“批件回扣”事件暴露,“权力寻租”现象得到了最好的说明。对政府部门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是转型期的经济社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权力租金的总量”不可低估。监管权和对监管权的监管,重床叠屋,将更多资源交付行政权力部门的设计,是否会“事与愿违”?(《国家药监局的教训》)去年发生的国家铁道部的教训同样如此。最后一篇《相对价格至关紧要》可称本章的结语:在种种现实条件的实际制约下,选择一个体制运行成本较低的医改方案,而不是理想主义的愿景。医卫人员作为主体和医改的主力军,迄今并没有发挥主要的作用;相对价格要大体反映资源的相对紧缺程度,否则,就会扭曲人们的行为。人们对公务员招考的热衷程度,反映了另一种扭曲。无论什么体制,都要面对相对价格的问题;有经验的计划官员,对相对价格无不心存敬畏、如履薄冰。 2009 年 4 月启动的新医改 3 年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形成,覆盖了 13 亿人口,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医疗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快速释放;尽管 3 年中供给增加较快,但县级基层医院还是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成了新的“看病难”现象;相反,因为社区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范围的限制以及激励机制的改变,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数量有所减少。需要尽快调整相对价格和激励方案。 二、全盘“公医”历史梦 经济学家的困境之一,是很难设计实验性的研究,而需要更多地利用历史资料,有时和历史学家共同利用一个工作平台。人民大学杨念群的“新史学”著作《再造“病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为周其仁提供了材料。 历史上,无论国际国内,医疗相关的行事,无非是百行之中的一项生计而已,只要不触犯刑律明典,堪称相当自由的职业。在 1930 年代,湖南湘雅的王子轩、颜福庆最早提出了“公医制度,是由政府计划全国的卫生事业。” 1934 年,湖南省通过的“医药省有制”的公共卫生大纲,引发了不小的紊乱,开启了“中医存废”论争的先河。 20 世纪第一代的留学生,回国以后的理想,是移植西方的“公医”经验和思想;其所以失败的原因,今天看来,第一,存在着时代的错位,西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正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第二,中国农村地区广袤,传统的中医或者“国医”照顾着人民的生老病死,也是他们的生计;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传统”,倾向于将“科学知识与国家机器结盟”。这种结盟,究竟是历史的条件限制,还是先天的基因缺陷,目前还无法验证。(《全盘公医是个梦》)但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时常遭到“有为”的儒家理想的抵制。 全盘公医制的实现,是 50 年代,随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旧中国的“国立医院”、教会医院和传教士创办的医院收归国有;私立医院和私人诊所通过公私合营和“联合诊所”这样短暂的时期,过渡为公医机构。我所知的,杭州西湖边著名中医裘吉生创办的非常红火的“三三医院”,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很快就无疾而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1958 年 9 月,《红旗》杂志报道了某地人民“公社实行公费医疗”;“看病不要钱”成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志性体现。事实上,到 1962 年,三年“自然灾害”的中期,许多地方开始整顿“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湖南衡阳的基本的问题是“基层的力量较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实上,这种状况,到 1965 年毛泽东发表“六、二六”指示前,并没有根本改观。(《不尽如人意的全盘公医》)周其仁的《解读赤脚医生》的独特视角是“医疗服务资源的动员”——服务准入和相对价格。毛泽东生气的原因是:“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对策是,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二、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国家允许低成本的乡医合法行医,是“赤脚医生体制真正的秘诀”。他们的报酬是由“农村集体经济”支撑的,拿队里最高的工分,“和支部书记的工分一样多”。 80 年代农村改革以来,多数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崩塌,赤脚医生的工分是没有了,但农民的生活依然需要继续,《从赤医到乡医》,依然是“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乡医。 1999 年《执业医师法》颁行,乡医多半也执业助理医师也考不过, 2004 年《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出台。这中间的数年,从法律的角度,简直就是“非法行医”。好在本地农民不会太较真,但如果遇到要“见官”的纠纷,或者遇到“执法检查”之类,事情就非常棘手。事实上,新一代的乡医,就是传统的农村医生。中国历史上,乡村医生一直是存在的。中国预防医学的开创者之一,协和医院的陈志潜, 1932 年在河北定县实验“预防医学”,推行“乡村医疗革命”,有一个很好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是:当时 40 万人口的定县,人均年收入 30 元,人均年医药用费是 0.3 元,约占地方“ GDP ”的 1% 。当地的医疗网络是:每 150 户(约 900 人)拥有一位行医者,约 260 家( 1500 人)共有一家草药店。西医很少,多是传统中医,草医、游医居中,巫医也还有市场,仅是给人安慰的“代神仙为凡人看病”而已。但仍有 30% 病死的人,连巫医的服务也得不到。陈志潜的结论: 6 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是腹泻和痢疾; 37% 的成人死亡案例是可以预防的。但在这样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这样的一个医疗网络,在和平年代,维持了华夏民族的繁衍和增长;其中的合理性,不是应该象舒尔茨看待传统农业一样,加以深思吗?(《历史上的乡村医生》) 《农民缺医少药的原因》引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舒尔茨的《传统农业的转变》:“在传统技术的限定下,小农配置资源已达‘最优’”。转变的动力来源于现代要素的投入——知识和技术。现代要素来源于商业和工业活动,来源于人口集中和科学机构的知识分工。高度依赖分工的现代医学和医生服务体系,是农民和农村“养不起”的。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城市化的进程,则给农民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包括医疗服务。毛泽东 1965 年 6 月,对卫生工作的批评和指示,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要把医疗服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批评,则是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这听起来符合资源分配的“二八原则”。结果,就是“赤脚医生运动”。(《批评里的教益》)这一方面,降低学医门槛和行医门槛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现代医学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重乡岂能轻城乎?》)在文革期间,情况确实如此;如果没有城市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合作医疗时期,农村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样依赖于现代医学知识的扩散和传播。 1970-1982 年,高等医学专科的大学毕业生供给很少。这是《摆不平的城与乡》提出的问题,资源供给减少,最终同时损害了城与乡的福利,而且是延迟 10-20 年才显示出严重的后果。 1978 年拨乱反正,但 30 年后,同样的问题再次被提出来,“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原因,很少有人联系到历史的欠债和体制性的问题。 高质量的基层社区全科医生依然缺乏,而医疗需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恢复劳动力、减轻病痛,同时提出了延年益寿的更高要求。为此,协和医学院校长、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曾益新院士提出了在基层“设立 10 万特聘全科医师”的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年 2 月, 5 卷 2 期),因为 3 年以来的新医改,像协和这样的大医院的“看病难”的现状一点没有改变;在基层的投入和硬件明显改善的同时,基层的“患者流”并无增加(有时反而减少),因而归因于“技术水平”这个因素。最近,北京解放军总院李小鹰教授所做的医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97.7% 的医科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健康报, 2012 年 4 月 31 日)。连新毕业的医生都不愿下基层,一定是另有隐忧;即使农村定向免费培养,也常只有保证服务 5 年的限制。这个现实就是,基层的各种资源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着持续向“中心”输送的体制倾向。因此,按照曾益新教授的建议,由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贴 10 万元的标准,并解决编制、身份、保障和激励诸限制,但“特聘全科医师”能否落地生根、发挥作用,也还是需要验证的问题。 医疗服务要兼顾城乡的改革策略,是坚持开放。(《不开放焉能兼顾城乡》)自从 1956 年开始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迄今已近 60 年一个甲子。医疗服务资源由私人提供的传统出现了漫长的断裂,以致于国家提出卫生服务对“民资”开放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因为作为最具活力的医疗资源“医卫人员”,依附于“国家资源”太久;医生是否是“自由职业者”仍有分歧,原因就在这里。发挥医卫人员“医改主力军”的作用,基本的策略是松绑、开放、医卫人员自主。现在全国所有主要的大医院的基础,都是 20 世纪初从很小的诊所、教会医院开始的——无论协和、湘雅、圣 . 约翰、浙二医院,它的动力,源自开放和自主。最大量的医疗服务是从一对一的服务中取得的,从根本上说,医卫服务是一种个体劳动,即使现代医学分工如何复杂,这种特征并未改变。这是在适当时机,我国的《医师法》需要作出根本修正的所在。 另外,有几篇是历史性的“中西医论争”的回响和经济学视角的回应。《“中医不姓中”的原因》,提及“中医、中药边缘化的事实”,是不完全真实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一直是并存的,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比如青蒿素研究的屠呦呦,出自中医科学院;陈竺部长的亚砷酸分子机制研究,亚砷酸源自中医药。中医药为什么是“宝库”,因为有中国人原创的经验和知识在这里,有我们需要的宝贵的话语权;但中医话语也需要不断进化、不断现代化、不断与现代科学寻求通约性,才能巩固自己的话语权。国家高度垄断的医疗体制,对传统中医的生存权是个威胁;国家过度扶植中医的政策,也仅仅是使各地现存的少数中医“明星”获利;如果“全国人民吃中药”,中草药的自然资源也是受限制,而且不可持续的。中医在本土兴盛的良机,依然是开放——只要无害就允许民间生存,而不是成本高昂、徒劳无功的“打击非法行医”。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特征是“西医等于科学与先进,中医等于愚昧和落后”。(《中医与西医的分叉》)这种道德和文化倾向明显的话语,混淆了一个事实,用中西的地域差别概括了传统医学和近代医学的差别,而且限制了中国传统医学的自我更新;历史上,中国医学一直是不断吸收外来营养,持续生长的。近代学问的“观察 - 问题 - 假说 - 验证”的实证路线,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下已经不可能达成;经验医学向近代学问的转化,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中西医结合”的命题,其指归,在于中西医打破藩篱、相互学习、相互改造、相互靠近,完成中国医学的近代化。传统医学也不会退出市场,只是,这个市场不可能太大;太大就未必是人民的福音。 《行医资格的国家管制》回顾了民国南京政府时期( 1929 )的“废止旧医案”。余云岫是知医颇深,对传统医学研究很有造诣的留日医生,但对社会改造和历史总结而言,总是“书生之见”。“废止旧医案”,从今天的角度看,将剥夺上百万“旧医”的生存权已属非人道和荒谬;对“旧医”的历史贡献的认知,也属不足;更有对社会改造的“药方”,属于未知病因的“对症治疗”,而且从此赋予“中西医学”太多的、不堪忍受的社会责任,又而且开启了“行医资格国家管制”的先河——传统中国的自由行医时代彻底结束。新中国 1950 年以来提出的“新医团结旧医”和“中西并举”的政策,仍然以中医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为前提,并于 1958 年基本完成。国家关于医疗卫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的变化,“直接而敏感地影响医界各种力量的相对地位,也影响到医疗服务资源的布局及其改变”。结果就是, 1965 年的大反转,毛泽东发表 6.26 谈话,对农村行医资格的大幅降低。行医资格的过于严格或过于宽松,都体现了“行医资格的国家管制”; 1989 年《执业医师法》的出台,同样产生了副作用,就是《法外行医的空间》和间歇不断的“打击非法行医”和“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根本的问题,归结为经济学的术语,就是《需求膨胀与供给障碍》。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医疗保健占比渐次增高。绝对值比较, 1985 — 2005 年,城镇居民医疗开支增长 36 倍,农村居民医疗开支增长 22 倍; 2005 年以来的增速加快。面对急速膨胀的医疗服务需求,虽然在 1980 年国务院文件已提出允许私人行医,但医管政策的实际限制,严重到开设一家社区诊所要到省级行政主管照顾的程度。民营医院,又戴上了“营利非营利”的紧箍咒。医疗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与需求的矛盾,在新医改 3 年以后更加突出;仅仅依靠财政性投入,能否解决这个矛盾,仍当拭目以待。 三、宿迁的启示 “宿迁医改”已经成为一个过去时态。但在 2000-2006 期间,是一个新闻热词。以 2006 年 6 月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发表《江苏省宿迁地区医改调查报告》为终结。周其仁的两篇评论,是基于调查报告的感触。新医改的“四分原则”,就是源于“宿迁经验”;正不知现在宿迁的情况是怎样?李玲报告的“只有政府主导才能解决医疗卫生问题”这样的先入之见和价值观偏爱,在调查报告中没有得到验证——这是经济学家作为科学家的基本职责,令周其仁不满。尽管他们是同事,甚至还有上下级关系。(《也谈宿迁医改》上、下) 《管办合一是症结所在》,正如卫生局长兼任某医院的院长、书记,在传统体制下是最正常不过的例子,一如建国初期,许多地方领导兼任新设中学的校长。可是,改革开放 30 年后的今天,市场经济规则初步建成,医院处于巨大的利益冲突的围困,政事不分、管办合一却是一个糟糕的体制,影响了医疗服务资源的动员。命令体制适用于军事、战争和其他紧急状态,因为那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所有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牺牲,利他主义是最有效的准则,无论是长官、还是士兵。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命令体制却形成了巨大的既得利益——所谓权力寻租是耶。“管办合一”最后限制了竞争,最后形成了“包而不办”的格局。这是“当下全部医疗问题的制度基础”。宿迁医改与“新医改”已经实施的主要路径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而政府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它启动了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和积极性,这正是后一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可以参考的步骤。 《公共卫生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在 2003 年“非典”以后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的共识。亚当 . 斯密提出的政府“能小则小”,是从经验科学出发,政府究竟应当承担哪些责任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承诺,是最为“合算”或者“效率最优”,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外部性”和“公共品”——外部性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公用品指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经典的例子是国防和航海的灯塔。公共卫生是标准的公共品,如果管理不善,又有严重的“负外部性”,“宿迁医改”用有限的资源强化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这是第一点,当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宿迁医改”的“公共卫生事务”如何实施?即采用了公私合作( PPP )的方式。公私合作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动员社会资源,而政府的责任不一定有政府包办,这是《“公用品”的正面与反面》所提示的。“负外部性”或“致命的外部性”,必须由政府承担责任,比如环境污染和传染病,但治理污染和管理传染病却可以“公私合作”。消费不排他的“公用品”,福利经济学的庇古教授以为“私人不会投资公用品”;萨缪尔森以为个人付费公用品,岂不带来伤害社会福利。结果是 1974 年科斯的《经济学的灯塔》,实际回答了“英国历史上的灯塔究竟是怎样修起来”的问题——收费是皇家授权的船东协会,修建和运营却是私人公司!当今,即使国防产品,也以“国家订货的合约方式”交付私人企业生产,购买私人和民间服务来改善公共卫生有何不可呢?更何论“减轻病痛、延年益寿”的一般医疗服务!《宿迁的医院改制》,提出了“公用品”的生产体制和一般的医疗服务是不是“公用品”的问题。比如全球大多数国家,对于牙医,是不进入“医疗保险”的自费项目,是典型的“非公用品”。大多数医疗项目也是同样性质;对于贫病交加看不起病的情况,那是济贫救助,与医疗服务体制选择是两回事。“医院和诊所在非公用品的领域里活动,” 任何形式都可以,就是没有必要“全盘公医化”。“全盘公医化”的结果,从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以来是清楚的。“公立医院改革”,是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宿迁的经验仍可借鉴。 以下几篇,可以说和宿迁无关,但仍然是医改主题的进一步扩展。《医院本位论》提出了很好的主题,对医院管理者而言特别中听。 1980 年,经济学家蒋一韦先生发表了《企业本位论》,对国企的改革提供了很有效的思路。企业的独立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使之成为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细胞;医院本位论,提出了医院的独立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使之成为医疗活动最基本的细胞。这是区别于“国家本位论”和“地方本位论”的,它们各有自己的边界,如果混淆,就是政企不分的后果,权力寻租还在其次。“医院本位论”还可以衍生出“医卫人员本位论”,医院和医卫人员的边界,在于医卫人员可以是医院雇佣的、也可以是独立的自由职业者——比如“多点执业”的法理依据。如说“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于关涉生命和健康”,理由是不充分的;食品工业的“毒奶粉”事件、航空安全、环境污染都关涉到生命和健康,都必须国家“包办”?!“企业(医院)本位论”的本质是“市场合约本位”——政府承认和保护企业(医院)的独立利益,并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政府是唯一拥有合法强制力的机构,政府已经颁行了《侵权责任法》,政府只有有效执法并完善法治这一途径,来重建医疗服务领域的法制,医疗资源的供给就会有市场来调节。另一种拒绝“医院本位论”的理由,是“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事实上,没有一个行业的信息是对称的,这是一;其次,行业自律和同行的监督,是道德来源的基础;第三,医生的医德、声望和医院的声誉,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第四,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更需要法治和有效的政府监管。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必将同时依赖于医卫人员的“市场合约本位”——“医卫人员本位论”的成立。“学校本位论”也一样,是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本来和本主题无关,不必提及。但中医学家吕炳奎创办的“光明中医学校”一直拿不到“有效文凭”而迄今仍能坚持这件事,以及“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困境,“学校本位论”同样迫切。 《医院改制不容回避》一文,回顾了 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其内容切合“医院本位”的思路,但与“行政权力本位”相冲突。市场机制的引入和行政权力相结合,资源更多地集中于行政权力,这是《国家药监局的教训》所揭示的,事发 2006 年;药业如此,可推断此前的医卫改革的趋向和现状。本来就如此艰难的医改,因 2003 年的一场“非典”而发生了“舆论逆转”—— 2005 年 5 月,卫生部官员表态“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7 月,一家政府研究机构发布“市场化医改失败”,“医改”全面叫停。新一轮医改,是经过充分酝酿后于 2009 年开始实施的,时间距离 1997 年,已经过去了 12 年。主要的工作,是加强了政府主导并参与的支付保障,新农合、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覆盖了超过 95% 的人口。陈竺部长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我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全民医保”。所以, 2007 年,周其仁提出的“医院改制”问题,什么时候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仍将拭目以待。 《营利医院和非营利医院》一文,强调了“价值观问题和经验科学问题”恰当地区别开来。“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和“好不好、该不该”的价值观问题常常相互纠缠——理想的境界是,价值观水火不容,但不妨碍讨论科学问题,推进科学发展;其次是价值观对科学论证发生干扰;最糟糕的情景是,“好不好”的问题吵翻天,科学问题毫无进展。历史上,行医组织的制度安排,大体有四种类型: 1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是私人行医主导的,无论中外; 2 、私人行医和私立医院一般是营利性的,通常也承担一些非营利性服务; 3 、西方古代城邦的非赢利性机构,服务于济贫、宗教、军事、医学科学和人道的目标,近代以来发展迅速; 4 、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全盘国有排除私医的非营利模式。 图景异常复杂。前苏联模式已经破产。从长的历史眼光看,营利性私医构成了人类医疗服务的基础,政府保障了“公共卫生”的“公用品”。一般性医疗服务的资源利用有很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医疗服务的消费也是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可以用竞争性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营利性活动就是收入减成本有所结余,如何实现这个公式,法律(加习俗)规定了它的下限,道德规定了上限。当今世界,普遍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并存,营利性机构逼迫“非营利性”机构保持对“成本”的敏感。 周其仁解释在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办“非营利性医院”,比如台湾长庚医院,以此来说明“医疗服务的品质考核”之难度所在。“打着非营利的幌子获利吗?”逃税行为,所在多有,何必要办个医院来逃税呢?办医院的风险和麻烦远甚于一般商业公司。 “非营利性医院”的魅力在于医院的“名声”。诚信待客的日常道德准则,包含在市场规则里——守信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医疗服务的品质是天底下最难考核的一种”——这里的机制最复杂、也最精巧。医生的名声重要,医院的名声也如此,通常是医德和医术的混合物,可比“又红又专”。“非营利”是对付品质考核困难的一种市场手段,它一直在自发市场里存在。《非营利医院以民办为优》一文,有些曲折,不好懂。可能牵涉到价值观和他的“好意”。一方面,“一个社会没有积累那么多办非营利性事业的民间资本”,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有许多优越性,并且有益于政府办公益事业的效率。另外,周其仁提出“充分调动所有这些积极性的政策,才是从实际出发的好政策。”这个意向,或许有效。 四、谨防事与愿违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孔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另一位圣人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都对,都很好。经济学用“利他主义”这个术语来探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动机时,并没有提供更多的理解。“恻隐之心”,心理学上称作“同感”——文学词汇叫“感同身受”。恻隐之心驱动的利他行为,为什么有时候发生得多一点,有时候又被完全抑制呢?研究“稀缺性”的经济学的答案是“代价(成本)”。人皆有恻隐之心,但代价大,利他行为一定少。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约束条件不同,乡土社会知根知底,歪曲利用他人善心的机会不可能;现代社会分工细,慈善由专业机构在做,但诚信也在受到考验——比如“郭美美事件”。必须“仔细研究善举的约束条件”。(《恻隐之心的经济学》)“事与愿违”的极端的例证,是深圳发现的利用控制残疾儿童“行乞”致富。 传统社会的共济互助转化为现代社保体制,有一个质的飞跃,那就是:保障成为政府的承诺,强制征缴税收构成财务基础,享受保障福利成为公民权利。原因是社会的高度分工,使“恻隐之心”的代价过于高昂;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削弱了血缘、地缘的纽带,也增加了相互信任的代价。社会保险方案,在全球范围而言,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 1880 年代首先提出。 1940 年代,英国牛津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战后提出新的社保方案,主张实施“全英统一的社保计划”。社会保险,逐渐转化为社会保障,但它的代价,当时无人知晓。(《社保的初衷》) 贝弗里奇规划的英国战后社保体系,准备了 20 年的过渡期。计划开始实施的 1945 年的总预算是 6.97 亿英镑,占当年 GDP 的 6% ;到完成过渡的 1965 年,社保总预算仅 8.58 亿英镑。实际上,从 1948 年开始实施起,社保医保开支大幅超预算,至 1957 年,社保健保总开支约占 GDP 的 14% ;从此,“英国病”沉疴不起,直至 1975 年,英国政府的财政开支超过 GDP 的 48% ,——来源无非是收税、印票子、举债。“欧债危机”的病根,基本相似。经济学究竟是关于“资源配置的学问”,还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学问”?这里的规律,官员和学人当存“敬畏之心”。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不要钱”的故事,稍上年纪的人都记得,是深刻的教训。“人的行为是在种种约束条件下发生的”,约束条件变,行为也跟着改变。预测,对经济学家正是“祸福相倚”的高风险行为:预测正确,遂使“竖子成名”;预测走偏,无非是“慷他人之慨”。预测很难正确的原因在于,条件不随人的意志而转变,人的经济行为跟着转变。社保医保预算,要经得住岁月的检验,是一个很高的标准。(《错的离谱的测算》)新医改 3 年,财政累计投入 8500 亿,平均每年投入 2830 亿,约占 2010 年 GDP 的 0.7% ,当年财政总收入的 3.54% 。依照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投入强度将超过前三年。“摸着石头过河”,也算是实事求是的办法。 “ 2000 年人人享有保健”的 1977 年世界卫生大会全球目标,是基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发;其后,《阿拉木图宣言》又提出了“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当 2000 年来临的时候,中国的约束条件变了,中国不再提,世卫组织也没有说。中国的约束条件变化是三方面,一是快速城市化,二是财政状况,虽然增长很快,但开支更大,教育的投入没有达到法定标准,政府卫生支出占 GDP 的比例以 1982-1983 年最高,为 1.3% ;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以 1990-1992 年最高,为 6.0% 以上。三是公共财政体制的监督和行政效能。架屋叠床,正是公币滥用如“上海社保案”的机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各不相同,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良好的愿景,并不是实现“做得到,可持续”的现实目标的前提。医改只能“从自己的制约条件出发,才可能避免再次开出无望兑现的支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限制条件》) 略去 2006 年的一篇《“包而不办”是严重问题——以“英国医疗模式”为例》,只保留一句结论:一身两任的英国医生“服务于免费体制的时间比重是 75% ,但收入的 75% 却可能来自不免费的病人。天下看起来免费的医疗,其实都不是免费的”。因为,现在政府已经大力提倡“非公医疗”,只是民间缺少响应了。未知症结所在。 医改讲到底,是要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的根本思想,在卫生系统的实践中,落实最慢,大约“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深层次的问题。“政府包办”、“包而不办”、“市场准入不开放的垄断‘创收’”、“民营医院潮起潮落”、“对外资或限制或优待”、“《医师法》与《律师法》的立法理念差距”诸如此类,伤害了医卫人员、更伤害了人民的健康福利。三年医改的成绩,最大是健保的覆盖。 纳税人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和决策参与,是政府关于教育、卫生和民生承诺的保证;在限制税负比例的条件下,全盘考虑各项民生开支,不能不限制行政机关的人员和福利。“精兵简政”,不是讨论“医改”的主题,却是实现各项改革“做得到、可持续”的前提。公立医院改革,最终不能不涉及到产权问题。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经验,“只有坚持市场开放、竞争制约以及普遍的产权保障,营利性的市场活动才更显著而普遍地大幅度提升人民福利 , ”健康福利同样如此。但同时要注意西方“福利病”严重的改革经验, 2011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突破 2 万亿元,占当年 GDP 的 5% 强,是 1952 年有记载 以来的最高记录。周其仁说自己的见解“有待检验”,“这类长程性问题日后总有机会再回头的”。(《医改的唯一关键是坚持改革》) 最后一篇附录是“对世卫组织《和谐社会与健康:构建惠及全民的中国卫生保健体制》的评论”,是 2007 年 5 月应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的邀请,对世卫组织的“医改建议”作出的。世卫组织的建议中,关于“阶段性目标”和“ 2020 年完成包括公共卫生和个人基本卫生服务的服务包”的方案,是 2009 年的新方案所接纳的。周其仁的第一点建议,是世卫组织进一步提供医改立法安排或程序保障的国际经验。世卫组织的方案,将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政府保证“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的个人基本卫生服务,提供相应的财务保障。周其仁的第二点建议是,将财务保障和服务保障区分开,提出“靠什么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动员卫生服务资源”。这一点,也已经被 2009 年的医改方案所吸收。“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在新医改中已逐渐改正;“服务准入限制”和“相对价格不当管制”已经松动,但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世卫组织方案,“限制参保人员的自付比例(最高 20% ,总量封顶)”,周其仁的第三点评论是:要考虑“自付”机制对需求行为的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应该有更高的自付比例,以防止需求行为可能的歪曲。”三年医改的实践证明,即使服务资源有所增加,面对快速释放的医疗需求,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最后,第四点评论关于测算:世卫组织的基本卫生服务包的直接成本人均 17 美元,并提出“每年卫生投入至少增加 GDP 的 1% ”。前者的依据是什么?后者又如何操作? 1% 的目标,按 2011 年的 GDP 计算是 3980 亿,是增加量还是总量?按 2011 年的 GDP 计算 2012 年的卫生投入,也是可行的方法。人大当预先通过,而不是“事后追认合法性”。 但健保仅仅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劳动保障和养老保障的问题紧跟而来。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加税、发票子、发债,这又要参考“福利病”国家的改革经验了。如果不是这样,又能走出“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做得到,可持续”,将再次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而不再是“赤脚医生运动”那一回。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世界“很大的贡献”,邓小平说过这个意思,我觉得说“医改”,也很好。 参考文献 杜乐勋、赵郁馨、刘国祥《建国 60 年政府卫生投入和卫生总费用核算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2 ( 10 ): 15-20. 2012-6-25
个人分类: 医学通识|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外交斗争必须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sunapple 2012-9-22 11:07
(1958年9月19日) 恩来同志: 十八日夜来信 收到,极好,有了主动了,读完后很高兴,即照办。你来信及我这封复信,请即转发王炳南、叶飞 二同志,使他们明白我们这种新方针、新策略,是主动的、攻势的和有理的。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是我们外交斗争的必须形态。 毛泽东 九月十九日上午四时于合肥 根据手稿刊印。 *这是毛泽东就对美斗争问题给周恩来的复信。 注释: 指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八日夜周恩来就中美会谈和沿海军事斗争的策略问题给毛泽东的请示信。 王炳南(一九○八——一九八八),陕西奉天(今乾县)人。一九五八年时任中国驻波兰大使兼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首席代表。叶飞,一九一四年生,福建南安人。一九五八年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长,福州军区政治委员。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日保钓爱国行为,要有理、有利、有节
zjzsdy 2012-9-16 12:29
抗日保钓爱国行为,要做得有理、有利、有节 日本右翼势力,军国主义孽根性复发,恶意侵占我国领土,蓄意挑起事端,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极大愤慨,我国政府立即采取了各种反制措施,以粉碎敌人阴谋,受到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出于义愤,一些城市的群众举行了示威大游行,这是必须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应有的气慨。 但是有些地方,在游行中出现了一些过火的行为,这是没必要的,而且对于对敌斗争是不利的。斗争是要讲策略的,斗争的主要目标是日本政府,是日本政府的右派势力。日本人民不一定都属右翼势力,你砸日商商店,侵犯来华日本人,有可能会伤害日本人民的感情。不是所有的日商商店都是日本的资本与产品,也可能会伤及我们自己。再说我们也有在日本经商的华人,他们要采取报复,在日华人有何以得到保护?抵制日货,应该是大家都不买日货,不进口日货。 在过火行为中,有些人把中国人早些时候购买的日系车辆加以破坏,这是亲者疼仇者快的事,是要不得的事。车主早些时候买日系车辆有什么错?有的是贷款买的车,你把它砸了,他怎么办?他对反日示威游行怎么看?这种情形恰恰是日本的野田最高兴看到的,他最愿看到中国人民内部对立,而且又多了一些可能的客户。 我国政府在反制日本侵略方面已有一定的部署,我们的过火行为容易打乱我们自己的战略部署和斗争策略,得不偿失。过火的行为,也易在我们内部产生分歧,不利于我们自身的团结斗争。过火的行为,容易使坏人乘机捣乱,容易中敌人的圈套,使我们的斗争陷于被动。 出于义愤示威抗议的义举,是应该支持与赞赏的,抵制日货,经济制裁是必要的,但我们的行动应是理性的,智慧的和具有大国风范的。
3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钓鱼岛事件之我见
Moneypond 2012-9-15 10:52
钓鱼岛事件之我见 彭泉 目前的钓鱼岛之争,不是多大的事儿,但姿态和气势很重要,是策略问题。 钓鱼岛之战,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但应出手必胜。 钓鱼岛战胜,更不是多大的事儿,但战胜容易守胜难。 战了、胜了而不能守胜,则是大败。 钓鱼岛之争,本质是战略之争,是实力之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不战而胜,是上策;战而胜是中策;战而不胜或胜而不能守,是下策
2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对抗癌症新的希望。。。。
yinlifeng 2012-9-14 18:46
一位身患癌症却豁达面对的妇人,一位学有所长并倾尽所学挽救母亲的儿子,一个从基因水平对抗癌细胞的崭新策略,一个新疗法展现的诱人前景以及一波三折令人心酸的故事。麦克丹尼尔夫人的案例向人们展示了科学家在对抗癌症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展示的希望 新的治疗策略从基因水平攻击癌细胞。肿瘤学家约翰•卡普腾(John Carpten,左)和大卫•克莱格(David Craig)站在一副癌细胞基因组示意图前面。(图:Joshua Lott/The New York Times) (文/GINA KOLATA)贝丝•麦克丹尼尔(Beth McDaniel)的肿瘤医生是个身材魁梧的男人。他把她抱起来,在空中转了一圈。 “天啊,贝丝!”约翰•戈曼医生(Dr. John J. Gohmann)呼喊着。 自从8年前麦克丹尼尔患上一种罕见的癌症以来,她的淋巴结还是头一次收缩到正常大小。她的皮肤也不再红肿发亮,折磨她的瘙痒也都消退了。 69 岁的麦克丹尼尔夫人是一位退休的公司高管的妻子,她在一种被称为“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上下了赌注。这种方法是个性化医疗的根本。现在看来似乎有了成效。 科学家已经将入侵她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她的健康细胞在全部基因序列方面进行了对比,寻找可以被已批准用于其他癌症甚至其他疾病的药物攻克的突变肿瘤基因。他们给她使用一种上个月刚刚获批用于黑色素瘤患者的昂贵药物。这种药从来没有在她这样的血细胞癌患者身上使用过,理论上会要了她的命。不过,这种药物似乎中止了癌症的进程,甚至使她的病情有所好转。 但这个效果会持续吗?如果不会的话,又将意味着什么? 到最后,麦克丹尼尔夫人这趟通向遗传学研究前沿之旅,结局是实实在在的喜忧参半。完成测序和分析的工作十分困难,其难度远远超出她所有家人的想象。分析的结果十分激动人心——她的癌症源自一种奇特的基因异常,可以用一种新药来治疗。但她的癌症很快就从药物的打击下恢复了,几周之内就卷土重来,这令人心碎。 麦克丹尼尔的故事让我们能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探寻这种疗法所面临的挑战,就算是像她这样,既有财力又有人脉,能够使自己所患癌症的复杂图谱得到描绘,也概莫能外。她的丈夫罗杰•麦克丹尼尔(Roger McDaniel)是两家半导体制造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所以他们一家足以支付研究所需的约 4.9 万美元开销。他们本来预计这笔花费要多得多,但她的保险公司出人意料地赔付了几乎全部的药物开支。而做数据分析的科学家们也没有收取费用。 从一开始,全家人就都知道她的胜算很小,但她认为自己没什么可输的。 “如果这个疗法无效或者我死掉了,那么你也别难过,反正我本来也是会死的。”她对儿子蒂莫西(Timothy)这样说。 蒂莫西是一名分子生物学家。 猩红色皮肤与感染 贝丝•麦克丹尼尔的癌症症状从全身瘙痒开始。然后,她的皮肤变成了猩红色,开始发生感染。 2005 年,在她奔走于一位又一位专家间一年多之后,终于有一位皮肤病专家弄明白了病因。时年 62 岁的麦克丹尼尔夫人患有赛扎里氏综合征(Sezary syndrome),这是一种罕见的 T 细胞淋巴瘤,导致白细胞癌变并迁移到皮肤表面。医生们说,这是一种不治之症,没有标准疗法,到了她这个阶段的病人平均只能再活几年。这是他们能告诉她的全部信息了。 “当然我被震惊了。” 麦克丹尼尔夫人在去年 9 月的一次采访中说。 那天,她在丈夫开车接自己回家时哭了。然后她祈求上帝帮助自己应对这一切。 患上癌症之前,她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山间徒步旅行,周游世界,和众多朋友们欢度时光。她的病毁了这一切。她甚至无法欣赏自己家繁茂的花园,因为阳光照射在发炎的皮肤上让她极其痛苦。 虽然没有标准疗法,化疗控制住了癌症,长达5年。但是在 2010 年夏天,她的病情急剧恶化了,数百个肿瘤在皮肤下突然出现,有些足有猕猴桃那么大,并且开裂了。 她的儿子麦克丹尼尔博士决定安排使用最先进的基因测序及分析技术来对付她的癌症。他在基因测序公司 Illumina 任职,因工作需要而读过相关科学报道,还参加过相关医学会议并在那里听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报告。他注意到,报告中提及的病人似乎都患有罕见癌症。 “每次我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我都会想‘这就是我母亲啊’。”他说。 目前并没有多少药物能针对癌细胞里的特定基因突变。 但希望在于,随着我们对基因的了解和被研发出来的药物越来越多,医生们可以一次阻断几个关键基因。如果能同时断绝癌细胞的多个逃生途径,它们就无法挣脱药物的包围,被迫停止生长。 来自儿子的全职帮助 意识到基因测序、他的工作,以及某种新药有可能拯救自己母亲的生命时,麦克丹尼尔博士说,“其中蕴意如此诱人,我简直不敢相信。”(图:Sandy Huffaker/The New York Times) 理论上讲,麦克丹尼尔博士帮助自己的母亲是理所应当的。测序并分析 DNA 序列的技术已有重大进展,其成本更是一路暴跌。事实上,麦克丹尼尔博士说,测序的价格下跌得如此之快,如果给母亲的测序放到今天来做,只需 2.62 万美元,而不是去年的 4.628 万美元。 面临的第一个障碍是获取麦克丹尼尔夫人的癌细胞 DNA。一个医生对她说,成功获取 DNA 的可能性太小了,她还不如把钱花在度假上呢。另一个医生对此似乎有些兴趣,但最终也没有采取行动。第三个医生做了两次组织活检,但无法得到可用的 DNA。 最后,麦克丹尼尔博士和妻子吉亚决定,他要专职来帮助母亲。他从 Illumina 公司请了休假,和妻子一起带着三个孩子从加州圣地亚哥搬到了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我向来不是个特别谦卑的人,”麦克丹尼尔夫人说,“但这事让我很惭愧。” 麦克丹尼尔博士的父母在列克星敦地区有两幢房子。有一幢在一个养马的农场里,之前无人居住,他把二楼的一间卧室用作了办公室。他把这项工作当成一份正职来对待,每天从自己和家人住的另一栋房子开车去办公室上班,穿的衣服也跟正常工作时的一样——休闲长裤和有领衬衫。与此同时,他母亲的癌症正在急剧恶化。 “她全身都布满了肿瘤,就像是鹅卵石一样。”麦克丹尼尔夫人的皮肤病医生弗南多•德卡斯特罗(Dr. Fernando R. de Castro)说,“这些肿瘤摸起来就像是石子一样,皮肤上到处都是。”她胳膊和腿上的几个大肿瘤已经裂开。他说:“我们已经开始讨论临终关怀的问题了。” 麦克丹尼尔夫人说她并非一个虚荣的人,但是现在脸上全是红色肿块的样子让她羞于出门。她晚上睡在一块冷却垫上,白天也随身携带一条来缓解持续不停的瘙痒。 每天傍晚 5点半左右,是瘙痒变得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时候。这时她会把头靠在丈夫的腿上,两人一起在客厅里看电视,而他会连续几个小时轻挠她的背,试图缓解她的不适。 而疾病依然残酷地发展着,到最后,麦克丹尼尔夫人已经接受了这看来无可避免的命运。她把自己的衣服都送了人,计划好了葬礼,给几个她认为自己生命中曾经冒犯过的人写信,请求他们的宽恕。 “她相信她在测序完成之前就会死去,我们也都这么认为。”麦克丹尼尔博士说。 接着,2011 年 1 月,德卡斯特罗医生从她的肿瘤中获取了一份组织样本,为了和正常细胞对比又取了一份唾液样本。他从她皮肤表面上的几百个肿瘤之一里取了一份组织,大小类似铅笔上的橡皮擦,将它冻结在液氮中,连夜快递到亚利桑那州司各特戴尔市的马约诊所(Mayo Clinic,世界闻名的医疗机构,全美排名仅次于霍普金斯大学)。到了 2011 年 4 月,Illumina 公司和非盈利研究机构 TGen 的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这些样本的基因组测序。 接下来是最艰难的部分:分析数据。由于时间紧迫,麦克丹尼尔博士自己来做这个工作,他雇佣了两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和 TGen 来协助自己。 一个细胞里的 30 亿个符号 TGen 的一位肿瘤学家约翰•卡普腾(John Carpten)和大卫•克莱格(David Craig)都是处理基因序列数据的行家里手,但是就连他们也不太适应这项工程的巨大工作量。 装有麦克丹尼尔夫人基因组数据的硬盘是通过邮件寄来的,因为里面的数据多得无法用电子文件发送。光是从硬盘上读取这 1 TB 的数据就花了整整一天。卡普腾博士解释说,仅仅一个细胞的 DNA 就包括 30 亿个符号,由 A、T、C、G 这四个字母组成。如果把这些字母打印在纸上,足以填满一个中等规模的小学的图书馆。 但测序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所以为了确保数据准确,研究人员将测序重复了 30 次——也就是测了 30 个图书馆的信息量。他们还对正常细胞做了同样的测序——又是 30 个图书馆。但是这样的数据并不是以整齐的遗传词语或句子形式存在的。克莱格博士说“看起来像是从碎纸机里出来的”。 “就像是把一盒 10 亿片的拼图给拼起来。”卡普腾博士说。 最后,他们比对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序列。他们发现了大约 1.8 万个差异,大部分和麦克丹尼尔夫人的病没有重要的关联。 最后,所有工作完成,麦克丹尼尔博士于 5 月 18 日飞抵 TGen。研究者们注意到麦克丹尼尔夫人的癌症基因里有一个奇怪的异常,但他们不能确定这意味着什么。看起来在她的癌症细胞里两个基因似乎融合到了一起。结果是,癌细胞中的细胞生长信号被反转了,就像是线接反了那样。研究组推理认为,她免疫系统的T细胞也就是癌细胞每次收到停止信号时,就会像收到增长信号那样增生,而每次收到增长信号时,反而会停止生长。 如果他们的推理是对的,那么停止她癌细胞生长的办法就是向它发出生长信号。而一种对抗黑色素瘤的新药“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商品名 Yervoy) 正是设计用来做这个的。它能促进正常T细胞的生长。 但如果研究人员错了,那么这种药就可能让她死掉。 5 月 18 日,星期三,他们花了两个小时在白板前讨论,试图弄明白这种基因融合意味着什么。随后麦克丹尼尔博士把数据带回家中,请 Illumina 公司里的同事帮忙,试图在 5000 万个基因序列中找到几个关键序列。5 月 22 日星期天晚上,麦克丹尼尔博士获得了这些关键序列,开始尝试对它们进行解码。到了晚上 10 点,他弄懂了。TGen 科学家的发现是真实的。 “刹车板连到了油门上。”麦克丹尼尔博士说。 他工作了整个通宵,找到了一篇论文,那些科学家故意把这两个基因融合在一起,并发现这个经过基因改造的 T 细胞的生长信号被反转了。 凌晨 5 点 45 分,他给自己的搭档们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那时我已经累坏了。信不信由你,我甚至把那种药完全忘记了。”他说。 之后他睡着了,中午 11 点时醒来,又冲回电脑旁。他想起了他在疲惫不堪时忘记的那种抗黑色素瘤的药物应该能正中靶心,阻止母亲的癌症继续生长。“我惊讶得合不拢嘴,”麦克丹尼尔博士说,“其中蕴意如此诱人,我简直不敢相信。” 令人惊叹的转折 麦克丹尼尔夫人在 7 月 28 日接受了第一次注射,结果十分显著。她的肿瘤医生戈曼激动地不知所措。她的儿子曾经十分担忧他和其他医生可能犯下了可怕的错误,如今也狂喜不已。 麦克丹尼尔夫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离开过家了,除了去见医生。现在她又可以每天去餐厅和电影院了。 9 月 2 日,她和丈夫一同去了“传家宝”饭店(Heirloom Restaurant)庆祝他们 50 周年结婚纪念日。这家饭店位于“养马之乡”列克星敦的中部。 她在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送走了太多的衣服,现在都不知道能穿什么了。她本来有一件最喜欢的衬衫,宽松又舒适,但是麦克丹尼尔先生回忆说:“早就送掉了。”因为在服用那些药期间不能饮酒,所以两人只是在安静的餐厅里小口啜饮冰茶。 “我们追忆了许多往事,但也讨论了我们期待的未来。”麦克丹尼尔先生说。 然而,这次缓刑只持续了几个星期。到了 9 月底,癌症又回来了。 麦克丹尼尔博士不愿意放弃。他重新测序了母亲的癌细胞,寻找新的突变,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他一边筛选数据,一边每天给父母打电话。他们开始开玩笑地管他叫“州长”,希望他能为母亲带来又一次缓刑。 医生们考虑了另一个不那么吸引人的目标:T 细胞用来停止生长的一个突变基因。一些尚未发表的针对老鼠的实验显示,一种对抗肾癌的药物也许可以停止带有这种突变的T细胞的增长。 这时,麦克丹尼尔夫人的身体已经被癌症和治疗严重摧残了。她已经进入了临终关怀阶段,家中安放了医院病床,还有一位护士和一位助手协助。 “我们只有这些不牢靠的证据,基于基因组和未发表的数据。”麦克丹尼尔博士说。 但是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强烈,家人和医生都认为她应该尝试。 “如果我们束手旁观,她只能再活 1 - 6 个星期。”麦克丹尼尔博士解释道。 11 月 26 日,麦克丹尼尔夫人服用了这种药。但是她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下床,也无法用吸管喝水。她的儿子把自己的孩子们逐个带进她的卧室,让他们和祖母告别。 “她说不出话来,但眼睛是睁开的,她对每个孩子都虚弱地笑一声,示意看到了他们。”麦克尼尔博士说。 3 天后,她短暂地振作起来。她的丈夫握住她的手。 “她说‘我爱你’。”麦克丹尼尔先生说,“然后她又重复了两次。我吻了她的前额,告诉她,我也爱她。这就是我们对彼此说的最后的话了。” 11 月 30 日早晨,麦克丹尼尔先生早早醒来,来到妻子的房间,发现她的呼吸已经很不稳定了。他十分担忧,走出房间,让临终关怀护士去请医生来。“就在我出门的这几秒钟里,她走了。”他说。 试图挽救她的整个研究组的成员们也都心碎不已,现在他们手中只剩下一长串的 “如果……会怎样?” 的疑问。“仔细地审视这一切,我们究竟为她带来了什么?” 德卡斯特罗医生问道。年初时麦克丹尼尔夫人已经生命垂危。如果没有测序,没有用那些药,她是不是也会活这么久呢?研究组的努力真的带来区别了吗? “我希望是的,”德卡斯特罗医生说,“但是我们很难知道。”
1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策略来对付不负责任的专家言论
热度 13 cutefay 2012-9-5 17:54
人们对于不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往往会胡来,例如专家们会不负责任地乱发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煤矿的领导不会真正关心旷工的生命安全。这种情况充分体现了“权责利”的不匹配性。 如果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其中一种策略是让决策者或者发表言论者的责任和利益统一,就是让他们亲自承受其做出的决策或者发表言论的结果。 前几年中共为了加强矿井的安全管理,下达了一则命令,是让矿井的领导要轮流下井。这个机制就是这种策略的体现。不过,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充分考虑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这个政策留下了一个bug,让实际执行者有机可乘。例如,据说有的矿井就从工人中临时提拔了很多“助理”,让他们作为下井的领导。我在想,如果当时文件规定的是“每个领导”而不是泛指的领导,或者进一步规定一把手必须每个月下井一次之类的,应该就会避免这种“对策”。 前一阵子有专家指出食用改良过的地沟油是绝对安全的,我当时在想,如果有法律规定,让这个说使用地沟油是绝对安全的专家自己必须要食用地沟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出食用地沟油是安全的专家说的话,可信度才比较高。可惜这个机制难以实施,因为没办法去保证这个专家每天都要食用地沟油。 还有最新炒作的转基因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法律规定,一旦转基因食品被证明是有危害的,那么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专家全要被枪毙,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坚持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专家说的话,才是他认为正确的。或者,让这些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专家们每天必须食用各种转基因食品,那么他们说的话的可信程度也高不少。但往往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专家们,可能从来不会食用转基因食品呢! 我还想起几年前一件事情:有一次和两位朋友在一家餐馆吃饭,我们点的炒牛柳发出一种臭臭的味道,于是我们跟服务员说这菜原料坏了,让他们帮我们换一下,换成其他菜。结果,不一会儿,餐馆的经理来了,跟我们说:“我们的厨师刚刚说,这道菜没问题!很抱歉没办法帮你们换菜。”面对这种蛮横的经理,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不换也可以,你自己尝尝这道菜吧!”于是,我们就把菜端给他让他吃。结果他犹豫了半天,不肯吃,最后说,还是我们帮你们换了吧。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661 次阅读|27 个评论
评点邹恒甫的策略
热度 16 mdzhao 2012-8-31 17:41
邹恒甫事件可算最近科教界的一大热点了,评论的、围观的不少。今天突然发现,科学网为这个事件还做了一个专题,见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16.aspx?id=1190 ,很有意思。其中列出了邹恒甫VS北大的四轮交锋。在此在转录一下,并对后续事件加以补充。 邹恒甫: 8月21日 ,邹恒甫在实名微博上爆料,称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服务员,北大内酒店服务生走后门上北大学位班; 8月23日晚 ,邹恒甫在微博上称,将在微博上公开回应北大纪委的问题; 8月24日晚 ,邹恒甫在微博上称,“只跟中纪委谈”; 8月29日, 邹恒甫通过个人微博声称,已与北大纪委监察室取得联系,并告知他们一些信息,还表示自己的邮箱自8月24日以来从未收到过北大的相关邮件; 8月30日凌晨, 邹恒甫发微博,首次承认自己写北大院长系主任的淫乱是“夸大”。 北大: 8月21日晚 北大新闻发言人蒋朗朗 :北京大学绝无此事,邹恒甫说话“极端不负责任,让人匪夷所思”。对于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事情,邹恒甫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其居心何在,“也许对几年前北大没有继续聘任他而有所想法”; 8月23日晚 北大新闻中心声明 :学校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处理此事。希望邹恒甫配合; 8月24日 北大新闻发言人蒋朗朗 :目前调查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邹恒甫,希望他尽快现身。北大纪委监察室对梦桃源北大店全体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目前访谈工作即将结束,一俟完成对邹恒甫的访谈,就可向社会公布调查结论; 8月25日晚 北大新闻发言人蒋朗朗 :邹恒甫的“隐身”是调查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除此之外,其他各项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8月27日 北大新闻中心 :调查未发现院长奸淫服务员情况; 8月29日,北大新闻中心就“邹恒甫微博”所涉及内容发布第二次声明 :8月29日上午,北大纪委监察室专门调查组接到了邹恒甫首次打来的电话,随后收到邹恒甫的电子邮件。声明称,邹恒甫的电话及电子邮件中均没有举出任何有助于专门调查组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具体证据; 8月30日, 北大新闻发言人蒋朗朗表示,北大纪委调查组目前只对邹恒甫举报的“梦桃源事件”进行调查,暂时不对邹恒甫举报的其他内容进行调查。 其实这个事件最初,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旁观的,而且邹恒甫的第一个微博俺并不看好,因为其措辞一看就有问题:“北大院长在梦桃源北大医疗室吃饭时只要看到漂亮服务员就必然下手把她们奸淫,北大教授系主任也不例外。”其实“北大院长”貌似把所有的北大院长都一网打尽了,后面还包含了所有的北大教授系主任,打击面太大,而起还用了“必然”这个词。但俺也和一般的观众想法一样,打击一大片不对,但要说北大没一个院长或教授系主任有这样的事情则未必,甚至可以说肯定有。但随后事情的进展倒是波澜起伏,最不可思议的是,北大连出昏招,感觉其危机公关能力太差。先是不调查便决然否认,随后又成立专门工作组自己查自己还要求邹恒甫配合,在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则不时的隔空喊话,最后在邹恒甫显身后却表示只对“梦桃源事件”进行调查。 再看邹恒甫的一系列对应,才发现这个人是有备而来的,他的爆料和后来的对应完全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最初的夸张用词是为了吸引大众和媒体的眼球,这个目标完全达到。随后隐身,只不时发一个微博,好像往水池里不时扔几块石头,但不谈及实质问题,也不显身,通俗的说是吊北大和观众的胃口,文艺的说便是欲擒故纵。而在北大仿佛很有理的抓住一直联系不到他的短处时却显身并轻描淡写的说明没收到邮件。随后表示有更多爆料,还以退为进的示弱,对自己的“夸大”作一定的修正。邹恒甫表示要全方位地和北大互动,揭露的问题包括学术腐败、老师在外面吃喝嫖赌等,“我不是躲猫猫,不是耍流氓,手上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可见“梦桃源事件”只是个引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北大其实已乱了阵脚,不敢接招,还自己划下圈子,表示只对邹恒甫举报的“梦桃源事件”进行调查。俺看到熊丙奇的一篇博文其实写的很到位:“ 邹恒甫是泼污水侵权的一方,北大是名誉权受损的一方,侵权者会配合被侵犯者的调查吗?”“ 作为举报者,邹有举证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这是对司法机关而言的,也就是说,当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必定要求邹举证,如果邹不举证,那么他将败诉。而现在并不是司法机关要求邹举证,邹当然可以不理睬北大的调查。 ”“ 邹恒甫已经多次发话,期待北大起诉。那么,北大为何不起诉呢?起诉和自己举行调查的目的不是一样吗?假如司法调查的结果是邹拿不出证据,这不是还北大清白了吗?而假如司法调查确认北大确实存在邹所举报的问题,那么,北大不就可以根据司法调查的结果,采取措施纯洁校园吗?北大坚持校内调查,究竟在想什么呢? ” 到这个时候,俺也想问:北大究竟在想什么呢? 感谢 kexuegzz 博友提供的信息,北大终于采取了法律途径解决的方案,看到最新报道: 北京大学今日正式起诉邹恒甫 (见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8/31/17257553_0.shtml )。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
个人分类: 其他|3878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郑浩:中国民间保钓新策略
whyhoo 2012-8-23 09:05
香港民间保钓人士在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成功登上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宣示主权,在中港两地引起极大反响,迅速形成唤起国家主权意识、捍卫领土完整的强大气场,特别是在香港,成功登岛让保钓人士热情高涨,正计划10月再次出海宣誓主权。然而,中国民间保钓行动究竟能够起到多大效果?在北京“不支持、不参与”的情况下,民间保钓能否持续下去?中国民间保钓又是否能够找出一个新策略,从而把民间保钓活动推进一个新的阶段?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次香港保钓行动,从两条线上上演了一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戏。首先,残破不堪的保钓渔船“启丰二号”在两艘日本海上保安厅大吨位、现代化舰船的拦腰挤截下,仍能沉着应对,冲出重围,以人为搁浅方式护送五位保钓人士成功登上钓鱼岛;而另一方面,在保钓船出海及14名人员被日本扣押前后,中国政府积极介入,透过外交渠道不断向日本政府施以压力,迫使野田内阁作出尽快放人的抉择,也可看成在中日外交博弈当中,中国政府再胜一筹。   毫无疑问,这次保钓成功也为日本野田内阁造成极大政治压力。日前,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独岛(日称“竹岛”)宣示主权,已经引起日本强烈反弹,而偏偏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登岛后,日本又碍于顾及日中关系决定不予检控,还要尽快放人,野田内阁可谓四面楚歌,不仅惹来日本朝野上下一片质疑,右翼势力趁机猛烈言词抨击,而社会上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同样水涨船高。在这种十分困窘的情况下,笔者完全可以预期,日本接下来将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报复这次保钓行动。退一步说,即便野田首相可以动用国家行政管理权,否决有人提出的登岛申请,但只要中日双方无法彻底解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类似事件重演自然也是在所难免。   对中国政府来说,当然希望再遇上这类冲突仍遵循“台面激烈对抗,台下冷静处理”的模式解决危机。但中国政府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野田首相不可能永远顶住国内各种压力,按中国的意思行事。日本方面不可能一忍再忍,下次如再捉到中方保钓人士,恐怕很难再用“强制遣返”的方式放虎归山。实际上,日前召开的日本临时内阁会议上,就已经讨论了未来如何强力应对中方保钓人士的问题,日本政府正准备从加强海上阻拦、现场逮捕归案、司法严厉惩处等多方面入手,甚至必要时不惜动用海上自卫队,军事介入钓鱼岛纷争,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管控能力。 光靠民间难以成事   中国民间保钓运动的确是推动国家维护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在国家拿不出有效方法夺回钓鱼岛主权,而日本方面又不断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情况下,民间保钓运动可以用行动向日本传递中华民族保卫领土的决心与意志。同时,这也是对政府不作为的重要弥补。但坦率地讲,民间保钓因势单力薄,仅靠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方式试图保卫钓鱼岛,实在难以实现。理由很简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是仅凭民间力量得以捍卫的,保卫国土不受外来侵犯,始终是国家的最终责任,即只有国家行为才能捍卫民族独立与主权、领土完整。   但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政府并不支持民间保钓行动,认为这即不能起到积极正面作用,也不利中日外交大局,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如果出了人命,情况或许更难掌控,政府的麻烦会更多。于是,民间保钓运动的群情激荡,与政府态度的冷若冰霜,就此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大大加深了官民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可考虑采用“官民结合,择机反制”的策略,逐渐改变民间保钓过于盲从,而国家又不善作为的现状。   所谓“官民结合”,是指今后政府要直接参与民间保钓行动,积极地与保钓人士进行沟通,参与保钓行动的策划组织、部署、调动、保安等全过程。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与民间保钓人士紧密沟通,相互信任,并达成默契。中国民间保钓人士不要把政府的参与当作是“干预、阻挠”,政府也不要把保钓人士简单看成为“麻烦制造者”,双方要认清保钓的目标是一致的、行动是坚定的,但也必须把握时机和节奏,也必须顾及外交大局。尤为重要的是,民间保钓人士须认识到,单凭以往单打独斗式的保钓行动难以奏效,必须要有国家背后强大支持,保钓行动才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展开。   所谓“择机反制”,指的是保钓运动不能太随意,不能一年365天天天出海宣示主权,这即不现实也无必要。当然,中国有万千理由出海保钓宣示主权,但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更为有效的做法是,只要日本有所动作,中国必然有所回应,做到有理、有力、有节,这样才能起到反制的最大效果,保钓运动也才能做到更具针对性。从目前中日双方围绕钓鱼岛主权你来我往相互过招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应订出一个支持民间保钓行动的底线,而不是只一味地口头“严重交涉”。 笔者认为,采用“官民结合,择机反制”策略有三大好处:首先,它既可以减少中国政府与民间在保钓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和矛盾,化猜疑为互信,还可有效避免把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满,转化为对中国政府不满的明智之举。中国政府应该看到,如果单纯压制民间保钓行动的话,官民矛盾必会由此而大大加深,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也会由外转内针对政府,这恰恰是日本最乐见的。   其次,由于有政府直接参与民间保钓行动,保钓人士的自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从根本上来说,“官民结合”的主体仍然是“民”,民在前动而国后为之,国家只参与策划和维护安全,但保钓人士也必须听从政府的指挥,只要宣示主权的目的达到了,该鸣锣收兵时就鸣锣收兵,避免在海上与日本舰船发生正面冲击,做到确保中方人士安全万无一失。   最后,这或许是让民间保钓运动能够代代相传的唯一方法。必须指出的是,在保钓问题上,政府与民间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而要建立起相互支持、理解、协助的合作关系。坦率地讲,日本并不怕中国个别保钓人士登岛,日本最畏惧的反而是中国民众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但中国至今还远远无法做到这一点。 作者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yl/tx120823_002.shtml
个人分类: 外交|1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从产品组合策略谈三星如何挑战苹果
jackliupku 2012-8-6 11:22
刘杰克:从产品组合策略谈三星如何挑战苹果 文 / 刘杰克 自 2007 年 iPhone 横空出世以来,手机江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已遭收购,而诺基亚、黑莓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股价均不足 2007 年高峰时期的百分之十,分别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但是行业的另一豪门,三星手机在这一场大战之中不但没有沉沦,反而收获了与行业颠覆者苹果一起瓜分 95% 产业利润的荣光。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抓住了 iPhone 发布的空隙期, 2012 年第二季度,三星手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 145% ,远超苹果 iPhone 同期增幅。不难看出,三星手机已对苹果 iPhone 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当其他手机巨头纷纷被苹果斩于马下,三星为何能与苹果分庭抗礼?三星能够成功强势反击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产品组合创新策略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智能手机市场多元时代到来,苹果的单产品策略遭遇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中,苹果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颠覆了手机行业,并通过独特的营销策略让 iPhone 变身为一款时尚产品,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在智能手机市场呼风唤雨,在市场规模与利润方面屡创佳绩,着实令人称赞,作为苹果的长期投资人,笔者也深受其益。 通过单一产品吸引大量用户一直以来都是苹果赖以成功的基石之一,然而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络营销实现战略突围》中的精准营销论,当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用户需求日趋多元之时,苹果在盛世之下也面临隐隐危机,苹果 iPhone 的单产品策略如何精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开始遭遇挑战。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类型智能手机,苹果目前仅有唯一的 iPhone 系列应对。苹果曾经推出 Nano 、 Shuffle 等多个型号的 iPod 音乐播放器,并借此建立了无可撼动的地位。但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苹果至今仍坚持单一产品策略。甚至截止到目前的最新产品 iPhone 4S 仍与五年前上市的第一代 iPhone 采用了相同尺寸的屏幕,没有第二种方案供消费者选择,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已与 2007 年大不相同。 虽然苹果手机最初主要针对的是高端市场,高端产品的用户黏性相对更大,购买能力更强,但毕竟此类消费人群有限,若不能使目标消费者更快速更换手机或扩展到更大的人群,将极易造成市场的饱和,同时高端人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同样有着多元化的需求。之外,由于苹果手机更新周期相对较长,若是每年一款的手机万一不能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将会让苹果的利润增长遭受巨大的冲击,毕竟 iphone 已占据苹果总体营收达六成之多,可谓举足轻重。从长远来看,如何加快产品的推陈出新,推出更多的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保持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是对苹果的考验。 二,避开与苹果的正面冲突,灵活多变的多元产品线、多机型策略是三星核心武器 苹果是打开智能手机领域的先锋,强大的品牌力量以及核心用户的忠诚度,都不是三星能模仿的。 iPhone 在设计感、操作性和完整性方面一直鹤立鸡群。对紧随苹果的市场追随者来说,三星正是由于擅长于避开与苹果在其优势领域的正面冲突,才能逐渐从智能手机市场的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与苹果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在当前的手机市场,已经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能够像三星一样拥有如此多元、如此广阔的产品线,不仅有千元内的传统手机,也有诸如三星 I9100 这样的旗舰机,更高端的 W899 这类的商务至尊手机三星也不缺乏。根据《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中的产品组合创新论,刘杰克老师认为,三星此种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出不同类型的产品,高中低端多线作战的产品组合策略将三星手机战线拉得很宽,市场可以覆盖到极广的范围,这样灵活多变的 “机海战术”让所有竞争对手感到巨大压力。 多款入门机型的低价产品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同时,顶级机型有多种款式也成为了三星明显的优势。而其屏幕尺寸各异的手机产品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款设备的优势的同时,既极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效降低了过于依赖单产品的经营风险。三星出售的多款智能手机,屏幕尺寸从 2.8 英寸到 5.3 英寸,可谓应有尽有,抓牢不同需求的用户,一款介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的 Galaxy Note 的推出就很好的满足了喜欢大屏幕的用户的需求。三星的这种独特战略是其强力反击苹果的核心武器,在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硬件领域三星均采取全面撒网的战略,每年都会快速推出数十款新品,用拥有不同价位、不同特性的产品来吸引不同人群。在智能手机系统方面,三星也保持多元化的开发政策,三星智能手机产品覆盖 Symbian 、 Android 、 Windows Mobile 、 Bada 等多个系统平台。不论是在外形还是在硬件等方面,三星始终保持持续创新,不断推出新品,不断完善其产品组合,为其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策略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对其整体的运营战略也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三星最新发布的 Galaxy S III 在功能上创新的实现了面部识别、智能休眠、直接拨号(用户阅读短信后,只需把手机靠近耳朵即能自动拨号至有关号码)等多种“人性化”的人机互动功能,抢尽眼球。三星正是依靠这种虽无革命性的创新,但从外观到功能上保持持续快速的微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外观的时尚性和功能的强大性,快速推出新品,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 三,多元的产品线战略要以雄厚的基础实力为依托 当今手机市场,实施多元产品线策略的手机品牌比比皆是,但惟独三星可以凭借此脱颖而出,不断前行,这与其本身雄厚的基础实力是不无关系的。 在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三星手机就凭借其时尚的外观,绚丽的色彩,在消费者心中,尤其是女性用户心目中有着颇高的地位。北大及清华总裁班营销专家刘杰克老师指出,三星在设计领域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在性能方面,三星在闪存方面技术雄厚,从在三星 I9000 上的内置闪存更快更稳定更省电的特性就可见一斑。三星在研发上投入巨大,这使得三星拥有比其他任何手机厂商更丰富的技术范围,处理器、内存、屏幕这些手机最核心的技术要素,三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三星在核心硬件上的技术优势让其在智能手机的开发上能够有足够的实力。 同时,三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软性实力。三星的品牌价值不容忽略,其品牌形象也独树一帜,时尚、炫丽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三星用不断创新的产品和用户体验使消费者对三星手机的品牌忠诚度在不断加强,三星在手机功能方面不断向苹果看齐,向消费者提供眼花缭乱的新功能,提供给消费者与苹果产品相似的体验,但却有着比苹果有更优惠的价格,再加上其强大的售后服务,这些都成为三星手机的软性竞争力。三星的渠道也是其它手机品牌所不具备的,在中国市场,直供、分销结合的模式最大限度的扩大了三星手机在国内零售的规模和效率,其与国产手机三大运营商亲密的合作关系也让三星有强大的足够理由。三星的这些软、硬性实力是其核心多元产品组合策略的基石和保障。 不难看出,多元的产品组合策略是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能力以及企业资源配置都是一个考验。如果盲目的延伸产品线,可能会使企业面临一定的威胁,尤其在管理和产品专业品质方面。对于一些立足未稳,系统化管理差的企业而言,在原有产品线尚未稳定之时,不可能为新产品投入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撒网式的盲目延伸产品线之后导致企业管理更加混乱,甚至会因为产品覆盖范围过广而缩减企业的利润。没有强大的基础实力做支撑,产品线的延伸会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失去对产品专业品质要求高的消费者。因此企业产品线的延伸,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策略要建立在企业有能保证产品专业性的实力基础上。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智能手机市场多元时代正在到来,这为苹果之外的市场追随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正是利用这一点,三星采取避开与苹果的正面冲突,以灵活多变的多元产品线,多机型策略为核心武器,快速微创新,强势反击,成功与苹果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多元产品组合策略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三星拥有的核心硬件上的技术优势以及不可忽视的软性实力是其多元产品组合策略的强力依托,让三星在手机的开发上能有足够的实力。虽然苹果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构筑起强大的生态平台,同时也打造了后来者难以模仿的高端时尚品牌形象,但三星的产品组合创新策略仍对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提出了不可忽视的挑战,未来双方将如何出招,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
2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小红花评价策略应归于“科研后评价”,赞一个!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8-6 00:10
【怕那大漠孤魂又要说我拍科学网编辑部的马屁了!唉!】    科研,其实还是后评价比较好!    多少牛人都说过以下的观点:科研成果出来,别立刻就申报什么什么奖项,要等几年,冷冷它,也许冷着冷着成果的主人都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儿不能登大雅之堂了呢,如此则甚好。    确实,当一个成果刚被做出来的时候,当“娘”的很容易就觉得自己这个孩子特别的好,看别人的孩子或者看以前的孩子,总觉得不如这个新的好,不如自己的好。    包括诺贝尔啥的,也属于科研成果的后评价,而且越来越多的近代诺贝尔都是十几、乃至几十年后的评价,这要求那些原创者除了确属原创和重要,还得有足够的耐心活到得奖的时候。    而各类基金不管怎么说,都属于对着一种许诺给予奖励,属于“前评价”的一类。正因为前评价对于科学发现来说相当不靠谱——谁知道哪块地里出庄稼啊?!——才使得我坚定地认为所谓重点项目基本属于瞎掰,绝对不如给大家下毛毛雨更好。    而作为评价者,不能太激动,当然,也不要冲动,要冷静、冷血、理性,才能真正识别出好的东西,如果评价者对于被评价人是“敬仰者与被敬仰者”的关系,这评价一定会出漏子。    科学网的小红花算得一种后评价,一天里,大家各写各的文章,谁的能头条谁的能精选,都是在比较之后得到的结果,因为是每天至少几个头条,十数个精选,也难免某些日子博文会普遍水平很低,但是作为一个网站又不是对科研成果最评判,还得选,不能空缺,也就使得科学网编辑部无奈着。但是,瘸子里拔将军也比“将军世袭”要好很多。    科学网的后评价,很好!很好!    【Blog主人俺:到此,马屁拍得差不多了】    但是,对于特殊人群(类似于“世袭将军”),科学网又确实采用“前评价策略”的,具体表现为:只要是这几个人的博文,来了就是精选,然不一会就是头条,然后,在其他人的精选博文过期后隐去这几个人的依然高挺着在首页上。俺总觉得,面对这几位,科学网的编辑部负责头条的人士会觉得此时象后宫佳丽终于得蒙皇帝老儿召见一般,激动万分,就把那妩媚的姿势摆了个十足十,就等着“承恩泽”的那一刻,能将幸福的时刻如相对论所说那样,尽最大努力地无限延长,这个这个.......似乎就有点不妥。    而等那皇帝老儿事毕后走人,则 还要保持躺卧的姿势,以防精华外流,这个怕就比较累了,窃以为也没有这个必要。要知道,科学网更多应该作为评判者存在才是,还是应该有点超脱和矜持为好。    之前,一向不识抬举的大漠孤魂就不时会说到这一点,认为科学网就象中国科学界似的,阶级分布异常清晰,谁谁说了话就必须保留很久,以便让全国的科学人民多多仰慕一阵子,而P民们即便说了更好的话,却也只有瞬间即逝的份儿,绝对不会放置在重要位置很久的。    关于这一点,应该说,孤魂不无道理。    也所以,如果一定要给科学网编辑部寄个语啥的,俺会说:坚决不要有后宫心态,尤其不要对着几个人是后宫,对着更大那部分人是陛下。双重角色,真的太累!
个人分类: 物论|4340 次阅读|14 个评论
我们惯用的丢卒保车、丢车保帅策略,明天被丢的就是你
热度 24 陈安博士 2012-8-3 06:22
   据说为保庄则栋,就丢了徐寅生。    当然,据说而已,可以不当真看。而且看在老庄在和鲍惠荞离婚后娶了日本小妞“坐坐木墩子”为国争了光的份上,让老庄风光几年就风光吧。    后来,就为了啥丢了谁的类似事情不断上演,都审丑疲劳了。    就想,一个为了所谓虚拟的整体利益而逼使个人牺牲,且还让你自愿,这是一个怎样的文化和文明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啊?!    谁是整体利益?    很多时候,是上级。    上级是谁?羽毛球里是李永波,再往上是体委主任、体育总局局长,再往上,我不说了。    为了马俊仁,王军霞得滚蛋,得退役。    而转眼马家军吃的药可以被仪器检测出来了,此时的马俊仁得滚蛋了,和一块用了老长时间的抹布没啥区别。    如果我是当很大的大官的人,我也会告诉所有的大家,你们为了集体利益,可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哦。    而当你是一个小老百姓,则随时处在被牺牲的位置上。    可是,我们的可爱的百姓,每每还都在说:为了国家利益,打个假球算啥,牺牲个什么叶钊颖算啥嘛。    说实在的,叶钊颖和你在一起的时候,还论不到牺牲她,一定是告诉你,你得当好炮灰,让叶钊颖踩着你的尸体上,作为尸体,你可要最后一回精忠报国哦!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此时不是战争状态,别随意牺牲内心中真实的那一部分;即便是战争状态,还有规则不能轻易对非军事目标开火呢,而真的开完火,怎么也得道个歉或解释一下轰炸时用的地图有误呢吧。    所以,作为百姓,你的心思别总往高层领导心里靠。他用公权力让你牺牲时你可能确实没有办法,如果他没有拿枪逼着你牺牲,你能不那么主动自我牺牲或者牺牲邻居吗?    从金牌数上看,我们是可以第一,但是从文明程度看,我们在世界上可能还是得倒数。虽然我们下地干活的时候,欧洲一部分人还在树上呆着呢。但是,我们的加速度太慢了,或者,长期的君君臣臣这一套,使得我们的文明发展竟然是减速度。
个人分类: 人论|6198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仪器仪表发展策略
sjfengye 2012-7-27 09:42
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与国际水平总体上仍有10~15年的差距。我国仪器仪表技术突破需迈八大关。   现代工业仪器仪表的发展,不但取决于产品技术水平,而且涉及工程应用技术。近年来,不少测控设备生产企业以及火电、石化、冶金等应用部门的科技型企业和工程公司在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有了相当进展,通过承担国外控制系统和产品的工程应用,掌握了一批大型工程和装置的自控应用技术。但随着国外现场总线、SOLUTION、MIV、EPC等技术和工程总成方式的发展,我国自控系统及现场仪表进入大型工程的困难将进一步增加。   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与国际水平总体上仍有10~15年的差距。我国仪器仪表技术突破需迈八大关。   突破一:提高产品可靠性   现代工业仪器仪表的总体特征是高可靠性、高性能、高适用性,我国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也正是在这方面。例如,我国自行研发的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和电磁流量计,这些产品的基本性能和功能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可靠性和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突破二:提高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   现代工业仪器仪表的技术特点和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而我国产品一般常规品种居多,智能型产品刚刚起步。以核电控制系统及仪表集成为例,由于基础较弱,进入数字控制技术时代以后,差距更大。   突破三:提高高新技术   国外的智能执行器已采用变频调速、新型电机、低工耗、微型压电陶瓷I/P转换器、蓝牙通信技术、智能化和现场总线等新技术,而国内才开始起步。   突破四:产品精密度更精密   以质量流量计为例,国外的测量精度分为4个档次,精度最高并能测量气体的为0.1级,最普遍的为0.15级,而国内目前只能达到经济型的0.2级和适用型的0.5级。再如我国在加油站的计量仪表一般是..5%的精度,但是国外30万吨的油轮到我国交货的精确度要到0.1%。   突破五:丰富品种规格   以高精度智能压力/差压变送器为例,国产变送器在测量基准量程上缺少1kPa以下微低压、800kPa以上高差压量程、16MPa以上高静压、耐腐蚀等规格的产品,因此有些工程或系统应用的特殊要求不能满足。   突破六:提高自动化程度   例如高性能光电直读光谱仪,国外仪器真空度由电脑实时监控,而国产仪器在许多方面依旧需要人工操作。   突破七:扩大高档产品占有率   目前我国高档产品少,甚至是空白。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例,国外已有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高档仪器,国内至今尚未研制,高端需要主要依赖进口。   突破八: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例,目前中国PLC市场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欧美产品在大中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产品在小型PLC领域占有优势,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自主品牌PLC的市场影响非常小,很难形成规模经济。
个人分类: 行业|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物分子辅助育种的全基因组策略
northsnow 2012-7-7 09:34
刚查到徐老师这篇文献,系统介绍了植物分子辅助育种的全基因组策略, Whole-genome strategies for marker-assisted plant breeding.pdf 保存一下,慢慢学习。
个人分类: 分子设计育种|4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CI录用的最后一步——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和答复信的写作技巧
Irasater 2012-7-5 15:48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493261fpage=9 一篇稿子 从酝酿到成型历经艰辛,投出去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好容易收到编辑的回信,得到的往往又是审稿人不留情面的一顿狂批。这时候,如何有策略有技巧的回复审稿 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回复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砝码,而不恰当的回复轻则导致再次修改从而拖延发稿时间,重则导致文章被拒,前功尽弃。下面把我平时总结的 一些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和写回复信的格式和技巧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绝对服从编辑的意见。在审稿人给出各自的意见之后,编辑一般不会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编辑一旦提出某些意见,就意味着他认为这是文章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这时,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服从。因为毕竟是人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第二,永远不要跟审稿人争执。跟审稿人起争执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审稿人意见如果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 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尤其是一些名门正派里的弟子,看到一审结果是 major而不是min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有次审稿,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 审稿人自己的文章啦),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ng a reference is not charity!看到之后我当时就笑喷了,可以想象审稿人得被噎成什么样。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 major revision,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 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 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 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 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n,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 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 第四,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n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 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 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 上面是一些一般性的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要大家见仁见智。下面谈谈答复信的写法。 写答复信的唯一目的是让编辑和审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修改。因此,所有的格式和写法都要围绕这一目的。一般来说可以把答复信分成三部分,即 List of Actions, Responses to Editor, Responses to Reviewers。第一部分List of Actions的作用是简明扼要的列出所有修改的条目,让编辑和审稿人在第一时间对修改量有个概念,同时它还充当着修改目录的作用,详见下面的例子。剩下 的两部分是分别对编辑和审稿人所做的答复,格式可以一样,按照“意见”-“argue”(如果有的话)-“修改”这样逐条进行。清楚醒目起见,可以用不同 字体分别标出,比如“意见”用italic,“argue”正常字体,“修改”用bold。下面举例说明各部分的写法和格式。 编辑意见:请在修改稿中用双倍行距。 审稿人1: 意见1:置疑文章的创新性,提出相似的工作已经被A和B做过。 意见2:算法表述不明确。 意见3:对图3的图例应做出解释。 审稿人2: 意见1:图2太小。 意见2:第3页有个错别字。 很显然,根据上面的答复策略,我们准备对除1号审稿人意见1之外的所有意见进行相应改动,而对1.1采取argue为主的策略。答复如下: List of Actions LOA1: The revised manuscript is double spaced. LOA2: A discussion on novelty of this work and a comparison with A and B have been added in page 3. LOA3: A paragraph has been added in page 5 to further explain the algorithm ***. LOA4: Explanations of the legend of Figure 3 have been added in page 7. LOA5: Figure 2 has been enlarged. LOA6: All typos have been removed. ==================分页======================= Responses to Editor 请在修改稿中用双倍行距。 We have double spaced the text throughout the revised manuscript, see LOA1. ==================分页======================= Responses to Reviewers To Reviewer 1: 意见1:置疑文章的创新性,提出相似的工作已经被A和B做过。 Thank you for pointing this out. A and B’s research groups have done blablablabla. However, the focus of our work is on blablablabla,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 and B’s work, and this is also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our work. We have added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 in our revised manuscript, see LOA2. “blablablabla(此处把A和B的工作做一个review,并提出自己工作和他们的区别之处)” 意见2:算法表述不明确。 We have added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to further explain algorithm ***, see LOA3. “blablablabla(此处进一步解释该算法)” 意见3:对图3的图例应做出解释。 We have added the following explanations of the legend of Figure 3, see LOA3. “blablablabla(图3图例的解释)” ==================分页======================= To Reviewer 2: 意见1:图2太小。 We have enlarged Figure 2, see LOA 4. 意见2:第3页有个错别字。 We have removed all typos, see LOA5. ==================分页======================= 总之,写答复信的宗旨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工作量达到论文被接收的目的。这里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个人分类: Notes|2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长的策略与规则
热度 8 tianyizhang6 2012-6-21 13:48
生长的策略与规则
同种但不同体积,是一种现象,如图一: (图片来自 google 搜索,再组装) 这是因为生长( growth )的程度不同。生长是一个数学问题,如图二: 生长策略一:长个不涨数目,如图三: 生长策略二:可不可以维持细胞大小,增加细胞数目?如图四: 要细胞数目增加,得加快细胞周期。基因 E2f/Rb 很重要,因为它们负责调解主要的检查点( cell cycle check points ),如图五: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 E2f/Rb ,但他们也不是全部。不信看看,如图六(E2f活性突然增加之后): 想生长策略二成功,得调解好大小、分裂速度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这需要有领导能力的基因,它们主要是与信号途径相关的基因,如图七: 能不能又大又多?如图八: 做细胞不能太贪。出大事了吧!如图九: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7083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刘杰克:谈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企业博客营销策略
jackliupku 2012-6-18 10:51
刘杰克:谈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企业博客营销策略 文 / 刘杰克 博客是个人或企业思想在互联网上的共享,亦可称之为网络日记,它的产生模糊了媒体和公众的界限。对等的交流,广泛的传播,这些特质都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企业和个人所需要的,于是博客营销的概念随之诞生,并因在克林顿桃色新闻、 911 事件之时大放异彩而迅速成为重要的传播手段。代表自由、开放、共享精神的博客影响力早已被大众广泛认可,虽然随着微博的兴起,其光芒有所被遮盖,但作为一种独特的舆论力量和网络交流方式,博客营销仍有其独特价值,应做为网络整合营销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每位企业家与营销人都不可忽视的。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企业博客营销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什么是企业博客营销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网络营销实战——中小型企业如何借网络营销实现战略突围》中的博客营销论,企业博客营销是指企业利用博客的方式,通过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最终实现企业品牌力强化或产品、服务销量增长的一种营销策略。企业博客营销具有明确的目的,即运用博客宣传企业或相关品牌。企业通常所做的博客营销是通过发布具有原创、专业化的内容的博客帖子来吸引公众,培养一批忠实的读者,并在读者群中建立信任度和权威度,形成博客品牌,进而影响读者和用户的思维和购买决定。 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博客营销不仅营销成本更低,同时更由于博客目标的精确性,企业能够利用博客针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营销。企业借助博客平台能够很好地把媒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同时借助博客与博客之间的网状联系扩散开,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博客传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企业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引导网络舆论潮流,对企业品牌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争夺话语权,建立品牌知名度是企业博客营销的本质和关键 博客营销的本质在于争夺话语权。企业并不能通过建立一个博客来简单地发布产品介绍或公司新闻就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企业博客营销的关键首要的是获得话语权,企业博客要发挥作用,必须首先被人信任,成为一个有良好网络口碑的品牌。企业需要在日常的博客经营上下功夫,只有在行业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掌握话语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和潜在用户的购买决定。因此,企业要想利用博客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营销的作用,必须精耕细作、细心经营博客内容,以便利用互联网在相关专业关系圈内建立起影响力,获得话语权。 企业博客在内容上向新闻及门户类网站看齐,要经常定时更新,结合热门话题,增加帖子的关注度。只有博客的内容经常更新才能在留住老读者的同时吸引新读者,而定时的、形成一定间隔规律的博客更新可以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容易让读者形成定时来访问博客的习惯。 根据《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中的互动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企业在博客内容的设置方面要尽可能让自身所提及的话题都能极大程度地引发读者的讨论。同时,企业也要关注发布的内容是否能提升企业产品与品牌形象,或者对与公众交流起到强化或者帮助作用。因此,企业的博客营销应该更专注于自己所属的行业,专注于自身同类的产品,专注于自身产品或品牌能够给顾客带来什么价值,以引起读者和潜在顾客对企业的产品的兴趣,最终引发更多消费者尝试的欲望。当然,企业还可以利用博客圈增强自身博客权威性,来培养忠实用户,扩大宣传影响力。当企业博客建立一段时间之后,有了足够高质量的内容,可以挑选加入一些与企业相关的博客圈,进一步在同类属性的博友中大范围传播,提高企业博客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进一步宣传产品和培养自身忠实用户。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够得到知名博客作者的推荐,则对企业博客的成长和影响力的扩大将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企业要意识到企业的博客是展示企业形象的平台,因此将博客做成专家或交流圈的感觉可以更轻易地俘获潜在消费者和同行,增加企业博客的权威性,而不是将着眼点放到直接销售产品上。 三,注重与读者的沟通与反馈收集,通过博客互动提高用户粘性 企业的博客是企业与用户沟通、收集反馈意见的最好方式之一。博客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可以让顾客持续和企业对话的空间,博客提供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无形中形成社区的感觉,有利于企业聆听终端用户的心声,这将给企业带来极具价值的产品意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企业要把顾客当成重要人物来进行对话,借助博客平台与用户展开多种类型的沟通与互动,加强与用户的联系,注重收集用户的意见与反馈,以提升用户的粘性,增加企业博客的影响力和企业的美誉度。北大及清华总裁班营销专家刘杰克老师指出,通过在博客中开展有奖问答、用户新品体验报告等互动性的活动,让用户可以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传播和营销的过程中,成为重要的一份子,将有效地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的积极性,并最终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同时,企业要想为博客营销注入新的活力,就需要在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的意识等硬性要素的同时,使用博客推广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等软性要素。 博洛尼沙发因借博客发起“抢沙发”活动而迅速走红,使品牌获得了迅速增值。博洛尼以价值 40 万元的沙发为“诱饵”,吸引博友展开“抢沙发”大战。抢博客“沙发”变成抢博洛尼真沙发,给博友带来了无限的新奇及热情,博洛尼沙发会时刻萦绕在他们的头脑中。博洛尼在活动当天的博客中发布了一篇关于沙发潮流的文章,博友只要跟帖留言,第 1 、 100 、 200 、 300 位回帖者就可以获得博洛尼的三人位沙发一套,价值 5380 元, 3 天时间其负责人博客的点击量就迅速增加了 20 万。送出的 40 万元的沙发,带来的则是博洛尼沙发的迅速走红,以及远远超过 40 万元的博洛尼品牌价值增量,这就是博客互动营销带来的奇迹。 国内酒业巨头五粮液为宣传旗下葡萄酒新品,在其博客上发起了“结缘博友共赏美酒”为主题的新产品体验活动。五粮液通过博客发布活动信息,由博友自主报名参与,活动开展后短短几天报名参加体验活动的人数就突破了六千多人,最终五粮液在其中挑选了博客上来自全国各地的 500 名知名的红酒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分别寄送了其新产品国邑干红以供幸运博友体验与品尝。众多博友在品尝完葡萄酒后纷纷在博客上分享五粮液国邑干红品尝体验,描述自己切身感受和中肯意见,或围绕红酒文化进行探讨。短时间内关于国邑干红的好评如潮,大量的博友转介绍,推荐其他网民饮用。五粮液利用博客营销成功的推广了其红酒新品,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超低成本而快速的推广目的。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不断纵深演进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博客营销并不会成为昨日黄花,博客自由、开放、共享的特性以及自身优势使其作为一种独特地舆论力量和网络交流方式,对企业仍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不可忽略的一把利器。企业博客营销的关键首要的是获得话语权,要被读者和大众信任,成为一个有良好网络口碑的品牌,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和潜在用户的购买决定。而企业要想获得话语权则必须先要精耕细作、细心经营博客内容,在相关专业关系圈内建立起自身的影响力。博客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可以与顾客持续对话的空间,是企业与用户沟通、互动、收集反馈意见的最好方式之一。最后,企业博客营销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用心深耕细作才能激发出博客无穷的力量,使企业网络营销效果最大化 !
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microRNAs作为网络化治疗策略的特色
phenome 2012-6-14 18:40
microRNAs 作为当前癌症领域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网络化治疗治疗策略,治疗性 microRNAs 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药物开发品种,目前大量在其给药途径、临床前毒性研究方面进展迅速 。作为新型靶向治疗策略, microRNAs 的优势非常明显: (1) 表型切换的高效性。例如,最近报道 microRNAs 能实现高效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亦能直接靶向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s) 发挥治疗作用 ; (2) 网络药理学作用。实验证明 microRNAs 通过靶向多个基因、多个 pathway ,对癌基因及其 pathway 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 (3) microRNAs 能使肿瘤对传统的放疗、化疗更敏感,大大增强其疗效; (4) microRNAs 治疗不仅针对肿瘤组织,更可以针对肿瘤的转移过程; (5) 其活性药物成分是短 RNAs ,分子量在 15kDa 以下,远小于传统基因治疗( DNA 载体一般在 22000kDa 左右);且 microRNAs 发挥作用只需达到细胞质(基因治疗 DNA 需进入细胞核),因而药物递送更方便 ; (6) 具有抑癌基因作用的 microRNAs 往往在肿瘤中低表达,因此可以将 microRNAs 类似物注射如体内(补充疗法, replacement therapy ),由于 microRNAs 是人体本身就存在的内源分子,对正常细胞与组织无不良反应 ,其毒副作用较易掌握与预测,因此有人预测 治疗性 microRNAs 进入市场的速度将远快于传统药物 。 由于单个 microRNAs 能调控多个靶基因,而单个靶基因受多个 microRNAs 调控,二者形成一个复杂的“多对多”的调控网络,因此,在个别 microRNAs 成功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临床试验后 ,亟需发展网络药理学的工具,从网络水平识别与鉴定治疗性 microRNAs 及其组合。 1. Bader, A.G., et al., Developing therapeutic microRNAs for cancer. Gene Ther, 2011. 2. Garofalo, M. and C.M. Croce, microRNAs: Master regulators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s in cancer.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2011. 51 : p. 25-43. 3. Liu, C., et al., The microRNA miR-34a inhibits prostate cancer stem cells and metastasis by directly repressing CD44. Nat Med, 2011. 17 (2): p. 211-5. 4. Wiggins, J.F.,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ung cancer therapeutic based on the tumor suppressor microRNA-34. Cancer Res, 2010. 70 (14): p. 5923-30. 5. Kota, J., et al., Therapeutic microRNA delivery suppresses tumorigenesis in a murine liver cancer model. Cell, 2009. 137 (6): p. 1005-17.
个人分类: 网络药理学|4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计量分析应当采用规范的信息检索策略
热度 3 xupeiyang 2012-6-14 15:12
文献计量分析规范的信息检索策略实例: 实例1: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关系的文献计量分析 1. 数据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CBMdisc) 、 Pubmed数据库、 The Cochrane Library 循证医学 数据库 2. 检索年限: 1997 年 ~ 2011 年 6 月 发表的关于 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 研究的国内外文献。 3. 国内文献检索: CBMdisc ( 1997 ~ 2011 ) 中检索 , 采用主题 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 4. 检索策略: ( 色氨酸羟化酶 【扩展全部树】 / 全部副主题词 or 色氨酸羟化酶 or TPH) and ( 抑郁症 【扩展全部树】 / 全部副主题词 or 抑郁 【扩展全部树】 / 全部副主题词 or 抑郁 ) 5. 检索结果: 共检出文献 18 篇(以在期刊上的发表日期为准) 6. 国外文献检索: Pubmed 数据库、 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 7. 检索策略: (Tryptophan Hydroxylase" or Tryptophan hydroxylase or TPH) and (Depression" or Depressive Disorder" or Depressive Disorder or Depression) 8. 检索年限: 1997 年~ 2011 年 6 月 9. 检索结果: PubMed数据库 中检出文献 239 篇, The Cochrane Library 循证医学数据库中检出文献 11 篇 (以在期刊上的发表日期为准) 。 10. 检索结果套录相关字段 , 进行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关系的文献计量分析。 实例2:蒙医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数据来源: CBM(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检索时间: 2010 年 5 月 24 日 检索策略: 主题词检索: 蒙医 / 全部树 / 全部副主题词 检索结果:相关文献 2362篇 文献选择:剔除综述文献 检索年限:1979-2010 年 实例3:抗疟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数据来源: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 )的 Web of Science 中的 SCI-EXPANDED 检索策略:主题 =(malaria* OR Antimalaria*) AND 主题 =(drug* OR pharma* OR Herb*) 检索年限:1970-2011年 检索时间: 2011 年 11 月 9 日 检索结果:相关文献 12609 篇 以全记录(包含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将检索结果保存为文本文件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10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陈玉光:城市化规律与我国城镇化战略策略选择及制度创新
whyhoo 2012-6-9 15:25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山东 青岛,266071)   世界城市化进程遵循着“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等七条基本规律。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确立和实施以大城市带动城市群发展和产业带动两大战略。在策略上,要 坚持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并进,并在 工业化进程中 采取 合理的技术选择 。 通过制度创新, 建立起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城市化规律 战略 策略 制度 创新 F291.1 A 1001-862X(2010)06-0017-0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仍有占全国总人口55 % 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均耕地只有⒈ 39 亩。由于农村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加之农业的风险大,比较效益低,尽管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富裕农民。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量减少农村人口,设想一个国家的大量人口长期滞留于农村而能够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来,“城镇化”问题成为 国内理论界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 研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发展及现代化的关系、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质量和动力、城镇化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城乡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对接、进城农民工问题、农民市民化、城中村改造、城市发展规划与管理等等,著述甚多,并取得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成果。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进上都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城镇化的战略上,如何认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地位和功能定位?如何正确处理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就先后提出过多种不同观点和模式,至今未达成共识,认识上不统一导致我们在实践上走了很多弯路。再如,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空间的拓展、政策配套、功能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长期制约城镇化的户籍障碍、就业歧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衔接等问题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等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和驾驭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迫切需要对城镇化的规律进行专门研究,以此为认识工具,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城镇化道路,理清发展思路,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一、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尽管世界各国城市化所走的道路、采取的模式千差万别,但认真总结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以下一些普遍规律: (一)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的规律 这是一条贯穿城市化进程始终的最普遍、最根本的规律。首先是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求,吸引农村人口流入工业区;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创造出更多的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遵循着工业发展(在初始阶段,第三产业对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拉动作用不明显)——人口城市化——第二、三产业发展——人口城市化的轨迹运行。 工业化是最早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 101 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在一定的人均 GNP 水平上总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相对应。把握城市化规律,客观上要求城市化发展要与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城市化的低级和中级阶段,第二产业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形成巨大拉力;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上,第三产业的作用明显高于第二产业。 (二)城市化发展速度与城市化已达到的现实水平密切关联,使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趋势呈现为倒“ S ”平滑曲线 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 S ”平滑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 10% 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当城市人口超过 30% 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 70% 以后才逐步减缓;此时,城市化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农业人口经历大规模的迁移后,人口压力减小,而且农村经济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导致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城乡间人口实现动态均衡。 (三) 在一般情况下(除政府因政治和军事目的组织人口迁移外),人口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生产力要素在利益驱动下优化配置的过程,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之一是人口迁徙自由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巨大差距,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内部驱力。这对于人口转移的方向和城市的发展规模影响巨大。“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都是这一规律的特殊表现。人口迁徙自由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保证。 (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企业投资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区位优势包括:具有适宜于人类生存居住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农业发展的肥沃土壤、适宜于工业发展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天然水陆运输之便等,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区将会优先形成城市,并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点对于城市规划布局至关重要。 此外,城市政府管理成本和效率的高低,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投资后获得较其他地区更多的回报,都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并进而影响城市发展速度、规模和功能。 (五) 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辨证统一的过程,由不同等级的城镇产业分工明确、密切协作,功能互补,在空间上合理布局,形成强大的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和发展趋势 城市与其周边区域存在各领域的联动关系,并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在城市化的早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聚集效应”。城市凭借其在劳动技术、工艺、资金、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占据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规模效应机制的作用下,周边地区的人口、信息和各种生产与生活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并进一步推动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实现更大程度上的集聚。当城市化步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后,城市更多是向周边地区释放其能量,以点带面,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全面提升,即由聚集走向扩散,形成“逆城市化”趋势,此时,“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卫星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开始形成。事实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聚集与扩散并无严格的边界区分,这两大机制始终在发挥功效,只是在特定阶段某一种效应相对另一种效应表现更为显著而已。从各国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看,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成长为各方面综合实力和功能都很强大的城市群是普遍趋势。 (六) 在增长方式上,城市化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 早期和中期的工业化、城市化是以对农地等资源的大量占用、能源的高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进入高级阶段,开始向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转变,以求人类的永续发展。 (七) 从城乡关系来看,城市化的发展都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甚至是城市剥削乡村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良性互动、城乡一体化、城乡差别逐渐缩小的过程 上述基本规律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各相关系统、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凝聚了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这些客观规律。 二、中国城镇化的战略策略选择 (一)推进 中国城镇化必须确立并实施科学的发展 战略 城镇化发展 战略的制定涉及到 不同 等级城镇的地位、功能、相互关系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等根本性问题。在不同等级城镇的关系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先后提出过五种不同观点,目前国家倡导的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并把小城镇放在非常突出地位, 这将导致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是违背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中大城市优先发展并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趋势,将遏制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质量。这一决策忧虑的是“大城市病”的问题,而从中国的实际看,所有大城市在管理上都远远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大城市要多得多。这里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大城市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如大城市最理想的空间扩展模式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将另文论述。二是由于大多数小城镇缺乏完善的交通运输、能源供给、信息传输等网络体系,企业的投资成本会大大提高,因而小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 集聚和辐射功能都较差,想依靠小城镇来解决数亿农民的转移问题是不现实的。小城镇应该发展,但必须择优。 基于上述认识,推进中国城镇化应确立并实施两大战略: ⒈城市群发展战略 要以城市群建设为重点,以城市群带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一,要发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发展,推进城市群建设。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中的问题,重点是加强城市政府之间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消除行政管理、市场壁垒等障碍,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和运行、协调机制,发展各城市间的产业配套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 第二,以扩容为重点,积极鼓励中等城市发展,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并培育其逐步成长为大城市。第三,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要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工上与大城市的雷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帮助偏远落后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其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针对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遍地开花,过于粗放,功能不强的问题,实践中一定要坚持注重实效、择优发展的原则。应把县域中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发展重点,并通过相邻建制镇的组团发展,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 ⒉产业带动战略 城镇化必须依托于城镇二、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进城镇势必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扩大城镇就业空间,要在继续发展好第二产业的同时重视 发展第三产业。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 美国,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达到 80 %以上,而在 我国的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明显偏低。在总量不足的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挖掘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第三产业中不少行业,如商业零售、交通运输、旅游、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社区和个人服务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吸收劳动力较多,而且大部分工作岗位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应该大力发展。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采取正确的策略 ⒈ 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正由粗放型加速向集约型转变,靠科技、管理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越来越大,这就产生了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现象。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效益不佳甚至破产,导致职工下岗分流,也进一步加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 目前情况下欲扩大城镇就业空间,在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应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平均 50 个企业,而我们国家每千人只有 5 . 7 个企业。企业数量不足,特别是中小企业少,是我国城镇就业困难和农村人口得不到有效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一个国家来说,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工业体系、综合技术水平、技术研发、国际竞争力等任务,而中小型企业则主要应发挥解决就业、稳定社会、促进竞争活力的作用。随着大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出现排斥简单劳动力的现象,因此,中国仅仅靠大型企业解决不了就业问题。而且,如果用其解决就业,在资本利润率下降和工资逐年上升规律的作用下,其就要倒闭。按照新增劳动力供给、下岗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中国未来 10 年每年需要提供 1000 万个就业机会,只有在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重视发展以资本和技术为依托的大型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大中小企业并举,才能使中国既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又能扩大吸收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使国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失业率,使社会成员安居乐业,促进城镇化进程。 ⒉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并进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不断加速,以年均 0.93% 的增速发展, ① 至 2008 年末已达到 45.7% , 但要实现数亿农民向城镇的转移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实践中如果我们仅仅注重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只有两手抓,协调并进,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目标。 三、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大量关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仍属于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国家。在制约城镇化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因素是主要障碍,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一)户籍制度创新:建立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 自 1958 年开始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把国民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大极不平等的社会群体,成为农民进城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坎。近些年来这种分割体制虽然有所松动,但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进城仍受到许多限制,如一些大中城市要求外来人口(包括农民)必须在本市购买一定标准的房产、投资较高数额的资金或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才能允许其将户口迁入,农民进城成本仍然偏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担心一旦户籍制度彻底放开,大量农民涌进城市会加重“城市病”,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共资源紧缺、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人口从乡村流向城镇或从城镇流向乡村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流动后收入和生活状况能否得到改善的预期以及由此所需承担风险的理性判断,如果一个农民进了城,在城市找不到固定居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最终还是要回去的,近些年部分进城农民要求将城镇户口迁回农村的“反城镇化”现象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且不说多少年来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理应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另一个方面讲,进城农民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劳动者和奉献者,仅仅从维护城镇居民集团利益出发将农民拒斥于城市大门之外是毫无道理的。人口迁徙既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人口在利益驱动下对劳动和生活空间进行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 必要 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口自由迁徙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要取消附着于户口上的各种利益,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达到户籍与各种福利待遇完全剥离,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达到凭身份证“一证走天下”的目的。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仅仅作为职业划分的依据,不再具有利益分配的功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任何人只要在一地有稳定的住所、职业和收入来源就应允许其在当地落户,并依法拥有该市市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实践中,许多省市已经加快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如湖北、湖南都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湖北省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进城务工 3 年以上、与用人单位签订 2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农村劳动力,可申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在城市落户。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 (二)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建立规范的多级市场体系 在城乡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短距离流动的农民通常采取兼业形式;而当他们作跨地区、跨省流动时,其承包的农地通常交给父母兄弟照料,由于缺乏中介组织和农地流转市场,亲朋、乡邻之间的农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转包费常常难以兑现,转包期限也随时变动,导致许多纠纷。这既不利于对原承包者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农地向优势经营主体的集中,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 一要培育中介组织。 其职能是做好土地流转的各项服务工作,包括土地流转规划、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收集发布土地供求信息、咨询、预测、项目推介、流转程序、指导和协助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档案保存以及调解处理各方关系。要积极营造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中介机构合法诚信服务。 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评估体系。 从目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来看,缺乏合理的价格依据、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一大障碍。实践中可由政府部门和专家组成农地价格评估委员会,参照已经颁布的《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紧密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和具体的评估地块,对其市场价格进行科学评估。在农地承包、转包、租赁、入股经营等流转过程中,不同的交易形式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交易对象和权益关系,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价格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都要综合考虑农地当前的市场价格、将来的升值空间、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变化等因素,在给出一个确定的基数的同时与农地将来的经营效益挂钩,形成一种动态的利益补偿机制。 三是尽快建立起规范的全国、省、市(地)、县、乡镇多级市场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链网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扩大流转规模,提高流转效率。 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规范农地经营权交易行为,依法解决农地流转中的各种纠纷。 五是进行农地制度创新。当进城农民在城镇获得固定住所、稳定收入并取得城镇户口时,如果农民自愿放弃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考虑将其承包土地及其在村集体土地中应占份额转换为财产权一次性卖出,本村村民和村集体组织有优先购买权。如果进城农民不愿放弃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剥夺。 六是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扶持、监管、服务职能,确保农地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互利、规范、有序的原则健康运行。 (三)就业制度创新:建立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 一是要建立对 进城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对进城农民的培训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紧密结合城镇就业岗位的需要, 抓好对进城农民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培训应坚持自愿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用人单位应对所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工乱收费。 二是要加快劳动用工制度创新,消除各种用工歧视,为城乡劳动者搭建公平的就业平台,维护农民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镇延伸到农村,统筹开发城乡劳动力资源,疏通城乡两条就业渠道。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特别是省级劳动部门要掌握好不同地区、省、市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务中介市场和用工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坚决打击假借招工之名坑骗农民钱财的行为。要健全劳务纠纷协调仲裁机构,解决好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进城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要好一点,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远未真正建立和健全。保障体系的残缺使进城农民存在后顾之忧,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 进城 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重点 抓好以下三个关键方面: ⒈完善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农地不仅是农民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其最后的保障。要坚决制止在征占农地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再剥夺。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一是在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中对农民的补偿、安置费过低。 现行的以土地被征用前 3 年平均产值倍数计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办法是计划经济时代思维惯性的产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种计算办法未考虑到以下因素: ① 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祖祖辈辈获得生活、养老、医疗等保障的重要基础,如果农民既失去了土地又未能进入城镇的就业、生活、医疗等保障体系之中,其本人和后代将靠什么为生?目前的“平均产值”是按农民种植一般作物来估算的,如果农民在现有土地上搞设施农业或养殖,其收入将是从事一般种植业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另外,按照国家的现行土地政策,如果农民不离开农村或转移到城镇后却不愿意放弃承包权,那么农民将拥有对土地的永久性承包权,很显然,现行的将补偿的最长年限设定为 30 年也是极不合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地执行标准不一,有的地方只按十几年平均产值的倍数计算)。 ② 未考虑与被征用土地相关联的其他间接损失。因此,在确因城镇建设和国家发展需要征用农地时,应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专家组对土地补偿内容进行评估,除了补偿土地价值、劳动力安置、青苗损失及地面附着物损失外,还要至少增加农民两三代人经营农地所获正常收益的损失、土地的潜在收益损失、相邻土地的损害、土地增值的价格损失以及农民因丧失土地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就业、养老、医疗保障风险的增加等各项间接损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补偿安置费计算办法,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实践中依据这个办法,运用市场化手段评估确定不同地段、不同用地的补偿价格。 二是用于商业开发性项目的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低买高卖获得的巨额差价收入的绝大部分被归入地方财政,只有少部分用于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和安置,这在全国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实质上构成了对农民利益的巨大损害。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的一方缺乏参与权和话语权,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无论补偿安置费高低,农民通常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深刻矛盾,为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这是违背我党执政为民理念的,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种状况不应该继续下去。地方政府不可以继续与民争利,补偿金的主要部分应给农民,用于农民的培训和转产就业、自主创业、购买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 无论因何种理由征地,都必须遵循谁征地谁安排就业、谁征地谁承担保障责任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因征地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 ⒉完善针对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进城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较低,既有用工单位的原因,也有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不强的原因。为此,一要加强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状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者给予重罚,确保用人单位依法为农民工投保;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培养进城农民工的参保意识,积极投保,提高自保能力;三是针对进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为他们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保险帐户,这样当他们在不同的城镇间流动时其保险年限能够连续;四是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在本城镇连续工作 3 年以上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 ⒊逐步提高 全职农民的保障水平,并最终完成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 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增加各级政府的投入,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全面实施大病救助制度,目前此项制度还仅在安徽、河南等少数地区试点,要在总结的基础上尽快推广。通过上述两项制度的实施,切实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步伐,力争使该项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四是在技术上解决人口迁徙后各项保障的换算和接续问题,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为推进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 注释: ①根据《中国城市经济》 2008 年第 12 期刊发的《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城市发展简表》( P87-88 )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 ,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 新华社北京电, 2009 - 1 - 31. 陈玉光 . 小城镇发展切勿“遍地开花” . 中国建设报, 2004-04-01 ④ . 陈玉光 . 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发展 . 江淮论坛, 2009,(5):24-27. 中国城镇化率 45.7% 超大城市 39 座 . http://www.17u.com/news/shownews_203463_0_c.html , 2010-04-03 . 原文见 http://www.cssn.cn/news/388455.htm
个人分类: 社会|1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系统改革的策略
gzchengzhi 2012-5-28 21:45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学生丧失了提问、质疑的思维能力,丧失了创新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这样的文章,说明中国学生的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同时中央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于中国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能力,这一点本身不存在多少疑问。这可以从已有的案例以及教育实践研究的结果得以证实。   其次要解决这一问题,整个中国教育系统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但是如何去改则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推倒重来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必将伤筋动骨,严重的可能会伤害到教育系统的元气,恢复时间会是相当的长。这有“文革”的教训可资借鉴。   因此现在的举措就是如何稳中求进,既不伤害到自己的元气,又能够实现平稳过渡。   解决的方案可以是自外向内,也可以是自内向外;还可以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等。   如果采用自外向内的方法,首先改变的是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变将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变化,这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比如整个社会在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导致教育系统与社会需要形成差距,将为教育系统的内部变革提供动力。比如放在国际环境中来看,国产人才的创新能力确实不如人家,人们有理由怀疑是教育系统内部出了问题,由外部对教育系统提出需求,教育系统设法调整自己,以便满足这种需求。   这种由外至内的方法好处在于市场化,不需要太多的行政措施就可以很好地实现目标。但缺点在于有可能带来比较大的“阵痛”,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教育市场化等倾向。   另一种方法是自内向外。教育系统能够预见到随着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主动调整改变自己。这种调整改变可以是比较小的改革,比如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多采用探究、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等。也可以是中等程度的,比如涉及到学校机构人事制度的改革等。而比较大的则可能涉及到高考制度等关系到全局发展的改革。   比较理想的就是两种方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教育系统一定的压力。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好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   在外部环境产生了变化以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迫切改革的意识以后,就可以从上面所述的小、中、大三种改革方式调整,最终使得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因素与教育系统和谐共存发展。   至于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则比较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一些。与美国不同,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教育部,这为自顶向下的方式推进改革提供了条件。比如通过适当的政府管理,出台一系列有助于教育系统改革的措施等。而自底向上的方式,则是由基层经过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政策的制定。这两种方式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较而言,自外向内、自内向外的方法适合教育系统的改革;而自顶向下、自底向上的方法则适合于理顺教育系统内部关系,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个人分类: 博客大赛|3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争取客户的策略
metanb 2012-5-21 19:41
争取客户总是需要付出些代价,比如打广告;其实有时送钱比打广告更省钱,同时还起到广告的作用 。。。
个人分类: 奇思妙想|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谈基于市场跟随者定位的企业竞争策略
jackliupku 2012-5-21 11:03
刘杰克:谈基于市场跟随者定位的企业竞争策略 文 / 刘杰克 在同一行业市场中,位于行业第一位的企业永远都只有一个,更多的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的是“第二”、“第三”或者名不见经传的配角角色,这些企业采取直接市场攻击策略往往并不奏效,因为领导者的战斗持久力通常会更强,盲目的进攻市场领导者,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以卵击石或两败俱伤,所以在发动进攻时,需要极其谨慎。与此同时,这些角色中有一些企业选择了跟随市场领导者的脚步,虚心学习,潜心经营,有人把它们称之为市场跟随者。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属于市场跟随者,定位于市场跟随者的企业又应该有着怎样的行为特征,以促使自身在强敌之侧成功发展?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市场跟随者的竞争策略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什么是市场跟随者企业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战略定位论,市场跟随者是指在同行业中居于第二、第三,甚至更靠后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特定阶段通常不对市场领导者直接发起挑战,而是跟随在领导者企业后面自觉维持“和平共处”的局面。还有一些企业是因为它们的行动受领导者所形成的营销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环境,无奈才只好采取跟随者战略,属于被动的市场跟随者。 大多数市场跟随者企业都希望在“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其首要目标是维持市场占有率的稳定,其次才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同一行业的市场之中可能有很多个跟随者企业,跟随者企业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都会跟随市场领导者的方向,但在各自的势力范围互不干扰,自觉的维持稳定共处的行业格局。 二,紧密跟随,暗度陈仓 采取紧密跟随战略的企业,在产品组合、细分市场、产品创新、目标市场等营销策略的各个方面都尽可能的效仿领先者,但是却从不激进地冒犯领先者的领地,在刺激市场方面保持“低调”,尽量避免与领先者发生直接冲突,靠紧密跟随领导者获利。 蒙牛在起步初期正是凭借紧密的跟随战略,从乳业市场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用了短短 4 年时间就站到了同伊利势均力敌的位置。无论在产品开发上,还是销售手法上都是十分相似,直接跟随领导品牌,大大节省了调研的成本与时间。如在产品上,伊利推出高端的利乐纸盒包装(利乐包),蒙牛就推出了低一个档次的利乐塑料袋包装。伊利定位于内蒙古乳品市场的第一品牌,蒙牛就提出了“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样样向伊利看齐。在宣传上,蒙牛也试图与伊利捆绑在一起,蒙牛在其冰激凌产品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借伊利之“势”,让自己出了名。蒙牛通过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尽量回避与伊利的直接冲突,亦步亦趋地紧紧跟随着伊利。此时伊利成为了蒙牛当初发展依靠的一棵大树,蒙牛也在依靠这棵大树的同时,迅速缩短了与伊利的差距。 三,距离跟随,保持差异 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品牌区隔论,刘杰克老师认为,市场上的一些跟随者企业选择了采取保持与领导者的若干差异,与领导者形成恰当距离的距离跟随战略来发展自己的实力,这种跟随者战略的精髓就在于战术上的一定区隔。这些企业通常在产品、目标市场等主要方面模仿市场领导者,但同时也会赋予自身品牌和产品一些差异化和独特卖点,试图给消费者一个不选择同行业中的领导品牌而选择其品牌的充分理由。 冰茶目前是国内茶饮料市场最大的品类,自康师傅冰红茶上市以来,凭借其独特的产品概念、新潮的口感和方便的包装,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一直占据着冰茶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冰茶市场的宠儿和当之无愧的冰红茶产品市场的领导者。随即冰红茶市场也开启了一场腥风血雨的厮杀,诸多品牌跟随进入这一热门市场,其中可口可乐推出的原叶冰红茶正是采取了差异化的跟随策略,成功地为自己开辟出了广阔的市场。可口可乐的原叶冰红茶模仿了作为冰红茶市场领导者的康师傅的创新产品概念,跟随康师傅,想在冰红茶市场抢占一席份额,同时其推出的原叶冰红茶通过“原叶”这一差异化诉求,利用“ 100% 用真正茶叶泡制而成”这一产品区隔点,很好的保持了与领导者品牌的差异性,在冰红茶市场也培养起了一批自身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四,选择跟随,追随与创新并举 选择跟随战略的核心就是“追随和创新并举”。这类跟随者企业一方面在某些内容上紧跟领导者,另一方面又会自谋出路,并不盲目地跟随,而是择优跟随,在跟随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性,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跟随策略。选择跟随者企业一般也不会与领先者进行直接竞争,而是会通过自身的创新能力另辟蹊径。采取这类战略的跟随者是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类跟随者企业,并能相机转变为市场替代者的定位,甚至在条件成熟时择机对市场领导者发起攻击。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彩妆市场,面对众多国际品牌的重压,本土大众彩妆品牌就大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跟随策略,效仿和跟随各层级外资领导品牌。卡姿兰正是通过在择优跟随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品牌的独创性,而一举成为本土彩妆品牌中的佼佼者,并进而开始对外资彩妆品牌的市场领导地位发起冲击。卡姿兰在进入市场初期,选择了在品牌经营的专业化、大众化方面跟随在大众彩妆市场居于领导者地位的美宝莲的路线,将此作为营销战略的核心。推出与之相似的彩妆产品,定位于与之相似的目标消费群体,将相似的产品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售,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卡姿兰用低廉的费用开拓出了自己的市场。同时,卡姿兰在此基础上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发展出了差异化的品牌经营策略,从外资品牌控制较弱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找到了市场缺口,抓住机会,利用庞大的专营店渠道渗透,控制了中低档大众消费市场,配合“试用装、形象柜、美导”一步到位,迅速成长为年轻一族、潮流女生追逐的本土彩妆品牌,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卡姿兰的旋风。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与其盲目的进攻,不如适时潜心跟随,为企业的发展积蓄能量。一些新进入市场,势力和能力都处于培植期的企业可以采取紧密跟随战略,在营销策略的各个方面都尽可能的效仿领先者,靠紧密跟随领导者获利。同时,有距离的跟随,保持与领导者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异,也可以使企业把握契机抢占市场份额并免受领导者的直接打击。此外,跟随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模仿,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追随与创新并举,方能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跟随定位对特定企业或特定市场阶段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跟随需要讲策略,跟随者要善于把握时机和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
1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议基因组时代的分子序列比对策略
热度 1 Bearjazz 2012-5-14 11:24
小议基因组时代的分子序列比对策略 熊荣川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一不小心,二代测序技术已经如此的深入人心。测序技术提高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 genbank 中的分子序列资料越来越丰富,也暗示序列长度越来越长。这种现状对我们的传统的序列比对方式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的表现是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参考序列不但包含有我们需要参考的片段,还包含了大量的冗余信息片段。这些冗余片段一方面增加了比对的计算量(这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冗余信息之间的比对造成的),另一方面很可能会降低比对的准确性(尤其是在有基因重排的情况下)。 我们传统的比对方法可以概括为导入所有序列到比对软件中然后直接比对。当然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基因组时代。 那么新的策略是什么? 简单的概括就是,首先要将我们序列按章长度进行分组,和目标序列分别比对之后修建掉冗余片段,在合并各种分组数据进行总体比对。 这种方法好处不光节省计算资源,提高比对效率,而且避免冗余信息之间的不必要的比对影响到有效序列的比对。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挑战,例如 genbank 在下载序列是似乎还没有按照序列大小进行排序的选项,现在我们的做法是使用一段 R 代码从 genbank 格式中提取大小信息,将序列、及其大小存放在一个 excel 表中后排序,然后使用记事本保存为 fas 格式,这样再使用 mega5 分割数据,分组比对。 祝你科研愉快!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4090 次阅读|3 个评论
绞索策略
tanzhh 2012-5-5 14:57
“绞索”策略据说是毛泽东为了对抗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而想出的绝妙战略,在上世纪50-60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奥巴马及其政府把这个策略用到了对付中国政府上来了,先是让小日本在钓鱼岛叫嚣,然后是越南在西沙群岛叫嚣,然而叫嚣得最凶的当然是最近的菲律宾,菲律宾在南沙没事找事地叫嚣,让中国感到甚是难受,真是有一种被绞索勒紧了无法呼吸的感觉。要对付这种“绞索”策略,必须将其关键位置剪断,所以,目前应该做的就是将菲律宾这个结剪断,然后再把小日本阉割掉,中国的呼吸才会畅通。。。。
1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谈“网”络人心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
jackliupku 2012-5-2 11:28
刘杰克:谈“网”络人心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 文 / 刘杰克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 5 亿人在使用互联网,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也近 4 亿人,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应市场营销领域,互联网无疑正在改变着用户的行为和消费方式,企业或品牌的运营也因受其影响而将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由此走进网络营销,企业家或营销人都想借助这个拥有数亿人的平台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在传统渠道耕耘多年的企业或品牌应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营销工具在数字化时代创造自己独特的网络营销策略?又该怎样在其中寻找创新和差异化的机会来“网”络人心,构建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品牌的网络营销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一切网络营销工作开展的前提 网络营销策略只是被数字化了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渠道的组合,在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中,消费者永远都是最终消费行为的决定者,这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字化时代下的网络营销依然要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且,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更精准地定位消费者,更全面地拥抱消费者,能够更加亲近消费者,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因为在网络盛行的时代,消费者的心理行为变化也非常快。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根据地市场论,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准确的“捕捉”品牌的根据地目标顾客或潜在消费者。面对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面对越来越难以打动的消费者,传统的大范围传播广告,广泛出击的营销模式所在市场上的威力已经越来越小,更精准、更有效、更低成本的营销方式成为众多品牌的新需求。而与其他传统媒介不同,网络的碎片化使得网络市场细分的深度可以走向极致,即使再小众的群体,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捕捉”的到。通过充分挖掘与品牌所处行业相关的网络平台,发现潜在消费群体的行为特征和群体消费需求,品牌可以开发出更加节省费用、提高效果、针对性强的营销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外出就餐前先参看一下其他食客的评价再做决定,那些食客聚集的各式点评体验网站自然也成为了众多餐饮品牌“捕捉”和拉拢潜在消费者的精准的投放媒体,如大众点评网等。针对这些目标客户聚集的网站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优惠券的发放,能够起到很好的营销效果。 企业或品牌可以通过一些数字化的工具,构筑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增加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加消费者的品牌认识和品牌体验,与品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最便捷,成本最低,最容易与消费者接触的体验媒介。各式的品牌互动网络小游戏、在线个性化产品设计、网络虚拟产品体验馆等都是很好的载体。品牌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偏好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利用这些互动式、创新式的沟通手段,从中植入品牌、产品的信息、核心卖点,提升消费者对品牌、产品每个环节的认知,从而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更近距离的沟通。同时,通过让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断加深,与消费者培育和保持持续性的长期关系,也有利于提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二,整合多平台营销元素,塑造数字时代的合力是关键 在当今的网络营销领域,无论是微博营销的火辣辐射,还是网络视频的快速发展,亦或是社会化网络平台的日益崛起,都可以看出互联网自身多种媒介营销平台的细分化以及纵深化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也使得网络营销在向多平台整合方向发展,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整合传播论,刘杰克老师认为,谁能更有效的整合多种营销元素,进行精准投放传播,谁就能在抢占市场赢利点的过程中占据先机。“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它突出的是资源联动,充分整合资源、挖掘资源,使整合营销目标的价值形象与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达给消费者,最终实现营销结果的最大化。网络整合营销需要品牌以互联网为媒介,围绕基本营销目标,将一切网络营销工具与活动一体化,打一场总体战。 中华牙膏于 2011 年启动的“我的微笑,闪亮未来”的活动,首先以讲述三个小人物梦想的微视频作为切入点,强调梦想的力量来打动人心。同时此活动还在同期通过腾讯网富媒体、视频等窗口及娱乐、新闻、女性频道进行了强势的网络广告传播和引流,宣传核心也是活动关于梦想和未来主题。中华还利用微博平台对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互动扩散传播,微博用户可邀请微博好友,被邀请的好友头像会出现在微视频中,同时还可在邀请框中写下未来梦想,这种微博好友“出演”微电影,写下“我的未来”的活动不仅大大增加了与大众的互动性,同时也将中华牙膏“我的微笑,闪亮未来”的梦想、和励志的精神精准地传递给受众。中华牙膏整合了门户网站、微博、视频等多种网络媒介资源,突出了统一的关于“梦想、未来”的励志主题,打了一场漂亮的网络整合营销战役,让中华牙膏这个有 57 年历史的老品牌焕发了新生机,让品牌由陈旧的形象转化为年轻向上的品牌。 三,适时借势事件营销,融合网络营销可使营销效果加倍 刘杰克老师认为,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热点事件又决定了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可以成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因此企业或品牌以网络为传播平台,通过捆绑社会热点,精心策划开展有效的网络营销,能够迅速提升营销的覆盖范围和效果。网络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与事件营销的结合必将迸发出独特的魅力。适时搭车事件营销进行网络营销对企业来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世界杯是 2010 年最受关注的大事件,伊利将此视为对其以“活力”作为主诉求的营养舒化奶的一个很好的宣传契机。世界杯期间,伊利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的互动沟通优势,在新浪微博世界杯专题特意设置了 24 小时在线的“活力宝贝”,不断给球迷们提供世界杯的各种信息,从赛制、赛果到八卦、花边,帮助球迷们全方位了解世界杯。活力宝贝还专门组织了猜制胜球、猜比分赢舒化奶的活动,同时还适时提醒球迷注意补充体力,保持身体活力,巧妙地与“活力”为主打的舒化奶结合了起来。借助微博平台,伊利的本次网络营销活动让球迷“活力”与伊利营养舒化奶有机联系在了一起,借势世界杯的热点事件,也让关注世界杯的人都关注到了伊利营养舒化奶,给伊利营养舒化奶带去了强大全面的宣传效果。 除借势和捆绑社会焦点事件外,品牌自身也可以自己制造热点事件,引发舆论和大众的关注,为网络营销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0 年风靡网络的“凡客体”就是一次成功的话题制造,利用与当代青年人,即其主要消费群体价值观相吻合的的创意文体,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凡客体” PS 热潮,从大众明星到社会名人,从虚拟人物到单个物品,纷纷成为“被凡客”的对象。凡客体如一粒种子遇到了潮湿的土壤,于是开始疯狂生长,并很快开花结果,成为风靡一时的公众性网络营销事件。凡客也借势其打造的“凡客体”风潮,使其品牌在短时间内速成为热议话题,通过植入式品牌传播的巧妙策略,展开了全面的网络营销,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的强大作用日益显现,互联网营销传播纵深化的影响力逐渐获得大众用户的认可,网络营销也从试水的营销角色逐渐向营销领跑的角色过渡。网络营销使得品牌传播更具交互性,并赋予了品牌更丰富的创造空间,带动了营销领域新的发展。消费者是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最重要的一环,数字化时代下的网络营销依然要以其为中心,这是一切营销工作开展的前提。同时,充分有效地整合多方网络营销工具和元素,打造强势的合力,方能实现营销结果的最大化。适时的通过捆绑社会热点或主动制造热点事件,开展有效的事件营销,能够极大的吸引大众的关注度,对于网络营销的覆盖范围和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处于“网”络人心时代的企业或品牌应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情况,利用网络营销打造出企业或品牌独特的竞争优势!
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带有社团的人群结构上的演化动力学 sigma 法则
热度 1 cbtang 2012-4-19 11:00
对具体的两两博弈模型(收益矩阵元素分别用R,S,T,P来表示),衡量一个策略(种群)成功与否,一般可以遵循如下几个指标: (1)RT,意味着C策略是演化稳定策略(ESS); (2)R+ST+P,意味着C策略是风险占优的(RD); (3)R+2ST+2P,意味着C策略是占优策略,由此得到著名的1/3法则。 近来,Tarnita等人用策略的多度(abundance)来衡量策略成功与否,即满足不等式sigma R+ST+sigma P时,策略C比D具有更高的多度,即其所占比例比较高。这个准则不仅适用于均混,一般网络,且对显性空间及具有集性质的人群结构同样适用,我们称之为sigma法则。而Nowak指出,其中的sigma反映了人群结构对演化动力学的影响。我们在构造带迁移的社团人群结构模型的同时,通过计算整个扎根过程有效博弈次数来验证,这样的模型同时也满足sigma法则。此外,我们也指出sigma也反映了同类型策略间进行博弈的交互率是不同类型策略博弈交互率的sigma倍。 The sigma law of evolutionary dynamics in community-structured populations.pdf
47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动物的警戒行为策略研讨会欢迎您参加!
热度 1 woodenson 2012-4-5 16:33
动物的警戒行为策略研讨会 Forum on Animals’ Vigilance Strategy 警戒行为是动物抬头扫视周围环境,借以发现捕食者或竞争者的一种行为。警戒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及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最近的二十年来,动物的警戒行为研究成为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然而,国内对于动物警戒行为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为促进国内动物警戒行为学研究者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计划于 2012 年 5 月 24 日在南京举办动物的警戒行为策略研讨会。研讨会将邀请国际著名的动物警戒行为研究学者 Guy Beauchamp 、国内动物行为学家蒋志刚研究员等学者共同参加,并就我国动物警戒行为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进行研讨。 研讨会主要内容: 影响动物警戒行为的内外因素 动物警戒行为的同步性 时间: 2012 年 5 月 24 日 地点: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南京大学 主办: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李忠秋 电话: 13451810216 Email : lizq0314@gmail.com 会议将编辑会议摘要集供与会者交流,请有意参会者与 5 月 15 日前将会议摘要发送至 lizq0314@gmail.com 。会议无注册费,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如需预定宾馆,请提前一周与我联系。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学术期刊收费刊稿背后的制度因素与规范策略 陈静
ems86 2012-3-30 09:39
学术期刊收费刊稿背后的制度因素与规范策略 陈静 (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北京市 101149 ) 摘要: 我国转轨经济的时代特征及当前的科研考评与职称晋升制度为期刊收取版面费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体制、政策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难以激励和约束市场主体形成对长期利益的关注,容易导致某些作者和学术期刊的短期逐利行为。为规范收费刊稿市场秩序,应从制度层面着手,一方面要完善期刊质量考评与监督惩处体系,制定版面费收取与使用相关规范,加大对期刊社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版面费的收取、使用与管理;另一方面要改革完善科研考评监督体系,从注重论文数量与发表刊物级别向注重论文本身学术价值与创新转变,要 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惩处力度, 端正学术风气,净化学术氛围,加强 学术自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关键词: 学术期刊;收费刊稿;制度因素 作者简介: 陈静( 1977 —)女,汉族,河北省泊头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转轨阶段,收费刊稿是学术论文作者与期刊社的理性选择,版面费的出现无论从作者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术期刊社的角度看,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1. 当前的科研考评与职称晋升制度:收费刊稿市场需求形成的制度驱动因素 从单位层面看,在当前的科研考核评价制度下,发表论文的数量特别是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既是衡量高校或科研院所综合实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考核教师与研究人员学术成就的重要依据。 比如,当前世界大学的学术排名主要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为衡量标准, 具体包括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的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的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在《自然》( Nature )和《科学》( 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 SCI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 ; 国内大学综合评价排名所依据的指标主要包括国内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学术著作引用、艺术作品、专利授权、科学与技术奖 / 人文社会科学奖等。而其中各项具体指标分值的高低无不与本单位教师和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重要关联。于是,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争取更多国家科研经费资助,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都高度重视科研论著发表工作,并专门设置奖惩办法,对学术期刊分等定级,将论文和著作的发表与科研考评、职称晋升、福利待遇挂钩,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本单位教师或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到正式出版发行的刊物特别是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达到考核标准或表现突出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无论在职称晋升、课题申请,还是在福利待遇、职务升迁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多机会,而达不到标准者则会在工资福利等各个方面受到影响。 据了解,有的科研单位 对在 《自然》( Nature )、《科学》( Science ) 等世界顶级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给予高达 10 万元的奖励,其奖励额度之高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 从个人层面看,发表论文作为衡量科研与学术水平的一项硬性指标,为 通过科研考核、实现职称晋升、争取科研资助、获得科研奖励、确保科研课题结项、竞聘各个级别的教学科研岗位, 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 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储备和资本。 此外,在学位管理方面,很多高校都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 根据学校规定 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就读学校)的名义在一般或核心期刊、国际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学术会议文集甚至三大检索( SCI 、 SSCI 、 ISTP )上发表数量不等的论文。 结果, 在当前科研考评与职称晋升制度的驱动下, 为在规定时间内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发表论文成为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硕博士研究生共同的诉求,造就了很多收费刊稿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学术期刊数量相对固定的背景下,更加重了学术期刊特别是权威学术期刊的稀缺性,为期刊社收取版面费提供了可能。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轨经济:收费刊稿萌生存续的制度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时代,科研人员的活动以及学术期刊的经济收支遵从国家统一行政调配。在这一阶段,我国学术期刊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行政拨款以及各种政策性补助,尽管发行收入进账很少,但由于没有收费发文的需要和环境,也就不可能有版面费、发表费一说。 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展开和逐步深入,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众多期刊编辑出版部门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学术期刊由于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特有的专业学术性,受众很窄,订阅者主要局限于本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发行量十分有限,发行收入很少。在国家财政支持减少甚至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对大部分学术期刊来说,为维持期刊社正常运行,仅仅依靠主管单位划拨的有限的办刊经费和少量的发行收入,难以弥补日益上涨的必须支付的员工工资 ( 学报和科研院所属于事业编制的编辑人员不在此列 ) 、福利、办公费用、编辑业务培训、专业学术或工作会议、专家审稿费及出版发行费用等。 而版面费作为学术期刊品牌价值一种货币体现(当然这与期刊社背后所赖以生存的作者队伍的层次以及编辑的劳动付出是密不可分的),适当收取版面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术期刊在市场化经营中的经费压力,增加刊物的经济来源,有利于刊物的正常运转与健康持续发展。 为缓解办刊经费不足、避免亏损或追求创收,收取版面费成为时下众多学术期刊社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务实之选,期刊社具备了收费刊稿的现实需要与动力。 而且,对广大作者而言,发表学术论文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有着十分丰厚的回报。为在规定时间内发表论文,使自己在科研课题结项、科研经费申请、参与科研评奖、实现职称晋升、获取科研奖励、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作者本身也有支付版面费的意愿和动力。此外,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发表作为科研工作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很多科研课题 都将出版费列入其经费开支范畴,对科研过程所 需的 成果出版 给予经费 支持 ,作为论文发表一方的作者具备一定的支付版面费的资金和实力。于是,转轨经济阶段,在供需双方的共同促动下,收费刊稿具有了现实可行性。 3. 期刊与科研考评监管制度缺失:收费刊稿市场失范的制度诱因 从严格意义上讲,收费刊稿作为交易双方的理性选择,其出现与存续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其本身与学术腐败及期刊质量下降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随着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产权制度的消亡,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我国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产权制度过程中出现了制度模糊地带,体制、政策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产权制度存在很多缺陷,难以激励并约束学术期刊社形成对长期利益的关注,导致了个别期刊社过分关注短期利益的现象。 转轨经济时期,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期刊考评监管制度,社会各界难以对期刊版面费收取的合理性进行监督;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科研考评监管制度,过于注重论文数量与期刊级别,很难对作者所发表论文的学术价值作出公正评价。于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受物质利益驱使,导致个别期刊社过分关注短期效益,为收取版面费,放松了对审稿环节的控制,降低了选稿标准,放松了对稿件质量与内容的把握,甚至超越办刊宗旨和范围刊载学术论文,亵渎了学术守门人的职责;还有极少数期刊社为在短时间内提高福利、增加创收,凭借自己当时在学术界的权威或优势地位,违背版面费收取的初衷,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尽管这些只是极其个别的情况,大多数期刊社在选稿方面还是能够严格把关的,但恰恰是这些极少数期刊的不良做法,让很多人对收费刊稿产生了误解。 此外,由于版面费的收取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个别期刊社对论文学术质量的要求,为某些“垃圾”论文的发表甚至在较高等级期刊上发表提供了可能,变相地为个别学术腐败及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的舞台。有些作者急功近利, 心态浮躁,不是潜心钻研,而是放松了对论文质量的关注,投机取巧,钻制度的空子,不惜通过剽窃、找人代写论文等不正当手段杜撰 大量并无学术价值的论文发表以赚取名利。同时,受失信获利效应的影响,还有可能引诱其他研究人员通过类似途径谋求私利,助长 学术不端行为的气焰,为论文发表中介机构乃至论文代写机构的产生壮大甚至形成产业链提供了空间,科研诚信出现危机,阻碍学术公平 。长此以往,对期刊自身的声誉和刊物质量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扰乱付费刊稿市场秩序,不利于 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 4. 建立并完善期刊与科研评价监督制度:规范收费刊稿市场的制度取向 在我国当前的科研考评体系下,收费刊稿市场基本上属于一个卖方市场,加之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的特殊性,仅仅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很难从根本上规范学术期刊版面收费市场,促使其走向良性发展。为规范学术期刊版面费收取行为,端正科研人员学术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术风气,推动期刊社与学术研究健康发展,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进行治理。 首先,要完善期刊评价与监督惩处体系,为规范期刊社稿件录用与版面费收取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在完善期刊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调整报刊结构、扶持优质报刊、淘汰劣质报刊的有效机制 ,建立符合我国报刊业实际的退出机制,形成 期刊 优胜劣汰、违规出局的长效管理机制 。要加大对期刊社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期刊管理部门、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期刊行业组织及期刊社自律作用的监督管理下,督促期刊社在稿件录用过程中坚持学术至上、以质取稿的原则,坚持以稿件质量、期刊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公器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来稿的学术价值,从而规范期刊经营, 搞活期刊出版 ,提高 期刊出版水平 ,规范 收费刊稿市场秩序,遏制无视稿件质量滥收版面费的现象 ,更好地促使 学术期刊 为科学研究与 学术交流 服务。 二是期刊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我国出版行业实际情况,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制定版面费收取与使用相关规范,督促期刊社根据各自的经营状况、办刊定位、刊物影响力、稿源情况、作者队伍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公开、透明、合理的收费标准,明确具体的收费原则、计费依据、交费时间、交费方式等,欢迎社会各界对版面费使用明细与去向进行监督检查,使版面费的收取、使用与管理纳入正常轨道。当然,对于某些学术价值很高的稿件或作者无力支付版面费者,可酌情予以减免。 其次,要改革完善科研考评与监督惩处体系,从制度层面入手端正学术风气。一要改革完善科研考评制度,从注重论文数量与发表刊物级别向注重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与创新转变,不要过于关注期刊自身的等级和质量并将之作为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量级标准。可邀请国内外同行知名专家对学术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并在此基础上从论文被引用及下载的频次等指标入手,对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至于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应适当放松甚至取消对科研论文数量与期刊级别的要求,重点考察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及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二要借助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 高科技手段监测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为学术考评与监督提供科学、准确、客观的辅助性审核手段,要充分发挥国家法律规范、科研单位内部管理及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坚持学术道德谴责、行政处罚、法律制裁并重,加大对学术腐败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实施一票否决制。 三要加强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 建立学术诚信机制,设立诚信档案, 净化学术氛围,提高道德这个软规范对研究人员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促使其加强 学术自律,端正学术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 http://www.ems86.com 总第 434 期 2011 年第 43 期( 12 月 28 日出版) ----- 转载须注名来源
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策略
热度 1 metanb 2012-3-18 20:30
对于错误的压力,不必选择承受。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4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策略
metanb 2012-3-13 03:19
一些人会领着跑或跟着跑,而另一些人决定在原地挖个又大又深的坑。。。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组织的策略
热度 1 zhaodl 2012-3-10 23:01
为了回答同人的提问,为了指导同事的审稿组织活动,我即兴写了4条审稿组织的策略。承蒙《编辑学报》陈主编的厚爱,决定在2012年第2期《编辑学报》的感悟栏目发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时翻阅出版的《编辑学报》在此恕不全文发布了。不过,我以一首七律,概括了我短文的主题,发布于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七律:审稿组织的策略 组织审稿最头疼,邀请频频遭默声。 爱旧喜新求广远,面生更要选年轻。 平衡利益理晰明,合作还需真动情。 若是参得编审道,轻松博弈享双赢。 一句话概括,可以表述为“爱旧喜新交年轻,平衡义务动真情”。我发现,这正是陈主编的为人之道。呵呵。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0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
yxwdi 2012-2-13 21:49
一防治苹果树腐烂病应采取以培养树势为中心,以及时保护伤口、减少树体带菌为主要预防措施,以病斑刮除药剂涂布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防治措施。腐烂病防治技术概括为:一施、二刮、三喷、四涂(简称,“1234法”)。一施:在采果后施用一次有机肥,培养树势;二刮:早春和晚秋两次刮治腐烂病病斑;三喷:早春清园、花后、采后喷药防止侵染;四涂:修剪后涂药保护伤口、生长期涂干促进落皮层脱落、入冬前树干涂白防冻害、刮治后涂药防复发。 1、休眠期用药保护 伤口喷涂药保护 剪口和锯口是苹果腐烂病发生的主要部位。早春对因修剪等造成的伤口以及上年的所有没有愈合的剪锯口、虫伤口,在修剪完成后要及时涂药保护。药剂宜选择3%腐殖酸钠溶液或5%菌毒清水剂50倍液或1.5%噻霉酮膏剂,除伤口涂药以外,还要在全园喷施1 次化学药剂,以减轻果园菌量,防止分生孢子传染,药剂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600 倍液或45%施纳宁水剂400 倍液或1.5%噻霉酮水乳剂500 倍液或2.12%腐殖酸铜水剂100 倍液。本次喷药要求芽萌动前完成。 主干涂药 主干是腐烂病发生的主要部位之一,也是产生落皮层和产生表面溃疡的场所。在早春刮治完腐烂病斑后,建议应用60%有机腐殖酸钾30 倍液涂刷主干和主枝基部。有利于铲除腐烂病菌,还可为树体提供养分,增强抗病能力。 2、萌芽期防治 病斑刮治,在早春和秋季发现腐烂病斑要及时刮治。要求:对已发病至木质部的病斑,刮成椭圆形、立茬,根据茎的粗度,要求刮面超出病斑病健交界处,横向刮1cm, 纵向刮3 厘米; 对发病仅在韧皮部的病斑,刮除变色的韧皮组织即可。然后涂药。涂抹的药剂可选择1.5%噻霉酮膏剂或“拂蓝克”人工树皮膏剂或3%腐殖酸钠溶液,也可选择5%菌毒清水剂50 倍液。药剂需要连续涂抹2-3 次,间隔10-15 天,防止病斑重犯。 3、花后用药 3~5 月是腐烂病菌孢子集中传播侵染主要时期,分生孢子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降雨,因此,在休眠期对树体喷药保护基础上,落花后应结合防治其它病害,应结合降雨情况,再次全园用药。药剂可选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 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4、苹果生长期主干涂药 6 月份是树体出现落皮层的时期,也是产生表面溃疡的时期。使用60%有机腐殖酸钾(钠)30~40 倍液,或2.12%腐殖酸铜水剂5-10倍液涂刷主干和主枝基部,促进落皮层的脱落,减少表面溃疡的形成。 5、苹果采收后用药 苹果采收后,适逢腐烂病第二次发病高峰。因此应在采收后15-20 天全树再喷施一次化学药剂,保护果苔、叶痕、果柄痕等自然伤口。药剂宜选择30%碱式氯化铜(氧氯化铜,王铜)悬浮剂600 倍液,或者25%丙环唑乳油2000 倍。 6、树干涂白防冻 在冬季土壤封冻前(约11 月中下旬),应用涂白剂(水10 份,生石灰3 份,硫磺粉0.5 份,食盐0.5 份,动植物油0.05 份)涂干防冻。要求主干涂完,主枝涂至距主干50 厘米处。 7、桥接 对主干上超过横径一半的病疤,要求采用单枝或多枝桥接,以利辅助输导养分,促进树势恢复。 8、培养和强壮树势 合理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长期施用畜禽类有机肥的果园改用优质堆肥或生物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与合理修剪、覆草、覆膜、自然生草和起垄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参考适宜留果量和土壤肥力指标控制周年氮磷肥施用总量,根据树势和树龄分期调控氮磷钾肥料。 (3)重视施用秋季基肥,苹果的秋季基肥在采收后迅速施用,施用方法采取条沟法或穴施。 具体施肥措施 (1)早熟品种、或土壤肥沃、或树龄小、或树势强的果园施优质农家有机肥2-3 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3-4 方/亩。 (2)亩产4500 公斤以上:氮肥(N)25-35 公斤/亩,磷肥(P2O5)10-15 公斤/亩,钾肥(K2O)20-30 公斤/亩;亩产3500-4500 公斤:氮肥(N)20-25 公斤/亩,磷肥(P2O5)8-12 公斤/亩,钾肥(K2O)15-20 公斤/亩;亩产3500 公斤以下:氮肥(N)15-20 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15-20 公斤/亩。 (3)土壤缺锌、硼和钙而未秋季施肥的果园,每亩施用硫酸锌1-1.5 公斤、硼砂0.5-1.0 公斤、硝酸钙30-50 公斤,与有机肥混匀后秋季或早春配合基肥施用;在果实套袋前结合喷杀菌剂喷施3-5次叶面钙肥。 (4)对于旺树,秋季基肥中施用50%的氮肥,其余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施用;对于弱树,秋季基肥中施用30%的氮肥,50%在3 月份开花时施用,其余在6 月中旬施用。70%的磷肥秋季基施,其余磷肥可在春季施用;40%的钾肥作秋季基肥,20%在开花期,40%在果实膨大期分次施用。晚熟品种在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根据产量情况补充1 次氮钾肥。 合理留果 按适合叶果比确定挂果量。丰产园:28:1;中等果园:36:1;发病严重果园:60:1。 二、陕西省近年腐烂病发生新特点及控制蔓延的应急对策 根据我们今年3-4 月在、蒲城、乾县、旬邑县、长武、彬县、白水等县100 多个果园进调查结果:中等管理水平果园平均病株率高达40-50%左右,管理粗放的果园病株率100%,单棵树产生数个病斑普遍,显示我省2010 年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超过前几年。我省腐烂病发生呈现一些新特点: 1、“老果园”发生普遍偏重发生。我省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期栽种的一批果园,本应在壮年,但是由于有机肥使用严重不足或许多果园不施用有机肥,不重视早期落叶病的防治,大小年严重造成树势严重衰弱,造成腐烂病日趋严重,一些不到二十年树龄的果园已 经开始砍伐。 2、剪锯口发病为本次腐烂病流行的主要特点。据我们在杨陵、乾县、永寿、白水、旬邑等地对腐烂病的发病部位调查。发现田间发病老病斑重犯占20-30%,新发病斑占70-80%。在新发病斑中,在剪口和锯口部位发病占90%以上。在树势衰弱的果园,剪口发病普遍。多数果园目前对剪口还没有涂药保护的意识和习惯。 3、一些4-5 年生幼园,甚至在苗圃中的苗木也发生腐烂病。这是本次腐烂病严重发生和加速蔓延的一个新趋势。在幼树上发生的腐烂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剪锯口和嫁接部位。 根据腐烂病发生的这些新特点,以及在短期内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缺乏现实的可能性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应该将保护伤口,防止腐烂病菌侵染,增加刮治伤口的涂药次数,防止老病斑复犯作为近期控制腐烂病迅速蔓延的应急措施。 1、充分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在休眠期用药保护伤口。特别强调,对于树势较弱的果园(包括幼园)剪口一定要涂药保护。保护锯口已被果农普遍采用,而对于剪口的保护,需要通过培训和指导,让果农认识其重要性。 2、做好病斑刮治工作。对于春季刮治,由于使用目前市场上的药剂,一般复犯率在20-30%,因此应该增加涂药次数,建议连续涂抹2-3 次,间隔10-15 天,防止病斑重犯。另外,将强秋季腐烂病的刮治。这方面也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及果农培训和指导。 3、腐殖酸类物质具有抗旱、抗寒、抗病作用,还可以促进落皮层的脱落有利于铲除腐烂病菌,可为树体提供养分,建议分3 次(3月、6 月、9 月)分别对树干涂抹或喷施。树干涂抹使用较高浓度,效果更好。土壤施用腐殖酸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化肥的利用、提高树势及抗腐烂病能力效果明显,建议与化肥合理搭配使用。 4、春季是腐烂病侵染的关键时期,可以结合清园、防治其它病害再萌动前和花后两次施药全园喷施进行,喷药注意枝干上要充分着药。
个人分类: 果树生产|0 个评论
职场策略 - “优秀”也是一种麻烦
dongzg101 2011-10-15 04:28
在学校日子,每次和同事说,申请课题的时候加上我一个名字,我帮查资料,五、六年下来,这个愿望就没有实现。不是没位置了,就是你不早说,忘记了。看看同事的申请的课题,系主任总是第一个,然后是副系主任,领导总是在前面。文凭“太高”,也是一种麻烦,不知不觉,在单位顶着学历“最高”的帽子已有七年,还好前年进的中南大学的法学硕士读了在职博士。总算摘下这个帽子。在外地读书工作八年,回到家乡十年居然很难融进去。高校去行政化,任重而道远。一直想上课,领导说研究研究吧,一研究就是八年,去年还在研究怎么使用我,或者说你先上选修课,到时我们来听课,开了好几年的选修课,好像没人来听,只能管管机房,开门玩玩。还好了,在校园里,无论走到哪,总有学生喊老师好,也就满足了。可是,在中国是不会有几个学校老师的导师遇到过几个院士和中科院副院长的啊!人生也是不会有几个十年啊!当然,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导师还不是,只能说从大三开始作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如何选择导师,我的眼光还不错,其实关键是第一个选对了,后面就顺了。导师都能成为院士,确实很厉害。
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雌性的生殖策略
热度 3 smallland 2011-9-21 11:34
在动物的生殖过程中,雌性的前期投入较大,自然地,雌性对雄性就比较挑剔。这好比,在商业合作项目中,出资多的一方,自然要挑剔合作方。既然我已先期投入了巨资,你想跟我合作,要么你也相应地出资,要么你能证明你合作的诚意,为项目的顺利运行出力,即,你能胜任这个项目。 归 纳一下,雌性的策略很简单,第一,要求雄性有优秀的基因,能把这优秀的基因传给后代;第二,要求雄性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出力。不同的动物,雌性的要求不尽相 同,有的动物,雌性只要求雄性的优秀基因,有的动物,更侧重于雄性对后代的资源投入(领地、时间、精力等)。第一种情况,会导致两性身体上的巨大差异 (sexual dimorphism),譬如孔雀、雄狮等等。而在要求雄性父爱的动物,两性差异一般不会太明显,譬如许多鸟类,几乎分辨不出雌性有什么不同(当然鸟自己 还能看出来)。 人 类雌性的策略,不会表现的很单一,但从人种特征,也大概能看出一些策略上的差异。黄种人两性差异较小,而白种人则更显著一些。这是否说明,黄种人的雌性更 注重雄性的长期投入?白种人的雌性更注重雄性本身的质量?黄种人的配偶关系会更持久和稳定?即使有足够的统计数据,也不一定说明问题 ,因为人类的文化环境对两性的生殖策略影响太大。 撇 开种族差异,就人类雌性总体而言,其策略多是二者兼顾。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和优秀的雄性交配,同时保证一个雄性始终对自己忠心耿耿。传统的观点认为雄性是 多配倾向的,雌性具有单配倾向,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雌性真的具有专一的交配欲望,雄性强烈的嫉妒心也就不可能进化出来。 说 的通俗一点,这样的策略就是,找一个老实巴交的丈夫一心一意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并在适当的机会找一个或几个优秀的雄性交配,怀上他们的孩子。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绿帽子(cockoldry)。那么,什么是优秀的雄性呢?别处还会讲,除了优秀的体质和雄性特征,广泛的交配欲望也是优秀的雄性特征。在这方面,雌 性的确面临两难境地。根据基本的遗传法则,如果广泛的交配欲望是遗传的,老实本分的丈夫意味着她将生出老实本分的儿子,这是她不希望的结果。在民间,谁家 的儿子老实本分,会受表扬,你看,××家的儿子多老实,也算褒义。然而,如果谁家的儿子善于勾引良家妇女,也会被说成是“有本事”。对于雄性,能获得广泛 的交配机会,无疑是“优秀”的表现之一。在别的哺乳动物中,这常常是检验雄性品质的“唯一标准”。 基 于这样的策略,就不难理解,雌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选择性伙伴的倾向不同。在最容易受孕的几天时间内,她更倾向于选择高度雄性化的雄性,即,雄性特征 显著的家伙。而在其他时段,则倾向于选择忠诚可靠的雄性。通俗一点说,在容易受孕时,她喜欢猛男,而在不易受孕时,则喜欢“老实人”,譬如文质彬彬的白面 书生。所以,雌性在排卵前后的几天是比较危险的,这不是说受孕的危险,而是因为这个时段她更容易选择高度雄性化、攻击性强、甚至性虐倾向强烈的雄性,使自 己身陷受到伤害的危险。
4475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和迷信的共同点
热度 2 aceyea 2011-7-11 15:28
各位一定会认为我哗众取宠,科学和迷信有共同点吗?它们不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吗?一个求真,一个造假,这从某个层面来说的确如此!于是科学仿佛举起了正义的大旗,大肆讨伐着迷信,迷信也仿佛落荒而逃! 可迷信真甘心失败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曾经被打败的迷信往往又会卷土从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很多两人的争吵,双方彼此抱定自己的主张,对对方的观点总是不屑,结果争吵或许有了结果,却常常是口服心不服,一旦实力发生逆转,结果又颠倒了过来!其实这种“双方彼此抱定自己的主张,对对方的观点总是不屑”在科学与迷信之争中也是广泛存在,很多参与者并没有去系统研读过对方的理论。他们觉得,自己有什么必要去听对方的胡说八道、浪费时间呢?争论的结果有是有了,但绝大多数仍然是相信科学继续相信科学、相信迷信的继续相信迷信,彼此的阵营并没有扩大!更不专业的百姓也就迷迷糊糊地暂时跟了胜利者!这是真正的胜利吗? 为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难道科学和迷信之间真的没有共同认定的标准吗?不是都指责对方是假的骗人的吗?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都认为自己的是真(不一定就是真!)!“都认为自己的是真”,我想这就是科学和迷信的共同点!既然如此,双方就来商定一个关于真的共同标准,而且最好是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前。不都这么自信么?就应该有信心来公开地一次次PK,如何?这样失败了就无处逃遁! 或许各位要以为,在科学网发表这样的言论,莫不是在替迷信抱不平?恰恰相反,我只是对迷信感兴趣,却是越来越坚定地相信科学!鲁迅说:从旧阵营过来反戈一击格外有力。斗争也要讲策略,不是么?
181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如何正确规划科研预算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1-7-5 00:14
p { margin-bottom: 0.08in; } 如何正确规划科研预算 蒋继平 2011 年 7 月 4 日 搞科研需要经费, 这些经费通常包含雇员的工资和福利, 购买实验的仪器, 设备和各种用品的费用, 还有其他的各种开支, 比如说: 开会的费用和日常运作的费用(电话费, 水电费, 等等)。 因而,不管是政府领导的公立研究部门, 还是私人研究机构, 通常都要制订年度的科研预算。 这种年度预算在某一个特定单位是固定的, 即总是在某月某日作为该年的财政年度的开始; 而在不同的单位可能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说, A 公司的财政年度是从一月一日开始, 而 B 公司的财政年度是从三月一日开始, C 公司的财政年度从 6 月一日开始, 如此等等。 这种年度预算的规模是很不相同的, 是与单位的规模成正相关的, 单位越大, 预算涉及的内容就越多, 经费就越多。 同时, 与科研的内容也是成正相关的, 越是复杂艰难的研究项目, 越需要贵重仪器设备的科研项目, 其预算的经费就越大。 所以, 这种预算的制订人在科研单位和项目上的地位直接决定着他/她能够申请多少经费的权限。 因而, 如何正确规划和制订科研预算是一位科学家通常面临的一个首要课题。 本人因为曾经在不同的公司任职, 尤其是在先正达( Syngenta )公司任职期间, 担任过不同的职务, 具有独立制订本部门科研经费预算的责任和权力, 所以, 对如何合理地制订科研经费预算有一点亲身经历, 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仔细分析本单位的实际需求。 在具体制订年度预算之前, 首先要对本部门的实际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 要根据科研项目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要招聘新的雇员, 是否需要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已经有多少实验用品, 还需要购买多少实验用品,有那些科研人员应该参加那些会议,等等。 严格按照公司的财经政策规划预算。 经费预算的一个关键部分是雇员的工资和福利。 这通常占预算的一个很大的百分比, 而且每年都是变动的。在这一点上, 我总是认真按照公司的财经政策来规划。 具体地来说, 公司规定每人每年工资的提升幅度在 3 % 左右的话, 我就按照这个标准来制订预算。 精打细算, 量身裁衣。 我总是把科研当成自己的家务事一样来对待, 总是精打细算,尽量为公司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决不把矛盾提交给上一级领导来处理。 要是您认为申请科研经费是一种商业行为, 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所以, 就漫天要价, 不为公司着想, 把矛盾上交给上一级领导来处理, 那么,您得到的可能会使您很失望。 道理很简单, 那些领导也不是吃干饭的, 他们心里也很有谱,他们大多数也是这方面的内行, 或者说, 他们也是从您的地位走向更高一级的, 因而, 他们知道在这一个级别需要多少经费。 我的这一做法很受公司的青睐, 在我五年的科研预算中, 都是一次就获得公司的审核通过。 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在提出特殊的经费要求时, 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要有合乎逻辑的说法, 要有科学的依据。 具体地说,要购买新的仪器,就有必要说明为什么必须要有这种仪器,这种仪器对实验起的关键作用是什么, 等等。 简言之, 做好科研预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是一个科学家应该掌握的技能。做好科研预算的关键是对本部门情况彻底的了解, 本着对自己, 对公司负责的精神,精打细算,按照公司的政策法规, 合情合理地计算必需的费用。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5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网络竞拍的策略
热度 1 yngcan 2011-4-26 03:56
The Types of Swoopo Auctions to Bid With Bidding in Swoopo requires good strategy, mindset and skill to win the bids. The good thing is there are different variations on the Standard SwoopoAuctions. Here are the explanations on how each auction type works. Beginner Auctions - as the name says, this auction is only available for Swoopo users who have yet to win an auction in Swoopo. The competitionhere is less fierce and also less experienced. Penny Auctions - in this type of auction, the price of the item is increased only one cent for each bid. This is usually for highly desirable items like TVs,Cameras, Game Consoles and related gadgets. Standard Auctions - each bid in this type of auction raises by the prices of 2, 6, 12 or 24 cents. You will know this type of auction by a red banneracross the left side of the screen that lists the bid amount. You'll still pay $.60 per bid though. Nailbiter Auction - this type of auction is done manually and the use of Bidbutler is prohibited. This auction is also recommended for beginners to gettheir feet wet on Swoopo. Nailbiter require constant attention so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several hours to spend before committing to one of theseauction types. Open Auction - In Open Auctions, you can bid regardless of how many other auctions you've won that month. These auctions disregard the standardlimit of 8 auctions won per month. Closed Auction - this latest addition in Swoopo Auction allows some auctions to be closed to a limited number of bidders. Only those users who haveplaced at least one bid can continue to bid. Just make sure you don't get "locked out" of these closed auctions you want to participate with.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Auctions - the globe icon at the top right-hand side of the screen verifies an International auction while the Local auctions onlyallow Swoopo bidders from a specific country to participate. These are indicated by the relevant country flag. Other Auction Types - the last two former auction types in Swoopo were Fixed Price Auctions and 100% Off Auctions. These auction types are nolonger offered because of the confusion it caused among Swoopo bidders and outsiders who are checking the system. To recap, the auction types varies on your choice on how you do your bids. I hope this helps on the next time you visit the Swoopo website and youwill now know which appropriate type of auction you will use your prepared Swoopo bidding strategy. Take note that it is not hard to bid on Swoopo ifyou get to learn each basic step, one at a time.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2516 次阅读|1 个评论
02-4 科技查新的策略研究
tengyi1960 2011-3-3 13:55
02-4 科技查新的策略研究.pdf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00-7 网络资源检索优化策略
tengyi1960 2011-2-23 12:22
00-7 网络资源检索优化策略.pdf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0 个评论
2011年许培扬的博客策略
xupeiyang 2011-1-2 15:23
1 总博文量到年底超过7000篇 (目前为6160篇) 2 周点击量继续保持第一,每周9 - 10万 (本周为9.3万) 3 总点击量排名保持第四,到年底总量超过650万 (目前为438.7万,包括转载文献) 4 博客定位:跟踪国际前沿,服务国内科研 5 博客目标:将自己的博客建成一个个人数字图书馆 6 转载文献信息聚集博客人气,不向圈子里推送。 7 发挥信息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 8 博文重点内容:科技信息动态、信息分析、知识发现、创新评论、科普知识 9 计划出版《许培扬博客文集》 10 将许培扬博客用于医学信息教学实践 2010年年底科学网博客排名 单周博客排行 1 许培扬博客 许培扬 93099 2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65745 3 全球变化- 杨学祥... 杨学祥 48487 4 武夷山 武夷山 33899 5 天桥陨石.God... 陈儒军 29648 6 《镜子大全》《朝华... 李维 27605 7 陈安的地盘 陈安 27409 8 可真的博客 周可真 24941 9 科学松鼠会 松鼠会 24445 10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 王德华 23733 博客总排行 1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6441854 2 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 王鸿飞 5171151 3 全球变化- 杨学祥... 杨学祥 4824131 4 许培扬博客 许培扬 4376762 5 武夷山 武夷山 4056513 6 可真的博客 周可真 3435813 7 陈安的地盘 陈安 3245358 8 Neil反面教材☆... 吴宝俊 2694719 9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 王德华 2601387 10 大毛忽洞 李世春 2286559 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 1 施一公的博客 施一公 17891 2 饶毅的博客 饶毅 10707 3 狮山草堂猪の家 朱猛进 9579 4 肖传国的博客 肖传国 7866 5 肺癌和干细胞秘密的... 王孝养 4833 6 边缘海起源 Ori... 许浚远 4389 7 郝炘的博客 郝炘 3969 8 摇旗呐喊,上阵出博... 周耀旗 3963 9 马博士 马臻 3846 10 公事的私论 曹聪 3833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3302 次阅读|2 个评论
CAR: 一种院内外猝死急救的新型综合策略
hucs 2010-11-24 07:32
热烈祝贺 u 全国首届急救及重症医学跨学科 高峰论坛 u 特邀数位急救及重症医学领域权威 教授演讲 全国急救及重症医学专业新进展 高级研讨会 ( 2010 年 11 月 24 - 27 日解放军总医院) CAR: 一种院内外猝死急救的新型综合策略 胡春松 胡盛寿 胡大一 南昌大学医学院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摘要 :本文报告一种显著提升 院内外 猝死 急救成功率的 新型综合策略 CAR 策略 。该策略由单纯胸部按压心肺复苏( Compression-only CPR , COCPR ) 、 自动体外除颤(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 AEDs )和快速反应队( Rapid Response Teams , RRTs )组成,并及时车辆( CAR )转运。该策略快捷、高效,急救成功率和存活率高,是一种新型综合急救策略,非常值得在院内外猝死急救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注:三位作者同等贡献) 全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学研究的文献搜集、阅读与记录
frankzhao 2010-11-5 14:43
一、资料来源: 网络资源: ² Google Scholar http://scholar.google.com/ ² 心理科学学会 APS http://aps.org/ ² 美国心理协会 APA http://www.apa.org/ ² 心理学网络资源 Psych Web Resources http://www.psychwww.com/ 专业期刊: ² Psychological Science ² American Psychologist ² Current Direction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²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Pubic Interest 电子数据库: ² PsychINFO 是 APA 提供的电子数据库,提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健康科学的学术文献的摘要 http://csaweb111v.csa.com/ids70/quick_search.php?SID=mnnen3bp4qj4pbql3l6fq1nka5 ² PsycActicles 是 APA 全文数据库,包含了 APA 期刊和教育出版基金会( Educational Publishing Foundation ) 出版的期刊全文。 http://csaweb111v.csa.com/ids70/quick_search.php?SID=mnnen3bp4qj4pbql3l6fq1nka5 ² High Wire 是由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提供大量免费的科学文献的全文数据库网站之一,有 918 类期刊和超过 100 万的文献。 http://highwire.stanford.edu/ (主页) http://highwire.stanford.edu/cgi/search (搜索界面) 二、阅读论文的策略 1. 熟悉论文的一般结构 1) 文章标题和作者的联系方式 2) 文章简介或链接 3) 文章的主体,包括对先前研究的回顾。 4) 对实验及其结果的讨论 5) 文章的参考文献 初学者应首先浏览全文,确定以上各部分。 2. 探究式阅读 1) 认真阅读摘要,摘要提供了文章的框架,有助于文中其他内容的理解。 2) 然后浏览全文,总体把握研究的问题、设计和结论。 3) 仔细阅读全文。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比如,在文章开始部分有人可能会问:“当前的研究结果和以往的研究结果有什么联系?”有些人可能会质疑研究方法、结果以及研究者得出的结论等等。 4) 如果你完成了评判性的阅读你可能会发现填写下面的表格很有帮助。 3. 形成相关文献检索和阅读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阅读该主题的一般性信息,使主题具体化。在教科书里面往往能找到关于某个主题的一般性信息。论著的具体章节和综述性文章(如 Psychological Bulletin 或 Psychological Review 等期刊的专业论文)也能提供更多的一般性信息。所有的这些资料尤其是综述性文章中还有着丰富的参考文献。这对于研究主题的具体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篇关键性的文章中提供的参考文献列表时非常好的资源。从中获取并阅读你感兴趣的那部分文献。你会了解作者是如何建构起他们的逻辑的。 文献阅读是要先新后旧。如果使用参考文献策略的话,阅读新文献的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让那些新文献的作者简介的帮你完成一些文献检索工作。当然,这是你获得的知识那些研究者认为重要的相关资料,但这不能代替你亲自检索和阅读。 三、文献阅读记录表 ( 阅读一篇文献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条目进行记录,原文为表的形式,这里简化为各个条目,具体记录时可按照实际情况情况留出相应空间。 ) 一般主题 文章来源( APA 格式) 主要内容 研究假设 研究方法 自变量 因变量 研究结果 解释 有点 不足 研究思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短线选股小策略
zhuzl 2010-9-12 14:25
今年的震荡市,股票型基金全军覆没,恐怕是因为短线没有做好,而真正盈利的私募靠的就是短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行情一直处于轮动,因此主行情不容易把握。 我总结了一个小策略,适用于短线,而且不用做全面分析的情况: 采用从涨速排名表中选股的方法: 涨速前五名的股票,我们很容易看到,你关注一下,把每个股票的分时图打开,好多是突然启动的,这样的股票有三种情况,一是直线拉升直至涨停,这种情况较少,但是开盘后涨停的股票大多是这种情况;二是突然启动后的股票会回落一定的支撑位后继续拉升;第三种是突然拉升后趋于稳定,继续横盘整理。 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选股可以采用选取基本面较好的,而且已经横盘整理相当长时间的股票,一般是一至二个月,这种股票突然拉升属于受消息的影响拉升,主力开始进入。 如果发现比较晚,已经上涨5个点以上了,就不要买入了,这样风险比较大,如果涨停还好,不涨反而回落,就被套了。 因此,选取启动2个点左右的最好,或者等回落后再买也不迟,这种股票一般不会只有一波高潮,因此风险较小,即使当天被套,也可以等待在未来几天上涨时及时解套先出来,就当作选股不完美。 买入后如果紧跟几天大涨,应及时止盈,不要恋战。如果不涨,可以耐心持有几天,毕竟突然拉升需要资金,这部分资金还需要更高的点位,所以一旦解套,可以先出来,也不会损失太多。 小策略可以有小盈利,弄好了有10个点,一般也有3个点以上的收入,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教育|34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堆豪华零件
emma09 2010-7-4 08:54
马拉多纳终于还是带着他的六大前锋提前回家。 看足球这么多年,还是不改感性的出发点,不忘当年多么狂热地为中国队呐喊。一直支持阿根廷,这许多年,从来不去想它的技术(这个不需要怀疑),也不去想它的阵型(不够专业),如果它有机会在本届世界杯夺冠,我只能说,它不会不同于任何一个我喜欢的人或事,喜欢就是喜欢,杰出,不过是凑巧的事儿。 昨天替它纠结一场,才仔细去想朋友说的:我不看好阿根廷,后防太弱,如果遇到锋线强劲的对手,必定死得很惨。这并非中了谶语,大多数人都看得清明。我只好戏言,喜欢德国,是用我的理性,喜欢阿根廷,是用我的感性。不打算为了所谓胜利放弃感性,有些问题却不得不正视: 一是巩固家门。门庭不牢,何以出门扫天下!这在谁身上都管用,后院不安定,谁还有心思在前厅运筹? 二是团队合作。顶级球星多了,未必是好事。阿根廷是被冲乱了没法配合,但想到当年的皇马,球星云集却总难免铩羽而归,知道没有好的协作和人员搭配,散沙凝不成铁板,十个诸葛亮未必抵过三个臭皮匠。 三是组织策略。作为球迷,资深但不铁杆,对老马的用人实在没什么好评论的。但是全场的零散,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人来组织,没有针对性的策略,这比赛败北也算该当了~~ 单是结局有点惨不忍睹。
个人分类: 点滴生活|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帝只救自救者
creator 2010-6-14 19:09
上帝只救自救者 God only helps who help themselves. 算是一句西方的名言了。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 不反抗则不被救。没有人或神来拯救受奴役受压迫的人,只有受奴役和压迫的人自己反抗才能得救。 如果奴隶不反抗,奴隶不会得救。这就是自然法则,世间没有救世主。 反抗就会有牺牲,这也是法则。 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最有效。成也萧何败萧何,师夷长技以制夷,将计就计,都在反应用对手的方式克敌。通常情况下,用敌人最拿手的对付敌人简单有效,但不一定有对方的能力。 个人是渺小的,要清楚自己的弱点,随时都可能被牺牲。个人与系统的对抗中,个人始终是处于劣势的。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狮子,豹子,猫在获取食物时,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人要获取食物也是如此,要获取更多的欲望更要采取策略,否则必然被牺牲和失败。 个人与系统对抗不可取,败率太高,群体与系统对抗必须每个人都比较清楚对抗策略,否则败局必然。 对付秋后算账的最好策略是冬天报仇,加倍奉还对手的攻击。 对抗系统需要细化到点,比如对一个程序或网站的进攻策略,一般不是通过全站攻击,而是在漏洞处攻击,以蚁穴溃大坝。 策略避让原则,如果对手采用对事不对人,那么就采取对人不对事,这是与以夷制夷相反的策略。 群体对抗系统中,无极胜有极。 比如在DDOS攻击中,不能使某个攻击源具有代表性,即不能突出某个攻击源,这样被攻击端一旦切断该源,攻击基本也就宣告失败。所以这种攻击策略一定不能有代表或突出者,但是没有代表或指挥者如何实施呢。采用时间法则,即未攻击前有指挥策划者,攻击开始后,严格时间制度,不以单点为中心,以时间为中心。永远步调一致,永远众口一词。即比如被攻击系统有三个可攻击点,攻击群体则按预先计划什么时间攻击什么,绝不因为攻击便利或有效性而改变,这便是无极。
个人分类: 杂谈|2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一0级”预防:从生到卒的策略
hucs 2010-6-11 07:31
二一 0 级 预防:从生到卒的策略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心血管治疗:“疾”病与“慢”病策略不同
hucs 2010-5-30 16:44
心血管治疗:疾病与慢病策略不同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注:作于 2006 年 10 月,有修改,首次发表。)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血管急症或急性发作的、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包括高血压急症(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衰(肺水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快速型心律失常、频发(房、室性)早搏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慢病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血管病,起病与发展缓慢、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病、瓣膜病、先心病、慢性心衰等。 顾名思义,心血管疾病与慢病临床特点不同,故治疗策略亦有不同。心血管疾病治疗要求及时处置、缓解症状,包括去除病因、诱因、对症与对抗性治疗、支持治疗、介入或手术治疗,从而终止症状、治愈病变。心血管慢病治疗强调预防为主和二一 0 级预防,倡导改善生活方式,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或病因、诱因干预,必要时可以择期介入或手术治疗。 临床上,慢病是疾病的基础,疾病是慢病发作或恶化的表现。因此,防治疾病应及时采取积极而行之有效的策略,并控制好慢病;而防治慢病则注重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与保健。 附件:个人简介 胡春松 , 男 , 1968- , 江西进贤人 , 汉族 , 中共党员 , 医学硕士 , 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公派赴美(新泽西医科牙科大学 / UMDNJ 波士顿 Tufts 大学圣 伊丽莎白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00.6-2001.6), 欧美同学会会员 (2004-), 现任南昌大学医学院副主 任 医师 (2002-) 、 副教授 (2003-) , 2005 年通过主 任 医师(正高)资格考试(人机对话),硕士生导师资格 (2006- ), 从事心血管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兴趣爱好广泛。在本专业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 E(e) 种子法则 、 OOH 综合征、 RT-ABCDEF 策略、 高 - 刘氏 原则( SeCP )等;提出了 发展冲突论 ;共同提出了 人才就是 GDP ;共同创造性总结并提出了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等。 已在《健康报》《江西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时报》《家庭医生报》《科学时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发表一系列科普、编译、点评等文稿,是《遗传》、《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GPB (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杂志)、 BMJ (英国医学杂志)、 Hypertension (高血压杂志)等审稿人 ,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心血管专业委员( 2008.11-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9.11- )。 以博客为平台,传播健康知识,服务大众健康。 科学网博客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药物贵贱是药物开发的策略吗
windlight 2010-5-3 08:38
赵凤光 可恶的药物开发策略 提到药企特意开发贵的药,但其实背后的因素也较多。 药物经济学现在国内已经很热了,其中关注的策略重点并不仅仅比较药价的贵贱上,因为有时贵贱不是决定是否更有利于整体社会费用的降低,综合考虑其整体的医疗费用与医疗效果相比也有很多争议和困难所在。 武老师一文以数据统计方式对药企的开发策略提出批评。但实际上,针对药物治疗费用问题,更为敏感的是处于利益体当中的利益相关者所考虑的角度。我的旧文分析 药价虚高基于价值链的考虑 。已经分析了一些情况。 当一个市场中有可替代的产品时,一般来说肯定是价格高的被价格低的驱逐,但药物经济学研究发现,这个价格高低可比性,一定要对药效的评价具有可比性,药效学如果仅以治好为标准,也是一个比较难以衡量的标准。这里的指标体系过于复杂。 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相关因素,比如改剂型的问题,如果一个新剂型能让一个人一个月吃一次药来取代过去要一天三次的药,或者简单说,一天三次服用的药开发成一天一次服用的药。那么这个新剂型的药物价格肯定要比原药贵上许多。因为里面的技术因素很多,生产成本也会高。但简单的以一天三次药物价格加和来 比较,这个新剂型每天用药价格可能要比一天三次的便宜,但更大的可能是更贵。因为对病人来说,或者对医院来说,更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病人的顺应性,每天一次的服药用时成本,记忆成本,定时控制成本等等都得到了节省。就如一万块钱的纸钞,一万块钱的刷卡(电子货币),一万块钱的硬币,购买力是相同的,但商家处理的成本绝对不同。一天一次的药物价格形式上贵于一天三次的价格,但背后整体对社会的福利是贡献的,整体社会费用是下降的。但这个意义上的药效比较如何比较。简单的价格比较就难于给出政策决策意见。 这里涉及的复杂网络的多指标体系。 假如一个社会体系已经按照经济学理想制度体系构建了国家新药审批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保险制度,充分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说构建了以下相关利益体,一个是最终消费者,病人,一个是居于整体利益代言人的国家政府,以及居于中间的药企,医疗提供者,保险。 国家肯定会采用药物经济学来控制整体医疗费用的上涨,在新药审批时需要药企证明新药具有药物经济学上的优势。但在整体制度设计上,国家的定位在于公平上提供服务,他们第一指标是公平,第二才是效率。第三是要避免癌症体制的出现,防止社会整体资源的过度浪费。 而保险者或病人,肯定选择充分就医或过度医疗,以保证自己的保费投入收益最大化,这也需要制度来限制这种道德风险问题。但同时也要教育保险者,医院是高风险区域,能不去少去,多种现代治疗也都有副作用,不是多多多益善,药毕竟是药,而不是充饥的等等之类,来转移或教育这种欲望。 而保险在收入保费之后,也倾向于整体治疗费用支出控制,他们是最有动力采用药物经济学来控制疾病治疗费用的。保险业者有动力,有资金,有人才来从降低医疗费用角度来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医疗服务提供者,除了生存和发展需求,也需要对自身的道德或行业立业之本多为宣传,自律。 而药企的开发策略,在于充分竞争和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以便引进新的技术,来给整体人类社会的福利作出贡献。 而后三种,应该是效率考核第一,公平第二。我们不应该对其提出公平第一要求,毕竟他们不是政府。 创新因素行业分析,制药业中美对比观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542-717317.html
个人分类: 思辨|2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些避免校园暴力的办法
longfo 2010-4-29 15:33
最近几日连续发生校园惨案,福建南平、广州雷州到今天的江苏泰兴,三个地方都是发达地区,其中广州和江苏还是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 接二连三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校园暴力并不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如何处理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首先,政府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平衡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保障体制的完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一纸命令,更多的也是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技巧。 所以根据地方实际,探索区域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第二、 政府要给一般民众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网络上最近出了几个名人,先后是犀利哥和凤姐,但是这些人都是网络幕后推手操作的,普通民众的声音哪里可以倾听,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民意表达的渠道,就是堵塞了社会救济的渠道。堵塞了社会救济渠道就很容易置人于死地从而产生暴力事件。 表达平台是民众正常的利益表达平台,同时也是增加合理合法的社会抗争的渠道。 第三、 建设尊重体系,充分尊重弱势群体的尊严 。杀人并不是一个很体面的行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放下内心的羞耻,加入到杀人行列中呢。就是这个社会失去了对于个人尊严的保障。现在正统的思想教育逐步弱化, 娱乐化的东西逐步占领了报纸和电视台,这慢慢削弱了人们对于廉耻的正确认识,很多人靠着出卖自己的隐私和表现自己无耻的行径从而出名得利,这极大了摧毁了正常人的道德界限,抹杀了他们的尊严 ,出事在所难免。 第四、 完善公益系统,提倡积极帮助身边的人 。很多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他困难的时候没有帮助他,或许明天他就冲到学校杀人了。在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付出不多,收益不小。所以依托社区建立旨在帮助本社区民众的公益组织,鼓励建立非政府公益组织,完善个人公益档案,是很有效的办法。 第五、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学生是社会弱势群体,各国都有程度不同的校园暴力事件,所以加强校园安保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安保工作不仅仅是增加守卫数量,加强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提高安保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上海市某区公安局发生惨案犹在眼前,充分证明了 完善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策略 才是预防校园暴力的正确选择。 第六、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医保制度不仅仅是身体方面的保障,也包括心理健康保障。很多疾病和暴力事件都和心理疾患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最近除了校园暴力还有人大代表自杀事件,这就充分证明了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都存在着极大地缺陷,这无疑是医疗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所以社区专门成立心理辅导工作站或者集中培训社区医生心理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从自我做起,小事做起,慢慢改善我们的社会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67 次阅读|9 个评论
政府应对高房价之策略初探
tonny168 2010-2-24 23:36
政府策略与措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 13 个主要职责,其中有 5 个主要职责与住房直接相关;下属十五司中,有 4 个司(住房改革与发展司、住房保障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与住房直接相关。这些情况说明政府对于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政府已经认识到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仅从机构设置上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实施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等。但收效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这两个制度让一些地方和机构增加了滋生腐败的机会。一些官员因此落马,居民对这个政策执行的公正性也产生了怀疑。 面对居民的对住房的海量需求,其价格如果放任市场来决定,是很难降下来的。那么居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怎样才能化解这个难题,笔者就政府策略谈谈个人看法。 (一)强化居民住房分级制度 对居民住房划分等级,将住房划分为三级:保障性住房、舒适性住房、个性化住房。 人人有住房,不是人人都有足够面积的住房,而是人人都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对住房面积、档次的需求和消费实力是不一样的。实行住房分级,提供不同档次、不同面积的住房,可以方便居民量财购房。 1. 保障性住房 中央制定城市居民住房最低保障制度,保障每个公民的住房权,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各城市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适合本市市情的最低住房保障指标。 保障性住房是按照当地居民最低保障住房指标建造的住房。其基本满足居民的最低居住需要。该类住房由城市政府相关机构统一规划建设,以成本价提供给全市所有有此类需求的居民。该城市所有居民具有该权利,但该住房不得自由交易;不需要居住时折价由政府回购;且该住房不得长时间空置。 2. 舒适性住房 舒适性住房相当于目前的商品房,主要提供给中等收入阶层居住。但对购置多套舒适性住房的居民加征特殊房产税。套数越多其特殊房产税额相应递增,征收特殊税的本意是抑制居民购置多套舒适性住房,打击炒房者染指对此类住房的投机炒作;但对确需要多套舒适性住房的居民也不拒绝提供消费。 3. 个性化住房 个性化住房就是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建造的住房。比如别墅、超大套房等,根据个人喜好自己设计户型,由房地产商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开发。政府统一该类住房的税赋,鼓励此类消费。 (二)政府调控地价、房价 房价有它的构成因子,政府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查、核实房价构成成本,对保障性住房和舒适性住房限定用地价格,控制房价构成成本。 对于个性化住房,政府可以让市场去确定其地价和房价。 (三)加强政务透明建设,规范企业行为,杜绝房地产隐形成本 房产价格中存在隐形成本是不争事实,政府应加强政务透明建设、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减少或杜绝房地产发生隐形成本,从而降低房价构成成本,进而降低房价。 结语 当前住房价格过高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它对城市建设也产生过积极影响,只不过现在高的让很多城市居民难以承受,住房制度的继续变革是必须进行的,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坚信政府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给城市居民一个和谐、健康、宽松的生活环境。城市建设一定会健康、持续、快速推进。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3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hucs 2009-12-11 13:12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 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 有效策略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中国发展研究中心 ( CCRDHHL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项目选题的平衡策略
metanb 2009-11-29 21:06
科学研究存在着风险,同时也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一般而言,创新程度高、难度大的课题的风险较大、可预见性较小。为了化解研究风险,可采用混合平均策略,做到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柳相结合。具体来讲,就是将有较长时间积累、可预见性较强、有较大把握的课题作为项目的额定部分,即有意栽花。这一部分是在项目书中承诺能够完成的部分。另一方面,可预见性较弱的课题宜于作为项目的额外部分,即无心插柳。这一部分工作不做较强的承诺,可给出报告书。这部分工作通常是在以往的额定工作过程中生出的枝杈,科研人员能感知到它的意义或重要性,有研究冲动,但没有大块时间去详细考察,宜于进行试探性研究,可以随着兴趣、信心的起伏断断续续地做,不必有太大压力。在时间分配上额定部分与额外部分的工作时间比例大致为4:1。在下一次申请项目时,若额外部分已经探索的比较成熟,可将其正式立项,否则可继续作为额外部分。这种混合平均策略不仅可做到有意栽花与无心插柳相结合,也内含着张弛有度的成分,值得在实际中运用。 最后修订:2009-12-30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科学网出名很容易
热度 1 zhumengjin 2009-11-21 01:37
在科学网,普通人的声音很微弱,特别是像我这种土里吧唧的货色。不过,这也有十足的好处,那就是树矮不招风,在博客里胡乱涂鸦也不会引人注意,比较安全。当然,因为实名制,这种安全也只是相对的,可谓写博有风险,涂鸦需谨慎。通过这两天的观察,我发觉想在科学网出名其实也很容易。现总结如下: (一)找名人吵架 名人的人气高,借助其高人气,找科学网的名人PK是一条快速出名的捷径。不过,这得冒一定的风险,和名人吵架也要讲究策略:(1)要找不是本专业的名人。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不是一个专业,再怎么红眼、结仇也无所谓。但如果是同一专业甚至是同一大专业那就最好不好找别人开火了,毕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说不定自己以后重点课题答辩、杰青答辩、申报国家级大奖之类的,如果碰到人家做了评委那就损失大了。科研上的巨大损失与逞一时口舌之快相比,显然得不偿失。(2)要找准七寸。你想找别人吵,如果靶子没找准,人家才懒得理你小角色。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想开火也要找准名人的七寸。七寸是痒处、痛处、敏感处、羞愧处,找准了肯定会回应你,不回应你你就多挠他几下,对方必定奇痒无比,想不回应你都不行,而且还要做好舌战群儒的准备,因为名人通常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最好还要显示一点水平,比如在道德驾驭、攻辩口才、逻辑思维等方面必须要有些亮点,别总是如泼妇骂街一样骂架。如果能力只在骂街层次,最好别选这条策略,因为没有特别深的印象,骂过之后很难再有人记得你。 (二)不按常规出牌,经常转一些正统科学共同体内很难读到的新鲜东东 要知道,科研工作者也是人,也需要娱乐,也需要不带颜色的八卦,何况大家上科学网多半也是工作之余或工作间隙上网放松一下。在网上做读书笔记、写科研体会的人也有,但毕竟数量不多,在科学网做科研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把握住大家主要是休闲娱乐的心态,经常转一些正统科学共同体内很难读到的新鲜东东,多抖一些猛料,那么点击率肯定高居不下,久而久之博主的名字也就为大家所熟悉了。 (三)特有文采的,勤写就行 这个策略可能只适合少数人,因为特有文采毕竟只有少数人。我发觉科学网确实有几个特有文采的人,篇篇可谓精品,读来让人佩服不已。在科学网这类文章特受欢迎,但这样的文章比例实在是太少。有思想、有文采的博友不用讲什么策略,只要肯花时间就行,大家欢迎可读性极高的精品,也欢迎写这样精品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多花点时间,想不出名都不行。 (四)紧跟科学网热点问题 科学网每一段时间都有一个热点问题。如果想让自己的博文点击率高,并希望籍此提高博主的知名度,可以紧跟这些热点问题,当然必须在热点问题出现的早、中期出手,并选一个好的视角,最好言之有物。如果到晚期了、甚至热浪已经过去了再发文就达不到效果了。 (五)惜墨如金的人 如果你惜墨如金,不愿意多写,那就脚步勤快点,多浏览别人的博文,并实名点评,甚至刻意制造一点轻微的摩擦,处处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国人久受礼尚往来文化的熏陶,在你游他回游的循环中,久而久之也能给众博主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这算是一条不算策略的策略。
个人分类: 社会视窗|7177 次阅读|25 个评论
第三只眼看面试
热度 1 majhs 2009-8-24 22:41
第三只眼看面试 参加所里无数次面试 感概良多。面试别人和被面试的感觉大不一样。学生要在20分钟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真是八仙过海,各有各的策略。个人认为:有的作了老师的大量的工作,走上乘路线有成功的(这个应 当归结到套磁这一类吧);有的是凭个人实力和专业素养,社会永远需要这样的人;表现一般也有成功的 ,这就需要靠自己的反应能力了,扬长避短展示出最好的一面。当然策略是建立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上的, 家底薄底子虚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强化个人能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请勿对号入座,也勿邯郸学步造成负面影响。 总结这两次面试: (1)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出发点是不同的,着重点也是不同的,应当采用不同的策略。 (2)中式英语很难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语言沟通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3)回答问题应当稍微思考一下再作回答,这样子不突兀显得稳重反应力敏捷。 (4)反应要敏捷,尽量避开自己所不熟悉的,把问题转移到自己所能掌控的。 (5)关注人本身胜过与其他。感兴趣往往的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技术本身。 (6)专业素养非常重要的,起码保证你能有一定的立足之地,社会永远都会这种人的需求。 (7)在面试过程不要过于标新立异,有一些闪亮点即可。有时候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8)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在其位谋其政,不可因为其他的分散精力,那不是你所必需的。 (9)招式越简单可能越实用,越致命。
个人分类: 个人感悟|4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动物育幼行为
youzq 2009-6-19 21:43
最近,查阅了部分关于动物育幼行为的文献,发现关于该问题研究还比较少,但存在的争论却不少,到今天我收集了如下关于影响动物育幼行为的假说,请各位指正 1、进化稳定策略; 2、可获得资源; 3、前期繁殖投资; 4、亲代身体状况; (还在继续收集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社团之运营策略
yangwenzhi 2009-2-14 23:38
经营学会是一个新概念,对其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没有研究和认识清楚。因此加强对经营学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推进学会改革进程,增强学会改革能力,提高学会改革成效,促进学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学会非营利性不等于不营利 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社会团体是非营利社会组织,不得(直接)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这符合社会团体的国际惯例和组织属性。如果不让社会团体开展营利性活动,那么他们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组织宗旨和保障会员的权益就无法实现。实际上,非营利性并不等于不营利。非营利性组织与营利性组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营利,而在于对获得的盈余如何处理。非营利组织按照章程规定开展活动取得的合法收入即为营利,必须全部用于其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非营利组织注销以后的剩余财产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得转移或私分。所以学会不仅要营利,而且其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营利为条件。 (一)学会营利是学会持续发展的条件。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包含着成本,学会的产品和服务也不例外,学会服务必须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学会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如果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分文不取,那么学会将很难持续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学会应该具有的价值理念和宗旨,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说明学会不能盈利。相反,如果学会通过提供合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得到一定的盈利,可以支持组织的发展壮大,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加充分地实现学会的宗旨和体现学会的价值。学会不仅要营利,而且其产品和服务收费是学会资金的基本来源。 (二)营利水平是衡量现代学会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学会不能营利,一方面说明学会不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服务项目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或社会根本就不需要这个学会。那么这样的学会只能是消亡。相反,如果一个学会营利水平高,说明学会的运营能力强,社会价值大,公信程度高,社会需要学会提供的服务多,学会自身的社会满足能力强。国内外被公认的学会都是盈利水平很高的学会。如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每年收入达到1.9亿美元,目前有105亿美元的资产。所以学会营利水平是现代社会反映学会实力、公信程度和被认同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营利不足是影响我国学会发展的瓶颈。与国外相比,我国学会的收入水平很低。虽然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是中国社会团体中发展历史悠久,宗旨性较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一类组织,但营利不足仍然是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据对2001年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统计资料分析(表1),平均每个学会收入164万元,其中收入最低的学会仅为3.5万元,收入最高的学会为5756.2万元。与国外科技类社团进行比较,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学会与美国化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德国钢铁学会、日本照明学会等年会员平均收入相差几倍到几百倍。可见我国学会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动力不足,活力不足,运营能力较差。 由于学会营利水平较低,使学会维持其自身运转的行政费支出比例达到44%,这与国际公认的30%左右的比例相比,明显偏高。行政费支出比例过高,会影响学会业务活动的经费保障,影响到学会业务活动的开展,这也是学会不愿对会员公布学会的财务状况的缘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会还不很发达,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学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尚处在一个相对弱质和艰难的创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更需要强化经营学会。 二、学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经营 (一)经营是一种既适合企业,也适合学会的运营手段。学会是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经营被误认为只能是企业的行为,与学会无关。经营是一个与市场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运营手段和策略。过去一提到经营,人们往往想到的只能是商家和企业的行为,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学会本身存在多种形式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凡是存在供需关系的场合都或多或少地在使用经营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学会作为非营利组织,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这是一种社会需求,没有这种需求,就没有学会存在的前提。因此学会的非营利性并不排斥学会采用经营的理念和市场运作的手段,不排斥向企业学习一些经营方法。经营作为一种运营手段,企业可以应用,学会同样也可以应用。 借鉴市场规则和运营手段,有利于学会效率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步在社会的一切组织和社会成员中确立,学会更不能例外。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公开承认利益、权益和价值,而且需要发展工具理性,鼓励竞争、效率和功利,这正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学会效率提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学会经营遵循宗旨优先原则。学会是开放系统,一方面接受社会环境的支持和要求,另一方面又向社会提供服务和产品。从本质上说,学会经营的产品是价值观和利益聚合,通过这两种产品服务换取社会资源和社会参与。学会不从事物质生产,不可能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而只是向会员或者受益者提供服务。但这种服务与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同,企业提供服务是为了获得利润,其提供的服务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服务。而学会遵循宗旨优先的原则,提供的服务,如学术活动(会议、期刊)、科学技术普及、国际交流、咨询服务、继续教育、维权和自律等,其目的并不是盈利,而只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促进会员或受益者利益的核心目标。 学会与政府、事业单位、企业政府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政府是纵向和横向构建的宝塔型的结构,其经营和维系主要靠权力;事业单位属于运作型的非营利组织,有着支架型的组织结构,其经营和维持主要靠项目运作;企业是点状结构(或无结构),其经营和维系主要靠利益驱动下的商品;而学会是结社型的非营利组织,有着网状型的组织结构,其经营和维持主要靠价值观和利益聚合。与这些组织的经营相比,学会经营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会经营十分复杂。学会与社会环境的会员、政府、捐助者、受益者、企业、媒体、同行组织、社区等形成了八棱型的关系,学会经营需要同时对他们负责。第二,学会经营难度较大。目前我国学会经营的理论研究还极少,对学会经营缺乏理论指导性,同时对学会服务对象的特性、行为、偏好、观点、态度等的研究也很少,这增加了学会经营的难度。第三,学会经营的不确定性突出。学会服务对象的行为和需求往往涉及个性,要取得可靠的研究资料作为经营决策的基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第四,学会服务对象的参与度较低,配合性较差。学会通常提倡的是一种价值观,要求其服务对象参与和配合的事情并不是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自然也不可能引起所有成员的关心。第五,学会经营的评估难。由于学会的唯一性导致学会的个性极强,彼此之间缺乏可比性;同时很多学会活动还涉及到无形的社会利益与精神利益,获得定量的准确信息的难度很大,与经营企业相比,评估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经营学会的核心是完成交易。学会经营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需要对其受益群体及其需求(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方式、收费等)进行分析,并充分满足之。学会经营是一个有系统的程序,需要精心设计与规划,经营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会内部,而是立足于学会宗旨之上的战略,需要学会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学会经营的核心是完成交易,是以学会提供给会员或社会的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换回社会资源,或出于某种目的换取支持,或是以学会给予的回报换取志愿者付出时间等。这种交换是志愿性的和互动性的,涉及到学会服务的产品形态、价格、推广、场所。学会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及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地研究分析服务对象的新一轮需求,或者从宗旨出发,引导服务对象的需求,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三)经营是事关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一方面经济成分和社会资源日益多元化,这为学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发展学会,实现学会宗旨提供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已退出全能政府的历史舞台,学会发展将越来越依赖社会选择,即适者生存。所以学会经营迫在眉睫,是事关现代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一,经营可以帮助学会更好地运作。学会通过经营分析并确认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可据此提供正确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并有意识地引导其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通过经营把学会自身的宗旨和其他信息传达给公众,从而提高学会在公众中的形象,并刺激公众给予回应,拓宽学会资源的吸收途径;通过经营引起公众对学会的注目,吸引对学会的关注和支持,使学会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通过经营促使学会对其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调整自身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符合需求。随着学会外部和内部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之学会还受到来自营利组织的压力,所以学会必须采用经营的手段来参与竞争。 第二,经营是学会获取社会资源的根本手段。现阶段学会的生存基础主要依靠三种支持,即政府补贴或资助,科协和资助机构支持,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学会可以比较容易地从这些途径获得资源。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学会获取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获得资助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学会资源问题,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引入,离不开经营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取社会资源,特别是要解决学会经费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广开财源,不断扩大信息来源,努力争取各种形式的资助,其中学会宣传自己和学会申请项目是最基本的手段;二是要自力更生,在开展公益性活动的同时开展与自身宗旨相关业务活动,努力做到自食其力。学会必须获得资助者和支持者的充分信任,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取到资源,学会要想增强它们的生存能力,就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增加其支持者和资源来源。 第三,经营是增强学会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会组织能力包括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学会组织能力不足的基本原因是人才不足,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不足。绝大多数学会的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委派,其中不少是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或政府委派或在机构改革与政府机构人员调整中安排在学会任职的;很多学会没有或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普遍存在用人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不科学、家长制等问题。我国现行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壁垒,以及对非营利组织的偏见等,限制了优秀人才进入学会,使得学会的发展后继堪忧。 解决学会的人才问题,一靠学会事业发展、二靠提高学会员工待遇、三靠发展学会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成员可以在短期内依靠理想和激情的支持战胜暂时困难,但却不能长期依靠殉道精神来支撑社会。同样,在学会工作者中可以提倡一定志愿精神,但如他们整天为生存条件问题而煞费苦心,这就不能不影响他们智慧的发挥和事业成就的创造。学会事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文化的培养也需要一段时期,而提高学会员工的待遇是最容易做到的。这需要大胆引入经营学会的理念,大胆创新,打破现有的论资排辈和低工资、高贡献的传统公益事业观念,树立以薪养廉、以薪养德的观念,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学会专职人员的薪酬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吸收优秀人才进人学会并形成良性的流动机制,努力建立学会吸收优秀人才的固定渠道,并积极影响、培养和形成新的社会择业标准。所以增强学会的能力急需引入经营学会的手段。 第四,经营给学会发展以导向。经营理念的引入,给予了学会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意识,即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学会的经营导向意味着不能先想到你的学会,而是要先想到你的产品或服务究竟提供给谁。形成以经营为导向的学会发展体制,首先需要树立经营观念。从学会的领导人、理事会成员,到部门主管、资深员工,以及每一个员工和志愿者,每一个人都要树立积极的经营意识,立足经营,开展各项活动。要广泛倾听各类服务对象对学会发展的意见,了解服务对象的愿望和需求;在学会内部形成一种遵循市场规律并以市场为导向的决策氛围,引导学会内部的服务对象导向意识;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冒险精神。 三、发挥学会优势,强化学会经营 学会是结社性的、以会员为基础的非营利组织,具有政府、企业等组织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和有利条件,学会要创新和发展,必须在其经营中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一)要认真研究解决学会经营中的各种政策。在我国学会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这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如进一步改革完善学会的登记管理、业务管理、挂靠管理、分层管理体制,针对学会的特点,研究和进一步完善学会非营利性经营活动的相应税收政策,促使学会组织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研究建立学会专职人员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研究制定相应的学会财务管理办法和民间组织融资政策;对涉及到学会改革和发展的许多问题,如学会会员发展与会费收缴、民主办会、办事机构改革、接受政府职能转移、筹资、项目管理、组织评价等开展专题调研,为学会改革和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指导。 (二)充分发挥学会的组织优势。学会是智力密集、人才荟萃、创新思维活跃的知识高地和创新源地,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网状组织体系,具有专业性、综合性、横向性、群众性、志愿性的组织优势和组织能力;学会根植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职业者,具有社会沟通的治理结构和学术交流的基础,对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十分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汇集面广,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信誉度和号召力;学会组织体系完善,运行灵活,管理扁平化,国家对学会等一类非营利组织围绕宗旨开展服务有优惠政策,这有利于降低学会运营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所以学会具有其他组织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和特点。但是也要看到,学会主要依靠价值观,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纽带维系,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组织状态稳定性差,虚拟性强,约束力小。同时,学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并不存在于社会的一切方面,它们的活动领域有一定规律。凡是市场经济比较成功、企业运作比较有效的地方,学会等非营利组织一般不很发达。学会等非营利组织通常是个人利益实现得不够充分,国家利益也表现得不够突出,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条件下出现并发挥作用的。 随着学会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学会的经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受到营利部门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企业的利润减少,精明的企业家纷纷转向和学会合作,并展开竞争。企业家发现,会展、培训、编辑出版等学会的传统领域,实际上都是可以和学会公平竞争的市场,通过合理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同样具有盈利的空间。学会受到这种来自企业界的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服务的质量,不得不考虑如何与企业展开竞争。第二,品质时代对学会服务的挑战。信息时代,科技工作者和会员对学会服务的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供的服务选择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和会员不仅可以选择学会的服务,也可以选择企业的一些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或捐赠的时候,越来越不愿意采取被动的行为,他们会进一步要求更好的服务。第三,多元文化下关注点的多元化。多元文化环境下,科技工作者和会员关注点的多样化。例如,由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服务对象开始提出各种问题,要求变得更为苛刻,甚至他们认为值得的服务可以支付更多的费用。这就要求学会在经营组合中不仅要考虑价格问题,还要精心设计一些非价格的东西,来满足各种阶层人士的需求。全球化潮流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学会如果经营仍然只针对一种文化,将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所以学会必须充分利用会员共同的意识形态、信仰、文化、结社需求等所形成的互相信任、利他主义、朋友式的情感以及对荣誉、声望的追求,制定交易规则,以及互惠互利、互相监督和制裁机制,提高学会的凝聚力。 (三)充分合理配置学会的资源。学会具有组织经营的资源优势,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指学会的组织资源本身,如学会的垄断市场、名称(牌子)、社会声誉、价值体系、历史文化等;有形资源主要包括学会的人力资源、会员、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期刊、会议、展览、培训、发言权,以及资金、财产、组织关系等。所以学会在经营平台产业(会议、展览、教育、培训等)、知识产业(期刊、图书、报纸等)、中介产业(人才评价、成果鉴定、社会评论)、咨询产业(决策论证、咨询会商、组织策划、发展规划、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也是学会的经营优势所在,学会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优势和潜力,加强经营和扩张,做大作强。 同时,我国学会具有组织的唯一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了避免非营利组织之间开展竞争,禁止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设立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非营利组织。由于学会在组建时遵循非竞争性原则,所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学会组织具有排他性、唯一性,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拥有垄断性。学会的唯一性、垄断性对于学会经营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和垄断市场,学会的许多重要资源,如会员、人才、志愿者、信息、管理等,还可以通过垄断或竞争从市场上得到。 (四)正确制定学会的经营策略 第一,时刻牢记学会的宗旨。重温学会的宗旨,能够把学会置身于超越现实的市场行为之上的崇高境界,激发和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能够以宗旨为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会上下团结一致,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另外,宗旨赋予了学会一定的公益使命,这种使命要求学会不能以谋取私利为目的。学会的宗旨代表了学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反映了学会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第二,认真做好市场环境分析。市场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如学会发展的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和外部条件(资助者、政府、媒体、受益者、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区居民等);市场状态分析,如市场划分、市场构成、市场结构和层次、市场进出规则和惯例、交易成本、市场类似的服务或商品状况等;服务对象分析,如直接和间接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对象需求及其潜在需求、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行为特征及其文化特征等;竞争者分析,如直接的或现在的竞争者、间接的或潜在的竞争者、竞争者的规模和优劣势、竞争者的市场份额、竞争者的市场战略、竞争潜在的合作可能性、竞争的受益者或受害者等;其他人群分析,如志愿者、资助者、专业团体、政府各级机构、非受益人群的普通民众、评价者、旁观者等等。 第三,做好学会内部条件分析。学会内部条件分析主要包括:明确学会的目标,即在重温学会宗旨和分析学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明确学会开展活动的具体目标;组织的资源分析,如财力、人力、物力、信息以外,还包括技术、经验、管理、应变能力、活动计划、竞争策略,以及组织的学习或模仿能力、人文环境和凝聚力等;学会的政策分析,如包括主要服务对象人群、资助者、区域成员以及其他服务对象所采取的政策,在人力资源、志愿者、资源分配方面采取的政策等。 第四,做好学会经营的市场分区与目标市场的选定。学会要做一定的市场调查,了解自己想要服务的市场和它的需求;要作出市场分区,辨别出你想要与之打交道的特定人群或目标市场;针对目标市场,制定政策、规范服务并细化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将这些计划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市场。在目标市场选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作市场分区。学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市场上寻求一个独特的位置,进而扮演一定的角色。学会通过经营组合在目标市场上开展活动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更新学会观念,加快学会管理人才培养。目前,学会管理工作者中绝大多数是具有科学背景的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工作者,但普遍缺乏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经营的职业素质,要做好学会的组织、运营、管理,适应现代社会和信息时代学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学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职业化、高素质的学会管理人才,不断地更新他们的观念,不断更新、补充、提高他们的作为学会职业者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职业技能、管理技能、经营能力,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预见性。
个人分类: 科技社团|3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和山寨
BI 2008-11-10 18:50
联合利华引进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生产线有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只好请自动化博士后设计方案分拣空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 射线探测等技术,花几十万成功解决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小工来说你他妈给我把这个搞定。小工果然想出办法:在生产线旁边放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动吹走了。(CitiV.com)
个人分类: 智慧|2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战争仪式
songshuhui 2008-9-3 15:13
liunianlong 发表于2008-05-6 星期二 0:51 分类: 生物 | | Karl Lorenz 在 1966 年出版的《论攻击》中写道:「一只乌鸦能够用嘴上的尖喙刺入对方的眼睛,狼的爪子完全能够撕裂对方的喉管,如果没有一种机制制止这种行为,就不会再有乌鸦和狼的存在。」他从逻辑上推断,战争中肯定存在着避免过度伤害的机制,而 2004 年过世的进化生物学大师 smith 则用博弈论的观点,论证了鸽派策略的广泛性和适当的鹰派对策的必要性。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防伤害机制的表现形式就是:仪式 战争仪式。 双方对垒斗气势 不战而屈人之兵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常常会分成若干阶段,在团体混战之前往往先形成布阵对峙的态势。双方各拥重兵,却并不急于发动,而由双方各出一将,明刀明枪的先干上一番,以做热身。在搏命之前享受视觉盛宴其实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正是这种共同的恐惧,让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处理方式,也就是:达成一套固定的战争仪式。由于战争一般在雄性之间进行,所以掌握这么多冗长繁琐的战争招式的一般也是雄性。 这就是战场礼仪的最初目的:防止过分伤害。对于只有一次的生命而言,再怎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 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战略的高级水平。毫无疑问,动物们也知道这一点,并且在它们的战争中一以贯之。在战争中,恐吓从来就没有失去过用武之地,虚张声势是战士的良好习惯。对于好斗而虚荣的雄性动物来说,没有什么比夸大自己的实力更让他们乐意为之的了。这就好比男人们总是喜欢宣称和哪位富豪是好哥们、咱家亲戚是老板一般。如果要他们当将军,在宣传军力时肯定动辄号称百万雄兵。 虚张声势的恐吓战术 动物们并不擅长浮夸之语,不仅没有亲戚、哥们作为夸张的资本,也没有和某名人的握手留影。它们赖以虚张声势的,只有自己的身体,所以夸张的成本也就要高不少。高成本的结果是,它们会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某个器官。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身体的某部分器官一般会与整体成比例,因此,假若我的某器官比一般竞争对手的更庞大,更吸引人,也就意味着我的整体也更为庞大。如果这种虚张声势行之有效,那么这种欺骗的基因就有更大的可能遗传下去,这是一个正回馈循环。久而久之,整个种族的该器官就可能显得特别夸张。这种夸张的器官有时会让考古学家难堪,因为他们就是利用上述原理,从一根胫骨推测出整只恐龙的高度。 至于重点发展哪一个器官,那就因种而异了。纵使和一个毫无特色的人会面,我们也很容易被他的鼻子吸引,假设他的鼻子可以像吹口香糖般变成泡泡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生活在北极的象型海豹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最喜欢出风头的器官。它们能够把鼻子吹起,里面甚至可以储存五升以上的空气,以此作为共鸣器,使自己的声音更宏亮饱满。它们用这个超乎人们想象的神奇动作去警告竞争者,效果很是不错。金丝猴也知道嘴唇附近的三角地带是焦点所在,因此雄性们喜欢撅起嘴角的那对肉瘤,颤然抖动,以示自己的强大。 这种吓阻动作在同类看来目的明确,但别的物种却不一定明白这个泡泡鼻子所代表的含义。正如很多人把响尾蛇那悉索作响的尾巴误会为进攻信号一般,其实那是它害怕的表现,只不过攻击往往随着恐惧的不可遏止而发生。况且,就算是同类,在雄性激素的激励之下,难说不会真的爆发肢体冲突。 战争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所以,有时战争不可避免。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伤害自然在所难免,还好动物们都是君子,它们约定了一套打斗规则,采取稍微文明礼貌的方式,以尽可能减轻伤害。毕竟,战争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河马们用一个计量长度来决出胜负,他们会张开大嘴,朝着对方「打哈欠」,在此过程中用自己的嘴去丈量对方,嘴大裂齿长者胜。雄象海豹则会尽量抬高身子,张开大嘴哦哦嗥叫,以身高和叫声来一较高下。与河马们枯燥无味的打哈欠动作不同的是,象海豹的战争必须严格遵循一套统一的动作。这是由于他们的鼻子极度肿胀下垂,当昂首挺胸张嘴时,大肉球甚至会垂到喉咙里去,所以它们每次合嘴前都必须先低头,将肉球摆出,否则的话这个大肉瘤就会成为自己的午餐。 减轻伤亡的战争规则 即使双方真的到了不得不兵戎相见的地步,依循规矩而战仍是共同遵守的约定,偷施冷箭的行为害人又害己,是被坚决唾弃的。 长颈鹿脖子长达四米,再配上一个重达上百千克的头,无疑是个杀伤力巨大的流星锤,轻轻一晃,动能就大得惊人。长颈鹿们很清楚流星锤的威力,定下盟约:禁止用头撞击对方。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见的打斗场景,长颈鹿们互相撞击脖子,而不是脑袋。 羚羊们也清楚自己犀利武器的杀伤力。长角羚的尖角可以轻易戳破猎豹的肚皮,对付同类的肚皮自然也不在话下。所幸它们不会做这种傻事,长角羚的角向外叉开,角末端的开度大大超过头部的宽度,正是为了避开正面撞击时,角尖直接穿透双方头部的惨剧发生。善则善矣,但是举着一对又长又宽的尖角毕竟不太方便。叉角羚和跳羚也有一对锐利尖角,但不像长角羚般向外岔开,而是朝向后方内侧弯曲,其中原因也是为了避免直接的伤害。 和前三者的利器不同,盘羊的角是完全的钝器,粗状的弯角盘踞在盘羊的头顶,重量超过整个头部的一半,这是名副其实的重量级武器。盘羊举顶着这样的武器撞击过来的力道不亚于迎面而来的汽车,那么盘羊们又订立了怎样的角力规则?答案是:正面冲击、绝对的正面!只要稍微偏离一点,冲击力就可能折断双方的脖子。毫无疑问,现在的盘羊们无一例外的都严格遵循了这条规则,因为违反者都会死去,无法把这叛逆的基因遗传下去。 吸引异性的军事表演 比失去生命更让人恐惧的,是在留下后代之前就失去生命。所以在争夺配偶的战争中,战斗双方一般不会采取两败俱伤的打法,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有趣的是,有些战争根本就没有争夺的对象,参战双方只不过是希望藉这种战争的仪式来吸引异性。 塞伦盖蒂大草原上,每年都会上演一幕幕的迁徙大剧。大群的牛羚和斑马为追寻肥美的水草而大举南迁,迁徙过程中不时有新生命诞生。这些新生命绝对想不到,它们那慈祥的父亲在几个月前曾经上演过无数场兄弟打雁记,而几年之后,它们中的雄性又会再次重演这场戏剧。雄牛羚们勇敢、勤奋,但是患有注意力缺乏综合症,它们必须主动出击,穷思竭虑吸引雌牛羚的注意,被动的等待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它们开始为争夺配偶而相互「厮杀」,但是我们要清楚,当它们在激烈夺妻时,未婚妻还不知在何处呢,这是一场没有擂主的比武招亲。没关系,它们深信雌牛羚可能正在用眼角余光含情脉脉地关注着事态。不要笑话它们是雁未打到却争吵如何烹饪的兄弟,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否则,这种仪式将不会延续下去。看来,用一场战争来吸引异性是个好点子,街头混混也同样会出演相似的剧目。 而另一种叫转角羚的亲戚则做得更为张扬,在打斗之前它们会刻意在自己的角上涂抹泥浆,因为这会使它们显得更具魅力。我甚至开始怀疑,雌转角羚是因为看到它们傻得可爱才以身相许。不过在战争中展现自己的魅力时要把握好分寸,谨记不是为战斗而战斗,赢取美人的青睐才是真正的目的,免得两败俱伤。 战争仪式除了能够减轻伤亡和吸引异性之外,还有警示的作用,只要杀戮以适当的方式进行。 杀鸡儆猴的示威礼仪 蜂王要想让子民们服服贴贴,除了得定时释放激素抑制工蜂的发育之外,还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设立警察。警察们的职责是维护国内秩序,防止人民造反工蜂的私生子。蜜蜂的造反是不需要挟从犯的,满巢的工蜂都是雌蜂,一旦脱离了激素的控制很快便能发育成熟。这些成熟的工蜂,即使不交配也能在巢中悄悄产卵,而且姊妹会毫不知觉的自然来照顾宝宝。还好警察们会不时巡查整个蜂巢,一旦发现这些逆民的卵(至于它们到底怎么定罪的,目前还是一个迷),它们就会把卵吃掉,并且抓住肇事者,在公众面前乱刃砍死,注意了,是当着每一个可能成为逆反者的面当众砍杀。好一个杀鸡儆猴,为了增强威慑力,示众的仪式是不可或缺的。 仪式在生物群体中是作为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传承发扬的,战争仪式的良好效果表明这类仪式还会延续下去。 ps:gerry大,弄了好几次都功亏一篑,图片怎么也载不上。呼救 标签: 博弈 , 对策 , 战争 , 策略 , 羚羊 , 行为
个人分类: 生物|1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谋略之李代桃僵
songshuhui 2008-9-3 12:14
liunianlong 发表于2008-05-12 星期一 16:06 分类: 生物 | | 《宋书》记载的一首乐府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是桃树长在没有盖的井旁,身侧还有一株李树,虫子来吃桃树的根,李树居然舍身相代。于是引出一个大道理,树木尚且如此,何况兄弟乎?在我看来,这个故事与其说是文学作品,毋宁说是农学笔记。桃李同属蔷薇科,为害桃树的害虫完全有可能感染李树,在古人不具备现代分类学知识的前提下,有理由相信这是一篇纪实笔记,只不过古人一厢情愿地把这事当成了李树的自愿献身。这才是真正的动人之处。 李树分散了害虫的火力,桃树或许不能就此得救,至少能够缓口气。自然界中,要想让生命自愿断送传递基因的的机会,去拯救别的生命,除非它可以因此而获得好处。也就是说,基因的自私性决定生物并不会轻易放弃生命,除非这种牺牲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基因。 舐犊情深? 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女是与其共有最多基因的生命,相当于半个自己。所以在各类伟大奉献的故事中,父母为子女献身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在荒芜海岛上讨生活,不仅需要高超的生存技能,巨大的勇气的奉献精神同样必不可少。狐狸们四处游荡,寻找美味蛋白。鸟巢则是最佳餐盘,或者有新鲜鸟蛋,或者有嗷嗷幼鸟,无不入口极爽,营养丰富。可是鲣鸟并不会束手就擒,母鸟虽然可以做得一手好菜,却从来也舍不得奉献给小狐狸。鲣鸟母亲一旦发现地面巢穴有暴露在血盆大口中的危险,就会突然跳出来,引开狐狸。为了使骗局更加有效,她会假装翅膀断裂,不时还举起翅膀,仿佛在说: 嘿,快看,我受伤了,比较好吃。 待把北极狐引到安全区域后,鲣鸟母亲振翅逃离,只剩下北极狐的满嘴口水。 鲣鸟的做法在其它动物身上也可以觅到踪影,只是没这么夸张而已。鹧鸪伏在巢上以身体隔离野火,母鸡抖擞双翅恐吓入侵者甚至连长相愚蠢的野猪,也会假装诱饵把狼只引开。 未必! 只要能够拯救两个以上的后代,父母的死亡就是划得来的,在人们心目中堪称伟大的举措,其实只是基因经济学上的考量。更何况,大多数时候,充当诱饵并不需要真的断送生命。即便如此,父母也并不会随意冒险,毕竟后代只有其一半的基因,它们其实更愿意让子女来做那颗李树。蚁后会分泌激素,阻碍女儿的性发育,使她们成为自己的免费保姆,蜜蜂也有同样的把戏。 手足情长? 同样的道理,儿女为多产的妈咪服务,多少还能获得一些好处。兄弟姊妹之间至少有1/4的共同基因 相当于半个儿女。如果妈咪的产量超过自己的两倍,那么就算没有性生活,也是值得的。蜂群为了保卫内部的肥嫩幼虫,会倾尽全力,以蜇针攻击敌人。对于工蜂来说,这蜇针等同于生命,受到保护的子侄,同样流动着自己的血脉。 非洲白蚁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而且擅长军事,深明舍车保帅的大道理。它的天敌并非黑猩猩等食蚁动物,反而是享有同种生活资源的同门马塔贝利蚁。前者为了保持食物的持久供应,绝不会对蚁群赶尽杀绝,后者却只想置竞争对手于死地。 马塔贝利蚁以白蚁为食,它们用腹部毒蜇致白蚁瘫痪,切成大块分而食之。和其它白蚁爱好者的区别在于,马塔贝利蚁从不留活口,似乎认定这广袤大陆上的蚂蚁肯定杀之不绝。这种斩草除根的政策,必定会遇到最顽强的抵抗。白蚁们认识到马塔贝利蚁的入侵意味着全军覆灭,整个家族都将即刻沦为刀俎肉,为了延续自身基因,自然会拼死抵抗。白蚁前哨在发现马塔贝利蚁后,一部分坚守阵地,用血肉铸起长城,另一部分赶回巢穴报警。虽然前线总是战败,却可以赢得宝贵时间。在这期间,后方白蚁排兵布阵,把守入口处的狭隘通道,甚至将洞口完全封死,让铁骑不得其门而入。 毫无疑问,遗留在外的白蚁必定横尸郊外,不过替兄弟挡子弹,在道义和基因方面都能获得利益,也算死得其所。 或许。 不论是为父母接生,还是替兄弟两肋插刀,都出于心甘情愿。倒是有些吃里扒外的阴谋分子,不经意间成了别人的替罪羔羊,能够充当桃树固然幸运,不幸成为李树却是它父母所始料未及的。 一番舞蹈和低沉的鸣声,就是鸵鸟的结婚宣言。雌鸵鸟在巢内不断产卵,总数可达十余个,其后的日子,安心地孵化这二十多个硕大无朋的蛋就是生活的全部。咦,这多出的几个蛋从何而来?其实是懒惰的邻居想让别人替自己干孵卵育雏的苦差事,万料不到却给人送去了一棵李树。 主人似乎对外来者并不见外,多孵几个卵只是举手之劳,却可获得别样的好处。虽然没有采用礼品盒包装,不过这些竞争者的后代,的确能有效分散敌人火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蛋,鬣狗吃饱喝足后就会扬长而去,多一个蛋就多保有一分希望。不过这种策略在鸟类中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鸵鸟蛋只有鹌鹑蛋般大小,增加数量则徒增被发现的机会,此后定被敌害一扫而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巢中总归自己的孩子占多数,所以假装傻冒继续孵卵其实是件好差事。 分布于东、南亚的水雉,凭借长趾在漂浮的水生植物上行走捕食。和其它鸟类不同的是,雌性水雉的体型稍大,羽色更鲜亮,禀性更风流。一个交配季节中,雌鸟会有十多次婚外情,而雄鸟则负责孵化抚育幼鸟。这样的结果是,雄鸟很难保证自己窝中的后代都有自己的基因,不过还是照样尽心抚育。它疯了吗?如此冒昧地培养竞争对手的孽种。 不,或许他比滥情配偶更加清醒。雌鸟的滥交对象,除了那些假正经的居家男保姆,还能有谁?别看他总是呆在巢中假装贤惠,外来的雌鸟也会自动上门的,他的基因不在自己腹下,总归会在某一位男同志的巢中。反正大家处于同一片水域,没有阶级区分,到底在哪个家庭成长其实区别不大。所有雄性水雉全都尽心抚育,大家互相假装一下就好。万一被敌害扫荡一空,至少不必眼看着骨肉尽毁,悲伤之情或许会减弱很多。 李代桃僵的美事,其实是基因在其中作祟;在人类社会中,价值观和文化似乎起着类似的作用。如果我们对陌生人的困难视若无睹,则与禽兽何异?若是连兄弟的援手都不肯施与,岂非禽兽不如 标签: 基因 , 策略 , 行为 , 鸵鸟
个人分类: 地震|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