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分子云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分子云

相关日志

[转载]研究人员在分子云超临界纤维状网络上发现了云核链式结构
zgyin 2020-8-19 20:58
近日,我台博士研究生 张国印 ,与法国原子能署的 Ph. Andre, A. Menshchikov 研究员 ,和北京大学的王科 研究员 ,合作完成了 加利福尼亚分子云中X-shape红外暗星云 的 纤维状 结构碎裂的研究。 “赫谢尔” 空间望远镜 ( Herschel ) 对银河 系 近邻分子云的成像巡天 ( HGBS ) ( d 500 pc ) ,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冷星际介质( ISM)结构与恒星形成过程之间联系的认识。Herschel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分子云中 纤维状 结构无处不在, 其 特征内宽是 0.1 pc,75 %的星前云核位于超临界的 纤维状 结构中。 基于以上事实, Andre 等 (2010)提出了恒星形成 分两步 走的新模型。 首先大尺度超音速流动会将气体压缩成 纤维状 结构,这些 纤维状 结构就像蜘蛛网一样在分子云中无处不在;然后处于 超 临界状态 下 的致密 纤维状 结构会在重 力 作用下碎裂成星前 云 核, 并 最终演化为原恒星 ,但是 目前 科学家 还 没有 很好 地 理解 超临界 纤维状 结构碎裂成星前云核的详细方式 。 为此我们对 加 利福尼亚分子云X-shape区域的Herschel多波段数据,用Planck无偏差巡天数据进行了校准,然后通过拟合SED,获得了高分辨的柱密度图。将此柱密度图分解成多个空间尺度,对多尺度成分的清洗和重新组合后,提取了致密云核和 纤维状 结构,并推导了其基本物理参数,还使用SMT 10 米级望远镜观测的 13 CO(2 - 1) 天图,估计了 纤维状 结构的动力学参数。我们 发现两条 纤维状 结构(F# 8 和F# 10)呈现致密云核的准周期链 式 结构,典型的云核投影间距为~0.15 pc,这两条 纤维状 结构具有热超临界线密度,并且不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8包裹着5个受引力束缚的星前云核,表现出明显的横向速度梯度,表明它正在从母分子云的气体池中吸取气体。而F# 10 中已经孕育出了年轻恒星体,并伴随着气体的外向流。观察到的云核间距与 纤维状 结构的宽度相似,但是明显短于经典圆柱破碎理论预测的~ 4 倍的 纤维状 结构 的 宽度,为此我们提出有三个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性。首先,F # 8 和# 10 不是直圆柱体结构,而是沿其波峰弯曲,这可能影响 纤维状 结构的碎裂过程。其次,如果在F # 8 和# 10 的中心存在一个纵向磁场~ 100 μG , 则特征碎裂尺度可能变得与所观察到的 纤维状 结构的宽度相当。最后,至少 纤维状 结构F # 8,观测到了 它 对 周围 气 体的 吸 积 ,这可能会增强初始密度的扰动,相 对 于孤立 静止的 纤维状 结构,云核间距会缩短。 最后, 感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法国原子能署、北京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中国留学基金委、驻法大使馆教育处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 该 研究工作已被 欧洲 主流 天文 期刊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 A A ) , 于 2 0 20 年 7 月 27 日 接收,文章草稿全文已上传至Arxiv供国际同行查阅 文章链接: https://arxiv.org/abs/2002.05984 。 加利福尼亚分子云的大尺度柱密度图(由Planck 850 微米的光学深度数据转化获得,分辨率为 5个角分,X-shape红外暗星云用黑色方框标注),→,X-shape 红外暗星云的Herschel高分辨率柱密度图(分辨率为18.2角秒),→,超临界纤维状结构F # 8的云核链式结构。 转载自 http://www.bao.ac.cn/xwzx/kydt/202008/t20200819_5660056.html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2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云中的湍流激荡
qianlivan 2019-3-21 23:09
分子云中的湍流激荡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钱磊 (本文发表于国家天文台公众号,) “When I meet God, I am going to ask him two questions: Why relativity? And why turbulence? I really believe he will have an answer for the first.” —— Werner Heisenberg 摘要:湍流作为经典物理中的重要现象,其规律至今没有被完全理解。湍流普遍存在,和生活、工作和科学研究有紧密联系。凡是和流体有关的地方,很多时候都绕不开湍流。湍流虽乱,却“乱而有序”,这也是吸引众多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的原因。分子云作为恒星育婴所,湍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湍流不仅可能解释了恒星形成的种子的来源,也可以给出分子云性质的一些信息。我们虽然已经了解了分子云中湍流的一些规律,但我们仅仅看到了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探索。 湍流简述 湍流(turbulence)是经典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未解决问题之一。公认关于湍流的文字和图像描述可以追溯到达芬奇的著作(图1)。按字面意思,湍流是急流的意思,抓住了湍流的一个特征。湍流以前也称为紊流,字面意思是乱流,也抓住了湍流的一个特征。从表象上看,紊流这个名称更符合实际,而湍流这个名称更加深刻——我们观察到,当流动速度变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湍流。 图1. 达芬奇著作中描绘的湍流。(来源:Wikipedia) 湍流虽乱,但一方面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乱中有序,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朗道 和钱德拉塞卡 这样的物理和天体物理大家都尝试提出湍流理论。虽然他们的理论有严谨的形式,但最终还是没能正确、完整地描述湍流。 图2. 层流。(来源:《An Album of Fluid Motion》) 在流动速度较小的时候,我们观察到流动是平稳有序的。如果对流体进行部分染色,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时明显分层的,这种流动称为层流(laminar flow,图2)。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我们观察到,层流中会出现旋涡,流动变得杂乱无章,看不到明显的分层,这种流动称为湍流。注意到,我们说流动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湍流,为什么不给个明确的判据,而要用“一定程度”这种模糊的词?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判据是什么。虽然一直以来,我们用雷诺数(Reynolds number)$Re\\equiv \\frac{uL}{\\nu}$(代表惯性力和粘滞力的比值)的大小作为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判据,但是我们并不能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值,大于这个值,湍流就能发生。事实上,虽然目前公认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可以完整描述湍流,但是这个方程的一般解的存在性作为克雷数学研究所的七个千禧年问题之一还未得到解决。 虽然湍流的基本理论碰到了很大困难,但湍流的实验、观测、统计、唯象描述以及数值模拟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结论大概就是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在1941年给出的不可压缩湍流(即密度不变、速度场散度为零的湍流)的指数为-5/3的幂律能谱 ,$E_k\\propto k^{-\\frac{5}{3}}$,对应的速度和尺度的关系为$v\\propto l^{\\frac{1}{3}}$。这个幂律是对于三维各向同性情形,假设能量在一个较大尺度注入,以固定的速率沿尺度从大到小级联传递,在一个较小尺度耗散而得到的。此后的研究给出了其他一些幂律关系,但公认的鼻祖还是柯尔莫哥洛夫的-5/3幂律。对于可压缩湍流,没有简单的规律,但有文献指出,将密度和速度结合起来仍然可以给出一个幂律,$\\rho v\\propto l^{\\frac{1}{3}}$。 不可压缩湍流的简洁性使其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而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天体物理学中,可压缩湍流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分子云中的湍流 湍流对于分子云有重要意义。(可压缩)湍流造成的密度涨落产生了密度较高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云核和恒星形成的种子。观测中发现,只有几十分之一的气体形成了恒星,因为致密气体的比例只有那么高。这些致密气体的形成可能和湍流有密切关系。 观测发现,分子云的谱线宽度通常比热致展宽要大很多。通常认为是分子云中的湍流导致了这种展宽。对众多分子云的观测也发现了分子云线宽$\\Delta v$和尺度 L 之间的一个有趣而重要的关系 ,称为拉尔森关系( Larson’s law ),以其发现者命名。拉尔森最早发现$\\Delta v\\propto l^{0.38}$,幂指数 0.38 接近 1/3 ,大家认为这可能说明分子云中的湍流是不可压缩的。但是后来更多的观测表明$\\Delta v\\propto l^{0.5}$ ,这表明分子云中的湍流是可压缩的。根据线宽估计,分子云中的湍流马赫数可以达到 10 ,对于这么大的马赫数,湍流应该是可压缩的。 由于动态范围(观测区域大小和望远镜最小可分辨尺度之比)有限,早期拉尔森关系的研究无法对单块分子云进行仔细研究,而是对一个分子云样本进行统计。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已经对近邻的一些分子云,例如金牛座分子云、蛇夫座分子云,进行了成图观测,动态范围达到了 2000 ,这使得可以对这些分子云进行“拉尔森关系”的研究,即研究不同尺度上的速度弥散。要进行这项研究,还需要找到流场的标记物。曾经,人们通过一次偶然投放到海洋中的橡胶鸭子对洋流进行了标记(图 3 )。在分子云中,我们用的是云核。因为是用云核测量速度弥散,所以这种方法叫做云核速度弥散( CVD )。 图 3. 掉入大海中的橡皮鸭子可以用来标记洋流。(来源:geogarage.com) 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金牛座分子云,速度弥散和尺度的关系符合拉尔森关系 ( Qian, Li, Goldsmith 2012, ApJ, 760, 147; http://nao.cas.cn/xwzx/kydt/201210/t20121017_3659876.html ),即$\\Delta v\\propto l^{0.5}$(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尺度似乎有不同的幂指数,背后的原因还值得探讨)。而对于蛇夫座分子云,速度弥散似乎和尺度无关。这是因为天文观测不可避免地受到投影效应的影响,我们观测到的尺度都是投影到天球上的“二维投影尺度”,而湍流的幂律关系中的尺度是三维尺度,当分子云厚度较小时,三维尺度和二维投影尺度相差不大,而当分子云厚度较大时,二者相差很大。所以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如果我们在一块分子云中看到速度弥散和二维投影尺度之间满足拉尔森关系,则这块分子云可能是薄的!金牛座分子云(图 4 )可能就是这样一块薄的分子云 ( Qian et al. 2015, ApJ, 811, 71; http://nao.cas.cn/xwzx/kydt/201509/t20150909_4422532.html ),我们对金牛座分子云中 B213 区域厚度的测量也证实了这一点 (Li, Goldsmith 2012, ApJ, 756, 12) 。此外,由于分子云可能在一个维度受到压缩,并且存在磁场,分子云中的湍流可能存在各向异性。这可以通过速度弥散沿不同方向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图 4. 金牛座分子云。(来源:国家天文台) 分子云中的超声速湍流给天文学家造成了很大困扰,因为理论上湍流能量应该很快就耗散掉了。我们能观测到湍流普遍存在,说明一定存在某种能量注入机制。已经提出的可能的能量注入机制包括星系盘的较差转动、引力塌缩以及恒星演化过程中的反馈(例如,星风和外流)。我们的研究发现,恒星演化的反馈过程提供的能量足以维持分子云中的湍流 (Li et al. 2015, ApJS, 219, 20; http://nao.cas.cn/xwzx/kydt/201511/t20151104_4453609.html ) ,但湍流能量注入机制到底为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头一尾,说了能量来源,再说说能量的去处,有研究指出,可以通过观测中阶 CO 转动跃迁看到湍流的耗散 。最近,我们也用云核速度弥散方法估计了金牛座分子云中的湍流耗散率,得到的结果和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半解析公式估算的结果一致 (Qian et al. 2018, ApJ, 864, 116) 。 结语 自达芬奇描述湍流以来已经有近五百年了,自柯尔莫哥洛夫提出-5/3幂律能谱也已经有近八十年了。对湍流的研究仍然处于博物学阶段和唯象学阶段,仍然在收集湍流的标本,寻找这些标本的统计规律,提出湍流的统计理论。要从根本上理解湍流,还需要在基础理论中进行探索,至少首先回答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一般解的存在性问题。未来,在基础理论没有大的进展的情况下,最有希望依赖的可能还是不断变得强大的计算机。 另一方面,在分子云的观测中,仍然存在天球投影造成信息不全的问题。精确测量分子云的三维结构和三维速度场是进一步了解分子云中湍流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L. D. Landau, E. M. Lifshitz 1987, Fluid Mechanics. S. Chandrasekhar 1954, The Theory of Turbulence. A. Kolmogorov 1941, Doklady Akademiia Nauk SSSR, 30, 301 R. B. Larson 1981, MNRAS, 194, 809 P. M. Solomon, A. R. Rivolo, J. Barrett, A. Yahil 1987, ApJ, 319, 730 L. Qian, D. Li, P. F. Goldsmith 2012, ApJ, 760, 147 L. Qian, D. Li, S. Offner, Z. C. Pan 2015, ApJ, 811, 71 D. Li, P. F. Goldsmith 2012, ApJ, 756, 12 H. X. Li, D. Li, L. Qian, D. Xu, P. F. Goldsmith, A. Noriega-Crespo, Y. F. Wu, Y. Z. Song, R. D. Nan 2015, ApJS, 219, 20 A. Pon, D. Johnstone, M. J. Kaufman, P. Caselli, R. Plume 2014, MNRAS, 445, 1508 L. Qian, D. Li, Y. Gao, H. T. Xu, Z. C. Pan 2018, ApJ, 864, 116
个人分类: 知识|5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云三维结构的测量
qianlivan 2018-10-30 15:14
分子云三维结构的测量 (2018年10月30日在中国天文学会年会上报告的讲稿,由潘之辰代讲) 分子云是星际介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分子云也是恒星形成的场所。分子云的主要成分包括分子氢、氦、原子氢、其他分子、尘埃以及磁场和宇宙线等。分子云的形态多种多样,除了看起来像一团云的分子云,还有丝状、片状的分子云。在表观形态之下,分子云很可能是分形结构的。距离我们较近的著名分子云包括金牛座分子云、猎户座分子云、蛇夫座分子云、英仙座分子云等。了解分子云的三维结构是研究其中气体运动和其中的恒星形成的基础。 这是金牛座分子云的图像,看起来像一团云。看起来有一些立体感。但实际的三维结构并不清楚。 了解分子云三维结构的关键是以足够高的角分辨率测量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厚度。和天文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样,分子云在垂直于视线方向的大小容易测量,但在视线方向的厚度不容易测量。估计分子云视线方向厚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精确测量分子云中年轻恒星、脉泽点的距离是容易想到的方法。此外分子云的厚度还可以通过测量柱密度和体密度估计。分子云中的气泡形态也可以用于限制分子云的厚度。通过类似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也可以用磁振荡探测分子云的“隐藏维度”。使用线宽-投影尺度关系也可以测量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厚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形态区别丝状结构和侧视的片状结构。 测量分子云中天体的距离是测量分子云三维结构最直接的办法。但是,距离的测量精度通常不高,不足以分辨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结构。最近,距离测量精度已有较大改善,未来有望通过这种方法测量分子云的三维结构。 另外,可以通过测量分子云的体密度估计分子云在不同位置的厚度。根据定义,柱密度是体密度在视线方向的积分。所以视线方向的平均厚度等于柱密度除以体密度。 以金牛座分子云中的B213为例。柱密度可以通过HC 3 N(2-1)谱线的强度计算,体密度可以HC 3 N(10-9)和HC 3 N(2-1)的线强比得到。由此得到B213视线方向的尺度大约是0.12 pc。这表明B213确实是丝状的。从另外一方面,这也暗示金牛座可能是一块比较薄的云。通过在多个地方进行这种观测就可以测量分子云在多个地方的视线方向厚度,从而推断其三维结构。但是这样的观测需要较多观测时间。 通过气泡的形态也可以估计分子云的厚度。想象一块分子云中有一个气泡,如果气泡比较大,尺度超过了分子云的厚度,气泡就会破裂,只留下一个圆环。中心部分几乎没有分子气体,所以没有谱线辐射。 这是一个例子。在所有通道图(也就是不同频率的图)上,中心部分都没有辐射。从强度的径向分布来看,这也更像一个圆环而非完整的气泡。由此可以对这块分子云的厚度给出限制。不过一块分子云中气泡的数量有限,可以估计分子云的厚度,但推断三维结构有一定困难。 我们知道,通过分析地震波,可以探测地球的内部。探测分子云中的波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通过分析特征频率,可以得到苍蝇座分子云的视线方向尺度和最大的横向尺度相当。这意味着这块分子云是侧视的片状云。结合数值模拟,可以给出这块分子云的三维模型。这将是推断分子云三维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较一下真正的丝状云B213和侧视的片状云苍蝇座分子云。真正的丝状云更容易扭曲。这符合直觉。所以如果要寻找侧视的片状云,应该从扭曲较少的“丝状云”里去找。 除此之外,分子云中的线宽尺度关系也可以用来限制分子云的整体厚度。观测发现,分子云谱线的平均轮廓的宽度和三维尺度的1/2次方成正比。 对于金牛座这样大面积的分子云,可以在分子云中取不同的点,每个点取一系列半径的区域测量平均轮廓的宽度。 注意到,由于分子云有厚度,线宽和尺度的关系可以用投影尺度和厚度表示。通过线宽和投影尺度的关系可以得出分子云的厚度下限的一个估计。另外,如果相信谱线展开是湍流贡献的,那么可以通过每一点的线宽估计当地的厚度,从而测量分子云的三维结构。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年轻恒星(脉泽点)的距离、线宽-投影尺度关系、气泡形态和磁振荡估计分子云厚度。而能用于测量分子云三维结构可能的方法是测量年轻恒星(脉泽点)的距离、测量谱线线宽、分析分子云的磁振荡。
个人分类: 思考|7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使用云核速度弥散(CVD)探测金牛座分子云
qianlivan 2018-8-22 16:34
使用云核速度弥散( CVD )探测金牛座分子云 (2018年8月21日在云南天文台报告的讲稿) 国家天文台 钱磊 分子云是恒星形成的场所,理解分子云的形态和其中的物理过程是理解恒星形成的基础。通常我们观测到的是分子云在天球上的投影,而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尺度是难以测量的,而这是确定分子云三维形态的关键。另一方面,湍流耗散率是分子云中湍流的一个基本参数,是理解分子云能量平衡的关键。今天我就主要讲一下这两方面的内容。 金牛座分子云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分子云之一,是典型的小质量恒星形成区。距离 140 秒差距,线尺度大约 10-20 秒差距,覆盖大约 100 平方度天区。从 12 CO ( 1-0 )积分强度图看,似乎能看到一种立体感,但这块分子云是薄是厚,很难看出来,这是天文中的普遍问题。 分子云中有各种物理过程,湍流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湍流可以产生密度涨落,成为云核的种子。在云核塌缩的过程中,湍流是对抗引力的重要力量。 是否存在湍流以及湍流的形态可以用雷诺数估计。在雷诺数较小时,没有湍流。随着雷诺数增大,涡旋开始出现,层流转变为湍流。在雷诺数很大时,在一定尺度内,湍流可以看作各项同性的。 在分子云中,使用典型参数可以估计雷诺数为 10 9 ,所以可以预计分子云中有湍流,而且在一定尺度范围可以认为是各向同性的。 在实验室中,研究流体中的湍流可以进行三维测量。在流体中放入塑料颗粒或铝粉,使用单色的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在三个方向测量散射光的频率测量每个颗粒的速度,或者拍摄颗粒运动的视频测量颗粒的运动速度。使用颗粒的三维坐标和速度分量计算各种统计量。 例如可以计算湍流能谱。 分子云中很难找到类似的试探粒子,但分子云中有一些特征结构,比如云核。不同之处在于,云核质量较大,不能像前面实验里的小颗粒那样被看作试探粒子。但如果云核与周围气体的运动速度差别不大,也可以用云核作为分子云速度场的采样点,采用云核中心的位置以及云核中心的速度。 FCRAO 望远镜对金牛座分子云进行了 12 CO 和 13 CO 成图,其中 13 CO 成图示踪了密度相对高的区域。金牛座分子云中的云核是在 13 CO 数据块中拟合得到的。 数据块是一种三维数组,其中两维是空间维,另一维是频率或者速度。这和分子云的三维分布有一定区别。在这里,云核用三维高斯函数描述,一个云核就是一个高斯成分。 13 CO 的噪声水平大约是 0.1 K 。 通过数值实验发现,峰值大于 0.7 K 的云核是比较可信的。峰值高于 0.7 K 阈值的高斯成分认为是云核。 比较 13 CO 云核中心的速度和云核所在位置的 12 CO 气体的平均速度。颜色表示二者的速度差,可以发现二者差别不大,所以 13 CO 云核可以示踪气体的运动。 相比平均速度,拟合云核可以解决同一个位置有多个速度成分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示踪气体运动。 云核速度弥散的计算用到云核的位置和视向速度。计算每对云核的距离和视向速度差。 计算对不同距离区间内速度差的均方根就得到了云核速度弥散。需要注意,这里的距离是天球上的投影距离。比较湍流研究中常用的结构函数和云核速度弥散发现二者形式相似, 在分子云厚度较小时,二者有明确的联系。而在分子云厚度较大时,同样的三维距离对应的投影距离是随机的,云核速度弥散和投影距离应该没有关系。 具体看一下。在分子云厚度较小的时候,云核速度弥散可以反映湍流谱的各种结构。 在分子云厚度较大的时候,云核速度弥散不能反映湍流谱。由此,有两个推论,云核速度弥散可以用来估计分子云厚度,在分子云厚度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用来研究分子云中的湍流。下面就分别讲一下。 估计分子云视线方向厚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测量分子云中年轻恒星、脉泽点的距离是容易想到的方法。此外分子云的厚度还可以通过测量柱密度和体密度估计。分子云中的气泡形态也可以用于限制分子云的厚度。通过类似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也可以用磁振荡探测分子云的 “ 隐藏维度 ” 。使用线宽 - 投影尺度关系也可以测量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厚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形态区别丝状结构和侧视的片状结构。 根据定义,柱密度是体密度在视线方向的积分。所以视线方向的平均厚度等于柱密度除以体密度。 以金牛座分子云中的 B213 为例。柱密度可以通过 HC 3 N ( 2-1 )谱线的强度计算,体密度可以 HC 3 N ( 10-9 )和 HC 3 N ( 2-1 )的线强比得到。由此得到 B213 视线方向的尺度大约是 0.12 pc 。这表明 B213 确实是丝状的。从另外一方面,这也暗示金牛座可能是一块比较薄的云。 气泡的形态也可以用来估计厚度。 想象一块分子云中有一个气泡,如果气泡比较大,尺度超过了分子云的厚度,气泡就会破裂,只留下一个圆环。中心部分几乎没有分子气体,所以没有谱线辐射。 从金牛座分子云中气泡的形态来看,金牛座分子云的厚度不大。 我们进行了数值实验。在不同厚度的分子云中放入云核,然后分别计算云核速度弥散。这是两个极端的情况。 我们发现在分子云厚度超过横向尺度的 1/8 以后,云核速度弥散对投影尺度的依赖越来越弱。 我们实际计算金牛座分子云的云核速度弥散发现,云核速度弥散依赖于投影尺度。这说明金牛座分子云的厚度不太大,不超过横向尺度的 1/8 。也就是说金牛座分子云厚度不超过 2 pc 。 前面提到过,在分子云厚度不大的时候,云核速度弥散和结构函数满足一定关系。数值实验表明理论上的近似关系是成立的。 结构函数和湍流能量级联速率有一定关系,假定能量级联速率和能量耗散率相等,就用云核速度弥散计算湍流能量耗散率。 从云核速度弥散和投影尺度的关系看,在 5-10 pc 符合 1/3 幂律。由此可以计算湍流能量级联的速率。 结果如实线所示。 金牛座分子云质量是 1.5 × 10 4 太阳质量,由此可以计算金牛座分子云总的湍流耗散率 0.45 × 10 33 erg/s 。这个耗散率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半解析公式计算的值量级相同。
个人分类: 总结|11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云厚度的估计
qianlivan 2018-7-13 16:40
分子云厚度的估计 Estimates of the Thickness of Molecular Clouds (本文是2018年7月13日在QTT2018会议上的讲稿) 分子云是星际介质的一种形态。分子云的主要成分包括分子氢、氦、原子氢、其他分子、尘埃以及磁场和宇宙线等。分子云的形态多种多样,除了看起来像一团云的分子云,还有丝状、片状的分子云。分子云可能是分形结构的。距离较近的著名分子云包括金牛座分子云、猎户座分子云、蛇夫座分子云、英仙座分子云等。 Molecular clouds are a form of interstellar medium. The primary contents of molecular clouds include molecular hydrogen, helium, atom hydrogen, other molecules, dust, magnetic field and cosmic rays. Molecular clouds have various morphology (shape), besides the cloud-like ones, there are also filamentary and sheet-like molecular clouds. Molecular clouds may be fractal. The famous nearby molecular clouds include Taurus, Orion, Ophiuchus, Perseus etc. 这是金牛座分子云的图像,看起来像一团云。细节上也有一些其他形态的结构。 This is the image of Taurus molecular cloud. It looks like a cloud. But looking in detail, there are also some structures of other morphology. 和天文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样,分子云在天球面上的大小容易测量,但在视线方向的厚度不容易测量。估计分子云视线方向厚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测量分子云中年轻恒星、脉泽点的距离是容易想到的方法,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分子云的平均厚度还可以通过测量柱密度和体密度估计。分子云中的气泡形态也可以用于限制分子云的厚度。通过类似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也可以用磁振荡探测分子云的 “ 隐藏维度 ” 。使用线宽 - 投影尺度关系也可以测量分子云在视线方向的厚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形态区别丝状结构和侧视的片状结构。 Like ubiquitous problems in astronomy, the size of molecular clouds projected onto the celestial sphere is easy to measure.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line of sight thickness.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o estimates of the line of sight thickness of molecular clouds. It is easy to conceiver that measuring the distance to the young stars and maser points in molecular clouds can estimate the thickness. In practice, it is not easy to do.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molecular clouds can also b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column density and volume density. The bubbles in the clouds can also be used to constrain the thickness. With similar technique used to profile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we can use magnetoseismology to detect the hidden dimension of molecular clouds. Linewidth-projected size relation can also be used to measure the thickness along the line of sight. Additionally, we can distinguish filaments and edge-on sheets with morphology. 根据定义,柱密度是体密度在视线方向的积分。所以视线方向的平均厚度等于柱密度除以体密度。 By definition, the column density is the integral of the volume density along the line of sight. So the average thickness along the line of sight is the column density divided by the volume density. 以金牛座分子云中的 B213 为例。柱密度可以通过 HC 3 N ( 2-1 )谱线的强度计算,体密度可以 HC 3 N ( 10-9 )和 HC 3 N ( 2-1 )的线强比得到。由此得到 B213 视线方向的尺度大约是 0.12 pc 。这表明 B213 确实是丝状的。从另外一方面,这也暗示金牛座可能是一块比较薄的云。 As an example, for B213 in Taurus molecular cloud, the column density can be obtained by the strength of HC 3 N (2-1) line. The volume density can be obtained by the line ratio of HC 3 N (10-9) and HC 3 N (2-1) lines. The obtained size along the line of sight of B213 is about 0.12 pc, which means that B213 is indeed a fila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ndicates that Taurus molecular cloud is thin. 想象一块分子云中有一个气泡,如果气泡比较大,尺度超过了分子云的厚度,气泡就会破裂,只留下一个圆环。中心部分几乎没有分子气体,所以没有谱线辐射。 Imaging there is a bubble in a cloud. If the bubble is large, with the size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cloud, the bubble will break and leave a ring. There is little gas in the central part, and no line radiation. 这是一个例子。在所有通道图(也就是不同频率的图)上,中心部分都没有辐射。从强度的径向分布来看,这也更像一个圆环而非完整的气泡。由此可以对这块分子云的厚度给出限制。 This is an example. On all the channel maps, there is little radiation at the center. From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nsity, this looks like a ring rather than an integral bubble. The thickness of the cloud can thus be constrained. 我们知道,通过分析地震波,可以探测地球的内部。探测分子云中的波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通过分析特征频率,可以得到苍蝇座分子云的视线方向尺度和最大的横向尺度相当。这意味着这块分子云是侧视的片状云。 We know that we can detect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by analyzing seismic waves. Similar goals can be achieved by analyzing waves in molecular clouds. Wit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 frequencies, one can conclude that the line-of-sight size of the Musca molecular cloud is comparable with the larger transverse scale. This means that this molecular cloud is an edge-one sheet. 比较一下真正的丝状云 B213 和侧视的片状云苍蝇座分子云。真正的丝状云更容易扭曲。这符合直觉。所以如果要寻找侧视的片状云,应该从扭曲较少的 “ 丝状云 ” 里去找。 Let’s look at the true filament, B213 and the edge-on sheet, Musca molecular cloud. The true filaments tend to be distorted. This i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when you look at a thread. We should search for edge-one sheet in the “filament” with less distortion. 除此之外,分子云中的线宽尺度关系也可以用来限制分子云厚度。观测发现,分子云谱线的平均轮廓的宽度和三维尺度的 1/2 次方成正比。 Additionally, the linewidth-size relation can be used to constrain the thickness of molecular clouds. Observationally, the width of the average line profile of molecular cloud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3-dimension scale. 对于金牛座这样大面积的分子云,可以在分子云中取不同的点,每个点取一系列半径的区域测量平均轮廓的宽度。 For large cloud like Taurus, we can sample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cloud, use series of area with different radii for each point to measure the with of the average line profile. 注意到,由于分子云有厚度,线宽和尺度的关系可以用投影尺度和厚度表示。通过线宽和投影尺度的关系可以得出分子云的厚度下限的一个估计。 Notice the linewidth-size relation can be expressed with projected size and the thickness. We can get a lower limit of the molecular cloud with linewidth-size relation.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通过线宽 - 投影尺度关系、气泡形态和磁振荡估计分子云厚度。我们也可以通过寻找扭曲较少的 “ 丝状云 ” 寻找更多的侧视的片状云。 To sum up, we can estimate the thickness of molecular clouds with linewidth-size relation, bubble morphology and megnetoseismology. We can search for edge-on sheets in straight “filaments”.
个人分类: 知识|2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随笔(四)分子云中的黑洞
qianlivan 2017-1-20 15:44
据估计黑洞的数密度为$8\times 10^{-4}\ \rm pc^{-3}$(Shapiro Teukolsky 1983),中子星的数密度还要高一个量级左右,所以在金牛座分子云中(大小$\sim 20 \ \rm pc$)可能会有大约一个黑洞和数个中子星。或者按照黑洞数量和分子云质量比,$N_{\rm BH}/M=3.5\times 10^{-4} M_{\odot}$,致密天体的数量也差不多。总的来说,分子云中可能有黑洞或中子星,但不是非常确定。 按照球吸积模型计算(Ipser Price 1983),对于质量为$10 M_{\odot}$的黑洞,在数密度$100 \ \rm cm^{-3}$的分子云中,光度可以达到$L\sim 10^{33}\ \rm erg/s$。由于消光的影响,观测上黑洞的辐射谱峰值在红外,在硬X射线也可以观测到幂律谱。由于T Tauri星也是X射线源,所以要从X射线观测上辨认可能的吸积黑洞并不容易。 从红外的多波段观测搜寻吸积黑洞可能更为可行。吸积黑洞的色指数为$H-K\sim 0.5$,$K-L\sim 0.7$,$K-N\sim 1.9$,而T Tauri星的色指数为$H-K\sim 1.0\pm 0.3$,$K-L\sim 1.2\pm 0.3$,$K-N\sim 3.9\pm 0.7$(Rydgren Zak 1987)。 参考文献 Campana Pardi, 1993, AA, 277, 477 J(1.2微米)、H(1.6微米)、K(2.2微米)、L(3.6微米)、M(5.0微米)、N(10.6微米)、Q(21微米)
个人分类: 知识|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体物理推理汇编(三)分子云的速度弥散与尺度
qianlivan 2016-5-18 16:05
Larson关系指出,分子云线宽(速度弥散)和尺度$L$的0.5次方成正比(Larson 1981, MNRAS, 194, 809)。通常认为这个关系是有湍流造成的,湍流的速度(弥散)和尺度$l$也满足幂律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l$是三维尺度,$L$是观测到的投影尺度,是二维的。 原则上,视线方向的气体的速度弥散和垂直于视线方向的气体的速度弥散都对总的速度弥散有贡献。可以通过速度弥散和尺度的关系对气体的尺度(主要是视线方向的厚度)给出限制(Qian et al. 2015, ApJ, 811, 71)。对于远大于厚度$d$的投影尺度$L\gg d$,$L\approx l$,故速度弥散和$L$近似满足Larson关系,而当$L\ll d$时,速度弥散趋向于常数(通常d是个确定值)。故而拐折点就反映了分子云的厚度。 也有研究巧妙地区分了速度弥散在横向的分量和速度弥散在视线方向的分量,对于较小天区(0.1 pc)的成图观测,得到的结果是,速度弥散在视线方向分量小于横向分量,故厚度应大于横向尺度(0.1 pc)。
个人分类: 总结|3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文智慧360科艺展览]筹备ing... 分子云妈妈
smilemooncat 2015-8-31 10:29
看啊,分子云妈妈正在为下一代恒星宝宝的诞生准备着…… 这幅图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话说我们一直很希望能结合上海天文台的一线科研成果,用科学艺术展览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些工作中的“然”,更希望秀出其中的“之所以然”,同时还展示出一些天文知识。 12月份在佘山天文博物馆,将“星降”一场由我们全力打造的“天文智慧360科艺展览”,试图360度展示特别选定的几个故事,串联起恒星的一生。这是其中一幅~还没有着色呢!注意哦,与此图相关的延伸内容很多,先不剧透。 如果你也喜欢配图和写故事,就加入我们吧~如果你对这个展览有些建议,欢迎联系我噢~如果你对恒星的一生感兴趣,如果你对科学家如何做科研很好奇,也欢迎12月来佘山与它相约。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考题(三十一)分子云需要多长时间会发生可观的变化?
热度 1 qianlivan 2015-8-10 08:56
试估计距离100 pc的分子云,用14米口径的望远镜进行CO(1-0)观测。多长时间能看到分子云形态上的变化?
个人分类: 知识|1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思维碎片(12)分子云中的丝和片
qianlivan 2014-11-3 21:03
1. 分子云中的片(sheet)从侧面看(投影)和丝(filament)相似,如果能测量体密度则可以区别二者。 2. 如果从(投影)形态上看到扭曲的条(丝)状结构,并且扭曲的部分的柱密度(光薄谱线的亮温度)和未扭曲部分相同,那么这更可能是丝,因为如果是片,在一个方向发生整体变形是不太可能的。 3. 目前的观测表明投影磁场和投影结构相垂直。如果是丝,那么周围的磁场是向中心聚集的,那么靠近投影结构的磁场应该更强。如果是片,那么周围的磁场平行,那么磁场强度应该不变。 4. 周围的气体沿磁场方向流向丝(片),如果是丝,那么吸积气体应该有丰富的视向速度结构。如果是片,那么视向速度应该没有变化。
个人分类: 思考|2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碎片(8)分子云中的核反应
qianlivan 2014-10-12 20:58
1. 分子云是低温的,所以恒星中那种热核反应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核反应有很多种,例如在加速器中,高能粒子轰击靶核也可以发生核反应。 2. 宇宙中,活动星系核和超新星遗迹是主要的高能粒子源。如果分子云附近有活动星系核或超新星遗迹,那么其中就有可能发生核反应。和热核反应不同,这些核反应是非热平衡的,所以有可能产生一些热核反应难以产生的核素。 3. 通过伽马射线光谱观测可以探测类似$^{26}$Al的元素,如果未来伽马射线卫星的角分辨率显著提高,那么伽马射线将有可能成为研究分子云的另一个波段。
个人分类: 思考|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碎片(4)分子外流一定和原恒星相伴么?
qianlivan 2014-10-9 20:46
1. 外流的产生需要驱动源,球对称外流(星风)可能来源于中心星,准直喷流可能来源于吸积盘。准直喷流既然和吸积盘有关,那么就和中心星的类型没有关系。 2. 如果中心星是主序星,那么其辐射会电离周围的气体,所以,喷流不会是分子外流。故分子外流不与主序恒星相伴,而和原恒星相伴。 3. 原恒星不位于主序带上。原恒星中心开始氢燃烧后,仍有数万年才会有光子离开表面。
个人分类: 思考|2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碎片(3)分子云的相图
qianlivan 2014-10-9 16:18
1. 恒星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赫罗图(颜色星等图),相当于是恒星的“相图”。其他天体也有相应的“相图”,如脉冲星的周期-周期变化率图,活动星系核的双色图等。 2. 分子云和分子云核或许也有相应的“相图”,例如质量-半径图,但通常质量正比于半径平方,也就是说柱密度为常数。不同柱密度的分子云位于不同斜率的序列。但这个图的问题在于区分度不高。所以或许可以使用质量-柱密度图、质量-密度图、消光(柱密度)-密度图。 3. 不过,或许分子云和分子云核的“相图”就是颜色星等图也说不定。
个人分类: 思考|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碎片(2)关于分子谱线线宽
qianlivan 2014-10-8 20:50
1. 由于辐射阻尼造成的自然展宽形成的谱线是洛仑兹形的,观测中观测到的谱线几乎都是高斯形,原因在于星际分子有运动(热运动、湍流运动),其速度分布是高斯形的,故最终谱线形状是洛仑兹函数和高斯函数的卷积(福科托函数),在高速函数宽度远大于自然展宽的情况下,结果近似为高斯函数。 2. 热运动和湍流运动的速度分布都是高斯函数。对于氢分子,T=10 K时热运动对应的速度展宽为$\sqrt{kT/m_{\rm H_2}}\approx 2\times 10^4 {\rm cm/s}=0.2 {\rm km/s}$,然而,对于CO分子(质量是氢分子的14倍)这个线宽只有大约0.02 km/s。超过这个线宽的部分都是湍流运动造成的。另外一方面,不同分子的谱线宽度差不多这一事实也说明分子云中湍流运动主导。 3. 在极薄的分子云中有可能(进行高分辨率观测)探测到纯热展宽的谱线。
个人分类: 思考|3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碎片(1)估计分子云的厚度
qianlivan 2014-10-7 23:00
1. 根据横向尺度估计厚度。但是已经发现了极薄的分子云“片”,厚度只有横向尺度的百分之一,所以这种方法只对于近似球状和椭球状的分子云有用。 2. 使用密度诊断谱线测量分子云的平均密度,用柱密度除以平均密度得到厚度。 3. 利用Larson定律,测量不同(横向)尺度的线宽(或CVD),在小于厚度的(横向)尺度,线宽会形成“平台”。 分子云中的湍流与分子云厚度的估计_钱磊.ppt
个人分类: 思考|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考题(二十五)如何说明分子云是薄的?
qianlivan 2014-7-31 08:53
除了用柱密度除以体密度还有什么办法?
个人分类: 思考|2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考题(二十四)说明分子云是分形结构的
qianlivan 2014-6-23 08:45
通过分子云典型参数说明分子云是分形结构的。(例如$^{13}$CO丰度比为$1.7\times 10^{-6}$,临界密度大约是$10^3$ cm$^{-3}$,分子云典型柱密度$10^{21}$ cm$^{-2}$,典型尺度为10 pc。)
个人分类: 思考|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云问答(三)银河系内有哪些分子云
qianlivan 2013-6-21 08:39
虽然之前思考过有哪些分子云可以观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659114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答。Gould Belt毕竟只是一个分子云带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分子云?答案肯定是有,问题是,有哪些? 其实我之前就听说过有一个“全天”CO“巡天”( http://www.cfa.harvard.edu/rtdc/CO/CompositeSurveys/ )。打引号的原因是,首先,这不是一个巡天,而是将很多数据收集起来,拼出了一个 较大的天区;其次,即使这样,也没有对全天的覆盖,所以,其他天区是否还有分子云,我们是不清楚的。但是从CO和远红外的相关性来看,如果CO总是和远红外相关的,那么就可以从全天的红外巡天推断,其他天区中没有太多的分子云,可能最多还有3%(但是很有可能这3%是最有趣的,不过现在还没有人有能力用CO把全天都 看一遍)。 虽然如此,能总结一下银河系中97%的分子云,为今后的研究做指导还是很重要的。为了方便,我就把cfa网站上的图以及整个天区数据的头文件放在这里了,这样就不用每次点很多链接了。 SIMPLE = T / Standard FITS format BITPIX = 16 / Bits per pixel NAXIS = 3 / Number of axes NAXIS1 = 493 / Number pixels on axis 1 NAXIS2 = 2881 / Number pixels on axis 2 NAXIS3 = 481 / Number pixels on axis 3 CTYPE1 = 'VELO-LSR' / axis 1 coord type CRVAL1 = -3.198000E+02 / coord value at CRPIX1 CDELT1 = 1.300000E+00 / linear pixel spacing axis 1 CRPIX1 = 1.000000 / ref pixel for axis 1 CTYPE2 = 'GLON-CAR' / axis 2 coord type CRVAL2 = 1.800000E+02 / coord value at CRPIX2 CDELT2 = -1.250000E-01 / linear pixel spacing axis 2 CRPIX2 = 1.000000 / ref pixel for axis 2 CTYPE3 = 'GLAT-CAR' / axis 3 coord type CRVAL3 = 0.000000E+00 / coord value at CRPIX3 CDELT3 = 1.250000E-01 / linear pixel spacing axis 3 CRPIX3 = 241.000000 / ref pixel for axis 3 BSCALE = 5.030823E-04 / real = int*bscale + bzero BZERO = 1.449984E+01 / DATAMIN = -1.200000E+00 / minimum real value DATAMAX = 3.020000E+01 / maximum real value BLANK = -32768 / missing data flag BUNIT = 'K' / main beam brightness temp COMMENT ---------------------------------------- COMMENT | A composite of surveys from | COMMENT | Dame, Hartmann, Thaddeus (2001) | COMMENT | ApJ, 547, 792 | COMMENT ---------------------------------------- COMMENT Galactic coords are rectilinear, following COMMENT original FITS convention of Wells et al. (1981) COMMENT Axis units: v(km/s) x LII(deg) x BII(deg) COMMENT Contact: Tom Dame ( tdame@cfa.harvard.edu ) COMMENT Created: Wed Jun 23 16:46:41 2010 END 天区总图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个人分类: 知识|3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Matlab处理分子云数据的可能性(六)谱线拟合
qianlivan 2013-6-12 15:04
谱线拟合是分子云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操作。通常进行高斯拟合,对于多个高斯成分,用IDL拟合通常会有问题,matlab里有一些特殊处理可以部分地避免这些问题。但是如果初值选择得不好、数据的信噪比不高,matlab同样无法得出正确的拟合结果。 在信噪比足够的情况下,matlab进行谱线拟合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co_fit.m
个人分类: 知识|4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Matlab处理分子云数据的可能性(三)数据的三维显示
qianlivan 2013-6-7 16:57
原则上,只要能方便地进行数据的三维显示,很多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不必想各种办法进行数据显示。 数据三维显示的基本想法是在三维空间画三维数据的等值面,找到合适的等值面就可以展示出三维数据中包含的重要信息。用matlab实现三维数据的显示是比较简单的,比之前尝试用IDL还简单一些。重要的是,matlab画出图后可以方便地对图进行旋转等操作,而不像IDL那样要改参数重新执行。当然,和IDL一样,matlab对大一些的数据也是无能为力的,收到电脑内存的限制。要显示一个100平方度天区的$^{13}$CO是无法实现的,要像NASA那样显示整个银河系的数据,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数据的三维显示,程序是简单的,但是要建立一个可用的系统是不容易的。 threeDview.m
个人分类: 知识|5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Matlab处理分子云数据的可能性(二)积分强度图
qianlivan 2013-6-6 16:59
和之前一样,要处理分子云数据,重要的一步就是实现画积分强度图。完成FITS文件读出以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696838 )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要画积分强度图,还需要解决坐标轴标记的重新标记和颜色棒,这在Matlab里是非常容易的。具体可以参考示例。 overlay.m
个人分类: 知识|4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Gould belt survey
qianlivan 2013-2-3 15:11
关于Gould belt survey
我是半路出家进入天文这一行,小时候没认真认过天体,对天空中的位置没有一点感觉。最早做理论,这倒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工作之后开始处理数据,逐渐和实测打交道,再不了解一下天空,那就会和开车没有地图和路标一样了。 处理完了金牛座分子云的数据,自然想到的问题就是,还有没有别的分子云的数据,它们在什么方位?目前比较大的巡天计划应该是Herschel望远镜的Gould belt survey( http://www.herschel.fr/cea/gouldbelt/en/Phocea/Vie_des_labos/Ast/ast_visu.php?id_ast=23 )数据见( http://www.herschel.fr/cea/gouldbelt/en/Phocea/Vie_des_labos/Ast/ast_visu.php?id_ast=66 )。从表中列出的天区看,这个巡天包括了13个天区。这个巡天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年轻星的质量函数以及云核质量函数,预期可以对理解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的起源提供线索。 Gould belt survey预期对消光Av大于3的区域(全天消光数据见 http://astro.kent.ac.uk/extinction/ )进行完整的成图,得到完整的云核样本。具体的天区可以见后面的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巡天对于研究云核质量函数是 足够好的,但是不足以研究云核的动力学。因为观测是测光观测而不是光谱观测。此外,这个巡天的天区覆盖不连续,这会造成相空间不完备。如果以后有机会申请 望远镜时间,可以考虑对每个Gould belt survey的天区进行连续的分子谱线观测,这对于研究云核的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
6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结点-连接-空洞结构的普适性
qianlivan 2012-12-4 16:34
关于结点-连接-空洞结构的普适性
第一次看到宇宙学暗物质模拟的图的时候,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仅仅在模拟中放入引力就可以得出非常有特征的结构:结点、连接结点的条状结构(filament)、空洞。这表明这样的结构可能是普适的。 后来了解到,在分子云中也可以看到结点-连接-空洞结构,这也容易理解,分子云中也存在引力聚集的过程。但是除此之外,分子云中还有其他过程,所以分子云中的这种结构不像暗物质模拟中那么明显。 总结起来,似乎只要吸引作用占主导,一个物质系统就会形成结点-连接-空洞的结构。而实际上,如果把物质系统换成人类社会,这样的结构似乎也会自然地出现。看城市灯光的卫星照片就可以看出,大城市(城市群)就是结点,一些铁路沿线(京广线尤其明显)的城市串就是结点间的连接。而除此之外就是空洞。未来高 铁形成网络时候,这种结点-连接-空洞将会更加明显。但是,正如暗物质引力聚集不可逆一样,人口向城市(以及铁路沿线)集中或许也是不可逆的。
个人分类: 思考|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python数据处理笔记(二)p-v图
qianlivan 2012-5-24 17:46
python数据处理笔记(二)p-v图
p-v图是分析分子云中气体动力学的一种常用工具。简单讲就是沿某个特定方向分析谱线形态的变化,从而了解此方向上气体的运动规律。p-v图经常用来辅助寻找外流(高速)气体。 今天写了个小程序可以画出一个正方形区域的过中心的横、竖、两对角共四个方向的p-v图。 另附上python画图的颜色表以备不时之需(通过修改cmap=cm.spectral中"."后面的名称选择颜色表, http://www.scipy.org/Cookbook/Matplotlib/Show_colormaps )。 =========================================================== #!/usr/bin/env python import pyfits from pylab import * import sys import math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cm as cm import matplotlib.mlab as mla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pl_toolkits from matplotlib.patches import Ellipse hdulist = pyfits.open('xxx.fits') image = hdulist .data nx = hdulist .header ny = hdulist .header nz = hdulist .header crvalx = hdulist .header cdeltax = hdulist .header crpixx = hdulist .header crvaly = hdulist .header cdeltay = hdulist .header crpixy = hdulist .header crvalz = hdulist .header cdeltaz = hdulist .header crpixz = hdulist .header x = np.arange(-crpixx*cdeltax+crvalx,(nx-1-crpixx)*cdeltax+crvalx,cdeltax) y = np.arange(-crpixy*cdeltay+crvaly,(ny-1-crpixy)*cdeltay+crvaly,cdeltay) z = np.arange(-crpixz*cdeltaz+crvalz,(nz-1-crpixz)*cdeltaz+crvalz,cdeltaz) z = z/1000.0 # image !!!! The first dimension is velocity channel! print 'input' print 'centerx,centery,xscale,yscale' line = sys.stdin.readline() = line.rstrip().split(',') centerx=int(centerx) centery=int(centery) xscale=int(xscale) yscale=int(yscale) Z = image ZT=Z.T ax = plt.subplot(221) im = plt.imshow(ZT, cmap=cm.spectral, origin='lower', aspect='equal', extent= ) xlabel('|') Z = image for i in range(-xscale,xscale+1): for j in range(0,nz): Z = image ZT=Z.T ax = plt.subplot(222) im = plt.imshow(ZT, cmap=cm.spectral, origin='lower', aspect='equal', extent= ) xlabel('/') Z = image ZT=Z.T ax = plt.subplot(223) im = plt.imshow(ZT, cmap=cm.spectral, origin='lower', aspect='equal', extent= ) xlabel('velocity(km/s) -') ylabel('position') Z = image for i in range(-xscale,xscale+1): for j in range(0,nz): Z = image ZT=Z.T ax = plt.subplot(224) im = plt.imshow(ZT, cmap=cm.spectral, origin='lower', aspect='equal', extent= ) xlabel('\\') plt.show() ============================================================= pvdiagram2.0.py
个人分类: 知识|12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云和分子云的形成(二)
qianlivan 2011-11-9 22:21
云-云碰撞或者其它原因,如超新星爆发、大质量恒星星风造成的激波可以方便地解释分子云的密度增大,但同时也会造成困难:温度升高了。如果激波后速度是 $v_1$ ,激波前速度是$fv_1$,那么激波后介质的密度会增大到原来的f倍,而动能的转化为介质的热能,使介质温度升高。可以计算,激波后温度大约是$T=m_{\rm H_2}(f^2-1)v_1^2/2k$,对于$v_1=1\rm km/s$、$f=10$,这个温度大约是10000K。在这样的温度下理应有可观的辐射,我们应该能看到“激波后”的光学和紫外波段明亮的分子云。当然,由于某种有效的冷却机制,这样的阶段可能很短,所以这样的“激波后”分子云数量并不多。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在这样的温度下缺乏一种有效的辐射冷却机制,高温的介质会向周围低温介质膨胀,热能又转化为分子云中湍流运动的动能。分子云中存在湍流是一个较为确定的事实,但是对于湍流起到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研究指出湍流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分子云核的形成(从而导致了恒星形成),因此湍流的能谱和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有一定关系。不过我们对于分子云中的湍流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耗散知之甚少。 有人指出,湍流的驱动靠的是原恒星的外流,也就是说在原恒星形成之前没有湍流,那么湍流又是如何导致原恒星的形成的呢?于是我强烈怀疑这种说法。原恒星的外流当然对分子云的湍流能量有贡献,但是,外流的质量毕竟有限,如何能驱动质量数倍于其质量的分子云,产生湍流呢?我倒是觉得云-云碰撞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激波乃是分子云中湍流的能源,这在能量上是足够的,但湍流维持可能是个问题。结合前面提到的原恒星的外流,外流应该是维持分子云中湍流的一个因素,而不是产生最初湍流的一个因素。所以分子云中第一批恒星的形成靠的是外部作用(云-云碰撞或是超新星激波),而后续的恒星形成可能有分子云中第一批恒星的影响。 所以我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分子云中的湍流在分子云演化过程中有无变化?外流的总能量是多少?湍流的总能量是多少?在激波后气体中辐射冷却的效率如何?观测中是否有“激波后”分子云的迹象?
个人分类: 思考|4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云和分子云的形成(一)
qianlivan 2011-10-16 08:09
以前我碰到问题通常第一时间去看书,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使我疲惫不已,但经常是不知所云,结果不了了之。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学半导体物理,基本就是自己在纸上划划,偶看一两眼书,问之,曰:"从库仑定律出发。"当时就觉得其故弄玄虚,但是最终此同学半导体物理学得不错。 在屡次碰到问题就查书,然后又很失望之后,最近我发现有些问题还是把书抛开,从头开始思考比较有意思。碰到记不住的公式、定理就查一下。这样比直接看书,满书不知所云的内容更能给人希望。 扯得比较远了。最近我碰到的问题是"分子云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几十年来星际介质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我当然不是期望写一篇博客,然后把这个问题板上钉钉。我不过是想整理出一段话来作为未来研究论文的一段引言而已。 分子云是一个距离较远,平常也不怎么见的对象。虽然云和分子云不是一种东西,密度大不相同,但是至少都是弥散装的,从哲学上来说应该有些共性,我们就先考察一下云是怎么形成的。云的形成主要是水在起作用,一团水蒸气凝结成若干微小水滴或若干微小冰晶,云就形成了,至于物质密度则不一定增加。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造成的。一个典型的过程是绝热膨胀。由于重力的作用,大气中的压强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因此,一团云在上升过程中会膨胀(外界压强减小),这是对外做功的过程,因此云的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于是云就形成了。这个过程中物质密度实际上是在降低的。不过这个云团的图像只是理论的,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一些山顶的伞云,还有实验也可以对此进行演示,具体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A6O_KBfMaA/ 小时候也学过,凝结核也可以帮助云的形成。其实凝结核也是使云的温度降低的,道理很简单,同样的热运动能量,质量大的颗粒热运动速度小。 虽然也是要温度降低才能形成,但是和云有些不同,分子云通常是密度增大形成的,而且在分子云的问题中,分子云的自引力是重要的,而通常在云的问题中是不考虑云的自引力的。那么通过绝热膨胀能否形成分子云呢?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考虑,首先计算绝热膨胀对外做功, $$ W=\int^{V_2}_{V_1}PdV=K\int^{V_2}_{V_1}V^{\gamma}dV=\frac{K}{\gamma+1}(V_2^{\gamma+1}-V_1^{\gamma+1}) $$ 另外一方面,自引力能和云的尺度成反比,也就是和云的体积的1/3次方成反比。所以云的维里温度和云体积的1/3次方成反比。因此云温度的下降比维里温度的下降快。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云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往回塌缩,但是也只能塌缩到原来的状态(如果塌缩也是绝热的话)。所以单单通过绝热膨胀是不能导致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 形成分子云的一个关键是为分子云的前身——原子云以及原子云到分子云的过渡状态的云降温,而这种降温是通过膨胀所无法达到的。不过在云的形成中获得的一点经验是有用的:往原子云里加凝结核----尘埃,事实上尘埃确实是分子云形成的一个关键角色。按照之前的分析,尘埃可以降低氢原子的热运动速度,有利于氢分子的形成。但是仅仅有氢分子的话,形成了氢分子的过渡状态的云还是无法冷却,因为在通常星际介质的温度下,氢分子没有辐射,对冷却没有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CO分子的冷却,CO的转动跃迁谱线是分子云中主要的冷却机制。而氢分子的热运动正是激发CO分子转动的能量源,通过氢分子不断和CO分子碰撞,CO分子不断发出转动跃迁谱线,分子云最终得以冷却。 形成分子云的另一个关键是密度的增加。引力塌缩可以使分子云的密度增加,这对于解释从分子云到恒星的演化是另人信服的,但是用这个机制解释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是有困难的。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有可能是一些压缩过程造成的,例如云-云碰撞、超新星的激波等。不过这些解释也是有困难的,因为激波后气体的密度和激波速度成正比,热运动速度也大约和激波速度成正比(也就是温度和激波速度平方成正比)。大致来说就是,对于一定半径内的气体,其抵抗引力的能力增长的速度比引力增长的速度快。所以在这些压缩过程中应该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磁场就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关于磁场以及其他一些内容,下次再谈。
个人分类: 思考|5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云问答(一)
qianlivan 2011-1-16 16:37
问:为什么缺乏对恒星形成早期阶段天体的观测? 答:观测这个阶段的天体需要进行分子谱线观测,而分子谱线巡天观测比较费时间,因而在早些时候这样的观测不多。 但是随着分子谱线观测数据的积累,观测到的恒星形成早期阶段天体仍然不多,这可能是由于这个阶段在整个恒星 形成的过程中只是很短的一段时期,因而这样的天体本来就很少。 问:怎么测定分子云核中的非热速度弥散? 答:文献中(例如Lada et al. 2008)提到可以使用C18O观测。原因在于其丰度低,达到热平衡的时标较长,一般认为 没有达到热平衡。 问:云核质量函数(CMF)和恒星初始质量函数(IMF)有什么关系? 答:有文章(Lada et al. 2008)指出,CMF和IMF形状相同,CMF的典型质量大约是IMF的3倍,因此云核和恒星可能是 一一对应的,云核形成恒星的效率是30%,也就是30%的云核物质形成恒星。不过这只是在烟斗星云(Pipe Nebula) 中得到的结果。而且即使二者形状相同也不能说明云核和恒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个人分类: 总结|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找源的算法(工具)
qianlivan 2010-11-10 19:44
这段时间一直在用CUPID里的gaussclumps找分子云中的云核。一般来说可以找到大部分椭球状的结构,但是有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扁的椭球(投影到平面上就是一个长条),也有很多地方无法拟合。也就是说分子云中除了规则的椭球状云核,还有其它一些不规则的结构,比如条状结构和片状结构。这些结构用gaussclumps是无能为力的。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AA 518, L103)的附录里提到了目前有的一些算法。其中几种是CUPID里有的,clumpfind, reinhold,fellwalker和gaussclumps。这几种方法都能拟合二维和三维的数据。前三种是通过寻找每个像素之间的关联确定和找出团块。其它几种据我观察似乎都是为二维图像准备的,最有名的就是sextractor,做河外巡天的人似乎比较常用,对于点源很有效,对展源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其它的还有mre-gcl,csar,以及这篇文章中提到的getsources. 不过对于我要做的事来说,我感觉还是用gaussclumps比较好,虽然假定团块都是椭球比较人为。
个人分类: 总结|3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CUPID FINDCLUMPS 拟合分子云核(三)
qianlivan 2010-10-29 21:02
我需要知道FINDCLUMPS输出的云块的线宽是怎么定义的。于是查看findclumps.c中的语句 cupidStoreClumps( OUTCAT, xloc, ndfs, nsig, deconv, backoff, ishape, velax, beamcorr, Output from CUPID:FINDCLUMPS, usewcs, gotwcs ? iwcs : NULL, dataunits, confgrp, logfile, nclumps, status ); 于是查找cupidstoreclumps.c,其中提到 cpars = cupidClumpDesc( indf, deconv, wcsmap, wcsfrm, dataunits, beamcorr, backoff, stccol, velax, cpars, names, units, ncpar, ok, stcptr, region, status ); 于是再查找cupidclumpdesc.c,其中关于宽度有 v = v0 - beamcorr *beamcorr /5.5451774; 其中beamcorr 乃是波束的半高全宽,5.5451774就是8ln2。所以从这里看,最后输出的是线宽的方均根值。于是我如果想换算成半高全宽,还得乘以 。
个人分类: 总结|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CUPID FINDCLUMPS拟合分子云核(二)
qianlivan 2010-10-28 22:36
为了弄清楚输出文件中的宽度和峰值时本征的值还是经过波束平滑的值,需要看一下输出程序中是如何处理的。在cupidgclistclump.c中可以看到 msgSetd( V, par *rms ); msgOutif( MSG__DEBUG, , Peak intensity: ^V, status ); msgSetd( V, par ); msgOutif( MSG__DEBUG, , FWHM on 1st axis: ^V, status ); 所以还需要找到msgSed函数和msgOutif函数的定义。 在MERS (MSG and ERR) 里可以找到相应的代码。在msgSetd.c中可以看到只有一句话 void msgSetd( const char * token, double dvalue ) { emsSetd( token, dvalue ); 在ems里找到emsSetd.c,里面用到ems1Stok,找到ems1Stok.c,似乎没有特别的,所以输出的参数就是par 、par 等。所以看起来就是本征的值,但不知手册里所说选择不消除波束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 倒是在cupidclumpdesc.c中看到 if( !deconv ) { peakfactor = 1; 所以似乎是可以实现不改正波束的影响的。
个人分类: 总结|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CUPID FINDCLUMPS拟合分子云核(一)
qianlivan 2010-10-28 21:17
用CUPID里的FINDCLIMPS拟合分子云中的团块的时候发现拟合出了很多虚假的团块,在光谱里看的时候并没有相应的高斯成分。所以决定看看源代码,做点笔记。CUPID乃至整个Starlink的源代码都可以在此获得: http://starlink.jach.hawaii. edu/git/?p=starlink.git;a= tree;f=applications/cupid/ cupidsub;h= b3b3e373563171513790271b656ad6 ecb64ed679;hb=HEAD 我主要用到的是Gaussclump的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拟合函数为何,虽然高斯函数的性质大同小异, 但是一些系数还是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拟合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参数, 因为我需要的是团块尺度之类的值,系数差一倍, 最终的结果就差不少了。 从cupidgcmodel.c(cupid就是CUPID, GC指的是Gaussclump)中可以看到以下语句( 这里以倒序查看)返回值是ret return ret; 之前一句提到ret是 m = peak*expv + par ; ret=m; 其中expv因子是指数函数,也就是高斯函数的主要部分。 程序的前部提过 expv = exp( -K*em );这里的K在最前面定义过 /* 4*ln( 2.0 ) */ #define K 2.772588722239781 表明这里的宽度是半高全宽(FWHM), 而em就是通常的那个平方项,程序中有几种选项,以一维为例 if( ndim == 1 ) { em = x0_off*x0_off/dx0_sq; 其中x0_off = x - par ;要说这par数组,还是看一下程序说明 * par : Intrinsic peak intensity of clump (a0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Constant intensity offset (b0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Model centre on axis 0 (x1_0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Intrinsic FWHM on axis 0 (D_xi_1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Model centre on axis 1 (x2_0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Intrinsic FWHM on axis 1 (D_xi_2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Spatial orientation angle (phi in Stutski Gusten) * In rads, positive from +ve GRID1 axis to +ve GRID2 axis. * par : Model centre on velocity axis (v_0 in Stutski Gusten) * par : Intrinsic FWHM on velocity axis (D_xi_v in Stutski * Gusten) * par : Axis 0 of internal velocity gradient vector (alpha_0 * in Stutski Gusten), in vel. pixels per spatial pixel. * par : Axis 1 of internal velocity gradient vector (alpha_1 * in Stutski Gusten), in vel. pixels per spatial pixel. 也就是说par 就是通常高斯函数里的x0。这里的dx0_ sq可在前面找到,就是高斯函数的宽度的平方, 这里把波束宽度和本征宽度都考虑上了, 最后的宽度为二者的平方和。 t = par *par ; dx0_sq = cupidGC.beam_sq + t; 现在分析 ret = ret*peak*expv;中的peak,程序前半有 peak = par *peakfactor; 大致意思是团块本征的峰值亮度由于仪器的波束的平滑会变小, 这个衰减因子可以从以下语句看出来, 就是本征宽度和总宽度的比值( 如果是多维的就是每一维上这个因子的积)。 peakfactor = sqrt( peakfactor_sq ); peakfactor_sq = t/dx0_sq; 至此函数形式分析得差不多,这个函数还有其它分支, 是计算这个模型函数的导数的,这里不提。所以函数形式应该为( 一维为例) 注意,这里的宽度 是半高全宽(FWHM), 和通常高斯函数中宽度 的关系为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拟合参数的峰值par 在写成函数的时候是被降低的,所以拟合出来的团块的峰值可能比数据中的峰值高。本征的宽度par 、par 和par 是被展宽的,所以拟合结果可能比数据中的宽度小。这些都需要看输出程序中相应的选项。
个人分类: 总结|5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测量分子云的物质密度
qianlivan 2010-6-8 10:39
分子云中物质的体密度通常不容易测量,而柱密度相对容易测量。对于光学薄的情况(想象一个盒子里有 一下发光的小球,当小球很少,互相不遮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方向看到盒子里的所有小球,光学 薄的情况和这个类似,简单说就是我们可以从一个方向看到目标天体中的所有发光粒子),可以通过测量 某条分子谱线的强度计算这种分子的柱密度。 具体地说,我们需要知道谱线的发射系数,或者跃迁几率 \begin{equation} A_{ul}=\frac{64\pi^4}{3 h c^3}\nu^3 \vert\mu_{ul}\vert^2, \end{equation} 其中 $h$,$c$分别是普朗克常数和光速,$\nu$是谱线的静止频率,$\mu_{ul}$是跃迁的偶极矩,它和分子 的结构以及跃迁的能级有关。对于线形分子两个转动能级之间的偶极跃迁,$J\to J+1$,偶极矩记为 $\vert\mu_{ul}\vert^2=\vert\mu_J\vert^2$。对于吸收有 \begin{equation} \vert\mu_J\vert^2=\mu^2\frac{J+1}{2J+1},\ \ J\to J+1 \end{equation} 对于发射有 \begin{equation} \vert\mu_J\vert^2=\mu^2\frac{J+1}{2J+3},\ \ J+1\to J \end{equation} 其中$\vert\mu\vert$是分子的固有偶极矩(注意第二个式子右边的分母为$2J+3$)。对于CO,固有偶极矩 是0.112 Debye (1Debye=$1\times 10^{-18}$静电制单位)。 知道跃迁几率之后,处于上能级的分子的数密度可以表示为 \begin{equation} N_{u}=\frac{8\pi k\nu^2}{h c^3 A_{ul}}\int T_s dV \end{equation} 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T_s$是观测到谱线的亮温度。这里用到了$h\nu\ll kT_s$的假设,右边的积分是对速度$V$进行的。得出上能级分子的柱密度以后,假设 分布在其它能级上分子(或者其它种类的分子)和这个能级上分子数目之比就可以估计这种分子总的柱密度。 如果可以估计分子云中某些结构的尺度,那么可以从柱密度估计体密度。 PDF
个人分类: 总结|491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