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克拉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科介绍-地球化学
GeoSHAO 2021-4-28 12:55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矿产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农业发展和环境科学等有重要意义。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如界限事件、洋底扩张、岩石圈演化等均与地球化学的研究有关。 从19世纪开始,一些工业国家逐渐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填图、矿产资源的寻找及开发利用促进了地球化学的萌芽。 1838年,德国舍恩拜因首先提出“地球化学”这个名词。 19世纪中叶以后,分析化学中的重量分析、容量分析逐渐完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地球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克拉克发表《地球化学资料》一书。挪威戈尔德施密特在《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则》中指出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这使地球化学从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纽成转向探讨化学元素在地球中分布的控制规律。 1927年他组织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化学研究机构——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1907年美国化学家博尔特伍德发表了第一批化学铀-铅法年龄数据。30~40年代铀-钍-铅法、钾-氩法、钾-锶法、普通铅法、碳-14法等逐步发展完善,使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初具规模。 在这个时期,中国在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和地质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定量地测定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各个部分(如水圈、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地质体中的分布;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及某些天体中进行的化学作用,揭示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研究地球乃至天体的化学演化,即研究地球各个部分,如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中和各种岩类以及各种地质体中化学元素的平衡、旋回,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基于研究对象和手段不同,地球化学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 元素地球化学是从岩石等天然样品中化学元素含量与组合出发, 比如已经测得太阳系各行星形成的年龄为45~46亿年,太阳系元素的年龄为50~58亿年等等。另外在矿产资源研究中, 有机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产出的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空间分布、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化规律以及它们参与地质作用对元素分散富集的影响。生命起源的研究就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天体化学是研究元素和核素的起源,元素的宇宙丰度,宇宙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异,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在空间、时间的分布、变化规律。 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目前是人们未来研究的热门方向。 矿床地球化学是研究矿床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着重探讨成矿的时间、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来源和机理等问题。它综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矿产的寻找、评价、开发利用服务。 区域地球化学是研究一定地区某些地质体和圈层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为划分元素地球化学区和成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勘查地球化学是通过对成矿元素和相关元素在不同地质体及区带的含量和分布研究, 导致发现地幔组成的不均一性(垂向的和区域的), 在研究方法上,地球化学综合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等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在思维方法上,对大量自然现象的观察资料和岩石、矿物中元素含量分析数据的综合整理,广泛采用归纳法,得出规律,建立各种模型,用文字或图表来表达,称为模式原则。 如量子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核子物理学等,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地球化学提高了推断能力和预测水平。 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也将更为精确快速,微量、超微量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将可获得超微区范围内和超微量样品中元素、同位素分布和组成资料。 地球化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 萌芽时期 19世纪一些工业先进国家逐渐开展的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填图、矿产资源的寻找及开发利用促进了地球化学的萌芽。 1838年,德国C.F.舍恩拜因首先提出“地球化学”这个名词。 19世纪中叶以后,分析化学中的重量分析、容量分析逐渐完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以及原子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如放射性的发现),为地球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形成时期 1908年,美国F.W.克拉克发表《地球化学资料》一书,1924年出版了第五版。在这部著作中,克拉克广泛地汇集和计算了地壳及其各部分的化学组成,明确提出地球化学应研究地球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为地球化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挪威V.M.戈尔德施密特在《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则》(1923~1938)中,指出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不仅与其原子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它在晶格中的行为特性有关。这使地球化学从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转向探讨化学元素在地球中分布的控制规律。苏联В。И.维尔纳茨基和А。Е.费尔斯曼共同建立了苏联的地球化学学派。 1922年费尔斯曼发表《俄罗斯地球化学》一书,系统论述了各地区的地球化学,是第一部区域地球化学基础著作。 1924年维尔纳茨基发表了《地球化学概论》一书,首次为地球化学提出了研究原子历史的任务,最先注意到生物对于地壳、生物圈中化学元素迁移、富集和分散的巨大作用。 1927年他组织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化学研究机构──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30年代费尔斯曼出版了《地球化学》(4卷),多方面分析了地壳中各种原子运移的规律。与此同时,放射性衰变规律的认识、同位素的发现、质谱仪的发明与改进,导致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开拓。 1907年美国化学家B.B.博尔特伍德发表了第一批化学铀-铅法年龄数据。30~40年代铀-钍-铅法、钾-氩法、铷-锶法、普通铅法、碳-14法等逐步发展完善,使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初具规模。 发展时期 50年代以后,地球化学除了继续把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以外,还开辟了环境保护、地震预报、海洋开发、农业开发、生命起源、地球深部和球外空间等领域的研究。地球化学分析手段飞速发展,广泛应用超微量、高灵敏度的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配合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不仅可获得大量高精度的分析数据,而且可以直接揭示样品中难于观测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细微变化和超微结构。一些新的年代测定法,如铀系法、裂变径迹法、氩-40/氩-39法、钐-钕法、热释光法等相继成熟,使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更加完善。 在这个时期,中国在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1961年李璞等发表了中国第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1962年黎彤等发表了中国各种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资料;1963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了中国锂铍铌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总结,提出了这些矿种的重要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分支学科 基于研究对象和手段不同,地球化学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 元素 它从岩石等天然样品中化学元素含量与组合出发,研究各个元素在地球各部分以及宇宙天体中的分布、迁移与演化。在矿产资源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指示剂,并为成岩、成矿作用的定量模型奠定了基础。 同位素 根据自然界的核衰变、裂变及其他核反应过程所引起的同位素变异,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研究天体、地球以及各种地质体的形成时间、物质来源与演化历史。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已建立了一整套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为地球与天体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坐标。已测得:太阳系各行星形成的年龄为45~46亿年,太阳系元素的年龄为50~58亿年。在矿产资源研究中,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提供成岩、成矿作用的多方面信息,为探索某些地质体和矿床的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提供依据。 有机化学 研究自然界产出的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空间分布、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化规律以及它们参与地质作用对元素分散富集的影响。生命起源的研究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命前期有机物质演化及前寒武纪古老岩石中生命痕迹的探索;二是根据天体演化规律,进行地球上早期生命及生命起源机制的模拟实验。有机地球化学建立的一套生油指标,为油气的寻找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天体化学 研究元素和核素的起源,元素的宇宙丰度,宇宙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异,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在空间、时间的分布、变化规律。 环境化学 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状态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环境地球化学揭示了某些疾病的地区性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矿床化学 研究矿床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着重探讨成矿的时间、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来源和机理等问题。它综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计算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矿产的寻找、评价、开发利用服务。 区域化学 研究一定地区某些地质体和圈层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以及元素、同位素的循环、再分配、富集和分散的规律。它为解决区域各类基础地质问题、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问题以及区域地球化学分区与环境评价等服务。区域地球化学揭示的元素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为划分元素地球化学省和成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勘查化学 通过对成矿元素和相关元素在不同地质体及区带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找出异常地段,以便缩小和确定找矿及勘探对象。除直接为矿产资源服务外,它也是环境评价及国土规划的重要参考。 地球化学的一些重大成果是各分支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如陨石、月岩与地球形成的同位素年龄的一致,表明太阳系各成员形成独立宇宙体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又如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导致发现地幔组成的不均一性(垂向的和区域的),提出了双层地幔模型,加深了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天体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还为新灾变论提供了依据。 研究方法 综合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等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包括: 野外地质观察、采样;天然样品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分析和存在状态研究;元素迁移、富集地球化学过程的实验模拟等。 在思维方法上,对大量自然现象的观察资料和岩石、矿物中元素含量分析数据的综合整理,广泛采用归纳法,得出规律,建立各种模型,用文字或图表来表达,称为模式原则。 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和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地球化学过程实验模拟方法的建立,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由定性转入定量化、参数化,大大加深了对自然作用机制的理解。现代地球化学广泛引入精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研究自然地质现象,如量子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核子物理学等,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地球化学提高了推断能力和预测水平。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系列的地质和成矿作用的多元多维相图,建立了许多代表性矿床类型成矿作用的定量模型和勘查找矿的计算机评价和预测方法。 发展展望 地球化学研究正在经历3个较大的转变:由大陆转向海洋;由地表、地壳转向地壳深部、地幔;由地球转向球外空间。 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将更为精确、快速。微量、超微量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将可获得超微区(微米)范围内和超微量(微克)样品中元素、同位素分布和组成资料。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低温地球化学、超高压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比较行星学等很有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的地球化学,除继续为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作出贡献外,还将为“全球变化──地圈和生物圈十年”,“国际减灾十年”,大陆超深钻、行星探测、深海观察、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图等提供新的成果。
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 [超人前传1-10季全(2010)][720p][美国][主演:Tom Wellin
lcj2212916 2016-8-27 11:42
《超人前传》(Smallville)是美国CW广播公司播出的电视剧。1989年10月发生的一场流星雨改变了小镇所有人的 命运 ,从此镇上开始有许多奇怪的事情发生。一艘承载着一个小男孩的外星飞船伴随着流星雨降落在了玉米田里,小男孩走出飞船,走向了因流星雨袭击翻倒的卡车里的肯特夫妇。多年后肯特夫妇的养子克拉克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宿命。本剧主要讲述了男主角克拉克·肯特成为 超人 之前的经历。全剧已于2011年剧终,共有10季。由 Tom Welling , 詹森·阿克斯 ( Jensen Ackles ) 等人主演。 《超人前传》剧名Smallville(该地名一般译作小镇,也可直译为斯摩维尔)正是主角生活的小镇的名字,也是后来露易丝·莱恩对克拉克的别称。1989年克拉克乘坐的飞船和一阵绿色陨石雨一起降临,从此就陆续有十分怪异的事情在小镇上发生了。在最初的几季里,克拉克必须要和形形色色受陨石雨影响而获得力量的人群打交道,同时还要竭力掩饰自己的特异能力。随着剧情的发展,克拉克来到了大都会Metropolis以侠影的身份帮助了更多人,并在最后一集完成了考验成为超人。他曾与年轻的莱克斯·卢瑟建立了友谊,但随着命运的安排莱克斯终于变成了他的敌人。 在最初几季的《超人前传》中,整个剧情围绕相同的模式展开:陨石影响了小镇的某个人,使其具有某种危害别人的能力,克拉克及时出手制止了这个人,挽救了朋友和家人。随着剧情的深入,《超人前传》也终于摆脱了这个模式,而转入对平凡生活、亲情、友谊的关注。 《超人前传》是一部集科幻剧、偶像剧、悬疑剧等类型为一体的令人会心微笑的梦幻喜剧,它把少年人的梦、小镇里的秘密和超人的神话融汇一体,开心刺激。2005年5月3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31届土星奖颁奖典礼上,《超人前传》第二季和第三季DVD荣获最佳电视DVD奖。另外还获得了最佳电视剧男主角、最佳电视剧男配角、最佳电视剧女配角和最佳有线网络电视剧等多项提名。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超人前传”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28024.html
2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权力的游戏第1-6季全(2016)][720p][美国][主演:伊萨克·
lcj2212916 2016-7-10 11:10
《权力的游戏》 (Game of Thrones) ,是美国 HBO电视网 制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剧。该剧改编自美国作家 乔治·R·R·马丁 的奇幻小说《 冰与火之歌 》系列。由戴维·贝尼奥夫、 D·B·威斯 、 Alan Taylor 等人执导, 大卫·贝尼奥夫 和丹尼尔·威斯编剧, 乔治·马丁 担任剧本顾问, 彼特·丁拉基 、 琳娜·海蒂 、 艾米莉亚·克拉克 、 基特·哈灵顿 等人主演。 2015年9月,第67届艾美奖中《权力的游戏》破纪录斩获12项大奖,包揽了最佳剧情、导演、编剧、男配等大奖。 《权力的游戏第一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一部《权力的游戏》。 故事从维斯特洛大陆边境处发现远古传说中早已灭绝的生物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而这片大陆的临冬城主暨北境统领艾德史塔克家族也迎来了老友兼国王劳勃·拜拉席恩的来访。国王希望艾德·史塔克(肖恩·宾 Sean Bean 饰)能担任首相一职,对抗企图夺取铁王座的叛军。危情一触即发,整个王国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的拜拉席恩家族、勇敢善良的史塔克家族、企图谋取王位的坦格利安家族、有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兰尼斯特家族。这些家族各怀鬼胎,国王的意外身亡,使国家马上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权力的游戏第二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二部《列王的纷争》。 艾德·史塔克死后,其属臣拥戴他的长子罗柏·史塔克为北境之王。由罗柏·史塔克率领的北境大军与兰尼斯特实力相互对峙,蓝礼的南境雄兵则不断朝君临开拔,还有动向不明的史坦尼斯,以及西北黑海之上的铁群岛诸民。戍守北疆的守夜人与境外蛮族一决生死。龙之母丹妮莉丝带着老弱残兵组成的卡拉萨,跟随彗星的轨迹,穿越茫茫洪荒,朝遥远渺茫的复国大业进发。凛冬将至,冷风渐起。随着第二季剧情进入阴暗梦魇,艾莉亚·史塔克(AryaStark)仍然处于兰尼斯特家族的囚禁之中;泰瑞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君临城清除险恶之徒;蓝礼和史坦尼斯处于战争的边缘,尽管凯特琳·史塔克(CatelynStark)恳求两人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珊莎仍然受困于残忍且越来越疯狂的乔佛里及他渴望权力的母亲手中;史塔克家族的男丁们则各自分散于从河间地到绝境长城之间的广袤土地上。与此同时,“龙女”丹妮和她衣衫褴褛的多斯拉克人在魁尔斯城看到了一线新希望。 《权力的游戏第三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三部《冰雨的风暴》的前半部分。 《冰雨的风暴》的故事时间紧接在《列王的纷争》之后。五王之战——罗柏·史塔克,巴隆·葛雷乔伊,蓝礼、乔佛里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之间的战争——让七大王国陷入混乱。蓝礼·拜拉席恩已死,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在夺取君临时被兰尼斯特家族和提利尔家族的新联盟击败。马泰尔家族依然支持兰尼斯特家族。同时,大群野人在曼斯·雷德的指挥下向长城进军,只有微弱力量的守夜人防守。在远东,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打算返回潘托斯组建一支能够夺回铁王座的军队。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三部《冰雨的风暴》的后半部分。 红色婚礼扫平了史塔克家族的主要成员,兰尼斯特家族巩固了对铁王座的统治,但来自南方、北方和东方的威胁依然不可小视。当斯坦尼斯在龙石岛重整旗鼓的时候,人送外号”多恩的红毒蛇“的奥伯伦·马泰尔来到了君临城,立刻成为蓝尼斯特家族眼下最直接的威胁。奥伯伦表面上是来参加乔佛里和马格丽-提利尔的婚礼,事实上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动机。在北方,曼斯-雷德率领的野人大军正在朝绝境长城进发,守夜人军团不仅人数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失去了与维斯特洛大陆的联系,战争形势极为不利。更糟糕的是,可怕的不死生物白鬼选择在此刻现身,给七大王国带来巨大威胁。在狭海的另一边,丹妮莉斯-坦格利安在三条龙和无垢军队的保护下向奴隶湾最大的城市弥林进军,发誓要解放这座”奴隶之都“。一旦弥林被攻陷,她将有足够的战船和足够的军队横跨狭海重返维斯特洛大陆,夺回原本属于坦格利安家族的铁王座。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四部《群鸦的盛宴》和第五部《魔龙的狂舞》。 杀死泰温后,瓦里斯带着提利昂一同踏上了逃亡之旅,并为他指引一位明主。红毒蛇的情妇艾拉莉亚决定携女儿们为其报仇。在山姆的帮助下,琼恩成为了守夜人司令官,在来势汹汹的异鬼面前,琼恩做出了让所有守夜人吃惊的决定。托曼继承了王位,玛格丽特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王后,这让太后瑟曦感到地位受到威胁,烧脑宫斗与人鬼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权力的游戏第六季》 由于第六季的小说版进度缓慢,第六季电视剧剧情不会完全按照小说的情节展开,但也会借鉴第六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权力的游戏”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099953.html
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愛情] [遇见你之前 Me Before You (2016)][720p][英国][主演:
lcj2212916 2016-7-2 17:28
导演: 西娅·夏罗 克 编剧: 斯科特·纽斯塔德 / 迈克尔·H·韦伯 / 乔乔·莫伊斯 主演: 艾米莉亚·克拉克 / 山姆·克拉弗林 / 珍妮·麦克蒂尔 / 查尔斯·丹斯 / 布兰登·柯伊尔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官方网站: mebeforeyou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6-03(美国)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我就要你好好的(台) IMDb链接: tt2674426 小露(艾米莉亚·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饰)是一个年轻又活泼的小镇女孩,不久前突然被咖啡馆解雇,家境不好,学历不高的她,无奈之下只好接下一份需要细心与专业技巧的工作:成为一名四肢瘫痪病人的全职看护。   到了病人家中,她才发现看护对象是一名因车祸导致全身瘫痪的年轻人威尔·特雷纳(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威尔年轻英俊,博学富有,过去热爱旅行冒险,却因一场车祸而一蹶不振,变得自暴自弃又愤世嫉俗;生性乐观的小露向他展示生命的美好。为了让威尔重新展开笑颜,小露使出浑身解数,两人都得到宝贵的的意外收获,重新找到人生与心灵的归属。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遇见你之前”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095838.html
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权力的游戏第1-6季(2011-2016)][720p][美国][主演:伊萨
lcj2212916 2016-6-26 11:08
《权力的游戏》 (Game of Thrones) ,是美国 HBO电视网 制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纪史诗奇幻题材的电视剧。该剧改编自美国作家 乔治·R·R·马丁 的奇幻小说《 冰与火之歌 》系列。由戴维·贝尼奥夫、 D·B·威斯 、 Alan Taylor 等人执导, 大卫·贝尼奥夫 和丹尼尔·威斯编剧, 乔治·马丁 担任剧本顾问, 彼特·丁拉基 、 琳娜·海蒂 、 艾米莉亚·克拉克 、 基特·哈灵顿 等人主演。 2015年9月,第67届艾美奖中《权力的游戏》破纪录斩获12项大奖,包揽了最佳剧情、导演、编剧、男配等大奖。 《权力的游戏第一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一部《权力的游戏》。故事从维斯特洛大陆边境处发现远古传说中早已灭绝的生物开始,预示着危险即将到来。而这片大陆的临冬城主暨北境统领艾德史塔克家族也迎来了老友兼国王劳勃·拜拉席恩的来访。国王希望艾德·史塔克(肖恩·宾 Sean Bean 饰)能担任首相一职,对抗企图夺取铁王座的叛军。危情一触即发,整个王国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却是波涛暗涌。权高位重的拜拉席恩家族、勇敢善良的史塔克家族、企图谋取王位的坦格利安家族、有着不可告人秘密的兰尼斯特家族。这些家族各怀鬼胎,国王的意外身亡,使国家马上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权力的游戏第二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二部《列王的纷争》。艾德·史塔克死后,其属臣拥戴他的长子罗柏·史塔克为北境之王。由罗柏·史塔克率领的北境大军与兰尼斯特实力相互对峙,蓝礼的南境雄兵则不断朝君临开拔,还有动向不明的史坦尼斯,以及西北黑海之上的铁群岛诸民。戍守北疆的守夜人与境外蛮族一决生死。龙之母丹妮莉丝带着老弱残兵组成的卡拉萨,跟随彗星的轨迹,穿越茫茫洪荒,朝遥远渺茫的复国大业进发。凛冬将至,冷风渐起。随着第二季剧情进入阴暗梦魇,艾莉亚·史塔克(AryaStark)仍然处于兰尼斯特家族的囚禁之中;泰瑞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君临城清除险恶之徒;蓝礼和史坦尼斯处于战争的边缘,尽管凯特琳·史塔克(CatelynStark)恳求两人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珊莎仍然受困于残忍且越来越疯狂的乔佛里及他渴望权力的母亲手中;史塔克家族的男丁们则各自分散于从河间地到绝境长城之间的广袤土地上。与此同时,“龙女”丹妮和她衣衫褴褛的多斯拉克人在魁尔斯城看到了一线新希望。 《权力的游戏第三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三部《冰雨的风暴》的前半部分。《冰雨的风暴》的故事时间紧接在《列王的纷争》之后。五王之战——罗柏·史塔克,巴隆·葛雷乔伊,蓝礼、乔佛里和史坦尼斯·拜拉席恩之间的战争——让七大王国陷入混乱。蓝礼·拜拉席恩已死,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在夺取君临时被兰尼斯特家族和提利尔家族的新联盟击败。马泰尔家族依然支持兰尼斯特家族。同时,大群野人在曼斯·雷德的指挥下向长城进军,只有微弱力量的守夜人防守。在远东,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打算返回潘托斯组建一支能够夺回铁王座的军队。 《权力的游戏第四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三部《冰雨的风暴》的后半部分。红色婚礼扫平了史塔克家族的主要成员,兰尼斯特家族巩固了对铁王座的统治,但来自南方、北方和东方的威胁依然不可小视。当斯坦尼斯在龙石岛重整旗鼓的时候,人送外号”多恩的红毒蛇“的奥伯伦·马泰尔来到了君临城,立刻成为蓝尼斯特家族眼下最直接的威胁。奥伯伦表面上是来参加乔佛里和马格丽-提利尔的婚礼,事实上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动机。在北方,曼斯-雷德率领的野人大军正在朝绝境长城进发,守夜人军团不仅人数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失去了与维斯特洛大陆的联系,战争形势极为不利。更糟糕的是,可怕的不死生物白鬼选择在此刻现身,给七大王国带来巨大威胁。在狭海的另一边,丹妮莉斯-坦格利安在三条龙和无垢军队的保护下向奴隶湾最大的城市弥林进军,发誓要解放这座”奴隶之都“。一旦弥林被攻陷,她将有足够的战船和足够的军队横跨狭海重返维斯特洛大陆,夺回原本属于坦格利安家族的铁王座。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 本剧内容主要来自于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第四部《群鸦的盛宴》和第五部《魔龙的狂舞》。杀死泰温后,瓦里斯带着提利昂一同踏上了逃亡之旅,并为他指引一位明主。红毒蛇的情妇艾拉莉亚决定携女儿们为其报仇。在山姆的帮助下,琼恩成为了守夜人司令官,在来势汹汹的异鬼面前,琼恩做出了让所有守夜人吃惊的决定。托曼继承了王位,玛格丽特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王后,这让太后瑟曦感到地位受到威胁,烧脑宫斗与人鬼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权力的游戏第六季》 由于第六季的小说版进度缓慢,第六季电视剧剧情不会完全按照小说的情节展开,但也会借鉴第六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权利的游戏”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087893.html
1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劇] [不良教育 The Bad Education Movie (2015)][1080p + 720
lcj2212916 2015-12-18 17:50
导演: 埃利奥特·赫加蒂 编剧: 杰克·怀特霍尔 / Freddy Syborn 主演: 妲露拉·莱莉 / 乔安娜·斯坎伦 / 克拉克·彼得斯 / 杰克·怀特霍尔 / 马修·豪勒 / 更多...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8-21(英国) 又名: 不良教育电影版 / 不良教育大电影 IMDb链接: tt4660980 Mr Wickers and his class go on one final school trip after they finish their GCSEs.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8780386
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象派这帮画画犊子
gediyao 2013-12-2 20:48
导师跟我们说在上海博物馆二楼的某一个展厅里高贵而优雅地挂着《从巴比松到印象派》来自克拉克艺术馆私人珍藏的名画。去过之后,发现这里你可以看到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的画和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等印象派画家的画;你可以看到兴奋地拿着宣传单排队等候的男女老少的音容笑貌;你也可以看到各种奇装异服和另类打扮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家和类似艺术家的存在;你还可以看到勤恳的小学娃,中学娃,高中娃以至于大学娃拿着花花绿绿的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什么(毫不廉耻地表明,我属于这一类的大学娃,当时还恨不得瞬间长长了脖子,将眼睛贴到画布上去,零距离欣赏名画。)甚至,你更可以看到,慌忙穿梭于大厅中穿着制服特别的一群秩序和正义的维护者:“先生,请不要拍照了!哎哎,那边的小姐,说了几遍了,不要拍了!) 如果说,死亡真的就像到了隔壁一样,一百年前的那些伟大的画家们当时若是正好又逛到了展览画厅这个“隔壁”,看着此情此景,心里是如何想的呢,还是又拿起了画笔,捕捉下这展厅里瞬间的律动? 印像派何以如此受欢迎? 初生牛犊不怕虎 如果非要将印象派比作什么,用脚趾头一想,我非常想叫它“犊子窝”。犊子是啥呢,小牛!印象派这帮画画犊子,了不得,拍了老虎的屁股,抓了老虎的尾巴,扯了老虎的胡须,历经一系列挣扎,厮杀和拼搏之后,不仅成功从虎口脱险,晋级小土豪,还“盛气凌然”地对老虎说,“走,哥儿们,咖啡馆喝酒去。” 老虎也愿意鞍前马后做朋友。(至于老虎是啥,我知道你懂的。不清楚的话,可以问图书馆大妈,她能唠叨很多。) 印象派本不是一个十分严谨正式的派别团体,仅仅是一群热爱绘画有着相同艺术追求的志同道合者。印象派一共自己组织和举办了八次展览,与庞大的沙龙机构相抗衡。正是这仅仅八次的展览轰动了世界,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帘幕。他们甚至邀请女画家登堂入展,他们尊重女性,欣赏女性作品散发的独有的迷人气质。如卡莎特( Mary Cassatt )和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 (Mary Cassatt 1844 ~ 1926) (Berthe Morisot 1841--1895) 痴迷的画画疯子 当你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绘画的作品时,无论是塞纳河,农村屋舍,林间小道,火车站还是热闹的舞会,上档次的剧院包厢或优美的芭蕾舞,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画面中的安宁和愉悦。你可能会想象画家们作画时也是如此的愉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画画从来都是体力和脑力的重活,甚至疯狂的人甘愿将生命奉献给画画精神上的愉悦。 雷诺阿的《红磨坊界的舞会》场面很大,人物众多,十分喧闹嘈杂,想要将整个热闹喧腾的场面瞬间地捕捉下来又是何等的容易。 德加对于赛马有着偏执的热爱,他是 Longchamp 赛马场的常客。“ where the modern public went, the modern painter was quick to follow.” 德加的《赛马》贡献给世人的或许不是骏马奔驰时的英姿煞爽,而是当马处于快速运动时马的躯体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扭曲。这源于在仔细研读爱德华( Eadweard Muybridge )拍摄的一组马奔跑的照片和相关著作之后,德加对生命体运动真实形态的感悟。这在他之后所画的大量的浴女画中,也能看到扭曲的存在。我个人不知道表现的这种扭曲有多大意义,但是德加对于绘画的态度很让人感动。 莫奈出生在诺曼底半岛的海边,海浪,晨光,海鸥,船帆都是他儿时最美的记忆。莫奈多次辛苦绕到象鼻山后面,以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心里最美好的瞬间,却险些被涨潮的潮水卷进大海。莫奈有一次想要来一些新奇和挑战,在当时火车这个铁块儿头算是最时新的东西之一了。莫奈跟火车站站长说,我想画火车,并希望火车站里充满浓烟。几经周旋,站长答应为莫奈关闭站台一天,并将停靠的火车都放出浓烟。莫奈在烟雾弥漫的站台里,如痴如醉地画着以至于后来差点被浓烟呛得昏迷。 画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放弃传统的绘画题材,走出画室去捕捉大自然景色中的瞬间性表现和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他们感受到光的魅力,他们大胆地用色彩来画阴影,用色调的直接对比和反差来表现立体起伏感和体积感;他们接受并掌握了小方头笔刷,完全将笔触与图像形状结合在一起,让那些兴奋的小点在画面中欢快的跳跃;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畏惧和排斥新的科技 — 摄影技术,并成功地利用摄影照片创作了优秀的作品。 马奈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的画家,但是他是莫奈的好朋友,他深深地影响着印象派的其他一些画家。他的《奥林匹亚》一经展出,便震惊四座,将黑人女仆藏在厚重的背景里,强烈的黑白对比衬托出前景的奥林匹亚。这幅画不像西方传统油画一样,前中后景别层次鲜明,而是剔除了景深感,更加平面化,用笔用色也更简约,减少了很大部分的中间色调,仅仅关注整个画面气氛的渲染。这在当时学院派绘画盛行的时代无异于另类!恰似李宇春对峙于宋祖英的感觉。(仅仅做个比较,没有太多意思 ) 莫奈晚期贡献给世人的睡莲,最能表现莫奈画作的特色:光之颤动和画面的律动。在画展中,看到莫奈的一幅《溪中鹅》,色彩丰富亮丽,白鹅憨态可掬,短小遒劲的笔触眉飞色舞地四处欢腾,眯着眼睛看画,似乎触碰到了透明的光。 我最欣赏德加的是他匠心独运的构图,他善于将空间进行分割,并使用大开大合的交叉线,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结构画面。《演出前》,主体人物芭蕾舞女一排列于画面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空无一物的深灰色地面,这和中国国画中以虚写实,计白当黑有异曲同工之妙,留给人无穷尽的想象。 毕沙罗温暖的《村落 - 冬天的印象》,雷诺阿欢快的《船上的午宴》,巴齐耶平静的《家庭聚会》,卡勒波特别开生面的《刨木工》,莫里索充满着母性光辉的《摇篮》,卡萨特的《母子或正在喂奶的母亲》还有其他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都充盈着 现世的人、景、物、情以及 流露着自然和真实。 总结 “最迟从印象派的风景画开始,在客体性和主体性之间已无法作出区分了,那是由于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的缘故。” -- 苏珊•维斯 “印象派绘画使人着迷的是抽去了对象的物质性( Entmaterialisierung des Gegenstaendlichen )。”“这样,人们觉得更贴近了自然。” -- 迈耶尔 - 戈瑞夫 自从去了画展之后,这段时间都在看印象派的相关论著和纪录片,《印象派与东亚美术》、《印象派的日常生活》以及《印象主义》等,说实在头有点晕了。 摘抄以上两段做为理论上的总结,我觉得“客体性和主体性之间已无法作出区分了”和中国古代剑侠追求的“人剑合一”,中国文人画追求的“身心合一”以及中国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大致不谋而合吧。 结合自己写生时的经历,与自然和实景零距离相拥时,好似有一种魔力,画着画着就难以停下来,难以思考,难以做作着急地为画作编写当代绘画赖以生存的“概念”,似乎我手中的笔和画布上的色彩,只是一个与自然通话的透明介质,只是替大自然说出了它说不出的话语,那种感觉奇妙极了! 然而,末了,我还想加上一句,印象派绝对不是神话!我们不需要什么神话,我们只需要真实的感受,我们可以把它捧上天,也可以挑它的刺,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欣赏就好了 。
个人分类: 雅论|3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西莫夫与克拉克
热度 4 clj344 2013-7-11 14:39
鄙人不才,最近才膜拜了两位大师的作品,两个字,震撼!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一口气读完前三本以后,就盼着整个《银河帝国》系列早点出完。阿西莫夫用自己恢弘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银河帝国。在人类纪元的万年以后,人类移民至整个银河系,银河系的大大小小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都有地球移民的存在,亿万颗人类移民星球组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这是整个故事的发生背景。故事开始于银河帝国最强盛时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整个帝国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氛围中,内里却已经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快。这时,一个数学家用自己的理论语言了帝国的衰败的趋势和帝国衰败后暗无天日的未来,为了拯救帝国,拯救人类文明,数学家将人类的未来压在了两个基地的身上。。。 《基地》三部曲是阿西莫夫最早的作品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作品,虽然后期的《基地前传》和《基地后传》补全了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基地 后期 发展的情形,但是,三部曲带来的震撼是无法重现的。三部曲中情节紧凑、逻辑清晰,故事一环套一环,想象力丰富。三部曲最大的意义在于,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考虑到人类社会的本性,探讨了民主制、帝制等不同的社会制度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社会制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反映了阿西莫夫对人类社会深层次的思考,让人佩服。 《太空漫游》四部曲是 克拉克的代表作之一。大师就是大师,随便拿出一部代表做都可以傲视文坛许多年,偏偏大师们的作品每一部都那么经典。《童年的终结》和《太空漫游》是典型的克拉克硬科幻,其想象力是建立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他对人类未来科技走向的精确把握让人叹服,他准确预言了全球卫星系统的建立。在《2001太空漫游》出版的时候,人类还没有踏上月球。但是不久后,人类的脚步就迈向了太空,在月球上跨出了那著名的一小步。克拉克都在感叹,科技发展的太快,想象力都跟不上了。但是,现在的太空探索仿佛放慢了自己的步伐,人类终于发现,在宇宙和自然面前,我们不过是找到了一点存在感。 克拉克的科幻比阿西莫夫的还“硬”,文章中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描写,很多都可以当做科普来看,如果喜欢趣味性和故事性的读者可能对此类作品没有那么感冒。但是这就是科幻的魅力。科幻,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怎样,那么会怎样?如果生命不都是以碳基为基础的,那么木星上可能有生命吗?如果欧罗巴上有生命,他们是怎么在零下150度寒冷的海水下生活的?如果木星庞大的身躯收力向内塌缩,变成了一个小太阳,我们的生活以及木卫上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生命脱离了物质的羁绊,变成了纯能量形态,那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存在比我们发达的外星生命,他们会怎么对待低等的文明,他们对文明的态度是友善的还是恶意的? 克拉克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科幻史上经久不衰的问题。地球像是一叶扁舟,孤独的漂浮在太空中,人类文明经历了百万年的发展,终于可以抬头看看太空,问一问在广袤的宇宙中我们有没有伙伴。人类是孤独的吗? 科幻界的这两位大师级的人物都已经驾鹤西游,也许他们到达了那个世界,终于知道了宇宙的秘密,他们会觉得欣慰满足吗?也许他们在那个世界也在继续进行着思想的探索,以满足人类固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正的大师,带给读者的,是合卷以后的思考。
个人分类: 科幻阅读|289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惊悚][美国][死神来了五部曲][BD-RMVB/7.07+0.69667G][英语中字
lcj2212916 2013-1-1 05:40
【影片名称】:死神来了/绝命终结站/终点 【影音格式】:x264 + 5.1 AC3 【影片大小】:2.16G 【影片时长】:98 Mins 【影片演员】:戴文·萨瓦 Devon Sawa....Alex Chance Browning      艾丽·拉特 Ali Larter....Clear Rivers      西恩·威廉·斯科特 Seann William Scott....Billy Hitchcock      科尔·史密斯 Kerr Smith....Carter Horton      托尼·托德 Tony Todd....William Bludworth      克里森·克拉克 Kristen Cloke....Ms. Valerie Lewton       丹尼尔 ·洛巴克 Daniel Roebuck....Agent Weine      布兰登·费尔 Brendan Fehr....George Waggner 【剧情简介】: 艾利克斯·伯朗宁与朋友准备乘坐飞机前往巴黎,起飞前他突然有不祥的预感,他似乎看见飞机在空中爆炸。惊恐万状的艾利克斯因此大声吵闹,要求乘务人员让旅客离开机舱,机舱内一片混乱,艾利克斯和其他6名乘客被赶出了机舱。 一行7人为无法去巴黎而愤怒的时候,机场传来消息,那驾飞机真的在半空爆炸了,机上的人全死了。人们对艾利克斯能如此准确预言十好奇,连FBI探员们也来调查。艾利克斯却希望尽早忘却这场灾难正常生活下去。 但是,事情却变得非常复杂,艾利克斯又有死亡的预感,幸存者们将会接连异常死亡。艾利克斯决定和死神斗争,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改变命运。 【影片名称】:死神来了2/绝命终结站2/死神又来了 【影音格式】: x264 + 5.1 AC3 【影片大小】:1.99G 【影片时长】:90 Mins 【影片演员】:艾丽·拉特 Ali Larter....Clear Rivers      A·J·库克 A.J. Cook....Kimberly Corman      托尼·托德 Tony Todd....William Bludworth      莎拉·卡特 Sarah Carter....Shaina      Terrence 'T.C.' Carson....Eugene Dix (as T.C. Carson)      Jonathan Cherry....Rory Peters      Keegan Connor Tracy....Kat Jennings      Lynda Boyd....Nora Carpenter      James Kirk....Tim Carpenter 【剧情简介】: 在去往佛罗里达的高速公路上,几个年轻人在一辆飞驰着的汽车里嬉笑着,他们正在进行一次旅行。突然,路上的车变得多了起来,而且车速是越来越快。开车的女孩金伯利·考曼(A.J.·科可饰)忽然不说话,莫名奇妙地消沉起来,因为她预感到这条高速公路上即将发生一起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同伴们并没有意识到危险,还以为金伯利在说疯话。无奈方向盘在她手上,也只好同意她把车开停在了路边。接下来的事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灾难就像金伯利预料的那样发生了。一位躲过一劫的年轻人再次踏上了旅途,但是死神是不会就这么放过他们的,尽管有金伯利的预知能力,但好友们还是逃不出自己的终极命运…… 【影片名称】:死神来了3/绝命终结站3/死神再3来了 【影音格式】:x264 + 5.1 AC3 【影片大小】:2.05G 【影片时长】:92 Mins 【影片演员】: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 Mary Elizabeth Winstead....Wendy Christensen      瑞恩·莫里曼 Ryan Merriman....Kevin Fischer      吉娜·赫尔顿 Gina Holden....Carrie Dreyer     克里丝·莱切 Kris Lemche....Ian McKinley      亚莉克兹·约翰逊 Alexz Johnson....Erin Ulmer      Sam Easton....Frankie Cheeks      Jesse Moss....Jason Robert Wise      Texas Battle....Lewis Romero      切兰·西蒙斯 Chelan Simmons....Ashley Freund 【剧情简介】: 温迪、茱莉,这对好姊妹和她们的男朋友等人,在课余时间到了游乐园,想要体验云霄飞车的快感。然而,温迪在上去云霄飞车的那一剎那,看见云霄飞车失事的惨难,在幻象中,她和朋友们全都死于这场灾难。清醒后的她,马上阻止大家搭乘云霄飞车,果真,云霄飞车惨难真的发生了! 【影片名称】:死神来了4/死神来了:死亡之旅/绝命终结站4 【影音格式】:X264 + 5.1 AC3 【影片大小】:1.57GB 【影片时长】:82 Mins 【影片演员】:鲍比·坎波 Bobby Campo....Nick O'Bannon      珊特尔·范圣滕 Shantel VanSanten....Lori Milligan      麦凯尔泰·威廉逊 Mykelti Williamson....George Lanter      尼克·扎诺 Nick Zano....Hunt Wynorski      Haley Webb....Janet Cunningham      克里丝塔·艾伦 Krista Allen....MILF / Samantha      Andrew Fiscella....Charlie 'Gearhead' Kewzer       Justin Welborn....Racist      Stephanie Honore....Gearhead's Girlfriend 【剧情简介】: 因为之前有所预感,尼克和他的朋友们借此在一场车祸中死里逃生,然而死神并未善罢甘休,继续制造种种事故,势必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译  名 死神来了5/绝命终结站5(台) ◎片  名 Final Destination 5 ◎年  代  2011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恐怖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6.3/10 (12,367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622979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696MB ◎片  长 92 Mins ◎导  演 史蒂文·奎里 Steven Quale ◎主  演 尼克·达歌斯托 Nick D’Agosto….Sam       艾玛·贝尔 Emma Bell….Molly       麦尔斯·费舍 Miles Fisher….Peter Friedkin       Ellen Wroe….Candice Hooper       杰奎琳·玛克林尼丝·伍德 Jacqueline MacInnes Wood…. Olivia Castle       P.J. Byrne….Isaac       Arlen Escarpeta….Nathan       大卫·科恩查内 David Koechner….Dennis ◎简  介    继前四部飞机失事、连环车祸、过山车脱轨和赛车场意外后,拉开新 故事 序幕的将会是一场吊桥倒塌事件,一个男子的预感救了一群参加公司组织的野外拓展活动的同事,令他们遭遇了悬索桥坍塌的意外灾难侥幸逃生。但是这群倒霉蛋们注定无法顺利逃生,在与时间的可怕赛跑中,他们发了疯一样寻求逃脱死神的魔掌。(最有趣的是第五部的结尾呼应了第一部的开头)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4669697 http://www.ctdisk.com/file/14669700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121-1-1.html
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最近的瑞典诺贝尔经济学论坛
zhoumeng 2012-9-24 12:30
2012年诺贝尔专题讨论会于9月3日-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这是一次代表了经济学理论界最高水平的盛会,与会者除了多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克拉克奖得主之外,其发起方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IIES),亦曾有许多教授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委员以及主席。   此次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增长与发展,云集了经济增长各分支理论的顶尖经济学家,而新经济增长理论近几年来一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热门,因此参会嘉宾能否在未来几年获得诺贝尔奖自然成为这次会议的重要看点。而从学术角度看,各位顶尖经济学家思想的碰撞更值得学界关注。   诺贝尔专题讨论会通常每两到三年举行一次,由诺贝尔奖评委会发起,诺贝尔基金会资助,目的在于对某一具有重大科学进展的研究领域做一次广泛的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涉及到科技、人力资本,生产效率,资源配置,制度诸多因素,因此此次专题讨论会的议程也涵盖了上述所有议题。从目前的议程和发言人提交的演讲内容,可以大致了解其逻辑脉络,现为读者解析如下。   科技进步与增长   此次会议关于增长理论分两节讨论,其中第一节的第一个主题是科技。科技进步对增长的影响机制可以理解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影响增长。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也称为新增长理论,总共有两个分支,水平增长理论与垂直增长理论。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是19世纪汽车出现之前,马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汽车的发明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20世纪飞机的出现,又进一步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三种交通工具互不影响,直到今天还共存。二是手机比传呼机效率高,手机出现以后,取代了了传呼;智能手机效率比传统手机高,智能手机正在取代传统手机。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通讯工具升级,旧的一代工具将被取代。   水平增长理论解释的是第一个例子:新的发明提高了效率,但与旧的发明共存,互不影响。科技有一个特点,科学家在发明一个新的东西或者研究一个新的理论过程中,科学家本人承担所有成本;成功之后,所有人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使用科学家的成果(试想,被苹果砸的是牛顿,而现在所有中学生就能很容易的学会牛顿定律)。这个成本和收益的差异使得科学家或者企业不愿意全力以赴搞发明创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通过政策(研究资助或者税收优惠)鼓励创新,这也正是水平增长理论的政策建议。该理论的创始人正是本次研讨会第一个演讲嘉宾纽约大学Paul Romer教授,由于其在该领域的基础性贡献,水平增长理论也称为Romer模型。在演讲中Romer将系统介绍其模型。   有趣的是,Romer教授通过Romer模型一举成名,之后鲜有论文发表,而更多的致力于政策咨询和商业咨询,仿佛是在等诺贝尔奖的召唤。   垂直增长理论解释的则是第二个例子:新的发明提高了效率,但完全取代旧的发明。 该理论认为水平增长理论不大现实,因为现实当中传呼机、传统手机和智能手机不大可能共存。 这意味着创新本身有两重成本,一是创新者本人承担的私人成本,二是创新之后旧的产业被完全取代的社会成本。由于第二种成本的存在,创新如果太快,其社会成本太大,因而政府只需适当地鼓励创新。这使得垂直增长理论的政策建议与水平增长理论迥然不同。   从方法上来讲,在垂直增长理论模型中,因为新的创新企业不断取代旧的企业,使现存的企业灭亡,该模型可以用来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对该行业增长的影响;另外,如果现存的企业可以通过影响政府政策,防止被新的创新企业取代,垂直增长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最优政治系统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 垂直增长理论是基于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观点,即新的创造毁灭旧的产业。而熊彼特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后者在《共产党宣言》和劳动价值论中都提到资本主义为创造新的财富,不仅要毁坏之前的社会秩序,而且需不停地使现有财富贬值。   Paul Romer教授发言后,将由布朗大学Peter Howitt 教授来进行点评。Peter Howitt与本次会议的另外一位嘉宾Philippe Aghion教授是垂直增长理论的共同创始人,在点评中,Howitt不仅将系统介绍其增长理论,而且还要将其理论与水平增长理论进行对比。   显而易见,本次研讨会第一个场讨论就将火花四射。新增长理论一直是诺贝尔奖的大热门,而这场讨论的主持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Per Krusell教授,更耐人寻味。   资本积累:宏微观之争   关于增长理论第一节的第二个讨论主题是资本积累。上世纪50年代,罗伯特•索罗教授(现MIT教授)设计出分析资本积累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索罗模型)。该模型大致意思如下:如果1)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2)一个经济体的投资完全来自于储蓄;3)资本由于损耗,会折旧;那么可以导出: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资本相对稀缺,回报率高,经济增长快;2)随着资本的积累,其稀缺性降低,回报率逐渐将低;3) 当资本回报率降到折旧率的水平时,经济停止增长,进入稳定状态。   根据索罗模型, 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资本逐渐积累,回报率逐渐降低,经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后经济总量“汇聚”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索罗教授由于其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性贡献,于198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次研讨会第二位发言嘉宾Robert Barro教授一直致力于从实证角度研究汇聚过程。这一理论分支早期专注于无条件汇聚(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 即不同经济体的人均经济总量,汇聚到同一稳定状态水平;后期专注于有条件汇聚(conditional convergence),即各经济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人均经济总量才会汇聚到同一水平。   两种汇聚各有千秋,Barro教授在演讲中将提到,无条件汇聚更适用于同一国家各个地区(比如美国各州)或者同一洲内各国,比如欧盟各国;而有条件汇聚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内各经济体,比如全球各国。   Barro教授的发言将由MIT的Abhijit Banerjee教授点评。Banerjee将试图从根本上否定索罗模型以及Barro教授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根据索罗模型,穷的国家资本回报率应该高,增长应该快;而现实当中,穷国往往资本回报率低,增长慢。这与索罗和Barro的结论不一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不一致呢?Banerjee认为,在微观层面上,由于种种市场的瑕疵,比如信贷约束、政府问题、保险缺失、外部性,使得穷国的投资回报降低,或者使得穷国的企业即使在有好的项目时也无法投资。也就是说,微观层面的问题会阻碍经济汇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宏观增长,微观必须要改善。   Barro与Banerjee的对话看点在于:首先,Barro在汇聚领域贡献重大,但其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已获诺奖的索罗的研究,Barro能否在未来几年因其在增长领域的研究获奖?其二,Banerjee试图将索罗和Barro的研究连根拔起;其三,宏观和微观的碰撞。   资源配置:中国案例   会议关于增长理论第二节的第一个主题是资源配置。如前文所说,资源配置影响经济增长。试想有两个经济体,在第一个经济体中,有好项目的企业能得到资金支持,没有好项目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在第二个经济体中,有好项目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成本高),没有好项目的企业总能得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成本低)。假定这两个经济体其他方面都一样,那么第二个经济体的长期增长必定低于第一个企业,并且其增长也不一定可持续。   这一节的第一位演讲者 Peter Klenow教授是宏观经济学家,其在资源配置领域的贡献在于:1)为度量资源配置问题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2)基于其框架,可以分析一个有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体,在去除掉资源配置问题后,经济总的效率可以增加多少。   Klenow教授在演讲中将系统的介绍其理论框架,也将特别提到中国。1998年之后的国企私有化改革,使得大量原来国有的企业到了私人手里。Klenow教授认为,私有企业更有效率。在其研究中,Klenow发现,1998年之后中国资源配置效率逐渐增加,他认为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率。   耶鲁大学教授Christopher Udry将对Klenow的发言从微观角度进行点评。Chris认为,在宏观层面上,Klenow发现资源配置是个问题,影响效率;但具体到微观层面,资源配置存在的形式到底是什么?大部分研究现在集中在金融摩擦和保险缺失:金融摩擦指的是由于金融的原因,导致企业得不到投资好项目的资金。保险缺失指的是由于缺乏保险,导致企业或个人担心风险而不敢投。   Chris指出,现有的微观证据支持金融摩擦的有限,支持保险缺失的很多。他特别提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管理学院蔡洪滨和周黎安等的一篇文章,该文章发现,为农户提供小额保险,提高农户投资积极性。   人力资本:关注卢卡斯   增长理论第二节的第二个发言人是1995年诺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Robert Lucas Jr.)。卢卡斯当年获奖的理由是其在理性预期方面研究的基础性贡献。其实他在人力资本与增长的领域,同样做出了基础性贡献。毫不夸张地讲,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重复授给同一人,卢卡斯很可能引起在增长领域地研究贡献再次拿奖。本次会议邀请卢卡斯谈人力资本与增长,本身就是对他在本领域贡献的肯定。   关于卢卡斯教授的诺奖故事,有一则值得提及的趣闻。1989年卢卡斯与前妻离婚,但后者深知他的才华,在签离婚协议时特别加了一条,如果他在离婚后七年之内获得诺奖,奖金需与她评分。知夫莫如妻,恰恰在1995年卢卡斯获得了诺奖。卢卡斯教授后来与本次会议的另一位重量级嘉宾、芝加哥大学Nancy Stockey (本次会议health专题的点评者)结婚,两人在学界双星显耀。此外,本次会议还有一对夫妻是增长专题第二个发言的点评者Banerjee和政策评估专题的发言者Duflo,前者是印度人,后者是法国人)。   卢卡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人力资本(知识)的积累,并且各国之间生活水平的差异来自于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的积累可在受教育中积累,可以在研发中积累,更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学习与实践中积累(learning by doing)。   卢卡斯本次会议中的发言将着重讨论人力资本积累的社会性——-人力资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积累,不止取决于个人通过自身努力的积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的积累。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外开放,让不同国家的人相互交流,对人力资本的积累相当重要。   制度:真正的增长之源   增长环节最后一个讨论的主题是制度。制度主义者研究经济增长的切入点如下: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果科技,人力资本,生产效率,资源配置等因素是根本因素,那么为什么穷国政府往往不致力于改善这些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制度主义者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经济总量的增长通过科技,人力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来实现。这些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增长本身!   这一节的发言人是MIT大学的Daron Acemoglu教授,他成名于对科技创新对增长影响的研究。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想象,在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专题中,Acemoglu将向所有发言者发难,指出他们的研究只是皮毛,而根本在制度!   Acemoglu会用一个案例来显示制度的重要性。南北韩之前是一个国家,各方面条件差不多,人均GDP水平也一直相当。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战之后整个国家分裂,制度完全不一样,使得两者经济增长轨迹完全不同。   但是南北韩只是个案,如何在逻辑上证明制度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呢?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制度和经济往往互相影响,我们现实当中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均衡结果:一国经济受制度影响,而制度同时又受到经济影响。Acemoglu接下来的演讲中将提到其与合作者通过历史事件构造实验,显示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其思路如下:1.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的时候,要为殖民地选择制度。2.历史研究显示,殖民者在适合他们自己居住的殖民地建立了良好的制度,便于自己定居;在不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建立了差的制度,目的在于攫取当地资源。这样使得往往在殖民者死亡率越高的地方,殖民者在当地建立的制度越差。3. 制度的一大特性是具有惯性,不经历外科手术式的变革,很难改变,这意味着殖民者为殖民地早期选取的制度与其现在的制度高度相关。4. 现在的制度影响经济。5.殖民地现在的经济水平不可能影响殖民者当年的死亡率。如果二者高度相关,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现在的制度影响现在的经济。证明完毕。   Acemoglu接着会讲制度与经济具体怎样相互影响。他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制度影响权力,权力影响经济资源分布,经济资源分布反过来又影响制度。   Acemoglu的演讲将由哈佛大学Andrei Shlerifer教授点评。Shleifer教授认为,Acemoglu证明制度影响经济的框架中,存在一个问题。西方殖民者不光为殖民地建立了新的制度,也带来人力资本。殖民者死亡率低的地方,西方殖民者留下的多,人力资本高,正是早期人力资本,而非早期制度,使得殖民者死亡率低的地方现在更繁荣。   由此看来,这一专题两个看点不容错过:一是Acemoglu将向所有发言嘉宾挑战。二是Shleifer将在点评中彻底否定acemoglu的框架。
个人分类: 经世济民|3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皮利塔•克拉克:中国面临的环境难题
whyhoo 2012-8-22 09:23
中国想要的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很少有比中国这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引人关注。今年晚些时候将选出的新一届中国领导班子,是否会怀有一种紧迫感,去颠覆二战以来占主导的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呢?抑或这只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一种偏执的错觉,而实际上这个国家将会把精力集中在应对一系列国内挑战上? 军事策略家和外交家基本上没有达成一致。对于任何从事环境政策这一较不引人注目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关于中国生态目标的争议也同样令人困惑。 短短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生产国。中国领导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污染控制,关停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煤炭厂,宣布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计划,并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创建一种“生态文明”。 那么这是否是有意义的变化?还是说本质上中国依然是一个不顾一切代价保增长的环境破坏者,放任河流被大型项目阻塞,水、食物和空气被严重的工业污染毒化?答案是复杂的,并且与我们其他人的利益攸关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美国学者夏竹丽(Judith Shapiro)是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第一批在中国生活的美国人之一,在《中国的环境挑战》(China’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这本简明而富有启发性的书中解释了很多来龙去脉。 一方面,试图阐明中国的环境政策与试图确定美国的环境政策一样充满困难——美国既能批准北极石油开采项目,也能通过世界上一些最严格的污染法规。 环境破坏让首都北京的空气质量堪忧,中国政府也有一些官员迫切希望解决环境问题。但也有一些反对者指出,中国没有理由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这一工业化国家积累财富时采取的模式。 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难题:道德上来说,不能认为中国人不应享有发达国家长期享受的经济繁荣的权利。然而,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却不能说他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中国对生态的影响正极大地延伸到国境线以外。从气候变化到加州空气质量,这个世界工厂的影响非常深远。 荷兰上个月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大约五年前,中国已经在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方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占到全球的29%,比美国和欧盟(EU)的总和还略微高一些。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已经与欧盟相当,并将在十年内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 因此,为了遏制全球气温升至比工业化之前高2摄氏度以上的水平,在任何努力中,中国都至关重要。科学家认为,比工业化之前高2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要想避免发生危险性全球气候变化,就不能超过这个临界值。 中国不仅是碳排放影响了全世界。科学家表示,在中国发生最强烈的沙尘暴时,可以把污染物刮到遥远的加州和美国其他西部州。 从鱼翅到热带硬木和矿产,中国“胃口大开”,给鱼群、森林、以及非洲农场增加了压力。中国对煤炭和其他化石能源的迫切需求刺激了全球范围内(从加拿大的含油砂地区到尼日利亚油田)对这些能源的探索,带来了环境方面的争议。 不管怎么说,对于中国工业化转型所带来的严重影响,中国人自己的体会最深。因此,人们已形成一种常规认识:变革只能寄希望于不断扩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力量,他们受够了既不能保障空气质量安全、又不能保证食品清洁的政府。 最近发生的情况更证明了这点。上个月,在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之后,中国当局两度取消争议项目(什邡钼铜矿厂、启东工业废弃物管道)。 夏竹丽教授的质疑是合理的。上述观点不但假设在中国这个实施环境法尚有困难的国家,政府能够应对这样的压力,还隐含一个条件:受到破坏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恢复。 或许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是这样。但你必须非常乐观,才会相信这样的情况将再次出现。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环境记者。 译者/王慧玲 原文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135
个人分类: 环境|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的小传
jlpemail 2012-3-9 10:50
Sir Arthur C. Clarke Biography Science fiction icon Arthur C. Clarke was one of the world's best-selling authors of science fiction and was wide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sters of the genre. Deemed on par with authors like Isaac Asimov and Robert A. Heinlein, he was especially identified with his novels Childhood's End, Rendezvous with Rama, and 2001: A Space Odyssey. Clarke's fiction is credited with combining flawlessly accurate technical details with such philosophically expansive themes as "spiritual" rebirth and the search for man's place in the universe. The recipient of at least three Hugo Awards and two Nebulas, as well as a host of other acknowledgements, he was also well recognized as an inventor, an editor, and a science commentator. Arthur Charles Clarke was born 16 December 1917 in the English coastal town of Minehead, in Somerset. The eldest of four children, he enjoyed stargazing as a child and had a great enthusiasm for sci-fi pulp magazines like Astounding Stories. When Clarke was 14 his father died and the family's savings declined. His mother offered riding lessons to offset their money troubles, but she was unable to provide enough money for her son to attend university. Clarke was forced to look for work, at last taking a position as an auditor, but continued to pursue his earlier scientific interests. His apartment eventually became headquarters to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 with Clarke becoming its chairman in 1949. Even as he served as a radar specialist in the RAF during World War II, he was simultaneously writing and submitting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and technical papers. His first piece of fiction to see publication was "Rescue Party", in Astounding Science, May 1946. Of his various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papers, one of them, "Can Rocket Stations Give Worldwide Radio Coverage?" (Wireless World, 1945) introduced the concept that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could make excellent telecommunications relays. So influential was this work that Clarke is credited as the inventor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hich earned him the gold med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the Lindbergh Award, the Marconi Award, the Vikram Sarabhai Professorship of the Phys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Ahmedabad, and the Fellowship of King's College, London. In addition, the geostationary orbit (at 42,000 kilometers above Earth) is named "The Clarke Orbit". In 1954, almost ten years after this development, Clarke's correspondence with Dr. Harry Wexler (then chief of the Scientific Services Division, US Weather Bureau) led to a new branch of meteorology that utilized rockets and satellites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After the war, Clarke finally had enough funds to enter King's College to continue his formal stuidies. During three weeks of summer holiday in 1947, he wrote his first novel, Prelude to Space. In 1948, after graduating with honors in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he took the position of Assistant Editor for Science Abstracts (1949-51). But Clarke's interest in writing his own fiction and non-fiction continued undiminished, and after a few years he was able to devote himself full time to writing. In the 1950s Clarke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undersea exploration. He visited Sri Lanka, learned how to dive, and wrote several books and articles on the Indian Ocean. Clarke also worked with friend Mike Wilson in filming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 experience which inspired his novel The Deep Range. In 1956 Clarke moved permanently to Sri Lanka, a change of locale that would show its subtle influence in such works as 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which also introduced his "space elevator" concept) and the Rama serie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Clarke, and his staff, survived unscathed during the devastating 2004 tsunami that walloped coastal Sri Lanka and various other areas around the Indian Ocean. Clarke did los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diving-related equipment which was washed out to sea.) In 1962, Clarke's undersea explorations were put on hold for a time, after an accidental blow to the head left him temporarily paralyzed. Then, in 1964, he began an entirely new project: collaborating with Stanley Kubri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2001: A Space Odyssey. Although loosely based on Clarke's short story "The Sentinel" (1951), the project required Clarke to generate an entire novel, all while Kubrick was simultaneously working on the film (which proved to be an odd but productive interchange). In 1968 the novel was published, and in that same year Clarke and Kubrick shared an Oscar nomination for the film. In 1985, Clarke published 2010: Odyssey Two and worked with Peter Hyams on a film version. Other novels in the series have included 2061: Odyssey Three (1988) and 3001: The Final Odyssey (1996). In 1969, alread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chief prophets of the space age, Clarke joined CBS newsman Walter Cronkite and astronaut Wally Schirra in narrating the landmark Apollo 11 lunar landing. Clarke returned for coverage of Apollo missions 12 and 15. Later, he served as first Chancellor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 formed by Peter Diamandis, presiding from 1989 to 2004. But while Clarke is extremely well known for his interest in space, he has also held a lifelong fascination with the paranormal (reflected in his novel Childhood's End). He has published a number of works on the topic (some in conjunction with professional skeptic James Randi), and he has produced such related television programs as Arthur C. Clarke's Mysterious World (1981) and Arthur C. Clarke's World of Strange Powers (1984). Clarke admits to having once been duped by Uri Geller during a demonstration at Birkbeck College. But in the spirit of true scientific objectivity he advocates continued research into alleged instances of telekinesis and other paranormal phenomena. In 1988 Clarke sufferred a return to mobility problems and he was diagnosed with post-polio syndrome (an affliction shared by author Robert Anton Wilson). The condition eventually confined him to a wheelchair. Ten years later, in 1998, Clarke's was about to be invested with knighhood when another setback struck: the British tabloid The Sunday Mirror accused Clarke of being a pedophile. Although the allegations were ultimately discredited, the scandal delayed his investiture some two years. Due to his wheelchair and health limitations, Sir Arthur's ceremony was performed in his adopted home of Sri Lanka by the UK High Commissioner. In the new millenium, Arthur C. Clarke continued to publish substantial new work. In addition to his fiction and his science works, he has also published two autobiographies: Ascent to Orbit and Astounding Days.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various figures (director Peter Hyams, author C. S. Lewis, etc.) have been published in various volumes, and many of his essays can be found in Greetings, Carbon-Based Bipeds!. Neil McAleer's Arthur C. Clarke: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was published in 1992. In addition to writing, Clarke served as the Honorary Board Chai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in Space (founded by Dr. Carol Rosin), and his legacy is being defined and preserv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Arthur C. Clarke Foundation. Among his many distinctions, and in addition to the Clarke Orbit, Sir Arthur could also boast both an asteroid (4923 Clarke) as well as a species of Ceratopsian dinosaur, Serendipaceratops arthurcclarkei, named in his honor. In 1986 the Arthur C. Clarke Award was established to encourage excellence in British science fiction. Clarke died 19 March 2008 of heart failure at his home in Sri Lanka. Source: www.nndb.com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3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量酒精能延长线虫生命二倍但原因不清.
热度 2 jinwsapa 2012-1-23 23:57
喝茅台,可护肝,大家不信,没错, 少量葡萄酒有利于心脏, 多数人信,也没错. 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化学家最近发现微量酒精可延长线虫生命二倍,你信不信? 你也许难以置信, 但这是事实,目前连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还不知道如何解释. 美国洛杉矶分校的生化学家克拉克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微量酒精可成倍延长线虫生命. 科学家们最初是想看给线虫喂胆固醇,是否延长线虫生命,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科学家用的是稀释1000倍的酒精作为溶剂,后来发现能延长线虫生命的是溶剂-微量酒精而不是胆固醇.稀释2000倍不能达到同样结果.究竟浓度过高,对线虫有害.线虫通常生命周期为15天,即使不喂食任何东西,也能存活12-14天.微量酒精能延长线虫生命,这一奇特现象,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和机制. 鉴于蠕虫与人类有大约一半基因是相同的,如果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延长线虫寿命的相关基因,理论上讲讲,也同样适用于人类衰老研究。 原文 Tiny amounts of alcohol dramatically extend a worm's life, but why? http://newsroom.ucla.edu/portal/ucla/tiny-amounts-of-ethanol-dramatically-221986.aspx By Stuart Wolpert January 19, 2012 Category: Research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12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理论与问题的反思(讨论稿)
zhao1198 2011-8-20 21:03
上篇二元经济发展论:从古典向新古典的演变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下降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17世纪古典经济学的先 驱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已经注意到,大部分人口从事制造业和商业的荷兰的人均国民收入要比当时欧洲大陆其它国家高的多,他指出这种产业间存在的“收入差”将会推动劳 动力向更高收入部门转移(威廉·配第,1981/1690)。20世纪,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1940)从这种现象出发总结出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进一步由第二 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后来,“GNP之父”西蒙·库茨涅茨(Simon Kuznets)进一步揭示了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部门结构与劳动力部门结构的变化趋势之间的一致性:农业部门不论在总产值中还是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 重都趋向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所占的比重则趋向上升(1999/1971)。正是立足于这种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通过农村劳动力 转移实现欠发达国家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1、早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了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由于欠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 (落后的农业部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太大),因此解决结构问题(即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成为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首要经济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实现这 一目标呢?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答案是:加速资本积累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关键 。问题是,如何增加资本积累?有人认为必须仰仗技术 进步,有人主张必须利用收入分配政策,有人提出必须依赖国外援助,甚至还有人宣扬必须借助通货膨胀。而以刘易斯(W. Arthur Lewis)为代表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们天才地发现,只要能够有效地利用欠发达国家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就足以解决它们的资本积累与工业化问题,由此形成了 早期的二元经济发展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易斯模型和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值劳动力” 假设 ,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如此众多,以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的国家里,劳 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刘易斯,1989/1954:3);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 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刘易斯,1989/1954:10);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创造新资本而 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刘易 斯,1989/1954:12)。由此,刘易斯阐述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1)欠发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 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城市工业部门;(2)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因此工业部门只要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收入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应;(3)二元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个现代部 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渐缩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部门迅速的资本积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力和经济剩余 来实现的。 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开创性在于不是停留在对二元经济结构的描述层面,而是由这种落后状态推论出一种发展模式,“奇迹般地从有关不发达的简单命 题中引出了典型不发达国家的全部‘运动规律’,以及一整套内容广泛的对内对外经济改革建议”(赫尔西曼,转引自蔡昉,1990:48)。不过,就这一模型 本身而言,它的两阶段划分过于粗糙,而且忽视了农业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些缺陷,费景汉(John C. H. Fei)与拉尼斯(Gustav Ranis)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的三阶段模型(1964)。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首先假设由于制度性原因,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接近于 零(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很小),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由于这个阶段存在“零值劳动力”,因此农业产出水平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减少而下降,劳动力的 转移不会受到阻碍。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大于零,但低于“制度工资”水平,农业部门存在“隐蔽失业” (Disguised Unemployment)。在此阶段,如果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那么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出水平将会下降,因而可能发生粮食短缺,并引起粮 食价格上涨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升,最终引起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过程减缓甚至停滞。因此,费景汉与拉尼斯认为需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加 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费景汉与拉尼斯认为,当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上升到“制度工资”的水平,就意味着整个经济——包括劳动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 了,经济发展将由二元的劳力剩余型经济转化为一元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本化,因此工业部门要想通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扩大再生 产就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农业部门展开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大于或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水平,结果,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也将加速增长。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不同在于前者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而且更重视工业与农业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强调劳动力从农业部门 向工业部门转移本身要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而二元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问题是,如何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同时保证“制度工资”水平的不变?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二元地主”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费景汉和拉 尼斯所描述的经济的成功发展完全严格依赖于地主所起的作用。他应当热衷于储蓄;应当向工业部门出售他的剩余;应当把他的储蓄转移到工业企业;应当向往改革 并不断改进农业技术”(Dixit,1978)。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元地主”是“费—拉”模型的一个薄弱环节。 2、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向新古典主义的演变 早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主张通过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其核心是解决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资本积累问题。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 一理论不啻是一本福音书,给他们带来了满怀的希望。事实上,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踏上了刘易斯指引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现实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 仅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反而问题丛生、困难重重,尤其是他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了,与此相反,那些在60年代逐渐实 行对外开放和引入市场机制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却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早期二元经济发展理 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其中对“零值劳动力”假设的批评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方面,这一假设在早期二元发展理论中的地位是前提性、基础性的,如果这一 假设被推翻,“工资不变”假设也就无法成立,而整个理论模型也就不攻自破;另一方面,这一假设与新古典主义的主张是直接冲突的,因为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 配置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相信基于高度弹性和替代可能性的市场价格体系和自由竟争制度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有 益的自动调节。 批评“零值劳动力”假设最激烈的是与刘易斯同时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 在《改造传统农业》(1964)一书中,他对“零值劳动力”假设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试图以印度 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生产总量下降的事实为论据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减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 力的减少必然使农业产量下降。他由此得出结论:“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贫穷社会中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 的学说是一种错误的学说”(舒尔茨,1999/1964:29、54)。 对于舒尔茨的批评,一些学者认为舒尔茨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长的事实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而印度1918~1919年流 行性感冒导致农业总产量下降的事例则可能是一种特殊情况(Sen,1975、1966;黄宗智,2000/1985) 。总得来说,经济学家们倾向调 和这种矛盾,即一方面强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中客观上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强调这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一定为零。例如,阿马蒂亚·森(A. K. Sen,1975)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人们也许会问,如果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为零,为什么还使用它们呢?这一点难道不与合理的 行为相悖吗?”森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没有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劳动,而是使用了太多的劳动力,是劳 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为零,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实际上也许恰好等于零。……隐蔽失业通常采取每人工作较短的时间的形式”(转引自韩 俊,1994:5)。换言之,假定农业工作定额是灵活的,即在最高限额制约下,工作时间长度是可变的,那么农业劳动力的长期收缩并不一定引起产出的减少 。贾塔克(S. Ghatak)则从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投入量直到边际生产率为零是合理的,但是, 即使在自给农业中,劳动时间的机会成本也可能是大于零的正数。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可以用于农场外部的补充就业,例如在现代部门受雇,当零工或临时 工。二是因为追加劳动时间边际成本为放弃的闲暇,故而追加收入的边际效用与追加劳动的边际无效用的均衡点,很可能甚至通常是在一个比劳动时间的零边际生产 率更低的集约水平上达到(贾塔克,1989/1978)。 其实,舒尔茨否定“零值劳动力”假说的根本意图是要反对刘易斯等人把传统农业看作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贡献的消极农业观,而舒尔茨强 调“贫穷社会中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学说是一种错误的学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建立在这样一种结构主义分析基础上的二元经济政策会导致国 民经济中价格偏离边际替代率,进而造成资源配置扭曲,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强调资源配置效率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的主导地位。在这方面贡献比较突出的是 乔根森(D. W. Jorgensen,1961、1967)的“农业剩余”模型与托达罗(M. Todaro,1969)强调“预期收入”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乔根森通过将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使之改造成新古典的“农业剩余”理论模型。乔根森认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部门的二元性 仅仅体现在生产关系或生产函数与组织方式上的不对称性,在这样一种二元结构中,农业部门需要引入资本要素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农业的发展,而 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乔根森模型的主要结论是强调通过降低农村人口增长率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剩余的持续增长,而 农业剩余的持续增长恰恰是低水平均衡陷阱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分水岭”。乔根森模型的特点是将经济发展的生长点由刘易斯模型的现代工业部门转到了农业发展 上,用农业剩余取代了隐蔽失业作为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劳动力转移的唯一条件,强调了在劳动供给条件发生变化时消费需求对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 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主要是针对刘易斯模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提出的: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会不顾城市失业或隐蔽失业的存在继续向城市转移?其 次,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掉?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这种决策主要依据 城乡实际工资差距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根据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因此尽管 城市也存在大量失业,农村人口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托达 罗,1999/1997:277~285)。由此,托达罗认为,按照刘易斯模型采取资本向现代工业部门倾斜的工业化战略并不能够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问题,相反应当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以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3、理论的反思 首先要澄清一点:现有的一些文献往往将各种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统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转换)理论,这种理解容易产生这些理论模型主要是讨论农村劳动 力转移问题的误解。事实上,这些模型关注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农村劳动力是如何转移的”,而是“现代经济部门是如何扩大的”。例如,刘易斯模型讨论的核心问 题是如何扩大资本积累,“费—拉”模型讨论的是如何在扩大资本积累的同时保证农业剩余的增加,乔根森模型讨论的则是如何保证农业剩余的持续增长。这些模型 假定,只要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自然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向具有更高收入的现代产业部门转移,至于这种“比较利益”究竟是指客观的城乡差距还 是主观的“预期收入”,并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 当然,尽管在对劳动力剩余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古典与新古典的分歧,但不可否认,这些理论模型都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二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环节。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些理论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区别呢? 首先来看刘易斯模型。这一模型将剩余劳动力看作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换言之,将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是资本积累的最重要的途径, 而“零值劳动力” 假设意味着通过这种途径进行资本积累几乎不用付出任何额外的代价。然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这样一件几乎是“无本生意”的“大好事”需要什么样的“上帝之 手”来推动呢?对于这个问题,刘易斯始终闪烁其词,而是用了大量篇幅讨论如何进行并加快资本积累,不过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再清楚不过了:那些拥有大量剩余劳 动力(“维持生计的生产者”)的欠发达国家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总想为生产而进行投资的集团”(工业资本家与金融资本家),而考虑到这些国家在这方面可能 的“先天不足”,刘易斯“热情”地探讨了政府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可以使用的手段。可以这样总结《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的 前半部分:刘易斯在资本积累问题上的观点完全是“古典”的,而且与马克思保持着高度一致(“资本家有一种积累资本的嗜好”、“劳动创造资本”),而他之所 以给那些欠发达国家开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药方,理由也只有一个:既然有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不去“利用”呢?或者说,既然可以如此方便地——甚 至都不必等到一个垄断的资本家阶级出现——获得如此高的超额利润,为什么不去赚取呢? 再来看“费—拉”模型。费景汉、拉尼斯这两位经济学家虽然向往刘易斯为欠发达国家描绘的“美好前景”,但是却没有刘易斯那么乐观和自信:真有这种“无本生 意”的“大好事”吗?最终他们找到了刘易斯模型中的一个“漏洞”来证明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大于零而低于“制度工资”水平时,要继续 转移劳动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因为这时将会出现农业总产量的下降甚至粮食短缺,进而导致工业部门工资的上涨和资本家剩余的减少,而这就意味着刘易斯所构想 的“无本生意”将无法再维持下去。但是,费景汉、拉尼斯并不愿意放弃刘易斯描绘的“完美蓝图”,于是他们本着“拾遗补缺”的精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 既能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又能维持不变的“制度工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对刘易斯模型作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修正,即从寄希望于工业资本家与金融资本家转 为寄希望于一个既能起到“金融中介”作用又能“循规蹈矩”从事储蓄并投资于农村工业、而且还能以此为动力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率、最后还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 对整个市场情况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的“二元地主”阶层。为什么费景汉、拉尼斯作为经济学家要设想出这样一个能够“指出方向、从事实验和甘冒风险”的阶层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广大的耕种者和经营者”都能从事这样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就不存在可以利用的“剩余劳动力”了,所以,这些人注定只能“扮演着模仿 者和跟随者的角色”。然而,大概费景汉、拉尼斯也意识到这样一种“全能地主”很难从欠发达国家“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出来,因此不得不强调“上述几种必 不可少的功能必须用某种方式去代替”,而“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大类经济代理人的流动,通过一个制度的设计、为他们的参与提供刺激,并为通过一段学习过程 去改进他们的效率提供机会”(1989/1964:143)。但是,谁有能力承担这样一件复杂艰巨的工作呢?对此,费景汉、拉尼斯除了通过所谓成功的例子 (日本)与失败的例子(印度)总结出一系列经验教训之外并没有作出正面的回答。 然而,费景汉、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进行的“修补”终究不是用一个躺在“空中楼阁”里的“二元地主”阶层所能糊弄过去的,反而使其提出的问题更加欲盖弥彰 了。这或许正是乔根森模型将分析的重点完全转向农业剩余问题的原因所在。但是,这种重点的转移的“代价”是不菲的,那就是不得不彻底放弃刘易斯关于“无本 生意”的幻想。所以,在乔根森那里尽管还保留了一般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概念,但已经彻底放弃了“无限供给”和“制度工资”假设,而把现代部门发展的希望完 全寄托到了农业剩余的增长上了。具体来说,与刘易斯模型和“费—拉”模型展现的“雄心”相比,乔根森模型在两个关键问题上明显“低调”和“现实”了:一方 面,乔根森模型对经济二元性的理解仅仅是强调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的不同,而对这种部门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的利用已经不再取决于资 本积累的规模而是取决于农业剩余的规模了;另一方面,乔根森模型里已经找不到前两个模型里对某个特定阶层特别寄予厚望的明显痕迹了, 农业剩余的持 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农村人口增长率的控制(另一个可以着力的因素是农业技术的改进), 而整个二元经济发展的惟一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的速度 能否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乔根森模型可以看作是对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终结。 那么,上述三种模型中哪种的理论价值更大呢?一种观点认为,乔根森模型使人们得以摆脱古典主义的框框,在认识和解决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上又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另外,乔根森模型代表了当时发展经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复兴”的潮流,而亚洲“四小龙”在60年代依据自由经济原则迅速发展的事实则在客观上支 持了这样一种潮流。本文对于这样一种观点深不以为然。姑且不论亚洲“四小龙”兴起与“新古典主义复兴”之间有多大的关系,本文认为,理论模型的价值首先来 自于其逻辑的力量,匆忙在现实中寻找有利的证据来论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不是一种“可证伪”意义上的科学态度,而比较上述三种理论模型,不难发现,乔根森模 型是其中最缺乏逻辑力量的一个。首先,乔根森模型所强调的农业剩余的出现与持续增长只能作为二元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只能由后者推论 出前者,而不可以从前者推论出后者,而在刘易斯那里,劳动力剩余构成了二元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其次,乔根森模型忽视了这样一个从其逻辑上无法回避的问 题,即为什么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存在大量农业剩余的前提下却没有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例如中国史学界长期讨论的为什么明清之后的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的问 题; 最后,乔根森模型将农业剩余的缺乏简单地理解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也是不严谨的。在这个问题上,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1981)一书 中进行的分析是值得借鉴的。 与乔根森模型逻辑上的松散相比,刘易斯模型在逻辑上是环环相扣的:“零值劳动力”假设直接构成了“工资不变”假设的充分条件,而“工资不变”假设又构成了 “资本家剩余”假设的充分条件。从刘易斯模型逻辑上的自足性来看,简单地批评这些假设的非现实性对于理论的发展毫无裨益,而只要承认现实中存在大量剩余劳 动力——不管现实中这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是否为零,刘易斯模型的理论意义就是无法忽视的。 中篇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转移问题的反思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应用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或者强调模型假设的现实性并由此论证其政策的合理性,或者强调理论模型的非现实性并由此对其 政策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客观地说,这种应用的确可以对具体的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解惑”作用。但是,也不能不承认,这种应用往往具有“事后诸葛亮”的特 点,所包涵的政策意义往往是有限的,而仅仅将讨论局限于此反而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蔽”,不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究其原因,正如本文所强 调的,理论模型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逻辑的力量,而上述应用本身就意味着不加批判地接受了相应模型的内在逻辑的合理性。换言之,在没有对理论模型自身的内在 逻辑加以辨析的基础上就贸然讨论理论模型所谓的“现实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假问题。 本文认为,真正科学的解读是在把握理论模型所探讨问题的“支援背景”(Subsidiary Awareness)的基础上对其“话语的隐性逻辑”进行“解蔽”的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具有逻辑力量的理论模型都是对现实实践的一种抽 象,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理论模型是否具有所谓的“现实性”,而在于理论模型是如何“反映”现实的实践的,或者说,要批判一种理论模型,关键在于指出这种 理论模型是如何扭曲现实实践的,因此解读的出发点就不应该是理论模型的某个假设,而应该是现实实践中的问题本身。 1、农村劳动力剩余(Rural Labour Surplus)问题:制度性剩余 森与贾塔克等人对“零值劳动力”假说的修正似乎结束了劳动力剩余的概念之争, 但仅仅是形式上的,因为历史地看,真正需要解释的并非劳动力长期收缩 而农业总产量保持不变的问题,也不是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究竟有多大的问题,而是为什么在土地资源已经开发殆尽、人地关系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传统的小农经 济依然能够不断吸收如此大量劳动力的问题。 在这方面,恰亚诺夫 (A. V. Chayanov)、黄宗智等人的研究为人们理解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视角(恰亚诺夫,1996/1966;黄宗智,2000 /1985)。恰亚诺夫区分了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与依赖家庭劳力的家庭农场对人口压力和剩余劳力的不同反应:大农场可以根据农场的需要变化而多雇或解雇 劳力,而家庭式农场则不具备相似的弹性,因为面积太小的家庭农场无法解雇多余的劳力,对于剩余劳力的存在与劳力的不充分使用无能为力。恰亚诺夫指出,在生 计的压力下,这类农场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力远比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为多,而且这种劳力集约化的程度可以远远超过边际报酬递减的地步。黄宗智将这样一种 分析引入对20世纪30年代华北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证实了人口压力常常使得冀—鲁西北平原贫农农场劳力的边际报酬降至雇佣劳动工资和家庭生计需要之下的 事实。但是,与恰亚诺夫不同的是,黄宗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用“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用”等概念来解释这种微观经济现象,而是深入到社会结构分化与制度变迁 的层次来分析小农经济的“内卷化”特征 ,并得出结论认为20世纪30年代华北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实际上是生产关系逐渐商品化背景下人口增长与阶 级分化的双重压力所导致的结果。 恰亚诺夫与黄宗智的研究对“零值劳动力”假设的争论是具有启发意义的。“零值劳动力”假说所关注的仅仅是边际劳动生产率,而忽视了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因为它假设传统农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没有大的技术改进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变的。然而,农业“内卷化”的首要特征就表现为土地生产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低,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比较边际劳动生产率是没有意义的。换言之,在内卷化农业中,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确会带来总产量的上升,但这种上升是以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 降为代价的,因此并没有带来经济剩余的增长。 从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这一点来看,“零值劳动力”假说并不算错,同时又支持了舒尔茨的“向农民投资” 的观点。但是,真正值得重视的并不是用平均劳动生产率下降为“零值劳动力”假设辩护,而是这一事实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在黄宗智那里,与其说人多地少导 致了小农经济的“内卷化”,母宁说小农经济的“内卷化”进一步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与其说小农选择了“内卷化”的生产方式,母宁说小农越是企图从 “内卷化”的生产方式中挣脱出来(例如冒险进行商品化的经济作物种植),反而进一步陷入这种生产方式之中而不能自拔。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不 是如马尔萨斯(T. R. Malthus)所说的那样决定于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铁律,而是由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所历史地决定的。换言之,农村劳动力剩余作为一种社会事实,首先是 制度性的。 对于农村劳动力剩余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也作了大量分析。例如,曹阳在分析传统农业经济中人多地少与贫困落后的关系时就指出,“我 不仅不否认,而且还高度重视这种过度人口与中国至今还贫困落后的高度相关性,但是,不能同意一些人把中国的贫困和落后统统归结于过度人口,或者把过度人口 作为中国贫困和落后第一位原因的观点。我要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总是要高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越穷越有‘多生’的刺激和冲动?要回答这些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也应该归咎于‘制度’,或者说‘生产方式’的区别:传统的农业经济制度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一种内在的刺激人口‘高生育’的机制;而现 代化的经济发展本质上则要求人口的‘高’素质而非‘高’数量。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 律’”(1997:2~3)。陈吉元在分析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时也指出,“在以畜力、手工劳动所创造的农户经济效益,比起一个经过教 育培训的复杂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农户经济效益,不仅不低,而且还要高;把一笔相当于生养一个简单农业劳动力费用的资金额,直接投入农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 济效益,比起一个简单农业劳动力所带来的农户经济收益要低。这样,这种外延投入再生产的手段就是依靠多投入简单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所以,农户愿意以多生儿 女的方式,增加简单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来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 (1993:202)。郭正模、赵巍则从传统农业中劳动力要素对资金或者自然资源的替代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在传统农业中,农户经营决策很少考虑成本 与收益比的关系,劳动成本也缺乏社会比较,故只能由生产者自己承担。收益只要能够维持劳动者及家庭人口的再生产过程,这种劳动的扩张就被认可为有意义的。 同时,生产者也不愿意劳动要素处于闲置状态和不愿意因土地或资金的短缺而影响它的生产最大能力,故产生了用劳动要素来替代资金、资源的生产动机,使资源配 置关系发生变化”(1991:81~82)。 上述分析说明,理解农村劳动力剩余概念的关键并不在于抽象地讨论边际劳动生产率是否为零,而在于认识到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性剩余 ,因为归根结底, 农村劳动力剩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与社会事实,是深深扎根于传统小农经济制度的土壤之中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小农经济制度下 ,“农产品的绝大 部分在这里作为直接的生产资料,由它的生产者即农民本人消费,并且只有除此以外的余额,才作为商品进入同城市的贸易”;同时,“只要产品的价格足以补偿他 的这个工资,他就会耕种他的土地,并且直到工资下降到身体的最低限度,他往往也这样做”(马克思,1975:907~908)。小农经济制度在根本上是排 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大量积聚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的,因此必然会消亡,而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作为其衍生物也必然会在农村劳动力 的大规模转移过程中逐渐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劳动力剩余首先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 2、农村劳动力转移(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ur)问题:劳动的社会化 从农村劳动力剩余首先是一种制度性剩余这一点来看,关于“零值劳动力”的争论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真正的问题是制度的创新与变迁。在这个问题上,古典主义与 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区别似乎并不大。例如,刘易斯曾指出,现代部门不仅要雇佣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还要“使传统部门的观念与制度现代化” (1989/1979:152);而舒尔茨在分析如何通过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制度上的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 一”(Schultz,1980:221)。问题是,这种制度创新与变迁是如何发生的?无论是刘易斯还是舒尔茨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假设,只要消除资 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会解决剩下的所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在刘易斯还是在舒尔茨那里,“劳动力转移”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有实 质意义的问题。 进一步来看,虽然舒尔茨关于“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判断并进而用资本收益率低下解释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 因的确有助于纠正刘易斯等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对传统农业的偏见,但是当舒尔茨讨论通过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源泉时,他似乎忘记了对 于大多数欠发达国家,这种思路本身更象是一种“无米之炊”。关于这一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培刚(1945)实际上已经客观地指出来了。在分析农业 对中国工业化作用时,张培刚一方面指出,“要估计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单独所发生的作用是困难的,因为按照我们的概念,农业本身就包含在工业化过程之内,并 且是这个过程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将只扮演一个重要而又有些被动的角色”,因为这是“必须以基 本机要部门的工业发展为前提的”,而且虽然“农业可以通过输出农产品,帮助发动工业化”,“但是全部输出额,比起要有效地发动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进口来,实 嫌太小”(张培刚,1984/1949:206~208)。正因为如此,虽然张培刚在传统农业的作用问题上没有刘易斯等人那样的偏见,但他更倾向于将中国 的工业化归结为资本的输入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显然,这种思路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而这正是刘易斯理论在战后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又回到刘易斯的思路上来。为什么刘易斯等人要强调“零值劳动力”或者“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对于欠发达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其实,这个问题 在马克思那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恰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并进而成为其存在的前提。马克思(1867)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是建立在原始积累基础上的,“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 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马克思,1975,第1卷:784);而这种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又为资本积累创造了条 件:“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 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马克思,1975,第1 卷:702),所以,“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马克思,1975,第1卷:692)。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逻辑来看,刘易斯只是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取代了“过剩 的工人人口”,同时对这一逻辑进行了“掐头去尾”的处理:用“零值劳动力”假设掩盖了“现代经济”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破坏所造成的小农的“无产化”,又 用“资本家剩余”假设制造出大量就业机会的“幻象”来掩盖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贫民窟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舒尔茨就显得过于“不明事理”了,也就难怪 刘易斯一再在那里“话里有话”地强调“边际生产率是否为零并不重要”,而不管是费景汉、拉尼斯还是乔根森,他们对刘易斯模型的所谓“修正”或“发展”只能 说是一种不知所以的“狗尾续貂”。 对于刘易斯模型所扭曲的这一逻辑,经济史学家阿尔利吉(G. Arrighi)曾在“历史视野中的劳动力供给:罗得西亚非洲农民无产阶级化研究”(1969)一文中力图还原其真实面目。阿尔利吉的这项研究是针对巴伯 (W. J. Barber)在刘易斯模型基础上对罗得西亚雇佣劳动大军发展过程的解释(1961)。巴伯的观点是,在1929~1945年间,由于存在大量“周期性隐 蔽失业”的劳动力,所以虽然实际工资是下降的,但非洲人的受雇人数一直是上升的;而由于1940年代晚期当地人口进入了“准充分就业”阶段,所以1950 年后非洲人的实际工资开始上升。阿尔利吉首先指出了巴伯的假设中与事实不符之处:在1920年以前,非洲人的劳力供给始终是短缺的,而不是象巴伯所说的是 供给过剩,同时,在1896~1903年期间当地的实际工资曾出现过显著的上升。阿尔利吉进而对1903~1922年在劳动力始终短缺的情况下实际工资反 而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是由于1903年罗得西亚在伦敦的投机性繁荣崩溃所导致的:在那以后,生产不再从属于投机,而之后幸存的企业的生产不再从 属于投机,并且形成了非洲人劳动力市场的买方独家垄断组织以及“维持基本生计的工资的传统”。阿尔利吉对在这种“维持基本生计的工资的传统”基础上的劳动 力供给的扩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不是自由的市场机制而是强制性的殖民机制采用各种政治手段剥夺了罗得西亚农民的各种生存资料,并使他们逐渐陷于不得不通过 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计的地步,同时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在罗得西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才导致所谓的“货币经济”对于罗得西亚的农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状 态,并进而进一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矛盾的扩大。 阿尔利吉对罗得西亚非洲农民无产阶级化的分析说明,在刘易斯那里被“省略”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其实并不象国内一些学者经常强调的那样是由市场按照“比较 利益”来调节的,甚至是“反市场”的。事实上,阿尔利吉将罗得西亚的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在1903年以前,劳动力供给是短缺的,但大体上是按照 完全竞争的市场原则来进行的;在1903年之后,买方独家垄断组织通过强制性的殖民机制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而其基础就是表现为劳动力供给不断扩大 的罗得西亚农民的无产化;在19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罗得西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方面,强制性的殖民机制逐渐变得不必要,另方面,劳动 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工人斗争意识的增强,都促使了实际工资的上升。 由此可见,劳动力转移在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可以“省略”的问题,其实质是劳动的社会化,是马克思所说的由“孤立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变的过 程,其基础是日益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争议。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这种劳动的社会化。在刘易斯、舒尔茨那里,劳动的社会化被片面地 抽象为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即使是在更为客观一点的学者那里,也仅仅是认识到“劳动力从市场移向工厂,绝不是直接的、立即的、畅通无阻的”(张培 刚,1984/1949:199),或者是帕森斯(T. Parsons)、斯梅尔瑟(N. Smelser)在一般意义上所讨论的“为生产服务提供劳动力的制度化” ,而忽视了这样一个过程可能付出的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什么刘易斯要一方面 强调“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一方面又强调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几乎不用付出任何额外的代价?其实,劳动力转移本来就不是以劳动力剩余为前提的,因为即使没有 这个前提,资本主义也会制造出这个前提,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只是这样一个过程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被刘易斯用“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一笔带过了,因为 他所考虑的代价仅仅是资本的利益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尔利吉对刘易斯和巴伯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这两位作者把非洲人的不发达,设想成资本主义的发展 将逐步予以消除的一种原有状态。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是作为一种最终是有益的和合理化的影响力量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被设想成一种最终是有益的 过程,而且还被设想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其含义是,它完全是或几乎完全是纯粹由‘市场力量’(也就是个人在市场中的自由选择)所诱发的,而种种公开或隐蔽 形式的强制,没有起过任何作用,或只起过微小的作用”(许宝强、渠敬东主编,2001:200)。 下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中的问题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20年代,原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巴克(J. L. Buck)在对中国7个省15个地区2542个农户进行了为期五年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出版的《中国的农业经济》(1930)一书中指出,中国的贫困在于农场 面积的零细、劳动生产率的低下,总根源是农业人口过剩、过密,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实行人口节制 。20世纪40年代,张培刚在探讨农业国工业化 问题时也曾指出“中国农村家庭以‘隐蔽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的方式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张培刚,1984/1949:211)。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50年代后期,政府已经认识到迅速增加的农村人口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马寅初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和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指出“把每年增殖出来的一千几百万人放在农村是出于不得已的办法,以后的情形还要严重。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和 不满”(马寅初,1998/1957:36)。现在看来,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相关的研究并没有能够深入开展,究其原因,固然有着各种历史因素的干 扰,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观点或者过于强调人口学意义上的人口过剩,或者是仅仅局限于把农村劳动力剩余视为工业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农村劳动 力剩余本身有利的一面以及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战略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是,能不能说中国前30年发展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改革前的这30年中,由于国家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 战略而逐渐建立了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迁移制度以及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很大阻 碍,以至于就业结构的转换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村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本文认为,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这一时 期中国工业化的重心与刘易斯所关注的问题是一致的,而且事实上这三十年也的确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中国的重工业优先 战略的实质是一种二元经济发展战略,而且,与那些遵循刘易斯模型而最终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相比,这一战略甚至可以说是成功地实现了其自身确定的目标。但 是,与刘易斯开出的“药方”相比,有两点区别需要强调:其一,对于这样一种战略而言,经济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不是前提而是结果,而 在刘易斯那里,二元结构以及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是被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起点的;其二,这一时期资本的积累主要不是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的,而是通过 把大量农业剩余以“剪刀差”的形式转移到城市与工业部门以及资本在工业部门内部的自我循环方式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并不 在于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在于其自身确定的目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本身就是冲突的。 真正意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是改革的结果。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一举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另方面,使长期积累的人多 地少的压力释放出来,农村劳动力剩余成为改革之后的农村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费孝通教授从改革之初就始终强调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重要性。他指出,尽管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发展道路不同,但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在于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怎样把农村中潜在的巨大的剩余劳 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共同的关键问题”(费孝通,1999,第9卷:603)。这种认识的确立为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1982年宋林飞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一文为标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一个跨学科跨领 域的综合性课题。 80年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中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乡镇企业就地转移为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需要通过开通城乡走城市化异地转移的道路。现 在看来,这种讨论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当时却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即应不应该以及如何支持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这一讨论直到90年代后期乡镇集 体企业大规模“改制”才最终尘埃落定,但留下的经验教训至今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尽管存在政策上的分歧,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依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从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为确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战略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周其仁、杜鹰与邱继成(1987)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扭转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性以及转移的一般机 制;郭庆(1989)回顾了建国以来宏观国民经济的六次波动,从转换二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大恶性循环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 三大矛盾;邓一鸣(1989)分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指出80年代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结构转换速度下降是“双重二 元经济结构同时推进以及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城乡利益结构向城市倾斜继续执行的结果”;郭书田、刘纯彬(1990)在区分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的 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14种制度因素;蔡昉等人分析了传统“赶超战略”与经济结构扭曲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消除二元 经济结构为取向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设想(蔡昉,1990;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 进入90年代,农民流动现象日益引起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一直到90年代后期,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以外就业的比例才开始超过本乡内就业的比例 ,但是农民成批外出就业现象早在1984年中央政府出台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务工经商政策以后就开始出现,到了80年代后期,农民外出就业已经迅 速扩大到千万以上的规模,初步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由于“民工潮”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政府最初的政策是强调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 离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消化,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 。针对这种将农民流动等同于“盲流”加以严格限制的传 统思路,袁亚愚、兰明春、唐平等人(1994)进行了批判。他们指出,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那种强调农村劳动力“就地 消化”的主张的实质是要“限制农民离开农村流入城市谋生和开拓他们的事业”,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他们强调,“民工潮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既反映了我国农民社会 流动的困难,又反映了这种流动正在日益加快,同时它也非常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程中的‘生育阵痛’”,而当代中国农民 社会流动研究真正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中的中国农民,将通过哪些形式和经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或途径,实现自身的 根本性改造和变化”。在这样一种观点的基础上,再加上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 “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有序流动”的思路,中国农民流动研究全面展开。例如,杜鹰、白南生等人(1994)在对安徽、四川 两省4县12村2820个样本户的抽样调查与195个外出户的典型调查基础上围绕“是什么人外出、为什么外出、怎样外出、外出后怎么样、外出对农户和社区 的影响以及外出对农业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李培林(1996)在对济南市流动民工的抽样调查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外出就业农民的“亲缘关系网络” 对民工的流动、生活和交往的作用。黄平、郭于华、杨宜音(1997)在对分布在中国4个省8个村庄280个农户的入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流动过程中个体 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赵树凯(1997)在上海、苏南农民流动组织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初次流动、再流动以及 回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流动者内部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了分类,对政府如何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反思。龚维斌(1998)在对安徽省无为 县农村的典型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就业对输出地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个人、家庭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美国学者苏黛瑞 (Dorothy J. Solinger,1999)以90年代中期在中国几个大城市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进城农民(peasant migrants)、城市政府是如何围绕市民身份(citizenship)展开博弈并进而推动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进入21世纪以来,相关研究逐渐由描述 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深入,在农民工返乡与资金回流(白南生、何宇鹏,2002;李强,2001)、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王春光,2001; 柯兰君、李汉林主编,2001)、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杨云彦、陈金永,2000)、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翟学伟,2003)以及户籍制度对城乡 人口流动及其机制的影响(蔡昉,2001;李强,2003)等诸多具体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毋庸置疑,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认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两种观点的出现:一种观点强调,当代 中国农民流动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属于社会学与经济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探讨的问题并不完全一致(袁亚愚主编,1994:4),甚至还有的学者 以转移出去的年轻力壮、就业能力强的农民不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剩余部分”以及耕地抛荒现象为理由拒绝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龚维 斌,1998:26);另外一种观点则强调,仅仅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并不能充分解释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现象,相反,通过对农民流动现象的分析可以解 释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黄平,1999:191~195) 。对于第一种观点,本文认为,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区别是客 观存在的(李培林,1996),但是没有必要把这两种视角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因为劳动力流动必然引发诸种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而这样一个过程正是通过农民 的社会流动来体现的;而那种强调转移的劳动力不是“剩余”的劳动力的观点则存在学理上的错误,因为经济学是只见“要素”不见“人”的,剩余的是“要素”而 不是“人”,从来不存在哪些人是“剩余”哪些人不是“剩余”的说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劳动歧视,而劳动力在本质上是同质的,单独的个体选择继续从事农 业生产还是转而从事非农职业是市场的问题而不是劳动力的属性问题 ,劳动力剩余对于个体或农户来说只不过是他们进行经济决策时的一个变量而已,劳动 力剩余度越大,他们自然会更迫切的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对于第二种观点,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不意识到,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现象与中国 历史上早就存在的“流民”现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种人口流动恰恰是以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规律为基础的,因此如果不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角度 出发,对农民流动现象的分析就会因为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而容易误入歧途,或者止于理论上的空谈。 当然,上述观点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仅仅从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论证转移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经济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已经远远不够了,更需要立足于农民 大规模流动的现实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社会学者任重而道远。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孙立平教授提出的 相关问题与观点的讨论加以说明。 在90年代后期以来的一系列文献中 ,孙立平教授多次讨论了当代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1)现实问题。孙立平所讨论的 现实问题主要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同步的问题:“问题很清楚,在工业处于外延型增长阶段的时候,工业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工业劳动力就 业人数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工业部门可以向从农村中转移过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各个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农村劳动 力向城市的大批转移,从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城市为主的社会,都是在外延型增长阶段实现的,而我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失了这个机会。由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大批转移是与经济转型同步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的工业涌来的时候,工业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由于其本身开始进入内涵发展 阶段并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增长而下降了。换言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是与工业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的。这样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更为困难,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难于在城市寻找工作”。(2)理论问题。孙立平认为,理论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两个最基本的条 件:“第一,农村中存在以占有土地不平等为基础形成的高度社会分化,一部分人占有较多的土地,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或失去土地,甚至有的人连农业中的雇佣机 会也得不到;第二,在分化的农民中,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与城市的差距不会太大,城乡之间不存在巨大的差距,而那些占有较多土地的人并不具有向城市 转移的强烈动机”。在这两个条件下,那些没有土地或者土地不足的家庭与个人——孙立平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向城市迁移,而拥有 较多土地的家庭与个人则不会向城市迁移。在这样一种观点的基础上,孙立平教授指出,尽管当代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这样的劳动力剩余不是以部 分农民的失业表现出来的,而是以普遍的就业不足或“潜在剩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而是处于“厨师困境”的农民对于“由劳动力大量剩余造成的普遍贫困化”做出的合理反应,所以这种人口流动已经是无法区分谁是“剩余”的而谁不是“剩 余”的。 对于孙立平教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事实上,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是中国政府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强调的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 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更为困难?这里存在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一,能不能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依赖于外延型经济增长?恐怕这种理解过于简单。虽然随着 经济增长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过渡,工业部门劳动资本比会出现下降,但并不意味着社会总的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会下降,这里还需要考虑工业部门资本的扩张速度 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法国、美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而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的经济 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益于科技革命的推动。其二,孙立平教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理解可能过于简单了:事实上,中国政府从80年代后期开始鼓 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针对国有工业部门——当然也包括乡镇集体企业——一味追求扩大产值规模的缺陷的,而其首要目的在于强调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 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反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当然,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在“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 势的潜力逐渐缩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简单地把中国过去近30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简单地归 结为经济的外延扩张?这种观点恐怕低估了中国农民在乡镇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而没有这种创造性,恐怕也就很难想象会出现乡镇企业的“异军崛 起”与如此大规模的“民工潮”。换言之,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来就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早期阶段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本质差异:这种劳动力流动的背后还伴 随着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结构性重组,而体现这种要素资源结构性重组的农民的社会流动的主流是一种向上流动,而不是“农民的无产化”。 对于孙立平教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孙立平教授提到他在农村调查农民外出打工的动机时被访者往往对劳动力剩余问题表现得非常冷漠而只是强调“种田不挣钱”, 他由此就得出了一个结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流动,从微观过程的角度说,并不是直接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这种状况的反应,而 是对‘由于劳动力大量剩余而造成的普遍贫困化’这种状况的反应”。其实,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询问农村干部有关劳动力剩余的情况时,他 们往往会用“我们这里没有剩余劳动力,种田不挣钱,农民都外出打工了,现在大忙的时候都需要机器,哪里还有剩余劳动力”等等来回答。但是,这里有个细节: 当农民说“没有剩余劳动力”的时候,他的本意是指“没有闲置劳动力”,或者说,农民本身并不关心严格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问题。而孙立平教授之所以忽视 了这个细节可以这样解释,即他没有意识到农村劳动力剩余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而是一种超越于主体的结构性的“社会事实”,而这种社会事实是需要通过比较 客观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在把握的。农民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概念不等于他的行为与这一事实无关。事实上,正是那些劳动力多的农户更迫切的需要转移 劳动力,因为同样的剩余度这种家庭的剩余压力更大,虽然在农村劳动力多的家庭却往往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而这显然与孙立平教授将农民外出就业归结为“由于劳 动力大量剩余而造成的普遍贫困化”的结论不相一致。 进一步来看,孙立平教授之所以没有意识到农村劳动力剩余是一种超越于主体的结构性的“社会事 实”,首先是因为他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问题,即农村劳动力剩余是与经济的二元性分不开的,没有经济的二元性就无所谓“剩余”劳动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所理解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根本就无关宏旨,甚至是错误的 。其实,被孙立平教授视为最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农村 劳动力转移与严格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本质区别,因为这些国家早期工业化阶段存在的是工业劳动力不足问题而不是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说明的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迫切需要提高对农民的社会流动的解释力,但是又不能就农民流动 谈农民流动,既不能盲从于西方发展经济学提出的种种理论,也不能一味地强调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中国的问题是普遍的,而中国的道路是特殊的。这是本文努力的 方向。 -------------------------------------------------------------------------------- “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概念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这个术语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勃克(J. H. Boeke)提出的,他在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研究中,提出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由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社会 的二元主义就是一个引进的社会制度同土生土长的另一种形式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Boeke,1953:4)。从静态分析的观点来看,二元经济导致经济 的缺乏效率,因为国民产出的最大化所要求的是在两个部门中的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相等。参阅R. Kanbur和J. Mcintosh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83)撰写的相关条目:第1卷,第1000~100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蔡昉:《中 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第47~4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一般认为,早期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是古典意义上的,例如刘易斯在“劳动力 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就开门见山地指出,“本文是按古典学派的传统写成的,作出古典学派的假设,并提出古典学派的问题”(第1页)。王检贵 (2002)曾对古典与新古典二元发展理论的特征从7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参阅《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第36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 社出版。这里需要说明两点,第一,“刘—费—拉”模型在现代经济部门中仍然原封不动地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且在隐蔽性失业结束后即转变为新古典 模型;第二,相对于刘易斯模型,“费—拉”模型虽然继承了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但是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已经具有新古典主义的特征。 纳克斯(Ragnar Nurkse,1953)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是这种思想的最典型的代表。 纳克斯对“零值劳动力”假设的阐述最直截了当。他在1951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到:“在这些国家中,即使农业技术不予改变,也可以抽走很大一部分从事农业的 人口而不致降低农业产量,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国家存在着大量的隐蔽失业。”纳克斯认为,这些隐蔽失业的存在,同时也就意味着存在着一部分“隐蔽储蓄”,如 果能把这部分处于隐蔽失业状态的过剩劳动力转到工业部门去,也就是把隐蔽储蓄变成了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实际情况是,在土地上干活的‘不 生产’的剩余劳动者是靠‘能生产’的劳动者养活的。能生产的劳动者因此实际上是在进行储蓄,他们生产的比他们消费的多。但是这样储蓄就浪费掉了,这种储蓄 是没有效果的。它被那些毫无贡献因而可以裁减的人们不生产的浪费所抵消掉了。如果能生产的农民把他们那些在生产上没有用的亲属(现在同他们住在一起的兄弟 侄甥等人)送到资本建设工程中去干活,并且继续提供他们在那里的衣食,那么他们的实际储蓄就会变成有效储蓄,农村剩余人口不生产的消费就可以变成能生产的 消费了”(纳克斯,1960/1966:40~41)。 参阅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第1~33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隐蔽失业”概念是罗宾逊夫人在1936年针对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其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因而存在一个隐蔽 的劳动潜力现象而提出的。后来这一概念被罗森斯坦—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在“东欧与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1943)一文中引入发展经济学。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将这一概念与农业剩余劳动 力概念同等使用,但后来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指出这一概念的内涵过于狭窄,不宜与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通用:首先,“隐蔽失业”概念并不反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 求关系的特征,因为在传统农业部门并不存在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因此也就谈不上“失业”问题;其次,它体现不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劳动力利用不足问题上 的本质区别。参阅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219~22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本文认为,农村“隐蔽失业”现象是存在的,例如中国 60~7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下存在的大量“磨洋工”等机会主义行为、还有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所说的农民干活时习惯性地“看天上的飞鸟”,但这些现象不能体现 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实质。事实上,传统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剩余现象并不能从劳动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角度来理解,而必须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不断投入劳动 的内卷化的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理解。相关讨论见后文。 参阅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第167~171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参阅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第138~143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例如,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指责刘易斯等人滥用和夸大了罗宾逊夫人提出的“隐蔽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概念,后来,更多的经济学家则对“工资不变”假设提出了怀疑。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拉尔·巴德汉(P. K. Bardhan)、斯奎尔(L. Squire)等人更是对二元经济模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并不存在刘易斯意义上的过剩劳动。参阅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第 8~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五常在《佃农理论》(1969)一书中也对“零值劳动力”假说提出了质疑。针对由亚洲国家“耕作过于拥挤”判断亚洲国家存在大量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 剩余劳动力的观点,他指出,“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耕作拥挤是财富最大化的结果,而不是‘非理性’的结果”,而由于忽略了土地使用的弹性和相关产权的约 束,“无限的劳动供给或劳动剩余的存在是一种实际上没有任何经验根据的主张”。参阅张五常:《佃农理论》,附录A,“对隐性失业和二元经济假说的评论”,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本文认为,张五常对农民行为的解释是合理的,但以此否认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又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他以小农没有广泛地种植经济作物作 为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证据是一种想当然的推理,因为他没有注意到正是他所研究的产权形式阻碍了农民把劳动力用于具有更高生产率的经营活动,并进而陷入“内 卷化”的生产方式而无力自拔。 参阅贾塔克:《发展经济学》,第60~61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刘易斯后来也强调“零边际生产率”是劳动力意义上的,而“就每人每小时生产率而言,可以肯定只要农民愿意工作更长的时间,他就能生产更多”(刘易斯,1989/1972:107)。 严格地说,“预期收入”假说属于劳动力流动机制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属于次一级的问题,但是由于托达罗在此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农村发展的发展战略,因此本文将之与前面几种模型并列讨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制问题不重要。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例如,除了“比较利益”假说、“预期收入”假 说,近年来国内学者还将“相对贫困”(relative deprivation)假说引入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分析(蔡昉,都阳,2002)。“相对贫困”假说认为相对收入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所谓的相 对收入是指一个人根据一个内在化的期望生活标准对收入做出的评价,或者说是一个社会决定的生存水平(Macunovich,1997)。根据这种假说来解 释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农村劳动力是否流动不仅决定于他们与城市劳动力之间的预期收入之差,还决定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贫困,以及迁移之后按照 接受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贫困(Stark and Taylor,1991)。另外,除了强调经济因素,社会学者更关注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王春光,2001;李培林,2000)。 刘易斯这样阐述这一点:“按新古典模型,只有通过从生产消费品抽出资源才能创造出资本。但是,我们的模型中有剩余劳动力,而且,如果(象我们要假定的)劳 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同时如果不用从其它用处中抽出稀缺的土地和资本,也能靠劳动创造出资本,则资本可在不减少消费品的情况下创造出来。这第二个附加条件 是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需要资本或土地去形成资本,那么,尽管有剩余劳动力,我们模型的结果仍和新古典模型的结果一样。……因此,不难想象,不用任何资 本,只有最简单的工具,劳动可以创造出资本”(1989/1954:20)。 当然,并不是说乔根森不重视某些特定的阶层。例如,乔根森模型和前两个模型一样,都十分强调储蓄份额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要求收入分配向储蓄阶级倾 斜。参阅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第37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在刘易斯模型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都被认为是不利于资本积累的。 “传统农业原有很大的剩余,这从封建地租常占产量的一半可知”(吴承明,2001/1994:57)。 “最近,粮食供给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的观点十分流行,不过,支持这一观点的经验性证据却不多见。事实上,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地区粮食供给的增加已经相当于 或者快于人口的增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饥饿已经被彻底消灭了。这是因为,饥饿是交换权利的函数,而不是粮食供给的函数。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最严重的饥荒 正是在人均粮食供给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发生的”(阿马蒂亚·森,2001/1997:13~14)。 例如,能不能从当下的“民工荒”现象就匆忙得出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的结论?其实,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犯了机械套用模型的错误,而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假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对于认识“民工荒”现象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过了“刘易斯拐点”又当如何?没过“刘易斯拐点”又能怎 样?本来“刘易斯拐点”在理论模型中就只是一个标志,何必“刻舟求剑”?再比如,国内学术界在对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的讨论中曾经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 认为这一模型体现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战略所面临的困境,并由此得出了提高城市就业机会的政策将可能增加城市的失业水平,导致城市陷入“高水 平失业均衡陷阱”的结论(高立金,1997);另一种倾向则对托达罗的预期收入假设提出质疑,认为“托达罗模型不符合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践,特别不适合中国 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而其政策实践则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乡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成本太高、比较劣势无法转化为比较优势等后果(周天 勇,2001)。对于这两种倾向所要论证的具体政策——无论是强调加快农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还是强调放开户籍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本文没有异议,问题 是,是否一定要从托达罗模型出发来表述这些政策?事实上,一方面,托达罗模型中蕴涵的抑制城市化的政策首先并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那些存在过度城市化的 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无论是80年代中国强调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政策还是90年代以来中国强调通过加快城市化吸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政策,都不是简单地套用托达罗模型所能解释的。托达罗模型何“罪”之有?何“功”之有?“削足适履”又有何意义? “支援背景”概念是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eal Polanyi)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认知主体自觉注意指向背后的隐性支持参照系。笔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受益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的著作与授 课。“巴什拉曾说,唯有关于隐匿事物的知识才是科学。我挺迷这一断言”(张一兵,1999:3)。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张教授在授课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 明认识支援背景的重要性:学骑自行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把注意力从车把上转移到前方,从而获得对平衡的把握,而初学骑自行车的人总是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 力集中在车把的方向控制上,反会经常跌倒。参阅张一兵:“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的哲学逻辑构析”,《江海学刊》1991年第4期;《回到马克思》序,江苏人 民出版社1999年版。 何景熙(2000:64)曾试图将这种修正加以应用。他提出,“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实质和核心是以有效工时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他 的目的是想用“有效工时”取代“边际生产率”标准来测量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本文认为,一方面,这种定义其实与所谓的“隐蔽失业”没有本质区别,而将劳动 力剩余的实质界定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恐怕恰恰是把逻辑颠倒了,应该说中国农村就业不充分的实质是劳动力剩余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所谓“有效工时”标准也 无助于判断劳动力剩余状况,因为同样的“有效工时”背后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可能存在天壤之别。例如,何景熙教授本人将这一标准应用时得出平原地区劳动力就业 不充分程度高于山区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程度的结论显然无助于认识劳动力剩余问题。 当然,许多学者强调传统经济中的非农业部门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作用:“事实上,传统经济的非农业部门人数众多,基本上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在早期它们是与现代化产业并行发展的,并成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的重要力量”(吴承明,2001/1994:52)。 又译作“蔡雅诺夫”,本文使用的是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的《农民经济组织》一书中的译称。 有的学者用小农的“生存理性”来解释黄宗智所分析的农业内卷化以及当代中国农民流动的机制具有片面性。本文认为,黄宗智所要揭示的绝不是在农业内卷化事实 背后的“另类理性”问题,而是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变迁问题,而无论是农业内卷化问题还是当代中国农民流动机制问题,求诸于农民理性的特殊性无异于舍本逐末, 因为在这些问题上,农民的所谓理性本身就是一种因变量,体现了人的现代化问题。 这里必须考虑到大农业内部的异质性,一方面,农忙时期与农闲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庭院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也存在很大差异,但 是独立计算。例如,农民养猪完全扣除了生产成本之后所能获得收入非常少甚至亏本,为什么农民还要养猪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如果不养猪,那么首先农家的 泔水就浪费了(农民称养猪是集小钱为大钱),其次劳动力闲置是一种浪费,再次损失了农田的有机肥料,最后的原因是文化上的,例如如果不养猪可能被人评价为 “穷的连猪也养不起”。 蔡昉在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时就曾经指出,“劳动力剩余是一种制度现象,即特定的制度所累积起来的产物,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2001:30)。 这里的小农经济制度特指马克思所论述的以“自己自足”与“自我雇佣”为特征的小块土地所有制。但是,不能认为所有的小块土地所有制都是排斥社会化大生产 的,例如东南亚盛行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在农业改造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正确的理解是生产方式改变了,但是生产的某些具体形式保留了下来。 舒尔茨(1978)同样强调人口自由流动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强烈反对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但他的这种观点完全是新古典主义的:“在一个停滞的、传 统的经济体系中,迁移的经济作用十分微小,但是在经济和人口都在不断增长的地方,这种作用却非常重要。……个人进行迁移的权力的确十分宝贵,正是这种追求 环境改善的基本原则,使个人和家庭获得了最好的收益,也正是这种保持开放的高效率经济体制的基本准则,极大地增进着人类的福利”(1990:210)。 参阅阿尔利吉:“历史视野中的劳动力供给:罗得西亚非洲农民无产阶级化研究”,《反市场的资本主义》(许宝强、渠敬东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帕森斯、斯梅尔瑟(1956)将这种“为生产服务提供劳动力的制度化”描述为6个环节构成的过程:(1)从最一般的社会促动到“一般的行为能力”;(2) 从一般的行为能力到“经过训练而形成的能力”;(3)从训练而形成的能力到具备劳动力队伍中的成员资格;(4)从劳动力队伍中的成员资格到被某一工厂所雇 佣;(5)从就业到某种具体的工作职业角色的确定;(6)从具体的职业角色到具体的“任务”(1989:107~108)。帕森斯、斯梅尔瑟之所以要进行 如此具体的描述是要强调劳动的社会化本身并不仅仅是“经济生产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是经济活动的条件,而所谓的经济活动“是与整个制度化价值系统和社会及 其子系统的功能组成的体系有关的最大限度的生产”(1989:21)。 除了《中国的农业经济》(1930)一书以外,巴克教授的著作还包括《中国安徽芜湖附近102个农庄的经济和社会调查》(1923)、《中国河北宜山县 150个农庄的经济和社会调查》(1926)、《中国的农业所有制和租佃制》(1927)、《中国的土地利用》(1937)以及《中国的土地利用——统计 资料——中国1929—1933年间168个地区的16786个农庄和22个省的38256个农户研究》(1937)。参阅张五常:《经济解释》,第 256页注释1,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本文将在第二章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本文将在第三章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开展的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显示,从1998年开始,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以外就业的比例(51.7%)开始超过本乡内就业的比例 (48.3%),并且保持逐年上升的趋势。参阅蔡昉主编:《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第6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当然,考 虑到统计口径因素以及伴随劳动力流动出现的家庭人口的流动,农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应该远远大于该调查中转移劳动力的规模。参阅章铮、黄明辉:“论城镇外来农 民工的统计”,《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 1990年4月27日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引导他们‘离土不离乡’,因地制宜地发展林牧副渔业,沿着正 确方向办好乡镇企业,开展多种服务业,搞好农村建设,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和转移,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工,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和搞好宣传教育,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确定一个时期内城市使用农村劳动力的规划,由劳动部门本着从严的精神负责统一 审批,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单位用工的监督检查。对现有计划外用工,要按照国家政策做好清退工作,重点清退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 使他们尽早返回农村劳动。要严格控制‘农转非’过快增长,把‘农转非’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计划指标管理,认真执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审批。对 自行规定政策或放宽条件、扩大‘农转非’范围的,要抓紧进行清理整顿”。参阅宋洪远:“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2001 年11月30日, http://www1.cei.gov.cn/union/doc/lhhgjj/200202273081.htm 。 王毅杰(2004)曾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列举了“社会分层与流动”、“冲突与失范”、“人的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社会网络”以及“国家 与社会的关系”等五种理论视角。参阅王毅杰:“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的理论视角”,《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1期。 黄平(1999)提出的问题包括:人多地少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情况,为什么在过去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并没有今天这样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外出和转 移?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并非始于今日,比较利益低下也可以在分田责任制实施以前就看到,为什么那个时候并无今天之“民工潮”?如果是种种 制度框定了行动的规则、分割了资源的配置形式,那么,在这一系列制度、规则颁布和实施之前的时间段里,为什么也没有大规模的人口外出或转移?历史上,如果 有如此严重的人多地少压力,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主要地都选择了过密化或内卷化,而没有想到自己去开辟或创造非农行业里的就业机会?在这些问题的基 础上,黄平借鉴了吉登斯(A. Giddens)的“结构二重性”理论,提出用农民在一定制度安排下按照“生存理性”的逻辑寻求非农就业机会的行动本身改变了既有的规则并引发了资源的重 组来解释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现象。本文认为,黄平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在黄平构建的非农活动的“条件——行动——后果”模型中并没有对 农民的行动是如何改变规则并引发资源重组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有用结果解释原因的嫌疑;其二,虽然黄平提出的上述问题是很富有历史眼光的,但是他思考问 题的方向恐怕是“南辕北辙”了,而他试图通过这样简单的比较来分析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又说明他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缺乏历史的观点。 宋林飞(1995)曾经指出,劳动力的单位应当是“人·年”,而非“人”,所强调的恰恰是这种区别。 这些论文包括“‘厨师困境’、‘剪刀差’与农民的相对贫困”、“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难窘境”、“‘厨师困境’及有关的几个问题”等。 已有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多的既不是最贫困的地区,也不是最贫困的农户(杜鹰,1997;蔡昉,2001)。 黄宗智的研究就指出,正是在劳动力存在大量剩余的小农经济中,即使存在土地分配的严重不平等,但“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是趋向越来越多的同时束缚于家庭农 场和雇佣劳动的半小农、半雇农,而不是越来越多完全脱离家庭农场的无产者”。如果按照孙立平教授给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条件,那么可以合乎逻辑 地得出中国恰恰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结论。 孙立平教授为了说明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理解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曾经与一位匈牙利的社会学家讨论过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向城市的转移问题。他 介绍说,在匈牙利前些年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个时候,在匈牙利的一些家庭中,也存在有的务农,有的进城做工的现象。一般是男的进城打工,女的在家种 田和养猪等。这表面上看起来与我国的情形是很相似的。但不同的是,在匈牙利的这些家庭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那位务农者,来自他们种田和养猪的收入,而那 位打工者的收入只是家中的一种补充。在一个农村家庭中,之所以有人要到城市中做工,是因为农村中用不了那么多的人。这些到城市中打工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孙立平教授介绍的匈牙利的这个家庭中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严格地说应该称作是富余劳动力(marginal labour),而不是剩余劳动力。
个人分类: 中国_农业|2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神奇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xupeiyang 2011-5-30 16:48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这里不仅栖息着熊和美洲野牛等很多野生动物,而且遍布着温泉及间歇泉等地质奇观。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是游客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观赏著名景点——老忠实间歇泉,它因喷发时间稳定持久而得名(5月3日摄)。 新华社发(吴凯翔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30/c_121474590.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克拉克第三定律
wyc 2011-3-5 15:41
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 看来都与魔术无异。 是的, 科学是现实的, 魔术是虚幻的, 科学中有虚幻, 虛幻中有科学。 2011年的春晚上, 魔术师大变金魚, 魚听人的话, 画中的魚可去魚缸游, 鱼缸里的魚又重囬故里。 实在是妙! 人的想象力, 太伟大了, 太神奇了, 难怪有人说: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头脑, 大概很难以 在科学的舞台上 大放异彩!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克拉克第二定律
wyc 2011-3-5 10:33
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 唯一的途径是: 跨过这个界限, 跑到不可能中去。 因为, 可能是对不可能而言, 不可能给可能划定了范围, 只有认识了不可能, 才能完全确定可能的界限。 这段话颇富哲理, 在日常生活中亦常被应用, 例如:公安破案, 国界的认识, 命题的论证, 法庭上的申辩, 科研思路上的探索, 等等、、、 当然, 可能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世界上只有“变”是“不变”的, 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因此, 本博主前有论述, 世间万事万物, 就其本质而言, 是模糊的, 不确定的, 不断过渡的。 人们敬仰的历史老人曾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舎昼夜! 伟哉, 孔子!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逵VS克拉克
wyc 2011-3-2 10:41
会耍 两把斧 的梁山好汉李逵功夫了得, 但他亦只会耍 两把斧。 今天要请出一位洋教头克拉克, 他会耍 三把斧, 怎么玩法? 看家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 阿瑟。克拉克是当代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原为一电子工程师。 1945年在英国的《无线电杂志》上发表文章。 首圥提出了卫星通讯的思想。 他还在 天文学 方面从事过高级研究工作, 担任过 英国宇宙学会主席。 此外, 克拉克还是一位 科学予言家。 他的最惊人的予言是 1959年和别人打赌时, 予言人类 将在1969年6月前后 首先登上月球。 结果, 1969年7月20日, 两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他提出的关于创造的克拉克三定律 就是文章开头说的 三把斧 令世人注目! 科技界一片惊哗! 您想见识见识这 三把斧的功夫吗? 且听下文分解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2月5日
xupeiyang 2011-2-5 08:15
1902年,美国电影演员 克拉克·盖博 诞生 1957年,中国第一次公演西方 歌剧 1967年, 上海人民公社 成立 1984年,国防部副部长 粟裕 逝世 1994年,广东 大亚湾核电站 投入商业运行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克拉克:最终的奥德赛
eloa 2008-9-3 15:23
wormhole 发表于2008-05-4 星期日 11:28 分类: 未分类 | | 克拉克把提出同步卫星概念一事看得很淡,但这不妨碍他就此话题幽上一默,他的T恤上写着:我发明了同步卫星,但我所得到的只是这件恶心的T恤。 文/赵洋 引言:克拉克作品中最富冲击力的就是他对文明命运的预言,还有神一般全知全能的智能物种。钟表般精确的科幻道具和庞大的时空尺度给人带来苍凉的使命感与宿命感。 太空船的挑战 伴随着悠扬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空间站的巨轮优雅地缓缓自转,仿佛舞池中贵妇旋转的裙摆。这是电影《 2001 :太空奥德赛》中的经典场景之一。片中另一个经典蒙太奇是 300 万年前猿人抛出的骨头一下切换为公元 2001 年的一艘哑铃状飞船。 1968 年,阿瑟克拉克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共同创作的这部电影因大量运用象征、隐喻手法而使科幻片从谁都看不起一下子跃入谁都看不懂的境界。 2008 年 3 月 18 日 ,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在斯里兰卡去世,享年 90 岁。 路透社是第一个向全球报道此事的通讯社若是没有通信卫星的帮助,它很难拔得头筹 。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正是克拉克在 1945 年一篇论文中设想出来的。刊登在英国《无线电世界》中的这篇名为《地球外的转播》的技术预测文章中,克拉克详细论述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这篇论文用一系列的图表和方程式,论证了空间站驻泊于距赤道 36000 千米的轨道上,就可以与地球保持同步运转;多个空间站作为中继,就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通信网。 虽然一个常见的误会是克拉克首创了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概念,但的确是他首先把这个想法系统化的。面对后人同步卫星之父的褒奖,他极其谦虚地对待此事。他总是主张:无人可以预言未来。 而他总用无比精细的技术细节预言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在《太阳帆船》( 1972 )一文中,他描写了利用太阳风作为飞船动力的故事。 2005 年美俄已经联手进行了太阳帆试验并取得成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能如克拉克设想的那样,会有一场从地球到月球的太阳帆船比赛,甚至能成为奥运会的项目之一。 《天堂的喷泉》( 1979 )是另一部缜密地描述人类伟大工程的作品:不远的将来,人类集全球力量在位于赤道的岛国建造了一条通天电梯,人和货物可以搭乘电梯用几天的时间上升到 36000 千米 高的同步轨道,这个一劳永逸的工程使昂贵的火箭发射成为了历史,任何人都有机会到太空一游。这部小说使他再次赢得了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和星云奖。但来自工程界的肯定恐怕才是对克拉克技术预测式小说的最大褒奖。 2000 年, NASA 发布了太空电梯概念图这种用高强度碳纳米管制成的电梯可从地面直接通往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太空站,有望成为 21 世纪后期地面到太空的主要交通工具。 虽然太阳帆和太空电梯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均是俄国的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但克拉克的独特贡献在于他搭建了科技界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并为这些科幻创意进入工程界视野而不遗余力地鼓吹。自从 1969 年 7 月克拉克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之邀作为嘉宾为亿万电视观众解说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月以来,他成了重大太空事件的发言人。美苏宇航员、杰出的科学家(如卡尔萨根)和制片人都认为克拉克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太空探索态度。 正如现代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 所说: 凡尔纳是我生活的总导演,有不少航天专家也对克拉克的作品心存感激。航天科学家托伦斯约翰逊为 NASA 服务了 35 年,致力于完成木星和土星无人探测任务。他回忆起一次航天会议的情景:火箭工程师们围着桌子坐成一圈,都说自己读过克拉克的小说,约翰逊感慨道:因此我们成为了火箭工程师。 神的 90 亿个名字 除了精准的技术描摹,克拉克作品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神秘。他喜欢把主人公置于他们克服不了的困境之中,然后又意外地得到超越人类理解力的神秘力量的帮助。 在《 2001 :太空奥德赛》中,来自地外的神秘黑色立方体不但启发 300 万年前的猿人使用工具,还帮助刚刚进入太空的 21 世纪人类加入宇宙生命的大家庭。在《与拉玛相会》中,克拉克描写了一艘外星探测器光临太阳系,人类试图对其进行探索,却发现其中并无任何生命存在。面对人类对它或友好或敌意的行为,拉玛丝毫不为所动,在从太阳补充了能量后,悄然离去,留给人类无限的迷思。 作为无神论者,克拉克曾留下遗嘱,葬礼绝对不要任何宗教仪式。但是他自己却不断在作品中在创造神明般的宇宙智慧生物。这些高等生物如长辈般教育人类,引导人类走出蒙昧状态。 有评论家试图中克拉克的身世中寻找这种创作的潜在动机。克拉克 13 岁时,父亲去世了。也正在那一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来自美国的科幻杂志,其中混杂着男孩子奇异冒险和最新的科学进展。从此他被这种文学形式吸引,并成为个中里手。这令人想到克拉克的同乡艾萨克牛顿,他生下来就没见过生父,在接受科学教育后终生致力于探寻宇宙的第一推动力。心理学家把这称为丧父的代偿心理。克拉克是否也在试图从创作中寻找父亲般权威而充满力量的象征呢?我们不得而知。在这个问题上,克拉克身处时代背景也许更具说服力。 文学创作很难脱离时代而存在,描绘未来的作品也得根植在当下语境中。克拉克科幻创作的高峰期(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正值冷战的高峰。苏美贮存的核武器可以毁灭人类数次。对人类命运充满关切的科幻作家不满足于设想几万年后人类对银河系的征服,他希望找到不同政体间的和解之道。终于,自幼便乐于观测星空的克拉克自认探索太阳系将是战争的替代物。在《 2001 :太空奥德赛》中,克拉克把太空探索描绘为经过了一万年,人类终于找到了同战争一样激动人心的事业。 20 世纪 60 年代星系有机分子的发现使科学界认为生命出现的条件并非地球所独有。克拉克也坚信地球人迟早要与更具智慧的宇宙文明相遇。那个慈父般的高等文明将帮助人类提升科技水平、特别是道德水平。 他设想外星高等文明用人类未知的力量解除了美苏核武装,同时也解除了冷战的物质基础。进而,在《 2010 :奥德赛之二》( 1982 )中,黑色立方体引爆了木星,天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阳光普照在克里姆林宫和华盛顿纪念碑上,促使地球上的渺小人类开始超越小小星球上的内部纷争,转而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 童年的终结 尽管克拉克的作品如此地贴近现实,他也清醒地意识到科幻小说的价值在于启迪心智而非预测未来。如果故事的背景紧扣现实世界,只能加速它的过时。但作为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作家,他情不自禁地要写出他所谓的可能的历史,他对技术的乐观看起来是无边无际的。这种乐观体现在人类对技术的和平运用上这从他 1945 年预言原子能火箭将在 20 年内实现, 1999 年时深信冷核聚变会在新千年之初成为清洁、安全的能源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敢下如此大胆之结论,恐怕与他的克拉克三定律有关,第一条定律就是:一个年长的杰出科学家,如果他说某件事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他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世界里,克拉克是最后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持技术乐观主义的科幻作家,他相信技术带来的困境只有更高超的技术可以解决。他是和平主义者,更是人类主义者。他的小说中体现出的普世情怀为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类所共有他的 100 本书被译为 40 多种语言,行销五千万册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他之前,只有儒勒凡尔纳曾达到过这一高度;在他的同侪中,自视甚高的阿西莫夫理智地甘居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普作家,而尊克拉克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 1953 年,克拉克出版了科幻小说《童年的终结》。这也是一部近未来科幻小说,描写了 千禧年之际 外星智慧生物来到地球并引导地球文明进步。在外星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文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人类终于摆脱了童年期的种种烦恼。但事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美好。在他的有生之年曾目睹了核武器、 DDT 、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麻烦,在他身后,人类还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困境。在克拉克心中,更为可行的解决之道是渐进的积累而非外来的帮助: 现代科学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就是千禧年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瞬间而已。那些终极问题不大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得到解决。而且,年轻有什么不好?克拉克认为,相对于那些具有高度智慧的苍老的宇宙文明,地球文明的最大优势就是时间:他们会沐浴在万物的夕照中嫉妒着我们人类,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年轻时的样子。 在克拉克之后,人类乐观的童年结束了,在没有更具智慧的物种拯救我们之前,渐渐长大的人类只能自我救赎。 (本文标题均为克拉克科幻作品名) 发表于2008年4月4日《瞭望东方周刊》 标签: 克拉克 , 太空 , 科幻 , 航天 , 钩沉索隐
个人分类: 科学艺术|1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