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雷神短歌 选自《万叶集》
SciApple2014 2014-1-23 12:33
雷神短歌 选自《万叶集》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即使天无雨 我亦留此地 原文 雷神小动,刺云雨零耶,君将留? 雷神小动,虽不零,吾将留妹留者。 日文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さし昙り 雨も降らんか 君を留めん 鸣神の 少しとよみて 降らずとも 我は止まらん 妹し留めば
6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扰动”的社会意义
热度 3 liaoshaoming 2013-8-4 09:55
“微扰动”的社会意义 廖少明 在岩土工程中,微扰动施工的概念源于软弱地层中的地下工程活动。在灵敏度很高的软弱地层中进行地下挖掘施工,可导致地下岩土体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渐进的微小的,也可能是剧烈的破坏性的,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岩土体的“娇贵程度”及工程活动的剧烈程度。某院士曾形象地将某地软土比作江南柔弱的女子,用来规诫工程单位的施工行为,要求他们不得有半点鲁莽。 有人还将微扰动施工比作心脏搭桥手术,需要非常的细心、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可导致病人死亡。 为了防止大的地下施工扰动对脆弱环境造成的危害,一般是通过非常精细化的组织和技术等全方位的呵护性手段,来保持地层原有的状态很少改变或不被改变(图1)。这些技术涉及:岩土体微扰动条件或小应变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工程活动的可控性特点。 从2005年开始,我的小小研究团队在上海非常软弱地层中首次进行极为危险的地铁穿越工程尝试。而今微扰动这一概念已经深入工程界人心,采用微扰动施工技术取得的成功案例已经数不甚数。 图1 地铁穿越微扰动保护示意图 ( Liao, Shao-Ming, et al. 2009. Shield tunneling and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Shanghaisoft ground. TUST, 24(4):454-465 ) 当这种工程行为一旦为工程界群体所接受,就令人欣喜地看到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与不少进行微扰动施工的工程界朋友相处时,每当遇到矛盾或纠纷或冲突,马上就会有人说“要微扰动”,一场冲突就会自然化解。这表明,人们通过工程切身体验得到的教训和经验是深刻有效的。 当今复杂的社会系统是由人与人之间织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精细而脆弱的网络,尤比心脏构造。而社会关系本质上是惯性的也是脆弱的,是长时间历史条件下缓慢形成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得以改变。在治理社会各种病症和处理各种关系中,也需十分小心,不要引起过大扰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动作inaction或少动作,而是要更加照顾到这种关系非常脆弱的一面。 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微扰动做法是十分明智的。社会中总有些人不清楚,一些大扰动行为虽一时痛快,但事实上孕育着可怕的潜在危险。例如,因鲁莽超车而被人动刀捅死,因菜场讨价还价一巴掌致人死亡,留学生在国外买廉价二手豪华车炫富被人射杀等等教训不时在耳边回响,让国人警醒。我在大学时代曾经有个东北朋友,十分豪爽义气且彪悍。一次因为一个学生没有按时还书当场教训了该同学。该同学个子矮小柔弱,平时老实巴交不大言语,当时没声响。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我这位朋友离开后不久,那位小同学居然拿着水果刀从后面无声无息地追上来捅到了这位彪悍的东北汉,喉管被切断,昏迷几个星期才抢救过来。当我一年多后再遇到这位东北朋友的时候,他人完全变了,礼貌克制甚至谦虚得很,问问当时发生的事情,他只是感慨地说一句话:绝不能欺负老实人。。。。。 微扰动也是一种理性、审慎和礼貌的表现。在社交或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是有礼貌和修养的表现。至今,国人仍热衷于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的陋习,仍然是国人在海外被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Peaceful but not violent movements”,是所有文明社会所提倡的理念。 由此进一步联想到中国当前之改革,亦同此理。改革之策既要使国民感觉到切肤之痛,这是关键,但又不可大动干戈,可见微扰动尺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一方面政策取向要精准、力度要恰到好处,使得国民感觉到良药苦口之效,能重拾痊愈之信心。另一方面又要切忌近十年“糊浆糊”的做法,这样不痛不痒,只会延误病情。
5697 次阅读|9 个评论
文化发展关系你我他:从如何面对“加塞车”说起
热度 12 fkyk16 2013-1-2 14:18
受昨天深夜发表的最新博文再次被编辑加 “ 精 ” 鼓励,我忽然有了把几日前的个人生活经历分享一下的愿望。就如博文的标题所示,这次小事是关于我是如何对待一个要 “ 加塞 ” 的车主的? 时值新年假日,确切地说是 2012 年 12 月 29 日 ,周六,我开车和老妈要到沈阳北站附近的家乐福超市去购物。可想而知的是,停车场的车位一定非常紧张,负责入口放行车辆的守门师傅得见到开出一台,才能再放进一台。再可想而知的是,在单行线大约三排车道的左面的入口排队车道得排多长的车队!!时间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快挨到我了——前面还有两台车,现轮为第一的那台就在入口处的杠杆前随时等候放行!可是……当时,我就觉排在第二位的我前面的这台车没有及时往前面提车,似乎空当大了一些。不过一闪而过的想法,不一会就被一台飞驰而来的白色私家车给验证了!呵,好家伙,这台车,一头扎进排队等候的第一和第二台之间,浑然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呢,毕竟不是被加塞的第二台车主,等了一会儿,觉得第二台车主不会有什么正义的反应了。 我思考再三!首先,我没有特别义愤填膺的感觉,在中国,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前两天,再次读龙应台的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还不住啧啧赞叹她观察得仔细,批判得深刻呢!当然,也会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再慨叹一遍:哎!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现实!——是的,前面加塞的这位车主和按兵不动的第二位等候车主,就代表了龙应台文章中两类典型的人。其次,我平时开车,是绝对“安全第一”车主,无论谁飙车,无论谁无理抢道,我的原则就是,没出现刮碰事故就好,绝对无条件让行!即便对平时开车火气较大的先生,也多劝 “礼让”“让行”“别动气”的!第三,我不是因为自己时间急,容不下一个比我更急的路人。……真的是思考再三! 然后,我告诉老妈,等我下去一趟,于是熄火,打开双闪,走到加塞车前,礼貌敲开司机的车窗,问:您是想加塞吗?您知道大家都在排队等候很久了吗?只这两句话,这位男司机抬头看我一眼,同时讪讪地说,“我以为……我走。”故事就这么简单,这个司机随后调转了方向盘,开车离去。至于他还去不去家乐福购物了,还是转一圈去排队车后面排队去了,不得而知。 随后,我转过身来,就第二位排队的车主说,“师傅,麻烦您把车往前提一下;免得再发生这样的麻烦。”这位师傅也只说一个“好”,然后把车向前开半个车位。我呢,静静地回到驾驶座,关掉双闪。就听老妈问我,那个司机没生气呀?——她再说被我“问”走的加塞司机。 事实真的是这位要加塞的车主是被我“问”走的,我并没有非把他轰走的意思 。如果他的理由还算充分,想获得理解并执意加塞的话,我这位大学老师也不至于和他斤斤计较到不许他加塞的程度;况且,面对一个强行加塞的人,谁又能真正管得了呢? 通过这件事,我只想说,生活中的事情,表面上与我们无关的事情,其实,细细想来,和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认可习俗和习惯,承认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人的前提下,都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这件事,既别为此类小事大动干戈,也不漠视此类事情,让它任由发生,不是还可以做到的吗? 从家乐福购物回来,我把这一日常插曲讲给在读大学回来度假的儿子听——这类故事,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听得懂,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是必要之举的。幸好,儿子一直是一个向善的孩子,他不但会欣赏,而且还会鼓励,同时也会自己做到——记得他上初二的时候,他觉得小区大门外有一鬼祟之人,好像在偷自行车。他告诉我,我鼓励他报警,他还真就勇敢地报了警——报警首先要说清楚事情的大意,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然后会有负责该片工作的警察再打电话联络报警人——儿子,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他负责任地关注着周边的世界,我欣赏他的举动,也鼓励他敢于担当。还别说,我们娘俩都喜欢龙应台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有所区别的是,我和儿子所做任何努力都不是因为我们很生气,而是因为:只有每个人都尽心尽责且尽量讲究有效方法地做好能做的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整个社会的文化才能发展,积极的元素和力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共同努力!
个人分类: 交流传播|3820 次阅读|37 个评论
诺奖:水到渠成还是拔苗助长?
热度 15 jintuo 2012-10-12 08:49
这两天诺贝尔奖成为话题。不过,鉴于有着“社会之不幸乃文学家之大幸”的说法,本文所涉及的诺贝尔奖仅指对于社会背景有着不同要求的科学奖。 谈到科学奖,科学网上两篇文章(饶毅、吴飞鹏)提及近年来频频获奖的日本科学界。由于日本和中国(还包括地处两者之间的韩国)有着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为相近的传统文化(虽然政治文化和企业文化极不相同),和日本作番比较便有了说服力。 日本籍科学家获得的 16 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前四个奖于上世纪获得,分别是汤川秀树 1949 年的物理奖, 朝永振一郎 1965 年的物理奖, 江崎玲于奈 1973 年的物理奖,和福井谦一 1981 年的化学奖。其中汤川和朝永获奖时在美国任教,但获奖研究地及本人国籍均为日本。另一位 1987 年获得医学生理学奖的利根川进因其国籍和研究地均为美国,不在统计之列。从以上回顾可见,日本频频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不过是进入本世纪之后的事情。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日本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出其近年来频频获奖的基本要因。据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的论著, 1868 年日本发生了皇族海归领导的、基层军官发动的小型政变,推翻了幕府,建立的明治内阁。此后的十年间,日本的改革者们依次做了三件事:建立现代大学体系、建立地方政府选举制度、建立国会。社会改革基本完成后,日本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列强之一。 上世纪 30 ~ 40 年代日本参与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少数右翼军阀的暗箱作业,而是民粹的体现。特别是发动针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一些军方高层,如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等因知道打不过而并不赞成,但拗不过民粹。 1945 年战败后,日本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刺刀下进行了反思,改写了宪法,改革了政治,建立了以强化比例代表制为特征的内阁制政治体制。比例代表制使各个政党能够按照总得票率的比例安插相当席位的专家进入国会,从而得以缓冲民粹。此后,左翼的社会党一度执政,后来被联合起来的自由党和民主党(即自民党)击败。 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经济在战争废墟上逐渐恢复, 60 ~ 70 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出口全球,被西方世界称为“经济动物”。 1985 年,当时的中曾根政府明确提出科技立国的国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经济中最耀眼的两个领域——家电和汽车一反美国式的兼并与垄断(各 2 、 3 家),也没搞中国式的“做大做强”,在保持着八、九家企业齐头并进,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品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辉煌。 日本民族极度重视社会内部的公平与和谐,彻底贯彻“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反映到科教界,日本不但实施高考,而且执法极严。作弊者,学生则开除,老师必进班房(如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高考作弊事件)。科研管理上日本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拔尖,以免造成更多的负面情绪。甚至一些教授、副教授位置的招聘要规定年龄下限,即不是某某年龄之下,而是某某年龄之上,以照顾团队的被领导者和周围同事的情绪。日本国立大学每个教师有最低限度的科研人头费,确保最低限度的潜心研究,不太搞投大钱于少数人以砸出个大奖之类的事情,也没有党校式的人才计划。至于教师薪酬,日本任何一家大学都绝对不会出现百万年薪和不到十万年薪并举的现象,即使在填不饱肚子的战败年代。 依我对处于第三国的日本、美国、和中国科学家的观察,的确,日本人认真,美国人灵感,中国人介于二者之间(如果没受中国当前文化环境毒害的话)。 日本近一个世纪(给 1868 ~ 1945 的 77 年打 5 折)的政治与经济的社会铺垫介绍到这份上,关于本文标题的讨论已经不需要更多的文字了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18 次阅读|23 个评论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从朗费罗的记忆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反思
热度 1 pww1380 2011-7-19 13:21
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从朗费罗的记忆到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反思 ——从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社会管理体制到社会文化与学术生态 杨文祥 我很喜欢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好友鲍海飞的朗费罗诗歌译作《影子》引起了我关于朗费罗诗歌的记忆。 年轻时,记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曾译过他的一首诗,题名是《箭与歌》。从此,美国诗人朗费罗这个名字就深深地留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由于时间久远,《箭与歌》这首诗的英文原作和我自己翻译的译文都已经很模糊了,不过这首诗的艺术意境和文学形象却历久而弥新。也许这就是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吧? 诗歌大意是: 《箭与歌》 我射了一支箭, 这支箭飞向了空中。 我的这支箭啊, 有谁的眼睛能够跟得上你迅疾的飞行? 我的箭于是消失在远方, 不见了踪影。 我唱了一支歌, 歌声飞向了天空。 我的这支歌啊, 有谁的眼睛能够看得见你在空中的飞行? 我的歌声于是消失在空中, 不见了踪影。 岁月悠悠日月如梭, 我终于找到了我那箭与歌的下落。 在一棵古老的橡树上, 牢牢地插着我当年的箭羽。 而我当年的歌声, 深深地埋藏在朋友的心底。 当年,这首译作完成之后,我将它与另一首诗歌译作一起投寄到北京的一家文学期刊。不久之后,另一首译作刊出在这家期刊上, 刊物编辑作了一两处文字上无关紧要的变动,而这一变动的代价是,在没有征求我意见的情况下,译者竟被换成了别人的名字。 而我翻译的朗费罗这首《箭与歌》的译文原作从此便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时,迫于工作与谋生的需要,我正考虑跨专业求学深造,于是也就无暇再追究这一明显而恶劣的剽窃行为了。尽管如此,这件事却成为我年轻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我后来的治学与写作生涯中,对这种发生在我与刊物之间的故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尽管生来愚钝,经过在这污泥浊水中几十年来的摸爬滚打,我终于认识到, 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哪一个人个人的和具体的不幸,而是当代中国学者别无选择地置身其中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 - 学术 - 文化生态灾难。 而这一灾难性、社会性的学术文化生态又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方面的某些历史缺陷与当下社会管理体制某些根本性、现实性重大弊端的 恶性互动 所建构起来的空前绝后的“历史杰作”。 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内在原因,使我从 20 世纪末期起,就开始了结合社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开展对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思考与研究。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社会管理领域的科学管理,对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的改革格外关注,对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对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格外关注,对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世界化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的国际经济 - 政治地位迅速提升,中华文明乘势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华文明和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格外关注。 参考文献: 1 .鲍海飞. 朗费罗 - 影子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465891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3176 次阅读|3 个评论
扯淡与忽悠
热度 2 fqng1008 2011-6-21 21:22
2005年,著名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哲学教授哈里·G.法兰克福出版了一本著作《扯淡论》。在这部篇幅极小却极有学术味道的著作里,他引用英国小说家安布勒的《下流故事》的人物辛普森的话:“当我的父亲被杀时,我只有7岁。我对他记忆犹新,也记得他常说的事。……他最先教我的事情之一即是:‘当你扯淡就能够蒙混过去的时候,就绝对不要说谎。’” 在绅士盛行的国度,说谎是人们不可饶恕的道德败坏,即使像辛普森父亲那样的“混混”也视若犯禁。正如法兰克福所云:“人们对扯淡的容忍度超过说谎,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太把扯淡视为人身冒犯。我们可能会尽量设法和扯淡的行径保持距离,但反应可能仅仅是不耐烦或生气地耸耸肩,而不会像说谎那样,常常激起遭到侵犯的感觉并为之震怒。” 在著作里,法兰克福把诚实、说谎和扯淡做了比较,他认为:“当一个诚实的人说话,他只说自己相信为真的事情;至于说谎者,所说的就是自知为假的陈述。然而,对于扯淡的人来说,上述这些赌注都不存在:他既不在真实这一边,也不在虚假这一边。说谎的人和诚实的人都把目光摆在事实上,而扯淡的人则根本不在意事实,除非这么做能符合他的利益,让他不受惩罚就逃过自己说过的话。他不在乎自己说的话是否正确地描述了事实,他只挑选或编造符合他目的的话。”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在该书的中文版序言里,根据法兰克福的意思对扯淡上纲上线:“扯淡不仅是反真相的,而且更严重的是它是反价值的,扯淡会消磨掉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这才是扯淡的最大危害。”他甚至引申:“教授和学者们以‘学术规范’为名,进行‘合法的’扯淡,以无聊琐碎甚至弱智的学术扯淡冒充高尚的精神事业,规范扯淡对思想学术的伤害几乎不亚于文艺晚会的小品对心灵的伤害。” 看看,当西方延伸到东方对“扯淡”口诛笔伐的时候(大量的批评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例如“扯淡,比说谎更可怕”,“扯淡,才是真理的最大敌人”等等),我们仍然在“忽悠”的泥潭里难以自拔。 “忽悠”,是近年来国内非常流行的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官场政治具有深刻揭示意义的通俗术语,字面上看与“扯淡”非常接近,但仔细推敲却有另外一层意思。据我的理解,与“扯淡”相比,“忽悠”的外延更宽,它不仅包含扯淡,而且还包括说谎,甚至做假,其目的性更加明确,即往往含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指向。 就在我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妻来电话说刚才险些被人忽悠,我忙问什么情况,她告诉我一场活生生的“欺诈”。她刚刚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邮局的,收到她的一个包裹,发现里面藏有毒品,要她马上跟缉毒部门联系,随即告诉了联系电话。她一听可不得了,连忙拨通了缉毒部门的电话,对方告知情况正在调查之中,但需要冻结嫌疑人的银行账户。这下可麻烦了,她想到最近正好要为儿子购房,如果冻结岂不要违约,还得罚款。接着,对方开始索要账号,并要求注意保密云云。妻想,自己是有单位的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岂能不向组织反映,就把想法告诉了对方,没想到对方一听到要跟组织汇报,就立马挂了电话。直到此时,妻才察觉可能是个骗局,方才打电话给我。我告诉她,别人寄的东西怎么会追你的责任?何况他也不敢说你寄的东西,因为那样很容易拆穿。 这一类的荒唐故事,已经伴随我们生活很久了,而且习以为常。正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号码,什么做假证件、手机监听、医保卡套现、嫖娼联络等等等等,为什么大家视而不见,甚至包括警察?再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说谎、造假比比皆是,哪一种形式的危害会低于“扯淡”?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谎言、充斥着造假,人们的食品、生活安全性受到侵犯或无法保证,甚至连政府、公职人员也这样以假乱真,习以为常,它说明了什么? 在我们的文化里,忽悠之所以泛滥到今天的地步,可能与痞子文化的官场化传播最后导致民间的广泛弥散有关。诚信成为傻逼,求真近乎呆板,满社会的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与扯淡相比,我们的忽悠文化危害之大可以说触目惊心,积重难返。它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激起全民族的愤恨,全人类的痛斥,最后寿终正寝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229 次阅读|5 个评论
给饶毅的信,再谈中国学术界的道德问题
qyu111 2010-10-9 22:44
饶毅: 我很羡慕你能在北大给大学生讲课。 回国 8 年,感觉国内的道德教育问题最令人揪心。 今天看到纽约时报的报道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样一句话:问及中国学生对学术抄袭的看法,回答都是令人吃惊般的若无其事。 社会道德变质,没有信仰,没有是非标准,没有诚信,欺骗成灾。我虽然不断的在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以适应现今的社会,但还是气喘吁吁,跟不上。 我感觉教育、信仰、和健康文化的培养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本。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五四的时候就在讨论是教育救国、经济救国、还是武装夺权救国。现在看来还是要靠教育救国。 社会是人组成的,人的素质是社会健康的根本。政权的变更和政治形式的变换都不能改变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根本。人的素质一方面是由这个民族的基因决定,另一方面就是靠教育了。中华民族需要一个适合这个民族的信仰并以教育来普及。没有一个健康的文化土壤,经济和科技都发展不到哪里去,也不会给人类带来健康与幸福。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就业难短信二则
fqng1008 2010-8-26 09:05
温家宝总理曾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早些时,收到同学的短信,把大学生就业难讽刺到了极致,但是否折射出一种现实和忧虑?请看短信: 一、与时俱进: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70年代,到城市去,到到部队去,到能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一切可以拿到文凭的地方去;90年代,到欧美去,到澳洲去,到一切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代,到居委会去,到村委会去,到一切可以就业的地方去。 二、新学位:为充分缓解就业,教育部今日出台最新学位制度:博士毕业后可以攻读壮士,壮士毕业后可以攻读勇士,勇士毕业后可以攻读猛士,猛士毕业后可以攻读圣斗士,其后仍无法就业者,请入股市争当烈士!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1834 次阅读|3 个评论
“忽悠”是中国社会的通病
fqng1008 2010-6-11 06:46
自从赵本山《卖拐》以来, 忽悠一词很快风靡全国,一时间成为概括中国社会文化特色和政治特色的精辟词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社会忽悠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甚至是无孔不入的通病。 上级忽悠下级,领导忽悠群众,政客忽悠政客,商人忽悠商人,学生忽悠老师,刁民忽悠官家......。也许,最本质的原因是:统治者需要愚民政策,被统治者需要对付统治者。以至于弄得全社会没有诚信,丧失原则,因为只有在公民社会才能获得彼此间的平等和公平,才能产生彼此间的尊重、诚恳和信任。 最近,秋石有一篇神经病女士银行取钱的短文,颇有典型意义。今转载如下,可见当今 忽悠水平之一斑。 一天下午,我同学在建设银行十分无聊的上班,一个穿得很糟糕的女士(神经病患者)来到他窗口,给了他一张纸条要提款。 纸条上赫然写着兹派XX同志于贵银行处提取人民币然后是l后面N多个零元。落款是***C.P中央办公厅***。 我同学本来想报警,可看该神经病患者女子很认真的样子,想想还是打发给保安算了(~估计保安也是很闲)。 果然,保安对该女子说:你这张条子想要提款,必须先到对面派出所,找所长盖一个章,他盖完章,你再来取钱就没问题啦。   该女子想都没想,直接就向派出所走去了(这保安还真不一般,平时有点小看他了)。   大概十多分钟,排队的顾客慢慢多起来的时候,那个女子兴高采烈的回来了,举着那个条子,说:人家说啦,办公程序简化了,不用所长批条直接就可以取钱啦。   我这个同学一听到这就不住的感叹:pol.ice队伍里真有高人,一句高调就给打发回来了。   我这个同学和保安当时就有点傻了,营业大厅有很多人都在,怕她精神病发作起来影响正常的秩序,只好把值班主管找来了。 主管和女患者在一边聊了几句,问你取钱做什么用呀,女患者说:取钱卖面包,蛋糕,吃的,卖穿的。主管指了指不远处的地方,该女子就又高高兴兴地走了。 保安去请教高招,主管当时是这样对女患者说的:我们这里是建行,只有建房子才能到这里取钱。你取钱买吃的,那肯定是粮食了,要去农行,买穿的等东西,取钱要到工商银行才行!   我同学打心眼里佩服呀,到底是当主管的啊!!!!         过了一会儿,该女士又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工行的回答:农行的人说了,这里是农行,只有农民能取钱,我是城市人口,工行的人说了,我们这里是公行,只能公的来取,母的不行!!!!,说我是贱人,要到建行取钱! 我同学,保安,主管,狂晕.......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高考
fqng1008 2010-6-9 10:03
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我实在想不起其他题目来写日记,只好联系实际,写写我的高考。 我经历了三次高考。第一次应该是1974年,那时候我刚当工人两年多,单位没有人报名,我阴差阳错地报上了名,一个出身不好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竟然被工厂推荐参加当年的大学考试。尽管明白考试只是走过场(考试题目比较实用,不像现在这样折磨学生),当时的心情仍然是意外的兴奋。记得那次考试在县二中,临进考场之前,刚刚送到的《文汇报》就头版刊登张铁生交白卷的英雄事迹,配了重要的社论(题目记不得了)。但是,我们仍然按计划进行了高考。几天后,我作为诗坛新秀到县招待所学习,打开房间的抽屉,见一大卷数学考试试卷丢弃在里面,我就知道张铁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第二次高考是1977年,我是10月中旬才从报上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激动得几乎晕了过去。首先忙着给教育部写信,请求他们推荐名额争取到达10:1,以便广纳人才(后来根本不需要推荐,完全自愿报名,尽管少数情况较小地作了限制,如单位同意等等);接着跟厂长、书记请假复习。我激情满怀地到姑姑家一个水库大坝旁的镇子,埋头干了20多天。因为没有上过高中,我短时间把高中的数理化通读了一遍,读不懂的放下来,过一段再读,做了厚厚的笔记,却没有做过一道题目,也没有请教老师。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录取(4门课160分的录取线)甚至至今不知道考了多少分(当时没录取的根本不通知分数)。而且,自认为较好的语文还该了作文题,据说是一分不给(第二年才知道,因为我在工厂了每年写总结,写通讯报道,总是写完后再拟题目)。当年湖北的作文题是学雷锋的故事,我写的是学雷锋的故事但完成后题目作了修改(具体的现在也记不得了)。 第三次高考是1978年,那时候的精力真是旺盛。从头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7月,我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课程,并做了大量习题,而且同时家里还盖了一幢房子,我也是主要劳力。尽管分数不高,但是圆了一个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的高考充满激情,虽然一波三折,仍然是人生中的辉煌,感恩之情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今天仍然不满足于现状......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