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提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宋广波编《胡适批红集》提要
黄安年 2009-10-26 20:12
宋广波编《胡适批红集》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26 日发布 (按 : 《胡适批红集》的出版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史料,它对于胡适与红学研究的意是不言而喻的 , 感谢广波惠寄惠寄介绍、目录和封面页、版权页。) 著作责任者 宋广波编 责任编辑 岳秀坤 封面设计 奇文云海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销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印刷 北京宏伟双华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 16 开 ,787 毫米 X1092 毫米 印张 32.75 字数 155 万 版次 2009 年 10 月 印数 1600 本 国际书号 ISBN 978-7-301-15745-9/K.0620 定价 人民币 85 元 网址 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 pkuwsz@yahoo.com.cn ****************************** 宋广波编《胡适批红集》一书出版   由宋广波整理、编注的《胡适批红集》一书, 2009 年 10 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彩色影印出版。该书发表的近 500 页胡适研究、批注《红楼梦》的新史料,均为首次发表。   这是编者继《胡适红学年谱》、《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胡适与红学》之后,在胡适与红学研究领域的又一新成果。   胡适是 20 世纪红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开新纪元的成就主要有:把红学纳入了学术轨道,开创了曹学研究,开创了《红楼梦》版本学,开创了脂学,开创了对《红楼梦》续书的研究。   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影响了一代学人,成就了一大批红学大家,在红学领域淋漓尽致的发挥了新典范的作用。   在 1950 年代,胡适对海峡两岸出版的各种重要《红楼梦》书上,都做了不少批注。这些红笔、黑笔(有钢笔、有圆珠笔)的批语,话语虽不多,却画龙点睛,不乏真知灼见。这批重要的文学史料,已经沉睡在这里半个世纪了,无人问津,学界也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这次由北大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胡适批红集》,共分五个部分:有关曹雪芹生平的文献、不同版本的《红楼梦》、《红楼梦》研究著作、批判俞平伯、胡适有关剪报、论文集、胡适论红佚信、佚稿(附录他人致胡适论红书信)。   总之,本书发表的胡适的这些批注,是一批宝贵的文学史料。认真研究这批新材料,一定有助于我们更为完整而真确地认识胡适开创的新红学并推动将来的红学研究。 目录 序言 周汝昌 前言 宋广波 一、有关曹雪芹生平的文献 《绿烟琐窗集》(富察明义撰) 《四松堂集》(附《鹪鹩庵笔麈》,爱新觉罗敦诚撰) 《懋斋诗钞》(爱新觉罗敦敏撰) 《春柳堂诗稿》(张宜泉撰) 二、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庚辰本( 1955 年文学古籍本) 庚辰本( 1959 年台北文渊出版社翻印本) 程乙本( 1959 年台北远东图书公司本) 程乙本( 1961 年台北启明书局本) 三、《红楼梦》研究著作 《红楼梦研究》(俞平伯著) 《红楼梦新证》(周汝昌著) 《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俞平伯辑) 《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 《阅红楼梦随笔》(周春著) 《红楼梦书录》(一粟编著) 四、批判俞平伯、胡适有关剪报、论文集 (一)清算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剪报集 1 李希凡、蓝翎:《走什么样的路?》(《人民日报》, 1954 年 10 月 20 日) 2 钟洛:《应该重视对〈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的批判》(《人民日报》, 1954 年 10 月 23 日) 3 报道:《中国作家协会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人民日报》, 1954 年 10 月 26 日) 4 袁水拍:《质问〈文艺报〉编者》(《人民日报》, 1954 年 10 月 28 日) 5 周汝昌:《我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错误观点的看法》(《人民日报》, 1954 年 10 月 30 日) 6 王佩璋:《我代俞平伯先生写了哪几篇文章》(《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3 日) 7 报道:《华东作家协会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讨论会》(《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3 日) 8 冯雪峰:《检讨我在〈文艺报〉所犯的错误》(《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4 日) 9 王若水:《清除胡适的反动哲学遗毒》(《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5 日) 10 黎之:《〈文艺报〉编者应该彻底检查资产阶级作风》(《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10 日) 11 白盾:《红楼梦是怨而不怒的吗?》(《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12 日) 12 何其芳:《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人民日报》, 1954 年 11 月 20 日) 13 张啸虎:《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错误的又一根源》(《人民日报》, 1954 年 12 月 8 日) 14 金达凯:《红楼梦研究事件的前因后果》(《祖国周刊》,第 8 卷第 8 期) 15 辛直白:《清算红楼梦专家与派系斗争》(《自由阵线》, 1955 年) (二)《红楼梦问题讨论集》 1 《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一集 2 《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二集 3 《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三集 五、胡适论红佚信、佚稿(附录:他人致胡适论红书信) 胡适复函苏雪林( 1961 年 2 月 6 日) 胡适复函江冬秀( 1961 年 6 月 1 日) 胡适致函江冬秀( 1961 年 8 月 7 日) 胡适复函韩镜塘( 1962 年 1 月 26 日) 胡适读《文献丛编》札记 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材料的札记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校勘小记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延期出书启示 吴相湘致胡适( 1954 年 8 月 17 日) 方豪致胡适( 1960 年 6 月 27 日) 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输出审核组致台湾银行国外部( 1961 年 5 月 31 日) 严明致胡适( 1961 年 10 月 6 日) 翁慧娟复胡适( 1961 年 10 月 24 日) 胡颂平复韩镜塘( 1961 年 10 月 27 日) 赵冈致胡适( 2 月 7 日) ( 感谢宋广波先生惠寄介绍、目录和封面页、版权页。 )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5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长编》提要 (二)
黄安年 2009-9-3 22:39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长编》提要 (二)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3 日发布 作者: 郭预衡 书名 : 中国散文史长编(上 , 下册) 责任编辑 : 薛海斌 任小明 付审: 刘立平 终审 靳作栋 装帧设计 王春声 王耀斌 陶雅娜 印装监制 贾永春 出版发行 山西教育出版社 印装 山西新华印装有限公司新华印刷分公司 印张 45 开本 787x1092 1/16 字数 93.9 万 版次 2007 年 10 月第 1 版 印数 1-800 册 书号 ISBN 978-7-5440-3165-3 定价 99.00 元 ( 上下册 ) 页码 上册 418, 下册 288 页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散文史长编》的内容特点有二 : 一是对于作者的《中国散文简史》的扩充;二是对于作者的《中国散文史》的补充。在《中国散文简史》的基础上 , 扩充的新的论点和论据;在《中国散文史》的基础上 , 补充新大例证和内容。因此,这部《中国散文史长编》恰可与《中国散文史》和《中国散文史简史》相辅而行。《中国散文史简史》本是高校文科教材、长编作为教材,更便于使用。 作者介绍:   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河北玉田人。 1920 年 11 月生。 1945 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 1947 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建国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擅于古代散文的研究。与刘盼遂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著有《古代文学探讨集》、《中国散文史》、《历代散文丛谈》、《郭预衡自选集》、《专门与博识》等,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散文选》等。《中国散文史》(上册)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1 年);《中国散文史》(上、中、下)曾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2001 年),又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1 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特等奖。熊宪光教授在《郭预衡教授 : 成就卓著的文学史专家》一文中评论说 : 郭预衡教授学有渊源 , 又自辟蹊径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 . 所著 中国散文史 , 体大思精 , 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达到的最新高度 . 以长编、正编、简编配套 , 建构系列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 , 开拓创新 , 成就卓著 , 广受学人称誉 . 郭预衡教授为人为学 , 求实求真 , 学识渊博 , 著述宏富 , 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 . 寻绎他的治学之道、治史思想和学术成就 , 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高校理论战线》 2004 年 第 08 期 ) 附本书目录、绪论、后记影印件,最后照片和郭先生为本书签字时间为 2009 年 9 月 3 日。照片分 ( 一 )26 幅 , (二) 11 幅。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长编》提要 (一)
黄安年 2009-9-3 22:23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长编》提要 (一)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3 日发布 作者: 郭预衡 书名 : 中国散文史长编(上 , 下册) 责任编辑 : 薛海斌 任小明 付审: 刘立平 终审 靳作栋 装帧设计 王春声 王耀斌 陶雅娜 印装监制 贾永春 出版发行 山西教育出版社 印装 山西新华印装有限公司新华印刷分公司 印张 45 开本 787x1092 1/16 字数 93.9 万 版次 2007 年 10 月第 1 版 印数 1-800 册 书号 ISBN 978-7-5440-3165-3 定价 99.00 元 ( 上下册 ) 页码 上册 418, 下册 288 页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散文史长编》的内容特点有二 : 一是对于作者的《中国散文简史》的扩充;二是对于作者的《中国散文史》的补充。在《中国散文简史》的基础上 , 扩充的新的论点和论据;在《中国散文史》的基础上 , 补充新大例证和内容。因此,这部《中国散文史长编》恰可与《中国散文史》和《中国散文史简史》相辅而行。《中国散文史简史》本是高校文科教材、长编作为教材,更便于使用。 作者介绍:   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河北玉田人。 1920 年 11 月生。 1945 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 1947 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建国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擅于古代散文的研究。与刘盼遂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著有《古代文学探讨集》、《中国散文史》、《历代散文丛谈》、《郭预衡自选集》、《专门与博识》等,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散文选》等。《中国散文史》(上册)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1 年);《中国散文史》(上、中、下)曾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2001 年),又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1 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特等奖。熊宪光教授在《郭预衡教授 : 成就卓著的文学史专家》一文中评论说 : 郭预衡教授学有渊源 , 又自辟蹊径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专长和学术风格 . 所著 中国散文史 , 体大思精 , 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达到的最新高度 . 以长编、正编、简编配套 , 建构系列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 , 开拓创新 , 成就卓著 , 广受学人称誉 . 郭预衡教授为人为学 , 求实求真 , 学识渊博 , 著述宏富 , 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品格和独特的学术建树 . 寻绎他的治学之道、治史思想和学术成就 , 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高校理论战线》 2004 年 第 08 期 ) 附本书目录、绪论、后记影印件,最后照片和郭先生为本书签字时间为 2009 年 9 月 3 日。照片分 ( 一 )26 幅 , (二) 11 幅。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5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郑铁生著《红楼梦叙事结构》提要
黄安年 2009-8-14 10:46
郑铁生著《红楼梦叙事结构》提要 黄安年辑自 郑铁生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4 日发布 本书系白山红学书系之一(迄今已经出版 : ⑴《何其芳论红楼梦》董志新校订、小 16 开 350 页 45 元; ⑵《红楼梦艺术论》段启明著、小 16 开 238 页 35 元; ⑶《进入新世纪的红学》杜景华著、小 16 开 343 页 45 元; ⑷《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胡文彬著、小 16 开 335 页 45 元; ⑸《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张书才著、小 16 开 380 页 45 元; ⑹《红楼梦叙事结构》郑铁生著、小 16 开 342 页 45 元。郑铁生系天津外国语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小说与中国叙事学 , 发表论著有《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中国古典小说序事研究》、《古汉语通论》等 , 以及在《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中国语文》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名 红楼梦叙事结构 作者 郑铁生 出版 白山出版社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孙福同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李国宽 印刷 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1.75 字数 35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印次 2009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80687-423-3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自序同见影印件, 图片 13 幅。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董志新[整理校订]《何其芳论红楼梦》提要
黄安年 2009-8-13 10:06
董志新 《何其芳论红楼梦》提要 黄安年辑自 董志新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2 日发布 本书系白山红学书系之一(迄今已经出版 : ⑴《何其芳论红楼梦》董志新校订、小 16 开 350 页 45 元; ⑵《红楼梦艺术论》段启明著、小 16 开 238 页 35 元; ⑶《进入新世纪的红学》杜景华著、小 16 开 343 页 45 元; ⑷《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胡文彬著、小 16 开 335 页 45 元; ⑸《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张书才著、小 16 开 380 页 45 元; ⑹《红楼梦叙事结构》郑铁生著、小 16 开 342 页 45 元。 何其芳( 1912-1977 )不仅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 , 而且是著名的红学家。他著有《论红楼梦》、《曹雪芹的贡献》、《没有批评就不能进步》等。写于 1956 年的《论红楼梦》长篇论文 8 万字发表于《文学研究集刊》第五册,删节后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120 回本 《红楼梦》代序,对于红楼梦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及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研究何其芳的红学思想有助于厘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红学研究。本书分评论卷、争鸣卷和附录卷 , 在附录中有何其芳红学年谱、何其芳论红楼梦研究综述( 1977-2008 ),为研究何其芳红学思想的重要论著。 书名 何其芳论红楼梦 作者 董志新 出版 白山出版社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邢志有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彭和群 印刷 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2.5 字数 36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印次 2009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80687-422-6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刘世德序、《整理校订者言(代后记)》同见影印件, 图片 15 幅。 董志新简介 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三年农历三月廿一。十七岁投笔从戎。受教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党校。性喜购书、读书、写字,尤爱文、史、哲。在连队七年后,经宣传股、科、处新闻报道岗位,于改革开放前一年调入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二十三年后调入白山出版社,任总编辑至今。在《红楼梦学刊》、《孔子研究》、《孙子年鉴》等报刊上和其他著作中发表学术论文计有《曹寅扈从东巡考评》、《何其芳红学年谱》、《何其芳论红楼梦研究综述》、《孙子知己知彼原则与毛泽东战略建构》、《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孔子军事民本思想》等数十篇 , 著作计有整理校订的《何其芳论红楼梦》、与人合著《将才论》、《未来与沉思 -- 核后的时候的军事人才》,自著的《典故的运用》、《男人有志挥金戈》、《记忆惊人的途径》、《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等多部。近二十年来,醉心于研究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孙子与孔子民兵思想的思考和探索。董志新为军中新秀,现役少将。董志新著《毛泽东读红楼梦》的出版拓宽了红学流派研究的视野。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36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董志新著《毛泽东读红楼梦》提要
黄安年 2009-8-12 16:21
董志新著《毛泽东读红楼梦》提要 黄安年辑自 董志新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2 日发布 书名 毛泽东读红楼梦 作者 董志新 出版 万卷出版社 责任编辑 王会鹏 版式设计 徐春迎 封面设计 北京子之唐文化 责任校对 于凌涛 印刷 沈阳佳麟采印厂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8.5 字数 48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6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09 年 8 月第 2 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80759-911-1 定价 人民币 39.8 元 经销者 全国新华书店 内容提要、目录、自序(《毛泽东与红楼遗产》)、《丛书后记 -- 我这样写毛泽东读四大名著》同见影印件, 图片 23 幅,最后一张董志新照片为笔者拍摄于 2009 年 7 月 26 日辽阳 董志新简介 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三年农历三月廿一。十七岁投笔从戎。受教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党校。性喜购书、读书、写字,尤爱文、史、哲。在连队七年后,经宣传股、科、处新闻报道岗位,于改革开放前一年调入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二十三年后调入白山出版社,任总编辑至今。在《红楼梦学刊》、《孔子研究》、《孙子年鉴》等报刊上和其他著作中发表学术论文计有《曹寅扈从东巡考评》、《何其芳红学年谱》、《何其芳论红楼梦研究综述》、《孙子知己知彼原则与毛泽东战略建构》、《孔子论晋文公争霸战争》、《孔子军事民本思想》等数十篇 , 著作计有整理校订的《何其芳论红楼梦》、与人合著《将才论》、《未来与沉思 -- 核后的时候的军事人才》,自著的《典故的运用》、《男人有志挥金戈》、《记忆惊人的途径》、《毛泽东读〈三国演义〉》等多部。近二十年来,醉心于研究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孙子与孔子民兵思想的思考和探索。董志新为军中新秀,现役少将。董志新著《毛泽东读红楼梦》的出版拓宽了红学流派研究的视野。 内容提要: 毛泽东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这部千古名著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 《毛泽东读 红楼梦 》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新著。 本书作者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 20 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家世和生平、思想和艺术才能、文学创作实践 ( 即所谓曹学 ) 的评说。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判定,以及对阅读文本经验的概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评论阐扬。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故事典故、词语典故思想内容的发掘、借鉴和引用。本书全面展示了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新鲜经验和独到见解,探讨了毛泽东在红学发展史上应有的独特地位。 目录: 毛泽东与红楼遗产 ( 自序 ) 毛泽东派红学的历史地位 他自己说读了十几遍 ( 文本阅读之一 ) 《红楼梦》就是在一师学的 口袋里装着,书架上放着 恰到好处的引证 线装本石刻本精装本 他能背《红楼梦》中很多诗词 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 ( 文本阅读之二 ) 《红楼梦》可以读 ? 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 ? 一定要精读《红楼梦》 ? 你去读《红楼梦》吧 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 ( 文本阅读之三 )?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 ( 曹学之一 )? 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你是曹雪芹的同乡 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 雍正时代兴文字狱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 ( 曹学之二 )? 曹雪芹只是个拔贡 因为有一肚子火气才写《红楼梦》 多才多艺的伟大作家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 ( 曹学之三 )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 曹雪芹的脂粉气比先生浓得多 写一部像《红楼梦》那样的书 ?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 ( 阅读感悟之一 )? 在位置是不很高的七字旁画了个大问号 中国古代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 对世界的三大贡献 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 阅读感悟之二 )? 要读后面的部分 ( 阅读感悟之三 )?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 阅读感悟之四 )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 当作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 不读《红楼梦》就不懂封建社会 ( 阅读感悟之五 )? 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 ( 红楼思想之一 )? 《红楼梦》写四大家族 ( 红楼思想之二 )? 《红楼梦》是描写四大家族的 主要是写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 可以看出家长制的不断的分裂 借四大家族兴衰揭示封建制度腐朽 第四回是个总纲 ( 红楼思想之三 )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 ( 红楼思想之四 )?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 一部形象的阶级斗争史 ? 只有用阶级分析才能读懂《红楼梦》 都白白地断送了性命 关于爱情掩盖政治 ( 红楼思想之五 ) 谈情说爱与两派斗争 才子佳人与四大家族 当作色情书看待不公道 吊膀子是掩盖政治斗争的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 ( 红楼思想之六 ) 《讲堂录》中的意淫说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 为什么非林妹妹不可 《红楼梦》尊重女性 ( 红楼思想之七 ) 宝二哥说女人是水做的 ? 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 写女奴都写得好 ? 很早以前就有土地买卖 ( 红楼思想之八 ) 非盗贼去抢田夺地 ? 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 写封建剥削只有一两处 《红楼梦》写得有点希望 ( 红楼思想之九 )? 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红楼艺术之一 )? 作者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此回是现实主义最成功的范例 没有实际经验写不出认蹬二字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 ( 红楼艺术之二 )? 通过家庭反映社会 ( 红楼艺术之三 )? 用假语村言写出来 ( 红楼艺术之四 )?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么写的 ( 红楼艺术之五 ) 宁荣二府与小小之家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写的 刘姥姥见凤姐一段扯得开,收得回 石头会说话呢 ( 红楼艺术之六 ) 所有剧目与主旨切合 ( 红楼艺术之七 )? 作者对戏曲极为熟悉 书中剧目为当时流行名剧 ? 所用剧目与本旨切合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 ( 红楼艺术之八 )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 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 可以学习他的语言 而且人物性格各异 ( 红楼艺术之九 )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 ( 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一 )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 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 他觉得女孩受压嘛 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 ( 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二 )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 ( 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一 )? 林黛玉不是四大家族的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 林黛玉写的诗全能背下来 身上发出的一种香 ( 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二 )? 林黛玉身上发出的一种香 林妹妹自然不愿嫁给焦大 女同志不同于林黛玉 不学林黛玉 ? 要学花木兰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 ( 红楼人物王熙凤 ) 治世能臣 ? 乱世奸雄 想办法积攒私房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 当内务部长的材料 探春不过是代理 ( 红楼人物贾探春 ) 他们不喜欢探春 探春也当过家 您想让我当探春 荣国府的最高家长 ( 红楼人物贾母 ) 贾母是最高家长 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 ( 红楼人物刘姥姥 ) 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 像刘姥姥借钱 敢把皇帝拉下马 ( 征引运用之一 ) 张学良敢把老蒋拉下马 我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 这是古人王熙凤说的 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 要有王熙凤舍得一身剐的精神 东风压倒西风 ( 征引运用之二 )? 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 在路线上没有调和余地 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已压西风倒 这是苏州姑娘林黛玉讲的 总结一个东风压倒西风 杜勒斯对东风压倒西风表示惊恐 东风要占优势 这一句不宜在这个时候讲 林黛玉有句话讲得好 不知大有大的难处 ( 征引运用之三 )? 多次提起大有大的难处这句话 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 美苏都碰到了许多困难 大有大的难处对我们特别有用 党员干部警惕受人包围 ( 征引运用之四 )? 贾府运筹谋划者无人 ( 征引运用之五 ) 没有不散的筵席 ( 征引运用之六 )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征引运用之七 ) 其实各有各的心事 ( 征引运用之八 ) 贾宝玉的命根与国民党的军队 ( 征引运用之九 )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丛书后记 我这样写毛泽东读四大名著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3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文彬著《红楼梦与台湾--跨越海峡的记忆》提要
黄安年 2009-8-4 18:18
胡文彬著《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提要 黄安年辑自 胡文彬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4 日发布 书名 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 作者 胡文彬 出版 白山出版社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宋 杰 董志新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李国宽 印刷 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1.75 字数 35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书号 ISBN 978-7-80687-630-5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序、 同见影印件, 图片 18 幅,其中前 17 幅翻拍自该书 , 胡文彬照片为笔者拍摄于 2009 年 7 月 26 日辽阳 作者简介:胡文彬 祖籍山东黄县 ( 今龙口市 ),1939 年 10 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瓦盆窑村。 1961 ,从抚顺市中学毕业后 , 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读书 ,1966 年毕业。 1968 年入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20 年, 1987 年 2 月转入中国艺术院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平生酷爱《红楼梦》,沉酣一梦,久而不觉 , 痴而不悟。近年著有《冷眼看红楼》、《读遍红楼》、《红楼人物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数种。而今步入古稀之年,仍然以书为伴,聊谴愚哀。 青山在 人未老。(引自本书介) 感谢胡文彬先生提供 : 目录、卷首絮语、后记 **************************************88 目 录 卷首絮语 卷一 渡海篇 海天重话石头禅 《红楼梦》在台湾的流传及其研究 附录:山重水复疑无路 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 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二) 淡粉轻烟别有名 王兰沚《无稽谰语》读后 留将解语枝,尤是知音伴 孔昭虔与台湾 妙音历尽几多香 唐景崧与台湾 五云捧出游仙笔 台湾诗人邱逢甲题红诗 月旦公评又一新 台湾诗人邱树甲题红诗 吟到红楼独擅场 许南英、谢道隆的题红诗 留与人间永记忆 齐如山与《红楼梦》 卷二 胡适篇 沉酣一梦八十年 胡适: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者 跨世纪的思考 新红学在新世纪红学研究中的地位 站在巨人肩上前行 写在胡适先生逝世 40 周年的日子里 附录: 耕耘播雨,嘉惠学林 《胡适红学年谱》序 继承是为了超越 《胡适论红楼梦》序 说不完的胡适 《胡适与红学》序 卷三 对话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近五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 偏多奇情只缘梦 近 20 年海峡两岸红学交流回眸 红学与世界对话 甲戌红学研讨会开幕记 红楼渡海百年情 甲戌年台湾红学研讨会散记 新世纪,两岸红学走向辉煌 写在海峡两岸中青年红学研究会闭幕之际 海珠凝泪到今圆 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侧记 红楼是梦元非梦 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的几点启示 又逢甲戌寻梦忙 台湾影印甲戌本《石头记》 宝岛寻梦倍辛勤 台湾影印程乙本辨 扫尽浮云梦正长 宝岛归来谈红学史事 卷四 书话篇 这一解,石破天惊 潘重规与《红楼梦新解》 纵有关山不隔梦 潘重规校订《红楼梦稿》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雪林与《试看红楼梦的真面目》 贵在一家言 高阳与《红楼一家言》 红楼一梦谁先觉 高阳与《高阳说曹雪芹》 领新标异惊世姝 张爱玲与《红楼梦魇》 不作豪语但写真 林语堂与《平心论高鹗》 梦里乾坤绝妙文 李辰冬与《红楼梦研究》 惟有痴情价更高 潇湘与《红楼梦与禅》 一卷红楼千百解 杜世杰与《红楼梦考释》 家庭,人类社会的细胞 萨孟武与《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好书满目振精神 余英时与《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女性眼中的女性 梅苑与《红楼梦的重要女性》 版本,红学研究的基石 王三庆与《红楼梦版本研究》 《红楼梦》程刻本研究 徐仁存与《程刻本红楼梦新考》 笔底情深话西游 读林以亮《〈红楼梦〉与西游记》 精妙一时说不出 读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 满天风光照眼新 读罗德湛《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李鼎:《石头记》作者说 读皮述民《苏州李家与红楼梦》 基于道而又归于道 墨人与《红楼梦的写作技巧》 梦到君前格外新 读张寿平《红楼梦外集》 细微之处见精神 读王关仕《微观红楼梦》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读余昭《红楼人物的人格解析》 雍正与红楼梦 读邱世亮《红楼梦影射雍正篡位论》 探的什么秘 黄炳寅《红楼梦创作探秘》简说 细细思量又不同 读王大方《红楼说梦》 《红楼梦》里的同性恋 读陈益源《从〈娇红记〉到〈红楼梦〉》 石头,恒留在文学的世界里 康来新与《失去的大观园红楼梦》 博观约取见通奇 读(美)浦安迪《红楼梦批语偏全》 试探红楼面目新 读张明彦《试探红楼梦》 化外自有梦中人 读刘广定《化外谈红》随想 卷五 游记篇 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甲戌红学会前的一次参观 胡适纪念馆巡礼 访中研院一日 乡音绕耳,乡情依依 在桃园机场过海关的一幕 思乡与高粱酒 友人赠高粱酒并告其历史 吃在台北 在台湾吃饭的品味 古道绿茶的启示 从马路广告牌上看到的 红楼佳馔宴宝岛 在台北来来大酒店吃红楼宴 雅韵漫舞梦红楼 在台北看云门舞集的演出 台北的交通 一个外乡人眼中的台北 在台北逛书店 离开台北前去购书 摩耶经舍访大千 意外的一次参观访问 同心楼前话同心 这里被戏称为台湾大观园 雨中游石门水库 罗凤珠教授邀游石门水库 圆山夜色 端阳节游圆山 夜赏华西街 端阳节参观台北民俗村 校园漫步 参观中央大学校园 宝岛梦归圆 从一幅题词想起的 在历史巨人身边 台北国父纪念馆巡礼 深夜,灯光依然闪烁 中秋后二日夜游竹仔湖 风吹浪打自不动 雨中游鼻头角远眺 枯枝花开朵朵艳 曹雪芹铜像前枯枝开花 语出肺腑惊宝岛 柏杨细说《红楼梦》 卷六 珍藏篇 方寸天地,两岸情怀 两岸《红楼梦》邮票知多少 红楼佳肴满纸香 两岸红楼宴菜单中的学问 红楼小天地,真情大世界 两岸《红楼梦》藏书票 与时俱进红楼话卡 两岸电话磁卡上的红楼故事 贺岁年年红楼梦 两岸贺卡上的红楼故事 片片寄真情,都是梦中人 两岸《红楼》明信片 后记 附录:台湾《红楼梦》研究书目 *********************************88 卷首絮语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地理老师教我们识地图,从那个像大公鸡的挂图上我第一次知道在祖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个美丽的台湾岛。有几分遥远,又有几分亲近。   后来,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宝岛在我心中愈来愈清晰,阿里山神奇的故事,日月潭美丽的传说,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在吸引着我。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人民长期风雨相望,在漫长的 40 多年间不能往来!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海峡两岸同胞终于打破了僵局,结束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过去。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长时间里又是只来不往。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大陆的人民才有机会踏上这块热土,一睹宝岛的绮丽风光。    1994 年是中国农历甲戌年,时值《红楼梦》早期抄本甲戌本诞生、流传 240 周年。台湾广大红学研究者为了纪念这个在红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版本诞生,邀请大陆 12 位红学同仁前往台湾,参加由中央大学举办的甲戌年红学研讨会。正当这次红学盛会即将召开的前夕,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发生了。一时间,两岸间正常的文化交流被暂时搁置了,刚刚筹备就绪的甲戌红学会也受到了影响。恰在此时,有人匿名写信给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和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康来新教授,企图阻挠两岸的红学交流。但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冲破重重障碍,甲戌红学会如期举行。    6 月 8 日晨,大陆 12 位红学同仁从北京和上海分别乘中国民航飞抵香港,并于当日晚 7 时 50 分从香港启德机场换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 CI0666 航班,越过海峡,飞向台湾。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在桃园机场徐徐降落。当我们一行 12 人走出机舱,迎着扑面而来的热风,遥望着繁星灿烂的夜空,每个人的心情都分外激动。啊,你好宝岛!我在心中默默地念诵着。此时此刻儿时的记忆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大公鸡还有两只脚呢 是海南岛,一是台湾岛,一前一后在前进,雄鸡高唱,天亮了!   《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我借来说,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果然,四年之后的 1998 年,应台湾庆京集团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第二次踏上了宝岛台湾,并在国父纪念馆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接着, 1999 年又应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再次随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第三次来到台湾。同以往来台不同的是,在黄静(子瑛)、陈碧玲二位女士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次展出一个月之后又移到了最南部的高雄市展出,在这里同样是一个月时间。我生而有幸,三次访台时间恰好为 120 天,经历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和西方人的圣诞节、新年。从北部的鼻头角到南部的垦丁;从古城赤嵌到香烟缭绕的佛光山;从秀美的竹仔湖到鲜花盛开的梅岭山巅,都留下了我的履痕。我的感受是回到了自已的家,回到了我的童年。宝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亲切,令我流连忘返我爱这块热土!   梦,海峡两岸同一个梦。它是《红楼梦》,也是祖国统一的梦。   仰望苍穹月更圆,梦更甜,好梦成真! 2001 年 10 月 2 日 写于京华饮水堂 *******************************88 后 记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红楼梦》一书在台湾的传播与研究。从那时到现在,三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当我整理完这部书稿,编出目录,即将送交出版社的时刻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不是当年康来新、刘广定两位教授坚持邀请我参加甲戌红学研讨会的话,我或许不会有那么快就踏上宝岛台湾的大地。甚至我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重访宝岛的机会。在此还应该特别提到时任《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张庆善和沈春池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黄静(子英)女史,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支持令我感念至深。如果没有他们的安排,我也就没有机会去写本书所收录的那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因为真实的情感来自于真实的体验,即使是那些具体要求有学术品格的文章也是如此。三次 120 天的台湾之行,使我了解了台湾,认识了台湾。人们说两岸的关系是血浓于水,今天我有了最真实、最亲切的感受。所以,在此谨向康来新、刘广定两位教授与那些热诚接待过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表达我崇高的敬佩和由衷的谢意!   本书所收的文章是我三次访台之后的时间里写成的,大多发表在大陆和台湾的报纸杂志上。本次整理时除了个别文字稍有补订之外,绝大多数一仍其貌,以存真实。实际上,我已收集的资料和拟定的写作计划,还有不少题目没有完成。例如台湾的小吃非常丰富,品尝了不少,心有所感;又如台北的流浪狗问题,台湾作家们写春联呼吁全社会关心,这些社会问题颇值得研究。特别是第三次南下高雄市时在春节和元宵节前夕,恰又赶上台湾的大选,到处是竞选的宣传车,还有拜票、吃席、辨论,仿佛在重温文化大革命似的。透视台湾的选举文化给人一种新的思考即我们到底要一种什么样的民主与自由!   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高雄市博物馆馆长洪庆峰先生和竭力促成此次赴高雄市展览的陈碧玲女史,他们不仅拨冗陪同我们参观了高雄市的名胜古迹,而且还一道参观了嘉义、台南的秀丽的风光,使我们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三十天。我本想用自己的笔写下此次南行的感言,总因琐事相缠未能如愿,今次整理书稿时深感愧疚。我想来日方长,未来必将补上这些真实的记录。   正如本书的题名一样,是一本记忆而非台湾红学史或两岸红学交流史。我在本书中所提供的一些研究史料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倘对台湾红学同道有所助益的话,私愿已足矣!    94 年前,邱逢甲先生在欢呼辛亥革命胜利时写下了一首祝贺的诗,其中有云:    郁郁钟山紫气腾,中华民族此重兴。 江山一统都新定,大纛鸣笳谒孝陵。    94 年后,我们迎来了台湾国亲两党的领袖连战和宋楚瑜两位先生所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他们亲赴南京拜谒中山陵,同样为江山一统、重兴中华民族,展现了新气象和良好的愿景。作为一个大陆普通学人,我只能,默默地祈祷上苍:保佑两岸人民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今天历史给了我们机遇,愿我们两岸人民共同携起手来,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在 21 世纪的腾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愿本书的浓浓墨香,给两岸广大红学爱好者带来缕缕温馨。 2005 年 5 月 15 日初稿 2008 年 6 月 18 日改于京华饮水堂之东窗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7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提要
黄安年 2009-7-2 09:42
《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 以农业促发展》提要 黄安年辑 2009 年世界银行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2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 以农业促发展》集中阐述三个主要问题:对于发展,农业能够做什么?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怎样才能贯彻得最好?胡鞍钢在序言《从国际视野看中国的农业与发展》中阐述了农业与发展的关系 ; 中国农业转型之路 ; 中国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等四个问题。 本文所附影印图片 22 幅是笔者加上的。 ******************************* 书名 : 《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 以农业促发展》 原书名: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原出版社: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英文版版权 世界银行 中文版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 周 青、王荣静 责任校对 : 王凤芝 责任印制 : 王秀菊 页码: 368 页 出版日期: 2008 年 3 月 印刷者 : 北京市世界知识印刷厂 装订者 : 北京市密云县京文制本装订厂 ISBN : 978302171454/978-7-302-17145-4 字数 : 450000 字 印数 : 1-5000 册 包装版本: 1 版 装帧: 平装 开本: 202 X 266 印张 : 23.75 正文语种: 中文 定价 : 80 元人民币 编辑推荐: 进入 21 世纪,农业仍然是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在发展中国家,每 4 个贫困人口中,就有 3 个生活在农村 21 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 2 美元, 8 . 8 亿人每天牛活费不足 1 美元,他们大多数靠从事农业维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设想至 2015 年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半、后续几十年内继续减少贫困和饥饿,就贫困人口居住的地方和擅长的事情而言,促进农业发展势在必行。虽然仅靠农业不能大规模脱贫,但是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是有效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一期以农业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完成于 25 年前,在机遇和挑战殊异的新环境中,有必要重新确定如何利用农业来促进发展。为此,《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   阐述三个主要问题: 对于发展,农业能够做什么?对于许多国家,农业都是增长和减贫的基础;如果政府和捐赠者能够扭转多年来对农业的政策忽视,纠正对农业的投资不足和投资失误,那么更多的国家可以从农业中获益。 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包括增加贫困家庭的资产,提高小农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的生产效率,为农村贫困人口创造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机会。 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怎样才能贯彻得最好?制定最适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情况的政策及其决策程序,动员政治支持,改进农业治理。   本年度报告恰值世界银行出版《世界发展报告》 30 周年。 ********************88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 : 以农业促发展 - 目 录 前言 致谢 译校出版与致谢 缩略语与资料说明 概述 农业如何促进发展? 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怎样才能最好地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 第Ⅰ部分对于发展 ,1 农业能够做什么? 第 1 章在三类不同国家中促进增长和减少贫困 结构转变 三类不同国家的以农业促发展议程 农业的发展潜力受到削减 农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因素 农业在发展中的新作用 焦点 A 降低农村贫困是整体减贫的关键因素 第 2 章农业的绩效 . 异质性与不确定性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促成了世界农业的成功 国家和地区间增长的不平衡 绩效差异反映了基础条件的差异 多元化经营带来新农业的发展契机 前景:正视挑战与攀升的不确定因素 结论:持久的生产挑战 焦点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风险 第 3 章农户及其脱贫途径 农村脱贫的互补性途径:农业耕作 . 劳动和移民 农户收入战略的变动 农村职业和收入来源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时的农户行为:表象理性行为 农户资产的一般状况:少而不平等 蔓延肆虐的风险与巨大的反应成本 小农户面临着竞争的挑战 结论 焦点 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 第Ⅱ部分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第 4 章改革贸易 . 价格和补贴政策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与补贴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征税 贸易自由化的模拟收益 取得潜在收益的余地 转型期扶持 长期发展公共投资 结论 第 5 章将农业引向市场 主要粮食市场:提高商品交易 ,1 加强风险管理 传统主要出口商品:维护国际竞争力 高附加值城市市场:生产者与现代供应链的纽带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符合产品标准 结论 焦点 农业企业促进发展 第 6 章 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小农户的竞争力 保证权利和分配资源的土地政策 给小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启动保险管理风险 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 发展有效的投入市场 价值链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者组织 制度创新仍然有待推进  第 7 章 通过科学技术促进创新 基因改良已相当成功 . 但并非到处如此 基因改良要求管理和系统技术作为配套措施 增加研发投资 进行制度改革 ,1 提高研发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技术:技术推广和 ICT 创新 继续前进   焦点 帮助穷人获得转基鹄技术的好处 第 8 章 使农业系统更其环境可持续性 导致资源退化的因素 改善农业用水的管理 让绿色革命更绿 管理集约型养殖业系统 扭转劣势地区的资源退化趋势 环境服务功能支付机制 结论 焦点 在农业中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 第 9 章 超越农业 农村就业问题:令人生畏的挑战 农村雇用就业 增加农村非农就业机会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收入 劳动力供应:移民和城市经济 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教育 . 培训和转化 提供安全网减少脆弱性 政策关注的必要性: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和移民的结语 焦点 利用教育和技能促进村发展 纯点 农业与健康之间的双向联系 第Ⅲ部分怎样才能最好地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 第 10 章为三类不同国家制订以农业促发展议程 新的机遇与挑战 建议方法 传统农业国加快发展 .c 减少贫困和加强粮食安全 转型中国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 减少农村贫困 城市化国家联系小农户和新的食品市场并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政治 . 行政和财政上的可行性 承认政策窘境 第 11 章 从地方到全球加强治理 国家 . 私人部门和民间社会的角色转变 农业政策的进程 改革治理 ,1 更有效地执行政策 权力下放和地方治理 社区主导型发展 农业计划援助的效果 全球议程的进展 走向更好的农业治理 文献注释 尾注 参考文献 《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的详细介绍     进入 21 世纪,农业仍然是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在发展中国家,每 4 个贫困人口中,就有 3 个生活在农村 21 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 2 美元, 8.8 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 1 美元,他们大多数靠从事农业维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减贫设想至 2015 年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半、后续几十年内继续减少贫困和饥饿,促进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阐述三个主要问题:对于发展,农业能够做什么?以农业促发展的有效措施有哪些?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怎样才能贯彻得最好? 虽然仅靠从事农业不能大规模脱贫,但是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是有效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机遇和挑战殊异的新环境中,有必要重新确定如何利用农业来促进发展。 农业促进发展 2007 年 10 月 19 日 ?? 世界银行星期五发布的《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发展农业是实现到 2015 年将全球赤贫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这一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是增长的源泉;在亚洲,消除普遍存在的贫困需要解决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报告指出,农业对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国别差异。报告将发展中国家分成了传统农业国、转型中国家和已经城市化国家,并分别为三类国家的政府制定和贯彻以农业促发展议程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在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这样的传统农业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 32% ,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对于增长、大规模减贫以及保障食品安全,都发挥着核心作用。在传统农业国家,要以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幅提高小农耕作的生产效率,为数以百万计的依靠农业维生的农民提供更有效的扶持。 在转型中国家包括大多数南亚国家、东亚国家和中东、北非国家,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为 7% ;绝大多数贫困人口( 82% )滞留在农村。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和罗马尼亚都属于典型的转型中国家。 报告指出,尽管亚洲的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仍有超过 6 亿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尽管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未来几十年中农村贫困仍将占主导地位。 在转型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和极端贫困持续存在是导致社会和政治局势紧张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的持续改善,既不能依靠农业保护(否则将提高食品价格),也不能依靠补贴,而需要寻求脱贫的多种路径包括转向高附加值农业、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促进人口农转非。 在已经城市化国家包括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和许多东欧、中亚国家,农业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低,平均为 5% ;贫困人口更多集中在城市,同时仍然有 45% 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如果能使小农成为现代食品市场的直接供给商、通过区域综合发展在农业和农村工业部门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农业能够帮助减少农村中残存的贫困人口。 有关报告的更多信息可从相关网站获得: www.worldbank.org/wdr2008   世界银行最新《世界发展报告》指出,转型中经济体(大多数在亚洲)加大农业投入对于改善这些国家 6 亿农村贫困居民的福祉十分重要。   以农业促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警告说,如果不扭转过去 20 年对农业和农村部门的忽视和投资不足现象,到 2015 年把极度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的国际目标就无法实现。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 B 佐利克指出:在转型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 82 %。考虑到人口压力、农田面积减少、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开发落后的贫困高发地区的必要性,加大对农业的关注十分重要。   在中国、印度、印尼、泰国等转型中经济体,虽然农业在经济中的比例约占 13 %,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刚刚过半,但在 1995 年至 2003 年期间,农业对 GDP 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7 %。这些国家有 22 亿农村居民,报告建议这些国家把农业议程的着眼点放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   《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对于最贫困的人口来说,农业带来的 GDP 增长产生的减贫效益至少四倍于其他部门带来的 GDP 增长。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说:农业增长过去 15 年在东亚地区减少农村贫困方面十分成功。目前的挑战是保持和扩大农业所具有的独特的减贫威力,特别是在农村贫困人口仍在增加并有可能至少在未来 30 年超过城市贫困人口的南亚地区。   报告说,农业可以为转型中经济体的大量农村贫困人口开辟走出贫困之路,否则他们就会被落在后面。报告说,一条出路就是通过高价值的农业革命。可以通过价格改革和整顿对粮食的补贴资助来建立鼓励发展高价值的园艺、家禽、渔业和奶制品多种经营的激励机制。   就世行本身来说,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农业贷款出现下降之后,世界银行承诺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在 07 财年,世行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贷款承诺额达到 31 亿美元,连续第 4 年呈上升趋势。 具体研究成果:   报告认为,通过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粮食生产率,可以改善以农为生的农民的生计,这就需要在土壤和水利管理以及农业研究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报告还要求改善涉农企业的投资环境。   报告编写组副组长阿兰德杨弗利说:迅速转型中的经济体必须从绿色革命把着眼点转向高价值农业,因为快速提高的城市收入和城市里对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已成为农业增长和减贫的驱动力。从全球来看,各国必须为开展贸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农民组织和其他地方团体需要在政策制定方面有更大的发言权。   报告还认为,大多数转型中经济体都应尽力减少集约型农业留下的环境足迹,特别是在使用农业化学品和产生牲畜废弃物方面。考虑到对转型中经济体水资源匮乏问题的关注,报告呼吁对负责灌溉的机构进行改革,取消水电补贴。    对于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中的最贫困者,报告主张改善农村非农企业的投资环境和就业计划。就业计划可包括修建农村道路、在荒芜的地区植树造林、进行水渠和水塘清淤等工作。   《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根据 1990 2005 年农业对总体增长的贡献率和农村贫困人口在贫困人口总数(按照 2002 年每天两美元的水平)中所占的比例对国家进行了分类。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主要在非洲),农业对总体经济的贡献率很大(超过 20 %)。在转型中国家(主要在亚洲),非农业部门主导增长,但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农村地区。在城市化国家(主要在拉美、欧洲和中亚),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城市地区,尽管农村地区的贫困率往往最高。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要
热度 1 黄安年 2009-7-1 09:41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 ----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提要 黄安年辑 2009 年世界银行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在所有世界银行的年度发展报告中 ,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 ----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是专门论述解决全球和各国地区发展失衡的问题和建议。报告认为 , 全球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发达省份和富裕国家。经济活动的集中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没有给每个地方带来繁荣,生产活动分散也不会必然地实现繁荣,需要很多经济、政治、政策条件的配合。报告,重新构建了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框架。 胡鞍刚在序言中论述,报告提出经济集中与生活水平趋同并行不悖的见解。认为这种趋同并不是市场机制的自然结果,而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报告将密度、距离和分割视为经济地理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一分析框架将聚集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作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报告认为 , 与世界经济地理的特征一样,中国的经济地理也是不平的,突出表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城市群化三个倾向。东部 10 省市 1978 年为 GDP 占全国的比重为 41.8% , 2007 年上升到 55.2% 。目前城镇经济规模大体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九。目前沿海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和增长极,面积只占全国 3.4% ,却创造了全国 38.6% 的 GDP ,全国 70.3% 的货物出口,吸引了 55.9% 的外国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革命。中国直到 1988 年才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与美国相对差距最大,但是缩小速度最快,从 1990 年 145 倍缩小至 2005 年 2.2 倍, 2008 年又缩小为 1.4 倍,这直接导致区域间的经济距离大大缩短。中国经济地理变迁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正以历史上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大的环境压力,这导致了最大规模的草原退化、沙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他提出 , 中国对经济地理的发展理念和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其基本目标就是构建绿色中国,即到 2050 年中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之后,给那时的十几亿人民留下更大的生态空间,增加更多的森林、湿地、湖泊、牧场等生态资本,建立更加美好的、更加和谐的绿色家园。他认为 ,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就是要在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现代化中国、和谐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三大目标。需要建立市场和政府的伙伴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互紧握,两只手都要硬,既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 书名 :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 ----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英文版版权 世界银行 中文版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 周 青 责任校对 : 王凤芝 责任印制 : 王秀菊 页码: 368 页 出版日期: 2009 年 3 月 印刷者 : 北京室世界知识印刷厂 装订者 : 三河市金元印装有限公司 ISBN : 7302195374/978-7-302-19537-5 字数 : 508000 字 印数 : 1-3000 册 包装版本: 1 版 装帧: 平装 开本: 202 X 266 印张 : 24.5 正文语种: 中文 定价 : 130 元人民币 内容简介 :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讲述了:全球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发达省份和富裕国家。但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却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立即给每个地方带来繁荣,市场只青睐某些地区。但是,即使是生产活动更分散也不会必然地实现繁荣,需要很多经济、政治、政策条件的配合。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新构建了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框架。报告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早期经验,旨在为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非洲和亚洲那些被陆地包围或者与世界市场分割的最贫穷国家,报告讨论了制度合作、基础设施共享和特别激励措施的有效政策组合来推动这些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而对于那些发展中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普遍的繁荣不能掩盖一些地区的持久的贫困。因此,对于这类国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以推动这些国家国内的一体化和帮助那些最不幸地方的穷人。 编辑推荐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讲述了:遵循经济地理的三大特征推进地理变迁,将使地区获益良多:城市的增长提高了密度;工人和企业向密度区的迁移缩短了距离;国家模糊其经济边界、进入世界市场,从而能够发挥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作用,减少了分割问题。那些走向繁荣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正是遵循密度、距离和分割这三大特征的地理变迁。《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结论认为这些地理变迁至关重要,应当对其予以促进和鼓励。这一结论并非毫无争议。当前,贫民窟居民高达十亿,但是移民涌入城市的势头却持续不衰。全球化给许多人带来了好处,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十亿人口却被排斥在外。在其他人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寿命不断延长的同时,那些难以进入世界市场、举步维艰的世界最底层十亿人口却仍然难以摆脱贫困和高死亡率的阴霾。出于对这些群体的关注,往往导致这样的建议:经济增长必须在空间上确保均衡。本报告传达了不同的信息,即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不平衡。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只会阻碍经济的增长。但发展仍然可以具有普惠和谐性,因为即使那些远离经济机会的人口也可以因财富的不断集中而受益。为实现快速和共享的增长,政府必须促进经济的一体化。 在关于城市化、地区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中,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应当居于核心地位。然而恰恰相反,上述这三方面的政策讨论均过于强调从地区出发的干预措施。《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则为这些政策辩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将公共制度、基础设施以及干预措施等一体化工具全部都纳入其中。通过使用这些措施的适当组合,当今发展者可以重新塑造他们的经济地理。如果措施运用得当,发展者将经历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但仍然可以实现普惠和谐性的发展。 目录 前言 致谢 缩略语和数据注释 报告掠影:密度 . 距离和分割 概述 1 地方和繁荣 1 世界发展并不均衡 8 市场塑造经济走势 12 将发展提上日程 20 报告导读 23 范围 34 术语 34 结构 39 地理变迁 1 :征服北美大陆的距离困难 44 第一部分 遵循三大特征审视发展 47 第 1 章 密度 48 密度定义 49 经济集中愈是富裕 , 密度愈高 56 农村一城市和城市间趋同 62 当今发展者的独特之处何在 ?70 第 2 章 距离 73 距离定义 74 先进地区的经济集中 80 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先分化后趋同 84 当今发展者的独特之处何在 ?93 第 3 章 分割 96 分割定义 97 经济集中 105 先分化 , 再趋同 109 地理 . 全球化和发展 115 当今发展者的独特之处何在 ?120 地理变迁 2 :克服西欧的分割问题 122 第二部分 塑造经济地理 125 第 4 章 规模经济和集聚 126 集聚经济指南 128 跨入规模经济的领域 131 地方组合 135 理解市场力量 140 第 5 章 要素流动和移民 146 从重商主义到全球化再到闭关自守的循环往复 147 劳务移动:一代人的研究分析 157 治理移民的务实政策 167 第 6 章 运输成本和专业化 ..170 回眸既往:两个世纪的经验教训 173 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 20 年分析 181 如何作为:发展中世界的交通政策 184 运输:日益重要的领域 192 地理变迁 3 :东亚的距离和分割问题 194 第三部分 重新制定政策辩论的框架 197 第 7 章 无拥挤集中:和谐性城市化政策 198 地方组合的管理原则 200 一体化政策框架 202 行动框架 216 从中立到效率 , 再到适居性 229 第 8 章 和而不同:实现地区发展的有效政策 230 人们寻求机会 231 国家谋求和谐统一 234 促进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一体化的政策框架 237 行动框架 245 避免巴尔干化: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利益 257 第 9 章 赢者无边界:贫穷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一体化 260 区域一体化扩大供给 , 全球一体化扩大需求 262 框架:建立一体化毗邻区域 265 行动框架 273 地理变迁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密度 . 距离和分割 285 书目注释 287 尾注 291 参考文献 305 部分指标 331 表 A1 地理和交通 表 A2 城市化 表 A3 区域发展 表 A4 国际一体化 表 A5 其他指标出处及释义 部分世界发展指标 349 引言 数据出处和处理方法 经济体的划分和概括性指标 术语:国家及其使用范围 技术注释 根据区域和收入划分的经济体: 2009 年财政年度 表 1 主要发展指标 表 2 千年发展目标: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活 表 3 经济活动 表 4 贸易 . 援助和金融 表 5 其他经济体的主要指标 技术注释 .. ********************************888 序 : 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胡鞍钢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复杂,山地、高原、丘陵比重较高(占国土面积近 70 %),生态基础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实践,它不但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既影响国内各地区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地理变化趋势。 从世界银行的《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之初向世界学习、模仿他国的做法不同,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学习借鉴样本。 那么本年度的世界银行报告为我们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有哪些最重要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我想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一、经济集中与生活水平趋同并行不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世界是平的。①但是实际上从经济地理角度上看,世界是不平的。这是报告的一个核心观点。正如报告所提到的:世界半数生产活动位于 1.5% 的陆地区域。如果以单位面积总产值为海拔高度的话,我们看到的世界经济图景是十多个大都市圈形成的高耸入天的山峰,星罗棋布的城市组成的高低不一的小山包,由农村地带构成的广阔平原,以及萧条地区形成的洼地。 经济集中往往会导致人们对地区差距扩大的担心,报告所传递的重要信息就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报告研究表明,随着收入增加,经济密集区和非密集区的生活水平趋同,但趋同之前确定有一个分化过程,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家庭基本消费领域最早出现趋同现象;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出现趋同;最后工资和收入出现趋同。日本就是一个经济集中与生活水平趋同并行不悖的典型案例。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 73.6% 的 GDP 总值,但与此同时也集中了总值 68.7% 的人口,因此它的人均 GDP 仅为全国的 1.08 倍,除东京外,日本各地区的人均 GDP 最高与最低比值仅 1.8 倍。②这种趋同并不是市场机制的自然结果,而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政府在地区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日本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财政转移支付之前, 1989 年日本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财政能力之比为 6.8 ∶ 1 ,财政转移支付之后,这一比值降为 1.56 ∶ 1 。这也是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③ 二、分析经济地理的多维度框架 如何认识经济地理变迁?本期世行报告浓缩了过去一代人的政策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 报告将密度、距离和分割视为经济地理的三个基本特征。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经济的集中程度,往往是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距离指商品、服务、劳务、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由此落后地区应重新定义为相对于经济聚集区的偏远地区,这不单指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制度障碍造成的经济距离;分割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简而言之,就是阻碍经济一体化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这一分析框架吸收了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聚集效应、迁移、专业化和贸易作为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要驱动力。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聚集的规模效应以及生产要素与人口的自由流动,会促使经济活动趋于集中。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交通成本的下降则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新经济地理和新贸易理论都强调市场是重塑经济地理的无形之手,但从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实践来看,也要考虑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因为中国基本国情是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必须考虑重要特征,这不仅要符合经济规律(如市场机制、经济全球化趋势),更重要的是符合自然规律,准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经济集中并不是无限的、任意的,其中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不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限度,对一些生态极度脆弱和敏感地区要限制和禁止大规模的经济开发。 三、中国经济地理的变迁 与世界经济地理的特征一样,中国的经济地理也是不平的,突出表现为沿海化、城市化、城市群化三个倾向。首先是向沿海地区集中,东部 10 省市 1978 年为 GDP 占全国的比重为 41.8% , 2007 年上升到 55.2% 。其次是向城镇集中,目前城镇经济规模大体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九。第三是向城市群地带集中,目前沿海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和增长极,面积只占全国 3.4% ,却创造了全国 38.6% 的 GDP ,全国 70.3% 的货物出口,吸引了 55.9% 的外国直接投资,它们还会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随着中、西部的各大城市群的相继崛起,中国的经济还将进一步集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革命。中国直到 1988 年才开通第一条高速公路,与美国相对差距最大,但是缩小速度最快,从 1990 年 145 倍缩小至 2005 年 2.2 倍, 2008 年又缩小为 1.4 倍,这直接导致区域间的经济距离大大缩短。以北京到广州的时间为例, 18 世纪清王朝时使用最快的交通工具驿站的马匹要走 56 日①,目前乘特快约为 20 小时,未来两三年内高速铁路开通后仅需 9 小时。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距离也大为缩短,这是交通条件更加便利的结果,特别是摩托车的迅速普及, 2007 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达到了 48.5 辆,是 2001 年的两倍。② 消除四类无形壁垒会更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一体化。这包括四个层次的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地区的一体化,逐步打破行政疆界,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世界级大城市群;其次是全国的一体化,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既包括充满活力的商品市场,也包括灵活的就业市场;第三是区域一体化,主要是与东亚等周边经济体生产、贸易一体化, 1995 年中国的 26 个周边经济体中,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的只有 1 个,第二大的有 9 个;到 2007 年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的有 9 个,第二大的有 8 个,合计占了 65.4% ;第四是参与全球一体化,仅用 30 年时间,中国就从全球化的边缘者,转变为获益者,并成为潜在的领导者。目前中国是世界商品出口的第二大国,不久将成为第一大国。 当然,经济的一体化也不是免费午餐,经济一体化本身既是平衡的又是不平衡的,它也会导致某些萧条地区进一步边缘化,这就需要政府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教育移民、生态移民、公共服务等手段加以干预。 中国经济地理变迁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正以历史上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大的环境压力,这导致了最大规模的草原退化、沙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此,《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布局的战略设想。这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控件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控件开发结构。 我认为,这是中国对经济地理的发展理念和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其基本目标就是构建绿色中国,即到 2050 年中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之后,给那时的十几亿人民留下更大的生态空间,增加更多的森林、湿地、湖泊、牧场等生态资本,建立更加美好的、更加和谐的绿色家园。到那时,它将被视为中国的又一伟大创举。我称之为绿色创举。 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使中国巨大的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它促进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了人口向经济繁荣区迁移,使经济活动进一步集中,经济集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使得经济活动更有效率。同时,专业化分工得到加强,新型贸易(主要指产业内贸易)开始增加。 市场机制以及经济一体化使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移民潮。首先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007 年中国有 2.1 亿农民工,其中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达到 1.3 亿人。其次是贸易流、物资流, 2007 年货运量达到 227 亿吨,是 1978 年的 9 倍。信息流更是爆炸式增长,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网民第一大国, .CN 域名也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① 2000 2007 年间长途电话总通话时增长率达到 24.6% 。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吸引国之一, 2008 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 924 亿美元。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形式,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一个有效的政府是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能够对市场经济和个人活动起催化、促进和补充作用。② 中国基本经验是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与政府这一有形之手相互紧握,既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成为重塑经济地理的正向作用力。政府在组织有效市场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经济特区,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放松城乡户籍限制,不断消除区域间贸易壁垒,这些顺应经济地理规律的政府行为,有效促进了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遏制了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进行环境监管、加强生态建设,这保障生态安全,纠正环境的市场失灵。 四、小结 《世界银行年度报告》往往是发展理论和发展政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对世界发展重大挑战的主动响应。本书是 1978 年以来的第 31 部,也同样如此,它汇集了一代人的经济地理研究成果,更是对世界经济地理实证分析的集大成。报告中所阐述的最新发展理论和观念,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地理,重新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最新的全球性公共知识及参考。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就是要在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实现现代化中国、和谐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三大目标。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需要建立市场和政府的伙伴关系,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互紧握,两只手都要硬,既顺其自然,又有所作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 本文系作者为世界银行《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所做的序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鄢一龙协助整理。 ① 美国全球畅销书作者弗里德曼认为世界是平的。[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第二版),中文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② 根据《大都市圈要览》(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 2007 )数据计算。 ③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第 358~359 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5 。 ① 柏杨:《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北京, 2005 ,第 6 页。 ②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 2008 》,第 112 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年。 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 2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 年 7 月 24 日。 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尔格里茨认为:虽然市场在我们经济发展中扮演中心的角色,市场自身却并不总是能够顺畅运行;为什么市场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政府总是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见:斯蒂格里茨:《喧嚣的九十年代》,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第 3 页, 2004 。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指出:在金融市场上市场配置与政府和社会监管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公平、可持续。参见温家宝:《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在剑桥大学的演讲》,据新华网英国剑桥 2009 年 2 月 2 日电。 ********************************** 译校出版与致谢 《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是由中国科学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道纪忠华公共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经过 5 个月的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本书是由中国科学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师胡光宇博士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并负责译校工作。 本书翻译工作由胡鞍钢教授主持,是继世界银行的 2004 年《中国国家经济备忘录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 2005 年世界发展报告: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人人受益》、《 2006 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 2007 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下一代》、《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治理、绩效与可持续发展》、《 2008 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农业促发展》等著作之后,又一重要的学术翻译成果。 本书在译校工作中赵冰、张铭铭 ( 道纪忠华公司 ) 和刘晓秋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参与了大量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校人员为本书的如期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缩略语与资料说明 致  谢 本报告由 Indermit S. Gill 领导的工作组执笔编写,编写组成员包括 Souleymane Coulibaly , Uwe Deichmann , Maria Emilia Freire , Chorching Goh , Andreas Kopp , Somik V.Lall , Claudio E. Montenegro , Truman Packard 和 Hirotsugu Uchida 。 Homi Kharas , Marisela Montoliu Munoz , Andrew Nelson , Mark Roberts , Sebastian Vollmer 和 Fang Xu 做出了重要贡献。编写小组还得到了 Eduardo S. F. Alves , Maximilian Hirn 和 Catalina Tejada 的协助。 Bruce Ross-Larson 担任本报告主编。 封面和书中导读图由 James Collins 及其在伦敦的 Zefyr 设计有限公司工作组设计并制作。地图由世界银行地图工作组的 Jeffrey Lecksell 绘制。图书设计和发行由世界银行出版办公室负责协调,并接受 Susan Graham 和 Andres M n ses 的指导。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由发展经济局( DEC )和可持续发展网络( SDN )共同发起。世行现任首席经济学家及世行经济发展局高级副总裁 Justin Yifu Lin ,世行持续发展网络副总裁 Katherine Sierra ,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Fran? 觭 ois Bourguignon 和世行经济发展局主任 Alan H. Gelb 联合指导本报告发行、传播等不同阶段的各项工作。 Jean-Jacques Dethier , Jeffrey Lewis , Claudia Paz Sepulveda , Laszlo Lovei 和 Antonio Estache 也为本报告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 B.  佐利克和保罗 D.  沃尔福威茨提供了指导与建议,而常务董事 Graeme Wheeler 则为编写小组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与鼓励。 两个顾问委员会为本报告不同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精辟的建议。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局资深副总裁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 Fran? 觭 ois Bourguignon , Paul Collier , Masahisa Fujita , Vernon Henderson , Philippe Martin , Ravi Kanbur , Lord Nicholas Stern 和 Anthony Venables 。可持续发展网络副总裁担任决策者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 Lobna Abdellatif Ahmed , Newai Gebreab , Jerzy Kwiecinski , Shantong Li , Katharina Mathernova , Charbel Nahas , Enrique Pe? 觡 alosa , Carolina Renteria , Kamal Siddiqui , Jorge Wilheim 和 Natalia Zubarevich 。 世界银行内外的许多人士为报告提供了意见和建议。编写小组从广泛的磋商中获益良多。这些磋商包括在本地及在科特迪瓦、德国、芬兰、法国、印度、日本、挪威、俄罗斯、南非、瑞典、坦桑尼亚、土耳其和英国召开的会议和地区研讨会。编写小组希望借此机会对参与上述研讨会、视频会议和在线讨论的学者、政策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以及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和私营机构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写小组希望对英国国际发展部、多边援助知识创新项目( KCP ),挪威政府、日本政策与人力资源发展信托基金会、欧洲合资研究中心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以及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等多个机构的慷慨支持表示感谢。 Rebecca Sugui 担任编写小组高级行政助理, Ofelia Valladolid 担任项目助理, Jason Victor 和 Maria Hazel Macadangdang 担任编写小组助理。 Evangeline Santo Domingo 担任资源管理助理。 前言 全球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发达省份和富裕国家。其中,全球土地面积的 1.5% 囊括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占埃及国土面积 0.5% 的开罗,其 GDP 超过了埃及的一半。同样,只占巴西总面积 15% 的中南部三州,贡献了全国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北美、欧盟和日本,三者的总人口不到 10 亿,却是 75% 的世界财富聚集之地。 但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却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以巴西、中国和印度为例,其落后省份的贫困发生率是发达省份的两倍多。发展中世界超过 2/3 的贫困人口生活在乡村。世界上最贫穷的 10 亿人口,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与外界分割的、大多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中、南亚国家,依靠不到 2% 的世界财富维持生存。 这些生活在不利地理条件下的人们,每天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立即给每个地方带来繁荣;市场只青睐某些地区。但是,即使是生产活动更分散也不会必然地实现繁荣。因为经济发展成效卓著的国家往往不但促进生产集中,而且制定合理的使不同地区的生活标准主要指营养、教育、健康和卫生指标趋同的政策。要想同时实现生产集中和生活标准趋同的利益,需要旨在经济一体化的政策行动。 一体化应该始于能够确保人们获得基本服务(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健、足够的卫生设施和清洁的饮用水)的政策提供。随着一体化变得日益困难,适宜的政策应该是促进物品、服务、人员、思想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次上流动的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经济或政治因素,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最困难的地方,政策反应则要全面考虑相关制度、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和干预措施的目标对象(诸如减贫方案或者吸引生产商到某地落户的激励措施)等因素。 以上述原则为指导,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是这个系列的第 31 次报告,重新构建了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辩论框架。本报告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早期经验,旨在为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非洲和亚洲那些被陆地包围或者与世界市场分割的最贫穷国家,本报告讨论了制度合作、基础设施共享和特别激励措施的有效政策组合来推动这些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而对于那些发展中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普遍的繁荣不能掩盖一些地区的持久的贫困。因此,对于这类国家,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以推动这些国家国内的一体化和帮助那些最不幸地方的穷人。 我期望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值得的但已被忽视的平衡增长愿望的关注与讨论。通过提出一些重要的政策辩论框架,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为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附影印图片18 幅是笔者所加的。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78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提要
黄安年 2009-6-30 09:01
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提要 黄安年辑自罗荣渠文集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30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罗荣渠先生是我敬重的我国世界史、美国史、现代化研究著名学者。这里发布的是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的提要。感谢林披甸、董正华先生惠寄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目录。后记是笔者录入的。提要附有影印图片 28 张是笔者翻拍的。 ***************************** 书名 : 罗荣渠文集之四《北大岁月》 作者: 罗荣渠 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 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贤、王红生、巫永平。 文集统筹: 林被甸、周颖如 本卷责任编纂 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 参与编辑 : 董正华、董经胜、周华东、王文仙、刘婷等 策划 : 常绍民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版次 : 2006 年 6 月第 1 版 印张 : 25 开本 : 850 X 1168 1/32 定价: 45 元人民币 国际书号 : ISBN 7-100-04924-5/I.112 ********************888888 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的时代。出生那年( 1927 )正是中国大革命的危急关头。满 10 岁那年( 1937 )抗日战争爆发, 20 岁( 1947 )那年解放战争打响。 30 岁( 1957 )赶上反右斗争。 40 岁( 1967 )正好是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进入高潮。 50 岁那年( 1977 )文革宣告正式结束,形式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说,过了大半辈子,我才有可能真正按下心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所经历的艰辛心路历程。   我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代是在中国名牌学校里学习的。初中在成都县中,高中在成都树德中学,都是第一流的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特别在文史方面给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我后来的志趣发生了很大影响。我爱读课外书籍,进大学以前,已经浏览了胡适、钱穆、萧一山、冯友兰、朱光潜、罗素等人的著作,有志于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 1945 年,我非常幸运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昆明西南联大,一年后学校复员,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这对我的一生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第一次呼吸到民主自由的学术空气,聆听到学术大师们的讲课。在学术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先生。我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但我并没有完全因袭洋汉学的老路,而是重视理论的引导与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把握。   大学毕业那年平津战役拉开战幕。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北大的五十周年校庆也未能很好庆祝。胡适校长等人离校南下。 1949 年初,北大学生在东交民巷敲锣打鼓,迎接解放军入城。当时哪里还有心思写毕业论文。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匆匆进入了毕业生学习团,很快我就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那里一干就是七年,当时并未对抛弃专业感到可惜。因为听说是已经坐上了新民主主义的火车,心里甚是兴奋。   到 1956 年,一度出现了某种新形势。当时响起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我才想起了自己的专业,想回北大念中国近代史的副博士研究生。结果却是调回历史系当世界现代史教员。在解放以前,我国的西洋史研究的底子很薄,完全受英美的影响。我的西洋史根底也很差。但我有一个特点,喜欢博览群书,动脑筋,钻研不舍。自己一边学,一边教。我先后讲授过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拉丁美洲史、美国史、殖民主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共党史等通史或专题课。涉猎的面很广,杂七杂八,但也打下了宽广的基础,使我最后走上了开拓宏观历史研究的道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是在自我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苏联的教条主义很大影响。一直到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新路线才给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我很幸运,在 80 年代初就获得机会跨出国门,睁眼看世界。我刻了一方图章:求知识与世界。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并利用机会到各地访问,探寻美国兴盛发达的历史活力之所在。美利坚人在短短两百年时间中在北美荒原上建立了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国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9 年我又第二次出国,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做了半年的研究工作。加上其他一些零星的出国访问,使我对世界史的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对我的现代世界意识的形成和新的历史发展观的形成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美国归来后,我本来是准备从中国人的视角写一部新的美国史:《美国的历史与文明》,做一个美国史专家的。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潮使我改变了主意。在美国期间,我读到布莱克教授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后来又在普林斯顿大学与他本人和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课题组成员见了面,这给我以新的启示。我年轻时即有志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中国搞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运动却没有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倍尝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我认为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着手去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当前中国史学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历史学必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于是我毅然中断了美国史的写作,开始踏入了现代化研究这个新园地。 1986 年我申报的选题列入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   长期以来,现代化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理论。我已近花甲之年去搞这个新课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我坚信要研究新理论,首先必须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行思考。我把自己的书房题名为上下求索书屋,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我带着新课题重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会科学新课程,可说是重新上了一次自修大学。   几年来,我从基本理论入手,根据马克思逝世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发展进程的丰富经验,按马克思本来的构思,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初步形成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架构;运用新的发展观,探索了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放在世界大变革的背景中进行了新的研究,对旧的理论、方法与结论都有所突破。对我自己来说,也完全突破年轻时代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幼稚想法,认识到现代生产力的大发展才是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目 录            罗荣渠自述(代前言)           上篇 日 记   第一编西南联大求学时期( 1945 1946 年 云南昆明)    1945 年    1946 年   第二编红楼北大求学时期( 1947 1949 年 北京沙滩)    1947 年    1948 年    1949 年          下篇 书信、诗词   第三编 燕园北大时期( 1958 一 1976 年 北京海淀) 1958 年春北大的双反运动(致周颖如 1958 年 3 月 29 日 ) 与下放锻炼的妻子谈学习、工作、家庭生活( 1958 年 6 月 29 日) 大跃进中思想跟不上形势(致周颖如, 1958 年 10 月 16 日 ) 文化大革命初期谈对运动的思想准备( 1966 年 7 月 2 日) 在鲤鱼洲的劳动与斗批改( 1970 年 2 月 27 日) 白石港运砖有感(十六字令 1970 年 4 月 8 日) 五一 记劳动两首   一、插秧(清平乐 1970 年)   二、大雨战秧田(浪淘沙 1970 年) 参加教改小分队编写党史教材( 1970 年 7 月 16 日) 上井冈山(浪淘沙 1970 年 11 月 25 日) 谒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满江红 1970 年 6 月 8 日) 在鲤鱼洲参加双抢 劳动( 1970 年 8 月 1 日) 北大文科在文革中首次招生( 1970 年 . 9 月 21 日) 党史教材编写及教育革命( 1970 年 10 月 20 日) 登八面山(沁园春 1970 年 12 月 16 日) 二上井冈山及在南昌修改教材( 1971 年 1 月 2 日) 1971 年春节前后情况( 1971 年 2 月 1 日) 编写党史教材及其他情况( 1971 年 3 月 29 日) 访问延安及返回后的情况( 1971 年 6 月 18 日) 北大总校分校决定合并( 1971 年 8 月 2 日) 撤销鲤鱼洲分校搬回北京( 1971 年 9 月 16 日) 1971 年返回北京后的情况( 1971 年 10 月 31 日) 仓促奉命下乡下厂并谈家庭出身对下一代的影响( 1971 年 11 月 28 日 ) 党史研究与出版荒( 1971 年 11 月 28 日) 有关子女的问题( 1972 年元旦) 搜集党史图片及文字资料( 1972 年 1 月 17 日) 出版界情况及尼克松访华( 1972 年 2 月 27 日) 参加撰写《读一点世界史》( 1972 年 4 月 8 日) 参加集体写文章的教训及高校教育水平低下( 1972 年 6 月 22 日) 谈教育革命等问题( 1972 年 7 月 14 日) 《张献忠屠蜀记》读后感( 1972 年 9 月 2 日) 谈读书( 1972 年 10 月 1 日) 争取为人民做点有益工作( 1972 年 12 月 17 日) 谈批林整风( 1973 年 3 月 11 日) 计划写拉美史纲( 1973 年 4 月 8 日) 1973 年暑期情况( 1973 年 8 月 19 日) 在反右倾回潮中陷于绝境( 1974 年 3 月 3 日) 受批判后的情况和想法( 1974 年 5 月 2 日) 自己后半生应走道路的设想(致周颖如 1974 年 5 月 12 日) 困境中仍想有所作为( 1974 年 6 月 30 日) 谈儒法斗争和不自甘沉沦的打算( 1974 年 8 月 18 日) 精神要有所寄托( 1974 年 10 月 1 日) 研究华工问题的打算( 1974 年 11 月 3 日) 再谈研究美洲华工问题( 1975 年 1 月 6 日) 谈威廉斯总理访华等情况( 1975 年 2 月 23 日) 犹忆鱼洲茅草房(七律 1975 年)   附犹忆鱼洲茅草房墨迹 谈学朝农下厂和理论问题的学习( 1975 年 5 月 1 日) 奉命修改《社会发展史》( 1975 年 7 月 27 日) 谈评《水浒》及教育革命等问题( 1975 年 9 月 7 日) 谈关于宋江的史料和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1975 年 10 月 8 日 ) 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史( 1975 年 10 月 8 日) 再谈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以及个人科研的想法( 1975 年 11 月 9 日) 清华、北大批判刘冰、周荣鑫( 1975 年 12 月 7 日) 谈运动的长期化及其它( 1976 年元旦) 听聂耳、星海音乐会(念奴娇 1975 年) 纪念四为学会 成立三十周年(沁园春 1975 年) 悼念周恩来总理(满江红 1976 年) 遥谒碧云寺(蝶恋花 1976 年) 赠尚志、香谷(诉衷情 1976 年) 拒绝检查 埋头读书( 1976 年 3 月 13 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的感想( 1976 年 9 月 24 日 )   第四编 改革开放新北大时期( 1976 一 1996 年 北京海淀) 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冶大地震( 1976 年 10 月 15 日) 四人帮揪出后北大的形势( 1976 年 11 月 21 日) 除四害赞(七律 1976 年 11 月) 四人帮揪出后北京的概况( 1976 年 12 月 12 日) 1977 年初的北大和北京及重读《法兰西内战》等书后的感想( 1977 年 1 月 18 日 ) 四人帮倒台后斗争仍很复杂( 1977 年 2 月 18 日) 观画(七律 1977 年 3 月) 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水调歌头 1977 年) 谈专与通及批判四人帮的历史观( 1977 年 4 月 16 日) 北大无人管事和个人写作打算( 1977 年 4 月 22 日) 中联部拉美所约谈调动事( 1977 年 4 月 26 日) 决定不去拉美所工作( 1977 年 5 月 15 日) 北大校系两级清查工作开始( 1977 年 6 月 3 日) 谈清查帮派体系等问题( 1977 年 6 月 19 日) 反右倾回潮的清查工作( 1977 年 . 8 月 7 日) 不可只讲辩证法不讲唯物主义( 1977 年 9 月 2 日) 谈继承马克思主义之 绝学以及北大形势( 1977 年 10 月 1 日 ) 谈纪念五旬寿辰的诗词及北大近况( 1977 年 11 月 9 日) 五十述怀(沁园春 1977 年秋) 不再写配合运动的批判文章( 1978 年 1 月 8 日) 谈评梁效文章的发表及科研工作打算( 1978 年 2 月 25 日) 参加欢迎西班牙国王访华的国宴和北大落实政策情况( 1978 年 6 月 30 日) 科研搞英语语法不是方向 ( 1978 年 9 月 22 日) 谈夜郎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 1979 年 1 月 1 日) 拨乱反正后自己处境的根本扭转(致易向志、罗香谷 1979 年 2 月 10 日 ) 四人帮在历史科学方面搞乱的两个主要问题( 1979 年 2 月 25 日) 研究历史动力问题的初步设想 ( 1979 年 3 月 11 日) 解放前旧期刊有关夜郎的资料( 1979 年 3 月 13 日) 谈各种学会热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 1979 年 5 月 4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讨会 ( 1979 年 9 月 4 日) 黄山记游(七律 1980 年) 武汉世界史学术讨论会( 1979 年 12 月 18 日) 谈有去美国进修的可能( 1980 年 1 月 26 日) 《历史研究》约稿事( 1980 年 3 月 9 日) 出国进修及对荣泉科研之建议( 1980 年 5 月 26 日) 首次出国的思想准备 ( 1980 年 7 月 27 日) 赴美进修初期的情况( 1980 年 9 月 12 日) 谈来美研究的实际目的(致周颖如 1980 年 11 月 14 日 、 11 月 30 日) 准备在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首次学术报告(致周颖如 1980 年 12 月 20 日 ) 人远天涯思故国(七律 1980 年)   附人远天涯思故国墨迹 除夕(七律 1981 年) 密西根湖畔(浪淘沙 1981 年) 参加华盛顿美国与东亚关系学术讨论会 (致周颖如 1981 年 6 月 6 日) 谈对现代化研究发生兴趣(致周颖如 1981 年 6 月 29 日、 8 月 5 日 ) 在美国进修的体会( 1981 年 7 月 29 日) 谈研究美国社会保障问题(致周颖如 1981 年 9 月 1 日) 谈留美一年的观感与生活(致罗荣陶 1981 年 9 月 5 日) 在纽约作学术报告及参加辛亥革命座谈会(致周颖如 1981 年 10 月 18 日 ) 赠日裔檀淑理( Ed.Yoshiko )夫人(五律 1981 年秋) 游休斯顿(七律 1981 年 12 月) 访美收获和返国后的打算( 1982 年 2 月 4 日) 谈对日本和美国的印象(致易尚志、罗香谷 1982 年 3 月 13 日) 谈代查资料及弟兄回川团聚问题( 1982 年 6 月 4 日) 登泰山(七律 1982 年) 谈 1983 年的科研工作打算( 1983 年 1 月 10 日) 拟去川大讲学及荣泉进修问题( 1983 年 3 月 10 日) 对《扶桑考证在中国》一文及有关问题的意见(致《世界历史》编辑部 1983 年 5 月) 谈调查父亲冤案并准备申诉( 1983 年 6 月 19 日) 得悉罗相成悲惨遭遇并寄赠悼词( 1983 年 11 月 5 日) 谈研究学问要因地制宜及近况( 1983 年 12 月 21 日) 在川大讲学( 1984 年 6 月 2 日) 故乡行(七律 1983 年) 三返成都(七绝三首 1983 年)   一、 1946 年自昆明返成都   二、 1960 年自北京返成都   三、 1983 年自北京返成都 泉州元宵盛会(七绝 1984 年) 寄发请求复查父亲冤案的申诉书( 1984 年 9 月) 谈晋升教授( 1985 年 11 月 3 日 ) 父亲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1985 年 12 月 18 日) 母亲安顿等问题( 1987 年 1 月 22 日) 谈 1987 年初学生闹事及现代化研究项目即将上马( 1987 年 1 月 22 日 ) 不打算参加民革( 1987 年 9 月 21 日) 赠秋水(七律 1987 年) 赠明霞君(七律 1987 年 10 月) 谈到贵阳开会及讲学事( 1987 年 10 月 28 日) 贵州之行的印象( 1987 年 11 月 29 日) 伤逝写在母亲去世以后(致易尚志、罗香谷 1988 年 7 月 8 日) 欢迎来报考硕士研究生(致梅俊杰 1988 年 12 月 10 日 ) 参加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1989 年 1 月 22 日) 遥寄神州梦里人(七绝 1989 年 4 月) 生活中的唯一捷径是自己的全力以赴(致罗晓 1989 年 7 月 16 日) 对你们寄予很大的期望(致梅俊杰 1989 年 7 月 24 日) 在 IDS 访问研究期间给 4 位研究生的信( 1989 年 7 月 25 日 ) 谈研究生培养及有关评奖事(致林被甸 1989 年 8 月 14 日) 访问欧洲( 1989 年 9 月 5 日, 10 月 30 日) 夏夜偶成(七绝 1989 年 9 月) 英伦杂咏(五律 1989 年) 谒马克思墓(五律 1989 年)   附:书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墨迹( 90 年代第一春) 1990 年 4 月赴美出席会议情况( 1990 年 5 月 29 日) 1990 年下半年科研工作情况( 1990 年 8 月 21 日) 谈写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论文( 1990 年 11 月 5 日) 赞赏你保持着一颗中国心(致 1991 年 7 月 29 日) 就争取留学生回国问题向北大校领导进言(致吴校长、罗副校长等 1991 年 8 月 2 日 ) 1991 年所参加的国内外学术活动( 1991 年 8 月 12 日) 事业在 1991 年有较大开创( 1992 年 1 月 14 日) 对一篇博士论文选题报告中理论性问题的意见(致严立贤 1992 年 2 月 18 日 ) 漫议中国知识分子 (致 1992 年 8 月 4 日) 谈当选政协委员( 1993 年 2 月 24 日) 返乡吟半世纪之歌(七绝五首 1993 年)   一、 46 年自昆明返成都学友聚会   二、 60 年自北京返成都拜见母亲访草堂   三、 83 年反成都祝母亲八十大寿   四、 88 年返成都百花潭访友   五、 93 年返成都校友 50 年后重聚 返乡吟又一章(七律 1993 年)   附返乡吟半世纪之歌墨迹 1993 年对台湾的访问( 1993 年 6 月 6 日) 中国正处在真正的深刻变革中(致李树岭、罗晓 1993 年 8 月 23 日)   附书陶渊明诗盛年不再来墨迹 《现代化新论》出版后答友人书(致杨祖陶、萧静宁 1994 年 2 月 8 日) 对国内形势发展不应悲观(致李树岭、罗晓 1994 年 7 月 31 日)   研究工作不可闭门造车   一一给大学时代一位老同学的 9 封信(致段其湘 1982 年 1 月 26 日 1994 年 9 月 10 日) 讨论《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一书的 4 封信(致丁建弘 1992 年 12 月一 1994 年 4 月) 谈《现代化新论》的写作及 1994 年的国际学术活动( 1994 年 2 月 2 日 ) 来日无多自应抓紧时间奋进(致李树岭、罗晓 1994 年 12 月 11 日 ) 谈切除前列腺增生手术情况( 1995 年 2 月 3 日) 对外孙学习进步的鼓励(致丁丁 1995 年 2 月 28 日) 指导写作《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历史根源》等文的八封信    (致王加丰 1991 年 3 月一 1995 年 3 月) 商议纪念四为学会 50 周年有关活动的信    (致吴介眉 1994 年 6 月 5 日,张合宁 1995 年 7 月 1 日 ) 手术后科研超负荷运转( 1995 年 5 月 1 日) 在生命的末班车仍当努力工作(致李树岭、罗晓, 1996 年 2 月 16 日)    (凡未注明收信人姓名的,皆为致胞弟罗荣泉的信) 编后记 《北大岁月》编后记 《北大岁月》是《罗荣渠文集》的最后一集。前三集是作者有关历史学和现代研究方面的论著集,而本集是他本人在北大近 50 年岁月的实录。 罗荣渠 1945 年考入西南联大 ,1966 年在北大燕园突发心脏病去世。在案这半个世纪中 , 他经历了北大发展的四个时期,即昆明西南联大时期、复员后北大红楼时期、燕园北大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新北大时期。本书以日记、书信和诗词这种特殊形式 , 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北大这半个世纪的风云岁月,展现了作者在 50 年风雨历程中为追求真理求索不懈、为民族复兴甘于奉献、虽屡遭磨难仍奋发图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情怀,从中还可以了解作者如何从一个大学生成长为著名学者的历程。在既往的出版物中 , 回忆北大的文字主要集中于 20 世纪早期,涉及 20 世纪后期,尤其像本书这样,系统反映西南联大以来为时半个世纪的北大岁月,尚不多见。 本书翻印的历史背景广阔,内容恢弘,视角独到 , 事实生动 . 所收日记、书信,多为政治运动中节后余生,内容丰富到鲜为人知,极具史料价值。作者生前勤于动笔 , 但有关记述个人和家庭的文字资料大多毁于文革十年浩劫。本书所收近 30 万字大学生时代的日记( 1945-1949 ),也在揪斗时被收缴,后来有幸返回作者手中 , 才得以留存下来 . 日记从 18 岁入西南联大开其端,翔实具体地描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北大校园生活。其中 ,1947-1949 年记载相对完整翔实,生动地记述了红楼北大时期学习生活和北大师生反对罗荣泉的,两人自小亲密无间,书信频繁,可惜早期信件也在文革期间被毁 , 只有 70 年代以后的信件被保存下来 . 解放后 , 作者已不再记日记,这些信件正好补上了这个空档,时间上与日记大体相接,主要反映燕园北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北大岁月。书信为作者对亲朋知己的内心倾诉,更具真情实感。有多封书信,读了催人泪下 , 实非偶然。所收诗词都是旧诗,写作年代大体与书信相当 , 在内容上互为补充。这些诗词不仅表现了作者在文学方面的才华 , 而且以诗言志,为作者心声真情流露。这部反映 50 年 ; 历程的《北大岁月》,是作者用自己的心血谱写而成的 , 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由于编纂工作的需要 , 特成立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有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贤、王红生、巫永平。罗荣渠夫人周颖如女士和他的二弟罗荣泉先生提供了罗先生的日记、书信等多种遗稿,并直接参加了文稿的整理和编纂。编委会其他成员都是罗先生的学生,他们分别承担了各卷的编纂工作或参与了相关研究和讨论,由林被甸和周颖如统筹全书并总其成。   具体承担本卷编纂工作的是林被甸先生、周颖如女士、罗荣泉先生。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董经胜老师和博士生周东华以及王文仙副研究员、刘婷副教授等参加了有关的资料核查和校勘工作。   商务印书馆的领导、特别是著作室常绍民主任 , 为本文集的出版作了精心安排,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谢忱。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提要
黄安年 2009-6-29 06:19
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提要 黄安年辑自罗荣渠文集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9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罗荣渠先生是我敬重的我国世界史、美国史、现代化研究著名学者。这里发布的是罗荣渠文集之三《史学求索》的提要。感谢林披甸、董正华先生惠寄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目录和后记。提要附有 17 张影印图片是笔者翻拍的。 ***************************** 书名 : 《史学求索》(罗荣渠文集之三) 作者: 罗荣渠 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 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 贤、王红生、巫永平。 文集统筹: 林被甸、周颖如 本卷责任编纂 董正华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印刷 :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次 : 2009 年 2 月第 1 版 印张 : 17 ? 开本 : 850 X 1168 1/32 定价: 38 元人民币 国际书号 : ISBN 978-7-100-05930-5 ********************888888 罗荣渠自述(《罗荣渠文集》各卷代前言)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的时代。出生那年( 1927 )正是中国大革命的危急关头。满 10 岁那年( 1937 )抗日战争爆发, 20 岁( 1947 )那年解放战争打响。 30 岁( 1957 )赶上反右斗争。 40 岁( 1967 )正好是那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进入高潮。 50 岁那年( 1977 )文革宣告正式结束,形式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说,过了大半辈子,我才有可能真正按下心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所经历的艰辛心路历程。   我最大的幸运是年轻时代是在中国名牌学校里学习的。初中在成都县中,高中在成都树德中学,都是第一流的中学。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特别在文史方面给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这对我后来的志趣发生了很大影响。我爱读课外书籍,进大学以前,已经浏览了胡适、钱穆、萧一山、冯友兰、朱光潜、罗素等人的著作,有志于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 1945 年,我非常幸运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昆明西南联大,一年后学校复员,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这对我的一生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第一次呼吸到民主自由的学术空气,聆听到学术大师们的讲课。在学术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先生。我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的冲突。但我并没有完全因袭洋汉学的老路,而是重视理论的引导与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把握。   大学毕业那年平津战役拉开战幕。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北大的五十周年校庆也未能很好庆祝。胡适校长等人离校南下。 1949 年初,北大学生在东交民巷敲锣打鼓,迎接解放军入城。当时哪里还有心思写毕业论文。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匆匆进入了毕业生学习团,很快我就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那里一干就是七年,当时并未对抛弃专业感到可惜。因为听说是已经坐上了新民主主义的火车,心里甚是兴奋。   到 1956 年,一度出现了某种新形势。当时响起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于是我才想起了自己的专业,想回北大念中国近代史的副博士研究生。结果却是调回历史系当世界现代史教员。在解放以前,我国的西洋史研究的底子很薄,完全受英美的影响。我的西洋史根底也很差。但我有一个特点,喜欢博览群书,动脑筋,钻研不舍。自己一边学,一边教。我先后讲授过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拉丁美洲史、美国史、殖民主义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共党史等通史或专题课。涉猎的面很广,杂七杂八,但也打下了宽广的基础,使我最后走上了开拓宏观历史研究的道路。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国的世界史教学与研究是在自我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受到苏联的教条主义很大影响。一直到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新路线才给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我很幸运,在 80 年代初就获得机会跨出国门,睁眼看世界。我刻了一方图章:求知识与世界。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口号。我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并利用机会到各地访问,探寻美国兴盛发达的历史活力之所在。美利坚人在短短两百年时间中在北美荒原上建立了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国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9 年我又第二次出国,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做了半年的研究工作。加上其他一些零星的出国访问,使我对世界史的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对我的现代世界意识的形成和新的历史发展观的形成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美国归来后,我本来是准备从中国人的视角写一部新的美国史:《美国的历史与文明》,做一个美国史专家的。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潮使我改变了主意。在美国期间,我读到布莱克教授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后来又在普林斯顿大学与他本人和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课题组成员见了面,这给我以新的启示。我年轻时即有志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中国搞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运动却没有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倍尝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我认为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着手去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当前中国史学界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历史学必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于是我毅然中断了美国史的写作,开始踏入了现代化研究这个新园地。 1986 年我申报的选题列入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项目。   长期以来,现代化一直被视为资产阶级理论。我已近花甲之年去搞这个新课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我坚信要研究新理论,首先必须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行思考。我把自己的书房题名为上下求索书屋,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我带着新课题重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会科学新课程,可说是重新上了一次自修大学。   几年来,我从基本理论入手,根据马克思逝世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发展进程的丰富经验,按马克思本来的构思,提出了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初步形成了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架构;运用新的发展观,探索了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放在世界大变革的背景中进行了新的研究,对旧的理论、方法与结论都有所突破。对我自己来说,也完全突破年轻时代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幼稚想法,认识到现代生产力的大发展才是现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目 录 罗荣渠自述(代前言)     第一编 史学理论 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 我看史学的理论热 开拓现代化研究的新领域评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 历史学要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伟大的变革时代必然会引起社会科学的变革 发展:跨世纪的挑战近 40 年发展思潮述评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第二编 世界史 关于世界史的体系问题 奴隶、苦力的血泪史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共同苦难 开创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 积极推进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世界史的新视野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关于殖民主义史研究问题的四点意见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拿破仑的论述拿破仑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论拿破仑专政和法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历史教训 通向全面战争之路略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若干问题 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日本的战争忧思录第二次世界大战 50 周年访日观感 正视历史,反思战争,重新共建太平洋 面向未来 安不忘危     第三编 中国史、中外关系史 参加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中国工人红军 关于中苏关系的一批新发现文件 怀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 研究辛亥革命要建立在学术基础上 15 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时代课题 在优化选择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季羡林、赵宝煦、罗荣渠谈中外文化交流 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 重新评价徐继畬的历史意义     第四编 散论 黑山观景 《堂吉珂德》与中国 旅美见闻杂记    参观福特汽车工厂    美国人对足球赛的如痴如狂    美国农场参观散记    美国学者的素朴与汉学家的中西结合    在史密斯太太家作客 也谈知识老化与更新 发扬五四 超越五四 四为学会五十周年感言 启蒙 治学 社会教育漫谈图书馆 访大千先生故居摩耶精舍 台北故宫博物院巡礼 人文忧思的盛世危言 趋新浪潮与回归传统 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征 一笔书争分寸功 编后记 《史 学 求 索》后记 《史学求索罗荣渠文集第三卷》共收文 50 篇,约 35 万字。分列史学理论、世界史、中国史、中外关系史和散论四编。 史学理论部分收 9 篇文章。前面的 3 篇发表于 1979-1980 年间。其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和二战中有关问题的评价等为例,较早提出了史学界如何解放思想、打破禁区、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问题。浅谈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重温马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系列论述,正本清源,区别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强调经济运动即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归根到底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提出了现有世界史体系的改造问题。作者后来提出的以生产力为历史发展中轴的原理和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以及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探索,在这里已见端倪。    1985 年前后,罗荣渠先生开始全力以赴与现代化有关的史学理论探讨与建设。本部分所收 6 篇文字显示了这一艰难探索的足迹和心路历程,提出并论述了开展史学理论的研究、重视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渗透和对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新成就的研究、发展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史学工作者应如何关心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等重要课题。以一元多线发展观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是罗先生对中国的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贡献。本编最后一篇文章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与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结合东亚现代化的史实,从 5 个方面对新发展观做了高度概括,思想更尖锐,观点更凝练,是反映作者晚年学术研究工作的一篇有代表性的重头文章。 世界史部分收文 14 篇,大体分属三个专题:   关于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的探讨,包括作者作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为制定国家 七五社科发展规划所写的高校七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 1985 )世界史部分积极推进总国的世界史研究。这些文章和报告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基础,关注国际上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地指出了国内世界史学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提出了要对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创造性探索。   第二个专题是拿破仑研究。作者曾计划系列研究拿破仑专政和拿破仑战争,后因专注于现代化研究而作罢,收入本书的两篇文章,对拿破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对学界长期争论的雾月政变的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实际奠定了他在本领域的学术地位。   第三个专题是二战史研究,写作的时间跨度达 20 余年,涉及战争的起源、性质、经验教训、中国战场的地位和日本右翼的新军国主义等重要问题。这也是作者辛勤着力的一个领域。近 8 万字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由商务印书馆于 1980 年出版单行本,印行 18000 册,是一部面向广大受众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其中对一些问题的叙述,在后来作者依据新材料所写的专题论文中有所修正。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一文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而作,发表后曾被多处转载、引用广泛。 中国史、中外关系史部分收文 9 篇,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苏关系、中外文化交流和 15 世纪中外航海比较等重要课题。作者有早年从事中苏友协工作的经历,在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史研究方面也是国内外本领域公认的权威学者,相信这些文字对于记录中国史学的历程、对中外关系这一专门史领域的学科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散论部分收文 13 篇,大多没有发表过。作者谈五四、谈精神文化建设,鉴古知今,义正词严,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也谈图书馆、谈古代人物和外国作品、回忆青少年时代的追求、谈旅游观感、谈书法艺术,娓娓道来,读之如临小桥流水,清新适意。这些文字展现了一个人文学者时时处处关心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的博大胸怀与志趣,是作者留下的另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编纂工作的需要 , 特成立罗荣渠文集编委会,成员有林被甸、周颖如、罗荣泉董正华、杨玉圣、牛大勇、尹保云、严立贤、王红生、巫永平。罗荣渠夫人周颖如女士和他的二弟罗荣泉先生提供了罗先生的日记、书信等多种遗稿,并直接参加了文稿的整理和编纂。编委会其他成员都是罗先生的学生,他们分别承担了各卷的编纂工作或参与了相关研究和讨论,由林被甸和周颖如统筹全书并总其成。   具体承担本卷编纂工作的是董正华教授。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的董经胜老师和研究生周东华、昝涛、郑振清、曹磊、张杰、胡宏、刘青、李雯、严艳参加了有关的资料核查和校勘工作。本着尊重作者原意和保存原文原貌的原则,本卷编者只是统一了注释的体例并对个别字句和标点符号做了必要的订正。   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对本文集的出版作了精心安排,给予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谢忱。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5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译本)提要
黄安年 2009-6-28 11:40
《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译本)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8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本书为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埃里克方纳教授对于美国自由概念的历史解释,他考察了美国历史上多元自由观的种种表现,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由是历史的、有条件的 , 是不能离开历史背景的 , 有各种各样的自由 , 没有绝对的适合一切人的自由。 蒙王希教授同意,他特地传来了埃里克方纳教授为本书所写的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还有王希作为本书译者为本书所写的长文: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代译者的话),再次对王希教授表达感谢之情。 ******************************** 中文书名: 《美国自由的故事》 英文书 : The Story of American Freedom 作者: 埃里克方纳 ( Eric Foner) 译者: 王希 原著出版公司 诺顿书屋( W.W. Norton Company ) 英文出版时间 : 1988 年 出版发行: 商务印书馆 印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2 年 10 月第 1 版; 2005 年 4 月第三次印刷 页码 : 534 页 开本: 787 X 960 1/16 ISBN : 7-100-03559-7 定价: 46.00 元 《美国自由的故事》简介 : 本书作者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埃里克方纳教授以自由这一复杂的概念为主题,考察了自由在美国历史上的多元表现方式,揭示了自由概念在美国历史上的演变进程。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自由的本质;同时,方纳教授以综合性的叙事笔法讲述了自由为主题的美国历史,给人以轻松愉快的阅读感受。 这是一次极不寻常的努力,埃里克方纳极为卓越地将自由思想漫长而复杂交错的历史梳理得连贯而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他取得了历史学家们谈论了数十年之久,但从不知道如何去争取成就,他为我们写作了一部新的综合性美国史,将近期的史学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所创造的更为复杂的美国历史有力地结合起来,并成功地保持了自由故事的整体性,这是一部真正了不起的著作。 《美国自由的故事作者》简介 : 埃里克方纳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历史学讲座教授,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自 1970 年发表其成名作《自由土地、自由劳力、自由人:内战前共和党的意识形态》起,方纳在美国内战史、重建史、黑人史和政治文化史等领域中著述甚丰,成就显著。重要著述包括:《汤姆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 1976 )、《内战时期的政治与意识形态》( 1980 )、《除了自由一无所有:黑人解放及其遗产》( 1983 )、《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 1863 - 1877 )》( 1988 ,该书获得象征美国史学界最高荣誉的班克罗夫特奖和其他学术大奖)、《美国自由的故事》( 1998 )和《谁拥有历史:在变化的世界中重新思考过去》( 2002 )。方纳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上和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并分别在 1993 年和 2000 年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 OAH )和美国历史学会( AHA )的主席。方纳教授曾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莫斯科大学、希伯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担任美国史讲座教授,并荣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伟大教师的称号。 《美国自由的故事》译者简介 : 王希教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最早赴美国攻读美国史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之一 , 他 1984 年赴美留学, 1993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博士学位,这也是我国大陆留学生改革开放后在美国最先获得美国史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继续从事美国历史研究的学者之一。 1993 94 年他任哈佛大学杜波伊斯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他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 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历史系教授,曾任该校历史系主任。 90 年代以来他一直积极从事沟通美中学者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 并在南开、北大等校系统讲授美国历史专题。 2005-2008 年应聘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全职教授。他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包括 19 世纪美国史、美国内战与重建、美国黑人史、美国宪政史、美国制度发展等 , 著有: The Trial of Democracy : Black Suffrage and Northern Republicans,1860 1910 ( 1997 )、《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2000 , 2005 )和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要译著包括:(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2002 , 2003 )等。 《美国自由的故事》目录 : 中文版序言 序 第一章 美国自由诞生 生而自由的英国人 自由的民主化 第二章 自由者所称的自由 奴隶制与共和国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 第三章 一个自由的帝国 美国民主的成长 自由劳动与奴隶劳动 第四章 年轻共和国中自由的界限 想像的共同体 围绕自由界限的斗争 第五章 自由的新生 我们都宣称为自由而战 ?? 何谓自由? 第六章 契约自由及其反对者 镀金时代的自由 劳工与共和国 重新划分自由的界限 第七章 进步时代的自由 经济自由的种类 自由与划步时代的国家 第八章 公民自由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自由的危机 谁是美国人? 第九章 新政与自由的重新定义 保障与自由 一种新的美国观 第十章 为自由而战 四大自由 爱的主义式的同化 第十一章 冷战年代的自由 自由世界 消费自由的胜利 第十二章 六十年代的自由 自由运动 新左派 权利革命 第十三章 保守主义的自由 保守主义的再生 里根革命及其之后 致谢 索引 附录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 *********************************** 《美国自由的故事》中文版序言 埃里克方纳 ( Eric Foner ) 有机会为《美国自由的故事》的中文版作序,我深感荣幸。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显赫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强国,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对美国以外的人来说,在这样的时候了解美国的历史和价值观,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自由是美国人判断和界定个人和民族的第一概念,自从 18 世纪末获得民族独立之时起,美国人就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人民,有责任把自由的恩惠带给全人类,为那些在美国之外逃离压迫的人提供一个避难所。当然,美国人并非世界上惟一珍视和热爱自由的人民;在刚刚过去的 20 世纪里,我们目睹了发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内的争取自由的斗争。但是,因为自由的概念在美国生活中占据了极为中心的位置,不了解自由在美国演变的历史,一个人便无法真正地懂得美国社会。 尽管许多人把自由看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哲学范畴,或者是一个几乎不因时而异的概念,本书要提出的观点却是:自由的内涵总是在不断地受到挑战,自由的历史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在美国,自由的内涵曾经变化过多次,就在我们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美国人关于自由内涵的辩论仍然没有结束。与此同时,我所称的自由的界限即谁有权享有自由的问题,也还在辩论之中。在我们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许多人曾被排除在得享自由的行列之外。令人最为震撼的例子当然要数非裔美国人的经历。直到内战结束以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直处于受人奴役的状态之中;内战之后,他们又继续饱受了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多重歧视。同样,美国妇女也曾经被长期地剥夺了许多被男性理所当然地视为是构成美国自由基本要素的权利,包括选举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取竞争技术工作的能力等。其他群体的美国人同样也感到他们曾被剥夺了真正的自由。基于对这些历史的观察,本书认为,推动自由在美国历史上扩展的动力,正是来自这些被排斥的群体按自己对自由的理解、不断开展的争取享有完整的自由的斗争。无论是反对奴隶制的斗争、女权运动、劳工争取经济自由的努力,还是激进派和持不同政见者对言论自由的要求,所有这些围绕自由的界限所展开的战斗都帮助扩展了所有美国人享有的自由的内容。 尽管本书的重点是讨论美国国内的社会和政治斗争如何不断地主导了自由涵义的变化,不可忽略的是,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也影响了美国自由的概念及其内涵的演变。当世界处在一种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全球化的时刻,我们非常有必要记住:自由的历史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国际史。例如,在 20 世纪,美国人所称的自由世界与其外部敌人先是纳粹,而后是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世界的斗争就曾经有力地影响了美国人自由观的形成。同样,其他国家中的许多人也把美国看作是自由的化身,并竭力仿效和追求美国的价值观,以及那些支撑这些价值观的体制包括民主政府、自由的市场经济、基于平等公民权之上的法律制度等。 美国自由的概念曾经与弱势群体在美国社会中争取更大权力 (power) 的斗争密切相关,但在过去一代人中,自由的概念逐渐与形形色色的政治保守派的观点搀和在一起。保守主义自由的主要内容看上去是由一连串否定性的主张所构成包括否定政府的作用,否定社会责任,否定对个人随心所欲和消费选择进行限制,以及否定一切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性目标、但可能对一个全球性的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自由市场的形成进行干预的活动。如同在许多过去的历史时刻一样,许多美国人相信,美国的政策和体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美国的政策和体制代表了一个应为其他国家所仿效的榜样。 关于美国自由,有两点认知非常重要:沐浴在 21 世纪曙光中的美国自由的定义是一个特定民族国家历史的产物;目前(在美国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观决不是美国传统中惟一的自由观。同样需要认识到的是:全球化或自由本身并非不可避免地只能以一种单一形式在全世界出现。一个国家学习和研究另外一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没有错,但要紧的是,它必须同时学习和研究他国的成功和失败。我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起一场关于自由的过去和未来的国际对话,并希望我们两国的人民都能从中受益。 埃里克方纳 2001 年 7 月于纽约市 【原载: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第 4-6 页。】 《美国自由的故事》 (The Story of American Freedom) 英文版 (1998 年 ) 序言 埃里克方纳 (Eric Foner) 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在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和意识中,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比自由更为至关重要。作为我们政治词汇中的一个中心词,自由( freedom )或经常与之交替使用的同义词自由( liberty )深深地嵌入在我们历史的文献和日常用语中。独立宣言将自由列为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之一种;联邦宪法把保卫自由的恩赐宣示为自己存在的目的。为使自由获得新生,美国打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为保卫四大自由,美国参加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捍卫自由世界,美国又卷入了冷战。美国人对自由的热爱不仅仅只是由那些以自由为题材的旗杆、帽子和塑像来表现,而且也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反映出来,无论是焚烧(英国人的)印花税票和越战时期的征兵卡、逃离奴隶制的压迫、还是为争取选举权而举行示威等。当被要求对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时候,无论是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美国人很可能会回答说:因为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街上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是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或黄种人, 教育家和政治家拉尔夫邦奇在 1940 年写道,都知道这里是自由的土地 和自由的摇篮。 1 美国人对自由的信奉和投入时常给外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但美国人所拥有的一种信念也使外国人深为震撼。用英国作家詹姆斯布莱斯的话来说,美国人认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懂得如何欣赏自由的惟一的人民。与其他国家相比,自由的概念看上去的确在我们的思想宇宙中占有一个更为显赫突出的位置。有关经济秩序的正义性问题、或种族和族裔群体间的关系等问题,在其他地方通常被视为是与平等或社会有关的问题,但在美国,这类问题则往往是用自由的话语来讨论的。今天,如果要美国人在自由与平等两者之间作一选择的话,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会将自由排在平等之前,这个比例远远超过西欧人和日本人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在近期的一次民意测验中,一位参与者宣称说:做一个美国人的意义就在于拥有自由( Being American is to be free )。 2 尽管美国人崇敬和热爱自由,但却没有写出几部讨论自由概念的理论专著。在我们的学术成果中,可以说找不出任何能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论自由》或艾赛亚柏林的自由的两个概念相媲美的著作。美国人对自由的论述通常是以历史的而不是以理论的方式进行的。从那些冠之以《自由人的土地》的历史教科书,到那些记述自由在北美大陆生长和发展的多卷本史学专著,只要是讲述我们过去的历史,自由始终是一种最流行通用的万能叙事体。将自由的概念融入历史经验之中,自然有它的价值,但这些著作往往也倾向于给自由下一个固定的定义,然后再来追溯它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这些著作把美国自由与某些自古以来基本上一成不变的思想联系起来,或将其与立宪政府以及公民和政治自由的政府形式联系起来,而后者正是从英国继承而来并为建国之父们加以体制化了的结果。当这样做的时候,这些著作实际上画了一条延伸至过去的垂直线,以此为标准来为现存的这样或那样的自由定义寻找历史的根源,并与此同时排除其他许多看上去与这种事先决定的标准不相符合的自由定义。这种方法往往认识不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如那些与主流思潮相悖的声音、被否决了的立场、以及遭到排斥的理论等在决定自由的涵义时是如何发挥影响的。文化批评家艾伦布卢姆曾宣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部辉煌而胜利地向自由和平等两大原则进军的历史。 但是,如果将自由的历史描叙成是一种直线式的进步,必将会无视废奴主义运动者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在内战后曾指出的一种情形,即革命有可能走回头路。自由可以通过斗争而得到,但也可能被夺走。 3 在本书中,这个被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称为是具有魔力但难以言表的词的历史将是一个充满辩论、异见和斗争内容的故事,而不是一大堆超越时间限制的哲学范畴或概念,也不是一部朝着一个既定的终极目标逐渐演进的叙事历史。自由语言本身具有的那种通用性( universality )掩盖了一大堆对自由完全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因此,任何人试图建立一种真正的自由定义、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其他的自由定义,显然是毫无意义的。我不把自由看成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范畴、或一个事先决定的概念,相反,我认为自由是一个在根本意义上具有争议性的概念,也就是说,自由因其本质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导致争论的主体。人们使用一种自由概念的时候,已经自动地开始了一场与其他具有同等竞争力的自由定义之间的连续不停的对话。 4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曾经说:每个时代都按自己的口味来重新决定自由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 5 我不打算讨论抽象意义上的自由,我希望把自由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展现在美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内,不同内容的自由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和实践的,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和被斥为异见的自由观之间存在那种对立和冲突,如何持续不断地重新界定了美国自由的内涵。自由从来就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战场,众多的定义在这里竞争和交锋,自由的定义因而不断得以创造和再创造。在某个时代处于边缘位置的自由定义到了另外一个时代则可能变成一种主流意志;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一些曾经长期为历史所抛弃的自由概念会重新复活,焕发新的生命力。自由的内容决非只是通过国会内的辩论、或政治文献得以界定的,自由的内容同时产生在(奴隶制下的)种植园内、罢工的纠察线上以及私人家庭的前庭和卧室之中。美国自由的故事中有一批背景丰富多采的角色,从托马斯杰斐逊到玛格丽特桑格,到富兰克林 D. 罗斯福,以及到那些在内战中力图使他们的解放带有实质性内容的前奴隶们。 新的历史环境 杰斐逊在 1813 年写道, 呼唤新的文字和新的词句, 要求把旧的文字转用到新的客体之上。 美国自由的历史为我们探索美国文化的深度、观察美国历史上思想与社会经验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变化的模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正是因为自由一词所包含的普遍性,所以对自由的研究决非只是一种词义学意义上的演练。社会批评家亨利德马雷斯特劳埃德在一个世纪前写道:历史往往浓缩在老百姓的口头禅之中。 6 在我们的政治语言中,自由正是占据着这样一个极为核心的位置,不了解关于自由的多方位辩论,我们不可能真正地懂得美国的历史。这部关于自由思想的历史的讨论,并不打算自称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的综合性叙述,但本书强调,使用自由作为一个观察美国历史的组织性主题,可以帮助我们对那些不熟悉的历史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以新角度和方法来审视那些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和时期。自由的历史点亮了社会和政治运动的思想和目的。它展示了在美国革命、内战、冷战这样的历史危机中,自由的语言如何地渗透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中,而这些历史危机如何永久性地转化了美国的政治文化。观察多种不同的目的如何使用自由的思想以及这些使用所揭示的更为广远的信仰体系,相对于只是了解某一个别自由定义的演变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既然自由包含的不是一个单独的思想,而是一个多元价值的复合体( a complex of values ),围绕它的定义的斗争必然是一场同时涉及思想、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较量。作为一个带有道德色彩的思想,自由被用来表达各种各样的冤屈和希望、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未来的展望,并被用来说明所有这一切同时存在的合理性。自由既是一种最为古老的老生常谈,又是一种最为当代的追求和渴望。在我们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里,自由曾被当作一种抗议者的理想,也曾被用来作为一种维持现状的理由。自由将我们的文化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但同时又暴露了美国宣示的理想和它的现实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从废奴主义者到当代的保守主义者,所有的群体都意识到,抓住类似自由这样的词等于在政治斗争中获取了一个具有威慑力的位置。人们对于自由的概念如此地操纵和玩弄,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在冷战初期写道,到最后自由变成了一种强者和富者掠夺弱者和穷者手中剩下的一切的权利。 但是,就在这些话写下后不久,本世纪最伟大的群众运动便通过自由乘车、自由学校、以及持续不停的现在就给我自由的口号重新焕发了自由语言的活力。 7 如同我们政治语言中的其他中心内容譬如独立、平等和公民资格等一样,自由的定义与再定义也是借助假定存在的对立面来进行的。独立 的意义取决于一个表示依附的概念,白人的涵义取决于黑人的定义,自由的内容也就取决于不自由( unfreedom )的内容。这种二元对立论是美国人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种范式,它在揭示一部分现实的同时,又掩盖和粉饰了另外一部分现实,并且还隐藏了这样一种事实:即那些看上去相互排斥的思想事实上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有内在联系的。 8 在殖民地和 19 世纪时期,正是奴隶制帮助界定了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事实上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探讨奴隶制的存在如何促成了(以)种族(为界限的)排斥性自由定义的形成,同时也揭示那些自认为被剥夺了全面自由的人如抗议工资奴隶制的工人以及反对性别奴隶制的妇女如何使用自由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冤情。在近代,尤其是当美国宣称自己是自由世界的领袖的时候,共产主义世界的存在则帮助界定了美国自由的涵义。   对于自由这样一个复杂多面的题目,没有一本研究可以自称是权威性的。类似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作者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另一个历史学家无疑会就这个题目写出一本完全不同的著作。我对自由历史的研究方法是以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为中心的:自由的内容、致使自由成为可能的社会条件和自由的界限即谁应该享有自由的问题。 在讨论第一主题时即美国人如何理解和认识自由的思想我关心的问题远不是自由的抽象定义,而是那些使自由获取了具体的内容的辩论和斗争,以及人们对自由的认识如何受到社会运动、以及政治和经济事件的影响,以及这些认识反过来如何地影响了这些运动和事件。没有一个包罗万象的定义或一套思维范畴可以准确地概括自由包含的捉摸不定的内涵。然而,如果自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它决不是一只空荡无物的容器。美国人对自由的理解改变了多次,但关于自由的辩论却趋向于集中在自由思想的某些方面。这种辩论的历史决定了我在本书中打算集中讨论的有关自由的几个维度。 一个关键的维度是政治自由,或者说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这段故事始于美国革命,当时流行的对自由的理解集中在一个社会是否有权争取政治自决的问题上。在 19 世纪,政治民主(直到内战之后,这个词一直被定义为男性白人选举权)成为自由内容的中心;而那些被排斥在民主之外的群体正是使用自由的语言来要求获取投票权。即使是在今天,当自由的主体更多地包括了个人性权利的时候,作为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的自由观念并没有从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完全消失。政治自由的问题与我们历史反复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自由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自由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价值复合体,也是一种贯穿于法律和公共政策中的经验。一些美国人把政府权威视为一种对自由的威胁,而另外一些美国人则把政府权威看成是争取约翰杜威所说的有效自由( effective freedom )的一种手段即左右那些决定自由界限的体制的能力。 9 美国人对政府爱恨交织的关系通过自由历史中的另一个关键的维度表现出来:公民自由( civil liberties )、或者说个人可以用来反抗权威的权利的演进。今天,为权利法案保护的公民自由是美国人自由概念的中心内容。但这种情形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事实上,在我们历史上的许多时刻,无论是 19 世纪 30 年代对废奴主义者集会的镇压,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恐红运动,还是冷战初期麦卡锡主义的横行霸道,个人权力都遭受了严重的限制和剥夺并且经常是在自由的名义之下进行的。公民自由在美国的发展绝非是一个直线进步的故事、或者是一个仅仅由由一系列最高法院的判例组合起来的简单故事,相反,它是美国自由故事中的一个发展极不平衡并且充满了残酷较量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另一个始终与美国生活相伴的对自由的理解,这就是自由所包含的道德或基督教的理想。从清教徒殖民者到当今的许多保守主义者,都把自由的首要意义定义为一种在个人行为中遵循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这种定义与另一个反复出现的自由的维度个人自由( personal freedom ),或者说,个人在不受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做出重要的个人决定的能力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在美国革命时期,作为个人选择的自由主要与民主政治和宗教认同等有关。到了 19 世纪,个人自由逐渐被用于表示一个人是否获得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天生才能的机会。在 20 世纪,选择的能力( the ability to choose )可能成为了自由的认知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认知也是消费者市场爆发性发展的结果之一。在个人解放( personal liberation )的名义下,作为美国自由史上的重要一章的 20 世纪 60 年代把选择的自由推进到几乎所有的个人生活领域,从穿衣打扮到生活方式乃至到性关系。 自由的最后一个维度是经济自由:即什麽样的经济关系构成了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自由。经济自由的内容随美国历史的进程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美国独立后一个世纪内,经济自由集中表现在个人的经济自主能力( economic autonomy )上,这种思想为革命时期的、自食其力的小农生产者奉为神明,也为内战前自由劳动( free labor )思想的倡导者推崇备至。随着工业经济的日益成熟,成为小业主的目标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变得不再现实的时候,新的经济自由的定义开始出现:镀金时代的契约自由 ( liberty of contract )、进步时代的工业自由( industrial freedom )(即工人要求在公司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有一席发言之地)、新政时期的经济保障、以及最近出现的要求具有在市场经济中参与大众消费的能力等。 在自由的理解和运用处于杂乱无章的情况下,自由的不同维度对于我们建立一种认识自由的秩序是一种有用的方法,但这些维度不能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或相互排斥的。没有任何一套固定的范畴能够全面地表现处于历史中的个人对自由的体验和解释,也无法完整地解释自由的一种定义如何地影响了自由的其他定义。自由是一个变化多端、捉摸不定的概念,它远远地跳出了学者们精心设置和规定的界限。许多人同时信奉那些看上去完全相互矛盾的自由的定义如:消极和积极自由(一种由艾赛亚柏林大众化了的对自由的区分),或作为个人权利的自由与作为增强群体与民族国家权力和影响的自由。自由不仅适用于个人、社区、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也适用于国家本身;争取自由既是个人行动也是集体斗争的目标。惟一不变的是关于自由的辩论本身;正是这种对自由的不顾一切的专注为我们懂得美国的过去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讨论自由不可避免地要提出自由生长所必需的环境的问题。这个问题即自由的社会条件是本书的第二个主题。即便那些只接受纯粹的消极自由的人,例如只将自由定义为免受外来强制性压力、而拒绝将自由视为经济自主或增强政治能力的人,也必须指出那些非法压迫是由什麽内容构成的。美国人至少都曾在此时或彼时把政府权威、追求统一化的社会压力、官僚体制、类如传统的家庭式的所谓私有性的安排以及集中化的经济权力看成是享有个人自由的障碍。从革命时期开始,规范(享有)自由的条件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过;当时普遍把拥有生产资料看成是实现个人自主( individual autonomy )的必要条件。这种努力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在这个时期,女权主义者寻求重新界定性别之间的关系,以争取男女之间享有同等的自由;与此同时,美国人在其他问题上又陷入严重的分裂,这些问题包括:贫困和经济上缺乏保障是否应被看成是一种对自由的剥夺以及政府是否有责任来减轻这种类型的对自由的剥夺。这些对于自由的辩论突现了这样的事实:即所有关于自由的讨论都不可避免地是政治性的,无论这些讨论以什么名义进行,它们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公共体制、经济与社会关系将如何影响到那些可供个人选择的机会的本质和范围。所以,通过考察自由的社会条件,自由一词也因而进入了历史学家 J. R. 波尔所称的正义语言的范畴。 10 如果自由本身始终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战场,本书的第三个主题谁应享有自由的恩赐的问题也是这样的一种战场。美国立国的前提是:享有自由是全人类的权利;但美国却公然剥夺过许多她自己的人民的自由,指出这一事实并不新奇。为人们难以察觉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关于自由的研究如何对冈纳缪尔达尔称为美国信念的普遍性提出了质疑;这种美国信念笃信所有人都拥有基本尊严,拥有不可剥夺的享有民主、自由和平等机会的权利。当代许多作者将这种信义看成是我们历史中的一个共同主题,一种能够超越碎化 ( fragmentation )的途径,这种碎化据说是对历史研究和社会本身都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这部自由的历史的确也希望对近期史学写作面临的批评作出一种回应;这些批评指出,由于当代的历史写作变得如此地分散和琐碎,以致于不再可能将美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的历史决不仅仅是一种把构成美国人的那些时而暴躁不安的群体的个别经验加在一起的总和。这部关于美国自由的历史认为,在探寻美国历史上的联结性力量方面,我们必须开拓新的思路。本书突出地表现了我们的共同文化中的那些普遍性原则实际上是如何构建在差别的基础上以及将相当数量的美国人排斥在这些原则的惠顾之外的基础上的。路易斯布兰代斯在 1915 年写道:自由将我们结为一体,成为美国人。 11 但是,如同自由这个词本身的定义一样,自由享有者的范围始终是处于争议之中的。 按照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那个极受推崇的定义,一个国家( nation )远非只是一个政治实体,国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个想象中的政治社会,它不仅具有地理的界限,同时也具有思想上的界限。 12 自由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越多,那些界定美国民族性( nationality )内涵的包容性和排斥性界线也就越为重要。既然自由是作为一个美国人应该拥有的套实用的权利和特权,享有自由的界限就具备了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因此在书中对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个问题就是:谁是美国人(以及谁有权享有美国自由)? 如果说通用的美国信义是我们历史上一个长盛不衰的特征,那么,以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存在为轴心的对自由的限制也是我们历史上同时存在的一个特征。 13 在所有限制自由的界限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基于种族、性别和阶级差别基础上的界限。这些界限本身的内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我启用这些概念并非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在限制享有自由的范围时,它们是最为经常使用的分界线。非白人、女奴与劳工都曾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困惑:即一人的自由状态常常与另一人遭受奴役的状态同生共存。奴隶主的自由是基于奴隶制存在的现实之上的;男人自我标榜的自主则是以妇女居于从属地位为前提的。同理,正是通过对享有自由的界限的斗争即少数民族、妇女和劳工们为争取他们所理解的自由而进行的努力自由的意义(以及自由的经验)得以加深和转化,这个概念本身也因此延伸到最初不曾包括在它的意图之内的领域。 美国自由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一个又一个的群体如何相继争取到一套固定不变的权利的史诗性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在被排斥的群体要求进入享有自由的范围的压力之下,权利的定义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转化。将自由定义为一种普遍的、与生俱来的人权和把自由看作是一种真正的人类理想的人,并不只是那些创立了这个名义上宣称致力于自由、但在现实中却深深依赖于奴隶制的国父们,而同时也包括废奴主义者,他们力图将自由的恩赐推及到覆盖所有的黑人,无论他们是自由的还是处于奴役状态之中的;也包括那些紧紧抓住民主自由的语言、要求获得投票权的妇女们;也包括那些移民群体,它们坚持认为出生地和文化背景不应成为享有美国自由的限制。正是这些不同的群体争取自由的斗争将平等的概念升华至自由语言的中心位置,对另外一些美国人所坚持的平等是自由的对立面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与生俱来的公民资格和所有种族的美国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这两项原则,是反对奴隶制斗争和内战的结果,现已成为美国自由的中心内容。妇女运动则向流行的将公共与私有领域分离的观点提出挑战,率先将自由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最亲密的关系之中。公民自由在司法上得以承认部分地源于联邦最高法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法律的推翻,这些法律如要求新移民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必经使用英语授课主要是为了限制新移民对自由的享有。 本书的书名刻意要表现一种模糊不清或讽刺意味(也许可被称之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式的手法),这一点也许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故事,既是一部由真实事件组成的历史,又是一种创作。在我们的历史上,自由既是一个现实,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神秘意味的理想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自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理,但对其他的美国人来说,它又是一个充满残酷意味的戏弄。对有的美国人来说,自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与生俱来的权利,对其他人来说,用小马丁路德金的挚友和哲学家塞缪尔杜波依斯库克的话来说,自由不是一种礼物,而是一种争取而来的成就。 从历史和道德的角度来看,库克解释道,自由是经过无数的斗争、悲壮的失败、眼泪、牺牲和悲痛后的成果。 14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自由以及界定自由内容的斗争一直是我自己研究和写作的中心题目。我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研究的是自由土地党的问题,我先前出版的著作中有三本的书名包含有自由的( Free )或自由( Freedom )的字样。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的研究生训练是在理查德霍夫斯达特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个训练帮助我建立起一种长期的对思想与经验之间、社会运动与政治经济体制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关注。过去 30 年来的学术发展已使当代史学家要比霍夫斯达特以及他同时代的历史学家更为明显地认识到,在任何美国史的写作中,必须包括不同美国人的不同观点和声音。但激发我写作这部著作的雄心与霍夫斯达特那一代人的雄心是同样的 即写出一部能够连贯而生动地表现美国政治文化以及它特有的政治语言本身演进的故事。 今天,人们经常要求历史学家写作一种以自由的理想为基础的、具有凝聚力功能的历史,以增强共同的民族认同感。但是,正如当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说,历史学家恰恰是一批专职的要记住那些他们的公民同胞希望忘却的事物的人。 15 美国人有时也会忘记,那些在我们看来是固定不变和亘古永恒的事物,实际上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并始终不断地受到质疑。自由的故事不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英雄史诗,它没有一个预先设定的开始和结尾,相反,它是一个不设界限的同时充满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它是一部关于一个民族就自己政治文化中的关键思想展开一场永无止境的争论的纪录。在这场漫长的跨越时间的对话中,自由的内涵如同美利坚本身一样,始终是具有多面性的,始终是具有争议性的,始终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注释: 1 Gunnar Myrdal, An American Dilemma (New York, 1944), 4. 关于 freedom 与 liberty 是否等同的讨论, 参见: Hanna R Pitkin, Are Freedom and Liberty Twins?, Political Theory, 16 (November 1988), 523-52; Quentin Skinner, The Idea of Negative Liberty: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in Philosophy in History, ed. Richard Rorty, et al. (New York, 1984), 194n.; and David T. Konig, ed., Devising Liberty: Preserving and Creating Liberty in the New American Republic (Stanford, 1995). 2 James Bryce, The American Commonwealth (2 vols. London, 1889), II, 635; Herbert McCloskey and John Zaller, The American Ethos: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 1984), 18; Seymour M.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 Double Edged Sword (New York, 1996), 101, 145; Pamela J. Conover, et al., The Nature of Citize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Empirical Comments on Theoretical Themes, Journal of Politics, 53 (August 1991), 819. 3 Homer C. Hockett and Arthur M. Schlesinger, Land of the Free: A Short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 1944); Oscar and Lillian Handlin, Liberty in America,1600 to the Present (4 vols. New York, 1986-94); R. W. Davis, Th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Freedom, The Historian, 55 (Summer 1993), 629-34; Donald W. Treadgold, Freedom: A History (New York., 1990), M. Stanton Evans, The Theme Is Freedom: Religion, Politics, and the American Tradition (Washington, DC, 1994); Bloom in Todd Gitlin, The Twilight of Common Dreams (New York, 1995), 40; Higginson in Willie L. Rose, Rehearsal for Reconstruction: The Port Royal Experiment (Indianapolis, 1964), 408. 4 Carl Becker, New Liberties for Old (New Haven, 1941), 3; W. B. Gailie,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s,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n.s., 56 (1955-56), 167-98. 5 Marc Bloch, The Historian's Craft (New York, 1953),173. 6 Cynthia S. Jordan, 'Old Words' in 'New Circumstances': Language and Leadership in Post-Revolutionary America, American Quarterly, 40 (December 1988), 491; Henry Demarest Lloyd, Wealth Against Commonwealth (New York, 1899), 498. 7 Joseph Raz, The Morality of Freedom (New York, 1986), 17-19; Theodor Adorno, Messages in a Bottle, New Left Review, 200 (July-August 1993), 7. 8 Martin Oswald, Freedom and the Greeks, in The Origins e Modern Freedom in the West, ed. R.W Davis (Stanford, 1995),35; Joan W. Scott,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ew York, 1989), 5-7. 9 Robert B. Westbrook, John Dewe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Ithaca, 1991), 165. 10 William E. Connolly, The Terms of Political Discourse (Lexington, 1974), 166; J. R. Pole, The Pursuit of Equality in American History (rev. ed. Berkeley, 1993), 6. 11 Myrdal, American Dilemma, 2-5;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19, Arthur M. Schlesinger, Jr.,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Reflections o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199z), 27,118; Ross E. Paulson, Liberty, Equality, and Justice: Civil Rights, Women's Rights, and the Regulation of Business, 1865-1932 (Durham, NC, 1997), 2; Louis D. Brandeis, True Americanism, in Immigration and Americanization, ed. Philip Davis (Boston, 1920), 639. 12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London, 1991). 13 Kenneth L. Karst, Belonging to America: Equal Citizenship and the Constitution (New Haven, 1989); Rogers L. Smith, Civic Ideals: Conflicting Visions of Citizenship in U.S. History (New Haven, 1997). 14 Clayborne Carson, ed., The Papers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Berkeley, 1991- ), III, 204. 15 Lynne V. Cheney, Telling the Truth: A Report on the State of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1992), 40-44,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9, 1995; Eric Hobsbawm, The Age of Extreme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1914-1991 (New York, 1994), 3. 【原载:埃里克方纳 ( Eric Foner )《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第 8-19 页。】 博文说明 : 原文为页下注 , 现改为文尾注 附录: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 博文说明:该文为译者王希所写 , 长 25000 字 , 全文请另见 : 推荐王希文:《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美国自由的故事》译跋)(黄安年推荐王希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25 日发布) 所附图片14 幅为笔者所摄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5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楼梦与国际汉学》提要
黄安年 2009-6-17 16:28
《红楼梦与国际汉学》提要 黄安年辑 张丽珍 潘碧华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7 日发布 按 : 2008 年 7 月 26-27 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第六届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会后《红楼梦与国际汉学》作为研讨会论文集于 2009 年 4 月出版。该论文集收录了吕启祥提交给大会的论文《作为文化经典的红楼梦》。 书名 《红楼梦与国际汉学》 主编 张丽珍 (Teo Lay Teen) 潘碧华 (Fan Pik Wah) 责任校对 崔 彦 排版 黄宇琛 出版 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 印刷发行 漫延书局 版次 2009 年 4 月 15 日初版 定价 RM 30.00 元 国际书号 ISBN 978-983-42746-7-2 附图 21 幅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5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浚生序《监本易经》(影印本)提要
黄安年 2009-6-14 11:05
张浚生序《监本易经》(影印本)提要 黄安年辑 张浚生序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4 日发布 博主按 : 易经博大深奥,积累我国古人的大量智慧,为我国迄今最古老的著作之一 , 流传解读版本颇多, 80 年代末研究周易的著作就有数百种。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组编辑的《国学通览》所列 77 类国学内容中为首的一篇就是易学(群众出版社, 1996 年版)。这里所说的监本为清政府国子监使用的刻印本。为版本学家杜春耕先生所藏,蒲三庆先生资助印制,专请张浚生先生作长序。 书名 监本易经(影印本) 书名题字 张浚生 选题策划 杜春耕 订本 东汝王氏堂 原藏本 金陵敦化堂 现收藏 杜春耕 刻本年代 乾隆甲寅春 (公元 1794 年) 资助出版 蒲三庆 周易序 程 颐 印本 蒲三庆家印本(非卖品) 印刷 扬州文津阁古籍印务有限公司 装帧 精制线装一套四册本 印制时间 2009 年 3 月 幅面尺寸 28.8cm X 18.5cm 图片 40 幅 最后几幅为张浚生长序卷 张浚生简介:     1936 年 7 月 出生,福建長汀。     1956 年 8 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8 年 8 月 浙江大學機械系光學機械儀器專業畢業。     54 至 58 年 在浙江大學機械系光學機械儀器專業學習。     58 至 83 年 任浙大機械系光儀教研組助教、秘書、校機械工廠光學車間主任、光儀系科研秘書。光儀系講師、副教授、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81 至 82 年 在中央黨校第二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83 至 85 年 任杭州市委副書記兼秘書長,市經濟開發公司董事長,市委政法委書記。     85 至 87 年 任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宣傳部副部長、部長。     87 至 98 年 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     1998 年 3 月 任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併領導小組副組長,新浙大籌建小組組長,浙江省政府特邀顧問。     1998 年 9 月 任浙江大學黨委書記,浙江省政府特邀顧問。現任浙大發展委員會主席、浙江省經濟建設諮詢委員會主任。    ■ 中共全國十六大黨代會代表。    ■ 業務專長:光學測量儀器、光譜分析儀器、激光儀器與技術。 http://paper.wenweipo.com/2004/10/18/CH0410180036.htm ***************** 监本易经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学《易经》,其中的注解,有的是不对的,不能看的,尤其宋朝朱熹注的《易经》,也许比我高明,可是他一辈子也没有读通,如参考他的,就完全走错了路。而且宋朝以后的《易经》注解,多数是走物理的路线,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易经》,而我们手边的这本《易经》,过去叫作监本,就是明朝以后的国子监,近乎现代的国立大学的课本而已。   这个监本是明朝那些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编的。明清以来,我们的文化讲孔孟,大部分都倾向于朱熹的思想。明朝之所以捧朱熹,等于唐太宗捧道教,因为老子姓李,唐太宗也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也找出一个姓朱的人来捧。明朝永乐皇帝以后,硬性规定,考功名时,四书五经必定要用朱注的,所以我们几百年来的文化思想,受这个规定的祸害很大,他们都是用儒家四书五经的思想来讲《易经》的理。   http://baike.baidu.com/view/965854.html?fromTaglist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张书才著《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提要
黄安年 2009-6-14 08:22
张书才著《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提要 黄安年辑 张书才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4 日发布 书名 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 作者 张书才 出版 白山出版社 书名题字 顾智宏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宋 杰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杨 顺 印刷 辽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4.5 字数 39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书号 ISBN 978-7-80687-424-0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序、跋见影印件, 图片 12 幅 作者简介: 张书才 , 男 ,1938 年生 , 河北涿县人明清档案专家、清史专家,研究馆员,,明清档案专家、清史专家,研究馆员, 1964 年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1964 年分配到《财贸战线》杂志社任编辑。 1972 年调故宫博物院明清部工作。 197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 年以后,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任编辑。 1993 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1999 年退休。主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乾隆朝贪污案选编》、《清代天文档案史料选编》;参加编辑《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中越关系史料》、《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中国皇家文化辞典》等。发表《高鹗生卒年考实》、《程高本红楼梦问世背景浅析》、《漫谈红楼梦续书》等学术文章数十篇,并选编了一些有关曹雪芹家世及高鹗生平的档案史料。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杜景华著《进入新世纪的红学》提要
黄安年 2009-6-13 15:45
杜景华著《进入新世纪的红学》提要 黄安年辑 杜景华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3 日发布 书名 进入新世纪的红学 作者 杜景华 出版 白山出版社 书名题字 顾智宏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宋 杰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郭春鹰 印刷 辽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2 字数 35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书号 ISBN 978-7-80687-661-9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序、跋见影印件, 图片 10 幅 附 沉痛哀悼著名红学家杜景华先生 黄安年文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4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著名红学家杜景华先生因病于 2004 年 11 月 19 日在北京清河家中去世 , 享年 66 岁。今天上午在京一百多名红学研究者和杜景华的亲朋好友,冒着寒流前往八宝山公墓向这位为红学事业奉献一生的研究者作最后的告别,表达我们的万分悲痛和惋惜之情。 杜景华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等职,对于组织和推动中国红学研究的繁荣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红楼梦艺术管探》、《红楼梦心理世界》、《红学风云》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了《论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原则》、《 红楼梦 第五回与全书主题》等数十篇学术论文。杜景华先生过早地离开我们,是我国红学界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将永远怀念杜景华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景华同志治丧小组今天发布了杜景华同志生平,全文如下: 著名红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共优秀党员杜景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4 年 11 月 19 日在北京逝世,享 年 66 岁。 杜景华同志 1938 年 2 月 16 日生于北京良乡。 1964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1964 年 7 月起在中联部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 1969 年 2 月 55 1973 年 3 月下放五七 干校劳动, 1973 年 4 月调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 1979 年 7 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工作, 1980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 记、《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等职。 杜景华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运用于指导学术研究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杜景华同志长期从事古典文学、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 60 年代起对中国小说和《红楼梦》进行研究。从 1979 年开始,他一直从事《红楼梦学刊》的编辑工作,同时对《红楼梦》、《三国演义》、魏晋南北朝文学以及文艺理论进行研究。杜景华同志在编辑岗位上一直尽职尽责,认真严谨,为《红楼梦学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杜景华同志多年来一直孜孜追求、笔耕不辍,在多个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有《红楼梦艺术管探》、《红楼梦心理世界》、《红学风雨》等多部学术专著问世,他参与了《红楼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发表了《论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原则》、《 红楼梦 第五回与全书主题》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古典小说和文艺理论研究方面,他编著了《中国小说学基础》、《秦始皇赢政传奇》、《清代文字狱案》 ( 与张书才合作 ) 、《中国酒文化》、《陶渊明小传》等著作,校勘整理《广陵潮》,并有《中国小说理论中的概念》、《创作动机论》等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此外,他还在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以及小说、剧本等共百万余字。杜景华同志的一系列学术著作和文章在红学界颇有影响,确立了他独特的学术地位,同时他勤奋踏实的治学态度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杜景华同志出身寒门,志存高远;昂扬进取,精勤不倦;鸿辞满腹,不事张扬;尊敬先贤,体恤后昆;处事执着,忠厚朴实;光明磊落,敢吐真言;严格自律,清正廉洁;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勇于探索,奋斗不息。 杜景华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国红学界乃至学术界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惋惜。我们对杜景华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杜景华同志,我们永远怀念你 !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杜景华同志治丧小组 2004 年 11 月 2 3 日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研究 /2004 年 10 月 25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1187cid=24 ***************************** 红学风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奇观书系 作者:杜景华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2-1 作者简介 杜景华 1938 年 2 月 16 日生于北京良乡, 2004 年 11 月 19 日在北京逝世。 杜景华 1964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1964 年 7 月起在中联部拉丁美洲研究所工作, 1973 年 4 月调至北京语言学院任教, 1979 年 7 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工作, 1980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等职,对于组织和推动中国红学研究的繁荣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杜景华同志长期从事古典文学、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 60 年代起对中国小说和《红楼梦》进行研究。从 1979 年开始,他一直从事《红楼梦学刊》的编辑工作,同时对《红楼梦》、《三国演义》、魏晋南北朝文学以及文艺理论进行研究。杜景华同志在编辑岗位上一直尽职尽责,认真严谨,为《红楼梦学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杜景华同志多年来一直孜孜追求、笔耕不辍,在多个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红楼梦》研究方面,有《红楼梦艺术管探》、《红楼梦心理世界》、《红学风云》等多部学术专著问世,他参与了《红楼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发表了《论曹雪芹的现实主义原则》、《〈红楼梦〉第五回与全书主题》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古典小说和文艺理论研究方面,他编著了《中国小说学基础》、《秦始皇赢政传奇》、《清代文字狱案》(与张书才合作)、《中国酒文化》、《陶渊明小传》等著作,校勘整理《广陵潮》,并有《中国小说理论中的概念》、《创作动机论》等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此外,他还在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以及小说、剧本等共百万余字。杜景华同志的一系列学术著作和文章在红学界颇有影响,确立了他独特的学术地位,同时他勤奋踏实的治学态度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http://www.bookyes.cn/Book/Hongxuefengyu--ershishijizhongguowenhuaqiguanshuxi.Html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3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立新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提要
黄安年 2009-6-3 21:29
王立新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03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笔者的博客在 2008 年 6 月 13 日发布了王立新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 20 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并说明 : 本书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王立新博士所著。这里发布是内容提要、目录。出版后获得多方好评。有关该书的图片 10 幅是笔者拍摄的。 一年后的今天,蒙立新教授惠寄该书的后记 , 以补提要之需。再次表示谢意。 书名: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 20 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 王立新 责任编辑: 刘 方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年 9 月第 1 版 字数: 420000 字 页码 : 438 页 开本: 850X980 1/16 印刷: 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ISBN : 978-7-301-12583-0/K 0492 定价: 42.00 元 经销: 新华书店 内容提要 :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本书与解释美国对外关系史的两大主流范式,即以权力概念核心的现实主义范式和以利益解释为核心的进步主义范式不同,从文化的角度,通过历史的考察和政策过程的分析,对 20 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所谓文化的视角是指除把国家视为权力体和经济体外 , 还把国家看作文化体,把国家间关系视为文化体之间的关系,把现代民族国家的对外关系视为传播情感、价值观和实现民族理想、追求的过程。文化的视角还指借用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概念把意识形态视为一种文化体系。所谓历史的考察是指考察美国意识形态的渊源和历史演变。本书试图说明,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起源于美国殖民地时代和建国的历史之中,根植于美国赖以形成、建立和发展的宗教的和世俗的文化传统之中,同时由于美国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经验而得到强化。除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历史的考察外,本书的第二个方法是把意识形态纳入政治过程,通过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认知理论以及决策过程的分析更精确地描述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影响。 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导言的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功能进行理论性说明;介绍美国学术界和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提出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导言部分作者特别把影响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分为正式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的意识形态。所谓正式的意识形态是指作为美国立国基础并体现在美国历史经典文献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即美国信条和美国主义;非正式的意识形态是指在美国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其历史文化传统一部分的文化价值观、偏好、倾向和习性,包括美国例外的自我形象、国家认同观念、国家伟大和国家使命思想,作者把它们概括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部分导言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提出本书使用的用来分析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模式,即:认知透镜模式、路线图模式、栅栏模式和跷跷板模式。 正文第一部分是应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美国外交政策中两大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渊源、主要内容和历史演变。作者提出,美国把追求一种普世的理想,即在全世界实现美国式的自由作为自己的国家目标,因而美国的民族主义具有一种强烈普世主义倾向,是民族利己主义与普世主义的结合,这一点与其他国家颇为不同。美国民族主义比其它国家的民族主义更愿意承担所谓的世界责任,以让其他国家效仿美国来表现其民族主义,美国外交政策除以其他国家惯常使用的民族主义语言,如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来辩护和论证外,更多地是用一种普世性的语言,如捍卫自由、推广民主来论证其合法性。同时美国独特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导致美国乐于到国外去寻找他者――自由的敌人来强化自身的国家认同和民族凝聚力。而在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作为美国立国意识形态的古典自由主义信仰与美国独特的历史经验一起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对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美国的自我形象、美国的外交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及什么是合理的国际秩序等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和实践构成美国对外关系中的自由主义取向。作者指出,与欧洲国家不同,在美国,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先于美利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外交活动的开展,并构成美国国家认同的基础,因此美国外交比其他国家更多地反映了其独特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 第二部分运用意识形态透镜模式和路线图模式来分析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美国人对美国外交与国际政治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国际政治的本质与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美国的国家目标与国家利益、如何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合理的国际秩序应如何构建以及美国是否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干预等等。美国对这些问题的独特思考构成美国外交独特性的来源。 第三部分综合运用意识形态透镜模式、路线图模式和跷跷板模式对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进行个案研究。本书共选择五个个案,分别涉及民国初期、 20 世纪 30 - 40 年代、冷战初期、冷战结束过渡期和后冷战时代,大体涵盖了 20 世纪各个历史时期。这些个案除包括某一具体的对华政策如承认问题外,还涉及较长时段的重大外交主题如美国对远东国际秩序的设计,也涉及民众和国会对中国事件(如六四风波)的反应(出版审查时被删除),以及美国的对华大战略等内容,以期能从多个侧面和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 20 世纪的对华政策。   结语部分则对全书进行总结,并提出美中关系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范式。作者指出,意识形态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外交的策略和手段上,也体现在外交战略、政策目标,乃至国家目标上。美国的意识形态导致美国外交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在全世界传播美国的自由,为此反对一切与美国信条对立的意识形态,并要按照美国独特的价值观和制度模式来改造其他国家和国际秩序,这一目标与对安全、利益和权力(霸权)的追求一起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动力。美国既追求一个强大的权力帝国,更追求美国意识形态对全球的主宰。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像美国那样不仅追求权势与利益――就这一点而言,它与其他民族国家没有什么两样――同时还追求对其他国家国内制度和国际事务的改造,就这一点而言,美国并非一个常规( normal )国家而是一个独特 (unique) 国家。美国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其自身的历史经验一起塑造了美国观察世界的独特方法和处理外交与国际事务的独特方式,这就是美国外交风格。美国在 20 世纪对世界的巨大的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的巨大实力,更在于美国运用其实力的风格和方式。意识形态和美国的政治文化在一些情况下既起到约束美国要善用自己巨大的实力的作用,同时也导致美国对自己力量的滥用,给世界带来灾难。无论好坏, 20 世纪的国际关系和人类历史已经打上了美国独特外交风格的烙印,如果美国像 20 世纪前的欧洲国家那样处理国际事务和运用其巨大的实力,当代世界可能是另一幅图景。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就是从传教士来华之日起,用美国价值观改造中国一直是美国在中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被美国视为实现其民族抱负的巨大试验场,因此意识形态可以成为阐释美国对华政策的一大范式。 20 世纪的美中关系始终存在美中两大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即美国扩张性的民族主义和中国防御性的民族主义之间,美国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传统儒家思想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冲突。只有把 20 世纪的美国对华政策视为既追求权势和利益,也实现美国国家使命和梦想的过程,把 20 世纪的中美关系既看作权力关系与经济关系,又视为两种具有不同的记忆、情感、追求、梦想、生活方式和价值偏好的文化实体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把握和理解美国对华政策与美中关系的实质和内涵。权力和利益范式与意识形态范式对全面阐释 20 世纪美中关系史不可或缺。(参考 : 王立新教授新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 20 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出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 /2007 年 12 月 5 日)    目 录 导言  一 意识形态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二 关于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关系的争论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本书的解释模式与研究方法  五 本书内容说明 上篇 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意识形态 第一章 美国自由主义的含义、特点与影响 一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 二 美国自由主义的特点 三 自由主义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第二章 美国民族主义的起源、内容与特征 一 例外论与美国的自我形象 二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与特征 三 对国家伟大的不同思考与追求 四 国家使命思想的历史流变 五 美国民族主义的若干特征 中篇 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关系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国际政治观 一 洛克思想对美国人战争与和平观的影响 二 自由主义思想与美国外交风格的塑造 第四章 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与美国的国家利益观 一 国家利益的概念 二 美国国家利益的确定 三 美国国家利益思想的独特性 第五章 ??? 自由主义与美国国家安全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 一 自由主义与美国独特的国家安全观 二 自由主义与美国对国际秩序的追求 三 自由主义大战略对 20 世纪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六章 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史上的对外干预   一 美国对外干预行为的历史流变  二 自由与权力:自由主义对美国干预行为的影响  三 关于美国对外干预的动力与后果的简要评述 下篇 意识形态与 20 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个案分析 第七章 传教士外交:伍德罗威尔逊政府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 一 威尔逊的信仰体系及其对美中关系的认知 二 威尔逊政府率先承认中华民国的决策过程 三 承认政策的动机:意识形态战胜现实政治 第八章 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与 20 世纪上半期远东国际体系的演变 一 一战前美国建立远东新秩序的努力 二 威尔逊的国际秩序思想与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三 日本的挑战与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四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第九章 意识形态与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对失去的机会说的再思考 一 从政府到社会:冷战初期狂热的反共主义 二 美国的民族主义与关于中美关系的神话 三 道德与利益的两难:艾奇逊自相矛盾的对华政策    第十章 自由主义大战略与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   一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自由主义大战略   二 自由主义大战略下克林顿政府人权政策的演变   三 在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之间: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分析 结束语 附录一 中文参考书目 附录二 英文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评论见 : 从文化视角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层思考读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一书有感,王晓德文 ; 发表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 / 2007 年 12 月 13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历史评论 /2008 年 6 月 13 日转发。 ( www.annian.net/show.aspx?id=23027cid=27 - 49k ) 后 记   本书是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从 2000 年立项到 2006 年 2 月定稿,本书的撰写历时近六载。 2000 年 7 月- 2001 年 6 月间作者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从事一年的访问研究,为本书的写作收集资料。作者 2002 年在香港讲学期间,还曾利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资料。本书部分内容曾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课堂上讲授,同学们的评论和提问给作者诸多启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剑鸣教授和王晓德教授阅读了书稿第一和第二部分,并提出若干非常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陶文昭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牛大勇教授、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刘北城教授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刘方女士对本书能获得北京市社科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贡献良多。刘芳女士还常发邮件来询问书稿的进度,令我深为感怀。同事高毅教授和彭小瑜教授对书中一些名词的翻译提供了帮助。我的博士研究生张晓莉同学帮助在日本收集了一些资料,并核对了一些注释。在此一并致谢。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是传媒和时事评论中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似乎人人可谈,又似乎不证自明。但塑造美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意识形态又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制定,又多语焉不详。本书把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讨论,试图把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建立在深入的学理分析基础上。作者对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的影响给予了同情之理解,尽量避免以中国人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观念来理解美国人的心灵世界和政策过程,很多论述与流行的看法可能大不相同。当然,作者的论述是否妥当,尚需读者给予评判。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部分内容曾陆续发表,情况如下: 第二章第二节以《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为题发表于《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4 期,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 2003 年第 10 期和台北联合报系的《历史月刊》第 217 期( 2006 年 2 月号)转载。 第三章第一节以《洛克思想对美国人战争与和平观的影响》为题发表在《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第六章以《试论美国外交史上的对外干预》为题发表于《美国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第七章以《伍德罗威尔逊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刊于《求是学刊》 2004 年第 6 期,并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5 年第 4 期转载。 第八章的主要内容以《美国的世界秩序观与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 1900 - 1945 )》为题刊于《东南亚研究》 2003 年第 4-5 期,并收录于王缉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学者看世界》丛书《国际秩序》分卷(香港和平图书公司 2006 年)。   第九章的主要内容以《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艾奇逊和承认问题为中心的再研究》为题刊于《中国社会科学》 2005 年第 3 期,并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 2005 年第 8 期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5 年第 4 期转载。英译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2005 年秋季卷。   本书下篇个案研究中原本包括一章关于 1989 年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容,该章在出版时被撤了下来。   自幼体差,近来身体越发羸弱。每天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下来,常有疲惫不堪之感。从小嗜书如命,常沉浸于书中而忘却周边物事,春节回到老家时,邻里还谈及我幼时抱着书本放猪,把猪放丢的趣事。夜间常因思虑过多而失眠,辗转反侧之际,偶有良思闪过,早上却忘得一干二净。这本小书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我知道它就像我的身体一样,不仅羸弱,而且毛病百出。读者如医生,如果能够指出本书的毛病所在,乃至开出药方,作者将感激之至。      王立新    2007 年 7 月于北京西二旗智学苑    附照片 5 幅是笔者从书上翻拍的。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6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适研究通讯2009年第1期(总第5期)提要
黄安年 2009-5-28 10:19
胡适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总第 5 期)提要 黄安年辑 胡适研究会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8 日发布 《胡适研究通讯》由胡适研究会会长耿云志先生主持 , 为学会会员阅看的非卖品,内部印刷物,每期印制 200 份左右。每年编印四期,每期 3 5 万字,每季度的第二个月印行。 内容主要是:汇录海内外胡适研究的各种信息;刊登胡适研究短论、书评;刊登胡适的未刊文献;登载重要著作、文章的内容摘要;报道胡适研究会的工作等等。 这里发布的是胡适研究会编 2009 年 2 月 25 日出版的学会内部交流,非卖品刊物胡适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总第 5 期)纪念胡适先生诞辰 117 周年专号。 本期全文请看 2009 年 5 月 28 日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讨论栏目 刊物名称: 胡适研究通讯 刊物主管单位 : 胡适研究会编 刊物责任人 : 耿云志 刊物编辑事务 : 宋广波 刊物特性: 学会内部交流,非卖品 刊物期号 : 2009 年第 1 期(总第 5 期) 刊物出版日期: 2009 年 2 月 25 日 刊物字数 : 52000 字 目 录 在绩溪县举办的纪念胡适诞辰 117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耿云志( 1 ) 在纪念胡适先生诞辰 117 周年座谈会上的欢迎辞 许晓辉( 3 ) 本会举办纪念胡适先生诞辰 117 周年座谈会 宋广波( 6 ) 为胡适先生营造一座公共纪念坊 吴子桐( 7 ) 思想与角色: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言论解读 何卓恩( 9 ) 胡适说东原 汪良发( 23 ) 试论胡适的软实力兼谈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毕民智( 28 ) 谈谈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的来源 袁津琥( 34 ) 晚年胡适与徽州生活记忆 马勇虎( 36 ) 胡适与高宗武 张书克( 42 ) 继承和转化胡适对杜威实验主义政治哲学的探究 陆发春( 44 ) 南开大学梁吉生教授来函 ( 45 ) 冯友兰复胡适信函时间考证 张 婷( 46 ) 敬告读者 ( 50 ) 感谢《胡适研究通讯》联系人宋广波先生惠寄,并授权在学术交流网转发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承柏文集》提要 (照片版)
黄安年 2009-5-18 10:05
《冯承柏文集》提要 (照片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8 日发布 按 : 继《春思秋怀忆故人 ---- 冯承柏教授纪念集》 2008 年 10 月出版后 , 《冯承柏文集》已经由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5 月正式出版 , 文集分上下卷,分理论与方法研究、美国史与美国学、中美关系、城市史校史家史、高等教育、文化遗产信息学 ( 博物馆与图书馆 ) 、西方文化史及其他,总共七类 ,84 篇 , 刘绪贻、苏东海、李剑鸣分别写序,冯承柏的我的生活经历为自序,附录有冯承柏自编年谱(黄振华补充修订)、冯承柏论著、译作目录( 1965-2006 ),冯承柏夫人黄振华女士写有后记。全书共 15+975 页,杨生茂先生为文集题词,范曾先生为文集题写了书名。 5 月 9 日 , 我和吕启祥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冯承柏夫人黄振华大嫂,表达我们对于冯先生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 大嫂特地告诉我们经历一年多的努力 , 冯承柏文集》刚刚出版面世,大嫂亲自将溶入了她的无限情意和付出巨大辛劳的文集送给我。回家后打开文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极富创新活力的承柏学长展现在我的眼前 , 承柏兄不愧为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全心全意献身于学术事业的人 , 一个大写的人。我再次深深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位我国美国学和我国文化教育及网络信息领域的领航人。我们从文集中将获得启迪,并更多地了解他对学术研究的奉献精神和探索精神。 感谢罗宣博士寄来《冯承柏文集》(上)(下)集目录,三篇序言,冯承柏自序 -- 我的生活历程,冯承柏自编年谱 ( 黄振华补充修订 ) ,及后记。 所附照片 34 幅是笔者翻拍的 , 不清晰处请见谅。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4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承柏文集》提要 (文字版)
黄安年 2009-5-18 09:46
《冯承柏文集》提要 (文字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8 日发布 按 : 继《春思秋怀忆故人 ---- 冯承柏教授纪念集》 2008 年 10 月出版后 , 《冯承柏文集》已经由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5 月正式出版 , 文集分上下卷,分理论与方法研究、美国史与美国学、中美关系、城市史校史家史、高等教育、文化遗产信息学 ( 博物馆与图书馆 ) 、西方文化史及其他,总共七类 ,84 篇 , 刘绪贻、苏东海、李剑鸣分别写序,冯承柏的我的生活经历为自序,附录有冯承柏自编年谱(黄振华补充修订)、冯承柏论著、译作目录( 1965-2006 ),冯承柏夫人黄振华女士写有后记。全书共 15+975 页,杨生茂先生为文集题词,范曾先生为文集题写了书名。 5 月 9 日 , 我和吕启祥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冯承柏夫人黄振华大嫂,表达我们对于冯先生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 大嫂特地告诉我们经历一年多的努力 , 冯承柏文集》刚刚出版面世,大嫂亲自将溶入了她的无限情意和付出巨大辛劳的文集送给我。回家后打开文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博学多才极富创新活力的承柏学长展现在我的眼前 , 承柏兄不愧为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全心全意献身于学术事业的人 , 一个大写的人。我再次深深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位我国美国学和我国文化教育及网络信息领域的领航人。我们从文集中将获得启迪,并更多地了解他对学术研究的奉献精神和探索精神。 感谢罗宣博士寄来《冯承柏文集》(上)(下)集目录,三篇序言,冯承柏自序 -- 我的生活历程,冯承柏自编年谱 ( 黄振华补充修订 ) ,及后记。 所附照片 34 幅是笔者翻拍的 , 不清晰处请见谅。 作者 冯承柏 责任编辑 陈 敬 书名题写 范 曾 文集题词 杨生茂 封面设计 丁沙铃 出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印刷 天津泰宇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 32 开 ( 880mmX 1230mm ) 字数 93 万 版次 2009 年 5 月第一次 印数 1600 本 国际书号 ISBN 978-7-310-03125-2 定价 HK$52 元 人民币 50 元 《冯承柏文集》目录 (上册) 序一 序二 序三 冯承柏自序 -- 我的生活历程 理论与方法研究 现代化城市科学城市史 城市发展的比较文化观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化进程 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 二十世纪的美国史学理论与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 弗兰克与兰德斯的论战和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 略论口述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信息资源的研究 走向 21 世纪的西方文化 美国史与美国学 马汉的海上实力论 关于第二次大战前夕美国的绥靖政策 关于美西战争起源的美国史学 关于内战后美国南部农业发展道路问题 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质疑 美国学刍议 十九世纪费城工业发展的特点 美国物质文化史研究浅说 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主流文化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亨利 ? 鲁斯与中国》序 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见证 《美亚》杂志与抗日根据地 卡尔逊与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 Conflict and Harmony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rn Secular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PRC and USA 美国的信息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 求同存异与文化交流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 25 周年 二十世纪的费城与天津 中等社会还是市民社会 城市史、校史、家史 在南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校史报告 天津金融文化浅谈 在纪念黄钰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周恩来致冯文潜的几封亲笔信和他们的交往 哲学教育家冯文潜 一个老南开人心目中的第二南开中学 周恩来与冯文潜一试论周恩来的故人情结 南开教育遗产的世界意义 于无声处闻惊雷回忆周恩来总理解放后首次返回南开母校 史学大师雷海宗先生 1957 年蒙难始末 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 -- 为纪念陈序经先生诞辰百周年而作 重返昆明记事 冯文潜与俞大维、陈寅恪的交往 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课 《冯承柏文集》目录 (下册) 高等教育 人才流动说明了什么冯承柏教授谈人才流动之一 中国人才外流原因何在冯承柏教授谈人才流动之二 怎样防止中国人才外流冯承柏教授谈人才流动之三 机遇、挑战与高级人才国际流动 略述解放战争期间平津知识分子的抉择 高级人才流动理论问题的探讨 略论我国教会大学的办学特点及办学效益 天津市高等学校九五实验室投资规划 98 年度及中期检查的总结汇报 天津高等院校数字化图书馆《十五》投资工作总结报告 文化遗产信息学(博物馆与图书馆) 漫谈西文工具书的阅读 博物馆与西方社会 美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 西半球最壮丽的艺术殿堂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记美国国家宇航博物馆 略论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推荐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博物馆学专著 -- 《博物馆学基础》 论博物馆的起源 战后至八十年代初世界博物馆的发展 国际博物馆学界关于博物馆功能的讨论 外国博物馆学理论及历史的札记 关于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的一些思考 加强两岸交流、繁荣图书馆事业 加强学科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史学人才培养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 The Search for Modernity Dynamics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in P. R. China 对卓越和公平的追求 20 世纪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回顾 天津市高等院校的远端教育与数位化图书馆 中美大学图书馆比较研究 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些资料和几点建议 博物馆信息学札记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兼谈天津市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联盟模式研究 略论元数据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中的作用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西方文化史及其他 宗教改革的一面镜子 : 兰克的《教皇史》 略论西方文化史中的几个问题 从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中国社会国际化的历史趋势 (1840-1990) 从张伯苓先生的一封信说起 在昆明跑警报抗日战争期间南开人生活片段 冯文潜收藏的一张珍贵明信片 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忆陈荫枋先生 我的十次美国之行( 1981-2004 ) 电视剧《张伯苓》观后 附录: 冯承柏自编年谱 冯承柏论著、译作目录( 1965-2006 ) 后记   序一 冯承柏教授虽然晚我一代,小我 20 岁,但是,他的人品学识,都是我很钦佩的,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大体上说,他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 他平生遭遇很多坎坷,但他很坚强,从来不在这些坎坷面前低头。他不独能站稳脚跟,堂堂正正做人,还修己好学,不断充实自己,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敢于坚持真理。只要是他认为正确的、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他都坚决去做,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做学问认真踏实,学风严谨。我所阅读过的他的美国史论文,篇篇都是很过硬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主编主撰的《战后美国史》一书,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初稿专门请他审阅过,他提了很有份量的意见。 他不仅能做很好的学问,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时,他还能而且愿意成就一番事功。他对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博物馆工作和博物馆学的贡献,不仅使天津市获得实际效益,对全国也是有良好影响的。 他不仅善于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创新精神。 总之,无论从先天秉赋和后天努力来说,冯承柏教授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功利思想和浮躁之风盛行于学术界的时代,像他这样一个好榜样在 74 岁时就离开了我们,实在是太早了,太令人痛惜了。 写完这篇短文,我取出我 80 寿辰时承柏教授赠送我的一对锻炼身体用的保定彩色铁球,睹物思人,唏嘘难已。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绪贻 2007 年 12 月 12 日   序二   承柏与我不是一般朋友,是朋友加兄弟。我们是以兄弟相称的。他称我东海兄,我称他承柏弟,他一直以兄事我。他晚年已经不能用笔写字了,一切在电脑上进行,但给我写信却一定要用笔写。我看到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的长信,心中是很不平静的。   我结识承柏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我正研究周恩来,承柏的父亲冯文潜先生是周恩来的南开同学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从承柏那里得到不少资料,我们的友谊就此开始了。继之,在博物馆理论研究领域中亲密合作,几十年不辍。八十年代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是全国博物馆研究的一个重镇,承柏就是这个重镇的台柱子。有了他,南开大学在中国博物馆界声名大振。那时,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博物馆界亟需放眼世界,开阔视野。我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术季刊)和《中国博物馆通讯》(信息月刊)与承柏密切合作,不断地发表他配合中国博物馆界的需要而撰写的论文,如《博物馆与西方社会》《略说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外国博物馆学理论及历史的札记》,以及他和我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合撰的《外国博物馆史》长条目等。他深厚的西方文化史素养,使他的论文博大精深,深受研究者的关注,其引用率是很高的。九十年代他又率先研究博物馆数字化, 2001 年发表的《博物馆信息学札记》系统地论述了博物馆信息学理论和方法,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价值。   我要特别忆及两件事。一件是马克思主义博物馆学的译介之事。 1986 年 11 月中国出席国际博协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带回了克劳斯 . 斯莱纳著的《博物馆学基础》,我如获至宝。东德斯莱纳博士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博物馆学家,他的这本代表著是继《苏联博物馆学基础》之后又一本马克思主义博物馆学重要著作。我连忙约请承柏来京商讨译介这本书的事。我们俩人从上午谈到中午吃饭,饭后又谈到很晚。承柏返津后,组织力量翻译。 1987 年《中国博物馆》第二期上集中发表了承柏撰写的《推荐一本马克思主义博物馆学专著〈博物馆学基础〉》,和他与学生合译的这本书的三章。承柏认为我们不能光介绍西方理论,也应该介绍东方理论,所以对这本书的推荐很下一番功夫。 我要忆及的另一件事是承柏推动中外博物馆专家的学术交流。 1993 年承柏主持在南开大学招开了中美博物馆学研讨会。约请美国史密松研究院的专家来华进行中美学术交流。会上我公布了中国人最早见到的博物馆是美国博物馆的新史料( 1849 年福建人林箴写的《西海游记草》)。史密松研究院项目协调人南茜 . 福勒介绍了美国生态博物馆的试验。那时我正在开发中国生态博物馆,对我很有帮助。中美学者还交流了各国的学术见解。此后承柏还在南开组织了美国国际培训委员会和博物馆学委员会两主席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承柏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为中外学者的交流作了许多事情。他的贡献我们是不应该忘却的。 一次, 我在南开大学开会,住在招待所。早晨他赶来陪我散步,路遇陈省身 先生,承柏赶忙侧身恭立路旁问候陈老师早,指着我说这是《中国博物馆》杂志苏东海主编。我急忙上前问候陈先生。承柏对老师恭敬有礼,深印于我脑海中。又一次,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在京开编委会,承柏从天津赶来参加。某官员主持会,颐指气使,甚至当面斥责一位年长的馆长。承柏看不下去,拂袖而去。承柏就是这样,有谦恭柔美的一面,又有刚直自尊的一面。他的人格,他的性格使人难忘。   现在,要出承柏的纪念文集,我很欣慰,拉杂写了一点回忆以寄托我对承柏的怀念。 《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离休研究员 苏东海 2007 年 10 月 8 日   序三   在我的印象中,凡熟悉冯承柏教授的人,无不深为他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和高昂的探索兴致所折服,觉得若天假以年,他必能在许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其实,冯先生谢世时已年逾七旬,按照前人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也算是得享天年了。可是大家都为他的去世而悲痛和惋惜,都觉得他没有完全发挥才华,并未充分施展抱负。冯先生是一个见多识广、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的人。以往我们每隔一段时间见到他,听他谈起自己近来的工作,总能得到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不由得由衷地赞叹他锐意求新的精神。他始终活跃在学术的前沿,在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中,保持着一颗永远不老的心。我想,他的离去何以给人一种强烈的天妒英才之感,主要原因也许就在这里吧。   冯先生不是一个于今大学里常见的那种专家型教授。他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本人却没有念过大学,后来成了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人们难免觉得有一种传奇色彩。也许正是因为他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也就没有形成狭隘的专业意识,不受学问门户的局限,只是凭着自己对知识和思想的兴趣,出入于众多的专业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留下了令人称道的建树。我们可以读到许多缅怀冯先生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大多是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作者来自历史学、社会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等众多的专业领域,而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称颂冯先生的博学、睿智和敏锐。这不正是冯先生治学广博的活见证吗?   与一般学者相比,冯先生还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不刻意追求著作的数量。他已刊的著作不算太多,也没有什么鸿篇巨制。在我看来,以冯先生的聪慧、博学和敏捷,做到著作等身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反感那种以字数论英雄的学术浮躁之风,不肯草率地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我在读研究生时,同学们中间经常传阅冯先生的论文手稿,其材料之丰富,见解之不凡,受到大家一致的推崇,但我始终没有见到这些论文正式刊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曾开过好几门前沿性的课程,如西方社会科学与史学、西方博物馆、美国社会经济史等;他的讲稿材料翔实,讲解则新意迭出,大家都盼望他将这些讲稿整理出版,以惠及更多的人。当时冯先生笑而不答,此后也没有见到它们公开出版。这体现了冯先生对待学问的态度。他不愿发表自己觉得不够成熟的文字。这样就使他的著述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别的领域我不敢妄言,在美国史方面,他于 80 年代中期发表的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质疑一文,在当时的口碑中,有代表近年美国史研究最高水平的美誉;直到今天,它的学术价值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在学生的眼中,冯先生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作为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所持的好老师的标准,大体包括这么几点:既有丰富的学识,又有表达学识的口才,更有让学生分享这些学识的善意和热情。冯先生堪称这种好老师的典范。凡听过冯先生课的人,无不叹服他知识广博,见解深刻,应对敏捷,口齿流利而表述严谨。八十年代中期,冯先生正当精力充沛、意气飞扬的盛年,他意识到社会科学在史学变革中的重要性,为历史系学生开设了西方社会科学与史学。我们这些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十分踊跃地选修这门课;能容纳六七十人的教室,上课时总是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课后我们意犹未尽,冯先生和他的课仍是谈论的话题。大家除了倾慕、赞叹冯先生的学识和风采,更有一种探求知识、向往高妙学术境界的冲动。一门课能在学生中产生这样强烈的反响,当然是只有杰出的教师才做得到。在课堂以外,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总会想到向冯先生求教;而他在不经意间流露的只言片语,便能给人茅塞顿开之感。   在南开,冯先生是一位知名度很高、受人敬重的教授;在国内的美国学界,他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他的组织工作,他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的业绩,对南开乃至全国的美国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推动。   冯先生是南开美国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年在杨生茂教授的带领下,在美国史研究室苦心经营,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其实,他在美国史领域专门做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文革后期美国史研究室逐渐恢复工作,他受政治问题的牵累,只能做一些不能署名的资料整理和翻译工作;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前期,他真正着手做研究,接二连三地发表了数篇有分量的论文;可是,正当国内同行惊叹他势头很猛的时候,他出于工作需要,把重点转向了博物馆学的研究和教学。此后,他在美国史方面间有新作,而数量已不如从前。但是,他在不长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以出众的学术敏感和厚重的文史功力,先后就马汉的海权论、美国的工业化、内战后的南部经济、中美城市史比较等问题进行探讨,所发表的论文都深得学界好评。如果让我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学者发表的美国史论文中挑选十篇佳作,冯先生的文章无疑是首选。   在学术成就之外,冯先生对美国研究的发展还有多方面的贡献。他在八九十年代主持南开美国研究中心的工作,把它建成了一个积极活跃而成绩斐然的美国研究重镇。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好,与美国学术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成功地组织了不少有影响的学术活动。 1988 年初冬,在美国首次总统就职 200 周年纪念来临之际,他在南开举办了美国总统制研讨会,从美国请来了一批在政治学和历史学领域颇负盛名的学者,其中有大名鼎鼎的詹姆斯伯恩斯和托马斯克罗宁。而在国内一方,冯先生则大胆起用年轻人,给我们这些在读的研究生提供了在会上报告论文的机会。冯先生事后说,当他向美方提出这一方案时,他们的反应似乎是学生们有什么可报告的呢;但结果却让美方与会者颇感意外和惊喜。显然,中国美国研究新生代的冲击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年在会上发言的年轻人中,确有不少人成了这个领域的知名学者。   邀请外国学者来南开讲学,也是冯先生用力甚多而收效很大的工作。在冯先生担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期间,有一段时间受中美关系和国内政治的影响,邀请美国学者来华讲学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这期间在南开园仍能时常见到美国学者讲学的海报。在冯先生请来的美国学者中,我记得最有名的是美国宪法史学者斯坦利卡茨和女性主义运动领导人贝蒂弗里丹。在外国学者讲学时,冯先生有时用中文做一番概述和评论,以帮助听众了解内容和主旨;有时则向演讲人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从而引发热烈而精彩的讨论。参加由冯先生主持的学术讲座,总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强烈的思想冲击。   冯先生给南开和国内的美国研究留下的另一份丰厚遗产,乃是图书资料的建设。他在担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在图书馆五楼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美国史书库,将原来分散的美国研究藏书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地排列,派专人负责管理,使用特别方便。而且,由于冯先生与美国使馆文化处和亚洲基金会的有效沟通,有关美国问题的新书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那时我们经常出入这个书库,每次都有一种身临福地的愉悦和畅快;在那些摆得密密麻麻的书架中间缓缓移动,不时有令人惊喜的发现。除了南开的学生,还常有外地的研究人员光顾。没有冯先生的努力,南开图书馆决不可能有这样一个使各地研究人员都能受益的专门书库。可惜,随着冯先生的离去,这已成了历史。   关于网络资源对新时代学术的影响,冯先生有着超前的敏感。他比年轻人都更热心于学习和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南开教师最初共用一个电子邮件账号,就是冯先生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的;像光盘数据库、网络在线数据库和美国记忆之类的新鲜名词,我们最早都是从冯先生那里听到的。不仅是在南开,而且在整个国内美国学界,冯先生都是最早重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地进行尝试的学者。在他的影响下,南开美国史教师和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利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内高校较早开设网络资源与历史研究的专门课程的教师,就出自冯先生的门下。在今天,研究美国史离开了网络资源,几乎是寸步难行的;任何一篇学位论文的参考资料中,有很大一部分必定是来自网络数据库。我们在网络资源利用方面能有今天这种局面,冯先生的先行和开拓之功,是不能忘记的。   令人痛惜的是,这样一位热情开朗、探索不止的学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们今天纪念冯先生,除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缅怀之外,更带有对一种特殊的学者风范的向往。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专家主导的时代,而且我们的大学教育还在源源不断地制造新的专家。专家的长处是在某一点上钻研很深,其不足是偏蔽固陋,甚至缺乏常识。专家的文章富有学识,但可能缺少一点情趣,看不到那种纵横挥洒、汪洋恣肆的气象。我们在纪念冯先生的同时,也热切地盼望在这个专家的时代能多一些像他那样的博学之士。如果我们在专业工作中兴趣广泛一些,力争懂得多一些,努力把学问做得洒脱一些,难道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李剑鸣    2008 年 3 月    冯承柏自序 -- 我的生活历程   我一直想写一点自己的东西,自传也好,随笔也好。我今年 67 周岁,总觉得还有一段路要走,所以迟迟没有动笔。近来听说把我列入天津电视台题为《天津人》的电视报道名单。我决意动手做一些准备。   按照惯例,我应该从自己的家世谈起。冯家是天津的盐商,拥有引地 17 州县。道光年间,冯氏家族被查抄,于是举家迁至涿县。我的曾祖父名守训( 1829-1865 )科考取誊录敕授承德郎。祖父冯学彰( 1863-194 ?)字介清,是曾祖的三子。他留下一部《冯介清 -- 甲子编年纪录》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他本人从出生到 57 岁的经历和家中的大事。老人颇有自我批评精神,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前半生,秉笔直书,没有文过饰非,是一份宝贵的遗产。盐商以政府授权,出租引地为生。自己并不从事任何经营。父亲在解放前就说过,盐商是不折不扣的剥削阶级。他和我叔叔冯文洛早就对盐商家庭的腐朽生活方式深恶痛绝,决心自食其力。祖父冯学彰,青年时代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40 岁以后幡然悔悟,改弦易辙,办新式学堂和慈善事业。所以父亲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进了祖父办的养正学堂,接着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中学毕业后于 1917 年赴美留学, 1922 年又到德国深造, 1928 年回国,在国外求学达十一年之久。此后,一直在大学任教。 1930 年起曾任南开大学哲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代主任、文学院院长。 1952 年后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天津历史博物馆馆长直至 1963 年去世。   母亲方面,黄家也是书香门第。母亲 13 岁起即随长兄到北京上学,后长期在医院做护士。经其三兄黄钰生介绍于 1930 年与在南开大学任教的父亲结婚。母亲曾是上世纪 30 年代南大幼儿园和附属小学的创建人之一。曾任天津仁立食品厂保健医生。 1962 年退休后在南开大学卫生室义务工作 6 年。亦曾长期义务做街道工作。母亲是位贤妻良母,而且乐于助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任南开区政协委员、区妇联委员。在邻里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关于我个人,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反右运动( 1933 1957 ) 24 年;第二阶段,从被错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到平反( 1958 1979 ) 21 年;第三阶段,从平反到目前( 1979 2000 ) 22 年。这 67 年走过了一个完整的之字。   我出生于 1933 年 7 月 23 日。我是八个月出生的,俗话说七活八不活,但在父母的精心抚养下,我活了下来,这是我一生中度过的第一个难关。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家境优裕,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有父母的爱护和良好的教育。我的童年是在南开大学幼儿园和西南联大附小和附中度过的。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带领全家从南开园迁入英租界今南海路永康里 3 号。 1938 年 9 月父亲只身赴昆明。我则入耀华小学一年级。 1939 年 9 月母亲带领我们姐弟三人从海路经香港、越南赴昆明。   昆明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一雨成秋,美景如云,令人流连忘返。西南联大附小、附中的学习生活是难以令人忘怀的。这两所学校是我舅舅黄钰生的得意之笔。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教育心理学,获硕士学位。 1926 年回国后,一直在南开大学任秘书长。创办联大师院和附中、附小是实现他的教育理想。附小、附中有一支很好的教师队伍,由西南联大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例如,我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当时在联大中文系学习的冯钟云,后来在联大和北大任教。第一次上课她在黑板上写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教地理的杨老师是联大地理系的教师。他每次上课时都将一幅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让我们识别世界主要国家的位置,以及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这些自幼学到的基本知识,至今不忘。小学毕业时我考了个前五名被保送入联大附中初一一组。英文老师杨笥平,是联大外文系的教师。上课时她采取的是直接教授法。从学习 26 个字母起,她一直用英语讲课,辅之以手势,不说一句中文。逐渐的我们也都听熟了课堂用语。她的发音清晰、准确,是标准的不列颠英语。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学生都陶醉在语音的美感中。这位把我引入英语大门的老师,使我爱上了英语。她的音容笑貌让我一直不能忘怀。语文老师刘禹昌,是联大中文系的讲师,很有造诣,批改作业很认真。我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从刘老师处受益匪浅。在附中生活中另一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是著名的一二一学生运动。开初我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牺牲学习进行抗议活动得不偿失,曾经坚持上过一两次课。后来在我的好朋友王耿介的影响下,改变了态度,参加了散发传单的活动。   父亲经常带我去逛书店,允许我在他书房里随意浏览,这两件事对我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小学三年级时我开始看金圣叹批注的七十一回《水浒传》,而且将读后的感受写在日记里。《元曲选》是我自己在书房里找到的最感兴趣的一部书。曲子部分文字深奥,我看不大懂,道白部分浅显易懂,足以把握故事情节。像赵氏孤儿、窦娥冤等脍炙人口的元人杂剧,都是我直接从《元曲选》中看到的。还有一部蔡东藩写的《历代通俗演义》虽仅有宋史、元史和民国部分,也够我消遣一阵子的了。我的许多历史知识得益于这部通俗读物。上初中后,父亲让我在假期里读《论语》和《纲鉴易知录》,虽不能全懂,也为后来读古典文献打下了基础。我能用之乎者也之类的词儿写点半吊子的古文,也同这些启蒙的读本分不开。   抗战胜利后, 1946 年全家迁回天津,开始了我在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活。期间,特别是天津解放以后,到 50 年代初这个阶段,我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普通中学生成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战士。对于这个变化我至今不悔。我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众多理论中最值得认真学习的理论,也是最有利于中国走向富强的指导思想。我这个转变,包括组织上和思想上两个方面。在组织方面:我于 1949 年 4 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当年 8 月由民青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 1950 年 12 月 19 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翌年 6 月 19 日,转为正式党员。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有几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们是: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胡绳的《青年思想方法论》、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后来又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我最喜欢读的是《资本论》第一和第三卷、《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等书。其中有几部著作是参考英文本和德文本读的。 1951 年 7 月未参加毕业考试,我就被组织调到天津市党训班学习。后因患结核性胸膜炎而有近两年的养病生活。 1953 年 2 月经组织安排,到天津女七中(原南开女中)工作,任毕业班班主任、政治教师、党务专职干部。 1955 年初被调到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进修学院担任哲学教员。不久又调到市委文教部在研究室参加编写哲学概论讲稿,后又成为文教部科学处的一员,分管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 1957 年 3-4 月我以市委文教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贯彻毛主席在党的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的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学习讨论会、大学教授座谈会等,负责记录和整理成简报上报。后来人民日报把雷海宗先生的发言说成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停留在 1895 年,并加了按语。我认为作为党报不应该歪曲雷先生的原话,然后加按语,显然是按错了。 1957 年 11 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1958 年在下放干部整风时,我给下放干部组长贴了一张大字报,批评他作风生硬粗暴,言辞比较激烈。被认为是对党不满。以此为由,文教部党组织搞整风补课对我进行批判,并以支持右派雷海宗向党进攻和为右派雷海宗、吕万和鸣不平的罪名把我定为阶级异己分子,给以开除党籍、降职、降薪的处分,继续留农村劳动。 1961 年又被机关改派到北郊区刘安庄市委机关农场劳动。经过四年的农村、农场劳动后, 1961 年 11 月被调回市内,分配到历史教学社任资料员。 1963 年 6 月调到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做美国史教授杨生茂先生的科研助手。文化大革命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1979 年 1 月 23 日市文教组郭同志电话,请工作组李寿晋同志转告历史系,冯承柏同志的问题已讨论解决,撤销原处分,恢复党籍,恢复工资级别。二十一年冤案得以平反。 1979 年 1 月 30 日《天津日报》发表虞锡圭的文章:《昭苏万物春风里天津市错划右派改正工作一瞥》专门报道了我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前前后后。此后,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步入坦途。   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与我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人们,历经磨难的大有人在,我只不过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就我遭遇的困境,和后来进入顺境而言,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出生于大学教授的家庭,在多灾多难的中国,从未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生活,也没有过失学失业的遭遇。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是我成长的基础。当然事情也有另外一面,这就是缺乏学校以外的社会经历,相对而言磨练太少。后来的曲折遭遇,可以说是对一帆风顺的修正和补充。我对于经历过的这一切,至今无怨无悔。我总觉得天赐我的良机是够多的了。我也并没有辜负或错过这些良机。我遇到的磨难,同我们民族所蒙受的灾难相比,微不足道(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当我处于磨难之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尽量从磨难的环境里寻找发展自己的有利条件和学习机会,来充实自己。我的原则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人。 我以为,我走过的路对于我的子女和他们的同代人可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冯承柏写于二 OOO 年的生活随笔(未完成的自传)之节录 冯承柏自编年谱 ( 黄振华补充修订 )    1933 年 7 月 23 日 出生于天津,父亲冯文潜,南开大学哲学教授;母亲黄扶先,医务工作者;时住南开大学栢树村。    1937 年 七七事变后,学校组织师生疏散,全家移居英租界南海路永康里 3 号。    1938 年 8 月 19 日 父亲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9 月 入耀华小学一年级。    1939 年 10 月 母亲携姐承融、承柏、妹承蝯由海路经香港、海防赴昆明。随即入西南联大附小二年级,住文林街 1 号。    1944 年 7 月 小学毕业, 9 月即被保送上西南联大附中一年级。    1946 年 10 月 由昆明回到天津,入南开中学初中二年级(因无初中三年级而重修初二)    1948 年 9 月 升入南开中学高中一年级。    1949 年 4 月 在南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 8 月 19 日 在南开中学团训班由民青转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9 月 当选学生会主席兼团总支副书记。    1950 年 12 月 19 日 在南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后补党员,翌年 6 月 19 日转正。    1951 年 2 月 4 日 周恩来总理回南开中学视察,承柏当时在场亲闻总理的教导。 7 月 被组织调派到天津市党训班学习,因而未参加高三毕业考试。 因患结核性胸膜炎,胸内积水,住院治疗,出院后回家疗养。    1953 年 2 月 经组织安排到天津第七女子中学(原南开女中)工作,任辅导组长、党支部副书记、政治课教师、党务专职干部。    1955 年 1 月 被学校党委调到天津市中小学教师马列主义进修学院任哲学教员。不久又调到市委文教部,在研究室参加哲学概论讲稿的编写工作。    1956 年 6 月 市委文教部组建科学处,承柏成为科学处的一员,负责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工作,曾访问包括雷海宗先生在内的名教授,对雷海宗的学术观点整理成工作简报上报领导。    1957 年 3 - 4 月 以市委文教部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贯彻毛主席在党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学习讨论会、大学教授的座谈会等并担任记录,每日整理成工作简报上报领导。人民日报把雷海宗先生的发言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停留在 1895 年,并加了按语。承柏认为作为党报不应该歪曲雷先生的原话,然后加按语,显然是按错了。     11 月 承柏被下放到西郊梨园头村劳动。    1958 年 8 、 9 月 在下放干部整风时承柏给下放干部组长贴了一张大字报批评他作风生硬粗暴,言辞比较激烈。被认为是对党不满。以此为由文教部党支部搞整风补课对承柏进行批判,并以支持右派向党进攻为右派分子鸣不平等的罪名,把承柏定为阶级异己分子,给以开除党籍、降职、降薪的处分。继续留农村劳动。 9 月 母亲黄扶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月 父亲冯文潜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 年 1 月 被市委机关改派到北郊区刘安庄市委机关农场劳动。    1961 年 11 月中旬 调回市内分配到天津《历史教学》社任资料员。    1963 年 1 月 与黄振华结婚。 4 月 父亲病逝。 6 月 被调到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任杨生茂先生的科研助手。 9 月 参加丰润四清工作至 1964 年上半年。    1965 年 9 月 到河北盐山县卸甲楼村参加四清工作。 是年编写了《五十年来美国黑人抗暴斗争大事纪要》。    1966 年 6 月 文革开始后从盐山返回学校。 7 月 被打成牛鬼蛇神挂牌劳动,被红卫兵抄家。 8 月底 改入中间组,(介于牛鬼蛇神与人民大众之间)。    1967 年 2 月 -5 月 参加卫东下厂活动,先后到纺织机械厂、棉纺二厂、色织三厂等工厂。    1968 年 8 月 工军宣传队进校。 9 月 清理阶级队伍开始,承柏被划入坦白从宽组,隔离审查。    1969 年 1 月 承柏改入立新功学习班(即所谓回到人民队伍)。 4 月 参加历史系教改小分队,在东郊四合庄活动,编写《新老沙皇侵华史》。 10 月 根据林彪一号命令大学疏散,承柏作为火头军,骑自行车赴完县南五侯村。 12 月 因办展览事由南五侯村骑车回津,三日内往返近千里。    1970 年 5 月 随南大拉练大军返校。 7 月 前往大苏庄农场劳动。 9 月 作为新工人到校农场劳动,随赵祥师傅学习修理拖拉机。不久又曾随张家林同志到后勤参加展览筹备工作。    1971 年 10 月 自校农场回历史系参加《美国黑人运动大事记》编写工作。    1972 年 在历史系资料室参加联合国资料翻译工作。    1973 年 4 、 5 月 与中国近代史教师一起带同学到廊坊搞义和团调查并教同学英语。 6 月 和历史系师生一起到塘沽开门办学编写港史。    1974 年 在南大历史系资料室参加国别史翻译工作。参加编译《尼加拉瓜史》。    1975 年 4 月 -8 月 与杨生茂先生、李元良老师一起负责 1972 届同学毕业实践。承柏担任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史和美国黑人运动史。并到秦皇岛与高炮第 67 师合作编写《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    1976 年 1 月 8 日 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与母亲黄扶先将所有周恩来给父亲的照片、书信等资料,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4 月 完成论文《资本主义史上最黑暗的一章西方殖民主义者奴役和贩卖黑人的血腥罪行》(合作者李元良)。 4 月 -8 月 为 1974 届世界史专业学员讲授美国外交史专题:序论、共和国早期的外交政策和战后六十年代以后的美国外交政策。    1977 年 在历史系资料室参加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一书的翻译工作。 完成论文《马汉的海上实力论》(合作者李元良) 1978 年 5 月 26 日 完成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美国绥靖 政策》。同日开始翻译美西战争史资料。 6 月 13 、 14 日 参加历史学科科学规划会。 8 月 14 日 完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写的广播稿《白人到来之前的美洲 》。 10 月 完成参加翻译的《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 1978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9 年 1 月 23 日 市文教组郭同志电话,请工作组李寿晋同志转告历史系,冯承柏同志的问题已讨论解决,撤销原处分,恢复党籍,恢复工资级别。蒙受 21 年的冤案得到解决。 1 月 30 日 《天津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虞锡珪的文章《昭苏万物春风里天津市错划右派改正工作一瞥》,专门报道了承柏被错误处分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前前后后。 2 月 完成论文《中美两国人民诚挚友谊的见证》(合作者李元良)。 9 月 -1980 年 1 月在历史系为 1976 届世界史专业的学生开选修课讲授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史。 是年晋升为讲师。    1980 年 完成《美西战争资料选辑》的编译工作(合作编译)。 完成论文《论美西战争起源的美国史学》。    1981 年 完成天津社科基金项目费城与天津比较研究。 2 月 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进修,为期两年。    1982 年 10 月 赴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进行考察。    1983 年 1 月 24 日 获美国天普大学校长和文理学院院长颁发的参加了美国社会经济史和外交史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别证书。在两年期间亦广泛参观访问了费城、华盛顿、波士顿,纽约等地的图书馆、博物馆。 3 月 由美国经夏威夷回国。 6 月 3-18 日代杨生茂先生出席在北大举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史卷美国史部分的词条讨论会。 9 月 -1984 年 1 月 开始为博物馆专业学生讲授西方博物馆课;为 1980 届世界史专业学生讲授 美国社会经济史 。同时负责培养辽宁师院一位助教和牡丹江师院一位讲师。 10 月 参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特点和道路学术研讨会。 秋冬 代杨生茂先生在北京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史卷美国史部分的词条审稿会。 完成论文《论内战后美国南部农业发展的道路》。    1984 年 4 月被聘为南开大学兼任图书馆委员会委员。     8 月 携论文《美亚杂志与抗日根据地》(合作者黄振华)参加南开大学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9 月 -1985 年 1 月为 1981 、 82 届世界史专业学生用英语讲授美国社会经济史;同时为外文系 1982 、 83 届学生用英语讲授美国史;为历史系 1981 届博物馆专业学生讲授西方博物馆的历史与理论 完成论文《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置疑》。 是年被评为一九八四年度南开大学先进个人。    1985 年 3 月 应老同学韩健民之约到山西吕梁地区考察旅游资源,在干部大会上做报告。 3 月 24 30 日 赴长春东北师大为丁则民先生主编的《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一书初稿审读,并以美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为题讲学。 4 月 6-14 日赴京接待美中友协麦克拉摩尔夫人一行,陪同他们游览北京。之后到世界史所与 E.P.Thompson 座谈。为社科院研究生班讲美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完成论文《博物馆与西方社会》。 4 月受聘为文化部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博物馆领导干部管理学短训班兼职教师。 4 月 19-21 日 接待美国康涅狄克大学 Bruce.M.Stave 教授夫妇来南开历史系讲学。 4 月 28-30 日 邀请并接待英国牛津大学 E.P.Thompson 夫妇来南开历史系讲学并与英国史及美国史教师座谈。 5 月完成论文《卡尔逊与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合作者黄振华)。振华携此文出席了天津和全国抗战胜利 40 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大会上发言。 6 月 2-8 日 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讲授西方博物馆管理课程。 7 月 8-9 日 与美国天普大学代表团会谈。 7 月 27 日 -8 月 1 日 赴泰安出席《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词条编写讨论会。 8 月 11-14 日 邀请并接待美国天普大学 Herbest.Bass 教授夫妇来历史系分别与美国史研究室及中国史教授座谈进行学术交流。    9 月 接待富布赖特学者美国天普大学社会经济史教授 J. Mandell 夫妇到南开讲学。并组织座谈进行学术交流。    9 月 -1986 年 1 月 用英语为历史系本科生讲授美国史。 开始招收美国史硕士研究生两名。 9 月 17-20 日 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讲博物馆学课程。 10 月 11-13 日 接待 R.Abrams 教授来历史系讲学、座谈。 10 月 16 日完成赴美前的学术准备,草成 Industrialization,Museum,Sino_US Friendship ,Three of My Current Subjects of American Studies 10 月 25 日- 11 月 18 日 作为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国美国学考察团成员访美,参加了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学学会年会。 11 月 30 日在历史系作访美报告。 是年晋升为副教授,被任命为历史系副主任。 是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用英语讲授美国史)。 是年完成《十九世纪费城工业化的特点》一文(合作者胡晓明)。    1986 年 1 月 完成论文《美国学刍议》。 3 月 5-15 日 到武汉大学为刘绪贻先生的《战后美国史》初稿审读。并讲学。 3 月 27 日 -4 月初 参加研究室讨论美国外交史提纲。 3 月底 开始为外文系用英语讲授美国史。 5 月 11-17 日 接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露西教授到历史系和社会学系讲学。 5 月完成《美国历史从这里开始(詹姆士城与威廉斯堡)美国博物馆巡礼》一文。 6 月 受聘为文化部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兼职教师。 6 月 6-8 日 赴京出席《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会议。 6 月 接待 Swidler 教授夫妇、小川平四郎教授夫妇、 Steven.Engehlart 教授、关文斌、黎汉明教授到历史系讲学。 7 月 1-7 日赴长春出席博物馆学会会议。在大会宣讲:略论西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效益一文。之后又出席《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撰稿会。    8 月 13-19 日出席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年会。    8 月 20 日 -25 日 出席在天津师大举行的史学理论研讨会。 8 月 完成《西半球最壮丽的艺术殿堂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文。 9 月 3-5 日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讲授博物馆与现代化、西方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9 月 开始招收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两名。 9 月 12 日 为新生做校史报告。 9 月 -1987 年 1 月为历史系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西方社会科学与史学、为本科生讲博物馆的历史与理论课。为档案系讲专业英语。 9 月 完成《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美国宇航博物馆》一文。 10 月 11 日 出席沿海城市史讨论会。承柏讲了西方城市史研究状况。 12 月 6 日 为经研所作图书目录检索与西文工具书的使用报告。 12 月 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成立,校长滕维藻任主任,杨生茂教授和承柏任副主任。一直到翌年 1 月组织了专家学者的系列学术报告(有宦乡、章文晋、肖向前、成露西等 4 位),以及同陈抗、肖向前、成露西、朱国钧、曹一等小型学术座谈会。    1987 年 本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西方社会科学与史学、西方博物馆的历史与理论。为研究生开设西方文化理论、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美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等课。 1 月 17 日 接待以罗伯特 . 斯卡皮诺教授为首的美中国际关系研究委员会代表团来南开访问并做了亚太地区形势的学术报告。 3 月 参加教卫系统思想理论研讨会,就民主自由与人权问题发言。 3 月 -7 月为研究生讲授 16 世纪以来东西方城市和文化比较研究(讨论班) 完成论文《现代化、城市科学、城市史》。 上半年接待巴基斯坦战略研究所所长、纽约州立大学 Binghornton 分校,霍普金斯教授和 Wallerstein 教授来访。 6 月 20 7 月 12 日 赴美国洛杉矶 UCLA (加州大学分校)参加环太平洋高级人才流动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中国的留学政策》( Brain Flow Policy of P.R.China )等两篇。 完成《关于环太平洋地区高级人才流动的讨论》一文。 9 月 被任命为南开大学副教务长,主管文科教学工作。 9 月 22 日 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行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会上承柏报告了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 10 月 22-29 日 赴京,在北京外语学院与梅仁毅教授联合主持美国宪法中美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8 年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博物馆的历史与理论等课程。 1 月完成《论博物馆的起源》一文。 3 月 参加与蒙特利尔大学外事处长会谈;参加接待拉瓦尔大学校长。 4 月 4 - 8 日 参加中加大学校长会议的准备,为会议准备两份讲稿:《中国高等教育》,《加拿大高等教育》,参加正式会议。 6 月 参加接待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苏东所华莱士来访并座谈;参加接待洛德大使。 同月邀请并接待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学代表团来南开,安排讲座、座谈,参观昔日租界及文化街。 7 月 6-9 日 主办在天津召开的中英学术界与工业的联系的研讨会,并在大会发言。 7 月 17-19 日 在北戴河为中央党校干部培训班讲课,题目是工业化、城市化与改革,美国的历史经验。 8 月 完成关于人才流动问题的两篇英文稿。 9 月 被任命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代理系主任(兼任)。 8 月底至 9 月 应邀赴美国参加在 UCLA (洛杉矶加州大学分校)举行的关于环太平洋高级人才流动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中国的人才流动政策》等两篇。在会上宣读了关于我国派遣留学人员和接受外国留学人员政策的论文。之后在加州洛杉矶附近进行参观访问。 9 月 11 - 14 日 访问圣克劳德大学并讲学。 10 月 4-7 日 在北京出席中美学术交流十年讨论会 10 月 18-21 日 出席周恩来国际学术讨论会。 10 月 17 日 受聘为《城市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11 月 筹备并主持 17-23 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美国总统制中美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 本年邀请并接待美国威廉姆斯大学 James Macgregor Burns 教授来南开讲学。 是年承柏晋升为教授。    1989 年 本年开城市史课,讲授美国城市社会与文化。 1 月 论文《决不南迁平津战役期间平津知识分子的抉择》(合作者黄振华),振华携此文代表在纪念天津解放四十周年城市史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 1 月 19 日参加接待 Moorhead 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一行。 3 月 -5 月 组织和接待日本东京大学富永健一教授等到社会学系讲学。    8 月 在北京参加当代西方史学理论讨论会。 10 月 赴上海参加国家教委召开的讨论教学改革问题的会议,就如何办好文博学院问题发言。 12 月 25-28 日 去广州参加国家教委召开的部分高校文科教育座谈会。承柏代表南开大学参加社会学分组,并代表该组写了座谈会纪要。 12 月下旬 被任命为图书馆馆长(仍兼代理社会学系主任)。    1990 年 为本科生讲授美国史和西方史学思想概论课,为研究生讲博物馆的历史和理论等课。 1 月 到图书馆任职。到任后组织由老馆向新馆搬迁工作,同时提出南开大学图书馆抓根本,重基础,求实效的工作指导思想。制定了现代化管理实施方案。 2 月 参加接待加拿大大使馆官员。 4 月 图书馆计算机国际联机情报检索开通。 5 月 22 日 6 月 1 日 接待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黎汉明、关文斌先生来南开讲学。 6 月 2 日 图书馆编目部对西文图书实行计算机编目。 6 月 2 5 日邀请并接待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主席斯坦莱 . 凯茨教授一行来南开参观、访问、讲学。 6 月 13 日 接待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来校访问和参观图书馆。 6 月 15 日 国家教委聘请承柏为中英友好奖学金第三届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7 月 10-17 日出席社会学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讨班。发言并作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著作索引。 8 月 在昌黎黄金海岸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为第二届北京地区博物馆领导班子研讨班讲西方博物馆史课。 8 月 31 日经校务委员会决定承柏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9 月 10 日 接待台湾图书馆界王振鹄一行 13 人来图书馆参观访问座谈。这是两岸图书馆界首次聚会。 9 月 20 日 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院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为期一年。    1991 年 1 月 参加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家历史博物馆学术讨论会,在会上讲演,题为 A Chinese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Museums and Their History 。 2 月 以上述讲题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研究班讲学。 4 月 9 日 母亲黄扶先病逝。 4 月初至 5 月初 在美国中西部和西部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访问讲学:在杜勃克大学访问讲学: 4 月 8 日在 Dr Jane .J. Agric 就任第 17 届校长学术报告会上讲演:理解中国文化( 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e ) ; 在圣克劳德大学访问讲学;在辛辛那提大学访问讲学,题为中国经济改革、教育与汉学;在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讲学,题为美国研究在中国。 7 月 23 日 史密森的美国朋友们为承柏举行庆贺生日聚会。 8 月 3 日 在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中国旅美史学家年会上作题为 Conflict and Harmony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rn Secular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PRC and USA 。(《冲突与和谐:中美现代世俗文化机构比较研究》) 9 月 10 - 27 日 到英国访问伦敦、牛津、剑桥、肯特等大学。 10 月 2 - 6 日 到夏威夷大学参观访问。 10 月 7 日 回到北京。 10 月翌年 1 月 为本科生讲授西方博物馆的历史与理论课。为研究生讲授美国社会经济史课。 10 月 14 16 日 带领图书馆部主任一行 30 余人参观天津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 10 月 27 日 参加在津召开的中美大学图书馆馆长座谈会。 10 月 28 日 接待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长李华伟教授偕华盛顿 5 所大学图书馆长来图书馆参观进行学术交流。 10 月 29 日 率部主任等赴京参观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学习交流。 11 月 25 日 组织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系领导联席会议。讨论有关合作事宜。 12 月 文章: China s Museum Reveal a Dynamic past as Well as Future Museum News Nov/Dec 1991 。 同月 经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开始服药。 是年参加编写的《美国名人辞典》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1992 年 是年由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 1 月 8--10 日出席天津图书馆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第六届科学讨论会。当选为图书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7 月 讲授物质文化史及美国史课。 3 月 组织建立全校图书资料查目中心。并对全校系所资料室工作人员举办编目培训讲座。在图书馆目录大厅建立了全校各资料部门的藏书卡片目录。以便读者使用,做到全校文献资源共享。 4 月 22-24 日 赴南京出席博物馆学会第二次理事会。 4 月 25 27 日作为天津代表出席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承柏当选为全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会理事。 5 月 承柏与历史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图书馆技术部的业务学习。 5 月 18 20 日 到西安参加关于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论文《关于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几点看法》。 6 月 22 日承柏率技术部人员赴京与北大共同和 DEC 公司谈判订购小型机事宜。 6 月 30 日 接待以日本参议员田英夫为团长的日中友好访华团参观图书馆及馆办当年日军炸毁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展览。 6 月 图书馆与美国 DIALOG 系统直接联网成为直接用户。并已具备了与国内外一切终端联网检索的通讯技术与设备。 7 月 2-3 日 接待成露西,组织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及历史系教授座谈。 7 月 11-15 日赴辽宁出席博物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议。 完成论文《城市发展的比较文化观》。 7 月 22-29 日 在威海出席中英友好奖学金评审会。 8 月 3 日 率馆有关同志到中医学院郭霭春教授家接受其捐赠卢弼《三国志补注》手稿给南开图书馆并致谢。 8 月 15 日 接待香港邵逸夫先生一行来南开和参观图书馆。 8 月 19 日 完成《世界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形成和发展》一文。 9 月 -1993 年 1 月 为研究生讲授美国社会经济史。 9 月 10 月 为留学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教育。 9 月 2-5 日 赴京出席中华美国学会图书馆协作研讨会,提交论文《中美研究型图书馆比较观》。 9 月 8 日新生开学典礼,为新生讲校史。 9 月 完成论文《加强两岸交流,繁荣图书馆事业》。 9 月 25 日 上午为历史系讲授美国总统制。下午为天津商学院师生作大选声中话美国总统报告。 10 月 5 日 接待泰国公主率代表团参观图书馆。 10 月 为迎接校庆组织图书馆在校内举办自动化应用项目展示会。 10 月 17 日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系共同召开第三届科学讨论会。承柏作总结报告。 10 月 组织技术部对全馆职工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 11 月 8 日 --12 月 2 日 接待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威廉 . 莫斯来校举行系列报告会。并参观图书馆与有关人员进行业务交流。 11 月 12-22 日 赴成都出席国家教委八五规划社科项目评审会, 12 月 7-9 日 出席国家教委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在南开召开的引进小型机研讨会。 12 月 28 日 参加历史系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会议,在座谈会上发言,谈雷先生的政出于史的思想。 完成论文《美国物质文化史研究浅说》 12 月被聘为《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北美文化交流志》著者。 是年主编之《亚太地区经济关系与中国》一书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3 年 年初被确诊为左心衰(心脏靴形扩大),开始用药。 3 月 1 日 应邀参加天津市各界人士纪念周恩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并在会上发言。 3 月 30 日 4 月 2 日 受国家教委委托主持召开四校有关人员和美国 CDC 公司代表参加的文科文献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协调会。 4 月 1 日 应邀在北京国防大学参加《中华文化通志》第一次作者会。 8 月 11 - 15 日 筹办并主持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中美博物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1 月 11 日- 12 月 21 日 应邀到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博物馆学系讲学中西博物馆比较研究。 是年邀请并接待美国堪萨斯大学 Thamas.Weiss 教授来南开讲学。 是年因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篡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新闻出版署特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1994 年    2 月 18 - 21 日 赴广东花都市出席《中华文化通志》第二次作者编写研讨会,在全体大会上作主题发言,受到好评。 3 月 23 日 参加接待广州市长黎子流访问南开和座谈交流。    3 月 24 日 赴京参加中美关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    5 月 7 日 接待台湾传技电脑公司董事长王一中先生、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阎立中先生来图书馆,并与本馆技术部人员举行计算机技术座谈会。    5 月 8 日 接待台湾净空法师和台湾华藏图书馆长韩瑛女士一行。    5 月 23 日 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专业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6 月 11 日 赴长春出席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博士生论文答辩会。    6 月 26 日 组织技术部对专业人员进行为期 7 天的计算机培训班。    6 月 组织修订的《南开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编印成册。    10 月 16 日 参加南开中学 90 周年校庆活动。    10 月 31 日 受聘为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11 月 南开馆成立 211 工程领导小组,承柏任组长。次年,二月完成图书馆为培养跨世纪高级人才,实施 211 工程建设南开大学文献信息中心的立项报告。    12 月 9 日 心脏病发,住进总医院, 30 日出院。    1995 年 1 月 9 日 天津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在南开馆召开。承柏在会上介绍了南开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进展情况。 3 月 10 日 接待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比斯理参观南开图书馆并就建立美国研究图书专藏问题进行会谈。 3 月 17 日 受聘为天津市图书、资料专业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4 月 11 日和 6 月 接待美国圣克劳德大学图书馆长丹尼斯 . 费尔斯来南开图书馆访问进行座谈和学术交流。 5 月 11 日 主持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向图书馆赠书仪式并致谢。 5 月 体检时发现心脏跳动奔马律被留在总医院住院治疗。 6 月 25 日 组织学术座谈、报告会。主讲人美国妇女运动之母贝蒂傅丽丹女士,讲题:美国妇女运动-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7 月 2 日 接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一行来图书馆参观。 10 月论文《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合作者梁淑玲)在华北图协 1995 年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同年 11 月在天津市图书馆学会第八次科学讨论会上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11 月 15 - 17 日 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美国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美国的信息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 是年 完成论文《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完成论文《宗教改革的一面镜子兰克的 教皇史 》。 完成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费城与天津比较研究一文。 完成国家八五规划项目美国基金会与中美文化交流一文。 12 月 25 日 偕振华赴美国加州桔子县参加女儿婚礼,参观了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和西班牙人最早的聚居地。 12 月 31 日 访问华盛顿,每日到国会图书馆查阅资料。    1996 年 1 月 13 日 抵密执安州东兰辛市密执安州立大学探望女儿,每日到密执安州立大学图书馆搜集资料,复印、装订,连同在华盛顿所得,回国时带回两纸箱复印资料。周末参观了亨利福特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 2 月 4 日回国。 2 月 22 日 在天津电视台参加公共大视野春节特别节目,承柏谈公共关系问题。 2-7 月 讲授美国史课。 4 月 12 日 赴京参加北京大学图书馆软件系统鉴定会。 5 月 7 日 接待美国圣克劳德大学教授姜 . 伯苓教授一行来图书馆进行学术交流。 5 月 29 30 日 出席在南开举行的全国高校外文期刊协调工作会议。 5 月 九四年底投入使用的馆藏书目查询系统与 Internet 联通与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联网。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集成化初步形成。 6 月 7 日 在历史系讲中美文化交流。 6 月 14 日 应邀在南开中学作报告浅谈中美文化交流。 6 月 26 日接待香港树人学院图书馆朱博文馆长来图书馆参观访问座谈。 8 月 5 - 9 日 赴长春参加中美城市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宣读论文《二十世纪的费城与天津》。 8 月 23 日 出席国际图联大会天津会前会,之后出席第 62 届国际图联大会。 9 月 11 日 接待台湾赖泽涵先生、朱德兰女士参观图书馆。 9 月 在中华美国学学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完成论文《加强学科文献保障体系》。 10 月 14 日 受聘为国家教委北京大学文科文献信息中心国家教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文献中心书库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10 月 23 日 受聘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并任专家组长。 11 月 27 日 应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邀请参加天津医科大学 211 工程模拟预审。 12 月 16 日 图书馆举办的 Internet 与联机检索技能培训班正式开课。承柏主讲第一课。 是年完成论文《略论我国教会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办学效益》。 完成论文《信息资源的研究》(合作者王崇德)。 完成《中国与北美文化交流志》书稿。    1997 年    1 月 16 - 18 日 出席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会。    2 月 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二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宣读论文。《求同存异与文化交流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二十五周年》。    2 月 21 日接待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参赞参观图书馆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5 月 24 - 6 月 3 日 应邀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在大会上宣读论文《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与史学人才培养》。    9 月 全月参加天津高校实验室九五投资 1996 年度工作专家组验收。    9 月 12 日在天津师大召开实验室建设 1996 年度验收工作现场会。承柏作为专家组长在大会讲话。    10 月 11 日- 14 日 九五投资领导小组召集会议, 1996 年工作验收, 1997 年计划。承柏代表专家组作 1996 年工作总结汇报报告。    10 月 28 日 受聘为天津市市属高校校园网建设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天津市教委召开的市属高校校园网建规划工作会议。    10 月 从南开大学退休。    11 月 17 日 完成主编之《西方文化精义》,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是年完成国家教委八五社科规划项目中美大学图书馆比较研究、美国基金会与中美文化交流。    12 月 30 日 赴美,先访密执安州兰辛市,参观密执安大学、底特律艺术博物馆、福特总统博物馆等。    1998 年 本年开西方文化史、博物馆的历史和理论课。 1 月 8 日- 12 日 应邀出席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历史学会第 111 次年会,并在大会发言题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演变。访华盛顿大学档案馆等处。 1 月 13 - 23 日 应邀访问圣克劳德大学,讲学、会见校长,参观、访问了解校园网、图书馆信息化情况。经西雅图 25 日回到国内。 2 月 20 日 参加天津市各界人士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承柏在会上发言。 2 月 27 日- 3 月 2 日 携论文《周恩来与冯文潜兼论周恩来的故人情结》参加第二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发言。 3 月 2 日 应南开历史学院之邀为师生举办题为互联网上的史学资源的讲座,介绍了最前沿的史学研究信息。 4 月 28 日 九五投资领导小组召开实验室投资承办人会,承柏与专家组成员参加,并讨论 1998 年实验室建设问题。 5 月- 7 月 专家组检查验收九五实验室投资 1997 年度工作。 7 月 11 日 九五投资领导小组召开 1997 年实验室投资总结验收讲评汇报会。承柏代表专家组作 1997 年工作总结汇报报告。 10 月 撰写的《中国与北美文化交流志》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 12 月 因感冒肺感染住进总医院,作为指导教师未能参加罗宣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12 月 25 日 出席计算机软件专家组会任组长。 是年 受聘为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名誉馆员。 完成论文《二十世纪费城与天津》(合作者罗宣)。 完成论文《略论西方文化史中的几个问题》。    1999 年 1 月 11 日- 2 月初 受美国辛辛那提历史系邀请偕振华赴美进行学术交流、讲学,代表南开大学与辛辛那提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交流的文件。此间还参观访问了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和有关人士交流经验,参观了美国空军博物馆等博物馆。 2 月初 与振华赴亚拉巴马州奥本大学探望女儿。平日到奥本大学图书馆搜集科研资料,访问图书馆有关人士了解图书馆现代化情况,利用周末参观了佐治亚州、亚拉巴马州等地的各种博物馆及历史遗址十几处。 4 月 17 日回国。 6 月 18 日 参加庆祝南开大学历史所建所 20 周年、纪念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祝贺吴廷璆教授 90 周年华诞、杨生茂教授执教 50 周年大会。 7 月 13 日 出席天津市教委召开的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选项专家论证会。 8 月 31 日- 9 月 2 日 出席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9 月 6 日 为新生作校史报告。 10 月出席南开大学图书馆庆祝建馆八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提交论文:对卓越和公平的追求 20 世纪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回顾并大会发言。 10 月 在九五投资领导小组召开的 1998 年度实验室建设投资工作总结汇报会上,承柏代表专家组作 1998 年度实验室建设总结汇报报告。 是年完成论文《二十世纪的美国史学理论与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 完成论文《走向二十一世纪的西方文化》。 完成论文《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主流文化》。    2000 年 1 月 和振华一起将家藏清末民初服饰 12 件捐献给天津历史博物馆。 1 月 1 日至 5 月 录入父亲抗战时期日记。 1 月 受张国刚教授委托与贺肖(美国)联系请其任历史系兼职教授。经多次往返交流, 3 月贺肖接受邀请。 1 月 11 日 应刘泽华、张国刚二教授之请,承柏为中国史博士生讲美国对中国的研究课。从 2 月开始,隔周 1 次课,讲到 6 月。 1 月 25 日 为医学情报所讲数字化图书馆。下午参加天津师大开放实验室论证会。 1 月 30 日 出席网络专家组会,讨论 1999 年总结, 2000 年计划。 2 月 28 日 去总医院看病,徐大文主任告知左腿血管已全部堵塞。 3 月 1 日 在理工学院评审远程教育方案。 3 月 14 、 24 日 出席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的讨论天津十五信息化规划会议。 3 月 30 日、 5 月 13 日 参加九五实验室投资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的讨论十五规划会议。 4 月 2 日 出席纪念严范孙、张伯苓先生诞辰及近代化相关理论研讨会,在会上发言。 4 月 11 日 到开发区参加论证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会。    4 月 20 日、 5 月 1 日 到医学信息所为国家计生委培训班讲课万维网上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医学伦理学方面的网上资源。 4 月 21 日、 22 日 九五实验室投资专家组审议 2000 年计划会。 4 月 27 日 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天津市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专家论证会。    4 月 30 日 到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参加外文网政府上网工程论证会。    5 月 15 、 30 日 到医学情报所讲课医院建网问题。    5 月 17 日- 6 月 到各高校检查验收 1999 年实验室投资建设。在九五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的验收总结会上,承柏代表专家组作 1999 年投资总结汇报报告。 6 月 14 日 体检,因心脏二连律被留住院,后又起带状疱疹。 6 月 20 日从医院请假回校给中国史研究生上课。 7 月 26 日出院,但疱疹愈后神经疼痛持续了数月。 7 月 27 日、 29 日到凯悦饭店参加戴森夫人(美国)同两拨律师讨论法律支援问题(拟在天津设点试验)。 8 月 10 日 参加天津市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及到 2015 年发展规划论证会。    9 月 11 日 赴天津大学网络中心参加教育宽带网论证会。 10 月 11 - 12 日 赴京参加天津南开中学 1951 届校友纪念毕业 50 周年聚会。 10 月 15 日 参加南开中学校友会扩大会议,讨论百年校庆纪念活动。 10 月 16 日 到天津美院参加全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委员会第 8 届年会。 10 月 17 日 参加魏宏运教授荣退报告会。 11 月 25 日 上午在广播电视大学开会,讨论十五投资规划,下午参加天津教研网评审会。 12 月 全月对全市高校进行 2000 年及五年实验室投资总结验收工作。 12 月 17 日 出席南开校友总会理事会。 12 月 22 日 参加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 211 工程验收会。 是年 完成论文《弗兰克与兰德斯的论战和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 完成论文《从物质文化之变迁看中国社会国际化的历史趋势( 1840 - 1990 )》。    2001 年    2 月 22 日 出席纪念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学术座谈会。    3 月 九五实验室投资领导小组召开大会。进行 2000 年及 5 年实验室建设和投资工作总结。承柏代表专家组作工作总结汇报报告。   同月因在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规划实施中,因工作突出、成绩显著、卓有成效、贡献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荣获特别奖。    5 月 30 日 偕振华赴美探亲。期间在辛辛那提大学参观访问,搜集图书馆数字化的有关资料,参观访问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和俄亥俄图书馆联盟以及一些博物馆。    6 月 13 日 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在天津周邓纪念馆召开中心顾问委员会,会议决定补聘承柏为顾问委员。    6 月 23 日 偕振华赴奥本探望女儿,期间利用奥本大学图书馆的网络设备搜集该校及其他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料并访问有关人员。 7 月 2 日 回到辛辛那提,继续搜集电子图书馆的有关资料。 8 月 30 日回国。    10 月 25 日 参加天津计委召开的讨论天津历史文化形象会议。    11 月 6 日 论文《南开教育遗产的世界意义》刊于 2001 年 11 月 6 日《天津日报》。该文在近代天津与世界征文活动中获优秀作品奖。   完成论文《博物馆信息学札记》。   是年完成 《于无声处听惊雷回忆周恩来总理解放后首次返回南开母校》一文(合作者周毓瑛、纪文郁)。   是年 12 月 就任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2002 年   全年为天津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的建设而奋斗兼及国家博物馆项目和数字化博物馆问题。    1 月 14 日 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治安院长、博物馆专业郭长虹副教授及南开大学图书馆李培副馆长、技术部主任程莉莉讨论数字化博物馆问题。    1 月 16 日 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黄春雨、郭长虹以及天津大学建筑系两位教师研究国家博物馆功能与选址论证 项目。    1 月 24 日 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成立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大会。承柏作报告。    2 月 24 日 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专业教师开会讨论数字化博物馆问题。    3 月 14 日- 4 月 1 日 因肺感染住院。    5 月 28 日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讨论、谈判,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与 Sirsi 公司举行订购软件( Unicorn )签字仪式。    6 月 4 日 高校数图中心成立了 Sirsi 系统管理委员会、系统参数设置与维护工作组、书目数据上载工作组、资源建设调查组,全面开展工作。    6 月 7 日 在天津大学图书馆作题为数字化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问题报告。    6 月 14 日 赴京参加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开通仪式及京、津、沪、穗网络图书馆座谈会。    6 月 21 日 主持召开全市高校图书馆长及有关人员大会,全面部署工作。    7 月 8 日 参加数字化图书馆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    7 月 14 日- 15 日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首次软件程序培训会。邀请北大沈正华老师全面介绍 Unicorn 系统和编目模块。    7 月 26 日 完成硬件招标任务。购买 IBM 公司 M85 、 H85 服务器    8 月 14 日- 15 日 数图中心在杨村召开会议。邀请北大图书馆戴隆基馆长、聂华主任作报告。    8 月 -9 月经过详细调研、分析和多次协调会议,数图中心完成系统预设参数,确定书目数据上载方案。    9 月 16 日- 17 日 赴上海,参观访问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    9 月 20 日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多功能厅举行座谈会介绍和讨论国家博物馆项目问题。    9 月 30 日 完成《天津市高等学校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图书馆》一文,提交台湾政治大学学术讨论会。    10 月 10 日 主持高校电子阅览室 1800 台计算机评标工作,连续奋战 12 小时,顺利完成。    10 月 21 日 到校历史系参加接待美国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博物馆系主任。    10 月 24 日 参加历史系王玉哲教授 90 诞辰庆祝活动。    11 月 2 日 参加社会学系 20 周年系庆。    11 月 3 日 参加历史系杨生茂教授 85 岁寿宴。    11 月 7 日 为上海全国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服务学术讨论会撰文《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兼谈天津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合作者翟春红等)。    11 月 8 日 出席国经所熊性美教授执教 50 周年、全球化与中国学术研讨会。    11 月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反复论证通过了天津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制定了馆际互借办法,全面启动了互借工作。    11 月 13 日 晚向市领导及教委领导汇报当年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展情况。    11 月 25-30 日 组织天津高校图书馆长一行 23 人赴香港参观团。    12 月 10 日 杨栋梁副市长到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视察。    12 月 15 日 应邀出席纪念雷海宗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并发言。会后完成《史学大师雷海宗先生 1957 年蒙难始末》一文。    2003 年 年初完成国家博物馆功能、选址论证项目报告 。 2 月 10 日 晚在中心讨论 2002 年验收情况、评奖及 2003 年计划。 2 月 26 日 在天津市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作题为数字化图书馆浅谈的报告。 3 月 3 日- 5 日 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面向 21 世纪的美国与中国学术研讨会,临时与会发言谈美国电子史学问题。 3 月 19 日 到北京参加清华同方用户会。 3 月 27 日 在北京中国 ebook 产业年会及数字图书馆分会作报告题为数字图书馆学习札记。 4 月中旬 参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会议,受聘为周、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6 月 作为专家组成员出席职业教育研究与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论证会。 7 月 3 日 出席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的周、邓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 2003 年年会。 10 月 31 日 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南开学术论坛上作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报告。 11 月 8 日- 9 日 参加陈序经先生诞辰百周年及学术讨论会,在大会发言题为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为纪念陈序经先生诞辰百周年而作。    2004 年   把父亲的日记、书信、手稿、讲稿等资料捐赠给南开大学档案馆。    2 月 11 日、 12 日 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召开本市各高校图书馆评奖大会。 3 月 8 日 主持召开全市高校图书馆长会,部署 2004 年工作。 3 月 12 日 出席南开校友总会在津理事会。    3 月 19 日 《中国文物报》刊登李艳文章《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及人才一瞥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系冯承柏教授》。 4 月 16 - 23 日 率代表团一行 5 人访美,在圣路易斯出席 Sirsi 公司用户大会(振华随行探亲)。在旧金山参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及胡佛研究所;访问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及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联盟;抵华盛顿,参观美国国会图书馆,访问美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委员会,参观白宫、宇航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林肯纪念堂等地。    4 月 27 日 赴奥本探视女儿,随宇澄赴新奥尔良参加美国微生物学年会,并参观新奥尔良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法国角等地。在奥本期间主要利用奥本大学图书馆查询数字图书馆方面的资料。 6 月 5 日 抵辛辛那提探亲。除周六、日外均在辛辛那提大学图书馆及该校各学院图书馆参观访问,搜集数字化图书馆方面的资料, 7 月 16 日回国。 7 月 27-30 日 在大连召开天津高校图书馆长会议,承柏在会上作了三个小时的访美报告。参观了大连理工学院图书馆。 8 月 5 日- 8 日 撰写文章《图书馆的区域合作与共享》。 8 月 10 日 与何主任谈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实体化问题,此后为向实体化转变而努力。    8 月 21 日 出席魏宏运教授 80 华诞、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讨论会。    8 月 29 日 为天津女七中 54 届同学编写的《毕业南开》一书写了《南开百年》一文并为该书校稿。 9 月 3 - 13 日 同振华一起校对父亲抗战时期日记打印稿,准备刊于《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一书 。    9 月 27 日 赴京参加在首都师大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发言题为:《对平等和卓越的追求 20 世纪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回顾》。 10 月 16 日 南开中学百年校庆, 1951 届校友参加校庆活动,并举行聚会。 10 月 17-18 日 在数图中心接待俄亥俄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詹姆士 . 布劳肯博士( Janes Brachen )及李国庆教授,举行座谈,天津数图中心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达成意向性协议,相互之间文献传递、人员交流、合作研究。布劳肯博士作报告介绍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联盟。    11 月 4 日 应清史志编委会之邀赴京出席咨询会。之后,奋战 10 天完成《清史对外关系篇目设计》供清史编委会讨论用。 11 月 9 日 出席天津社科院图书馆自动化网络论证会。 11 月 18 日 出席天津信息办讨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科研立项)会议。    12 月 14 日 参加天津市档案馆网络验收会。    12 月 28 日 与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刘欣一起同天大图书馆、南大图书馆三方签约资源共享。    2005 年 1 月 5 日 天津高校数图中心与南开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四库全书》报告会。 1 月 12 日 天津高校图书馆长与剑桥科技文摘数据库( CSA )签约会,会上承柏作工作总结报告。 1 月 13 日 南开大学图书馆柯平副馆长代承柏出席在长春举行的 Calis 省市中心会议。 1 月 27 - 28 日 审阅天津建设委员会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并提出书面改进意见。 1 月 29 日- 2 月 4 日 云南之行先后到丽江、西双版纳、昆明等地参观游览,回津后,写成《云南纪行》一文。 2 月 20 - 24 日 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网络中心之请为其审阅智能化医学信息服务系统工程项目的材料并与总医院网络中心主任姚军谈医院信息化建设问题。    3 月下发 1 月 24 日文件,聘任冯承柏为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即原天津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心之更名)和天津工业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中心高级顾问。    3 月 29 日、 30 日 请汤姆森公司刘煜先生为天津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图书馆长及信息部主任作题为中国科研论文专利的产出与影响看中国科技的发展兼谈 ISI Web of Knowledge 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报告。    4 月 3 - 7 日 为罗宣的专著《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亨利鲁斯与中国》写序言。    5 月 2 日 心搏奔马率,医生要求休息。    5 月 12 日 完成父亲讲稿哲学史大纲部分。   应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领导之请,为学院撰写《应用历史学论纲》。    6 月 2 日 撰写天津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十一五建设规划。    6 月 9 日 整理父亲讲稿西洋哲学史已达一万四千余字。    6 月 27 日到市教研室参加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平台评审会。    6 月 23 日 到天津市政协参加口述史协会成立大会,被聘为 10 名顾问之一。之后写完《略论口述史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一文并附以知名口述史网站 10 个,后寄给学会。    7 月 14 日 出席《天津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5 - 2010 年工作规划》项目论证会及《天津市公共图书馆网管中心暨天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第二期工程三年发展规划》项目完成情况专家验收会,任专家组长主持论证及验收。    7 月 19 - 22 日 在威海,召开天津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工作经验交流会。    7 月 23 日 -8 月 呼吸道感染、咳嗽、心脏状况不好。    9 月 13 日 到代谢病医院看病,心脏奔马率,末梢神经炎,腿肿,大夫要求住院治疗,因工作忙谢绝。    9 月 23 日 主持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的 Web of Science 电子软件开通仪式大会。    10 月 被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聘为顾问。    10 月 10 日 跌倒造成左侧两根肋条骨折,疼痛不已。    10 月 11 日 继续到中心上班,为次日召开高校图书馆长会做准备。    10 月 12 日 带伤主持召开全市高校图书馆长会(包括信息部代表),会上任命文献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及副主任。承柏作十一五规划草案的报告。    11 月 18 日下午到天津大学作学术报告。    12 月 19 日- 21 日 撰写天津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十五投资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内容为: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完成了联合图书馆自动化平台建设:选择、购买了美国 IBM 公司的硬件服务器、 Sirsi 公司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完成了系统安装、调试、数据上载。并通过联合采购引进了 233 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兴建了 13 个特色数据库、引进了电子文献加工、制作、发布软件。天津 17 所高校联合使用一个系统,这样的联合模式在我国大学图书馆中尚属首创。这个系统已使用了编目、采访、流通、期刊、公共查询、请求等模块,并与天津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两个系统联结,可以相互检索查询。此外还开展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服务平台建设、以及门户网站、统一检索平台建设、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队伍建设。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联合系统的建成不但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使天津地方高校图书馆走上数字化图书馆的道路。使图书馆工作基本上满足了教学和科研不断扩展和日益增长的需要。    12 月 24 日 出席南开校友总会第五届代表会。    2006 年    1 月 1 - 3 日 继续整理亚利桑那大学 ICS 人员配备和搜集其他大学有关资料,已得 10 所学校资料:目标(视野远景)、资金、组织、设备、人员、服务、效益分析。    1 月 12 日到天津医科大学出席该校 211 工程二期评审会。    1 月 20 日 到北京机场迎接宇新一家,欣喜不已,一起欢度春节。    2 月 15 日 到周邓馆参加修改基本陈列座谈会。    2 月 23-26 日 应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之请查国外有关周恩来研究的网站和资料并下载。集中整理《周恩来研究海外拾零》一文,经两天奋战完成,并从网上发给周、邓研究中心。 2 月 27 日 因脑栓塞住进总医院, 3 月 20 日出院,这时又有出血。 4 月 5 日 恢复到中心上班。 4 月 26 日 这段时间,时常犯低血糖,心功能不好,无力。下班回来疲惫不堪,不肯上医院。    5 月 8 - 12 日 到中心上班,看各高校图书馆评审材料。 5 月 26 日 到天津网络中心汇报。 5 月 29 日 身体不适但因有两批人要到中心开会,仍坚持上班。 上半年完成《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课》一文。    6 月 2 日 到总医院看病,因心率不齐室性早搏过多,且有心律失常,被留住院。    7 月 3 日 承柏转到开发区泰达心血管医院。 7 月 9 日 安装了 ICD 双腔起搏器。是日宇新和玥明自美回来探望。 7 月 21 日 出院。出院小结上书写心功能 3 级,慢性肾衰竭,胆囊炎等。医生建议继续到综合医院治疗。 7 月 23 日 罗宣一家、王纯、董国辉和宇新、玥明一起给承柏祝寿。 7 月 24 日 总医院曹肇惠主任电话说已安排了病房,让承柏住院治疗。承柏坚决不肯,要在家中疗养。坚持服药、利尿、吸氧和定期验血、验尿。 7 月 29 日 承柏开始练习上下楼。逐渐能走 1-200 米。    8 月 8 日 宇澄自美回来探望。 8 月 23 日 到总医院检查,医生说心功能有初步改善,可以有点活动。承柏表示但愿今日能是重新干活、学习的开始。后经锻炼一度能走 5-600 米以上。    10 月 19 日 在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研究会理事。 10 月 -11 月 承柏依然为十一五经费无着落,网络设备无法更换而着急。 11 月中、下旬感冒以后 身体每况愈下。服药、吸氧、休息,但不肯上医院。 是年 承柏主持筹建的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荣获教育部 CALIS 十五建设突出贡献一等奖。    2007 年 1 月初 身体十分衰弱, 5 日住进天津中医一附院。 1 月 10 日 心脏骤停,承柏与世长辞。 后记 历经近一年的努力,《冯承柏文集》终于出版了。早在 1997 年,承柏的几位学生就提出了出版文集的倡议,并搜集了部分文稿,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书。承柏去世前后得到多方人士的关怀和照顾,这份宝贵的厚爱推动我们把他的学术著作汇集成册与大家分享。韩召颖先生也再次提出编纂文集的意见。文集的正式筹备是以意想不到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形式开始的。一位志愿者,南开校友国以群先生积极地与我们和罗宣、韩召颖的通讯不但促成了文集的筹备工作于 2007 年 7 月 23 日(承柏生日)正式启动,而且推动了文集筹备工作组的成立。文集筹备工作组由国以群、承柏的几位高足:罗宣、胡健、韩召颖、袁燕及我们组成。从拟定计划到确定书名无不经过工作组成员的悉心斟酌。韩召颖、罗宣、胡健在百忙之中对文集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韩召颖搜集整理了承柏美国史、美国学、史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论文,胡健负责博物馆领域,罗宣统管图书馆,网络信息,社会学及其它方面的文章。韩召颖和罗宣还在全面编审方面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特别值得庆幸的是著名画家范增先生在百忙中亲自为文集题写了书名;武汉大学美国史专家刘绪贻教授、原《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苏东海先生和北京大学美国史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李剑鸣先生为文集撰写了序言;南开大学美国史专家杨生茂教授则亲笔为文集题词。   让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的是文集工作得到天津市教委何致瑜主任、林炎生副主任、刘欣副主任、南开大学陈洪副校长、南开校友总会张亚秘书长、南开大学图书馆陈成桂老师、于红老师、王海欣老师、天津文献信息中心李秋实副主任、齐玉强老师等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南开出版社社长、副社长、编辑和职工们更是为成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冯承柏文集》的出版是领导和广大朋友群策群力的结果。在此我们对领导和为文集奉献时间和劳动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敬意和谢意。 黄振华及女冯宇澄、子冯宇新敬启 2008 年 2 月 1 日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5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