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纯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6. 概念与鉴赏判断的纯粹性
panfq 2019-6-29 10:21
§16. 使一个对象 在某个确定概念的条件下被宣称为美 的那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 Z 若果在一定的概念的制约下一对象被认为美,这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 A judgement of taste by which an object is described as beautifu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definite concept, is not pure 有两种不同的美:自由美(pulchritudo vaga④),或只是依附的美(pulchritudo adhaerens 2)。前者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后者则以这样一个概念及按照这个 概念的对象完善性 为前提。前一种美的类型称之为这物那物的(独立存在的)美;后一种则作为依附于一个概念的(有条件的美)而被赋予那些从属于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客体。/ There are two kinds of beauty: free beauty ( pulchritudo vaga ), or beauty which is merely dependent ( pulchritudo adhaerens ). The first presupposes no concept of what the object should be; the second does presuppose such a concept and, with it, an answering perfection of the object . Those of the first kind are said to be (self subsisting 自我存在的 ) beauties of this thing or that thing; the other kind of beauty, being attached to a concept (conditioned beauty), is ascribed to objects which come under the concept of a particular end. Flowers are free beauties of nature. 花朵是自由的自然美。 花朵是自由的自然美。……当他通过鉴赏来对此作判断时,他也决不会考虑到这一自然目的。所以,这一判断是 不以任何一个物种的完善性、不以杂多的复合所关系到的任何内在合目的性为基础的。 许多鸟类(鹦鹉蜂鸟、天堂鸟)不少的海洋贝类自身是美的,这些美不应归于任何按照概念在其目的上被规定了的对象,而是 自由地自身使人喜欢的 。 Hence no perfection of any kind—no internal finality, as something to whic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anifold is related—underlies this judgement. Many birds are selfsubsisting beauties which are not appurtenant 附属的 to any object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its end, but please freely and on their own account. So designs à la grecque , foliage for framework or on wall-papers, etc., have no intrinsic meaning; they represent nothing—no object. 66-67 在对一种自由的美(按照单纯的形式)作评判时,那鉴赏判断是纯粹的。它不预设任何一个目的的概念,要杂多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于给予的客体并要它对这客体有所表现,借此只会使在观赏该形象时仿佛在做游戏的那个 想像力的自由受到限制。 In the estimate of a free beauty (according to mere form) we have the pure judgement of taste. No concept is here presupposed of any end for which the manifold should serve the given object, and which the latter, therefore, should represent—an incumbrance 累赘阻碍物 whichwould only restrict the freedom of the imagination that, as it were, is at play in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outward form. 在(仅仅根据形式)评价一种自由美时,我们有了纯粹的鉴赏判断。这里没有预先设定的任何目的概念,为此目的 杂多应该服务于给定的对象,因此后者应该表象它,一种阻碍物,它只会限制想象的自由,而想象, as it were 在外在形式的沉思中发挥着作用。 Z 在判断自由美(单纯依形式而判断)时,那鉴赏判断是纯粹的。这里没有假定任何一目的的概念作为前提,使多样的服务于这一定的客体并且 表明这客体是什么, 以静观一个形象而自娱的想象力之自由因此受到限制。 67 尽管鉴赏由于审美的愉悦和智性的愉悦的这一结合,而在自身得到固定方面,以及它虽然不是普遍的、然而却能就某些合目的地被规定的客体来给它颁定规则这方面有所收获;但这样一些规则因而也不是什么鉴赏规则,而只是鉴赏和理性、即美与善一致的规则,通过这种一致,前者可以被用作后者的意图的工具,以便用这种自身维持并具有 主观普遍有效性 的内心情调,来给那种只有通过下决心费力才能维持却 具有客观普遍有效性 的思想境界作铺垫。 Taste, it is true, stands to gain by this combination of intellectual delight with the aesthetic . For it becomes fixed, and, while not universal, it enables rules to be prescribed for it in respect of certain definite final objects. 固然 / 确实,鉴赏意味着通过这种智力上的愉悦与审美的结合而获益。因为它是固定的,虽然不是普遍的,但在某些一定的 有目的的 客体方面,就能为它指示出法则 。 But these rules are then not rules of taste, but merely rules for establishing a union of taste with reason, i.e., of the beautiful with the good—rules by which the former becomes available as a n intentional instrument i n respect of the latter, for the purpose of bringing that temper of the mind which is self-sustaining and of subjective universal validity to the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of that mode of thought which, while possessing objective universal validity, can only be preserved by a resolute effort. 但这些规则并不是鉴赏规则,而仅仅是使鉴赏与理性相结合、即美与善相结合的规则,通过此规则 前者 可被用作后者 的 有意工具 ,为了使 这种 能自我维持且具有主观普遍有效性的 心气 得到 那种 虽然具有客观普遍有效性但只有通过坚决的努力才能保持的 思维方式 的支持和维护。 Z 固然鉴赏因审美的愉快和理智的愉快 相结合而有所增益, 因为它变成固定的了;固然它不是普遍的,可是 对于一定有目的地规定的客体 来说,就能给它指示出法则。但 这些法则也不是鉴赏的法则,而仅仅是鉴赏和理性的统一而已,即美和善的统一, 通过这统一就能够被运用为后者的企图的工具,使这自己持续着和具有主观普遍有效性的心 意情调 从属于下述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只能经由努力的决心被持续着,但却是普遍有效的。 P : It is true that taste gains by such a connection of aesthetic with intellectual liking, for it becomes fixed and, though it is not universal, rules can be prescribed for it with regard to certain objects that are purposively determined. By the same token, 同样地 however, these rules will not be rules of taste but will merely be rules for uniting taste with reason, i.e., the beautiful with the good, a union that enables us to use the beautiful as an instrument for our aim regarding the good, so that the mental attunement that sustains itself and has subjective universal validity may serve as a basis for that other way of thinking that can be sustained only by laborious resolve but that is universally valid objectively. 的确,鉴赏通过审美与智力爱好的这种联系而获益,因为鉴赏成为固定的了,尽管它不是普遍的,但它可以对某些有目的地确定的客体/对象规定规则。然而,同样地,这些规则将不再是鉴赏规则,而仅仅是将鉴赏与理性、即美与善相结合 的规则,这一结合使我们能够将美作为我们的与善相关的目的的工具,这样可以使维持自身并具有主观普遍有效性的心意情调可以作为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只能通过艰苦的决心来维持但客观上是普遍有效的。 两种英译理解不同: M 藉此法则 美可被用作善的有意的工具 .. , P 这一联合 使我们把美用作善的有意的工具 D但真正说来,完善性并不通过美而有所收获,美也并不通过完善性而有所收获;相反,由于当我们把一个对象借以被给予我们的那个 表象 通过一个 概念而与客体 (就它应当是什么而言)相比较时,不能避免同时也把这 表象与主体中的感觉 放在一起作比较,这样,如果这两种内心状态是相协调的,表象力的 全部能力 才会有收获。 Actually, however, neither does perfection gain by beauty, nor beauty by perfection. Rather, because in using a concept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presentation by which an object is given us with that object itself (with regard to what it is to be), we inevitably hold the presentation up to the sensation in the subject, it is the complete power of presentation that gains when the two states of mind harmonize. 然而,事实上,完美既不是通过美获得的,也不是通过完美获得的。相反,因为在使用一个概念 来比较一个 表象和那个客体本身(关于它意味着是什么),我们不可避免地将表象与主体的感觉一起考虑,当两种精神状态协调时,获益的正是表象力的全部力量。 M : But, strictly speaking, perfection neither gains by beauty, nor beauty by perfection. The truth is rather this, when we compare the representation through which an object is given to us with the object (in respect of what it is meant to be) by means of a concept, we cannot help reviewing it also in respect of the sensation in the subject. Hence there results a gain to the entire faculty of our representative power when harmony prevails between both states of mind. Z 本来完满性并不由于美而有所增益,美也不由于完满性而有所增益。但是如果我把一 对象所赖以表示的表象 和这客体通过一概念来比较(说它应成为什么),我们就不免要把它们同时 跟主体的感觉 一起予以考虑,那么,如果两方心意状态协调的话,想象力的全部能力就有所获益。 stand to gain 一定获利 ;从中获利;获得利益; No onestandstogaina second life 获得; prescribe 规定;开处方 ; This served to bring another fac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observers. 这使观察者注意到另一事实 .
个人分类: 哲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桂花茶(组诗三首)
pingguo 2017-10-4 10:59
八月十五 中秋,始终是八月十五, 月光与桂花密不可分, 这是农历才有的妙处。 始终是同一个名字, 始终在同一个时刻。 就像一个人只有一颗心。 桂花茶 饮茶的乐趣, 在茶,在水,更在人。 与茶相对, 无非是与人相对。 独自沏茶也是如此。 放几朵新摘的金桂或银桂, 依次看见你自己, 你的星空,你的月亮。 纯粹 让茶杯里只有茶,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 你什么也不用做,却做了一切。 让头脑里只有诗, 你需要大扫除,包括语言。 时间之中只有时间。 让月光里只有月光, 回归事物本身, 纯粹很像是孤独但并不孤独。 2017-10-04
个人分类: 诗歌|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卉 纯粹
热度 1 pingguo 2014-3-21 13:00
人们描述的爱的滋味,我未敢认同, 说要适量的嫉妒,猜疑与无中生有。 事实上我想将它们剔除,这个过程 约等于相遇你之后慢悠悠的岁月。 却是我偶然捕捉到的, 当一只喜鹊刚要起飞的瞬间。 爱是自然的响应,对于自我的响应, 我总是率先受益于我的爱。 卉,它相关于光阴中的我和你。 对于爱我有自己的定义, 可我只能表达到这种程度。 唯一确信的是,在我心底, 它像梨子的滋味鲜有人为的痕迹。 整个世界没有想过转移向日葵的目光。 假如我的爱不能让你感觉美好, 我将再一次回到诗经的起点。 光阴的妙处无外乎修炼,如虚如幻。 我并不会重拾已被我剔除的东西。 将整个河流失控的河流藏于冰面, 像遗忘一样去掉痛痒。 2014-02-08
个人分类: 诗歌|1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纯粹的我
热度 1 yaojunwei 2014-3-1 00:01
今天下了2014年第一场纯粹的雨, 不加带丝毫的雪花。 我喜欢这个纯粹 喜欢这个单纯 也喜欢这个纯净。 每次下雨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恬静, 仿佛从喧嚣的闹市回归幽远的山林, 越发的感受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雨水对于天地是一种洗礼, 对我的心灵又是一种净化。 我在这反反复复的净化中不断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升华。 想一想 人生有多少的纯粹? 我从啼哭中降生, 从纯粹的肉体和思想中萌芽, 纯粹的赤裸裸的抵达这个世间。 不知道我的这一降临对于世界是个什么概念, 但是可以肯定对于我的父母,对于我的姐姐, 更或者对于我自身却是一种百分之百的恩赐。 降生的一刻, 我同芸芸众生一般无二。 时至今日 我一如众生相似。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每当灯红酒绿的时候, 每当阴雨绵绵的时候, 每当我一次次挑战自我的时候, 每当我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时候, 每当我一次次别人感觉应该骄傲的时候。。。。。。 纯粹 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不能拭去 我越发感觉我的良知在告诉我 做人就做个纯粹的人 不为世俗所同化 不为言论所动摇 不为虚荣所腐蚀 不为功利所蒙蔽 我想世人更尤我之思辨 世人也皆知世事变幻、人心叵测 纯粹的精神 纯粹的思想 纯粹的为人 纯粹的爱情 纯粹的人生 纯粹的世界。。。。。 这便是我纯粹的向往 我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追求 纵使只有我一个人 空留着西风的呜咽 我义无反顾 因为这便是纯粹的我 真实的自我 只是 我愿 这个纷繁的世间行走 不失纯粹的我 否则 生有何欢?
个人分类: 眠云居|24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恐怖与恐惧的 pure scientist (纯粹的科学家)
热度 7 zlyang 2012-10-12 08:43
恐怖与恐惧的 pure scientist (纯粹的科学家)
恐怖与恐惧的 pure scientist (纯粹的科学家) (1)杜洋《记我的博士后导师Brian Kobilka》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902do=blogid=621443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Brian Kobilka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Brian_Kobilka_(649437151).jpg “ 现在每年都还在担心funding的问题(可能是被那几年搞怕了) ” “有记者采访Brian Kobilka,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刚刚申请的科研资助能够顺利renew~” 后记,由于博文作者的更新: Brian现在每年都还在担心funding的问题(估计是被那几年搞怕了) 后一句原话找不到了,意思还在。 (2)周耀旗《我要裸奔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id=620594 201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hinya_Yamanaka.jpg “ 2014年他的国家科研基金就要到期,之后的经费还没有着落,煞是着急。 ” 中国新闻网,2012-10-18, 《 山中伸弥抱怨经费不足 为发薪跑马拉松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630.shtm (3)今年6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里,居然有2位经费不足! http://www.nobelprize.org/ 证实: 科技评价,依旧是个世界级难题。 既然美国、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都可能得不到研究基金支持, 所以“基金---水平”的联系也就不强了。 【今年6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里,居然有2位经费不足!诺贝尔奖是否发错了?】 先进的真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体现“民主”的 同行评议 ,将越来越成为 阻碍未来科学发展 的内在原因。 人类不够聪明,民主没有优势! 猴子 探索世界,不如向 人 学习! 相关链接: 《随想:关于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改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95572.html 《随想:关于中国大陆的科研制度与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78255.html 牛登科《建议美国,缺钱了,经费给众多普通学者,而非少数几个爱因斯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772-487733.html 《 科学家称人类并不足以聪明到发扬民主的优势》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544679-1-1.html 《 人民日报:钱堆不出创新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522.shtm 《在中国大陆,中年男人 裸奔 犯法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620620 《裸•被裸●诺贝尔奖⊙世界大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21804.html 科学网新闻《《自然》文章:中国科研资助体系需改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212.shtm 《同行评议:合理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22516.html
692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君子之交
热度 2 zephyrcyn 2011-6-14 16:44
有时候在想,朋友是什么呢?如果说要朋友任何时候都做到义不容辞、两肋插刀,那么,首先就把朋友和“利”挂钩了,难道能有利于你的,才是朋友? 我想,能成为我的朋友,首先,只因为你是你,是一种心灵的契合,而不是你能为我做什么或带来什么。“A true friend is one who overlooks your failures and tolerates your successes”,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只要你是你,我们就能成为朋友,从不因你的身份、地位或者际遇而忽冷忽热,这就是朋友吧? 在我交朋友时,经常会遭遇“你怎么会和她好”,或者,“你们怎会在一起”,诸如此类的说词。为什么不能呢?难道一个人的一面就可以否定掉另一面?朋友有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而一个人的世界原本就很宽广的,他的其他处事方式原本就与我关系不大,何况,名声从来都与我无扰,我活着原本就不是为了博取所谓的好名声的。 所以,反而现在的朋友关系更加纯粹了,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性格各异,但互相欣赏,对很多事的看法一致,有时间聚在一起瞎扯,随意的互通一些自认为的好东东,却从不成为负累。偶尔,会让对方帮一些不太费力的忙。可能经历多了,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会先想,自己的需要是不是别人,哪怕是朋友,“顺手”就可以做到的,超过“顺手之劳”的范畴,一般都不会去开口。似乎,我们都认可,是朋友就不应该首先让对方感觉累。经济上顺其自然的偶尔发生一些交集,付出的人充满热忱,接受的人自然而然,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每个人的生命轨迹本质上都是由自己掌握的,别人能做的,原本就很有限。所以,过分的强求必然换来双方的累。所以,轻轻松松的做朋友,亦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抛却“利”的关系更能回复感情原本的面目。我喜欢这种轻松而纯粹的关系,朋友之间的互相欣赏,一直都是真实的。 其实,仔细的想想,对于诸如命运一类的东西,纵使是朋友之力,能改变的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看中的可能只是:当你限于危难之中时,是否会有一个人,默默的许你一些时光,关切的问一声,你好吗?而不是你危难的时候,彻底的消失。一杯茶,于友谊,足够了。 想起那个因熊而起的寓言故事: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那个爬上树的一直是被批判的对象。那,我们要求那个人怎么做呢?让他把自己送入熊口、把朋友送上树?那在此情此景下,让朋友以朋友的命换取自己的命的人,就不该被指责么?两个人同时与熊搏斗?这可能本就是一个道德的两难,体现的只是生存的智慧或求生的本能而已,与道德或朋友之道的关系,是待讨论的。当他静静的躺在地上被熊嗅,他怎知树上的朋友是什么心情?如果真要讨论,可能朋友下树以后的言行,更应该被讨论。很多舍身救人的人,救下来的不一定都是朋友,大多数时候,与被救助者素昧平生,但,他们依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出手了。这种闪耀的人性光辉,我们赞扬,但如果强求,就偏颇了,因为涉及到个体多年的积累和素养,以及智慧、能力等等。 看过一个逃生记录片,发生在美国,一个女性,她的所有的亲人在一个夜晚,在她的眼皮底下,丧生在一只猛兽口下;还有陕西汉中的一起凶杀事件,逃生者的父母和姐姐死在杀人者的刀下,她带着自己十岁的儿子利用智慧加耐心最终逃生,这些逃生的人,难道该谴责吗?谁能体会他们逃生之后常常的梦魇?而矛盾又难以说清的是,如果他们选择对抗,只能是死路一条,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街上有暴力事件,作为一个制止暴力事件实力上根本不对等的人,理智的做法是闪到一边,快速拨打110。我们需要谴责的是,你看到了暴力事件,但你冷漠的若无其事的离开了,没有任何救助的举措。这,可能与被施暴的是不是朋友,关系不大。 在我看来,朋友之间,原本就不该设限的。同样的情境下,我可能和你同生共死,但,你不一定要选择与我同归于尽。 一如生活中,我对你好,但,你不一定要以同等的“好”来回应我。 而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会对我好,而是,因为我想这样做,这样做了,我高兴。 有一天,在你眼里,我可能不"好"了,那也没关系,我也原本就不是为了你眼里的好而活着。 而我之所以不"好"了,可能不是因为我冷漠了,而只是,你要求的太多了,多到触碰我的底线。 对他人患难、伤痛中的漠然或幸灾乐祸是我本能中就会拒绝的,与对方是不是朋友关系不大。 合则聚,不合则散,让所有的感情都呈现它本该有的面目,这是另一种纯粹。
个人分类: 散记|3125 次阅读|3 个评论
做个纯粹的人
热度 1 snzgdushu 2011-4-27 16:05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 , 他能不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悔恨 , 不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 跟很多同学接触,有两种情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觉得上了大学后,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干嘛;二是觉得大学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每天都有参加不完的活动,但仔细一想,似乎什么也没得到。尽管这两种表现不尽一致,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感受:空虚。 如果一定要找原因,我觉得是比较容易的。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上大学往往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不仅要求自主学习,且要求自主生活,突然之间“自由”了。也因此,这种空虚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烦恼,终有一天,大部分同学都将真正找到自己,空虚也将一扫而光。然而,到毕业的那一刻,仍然感到空虚的同学也并不少见,很多同学甚至因此而愤世嫉俗。换言之,一个人偶尔烦恼一下,或许是幸福的,但如果总是烦恼,却一定是麻烦事。因而,在这个意义上,每位刚上大学的同学都应该努力避免空虚之感伴随整个大学生活,唯如此,才会在离开大学的那一刻觉得学有所成。 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活真正充实起来呢?还是从第二种情况说起吧。很多同学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不管是班级的,还是社团的,或是社会的,甚至是商业性的,每天都很忙,每天的匆忙和生活的丰富,让很多人相信这是充实的表现。殊不知,浮华的背后往往是深层的无聊。我碰到很多一开始很有激情的大学生朋友,到大二大三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表现出心灰意冷,浮华总是不可持续的,无聊的梦魇将摧毁一个人的热情。应该相信,热情往往表现出丰富多彩,但其基础却在于简单而朴实的追求。如果没有真正的脚踏实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不会成为激情的催化剂,反而会是灭火器。 与第二种情况相对的是,很多同学觉得极不适应大学生活,时间太多,不知道干嘛,或者说随大流。我想,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还没有学会独立生活,还没有找到自己。实际上,无所事事往往意味着虚度光阴,有些同学实在受不了这种无聊,便沉迷于一些“爱好”中,成天玩游戏、终日睡觉、拼命地谈恋爱,结果,时间是消磨过去了,但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一点不安也是常有的。想来,保尔的那句名言已经被遗忘地太久了。 我想,之所以空虚会成为我们现在大学的底色,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我们变了,而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变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空虚是时代的病。二十年前,我们的大学生前辈们烦恼的是苦于自己的一腔热血无处抛洒;十年前,与我一辈的大学生们,烦恼的是通往宏大理想的现实之路已越来越窄;而现在,我们更多的烦恼是不知道理想在何处。这很可怕,如果说我们的前辈是有力无处使的话,那么,我们自己更多的是根本就没有力气。而实际上,现在可以使力,且需要我们使力的地方很多。 需要重新树立我们的理想。正如保尔离我们远去,理想主义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很多人甚至将理想斥为虚伪。的确,在这样一个太缺少务实的年代,空谈理想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成为“愤青”,于人于己都无益处。不过,在讲究实用的年代,缺乏的恰恰是真正的理想。理想并不意味着发泄,而意味着长远的打算;理想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实利,而意味着有选择地放弃。对于那些无所适从的同学而言,缺少的是追求;而对于那些将自己的生活打扮地过于丰富多彩的同学而言,缺少则是有选择的放弃。 还需要脚踏实地。光说不做是很多人的共同缺点,很多人三天两头表决心,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几乎没有,完了,一事无成之后还要抱怨是这个社会没给自己提供条件。我想,在这么一个多样化,且物质还算丰裕的社会,还没有到让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一无所获的境地。我们的失败,往往不在于我们的环境不行,而在于我们还不够努力。因为,“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所有人都有不满意,所有都可以抱怨,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改变。如果说刚进入大学生活的朋友们是因为不了解这个社会而有所抱怨的话,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学学习,并有过奋斗史的社会学系的同学,就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否则,就是我们的同学自己缺乏自省,我们的老师也缺乏引导,甚至我们的专业老师没有将一些基本的社会学原理讲授到位。 一个为着理想而脚踏实地的人,即便最终没有达到目标,也会因为自己曾经的努力而问心无愧,在更多的情况下,则会因为这些努力而有意外的收获。实际上,很少有人可以顺畅而无差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幸福的人,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他的所需,而在于一生都有信念,并努力践行之,却从未真正实现过。 言及于此,对于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了。应该找到能够让我们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持续追求的事,并且,这件事还应该确定无疑地有意义——这其实不难,把书读好即是。只是,有时候让我感觉很奇怪的是,诺大的大学校园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不是因为我们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是因为我们的诱惑太多、选择太多。曾几何时,读书之所以奢侈,是因为这是件高尚的事;而现在,读书之所以奢侈,是因为我们不屑于此,即便是以读书为业的学生、老师,也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忙”而不读书了。本来,参加活动,参加社会实践,仅仅只是我们把书读好之余拓展能力的手段,但大都时候,我们却本末倒置了,所有人都去追逐光彩照人,寒窗苦读反而变得可笑,莫名其妙地,读书也可以成为一种“理想”和“追求”了。 不过,仔细想来,读书的确可以承载超出我们想象的意义,我们这个时代患的是不读书的病。试想,本来,大学的作用在于,它是我们这个社会专门设置的安静之所,思考之地,通过把所有进入社会之前的智慧的头脑武装起来,最终引导社会,而今,大学却变得与市场一样浮华,这无异于宣告我们这个社会失去了头脑。可以肯定的是,整天忙于应酬,或整天沉迷于玩乐的头脑,不可能真正思考及引导社会。我想,一个真正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应该从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头脑的角度出发,努力读书,拼命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仅仅是救亡图存年代的口号,更是和平崛起年代的需求。 也许,把读书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似乎有点过了,但是,我觉得,即便是从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来说,读书也是必须的。很多人都愿意用“书呆子”来形容那些喜爱读书之人,我想,与终日无所适从者及光彩照人者的目光呆滞和满脸邪气相比,“书呆子”眼睛里透出的纯粹和渴求,要健康得多、也要正常得多。况且,当代社会,“书呆子”,尤其是学社会学的“书呆子”,终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想要保持“呆”气也难。反倒是那些真正的目光呆滞者及满脸邪气者,进入社会以后更加无所适从,也更加走火入魔。 事实上,在大学里面,要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已不容易,而要做一个纯粹的人更不简单。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往往意味着要放弃很多诱惑,坚持一个目标,有规律地生活;做一个纯粹的人,则不仅意味着勇于放弃,还意味着甘于奉献,不为自己,还为着别人。读书至少可以让我们变得简单,并且,我也相信,一旦我们安静一段时间,思考一段时间,我们还可以变得纯粹。 做个纯粹的人,重新温习我们的榜样。 (作者:吕德文)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以纯粹的名义
热度 1 stone1971111 2010-10-6 09:02
每个人做事情都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做科研同样需要理由。早上醒来,就问这么多年来,我的理由是什么?名、利还是其他?想来想去,最好的理由应该是纯粹的为了解决问题,给自己一个纯粹的理由。 记得初入科研大门的时候,看着别人不断地发表论文,很羡慕,也希望自己的名字能以铅字形式出现。经过几年的修炼,名字出现铅字的机会变多了。可是看看那些发表的文章,没有特别的兴奋,相反,对于有些很粗浅的成果,甚至觉得有点羞愧。其实,为了发表文章也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说白了,也想成名。后来就为了能做点好工作,不断地挖空心思去寻找新路线,但是为了能够有成果,不敢跨越自己熟悉的东西。时间一晃就10年。仍然不能摆脱平凡的结果。在某些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急于得到好的结果,急于成名的思想无处不在。现在想下来,其实都是不对的。越是想成名,越是做不出好东西。 为了名,有时候也是为了利。毕竟有了名就可以提更好的职位,更好的职位意味着更好的待遇。职位解决了,待遇提高了,唯一不改变的就是那种失落的感觉。为什么就没有像样的成果让自己开心一下呢?还是心态的问题。 想起两句话,一句是《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也就是说,圣人没有私心,都是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角度。另一句是王阳明的心学核心:去人欲存天理,我想这两句话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情就不能把自己包括在内,就不能有私心,有私欲。虽然现在是个浮躁的时代,各种规则和潜规则都在被热炒,但是从前人的经验来看,那些热衷于各种规则的路线一定不是最好的路线。最好的路线就是忘掉自我,眼睛里只有问题,纯粹是为了解决问题去的。尽管,解决了问题一定会获得名或者利,那仅仅是起码的奖励,但是奖励不能成为目的,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做科研,先做人。那就从心态开始做起。以纯粹的名义做科研,起码不会失去科研的节奏,也不会出现病态的结果,更不会出现糟糕的局面。说不定能够做点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事情。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5958 次阅读|13 个评论
透析曾博主退赛—他是一个纯粹的人
cwhm 2010-5-9 16:47
曾纪晴博主宣布博客退赛了,这在科学网博客大赛上应该是第一例吧,恕我孤陋寡闻,因为每天我也就登陆科学网一两个小时而已,而网友则是24小时发博文,无法关注所有博文,所以无法获取是否还有其他博友宣布退赛。 在退赛声明里看得出曾博主是因为CN域名而参赛的,正是这一“贪念”让他上了贼船,呵呵。据我分析,曾博主也是因为CN域名要退赛的,一方面想要的CN域名拿到手了,另外就是因为域名之事与组委会发消息无数却无一回应,写博文无人答复,这让曾博主为那天下免费的CN域名的贪念而心力交瘁,从而萌生了退赛的念头。 曾博主是我见过的比较佩服的参赛博友,觉得他的博客数据是最真实的,最纯净的,48篇参赛日志获得了50个评委推荐,而仅仅有41个网友投票,或许是科学网上唯一一个评委推荐数超过网友投票数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曾博主没有拉票,曾博主看淡了比赛,看淡了获奖,看淡了太多太多。 曾博主近期连续多篇的博文阅读量不超过100,推荐数不超过4个,甚至多篇博文无一人推荐,这说明了什么,曾博主没有后援队伍,像其他参赛博主,一篇博文点击量30个就有10个推荐,那是10个推荐吗,那是10个马甲。所以增博主是纯粹的!在这里向他表示致敬。曾博主的博文因为没有强大的推荐后援,有没有了科学网编辑部的推荐,新发表的博文又不在首页显示,这样曾博主的博文就越来越受到了冷落,所有曾博主是深受其害,没有这些,或许曾博主的博文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更多的推荐,甚至上首页。 今天听到了曾博主的“呐喊 ”,呐喊的力量已经看到了,或许曾博主后面会有一群“呐喊”的fans,但是这或许不是博客大赛组委会愿意看到的。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078 次阅读|6 个评论
简单而纯粹
热度 1 manman57 2008-11-19 16:27
简单而纯粹!仅仅敲出这 5 个字,我的心都会变得明朗。简单而纯粹,不单单是一种心态与指导思想,更是具体而极富效率的操作方法。一个事物的进程和成长,不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阻碍,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担忧、犹豫、混乱与抓不住重点。确定去做了,便要将目标尽量明确,而不要将杂乱的思虑掺杂其中。纯粹起来,剩下的事情便简单了。怕失去什么吗?怕没有很好的方法与人脉吗?怕做不到的后果吗?怕来自于四方有形与无形的各种阻力吗?只要问自己一句:这件事是否自己真想做的。如来自内心地想做,那么,上述的种种问题统统不必担心,甚至不必考虑,在专注做事的实践中,在紧盯目标的过程里,种种担心与思虑往往能够自动地化解,无影无踪。不信,您试试?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不要打扰我的孤独
考槃在涧 2008-9-4 11:45
离骚 离骚就是遭遇忧患。屈原在写离骚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这会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他不是为了要写一部经典而写离骚,他就是觉得不爽,觉得愤怒,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文学,就是性情。真文学谁也不想拯救,就想拯救自己,就是发泄,就是郁闷了呼喊,高兴了歌唱。网络时代我见多了理性分析,见多了美丽文字,没几个真性情。没有真性情,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更不要说感动他人,更不要说传世。 今天的主流文学,十有八九是在做秀。做秀者,做锈也。当性情锈掉了,思想也会锈掉,只好做秀了。 理性分析也好,美丽文字也好,感动不了人,第二天醒来就忘掉。 扭曲 我们都被扭曲了。我们为了大国的梦想,放弃了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难道我们生下来不是悲伤而哭泣,欢乐而轻笑的么?难道我们生下来不是不平而怒,感激而颂么? 以前他们告诉我们凡是,后来他们告诉我们红猫黑猫,现在他们告诉我们科学理性,我说,你们说什么是你们的事情,我就是我。 我就是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不在乎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不在乎什么安定团结,你们做你们的大国梦,我就想活得本来,活得纯粹,活得自在。 孤独 我很孤独。 可真老师是我的心灵导师,是我的忘年朋友。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感到必须要离开,他一定有他的理由。 我不能忘记可真老师一次次对我的鼓励,很多时候就是在我想放弃的时候。在一个没有真性情的国家,真性情要付出代价。 也许我说的不是对的,但我就是想说。说出来,我就不那么孤独。不要用什么理性和国家利益来阻止我说话, Shit ,都是 Shit 。理性是 Shit ,国家利益也是 Shit 。国家的公民没几个感到高兴,还要国家利益干啥?难道国家不是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活得高兴吗?你的理性,你的国家利益能够让你高兴, You go your way 。请不要打扰我的孤独。也许你的理性只是掩盖了你内心的不理性而已,你不敢正视自己的不理性;那有什么可怕的呢?一个不理性的民族是怎么被造就的呢?难道不是民族的领袖过于理性而想把他的子民都变成理性机器么? 可真老师要封笔,因为被别人打扰了他的孤独,我也很孤独。 坚持 我有时候好想放弃,做一个最最普通的老百姓。忘掉思考,卖掉几柜子的书,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过得更好。没有谁肯定他所做的所说的一定是对的,一定是对国家有帮助。我知道有人肯定,有人让我相信他或者相信谁谁。我凭什么相信一个不是神的人能够拯救一个国家? 我不敢肯定,我,我们,说的做的就一定是对的。如果一个人坚持他笃信正确的路,他是聪明人,如果一个人坚持他自己都不那么笃信的路,他是什么呢? 多少朋友劝我到国外学习几年,谁又不愿意呢?只是一个没有成功经历的人,他唯一能够依靠的,也许只有信念。 我会读书、出书、游历、隐居,都不是现在,现在能做的只有坚持。 我不知道可真老师为什么要放弃,我只能无力地说: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我们再坚持一下吧。 生活经常给我们一闷棍,有时把我们打懵,有时把我们打醒。 我居然被提名半年优秀员工,我甚至都觉得愧对公司,我本来就是想来隐居的。写了几个报告有点动静,至于到这个程度么?我只有摇头。下午就要揭晓结果,那对我不重要,可这就是生活,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你永远不知道等着你的是荆棘还是鲜花。 在你腿软的时候,走到马拉松的终点就是胜利。如果我们的双腿不能支撑我们的思想了,那么我们爬到终点吧,好么?再坚持坚持吧。 离骚 写博客就是离骚。你见过几个宝马轻裘的人写博客?你喜欢的博客中有几个是达官显贵的? 你以为我们想救谁?我们谁也不救,只救我们自己。 我们只不过在郁闷的时候就离骚,在开心的时候就歌唱,思无邪罢了。 我们只不过想挣脱心灵的樊笼,在天空中自由的飞。如果飞翔也是一种罪过的话,我愿意现在就死去。 没想过要做医生救世主,只不过是离骚。 如果你不是和我一样的孤独,请不要打扰我的孤独。让我在孤独中远行,在孤独中飞翔。如果你觉得那很美丽,请和我一起张开翅膀歌唱。
个人分类: 离骚|5316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