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脂肪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瑞典在人造反式脂肪酸问题上十年来的进程
热度 9 arwenxu 2013-11-12 08:40
最近貌似国内大家都在讨论美国考虑限制反式脂肪酸的事情。生活在瑞典的朋友问我:瑞典食品中有没有反式脂肪酸?标记上会写吗?能避免吗? 这问题,我还真不知道。出于对瑞典食品业的一贯信任,俺回答:不清楚,但瑞典食品管得这么严,应该限制的吧? 之后就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问题。这不查还好,一查三观就被毁了。原来瑞典是完全不管食品中有没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加工商没有义务标注产品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含有多少。瑞典有个标识,绿钥匙,有绿钥匙标识的食品都是被认定属于健康食品的,而绿钥匙标识在2011年之前是允许食物含最多14%的反式脂肪酸,这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个允许量一直到2011年被记者曝光之后才得以降低。而且瑞典政府还表示,其实天然奶制品里面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比工厂加工的食品高的,所以限制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没意义,我们依然还是会吃到很多反式脂肪酸的。 人造反式脂肪酸的问题是在2004年被提上瑞典议会的日程的。当时邻国丹麦刚通过了法律,只允许每100克食品中最多含有2克的人造反式脂肪酸。瑞典和丹麦都是欧盟国家,他们不能随便给自己国内的食品定比欧盟其他国家高的标准,这样会被认为是阻止了自由贸易。但在反式脂肪酸的问题上,欧盟允许了丹麦的特殊政策。瑞典一些议员看到欧盟开了这个特例,就乘机向瑞典政府提案,但没有得到批准。 2006年,美国纽约通过了法案,要求快餐店和餐馆的食品每份不得含有超过0.5克的反式脂肪酸。瑞典国内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但瑞典政府完全没有出声。 2008年,又一个欧洲国家瑞士限制了人造反式脂肪酸,界限设定和丹麦一样,允许每100克食品中最多含有2克的人造反式脂肪酸。再次有议员向瑞典政府提案。瑞典政府依然反对,主要反对理由有两点:1)不是所有问题都是需要立法解决的,群众了解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之后必然会选择反式脂肪酸含量少的产品,淘汰不健康产品; 2)瑞典人民饮食上最大的问题不是反式脂肪酸涉入过多,而是饱和脂肪酸涉入过多,或者说脂肪总体都涉入过多,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减少总体的脂肪涉入量,这样反式脂肪酸的涉入也就自然减少了。 2011年,人造反式脂肪酸的限制问题在社民党的提议下重新上了议会的日程。这次大家事先准备比较充分,社民党联合左派党联合环境党要求限制人造反式脂肪酸,好在瑞典民主党(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也支持了这个提案。虽然中间党和渐进党表示反对,认为瑞典多年来和瑞典的食品制造商进行对话已经大量的减少了人造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比例,所以人造反式脂肪酸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但最终投票结果还是大多数同意立法限制人造反式脂肪酸。 提议倒是通过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012年,反对党询问蓝色政府:一年前咱议会决议的禁止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事情办的咋样了?部长回答:办着呢,交给食品安全局做调查了。食品安全局目前的建议是等待欧盟的调查结果,不过报告暂时还没写完呢。 又过了一年,2013年,又有议员问政府:两年前咱议会决议的禁止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事情办的咋样了?准备立法吗?政府回答:欧盟的调查结果2014年年底就出来了,我们等欧盟的决议,如果现在立法了,到了明年又要改法律和欧盟协调,就蛋疼了。所以,就继续等着吧,别急别急哈。
3024 次阅读|19 个评论
食品安全再关注:反式脂肪酸看来应该退出食品及其加工行业了!?
热度 2 yangsk 2013-11-10 06:14
食品安全再关注:反式脂肪酸看来应该退出食品及其加工行业了!?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这次因私事来到美国仅数日,电视新闻多次播报FDA 再次警示反式脂肪酸用于食品加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应该引起食品加工行业,油脂化工生产企业,以及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所谓的反式脂肪酸就是利 用植物油品,例如粽榈油经过化学加氢反应,制造出的氢化油产品在大陆中国较广泛地用于食品及其加工行业。 这一食品安全性问题不得不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决不能掉以轻心。
1628 次阅读|3 个评论
食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缓老人变老并改善认知缺陷
sqzhang 2013-10-9 21:59
人变老是染色体终端缩短的结果。氧化应激和营养缺陷会加速这个过程。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DHA,另外一种是EPA。 澳大利亚的N.O.Callaghan和他的合作者研究结果证明,DHA可以明显减少染色体终端缩短的进程。这是首次把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染色体缩短联系起来。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utrition杂志。 论文的题目是 : Telomere shortening in elderly peopl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ay be attenuated with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990071300445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菌通过短脂肪酸促进调节性T细胞
热度 3 孙学军 2013-8-2 10:01
人类大肠内细菌数量庞大,人类大肠每克内容物含有 1000 亿个 细菌 ,大肠内细菌种类至少有 500 多,这些细菌和人体产生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互惠效应,但目前我们对细菌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节了解并不多,今天《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结果显示,细菌代谢产生的短脂肪酸可以促进肠道内调节性 T 细胞的规模和功能。 由于细菌的类型非常多,曾经有学者分析了不同细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尝试把细菌分成好细菌和坏细菌,其实这种划分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细菌或许是无辜的,所谓好坏只不过是针对不同的宿主,对一个个体有好处的细菌可能对另一个宿主有害处,一类细菌也可以产生正面和负面两类效应,细菌可以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很多,因为一个细菌可以产生多种物质,而且细菌之间也有相互影响,表面上有害的细菌,可能是促进有利细菌生长所必须的邻居,所以细菌之间、细菌和宿主之间,以及食物类型等都是影响因素。大肠细菌可以产生短脂肪酸,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种产物对宿主健康是有利的,但过去对这种作用的细节并不了解。最新这一研究论文给我们描述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这种脂肪酸可以促进可以抑制免疫功能的细胞。由于食物中纤维素不能直接被人体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内可以被细菌代谢产生脂肪酸。因此,有学者建议,为了喂养你的调节免疫细胞,需要补充纤维素。 调节性 T 细胞是免疫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细胞,因为这个细胞是专门负责抑制免疫反应的。我们知道,免疫炎症反应是个双刃剑,对抗外来入侵离不开免疫功能,但慢性的不正常的免疫炎症又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关键,例如糖尿病、肿瘤、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是炎症反应在作怪。身体内调节免疫反应需要各种手段,有启动免疫的细胞,也有负责组织协调的细胞,也有让免疫反应及时中断的细胞,例如这种调节性 T 细胞,就是一种典型的终止细胞。这种细胞十分重要,这种细胞功能不足是许多免疫炎症反应,特别是不必要的免疫反应的重要原因。现在既然已经了解到这种细胞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细菌产生的短脂肪酸,那么通过饮食调节促进人体健康甚至治疗某些疾病就成为一些学者思考的下一步问题了。 如可以口服乳果糖就应该具有类似作用,这样的话,就简单了。 乳果糖 为人工合成半乳糖和果糖的双糖。 乳果糖 在小肠内不吸收和分解,而是完整的到达大肠。在那里被 细菌 分解为短链 脂肪酸 ,使肠道pH值降低,促进结肠的蠕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97 次阅读|7 个评论
氢气通过下调CD36表达抑制肝细胞摄取脂肪酸和脂肪积聚
热度 1 孙学军 2013-3-3 12:53
来自日本学者 Iio A 等最近在《医学气体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他们通过人类肝脏癌细胞的研究,提出氢气对脂肪代谢紊乱的作用和减少肝细胞上脂肪酸转运酶有关。该小组是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活跃小组,先后发表多篇文章。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Ito+M%5BAuthor%5D+hydrogen%5Bti%5D 大量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原因有三个方面的密切因素,脂肪酸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在肝脏脂肪变性发生过程中,肝细胞膜上的脂肪酸转运酶 CD36 介导的脂肪酸摄取过度是关键过程。最近研究发现,分子氢气具有减少脂肪变性、动脉硬化等患者和动物模型的氧化应激、促进脂类、糖和能量代谢,但具体分子机制大部分都不清楚。 本研究将肝癌 HepG2 细胞暴露在棕榈酸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制备模型,使用或不使用氢气处理 24 小时。脂肪酸摄取采用荧光光谱测定法,脂肪酸含量采用油红染色检测。 JNK 磷酸化和 CD36 表达分别用 Western blot 和定量 PCR 检测。 结果发现,氢气预处理可减少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降低细胞脂质集聚,同时可以抑制 JNK 磷酸化激活(也检测了 P38 ,没有变化),虽然氢气不影响 CD36 的 mRNA 表达,但可以减少 CD36 蛋白的表达(这是什么原因值得追究)。 结果提示,氢气可以抑制肝脏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减少脂肪集聚,该效应是通过减少( 50% 以上) CD36 蛋白表达,这一研究提供了一条探索氢气研究脂质代谢紊乱分子机制的途径。 本研究中最关键的是氢气处理细胞的方式:该试验是预处理方式,也就是说是在细胞受到损伤处理前用氢气处理 24 小时,那么氢气的效应主要作用在没有经过损伤的“正常”细胞上,出现一些变化才是后续效应的原因。对脂肪集聚是考察 24 小时,对分子变化是 120 分钟的快速效应,当然由于处理的氢气剂量非常高,达到 75% 浓度,时间比较长,达到 24 小时,要知道,由于氢气浓度处于爆炸浓度范围,除非采用高压,这种处理方式对动物和人体相对难以实现,因此这种效应如何和非常小剂量氢气关联是本研究无法回答的问题。 Briefly,cells were cultured in DMEM containing 0.67% (w/v) fatty acid-free BSA (Roche, Penzberg,Germany) under a humidified condition of 75% H2, 20% O2 and 5% CO2, or 95% air and 5% CO2 in a small aluminum bag. After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hydrogen for 24 h,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0.67% fatty acid-free BSA or with 0.3 and 1.0 mM sodium palmitate (Sigma, St. Louis, MO, USA)-BSA complex (containing 0.67% fatty acid-free BSA) for 24 h to analyze the lipid content. Cells were also treated with fatty acid-free BSA or with 0.3 mM sodium palmitate-BSA complex for 120 min to analyze th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Med Gas Res. 2013 Mar 1;3(1):6. Molecular hydrogen attenuates fatty acid uptake and lipid accumulation through downregulating CD36 expression in HepG2 cells. fulltext 2045-9912-3-6.pdf Iio A, Ito M, Itoh T, Terazawa R, Fujita Y, Nozawa Y, Ohsawa I, Ohno K, Ito M. Abstract BACKGROUND: There is accumulating evidence that obesit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n impaired free fatty acid metabolism as well a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flammation. Excessive fatty acid uptake mediated by fatty acid translocase CD36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patic steatosis. Molecular hydrogen has been shown to attenuate oxidative stress and improve lipid, glucose 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patients and animal models of hepatic steatosis and atherosclerosis, but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METHODS: Human hepatoma HepG2 cells were exposed to palmitate-BSA complex after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hydrogen for 24 h. The fatty acid uptake was measured by using spectrofluorometry and the lipid content was detected by Oil Red O staining. JNK phosphorylation and CD36 expression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and real-time PCR analyses. RESULTS: Pretreatment with hydrogen reduced fatty acid uptake and lipid accumulation after palmitate overload in HepG2 cell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inhibition of JNK activation. Hydrogen treatment did not alter CD36 mRNA expression but reduced CD36 protein expression. CONCLUSION: Hydrogen inhibits fatty acid uptake and lipid accumulation through the downregulation of CD36 at the protein level in hepatic cultured cell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hydrogen effects in vivo on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文献来源: http://www.medicalgasresearch.com/content/3/1/6/abstract
个人分类: 氢气细胞学研究|71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脂肪酸或有助治疗炎症与糖尿病
fengqingyundan1 2012-11-10 00:28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雅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Omega-3脂肪酸的新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甚至能改善肥胖小鼠的糖尿病症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 Cell )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雅哥分校的内分泌学家Jerrold Olefsk,这位科学家致力于脂肪与免疫反应的研究,曾发现超重的人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及更为严重的猪流感,是因为他们的脂肪引发了炎症反应。 而最新的研究发现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甚至能改善肥胖小鼠的糖尿病症状。之前的研究认为鱼油中的主要成份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症的作用,但是Omega-3脂肪酸是如何抑制炎症反应的,科学家们却不是很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组能够结合不同脂肪酸的G蛋白质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Rs),结果发现其中GPR120 表现在参与发炎反应的免疫细胞上,而且还会结合Omega-3脂肪酸。 为了验证其中的关连,研究人员在表达有GPR120的小鼠免疫细胞中加入Omega-3脂肪酸,结果发现发炎反应的所有路径都被阻断了。之后他们让剔除GPR120的基因改造鼠和正常鼠吃食高脂肪食物,结果两种小鼠都造成肥胖和患上糖尿病。 科学家早就认为反炎和肥胖相关的糖尿病有关。当他们在食物中加入Omega-3脂肪酸让小鼠血液中的Omega-3脂肪酸浓度倍增时,结果正常鼠的糖尿病症状就有所减轻,虽然这些小鼠仍是肥胖的,不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高。可是剔除GPR120的基因改造鼠不管吃了多少Omega-3脂肪酸,其糖尿病症状都不见改善。 来自美国亚特兰大梅瑟大学的药理学家认为,GPR120还可能表现在小肠细胞,可能调节了让胰脏释放胰岛素的激素,因此GPR120可能还影响了糖尿病症状,可能是药物作用的好目标。 Olefsky表示,GPR120应该是Omega-3脂肪酸控制发炎的主要途径,不过他认为其他机制也有可能存在,因为消化系统会把一些Omega-3脂肪酸解成更短的脂肪酸,有证据显示那些脂肪酸有可能透过其他途径影响发炎。不过Olefsky并不建议病人摄取鱼油来改善糖尿病或发炎病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出多少Omega-3脂肪酸才会对人体有效。(来源:生物通)GPR120 Is an Omega-3 Fatty Acid Receptor Mediating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nd Insulin-Sensitizing Effects
个人分类: diebets|1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蛇油治疗心脏受损
热度 1 zhpd55 2012-6-12 15:31
蛇油治疗心脏受损
2012 年 6 月 5 日 ,《发现》( Discovery )杂志网站刊登了 Anthony King 撰写的一 篇文章,文中提到采用蛇油来治疗心脏受损的好主意。其实就是采用一些来自巨蟒血液药物,有可能很快就会使心脏衰竭出现逆转。 2006 年,当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生物尖端科学研究所( BioFrontiers Institute ) Leslie Leinwand 宣布她自己对于蟒蛇痴迷的新发现之时,她的合作者就对她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是 Leslie Leinwand 并没有因为他人怀疑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她作为一名分子生物学家,对于心脏病的根源很感兴趣。她指出 , 蛇能消耗大量的脂肪 , 但是它们却能使心脏保持健壮。尽管蛇体生物学完全不同于人体生物学 , 加之对蟒蛇转换的任何信息并不清楚,但是在过去六年中 , 她孤注一掷,潜心研究巨蟒血液中含有的 3 种分子 , 应用于心脏受损治疗,迅速扩大和加强心脏肌肉 , 提出了抗击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方法,特别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美国大约有 570 万人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由于心跳太弱 , 难以有效地将血液泵出。 Leslie Leinwand 认为,理想情况下 ,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拥有一颗像精英运动员那样大而肌肉发达的心脏。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人由于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心脏出现肥大。这些不良因素包括肥胖和高血压,肥胖和高血压会使心脏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压力。可能导致心脏出现肥大,但其工作效率下降了。随着脂肪堆积,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最终有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多年以来 , 很多像 Leslie Leinwand 一样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促进良好类型的心脏增长和受损修复的有效方法。他们选择与人类生理学类似的实验室动物如小鼠和大鼠来不断进行研究。 2005 年 Leslie Leinwand 看到了在《自然》 (Nature) 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从中得到启发,这使她重新考虑自己的研究方法。这篇文章鼓励她超越普通实验室动物的传统思维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缅甸蟒蛇,因为缅甸蟒蛇新陈代谢引擎在高速运行。一条 20 英尺长的缅甸蟒蛇仅仅需要一年时间 , 然后它可以捕猎是自己体重 1.6 倍的食物 , 相当于一个普通男人一次吞下一只 300 磅 重的牛排。在食后的几天之内 , 蟒蛇的代谢会增加 40 倍 , 使食物迅速消化,而且使氧气消耗殆尽。 对于 Leslie Leinwand 而言 , 最令人敬佩的功绩就是蟒蛇的心脏能力,吞食之后的心脏保持膨胀 , 为了承担荷载 , 蟒蛇的心脏会在进食后一两天内增大 40% 。心脏飞速增加 , 而且其细胞充满有益的蛋白质和酶类。 Leslie Leinwand 意识到当蟒蛇饱餐一顿之后,为了消化食物一定在他们的血液注入的额外动力,并传递到心脏。对于人体而言,一粒药丸可以起到同样的功效,将大大有利于防止心脏衰竭。当前的药物如 ACE 抑制剂就是促进血液流动 , 但实际上并不强化心脏。在这一点上 , Leslie Leinwand 虽然从未见过缅甸巨蟒,但是没有关系,她找到了她的下一个项目就是研究蟒蛇,她说她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在 2006 年初, Leslie Leinwand 从爬行动物供应商处订购了 20 条小蟒蛇,建立一个养殖基地,养殖场在她楼下的一个空实验室。第一个实验 , 她从一对蟒蛇身上抽取血液 , 添加到一种大啮齿动物饲料中进行喂养。食用添加蟒蛇血的大啮齿动物的血液看起来就像一个心脏病专家最可怕的噩梦。据 Leslie Leinwand 回忆,血液变得充满了几乎是乳白色的脂肪。在人体中 , 血液中的脂肪往往会在动脉壁产生脂肪沉积,而且在心脏本身也可能产生脂肪沉积。然而 , 当 Leslie Leinwand 检查蟒蛇的心脏时 , 她找不到任何积累脂肪沉积的迹象。她意识到蟒蛇血液无论是在强化心脏也是在防止脂肪沉积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她还不清楚蟒蛇自身的作用机理,是否蟒蛇的作用过程也会在其他动物身上发生 , 但她决定要找出其中的奥秘,探个究竟。 部分的问题已经被 Leslie Leinwand 实验室的博士后 Cecilia Riquelme 解决了,从实验室饲养的蟒蛇身上抽取血液,将其应用于活鼠心脏细胞。两天内的该细胞都显著增强 , 而且都被有用的蛋白质和酶充满。 Cecilia Riquelme 的简单实验指出 , 哺乳动物或许包括人类 , 也可能从巨蟒心脏扩张的化学机理中受益。 Leslie Leinwand 是大胆的识别和研究巨蟒血液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家。这项研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血液中包含着成千上万种化合物 , 其中的任何 2 种化合物或 20 种化合物的组合,都可能对于心脏健康是一个谜团。所以她在添加喂养之前,必须首先分离出单个的化合物,注意观察食用之后,摄入浓度对心脏扩张的影响。每当她发现一种候选者时 , 都会将其注射到老鼠体内 , 希望其心脏会有所增大。 经过两年和成堆的死亡之后 , Leslie Leinwand 终于发现一种强化老鼠心脏的化合物。她也在无法得到食物的蟒蛇身上进行了实验 , 实验结果发现引发了同样的效果 , 类似于蟒蛇享用了一次大餐。关键食谱是一种由 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 ) 、棕榈酸( palmitic acid )和棕榈烯酸( palmitoleic acid )组成的混合物 , 它们都是从乳白色的蟒蛇血中分离出来的 , 也就是在她第一次实验中观察到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强化心脏的关键是 3 种脂肪酸的协同作用,反过来阻止可能导致阻塞的其他脂肪。 Leslie Leinwand 等人的研究成果, 2011 年 10 月已经在《科学》( Science )杂志发表, 贾玉华的编译附于文末,以便参考 。 Leslie Leinwand 等人目前在研究巨蟒血液对实验对象的风险性,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她将培育高血压小鼠,对其注射关键的脂肪酸。她希望实验结果能够最终呈现出一种授权的可以治疗心脏病的蟒蛇药丸,使心肌损伤能够得到修复和治疗。 Leslie Leinwand 也将其注射到健康的老鼠体内,看看蟒蛇血是否在心脏衰竭症状初期具有可以预防之功效。尽管应用于人体的药物试验还需要几年时间 , 但是 Leslie Leinwand 已经与他人合作创办了一家公司,她的同事希望这项工作能够让她独占鳌头。 缅甸巨蟒餐后心脏容量增大的秘密 缅甸巨蟒是一种身躯粗壮的巨型爬行动物,胃口巨大但进食频率不高,能够长达一年不必进食。研究发现,在饱食之后,缅甸巨蟒的心脏容量惊人地增加了 40% ,体内血液脂肪酸的含量也急剧升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蟒蛇的心脏扩大,是心肌发生了细胞分裂?还是因为心肌细胞的体积在增大?为探索出其中的真实原因,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 Leslie Leinwand 带领团队对缅甸巨蟒在餐前和餐后的心脏变化进行了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引起巨蟒饱食后心脏增大的可能原因被逐步排除,比如某种天然蛋白质。最终,怀疑对象只剩下了脂肪酸。研究发现,餐后蟒蛇的心脏扩大伴随着脂肪酸的运输、氧化和激活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的活性在心脏中更多表达。生物学家们随后对巨蟒进食后血液中激增的特有脂类进行了鉴定,发现有三种脂肪酸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 )、棕榈酸( palmitic acid )和棕榈油酸( palmitoleic acid )。 Leinwand 等把这三种脂肪酸注射到蟒蛇和小鼠的心脏细胞中,发现可以促进心脏细胞的增长,而这种增长会让心脏更加强健。 这个结果证实:蟒蛇的心脏在用餐之后并没有发生细胞分裂,而是心肌细胞在扩大,这才是引起心脏扩大的真正原因。目前, Leinwand 的研究团队正对患有心脏病的老鼠进行这三种脂肪酸的给药测评,察看这些脂类是否会遏止、减缓甚至逆转小鼠的病情。下一个步骤是探究这种混合物质是如何发挥功能的,希望能够加以调整,以供人类使用。如果将此研究结果成功应用到人身上,无疑会为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编译:贾玉华) 参考文献:《 Science 》 2011 , 334:528-531.
个人分类: 新科技|451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热度 1 fs007 2011-11-12 13:21
[转载]中国的阿麻色夫
亦明 如果仔细地阅读一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你就会被它们所覆盖的内容之广所震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活的、死的,文的、理 的,中的、西的——简单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方舟子不知道的。确实,在那本被刘华杰踏破铁鞋才推销出去的《方舟在线》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句话: “你可以和方舟子讨论几类问题,但方舟子却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牛皮吹破了天的《方舟在线》 实际上,即使你不和方舟子讨论任何问题,方舟子也要向你卖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根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术领域的学科分为12个门类,下辖78个一级学科。而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 272篇专栏文章,就涉及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医学7个门类,以及下面32个“一级学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 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 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一级学科”,相当于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才是所谓的“专业”。众所周知,一个本科生需要学习大约10门左 右的“专业课”。显然,光靠大学本科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是绝对没有资格给“中国青年”做科普的,要不然,方舟子的饭碗还不早就让人家抢没了?事实是,强调 “资格”、强调“专业”,是方舟子打击进犯者、捍卫自己地盘的主要手段。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说的: “ 从她的学术背景看,我不认为她有资格质疑进化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流。 ”(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XYS20011129, )。 “ 我们来看看朱院士的简历,看看他所受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的学术研究,还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术资格去做有关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学术报告 ”。(方舟子:《举报朱清时院士宣扬迷信搞伪科学》,XYS20030902, )。 “ 据我所知,人民大学为一所文科学校,并无生物系。我不知道刘县书如此自称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本科读过生物或曾经自学过生物,所以就可以训斥一位分子遗 传学方向的生物学博士在遗传学问题上不专业? ”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XYS20050120, )。 显然,按照方舟子的标准,有资格在某一领域开口说话的人,都必须是所谓的“专家”——专到“三级”、“四级”甚至“五级”学科之中才行。比如,微生物学是 “二级学科”,它的下面还有相当于“三级学科”的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等等。而在病毒学下面,还有相当于“四级学科”的植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医学病 毒学等等。一个病毒学专家,一般只是其中某一类病毒、甚至是某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到“四级学科”,方舟子那272篇文章, 至少要横跨一百个学科。 问题是,就算我们对方舟子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全知万能、既渊又博的“网络奇才”产生这样的怀疑:他的知识到底是从哪 里来的?他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事实是,方舟子这个学术混子、科学骗子“混学位”、“骗国人”的历史早就大白于天下了(详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方舟子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地在“全国性大报”上所说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科学”,到底有多少是“伪科学”? 事实是:这个在中国动不动就挥舞“伪科学”大棒的打手,是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家”。 1、从猪油博士到阿莫袭夫 我们已经知道,在走出偏远的福建云霄山区之前,方舟子一直被人吹着、捧着、哄着,因此造成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奇才”。据他自己说,“上大学之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方舟子:《我的经典》,1999年4月《新语丝》, )。 可是,在以“福建省1985年高考语文状元”的身份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之后,这位“骄傲少年”马上就蒙受了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才疏、 学浅。可是,此时的他,不是虚心面壁,潜心向学,而是剑走偏锋,抛弃学业,想要依靠当“反叛诗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出名”。也就是因为如 此,他这个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才会连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概念如“中心粒”、“着丝点”都分不清楚。(详见《科唬作家方舟 子》)。 同样,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期间,方舟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泡中文互联网、冒充诗人、冒充明史专家,所以他对自己的所学的生物 化学专业至今懵懵懂懂。但奇怪的是,从来就冒充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也从来就不知道藏拙的方舟子,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到万不得 已,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从“猪油博士”说起。 读过生物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化学是生物学专业中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化学:先是无机化学,接着是有机化学,最后是生物化 学。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不仅如此,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还要重修生物化学。也就是说,对于一名生物 化学博士来说,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他至少要学过三次。例如,方舟子自己就承认,“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而我们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知识,就是一 个在本科有机化学中就讲过、本科生物化学又重新讲、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复习的基础知识。 话说到了1996年5月18日,方舟子已经戴了半年的生物化学博士帽子。这一天,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进化中的进化论》第六章《生命起源》中的一节,《化学进化假说》。其中,方博士写道: “ 在1953年,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在一起,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如此反应一周,发现这些气体中15%的炭都被转化成了尿素、简单的有机酸,最重要的,是在合成物中包含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轰 动,大家纷纷跟进,采用不同的配方(比如用二氧化碳、氰酸),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重复米勒实验,所有能够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 肪、多糖)的小分子一一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来了,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所有二十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和嘧啶以及单糖。 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 ”(见《新语丝之友存档》, )。 此时,读者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即可。这句话对于修过大学本科有机化学的人来说,相当于这样:“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锅里焖一焖,就能生成红烧 猪肉。”之所以会有这样古怪的类比,乃是因为,顾名思义,“磷脂”应该是含有磷元素的脂肪,而脂肪酸和甘油都不含有磷元素。据邢其毅等人编写的《基础有机 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页,“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都是些高级脂肪酸的酯。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 脂”。据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三大类,“由脂肪酸和甘油形 成的酯”被称为单纯脂质,而磷脂则列于“复合脂质”类。所以,方生物化学博士的“化学进化假说”,就是相当于用白菜加萝卜炮制红烧肉。 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的分子结构式 注:除了甘油结构之外,其余的三类分子仅示意基本结构。猪油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 (根据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图片改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脂肪的化学反应受酸的催化,(《基础有机化学》第545页说:“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反应成酯,这种直接用酸和醇进行的反 应称酯化反应。”)在生物细胞中,脂肪的合成受一系列酶的催化。(见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下册258-264页)。没有一本化学书说,把脂肪酸和甘油 “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够生成脂肪,更不用提“磷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当时在中文互联网上受到了众人的无情嘲笑。一个叫羽箭的人发帖子说: “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麽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 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在化学上指的 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肪与 水,是典型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根本不是‘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解的人,还指望 他懂化学?……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搅蛮缠。或者如 这回,装死不吭声。 ”(羽箭:《装死的磷脂》, )。 这就是“猪油博士”的由来。 那么,羽箭为什么说方舟子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呢?原来,除了“猪油”笑话之外,方舟子还曾说过“蛋白质突变”这样的话。并且,他 还不知道核酸上面的“碱基”(即嘌呤和嘧啶)在化学物分类中属于“杂环化合物”,而在被人指出无知之后,他还曾这样反讽人家: “ 特向这位生化大专家问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这‘杂环(DNA的碱基)’究竟是什么玩意?可怜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还没听说过,你怕我们搞生化的不懂,特地加了注,我们太笨了,还是不懂。 ”(见: )。 关于“杂环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是这样定义的:“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时,叫做杂环。”(869页)。维基百科的 heterocyclic compound词条采用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的定义:“杂环化合物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环系的环状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cyclic compounds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elements as ring members atoms.)(见: )。在被称为“生物化学的圣经”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第四版)中,当讲到核苷酸的结构时,也有这样一段话: “The nitrogenous bases are derivatives of two parent compounds, pyrimidine and purine. The bases and pentoses of the common nucleotides are heterocyclic compounds.”(核苷的含氮碱基来自两种复合物,嘧啶和嘌呤。常见核苷酸中的碱基和戊糖是杂环化合物。) (p. 273) 所以说,方舟子以“学了十年的生化”的资格,对杂环化合物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还是不懂”,并且还要加以炫耀,岂止是“太笨了”,简直就是太无知了、太无耻了。 实际上,直到今天,方舟子对生物化学的无知仍旧是一如既往。比如,他在2007年打蒙牛牛奶的假时,竟然暴露出自己连纯化的微量蛋白质非常昂贵这样的事实 都不知道,而是要在别人发帖子之后才如梦初觉,“像IGF-1这种微量蛋白质应该是很贵的。”(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 钱?》,XYS20070420, )。这与他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但却不知道生物信息学都包含哪些分支一样,充分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让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猪油博士,在2009年还敢不知羞耻地腆着脸骂93岁的申泮文院士是“老糊涂”,告诉人家应该如何翻译General Chemistry。(见《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XYS20090305, )。 明白为什么万能博士方舟子在科唬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了吗? 可笑的是,从2008年起,已经在无知的猪油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2年的方博士,竟然这样“主动”地引导中国大众把他与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联系到一起: 记者:“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方舟子:“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XYS20081208, )。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 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方舟 子十年打假路》,《南都周刊》2010年第29期,XYS20100805, )。 记者:“你为什么欣赏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方舟子:“他是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写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科普,人文方面的也写,我特别佩服这种多产、多学科东西都写得很好的人。科普作家有几类,在很多中 国人看来科普作家是写少儿读物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还有一类人本身搞科研,偶尔写几本科普书,这也不是我要做的;像阿西莫夫这种专职科普作家,我觉得自己 跟他比较像,他涉猎范围很广泛,文章有很多知识含量在里头。”(李扬:《访方舟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010年10月12日《文汇 报》,XYS20101019, )。 难怪在羊角锤案爆发之后,新语丝上一名如醉如痴的女方粉会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喊:“斑竹赶紧提前回美做阿西莫夫吧!”(见: )。 那么,方舟子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吗?门儿都没有。不要说阿西莫夫至今没有抄袭剽窃的丑闻缠身,仅看看他那丰富宽广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想象能力, 再看看方舟子那封闭、阴暗、狭隘、僵硬、顽固的头脑,你就会知道,除了都是生物化学博士之外,方舟子与阿西莫夫没有一丁点儿的共同之处。不过,方舟子也不 必气馁。你虽然永远也当不成“中国的阿西莫夫”,但你却早已成了世界著名的“阿莫袭夫”——I’m A Thief.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59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质谱跟踪癌细胞中长链脂肪酸的新陈代谢
zhpd55 2011-10-26 16:32
肿瘤细胞加大生产脂肪酸来推动其恶性增长。癌症研究人员想了解在这些细胞中脂肪酸的代谢与健康细胞中脂肪酸的代谢究竟有何不同,以便他们可以设计处理肿瘤细胞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脂肪酸都很容易研究。超长链(Very-long-chain)脂肪酸(其中含有C原子超过24个的脂肪酸)就是最难以捉摸的。但如今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一种 13 C-方法来监控这些脂肪酸在细胞中的新陈代谢,通过液相色谱仪与高分辨质谱进行脂肪酸代谢分析,这对于癌症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原文详见: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fatty acid metabolism Jurre J. Kamphorst , Jing Fan , Wenyun Lu , Eileen White , and Joshua D Rabinowitz Publication Date (Web): October 14, 2011 ( Article ) DOI: 10.1021/ac202220b October 26, 2011 Why The Long Fat? Cancer Biochemistry: Mass spectrometry follows the metabolism of very long fatty acids in cancer cells Erika Gebel Tumor cells ramp up the production of fatty acids to fuel their malignant growth. Cancer researchers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these cells and that in healthy cells so that they can design treatments that target cancer cells. But not all fatty acids are easy to study. Very-long-chain fatty acids, those containing more than 24 carbons, are extremely rare and the most elusive. Now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a method to monitor the metabolism of these fatty acids in cells, offering a new way to study cancer cell biology, the researchers say ( Anal. Chem., DOI: 10.1021/ac202220b). Fatty acid metabolism is complex: Cells use multiple tightly-regulated pathways to synthesize and break down dozens of types of fatty acids. “We don’t know how all these different pathways work together,”says Jurre Kamphorst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 or how cancer genes change their regulation. It’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monitor how long-chain fatty acids change in cancer, he says, because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methods rely on bulk measurements that often miss the rare molecules. To determine where the elusive fatty acids come from and where they go, Kamphorst, Joshua D. Rabinowitz , and their colleagues developed a method that involves feeding cells 13 C-labeled glucose and glutamine, two molecules that flow into fatty acid synthesis pathways.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earchers could piece together the cells’ metabolic pathways by spotting where the 13 C landed in the cells’ fatty acid chains. The researchers first cultured mouse kidney cells with the labeled molecules. The scientists then extracted the cells’ fatty acids to analyz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y picked this technique because it keeps fatty acids intact. The scientists could detect 45 different fatty acids with between 14 and 36 carbons per chain, and a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5 ng/mL. Fatty acids with the same length often had different 13 C labeling patterns, the researchers found. Based on these patterns and knowledge of metabolic pathways, Kamphorst and his team could figure out which fatty acids were made from scratch, which had been elongated in the cell, and which had been absorbed from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how fast-growing tumor cells satisfy their need for fatty acid production, the scientists also used their method to study mouse kidney cells expressing the gene ras, which promotes cancer cell growth.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se cells had more long-chain fatty acids than did those without the gene, and that the cells produced this abundance by elongating fatty acids that they had absorbed from their surroundings. Benjamin Cravatt of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 calls the new fatty acid analysis method “a good solution,” to a problem in the metabolism field. He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er’s experiment in which they analyzed how cells with cancer genes make long-chain fatty acids “wouldn’t be possible if you didn’t have this method.” Jurre Kamphorst Lengthy Lipids Cells fed carbon-13-labeled molecules incorporate the carbon-13 (*) at any of various positions in their long chain fatty acids.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个人分类: 新科技|5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贪食的神经元
flamety 2011-10-11 22:47
贪食的神经元
一种特别的神经元触发一种控制身体饥饿反应的过程。一种涉及分解胞内组分的脂肪途径通过调节神经肽表达而控制摄食和体重。 当 资源 变得稀缺 ,我们 勒紧腰带 凑合度日 。 这也正 是 为 我们 的身体系统 ,当它 食物摄入量不足 的 情况 下 开始消耗 自身 。 在 细胞代谢 中 发表了一篇论文 , 考希克 等 al.1 描述 如何 , 当老鼠 被 剥夺 食物 , 一个 专门 的 饥饿 敏感 神经元就把 身体储存中释放 的 脂肪当晚餐 。神奇的是 作者发现,只要干扰 神经元内的 这种信号途径,会养成更 精瘦 更轻佻 的 小鼠 , 即使 食物 是自由供给的。 食物匮乏 和 饥饿 结果 导致 寻求食物和进食行为 。 内部 的 感官 系统检测到 能源短缺 的 信号 , 在 血液 循环 , 调节 神经回路并调节 这些行为 。 刺鼠肽 相关 蛋白 的基因 ( AGRP ) ,它编码 AGRP 神经肽 的 表达 , 是 在这个系统中 一类关键的 神经元 。 AgRP 神经肽 注射 入脑 会 增加摄食 和 体重 。 此外 , AgRP 表达神经元不出意料 有 一个 饥饿 传感系统 :它们会 改变它 们 的放电频率 和 基因表达 ,以应答于 生长素 ,瘦素, 葡萄糖和脂肪酸 的 代谢 产物 信号 。 如果 没有 这些神经元 , 小鼠 停止进食 2 相反 , 精心喂养 的胖 老鼠亦 可 诱导出 贪婪的 饮食,只要 增加AgRP神经元 的 电活动 3 , 4 。 因此,显然 , AgRP 神经 功能 的 调节 控制 与饥饿有关的 行为 是很重要的 。 在 粮食匮乏 , 在体内 发生变化 以 节约能源并产生 需要 进食 以补充 能量水平的信号 。 身体转换 为 使用 储存的脂肪作为燃料 , 游离脂肪酸被 释放 到 血液中并可 由大脑 感受到 。 考希克 等 al.1 在 细胞培养 的小鼠AgRP 神经元中 研究 这一过程的 影响 。 下面的细胞内机制我不感兴趣: The authors explore an unusual mechanism for modulating Agrp gene express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macroautophagy (here termed autophagy) in fatty-acid utilization. Autophagy is a regulated, cannibalistic process in which cells consume and recycle their components (such as damaged organelles) and use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s as a fuel source during starvation. In autophagy, cellular components are enveloped in a membrane-bounded vesicle called an autophagosome for transport to an organelle known as the lysosome for degradation. Some of the authors of the current study previously discovered an intriguing mechanism in liver cells whereby the autophagy pathway can mobilize stored fat as a fuel source 5 . Kaushik et al . 1 report that a similar pathway operates in AgRP neurons, with consequences that seem to extend beyond fuel utilization. They propose that AgRP neurons accumulate free fatty acids from the blood during food deprivation and that these fatty acids are then quickly converted into triglyceride fats and stored in lipid droplets ( Fig. 1 ). These lipids are rapidly remobilized through autophagy of the lipid droplet, and free fatty acids are re-formed for use as fuel.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is circuitous pathway provides a mechanism for regulatory control over the accumul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in the cell,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in an orderly fashion.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this process operates in other neurons. 一种吞噬作用把脂肪酸吸收 表达 神经肽 AGRP的 神经元对 从 脂肪储存 释放的 循环 游离脂肪酸( FFA)浓度 作出反应 , 以及 其他 的 饥饿 信号 , 如激素 的 浓度 和神经信号输入 。 Kaushiket al.1 显示 ,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 是 如何 采取 通过 脂肪酸 辅酶A 硫酯 ( FA - COA) 加工 成 甘油三酯 贮存 的脂滴 。 脂肪酸 可以 通过 自噬 途径 再次 被释放 ,其中 溶酶体 降解 的 脂滴 。 这些脂肪酸 增加 AGRP 基因 在细胞核 的 表达 , 也 可 在线粒体中 代谢 A key finding from these experiments is that Agrp expression, which promotes eating, is increased by free fatty acids. In addition, this effect on gene expression requires lysosomal processing, as would be expected of the autophagy pathway. 扰乱 小鼠 的 脂质摄取会导致明显 后 果 。 利用 遗传敲 除 AGRP 神经元 细胞自噬 途径 的 一个 重要组分后 , 作者 发现 , 相对于 对照 组 , 小鼠在 剥夺食物后再进食也吃得更少了, 体重也 下降了 。 他们后续研究揭示 ,这些小鼠的 AGRP 神经肽 表达下调了 ,他们认为这就是 为什么小 鼠 吃得更少 , 重量更轻了。 These results 1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light of other studies demonstrating a role for fatty-acid metabolism in the regulation of Agrp expression. For example, Agrp expression is reduced when fatty-acid utilization is inhibited by eliminating an uncoupling protein involved in the activity of the mitochondrion, the cell's energy-producing organelle 6 . One implication is that the autophagy pathway could be linked to the transport of fatty acids for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Then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how cellular fatty acids regulate Agrp . One possibility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 is the involvement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O1, which regulates Agrp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hunger status 7 . 我更关注这个: 目前尚不清楚 是否 中断 在 AGRP 神经细胞 自噬 途径 对 调节 摄食 和 体重 只通过 这里描述的 脂质 处理机制 。 所以必须探索这一途径中AGRP 神经元 的电活动,对它们的发育,以及它们与其他AGRP神经 功能的 调节子 , 如 突触 的 输入和 激素调节 的 互动 , which I been working on:) Could blocking this cannibalistic process be used to reduce body weight? Possibly, but the autophagy pathway is ubiquitous in cells throughout the body, so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will be needed to find selective points of entry for therapeutic interference in obesity and eating disorders. ”这篇报道的核心就是FFA脂肪酸影响AgRP神经元活性,从而触发饥饿并诱导摄食“ 原文: Metabolism: Let them eat fat Scott M. Sternson Nature477 , 166–167(08 September 2011) 附件: 477166a.pdf
5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7.3号。任务整理
thegreatlake 2011-7-3 22:43
1、看了关于硫离子抑制反硝化的文献,文中提出利用可以和硫离子形成沉淀的二价金属离子使得反硝化过程得以回复,但是并不能完全。同时必须注意到铁离子的剔除,因为它竟然会和磷酸根离子形成蓝铁矿,没有预料到。。。 2、晚间和军威师兄利用了液相进行测定过程,发现液相结果并不好。其实自己需要补充液相色谱的一些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水平。另外,需要关注气相色谱的使用。做一下工作,液相查看相关使用手册,而气相则是需要一样的过程。关于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跟进中。 3、今天的反应器没有进行相关工作,因为缺乏一定的材料,我想明天需要和陈老师确定物品是否抵达,包括药品,因为发现氯化亚铁并没有到达啊。同时几个塞子和吸收瓶势必跟进。关于鼓泡装置还是没有和秋燕同学进行交流,主要是没有遇见,希望明天可以进行交流,做好分析工作。另外询问沉淀常数和络合常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可以一并请秋燕同学给予解答。 4、模型还是模型,我想如果我自己做的话还是需要看文献的,专这样子才有可能和别人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事实上不同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好吧,既然这样现在那就只做一些表观的东西,使得吸收效率尽可能好一些。读已经收集的文献,进行细致深入的阅读,近期不再跟进新的文献,而是重点放在反应器的构建上和如何在与别人不一样上下文章,这样子才会使得这部分劳动真的可以切切实实的用起来。 5、需要和张老师做一下交流,关于反应器的一些基本思路期望张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需要和张老师讲索要NO在线分析仪,b并且学习如何使用和在线监测,做好能够搞到两台。关于自己课题的确立,还是需要和张老师做有效的沟通,因为这个问题其实蛮严重的,希望可以是微生物、化学、理论模型合并到一起,这样子可以有更大的锻炼。 6、明天大概开展以下工作:估计需要和军威师兄进行相关实验;找到陈老师询问药品和瓶子的抵达,然后对反应器的密封性进行相关工作,请李宁师兄和军威师兄一看,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配制药品,并且学习如何测定。络合EDTA的测定,需要进行学习,关于铁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拿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鸡蛋,蛋黄不该扔掉
热度 9 xupeiyang 2011-5-29 17:39
有些人吃鸡蛋,只吃蛋白,把蛋黄扔掉,说是蛋黄含胆固醇太高,对身体不好,这可不对啊,根本没有科学道理呢,蛋黄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对人体营养非常重要,每天吃几个鸡蛋是很好的。 蛋黄即鸡蛋内部发黄的部分,鸡蛋中的大多数 蛋白质 都集中在蛋黄部分,此外蛋黄还富含珍贵的 脂溶性维生素 ,单不饱和脂肪酸、磷、铁等 微量元素 ,对人体生长都十分有益。   蛋黄的主要成分是17.5%的 蛋白质 ,32.5%的 脂肪 ,还有大约48%的水和2%的 矿物质 ,以及多种 维生素 等。   人们多以为 鸡蛋 的蛋白质集中在蛋白当中,实际上,蛋清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1%左右。而脂肪,也绝大多数集中在蛋黄部分。蛋黄中的脂肪以 单不饱和脂肪酸 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正是 橄榄油 当中的主要成分——油酸,对预防 心脏病 有益。   维生素也大都集中在蛋黄当中。蛋黄中有宝贵的 维生素A 和维生素D,还有 维生素E 和 维生素K ,这些都是“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的 维生素B族 ,也绝大多数存在于蛋黄之中。而蛋黄之所以呈浅黄色,就是因为它含有 核黄素 ,而核黄素就是维生素B2,它可以预防 烂嘴角 、舌炎、嘴唇裂口等。   各种 微量元素 也一样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有大量的磷,还有不少的铁。同时,鸡蛋中所有的 卵磷脂 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 胆碱 ,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所以, 婴儿 的第一种 辅食 ,往往就是 鸡蛋黄 。蛋黄对孩子 补铁 有益,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蛋黄里含有的叶黄素和 玉米 黄素还可帮助眼睛过滤有害的 紫外线 ,延缓眼睛的老化,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和 白内障 等眼疾。 吃蛋黄到底好不好? http://cs.hemas.cn/yinshi/152.html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04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吃肉还是吃素,要用科学的方法判断
热度 7 lpzhao 2011-5-9 18:53
看到科学网有网友在议论蒋科学的吃素论,忍不住发表一点零碎的看法: 关键不在于吃不吃肉,关键在于你的体内是否存在全身性的低度的慢性炎症,而且,这种炎症是否逐年在升高、加重! 如果你吃了肉,这种慢性炎症在加剧,还是劝你少吃为妙!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无慢性炎症呢?现在的体检指标中,可以做一个C反应蛋白,也叫CRP。如果这个指标逐年在升高,你可要小心。发炎会让你衰老加快,罹患糖尿病等的风险提高的! “吃肉”太多,对身体不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肉食中含有比较多的饱和脂肪酸。现在大量论文表明,饱和脂肪酸可以与免疫细胞、脂肪细胞表面的TLR受体结合,激活NFkappaB途径,诱导产生对人体有破坏作用的炎性因子。简单点说,吃肉太多,饱和脂肪酸过量,可以让人全身发炎,身体受到缓慢的破坏! 吃肉太多的另一个后果是,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的数量增加,保护肠屏障的细菌减少,结果会让更多的免疫毒素进入血液,诱发慢性炎症。 有新的论文显示,如果最常见的免疫毒素-内毒素和饱和脂肪酸同时存在时,诱导慢性炎症的强度是各自单独存在时的80倍以上! 小心控制自己吃肉的数量,绝不是宗教和道德的需要,是身体自身保持健康不可不遵守的自然规律! 尤其是美女,更要注意,别让自己走上炎性衰老的道路,过早地失去美丽的容颜!
261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淀粉的营养研究进展
wenfeng1123 2011-3-25 08:07
淀粉的营养 能量是维持动物机体生命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淀粉和油脂。本文着重对淀粉的特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淀粉的种类   1、按照淀粉分子结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   从分子结构上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是以α-1,4键结合,支链淀粉除α-1,4键外,还有α-1,6键。直链淀粉较支链淀粉分子小、连接葡萄糖链的氢键较强,且易与油脂(脂肪酸)等形成复合物。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而支链淀粉遇碘变紫至紫红色。普通玉米中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73%,直链淀粉占27%;糯玉米胚乳中的淀粉100%为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又称可溶性淀粉,溶于热水后成胶体溶液,容易被消化吸收。支链淀粉是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多糖,它不溶于热水中。   2、按照消化降解速度:快速消化淀粉(RDS)、缓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   表1 淀粉体外消化的分类(Egnlyst et al., 1992) 淀粉类型 举例 小肠消化情况 快速消化淀粉(RDS) 新鲜煮熟的淀粉食品 快速消化 慢速消化淀粉(SDS) 大多数生的禾谷类原料 慢但是消化完全 抗性淀粉(RS) 抗性淀粉(RS) 物理包被淀粉 部分研磨的谷物及籽实、豆类 物理包被淀粉 生淀粉颗粒 生马铃薯和香蕉,高直链玉米淀粉 生淀粉颗粒 老化淀粉 煮熟后冷却的土豆、面包和玉米片 老化淀粉 化学改性淀粉 磷酸化淀粉等 化学改性淀粉   按照消化速度,淀粉可分为快速消化淀粉(RDS)、缓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而根据淀粉来源和抗酶解性的不同,又可将抗性淀粉(RS)分为4类:RSl、RS2、RS3、RS4。见表1。   RSl指的是由于机械加工而使淀粉颗粒发生物理屏蔽作用,被锁在植物细胞壁上使其不能为淀粉酶所作用的部分。常见于轻度碾磨的谷类、豆类中,也称为物理包埋淀粉。这类RS易受咀嚼或加工方式影响。   RS2主要见于未加工的或未蒸煮的马铃薯、香蕉(特别是绿色时)和高直链淀粉。因其物质结构如结晶结构、密度大等特点而产生抗消化性。RSl和RS2经过适当加工后仍可被淀粉酶消化吸收。   RS3(老化淀粉)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抗性淀粉,是凝沉的淀粉聚合物。淀粉经糊化后冷却形成老化淀粉,分为RS3a和RS3b两部分,其中RS3a为凝沉的支链淀粉,RS3b为凝沉的直链淀粉。RS3b的抗酶解性最强,而RS3a可经过再加热而被淀粉酶降解。   RS4包括化学改性、商业用的变性淀粉。主要由基因改造或化学方法引起的分子结构变化等所产生,如乙酰基、羟丙基淀粉,热变性淀粉以及磷酸化淀粉等。见表2。   表2 一些碳水化合物的体外消化率 (g/100g 干物质) (Englyst et al. 1992) 举例 快速消化淀粉 慢速消化淀粉 抗性淀粉 总淀粉 淀粉消化 指数 快速可利用 葡萄糖 面粉 40 39 2 81 49 40 玉米 73 2 3 78 94 81 燕麦 57 6 2 65 88 49 生大米 60 12 6 78 93 81 煮熟大米 78 1 1 79 98 86 土豆淀粉(生) 6 19 75 99 6 5 香蕉粉 3 15 57 75 4 6 Faba豆 27 16 6 49 55 8 豌豆 12 2 5 20 60 9 葡萄糖 100 100 100 100   二、淀粉的糊化与老化   1.淀粉糊化   淀粉糊化过程是在一定温度、水分条件下进行的,完全糊化需要淀粉与水分和热的充分接触。糊化反应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淀粉的非结晶区开始发生水合作用,水分子介入其间,破坏原有的氢键,所以此时淀粉粒体积及粘度开始增大;第二步:不定形、非结晶区的水合作用达到某一极限;第三步:水分子进入结晶区域,完全破坏淀粉的固有物性。在淀粉糊化的过程中,淀粉糊粘度先升高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   淀粉的糊化温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别,同一种淀粉在大小不同颗粒间也存在差别。大颗粒易糊化,糊化温度低;小颗粒难糊化,糊化温度高。所以糊化温度是一个范围,相差约10℃。低温为糊化开始温度,高温为糊化完成温度。见表3。   表3 几种淀粉糊化温度 淀粉 糊化温度 普通玉米 62-72 糯玉米 65-75 小麦 58-64 大米 68-78 高粱 68-78 马铃薯 56-68 木薯 52-64 甘薯 58-74   2、淀粉老化(回生)   淀粉老化是淀粉糊化的逆过程,此类淀粉属于RS3类。完全糊化后的淀粉,若让其自然冷却,就会发生氢键再度结合,使淀粉胶体内水分逐渐脱离,即发生离水作用,最终形成难以复水的结晶物,这就是老化的淀粉。其实质为直链淀粉分子相互靠近,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双螺旋,许多双螺旋相互叠加形成许多微小的晶核,晶核不断生长、成熟,成为更大的直链淀粉结晶(RS3b)。直链淀粉结晶区的出现会阻止淀粉酶靠近淀粉结晶区域的α—1,4葡萄糖苷键,并阻止淀粉酶活性中心的结合部位与淀粉分子结合,从而赋予了直链淀粉结晶抗淀粉酶的消化能力。直链淀粉分子结晶后,支链淀粉分子的一些侧链也通过氢键连接开始缓慢结晶,但这种由支链淀粉形成的结晶可以缓慢的被消化(RS3a)。糊化的淀粉在2~4℃时最易老化。 Mee Ra Kweon等(1997)研究发现,经糊化再冷却处理后的淀粉所产生的抗性淀粉会随着淀粉分子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与抗性淀粉的得率成正比。   三、提高淀粉消化率的方法   1、化学方法   1.1 酶制剂   主要用于饲料工业的淀粉酶有α—淀粉酶、支链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支链淀粉酶的特点是,能专一性的切开支链淀粉和糖原等分支点的α—1,6糖苷键,形成直链淀粉。Siversides等(1999),Summers(2001)等报道了在肉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使用复合酶制剂(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后,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和蛋白质消化率。   1.2 化合物   化合物影响淀粉的糊化难易。氢氧化钠、尿素、二甲基亚砜、水杨酸盐、硫氰酸盐、碘   化物等促进糊化,糊化温度降低;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蔗糖等则相反。见表4。   2、物理方法:促进淀粉糊化,减缓糊化淀粉的老化   糊化处理使淀粉分子本身的结构发生变化,容易接受酶的作用,消化率增加。使淀粉糊化的最常用方法有蒸、煮、炸等。小规模养殖,可以使用煮、蒸和炸的方法。但在日趋集约化的今天,机器的使用则提高了淀粉糊化的效率,包括热滚法、喷雾法、挤压膨化、脉冲喷汽和微波法。热滚法是利用滚筒干燥机,分为配浆、糊化、稠化和干燥四步;喷雾法是在连续的喷射蒸煮器中,用高压蒸汽同淀粉乳混合糊化,然后快速干燥;脉冲喷气法是用频率为250/S的脉冲喷气燃气机将含水35%的淀粉雾化、糊化和干燥;微波法是用微波将淀粉糊化,干燥,然后经过粉碎得产品。挤压膨化法最为常见,下面重点介绍。见表5。   表4 化合物对淀粉糊化温度的影响 化合物(%) 糊化温度(℃) NaOH0.2 56-60 0.3 49-65 NaCL1.5 68-73 3.0 70-79 6.0 75-83 Na2CO35.0 64-75 10.0 67-76 20.0 78-87 30.0 92-103 蔗糖5.0 61-72 10.0 60-74 20.0 65-78 30.0 70-81 40.0 72-85 50.0 76-91 60.0 84-97   2.1 挤压膨化法   挤压膨化法是利用螺旋挤压机使淀粉糊化,再由小孔以爆发式喷出,干燥得产品。淀粉经过膨化后,其淀粉结构发生变化,表现在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其总淀粉含量降低(淀粉糊精化),同时其支链淀粉含量也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却增加。最常见的就是玉米的挤压膨化。   当玉米粉与蒸汽和水混合时,淀粉颗粒开始吸水膨胀,通过膨化腔时,迅速升高的温度及螺旋叶片的揉搓使淀粉颗粒加速吸水,晶体结构开始解体,氢键断裂,膨胀的淀粉粒开始破裂,变成一种粘稠的熔融体,在膨化机出口处由于瞬间的压力骤降,蒸汽(水分)瞬间散失使大量的膨胀淀粉粒崩解,淀粉糊化。高温、高压及机械剪切使挤压膨化比其它加工方式产生的淀粉糊化更彻底,一般糊化度可达80%~100%,与常规的煮熟工艺相比,能使植物细胞壁破裂,淀粉链更短,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消化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完全糊化后的淀粉,若在80~120℃高温下迅速脱水干燥,则可以防止其分子长链间有太多机会产生新的氢键结合,防止糊化的淀粉老化。但是完全糊化的淀粉还是会有小部分发生老化现象。例如馒头和面包中分别含有约1%和2%的老化淀粉。   影响玉米膨化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水分、膨化温度、膨化压差及腔内机械剪切力,这也是目前膨化生产中可以控制的几个因素。玉米挤压膨化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所谓湿法是指蒸汽预调质后再膨化,干法是没有蒸汽预调质,直接膨化。一般地,湿法生产比干法生产效率高,但需要蒸汽锅炉,投资要比干法大一些。   表5 生玉米与不同加工方式对淀粉糊化度(%)的影响 项目 生玉米 烘烤 爆裂 蒸汽压片 挤压膨化 制粒 膨胀 糊化度 28.57 30.6 46.1 60-70 80-100 25-40 40-70   2.2 蒸汽压片   蒸汽压片一般是将谷物100―110℃蒸汽调质30―60分钟,使谷物水分含量达到16%―20%,然后用预热后的压辊碾压成特定密度的谷物片。干法压扁是使干谷物通过直径较大的压辊(45.7cm)压成一些小块(类似于粗粉碎),堆积密度约为0.52―0.64kg/l。   2.3 减缓糊化淀粉的老化   对已经糊化的淀粉采取措施防止或延缓老化,间接提高淀粉的消化率。一般可采取低水分含量,进行瞬时脱水干燥,以及添加油脂、蔗糖、乳化剂等方法来控制淀粉的老化速度。单苷酯可与直链淀粉形成复合物减少抗性淀粉RS3的含量,磷脂、油酸和大豆油等都会使抗性淀粉RS3含量降低,马铃薯直链淀粉与油酸的复合物抗消化性非常高,但在马铃薯直链淀粉中同时加入油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则又会使抗性淀粉RS3的含量降低。   四、淀粉的消化吸收   1、猪   小猪刚出生时,α-淀粉酶活性很低,4周龄后则增长很快。相比较,唾液α-淀粉酶活性在新生猪和成年猪中都很低。而且唾液α-淀粉酶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胃中可被快速降解。所以唾液α-淀粉酶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并不显著。安装猪回肠瘘管的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当食糜到达小肠末段时大多数淀粉已经被吸收。   2、鸡和鸭   鸡唾液和胃内含较少淀粉酶,淀粉到达小肠之前是没有发生酶解的。嗉囊黏液的软化、腺胃的混合、肌胃的磨碎,使得淀粉进入小肠后能与淀粉酶更好地接触而被消化,抗性淀粉则进入大肠发酵。小肠是淀粉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明显的逆蠕动常使食糜往返于肠段之间,甚至逆流入肌胃。在α- 淀粉酶(空肠处活性最强)的作用下,直链淀粉被逐渐降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支链淀粉被逐渐降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和α-糊精。小肠表面刷状缘释放的异麦芽糖酶进一步降解α-糊精中的α-1,6糖苷键。这些二糖然后经寡糖酶彻底分解为单糖,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由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而参与体内中间代谢。   鸭与鸡类似。   3、反刍动物   淀粉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多。淀粉在瘤胃内大部分被微生物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一部分VFA作为碳架,被整合为微生物蛋白;另一部分VFA经瘤胃吸收进入血液参与代谢。未被瘤胃降解的淀粉直接进入皱胃和小肠(过瘤胃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后被吸收利用。小肠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淀粉和葡萄糖,在进入到大肠后又被微生物发酵,部分吸收后,排出体外。   关于处理后淀粉消化降解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Goelema(1999)认为:膨化处理时的剪切力造成颗粒变小,而颗粒大小与淀粉凝胶化、瘤胃内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呈负相关。Peisker(1993)报道,给奶牛饲喂膨化饲料比饲喂未膨化饲料产奶量提高。 但有相反的结论,Arieli等(1995)研究认为膨化处理导致淀粉在瘤胃的降解率减少。也有人发现,用蒸汽压片处理玉米时,提高淀粉消化率的效果要比细粉碎处理好,但出现了瘤胃pH值和纤维素消化率降低的现象,尽管提高了产奶量,但乳脂率有所下降。   4、人   人的淀粉消化吸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抗性淀粉。Cairns P(1998),赵凯等(2002)和王萍(1999)报道抗性淀粉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少的胰岛素反应,能降低糖尿病患者饭后的血糖值,尤其对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病人,经摄食抗性淀粉,可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将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Baghurst(1996)认为抗性淀粉还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对于便秘、肛门直肠疾病等症状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此外随粪便体积增加,还可将肠道中有毒物质稀释以防癌症疾病的发生。Marlett等(1996)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作用下,还可产生短链脂肪酸代谢物,降低结肠pH值,减少肠道运送排泄物的时间,增加排便量等。此外抗性淀粉也被推荐为减肥食品。抗性淀粉对体重的控制来自两方面:Ranhotra (1996)认为是增加脂肪排除,减少能量摄入,减少肥胖的发生;De Deckere(1993)认为是抗性淀粉本身所含热量远低于淀粉的能量值。
个人分类: 转载 论文|4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3-7学术
stillme2010 2011-3-7 09:49
采用污泥发酵短链脂肪酸( SCFA )作为生物营养去除 (BNR) 的添加碳源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法可以再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降低活性污泥的产生量,并提高 BNR 过程。前期的实验室研究表明,添加 NaOH 控制 pH 在 10 左右, SCFA 的产量可以有效提高。本文关注于活性污泥的碱发酵中试,发酵液从碱发酵系统中的分离,发酵液用于去除市政污泥生物氮和磷的应用。分别采用 NaOH 和 Ca(OH)2 调节碱发酵液的 Ph ,研究对污泥发酵以及发酵液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 Ca(OH)2 和 NaOH 具有几乎相同的 SCFA 产量,以及污泥可挥发悬浮固体的减量。但是,采用 Ca(OH)2 具有更好的脱水效果、更低的成本以及较高的发酵液回收效率。两种发酵液连续添加入厌氧 - 缺氧 - 好氧污水处理 BNR 系统,相同控制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相似。因此,该法不仅可提高对 COD 的影响还能提高脱磷效率。看来采用 Ca(OH)2 用于控制污泥发酵液在 Ph=10 为 BNR 系统有效的提供碳源是很可行滴。
个人分类: 学术啊学术|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见草油只是传说
songshuhui 2010-6-21 18:41
云无心 发表于 2010-06-21 9:39 有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他夫人迷恋上了月见草油,还托朋友特意从美国带回来,说是在美国也很受推崇。这位读者有点困惑:他夫人吃了大半年,也没见有什么效果,这个东西,到底好在哪里呢? 月见草是一种在傍晚开黄花的植物,这种颇有些别致的特性使得它在很久以前就受到了关注。在欧美,月见草油有漫长的使用历史,通常人们用来治疗湿疹、消炎、更年期症状、月经前期综合征等等。到了现代,还有人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甚至癌症等等。 不过,在美国,它是以膳食补充剂的名义销售的。也就是说,它并不需要审查和认证,只要没有人吃出立竿见影的问题,主管部门就不会过问。只是,它不能宣称能够治疗任何疾病如果在中国宣称的那些功能在美国出现,厂家就会受到追究。 月见草油主要由亚油酸和伽玛亚麻酸组成。二者都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从食用油的角度说,都比动物油要有利健康。不过,亚油酸并不稀罕,许多植物油中都含有,比如在大豆油中就占一半左右。月见草油中的含量要高一些,不过人体只能分辨摄入的总量,而不能分辨是来自于什么油。因此,考虑到正常饮食中所使用的植物油,月见草油中的亚油酸并没有什么意义。 很多保健功能是拿伽玛亚麻酸来说事儿。对伽玛亚麻酸的研究并不多,很多功能描述是基于推测而不是科学数据。一些零星的实验质量也不高,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比如有一项研究用它来治疗胰腺癌,是一项四十多人的对照试验,结论是注射伽玛亚麻酸的病人活得更久一些。但是后来的一项二百多人的相同实验却是没有这样的效果。总体来说,伽玛亚麻酸对健康的其他实验研究也不超过这样的质量,不能据此作出有用还是没用的判断。 很多人喜欢说单组分没有作用不能否认多组分形成的整体作用从逻辑上说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要通过科学实验来证实,而不能把可能当作事实。到目前为止,对于湿疹等皮肤症状的研究比较多,显示有效的研究结果也有一些。美国医学图书馆和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所做的文献总结认为有比较好的证据支持这一用途,不过同时指出在作出强烈推荐之前还需要大规模、设计严密的实验来验证。英国在以前批准了月见草油的这一用途,在经过多年讨论之后,认为有效性的证据不足,又在2003年取消了。 其他方面的功效有文献报道的二十来项,它们也经常被厂家用来鼓吹有研究表明什么什么。不过,这些文献其实只是说明有人去研究过这种功效,完全不说明这种功效存在。根据美国医学图书馆和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所做的文献总结,月见草油对于癌症、糖尿病、减肥、骨质疏松等症状的处理,没有证据显示有效。而对于哮喘、心血管、更年期症状、月经前期综合征等,则是有相当的证据显示没有效果。 月见草油毕竟是一种植物油。市场上还有其他的一些宣称有神奇功能的植物油。从脂肪酸组成的角度说,它们可能确实是相当不错的食用油。一般而言,也还没有发现过因为吃它而出问题的确切病例这是它们可以广泛销售的基础。如果原意相信它们具有科学还没有发现(证实)的奇效,而且又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当作一种奢侈消费倒也无所谓。不过作为消费者,应该明白的是:那些神效,并没有科学证据的支持。 (刊发于《中国周刊》)
个人分类: 健康|1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VEGF-B蛋白质与脂肪酸摄入研究的知识发现
xupeiyang 2010-3-16 12:32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edit_b.cgi?refresh=TID=7336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quer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C-query: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The B-list contains title words and phrases (terms) that appeared in both the A and the C literature. 0 articles appeared in both literatures. The results of this search are saved under id # 7336 an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start page after you leave this session. There are 283 terms on the current B-list ( 71 are predicted to be relevant), which is shown ranked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levance. The list can be further trimmed down using the filters listed in the left margin.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 and BC literatures for specific B-terms, please select one or more B-terms and then click the button to view the corresponding AB and BC literatures. Use Ctrl to select multiple B-terms. Rank Prob B-term 10.99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20.99growth factor vegf 30.99vegf 40.99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50.99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60.99endothelial smooth muscle 70.99vascular endothelial 80.98|--vascular endothelial smooth 90.98splice 100.98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110.97cardiac lipid 120.97receptor-1 130.97angptl4 140.97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50.96dilated cardiomyopathy 160.96limb ischemia 170.96lipid metabolism 180.96cyclooxygenase 190.95adipocyte 200.95cardiomyopathy 210.94extracellular matrix 220.94density lipoprotein 230.93lipoprotein 240.92growth factor a 250.92brain edema 260.91growth factor human 270.91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80.9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290.90hypercholesterolemic 300.90smooth muscle cell 310.90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320.89atherosclerosis 330.89apolipoprotein 340.89smooth muscle 350.88human skeletal muscle 360.88vascular function 370.87copper deficiency 380.87coronary 390.86alter cardiac 400.86adipose 410.84microvascular 420.81endothelial cell 430.80adipose tissue 440.77prostaglandin 450.76cardiovascular 460.75cultured human 470.74myocardium 480.72endothelial 490.72prostaglandin e2 500.71gene expression 510.71signal transduction 520.67cytokine 530.67myocardial 540.66biomarker 550.65tyrosine kinase 560.62growth factor 570.61apoptosis 580.61adenovirus 590.61expression human 600.60hypertrophy 610.58lipid 620.54promoter 630.54endometrial 640.54exercise 650.50cancer therapy 660.47lung 670.44overexpression 680.44role vascular 690.43cell proliferation 700.43skeletal muscle 710.43muscle 720.41mrna 730.38kinase 740.38cultured 750.37ischaemia 760.36expression 770.35ischemia 780.35hypoxic 790.35proliferation 800.34hypoxia 810.34cell patient 820.32blood vessel 830.31ligand 840.31activator 850.31b receptor 860.30vascular 870.26macrophage 880.25insulin 890.23epithelial cell 900.23pulmonary 910.23extracellular 920.22advanced 930.22edema 940.21brain 950.21gene 960.20growth 970.20heart 980.19matrix 990.19perfusion 1000.19epithelial 1010.19carcinoma 1020.18fibroblast 1030.18metabolism 1040.17ischemic 1050.16gastric 1060.16follicle 1070.15cell line 1080.15cardiac 1090.15binding protein 1100.15vessel 1110.15node 1120.13stimulus 1130.13genomic 1140.13receptor 1150.12mouse 1160.12copper 1170.12cerebral 1180.11modulation 1190.10hypertension 1200.10diabetic 1210.10rabbit 1220.09survival 1230.09low 1240.09murine 1250.09injury 1260.08hormonal 1270.07acid 1280.07cell 1290.07binding 1300.07cold 1310.07fibrosis 1320.06lymphatic 1330.06biopsy 1340.06localization 1350.06expressed human 1360.06rat 1370.06regulation 1380.06modulate 1390.05factor human 1400.05human 1410.05production 1420.04activation 1430.04activated 1440.04cancer 1450.04amino acid 1460.04mediate 1470.03role 1480.03dysfunction 1490.03variant 1500.03induce 1510.03cellular 1520.03prediction 1530.02mice 1540.02tissue 1550.02inhibit 1560.02novel 1570.02model 1580.02graft 1590.02membrane 1600.02independent 1610.02expressed 1620.01function 1630.01mechanism 1640.01derived 1650.01alter 1660.01formation 1670.01bind 1680.01culture 1690.01regulate 1700.01blood 1710.01differential 1720.01deficiency 1730.01mitochondrial 1740.01regulatory 1750.01critical 1760.01increased 1770.01negative 1780.01form 1790.01protein 1800.01play a 1810.01fluid 1820.01stimulate 1830.01molecule 1840.00effect 1850.00administration 1860.00specific 1870.00sclerosis 1880.00collagen 1890.00high 1900.00exogenous 1910.00recovery 1920.00neuron 1930.00renal 1940.00normal human 1950.00small 1960.00play 1970.00factor 1980.00specificity 1990.00serum 2000.00coordinated 2010.00sheep 2020.00von 2030.00mechanical 2040.00stress 2050.00comparative 2060.00therapy 2070.00enhance 2080.00normal 2090.00chronic 2100.00level 2110.00targeting 2120.00development 2130.00not 2140.00promote 2150.00pathological 2160.00regulated 2170.00induced 2180.00response 2190.00comparison 2200.00secretion 2210.00antigen 2220.00transfer 2230.00activity 2240.00control 2250.00enhancement 2260.00disease 2270.00analysis 2280.00defect 2290.00physiological 2300.00patient 2310.00non 2320.00system 2330.00identification 2340.00inhibition 2350.00decreased 2360.00selective 2370.00pathway 2380.00generation 2390.00characterization 2400.00enhanced 2410.00pathogenesis 2420.00pre 2430.00distribution 2440.00tumor 2450.00study 2460.00potentiate 2470.00involvement 2480.00complex 2490.00experimental 2500.00functional 2510.00invasion 2520.00clinical 2530.00related 2540.00primary 2550.00multiple 2560.00quantitative 2570.00vitro 2580.00significance 2590.00or 2600.00single 2610.00possible 2620.00situ 2630.00implication 2640.00coupled 2650.00drug 2660.00blockade 2670.00relationship 2680.00a 2690.00necessary 2700.00vivo vitro 2710.00associated 2720.00involved 2730.00altered 2740.00provide 2750.00new 2760.00anti 2770.00target 2780.00induction 2790.00vivo 2800.00reduced 2810.00evidence 2820.00caused 2830.00state Restrict by semantic categories? job id # 7336 started Tue Mar 16 01:43:19 2010 Max_citations: 50000 Stoplist: /var/www/html/arrowsmith_uic/data/stopwords_pubmed Ngram_max: 3 7336 Search ARROWSMITH A A_query_raw: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Tue Mar 16 01:43:52 2010 A query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started Tue Mar 16 01:43:52 2010 A query resulted in 139 titles 7336 Search ARROWSMITH C C_query_raw: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Tue Mar 16 01:44:17 2010 C: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401 A: pubmed_query_A 139 AC: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 AND (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 0 C query =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started Tue Mar 16 01:44:21 2010 C query resulted in 401 titles A AND C query resulted in 0 titles 283 B-terms ready on Tue Mar 16 01:44:31 2010 B-list on Tue Mar 16 01:48:46 2010 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2 growth factor vegf 3 vegf 4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5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6 endothelial smooth muscle 7 vascular endothelial 8 vascular endothelial smooth 9 splice 10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11 cardiac lipid 12 receptor-1 13 angptl4 14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5 dilated cardiomyopathy 16 limb ischemia 17 lipid metabolism 18 cyclooxygenase 19 adipocyte 20 cardiomyopathy 21 extracellular matrix 22 density lipoprotein 23 lipoprotein 24 growth factor a 25 brain edema 26 growth factor human 27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8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29 hypercholesterolemic 30 smooth muscle cell 31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32 atherosclerosis 33 apolipoprotein 34 smooth muscle 35 human skeletal muscle 36 vascular function 37 copper deficiency 38 coronary 39 alter cardiac 40 adipose 41 microvascular 42 endothelial cell 43 adipose tissue 44 prostaglandin 45 cardiovascular 46 cultured human 47 myocardium 48 endothelial 49 prostaglandin e2 50 gene expression 51 signal transduction 52 cytokine 53 myocardial 54 biomarker 55 tyrosine kinase 56 growth factor 57 apoptosis 58 adenovirus 59 expression human 60 hypertrophy 61 lipid 62 promoter 63 endometrial 64 exercise 65 cancer therapy 66 lung 67 overexpression 68 role vascular 69 cell proliferation 70 skeletal muscle 71 muscle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B literature B-term BC literatur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endothelial fatty acid uptake 1: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 induces myocardium-specific angiogenesis and arteriogenesis vi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 and neuropilin receptor-1-dependent mechanisms.2009 Add to clipboard 2: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A, B, C, and D and their receptors R1, R2, and R3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2009 Add to clipboard 3: 2009 Add to clipboard 4: Serum tenascin-X strongly binds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2009 Add to clipboard 5: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VEGF-B) is up-regulated and exogenous VEGF-B is neuroprotective in a cultur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2009 Add to clipboard 6: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 and B (VEGFB) and VEGF receptors 1 and 2 in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 type IIB.2008 Add to clipboard 最新研究报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533.shtm 《自然》:心脏能控制脂肪酸摄入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3月15日宣布,该机构专家发现心脏血管和肌肉能自发调节日常摄入食物中的脂肪酸,这对治疗包括Ⅱ型糖尿病在内的新陈代谢疾病有重要意义。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用老鼠进行了实验,他们将VEGF-B蛋白质作为从肌肉到血管壁的传导信号,对其生物功能进行测试后发现,该蛋白质能控制血管壁中的脂肪酸运输蛋白质(FATPs)的数量。 瑞典专家指出,当FATPs蛋白质增多时,从血管壁穿过并被摄入的脂肪也相应迅速增加。那些血管壁中缺乏VEGF-B蛋白质受体的老鼠,其肌肉和心脏中摄入的脂肪较少,在不同机体组织中积聚的脂肪也比较少。 研究项目负责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医药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乌尔夫埃里克松说,由于肌肉中的脂肪过度增加是造成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上述发现对于治疗包括Ⅱ型糖尿病在内的新陈代谢疾病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据埃里克松等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研究如何影响胰岛素信号,并且通过调节VEGF-B蛋白质信号来降低患糖尿病老鼠的血液葡萄糖水平。 更多阅读 《自然》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个人分类: 蛋白组学|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极狐狸为什么不怕冻?
eloa 2009-4-20 12:23
青方 发表于 2009-04-20 8:38 !--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小女儿正上二年级,学校有一个活动,要求自己选一个动物,总结这个动物的各种特点,然后做一个幻灯演讲,小女儿选的是北极狐狸。 以前我对北极狐狸一无所知,和小女一起学习后,发现这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冻。北极冬天的寒冷是超乎人的想象的,温度经常在零下 40 度左右,有的时候能低到近零下 70 度。加上延续几个月的黑夜,这些都是对生存的极限挑战。而北极狐狸却能自由地生活在这种极度寒冷中。 二战之后,考虑到可能要和北极熊苏联开战,美国开始研究如何在极度寒冷的天气里生存,首先就是观察北极的动物代谢,看在寒冷的状态下,代谢是如何调节的,目的是希望能从动物身上学到些什么,看能否开发出一种药物或方法来帮助美国大兵在北极的寒冬里和苏联打仗。 当时两位动物生理学家在 1947 年开始了这项工作,首先他们发现热带动物对低温非常不适应,这些动物通常生活在 30 度左右的环境里,当周围环境的温度降至 20 度的时候,这些动物开始打颤,代谢率提高了一倍用以产热来维持体温。 而北极的动物,例如北极松鼠,可以耐受到 12 度而不用通过改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北极熊的幼崽可以耐受至 0 度。而北极狐狸却给研究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当冷实验室的温度降至零下 30 度时,北极狐狸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活动自如,体温没有任何改变,而这个温度是当时阿拉斯加的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极限。于是几只北极狐狸被送到了华盛顿,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里,温度被降到零下 50 度,北极狐狸开始睡觉,温度降到零下 60 度时,狐狸的体温仍然没有变化,到零下 70 度时,狐狸开始打颤但体温依旧稳定,当温度降至华盛顿的极限,零下 80 度时,狐狸只是颤栗了 5 分钟,然后入睡,体温依旧稳定。研究人员观察到,当环境温度降低至零下 9 度时,北极狐狸的代谢才开始轻微的发生变化,通过计算,人们发现如果北极狐狸把代谢率提高 1 倍的话,他能在零下 120 度里生存。 一般的规则,生存在寒冷地方的动物个头都比较大,因为个头大到一定程度可以达到散热与产热的最佳平衡,相反,动物越小摄入的能量用于保持体温的就越多,这样就不利于在寒冷的地方生存了,这个规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高,为什么北欧的大个子特别多。而北极狐狸却并不遵循这个规则,说是狐狸,其实他的个头只相当于一只猫,体重只有 3 到 7 斤。但他的很多特性都似乎是专门为在北极生存设计的,例如他的皮毛非常特殊,细绒毛层特别的厚,所以到了夏天,他要通过退毛脱去这层冬装,变成几乎无毛的裸体怪物。冬天快到的时候,毛又再次生长回来。 其血液循环也很独特,动静脉距离很近,这样可以用动脉血来温暖静脉血,当温度降的很低的时候,浅表的血管血流放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低散热,保持体温。 除了这些生理上的特性外,我对其调节代谢的能力充满兴趣。记得人们在研究脂肪酸代谢异常时,常用 寒冷耐受实验来挑战实验老鼠的分解脂肪的能力,如果存在脂肪酸代谢障碍,在 4 度的环境里,老鼠挺不了几个小时,因为无法通过提高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来维持正常体温。可以想象,北极狐狸分解脂肪来对抗寒冷的能力是超乎寻常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夏天的时候,北极狐狸吃的很多但体重并不增加,但在冬天到来之前,其摄入的热量大多转变成了脂肪,体重开始快速增加,脂肪从这个分解代谢为主到合成代谢为主的转变是如何调控的,如果能找到其控制开关的机理,是否对研究人为什么长胖又如何帮助减肥有很大的帮助呢? 这个似乎可以从因纽特人身上找到答案,因纽特人和生活在阿拉斯加北部的土著印第安人有一个现象,就是婴儿死于 SIDS 的比例要高于一般人群,所谓 SIDS 就是婴儿突然死亡综合征,很多先天性或是遗传性脂肪酸代谢障碍的患儿多死于这个 SIDS 。通过对因纽特人的研究发现,负责把脂肪酸转运进线粒体的转运蛋白 CPT-1 的一个突变, P479L ,在因纽特人中非常流行,很多人都是杂合子,当出现纯合子时,有突变的婴儿就很容易死于 SIDS 。这个突变非常有意思,即使是杂合子,也能使得 CPT-1 的功能下降近 80% ,同时失去对丙二酰 CoA ( Malonyl-CoA )的敏感性,这个丙二酰 CoA 是抑制 CPT-1 的。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在北极的夏天,当食物供应充足的时候,因为 CPT-1 的突变使得脂肪酸的分解代谢速度很慢,所以热量就转变成脂肪堆积起来,到了冬季,当食物缺乏的时候,储存的脂肪又能以缓慢的速度分解掉,这个突变成了生活在极度寒冷地方的一个有利因素,这也许就是 P479L 突变在因纽特人中流行的原因。 北极狐狸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脂肪代谢调节机制呢?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个人分类: 医学|27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危险的水果—牙买加呕吐病
eloa 2008-10-16 09:51
青方 发表于2008-10-15 星期三 19:32 昨天老板拿来一篇纽约时报的文章,题目是 危险的水果 ,让大家找出文章里的错误之处,于是认真读了文章,并顺利找到了文章中的无知。 文章介绍了一位老美到牙买加旅游,在吃过一种叫做 Ackee 的水果后,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间断发作低血糖,诊断的过程在文章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最后的诊断是,这位得了牙买加呕吐病。 这种水果,中文叫西非荔枝果,是原产于西部 非洲的水果,在非洲,人们把果实,果核和树皮当作药材用,有的时候也用来做洗手的肥皂,钓鱼的时候也可以毒鱼。这种水果传到南美洲的牙买加后,成了当地人 非常喜爱的菜肴,人们把煮过的这种荔枝果和咸鱼一起做成牙买加的国菜,叫做荔枝果咸鱼饭。但之后,牙买加开始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症,得病的人大多呕 吐,并伴有头晕,不能集中注意力,严重的可以出现晕厥,昏迷直至死亡。 1976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观察了患牙买加呕吐病人的代谢指标,发现病人尿中含有大量的 methylenecyclopropylacetic acid ( MPCA ),这是一种叫做次甘氨酸( hypoglycin )的代谢中间产物,还伴有大量的脂肪酸代谢中间产物在尿液里的堆积,把次甘氨酸喂给老鼠 ,老鼠的尿液中出现和患病人尿中相同的变化,因此文章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牙买加呕吐病是西非荔枝果中的次甘氨酸造成的。 没有成熟的荔枝果中含有大量的次甘氨酸,成熟以后次甘氨酸的水平下降上万倍,人们得病的原因是因为食用了没有成熟的荔枝果。次甘氨酸的毒性主要是因为其代谢中间产物 MPCA 抑 制了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能量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脂肪酸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当脂肪酸代谢被抑制之后,人体的能量则依赖分解葡萄糖和氨基酸来 提供,首先是动员储存的糖原,当糖原耗尽后,就出现了低血糖。及时补充糖分,熬过低血糖,人体就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如果 MPCA 的水平依旧比较高,低血糖就会间断发作性地出现,这就是纽约时报描述的病人的症状产生的原因。 纽约时报文章中错误的解释是,荔枝果中的有毒成份阻断了人体动员储存的糖分,实际上是人体耗竭了储存的糖分,正好相反。 从来没有吃过这种危险的水果,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水果成熟的过程中生化反应的变化是很神奇的,这种荔枝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748.html
个人分类: 医学|2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暂不封杀反式脂肪酸(转载)
jxz1963 2008-9-4 12:44
陈君石院士:我国暂不封杀反式脂肪酸(转载) 据英国路透社 7 月 2 日报道,美国纽约自 7 月 1 日起禁止所有餐厅、快餐店、饼店等使用反式脂肪酸。遵照这一规定,所有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一夜之间从各家餐饮企业菜单上消失。至此,纽约成为全美首个餐饮业全面封杀反式脂肪酸的城市。 反式脂肪酸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中国会不会像美国一样对反式脂肪酸说不呢?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反式脂肪酸随处可见 反式脂肪酸出现在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中,从快餐店到超市,从炸薯条、炸鸡、冰激凌到奶油蛋糕、蛋黄派、饼干、咖啡伴侣,随处可见反式脂肪酸的影子。如果一种食品标示使用人工黄油(奶油)、转化脂肪、人造植物黄油(奶油)、人造脂肪、氢化油、氢化棕榈油、起酥油、植物酥油等等,那么这种食品就含有反式脂肪酸。 在通常情况下,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是弯曲的,称为顺式脂肪酸,常为液态;而反式脂肪酸的分子却呈直线状排列在一起,成了固态。未加工食品所含的天然油脂里的脂肪酸大部分是顺式结构,天然形成的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一些反刍动物的脂肪和奶中,如牛奶、奶酪、肉类等。 大部分的反式脂肪酸是在食品处理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陈君石说:植物油加氢可将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室温下更稳定的固态反式脂肪酸。此外,一些不当的烹调习惯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例如,许多人烹调时习惯将油加热至冒烟,有些油被用来反复煎炸食物,其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往往都比较高。 多国限制反式脂肪酸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担心存在于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对心脏带来威胁,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就利用氢化的过程,将液态植物油改变为固态,反式脂肪酸从此开始被使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反式脂肪酸来自植物油,不会像动物脂肪那样导致肥胖,多吃无害。直到 1993 年 3 月 6 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 Walter Willett 领衔的研究组,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式脂肪酸摄入与心脏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反式脂肪酸能增加血清低密度蛋白数量,降低高密度蛋白数量,从而改变二者的比例,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从此,美国、欧盟拉开了降低或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序幕。 2003 年 3 月,丹麦成为第一个立法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国家,要求从 2003 年 6 月 1 日起,禁售 2 %(以所含脂肪为基准)以上反式脂肪酸的油脂, 2004 年起,这个规定扩展到所有加工食品。 2003 年 7 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正式宣布,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要求在所有食物包装上列清楚成分的同时必须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此后,荷兰、法国、瑞典等也相继对反式脂肪酸的限量进行立法,通常规定在 5% 以下:荷兰 5% 以下,法国 3.8% 以下,瑞典 5% 以下。 对此,陈君石表示,西方发达国家强制规定在食品标签上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消费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等于有毒、有害食品,并不是说标签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这个食品不能吃了。只是作为一种宣传教育工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陈君石说。 最重要的是控制总脂肪摄入量 西方发达国家已严格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那么我国会不会立即效仿它们的做法呢?陈君石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中国人的饮食中同样有反式脂肪酸,陈君石说,但是,由于东西方的膳食结构不一样,中国人摄入的反式脂肪酸要比西方人少得多。 一份关于中国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平均为 1.8 克,农村平均为 1.3 克,全国平均为 1.44 克,各占其摄取总能量的 0.77% 、 0.58% 、 0.61% ,表明中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远远低于美国和欧盟。 尽管反式脂肪酸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害,但食物中含多少反式脂肪酸才在安全范围以内,每人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在多少范围内才能保证健康,目前我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还都没有相应的标准。 关于反式脂肪酸的健康摄入量世界上还没有统一标准,但吃多了肯定是不好的。陈君石说:在还没有明确的标准限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情况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阅读一下食品标签,远离那些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尽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陈君石特别指出,过分强调反式脂肪酸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们可能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比反式脂肪酸要多得多。不能因为强调了反式脂肪酸而忽视了饱和脂肪酸,最重要的是控制脂肪的摄入总量。 《中国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不能食用超过 25 克油;总脂肪的摄入量要低于每天总能量摄入的 30% 。 而现在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平均水平已经超过了这个指标,北京市居民更是远远超过了。 陈君石说: 总脂肪的摄入量超标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且并没有发现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达到足以威胁我们心血管健康的程度。更重要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不会对反式脂肪酸的限量进行规定。 《科学时报》 (2008-9-2 生命科学 ) 快餐食品多含有反式脂肪酸
个人分类: 推荐|8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