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空气动力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声激波到光激波
yangxintie1 2020-8-3 23:42
从声激波到光激波 从声激波到光激波.pdf 黄志洵 l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24 ) 摘要: 当超声速流通过物体时,可压缩流体动力学会造成激波。可以用非线性 Schrödinger 方程 (NLSE) 描述流体力学现象;用 NLSE 研究激波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航空工程中的声激波 (SSW) ,二是非线性光纤技术中的光激波 (LSW) 。它们都是非线性光学的组成部分。 回顾人类实现飞机以超声速飞行的历史,声障概念来源于线性小扰动理论中的密速方程 ,它与狭义相对论 (SR) 中的质速方程相似。在奇点 (V=C 处 ) 密度是无限大,当V C 将出现虚数。但在实际上,这些情况都不真实;简言之,虽然 SSW 是对飞机造成声障的原因,却不存在无限大密度。光障问题也如此,在奇点并没有无限大质量及无限大能量。 …… 但是,对光障的研究并不表示超光速研究没有自身的特性,也不是说必须把它纳入空气动力学的框架中。 正如飞机在空气中高速运动时会产生 SSW ,飞船在宇宙中高速航行时也会遇到 LSW 。但造成 LSW 的不是空气,而是新以太,即物理真空。已经有实验证明,这种真空环境会给动体造成阻力和摩擦,故飞船作高速运动时产生 LSW 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所谓奇点 (V=C, ) 并不会发生无限大质量和无限大能量,因此不可能对飞船加速到光速以上 (VC) 构成障碍。 关键词: 声障;光障;声激波;光激波;新以太 1 引言 在英文字典中, shock 一词是指震动和冲击, 而 shock waves 是指“ region of intensely high air pressure caused by an atomic explosion or an aircraft moving at supersonic speed ” (由原子爆炸或 飞机以超声速飞行造成的剧烈的高空气压强区域 ),通常译作 激波。在严格的意义上,激波定义为媒质的物理参数(压强、密度、温度)在波阵面上发生突跃变化的压缩波,可发生于气体、液体和固体内。 激波是微扰动(如弱压缩波)的叠加而形成的强间断,有很强的非线性效应。由于激波,气体的压强、密度、温度都突然升高,流速则突然下降。实际的激波层有厚度,但很小。激波层对飞机造成很大阻力。……不过,对航天器重返大气层而言,由于帮助减速,激波又被看成有益的。……以上的描述针对的是常见的声激波 (sonic shock waves, SSW) 。 其实激波是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广泛性使人吃惊。实际上,已经知道在多个科学领域中,色散激波 (dispersive shock waves, DSW) 的形成已是一种基础性机制,例如在水力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声学、量子流体及非线性光学中。自然界最吸引人的 DSW 显现是最常见的 MT 波,它产生于特定的河口,是由于潮汐与流动之间的作用。在大气层的气流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云和山间波动, DSW 也会显现。通常 DSW 发生在保守(或弱色散)系统,具备两个要素:非线性和波的色散性。 光激波 (light shock waves, LSW) 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虽然过去所报告的现象多数在光纤中,但我们相信当飞船在宇宙的真空环境中飞行时,所谓“新以太”将像空气对飞机的作用那样,当接近光速时会出现与 SSW 类似的 LSW 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作初步的讨论。 2 声激波的形成和克服 20 世纪是航空、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世纪。世纪初发明的飞机很快就进步为生产民用、军用飞行器的庞大的航空工业,既丰富了人类生活又改变了战争模式。飞机速度的提高促进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什么也做不了。航空界经历了从亚声速到超声速乃至高超声速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人类又在 20 世纪后半期实现了航天技术的惊人进展;在 1969 年人上月球之后,如今已在筹划派人去火星。……相关的理论建树和技术进步都纪录在无数文献之中。 当飞机在高度 100km 以下的大气层中飞行,会有 3 种情况:①飞机速度V «C (C 为声速 ) ,空气中扰动的传播比V 快得多,空气微团提前闪开,飞行器容易通过。②飞机速度V ≥C ,扰动仍以声速传播,前方空气团被飞行器推挤,形成了激波层。③飞机速度为超高声速 (V »C ) ,空气无流动性可言,激波层变得复杂,流场条件恶化,热载荷剧增,对这些情况飞行器的设计和工艺要求提高到难办的程度。 航空器发展的 3 个阶段是按速度区分的。规定 Mach 数为速度V 与声速C 的比值 (Ma=V/C ) ,则 3 个阶段的划分为:亚声速 (VC , Ma1) ;声速 (V =C, Ma=1) 和超声速 (VC, Ma1) ;高超声速 (V5C , Ma5) 。在不同阶段,理论表述和技术面貌都不同,各有特色。当然,标志性的事件是 1947 年 10 月超声速飞机试飞成功,它是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里程碑。 在飞机只能作低亚声速 (V «C , Ma « 1) 飞行的时期,根本没有人想到能以V ≥C 的速度飞行。由于声波是微弱扰动波的一种,通常把微弱扰动的传播速度称为声速。对于不可压缩流体而言,体积不能改变,与刚体无异,故扰动传播速度为无限大。但空气是可压缩流,是弹性媒质,扰动速度不是无限大,声速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的常数 ( ) 由气体种类决定,T 是热力学温度。海平面高度下标准大气 (T=288K) C=341m/s ,离地面 10km 高度处的空气 (T=223K) C=300m/s 。 那么声障 (sonic barrier) 一词从何而来?它是否与理论无关的纯经验性概念?它与光障 (light barrier) 概念是否有“根本上的不同”?为了讨论的方便,相对速度V /C 也使用符号 ;亦即在声学问题中 =Ma=V/C(C 是声速 ) ,在光学问题中 是光速 ) 。 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方面与讨论相对论、超光速时的情况相类似。在低亚声速的早期,流速低,压力、密度变化小,流体近似看成不可压,速度势、流函数满足 Laplace 方程。速度提高后,用小扰动理论,气体质量密度 随速度V 加大而增加,通常认为 (2) 式中 是静止时的质量密度;上式与狭义相对论 (SR) 中的质速公式 完全一样 。当V =C 、 =1 ,出现奇点 ( 密度成为无限大 ) 。这就是声障概念的来源;但它并非不可突破。 现在看一下力学、声学、电磁学这 3 个领域的情况,了解如何通过数理方程(微分方程)认识它们的共性。表 1 给出了数理方程的几种类型。从理论上讲,空气动力学存在强非线性表达方式,但如把强非线性数学问题简化为小扰动线性方程来求解,就会出现奇点。 表 1 经典数理方程的 3 种类型 编号 Ⅰ Ⅱ Ⅲ 名称 波方程 输运方程 定态场方程 又名 双曲型方程 抛物型方程 椭圆型方程 举例 弦振动方程 膜振动方程 电磁波方程 电报员方程 流体力学与声学方程 扩散方程 热传导方程 静电场方程 恒定电流无旋场方程 稳恒流的流体无旋场方程 杨新铁 指出,正是钱学森和 von K arman 把 小扰动理论向非线性推进,采用虚拟气体假设从而改进了尺缩变换,导致跨声速时 不出现质量密度无限大 。高亚声速问题的可计算性强化了工程师们的信心——他们知道在 1 时要用双曲型变换作计算。出现奇点现象本质 作者简介: 黄志洵,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e - mail: huangzhixun75@163.com 杨新铁 指出,正是钱学森和 von K arman 把 小扰动理论向非线性推进,采用虚拟气体假设从而改进了尺缩变换,导致跨声速时 不出现质量密度无限大 。高亚声速问题的可计算性强化了工程师们的信心——他们知道在 1 时要用双曲型变换作计算。出现奇点现象本质上是因为强非线性问题被当作小扰动线性方程求解问题;而物理学的 SR 与空气动力学中的可压缩性线化描述是一致的。为了借鉴空气动力学中的强非线性描述方式 就得容许 对 SR 添加一些高阶的非线性修正。在跨声速时从非线性观点看公式 (2) 要 变号;即有 (3) 现在,我们有了两个密速公式;头一个是公式 (2) ,它适用于 亚声速 (V C, 1) ;另一个是公式 (3) ,它适用于 超声速 (VC, 1) 。但这两式均未避免奇点,即在正好为声速 (V=C 、 =1) 时,密度为无限大。这个奇点的存在与实际不符,亦即风洞实验中从未发现密度超大的 SSW 。也就是说,飞机以声速飞行时并未遭遇无限大密度,飞机以超声速飞行时也没有遭遇过虚数密度。这就证明科技人员不能被某些数学公式吓住,而要重视物理实在。…… 1905 年 Einstein 的 SR 理论认为不可能超光速,后来被称为光障;但有许多研究却证明超光速现象存在 ,道理是一样的。 宋健 对突破声障作过简单精辟的总结,他说:“超声速飞机出现前很多人设想,飞机接近声速时会有密度很大的激波,飞机硬要穿过会机毁人亡。技术科学作 40 年努力,通过理论分析和风洞试验,弄清了激波性质及物理结构。原来飞机接近或超过声速C 时,前面的激波是一薄层高温高压气体,P 和T 与 成正比,而密度 的增加 不会超过 6 倍 。弄清情况后即开始设计建造超声速飞机,于 1947 年实现首飞。……关于 光障问题是否有类似前景,人们拭目以待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对宋健的话应有正确理解。虽然人类早已实现了超声速飞行,甚至进入了高超声速时代 ;但在光的领域还差得很远。尽管超光速实验做了不少,但仍回答不了“未来的飞船能 否 在宇宙中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飞行”的问题,因此还要等待。 如果 (3) 式能 用于 跨声速时的计算,那么就有 (3a) ,即刚跨越声速 (V 比C 仅大 1%) 。故宋健所述数据 ( ) 是 指早期情况,不是说一定是 6 倍。但无论如何在跨越声速时 不会遇到无限大质量密度 ,激波现象并非不可克服。这样,在从技术上和工艺上设计超声速飞机之前,理论思想方面的障碍先行解除。表 2 是笔者搜集整理的飞行器超声速事例。 表 2 飞行器超声速事例 时 间 事 由 最大相对速度 Ma 1947 年 10 月 14 日 美国战斗机 (X - Ⅰ 型火箭动力原型机 ) 试飞,首次实现超声速飞行 1.105 1958 年 前苏空军列装 Mig-21 型战斗机 2.2 1967 年 美空军列装 F-111 型战斗轰炸机 2.5 1969 年 英法联合研制的超声速民航飞机协和号首飞;后投入空运长达 24 年( 1979-2003 ) 2.02 1969 年 美国 Apollo 登月舱 3.6 2019 年 俄罗斯布署“先锋”高超声速导弹系统 27 2020 年 5 月 美国宣布拥有超级导弹 AGM-183A(ARRW) ,实即高超声速导弹 速度为现有导弹 17 倍,估 30 在当前, Ma ≥ 5 的高超声速技术 (hypersonic technology) 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中国也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工作 。但这并非一个容易成功的方向,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表示,高超声速武器的速度可高达 20 马赫。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对武器进行 10 分钟的助推可以使它以最快速度飞行 4000 公里以上。即便是最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很难拦截如此高速移动的威胁。……当前的关键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吸气式发动机,要在速度达到 5 马赫或以上才具备运行条件。传统的喷气发动机无法经受超高速的冲击。超燃冲压发动机没有像涡轮风扇那样的可移动部件,而是利用飞机向前的运动来压缩空气,并将它与高能燃料混合,产生爆轰驱动力。与冲压发动机不同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空气即便是经过压缩后其速度还是要快于声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 2020 年 5 月宣布,为中国高超声速攻击武器打造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够在推力达到最大的情况下,至少运行 10 分钟,持续时长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3 非线性波动力学的发展 线性系统常用平滑函数表示,具有规则性,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服从叠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是初始状态变化不导致后续状态成比例变化的系统,表现为非规则,不可预测,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效;而且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可能造成系统性质的运动结果的重大改变。在物理世界中,非线性作用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因而必须躲避;但有时也有优势,例如线性行为表现为色散引起的波包扩散,而非线性过程却形成和维持空间规整性结构,例如孤立波 (solitary waves) 和孤立子 (solitons) 。孤子现象说明,非线性作用能造成突出的有序性——孤子在空间上局域、在时间上长寿,表现出奇怪的稳定性。 近年来非线性波传播很引人注意,这是由于在许多物理系统中其现象独特,也由于其处理使用了高深数学。在这里非线性 Schr ö dinger 方程 (NLSE) 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弱非线性状况下的色散波传播的普遍情状。……在 20 世纪后期,西方的有关论文常把两种现象分开,称之为波的 shock 和 波的 breaking ,在这里我们译作“激荡”和“破裂”。这确实是非线性波传播的突出现象,而后者与前者密不可分,发生在前者的顶部超越底部时,与水波的破碎相似。 2016 年,黄志洵 发表“非线性 Schr ö dinger 方程及量子非局域性”一文,指出 Schr ö dinger 方程 (SE) 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其地位相当于经典力学中的 Newton 方程。含时 SE 是波粒二象性的描写,说“ SE 只反映波动性”并不恰当。认为 SE “只适用于低速情况”也是一种误解; SE 不仅在用于原子、分子时极为成功,也被用在微波电子管技术中分析高速电子注,在光纤技术中分析光子的运动状态。 SE 是非相对论性方程,它的原始推导是从 Newton 力学观点出发的——取粒子动能E k =V 2 / 2 ,其中质量m 与速度v 无关。尽管如此,用 SE 计算氢原子的双光子跃迁时仍有很高精确度。因此, SE 的科学地位和历史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 SE 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 (LSE) ,服从态叠加原理。在 SE 中加入非线性项,形成了非线性 Schr ö dinger 方程 (NLSE) 。在非线性与色散性共同作用下得到孤立波解,克服了 SE 的波包发散问题,开辟了更广大的应用前景。 LSE 和 NLSE 均为非相对论性量子波方程,本质上都反映由大量实验所证明其存在的量子非局域性。由于 Schr ö dinger 方程是非相对论方程的事实,造成了许多误解。例如有物理学家说, Schr ö dinger 波动力学正确反映了 低速 微观现象的规律,为了反映 高速 微观物理现象就必须建立相对论性量子力学 (RQM) 。即要求把 Schr ö dinger 方程作相对论性推广,例如 Klein-Gordon 方程和 Dirac 方程就是如此。……这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关于 SE 的应用,对于自由粒子(如从某种源发射的自由电子)和非自由电子(如原子中的电子)当然不成问题。那么如电子作高速运动还能不能用 SE? 迄今没有理论或实验作出 SE 失效的证明。看看光子,它的运动速度为光速C ,当然是“高速”了;那么 SE 能否用到光子上面?回答是肯定的。由于含时 SE 与 Fresnel 波方程相似,不舍时 SE 与 Helmholtz 方程相似,人们很早就用 SE 分析光波导,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认为 SE 只能在低速条件下使用的说法是错误的。 但是,LSE在分析光析时取得的成功,又会使人误会,以为NLSE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在光频,即处理光学的非线性问题。实际上,声激波(SSW)的分析即可应用NLSE,而且很成功。由于SE是量子力学(QM)的基本方程,对问题的理解必须从QM出发。通常的对QM的线性化认识来源于态叠加原理,而它实际上是关于波函数性质的假定之一。而该原理可知,波函数所满足的方程必须对 保持线性。进一步说,QM中每个物理量都有一确定的线性算符与之相应。那么,既然系统状态完全由波函数 所决定, 对时间的微商也将取决于 入非线性项是唯一救星。当然,我们不否认“波包发散”是 LSE 的最大弱点,因此可以说正是 NLSE 改善了微观粒子的量子理论,也就是改善了量子波动力学。但无论如何本初 SE 中的m 是微观粒子的质量,而任何波动(即使是孤立波)都不能提供质量;因此,过份贬低 LSE 并不恰当。 为了对照,看一下早期水面波理论中的 KdV 方程,因为其孤波解对应 Schr ö dinger 算符的束缚态。 1834 年, J.Russell 首先发现了水面上的孤立波现象,它在传播过程中波形保持不变,水体体积、波能量的绝大部分均集中在波峰附近。总之,孤立波是以单峰、匀速前进,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形状、速度不变的一种行波,以单一实体出现并做局域分布。从数学上看,它是非线性方程的具有下述性质的解:①解的局部存在性质,即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受扰动,与在整个空间分布的线性解不同;②解的几何形态(波形)保持不变;③两个(或多个)同样的波相遇时,由于非线性作用而互相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并在后来又分开成为与相遇前相同的两个(或多个)波。 在孤立波分析中,齐次 KdV 方程(也叫浅水波方程)是十分重要的 。 KdV 方程与 NLSE 的求解有关,这是因为 KdV 方程的孤立波解对应 Schr ö dinger 算符的束缚态;而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往往是化为线性方程的本征值求解问题。 1895 年, D.Korteweg 和 G.de Vries 提出描写水面孤立波的方程( KdV 方程): 显然波速为 (1+F) ;故高幅区快过低幅区,传输过程中波形会变化(逐渐变陡直至 破裂 )。这是由非线性项引起的 非线性效应 。因此, KdV 方程指出孤立波的形成是色散效应、非线性效应二者互相作用 互相补偿 的结果。 19 世纪后期,法国数学家 J.Poincar è (1854-1912) 最先着手研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以满足计算行星运动和稳定性的需要。自 Poincar è 以后的百多年,非线性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非线性方程的完全可积性,是说该方程描写的是多周期系统( Hamilton 系统)。对于 KdV 方程的求解,当逆散射变换法成功实现后,就建立起 KdV 方程的 Hamilton 理论。关于 NLS 方程的求解,改进后的逆散射方法也获得成功,随之建立起 NLSE 的 Hamilton 理论。 1967 年, Gordner 等为求解 KdV 方程提出了逆散射变换法 (C.Gordner , Phys Rev Lett. , 1967 , Vol.19 , 1905) 。若前述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成立,可把 KdV 方程的解作为定态 Schr ö dinger 方程的势,则 SE 的散射量有确定的规律。这个定态位势方程有两类非平凡解,束缚态和散射态。…… 1968 年, P.Lax 发展了逆散射变换法,将 Schr ö dinger 算子推广到一般非自伴算子,这种变换巧妙地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下面是逆散射变换法的运作 总之,要正确估计 SE 成为非线性方程 (NLSE) 之后的变化和效果。 NLSE 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入非线性项后在与色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孤波解,不仅防止和克服了波包发散问题,而且使 SE “不仅是一个波方程而且在本质上也是体现微观客体粒子性的方程”的内在逻辑自洽性得到加强。因此, NLSE 开辟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例如它可用来处理激波问题。关于 NLSE 的一般理论可参阅文献 、 。 4 用 NLSE 分析声激波 由于用 SE 处理光纤取得完美成功,很容易让人以为 NLSE 只适用于分析 LSW ,而不适用于分析 SSW 。但这想法是错误的; 2009 年 G.El 等 证明了用 NLSE 处理 SSW 问题的可信性。 在可压流动力学中,激波的产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当作理想流体动力学方程的初值问题的解;另一种发生在超声流通过一个物体时,是边值问题。有一种非线性波叫色散激波 (DSW) ,这与孤立子概念有关。文献 的题目是“ 2 维超声 NLS 流通过一个伸展障碍物”,该文研究了一个细长宏观物体通过超流体 (superfluid) 的超声流,使用 2 维散焦 NLSE 。这问题的重要性相当于经典气体动力学的色散问题。分析时假定来流速度足够高,并与 NLS 船波 (ship wave ) 进行比较,又参考了暗孤子 (dark soliton) 理论。分析中超声 NLS 流的 Mach 数达到 10(Ma=10) ,给出了形象化的彩色照片。该文的工作还可用于探索冷阱中超冷气体的行为,涉及用电场、磁场、光场去控制冷原子,具有较高价值。 5 用 NLSE 分析光纤中的光激波 非线性光学 (Nonlinear Optics) 是近代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探讨在强激光光场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见 N.Blombergen , 1977 )。 2019 年沈京玲 的著作《非线性光学基础和应用》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在理论基础上阐述深刻,而且论述了太赫波 (tera herz waves ) 产生、检测与应用中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可惜这两种优秀著作都忽略了光纤中的非线性问题。光纤中是弱激光,但也有非线性现象。 2006 年 , G.Agrawel 的专著《非线性纤维光学》出版,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可看成非线性光学的一个分支。单模光纤中的光传播是研究 NLSE 的极好体系,这是由于可简化为 1 维平面波传播问题,而且光纤损耗极低。 NLSE 有两个物理效应: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并且有孤立波、频率 chirping 、光波 breaking 等现象。 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发生一系列非线性现象。可用 NLSE 很好地描述,尽管该方程仅包含两种物理效应——群速色散 (GVD) 和非线性自相调制 (SPM) 。在正常色散的波长范围中,这两者造成脉冲强势展宽,并向几乎为矩形的方向变形。……有关现象被称为光波破碎,与水波破碎相似。 1989 年, J.Rothenberg 观测了光纤中光脉冲非线性传播形成的光激波,研制出可以模拟流体型 DSW 的测试平台。 1992 年, D.Anderson 论述了非线性光纤中波的破碎,分析了波破碎时色散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他发现波破碎包含两个独立过程:脉冲不同部分的超越;相互作用时新频率由于非线性而诞生。该文的研究是在脉冲载频处于正常色散时进行的,结果与数据模拟吻合一致。另外, 2008 年 M.Yavtushenko 等讨论了在长周期或 Bragg 光纤中的情况,其时系统具有两个单向线性耦合波,对形成脉冲包络光激波的可能性作了研究。已经证实,从原理上讲,在 非线性光纤 中形成激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仅在波包的后缘,而且在波包的前沿。形成激波的原始态基本上取决于造成光纤激发的那些初始条件。在非线性光学中对 DSW 作了观测和研究,光被看成在光媒质中的 理想流体 ,存在弱化的自散焦 Kerr 非线性。 2016 年至 2017 年 G.Xu 等发表了两篇论文 ;其一说以实验观测到 色散性激波 (DSW) ;把一个短脉冲加到连续波之上,激波的固有振荡的可视性大为改善。其二是讨论“光子流体的色散性垮埧流动”,其中把光称为 光子流体 ( photon fluid );这些说法都启发我们大胆使用流体力学理论方法。 2019 年 J.Nuno 等 发表“光纤中的矢量化色散激波 (VDSW) ”,指出 DSW 是在许多科学领域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包括流体动力学、凝聚态物理、地球物理学等。已经确定,光学在光媒质中的传播时表现为 完美的流体 ,显示出微弱的自散焦非线性 (self-defocusing nonlinerity) 。对于 DSW ,这种类比变得有吸引力。在这里,观察到非线性光纤中一类新型的 VDSW ,类似于非粘性理想流体中的爆炸波 (blast waves ) 。由正交极化 pump 脉冲产生的非均匀双活塞经由非线性交叉调相非线性相位势压印在一个连续波探头上而触发了 VDSW ,该调相是由正交极化 pump 脉冲产生的。探头上的非线性相位势导致形成零强度扩展区,而该区被两个互斥的振荡波前环绕。 矢量化 DSW 的工作机制为,设有一正常色散光纤,向其输入两信号,一是较弱的连续 Nuno 所用活塞 pump 波 (SOP) 的参数为:波长 1550nm ,峰功率 1.5W ,脉宽 41ps; 连续波功率 5mW ;这些是实验所用参数。对上述方程作数值模拟,可算出一些图形。建立的实验系统用 70GHz 取样示波器和光谱分析仪进行观测。 6 未来宇宙飞船以近光速航行时的光激波 早期的飞机速度慢,涉及空气动力学的难题不多。但在飞机发动机不断改进、速度不断提高时,理论上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 SSW 带来的飞行阻力增大,飞机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一度使人们以为声速 ( 约 300m/s) 是航空器速度的极限。但在上世纪 30 年代至 40 年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协力攻关, 1947 年克服了声障。现在飞机以超声速飞行已不成问题,用高超声速 (Ma ≥ 5) 才是难题。……那么,我们怎样考虑和估计宇宙飞船的未来发展? 尽管光障问题比声障问题复杂,其原理却很相似。基础数理方程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声学、光学两大领域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 2019 年笔者曾发表一篇文章“突破声障与突破光障的比较研究” ;本文并非对该文的重复,而是从激波这个论题切入,作更深刻的分析。进一步, 2020 年笔者又发表了另一文章“速度研究的科学意义” ,不仅作了分析而且给出了许多数据。该文表 1 是“人造飞行器所达到的高速度”,其中的数据表明,在 2004 年到 2014 年间,美国宇航局 (NASA) 达到的记录是 17km/s 至 18km/s 。 2018 年的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太阳探测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V =194km/s 。即使这一数据属实,离光速 (C =299792458m/s ≌ 3 ×10 5 km/s )还差得很远。 那么宇宙中有没有以超光速运动的天体?也许有。中国天体物理学家曹盛林 教授一直持此观点,至今未变。 1988 年至 1993 年,他在《 Astrophys Space Sci. 》杂志上发表 5 篇 英文 论文 ,阐述这一问题。 2019 年曹盛林 出版了一本高级科普书《超光速》,更清晰地陈述了与此有关的观点。他指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射电天文学家用甚长基线干涉仪( VLBI )发现,一些类星体射电源的两个子源以超光速分离,涉及天体有 3C120 、 3C345 、 3C273 等。另外, 1994 年天文学家 观 测到一个以超光速膨胀的天体,是在银河系内,这有照片为证。 90 年代起由 Hubble 望远镜的长期观测,也证明银河系内有超巨星以超光速膨胀; 2002 年的巨星膨胀,其速度V =4.3C 。 因此,尽管实现由人类建造超光速宇宙飞船的设想 还十分遥远,但有必要考虑在 宇宙中的物体(天体或飞船)若以近光速飞行,是否会有 LSW 现象?物理真空作为一种媒质有否可能生成激波层?……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提问:在高能物理实验室中,在加速器或对撞机里,当粒子(电子或质子)以近于光速C 的速度飞行,它们是完全无所阻碍还是也会遇到波阻问题 ? 我们必须作逻辑性的思考。首先,光激波 (LSW) 的存在是事实,它已在光纤等物质中观察到,并发展出完善的理论。但这是固体物质,虽已推广到气体,但“在真空中高速飞行的物体也会产生 LSW ”的报道从未出现过。光在光学媒质中传播时表现为完美的流体,因此用得上流体力学方法。那么光在真空媒质中传播时是否也会如此?我们希望是,这样可与把光称为“光子流体”的思路相吻合。……问题是怎样看待光在真空中的传播 ? 直到 19 世纪中叶,人们都认为没有“不要媒质也能传送”的波动。因此,既然光是波动,而且能在真空中传播(由太阳光可射到地球而证明),那么一定有一种光媒质存在。它可以是看不见的,但弥漫于宇宙之中,物理学家称之为 ether (以太)。科学界一度热衷于做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一般认为以太是绝对静止的,而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就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在参考了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后,人们得出下述看法,即光顺以太和逆以太运动时速度不同(确切说将有 2.15 ×10 -4 的差异)。 1687 年, A.Michelson 和 E.Morley 所做的精确实验否定了以太存在 。 1926-1928 年间, 70 多岁的 Michelson 再作努力以实验寻找以太漂移,仍以否定告终。但是,他从未宣布过他放弃了以太,他对狭义相对论 (SR) 也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SR 时空观与 Galilei 、 Newton 以及 Lorentz 时空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SR 时空观的相对性。 H. Lorentz 的科学工作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石;我们知道,现有的推导 Lorentz 变换 (LT) 的方法有多种;而写入大学教材的推导方式常常有个前提——不同参考系测得的光速相同。或者说, LT 是由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导出的,由此出现了尺缩、时延现象。 1904 年时的 Lorentz 信奉以太论和绝对参考系,在此信念下导出的 LT 被 SR 继承和应用,而 SR 却不承认绝对参考系。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多位科学家提出存在优先参考系( prefered frame ),即有绝对坐标系的形成。故 Lorentz-Poincar è 时空观重新受到重视,亦出现了进一步的理论。多年前科学刊物《 New Scientist 》所报道的“ 以太论高调复出 ”,提醒我们不宜完全抛弃 SR 出现之前的科学成果。如果说现在有向 Galilei 、 Newton 、 Lorentz 回归的倾向,那也是在现代条件下的高层次回归,而不是简单的倒退。 Lorentz 物理思想重新受到重视是有原因的。 1977 年 Smoot 等 报告说,已测到地球相对于微波背景辐射 (CMB) 的速度为 390km/s ;因而物理学大师 P. Dirac 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Lorentz 正确而 Einstein 是错的。美国物理学家 T. Flandern 于 1997 年— 1998 年间发表引力传播速度( the speed of gravity )为V ≥ (10 9 ~2 ×10 10 )C ,同时他声称用 Lorentz 相对原理( Lorentzian relativity )就能解释这些结果,而 SR 在超光速引力速度面前却无能为力。 关于存在绝对坐标系(亦即优先的参考系)的见解已是大量存在;这与 1965 年发现微波背景辐射有关,也与 1982 年法国物理学冢 A.Aspect 完成的量子力学 (QM) 实验有关。大家知道自 1935 年 Einstein 发表 EPR 论文之后,对新生的 QM 究竟如何看待引起很大争论。 1965 年提出著名的不等式的 J.Bell 在 1985 年说 , Bell 不等式是分析 EPR 推论的产物,而 Aspect 实验证明了 Einstein 的世界观站不住脚。这时提问者说, Bell 不等式以客观实在性和局域性(不可分性)为前提,后者表示没有超光速传递的信号。在 Aspect 实验成功后,必须抛弃二者之一,该怎么办呢?这时 Bell 说,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处境,最简单的办法是回到 Einstein 之前,即回到 Lorentz 和 Poincar è ,他们认为存在的以太是一种特惠的(优先的)参照系。可以想象这种参照系存在,在其中事物可以比光快。有许多问题 通过设想存在以太可容易地解决 。在发表了这些惊人的观点后, Bell 重复说:“ 我想回到以太概念 ,因为 EPR 中有这种启示,即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快。实际上,给量子理论造成重重困难的正是 Einstein 的相对论”(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如果我们认为 Lorentz 坚持以太论正确,而今天又不能简单地回到 19 世纪的思想,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新以太?旧以太(经典物理中的以太)被认为是绝对静止的,这个 MM 实验的前提并不恰当,“未发现绝对静止的以太”和“不存在以太”不是一回事;新以太应当能够担起绝对参考系的重任。 笔者认为,这个新以太就是物理真空 (phisical vacuum) ,也叫量子真空 (quantum vacuum) 。支持这一观点的是一个新证据,表明其中的仅为短暂出现的虚光子和普通光子一样可以产生物理作用—— 2011 年西班牙科学家发现在已实现工程真空的环境中的旋转体(直径 100nm 的石墨粒子)会减速,表示 真空也有摩擦 。环境温度越高虚光子越多,减速作用就越显著。可见,李政道教授所说(“真空很复杂,它是有结构的”)完全正确。这就是人们寻找了百多年的“ ( 新 ) 以太” ! 正如飞机在空气中运动时若速度很快就有 SSW ,飞船在宇宙中运动时若速度很快也会有光激波( LSW )。可以推断,后者在所谓奇点 (V=C, =1) 并不会出现无限大密度、质量和能量。“真空光激波” (LSW in vacuum) 如存在,不会对飞船加速到光速以上 (VC) 构成障碍。 7 未来宇宙飞船以超光速航行的可能性 可以把 真空看成一种特殊的介质 (媒质),这个观点己被某些国外的独特研究所验证。把真空当作媒质,那么就可以研究它的 折射率 。 1990 年 K.Schanhorst 发表论文“双金属板之间的真空中光传播”。所分析的是 Casmir 效应结构——两块靠得很近的金属平板;这是把一定的边界条件强加到光子真空涨落上。 Schanhorst 用量子电动力学 (QED) 方法进行计算, 因此很明显,“光波可经过真空传播”并不意味着“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媒质)”,而是说光传播要仰赖于“新以太”,即具 有量子特性的物理真空媒质 。经典物理中真空的折射率等于 1 ,量子物理中真空的折射率比 1 略小。 基础理论概念清晰化以后,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决,即飞船在宇宙深空中以超光速航行所用的模式。笔者认为中国科学家已作出了简明扼要的回答,那就是 自主惯性导航的飞行模式 。…… 2004 年 11 月 26 日至 28 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 242 次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宋健院士建议和领导,主题为“宇航科学前沿与光障问题” (Frontier Issues on Astronautics and Light Barrier) 。会议主题评述报告为宋健院士所作(“航天、宇航和光障”),宋健 指出,飞出太阳系是人类的伟大理想,这里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要解决,科学界已开始考虑和工作。至于进入银河系,必须加大航行速度,直到接近光速,可能的话应超过光速。目前航天技术已开始放弃狭义相对论的技术基础,即从用电磁波双向时间间隔之半作为距离定义,改由卫星和飞船上用编码报文形式向地面单向传送所有信息;飞船上独立自主的计量、观测、导航和发讯都与地面观测无关。至于 Einstein 说的“不可能存在超光速运动”,那只是猜测,没有实验根据,也不是科学定律……。他又说:“如果从 40 年航天技术实践反过来检查 SR 的计算结果,就会发现即使在远低于光速的情况下, 自主导航的工程实践与 SR 动力学也发生冲突 。例如,发动机推力依赖其惯性速度的现象就从未发现过。半个多世纪的航天技术实践都证明至少在第三宇宙速度(V =16.6km/s )左右,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是足够准确的,从未发现过推力依赖于速度的情况,无论是飞船上和火箭上用加速表自主测量和地面光测、雷测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只有V 接近C 时才会发生。那也要有实验证明才能作为解决技术问题的基础。所以利用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公式去计算航天器飞行速度要十分谨慎。……”(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另一个中心议题报告为林金院士所作(“宇航中时间的定义与测量机制和超光速运动”) 。林金就 自主惯性导航 提供一个新理论模型,用来分析处理惯性导航的时间定义、测量机制和超光速运动。他认为,一个运动质点自己可以测量自己相对一个给定惯性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质点自带的运动钟固有时间的函数。原理上不需要与外界交换信息,不存在任何信号传递的速度问题。自主惯性导航是基于引力场的性质,即使这个世界没有电磁场、没有光,纯惯性系统照样工作,照常自主定位、测速;既如此, 3 × 10 8 m/s 为何会成为速度的极限?简言之,惯性导航的宇宙飞船的时间定义即飞船运动钟固有时间;只要未来能开发出新型动力源,飞船的速度不存在上限。……林金还认为,应恢复光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相同的普通地位,即有静止质量,其速度也不是极限速度。 笔者认为,在回顾林金的论述时,不妨再看看 1905 年 Einstein 对“同时性”的概念怎么说。 Einstein 写道 :“我们应当考虑到:凡是时间在里面起作用的我们的一切判断,总是关于同时的事件的判断。比如我说,‘那列火车 7 点钟到达这里”,这大概是说:我的表的短针指到 7 同火车的到达是同时的事件。可能有人认为,用‘我的表的短针的位置’来代替‘时间’,也许就有可能克服由于定义‘时间’而带来的一切困难。事实上,如果问题只是在于为 这只表 所在的地一点来定义一种时间,那么这样一种定义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问题是要把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联系起来,或者说——其结果依然一样——要定出那些在远离这只表的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的时间,那么这样的定义就不够了。” 在这里, Einstein 是说用一只表定义时间的不可能性。然而,正如林金所指出的,今天的纯惯性导航 只用“一只表” 的固有时间,是完全自主的,不需要辐射或接收任何光(电磁)信号和外界发生联系,所以测量机理十分简单。设想一艘配备有惯性导航仪器的宇宙飞船,飞船相对惯性坐标系( Galilei 参考系)作加速飞行。只要积分的时间足够长,飞船相对惯性系的飞行速度(加速度表输出脉冲总数)可以超过 3 × 10 8 m/s 。无须设想恒定或随时间变化的引力场,宇航员观察惯性仪表的指示,进行完全自主式的宇宙航行。加速度表先在静止在地面(发射点)的引力场中标定,在飞行中测量火箭推力产生的惯性加速度。加速度表静止在地面实验室做寿命试验,等效于加速度表在没有引力场的宇宙空间做 1g 的恒加速飞行试验。由于 (28) 故大约 1 年后飞船速度超过 3 × 10 8 m/s ,即以超光速航行。 因此,宋健、林金两位航天专家不仅赋予超光速研究明确的目标和意义,而且深刻地对主流物理界的“光障理论”作了批评。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主惯性导航分析处理超光速运动取得成功。这些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人作进一步研究。 8 结束语 物理学中的不同学科常有类似和相同的规律。例如在数理方程的 3 种类型中,双曲型偏微分方程蕴含了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及热传学核心内容。在科学探讨中作比较研究不仅可行,而且非常重要。尽管声波速度与光波速度在数值上相 差很大, 但从数学和物理上对突破声障与突破光障比较研究仍有特殊意义 。 自然规律的普适性使不同学科之间产生联系并使相互借鉴成为可能。对激波的研究也如此,以 NLSE 为基础的数学分析使我们对 SSW 和 LSW 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的分析也证明了波科学 (science of waves ) 的普遍意义和重要性。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到本世纪的头 20 年,航空及航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已彰显出当今的两大研究领域—— 高超声速 技术和 超光速 探索。但两者都非常艰难,成为在 21 世纪对人类智慧的挑战。……声激波和光激波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也使数学方法得到发展。有关物理现象既丰富,又令人感兴趣。虽然本文对 SSW 和 LSW 作了深入分析,又对未来的飞船在宇宙深空航行时的情况作了初步讨论和估计;但仍有许多不清楚的问题,期待更多的人参加研究。 致谢: 本文在写作时得到杨新铁 教授 、姜荣讲师及王雨女士的协助,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钱翼稷 . 空气动力学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 杨新铁 . 突破光障 . 第 242 次香山科学会议论文集 .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 2004. Einstein A. 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 . Ann d Phys. 1905, 17:891~921. (English translation: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reprinted in: Einstein's miraculous year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1998). 中译: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范岱年、赵中 讨论意见亦可以直发黄志洵教授电子信箱: 黄志洵huangzhixun75@163.com 愿意详细下载word原文文档,可见下方链接下载 从声激波到光激波.docx
个人分类: 相对论属于近似|4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过光速以后是个什么样子?
yangxintie1 2018-4-1 00:38
超光速以后就和飞机超过音速相类似,会出现光激波,现在这个实验已经在晶体里面用激光做出来了。 这项研究是一项对物理发展作用很大的探索研究。早在七十年代中科院数学所长秦元勋就提出超光速时洛伦兹变换要变号,要把(1-M2)^(1/2)变成(M2-1)^(1/2),这里M=V/C。90年代北师大曹盛林教授按照超新星资料拟合的曲线也吻合上面的结果。这正是空气动力学的性质。也是洛伦兹本人坚持的那个假设,即仅在密度不变的波动方程的运动方向加一个如上的系数变换。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洛伦兹本人的这个变换得到的方程竟然是一个小扰动声学方程。 现在刚被认可的暗能量研究,都是用N-S方程类似的方程来计算的。和空气动力学是类似的,唯一不同在于状态方程采取了密度不可变化的形式,因此和空气动力学算法一样,这样算完后要附加一个变换,把可压缩性加进去。力学家把它叫做压缩性修正变换,理论物理学称之为相对变换;或者更深奥一点,通过度规不变性的假设附加一个方程。这附加方程叫度规不变性。空气动力学方法唯一不同在于采用密度变化的状态方程,所以它可以不需要附加假设和方程得到同样结果。当然空气动力学以前也有一种近似算法,就是先按照密度不变的方程算一个“静止的结果”,然后再加上密度改变所需要的变换。其实这些步骤都和变换的式子的主部都是和隐物质一样的,都是X方向缩短(1-M2)1/2;这在空气动力学里面叫做相似变换(哥劳沃变换,普朗特变换)。问题在于,力学家的办法是在状态方程上面引入可压缩性,而物理学家的办法是用了一个简单的状态方程,在最后的结果上要加一个简单的变换,就是尺缩变换!其实本来是一回事情。后者的办法于是在理论上就复杂了,它不但需要一个附加假设,而且需要把时间和空间都放到一个度规空间来考虑最小值问题,这个窟窿就撤得大了,至于后面闵可夫斯基空间以及度规不变性理论,其实都是这个变换换汤不换药的另一种数学描述,在庞大的数学张量描述后面掩盖的是到现在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边界条件,以及得到结果的解释,还存在许多扯不清的悖论。 让人最难接受的是那个简单的变换带来的达到光速质量无穷大,超过光速会有复数出现,于是跟随产生回到过去,穿越时空的假设。到现在还被物理学界的某些人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法规。禁止任何想离经叛道的愚蠢人讨论。其实这些困难,在连续介质力学发展中也遇到过,音速点按照小扰动近似理论也是无穷大,拿亚音速的方程算超音速也有复数产生,称之为复特征线方法,气动设计手册上都介绍过他的算法。尽管按照复数处理的方法也是有的,但是力学家们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建立时空来描述这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力学方面这些理论的发展从时间上远远落后于电磁理论的发展。 这里要说一点历史,在力学缓慢发展出来这些新理论以后,不是没有注意它的特点,这两套数学描述之间太相似了,爱因斯坦其实也很关心流体力学,为些问题很认真的向搞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求教,向他询问,冯卡门也很推崇爰因斯坦,这个时候一个叫胡佩泉的中国学者正好在冯·卡门身边。而冯,卡门回答爱斯坦的问题的时候,他刚刚和钱学森在近似计真变换方法上有所突破,他们这个时候,力学家们正在追求V/C更大的情况下的近似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就叫做冯·卡门-钱学森公式,从这个公式问世开始,力学家就不需要那个简单的尺缩公式和由此带来的超过波速时候出现的复数表达式了,尽管和超过光速出现虚数表达样,复数波动的特征线也用来计算流体的,但是确实没有起多大用,超波速的性质和理论不断的在深化之中。 通俗一点说,理想流体可压缩流动的算法里面本来就含有尺缩变换,而现在的宇宙学理论家把真空或者隐物质的状态方程改成密度不可变的。所以他们的计算结果要考虑密度修正,算完以后还必须补上尺缩变换,这就是洛伦兹提出的“假设”,空气动力学家和工程师们不叫尺缩而叫做压缩变换,本质是一样的。猫叫个咪而已。但是彭加勒和爱因斯坦还多补了一点时间上的变换,从近似解的观点上也是可行的,但是他们把它叫做相对论了,更深奥一点,把它叫做度规不变性,成为一种时空理论。 仅管电动力学的表达式近百世动,但是还是有人用电动力学耒求解超音速流体的激波,用推迟势的办法把激波方程波前进方向的导数的非线性因子搞到源项,这实际己揭示了两套方程的一致性,翻过来,本世纪初有个美国博士在吴介之的指导下从不可压NS方程推导了Maxwell方程。 所以有很多理论基础上讨论已经给回到伽利略空间的可压缩性真空物质性作了铺垫,但是要拿相对论信服的依据。卢院士,上海大学刘高联院士就很关心这方面,已经去世了!太可惜了!其实钱学森,庄丰干,罗时均这些我国流体力学很多鼻祖都持怀疑相论和支持在这方面探索的观点。这些对力学工作者都不难,可以说是很顺手的。但是主流有些人用两种事物速度量级不一样耒搪塞,有些武断发言的人甚至没有推导过这些方程,也不知道这些数学描述无量纲化后一样的含义。 飞机导弹的设计用尺缩变换少说也有八十年了,现在还在用,但是从数学方法上把它和相对论等同起耒的声音很弱小,中国科学技术界有相当大一批同仁不被主流认可的学者,如中国航天的一些老总们等学者,只好自己组织起耒,在严格的数理证明和实验认证两个方面进行求索,比如航天导航所的首席科学顾问林金就主动实验,从临潼天文台通过卫星到乌鲁木齐返回的信号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得出的结果和相对论光速不变也不一样。有兴趣可以看航天学报
个人分类: 超光速|2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障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纪念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十周年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6-6-30 11:39
光障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纪念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10周年 黄志洵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24) 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主题是宇航科学前沿与光障问题”。如所周知A.Einstein于1905年断言超光速没有存在的可能”,后人称为光障”。但在这次会议上宋健院士指出,该说法仅是假设,因为超光速运动不能完全 观测,在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只能是猜测或假说 现在把太阳系内飞行称为航天,系外飞行称作宇航 估计在本世纪将有第一批宇航员飞出太阳系并安全返回, 而飞出太阳系是人类的伟大理想 但这有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必须加大航行速度,应达到光速,可能的话应为超光速 本文回顾了10年前召开的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的成就,探讨了2003 ~2013年间的超光速研究工作,首先对光障和声障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可压缩流体力学可用在超光速研究中 空气动力学发展对突破光障有参考 作用其次讨论了信息速度问题,指出近10年来负群速(NGV)已在许多科学实验中发现,而NGV是超光速的一 种形式众多群速超光速实验是很大的成绩,从波粒二象性角度看就有可能发现以超光速运动的奇异电子故可 考虑改装加速器,使粒子在通过某种势垒后能量减小从而速度加快(v>c区域的规律)。这类似于使Laval管突 破声障的方法。……本文还讨论了 Alcubierre 曲速引擎的改变空时以实现超光速宇航方案,虽只是假说,但美国时代 周刊已于2012年9月19日报道说:“美国航天局着手研究超光速曲速引擎”。因此,重要之点在于NASA已认可超光速宇宙航行根据10年来超光速研究的发展,认为新学科 超光速物理 的建立已是既成事实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真空中光速c的定义及光速恒定性问题 关键词:香山科学会议;光障;超光速宇航;超光速物理;曲速引擎 节选内容: 宋健认为, 20 世纪下半叶至今, 很多物理学家继续研究存在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 但是, 从早期的虚质量 快子, 到改变空间尺度 超光速传播 负质量等努力都没能绕过 = v / c = 1 这个奇点 从技术科学来看 光障 , 这个奇点的产生不是来自数学,而是来自以光学和电磁波手段测距的技术基础 用光学或雷达往返信号时间间隔之半去定义距离, 用这种技术, 由于光速的有限性, 根本看不到运动速度等于和大于 c 的目标, 所以它不可能成为研究和发展超高速宇航的基础SR 公式的适用范围只在 v < c 的范围内才有效 如果飞船以等于或大于光速 c 的速度离去, 那么从地面上发出的光或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都不会有 回波, 地面根本看不见目标 如果飞船以 v > c 向地面飞来, 地面将看到一条反转的轨迹, 晚发出( 或反射) 的信号早收到, 有如离我而去 所以从技术实际来说用电磁波不能完全地观测超光速运动 在什么也看不见的地方, 或者无法取得任何信息的领域去讨论它是什么样子, 只能是猜测或假说 所以,光障只是猜测, 不能把这当作 科学定律 , 因为没有试验根据 无论如何, 我们看不见它不能成为不存在的证据. 他的报告大气磅礴, 既充满激情又脚踏实地, 10 年后重读之仍令人激动 最后他回顾了人类突破声障实现超声速飞行的历史, 期待在光障问题上也有类前景 在报告中他提到,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超光速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许多结果令人鼓舞 中国科学家在超光速及相关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 例如, 2000 年王力军等率先在光频以量子光学实验实现了超光速群速和负群速; 北京大学陈徐宗等在光频以实验实现了超慢光速和负群速; 北京广播学院黄志洵 逯贵祯等在短波以实验实现了模拟光子晶体结构中的超光速群速 这些进展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努力, 是非常可喜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林金研究员是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专家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他在作报告时说[4]: 火箭自主惯性导航理论模型发人深省之处在于: 一个运动质点自己可以测量自己相对一个给定惯性系的加速度 速度和位置, 作为运动质点上自带的钟有时间的函数 原理上无需与外界交换信息, 可以不存在任何信号传递的速度问题 自主的纯惯性导航系统是基于引力场的基本性质; 即使没有光和电磁场, 纯惯性系统照样工作, 照常自主定位 自主测速 那么在一个只有引力场而无电磁场的世界中, 为何每秒 30 万公里会成为速度的极限?只要开发出新型动力源, 宇宙飞船航行速度不存在上限, 未来的载人宇航理论上没有限制在这里还要指出, 到2010 年林金[5]更深刻地对超光速宇航可能性作了论述 他指出, Einstein 早年 的理论是对今天惯性导航原理的描述, 而后者只用一只钟的固有时间, 完全自主, 无需发射或接收光( 电磁) 信号与外界联系 飞船相对惯性坐标系作加速飞行, 只要积分时间够长, 飞船相对惯性系的速度可以超过 c 3 × 108m/ s 被 9. 8m/ s2除, 得到 354天, 亦即大约一年后飞船速度超过 3 × 108m/ s 也就是说, 宇航员只看惯性仪表指示即可作超光速宇航。 中国传媒大学黄志洵教授的报告讲了以下几方面内容[2]: Einstein 为何认定有 光障 存在; 超光速研究的3 个阶段; 不越出 SR 框架的超光速研究; 几 类不同的超光速问题; 关于负波速; Proca 电磁理论中的波速度; 关于引力速度 他认为几十年研究已证明超光速可以实现, 但还处在初步阶段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耿天明教授在报告中说[6], 一个由真空的电磁特性常数 E0 和 Mu0 决定的电磁作用传递速度 c = (E0 Mu0 )**(- 1 /2)为什么可以操控其他所有作用的传递快慢? 这是于理解的 电磁场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它不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存在各种类型的作用, 在形式上有力、势 、关联或纠缠, 在途径上有通过媒介的和直接超距的; 在传递速度上有光速和超光速的 例如电磁场理论是针对电磁作用而言的, 并不涉及引力作用, 因此, 本该和Newton 引力论各司其事, 并行发展 但相对论的出现打破了二者并行不悖的局面 狭义相对论虽不涉及引力问题, 但 Einstein 称光速 c 是一切物理作用和信息的传递速度之最高极限, 不得违反, 并将此戒律 作为一条原则( 常被称为光速极限原则或定域性原则) , 去判别一个物理事件或过程能否发生,这就不对了 自然界原本是丰富多彩的, 所以对它的理论描述和解释不能过分简单化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杨新铁教授是空气动力学家, 他在题为突破光障的报告中说[7], 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早期遇到的困难和探讨超光速问题遇到的困难相类似 考虑亚声速情况下流动的性质, 按照小扰动理论, 对于缩口管道流动来说, 如果把相对静止时的质量密度看成是 r0, 那么相对速度为B时 的质量密度就增长为: r=r0/(1-B**2)**(1/2) ( 1) 式中 B= v / c, 即Mach 数( 在航空界用M) , 现在 c 不是光速而是声速 这个关系和相对论力学中的质速关系完全一样; 后者为 m =m0/(1-B**2)**(1/2) ( 2) 式中 m0 是静止质量 现在, 只要 B= 1, 密度或质量就会成为无穷大, 此处为奇点 若 B> 1, 就出现虚密度或虚质量 由于有 Laval 方法, 把不断缩小的喷管后面又接上了一段截面扩大的扩张管, 再做实验, 他发现只要压力足够大, 在扩大截面部分出现的竟然是超声速流动 原公式那个质量无穷大只是数 学式子上的一个无穷大, 搞工程的人只要不被那个数学式子挡住路, 就可以产生超声速 同时也说明实际的变化是非线性的 线性描述有无穷大奇点,非线性描述无无穷大奇点 飞行器设计师们知道 B> 1 情况下应当采取双曲型变换来计算, 他们就可以绕开原来那个带奇点的数学式, 制造飞行器并进行超声速飞行实验, 终于在 1947 年试飞突破声障 北京广播学院黄志洵教授多年前就提出了利用量子隧道效应来实现超光速, 现在又进行了超光速测量的实验 所有这些实验正是光波通过势垒减小能量时出现的 按照新的强非线性系统角度来看, 正是方程的系数 (1-B**2)**(1/2) 在这个地方变了一个号, 或者说相对论线元在这个地方改变了表达式 如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经过减质和消能以后速度反而加快. 在其他学术报告中,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曹盛林教授从 Finsler 几何角度分析了超光速可能性等问题[8]; 北京大学陈徐宗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光频完成的负群速实验[9]; 中国传媒大学逯贵祯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短波完成的同轴光子晶体群速超光速实验[10];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沈京玲教授介绍了英 国科学家在太赫波段利用消失波( 微型截止波导和双三棱镜) 完成的超光速实验[1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董晋曦教授详细论述了 SR 理论中光速不变原理 存在的问题[12] 这些报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 突破光障 与 突破声障 的比较研究 对会议的回忆到此为止,以下将论述超光速研究的发展, 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首先用比较研究法讨论“突破光障” 与“突破声障” 如所周知, 声学和光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声波是声源在媒质中引起质点在平衡位置振动造成的, 是机械波, 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光波是电磁波, 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声速和光速的差别非常大, 接近 6 个数量级 空气中声速 c = 344m/ s ( 20℃ 时) ; 真 空 中 光 速 c =299792458m/ s, 在媒质中光速为 c /n( n 是折射率) 两个方面似乎缺乏可比性 然而,无论声波或光波,(此处忽略一大堆论述,改为一句话)它们的无量纲形式是一样的!它们的物理规律也应当是一样的。 可压缩流体作平面无旋流动时的基本方程为[15]....... 理想流体的可压缩流有多种解法, 其中之一是扰动线化法 参考直匀流的情况, 规定来流的流速为 v∞ , 声速为 c∞ , Mach 数为 M∞ ; 那么位( 势) 垒方程经处理和线化后, 在2 维流动条件下可得其无量纲形式为: diff(Phi,t,t)=( 1 - M∞**2 )diff(phi,x,x)+diff(phi,y,y) 其实这个方程正是洛伦兹解释迈克尔孙莫雷实验,所猜想出来的一个方程。 亦不能是跨声速流 我们注意到, 在亚声速流场上,M∞ < 1,( 1 - M2 ∞ ) > 0, 方程是椭圆型的; 其性质与不可压流的 Laplace 方程基本一样 然而对超声速流场而言, M∞ > 1,( 1 - M∞**2 ) < 0, 方程成为双曲型的, 情况有很大变化 总之, 描写亚声速 超声速的运动方程是不同类型的 而对描写跨声速流动的运动方程而言, 是混合型 非线性方程所谓声障是指飞行器的速度曾长时间在亚音速( M < 1) 的水平上徘徊, 以声速( M = 1) 飞行的企图遇到了实在的困难 早期的飞机速度慢, 按不可压缩流体处理空气动力学问题便可满足要求 当M0.4, 可压缩效应渐显, 接近声速( M-1) 时机头前空气密度急剧增大 当 M = 1, 流体中的扰动相对于飞机已不传播, 而是集中形成波面; 机头与前面空气相遇时强烈压缩, 密度剧增形成无形的墙( 激波) , 造成的阻力称为波阻 它消耗发动机功率约 75%, 带来很大困难 这时需要发展 近声速空气动力学和 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钱学森和 T. von Kármán 在30 年代最早提出了高超声速流的概念, 为飞机克服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们的理论应用于高亚声速飞机的设计; 实际上是在亚声速区域内把小扰动理论向非线性有所推进, 虽然不能用于超声速问题的计算, 但避免了奇点 在v=c 时不会出现无限大质量密度 实际=1 时不会出现无限大质量密度 实际上, 超声速飞机穿过声障时的气体密度只增大 6 倍[3] 在技术上, 40 年代有两大突破, 一是后掠翼理论, 二是使用Laval 喷管, 终于在1947 年实现了超声速飞行 理论方面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首先是空气动力学中, 可压缩流体的速度势的波方程, 经过线性化的形式为 diff(Phi,t,t)=( 1 - M∞**2 )diff(phi,x,x)+diff(phi,y,y)( 8) 从本质上讲波动力学的基本操作是对微分方程的辨识和求解 其次,在转到超声速区域后, 物理规律也变了 压力越低 密度越小, 速度反而不断增大 这时密度随相对速度变化的规律改变为 r=r0/(M**2-1)**(1/2) ( 9) 因而即使 > 1, 也不出现虚数.回顾突破声障的过程, 要点在于空气动力学经历了从线性化处理到作为非线性系统而处理的阶段 然而 SR 自诞生后就凝固化了, 仍停留在初期的线性化阶段, 而且理论物理学家拒绝作任何改变航空界的飞机设计师们却没有诸多的理论思想限制, 很快就实现了超声速飞行 因此, 为了突破 光障 或许应当对 SR 添加一些高阶的非线性修正; 而且也不能把lorentz- Einstein 质速公式当作教条而死抱不放正如国际宇航联合会 ( IAF ) 的P. A. Murad[16]所说: 创建超光速宇宙飞船是一种挑战; 虽然超光速航行与狭义相对论( SR) 矛盾, 但该理论并非包容一切, 而是处理亚光速问题的理论如果人类将来可以突破光障, 是否就能进行超光速宇航? 回答是非常困难, 但并非毫无希望 化学燃料推进火箭的速度距光速 c 非常远( v / c = 6 × 10**(- 5)) 将来改用新技术时, 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可达 v / c = 10**( - 3); 氘核聚变发动机火箭可达 v / c = 5× 10**( - 3); 太阳帆可达 v / c = 10**( - 2)( 激光驱动时可达 3× 10**( - 1)) ; 束芯反物质火箭可达 v / c = 5 × 10**( - 1)依靠这些已有的或可能有的技术手段, 都不足以实现 v / c 1 为实现超光速宇航, 目前已在概念上进行讨论的方法有: 暗物质火箭, 黑洞星船, 曲速引擎提出者认为它们可以用极高的超光速飞往其他星系 4 超光速物理 学科逐渐成型 超光速研究涉及物质的运动 万有引力 质量和能量与速度的关系 量子非局域性 宇宙中几种基本作用 波动现象的内涵 波粒二象性 光的本性 不同媒质间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Gasimir 效应 对光速的认识与测量 等众多问题, 当然它也就成为通向更深刻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的切入点 由于研究工作数量扩大 质量提高, 近年来出现了 超光速物理 ( Superluminal Light Physics, SLP) 的提法[17]我们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结果, 虽然物理学界迄今并不认为有这一学科存在 按照笔者的观点,如果 SLP 可以成立, 它还应包括粒子的近光速力学和超光速力学, 以及超光速波动力学; 甚至还应包含粒子隧穿( 势垒) 动力学; 如此等等在本节中我们阐述 SLP 成型的过程及孕含的物理思想, 并举例说明 电磁理论专家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宋文淼研究员在第242 次香山科学会 议上曾指出[18], SR 理论中处处出现因子 (1 -M** 2),使动体的质量 动量和能量都出现无限大, 这绝非真实物理世界的东西 亦即把光速 c 当作极限速度不具有实在性 高能物理学并无任何实验真实地证明高速物体质量趋向无限大, 实际物理过程中动量 质量永远不会是无限大 从超声速飞行也可知道, 接近声速时不是质量增加而是推力明显减少, 飞机加速时质量未变 在会议结束后的2006 年, 宋文淼等[19]出版了一本小书 实物与暗物的数理逻辑 ,该书背靠电磁理论, 熔物理学 哲学于一炉, 对光速和超光速有许多洞见 他指出, 追求自洽的逻辑体系永远是理论科学的首要目标, 然而现在只有一个支离破碎相互矛盾的理论体系 例如 Einstein 在他那个时代并未弄清楚波的数学物理性质, 使他最终选择了光的粒子模型 现在知道除了某些极特殊的条件下之外, 任何开放空间中无论平面波或球面波均不存在 然而实际上只有平面波或球面波才有确定的波长, 因而要确定真空中光速 c 非常困难 而且实际存在的都是赋形波束, 不在主轴上的波束都不是 c 光速既与空间位置有关, 如何定义就成了问题 .........(忽略一段) 5 NASA 研究曲速引擎 2012 年 9 月 19 日美国 Time 周刊网站称:NASA actually working on faster- than- light warp drive ( NASA 着手研究超光速曲速引擎 ) 这表示美国航天局已在安排专家研究超光速宇宙航行的问题,证明许多中外科学家的意见, 包括宋健院士 林金研究员 笔者和杨新铁教授的观点, 在总体上是正确 的 考虑未来的航天和宇航时超光速是必由之路; 这就给了我们精神上的鼓舞和科学上的期望 Miguel Alcubierre 是墨西哥物理学家, 上世纪90 年代在英国 Wales 大学物理与天文系任教, 后又参加德国 Max Planck 研究所的工作 1994 年他写了一篇文章题为 The warp drive: hyper- fast travelwith general relativity ( 曲速引擎: 广义相对论中的超高速旅行 )[25] 文章说, 本文在广义相对论( GR) 框架内在不引入虫洞( wormholes) 的条件下证明改变空时( spacetime) 即可使宇宙飞船以任意的超大速度飞行 如局部扩张飞船后部的时空和收缩飞船前面的时空, 处在干扰区以外的观察者就会看到飞船以超光速运动 造成畸变令人联想到科幻小说中的 曲速引擎 正文有 19 个编了号的公 式, 是在 GR 框架内的推导演算 按照笔者的理解,所谓 warp drive, 是利用 Einstein 的 4 维时空观念而避免让实体飞船作真实的光速或超光速飞行 据说, 在两个时空区之间放一球体, 可创建一个移动球体周围时空的 曲速泡 它以超光速飞行, 而飞船本身无需运动( 就本地参照系而言) 实现的关键是要有特殊物质以弯曲时空, 而这需要木星级别的巨大能量 现在 H. White 说, 可以用改变曲速引擎的几何形状的方法简单地解决能量问题 这观点发表在 2012 年秋在美国召开的 星舰( starship) 百年研讨会 上, 而 H. White 是 NASA 的物理学家在 GR 中, 时间 空间被看成一个整体, 即 空时 ( space- time) 或 时空 ( time- space) ; 由于把引力描述为一种数学的( 几何的) 属性, 空时 或 时空 被认为可以弯曲, 而时空曲率与时空中的物质和辐射的能量 动量张量相联系, 并由引力场方程描写这种联系 Alcubierre 引擎方案是在认同相对论( SR 和 GR) 正确性之下提出的, 或许对超光速宇航而言只有象征性意义, 缺乏现实性 我们认为所述方法是什么并不重要, 要紧的是我们这星球最大的航天及宇航机构( NASA) 对 超光速旅行 的重视 NASA 所鼓励的是科学家们要大胆思考和提出创新设计, 不能局限在某一种方法上; 而超光速宇航才是根本目标(编者按:美国科学家很聪明,想方设法利用弯曲空间证明了光速可以超过,然而中国科学家周培源早就指出,在弯曲时空里面搞得这些雕虫小技完全可以用平直时空的理论来解决。所以美国科学家造出的这个解可以有解释,但是远远不如平直时空新的方程来得简单明了) .......(忽略,见原文) 8 关于改装加速器和寻找超光速粒子 1907 年, A. Sommerfeld 在其著作 理论物理学教程 光学卷 中说, Maxwell 方程组对超光速运动客体也同样适用 而在此前的 1904 年, Sommerfeld 发表过一篇文章[见 K. Akad. Wet. Amsterdan Proc. ,8( 1904) , 346], 讨论了超光速粒子假如存在会出现的情况( 如粒子失去能量时会加速运动, 获得能量时会 减 速 运 动) 就 是 说,在 SR 提 出 之 前,A. Sommerfeld 曾认真地考虑过超光速问题, 并不排除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开始以实验寻找快子( tachyons)[39], 没有成功 90 年代以来超光速实验有所进展, 主要是发现短波脉冲 微波脉冲 光脉冲能以超光速传送, 无论对无源媒质( passive medi)或增益媒质( gain media) 均如此 速度可以是光速c 的数倍, 但也可能是非常大 另外, 在负波速( 超光速的一种形式) 方面论文很多, 成绩突出 不仅如此, 还发现电磁波( 光波) 的本身也可以被加速而成为超光速 在粒子方面, 早在1993 年就有 Berke-ley 加州大学( UC- Berkeley ) 完成的 光子赛跑实验 , 按论文作者的姓氏排序称为 SKC 实验[40], 确单光子可以按照比 c 大 70% 的速度运动( v / c =1. 7) 然而, 至今尚无一个实验证明有质量粒子( 如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 可以作超光速运动反对超光速可能性的人士常说, 现有的加速器从来都是把电子或质子加速到非常接近 c 的值, 例如0. 99999c 之类, 根本没有加速到 c 以上的事情但这样说只是一种逻辑循环互证 用 相对论正确 解释 电子( 或质子) 不可能被加速到光速以上 , 又用 电子( 或质子) 只作亚光速运动 来证明相对论正确 问题在于, 由于缺少对中性粒子( 如中子) 的加速技术, 总是用本征速度为 c 的电磁 场作为加速带电粒子( 电子或质子) 的手段; 而用亚光速的加速器自然不能获得超过 c 的速度 作为超光速研究者, 我们也不认为需要不断加大能量来获得超光速的粒子运动,前已指出, 航空工程中超声速飞机设计中的 Laval 喷管, 使气流连续地从亚声速加速到超声速的方法 压力越低 密度越小, 能量越少, 速度反而不断增大 受此启发笔者提出了尝试用截止波导中的消失场构建超光速电子运动电磁环境的建议[41], 又提出把广泛实现了的 群速超光速 为研究起点, 希望在改装后的加速器上由实验发现可能的超光速奇异粒子( meta electron 或 metaproton) 而且这在理论上可与粒子的量子隧穿( quantum tunneling) 联系起来思考, 那里的消失态率波正切合我们的需要 由于笔者不是加速器专家, 因此邀请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裴元吉教授参加于 2011 年 11 月 7 日在 科技日报 社召开的会议, 他在题为 超光速实验方案探讨 的报告中说, 到目前为止, 带电粒子动力学都是建立在 光速为极限 的基础上, 即遵循相对论力学 尽管目前建造的加速器尚未发现与此有矛盾,但所有测试粒子运动参数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对 论, 即便有矛盾也很难发现 建议设计相速 1. 05c的加速管( 长1. 2m) ; 产生束团长度 ps 级的电子束;然后调节移相器测量不同相位时的束流能量 通过初步实验寻找终点和原因, 看看能否突破相对论的束缚 我们高兴地看到, 已有加速器专家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这就带来了希望(编者按,裴元吉教授早在2002年西安核研究所召开的加速器协会年会总结会上就以协会理事长的身份对这种超光速电子加速器的方案提出了表扬,并且表示他愿意尝试设计这种方案的加速器) 详细内容点击下面的光障不住人类前进脚步的链接,下载原文 _光障_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_纪念第24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10周年.pdf
个人分类: 相对论属于近似|2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说风洞
热度 16 武际可 2015-11-20 09:38
说说风洞 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贴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里,有许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值得研究的现象。 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风对物体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所受的力。大风呼哨而过时,可以折树倒屋,掀翻航船,造成严重的灾难,而利用风能的风车又可以提水发电,为人类效力。车船在空气中前进,会受到阻力,而飞机又靠在空气中前进速度引起的空气动力才能够在空中飞行。 物体表面与空气接触,会产生两种力:一种是垂直于表面的,一种是与表面相切的。这些力的大小,在表面和周围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只与物体和空气的相对速度有关。也就是说,同样的物体,物体以同一姿态均匀速度在空气中运动,和物体在同样姿态下,空气以相同的速度流过物体,所受的力是相同的。物体表面所受的这些力的合力,组成合力和合力矩。决定了物体在空气中的行为。特别是当物体在风作用下所受的力,或者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和升力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最早为了测量这些力是在英国数学家和工程师若宾( Benjamin Robins,1707 - 1751 )所设计的悬臂机的设备上进行的。将要测量的物体固定在悬臂的末端,当悬臂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起来时,从所加的驱动力 P 就可以换算出物体所受的阻力。这种悬臂机使用了很长的时期。不过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当悬臂旋转了一些时间之后,空气或水会随着悬臂一同旋转,这样会使实验的精度大受影响。 既然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的力只与物体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有关,于是就可以让空气运动而物体固定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这就是原始的风洞的想法。最早的风洞是为了研究物体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升力与阻力的需要来设计的,也就是为了早期设计飞机所需要来设计的。第一个设计与建造实验风洞的是英国人温翰姆( Francis Herbert Wenham , 1824 - 1880) ,他是英国航空学会创始人之一。他在 1871 年设计建造了一个风洞。 1884 年另外一个英国人菲里普( Hiratio Phllips , 1845 - 1912) 又建造了一座改进的风洞。 1901 年,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哥哥 Wilbur Wright , 1867 - 1912, 弟弟 Orville Wright , 1871 - 1948 )为了研制飞机建造了一座风洞。 1902 年俄罗斯的力学家茹可夫斯基( Nikolai E. Joukowski,1847 - 1921 )在莫斯科大学建造了一座直径 2 英尺 的风洞。 1903 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飞行,开辟了航空事业的新时代。 1901 年莱特兄弟为了实验和改进机翼,建造了风洞并在风洞中研究与比较了 200 种以上的机翼形状。到 1902 年秋,已经积累了上千次滑翔经验,掌握了飞行的理论与技术。这些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3 年以后,随着航空事业的开展,各国纷纷建造了各种各样的风洞。风洞的尺寸越来越大,功能不同,形式各异。 德国早在 1907 年就成立了 “ 哥廷根空气动力试验院 ” ,为德国航空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 美国 1915 年建立了航空 ( 航天 ) 咨询委员会( NACA 后改为 NASA )那样的机构,除了领导和组织航空和航天方面的研究外,还建造和管理不同形式的风洞。 1918 年苏联则成立了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所( ЦАГИ ),苏联力学家茹可夫斯基出任所长, 1921 年当茹可夫斯基逝世后,由他的学生恰普雷金( Сергей Алксеевич Чаплыгин, 1869 -1942)继任。研究所也建造了许多不同功能的风洞。 据统计,仅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荷兰和日本 7 个国家共建有 186 座风洞,其中美国就有 114 座。 目前全世界的风洞已经有千余座。 我国第一座风洞是1934年清华大学自行设计的低速风洞。该风洞于1936年建成,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风洞被毁。此后,在南昌筹建的4.57米低速风洞1937年基本完工,1938年受损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中。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建过风洞,主要用于教学。 1949 年之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等都相继建造了低速风洞。为了加速发展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根据力学家钱学森、郭永怀的构想,国家于1965年在四川组建了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机构,随后又相继迅速组建了超高速和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机构。 四十多年来,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造了数十座高质量的风洞,其规模堪称亚洲之最,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现今,风洞的形式和功能已经发展得很复杂。 从吹风的形式来说,有直流式、有的为了节约能耗做成回流式,从吹风持续时间来说有持续式和暂冲式。从实验段形状看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从风速来说,有低速风洞(风速在 130 米 / 秒以下)、高速风洞( 实验段内气流马赫数为 0.4 ~ 4.5 的风洞) 、亚音速风洞( 实验段气流马赫数为 0.4 ~ 0.7 ) 、跨音速风洞( 实验段气流马赫数为 0.5 ~ 1.3 ) 、超音速风洞(实验段内 气流马赫数为 1.5 ~ 4.5 ) 、高超音速风洞(实验段内气流速度 马赫数大于 5 ) 。马赫数是气流速度与声音传播速度之比。 从风洞的特别用途来说,有模拟风对近地结构作用的大气边界层风洞、用于测量车辆行进时的阻力的汽车风洞、有模拟沙漠迁移规律的风沙风洞等、为测量高空气流特性的稀薄气体风洞、为 研究飞机穿过云雾飞行时飞机表面局部结冰现象的冰风洞、此外还有激波风洞、热冲风洞等等,不一而足。 也许你认为,建造一个风洞是很简单的问题,无非是建造一个大的洞体,再由一个巨大的风扇吹风就妥了。其实风洞的建造是很复杂的问题,就说洞内的气流来说,要实验段各处风的速度均匀,速度的方向平行,湍流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是所谓对流场品质的要求。对于高速风洞,除了对流场品质的要求外,对气流的湿度和温度还有要求。另外洞体合乎要求后,还要有配套的许多测试设备和仪器。要有测力测力矩和测量流场各点的速度压强的设备。由于这些数据的量很大,所以又需要有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的设备。 所以现代化风洞的建立,是现代科技水平的体现。风洞的水平完全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和实力。有的风洞的尺寸很大,可以把一架飞机装在里面吹风。任何一架飞机或火箭的设计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风洞试验。建造一座现代化的风洞,耗资可以达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之巨。 有了合格的风洞,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实验呢? 风洞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同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的。风洞广泛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以验证和发展有关理论,并直接为各种飞行器的研制服务,通过风洞实验来确定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现代飞行器的设计对风洞的依赖性很大。例如 50 年代美国 B-52 型轰炸机的研制,曾进行了约 10000 小时的风洞吹风实验,而 80 年代第一架航天飞机的研制则进行了约 100000 小时的风洞实验。包括测量在不同姿态、不同速度、不同大气条件下的阻力、升力和压力分布。所以风洞试验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航空航天的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国防中制空权的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的出现,空气动力学特别是低速空气动力学已跨出航空航天领域,正在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 工业空气动力学(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工业空气动力学这个名词最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使用,主要是指非航空、航天工程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风洞的应用范围愈益广泛。降落伞、船帆、球类、标枪、铁饼、汽车、建筑物、桥梁、奥运火炬、风车、通风机、冷却塔,等等,凡是在空气和风中的行为不清楚的,都需要在风洞中试验和研究。 举例来说,在 1940 年建成的美国的西北部一座跨海湾的吊桥,即长 853.4m 的塔科马 (Tacoma) 大桥,建成后不久,由于同年 11 月 7 日 的一场不大的风(仅每秒 19m )引起了振幅接近 数米 的“颤振”,在这样大振幅振荡下结构不一会便塌毁了。事后的风洞研究发现了这座桥在设计上的问题,这是以往设计桥梁的土木工程师们所没有预见到的。自此之后,凡是设计跨度较大的吊桥,都必须进行风洞模型试验,和对桥梁所受的空气动力进行详细的论证。 在气流中的物体,所受气流的迎风阻力 f ,是由公式 f =½ ρkSv* 2 给出的,其中 ρ 是空气密度, S 是物体的截面积, v 是气流的速度,而 k 是与物体形状有关的系数,也称为阻力系数或形状系数。这个系数 k 只能靠风洞试验来确定。 表示不同形状的物体的阻力系数,可以看出形状不同,对所受阻力的影响可以达到数倍到数十倍之大。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一般小汽车的阻力系数约在 0.4 到 0.6 之间,在 70 年代以后,由于油价飙升,节油成为汽车的重要指标,经过不断改进,现今一般小汽车的阻力系数已经降低到 0.28 到 0.4 之间,这都是借助于风洞来实现的。目前全世界有专用于汽车 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风洞有50多座,大部分分布在欧、美、日等国。 关于自行车在空气中的阻力,测试表明,当车速度上升到每秒 11 米 时,空气阻力便占前进总阻力的 80% 。而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少“人 - 车系统”在前进方向上的截面积。身体蜷伏、臀部高跷、背部平直的骑行姿势能大大减少空气阻力,“羊角把”的设计便是为了实现这种姿势。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例如美国洛杉机市市区三面环山,很少有风, 40 年代初,由于有 250 多万辆汽车每天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废气,致使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许多居民出现了眼睛红肿、流泪、喉痛、胸痛和呼吸衰弱等现象。 65 岁以上的老人两天内死亡 400 多人。城市中高楼鳞次栉比,密集的建筑群与风相互作用,在不同的风场条件下出现绕流涡、下冲流、角区流、变化的尾流和穿堂风等效应和现象,这些给城市环境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如城市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布局,使得有些地方尘土飞扬,而有些区域由于楼群的阻塞使得空气滞留,通风不畅,空气混浊,乌烟瘴气。据统计,我国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的城市占到 40% 左右。城市悬浮颗粒物超标比较普遍,酸雨的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建筑群及城市的环境流动指导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利用风洞实验来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动特性及大气扩散现象早 20 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摸索了。 1941 年, Sherlock 和 Stalker 在风洞中研究地形及建筑物对烟囱排放出来的烟气扩散的影响。 1952 年, Strom 在风洞试验段装上加热气流的格栅及阻尼网,形成温度梯度及速度梯度的气流,研究大气扩散现象。直到 1963 年世界上第一座长试验段大气环境风洞 ——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气象风洞的出现,使大气扩散风洞模拟研究从在常规的航空低速风洞中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专用的大气环境风洞中的发展阶段。 由于水和空气都是流体,风洞不仅可以模拟物体在空气中的受力,也可以模拟物体在水下受力。只不过在实测阻力系数下,用水的密度来计算实际阻力。所以风洞在研究潜水艇的改进中也发挥了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总之,风洞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和改进,本身就是一种体现综合科学技术实力的高科技领域。它的种类愈益繁多、功能愈益完善。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离不开风洞,改进建筑离不开风洞。风洞还可以为减灾、环境保护、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车船节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网页 http://www.chinawes.net/default.aspx 2. WIND TUNNELS OF NASA http://www.hq.nasa.gov/office/pao/History/SP-440/contents.htm
个人分类: 科普|2248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如何提高非接触光学方法测量壁面摩阻的精度?
sciencepress 2015-7-6 16:58
如何提高壁面摩擦阻力的测量精度, 一直是困扰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的难题。一项研究采用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 显著提高了PIV中近壁区速度测量的可靠性和空间分辨率, 从而达到了精确测量壁面摩阻的目的。 这篇名为“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wall skin friction by single-pixel ensemble correlation ”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第57卷第7期,提出了基于单像素系综相关的壁面摩阻精确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潘翀博士担任通讯作者撰写。 壁面摩阻是研究边界层转捩和流动分离等复杂流动的基本参数, 也是检验流动控制技术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因此, 准确测量壁面摩阻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壁面摩阻测量技术或是干扰流场, 或是难以校准, 影响了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比之下, 直接根据壁面切应力τw的定义来测量摩阻更为可靠, 而这就需要提高近壁区速度型的解析精度。 该研究借助于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来解决PIV测量中传统的基于窗口相关的方法所面临的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进而提高壁面摩阻的测量精度。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合成粒子图像(如图1)分析了不同粒子参数对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速度估算精度的影响, 并推导出了参数优化策略。 研究表明:有效粒子数是决定速度估算不确定度的主要参数, 并进一步影响到壁面摩阻测量的不确定度, 减少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不确定度的首要途径是尽可能增加有效粒子数;而在给定 样本空间大小和粒子播撒浓度的情况下, 粒子的“最优”直径约为3~4pix。进一步对壁湍流的壁面摩阻测量进行精度分析, 结果显示: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凭借在近壁区速度测量的可靠性和空间分辨率上的优势, 其壁面摩擦系数的相对误差比窗口相关方法小一个量级(如图2)。 图 1 定常近壁区流场的合成粒子图像示例图 图 2 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和窗口相关方法的壁面摩擦系数相对误差 ︱ e cf ︱随样本空间大小 N f 的变化 该研究验证了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在PIV中精确测量壁面摩阻的可行性。单像素系综相关方法具有非接触、可实时测量的优点, 并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因此对于壁面摩阻的精确测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11327202, 11372001)资助。 来源论文: SHENJunQi, PAN Chong, WANG JinJun.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wall skin friction bysingle-pixel ensemble correlation.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2014, 57: 1352-1362 论文链接 : http://phys.scichina.com:8083/sciGe/EN/abstract/abstract508944.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空气动力学先驱到数学民科 ── 悲剧人物芒克(3)
热度 20 jiangxun 2015-2-26 07:45
作者:蒋迅 本文已发表在《数学文化》第5卷第2期上。 9. 离开NACA以后的日子 1947年的芒克 芒克于1926年4月离开NACA。他先是到位于匹兹堡的 西屋 去帮助解决电动机的冷却问题,然后转到位于新泽西的 勃朗-包维利 工作一年,再受聘于科罗拉多的一家叫做 亚历山大飞机公司 的小公司,算是干了一年本行工作。 1920年代末期,他要求NACA发表他的一篇论文,被NACA以思路不清和推理不严而拒绝了。1930年4月,他竟然自称是“世界上最前沿的气动专家”并声称“现在所有的计算飞机的特殊方法、大多数的实验方法和不同类型的设备都源自于我”。颇有抱怨大英雄不得志的牢骚之嫌。在 经济大萧条 ( Great Depression )期间,他成为了《航空文摘》( Aero Digest )的咨询编辑。在路易斯等NACA领导人眼里,这其实是匿名领导了刊物编辑们对NACA的攻击。他还到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天主教大学兼职讲师(lecturer),给夜校学生讲授机械工程,同时自学了专利法。 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都是以天主教大学的名义发表论文。但显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取得像他在NACA时的成就。这也可以理解,因为NACA所能提供的资源是无可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先进的气动理论思想无法在美国推广。NACA后来的论文越来越少引用他的研究,后来者甚至觉得他已经过时。 芒克开始怀念在NACA的那段经历。1939年7月,当纳粹德国准备入侵波兰时,芒克给时任NACA主任的他的大恩人艾姆斯写信,说他知道如何设计一个研究高速飞机问题的理想的、最有效的、最现实的、最有用的和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设备。他建议NACA重新雇佣他以便利用他的知识。另一位帮过他的胡萨克代替重病之中的艾姆斯回信。全信只有一句话:“我已经把你的关于风洞的建议信告诉给艾姆斯博士,但除非你能透露一些深层的想法,否则我看不出能做任何事情。”两个星期后,路易斯给芒克写信,建议他就那个设备向NACA递交一份一般性的思考或具体计划。现在芒克只有为1927年与路易斯的激烈冲突而自食苦果。他只好把口气缓和下来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议了一个含糊其辞的“新型风洞的设计”,而在1921年他对可变密度风洞也是如此描述的。他提议的界面直径为32英尺,发动机为2万马力,提供一个400英里/小时的低湍流气流。他估计预算为一百五十万美元。而这时路易斯正因为战时研究忙得不可开交,也可能对芒克早有成见,所以迟迟没有给芒克回音。最后他倒是要求兰利最优秀的大型风洞设计师斯密斯·迪弗郎斯(Smith DeFrance)评估芒克的建议。迪弗郎斯认为这个设计不现实而且就算现实也可能对NACA没有太大的价值。后来芒克又递交了一个更正式的合同提案。1940年5月,NACA拒绝了他的提案。芒克仍不甘心。1939年10月,他又给刚刚替代艾姆斯任NACA主任的 万尼瓦尔·布什 ( Vannevar Bush )写信,希望能恢复他在总部的旧职。布什了解了芒克过去的种种麻烦后,也拒绝了他的建议。他与NACA的关系至此完全结束。 芒克已经无路可走。他只能一边给《航空文摘》写文章并一边天主教大学代课。1945年,情况稍有好转。他开始在“ 海军军械实验室 ”任物理研究员(research physicist),负责写湍流运动报告。1952年,天主教大学航空系主任路易·克鲁克(Louis H. Crook)去世,芒克回到那里出任新主任。他担任这个职位共六年,直到1958年天主教大学决定把航空学合并到机械工程系,他继续在那里做全职教授。1959年他从大学退休但仍继续做兼职讲师。1961年他完全退休。1972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 AIAA ) 授予 予他这家学会在航空学方面的最高奖“里德航空奖”( Reed Aeronautics Award ),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关于他在离开NACA后的几处经历几乎没有任何信息,只有在天主教大学的经历还有一点点被人提到。他迅速地被人忘记了。提到他的少数人有1940年从天主教大学毕业的美国航空工业投资人查理斯·卡曼( Charles H. Kaman )。他评价说,芒克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他讲的课总是富有启示”。这位校友后来创建了自己的卡曼飞机公司( Kaman Aircraft Corp )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家公司设计制造了第一架燃气气轮机为动力的直升飞机。他回忆说,芒克在学校里会在课后指导学生做风洞试验,有时工作到傍晚。另一位校友和讲师汤姆斯·克兰西(Thomas M. Clancy)也回忆了他向芒克先生咨询现代飞机在风洞试验中的设计问题。芒克有时候会把学生带到家里,然后一边播放古典音乐,一边讲课。 在NACA工程师里,可能唯一正面提到芒克的是自学成才的一流空气动力学工程师罗伯特·T·琼斯( Robert. T. Jones )。琼斯后来提出了飞机的后掠理论,并被斯坦福大学聘为顾问教授。没有上过大学的琼斯在天主教大学要求旁听芒克的课,芒克当场让他给出函数的导数的定义,并随后宣布:琼斯有资格上他自己的课。后来琼斯为了申请NACA的一个职位请芒克为自己写了推荐信。琼斯以后提出后掠理论,也是因为受到了芒克的影响。不过,他也说过,芒克“也许有点难以沟通”。 总的来说,芒克后来似乎学会了如何在美国做人,他与天主教大学的师生们关系还是挺融洽的。 10. 芒克自传 1980年3月,芒克在马里兰州自己家中 芒克1981年1月在《流体力学年鉴》发表了一篇自传《我的早期动力学研究想法和回忆》( My Early Aerodynamic Research Thoughts and Memories )。在自传里,他只字未提NACA,但是他愉快地回忆了与普朗特在一起的日子、自己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和机翼理论。对于那个让他伤透了心的可变密度风洞,他是这样写的:他与普朗特在一起时“的成果在所有的国家使用。但是我发明的并送给了美国的可变密度风洞多年来被秘密地反复使用并且在上一次大战中提高了美国的军事实力。”说NACA秘密使用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多国多机构都到兰利去取过经。 在这个自传里有一个对美国农业部门一位水生动物学家的调侃。芒克写到,普朗特“给我们讲了很多,我们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有一天,他告诉我们,三文鱼只能在海水中进食。在其漫长的向上游山区的旅行中,它们必须使用他们的脂肪作为燃料。由此可见,其耐水性可以被估计出来,结果出来非常小。数年之后,我记起这件事,并希望落实一下,我写信给美国农业部门,问三文鱼是否能在淡水里进食。过了许多星期后,回信来了。我被告知,我的问题已经转给他们的水生动物学家。又过了更多星期,他的回信到了。水生动物学家通知我说他不知道。这个水生动物学家不是路德维希·普朗特,也不是奥维尔·莱特。” 自传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带着目标的思考”(aimful thinking)。他的意思和我们中国人平时说的“有的放矢”是一个意思。这是贯穿他研究生涯的一个重要思想。休斯顿大学工学院教授约翰·莱恩哈德( John H. Lienhard )对此 大为赞赏 。他说,研究必须有目标。虽然平时大家不强调这一点,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芒克认为他接触过的空气动力学鼻祖普朗特和美国航空先驱奥维尔·莱特是这方面的典范。 这篇自传里有一张他在1980年的照片。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看不出一丝傲气。除了自传,他也写过流体力学方面的几本书,比如1929年出版了《飞机设计师的流体动力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Fluid Dynamics for Aircraft Designers )。这本书基本上是他在NACA发表的论文的集合,到1990年代还有再版。1956年芒克出版了《关于粘性在湍流运动的控制中的至上地位》( On the supremacy of viscosity in the control of turbulent fluid motion )和《湍流运动粘性耗散》( Viscous Dissipation in Turbulent Motion ),1960年出版了《湍流运动的基本力学》( Elementary Mechanics of Turbulent Fluid Motion )。 马克斯·芒克在兰利办公室(1926年) 11. 芒克和费马大定理 谷歌图鸭:“费马的名言” 在离开NACA的日子里,他显然还研究过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这件事在数学界没有一点信息。我们只能从他的自传来判断。这篇自传只有8页,最后两页是关于这个定理的证明的一个描述,但他并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仅有的四篇参考文献里有三篇是关于费马大定理的,其中一篇还是他自费出的一本关于费马大定理的书。他先简单回忆了数学界为寻找这个定理的证明所做的努力。他特别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 奥斯丁·欧尔 ( Oystein Ore )在他的著作里说,证明将永远不会被发现。另一个是麦克·马奥尼( Michael S. Mahoney ) 对惊呆了的数学世界声称:费马的所谓证明根本不存在,费马大定理从根本上是无法证明的。芒克不无讽刺地说:“寓言里的狐狸到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它只能说,葡萄是酸的,它不否认它们的存在。”言下之意是他们还不如一只狐狸。芒克在这两页的讨论里给出了一个费马大定理的“简洁证明”,并声称“这一定是费马提到的证明”。笔者不知道芒克是否尝试过将他的结果发表在数学杂志上,但恐怕不会有哪家数学杂志会把它发表出来。1977年,他写了一本33页的书《同余根式和费马大定理》( Congruence Surds and Fermat's Last Theorem )自费在 Vantage 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在1990年曾因误导作者被法院罚款。现在它已经关门大吉。大概是看出这本书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他又把他的研究结果夹在他作为一位空气动力学专家的自传里发表在有名誉的《流体力学年鉴》上。因为发表在这样一个远离纯数学的杂志上,恐怕根本没有数学家读到过。笔者无法理解他的证明,甚至无法把他的讨论准确地翻译成中文。不知道有没有哪位数学家愿意花一些时间做一个判断。不过,除了对他的名誉外,也许这个证明是否正确已经无关紧要了。费马大定理已经在1995年被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证明并被数学界予以承认。关于费马大定理,欧阳顺湘在他的《谷歌数学涂鸦赏析(中)》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见《数学文化》第4卷第2期)。 芒克终生未婚,在1986年6月3日去世,终年95岁。 12. 芒克的故事告诉了什么? 芒克的故事讲完了。笔者选择尽量写得具体一些,可能会让读者感觉有些零碎。但笔者希望从中找出他的悲剧原因。 首先,芒克确实有与众不同的性格。这一点在很早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当他作为一个普通工科学校的大学生向普朗特申请工作的时候,他就敢提出先决条件,这不是常人做得出来的事情。后来弄出两篇博士论文并拒绝普朗特对论文标题的建议,都是他的性格使然。幸亏普朗特赏识他的才干,才使得他能够在德国顺利发展,但普朗特也多少纵容了他的特立独行。即使他不到美国去发展,他以后能否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而且他很可能是犹太人,因为他童年时上的是犹太人的学校。如果他真是犹太人的话,那个年代他在德国也很难混下去。 其次,在NACA,芒克怪癖的个性远远超出了NACA中美国人所能容忍的秤谌。由于他的德国学术生活的社会关系背景,芒克认为自己是他领导的部门的绝对领导,就像普朗特领导自己的空气动力学研究院一样。他要制定研究目标,并像德国大学教授一样,自己得到即将到来的所有荣誉。这样一个骄傲的天才在与人打交道时经常专制和傲慢。把手下人至多当作研究生一样对待,对一些技术人员则当作普通工人。我们看到有好几个人都是因为觉得受到了芒克的侮辱而辞职的。遗憾的是,NACA的文化与普朗特的空气动力学研究院很不相同:在NACA,人们重视的是实践过秤邙不是理论的指导,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是经验而不是理论,是工秤邙不是科学,是步步改进一个已经存在的模式而不是革命性的新模式的创立。即使芒克所做所为都是最正确的,即使他像普朗特那样优秀,他用强硬的方式来试图改变这样一种文化也是不可取的,这一点对美国人也一样。顺便比较一下也是德国人的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有一次他看到NASA高层正在指责一位年轻人因为一个指标超过了警戒线而关掉一个正在进行的试验,但试验看起来并没有异常。布劳恩 平静地说 ,如果警戒线不合理,就修改警戒线;如果他按照你们的指示去做了,那么就不要去指责他。(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一个极其类似的事件中,那个年轻人差点被打成反革命。) 第三,芒克确实聪明过人,而且他自己知道自己比常人聪明。很难想像还有谁能够在一年之内弄出两篇博士论文(包括一篇哥廷根大学的),其中一篇是纯理论的充满数学公式推导的物理学博士论文,另一篇则是几乎充满数表和机翼图形的纯工程学博士论文。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他人的看不起:他说,“汉诺威的教授根本无法自行判断”他的结果;他对普朗特说到自己的论文时说,“我认为您和不多的几位将能够理解;其他人将只会读最后的结果”。在NACA,他能够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也是因为他看到身边的同事显然远没有自己的远见,可变密度风洞的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诺顿提出用飞机悬挂模型的想法明显过于落后。试想,如果芒克当时不能坚持己见的话,结果会是什么呢?也许他不会众叛亲离,但他恐怕也不会有所建树,同时NACA还是落在航空学研究的后面。不过,芒克的一些做法显然是过头了,比如他试图向NACA里那些理论背景不多的工程师们灌输难度很大的库塔 - 儒科夫斯基理论,还竟然给美国人讲授英国文学课。让我们也来拿冯·布劳恩比较一下。冯·布劳恩 说 ,“我从不把自己当作天才”,“不是我们天才,…而是我们有多出的十二年去犯错误并汲取教训。” 有一本书《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飞行研究》( Flight Research At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就是用美国空军的战斗机作封面的。 第四,芒克在兰利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人们一听他说话,注意到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是一个外国人。毫无疑问,他浓重的口音和特殊的语调,使他显得比真实的他更为古怪。在猖獗的排外主义的1920年代早期,更糟的是芒克是一个德国人,而德国前不久还是美国和其联盟在一战中的敌人。1921年,兰利的首席物理学家诺顿认定芒克打算常驻兰利,他担心地通知NACA在华盛顿的总部说,如果芒克长期留在实验室,那么自己“很难把他融入到这个组织中。”他报告说,在兰利的陆军军官不会在一个德国人在场时采取友好姿态。 NACA的文献试图把芒克的失败解释为一个明显的不适应不同国家的科学和工程文化,或者是一个“文化冲击”可能影响技术转让的很好的例子。我想这可以算是第五条。 像绝大多数的兰利研究人员一样,芒克是一名工程师,但他学到的专业规范是那些德国工程学和哥廷根应用科学的。尽管一些兰利工程师知道理论的重要性并且按照美国的标准他从数学上是胜任的,他们还是把芒克的理论取向作为他与他们区别开来的一个因素。他们似乎忘记了芒克还是汉诺威技术大学的工程学博士并具有丰富的风洞试验的经验。乔治·路易斯说,芒克的工作是如此地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特质,以至于它们不被普通航空工程师们所欣赏,而只被那些有大量数学和物理方面的训练的人员欣赏。除了他本人相信这个说法外,路易斯还听说其他关于芒克工作中的高水平的数学特质。例如,在回应芒克对一个NACA报告的一个方面的批评时,兰利的工程主管格里菲斯建议华盛顿总部说:“对实际实验结果的研究报告的批评不应该由理论家来做,因为理论家的观点通常是与实验室研究的人完全不同的。”工程主管把自己不愿意接受这位理论家的判断与芒克使用国外标准划上了等号。他告诉路易斯说,芒克“不熟悉美国现行标准的术语”并因此“倾向于批评那些不同于他自己独特的想法的术语。” 不仅美国工程师而且美国科学家也认为芒克报告的撰写风格和内容过于含糊不清。在阅读了芒克在1925年7月写的一篇报告《关于在飞行中测量空气压力》后,欣赏芒克的艾姆斯写到,芒克在此文中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是“优秀的”但是他的风格是“不可取的”。尽管如此,艾姆斯还是建议在大量修改后可以发表。然而,航空局的沃尔特·迪赫( Walter Stuart Diehl )阅读了芒克的论文后表示不能接受芒克的写作风格。迪赫认为,写作风格必须是“清楚的、精确的、没有语法错误的和优美流利的。”迪赫指责说,“我认为,芒克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完全不必要的遥远。他用华丽辞藻代替了科学事实。”尽管他认为那个主题是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但迪赫怀疑发表此文的指导价值。他建议把论文扣下,以后作为一个观测数据写进某个“常规报告”中去。 虽然芒克的失败可以说是由于他不适应美国文化,但从NACA方面来说,也没有做好接受一个外国文化的准备。在那个年代,NACA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远不如欧洲,所以选择欧洲人来领导理论工作就不可避免。但是它不可能只接收纯粹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而完全排斥其他的东西。在芒克之前,NACA还雇用了一位俄国空气动力学专家乔治·德博特扎特( George de Bothezat )。但不久后就 让他走人 了,说他个性太强,不适合在美国机构里工作。不过后来NASA对外国人越来越接受。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NASA有了越来越多的带有不同外国色彩文化的科研人员。 比较芒克和冯·布劳恩的异同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芒克在德国不能算是一个战斗人员,冯·布劳恩则加入了纳粹。芒克在一战后到了美国,冯·布劳恩在二战后到了美国。他们都是得到了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而直接进入美国政府部门。芒克的可变密度风洞帮助NACA取得了航空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冯·布劳恩的土星5号火箭帮NASA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他们最后的命运则截然不同。这个现象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在尝试重回NACA失败后,芒克本人对他在NACA的冲突不再提起,就好像他从来没有在NACA工作过似的。关于那段历史,他在1981年写的自传里只有一句:“我发明的并送给了美国的可变密度风洞多年来被秘密地反复使用并且在上一次大战中提高了美国的军事实力。”也许他认为NACA的自我辩解是不值一驳的吧。 最后,芒克是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呢?笔者认为他在离开NACA之后,还是认真自我检讨了自己的问题,他在请求回到NACA时表现出一定悔过之意,后来他对天主教大学师生的友好态度就是一个证明。遗憾的是,NACA的工程师们没有再给他任何机会,而NACA,正如它自己的报告中说的,也就最终“失去了一个曾经在那里工作的最好的理论学家”。 总的来说,芒克的失败的主要责任是他自己。虽然他的智商很高,但是在两种文化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他没有看到这些冲突会把他性格中的弱点极度地放大。比较情商和智商,一个人能否功成名就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情商。地球缺谁都会照常运转,一个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运转的同时,让自己扮演一个推动地球运转的人群中的一员。这需要智商,但更需要情商。面对一个文化交互渗透的世界,如何让这种渗透放大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就成为了关键。 就像生物活体的移植一样,技术转移是困难的,不是都能成功的。毕竟不能在密歇根种棉花,或者在缅因州种甘蔗。远离本土的营养物质,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物种必须证明基因的强适应性,否则就要消亡。芒克在兰利的故事告诉美国理工科的学生,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双方都会更加敏感,在某些情况下,它促进不同人群的知识流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相反。 这就是我们应该从芒克的故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参考文献: James R. Hansen, SP-4305 Engineer in Charge Alex Roland, SP-4103 Model Research - Volume 1 Max Munk, My Early Aerodynamic Research Thoughts and Memories John H. Lienhard, Max Munk Michael Eckert, The Dawn of Fluid Dynamics: A Discipline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10394 次阅读|42 个评论
Elsevier《风力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SCI发文统计与投稿指
wanyuehua 2014-2-11 06:13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风力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 ISSN : 0167-6105 。 1975 年创刊, 2013 年全年 13 期,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 SCI 、 EI 收录期刊, SCI 2012 年影响因子 1.342 , 5 年影响因子 1.882 。国际风力工程协会会刊。刊载风力工程研究论文。涉及风的特性和结构,风对社会、经济和运输系统的影响,风对建筑物结构及其降温和通风的作用,风力发电,风力计测,风洞模拟研究或理论方法,有关实验技术与仪器设备。该刊 JCR 中 2012 年土木工程学排名第 28 位( 122 种), Q1 (一区);力学排名 54 位( 135 种), Q2 (二区)。 该刊每年出版的文献量 该刊每年的引文量 该 刊 1980 年入选 SCI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的 1980 年第 6 卷到 2013 年的第 123 卷 共 4010 篇文章,其中学术论文 3726 篇(包括会议论文 1700 篇、社论 142 篇、讨论 68 篇、通讯 13 篇、文献综述 6 篇。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日本 720 篇、美国 696 篇、英格兰 491 篇、加拿大 469 篇、澳大利亚 268 篇,意大利 223 篇、中国 203 篇(不包括台湾地区 50 篇)、德国 177 篇等。 在该刊发文的主要研究机构为加拿大 西安大略 大学 ( UNIVWESTERN ONTARIO ) 169 篇、日本 东京大学 ( UNIV TOKYO ) 114 篇、美国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 ( TEXASTECH UNIV ) 91 篇、日本 京都大学 ( KYOTO UNIV ) 87 篇等。 4010 文章共被引用 30823 次(其中 2010 年被引用 2657 次、 2011 年被引用 3234 次、 2012 年被引用 3650 次、 2013 年被引用 4095 次、 2014 年被引用 144 次),平均引用 7.69 次,年均引用次数 906.56 , H 指数为 47 (有 53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53 次以上)。 中国学者在该刊共发表论文 203 篇(不包括台湾地区 50 篇),其中学术论文 201 篇(包括会议论文 64 篇),更正 1 篇、社论 1 篇。共被引用 1617 次,平均引用 7.97 次, H 指数为 21 。在该刊发文的主要的中国研究机构为同济大学 68 篇,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各 22 篇,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各 17 篇,香港大学 13 篇、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各 9 篇等。 中国学者在 该刊每年出版的文献量 中国学者在 该刊发表论文每年的引文量 中国学者在该刊发表的 203 篇论文和 13 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国际合作,其中日本 20 篇、美国 14 篇、 澳大利亚 11 篇、 加拿大 7 篇、英 格兰 5 篇 、丹麦、韩国各 3 篇等,中国学者在该期刊开展国际合作 最多的研究机构为 日本 东京工艺大学 合作发表论文 14 篇 网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1676105 编委会: 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wind-engineering-and-industrial-aerodynamics/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elsevier.com/journals/journal-of-wind-engineering-and-industrial-aerodynamics/0167-6105/guide-for-authors 在线投稿: http://ees.elsevier.com/indaer/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高被引论文: 1. The HRD real-time hurricane wind analysis system 作者 : Powell, MD; Houston, SH; Amat,LR; 等 . 会议 : 8th US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 会议地点 : JOHNSHOPKINS UNIV, BALTIMORE, MARYLAND 会议日期 : JUN05-07, 1997 会议赞助商 : Amer Assoc Wind Engn; Natl Sci Fdn; Johns Hopkins Univ, Dept CivilEngn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77-8 页 : 53-64 出版年 : SEP-DEC1998 被引频次 : 194 2. APPROPRIATE BOUNDARY-CONDITIONS FOR COMPUTATIONAL WINDENGINEERING MODELS USING THE KAPPA-EPSILON TURBULENCE MODEL 作者 : RICHARDS, PJ; HOXEY, RP 会议 : 1STINTERNATIONAL SYMP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 CWE92 ) 会议地点 : UNIVTOKYO, TOKYO, JAPAN 会议日期 : AUG21-23, 1992 会议赞助商 : JAPANASSOC WIND ENGN; UNIV TOKYO, INST IND SCI JOURNAL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46-7 页 : 145-153 出版年 : AUG 1993 被引频次 : 175 3. Study of lin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for 2-D physicalmodelling of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street canyons 作者 : Meroney, RN; Pavageau, M; Rafailidis, S; 等 . JOURNAL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62 期 : 1 页 : 37-56 出版年 : AUG 1996 被引频次 : 166 4. PERSPECTIVES ON BLUFF-BODY AERODYNAMICS 作者 : ROSHKO, A 会议 : 2nd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Bluff Body Aerodyna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BBAA2) 会议地点 : MELBOURNE,AUSTRALIA 会议日期 : DEC 07-10,1992 JOURNAL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49 期 : 1-3 页 : 79-100 出版年 : DEC 1993 被引频次 : 165 5. Modern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Weibull windspeed distribution for wind energy analysis 作者 : Seguro, JV; Lambert, TW JOURNAL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85 期 : 1 页 : 75-84 出版年 : MAR 2000 被引频次 : 156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热点论文: 1.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flow through wind turbines and wind farms 作者 : Porte-Agel, Fernando; Wu,Yu-Ting; Lu, Hao; 等 . 会议 :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CWE2010) 会议地点 : ChapelHill, NC 会议日期 : MAY 23-27, 2010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4 特刊 : SI 页 : 154-168 出版年 : APR 2011 被引频次 : 29 2. CFD modeling of pollution dispersion in a streetcanyon: Comparison between LES and RANS 作者 : Tominaga, Yoshihide;Stathopoulos, Ted 会议 :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CWE2010) 会议地点 : ChapelHill, NC 会议日期 : MAY 23-27, 2010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4 特刊 : SI 页 : 340-348 出版年 : APR 2011 被引频次 : 20 3.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dispersion in an urban street canyon: Comparison between RANS and LES 作者 : Salim, Salim Mohamed;Buccolieri, Riccardo; Chan, Andrew; 等 .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2-3 页 : 103-113 出版年 : FEB-MAR 2011 被引频次 : 15 4. Near-field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the builtenvironment by CFD and wind tunnel simulations 作者 : Chavez, Mauricio; Hajra,Bodhisatta; Stathopoulos, Ted; 等 . 会议 :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CWE2010) 会议地点 : ChapelHill, NC 会议日期 : MAY 23-27, 2010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4 特刊 : SI 页 : 330-339 出版年 : APR 2011 被引频次 : 14 5.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transports in urbanstreet canyons in different thermal stabilities 作者 : Cheng, W. C.; Liu, Chun-Ho 会议 :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CWE2010) 会议地点 : ChapelHill, NC 会议日期 : MAY 23-27, 2010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4 特刊 : SI 页 : 434-442 出版 被引频次 : 14 6. Modeling hysteretic nonlinear behavior of bridgeaerodynamics via cellular automata nested neural network 作者 : Wu, Teng; Kareem, Ahsan 会议 :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Wind Engineering (CWE2010) 会议地点 : ChapelHill, NC 会议日期 : MAY 23-27, 2010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卷 : 99 期 : 4 特刊 : SI 页 : 378-388 出版年 : APR 2011 被引频次 : 14
个人分类: SCI投稿|17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动热力学》(第2版)卞荫贵、徐立功
ustcpress 2012-3-21 10:55
《气动热力学》(第2版)卞荫贵、徐立功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822-9 正文页码:333页(16开) 字数:400千 定价:38.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83534 【 教材目录 】 再版前言 前言 主要符号表 第 1 章 高超声速流动的概念和输运机理 1.1 引言 1.2 高超声速流动的概念 1.3 高温气流中的输运机理 1.4 传热的形式 1.5 高温空气的输运特性 第 2 章 高温气体的热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特性 2.1 引言 2.2 高温气体的热力学特性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2.5 高温气体的化学热力学特性 第 3 章 高温气体的统计理论和非平衡效应 3.1 引言 3.2 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理论 3.3 平衡化学反应气体的热力学特性 3.4 高温空气的平衡热力学特性 3.5 高温气体的振动和化学非平衡 第 4 章 高温无黏冻结、平衡和非平衡流动 4.1 引言 4.2 高温无黏冻结流动 4.3 高温无黏平衡流动 4.4 高温无黏非平衡流动 第 5 章 黏性气动热力学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5.1 引言 5.2 多组元混合气体中的输运特性 5.3 高温气体输运系数 5.4 黏性多组元反应气体基本方程 5.5 壁面催化反应及有关参数 第 6 章 离解气体层流边界层解法 6.1 引言 6.2 边界层方程的相似变换 6.3 离解空气驻点传热 6.4 离解空气非驻点传热 6.5 非相似边界层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 7 章 辐射气体动力学和表面温度 7.1 引言 7.2 辐射热通量的计算方法 7.3 再入飞行体辐射流场的计算 7.4 高温气流与表面材料的相互作用 7.5 质量引射层流边界层 7.6 表面温度的计算方法 第 8 章 湍流反应流 8.1 引言 8.2 用法富尔平均的基本方程 8.3 湍流模式 8.4 概率密度函数方法 8.5 离解气体湍流边界层传热 习题 附表地球标准大气层表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卞荫贵 ,流体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倡导了中国气动物理的研究,培养了气动传热和烧蚀理论的研究人才,为发展中国近代力学、为中国战略武器和卫星的研制作出了贡献。 徐立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个人分类: 工程图书|4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所佩服的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 转帖
yangxintie 2011-10-6 16:09
[转载]我所佩服的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  转帖
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 (图为 庄逢甘博士学位照) 在人类航空航天的辉煌历史中,人们经常注意的是各式各样的飞机,飞船,太空站,还有航天员神秘而奇特的太空体验. 而航天人首先要面对的却是看似空无,却又变幻莫测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空气,研究这个领域的学问就是空气动力学。 从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开拓建设者,到现在载人航天事业的技术把关人,庄逢甘,中国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为中国推动着一个飞的梦想。 推动一个飞的梦想 ——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925年2月11日出生,江苏常州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47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在著名的流体力学教授H.W.李普曼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评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3年,获航天奖。 在流体力学的湍流基本特性研究中得出了湍流耗散定律。在激波绕射、高超音速再入体热防护理论等研究和旋涡形成的机理与控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组织和领导了我国主要的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建成,长期进行导弹、火箭、再入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在大型风洞设计与建造、第一批冲压发动机试车台的设计与建设、运载工具和弹头的气动研究试验、空气弹性力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力学所兼职教授。 这个黑障跟我们空气动力学也是有关系的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了14个小时,开始返回地球。在进入大气层之后,杨利伟有八分钟的时间与地面失去任何联系,这就是大气层的“黑障区”。与“黑障”现象有着密切联系的是一门人们不太熟悉的学科——空气动力学。】 航天员的返回舱在最后穿过大气层有一段时间所有的通信都失去联络,这个叫做黑障区,这个黑障现象跟我们空气动力学也是有关系的。空气在靠近物体的相对速度,就是气流,原来的动能变成了热能,温度上升好几千度,空气中一个立方厘米里头差不多有10的4次方的电子在里头,电在里头传不出来,所以就失去任何联络。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担心,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的,一般来讲,进了黑障区最后出来,速度就减了,没那么高的速度,温度也慢慢地降低了,危险的阶段就过去了。 如果说载人航天的火箭,飞船等等都是硬的产品,那么空气动力学就都是软的产品,在飞船研制的很多关键环节都和空气动力学有着重要重要的联系. 比如说在载人飞船上就设计了两个小耳片,这两个东西很小,但是它就会影响气流,让飞船在返回的时候,以20度角飞回地球,要是没有那两片东西还不行呢。还有飞船的材料,它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会烧蚀掉多少,这个我们通过地面实验都算过,烧多了烧坏了都有问题。另外,虽然没有烧坏,但是隔热层不行也不行。外面上千度的温度,驾驶员在里面,来个100度都受不了,这些都是靠空气动力来算的. 当然了,虽然我们在地面做了很多实验,跟天上飞的毕竟环境不一样,现在“跨音速”的问题从世界上讲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很多比较怪的流动现象,里头有可能出现偶然的因素的,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那也要等到驾驶员出来以后,我才能放心。 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运输工具,把需要的东西送上太空站 【中国的载人航天举世瞩目, 做为载人飞船研制的把关人,庄逢甘和任新民等老一辈的航天人,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发展载人航天最早的计划. 1985年,中国载人航天的话题第一次被中国航天界提到议事日程,当时航天部科技委组织的太空站课题研讨会在秦皇岛召开.会上,讨论了有关载人航天的各种技术方案及应用前景,这次秦皇岛会议也可以说是发展中国航天最早的声音。 1989年,航空航天部党组专门委托庄逢甘,孙家栋两位专家主持召开飞船与小型航天机的比较论证会,在这次比较论证后,航天部系统内逐渐达成一个共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从载人飞船开始。】 1985年科技委员会组织开了一个太空战略的谈论会,当时参加的人还不算多,主要是我们航天系统的,后来我们跟科学委跟周光召同志联合开了一个讨论会,因为我们要搞的,尤其是各种科学实验,都跟科学院有关,我们只是尽可能地在创造条件。怎么利用空间环境和怎么做科学实验,当时我们都不会,但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运输工具,把需要的东西送上太空站。 当时关于空间站宣传得非常厉害。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地面上不好做的那些药品,可以在空间站利用天上的分离装置来做,可以批量地生产,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它都很有兴趣。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些药品并一定非得拿到天上去做。但是,在空间站确实能做一些地面上作不了的科学实验。 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觉得飞船还是比较落后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主张要搞航天飞机的。后来确定步子走得稳妥一点搞载人飞船,在到底是做三舱还是两舱的问题上又讨论了多次,最后任新民,王永志,戚发韧,我,还有白拜尔五个人投票民主表决,就是现在的三舱方案. 我想了一个最复杂的方案,想表现自己,本来想可以拿一个A, 结果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复杂的一个答案,给了一个B 【加州理工大学被誉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这里有当时装备最先进的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钱学森任该研究中心的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仅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术方面的指导,而且可以与之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天事业的理想,这对于庄逢甘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庄逢甘师从著名的流体力学教授李普曼先生,致力于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研究方向,开始了力学研究领域最艰巨的湍流难题的研究工作。他凭着正确的物理模型和擅长的数学分析方法,揭示复杂现象的本质,准确估计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在湍流统计理论中展示了其杰出才华和独到见解。1950年,庄逢甘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0年6月到1950年8月,他受聘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学者。】 我第一次看见钱老,是我在上海交大他回来作报告。我听了他的报告。当时我们的系主任把我介绍给他,说我要到加州理工学院去。我本来想跟他多谈些话,那时超音速飞行比较时髦,我想就超音速动力学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他当时也没有多理我。他就一句话,噢,到那里不容易啊. 后来到了加州理工,我们对钱老都是很尊敬的,平常时遇到问题也还探讨。但是喷气推进的那些课程,当时只有美国公民才能上。我不能选,钱老在46年以前培养美国军方喷气发动机的材料,当时我都没看到,我是回国以后才想法弄来的。关于军方的事他也不会对我们讲,这我们都老老实实的。 钱老对中国留学生向来是很严厉的,不讲什么情面。我这个人比较实在,说我错了,我就改。我始终把他当作老师。他兴趣比较广泛,看问题比较准,即使不是我们航天方面的报告他也能发表很好的意见,我对他是很佩服的. 李普曼教授对我的影响也很深。他是一个真正的理论家前面的工程师,工程师前面的理论家。他主要做实验工程,但理论分析能力很强,这也是我想做一辈子的,但一辈子也没做到。人家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我这个没有做到。有次他出了一个题目,我想了一个最复杂的方案,想表现自己,本来想可以拿一个A,结果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复杂的一个答案,给了一个B。我当时有一点理解他,但真正理解还在后头,就是有些事情本来可以简单地做,不用绕一个大圈子。在工程上来讲,最简单就最可靠,哪怕多一个螺丝钉,那个螺丝钉将来要出个问题的话,特别对工程师来讲,就会有问题了。 苏联专家看了说不行,你还要自己操作飞机。 就要我坐了一下亚可式800的飞机 【新中国诞生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庄逢甘毅然放弃在在美国已获得的荣誉、地位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重新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当的《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庄逢甘等首批回国人员的名单。 回国后,他很快受聘担任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副教授,一年以后,经知名学者周培源,钱伟长推荐,他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来到数学家华罗庚和物理学家周培源的身边。 1953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立,经上海交通大学马明德教授推荐,陈赓大将点将,调庄逢甘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教授,主讲空气动力学。他时年28岁,成为最年轻的少校军官。】 回来是早晚要回来的,这点是肯定的。当时我已拿到博士学位。我自己赶着要回来,也知道钱老他要回来的。我自己也有感觉到美国的阻挠。在大街上看到美国人,他会不客气地说你要小心点。这句话他会公开讲,在学校里基本上没什么歧视,走在马路上就不一样,当时中国人没什么好的职业,不是在饭馆,就在洗衣店。有的人就会直接问你是支持中国新政府还是台湾政府,形势很紧张。 走的那天上午才告诉李普曼,李普曼还是很好的,送我到火车站,晚上请我吃饭,我都没去,说实在话,有点抱歉。我不想多费时间,只是想着赶紧回来。当年买船票,护照没用,当时就填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到香港下不了船,香港下船直接过罗湖区,当时心情很复杂,我们的船到菲律宾的时候就知道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抓起来了。原来我了解是郭沫若院长请钱学森回来办航空研究所,想回来跟钱老好好学习,现在看来不行了,只好另外走自己的路了。 到了香港,是警察押送我们过去的。那个桥比较难过,我带了六箱子书,挺沉的,一过了罗湖桥,就看见五星红旗了,那真是觉得自己回到家了,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都非常感动。 后来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那个时候我教的是飞行力学,那真是叫作“理论家”,因为我光给人家讲特技飞行怎么弄怎么弄,自己一次也没飞过,纯粹是从书本到书本。苏联专家看了说不行,你还要自己操作飞机。就要我坐了一下亚可式800的飞机。这下可好了,亚可式800一共有两个人,我坐在驾驶员的后面,飞机往前走,360度转,他一转过来,我那个窗户没有关紧,一下弄开了半拉,我吓了一跳,说赶快下去吧,自己有点体验了。 不料钱老却说,现在主要不是搞理论研究,而是要搞工程建设 【1955年11月份,钱学森向国务院递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草拟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发展规划,开列了参与此项工作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其中有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罗时钧等科学家。 1956年10月8日,中央决策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导弹研究院。1957年2月8日,周恩来签署国务院令,任钱学森为五院院长。由钱学森提名,庄逢甘担任五院下属的空气动力研究室主任。庄逢甘统领当时全部18位刚迈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借居北京车道沟空军疗养院开始艰难的创业。 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实验设备的建设,庄逢甘按照钱学森的指示,于1957年8月起草了第一份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建设规划,其中包括16座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风洞。1957年10月,中苏双方签定了五院空气动力研究所建设工程协定,庄逢甘任工程的负责人。1960年8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协定的实施受阻。在外援中断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条件下,邓小平,陈毅,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亲临空气动力研究所视察,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实验基地的建设。 从风洞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到投入型号实验,庄逢甘一直在第一线主持和领导了设备建设的全过程。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建成了从低速到到超声速风洞试验设备9座,风洞性能指标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北京基地工程项目的建设,满足了火箭、导弹技术发展配套试验项目的基本要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三个月,1960年11月5日9时零2分28秒,中国西部苍茫的戈壁滩雷鸣般地震撼,橘红色火焰从发射架下向四周喷射,“东风一号”席卷着大地的烟尘越出人们的视线,它全程飞行550公里407米,历时7分37秒,准确命中目标。】 50年代钱老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到东北考察,说要见我。因为哈工大是军事学院,当时不能随便接见,上报中央特批后才能见。分别5年后重逢,我特别兴奋,说你回来了,这下可以好好研究理论了。不料钱老却说,现在主要不是搞理论研究,而是要搞工程建设。 我调到五院来也是稀里糊涂的,原来是副总理要带一个代表团到苏联去,让我们参加,所以我跟任新民两个人就从哈尔滨到了北京。一到北京,说苏联去不成了,你就留在北京吧,当天晚上就住在原来106的疗养院。就这样到了五院。也没调令,也没什么,很简单,都听上面的指挥嘛。后来才知道要做导弹。 搞空气动力学,基本的实验设备都没有,风洞有一大摊子的事情呢,另外新来的那些搞导弹的,空气动力学都没学过,还要给他们上课。我反正是逼上梁山了,不干也得干。新来的大学生也都是新手,风洞我倒是见过,没有实践的经验. 本来谈好的8108工程,苏联答应援建这个工程。到60年以后专家撤走,资料也不给了,图纸也不给了。外援中断,自然灾害又很严重,生活条件也很差,人都浮肿。后来聂老一看这个队伍,想了想办法,去内蒙古打一些黄羊,供给五院。我们加班加点苦干了七年,从设计、加工、安装、调试到投入型号试验,只用了不到美国一半的时间,便在北京云岗建成了十几座从低速到高超声速的风洞试验设备,成为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第一个基地。那时国家困难,我们科学技术也困难,特别是尖端技术,把它建设起来不容易。 美国的空气动力学家看到我们的风洞群,觉得很震惊, 甚至怀疑是“苏联老大哥”帮着干的 【1964年,国防科委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专业组,庄逢甘任副组长,与著名科学家郭永怀等人亲自主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建设,低速风洞与高速风洞及其他特种风洞并举建设,历时15年,先后建成的1.2米跨超声速风洞,0.5米高超声速风洞,2米大激波风洞和200米自由飞弹道等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面试验设备,使我国卫星、导弹研制进入了一条高速通道。】 风洞是一种管道装置,能产生人工气流,还能观测气流或气流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流速、密度和温度的气流能模拟各种飞行器的真实飞行状态。对于飞机、导弹、卫星来说,没有风洞,就意味着要做实弹试验,而一次试验的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美国的空气动力学家看到我们的风洞群,觉得很震惊,甚至怀疑是苏联老大哥帮着干的。我们自己心里清楚,这些风洞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当年我们愚公移山一样地干,老百姓看见我们把仪器架在山坡上,甚至还当我们是看风水的阴阳先生。 我还算是纸上谈兵,一线科研人员才是最苦的。风洞调试时,冷吹联调,人爬进去像掉进冰窟窿;热吹联调,高温的气流传到洞外还热气逼人。严冬季节用水砂轮磨风洞壁顶时,凉水从他们的衣袖灌进去,从裤腿流出来。难怪一位美国风洞设计专家感叹到——你们的风洞很有内秀! 我常想能不能发明出不坐人的极小型飞机, 就像蜻蜓,甚至更小 【文革时,一张大字报贴到了庄逢甘办公室门上,攻击空动专家是“空洞专家”。但不管时局怎么乱,庄逢甘始终坚持着他那不空洞的空动事业。 1969年、1971年接连两次洲际导弹飞行试验,弹头再入时被烧穿,致使试验失败。试验人员从捡到的弹头帽上发现导弹头部都有一条7-8毫米的沟槽,正是这个发现,触发了中国洲际导弹研制史上一场规模空前、被钱学森称为“淮海战役”的弹头再入气动、防热研究战役。庄逢甘被国防科委和七机部委以“淮海战役”前线指挥长的重任,承担“烧蚀防热研究”的攻关。他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期的努力,超越了美国曾走过的热沉式防热的弯路,径直走上钝锥外形烧蚀防热的佳径,取得了“淮海战役”大捷。】 我感兴趣的东西很多,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纳米技术。而研究出来的东西,最后都要有个用处,我最希望能把纳米技术应用于飞机制造方面,制作出极小的无人微型飞机。 现在我们乘坐的都是大飞机,承载量虽大,可阻力更大。我们搞空气动力学的,总希望制造出来的飞行器能够装的东西更多,功率更大,而阻力越小越好,最好做到“行动不生风”。我常想能不能发明出不坐人的极小型飞机,就像蜻蜓,甚至更小,而有些性能却要比现在的飞机更好。这种飞机可以用来在世界各地进行巡查,又可以进入危险地区勘探,可以钻进人的肚子检查疾病,还可以深入敌区侦察敌情,就像七十二变的孙悟空,随心所欲。 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开始做一些航模。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想法在当时,还很异想天开。随着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美国已经发明出了手掌大小的飞机。这种飞机与航模有很大不同,它装有任务载荷,可对地面进行数据和图象传输,能自主飞行,完成特定使命,而且具有抗外界干扰,稳定飞行的能力。 【庄逢甘至今依然保持着一个科学家所特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总在琢磨,在自然界中,鸟类和昆虫的飞行本领是很大的,譬如蜻蜓和果蝇,都有一种独特的产生升力的机制,可以用很小的翅膀生出十几倍于自身重量的升力,那么,是不是可以向它们学习,造出一种极微型的飞机呢? 他坚信会有这一天。】
个人分类: 中国的脊梁|1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果超光速粒子推翻了相对论,基石很牢的物理学不会受多大影响!
热度 1 yangxintie 2011-9-29 00:14
这个话题可以用宋健院士在2004年香山科学会议讨论超光速时举出的例子来思考,宋健院士说:上世纪初,人们都说音速不能超过,可是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的出现使得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光速问题也是这样,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我们期盼会有新理论出现,光速有一天被超越。 在那次会议上就提出来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的数学结构来解释相对论现象的理论,它把相对论看成是一种近似算法,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和被证明有效的相对论实验是一致的,但是这个理论在超光速的表达形式是双曲型的,按着这样的思路,达到光速后继续加速要减小能量。这一点,设计飞机和导弹的工程师都比较好理解,为了超音速他们不是要增压力反而是减小压力,而且他们把流动几乎静止的实验结果用到有相对流动速度的情况下时的简化近似计算也要采用尺缩变换(洛仑兹原来提出的变换)。 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强硬的理论物理学家坚持认为光速比空气速度高许多,所以公式不能套用,但是一些搞技术工作的专家根本不认理论家的帐,他们认为对数学模型来说,大家都取无量纲模型,数学表达形式是完全一样的,那么所描述的规律就是一样的。 他们认为不仔细看他们的无量纲模型都是雷同的这样的事实,而仅仅按照绝对速度大小就下结论是非常浅薄的。 而另一部分物理学家采取不辩论的方式回避对于此矛盾的辩论,越来越多的学者悄悄地把连续介质数学模型引入到真空的描述里面,甚至连中学生都知道的状态方程(压力,温度(也就是能量),密度关系)都引入到真空描述了。尽管方程是张量写的,但是还是那几个方程,质量守恒(连续)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动量守恒方程。为了和强硬的正统理论学家减小矛盾,现在大部分发表的文章在隐物质范畴以及黑洞问题上绕圈子,不太接触超光速这样的离经叛道的问题。 凡接触超光速的下场都不好,如科学院的一个博士后副教授,采用曹盛林教授提出的“芬斯勒时空”来进行探索,但是题目没有在北师大做,在物理所做,最后也不知道是贫病交加还是没有工资了,就退出了研究。其实从我们眼界中消失了的还有两弹元勋秦元勋,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偏微分方程研究的领头羊,他曾经以敏锐的目光给出了超过光速以后的坐标变换和质能关系,但是他关于此问题的书出不来,只能到家乡贵州付印。也许这位老者还在美国打太极拳,仰望着海峡这边有谁继承了他的探索...... 坚持下来的大多不靠相对论理论吃饭,自从宋健院士在香山科学会把这些人召集起来讨论以后,每两年他们中间很多人就要以北京基础科学论坛的名义讨论一次。为首的黄志洵教授提出用截止波导来给电子减小能量,达到超光速电子在加速器打出来,中国科大加速器学术委员会前主任裴元吉也一直考虑着新一代加速器设计方案,如何在电子加速器用减小能量,减小Q值的办法来加速电子,让它也出现群速度超光速! 还有一些对导弹制导的时间空间精度关心的学者在做信号从陕西天文台地面经卫星到乌鲁木齐,再返回陕西骊山天文台的地球转动影响实验,判断结果也是和相对论不一样的。其实无论美国还是中国,GPS定位早就不用相对论方法了。甚至象王汝涌这样的美国科学家他们把光信号传导到转动的光纤维里面,观察萨纳克效应和相对论的出入,还准备在中国进一步做更深入的实验。 针对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在速度高时不准确,尤其是那个无穷大,上海的季先生特别做了试验给出了另外一种关系。 总而言之,上面说的都是技术专家做的,尤其是钱学森周围的一群人,他的弟子和朋友,包括宋健院士,搞制导的林金研究员,包括和钱学森一起回国的罗时均先生,上星期还把国外的消息发过来,他们都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他们都在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尽管前一段时间和相对论理论绕着走,但是技术专家对相对论应用范围也是很谨慎的,按照实验结果验证以后才能上工程,所以相对论就是推翻了,对我们生活不会有很大影响,对物理学的大厦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物理学的基石没有那么容易撼动,而相对论则被更准确的理论代替,相对论由于对世界解释不正确的部分,比如超过光速就变成复数,质量变成虚数将被更正原来的面目,真正的面目是什么的,其实相对论就是一个辅助变换,就像做几何题里面的辅助线一样,代数也有辅助函数,解复杂的场论问题,解微分方程比较难,引用一个辅助变换,方程就可以变成简单的方程解出来,相对论就是一种这样的近似补助变换,而且速度接近光速时不准确,超过光速得引入复数来算,这一套数学把戏其实空气动力学上早就用过了,类似的尺缩变换(在那个学科叫可压缩变换)几乎是前几年每个飞机导弹设计师的必修课,至于超光速的复空间,相当于硬要在亚音速的方程里算超音速问题或者跨音速问题,一样出现复数,出现复特征线,这些问题在工程技术人员手里早就解决了,并且有应用,看看7210办公室搞得气动设计手册里面就有这个如何算复数流动的问题。所以说,相对论的错误修正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我们只不过消除了一些回到过去时空的幻想,以及和这方面有关的中学和大学教材中无用的错误内容而已。 当然,技术专家也有很多困难,他们的实验也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他们呼吁更多的人联合起来,朝这个方向冲击:详见他们几年前就开始的呼吁和紧急求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3078do=blogid=388419 有兴趣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理论的,可以看黄志洵教授在前沿科学发表的关于超光速电子加速器的文章,见下文: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1/20101127232858843266.doc 参考资料: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1/20101127232858843266.doc
个人分类: 物理前沿|3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苑轶闻-3-没有牺牲 哪有成功——记航空事业的先驱者利林塔尔
sqdai 2010-11-4 05:47
到过柏林的人都知道,在柏林西北角的泰格尔区有一个大机场,名为奥托 利林塔尔机场。奥托 利林塔尔是何许人?原先我知之甚少。在为给博士生上高等流体力学课备课时,重读了 武际可 教授所著的《力学史》的第七章,读到该章的最后一页( 207 页)才知道,奥托 利林塔尔是一位空气动力学家,一位值得崇敬的 普罗米修斯,他为 航空事业的发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他的强烈兴趣。现在把我所了解到的向青年朋友做一简介。 人类早有飞天之梦,但真正务实的技术构想始于达 芬奇( 1452 ~ 1519 ),他在 1505 年写成了研究手稿《论鸟的飞行》,根据鸟的飞行原理,达 芬奇设计了飞机、直升机和降落伞,考虑得最多的是扑翼机。从他的札记中的草图看来,他的许多设计符合现代空气动力学原理。沉寂了几百年后,在 18 世纪后半叶,法国人实现了气球飞行。 到了 19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乔治 凯利爵士( Sir George Cayley , 1773 ~ 1858 ) 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对飞行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飞机升力、飞行稳定性和飞行控制的有关理论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量,并设计了滑翔机和直升机。 1809 ~ 1810 年期间,他在《自然哲学、化学和技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空中的飞行》的三篇系列论文,这是世上最早的航空学论文,标志着现代航空事业的开始,乔治 凯利因此被誉为航空之父。 奥托 利林塔尔 ( Otto Lilienthal , 1848-5-23 ~ 1896-8-10 )是德国的一位航空先驱,以 德国 滑翔机之王 闻名于世。他也是历史上首位能重复成功完成滑翔飞行的人。他遵循乔治 凯利的实验思路来进行航空试验,先后制造了十二种滑翔机,进行了两千多次滑翔飞行。许多国家的报纸和杂志都刊登出奥托 利林塔尔的滑翔照片,促使社会大众和科学界改变了原本对于飞行机器的看法。 奥托 利林塔尔出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州,父亲懂数学,母亲擅长音乐,因此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中学时代,他认识了天文学家古斯塔夫 施波雷尔( Gustav Sprer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科学训练,并开始学习关于鸟类飞行的知识和凯利的著作,做起了飞天之梦。他对于描述鸟类的飞行进行了详尽研究,以图表来描述鸟类翅膀的空气动力学,然后做了许多实验来获得可靠的航空数据。他通过转移人的体重的作用线,来控制滑翔机以取得平衡,就像现代的悬挂式滑翔。他还进行许多测试来改进滑翔的稳定性,也考虑过鸟类的扑翼飞行是飞行必要的条件,并以此原理设计制造滑翔机。 奥托 利林塔尔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推动比空气重的飞行器飞行的进步。 1891 年,他和他的弟弟古斯塔夫和学生柏西 皮尔彻( Percy Pilcher )开始制造各种滑翔机,其中已经含有目前的悬挂式三角翼滑翔机的设计要素。他不断在柏林附近的他堆砌的人造山丘上或在天然山丘上做飞行试验。 奥托 利林塔尔在《飞船航行和大气物理学杂志》( Zeitschrift fr Luftschifffahrt und Physik der Atmosphre ) 与科普周刊《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 上详细报道了自己的飞行经验。这些文章多被译成英语、法语和俄语。许多其它国家的人到柏林拜访他,其中包括一批早期的空气动力学家,例如,美国的塞谬尔 兰利、俄罗斯的尼古拉 茹可夫斯基( Николай Жуковский )等人。尼古拉 茹可夫斯基在航空领域最重要的著作起步于对利林塔尔的飞行机器的研究。 奥托 利林塔尔于 1896 年 8 月 9 日 驾驶自制的滑翔机进行飞行试验时,被意外刮来的大风吹到悬崖上, 从 17 米 的空中摔落,造成脊椎断裂。他在翌日去世, 享年 48 岁。在告别人间前他说: 没有牺牲,哪有成功 ! ( Kleine Opfer mssen gebracht werden! ,《力学史》中此语的表述是:如果没有牺牲,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 利林塔尔的遇难,震动了欧美的航空界,他的学生 柏西 皮尔彻 又进行了多次滑翔机试验,并筹备进行动力飞行。 皮尔彻 于 1898 年制成 2.94 千瓦的小型发动机,设计用它带动螺旋桨。遗憾的是,他在 1899 年 9 月 30 日 进行飞行试验时失事牺牲,年仅 33 岁。为了航空事业的发展,他们真是前赴后继啊! 利林塔尔的事迹影响了莱特兄弟的研究,他们把他看成激发自己追求操纵飞行的主要灵感来源。不过莱特兄弟没有采用利林塔尔的方法,开始使用自己发明的技术。正如维尔伯 莱特所说: 在 19 世纪所有尝试解决飞行问题的人当中,奥托 利林塔尔无疑是最重要的 没错,在他之前的数百年间人们已经尝试过滑翔,而在 19 世纪中,凯利、斯宾塞、恩汉、穆兰德与许多其他的人都在滑翔方面进行着种种努力,但是他们完全失败,没有结果。 利林塔尔用他的生命换取了人类征服蓝天的巨大进步,经过后来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航空事业才有今天。 当我们享受着航空时代的美好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那些航空先驱者,特别是像 奥托 利林塔尔 那样为之献出生命的科学家。 请记住 奥托 利林塔尔 的话: 没有牺牲,哪有成功! 本文参考资料: 武际可,力学史,重庆出版社, 2000 ,第七章。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5%A5%E6%89%98%C2%B7%E5%88%A9%E6%9E%97%E5%A1%94%E5%B0%94 写于 2010 年 4 月 14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84671.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619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8)劈波斩浪辟新途——记詹姆斯·赖特希尔
sqdai 2010-10-6 06:34
【按】詹姆斯 · 赖特希尔( Sir James Lighthill )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力学家之一。这里录入我十二年前的一篇旧作,简介他的生平事迹。希望大家对这位流体力学巨子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创新精神和治学风格有个基本了解,追随他的脚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骄人的业绩。 请各位注意如下几点: 1) 赖特希尔尽管在剑桥特立尼德学院只上了两年战时数学速成班(1941~1943),但 他的数学、物理学基础甚是了得; 2) 他一直站在学科最前沿,善于开拓新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8 年 7 月 7 日 ,当代力学界的骄子詹姆斯 · 赖特希尔( Sir James Lighthill, 1924-1998 )在英吉利海峡环绕萨克岛游泳时不幸逝世,一颗巨星就此陨落,令人惋惜,但是,他那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和极具声色的人生道路将永远给人们以启迪,他那些卓著的学术成就将永载科技史册。 一、航空航天时代的耕耘者 1903 年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上天,人类进入航空时代。但当时,人们对飞行器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 流体力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还了解得十分肤浅。 1905 年,德国著名流体力学家路德维希 · 普朗特发现了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物面附近形成的边界层,随后以他与他的学生冯 · 卡门为代表的学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使空气动力学渐臻完美,人们对边界层理论、流动稳定性、亚声速及超声速流动乃至高超声速流动等有了深入的理解。 19 40 年代,人类突破了 “ 音障 ” ,步入超音速新纪元;五六十年代, “ 热障 ” 被突破,人造卫星上天,航天时代宣告开始。这时,人们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关心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和生存机理。于是地球流体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应运而生;大约自 1960 年以来,海洋和大气动力学异军突起,颇具活力,它描述了波动与湍流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系统流体动力学作为具有巨大挑战性的一个领域,约略发端于 1970 年,随即迅速成长,目前正方兴未艾。 詹姆斯 · 赖特希尔令人眼花缭乱的阅历特征,即是他对上述诸领域的开拓性贡献。他的工作以应用数学的经典技巧为基础,而他的风格则是孜孜不倦地以基础物理来解释数学结果,他异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迈克尔 · 詹姆斯 · 赖特希尔 1924 年 1 月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法国人。 1941 年,他就读于剑桥的温彻斯特学院和特立尼德学院,在战时两年速成班钻研数学,毕业于 1943 年。在校期间,他显示了超人的数学天赋,本来他立志于从事纯数学研究,但战争的急需压倒一切,他毕业后随即就职于英国国立物理学实验室,进行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在那里他夜以继日地发奋工作。 1945 年,他受聘为特立尼德学院的研究员;翌年,受著名流体力学家悉德尼 · 果尔斯汀吸引,他转到曼彻斯特大学任职,直至 1959 年; 1950 年,他继果尔斯汀之后,任应用数学贝耶教授,时年 26 岁,这样年轻的讲座教授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现时也不多见。 二、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开拓者 在四五十年代,詹姆斯 · 赖特希尔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里纵横驰骋,硕果累累。出于航空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他的研究涉及面很宽:超音速机翼理论(尤其是有限翼展理论)、旋成体(机身)的超音速绕流、翼栅绕流、跨音速流的速度图变换、激波(冲击波)理论、边界层理论、湍流理论等等,他熟练地运用数学技巧,巧妙地解决种种困难,有关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代飞机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研究上述问题,他发展了多种应用数学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1949 年,他拓宽了邦加莱等提出的一种奇异摄动方法,通过坐标变形来消除摄动解的奇异性,被后人命名为邦加莱 - 赖特希尔 - 郭永怀方法( PLK 方法)。然而赖特希尔的举世公认的最大贡献是在气动噪声方面。喷气式飞机一问世,人们就认识到气动噪声的危害性,对于设计低噪声喷射引擎来说,了解噪声成因机理至关重要,当时人们没有良策,众说纷纭,成了世界性难题。赖特希尔在 1952 年和 1954 年先后发表了论文 “ 论空气动力学生成的声音 ” 的第一、第二部分,为这一课题的所有后续性工作奠定了基础。他发现高速喷射流中的湍流等价于一种四极源分布,据此计算出辐射声场的强度(一种八次幂律)和方向分布。赖特希尔的这一创造性工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年仅 29 岁就荣任皇家学会会员。 赖特希尔的研究兴趣不全在于军事应用, 1955 年,他与他的学生惠瑟姆发表了著名论文 “ 论运动学波 ” 运用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成功地对交通波和洪水波进行了分析,奠定了现在交通流理论的基础,被后人称为赖特希尔 - 惠瑟姆理论或 L-W 理论。自 1959 年至 1964 年,赖特希尔受聘为位于汉普郡法恩波罗的英国皇家航空研究中心主任,尽管为这一职务所累,他仍与众多研究团体保持密切联系,而且发表了关于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的几篇论文,它们预示了他日后全身心地关注的兴趣所在。在 1964 年,他任伦敦帝国学院的皇家学会教授; 1969 年,接任剑桥的卢卡斯数学教授,任期达十年之久。任教期间,他的上述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生物流体力学的奠基人 在此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涉及流体(特别是旋转中的流体,如地球物理流体)中的波动,有关成果后来被他写进了专著《流体中的波》;更知名的工作是关于他名之为 “ 生物流体动力学 ” ( biofluiddynamics )的课题。赖特希尔对这一课题的兴趣源自剑桥动物学詹姆斯 · 格雷教授的启发,格雷在 1969 年发表了评论文章 “ 亲水动物行进的水动力学 ” ,大大地触动了赖特希尔的灵感,他将流体力学的边界层理论、涡面理论等出色地运用于鱼类动物的分析,成功地认识了鱼类游泳规律、鱼群运动减阻特性等,并且编制了人类仿生学的梦想(如今梦想正在成真!)。在这类研究中,赖特希尔特别强调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 如果我想对亲水动物运动的水动力学进行分类,我必须与动物学家交谈,而且一直交谈下去;必须读他们的著作,而且一直读下去;必须(在博物馆或水族馆里)研究他们的收集物,而且一直研究下去! ” 他的确是这样做的。正是通过这种专心投入,科学探索中的一个崭新领域才得以界定、探索并呈现在流体力学界面前。 在生物流体动力学领域中,赖特希尔同样对了解鸟类和昆虫的飞行做出了贡献,对这一话题,他所擅长的空气动力学正好大有用武之地。 1979-1989 年,他担任伦敦大学学院院长,这并未阻挡他的科研成果源源涌出的势头。他与动物学家的交流再次显示了关键性作用,其中,他与托克尔 · 维斯 - 福格(剑桥的詹姆斯 · 格雷的继任者)进行了出色的合作,揭示了小型飞行昆虫升力产生的机理,即振翼 - 急冲 - 扫掠的系列过程,此过程在昆虫翅膀上产生环流,从而通过基本上是无粘的机制生成升力。正因为如此,一种小蜂的升力系数超过了所有的人造飞行器。 在这一领域中,赖特希尔另一个巨大贡献是在心血管流体力学方面。他敏感地觉察到,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尤其是所产生的剪切应力与心血管疾患应该有密切关系,于是亲自主持了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为日后的心血管流体力学研究定下了框架。他还别出心裁地把流体润滑理论用于血液微循环理论,成功地解释了直径大于微血管的血流细胞进入微血管的机理。在他去世后不久, 1998 年 8 月在日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生物力学大会上,人们公认赖特希尔是生物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他的上述工作在专著《数学生物流体动力学》( 1975 )中作了总结,这本书成了应用数学用于力学科学的典范。 四、国际力学组织的带头人 1971 年,正值他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途,赖特希尔受勋为爵士。他频繁地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而且总是兴致勃勃地乐此不疲。他演讲的风格颇具师长尊严,充满权威性地演绎他的观点,绝少顾忌时间的限制,他的演讲表现了他对这一学科的执着的忠诚,而且经常妙语连珠。例如, 1962 年,正值磁流体力学大行其道之际,他说: “ 需要明白无误地重申的是,无电流流体的连续统力学与物理学所有其他分支一样,有着生气勃勃、激动人心的现在和未来。 ” 赖特希尔本人的工作验证了他这一论断的长久正确性。 1984 年,赖特希尔当选为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主席,他风尘仆仆地奔波于世界各地,也曾两次来华访问。任职四年间,他组织了许多小型讨论会。 1990-1995 年,他担任国际减灾十年特别委员会主席,运用他在地球流体力学中的渊博知识,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热带气旋作了精湛的研究,并在 1992 年主持了国际减灾十年北京讨论会。尽管他年事已高,但聪明睿智不减当年。 赖特希尔一生著述颇丰,共出版专著六种。学术论文 150 余篇。 1998 年 7 月 17 日 ,赖特希尔在英吉利海峡的波浪滔滔的海面上,绕萨克岛几乎游完全程,不幸竟意外逝世,享年 74 岁。 25 年前他曾首次有这样的壮举。他有环岛游泳的嗜好,这方面,他引以自豪的是在火山喷发期间绕斯特洛姆波利岛游泳。在海滨苟安不是他的风格,他的死犹如他的生。他留有遗孀南希 · 杜马莱斯克,他俩结发 53 载,有一子四女。 致谢:英国剑桥大学的皇家学会会员 H. K. Moffatt 教授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作者与复旦大学的柳兆荣老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谨此一并感谢。 ( 1998 年 10 月 7 日 收到) 詹姆斯 · 赖特希尔的主要学术论著(略) 詹姆斯 · 赖特希尔简历 1941-1943 年 就读于剑桥特立尼德学院战时速成班 1943-1946 年 任英国国立物理学实验室航空部研究实习员(后任研究员) 1946-1950 年 任曼彻斯特大学数学高级讲师 1950-1959 年 任曼彻斯特大学应用数学贝耶( Beyer )教授 1953 年 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59-1964 年 任英国皇家航空研究中心主任 1964-1969 年 任伦敦帝国学院皇家学会研究教授 1965-1969 年 任英国皇家学会物理学秘书 1969-1979 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卢卡斯( Lucas )教授 1979-1989 年 任伦敦大学学院院长 1989-1998 年 任伦敦大学学院数学系名誉研究员 原载于《自然杂志》 1998 年第 20 卷第 6 期 345-348 【后记】我与这位流体力学家曾有两次晤谈,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1987 年夏天我们在北京的第二届国际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上的初识。在会议的间歇,我们有一次畅谈。我告诉他,我正在做内波方面的研究,读过他的名著《流体中的波》,得益匪浅。他说, “ 书是要读的,最要紧的是进行新的探索,把学过的知识用上去。内波研究是个挑战性的课题,我的书里只介绍了最基本的知识,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有待于搞清。 ” 我向他请教怎样做好流体力学研究?他说: “ 最要紧的是要让流体流起来,动起来,有的研究流体力学的人给了一大堆公式,却搞不清流动规律,这种 ‘ 工作 ’ 一文不值!要研究,就是要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 ” 我当时就觉得这些话对我极有裨益,可能他已知道我是学数学出身,于是就有这番快人快语。从那时起,我更崇敬这位身材魁伟、个性鲜明的学者了。 1998 年夏天,我突然听说他已辞世,深感震惊,立即向他的学生、我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Moffatt 教授打探消息,并向他索要有关 Lighthill 的信息。 Moffatt 很快给了我回音,证实了噩耗,并给我寄来了详尽的资料。 1998 年国庆节,我根据这些资料和平时对他的了解,奋笔直书,化了一整天时间写成上文,后投寄《自然杂志》,发表于该刊当年的最后一期。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有些网站后来还予以转载,足见这位流体力学大师的影响力之大。然而,由于我才疏学浅,难以充分展示这位大师灿烂的人生篇章,期待着到了有闲阶段,再多读点书,把 Lighthill 的辉煌业绩和治学风格更详细深入地介绍给大家。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3150.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854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世界杯与足球中的空气动力学
songshuhui 2010-7-17 00:41
水一瓢 发表于 2010-07-15 17:53 南非世界杯,直接任意球进球罕见,守门员黄油手事件和长传失误倒是层出不穷,这都是空气动力学使的坏。 神鬼奇航 (本文作于世界杯开幕式的那个晚上,主打c罗。不过这哥们太不争气,早早废掉了。一并纪念我的2010南非世界杯。) 当占据主场优势的加纳用一个35米左右的反弹球远射敲开乌拉圭的大门后,非洲球队看上去即将历史性首次闯进4强。 直到下半场第55分钟,加纳的禁区右侧角外两米,乌拉圭获得了一个宝贵的任意球机会。通常,禁区弧顶是直接任意球的最佳区域,而角度这么偏的位置,罚球队员往往会将球传到6码线附近,以期待身材高大的队友头球攻门。 乌拉圭队长弗兰将球摆好,助跑了4步,用内脚背踢向皮球的侧下部,普天同庆迅速飞了起来,高高越过了三名防守球员组成的人墙头顶。刹那间,加纳门将已经意识到,这个球并不是传球,而是一个南美技术型球员常用的香蕉球,射向他所把守的大门进角,于是金森向身体右侧移动了小碎步。 可是,当普天同庆越过人墙后,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然转向去了远角,并高速下坠。失去位置的金森只能原地跳起,试图伸展手臂救球,但还是没能摸到皮球的边球进了!乌拉圭球员疯狂庆祝,金森则一脸困惑。 赛后,弗兰获得了FIFA的本场最佳球员,他的直接任意球帮助乌拉圭六十年来再次杀入4强。对这个任意球破门,媒体纷纷称诡异,说它简直就是个S形任意球。 S形任意球和阻力突变 其实在物理学中,研究香蕉球不算个新玩意儿。最早研究它力学原理的是我们无处不在无缝不入的牛顿老前辈。早在1667年,他23岁的时候就已经给出网球自转和弧线球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见解。至今看来,他的解释还是相当靠谱:当一个球体在旋转的时候,一侧比另一侧更猛烈的挤压气体,由此能够引起更大的阻碍作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现象就是马格努斯效应。它是1877年,在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的论文中,以第一个正确解释该现象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奇马格努斯(Heinrich Magnus)的名字来正式命名的。马格努斯发现,一个沿着对称轴旋转的圆柱体在垂直对称轴的来流中会受到一个侧向力的作用。 牛顿和马格努斯其实只是刚刚给我们的故事开了个头,而普朗特(Ludwig Prandtl)则带来了流体力学一次彻底的革命。1904年,他发现一切流体中的物体,无论是飞机、炮弹、还是鱼儿、蝌蚪都裹着一层层看不见的流体衣服边界层。 为了说清楚这个概念,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个更简单的问题:空气中直线不旋转的小球。当一个球体在空气中滑行时,同球面的接触的空气永远和球面上的那个接触点拥有相同大小和方向的速度。因此,紧贴着球体的一层空气就像一件紧身衣,形影相随地跟着球体运动。球体静止,他也纹丝不动;球体直飞,他也跟着动若脱兔。 在这层紧身衣外面的那层就会稍稍宽松一点,好象一件轻薄的衬衫。它可以随着紧身衣运动,但是不像紧身衣对球体那么言听计从了。再外面一层是更宽松休闲的毛绒衫。这样一层一层穿下去,直到最外面层,便是更加宽松飘逸的倪裳羽衣服了,基本上不随球体旋转了。 科学家们逐层测量空气的速度,如果某一层空气的速度只达到球面接触点速度的5%(也有人采用1%)时,他们就定义这层衣服是混搭装扮的外层边界。外衣到球体之间的部分合起来就叫做边界层(boundary layer;航空科学上也称之为附面层)。这个边界层非常薄,例如一个一米长的平板,以20米每秒的速度平行来流飞行的话,边界层最厚的地方大概只能达到3毫米。 普朗特(Ludwig Prandtl)大大(http://www.aps.org/units/dfd/resources/images/prandtlARFM.jpg) 通过边界层,球体运动就和外界发生了密切关系。因为边界层内的衣服越穿越不紧。每层之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摩擦。这些摩擦将会把球体的能量消耗掉,从而减慢了球体的运动。这就是流体中摩擦阻力的由来。但是,这些摩擦阻力往往不足挂齿。在高速流动中,球体还会不断地表演脱衣舞(边界层分离,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好玩的是,那些爱脱衣服的地方都在球体后面。这些性感裸露的外面会形成一个低速区。那里不仅破衣服乱飞,流动乱七八糟,压力还相对较低。结果,球体前面的空气就对后面的哥们儿形成了优势,拼了命地往后推。这可大大增加了球体感受到的阻力,从而形成了形状阻力。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同心协力,共同构成了流体中的阻力。为了让具体的实验结果具有普适性,科学家们用一个阻力系数 来表示阻力的大小。对于同一个物体同样的迎风飞行的速度和方向而言,阻力系数越大就意味着阻力越大。 风洞烟线流动显示实验 (左边来流边界层附着在足球上,烟线互相平行;右边白色区域边界层分离,流动紊乱,烟线被打乱) 当球体旋转起来,它就更加生动性感了。如果你站在球体上,你会发现旋转的球体总有一面是迎着风勇往直前的,另一面是顺着风顺坡骑驴的(图)。勇往直前的一面脱衣服也是限制级的勇敢。边界层里的空气顺着球体表面向后运动时,早早就被脱掉甩到后面去了。顺坡骑驴的空气在边界层里懒得下驴,能拖就拖,比勇往直前晚了许多被脱掉。结果,勇往直前就更接近真理(谁让赤裸的就是真理呢?),顺坡下驴就裹得更严实。和型阻的产生同样的道理,赤裸的一面就有了一个更大的低速区。球体很害羞,总想把赤裸的一面挡在身后,所以就慢慢朝向顺坡下驴那一面飞去了。于是,你终于发现香蕉球形成了!而且随着转速增加,这种趋势更加强烈。(物理学术语解释:边界层分离总是在迎风面提前,顺风面延迟。这种不对称性造就了重力和阻力以外的横向力。)如今,马格努斯效应已经归结为这种边界层的不对称分离了。 由此看来,我们一下子看懂了弗兰的两个任意球特点:香蕉球来自于足球的快速旋转,而快速旋转来自于他出球时瞬间的抹球。用鞋带部分触球增大了球体前滚翻的转速。 这个飘忽不定的S形是怎么出来的呢?阻力曲线图上,随着速度(横坐标的雷诺数)增加,我们发现阻力系数(纵坐标)有个突降。这个并不是实验不准确造成的。而是科学上臭名昭著难以解决的湍流产生的作用!发生阻力系数突降的雷诺数被称作临界雷诺数。如果一个不旋转的球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球体雷诺数会超过临界雷诺数(大概十万到五十万左右)。边界层里的空气将会突然变成湍流,边界层转化为湍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拥有更大的能量,可以在球壁上附着很远。球体如果旋转起来的话,请回到勇往直前和顺坡下驴:勇往直前如果过于勇猛(转速足够高),勇往直前会率先变身,结果勇往直前突然穿上圣衣,一下子比顺坡下驴裹得还严实,从而减弱了赤裸部分对应的低速区。为了把赤裸部分藏在身后,球体就会往顺坡下驴的一面运动了(反马格努斯效应)。随着速度下降,球体运动的雷诺数又低于了临界雷诺数,湍流就会消失。根据前文的推断,球体又瞬间转向了勇往直前一边。转弯的瞬间,转速相对增加,湍流可能再一次出现。因此雷诺数有可能在临界值附近反复往返变化,而阻力系数就会来回的突变,所以守门员就会发现球体运动方向飘忽不定弗兰发出的任意球很可能正是处于接近临界球速区域,因此出现了诡异的S形。 阻力曲线(横坐标雷诺数,纵坐标阻力系数)(来自:Mehta, R. D. , 1985) 停止旋转的慢速变化球 从英格兰的格林开始,守门员不断上演着黄油手,连世界最佳门将之一、西班牙的卡西利亚斯也出现过多次扑球脱手,巴西的塞萨尔更是因为没有判断对荷兰人斯内德任意球的球路,导致巴西意外出局。 不仅门将,球员也在责怪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不好使,特别明显的就是大牌球员的长传球失误增加。但制造商adidas公司回应,相比过去的14块皮片,新款足球由8块皮片组成,并且表面还有空气动力学凹槽,而且通过了严格的风洞测试。总之稳定性提高了30%。 普天同庆是2006年世界杯时使用的团队之星的升级版。当时,阿迪达斯公司说它是世界上最精准的足球,但是球员抱怨它跟他们习惯踢的足球不同。 现在普天同庆遭遇了与团队之星同样的问题。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所谓慢速变化球( Knuckle-balling )。 这种变线球会在球的运动过程中,球的轨迹会向不明方向发生偏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球在直线飞行的过程中,球体不产生旋转。(这就有点象子弹一样,如果子弹从枪膛里出来后,不经来福线加以旋转,子弹就会在射向目标的方向上发生翻转,子弹飞不了多远,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杀伤力。子弹的这种旋转,就是利用了物理学里的陀螺旋转原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失去旋转的球,由于受到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影响,会使球从正常的轨迹中发生偏离。这种球的球面并非完完全全地平滑,表皮与表皮之间的粘合部,都存在着接缝,球体表面的不平滑,正是由于有这些接缝处的凸边存在。球体表面的不规则致使球体在运行过程中,其四周产生不对称的气流,致使球体向气压小的方向上偏离。 球的总体设计和新增加的凹槽使得在相当于以禁区周围发任意球时踢出的速度时,在正常的出球速度下,普天同庆更易于成为慢速变化球。 葡萄牙的C罗正是擅长发出这种很少旋转的任意球的高手,但本届杯赛,真正射出惊世骇俗的慢速变化球,只有日本球员本田圭佑。对丹麦的比赛中,他在距离球门37米的位置,射出时速107公里的任意球,然后普天同庆就呼啸着飞向球门底角,让丹麦守门员索伦森扑救不及。 【编辑:南都周刊宋爽】 参考文献: Mehta, R. D. (1985). Aerodynamics of Sports Balls.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 17 (1), 151-189. doi: 10.1146/annurev.fl.17.010185.001055. Mehta, R. (2009). Sports Ball Aerodynamics. Sport Aerodynamics , 229331. Spring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springerlink.com/index/P47JWQ6854714567.pdf . 场上还有哪些足球物理学家? 德罗巴(科特迪瓦) 32岁的德罗巴将马格努斯效应运用得越来越好,在刚结束的英国足总杯决赛,他就凭借一脚旋转不强但下坠极快的直接任意 球攻破英格兰国门詹姆斯的十指关。有意思的是,他和C罗将在小组赛一较高下。 斯内德(荷兰) 斯内德是国际米兰获得三冠王的最大功臣之一,他的任意球可以从更远的距离发炮,而且威力惊人。本赛季,在国米主场4比 3逆转锡耶纳的比赛中,斯内德进了两个直接任意球。但在荷兰队中,他只能与另一个任意球高手范佩西平分主罚定位球的机会。 皮尔洛(意大利) 皮尔洛潇洒的电梯球正是马格努斯效应的体现。作为意大利的第一任意球手,他踢出的球很少有大弧度,从俯视看几乎是 直线。但他的球经常上下漂移,且下坠奇快,让门将措手不及。在去年欧冠小组赛射杀皇马的远射堪称经典。 中村俊辅(日本) 左脚的中村是日本的中场核心,他的任意球兼具落叶球和香蕉球的特点,但球速更快。代表作是2007年凯尔特人对曼联的 欧冠赛事中,任意球破门1比0击败曼联。 本文已经发表在南都周刊,有改动
个人分类: 物理|2082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完热闹看门道——奥运中的科学(十九)
songshuhui 2008-9-4 14:1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01-19 星期六 0:00 分类: 专辑 , 奥运 | | 摘自《奥运中的科技之光》,赵致真著。经赵致真先生授权,科学松鼠会网络发布,转载请注明。 球的旋转必然带来飞行轨迹的弯曲,旋转和曲线共存,这大约可以视为球类运动的一个通则。 从香蕉球说开去 绿茵场上经典的任意球常常成为电视台反复播放的精彩瞬间。随着一记劲射,足球在绕过人墙眼看要飞出场外时却又魔幻般拐过弯来直扑球门,这就是神秘莫测、防不胜防的香蕉球。 打从贝利1966年在伦敦世界杯赛中踢出了第一个美丽的弧线后,香蕉球便成为越来越多大牌球星们的基本功底和拿手好戏。被誉为万人迷和英格兰圆月弯刀的贝克汉姆一次次用最优雅的贝氏弧线博得世界的喝彩,金左脚卡洛斯的炮打双灯为足球史留下了一段佳话,而绿茵拿破仑普拉蒂尼踢出的香蕉球横向飘移量竟达5米之多,使他成了至今无人挑战的任意球之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接受和处理视觉信号时有一个延迟系数。我们很大程度上依靠从小就习惯的抛物线轨道来预测物体的飞行方向,而在空中自动拐弯的香蕉球足以让最老练的守门员判断失误。按照谢菲尔德大学研究者的话,等看到球越过人墙时,也许就已经进网了。 阿根廷队里克尔梅任意球射门 香蕉球为什么会在飞行中拐弯?这里不妨先从流体的粘滞性说起。当我们把手伸进水中再拿出来,手的表面会粘上一层水。同样,球的表面也附着一层薄薄的空气,当香蕉球一边飞行一边自转时,会带动表面的空气一起旋转,其中一侧转动的线速度和球的前进速度相加,使得迎面气流受到较大阻力,另一侧情况则恰恰相反,自转的线速度和前进速度相减。于是带来了球的两侧气流速度不同。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快压力越小。香蕉球便受到一个侧向的力,也称马格纳斯力,导致了飞行轨迹的弯曲。伸出右手,用食指表示球的飞行方向,蜷曲的三指表示球的旋转方向,与食指水平垂直的拇指则表示马格纳斯力的方向。 古斯塔夫.马格纳斯是德国物理学家,他曾在1852年研究过旋转的炮弹和子弹所受到的侧向力。此后,物理学大师汤姆森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空气流过以不同速度旋转的球体时,将U型玻璃管两端贴近球面的两侧,通过观察U型玻璃管内两边液面的变化来测定球体两侧压力的差异。 汤姆森的试验 其实早在1954年世界杯赛中,巴西足球前辈迪迪就已经踢出了弧线球,不过那是叫干树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甚至研究了为什么是南美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了香蕉球。他们确信,过去的足球用皮革制成,极易吸收水分而增加重量,使得旋转后的弧线效果大打折扣。南美气候比起欧洲干燥,因此香蕉球的弧线效应更加明显和易于被人发现。事实也证明,随着布满微型气泡的防潮防水合成材料取代了天然皮革,随着热粘合技术制造的14拼块足球取代了手工缝合的26块或32块六边形拼成的传统足球,踢出香蕉球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弧线效应也越来越显著和强化,新款足球飞火流星团队之星问世时,都曾被称作守门员的杀手和噩梦。 足球制造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从绿茵场转到乒乓球桌上,这里大展雄风的弧圈球其实是另一种弯曲度向下的香蕉球。当对方来球下降时,让手中的挥拍速度达到最大值。击球瞬间通过用手腕拧球,尽量将球吸在胶皮上,使摩擦力大于撞击力。这样打出的急剧上旋球便会产生马格纳斯效应,球的飞行路径即第一弧线向下拐弯,弹起后的第二弧线则低沉平直,并急剧前冲和迅速下坠,令人难以招架。 弧圈型上旋球是日本人中西义治从拉攻技术中分离出来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欧洲削球曾经雄霸世界乒坛,别尔且克、西多等名将的加转球号称只有起重机才能拉得起来。而日本运动员发明的弧圈型上旋球却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破欧洲削球高手组成的联队。经过多年嬗变和演进,今天的弧圈球已经成为世界乒坛最富攻击力的主流技术。 马格纳斯力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棒球、网球和高尔夫球比赛中。球的旋转必然带来飞行轨迹的弯曲,旋转和曲线共存,这大约可以视为球类运动的一个通则。但高尔夫球宁可不要光洁的面孔,却选择一张麻子脸,让浑身布满500来个小坑,其中还有更多的奥妙。原来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中,附着于表面的空气边界层会在球的尾部脱离并产生漩涡,形成低压区。球的前沿和后沿之间的压差阻力严重阻碍球的前进。而相对粗糙的表面能使边界层空气更好附着和延迟分离,从而减少压差阻力。此外,以下旋为主的高尔夫球还能因马格纳斯力而带来升力,增加停留在空中的时间。难怪麻脸高尔夫球一杆能打出200米开外,而光滑的高尔夫球却只能打出几十米了。 飞行中高尔夫球与光滑球体比较 但排球却给了我们另一种扑朔迷离的体验,那便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日本教练大松博文首创的飘球技术,他率领的 东方魔女曾靠着这一法宝荣登世界冠军宝座。 和急速旋转的香蕉球、弧圈球恰恰相反,飘球的特点是完全不旋转。这就需要击球时直线挥臂、骤打突停、让作用力通过球的重心。飘球的飞行轨迹飘晃不定、十分诡异,可偏离正常抛物线轨道达0.5米,并且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极易造成接球的困难和失误。 谈到飘球的机制和原理,我们不妨讲一点别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打开思路。高耸的钢制烟囱在大风中会剧烈摆动、圆形截面的输电线会发出尖锐呼啸;发电厂热交换器排管在高速气流中会轰鸣震荡;潜水艇细长的潜望镜筒在波浪中前进时会扭动弯曲而影响观察,圆形桥墩在激流中则会受到严重破坏。著名的美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冯.卡门教授曾经深入研究过这一现象,发现流体绕过柱状物体时,尾流两侧会交替产生成对排列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对物体产生交变的横向作用力。这便是著名的卡门涡街所揭示的原理。 不同雷诺数下的卡门涡街 三维的排球虽然不同于二维的圆柱体,但尾部形成的脱体涡流同样会引起流固耦合振动,飘球发生飘晃的原因盖出于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当飘球的速度减小到一个临界值,阻力的突变性增大也会带来球的骤然失速而急剧下坠。 香蕉球、弧圈球、麻脸高尔夫和飘球都不过是空气动力学这个神奇的万花筒中展现的一个小小景观。时刻记住我们不是在虚无的真空中,而是在大气的怀抱中运动,就会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上一篇: 自行车源流 标签: 奥运 , 科学 , 科技之光 , 空气动力学 , 香蕉球
个人分类: 奥运|2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