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疾病防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放纵自我:不亚于自寻短见
热度 24 何裕民 2015-8-17 16:31
中国人对生命本能的认识是睿智的:对于本自动物属性的本能,既压抑不得,又放纵不可。需讲究适度!体现出了中庸、中节为度的中国哲学深刻之理! 中医养生学文献浩如烟海,精髓就是这些。 中医的病因学、疾病防治学强调的也就是这些! 古代养生的代表作《沈氏尊生书》强调:“欲之当节,自少自老,莫不皆然”。 放纵自我本能,其危害无须一一细加评说,只需简单枚举一些例子即可: 纵酒为害,常令人瞠目结舌!笔者在临床上看见太多典型案例,罪在酗酒。一位马鞍山青年,30余岁,每天好酒,白酒一千克是家常便饭,结果是短期内接连查出四种癌:先是因为吃东西噎,发现食道癌;还没开始治疗,只是系统检查,又见喉癌、鼻咽癌;再一检查,肝内有病灶,原发还是转移尚不得知! 今天非高发地区男性的鼻咽癌、食道癌、喉癌、肝癌(尤其是北方及山东)患者,大都为好酒者(超过70%),且“酒风佳”,喜一口闷,不醉不休者! 研究表明:一生酗酒可平均折寿12~14 岁。俄罗斯就是典型。其男性纵酒世界著名。俄罗斯男子期望寿命只有58~59岁,比该国妇女和欧洲发达国家男子平均低14~18岁。如1994年该国期望寿命63.9岁(男57.5岁,女71.1岁);2004年期望寿命65.3岁(男58.9岁,女72.3岁),一般情况,同一个国家男女期望寿命相差只是2~4岁。可为明证。 抽烟可以严重折寿,这是肯定的。美国权威研究机构早在20世纪60 年代就确认了这一点,但具体损失年岁说法不一。一般认为17岁起抽烟,平均一天一包以上,损失寿命为15~20岁。每一支烟,折寿7~10分钟。也许,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但严酷的事实不容怀疑,美国人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控烟,且越来越严格,成效已经显现。世纪之交后,美国男女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都呈现下降态势,而且越来越明显。例如,2000—2006年间,美国男性癌症发病率每年下降1.3%。原因是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等高发癌症患者数的减少,带动了总体癌症发病率的下降。据估计,从1994年开始的20余年间,肺癌的发病率下降了17%;而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就归功于烟草控制。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控烟得力,2005—2009年期间,美国男性肺癌发病率每年下降2.6%,女性肺癌年下降1.1%。其中35~44岁年龄段的发病率下降最快,男性年下降6.5%,女性年下降5.8%。更需强调的是,烟草不仅仅导致肺癌,且对食道癌、鼻咽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的发生都有“贡献”!有人做了粗略统计,美国数十年的严格禁烟,一共挽救了20多万条性命,让美国人多活了1.5亿个生存日(折算成41万人/年);即约等于让41万人多活了一年。 须知,这是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快速飙升同时发生的。例如,21世纪头10年间,北京市的肺癌发病率就上升了60%。真可谓触目惊心! 酗酒、吸烟,起先都只是源自好奇,习惯化后便成为一种本能性嗜好!但并非生存所必须。而戒烟少酒并非很难,只在于自我意志力是否强大,能否严加管控! 在食欲驱使下,胡吃海喝,率性饮食,也是放纵本能的一大典型! 美国健康的第一大敌是放纵饮食后的肥胖。调查显示:2/3美国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其中,肥胖超过1/3。来自全美健康和营养调查机构(NHANES)等的数据显示:相对于欧洲10个发达国家,美国50~54岁人群在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和肥胖等方面更为普遍。且肥胖还是诸多癌症,如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的头号元凶。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分析认为,放纵饮食,对促进发达地区的癌症发生,起着35%的作用。 “腰带短,寿命长”的谚语典型地显示了管控食欲本能的重要性! 性既不宜抑,放纵之也是健康大敌。除了性病外,至少女性宫颈癌、阴道癌,男性前列腺癌等直接或间接与首次房事过早、性伙伴较多、性方面不够检点有关。而且,生了癌还继续纵欲者,癌症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 任性而爱发脾气,也威胁健康。观察表明:暴躁性格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临床很多肝癌、肺癌患者往往性格暴躁,难以自控。特别是食管癌患者,多数暴戾急躁。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是这类性格的典型。他性格非常暴烈,随时爆发。有分析认为,他之所以被胰腺癌盯上,一定程度上和他的任性、脾气暴烈有关。 任性放纵的表现还有很多,如喜熬夜、沉湎于网络、日夜无度地嬉戏等,都伤损健康,久之则招惹疾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会告诫年轻人:别熬夜! 总之,在本能调控问题上,重温古人的训诫是有益的。如《寿世保元》归纳养生要点时强调:“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语言,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可以说是高度总结性的。 须知,生命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不管以哪种方式,超过了这种限度,早晚会出问题的。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年轻人“千万别熬夜”,既深含了对年轻人的厚爱,也告诫大家须尊重生命。长期熬夜等已被证明是很多疾病(包括癌症)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因为它超过了生命所能承受的限度。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134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xupeiyang 2012-7-18 08:08
  转化医学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猛,这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改革开放后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差距。但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焦点的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我国医学科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大力发展转化医学有望促进基础研究与中国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快速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为全人类医学科学水平和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 1 紧密结合本领域重点疾病防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提出本领域国家重点研究任务和实施方案; 2 搭建专业化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临床研究的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探索并优化临床研究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3 搭建协同研究网络,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诊疗规范研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评价研究和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等; 4 拟订诊疗技术规范,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优化服务模式,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指导和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诊疗服务能力。 在恶性肿瘤(以肺癌、肠癌、乳腺癌、肝癌为主)、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病、代谢性疾病等6个重点疾病防治领域进行试点。每个领域试点建设1-3个国家中心。 我们将陆续补充《国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国际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从文献分析角度聚焦国际转化医学发展及研究现状0614WM.doc 科技部关于开展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2/201207/t20120717_95657.htm 陈竺部长出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哈佛医学院转化医学联合中心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来源:宣传部 发表日期: 2012-5-23 阅读次数: 1183 5 月 10 日,卫生部陈竺部长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建立中国 - 哈佛医学院转化医学联合中心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医科院曹雪涛院长、交大医学院章雄副院长、复旦大学桂永浩副校长,与哈佛医学院执行院长 William Chin 等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出席并见证签字仪式的还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上海市卫生局、药监局党委书记王龙兴,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徐祖信等出席签约仪式。哈佛医学院副院长 David Eric Golan 教授和 Lee Nadler 教授,专程来上海参加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签署仪式由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主持。 陈部长表示,卫生部将大力支持转化医学联合中心的工作,并希望联合中心各方能够早出成果,打造中美合作的标杆合作项目。他要求各方成立专责队伍、指定专人负责,尽快制定并落实合作路线图,为下一步签署合作协议做好准备。仪式后,陈部长主持了联合中心各方的首次座谈会,并就中心的下一步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他引述了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时“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重要讲话,并且指出,疾病和健康问题是两国间无争议领域,在这方面的中美合作对 21 世纪的人类和平非常重要。 联合中心将共同开展非小细胞肺癌、 II 型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在哈佛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间组建跨机构、跨学科的协作团队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以提高对上述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认识;为培养解决转化医学研究难题的高级人才,将在转化医学领域开展创新性的教育培训计划。为实现上述目标,签约各方表示,各合作机构将接受来自其他合作机构的学生和培训生进行学习或研究;邀请各合作方的教职人员参与各类教育、研究及职业发展培训活动以促进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四方共有包括麻省总医院在内的近 50 家一流医院,开展合作具有巨大的优势;将在合作建设组织样本库和统一标准。 (孙集宽) 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开幕 陈竺:希望最新诊疗技术以负担得起的方式用于临床实践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和全球医生组织( GlobalMD ) 联合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协办的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 6 月 16 日在京开幕。 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副院校长詹启敏及国内生物医学领域的 20 多位院士,由 NIH 临床中心院长 Dr.John I.Gallin 率领的从事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的 20 余名专家, GlobalMD 秘书长 Carol Collado 、中国首席代表 Dr.Tim Shi 等参加论坛。 陈竺在开幕式上指出,从国家的“ 863 ”、“ 973 ”到卫生部的行业专项,都对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这为预防、预测、个性化药品等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陈竺说,希望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能够使最新的诊疗技术以负担得起的方式尽快用于临床实践;针对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加快防治手段从实验室尽快走向预防和临床实际。我们要努力使这些预防和诊疗技术更加可靠,副作用更低,效率更高,费用更少,收益面更广。 刘德培指出,基础研究和健康促进的鸿沟日益明显,很多研究仅仅止步于发表的论文,而无法转化为可以临床应用的实际成果。转化医学正是为解决这一顽疾提出的理念,其目的是将基础研究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很好结合起来,既致力于促进实验室基础研究更多地转化为面向人的研究,又致力于促进临床研究成果早日有效应用于临床工作和医疗决策。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资源共享,相互促进。 据介绍,转化医学研究这一概念由 NIH 率先提出,更强调从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的全部过程。转化医学研究直接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医学界所倡导的新兴交叉学科。 《科学时报》 (2010-6-17 A1 要闻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4511.shtm 上海交大获唐仲英基金会亿元捐资建设转化医学研究院 马德秀书记代表学校向唐仲英基金会代表孙幼帆先生颁发感谢状 7 月 11 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原上海交通大学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两校合并五周年大会上,唐仲英基金会代表孙幼帆先生宣读了董事长唐仲英先生来函,函中表示将捐资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设。 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真正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新研究体系,上海交大领导向唐仲英先生介绍了建立转化医学研究院的设想,唐先生觉得这种做法非常有意义,决定向上交大捐资一亿元推进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他殷切希望上海交通大学能够高起点建设转化医学研究院,利用现有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优势,综合学校其它学科的研究力量,力争在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重大突破。 自 1995 年起,唐先生在美国先后创立了三个基金会:唐仲英基金会(中国)、唐仲英基金会(美国)和唐氏中药研究基金会。基金会始终追求“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理念,致力于教育、医疗和社区发展三大领域的资助活动。 上海交大与唐仲英基金会的合作由来已久: 1998 年,上海交大成为唐仲英基金会在国内首先设立的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的学校。该奖学金用于鼓励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至今已覆盖 19 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和 1 个地区,共奖励 4900 多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且热心公益的优秀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唐仲英基金会已在国内累计资助 3.2 亿元人民币。 在给学校的来函中,唐仲英先生说:“此次在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论证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领导的重视、广大专家的努力。相信在各方的精诚合作下,上海交通大学一定能够建设好、发展好、利用好转化医学研究院,实现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226508.shtm 美《科学》杂志总编谈转化医学研究的艺术 第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期刊的封面 9 月初,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创办了一份名为《科学—转化医学》的新周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前任院长伊莱亚斯·瑞尔霍尼出任期刊的首席科学顾问,《科学》杂志前任生物科学执行副总编辑卡特里娜·凯勒出任期刊总编辑。瑞尔霍尼在为新期刊所写的社论中谈到,这份期刊和更为宽泛的转化医学的目的是:加速将我们在生物机制研究领域的惊人进展转化为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方法。 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科学》总编辑布鲁斯·阿尔伯特发表署名文章,谈转化医学研究的艺术。 阿尔伯特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的知识正在不断积累,今天的科学和技术正在以日益增加的速度产生新知识。一旦人们意识到新知识是通过创造性的新方法将老知识整合起来而形成时,他们就能理解这种知识增长的加速度。比如,与 10 条知识相比, 100 条知识能比前者多 100 倍的方式组合。最震撼人心的创新常常来自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结合,但其中只有少部分的组合是有用的,因此,随着科学的进展,研究战略变得非常重要。 他认为,伟大的科学类似于伟大的艺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会小心地选择“题目”(来解决未攻克的问题),准备“刷子和油漆”(研究战略和技术),然后利用它们巧妙地创造出一种令人愉快的原创“油画”(对自然世界某些方面的新解释)。 他表示,转换医学研究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巨大的,需要持续的创新浪潮。新想法和方法是基本要素。然而,通常情况是,有潜力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信息却是通过孤岛般的渠道获取的。比如,只参加特殊会议和阅读心脏病学文献的心脏病学专家们,不会去阅读物理学或计算机学方面的文献,这样,他们可能就会错过能够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机会。“为了刺激创新,我们必须在国际层面上催化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心脏病学家的交往和联系,因为我们知道,新方法会在他们的碰撞中产生。通过向研究人员持续传播所有学科中的相关进展,《科学—转化医学》将矢志于增强这类的碰撞和联系。” 1993 年至 2005 年间,阿尔伯特曾出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他说:“当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工作时,我们实验性地组织了几次这种类型的科学会议,清晰地显示出跨学科融合的力量。在一个有 30 多位科学家参加的 2 天会议中,我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将主题聚焦在如何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挑战研制出新方法上。” 他指出,传统上,召开科学会议的目的是将致力于同一类问题的许多科学家召集在一起。比如,对精神分裂症的讨论,通常情况下,在 2 至 5 天的会议中,研究这个问题的最好专家一个接一个被邀请来作 30 分钟的报告,讲述他们最近的研究进展。“但美国科学院组织的精神分裂症讨论会就非常的不同,我们只邀请少数几位精神分裂症学专家,其余就是在各个领域领先的科学家,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人类基因学和神经科学等。第一天的前半天是教学时间,对精神分裂症知之甚少的专家们先学习相关知识,包括对这种疾病认识和治疗的最新进展。第二天和接下来的半天里,则是大脑‘风暴’的碰撞,非精神病学专家试图将他们独特的科学观点带入这项事业之中,从而勾画出最具希望的未来研究框架。” 他说:“之后几年,同样的方法也应用于组织天花抗病毒治疗新方法的讨论会。这两个会议有着非同寻常的激励作用,涌现出重要的新思想。与此类似,我们希望,通过将背景和方法非常不同的科学家和临床医学家们聚集在一起,《科学—转化医学》能加快创新的步伐。” 《科学时报》 (2009-12-25 A4 国际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006.shtm 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新期刊关注转化医学 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新期刊关注转化医学 《科学—转化医学》为月刊;每周三在线刊登研究文章和评论 据《科学》网站报道,将实验室发现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者的首要目标。 10 月 7 日,《科学》杂志出版商——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宣布在此领域发起新期刊——《科学—转化医学》(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科学—转化医学》在其主页上解释说,转化医学“建立于基础研究进展之上——比如利用细胞培养或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学过程,以及利用这些进展开发新的疗法或医疗程序”。《科学—转化医学》将于每周三发表研究文章和评论,精选文章则将刊登在印刷版月刊上。 《科学—转化医学》首席科学顾问为 NIH 前任院长 Elias Zerhouni ,其在任期间曾努力推动转化研究,作为 NIH 很大一部分使命。(科学网 梅进 / 编译) 更多阅读 《科学—转化医学》网站(英文) http://stm.sciencemag.org/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2010年9月16日上午在京成立。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光召 院士,全国政协 王志珍 副主席,卫生部 陈竺 部长出席了中心成立仪式,并为担任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各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得到了 卫生部 、 科技部 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全国医学大家的热情参与。   “ 我国既要培养能走出去的国际医学大师,也要培养一批真正让人民群众信任和赞誉的全科医学大师 。”卫生部部长陈竺9月16日在“协和转化医学中心”成立大会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89周年庆典上说。   卫生部陈竺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并就转化医学作了专题报告。陈部长说,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是我国转化医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他相信由多个领域顶尖专家共同参与的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一定能承担起历史使命,带动和促进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培养更多的医学大家,为整体提高我国的诊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大会上,协和还宣布了《 协和医学杂志 》的正式创刊、启用了新的医院标志,并启动了 北京协和医院 建院90周年庆典倒计时。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在致辞中说,作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在89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仅攻克了无数疑难杂症,培养和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等一代医学大师和大批医学精英,也进行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在活动现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王志珍副主席、陈竺部长、刘德培院校长和赵玉沛院长共同启动了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庆典倒计时,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会后,与会嘉宾在院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参观了协和院史展览馆。当天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巴德年院士、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益新院士和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分别作了四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转化医学中心-团队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由周光召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韩启德 副委员长亲自担任,卫生部陈竺部长担任主任委员,刘谦副部长、医科院刘德培院校长、曹雪涛院士、曾益新院士、李立明教授等5人担任副主任委员,陈润生院士等43位著名专家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院士。巴德年院士、程书钧院士、沈岩院士、邱贵兴院士、詹启敏教授、陈杰教授等六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方圻教授等19位著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为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转化医学中心-前沿    转化医学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猛,这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改革开放后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差距。 但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焦点的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我国医学科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大力发展转化医学有望促进基础研究与中国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快速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为全人类医学科学水平和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转化医学中心-回顾    老 协和 是中国“转化医学”的 摇篮 。早在上世纪中叶,协和生化系 吴宪 教授和 刘士豪 教授就对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辟阐述。现代协和拥有大量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标准库,拥有最好的临床专家队伍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可整合、共享医科院多家院所的优势资源,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临床药理基地、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及国家级医学、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图书馆。以上为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协和也为成立转化医学中心做了多项准备。自2007年起,协和医院与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先后联合举办了 “基础与临床论坛”、“转化医学研究课题”和 “转化医学研究沙龙”。今年7月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协和转化医学论坛”,协办了“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 转化医学中心-宗旨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将实施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双聘、特聘制度,建立与国内外高水平机构间的交流互访和资源共享机制;同时发挥 北京协和医院 丰富的病例、临床专家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整合、共享中国医学科学院多家院所的优势资源,努力建成国家级、国际化的转化医学研究合作高端平台。 参考资料 1. 参考资料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 陈竺部长出席中国医学科学院.docx 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开幕.docx
个人分类: 转化医学|3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运用中医运气学理论分析2012气候变化规律
热度 14 张三火 2012-2-14 22:33
运用中医运气学理论分析2012气候变化规律
试析2012年(壬辰)气候特点与疾病防治要点 一、本年度的运气特点 壬辰年的岁运是木运太过。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司天右间是阳明燥金,司天左间是厥阴风木。在泉之气是太阴湿土,在泉右间是少阴君火,在泉左间是少阳相火。年支的五行属性是金。 该年运气相合分析,岁运为木运,司天之气为太阳寒水,水生木,属于气生运的年份,是气盛运衰的顺化之年。 二、本年度的气候特点 木运太过是在2011年的大寒节气的前 13 天(即1月8日)开始交运的。因是木运太过之年,所以全年气候变化会出现风气流行的特点,从交运开始,它的正常气候变化会表现为:气温会出现温而多风的特点,刮起西南风。它的异常变化会表现为:出现大风天气,严重时会出现骤然降温的暴凉天气,特点是像深秋那样晴朗凉爽的干燥干冷气候。这种木运太过的年份称为“发生之纪”。 在这一年里,因为太阳寒水司天,所以上半年气候上多见寒冷低温的天气,干燥寒冷为主。因为太阴湿土在泉,所以下半年的气候多阴云雨湿的天气,多雨湿热为主。 三、本年度的发病特点 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记载:“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由于气候多风,容易伤害的五脏是肝和脾,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脑部疾病,肢体拘挛、震颤等病证。 由于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所以上半年气候应热反寒,气温偏低,自然界中的阳气不足,低温少雨天气多见,人们容易感受寒邪发病,出现恶寒发热、四肢厥冷、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病证。因为在泉之气是太阴湿土,所以下半年多雨湿的天气,风雨不时降临,人们容易感受湿邪,发生胸腹胀满、身体困重、痢疾等病证。 如果气候变化反常,就会出现暴凉伤人,还可能发生肺系疾病,见咳嗽、哮喘、皮肤干燥皲裂等证。 因为是气生运的年份,所以运气相合分析的时候,要以六气的六步变化为主,见客主加临图示。 按六气分为六步(每四个节气为一步)共有六个时段,除初之气相得外,其余五个气均是主克客不相得。这六个时段的气候、物候、病候情况如下: 初之气(大寒日至春分前): 在初之气到来时,从大寒节气(2012年1月21日)开始,上一年的在泉之气太阳寒水已经迁移,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阳相火,在气候上出现气温突然升高,天气急剧变暖,草木会提早繁荣。由于气候反常,容易发生瘟疫传染病。气候过于温热,外感温病(流行性感冒等发热性疾病或外感传染性疾病)将会流行。多见身体发热、头痛、呕吐、肌肤痈疮等疾病。此期要加强各种春季传染性疾病的防疫工作;对于患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溃疡病、各种皮肤病的患者,要注意防范因气候突然升温而引起疾病急性发作。此期风火相煽,突发大风升温天气为主,可能有凉燥复气产生,但属于相得,发病等情况较为平和。 二之气(春分日至小满前): 在二之气到来时(3月20日),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是阳明燥金,气候由温热反而出现凉燥,人们此时容易遭遇这种寒冷凄惨的气候侵袭,草木也因气候寒冷而不能继续生长,自然界中的阳热之气被抑制,人们容易患气郁不舒、腹中胀满等病证。寒冷低温干燥的天气开始显现。此气为不相得,胜气与复气皆可能是金气(凉燥),气候变化剧烈,人得病的情况明显增多。 三之气(小满日至大暑前): 在三之气到来的时候(5月20日),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太阳寒水。从小满开始,司天之气太阳寒水开始布政,寒凉的气候开始流行,出现夏季不热的反常气候。人们容易患外寒里热的病证,多发痈疽、急性腹泻、心中烦热、神志昏蒙等比较严重的病证。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发生死亡。主气克客气为不相得,发病急聚,凶险。 四之气(大暑日至秋分前): 四之气的的时段是从7月22日开始,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为厥阴风木,风湿二气相遇,相互交争,湿得风而转化为雨水,万物因而生长、化育、成熟。此时人们容易患高热、少气乏力、四肢肌肉痿软无力、急性腹泻、痢疾等病证。属于主克客,为不相得,气候变化及发病剧烈。 五之气(秋分日至小雪前): 在五之气到来时(9月22日),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少阴君火,阳热天气再次来临,草木因此而不断成长、化育、成熟。在这种气候环境下,人们感到比较舒适,此时气候变化虽然反常,但是出现暖秋气候,如果发生疾病,易成温燥类的疾病,容易伤及肺系,导致干咳、咯血、皮肤干痒、大便干结等。此气也是主克客,属于不相得。 终之气(小雪日至大寒前): 当终之气到来时(11月22日),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此时虽然正值冬季寒冷时节,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布政,使天气变得寒湿阴云多见,出现阴寒凝结,雾霪迷蒙,大地一派苍茫景象。整个冬季会出现低温多雪的天气,湿冷雪大,人们的生活受到如此湿冷气候的影响,也会变得比较凄惨,容易受寒发病。如果遇有大风来袭,在寒冬刮起大风是属于天气反常的表现,则会出现土郁的表现,土郁之发会带来灾害性天气,如地震、沙尘暴等。人体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客主加临主克客,也是属于不相得的,容易发生疾病。 四、天文方面 木运太过之年,上应岁星,即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木星的辉光大于平常的一倍。产生复气时,会看到上应金星的天文现象,表现为金星的亮度明显大于平时。在木运太过的年度,复气随时可以发生,尤其是初之气、二之气、终之气时段,产生灾害的可能性增加。总之,本年度的气候变化与木星、金星的运行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 五、本年度养生保健要点 因是气生运的顺化之年,全年气候不会出现一些过度的非常剧烈的异常变化,但是不正常的天气还是会时有发生的。养生主要根据运气特点进行“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根据上述分析,本年度偏胜的邪气是风邪、寒邪和湿邪。风邪过胜,会伤肝伤脾;寒邪过胜,心火被抑,所以心与肾容易受邪发病;湿气偏胜,脾胃容易受邪发病。因此,全年要以保护肝、脾为主,以顾护心、肾为辅。 1 、药食气味:宜用辛味、甘味,以辛味疏风护肝,以甘味健脾益气。可佐以苦味来燥湿祛除湿邪,用苦温的药物温散寒湿邪气。用药可根据辨证论治选择川芎、生姜、防风、柴胡、黄芪、党参、人参、山药、白术、苍术、羌活、独活、狗脊、草豆蔻、砂仁等,或用疏肝理脾,或用健脾益胃,或苦温除寒湿,还应当根据临床具体病证情况而加减运用。 2 、饮食保养:全年宜食与运气相适应的谷物,如粟米、豆类等。豆类之中以黄豆和黑豆最为适宜,以滋养肾精和脾胃。忌食寒凉食物,如冰块、冰镇饮品、生梨、西瓜、香瓜等。全年注意保护肝、脾胃为主,以服用一些粥类最为适宜,如莲子粥、山药粥、红小豆粥、黑豆粥等都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在寒冷的天气里,增加高热量饮食有利于抗寒防寒,如白酒、羊肉汤、狗肉汤等,食物中可酌加干姜、生姜、肉桂、川椒、豆蔻、砂仁、白芷、陈皮等辛温散寒或燥湿健脾之品。 3 、修身养性:选择能够增加耐寒能力和活动四肢为主的运动项目,如徒步、气功、太极拳、登山运动、游泳、滑雪、滑冰、跑步等。根据四时季节不同,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冬天睡眠时间宜相应增长。一年四季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尤其是在冬天更要注意防止冻伤发生。坚持每日有规律性的健身运动,注意不可运动过量、出汗过多;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冬天要保持室内温暖;在阴雨潮湿的天气里,宜经常通风日晒。在刮大风的日子里,注意休息,防止用脑思虑过度、性情急躁等。
个人分类: 张焱讲养生|8185 次阅读|53 个评论
[转载]生命科学、数学与数学模型
libing 2011-2-19 12:23
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 马克思。 在数量遗传学和数量生态学带动下,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生物现象已成一种浪潮。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规律,通过数学或逻辑推理得到一些结论,然后再把这些结论用来解释、预测生物学现象和发现新的规律。在动物遗传育种、繁殖、饲料与营养、动物生理生化、动物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等动物科学研究领域都在兴起使用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标志着动物科学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 §1 20 世纪中期,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解析和 DNA 双螺旋的发现,形成了以遗传信息载体核酸和生命功能执行者蛋白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使传统生物学研究转变为现代实验科学。但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科学与其它实验科学如实验物理学相比,更多是注重经验,而非抽象的理论或概念。此外,生物学家大多关注定性研究,以发现新基因或新蛋白质为目标,对定量研究没给予足够重视。 §1.1 客观世界的存在方式 — 质和量 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通常体现在两方面:构成世间万物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认识和探寻这种本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方面,质与量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生命现象是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存在方式 , 生物系统是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物质系统。在地球生物圈中,某种生物的存在方式和生存规律依然可分解为质和量两个方面,所以,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也一定遵照某种数学方式进行,生命的本质最终也一定是体现在数学规律的构成上。可以断言,数学不仅能提升生命科学研究,使生命科学成为理论和定量科学,而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必由之路 , 没有数学就不能彻底揭示生命本质。 对于一个复杂事物,其量的表现常可用一个系统来描述,而这个系统的运动规律常是在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发生的。把这些影响系统变化规律的因素表示为不同因子或变量(常量可看作是只取一个数值的变量),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各变量间及各变量与整个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由此研究客观事物或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核心技术。 生物数学是生物学与数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并对与生物学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数学的介入把生物学研究从定性、描述性的水平提高到定量、精确、探索规律的高水平。 §1.2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 过去的生命科学研究,没有数学也 数学模型可按不同方式分类,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 1 )按应用领域 ( 或所属学科 ) 分。 如遗传模型、营养模型、生态模型、数学生理学模型、人口模型、环境模型等。范畴更大些则形成许多边缘学科如生物数学、医学数学、地质数学、数量经济学、数学社会学等。 ( 2 )按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 ( 或所属数学分支 ) 分。 如初等数学模型、几何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图论模型、马氏链模型、规划论模型等。 按第一种方法分类的数学模型教科书中,侧重某一专门领域中用不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而按第二种方法分类的书里,是用属于不同领域的现成数学模型来解释某种数学技巧的应用。本书重点是应用读者已备基本数学知识在动物科学领域建立模型。 ( 3 )按建模目的分。 有描述模型、分析模型、预报模型、优化模型、决策模型、控制模型等。 ( 4 )按照对模型结构的了解程度分。 有所谓白箱模型、灰箱模型、黑箱模型。这是把研究对象比喻成一只箱子里的机关,要通过建模来揭示它的奥妙。 白箱主要包括一些机理相当清楚的学科描述的现象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问题,这方面的模型多已基本确定,还需深入研究的主要是优化设计和控制等问题。灰箱主要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的现象,在建立和改善模型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有许多工作要做。黑箱主要指一些机理 ( 数量关系方面 ) 很不清楚的现象。有些工程技术问题虽然主要基于物理、化学原理,但由于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和观测困难等原因也常作为灰箱或黑箱模型处理。当然,白、灰、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箱子的“颜色”必然是逐渐由暗变亮的。 ( 5 )按照模型的表现特性又有几种分法: 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发展,又有所谓突变性模型和模糊性模型。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取决于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引起的变化。 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 指模型中的变量 ( 主要是时间变量 ) 取为离散还是连续的。 虽然从本质上讲大多数实际问题是随机、动态、非线性的,但由于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容易处理,并且常可作为初步近似来解决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时常先考虑确定性、静态、线性模型。而且实际上,很多非线性问题在小范围内可用线性模型来逼近。连续模型便于利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作理论分析,而离散模型便于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所以用哪种模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建模过程中将连续模型离散化,或将离散变量视作连续,也是常用方法。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按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按变量的形式可分为实变量模型和虚变量模型,实变量模型是指模型中的变量为连续变量,可取任意实数值,虚变量模型是指模型中的变量为离散型变量,有些变量只取值 0 或 1 。 在虚变量模型中,按模型中变量的性质,又可把模型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根据研究对象的观测值来源(资料获取方式)可把模型分为单向分类模型、双向分类模型、多向分类模型和系统分类模型。 ( 6 )按模型对实际问题的配合程度看有三种类型的模型: 真模型 (Real Model) 。只有对研究对象十分了解的白箱系统才可写出真模型。这类模型可精确描述数据,不留下不可解释的变异。真模型多数不能精确知道,也不一定是线性模型。 理想模型 (Ideal Model) 对研究对象作出科学抽象,是一种简化或理想化。 这类模型尽可能接近真模型。该用理想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但实践中常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使用理想模型。 可操作模型 (Apply model) 是一类简化版的理想模型,能用于数据分析。要写出一个良好的可操作模型,需要掌握最贴近真模型的理想模型。可操作模型也不能做太多简化,不能简化到没有分析价值。所以应该知道自理想模型转化到可操作模型的过程所做的假定 , 这样才能判断可操作模型的质量。 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抽象,简化了的理想模型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在各门科学中比比皆是。例如数学中的点、线、面;物理学和化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绝对黑体、理想流体、理想溶液;生物学中的模式细胞等。由于这些理想模型反映了原型的本质属性,因而它们常常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创造科学理论,可进行科学推断、解释和预测、得到观测范围以外的结果。缺点是,如果过于简化,为了在概念上可以控制,把原型简化成概念的骨架,那么,由此得到的结论在回用于原型时,符合程度就很差。原型越复杂,过分简化的缺点就越大。 ( 7 )按数学模型的性质可分为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模型、逻辑模型等;按求解方法可分为最优化模型、数字模拟模型、启发式模型等;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分派模型、网络模型、存储模型、排队模型、投入产出模型、预测模型、对策模型等。 ( 8 )在应用领域,一般从三个方面对线性模型进行分类:一是按因子数目,分为单因子、二因子、三因子和多因子模型等,二是按因子性质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混合模型等,三是按模型功能分为回归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协方差分析模型、方差分量模型、混合模型等。上述分类方法只是考虑到模型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实践中的模型常要考虑各种特征。 总结上述讨论,从应用角度把数学模型的种类分为: 非线性模型 固定模型 数学模型 实变量模型 混合模型 随机模型 线性模型 单向分类模型 虚变量模型 双向分类模型 多向分类模型 系统分类模型 数学模型有广泛适应性,可根据生物学原理把某些生物现象模型化,按数学方法的基本假设,把现实中存在的杂乱无章的资料按符合逻辑的方法推导展开,并力求在数学模型所约束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推导结果所带来的误差。 §2.3 线性数学模型 线性模型是 C.R.Rao(1973) 提出的一种统计模型,它概括或统一了许多常规线性统计问题,例如平均数估计,线性回归,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数量化分析方I , 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线性模型是各种数学模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大多数参数方法都可归为一个被称为“线性模型”的统一框架,其中线性的意思为“可加的”。其基本思想在于观测指标的变异可由许多影响因子的效应的相加来进行解释。例如: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和基因型 X 环境互作效应相加而来。 由线性模型发展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到非线性模型。实际问题多可用线性模型描述,或作为初级近似描述。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有多种,例如用实验数据直接估计,矩法,回归估计等。这些方法多数可用线性模型理论来解决。一般统计书上介绍的经典判断问题,多可用线性模型表述。 统计建模有两个基本思想。统计建模一般基于某些假设,所以建模前验证这些假设非常重要。建好模型后,还要从两方面对模型好坏进行评价。第一是评价模型的拟合度。由模型拟合的数据是否接近样本数据?拟合数据与样本数据间的差是否呈随机分布?第二是评价把模型用于预测更广范围的数据时的可靠性。 §2.4 数学模型的应用 今天,在诸多方面,数学模型都有着非常具体的应用。 ( 1 )整合与创造。数学模型,尤其是基于过程分析的数学模型,为整合知识和提出假设提供了有用方法 。以数学模型形式表达的科学假设是现代研究方法的核心。深入研究数学模型,可提供极有价值的知识。数学建模可提高动物试验的作用和效率,促进更深入地理解和控制动物的营养和遗传过程。随着科技进步,数据量巨增,不仅增加了处理数据的难度,也降低了研究者对每个数据的关注程度。通过数学建模来掌控数据,可增加科学发现的机会。要保持生物学研究的逼真,就要理解几个大的水平层次,例如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个动物机体,乃至动物群体,所以生物学研究比分子生物学要求掌握更多知识。 ( 2 )分析与设计。例如描述药物浓度在动物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分析药物的疗效;建立描述动物营养需要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模拟设计新的营养模型等。 ( 3 )预报与决策。动物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指标的预报、动物生长状态的预报等,都要有预报模型。使饲料厂经济效益最大的价格策略、使费用最少的饲料配方,是决策模型的例子。 ( 4 )控制与优化。动物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育种方案设计中的参数优化,要以数学模型为前提。建立大系统控制与优化的数学模型,是迫切需要和十分棘手的课题。 ( 5 )规划与管理。动物生产计划、资源配置、物资管理等,都可用运筹学模型解决。 §2.5 数学模型技术是现代研究方法的核心 在科学研究中,模型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一种特殊中介。一方面,模型是研究者创建的、用来研究原型的工具或手段;另一方面,模型又是原型的代表或替身,是研究的直接对象。所以,科学模型具有工具性与对象性双重性质。 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能对模型的研究结果有效地外推到原型,因此,必须要求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而且是本质上相似。同时,模型作为研究手段,是为便于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伸展研究者的各种才能,因此要求模型与原型相比,具有明显的简单性。要使相似性与简单性统一,并不容易,模型需要不断经受检验和改进,需要研究者善于综合、灵巧运用多种方法。 由于数学本身的普遍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使得现代科学研究常是借助数学模型技术来认识和处理研究对象,结果是,现代高新技术常以高度数学化、模型化为最典型的特征,所以我们说,数学模型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研究的核心方法和技术,高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把现代社会推进到数学模型技术的时代。 §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任务 §3.1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以外,还可以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数学的思考方式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以至于当用于技术时就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生产出系统的、能复制的,并且可以传播的知识。 由于计算机发展,近三十年来数学模型研究蓬勃发展,已成为数学科学向一切领域渗透的主要媒介。 数学已成为一种关键的、普遍的、能够实行的技术。所以, 数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代科技人员必备的素质。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线性模型素质,包括模型建立、统计处理与分析、模型应用等,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一个有竞争力的科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模型知识和能力,所以开设数学模型课程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数学模型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教学改革特别是数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要求学会基本的线性模型分析方法,从建立数学模型到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性能分析和模型应用,这是动物科学后续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 §3.2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如何用数学模型处理实际问题?这是现代科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建立数学模型。 一元线性模型是所有线性模型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线性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一些经典问题,例如回归、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通过一元线性模型的理论来解决,以加深对线性模型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部分,我们还把一元线性模型推广到多元线性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做一简介。 本课重点是混合线性模型。预测随机效应的取值、估计随机效应的方差,是混合线性模型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也是现代家畜育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常见的遗传模型都是混合模型,分析常见遗传模型的相互关系,介绍其数学处理方法,尤其是多性状、多种血统关系时的通用计算方法,是本课核心内容之一;本课系统介绍方差分量知识,包括估计方差分量的 Henderson 法、 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尤其是最大似然法和约束最大似然法,后者本身也是处理混合模型的基本方法,所以是本课的又一核心内容 。 本课程的基础是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读者应具备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但有些知识在目前的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教科书上没有论及或介绍不够,我们将在有关章节适当介绍。 本课程首先是为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 , 所以列举实例尽量选择动物科学方面的问题,例如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动物生理生化和繁殖、和动物疾病防治等。不过为拓宽学生视野,也列举一些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的例子。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模型假设。这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关键。实际问题总是很复杂,要抓住其重要,本质的特征。 ( 2 )模型分析和检验。将所得数学模型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看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 3 )数学建摸需要严密的逻辑性。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常要引入适当假设以简化问题,特别要注意假设的严密性,否则就会导致错误。 ( 4 )线性模型分析常是数学建模课程的一章。 来源: http://hi.baidu.com/%D6%DC%B1%F3%BD%AD%CB%D5/blog/item/0b37c063fe95826b0c33fa98.html
个人分类: 科学问题|4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儿科学会(AAP) 儿童健康与疾病防治指南 2001 - 2010年
xupeiyang 2010-9-8 15:14
美国儿科学会(AAP) http://www.aap.org/ http://portal.elseviermed.cn/tabid/85/Default.aspx?authoringOrg=21 年份 主题 发布机构 来源 2010 患有全身性高血压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参与 Athletic Participation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Have Systemic Hypertensio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临床报告:头虱 Clinical Report: Head Lic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儿童耳蜗植入物:手术部位感染与急性中耳炎和脑膜炎的防治 Cochlear Implants in Childre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and Meningiti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新生儿非急诊气管插管的术前用药 Premedication for Nonemergency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Neonat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溺水的预防 Prevention of Drowning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婴幼儿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建议:13价肺炎球菌疫苗(PCV13)和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应用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nfectio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Use of 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13) and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PPSV23)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10 眼部检查在虐待儿童评价中的应用 The Eye Examin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Child Abus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婴儿及儿童中的摇晃婴儿综合征 Abusive Head Traum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极低孕龄分娩时关于复苏的产前咨询 Antenatal Counseling Regarding Resuscitation at an Extremely Low Gestational Ag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在美国对暴露于HIV-1婴儿的评估与治疗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fant Exposed to HIV-1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儿童性行为评估 Evaluation of Sexual Behaviors i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针对儿童放弃以医学方式提供营养和液体的策略 Forgoing Medically Provided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i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急诊室儿科护理指南 Guidelines for Care of Childre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婴儿与儿童的听力评估 Hearing Assessment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关于使用帕利珠单抗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建议的修正稿 Modified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Palivizumab for Prevention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策略声明:儿童受疟的诊断性影像 Policy Statement: Diagnostic Imaging of Child Abus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轮状病毒疾病的预防:轮状病毒疫苗应用的最新指南 Prevention of Rotavirus Disease: Updated Guidelines for Use of Rotavirus Vaccin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9 关于儿童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建议,2009-2010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luenza in Children, 2009-2010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心血管监测与兴奋性药物应用 Cardiovascular Monitoring and Stimulant Drug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青少年性侵犯受害者的护理:临床报告 Care of the Adolescent Sexual Assault Victim: Clinical Repor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童单纯性热性惊厥长期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Long-term Management of the Child With Simple Febrile Seizure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母体苯丙酮尿症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Maternal Phenylketonuria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早期营养干预在婴儿和儿童特应性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母亲饮食限制、母乳喂养、添加辅食的时机以及水解食物配方的作用 Effects of Early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opic Diseas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The Role of Maternal Dietary Restriction, Breastfeeding, Timing of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s, and Hydrolyzed Formula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童神经纤维瘤病的健康管理 Health Supervision for Children With Neurofibromatosi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美国阻止母婴传播的 HIV 检测及预防 HIV Testing and Prophylaxis to Prevent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高危新生儿出院指导 Hospital Discharge of the High-Risk Neonat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童脂质筛查及心血管健康 Lipid Screening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ldhood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妇女苯丙酮尿症 Maternal Phenylketonuria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影响参与体育运动的医疗状况:一项临床报告 Medical Conditions Affecting Sports Participation: A Clinical Repor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学校发生的紧急医疗状况 Medical Emergencies Occurring at School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科急症的用药考虑 Preparing for Pediatric Emergencies: Drugs to Consider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生育能力的保留 Preservation of Fertility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Cancer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流感预防:2008~2009儿童流感免疫接种建议 Prevention of Influenza: Recommendations for Influenza Immunization of Children, 2008-2009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婴儿、儿童及青少年佝偻病的预防及维生素D缺乏 Prevention of Rickets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0~18岁人群推荐免疫接种时间安排建议 Recommended Immunization Schedules for Persons Aged 0-18 Year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儿童及青少年的力量训练 Strength Training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早产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Surfactant-Replacement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the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8 以大豆蛋白为基础的食物配方在婴儿喂养中的应用 Use of Soy Protein-Based Formulas in Infant Feeding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流感的抗病毒治疗与预防 Antiviral Therapy and Prophylaxis for Influenza i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替代性米肖森综合征之外:在医疗机构中识别和治疗儿童虐待 Beyond 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 in a Medical Setting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青少年与避孕 Contraception and Adolescent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疑似儿童躯体虐待的评估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Child Physical Abus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青少年抑郁障碍初级医疗机构指南:诊断、评价与初步处理 Guidelines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青少年抑郁障碍初级医疗机构指南:治疗与后续处理 Guidelines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Treatment and Ongoing Managemen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与治疗指南 Guidelines on Newborn Screening and Therapy for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甲型肝炎疫苗使用建议 Hepatitis A Vaccine Recommendation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自闭症的识别与评价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科流动护理条件下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ediatric Ambulatory Setting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吸入剂滥用 Inhalant Abus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残疾儿童虐待 Mal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自闭症的处理 Manage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方案原则及指南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放射危险 Radiation Risk to Children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医疗疏忽的鉴别与应对 Recognizing and Responding to Medical Neglec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预防、评价及治疗建议:总结报告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Preven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Summary Repor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7 儿童室颤及体外自动除颤器的使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the Us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o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关于两性畸形治疗的共识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of Intersex Disorder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onchioliti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给予镇静药物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期间及随后的儿科病人的监测及治疗指南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During and After Sedation fo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s: An Updat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婴儿疼痛的预防与治疗最新指南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in in the Neonate: An Updat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轮状病毒病的预防:轮状病毒疫苗使用指南 Prevention of Rotavirus Disease: Guidelines for Use of Rotavirus Vaccin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6 青少年自杀行为与自杀企图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Duchenne/Becker 肌营养不良个体的心血管健康管理 Cardiovascular Health Supervision for Individuals Affected by Duchenne or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儿童慢性腹痛 Chronic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发育停滞:儿童被忽视的一种表现 Failure to Thrive as a Manifestation of Child Neglec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儿童铅暴露的预防、检测及治疗 Lead Exposure in Children: 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政策声明 Policy Statement on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5 儿童性虐待的评估 The Evaluation of Sexual Abuse in Childre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4 急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4 妊娠35周及以上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2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1 唐纳综合征儿童的健康管理 Health Supervision for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2001 学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Treatment of the School-Aged Child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美国儿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国际
个人分类: 儿童健康|7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性病防治应关注农村人口
DrSun 2010-6-18 13:51
在过去的 60年里,中国农民为国家建设奉献了一切,包括他们的健康。几年前,中国农民再也不用缴税了,说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儿。 最近几年,慢性病防治(管理)成为关乎全民健康的重大课题。城市人口越来越重视起自己的健康、甚至是亚健康问题了,这是好事儿。农村人口呢?饭也许吃饱了一点儿,腰包也许鼓了一点儿。但他们的健康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更何况因病返贫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我国的医改如果不能最大程度地惠及占 60%以上的农村居民的话,那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 前些日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约我为该刊即将刊登的一篇论文撰写述评(Editorial)。由此也勾起了我一直想说的一个话题。对于用英文写作,特别是撰写这种评论性稿件,我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好在目的不在于炫耀文字功夫,只要不至产生歧 义,阅读本刊(本文)的人士能够看明白就行。 ...... COPD in China: A tale of two people SUN Yong-chang The ter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has been well known and the disease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in China, but only recently has great progress been made in the epidem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is highly prevalent disease in this country. Historically,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960s, long before the definition of COPD was widely accepted, a great number of studies that includ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d been performed on chronic bronchitis, emphysema, and related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cor pulmonale. Cough and sputum production can be present for many years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airflow limitation and are often ignored by patients and attributed to aging or lack of conditioning. As airflow limitation worsens in stage II, moderate COPD, patients often experience dyspnea, which may interfere with their daily activities. Typically, this is the stage at which they seek medical attention and may be diagnosed with COPD. However, some patients do not experience cough, sputum production, or dyspnea in stage I, mild COPD, or in stage II, moderate COPD, and do not seek medical attention until their airflow limitation becomes more severe or their lung function is acutely worsened by a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se cases of asymptomatic COPD were most likely to be underdiagnosed. In this issue of the journal, Lu et al report 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symptomatic COPD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the prevalence of COPD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1668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COPD from the 25,627 sampled subjects, 589 (35.3%) were asymptomatic. As can be expected, asymptomatic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than their symptomatic counterparts. More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COPD were underdiagnosed (91.9% vs. 54.3%, P 0.001)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symptomatic disease. From a local survey of 1624 rural residents reported earlier, Yao et al found that among 148 cases of spirometry-confirmed COPD, 42% (62/148) were asymptomatic. In rural areas among village residents, the prevalence of COPD was thought to be higher while the diagnosis is inadequate and the management poorer compared to big cities in China.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confirmed this disparity. In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COPD reported by Zhong et al, the overall COPD preval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ural areas (8.8%) compared to urban areas (7.8%) (P=0.007). Of the six sites where the prevalence of COPD was compare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our report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COPD in the rural areas. Liu et al compared the prevalence of and associated factors for COPD in populations over 40 years old in an urban (Liwang) and a rural (Yunyan) area in Guangdo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COPD in rural Yunya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Liwang (12.0% vs. 7.4%), and that in a subpopulation of non-smoking women the prevalence of COPD was also higher in Yunyan than in Liwang (7.2% vs. 2.5%). The use of biomass fuel was higher in rural Yunyan than in urban Liwang (88.1% vs. 0.7%).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COPD and exposure to biomass fuel for cook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OPD and urban/rural area (surrogate for fuel type and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in kitchen) after adjustment for sex, age group, body mass index, educa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respiratory disease in family, smoking status, quality of life and cough in childhood. A similarly-designed survey carried out in a large northern city also showed similar result.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COPD in a sample of 1500 residents from five city communities and 1508 residents from four natural villages in the Tianjin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prevalence of COPD was 8.3% in the city people as compared to 11.4% in the rural people. This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while 19.8% (25/126) of the city patients received regular treatment for the disease, only 2.6% (2/78) of the rural patients did. Patients in the rural areas also have les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and fewer are able to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n the five villages of Yanqing county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Beijing, among the 148 patients with COPD confirmed by spirometry in the above-mention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none had ever heard the term COPD, and none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the disease. Lung function tests and health education had never been performed for these patients. Only 4.1% (6/148) of the patients in stable stage had taken theophylline irregularly. None of the stable COPD patients had taken inhalers regularly or temporally.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nly 6.8% (10/148) took theophylline and 6.8% (10/148) had antibiotics. Only 3.4% (5/148) of the patients had been admitted to a hospital during the past year. In a subpopulation analysis of th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mentioned above, Zhou et al found that in COPD patients living in rural areas, only 30.0% (249/830) had ever been diagnosed with COPD, bronchitis, emphysema, or asthma. Only 2.4% (20/830) had ever received a spirometry test, and only 7.9% (50/634) of the patients in GOLD stage II or over had received regular drug treatment. It is regrettable to note that simple spirometry, the gold standard for COPD, is almost completely unavailable to patients in the rural areas. As compared to the overall low percentage (6.5%) of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a spirometry test in the national survey reported by Zhong et al, even in subjects with GOLD stages III and IV disease, the percentage was only 9.2%9.9%. Standar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big city hospitals, and even in community clinics, while urban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become aware of the disease owning to educational programs. Respiratory physicians and personnel in large hospitals are collaborating with community doctors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COPD and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by providing educational programs and spirometry tests. However, in rural areas, simple spirometry is lacking even in county hospitals, the local medical centers covering populations varying from hundreds of thousands to more than one million. For rural patients, visiting a doctor is largely driven by symptoms. However, cough and sputum production are mostly regarded as a nuisance rather than signs of a potentially debilitating disease. To make things worse, the medical coverage for rural residents is inadequate; most of the patients have to pay a major part of their medical expense. They are reluctant to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n larger hospitals, and if the symptoms become worse, they return to the village clinic for symptomatic relief using antitussives, mucolytics, oral short-acting bronchodilators or antibiotics. When they finally have to go to large hospitals, the disease has progressed to late stages, often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cor pulmonale. For example, in the local survey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18.24% (27/148) of the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diagnosed with cor pulmonale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ECG and chest X-ray. The disease burden of COPD is heavy. He et al investigated the medical expenses in the last 12 months for COPD patients (n=723) in six cities in China. The average direct medical cost (including medicin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costs) was 11,744 RMB Yuan annually. A survey of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from four hospitals in Beijing city showed an average cost of 11,597.6 RMB Yuan for one hospitalization. The cost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CU stay, antibiotics, systemic glucocorticoids, and poor prognosis. Considering the enormous economic burden of COPD, early 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o slow disease progression or to prevent exacerbation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especially for the low-income rural patients. To achieve this goal, simple spirometry should be available in local hospitals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ideally performed in physical check-ups for high-risk individuals, for example, heavy smokers. This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COPD. The recommended medical therapies, including long-acting anticholinergics, inhaled long-acting 2 agonists or its combination with glucocorticoids, are unaffordable to most patients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drugs that are cheap, safe and effective in relieving symptoms and ideally reducing exacerbations are urgently needed. The PEACE study, which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bocistein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exacerbations of COPD, and another study showing that long-term use of low-dose theophylline was able to improve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exacerbations, are of greater benefit to these patients. With rapi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more rural areas are becoming urbanized, but still more than 60%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is living in rural villages. Medical practice requires a translation of disease-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local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y live and the health systems from which they receive medical care. We expect to see the best practices implemented, and hence an improved prognosis for COPD patients in rural areas, at least comparable to their urban fellowmen. REFERENCES 1. Sun YC. Advance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n Med J 2010; 123: 6-17.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009). (Accessed February 25, 2010 at http://www.goldcopd.com) 3. Lu M, Yao WZ, Zhong NS, Zhou YM, Wang C, Chen P, et al.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Chin Med J 2010; 123: 1494-1499. 4. Yao WZ, Zhu H, Shen N, Han X, Liang YJ, Zhang LQ,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symptomatic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5; 28: 513-515. 5. Zhong N, Wang C, Yao W, Chen P, Kang J, Huang S,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6: 753-760. 6. Liu S, Zhou Y, Wang X, Wang D, Lu J, Zheng J, et al. Biomass fuels are the probable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rural South China. Thorax 2007; 62: 889-897. 7. Shan SX, Chen BY.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ity and country of Tianjin. Tianjin Med J (Chin) 2007; 35: 488-490. 8. Shen N, Yao WZ, Zhu H. Patients' perspectiv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8; 31: 206-208. 9. Zhou YM, Wang C, Yao WZ, Chen P, Kang J, Huang SG,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rural area in China.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9; 48: 358-361. 10. Yao W, Zhu H, Shen N, Han X, Liang YJ, Zhang LQ, et al.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chronic obstructive of pulmonary disease in Yanqing county in Beijing. J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 (Chin) 2005; 37: 121-125. 11. He QY, Zhou X, Xie CM, Liang ZA, Chen P, Wu CG. Impac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burden in Chinese urban areas. 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Chin) 2009; 32: 253-257. 12. Chen YH, Yao WZ, Cai BQ, Wang H, Deng XM, Gao HL,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in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in Med J 2008; 121: 587-591. 13. Zheng JP, Kang J, Huang SG, Chen P, Yao WZ, Yang L, et al. Effect of carbocisteine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EACE Study):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Lancet 2008; 371: 2013-2018. 14. Zhou Y, Wang X, Zeng X, Qiu R, Xie J, Liu S, et al. Positive benefits of theophylline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of low-dose, slow-release theophyl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for 1 year. Respirology 2006; 11: 603-610. Chin Med J 2010;123 (12):1491-1493 (Correspondence to: SUN Yong-cha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