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脑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像1,2,3一样简单
slsql2013 2013-3-7 16:06
像 1 , 2 , 3 一样简单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准备数他(她)创造的奇迹的 这个婴儿宝宝只有一天大,还没有离开医院。她安静地躺着但很警觉。在离她的小脸 20 厘米 的地方,研究人员放了一张上面有两个黑点的白色卡片。她专注地盯着它。一名研究人员移走了这张卡片,换上了另一张,这张卡片上也有两个黑点,只不过黑点间的距离和刚才的不一样。随着这两张卡片的交替出现,她开始不专心地注视了——直到有三个黑点的第三张卡片出现,她又开始凝视了:她注视第三张卡片的时间是看前一张卡片的时间的两倍。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仅仅 24 个小时的婴儿,她能分辨数字 2 和 3 不同吗? 或者新生儿只是简单地更喜欢较多的吗?但是,先出示有三个黑点的卡片再换上有两个黑点的卡片,做同样的实验,当黑点的数目变化时,新生儿同样表现出专注的恢复。也许这是新生儿感到新奇的表现?当向稍微大一点的婴儿展示一些家庭用品的图片卡而不是黑点时(如一把梳子,一把钥匙,一个橙子等等),改变物品的数目和改变物品本身得到不同的结果。与展示三件东西相比,展示两件东西得到的结果有可能和新生儿相同吗?结果没有重复出来。当这些卡片的数目从两个变成三个时,婴儿们较多注意的是这些长方形(卡片是长方形的)随意地在屏幕上移动,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即卡片数目从三个变成两个)。这种结果甚至在婴儿的感觉之间也有反映。反复看到两个黑点的婴儿,当他们听见三声鼓声时,要比听见两声鼓声时更加有精神;同样地,当研究人员用鼓声开始,再移动黑点时,婴儿的表现一样。 19 世纪心理学家威廉 ·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认为,当世界第一次出现在新生儿面前时,他描述为“一次伟大的开花,喧闹混乱”。但是以上这些实验,以及在过去几十年里进行的许多类似的其它实验,让研究人员确信:与威廉 · 詹姆斯说的正好相反,婴儿生而具有很多理解他们所见所闻的途径或方式。这个窍门就是,婴儿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喜爱,来弄清楚他们大脑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当向他们反复展示同样的东西时,他们的眼神不再专注;当场景变化时,他们又开始专注。对婴儿来说,构成他们周围世界的值得注意的变化的东西,是看得见的。 逢十进一 理解这个世界的诸多方式中,有一个就是通过数字。人生来就有一种先天的感觉,即能感觉出在小部分聚集在一起的物件中有多少个物体。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向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展示随机安排的圆点,请他们快速说出有多少个。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先天的感觉终生保持。对于三种或四种物品,它们的数目无需计数立刻就能得到。在有限的范围内,可以说人类是天生的算术家。在几个月大的婴儿面前展示玩具娃娃,当把玩具娃娃放在窗帘的后面和从窗帘后面拿走时,他们对窗帘拉开时将看到的玩具娃娃的数量有正确的期望值。并且,当那些期望值受到大人们的故意干扰时,他们感到很惊奇。实际上,婴儿们看到玩具娃娃的数量与期望值不符时,表现出的惊奇比二者相符时更大。 一些动物似乎也能察觉和理解小的数字。 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动物学家奥托·克勒( Otto Khler )训练乌鸦来打开盒子,盒盖上圆点的数目和一位研究人员拿着的卡片上的数字相同时,乌鸦就打开盒子。一只乌鸦学会了辨别 2 、 3 、 4 、 5 和 6 个圆点。老鼠能学会在选择进入迷宫中哪一个门之前,并不理会门的数量。黑猩猩已被教会了把数字 1 到 6 跟显示器上的物体的数目匹配起来,并能发现藏在两个不同地方的桔子,指出表明它们总数的数字。 更惊人的是,一些野生动物没有经过训练似乎理解和使用数字的事实。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卡伦·麦库姆( Karen McComb )录制了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Serengeti National Park ,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 130 公里 处,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 8 公里 ,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面积 12,950 平方公里,是各种迁徙动物的集中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译者注)里夜晚多种狮子的吼声——不同数量的狮子;狮子依次吼叫的声音和相互重叠的吼声;等等。她想检验这个理论:因为狮子之间的大战代价太大了,当狮子听见大量入侵者的吼声时,它们将撤退,除非它们占据数量优势。对她观察到的现象最好的解释是,狮子能从不同的吼声的数目估计出入侵者的数量,将入侵狮子的数量与自己的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决定攻击或是逃走。 人类(或许还有其它的动物)对数字敏感的事实,与流行的两个竞争的理论相矛盾:柏拉图主义和建构主义。柏拉图认为,数字(和几何形模型如圆周)存在于一些抽象的、永恒的和完美的领域,凡人仅被给予了偶然的一瞥。建构主义者遵循着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 · 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在现实世界里移动东西和观察结果,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建构”了对数字的理解。这些理论尽管抽象,但是二者间的区别也有实用价值。“数学恐惧”可能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吗?它能被治愈吗?数学能被更好地教给所有人吗? 大脑中的数字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缩写为 UCL )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布赖恩 · 巴特沃思( Brian Butterworth ),花费了他职业生涯的很多时间,搞清楚了人类对数字的理解力哪部分是天生的,哪些是后天学习获得的,以及如何获得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专注于认出和理解小部分聚集在一起的物件中物体的数量的“脑回路”( brain circuit )。在“脑回路”的基础上,随着儿童意识到越来越大的数可以通过增加“又一个”来达到,随着儿童通过体验这些较大的数是如何表现的来学习,一个完整的“数觉”( number sense )被建立起来。 他最近的工作已经证实,要开发比新生儿更好的数字理解力,没有必要要求能够用数字来计数。他与一些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合作,检验了澳北区( Northern Territory )土著居民儿童的数字理解力。这些儿童仅懂一种语言,即“瓦尔比里语”( Warlpiri )和“阿宁地拉克瓦语”( Anindilyakwa )中的一种。在这两种语言中,表示数字的词仅仅是一、二、很少和许多。(一般认为,表示数字的词是在人们种植农作物或饲养牲畜的时候和地点出现的。狩猎采集阶段的营居群体,没有牲畜或其它的财富储存,不需要记录剩余物或贸易平衡。) 参加测试的儿童年龄较大,不适合再做婴儿凝视的小把戏,但是他们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多少个”?于是研究人员就布置了一些计数器,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请参加测试的儿童“照着我做”。为了检验他们正在使用计数器的数字,而不是模仿研究人员的样子,研究人员一起重击操作杆,请儿童们也“重击计数器,发出噪声”。这些儿童表现得和居住在墨尔本的说英语的土著儿童一样好。 在历史上,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一直是用身体的某些部分来记录累积总数。现代算术中使用的十进制是由手指发起的,那个事实的语言的遗迹保留在“五”( five )、“手指”( finger )和“拳头”( fist )这些词的相似性中,以及“ digit ”这个词的双重意义(“ digit ”有“数字”,“指头”之意——译者注)。一些人认为,欧洲最初的居民是用 20 进行计算的,这正好是手指和脚趾加起来的数目——“ score ”这个单词至今还用来表示“ 20 ”和计数可能是历史的遗迹。并且,现在还保留着这样的部落民族,它们仍有使用眼睛、鼻孔、手肘等来计数的详尽方法。 从算术上讲,以 12 , 24 和 60 为基数的进制有其吸引力(它们比十进制有更多的影响因素)。这三个基数仍用于计时。 4,000 年前,古巴比伦人曾用基数 60 来做一些相当高级的数学题目。但是手指用于计数的优势是特别明显的。在另一项最近的研究工作中,巴特沃思博士和墨尔本大学的罗伯特·里维( Robert Reeve )观察到,(讲英语的)五岁和六岁的孩子数数和做简单的算术题,大部分孩子用手指,但大约四分之一孩子不用。不用手指的孩子中,一半稍多一点的都是算术很好的,大概他们已长大不再需要用手指了。其余的孩子,无疑算术较弱,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手指能够帮忙。 80 多年前,奥地利神经学家 约瑟夫· 格斯特曼( Josef Gerstmann )描述了一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同时出现在大脑的左顶叶( left parietal lobe )遭受了损伤的人身上:发现他们书写困难或无法书写,不能理解算术或分不清左右,辨认人的手指有困难。这些症状是否构成了一个综合征?现在仍没有达成一致。但是,用来存储关于数字事实的这部分大脑,和用来代表手指的这部分大脑,是彼此接近的。因此,数字和手指的心理表征在机能上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 2005 年巴特沃思博士和他的同事请若干人来做一些需要灵巧性才能完成的工作,包括将数字匹配成对,而这些人的被称为左角回脑( left angular gyrus )的大脑顶叶( parietal lobe )区域受到了磁场的刺激。结果发现,灵巧性和回想涉及数字的事实这两方面都受到了损害。因此,数字和手指之间的联系可能比手指数数的灵巧性更加深奥。 对一些人来说容易 如果数字是被一些史前的天才发明的,那么学会如何使用数字将是一件需要智慧和实践的事。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自然的东西,在少数人中是缺乏的。这就像一些人天生是色盲,或者在脑损伤后失去了色觉( colour vision ),有些人是“数盲”( number-blind ):他们不能理解其他所有人毫不费力明白的东西。那种不足可能会让他们的其它能力——包括别的数学能力——未受损伤。 巴特沃思博士讲了查尔斯( Charles )——一个有终生数学困难的小伙子——的故事。只有当用手指的时候,他才能将两个一位数相加。涉及到二位数、乘法或减法的算术题,他就不会做了。购物时,他既不理解价格也不明白零钱。测试表明,他不仅仅是对数学的病态性恐惧。他不仅远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他测试结果的模式非常奇怪。 在一次测试中,给查尔斯( Charles )展示了两个数字,请他指出较大的数。两个数之间的差距越大,大多数人越能更快地指出来:当出示 9 和 2 和出示 9 和 7 时,他们对前者能更快地说出“ 9 ”。但是对查尔斯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并且,研究人员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查尔斯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从一个数(用手指数)数到另一个数。这就意味着,他一定从较小的数开始,否则他数到十后,必须要从较大的数开始。更惊人的是,他缺乏大多数新生儿都拥有的基本计数能力:新生儿仅仅通过看,就能分辨出一小撮物件中物体的数量。当他被问到一张纸上有多少圆点时,他仍要通过数手指解决——甚至当只有两个圆点时。 尽管很严重,但是查尔斯的缺陷似乎只影响了他的计数能力。在脑损伤的病例中,人的数字缺陷(其它能力正常)可能更加引人注目。神经生理学家丽莎·斯波罗蒂( Lisa Cipolotti )研究了加蒂夫人( Signora Gaddi )的情况,加蒂夫人过去经营着一家旅馆维持生计。中风后,她只有通过数数才能知道一小撮物件中物体的数量——当被问到十字架上的耶稣有几条手臂时,她让斯波罗蒂博士伸出手臂,以便能数数。加蒂夫人的问题似乎只影响了数字能力。她仍能阅读、说话、推理,记起一些历史和地理事实,按照东西的实际大小定购它们。 实际上,加蒂夫人的问题甚至比查尔斯的还要大。中风损害了她天生的对小数字的理解力,也剥夺了她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完整的数字大厦。对加蒂夫人而言,数字在 4 停止了。当被问到从 1 开始能数到几时,她只能数到 4 就无法继续了。如果一张纸上有 4 个以上的圆点,她就不能数出它们。她不能说出她多大了,也不能说出一星期有几天,甚至无法告诉你现在几点。 “我讨厌学校的数学” 从程控的芭比娃娃( Barbie dolls )说出“数学课是很难的”,到将分析和研究一个句子但拒绝回答“四分之三的一半是多少”的国务大臣,数学恐惧症是处处存在的。一个原因就是,数学建立在它自身之上,因此错过的一步可能导致终生失败。并不在于算术题有明白的对和错的答案,而是它要使同学们都明白一个孩子应该知道和不知道的东西。然而在数学的落后者中,问题比恐惧和厌恶更严重的是计算障碍( dyscalculia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唤醒那些“数觉”( number sense )受损的人。在古巴首都哈瓦那( Havana ),对一个代表性儿童样本做的数字测试表明,普通人群中计算障碍的比例是 3-6 % 。 怀疑论者也许觉得这是一个过头的学习障碍——对中产阶级的父母来说,这是又一个将孩子们分为不同阶层而不过分的一个机会。或许,计算障碍将聚拢怀疑病例的半阴影,就像阅读障碍一样,但或许也不是这样。阅读障碍( dyslexia )表现为阅读困难,阅读成为一种高度不自然的活动。相比之下,计算障碍的最好的单一预示方法就是,在数一张纸上有几个点时的异常缓慢,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计算障碍筛选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应被用于检测所有生命早期的儿童。幸运的是,诊断方法将促进治疗手段的开发:他们也在研究一种治疗程序。但是,即使计算障碍的儿童并没有完全发展出 “数觉”,在开始学习之前,他们的数学生涯也不必就此结束。在数学的全部领域中,还有一些数字处理对其是不重要的领域:例如逻辑学和几何学。巴特沃思博士回忆起一位著名的几何学者(“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那样做会使他尴尬”),在他做了一场研究报告后,这位学者拦住他。“他说:‘你知道,我一直非常害怕算术。’于是我问:‘七乘八是多少?’他只是含糊地说:‘哦,那是不重要的,对那有个算法。’然后就走开了。”
3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脑科学与科学教育]美国正在建设优秀STEM项目数据库
jysjkx 2013-2-24 12:25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技教育》杂志2012.9/总第198期   韦钰,电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据8月28日美国《教育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正在建设一个介绍优秀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项目的数据库,项目覆盖幼儿园到高中整个学段(PreK-12)。推荐的项目是经过规范的评估以后选定的。该数据库可以按内容、年级、所针对的学习群体和地域在网上进行查阅和使用。目前第一批已经评估挑选出的项目约为20个,计划在年内可以达到100个。   这个数据库由美国一些企业界支持。由于认识到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不仅对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基础,因为公民的科学素质直接关系着21世纪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民主政治的实现,因此,在美国不仅政府十分重视STEM教育,一些基金会和企业界也把支持STEM教育视为自己分内的事,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关注。美国近100家大公司组成了一个名为“改变现状”的委员会(CTEq, Change the Equation),该委员会承诺每年投入超过5亿美元的经费来支持STEM教育。为了使这项资助计划更为有效,他们和西部教育公司(WestEd)合作建设了这个STEM优秀项目的数据库。   西部教育公司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位于美国西部湾区的著名教育研究和开发公司,其性质是一个接受多方资助的非营利机构。基于西部教育公司的研究基础,“改变现状”委员会和该公司合作公布了STEM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针对这些原则对项目进行评估的标尺(Rubrics)。以自愿为原则,美国的STEM教育项目可以向他们提出申请,经过评估以后的优秀项目将录入专门的数据库,在资助和推广上将会予以优先考虑。他们公布的STEM教育的基本原则有10项,如果把它们和“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启动时提出的9项原则,以及《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的科学教育10项原则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过西部教育公司这次不仅发布了有关的原则,还公布了可以对应的标尺,相对于IAP-IBSE委员会公布的评估步骤,更为详尽,而且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下面是对10项原则的简要介绍:   1、 明确并针对令人信服和表述清晰的需求   例如,项目旨在帮助STEM的教师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帮助STEM的学生获得他们进入大学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以及重点对在STEM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进行支持等。项目应避免和已有的项目重复。   2、针对所确定的需求,能用严格评估的方法来持续评测和告知进展的情况   要求项目建立一个可行的和明确的工作框架,它所设置的工作目标既体现了进取性,又是可以达到和加以检验的,并且还包含了为达到所确立的目标所涉及的问责内容。 推荐第三方的评估结果,以证实在达到所设定目标上项目的有效性。如果要增加新提出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还尚未得到评估数据支持,那么必须基于高质量研究来说明其有效性,或者是提出确保有第三方加以评估的计划。   3、不断地收集有关项目质量和实施进展的数据;定期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回顾,以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善。   4、确保工作可以持续地推进   5、证明项目是可复制和进一步推广的   6、能吸引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参与   7、确保项目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8、提供具有挑战性的STEM学习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是与学习者相关的   包含并鼓励进行STEM的实践活动   项目鼓励主动的、动手做的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应该提出问题;确定和了解问题;寻找和使用模型;计划和实施探究活动;分析和解释数据;使用数学、计算机的思维和进行抽象推理;建构解释和/或设计解决方法;参与基于实证结果的争辩;获取、评价和交流信息;以及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等。   项目能够培养和促进关键的STEM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创新,以及合作和团队工作能力。   项目能促进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产生新的思想或是产品。   9、能够激发学生对STEM的兴趣和提高学生STEM教育的参与度    10、能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在上面的介绍中着重介绍了其中的第1、2、8点,因为这正是我在上一篇评论中着重论述的方面。   回想起在2007年12月,正值全国上下热衷于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日程时,我写过这样一篇博客:题目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会议报道》。大家可以到网上去阅读,在这里篇幅所限,节选如下:   “我在12月11日的《人民政协报》副页的边角上,发现了一篇不过200余字的报道,是记者李将辉写的。题目是:《美国信息产业机构和美国商会评价我国自主创新政策建议,政府鼓励创新的最好方法是支持基础教育》。   这个道理是千真万确的,这种提法在美国不是新闻。早在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经济沙皇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曾经亲自跑到美国国会去作证,要求增加对基础教育中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投入。进入21世纪以来,以微软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家,一直在批评美国的基础教育,并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会,以促进基础教育中数学和科学教育的改革。   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我们的企业家、科技界人士和某些政府官员都有太多的事要做,还没有时间考虑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教育界中不少的人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比较满意,特别是认为中国的数学和科学教育已经不错了,不可能不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个别专家还喜欢引证国外一些并非专业的评价(我甚至认为是忽悠)和报道,为我们的教育质量作证。因此,我认为这条报道在目前的中国应该是新闻,一条应该引起注意,而大写特写的新闻。   其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从重视和改革基础教育做起,这个主张不必进口,我们国家就有不少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有识人士的建议。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一向十分敬仰的钱学森先生,在他年过90的时候,两次在温总理去看望他的时候,谈的就是一件事,一件他放心不下的事,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好像这也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至少在行动上是这样。   现在一些关注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们主要在忙什么呢?是不是有以下几种:   1. 先提出建成的日期,我没有记错的话,有若干城市已经明确提出,在2010年要建成创新型城市。   2. 把创新型国家或城市定义为科技对经济的影响大小和专利的多少,很少顾及这些是需要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创造的。   3. 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看成只是高等学校的事,没有考虑人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脑科学的进展,以为人的培养是可以不考虑先天和经历,不是好铁也能炼成钢的。   4. 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普及和均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事。诚然,公共财政不仅应该在基础教育投入上实现公平,而且仅仅做到公平还不够,还应该向不利地区和不利人群倾斜,以体现社会的公正。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求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正确的。如果从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没有一种教育是均衡的,受教育者的背景不可能相同,包括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和文化环境不同,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经历不同,他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均衡的。一个教室里几十名学生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均衡的,何况偌大一个发展相当不平衡的中国。我们需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欣赏学生之间的不同才能,因材施教,我们的创新人才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我在想,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认识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基础不同,还是文化的差别,抑或可能是我们现在眼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太急、太多,以致能够仰望天空的人太少,关注足下的人过多,也许这也是合理的。但是,教育是关系未来的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教育必须面对未来,在21世纪还必须面对世界,因此,我们新一轮的教改中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如把小学一、二年级的科学课(原来称为自然课)取消了;现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主课是语文、数学和外文,科学课已经不是主课了,外文比科学要重要得多。这个问题是否应该认真研究。”   现在看到这篇新的报道,心里有些忧虑,甚至有一点悲哀。因为近5年过去了,国内对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无大的改观,而迄今还没有国家正式颁布的小学科学教育标准。虽然《标准》的修订稿已经上报教育部2年多了,却仍未通过,下文如何,既无答复,似也无人问津。■ (作者:韦钰)
1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科学与教育科学创新行动中的群组研究
jysjkx 2013-1-1 20:04
大夏讲坛(92) 主讲:小泉英明 题目:脑科学与教育科学创新行动中的群组研究 时间:2011年1月9日 地点:科学会堂 Daxia Forum Lecture (92) Speaker: Hideaki Koizumi Theme: Cohort Studies in Brain-Science and Education Initiative Time: Jan.9 2011 Venue: Science Hall, Zhongshan, ECNU 小泉英明(Hideaki Koizum) 教授 Hideaki Koizumi(小泉英明)博士是日本“脑科学与教育”研究总课题组组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学习科学与脑研究”行动计划高级顾问,国际“心理、大脑与教育”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Hideaki Koizumi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跨学科研究者,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心智、脑科学与教育、大脑与心智活动的测量、环境中化学物的测量、整合型科学的系统化。Hideaki Koizumi还被国际公认为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的早期倡导者和重要推动者,他提出了该领域的诸多新概念,如“脑科学与教育”(Brain-Science and Education)、“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TD)、“物质史”(Material’s History)。Hideaki Koizumi对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还体现在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功能性MRI技术和用于大脑功能实时观察的光学成像技术的开发。 “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始于2000年。主讲人从生物学的视角赋予学习和教育的概念以新的含义。学习被定义为基于环境刺激(自身周围的一切)的“神经回路形成的过程”,教育则被定义为“对神经回路进行控制以及补充必要刺激的过程”。近年来的脑功能成像研究成果也预示了新研究视角,即今后对于内在学习与外在学习的差异需要结合脑科学的新知识加以重新审视。 2004年,小泉英明团队即开展了关于发展与学习过程的纵向研究。与问卷调查法的传统队列研究不同的是,这项新的队列研究汇聚了各领域的研究者,包括医生(儿科专家、儿童神经外科专家)、护士与发展心理学家等,共同对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观测与评估,从而对真实生活情境下个体观测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尽管队列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作为一种综合的新型研究方法,它正日益推动着教育神经科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互联网将导致21世纪脑科学重大突破
热度 1 liufeng 2012-12-4 22:37
互联网将导致21世纪脑科学重大突破
前言:本文节选至2012年年9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进化论》一书,该书介绍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a83bf01011wbh.html 作者:刘锋 第一次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资本主义因此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过程。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大工业革命使人类无论在力量使用还是观察能力上都获得的极大的提高。为此后100年开始的物理学大突破,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20世纪科学突破的成果。 德国犹太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而后于1901年获瑞士国籍。爱因斯坦首先在各种对以太风观测的零结果中猜想到以太的不存在性,并在对洛伦兹和庞加莱的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了动体的电动力学导致的光速不变性与原本的速度叠加原理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爱因斯坦声称是其好友米歇尔·贝索帮助他领悟到了解决方案,即同时性的相对性。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完成了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并发表在同年9月的《物理年鉴》上。在这篇论文中,著名的划时代的相对论诞生了。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建立矩阵力学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建立波动力学和非相对论性的薛定谔方程,从而推广了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为标志的量子力学。矩阵力学是第一个完备且被正确定义的量子力学理论,通过将粒子的物理量阐释为随时间演化的矩阵,它能够解释玻尔模型所无法理解的跃迁等问题。矩阵力学的创始人是海森堡,另外他的德国同胞马克斯·玻恩和帕斯库尔·约尔当也做出了重要工作。 1969年开始,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美国发动,从那时到现在的40多年里,互联网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连接线路从最初的电话线发展到现在的光纤、无线通讯、电缆等多种类型,应用从最初的电子邮件、FTP、BBS发展到现在的博客、视频、搜索引擎、SNS等数千种种类,各个国家在科技、军事、文化、娱乐、商业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互联网越来越强大和深入的影响。 应该说,互联网对于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增强人类的力量和视野不同,互联网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智慧和知识,大工业革命导致了物理学的巨大突破,那么互联网引发的科学革命在哪里?从我们2005年开始的互联网进化研究看,一切迹象都指向了神经学领域,奇妙的是物理学与力和光有关,而大脑与智慧和知识恰恰最为紧密。 大脑之谜是与宇宙之谜等量齐观的难题,千百年来,大脑一直是人类不懈研究的重要领域,尽管科学家一个接一个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大脑和神经学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所谓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脑科学领域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可是真正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新的基础实验或理论成果几近空白。美国推行的“脑的十年”计划除了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舆论宣传之外,事实上在基础研究方面并没有显著成效,以致一些哲学家提出,心灵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纯粹是浪费时间。有学者认为,像认知神经科学的模块化主张,实际上不过是建构起了一个个先天获得装置式的“乔姆斯基王国”。而新一代的计算机只是在运算速度上有了突破,而模拟人的心智的人工智能研究进展则停滞不前。人工智能的重要创始人明斯基曾说,以计算理论解释认知和智力的数十年努力均失败了。这也加重了从事计算主义心智研究者的悲观情绪。 互联网进化论提出:互联网正在从一个原始的、不完善、相对分裂的网络进化成一个统一的,与人类大脑结构高度相似的组织结构,它将同样具备自己的虚拟神经元、虚拟感觉、视觉、听觉、运动、中枢、自主和记忆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不断成熟将对神经学产生重大的启发式影响,我们通过对比互联网的结构和应用,将为神经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008年我们在人类功效学杂志发表论文提出互联网与大脑交叉对比观点。指出互联网向人脑的方向进化,而人类大脑至少在数万年前就应该拥有目前完整的互联网结构和应用。 2010年6月30号,美国科学家在《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指出老鼠大脑一小块区域中的神经系统类似互联网结构。作为一个实验,证明人脑中的确存在类互联网应用。 2011年1月10日,美国科学家在www.eurekalert.org发表论文提出人脑神经元的关系非常类似Facebook的结构,并提出Facebook神经元,与我们在2008年9月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互联网虚拟神经元相同。 2010年3月,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进行了的实验。通过对比人脑记忆和回忆特定词汇和图像的方法,验证人脑中是否存在搜索引擎。 从这些进展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虚拟大脑和人类大脑对于科学研究非常互补(见表一),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有可能可以同时了解双方的特点,用已经了解的人类大脑结构我们可以预测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动向。(注意不是规划),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互联网进化速度异常快速,我们可以对比发现越来越多人脑的秘密希望看到神经学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进展(表1)。
个人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5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脑科学》徐耀忠
热度 1 ustcpress 2012-5-16 14:08
《脑科学》徐耀忠
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出版日期:2008年9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303-3 页码:154页 字数:190千 定价:18.00元 当当网购买地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364759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细胞水平,系统和行为水平介绍脑科学的基本内容、最新进展以及有关学术上的争辩和分歧。本书包括脑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脑功能系统解剖结构原则,脑内信息流的原则,神经元,膜电位,突触原理,脑发育原理,脑的高级功能,脑学习和记忆功能,脑实质病变,精神疾病和脑弥散性调制系统等十一个章节。本书试图给读者提供比较完整的有关脑和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知识。 【 作者简介 】 徐耀忠教授, 1944 年 10 月出生于上海。 1968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 1982 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理学硕士; 1987—1988 年在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 1988—1990 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1993 年在印度 TaTa 基础科学研究所,协作研究; 1977— 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47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神经科学杂谈4:狩猎飘渺的意识 -- 脑科学的研究方法
热度 3 jingpeng 2012-5-5 21:59
神经科学杂谈4:狩猎飘渺的意识 -- 脑科学的研究方法
星球大战里有一种职业--赏金猎人(Bounty Hunter),我觉得搞科研也是一样,就是一个赏金猎人,狩猎意识,还有人给你钱,多好。你能抓住mind的尾巴,就肯定有大量的资源,来达成梦想。打猎是讲技巧的,那我们看看狩猎意识,都有些什么工具。 一、灵魂的座椅(the Seat of the Soul) 大脑被称为灵魂的座椅,笛卡尔甚至精确到一个脑区松果体上。(脑的复杂性)人脑大约比拳头大点,复杂性却堪比整个宇宙!脑主要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组成,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和几千个神经元连接,构成高度复杂的连接网络,而且胶质细胞的个数是神经元个数的10倍,伸出很多终足搭在神经元的突起和血管上,给脑的活动提供结构和能量的支持。血管密布在整个脑里,不断输送养料。 二、宏观的脑区水平 Brodman把人脑分成51个区,一般来说,能够区分出脑区,并建立脑区间关系的研究称为宏观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无损地扫描人脑,分辨出白质和灰质,区分脑区,已经用在医院的诊断里了。MRI发展出了很多类型,比如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观测脑血流的变化,推测出脑区的活动,用在一些心理学等研究里,发现了大量的脑活动知识。还有近年来兴起的扩散张量成像DTI,通过水分子在突起里运动的方向性,推测纤维束的走向,从而可以构建闹区间的连接关系。根据这个技术,美国人在开展一个连接组的项目,测定几千个人的连接,构建一个模型脑。还可以构建患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脑连接模式图,研究疾病对脑连接的影响。 MRI侧重结构,还可以在头上贴电极,测脑活动的时候,那些地方的电场强度不同。这种测量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找到模式,与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结果对应。这种方法被称为EEG。 早期的很多脑功能是通过病人的脑缺陷发现的。比如某人不能讲话,可以写字,等他死了,把脑解剖,看看什么地方坏了,就推测这个区域的功能。这种方法发现了很多脑区的功能,但脑区定位的精细程度是有限的,发现过程也很漫长。 还有一些其他的发展中的方法,比如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散斑成像等。 三、介观水平--神经元 传统染色。 神经元胞体直径大约5-50微米(不准确),不同的类型差别很大。树突直径大约2-3微米,轴突细一些,大约1微米。神经元的形态是高尔基(Golgi)在19世纪末发现的,他发明了Golgi染色法,可以染大约1%左右的神经元。奇特的是,每染一个神经元,形态还是比较完整的。这种染色发明一百多年了,机理还没搞清楚,染色有没有特异性也不知道。高尔基染色被卡哈(Cajal)改进,并且系统地研究了脑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提出了很多理论和猜想,后来都被验证是对的!现在还有人在论证卡哈的某些理论。Golgi染色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神经元的完整形态,被认为是现代神经科学的起源。除了Golgi染色,传统的还有Nissl,CO,髓鞘染色等,其中Nissl染色可以染脑里的所有细胞,通常用来研究脑的细胞构筑结构。这个方法是Nissl在本科的时候发明的! Golgi染色的两个浦肯野细胞 现代的荧光标记技术 。有些分子基团在吸收了激发光的能量后,发生能级跃迁之类的东东,能够释放出较低频率的特定波长的光出来。把这种基团绑定到你感兴趣的东东上,就可以看你像看的东东长啥样?在哪?怎么动的?荧光标记可以说给生物科学的研究带来了革命,给两三个诺贝尔奖都不过分。结合基因技术,可以说想标哪就标哪。再结合光学显微镜的技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比如用随机的颜色标记神经元,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脑神经元分布!不光是三维的,还带彩色和时间动态,已经开始说5维了! 光学显微镜 。几百年前的显微镜就可以看到细胞了,现代人玩的,主要是看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看特定波长的光,看特定的深度,每个深度扫一下,就可以看三维的了。多几个通道就彩色了,扫快点,多成几次像就动态电影了。当然,我说的太简单了,实际实现还是有很多技巧的,不然教授们怎么混(不喜勿拍)。相对于超声、MRI、CT等,光学成像方法的一个瓶颈就是深度不够。后来有人用两束低能量的光激发,可以激发到更深的组织了,就是很贵的双光子显微镜。这也还只是能到1mm左右,就已经皆大欢喜了。最近又发展了光声成像,用光造成组织热膨胀,产生超声信号,可以穿透很深的组织,这样的话,貌似可以到cm水平了。前几周,science还发了一篇综述。 电极记录 。可以直接在人脑里面插电极的!经过病人和家属同意,脑手术的时候,打开颅骨,直接插入电极,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这个时候,病人是清醒的,可以与科学家交谈!人身上眼睛是没有冷热觉的,脑是没有痛觉的,所以插入电极,是感觉不到疼痛的,谈话可以很轻松。做动物实验,比如猩猩、猴子、老鼠之类的,可以把颅骨解开,插入电极的阵列,然后再固定好,就可以实时地监控神经元的电活动了!这种方法被称为脑机接口,我们国家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这方面比较强。通过脑机接口,甚至可以教会动物控制一些机器! 研究脑血管等,还可以用CT等成像技术。现在的同步辐射CT的分辨率已经可以到2-3微米了(不准确,需核实)。 四、微观水平--突触和分子 电子显微镜 。突触是神经元轴突和树突连接的节点,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轴突传出,到达突触,释放递质,转变成化学信号,再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或者胞体上。突触有强弱以及兴奋和抑制之分,可以记录很多信息,记忆就有一部分记录在突触里。所以,突触是两个神经元连接的关键点、中转站。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几十纳米的东东,搞定突触简直是易如反掌。普通的电子显微镜分为透射和扫描两种,基本上都是二维的。近年来,结合超薄切片的技术,已经可以三维成像了。 超分辨光学成像 。一般地,光学显微成像受衍射现象的限制,成像分辨率不能小于波长。近几年发展的超分辨成像,突破了衍射极限,分辨率可以小于波长。最近很火的庄小威就是玩超分辨的。当然,超分辨还有一些成像的特殊要求及限制,比如用时间换空间,速度慢。但这些限制正在被逐步突破,技术发展速度是指数型的。 分子的话,涉及生物化学。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调控等东东,我就真的是蛋白质了,这里就不介绍了。 最近有报道,已经有nanoMRI,可以检测分子的结构和活动! 五、收尾 从这些方法来看,十八般兵器,各有特点。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包打天下的。理想的成像,要视场大,成像分辨率高,深度深,速度快,被称为上帝之眼显微镜(Microscope of God's Eye),现在还没有。 写了这么多,都是很笼统的。这个领域太大了,我肯定是难以把握的(写完了才深深地体会到这点 :)。描述有不准确的地方,请指出来。 Bounty Hunte r 参考资料:(领域太大,列出的肯定不全) 【1】Schoonover, C. E. Portraits of the Mind: Visualizing the Brain from Antiquity to the 21st Century . Abrams, 2010. 这本书给了很多成像的图片,文献资料都在里面了。 【2】 吕志坚, 陆敬泽, 吴雅琼, and 陈良怡. “几种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近期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2 (2009). 【3】 Bear, M. F, B. W Connors, and M. A Paradiso.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2007. 能看完我的博文不容易,附送综述一篇。 New and emerging imaging techniques for mapping.pdf ------- 最近需要集中精力做点事情,计划停笔一段时间,无限期。。。。
个人分类: 科学-脑|601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miran 2012-4-11 20:47
[转载]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2012年4月7日,科尔·费林斯在国际顶级生物学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科研论文《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影响因子高达10.9。他兼具天才的演技和过人的学术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发第三作者Current Bio Cell 10.9论文 奥斯卡影帝 Colin Firth 发第三作者 Current Bio Cell10.9 论文 奥斯卡影帝 Colin Firth 发第三作者 Current Bio Cell 10.9 论文 奥斯卡影帝Colin Firth (科林·费尓斯)发了篇 第三作者 Current Biology Cell子刊 影响因子10.9 论文。凭国王的演讲加冕奥斯卡影帝的著名演员Colin Firth,在顶级生物学术期刊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第三作者)关于 脑科学 的科研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0.9。该论文于4月7日发表。 -- BBC News - Colin Firth credited in brain research BBC News - Colin Firth credited in brain research 5 June 2011 Last updated at 14:58 GMT http://www.bbc.co.uk/news/entertainment-arts-13661538 Oscar-winning actor Colin Firth has been credited as one of four co-authors of an academic paper into human brains. The King's Speech star commissioned the research when he guest edited Radio 4's Today programme in December. For his edition, he asked scientists to scan the brains of politicians to see if there were any differences depending on political leanings. The paper, hailed as a "useful contribution",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urrent Biology. Scientist Geraint Rees,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s Institut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itially scanned the brains of Conservative politician Alan Duncan and Labour's Stephen Pound for the Today programme. He then continued the research with a further 90 participants which found that Liberal and Conservative attitud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icker areas of parts of the brain. The finding was reproduced in another sample of participants, leading researchers to estimate they could predict political leanings with 72% accuracy by looking at brain structure. New York University's Professor John Jost,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ie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told The Psychologist magazine: "It is a useful contribution because it builds on and extends previous work. "It will probably be several years before we understand the full meaning of these results. In the meantime, the field of political neuroscience could do worse than having Colin Firth as a scientific ambassador." Today's science reporter Tom Feilden is also credited as authoring the paper, along with Mr Rees' colleague, Ryota Kanai. ------- 论文信息: 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 Current Biology, 07 April 2011 Copyright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0.1016/j.cub.2011.03.017 Authors: Ryota Kanaisend email, Tom Feilden, Colin Firth , Geraint ReesSee Affiliations * Hint: Rollover Authors and Affiliation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nstitute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7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AR, UK BBC Radio 4, Television Centre, Wood Lane, London W12 7RJ, UK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Neuroimaging,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2 Queen Square, London WC1N 3BG, UK Corresponding author * Highlights *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we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 Liberalis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gray matter volume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Conservat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ght amygdala size * Results offer possible accounts for cognitive styles o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Summary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gnitive styles o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on psychological measures . Variability in political attitudes reflects genetic influenc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 Recent work has shown a correlation between liberalism and conflict-related activity measured b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riginating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Here we show that this functional correlate of political attitudes has a counterpart in brain structure. In a large sample of young adults, we related self-reported political attitudes to gray matter volume using structural MRI. We found that greater liberal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ray matter volume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whereas greater conservat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olume of the right amygdala. These results were replicated in an independent sample of additional participants. Our findings extend previous observations that political attitudes reflect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ory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faces by showing that such attitudes are reflected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Although our data do not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regions play a caus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attitudes, they converge with previous work to suggest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brain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mediate political attitudes. ------- 个人简介:   科林·费尓斯,出生于英国汉普郡格瑞绍特的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在尼日利亚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5岁时返回了英国。他首次登台演出是在朱利安·米歇尔执导的舞台剧《另一个城市》(1984)中扮演盖·班内特。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在《另一个城市》的电影版本中扮演汤姆·朱迪的机会。尽管弗斯的电影生涯有着很好的开始,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所参与演出的电影和电视剧并没有令他成为真正的巨星。在这期间,费尔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是在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995)中扮演沉默的达西先生,此后,他还和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詹妮弗·艾莉假戏真做,发展出一段恋情。 Colin Firth(24张)  在接下来的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还没能当上男主角。他在《朋友圈》(Circle of Friends,1995)中与明妮·德瑞弗合作,扮演为人卑劣的西蒙·威斯特沃德。然后又在《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1996)中扮演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的丈夫,并获得了影评人的赞许,也赢得了新的影迷。   告别戏剧,很快就参与了根据尼克·霍恩的小说改编的《极度狂热》(Fever Pitch,1997)的演出。弗斯在《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1998)一片中扮演了穷困潦倒的威塞克斯老爷,展现了自己的喜剧天赋。2001年,他和休·格兰特、芮妮·齐薇格共同出演了根据海伦·费尔丁的小说改编的《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 )。2010年,在《单身男子》(A Single Man)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11年,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从业经历:   2003年在英国《HELLO》杂志网站举办的一次评选活动中,Colin Firth当选最具魅力的男人,由此可见,Colin Firth在英国的影响力。 他最早涉足的是电视界,出演过许多的角色,1989年他凭借电视剧《摇摇欲坠》获得了罗依尔电视最佳男主角。1995年他出演了电视版《傲慢与偏见》,2001年他被人物杂志选为最帅的50位男人。   1996年他出演了拉尔夫费恩斯主演的《英国病人》,1998年他出演了约瑟夫费恩斯主演的《莎翁情史》,有趣的是在片中他分别失去了他在戏中的妻子。   2001年科林·菲尔什在《BJ单身日记》中出演了马克达西,由于本片的大热令他也被观众所熟悉,在2004年他又出演了《BJ单身日记》的续集,至此他已经出演了三次达西先生,除了两部《BJ单身日记》另外一次 就是在《傲慢与偏见》中。   在2003年他出演了影片《真爱至上》和《戴珍珠耳环的女孩》,2005年他出演了影片《何处寻真相》与《魔法保姆麦克菲》。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也都有新片推出,而他内敛含蓄的英国绅士形象也令不少影迷为之倾倒。   2009年,他在《单身男人》中扮演了一个失去同性伴侣的中年教师,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2011年,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68届美国金球奖电影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和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2012年4月7日,科尔·费林斯在国际顶级生物学学术期刊《Cell》的子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科研论文《Political Orientations Are Correlated with Brain Structure in Young Adults》,影响因子高达10.9。他兼具天才的演技和过人的学术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个人作品: 2013《BJ单身日记3》Bridget Jones’s diary ......Mark Darcy   2013《铁路人》The Railway Man ......Eric Lomax   2012《魔鬼绳结》Devil's Knot   2012《亚瑟 纽曼》Arthur Newman ......Arthur Newman   2012《神偷艳贼》Gambit .....Harry Dean   2012《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Bill Haydon(Tailor)   2010《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 .....King George VI   2009《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 .....Fred   2009《人肉交易》The Meat Trade   2009《道林·格雷》 Dorian Gray .....Lord Henry Wotton   2009《新乌龙女校2》St Trinian's: The Legend of Fritton's Gold .....Geoffrey   2009《小镇大街》 Main Street .....Gus Leroy   2009《单身男子》 A Single Man.....George 2009《小镇大街》 Main Street .....Gus Leroy   2009《单身男子》 A Single Man.....George   2008《妈妈咪呀!》Mamma Mia!.....Harry Bright   2008《她找我》 Then She Found Me .....Frank   2008《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Edward Murdstone   2008《热那亚》 Genova .....Joe   2008《意外之夫》 The Accidental Husband.....Richard   2008《水性杨花》 Easy Virtue   2007《崎路父子情》 An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Blake   2007《巨人》 The Colossus .....Francis Wills   2007《新乌龙女校》 St. Trinian's.....Geoffrey   2007《最后的兵团》 The Last Legion.....Aurelius Dernière   2006《生来平等》 Born Equal.....Mark London   2005《何处寻真相》 Where the Truth Lies .....Vince Collins   2005《魔法保姆麦克菲》 Nanny McPhee.....Mr. Brown   2004《外伤》 Trauma .....Ben   2004《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 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 .....Mark Darcy   2003《春天的希望》 Hope Springs.....Colin Ware   2003《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Jamie Bennett   2003《父女大不同》 What a Girl Wants.....Henry Dashwood   200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Johannes Vermeer   2002《认真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Jack   2001《BJ单身日记》 Bridget Jones's Diary.....Mark Darcy 《单身男人》  2001《我们知晓你的住处》 We Know Where You Live.....Himself   2001《纳粹大猎杀》 Conspiracy.....Dr. Wilhelm Stuckart   2000《Relative Values》.....Peter Ingleton   1999《英伦四月天》 My Life So Far .....Edward Pettigrew   1999《螺丝在拧紧》 The Turn of the Screw.....The Master   1999《Blackadder Back Forth》.....William Shakespeare   1998《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Lord Wessex --------------- 国王的演讲 英文片名: The King's Speech 导演: 汤姆·霍伯 Tom Hooper 制片: 伊安·坎宁 Iain Canning 编剧: David Seidler ....s 主演: 科林·费斯 Colin Firth ] 类型: 剧情,历史 地域: 欧美 国家: 英国,澳大利亚 出品年份: 2010 上映日期: 2011-01-07 英国       大英帝国乔治五世去世(迈克尔·刚本饰)之后终于迎来了耻辱时刻令国民都倍感丢脸爱德华八世(盖伊·皮尔斯饰)终究还选择了“爱美人不爱江山”宣布退位让贤将弟弟乔治六世(科林·费斯饰)送上了国王宝座然而心地虽善良乔治六世却饱受着身体缺陷——口吃严重困扰每每当众发表演讲时都显得非常吃力就连几句很简单话都结结巴巴地讲不出来随着国家逐渐地被卷入可怕战争国家和民众都急切需要一个英明领导者此时乔治六世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饰)也未来英女王母亲亲自为丈夫找来了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杰弗里·拉什饰)通过一系列训练新国王口吃毛病得到了很大改善莱昂纳尔正直个性也赢得了国王等人尊重并有幸成为国王好友随后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二战中奋勇拼杀英国军民成为历史佳话    国王的演讲 - 幕后花絮 ·本片于第35届多伦多电影节获得了最高荣誉观众选择大奖。 ·为了冲击奥斯卡,本片在北美将于2010年11月26日开始点映,而在英国的正式公映时间是2011年1月7日。 ·本片获得了 第83届(2011年)奥斯卡(即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格莱斯·乌文)、最佳男主角(科林·费斯) 和最佳原创剧本(大卫·塞德勒)。此外男主角科林·费斯也凭借本片获得了第68届金球奖剧情类影片最佳男主角。 --- BBC New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ttp://news.bbc.co.uk/today/hi/today/newsid_9281000/9281725.stm Each year, the Today programme hands over the editorial reins to five public figures, giving them a chance to decide what goes on the programme between Christmas and New Year. The programme broadcast on Tuesday 28th December was edited by actor Colin Firth. While Colin Firth did not want arts and culture to dominate his programme, he did want to include a little poetry, starting with a reading of The British by Benjamin Zephaniah.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issioned by this programme on behalf of our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shown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a person's brain and their political views. Science correspondent Tom Feilden analysed the theory. The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Reprieve UK, is threatening to take legal action against the government unless it bans the export of two drugs used in executions. BBC reporter Andrew Hosken explained the situation. The question of how to teach history in schools is a topic that concerns the coalition as well as this morning'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The historian Tariq Ali and Niall Ferguson,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debated the right way to teach the past. The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Reprieve UK, wants the government to stop two drugs that are manufactured in Britain from being exported for use in US execution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commissioned BBC reporter Andrew Hosken to find out more. Colin Firth has played a gay man in several roles, most notably A Single Man, which won him a Bafta and an Oscar nomination this year. Colin asked Evan Davis to talk to the actor Rupert Everett about the problems faced by homosexuals when casting for film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aid to Africa has quadrupled from around $11bn dollars a year to $44bn , according to the UN.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long supported the work of Oxfam, but was keen to hear the BBC's Mike Thomson report on the arguments against aid. Chief Executive of Oxfam, Barbara Stocking, responded to claims that aid can cause more harm than good.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has noticed that people in the film industry often find it hard to tackle the theme of religion and faith. Catholic screenwriter Frank Cottrell Boyce explained what it is like to be a religious man in Hollywood. In this time of austerity,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refuses to cut international aid, pointing to its conviction that aid agencies do valuable work.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asked the BBC's Mike Thoms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humanitarian aid through the prism of Sierra Leone in West Africa, which has received more than 100m in UK aid since the end of its civil war. Colin Firth, heard and enjoyed the encounter on this programme last year between John Humphrys and Dame Edna Everage. He requested a rematch, so we brought them together again for a look back at this year's big stories. Are our political values and beliefs the result of experience or genetics in the brain? Colin Firth asked science correspondent Tom Feilden to report on an experiment involving two well-known political figures, Alan Duncan and Stephen Pound to see if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an individual's politics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ir brains. Today's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was keen to hear some poetry on his programme. The young poet Haroon Anwar, who won a performance poetry competition for under-16s run by The Poetry Society Slambassadors, recites Western Child. Colin Firth became a household name playing Mr Darcy in the BBC adapt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continued with a string of films including Bridget Jones's Diary. Justin Webb spoke to him about his experience and how he had approached the task of guest editing. ABOUT THE GUEST EDITOR Colin Firth, Bafta winner and Academy Award-nominated actor, has starred in films including A Single Man, Mamma Mia and Love Actually. His latest film is The King's Speech. -------------- 推荐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与摄影系列: 西域 摄影作品之二 : 图片集锦 精选 《魅力西域》摄影展入选作品之一 : 图片集锦 精选 现代诗歌系列: 【 现代 诗歌】 【 现代 诗歌】 电影鉴赏系列: 电影鉴赏 : 《危险方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之精神分析学 ; 电影鉴赏《卑鄙的我》:萝莉与大坏蛋奶爸的故事 ; 电影鉴赏 : 《巴黎野玫瑰 》影片赏析; 电影鉴 赏 :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 社会与时政系列: 重 - 庆 事 - 件的成 - 因 - 和 - 走 - 向 ; 大败局:提振、猫腻、公子、剥削、官二代、昏庸、腐败 ; 中国 “ 裸 - 官 ” 报告出炉, “ 太 - 子奶 ” 全面爆发 ; 权力资本结盟牺牲民众利益造就行业性暴富 ; 集体世袭的中国高层:藉助权力赚取财富 ; 看不懂的农村 : 豫北老家农村见闻 ; 发条橙子 : 传说中的暴力亡命 “ 哥 ” 几则 ; 大败局:中国式尊严 ; ž 中国腐败新变向: 向三权( 权钱、权色、权权) 交易的转化与演变 ž 天涯杂谈: 二油裸涨了,官家套套特供了。一周杂谈 ž 二次掠夺?中国空心村土地亟待盘活利用?? 社会文化观察 : ž 打工诗歌的疼痛感:中国现代化进程见证 ž 【诗歌】城市的十字路口 ž 打工诗歌:一种生存的证明 ž 【诗歌】这些年,我携着生存奔跑在路上 ž 是谁制造了郑小琼们? 民工阶层的觉醒与呐喊 ž 屌 丝亚文化之网络群体自嘲进行时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韩寒-方舟子之争提供脑科学证据的研究方案
热度 4 polar001 2012-1-31 05:42
事先声明:本研究方案纯属假设,是否能够实现需要多方的配合。 韩寒和方舟子都是我比较欣赏的人,各自个性十足。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很佩服方舟子的严谨和对科学理性的不懈追求, 个人觉得他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必将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差不多同龄人的角度,我也欣赏韩寒的个性和他所象征的那些异类的思想和行为, 他成功做成了很多对于我们这些遵循传统的成长过程的人, 当年经常在心里想过却无论如何不会真正去尝试的事情。 他们两个人,其实都是在追寻自己各自的理想,只不过是方向和道路不同。 闲话少说。直接说我们的研究设想。 韩寒和方舟子之间的主要争论在于韩寒的成名作品,如《三重门》,是否是韩寒自己的作品, 还是他父亲或者其他人代写的。 其实,现在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这里主要说脑电时间相关电位(ERP)和功能 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已经可以相当可靠地提供科学证据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说出来的话难辨真假,但是大脑的反应是无法被控制的。 因此,我们只需先测量韩寒对确切无疑他写的东西(如没有争议的他的一些博文)和 确切无疑不是他写的东西(如一些名著红楼梦,静静的顿河,韩爸写的一些故事文章等) 的大脑活动,明确这两种材料引起的大脑反应(包括ERP的成分的波形,潜伏期,和地形图, 以及fmri得到的大脑活动图等)的差别,然后把争议的作品拿来,测量韩寒对这个争议的 作品的大脑活动,和开始得到的大脑活动进行匹配比较,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答案。 如果这个争议作品引发的大脑活动和韩寒自己作品引发的大脑活动相似,则表明确实是韩寒写的, 反之如果是和其他人的作品引发的大脑活动更相似,那自然就是支持方舟子的质疑了。 当然,这只是个大概的研究设计,里面还有很多研究细节需要匹配和控制好, 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语言特征上的控制匹配,具体实验任务的设计, 是否需要设置正常对照组,测量对照组在同类刺激材料的大脑活动作为参照,等等。 加注:本文欢迎转载。谁能帮助说服韩寒来参与实现这个研究,善莫大焉。 最后加注: 读完最近的方舟子和其他人对韩寒的评价和争论后,尤其是这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4158do=blogid=535717 原本立场比较中性的我,已经觉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再做这个研究了, 有理性和分析能力的人都能从一系列事实中知道答案。 只是有点悲哀的感觉,为自己曾经欣赏的一些美妙的东西的破灭。 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实在是我们最欠缺的东西。
1245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个学生读完汉字拼义理论后对汉字的感触
zhangxuexinjohn 2012-1-27 22:51
我最近偶然认识了一位我们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给她发去了汉字拼义的论文。以下是我们之间今天( 2012 年 1 月 27 日)的邮件往复,我觉得她表达的非常有意义,征得同意后,附上给大家参考。 下午 4:45 , 学生 : “学新老师,你的文章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汉字有了另一面的认识。 真的,之前我觉得汉字组成虽然有点奥秘,但没想到会如此奇妙。你的研究很有趣,看完你的文章后我现在再看每个字,我的感觉与以前不一样了,我对每个字似乎赋予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致(情感),就像我现在写这封邮件的过程中,我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字,似乎多了一份端详、体会和尊重,似乎它们都有了生命一样要重新认识它们,哦,真奇怪,哦,很有趣哦!!谢谢你!! 学新老师,你文章中的理论我虽然看不懂,但你这种研究却激起了我对文字的感觉,也改变了我对文字的使用观念。之前,我使用文字就觉得是顺手牵来,没在意过它们的存在,而现在,我对它们产生了一种感觉 ........ 好像是美感,或者是情感,至少我觉得我和它们在一起工作,哦,很好啊,这种感觉可能能帮助我走出对写作业的抗拒心理, 谢谢了!!” 下午 5:24 ,张学新: “谢谢你的来信!你可以叫我 John 。我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感觉。的确,汉字是非常伟大的,但是过去一百年我们很多人骂汉字低级、原始。我的研究就是希望真正从科学上给汉字正名。给汉字找回尊严,也给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找回尊严。看到你有这样的感觉,我非常开心,也对自己的理论更有信心了。请问可否把你这两段话容许我贴到自己的博客上?匿名的,不说明你的身份。我觉得你写得非常精致。” 晚 7:56 ,学生: “你好,谢谢你的回邮。原来,汉字在过去一百年中遭遇了那样不公正的待遇啊(原谅我的孤露寡闻),我真的不知道。听你这样说,我真的要支持你以及和你一样做这个研究的学者们了(值得支持!!)。竟然有人会说它低级、原始?哦,汉字结构的蕴意、谐趣和情趣多么丰富啊,哪种拼音文字能涵盖或者代替它呢?缺失了它,世界文字应该是缺失了最美的姿色和雅趣。哦,真让我愤愤不平,呵呵呵,见笑了,当然要像你一样学术论证才可为它正名,像我这样乱说是没用的。不过,若以后有空,你可以介绍一些讲说汉字“低级、原始”的文章让我了解一下吗?谢谢!! 谢谢你说那几句话精致,谢谢,你若不怕我的文字粗疏,你就使用吧。谢谢!!不过,我觉得它们还没有表达到我当时心中的感动。真的,当时读完你的文章后,我有一种淡淡的内疚从心底而生(对汉字)。我想到:我每天早晨在感谢上帝赐予的新鲜空气;在校园看见路边的花草,我会端详和感谢它们的绽放;在路边看到树叶美丽的颜色我会感谢它们对季节的诠释;可我唯独没有用尊重的心态端详和感谢天天与我相伴、为我工作的汉字(尤其对我这样一个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当时,真有一种脸被羞红的感觉 ------ 我觉得我是那样的粗鲁 ------- 使用文字就像地主使用长工一样 ......... 加油你的研究,原来你的这个研究是具备使命感的,我支持!!!!!!” 晚 10:25 ,张学新: “谢谢你!的确是这样。拼音文字是个工具性的构造方式,而我们的汉字远远超越了一个工具性,有很深的艺术和美的成分在里面。你要了解过去一百年为什么汉字受到这么多的误解和责难,可以去我的新浪博客看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做报告时的全程视频录像,里面也有这个讲座的文字版和当时使用的 PPT 。”
4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为汉字而开
热度 7 zhangxuexinjohn 2012-1-27 19:52
当今世界 上所有的国家都使用拼音字母文字,只有中国人使用汉字(韩语、日语借用部分汉字)。 我们为什么不放弃汉字使用简单易学的字母文字?汉字为何这样独特,它的奥秘何在?这个问题从五四时期起就争鸣不已,是个世界性的学术难题。很多著名人物,包括毛泽东、陈独秀、鲁迅、郭沫若、胡适等,都曾认为汉字是我们思想文化落后的原因,要求废除汉字。在他们眼里,汉字是原始的低级文字,字母文字才是先进的高级文字。 汉字承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但它是否具有稳固的科学基础,能够万古长青呢? 根据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最近提出了一个汉字拼义理论。该理论认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它切合了心理学中根本性的语义网络原理,同拼音文字双极对立,构成文字发展的两个本质不同、但同样光彩的最高阶段。汉字根本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拼音化。 2011年, 从三月底到六月中,我在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心理所、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师大、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大、汕头大学、中山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 20 个学术单位报告这个理论,希望能引起对汉字本质的新讨论和新认识。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知道汉字是科学的,汉字是伟大的,为我们的民族这个伟大的发明而骄傲,为我们文化而自豪。附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在陕西师范大学做报告的讲座视频链接,请大家指正。 论文链接: 汉字拼义理论: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 视频链接: 汉字拼义理论:心理学揭开争鸣百年的汉字之谜 PPT 链接: 《汉字拼义理论》学术讲座所用的 PPT
327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脑科学?
胡业生 2011-11-1 15:44
韦钰院士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50周年院庆之际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1-10-31  作者:  访问次数: 日前,作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50周年院庆系列讲座之一,电子学院杰出校友、工程院院士韦钰教授为师生带来了题为《运用当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讲座。刘波副校长、电子学院施建宁书记和电子学院的主要领导及部分院系的副书记、辅导员,人文学院的老师、教务处的老师出席了出席并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电子学院常务副院长雷威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韦院士讲述了她的求学经历,着重说明了脑,精神,教育和创新的关系。她说,教育需要改革,要让学生自己去组织知识结构,关键是要把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教育从一开始就应该极力保证其正确。知识的积累——艰苦的培养过程会带来灵感和自觉,“创新是激情驱动下的直觉!”韦院士寄语各位同学,要懂得自我感知,自我驾驭,社会感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负责地做出决策。 (刘鹃)
1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欧盟评出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六项前沿技术
热度 1 chenguoxu 2011-5-6 16:10
欧盟委员会日前评出了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六项前沿技术。它们涉及脑科学、新材料、机器人、医药应用、纳米技术、灾害预报与分析等领域。这六大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它们分别是: 一、“未来信息分析模拟技术”。这一技术可大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模拟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提高针对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的预报和分析能力,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二、“石墨烯科技”。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是科学家于2004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代替硅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材料。 三、“纳米级传感器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制作非常小的不需要电源的纳米级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感知、处理和传输信息的功能。传感器还有两大应用亮点,一是可以把它植入人体,随时监控人体健康状况;二是它自身不需要电源,它可以依靠周围的配套设施获得电力或者利用热能、太阳能和电磁波等发电。利用这一成果,未来的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不用电池。 四、“人脑工程技术”。这一技术可用于对人脑的低能耗、高效率进行研究。人脑的学习功能、联想功能、创新功能都是目前计算机不具备的。另外,具有如此巨大功能的人脑又是节能减排的典范,它的功耗只有20至30瓦,相当于一盏白炽灯。人脑的这些神奇之处一旦破解,将为信息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五、“医学信息技术”。有关研究旨在推动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此类技术还将对海量传输健康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信息并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出新要求。 六、“伴侣型机器人”开发。这一项目旨在研制具有一定感知、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仿真机器人,为人类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这一项目将有两大亮点,一是依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人初步具有像人一样的感知、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二是开发出制造机器人的新材料,可以让机器人看起来、摸起来像真人一样。 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这六大技术研究分别给予150万欧元的科研经费支持。这些研究项目在预研究一年后将参加最终评选。欧盟委员会将从中评出两项作为“未来和新兴技术”,并在此后10年每年给予最高达一亿欧元的科研经费。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只想弄清楚大脑的工作原理
jimtcher 2011-1-17 14:54
不是泛泛而谈的原理,而是有坚实科学基础的原理。 大脑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智能的原理。关于智能是什么,现在都还在争论不休。所以,我说,先研究大脑的原理。 是否要在各个层次上对大脑的工作进行阐述?还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层次?在神经元网络的层次是否能够对大脑的原理进行说明?目前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显然是不能说明大脑的原理的。我认为是对大脑整体机制的把握的不全面。权值可塑是人工神经元网络的主要成就。层次网络也是一个。但大脑的活动基于神经元的激活与抑制这样的静态状态,则是不太准确的。我认为应该是神经元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不仅是单个神经元,而且有局部神经元网络的震荡,以及整个神经元网络的震荡。这只是一种猜想,还有待于证实或者证伪。 就算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得以解决,以此原理为基础,各种有关大脑的模型的构建也是相当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3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xupeiyang 2010-8-17 09:11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59626.html  迄今我们对脑的复杂高级认知功能的了解尚处在初始阶段,智慧的火花是如何产生?让人束手无策的精神疾病是否有新的治疗路径?近日举办的第8次中国科协论坛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我国有关方面需要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建立不同单位和专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国内脑功能研究信息的交叉融合。   据悉,脑科学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综合研究脑的正常功能和脑疾病机制的一门新学科。早些年,脑功能研究偏重理论,研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后来,脑科学与人口和健康计划相衔接,研究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策略,并且把这些成果应用在 教育 、社会心理等方面。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上海 生命 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院士指出,开展脑科学的研究,对揭开脑功能的奥秘、研制新型人工智能、开发人的智力水平、认识人类自我等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成为 生命 科学的新研究热点。   据了解,揭示脑的高级功能的奥秘成了现代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鉴于其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重要性,脑的高级功能研究无疑在本世纪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生长点之一。参会的美国艾默里大学李晓江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陈功教授等多位华人学者介绍说,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纷纷制订了脑科学研究的长远计划,并宣称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与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李涛教授认为,脑认知科学是20世纪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脑科学分支,通过研究脑的认知功能,不仅为人类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计算障碍等)提供一个解决的平台,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提出了许多治疗策略和方法。(刘莉) (责任编辑:魏艳)
个人分类: 生物科学|28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脑皮层编码理论
wangwd301 2010-4-14 22:36
您想了解大脑中的信息、知识、结构、规则是如何存在的吗?想了解感觉、学习、意识在大脑中如何完成的吗? 请看附件,可是原创哦。 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理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Elsevier 2008年创刊《脑刺激》被SCI收录
wanyuehua 2010-4-11 06:36
Elsevier 2008年创刊《脑刺激》被SCI收录
2008 年创刊的Brain Stimulation《脑刺激》,ISSN: 1935-861X,季刊,美国(ELSEVIER SCIENCE 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目前在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1卷1-4期到2010年第3卷第1期共89篇论文。 89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51篇、社论13篇、评论12篇、通讯11篇、更正2篇。 89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54篇,德国21篇,意大利14篇,英国11篇,澳大利亚10篇,法国8篇,巴西、加拿大各6篇,新西兰5篇,比利时3篇,中国(其中台湾地区1篇)、日本、埃及各2篇等。 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单位在该期刊发表论文的是香港大学(Univ Hong Kong)1篇。 89篇文章共被引用174次,其中2008年被引用12次,2009年被引用112次,2010年被引用51次,平均引用1. 96次, H指数为7(有7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8次)。 Brain Stimulation《脑刺激》热点论文: 1.标题: Effects of pulse width and electrode placement on the efficacy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作者: Sackeim HA, Prudic J, Nobler MS,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2 页: 71-83 出版年: APR 2008 被引频次: 20 2.标题: Consensus: Motor cortex plasticity protocols 作者: Ziemann U, Paulus W, Nitsche MA,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3 特刊: Sp. Iss. SI 页: 164-182 出版年: JUL 2008 被引频次: 17 3.标题: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State of the art 2008 作者: Nitsche MA, Cohen LG, Wassermann EM,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3 特刊: Sp. Iss. SI 页: 206-223 出版年: JUL 2008 被引频次: 17 4.标题: State of the art: Pharmacologic effects on cortical excitability measures tested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作者: Paulus W, Classen J, Cohen LG,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3 特刊: Sp. Iss. SI 页: 151-163 出版年: JUL 2008 被引频次: 15 5.标题: State of the art: Physiology of transcranial 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作者: Di Lazzaro V, Ziemann U, Lemon RN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4 页: 345-362 出版年: OCT 2008 被引频次: 12 6.标题: Foc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s a sham control for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oes it truly mimic the cutaneous sensation and pain of active prefrontal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作者: Arana AB, Borckardt JJ, Ricci R,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1 页: 44-51 出版年: JAN 2008 被引频次: 8 7.标题: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portable sham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ystem 作者: Borckardt JJ, Walker J, Branham RK,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1 页: 52-59 出版年: JAN 2008 被引频次: 8 8.标题: Comparatively weak after-effects of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 on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humans 作者: Antal A, Boros K, Poreisz C, et al. 来源出版物: BRAIN STIMULATION 卷: 1 期: 2 页: 97-105 出版年: APR 2008 被引频次: 7 Brain Stimulation《脑刺激》投稿指南: 该刊是神经调节领域的顶级杂志,主要刊登研究论文、评论、通讯和社论。 网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935861X 编委会: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editorialboard.cws_home/712317/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712317/authorinstructions 在线投稿: http://ees.elsevier.com/brs/
个人分类: SCI投稿|4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衰老解密解出神经科学奥秘
热度 1 yindazhong 2009-8-11 11:02
衰老解密解出神经科学奥秘 前一篇博客说道咬定青山一个月,苦写衰老解密后续篇,是为何物?值得那么大惊小怪吗?不看不知道,一看 也不能全知道。因为该文章在博客中目前只能为洋片,只能给出洋文的片段: 所谓 可供专家钻研, 亦为大家开眼。 若要尽知详情, 耐心等待半年。 不过为了满足某些看客的好奇心,先贴上文章的引言,并附上与老外的争辩(择时而发),让网上冲浪的好手,一道领略科学风口浪尖的头晕目眩。 Aging Resolution Implying Resolution of Neurobiochemistry -- Revealing the Missing Codes of Life Science Dazhong Yin Abstract While the enigma of aging is understood as a result of molecular dysfunction caused by increasing entropy due to the fail of maintenance system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aging mechanisms and the exact biochemistry connecting the entropy and biological aging is addressed. Lipofuscin formation mechanisms revealing irreparable accumulative changes re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aging related alterations of entropy increase in biological kingdom,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aging proces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 fifth level of aging mechanism studies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biochemistry, the missing codes of life scienc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review. Significance and validities of such life codes in biology beyond genomic and proteomic concepts has also been clarified. An open-minded pondering with functional groups of biomolecules, such as carbonyl stress, may explain fatigue and sleep biochemistry in neurobiochemistry and biomedicine in broad sense. When the 19 th World Congres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confirmed and celebrated the explanation of biological aging in Paris in June 2009, most biological scientists still have been suffering the confusion of the aging mystery in related fields . Most gerontologic and geriatric scientists yet not really understand what exactly is the real value of the resolution of aging. While professor Hayflick stated aging phenotype is resulted from dysfunctional molecules caused by increasing entropy , the most headache question to many biomedical scientists becomes what is the exact biochemistry bridging the entropy and aging. More challengingly, questions were raised such as: since the enigma of aging is solved, namely maintenance systems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longevity, thus how damage play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how may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be needed to make practical u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1)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aging interpretation and clarify further the exact biochemistry connecting the entropy and aging; 2) to address a fifth level of aging mechanism studies and highlight the missing code of life science; and 3) to predict significance and validities of such codes into a broad field of neurobiology and life sciences. 1. The Evolution of the Entropy-Related Aging Interpretation Before going into the detailed bi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entropy increase during senescence, a quick overview of the aging studies is fundamental. While over 300 aging theories being developed in biological history, about 30 of them are continuously regarded of importance . On one hand, these theories may be best divided in two categories, the genetic and stochastic parties. The genome relevance to aging mechanisms, after over 200 genes were discovered and identifie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aintenance network (system) is realized to mostly work together in determining the animals longevity (instead of being the driving force to accelerate aging) .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ing associated phenotypes and theories have been studied and classified mainly into four classes. Such classes are biologically ranked as at: 1) the whole animal level; 2) the organ level; 3) the cellular level; and finally 4) the molecular level . Whereas the enormous amount of data from all biological fields, particularly from various biomedical branches, have been so confusion in the literature, in some situation, aging investigation was dismissed as just too complicated for serious scientific study . It is sometimes suspected in the society of life sciences that Western biomedical research is getting lost in the forest of overloaded massive data, such as from genomics, proteomics, metabolomics and systems biology, a quickly growing field that will certainly add more complexity to the chaotic life science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Should life scie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or if there will be some simple access, or code, that could solve the mass? Not devoted to look for such code, however, we happened to view some biochemistry of life science in common under lipofuscin investigation . No matter how complicated and confusion the biological impairments start and/or develope, two major energy metabolism induced biological stresses representing most important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are understood as the key aging causes . These two are known as free radical oxidative stress and nonenzymatic glycosylation stress (being simplified as glycation stress later) . While the oxidative stress may finally form advanced lipid peroxidation end-products (ALEs), the glycation stress can result in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 . By realizing with surprise that these two biochemical stress carry a similar middle step -- carbonyl-amino reaction -- the reaction was primarily pinpointed by the author as a common reaction during lipofuscin formation and it was proposed later as carbonyl toxification theory of aging in 1995 . Because the crosslinkages resulting from biological reactions are mostly irreparable , the carbonyl stress, and other biochemical cross-linking culprits had already been stressed in a crosslinkage theory of aging by Bjorksten already in 1968 . After a half-century, the carbonyl stress appears to remain as the key process of the crosslinkage-related inevitable aging alterations both intracellularly and extracellularly . Since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showed clear defects of the 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 , Sohal and others, while verifying the 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 (Orr and Sohal, 1994), has tried also to build up a new flagship to interpret aging mechanisms, the so called oxidative stress hypothesis of aging . The reformed theory is thoughtful, but it is unsatisfactory to consider oxidative stress and related impairments to be the genuine aging mechanism since most of such damages are repairable by maintenance system. When the oxidative stress theory was found not to correlate with the maximum lifespan (MLS), the understanding of aging mechanisms became much more confused than ever before . For clarifying the complex of concepts in the field, we propose to illustrate the problem with a quite simple formula as given below (Formula 1): Damages ( aging causes ) Repairing ( maintenance ) = Aging alterations ( aging process ) Formula 1. Aging mechanisms (and process) in a general view. From the formula, one may recognize simply that carbonyl stress-related age pigment form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oxygen free radicals during real aging process simply because it contributes almost directly to the crucial accumulation-based aging process, the right side of the formula given above. Although a complete picture of biological aging mechanisms cannot be obtained only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biochemistry of biological alterations (garbage accumulation , in the case of lipofuscin formation), a general picture of aging starts to emerge. Because no matter how complex the detailed aging mechanism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etc.) may be, their main clues and the final results are available, especially the net result of impairments and restorations, which are highlighted by the accumulation biology of age pigments, the well known hallmark of aging as articulated primarily by Sohal et al. (Sohal, 1981; Porta, 1990; Yin, 1996; Szweda, et al. 2003). More open-mindedly,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aging of all kind of materials, impairments and damages are encountered to either organic or inorganic materials.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norganic materials can not repair the damages, but organisms may fix impairments and damages by direct or indirect means (such as protein restoration or cell proliferation) to renew life .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damages may be the direct causes of aging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In the biological world, however, such damages are not the aging alterations/process per se . Most alterations of biological aging are accumulative instead of degradative, such as collagen crosslinking and lipofuscin formation. Referring to entropy, although Schrodinger predicted that the entropy increase must be inevitable in biological system , organisms with enough diet, however, have no problem to gain energy (to reduce entropy) to avoid simple energy dispersal (simply to eat more). The actual problem is how the system may maintain its designed functioning pattern. The entropy increase related biological change has never been understood (only remaining as imaginative physics and as empty talk in biochemistry) until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formation biochemistry of lipofuscin and age pigments . The age pigment associated changes implying the exact polymerization-associated molecular alterations in relation to entropy have been formally clarified only recently . Biochemically, the crosslinking reaction of unsaturated carbonyls with amino compounds seems to be a more important reaction inducing physiological aging-related alterations. This is simply due to the fact that unsaturated carbonyls have a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econd bite (namely, it contains a pair of conjugated carbonyls or similar structure like hydroxy-ene structure) so that a further reaction is possible if a detoxification process fails to follow the first bite. As a result, steady crosslinking of low energy potential due to cyclization and/or conjugation (with increased entropy!) and thus irreversible by-products can be produced. Organisms, if they have no enzyme to break down such side-reaction induced by-products (e.g. AGEs and ALEs) with their limited (gene programmed) types of enzymes, so they have to put up with and pile them up with age . In other words, whereas the instant damages of the free radical/Maillard reaction belongs to pathological causes, which are mostly repairable or reversible (e.g. in the case of early glycation), the carbonyl stress induces mainly the irreversible accumulative physiological alterations with aging. . To sum up, the crucial problem that the entropy theory of aging is requested to answer is what is the exact biochemistry behind the entropy increase during aging. Scientists have been missing an adequate resolution until recently . Biological side-reactions, which have been discuss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foregoing sections, occur spontaneously in life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ing free radical oxidation, non-enzymatic glycation, carbonyl stress and protein crosslinking, etc. provide the best answer . The irreparable impairments are the molecular explanation of entropy increase. For example, protein cyclic conjugation is an exergonic process that increases the entropy of living systems. Stochastic by-products of crosslinking accumulate gradually because they cannot be degraded by normal proteinases, such as the crosslinked connective tissues in blood vessel, in wrinkled skin and in other protein complex, like lipofuscin, fibrosis, amyloids, tangles, senile plaques or lens cataract in vivo , which may form due to either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reasons (Korenchevsky, 1961; Selye, 1970; Bailey, 2001; Diazani, 2003; Binder et al., 2005). 2. A New Level of Aging Mechanism Study Revealing Life Code Ten years after our carbonyl aging hypothesis proposed, the carbonyl stress aging is developed to have a broader coverage as 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 in 2005 . Whereas irreparable damage accumulation of biological side reaction is summarized as the general interpretation of aging, the age pigment biochemistry and the entropy law were integrated to support strongly the general aging theory. The general aging theory was first appreciated in China as an Excellent Contribution and awarded by Chinese Gerontologic Society in 2006 and 2007 . (不好意思, 本文只能就此打住。有兴趣者,请暂时虚怀,若对群山,所谓:对面能说话,相逢得半年。 不过实在熬不过那么久的,可以琢磨请我前往交流,轻微腐败即可,哈 )。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32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展新交叉学科智能科学的研究
shizz 2009-5-13 17:48
智能科学研究智能的本质和实现技术, 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共同研究形成的交叉学科。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智能。 智能科学不仅要进行功能仿真, 而且要从机理上研究, 探索智能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智能的研究不仅要运用推理, 自顶向下, 而且要通过学习, 由底向上, 两者并存。智能科学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开放系统的智能性质和行为进行研究。 智能科学是 生命科学的 精华 、信息科学技术的 核心, 现代科学技术的 前沿 和 制高点, 涉及自然科学的深层 奥秘, 触及哲学的 基本命题 。 因此 ,一旦取得突破,将对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国家安全产生 深刻的 、 巨大 的影响。 目前,智能科学正处在方法论的转变期、理论创新的高潮期和大规模应用的开创期,充满原创性机遇。 智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对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和智能活动的研究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智能科学的研究将使人类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识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现象错综复杂,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而能从中学习的内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从中提炼出最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和相应的技术,这是许多科学家长期来追求的目标。要解决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许多困难,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胀等, 单靠现有的科学成就是很不够的。必须向生物学习,寻找新的科技发展的道路。 智能科学的研究将为智力革命、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建立理论基础,为智能系统的研制提供新概念、新思想、新途径。《智能科学》系统地介绍了智能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吸收了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数理逻辑、社会思维学、系统理论、科学方法论、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地探索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性质和规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学家演绎生命的故事(网友评价最高的TED演讲之一)
songshuhui 2008-9-4 14:5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09-3 星期三 18:10 分类: 医学 , 感悟 , 翻译 | | 神经学家 Jill Bolte Taylor 多年前得过一次中风,她回顾那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演绎出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是网友评价最高的 TED 演讲之一) 这是一份投稿,译者是 Tony 。他的个人博客: http://inspired5.blogbus.com/ 我从事大脑 的研究是因为我的一位弟弟患有精神分裂症,作为他的姐姐,我一直都在想:为何我可以将现实与虚幻区分开来,知道什么是我的梦想,以及如何去实现 这样的梦想,而我弟弟却不能分辨真实的世界与他大脑里虚构出来的世界,也无法实现他的梦想?于是我决定投身于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 我从印第安纳的老家搬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精神病学院的弗朗辛博士的实验室工作。我们当时问的问题是:寻常人的大脑 与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状的病人的大脑有 何不同?所以我们绘制出大脑里头的微电路图,逐一考察每一个细胞,寻找其与其余的细胞、化学物质的联系,还具体考察了这些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数量。 我的生活很有意义。白天,我在实验室上班,而到了晚上或者假日,我就以 NAMI (美国精神疾病联盟)成员的身分到社区普及有关此一疾病的知识。 可是在 1996 年 12 月的 10 号的那个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竟也碰上了神经错乱。那时我的左脑血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随后的 4 个小时里,我的大脑 完全失去了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不能走、说、读、写或者回忆起我过往人生的任何片段。我那时简直成了一个婴孩,不过是活在一个女人的躯体里。 假如你看过人体大脑 的话,你会知道大脑的两个半球是完全分离的。今天我还特意给大家带来一个真实的人体大脑。(工作人员端出一个人体的大脑,吉尔向观众解 释)看,这是大脑的前端,这是大脑的后端,这里还有脊髓。大脑在我的脑壳里就是这么放置的。我们的大脑的两个半球是完全分离的,拿计算机作比喻的话,我们 大脑的右半球就有如并行处理器,而左半球则类似于相联处理器。两个半球通过灰质来交流,而灰质本身则是由 3 亿个轴突纤维组成的。除此以外,我们大脑的两个 半球就是完全独立的,由于它们两个处理信息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它们关心的是不同的事物,由此我认为,大脑的两个半球拥有截然不同的个性。 我们的右脑关心的永远都是眼前的事物,它仅对于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它以图像的形式来思考,我们肢体的运动信息会直接传送到我们的右脑,外界的一切 信息会经由身体上的感官返回右脑,然后右脑就会描绘出一副周边环境的图画,还能判断出其气息、声响与感觉。我是一个能量的个体,通过右脑与周围的能量取得 联系。而我们大家都是独立的能量的个体,可是我们的右脑把我们联系起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都是人类大家庭的一员。此时此刻,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之上,都是 兄弟姐妹,共同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这一刻,我们大家都是完美的、完整的、美丽的。 而我们的左脑则是完全不同的一副图景。它以一种线性的、有条不紊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它关心的仅仅是过去与未来。它捕捉周围的信息,周围的一切细节,以至关 于细节的细节,然后分类、整理,将其与过去发生的事情相比较,从而得出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事的判断。左脑是用语言来思考的,在左脑里,有一个神秘的声音把 我的内在的世界与外部的世界关联起来。那个声音会喋喋不休的跟我说,嘿,你回家的时候记得买香蕉啊!还有明天早上起来记得吃啊!它还以一种非常精确的 计算方式提醒我记得洗衣服。但最重要的恐怕是左脑能向我发出一个信息:我就是我 (I am) 。而我一旦听到这个声音,我就感到坐立不安,因为我不再与周围的能量流动发生联系,也与周围的人失去了关联。 那天我脑出血,刚好就发生在左脑。 那天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左脑疼痛不止,那种痛楚跟你咬冰淇淋的那种腐蚀性的感觉一样,它抓住我,然后又放开,然后再次抓住,再次放开。如此 反复。我不曾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可我还是决定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于是走到家里的跑步机前,可是虽然我的手抓住了跑步机的横杆,但我感觉那似乎是只是一只 普通的动物爪子。我想,这可真奇怪!又看看我的身体,我立即发现自己怪异无比。似乎我似乎感觉到我的意识游离于身体之外,在另一个世界看着那个站在跑步机 前的我。 一切都是那么奇怪,而我的头疼也越来越厉害,于是从跑步机上下来,当我在客厅里走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里的一切的反应都变得极慢,每往前迈出一步都是那 么的僵硬、每一步都要缓缓的走。我的步伐基本没有连贯性。同时我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也在变弱,于是我干脆留心自己身体内的一切。那时我站在浴室里,正准备洗 澡,同时我听到身体里有个声音在说:这块肌肉,你要放松;这一块,你要拉紧。 我还丧失了平衡,倒在浴室的墙上。我低头看自己的手臂,可已经无法感知自己身体的边界了,不知道那里是属于我自己的,那里是周围的事物。构成我的手臂的原 子和分子与墙上的分子混在了一起。我只能体验到能量的存在。我问自己:我到底出什么事啦?就在那一刻,我的左脑内的那不曾停息的谈话消失了,就像人们 拿着遥控器,按了静音键一样只有无边的寂静。 一开始我感到恐惧,但很快我就为周围的巨大的能量所吸引。我再也不能界定我的身体的边界,我感到自己变得很大、很舒展。似乎我和周围的能量就是合在一起的个体,那种感觉真的很美。 可突然间,我的左脑又重新恢复了思考,并且对我说,我们出问题了!出问题了!要找人帮忙!我知道自己出了问题,可是马上我又回到了意识的世界(我称之 为 La La Land ),那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想象一下能够不再听任于大脑 里的喋喋不休的感觉。我就置身于一个如此美妙的世界,一切身外的烦恼皆一扫而空。我感到身体 变轻了。不妨想象一下能够摆脱一切的现世的纠缠,那是一种清静的感觉。再想象一下,你完全摆脱了积累了 37 年之久的情感的包袱,那是多么的美!那刻,我体 会到巨大的快感,简直是美不可言!就在这时,我的左脑又恢复了思考,对我说嘿,注意啦,我们出事了。要找人帮忙啊!我那时才想到求救,于是马上从浴室 出来,非常机械的穿上衣服,心里在想,我要去上班,我要上班。我还能驾车吗?我还能吗? 就在那时我的右臂完全瘫痪,于是我才意识到自己中风了。不过我又想,这样不是很妙吗?有几个 神经科学 家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呢? 可我又想,我是个大忙人,我才不会花时间玩中风的游戏呢!但既然已经发生了,那我就用一两周时间来研究研究,然后就继续我正常的工作。 于是我去找人帮忙。我已不记得办公室电话,可是我记得我的房间里有一张名片上面写有那个电话号码。于是找到名片,可虽然我看得清清楚楚那卡片是啥模样,却 分不清是我的还是别人的,因为我只看到一团像素。卡片上的文字、图案、背景三者在我眼里成了模糊的一块像素团,完全无法分辨。可是我不能等到我看清了。就 在那一刻,我刚好返回了现实,发现找到的不是我的卡片。从那一堆卡片里头找到合适的一张,又花去我45分钟的时间。 与此同时,脑颅内的积血越来越多。我尽管分辨不出卡片上的数字,也分辨不出电话上的数字。但我别无其他选择。我把卡片上的笔画跟电话上的笔画相比照。可我又回到La La Land,不记得自己是否拨了那些数字。 于是我抓起那瘫痪的右手,盖住那些已按下的数字,这样在那间或的片刻清醒的时刻,我可以知道拨出了哪些数字。最终电话打通了,我的同事接了电话,但我只听 到呜呜呜呜的声音,我想,天啊,他怎么变成金毛寻猎犬了?于是我想对他说,你还,我是吉尔,我需要你的帮助!可是口里出来的竟然也是呜呜呜 呜,噢,原来我也变成黄金寻猎犬了!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自己已无法讲话或理解别人的话语。 但同事马上知道我需要他的帮忙,于是叫来救护车,把我送到马斯医院。路上,我卷成了一个婴孩的模样,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只剩余最后一点空气的气球,我身体 的能量飘到了身体以外,而我的灵魂也要投降了。那一刻,我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已经到来。除非医生可以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那天下午,我醒了,惊喜的发现自己还活着。当我发现自己的灵魂要宣布投降的时候,我就已对人生作出了告别。可此刻,我的心悬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之间。从 感官传来的刺激是单纯的疼痛,光线就如野火一样在我的 大脑 里燃烧,周围的声音是那么大、那么混杂,完全分辨不清。我只是想逃离。由于我不能明确自己身体的 范围,我又感到身体变大了、舒展开来了,就像一个从瓶子里跑出来的神怪,而我的灵魂则如一条鲸鱼,漫游于寂静的极乐世界的海洋。那是一种和谐的音乐。当时 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像故事里的神怪那样回到瓶子里了。 可是我又意识到我还活着呢!我还活着!而我竟经历了涅磐了。而假如我能找到涅磐,又还活着,那么世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找到涅磐。我幻想一个充满美丽、和 平、怜悯和关爱的世界,只要人们愿意,自觉的走出左脑,就能达至此境。我又想,这样一次经历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它让我以深入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并 鼓励我尽快得以康复。 两周后,医生从我的大脑里取出一块凝固的血块,足有一个高尔夫球那么大,那东西正好是从我大脑里控制语言功能的地方割出来的。(指着屏幕上的照片)那是我和我的母亲,她是我生命中的天使。后来,我经过8年时间才完全康复过来。 那么我们究竟是谁?我们是宇宙间的生命,我们都有灵活的躯体以及两个各司其职的认知中心。我们都有能力去选择,这一刻我们要成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在这个地 球上活下去。此刻,我可以进入我的右脑,从而实现与大家的血气相通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我是由50万亿个分子组成的一个活的生命体。又或者我可 以走进我的左脑,我就变成一个单独的个体,不再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不再与大家发生联系。我就是吉尔泰勒博士,我是知识分子,还是神经解剖学家。这些就是 我体内的我们。 你想怎么选?你会怎么选?在什么时候?我深信,只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去关心右脑,去寻找那片内在的宁静,将会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我们的地球也将变得更平和。而我认为,这也算是一个值得传播开去的想法。 标签: 翻译 , 脑科学
个人分类: 医学|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