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普文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看到了自己的死亡!”
热度 10 PhenixInRocky 2014-10-23 12:43
我的父亲是个放射科医师。伦琴(1845-1923)是我小时候从他的口中知道的第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小时候的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会存在X光这种能穿透物体,而我们肉眼又看不见的神奇力量。这比我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X射线的原理,或在实验室里搭建成像的实验系统,早了许多年。伦琴被尊为诊断影像学之父。他的最重要的贡献即X射线的发现,并由此开启了医学成像的时代,这对于人类的贡献无法衡量。马上又要到11月伦琴发现X射线的纪念日了,偶成此文,以志纪念。 “我看到了自己的死亡!”据说陷入恐惧的安娜 · 柏莎( Anna Bertha )当时这样叫喊出来。 1895 年 12 月 5 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历史悠久的 维尔茨堡大学(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物理系主任、教授威廉 · 伦琴( Wilhelm Röntgen )的妻子安娜 看到了丈夫给她的一只手拍摄的特殊“照片”。黑白两色照片上的图像分明是一只手的骨架的阴影,她在这只手的无名指上,还看到了自己的戒指。 伦琴为夫人拍摄的第一张X光照片 1895 年,伦琴教授正在研究真空管的阴极射线。 X 射线的发现缘于他试图重复的另一个德国物理学家 Philipp Von Lenard 的实验。 Lenard 也是物理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正是凭借对于阴极射线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 1905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伦琴在当年的 11 月初的实验里,偶然发现了阴极射线在涂上 亚铂氰化 钡( barium platinocyanide )的纸板上产生了荧光效应 。他好奇另外一种管壁更厚的真空管是否也会有这种现象,于是在 11 月 8 日的晚间决定继续他有趣的实验。也就是在这一次试验中,他发现距离他的管子几英尺意外的 亚铂氰化 钡再次出现了荧光。他怀疑也许是一种新的射线导致了这种现象,但是由于他对于这种可能存在的射线的性质一无所知,所以就也用数学上表示未知量的符号 x 来命名这种射线。 11 月 8 日是个周五,勤奋的伦琴教授像许多科学家一样,周末照常工作,重复了他的实验并且做了初步的笔记。好奇心往往会使科学家进入一种亢奋的工作状态,伦琴也不例外。接下来的几个周,伦琴夜以继日的工作,吃住都在实验室,针对这种新的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也许被科学发现的幸福充满头脑的伦琴也想和自己的妻子分享这一喜悦,于是他用自己发现的射线给妻子的手拍下了那张著名的、后来在无数的教科书和博物馆里出现的那张照片。 伦琴是个十分勤奋的人,工作速度之快令人乍舌。他的第一篇描述这种新射线的学术论文《关于一种新的射线( On A New Kind Of Rays (Über eine neue Art von Strahlen) )》 在 12 月即投递了出去。 1895 年到 1897 年,伦琴共发表了三篇重要的论文介绍他的发现。 伦琴因为对于 x 线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1901 年就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和居里夫人一样,这个性格耿直的德国人不愿意为他的发现申请专利,而是希望他的成果可以被人类共享,而使全人类受益,还把诺贝尔奖金也捐献给了维尔茨堡大学。但是这位著名的学者晚年生活非常穷困。他本来已经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并打算移民美国,甚至连船票都买好了,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影响了行程,最终穷困地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南部的维尔海姆( Weilheim in Oberbayern )结束 了自己的一生,终年 78 岁。伦琴死于肠癌( carcinoma )。于是人们很容易联想他的病是否和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作有关,不过由于他只花了不久的时间在X 线方面的工作上面,而且他还用金属铅进行防护,因此这种可能性不大。 今天,人们把 X 射线的发现作为医学成像( Medical imaging )技术的开端,也把伦琴尊为诊断影像学之父。和中文类似,在许多语言里,X 射线还被称为伦琴射线。伦琴的发现发表之后很短的时间里,这种成像技术就被世界各地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成像。比如美国的麻省总医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Hospital )在 1896 年就已经开始使用 x 光成像。在中国的苏州,美国教会创办的博习医院( Soochow Hospital )也早在一年之后的 1897 年就引进了 x 光机,算是中国有据可查的最早在临床上使用 X 光的医院。 伦琴的妻子的手掌照片,与今天我们在医院“拍X 光片”所使用的是同一个原理。 X 线穿过人体之后,部分能量在人体内产生衰减,余下的部分投射到显影底片上,就形成了一个体内三维结构在底片平面上的二维投影。这个投影上所显现的对比度,就是由人体组织对X 光的吸收系数决定的。 伦琴的妻子看到的不是她的死亡,而是让更多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安娜不知道,她惊慌中说的那句话,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医学成像技术的是时代。所谓成像技术,就是对人的肉眼不可见的结构或者信息产生图像( image )的过程,也就是可视化( visualization )的过程。这里的信息不只是结构的,也包括我们感兴趣的各种生物体的其他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者指标的空间分布。成像是个“反问题”,人们探测某种能量,比如声、光、电、或者热与生物体产生相互作用之后残留的信息,用他们返回去“猜想”那些看不到的结构和信息。而能看到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信息,这对于人类来说意义重大——有了充当我们的眼睛的这些工具,使许多本来看不见、摸不着、不可能的基础研究和医学实践都成为可能。至今,所有主要的成像方法领域都有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可见这些技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而 2014 年的化学奖再度授予以一种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成像方法——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的发现者。而同时,还有无数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探索着更先进的,能为人类提供不同信息的、新的成像方法,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69005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自己种菜更安全吗?
lywslyws 2014-10-17 03:10
自己种菜更安全吗?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248/) 最近几年,很多人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对市场上的食品也越来越不放心。于是,有人就想出自己种菜的高招。如果喜欢,自己种菜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确是不错的选择,陶渊明有诗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令人向往,可是,自己种菜就真的没有安全问题吗? 环境污染,自家种菜也不能幸免 很多人都担心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尤其是在“毒姜事件”被广为报道之后。确实,自己种菜可以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甚至可以不用农药和化肥。但是,农产品是否安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环境是否安全。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南极生活的动物体内都能检测到DDT残留,我们身边的食物也很难“独善其身”,自己种菜同样要面临环境污染的影响。 比如,空气污染会通过土壤污染而影响蔬菜。工业活动中煤炭、石油等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多种污染物排入空气,进而沉积在植物的叶片表面或者沉积在土壤中被植物根系吸收代谢,最后聚积在植物内,其中就包括我们吃的蔬菜和粮食。2009年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对从本市选取的蔬菜样品中的16种多环芳烃(可能致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16种多环芳烃的平均含量达656.3 微克/千克(植物体内多环芳烃背景值一般为10-20微克/千克),其中可能致癌苯并芘的平均含量高达7.20微克/千克 。这些多环芳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的不完全燃烧,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 。 除了多环芳烃,空气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也会降落到种植的蔬菜上。对蔬菜中重金属调查发现,靠近交通主干的基地生产的产品,铅含量要高于远离公路的产品。这表明汽车尾气可能导致蔬菜铅污染 。所以,环境污染得不到治理,我们的蔬菜和水果也会受到影响。 种菜也是技术活,小心别种出要命的“毒”菜 种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农业学科。要想自己种菜安全,首先,你得认识你种的蔬菜是什么、了解蔬菜的习性。有些蔬菜是有毒的,不建议种,尤其是有些不常见的野菜,如果种植,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媒体报道北京昌平的三口之家,女主人担心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便在自家别墅小院内,开辟了一个小菜园,种上从菜市场买来的菜籽。却没想到炒出的一盘野菜,让自己和丈夫、女儿都中毒了。医生对残余食品检验后发现,他们吃的野菜能是一种民间俗称“甜茄”学名“龙葵”的植物, 。 龙葵中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碱,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龙葵碱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毒,人体的中毒剂量是2.8毫克/千克体重,儿童的中毒剂量会更低,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安全 。新闻报道中的这对夫妇,虽然是营养学专家和大学老师,但是他们并非农业专家,对于蔬菜种植和植物学也几乎不知。所以才会误将含有毒素的龙葵当安全的野菜种植并食用了。这虽然是个例,但也说明了在对植物蔬菜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种菜并不一定安全,甚至可能会带来风险。 龙葵只是一个例子。其实,蕨菜也是一种纯天然野菜,但因为蕨菜中含有“原蕨苷”,会跟氨基酸反应,也可以破坏遗传物质DNA,目前很多研究都发现它可能致癌 ,最好也避免种植食用。总的来说,对于不了解的野菜,最好都不要种植食用。 安全地种,还得安全地吃 安全地种菜,但食得是否安全有时还得看你怎么吃,所以说,自己种菜也必须知道恰当的烹调和处理方法。在这前面提到的案例中,龙葵碱的确有害,但是,恰当的烹调处理是可以降低风险的。龙葵碱是水溶性的,而且也比较怕热,通常沸水煮一段时间就能去除龙葵菜中的毒素,降低食用风险,不过,这个菜汤就不能喝了。 像龙葵这样含有天然毒素的蔬菜还有很多。很多豆类蔬菜中含有一种能够使红血球细胞凝集的蛋白质,叫做植物凝集素(简称凝集素)。吃生含有凝集素的豆类食物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则可致命。不过,凝集素在加热处理时均可以被破坏,所以,四季豆、扁豆、豆角都不可以生吃。但是豌豆中不含有这种红细胞凝集素,可以生吃。如果自己种植豆类蔬菜,在不能分辨的情况下,一定要避免生吃。 还有一些植物中含有氰甙类物质。氰甙本身是无毒的,但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甙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氰化物),氢氰酸可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对常见食用植物检测发现,苦杏仁(北杏)、竹笋、木薯及亚麻籽样本的氰化物含量范围为9.3毫克/千克-330毫克/千克 。不过,煮沸可以除去90%以上的氰甙。所以,这类食物如果自己种植,也要彻底煮沸烹调后再吃才能保障安全。 纯天然肥料也有问题 此外,很多人自己种菜时喜欢追求“纯天然”,不使用化肥,而是使用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人畜粪尿)。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用农家肥或有机肥,一定要确保人畜粪尿是经过充分发酵的,否则,其中没有被杀死的寄生虫卵和致病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会远比化肥或农药严重。 结论: 自己种菜,可以作为生活情趣,也可以为食用方便,但自己种菜绝对不是万无一失的安全保障,对植物的不了解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给大家3个小建议: 大家在种植时选择常见蔬菜,不要贪图野菜的新鲜,种植食用不熟悉的植物,引发严重后果。 认识一些可能引发健康损害的蔬菜,知道其正确食用方法。 使用农家肥或有机肥时,确保人畜粪尿是经过充分发酵的,以防寄生虫和致病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批科普博文将从科学网上删除
热度 12 Majorite 2013-3-7 10:29
一批科普博文将从科学网上删除 为了抗议科学网编辑打击报复、以网整人的做法,从今日起本人将陆续删除在科学网上发表的一批科普文章。 第一篇被删除的将是: 《岩桥相会》( 嵇少丞《构造地质学》科普系列之4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661929.html 今天同时删除的博文还有: 嵇少丞有关岩石流变学部分研究论文的目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666382.html 中国 苏鲁 - 大别高压 - 超高压变质岩地震波性质研究的部分论文目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664882.html 科学网编辑如果不改变“整人为乐”以及利用“匿名评论”打击学者的错误思路与做法,科学网就永远留不住真正的学者。 特此公告! 嵇少丞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jorite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228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直言了写的音乐科普真的不错
热度 6 zhanghuatian 2013-1-30 18:28
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但我是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转载学习。 挤一挤“朱载堉泡沫”。 直言了,2008-03-18/2008-07-19 | 再发:2013-1-29 20:26:32。 http://sites.google.com/site/zhiyanpage/art/12lv8719 。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83010127_d.html 。 (应老网要求,再发本文。)。 普西尼:“但愿我的歌剧表演没有歌唱家!” 引言:一个巨大的“朱载堉泡沫”。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作品里说:“(明朝皇太子)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现在谁也不能推翻它、动摇它,全世界文明各国的乐器,有十分之八九都要依着他的方法制造”;朱载堉是“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真正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于是,自1980年代开始到现在,报刊媒体和对外宣传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朱载堉做了“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故事,譬如: ·朱载堉在全世界率先计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的音分值。这一研究成果早于德国人韦克麦斯特约100年,比巴赫的第一部《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就更早了。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发明揭开了音乐世界的新篇章。没有十二平均律,我们欣赏不到帕瓦罗蒂演唱时由C大调到G大调那巧妙的过渡;没有十二平均律,许多键盘乐器也就无法调音;没有十二平均律,世界音乐之父巴赫的第一首钢琴曲也就不可能问世。巴赫是“钢琴之父”,朱载堉就是“钢琴鼻祖”。 ·朱载堉有关音乐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朱载堉的发明使欧州人建立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音乐殿堂,并给今天的世界留下浩若繁星的音乐珍宝。 等等、等等。一个巨大的“朱载堉泡沫”出现了,直到现在还在膨胀。然而,那些吹泡沫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当前的事实的。 巴赫作品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无关。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试图在一个八度内把乐音分成十二个音程完全相等的定音音律、第八个乐音的数值总是第一个音的两倍。 巴赫的相关作品集原文不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其乐理依据也跟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没任何关系:“十二平均律”的英文是“Equal Temperaments”,德文是“Gleich-Schwebende Temperatur”。而巴赫那套作品的英文名称是“Well Tempered Clavier”、德文是“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把巴赫那套作品翻译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是错误的,严重误导了社会和许许多多的人。 目前,还没有看到“Well-Temperaments”的确切的官方中文术语翻译,一些人直译为“好音律”来区别于“十二平均律”。根据巴赫作品思路和音乐史料及作品分析,本人感觉,“Well-Temperaments”说的是足够完美完善和艺术个性很强的音律系统,不但包括有一定自由度的定音选择、而且包括乐理规则。此外,“Clavier”也并非特指钢琴,而是键盘乐器的统称。因此,本人暂且称之为“完美律”,即把巴赫那套作品暂且翻译为《完美律键盘曲》;以后看到找到已有官方中文术语,再改正过来。不管怎样,看本文的时候,请读者以英文原文为准,其很明确地标明了“Well”和“Equal”是两个不同概念。 欧洲音乐史料说明,当时的音乐界已经知道十二平均律问世;为避免与“十二平均律”混淆,巴赫特别使用“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Well Tempered Clavier)”作为他的作品标题、以示区别。把巴赫的相关作品集说成是根据朱载堉十二平均律而做的,纯属是以错误的中文翻译而搞了望文生义的理解和联想、进而又把联想当作事实了。 当然,历史文物最有说服力。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欧洲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乐器,其中有15到16世纪的键盘乐器。就是说,在朱载堉出生之前,欧洲就有了与其十二律相配的键盘乐器。因此,说没有朱载堉、西方就没办法做键盘乐器调音,那纯属是信口开河。 附图: 欧洲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乐器,其中有15到16世纪的键盘乐器: 欧洲“完美律”和中国“十二平均律”的乐理区别。 巴赫的那套《完美律键盘曲》作品集的乐理基础是文艺复兴及以后成型的“完美律”,跟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或“五音十二律”是大不相同的。简单说说两者区别。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为“黄钟”到“应钟”(相当于“F-E” )的十二个乐音做出等距音阶,即两两半音的音程声学数值在理论上完全相等。其乐音旋宫排列跟周朝时代所确定的十二律排列一样,因而叫“十二平均律”。朱载堉尝试新的移调方法,由于缺乏和声理论而失败,最后还是落在周朝确定的“五音十二律”的旋宫移调方法,即按照乐音次序组成的旋宫做顺序或逆序列的“五音”移动,共有60调(若把“变徴”和“变宫”也算上,则共有84调)。 欧洲的“完美律”为 C-B 的十二个乐音所做出了大体等距的音阶,但它的乐音旋宫排列却不是按照十二个乐音次序排列的,而是按照和声理论排列的,譬如,对“C”音而言,右旋紧接着是纯五度的“G”、为“升调”;左旋紧接着是纯五度的“F”、为降调。这是所谓“大调”旋宫。对应“C”音,是“a”音;“a”之右旋为纯五度“e”、左旋为纯五度“d”;如此做下去,获得一个“小调”旋宫。这样一来,移调的基本理论依据不是“十二律”的音阶次序,而是大小调的和声次序、共有48调。 巴赫使用“完美律”作曲,并为其乐理规则而为每一调做了一支曲子,所以,共有48支曲。如果巴赫那套曲子是按照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做的,那么,至少应该有60支曲子,然而,不是。仅此就可见两者的乐理依据是大不相同的,可见巴赫作品与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彼此无关的。 此外,巴赫那套曲子是为风琴写作的,特别是为宗教教堂的大风琴而写作的。后来的演奏和发行,才改成了任何键盘乐器都可以演奏的乐谱,当然也包括了钢琴。因此,不但在理论方面,且在作品创作事实方面,巴赫的那套作品都不是根据也不是为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而做的,可以说,两者彼此无关。 为了更好理解“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两者的不同,下面是中国和西方的乐音旋宫图示比较,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两者的基本理论是大不相同的: 从图示可以清楚看到,尽管中国可能比西方更早发明了“十二律”和“平均十二律”,但是两者的乐理方法是大相径庭的。举例:中国的旋宫的主导是音阶顺序、明显地强调音阶之音程与十二律的对应关系,具有但并不强调和声调性的对应关系。而西方的旋宫则非常明显地强调和声调性的对应关系,譬如,C大调对应a小调,同时,大小调都有左旋右旋的纯五度排列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的古代音乐理论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不存在母子关系。否则,子代变化再大、也多少保留母代的一些痕迹;而旋宫比较说明,中西两者的古代乐理方法没有谁继承了谁的母子关系迹象。 图示也说明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音乐风格不同的一个道理,即:中国旋宫是按照乐音次序排列的,这决定了中国古代乐曲的单旋律丰富发达、却缺少多变的和声对位的特点,譬如,它能发展出“胡茄十八拍”那样的单旋律大型作品、却终于没有赋格曲和奏鸣曲作品问世;它能培育出独唱、对唱和齐唱都十分发达的几百种古代戏曲,却难有成套的不同声部对位的昆曲越剧。而西方旋宫是按照和声调性的关系而排列的,这使得西方古典音乐有丰富声部对位、且具备了多变的和声和复调的原理基础,终于能发展出赋格曲、奏鸣曲和交响乐,以及不同声部对位的交响合唱。 一言以蔽之,中国和西方的古代音乐及乐理方法之间,既没有母子关系、也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发展道路的问题。就是说,中国和西方的音乐历史事实可以证明,李约瑟所谓的中国古代音律来自巴比仑、而欧洲“十二律”又来自中国的那套说法,是联想而不是事实,他的结论是错误的。此外,在帕瓦罗蒂出生前两千多年,西方就有了C大调到G大调的移调规则方法,因此,所谓“没有十二平均律,我们欣赏不到帕瓦罗蒂演唱时由C大调到G大调那巧妙的过渡”的说法,纯属信口开河。 欧洲“完美律”和中国“十二平均律”的声学区别。 在声学数值方面,“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也是彼此不同的,譬如: “完美律”和“平均律”的细微差别是艺术和科学的区别 艺术的完美律 科学的平均律 数值 半音阶差 大三度差 纯五度差 数值 半音阶差 大三度差 纯五度差 1.0000 1.0000 1.0557 0.0557 1.0595 0.0595 1.1198 0.0640 1.1225 0.0630 1.1877 0.0679 1.1892 0.0667 1.2539 0.0662 0.2539 1.2599 0.0707 0.2599 1.3347 0.0809 0.2790 1.3348 0.0749 0.2754 1.4076 0.0729 0.2879 1.4142 0.0794 0.2918 1.4965 0.0889 0.3088 0.4965 1.4983 0.0841 0.3091 0.4983 1.5836 0.0871 0.3297 0.5279 1.5874 0.0891 0.3275 0.5279 1.6757 0.0922 0.3410 0.5560 1.6818 0.0944 0.3470 0.5593 1.7815 0.1058 0.3739 0.5938 1.7818 0.1000 0.3676 0.5926 1.8788 0.0973 0.3823 0.6250 1.8877 0.1060 0.3894 0.6278 表格中,只列举了最关键的半音(十二律)、大三度(调性)和纯五度(和声)三个因素的算术差,还没有做其它因素比较,也没有做比例差、几何差或自由度等对比,但这已足够说明一些重要事实: 所谓“十二平均律”并非完全均等,缘故是声学道理:振动频率是音高音准的决定性因素,而十二平均律除了C-以外的任何一律的数值都不是整数或可除尽的分数小数,即不可能在实践上做到完全平均。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密度精度都比“三分损益法”来得更高,音程分布也比西方的“完美律”更均匀,但是,它还是不能实现平均音高音准,到头来还得看频率是什么和分布如何。而若用频率表达,十二平均律的音阶音程之间的非等份现象就更明显。譬如,在中央C开始的同一组里,C到C#的差别是15.55Hz,而A#到B的差别是27.72Hz。 正因为如此,一些物理学等科学家把十二平均律吹得神乎,而在音乐家艺术眼里,十二平均律的最大功劳是分布更均匀,并没实质性地改进乐理和人们的音乐美感认识,甚至还带来一些副作用(下面即将说到)。所以,在音乐史上,艺术评论家们充分肯定十二平均律的“科学贡献”,却几乎就没有“艺术贡献”的评价。“完美律”则不然,其获得音乐史上的“艺术贡献”的评价是普天同声的。 “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的这种差别造成了“艺术感觉的音乐”和“科学机器的音乐”的差别,而两者如何实施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不用“平均十二律”的缘故:艺术与科学的冲突。 在中国和在西方,平均十二律问世后三、四百年也没派上用场。那不是因为音乐家们的忽略或过错,而是因为社会接受了音乐家们选择艺术个性而拒绝科学机器的决定。 所谓“完美律”也好,“平均十二律”也好,都是为乐器和乐队的定音而建立的乐音系统和乐理系统,并非是制造乐器的机械工程依据。一个已经造好的乐器,譬如钢琴或提琴,可以按照“完美律”、“十二平均律”、或任何已有音律系统做定音。此外,在欧洲,键盘乐器在10-11世纪就广泛应用了,比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要早四、五百年。 可见,李约瑟所谓的“全世界文明各国的乐器,有十分之八九都要依着他的方法(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制造”,足以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音乐和乐器常识,而是想当然。而所谓“没有平均十二律,键盘乐器就无法调音,就没有巴赫钢琴曲问世”一类说法,则更是信口开河了。 就西方古典音乐来说,各个乐器有自己的定音安排,譬如长笛和双簧管定音为C,单簧管和小号则用降B,等等;而整个乐队的定音则采用小提琴的A-弦的空弦音为标准来调整各乐器的音准。这就是第一小提琴手经常是实际上的“乐队副指挥”的缘故之一。 “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都有A音。可是,十二平均律的乐声效果是“科学机器发音”,而音乐家做的是“艺术个性乐音”,--- “完美律”为每一个键和每一个音都赋予了特别的个性色彩,而十二平均律则象机器生产面包一样、味道口感全一样、消除了乐音的个性色彩。所以,不管是中国发明的还是欧洲发明的十二平均律,问世后数百年也没多少音乐家采用。当然,对乐音的色彩感觉、对“艺术”和“科学”的乐感区别,都要高度专业化训练的或是对乐音十分敏感的耳朵才能感到和受到明显的美感影响。 如果您一定要体验一下“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的美感区别,那么,可以做这么一个实验:请您听听电子琴小提琴效果的中央C上行一组的“A”音(440HZ)。多听几遍,那是典型的十二平均律的效果。然后,请位专业小提琴手,照乐队表演实际惯例做好定音(譬如442HZ),先拉拉空弦的“A”音,再在D弦上用不同手法弓法演奏同样乐音。多听几次。那是典型的“完美律”的效果。听了做做比较,相信您能获得这样的感觉:在电子琴上演奏,不管您怎么玩,都只有音量的区别。而在小提琴上演奏同一个音,不同弦位把位和不同手法弓法的乐感效果和“音色”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更不要说音量了。一个乐音就有如此明显的区别,所有的乐音和作品的区别当然就更大更厉害了。 在中国,长期没有使用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还有个很明显的技术原因:为定音而确定弦长或管长都难以完美操作。按照朱载堉的发明,理论上解决了音律平均的问题,然而,到实际操作,由于其方法使用开方而开不尽、除了C音之外的每个音律数值的计算都是没完没了的。这样一来,就必须在音准方面有所舍弃才能停止计算,结果还是做不到完美平均。此外,当时的乐器生产是手工业,难以按照十二平均律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管乐器或弦乐器,那样做的成本远远高于已有的三分损益法,结果,实际效益还不如继续使用三分损益法来得简便容易。 知道了相关科学原理和生产条件,也有了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的不同乐感比较,您也许就会理解为什么“十二平均律”问世后数百年、居然许多音乐家不用它的道理了。也就是说,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后许多年而无用场,那是有音乐美学的缘故的,而并非如同一些人和报刊媒体所说的、数百年里所有的音乐家们都是十分愚昧无知而无缘无故地轻视他的发明。 属于一个艺术时代的 “完美律”。 欧洲的“完美律”是对中世纪音乐理论的基础建设性质的改革。巴赫使用“完美律”作曲,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后形成的新的音乐理论系统和改造了当时的宗教音乐,特别是改造了对位、和弦进行和移调等,从而能充分表达和使用文艺复兴及以后的音乐美感和音乐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古典音乐(或近代音乐)的“开山鼻祖”。 巴赫的《完美律键盘曲》集中体现了他的贡献,以至于纽约时报曾发文说:若音乐可以比作一部《圣经》,那么,巴赫的《完美律键盘曲》就是“旧约”。下面是该作品集第一首乐曲的开头几个小节: 仅这一首,就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 标题直接翻译是《C大调前奏曲第一号》,说明巴赫作曲的依据是欧洲的音律旋宫及其理论方法,不是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旋宫及其理论方法。具体说,至少有这样一个区别:该作品是为每个音律而作的起始篇章;“完美律”旋宫的大调起始音是中央C,巴赫正是用它来写作整套作品的开头篇章。而中国的十二平均律的起始音是相当于F3的“黄钟”、无大小调区别。很明显,巴赫没有用中国的十二平均律。 宗教音乐曾对和弦进行有严格规定,譬如,I-II是不允许的;而巴赫作品劈头就用I-II-V-I,与旋律进行结合是恰到好处而严谨规范,同时,又打破了宗教音乐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个性自由的古典音乐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时代的气息和特色都非常浓厚显著。这些音乐艺术理论方法及变迁,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十二律或十二平均律都没有的。 沿着巴赫开辟的道路而创造性地用“完美律”发展了古典音乐的大音乐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柴科夫斯基、斯特劳斯、布拉姆斯、格里格、等等,一直到19世纪结束和20世纪的到来。他们筑起了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殿堂,至今灿烂辉煌。 由于从巴赫开始到19世纪结束的作品的基本依据都是“完美律”,那些音乐家又都是属于古典音乐的,所以,“完美律”及其相关乐理也被看作是文艺复兴开始后的西方古典音乐的基石,有个代称叫作“巴洛克”音乐。就是说,没有平均十二律,世界上就有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所谓没有平均十二律就没有钢琴问世、就没有音乐的殿堂等等,都是些不符合事实的想当然说法。 属于科学时代的“十二平均律”。 到了19世纪结束之际,众多因素开始把十二平均律迅速地推上了音乐历史的舞台。 一个因素是“科学主义”思潮的泛滥,即“科学如此圆满,可以替代宗教而统治一切”的思想在欧洲泛滥,造成以某门科学到处插手替代的潮流。在物理学方面,有“牛顿主义”用力学数学公式替代社会分析和经济分析;在生物学方面,有“达尔文主义”作为人类行为规范准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时,在音乐艺术方面,就是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定音”的施行。十二平均律的一大特点是“一刀切”,不管什么乐音、乐器或作品,都用一个公式和一套数字,非常符合单一标准的机器成批生产的需要,跟“科学主义”思潮很合拍。换句话说,特定思潮为十二平均律扫除了社会障碍和开通了市场道路。 另一个因素包括音乐在内的“现代派”艺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现代派”音乐的基本特征,是打破古典音乐“完美律”的和声规范和旋律规则,由个性乐感来更自由地选择旋律进行、和声应用和移调变化。通俗了说,“现代派”音乐就是作曲者根据自己的乐感表达需要而任意地选择乐音及组合的进行,不受已有规则约束。一个明显例子:古典音乐作品的开始和结尾的主音与主和弦是一致的或有调性对应关系的,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开始和结尾的主音与和弦可以彼此不同、甚至是任意的。如此一来,就需要一种不管选择什么乐音都能保持两两音程相等的音律系统,譬如,不管哪一个八度,C2到E2 或 C5到E5 的音程彼此要完全相等。不言而喻,“十二平均律”的想法恰好能满足这类要求。换句话说,十二平均律不但在科学界得到赞赏,且终于也在音乐艺术界找到了共鸣者客户。 再一个因素是现代化工业生产进入乐器制造业。乐器制作属于精细加工,适合于手工业,但成本价格都很高。如同其它科技革命都有个由粗到细的过程一样,现代化工业开始也是粗旷生产,因而长期难以进入精细加工的乐器生产。19世纪中叶,物理化学和仪器的发展使现代化工业进入了精细加工阶段,进而为工业化成批生产进入乐器制造业提供了技术条件。与此同时,文艺复兴培养起来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音乐活动的平民意识终于成熟,大众对低价乐器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有需求市场、有供给条件,于是,乐器生产现代化制造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而在能够满足工业成批生产乐器的定音要求的音律中,十二平均律是首当其冲,自然就成了乐器工业的首选。 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和生产条件都具备了,十二平均律终于走上了音乐历史的舞台。音乐史料说,到1917年前后,即仅仅用了20到30年的时间,乐器生产的现代化就大体完成了,随之而来,十二平均律也成了垄断全球乐器市场的“音律之霸”,并迅速地普及到音乐世界的各个角落。 有名无实的“十二平均律国际标准”。 十二平均律登上音乐舞台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的冲突搏斗,在乐器工业的竭力鞭策和鼓动下,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和颁布了“音乐定音之声学标准”的国际标准,编码为 。该标准主要内容是: 以A4(中央C上行之A音)为所有乐音的基础音,并规定为440Hz,简称“A=440”。管乐器以室内温度摄氏20度时候的“A=440”为基础音标准。 以A=440为基础,根据十二平均律方法计算其它标准乐音音程。标准乐音用“音分”表达,根据十二平均律规定半音音程有100音分。 由此规定十二律各乐音的标准频率(HZ)是: c: 261.63 f#: 369.99 c#: 277.18 g: 392.00 d: 293.66 g#: 415.30 d#: 311.13 a: 440.00 e: 329.63 a#: 466.16 f: 349.23 b: 493.88 这就是所谓的“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的说法的来由。然而,事实并非那样、至少并非完全那样。譬如,那些标准规定内容说明了一些基本事实: 该标准采取的是“完美律”时代的艺术原则,即:以小提琴的A-弦空弦音为所有乐器乐音做定音的标准,而没有采用“十二平均律”的C音、F音或任何一个音律都可以作为基础音的做法。很明显,这样做规定带有很大的妥协性,以便使“完美律”的坚持者也能接受这个标准。就是说,在基础音选择方面,该国际标准并非来自认定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为国际音调。 该标准的计算采用十二平均律,但并非完全归功于朱载堉。根据美国数学学会的考察,古希腊学者阿里斯托森(Aristoxenos)早在公元前就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但没有引起足够关注。一直到文艺复兴,重新发现和挖掘古希腊学术,学者们才开始关注他的理论,并根据其理论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技术计算。换句话说,尽管欧洲完成十二平均律技术计算比中国的朱载堉晚到50多年,但其理论提出却早了至少1500年,而且,从理论提出到实现理论也是有密切的历史联系的。就是说,该标准建立的学术基础可以是欧洲的、也可以是中国朱载堉朱的十二平均律,并非完全依靠一家学说。 尽管十二平均律成了乐器生产的“音律之霸”、后来又成了乐器生产的国际标准,但是,在音乐艺术的实践中,那个标准就几乎没有认真实行、甚至就没实行。换句话说,除了乐器生产之外,十二平均律是个有名无实的国际标准。 譬如,据欧美乐理学者考察,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和纽约交响乐团使用的基础标准音的频率是A=442Hz,欧洲柏林和维也纳的交响乐团使用的是A=443Hz,等等,大多数全球著名的交响乐团使用的还都是“完美律”定音方式而不是十二平均律国际标准的“A=440”。 再譬如,卡纳基和林肯艺术中心等世界著名音乐中心,从开始到现在,一条经营原则就是定位于古典音乐和经典歌剧,即以“完美律”艺术时代的音乐为表演节目能否入选的主要尺度。世界著名的培养“音乐尖子”的音乐学府朱丽娅音乐学院,也是以古典音乐和经典歌剧为教学中心。后来,该学院教学包括了爵士乐,也是由于美国音乐界把爵士乐列入了美国古典音乐之故。 这样一来,机器生产的传统乐器还可以通过调音手段而被交响乐团们接受,而固定频率的电子钢琴等电子乐器则难以被交响乐团接受。后来,厂商们开发了频率微调系统,使电子乐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整频率。这一来,电子钢琴等加入交响乐团演奏“完美律”艺术音乐节目就有了充分条件,接受电子乐器的交响乐团也越来越多了。 这是个什么图景呢?不错,正如李约瑟说的,20世纪以来,许多乐器是依照十二平均律生产的,但是,并非如同他所说的“谁也不能推翻它、动摇它”。实际上,音乐界根本用不着去推翻或动摇十二平均律,--- 绝大多数音乐艺术家从来就没有认真实行过十二平均律。也就是说,如今,当您看到舞台上一架电子钢琴跟交响乐团合奏、成功地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的时候,乐器厂商们在为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定音”而热烈鼓掌,可音乐艺术家和观众们却在为“完美律”的“艺术定音”而热烈鼓掌。 命运未卜的十二平均律。 借助一个简单的不定方程的比喻手段,欧美声学学者曾描述了十二平均律的未卜命运: 8^y = 12^x, 即: 2^y = 3^x。 意思是说:十二平均律的思路就好比是要把一个八度分成十二等分,在实践上总是一个不确定的或干脆没有解答的问题。 事实也如此。从十二平均律登上音乐舞台之后至今的近百年里,对它的争论批评就没停止过,每次争论的主题几乎都是现有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否继承发扬文艺复兴的原则。纽约时报是各次争论的媒体平台中心,足够反映整个争论史。据该报资料看,争论事件主要有: 1900年是第一个争论高峰。 一方说,音乐也要现代化和工业化,应该欢迎和庆祝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定音”终于开始普及到音乐世界的各个角落。另一方说,十二平均律是“工具主义”和“机器音乐”,不是人的“艺术定音”,破坏了个性自由的原则。由于上述的科学主义、现代派艺术和机械工业化生产三大因素合成之力在当时远超过艺术反省,所以,这次争论的结果是实行十二平均律的一方取胜。 1922年是第二个争论高峰。 争论主题是艺术与科学的民族性和统一性。著名歌剧作者普西尼,深刻地感到了“科学定音”对他的歌剧的伤害,诉苦说:“但愿我的歌剧表演没有歌唱家!”意思是说,经过“科学定音”和成批生产而训练出来的歌手,无法确切表达实际生活中的和个性十足的艺术情感。然而,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如何联合统一是主导舆论。艺术界和科学界也提出了全球联合统一的主张。而十二平均律恰好是讲究统一性的,自然,它的支持者在这次争论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胜利,巩固了十二平均律成为全球音律之霸的地位,而普西尼的诉苦则被波涛汹涌的“科学定音”和乐器现代工业化成批生产的巨浪给吞没了。 1935年是第三个争论高峰。 这一次争论是由“现代派”音乐界自己挑开的,其主要内容是反省现代化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后现代化”美学思想的雏形。许多现代派音乐界的人说:我们的初衷是期望更自由和更个性的音乐,可是,平均十二律的“科学定音”给我们带来的是个性窒息和大量噪音;文艺复兴的个性自由原则被糟蹋了,需要对现代化做出反省、需要重新开通文艺复兴原则的艺术道路。这就是西方社会“后现代化”思想的雏形。可是,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战争风云很快就把这次争论给吹得无影无踪了。而这次争论的副产品却风靡全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曾被看作“低俗”和“下等”的探戈舞登上了古典交际舞的舞台、探戈舞曲成了经典音乐的一部分,这使得比才的《卡门》由当初的“最俗和最失败的歌剧”转而列入了最雅和最经典的歌剧作品的名单、从而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卡门》是“雅”还是“俗”的争论。 1949年是第四个争论高峰。 这次争论不仅是音乐界和科学界、而且许多听众也深深卷入了,涉及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此,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什么时候一个乐音不再是乐音?”的长文,向十二平均律发出了猛烈炮火,说:当前的音乐书籍都在鼓吹十二平均律、好象交响乐团用那个音律就能演奏出多么美妙的音乐;然而,十二平均律就象是面哈哈镜,把和谐美好的音乐全都给歪曲了、甚至全都给弄没了。音乐的未来依靠的是艺术的和谐美感,而不是科学制造的哈哈镜!--- 这次争论,明确地提出了“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的区别是艺术和科学的区别,清楚地说明了巴赫的作品《完美律键盘曲》跟十二平均律无关,从而恢复了当初的争论主题,即“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的关系。 1960年代末期到1975年是第五个争论高峰,也是个转折点。 这次争论的主题是“后现代化”,即对“现代化”的全面反省。这此争论的直接结果是“后现代化”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成型和普及。反省者更具体和更有系统地提出了恢复文艺复兴基本原则和恢复“艺术定音”的主张。他们的一个具体实践,就是更坚定地把古典音乐和经典歌剧舞剧作为卡纳基音乐厅和林肯艺术中心的音乐节目入选原则;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朱美丽娅音乐学院,也更坚定地确定了以古典音乐和经典歌剧为中心内容的教学原则。他们的另一个实践,就是促进大量的“新潮音乐”(new age,new wave)作品的问世和流行,其基本特征就是文艺复兴艺术原则中的人性、人道、个性自由和返归自然。这个趋势迫使十二平均律形成国际标准的时候、为使该标准能被音乐界接受而不得不对“完美律”做出了妥协。 必须说明,音乐领域的发展足够说明,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意是通过对现代化的反省而恢复文艺复兴基本原则,譬如人性人道、个性自由、民主法制、学术自由和艺术自由、回归自然和保护自然,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现代化、而不是反对或推翻工业革命现代化。一些中国学者却以为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思潮意味着“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从此世界现代化的中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那是误解,是“中国为中央帝国”老想法的重复再现。在西方社会,从音乐界的“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争论而开始的“后现代化”思潮,就萌芽说已有70年左右、成型和普及也有30多年了,可是,世界现代化进入了全球化阶段,东方西方还是在按照各自的历史轨道发展,世界现代化的中心并没有转移到中国,相反,若中国不能很好适应全球化的现代化发展,就可能成为国际社会的边缘国家。 进入21世纪到现在,是第六个争论高峰。 这次争论的主题是寻找“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的结合互容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换句话说,是探讨“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如何共存于一个艺术与科学彼此结合的乐音系统。 这次争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R·W·杜芬编著的《十二平均律如何毁坏了和谐音乐: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音乐界述评说,该作品提出了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十二平均律成为“音律之霸”和国际标准以来,“完美律”成了“备选音律”;可是,音乐家和观众的实践却是继续使用“备选”而不是使用“标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性对音乐艺术性的破坏是很明显的。这个严酷的事实迫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科学并不是真理,而真理未必就不是艺术。在“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走的时候,难道我们就不能想个办法让它们共存于一个音律系统之内、在尊重科学的同时也能享受和谐音乐之美吗?在其它领域,或总的说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往往是新科学的开端或突破点,而新科学的发展往往使我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在实现过程中得到新的升华。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发生在音乐领域? 结语:挤一挤“朱载堉泡沫”。 中国历史上没有文艺复兴时代,明代后期不是学术自由蓬勃发展的社会,因而,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朱载堉是“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由于李约瑟并不了解音乐艺术和乐器原理,因而,他对音乐乐理和平均十二律的发展状态的大部分阐述和评价也是违背事实的,是十分夸张的。简单说,李约瑟吹起了一个“朱载堉泡沫”。 中国曾经受到西方的多重伤害而至今记忆犹新,因而,今天,来自西方的一句好话和坏话,都可能激活它的历史回忆、或使它重温中央帝国之梦、或使它再舔舔过去的伤口。无疑,李约瑟吹起的“朱载堉泡沫”对许多中国人有巨大的诱惑力。他们接过李约瑟吹起的“朱载堉泡沫”,更加努力地吹了起来,以至于似乎没有朱载堉、全世界的音乐艺术和声学科技就都不存在了。 做做历史事实考察,李约瑟吹起的“朱载堉泡沫”不戳自破。从那些史实中,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的音乐乐音性质是极为相近的,甚至在音高方面是完全沟通和共享的。这可能就是“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的道理吧。然而,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的音乐乐理和音乐实践是大相径庭的,听一个乐句就能大致判断出那是中国乐句还是西方乐句;而且,越是彼此不同、他们各自的音乐艺术就越是迷人。就是说,在音乐领域,中国和西方不是“性相近,习相远”,而是“习相近,性相远”。 一个“朱载堉泡沫”是不难挤破的,而西方世界兴起的“科学定音”所反映的“艺术工业化”大泡沫却不是那么容易挤破的。多年的“后现代化”运动反思工业革命和恢复文艺复兴基本原则、赋予“艺术定音”以新的生命,但是,艺术和科学的孪生性却使得“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彼此格斗的同时又彼此依赖。有趣的是,西方文明有高于所有人类的爱情女神和艺术女神,每当人类困于黑暗之时,她们总能把人类送上新的光明大道;可是,西方文明却没有一个相同地位的科学之神,而且,一旦科学之神出现、那就意味着科学的生命从此彻底完结,这就注定了人类在科学领域只能依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在中国文明里,没有爱情女神和艺术女神,却有爱情和艺术的神人先祖;比西方文明多一招的是,中国文明里有多位杰出的科学神人先祖。在困于黑暗之时,人们祈求的对象不是那些高于人类的神,而是血缘先人。这就使得中国音乐不必在“艺术定音”和“科学定音”之间做困难的选择,却必须在“先祖定音”和“权宜定音”之间做更困难的选择,结果是常常陷入艺术和科学的混淆的泥沼。这种混淆曾经为中国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然而,30年前,在标志中国重新面向世界和步入现代化时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之际,北京舞台上演奏的不是任何中国古代或现代的音乐作品、更不是用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写作的作品,而是“完美律”的贝多芬命运交响乐。 参考资料。 中文参考及数据资料: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律学领先世界两千多年。新华网(2002-08-23 /2003-02-17)。 早在明代,朱载堉就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朱载堉纪念馆/人民画报,2006年6月3日。 中国第五大发明:布衣王爷的十二平均律。CCTV.com 2007年12月06日。 河内历史寻踪(四)。第五大发明。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18日。 朱载堉:钢琴理论的鼻祖。光明网,2004年5月17日。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参考,中央音乐学院,1959-1962。 西洋音乐史,卡尔·聂夫著,中央音乐学院丛刊,上海万叶书店,1952。 明史,史记,吕氏春秋,乐记。 外文参考及数据资料: ISO-A-440 Standard musical pitch. 2.4.5 Musical acoustics, kayelaby.npl.co.uk,general_physics。 Goshen College alum solves Bach's temperamental puzzle: New organ, Opus 41, features recently discovered tuning method. Wednesday, April 20, 2005. GOSHEN, Ind. – Bradley Lehman, a Goshen native and a 1986 Goshen College graduate, has solved the centuries-old mystery of what appeared to be an arbitrarily scribbled design on an original copy of one of J.S. Bach's compositions. The results have significant ramifications for the world of music history, performance, theory and instrument building. How Equal Temperament Ruined Harmony (and Why You Should Care) , by Rahkonen, Carl John, 2006-2008. Tuning Systems, by Catherine Schmidt-Jones. Connexions module: m11639 1. Version 1.17: Mar 4, 2008 2:29 pm US/Central. The 'Bach temperament' and the clavichord. Bradley Lehman, September 2005, in the November 2005 issue of Clavichord International. Juilliard Tries to Nurture Well-Tempered Artists. By JAMES R. OESTREICH, NYT May 23, 1999. On the Requirement of Automatic Tuning Frequency Estimation. Alexander Lerch, zplane.development, Berlin, German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Modern Keyboard. Barrie Heaton, MABPT, FIMIT, AEWVH (Dip.), MMPTA, CGLI (hon.) (USA). The UK Piano Pages, 1996-2008 . How would Bach have played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NYT, Dec. 3, 1972. When is a tone not a tone?, NYT, Jan.30, 1949. The art of the music would have to come to an end. NYT, July 5, 1904. 后记: 应老网要求,再发本文。做些说明: 关于“三分损益”和“五度相生律”。 有署名“dctyu”的读者曾留言说:阐述本文内容者“必研究各种律制,能回答三分损益法和五度相生律问题,……本文争议的是世界历史上到底谁先发现的 这套规律并应用于音乐艺术。到底谁是鼻祖。”。 该留言说得很中肯、让我颇有该读者有足够充分的中国和西方的乐理知识的感觉。确实,我能写出本文是有律制学习为基础的(特别是关于“三分损益法”和“五度相生律”的律制学习)。本文主要回答“鼻祖”问题,在“三分损益法”等律制方面没做特别详细讨论,这里做些简单补充: 西方的“十二律”是用“五度相生律”生成的,小提琴的“G-D-A-E”四弦定音顺序就是典型反映之一。而中国的“十二律”则是由“三分损利益法”生成的(其基数是81=1x3^4)。下面是中国古代“三分损益法”及其所生成的十二律的简单图示: 尽管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十二律”的音程结果几乎完全一样,譬如,古代中国乐理和古希腊毕达格拉斯乐理所生成的乐音的音分值差几乎完全一样(中国:114/90;古希腊:113 .7/90.2 ),但它们的生成过程及其乐理依据却是不同的。 大概正是那种不同吧,西方和中国的古代乐理的应用也大不相同。在古代西方,乐理大量用于或被用于美学、哲学和科学;古代西方国家制定度量衡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几何学。而在中国,乐理大量用于或被用于道德和政治的行为规范,其度量衡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不是几何学、而是乐器尺寸(譬如“黄钟”定音的弦长和编钟为基础依据),由此而决定国家的财政和军事等等各方面的数量管理。正因为如此,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律历内容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譬如,《二十四史》绝大部分的篇章安排,都是帝王之后便是包括律历在内的“志”、然后才是其它内容;而在《二十四史》之前的史料文献中,律历内容则排在帝王之前、跟天文地理一道为历史起始的首篇内容。 需要了解律历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可参考: 解析天坛“百年之谜”。2008-2-22,09:31。 连接: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17139568_d.html 。 关于音程“频率”的使用。 针对本文的“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的对比,有读者提出质疑而说本文有个“低级错误”:“作者在一段文字中,将12平均律相邻半音之间频率差值,进行对比,用27.72与15.55这两个明显差别的差值来说明12平均律音程之间的非等份现象,并为12平均律‘并非完全均等’提供论据。……通常人们说,在12平均律中,一个八度内的12个音被平均分成了12个均等的部分,这个‘均等’不是指相邻半音的频率差值相等,而是指相邻半音的频率比值相等。这实在是一个常识!两频率差值不相等,非但不是12平均律不均等的事实,反而恰恰是12平均律‘均等’的必然结果。因为频率比值均为2的开12次方,约为1.0595,12平均律中压根就不存在相邻半音频率差值相等这回事。”。 我的说明: 显然,该读者说本文是“低级错误”的时候,却忘记了音乐是什么和乐理基础知识。须知:音乐作品是利用乐音声波频率来做表达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科学作品;而乐理基础知识内容之一就是音程频率如何及其值差如何,且在音乐界和美学界往往采用算术差来表达(这里,所谓“算术差”就是加减法之差、是小学生口算就可做到的计算)。 乐理基础知识说的十分明白:乐音相邻半音的等值表达,并非是该读者质疑所说的“相邻半音的频率比值相等”,而是“音分”值的算术差相等,譬如,工业标准的音程之绝对音分值差都是算术差100(详见下表);若不用工业标准而用艺术标准,则该值等差为114/90(如前图“三分损益法”所生成的“十二律”之音分值差。如前述,古中国和古希腊的音分值差彼此几乎一样,但两者的生成过程和乐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因而两套“十二律”之间并不存在“母子关系”。)。 本文之所以用到“27.72HZ”和“15.55HZ”等频率数值及其值差,缘故很简单:针对性。譬如,不少鼓吹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言论说、朱载堉为音程频率计算而发明了十二等份的“平均”音程的数学方法。既然如此,那就针对该说法而用音程频率来检验,而检验结果说明那不是“平均”的(如本文所说,不管用算术差还是其它方法,都没能得到“频率”值差的“平均”结果);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数值远不如用音分值所表达“平均”值差,至少,音分方法的值差都是算术差100、十分简洁且直截了当。 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机构的行家们和西方同行们一样,不是用“频率比值”、而是往往用音分值的算术差来表达音程频率值差,那是有他们的音乐美学的专业道理的。他们的论述正是本文数次引用的乐理依据。因此,若说使用算术差表达是个“低极错误”的话,那么,百年来甚至数百年来、中外音乐行家们都是犯了个“低级错误”了。 诚如“后记”前述的署名“dctyu”的读者曾留言所说,本文旨在有针对性地说明中国和西方的“十二律”之间有无“鼻祖关系”,而不是剖析音程频率表达的理论方法,因而,就没有面面俱到地去阐述和分析朱载堉方法;不然的话,古今中外有许多种音程频率表达方式,都拿来一一对比和分析朱载堉方法,那本文岂不是走题了吗? 不管怎样,重复说,在音乐艺术界,就音程频率值差的表达而言,并非采用“频率比值”(不管是谁发明的计算方法)、而是往往采用音分值的算术差来做表达。下面是个实际例子,即:用音分值来表达音程频率及其值差的工业标准值;一目了然、其相邻半音的音分值差都是算术差100。图表如下(注:音分值计算本身并非整数,但误差极小、工业标准值可忽略而做整数表达): 注:关于乐器工业标准的音程频率等等,详见本文相关内容及引用资料。重复本文所说,在音乐艺术表演中,多数专业团体依然使用艺术标准的“完美律”而不用工业标准的“平均律”。 # # #
324 次阅读|29 个评论
【自然杂志的科技进展文章】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一)
Fangjinqin 2013-1-21 12:36
按语: 这里把我在“自然杂志”的“科技进展”栏目上2篇文 章发在这里,详细请看附件,作为科普之用,提供交 流 参考和 讨论,欢迎提出 建议和意见。但是,由于 第2篇校 样文 件太 大了,多次无法传入。 留待以后再想办法。 大脑网络 的探索进程(一) ――研究特点、方法和三大类型 * 方锦清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s.61174151 、 60874087;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基金项目 : YZ2011-20. 摘要: 大脑网络是 最复杂的生命系统中 一个最 典型的复杂网络,是一类“网络的网络”,目前 可从三个层次对大脑网络进行建模探索,即微观尺度 ( 神经元 ) 、中尺度 ( 神经集群 ) 、大尺度 ( 脑区域 ) , 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错综复杂, 研究 难度很大。 本文将分上下篇,上篇从网络科学观来评述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研究方法和主要类型;下篇评论大脑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关键词: 网络科学理论方法;大脑网络;结构性网络;功能性网络;效用性网络 自然杂志201206006.pdf 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二) ― 进展、思考和挑战 方锦清 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 摘要: 上 篇介绍了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研究方法和三大网络类型。本篇评论大脑网络探索的新近进展和发展趋势, 包括: 大脑网络的拓扑特性的时频映象 ; 猕猴大脑的长距网络图 ; 人与猴大脑功能 , 大脑与老年 痴呆 ; 大脑网络生长与互联网进化及宇宙膨胀的相似性 ; 网络的网络; 大 脑网络探索中提出的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关键词: 人与猴大脑功能; 大脑与老年 痴呆 ;大脑网络与互联网及宇宙网络的 相似性;网络的网络; 挑战性课题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s.61174151 、 60874087;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基金项目 : YZ2011-20.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第三篇科普文章
jlpemail 2012-10-22 12:17
我的第三篇科普文章
笔者的第三篇科普文章,发表在百科知识 2012 年 10 期, P10 — 12 。 文章的责任编辑为赵菲,页数接近 3 。 文章的题目为: 给力的新一代重力卫星。 以下为文章的最后部分: 重力卫星的后续卫星与我国的重力卫星计划 格瑞斯 卫星已经运行了 10 年,可能将于 2013 年停止工作。 美国计划明年发射的重力卫星后续卫星,名字叫格瑞斯后续星( GRACE Follow-On ) 。 格瑞斯后续星 仍为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上相随运行,轨道高度 250 千米 ,轨道倾角 89 度 ,两星相距约 50 千米 ,采用激光测卫星间距离,重力测量模式为 高—低、低—低卫星跟踪。 与格瑞斯 相比, 格瑞斯后续星 在下面 4 个方面进行了 改进 : 在 双星之间,用干涉激光测距替换 格瑞斯 的电磁波测距,卫星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会更高,重力测量的精度也会更高,由此测双星间距离及其变化的精度将大幅度提高; 格瑞斯后续星 的双星间距由 200 千米 缩短为 50 千米 ; 格瑞斯后续星 的双星高度由 300 至 500 千米 降至 250 千米 ,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重力测量;由于配置了 无阻尼测距仪, 格瑞斯后续星 测定的静态和动态地球重力场的精度,比 格瑞斯 测定的要高近一个量级,也就是 10 倍,分辨率提高近 3 倍。 我国科学工作者也一直在关注和研究欧美国家的重力卫星进展情况。由于挑战微小卫星平台( CHAMP )采用的技术已经落伍,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索( GOCE )采用的卫星重力梯度仪,我国近期内难以在研制上有所突破,研究人员建议我国的重力卫星最好采用重力恢复和气候试验( GRACE )的双星工作模式,同时利用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技术和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发射重力卫星的关键技术论证,可以乐观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拥有自己的重力卫星。利用它们,我国科学家在科技和工程建设上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感谢赵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另两篇科普文章为: 1 地球重力场的奥秘 2 高精度的卫星激光测距)
个人分类: 消息场|3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热度 14 qpzeng 2012-10-4 08:23
科学网上有一种谬论,认为科普文章只是写给外行看的!有些似乎学有所成的教授们也错误地认为,自己水平不够,不敢写科普!他们甚至认为,随便写科普的人,简直就是半桶水荡得慌! 此言差矣!而且这种有失偏颇的观点很有害,对写科普文章的人与看科普文章的人存在严重误导!虽然持这种看法的人承认科普文章应该由专业人员来写,但却不知道科普文章究竟是写给谁看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科普文章首先是写给求知者看的。学生是求知者的主体,但也包括各种求知欲浓厚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必然引导他们博览群书,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他们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这就需要专业人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这大概算一般意义上的群众科普。 科普文章也是写给大同行专业人士看的。由于科学技术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哪怕是专业人士也会“隔行如隔山”,往往由于研究的需要,“大同行”专家不得不学习“小同行”的专业知识。如果小同行能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介绍给大同行,那么就可能为大同行的研究工作“雪中送炭”,原因在于关注的领域不同及眼光不同,没有人能完全把握近似领域甚至跨学科的发展动态。 科普文章有时是写给自己看的。大凡当过教师的人都有体会,仅仅看书对知识还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认真备课并查阅大量文献,再给学生们讲一回,那么知识必定深入己心,甚至可以说终生难忘。说实话,我写的科普文章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因为我觉得写科普文章像备课一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既对他人有启发,又对自己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大教授们,牛学者们,千万不要把不会写、写不好科普文章当成自己不写科普文章的借口,更不要以讥讽的口吻嘲笑那些甘愿花大量时间不计任何报酬的科普作者。如果你们都不写,那让谁来写?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297 次阅读|30 个评论
胡春松已公开发表的部分科普文章
热度 1 hucs 2011-4-25 21:52
胡春松已公开发表的部分科普文章 (注:应我的硕士导师罗伟教授要求,列出已发表的部分科普文稿标题。) 共同作者 胡春松 胡大一 ; 中年人切记: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光明日报, 2006-1-5 胡春松 胡大一 ; 历经半世纪高血压治疗实现五大转变 健康报 , 2006/02/13 胡春松 胡大一 ; 做城里的赤脚医生 健康报 , 2006/06/26 胡春松 胡大一 ; 降压药 搭配使用最合理 健康报 , 2006/09/20 胡春松 胡大一 ; OOH 综合征:心脑血管的 “ 组合杀手 ” 健康报 , 2007/01/01 胡春松 胡大一 ; 冠心病防治:以 HE 为重以 Se 为先 健康报 , 2007/01/25 胡春松 ; 胡大一 ; 多种方式搭配治疗高血压 求医问药 , 2008 年 08 期 胡大一 ; 胡春松 ; 饮食五味 三多两少 健康报 , 2007/08/07 胡大一 ; 胡春松 ; 健康从 “ 心 ” 开始 家庭医生报,2009; 家庭科技 , 2009 年02 期 (非主动投稿) 胡春松 ; 傅克刚 ; 胡永新 ; 人才就是 GDP 健康报 , 2005/06/27 胡春松 ; 魏云峰 ; 开发临床调脂新策略 健康报 , 2005/09/12 胡春华 ; 胡春松 ; 清醒麻醉 心外科待填补的空白 健康报 , 2008/03/24 胡盛寿 胡春松 预防 “ 心患 ” 与管理 “ 患心 ” 健康报 , 2008-11-17 胡盛寿 胡春松 诊治急性 A 族链球菌咽炎要点 健康报 , 2009-4-13 胡盛寿 胡春松 心外科 : 新观念 新进展(见:科学网博客) 胡春松 罗伟 健康报 , 2009- 胡春松 辛洪波 ;2 009AHA 心血管研究进展回顾 健康报 , 2010-01-14 胡春松 辛洪波 ; 转化 整合 转型 健康报 , 2010-02-22 胡春松 辛洪波 ; 急症有时节 当春频发生 《江西日报》康健园版 稿约 ( http://liveis.cn/archives/13736 ) 独立作者 胡春松自 1995 年开始在《家庭医生报》撰写科普文稿。另有回答人民来信若干。 以下可在知网检索: 胡春松 在家中怎样用好电子血压计 家庭医生报 2003/10/13 胡春松 我的心动过速应如何检测治疗 家庭医生报 , 2004/09/13 胡春松 我应如何服降血压药 家庭医生报 , 2004/07/19 胡春松 窦性心动过缓应注意什么 家庭医生报 , 2004/05/17 胡春松 我的血压为何波动如此大 家庭医生报 , 2004/05/10 胡春松 通心络胶囊 家庭医生报 , 2005/12/26 胡春松 老人睡前不妨喝杯水 家庭医生报 , 2006/01/23 胡春松 怎样服用降压药效果最佳 家庭医生报 , 2006/03/27 胡春松 肺心病患者为何不宜长时间睡眠 家庭医生报 , 2006/06/12 山西老年 , 2007 年 08 期 (转载?) 胡春松 不可忽视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家庭医生报 , 2007/01/15 胡春松 怎样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 家庭医生报 , 2007/04/09 胡春松 常见的几个饮食误区 家庭医生报 , 2007/07/16 胡春松 防治心血管病请记住这些数字 健康报 , 2003/09/05 胡春松 关系心血管健康的数字 健康时报 , 2003/09/25 胡春松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第三个 ABCDE 健康报 , 2005/05/19 胡春松 β 受体阻滞剂降压:退居二线? 健康报 , 2006/08/30 胡春松 冠心病 45 岁以下女性 “ 杀手 ” 健康报 , 2007/12/03 胡春松 茶 新研究带来的新疑惑 健康报 , 2007/02/05 胡春松 心脏病突发怎样应对 健康报 , 2007/02/01 胡春松 高血压治疗不存在年龄界限 -- HYVET 试验简介及临床意义 健康报 , 2008-05-26 胡春松 高血压疫苗 有希望也有缺陷 健康报 , 2008/04/07 胡春松 阿司匹林 非剂量越大越好 健康报 , 2008/03/19 胡春松 老话题 新认识 健康报 , 2008/02/19 胡春松 对 “ 阿司匹林 ” 新认识 甘肃林业 , 2008 年 02 期 (非主动投稿) 博客科普文稿(若干) 胡春松 雅虎博客: 2007. 6 - 2009. 10 胡春松 科学网博客 2009. 10 - -- 您好! “ 保健康才能奔小康 ” 欢迎介绍您在南昌的朋友来看看心血管。 欢迎访问我的科学网博客。 胡春松 大夫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 就诊预约电话(短信优先): 1897081680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view=hucs also Dr. HU Chun-So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Medical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o 463 Bayi Ave , Nanchang 330006 P.R.China Tel: +86-(0)189 7081 6800(mobile) Blog: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6view=hucs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5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存之有道,臭之有理
IrisXTBG1 2010-6-7 22:18
好大的花,传粉的是一种甲虫,我做了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去闻它的味道,确实很臭,甚至有点反胃 叶、花、果,好像很少同时长在一块,它们的生长周期似乎就是这样,一株一株地遵循着自己每个阶段的生长,不会重叠。 下文是我写的一个科普小品,发表在《雨林故事》电子杂志,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击查看原文: 谁说所有的花儿都应该像玫瑰一样传情,或像兰花一样卓有风姿,或像茉莉一样馨香四溢, 抑或像火焰花一样热情奔放?偏偏疣柄魔芋就是一个特例,它不会用妖艳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招蜂引蝶,也没有娇小可人的身姿惹人怜爱,甚至有人称它是最丑和最臭的花。 疣柄魔芋,疣柄二字取自它的花序柄和叶柄,有疣突出,魔芋则是跟着家族取名啦,魔芋属嘛。它还有个不讨人喜欢的名字尸花,源于它腐尸般的味道,此味道让它无法成为受宠的家庭观赏植物。其实被封个尸花的名号它也够冤的,因为它只不过会在花开后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才会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而已。 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疣柄魔芋也不例外了。它向来生活低调,栖身热带和亚热带林下,这里温暖且不受烈日炙烤,而且还有潮湿的空气,肥沃而湿润的土壤。在缺水的时候,疣柄魔芋会进入休眠期,这时候它的块茎可以大量脱水,蔫蔫的,皱巴巴的,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儿。可是到了春季发育的时候,它吸收水分后开始膨胀,发芽,然后茁壮成长,让人难以置信这家伙竟然能起死回生! 到了花开的季节,在埋着块茎的土里会冒出来一朵奇特的大花,密集的雄花和雌花上下分布在手腕粗的花序柱上,被绿底白斑佛焰苞包围着,大大的紫红褶皱的佛焰苞边缘和头顶的紫红帽状附属物相得益彰,真想不通居然有人称它是最丑的花。除了奇特的佛焰苞和附属物,此花还会使点鬼把戏,不信你把手伸到佛焰苞里试试,烫吧?热量是花序柱上的雄性小花制造的,随着释放的热量,佛焰苞内不断升温,高温让腐尸味更加浓烈。循味而来的甲虫就带着其他花朵的花粉被骗到了佛焰苞底部,那里有一大堆雌花恭候着它们,雌花分泌出黏黏的食物让甲虫们在这个温暖的窝里吃喝,而甲虫们顺便再沾满雄花的花粉飞到另一朵花那里开始新生活,看看这一上一下的雄花雌花协作得多完美。虽然花儿就开那么4、5天,恶臭只有那么几个小时,但它那些鬼把戏已经让传粉任务圆满完成,接下来,花儿凋谢,花序柱上就是硕果累累了。 存在的就是有用的,对疣柄魔芋来说,从丑陋的大块茎到看似华而不实的附属物,都是它的生存之道呢。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35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撰写科普文章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zxj368 2009-11-17 11:52
撰写科普文章是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科普期刊是弘扬科学精神 , 传播科学思想 , 倡导科学方法 , 普及科学知识 , 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 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 普期 刊 的 内 容 质 量 是 科 普期 刊 的生命 , 而 内 容 质 量 由科 普期 刊 的 创 作 队伍 把握 着 。 创 作 队伍 决 定 科普 期 刊 的质 量,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业内达成的共识。 要办好科普刊物 , 首先必须组织和培养作者队伍 , 这方面的工作属于刊物的基本建设 , 不可忽视。 然而 , 目前中国的科普期刊作者队伍情况并不乐观 , 科普作品质量不理想 , 原创作品少、高质量稿件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工作者思想上不重视 , 国家的 政策偏颇 , 这些都 影响科普作品创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 , 因为, 同样是一个具有一定能力的人 , 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研及其论文撰写上 , 那么加薪、晋职易如反掌 , 名利双收;但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创作上 , 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 不但其作品对晋职、评奖没有多少用处 , 而且往往会被人看作小儿科 , 不屑一顾。因此 , 造成了人们对科普创造缺乏原动力 , 大多数科学家乃至一般的科技工作者都不愿意从事科普的创作。 国外的许多科学家 , 都十分愿意在科研之余从事科普创作 , 并具有科普工作经历。对他们来说 , 撰写科普文章是一件同样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英国皇家学会每年都评选和颁发法拉第奖 , 以表彰在科普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被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普大师的美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 ( Gael Edward Sagan) 说 : 科学普及 , 与我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很重视科普宣传 , 他们的科普作品 , 和他们的科学发现一样 , 对人类弥足珍贵。 如果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把写科普文章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中国的科普事业也就会红火起来,中国人的科学素质也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3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
jlpemail 2008-9-4 16:42
我的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写博客时更注重自我表达和临场发挥。写科普文章,则要求关注读者对象。科普文章的读者以求知欲比较强烈的学生为主,科学博客的读者不仅有科学爱好者,也有同行或者非同行的专家。 由于读者对象和行文风格的差异,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的写作不同。科学博客可以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科普文章则需要有些知识含量,或者要求的信息量更大。 科学博客可以比较多的使用专业术语,不加解释。科普文章则注重深入浅出,不宜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博客,却不能在半天里写一篇科普文章。 科学博客的点击数量一目了然,科普文章的读者数量难以统计。
个人分类: 消息场|333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