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师兄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技论文大多数是自己人引用的
热度 19 jiangjiping 2018-2-18 07:39
科技论文大多数是自己人引用的 蒋继平 2018年2月17日 我经常看到科学网上有人提及国内许多单位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档次作为提薪晋级的考核指标。 论文的档次是以影响因子为标准,甚至还要看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我对国内这种做法不是很清楚, 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国家, 对社会,对科研工作者有什么正面的作用。 我本人在美国的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在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几篇论文外, 后来一直在私企任职, 很少发表论文。美国的私企是以业绩评估为提薪晋级的依据, 不是以论文为标准。私企的业绩评估是以个人的言行举止和科研成果为指标综合考量的。 有的人说只有论文具有可度量的实际标准,因而, 以论文作为考核的指标是简单易行和客观公正的。 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凡事走极端必然导致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可能有利于一些具有写论文特长的人。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个人一旦在某种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以后在同种类的期刊上发表轮文就比较容易了。而且, 我进一步发现, 科技论文在多数情况下是被“自己人”引用的。 我这里提及的“自己人”是指: 论文作者本人。 论文作者的学生。 论文作者的师兄弟或者师姐妹, 就是在同一个导师实验室读研究生和完成研究生学位的, 由同一个导师培养的所有硕士和博士生。 他们毕业后到其它实验室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 其研究领域十分接近, 所以,在获得研究结果发表论文时就会引用原先实验室已经发表的一些论文。 论文作者的同事。 就是在同一个系的其它博导教授, 这些博导教授从事的科研项目非常接近, 所以, 通常会互相引用。 我记得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病理系以研究植物致病疫霉菌而著名, 系里有好几位教授都是搞这方面的研究, 因而,他们的论文都是互相引用。 要是读者们不相信我说的, 那么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我们就拿大家最熟悉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为例,他经常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你们可以去查看一下, 他是否在这些论文中经常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首先声明一下, 我从来没有读过施一公教授的论文。 这主要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不一样。要是施一公教授在他近期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没有引用他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 那么, 我是一只井底青蛙,算我自负和见识少。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212 次阅读|43 个评论
[转载]【武侠仙侠】【《太浩》全集】【Epub+Txt/12M】
lcj2212916 2015-12-20 20:07
太浩者,天也。 大道坎坷,仙路崎岖,因少时的一场仙缘梦游大千,少年踏上修道寻真的求道之路。 海有多深,唯鲲鱼可知;天有多高,唯鹏鸟可明,世界有多大,唯我群星皓天万界。 扶摇直上九万里,气动风云九重天。即便是蝼蚁之辈,也有那证道混元之心! 《太浩》全集 作者:无极书虫 第一章朝阳采气 金乌东升,紫气充盈正是道家吐纳练气的好时候。太虚道宗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太虚道宗的根本经典《太虚紫阳金章》更是对纯阳紫气情有独钟,连带着诸多衍生法诀也都偏爱这纯阳紫气。 随着晨钟声响,金泉峰上一位位外门弟子汇聚到了灵霞岩上面采集纯阳紫气,映的整个灵霞岩上霞光四射,紫气升腾。 姜元辰并没有跟着那些外门的师兄弟去灵霞岩打坐练气,而是独自一人躺在翠云坪睡大觉。不过他的姿势卷体侧卧,自然放松,也有一缕缕朝阳紫气顺着他的呼吸而被吐纳吸收。大道自然,按照道家特定的睡眠姿态,即便是睡梦之中也能采天地之灵而补养自身。 在紫气的映衬下他的白皙皮肤下也显出淡淡紫晕运转全身。如果单从外貌来看,这清秀俊俏的少年郎仅仅十五六岁,但其实际已经度过十八个春秋。不过是因为道家驻颜有术,益寿延年才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了许多。 天人寿岁万载,观天地沧海桑田,看人间悲欢离合。虽然刚刚练气修行的少年没有那一份无上修为,但姜元辰从小炼精化气也让自身的成长衰老迟缓了些许,这也是那些凡人为什么痴狂长生驻颜之法的缘故。 居山之仙,岁月不老,肌若冰雪,淖若处子,食风饮露,乘云御气。这便是凡人对那些修仙之辈的憧憬。 在姜元辰睡梦练气的时候,又有一只蝴蝶飞到了他的身边,仿若感觉不到他的活人气息一般静静停留在他的鼻尖扇动翅膀。 不多时,日头继续上升,天地间充盈的纯阳紫气渐渐稀薄,这一天的晨课也算是彻底完结,远处灵霞岩上面的钟声再度响起。姜元辰的功法自然收起之后迷迷糊糊苏醒过来,那一只蝴蝶也被惊动飞起。...........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9027553
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导师扯筋巴拉的事
热度 1 sunnanping 2015-1-17 14:57
一名硕士研究生因做不出论文一再延期直至限期。师兄弟都做同一方向课题,难度相当,都如期毕业。个别研究生不能完成学业,毕不了业本也正常。然该生家长带着该生找东找西要求给机会。偏该生长相略显木讷,凡交涉均由家长代言。各级有关人员纷纷询问该生导师,揣测该生有没有……?如不给该生机会,会不会……?早送走早好……。导师从未遇到过此类事,不知如何作答。 为防万一,于是再给机会。七拼八凑成论文。查重一次不过,改改就过了。发表论文也难不倒,眼下别说有一堆文字了,即使没有,只要肯花钱,照样有人为你写。某杂志,半月刊,一期能刊100篇文章。该生半个多月就搞定了。 各级有关人员均有送神之意,于是该生顺利毕业离校。导师如鲠在喉,残次产品无奈下线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 窃鈇 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人命大如天, 各级有关人员其实均无错。 没能力做不好就干点别的,非要向前挤以分得一杯羹。前几年的奥数也是这样,不是有兴趣,而是怕吃亏,想抢一杯羹。 随便瞎想: 1 、如果导师坚持要达到论文水平才能过,那学生没过,真出事了,导师该当何责? 2 、如果导师说,要达不到论文水平就给毕业,我就……,那会如何?
个人分类: 杂说|2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心回馈——五师兄弟携手回馈爱心捐款者
dreamgirl 2013-6-25 23:05
为感谢 广大爱心捐款者,我们五师兄弟(潘剑用、王雪亮、李向前、任海刚、连杰)特决定再捐助一笔款专门用于购买家乡特产赠予捐款者,我们也很希望捐款者积极领取以将你们的爱心传递!(也可以帮忙转发此条信息,谢谢!) http://lovetangjie.weebly.com/index.html 赠品: 闽西八大干,起步为最受欢迎的豆腐干+地瓜干,味道独特,相信不会令你们失望!在发布日之后捐款数额每增十万,再额外添加一种。 对象: 所有爱心捐款人士,包括之前捐过的,不论捐款数额多少。由于我们人员有限,故请需要的直接发送邮件联系我们。您可以选择寄给自己或是赠送您想送的人,把爱心传递。国外朋友由于我们不方便邮寄,故可以填您国内想赠送的人地址。 问题:如何领取? 爱心人士捐款后请发个人地址信息给此邮箱: LoveJieTang@gmail.com 邮箱内容注明—-- 1) 捐款信息 格式:姓名-日期-金额-转账方式-转入方姓名及银行 2 )邮寄信息 姓名、电话、邮编、地址 邮件内容例如, 1)捐款信息: 赵爱心-3.15-¥1000-支付宝-唐朝明农业银行 2)邮寄信息: 姓名:赵夫人 电话:13888888888 邮编:361000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 注: 1)目前转入方有:江小华中行,唐洁工商银行,唐朝明农业银行,潘剑用建设银行/支付宝,连杰 Paypal/Chase,若有其她转入方也可填上,我们会去核对 2)现金捐助的请提供转入经手方姓名 3)匿名捐助的请提供转账单号 4)由于中科大老师同学大都是现金捐款,故只要是以科大校内邮箱(尾数ustc.edu.cn)发来的邮件无需提供 捐款信息,只需提供邮寄信息即可。 5)在发出申请后10天内未收到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个人分类: 活在当下|4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的武术新闻,建议用惯性器件测量并记录武术大师的动作参数
luzeyuan 2013-1-15 09:53
中国千年武学,真正的大师都在哪呢? 魏珉担任《武魂》杂志主编时,曾不时有练武之人上门介绍自己的功夫。编辑部不单要看来者打拳的套路和听他描述宗派历史,更重要的是,编辑部专门请了练过武的人任职,用试手等方式考验来者的功力。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魏珉曾走了很多地方寻找武术高人。“肯定是没有飞檐走壁的,不能用这种神乎其神的事情来说武术的事情。有一直在练的,但不一定是他们自己说的那么好。我们带去的人和他们试力,可以试出某一方面不错,但是都年纪大了,徒弟又都还没把功夫学全。” 魏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有些武术家没文化,写字都困难,总说他师爷多厉害,你也就是只能听听了。” 通过当年的探访和日后在武术圈中的口口相传,魏珉认为现在较好的传统武术师傅还有百余位。其中很多人和商业利益离得很远,即使是开武馆也是徒弟资助,在圈外也毫无名气,功夫更遵祖训不大范围传授。还有些人都已移居国外授课。 门派之间,甚至是师兄弟间都少有交手切磋,和当年民国武术兴盛时习武者相互走访切磋取各家所长大为不同。 “我理解的高手间对决,就是一个照面,就三五秒钟,就是致命的。我见过的高手间的切磋,是点到为止的。离小说电影更加遥远了。两个人就一个照面,一个搭手,试力量,不是比力气大,就是自己的平衡打破对方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推手。没练过武的人不理解。”《武魂》前主编魏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其实民间交流很困惑,真打要是伤了怎么办?现在大师们更多在一起交流,更愿意说道说道。” 但对于这种武术不便随意出手,也不仅是技击而是有更高深意和境界修行的说法,也有很多人不认同。 “传统武术缺乏实战的训练。说武术出招是致命的,不合适对练切磋,但真正厉害的应该是收放自如的。每招都控制你出手,都让你每招打空,这也是功夫。” 练过形意拳、通背拳、拳击的马运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现在一提传统武术,骂声一片。年轻人说武术不好使,也太盲目。”
2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叶柏生同志
热度 13 秦伯强 2012-8-27 19:15
今天下午,接到师兄章新平的电话,告知我们的师弟叶柏生不幸的消息。我几乎不能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我们经常叫他小叶、小叶,没想到他就这样悄悄地走了。过后,我打电话给另外一位师兄张寅生,得知他是在出差格尔木的路上,因为,汽车后轮爆胎,他被甩了出去。年仅 48 岁。在所有的师兄弟中,小叶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他那不大的小眯眼,整天笑咪咪的。我们彼此熟悉的原因,大概是我们两人差不多同时考取施雅风先生的博士生,只不过他是在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读,而我在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读。而且,我们二人都参加了施老主持的由中国科学院和基金委联合支持的重大项目“中国气候与海面变化及其影响与趋势”,而且都是在由施老自己负责的第四课题“气候变化对西北与华北水资源影响”里面。他跟随赖祖铭老师主要参加气候变化对西北水资源的影响(以伊犁河为主),我跟随王洪道老师做气候变化对西北湖泊的影响(以青海湖为主)。我们的背景也都是搞水文的。只不过我后来转到了水环境领域,而他仍然在西北的水资源领域里滚打。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经常开会在一起,搞会务在一起。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他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的单纯态度。记得赖老师数次在施老面前抱怨小叶太热心,别人有什么事情求他,他都从来不会回绝,都是想办法替人家弄好。他就好比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当我们这个课题结束时,小叶和我又一起负责编辑我们课题的专著,即《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一书。为此,他在南京一住就是一个月。我还记得中间有一次,我和我爱人一起拉他去看电影,他非得和我们坐得远远的,说是不影响我们的情绪。后来,我自己负责的基金得到了批准,去青海湖出差,经过兰州时,找小叶帮助收集资料,他也都是非常热心地找这个找那个,那种直爽与真诚,一个典型的西北人的性格。记得去年施老过世,他还专门来南京参加施老的遗体告别仪式,我们还聊到过去的那些时光。没想到,去年一别竟成了永别! 我翻出以往的照片集,只找到一张有小叶的合影照片(见下面图)。照片中前排右起第一人即为叶柏生。这张照片拍于 1988 年夏季(大概在 8 月下旬),地点是新疆天池。后排右起第二人为施老,我就站在小叶的后面,施老的旁边。 愿天堂的路,小叶一路走好!
108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四年,太极与我为伴
热度 2 yunfeng1990 2012-8-9 18:28
回首四年,围绕大学生活最多的字眼应该是“太极拳”,四年前的那个秋天,我与修然师兄结缘,也就是从此开始了漫漫太极路。 首先必须承认,我现在的功夫还很差,与同龄师兄弟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相比大林小陈还有新校三杰,我应该算是六个人之中最差的。期间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始终没有割舍得下。近日来有跟师兄学习了无极拳和八卦掌,对于中国武术的情感再次被点燃。 我习练是陈式太极拳,一直是跟着大师兄习练。师兄是陈正雷大师的大弟子的徒弟,算起来也算是比较正宗的陈氏拳了。虽然没有经过陈正雷大师的亲自指导,但我们练的很有陈氏味道。我11年的时候忙着考研,之间有过间断,虽说是四年,但练的时间也就三年左右。 一直以来,我都存在这这样几个毛病,就是耸肩,气沉不下去,发力不够好。陈氏拳最主要特点是的是缠丝劲,以腰为轴旋转。要想发劲好必须要放松,我自开始就对放松的概念很模糊,何为松?松到什么程度才是松?一直以来慢慢的琢磨,仔细的体会,现在也是偶尔会有松沉的感觉。对于放松,我觉得完全的松是一种混沌状态,比如睡觉的时候,意识不在的时候。习拳时难免会存在意识的引导,所以自然的就不在放松,现在就是放松,沉气,意识不能统一起来。还有太极的 掤劲,对于我这种比较瘦弱的人来讲就显得不那么明显,力量是一切劲路的基础。有的时候一 掤就会紧,身体就不放松, 掤劲一起意识就随着到胳膊上很容易紧起来。还有一些移重心,转腰转胯的动作。我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体会,不断地改正,虽然进步比较慢,我还是在坚持着,希望有一天能冲过瓶颈达到另一个高度。 练太极拳以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变得比较沉稳,能够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情。通过太极我结识了很多挚友,这比同学还要珍贵的友情。表现在为人处世上,让我懂得了谦让和低调,甘当绿叶不喜欢出风头。遇事沉着又淡定,不会去急于下结论,去肯定或否定某事,中庸之道才是最好的解决之法。太极,真乃我的大爱。 自从武当回来,就对武当功夫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想学。近来又学了一套无极拳和八卦掌的整合套路,感觉无极的轻灵飘逸绝非太极可比。练无极拳也是要旋转放松,这里主要是用胯而太极则是用腰。无极生太极,太极和无极真是相得益彰。 马上就要离开青岛,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不知在那里是否还会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希望与师兄情谊永驻!!!
3517 次阅读|5 个评论
进我实验室必须知道的一件事
热度 6 lin602 2012-1-14 21:12
我的实验室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分配跟我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每年挺多)。选我做导师或被分配跟我做论文,都要与我单独或集体见个面。别的话题可能会多讲或少讲,但有一样事情我必须交待:‘在这实验室人人平等!’ 我不允许博士生比硕士高一等,研究生比本科生高一码,更不允许高年级的研究生在低年级的研究生面前‘充老大’,低年级学生有义务为高年级的师兄做事情。 博士生有义务帮研究生解决实验中问题,研究生有义务对本科生实验进行实验或论文写作指导。但谁要摆架子,别怪我不客气。 可喜的是,这些师兄弟姐妹们关系都非常好,经常一起去吃饭,过生日经常会小聚聚,我下班时,经常看到一帮我的学生们去吃饭或吃饭回来。 每次聚餐,我在开场白中经常都要说:我喜欢目前的这种状态,谁要是说对方不好,我认为你自己就没有做好,因为学生们之间是没有厉害关系的,你们之间处不好,如何今后面对这个社会? 他们毕业后,大部分都保持来往,互相帮助查个资料,买个票,接个站送个人,当然,他们之间的互相聚会更让他们高兴与期待。 我有个理念,在我们实验室中,要快快乐乐地做实验与科研,不要互相‘斗公鸡’似的,充满着不各谐的气氛。让大家在我实验室的几年,尽管可能实验有点苦与累,甚至有点郁闷,有时候要受我给他们的‘气’,但他们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甚至互相安慰。 看到他们快乐,我也快乐。哈哈。(我的博文是公开的,我的研究生及学生们都会看的,我相信他们有这样的感受)。 课题组中皆兄弟!
454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干活看吃饭”——指导学生的另类体会
热度 8 wangxh 2011-8-2 16:04
许多导师经常带领学生吃饭,一方面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增进师生、师兄弟之间情谊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当然俺也不例外。 不过,过去俺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大多数学生都很清苦,一起吃顿饭也算给学生改善生活、增加营养了。但现在看来,也就是到了真正的80后阶段——85年、86年出生的孩子,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很多学生已经不需要导师领着改善生活而增加营养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太经济拮据了,最起码表面上至少如此。如 抽烟、喝酒等“奢侈行为” 的出现。今年俺就发现一例(是俺教过的学生,但不是俺的弟子),樱桃刚刚上市,俺都没敢问过,估计至少得三四十块钱一斤。俺都没舍得买上10元20元的“溜须拍马”一下狮子吼,人家就开始尝鲜了,在校门口遇到时还非得让俺尝一尝——俺哪能尝呢? 其实,吃饭还有很多功用,至少对俺这样的导师如此。 记得有一年适逢元旦,博导他老人家请大家聚一聚、吃个饭。老先生说了几句话,差点把俺倔人的眼泪弄下来:现在请人吃饭是很难的事情,比如说这顿饭吧,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请自己的学生吃饭,有的学生竟然推脱有事而不来......从那时起,无论手上的活有多么重要、多么着急,只要老先生一声令下,俺立马执行,包括去吃饭!有时俺也这样想,老师请吃饭,学生都故意回避的话,你还敢指望其他的吗?(这里不是指回报师恩之类很俗的事情)此其一也。其二呢,中国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习俗与情怀。所以每逢过年过节与学生一起吃顿饭,方便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师母或师父,更有其乐融融的样子,这样学生也会感觉真的像在家里过节一样。 与学生一起吃饭,能够规范学生的某些行为。做导师的,不仅仅要指导业务,同时也要兼顾品行与行为规范的疏导。朝夕相处好几年,导师的许多东西都会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如何是他们自己的事儿。我还是相信那句老话:有什么样的导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定会出自什么样的导师——跟“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一样。如果导师做人方面存在问题,估计学生在这方面不会有很大提高,不学坏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也就是说,不能为了“吃饭”而吃饭,通过吃饭能够收到更多的功效。因为毕竟与老师、师兄弟一起吃饭不同于与家人、与同学,有时候是过年过节,有时候是某位毕业的师哥师姐造访,有时候是为毕业生庆祝、饯行等等。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礼数,而且有时候“主角”还不尽相同。如此这般,久而久之,餐桌上的规矩与礼仪基本就差不多可以达到毕业水准喽。 吃饭就这些功用吗?当然不是,如果Only This,这篇文章就没有必要出世喽! 通过吃饭,导师可以发现每位学生身上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自不必多说,如果是缺点——注意,俺这里强调的是缺点,并非个性——就一定要注意喽。因为有些缺点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未来与论文的成功!人们不说常说“酒后吐真言”嘛,如果假以小酒,数杯过后,有人可能就拿捏不住了,开始显露“英雄本色”了,这更有助于导师“察言观色”、“明察秋毫”。当然如果碰上“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高徒,也不必灰心,多吃饭几次饭一定会被“突破防线”的。一顿不行三顿,三顿不行七顿,七顿不行十顿,十顿不行是不可能的......可是,有一点,俺这里说的可是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所用“计谋”,如果您要藏奸耍滑可不要用俺的招数,否则您的学生就恨死倔人喽。 俺们倔县有一句俗话,叫“ 干活看吃饭 ”。讲得是如果一个人吃饭又多又快,那么干活肯定有劲、是把麻利手。如果吃饭磨磨唧唧,那么您做导师的一定要注意,对这样的学生恐怕要多费心。没办法,十根指头还不一样长短嘛,甭说背景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了。另外,由于我们现在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其中还有“文化”、“习俗”、“修养”、“素质”等诸多因素。所以“干活看吃饭”就携带了更多的含义。 几年前,俺带十几个学生去郊游回来,本打算大家围坐一大圆桌美餐一顿。找了几家不合适后,俺突然有了一个奇想,到一个自选餐厅自己买自己的(不是自助餐,当然俺付账),除了酒自己爱选什么选什么,全凭自己的口味——有一点必须注意: 吃不了兜着走 。看,热闹故事上演了:一位女生,看来想吃的东西挺多,用了最长的时间买了三种东西,她肯定吃不完的,因为她也只有一个胃啊!另一位,也是女生(看来女生真是事儿多,玩笑话,女生不要生气),也买多了,但这个很鬼头,等着时机(其实一开始我们没看出来)。买得多,吃得还慢,一会儿工夫其他人都吃完了,只剩下这两位还处于进行时状态。 我们都停下来了,默默地、静静地等待着她俩。刚才提及第二位很鬼头,也马上停下来,说了声“今天不在状态,吃不了了。正好带回去,晚饭也解决了。”立马让服务员打包,做出带回去晚上食用状。其实俺已经发现,她要的也不是很可心,不太喜欢吃,所以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了。第一位呢,此刻明显已经感觉到来自周围的“压力”。师兄弟们还在一旁说风凉话,老师说了“ 吃不了兜着走 ”,甚至说“师姐呀,要给师弟们做个榜样哦”(当然是善意的)......她呢,脸红红的,很囧很窘,似乎在等待着俺说“算了吧,吃不了、也不爱吃就剩下吧”。俺是谁呀?倔人啊,对学生来讲俺就是倔老师!平时教育学生恐怕找不到机会呢,当大好机会终于降临的时候俺能轻易让其溜走吗?不能,绝对不能!嘿嘿,俺就是这么一个坏老师!这位,做论文也很费劲,俺的好几篇博文提及过她。 导师们,如果有时间、方便的时候多带学生吃饭吧,吃饭会让导师和学生有另类的收获!
个人分类: 教之道|6304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读博士注意事项
tyutchjf 2011-7-19 16:58
读博士是一件非常艰苦和漫长的过程,相信在经历了博士期间的洗礼,一个人的思想会得到升华,视野会得到拓宽,人生会更加充实和丰富,为以后的人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把心态调整好!要知道,博士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当然这包括学术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论文的方向选的太难,实验做得不顺利,毕业要延期,需要重新换方向等等学术上的难题;与导师没有很好的交流,导师对自己有意见,与师兄弟的关系相处,与同事的关系相处等等,可能还有许多自己料想不到事情。在这个时候,许多博士就很急躁,不能坚持,自暴自弃等等,这些心态一定要不得;只有自己把位置摆清楚,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抱着学习的态度,不管学业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一种坚韧的意志,坚持下来,终究会得到收获的。对于其他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好,要放开心胸,与人为善。总之心态一定要调整好,保持一颗上进的,乐观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有这种良好的心态。 2、要有目标,大的目标和小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会把时间很快的浪费掉,这或许人的一个通病。长远的目标如这一生的目标,也就是自己对自己以后的定位必须在心中有个大概的规划,这是一个人长期努力的源泉和动力。短期的目标必须具体,可行,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目标,没周有每周的目标,每天有每天的目标,大目标由小目标组成,如果自己把每天的小目标能够很好的完成,那么大的目标就肯定能够完成。所有一定要制定小目标,它必须具体,可行,每当自己完成一个小目标后信心就会大增,为后面的大目标完成奠定了基础。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志大才空,眼高手低。 3、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身体素质。博士期间的学习非常辛苦,而且非常耗费身体,有时侯可能一天的时间都在实验室或电脑旁,对身体健康形成极大的危害,如果个人不注意这个,或者认为先毕业,可以透支一下健康等等。这些思想是及其错误的,健康一旦透支,就很难再弥补回来。所以说必须坚持运动,越是学习紧张,压力大的时候,越需要出去运动和锻炼,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绝不要因为锻炼身体是浪费时间,相反运动后人的大脑很兴奋,会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4、潜下心来阅读文献。读博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千万不要急躁,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自己的思想不能凭空而来,必须在别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读文献正是自己的一个积累,文献要慢慢的看,不能急,如果你很急躁,会导致对文献的内容不了解,觉得很难,就读不下去了。所以,要慢慢的读,慢慢的积累,做好笔记,能读懂的就读懂,实在读不懂的大体了解一下大意,待到自己的感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时再来重新阅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强调一下,读文献一定要做笔记,不要相信自己的记性,再好的记性读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那么多文献,哪能都记得,做好笔记,以至于下次拿到这篇文章后能够很快的回忆起其中的内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5、碰到问题后一定要冷静。如果遇到问题就害怕,就退缩,那么就永远不会有创新。如果没有遇到问题,说明别人都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也能理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别人都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不见得是好事。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那很好,通过阅读文献和向别人求助,看看是否能够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那很好,说明自己有进步;如果不能解决,说明自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能就是该学科的前沿或待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就是一个创新点,自己再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国内外同行讨论切磋,想办法去解决它,即使不能解决,把自己研究的问题陈述清楚,也是不小的进步,学术的问题就是这样,只要有进步就算不错的! 6、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搞学问不能一个人闷头闷脑的钻,一定要学会和别人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就和别人拉近了距离,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学术氛围,这个很重要。自己步入社会后,要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还不如在校期间就把这方面的的能力培养好,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如果自己能够如鱼得水,那么出校以后也会生活的比较好。
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第一课——洪氏太极拳网络课程开始授课
热度 4 longfo 2011-5-21 13:33
经过漫长的公示期以后,科学网第一课将要正式开始。课程设置理论将以文字为主,讲解动作以视频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邀请了李驻军老师讲解部分内容,同时我还在邀请其他师兄弟一起把这个课程丰满起来。 现在进入报名阶段。本次课程报名20人限额,5人开始授课,鉴于前面已经有10人左右推荐,所以包括在内。结业证书颁发将以自愿为主,自愿结业者将会通过缴纳工本费的方式颁发洪氏太极拳理论结业证书,套路结业证书需要实地考核以后方可以决定。 欢迎大家报名,谢谢。 耿文叶 2011-05-21
18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师兄弟/姐妹之间的自然选择---晒晒我给学生们的提醒
热度 5 DNAgene 2011-4-17 19:17
最近修改几位研究生的论文,产生了一个想法,贴出来也许对在读研究生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每一天,等着导师做的事很多。几位的学位论文要改,低年级同学的论文退稿了要处理,每天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重要论文需要看,其他学校送来的学位论文要评审,家里的小孩需要陪着玩,还有。。。。 导师会选择做什么,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看哪一方给导师压力大,导师迫不得已先做;另一个是看导师觉得什么事最重要,应该优先做。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家里小孩整天缠着我,我可能就会停下其他事,包括改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呢?如果每天都在改,每天发给导师新的版本,并且还有一堆问题等着和导师商量,导师当然会感到一些压力,会优先看这位同学的论文。如果学生自己拖拖拉拉,导师可能会忘了你的论文,忙别的事去了。这毕业论文,如果学生自己不改、导师不审,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另外,如果学生为这事可以把论文往后推,为那事也可以先把论文放一边。学生还能要求导师把自己的论文放在第一位、作为最重要的事优先处理吗?要让导师优先,学生首先要把它优先。 最后总结一下,导师没想重视或者轻视哪位研究生,但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导师重视了一些研究生、忽视了另一些。 除了学位论文修改,平时也存在类似的自然选择。如果一位同学科研工作中很勤奋、每一个问题能尽快出结果,导师有了新的想法自然会想到这位同学。相反,拖拖拉拉的同学,别人一个月能完成的自己要半年,你没有完成旧的,导师当然不会把新的问题给你做。当导师有特别激动的课题时,选择哪位同学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的结果,一些同学经历多、锻炼很多、做的课题好、成绩也是最多的,而另外一些同学。。。。 补充: 如下面几位网友批评的,好的导师不应该忽视一些学生。我认为: 好的导师不是平均分配自己的精力,那样对积极的学生不公平。好的导师应该是压缩其他方面的时间精力支出(比如写博客、看博客),从而也有足够精力照顾不积极的学生。 做个好导师是我的目标,但现在我还没做到那么好。作为研究生的网友们,我提醒你们也先评估一下自己的导师,是不是也没有足够好。如果导师不足够好,不换导师,就要面对我说的自然选择。
469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为西北大学胡正海教授80寿辰发的贺信
Eucommia 2010-6-21 08:30
作者注:今年5月是我大师兄西北大学胡正海教授80寿辰,其间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及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在西安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时为胡教授祝贺80寿辰,因为我在澳大利亚无法前往祝贺,故发去贺信一封,现发表于此,与网友分享。 贺信 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 在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从遥远的澳大利亚送上衷心的祝愿,祝大会圆满成功。更为 胡正海 教授的 80 寿辰送上我们夫妻热烈的祝福。 胡 先生几十年来为我国植物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植物结构及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我们的大师兄,他对师弟师妹们的关心爱护无所不在,我们为有这样的大师兄而庆幸和骄傲;作为学生他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始终如一,永远是我们的表率;作为老师他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无时无刻无微不至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他在业务上几十年如一日,勤恳耕耘,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也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祝胡师兄健康长寿,贡献多多! 崔克明 2010 年 5 月 14 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6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