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培养模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硕士培养中的尴尬与无奈
热度 28 zmpenguestc 2017-5-29 20:33
今 年实验室有 14 位硕士生毕业,都已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即将离开实验室,走入各自的工作岗位。 最后一组完成答辩的当天, 14 位同学为了庆祝顺利通过答辩,实验室小聚了一次。整个晚宴,弥漫着浓浓的感恩之情,气氛热烈。席间,一位同学举着一杯香槟,偷偷问我,要说说他这三年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后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提前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便于改进。当时的我,并无心里准备,只是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 硕士是一个很尴尬的学历阶段,即不像本科生的注通识、强基础,也不像博士生培养中的崇尚学术、强化科研。因为,他们的正规训练时间极其有限,这可能跟当今的培养体制和模式有关。 如果本科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研二刚进实验室可能与本科生没什么差别。因为,光靠研一修几门课程,根本无济于事,所有科研工作基本都上不了手,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研二跟着项目组,做一点事情,半年后师傅领进门了,可修行的时间没了。因为,研三的同学还没离校呢,他们就开始积极准备暑期的公司招聘了,每天的心思花在了应对招聘面试题上了。 科研烂尾楼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课题的研发周期,不可能是刚好卡在研二科研训练的黄金时间段(当年 9 月 ~ 次年 7 月,大致 10 个月左右)。所以, 2-3 个月短期的课题,还没上手就会结题;超过一年期限的课题,他们没一年的时间耗在课题上。怎么办呢,就只有跟着博士生当当下手,或跟着上一届的学生提前介入课题。 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很不好把控,一个课题最多 1-2 个人可作为硕士毕业论文撰写,但由于硕士生的能力、时间限制和现实问题,不得已只能采用人海战术 -大 团队作战。这样,必然有些人的论文与研二所参与的课题不全是一回事。带来的后果就是,等到研三整整一学期把工作搞定了,再开开心心过完春节和寒假,第二学期开学回到学校,一般离 4 月中旬提交论文的期限,也就是 2 个月左右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类硕士论文能保证好的质量吗? 少数的推免生,好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那么在研二进入实验室后立马可以进入状态。那招考进来的同学,就可能滞后了近一年时间。 导师的课题能不能完成,其实没什么关系,大不了采用人海战术嘛。关键是这么短的时间内,你的立足之本,如交流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基本科研(如项目设计、程序设计、实验)技能等,还没有完整的走一遍,往后去了公司又怎么施展拳脚呢。 每个实验室,可能硕士生比博士生的数量要多很多。一些除学术以外的氛围还被大部分硕士生强势的拉动着。一般而言,那些“低调”的博士们却在埋头看 papers ,写代码,做测试或准备过出国的语言关。因而,少了许多硕士们那样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潜心科研的博士生,反倒成了小众。 高校的这种尴尬与无奈,国内各个研究所硕士培养也都面临一样的境地。前段时间,参与中科院某所的博士毕业答辩,几个导师都提到,对当前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那股子热情。学生们需要入职的敲门砖,导师们到底需要什么呢? 博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同学,现在我可以告诉他的答案是:三年多的时间里,参与完成了多个课题,各方面能力都表现不俗,责任感也很强。论文完成后,还曾多次提醒我,实验室需要他的地方,尽管吩咐。唯一遗憾就是,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更全面和规范的科研训练有待积累,文档撰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他是本科大四就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几个推免生之一。 但这样的研究生,毕竟太少了。 相关博文: 研究生,你混毕业了又能咋的! 扫一扫,可关注“老马迷图”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42128 次阅读|81 个评论
把人当作人来培养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2-7-4 17:32
在工业化过程中,产品是企业生产的直接成果。企业虽然要获得最终的利润,但是在企业内部,主要的任务都是围绕产品生产来进行的。没有合乎质量标准、且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产品,企业就无法将这些产品转化为价值,那么企业也无法得到最终的利润。企业的各个部门,如生产、供应、销售、财务、技术、质量管理、检验、人事、劳动、安保等,也都是为了产品生产服务的。企业能拿出高质量的,且性能不断改进的产品,企业才会得到较高的声望,企业也才能存活与发展下去。 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高等学校,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生产自己产品的企业。这种企业的产品就是毕业生。高校的各个部门,如招生部门就类似于企业的供应部门,教务部门就相当于企业的生产调度部门、毕业分配的部门就相当于企业的销售部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高校就很像是一个企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这种思路也无可厚非。因为高校所提供的人才,必须是工业化进程中配套需要的。如果不能提供这种与配套适合的毕业生,那么高校存在的价值就是有疑问的了。高等学校的这种设计思路,无论是在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欧洲,还是在实施工业化进程的苏联,抑或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的中国,基本情况都大致如此。当年爱因斯坦还毕业于苏黎世理工学院,还曾经在苏黎世工业大学任教呢。 到了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告一段落,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开始增加了。 人文学科的设置与招生人数与都开始增加。 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是多方面的。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对人才培养的工业化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当然,工业化模式并没有完全取消,只是新的培养模式开始出现。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你可以说它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好,说它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产物也好,至少它呈现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大学里不都是为某一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服务的了,有些专业已经允许与当下的实用性领域不发生直接的关系了,虽然这样的专业还很少。 即使如此,工业化模式的痕迹依然还很重。当今世界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新领域,在高等学校中就立刻反映出来,就是立刻设置新专业。尽管这带有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色彩,但是毕竟还是工业化模式的产物。因为毕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工业化不均衡的时代,社会还不能承受完全按个人兴趣来开拓学习领域的奢侈。 在中国,这种工业化的模式依然色彩浓重。前些年,大量新的专业在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什么时髦开什么,弄得中学老师、家长和学生五迷三道。谁也不知道这些专业到底能干什么,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谁也不知道这些专业到底能够走多远。一切都是试着步地来。然而,在这种企业生产式的培养模式里,我们的学生究竟会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实在是一件稀里糊涂的事情。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就是人,人是丰富多彩的,靠一种单一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一代新人,这其中多少会存在一些一些问题。人的多样性,却被压抑在生产同一个产品式的培养模式里,硬要把不同的人培养成单一类的人,这似乎也有悖天理。当然,现在我们还做不到完全按人本身的特性来塑造出有着不同色彩的人才,但是我们是不是至少应该允许学生们有自主发挥和自主决定的空间? 人与产品相比,仍然是有着根本不同的。产品生产出来,只能发挥单一同类的功能,产品自身也没有什么能动性,自动去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人就不一样了。按照同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大约有60%以上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人有其适应性,更有其能动性,在大学里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能让毕业生们较快地适应与原来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的新的职场工作。所以西方的大学越来越走向基础教育加通识教育的路子。反正你将来做什么工作,都还要从头学习,从头培训,在大学里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学那些有着具体细节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大学里,学到那些基础的东西,再多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经验,再加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基本就能支应毕业后的就业饭碗了。不过,现在西方国家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再怎么折腾,失业率也不太容易降下来。这与产业结构有关,与培养模式也有关。 中国的高等学校目前好像还没能这么潇洒。我们的一些产业领域也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随着创新产业的需要,新兴专业里的人才也存在大量的缺口。但是,我们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培养道路,这似乎也还是一个很紧迫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的高等学校应该特别清楚这样一点:我们既需要培养社会不同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而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着健康身心的一代新人。这种新人的培养不是仅靠专业知识的培养就能得到的。这种新人需要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最简单地说,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培养,不是把人当作物来培养。借用诺伯特·维纳的话说,要把人当作人来使用。他的话外音是,不能把人当作机器来使用。
29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怎样培养研究生
热度 5 maggielimei 2012-5-2 06:39
我目前的研究方向:信号处理、测控仪器、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研究内容涵盖理论研究、软硬件和通信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和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情况,而且在校三年能得到一个硕士生该有的学术训练,我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采取校外和校内相结合的模式,校内是理论学习、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校外通过在公司的实习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熟悉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由于我的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参加例会,逐渐进入课题,因此培养周期长,不仅可以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还可以抽出实习的时间。 校内的培养通过每周一次的例会进行,学生汇报一周工作,一起分享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另外关于怎样查文献,怎样有效率地看文献,怎样写学术论文 ,怎样投稿,以及一些常用科研工具的使用在每年新学生来了以后都要做一轮培训。 每个学生我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一段公司实习时间,学生不论是学术还是实践以及收入方面都有保障。目前我联系的几个主要去向是:北邮张平老师的星河亮点移动通信公司(张平老师是北邮的学生报考最热门的老师,而去公司又比去他的研究所的好),美国基康公司(基于物联网的地质灾害监测),大唐移动(在学校南门)。另外,和深圳华宏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一个物联网短期实习基地,今年送去4个学生在那经过2个月的培训,每个学生配一个导师指导,培训方案非常细致,详细到每天。学生靠自己很难找到好的实习单位和研发岗位,特别是之前没有项目经验的学生。 我送出去的每个学生在用人单位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和评价,均被争相留用。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导师安排的实习生工作稳定而且态度认真,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企业的利益。 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是和谐,大家非常心齐不仅师生关系和谐,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杜绝任何影响学生学术成长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我希望我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不光是学术更是人品,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的积淀,能让他们以后在单位迅速脱颖而出。 呵呵,我还是一个新手导师,到明年会有第一批的学生毕业,我期待到时我的学生都能得到心仪的offer,学生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6879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热度 25 yuewenzhu 2012-3-30 08:14
读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直以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问题是导师和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不管是“一个北大女博士的悲惨故事”还是“一个北大男博士的幸福故事”(注:科学网热门精选博文)都反映的导师如何培养学生、学生如何主动接受培养的例子。其实身边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导师在外面搞副业无暇顾及学生;导师出国深造远程遥控学生;导师没有课题学生无事可做;导师课题太多学生尽做项目…….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研究生导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之所以产生以上的现象主要问题在于很多导师“ 重名利,轻职责 ”,面对市场经济,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都去努力赚取外快,甚至利用学生打工。学生称导师为“老板”已经非常普遍,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老板和雇员的关系,研究生成为其廉价的劳动力。有的导师在遴选时对导师资格很重视,千方百计想办法争取,但是在取得导师资格后努力争取多招生,在招进学生之后却不闻不问,放之任之,有的导师因为招生太多,对研究生进行“批发”培养、指导,而研究生一年中也难得见到导师几面;“ 重使用,轻培养 ”。有的导师在研究生招进来之后,把大量的低水平的科研任务、行政事务甚至生活上的琐事都交给学生去做,很少想过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致使许多研究生为了完成导师交给的“硬任务”而无暇自主学习,无暇进行独立科学研究,以致于顾此失彼,学无所成,有的研究生甚至发出“导师让我心寒”、“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叹。 我国很多具有招收研究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依然是一种“放羊式”的粗放管理。学生的学习、科研的兴趣、动力在在导师的粗放管理中慢慢地消耗殆尽,三年中学生唯一认真做的就是如何把网上down下来的东西经过苦心孤诣的修改组织从而顺利地从论文答辩小组那里溜过,把顺利毕业当作最终目的。这种现象不单普通院校存在就是211重点院校也不乏少数。自然有老师的失职,也就有学生自身的责任: 主动性差是老师普遍抱怨的学生自身问题 。同一个导师一批招收的学生,等毕业的时候也是参差不齐,名师有时候也不一定出高徒,学生质量的好坏一方面看导师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看学生努力的程度。退一步讲,即使老师“放养”式培养,学生也不应该只是整日“对日长叹,对月短嗟”,时间久了自然会慢慢懈怠,甚至破罐子破摔。对于导师来讲,你可能只是他众多学生中比较失败的例子,老师照样赚自己的外快。可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无疑是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如果因为毕不了业一时想不开而做出了更出格的事情更是悔之莫及。所以学生如果遇上了这样情况,除了抱怨一下骂几句娘,更应该认清形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事实已成这样,外界条件你无法改变,你只能去尽量的改变自己,让自己去努力适应,早日毕业,虽不一定修成正果,但至少可以脱离苦海。 首先我建议 多看文献 。如果自己已经定了研究的大概方向或者有依托的课题,而老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自己太多的指导,那么一定要多看相关的文献。说句可能不太好听的话,国内的很多科研完全创新的比较少(可以不认同,但不欢迎抛砖),很多研究都是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的跟踪,或者加上个中国特色。因此不管哪个领域都可以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找到相似的方法或者结论。这样就可以通过跟踪国外的研究进展来对自己的研究有的大概的想法,至于具体的试验方法可以关注国外同行,尤其是本领域的大牛最新发表的论文,或者关注和自己领域非常相关的学术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其次 先学会模仿再去创新 。没有导师指导,那就要先从模仿别人的试验开始,先学着按照文献里相同的方法重复文献里的试验看能否得出相似的结果。当然这里说的模仿不是让你去学术造假,不是去抄袭,先从相同的开始,等方法熟练了以后再选择相似的,慢慢到最后出现不同的方法。写文章也是,先模仿别人处理数据的方式,讨论的方式,写作的格式,慢慢去求同存异。再次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对于有些导师不在身边的学生,应该多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师兄师姐,比如同研究组(学院)的其他老师,我想你要主动去向他们请教一些专业问题,不至于会拒你千里之外。因为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被人请教就是一种对虚荣心的满足。当然这里说的是你去请教,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应当。如果他们能给你指点一二你会少走很多弯路。最后 要有紧迫感 。很多学生在被这种放羊式的管理下很容易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这也是很多学生毕不了业的主要原因。一旦学生遇到了这种情况,首先自己要有紧迫感,给自己制定严格的目标,既然上了“贼船”,那么早日毕业脱离贼船就是终极目标和任务,要尽早准备做试验,尽早开始写文章。如果现实和自己理想存在很大的反差,不要过分的为难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先毕业再谈以后,这也是“男博士幸福故事”里面可取的部分。 当然“发生这样的事呢,是谁都不想的”,高素质的研究生离不了导师的敦敦教诲和学生的孜孜不倦。可是万一学生躺着中枪了,也不要太过于怨天尤人,因为“选导师的事情是不能勉强的”“学生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毕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尽早毕业是王道。
个人分类: 科研生活|6314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中科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我们高校的启发
jyx123321 2010-8-9 21:27
晚饭后,与刚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交流访学一学年的同学聊天,感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们很有启发。整理出来,抛砖引玉! 1. 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把他们作为工作人员对待,而不是把他们仅仅看作学生:按月发放助研费,保证其基本生活无忧;工作条件与节假日福利要比较好;安排好春秋季旅游活动;与教师一样,请其遵守出勤时间,每天不迟到也不早退,若不来实验室则请假,寒暑假各休息半个月。 2. 坚持且尽力办好每周一次的SEMINAR,一年级正在上课的研究生也要参加,安排好时间和内容,努力提高交流效果,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锻炼。 3. 向高的学术标准看齐,追求质量,努力出精品和高影响力的论文。 4. 鼓励同学们多参加学术报告会,在经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参加高质量的专业性学术会议。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职临床博士: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hucs 2010-6-22 07:25
社科研究论文预告 在职临床博士: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 以南昌大学医学院 2010 级在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生为例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等 提纲: 引言 1 报考生源分析 2 录取生源分析 3 培养计划细则 4 理论分析讨论 5 未来成才展望 (执笔:游节根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7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