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单车共享对灭火方式的启示
热度 1 dfedhw 2018-8-2 15:19
共享单车这玩意儿问世大概已有好几年,可笔者直到前几日才开始亲身经历,没想到的是:这东西居然一用就上 “ 瘾 ” ,估计后面的日子里彻底不离不弃。 最直接的体验是:每天大概能节省出的零碎时间总计有一两个小时,这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不算不知道;其次,单车代步避免了行走的奔波之苦,基本确保不迟到;其三,节约了一定费用,因为有时为了赶时间可能会打个车什么的。 共享单车这一新兴的技术方式几近完美地实现了对“人”的短距离输送,通过全方位的类比,或许能够发现其对现有灭火方式的改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快速性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及时满足了人员出行时在短距离内的“提速”要求。就火灾扑救而言, 虽名为灭火,实为对大量灭火剂的集中定向投送,如 何在这个短途输送过程中实现明显“增速” ,该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2. 随意性 单车的使用没有计划,也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共享方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随时随地产生的需求。灭火剂的输送也将面临同样的情况:火灾一般不请自来,输送工作可能随时随地需要紧急总动员,甚至没有更多犹豫的时间。 3. 密集度 尽管遍地开花的单车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诸多问题,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分布,才能保证随处有车可用,足够的密度分布才能确保继续“玩”下去。建筑内灭火剂储备也有相应的密度要求,道理很简单: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4. 公用性 一旦成为公用设施,不再需要个人对单车进行保养管理维护,其本身设计也很皮实,由此省去了一个很大的“麻烦”。消防安全也属于公共安全的范畴,作为灭火剂,最好使其具有更多的公共属性,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才更加便于操作和执行。 5. 简便性 无论老幼妇孺,蓝领白领,只要骑上单车都可以游刃有余,源于其简便的操控方式,可靠的动力来源。灭火剂无论是输送还是释放,无论人工还是自动方式,都需要借助简便可靠的动力,并且尽可能地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无用功。 6. 经济性 经济性是新技术能够大规模推广采用的前提,简单的一次性投入以及后续低廉的使用费用,自然会有无数粉丝拥簇,实际上,简约的结构同时 也 减轻了维护工作量。毫无疑问,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消防安全技术同样会优先考虑整体性价比更高的灭火技术。 7. 确定性 每一处细节的考虑周全,方才决定了单车出行成为用户自发的首选,灵活的方式不容易堵车,骑行总里程数持续增长,有效验证了单车使用过程中的确定性。灭火行为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说到确定性,或是可靠性,更容不得半点马虎。 8.辨识度 通过单车的形态及色彩,在大街上只需要看一眼便可辨别出来,从而节约时间。在形势危急的火场中,也包括夜间,对灭火剂外包装的识别度要求会更高,确保实现快速找寻与获取,从而节约出每一分每一秒。 9. 安全性 任何一项新技术都必须同时顾及使用者的安全,单车的行驶速度适中,足足两个世纪的实践经验早已证明其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完全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灭火技术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不确定的复杂环境,既要灭火又要保护自身,技术实施全过程的安全性绝不可忽视。 俯瞰这样的一张城市夜间单车轨迹运行图,除了震撼,还有讶异:一项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古老技术,一种极为平凡简单的交通工具,居然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组合,又重新焕发出青春。人流速度提升之后,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空体验,自由穿行于大街小巷,这样的场景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共享单车技术的各项特性缺一不可,却又相辅相成,仅 借助于简单机械, 同样还是只依靠人力,却显著提升了人员移动速率。以灭火剂物流输送作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型消防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却依然可以从单车共享成功实施的案例中得到无穷的启示与借鉴。
249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北极村到洛古河镇看车流、人流、气流
黄安年 2014-10-6 08:58
从北极村到洛古河镇看车流、人流、气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10 月 6 日 发布 由我国最北的北极村到黑龙江源头洛古河镇,一路行程 115 公里 左右,其间,车流、人流极少,空气极好。像这样的好空气在北京再过 50 年甚至 100 年恐怕也望尘莫及,原因是北京是超大型国际城市,又是气流不易扩散的地形,加上不加控制的汽车流 , 即使没有什么造成环境污染源的工业设施,也难以做到像北极镇到洛古河镇那样的好空气。 在这里开车的人不知道啥叫车堵 ? 如果北京的开车族自驾游或者租车游来这里可算是最爽了。这里最大的积聚地叫镇 , 万把人口算很大了 , 顶不上我所住的天通苑东一区社区呢 , 东一区的人口少说也有二三万了。换位思考,人口分布,易地生活 , 会给你多视角的观察。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2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已成人流主力军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0-21 21:15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 【大学生活现状调查:一个班有1/4学生同居】 我国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不少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甚至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应运而生,然而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主力军”,性观念变化同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2441 次阅读|7 个评论
光明卫生时评:医院给大学生人流“分期付款”伦理何在
热度 6 sz1961sy 2012-8-11 02:15
光明网 卫生频道 卫生时评 光明卫生时评:医院给大学生人流“分期付款”伦理何在 2012-08-10 16:19:04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沈阳 这几天,网络上传播一张“沈阳市中山医院”的广告(一位网友这么描述): 蓝天白云下,三个青春靓丽的女生,摆着各种造型,一脸阳光。每个女生头上还有一串小字,分别写着:“我选30% ”“我选40%”“我选50%”,在“选择题”的上方还有一个红十字标记和几个小字:“沈阳市中山医院”。乍一看,还以为是医院在搞什么促销活动。然而三个女孩下方的两行字却让我瞬间石化: 大学期间,意外怀孕了//做人流也可“分期付款”了 再下面还有一行字:“此活动只限学生” 笔者第一次见到这个广告也被它的“文字创意”雷倒,因为它确实象上面这位网友描述的意思。问题是: 如果这个广告文字内容符合中国工商局广告法要求,我们确实无法指责它是违法广告。然而,从这个广告的用词上,它却存在着伦理上的误区。 一、对学生的“关爱” 动机不纯,暗示学生怀孕“不用怕”(此医院从经济角度为女学生分担压力了); 二、有意把“人流”的分期付款娱乐化---“我选30% ”“我选40%”“我选50%”,十分恶搞; 三、这个广告没顾及学生可能是未成年少女,她们必须在父母亲(监护人)同意下才能接受工人流产手术,在这一点上,这个广告是违反了医疗广告的有关规定,以名义上的经济减轻负担,实际上是给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提供不道德的“技术担保”与“经济分忧”。 据网上介绍,沈阳市中山医院是一家以专科专家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医学机构的交流,先后合作成立了中华医学会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医院、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会员单位。初步形成了“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模式。沈阳中山医院还联合一些权威科研、医疗机构的资深专家,全力打造属于沈阳“自己”的专家医院。 沈阳中山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汇集了十余个专业,聚集了近五十名专家、教授,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现有从业医护人员近百名,副高以上职称占总数的51%。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名、博士生导师2名、36名专家荣获过国家及省、市科学进步奖及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奖项,其中妇科专家王新玲被国家卫生部命名“万例手术无事故”荣誉称号。 建议卫生医疗监督机构和工商局认真查验这个广告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让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亲远离这种医院。 (作者是光明网卫生事业部总监) http://health.gmw.cn/2012-08/10/content_4767720.htm
个人分类: 光明网卫生时评|511 次阅读|9 个评论
回忆
热度 1 yongfei 2011-7-20 21:24
一个人走在黄黄的灯光下,一个人;悠长又宁静的夜晚里没有人会看清我的脸和那双眼睛,或者从未有人看清过...... 我从宿舍出发,几步就走到了女生三号楼下,那是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走过都会不自然的地方,有些羞涩,也有些高兴的复杂情结。对面就是二号,还有10号。记不清在那里等了多少女生,拿自己的卷子,或者书,或者两个人去吃饭,或者集体去吃饭。只知道,二班的集合地点,大多都在女生三号。呵呵~~有多少男生在那里表白,又有多少男生曾在那里等待...... 沿着厚德大道往北走,一路上,有熙攘的人流,还有吵闹的由同学们组建的小商小贩,他们在沁春园前,在光大前卖自己的衣服,还有台灯、蚊帐、甚至袜子、甚至狗熊和狗。席地而坐,在黑色的夜空下,吆喝着,四处张望着。 在那些地方,每一个角落里,我都走过,有一位师兄跟我说“空气是有记忆的,当你做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空气里会留下你的痕迹”这就是记忆,我想如果把这些记忆拼凑起来,那么是不是郑大里到处都是我,那么多个我在走着,聊着,笑着,也在思考着。 还记得泊月长廊的英语角吗?每周五。你曾在那里遇到过好多同学,虽不知姓名,却也欢快。那里我的老师张茜还在那里教过我英语,还有一位长得不漂亮的学姐也曾在那里。现在,他们都要离开了。在那里会有很多展板在展览,呵呵,那里曾经摆过我们做的板,虽算不上艺术,但那却是一笔一笔划出来的,一步一步抬过来的。在团宣的日子,真的是吵吵闹闹的基层工作。 泊月长廊,自然是情侣们、朋友们的首选。打牌聊天,杨柳依依,灯光昏黄。旁边就是两个大花园,我曾在那里晨读过,在那里,清晨的空气中,在那亭子下,在形状各异的石凳上,在鹅卵石旁的木板上。。。那空气中都曾留下我的痕迹。 再向东就到了理科园,环水依然是灯火通明,里边坐着的就是莘莘学子。他们在里边静静地坐着参悟那课本,就像寺庙里的和尚,整天敲着木鱼,念叨着,南无阿尼陀佛。呵呵。我记得我曾在那里工作过,校园的每一处都遍布着我勤工俭学的脚印。那么多的人,现在都要走了。只剩下那空荡荡的水泥地。今天的美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在环水、化工、实验楼之间的十字路口,往北走,我听到了奋斗的记忆声,是啊,又要考试了,那不是你当初也坐过的地方吗?昏暗的灯下,一个一个清瘦的面容掩盖着紧张的情绪。我还曾在那里摘过银杏叶子,记得有一次是下过大雪,绿色的叶子全落了。那天我去实验室的时候,那些叶子还有好多储存在冰箱里,无人问津。嘿嘿。 再往北就是生物系和图书馆,鹏哥打电话说过来送我,嗯。这家伙真客气。图书馆关门了,天已经晚了。 还有北核,眉湖,然后是北操。那时我大二,和一个即将毕业的师姐绕着北操场走了N多圈,还不累,师姐说了很多很多。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那么多话,原来是要毕业了。两年后的今天,我也体会到了。但再也没人和我绕着操场转,一圈又一圈。我是不是也踩到了我曾经走过的地方呢。我看到了那个旗杆,我曾在那个旗杆下学习演讲,还有一个小老师专门培训~~那里还有我们的运动会,我们的足球课,回忆真的太多。让我写不了太多。 还是沿着厚德大道返回,返回我的宿舍。我把我的家转了一遍。明天走的时候,会好过很多。 明天,你会送我吗?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别了......
2302 次阅读|1 个评论
雨后薄雾锁京城
yangyongtian 2011-5-9 08:04
雨后薄雾锁京城, 西山隐匿凌霄中。 空气清新心脾沁, 市井依旧花草葱。 车马熙攘街道堵, 人流如织经纬通。 又是一周劳动日, 勤勉创新出满工。
个人分类: 感怀|2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吁全国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别回家过年了
热度 3 税法茶座 2011-1-24 09:38
每天看到春运的感人事迹,看到“风雪再大,人流再多,也挡不住回家的路”的口号,看到 28 亿以上的人口大迁移的盛况,我觉得有必要呼吁全国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别回家过年了。 在党和政府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伸手相助,现在党和政府最需要有人留在原地过年,不要回家,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给党和政府添乱, 8000 万党员再加上几亿的入党积极分子团结起来,完全可以将人口大迁移的数量降低到 20 亿以下,让学生和农民工朋友回家过年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地过年吧。 祖国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哪里都是家,在哪里都过年! 今天我作为我们家唯一的党员,而且是 18 岁就入党的老党员,给我们家两位入党积极分子(老婆和孩子)开始讲授入党第一课——话春运。 解决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不是靠铁路建设能解决的,这正如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不是靠限制汽车数量能够解决的。问题的核心是集中的思路错误。集中建设城市,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小小的城市不可能容纳所有想进城的人,因此,一方面是集中,另一方面就是限制。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你到城市来,不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你回农村去,这样必然造成过年的人流大军。如果我们能大力发展农村,农民不需要进城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流。如果我们的城市能让打工者全家老小都进城,在城里过年,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人流,当然,长期来看,后者是不可行的,应当采取第一种方式,让大家在原地打工,原地过年,在原地过上幸福生活。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与此类似,将城市的最好设施都放在核心区,全城的人白天流动到核心区上班,晚上再流动到郊区睡觉。需要看病时,全城的人都流动到几个集中的大医院,需要买电脑时,全城的人都流动到某个特定的地方,你说这个地方怎能不堵?解决的方法仍然是分散,在家附近上班,在家附近看病,在家附近购物,在家附近上学,在家附近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由此可见,中国的拥堵和人流绝大部分都是一种纯粹的资源浪费:当你看到每天都有几亿人从郊区像潮水一般涌进城里,晚上再像潮水一般涌到郊区,当你看到每年都有几十亿人在春节前像潮水一般涌到某一个地方,春节后再像潮水一般涌回到原地时,你会有什么想法? 一切总是要回到原点的,但这有必要吗? 2011 年 1 月 24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用Impulse C创建FPGA人流检测系统
w52191114 2010-8-12 11:21
用Impulse C创建FPGA人流检测系统 2010年1月20日 admin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Hella Aglaia用Impulse Accelerated Technologies的Impluse C开了一套基于FPGA的 人流量检测系统 。Impulse的VP声称使用它们的Impulse C,开发速度要比通常使用VHDL或者verilog快上50%,比HDL快80%。 这会不会是一个趋势呢?从理论到算法, 从算法到C语言,从C语言到FPGA ,从FPGA再到ASIC?? 厂商链接: Impluse , Hella Aglaia
个人分类: cvchina|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理学下的世博园,你游起很难!
imthere 2010-6-22 11:49
上海世博园宣传吸引无数中国人前往,游后感觉一是烦、二是累、三是都得排队。园内游人拥挤、席地休息,长长的队伍到处都是。这样的组织实在是有点乱! 固然,人多是现实,馆有好坏,但人流缺乏引导确实真正的问题。 世博园设有多个出入口,可一入园就自由活动了,人流混乱。 如果借用野外路线调查方法, 可划分线路票,将主要馆分别编入几条线路。每条线路,园内游览随意,但入馆需按沿线票。 一天一个线路,几天就可游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6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