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版发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正式出版发行
fqng1008 2019-11-27 12:02
今年一月底,洪钧老师要我给他的《内经时代》写序;上个月,他发来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 出版信息;这个月, 学苑出版社 就正式发行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一、 学苑出版社 黄小龙 《 出版说明 》: “宁可架上药生尘 但愿世间人无恙。”“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自古以来,中国的医生都有一种普济苍生的大胸怀。每一个用心做医生的人,都值得人们尊敬。事实上,做好一个医生,很不容易,那是对一个人品德、悟性和毅力的极大考验。赵洪钧先生就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 赵先生出生于 1945年,1968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直至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5年。1996年辞去教职,1998到2000年在英国行医一年半。后主要在故乡河北省威县白伏村应诊,诊务之余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可以说半个世纪以来,赵先生不是在做临床,就是在做临床研究。传统中医讲究“半日临证,半日读书”,赵先生可谓此中典范。和赵先生面谈出版事宜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真君子。 近些年来,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赵先生的争议。比如先生当年因为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引起争议,没有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拿到硕士学位证。赵先生对于读经典的看法,对于某些中医人和中医书的看法,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在今天来看,这些事情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对于某些人和事来说,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不过,学术上的论争,却可以继续,并且大家可以有理有据地一直辩论下去,这样才有利于学术的提升。 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医,著书立说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书稿,要么校释医古文,要么汇集临床医案,而就某些学术问题,举例子,讲逻辑,然后总结出自己观点的著作极为少见。赵先生的大多数著作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发人深思,是中医书里的佳品。从赵先生的临床疗效和他的著作来看,赵先生可谓是 “博古通今,医贯中西,学验俱丰”。这就是本社不计盈亏,出版《赵洪钧医书十一种》丛书的原因。好的著作,应当分享给读者,流传于后世。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本套丛书 11个分册: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是赵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近代中西医关系史的开山之作,填补了医学史研究的一大空白。此书一出版,好评如潮。在国内,该书被有关学界指定为研究生必须精读的书。美国著名汉学家席文教授( N sivin)为此书做了17页的英文摘要,刊登在《CHINESE SCIENS》1991年10月号。韩国学者李忠烈已经把此书译为韩文,正在出版中。 《内经时代》不但 “笔酣墨畅,才气横溢,锐不可当”(周一谋先生语),而且被认为是“20世纪中医史上出现的少数几个奇迹之一”(郭文友先生语)。此书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给人以理性的震撼和启迪。台湾语言历史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称此书“小景之中,形神具备”“值得反复咀嚼”。她确实有益于“一切和《内经》打交道的人,更快、更好地把握《内经》”。 《希波克拉底文集》是赵先生的译著,是了解西方古典医学的第一手资料。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的始祖,西方第一部医学专著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希波克拉底文集》。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也是开创性的工作,既有历史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对中西医热病的概念、诊治等方面的比较,探讨怎样使更多的临床医生能看病。 《伤寒论新解》展现了赵先生及其导师马堪温先生在逻辑学、科学学、伤寒学以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深厚功底。该书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不少仲景学说的新观点。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分析了涉及中西医结合的 20个重大理论问题,理清了中医经典及其与旧学的关系,深化了中西医结合理论,并运用现代科学阐述了一些中西医结合的独到见解。该书内容或可对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方法、政策制定等提供一些参考。 《医学中西结合录》是赵先生的临床佳作,其中验案近 900例,涉及中西医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是先生40年临床心血的浓缩。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在中西医理论和临床方面的深厚造诣,值得中西医临床工作者认真参考。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是赵先生几十年中西医临床经验的总结,由临证真传和医理心典两篇组成,详述了先生临床诊疗感悟和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医案的评述与分析,立论精辟,有重要的临证参考价值,是中医临床医师不可缺少的指导书。 《赵洪钧医学真传》浓缩了赵先生的医学思想。此书由博返约、授人以纲、示人以巧,殊为难得。内容分为理法传心和临床示范两部分,理法传心部分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临证、治学的感悟和真确心得。临床示范收录病例以内、外、妇各科而分门别类。每种疾病虽用药不同而治病相同,以体现同病异治的特点。凡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是赵先生在中药和方剂方面的经验之作。正如先生所说: “虽然不敢说,有关方药的拙见对后人很有帮助,但毕竟是我殚精竭虑,读书、临证五十年所得。把它们带进坟墓我心有不甘。”此中拳拳之心,很是感人。该书重点阐述作者临床最常用的中药60多种。介绍每一种方药,都是先略述其功效,接着列举较多的古今名医验案,进一步说明。这样就像跟着古今名医诊治疾病,临床经验少的人能够印象深刻,专家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赵洪钧医论医话选》为赵先生数十年来的各种医论医话的合集,有的讲解经典,有的论医学教育,有的谈医德医风,有的研讨医学史,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新颖,可读性强。孟庆云老师称赞赵洪钧老师有史家的眼光和思维令人境界超昇;阐释的中西医学要蕴及其闪光点对读者有思路的启迪和激扬;勇于批判现实中的浊流和妄论催人锐意进取。 这次《赵洪钧医书十一种》丛书的面世,得到了河北中医学院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谨致谢忱。也欢迎读者诸君多提宝贵意见。 黄小龙 2019年7月 二、 洪钧 老师感言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终于出版发行了。这要感谢河北中医学院和不少朋友的大力资助。 5个月前我说:我不敢保证能亲自见其出版,因为9年前我因心梗放了支架,至今还是常发作心绞痛,要随时准备溘然离世。好在遗憾已经不太多。我本来打算再写一本书,更简明地介绍如何学好中医。能否完成就看天意了。 在此想向读者网友们进言的是:不要以为学中医有捷径 ——花钱去两个学习班就能学好中医。更不要相信有了“一招鲜”,就能挽救中医。即以了解洪钧的学术思想而言,拙作11种,你至少要仔细读懂其中的6种,才能基本上达到目的。至于是否认真读读大部分拙作就能在继承和发扬中医方面或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方面,有较大的收获,只有请诸位去看拙作了。 赵洪钧 2019/11/26时年七十五 三、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书目 1.《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2012、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25.5万。 2.《内经时代》(1985内部,2012、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22万。 3.《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10万。 4.《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1996,201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33.5万。 5.《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26.2万。 6.《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字数45.7万。 7.《医学中西结合录》(2009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学院出版社)字数75.1万。 8.《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2010人民军医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20.1万。 9.《赵洪钧医学真传》(201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44.6万。 10.《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50万。 11.《赵洪钧医论医话选集》(2019学苑出版社)字数50万。 以上 11种,总字数约400万。总定价人民币861元。 四、 赵洪钧简历 及联系方式 赵洪钧, 河北 省 威县 人, 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 马堪温 研究员。 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996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 自 1990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主要著作有: 1.《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2012,2019 学苑出版社) 2.《内经时代》(1985内部,2012,2019年学苑出版社) 3.《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2019学苑出版社 ) 4.《 伤寒论新解 》(与 马堪温 先生合作, 1996,2014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 5.《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1989河北科技出版社) 6.《 希波克拉底文集 》(译著 , 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 7.《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 8.《 医学中西结合录 》( 2009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学苑出版社) 9.《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 》( 2010年1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9学苑出版社) 10.《赵洪钧医学真传》(2016年9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1.《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2019年学苑出版社) 12.《赵洪钧医论医话选》(2019年学苑出版社) 2019年11月,上述著作除外《河北卫生年鉴》,编为《赵洪钧医书十一种》丛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 40篇。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有美国宾州大学席文教授作的英文摘要。 《内经时代》和《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有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撰文评介。 1990年10月应特邀出席东京第6次国际东洋医学会,作“近代中医在中国”报告。 1998 ~ 2000年在英国行医1年半。 2000年之后主要在故乡行医。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应邀在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安徽中医学院 和 深圳市中医院 等地讲学。 近年在网上发表的文字,大多可以直接搜索赵洪钧查到。 个人博客:赵洪钧医学传心堂。堂上有个人邮箱。 通信地址: 1.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白伏村;邮编:054700. 2.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市南路229号4号楼三单元103室;邮编:050091. 手机:13730562492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6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震保幅处理与绕射波分离成像两部学术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xluan 2019-1-8 10:48
近日,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功能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栾锡武研究员与合作者李继光研究员合著的《面向储层预测的地震保幅处理技术》和《绕射波分离与成像技术应用》两部专著。 人类从蒸汽机时代到内燃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位置关系发生了转折。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前面,开辟了经济发展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随着以发动机为核心的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对石油的消耗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1860 年,整个世界的石油消耗为 7 万吨,到 1900 年,为 2043 万吨, 2000 年,为 46 亿吨。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世界各国都把石油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争夺。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次次化解了石油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避免了石油末日的到来,支撑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以海洋石油勘探发展为例, 1978 年世界海洋钻井技术达到水深 312m ,获得的勘探储量是 300 多亿吨。 1997 年,当世界海洋钻井数据达到水深 1600m 时,获得的勘探储量达 1650 亿吨。到 2005 年,世界海洋钻井技术水深达到 2500-3000m ,获得的勘探储量已突破 2500 亿吨 . 随着地震勘探领域从构造圈闭向岩性圈闭的延伸,地震勘探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河道、缝洞、盐丘等小尺度地质目标体,它们目标尺度小,反射能量弱,反射特征变化大,横向范围和厚度变化大,纵向叠置关系复杂、连通性差,边界预测困难,这些方面都是当前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中要解决的主要地震地质问题。 中国科学院 金之钧院士 和中国工程院 李阳院士 分别为两本专著作序,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面向储层预测的地震保幅处理技术》一书从正演模拟出发,详细叙述了地震保幅处理评价准则的制定,不同保幅分析评价方法的建立,在关键处理环节保幅性分析与评价基础上,对保幅能力相对较低的技术环节,通过优选已有的处理技术、流程、参数及新技术研发,形成了完整的面向岩性储层精细预测的地震保幅处理理论和技术体系,经大量的实际生产应用,得到了较好效果。绕射波成像是随着河道、缝洞等小尺度地质目标体的勘探需求提出的一项新技术,已逐步被生产实际所重视和证实。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绕射波分离与成像技术应用》一书针对隐蔽油气藏河道、缝洞等小目标地质体勘探成像的需要,结合当前地震处理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对绕射勘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绕射波成像技术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其中在胜利油田济阳坳陷中的应用获得了钻井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本专著可供地震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书中所述及的技术成果对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希望两本专著的出版能为地震保幅处理和绕射波的研究开个好头,带动更多的科技人员投入到其中来,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地震保幅处理技术和绕射波技术能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 《面向储层预测的地震保幅处理》。李继光,栾锡武著。科学出版社:北京,2018 《绕射波分离与成像技术应用》。栾锡武,李继光著。科学出版社:北京,2018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著。科学出版社:北京,2017 出版社附送少量图书,联系方式: xluan@qnlm.ac
3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连翔教授的第三部著作业已出版发行
zzllxx5168 2015-12-9 16:06
张连翔 教授的第三部著作业已出版发行 日前,我所张连翔教授等编著的新作:《北方地区林下经济——可适生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一书,已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张连翔主编的第三部著作。全书共 71 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可适生新品种,分别就经济林果树新品种、用材林和生态林新品种、园林绿化新品种、饲料植物新品种、瓜蔬和农作物新品种做出介绍;下篇——先进实用技术,先后就农林果蔬实用技术、果实采收和简易加工技术、沙地造林和戈壁滩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林下种植中草药技术、林下种植天麻和食用菌技术、林下养猪和牛驴羊技术、鸡鸭和珍禽养殖技术、珍稀野(水)生动物养殖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现代植(森)保技术、有机栽培技术、饲料饲草技术、宏观规划、他山之石加以论述。该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技术实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一个“新”字,当然包括笔者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分,近年来,林下经济愈来愈受到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响应,这其中,可适生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被公认为助推发展的两个轮子,本书正是为此而编著。 2015 年,该书被评为“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著作”,并获得省科协资助。 该书适合广大林农、林业专业户、国有林场职工阅读应用,亦可供林业科技人员和农林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朝阳市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1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3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www.xbmiaomu.com/vip/zzllxx5168/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专著出版|3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学术专著出版
热度 9 libseeker 2012-12-11 10:50
近年笔者对学术专著出版有所关注,有所了解,有所思考,与出版社及出版中介、出版过图书的师友等有过交流,还曾对有学术专著出版需求的师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术专著出版的途径很多,实际产生的效果也差别很大。本文结合实际粗略聊聊,以资镜鉴。 通常大家首先关心的是出版需要花多少钱?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出版社方基本都市场化运作了,他们是注重双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好些时候还很可能偏重经济效益多一些。书号分为丛书号(数本书共用一个书号。丛书也有可能是独立书号。)或独立书号,独立书号费用要高些。出版社也存在级别,比如中央级或省、部级出版社,此外还有地区差别。级别高些或经济相对更发达地区,书号资源相对更稀缺,费用也可能会高些。图书的选题、图书的篇幅、采用的纸张、图书的印刷量(预期销量)、作者的影响力、是否有出版资助等都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科研评价体系里边,多要求学术专著20万字以上、新华书店经销等,也就是一些包销(自产自销)的图书通常不被认可。20万字独立书号的普通图书,通常需要2.5万元左右,据说有的出版社需要5万元。通常是以样书若干册抵稿酬。如果作者买自己的书通常为7折左右。当然也有不要任何费用还给稿酬的,这同图书的选题、图书的质量、作者的影响力有很大关联。给稿酬的形式也很多,有的是按图书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 如何选择出版社?通常是希望选专业对口的出版社,出版社通常各有所长。多数时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选性价比最优的、双赢的。 如何联系出版社?联系出版社之前,通常需要对出版流程有所了解。图书基本情况需要提前准备好,包括书名、字数、版权类别、交稿时间、作者简介、著作内容简介、选题特色等。许多出版社都有网站,这是一条获得信息的渠道。而寻求师友获得帮助,这种方式更靠谱一些。此外就是,时下有许多出版中介,他们在图书市场中的地位亦是举足轻重,但要谨慎一些。 图书出版的周期多长?也没有标准答案。通常情况是申请书号需要较长时间(有些热门出版社,书号资源有限,可能还需要“排队”等候),常规的三审三校也需要时间,印刷到进入出版发行也需要时间。我自身的情况是,尽可能的不要因为自身原因耽搁,比如及时完成自身所做的工作,比及时通过快递、Email等及时反馈。 如何获得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许多机构及科研项目提供出版基金资助。要尽可能的熟悉相关政策。比如许多高校有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需要具备若干条件:比如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高学术水平;申请者为本校教师或科研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同时是撰写专著的第一作者;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出版的学术专著,须在其专著内标注“本校”字样,否则学校将不予资助等等。“高水平学术专著”通常指本校教师、科研人员针对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国家权威出版社、海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不包括编著及教材。此外需要经过一定评审程序(这个程序通常比较复杂,包括填写若干表格、提供相关证明等),学校每年的资助总额有限,每项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为若干元(比如有的5千元,有的2-5万元),具体资助项目数及每项资助额度视当年项目申请情况确定,获得资助的项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版,出版之后“持已出版的专著”等办理相关手续。其他类型的资助,通常亦有相应的要求。 学术专著奖励情况如何?有些机构对学术专著有奖励政策,奖励标准不一。高校通常是奖励“高水平学术专著”。有所高校三年前的奖励标准是8千元,随后调整为1.5万元。一级论文(所在机构自定义,比如SCI、EI收录论文、权威期刊论文等)奖励标准为1万元每篇。笔者认为奖励幅度应予以进一步提高,而且“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编著、教材、科普著作,同样应考虑予以激励。 学术专著的销售情况如何?学术专著主要去向有三种:其一是图书馆等机构采购;其二是读者自行购买;其三是作者购买一定数量(部分学术专著可被采纳为教材,“包销”若干比较容易。)。图书馆的采购目前一种主要方式是招标采购,买馆配图书,所谓馆配图书是书商对图书馆进行图书配送,为了方便各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及各出版社的出货。读者自行购买,时下网络书店是主流,网络书店的选择余地通常比实体书店大一些,而且价格更优惠一些。笔者观察了自己出版的一本书的销售情况(印刷量三千册),2011年12月印刷,作者拿到样书的时间是2012年2月,网络书店售书更晚一些,所在馆馆配图书到馆是2012年9月,2012年观察读秀,显示有40家图书馆收藏。每家图书馆采购量一般为1-3册。虽然有部分图书馆未提交(或未及时提交)馆藏书目信息,此外有许多图书馆馆藏书目读秀未整合,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吴建中先生的书有的读秀上显示有400多家图书馆收藏。读者自行购买的情况不好掌握,单单是大大小小的网络书店就很多,笔者曾留意有9家在售。那本书我自己买了100余册。学术专著的印刷量通常不大,一般为一千册,多则三五千册。综合印象是:学术专著真的不太好卖。 囿于个人阅历及知识水平,所述信息并不见得准确。如有讹误,尚祈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 1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社查询地址 http://www.gapp.gov.cn/zongshu/serviceSearch1.shtml?UNIT_CNAME=UNIT_TYPE=03 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到的出版社581家,其中地区为“中央”的出版社(中央级出版社)199家。 2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查询地址 http://www.shdf.gov.cn/cms/html/308/3475/List-1.html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20364 次阅读|19 个评论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出版发行
zzllxx5168 2012-5-5 18:31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一书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搜索关键词: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空间分布型;抽样调查;抽样设计;资料代换;专著;张连翔;油松毛虫;松毛虫种群。 著作名称:《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 著 者: 张连翔 出 版 社:辽宁大学出版社(沈阳)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书 号:ISBN 978-7-5610-6224-1 定 价:50.00元 著者单位: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地 址:(122000)辽宁省朝阳市中山大街5-157号 联系电话:13942112010 E-mail: zzllxx5168@126.com 内容提要: 在全面总结先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 20 余年的研究实践,完成了这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学术著作:《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理论与应用》。有关专家审理后指出,这是目前该研究领域国内外唯一一部学术专著。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频次分布拟合X2检验法、扩散型指数法、回归模型分析法以及抽样技术和资料代换方法。在对既有方法作出客观评价的同时,提出了作者的改进意见和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既强调理论深度,更注重实用价值。特别是受动植物自然种群空间格局的启发提出来的“适度聚集式栽培”新模式,尤具开创性,反映出作者超旧立新的理论勇气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书中介绍的理论和方法除适合昆虫种群外,也适合植物、动物种群以及植物病害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供农林害虫管理工作者、生态学者、农林作物栽培模式的设计者和大中专院校师生、研究生阅读。 目 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频次分布拟合 X2 检验法 第一节 二项分布( binomial distribution ) 第二节 Poisson 分布( Poisson distribution ) 第三节 Neyman 分布( Neyman distribution ) 第四节 负二项分布( 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 第五节 Poisson- 二项分布( Poisson-binomial distribution ) 第六节 Polya-Eggenberger 核心分布 第七节 Thomas 的复合 Poisson 分布( Thomas double Poisson distribution ) 第八节 带零的 Poisson 分布( Poisson distribution with zeros )和带零的对数分布( logarithmic distribution with zeros ) 第九节 两种截尾分布( truncated distribution ) 第十节 几个连续型分布模型 第十一节 应用 频次分布拟合 检验法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扩散型指数法 第一节 扩散系数 第二节 David Moore ( 1954 )的丛生指标( Indes of clumping ) 第三节 Morisita ( 1959 )的扩散指标( indes of dispersion ) 第四节 Waters,W.E. ( 1959 )的指标 ; Cassie,R.E. ( 1962 )的指标 ; Kuno,E. ( 1968 ) 的指标 第五节 成偶检验方法 第六节 离差指数 第七节 Lloyd,M. ( 1967 )的方法 第八节 Tanigoshi, Browne 和 Hoyt ( 1975 )的 指数及其派生指标 第九节 Blackith ( 1961 )的种群聚集均数 第十节 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相关指标 第十一节 应用 扩散型指数法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二节 种群扩散型指数的刀切估计 第三章 回归模型分析法 第一节 Taylor 的幂法则( Taylor’s power law ) 第二节 Iwao,S. (1968-1977) 的 回归分析法 第三节 对 Iwao 模型的改进 第四节 马占山( 1989 )的 幂法则模型 第五节 兰星平( 1991 )的模型 第六节 张连翔( 1997 )的模型 第七节 线性模型和幂法则模型 第八节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零频率新方法 第四章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相关系数法 第一节 相关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例证研究 第五章 格局纹理分析—— 个体群面积的估计及对空间格局结构的检验 第六章 空间格局的动态描述 第一节 空间格局的时序动态 第二节 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由扩散引起的格局 第四节 种群动态分析的新方法 第五节 种群地理空间格局 第七章 资料代换 第一节 资料代换的方法 第二节 资料代换的检验方法 第八章 抽样设计方法 第一节 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方法 第二节 序贯抽样技术 第三节 最适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第四节 最适抽样方法的确定 第五节 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 第九章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的调查方法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获取数据资料的方法 第二节 与种群空间格局有关的几个问题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科研工作简述 致谢
个人分类: 专著出版|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曾庆红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一书出版发行
hucs 2010-6-22 14:27
曾庆红《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一书出版发行 来源:新华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89 周年前夕,曾庆红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公开发行。   本书收入曾庆红同志从 1985 年 5 月至 2007 年 11 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工作期间,特别是担任党的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和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讲话、报告、文章、序言、贺信、贺词等共 107 篇,约 62 万字,分为上下两册。大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本书记录了曾庆红同志从地方到中央从事党的建设工作的思想轨迹,反映了曾庆红同志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培训和干部监督工作等方面的思考和创新。全书贯穿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贯穿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辅相成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党的建设既要加强又要改进、既要继承又要创新的重要观点,贯穿了在党的领导下让红色江山既永不变色又充满活力的重要观点。   本书的出版,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陈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