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环太平洋地震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环太平洋地震带

相关日志

10次地震袭击了美国俄勒冈海岸:日美大震在劫难逃
杨学祥 2018-7-27 09:01
太平洋地震火环!10次地震袭击了美国俄勒冈海岸 2018-07-26 19:39 来源: 仰望星际 原标题:太平洋地震火环!10次地震袭击了美国俄勒冈海岸 一连串的地震袭击了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的海岸,这个地区可能会发生灾难性的火灾。 火环:美国俄勒冈海岸发生10次地震。 7月24日凌晨,10次地震袭击了俄勒冈州南部海岸——主要发生在当地时间5点16分至10点22分之间。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报告,最强烈的一次是在早上7点44分发生的5.4级地震。 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ational Earthquake Information Center)的地球物理学家布雷克曼(Don Blakeman)说,加州新月市以西约126英里处发生的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然而,地震可能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的一部分,而这场火灾可能会引发毁灭性的地震。 火圈是世界上最大、最活跃的断层线,从新西兰一直延伸到亚洲东海岸,再到加拿大和美国,一直延伸到南美洲的南端,造成了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 专家们知道,火山爆发可能会引发一些灾难性的地震——最近墨西哥和日本的地震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系列相对强烈的地震会把它推到边缘。 今年早些时候,南加州地震中心的主任约翰维戴尔说,这枚火环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 南加州地震中心负责人托马斯·乔丹(Thomas Jordan)去年对《洛杉矶时报》表示:“只要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附近发生重大地震活动,我们这些地震学家就会感到紧张。” “因为我们认识到发生大地震的概率会上升。” 本文来自互联网,仅代表他人看法,未经证实之前以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http://www.sohu.com/a/243493447_100136930 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已有 1406 次阅读 2015-6-1 18:59 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杨学祥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30日20时24分(北京时间19时24分),日本小笠原群岛海域发生8.5级地震,东京等多地震感强烈。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此次地震震级8.0,震源深度690千米。 http://news.163.com/15/0531/03/AQTO0K3000014Q4P.html 2015年5月30日6时10分我们指出,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和201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16-2017年和2019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4-2018年预测为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年。 2015年5月为弱潮汐时期,强烈的地震活动是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地壳原有的重力均衡,引发海洋地壳反向降升13-20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678.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表明,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值得关注的统计规律是: 1890-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896-1897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1896年发生两次8级以上地震,1897年发生一次8级以上地震。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发生了较强厄尔尼诺事件,2015年5月30日日本发生了8级地震,此后,日本8级地震会连续发生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26.html 日本8级地震发生了,美国地震也频繁发生。 相关报道: 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发生里氏5.8级地震 2015年06月01日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发生里氏5.8级地震 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发生里氏5.8级地震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45公里,暂无伤亡报告。   北京时间14点52分,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中位于沃尔德波特以西453公里处,震源深度为45公里,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1/c157278-2708699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772.html 表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 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表2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及月亮亮赤纬角极值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月亮赤纬角 地球自转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2014-2016 年 最小值 变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101.html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7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7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7月6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7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42度,7月13日为月亮近地潮,7月13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7月1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4度,7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7月2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516度,7月27日为月亮远地潮,7月28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2006, 21(3): 1023~1072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a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5. 杨学祥, 韩延本, 陈震等.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4): 616~621。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4, 47(4): 616~621 22:359-374. 6.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8. 杨冬红, 杨学祥.2007a,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2(5): 1680~1685 YANG D H, YANG X X. 2007,a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2(5): 1680~1685 9.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 . .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10. 杨冬红, 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45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专家提醒,今后1至2周有可能再次发生较大地震
杨学祥 2018-7-8 07:01
日本专家提醒,今后1至2周有可能再次发生较大地震 杨学祥 关键提示: 美国阿拉斯加、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鄂霍次克海、瓦努阿图群岛、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海域先后发生4级以上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其中,台湾、菲律宾和日本地震最频繁(8次、2次和3次),值得特别关注。 相关报道: 日本发生5.9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2018年07月07日 1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7月7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北京时间7月7日19时23分,日本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39.4公里。中新网记者在东京一高层建筑内震感明显,摇晃持续10秒左右。   另据日本媒体消息,震中约在千叶市东海岸50公里处。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性较小。日本专家提醒,今后1至2周有可能再次发生较大地震。 【编辑:叶攀】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07-07/8559532.shtml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 2018-07-07 20:50:4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王可佳 姜俏梅 新华社东京7月7日电(记者王可佳姜俏梅)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7日20时23分(北京时间19时23分),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千叶县以东近海,东经140.6度、北纬35.1度,震源深度约50公里。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山梨县等多地有震感。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随即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成立情报联络室,负责收集地震的相关情报。成田机场则紧急封锁2条跑道,以确认地震是否对该机场造成影响。 日本地处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7/t20180707_17579027.htm 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5.1级地震 2018-07-02 2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日19时53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源深度41.2公里。5.1级地震,震源深度41.2公里。   消息称,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1.3度,东经142.7度。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7/12399229.html 台湾嘉义发生4.6级地震 当地民众感觉“天摇地动” 2018年07月02日 17: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2日下午3点26分,台湾嘉义地区发生里氏4.6级地震,当地民众民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此外,台湾高铁部分行经嘉义至台南区间的列车一度停车。   台湾高铁公司指出,地震发生后,立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为确保营运安全,现正巡视检查各项轨道、电力、车站及列车设备,后续将依照时速45公里起发车,逐步提速至正常速度。此事件可能造成部分列车延误。   2日下午3点26分许,嘉义地区民众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嘉义县市消防局已请辖区各分队前往了解,目前还未回报有灾情。   据了解,今次地震为4.6级,嘉义地区民众都能感受到“地牛翻身”,一阵剧烈摇晃,相当吓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02/doc-ihespqry7468465.shtml 美国阿拉斯加南部5.0级地震 震源深度122.4公里 2018-07-01 16:46:0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   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5.0级地震。(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中新网7月1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7月1日16时20分左右,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5.0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塔尔基特纳(Talkeetna)西北方向87公里处,震源深度122.4公里。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7/t20180701_17554459.htm 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6.0级地震 未传灾情 2018年06月30日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9日深夜,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里氏6.0级地震。尚无地震造成破坏的消息。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30日上午11时56分(墨西哥时间29日22时56分),震源深度24.8公里。 墨西哥民防局局长费利佩(Luis Felipe Puente)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地震时只感到轻微摇晃,目前尚未传出任何灾情。他说,当局将继续监控情况。 http://yn.people.com.cn/n2/2018/0630/c378441-31762151.html 日本上调大阪地震至6.1级 核电站未发现异常 人民日报2018-06-18 11:42 日本当地时间6月18日早上7时58分(北京时间6时58分),以大阪府北部为震源发生里氏6.1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1名9岁女孩死亡、数人重伤,没有引发海啸,核电站并未发现异常。 日本气象厅上午10时召开记者会表示,今后一周还有可能发生里氏6级左右的地震,提醒日本民众多加注意。 截至目前已造成17万户停电,10万户煤气无法使用,多处房屋损毁。 此前据海外网报道,日本大阪周一(18日)早上发生5.9级地震,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北纬34.8度,东经135.6度),震中深度约10公里。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早上7时58分左右,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深度为10公里,属极浅地震。 日本NHK电视台大阪分台报道说,这次地震摇晃时间长达30秒,人无法站立,桌子上的一部分物品落在地上。 这次地震引起了整个近畿地区和关西地区的大范围的震动。大阪、京都之间的新干线已经停驶。 https://finance.qq.com/a/20180618/012485.htm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3.7 2018-07-07 11:14:27 31.78 83.82 7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3.0 2018-07-07 10:56:28 43.12 93.20 10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 3.6 2018-07-06 13:19:45 30.36 103.28 23 四川成都市邛崃市 3.1 2018-07-06 12:49:46 30.35 103.29 23 四川成都市邛崃市 5.9 2018-07-06 09:40:03 51.41 157.95 50 堪察加东岸近海 3.2 2018-07-06 09:36:39 43.73 85.71 6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 4.3 2018-07-03 17:20:55 23.18 120.92 6 台湾台东县 4.8 2018-07-03 12:25:54 14.02 120.64 130 菲律宾 4.3 2018-07-02 15:26:10 23.46 120.44 15 台湾嘉义市 3.1 2018-07-02 11:24:40 30.29 96.97 6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 3.6 2018-07-02 09:55:10 29.60 117.62 5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 5.9 2018-07-02 04:45:43 47.00 144.85 390 鄂霍次克海 3.1 2018-06-30 16:50:50 34.25 103.58 8 甘肃甘南州卓尼县 3.5 2018-06-29 22:51:27 25.20 97.79 7 缅甸 4.0 2018-06-29 08:42:18 32.17 104.57 18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3.6 2018-06-23 16:38:17 39.52 76.94 24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3.0 2018-06-23 00:45:18 28.61 95.86 8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 6.2 2018-06-22 05:13:31 -17.75 168.15 30 瓦努阿图群岛 3.4 2018-06-20 12:15:21 27.26 87.91 5 尼泊尔 3.3 2018-06-20 12:08:59 27.41 87.86 6 尼泊尔 3.9 2018-06-19 13:04:13 38.37 73.72 127 塔吉克斯坦 4.2 2018-06-19 07:45:02 35.90 78.44 12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17 23:07:33 27.36 88.58 8 印度 5.0 2018-06-17 17:46:26 14.82 119.82 20 菲律宾群岛地区 4.5 2018-06-17 11:12:13 38.87 94.93 15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 4.1 2018-06-16 04:53:54 24.63 121.85 79 台湾宜兰县 3.0 2018-06-16 03:30:39 22.61 99.88 8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2.9 2018-06-15 09:49:33 29.58 104.77 9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 2.8 2018-06-15 01:51:59 27.09 103.46 5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2.0 2018-06-13 21:19:21 39.73 118.44 4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0 2018-06-13 14:18:38 34.69 109.18 15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6.4 2018-06-13 07:08:27 -2.02 98.54 10 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3.0 2018-06-12 14:01:00 42.71 83.08 15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3.0 2018-06-12 11:46:31 42.39 86.80 8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3.0 2018-06-12 06:04:24 33.58 119.58 17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 4.6 2018-06-12 04:52:29 23.96 121.70 11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23:42:06 23.95 121.74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12:53:47 26.58 92.74 5 印度 3.3 2018-06-10 09:29:34 40.13 106.78 10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2.9 2018-06-09 11:56:42 22.88 100.37 13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 3.3 2018-06-09 02:51:46 43.87 83.95 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3.2 2018-06-08 20:45:06 33.69 89.44 8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4 2018-06-08 11:11:38 33.20 98.79 8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 4.2 2018-06-07 22:07:27 41.65 82.73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989515 3.0 2018-06-07 04:12:00 23.09 100.93 7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 3.1 2018-06-07 03:52:05 45.71 90.99 6 蒙古 3.2 2018-06-07 02:56:20 35.88 78.44 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4.9 2018-06-07 02:15:50 35.92 78.44 7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06 22:50:58 37.48 75.81 7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1 2018-06-04 19:26:32 32.97 93.25 8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3.0 2018-06-03 08:37:26 21.88 111.71 12 广东阳江市阳西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525775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610688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612959 4.9 2018-06-02 13:46:00 27.06 96.89 7 缅甸 4.3 2018-06-02 10:01:10 23.90 121.02 18 台湾南投县 3.2 2018-06-02 05:02:08 34.27 78.24 6 克什米尔 4.1 2018-06-02 01:43:26 23.93 121.53 16 台湾花莲县 3.1 2018-05-31 17:19:28 45.29 124.71 6 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 3.6 2018-05-31 13:00:41 45.23 124.64 7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4.9 2018-05-31 09:03:17 22.77 121.34 9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8-05-30 21:31:32 25.05 97.79 14 云南德宏州盈江县 3.2 2018-05-30 19:42:01 31.40 88.28 7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 3.2 2018-05-30 05:48:54 40.63 77.28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7 2018-05-29 14:36:12 45.28 124.72 12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1 2018-05-29 06:37:54 36.81 78.89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5.7 2018-05-28 01:50:52 45.27 124.71 13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2 2018-05-27 17:27:25 34.09 89.28 6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3 2018-05-27 01:42:45 32.93 84.97 8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29097179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7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7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7月6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7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42度,7月13日为月亮近地潮,7月13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7月1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4度,7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7月2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516度,7月27日为月亮远地潮,7月28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930.html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 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 年智利地震、 2011 年日本地震、 2012 年印尼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 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 2012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表1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按时间排列)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洲籍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亚洲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南美洲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南美洲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亚洲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亚洲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亚洲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亚洲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北美洲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南美洲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亚洲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北美洲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北美洲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亚洲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亚洲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南美洲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亚洲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印尼苏门答腊岛在2004、2005、2007、2012年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进一步证实这一统计规律:海岛强震连续发生的判断。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大地震概率大增是大势所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516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关注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8-7-7 20:57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关注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关键提示: 美国阿拉斯加、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鄂霍次克海、瓦努阿图群岛、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海域先后发生4级以上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其中,台湾、菲律宾和日本地震最频繁(8次、2次和3次),值得特别关注。 相关报道: 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 未引发海啸 2018-07-07 20:18:47 来源: 新华社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7日20时23分(北京时间19时23分),日本千叶县近海发生6.0级地震。本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千叶县以东近海,东经140.6度、北纬35.1度,震源深度约50公里。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山梨县等多地有震感。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随即在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成立情报联络室,负责收集地震的相关情报。成田机场则紧急封锁2条跑道,以确认地震是否对该机场造成影响。 日本地处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发生地震最多的地区。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07/t20180707_17578990.htm 台湾嘉义12小时内连续发生4次地震民众心惊胆跳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编辑:郑津 2018-07-03 09:32:13 内容提要:台湾嘉义3日凌晨3点36分发生4级地震,一阵地摇地动,许多人在睡梦中惊醒。加上自2日下午3点26分起连续发生3起3.6级至4.6级地震,嘉义已经12小时内连续发生4次地震,民众心惊胆跳。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嘉义3日凌晨3点36分发生4级地震,一阵地摇地动,许多人在睡梦中惊醒。加上自2日下午3点26分起连续发生3起3.6级至4.6级地震,嘉义已经12小时内连续发生4次地震,民众心惊胆跳。   从2日下午到3日凌晨,嘉义12小时内连续发生4次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又发布豪大雨警报,让民众心惊。   台湾气象部门发布的嘉义4起地震分别是:3日凌晨3点36分,4级,震中位于嘉义县府东方20.5公里中埔乡;2日下午5点04分,3.6级,震中位于嘉义县府东偏南方37.8公里大埔乡;2日下午3点26分,4.6级,震中位于嘉义县府东方19.8公里中埔乡;2日下午3点26分,4.5级,震中位于嘉义县府东方20.2公里中埔乡。   此外,嘉义县市也同时发生1级至4级不等地震。嘉义2日下午1分钟内发生2起地震,2起地震时间相差不到17秒,震中相距仅400米,所幸4起有感地震在嘉义县市未传出灾情,不过,2日下午造成台湾高铁北上列车一度停驶延误,嘉义市也有老旧房屋倒塌。   此次3起地震的震中所在地嘉义县中埔乡77年前曾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造成台南州360人死亡,729人受伤。   台湾气象部门指出,中埔乡连续发生地震主要是去年5月中埔一系列地震的余震,地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处于板块破碎带上,并位于三个断层交界处,是否因断层活动导致地震,还要做详尽调查才能确认。去年5月一系列地震发生后,中埔乡一带常有余震发生,但规模都不大,因此未来仍不排除有余震发生的可能。   台湾消防部门呼吁民众应一同练习抗震保命三步骤:趴下、掩护、稳住并抓住桌脚。民众在家中、学校、小区要练习抗震保命三步骤,时常检查避难场所安全性与避难用品的完好性。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8/07/03/035770763.shtml 地震警告!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地震袭击了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 2018-07-06 19:35世界杯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卡玛卡半岛发生6.4级强烈地震。 http://www.sohu.com/a/239651224_100136930 台湾近期地震多发 4日凌晨台东再发4.6级地震 2018-07-04 10:36:3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东县4日凌晨4时10分发生里氏规模4.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县政府北方27.7公里的台东县关山镇,震源深度11.9公里。 根据台湾气象部门报告,台东县地区最大震度4级,高雄市地区最大震度2级。 据报道,3日下午5时20分,台东海端乡就曾发生4.5级地震,地震深度5公里,高雄震度4级。 此外,台湾嘉义地区2、3日两天12小时内亦连续发生4起有感地震。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07/t20180704_17566313.htm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2018年7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7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7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7月6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7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42度,7月13日为月亮近地潮,7月13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7月1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4度,7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7月2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516度,7月27日为月亮远地潮,7月28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93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关注6-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8-7-3 17:58
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关注 6-7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关键提示 : 美国阿拉斯加、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鄂霍次克海、瓦努阿图群岛、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海域先后发生 4 级以上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其中,台湾、菲律宾和日本地震最频繁( 7 次、 2 次和 2 次),值得特别关注。 相关报道 : 菲律宾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30千米 2018-07-03 13:54 中国地震局网站   原标题:7月3日12时25分菲律宾发生4.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7月3日12时25分在菲律宾(北纬14.02度,东经120.64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7/12405068.html 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 5.1 级地震 2018-07-02 2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7 月 2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2 日 19 时 53 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里氏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 41.2 公里 。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 41.2 公里 。   消息称,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41.3 度,东经 142.7 度。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7/12399229.html 台湾嘉义发生 4.6 级地震 当地民众感觉“天摇地动” 2018 年 07 月 02 日 17: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7 月 2 日 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台湾嘉义地区发生里氏 4.6 级地震,当地民众民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此外,台湾高铁部分行经嘉义至台南区间的列车一度停车。   台湾高铁公司指出,地震发生后,立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为确保营运安全,现正巡视检查各项轨道、电力、车站及列车设备,后续将依照时速 45 公里 起发车,逐步提速至正常速度。此事件可能造成部分列车延误。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许,嘉义地区民众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嘉义县市消防局已请辖区各分队前往了解,目前还未回报有灾情。   据了解,今次地震为 4.6 级,嘉义地区民众都能感受到“地牛翻身”,一阵剧烈摇晃,相当吓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02/doc-ihespqry7468465.shtml 美国阿拉斯加南部 5.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2018-07-01 16:46:04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作者 : .   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 (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   中新网 7 月 1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7 月 1 日 16 时 20 分 左右,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塔尔基特纳 (Talkeetna) 西北方向 87 公里 处,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7/t20180701_17554459.htm 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 6.0 级地震 未传灾情 2018 年 06 月 30 日 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 29 日深夜,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尚无地震造成破坏的消息。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 30 日上午 11 时 56 分 ( 墨西哥时间 29 日 22 时 56 分 ) ,震源深度 24.8 公里 。 墨西哥民防局局长费利佩 (Luis Felipe Puente) 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地震时只感到轻微摇晃,目前尚未传出任何灾情。他说,当局将继续监控情况。 http://yn.people.com.cn/n2/2018/0630/c378441-31762151.html 日本上调大阪地震至 6.1 级 核电站未发现异常 人民日报 2018-06-18 11:42 日本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 早上 7 时 58 分(北京时间 6 时 58 分),以大阪府北部为震源发生里氏 6.1 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 1 名 9 岁女孩死亡、数人重伤,没有引发海啸,核电站并未发现异常。 日本气象厅上午 10 时召开记者会表示,今后一周还有可能发生里氏 6 级左右的地震,提醒日本民众多加注意。 截至目前已造成 17 万户停电, 10 万户煤气无法使用,多处房屋损毁。 此前据海外网报道,日本大阪周一 (18 日 ) 早上发生 5.9 级地震,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北纬 34.8 度,东经 135.6 度),震中深度约 10 公里。 据日本放送协会 NHK 报道,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早上 7 时 58 分左右,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深度为 10 公里,属极浅地震。 日本 NHK 电视台大阪分台报道说,这次地震摇晃时间长达 30 秒,人无法站立,桌子上的一部分物品落在地上。 这次地震引起了整个近畿地区和关西地区的大范围的震动。大阪、京都之间的新干线已经停驶。 https://finance.qq.com/a/20180618/012485.htm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8 2018-07-03 12:25:54 14.02 120.64 130 菲律宾 4.3 2018-07-02 15:26:10 23.46 120.44 15 台湾嘉义市 3.1 2018-07-02 11:24:40 30.29 96.97 6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 3.6 2018-07-02 09:55:10 29.60 117.62 5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 5.9 2018-07-02 04:45:43 47.00 144.85 390 鄂霍次克海 3.1 2018-06-30 16:50:50 34.25 103.58 8 甘肃甘南州卓尼县 3.5 2018-06-29 22:51:27 25.20 97.79 7 缅甸 4.0 2018-06-29 08:42:18 32.17 104.57 18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3.6 2018-06-23 16:38:17 39.52 76.94 24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3.0 2018-06-23 00:45:18 28.61 95.86 8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 6.2 2018-06-22 05:13:31 -17.75 168.15 30 瓦努阿图群岛 3.4 2018-06-20 12:15:21 27.26 87.91 5 尼泊尔 3.3 2018-06-20 12:08:59 27.41 87.86 6 尼泊尔 3.9 2018-06-19 13:04:13 38.37 73.72 127 塔吉克斯坦 4.2 2018-06-19 07:45:02 35.90 78.44 12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17 23:07:33 27.36 88.58 8 印度 5.0 2018-06-17 17:46:26 14.82 119.82 20 菲律宾群岛地区 4.5 2018-06-17 11:12:13 38.87 94.93 15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 4.1 2018-06-16 04:53:54 24.63 121.85 79 台湾宜兰县 3.0 2018-06-16 03:30:39 22.61 99.88 8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2.9 2018-06-15 09:49:33 29.58 104.77 9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 2.8 2018-06-15 01:51:59 27.09 103.46 5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2.0 2018-06-13 21:19:21 39.73 118.44 4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0 2018-06-13 14:18:38 34.69 109.18 15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6.4 2018-06-13 07:08:27 -2.02 98.54 10 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3.0 2018-06-12 14:01:00 42.71 83.08 15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3.0 2018-06-12 11:46:31 42.39 86.80 8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3.0 2018-06-12 06:04:24 33.58 119.58 17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 4.6 2018-06-12 04:52:29 23.96 121.70 11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23:42:06 23.95 121.74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12:53:47 26.58 92.74 5 印度 3.3 2018-06-10 09:29:34 40.13 106.78 10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2.9 2018-06-09 11:56:42 22.88 100.37 13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 3.3 2018-06-09 02:51:46 43.87 83.95 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3.2 2018-06-08 20:45:06 33.69 89.44 8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4 2018-06-08 11:11:38 33.20 98.79 8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 4.2 2018-06-07 22:07:27 41.65 82.73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3.0 2018-06-07 04:12:00 23.09 100.93 7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 3.1 2018-06-07 03:52:05 45.71 90.99 6 蒙古 3.2 2018-06-07 02:56:20 35.88 78.44 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4.9 2018-06-07 02:15:50 35.92 78.44 7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06 22:50:58 37.48 75.81 7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1 2018-06-04 19:26:32 32.97 93.25 8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3.0 2018-06-03 08:37:26 21.88 111.71 12 广东阳江市阳西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525775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610688 4.9 2018-06-02 13:46:00 27.06 96.89 7 缅甸 4.3 2018-06-02 10:01:10 23.90 121.02 18 台湾南投县 3.2 2018-06-02 05:02:08 34.27 78.24 6 克什米尔 4.1 2018-06-02 01:43:26 23.93 121.53 16 台湾花莲县 3.1 2018-05-31 17:19:28 45.29 124.71 6 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 3.6 2018-05-31 13:00:41 45.23 124.64 7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4.9 2018-05-31 09:03:17 22.77 121.34 9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8-05-30 21:31:32 25.05 97.79 14 云南德宏州盈江县 3.2 2018-05-30 19:42:01 31.40 88.28 7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 3.2 2018-05-30 05:48:54 40.63 77.28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7 2018-05-29 14:36:12 45.28 124.72 12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1 2018-05-29 06:37:54 36.81 78.89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5.7 2018-05-28 01:50:52 45.27 124.71 13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2 2018-05-27 17:27:25 34.09 89.28 6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3 2018-05-27 01:42:45 32.93 84.97 8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29097179 相关潮汐组合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8-3-18 14:04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6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6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339 度, 6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 5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由大变小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6 月 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6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20 度, 6 月 15 日 为月亮近地潮, 6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6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6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626 度, 6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 6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34.html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7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7 月 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7 月 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7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42 度, 7 月 13 日 为月亮近地潮, 7 月 1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C : 7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4 度, 7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7 月 2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516 度, 7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7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93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频发地震:关注6-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8-7-2 22:02
日本频发地震:关注 6-7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关键提示 : 美国阿拉斯加、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鄂霍次克海、瓦努阿图群岛、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海域先后发生 4 级以上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其中,台湾和日本地震最频繁( 7 次和2次),值得特别关注。 相关报道: 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5.1级地震 2018-07-02 20: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日19时53分,日本北海道南部海域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源深度41.2公里。 5.1级地震,震源深度41.2公里。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   消息称,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1.3度,东经142.7度。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7/12399229.html 台湾嘉义发生 4.6 级地震 当地民众感觉“天摇地动” 2018 年 07 月 02 日 17: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7 月 2 日 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台湾嘉义地区发生里氏 4.6 级地震,当地民众民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此外,台湾高铁部分行经嘉义至台南区间的列车一度停车。   台湾高铁公司指出,地震发生后,立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为确保营运安全,现正巡视检查各项轨道、电力、车站及列车设备,后续将依照时速 45 公里 起发车,逐步提速至正常速度。此事件可能造成部分列车延误。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许,嘉义地区民众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嘉义县市消防局已请辖区各分队前往了解,目前还未回报有灾情。   据了解,今次地震为 4.6 级,嘉义地区民众都能感受到“地牛翻身”,一阵剧烈摇晃,相当吓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02/doc-ihespqry7468465.shtml 美国阿拉斯加南部 5.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2018-07-01 16:46:04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作者 : .   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 (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   中新网 7 月 1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7 月 1 日 16 时 20 分 左右,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塔尔基特纳 (Talkeetna) 西北方向 87 公里 处,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7/t20180701_17554459.htm 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 6.0 级地震 未传灾情 2018 年 06 月 30 日 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 29 日深夜,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尚无地震造成破坏的消息。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 30 日上午 11 时 56 分 ( 墨西哥时间 29 日 22 时 56 分 ) ,震源深度 24.8 公里 。 墨西哥民防局局长费利佩 (Luis Felipe Puente) 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地震时只感到轻微摇晃,目前尚未传出任何灾情。他说,当局将继续监控情况。 http://yn.people.com.cn/n2/2018/0630/c378441-31762151.html 日本上调大阪地震至 6.1 级 核电站未发现异常 人民日报 2018-06-18 11:42 日本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 早上 7 时 58 分(北京时间 6 时 58 分),以大阪府北部为震源发生里氏 6.1 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 1 名 9 岁女孩死亡、数人重伤,没有引发海啸,核电站并未发现异常。 日本气象厅上午 10 时召开记者会表示,今后一周还有可能发生里氏 6 级左右的地震,提醒日本民众多加注意。 截至目前已造成 17 万户停电, 10 万户煤气无法使用,多处房屋损毁。 此前据海外网报道,日本大阪周一 (18 日 ) 早上发生 5.9 级地震,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北纬 34.8 度,东经 135.6 度),震中深度约 10 公里。 据日本放送协会 NHK 报道,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早上 7 时 58 分左右,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深度为 10 公里,属极浅地震。 日本 NHK 电视台大阪分台报道说,这次地震摇晃时间长达 30 秒,人无法站立,桌子上的一部分物品落在地上。 这次地震引起了整个近畿地区和关西地区的大范围的震动。大阪、京都之间的新干线已经停驶。 https://finance.qq.com/a/20180618/012485.htm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3 2018-07-02 15:26:10 23.46 120.44 15 台湾嘉义市 3.1 2018-07-02 11:24:40 30.29 96.97 6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 3.6 2018-07-02 09:55:10 29.60 117.62 5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 5.9 2018-07-02 04:45:43 47.00 144.85 390 鄂霍次克海 3.1 2018-06-30 16:50:50 34.25 103.58 8 甘肃甘南州卓尼县 3.5 2018-06-29 22:51:27 25.20 97.79 7 缅甸 4.0 2018-06-29 08:42:18 32.17 104.57 18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3.6 2018-06-23 16:38:17 39.52 76.94 24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3.0 2018-06-23 00:45:18 28.61 95.86 8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 6.2 2018-06-22 05:13:31 -17.75 168.15 30 瓦努阿图群岛 3.4 2018-06-20 12:15:21 27.26 87.91 5 尼泊尔 3.3 2018-06-20 12:08:59 27.41 87.86 6 尼泊尔 3.9 2018-06-19 13:04:13 38.37 73.72 127 塔吉克斯坦 4.2 2018-06-19 07:45:02 35.90 78.44 12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17 23:07:33 27.36 88.58 8 印度 5.0 2018-06-17 17:46:26 14.82 119.82 20 菲律宾群岛地区 4.5 2018-06-17 11:12:13 38.87 94.93 15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 4.1 2018-06-16 04:53:54 24.63 121.85 79 台湾宜兰县 3.0 2018-06-16 03:30:39 22.61 99.88 8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2.9 2018-06-15 09:49:33 29.58 104.77 9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 2.8 2018-06-15 01:51:59 27.09 103.46 5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2.0 2018-06-13 21:19:21 39.73 118.44 4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0 2018-06-13 14:18:38 34.69 109.18 15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6.4 2018-06-13 07:08:27 -2.02 98.54 10 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3.0 2018-06-12 14:01:00 42.71 83.08 15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3.0 2018-06-12 11:46:31 42.39 86.80 8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3.0 2018-06-12 06:04:24 33.58 119.58 17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 4.6 2018-06-12 04:52:29 23.96 121.70 11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23:42:06 23.95 121.74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12:53:47 26.58 92.74 5 印度 3.3 2018-06-10 09:29:34 40.13 106.78 10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2.9 2018-06-09 11:56:42 22.88 100.37 13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 3.3 2018-06-09 02:51:46 43.87 83.95 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3.2 2018-06-08 20:45:06 33.69 89.44 8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4 2018-06-08 11:11:38 33.20 98.79 8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 4.2 2018-06-07 22:07:27 41.65 82.73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3.0 2018-06-07 04:12:00 23.09 100.93 7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 3.1 2018-06-07 03:52:05 45.71 90.99 6 蒙古 3.2 2018-06-07 02:56:20 35.88 78.44 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4.9 2018-06-07 02:15:50 35.92 78.44 7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06 22:50:58 37.48 75.81 7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1 2018-06-04 19:26:32 32.97 93.25 8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3.0 2018-06-03 08:37:26 21.88 111.71 12 广东阳江市阳西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525775 4.9 2018-06-02 13:46:00 27.06 96.89 7 缅甸 4.3 2018-06-02 10:01:10 23.90 121.02 18 台湾南投县 3.2 2018-06-02 05:02:08 34.27 78.24 6 克什米尔 4.1 2018-06-02 01:43:26 23.93 121.53 16 台湾花莲县 3.1 2018-05-31 17:19:28 45.29 124.71 6 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 3.6 2018-05-31 13:00:41 45.23 124.64 7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4.9 2018-05-31 09:03:17 22.77 121.34 9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8-05-30 21:31:32 25.05 97.79 14 云南德宏州盈江县 3.2 2018-05-30 19:42:01 31.40 88.28 7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 3.2 2018-05-30 05:48:54 40.63 77.28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7 2018-05-29 14:36:12 45.28 124.72 12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1 2018-05-29 06:37:54 36.81 78.89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5.7 2018-05-28 01:50:52 45.27 124.71 13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2 2018-05-27 17:27:25 34.09 89.28 6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3 2018-05-27 01:42:45 32.93 84.97 8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29097179 相关潮汐组合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8-3-18 14:04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6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6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339 度, 6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 5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由大变小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6 月 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6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20 度, 6 月 15 日 为月亮近地潮, 6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6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6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626 度, 6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 6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34.html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潮汐组合 , 潮汐预警 , 地震高潮 ,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7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7 月 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7 月 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7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42 度, 7 月 13 日 为月亮近地潮, 7 月 1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C : 7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4 度, 7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7 月 2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516 度, 7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7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93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频发地震:关注6-7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8-7-2 18:53
台湾频发地震:关注 6-7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关键提示 : 美国阿拉斯加、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鄂霍次克海、瓦努阿图群岛、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海域先后发生 4 级以上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其中,台湾地震最频繁( 7 次),值得特别关注。 相关报道: 台湾嘉义发生 4.6 级地震 当地民众感觉“天摇地动” 2018 年 07 月 02 日 17: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7 月 2 日 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台湾嘉义地区发生里氏 4.6 级地震,当地民众民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此外,台湾高铁部分行经嘉义至台南区间的列车一度停车。   台湾高铁公司指出,地震发生后,立即成立紧急应变中心,为确保营运安全,现正巡视检查各项轨道、电力、车站及列车设备,后续将依照时速 45 公里 起发车,逐步提速至正常速度。此事件可能造成部分列车延误。   2 日下午 3 点 26 分许,嘉义地区民众明显感受到一阵“天摇地动”,嘉义县市消防局已请辖区各分队前往了解,目前还未回报有灾情。   据了解,今次地震为 4.6 级,嘉义地区民众都能感受到“地牛翻身”,一阵剧烈摇晃,相当吓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8-07-02/doc-ihespqry7468465.shtml 美国阿拉斯加南部 5.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2018-07-01 16:46:04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作者 : .   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 (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   中新网 7 月 1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7 月 1 日 16 时 20 分 左右,美国阿拉斯加州南部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塔尔基特纳 (Talkeetna) 西北方向 87 公里 处,震源深度 122.4 公里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7/t20180701_17554459.htm 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 6.0 级地震 未传灾情 2018 年 06 月 30 日 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 29 日深夜,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尚无地震造成破坏的消息。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 30 日上午 11 时 56 分 ( 墨西哥时间 29 日 22 时 56 分 ) ,震源深度 24.8 公里 。 墨西哥民防局局长费利佩 (Luis Felipe Puente) 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地震时只感到轻微摇晃,目前尚未传出任何灾情。他说,当局将继续监控情况。 http://yn.people.com.cn/n2/2018/0630/c378441-31762151.html 日本上调大阪地震至 6.1 级 核电站未发现异常 人民日报 2018-06-18 11:42 日本当地时间 6 月 18 日 早上 7 时 58 分(北京时间 6 时 58 分),以大阪府北部为震源发生里氏 6.1 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 1 名 9 岁女孩死亡、数人重伤,没有引发海啸,核电站并未发现异常。 日本气象厅上午 10 时召开记者会表示,今后一周还有可能发生里氏 6 级左右的地震,提醒日本民众多加注意。 截至目前已造成 17 万户停电, 10 万户煤气无法使用,多处房屋损毁。 此前据海外网报道,日本大阪周一 (18 日 ) 早上发生 5.9 级地震,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北纬 34.8 度,东经 135.6 度),震中深度约 10 公里。 据日本放送协会 NHK 报道,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早上 7 时 58 分左右,震中位于大阪府北部,深度为 10 公里,属极浅地震。 日本 NHK 电视台大阪分台报道说,这次地震摇晃时间长达 30 秒,人无法站立,桌子上的一部分物品落在地上。 这次地震引起了整个近畿地区和关西地区的大范围的震动。大阪、京都之间的新干线已经停驶。 https://finance.qq.com/a/20180618/012485.htm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3 2018-07-02 15:26:10 23.46 120.44 15 台湾嘉义市 3.1 2018-07-02 11:24:40 30.29 96.97 6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 3.6 2018-07-02 09:55:10 29.60 117.62 5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 5.9 2018-07-02 04:45:43 47.00 144.85 390 鄂霍次克海 3.1 2018-06-30 16:50:50 34.25 103.58 8 甘肃甘南州卓尼县 3.5 2018-06-29 22:51:27 25.20 97.79 7 缅甸 4.0 2018-06-29 08:42:18 32.17 104.57 18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3.6 2018-06-23 16:38:17 39.52 76.94 24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3.0 2018-06-23 00:45:18 28.61 95.86 8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 6.2 2018-06-22 05:13:31 -17.75 168.15 30 瓦努阿图群岛 3.4 2018-06-20 12:15:21 27.26 87.91 5 尼泊尔 3.3 2018-06-20 12:08:59 27.41 87.86 6 尼泊尔 3.9 2018-06-19 13:04:13 38.37 73.72 127 塔吉克斯坦 4.2 2018-06-19 07:45:02 35.90 78.44 12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17 23:07:33 27.36 88.58 8 印度 5.0 2018-06-17 17:46:26 14.82 119.82 20 菲律宾群岛地区 4.5 2018-06-17 11:12:13 38.87 94.93 15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 4.1 2018-06-16 04:53:54 24.63 121.85 79 台湾宜兰县 3.0 2018-06-16 03:30:39 22.61 99.88 8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2.9 2018-06-15 09:49:33 29.58 104.77 9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 2.8 2018-06-15 01:51:59 27.09 103.46 5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2.0 2018-06-13 21:19:21 39.73 118.44 4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0 2018-06-13 14:18:38 34.69 109.18 15 陕西西安市阎良区 6.4 2018-06-13 07:08:27 -2.02 98.54 10 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3.0 2018-06-12 14:01:00 42.71 83.08 15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3.0 2018-06-12 11:46:31 42.39 86.80 8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3.0 2018-06-12 06:04:24 33.58 119.58 17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 4.6 2018-06-12 04:52:29 23.96 121.70 11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23:42:06 23.95 121.74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4.3 2018-06-11 12:53:47 26.58 92.74 5 印度 3.3 2018-06-10 09:29:34 40.13 106.78 10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2.9 2018-06-09 11:56:42 22.88 100.37 13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 3.3 2018-06-09 02:51:46 43.87 83.95 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3.2 2018-06-08 20:45:06 33.69 89.44 8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4 2018-06-08 11:11:38 33.20 98.79 8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 4.2 2018-06-07 22:07:27 41.65 82.73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3.0 2018-06-07 04:12:00 23.09 100.93 7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 3.1 2018-06-07 03:52:05 45.71 90.99 6 蒙古 3.2 2018-06-07 02:56:20 35.88 78.44 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4.9 2018-06-07 02:15:50 35.92 78.44 7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8-06-06 22:50:58 37.48 75.81 7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1 2018-06-04 19:26:32 32.97 93.25 8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3.0 2018-06-03 08:37:26 21.88 111.71 12 广东阳江市阳西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30525775 4.9 2018-06-02 13:46:00 27.06 96.89 7 缅甸 4.3 2018-06-02 10:01:10 23.90 121.02 18 台湾南投县 3.2 2018-06-02 05:02:08 34.27 78.24 6 克什米尔 4.1 2018-06-02 01:43:26 23.93 121.53 16 台湾花莲县 3.1 2018-05-31 17:19:28 45.29 124.71 6 吉林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 3.6 2018-05-31 13:00:41 45.23 124.64 7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4.9 2018-05-31 09:03:17 22.77 121.34 9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8-05-30 21:31:32 25.05 97.79 14 云南德宏州盈江县 3.2 2018-05-30 19:42:01 31.40 88.28 7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 3.2 2018-05-30 05:48:54 40.63 77.28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7 2018-05-29 14:36:12 45.28 124.72 12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1 2018-05-29 06:37:54 36.81 78.89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5.7 2018-05-28 01:50:52 45.27 124.71 13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2 2018-05-27 17:27:25 34.09 89.28 6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3.3 2018-05-27 01:42:45 32.93 84.97 8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29097179 相关潮汐组合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8-3-18 14:04 2018 年 6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6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6 月 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339 度, 6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 5 月 29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由大变小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6 月 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6 月 1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20 度, 6 月 15 日 为月亮近地潮, 6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6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6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6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626 度, 6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 6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34.html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18-3-18 14:49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潮汐组合 , 潮汐预警 , 地震高潮 , 厄尔尼诺 推荐到群组 2018 年 7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7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和厄尔尼诺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7 月 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7 月 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7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4542 度, 7 月 13 日 为月亮近地潮, 7 月 13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 C : 7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4 度, 7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7 月 2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4516 度, 7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7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7-9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454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南投县发生4.2级地震:关注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8-2-19 06:11
台湾南投县发生 4.2 级地震:关注 2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关键提示:在地震活跃期,强震和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一东一西,一南一北,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6 级以上强震遍布美洲、澳洲、亚洲三大洲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台湾地震向内陆发展。 台湾南投县发生4.2级地震 2018-02-1905:31:00 中国地震局网站 分享 参与    速报参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9日3时21分在台湾南投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7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3.92度,东经121.12度。 震中地形 产出说明   以上内容由机器于2018年2月19日3时37分1秒自动编写,用时5秒,公测阶段仅供参考。 http://taiwan.huanqiu.com/article/2018-02/11611154.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22018-02-1903:21:4923.92121.1227 台湾南投县 4.42018-02-1811:44:1132.29105.0219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4.42018-02-1718:14:1238.3087.5515 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县 7.12018-02-1707:39:3816.60-97.7510 墨西哥 4.52018-02-1518:17:2435.8982.309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 4.02018-02-1511:27:4127.2499.9812 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 4.22018-02-1507:58:5834.9386.8544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4.52018-02-1507:21:4538.4273.80132 塔吉克斯坦 3.92018-02-1506:30:5339.3573.665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92018-02-1501:14:3343.9681.6318 新疆伊犁州伊宁县 3.22018-02-1417:06:1941.16114.3812 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 3.72018-02-1413:23:2639.7973.9910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4.02018-02-1317:32:0436.9196.789 青海海西州都兰县 3.72018-02-1315:21:3839.7274.318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4.32018-02-1218:31:3639.37116.6720 河北廊坊市永清县 6.02018-02-1207:14:1313.70146.4010 马里亚纳群岛 3.72018-02-1203:27:0439.4173.2515 吉尔吉斯斯坦 3.92018-02-1121:12:2330.3287.6911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 3.52018-02-1015:39:2536.0876.4915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62018-02-1006:17:4632.3589.9310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4.52018-02-1002:43:0924.00121.83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92018-02-0922:58:0522.32100.8912 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 5.92018-02-0919:43:54-17.90-178.65550 斐济群岛地区 4.32018-02-0919:00:3732.83111.5610 河南南阳市淅川县 4.02018-02-0904:58:4832.7193.279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3.62018-02-0904:56:3230.2387.7821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 4.22018-02-0821:28:1843.7592.4810 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 3.62018-02-0818:51:5930.3187.757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 3.52018-02-0817:34:3737.97106.2010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 4.22018-02-0811:06:0423.95121.626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92018-02-0808:54:1723.94121.62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6.12018-02-0723:21:3024.07121.7912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62018-02-0722:19:2023.92121.78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82018-02-0721:06:4024.07121.7811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02018-02-0719:13:0523.98121.7913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82018-02-0711:36:1824.05121.7411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82018-02-0710:18:0424.07121.71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42018-02-0710:15:5937.57112.4510 山西太原市清徐县 4.62018-02-0707:43:5324.03121.627 台湾花莲县 4.52018-02-0707:11:4324.04121.686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62018-02-0704:56:2324.07121.686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12018-02-0703:36:3723.98121.719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92018-02-0703:15:3024.02121.69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22018-02-0702:07:4024.05121.68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22018-02-0702:00:1324.10121.74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42018-02-0700:17:5824.01121.598 台湾花莲县 6.52018-02-0623:50:4224.13121.7111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62018-02-0616:36:5024.15121.72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52018-02-0615:03:2327.95101.3216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4.82018-02-0613:09:1424.16121.75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82018-02-0523:58:4224.08121.70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22018-02-0518:46:5332.11101.038 四川阿坝州壤塘县 ( 有感 ) 5.52018-02-0422:13:1224.16121.75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12018-02-0422:10:5224.22121.77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6.42018-02-0421:56:4124.20121.7210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72018-02-0421:12:5024.15121.907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72018-02-0405:46:3244.6481.3716 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 3.62018-02-0318:45:2138.4976.5820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 3.62018-02-0309:20:3735.51105.420 甘肃平凉市静宁县 ( 塌陷 ) 3.92018-02-0217:39:2336.71106.1010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 3.52018-02-0213:41:2340.28103.8515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3.92018-02-0208:48:5623.9497.6410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 4.32018-02-0208:48:2223.9597.6910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 5.52018-02-0208:20:440.21125.2150 印尼马鲁古海 2.32018-02-0122:28:0128.92106.966 重庆綦江区(有感) 6.22018-01-3115:07:0036.5170.91180 阿富汗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18990514 潮汐组合 E : 1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0143 度,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1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022.html 2018 年 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940 次阅读 2017-11-2516:16 2018 年 2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2-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2 月是强潮汐时期最后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2 月 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 度, 2 月 7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2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0135 度, 2 月 11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 月 16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C : 2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2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D : 2 月 2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0322 度, 2 月 27 日 为月亮近地潮, 3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6794.html 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特征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2000-2035 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 9 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 9.1 级强地震,并造成了 27 万的人员伤亡。其后, 2005 年 3 月 29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2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 8.5 级地震,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09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1525.html 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7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远小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原因如下: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 9 级以上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为中国西藏、库页岛、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形成对中国西南 —— 东北夹击之势,导致前 10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 9 级以上地震在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 ),不在前 10 年。 9 级地震位置南移是全球地震发展的新趋势,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华北和东北的挤压增强。 2000-2009 年苏门答腊的 9 级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共 3 次,没有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 2012 年 4 月 11 日 苏门答腊又发生 8.6 级地震( 2000-2012 年苏门答腊的 9 级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共 4 次: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8.5 级以上地震形成对中国西南 —— 东北夹击之势, 2011 年以后中国地震将逐年增强, 2013 年 4 月 20 日 四川雅安 7 级地震就是一个响应。 根据统计规律, 2000-2030 年的中间 10 年中国西部和台湾地区的地震进入高发期(注: 2016 年 2 月 6 日台南地震就是证据),后 10 年中国东部地震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506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海沟和地震带形状有利于旋转构造形成
杨学祥 2018-2-19 04:19
环太平洋海沟和地震带形状有利于旋转构造形成 杨冬红 1, 2 ,杨学祥 3 1. 吉林大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 长春 130026 ; 2. 吉林大学 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长春 130026 ; 3. 吉林大学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长春 130026 摘要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印度洋地壳和太平洋地壳均衡下降,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右旋运动,这是 1890 年以来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中国西藏 8.5 级以上地震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1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环太平洋海沟和地震带形状有利于旋转构造形成。 关键词 :环太平洋地震带;旋转构造;冰川地壳均衡;科里奥利力,地震相继发生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 ( 北太平洋上出现的称为台风 ) 的形成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驱动热带气旋运动的原动力一个低气压中心与周围大气的压力差,周围大气中的空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向低气压中心定向移动,这种移动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从而形成旋转的气流,这种旋转在北半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而在南半球沿着顺时针方向,由于旋转的作用,低气压中心得以长时间保持。 有关水槽之类的下水方向 : 例如马桶的下水方向确实受到科氏力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马桶的下水方向更多地取决于马桶水槽的形状。其它类型的水槽亦如此。 补充说明:环太平洋地震带形状和环太平洋海沟(比其他大洋更近似圆形)有利于旋转构造形成。 图1 全球板块构造:消亡界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生长界为大洋中脊地震带 参考原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212.html 图2 环太平洋海沟 图3 板块的运动方向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使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爆发:科氏力作用下的旋转构造
杨学祥 2018-2-18 10:17
全球变暖使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爆发:科氏力作用下的旋转构造 杨学祥,杨冬红 (吉林大学) 图 1 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信风和气旋(据网络) 科里奥利力 据网上资料,旋转体系中质点的直线运动科里奥利力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 1835 年,法国气象学家科里奥利提出,为了描述旋转体系的运动,需要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一个假想的力,这就是科里奥利力。引入科里奥利力之后,人们可以像处理惯性系中的运动方程一样简单地处理旋转体系中的运动方程,大大简化了旋系的处理方式。由于人类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旋转体系,因而科里奥利力很快在流体运动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信风的形成 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区接受阳光照射的量不同,从而影响大气的流动,在地球表面延纬度方向形成了一系列气压带,如所谓 极地高气压带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副热带高气压带 等。在这些气压带压力差的驱动下,空气会沿着经度方向发生移动,而这种沿经度方向的移动可以看作质点在旋转体系中的直线运动,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发生偏转。由科里奥利力的计算公式不难看出,在北半球大气流动会向右偏转,南半球大气流动会向左偏转,在科里奥利力、大气压差和地表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原本正南北向的大气流动变成东北 - 西南或东南 - 西北向的大气流动(见图 1 )。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 ( 北太平洋上出现的称为台风 ) 的形成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驱动热带气旋运动的原动力一个低气压中心与周围大气的压力差,周围大气中的空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向低气压中心定向移动,这种移动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从而形成旋转的气流,这种旋转在北半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而在南半球沿着顺时针方向,由于旋转的作用,低气压中心得以长时间保持。 有关水槽之类的下水方向 : 例如马桶的下水方向确实受到科氏力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马桶的下水方向更多地取决于马桶水槽的形状。其它类型的水槽亦如此。 冰川地壳均衡中的科里奥利力 我在 1998 年的论著中指出,受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做垂直升降运动的板块将会形成旋转构造,这在冰期和间冰期转换时期陆壳和洋壳的反向升降运动中有显著的表现。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 1 万年前有 2000 米 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 500 米 ,并将继续上升 200 米 。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 130 米 ,洋壳均衡下降了 43 米 (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 3 : 1 )。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根据图 1 的第三幅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 1 万年前有 2000 米 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 500 米 ,造成其底部的低压区,周围的软流层汇聚其底部,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向左偏转,使上升的陆块发生左旋运动。与之相反,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 130 米 ,洋壳均衡下降了 43 米 ,挤压其底部软流层流向周边地区,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右旋运动,带动地壳发生右旋。在冰期时期将发生反向运动。 按此推理,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印度洋地壳和太平洋地壳均衡下降,形成右旋运动,这是 1890 年以来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1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图 2 全球板块构造:消亡界即地震带 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目前,环太平洋地震带仍处于 2018 年地震强烈活跃期(见表 1 )。 表 1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按时间排列)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洲籍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亚洲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南美洲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南美洲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亚洲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亚洲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亚洲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亚洲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北美洲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南美洲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亚洲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北美洲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北美洲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亚洲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亚洲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南美洲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亚洲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气象学家忽略了地质学上的两项重要活动:地震和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事实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了地表的物质分布,破坏了地表的地壳均衡,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在 2011 年撰文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冷暖变化导致的海平面升降,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或卸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或上升,并导致相应的水平运动。 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剧烈活动——海洋巨震导致气候变冷,构成全球变化的全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5573.html 图 3 中国地质图及旋转构造(据 1 : 500 万中国地质图修编,梁光河, 2014 ) 学者梁光河在 2014-9-9 撰文指出,印度板块向北挤压作用于欧亚板块在中国及邻区形成了巨型的构造带。伴随着这种挤压,受阻于西伯利亚地台而形成逃逸构造(或挤出构造),这种逃逸主体向东西两个方向进行,较大型刚性地块和盆地会同时发生旋转,这种旋转在当前的地质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图 3 )。它们分别是: (1) 鄂尔多斯盆地; (2) 四川盆地; (3) 海南岛; (4) 塔里木盆地; (5) 台湾岛。其中前三个在左旋,后两个在右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4480-826176.html 升降运动差异导致旋转方向不同。 台湾海峡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经历了多次的沧桑变化。大约在 7000 万年前,台湾海峡还是华夏古陆边缘的海槽。到了距今 4000 万年时,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这里便从海槽上升变成陆地,台湾岛与大陆相连。那时,海峡地区是一片平原。从这以后,海峡地区有时候升起,有时被水分开。距今约 l.5 万年时,我国正处在大理冰期,冰川扩大,海平面下降,海峡又变成陆地,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森林,遍地是成群的牛、马和羊群,猛犸象也跑到这里寻食。这种光景过了约 5000 年,在距今 l 万年时,气候又变暖了,冰川融化,海平面再次上升,海峡又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变为鱼虾欢游的海洋。直到今天,还是波涛汹涌,台湾岛以沉降为主。科学家预言因海平面上升,台湾岛将加速下沉。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 120 米 。 500 米 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 25% , 100 米 以上的平原、台地占三分之二。海南岛以上升为主。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4, 14(4):29-37. 2.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2, 7(5): 22-29. 3.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 1992 ,( 4 ): 204-408 4. 杨学祥 , 王瑞廷,陈殿友 . 对地球质心偏移及板块驱动力的讨论。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 23 ( 4 ): 470-475 。 5. 杨学祥 , 王莉 . 地球自转、极移与地壳形变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5, 15(2):74-82. 6. 杨学祥 , 陈殿友 , 孙春林 . 均衡运动中的科里奥利力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5,15(3):38-43. 7.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幔对流中的科里奥利力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 1996,(2):231-236. 8.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9.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6): 1813 ~ 181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 2018-2-6 11:04
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 台湾惊魂夜!6分钟发生4次有感地震,环太平洋已高度活跃? 台湾惊魂夜!6分钟发生4次有感地震,环太平洋已高度活跃?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0 今天晚上,在福建多地面临本世纪第一场雪的时候,地壳运动也不安定,福建多地在晚上9时左右也感受到了地震感——地震感来自对岸的台湾!中国地震台网消息称,2月4日21时56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附近,也就是北纬24.25度,东经121.67度处发生6.4级地震,由于震级不小,不仅台湾岛内震感明显,而且对岸的福建震感亦相当强烈。 福建的不少网友表示,福州、泉州、莆田等地的震感比较强烈,有网友描述为“桌子都在晃动”,有网友称杯子里的水都差点洒出来。可见虽然地震震中在台湾,但是福建的震感仍然较为明显。但是目前,尚无明显海啸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花莲近海这个地区在2月4日晚上出现了不止一次地震,从21时12分开始,出现了一次5.1级地震,随后的21时33分,又发生了一次4.0级地震;到了21时56分,又出现了那次6.4级强烈地震,在强烈地震发生后不久的22时10分、12分和13分和16分,又连续发生了4.6、4.3、5.5和4.7级地震,在6分钟内发生多起4级以上地震,这还是不太多见的。 ? 我国台湾一带位于太平洋形成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地区之一,近日环太平洋地区不断搞事,比如中美洲的火山喷发、阿拉斯加的地震与海啸、南太平洋地区的地震等,这是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的征兆?不得而知。 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2471336_17f67b92800100335z.html?cre=sinapcmod=gloc=32r=0doct=0rfunc=16tj=none 全球一年 6 级以上地震 93 次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2017-9-1414:43:07 来源 : 人民网 - 国际频道 人民网讯 墨西哥当地时间 9 月 7 日 午夜时分发生 8.2 级强烈地震。据墨西哥国家地震中心发布的公报,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 137 公里的海域,震级为 8.2 级,震源深度 19 公里。截至当地时间 9 日午夜,已监测到 846 次余震,最强的余震达 6.1 级。截至 11 日,此次地震已经造成至少 90 人遇难,而其中地震重灾区的瓦哈卡州就有 71 名遇难者。 墨西哥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多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曾指出,在有地震资料记载的 100 余年中,目前地球正处于第三次大地震活跃期,前面两次是 1900 年前后和 1950 年前后,这些时期千人乃至万人死亡的 8 级和 9 级地震频发。而此次墨西哥强震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全球地壳运动处于又一个活跃期。 在此之前,地球曾多次发生引起重大伤亡的地质灾害,比如 2004 年 23 万人死亡的印度洋大海啸, 2005 年 7.9 万人死亡的克什米尔大地震, 2011 年 15000 余人死亡的东日本大地震, 2016 年新西兰南岛 8.0 级强震,这些地震均可位列 20 世纪以来遇难人数最多的 10 大地震之列。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快捷查询,截至北京时间 2017 年 9 月 11 日 ,全球最近一年内 6.0 级以上地震发生 93 次(其中, 6.0-6.9 级地震 82 次, 7.0-7.9 级地震 9 次, 8.0-8.9 级地震 2 次),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强震,如 2017 年所罗门群岛 7.9 级地震、菲律宾棉兰老岛 7 级地震和阿留申群岛 6.9 级地震。 有分析认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对相关国家的保险业、投资、旅游业、海洋经济等产业或领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http://news.eastday.com/world/w/20170914/u1ai10856128.html 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并不具有随机分布特征,以此标准划分可以得到反映地震趋势的活跃期和间歇期。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6 次 。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我们在 2005 年就作出了准确的预测。 我们在 2005 年撰文指出,拉马德雷冷位相与海洋强震海啸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 2004 年以后, 8.5 级以上地震强烈 。 我们在 2006 年撰文指出, 8.5 级以上地震在 2004-2005 年已经发生了 2 次,今后还将多次发生 。 2004-2018 年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统计数据表明, 9 级以上特大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发生 。 表 1-2 的统计结果证实了这一预测。 表 1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按时间排列)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表 2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结论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地震活跃期, 2004-2018 年是特大地震活跃期。 2017-2018 年亚洲和美洲存在发生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其中,日本大震的可能性最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156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5.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27(1):96 7.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象专家挑战地震专家:加州一天連發3次地震,大地震來臨的前兆?
杨学祥 2018-1-27 07:04
加州一天接連發生3次地震,大地震來臨的前兆?溫哥華要小心了! 2018-01-27 04:46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調查,在本周四,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接連發生了三次地震,一次在加州南部的特拉布科峽谷,第二次在尤里卡海岸。第三次發生在利特克里克附近,震級為里氏2.5級。特拉布科峽谷靠近利特克里克,發生在這裡的地震震級為里氏4.0級。這兩個地方都靠近洛杉磯。 加州地震 第二次地震發生在加州北面的尤里卡海岸附近,震級為里氏5.8級,震源深度約為5公里。然而,由於此次地震發生在距離海岸線160公里的地方,當震動到達陸地時並不是很強。報導稱,當地的居民有震感,但是目前還沒有關於此次地震造成的傷亡報導。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稱,第二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週四上午8點39分。地震波的傳播範圍從俄勒岡州的南部海岸到大約640公里外的加州舊金山。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在過去的7天裡,加州經歷了15次震級大於2.5級的地震,包括發生在太平洋沿岸的兩次。許多餘震發生在聖安德烈亞斯斷層附近,這裡的構造板塊沿著加州西部邊緣移動。眾所周知,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很容易發生地震,並且地震學家認為在將來某一天會發生震動加州的大地震。 此前的研究表明,這里大約每隔10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大地震,而上一次還要追溯到160年前。在大地震來臨前總是先發生小地震,但很難判斷這幾次地震活動是否預示著一場更大的地震即將到來。 太平洋火圈 海底地震活動有時會引發海嘯,當它們到達陸地時,會造成重大破壞。美國國家海嘯警報中心表示,加州北部海岸的地震預計不會引發海嘯。加州海岸是太平洋火圈的一部分,太平洋火圈是一個巨大的火山帶,其中存在著異常數量的海底火山。 除了加州之外,日本也處在太平洋火圈中,所以這些地方十分容易發生地震。而就在本週三,日本附近的海域發生了一次里氏6.2級的地震。科學家預計,今年這些地方的地震將更加嚴重。 https://www.sohu.com/a/219224680_669081 日本三天两次大地震,科学家: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起来,有大地震吗? 2017-11-17 19:28 来源:环球科学猫(微信号:hqkxmao) 版权归作者所有,致谢!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连绵不断,日本在3天内就出现了两次大地震,并且波及范围很广,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在陆地上而是在海域里面就有这么强的震感,难道地球的地震带开始活跃起来了吗?根据科学地震报道,全球三天出现的地震6级以上2次,5级以上的多达5次。 根据科学介绍,日本是一个处于地球上地震带上十分稀少的国家,地震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环太平洋地震带也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区域,在13日的时候,日本就发生了5.9级的地震,而在昨天,日本又发生了5.6级地震,但是不少的报道都称震级达到了6.2级,最好的结果就是没有引发海啸,这是日本值得庆幸的。 作为地球上地震活跃带上的日本,地震引发海啸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昨日日本的地震,纬度:32.37°,经度:140.82°深度:80千米,震级:5.6,处于日本本州东海岸海域内部,而上一次处于日本本州东岸远海,我们不难看出地震的波动越来越靠近日本的本土,这样应该是日本科学家最为担心的事情。 根据科学推测,日本的地震强度是在加强的,由5.9级到6.2级已经影响到了日本的东京地区。近几年来,日本无论是台风还是地震也越发的变得频繁起来,前段时间日本的科学界就发明了一款水下检查仪器,名叫水下无人机,看来还没使用起来,这次就没监测到,说的可以时刻的监测日本领土下面的地质变化情况,通过数据的分析来做好灾难的防御措施。 日本科学界对这两次地震的频繁出现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仅仅三天的时间,日本的两次地震都在逐渐的靠近,不得不说日本处于地震带上的地震区也越来越严重了。很多日本科学家认为,可能在近期的时间还会出现地震,目前两次的地震数据还没有收集完成进行分析,还不能给大家一个提前的预警。 在全球,地震的国家十分的多,日本处于全球地震最多的地震带,大地震的发生是必然的,在11年的时候,日本的本宫城县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并且引发了海啸,造成近30万人的死亡和消失,余震5级以上都达到了168次,这次地震的升级扩大,地震发生的地方也越来越靠近日本本土,不少的日本人认为可能是大地震来源的前期情况,这是自我恐慌还是真实存在?整个日本都有不同的说法。 编辑:小矿君,责编:谢涛。 http://www.sohu.com/a/205042875_740265 日本美国菲律宾火山地震不停,更大灾难正在接近?专家:纯属胡扯 2018年01月25日 12:30:36 来源: 中国气象爱好者 在近日,一连串的致命地震和火山爆发走入人们的视野中——阿拉斯加出现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菲律宾马荣火山出现剧烈喷发、日本本州火山喷发导致一人死亡15人受伤、日本青森近海发生6.2级地震、印尼爪哇近海发生6.1级地震、勘察加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这一连串的地震火山事件,让不少人人心惶惶。 尤其是这一连串事件都发生在地球所谓的“火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是一个因太平洋板块和其他陆地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质构造非常不稳定的区域,从新西兰延伸到亚洲和美洲海岸一直到智利。一些人认为,这些一连串的地震和火山事件可能是更大强度灾难的迹象。 不过随后,一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一连串的激烈地质活动只是一个巧合。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地质学家Chris Elders教授明确表示,它们之间看似有所联系,实则毫无关联。 Chris教授指出,虽然这些事件确实有着相同的起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但是该地区本身就是地质活动的温床,世界上大约9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世界活火山。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该地区是一个巨大的俯冲带,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但是从观察来看,这些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相对孤立的,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更不可能是更大灾难的先兆,相反,环太平洋地区通过这种方式释放一些能量,倒是有可能降低风险。 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地球地壳内部的了解仍然有限,目前依旧无法预测地震。 http://tech.ifeng.com/a/20180125/44859456_0.shtml 短评 专家推理依据基础理论,没有理论根据就不能妄加评论。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这是有据可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75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949.html 气象专家涉足地震领域,挑战地震专家,霸气十足,底气从何而来?可能是自以为朝中有人好做官,前任气象局长当上现任地震局长,气象专家也想狐假虎威,借势进军地震领域。不过,文章倒是广为流传,响应者却寥寥无几。一句纯属胡扯, 就能当上地震专家? 2016年4月20日的 警告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 2004-2008 年已经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强震(见表 3 ),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 2016-2018 年三年的最后期限,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 2016-2018 年爆发 8.5 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 . 1 级地震、 4 月 13 日 缅甸 7 . 2 级地震、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 7 . 3 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6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75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1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9级毁灭性地震将降临日本、新西兰:气象专家pk地震专家
杨学祥 2018-1-26 15:23
专家强烈警告:9.0级毁灭性地震将降临日本、新西兰 2017年11月29日 10:16:40 来源: 东方科幻谷 3242 人参与 2473 评论 在中国,唐山7.5级地震,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相信,大家对高强度地震的破坏性和恐怖性早已如雷贯耳…… 令人震惊的是,就在27日,《每日邮报》地质科学家发表声明:地球表面将迎来9.0级地震,目的地点是日本和新西兰,造成的破坏效果将是毁灭性的。。 这个声明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据悉,前不久,有30名地震专家组成的国际科考队,对新西兰最大的断层mdash;mdash;希库朗伊俯冲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研究后,得出一个震惊世界的结论:2016年11月的凯库拉7.8级地震,已经唤醒了处于休眠中的希库朗伊俯冲带。而刚好,新西兰位于这个地震带上,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新西兰最大的断层——;希库朗伊俯冲带 同时,地质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因受到太阳和月球以及地球之间的引力影响,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地震危害的频发时期,而且强度会进一步加大。甚至地球表面将会发生恐怖的9级地震,发生的可能是位于日本。 △星系间的引力也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科学家总结了地球的活跃周期,预测了即将发生地震的可能。并强烈警告日本和新西兰,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因为毁灭性的这种大地震破坏性早已超越大家的想象。 据专家精准测算,7.8级地震的威力相当于300颗原子弹爆发的威力,地震层级每增加0.1,威力就增加10倍。9级地震的威力就相当于36000颗广岛原子弹威力。 △广岛原子弹曾造成7.5万人死亡 不仅如此,强大的地震也会引发海啸,特别对于日本这样被海包围的国家。海啸的威力同样也是让人触目惊心。 △日本3.11地震引发的海啸,所有建筑、车辆、树木几乎被毁,场面触目惊心 http://tech.ifeng.com/a/20171130/44783855_0.shtml?_cpb_sousuo 一天达50次,美国新断层延伸1.6公里!科学家:可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 作者:来源:环球科学猫2018-01-26 11:00   在地球上,环太平洋的地震带越来越活跃,在美国发生8级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出现,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的研究发现,位于美国加州比弗利山之下,存在的地质断层出现了比以前更加恐怖的现象,出现大地震的概率不断的上升。   在阿拉斯加发生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地震的发生是越来越频繁了,目前这地区的小地震也是不断的有。根据美国地震监测网的数据来看,到目前为止,在一天的时间内,出现多达50次的地震(24小时内的统计),地震的数据最高为4.8级,多数都是在4.0级左右。这也可能是8级地震后的余震。   美国科学家表示,目前阿拉斯加的地震带我们还需要继续的监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不是最严重的,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本月公布新地图,我们会发现,圣莫妮卡(Santa Monica)断层在以前的基础上,向西北延伸的程度比此前估计多出了约1.6公里,还经过了美国比弗利山中心地区。   根据美国科学家专家最新的预估,圣莫妮卡断层产生的大地震危险可达7级。个人看来如果继续持续的话,就可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比较断层在变化。以前,科学家们对这部分的研究比较少,一直认为这地区不可能有大地震的发生。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才是加州的威胁,现在看来,新的圣莫妮卡断层变动,加大了加州爆发地震的风险与危机。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出警告,在未来的30年中,可能加州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风险从4.7%上升到7.0%。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加州地区也只属于环太平洋边界的重要地区,本身就有一个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的威胁,现在的断层无非是加快了断层破坏,如果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美国比弗利山威胁更大。   根据科学最新的数据统计,环太平洋的地震带发生大地震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本月6级以上的地震多达8次,7级以上的三次。说明2018年的大地震发生可能真的增加了。地震的危害很强大,所以大家要有防御地震发生得到知识,减少我们自身的生命威胁。   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 本文由作者“环球科学猫”原创 http://www.cs.com.cn/ssgs/kj/201801/t20180126_5685936.html 经科学家研究称环太平洋火山带处于活跃期 自然灾害频发 2018-01-25 21:05 菲律宾马荣火山1月24日喷射现象(法新社) 境外媒体称,一个联合国安排1月24日表明,最近横跨和平洋四国的火山喷射及大地震意味着环和平洋火山带处于活泼中。 据台湾“中央社”1月24日报导,联合国世界减灾战略署1月23日在推特上说:“环和平洋火山带今日处于活泼中。” 推文说到,菲律宾马荣火山喷射,数以千计民众被分散;日本火山导致雪崩,形成一死;印尼雅加达发作5.3级地震,大楼晃动;美国阿拉斯加发作7.9级地震,引发海啸警报。 报导称,马荣火山1月13日开端活泼,菲律宾火山暨地震研究所1月22日发布第4级戒备,意味着“危险性迸发在即”。 依据该研究所1月24日上午发布的布告,马荣火山仍处于第4级戒备状况,23日到今晨发作了5次激烈的喷射,时刻自7分钟到1小时24分钟不等,最高喷射高度达600米。 报导称,日本群马县草津白根山1月23日火山喷射,形成草津町的草津世界滑雪场发作雪崩。 同日印尼爪哇岛发作强震,首都雅加达也感到轰动,印尼气候气候暨地球物理局侦测地震规划达6.4级。 报导称,1月23日清晨,阿拉斯加湾发作7.9级强震,和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发布两次海啸警报。 依据美国地理学会网站,环和平洋火山带是和平洋边际一连串火山以及地震活动的地点。大约90%的地震和75%的火山坐落这一地带上。该网站说,环和平洋火山带是长达4万公里、具有452座火山的马蹄状地带。 另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月23日报导,日本一家滑雪场邻近的火山喷射,形成一名自卫队队员逝世,多人受伤。火山喷射引起雪崩,数十名滑雪者停留索道站。在坐落滑雪场以南的东京,大雪导致交通瘫痪。 电视画面显现,坐落东京西北部的草津白根山不断向外喷射黑烟和碎石,碎石沿雪坡滚落至滑雪场。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说,8名在该区域参加训练的自卫队队员因雪崩受伤,其间一人不治身亡。 报导称,滑雪场还有4名乘坐索道的游客受伤,因为碎石击碎了他们所乘吊车的玻璃。因为断电,80名滑雪者被困山顶的索道站长达数小时,其间包含15名台湾游客和4名英国游客。军用直升机已分批将他们带至安全地带。 日本当局正告,火山仍可能持续向外喷射浓烟和碎石,因为当地普降大雪,因而再次出现雪崩的可能性添加。 https://www.sohu.com/a/218932634_100097879 研究称环太平洋火山带处于活跃期 自然灾害频发_ 《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四) 2018-01-25 14:16:28 来源: 参考消息网(北京) 举报 (原标题:研究称环太平洋火山带处于活跃期 自然灾害频发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延伸阅读】全球一年6级以上地震93次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人民网讯 墨西哥当地时间9月7日午夜时分发生8.2级强烈地震。据墨西哥国家地震中心发布的公报,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公里的海域,震级为8.2级,震源深度19公里。截至当地时间9日午夜,已监测到846次余震,最强的余震达6.1级。截至11日,此次地震已经造成至少90人遇难,而其中地震重灾区的瓦哈卡州就有71名遇难者。 墨西哥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灾害多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曾指出,在有地震资料记载的100余年中,目前地球正处于第三次大地震活跃期,前面两次是1900年前后和1950年前后,这些时期千人乃至万人死亡的8级和9级地震频发。而此次墨西哥强震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全球地壳运动处于又一个活跃期。 在此之前,地球曾多次发生引起重大伤亡的地质灾害,比如2004年23万人死亡的印度洋大海啸,2005年7.9万人死亡的克什米尔大地震,2011年15000余人死亡的东日本大地震,2016年新西兰南岛8.0级强震,这些地震均可位列20世纪以来遇难人数最多的10大地震之列。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快捷查询,截至北京时间2017年9月11日,全球最近一年内6.0级以上地震发生93次(其中,6.0-6.9级地震82次,7.0-7.9级地震9次,8.0-8.9级地震2次),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强震,如2017年所罗门群岛7.9级地震、菲律宾棉兰老岛7级地震和阿留申群岛6.9级地震。 有分析认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进入活跃期,对相关国家的保险业、投资、旅游业、海洋经济等产业或领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http://news.163.com/18/0125/14/D90K6G8900018AOQ_4.html 日本美国菲律宾火山地震不停,更大灾难正在接近?专家:纯属胡扯 2018年01月25日 12:30:36 来源: 中国气象爱好者 在近日,一连串的致命地震和火山爆发走入人们的视野中——阿拉斯加出现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菲律宾马荣火山出现剧烈喷发、日本本州火山喷发导致一人死亡15人受伤、日本青森近海发生6.2级地震、印尼爪哇近海发生6.1级地震、勘察加附近海域发生6.3级地震,这一连串的地震火山事件,让不少人人心惶惶。 尤其是这一连串事件都发生在地球所谓的“火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这是一个因太平洋板块和其他陆地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地质构造非常不稳定的区域,从新西兰延伸到亚洲和美洲海岸一直到智利。一些人认为,这些一连串的地震和火山事件可能是更大强度灾难的迹象。 不过随后,一些地质学家指出,这一连串的激烈地质活动只是一个巧合。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地质学家Chris Elders教授明确表示,它们之间看似有所联系,实则毫无关联。 Chris教授指出,虽然这些事件确实有着相同的起源——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但是该地区本身就是地质活动的温床,世界上大约9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世界活火山。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的交界,该地区是一个巨大的俯冲带,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但是从观察来看,这些地震和火山活动都是相对孤立的,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更不可能是更大灾难的先兆,相反,环太平洋地区通过这种方式释放一些能量,倒是有可能降低风险。 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地球地壳内部的了解仍然有限,目前依旧无法预测地震。 http://tech.ifeng.com/a/20180125/44859456_0.shtml 专家推理依据基础理论,没有理论根据就不能妄加评论。特大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这是有据可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75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亚洲地震和美洲地震交替发生:环太平洋地震带同时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 2017-9-24 15:18
亚洲地震和美洲地震交替发生:环太平洋地震带同时进入活跃期 杨学祥 关键提示:墨西哥和日本地震在 2017 年 9 月 8 日 和 20 日两次同日发生,集中发生在同样潮汐组合类型,表明墨西哥和日本同时进入地震活跃期。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亚洲地震和美洲地震在同日或隔日交替发生,在不同潮汐组合类型中出现,表明亚洲地震和美洲地震同时进入活跃期。 8 月 29-9 月 1 日 潮汐组合 5.4 2017-09-01 06:57:37 -0.25 125.24 40 印尼马鲁古海 5.8 2017-09-01 01:46:02 58.45 -153.63 50 美国阿拉斯加 6.2 2017-09-01 01:06:55 -1.13 99.70 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9 月 8-9 日潮汐组合 8.2 2017-09-08 12:49:15 15.05 -93.90 20 墨西哥沿岸近海 6.2 2017-09-08 01:26:47 27.71 139.80 460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 9 月 20-21 日潮汐组合 6.4 2017-09-21 04:09:49 -18.75 169.10 205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7-09-21 00:37:15 37.93 144.73 10 日本本州东岸海域 5.5 2017-09-20 22:29:55 23.35 121.85 15 台湾花莲县海域 5.3 2017-09-20 04:18:07 37.33 141.68 40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 7.1 2017-09-20 02:14:39 18.58 -98.47 50 墨西哥 5.0 2017-09-23 21:30:34 13.67 120.82 190 菲律宾 6.1 2017-09-23 20:53:05 16.75 -94.91 40 墨西哥 5.7 2017-09-23 18:38:05 15.54 -94.20 70 墨西哥沿岸近海 相关报道 墨西哥 9 月以来连续发生三次地震 逾 400 人死亡 2017-09-24 11:18:51  来源 : 人民网 - 国际频道 作者 :   人民网讯 据美国媒体报道,墨西哥 23 日又发生一次强震,给正在努力从最近两次地震中恢复过来的这个国家再度带来惊恐。至少 400 人死于最近的两次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说,刚发生的地震为 6.1 级,震中位于南部瓦哈卡州,在墨西哥城东南方向大约 360 公里 处。墨西哥城在 20 日那场导致至少 300 人丧生的地震后惊魂未定。   有关官员说, 23 日的地震在墨西哥城有震感,国会大厦等建筑物晃动。目前还不清楚地震是否造成破坏或者伤亡。墨西哥的灾害管理机构说, 23 日的地震是 9 月 7 日 袭击墨西哥南部海岸那次 8.1 级地震的余震,那次地震导致近 100 人丧生。   根据墨西哥公民保护机构的说法, 20 日地震后救援人员继续在碎石瓦砾中搜寻,但 23 日由于新的地震而被迫暂停了某些救援工作。   (老任)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709/t20170924_16461877.htm 菲律宾发生 5.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90 千米 2017-09-23 21:48:01  来源 : 中国地震台网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9 月 23 日 21 时 30 分 在菲律宾(北纬 13.67 度,东经 120.82 度)发生 5.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90 千米 。 本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责任编辑:黄哲程 _B9302 http://news.163.com/17/0923/21/CV249PSJ0001899N.html 台湾地区附近海域发生 4.2 级左右地震 2017-09-24 14:03:00 中国地震台网 分享 参与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 09 月 24 日 13 时 49 分 在中国台湾地区附近(北纬 23.92 度,东经 122.40 度)发生 4.2 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http://taiwan.huanqiu.com/article/2017-09/11278295.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0 2017-09-24 13:49:45 24.01 122.32 19 台湾花莲县海域 3.3 2017-09-2409:06:39 32.50 105.52 13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3.1 2017-09-2402:50:46 32.50 105.51 5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7-09-2402:48:32 32.51 105.51 9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5.0 2017-09-23 21:30:34 13.67 120.82 190 菲律宾 6.1 2017-09-23 20:53:05 16.75 -94.91 40 墨西哥 5.7 2017-09-23 18:38:05 15.54 -94.20 70 墨西哥沿岸近海 3.4 2017-09-2316:29:16 41.36 129.06 0 朝鲜 ( 疑爆 ) http://www.ceic.ac.cn/speedsearch?time=1 美洲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潮汐组合类型分析 2017-9-21 15:00 美洲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潮汐组合类型分析结论 杨学祥 关键提示: 9 月 20 日 日本和墨西哥相继发生强震,潮汐组合有很好的激发作用。 9 月 6-8 日潮汐组合和 20-21 日潮汐组合属于相同类型,表明 9 月 8 日 墨西哥 8.2 级地震的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20 日墨西哥 7.1 级地震不是调整,而是继续释放,美洲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墨西哥和日本地震在 2017 年 9 月 8 日 和 20 日两次同日发生,表明亚洲地震和美洲地震同时进入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68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0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108.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3.3 2017-09-2409:06:39 32.50 105.52 13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3.1 2017-09-2402:50:46 32.50 105.51 5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7-09-2402:48:32 32.51 105.51 9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5.0 2017-09-23 21:30:34 13.67 120.82 190 菲律宾 6.1 2017-09-23 20:53:05 16.75 -94.91 40 墨西哥 5.7 2017-09-23 18:38:05 15.54 -94.20 70 墨西哥沿岸近海 3.4 2017-09-2316:29:16 41.36 129.06 0 朝鲜 ( 疑爆 ) 3.8 2017-09-2201:46:39 33.02 87.64 8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7-09-2118:03:12 27.93 101.41 15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3 2017-09-2115:19:00 28.05 85.75 7 尼泊尔 3.2 2017-09-2111:28:21 44.28 82.34 15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2 2017-09-2110:17:49 46.95 90.83 6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 3.0 2017-09-2106:04:30 38.43 74.07 128 塔吉克斯坦 6.4 2017-09-21 04:09:49 -18.75 169.10 205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7-09-21 00:37:15 37.93 144.73 10 日本本州东岸海域 5.5 2017-09-20 22:29:55 23.35 121.85 15 台湾花莲县海域 5.3 2017-09-20 04:18:07 37.33 141.68 40 日本本州东岸近海 7.1 2017-09-20 02:14:39 18.58 -98.47 50 墨西哥 3.3 2017-09-2001:12:59 41.24 87.28 5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 3.1 2017-09-2000:39:39 42.07 83.44 5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2.1 2017-09-1919:32:37 39.77 118.42 13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7 2017-09-1823:54:16 40.82 77.32 22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2.8 2017-09-1823:37:05 33.23 103.77 11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8 2017-09-1806:39:52 23.52 121.71 21 台湾花莲县海域 3.1 2017-09-1621:01:27 27.77 100.78 13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3.6 2017-09-1618:29:04 42.14 83.38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5.7 2017-09-1618:11:32 42.11 83.43 6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2.9 2017-09-1513:43:58 37.46 115.01 5 河北邢台市宁晋县 3.0 2017-09-1409:27:27 26.65 100.21 11 云南大理州鹤庆县 3.3 2017-09-1307:59:41 33.26 103.81 2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4.4 2017-09-1219:26:40 27.93 101.42 13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0 2017-09-1219:25:59 27.91 101.39 15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2 2017-09-1218:40:10 27.92 101.42 13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0 2017-09-1202:39:23 38.29 74.21 159 塔吉克斯坦 3.6 2017-09-1200:35:04 28.93 105.42 2 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 2.6 2017-09-1123:53:05 41.87 123.90 0 辽宁抚顺市顺城区(矿震) 3.4 2017-09-1110:25:40 24.77 122.09 87 台湾宜兰县海域 5.8 2017-09-1105:40:22 57.03 -33.57 10 雷克雅内斯海岭 3.2 2017-09-1101:18:50 41.88 82.47 7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6 2017-09-1022:41:23 35.59 116.85 18 山东济宁市兖州市 2.1 2017-09-1003:04:54 39.94 115.88 0 北京门头沟区 3.0 2017-09-0923:58:50 33.29 103.75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4.1 2017-09-0915:48:34 38.75 74.95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1 2017-09-0915:25:58 27.29 100.31 5 云南丽江市玉龙县 3.8 2017-09-0906:57:22 44.25 82.68 1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2.8 2017-09-0816:03:16 27.04 100.90 11 云南丽江市宁蒗县 8.2 2017-09-08 12:49:15 15.05 -93.90 20 墨西哥沿岸近海 3.2 2017-09-08 04:14:51 39.92 77.40 7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6.2 2017-09-08 01:26:47 27.71 139.80 460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 3.3 2017-09-0712:15:29 33.11 103.91 22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9-0706:53:40 45.26 124.75 9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2.7 2017-09-0703:38:33 40.37 122.14 10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海域 3.0 2017-09-0613:39:27 32.64 120.56 10 江苏盐城市东台市 3.4 2017-09-0601:57:20 33.24 103.79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9-0501:14:22 35.09 108.18 0 陕西咸阳市彬县 ( 塌陷 ) 3.8 2017-09-0421:47:22 34.41 87.46 5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7-09-0418:43:59 42.56 86.13 8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 3.3 2017-09-0416:34:05 37.61 78.18 25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0 2017-09-0416:07:36 -57.68 -25.58 30 南桑威奇群岛地区 3.7 2017-09-0403:05:03 37.50 114.35 5 河北邢台市临城县 4.6 2017-09-0311:38:31 41.21 129.18 0 朝鲜(塌陷) 6.3 2017-09-0311:30:01 41.35 129.11 0 朝鲜 ( 疑爆 ) 3.0 2017-09-0306:13:12 38.39 76.56 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4.1 2017-09-0305:59:47 34.14 83.56 6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4.6 2017-09-0203:30:54 36.28 106.01 10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4.6 2017-09-0110:38:09 32.20 82.74 8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 5.4 2017-09-01 06:57:37 -0.25 125.24 40 印尼马鲁古海 5.8 2017-09-01 01:46:02 58.45 -153.63 50 美国阿拉斯加 6.2 2017-09-01 01:06:55 -1.13 99.70 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3.0 2017-08-3021:46:17 27.90 101.37 8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1 2017-08-3012:11:17 43.22 113.79 1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4.8 2017-08-3006:08:34 19.52 120.86 4 巴布延群岛海域 2.6 2017-08-3003:24:52 38.85 110.29 0 陕西榆林市神木县 ( 塌陷 ) 3.2 2017-08-2920:52:58 41.28 83.85 8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3.7 2017-08-2906:27:31 39.44 75.17 10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2.8 2017-08-2823:05:08 39.90 115.73 0 北京房山区 ( 塌陷 ) 2.7 2017-08-2803:02:20 33.26 103.81 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6.3 2017-08-2712:17:50 -1.42 148.09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 3.4 2017-08-2708:58:13 33.20 103.74 1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2606:45:47 38.81 96.09 6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06235356 2017 年 9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641 次阅读 2017-7-813:12 2017 年 9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9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二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9 月 21 日 南极海冰面积进入最大值时期,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4 度, 8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9 月 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9 月 6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9 月 1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610 度, 9 月 13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4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较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较强)。 潮汐组合 D : 9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9 月 20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E : 9 月 2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9.3055 度, 9 月 28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525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厄尔尼诺惹的祸
热度 1 杨学祥 2017-5-2 09:40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厄尔尼诺惹的祸 杨学祥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2017 年 4 月以来,加拿大、菲律宾、智利、秘鲁、台湾相继发生了 5 级以上地震。这是厄尔尼诺发展惹的祸。 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 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 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 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我在 2017 年 4 月 29 日 和 30 日强调指出: 关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异常活动。 关注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地震多发区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8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8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1998.html 4 月 30 日 09 时 57 分在中国台湾地区附近(北纬 21.68 度,东经 121.54 度)发生 5.0 级地震,这是厄尔尼诺惹的祸:厄尔尼诺指数从 4 月29日 00 的 0.666 ,猛增到 2017 年4月29日 18 时的 0.801 , 30 日将继续上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2068.html 关注厄尔尼诺的快速发展和相应地区的地震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2084.html 加拿大与美国阿拉斯加州 交界地区发生 6.2 级地震 2017-05-02 05:15:34  来源 : 西安日报 ( 西安 ) 举报 (原标题:加拿大与美国阿拉斯加州 交界地区发生 6.2 级地震) 新华社北京 5 月 1 日 电加拿大与美国阿拉斯加州交界地区 1 日发生 6.2 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时间 1 日凌晨 4 时 31 分(北京时间 20 时 31 分)左右,震中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阿拉斯加州斯卡圭西北方向 83 公里 处,震源深度为 2.2 公里 。 随后,同一地区又发生了数次余震,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为 5.2 级。地震发生的地区人口稀少,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http://news.163.com/17/0502/05/CJDI93AF000187VI.html 关注亚洲更大地震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8 日 指出, 2016 年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对地震群发的激发作用:激发 7 次 6 级以上地震。 我们在 4 月 26 日 指出,台湾屏东海域发生 4.8 级地震:关注亚洲更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72.html 4 月 11 日 、 12 日、 16 日台湾连续发生 4 级以上地震,其周边自 4 月以来日本、瓦努阿图、缅甸、阿富汗、新几内亚相继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12 次, 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夹击中国,台湾首当其冲,形势严峻。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 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 北美西海岸 、海湾地区、土耳其、 菲律宾、中国台湾 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5 月 31 日 下午 1 时 23 分,台湾海域发生里氏 7.2 级(中国地震台报告为 6.2 级)有感地震,威力相当于 32 颗原子弹,震源深度达 271 公里。 台湾学者纷纷提出警告,台湾地区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内部有能量未释放完。未来还有机会出现 8 级以上地震,提醒民众仍要做好防震准备。   台湾应用地质学教授李锡堤说,台湾地区东北隐没带地震的周期,大约为 100 年到百余年,期间会有 50 、 60 年的活跃期,然后趋向平静期,再开始活跃,如此不断循环。 李锡堤指出,从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过后,就开始了台湾地震周期中的活跃期,使得规模 6 以上灾害型地震, 2 、 3 年就出现一次。以此初估,台湾地震活跃期还有 40 、 50 年左右的时间,未来有可能出现规模 8 以上大地震。 http://news.dahe.cn/2016/06-01/106937939.html 新华社快讯: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2017 年 4 月 29 日 4 时 23 分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50 公里 。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4/29/c_1120893464.htm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2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2286.html 加拿大地震证实北美西海岸大震发生的可能性。 关注加拿大地震对厄尔尼诺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2352.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缓时期东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前后 , 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 40 厘米 , 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 13 厘米 . 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加强了强潮汐对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 图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杨学祥等, 2004 ) 如图 1a 所示 , 当潮汐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 西太平洋地壳下降 , 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 , 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 , 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 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 ; 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 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 , 岩浆和热气喷出 , 形成海底火山 ,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引张有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 如图 1b 所示 , 当潮汐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 东太平洋地壳下降 , 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 , 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 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 ; 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 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 , 岩浆喷出 , 形成陆地火山 ,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挤压不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058.html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 , 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 , 温差为 3~9 ℃ , 高差为 40~60 厘米 . 当厄尔尼诺到来时 , 情况发生逆转 . 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 , 东西太平洋地壳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交替中至少分别升降 13~20 厘米 , 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 , 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 , 与潮汐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完全相同 . 季风也会增强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相关报道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2 2017-05-0122:18:17 59.74 -136.61 20 加拿大 6.3 2017-05-0120:31:56 59.92 -136.61 20 加拿大 3.2 2017-05-0106:57:10 28.12 104.87 2 四川宜宾市珙县 3.4 2017-05-0100:40:09 24.31 102.26 10 云南玉溪市峨山县 5.0 2017-04-3009:57:22 21.43 121.80 90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7-04-2922:20:43 28.16 104.85 10 四川宜宾市珙县 4.0 2017-04-2921:41:48 40.53 74.67 8 吉尔吉斯斯坦 3.9 2017-04-2907:52:02 37.48 94.69 9 青海海西州大柴旦行政委员会 3.0 2017-04-2904:41:02 41.78 88.24 6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7.0 2017-04-2904:23:19 5.51 125.08 50 菲律宾棉兰老岛 2.8 2017-04-2903:37:26 36.88 114.64 13 河北邯郸市永年县 3.1 2017-04-2900:53:25 31.68 115.79 6 安徽六安市金寨县 2.9 2017-04-2822:30:07 26.00 99.68 12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 4.2 2017-04-2813:01:23 41.93 76.80 6 吉尔吉斯斯坦 2.9 2017-04-2811:11:49 38.51 116.46 5 河北廊坊市大城县 3.2 2017-04-2710:10:12 29.27 86.20 5 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 3.9 2017-04-2522:33:47 37.32 75.57 78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2 2017-04-2514:06:10 23.34 101.62 10 云南普洱市墨江县 3.0 2017-04-2508:02:57 35.83 93.32 8 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 6.9 2017-04-2505:38:24 -33.03 -71.88 10 智利中部沿岸近海 3.4 2017-04-2501:22:48 36.37 106.07 16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3.1 2017-04-2407:36:05 36.47 80.25 10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 3.9 2017-04-2305:26:57 31.44 103.97 18 四川德阳市什邡市 3.0 2017-04-2216:26:04 35.85 79.80 7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 3.9 2017-04-2214:09:19 37.01 79.03 1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2.0 2017-04-2113:37:21 39.34 117.83 17 天津宁河区 4.0 2017-04-2100:20:12 22.93 121.00 6 台湾台东县 4.3 2017-04-2011:39:14 38.13 77.87 8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3.4 2017-04-2007:26:53 38.19 77.87 7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3.0 2017-04-1912:49:13 39.15 75.53 10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5.9 2017-04-1901:49:55 -2.68 -75.28 10 秘鲁 5.0 2017-04-1817:13:08 20.71 100.10 10 缅甸 3.4 2017-04-1714:24:18 45.20 92.46 5 蒙古 5.5 2017-04-1713:23:13 17.51 -61.15 20 背风群岛 6.3 2017-04-1516:19:41 -23.30 -67.69 140 智利 2.3 2017-04-1422:31:15 43.90 87.85 8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 有感 ) 3.0 2017-04-1216:14:00 43.87 87.69 7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4.2 2017-04-1202:25:36 30.08 119.34 15 浙江杭州市临安市 3.7 2017-04-1102:25:05 32.21 104.56 14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2.9 2017-04-1019:44:02 39.10 113.32 0 山西忻州市繁峙县 ( 塌陷) 5.7 2017-04-0815:07:57 13.65 120.90 10 菲律宾 3.1 2017-04-0802:08:36 38.12 120.79 15 山东烟台市长岛县海域 3.1 2017-04-0705:03:54 38.30 73.87 153 塔吉克斯坦 3.0 2017-04-0622:15:03 41.31 83.66 9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2.6 2017-04-0610:25:52 38.18 119.54 8 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 3.3 2017-04-0518:34:58 28.28 104.84 12 四川宜宾市珙县 6.1 2017-04-0514:09:11 35.83 60.41 10 伊朗 3.2 2017-04-0512:50:20 38.29 74.15 145 塔吉克斯坦 3.4 2017-04-0404:57:39 27.06 103.44 9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6.6 2017-04-0401:40:13 -22.61 25.11 10 博茨瓦纳 6.6 2017-04-0401:40:13 -22.61 25.11 10 博茨瓦纳 3.7 2017-04-0319:34:18 45.92 118.40 1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 3.2 2017-04-0109:10:07 32.57 93.27 7 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 http://www.ceic.ac.cn/ 2017 年 4 月潮汐组合: 4-7 月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已有 1130 次阅读 2017-2-206:55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潮汐预警地球自转拉尼娜 推荐到群组 2017 年 4 月潮汐组合: 4-7 月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每年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4 月 4 日 为日月小潮, 4 月 3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 18.5857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4 月 1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 度。 4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4 月 1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9.0546 度, 4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 4 月 15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D : 4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 度, 4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强,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E : 4 月 3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1108 度, 5 月 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0901.html 智利两次地震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我们在 4 月 19 日 指出, 厄尔尼诺来了:地震、潮汐、自转、海冰四大特征预示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9755.html 厄尔尼诺的地震火山说得到验证。 关注 4 月 24-28 日潮汐组合中厄尔尼诺指数的减速幅度。预计 27 日前后进入谷值。 4 月 13 日 00 时 的 0.305 为谷值。 4 月 16 日 00 时 的 0.378 为峰值。 4 月 16 日 12 时 的 0.368 为谷值。 17 日继续上升。 4 月18日 12 时 拉尼娜指数为 0.572 ,跨过厄尔尼诺门槛 0.5 。 4 月 19 日 00 时 的 0.622 为峰值。 4 月 21 日 18 时 的 0.464 为谷值。 北京时间 23 日 10 时 36 分(当地时间晚间 11 时 36 分),智利中部发生 5.9 级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指数增速。 2017 年4月23日 06 时拉尼娜指数为 0.577 ,比 4 月 23 日 00 时的 0.536 增速 0.041 ,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 。 2017 年4月23日 12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28 ,比 4 月 23 日 06 时的 0.577 增速 0.051 ,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 2017 年4月23日 18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67 ,比 4 月 23 日 12 时的 0.628 增速 0.039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我们在 2017 年 4 月 24 日 早报指出, 23 日 10 时 36 分(当地时间晚间 11 时 36 分),智利中部发生 5.9 级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指数增速过程。 2017 年4月24日 00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94 ,比 4 月 23 日 18 时的 0.667 增速 0.027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2017 年4月24日 12 时拉尼娜指数为 0.714 ,比 4 月 24 日 00 时的 0.694 增速 0.020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0990.html 关注加拿大地震对厄尔尼诺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2352.html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4, 47 (4): 616-621.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e arthquakes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6): 1813 ~ 1818. 3.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 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 Global 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 926-934 5.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 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22(5):1680-1685. 7. Walker D A. More evidence indicates linkbetween El Ninos and seismicity . EOS,1995, 76(4): 33, 34, 3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6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关注27-30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6-4-29 14:01
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中新网 4 月 29 日 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瓦努阿图群岛北京时间 29 日凌晨 3 时 33 分发生 7.0 级地震,深度 30 千米 。 4 月 29 日 9 时 33 分在东太平洋海岭北部附近(北纬 10.33 度,西经 103.87 度)发生 6.7 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我们多次预警: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5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3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286.html 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关 :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环太平洋地震带一东一西,一南一北交替发生,警惕亚洲和北美的大震发生。 地球怎么了?太平洋连发两次强地震!最高7.0级 2016-04-29 11:19:23 作者:上方文Q 台湾地区近日连续地震,四川凉山昨晚也发生了3.4级地震 ,但这显然不是结束,太平洋上今天早些时候又连续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4月29日凌晨3点33分26秒,瓦努阿图群岛发生7.0级地震 ,震中位置南纬16.09度、东经167.34度,震源深度30千米。 瓦努阿图国家海啸预警中心随即发布海啸预警:“震中300千米的范围内可能会出现灾难性海啸。” 随后在早上9点33分37秒,东太平洋海岭北部墨西哥沿岸海域又发生6.7级地震 ,震中位置北纬10.20度、西经103.90度,震源深度10千米。 http://news.mydrivers.com/1/480/480287.htm 地震与厄尔尼诺有关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 指出,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特别关注: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459.html 所以,除了日本、俄罗斯、中国,我们应该对美国和智利给于更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8335.html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4 月 10-16 日 阿富汗 7.1 级、缅甸 7.2 级地震、日本九州岛 7.3 级地震 证实了趋势分析。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发生 7.3 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 8.5 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我们在 4 月 15 日 10:28 指出, 4 月 10-15 日 6 天日本( 2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4 月 10-16 日 7 天日本( 3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7 次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7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我们在 4 月 26 日 指出,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前后 , 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 40 厘米 , 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 13 厘米 . 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加强了强潮汐对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目前,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就要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要发生拉尼娜事件,两者交替导致的地震活跃期已经非常显著,海洋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台湾成为西太平洋沿海地震带一南一北强震频发的支点,一旦超过地壳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将导致强震发生。 台南地震是前兆,与 4 月以来的日本地震过程相似(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12-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 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72.html 2 月 6 日 台南地震不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轮地震的终结,而是前兆,与 2 月 5-8 日潮汐组合相关: 潮汐组合 B : 2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1816 度, 2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中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中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4 月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2 月 5-8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瓦努阿图群岛 7 级地震就是警钟 瓦努阿图在 2016 年 4 月 3 日 、 6 日和 7 日连发三次 6 级以上地震:关注 2016 年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准确吻合表明地球相关地区地震能量积累达到爆发程度,是强震发生的重要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8601.html 事实上, 4 月 10-16 日 7 天日本( 3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7 次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7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72.html 4 月 26-28 日,台湾连发 5 次 4 级以上地震,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日本 4 月 16 日 7.3 级地震之后,没有发生 6 级以上余震,有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 4 月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可以激发强震和强余震的发生,值得特别关注。 5 月 4-7 日潮汐组合强度最大,将激发强震和强余震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5 月 4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2 度, 5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5 月 6 日 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闵应骅 2016-3-20 17:11 大家注意杨老师的预言是否成真? 博主回复 (2016-3-21 19:10) :闵老师好!实践出真知,验证是关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3733.html 关注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地震能量积累正在释放。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5 月是关键时期,亚洲是重点地区。 地震与潮汐组合对比: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7 2016-04-2909:33:37 10.20 -103.90 10 东太平洋海岭北部 7.0 2016-04-2903:33:26 -16.09 167.34 30 瓦努阿图群岛 3.4 2016-04-2901:08:45 26.62 102.11 11 四川凉山州会理县 4.2 2016-04-2809:14:46 24.31 121.85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5.2 2016-04-2802:19:05 23.26 121.30 8 台湾花莲县 4.9 2016-04-2723:27:38 24.26 121.83 7 台湾花莲县海域 5.6 2016-04-2723:17:10 24.22 121.71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3.3 2016-04-26 17:33:53 39.83 75.11 8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4.8 2016-04-26 02:13:12 21.16 121.04 8 台湾屏东县海域 3.6 2016-04-25 17:16:55 34.14 87.34 8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6-04-24 06:30:02 31.15 103.48 20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 3.6 2016-04-23 19:19:48 35.86 106.19 6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3.6 2016-04-23 18:40:56 31.96 94.96 10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9 2016-04-23 17:32:55 31.90 95.11 6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8 2016-04-23 12:16:06 36.62 83.59 5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4.6 2016-04-23 07:00:56 21.95 102.31 10 老挝 6.2 2016-04-2016:33:48 0.60 -80.10 15 厄瓜多尔沿岸近海 3.1 2016-04-2004:12:35 40.91 78.93 6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3.3 2016-04-2001:22:18 28.13 88.16 7 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 2.8 2016-04-1903:55:33 28.41 104.94 12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2.7 2016-04-1901:10:05 39.91 115.75 0 北京房山区 ( 塌陷 ) 5.6 2016-04-1715:13:58 -0.40 -80.30 20 厄瓜多尔 7.5 2016-04-1707:58:35 0.35 -79.95 10 厄瓜多尔 4.4 2016-04-1618:55:45 22.53 121.93 8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6-04-1618:17:15 27.68 101.87 12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7.3 2016-04-1600:25:09 32.75 130.80 10 日本九州岛 3.0 2016-04-1517:55:41 31.30 117.72 8 安徽芜湖市无为县 6.1 2016-04-1505:50:26 -14.49 166.40 10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6-04-1423:03:47 32.70 130.84 20 日本九州岛 6.2 2016-04-1420:26:37 32.80 130.62 20 日本九州岛 6.0 2016-04-1420:16:58 -14.49 166.45 10 瓦努阿图群岛 3.0 2016-04-1412:09:34 40.33 73.53 10 吉尔吉斯斯坦 3.1 2016-04-1403:40:25 32.78 94.91 10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7.2 2016-04-1321:55:18 23.14 94.87 130 缅甸 3.0 2016-04-1308:37:52 42.04 89.06 9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4 2016-04-1222:41:51 27.51 86.06 8 尼泊尔 4.2 2016-04-1211:08:01 24.02 121.64 9 台湾花莲县 3.1 2016-04-1122:39:36 37.53 78.02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4-1120:34:45 37.25 105.74 5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4.5 2016-04-1113:45:08 24.68 122.04 50 台湾宜兰县海域 3.0 2016-04-1108:41:54 37.47 78.21 2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7.1 2016-04-1018:28:58 36.56 71.31 200 阿富汗 3.0 2016-04-1003:15:41 37.73 77.88 2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0 塔吉克斯坦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10 塔吉克斯坦 ( 更正 ) 3.0 2016-04-0912:37:51 37.35 76.53 3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2.8 2016-04-0909:26:46 27.74 108.15 26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 3.0 2016-04-0801:23:42 32.44 104.94 21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6-04-0722:25:26 27.62 118.83 7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6.6 2016-04-0711:32:52 -13.82 166.68 30 瓦努阿图群岛 4.1 2016-04-0704:49:49 38.87 112.91 16 山西忻州市原平市 3.0 2016-04-0615:24:12 39.40 78.13 18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 6.8 2016-04-0614:58:50 -14.03 166.60 30 瓦努阿图群岛 3.3 2016-04-0419:05:29 39.13 73.36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4-0402:42:27 32.08 104.47 10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 6.9 2016-04-0316:23:52 -14.20 166.80 30 瓦努阿图群岛 2.8 2016-04-0309:22:57 22.63 107.88 6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 ( 有感)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7 次 )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1 次 )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震前兆来报到:日本、美国、中国台湾该来的都来了
热度 2 杨学祥 2016-4-3 06:31
大震前兆来报到:日本、美国、中国台湾该来的都来了 杨学祥 一、 日本、美国相继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中新网 4 月 2 日 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世界协调时 2016 年 04 月 02 日上午 5 时 50 分 ( 北京时间 13 时 50 分 )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震源深度 6.7 千米 。 http://news.xiancn.com/content/2016-04/02/content_3085235.htm   中新网 3 月 28 日 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 27 日,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处火山突然喷发,火山喷出的灰冲入了 2 万英尺 的高空。美国航空部门也对过往航班发出了警告。   报道称,此次喷发的火山名为巴甫洛夫火山,位于阿拉斯加半岛尖端的弧形群岛——阿留申群岛。   阿拉斯加火山观测机构表示,当地时间 27 日下午,该火山突然喷发。随后,航空部门对过往航班发布了警报,直到当地时间 28 日早晨,警报依然为红色最高级别。 此外,在此次火山喷发时,美国地质勘探局也测到了当地发生了多次地震。 http://roll.sohu.com/20160328/n442557327.shtml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马丽】据日本《朝日新闻》 4 月 1 日 报道,据日本气象厅公布, 1 日上午 10 时 39 分左右,日本歌和山县南部地区发生里氏 6.1 级 ( 震度为 4 级 ) 的地震,出现强烈震感。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04/8795432.html 中国网 3 月 10 日 讯 日本 NHK 电视台 10 日援引一系列专家的最新报告报道称,日本目前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正在增强,或将引发东京新的大地震。 最近一年东京湾的地震活动强度较 2011 年 3 月 11 日 本州主岛东北沿岸 9.0 级地震发生前增加了一倍,而在某些地区甚至增强了 5 倍。专家指出,这一地区的情况在经历那次地震后至今未恢复正常。在此情况下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大规模地震。 目前还监测到火山活动强度日益增加。日本国家地震和气象局 10 日发布消息称,日本现有的 110 座火山中,最近 5 年有 30 座已经“苏醒”,火山活动强度较五年前增加了几倍。据了解,日本本州主岛东部 21 座火山分布区域的地震发生次数有所增加。专家预测,这一情况要求政府采取新措施保障居民安全。 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 的地震引发 40 米 高的海啸,为本州岛东北部沿岸带来了巨大损失。死亡、失踪人数超过 1.85 万人。 http://news.163.com/16/0310/14/BHQ6JNK800014JB6.html 二、2016 年 1-2 月地震集中环太平洋地震带 我们在 2016 年 2 月 11 日 指出, 2016 年 6 级以上地震分布:遍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中国。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来报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5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图 1 2016 年 1 月以来全球 6 级以上地震分布:遍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中国 表 1 2016 年 1-2 月全球 6 级以上地震分布 2016 年 2 月 10 日 8 时 33 分智利发生 6.2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9 日 0 时 19 分所罗门群岛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6 日 3 时 57 分台湾高雄市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2 日 22 时 19 分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2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30 日 11 时 25 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 7.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6 日 11 时 10 分新不列颠地区发生 6.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5 日 12 时 22 分直布罗陀海峡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4 日 18 时 30 分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 7.1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2 日 2 时 6 分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沿岸远海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1 日 1 时 13 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4 日 11 时 25 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3 日 4 时 4 分兴都库什地区发生 6.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2 日 1 时 8 分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2 日 0 时 38 分塔劳群岛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4 日 7 时 5 分印度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 日 12 时 22 分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 日 10 时 0 分 41 秒西印度洋发生 6.3 级地震 http://www.csi.ac.cn/publish/main/256/100024/index_11.html http://www.csi.ac.cn/publish/main/index.html 环太平洋地震带: 2016 年 2 月 10 日 8 时 33 分智利发生 6.2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9 日 0 时 19 分所罗门群岛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6 日 3 时 57 分台湾高雄市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2 日 22 时 19 分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2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30 日 11 时 25 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 7.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6 日 11 时 10 分新不列颠地区发生 6.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5 日 12 时 22 分直布罗陀海峡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4 日 18 时 30 分美国阿拉斯加半岛发生 7.1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2 日 2 时 6 分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沿岸远海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4 日 11 时 25 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2 日 1 时 8 分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2 日 0 时 38 分塔劳群岛发生 6.5 级地震 中国及周边: 2016 年 2 月 6 日 3 时 57 分台湾高雄市发生 6.7 级地震 2016 年 2 月 2 日 22 时 19 分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2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1 日 1 时 13 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 6.4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13 日 4 时 4 分兴都库什地区发生 6.0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4 日 7 时 5 分印度发生 6.5 级地震 2016 年 1 月 2 日 12 时 22 分黑龙江牡丹江市林口县发生 6.4 级地震 三、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自 2016 年 1 月以来,中强地震遍布环太平洋地震带,为特大地震打通了道路,也展示了地震中心的大致位置。 强震的天文背景: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统计数据表明,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强震频发。 2008 年我们撰文指出,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的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 1960 年智利 9.5 级地震发生在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04 、 2005 、 2007 年印尼三次 8.5 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1004.html 强震的气象条件: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 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地震周期规律:我们在 2006 年指出,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0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目前已达到 6 次)。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547.html 人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的 9 级地展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也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目前处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15 年强厄尔尼诺爆发高峰时期,三者叠加将导致强震频发。 2004 、 2005 、 2007 年印尼三次 8.5 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6 年厄尔尼诺和 2007 年拉尼娜,这三者叠加导致特大地震频发。 强潮汐对地震有激发作用。在地球地震能量大量积累的过程中,强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形成的地球潮汐形变、地球自转减慢或加快、地球扁率变大或变小,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性。 2015 年 10 月强震与潮汐组合一一对应,表明地震高发期正在到来(见相关资料)。 关注 10 月 25-27 日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944.html 巴基斯坦北部 26 日发生 7 . 7 级地震,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11 月可能有更大地震发生。 2015-2018 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769.html 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71.html 2016 年 3-6 月强潮汐时期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特别关注: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459.html 所以,除了日本、俄罗斯、中国,我们应该对美国和智利给于更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8335.html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四、 前兆频繁发生 与潮汐组合有关 美国和日本地震与 31 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关注 2016 年 3-4 月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对应关系。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3.1 2016-03-3009:14:12 31.41 103.82 12 四川成都市彭州市 2.1 2016-03-3001:07:53 43.67 87.94 35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有感) 4.3 2016-03-2922:57:12 41.35 89.45 21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 3.3 2016-03-2818:16:08 37.46 78.04 31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8 2016-03-2816:07:58 22.84 121.16 10 台湾台东县 3.0 2016-03-2812:13:13 38.74 75.09 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1 2016-03-2712:12:57 35.57 117.69 0 山东临沂市平邑县 ( 塌陷 ) 3.0 2016-03-2707:40:06 23.76 114.63 8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 3.5 2016-03-2703:58:51 34.99 110.86 5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 2.9 2016-03-2601:47:32 35.72 99.22 10 青海海南州兴海县 3.6 2016-03-2506:03:53 29.63 102.02 14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3.9 2016-03-2402:23:29 39.81 106.36 10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3.6 2016-03-2401:55:38 29.63 102.02 14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3.2 2016-03-2222:54:47 28.10 95.93 7 印度 3.3 2016-03-2201:12:22 35.73 99.21 9 青海海南州兴海县 3.1 2016-03-2123:23:27 29.61 101.97 14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4.1 2016-03-2122:06:02 35.74 99.20 9 青海海南州兴海县 3.8 2016-03-2111:35:49 29.59 102.01 12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4.7 2016-03-2111:29:32 40.27 98.22 20 甘肃酒泉市金塔县 6.5 2016-03-2106:50:20 54.32 162.81 50 堪察加东岸近海 3.8 2016-03-2100:54:10 29.79 93.16 7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 5.9 2016-03-1919:26:30 18.10 -60.70 20 背风群岛 4.9 2016-03-1918:54:55 54.25 126.61 6 俄罗斯 3.0 2016-03-1910:54:56 29.63 102.01 13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6.1 2016-03-19 09:35:12 51.50 -174.20 2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5.4 2016-03-1900:11:04 37.88 72.58 92 塔吉克斯坦 3.1 2016-03-1822:21:29 40.97 115.14 10 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县 3.2 2016-03-1819:20:33 43.20 96.33 8 蒙古 3.8 2016-03-1801:19:51 29.61 102.01 5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 4.0 2016-03-1800:53:45 51.40 123.04 7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 3.7 2016-03-1710:13:24 37.46 78.06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6 2016-03-1512:28:21 29.76 98.07 8 西藏昌都市左贡县 3.0 2016-03-1508:26:34 39.62 73.47 8 吉尔吉斯斯坦 3.0 2016-03-1500:14:24 35.01 110.88 5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 2.8 2016-03-1422:55:35 38.82 119.22 24 河北唐山市乐亭县附近海域 3.1 2016-03-1410:56:26 39.39 117.95 15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 4.0 2016-03-1318:30:11 26.55 92.56 7 印度 3.8 2016-03-1313:15:37 27.78 84.88 6 尼泊尔 6.2 2016-03-1302:06:45 51.62 -173.94 1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5.0 2016-03-1212:00:34 18.56 119.88 50 菲律宾群岛地区 4.4 2016-03-1211:14:09 35.00 110.90 5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 4.3 2016-03-1122:44:25 36.54 83.93 5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3.6 2016-03-1119:07:16 27.93 101.41 11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3.0 2016-03-1111:38:09 39.42 73.71 15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2 2016-03-1013:43:36 40.15 78.08 8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 4.2 2016-03-1006:05:50 30.28 99.78 20 四川甘孜州理塘县 3.0 2016-03-0906:41:48 38.31 75.65 12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3 2016-03-0717:09:33 39.18 73.83 10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4.3 2016-03-0711:57:12 38.40 73.95 131 塔吉克斯坦 4.3 2016-03-0709:24:42 22.52 102.07 10 云南普洱市江城县 3.2 2016-03-0602:11:05 24.76 121.67 15 台湾宜兰县 4.6 2016-03-0519:20:22 21.71 101.35 6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3.7 2016-03-0322:52:47 33.33 81.47 5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 3.0 2016-03-0319:32:53 39.48 73.07 10 吉尔吉斯斯坦 7.8 2016-03-0220:49:47-4.9094.2120 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域 3.4 2016-03-02 12:17:1642.8696.327 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 3.0 2016-03-02 08:20:5737.9683.8617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3.0 2016-03-01 05:21:2027.00103.438 云南曲靖市会泽县 3.6 2016-03-01 02:37:5737.3778.063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3-01 02:37:1043.1080.3510 哈萨克斯坦 3.8 2016-03-01 02:35:4637.4378.09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0 2016-02-28 08:06:5738.3575.39137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http://www.ceic.ac.cn/ 2016 年 3 月潮汐组合: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已有 1920 次阅读 2016-1-17 11:57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3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2016 年 3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3 月 3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1039 度, 3 月 2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3 月 10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05 度和月亮近地潮, 3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 C : 3 月 16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0517 度。 3 月 16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D : 3 月 23 日 为日月大潮, 3 月 23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15 度, 3 月 25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47 次阅读|3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PK欧亚地震带,谁执牛耳?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5-7-21 10:26
环太平洋地震带 PK 欧亚地震带,谁执牛耳? 话说环太平洋地震带( 图 1 )与欧亚地震带( 图 2 )板间地震区,为争冠军吵起来了,谁也不服谁。环太平洋地震带说“我个头大(范围大)、劲头足(震级高)、跑得快(孕育周期短)、灌水猛(海啸),把地球人祸害的好惨惨哦,现在还直接影响到【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图 3 ) 的安全。俺当老大已好多年,你差远啦。” 欧亚地震带面红脖子粗的争辩道“论这些嘛,你确实比我强,但俺的沿线涉及到西亚土豪、欧洲大佬与非洲山炮等,危害大影响力 High 呀,同样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威胁大大的。” 图 1 环太平洋地震带板间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V1.0 版) (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 ) 图 2 欧亚地震带板间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V1.0 版) (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 ) 图 3 “一带一路”图示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这俩难兄难弟争执不下,找老秦断案来了。在听了事情原委、查明事实真相【 1-2 】后,依据《地球村地震闹事管理法》有关条款,宣判如下: 一、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全球近 80% 浅源地震、 90% 中源地震以及几乎所有深源地震都集中于此,其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 76% ( 赛来义和魏斌 , 1996 ) 。欧亚 地震带也是世界上现今构造变形最强烈、强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的 15% (赵小艳等, 2007 )。从数量这个考核指标判断,欧亚地震带屈居第二。 二、环太平洋地震带多个地震区能发生 M W 9.0 级地震,这些地震区有 琉球群岛-台湾岛 、 阿留申群岛-温哥华-旧金山-瓜达拉哈拉、波哥大-阿里卡-瓦尔迪维亚、 苏门答腊、 苏瓦-惠灵顿、爪哇岛-马鲁古群岛 与 北海道-堪察加地震区 。欧亚地震带只有拉巴特-里斯本地震区能发生 M W 8.7 级地震,其它地震区稍逊风骚,皆不能发生 M W 9.0 级地震。从主震震级这个考核指标判断,环太平洋地震带为老大。 三、从对人类危害这个影响因子判断,你们俩都不是好东西,并列第一。劝你们别“老头劈叉”啦,赶紧“土豆搬家”吧。 四、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们这俩笨蛋严重地影响到了地球安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谓罪大恶极。从判决之日起 3 日内,各自在微博上向人类公开道歉,保证真心悔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钦此! 2015 年 7 月 21 日 参考 【 1 】秦四清 , 李培 , 薛雷等 .2015. 环太平洋地震带巨震预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30(2): 540-558,doi: 10.6038/pg20150210 【 2 】秦四清 , 李培 , 薛雷等 .2015. 欧亚地震带大震预测 (I): 板间地震区 . 地球物理学进展 ,30(3): 1124-1140,doi: 10.6038/pg20150317
个人分类: 科普|1283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解放”环太平洋地震带小纪
qsqhopeiggcas 2015-1-19 09:36
俺在博文【 1 】中曾说到“ 2014 年 8 月 ~ 今,开始研究国外板间地震区,对 7 个地震区的分析表明:其强、大、巨震孕育机制与规律,与板内地震区完全一致。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对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区划分与大(巨)震预测分析。” 对环太平洋地震带【 2 】剩余地区地震区的划分与预测研究,俺的一位博士生已苦干了近 2 个月。昨天下午去办公室看了其数据分析工作,感觉有两个区存在问题,经讨论后明确了进一步分析的思路。今天下午去办公室经俺们两个一番对“敌”斗智的苦战后,终于搞明白了“谜底”。至此,环太平洋地震带能发生大震或巨震的地震区已全部“被解放”。 这些区域包括:苏门答腊地区(曾发生2004年苏门答腊Mw9.1级地震且引发海啸)、菲律宾-台湾地区与新西兰等地区。对各地震区大震孕育过程的分析表明:(1)符合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那是相当地符合;(2)深源地震可能与浅源地震的机制类同。 有点遗憾哦,比俺们原来预计的完成时间晚了一些。 有关的研究正在撰写论文,等论文接受且发表后,将在俺的博客上发布以便学术交流。 这事儿搞完后,下一步准备分析全球能发生 M = 7.5 级地震的其它地震区,预计在 2015 年底完成。本来打算搞完中国及其邻区的地震区震情分析就收手了,现在看来勒不住了。记得毛主席说过“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能做到的事儿而不去做,俺们将寝食难安啊。 今天“解放”环太平洋地震带,对俺们的强震预测研究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应写首诗纪念下。但俺除了会编几句顺口溜外,对写诗是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怎么办?只能借花献佛了。 《 攻关 》 叶剑英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毛泽东(节选)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 沽名 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 沁园春·雪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以后俺打算拜蔡庆华先生为师,看看俺这菜鸟能学会作诗不?至于学费嘛,能免就免吧,但拜师宴是必须滴。若蔡老师收俺当徒弟,欢迎朋友们一块去咪西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喝大酒伤身,掐网架费神,装牛叉无趣。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亲们,赶紧干自己的正事儿去吧。 备注:此文于 2015 年 1 月 18 日晚 22 : 10 分完 稿。 参考 【 1 】新疆及其邻区两个大(巨)震地震区目前的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44027.html 【 2 】美国加州未来会发生巨震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37621.html
个人分类: 强震预测|3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长野地震或预示富士山喷发进入倒计时:大震在即险象环生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2-4 18:45
日本长野地震或预示富士山喷发进入倒计时:大震在即险象环生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见网址)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此后发生的8.5级以上地震有: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 南美太平洋沿海(智利)、日本、印尼苏门答腊的大震都应验发生了,只有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美国的西海岸还在蠢蠢欲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24 13:44 在鄂霍次克海(在堪察加半岛西部沿海)(北纬54.9,东经153.3)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600.0公里。 中新社旧金山8月30日电当地时间8月30日上午,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发生7级地震,之后再发生数次4.7级至5.4级余震,美国地质勘查局称未引起海啸。 下一次8.5级以上地震在哪里? 如果本规律正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美国和日本,日本将有连续大震发生的可能。俄罗斯为第三位。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1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日媒:日本长野地震或预示富士山喷发进入倒计时 2014-12-04 13:45:36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周刊《PLAY》杂志12月3日报道称,11月22日晚上10时,日本长野县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感强烈。本次地震由白马村附近南北走向、长约3公里的神城断层产生。由于震源距地面只有约5公里,属浅源地震,因而震感强烈。截止至24日,仍无死亡报告,伤44名,220余栋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毁。   该杂志记者在地震约10小时后赶赴现场,路面的龟裂和隆起随处可见。在31号县道看到路边便利店商品散落一地,住所内家具倒落,房门歪斜等受灾状况。在车站有当地居民称:“去苹果园查看时发现有几个苹果已滚落在地上,而当时并无大风,由此可见本次地震震感之强。”   此外,日本媒体记者还走进了与神城断层相并行、位于糸鱼川街道(国道148号)的白马村。这里路面的破损也是随处可见,道路标识与电线也变得微微晃动。自白马村向小谷村方向北上时,汽车导航系统开始故障不断,突然画面中断,导航声音也消失了。   类似这样导航系统失灵状况在长野县南部地区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伊那市与大鹿市的边境附近这种事更是多见。据推测,该现象是由自九州延绵至此的巨大断层带“这样构造线”与“糸鱼川静冈构造线”在伊那地区碰撞导致的。日本列岛正中央的巨大地壳变动压力改变了该处地磁场,使GPS的核心部分因受干扰而失灵。   这种现象在糸鱼川静冈构造线北部也开始出现,22日晚地震发生后仍持续不断。也就是说,神城断层还存在未完全释放的强大地震能量。23日召集的“地震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这次地震的前4日至前3日期间,爆发了几乎为同一震源、有“预兆”性质的群发地震。此外,如果再把时间范围再放大一点来看,还能发现其他与此次地震有关的现象,如2014年5月初岐阜县飞弹地区发生的飞弹地区群发地震,以及9月27日突然爆发的御岳火山喷发。   日本国土地理院就日本列岛地壳变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正向东部移动,关东以西地区正向西北方移动,并且,该变动在一年内有加速趋势。这种日本全境的地壳变动对于阿苏山、藏王山等地的火山活动应该也会有所影响,但最需关注的还是受地壳变动影响最大的日本列岛中部。    2014年糸鱼川静冈构造线地区接连发生的异常事态,是否预示着日本关东、东海、中部地区即将爆发大型地震及火山喷发,或者说是富士山喷发的前奏?这不得不引起日本社会的密切关注。 (责任编辑:un657) 原标题:日媒:日本长野地震或预示富士山喷发已进入倒计时(图) http://news.sohu.com/20141204/n40665075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特别关注: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11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11-23 11:05
特别关注: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11月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发展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增强,地下能量在潮汐组合激发下频繁释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058.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 .42014-11-22 21:08:1936.6137.910日本本州岛 6.32014-11-22 16:55:2530.3101.718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 6.52014-11-21 18:10:212.3127.160马鲁古海 6.02014-11-18 00:52:49-46.433.810爱德华王子岛地区 6.02014-11-17 09:06:00-9.6155.120所罗门群岛 6.62014-11-17 06:33:21-37.6179.530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 7.12014-11-15 10:31:422.0126.550马鲁古海 6.02014-11-10 18:04:20-22.8171.410洛亚蒂群岛地区 6.42014-11-07 11:33:55-6.1148.250新不列颠地区 6.92014-11-02 02:57:21-19.7-177.8410斐济群岛地区 6.02014-11-01 18:59:55-31.8-111.220复活节岛地区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B:11月3日为月亮近地潮,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0000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7日为日月大潮,11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7485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5日为月亮远地潮,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44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4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2572度,2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F:11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13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21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224.html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厄尔尼诺快速发展,2015年初变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1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特大地震夹击中国: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原因和标志
热度 1 杨学祥 2013-11-27 19:39
全球特大地震夹击中国: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原因和标志 杨学祥 中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叉地区,两大地震带的同时活跃是中国地震活跃的原因和标志。 表 1 190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表(按时间顺序排列) 震级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18 1920-12-16 中国海原 8.5 (后补)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 1960-05-22 智利 9.5 15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无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6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7 2010-02-27 智利 8.8 5 2011-03-11 日本 8.9-9.0 17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后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3140.html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2000-2035 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 20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后 10 年发生 20 次,中间 10 年发生 10 次,前后 10 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 10 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包括台湾地区),后 10 年东部地区(不包括台湾地区)也有强震多次发生,如 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震。 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 10 年发生7 次(包括两次 8 级以上地震),远小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原因如下: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 9 级以上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为中国西藏、库页岛、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形成对中国西南——东北夹击之势,导致前 10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频发。 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 9 级以上地震在日本( 2011 年 3 月 11 日 ),不在前 10 年。 9 级地震位置南移是全球地震发展的新趋势,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华北和东北的挤压增强。 2000-2009 年苏门答腊的 9 级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共 3 次,没有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 2012 年 4 月 11 日 苏门答腊又发生 8.6 级地震( 2000-2012 年苏门答腊的 9 级地震和 8.5 级以上地震共 4 次: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 8.5 级以上地震形成对中国西南——东北夹击之势, 2011 年以后中国地震将逐年增强, 2013 年 4 月 20 日 四川雅安 7 级地震就是一个响应。 根据统计规律, 2000-2030 年的中间 10 年中国西部和台湾地区的地震进入高发期,后 10 年中国东部地震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5060.html 全球 9 级地震和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夹击中国是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原因和标志。
个人分类: 图片|8002 次阅读|1 个评论
强潮汐和拉尼娜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
热度 1 杨学祥 2013-5-21 20:17
强潮汐和拉尼娜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 杨学祥 拉尼娜正在形成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智利、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日本、中国的黄海和台湾海域在5月18-21日先后发生5-6级地震,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和美国阿拉斯加巴甫洛夫火山在此前相继喷发,这是构造活动高潮的前兆信号。 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拉尼娜转换期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导致海洋地壳反向升降13-20厘米,引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 相关报道: 5-6月地震高潮:强潮汐和拉尼娜使强震频发进入高潮 已有 131 次阅读 2013-5-21 14:1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拉尼娜 强潮汐 推荐到群组 5-6月地震高潮:强潮汐和拉尼娜使强震频发将进入高潮 杨学祥 5月已进入下旬,7级以上地震仍未发生。能量的过度积累预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变大。拉尼娜正在形成,这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92057 俄罗斯远东海域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44公里 2013-05-21 14:41:0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1日11时8分,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东部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44.1公里。   北京时间21日9时55分,这一地区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33.9公里。 编辑: 马丽花 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3/05/21/017342021.shtml 台湾花莲东部海域发生5.8级地震 中新网 发表于2013-05-21 17:42台湾气象部门表示,今天(21日)下午16时25分在台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规模5.8级地震,但与花莲近海21日下午一连串有感地震,并无直接关联。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气象部门表示,今天(21日)下午16时25分在台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规模5.8级地震,但与花莲近海21日下午一连串有感地震,并无直接关联。   此次地震震中在花莲县政府东偏南方190.1公里处,地震深度13.7公里。   台湾岛内各地最大震度包括花莲县几崎2级、宜兰县南澳2级、台东县兰屿2级、新竹县竹东2级、彰化市2级。   台湾地震测报中心指出,截至下午16时50分,花莲宜兰近海21日发生11次有感地震,最大规模为4.9级,但花莲近海的地震与台湾东部海域地震并无直接关联。   地震测报中心说,这个规模5.8级的地震可能还会有余震,不过离台湾有点距离,传导过来后的震度将降低很多。   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录入编辑 周子静 http://www.dfdaily.com/html/33/2013/5/21/1001340.shtml 智利海域地震震级调整为6.5级 该国陆地无震感 2013年05月20日 2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外电报道,智利西部海域20日发生里氏6.5级地震。该国官员称,该国陆地上没有震感,排除了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性。   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0日清晨5点49分(北京时间下午5点49分),震中位于艾森港以西约400英里(约644公里)处,位于首都圣地亚哥南偏西南方约1538公里处。震源深度10.0公里。   美国地质勘探局将震级从最初的里氏6.8级下调到6.5级。   智利海洋局称,该国陆地上没有震感,排除了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性。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5-20/4837533.shtml 内蒙古通辽市5.3级地震后发生余震56次 2013-05-21 16:28新华网 我有话说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4月22日17时11分,内蒙通辽市科左后旗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截止5月10日17时,当地共发生余震56次,其中3级以上11次,最高级别余震达3.9级,到目前为止余震仍未停止。   全旗因地震受灾苏木镇场13个、街道1个、嘎查村(社区)156个,受灾群众18391户共计61421人;受伤人员13人;受损房屋17095户共计61361间,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15.56亿元。经科左后旗教育局初步排查统计,目前后旗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幼儿园等共有43个单位的房舍有不同程度损坏,预计受损金额超过1.2亿元。   为落实5月10日内蒙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精神,后旗政府拟定实施以下计划:一、校安工程。拟定2013年甘旗卡第一高级中学、海斯改中心学校、伊胡塔中心学校等10所学校共21个项目为重建项目,总建筑面积23131平方米,需投入资金4400万元。二、加固工程。拟定甘旗卡第一高级中学、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蒙古族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共14个项目为加固维修项目,总建筑面积58939平方米,需投入资金3480万元。三、学前工程。拟定2013年规划建设7所公办幼儿园,建筑面积4620平方米,规划资金900万元。四、教学附属工程和配套设施设备。2009—2012年校安工程附属工程需资金9200万元,配套设施设备需资金5000万元;2011—2012年学前教育建设工程附属工程及设施设备共需资金2456万元。以上共需资金2.5亿元。   地震发生后,科左后旗广大干部职工、教职员工为受灾群众踊跃捐款,后旗旗委、政府也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赈灾重建项目资金,同时,紧急呼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责任编辑:贺超 http://china.huanqiu.com/local/2013-05/3956493.html 震情速递 5月21日13时43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5月21日12时59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5月21日12时25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4.6级地震 5月21日11时8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1级地震 5月21日11时5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5月21日9时55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 5月21日0时56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发生3.1级地震 5月20日5时33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发生3.4级地震 5月20日2时44分堪察加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5月19日9时23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 5月18日13时48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 5月18日13时42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发生3.1级地震 5月18日6时2分黄海海域发生5.1级地震 5月17日22时37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乡城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 5月17日14时1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4.2级地震 震情速递 5月16日14时59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发生3.3级地震 5月16日11时39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4.6级地震 5月16日11时34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5.0级地震 5月16日1时24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发生3.8级地震 5月15日20时29分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发生4.5级地震 5月15日20时20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3.5级地震 5月15日18时54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5.2级地震 5月15日18时14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3.9级地震 5月15日13时2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发生4.6级地震 5月14日12时39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发生4.6级地震 5月14日8时32分马里亚纳群岛发生6.9级地震 5月14日6时22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发生3.6级地震 5月14日3时13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发生3.1级地震 5月12日18时19分吉尔吉斯斯坦发生4.3级地震 5月12日14时21分吉尔吉斯斯坦发生3.1级地震 震情速递 5月12日10时52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雷波县、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交... 5月12日4时46分汤加发生6.5级地震 5月11日10时8分伊朗发生6.4级地震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4/479/index_4.html 2013年5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3-3-30 14:33 2013年5月潮汐组合: 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5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由于潮汐活动逐渐增强,4-5月地震活动逐月增强。 潮汐组合A:5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6度,5月2日为日月小潮(下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5月10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0.17085度,13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5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5月26日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0.18269度,5月25日为日月大潮,5月2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5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5310.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897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1960.html 阿拉斯加一火山喷灰高至6700米 影响航班和居民(图) 复制链接 打印 2013年05月21日18:36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天山网 火山灰从巴甫洛夫火山喷射而出。   中新网5月21日电 据外电报道,科学家和地方官员20日表示,巴甫洛夫火山(Pavlof Volcano)是美国阿拉斯加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上周以来,该火山喷射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已导致一些航班取消,且影响到附近一些居民区。   阿拉斯加火山观测部门称,火山灰最高喷至2.2万英尺(6700米),且火山喷发毫无减退的迹象。   虽然20日火山灰喷射高度还不足以影响到亚洲和北美间的航班,因其飞行高度至少3万英尺(9150米),但主要服务于偏远村镇的区域航空公司还是受到了影响。   阿拉斯加PenAir航空公司就曾短暂停飞前往四个目的地的航班。该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行高度一般介于1.5万到2万英尺(4500到6000米),因此可能会遇上火山灰,具体要视风向而定。   阿拉斯加火山观测部门称,巴甫洛夫火山喷发可能加剧,那样的话火山灰可能会升到更高处。   在该火山东北方向的村庄尼尔森·拉贡(Nelson Lagoon),发现了火山灰的痕迹。之前在以渔业为主的小镇沙点(Sand Point),也发现了火山灰。 http://roll.sohu.com/20130521/n376656774.shtml 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强烈喷发 准备疏散民众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05-19 12:44   发表评论 中国网5月19日讯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5月17日报道,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坐落于墨西哥中心,近两周持续活动。一名高官周五(17日)指出,在数小时内发生两起强烈的火山喷发,其中一次喷射出白炽物质,落至旁边山上。 这两起火山喷发分别发生在周四(16日)晚上及周五(17日)凌晨,白炽物质喷射至距离火山1500米处,巴西国家灾难预防中心自周日以来保持相同的警戒级别。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是墨西哥第二大火山,在近几小时内,产生31次低到中等强度的气体蒸汽,同时伴随着水蒸气、气体的喷发,在某些时候还伴随着少量的火山灰。 国家灾难预防中心称,第二起火山喷发产生了一个4千米高的火山灰柱,并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云雾弥漫的状况使得火山的视觉监测无法进行。 国家灾难预防中心重申,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此种活动有可能会造成熔岩的喷发,并在附近村镇降下火山灰雨。 火山灰跌落至火山周围地区,也影响到了普埃布拉州的国际机场空运业务,该机场位于墨西哥城东南方向90公里处。两家航空公司决定取消其定期航班。 自从国家灾难预防中心于周日将警戒级别提升至黄色第三阶段后,墨西哥当局准备了一套方案,用于疏散居住在火山附近社区的民众。 国家灾难预防中心称,在火山活动频繁的情况下,拟疏散包括3000名居住在最易受到伤害的低地地区的居民。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位于普埃布拉州、莫雷洛斯州以及墨西哥中部的交界处,官方数据表明,65万居民居住在危险地区。(实习编译:马洁)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刘峻凌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3-05/19/content_28866694.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拉尼娜增强导致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
杨学祥 2013-5-15 10:17
拉尼娜增强导致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 杨学祥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引发海洋地壳均衡升降13-20厘米,造成环太平洋地震带频发的地震活动。 相关报道: 秘鲁南部地区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112公里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0 人参与) 2013年05月15日08:5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1 图片来自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5月15日7点39分,秘鲁南部地区发生里氏5.7级地震,震源深度112公里。 (责任编辑:UN629) http://news.sohu.com/20130515/n375951649.shtml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发生4.6级地震 深度6千米:关注5 月潮汐组合 2013-5-14 14: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潮汐组合 地震 拉尼娜 推荐到群组 点评:拉尼娜增强导致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洲沿海海沟和内陆断裂带。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发生4.6级地震 深度6千米 2013年05月14日12:51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14日12时39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北纬49.2度,东经122.7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原标题:地震快讯) http://news.sina.com.cn/c/2013-05-14/125127117024.shtml 马里亚纳群岛发生6.9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05-14 08:32 在马里亚纳群岛(北纬18.8,东经145.3) 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590.0公里。 http://www.csi.ac.cn/manage/fastReport.jsp?id=13ea09282d900 2013年5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3-3-30 14:33 2013年5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3年5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由于潮汐活动逐渐增强,4-5月地震活动逐月增强。 潮汐组合A:5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6度,5月2日为日月小潮(下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5月10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0.17085度,13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5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5月26日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0.18269度,5月25日为日月大潮,5月2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5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5310.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897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987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尼加拉瓜发生6.0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8 10:15
尼加拉瓜发生6.0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杨学祥 我在10月29日指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11月1日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发生了6.1级地震,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在当地时间11月5日夜间遭遇5.6级地震,当地时间11月6日,阿拉斯加半岛海域也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地震,11月8日尼加拉瓜发生6级地震。 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多次被证实。 附件: 尼加拉瓜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90公里 2011年11月08日08:04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1月8日6时35分,在尼加拉瓜(北纬11.6度,西经85.9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90公里。震中位于尼加拉瓜湖西岸,距尼加拉瓜首都马纳瓜约70公里。 http://news.qq.com/a/20111108/000346.htm 全球视图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11-08 06:35:27 6.0 11.6 -85.9 190 尼加拉瓜 地图 2011-11-07 19:59:32 5.4 36.5 71.1 200 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交界 地图 2011-11-07 17:43:37 3.4 30.1 97.4 7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八宿县交界 地图 2011-11-07 12:42:48 3.2 30.1 97.5 5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八宿县交界 地图 2011-11-07 05:57:23 4.1 30.1 97.4 8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八宿县交界 地图 2011-11-07 01:41:16 3.0 32.2 101.5 9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 地图 2011-11-06 05:34:33 3.9 29.4 105.1 11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自贡市富顺县交界 地图 2011-11-06 04:44:22 3.9 25.5 105.6 8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 地图 2011-11-05 07:43:39 3.0 26.2 99.5 6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剑川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1-11-03 18:00:43 3.6 32.8 89.0 5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1-03 01:35:40 3.1 34.5 104.2 5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 地图 2011-11-02 19:33:04 3.2 22.2 100.8 7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地图 2011-11-02 01:18:02 4.5 34.5 104.2 8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20:32:01 6.1 19.9 -109.2 10 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 地图 2011-11-01 17:20:36 3.3 32.8 89.1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1-01 10:54:26 3.7 32.7 88.8 4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1-01 08:22:39 4.1 43.6 82.6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尼勒克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08:21:28 6.0 43.6 82.4 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05:58:16 5.4 32.6 105.3 2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http://www.ceic.ac.cn/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2011-10-4 13:37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1月是下半年第四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0月变大。 潮汐组合A:2011年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1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1月11日为日月大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2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1月25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02度,24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3177 关注2011年11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10-29 12:40 关注2011年11月地震高潮持续 杨学祥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8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2次,9月3次,9月进入地震高潮。 截止10月29日,2011年10月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11次。地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平均每月1.5次,记录证实2011年10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年11月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转换时期,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和海洋地壳将发生20-40厘米的反向升降,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将发生重大调整,7级以上地震将持续频发。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2011年11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预计地震高潮将持续。 关注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310 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2011-11-7 05:04 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杨学祥 我在10月29日指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11月1日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发生了6.1级地震,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在当地时间11月5日夜间遭遇5.6级地震,当地时间11月6日,阿拉斯加半岛海域也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地震,第一次发生在当地时间半夜12时零8分15秒,震级5.2级,震源深70公里,距离最近的佛斯帕斯72公里。凌晨2时41分零5秒,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45公里。 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多次被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536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7 05:04
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杨学祥 我在10月29日指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11月1日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发生了6.1级地震,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在当地时间11月5日夜间遭遇5.6级地震,当地时间11月6日,阿拉斯加半岛海域也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地震,第一次发生在当地时间半夜12时零8分15秒,震级5.2级,震源深70公里,距离最近的佛斯帕斯72公里。凌晨2时41分零5秒,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45公里。 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多次被证实。 附件: 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 导致部分公路变型 2011年11月07日01:1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11月6日电(记者 刘丹)龙卷风比地震更容易光顾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在当地时间11月5日夜间遭遇5.6级地震,被称为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强震。   美国地质勘测局网站发布的信息称, 昨天晚间10时53分10秒发生了5.2级地震,后修正为5.6级,震源深5公里,距离普拉格8公里,距离州政府所在地俄克拉荷马市东北72公里。附近的堪萨斯、阿肯色、北德克萨斯、密苏里州等多州地区都明显感受到地震的晃动,最远处达480公里以外。次日凌晨,该地区还发生了数次余震,最近一次4.0级发生在上午9时7分零6秒。据俄克拉荷马州的资料显示,上次5.5级地震发生在1952年4月19日。   中新社记者尝试点击美国地质勘测局网站“你感受到地震吗?”阅读震感报告,却因留言记录太多而无法进入。当地电视台KWTV主播一边指着录音棚里摇晃的天窗一边介绍震情说,目前尚未有重大人员伤亡或财物受损报告,但地震造成有一人受轻伤送院,62号公路部份路段变形,一些房屋受损,天花板塌下,墙壁裂开,烟囱被震倒,物品倒地等。   俄克拉荷马州一年平均发生地震50次,龙卷风57次。   当地时间11月6日,阿拉斯加半岛海域也发生了两次5级以上地震,第一次发生在当地时间半夜12时零8分15秒,震级5.2级,震源深70公里,距离最近的佛斯帕斯72公里。凌晨2时41分零5秒,在同一地点再次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45公里。目前尚未有人报告有震感。 (责任编辑:UN055) http://news.sohu.com/20111107/n324711995.shtml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2011-11-2 05:34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杨学祥 2011年11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高潮持续。1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发生了6.0级地震,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发生了6.1级地震。 我在10月29日指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3671 关注2011年11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10-29 12:40 关注2011年11月地震高潮持续 杨学祥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8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2次,9月3次,9月进入地震高潮。 截止10月29日,2011年10月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11次。地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8次,平均每月1.5次,记录证实2011年10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年11月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转换时期,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和海洋地壳将发生20-40厘米的反向升降,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将发生重大调整,7级以上地震将持续频发。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秘鲁7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2011年11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预计地震高潮将持续。 关注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310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0281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2011-10-4 13:37 2011年11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1月是下半年第四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0月变大。 潮汐组合A:2011年11月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1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1月11日为日月大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2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1月25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02度,24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317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最近30天地震信息: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强震频发
热度 1 杨学祥 2011-9-6 11:34
最近7天全球地震分布(含USGS/NEIC监测结果) http://www.ceic.ac.cn/worldeq.jsp 查询结果: 最近30天地震信息 显示在地图上 保存为文本 首 页 共搜索到55条符合条件的地震信息,共2页,正显示第1页 下一页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2011-09-06 01:55:10 6.6 3.0 97.9 110 苏门答腊北部 2011-09-05 17:51:57 6.2 -15.3 -173.5 30 汤加 2011-09-05 08:04:10 2.6 39.6 118.2 18 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丰南区交界 2011-09-04 12:13:43 4.3 31.3 103.6 15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 2011-09-04 08:56:05 3.2 30.9 103.4 1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成都市崇州市交界 2011-09-04 06:55:36 7.1 -20.6 169.7 140 瓦努阿图 2011-09-03 12:49:00 6.2 -56.5 -27.0 100 南桑威奇群岛 2011-09-02 21:47:11 6.5 -28.4 -63.1 590 阿根廷 2011-09-02 18:55:52 7.2 52.2 -171.7 20 福克斯群岛 2011-09-02 05:18:55 3.4 39.4 74.9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2011-09-01 16:41:41 3.3 37.7 115.3 18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衡水市冀州市、深州市交界 2011-09-01 14:14:38 6.0 -12.5 166.6 30 圣克鲁斯群岛 2011-09-01 03:14:20 3.4 38.5 120.5 7 渤海 2011-08-31 19:22:32 4.3 21.8 120.8 8 台湾恒春县附近海域 2011-08-31 09:13:54 4.8 40.1 100.9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2011-08-31 00:23:50 4.2 24.7 98.0 1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2011-08-31 00:15:48 4.6 20.5 120.6 8 台湾恒春县附近海域 2011-08-30 14:57:41 6.7 -6.4 126.8 450 班达海 2011-08-29 10:20:11 3.8 32.6 105.3 13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2011-08-28 14:23:12 3.6 32.6 105.2 19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2011-08-27 18:29:47 5.7 44.0 104.6 9 蒙古 2011-08-26 13:23:24 3.0 28.2 104.9 19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兴文县交界 2011-08-25 18:39:55 6.3 -13.6 167.0 120 瓦努阿图 2011-08-25 17:35:12 4.0 23.2 121.9 8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2011-08-25 15:01:16 3.0 32.6 105.4 11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11-08-25 07:06:23 6.1 -18.2 167.7 30 瓦努阿图 2011-08-25 01:46:11 6.8 -7.6 -74.5 150 秘鲁 2011-08-24 06:31:37 3.4 45.0 92.4 9 中、蒙交界 2011-08-23 19:21:14 3.2 39.6 77.2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2011-08-23 04:12:20 6.2 -6.5 103.9 30 苏门答腊南部附近海域 2011-08-22 19:23:36 6.1 36.2 141.9 3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2011-08-22 05:05:29 3.1 35.0 92.2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 2011-08-21 19:17:11 3.4 41.7 82.7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新和县交界 2011-08-21 02:19:24 7.1 -18.3 168.2 30 瓦努阿图 2011-08-21 01:13:07 6.1 -18.3 168.1 40 瓦努阿图 2011-08-21 00:55:04 7.2 -18.3 168.1 40 瓦努阿图 2011-08-19 19:44:08 3.0 29.0 104.5 22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 2011-08-19 13:36:31 6.2 37.6 141.9 5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2011-08-19 10:49:37 3.3 39.9 77.2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喀什地区伽师县交界 2011-08-18 14:16:41 3.3 31.5 103.9 17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绵竹市交界 2011-08-17 19:44:08 6.1 36.8 143.8 1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2011-08-14 18:42:17 3.4 38.3 75.6 1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2011-08-13 04:10:33 3.0 43.8 86.2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 、呼图壁县交界 2011-08-12 06:07:32 4.0 23.9 121.5 8 台湾花莲县 2011-08-12 06:01:35 3.8 30.2 87.6 6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 2011-08-12 01:06:13 4.2 37.6 95.6 8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11-08-11 18:06:29 5.8 39.9 77.2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喀什地区伽师县交界 2011-08-10 20:27:51 3.3 38.2 74.3 164 塔吉克斯坦 2011-08-10 05:03:06 3.1 38.2 74.2 178 塔吉克斯坦 2011-08-09 21:21:37 3.0 25.0 98.7 10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 http://www.ceic.ac.cn/QuickSearchHandler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一次9级特大地震在哪里的一个回答:寻找地震空区
热度 8 杨学祥 2011-3-14 05:34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分别在俄罗斯勘察加、美国阿拉斯加、智利、美国阿拉斯加,集中在亚洲东北、美洲西部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似为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 日本是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但在表1中,日本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 根据地震空区理论,9级地震发生在日本是长期能量积聚的结果, 日本等待东海大地震超过了一个半世纪,今后至少会有同样长的相对平安的岁月。 离1923年关东大地震已经88年过去了,离上次1854年东海大地震也已经150多年过去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人说得好:日本人终于放心了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填补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9级地震的空白,除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外,近百年的9级以上特大地震在环太平洋地域上已完成一个循环。 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太平洋地震带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存在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风险。 在表1中,9级特大地震没有发生在大陆内部的先例,但 中国内陆存在存在发生8.5级大地震的风险 。 图1 下一次日本的巨大地震是在关东还是东海地区?(引自 付碧宏 ) 日本强震致死近800人 政府修订地震级数 2011年03月13日 13:08:3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3月1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日本各地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东北部海域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至少已造成795人死亡。   报道还说,警方在重灾区宫城县东松岛市新发现200多具遗体。此前,警方在仙台已发现200多具遗体。这些被发现的遗体尚未计入上述统计数字内。   此外,宫城县南三陆町约1万人下落不明,岩手县大槌町也有1万人不知去向,还有一些地方的居民因信息不畅无法确定是否安全,搜救人员正在寻找他们的下落。    日本气象厅当天将此次东北部海域地震的震级由里氏8.8级修订为里氏9级。 气象厅还说,11日强震以来,日本共发生至少168次里氏5级以上的余震,今后此类余震将持续至少1个月。此外,气象厅当天解除了针对青森、岩手、宫城、福岛四县的海啸警报。   日本政府13日说,内阁会议12日通过政令,将此次地震定为特大灾害。首相菅直人当天上午在紧急灾害对策本部会议上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救助处于孤立状态的灾民,尤其要确保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居民的安全。菅直人当天还下令将参加灾区救援的自卫队人数由5万人增加到10万人。   福岛县政府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范围内有22人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据报道,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附近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11日强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东北地区设立了2100多个避难设施,至少有39万人避难。现在,避难设施普遍存在缺乏取暖煤油、防寒衣服及食品等问题。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宣布,受强震影响,电力公司发电站接连停止发电,电力供应大幅减少。该公司决定从14日开始按地域逐次停电3小时,这一措施将至少持续一周。这是日本战后首次实行轮流停电措施。   截至13日8时,岩手、宫城等7个县共有208万户停电。   日本外务省13日宣布,截至当天上午9时,共有69个国家和地区及5个国际机构表示准备派救援队参加日本地震灾区的救援活动。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13/c_121181897.htm 特大地震的时空特征: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 已有 2644 次阅读 2008-9-15 20:37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关键词:地震,时空特征,太平洋地震带,周期,顺时针旋转 科技日报波恩1999年12月27日电 记者顾钢报道:据德国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透露,该中心最近绘制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搜集了地球最近500年来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绘制出了这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这张彩色分布图根据不同地区地震风险的强弱分成4个等级、8种颜色。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地震风险最低的是俄罗斯、非洲大陆、加拿大和巴西。1999年土耳其、希腊、台湾等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 。 我们在2007年9月7日指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中国测定为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紧接着发生了苏门答腊8.5级和智利8.1级两次强震。回顾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强震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性:准60年的强震周期 。 表1 全球20世纪以来8.5级以上八大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 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00年以前有4次;从1900年算起,2次) 第5名、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第8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1925-1946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次) 第8名、(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次) 第7名、 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 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 第4名、(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第3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第1名、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第8名、(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0次) 无8.5级以上大震。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次) 第4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第6名、(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从表1中可以看到,强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连续22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强震,全球气候在这一时期迅速变暖,海平面迅速上升,太平洋增加了5-10厘米厚的海水层,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和水均衡,形成陆海地壳的翘翘板运动,导致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过程。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8.7级)海啸拉开了全球8.5级以上强震序幕。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1950年到1965年短短16年内发生了7次8.5级以上强震。平均两年一次,最短时间间隔为5个月 。 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地震过程表明,强震主要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20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之后,2004年和2005年连续发生两次8.5级以上地震,近13年是最高的强震风险期 。 2007年9月7日的研究结论是: 在2007-2030年内,将要发生5次左右的8.5级以上地震。我们列出的8个名单中约有一半可能发生。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中国西部也是地震高发区域。我们必须增强抗震防灾意识,现在就应该收集情报,采取对策。临震预报难度较大,但中长期地震预报在世界范围内从未间断。必须加强中国地震风险区域的研究 。 现在看来,2007年9月7日的研究结论对中国的强震预防是非常有意义的。遗憾的是,我们只注意了强震的时间规律,忽略了强震的空间规律。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使空间规律更加明显:印尼——中国西部——俄罗斯东部——美国——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印尼——(中国?)。整体规律是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当然,中间也夹杂两地之间的反复震荡(见表1)。9级特大地震也符合这一规律。如果这一空间特征规律成立,那么,下一个8.5级以上强震将在中国发生。国外的一项研究支持这一观点 。 我们在2007年9月14日指出,地震发生并没有一条固定的路线,但是,地应力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可能具有区域性传递的特征。重走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路线,对未来全球的地震趋势可能有参考意义 。 我们在2007年7月21日指出,中国强震约有20-30年准周期,其中,中国强震幕持续时间为11-17年,平静幕持续时间为8-11年。1991~2002年为第五强震幕, 按一般规律,中国第六强震幕将在2010年开始。 全球强震高发期与中国强震幕重合时期是中国强震最强烈的爆发时期。在1966-1976年重合期,中国7级以上地震11年共发生22次,平均每年两次。在1946-1957年重合期的12年中共发生23次,平均每年近2次。2010年至2020年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在1958-1965年平静期的8年中7级以上地震共发生6次,平均每年不到1次。2002-2009年平静期的8年中,7级以上地震在2006年前只发生了1次。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共4年没有发生7级以上强震。 所以,2007-2009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极大 。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0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在2004-2005年已发生2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8.7级地震拉开了2004-2030年的强震序幕 。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 2008-2018年大约要发生3次9级特大地震,下一次9级地震大约在2009-2010年 。 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3次8.5级以上地震,导致南亚地区地震频繁发生。留给中国8.5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以上研究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1. 顾钢。德绘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1999/12/29 10:31 科技日报。 http://tech.sina.com.cn/news/ology/1999-12-29/14416.shtml 2. 杨学祥.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可能发生的强震名单(修改稿). 2007-9-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784.htm 3. 杨学祥,杨冬红. 关注环太平洋强震准60年周期. 2005-6-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4455 4. Media Relations。中国2008年5月的地震之后可能还有另一场显著的破裂。 http://chinese.eurekalert.org/zh/pub_releases/2008-09/whoi-m2e091108.php 5. 杨学祥. 中国可能还有另一场显著的破裂:国外媒体强震传闻来自何处?发表于2008-9-14 4:31: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86 6. 杨冬红,杨学祥. 重走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路线. 2007-9-14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800.htm 7. 杨学祥,杨冬红.正在逼近的地震灾害:全球强震周期和中国地震周期(修改稿). 2007-7-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envir.online.sh.cn/forum/2007/200711642.htm 8.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发表于2008-5-10 11:08: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3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09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383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震集中在西太平洋地震带
杨学祥 2010-11-26 03:36
地图数据 2010 Geocentre Consulting, MapLink, Tele Atlas, Whereis(R), Sensis Pty Ltd - 使用条款 地图 卫星 混合地图 地形 地球 2000 公里 2000 英里 最近24小时: 3 3-5 5-6 6+ 最近一周: 3 3-5 5-6 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201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在积极调整:台东发生里氏规模4.3级地震
杨学祥 2010-9-16 03:47
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在积极调整:台东发生里氏规模4.3级地震 2010年9月13日下午阿根廷、日本和秘鲁分别发生里氏5.5级地震、5.7级地震和5.9级地震,9月15日下午4时47分台东发生地震,里氏规模4.3,最大震度3级,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对应。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时期,赤道东西太平洋的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导致海洋地壳13-20厘米反向升降的地壳均衡运动,形成地震火山活动的频繁发生,潮汐组合会激发这一活动。应加强对地震带地震空区的监测。 台湾台东发生里氏4.3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18: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东今天下午4时47分发生地震,里氏规模4.3,最大震度3级。   根据台湾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地震报告,这起地震震央在台东成功地震站北偏西10.5公里,深度5.6公里。   岛内各地震度为台东长滨3级、花莲玉里2级、高雄桃源及云林草岭1级。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15/182621109251.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9-15 15:00:29 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在积极调整:墨西哥北部发生5.4级地震  2010年9月13日下午阿根廷、日本和秘鲁分别发生里氏5.5级地震、5.7级地震和5.9级地震,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对应。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时期,赤道东西太平洋的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导致海洋地壳13-20厘米反向升降的地壳均衡运动,形成地震火山活动的频繁发生,潮汐组合会激发这一活动。应加强对地震带地震空区的监测。 墨西哥北部发生5.4级地震  2010年09月15日 09:58:5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墨西哥城9月14日电(记者刘健 王玉珏)墨西哥国家地震局14日发布公报说,该国北部下加利福尼亚州当天清晨5时52分(北京时间18时52分)左右发生里氏5.4级地震。 公报说,地震震中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州瓜达卢佩-维多利亚镇东南14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下加利福尼亚州今年4月曾发生里氏7.2级强震,造成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15/c_12554385.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3332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0-09-15 17:50:42 3.0 46.9 130.0 8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 地图 2010-09-14 05:45:27 3.1 33.2 96.2 4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地图 2010-09-13 23:54:45 2.1 33.0 97.1 2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有感) 地图 2010-09-12 04:16:14 3.6 31.0 103.4 17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09-11 13:07:00 3.2 31.1 103.4 1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0-09-10 21:21:46 4.7 29.4 105.5 7 重庆市荣昌县、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泸州市泸县交界 地图 2010-09-10 13:11:50 3.2 35.7 79.6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 地图 2010-09-09 15:28:00 6.1 -37.0 -73.4 20 智利中部海岸近海 地图 2010-09-09 09:12:51 4.6 42.6 130.8 560 中、俄交界 地图 2010-09-09 02:17:28 3.9 39.5 73.8 5 中、吉交界 地图 2010-09-08 19:37:36 6.3 -20.6 170.0 4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0-09-08 09:58:08 3.7 33.3 96.2 8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地图 2010-09-08 04:50:55 4.5 33.3 96.2 5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地图 2010-09-08 00:13:32 6.2 -15.9 -179.3 10 斐济群岛 地图 2010-09-07 23:49:10 4.6 39.5 73.7 6 中、吉交界 地图 2010-09-07 23:41:37 5.6 39.5 73.8 7 中、塔、吉交界 地图 2010-09-06 22:53:33 3.4 38.7 104.1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地图 2010-09-05 21:20:15 3.1 32.4 105.1 1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地图 2010-09-04 16:54:31 3.2 45.9 90.2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 地图 2010-09-04 16:53:00 6.1 -17.2 -174.0 40 汤加 地图 2010-09-04 07:09:49 3.1 39.6 74.7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0-09-04 00:35:45 7.2 -43.2 172.4 20 新西兰 地图 2010-09-03 19:16:07 6.5 51.7 -175.9 40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0-08-30 16:45:10 5.3 25.0 122.2 8 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 http://www.ceic.ac.cn/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在积极调整:墨西哥北部发生5.4级地震 
杨学祥 2010-9-15 15:00
2010年9月13日下午阿根廷、日本和秘鲁分别发生里氏5.5级地震、5.7级地震和5.9级地震,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对应。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时期,赤道东西太平洋的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导致海洋地壳13-20厘米反向升降的地壳均衡运动,形成地震火山活动的频繁发生,潮汐组合会激发这一活动。应加强对地震带地震空区的监测。 墨西哥北部发生5.4级地震  2010年09月15日 09:58:5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墨西哥城9月14日电(记者刘健 王玉珏)墨西哥国家地震局14日发布公报说,该国北部下加利福尼亚州当天清晨5时52分(北京时间18时52分)左右发生里氏5.4级地震。 公报说,地震震中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州瓜达卢佩-维多利亚镇东南14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下加利福尼亚州今年4月曾发生里氏7.2级强震,造成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15/c_12554385.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西哥西海岸发生里氏6.4级地震 能再往北一点吗?
杨学祥 2010-8-24 13:20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h ip:58.37.96.* 删除 回复 墨西哥北部边境/美国加州南部算不算东北太平洋? 博主回复:在北纬30度以南,从南北的角度而言,属于中太平洋。不过,目前称谓的中太平洋,是相对东西而言。 墨西哥又发生6级以上地震了,北美洲北部的地震还会远吗?美国科学家的预测还是有的放矢的。 墨西哥西海岸发生里氏6.4级地震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24日11:28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新华网墨西哥城8月23日电(记者 王玉珏 刘健)墨西哥西部哈利斯科州附近海域23日晚间发生里氏6.4级地震。截至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根据墨西哥国家地震局公布的数字,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23日21时11分(北京时间24日10时11分)左右,震中位于墨西哥西部太平洋海域,距离哈利斯科州海滨城市锡瓦特兰市西南330公里,震源深度为20公里。 (责任编辑:renyue) http://news.sohu.com/20100824/n274431155.shtml 墨西哥西海岸发生6.1级地震 2010-08-24 11:29 环球网 我要评论 分享 字号:T|T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据法新社8月24日消息,美国地质勘探局24日报道,墨西哥西海岸发生6.1级地震,目前尚未发布海啸预警。   此次地震发生的位置距离墨西哥东南部哈利斯科州的巴亚尔塔港290公里,发生时间为当地时间23日晚9点11分,震源深度10千米。目前尚无损失报告,当地未发布海啸预警。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8/1041100.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8-23 10:21:27 洛杉矶能填补7级地震空区吗? 杨学祥 国际地震界主流派认为地震不可预测,这仍然不能阻挡科学家预测地震发生的激情。美国研究人员说,沿着南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线发生的强烈地震,比过去认知的更频密,洛杉矶大地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科学家说,南加州有3700万居民主要分布在洛杉矶、圣迭哥和阿纳海姆。一场大规模的地震可造成2000至5万人死亡,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因此这个地区的居民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如储存大量的水和其他库存物资,预先防护个人财产,制订家庭应急计划等。 http://www.zaobao.com/gj/gj100822_018.shtml 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今年7级地震的空区,洛杉矶能填补7级地震空区吗?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8-14 9:31:53 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7级地震的空区 杨学祥 2010年8月10-12日潮汐组合激发地震作用明显的一个原因是拉尼娜的形成和发展。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时,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地壳均衡导致太平洋地壳发生相反的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三次强震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已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都集中在西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7级以上地震的空区。 北极冰盖融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北半球高温的影响是否存在? 2010年7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时间 地点 震级 1. 2010-08-14 马里亚纳群岛7.0级地震 2. 2010.08.12 厄瓜多尔7.1级地震 3. 2010.08.10 瓦努阿图7.4级地震 4. 2010.07.24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7.1级地震 5. 2010.07.24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7.2级地震 6. 2010.07.18 新不列颠地区7.0级地震 7. 2010.07.18 新不列颠地区7.2级地震 8. 2010.06.26 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 9. 2010.06.16 印度尼西亚7.0级地震 10. 2010.06.13 尼科巴群岛7.6级地震 11. 2010.05.28 瓦努阿图7.0级地震 12. 2010.05.09 苏门答腊7.4级地震 13. 2010.04.14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14. 2010.04.11 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 15. 2010.04.07 苏门答腊北部7.8级地震 16. 2010.04.05 墨西哥7.1级地震 17. 2010.03.11 智利7.2级地震 18. 2010.02.27 智利8.8级地震 19. 2010.02.27 琉球群岛7.2级地震 20. 2010.01.13 海地地区7.3级地震 21. 2010.01.04 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 http://www.ceic.ac.cn/huge_eqs.jsp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285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51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7级地震的空区
杨学祥 2010-8-14 09:31
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 7 级地震的空区 杨学祥 2010 年 8 月 10-12 日潮汐组合激发地震作用明显的一个原因是拉尼娜的形成和发展。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时,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地壳均衡导致太平洋地壳发生相反的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三次强震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已发生的 7 级以上地震都集中在西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是 7 级以上地震的空区。 北极冰盖融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北半球高温的影响是否存在? 2010 年 7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时间 地点 震级 1. 2010-08-14 马里亚纳群岛 7.0 级地震 2. 2010.08.12 厄瓜多尔 7.1 级地震 3. 2010.08.10 瓦努阿图 7.4 级地震 4. 2010.07.24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 7.1 级地震 5. 2010.07.24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 7.2 级地震 6. 2010.07.18 新不列颠地区 7.0 级地震 7. 2010.07.18 新不列颠地区 7.2 级地震 8. 2010.06.26 所罗门群岛 7.0 级地震 9. 2010.06.16 印度尼西亚 7.0 级地震 10. 2010.06.13 尼科巴群岛 7.6 级地震 11. 2010.05.28 瓦努阿图 7.0 级地震 12. 2010.05.09 苏门答腊 7.4 级地震 13. 2010.04.14 青海玉树 7.1 级地震 14. 2010.04.11 所罗门群岛 7.0 级地震 15. 2010.04.07 苏门答腊北部 7.8 级地震 16. 2010.04.05 墨西哥 7.1 级地震 17. 2010.03.11 智利 7.2 级地震 18. 2010.02.27 智利 8.8 级地震 19. 2010.02.27 琉球群岛 7.2 级地震 20. 2010.01.13 海地地区 7.3 级地震 21. 2010.01.04 所罗门群岛 7.2 级地震 http://www.ceic.ac.cn/huge_eqs.jsp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地震专家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
杨学祥 2010-4-2 09:45
地震专家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 2010-04-01 19:23:47 来源: 国家地震局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经济参考报》记者周玉洁采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研究员刘杰,为社会公众解读近期地震形势,介绍相关知识。 问:什么叫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特征?是根据哪些数据统计出来的? 刘杰:周期,严格来讲是指等时间间隔出现的一些有规律的现象,例如天体运行。 所谓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是近期提出来的一个粗略的说法,用于表述全球强震活动数十年时间尺度的起伏特征。 这个周期主要依据190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全球强震记录。本世纪以来,全球8级以上、尤其是8.5级以上强震频次较此前40年明显增多,与上世纪1960年之前的强震活动特征类似,部分专家据此提出全球强震活动百年周期的概念,在能量释放、频次变化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计算和分析,但由于记录时间尚短,资料有限,地震界对此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还需要深入探讨。 问:为什么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率会高于其他地区?该区域地震会对周边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刘杰:由于太平洋板块洋中脊的快速扩张,太平洋板块向东西两侧的扩张运动非常强烈,当与西侧欧亚板块相碰撞、与东侧美洲板块相碰撞,就会产生强烈的地震活动,由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空间尺度非常巨大,从而使得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地震带。 理论上,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说,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大地震活动对周边区域的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强弱及作用方式至今还没有得出规律性认识。 问:地震多发期是一个什么概念?多发的频率是如何定义的? 刘杰:多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地震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一段时间会比较密集,另一段时间比较稀疏,地震活动密集时段定义为地震多发期,一般是指高于平均地震频次的情况。 问:近期世界各地多发极端气候现象,与地壳运动有无关联?为什么? 刘杰:地球是一个活动的整体,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理论上应当存在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到底如何并不清楚。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10公里深处,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发生在地表之上,与地面以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例如太阳、大气等作用关系更密切。地震与气候直接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对确切的研究结果。 问:目前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是否处于平均地震活动水平?为什么之前几年没有出现频繁地震? 刘杰:我国大陆地区每年平均发生20次5级地震,每月平均2次左右;3-4次6级地震,平均3-4个月1次;平均每三年会发生两次7级地震。2010年以来,我国大陆共发生4次5级地震,其中最大地震是2月25日云南禄丰5.1级地震,这4次5级以上地震都分布在西藏南部和川滇地区。此外,2月18日中、俄边界发生6.4级深震。 目前我国大陆地震活动处于平均地震活动水平,是一种正常的能量释放。 2008年我国大陆除发生汶川8.0级地震外,还发生了新疆于田7.3级地震,地震活动水平很高;2009年我国大陆发生了2次6级地震,地震活动低于平均水平。 问:网络上曾盛行中国部分城市地震危险度城市排名,我国存在地震危险度高或低的地域区别吗? 刘杰:该方法是一个学生的论文,是研究成果,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我国不同地区地震危险程度差异很大,以区划图为权威结果。 问:目前唐山地震还有余震,关于余震是如何定义的? 刘杰:目前唐山余震区活动仍高于唐山7.8级地震前水平,余震活动仍在持续。 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在其震源区及邻近区域会观测到地震活动的明显增加,这些明显增加的地震一般称之为余震。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科学方法能够明确甄别某次地震是大地震的余震或是另一次新的地震。近期国际著名科学杂志Nature 2009年11月5日第462卷有文章认为,对应力积累较慢的大陆内部地区,余震活动持续百年都是有可能的。宏观来讲,大地震之后数十年时间范围内余震区发生的地震活动统称为余震活动。 问:请问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测技术,用土仪器预测大地震的先例,值得借鉴吗?以后会考虑重新动用群众力量参与的预测工作中吗? 刘杰:地震预测预报是全世界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除原来的方法外,在不断加强新技术应用,例如数字地震资料、GPS、红外遥感等。 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除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专业队伍外,一直在加强地方队伍建设,推进三网一员工作,即每个村安排专人负责宏观异常调查、灾情速报收集、地震科普宣传。 (本文来源:地震局网站 ) http://news.163.com/10/0401/19/63768G2S000146BC.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3月5日地震信息:智利5日再次发生6.6级强余震 等
杨学祥 2010-3-6 13:15
智利5日再次发生6.6级强余震 幸存者搜救工作暂停 www.hnce.com.cn 2010-3-6 10:50:32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5日电 美国地质勘探局5日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附近地区当天再次发生一起里氏6.6级余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说,这次余震震中位于康塞普西翁西北约40公里处,震源深度29公里。目前尚无这次余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智利2月27日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后,几天来余震不断。5日早些时候,康塞普西翁附近已发生两次余震,震级分别为里氏6.6级和里氏6.3级。   另据报道,智利强震重灾区救援人员4日称,由于目前找到地震幸存者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救援人员暂停了幸存者搜救工作。   在地震重灾区康塞普西翁,救援人员把找到的遇难者遗体临时放在一座体育馆内,目前救援工作已经转入寻找遇难者遗体。   在另一个地震重灾区科金博地区,当地的救援人员负责人乌贝尔托席尔瓦说,地震发生已有近一周时间,因此找到幸存者的几率微乎其微,救援人员现在正全力寻找遇难者的遗体。   根据智利政府公布的最新报告,地震和海啸已造成至少802人死亡。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说,实际死亡人数可能大大高于这个数字。 来源:新华网 http://jun.hnce.com.cn/c/2010-03-06/14786.shtml 印尼西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5级地震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0-03-06  发表评论 新华网雅加达3月6日电(记者李晓渝)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附近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5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机构网站公布的信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5日夜间23时07分(北京时间6日时点07分),震中位于明打威群岛东南方向119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 该机构未对此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 文章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罗琪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0-03/06/content_19540179.htm 唐山滦县交界地区发生M4.2级地震 市区有震感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10-03-06 11:58:52 ) 稿件来源: 新华网河北频道 新华网河北频道3月6日电(记者任丽颖、李俊义)6日上午11时,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交界地区发生M4.2级地震,唐山市区有震感。 河北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刁建新表示,该地震计数虽然较低,仍具有轻微的破坏性,具体破坏程度现在仍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但他同时表示,由于唐山是老震区,以现在的城市设防程度,此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应该是很微小的。 在唐山祥富里小区,11时左右,记者正在2楼房间电脑前查资料,突然感觉电脑椅左右开始晃,电脑桌也开始左右轻微摇摆,并发出吱吱的揪扯声。这一过程大概只用了几秒,当归于平静后,记者突然意识到可能发生了地震。当时,家人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她们没有多少感觉。 下来后记者遇见了小区一位男士带着一个小孩,他告诉记者,因为他家住5楼,所以感觉特别明显,一共晃了两次。而另一栋楼门口的两个小孩子也说,他们感觉到了晃动,就跑了下来。在小区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一些居民,有一部分是感觉到地震后下来的。因为唐山1976年遭遇过大地震,所以现在居民对地震非常敏感。(完) 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0-03/06/content_19175619.htm Recent Earthquakes 03/05/2010 M 6.5, southwest of Sumatra, Indonesia 03/05/2010 M 6.6, offshore Bio-Bio, Chile 03/05/2010 M 6.0, offshore Bio-Bio, Chile 03/04/2010 M 5.7, Libertador General Bernardo O'Higgins, Chile 03/04/2010 M 6.3, Antofagasta, Chile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家称加拿大西海岸将随时发生强烈地震(图)
杨学祥 2010-3-6 12:45
专家称加拿大西海岸将随时发生强烈地震(图) 2010-03-06 08:49:00 来源: 环球时报 (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加拿大有强震的危险 环球网实习记者关翔报道,据加拿大广播公司3月4日报道称,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外80公里处就是太平洋地震带,那里也存在发生类似智利强震的危险,而波特兰沿岸城市以及温哥华将受到最大的威胁。   专家表示,这一地震带断层已经休眠了三百多年,任何时候都可能重新活跃起来,地震一旦爆发就将是灾难性的。   最近由电脑模拟的九级地震显示,该地区地震造成的晃动可能持续两到五分钟,足以使从那些建筑不够结实的房屋倒塌,也会使高速公路和桥梁受到严重毁坏。如此强烈的地震还可能引发海啸, 在几分钟内抵达海岸边。一些大城市如波特兰和西雅图也许可以采取防洪措施,但那些靠近海边的地势较低的地区则很难逃脱被洪水淹没的命运。   参与美国地理调查的华盛顿大学地理学家布莱恩□阿特奥特(Brian Atwater)说:太平洋西北地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像智利一样的地震。现在的问题不是还能否发生,而是何时发生。加拿大西海岸上一次发生的时间是1700年,九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高达九到十二米。巨浪横越太平洋,甚至摧毁了日本的海岸村庄。   在俄勒岗州立大学地质构造和海地绘图实验室担任负责人的克里斯□歌德芬格则认为,地震带的南端是在俄勒冈州和北加州海岸一代,在未来50年爆发地震的可能性有80%。在去年召开的地震学大会上有研究显示,西雅图那些在1954年前建的高楼, 因为还没有严格的防震标准,有被震塌的高风险。 (本文来源: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点击环球网 http://www.huanqiu.com/ ) http://news.163.com/10/0306/12/613F5E8U000146BD.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4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平面上升、地震进入活跃期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杨学祥 2010-3-6 05:33
专家称地震频发是因为进入活跃期 并非世界末日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3月06日02:44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本报讯(记者张静)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昨日表示,反对民众将近期世界多地地震频发与世界末日联系起来。他强调,地震是有周期性的,地震频发是因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昨日又发生6.7级地震。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   电影《2012》中天崩地裂,洪水汹涌而来的瞬间在去年年末引起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热烈讨论。这部原本旨在号召大家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灾难片却因为在时间上太过于接近当前,而频发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与影片有些许对应,进而引起了更广泛的猜想。   有网友提出质疑: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智利地震!台湾地震!各种自然灾害似乎是越来越多了,2012这个预言会成真吗?还有网友开始探讨玛雅预言、近年来多次强震和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民众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近日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做诺亚方舟。   专家: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认为,此前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对中国影响不大。而地震频发只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阶段,中国作为世界版图的一部分,也应予以关注。   孙士鋐认为,就最近100年来看,前40年全球强震比较少,地球活动比较弱。而这几年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3次,地震频发现象预示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时段。   这种状态对中国来说也是要关注的,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我国大陆作为全球的一部分,更何况2008年已经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所以更要给予关注。   对于《2012》这部电影中描绘到的世界末日情景,孙士鋐表示,这部电影是把各种各样的灾难堆积在了一块,但实际上,各种灾难有各自的特征,而引起灾难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把所有灾难放在一起,只是电影艺术手段上的夸张。   至于地球末日说,孙士鋐笑言: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目前还没有这么大的迹象表现出来。   智利发生8.8级地震之后,台湾地区随即拉响海啸预警,仅隔了数日,台湾高雄又发生了6.7级地震,沿海地区是否更容易受到地震海啸的影响?孙士鋐认为,这与是否是沿海地区无关,中国要具体关注哪些地区,还要根据具体观测资料才能知道。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责任编辑:黄珊 http://news.sohu.com/20100306/n270617376.shtml 点评:我们在2006年就预测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9级强震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海平面上升导致地壳均衡运动,地震导致大陆地壳上升,海洋地壳下降,陆海边缘地震活动强烈。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 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 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图 1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据杨学祥, 198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开始活跃
杨学祥 2009-4-28 13:57
智利国家紧急情况办公室 26 日通报说,智利与阿根廷边境地区当日凌晨 4 点 05 分 ( 北京时间 16 点 05 分 ) 发生里氏 5.2 级地震。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等城市震感强烈,但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通报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与智利接壤的阿根廷门多萨省,距离圣地亚哥 150 公里 。地震发生时,圣地亚哥有明显震感,地面抖动明显,门窗摇晃,持续时间大约 5 秒钟 。 路透墨西哥城 4 月 27 日 电 ---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表示 , 墨西哥周一发生 6.0 级地震 . 美国地质调查局称 , 地震发生在墨西哥格雷罗省的 Tixtla 的南 - 东南面 19 英里 ( 30 公里 ), 大约距离首都墨西哥城以南 150 英里 ( 240 公里 ). 震源在地下 25.6 英里 ( 40 公里 ). 首都建筑物出现摇晃 . 这级数的地震被定为强且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 美国地质调查局稍早报告地震级别为 5.8 级 . 我们在2009年 4 月 7 日 指出, 2009 年 4 月 6 日拉尼娜在预定的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末期结束。表明潮汐形变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确实存在。伴随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交替,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的活动也异常强烈 。 5-8 月将达到高潮。 Recent Earthquakes 04/27/2009 M 5.6, Guerrero, Mexico (墨西哥) 04/25/2009 M 5.5, Kermadec Islands, New Zealand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 04/21/2009 M 5.7, Santa Cruz Islands (圣克鲁斯群岛) 04/21/2009 M 5.4, Andreanof Islands, Aleutian Islands, Alaska (阿拉斯加) 04/21/2009 M 5.7, Banda Sea (班达海)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赵凯。智利和阿根廷边境发生 5.2 级地震。金羊网 2009-04-28 10:52:24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http://www.ycwb.com/news/2009-04/28/content_2120892.htm 2. 编译 利棣儿 ; 审校 李军。墨西哥发生 6.0 级地震 -- 美国地质调查局。 2009 年 4 月 28 日 07:10 BJT 。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TopGenNews/idCNChina-4344520090427 3. 杨学祥 . 拉尼娜结束: 2009 年 3 月 30 日 和 4 月 6 日 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4-7 5:43 :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734 4. 杨学祥 . 2009 年 5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9-4-23 6:04:4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7646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12月6日潮汐组合A全球地震频发
杨学祥 2008-12-7 05:42
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发生5.5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13: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政府宣布,当地时间5日晚8时18分,加州发生里氏5.5地震。   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及损失报告。   美国地质勘测局称,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加州西南的莫哈韦沙漠。 http://news.sina.com.cn/w/2008-12-06/133914840129s.shtml 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频 道 列 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震目录 震中位置 发生时间 震级 纬度 经度 操作 四川汶川县 2008-12-07 04:26:02.7 4 26.2 101.9 四川会理县、攀枝花市仁和区交界 2008-12-06 15:14:40.3 3.1 26.2 101.9 四川平武、青川交界 2008-12-06 01:19:01.3 3.1 32.3 104.9 四川汶川 2008-12-05 14:33:27.2 3 31.3 103.4 四川青川县 2008-12-05 00:08:20.4 3 32.4 105.1 四川汶川县 2008-12-04 21:57:39.6 4.1 31.4 103.4 四川长宁、珙县、兴文交界 2008-12-04 20:59:27.1 2.1 28.4 104.9 四川新龙、白玉交界 2008-12-03 15:21:01.9 2.1 30.9 99.8 三台 2008-12-03 00:31:00.2 1.9 31.2 105.1 三台 2008-12-02 23:54:37.1 2.2 31.2 105.1 三台 2008-12-02 22:52:14.1 2.2 31.2 105.1 康定 2008-12-02 12:01:47.6 2.3 30.3 102.26 http://www.eqsc.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dzml/i ndex.html 美国洛杉矶发生5.1级地震 http://www.jinghua.cn 2008-12-07 来源: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北部莫哈韦沙漠地区当地时间5日晚发生里氏5.1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和房屋损坏的报道。 据报道,震中位于洛杉矶东北部约192公里的勒德洛小镇附近。美国地震勘探局专家里查德巴克马斯特说,此次地震的震源非常浅,十分庆幸的是它发生在沙漠人烟稀少的地区。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毫无疑问将会造成严重破坏。媒体最初报道为里氏5.5级,后美国地震勘探局修正为里氏5.1级。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08-12/07/content_372737.htm 东帝汶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2级地震2008年12月6日 23:34 来源:新华网 选稿:黄骏   东方网12月6日消息:美国地质勘探局6日说,东帝汶首都帝力西北附近海域当天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报道,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8时55分(北京时间18时55分),震中位于帝力西北约160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408公里。地震发生时,帝力有明显震感,当地居民纷纷从屋内跑到街上。   有关专家说,这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东帝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为地震多发区。 http://news.eastday.com/w/20081206/u1a4028619.html 新疆玛纳斯县发生四点四级地震 2008年12月06日 2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乌鲁木齐十二月六日电 据新疆地震局台网测定,北京时间十二月六日十七时二十四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发生里氏四点四级地震。   据测定,震中位于北纬四十三点九度,东经八十六度,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玛纳斯东距新疆首府乌市一百二十多公里,距昌吉州政府所在地九十一公里。玛纳斯县土地肥沃,是新疆农业开发较早地区之一。(完)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12-06/1476720.shtml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12/06/2008 M 6.2, Banda Sea(7.381S, 124.744E) 12/05/2008 M 5.1, Southern 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南部34.814N, 116.421W) 12/05/2008 M 5.5, near the east coast of Honshu, Japan(日本38.616N, 142.675E) 12/04/2008 M 5.5, Antofagasta, Chile(智利21.255S, 68.218W) 12/03/2008 M 5.8, near the east coast of Honshu, Japan(日本38.549N, 142.851E) 12/02/2008 M 5.9, Maug Islands region,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北马里亚纳群岛)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2008 年 12 月强潮汐预警 杨学祥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相距不超过 3 天,为持续 5 个月的强潮汐时期。 2008 年 12 月为其中第三个月,重要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 A : 2008 年 12 月 6 日月亮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126 度, 6 日为上弦,日月小潮,赤道地区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 B : 2008 年 12 月 13 日月亮近地潮,同时为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2243 度,三折迭加,形成本月和本季度最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2008 年 12 月 19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07 度,当日为下弦,日月小潮,赤道地区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 D : 2008 年 12 月 2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2592 度, 27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为本月次强潮汐,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集中叠加,潮汐强度变化相对较大,激发灾害发生的几率增高。 杨学祥 . 2008 年 12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1-17 11:03:0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100
个人分类: 备忘录|2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鄂霍次克海7级地震和厄尔尼诺进展
杨学祥 2008-11-25 05:07
2008 年 11 月 20 日 和 24 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潮汐组合 D : 2008 年 11 月 20 日 为下弦,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2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 潮汐组合 E : 2008 年 11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 2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2366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比较大,激发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次强) 。 2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的胡伊拉火山 18 日喷出大量浓烟和火山灰,引发雪崩和山体滑坡。哥政府发布灾害红色警报 。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的消息称,哥伦比亚政府证实,该国南部一处偏远地区的火山爆发,导致至少 10 人死亡。该国内政部长巴伦西亚表示,位于安第斯山区、首都波哥大以南 240 公里 的胡伊拉火山 11 月 20 日 爆发,并且引发两次泥石流。当局表示,附近约 1.2 万名居民已经被紧急撤离。胡伊拉火山海拔 5364 米 ,其所在地区是许多土著部族的聚居地。经历 500 年的沉睡后,火山在 2007 年再次活跃起来。这个火山上一次的爆发发生在今年 4 月 14 日,迫使 3500 名居民逃离家园。 1985 年,临近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 2.5 万人死亡。那是哥伦比亚历来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 11 月 3 日 至 11 月 6 日 ,赤道太平洋增温受阻过程终结。频繁的东太平洋海岭的地震和扩张,以及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将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到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会激发西风的发生。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受阻的情况将持续到 11 月 6 日 。 11 月 6 日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开始消失。 11 月 18 日 开始正异常区将快速发展。厄尔尼诺的发展将加剧地震火山活动 。 2008 年 11 月 20 日 和 24 日海温异常比较表明,赤道西太平洋暖水向东回流增大,秘鲁寒流变暖。北京时间 11 月 24 日 17 时 02 分,在鄂霍次克海 ( 北纬 54.2 度,东经 154.3 度 ) 发生 7.2 级地震,事态正按预计的方向发展。 11 月 20 日 至 22 日潮汐组合 D 中强地震频发 ,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厄尔尼诺发展是激发因素 。 哥伦比亚胡伊拉火山喷发敲响了自然灾害的警钟,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GFZ Potsdam GEOFON Global Seismic Monitor GFZ Potsdam - Earthquake Bulletin Region: Sea of Okhotsk (鄂霍次克海) Time: 2008-11-24 09:02:58.5 UTC Magnitude: 7.0 Epicenter: 154.31E 54.28N Depth: 497 km Status: automatic http://geofon.gfz-potsdam.de/db/eqpage.php?id=gfz2008xbox 鄂霍次克海发生 7.0 级地震 尚未有人员伤亡报告 CCTV.com 2008 年 11 月 24 日 1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快讯: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11 月 24 日 17 时 02 分 ,在鄂霍次克海 ( 北纬 54.2 度,东经 154.3 度 ) 发生 7.2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520 公里 。   中新网 11 月 24 日 电 据美国地震监测部门测定,当地时间 24 日 20 点 02 分 ( 北京时间 24 日 17 时 02 分 ) ,在鄂霍次克海发生 7.0 级地震,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报告。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位于千岛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该海域西濒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南起黑龙江河口湾,北至品仁纳河口;东以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为界,南抵日本北海道,西南至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 。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纬36.3度,东经106.2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5公里 。 最新地震 (2008-11-24 17:47) 鄂霍次克海发生 7.2 级地震 (2008-11-24 15:4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发生 4.0 级地震 (2008-11-23 01: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发生 6.8 级地震 (2008-11-23 01:20)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发生 6.7 级地震 (2008-11-22 16:19)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发生 4.1 级地震 (2008-11-17 02:13)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发生 7.1 级地震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SUBAO/index.html 震中位置 发生时间 震级 纬度 经度 操作 鄂霍次克海 2008-11-24 17:02 7.2 54.2 154.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2008-11-24 15:23 4 36.3 106.2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00:01 6.7 -22.4 17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3 00:01 6.8 -4.2 101.2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22 16:01 4.1 31 110.8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2008-11-17 01:02:00.0 7.1 1.3 122.1 http://www.eqsc.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qqzx/index.html 地震信息浏览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位置 20081124 7.2 鄂霍次克海 20081124 4.0 宁夏固原 20081123 3.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081123 6.2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3 6.7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6.8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2 4.1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21 3.2 四川省青川县 20081117 7.1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http://www.eqsn.gov.cn/dizhen/quakemorenews.aspx 地震信息 (2008-11-24 17:47) 鄂霍次克海发生 7.2 级地震 (2008-11-24 15:4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发生 4.0 级地震 (2008-11-23 01: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发生 6.8 级地震 (2008-11-23 01:20)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发生 6.7 级地震 (2008-11-22 16:19)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发生 4.1 级地震 (2008-11-17 02:13)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发生 7.1 级地震 http://www.cenc.ac.cn/manage/html/402881891275f6df011275f971990001/_SUBAO/index.html 全球震中分布 时间 震级 经度 纬度 深度 参考位置 2008-11-24 19:28:44 3.4 104.00 31.60 16.0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交界 2008-11-24 17:2:57 7.2 154.30 54.20 520.0 鄂霍次克海 2008-11-24 15:23:42 4.0 106.20 36.30 25.0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市辖区 2008-11-24 11:49:1 3.2 77.00 39.50 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2008-11-24 10:1:46 3.2 77.00 39.50 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2008-11-23 23:45:27 3.1 83.80 44.00 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 2008-11-23 22:33:43 3.0 105.30 32.60 12.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08-11-23 18:19:1 4.7 103.50 31.20 16.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2008-11-23 2:14:31 3.1 123.30 36.40 10.0 黄海 2008-11-23 0:11:50 6.2 101.60 -4.30 1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3 0:1:42 6.7 170.00 -22.40 33.0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0:1:2 6.8 101.20 -4.20 2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2 18:19:22 3.1 73.30 39.70 9.0 中、塔、吉交界 2008-11-22 16:1:15 4.1 110.80 31.00 8.0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21 16:49:35 3.1 105.00 32.20 5.0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交界 2008-11-21 16:32:16 3.2 105.20 32.50 16.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08-11-21 3:47:43 3.0 95.80 37.60 1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08-11-20 20:44:0 3.0 104.30 31.90 14.0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2008-11-20 18:42:30 3.2 90.40 29.80 6.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http://www.ceic.ac.cn/ Recent Earthquakes 11/24/2008 M 7.3, Sea of Okhotsk( 鄂霍次克海 54.198N, 154.316E) M 5.8,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543S, 171.160E) 11/22/2008 M 5.7, West Chile Rise( 智利隆起西部 37.164S, 94.814W) 11/22/2008 M 6.2, north of Ascension Island( 阿松森群岛北部 1.140S, 13.896W) 11/22/2008 M 5.6,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498S, 171.160E) 11/22/2008 M 5.7, 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4.531S, 101.358E) 11/22/2008 M 6.3,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524S, 171.109E) 11/22/2008 M 6.3, 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4.344S, 101.243E) 11/21/2008 M 6.0, Solomon Islands( 所罗门群岛 8.916S, 159.550E) 11/20/2008 M 5.0, Baja California, Mexico( 墨西哥 32.387N, 115.320W) 11/19/2008 M 5.7,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斐济 22.160S, 179.724W) 11/19/2008 M 6.1,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8.295N, 82.928W) 11/18/2008 M 5.5, Vanuatu( 瓦努阿图 18.892S, 169.479E) 11/17/2008 M 5.6,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81N, 115.326W)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2008 年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0-20 7:18:3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334 2. 杨学祥 . 哥伦比亚胡伊拉火山喷发敲响了自然灾害的警钟 . 发表于 2008-11-22 14:05: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883 3. 哥伦比亚南部火山爆发至少 10 人死亡。 2008 年 11 月 23 日 14:5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11-23/145416709284.shtml 4. 杨学祥 . 火山频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1-13 8:54:4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539 5. 杨学祥 . 11 月 20 日 至 22 日潮汐组合 D 中强地震频发 . 发表于 2008-11-23 7:14:4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964 6. 杨学祥 . 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强地震频发 厄尔尼诺是激发因素 . 发表于 2008-11-24 5:22: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081 7. 宋之问。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发生 7.2 级地震。 2008-11-25 00:34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min.cn/world/shehui/2008/11/25/1446348.html 8. 李兴存。鄂霍次克海发生 7.0 级地震 尚未有人员伤亡报告。 CCTV.com 2008 年 11 月 24 日 1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cctv.com/world/20081124/154085.shtml 9.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发生 4.0 级地震。 2008-11-24 16:11:49 新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1124/15202836.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370 次阅读|1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强地震频发 厄尔尼诺是激发因素
杨学祥 2008-11-24 05:22
据四川省地震台网测定, 23 日 18 时 19 分,四川汶川县 ( 北纬 31.2 度,东经 103.5 度 ) 发生 4.7 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在持续数秒减弱后约 4 分钟左右,再次出现相对较弱的震感。据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测定,今天 18 时许,汶川发生两次地震,除上述公布的一次 4.0 级以上地震外, 18 时 22 分,汶川县(北纬 31.2 ,东经 103.5 )再次发生 M3.7 级的较弱地震 。(新民网编辑:陈子昂) 本报讯(记者 张鲲翼 李海夫 实习生 李璟 封婷婷)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昨日下午 4 时 1 分 15.0 秒,在宜昌市秭归县屈原镇(震中位于北纬 31.0 度,东经 110.8 度)发生 M4.1 级地震。省地震局统计,此次地震中,秭归县屈原镇天龙村一名小孩头部被震落瓦片砸伤;香溪河流域的官庄坪村有群众反映多处房子出现裂缝,该村 3 组有 1 间土坯房局部垮塌;屈原镇西陵峡村第三社区一预制结构房屋出现裂缝,楼梯间断裂 。据新华网 11 月份以来 秭归发生三次地震。前两次分别为 2008 年 11 月 05 日 01 时 50 分 22.7 秒,在县沙镇溪镇(震中位于北纬 30.97 度,东经 110.57 度)发生 M2.0  级地震。 2008 年 11 月 6 日 19 时 33 分 04 秒 (北京时间),在屈原镇(震中位于北纬 31.02  度,东经 110.83 度)发生 M2.2 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7 公里 。   国际在线消息 ( 记者孙宇 ) :秘鲁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日通报说,当天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开幕前,首都利马发生了里氏 3.8 级的轻微地震。据该机构发布的消息,地震发生在 22 日凌晨 2 点 20 分左右,震中位于利马附近的港口城市卡亚俄西南 45 公里 处。由于地震震级较低,所以大多数人没有任何感觉。据悉,本月 2 日,利马及周边地区曾发生里氏 4.3 级地震,城内震感强烈,秘鲁政府曾一度发出预警警报。而在 2007 年 8 月 17 日 ,利马周边地区发生里氏 7.9 级强烈地震,造成近 600 人死亡,约 1500 人受伤 。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11月23日零时01分,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海中(南纬4.2度,东经101.2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 20公里 。 中新网 11 月 23 日 电 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的消息称,哥伦比亚政府证实,该国南部一处偏远地区的火山爆发,导致至少 10 人死亡。该国内政部长巴伦西亚表示,位于安第斯山区、首都波哥大以南 240 公里 的胡伊拉火山 11 月 20 日 爆发,并且引发两次泥石流。当局表示,附近约 1.2 万名居民已经被紧急撤离。胡伊拉火山海拔 5364 米 ,其所在地区是许多土著部族的聚居地。经历 500 年的沉睡后,火山在 2007 年再次活跃起来。这个火山上一次的爆发发生在今年 4 月 14 日,迫使 3500 名居民逃离家园。 1985 年,临近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 2.5 万人死亡。那是哥伦比亚历来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 潮汐组合 D : 2008 年 11 月 20 日 为下弦,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2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 潮汐组合 E : 2008 年 11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 2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2366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比较大,激发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次强) 。 2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区的胡伊拉火山 18 日喷出大量浓烟和火山灰,引发雪崩和山体滑坡。哥政府发布灾害红色警报 。 11 月 3 日 至 11 月 6 日 ,赤道太平洋增温受阻过程终结。频繁的东太平洋海岭的地震和扩张,以及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将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到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会激发西风的发生。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受阻的情况将持续到 11 月 6 日 。 11 月 6 日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开始消失。 11 月 18 日 开始正异常区将快速发展。厄尔尼诺的发展将加剧地震火山活动 。 11 月 20 日 至 22 日潮汐组合 D 中强地震频发 ,厄尔尼诺发展是激发因素。 哥伦比亚胡伊拉火山喷发敲响了自然灾害的警钟,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地震信息浏览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位置 20081123 6.2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3 6.7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6.8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2 4.1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21 3.2 四川省青川县 20081117 7.1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http://www.eqsn.gov.cn/dizhen/quakemorenews.aspx 2008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一 频 道 列 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震目录 发生时间 震级 纬度 经度 震中位置 2008-11-23 22:33:43.2 3.0 32.6 105.3 四川青川 2008-11-23 18:22:10.6 3.7 31.2 103.5 四川汶川 2008-11-23 18:19:01.8 4.7 31.2 103.5 四川汶川 2008-11-21 16:49:35.4 3.1 32.2 105 四川江油、平武、青川交界 2008-11-21 16:32:16.2 3.2 32.5 105.2 四川青川 2008-11-21 14:36:02.6 2.8 28.3 104.9 四川珙县、兴文、长宁交界 2008-11-21 12:09:36.3 2.8 29.6 102.1 四川泸定 2008-11-20 20:44:00.2 3 31.9 104.3 四川北川县 2008-11-19 07:07:24.8 4.1 31.7 104.2 四川安县、北川县、茂县交界 2008-11-19 06:11:57.2 3.1 28.3 104.9 四川珙县、兴文县、长宁县交界 2008-11-18 23:06:49.5 1.7 32 101.8 四川马尔康 http://www.eqsc.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dzml/index.html 2008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一 频 道 列 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球震讯 发生时间 震级 纬度 经度 震中位置 2008-11-23 00:01 6.7 -22.4 170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00:01 6.8 -4.2 101.2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2 16:01 4.1 31 110.8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17 01:02 7.1 1.3 122.1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2008-11-16 06:59 5.1 32.2 104.7 四川平武 2008-11-14 06:53 4.3 40.6 122.9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 http://www.eqsc.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qqzx/index.html 中国及周边震中分布图 全球震中分布图 时间 震级 经度 纬度 深度 参考位置 2008-11-23 23:45:27 3.1 83.80 44.00 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 2008-11-23 22:33:43 3.0 105.30 32.60 12.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08-11-23 18:19:01 4.7 103.50 31.20 16.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2008-11-23 02:14:31 3.1 123.30 36.40 10.0 黄海 2008-11-23 00:11:50 6.2 101.60 -4.30 1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3 00:01:42 6.7 170.00 -22.40 33.0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 2008-11-23 00:01:02 6.8 101.20 -4.20 20.0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 2008-11-22 18:19:22 3.1 73.30 39.70 9.0 中、塔、吉交界 2008-11-22 16:01:15 4.1 110.80 31.00 8.0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2008-11-21 16:49:35 3.1 105.00 32.20 5.0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交界 2008-11-21 16:32:16 3.2 105.20 32.50 16.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2008-11-21 03:47:43 3.0 95.80 37.60 1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008-11-20 20:44:00 3.0 104.30 31.90 14.0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2008-11-20 18:42:30 3.2 90.40 29.80 6.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 2008-11-20 13:28:50 3.0 73.90 39.80 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2008-11-19 07:07:24 4.1 104.20 31.70 16.0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交界 2008-11-19 06:11:57 3.1 104.90 28.30 5.0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兴文县、长宁县交界 2008-11-18 13:29:23 4.6 83.70 30.20 10.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2008-11-18 08:15:12 3.0 76.60 40.20 7.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2008-11-18 07:52:03 4.8 87.60 29.10 6.0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拉孜县 http://www.ceic.ac.cn/ Recent Earthquakes 11/23/2008 M 5.8,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543S, 171.160E) 11/22/2008 M 5.7, West Chile Rise( 智利隆起西部 37.164S, 94.814W) 11/22/2008 M 6.2, north of Ascension Island( 阿松森群岛北部 1.140S, 13.896W) 11/22/2008 M 5.6,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498S, 171.160E) 11/22/2008 M 5.7, 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4.531S, 101.358E) 11/22/2008 M 6.3, southeast of the Loyalty Islands( 洛亚尔提群岛 22.524S, 171.109E) 11/22/2008 M 6.3, 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4.344S, 101.243E) 11/21/2008 M 6.0, Solomon Islands( 所罗门群岛 8.916S, 159.550E) 11/20/2008 M 5.0, Baja California, Mexico( 墨西哥 32.387N, 115.320W) 11/19/2008 M 5.7,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斐济 22.160S, 179.724W) 11/19/2008 M 6.1,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8.295N, 82.928W) 11/18/2008 M 5.5, Vanuatu( 瓦努阿图 18.892S, 169.479E) 11/17/2008 M 5.6,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81N, 115.326W)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陈子昂。汶川 23 日 18 时许连续发生两次地震 成都震感强烈。 2008-11-23 23:51  来源:四川在线。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shehui/2008/11/23/1444647.html 2. 张鲲翼,李海夫,李璟,封婷婷。宜昌秭归发生 4.1 级地震。 2008-11-23 4:47:00 来源 : 长江商报。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8-11-23/115798.htm 3. 孙宇。秘鲁首都利马发生 3.8 级地震。 2008-11-23 03:47:51  来源 : 国际在线 ( 北京 ) 。  http://news.163.com/08/1123/03/4RDG98530001121M.html 4.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海中发生6.8级地震。 2008-11-23 01:12:08 新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1123/15200524.html 5. 哥伦比亚南部火山爆发至少 10 人死亡。 2008 年 11 月 23 日 14:5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11-23/145416709284.shtml 6. 杨学祥 . 2008 年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0-20 7:18:3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334 7. 杨学祥 . 哥伦比亚胡伊拉火山喷发敲响了自然灾害的警钟 . 发表于 2008-11-22 14:05: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883 8. 杨学祥 . 火山频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1-13 8:54:4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539 9. 杨学祥 . 11 月 20 日 至 22 日潮汐组合 D 中强地震频发 . 发表于 2008-11-23 7:14:4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964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172 次阅读|4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 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杨学祥 2008-11-21 04:48
图 1 2008 年 11 月 17 日 和 20 日全球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我在 11 月 18 日 指出,比较 2008 年 11 月 13 日 与 17 日海温异常图(白色为海冰)可以看到, 17 日南北太平洋热异常区环流形势已经形成,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我们在 10 月 28 日 指出,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11 月 18 日 - 1 月23 日 (66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加速阶段,是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所以,今年 8-10 月厄尔尼诺进展缓慢与季节性气象不利因素阻碍有关,表明各种因素相互抗衡,季节性因素决定了异常变化的方向。这意味着厄尔尼诺的快速进展将发生在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与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相一致 。 10 月 30 日 至 11 月 3 日 ,赤道太平洋增温受阻。频繁的东太平洋海岭的地震和扩张,以及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将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到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会激发西风的发生 。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受阻的情况将持续到 11 月 6 日 。 11 月 6 日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开始消失。 11 月 18 日 开始正异常区将快速发展 。厄尔尼诺的发展将加剧地震火山活动 。 我们还可以看到,德雷克海峡海温变暖增强。这表明环南极大陆海流加强,秘鲁寒流减弱 。 11 月 20 日 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图 1 表明,一切继续按自然程序正常发展,厄尔尼诺蓄势待发。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频繁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的到来。 Recent Earthquakes 11/20/2008 M 5.0, Baja California, Mexico( 墨西哥 32.387N, 115.320W) 11/19/2008 M 5.7,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斐济 22.160S, 179.724W) 11/19/2008 M 6.1,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8.295N, 82.928W) 11/18/2008 M 5.5, Vanuatu( 瓦努阿图 18.892S, 169.479E) 11/17/2008 M 5.6,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81N, 115.326W)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北冰洋频繁地震 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发表于 2008-11-18 5:48:1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230 2. 杨学祥,杨冬红 . 8 至 10 月厄尔尼诺进展缓慢 11 月下旬开始增强 . 发表于 2008-10-28 9:57: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421 3.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4. 杨学祥 . 关注东太平洋海岭快速扩张:地震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 发表于 2008-10-31 5:32:3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857 5. 杨学祥 . 11 月 6 至 10 日赤道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区面积基本稳定 . 发表于 2008-11-11 5:58: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229 6. 杨学祥 . 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不大变暖受阻持续 . 发表于 2008-11-4 7:27: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34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36 次阅读|2 个评论
19日巴拿马发生6.1级地震
杨学祥 2008-11-20 04:59
图 1 2008 年 11 月 19 日 巴拿马发生 6.1 级地震 http://www.emsc-csem.org/index.php?page=currentsub=detailid=110794 新华网快讯:据当地地质局官员说,印度尼西亚东部17日凌晨发生里氏7.7级强烈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发出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海啸的警报 。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相距不超过 3 天,为持续 5 个月的强潮汐时期。 2008 年 11 月为其中第二个月,重要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 A : 2008 年 11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15410 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大。 潮汐组合 B : 2008 年 11 月 6 日 为上弦,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9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 潮汐组合 C : 2008 年 11 月 13 日 为日月大潮, 14 日为月亮近地潮, 15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8638 度,三者叠加,形成潮汐南北震荡最强时期,强烈激发地震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 D : 2008 年 11 月 20 日 为下弦,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2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赤道地区为潮汐高低潮汐变化最大地区。 潮汐组合 E : 2008 年 11 月 28 日 为日月大潮, 2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2366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比较大,激发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次强) 。 从秋分到冬至,太阳从赤道面向南回归线运动,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加强这一变化趋势。因此,这期间的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作用明显。 11 月 2 日 、 15 日、 28 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值得关注。 11 月 6 日 至 9 日潮汐组合 B 对地震和余震激发作用明显 。 火山频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关注 11 月强潮汐预警 ! 11 月 3 日 至 11 月 6 日 ,赤道太平洋增温受阻过程终结。频繁的东太平洋海岭的地震和扩张,以及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将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到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会激发西风的发生 。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受阻的情况将持续到 11 月 6 日 。 11 月 6 日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开始消失 。 11 月 18 日 开始正异常区将快速发展。 中强地震仍在亚澳和亚美交界处徘徊 。中强地震仍主要在亚澳交界处徘徊,表明阻力还在亚洲 。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7 级地震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将明显增强 。 2008 年 11 月 19 日 ,巴拿马发生 6.1 级地震,秘鲁发生 5.2 级地震,日本发生 5.3 级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关注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Recent Earthquakes 11/19/2008 M 5.7,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斐济 22.173S, 179.697W) 11/19/2008 M 6.1,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8.295N, 82.928W) 11/18/2008 M 5.5, Vanuatu( 瓦努阿图 18.892S, 169.479E) 11/17/2008 M 5.6,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81N, 115.326W) 11/17/2008 M 5.7,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56N, 116.072W) 11/16/2008 M 5.5, Minahasa, Sulawesi , Indonesia (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1.135N, 121.769E) 11/16/2008 M 5.6, Minahasa, Sulawesi , Indonesia 11/16/2008 M 7.5, Minahasa, Sulawes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米纳哈萨半岛 1.289N, 122.102E) 11/16/2008 M 5.7, Andaman Islands, India region ( 印度安达曼群岛 10.842N, 91.722E) 11/15/2008 M 5.9, offshore El Salvador ( 圣萨尔瓦多海岸 13.114 N, 88.802 W)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Euro-Med earthquakes Worldwide earthquakes with M4.0+ European Plate Observing System (EPOS) Last earthquakes worldwide for the last 48 hours Date Time UTC Latitude degrees Longitude degrees Depth km Mag. Region name 2008-11-19 19:25:36.7 36.05 N 141.61 E 2 mb 5.3 NEAR EAST COAST OF HONSHU, JAPAN (日本) 2008-11-19 17:14:15.2 8.87 N 93.61 E 12 mb 5.4 NICOBAR ISLANDS, INDIA REGION (印度) 2008-11-19 16:51:02.2 50.11 N 18.49 E 2 ML 3.1 POLAND (波兰) 2008-11-19 16:20:12.5 49.98 N 0.73 E 2 ML 3.1 FRANCE (法国) 2008-11-19 15:20:58.0 47.26 N 27.46 W 10 f mb 5.0 NORTHERN MID-ATLANTIC RIDGE (北大西洋) 2008-11-19 15:20:25.9 49.93 N 0.92 E 2 ML 3.1 FRANCE (法国) 2008-11-19 12:54:11.4 37.24 N 71.05 E 130 mb 4.7 HINDU KUSH REGION, AFGHANISTAN (阿富汗) 2008-11-19 12:45:44.4 38.28 N 24.26 E 5 ML 3.4 AEGEAN SEA (爱琴海) 2008-11-19 12:02:27.7 38.89 N 35.52 E 4 MD 3.6 CENTRAL TURKEY (土耳其) 2008-11-19 10:23:25.2 14.61 N 92.61 W 58 mb 4.6 OFFSHORE CHIAPAS, MEXICO (墨西哥) 2008-11-19 08:25:00.6 53.13 N 159.69 E 42 mb 5.0 NEAR EAST COAST OF KAMCHATKA 2008-11-19 07:49:53.9 7.78 S 74.42 W 151 mb 5.2 NORTHERN PERU (秘鲁) 2008-11-19 06:58:41.2 8.67 N 82.78 W 49 M 4.7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2008-11-19 06:11:22.7 8.34 N 82.97 W 40 Mw 6.2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2008-11-19 06:07:29.3 38.40 N 26.98 E 15 MD 3.0 NEAR THE COAST OF WESTERN TURKEY 2008-11-19 05:45:18.7 38.39 N 27.01 E 7 MD 3.3 WESTERN TURKEY 2008-11-19 05:35:10.5 37.27 N 26.85 E 15 ML 3.5 DODECANESE ISLANDS , GREECE 2008-11-19 03:36:12.6 20.95 S 178.71 W 646 mb 5.1 FIJI REGION 2008-11-19 03:10:49.9 18.90 S 169.96 E 100 mb 5.0 VANUATU 2008-11-19 03:05:28.0 39.92 N 74.43 E ML 3.0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1-19 02:41:01.9 37.45 N 35.88 E 29 MD 3.0 CENTRAL TURKEY 2008-11-19 01:05:09.7 45.63 N 26.52 E 123 ML 2.6 ROMANIA 2008-11-19 00:54:46.7 5.08 S 143.59 E 119 mb 5.1 NEW GUINEA , PAPUA NEW GUINEA 2008-11-19 00:45:14.9 50.13 N 19.06 E 1 f ML 3.0 POLAND 2008-11-18 22:54:16.5 58.46 N 18.20 E BALTIC SEA 2008-11-18 22:50:02.3 44.26 N 12.02 E 10 ML 2.6 NORTHERN ITALY 2008-11-18 22:37:38.0 37.80 N 69.81 E ML 3.6 TAJIKISTAN 2008-11-18 21:07:27.0 37.91 N 14.69 E 34 ML 3.1 SICILY , ITALY 2008-11-18 20:57:13.5 46.20 N 14.55 E 16 SLOVENIA 2008-11-18 20:41:33.2 4.51 S 152.72 E 100 mb 5.1 NEW BRITAIN REGION, P.N.G. 2008-11-18 20:10:59.7 38.41 N 26.99 E 18 MD 3.1 NEAR THE COAST OF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20:06:16.3 38.39 N 27.00 E 14 MD 3.2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20:05:29.0 40.53 N 15.87 E 10 ML 2.9 SOUTHERN ITALY 2008-11-18 19:22:36.5 7.14 N 126.55 E 80 mb 4.2 MINDANAO, PHILIPPINES 2008-11-18 18:49:23.8 37.25 N 28.34 E 6 MD 3.3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17:55:05.2 4.25 N 126.94 E 52 mb 4.6 KEPULAUAN TALAUD, INDONESIA 2008-11-18 17:11:30.0 38.93 N 76.62 E ML 3.4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1-18 17:06:31.8 44.31 N 12.04 E 5 ML 2.5 NORTHERN ITALY 2008-11-18 14:38:53.3 18.99 S 169.78 E 80 mb 5.3 VANUATU 2008-11-18 14:30:08.4 49.98 N 0.77 E 2 ML 3.2 FRANCE 2008-11-18 14:03:13.2 18.77 S 169.44 E 15 Mw 5.7 VANUATU 2008-11-18 13:39:58.0 37.84 N 21.11 E 2 ML 3.0 SOUTHERN GREECE 2008-11-18 12:49:16.9 50.48 N 13.56 E 6 ML 2.2 CZECH REPUBLIC 2008-11-18 12:47:21.5 33.25 N 59.20 E 9 ML 3.6 EASTERN IRAN 2008-11-18 12:46:01.3 19.44 S 169.26 E 2 mb 5.0 VANUATU 2008-11-18 12:22:27.0 54.14 N 72.70 E ML 3.5 RUSSIA-KAZAKHSTAN BORDER REGION 2008-11-18 12:00:01.8 50.22 N 12.63 E ML 2.1 CZECH REPUBLIC 2008-11-18 11:20:39.0 33.29 N 59.15 E 14 ML 4.1 EASTERN IRAN 2008-11-18 11:12:22.3 19.00 S 169.51 E 30 mb 5.1 VANUATU 2008-11-18 09:59:03.0 50.03 N 0.82 E 5 ML 3.0 ENGLISH CHANNEL 2008-11-18 09:20:46.7 37.30 N 29.32 E 20 ML 3.0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08:59:45.4 49.94 N 0.85 E 2 ML 3.1 FRANCE 2008-11-18 08:43:50.0 39.60 N 44.02 E 7 MD 3.1 TURKEY-IRAN BORDER REGION 2008-11-18 08:37:44.3 5.37 N 126.23 E 111 mb 4.8 MINDANAO , PHILIPPINES 2008-11-18 08:30:50.8 39.81 N 26.09 E 5 MD 3.0 NEAR THE COAST OF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08:17:10.7 42.64 N 23.36 E 6 MD 2.5 BULGARIA 2008-11-18 07:36:42.6 39.13 N 26.17 E 5 ML 3.1 NEAR THE COAST OF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07:16:58.7 40.13 N 27.33 E 7 MD 3.0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07:05:12.3 79.81 N 114.63 W 10 f mb 4.8 ARCTIC OCEAN 2008-11-18 05:46:55.0 4.85 N 124.94 E 307 mb 4.8 CELEBES SEA 2008-11-18 05:37:27.4 79.76 N 114.92 W 10 f mb 4.9 ARCTIC OCEAN 2008-11-18 04:52:50.9 79.75 N 115.37 W 10 f mb 5.3 ARCTIC OCEAN 2008-11-18 04:21:06.4 38.94 N 41.42 E 7 MD 3.0 EASTERN TURKEY 2008-11-18 04:10:34.9 79.77 N 115.62 W 10 f mb 5.1 ARCTIC OCEAN 2008-11-18 03:59:48.3 79.66 N 115.13 W 10 f mb 5.5 ARCTIC OCEAN 2008-11-18 03:58:55.1 37.01 N 29.12 E 3 MD 3.0 WESTERN TURKEY 2008-11-18 01:38:51.9 13.79 N 88.72 W 185 mb 4.5 EL SALVADOR 2008-11-18 01:19:53.0 37.91 N 72.02 E ML 3.7 TAJIKISTAN 2008-11-18 00:57:59.8 12.34 N 88.05 W 66 M 5.0 NEAR COAST OF NICARAGUA 2008-11-18 00:46:38.0 53.37 N 68.88 E ML 3.2 CENTRAL KAZAKHSTAN 2008-11-18 00:14:45.0 39.37 N 79.27 E ML 3.3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1-17 23:06:58.4 7.14 S 129.61 E 193 mb 5.0 KEPULAUAN BABAR, INDONESIA 2008-11-17 22:30:44.3 39.90 N 28.71 E 7 MD 3.0 WESTERN TURKEY 2008-11-17 20:51:32.7 38.64 N 31.31 E 20 MD 3.1 WESTERN TURKEY http://www.emsc-csem.org/index.php?page=home 参考文献 1. 快讯:印度尼西亚东部 17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 7 级强烈地震。 2008-11-17 01:23:22 新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1117/15189530.html 2. 杨学祥 . 2008 年 11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10-20 7:18:3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334 3. 杨学祥 . 11 月 6 日 至 9 日潮汐组合 B 对地震和余震激发作用明显 . 发表于 2008-11-8 8:47:3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904 4. 杨学祥 . 11 月 6 日 至 9 日潮汐组合 B 对地震和余震激发作用明显(续) . 发表于 2008-11-10 21:17:3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197 5. 杨学祥 . 关注东太平洋海岭快速扩张:地震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 发表于 2008-10-31 5:32:3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857 6. 杨学祥 . 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不大变暖受阻持续 . 发表于 2008-11-4 7:27: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349 7. 杨学祥 .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 11 月 6 日 开始消失 . 发表于 2008-11-7 6:55:4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781 8. 杨学祥 . 11 月 6 至 10 日赤道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区面积基本稳定 . 发表于 2008-11-11 5:58: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229 9. 杨学祥 . 印度尼西亚东部 17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级强烈地震 . 发表于 2008-11-17 7:21:1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076 10. 杨学祥 . 北冰洋频繁地震 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发表于 2008-11-18 5:48:1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230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平面上升引发的球面地壳均衡运动
杨学祥 2008-10-13 09:05
图1 海平面上升洋壳下降形成的球面地壳均衡运动 图2 两极冰盖形成后压裂地壳使两极地壳下降赤道地壳张裂 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期与温暖期交替,形成地表巨量海水(大约 100 -200 米 深海水层变化)在两极冰盖、大陆冰川和大洋海盆之间往返转移,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迫使地下软流层发生反向流动,推动地壳运动,达到地壳重力均衡。就像海轮的加载下沉和卸载上升一样 。在地球的球面上,地壳均衡不仅能产生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能产生地壳水平运动 。 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CD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由 AB 弧扩张到 AE 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气候变化能否引发地震火山活动?本文可能提供一个更清晰的答案:尽管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但潮汐的 1800 年大周期表明,全球变暖将持续到 24 世纪,海平面上升不仅能造成沿海地区的沉没,而且能引起地震火山活动。由于人为作用的加剧,由冰川融化引起的地壳均衡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水均衡会造成超常规的更加剧烈的地震火山活动 。海平面快速上升的趋势值得警惕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构造运动中的天文因素 两极冰盖融化的威胁 . 发表于 2008-10-13 6:41: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43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9月下旬地震: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西藏相继发生地震
杨学祥 2008-9-25 14:04
新华网惠灵顿9月25日电(记者刘洁秋)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25日发生里氏5.0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报告,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0时40分(北京时间6时40分),震中在坎特伯雷地区凯库拉以北 20公里 ,震源深度为 50公里 。今年下半年以来,新西兰已数次发生里氏5.0级以上地震。就在本月14日,北岛旺阿努伊盆地曾发生里氏5.2级地震;本月1日,北岛中部图朗伊地区发生了里氏 5 . 8 级地震 。 新华网快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 9 月 25 日 9 时 47 分,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6.0 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30.8 度,东经 83.6 度 。 最 新 地 震 新 疆 地 震 9 月 25 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6.0 级地震 (09-25) 9 月 12 日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发生 5.5 级地震 (09-12) 9 月 11 日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发生 4.4 级地震 (09-11) 9 月 11 日 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 (09-11) 9 月 10 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5.2 级地震 (09-10) 9 月 10 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5.1 级地震 (09-10) http://www.eq-xj.gov.cn/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09/24/2008 M 5.7, western Xizang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 30.927N, 83.449E ) 09/23/2008 M 6.4, off the coast of Colima, Mexico ( 墨西哥, 17.658N, 105.507W) 09/22/2008 M 5.7, Hokkaido, Japan region( 日本 , 41.603N, 140.457E ) 09/20/2008 M 5.2, Northwest Territories, Canada (加拿大 63.601N, 129.157W )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9 月下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趋暖全球地震趋强值得关注 。 参考文献 1. 刘洁秋。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5.0级地震。 2008-09-25 10:20:15 新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0925/15106683.html 2. 快讯: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6.0 级地震。 2008-09-25 09:55:07 新华网。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0925/15106562.html 3. 杨学祥 . 赤道太平洋暖水区继续扩张与地震趋势 . 发表于 2008-9-19 8:14:0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552 4.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5. 杨学祥 . 2008 年 10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9-2 14:51:2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6 6. 杨学祥 . 墨西哥太平洋海岸发生 6.4 级地震:关注海洋热异常区 . 发表于 2008-9-24 14:23:3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172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819 次阅读|3 个评论
日本发生7级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预测得到证实
杨学祥 2008-9-11 11:34
  新华网雅加达 9 月 11 日 电 ( 记者赵金川 ) 印度尼西亚气象和物理机构 11 日说,印尼北马鲁古省当天早晨发生里氏 7.6 级强烈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印尼气象和物理机构官员加加特苏德拉加特说,这次地震发生在雅加达时间早晨 7 时 ( 北京时间 8 时 ) ,震中距离北马鲁古省特尔纳特西北 122 公里 ,震源深度 10 公里 。地震引起当地居民恐慌,但没有造成破坏 。   中新网 9 月 11 日 电 日本当地时间 11 日上午 9 点 21 分前后,北海道南部发生 7.0 级强烈地震。据日本气象厅观测,震源中心位于襟裳岬的东南偏东 110 公里 附近,震源深度约为 20 公里 。共同社的消息说,气象厅对北海道东部太平洋沿岸发出海啸警报。另据美国地震监测部门的报告,强震已经导致 3 次 5 级以上余震 。 Recent Earthquakes 09/10/2008 M 6.9, Hokkaido , Japan region 09/10/2008 M 6.6, Halmahera , Indonesia 09/10/2008 M 5.8, Tarapaca , Chile 09/10/2008 M 6.6, central Mid-Atlantic Ridge 09/10/2008 M 6.1, southern Iran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最 新 地 震 新 疆 地 震 9 月 11 日 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 (09-11) 9 月 10 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5.2 级地震 (09-10) 9 月 10 日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 5.1 级地震 (09-10) 9 月 9 日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发生 5.2 级地震 (09-09) 8 月 31 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攀枝花市仁和区交界发生 5.6 级地震 (09-01) 8 月 30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发生 5.3 级地震 (08-31) 8 月 30 日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发生 6.1 级地震 (08-30) http://www.eq-xj.gov.cn/ 地震信息浏览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位置 20080911 7.1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80911 6.3 马鲁古海峡 20080910 最大震级 3.7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10 6.5 中大西洋海岭 20080910 6.2 伊朗南部 20080910 5.2 西藏仲巴县 20080910 5.1 西藏仲巴县 20080909 最大震级 2.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9 5.2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 20080909 6.9 瓦努阿图 20080908 最大震级 3.6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8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8 6.2 瓦努阿图 20080907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7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6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6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5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904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4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3 最大震级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2 日 00 时 -3 日 24 时 ) 20080901 最大震级 3.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1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http://www.eqsn.gov.cn/dizhen/quakemorenews.aspx 根据多地震网站证实,日本发生了 7.1 级地震。 9 月可能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预测得到证实,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预测得到证实, 9 月 7-8 日的潮汐激发作用也得到证实 。 参考文献 1. 赵金川。印尼北马鲁古省发生 7.6 级地震。 2008 年 09 月 11 日 10:1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09-11/101716273358.shtml 2. 日本北海道南部发生 7.0 级强烈地震。 2008 年 09 月 11 日 09:5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8-09-11/095316273110.shtml 3.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4. 杨学祥,杨冬红 . 瓦努阿图 7 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 发表于 2008-9-9 8:51 :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72 5. 杨学祥 . 全球三大地震带同时活跃:中大西洋海岭、伊朗和智利地震 . 发表于 2008-9-11 4:23: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555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099 次阅读|7 个评论
全球三大地震带同时活跃:中大西洋海岭、伊朗和智利地震
杨学祥 2008-9-11 04:23
我在 9 月 5 日 指出,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阿根廷和斐济的 6 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继 9 月 8 日 和 9 日南太平洋岛屿瓦努阿图发生 6.2 和 6.9 级地震之后, 6 月 10 日 伊朗、中大西洋海岭和智利又分别发生 6.2 、 6.5 和 5.8 级地震,全球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洋中脊地震带同时地震活跃。 海温异常、潮汐激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发展与地震频发的关系值得关注 。 地震信息浏览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位置 20080910 最大震级 3.7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10 6.5 中大西洋海岭 20080910 6.2 伊朗南部 20080910 5.2 西藏仲巴县 20080910 5.1 西藏仲巴县 20080909 最大震级 2.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9 5.2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 20080909 6.9 瓦努阿图 20080908 最大震级 3.6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8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8 6.2 瓦努阿图 20080907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7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6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6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5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904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4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3 最大震级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2 日 00 时 -3 日 24 时 ) 20080901 最大震级 3.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1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901 6.4 斐济以南地区 20080831 最大震级 3.7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3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31 5.6 四川凉山会理县与攀枝花仁和区交界 20080831 4.0 云南省盈江县 20080830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3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30 5.3 新疆和静县 20080830 6.1 四川攀枝花与凉山会理县交界 20080829 最大震级 3.4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8 6.2 阿森松岛以北地区 http://www.eqsn.gov.cn/dizhen/quakemorenews.aspx Earthquakes Home Audience For Public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09/10/2008 M 5.8, Tarapaca, Chile (智利) 09/10/2008 M 6.6, central Mid-Atlantic Ridge (中大西洋海岭) 09/10/2008 M 6.1, southern Iran (伊朗) 09/09/2008 M 5.6, Santa Cruz Islands (圣克鲁斯,南太平洋岛屿) 09/09/2008 M 5.9, Solomon Islands (所罗门岛,南太平洋岛屿)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我在 8 月 18 日 指出, 2008 年 9 月,月亮近地潮( 20 日)与日月大潮( 15 日)相距超过三天,为弱潮汐时期。根据天文奇点,可划分如下: 潮汐组合 A : 9 月 1 日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为 -0.00014 度。 8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朔日)。两者叠加,赤道地区潮汐变化幅度较大(太阳离赤道较远)。 ( 2008-08-30 21: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发生 5.3 级地震, 2008-08-30 17:14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发生 6.1 级地震, 2008-08-31 四川凉山会理县与攀枝花仁和区交界 5.6 级地震, 20080901 斐济以南地区 6.4 级地震 ) 潮汐组合 B : 9 月 7 日 为上弦,日月潮汐相互抵消,强度最小。 9 月 8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54947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强。( 对应我国大部将遭雨水侵袭 北方部分地区大风降温, 9 月 6 日 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兴都库什山区发生里氏 5.6 级地震 , 9 月 8 日瓦努阿图 6.2 级地震, 9 日瓦努阿图 6.9 级地震, 20080909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 5.2 级地震 、 所罗门岛 5.9 级地震、圣克鲁斯 5.6 级地震 , 20080910 西藏仲巴县 5.1 和 5.2 级地震, 20080910 伊朗南部 6.2 级地震, 20080910 中大西洋海岭 6.5 级地震, 20080910 智利 5.8 级地震 ) 潮汐组合 C : 9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99 度, 15 日为日月大潮(望日), 22 日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三者叠加,此期间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 D : 9 月 20 日 为月亮近地潮, 22 日为下弦和秋分,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47450 度,月亮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太阳潮抵消部分月亮潮。 潮汐组合 E : 9 月 28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59 度, 29 日为日月大潮(朔日), 22 日为秋分,日月同在赤道附近。三者叠加,此期间赤道潮汐变化幅度最大,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从北回归线移向赤道,导致赤道突起增大和地球扁率增大,地球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大这一趋势,导致异常现象发生。所以,潮汐组合 C 和 E 值得关注 。 我在 9 月 5 日 指出, 2008 年 8-9 月为弱潮汐时期,进入 8 月后,全球 7 级地震至今没有发生。由于能量的长期积累, 9 月存在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在中下旬的两个强潮汐时段),集中爆发期为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 月为强震高潮时期 。 关注地震的潮汐波动变化,关注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强潮汐预警。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2. 杨学祥,杨冬红 . 瓦努阿图 7 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 发表于 2008-9-9 8:51 :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72 3. 杨学祥 . 2008 年 9 月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8-18 14:57: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387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767 次阅读|5 个评论
瓦努阿图7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杨学祥 2008-9-9 08:51
瓦努阿图 7 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杨学祥,杨冬红   新华网惠灵顿 9 月 9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 9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 0 级地震,目前尚未有关于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报告说,地震发生在瓦努阿图当地时间凌晨 5 时 52 分(北京时间凌晨 2 时 52 分)。震中位于桑托斯岛的卢甘维尔以北 225 公里 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 121 公里 处。 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未发布海啸警报。该区域 8 日曾发生里氏 6 . 6 级地震 。 我在 9 月 5 日 指出,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阿根廷和斐济的 6 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 9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 0 级地震,这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9 月 8 日德雷克海峡海温异常变暖,赤道东太平洋暖水明显向西移动(见图 1 )。德雷克海峡海冰的融化意味着环南极大陆海洋环流的加强和秘鲁寒流的减弱,伴随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海温区的西移,厄尔尼诺现象将快速发展,环太平洋地震带将趋于强烈。 海温异常、潮汐激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发展与地震频发的关系值得关注 。 图 1 2008 年 9 月 4 日 和 8 日海温异常对比 参考文献 1. 黄兴伟。瓦努阿图海域发生 7 级地震 尚未有伤亡报告。 2008 年 09 月 09 日 07:11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080909/000136.htm 2.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3. 杨学祥 . 秘鲁地震与赤道东太平洋暖水向西扩展 . 发表于 2008-8-27 8:30: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227 4.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210 次阅读|7 个评论
下一个7级强震: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强潮汐时期
杨学祥 2008-9-5 10:18
  荆楚网消息 ( 楚天都市报 ) 据新华社 9 月 4 日 电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 4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不能肯定我国西南地区近期还会发生 7 到 8 级大地震。 马宗晋表示,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在它的北部和南部,三个月之内已经发生了一些 6 级左右的地震,数量比较多。在西藏的中部到东部,也有 6 级多甚至接近 7 级的地震。这种地震活动可能告诉我们,这一段时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虽然不能肯定,但专家委员会对此有所关注,正在加强监测研究力量。另外马宗晋还表示,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但震区再发生 6.5 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 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2003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0 次,在 2004-200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17 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 特大地震接连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发生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学意义:经过 2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迅速变暖,海平面上升使海洋地壳负载加大,导致海洋地壳的重力均衡运动,强震频发又使海底冷水上翻,导致全球气候变冷。郭增建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与全球变暖将会暂停十年的对应性有明确的地球物理意义,不同方法的预测得到同一可信的结果。 1952-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发生后形成的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期提供了历史证据。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强震、台风、热带风暴、飓风、流感世界大流行等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灾害链,各国政府必须高度关注 。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 2007 年 -2008 年太阳黑子谷值对地震的激发作用不可忽视,其周期分别为 18.6 年和 11 年 。 关注 2004-2018 年全球特大强震周期和 2008-2018 年中国地震活跃期 。 据路透社 2007 年 3 月报道,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28 日 ( 北京时间 29 日零时 9 分 ) 发生里氏 8.5 级地震,这是自 1900 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 按震级排列 ) : 1 、智利大地震 ( 1960 年 5 月 22 日 ) :里氏 9.5 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 5000 人死亡, 200 万人无家可归。( 1960 年 5-9 月为强潮汐时期)    2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64 年 3 月 28 日 ) :里氏 9.2 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 125 人死亡,财产损失达 3.11 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1964 年 3-7 月为强潮汐时期)    3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57 年 3 月 9 日 ) :里氏 9.1 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 200 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 15 米 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1957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4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里氏 9.0 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 30 万人失踪或死亡。( 2004 年 11 月 -2005 年 3 月为强潮汐时期)    4 、 ( 并列 ) 俄罗斯大地震 ( 1952 年 11 月 4 日 ) :里氏 9.0 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 1952 年 6-10 月为强潮汐时期, 11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    5 、厄瓜多尔大地震 ( 1906 年 1 月 31 日 ) :里氏 8.8 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 1000 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 - 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无资料 )    6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2005 年 3 月 28 日 ) :里氏 8.7 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 9.0 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 1000 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 2004 年 11 月 -2005 年 3 月为强潮汐时期)    6 、 ( 并列 )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65 年 2 月 4 日 ) :里氏 8.7 级。地震引发高达 10.7 米 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1964 年 11 月 -1965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7 、中国西藏大地震 ( 1950 年 8 月 15 日 ) :里氏 8.6 级。 2000 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 1500 人死亡。 ( 1950 年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8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    8 、 ( 并列 ) 俄罗斯大地震 ( 1923 年 2 月 3 日 ) :里氏 8.5 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无资料)    8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1938 年 2 月 3 日 ) :里氏 8.5 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无资料) 8 、 ( 并列 ) 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 ( 1963 年 10 月 13 日 ) :里氏 8.5 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1963 年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自 1900 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因为有并列情况,共 12 次。其中 1948 年以来的最强烈地震有 9 次。与 1948 年以来强潮汐资料对比,发生在强潮汐时期的地震有 7 次,频率为 7/9 。根据张家诚等人的资料,频率为2 /3 (见表 1 )。 表 1 1948 年以来 8.5 级以上地震 1950-1977 年 10 次 1950.8.15. 中国西藏察隅 , 墨脱 ,8.5 级 ( 1950 年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8 月 14 日 为日月大潮) ;1952.11.4. 堪察加半岛 ,9.0 级 ( 1952 年 6-10 月为强潮汐时期, 11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 ;1957.3.9. 阿留申群岛 ,9.1 级( 1957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60.5.22. 智利南部 ,9.5 级( 1960 年 5-9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63.10.13. 千岛群岛 ,8.5 级( 1963 年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 1964.3.28.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 ,9.2 级( 1964 年 3-7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65.2.4. 阿留申群岛 ,8.7 级( 1964 年 11 月 -1965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76.8.16. 菲律宾民都洛 ,8.8 级 ( 1976 年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77.8.19. 印尼松巴哇岛南 , 8.8 ( 1977 年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 ;1977.11.23. 阿根廷 ,8.6 级( 1977 年 10-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 1978-2003 年 0 次 2004-2005 年 2 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0 级( 2004 年 11 月 -2005 年 3 月为强潮汐时期) ; 2005 年 3 月 28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7 级( 2004 年 11 月 -2005 年 3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08 年 8-9 月为弱潮汐时期 ,进入 8 月后,全球 7 级地震至今没有发生。由于能量的长期积累, 9 月存在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在中下旬的两个强潮汐时段) ,集中爆发期为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1 月为强震高潮时期。 根据 1948 年以来的统计资料,不能排除特大地震发生在弱潮汐时期的可能,但发生几率低于 1/3 。每年 9 月赤道太平洋海温达到最低,因为此时德雷克海峡海冰面积最大(南半球冬季),阻塞南极大陆海洋环流,加强秘鲁寒流。 10 月以后赤道太平洋海温开始增加,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 。 阿根廷和斐济的 6 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Earthquakes Home Audience For Public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09/04/2008 M 5.6, Santa Cruz Islands 09/03/2008 M 6.3, Santiago del Estero , Argentina 09/01/2008 M 5.5, Kepulauan Talaud , Indonesia 09/01/2008 M 5.7, Fiji region 08/31/2008 M 6.0,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西南地区近期还会发生大地震? 2008 年 09 月 05 日 05:23 荆楚网 - 楚天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o/2008-09-05/052314406108s.shtml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3.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6. 未来 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 2005 年 10 月 12 日 02:38 新闻晨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7. 杨学祥。未来 30 年强震频发:等待下一次灾难性大地震的发生。 2008-4-30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385.htm 8. 杨学祥 . 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 2008-5-9 7:25 :1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627 9.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2008-5-10 10:39:2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10. 杨学祥 . 全球特大灾害频发呼唤灾害预警 . 刊发时间: 2008-05-09 15:55:4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09/content_771622.htm 11. 杨学祥 . 云南地震与潮汐周期的关系 . 发表于 2008-8-20 18:03: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92 12. 杨学祥 . 有多少科研成果未被应用:重视科技信息交流 . 发表于 2008-8-21 11:11: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642 13. 杨学祥 . 汶川地震反思的一面镜子:云南地震早有预测 . 发表于 2008-8-22 9:57:1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738 14. 杨学祥 到目前为止 2008 年中国 5 级以上地震 73 次:聚焦中国西部强震频发 . 发表于 2008-8-31 20:55:3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39 15. 杨学祥 . 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 . 发表于 2008-9-1 7:29 :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68 16. 朱永斌。 20 世纪以来历史八大强震。 2005 年 3 月 30 日 21:59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http://china.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37955/node37957/node37977/node52388/userobject1ai977513.html 17. 新闻背景: 100 多年来人类历史八大地震细览。发布时间 :2005-03-29 17:38:07 来源 : 新华网。 http://news.shangdu.com/17/2005-03-29/20050329-772869-17.shtml 18. 张家诚 , 李文范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1986 年 ,183,186-188 页 19. 杨学祥 . 2008 年 8 月为弱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8-2 12:08:0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96 20. 杨学祥 . 2008 年 9 月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8-18 14:57: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387 21. 杨学祥 . 2008 年 10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9-2 14:51:2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6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20161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