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利工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河海大学余钟波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chenyuanfang 2011-8-24 09:56
余钟波教授,男, 47 岁,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院长,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3 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专业, 1992 年至 1997 年在美国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 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 2005 年被河海大学聘为 “ 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其领衔的 “ 大气 -- 陆面 -- 水文过程耦合机理研究 ” 团队 2007 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成果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和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水文地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大气 -- 地面 -- 地下水相互作用、地表 -- 壤中流交互影响、数学建模、流域尺度下水文模拟、污染物迁移模拟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水文水资源研究以及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洪水预测等。
4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峡水库不会影响大尺度范围的降水过程和天气形势 ——三峡水库
lincystar 2011-7-27 08:32
三峡水库工程对区域气候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范围有多大?在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旱情中,这个问题异常凸显,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经专家研究分析,三峡水库不会影响大尺度范围的降水过程和天气形势,而罕见少雨是造成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的根本原因。 一   众所周知,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各国与洪涝、干旱灾害抗争的重要工程措施。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筑建了近百万的水库工程,其中,大型水库约4.7万座。大型水利工程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区域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从目前已有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水利工程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气温调节器的作用,但至今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水利工程可对降水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从厂1常偏少是导致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祸首”。 从国外研究看,目前,世界上已经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位于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巴西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大坝等。一些学者分析了这些水利工程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   阿斯旺大坝坐落于尼罗河上,1970年建成。在水库达到最大蓄水位时,研究表明:巨大的阿斯旺人造水库会改变当地的小气候,当水位从160米提高到180米时,由于湖区面积增加达一倍以上,这将使年实际蒸发量从60亿立方米提高到100亿立方米。专家对库区气象指标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建坝前后的对比分析,认为建坝后阿斯旺城的空气温度小于建坝前,但相对湿度大于建坝前。   伊泰普水电站是当今世界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的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河段。1991年建成后,大坝全长7744米,坝高196米,形成长170公里、面积135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有专家对伊泰普水利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使得7月~1月的白天温度降低0~1.5℃,其他月份降低2~3℃;而在夜间,伊泰普水库温度高于附近陆地地区,伊泰普湖的形成,降低了库区局地的日气温变化幅度;但目前观测的气象资料系列还难以说明水库对降水产生了明显影响。   此外,观测资料表明,位于莫桑比克的卡巴拉巴萨大坝建成后,增加了区域的空气湿度,改善了当地的气候。俄罗斯车尔尼雪夫斯基大坝建成后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8.5℃上升到-7.0℃,冬季最低气温由-60℃上升到-50℃;夏季湿度提高33%,气候变得温和。罗马尼亚伊兹伏卢尔蒙特诺易水库建成后,当地最高与最低气温的温差缩小2℃,由于温度的影响,造成水库下游地区水蒸汽凝固,结露比建库前增加了约30%,库区空气的相对湿度提高了20%以上。   从国内研究看,湖南省东江水库位于郴州市境内,是湖南省最大的水库,该水库修建于1987年11月,总库容91.48亿立方米,水体面积160平方公里。有专家根据东江流域内19个测站资料,对比分析了东江水库建库前后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库区域范围内的气温值明显比周边站点的气温低;建库后年降水量稍有所增加。 二   我们可以通过对三峡库区气温、降水及旱涝灾害的历史变化特点的研究分析,寻找到更多答案。   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为16.3~18.2℃,由于受地形和长江水域的影响,长江沿江河谷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8月,最低值出现在冬季1月。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但阶段性变化明显,其中20世纪60~70年代接近常年,80年代前中期相对较低,80年代后期至今,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对库区近50年高温日数、高温过程、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大部分地区年高温日数、高温过程、危害性高温日数多;极端最高气温比较高。(2)三峡库区年高温日数和危害性高温日数均存在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高温天气高发期,80年代和90年代为高温天气低发期,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日数有所增加。   三峡库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达1120毫米,时空分布不均,自西向东呈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这6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的70%以上,并常出现暴雨。三峡库区沙坪坝、涪陵、万州、奉节和宜昌5个站1951~2006年降水量的历史变化显示:(1)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降水量最多年份达1800毫米以上,最少年份不足750毫米;(2)夏季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一次明显的由少到多的跃变,近年来降水量变幅明显增大。结合实测气温资料分析,可以发现,三峡库区夏季偏暖期大致对应少雨期,而偏冷期对应多雨期。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及地形等因素,干旱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库区平均年发生干旱的频率52.8%,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干旱,其中库区西部是伏旱的多发区,重庆城区至忠县大部分地区伏旱发生频率都在60%以上。三峡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仅次于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变化在17%~40%之间,表现在长江以南发生的频率高于长江以北,而东西差异不大;洪涝灾害均发生在夏季,近年来其强度和造成的损失也有加重的趋势。   总之,从降水、气温的历史变化来看,三峡库区及附近地区是一个洪涝和干旱灾害较为频发的地区,并且每次旱涝灾害的出现均有其特有的气候及天气背景。 三   再来看看三峡水利工程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后,将淹没632平方公里的陆地,水面平均宽度也将由0.6公里增大到1.6公里。由于大面积陆地变为水体,三峡水利工程将对区域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库对区域气候的可能影响范围从几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主要取决于水库的形状和当地的局地地形。河道型水库由于受到两岸高山的影响,一般来说其影响范围较小,而低山丘陵区大型水库影响范围相对较大。三峡水库处于大巴山褶皱带、川东平行岭谷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北依大巴山,南靠巫山,山高水深,因此,三峡水库属于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库区全长660余公里,平均宽度也只有1.6公里左右。由于高山陡坡的阻挡作用,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其影响范围应该在两岸高山之间的数十公里范围之内。   大面积水体替代陆地,将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来看,大型水库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气温的日差以及年内变差和年际差异。大型水库对年均气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利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一般来说,在北方寒冷地区,水库主要充当“热源缓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年均气温,而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主要充当“冷源缓冲”,可能会降低局地的年均气温。三峡水库位于我国湿润地区,年均气温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其以充当“冷源缓冲”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区的年均气温,特别是夏季气温,但在冬季,由于水体放热,局地气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   理论上,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温度引起的大气结构稳定性的变化,局地降水和雷暴日将产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夏季库区中心部位降水及雷暴日可能减少,而库周或许增加;冬季库区降水可能增多等。但大型水利工程对降水模式的影响相当复杂,其影响需要大量观测资料进一步证实。   三峡水库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范围有限,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区的年均气温,特别是夏季气温。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增温幅度明显,尽管三峡水库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温,但总体不会改变气温自然变化的整体趋势和变异性。   三峡水库对局地降水的影响需要大量观测资料进一步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峡水库不会影响大尺度范围的降水过程和天气形势。 四   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及其变化有其特有的天气和气候背景,2010年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进入拉尼娜状态,2010年冬季达到最强,2011年2月以后拉尼娜强度开始逐渐减弱并趋于结束。自2010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   今年1月至5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持续少雨,平均降水量26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尤其是4月份以来,该地区降雨过程明显偏少,与同期相比偏少五至八成。降雨异常偏少是导致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祸首”。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6月24日
个人分类: 长江中下游流域|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小麦助秦一统天下
xushui 2011-7-25 20:40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 坏心办了好事的郑国渠   秦王嬴政当政初年,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已渐显露,关东六国惶恐不安,纷纷想办法阻止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这些战战兢兢的国家中,与秦国相比邻的弱小韩国所感到的威胁最强烈,于是精心设计了一个阴谋,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高级水利工程师到秦国,说服秦王,在关中平原北山的山坡上,横向开凿一条长约150公里的大水渠,连通渭河的两大支流——泾水和洛水。鼓动秦国修建这条水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将有利于关中平原的农业灌溉,但真实目的却是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巨大工程项目上,以达到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但是,工程的结果却与韩国的初衷大相径庭。由于这条水渠的修建,使得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秦国的国力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   修一条水渠对当地农业生产发挥如此惊人的效益,这在现如今也应该算是个奇迹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国渠能与都江堰齐名,被列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问题是,为什么郑国渠的实际效用与韩国的设想差距竟然这么大呢?按理说,韩国的诸多谋士即便再无能,也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啊!   关中平原是一条狭长的谷地,它西起宝鸡、东抵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北北山,渭河从西到东纵贯整个平原。关中平原的土壤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土质肥沃疏松,特别是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的广阔区域,天生一片沃土,很适于农耕。然而,这片区域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又在最低处,因此千百年来空望着滔滔渭水东流去,却无法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如果在北山坡上与渭河平行横向修一条水渠,渭河以北的这片广袤土地自然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   郑国渠的灌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并没有什么“阴谋”可讲。所以说,韩国费尽心机设计这个阴谋的核心要点并不是在“灌溉”本身,而是韩国认为郑国渠虽有灌溉作用,但对秦国农业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或帮助并不大。   但事实恰恰相反,郑国渠的巨大作用是韩国始料未及的。那么,韩国的决策层究竟失算在哪里呢?关于这一点,任何史书都没有记载,所以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实际上,谜底很简单,韩国的决策层在设计这个阴谋时,仅考虑到了灌溉因素,却忽视了决定农业生产的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农作物品种。   战国时期,包括韩国在内的中原地区诸侯国的主体农作物是谷子和糜子,也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两种小米;而源自陇东(西戎)地区的秦国的主体农作物是小麦。郑国渠的问题就出在小麦身上。 令韩人犯晕的小麦   中国的农业起源有两个独立发展的脉络,一个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是稻谷;另一个是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粟)、糜子(黍)和大豆(菽)。   谷子和糜子这两种小米,都是起源于中国本土,对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另外,这两种小米都是非常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因此,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内,包括当时韩国所在的中原地区和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种植谷子和糜子这两种小米并不需要人工灌溉,仅依靠自然降水就足以获得好收成。   与小米不同,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这种外来的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后就得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   西亚和东亚在降雨季节上的截然不同,造成了小麦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环境极度的不适应。因此,要想在中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小麦,首先必须解决人工灌溉问题。由此看出,小米和小麦虽然都属于旱地农作物品种,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灌溉的需求,前者基本不需要的灌溉,对后者而言却至关重要。   小米与小麦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产量的高低。小米是“耐逆性”很强的谷物,耐旱、耐瘠、耐盐碱,但产量却相对较低;小麦虽然耐逆性较差,季节性又强,种植难度大,但却是高产作物。   小麦的产量极高,大规模种植必须建造灌溉设施。这两点大概就是导致郑国渠阴谋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了。   “人物同步”的文化交流所传播的不仅仅是物品和技术,同时也包括文化习俗,所以,长期居住在陇东地区的秦国人可能对小麦的了解更深更透彻。这也终于解答了前述的谜题,韩国人忽悠秦国人修建郑国渠,却不料帮助熟悉小麦的秦国成就了统一天下的大事。中国历史的进程,就因为小麦这个外来客而改变了。
个人分类: 农业|1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保障房债券融资开闸,水利工程建设咋办?
热度 1 陈龙珠 2011-6-22 06:44
保障房债券融资开闸,水利工程建设咋办?
本博日前曾提及 , 以不断增加投资而为继的中国当代经济 ,现在又面临了与2008年下半年颇为类似的局面,难道又要靠启动新的投资领域来再次注入强心剂?与上次主投“铁公机楼”相比,若将新的投资领域选在 经济保障房 、 水利工程等低收益甚至公益设施 建设,再若中央政府不主导投资,则大资本家们和 已债台高筑 的地方政府又有多大的积极性加以响应呢?若真再这么一搞,经济数据或许好看了,则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会如何实质性地得以好转呢? 从最新传媒信息看,以兼顾政治和经济的保障房建设,很可能确实成为我国新投资领域之一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了: 保障房债券融资开闸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由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已下发到地方政府,明确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为保障房建设筹措资金。 与此同时,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发债计划显示,今年仍将发行两千亿元地方债,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首期500多亿地方债将于6月27日上市。 按照要求,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动工,但截至5月底,实际开工率仅为34%,这也意味着,在全年大约1.4万亿元的保障房投资中,将有9300亿要在未来5个月投放。 201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发布了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是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列为重点之一的。但对这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投资筹集政策,却至今未见下文。今天夏至,2011年白天最长的日子到了:这一年已过去一半,而当前正是水患肆虐华夏大地的季节。 去年还在大谈高比例的空置房,一眨眼又要投进去1万多亿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眼前忽然晃动起漫画中黑熊掰玉米的情景来 今日(2011年6月22日)水利部网站首页截图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2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气象气候控制与工程学应对
hillside 2011-6-6 19:41
尽管本人倾向于尊重自然,不要轻举妄动。但目前社会对于气象、气候的危机感逐步增长。采用工程技术对天气进行人工影响与干预已属难免。水利工程已是遍地开花,水汽本是一家,对于降水之前的大气行为进行超前的工程控制自是可以预期的。因为天气比起地质灾害,它有明显的可预报性。 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影响局部天气、雷电释放等等,特别是城市区域。我认为范围可能还要扩大。想到这个问题后,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网上已有如下介绍: 2009年9月1日,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题为《气候问题的地球工程学应对:科学、管理与不确定性》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探讨了全球规模的地球工程学措施是否能用来防止气候变化最坏结果的出现,这项成果提出让地球工程技术在气候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人 David Biello等2011年2月25日发表了《 地球工程能够拯救世界以抵御气候变暖吗?》 注:英、美两文的发表日期来自网络的介绍(不是网文发表日期,是网文声称的原文发表日期),不知是否原文发表日期。
个人分类: 大气科学|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中国未来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之一:论工程与水利工程
xiqingchen 2011-5-29 18:28
一、论工程与水利工程 在现代社会中, “ 工程 ” 一词有狭义 与广义 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 “ 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 ” 。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 参阅《工程系统论 》,王连成著,中国宇航出版社 , 2002 年 8 月第一版 ) 。 所以,不要把水利工程狭义地理解为大坝与水库这类硬结构工程,围绕水利目标的管理也是工程。 美国工程师职业发展委员会( AmericanEngineers'Councilf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对工程的定义是: 工程是科学原理的创造性地应用于设计或开发 结构、机器、或制造过程等等 ( Thecreativeapplicationofscientificprinciplestodesignordevelopstructures,machines,apparatus,ormanufacturingprocesses,or ...)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预期功能、经济地运行、人与财产安全的组成部分 ( allasrespectsanintendedfunction,economicsofoperationandsafetytolifeandproperty )。 这一工程的关键定义表述似乎适用于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它针对工程与科学的关键,绕开了狭义与广义、硬工程与软工程、结构工程与非结构工程之间的区别,指出 “ 工程是科学原理的创造性地应用于设计或开发 ” 。在这里,既把工程与科学做了区分,也表达了工程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是探索自然与社会基本规律的学问,它往往要回答 “ 是什么 ”“ 为什么 ” 这类的问题;而工程则是从人类社会需求出发,借助科学发展的成果,回答 “ 怎样做 ” 这类的问题。 在我国, 谈到 “ 水利 ” 工程,一般大众的理解比较很狭义,往往把它与陆地上大坝、水库、船闸等以及沿海地区防汛墙、防波堤、挡潮闸等工程联系起来,这些工程都是以 “ 硬结构( hardstructure )或 “ 结构工程( structuralengineering ) ” 为特征。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狭义工程的概念,不能认为只有从事硬结构工程的人才是工程领域的专家。 工程有硬工程( hardengineering )软工程 ( softengineering ) 之分。例如:在河流与海岸土木工程中,硬工程通常定义为:利用人工结构对自然过程进行 “ 可控的破坏 ” ( controlleddisruption )。 与硬结构工程相对应,土木工程学的 “ 软工程 ” 指的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实践,利用植被和其它材料软化 “ 陆-水界面 ” ( land-waterinterface ),从而在保护生境、提升景观美学的同时,降低侵蚀、保护岸线的稳定与周边地区安全。
个人分类: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6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峡的好坏,中国人都有资格说
热度 4 tarimriver 2011-5-21 11:56
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干旱少雨再加三峡大坝蓄水作用,下游地区紧连长江的著名湖泊纷纷干涸。在国务院都承认三峡蓄水对下游航运灌溉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科学网上的水利专家们还是死不承认三峡对下游的负面影响。他们狡辩:说三峡不好的人都不是专业人士。这些不利影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还需要专业人士才能看到?你难道不知道王婆卖瓜的事情?况且,三峡建造是要为百姓谋福利的,如果百姓感觉不到好处,光几个水利专家在自夸有说服力吗? 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水利专家说,如果没有三峡,不仅湖干了,长江也干了。唉!这样的专家真是砖家啊!请问,三峡修建之前的几十万年长江和下游湖泊干了几次? 三峡水利工程现在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发电!现在三峡每年发电量在1000多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的价格却和用电地区的火电价格一样,也就是说,老百姓出钱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国家投资的钱就是老百姓的钱,另外,为了建三峡我们每用一度电要套7-8厘钱用来支援三峡),三峡水利挣的钱为什么不给老百姓分红? 其实,老百姓只有出钱出力受摆布,好处的事情一点别想。下面是2002年人民网记者采访三峡总公司老总的问答: 记者: 陆总,您觉得老百姓既然也都在交电费的时候支援三峡建设,当三峡建设发挥效应的时候,老百姓会从中尝到哪些甜头 ? 陆:这是一种国家的税收,资本金的概念,三峡建设基金资本金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税收的政策,不是一种股份制的性质。 因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防护 。 你问钱,他给你回答三峡是为了防护。防护什么?就是水利专家们说的防洪抗旱。现在下游大旱,他们又说什么?他们会说三峡是为了发电,为了国家的碳减排。但为什么水电的价格和火电的价格一样?火电是个人或公司投资,他们发电的煤要买,水电用的是百姓的钱,现在下游干旱,他们为了自己发电迟迟不放水,而且还说什么没有三峡长江也干了,真是荒唐! tarimriver 2011-5-19 17:05 明明下游湖泊干涸了,还说对灌溉、航运没有影响,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博主回复(2011-5-20 16:03) : 如果没三峡,不但小湖干了,长江也要干了。
4769 次阅读|9 个评论
尊敬的张庭博水利工程师,我没有造谣
热度 8 tarimriver 2011-5-17 12:48
] zbt92 2011-5-17 12:06 2001年,岳阳市有90%的乡镇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203.5万亩;2003年旱灾,湖区县区无一幸免。 ============== 三峡大坝是2003年6月开始蓄水的。三峡蓄水之前,长江的性质一点也没有变。然而,洞庭湖却已经发生了干旱。这是为什么?是作者故意造谣露出了马脚,还是洞庭湖的干旱与否和三峡无关? 博主回复(2011-5-17 12:34) : 尊敬的张水利工程师您好!三峡截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您知道吗?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水位从原来66米提高到88米。请您老亲自百度一下如果不相信的话!水位1997年11月截流后从66m提高到了88m,这就是您所谓的三峡蓄水前长江的性质一点也没有变吗?我看是变了,不仅是小变,而且是大变啊!要不您老再想想,要不我也要说您造谣了! 您老要不到洞庭湖地区转一转看一看调研,洞庭湖地区的水利工程以前都是以防洪为目的,没想到现在经常遭遇干旱,其工程也用不上,现在有160万人受到干旱的折磨。张水利工程师说了三峡是2003年6月正式蓄水,但恰巧是从2004年起三峡以下的下游河道开始出现水位过低甚至干涸现象,2004,2006,2009年都出现了水位太低无法航运现象。
456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水利”工程中的“利”在哪里?
热度 9 xiqingchen 2011-2-26 11:16
在我国,水利”这个词汇是一个令人纠结的词汇,特别是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施加强烈影响的背景下,这一词汇尤其令人困惑,似乎所有的涉水工程都是“水利工程”。当今世界,我国的“水利”工程可谓名列前茅,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要倒过来排列,前景危机四伏,令人忧心忡忡。如果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对华夏子孙可持续发展有一点责任心的话,请不要认为对“水利”这一用词的思考是杞人忧天,哗众取宠、或者是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 在英文中,很难找到“水利”这个词汇,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定义中,水利工程被翻译为“hydro project;water project;hydraulic engineering”。如把这些英文再译回到中文,应为“水工程;水工程;水力工程或与水利(或液压)系统有关的工程”。显然,我们找不出这些词汇中有“水利”含义的证据。所以,我国水利学会主办的学报《水利学报》的英文翻译成“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即水力工程学报;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即中国水资源与水电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China WaterPower Press”,即中国水电出版社。在学科分类上,没有水利工程学,而是保留了原有的说法,即水力工程学(hydraulic engineering)。对应我国《水利学报》(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美国也有《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但我国没有把它翻译成“水利学报”或“水利杂志”,而是忠实原文,把它翻译成《水力工程杂志》。 可见,我国所谓“水利”的名词,如果翻译成英文,原来名称中水利中的“利”就不见了,显然,涉水工程与“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水利工程定义为:“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这一定义中的关键词在于“除害兴利”,最终评价根据是工程后的客观效果、而不是工程前的主观意愿。同时,涉水工程是否能成为水利工程,必须认真把握工程的全过程,即(1)工程前立项的科学性、必要性、民众的参与性;(2)工程中的管理与监督;(3)工程后的评价与补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也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涉水工程都是水利工程,是“水利”或“水害”工程取决于这一工程是否是真正的除害兴利。我认为: 真正的水利工程必须是:符合资源、环境、生态科学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不尊重科学、违背自然规律的工程;是符合国家与社会中长期利益的工程,不是局限于短期利益的工程;是从自然系统(流域系统、全球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从局部地域或行政区利益出发的工程;是基于人民利益出发的惠民工程,而不是政绩驱动的、追求GDP的工程;是造福全社会的工程,而不是出自集团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工程。 本文论述的这种关于“水利”工程的用词问题,有人可能喜欢把他归为“中国特色”,但我认为这一用词缺乏科学性,有先入为主的嫌疑。一个涉水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冠以“水利”名目,谁还能对这一工程立项的科学性与必要性进行质疑和评价?我们应该了解水力工程(或涉水工程)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区别。
个人分类: 健康长江与流域管理|5764 次阅读|9 个评论
自主创新内涵之深化
kejidaobao 2011-2-9 09:05
文/孙国际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我们从“两弹一星”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里程。先是跟踪式的自主创新:在国外采取封锁、封闭、不支持的态度下,自力更生,成功研制了以“两弹一星”为集中代表的一系列产品。随后是开放式的自主创新:在与世界广泛交往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如家用电器、汽车等;集成创新,如大型(三峡)水利工程、船舶、飞机制造等。其间也有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杂交水稻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但深入分析以上创新就会发现,这些都还是集中在技术领域内的创新,并无科学理论、科学本源上的创新。目前我国仍然少有人去思考或研究、产出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性的科学问题及其成果。我们习惯于遇到问题首先看、找、查别人怎么做的。而往往不太注意从科学的本源,从事物、客观(体)世界运动的内在规律本身的基础性问题来思考问题,从而无法深入、快捷地找到创新切入点,缺乏理论思维的归纳能力来实现理论创新。“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没有站在科学的最高峰,这是我们不能在科学的源头上做出重大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创新,是发自主体内心深处的意向性地创造,还是接收、学习、拿来别人的东西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两类不同的创新。只有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才是科学本源创新。否则,就只能在别人创造出的理论影响、作用下,甚至是话语下,尾随式地 “创新”,不仅永远无法超越,而且更有丧失与丢掉自身特色文化主体、民族自信的危险。 首先,原始性创新必须是建立在勤奋努力,不断地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之上,付出艰苦的努力之中。在研究条件、环境以及起步时间不如人家时,如果没有高超的、独特的、更为深邃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方案(路径)思路,是不可能有所超越,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有所成功。而这个创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必须是在正确的即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勤奋努力、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地产生出别人没有的创新萌芽。 其次,突破,往往要在经过长期积累,即由一滴一点创新、发现的“点”的量的增加到“线”的深入发展、发掘之中;再由“线”到“面”的普适性的展示与应用后水到渠成。 基础性研究是为应用积累知识、人才,创造基础,发现路径、途径、方法,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内在保障。对多数研究而言没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拓展,没有一个聚焦的应用目标,发散性的基础研究会导致方向感缺失,从而渐渐地失去内在动力,而无法生根开花。这就是“基础研究每一个阶段的成果往往不一定很显眼,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有大的科学发现。现在很多人缺乏作长期努力的耐心。”(中国科学院邝宇平先生语)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无论是研究集(团)体还是个人都务必在研究上要有系统性的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氛围、研究成效之特色;自己系统性工作的优势能“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地在时机成熟之际,使这一特色转化、升华为突破。为此,创新者(集体)一定要清楚地使其研究积累形成系统性的工作,并不断地深入下去。 第三,始终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当代科学技术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分门别类、专业分工式的纵向发展后,在学科、系统林立的种种体系、领域、专业越来越庞大、复杂的情况下,要使其进一步地向新的纵深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相关联专业领域学科的分工协作之横向支持,才能有所作为,运用最新发明、技术手段(工具)来促进自身发展。只有克服传统的自我闭合式(封闭式)的“具体单一性项目”研究,才会跨越专业、学科领域间的新的飞跃。20世纪末期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核能利用、电子通信、生物工程技术等如此迅猛的发展就是证明。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种新的科学观念或理论并不是随时可以纳入科学知识体系的。在我们迫切希望公平参与竞争的交流中,急于在世界公共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切忌不顾客观实际地渴望全社会认可。因为,只有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其他相应部分完成后,只有在社会需求的呼唤下,已往、现有知识体系不能满足要求之时,才可能被人们、社会所重视、认可、接受,这种新知识才可能被纳入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为此,对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课(问)题要钻得进、等得起、沉得住气,在韧性中体现出坚毅与睿智。 这就要求具体的科研组织及个人在不断地做出优秀工作的基础上善于定期地把自己工作中的“亮点”汇集起来,供自己适时地反思,思维迁移地形成系统性优势的积累。注意广泛涉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相关领域的新成果及其进展。既提高自身认识、升华的能力,又能在优势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顺势萌发出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2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央1号文件:及时的赞赏,迟到的批评
杨学祥 2011-2-1 03:33
百日大旱席卷中原“粮仓” 2011-01-31 07:02:38 大洋网—广州日报 | 发表评论(0) | 正文背景色: 标签: 大旱 中原 交通事故字体摘要:河南省鹿邑县贾滩乡的蔬菜地里,已经旱死的大葱。雾最大的时候可视范围只有20多米。2008年的雪灾和2010年的西南大旱还在人们的脑海里徘徊,2011年,冷和旱这两种极端天气又同时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河南省鹿邑县贾滩乡的蔬菜地里,已经旱死的大葱。   雾最大的时候可视范围只有20多米。   2008年的雪灾和2010年的西南大旱还在人们的脑海里徘徊,2011年,冷和旱这两种极端天气又同时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冬旱、南方冻雨,形成了“北旱南冻”。尽管从影响程度上,暂时还不能与2008年和2010年的“前辈”相比较,但“两害”合一,给春运高峰期的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通货膨胀巨大压力下的物价埋下了隐忧。   为此,本报记者在采访专家分析造成“北旱南冻”的气候因素的同时,更加现场直击北方干旱之严重景象、亲历南冻之春运影响,还将深入分析北旱南冻对农产品价格趋势的影响。   旱之河南篇:   豫东小麦或减三成   文/图 特派河南记者 王飞   “地里都快冒火了!”持续干旱的天气让河南省鹿邑县贾滩乡槐树李大队的村民王峰忧心忡忡,他指着枯黄的小麦告诉记者,“即便是现在马上浇水,小麦亩产至少也要减产三成。”   在过去4个月时间里,一场特大旱灾持续袭击了“产粮重镇”河南和山东大部分地区,此次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甚至已经超过了2010年时中原50年一遇大旱。   沿着永登高速,记者见到了青黄不接的成片麦田,“如果是往年这个时候,小麦都已经齐脚脖了,放眼望去是绿油油的一片!根本看不到小麦下面的黄色泥土,”王庄村的王海涛说,“现在小麦枯黄的叶子跟泥土混成了一片。”   在紧挨着永登高速的贾滩乡赵庄村田地里,记者看到,许多小麦的叶子都已经变干变焦了,“小麦不怕冷,就怕旱,”王海涛说,“麦子根系扎地不深,先是子根旱死,叶子供水不足开始枯黄,这时候就要减产了;然后是主根,如果主根旱死,小麦就死了,颗粒无收。现在子根都已经旱死了,主根也差不离了。”   “正常年份一亩地有900~1000斤的收成,”王峰说,“即便是现在浇地,估计小麦亩产也会降到600斤,减产3成以上。”   许多蔬菜旱死   冬季的小麦正处于“冬眠期”,对干旱还有一点“抵抗力”,而现在正处于生长期的蔬菜,几乎全部绝收。   贾滩乡信用社的职工尹军在院子里种了几分地的大葱和菠菜,记者昨天看到,超过8成的大葱和7成的菠菜都已经全部枯黄干死。   据王庄村的老人家回忆说,早些年村里的灌溉渠道非常发达,在村后的惠济河旁有一个喷灌站,3个50厘米粗的引水管可以直接将惠济河里的水引到河堤上来。河堤上又专门修建了贯通整个村农田的灌溉渠道,喷灌站只要一启动,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浇遍全村的农田。   由于河里违法抽沙现象非常严重,整个惠济河的河床被抽低了一大截,喷灌站取水口已经无水可取,喷灌站被基本废弃。   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的逼近3成,导致个别地区可灌溉面积减少近半。直至2003年,中国19.5亿亩耕地中,还有11.1亿亩要靠天吃饭。   丧失了灌溉渠道的“功能”,当地农民只能在自个地头“打井”,然后用喷灌机抽地下水灌溉,这样成本就高很多,“单单是柴油费用,每亩就要超过30元。”王海涛说。   豫东大旱或50年一遇   灌溉成本太高,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对于抗旱失去了积极性。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当地政府曾计划给予每亩地灌溉补贴。   造成如此旱情的原因是4个多月来滴雨未下,“打我记事起就没碰到过像今年这样旱的,”已经52岁的王峰说,“前年也大旱过,可那时也就3个多月未下雨而已。”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在1月11日至25日之间,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基本无降水。持续少雨雪致使黄淮、华北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目前这些地区普遍出现中等程度以上的气象干旱,其中山东大部、河南大部、河北大部、山西南部、苏皖北部等地为重旱至特旱。   记者查询到,2010年春节后,河南等北方地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旱,但当时也就是连续3个多月未下雨而已,而今年已经连续4个多月未下雨,旱情超过了2010年的50年一遇标准。   冻之湖南篇:   从广州返湘一路看到20起车祸   文/图 记者杨进   记者昨日驱车从广州出发前往湖南岳阳,体验“南寒”,一路上目睹20起多车连环相撞的事故,在被称为“死亡之路”的云岩段,记者还遭遇了能见度只有20米左右的大雾,危险重重的返乡之路考验着每一位车主。   出行前查天气是“必备功课”   走京珠高速之前查看天气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这成了多年来众多返乡客的“必备功课”,因为如果天气恶劣,车祸、大塞车就是家常便饭,自然要多备衣服和方便面等。   凌晨4时30分,记者联系好有着多次驾车过京珠高速路经验的刘先生从番禺出发。从华南快速上到京珠北,一路上天气很好,车少,开起来非常顺畅,约2个多小时后,记者开始接近韶关地区,前面的雾开始越来越大,地面有些湿,记者降慢了速度,这里,记者看到了第一起车祸,对面一辆大货车可能因为打滑,车头撞到了中间护栏上,幸好车头损失不严重,司机安全,刘先生告诉记者,“这才是开始,你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   8时左右,记者进入韶关地区,又看到一起三车相撞的事故。   每走一步都充满危险   半个多小时后,记者进入了京珠北最难走的云岩段,这里被称为“死亡之路”。大雾出现,记者前方可见视线只有20多米,所有的车辆都打开了警示灯,10多分钟,前方左侧又有连续2起车祸。期间,记者在路上至少看到了10多起这样的大小事故。9时30分,记者经过了粤北收费站。   只开行了约半个小时,前面就出现了大塞车,天空仍然阴沉,所有的车辆几乎是停在了路上,在等候了10多分钟仍没有“动静”后,不少车辆都关掉了发动机,人们从车内走出来,在寒风中颤抖。一些人还跑到了附近的草丛中“方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无奈的办法。   过了半小时后,前面的车开始慢慢动了起来,但速度非常慢,车子几乎是滑过去的,在走走停停半个小时后,前方出现了交通事故现场,又是5车连环相撞,也不算严重,警察刚刚处理完,路面才慢慢恢复,但后面受影响的车越来越多,“车龙”摆得越来越长。   不久下起了小雨,路面上还有大雾,能见度只有30多米,车速再次下降,过了10多分钟后,前面的车逐渐停了下来,在一个弯道处,记者看到闪着红灯的“龙头”望不到尽头。   1个多小时后,“车龙”终于动了起来,一路依然事故不断,傍晚18时左右,记者到达目的地岳阳。   全程下来,记者沿线至少遇到了20起交通事故,耗时近14个小时,单程路费和油费约1000元。比起坐火车,在京珠高速路上驱车返乡的成本要高很多,也危险很多。   当日发生68起交通事故   据交管部门统计,在记者驱车体验的当日,24小时内,京珠北车流量为50060辆,发生了68起交通事故。而前天交通事故甚至达到了80多宗,韶关路段一度塞车约20公里,云岩、大桥、梅花路段被称为京珠北高速的“死亡之路”。   每年这时候在京珠北运行的每日车流量都远远超过设计容量,该路段测得的最高车流量超过了7.5万辆车次。 http://news.21cn.com/domestic/difang/2011/01/31/8089896.shtml 江苏淮北降水50年来最少 2月气象干旱持续 2011年01月31日10:44 来源:中国天气网 欢迎发表评论 字号:   中国天气网讯 去年9月中旬以来,江苏省淮北地区降水也较常年异常偏少,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少值。根据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监测表明,截止目前,淮北北部大部分地区达特大气象干旱,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中南部地区达重度气象干旱。预计2月江苏淮北地区降水仍将持续偏少,淮北地区气象干旱将进一步持续发展。   2010年9月中旬以来,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有效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淮河以南地区。据气象资料显示,2010年9月11日~2011年1月30日全省各站降水量为9.6(沛县)毫米~324(吕泗)毫米,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北少南多,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吕泗站偏多3成外,淮北地区偏少9成以上,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一少值。   另外,去年9月中旬以来,淮北地区平均连续无雨日数达4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邳县、赣榆、宿迁均超过60天。其中邳州(61天)、赣榆(60天)、灌云(56天)、睢宁(52天)、宿迁(60天)连续无雨日均达极端气候事件标准。   受持续少雨影响,截止目前,江苏淮北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特旱,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中南部地区出现重旱。据统计,在连云港(601008,股吧),旱灾共造成694893.0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3716.0公顷,绝收707.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879.83万元。造成部分旱茬麦田缺苗断垄、次生根发育不全、基部叶片枯黄等现象,严重的田块甚至出现干枯死苗。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预计,2月降水量苏南和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多,淮北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少,气象干旱将进一步持续发展。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气象旱情变化,加强旱情监测分析评估,适时开展旱区人工增雪(雨)作业。提醒各有关部门立足抗大旱和长期抗旱,及早动手,减轻旱情对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http://news.hexun.com/2011-01-31/127129760.html 杜平:中央将水利安全升至国家高度令人赞赏2011年01月31日 13:55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凤凰卫视1月30日《新闻今日谈》节目播出“杜平:中央将水利安全升至国家高度令人赞赏”,以下为文字实录: 杜平:还有一个就是第二个背景,最近这些年来自然灾害特别多,相当多的自然灾害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的灾害是可以减少的,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是可以减少的。你像泥石流,南方去年干旱,西南省份大面积的干旱,就是因为很多的灌溉设施是没有的,其实可以调动一些水资源缓解这样干旱的局面。 另外很多的城市都有涝,被淹没了,这个也是水利工程没有达到,过去一直被忽视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你光是注意GDP的数据的增长,而没有在这个方面看不到非常重要的项目上进行投资。不愿意花这个经历去做,因为你政府拿钱去投入到这样一个看不到效益的项目上去。 你就对政府的政绩来讲肯定是不利的,但是同时它又没有一个持续性,整个经济发展到现在,这种状态之后,你为了这样的一个自然灾害,每年都要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你要付出很多的代价。你赚了钱之后,你并没有持续的发展,钱滚钱,钱赚钱,而是投入了这些防汛抗旱等等这样的灾害当中,所以你花费的资源是非常多,事实上是划不来的。 现在先把钱给花下去,然后能够保持一个持续的发展,所以这次,中央政府1号文件里面提到几个口号,几个说法,我非常赞赏。这个水利工程建设不只是涉及到,饮水安全问题,灌溉安全问题,生产安全等等,还是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就是国家安全,涉及到国家安全, 这个过去是没有的 。 因为我们过去讲到国家安全的时候,都是讲到传统的安全,就是说你的国土不被别人侵害,你的领海不被别人侵占,这是传统的安全,但是涉及到这样的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就是新的概念,新的想法已经出来了。 国家安全提高到什么样的层次,像是这样的干旱也好,还是涝灾也好,对人民生活和生命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你看过去这几十年来了,特别是90年来长江水灾可以看出来,死于国内自然灾害的人远远大于,你跟战争带来的灾害,带来的生命的损失都没有的。 事实上,大量的生命都在自己的国土上,为了自然灾害所损失了,所以国家安全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认为把这样的一个焦点放在自然资源或者水利资源的建设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不只是对农业,而且是对很多、很多方面的一些事情的开展,可能有一个非常重要持续性的良好效果。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1/31/4533548_0.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3-31 6:13:31 西南干旱反思:水资源危机的战略地位 杨学祥,杨冬红 我在2004年3月2日指出,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而且危及农村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基础。大城市的扩大应该受到地方资源的严格限制。失去农村支撑的城市将是一座死城,中国西部沙漠化过程就是证据: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移,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 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北京引拒工程的最初方案是把原有的引水渠道胜天渠的坝首加高,拦蓄更多的地表水;同时打一组40多眼机井的机井群,把拒马河的浅层地下水拦截后通过管道输往北京。“拒马河的地质条件不能储存深层地下水,一旦工程实施,从地上到地下,拒马河水将全部被截在北京一段,下游的河北境内将滴水没有。”一位河北水利部门的官员指出了引拒工程的利害。 据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资源处研究员郎洪钢统计,北京的引拒工程将对下游河北省境内的9个县市300多万人口造成巨大影响。郎洪钢认为,若北京引拒工程实施,下游地区75%以上年份将断流。下游已建好的众多水利工程将报废,100多万亩水浇地将变为旱地。同时,华北明珠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也将恶化,并加剧下游地区的耕地沙化。 石亭镇人大主席夏雪松出示了一份上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吴邦国委员长的请示报告,报告署名“涞水县部分人大代表”,落款日期是2003年11月28日。在这份报告中,北京引拒工程被称为“非法截流工程”。报告称:“如果这项工程实施,将切断拒马河的表流及潜流,造成地下水主要补给断流,我县10个乡镇26.9万人面临水荒。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这片土地将无法生存。因此,强烈要求中央领导制止这项工程的施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者。” 维持大城市的物质消耗随着现代化的需求而成几何级数增长,城市用水短缺仅仅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服务设施配套等等,迫使城市不断扩大。如不及时限制,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大城市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随着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私人轿车的增加,淡水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加。 水利部门的资料显示,拒马河流域目前是河北省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而河北省也已成为全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同属海河流域的北京和天津情况更糟,目前北京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据2004年前的统计,20年来,北京人口由800万增至近1400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多亿元增长到近3000亿元,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自1997年以来,河北省连续7年大旱,水资源持续减少。目前河北全省年用水量平均达230亿立方米,供水量只有170亿立方米,之间的缺口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补充。有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外调水的情况下,河北2005年和2010年仍将缺水57.3亿立方米和61.8亿立方米。海委会一位官员坦承,由于水资源的紧张,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水事纠纷。 6年前的预言在西南旱灾中得到证实: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盲目满足大城市的过度需求可能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危机。与其耗资巨大实施调水工程,不如地区、城乡均衡发展。以破坏农村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必须停止。农村生存环境破坏之日,就是城市自身生存条件消亡之时!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 。 强国要发展,资源现危机。淡水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中国城市水准的最高极限,这一观点在西南干旱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再度亮起了红灯! 2004年的警告:亚洲未来十年缺水危机将逐年恶化 2004年8月27日,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目前,科学家警告亚洲农民尽量节约使用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如今的亚洲已面临着严峻的缺水危机 。2010年南亚的干旱正在证实这一预测。 2004年8月25日,伦敦主办的《新科学家杂志》刊登一篇文章指出,全球地下水资源储量正逐年减少,尤其是亚洲地区情况更不容乐观。亚洲地下水资源已十分贫乏,以后人们可能再也看不到绿油油的田野,人们在未来将面对的是贫瘠的荒漠。该篇文章反复强调,在未来十年里,部分亚洲地区的缺水危机将十分严重。据悉,这篇文章提出的观点和依据来自近期在瑞典召开的全球水资源讨论会。   亚洲国家缺水危机最为严重的就是印度,目前,一些印度农民早已放弃传统的浅水位水井,开始利用采油业使用的挖掘技术和设备用来汲取地面数百米以下的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已接近干枯。此外,农业作为印度的支柱性产业,生产稻米和甘蔗需要开采数百万口水井进行灌溉。尽管,一种花费600美元购买的高级抽水设备可以为印度农业带来较好的收成,农民也可以将丰收的粮食出口国外,但是,他们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下一代的生存环境。《新科学家》杂志称,印度下一代居民将面临着可怕的缺水危机。 印度一些严重缺水地区至今仍未具有缺水危机感,该地区的居民抽取地下水资源用于灌溉庄稼,尽管他们获得了农田丰收,但他们将会给下一代人只留下荒漠。印度Gujarat省国际地下水资源协会监控站主管图沙尔-沙罕称,该地区地下水开采十分混乱,许多农民没有计划性地使用抽水泵抽取地下水。《新科学家》杂志指出,类似的情况遍及印度其他地区,此外,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水资源贫乏,竟然也无限制地开采地下水,如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家。目前,印度过半传统人工水井和浅水池塘已经干枯,部分干旱地区的抽水设备已开采至一千米以下的水资源 。 2004年的警告在2010年得到证实:在中国西南地区遭受特大旱情之际,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出现严重旱情。旱灾导致这些国家粮食、水果以及天然橡胶、棕榈油、甘蔗等经济作物减产,并影响到相关产业链。 菲律宾从去年11月以来没有下过一场雨,泰国76省里有52省成为旱灾区,东南亚六国6500万人口视为生命线的湄公河的水位,更降至20年来最低点。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及越南的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由于2009年雨季提前结束,加上雨季降雨量锐减,泰国境内某些河段的水位已降至仅30厘米 。 重 庆晚报:旱灾比重过半 大旱折磨全球1/3陆地   据重庆晚报报道,“60年不遇”甚至部分地区“百年不遇”的干旱正严重折磨着中国西南五省区市。一场干旱的受灾人口超过5000万,全世界已经有30年没有出现过了。 据气象学家统计,旱灾在全球所有气象灾害中的比重已经占了一半。据统计,自然灾害中约70%为气象灾害,而旱灾占到气象灾害的50%左右,成了全球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且成因复杂、预测难度大的一种自然灾害。翻开世界地图册,可以看到全球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部、澳大利亚大部、非洲大部、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灾害的威胁。 上一次大范围旱灾发生在1972年。当前与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深陷旱灾之苦的还有一些周边国家,远处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很不顺,雨水少,旱情重。《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干旱正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   20世纪30年代,刚从经济危机挣扎出来的美国经历了一场大旱,2/3的国土受到影响,沙尘暴席卷美国大平原。 上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出现在非洲撒哈拉地带,始于1968年,持续了近30年。1972年,一次全世界范围的干旱袭击了大量产粮国,致使当年全球粮食总产量减少2%。 人类真正与干旱进行“全球性”抗争,正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1972年召开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不久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首次把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非洲的肯尼亚),其主要职能就包括抗旱问题。过了10年,大旱情再次肆虐全球,此后,局部地区的旱情此起彼伏。 去年8月,南亚印度遭遇大旱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印度政府无奈之下,决定加大粮食进口,但又担心国际投机客炒作,哄抬粮食价格,在对外公布进口采购时间表时十分慎重。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个农业大国,一旦出现旱灾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就在5年前,印度已从“小麦出口国”变成了“小麦进口国”。 2006年夏天,英国遭遇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情,英国环境署被迫颁布了为期6个月的法令,在旱情严重的英格兰东南地区禁止一切非必要用水。英国东南部的萨顿与东萨里水务公司,有权禁止洗车、为游泳池蓄水、用水浇灌花园及体育场地等耗水量非常大的活动。 中亚是传统上的缺水地区,也是旱情多发地。哈萨克斯坦每3年中就有2年面临干旱的危险。据联合国资料显示,在2008年的旱灾中,中亚和南亚有600多万人口受到影响。吉尔吉斯斯坦战略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曾撰文说,世界上1/3的土地处于旱灾的边缘,其中中国的缺水情况最为严重。   我国干旱面积约占47%,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中国历史上,干旱平均两年一次。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影响较大的有1928~1929年、2000年、2009年等数次大旱,且旱情有向南方湿润地区发展的趋势 。    我国严重干旱发生的记录和规律 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饥荒、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和1873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全世界本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我国占有3次,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国连续6年大旱。累计受旱面积近20亿亩,成灾面积9.32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而且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类似的另两次大旱灾发生于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间,灾民因饥饿而出现“人相食”的县数分别为48和38个,其中有4个县井泉枯竭或河沟断流。 光绪初年发生华北大旱灾。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1959-1961年和1978-1983年都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滞后8年左右),我们预计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的月亮最小值时期发生严重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2000年以来南方的干旱逐步加重,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西南干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被忽视的低温和干旱警报 据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网站2007年7月9日报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气候气候变化可能是战争冲突的根源。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1000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1000年到1911年间发生的899次战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称,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 国外华人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究、 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 。 许靖华特别强调: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 。这可能是美国国防部的气候报告预测2010年中国由“南涝北旱”转变为“南旱北涝”的理论根据。 最近,环球时报的一篇时评指出,GBN的报告是一些科学家通过对格陵兰岛冰芯样本的分析,对历史上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了细致回顾而写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一家美国商业机构7年前就注意到了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及环境后果,这的确是个“惊人”消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可能是,7年前,中国一些气象专家就看了这份报告,国内媒体也做了报道,甚至部分气象官员也收到了报告。对比之下,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的研究分析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而这就不仅仅是气象部门一家的责任了。中国需要准确的气象预报,更需要中长期的气候战略。最重要的是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未来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他们不惜花费重金,研究气候变化及其有可能引发的问题,甚至对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的气候变化做出预测,这样的战略远虑值得我们深思 。 水资源富裕西南地区出现大旱,原因究竟是什么?国家防总秘书长刘宁说:它和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北方低温是有关系的。按照气象专家的解释,西南五省的旱情是大气环流异常所导致的。因为今年冬天印度洋的海上温度升高,而陆地上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下降,陆地上比较冷,海洋上比较暖,不利于海风的形成,也就不利于海上的暖湿空气被输送到大陆上来,从而导致了西南地区干旱少雨的局面 。 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下降导致南方干旱,这一观点认证了国外华人学者许靖华12年前的预测。许靖华的文章1998年发表在中国一级科学期刊《中国科学》(D辑),这样重要的战略报告为什么被忽视? 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这是科学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警告,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这一警告,西南干旱又验证了这一警告。 2010年初,罕见的低温暴雪袭击了北半球,全球直线变暖的理论遭到质疑。中国的全球变暖支持者在气温变化问题上强调人为的温室效应,在干旱问题上强调自然的致灾效应,陷入无法解脱的自相矛盾之中,在重大灾害预测方面无所作为,屡屡出错。他们认为,人为变暖打乱了自然规律,长期气候预测没有科学根据。因此,他们忽视1998年许靖华的预测也就顺理成章了。 究竟谁发现了规律,自然规律能不能人为改变,不在主观的夸张,而在客观的实践。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气象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给与客观的评价,1998年许靖华的预测必须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气象战略关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 ,水资源危机的战略地位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 2004-3-2《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3_guancha/2004-3/2/996001.htm 2. 天石,悠悠。亚洲未来十年缺水危机将逐年恶化 印度最为突出。2004年08月27日14时43分 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news.tom.com/1003/2004827-1250410.html 3. 责任编辑:顾颉。旱魔折磨东南亚经济。2010年03月30日 08:17:57来源:都市快报。http://money.hangzhou.com.cn/news/content/2010-03/30/content_3207613.htm 4. 大旱折磨全球1/3陆地(图)。2010-03-28 03:19:00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重庆)。http://news.163.com/10/0328/03/62R637HA000146BB.html 5. 旱灾历史悲剧。时间:2010-03-30 10:26:02 华媒网。来源:百度百科。华媒网 编辑:关宇玲。http://ccvic.com/jlb/jizheluntan/20100330/129074.shtml 6. 杨学祥。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科学网。发表于 2008-9-16 20:13: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7. 压龙。研究暗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20070710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07/1_20070710_157896.html 8.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9. 杨学祥. 地球供养不起资本主义. 2007-3-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00 10. 杨学祥.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2007-3-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95 11. 杨学祥。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20 8:19:37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12 12.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7-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718 13. 美七年前预测中国大旱 气候研究战略警醒中国。2010年03月29日 07:53 来源:环球时报。(责任编辑:袁志丽)http://civ.ce.cn/main/gd/201003/29/t20100329_21197374.shtml 14. 印度洋暖湿气流及北方低温是造成大旱原因之一。2010年03月30日18:31 CCTV《面对面》。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3-30/183119973058_2.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756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关系到国家安全:气象安全的警钟
杨学祥 2011-1-31 01:58
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关系到国家安全:气象安全的警钟 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关系到国家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9日19:29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http://news.sina.com.cn/c/2011-01-29/192921896671.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3-26 15:38:18 高度关注国家的气候安全:气象灾害正在发生 高度关注国家的气候安全:气象灾害正在发生 杨学祥,杨冬红 据记者徐兴渝、实习生张钦报道, 近日一则6年前的新闻,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这则新闻是新浪网2004年转载南方某家报纸的消息,内容为美国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南部地区的将发生特大干旱,持续有整整10年,而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该新闻被网友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后,不断放大,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疑问:真的干旱要持续10年?同时,记者了解到,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情不断加重,特别是今年以来,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如美国专家所预测,2010年,中国南部果然遇到了特大干旱。那会不会也如预测所说,将持续整整10年呢?有科学依据吗 ? 关于美国国防部2004年气候报告的科学性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钱维宏教授最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美国有一个报告,讲到全世界未来气候的分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其中提到了中国南北的干湿的转变问题。我想写报告的这些人肯定也是看过好多文献,才能把这个事情总结出来,说不定有些信息也来自于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文章。不是美国科学家个人预期发表文章,也得有一些组织和一些人做归列工作,我想美国国防部找的公司可能具有了这样的做法和能力,有这样的人组织这个事了。 关于南方持续十年干旱,钱维宏指出,在20年代末,我们国家的黄河中上游就发生了严重的,快十年的干旱,蝗虫灾害,就导致了30多万人饥饿,1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亡。在美国30年代有一个黑风暴,也是沙尘暴中西部地区,可以看到在那个时刻,可能不是一个地区,北方有很多地区都会发生异常的长时间灾害。这个事情很容易发生在我们国家北方地区。每年季风气流能到的,无非维持的时间长短而已,长就叫丰梅,短就叫空梅,北方可能十年都不到,降水都不会到那个位置。在南方来说,维持十年的情况,我的感觉还不是太多的。这方面资料比较少,中国科学家对这方面加强研究,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至于美国已经提到这个事,他也没说根据什么,至少我们要做充足的准备研究,对这个事情要好好研究一下 。 最早发现美国报告的国家气候中心罗勇研究员说,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前我们很少考虑到,气候会在慢慢地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发生意料之外的突然变化,比如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趋势中,是不是会出现突然降低的可能?这一点中国科学家没有认真研究过,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没有预计。”另一方面,目前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冷,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和水质降低;冰和风暴将导致战略性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不管这个报告产生的影响如何,也不管将来气候的实际变化如何,作为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方面应该给国家提供一个科学决策的依据。”   毫无疑问,GBN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们求证的强烈兴趣。很快,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GBN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04年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学会议第232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专家建议应当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2004年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主题为“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GBN的报告再次成为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 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已经得到部分证实   美国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北半球遭遇50年一遇的低温暴雪袭击,2009年南半球达到气温最高值。美国国防部的报告在温度变化上与全球变暖持续论者完全不一致,但低温和暴风雪已经被实践所证实。干旱的预测值得关注 。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   “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是符合中国2009年实际情况的。希望中国气象界高层能够重视这一报告,反思自己的气象预测。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出来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且报告的作者之一施瓦兹也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显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而中国却缺乏这样的综合性的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 。 气候变冷的机制:强潮汐降温作用和深海巨震降温作用 北大教授钱维宏最近指出,西南干旱与海洋升温有关。现在,我们就讨论一下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赤道热两极冷是太阳能量纬度不均匀分布造成的。由于大气热容量低,大气热对流不能改变这一基本规律。海水则不同,其热容量大,热对流的传热效果十分显著。计算表明,每立方米的水和空气温度降低一度所释放的能量分别为4180000焦尔和1290焦尔,前者是后者的3240倍。这个巨大差别可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中看到。气象学家张家诚指出,瓦伦西亚岛和赤塔同在北纬52度附近,前者位于爱尔兰的大西洋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后者位于亚洲大陆内部,属于大陆性气候。虽然纬度相近,但温差在一年内的分布相差悬殊。一年内最冷和最热月份温度的差值,在瓦伦西亚只有7.9度,在赤塔则为46.1度,大于前者5.5倍之多。前者年均温度为摄氏10.3度,后者为零下3度,差值为13.3度。这说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重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 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它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冷源。近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温暖期海洋底层水冷比现在高摄氏15度,大气高10~15度。地球温暖时代与海洋底层较高温度相对应。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低温冻害和灾害链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 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依照丁一汇院士的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2009年的流感世界大流行也满足6大气候特征: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为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年;2008-2009年为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发生中国严重冰冻雪灾;2009年发生厄尔尼诺和低温冷夏年;2008和2009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目前厄尔尼诺强度较弱,如果在11月后增强,流感强度也会增强。不排除太阳黑子峰年2012年流感增强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1957、1969、1972和1976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20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60-70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7次大于8.5级地震。 强震海啸、低温冻害、飓风台风、沙尘暴雪、流感爆发、旱涝灾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正在发生 。 西南干旱的启示:“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 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在2004年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这一预测正在变为现实。 罗勇研究员和教授钱维宏业独立地发现了类似结论。显然,中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在2020年附近变冷的研究早于西方,这是有据可查的。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任振球研究员指出,2020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60年周期中的最大值,2010-2030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1946-1976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 。极端冷事件频发不仅是周期论者的警告,也得到全球变暖论者的认同。 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指出: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这一预测不仅得到实践的初步证实,而且得到全球构造活动的相互认证: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 “构造干旱”巧遇“气象干旱”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发生后,2005年3月29日、2007年9月12日又连续发生2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我们称2006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2009年9月2日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2010年3月6日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7.1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地震是地震构造研究的课题,干旱是气象变化研究的课题,地震与干旱的关系是跨学科难题。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去评判,这方面的理论往往自消自灭,不为科学主流所关注。事实上,跨学科难题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本课题不仅有利于干旱预测,也有利于地震预测,正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难题。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 。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 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 ,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这不是空穴来风。 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 据经济参考报2010年3月22日报道,这次旱灾充分暴露出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明显,亟待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投入。 “云南、贵州不是传统的缺水区,旱情暴露出来的主要是‘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 “旱灾警示我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工程性缺水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谈到云南旱情时说,云南对水资源利用不够,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 贵州基层干部认为,这次大旱考验了水利设施,由于基础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在各级财政仍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国家继续加大对贵州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显得非常迫切 。 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水利设施问题?这表明过去30年缺水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南方一直被认为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本次抗旱的不利条件,除了自然原因之外,农村的个体经济也制约了农村的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村的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常常以国家投资和民工出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当地的水利灌溉设施。包产到户造成的土地条块分割和短期租赁,不利于灌溉渠道的合理分布,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投资,而且需要对农村土地的合理征用。 1977-2003年农村改革开放遇到了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南涝北旱”时期,南方农村雨水充沛,虽有小旱,无关大局,农村改革开放成效显著。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和严重低温冻害频发,“南旱北涝”正在代替“南涝北旱”,南方缺水的问题突然提到议事议程。我们早在2008年就提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告:强震、低温、沙尘暴、飓风、流感等灾害将接踵而来 。 南方是中国水资源丰富的粮仓,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太阳黑子和潮汐变化规律,2012年太阳黑子峰年可能带来高温和强风,2014年-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可能使高温、强震和干旱达到高潮,2018-2020年的太阳黑子谷值可能带来洪水、强震和流感,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可能带来洪水、强风和强震。 关注国家的气象安全,是行动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徐兴渝,张钦。网传美国6年预测出南方干旱 专家称真实性无法估计。2010-03-24 11:26 来源:华龙网。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3/24/4140427.html 2. 北大教授钱维宏:西南干旱与海洋升温有关。2010年03月22日20:43 新浪嘉宾访谈。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204319917057.shtml 3.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 来源: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4.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5.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2009,(11):4-7. 6.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7.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8. 丁一汇. 透视“大雪灾”. 日期: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0.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2003-03-29河南兴农网。 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11. 任振球.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见: 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7.43-48. 12.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13.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发表于 2009-2-9 7:56:3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723 14. 杨学祥. 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0,6(8): 1003~1005 15. 汤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1998,28(5):463~468 16. 马宗晋,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99~102 17.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见:邓乃恭,雷伟志主编. 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180~184 18. 杨学祥. 降水能源变化与未来地下水危机. 科学. 1999,51(1):46~48 19. 杨学祥,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 20.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21. 西南旱情已致5000余万人受灾 专家建议人工增雨。2010年03月22日15:3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153417255525s.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43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洪涝干旱频发反映水利基础脆弱:事实和预见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30 07:05
水利部长:洪涝干旱频发反映水利基础脆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9日22:03 新华网 水利部部长陈雷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题:奏响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号角   ——水利部部长陈雷解析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记者赵承、姚润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9日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水利部部长陈雷29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以权威的声音回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记者: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中国水利问题。这是新世纪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后,一号文件的主题首次指向水利问题。请问为什么中央选择这个时候就水利出台综合性文件,有何背景和考虑?   陈雷: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加强水利,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就要求尽快对水利作出部署安排。   中央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尽快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   二、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夯实农田水利这个基础。   三、水旱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四、2004年以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要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有必要选取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重大问题逐个加以突破。   五、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合力,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   记者:毛泽东主席曾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您谈谈如何理解对水利的这种战略定位?   陈雷:明确水利的战略地位,是关系水利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水利的地位作用有不同的论断。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国家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的内涵不断丰富,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这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这样的定位,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对水利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http://news.sina.com.cn/c/2011-01-29/220321896865.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3-24 3:21:00 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0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目前,中国西南正遭遇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再次敲响环保、节水的警钟。特大干旱正在考验中国的农村经济。 中国西南干旱百年罕见:与“南旱北涝”不期而遇 漓江变“小溪”,珠江源头断流。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截至3月17日15时统计,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0.2亿元。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已向上游市场传导。贵州目前已有310多万人需要口粮救济。重庆34个区县出现旱情,农作物受害270万亩。在四川省,往日里对付干旱非常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今年也失去了作用。 持续干旱不仅造成农作物受灾、人畜饮水困难,干旱还波及到旅游景点。在以风景秀丽著称的广西桂林,漓江因为缺水变成了一条“小溪”。因来水大幅减少,造成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大“瘦身”,瀑布水流只有平时的四分之一左右,漂流景区水位也大幅度下降。媒体报道称,在云南曲靖北部山区探访发现,珠江源头已经断流 。 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在2004年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 早在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北京大学钱维宏教授在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GBN报告预测的,2010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1年前就得到了 。” 钱维宏发现,从1910年~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1910~1940年是30年时间,1940年~1980年是40年,从1910年到1980年是7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1910年的夏季降水南方多,到1980年又回到夏季降水南方多的状况,这个周期是70年左右!”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也发现了相同规律 。 当前的西南干旱发生在我国“北旱南涝”向“北涝南旱”转型时期,所以,它首先是一场自然灾害,过分强调人为作用是不合实际的。 “构造干旱”巧遇“气象干旱”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发生后,2005年3月29日、2007年9月12日又连续发生2次8.5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我们称2006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2009年9月2日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2010年3月6日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7.1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地震是地震构造研究的课题,干旱是气象变化研究的课题,地震与干旱的关系是跨学科难题。以己之短,搏人之长,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去评判,这方面的理论往往自消自灭,不为科学主流所关注。事实上,跨学科难题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口,本课题不仅有利于干旱预测,也有利于地震预测,正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学术难题。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 。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 和高庆华等给出的20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 ,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2004年美国GBN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这不是空穴来风。 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 经济参考报报道称,这次旱灾充分暴露出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明显,亟待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投入。 “云南、贵州不是传统的缺水区,旱情暴露出来的主要是‘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 “旱灾警示我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工程性缺水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谈到云南旱情时说,云南对水资源利用不够,全省水资源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 贵州基层干部认为,这次大旱考验了水利设施,由于基础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在各级财政仍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国家继续加大对贵州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显得非常迫切 。 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水利设施问题?这表明过去30年缺水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南方一直被认为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本次抗旱的不利条件,除了自然原因之外,农村的个体经济也制约了农村的水利设施的建设。 农村的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常常以国家投资和民工出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当地的水利灌溉设施。包产到户造成的土地条块分割和短期租赁,不利于灌溉渠道的合理分布,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的投资,而且需要对农村土地的合理征用。 1977-2003年农村改革开放遇到了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南涝北旱”时期,南方农村雨水充沛,虽有小旱,无关大局,改革开放成效显著。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和严重低温冻害频发,“南旱北涝”正在代替“南涝北旱”,南方缺水的问题突然提到议事议程。我们早在2008年就提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告:强震、低温、沙尘暴、飓风、流感等灾害将接踵而来 。 南方是中国水资源丰富的粮仓,特大干旱考验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西南旱情已致5000余万人受灾 专家建议人工增雨。2010年03月22日15:34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153417255525s.shtml 2.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2003-03-29河南兴农网。 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3.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2004 Vol.30 No.12 。57-60页。 4.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 来源: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5.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6.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发表于 2009-2-9 7:56:3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723 7. 杨学祥. 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0,6(8): 1003~1005 8. 汤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1998,28(5):463~468 9. 马宗晋,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99~102 10.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见:邓乃恭,雷伟志主编. 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180~184 11. 杨学祥. 降水能源变化与未来地下水危机. 科学. 1999,51(1):46~48 12. 杨学祥,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 13.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1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570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1911-2011)(幻灯片)(三)
黄安年 2011-1-8 08:56
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幻灯片 )( 三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8 日发布 ( 按 : 黄万里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光辉榜样 , 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光辉榜样,是我国老一辈海归人才的杰出代表。他历经坎坷,在任何情况下 , 为人民追求科学真理从不动摇,不唯上 , 只为民。他不是两院院士,却被誉为水利工程界泰斗。他在世时受尽折磨,在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缅怀他对真理、对科学的真诚和无私追求,他毕生实践了为民为本的诺言。 这里转发的是许令仪老师传来的题为《长河孤旅 ---- 黄万里先生人生九十年沧桑》纪念黄万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的博客转发是改题为《缅怀水利工程泰斗黄万里百年诞辰 (1911-2011) 》,一些朋友在看到这份幻灯片时感慨道 : 黄万里先生实在令人崇敬,他像马寅初先生一样,坚持真理,说真话,批了马寅初,中国人口泛滥,批了黄万里,中国江河泛滥,而如今,一个本来很普通的 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的原则,要真正做到又是多么不容易。在中国,要切实创造容许说真话的环境,而人们又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要像马老,黄老一样身体力行,为之奋斗。 多好的人、多好的知識份子、多好的中國人民真正的兒子!為使祖國不遭受災害,他用自已所學的知識、歷年下來的豐富實踐經驗,向歷屆政府,提出了口頭看法和意見、或寫下成文字,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始終如一,直到他臨終時、還念念不忘他要報孝祖國和人民的心願!他的一生是講真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講實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真正愛國愛民的一生!多麼難能可貴!尚未看到這篇文章前,原並不知 黃萬里 是何許人?看完後,會想到(尤其處於 七上八下歲數 的人)、像 黃萬里 的人,人數一定不會很少的!這些人 , 只是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見解或主張(還並非用暴力)都會遭受到將近終生的不公正待遇,值得人們去深思和反醒!歷史、千萬不要忘記,忘記、意謂著背叛! 有关黄万里的介绍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幻灯片分 ( 一 )26 幅 , (二) 26 幅,(三) 27 幅。 需要说明的发布幻灯片只为资源共享,比不涉及笔者本人对于水利工程可行性观点的评论。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5005 次阅读|7 个评论
巴中市南江县红鱼洞水库库区图
lisoaring 2010-12-8 15:32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98岁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张光斗:事业有成养生有方
xupeiyang 2010-7-23 13:52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228747.html (责任编辑:赵竹青)   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今年已有98岁了,但他在耄耋之年,依旧给学生们讲述着《水工概论》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等课程。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89岁时,他还到过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并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55米高的底孔,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在场者无不深深感动。如此健康的身体与张老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淡泊名利是张老长寿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张老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且功勋卓著。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老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2002年6月,张老荣膺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与前三届不同的是,成就奖是在原来奖项基础上首次设立的。为此,他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工程科学家。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张老功不可没,被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宋健称为当代李冰。对于这些荣誉,老人却看得很淡。他说:我感到很惭愧,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点事情,感到受之于人民多,为人民工作得少。   张老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七十几年来,除了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中度过。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拉瓦西到长江中上游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他的身影总是频频出现,这在无形之中也锻炼了他的身体。在施工现场,身材瘦小的张老总是头戴安全帽,脚蹬没膝高的黑色胶靴,和工人们一道下基坑,爬脚手架,像壁虎一样匍匐爬行于悬崖峭壁。   生活中的张老风趣地把自己的养生归结为一二三四。一是一贯知足。只有一贯知足,才能适应自然规律,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乐趣,以平和之心颐养天年;二是二目远眺,即高瞻远瞩之意。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以高瞻远瞩来顺应自然,这样对身心健康就大有裨益;三是三餐有节。以多餐少食为佳,不偏食,有节制,有规律,这样对身体有利;四是四季不懒。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坚持持久,定能防老。   85岁时,张老还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他的56万字的自传书稿《我的人生之路》就是借助放大镜的帮助,在计算机前一个字一个字打进去的。在这部自传中,张老笃志科技报国,志在水电事业的人生追求如叶脉般清晰可辨。为了打字,老人经常工作到深夜,对于他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的。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虎年端午节晨读-水患
陈龙珠 2010-6-16 12:44
后记 : 新浪网我国2010年暴雨洪水专题 端午节,诗人屈原投江的纪念日。 早晨起来,黄浦江畔的天气微风、多云、凉爽。 浏览新浪网新闻和科学网博客,读到毛克彪先生的 南方七省区遭遇第九轮强降雨袭击 ,令人沉思。 19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实现体制重大改革、1990年代后期水利公益事业单位规模精简之后,冬季全民大兴水利的事业就变得难了起来,水土流失、河道淤积不能及时全面处置在所难免。 我在毛克彪先生的文下写道: 我没仔细查阅专业文献,但这些年经常从传媒报道听到两广遭遇诸如200年一遇洪水之类的话,请问这正常吗?建议水文主管部门和专家实地考察一下是河道淤积还是降雨量增大所致?若是前者为主因,是不是更要重视大兴水利工程了呢? 不久,看到了毛克彪先生的回复: 我也没调查过,不过根据我回到家乡湖南的感觉说说。小时候我的家乡到处都是河流,沟渠,河塘水池。现在回去基本上见不到了。现在陆面是方便了,但水面确实被人们忽略了......是应该加强水利建设了...........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4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行记(六)
edward808 2008-10-29 10:43
3月5日 SUN 六点.洋很早就起床了,因为他要赶10点的火车回家。宾馆的门居然没开,寒风飕飕的,把服务员叫醒,开了门,送走了洋,并叮嘱要一路小心,迷迷糊糊地又爬进了被窝。八点的时候,美杰也要走了,说是身体欠佳,早晨一下走了两个人,又成了我跟Lee的双人行了,当然两个男人一起游走不免有些闷闷的。 昨晚壁灯的开关坏了,弄了半天也修不好,我便用湿毛巾把壁灯给裹起来,把灯光也给裹进梦想中了,可今早起来一看,毛巾居然被灼热的灯光烧了个大窟窿,我叫上Lee赶快闪人,Lee莫名其妙地望着我,走到了一家抄手店,点了份大如饺子的抄手,才跟他说明这滑稽的一幕。 叫了辆小三轮把我们载到景区门口,学生证就是这么好使,而Lee却只有哗哗地掏全价九十的门票了。大概是刚才那晚麻辣的抄手吃的我内火旺盛,鼻血也肆意流淌起来。都江堰景区还是有的逛头的,多年前就读过余秋雨写的《都江堰》一文,也便让我对这一造福整个四川平原而使之成为天府之国的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的无比崇拜,当亲自踏临此处时,才真正切身地感受先人智慧的无比宏大。沿着路线,我们依次对各种庙宇访拜,深受家里的影响,每每遇到菩萨神像之类的,我都会很虔诚地拜上一拜,不为别的,只为滤过尘世的浮躁,保留内心深处一泓透彻的清泉。 朦胧的细雨给四周蒙上了一片阴霾,湿漉漉的仿佛到了烟雨江南,诗情画意都写在城墙下含苞待放的梅花脸上,惹绿了一片又一片古道上的茂松。Lee被松茂古道上的一家小客栈的猕猴桃酒所吸引,叫上了一两,温文尔雅地喝起来,据说眼前的这条古道就是当年久负盛名的茶马古道。 到了二王庙,那有邓小平题的造福万代的红字,关于二王那便指的是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和他儿子,而根据史料记载,李冰只有女儿并无儿子,于是这便开始了人们的猜想。猜想一是根据咱们泱泱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同学虽然丰功伟绩,被后世所景仰,但无后这一来自封建传统的打击对他以及众多的粉丝来说实在太大,他的粉丝们为了在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几近完美,于是编制了这个善意的谎言;猜想二,都江堰浩大的水利工程若没有李冰这位旷世奇才的鬼斧神工般的设计绝对不能完成,而若没有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齐心协力、任凭风吹雨打的坚毅不拔之精神更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因此这另一王便成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一同与李冰被后世所流芳千世、万世。 我于是想:从古至今,这世上如斯壮观的工程有许多,这许多的背后究竟凝结了一股什么样强大的力量?稍有些惊恐,便以为是天外飞仙,神人襄助的奇思妙想,而端详眼前布有鲜明纹理的手,我们便找到了最恰如其分的答案。 二王庙的香火很旺盛,跟庙外滔滔的江水一样连绵不绝。我跟LEE也饿了,循着扑鼻而来饭菜的香味,我们在庙里的食堂用起了膳。老师傅们都很和蔼,也者便是客,丁点菠菜叶、莴苣叶和豆腐乳,便征服我们的胃,也一同征服了我们的欲望。居然还添了碗,当然也添了点油钱,偶尔那么一次素宴,落个俗家弟子做做。 凑着个导游详细地讲解了都江堰的各个具体部位和功能,而后发现通往对面的索桥正在维修,正时雨有点大了,便坐车绕道而过对面的景区。这等都是现代的东西颇多,比如可以在很不错的博物馆里恶补历史地理知识,当然也会看到从宝瓶口流淌过极其清澈翠绿的江水,还有可以到达鱼嘴一睹都江堰的核心地带,整个都江堰也便在头脑里大致有了印象,至于那些细致微末的感受被烟雨蒙蒙给蒙了。回头的时候居然看见有人在冬泳,看得我一惊一乍的,好生佩服。 三点的时候游览完毕,美杰极力邀请我们去她学校看看,我们当然情不容辞了。到了温江的西南财经大学,美杰骑着一瘦小的单车一同她学校出现了我们眼前。车进门时还被敬业的保安拦截,莞尔一笑那是美杰使出的看家本领。学校永远是学校的样,都有各有千秋了,总体感觉是财经大学的经费是不是比较多,以至于把人看得大的慌,图书馆门前的思想者是不是在思考要怎么样money back, money go,不过食堂倒是实惠的很。学校后面便是一小街,这种小街在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发现,譬如湖大会美其名曰堕落街,我们也小堕落了一番,三个人打了局斯诺克,结果看谁负的越少,谁就赢,轮到我便乖乖买单了。临走时,美杰有些不舍,上车后,她便随着车子的远去消失在夜色中。 晚上十点半,我和LEE在龙堂客栈对面的茶马古道吃起了夜宵。烧烤和炒圣子,味道超级棒,我还悻悻地给正在熬着火车的洋炫耀着,路走得不一样,经历却是一辈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会的感受
shangsh 2008-10-13 20:51
今天参加了一个引水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会。工程本来不大,但由于是跨界河流上的中外联合引水枢纽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们承担了环评中一个专题的研究工作,因此也参加了评审会。 由于这个专题内容涉及到河谷林草的用水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境影响问题,因此多次已经参加了工程环评的有关会议。 环境评价报告书去年已通过了水利部的预审,今天是环保部的终审。参加评审会的各方面人士有30多人,其中评审专家10人,阵容是相当的豪华。专家人各自发挥专长,提出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和我们的专题有关,可能还有进一步计算分析、修改专题报告。 现在的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水利工程一般需要通过水利部和环保部2次审查。据说前些年2个审查会是结合进行的,但近年来由于水利部和环保部在职责范围等方面的争议和矛盾,审查会不仅分开进行,而且两个部门领导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即使同一部门内的不同单位也可能意见不一致,会使环评单位、建设单位多花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种部门条条分割的体制是否合理呢?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4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