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松鼠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松鼠会

相关日志

被创造的与被消灭的
Lewind 2015-5-27 16:18
  《 大灭绝时代 》是我去年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一本科普书。原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棒的科学传播长篇作品,没有之一。所以,当这本书于今年夺得普利策奖时,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想要了解《大灭绝时代》所讲的故事,下面这篇我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的书评或许会有帮助。   另外,本周六(30日)在北京将有一场关于这本书的活动“ 被创造的与被消灭的——我们的大灭绝时代 ”,是由松鼠会组织的“科学一课”,将由我本人主讲。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松鼠会的 官方链接 ,或是 豆瓣链接 去看看。 ~~~~~~~~~~~~~~~~~~~~ 《被创造的与被消灭的》 在澳大利亚西南方向的大堡礁是地球生命创造出来的奇观之一,也是人类趋之若鹜的游览胜地之一。即便你没去过那里,一定也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样的景象:身着潜水服的人类像鱼儿一样自由地穿梭在五光十色的鱼群与珊瑚之间。 但是,很少有人体验过大堡礁另一面的壮美:太阳刚刚落山,海平面降至了一天中的低潮时分,你独自一人,或与三两好友相伴,漫步在平整的珊瑚礁上,它们像是随意拼接的一块块桌台,在刚刚没过脚踝的清浅海水下延伸到无尽的远方。在你的脚边,既有迟缓的蠵龟、变色的章鱼、困在浅水中的豹纹鲨,也有发光的水母、闪亮的海星、五颜六色的巨蛤,以及塞满珊瑚间沟壑的巨大海参。若你驻足远眺,无论望向何方,看不到岛屿,更看不到陆地,目力所及之处全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在你的头顶上,没有任何人造光线干扰的星空,闪耀着与远古时代一般无二的璀璨光芒。你会感到自己如同是站在已知世界的边缘,面对着一片从未有人类踏足过的异世界。 这便是在《大灭绝时代》一书中,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用她细腻而动人的笔触为读者描绘的诸多亲身经历之一。刚刚获得了2015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类写作奖的这本书不是小说,但却比小说还要精彩。它带着读者行走于世界各地,亲眼目睹一批又一批物种发生在当下的灭绝过程;间或又沉钩史海,呈现了“物种大灭绝”这个科学概念的前世今生;同时还与众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道,通过严谨的调查与分析,一环紧扣一环地追踪着导致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或许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很可能就是这场新时代大灭绝背后的真凶;然而在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自从我们人类开始行走于地球表面之上,便已揭开了这场杀戮的序幕。 对于物种大灭绝这种事情,即便是相信它的存在,大多数国人的态度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世界如此之大,我们自己尚且生活在雾霾之中,而在地球遥远的另一面还有着大堡礁这样美丽的世外桃源,我们在自己家门口的所作所为又能有何影响呢?然而《大灭绝时代》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合起来就可能对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毁灭远在地球背面的大堡礁。 众所周知,雾霾是燃烧各种化石燃料所致,主要来源是煤炭和石油。但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对化石燃料进行恰当的预处理,并采用环保的燃烧设备,基本可以阻止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然而谁都无法阻挡的是:只要通过燃烧来释放能量,化石燃料中的碳元素就一定会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提高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令海水变得更酸。有多酸呢?海洋的平均pH值已经从工业革命之前的8.2降到了今天的8.1。这一改变看似微不足道,但pH值是个对数,也就是说,现在的海洋已经比农耕文明时代酸了25%。 在酸化的海洋中,首当其冲受到致命影响的,就是那些通过合成碳酸钙来制造内骨骼或外骨骼的“钙化者”,因为在越来越酸的环境中,碳酸钙更容易溶解而非沉积。珊瑚自然是钙化者中的一员。虽然游客们很难有所体会,但持续的生物学勘察表明,大堡礁在过去30年间已经失去了多达一半的珊瑚。而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之中:如果我们保持当前的碳排放水平,那么50年后,大堡礁上恐怕连一只活的珊瑚虫都见不到了。 实际上,或许根本用不了50年,全世界的珊瑚都将灭绝,从自然环境中彻底消失。《大灭绝时代》在众多的可能原因中列举了一些:藻类过度繁盛会与珊瑚形成竞争关系,而海产品的过度捕捞和农业种植的滥用化肥都助长了藻类的疯狂生长;陆地的去森林化导致河流携带了更多的泥沙进入大海,水体清澈度的降低不利于喜光的珊瑚的生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令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类产生对珊瑚有毒的氧自由基,从而破坏了对珊瑚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共生关系。无一例外,这些原因背后或直接或间接,都有着人类的身影。 你或许会问:就算大堡礁明天就消失了又怎样?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某些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出于对动物的爱与怜悯,难道就能不顾人的死活了吗?的确,有不少人误以为环境保护是为了给动物一片生存的空间,但事实上,所有环境保护的最终受益者,还是我们人类自身。要知道,物种大灭绝所带来的影响,很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方面最极端的例子就发生在大堡礁所在的澳洲,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在四万年前。地质研究表明,在此之前,澳洲曾经被繁茂的森林所覆盖,然而随着最早一批原始人类到达澳洲大陆,这里的各种史前巨兽的数量开始锐减,紧接着就是无穷无尽的大火,而后澳洲就成了今天的荒漠。从当前一些雨林地区的研究中,科学家得出结论:草食性巨兽的锐减会导致枯枝腐叶的堆积,使得野火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迫使易燃的森林被耐火的灌木物种所取代。 曾经有很多人质疑:原始人类低效的捕杀真能灭绝一种巨大的野兽吗?然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原始人类只需保持相当低的一个固定捕杀量,千百年内就能让一种巨兽的进化之路走到尽头。道理很简单,因为通常巨大的野兽繁育率都比较低,新生的后代根本抵不过人类经年累月的杀戮。无论是伟岸的猛犸或凶猛的剑齿虎,还是如同甲壳虫汽车一样的重甲犰狳或三四米高的巨地懒,在人类和时间的共同绞杀之下,它们都难以逃脱被赶尽杀绝的命运。就连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与人类同宗同源的其他早期原始人类也是难逃一死。只不过,他们还有一点幸运之处:那就是通过与人类祖先繁育后代,把自己的一小部分基因永远地根植在了人类的基因库之中。 如果你觉得原始人类还未开化,太过残忍的话,其实今天的我们也不过是用文明的手段做着同样残忍的事情。我们创造了农业,喂饱了自己的肚子,农业却消灭了森林和湿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我们创造了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能量的方法,产生的二氧化碳却消灭了高山之上与海洋之下的生物;我们创造了公路和铁路,可以去往四面八方,路网分隔之中的陆上孤岛却消灭了需要大片生存空间的生物;我们创造了飞机,一日之内可以抵达世界各处,随着我们一起旅行的入侵物种和致病微生物却令各地的原住生物如同碰见外星生物一样束手无策,只有被消灭殆尽的命运。最终,我们所有的创造都成为了消灭的手段。 我们唯一没有创造出来的,就是能够与这颗星球上的其他生物互不侵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方式真的存在吗?《大灭绝时代》并没有给出答案。 其实,人类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变化得太快。农业发展得太快,燃料燃烧得太快,路网建设得太快,飞机飞行得太快。这一切的太快导致了环境改变得太快。而地球上的生物,除了那些微小的以外,每一代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它们依靠大自然的突变与进化,只能赶上大自然填山造海的速度,却永远不可能赶上人类创造变化的脚步。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全体实现温饱,农业发展的脚步不可能停止。现代化的人类生活更离不开路网,离不开飞行,离不开化石燃料的燃烧。毫无疑问,人类走在一条终点确定无疑的不归路上,却并非人人自知——这或许才是《大灭绝时代》想要告诉我们的。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都像通晓九九乘法表一样熟知人类在这颗星球上直接或间接的杀戮行为,那么他们那一代人的创造或许将以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为前提。如果真有那一天,他们或许还有机会亲眼看到大堡礁。 不过,若是悲观地看,被自己创造的所消灭,或许就是人类可悲的宿命。但是,这绝非地球的终结。虽然我们迅猛地改变着地球,但与地球的历史相比,走在这条不归路上的人类恐怕只会是短暂的过客。在生命的进化史上,曾经先后若干次进化出了像珊瑚一样堆积出巨大生物礁石的动物,有些是珊瑚已然灭绝的远古亲戚,有些则是海绵或层孔虫,甚至还有一些是蛤。当人类终于从地球上消失之后,几万年的时间或许就能让一种海洋钙化者重新塑造出比大堡礁还要宏伟的生物礁群。只不过,到那时,是否还能有一个物种站在新大堡礁上仰望曾经照耀人类的那片璀璨星空,并感慨自身的渺小呢? (完)
个人分类: 付梓拙作|4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物燃料排碳:不只是平衡(科学松鼠会)
zlblackrose 2013-2-17 14:13
生物燃料排碳:不只是平衡 作者: 科学松鼠会 来源: 科学松鼠会 2013-2-14 8:29:49 !-- /div -- 分享到: 2 关键词: 生物产业 http://www.bioon.com/bioindustry/bioenergy/548102.shtml 在西班牙的沙漠里,绿色的污泥在纵横交错的管道里安静地冒着泡。它吸收着荒漠的阳光,吞噬着附近工厂排放的CO2,迅速地成长着。每天,工人们刮掉一些污泥,将他们带走转化为石油。照这样看,人们在一天内做着地质学上要4亿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确实,这不是什么普通的石油。它属于一类神奇的“负碳”燃料,能把碳从大气中抽出并一劳永逸地封锁起来。其中倒也没什么深奥的原理——你栽种某种植物(在这里是藻类),待它们从空气中吸收一定的CO2,将它们的油份榨出,就能得到碳含量丰富的残渣。它们正是“负碳燃料”的关键。如果将这残渣中的碳贮存起来,暂时阻止它们分解到空气中,空气中CO2的减少量就会超过这些生物燃料的排放量。 这可不是什么账面花招——这大概是短期内最实用的气候改善方案了。虽然它还处于萌芽阶段,可像通用电气,英国石油公司和谷歌这样的公司都纷纷为此掏腰包了。 每当你开车或者搭飞机到某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去,大气层里的碳就多了一点点,地球也就又暖了一点点。生物燃料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因为植物在生长时从大气中吸取CO2,从而不会增加碳足迹。今天,最广泛使用的生物燃料是由玉米制得的乙醇。 理论上,这样的燃料应该能够实现“碳平衡”,也就是说,从大气中每吸收100个碳原子,燃烧时这100个碳原子正好返回大气。不幸的是,这没那么简单。农民翻土、施肥和收获时(更别提运行乙醇工厂燃烧的天然气和煤了),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支撑,这使得碳平衡成为天方夜谭。 你可能会说,“so easy”,只要在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捕捉排放的碳就行了。例如生产乙醇的同时,也能得到纯CO2这个副产品。为此,今年早些时候,农业巨头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ADM)开始在伊利诺伊州的迪凯特建造全美首个大型碳捕捉及储存项目。它将公司乙醇工厂中的CO2抽吸,压缩并就近存入地下。计划每年可以储存超过一百万吨CO2(见图表)。 然而靠ADM的乙醇不能实现真正的碳平衡:生产乙醇的能耗令碳排放量只比化石燃料减少了两三成。 或许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所有乙醇工厂消耗的化石燃料。但这不能解决粮食作物生产生物燃料的另一大难题:它们与食物竞争土地。2010年,玉米酿成的乙醇占美国运输燃料的8%,用掉的玉米却占了全国总量快40%。如果乙醇替代了所有的化石燃料,它要么会把食品价格推得突破天际,要么逼着农民找新的土地——最可能是两者同时。为了削减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我们需要想些办法。“问题是我们能找到的这些办法里,有多少不会让这些生物和土地提供的其它服务打折扣?”约翰内斯·莱曼,康奈尔大学伊萨卡分校(纽约)的土壤学家如是说。 这正是为什么藻类这么前途无量,尤其是单细胞、蓝绿色的变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蓝藻。它们远比地上的作物长得快,可以达到大豆20倍。它们产石油的能力也能通过基因工程轻易提高。最厉害的是,他们能在海水或者不能耕种的碱地上的微咸水中生长,不会妨碍食物生产或者破坏森林(Science, vol 314, p 1598)。 这些特点对“生物燃料系统”(BFS)公司尤其有吸引力,这家西班牙阿利坎特的小公司做的生意是将蓝藻细菌变成“蓝色石油”。公司在位于西班牙沿海沙漠上的水泥厂旁搭建了试点工厂,后者排放藻类生长所需的CO2。 蓝色石油 BFS主席伯纳德·埃斯托洛耶佐用数据揭示了生产过程如何降低碳排量,结果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上。为获得一桶石油,这些藻从水泥作坊的烟囱中吸收超过两吨的CO2。然而,这里不是所有的CO2都能永别大气层。培育藻类需要定期混合,这需要能量,而提供肥料和制造石油的过程(已获得专利)需要高温高压,自然也需要能量。这些过程需要的所有化石燃料总共排放700千克CO2。燃料自己被使用(比如在汽车引擎里)又会再放出450千克。剩余的碳——大约相当于900千克CO2——呆在剩余物中,那是一种无机碳污泥,可以被填埋或者混入水泥中。“它们永远不会回到大气中。” 埃斯托洛耶佐说。 BFS的试点工厂每天每公顷藻大约生产2.5桶原油。埃斯托洛耶佐称,照这个速度,BFS这样的系统能替代现在全球的原油模式,只需占用利比亚沙漠四分之一大的一块地方就行。三千五百万公顷当然是很大一块地方,但如果能产出相当于我们每天使用的九千万桶石油的话,也不算太过分。这也是大约全球田地总面积的1%,工厂分散到世界各地的话,就能很快实现了。 不过,这项目还须三思而后行。尽管石油还没上市,但开销已经成为了巨大的绊脚石:BFS的设备决不便宜。光是孕育藻类的聚碳酸酯管道每公顷要花费一百万美元还多,而搅拌藻类需要大量电力。2010年国际能源总署的报告显示,藻类生物燃料的成本至少5美元每公升。 为了保证公司经济运作,BFS以补品形式售出高价值的藻类副产品,如ω-3脂肪酸。生物燃料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这可能还管用,一旦市场上产品泛滥,营养补充剂的需求也将下降。归根结底,这也是治标不治本。 尽管是这样的形势,其它公司也不愿坐视。旧金山附近的“藻类系统”(Algae System)公司通过在海洋中种植藻类来缩减成本。它们在靠近海岸的25米塑料袋里培育藻类。袋子保证藻类浮于海水表面,那里光线最强,且自然的波浪能完成混合搅拌藻类的任务。公司还计划充入富氮废水来促进藻类繁殖。 在阿拉巴马海岸线的莫比尔湾,“藻类系统”公司正筹建一个几公顷的试点工厂,预计明年年初投入生产。如果所有部分都像在实验室里那样正常运转,应该能得到负碳的燃料,公司主席马修·阿特伍德表示。三四年内化石燃料的价格将因此下降,他补充道。 然而,藻类生物燃料还要解决肥料的难题。藻类吸收营养有如饕餮。而氮、磷这些营养物质价格着实不菲。如果是藻类系统那样小规模的公司,城市及农耕用地的废水就足够了,但随着规模扩大,这些就不再能满足需求了。“只靠人类生活产生的养分输入还不够,”斯蒂芬·乌纳什,“加州生命周期联合咨询公司”的能量分析师和工程师这样说,“你的汽车消耗的远比你在厕所中排泄的要多。”的确,据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州)的藻类生物燃料专家,罗纳德·佩特的说法,即使只靠藻类生产十分之一的美国液体燃料,就会耗尽整个国家的氮磷供给(Applied Energy, vol 88, p 3377)。 通过提取、再利用藻渣中的氮和磷,研究者有一天可能会解决营养供应的难题,但是扩大规模后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得到所需要的全部CO2。据佩特的计算,即使藻类养殖者能染指全美所有烟囱,每年也只够生产大概750亿升藻类生物燃料,还不足目前全球运输用燃料需求的一成。此外,事实上依赖这些工业烟囱生产生物燃料,仅仅是在二次利用化石燃料产能。“这只是延缓排放,”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战神”环境基金的主管乔纳斯·黑塞斯说。 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尚无周全的解决方案。一些公司正在研发浓缩提取空气中CO2的科技。位于纽约的“地球恒温器”公司,已经研发出用化学品和低温废热(大约90℃)捕获气流中的CO2的流程工艺并获得了专利。据联合创始者格拉谢拉·齐齐尔尼斯基透露,它的一个试点工厂已经在旧金山附近运营了一年多,并且第二个也正在筹建。她说,公司已经与藻类系统公司签署了技术支持协议,与其它藻类生物能源公司的合作也在商谈中。 生物燃料经营 若能解决这些难题,藻类将成为最有前景的负碳生物燃料。在那之前,一种不那么富有魅力的降低碳排放方法正方兴未艾。 生物燃料最廉价的原料是有机废料,如玉米收获后留下的玉米芯和秸秆,巨芒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死树等。这些原材料已经用来制造乙醇,但其效率由于分解困难而受到限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马里奥,洛杉矶北部的“冰爽星球能源系统”公司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处理它们的方法。它开发了一种称为“热解”的改进工艺,即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把生物直接转化为汽油、柴油和喷气机油中的烃类。这意味着这家公司的燃料可以直接混入常规汽油,以此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换言之,它降低了汽油的碳强度(碳强度:提供一定能量排放的CO2总量)。 今年早些时候,谷歌作为投资方之一,在加州山景城总部用GRide汽车路测了5%“冰爽星球”燃料+95%汽油的混合物。副主席迈克·洛克表示,混合物降低了汽油10%的碳浓度,达到了加利福尼亚2020年的低碳燃料标准,整整提前了8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碳得到了封存。伴随着燃料,“冰爽星球”公司的热解过程还产出大量生物炭,一种富含碳的形似木炭的化合物。与ADM公司将碳残渣深埋或者将其掺入水泥不同,碳在“冰爽星球”公司中得以归还土壤。 这样的碳有几个优点:它不依靠合适的地质构造,也容易运输。最大的优势在于,生物炭使土壤更肥沃,提高了粮食产量,因为它的大表面积帮助持水和固定养分。“这就像分子海绵。”洛克说。莱曼是一名生物炭专家,他表示,这个东西能在土壤中持续存在数百年,符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碳封存的定义。 这还不是唯一令生物燃料负碳的手法。“冰爽星球”并没有将化石燃料浪费在向中心工厂运输物料上,相反,它将建造400个模块单元,每个每年都有能力生产4千万至2亿升汽油。这些单元会利用一切在方圆50公里内可得到的生物物料。“哪里有物料,哪里就有我们。”洛克说,“就像星巴克一样。” “冰爽星球”的工艺流程只将半数的碳归还回大气层,将另一半以生物炭的形式储存起来,使燃料变成,按洛克的说法,“百分百负碳”。不过,为了打入市场,公司计划先实现60%负碳的版本,只储存植物中大概三分之一的碳。在这个合适的时机下,洛克认为公司应该能够以大约40美分每公升的价格卖出其燃料。 时至今日,研究设施只生产了几千公升燃料。但是,在洛杉矶附近,由谷歌、BP、GE等投资方资助的一个试点工厂会在这个月(本文发表于2012年9月)开始运作,每年会有约一百万升产量。未来20年内,他们打算据此建造2000个模块,足以满足大约全球现在液体燃料需求的10%。 “冰爽星球”带来的变革令人欢欣鼓舞。2007年,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为了使世界免于气候变化的灾难,碳排放应当在2015年前开始减少,并且到2050年需减少85%。如今我们却毫无起色。 既然我们似乎不能阻止CO2进入大气,那就只有两种方法避免麻烦。我们可以着手进行地质大工程,设计冷却整个星球的方案,与此同时,承担造成意外的巨大风险。或者,我们也可以试着将CO2从大气中收回,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即便负碳生物燃料成了‘龙套’,它们至少也曾为碳排放量缩减做了点什么”莱曼说,“这属于一项‘无悔策略’。”(生 物 谷Bioon.com) 原文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8541
个人分类: 生物燃料|2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直言了与云无心:谁对食品安全更有发言权?
热度 2 蒋高明 2012-10-9 21:34
由黄金大米儿童非法实验引起的争议,请看直言了与云五心的“对话”。 科学松鼠会撒谎没边际 本文同时发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新闻管理署。 直言了,2012-10-07 | 2012-10-9 8:34:17。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80299614_d.html 。 网友介绍了新浪和凤凰等媒体发表的科学松鼠会及其干将“云无心”为非法的黄金大米拿中国儿童搞试验的辩护文章。该作者介绍说其为“博士”。可是, 看了“云无心”的狡辩文章后,不得不说,如果该作者不是故意骗人,那就只好说其博士学位大概是混来的,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常识性错误呢?譬如: 该作者说: 任何一种食物,“绝对安全”都是无法“确认”的。那些我们吃了几千年认为“安全”的传统食物,只有在现代科学的检测与统计流程之下才能被发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硼砂。 常识: 硼砂不是“食物”、而是药剂。 一 博士连什么是“食物”和什么是“药剂”都搞不懂?那博士不是骗人的就是个混饭的博士,说的不过分吧 。 常识: 食物安危,并非“只有现代科学”才能被发现。不管中国还是西方,数百数千年来就有食品的“忌讳”或“相克”之说,那就是食物安危的发现。作为以“吃”为专业的博士,居然连食品早就有忌讳之说都不知道,那是骗人还是混饭的博士? 该作者说:转基因农作物一般是解决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问题,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方便高效、减少农药使用。 事实: 转基因作物可减少农药使用的神话早已破灭。 且不说过去的不少报告,就前三几天, 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等欧美报刊报道说,调查报告说明,1996到2011年,转基因作物种植使农药用量增加了大约4.04亿磅;就每英亩平均水平说,转基因作物种植农药用量比非转基因作物种植高出20%左右。( 另文具体讨论这事)。 对比事实,很清楚,科学松鼠会的“云无心”搞的是欺骗撒谎。 该作者说: 对于营养加强型的转基因食物,用动物实验来检验安全性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美国FDA等机构,也都不要求对这类食物进行动物实验来检测安全。 事实: 不管什么药性,凡是与“吃”有关的生物产品、上市前都要经过严格审核,而 动物实验是其法定程序之一 。下面是美国FDA-相关工业指南文字原文(摘录): Guidance for Industry, Investigators, and Reviewers。 HHS/FDA,January 2006。 Before the human studies can begin, an IND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Agency containing, among other things, information on any risks anticip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harmacologic and toxicological data collected during studies of the drug in animals (21 CFR 312.23(a)(8)). These basic safety tests are most often performed in rats and dogs. The studies are designed to permit the selection of a safe starting dose for humans,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which organs may be the targets of toxicity, to estimate the margin of safety between a clinical and a toxic dose, and to predict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arameters. 大意: 进行人类试验之前,必须提交动物试验报告和说明风险,譬如说明哪些器官可能受到毒害伤害及其程度、等等 。动物试验通常使 用老鼠或狗来做 。(文中用的是“MUST”,即执行是不讲折扣的)。 该指南及附件说明,动物试验报告属于能否进入人类试验的“第一阶段”(Phase-I)所必须提供的;没有它,IND-审核不能通过,那就不能获准进入人体试验。 对比事实,很清楚,科学松鼠会的“云无心”搞的是欺骗撒谎。不然的话,那只好说,“云无心”的博士学位是混饭的,因而连搞相关实验的起码常规都不知道。 该作者说: 就黄金大米而言,安全性的评估已经通过。……当我们觉得“美国人的研究为什么要用中国人做实验”的时候,忘了黄金水稻是一个国际公益项目。相对于美国,中国将会从这个项目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事实: 黄金大米没有任何“安全性的评估已经通过”的事情发生; 不然,除了该产品权利人自己的“通过”之外,请该作者拿出任何一个官方“已经通过”的“安全性的评估”来、证实自己的言论是属实的而不是欺骗撒谎。 事实: 黄金大米权利人自己都已经承认,他们没有做过象样的动物实验,且为他们没做而编制了不少借口理由。还有, 德国学者披露,黄金大米问世以来,只做过五个成人和几十个中国儿童的食用试验 ,两种试验的 目标都是转基因成分吸收,而不是“安全性的评估 ”。黄金大米权利人并不否认这个披露。 简单说,科学松鼠会“云无心”的所谓“就黄金大米而言,安全性的评估已经通过”之言,整个是搞撒谎欺骗。 事实: 黄金水稻不是“公益项目”、而是商业项目 。 其投资者包括商业大亨比尔·盖兹;其权利人是附属商业公司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产权目标早已公开:那是商业化种植和市场销售、而不是无偿捐献 。 据纽约时报报道,黄金大米起始投资者洛克菲勒基金会负责人做过声明,说:“我们不认为黄金大米是解决维生素-A缺乏症的答案。”既然如此,纽约时报评论说,除了金钱利益,黄金大米的目标还能是什么呢?--- 看来,很清楚, 所谓黄金大米是为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而开发的、那纯属是为商业利益而搞的欺骗性广告。 打着“公益”的旗号搞商业利益,在美国等文明国家、那属于严重的和明知故犯的社会欺诈行为;在中国,大概是可以逍遥法外的吧,所以,科学松鼠会“云无心”的那种以“公益”为名而实际为商业利益服务的社会欺诈言行、是不会受到法律惩罚的吧。 事实: 当年,德国日本法西斯拿活人搞生化实验,也是说“为科学”、“为中国”,也是说科学和被侵犯国家可以“更多得益”、等等 。如今,法西斯的做法言论出现在科学松鼠会“云无心”的文章里,而且还有新浪和凤凰网的转载张扬。 小结: 通过科学松鼠会“云无心”的撒谎欺骗,读者社会可以更清楚地看到, 转基因食品推销活动充满了谎言和欺诈,甚至开始照搬当年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做法言行了 ;然而,在中国,那样的行为是可以肆无忌惮和逍遥法外的。 补充: 美国早就搞出了各种转基因大米,但至今没有批准商业化上市。欧盟严限甚至禁止转基因大米进口的法规已经生效。欧美西方国家不知道让它上市可以赚钱吗?他们当然知道。他们不搞转基因大米商业化的主要缘故,就是 看到了它的危害风险远远大于企业赚钱的经济效益 。那些西方国家是把本国公民的安全放在首位、放在金钱之上的。 参考阅读: 黄金大米=黄金谎言。 2012-9-16 11:50:56。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79826831_h.html 。 金色大米是高风险的药品大米。 2011-07-07 09:09。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66004610_d.html 。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05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宗教会让你更幸福吗?
热度 2 skylark1981 2012-10-3 23:21
作者: Lithium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3145 如果地球是一个100人的村落,这里将有33名基督教徒,18名是穆斯林,14名印度教徒,6名佛教徒,13名信奉其他宗教。考虑到这篇文章面向的是中文读者,你很有可能是16个无宗教者中的一员。 数十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宗教和幸福感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仰宗教的人,会觉得更加幸福,更加健康、长寿,更不易自杀,更不易遭受抑郁的困 扰。而无宗教者除了有更多心理和健康上的烦恼,还被认为更不道德,更不被信任。他们还是最不可能当选美国总统的人——排在黑人、女性、穆斯林、同性恋之 后。 不少国家的人民正在沐浴宗教的祝福。不丹,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脚下,几乎全民信教的小国,也是“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概念的诞生地。它的幸福感在2006 年《商业周刊》的评选中名列亚洲第一。哥斯达黎加,一个没有军队的中美洲小国,近90%的国民信教。在2009年和2012年,它被新经济基金会评为全球 最幸福的国度。 那么,宗教是如何使人快乐的呢? 宗教让人心理强大 从个人角度,宗教提供了一套解释世界的方法和框架,帮助人们应付周遭的冲突和不确定。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的迈克•因茲利奇(Michael Inzlicht)和亚力克萨•杜里特(Alexa M. Tullett)认为,宗教可以充当一个缓冲器,减少人们在冲突面前的紧张感、焦虑感。当人们遇到错误或不一致时,大脑的前扣带回皮质会产生一个错误相关负电位(ERN)。例如判断一些颜色和含义不匹配的词的颜色(如一个用绿色显示的“红”),就会引发这个电位。 如果让信徒先写下宗教对自己生活的意义,或仅仅是排列一些和宗教有关的词语后,错误引发的负电位会更小,焦虑感更低。不过,宗教有关的概念,反而会增加无神论者面对矛盾时的紧张感,因为它们启动了一个和他们原本信念不兼容的意义系统。 仅从减少焦虑来说,马克思的那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还真有一些科学依据。 宗教还能增强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带来一系列心理上的好处。在加拿大皇后大学的凯文•郎丁(Kevin Rounding)等心理学者的实验中,启动了一些和宗教相关的概念后,人们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控力。例如能喝下更多的橙汁与醋的混合饮料,或是能够延迟满 足,决定一星期后领取更多的报酬。宗教仿佛燃料一样,补给人们控制自己的能力——当参与者因为一项苛刻的打字任务殚精竭虑后,若仅是排列一些宗教的词汇, 就能在接下来的无解的几何题上坚持更长的时间。 宗教让人不寂寞 不过,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林蔡胤(Chaeyoon Lim)和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看来,宗教的幸福感,主要得归功于它的社会功能。这两名社会学家调查了约三千名美国民众。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越高,宗教集会时的好友越多, 人们就越幸福。可若在活动时没有好友,宗教似乎也无法带来幸福感。他们还发现,无论是私自进行的宗教活动,如诵读经文、祈祷,或是宗教本身的体验,如感受 上帝的存在,对于幸福感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宗教团体具有如此大的魔力?研究者认为,因宗教建立的集体能给信徒提供归属感和社会认同。宗教团体中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比较相似,成员更容易相互理解、支持、信任。 宗教还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感,增加亲社会行为。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群,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营造出健康快乐的氛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阿奇姆•沙里夫(Azim F. Shariff)和阿兰•洛伦萨扬(Ara Norenzayan)的一项实验中,被试在一个完全匿名的环境下,决定将自己收到的10美元分配一部分给一个陌生人。当启动了和宗教有关的概念后,64%的参与者分配了对方5美元甚至更多。而对照组中,只有12%留给对方5美元,没有人给别人比自己更多的钱。 “举头三尺有神灵”。信仰宗教的人,或许会因为感受到“上帝”或其他超自然现象的注视,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更愿意帮助他人。进化心理学家还用宗教的亲社会性解释它的起源。有宗教信仰的成员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帮助别人,这些合作行为让群体在进化中获得优势。 宗教会让你更幸福吗? 不过,宗教与幸福的联系尽管证据确凿,但有趣的是,根据盖洛普公司2010年的调查,全球最幸福的几个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荷兰,同时也是世界上几个最世俗化的国家。在这以福利系统闻名的北欧地区,幸福似乎不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 宗教与幸福的关系,还会打上文化的烙印。 一直致力于幸福感研究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埃德•迪纳(Ed Diener)和他人合作的研究发现,在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人们更愿意将宗教视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发达、生活有保障的地区,宗教扮演的角 色就较小。当研究者把主观幸福感考虑进来时,在生活艰苦的地区,信仰宗教者会比不信教者更加幸福,而在发达地区,两者报告的幸福感并无多大差别。无论是在 美国各州之间,还是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比较,都发现了这一层联系。 个人与文化环境的匹配性同样值得关注。柏林洪堡大学的约亨•格鲍尔(Jochen E. Gebauer)等心理学家调查了11个欧洲国家的18万民众。只有在宗教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时,信奉宗教对于人心理健康的好处才比较显著。在宗教处于小众的地区,不信教者和信教者的幸福感就没有太大差别。 看来,信仰宗教,并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幸福。除了文化特异性外,宗教和幸福感的联系虽然已被证实,但调查研究只能提供相关关系,无法确证因果联系。而一些实验室研究揭示出宗教带给人的短暂的好处,也说不定能否转化为长期的幸福。 而且,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信仰带来的好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丹尼尔•莫孔(Daniel Mochon)和他的合作者指出,没错,笃定的信徒的确能从宗教中得到诸多好处,可那些信仰不那么坚定,只是处于中等水平的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甚至没有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高。 如果你还没有心仪任何一种宗教,不妨继续做一个快乐的无神论者。 上帝会原谅你的,这是祂的职业。 参考文献 Inzlicht M, Tullett AM. (2010). Reflecting on God: Religious Primes Can Reduce Neuro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Erro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8): 1184 –1190. Rounding K, Lee A, Jacobson JA, Ji LJ. (2012). Religion Replenishes Self-Contro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6): 635-642. Lim C, Putman RD. (2010). Religion, Social Network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5(6): 914–933. Shariff AF, Norenzayan A. (2007). God Is Watching You: Priming God Concepts In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in an Anonymous Economic Game. Psychological Sicence, 18(9): 803-809. Norenzayan A, Shariff AF. (2008).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Religious Prosociality. Science, 322: 58-62. Ed Diener, Tay L, Myers DG. (2011). The Religion Paradox: If Religion Makes People Happy, Why Are So Many Dropping Ou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6): 1278 -1290. Gebauer JE, Sedikides C, Neberich W. (2012). Religiosity, Social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n the Cross-Cultural Specificity of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Religios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2): 158–160. Mochon D, Norton MI, Ariel D. (2011). Who Benefits from Relig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1: 1-15.
1508 次阅读|2 个评论
招聘科学松鼠会改版技术人员启事
songshuhui 2012-8-10 11:17
2008年4月28日,科学松鼠会群博上线,刚刚揭开的盖头的她还略带羞涩,主打橘红色: 【泪流感谢截取此图的博主: http://caojing.bangpie.net/?p=280 】 2009,群博变成了现在这样: 你希望,未来的科学松鼠会是什么样? 在目前科学松鼠会100多位会员的努力下,科学松鼠会网站目前提供给大家的内容包括:每天约两篇的原创科普文章、平均每周一篇的科普译文、不定期更新的问答栏目与科学漫画,小姬看片会、达文西行走中队、科学一课等线下活动的回顾、以及科学报道工作坊的线上资源。 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多。 相对擅长出产内容的我们,技术方面基本都是白纸,平时的技术维护都是仰仗分毫不取的江湖高手帮忙…… 互联网变化太快,科学松鼠会网站也需要适应。 追随互联网变化的科学松鼠会需要帮助,需要网站开发高手的帮助。这位高手或许身怀以下绝技。 本次网站改版,初步计划依然以Wordpress搭建。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有: WordPress性能优化,让网站跑得更快。需要你熟悉Linux系统,熟悉MySQL等数据库技术。 WordPress插件开发,增加新的功能。需要你发挥你的PHP想象力。 探索新的交互方式,发挥你的前端特长。需要你展现前端功力,熟练使用JavsScript。 网页设计,让你的设计灵感转化成国内著名网站的UI。需要你精通网页设计。 高手,你如何才会伸出你的援(圆?)手?我们可以提供的不多,但却足够独特: 灵活高效的项目合作氛围。 让你最新最酷的想法转化为产品,展示给高质高量并在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 你的名字将成为科学松鼠会新网站的地标。 可以参与科学松鼠会内容方面的讨论,如果你有绞尽自己脑汁的癖好。 最后,请允许我们张开求贤若渴的血盆大口: contact@songshuhui.net,邮件标题请注明(黑括号及黑括号内的内容最好不要改动)“【应聘科学松鼠会改版技术人员】+自定义内容”。 【图片出处: http://bassam.tumblr.com/ 】
个人分类: 公告|3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松鼠会:人类百米奔跑极限速度之谜
xuxiujiang 2012-8-7 18:41
2012-08-06 22:46:35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 字号 大 中 小 订阅 在昨天,奥运会上最刺激、最令人激动人心的田径男子100米决赛落幕,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再次夺冠,成绩是9秒63,打破了奥运会的纪录,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次没有打破自己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创造的9秒58的世界纪录。 人一百米最快能跑多快?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估计,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可以用双腿来证明“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而科学界各路人士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认真地研究,还是打酱油的计算,给出了各种版本的预测。 出乎大家意料,对这个问题最热衷的并不是生物学家,而是数学和统计领域“玩弄数字”的人。人究竟能跑多快取决于很多个方面,不过在“数据控”们眼中,一切尽在数字中,唯一需要做的是事情就是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历史上人类创下的速度纪录,然后用一堆复杂的公式构建一个数学模型,使得自己的数学模型与这些已有的数据相吻合,同时也用这个模型预测未来的极限值。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arkDenny教授就是这样做的,在他的“狗,马和人类奔跑速度的极限”的研究论文里,用黑色点和空心点分别标记了百年历史上男女百米赛跑的最快速度,MarkDenny尝试着用自己的数学模型画出红色的曲线,把这些点连在一起,并且预测出未来的趋势。Denny认为,红色的曲线最终变平的时候,就意味着速度极限已经达到。可以看得出,女子百米赛跑的成绩已经接近稳定,难有大的突破,而男子速度还有上升的空间,MarkDenny预测男子百米赛跑的成绩极限会是9.48秒。
3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废旧电池:回收的困境-来自科学松鼠会
baishuxing 2012-7-25 14:53
废旧电池:回收的困境 Comments 田不野 发表于 2012-07-16 06:32 | Tags 标签: 原创 , 环境容量 , 电池回收 【图片出处: http://earth911.com/ 】 “一块手机电池污染水量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这句口号作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的宣传由来已久,近十几年来,几乎成为了环保宣传的月经贴,比如 这里 。但是,这个宣传口号的真实性一直为人所质疑,甚至吐槽为“伪环保知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一篇长文,来分析“废旧电池回收”运动背后的种种科学问题。 【图片来自:networkwaste.co.uk】 电池的分类知识 废旧电池回收历时二十年的宣传与行动,其影响涉及全国80%以上人口,几乎所有中小学校和各类高校都参与到其中。然而依然有不少人含糊地把所有电池都混为一谈,这并不科学。要了解废旧电池回收,分类是首先要学习的事情。 生活中的电池常见有以下几种: 锂电池,在电池表面能找到化学元素锂的符号Li; 碱性电池,又名碱性锌锰电池,在电池表面可能有其英文名:Alkaline battery,某些会写上无汞碱性电池,它是早期锌锰电池的升级版; 镍镉或者镍氢电池,在电池上的标识分别为Ni-Cd或Ni-MH,前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后者不含镉,需要注意区分; 铅蓄电池,经常在电动车里面能发现,英文名为lead battery。 对环境影响最大的重金属有五种,分别是 砷,铅,镉,铬和汞 。在电池里面,主要含有其中三种,它们是 铅蓄电池中的铅,镍镉电池中的镉,以及碱性锌锰电池中作为添加剂而存在的汞 。另外几种常见的电池,如锂电池,镍氢电池,里面的有毒重金属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碱性电池的100倍,可严重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如果这句话指的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机电池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这种污染描述显然是无稽之谈。 废旧电池该不该回收之“得饶人处且饶人” 含有重金属的三种电池各有的特点。 铅蓄电池的特点是 能卖钱 ,一块旧铅蓄电池能卖100多块,随便丢弃的现象很少,回收再利用是做得最好的。当然它回收后存在大问题,这个暂且按下后表。 镍镉电池的特点是 没前途 ,因为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在很多领域已经被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所代替,将逐步淘汰出市场。 碱性锌锰电池的特点是危害小数量大。锌锰电池中含汞量的下降是二十多年废旧电池回收运动所得到的最让人欣喜的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低汞甚至无汞的锌锰电池正成为市场主体,通过汞减量化的手段降低了其环境危害。我国颁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2005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生产含汞量大于 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2008年,我国生产锌锰电池270亿只,镍镉电池9.9亿只,镍氢电池12.9亿只,锂电池24.5亿只。 不回收废旧电池的第一个理由就来自生产和使用量都最大的碱性锌锰电池。 不回收废旧电池的理由之一——“得饶人处且饶人”:电池市场的主体——碱性锌锰电池,其含汞量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得以控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显著影响;除镍镉电池和铅蓄电池之外,其他电池对环境影响也很小,无需进行回收,可做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 废旧电池该不该回收之“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块电池可污染三个标准游泳池”其实说的是电池中的镍镉电池。我们来验算一下,假设是一块重24克的镍镉电池,其中有47%的是镉,也就是说总含镉11.3克。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中镉含量不得超过5微克每升。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到,一块镍镉电池中的镉可以使得2260000升的水受到污染,换算成标准游泳池(25米宽,50米长,1.5米深)大概是1.2个。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这句话基本上是正确的。镍镉电池在上个世界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广泛应用到手机等小型设备上,但是现在镍镉电池已经在手机上见不到了,代替镍镉电池的是更加好用的镍氢或者锂电池。所以现在说,一块手机电池可污染三个标准游泳池的水,已经是完全错误的了。 那为什么如此毒性高的镍镉电池可以被允许使用,而且迄今为止未发现一例因日常电池使用而镉中毒的事件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镍镉电池中的镉被限制在包装之中,很难泄露到环境中;第二,泄露到环境中的镉,被土壤或者水稀释,浓度没有达到会引起中毒的剂量。 2003年,在《环境导报》上刊登了这么一则故事:1939年11月9日,日本神奈川县某脑科医院收留了一名神智不清的男子,并最终医治无效去世。此后,与死者同村的人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15名同样症状的“疯子”。这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经调查发现,死者生前都饮用了某商店周围3口水井的水,并在距其中1口井5米内的地方挖出了380节已腐烂的废电池!原来是该商店把顾客丢下的废电池集中埋在了后院使周围井水污染,导致了这场悲剧。 故事虽然惊心动魄,可惜查遍日文还是英文的资料,都没有正式的记载。显然,这个故事不太可能是史实,更可能是一个谣言,一个被文人墨客打造出来的都市传说。 暂不追究故事是真是假。如果真的将成百上千的电池埋入地下,会发生类似的事吗? 给出答案之前,让我们先学习一个概念——“ 环境容量 ”。 在环境学中,面对世界上无数种物质,要区分好坏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说氮磷,是植物的好朋友,我们爱喝的可口可乐里面有大量的磷,爱吃的鸡蛋牛奶里面有大量的氮,但是因为人类的过量施用,在湖泊中引起富营养化现象,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一下子从人见人爱的肥料变成了处处摇手的污染物。其中原因,就是因为氮磷在湖泊中的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好比是一个气球,如果气球被充气过多,就会涨破,这个时候就叫超过环境容量,而超过环境容量的东西就叫做污染物 。氮和磷的环境容量是很大的,在很多时候并不被看成是污染物,但是在富营养化的湖泊里面,它们就是污染物。而有些物质,他们的环境容量非常小,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毒物质了,比如重金属。重金属虽然被称作有毒物质,但是它们在浓度低的时候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危害的。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重金属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是广泛存在的,土壤中天然就含有多种重金属,它们会通过植物或者空气进入到我们的身体的,而这些“有毒物质”没有让我们生病的原因就是数量太少了,没有超过环境容量。 毒性再强的物质,会不会影响到环境质量,都必须看它的量是否超过了环境容量。 一个理想的废旧电池回收系统应该是这样的:电池生产厂商把电池销售到民众手中,民众使用完之后放入回收箱中,回收箱中的电池进一步收集,汇总到电池回收企业,电池回收企业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提供给电池生产厂商作为生产电池的原材料。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物质循环,没有废弃物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形成潜在的污染。但是我国的废旧电池回收处于一个奇怪的局面,民众热情,企业观望,政府不作为。目前的回收体系基本上到回收箱就截止了,这使得储存在各地的废旧电池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量大到一定程度,就超过了环境容量,变成了环境污染事件。 因此,所谓的380节电池堆积导致的“1939年日本神奈川废电池事件”并非不可能出现。媒体就曾发现,成都一固废治理站400吨旧电池9年无法处理。这幸亏是在固废治理站,要是放在别的地方,保管不善,风吹日晒,肯定会造成环境污染事件。 2008年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其依据的就是这些潜在污染物分散在环境中的时候,浓度低,一般不超过环境容量,危险程度很小。这并不是说“废镍镉电池不是危险废物”,而是“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这些废弃物,不作为危险废物”。所以,在这一段话后面有个补充条款:“将前款所列废弃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也就是说,一旦这些潜在污染物被集中起来,就必须作为危险废物管理。 打个比方总结:一个镍镉电池是根火柴,一堆镍镉电池是堆火药。 不提倡回收废旧电池的理由之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没有找到下家之前,不要收集任何废旧电池,否则集中的污染物质很可能造成大的环境危害。 废旧电池的未来,还是回收 既然日常使用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回收废旧电池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头捋一捋电池是从哪里来的。 粮食是从田里种出来的,电池当然是从超市买来的,不,从工厂生产出来的。工厂里面的原材料是从冶炼工厂来到,冶炼工厂需要的矿石是从矿厂运来的,而矿石们,是被埋在地底下的。 2011年,国家颁布《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0-2020年)》,其中提到重点控制五种重金属砷,铅,镉,铬和汞和监管五个重点行业:有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这五大行业中,铅蓄电池业显然主要是铅污染。皮革及其制品业是铬污染(参考: 皮革中的铬危害有多大? )。剩下的三个行业就不能跟某种重金属一一对应了,用句行话说,产生的是复合污染。这三个行业为整个社会经济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一部分,就用来做电池。 之前的分析,很多人肯定有意见,连镍镉电池都不算污染,那么什么才算污染?污染就在这些行业里,在电池工厂里。在网上搜索“电池厂污染”可以得大量的事故报道。 这样的事故不仅发生在电池厂,还发生在为电池厂提供原料的化学工厂,为化学工厂提供材料的冶炼厂,为冶炼厂提供矿石的矿山。需要说明的是,重金属镉不仅仅来自镍镉电池的生产过程,锌锰电池和铅蓄电池等的生产过程也会产生重金属镉,这是因为金属矿产通常会有多种金属伴生。镉就是铅锌矿的一种副产物,我国著名的镉高污染区域多数在铅锌矿附近,比如广西河池的铅锌矿,浙江衢州古铅锌矿等。 普通人没有遭受重金属毒害,凭借的就是我们的环境有巨大的环境容量,但是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在某些地方,大范围的污染已经出现,在南方的某些省份,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省性的问题。 要减少重金属污染,仅仅靠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是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还有两个途径。第一,把重金属相关行业搬到其他地方。我国为电池生产大国,2009年产量 400 多亿只,占全世界 50%以上,其中出口量约 300亿只,出口比例为 70%,显然这个方法不适合中国。第二,回收利用,把从矿山到家庭的重金属单向迁移体系变成从产品到废弃品再到产品的循环体系,这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最佳途径。 其实,不仅仅是电池,所有不可再生的物质都有循环利用的必要,只是按照难易程度需要循序渐进。 废旧电池回收之“聚沙成塔” 循环利用是有难易之分的。回收的难易程度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回收价值,一个是回收途径。 既有回收价值又有回收途径的东西是最容易循环利用的,比如说汽车,这个不多解释; 既缺乏经济价值又无回收途径的东西是最难循环利用的,比如说荧光灯管,荧光灯管大多含有重金属汞,因为易碎且难以再利用等原因,回收非常困难。 有经济价值无回收途径的代表是铅蓄电池。对于铅蓄电池,据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有近3000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80%以个体户为主,在每年可回收的近200万吨铅酸蓄电池中,这些无资质、环保不达标的小冶炼厂又把持着80%的回收份额。无序的铅蓄电池回收是造成我国大面积血铅的原因之一。对于电子器件垃圾的处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目前没有大规模的回收体系,反而是利用国外的回收体系。在我国某些地方,形成了电子垃圾拆解行业,这种我国所特有的现象打造了有“世界最大垃圾城”之称的广东贵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无系统回收途径,支撑不起大规模的回收体系,使得个体户型的回收企业占据市场主体,难以纳入监管。这种伪回收体系是环境保护的大敌。 缺乏经济价值而有回收体系的代表就是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各类电池。在两个影响循环利用因素中,回收途径的重要性要远大于经济价值。完全不存在回收途径的东西是存在的,但完全不存在经济价值的人类废弃物是不存在的。很多废弃物之所以经济价值不显著,是因为回收得到的量不够大,当有回收体系时,废弃物集中到一定数量,就会导致产业的形成,量变引起质变。足够数量的电池持续地被收集到一起,在政府的支持下,就能建立起电池回收的体系。 经过二十余年环境人的努力,回收废旧电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因为下游处理环节的缺失,没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如果把这种闲散的民间回收行为变成系统的政府行为,很容易就能建立电池循环利用体系。 结论 最后总结一句话: 对于个人,废旧电池不要去收集,尽量使用无汞电池,拒绝使用镍镉电池;但是为了更好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该支持和督促早日建成废旧电池回收体系。 其实不仅仅是废旧电池回收体系,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都应该这样。 个人观点:电池是用起来方便,处理起来麻烦。回收的话,应该建立一个体系或者机制才行,成功例子---像饮料瓶。回收饮料瓶有利润,才有人去做--------仅属个人观点,勿喷!谢谢
2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石油没有了用什么?--来着科学松鼠会 --我想石油都没了还学什车
baishuxing 2012-7-25 14:47
石油没有了用什么? Comments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07-18 15:19 | Tags 标签: 原创 , 替代能源 最近几年,新能源领域成了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几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大国,太阳能、风能以及其它各类新能源发展迅速。不过同样是新能源,用于发电的各种方法发展很快,几条主要技术路线都已经显示出比化石能源在环境上的好处,对电网的贡献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在替代石油的领域,情况就复杂多了。 石油目前提供了人类运输使用能源的百分之九十多。人们选择石油作为运输用能源的主要形式,是有很多原因的。石油的储量巨大,人们到现在已经开采出了几千亿吨的石油,目前已知的储量按照现在每年四十亿吨左右的开采速度还能维持数十年。这样的数量,目前还是其他非化石能源所不能比拟的。石油属于物质能源,也就是说,能量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来存在的,这样,与电相比,能量的存储、运输都非常方便,既可以很方便的越洋运输,也可以运送到各个偏远地方,不完全依赖固定的输送网络,还可以方便地被飞机、船舶、车辆携带。石油的能量密度也非常高,对于体积有限、载重量有限的运输器具来讲,这个特点非常重要,也是目前其他的能源形式无法比拟的。 石油虽然比同是化石能源的煤炭清洁不少,但是在其开采、输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少影响。特别是在意外事故发生之后,造成的影响可能非常大,比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海域以及周边的陆地地区都造成了不小影响。在一些欠发达的产油国,因为监管不严,治理不力,造成的损失甚至长时间被人们忽视。使用石油造成的温度气体排放问题也非常严重。化石能源都是碳基资源,使用后都需要排放二氧化碳,石油也不例外。巨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的问题,寻找石油的清洁替代品,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使不考虑环境问题,人们也需要开始寻找石油替代品了,因为石油要不够用的了。最近几年,石油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即使全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也没有让油价下降多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廉价易开采的石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被开采。这些非常规石油资源开采使用的技术复杂、能耗高、投资大,这些都增加了石油开采的成本,也就推高了石油的价格。从这个角度考虑,人们也需要寻找可以抑制石油价格上涨的替代燃料产品。当然,高昂的石油价格也使得一些原本被认为在经济上不划算的替代路线有了经济上推广的可能。 与发电的能源来源的多样性相比,石油替代的选择有限。替代石油,需要寻找总量巨大、易于存储和运输、能量密度高的资源,而同时符合这几点的资源和技术途径很少。一个重要候选,在技术上也相对成熟的,是煤炭液化技术。煤炭的储量要比石油多上不少,转化为燃料油以后,可以拥有石油燃料的全部优点。在技术上,煤炭液化技术已经有将近九十年的历史,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工业化,现在这条技术路线为南非提供将近四分之一的燃油供应。不过煤炭本身也是化石能源,总储量虽然比石油丰富很多,但是仍然是有限的,即使在一些地方成为替代石油的主力,也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同时目前的煤炭液化技术对环境的危害还明显高于传统石油路线,要克服这些环境危害,人们还需要付出巨大资金代价,一些技术也还不成熟。使用天然气液化工艺生产油类产品也有类似问题。使用一种化石能源来替代另外一种化石能源,肯定不是问题的长期解决办法,要寻找长期的石油替代品解决方案,需要依靠可再生能源。 石油易于保存运输的物质性能源特性使得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品种很少。实际上,可再生能源里面只有生物质能源是物质性能源,其他可再生能源是很难被转化成为物质形式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物质的应用应该尽可能去考虑替代石油的方向,充分发挥生物质物质能源的好处。简单的发电应用,无法发挥生物质能源的这个特长。不过实际上实施起来困难很多。当前成熟的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技术并不多,技术上最成熟的就是糖、淀粉类乙醇和植物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推广的最广泛的也是这两种生物燃料,目前已经占到世界燃油供应的将近3%。这里面,乙醇以美国的玉米乙醇与巴西的甘蔗乙醇为主,加在一起占了全世界燃料乙醇供应的90%;生物柴油则以欧盟为主,生产了全世界生物柴油产量的一半。但是这两类生物燃料使用的是与人类食品直接相关的淀粉、糖类、油料作物,占用了大量的农业资源,一开始扩大种植就担上了与人争粮与人争地的名声,在世界其他地方推广明显受阻,对于世界上很多粮食安全还不能保证的国家,这两类生物燃料是没有推广条件的,甚至在欧美,这两条石油替代路线也备受指责。很显然,要实现国际能源组织预测的到2050年生物燃料占到世界燃料供应四分之一的比例,依靠这两个技术路线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从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来考察,这两条路线的表现也都不算好。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考察某个工艺路线的各个环节对材料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原料以及重要辅助材料的收集、运输,各个加工处理环节,以及成品的运送,废品的处理等等,把一个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再到废品的整个阶段的材料消耗以及环境影响通盘考虑。通过这样的详细考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工艺路线究竟孰优孰劣,当对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筛选的时候,可以了解到各个不同技术路线的实际消耗资源情况,实际环境影响情况等,为技术路线的选择提供一个重要参考。对于同一条技术路线,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来了解是什么步骤影响了整体的效果,为工艺改进提供方向。在考虑石油替代品的众多候选的时候,进行这样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所选用的替代方法究竟有没有所预期的诸多好处。 比如评价一个生物燃料路线究竟相对石油有什么优势,就需要从作物种植阶段开始考察,考察各个种植、播种、收割阶段的能源和材料消耗,环境影响,不仅仅包括直接在田间消耗的,还需要包括所使用的化肥、农药等物品在生产、运送过程中的能原材料消耗以及环境影响。在作物收割之后,需要考察各个初加工步骤,产品运输等环节。进入到燃料生产线之后,还需要考察整个工艺各个环节以及所使用的各种原料辅料的消耗和影响。得到产品之后,还需要考虑产品的配送试用过程。如果有需要处理的副产品或者排放,那么这些副产品,排放物的需要考虑进去。因为考察的是一个非常繁琐详细的过程,这样的考察,地域性的特色就非常强,即使是同一个工艺路线,不同的地区得到的结果也会有区别,看这些考查结果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 欧盟在2007年公布了一份以欧盟为背景的车用燃料替代方案的生命周期评价。在这份报告里面,欧盟结合自己的情况考察的乙醇生产原料是甜菜和小麦,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路线可以比传统汽油的生命周期减少27%的化石能源消耗,同时温室气体减排30%。当使用油菜来生产生物柴油的时候,化石能源消耗与传统柴油相比要节省64%,温室气体减排要降低53%。单从这个报告里面可以看出,在欧盟环境下,乙醇和生物柴油路线对于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中国的情况就很不同了。2008年清华大学的一份博士论文考察了国内实际情况的乙醇生产的生命周期情况,得到的结论是使用玉米、木薯、红薯、甜高粱、甘蔗等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生命周期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均远高于生产汽油所消耗的化石能源,这些路线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高于汽油路线。按照这个计算,可以说中国目前阶段所推广的乙醇燃料项目,既没有起到节能作用,也没有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没有正面的环境意义。虽然在提供石油替代品的角度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样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替代方案要继续享受国家补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在国际上的类似研究中,中国的乙醇路线的数字最差,但是也不是不能理解。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目前农业生产管理粗放,滥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严重,而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运送都是需要消耗能源,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别是当氮肥不适当使用后,还会增加土地氮氧化物的排放,而氮氧化物是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严重将近三百倍的气体,少量的排放就足以抵消植物生长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然后就是国内目前使用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问题。燃料乙醇对乙醇的纯度要求很高,所以需要通过一定工艺来提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乙醇精馏。乙醇精馏是一个非常消耗能源的工艺过程。国内这些生产线多采用小型自备热电联产机组来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这些机组又往往使用未经过洗选的原煤,造成机组效率低等问题。这样也就增加了燃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就是说,并不是说中国进行燃料乙醇生产就肯定没有环境好处,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主要问题后,中国的燃料乙醇行业同样可以与世界其他同行一样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这种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进应该是政府政策的鼓励方向。 国内的生物柴油生产也有类似问题。上面提到的博士论文的考察结果,是国内实际情况下,使用大豆、油菜籽、棉籽、麻风果、黄连木、光皮树甚至餐饮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过程所消耗的化石能源都高于生产柴油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也只有使用进口大豆以及含有林木果实为原料的路线可以实现与柴油相比的温室气体减排,使用其他的原料都起不到减碳排的效果。造成这个数字也不大好看的原因,同样在种植和产品加工两个阶段,与乙醇的情况类似。 没有明显的环境好处,本身还威胁粮食安全,这可能是国内最近在生物燃料领域步伐放缓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不等于说生物燃料在中国没有前景。实际上中国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使用粮油为原料的粮食乙醇与生物柴油在国际上被称作第一代生物燃料,目前国际上生物燃料的研究兴趣,已经集中在第二代生物燃料上。第二代与第一代的不同在于,第二代生物燃料可以使用各种生物废料,或者作物的全部或者大部分,而不再像第一代生物燃料一样,只能是用作物最有价值的部分。这样,在种植阶段所消耗的能量就可以得到更佳有效的回收。此外,在植物的大部分都可以作为能源原料以后,生物燃料的潜在供应量也有很大增加。 因为相关技术的研发起步很晚,第二代生物燃料目前还没有进入到产业化阶段,不过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原料范围非常广泛,燃料本身也就有很多选择。在前面提到的欧盟的报告里面,就考察了沼气、非粮乙醇、氢气、二甲醚以及合成柴油几条可能的路径。因为第二代生物燃料可以使用生物废料作为原料,而作物种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是不会摊到废料的头上的,这样这些路径的生命周期能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就有了优势。欧盟这份报告里面,沼气路线在节省化石能源方面并不突出,比汽油路线仍然消耗更多的化石能源,但是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成绩显著。乙醇路线里面,使用木质素来生产乙醇在这两个方面都优于粮食乙醇路线。利用生物质气化路线生产二甲醚和合成柴油路线以及制氢路线在能耗方面表现不佳,但是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成绩突出,几乎可以降低百分之九十几的温室气体排放。这里面合成柴油与传统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不需要对配送体系,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动,对于燃料的推广来讲,是一个重要优势。 中国的情况在第二代生物燃料方面与欧盟类似。前面引用的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指出,从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来看,二甲醚、合成柴油、氢气路线的减碳排效果显著,生物甲醇,生物乙醇等路线则因为使用的发动机不同在减碳排方面略差,但是仍然优于汽油路线,都可以起到减排作用。这份研究还指出不同原料、路线的生物燃料的实际减排节能效果差异很大,并且这个差异具有很明显的地区性,不同的地区可能有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解决方案。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多样选择,也给了人们足够的挑选余地,可以因地制宜找到合适本地区的发展办法。 第二代生物燃料毕竟还没有进入商业推广阶段,这些计算根据的往往是一些理论模型和推算,结论的准确性当然不如从实际生产所测量的数据。随着这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工业尝试,人们对这些技术路线会有越来越多的了解,评价指标会越来越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不过,这些考察已经可以看出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确是生物燃料发展的方向。可以说由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原材料比第一代更加广泛,其所能提供的能源总量也更多,应该会在替代石油领域起到很大作用。 要让生物燃料在替代石油的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单纯依靠农林业废弃物是不够的,需要种植培养专门的能源作物。为了避免与人争粮与人争地的帽子,这些能源作物就需要尽可能不占用已有耕地,尽可能使用那些并不适合商业农业开发的地方。这就对种植的能源作物品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目前研究中的一些能源作物还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除了草本木本的能源作物,人工养殖的藻类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物质原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很高,在外界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藻类的生长速度要普遍高于草本和木本的作物。这个特点,就使得藻类成为能源作物的最佳候选。藻类的利用方法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既可以筛选专门的品种提高藻类中的油含量,最终生产生物柴油,也可以以生产生物质为目的,为下游燃料生产提供碳和能源。国际上有人已经把以藻类为源头的燃料生产列为第三代生物燃料,就是看到了这个良好前景。 不过目前阶段的藻类能源利用水平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多距离。不仅目前藻类的种植培养收获需要依赖不少机械,消耗不少能量,藻类生长的质量平衡就决定了目前水平的藻类还不能是能源问题的可靠依靠。藻类的生长不仅仅需要阳光喝二氧化碳,还需要各种其他元素,特别是氮。而目前氮的提供主要是以化肥的形式提供的。实际上,在给足了充分的阳光和二氧化碳的前提下,藻类的生长速度取决于氮肥的供应量。目前氮肥的生产依赖的都是化石能源,这也就增加了藻类路线的化石能源消耗,增加了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且,氮肥的使用也会造成种植区域氮氧化物排放的问题。要实现藻类的大规模能源利用,需要发展生物直接的固氮技术。这方面,也许要依赖很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他能源作物也同样。如果氮肥的清洁供应可以得到解决,生物燃料的产量就可能大幅度增高,也就可以更大比例地替代石油。 在研究生物燃料的同时,人们也在尝试使用另外的途径替代石油,就是改变目前严重依赖内然发动机的运输业,将电能用于运输。电已经在运输业中起了不少作用,在铁路系统,电力牵引的机车已经非常普及。在民用汽车领域,电动汽车也作为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成为热门。电动汽车的优势在于可以使用电力,而电力的来源非常广泛,即可以是传统的火力发电,也可以是各种新能源。这样,推广电动汽车就可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对于石油进口大国来讲,这个有时还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电动汽车在用户端并没有污染,也就可以消除汽车在用户端的污染,对于人口密度高,车辆拥挤的大城市来讲,提高电动汽车的拥有率也对于清洁城市空气非常重要。实际上,在终端环境影响方面,电动汽车要比生物碳基燃料有很大的优势,可能只有生物制氢能与之比较。 不过电动汽车要真正替代目前的内燃机汽车,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车辆所携带的电力太少。电的存储一直是个麻烦事,虽然目前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是距离电池所能够携带的能量密度,仍然比液体燃料差着数量级。虽然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要比内燃发动机高上不少,但是目前技术的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行驶里程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这方面,还需要等待技术的进步。使用电力驱动,但是仍然携带液体燃料应付长途需求的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相关技术仍然在开发中,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市场还是个问题。 此外目前阶段普及电动汽车,也有转移污染之嫌。由于目前的电力主要来源是火电,火电本身的环境影响很大。生命周期的研究表明,在煤炭占能源比例比较高的美国和中国,目前阶段使用电动汽车提到内燃发动机汽车,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效果不显著,但是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方面,实际上增加了污染。当然不能因此就否定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不过在宣传电动汽车以及进行推广的时候,的确应该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总之,人们目前替代石油还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至少在可预期的二三十年时间内,石油仍然将是运输行业使用的主要能源,不过也应该看到,随着相关替代技术的发展,石油在运输行业里面所占的比例也会越来越低的。
2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化之鉴
热度 1 Lewind 2012-7-16 15:33
今年夏初的时候,湛庐文化通过松鼠会找到我,希望我来给一本进化论的书做审校。《 Evolution for Everyone 》是本很不错的科普书。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这不是一本纯粹的生物学图书,而是一本能够扩展你的视野,甚至触动你的心灵的科普书。 当初交到我手里的是台湾译本《物竞天择》。说实话,译文的水平相当糟糕。很多复杂的抽象的段落,我敢说译者根本就没看懂。真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竟然能够出版。 本来想拒绝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湛庐方面很诚心,很想把这本书做好的意愿打动了我。我也觉得不应该让一个糟糕的译本毁了一本好书。最终,我用光了好几根红色的圆珠笔(还是粗芯的那种),才把整本书校完。很多段落几乎是重写了。 湛庐出品的版本叫《进化论与生活》。虽然由于文字的原因,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读起来不太顺畅,但只要你读过,就无法否认这本书内容的精彩。 下面奉上我为这本书写的导读。 ~~~~~~~~~~~~~~~~~~~~~~~~~~~~~~~~~~~~ 中国人喜欢读史,并有“以史为鉴”之说。学习历史不仅仅为了博古,更为了通今。 进化论在我们的观念中,似乎就是一种研究历史的科学,只不过不是人类的历史,而是地球生命的历史。谈及进化,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化石扯上关系,似乎只有那些毫无生气的骨架才讲述着进化的故事。然而,我们的社会更关心的是人的问题,更关心的是当下的人的问题,这令进化论尤其显得可有可无。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对进化论有所了解,你或许知道抗生素与病原体抗药性的故事,又或许知道人类的进化起源。然而,进化论与我们的联系,远远要比这些问题更深邃,更本质。回溯到 150 多年前,达尔文坐在马车里顿悟了进化真谛的那一刻,他脑中产生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进化论。它简单到可以用两句话说清楚:一、差异在环境中导致不同的后果,而不同的后果导致不同的命运——存续或是毁灭;二、如果这种差异能够被传承,那么导致存续的哪一种差异就有机会不断传承下去。这就是进化论的精髓。但这一定与生物有关吗?不一定。当然,存在差异的可以是基因,但也可以是某种道德观念、某种文化传统、甚至可以是某种足球战术、某种流行曲风。所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哲学吗?如果把这样的哲学运用到人类的世界,包括人类的文化、人类的宗教、人类的道德、人类的国家,那么我们会收获什么? 我不能再剧透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能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获得。当然,这是一本关于进化的书,但书中没有出现一块化石。这是关于生物进化的书,但人类才是这本书的主角,书中不停进化着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道德,以及宗教。最重要的是,读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通过进化来了解我们自己的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我们自己,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美好的未来,这才是进化之鉴对于今日之人类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我不得不说,审阅这本书的过程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美妙的心灵旅程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学者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无论你的领域是什么,无论你是否对进化论乃至生物学感兴趣,我都强烈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你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其实我也不完全赞同书中的所有观点——但你不应该错过一次开辟思想新大陆的绝好机会。
个人分类: 付梓拙作|2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死理性派恋爱法:拒绝掉前面37%的人--转自科学松鼠会
zhxiaoyu11 2012-5-15 17:06
死理性派恋爱法:拒绝掉前面37%的人 Comments Albert_JIAO 发表于 2011-08-06 10:37 | Tags 标签: 原创 , 恋爱 , 数学 , 最优解 在每期《非诚勿扰》节目上,面对一位位男嘉宾,24 位单身女生要做出不止一次“艰难的决定”:到底要不要继续亮灯?把灯灭掉意味着放弃了这一次机会,继续亮灯则有可能结束节目之旅,放弃了未来更多的选择。 在现实中,面对男生们前仆后继的表白,MM 们也少不了这样的纠结。如果遇到了一个优秀的男生,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呢?如果接受了他,万一下一个更好的话那可就亏大了;可如果为此而拒绝掉一个又一个好男人,也会面对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风险。说不定白马王子们都已经擦肩而过,到最后就只剩下了猥琐男了,当初的拒绝明显得不偿失。 由于没人能知道真正的缘分何时到来,没人能知道下一个来求爱的男生会是什么样子,接受表白的时机早晚实在很难决定。怎么办?去向《非诚勿扰》的黄菡老师和乐嘉老师请教一下?其实你还可以向欧拉老师请教一下。你没听错。大数学家欧拉对一个神秘的数学常数 e ≈ 2.718 深有研究,这个数字和“拒人问题”竟然有着直接的联系。 “拒人问题”的数学模型 为了便于我们分析,让我们把生活中各种复杂纠纷的恋爱故事抽象成一个简单的数学过程。假设根据过去的经验,MM 可以确定出今后将会遇到的男生个数,比如说 15 个、30 个或者 50 个。不妨把男生的总人数设为 n。这 n 个男生将会以一个随机的顺序排着队依次前来表白。每次被表白后,MM 都只有两种选择:接受这个男生,结束这场“征婚游戏”,和他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者拒绝这个男生,继续考虑下一个表白者。我们不考虑 MM 脚踏两只船的情况,也不考虑和被拒男生破镜重圆的可能。最后,男人有好有坏,我们不妨假设 MM 心里会给男生们的优劣排出个名次来。 聪明的 MM 会想到一个好办法:先和前面几个男生玩玩,试试水深;大致摸清了男生们的底细后,再开始认真考虑,和第一个比之前所有人都要好的男生发展关系。从数学模型上说,就是先拒掉前面 k 个人,不管这些人有多好;然后从第 k+1 个人开始,一旦看到比之前所有人都要好的人,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不难看出,k 的取值很讲究,太小了达不到试的效果,太大了又会导致真正可选的余地不多了。这就变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在男生总数 n 已知的情况下,当 k 等于何值时,按上述策略选中最佳男生的概率最大? 如何求出最优的 k 值? 对于某个固定的 k,如果最适合的人出现在了第 i 个位置(k i ≤ n),要想让他有幸正好被 MM 选中,就必须得满足前 i-1 个人中的最好的人在前 k 个人里,这有 k/(i-1) 的可能。考虑所有可能的 i,我们便得到了试探前 k 个男生之后能选中最佳男生的总概率 P(k): 用 x 来表示 k/n 的值,并且假设 n 充分大,则上述公式可以写成: 对 -x · ln x 求导,并令这个导数为 0,可以解出 x 的最优值,它就是欧拉研究的神秘常数的倒数—— 1/e ! 也就是说, 如果你预计求爱者有 n 个人,你应该先拒绝掉前 n/e 个人,静候下一个比这些人都好的人。 假设你一共会遇到大概 30 个求爱者,就应该拒绝掉前 30/e ≈ 30/2.718 ≈ 11 个求爱者,然后从第 12 个求爱者开始,一旦发现比前面 11 个求爱者都好的人,就果断接受他。由于 1/e 大约等于 37%,因此这条爱情大法也叫做 37% 法则。 不过,37% 法则有一个小问题:如果最佳人选本来就在这 37% 的人里面,错过这 37% 的人之后,她就再也碰不上更好的了。但在游戏过程中,她并不知道最佳人选已经被拒,因此她会一直痴痴地等待。也就是说,MM 将会有 37% 的概率“失败退场”,或者以被迫选择最后一名求爱者的结局而告终。 37% 法则“实测”! 37% 法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我们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模拟了当 n = 30 时利用 37% 法则进行选择的过程(如果 MM 始终未接受求爱者,则自动选择最后一名求爱者)。编号越小的男生越次,编号为 30 的男生则表示最佳选择。程序运行 10000 次之后,竟然有大约 4000 次选中最佳男生,可见 37% 法则确实有效啊。 计算机模拟 10000 次后得到的结果 这个问题由数学家 Merrill M. Flood 在 1949 首次提出,这个问题被他取名为“未婚妻问题”。这个问题的精妙之处在于,在微积分界叱咤风云的自然底数 e,竟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这个看似与它毫不相关的问题中。不知道此问题发表后,Geek 男女间会不会多了一种分手的理由:不好意思,你是那 37% 的人……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死理性派主题站 《 死理性派恋爱法:拒绝掉前面37%的人 》
个人分类: 科学于生活之乐趣|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松鼠会好像很成功
liwei999 2012-2-17 22:13
松鼠会好像很成功,看来办网站也需要“和气”。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7/2012 07:48:54 松鼠会 办了几年了,好像是越办越红火。大约年轻、 有爱心 是很重要的成功要素。 同学会办网页,镜某说到了人都死了之后如何处置网页的问题。看来还需要办个网页的墓地,为了给后人考证留个资料,也是为后人留个饭碗。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发现》2010年8月号一篇关于地震文章中的错误
热度 1 Amsel 2011-9-11 22:35
【方舟子这几天在批《新发现》,因为《新发现》文科生们编译的文字不靠谱,“散布神创论者关于达尔文搞不定眼睛进化的老谣言”。其实《新发现》的不靠谱早有先例:去年八月份登的一篇地震文章就是一篇不靠谱的文章。这是我当时写的评论,稍有修改。】 刚在松鼠会博客上看到这期《新发现》的目录,有篇文章是“气象激怒地球”(或者是“地动,因气象而起”),从简短的介绍就可以发现它的观点明显违背地震发生的一些定论,倒很容易被国内的各色地震预报骗子拿来作为“地震预测术”的依据。于是把文章内容 和学术杂志上相关论文对比了一下,发现里面有关地震的几处文字都存在错误。 《新发现》文章地址: http://www.sciencevie.cn/gb/article/201008/webpage/2010722812478928.htm 1. 所谓“强降雨数天后频繁观察到地震活动——在法国、瑞士以及德国都是如此”——这实际是大雨积蓄到岩溶当中而引起的浅层无感小震,我以前多次讨论过: 德国研究人员的结论表明大雨并不能引发有感地震,见《新科学家》的报导。此篇报道中文有翻译: “一些研究表明大雨可能会引起地震,但所需的雨量要比科学家先前想像的多得多。而且,德国、瑞士和法国最近几年这些因大雨触发的地震都发生在喀斯特地区。与此同时,研究大雨触发地震的其他科学家也表示它们都发生在喀斯特地质区域。由于这些地震都比较小,人感觉不到,只有地震仪能探测到。…在非喀斯特地区,雨水压力会均匀分布,再由河流缓慢释放,因此雨水渗透到地下的压力就很小了。” 所以,所谓大雨引发的地震,类似水库蓄水引发的小地震;由于溶洞蓄水量比水库小得多,所以引起的地震都是无感地震。 《新科学家》的报导: “Heavy rain can trigger earthquakes” (http://environment.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3371) 中文翻译: http://discover.163.com/08/0226/11/45KI881A000125LI.html 2. 阿兰•林德 (Alan Linde) 所说的台风伴随的“慢地震(地震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不是几秒钟)”,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破坏性地震。这种“慢地震”因为存在大致的周期,本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预报。 3. 中文提到的威廉•舒尔茨 (William Schulz) 关于“气压的日常波动与科罗拉多某地块滑动的速度之间”的联系,此处并不是构造地质学所讲的地块,而是一处滑坡体( landslide )。 4. 文中又提到,舒尔茨说 “不久前,地震学家们同样坚决否认一些地震会诱发千里之外的连锁反应,而这在今天已得到彻底的证明”——这完全不是事实。美国确实有人认为存在这种远距离诱发地震,即加利福尼亚大学 Santa Cruz 分校的 Brodsky 教授,但是她本来投到 Science 的、关于远距离诱发地震的文章被拒,而改为“远距离诱发应力”登在今年的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上面。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的常见问答里面至今依然写着“ Even the Earth ’ s rocky crust is not rigid enough to transfer stress fields efficiently over thousands of miles ”(即使是地球的岩石地壳,也不够刚硬,不能把应力有效传递到几千英里之外)。 总之“气象激怒地球”开篇所强调的“气象诱导灾害”(包括地震)、能够运用气象变化来预报地震,这都歪曲了相关论文的原意,尤其是歪曲了关键的概念,难免被讥为哗众取宠。 《新发现》很可能就是法语杂志的 Science Vie (《科学与生活》)的中文版;科普文章不去选资料丰富的英文文章,而去选法文文章,似乎别出心裁,但是文章的质量大概更难保证,而且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控制。“地震预报”在中国本来就是各色预报骗子喜欢各显神通愚弄公众的领域,以科普刊物自居的《新发现》在登这样文章的时候,编译者还是应该仔细读懂相关英文论文。
个人分类: 地震|4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今在中国谈科普只能是忽悠
热度 3 yz2011 2011-7-3 22:02
6月有一期焦点访谈《让科学也流行》。虽然一看就知道雄鼠会一帮花拳绣腿在卖弄,但看到出来捧场的科协杨文志部长还算诚实:在中国,人们也就是做点“前沿科普 民生科普 应急科普”而已。 我一直认为,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吃喝嫖赌抽的发展阶段,科普那个玩意,还不知道驴年马月的事情。昨晚看非诚勿扰节目,南京(某)大学高层物理的男博士生(长得眉清目秀),在女嘉宾眼里就是一个怪物。哎!在中国30年勿谈科普,否则就是忽悠和糟蹋纳税人的血汗钱!!!我敢打赌,如果这哥们是个技工或民工(月收入2000元),也不会那么早退场的。
285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能用科学解释未必就不科学
热度 6 lzxun123 2011-3-30 17:43
刚才看到先前在科学网寄身的科学松鼠会开始成长为一个招人喜爱的翩翩少年,很是高兴。在这个现时整体科学素养不高的中国,在这个常常是没有望到风就以为大雨即将倾盆的环境里,确实需要这样大量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来及时粉碎那些有意无意的谣传。 不过,我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持有这样一个偏见:能够用科学知识解释的结论最终不一定真正可靠,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现象或说法最终也不一定就不可靠。换句话说,不能用现有科学知识或理论阐释的将来未必不科学,能够用某一时段科学理论解释未必就科学。理由在我看来很简单:现有的科学成果(科学知识或科学理论)只是人类发展到现时认识、探究自身以及身外一切的结果。这一结果起码带有致命的弱点:一是表述的主观性,一是认识、探究范围的局限性和阶段性。我之所以说这弱点是致命性,是因为它们的研究主体永远一定时空的限制,也许还有人类自身难以摆脱主观影响的魔咒。(可以参见博文 《尽信科学不如不信科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17do=blogid=18963 《 不迷信科学——与陈学雷老师商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17do=blogid=19211 ) 但是,我们有时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有意无意地无视“科学”理论的前提条件而盲目扩大化,于是,我们面临的许多严重危机和艰难处境就随之出现。 “松鼠”“果壳”为什么红:分享科学的美味 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3/30/c_121246375_2.htm 3年,120个人,做着同一件事情——科普。这是一个自称“科学松鼠会”的组织。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姬十三始终把“让科学流行起来”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但作为一个创业者,他不能容忍只把理想挂在嘴边。 在中国做科普,是一个急迫又艰难的选择。这个兼具理科生的严谨和文科生的细腻的年轻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带领他的团队站出来“驱散恐慌、粉碎谣言”,一战成名。 日本地震、核辐射、碘盐风波、超级月亮……这是更大的战场。依靠科学松鼠会和去年成立的果壳网,姬十三一边做公益,“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的美味分享于众”,一边依托专业的网络编辑队伍,以内容为王,破解谣言。瞄准现阶段中国人对科学的渴求,姬十三带领着两个团队渐渐走近理想之门。 粉碎谣言 日本发生地震以后,果壳网以网站、微博为平台,用专业视角撰写科普文章,粉碎近20个谣言 3月16日,初春的北京城阳光柔和。果壳网主编拇姬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果壳网是一家面向大众的科普网站,自从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以来,拇姬基本上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 下午2点左右,一条微博引起了拇姬的注意,这是他关注的一位朋友转发的照片。照片上,人们正排队买盐,有的人买了三五包,有的人扛了一箱。拇姬看了一下朋友的所在地,是宁波。 抢盐?拇姬隐隐觉得这事并不平常,而且极有可能蔓延。当晚的编辑会上,拇姬给果壳网下属栏目之一“谣言粉碎机”的科学编辑秋秋布置任务,要求她做点文章。 秋秋和拇姬讨论人们抢盐可能的诱因:一是盐中含碘可防辐射,二是担心海水被污染后买不到清洁的盐了。分析清楚了原因,写稿就有针对性了。 第二天早上,拇姬从秋秋手上拿到了澄清的文章。3月17日下午4∶29,这篇《碘酒碘盐海带,全部都是浮云》的文章就登在了“谣言粉碎机”的微博上。 和拇姬预料的一样,从浙江到全国,抢盐风潮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抢盐成了当天最大的新闻。各大新闻媒体纷纷邀请专家辟谣,专家之言与秋秋的文章“所见略同”。 《碘酒碘盐海带,全部都是浮云》发表时间,与拇姬得知抢盐消息相隔了26个小时。在众多辟谣文章中,果壳网并不算最早的,但拇姬自信地说,他们绝对是精确和严谨的。 为什么服碘能防辐射?——人体吸收的碘有一半左右都储存在甲状腺里。如果人体吸收了含有放射性的碘,在甲状腺里积累,就有可能引发甲状腺癌。而事先一次性摄入大量普通碘,“占据”了甲状腺和人体其它器官,那么放射性的碘就不能被吸收,将很快被人体排出去。 为什么吃盐防辐射不靠谱?——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指导,减轻辐射所需剂量应该是24小时内一次性服用130毫克碘化钾,相当于99.4毫克的碘元素。 根据最新修改的国家标准,每千克加碘盐中应该含有20-30毫克的碘(以碘元素来计算)。 加碘盐中的含碘量即使按最大值30毫克/每千克来计算,要达到和服用碘片同样的效果,一个成人必须一次性至少吃下3.3千克盐,也就是六斤六两(儿童减半)。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人每日食盐摄入量是6克左右。 这样一来,碘是补够了,人也齁死了。 如果你注意到了文章中 ,那么你会更加相信这篇文章的权威性,因为这些数据分别来自: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部《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 世界卫生组织。 “传统媒体倾向于问专家,而我们倾向于问资料。”拇姬说,“这是理科生的思维,我们用数据粉碎谣言。” 在以理科生占多数的果壳网工作人员中,拇姬是特别的一个,他是80后,文科背景。但从大学时代起,就喜欢科学,尤其是文献学。“科学是件有趣的事情,而我特别希望把这种有趣传递给大家。”抱着这个想法,拇姬从上海某媒体跳槽去了果壳网。 拇姬几乎立刻喜欢上了果壳网的氛围,他身边一半以上的同事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学科背景涵盖物理、生物、电子、植物、数学等领域。“谣言粉碎机”科学编辑秋秋,就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化学专业的博士后。 果壳网下设15个主题站,包括“DIY”、“谣言粉碎机”、“自然控”、“心事鉴定组”、“死理性派”等,每个版主要按照各自的主题,每天更新发布千字左右的科普文章。 拥有一个强大的智囊团,是果壳网能第一时间识破谣言的优势所在。秋秋听到抢盐的消息时,第一个反应是“这不可能”。当别的媒体还在苦于寻找“专家”时,秋秋已经开始搜索文献库,查找资料了。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但是能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在公信力方面,甚至超过了某些专家。 日本发生地震以来,果壳网及时发布地震专题,向各种谣言下“战书”。截至3月18日,共发布72个帖子,粉碎近20个谣言。他们以网站、微博为平台,“用专业视角解读日本核地震、核泄漏”,撰写科普文章解答疑团。 在拇姬看来,专家公信力的消减和媒体有着一定联系,因为本身就是媒体圈人,他对这一点有更深的体会。 “有些时候,记者找的专家并没有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或者一时拿不出正确数据,又或者被媒体断章取义,这都降低了言论的可信度。”拇姬说。 中国民俗学博士施爱东支持拇姬的观点。他认为,公众对专家的不信任,很大原因在于媒体“凡事问专家”,“一篇几万字的论证文章,被媒体截取几十、几百个字做解读,能一样么?” 对同一新闻事件,不同媒体团队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媒体人是马上赶赴现场,果壳工作人员则在幕后查找源头,通过所学知识用科学驱散恐慌。 抢盐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碘酒碘盐海带,全部都是浮云》的文章就有了上万次的点击和转载量,而另一篇阐释海水并非中国食盐的唯一来源的文章《囤积食盐,有必要吗?》也见诸网络。两文从人们抢盐的两个理由出发,有理有据,建立起公众的心里防线。 另一方面,政府果断出击,保障食盐供应,谣“盐”不攻自破。 “如果说传统媒体传递的是一种观点,果壳网更想传递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拇姬说。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这样评价果壳团队:“赛先生不死,启蒙精神仍在。” “果壳”火了 姬十三一直在思考公益和商业的关系。他一方面担心一个精英团队因为资金问题而被“挂”掉,另一方面又怕公司偏重商业色彩而让公益变味 如果今天,你还没有听说过果壳网,那么你可能OUT了。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让它火了。 截至3月29日,果壳网下最受欢迎的“谣言粉碎机”的粉丝数量已近60000人,而这一人数在日本地震前是40000多。 同样是姬十三一手创办的科学松鼠会,微博上的粉丝已达到15万。据科学松鼠会网站副主编游识猷介绍,日本地震前,科学松鼠会网站每天独立访问量是4万,地震后急速上升到8万。 媒体人陈承有言:这次地震和随后出现的各种谣言捧红了姬十三的果壳网,该网生而逢时。 生而逢时并非只有这一次。早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们就尝试通过博客24小时不间断地更新地震信息,破解谣言。他们的文章既注重科学数据和推演,又注重语言的通俗幽默,很快便被广泛转载,给关注汶川地震的人做了一次全面的科普。 只不过那一次,“陈地”是科学松鼠会的群博,还没有微博这样的平台“推波助澜”。 姬十三一手创办了科学松鼠会。 2008年4月,姬十三从待了11年的生物学圈子里“叛逃”。2004年就开始向媒体投稿、每周要写三个专栏的他,身边已经积累了一个科普作家圈子,为何不把这些人整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几乎没费多少力气,这个有着语言天赋、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的“白面书生”就拉扯出一支队伍。 “科学就像一枚坚果,需要有人把坚硬的果壳剥开,才能让大众品尝到果肉的美味。”——既然要做“剥坚果的人”,何不把小队命名为“科学松鼠会”?于是,科学松鼠会在2008年4月成立了,并注册了一个群博,大家都可以往上头发文章。 科学松鼠会成立后不久,“5·12”汶川大地震就发生了。大灾难必然伴随着大量谣言。在那次地震中,科学松鼠会拥有了最初一批粉丝。 然而,要维持科学松鼠会的日常运行,每月至少需要10来万元。没有资金支持,尽管汇集了大量精英,最后也可能面临解散的危险。经过几年的发展,科学松鼠会不得不需要注册一家公司,虽然科学松鼠会本身并没有任何想要赢利的打算。这种迂回曲折的发展路径,是众多草根NGO的无奈选择。 2009年1月,经过科学松鼠会几个核心人物的讨论,他们在北京正式注册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3个月后,姬十三辞去先前自己的工作,成为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要带领这群“松鼠”挣钱了。 在注册公司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姬十三都在思考公益和商业的关系。姬十三常常被人问到:“你们在帮助谁?”他回答说:“我们在帮助城市青年人提高科学素养。”他一方面担心这样一个精英团队因为资金问题而被“挂”掉,另一方面又怕公司偏重商业色彩而让公益变味。在科学松鼠会的文章里,挂上商业广告相信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2010年11月,科学松鼠会对组织架构进行全面升级,将科学松鼠会、果壳时间、科技互助等项目,统筹到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哈赛科技传播中心;同时,姬十三也扮演起互联网创业者的角色,成立以果壳网和果壳阅读为主要产品的果壳传媒。很快,果壳传媒获得了挚信资本的风险投资。 时至今日,姬十三应该“不差钱”了。影响力与日俱增让股东们对这个项目抱有良好期望。姬十三这个怀揣人文主义理想,和文字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年轻人今后考虑更多的估计是内容、技术、产品和商务之类的词语了。 无论如何,现在的姬十三心情不错,“如一座楼,正隆隆升起”,他在微博上写道。 树大招风 今年3月23日12:00起,科学松鼠会的网站遭受来历不明的恶意攻击,导致无法访问。“我们惹到了什么人吗?”每天起床,打开电脑,上新浪微博,溜一眼果壳网有什么更新,已经成了北京小白领刘琼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组织很活跃”。早在2008年就关注科学松鼠会的刘琼告诉记者,“它会定期放映科普电影,还会召开科普写作培训班,在《南方周末》和《外滩画报》上也有自己的专栏。”看他们的文章很长见识,这是刘琼的感受。而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关注的事情千奇百怪,刘琼现在还记得她看过一篇《窗台下灰尘为何容易结堆》的文章。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网络可以使谣言疯狂传播,也能使谣言一夜之间平息。施爱东说:“借助微博,谣言的传播和结束都快很多。” 无论如何,在日本地震之前,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还属于“小众”们聊天的话题。日本地震后接踵而来的核辐射、碘盐风波、超级月亮,让恐慌的大众急需有一个专业的、可信任的信息来源安抚紧张的情绪,科学松鼠会果壳网抓住了这个机会,走向“大众”。 树大招风,古来有之。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烦恼”也随之而来。 去年3月,方舟子在博客上发表了《科学松鼠会成了“造谣会”》一文,其中直指科学松鼠会成员瘦驼抄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作为反击,科学松鼠会指出方舟子“成段地引文献”、“直接把英语文章翻译过来”,引起一时口水。 “引用”和“抄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松鼠”们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内部的专业人士审核。如果有人对文章有质疑(内部说法叫“拍砖”),质疑的人就要拿出“证据”。这是一个只看“数据”不看“情面”的地方,加上团队专业性很强,一般差错难逃众编辑的“火眼金睛”。 “坚果”剥多了,难免会遭到“大波僵尸”攻击。 今年3月23日12:00起,科学松鼠会的网站遭受来历不明的恶意攻击,导致无法访问。后经查,主要是有人操控许多“僵尸主机”向科学松鼠会主机发送大量伪装数据包,导致服务器带宽被阻塞或硬件资源被耗尽,最终使目标网站无法被访问。姬十三已经报警,但尚未查出“幕后黑手”。这样的攻击在科学松鼠会成立3年来尚属首次。 我们惹到了什么人吗?姬十三问。 经过技术部门努力,3月26日科学松鼠会网站恢复访问,“松鼠回归”。 姬十三恐怕没有时间在网站被攻击这件事上逗留过多的时间,和所有发展中的企业一样,果壳网开始“招兵买马”。 对于大家都看好的前景,施爱东抱着几分客观冷静。“120人的队伍好管,1200人的队伍难管。难道现在的门户网站在开始创业时候不是怀着最虔诚的理想么?”他提醒,“小心打着相同旗号却怀着不同心思的人。” 施爱东担心,过快扩张可能导致一个精英团队的土崩瓦解,好在姬十三也想到了这一点。用游识猷的话来说,这些年科学松鼠会正在“缓慢”地壮大中,“每一个新入会的人都要接受严格的考验。” “松鼠”“果壳”为什么红 一年多来,“松鼠”们确实剥了许多“坚果壳”。 “谣言粉碎机”以每天1-2条微博的方式有序地粉碎谣言。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喝牛奶不一定有助睡眠,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用;睡觉的时候脚抽动一下不是在“长个儿”,也不是生病的征兆;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留传很广,但它也不完全属实——“松鼠”们通过亲手做实验发现,青蛙会不会在加热的水里面跳出来,取决于加热的速率;只有在相当慢的加热速率(每分钟升温0.12摄氏度)下,温水才能把青蛙煮死。 “破解一个谣言,短则需要一两天,多则一个星期。这当中,大部分精力就花在数据资料的搜集上。虽然不能说绝对真实可靠,但我们会尽全力来做到真实可靠。”“谣言粉碎机”科学编辑秋秋说道。 来自民间 在北京生活的刘琼从2008年开始关注科学松鼠会,很喜欢在闲暇时候看看“松鼠”们写的文章。“以前看到什么我就相信什么,但是现在我会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有时候我还会自己动手做做实验哩。” 刘琼最近动手做的一个实验,就是受了科学松鼠会会员瘦驼的启发。3月21日春分这天,瘦驼在微博上发了“立蛋”的照片,鸡蛋不仅能在桌子上立起来,还能在镜头盖上立起来。刘琼看到了,也拿鸡蛋实验了一下。 “是能立起来,关键大头要朝下,重心要稳。”刘琼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科学松鼠会的信息,而民间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公信力。科学松鼠会网站副主编游识猷告诉记者:“辟谣的时候我们只看证据,其他的一律不管,我们和其他企业产品毫无利害关系。” 专业背景 果壳网每个主题站由一至两个编辑负责,共20多位编辑。他们特征一致:80后的科学青年;具备高智商,却热爱宅居;习惯用Google Reader获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联系;熟悉英文网络资源,善于表达与解决问题。 在这次日本地震的媒体大战中,这批青年编辑表现得尤为出色,每天工作12个小时,晚上10点多回到家,洗个澡睡个觉,第二天8点又准时出现在编辑部,信息发布频率是以往的七八倍。 而要成为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如同加入“门萨”俱乐部,有着苛刻的门槛和考核方法。申请成为科学松鼠会写作者的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当数量的科学文章。每篇文章都要经过由姬十三组成的“评议小组”审核,从专业性、正确性和文字水平等多方面来评估。由于评议小组成员都有科学专业背景,绝大多数错误都难逃他们法眼,由此保证网站上科学文章的水准。通过了考核,才能成为 “松鼠”,才能在Songshuhui.net网站上发表科学文章。这个科学青年俱乐部,也因此一直保持着有限的规模,至今共有120只“松鼠”。 游识猷就是去年才加入的新人。为了入会,她写了两次“投名状”。在美国学习生物遗传学的游识猷一直对科普很感兴趣,“投名状”写的话题是当时社会上很火的“伟哥”。“一定是写得不够好,才没让我入门。”她并不气馁,去年6月回国后,又写了一份“投名状”,并得到了姬十三的赏识,这让她得到了在科学松鼠会网站工作的机会,并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松鼠”。 通俗易懂 难道人们真的愿意接受那些“危言耸听”的垃圾信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迷雾中拨开真相,将束之高阁的科学“请”下来,邀请每一个人品尝它的美妙,一直是果壳网的追求。这和他们一直坚守的“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人太需要科普了。“即使上完大学,没读过一本科学杂志的也大有人在。”中国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特别是文科生,科学素养太低了。”据科技部统计,2009年人均专项科普费用才2.10元,每万人中从事科普工作的员工只有13个半。 然而掌握话语权的,偏偏是这帮被施爱东看来“没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 姬十三自比为“剥坚果的松鼠”,早在他弃理从文开始,就很注意用通俗的语言传播科学,这一要求也被各个编辑一以贯之地接受,并充分利用了网络的特点。3月14日的文章《神马“地震云”,其实都是“浮云”》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许多人一接触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就被科学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网友“盯着鞋看”在果壳网上留言说:“松鼠会和果壳网是最好的科普网站,因为其他的我都看不懂。” 如今,不管是公益的科学松鼠会,还是商业的果壳网,其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媒体人陈承认为,从网站切入,未来更可进军杂志、新媒体和电视节目外包,前途光明。中国公众和社会面临转型,相关启蒙和常识普及是大产业。 “让科学流行起来”,科学的美味或许可以这样分享。(记者 沈湫莎)
个人分类: 随笔|453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压缩感知科普文两则
caseychan 2011-3-24 13:38
这几天由于happyharry的辛勤劳动,大伙纷纷表示对稀疏表达,压缩感知很感兴趣啊。我是搞不太懂这个前沿啊,只好转两篇 科学松鼠会 的科普文,都是译文,说不定大伙都看过了原文。 第一篇是陶哲轩写的。 这是数学家陶哲轩在 他自己的blog 上写的一篇科普文章,讨论的是近年来在应用数学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所谓压缩感知,最核心的概念在于试图从原理上降低对一个信号进行测量的成本。比如说,一个信号包含一千个数据,那么按照传统的信号处理理论,至少需要做一千次测量才能完整的复原这个信号。这就相当于是说,需要有一千个方程才能精确地解出一千个未知数来。但是压缩感知的想法是假定信号具有某种特点(比如文中所描述得在小波域上系数稀疏的特点),那么就可以只做三百次测量就完整地复原这个信号(这就相当于只通过三百个方程解出一千个未知数)。可想而知,这件事情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在最近三四年里吸引了大量注意力,得到了非常蓬勃的发展。陶哲轩本身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可以参考 《陶哲轩:长大的神童》 一文),因此这篇文章的权威性毋庸讳言。另外,这也是比较少见的由一流数学家直接撰写的关于自己前沿工作的普及性文章。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虽然是写给非数学专业的读者,但是也并不好懂,也许具有一些理工科背景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作者 Terence Tao;译者 山寨盲流】 最近有不少人问我究竟”压缩感知”是什么意思(特别是随着最近这个概念名声大噪),所谓“单像素相机”又是怎样工作的(又怎么能在某些场合比传统相机有优势呢)。这个课题已经有了大量文献,不过对于这么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还没有一篇优秀的非技术性介绍。所以笔者在此小做尝试,希望能够对非数学专业的读者有所帮助。 具体而言我将主要讨论摄像应用,尽管压缩传感作为测量技术应用于比成像广泛得多的领域(例如天文学,核磁共振,统计选取,等等),我将在帖子结尾简单谈谈这些领域。 相机的用途,自然是记录图像。为了简化论述,我们把图像假设成一个长方形阵列,比如说一个1024×2048像素的阵列(这样就总共是二百万像素)。为了省略彩色的问题(这个比较次要),我们就假设只需要黑白图像,那么每个像素就可以用一个整型的灰度值来计量其亮度(例如用八位整型数表示0到255,16位表示0到65535)。 接下来,按照最最简化的说法,传统相机会测量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在上述例子中就是二百万个测量值),结果得到的图片文件就比较大(用8位灰度值就是2MB,16位灰度就是4MB)。数学上就认为这个文件是用超高维矢量值描绘的(在本例中就是约二百万维)。 在我开始讲“压缩感知”这个新故事之前,必须先快速回顾一下“老式压缩”的旧故事。(已经了解图像压缩算法的读者可以跳过这几段。) 上述的图片会占掉相机的很多存储空间(上传到计算机里还占磁盘空间),在各种介质之间传输的时候也要浪费时间。于是,相机带有显著压缩图像的功能就顺理成章了(通常能从2MB那么大压缩到十分之一——200KB的一小坨)。关键是尽管“所有图片”所构成的空间要占用2MB的“自由度”或者说“熵”,由“有意义的图片”所构成的空间其实要小得多,尤其是如果人们愿意降低一点图像质量的话。(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真的利用所有的自由度随机生成一幅图片,他不大可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图像,而是得到相当于电视荧屏上的静电雪花那样的随机噪声之类。) 怎么样压缩图像?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些非常先进,不过我来试试用一种不太高科技的(而且也不太精确的)说法来描述一下这些先进技术。图像通常都含有大片无细节部分–比如在风景照里面,将近一半的画面都可能被单色的天空背景占据。我们假设提取一个大方块,比方说100×100像素,其中完全是同一颜色的——假设是全白的吧。无压缩时,这个方块要占10000字节存储空间(按照8位灰度算);但是我们可以只记录这个方块的维度和坐标,还有填充整个方块的单一颜色;这样总共也只要记录四五个字节,省下了可观的空间。不过在现实中,压缩效果没有这么好,因为表面看来没有细节的地方其实是有着细微的色差的。所以,给定一个无细节方块,我们记录其平均色值,就把图片中这一块区域抽象成了单色色块,只留下微小的残余误差。接下来就可以继续选取更多色彩可见的方块,抽象成单色色块。最后剩下的是亮度(色彩强度)很小的,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于是就可以抛弃这些剩余的细节,只需要记录那些“可见”色块的大小,位置和亮度。日后则可以反向操作,重建出比原始图像质量稍低一些,占空间却小得多的复制图片。 其实上述的算法并不适合处理颜色剧烈变动的情况,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不很有效。事实上,更好的办法不是用均匀色块,而是用“不均匀”的色块——比方说右半边色彩强度平均值大于左半边这样的色块。这种情况可以用(二维)Haar小波系统来描述。后来人们又发现一种”更平滑的”小波系统更能够避免误差,不过这都是技术细节,我们就不深入讨论了。然而所有这些系统的原理都是相同的:把原始图像表示为不同“小波(类似于上文中的色块)”的线性叠加,记录显著的(高强度的)小波的系数,放弃掉(或者用阈值排除掉)剩下的小波系数。这种“小波系数硬阈值”压缩算法没有实际应用的算法(比如JPEG 2000标准中所定义的)那么精细,不过多少也能描述压缩的普遍原理。 总体来讲(也是非常简化的说法),原始的1024×2048图像可能含有两百万自由度,想要用小波来表示这个图像的人需要两百万个不同小波才能完美重建。但是典型的有意义的图像,从小波理论的角度看来是非常稀疏的,也就是可压缩的:可能只需要十万个小波就已经足够获取图像所有的可见细节了,其余一百九十万小波只贡献很少量的,大多数观测者基本看不见的“随机噪声”。(这也不是永远适用:含有大量纹理的图像–比如毛发、毛皮的图像——用小波算法特别难压缩,也是图像压缩算法的一大挑战。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接下来呢,如果我们(或者不如说是相机)事先知道两百万小波系数里面哪十万个是重要的,那就可以只计量这十万个系数,别的就不管了。(在图像上设置一种合适的“过滤器”或叫“滤镜”,然后计量过滤出来的每个像素的色彩强度,是一种可行的系数计量方法。)但是,相机是不会知道哪个系数是重要的,所以它只好计量全部两百万个像素,把整个图像转换成基本小波,找出需要留下的那十万个主导基本小波,再删掉其余的。(这当然只是真正的图像压缩算法的一个草图,不过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还是就这么用吧。) 那么,如今的数码相机当然已经很强大了,没什么问题干吗还要改进?事实上,上述的算法,需要收集大量数据,但是只需要存储一部分,在消费摄影中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随着数据存储变得很廉价,现在拍一大堆完全不压缩的照片也无所谓。而且,尽管出了名地耗电,压缩所需的运算过程仍然算得上轻松。但是,在非消费领域的某些应用中,这种数据收集方式并不可行,特别是在传感器网络中。如果打算用上千个传感器来收集数据,而这些传感器需要在固定地点呆上几个月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就需要尽可能地便宜和节能的传感器——这首先就排除了那些有强大运算能力的传感器(然而——这也相当重要——我们在接收处理数据的接收端仍然需要现代科技提供的奢侈的运算能力)。在这类应用中,数据收集方式越“傻瓜”越好(而且这样的系统也需要很强壮,比如说,能够忍受10%的传感器丢失或者各种噪声和数据缺损)。 这就是压缩传感的用武之地了。其理论依据是:如果只需要10万个分量就可以重建绝大部分的图像,那何必还要做所有的200万次测量,只做10万次不就够了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留一个安全余量,比如说测量30万像素,以应付可能遭遇的所有问题,从干扰到量化噪声,以及恢复算法的故障。)这样基本上能使节能上一个数量级,这对消费摄影没什么意义,对传感器网络而言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正像我前面说的,相机自己不会预先知道两百万小波系数中需要记录哪十万个。要是相机选取了另外10万(或者30万),反而把图片中所有有用的信息都扔掉了怎么办? 解决的办法简单但是不太直观。就是用非小波的算法来做30万个测量——尽管我前面确实讲过小波算法是观察和压缩图像的最佳手段。实际上最好的测量其实应该是(伪)随机测量——比如说随机生成30万个“滤镜”图像并测量真实图像与每个滤镜的相关程度。这样,图像与滤镜之间的这些测量结果(也就是“相关性”)很有可能是非常小非常随机的。但是——这是关键所在——构成图像的2百万种可能的小波函数会在这些随机的滤镜的测量下生成自己特有的“特征”,它们每一个都会与某一些滤镜成正相关,与另一些滤镜成负相关,但是与更多的滤镜不相关。可是(在极大的概率下)2百万个特征都各不相同;更有甚者,其中任意十万个的线性组合仍然是各不相同的(以线性代数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一个30万维线性子空间中任意两个10万维的子空间极有可能互不相交)。因此,基本上是有可能从这30万个随机数据中恢复图像的(至少是恢复图像中的10万个主要细节)。简而言之,我们是在讨论一个哈希函数的线性代数版本。 然而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两个技术问题。首先是噪声问题:10万个小波系数的叠加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幅图像,另190万个系数也有少许贡献。这些小小贡献有可能会干扰那10万个小波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失真”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运用得到的30万测量数据来重建图像。 我们先来关注后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了2百万小波中哪10万个是有用的,那就可以使用标准的线性代数方法(高斯消除法,最小二乘法等等)来重建信号。(这正是线性编码最大的优点之一——它们比非线性编码更容易求逆。大多数哈希变换实际上是不可能求逆的——这在密码学上是一大优势,在信号恢复中却不是。)可是,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我们事前并不知道哪些小波是有用的。怎么找出来呢?一个单纯的最小二乘近似法会得出牵扯到全部2百万系数的可怕结果,生成的图像也含有大量颗粒噪点。要不然也可以代之以一种强力搜索,为每一组可能的10万关键系数都做一次线性代数处理,不过这样做的耗时非常恐怖(总共要考虑大约10的17万次方个组合!),而且这种强力搜索通常是NP完备的(其中有些特例是所谓的“子集合加总”问题)。不过还好,还是有两种可行的手段来恢复数据: • 匹配追踪:找到一个其标记看上去与收集到的数据相关的小波;在数据中去除这个标记的所有印迹;不断重复直到我们能用小波标记“解释”收集到的所有数据。 • 基追踪(又名L1模最小化):在所有与录得数据匹配的小波组合中,找到一个“最稀疏的”,也就是其中所有系数的绝对值总和越小越好。(这种最小化的结果趋向于迫使绝大多数系数都消失了。)这种最小化算法可以利用单纯形法之类的凸规划算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计算出来。 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类图像恢复算法还是需要相当的运算能力的(不过也还不是太变态),不过在传感器网络这样的应用中这不成问题,因为图像恢复是在接收端(这端有办法连接到强大的计算机)而不是传感器端(这端就没办法了)进行的。 现在已经有严密的结果显示,对原始图像设定不同的压缩率或稀疏性,这两种算法完美或近似完美地重建图像的成功率都很高。匹配追踪法通常比较快,而基追踪算法在考虑到噪声时则显得比较准确。这些算法确切的适用范围问题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说来遗憾,目前还没有出现对P不等于NP问题的应用;如果一个重建问题(在考虑到测量矩阵时)是NP完备的,那它刚好就不能用上述算法解决。) 由于压缩传感还是一个相当新的领域(尤其是严密的数学结果刚刚出现),现在就期望这个技术应用到实用的传感器上还为时尚早。不过已经有概念验证模型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Rice大学研制的单像素相机。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压缩传感技术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它可以应用到成像以外的许多领域。以下只是其中几个例子: • 磁共振成像(MRI)。在医学上,磁共振的工作原理是做许多次(但次数仍是有限的)测量(基本上就是对人体图像进行离散拉东变换(也叫X光变换)),再对数据进行加工来生成图像(在这里就是人体内水的密度分布图像)。由于测量次数必须很多,整个过程对患者来说太过漫长。压缩传感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测量次数,加快成像(甚至有可能做到实时成像,也就是核磁共振的视频而非静态图像)。此外我们还可以以测量次数换图像质量,用与原来一样的测量次数可以得到好得多的图像分辨率。 • 天文学。许多天文现象(如脉冲星)具有多种频率震荡特性,使其在频域上是高度稀疏也就是可压缩的。压缩传感技术将使我们能够在时域内测量这些现象(即记录望远镜数据)并能够精确重建原始信号,即使原始数据不完整或者干扰严重(原因可能是天气不佳,上机时间不够,或者就是因为地球自传使我们得不到全时序的数据)。 • 线性编码。压缩传感技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多个传送者可以将其信号带纠错地合并传送,这样即使输出信号的一大部分丢失或毁坏,仍然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例如,可以用任意一种线性编码把1000比特信息编码进一个3000比特的流;那么,即使其中300位被(恶意)毁坏,原始信息也能完全无损失地完美重建。这是因为压缩传感技术可以把破坏动作本身看作一个稀疏的信号(只集中在3000比特中的300位)。 许多这种应用都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可是这种算法能够影响测量和信号处理中如此之多的领域,其潜力实在是振奋人心。笔者自己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能看到自己在纯数学领域的工作(例如估算傅立叶子式的行列式或单数值)最终具备造福现实世界的前景。 第二篇 压缩感知是近年来极为热门的研究前沿,在若干应用领域中都引起瞩目。关于这个题目,松鼠会已经翻译了两篇文章,一篇来自于压缩感知技术最初的研究者陶哲轩( 链接 ),一篇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的数学家艾伦伯格(本文正文)。这两篇文章都是普及性的,但是由于作者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所以事实上行文仍然偏于晦涩。因此我不揣冒昧,在这里附上一个画蛇添足的导读,以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了解这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压缩感知从字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数据压缩的意思,而实则出于完全不同的考虑。经典的数据压缩技术,无论是音频压缩(例如 mp3),图像压缩(例如 jpeg),视频压缩(mpeg),还是一般的编码压缩(zip),都是从数据本身的特性出发,寻找并剔除数据中隐含的冗余度,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这样的压缩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发生在数据已经被完整采集到之后;第二、它本身需要复杂的算法来完成。相较而言,解码过程反而一般来说在计算上比较简单,以音频压缩为例,压制一个 mp3 文件的计算量远大于播放(即解压缩)一个 mp3 文件的计算量。 稍加思量就会发现,这种压缩和解压缩的不对称性正好同人们的需求是相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采集并处理数据的设备,往往是廉价、省电、计算能力较低的便携设备,例如傻瓜相机、或者录音笔、或者遥控监视器等等。而负责处理(即解压缩)信息的过程却反而往往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它有更高的计算能力,也常常没有便携和省电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廉价节能的设备来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而用大型高效的设备处理相对简单的计算任务。这一矛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更为尖锐,例如在野外作业或者军事作业的场合,采集数据的设备往往曝露在自然环境之中,随时可能失去能源供给或者甚至部分丧失性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数据采集-压缩-传输-解压缩的模式就基本上失效了。 压缩感知的概念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而产生的。既然采集数据之后反正要压缩掉其中的冗余度,而这个压缩过程又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采集」压缩后的数据?这样采集的任务要轻得多,而且还省去了压缩的麻烦。这就是所谓的「压缩感知」,也就是说,直接感知压缩了的信息。 可是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压缩后的数据并不是压缩前的数据的一个子集,并不是说,本来有照相机的感光器上有一千万个像素,扔掉其中八百万个,剩下的两百万个采集到的就是压缩后的图像,──这样只能采集到不完整的一小块图像,有些信息被永远的丢失了而且不可能被恢复。如果要想采集很少一部分数据并且指望从这些少量数据中「解压缩」出大量信息,就需要保证:第一:这些少量的采集到的数据包含了原信号的全局信息,第二:存在一种算法能够从这些少量的数据中还原出原先的信息来。 有趣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上述第一件事情是自动得到满足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学图像成像,例如断层扫描(CT)技术和核磁共振(MRI)技术。对这两种技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两种成像技术中,仪器所采集到的都不是直接的图像像素,而是图像经历过全局傅立叶变换后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一个单独的数据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全图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去掉一部分采集到的数据并不会导致一部分图像信息永久的丢失(它们仍旧被包含在其它数据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情况。 上述第二件事就要归功于陶哲轩和坎戴的工作了。他们的工作指出,如果假定信号(无论是图像还是声音还是其他别的种类的信号)满足某种特定的「稀疏性」,那么从这些少量的测量数据中,确实有可能还原出原始的较大的信号来,其中所需要的计算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迭代优化过程,即所谓的「L1-最小化」算法。 把上述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我们就能看到这种模式的优点所在。它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只简单采集一部分数据(「压缩感知」),然后把复杂的部分交给数据还原的这一端来做,正好匹配了我们期望的格局。在医学图像领域里,这个方案特别有好处,因为采集数据的过程往往是对病人带来很大麻烦甚至身体伤害的过程。以 X 光断层扫描为例,众所周知 X 光辐射会对病人造成身体损害,而「压缩感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比经典方法少得多的辐射剂量来进行数据采集,这在医学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思路可以扩展到很多领域。在大量的实际问题中,我们倾向于尽量少地采集数据,或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得不采集不完整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和我们所希望重建的信息之间有某种全局性的变换关系,并且我们预先知道那些信息满足某种稀疏性条件,就总可以试着用类似的方式从比较少的数据中还原出比较多的信号来。到今天为止,这样的研究已经拓展地非常广泛了。 但是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里并不总能满足上面所描述的两个条件。有的时候,第一个条件(也就是说测量到的数据包含信号的全局信息)无法得到满足,例如最传统的摄影问题,每个感光元件所感知到的都只是一小块图像而不是什么全局信息,这是由照相机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 Rice 大学的一部分科学家正在试图开发一种新的摄影装置(被称为「单像素照相机」),争取用尽量少的感光元件实现尽量高分辨率的摄影。有的时候,第二个条件(也就是说有数学方法保证能够从不完整的数据中还原出信号)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时候,实践就走在了理论前面。人们已经可以在算法上事先很多数据重建的过程,但是相应的理论分析却成为了留在数学家面前的课题。 但是无论如何,压缩感知所代表的基本思路:从尽量少的数据中提取尽量多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一种有着极大理论和应用前景的想法。它是传统信息论的一个延伸,但是又超越了传统的压缩理论,成为了一门崭新的子分支。它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不过五年时间,其影响却已经席卷了大半个应用科学。
个人分类: 压缩传感|2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压缩感知 非线性
caesark 2011-3-2 20:35
压缩感知是近年来极为热门的研究前沿,在若干应用领域中都引起瞩目。关于这个题目,松鼠会已经翻译了两篇文章,一篇来自于压缩感知技术最初的研究者陶哲轩( 链接 ),一篇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的数学家艾伦伯格(本文正文)。这两篇文章都是普及性的,但是由于作者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所以事实上行文仍然偏于晦涩。因此我不揣冒昧,在这里附上一个画蛇添足的导读,以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了解这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压缩感知从字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数据压缩的意思,而实则出于完全不同的考虑。经典的数据压缩技术,无论是音频压缩(例如 mp3),图像压缩(例如 jpeg),视频压缩(mpeg),还是一般的编码压缩(zip),都是从数据本身的特性出发,寻找并剔除数据中隐含的冗余度,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这样的压缩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发生在数据已经被完整采集到之后;第二、它本身需要复杂的算法来完成。相较而言,解码过程反而一般来说在计算上比较简单,以音频压缩为例,压制一个 mp3 文件的计算量远大于播放(即解压缩)一个 mp3 文件的计算量。 稍加思量就会发现,这种压缩和解压缩的不对称性正好同人们的需求是相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采集并处理数据的设备,往往是廉价、省电、计算能力较低的便携设备,例如傻瓜相机、或者录音笔、或者遥控监视器等等。而负责处理(即解压缩)信息的过程却反而往往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它有更高的计算能力,也常常没有便携和省电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廉价节能的设备来处理复杂的计算任务,而用大型高效的设备处理相对简单的计算任务。这一矛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更为尖锐,例如在野外作业或者军事作业的场合,采集数据的设备往往曝露在自然环境之中,随时可能失去能源供给或者甚至部分丧失性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数据采集-压缩-传输-解压缩的模式就基本上失效了。 压缩感知的概念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而产生的。既然采集数据之后反正要压缩掉其中的冗余度,而这个压缩过程又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采集」压缩后的数据?这样采集的任务要轻得多,而且还省去了压缩的麻烦。这就是所谓的「压缩感知」,也就是说,直接感知压缩了的信息。 可是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压缩后的数据并不是压缩前的数据的一个子集,并不是说,本来有照相机的感光器上有一千万个像素,扔掉其中八百万个,剩下的两百万个采集到的就是压缩后的图像,──这样只能采集到不完整的一小块图像,有些信息被永远的丢失了而且不可能被恢复。如果要想采集很少一部分数据并且指望从这些少量数据中「解压缩」出大量信息,就需要保证:第一:这些少量的采集到的数据包含了原信号的全局信息,第二:存在一种算法能够从这些少量的数据中还原出原先的信息来。 有趣的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上述第一件事情是自动得到满足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学图像成像,例如断层扫描(CT)技术和核磁共振(MRI)技术。对这两种技术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两种成像技术中,仪器所采集到的都不是直接的图像像素,而是图像经历过全局傅立叶变换后的数据。也就是说,每一个单独的数据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全图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去掉一部分采集到的数据并不会导致一部分图像信息永久的丢失(它们仍旧被包含在其它数据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情况。 上述第二件事就要归功于陶哲轩和坎戴的工作了。他们的工作指出,如果假定信号(无论是图像还是声音还是其他别的种类的信号)满足某种特定的「稀疏性」,那么从这些少量的测量数据中,确实有可能还原出原始的较大的信号来,其中所需要的计算部分是一个复杂的迭代优化过程,即所谓的「L1-最小化」算法。 把上述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我们就能看到这种模式的优点所在。它意味着:我们可以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只简单采集一部分数据(「压缩感知」),然后把复杂的部分交给数据还原的这一端来做,正好匹配了我们期望的格局。在医学图像领域里,这个方案特别有好处,因为采集数据的过程往往是对病人带来很大麻烦甚至身体伤害的过程。以 X 光断层扫描为例,众所周知 X 光辐射会对病人造成身体损害,而「压缩感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比经典方法少得多的辐射剂量来进行数据采集,这在医学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一思路可以扩展到很多领域。在大量的实际问题中,我们倾向于尽量少地采集数据,或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得不采集不完整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和我们所希望重建的信息之间有某种全局性的变换关系,并且我们预先知道那些信息满足某种稀疏性条件,就总可以试着用类似的方式从比较少的数据中还原出比较多的信号来。到今天为止,这样的研究已经拓展地非常广泛了。 但是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里并不总能满足上面所描述的两个条件。有的时候,第一个条件(也就是说测量到的数据包含信号的全局信息)无法得到满足,例如最传统的摄影问题,每个感光元件所感知到的都只是一小块图像而不是什么全局信息,这是由照相机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 Rice 大学的一部分科学家正在试图开发一种新的摄影装置(被称为「单像素照相机」),争取用尽量少的感光元件实现尽量高分辨率的摄影。有的时候,第二个条件(也就是说有数学方法保证能够从不完整的数据中还原出信号)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时候,实践就走在了理论前面。人们已经可以在算法上事先很多数据重建的过程,但是相应的理论分析却成为了留在数学家面前的课题。 但是无论如何,压缩感知所代表的基本思路:从尽量少的数据中提取尽量多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一种有着极大理论和应用前景的想法。它是传统信息论的一个延伸,但是又超越了传统的压缩理论,成为了一门崭新的子分支。它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不过五年时间,其影响却已经席卷了大半个应用科学。 非线性科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各门以非线性为特征的分支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被誉为本世纪自然科学的“第三次革命”。 非线性科学几乎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并正在改变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传统看法。科学界认为:非线性科学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对国计民生的决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利用也具有实际意义。由非线性科学所引起的对确定论和随机论、有序与无序、偶然性与必然性等范畴和概念的重新认识,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然观,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思维方法,并涉及现代科学的逻辑体系的根本性问题。 (二)线性与非线性的意义 “线性”与“非线性”是两个数学名词。所谓“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所存在的正比关系。若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来,则是一条直线。由线性函数关系描述的系统叫线性系统。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原方程的解。这是线性系统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非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一条曲。 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是一元二次方程即抛物线方程。简单地说,一切不是一次的函数关系,如一切高于一次方的多项式函数关系,都是非线性的。由非线性函数关系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 (三)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 定性地说,线性关系只有一种,而非线性关系则千变万化,不胜枚举。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它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各部分的贡献是相互独立的;而非线性是对这种简单关系的偏离,各部分之间彼此影响,发生偶合(错别字?耦合)作用,这是产生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非线性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独立性就丧失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效,非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不再是原方程的解。因此,对于非线性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线性与非线性现象的区别一般还有以下特征:(1)在运动形式上,线性现象一般表现为时空中的平滑运动,并可用性能良好的函数关系表示,而非线性现象则表现为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2)线性系统对外界影响的响应平缓、光滑,而非线性系统中参数的极微小变动,在一些关节点上,可以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大量存在的相互作用都是非线性的,线性作用只不过是非线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 (四)非线性问题研究的历史概况 非线性问题的“个性”很强,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解非线性方程的“精品”,但与大量存在的非线性方程相比,只能算是“凤毛麟角”。因此,长期以来,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一直分散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几乎同时从非线性系统的两个极端方向取得了突破:一方面从可积系统的一端,即从研究多自由度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端获得重大进展。如在浅水波方程中发现了“孤子”,发展起一套系统的数学方法,如反散射法,贝克隆变换等,对一些类型的非线性方程给出了解法;另一方面,从不可积系统的极端,如在天文学、生态学等领域对一些看起来相当简单的不可积系统的研究,都发现了确定性系统中存在着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复杂运动。促成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十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科学家们以计算机为手段,勇敢地探索那些过去不能用解析方法处理的非线性问题,从中发掘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从共性、普适性方面来探讨非线性系统的行为。 (五)非线性科学研究的范围 非线性科学的研究范围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无定论。有人主张,非线性科学应包括那些可以定量分析、精确计算、有数学理论或实验研究的领域。也有人认为,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等应划归非线性科学,因为这“三论”中的许多定量分析,有些概念和方法(如分岔、自组织、图形、分维等——是和非线性科学相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论”中有些内容是带有哲理性或思辩色彩的。但非线性科学的主体是明确的,这就是混沌(Chaos)、分形(Fractral)、孤子(Soliton)。)——孤立波与孤立子孤子或孤波为一种特殊的相干结构,是由于系统中的色散与非线性两种作用相互平衡的结果。事实上,虽然孤立子或孤立波一词常在广泛的范围内被引用,但无一般形式的定义,因为它还在发展中,给它下个严格的定义比较困难,且为时尚早。通常孤立波也叫定域行波,也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着”,一个孤零零的波在传播。而在应用数学和工程中,孤立子被理解为非线性演化方程局部化的行波解,经过互相碰撞后不改变波形和速度(或许相位发生变化)。 在粒子物理等领域内,孤立子被看做是具有某个“安全系数”的特殊孤立波,在相互作用时,波形与速度只有微弱改变的孤立波,或被理解为:非线性演化方程能量有限的解,这些能量集中在空间有限区域,不随时间扩散到无限区域中去。可见,不是所有的孤立波都是孤立子,但有时人们并不严格区分二者。孤立子的特点是,有出奇的稳定性,如同刚性粒子一样。在空间上局域,在时间上长寿。除孤立子外,自然界还存在大量的其他相干结构。它们与孤立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相互作用时并不严格保持形状不变,而是汇合、分裂。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尺度的涡旋。几个流体涡旋可集合成一个大斡,一个大涡可被强大的外力作用打碎。对这些结构形成机理的认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仍是非线性科学的前沿。 (七)——混沌 混沌是确定性系统中由于内禀随机性而产生的一种外在复杂的、貌似无规的运动 。混沌并不是无序和紊乱,更像是没有周期的秩序。在理想模型中,它可能包含着无穷的内在层次,层次间存在着“自相似性”。混沌的行为归宿就是奇怪吸引子,即分形。对混沌的研究是从对微分方程求解开始的。二十世纪初,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和理论天文学家庞加莱发现某些特殊的微分方程的可解性与解值对其初始条件极为敏感,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可导致其解值的巨大偏差,甚至产生无解现象。但他的发现没有引起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重视。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在计算机上用他建立的微分方程模拟气象变化的时候,偶然发现输入的初始条件的极细微的差别,可以引起模拟结果的巨大变化。洛仑兹打了个比喻说,在南半球某地一只蝴蝶的翅膀的偶然扇动所引起的微小气流几星期后可能变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天气的“蝴蝶效应”。它的本质仍然是非现性耦合。洛仑兹的发现意味着混沌理论的诞生。 (八)——分形 分形是不能用通常的长度、面积、体积表示的几何形体,其内部存在着无穷层次,具有见微知著、由点及面的自相似结构。自相似即局部与整体的相似性。适当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分形的真个结构并不改变,这就是标度不变性。 海岸线,闪电,松花蛋或数枝等,就具有分形特征 。换言之,分形是局部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形态。分形可分多种类型,如简单分形、自仿射分形、多分形、随机分形、胖分形及复平面上的分形等。描述分形特征的参数叫分维。据称,分形理论开创了20世纪数学的新阶段,是刻画混沌运动的直观的几何语言,是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数学。它是美籍法国数学家罗德尔布罗特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的。 (九)——小波 小波(Wavelet) 分析技术是揭示分形局域标度性质的有力工具。可以说,分形概念的出现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供了以种辨证的思维方式,为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复杂现象提供了一种简洁有力的几何语言。而小波分析,则是在工具和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以成功地应用于许多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中。小波,也叫子波,从数学上说,小波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函授(母小波)通过平移和伸缩得到的函授族。这一方法是从傅立叶变换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多分辨分析。它不仅可以实现信号的时频局部化,而且与加窗傅氏变换相比,具有局部化格式随频率高低变化的优点。通过小波变换,可以看到分析的丰富细节,为推测动力学根源提供了方便。
4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春
热度 1 Lewind 2011-2-11 18:40
  当初随手点了点,就把博从MSN搬到了wordpress。回国才发现,压根连上不去。自此就跟友人们失了联系。没人捧场,也少了很多写博的动力。   今天鬼使神差地做了份“无用功”,点了点朋友在wordpress上的博,才发现又能上了。欣喜之余好好补了补课,看看兄弟姐妹们这一年来又发表了哪些高论。   看到当初一起做话剧的朋友在跨年的时候念叨了一句:“那个时候叶哥还在呢……”嘿嘿,不知道的肯定以为叶哥“去”了呢……   可是,笑过之后却不可抑制地哀怨起来。记忆中尽是曼哈顿岛的种种,漫散开来,无孔不入。   不记得听谁说过,成功的人总能及时总结自己。   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很少总结自己的人。至少从美国回来之后,从未认真总结过在美国的两年半。   说这两年半是成功的,那绝对是瞎话。可要说这两年半是失败的,我也心不甘、情不愿。因为至少有三件事令这两年半变得意义非凡。   第一件事是我们的话剧,以及由此所认识的所有弟妹们(剧组没人比我年纪大)。当然,更不用说在话剧之前就认识了的导演。如果没有我们的相识,或许仍会有这部话剧,但它百分之百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很期待能在北京跟他们喝酒,我想这样的日子不远了。   第二件事是加入科学松鼠会。坦率的说,我跟他们有代沟。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准80后”,直到混入松鼠会才发现,应该把“准”改成“伪”。我是一只懒惰的松鼠,但我很庆幸能加入这些年青人,因为他们总是不断提醒着我:做人做事都要有激情。BTW,松鼠会到是没人叫我“叶哥”,但他们叫我“叶大”。   第三件事是翻译《Why evolution is true?》(《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别跟我抱怨这个书名译得不好,整本书从头到尾只有这个题目不是我译的。不过我也承认,我拿不出更好的译文来。到现在印了两次,总印数一万册。想想有将近一万中国人看过我笔下的文字(虽然是翻译的),也算是对得起喜欢爬格子的爱好。可惜教我从小读书认字的姥爷走得早,要是他能再多几个月时间,就能看到我的书了。虽然他断然不会懂生物学,但作为家里唯一曾经著书立说的人,他一定会为能有拙作付梓的外孙感到骄傲。   记得排话剧那时候,剧组流行酒后掏心掏肺。我好几次都掏过这样一句话:当这出话剧落幕的时候,也就是我的青春落幕的时候。   很不矫情地说,我是认真的。   我承认我很爱玩,但没人能玩一辈子。我很开心能有话剧为我的青春作句号,对一个伪文艺青年来说,大概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文艺的了。   但是,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即便是伪艺术,同样如是。倘若激情不再,还能玩个P啊!所以我说我很庆幸能加入松鼠会,至少让我能看到当他们冲向未知之未来时全身横溢而出的激情。   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吧。   不过,春天之后,总还会再有春天。要不怎么说“新春”呢?
个人分类: 纽约纽约|341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低碳生活的一天 转载于科学松鼠会--半只土豆
chowsiutung 2011-2-11 10:31
半只土豆 发表于 2010-11-26 05:25 今天是一个休息日,我像平常一样起床后要去下卫生间。不过第一件事和平常有点不一样,我首先把抽水马桶水箱里的浮球调低2厘米,这样我的低碳生活第一天就开始了。 和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相比,我还有很多的生活方式要改变。我的电动牙刷反正已经坏了,便伸手打开了一只普通牙刷的包装盒,这样我一年可以减排7千克二氧化碳。嘿!我看到你脑袋上顶着的大大问号了,我知道你想的什么。电动牙刷又不喘气,怎么会“呼”出二氧化碳呢?仔细的端详电动牙刷这个电老鼠,会发现它充电座长长的尾巴最终插在了电源插孔中,哈,电动牙刷的鼻孔长在了发电厂。发电厂在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来供应电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换个理解方式,如果我们少用电,就是降低碳排放。 现在是时候来了解时下最酷的词——“碳排放”了,虽然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都被称之为碳排放,但温室气体中“贡献”最大的当属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的主要战斗是和二氧化碳之间展开。理论上呼吸放屁都在污染空气,可你也先别急着屏住呼吸不那个,低碳生活可不是玩命的态度。我们每天都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貌似它不是有毒气体,多点少点又怎样? 【全人类的空调】 带着问题,我整理好衣服下楼去取报纸。打开报箱一则生活建议被我看到,“多爬楼梯少坐电梯,省电又健身”,这么说来虽然我住的地方没有电梯可享受,可同时我什么都没做就减少了很多的碳排放。我突然明白了一点点,减少碳排放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大变化,有的时候是习惯上的变化,有的时候是方式的改变,有的时候甚至很有趣,有的时候竟然是什么都不用做。通过几层楼的健身减排活动,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屋内的干湿度温度都很合适。人类简直是把自己给惯坏了,为了贪图舒适不惜安装大量的空调器,对抗窗户外面的气温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也让碳排放更疯狂。其实这世界上最大的空调是完全免费的,那就是地球大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像一台巨大的空调,地球上的生命不分物种不分种族肤色都可以享受它的服务,可以说没有温室气体的存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太阳光源源不断的照向地球,过量的部分被大气层反射回宇宙空间,还有一部分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表被加热后温度上升了,反过来热量就会再由地表向宇宙空间的方向回传,大气在这个时候吸收热量,所以整个地球的温度才可以在正常的范围内活动。因为这个“大空调”的运行原理很像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所以这个保温的过程就叫温室效应。想到这里,我受到了启发,我要把窗户换成中空玻璃,它可以把热浪和寒冷挡在外面,因为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上。好吧,我估计这将是忙碌的一天,达到低碳生活的目标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呢。 【从洗衣粉到咖啡的泡泡】 想到攒了好些天的衣服还没洗,我摇了摇头,该来的迟早逃不掉。想起妈妈总是唠叨我衣服不及时洗老是攒一堆,我偷偷的笑了笑,以后我可理直气壮了,为了减排这将不算是懒,是为了节约水电。为了抠门到底,我准备先用洗衣粉把脏衣服泡一会儿再启动,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洗衣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洗衣机的运转时间。顺便说下,我早就喜欢上了皂粉之类的低泡洗衣粉,对我来说洗衣服很痛苦,我不可能像很多家庭主妇一样喜欢追求很多泡泡的洗衣乐趣。相反,我的乐趣在于,我知道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衣服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哈,在为自己偷懒找科学借口的同时,我准备一边让这些衣服自己泡着,一边烧点水泡杯咖啡把剩下的报纸看完。拿起水壶接上水架在天然气灶上,打着火之后,我把旋钮回调,让火苗不超过水壶底,中火烧水最省气。如此磨叽了一番之后,我把洗衣机的运转调到了最大的档位上又把甩干的时间调的较短,又是个省电省时长寿的办法。我的水烧开了,冲了杯咖啡,吹着液面上的小泡泡,用鼻子使劲嗅了嗅,没有发现和往常用瓶装水冲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既然我没有那么敏锐的味觉,我就又可以省下一笔碳排放,因为瓶装水通常是长途运输加上层层转运才最终到达我手中,货物的运输实在谈不上低碳。想起来昨天还有点心还没吃完,先在心里想了下放的位置,然后我吸了口气,迅速的把冰箱门开开关上,这么做除了心跳稍微快了一点,积极的意义是大大的。周末惬意的早餐总是吃到快中午才算完事儿,我把看完的报纸铺到了衣柜的下面,既可以吸潮又可以除异味。衣服也洗好了,利用白天的阳光可以减少衣物的晾晒时间,还有来自阳光中的紫外线提供杀菌消毒服务。 【充电器的委屈】 停止了和衣服与咖啡的纠结,我打算出门转转,“宅”在家里是很费电的。临走前我特地检查了一遍家里的用电器,先是把电视的插头彻底拔下,因为待机10个小时和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的耗电量是差不多的。同样的办法也要用来对付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一下。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罪恶”的事情,昨晚为剃须刀充电的充电器没有从电源上拔掉,我摸了摸还是热的,这一夜它自个儿没少费电。如果你的电子产品提醒你电已充满,就请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这么干了,举手之劳便可关掉很多电厂。带着负罪感,我再次确定所有屋子的灯和除了冰箱以外的用电器都关闭了,我带上水杯和便携筷子出门了。我确定我以后尽量不用一次性的东西,因为制造这些东西的能源和材料也大多是一次性的。即使方便筷多是利用无用的边角料加工而成,但是接连的曝光也让我知道筷子漂白的过程对身体也是不好的。 【从哪里来,都去哪儿了】 我出门后选择坐公交车到不算很远的超市去。坐在车上我在想,虽然公交车也是靠燃烧燃料行驶,但是跟每一个乘客分担碳排放之后,依然是比较合理的。再往根源上琢磨,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源自太阳,然后以各种形式保存了下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温室气体的含量是基本稳定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还有一小部分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被海洋湖泊或降水溶解吸收,还有一小部分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转化储藏了。可是这种平衡近几十年来被打破了,人口猛增,鼻孔多了当然呼出来了也多了。呼吸是基本人权没办法管,可是工业“鼻孔”才是真正的碳排放大户,再加上“后起之秀”交通工具排放,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处失控。另一方面,吸收渠道被破坏,森林在减少,湖泊河流也在减少。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地球大气这个大空调失去了调节能力,把更多的热量留在地球上。如果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全球平均气温会不断的上升,而两级地区的升温要比平均情况高三倍。可怕的不是温度上升,怕的是因此会让两极的冰层融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许多沿海城市岛屿会被海水吞没,大量的人口和耕地受损,降水异常,大量洪涝干旱现象一起出现,甚至谁也不知道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当我满脑子世界末日的时候,公交车语音提醒告诉我,我该下车了。 【少花钱也是减排】 这是一个大型超市,我首先要去买一个节能灯,来消灭掉家里最后一个白炽灯泡。虽然节能灯价格上有点贵,经过比较,相对于便宜但是短命还费电的白炽灯来说,节省出来的电费足以抵消节能灯与普通白炽灯泡的差价。还有一个好处,高质量的节能灯可以让你3年不用费事儿更换。然后我要买一些瓜果蔬菜和肉类,我需要知道产地信息,时不时的还会问下销售人员,不过它们貌似也不甚了解,我只好自己寻找所需要物品的产地。我并不是从产地来评价食材的好坏,而是尽量的购买本地产品,饮料我会尽量购买大瓶装,因为运输和包装可能比生产更耗能。肉类我决定今天不买,有两个原因:肉类特别是牛肉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惊人的二氧化碳,我已经不处在发育期了,少吃点肉对我没有太大影响。还有个原因,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八成为最佳,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在路过服装区的时候,我特别想告诉那里的顾客,衣服要尽量多选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在产地的纠结中我耗去了大量的时间,闲逛了一会儿我准备结帐走人。学会面对众多商品而无动于衷对很多人来说是门功夫绝学,需要极大的定力和耐心,我很庆幸我不用练就很棒,这样的购物习惯也是在减少碳排放,因为大多数人到家后才发现很多东西压根没必要买。结账的时候我选择使用自带的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一只塑料购物袋3毛钱,可是丢掉它有可能造成一千年的污染。 【碳中和】 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我试着在家只开一盏灯,而且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手关灯,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我点一盏足够了。打开电脑,我使用系统管理软件把一些不必要在启动时加载的程序禁用,减少硬盘工作量。打开浏览器,找到碳足迹计算器,输入我手机今天刚刚收到的电费数字80 千瓦时,结果显示我上月排放了62.8千克二氧化碳。我决定做一次碳中和,也就是说对已经产生的碳排放进行补偿。进入网上银行,把钱付给相应的机构,他们或者会替我种上相应的树木来抵消,或者投资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顺便的,只点了5下鼠标,我取消了我的信用卡纸质账单,打今儿起我只收电子账单。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实验室生物安全(科学松鼠会)
nooney1986 2011-1-22 19:09
不论科学家是否愿意,如今的科学研究,早已不再是那种苹果树下思考问题的自娱自乐。发达的传播媒介可以在短时间将那些原本只在学术圈内慢慢流传的研究内容变成地球人都知道的科学故事。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种关注可说是“有利有弊”。公众的关注可以让科学研究得到更大的重视,获取更多的资源。2010年因人造生命话题而大出风头的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就是利用公众关注的高手 。另一方面,如霍金所言,公众因为不理解科学而产生不信任,使关注变成争议。 虽然没人认真统计过,哪门学科哪项技术成为“争议话题”的频率最高。可以肯定,基因工程技术在争议榜上排名一定低不了。在一些公众的眼中,那些穿着白色实验服、戴着手套的研究人员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且不说那些人会不会因为好奇心搞出个哥斯拉来。就说他们手里的试管,里面的微生物都带有人为植入的基因。如果这些微生物跑出实验室,会不会对人类健康或者环境造成重大威胁?现在人类面对的一些棘手疾病,例如H1N1、超级病菌、SARS,会不会是从实验室意外流出的基因工程微生物? 其实,这种对实验室微生物“逃逸”的担忧颇有历史。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而最早表示出这种担忧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些从事基因工程研究的专业人士。1970年代初,基因工程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科学家将DNA片段在体外拼接,制造出重组DNA,再将重组DNA送入大肠杆菌中,使得大肠杆菌产生新的性状或者制造出科学家想要的蛋白质。当时实验所用的DNA片段有不少来自于抗生素抗性基因和肿瘤病毒SV40的基因。于是,一些与微生物直接打交道的研究人员就开始担心,携带有肿瘤病毒基因的大肠杆菌会不会从实验室“泄漏”出来,进入人体肠道,使人患上癌症。也有人担心,一旦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细菌出现在实验室以外,它们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是否会传递给其它细菌,导致不惧怕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出现。科研人员的这种忧虑,经过媒体的宣扬,在当时的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反对“基因工程”的风潮。 当时一本杂志的封面,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在改造象征DNA的双螺旋结构,而顶端的凶恶毒蛇造型表明了杂志对于基因工程的态度 到了1974年,担忧达到高潮。包括多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呼吁在认真研究基因工程风险之前,停止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次的呼吁,在科学史上,也许绝无仅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危害存在,没有法律限制,没有政府命令,却要求科学家停止工作。要知道,在那个基因工程的“淘金”年代,任何研究进展都可能意味这巨大的学术荣誉和经济利益。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专利,在1980年被批准后,仅专利费就赚取了超过1亿美元。但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呼吁表示支持,停止了手头的工作。 1975年2月,旨在探讨基因工程安全性的学术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阿斯络马召开。数百人参加了这次在生命科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会议,他们中有生物学家、医生、律师、媒体工作者,甚至还有来自冷战铁幕另一侧的苏联代表。在会上,科学家决定开始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将研究用微生物给“禁锢”起来,让它们为科研服务,但不会逃出去危害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 这个囚禁微生物的特殊“监狱”主要由两道屏障组成。一道屏障被称为物理屏障(Physical Containment)。在建起这道屏障之前,科学家将实验室中所用的微生物,根据危险程度,划分为了不同级别。各国的分级标准大同小异,以分成四个级别居多,从基本没有危险的一级到最危险的四级。第四级微生物以病毒居多,是指那些能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也包括那些从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宣布被消灭的微生物。2003年非典事件后,“第四级病毒”成为一个在媒体上曝光度颇高的词语。 临床检验微生物等级分布,低风险的二级微生物最为常见(来自永康疾控网-实验室生物安全讲稿) 所谓物理屏障,就是针对这四级微生物所设立的四个实验室防护级别。从简单到最严密,分成P1、P2、P3和P4四级,这其中的P就代表物理屏障 Physical Containment。针对不同等级的微生物,物理屏障必须做到保护操作人员不受到微生物的危害,同时还要防止微生物被“泄漏”到实验室以外。以常见的 P2级实验室为例,操作人员需要穿着实验服,戴手套,在生物安全柜中对微生物进行处理,以避免直接接触微生物。P2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才能丢弃,保证了微生物不会“逃逸”。而要求最高的P4级实验室中,从穿着正压防护服保护操作者,到完全独立的建筑及配套设施来隔离微生物,所有配置都以最危险的微生物为假想敌。 电影《恐怖地带》的剧照,全身正压防护服是P4实验室的标志之一 物理屏障虽然严密,但是它的效果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认真程度。违规操作,例如为了图省事,把三级微生物带到P2实验室操作,就会使得屏障失去作用。根据墨菲定律(Murphy’s Law),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把“禁锢”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操作人员永不出错上,显然是不可靠的。于是,科学家又设计出另一道屏障,生物屏障(Biological Containment)。 墨菲定律: 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生物屏障的设计思想是设法基因工程所用的微生物只有在人造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即使发生意外“逃逸”,也不必担心这些微生物会在自然界或者人体中兴风作浪。因为离开了特殊的人造环境,它们会迅速死亡。与有形的物理屏障不同,生物屏障是无形的,但却更加严密。 生物屏障也有相应的分级系统。安全性从低到高,分为EK1、EK2和EK3三个级别,不同的微生物的分级标准有所不同。以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大肠杆菌为例,EK1标准是所有基因工程用大肠杆菌必须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符合EK1标准的菌株必须没有危害健康人群的能力,也很难在自然界或者人类肠道内存活。与 EK1相比,符合EK2或者EK3标准的菌株必须做到生存力更差和可能致人生病的几率更低。 第一个达到EK1标准的大肠杆菌是一个编号为K12的菌株。1922年,微生物学家从一名康复期白喉病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得到了原始的K12。其后整整五十年,K12都是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中度过。而它生存的环境也从人类的肠道变成了人工配制的培养基。考虑到大肠杆菌每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50年的人工 “驯养”实在是非常的漫长,漫长到让K12丧失了一些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例如,普通的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称为生物薄膜(Biofilm)的物质。生物薄膜可以帮助大肠杆菌牢牢附着在潮湿的物体表面,这对于大肠杆菌在人体内的存活意义重大。另外,生物薄膜能让大肠杆菌对抗生素和去污剂的抵抗力上升几百倍。有生物薄膜覆盖的大肠杆菌细胞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反应也变得更为迅速。但是,被“驯化”的K12菌株却不具备产生生物薄膜的能力,以致于它根本无法在试管以外正常存活。科学家正是利用了K12的低生存能力,让它“安心”地为科研服务。 到了1976年,在K12的基础上,科学家又培育出了能符合更严格要求的EK2标准的新菌株。因为恰逢美国200年国庆(1776建国),新菌株被命名为 x1776。x1776比K12更为“虚弱”,惧怕阳光,惧怕稍稍偏高的温度,对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微量去污剂很敏感。更重要的是,x1776的胃口非常特殊,它需要一种在人类肠道中根本不存在的物质,二氨基庚二酸,才能存活。因此,除了人工添加了二氨基庚二酸的培养基,x1776哪里也去不了。 目前,常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大肠杆菌菌株,如DH5α,BL21等等,大多源自K12,全部符合EK1或者EK2安全要求。 为了让生物屏障更加严密,除了安全菌株,科学家还配套开发了安全载体。所谓载体,顾名思义是一种运载工具。在基因工程中,载体把科学家感兴趣的DNA片段带入宿主细胞内,并且帮助DNA片段在细胞内实现自我复制和指挥蛋白质合成。基因工程中,最常见的载体是一种头尾相连的环形DNA分子,叫做质粒。为了满足生物屏障的要求,科学家对质粒进行了改造,开发出了安全质粒。安全质粒不具备在不同细胞间转移的能力,也就是说它自始至终只能呆在一个细胞中。安全质粒与安全菌株配合使用,就形成了一个双保险。即使发生细菌“逃”出实验室的意外,在其短暂的存活期内,装载在安全质粒中的外源DNA也会被牢牢锁定在细胞内,直到细胞死亡。 图中的绿色环状物就是载体。载体将外源DNA的带入细胞,并帮助它在细胞中“安家落户”和发挥作用。 安全载体只会呆在它最初进入的那个细胞 从1970年代初到现在,基因工程的研发和运用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的岁月,在医疗、农业等方面贡献颇多。可以说,基因工程满足了人们希望科学技术提高生活水准的愿望。另外一方面,最初那些担忧者所设想的恐怖微生物灾难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科学家用事实答复了民众当初的怀疑。这四十年的安全不是简单的幸运,而是科学家一系列努力的结果。如今的世界,同样存在一些争议颇大的科学技术。简单的“立”或者“废”,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如何在技术发展之初就预测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负面影响产生之前构建起一个系统防止影响的发生,在系统可能出现纰漏前设法完善系统,才是实现趋利避害的好方法。
个人分类: 生物实验室|1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的高潮
fs007 2010-11-16 11:11
原文标题:没有真正的AV,只有想象的高潮 作者:庄 明明是我要,说出来却成了yamete(止めて),来自近邻东瀛的AV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女人身体和灵魂间的差异。 遥想当年,在我还苦读物理化学原理的年代,这个神圣的词汇已经以录像带(后来是刻录盘)的形式传遍了大江南北,引无数校园男竞折腰。他们在此间培育出的革命情谊,多少年之后还是无与伦比的,即便相隔千万里都能惺惺相惜。以至于有一次饭局上,我亲眼见到来自广西南宁的著名设计师张发财,激动万分地对着《读库》主编北京爷儿们张立宪,语无伦次地说道:六哥,六哥,你那个写毛片的文章,真他妈的说到我心里去了呀!那一刻,全场肃静。 Yamete也曾经被我们科学松鼠会的一众博士深刻地讨论过,最后出来一个灵光乍泄的决议,就是它应该被翻译成压麻袋身处这样一个崇尚绿色、低碳、零排放,以及诸如此类slogan的年代,即使是用过的麻袋也不能随手就扔,必须得一压再压,压到一起等待回收利用,方是环保人士作为。另联想到嘿咻的时候其实也要消耗大量能量,倘若搜集起来统一用于发电,每一天地球上准保可以少烧个几百加仑石油,倒不失为两得之举。上述有关讨论,请自行google《当松鼠会遭遇松岛枫》查阅。 但写到此处我开始犹豫起来,不得不赶紧严正说明一下,尽管一直在生猛鲜辣地写科学性爱专栏,但其实本人在已经消耗太半的前半生里,没有看过什么可以正儿八经标上AV字样的影视作品,即便陈冠希兽兽的视频,当有人表示要在线传给我观赏时,也婉言拒绝了。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要下的一部恐怖片和一个AV重名,结果下错了,冲着不解和不甘,我把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快速拖了一遍过去。 不好看啊,我一边拖一边MSN着和几位AV人士交流,看到那个舔高跟鞋的镜头,我的喉头十分不适。虽然类似描述在让德贝格的小说里早看到过,但面对实打实的镜头,还是第一次。 唔,你看的大概是欧美系的,日韩系的会更变态一点。有人回答道。 沉默,长时间沉默。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AV应该是这样子的:它必须有缘由(不至于构成逻辑上的混乱)、有情节(为尊重我的古典主义偏好),除此之外最好在整个过程中有数据详细记录,可以拿来做行为学力学生理学解剖学诸学分析,统计出分布特点,找到共性和差异,并确定某些现象有多大程度的可重复性。比如我十分希望专家们能够搞清楚陈冠希的女星们有没有用药,用的是不是同一种药,等等。于是对方总结:我明白了,你其实想看到的是那种可供研究的性爱实验。 没错,我再次抱怨自己该死的理性。也许所有暴露在开放环境中的性,在我看来都不啻一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缠斗(但它也不会那么绝对地与道德相关),其中激动人心的部分已经被最大程度地弱化,没法激起我身上美学细胞的参与。前不久在Twitter上引起中国男网民翻墙高潮的苍井空姑娘,有句话道中了我此处想表达的核心当被问及工作中做和私下做不同在哪儿时,她答曰,私下的感觉好,因为那是两个人之间的。 AV的一个宽泛定义至此也就不难划定了:主要提供给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观看的人类交配、自慰等行为的影像记录。按照应用方向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观摩型和研究型。 观摩型也许你昨天晚上就享受过,研究型听起来会陌生一点,而放眼历史,后者其实比比皆是,科学家绝对不会放过如此重要的生物现象于不顾,否则《心理学与生活》那种著作将因缺失最有意思的章节而销量下降一半。翻阅三联出版的《疯狂实验室》,里面颇可以看到一些前人的努力。1917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的John B. Watson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他和女助手一起完成了可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公开的性行为科学研究,并由此与妻子离婚,娶了这位女助手。1928年,Ernst P. Boas等人,利用改进的心率计研究一对夫妻的房事进程,描绘出包含4次性高潮的曲线图。 1949年,美国耶拿大学附属医院的Gerhard Klumbies和Hellmuth Kleinsorge则就有机体在性交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做过一些测试。1999年发表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荷兰格罗根宁医学院的两位医学博士Willibrord Weijmar Schultz和Pek Van Andel找来了一对街头艺人,在幽闭的核磁共振仪里面做爱,即时成像,记录下了勃起清晰可见,包括根部这般完全骨感的历史性画面。 对我而言,以上这些曾经发生过的事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现实中的AV依然无法让我真正地感兴趣起来,面对它们总有一些茫然。如果说它们仅仅被作为性唤起的手段,得承认这一点是有效的,可为什么要拍得那么长而又长,成了裹脚布?从这团裹脚布中,我看到的是无聊与乏味,而大多数男生看到的却是激动人心,为什么啊为什么?男女两性的性唤起,在各个方面来说都可谓相当之不同,则我更好奇的是,在按下play之后的三五分钟里,那些画面在各自的大脑和和身体上到底留下了怎样的冲击? 今年一月号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期刊的一篇综述文章中,加拿大女王大学心理学家Meredith Chivers教授结合1969年到2007年间134个有关研究,涉及2500多位女性和1900多位男性的调查,描述分析了性爱场景对观看者产生的影响和刺激。一般来说,研究人员会将志愿参与者暴露于种种具有性暗示意味的录影片段之前,一边用仪器记录下他们生殖器官的反应以测量被唤起的水平,一边请他们用言语来评定自己所感觉到的唤起水平。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AV心理分析兼生理测试。 结论部分,教授写道:异性恋的男性对于男女交合、女女交合、女自慰、赤身美女做健身操的片段都有反应,对赤身男子无甚反应(同性恋的男性对此反应强烈),对猩猩交合的场面没有反应。他们用语言评定的受激水平和仪器记录之间,没有大的出入,换言之,说兴奋了肯定就是勃起了,说没感觉就真的是软趴趴的。而异性恋的女性身上却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她们对于所有镜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猩猩交合也会带来轻度反应,但是表述和测量事实出入很大,仪器测到的兴奋程度往往在语言上体现不出来。怎么解释呢,教授提出了主要的两个方面:从视觉效果来,男性性器官长在很容易看到的地方,所以有反应也更容易被意识接收,女性器官较隐蔽,意识上会迟钝一些;另可以考虑强暴理论,女性受到侵犯的可能性比男性高许多,作出身体上的反应可避免杀伤性的伤害,是进化的选择让她们保留了如此特征。 这个研究无疑部分地解决了我关于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看AV的疑惑,也更大程度地回答了Yamete的由来。嗯,要知道,欲望和意愿从来都是不能等同的两个词。 本文已发表于《鲤 荷尔蒙》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33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来说说“松鼠们”的思维缺陷
liwei999 2010-11-4 01:58
来说说松鼠们的思维缺陷。 (200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November 03, 2010 04:59AM 这是说松鼠会上的一些文章的思路。当然镜某的这种批评文章不会被看好。但是没有关系,松鼠们也会成长,时间过后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价值了。 闲话休提,这个批评是说《Dr.YOU特别活动:20年后的交通评选结果(更正版)》( )。题目一般,答题的水平、评题的水平也是低于一般。 之所以说题目一般,是因为20年后的事情还是比较好预测的。因为从实验室中的发现、发明到实际当中大规模地应用之间的时间差大约是这样的一个尺度。说五十年、一百年就大不一样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依据。当然这一代人也活不到那个时候。说评题的水平也是低于一般,是因为请来了来自一线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子延的点评,请来的人不对。汽车公司的人的思路毕竟还是很窄的。因为他提到的的评判3名获奖者方案的角度:先进性与创新性;实用性与可行性;以及与汽车行业规划、设想、概念、实际技术的一致性都是局限在汽车这个世界里。说答题的水平也在一般以下,要在后边详细说说。 如果说作情报分析,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推测这个松鼠会的做(办)事能力,以及这个团体的水平。定位基本上是在业余爱好的档次上吧。也真如同他们自己的定位:爱心第一,参与第一。 几篇优秀作品都是seed导向的东西。所谓的技术导向的思维。如果这样的思维可以到位也很好。但是三篇文章给出的思路里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闪光的东西,不过是堆砌了一些好听的技术词汇。对于这些作者来说,技术的seed导向的思考根本就没有什么基础可言。有可能的只能是Need导向的思考。如果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首席科学家能有什么作用的话,能给出个Need导向的评语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问题是往往人们并不知道、也不善于总结、归纳自己的需求。探讨交通问题时也是如此。第一是要分类,是在探讨什么样的交通问题。长途的、城市之间的呢?还是市内的呢?这个分类不提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一说交通就是说堵车,这也是个不善于总结、归纳问题的表现。合理的思维方式是给出具体的目标、目的出来。比如说在城里,可以把多少人、用多长时间按时运输到目的地去?一两个人时有个思路,一两千人、一两万人、一二十万人,不同的规模需要有不同的思考。 需要是发明之母。既然松鼠们对技术不是那么了解,那么不妨把自己的需求好好归纳一番。也就是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去思考才能有出路。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0936,70936#msg-7093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新语丝:松鼠会究竟在科普什么?
fs007 2010-9-11 13:07
【寻正按:总有人错,对吧?是赵立平与松鼠会搞伪科学,还是方舟子放不下垄断科普市场的雄心?】 松鼠会究竟在科普什么?   作者:脆弱   土摩托在微博上质疑松鼠会举办的果壳时间活动,认为有宣扬中医之嫌,马上引来姬十三和小姬AI的攻击,我一时好奇,就去松鼠会邀请的嘉宾之一赵立平博客上看了几眼,于是看到如下观点:   以肉为主食的人,身体里豢养了大量的致病菌,而保护肠屏障的有益菌因为膳食纤维不足,不能很好的生长,导致肠屏障功能下降,毒素进入血液,刺激免疫系统,结果出现长期、低度的、全身性的慢性炎症。在慢性炎症的打击下,最终罹患各种慢性病。这样的人远远活不到基因允许他们活到的年龄,会很早就夭亡,而且临死前备受煎熬,死状很惨。因此,我们说:食肉者,夭!赵立平《饮食养生法则》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3969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科学的指导,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不但没有很好的滋养我们的身体,反而在身体里腐败、发臭,产生很多有毒的物质,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赵立平《不要让食物在身体里腐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425   只要大家以大便作为一个健康的窗口,每天仔细观察,并不断的调整饮食,当你的大便被调整到金黄色、香蕉形;无臭味、很通畅;水一冲,全散开。 的境界时,产生毒素的细菌就很少了,湿邪也就远离你了。如能这样坚持, 90%以上的慢性病不会来找你的麻烦。颐养天年,无疾而终的健康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可以实现的了。赵立平《什么是中医说的湿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898   更多的文章可以在这里欣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typeid=6476userid=34761   会不会是松鼠会不了解这位嘉宾的背景呢?看其论坛的帖子,又不太像:   根据赵老师的说法,人体肠道菌群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吃素的好细菌,另一类是吃肉的坏细菌。当人体内好细菌压倒坏细菌的时候,人就健康;反之,人就会生病。箫汲《果壳时间箫氏快评》 http://songshuhui.cn/forum/viewthread.php?tid=14744   这样我就不理解了,这个松鼠会,究竟在科普什么? (XYS20100906)
个人分类: 趣侃乱弹|478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亦明:方舟子惯偷真相
热度 3 fs007 2010-9-5 00:34
【寻正按:松鼠会面对方舟子的攻击忍让太多,几乎到了唾面自干的程度,这其实就是方舟子延续不断地攻击的原因。寻正跟方舟子闹翻,出于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的原则,宁愿退让,不愿交恶。方舟子及其走狗吠声不断,方舟子满脸冷笑,寻正算老几,也配做他的敌人?事实如何?寻正一反击,方舟子集团立马收声,寻正揭露出众多的方舟子丑事,方舟子只能装乌龟,从不敢正面回应也不全是这样,最早方舟子试图正面回应,结果出更多更大的丑。方舟子的假,咱们慢慢地打,方舟子的丑,咱们慢慢地嘲笑。】 方舟子抄袭案始末(4) http://yimingcunfu.blog.163.com/blog/static/139234017201031763758357/ ( 4 )、原来是惯犯 《科学地解决道德问题》是方舟子抄袭剽窃首次被捉,但它既不是方舟子第一次偷盗,也不是他最后一次行窃。笔者已经证明,早在中国科大读书之际,方舟子的诗作中就有抄袭顾城的痕迹。而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中文网上大肆张贴的《大明小史》几乎全部是靠抄袭古人李贽、抄袭今人吴晗拼凑而成的。在新语丝成立之后,他的那篇滥情的烂文,《功到雄奇即罪名》,更是彻头彻尾地抄袭金庸。所以说,进入 21 世纪之后,方舟子把自己的那双偷窃魔爪伸向科学界,乃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般地自然的、科学的发展。 问题是,在偷窃被人抓了现行之后,方舟子是否会就此金盆洗手,浪子回头?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狗改不了吃屎。实际上,即使你能让狗改了吃屎这个坏毛病,你也不可能使方舟子改了偷窃的本性。如果把方舟子抄袭案例全部总结出来,至少需要一本书的篇幅。为了节省篇幅,笔者在此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将过去八九年时间飞速掠过,把镜头直接对准 2010 年 3 月的新语丝读书论坛。 3 月 23 日,方舟子发了一个标题为《 科学松鼠会 成了造谣会》的帖子。 科学松鼠会 是个什么东东呢?据维基百科介绍: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 2008 年 4 月 28 日 创办的中文 群体博客 ,也是一个科学写作团体。截至 2009 年 2 月,定期访问科学松鼠会网站的读者有几十万人,总访问量超过 200 万人次。 就像打假斗士方舟子最害怕别人也打假一样,科普作家方是民也最害怕别人科普。所以,在科学松鼠会成了气候之后,它也同时成了方舟子的眼中钉、肉中刺。看看方舟子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对松鼠会的诅咒、谩骂: ID 时间 标题 方舟子 12/6/2008 3:29 心灵鸡汤 煲科普 评连岳《爱科普,用爱 科普》 方舟子 12/16/2008 6:14 科普只能写自己的专业吗? 方舟子 1/12/2009 15:28 松鼠会是性生活会? 方舟子 2/10/2009 13:07 奇文共赏:原来松鼠会是江湖帮会 方舟子 2/10/2009 13:26 我还以为是何方高人,原来是一些中学教师、末 流大学教师、科普期刊编辑、在读研究生 方舟子 2/26/2009 3:56 刘前副借向松鼠会献媚之机又指桑骂槐 方舟子 3/3/2009 12:45 这篇登在《都市快报》上的书评作者不知是不是 也是松鼠会的人 方舟子 3/5/2009 6:40 我记得松鼠会这个自称 DNA 的人在以前争议连 鸡汤的时候就跳出来攻击过我 方舟子 3/31/2009 0:49 看这接头样子,还真像个江湖帮会 :-) USTC3 5/4/2009 7:26 科学松鼠会庄妹妹说方斑竹是心中无爱之人 方舟子 5/30/2009 5:40 黑媒体吹捧施一公为 没有体制内资源倚赖 的 青年领袖 USTC3 6/8/2009 6:08 科学松鼠会的反击!! 方舟子 6/9/2009 5:13 打肿脸充胖子的伪专业科普 评科学松鼠会的 公开信 USTC3 6/10/2009 6:24 科学松鼠会再反击!! USTC3 6/11/2009 2:32 狗又发疯,松鼠小心! (ZT 科学松鼠会小组 ) 方舟子 9/27/2009 4:44 才发现科学松鼠会被招安了 USTC3 11/28/2009 8:37 科学松鼠会的幕后身份 (ZT) 方舟子 12/3/2009 5:34 科学松鼠会招安了 新语丝的创办人 方舟子 12/17/2009 13:06 科学老鼠会又在拿我垫脚 方舟子 1/5/2010 12:30 反科文化人招安了老鼠会 方舟子 2/4/2010 11:22 植物所首席造谣员蒋高明和松鼠会一起获 科学 博客 奖 方舟子 3/6/2010 7:16 又冒出一个 侠客行创办人 方舟子 3/13/2010 0:10 松鼠会中医支持者对 文痞之 No comment ! 方舟子 3/23/2010 2:06 科学松鼠会 成了造谣会 那么,方舟子 2010 年 3 月 23 日的帖子,是什么内容呢?原来,在前一天, 科学松鼠会 的全职工作人员、网站主编、内容总监 小庄 在松鼠会的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和方舟子老师最大的分野也在于此,不提倡用专业不专业,抄袭不抄袭的大帽子先把人压死。方老师写的东西,也有成段的引文献或者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凭什么他骂起别人是抄袭的就那么在理? 方舟子在发现了科学松鼠会这个假想敌之后,不但自己要时不常地到那里侦察敌情,而且安排了教徒在那里坐班盯梢,一发现敌情,立即汇报。而上面这个帖子,就被一个叫 wanxiang 的教徒及时地转到了新语丝读书论坛。也许怕教主忽视他的报告,这位教徒使用了这样的标题:松鼠会编辑庄说方舟子抄袭。 那么,方舟子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呢?他说: 这位松鼠会的主编老师口口声声说松鼠会和我的最大分野是不提倡用抄袭的大帽子先把人压死,自己却一上来就想用抄袭的大帽子把我压死。据说我写的东西也有成段的引文献或者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所以我就不能骂别人是抄袭了。成段的引文献也算抄袭,大概是松鼠会的独创;但是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却公认是抄袭。我被人称为学术打假人士,整天揭发别人抄袭,如果自己也干抄袭的勾当,这样的人是该被分到最卑劣的一群里头去的。这样的指控,可比松鼠会以前骂我文痞严重多了,所以必须讲清楚: 请松鼠会具体地证明我哪篇文章是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我指控别人抄袭,都是列出了证据的,包括两年前指控松鼠会成员瘦驼抄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当时也在新语丝论坛上列出了证据(后来写文章时手下留情没点名,才没有附上证据)。松鼠会想要反过来指控我抄袭,也应该学着证明之,可别自己抄袭英语文章抄惯了,就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难免和你一样。 如果松鼠会不能证明我抄袭,那就是在造谣。只要这位造谣我抄袭的松鼠会主编、内容总监、全职工作人员还在松鼠会,我就会一直把松鼠会当成造谣会。 显然,方舟子忘了自己十年前的《科学地解决道德问题》一文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所以他敢于承认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却公认是抄袭这条人类普遍认同的公理。 不知道那位科学松鼠会的主编老师面对方舟子的威胁,产生了怎样的反应。但是,假如他真的干起了 Google 网络的活计,来证明方老师抄袭,那肯定是做了无用功。因为一个人无论怎么证明另一个人是贼,都没有这个贼自己证明自己是贼来得干净有力。 原来,就在方舟子要求人家证明他抄袭的第二天, 3 月 24 日,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科唬文章,《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而虹桥科教论坛的网友六指据此写出了一篇考证文章,《转基因玉米的神话》。全文如下: 转基因现在是网上的热门话题,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在转基因食品上市前就已试吃过的方老师的身影。学习完他的科普熊文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1 】后,再做 延伸阅读,稍加搜索就看到一篇 2004 年的洋文 Bt corn reduces serious birth defects 【 2 】。方老师的文章基本观点,数据,内容编排都和这篇雷同,不少句子更是原文照译。这进一步验证了一条世人皆知的谣言方老师写的东西,也有成段的引文献或者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方老师打开门辟谣,关上门立马就造谣,此等大无畏的勇气和人格力量实在是让我等折服。 方老师涉嫌抄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这里说说转基因。这篇洋文的两位作者实际上是做二阶科学传播,主要介绍了当年在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 篇综述【 3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神经管缺陷可能与孕期伏马毒素的过量摄入有关;已知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缺陷的重要治病因素,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伏马毒素 影响叶酸的正常转运。作者据此提出假说:伏马毒素暴露是导致生殖缺陷的潜在危险因素。文中作者多处用 hypothesis , potential 等词,最后 一句还说 It would be prudent to monitor this possibility 。这些观点经两位作者转述,却变成了铁板钉钉的科学原理,方老师继续三阶传播,开始解答那么伏马毒素是怎么导致神经管缺陷的 呢?这样的深奥问题。荒唐的是,综述明确指出补充叶酸可显著降低伏马毒素所致神经管缺陷,这个结论被二阶作者错误理解,继而被方老师原文照搬,成了因 此如果孕妇吃的玉米主食被伏马毒素污染的话,即便她们的饮食中有丰富的叶酸,也起不了什么用。 实际上,方老师参考的原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到转基因玉米。的确有研究证实转基因玉米中伏马毒素含量较普通玉米低,但在一个假说的基础 上加上逻辑推理,就得出转基因玉米降低生育缺陷的结论,并被方逗士推而广之更有益健康,此等幼稚的科学思维实在对不起高高挂着的科学牌坊。大量研 究证明转基因食品在营养和安全性上与普通食品没有差别,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食用转基因玉米能降低神经管缺陷,也没有临床证据能证明转基因玉米比 普通玉米对健康更有益。相反,近几年反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如一个法国研究小组用三种转基因玉米喂养小鼠 5 到 14 周并监测 60 项生化指标,证明小鼠出现 肝肾毒性及其它异常【 4 , 5 】。 转基因的正反双方搞阴毛论动鸡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才是硬道理。 1.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ingdian/corn.txt 2. http://westernfarmpress.com/news/10-27-04-Bt-corn-birth-defects/ 3. http://jn.nutrition.org/cgi/content/full/134/4/711?maxtoshow=hits=10RESULTFORMAT=author1=marasassearchid=1FIRSTINDEX=0sortspec=relevanceresourcetype=HWCIT 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356802 5.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011136 。 这位网友不仅分析了方舟子对科学一知半解,对国人连唬带蒙,而且把方舟子的中文全文与那篇英文文章做了全面的对比。对比之后,这位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去掉翻译的部分,还剩一半没?下面,就请各位读者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注:对比由虹桥科教论坛网友六指完成。中文为方舟子《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全文,相应的英文来自 Bruce Chassy and Drew Kershen 的文章, Bt corn reduces serious birth defects 。为了方便证明,笔者在格式上略加编辑。】 提起主粮,许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麦。其实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粮。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产自美国。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作物,不仅总产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 2009 年总产量 3.34 亿吨),总产值也是第一( 2009 年总产值 486.6 亿美元)。 这么高的产量当然不可能都做食品,大部分玉米被用来做成饲料、酒精等,剩下的才供人食用:主食有用玉米粉做的各种面食以及早餐吃的玉米碎片,蔬菜有煮玉米粒、玉米棒,零食有爆米花、玉米片,烹饪用玉米油,还有更多的玉米被提炼成淀粉、油、糖浆、甜味剂加到成百上千种饮料、食品中,把这些都加起来,美国人饮食中对玉米的人均消费量超过了小麦。对那些还保留着传统饮食习惯的墨西哥裔美国人来说,玉米更是重要,用玉米粉做的饼、卷、片等面食是墨西哥餐的主食。 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对居住在美国德州南部里奥格兰德山谷的墨西哥裔妇女进行调查时,有个意外的发现:她们生下的婴儿有非常高的神经管缺陷,是其他美国人的 6 倍。 In the early 1990s, Hispanic women in the Rio Grande Valley of Texas gave birth to babies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NTDs) at a rate of 33 per 10,000 live births, approximately six times the U.S. national average for non-Hispanic women. 多数神经管缺陷的婴儿无法存活,活下来的通常也有严重的残疾。 Most unborn children affected by NTDs do not even survive to birth, and those who do are usually severely disabled. 前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妇饮食中缺乏 B 族维生素叶酸,就会显著地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那么德州的这个案例是不是和墨西哥裔妇女的饮食有关呢? 谜底一直到 10 年以后才揭晓。对危地马拉、中国、南非等地的研究表明,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方,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大约是世界发生率的 6 倍。 The precise cause for the increased rate of NTDs in Texas remained a mystery until recent research shed light on a surprising cause. Studies from China, Guatemala, South Af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w that a clear link exists between diets containing unprocessed corn (known as maize in most of the world) and NTDs. Research (Acevedo, 2004) in Guatemala showed that in four rural departments the children of women who ate unprocessed corn 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ir diet had a rate of NTDs (34.29 per 10,0000 live births) at least six times the world rate. 莫非在他们吃的玉米主食中含有某种有害健康的毒素? What connection could exist between unprocessed corn in the diet and children being born with NTDs? 是的,不过这种毒素不是玉米本身含有的,而是感染玉米的微生物产生的。玉米被害虫咬了以后,在伤口处会长出一种叫镰刀霉的霉菌。玉米收割后如果存储不当,也会长这种霉菌。镰刀霉分泌一种致命的毒素叫伏马毒素。粗加工(例如把玉米粒磨成粉)和一般的加热不能破坏其毒性。 Mycotoxins such as fumonisin are highly toxic chemicals that are produced by molds and fungi. When corn is attacked by insects a mold called Fusarium can grow at the site of insect damage and produce fumonisin. Poor storage conditions can promote post-harvest growth of molds on grain as well. 其他主粮也含有伏马毒素,但是含量要比玉米低很多。在里奥格兰德山谷墨西哥裔婴儿被发现神经管缺陷发病率高的那段时间,当地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含量偏高,是正常含量的 2 ~ 3 倍。 At the time that the Hispanic women of the Rio Grande valley suffered the high rate of NTDs in their babies, the fumonisin level in corn in the Rio Grande Valley was two to three times the normal level. 那么伏马毒素是怎么导致神经管缺陷的呢?前面提到,孕妇饮食中缺乏叶酸会显著地增加胎儿神经管发生率。因此医学界一直建议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和孕妇服用叶酸制剂预防神经管缺陷, Folic acid in the diet, provided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foods eaten or through food fortification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is know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TDs in developing fetuses. 而美国政府更是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决定强制要求在粮食制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合成叶酸。不幸的是,伏马毒素恰恰能够干扰人体细胞对叶酸的吸收,因此如果孕妇吃的玉米主食被伏马毒素污染的话,即便她们的饮食中有丰富的叶酸,也起不了什么用。 Because fumonisin prevents the folic acid from being absorbed by cells, women eating a diet of unprocessed corn contaminated with fumonisin are at higher risk of giving birth to babies with NTDs even when their diet contains the adequate amount of folic acid. 伏马毒素对其他人也有害。伏马毒素早就被认定是致癌物质,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即便你吓得从此不敢吃玉米,也躲不过去,在以玉米为原料的早餐食品、快餐食品、啤酒等多种食品中都能检测到伏马毒素。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以后我只吃用最健康、最天然的玉米原料做的食品,例如用符合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种植标准的玉米做的食品。但是,有机玉米由于难以控制病虫害,其伏马毒素的含量反而可能高于普通玉米。 2003 年 9 月,英国食品安全局抽查了市场上 6 种有机玉米粉产品和 20 种普通玉米粉产品,发现 6 种有机玉米粉产品的伏马毒素含量都高得离谱,是允许量的 9 ~ 40 倍!这 6 种有机食品不得不都下架。 The UK Food Safety Agency tested six organic cornmeal products and 20 conventional cornmeal products for fumonisin contamination in September 2003. The six organic cornmeals had fumonisin levels nine to 40 times the recommended levels for human health. All six organic cornmeal products were voluntarily withdrawn from grocery stores. 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相反的做法,那就是种植抗虫害转基因玉米。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a way to limit toxic mold infestation in corn. 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转入了一个来自一种土壤细菌的基因(根据该细菌学名的拉丁文缩写简称 Bt 基因),能够分泌 Bt 蛋白质,该蛋白质能杀死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虫和类似的害虫,却对其他昆虫、牲畜和人完全无害。 The insect protected corn varieties contain a protein that is found in a common soil bacterium calle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 nature, this bacteria kills certain insect larvae but is harmless to all other insect species, as well as humans and animals. 因此种植 Bt 转基因玉米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并能增产 5 ~ 15 %,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好处都是实实在在的。自 1996 年转基因玉米在美国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推广得非常快。目前美国种植的玉米 80 %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其中大部分是 Bt 玉米。 食用 Bt 玉米不仅安全,而且更有益健康。由于 Bt 玉米减少了虫害,相应地也就减少了玉米被分泌伏马毒素的镰刀霉感染的机会。 Genetically improved Bt corn kernels are less often damaged by insects, greatly reducing the chance of fumonisin contamination and its harmful effect. 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土耳其等国的研究都表明, Bt 玉米中伏马毒素的含量很低,通常只是有机玉米或普通玉米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Researchers in Argentina, France, Italy, Spain, Turkey,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clearly established that planting corn seed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be resistant to corn borers and similar insect pests results in the harvesting of corn with much lower levels of fumonisin...This genetically improved corn, dubbed Bt corn, usually has drastically lower levels of fumonisin. It is not unusual for Bt corn to have on e-tenth to on e-twentieth the amount of fumonisin that is found o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corn varieties. 遗憾的是中国还未批准 Bt 玉米的种植。 许多人反对转基因作物,是因为把它们当成了违反自然的人造怪物。这些人往往还迷信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的有机食品会更健康。但是就伏马毒素的危害而言,反而是有机玉米的健康风险要比转基因玉米高得多。其实,我们今天种植的所有玉米品种,不管是有机还是转基因,没有一个是天然的,都是人类几千年来精心培育出来的人造品种。玉米的祖先墨西哥大刍草才是真正天然的,但是它结的穗只有指头大小,每穗不到 10 粒谷粒,崇尚天然的人士是否愿意提倡种它、吃它?(六指:《去掉翻译的部分,还剩一半没?》 )。 也就是说,方博士不仅要偷东西卖钱,而且还用偷来的东西骗人;他不仅用偷来的东西骗人,他还会对偷来的东西不懂装懂。亦明兄虽然没有象方博士那样通读过二十四史,但我可以指天发誓:像方舟子这样的三重骗子,中国历史上绝对没有第二个。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 最卑劣的一群里头,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方舟子! ( kink 老弟,实在对不起,亦明兄又和方舟子一样了。)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6410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伪造或者曲解了科学吗?
fs007 2010-8-31 09:50
摘要 :跟松鼠会游识猷老师的吵架贴,大多数读者不必关注,都是EGO依狗的碰撞,没什么价值。 我发文批评松鼠会某些作者不顾及科学常识,乱写劣质科普,误导民众,松鼠会的游识猷老师马上找我的场子,弄了一篇研究生读书报告、狡辩的哲学诗、与将错就错的三合一的科普范文来教训我,要我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在我批评游识猷老师的文章时,我随便拾了他一个科学错误作为见证与警告,无疑这是挑衅行为,这是游识猷老师的解读吧。他接受了我对他错误的批评,但将错就错仍然有理,作为回击,他也挑了我一个错,认为我在相关文章中使用了春秋笔法,抹去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存心误导读者。 具体而言,涉及我在《 唾弃与嘲笑中国式的科学 》一文引用了Bernbaum等人的文献中的两幅图,游识猷老师还说我故意忽略了一幅图他的指责事实上是对的,不过,他现在称我为寻正老师,那我就教教游识猷老师为什么吧:无它,那幅图是讲男孩而已,呵呵,一个人要头脑发热到什么程度才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我忽略是这么一幅图: 我之所以忽略这么一幅图,是因为我没有忽略这么一句话:图的注解说,图B是男婴的。 然后游识猷老师努力地论证我抹去了原图中的散点,那是图A: 图中红圈为牛奶,黑方块为母乳,而绿三角是豆奶。虚线表示为同一婴儿。由于样本不多,作者这样处理既直观,又给出了全部信息,不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看起来很散乱。故而我去粗存精,画了一个更明白的示意图: 两图相比较,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另外一幅图上,我也同样地抹去了散点,原图: 我保留了趋势线: 这几幅图,入眼就很清楚明了,游识猷老师要我找有公信力的人来判断,呵呵,我看还是免了吧。难道哲学读多了,会伤害判断能力?这倒是一个有趣的社会科学命题。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3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也要学会定量的思考
liwei999 2010-8-13 02:50
也要学会定量的思考。 (55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12, 2010 06:53AM 松鼠会有个后院,探讨一些小问题。 引用: 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 光到哪去了 在一个上下左右都是镜子且封闭的房间中 打开一盏灯 这样整个房间就会亮起来 再把那盏灯关掉 那房间便会一片漆黑 问:光到哪里去了? 被吸收了是个最简单的答案了。人们往往到此就心满意足,停止了思考。其实再努力一点儿境界就大不一样了。 假定镜子的反射率是0.999,这已经是很高的反射率了。反射100次还有初始光量的90%,1000次后还有36%,到1万次后就只有初始光量的4.5e-5,不到万分之一了。如果镜子的空间只有3米的话,1万次反射所要的时间不过是0.1ms,对人而言,就是一瞬间的感觉。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133,65133#msg-6513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49 次阅读|3 个评论
mirror - 避开困难也是个智慧
liwei999 2010-8-12 01:37
避开困难也是个智慧。 (171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11, 2010 08:39AM 这是说松鼠们要挑战自行车不倒的话题(《月亮不掉,自行车不倒》 )。 大约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个文章的解说。文章的作者大约也不明白自己在哪里跑偏了。该文章中用了7张图,第一张图:月亮,地球,太阳就很有问题。因为那个样子正好吻合了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的说法。所以就错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事儿,就好比是女孩子不漂亮,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苹果下落的原因和月亮下落的原因可以联系起来,但是文章中的说法不好。尤其是要在后边解释自行车不倒的问题时,这个功课不可缺少。作为一个伏笔,应该说对地面静止的苹果要落地,但是有足够的水平速度的苹果就可以成为地球卫星不落地了。这个足够的水平速度可以具体地算一下。镜某民科,不会算。也不去算,算是知难而退吧。达不到那个足够的水平速度,苹果就要落地。不难想象,水平速度越慢,落地的点就越近,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容易掉下来。这个感觉十分要紧。 第四张图沒有用,第五张有些误导。第三张图中,月亮的轨道转轴是垂直于纸面。这个方向很重要。因此,第五张图中解释自行车不倒时不应该是这个图中的画法。与苹果对应的那个轴的方向,按图中的画法,是在纸面内,垂直朝上。 自行车的车把可以使整个车子转弯,作圆周(弧)运动。车子的速度大,拐弯的曲率半径大(比较上面苹果的例子),车子的速度小,拐弯的曲率半径就小。曲率半径小就是苹果抛不远的那个感觉,应用在自行车上,就容易倒车了。 因此自行车不倒的第一因素是车结构上有车把,它可以把倒下的力转移到系统作弧线运动上去。第二是要有个前进的速度,没有这个速度一般不能作弧线运动。当然还要有车轮在地面上不打滑。 就像陀螺的进动一样,力矩不断地改变自行车的运动状态,让它不断改变车轮旋转的方向的说法很不错。但是这个说法如何能与苹果联系起来呢?好在这类实情的解释的失误并不不会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损失。 自行车不倒与苹果下落的道理必须是一样的。问题在于如何来说。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086,65086#msg-6508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3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
fs007 2010-8-8 00:19
寻正 摘要 :本文讨论松鼠与动物的血压,松鼠与大鼠小鼠血压相当,但松鼠会冬眠,其血压随季节变化。松鼠如果成为人类宠物,有可能患高血压,但由于冬眠的作用,可能其风险显著小于人类。 全文 : 我在指责张悟本的食疗是伪科学时,宣传存在科学的食疗方案,并认为现代医学不提供科学的食疗是伪科学食疗流行的原因。却因此被松鼠会的某些营养学专家、儿外科医生、医学生、以及广义的生物医学专业作者们群殴,纷纷指责我宣扬伪科学。我举例说高血压食疗就是食疗方案有效的经典例证,他们却认为不存在食疗,只有“生活方式改变”、“非药物疗法”、或者“饮食控制”,这些东西在高血压治疗中几乎是可有可无的,而药物治疗必不可少。我的高血压食疗提法一出,这些“科学捍卫者”纷纷指责我“临床经验少”、“连高中知识水平都不够”、甚至威胁到了刊登我的科普作品的杂志的生存。 在松鼠会李清晨医生表达出了要写高血压科普教训我的强烈意愿时,我随口给这些“牛人”出了一道高血压的题,那就是松鼠的正常血压是多少,松鼠会不会发生高血压。松鼠会中有人正确地指责我“挑衅”。李清晨医生的高血压科普据说早已加班熬夜完成,但迄今未能拜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难产。我的“挑衅”,没人理睬,出了题引发人的好奇心,但不给出答案满足人的好奇心,就未免内心亏欠。这里解答我为难某些自以为是的高血压“专家”的“难题”。 血压是血液循环的基础,从动脉到静脉,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力差,才会使血液不停地流动,为机体组织提供必须的营养与代谢废物的交换。 通常所言的血压是动脉压,压力的源泉是心脏的搏动,在心脏收缩将血液注入血管时,血管内的血容量迅速增加,形成一个即时高峰,称为收缩压,然后随着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流向静脉,血压回降,直到到达下一次心脏搏动前,为动脉最低血压,称为舒张压。 在人,传统的血压计(Korotkoff测压法)使用一个气压系统在上臂测压,当臂套压力超过收缩压时,人的动脉血管被完全阻断,使用听诊器在臂套下方不能听见血流声(K氏音),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收缩压,随后臂套逐渐减压,血流在心跳周期中,只能在动脉压超过臂套压力时才能流过臂套段动脉,形成一个典型的血流声,当臂套压力小于动脉血管最低压时,血流通过臂套段完全没有阻力,血流声消失,此时的压力被判断为舒张压。K氏法对收缩压较准确,对舒张压可以低估达到25mmHg。 传统的血压计的大规模使用使我们产生了对血压的固定思维模式,那就是收缩压/舒张压(S/D)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人血压135/91mmHg,我们说他有高血压,因为他的舒张压超过90mmHg。血压除了用S/D的方式表达,还可以用平均血压表示,在实验动物身上,很多时候用的是平均血压表示。 血压的目的是提供动力,让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带着氧及营养物质到达毛细血管,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带走,到达相应清除器官。动物的血压跟血液本身的性质相关,在低等动物,其血液成份更为简单,渗透压低,血细胞少,相应地,其血压更低,因为一,其毛细血管用不着维持较高血压以克服渗透压进行物质交换,二,血液粘滞度低,血液不需要较大压差就可以快速流动。 血压直接影响动物的机能,如果血压过低,动物通过各种调节机制调动物质的能力更弱,就象火车的基本速度一样,如果基本速度不高,机体再怎么增加协调程度,其运输能力都受限制,而基本速度快,机体就能够快速地增加某一地区的运输量。这直接影响到个体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因此,动物在警醒或者应激状态下,总会增加血压,而且进化中处于优势的动物比如哺乳动物与鸟类,血压就显著要高于其它动物。鸟类由于飞行的需要,其对营养物质的即时调动要求更高,其血压比哺乳动物还高。 哺乳动物尽管形态各异,其基本血压相差不大,证实血压对动物应激能力的特殊作用——当它们形态由大向小进化时,并不放弃高血压带来的生理优势。而那些拥有更高血压的,可能是进一步的选择的结果。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大致可以说松鼠血压等同于人类,但这显然太过于笼统,不能满足寻根究底的松鼠的好奇心。下面列举各类动物的动脉血压: 表1. 各类动物正常动脉血压 动物 收缩压/舒张压(mmHg) 平均压(mmHg) 文献 1. 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 鱼(博氏南冰鰧) 27 J. exp. Biol. 190:265–279 (1994) 鲨鱼 40 Fish Phys. and Biochem. 12(2):95-100 (1993) 蛇 个体变异大,随体温增加而缓慢增加 40 J. exp. Biol. 75:65-79 (1978) 蛙 32/20;潜水时降低 J. Exp. Btol. 42:339-357 (1965) 蝌蚪早期:13/8 蝌蚪中期:25/16 成年期:42/26 30 Am J Physiol Regulatory Integrative Comp Physiol 263:602-608 (1992) 鳄鱼 68/47 53 J. Exp. Biol. 201:2235–2242 (1998) 2.哺乳类动物 大象 非洲象:189/128 亚洲象:171/113 154 138 Phys. Biochem. Zool., 73(4):389-405 (2000) 长颈鹿 235/161 214 牛 160/110 130 马 115/80 骆驼 205/169 美洲驼 133/96 132 猪 125/85 海豚 153/120 134 人 123/78 93 港海豹 150/105 绵羊 103/81 104 山羊 119/83 岩大袋鼠 122/79 狗 150/74 128 长尾猕猴 95/57 90 普通猕猴 125/81 树懒 139/100 115 猫 143/105 124 家兔 110/77 豚鼠 79/47 64 大鼠 125/99 111 黄家鼠 129/91 小鼠 116/82 111 3.鸟类 鸵鸟 191/126 154 Phys. Biochem. Zool., 73(4):389-405 (2000) 鸸鹋 149/116 火鸡 154/115 132 鸡 169/137 159 鸭 174/132 鸽 167/121 山齿鹑 148/133 鹌鹑 157/150 152 知更鸟 110/80 椋鸟 150/100 麻雀 180/140 金丝雀 155/150 松鼠 110 J. App. Physiol. 40(6):977-981 (1976) 春季:101 夏季高峰:131 冬眠:52 Cryobiology 24(4):376-85 (1987) 我们可以判断处于活动时期的松鼠的血压跟大鼠与小鼠(毕竟都是鼠辈,啮齿动物)差不多,估计在120/85mmHg,而其平均血压约为110mmHg左右。松鼠由于要冬眠,冬眠时显著降低,然后在春季复苏,因此一年四季其血压是会显著变化的。 那么松鼠会不会得高血压呢?我们要从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上去讨论。 高血压的发生,跟人类适应环境有关,如前述,较高的血压有利于动物调节代谢,增加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但在另一面,血压高低与身体内环境高度相关,血液的性质与心血管适应能力都是限制血压的因素。凡事有利则有弊,在人身上我们观察到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显著增加的血管意外,在此基础上我们定义高血压为一种病态,而不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高血压的发生,跟人类的生活方式相关,静息生活方式、高盐、多脂、超重等会造成高血压的后果,这些因素对于野外的松鼠来说,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松鼠被当着宠物来养,那它就有可能沾惹上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高血压。 限制野生松鼠不得高血压的另一个因素,是它们的寿命。高血压病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老年病,在人群中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接近人类平均寿命的年龄,其风险最高。一般而言,作为宠物,得到精心照顾,松鼠寿命可以超过10年,最长寿命据说可达20年。但在野外,松鼠要常常受到传染性疾病的侵袭或者被捕食,其寿命只有3-6年。因此,对大多数野外的松鼠来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不少松鼠邻人而居,或者干脆做了宠物,这些松鼠是有机会发生高血压的。不过,得到食疗或者药疗的机会可能是不多的,因为人类对松鼠的高血压研究太有限了。由于松鼠要冬眠,会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这种低血压状态是否会逆转高血压造成的损害?尚不得而知。由冬眠的影响,松鼠血压随季节而变化,展示了其内环境更大的适应能力,高血压可能对松鼠影响不是太大。 就实践意义而言,兽医针对小动物血压有一个普遍标准: 表2. 小动物高血压诊断标准 分级 风险(靶器官损伤) 收缩压 舒张压 I 无 150 95 II 轻度 150-159 95-99 III 中度 160-179 100-119 IV 重度 180 120 如果宠物松鼠在春季与秋季持续检测到其血压附合上述轻中重度高血压诊断标准,可判定它有高血压。宠物的高血压需要适当治疗,其原则等同人类高血压的治疗 。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6625 次阅读|2 个评论
mirror - 核电厂特有的企业文化与唐“博士”的文凭门
liwei999 2010-7-10 01:14
核电厂特有的企业文化与唐博士的文凭门 (101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09, 2010 06:28AM 在松鼠会《核电站安全吗?》的文章里有这样一个说法, 引用: 在法国以及世界核电界,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核电厂特有的企业文化无论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何种程度的安全事故,绝不追究责任,而是鼓励及时报告,再由管理者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通报,决不隐瞒。 应该说这个企业文化是种理性的思考。很多人以为追究责任与解决问题可以分离。但是,所谓的不确定性就是说这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分不清。很多时候为政的作为一个应急手段,以追究责任代替解决问题。这的确是个好手法,但是因为毕竟追究责任不是解决问题,所以效力也就不能长久。 人生有限,时过境迁。很多问题往往时间一过,也就不是问题了。因此很多时候的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就是不了了之。对大众的情绪而言,追究责任好象是必须的。为了提防大众的这种暴动,圣经里讲了一个耶稣处理通奸妇人的故事。 大众行为还有另外一种很可怕的模式:骂妓女以表示自己的纯洁,骂淫妇以表示自己的高尚。喜好表示自己的纯洁、高尚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另外的一类很可怕的大众暴举。好在今天这个暴举可以限定在虚拟世界的网上,不然的话北京的砖头恐怕都不够用。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576,64576#msg-6457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17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用便宜的设备验证地球是圆的?
liwei999 2010-6-3 05:08
如何用便宜的设备验证地球是圆的? (74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1, 2010 08:59PM 这是松鼠会的一个题目( )。 这个题目的关键字是验证。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球模型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的准则就是没有自相矛盾和简洁。 需要的设备有两个水平仪和长度尺。水平仪是为了找出观测点的0度角度,然后用长度尺测量看北极星的角度。知道在地面上沿纬线走的距离,再知道对应这个距离的角度,就可以估算出来地球的半径。这样的纬线多选几条观测就可以验证至少北半球是个球状的几何形状。 测量学上有个叫做真球度项目。这个指标是说物体与几何球的差距,其测量要远比测地球的圆度困难。因为地球的真球度不过是千分之一(8千米/8000千米)的样子,而现代的技术是要达到千万分之几的精度。这需要在一个10cm直径的球上分辨一个原子层的厚度,相当于在地球上分辨出不到十微米一棵花粉大小的高低不平。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镜老没有弄错精度? (125 bytes) - 过客052 2010-06-01, 10:42PM (64125) (39 reads) 是错了。差了3个量级,6.4微米/6400千米=10e-12。 (0 bytes) new - mirror 2010-06-02, 12:22AM (64127) (9 reads)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124,64124#msg-6412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五):审题、扣题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liwei999 2010-5-30 21:09
立委按:学究就是学究。镜兄讲课的时候,我老有一个博学自负、莫测高深,戴着深度眼镜的形象在眼前晃悠,宣布下课前我也似乎看到一位小老头儿样的教授狡黠自得而不乏善意地拈花微笑着。每堂课听上去咬文嚼字,可细品味却闪耀着思辨和爱智的光辉,譬如这个《如何思考》系列。 如何思考系列(十五):审题、扣题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84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10 06:49AM 为什么干毛巾擦不干水迹(渍)?这是个松鼠会的新话题( )。评委们也认为整体来看却令人不够满意,但是没有能指出哪里不能令人满意。不满意之处在于回答没有扣题。 问题的解答把重心放在了分析毛巾的结构上,没有去审查题目的擦干水渍涉及到的其他方面,很是片面。这个问题至少涉及到水、桌面和毛巾三个物件,单从毛巾的结构来讨论现象的话,最多不过是解释了现象的1/3,还有2/3的部分没有说明白。 擦不干的原因在哪里?首先是通常擦桌面的方法不对路子,用毛巾的一个地方擦水不过是把水给摊(抹)开了。要擦干,需要不断地变换毛巾与桌面的接触部分并且加压才行。此事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用吸签字墨迹的那种工具了。那是个圆弧状的东西,用时一边加压一边改变吸纸的位置。 分析毛巾的毛细现象是为了解释为什么用毛巾的一个地方擦水不过是把水给摊(抹)开的现象,并不能直接解说擦干水渍的问题。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090,64090#msg-64090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984 次阅读|1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liwei999 2010-5-30 15:46
如何思考系列(十四):抽象和还原推广。 (132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8, 2010 08:02AM 这个题目是来自松鼠会的题目《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大白天能看到星星吗?》( )。 闭上眼睛能否看到星星呢?这个答案属于自明的。而在一口足够深的井底的作用与闭上眼睛的作用是一样的。这个联想来自抽象。 能够看见东西是因为有足够的信噪比。因此要看到微弱的信号的根本在于改善信噪比。这就需要技术、需要新的仪器。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技术不单是硬件的设备,也包含着思路的组成部分。 白天看不见星星是因为噪音的本底太强大了,星星发出的光亮被大气的散射光盖过了。这个现象不可能通过挖井得到改善,因此挖井不是个改善信噪比的好办法。这个道理应该说很容易理解。 信噪比是个很抽象的说法。决定信噪比的因素虽然最终归结到两个强度的比,但实质上信号和噪音背后包含着大量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改善信噪比的。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增加GDP总值与改善单位GDP所需要的能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指标,不可能一味单纯地通过提高GDP的总值致富。 通常增加信号的强度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改善信噪比的主战场一般是在减少噪音的领域里。也就是说最有效的事情同时也是最不起眼的事情。不起眼也是必然的,因为形成信号的因子一般是少数的,而产生噪音的因子是多数的。压噪音属于吃苦费力的差事。 蛋白质的结构分析是科学时代的炼丹术。因此有人主张看单分子的蛋白质。从信噪比的观点看,看单分子的蛋白质的技术方向与改善信噪比方向不一致,因此也必然是不能成气候的努力。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01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一):抓主要因素
liwei999 2010-5-17 03:20
如何思考系列(十一):抓主要因素。 (106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16, 2010 02:52AM 小松鼠们很爱科学,最近有个解说过热液体的话题( )。 引用: 松鼠会解释道: 为啥液体会过了沸点还不沸腾呢?这都是弯曲液面惹的祸。 这个说法不能说有误,但是如何能对应到 引用: 现象: 某日他想冲速溶咖啡喝,于是拿了个杯子接了一杯饮水机里的水,塞到微波炉里热了几分钟。热好后他把杯子拿出来,发现里边的水没啥动静,一点要开的迹象都没有。当然了,本身就是饮水机里的水,不烧开也无所谓嘛,于是此男撕开一袋速溶咖啡,一股脑到了进去。怪事发生了,杯里原本风平浪静的水一下子喷了出来,并开始剧烈沸腾 的事情呢? 显然问题发生在微波炉加热的方法上了。因为微气泡的问题可以是个普适的话题,与微波炉加热无关。因此这个问题的突破点应该是在于分析微波炉加热与传统加热的差异上。 微波炉加热与传统加热有何差异呢?显然前者是体加热,因此杯中的水的对流被抑制了。也就是说一杯水在微波炉中被很平静地加热了。而这正是实现过热液体条件。事情就是这样的简单,并不需要导入更多的概念。 有些时候难是来自不得已。但是镜某也见到很多的事态:原本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凡、需要制造出一些困难来再上。 抓主要因素之二。 (159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16, 2010 09:21AM 引用: 一个有趣的题目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我女儿读初三,她遇到一个物理题目: 10牛的水能产生大于10牛的浮力吗? 这本书上的参考答案说:不能。 我女儿认为书上说得不对,我女儿讲:从理论上讲,10牛的水能够产生无穷大的浮力。 我问女儿为什么,女儿就做了一个实验给我看,而且,她又通过一个设想,做了理论分析。 事实的确像我女儿说的,而且理论分析让人无法怀疑。 2、 孩子很高兴,但是为了慎重起见,她还是决定向老师求证,这样心里更踏实。 找到自己的课任老师,女的。这边我女儿讲着,那边老师连声、不容置疑地说: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晕死,什么老师?我不止一次发现她的错误讲解,后面会谈到她那些轻率无知的错误。 找到第二个老师,别班的课任老师,女的。这边我女儿讲着,那边老师胸有成竹、充满智慧地说:你想挑战阿基米德定理吗? 3、 回顾一下什么叫做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我想问问这些无知的初中女物理老师,10牛的水,到底是排水量,还是存水量?你们就不如一个孩子你们的学生吗? 4、 孩子问了两个物理老师了,她很焦灼,说:爸爸,我认为自己没错,但是,我担心中考的改卷老师都是这样的,那我要是按我的想法做,岂不是被扣分子? 我安慰孩子:别再去问老师了,要问你就问一个男老师,女老师比较感性。至于说中考要是遇到这样的题目,你说,你是按你认为对的观点写,还是写你认为错的观点? 这个问题很绕人。精简一番就是问1千克水能产生的最大浮力是多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实际问题,这个极限应该来自水能够保持液体性质的那个最小尺寸。另外就是如何理解浮力了。 给出一个支点,撬动地球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没有那么长的、有强度的杠杆可以利用。这是物质结构决定的事情,不单是一个支点的问题。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3816,63816#msg-6381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六),就差一点儿。
liwei999 2010-4-8 02:08
如何思考系列(六),就差一点儿。 (253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06, 2010 06:29PM 看上去就差一点儿,但是这一点儿实际上是差了很多。评说节能灯开关瞬间消耗多少电能? 节能灯开关瞬间消耗多少电能?是松鼠会的实验党针对江湖上节能灯(或者日光灯)开关的时候最费电传说的一个实验( ),松鼠们的行动能力很值得赞赏。 人们对永久很关心,对瞬时的理解就有些困难了。因此解说瞬间消耗多少电能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实验第一不如说是思辨第一。思辨跟不上,作实验也是瞎忙活。人们在说电的时候有两个事情常常混淆: 电功率和电能 。两者的关系是电能=电功率对时间的积分。这里的电实际上有些多余,从抽象的概念上看,就是个功率和功(能)的问题。一般机械开关的速度是毫秒的量级,电灯的掌灯时间是千秒的量级。两者之间相差一百万倍。也就是说开关瞬间的功率如果是常态功率的一百万倍的话,点20分钟的用电与一次开关耗电是相等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相差一百万倍事情呢?可以想象的大约也就是超导了。瞬间的长短也是个技术开发的前沿。毫秒(ms)基本上是小儿科,如今是飞秒、阿秒(fs=1e-15s、as=1e-18s)的量级了。由于时间很短,一点点能量的变化也能有巨大的功率,比如说TW=1e13W、PW=1e15W都是可能的。 交流点的特点是电流和电压有变化,而且两者之间有 相位差 。这个相位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由于这个相位差的存在,电流x电压并不直接等于功率。因此就有个毛功率的概念,单位是VA,就是负荷直接的电压电流读数。实际功率的W要做一个电流矢量和电压矢量的内积。其实这些事情老百姓往往搞不清楚,也有过许多杯具(有时间另说)。 有个说法叫做宜粗不宜细,此话词儿糙可理儿不糙。松鼠们的文章就是太细了。做错了的事情再论细节就没有意义了。 引用: 松鼠: 开关闭合后,节能灯正常发光时,只要用普通的万用电表就可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R,实测UR为1.4伏。同时我们测得外电路电压为119.8伏。因此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UR/R0.103安培。那么这只灯泡在稳定工作时的功率就是P=ULI=(119.8-1.4)0.10312.2瓦,稍低于灯泡上标识的14瓦(我们推测是因为电压略低于额定值或者灯泡有些老化)。 要知道,如今的厂家在电的计量方面是很规范的。与其怀疑灯泡的功率,不如怀疑自己的测量上的问题。这个实验至少有两个错误。第一,那只电阻的功率是1/8W,而实际加在上面的负载是0.14W,超负荷了。事情虽小,但是必须要知道、理解超负荷的隐患。第二,既然是测了电流的波形,也应该同时直接测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才好。一般电压与电流之间都有个相差角,可以用那个示波器测出来。电灯的(平均)功率是要用自己的电压(波形)与电流(电阻测量的波形代用)乘积对时间的积分得出。 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连在一起,整体效益与部分效益的调和不是一拍脑袋可以想像出来的。因此开关灯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灯具、开关寿命的问题。讨论其实是个思考的最好方式,而国人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讨论问题。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3176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mirror -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三)
liwei999 2010-4-5 17:40
如何思考?说说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三)。 (263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04, 2010 06:20PM 熄灯一小时会破坏电网吗?这是个松鼠会的文章( )。熄灯一小时的效用就如同清明节、情人节这样的事情:说有用就有用,说没用就没用。至少观测数据是从电力部门介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期间,北京市的用电负荷几乎没有减少。 人们日常生活被各种网包围着,电话网、用电网还有互联网、邮电网、运输网等等的。但是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网的存在,也很少有人去了解这些网结构。这也是专业化的结果,反正现代生活就是在一个巨大的黑盒子的舞台上,知道不知道都得跟着转。 如果说互联网瘫了的话,这通常意味着什么?电话网瘫了又意味着什么呢?举一反三就是要联想到电力网瘫了又意味着什么。网瘫了当然有可能是指网本身物理上受到损坏,线断了伍的。但是这都属于小儿科的问题了。网上的 服务器、电话交换器 等的超容才是日常所说的网瘫了原因。不难想象,如果一个秘书同时被几个人同时要求做事情的话,秘书就要瘫了。 依此常识看电网,显然下面的这个描述就很不合理的了。 引用: 在发电机组与用户之间,有着一个设计科学、功能强大的复杂的输电网络,这个多区域多层级的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应对用电量的起伏变化。 发电机组的运转往往反应迟缓,通常来说,国内的煤电站从开始启动到正常发电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核电站、气电站的速度略快些,但希望发电量随时根据用电量的变化而变化仍是不可能的。 在日常电力供应中,类似的情况一直都存在。众所周知,日常用电存在峰谷差异。电厂总是要按照一定的发电总量来运转,但每天各时段的电力消耗却并不相同。高峰时段电力不够用,低谷时段多出来的电又没人使,所以电厂不得不采取削峰填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三段里有至少三个常识性的错误,所以被如何思考?(三)碰上了。说白了,这三段就是不知道如何思考的典型事例了。 第一个常识是要理解用电的即时性。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诱导负载、电容、交流频率等琐碎的事情的话,发电量与用电量永远是要相等的(匹配)。电网的作用是连接用电与发电、调整用电与发电之间的匹配。最终手段就是拉电闸调整(发电机的)负荷了。 发电机组的运转往往反应迟缓,通常来说,国内的煤电站从开始启动到正常发电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 是说点火发电,并不是调整负荷。烧壶开水也要一些时间呢,从烧水到出蒸汽也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调整负荷就相对快得多。水力大约最快,火力次之,最慢的就是核电站了。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起因就是为了实验核电站快速响应造成的。这是个相当深刻的教训,但是同样的事情依然不断的在人们身边发生,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技术层面上、政策层面上云云的也是个不着调的思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经营 是个关键词。如何用最少的设备获得最大的利益才是削峰填谷的本质。这与城市开洋车行的道理一样:一个车两个司机,人歇车不歇,深夜白天价格不同。这个思路并不是来自镜某人的英明,而是市场经济活动都是如此,没有想到就是不会思考。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312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怪物
songshuhui 2010-2-26 20:1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2-13 7:13 为什么带翅膀的,不是天使,而是盐水鸭?为什么骑白马的,不是王子,而是刘备?为什么那个与我四目相对痴情相望的,不是梁朝伟,而是金刚? 嗯,以上是情人节话题。串台了,让我们换一个。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这里是松鼠会群博。可能各位刚刚打开电梯,让我们重新说明一下。所谓幸福就是,奥特曼打小怪兽,过年回家吃猪肉。然而,其实年是一种怪物 有电话打进来了,让我们接一下。这位名叫拇姬的观众说,年是一只手握着一束稻子,是丰收。没错,但是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年是怪物。来人,把拇姬拖下去做成白斩鸡先。为什么人们认为年是怪兽呢?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请看大年初一(延后到大年初三了)为您送上的《绯闻怪兽》,来自偶像歌手0.618。 在大年初二(继续延后中),各位将会看到《阿凡达》的另一面。一颗来自潘多拉星的种子的真情告白,将在由桔子帮小帮主主持的访谈节目中亮相,敬请期待。接下来是关于巨型生物能否存在的探索专题、昆虫怪兽为啥长不大的走近历史栏目以及其他一堆关于怪物的话题。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春节七天乐;怪物大拜年的节目安排,欢迎大家届时收看。 以上内容来自于提词机,要算帐找导演。 导演被围殴的分隔线 抱歉这个节目预告做得有些潦草,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导演是一个长期睡不醒的家伙,这似乎也可以理解虽然不能接受。这种节目预告不仅潦草,而且界定不清。什么是怪物?吸血鬼、狼人、雪人、尼斯湖水怪、哥斯拉、奥特曼、超人、蜘蛛侠、妖怪,哪些可以算成是怪物?怪物有哪些特征?这期节目的导演真是个不负责任的家伙啊。 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主持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这个问题界定一下。所谓怪物,应该是指那些和常识相悖、在正常生活体验中几乎不会看到的生物或者类生物体。它们有的可爱,有的好吃,不过大多数还是比较可怕。为什么比较可怕呢?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机器人专家森井弘(Masahiro Mori)提出了一种恐怖谷理论(Uncanny Valley),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会对相似于自己的物体产生好感,和自己越像,这种好感就会越强。然而,在这种相似程度到达某一个临界点之后,人们对那个相似物体的反应就会急转直下,从不喜欢到讨厌甚至是恐惧。 他画了一张图来描述他的理论。在这张图中,人们对于会动的人形物体的好感会更强烈,但是随着与人相似程度的增加,厌恶感也会远远超过那些不会动的人形物体。例如,相比那些用棉花填充的毛绒娃娃,人们会对会动的毛绒玩具娃娃产生更多的好感;然而当相似程度再高一些的时候,人们就会对它们敬而远之了。 恐怖片、特别是僵尸片,无疑是利用了这种心理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将这种理论适当地扩大化一点,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对其他的自然生物,也存在着类似的恐怖谷呢?也许吧。 然而,这些外在的形象,其实都是浮云啊。卡西莫多有一颗金灿灿的心;弗兰肯斯坦也不过是因为长相过于后现代而心灵受伤继而走入歧途;半兽人酋长萨尔抛弃了偏见缔结了和平盟约(虽然我个人认为他是为了吉安娜);再想想我们亲爱的绿色同学史莱克和绿巨人怪物不怪物,还是要看心灵美不美。 就像有个骑白马的兄弟曾经说过的那样: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 by猛犸 专题策划/猛犸、小庄 专题执行/猛犸 专题释放顺序: 红色皇后 《 奥特曼如何实现变身? 》 0.618 《 绯闻怪兽 》
个人分类: 专题|1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一个危险的迹象──松鼠会周年纪念品预售
liwei999 2010-2-9 17:08
一个危险的迹象──松鼠会周年纪念品预售 (217855)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18, 2009 10:22PM 见过传销。传销的机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与传教的差不多。科普也可以说是一种传教,虽然作科普的人不愿意承认。 松鼠会周年纪念品显然与科普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类活动也能刺激组织的活性。但是没有活性很可能也意味着不死,有活性同时也就意味着会死亡。从商品的角度看,推销图书与推销纪念品也没什么区别。但是毕竟使用价值有所不同吧。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年宫·新语丝·松鼠会·集智俱乐部
iwesun 2009-11-17 17:14
少年宫新语丝松鼠会集智俱乐部 少年宫 俺在一个小城市长大,父辈去的时候是深山老林,野狼出没,孩儿们上山抓蚂蚱,下河摸鱼虾。 小画书里说,北京首都的孩子们,星期天都能去少年宫,在老师的指导下,搞一些小发明,或者搞些科学实验,羡慕得不行。 后来,进了一中,学校条件好了,有了一些课外活动小组,从生物小组到计算机,俺都有幸参加, 83 年,俺就能在一个大山沟里,玩到 AppleII ,应该算是与世界同步了。 人越大,感觉好像是生活越来越无趣了,像俺这类对艺术没啥鉴赏力的,听京剧=受罪,真是没啥指望。 有时候,真的想回到小时候,搞搞航模,养养兔子,对世界一无所知,多好。 新语丝 新语丝,是我知道了方舟子和小河马在媒体上的中医大战的时候才知道的,不得不佩服方舟子的偏执狂,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自己搞邪教,却不让别人搞。 方舟子,能够以其一人之力,挑战组织,确实起精神可叹,思维缜密,记忆力超强,下手又准又狠,狠到了歹毒的程度,也是一种境界。 新语丝,在所谓饿知识分子群体中,还是影响挺大,方舟子也算是鹤立独行,其丑陋的网站首页,就是至死不改,以丑为美,以歹毒为个性,俺还是有几分敬仰的。 其实,俺根本不反对方舟子这样的职业打鸟人,不但不反对,甚至还赞赏和鼓励。 我说过了,与人为善就是与人为恶,能有方舟这样的勇敢者,与人为恶,也是行善积德,方舟子也是个大善人。 赞许归赞许,俺对于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感兴趣,也是没办法的。 小平语录:恶人自有恶人磨 ,其实,最折磨恶人的就是他自己。 其实也同样,善人也自有善人磨,最折磨善人的还是他自己。 老毛就是这样,左右手互博,最后不亦乐乎。 大家都说方舟子在搞科普,也许吧,反正新语丝去看过几回,除了中国文人特有的酸水,还是酸水,不爱看,爱咋地咋地。 新语丝,味道江湖。 松鼠会 松鼠会,这两年异军突起,不得不佩服姬十三的侠客风云,让我想起了萧十三郎的柔情铁胆。 松鼠会,嗑开科学的坚果,不错,网聚了一群有志青年,个个身怀绝技, 刘念龙 墨人刘,就是这样的侠之大者。 松鼠会的文章确实,可以作为闲暇时刻的快速充电,无论从文笔,到视角,都有一定可夸耀的地方,精品短文很多,可读性很强。 可喜可贺。 松鼠也是老鼠,繁殖的有点太快,小旅鼠的生命之旅,前途艰险。 小松鼠担起科学的大旗,有时候也会显得单薄,没有一个强大的科学消费群体,确实很难支撑 discovery 的探索发现之旅。 松鼠们血气方刚,有时候难免以偏概全,叫起真来,还确实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科学不作为娱乐事业发展,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 玩科学有时候也很费钱,中国短暂的科幻热,是政治带动的,需要一些吗啡,来给这个迷失的民族一些镇痛剂。 叶永烈算是个政治科幻的麻醉师,《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拍成了电影。 政治科幻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松鼠会,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着实不容易了。 松鼠会作为一个江湖门派,目前头疼的是对中医的界定,内部的精英成员,不止一次地扬言要把中医分子赶出去。 不知道小姬作为掌门人,到底如何思量。 还是走科学娱乐化,培养科学娱乐的消费意识,这才是真正的科普的出路。 集智俱乐部 科学娱乐消费,俺喜欢,但让我去认真搞科普,俺太懒,俺还是喜欢瞎捣鼓。 集智俱乐部 ,是 吴令飞 大侠介绍的,俺跑去一看,不错,人少钱多,个个都贼精。 张江 同学很了不起,其实俺的理想和他类似,就是能有这么一个兴趣小组,大家臭味相同,一起瞎捣鼓就行。 张江 同学已经把他的集智俱乐部,从一个小个人网站,搞成了一个实在的实体,有组织,有计划,有固定的活动窝点。 不容易啊。 而且个个都是高手, 张江 和 吴令飞 ,前面转过他们的文章,不用说功力非凡,和尚世外高人,眼光飘逸悠长, 黄淼鑫 ,这人简直是本活数学手册,随手就是大段的公式和插图,他领导的《朴素的信息论》,基本上和俺是一致的,合俺的胃口。 按杨玲的说法, 集智俱乐部 的人,比科学网 99.99% 的人都高。 定期搞报告会,每人交十块钱,一瓶矿泉水,死磕一个下午,爽快。 哪像老鲍这人,每次都要喝高到有没有小姐啊?,实在是十分无聊。 俺不想多说了,俺一直都是个小黑帮主义者, 集智俱乐部 正是俺的理想。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高手如云,只关心科学,不关心小姐。 集智俱乐部 : http://www.swarmagents.cn/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观摩一下,会有收获的。 中国既不会象有些人宣称的那样,会独霸江湖,因为有我党存在;也不会象某些人又宣称的那样,国将不国,因为: 有 集智俱乐部 这样的人和事存在。 勘误: 籍利平 :《珊瑚岛上的死光》不是叶永烈的作品,是童恩正的。 Me:是吧,感谢老籍指正,反正当年就记得叶永烈比较火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139 次阅读|8 个评论
方舟子就中国科普问题答问 兼评松鼠会
科学网编辑部 2009-8-30 16:25
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8月29日发布了该网站创办者方舟子就中国科普问题答新华社记者问的消息。内容转载如下:   1、您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科普的目的是什么?具体到中国和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您认为在中国进行科普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之前您曾和连岳有过争论,他认为科学也要讲究政治正确,科普在中国就是要为弱势群体服务。您不赞同他的观点,您也在博客里阐明了具体的理由,非常有说服力。您能否具体阐述一下科普工作的目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答:科普的目的就是让公众理解科学,包括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进行科普工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完成现代化,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主流。由于伪科学、迷信在中国社会势力很大,在中国进行科普,不仅要传新(传播科学新知),也要反伪(反对伪科学和破除迷信)。   认为科普要为弱势群体服务,和文革时期要求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一样荒唐。这实际上是把科普当成了政治工具。全社会都需要科普,强势群体同样也需要。实际上,由于强势群体有更大的权力、影响力和更多的资源,他们不讲科学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   2、您认为科普的对象应该是普罗大众还是本身就对科学感兴趣的人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答:主要的对象应该是普通公众。比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现在的风水热,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   3、您认为科普应该如何做到既尊重科学事实又通俗易懂?对从事科学普及工作的人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您认为科学松鼠会目前的科普方式(趣味性的科学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有什么问题?您认为最好的科普形式是什么?国外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   答:科普工作者最好是科学专业出身的,如果没有受过科学训练,要理解科学就会比较困难,也就不容易做好科普。科普工作者本身应有合格的科学素质,能够分辨科学与伪科学,不轻信二手资料,有比较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并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就能做到既尊重科学事实又通俗易懂。   科学松鼠会小圈子倾向过于严重,太自恋,对中国科普前辈缺乏应有的尊重,自以为是在领导科普新潮流。网站建立没多久就通过四处拉票的方式给自己弄一个没有多少含金量的全球最佳博客头衔到处宣扬,在媒体上炒作自己,这种过于势利、功利的做法也让人看不惯。在科普方法上,不够严肃,不够严谨,立场不够坚定,对伪科学太宽容了。为了招徕读者、迎合媒体,一味追求趣味,有靠插科打诨来吸引眼球之嫌。科学本身就有很有趣的内容,没有必要特地去咯吱读者。   科普可以有多种形式,很难说哪一种是最好的。   中国的科普工作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就形式而言,差距最大,也最难赶上的,是科普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科普场馆的建设。华盛顿的科普场馆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设备先进,而且都是免费的,这是在北京难以想像的。到华盛顿旅游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参观科普场馆,而有多少人去北京旅游是冲着科普场馆去的?国家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且不应该赢利。   4、有人认为,网络上进行的科普活动,应该以点击率来衡量效果,并因此认为,您的网站的点击率不如某些个人或组织,所以不如别人成功。您不赞同这种观点,您认为应该如何衡量科普工作的效果?为什么?   答:我的网站的点击率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每天阅读新语丝网站文章的读者人数(不是点击率)大约有十万人(光是用邮件订阅的人数就有上万人),我不知道国内有哪个科普网站会有如此庞大的读者群。而且我们的读者以高校、研究所的教师、学生为主,通过他们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衡量科普工作的效果还不能光看网上的影响力,还要看在网下的影响力,看能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不知道国内有哪个科普网站会像新语丝那样,经常会由于某个科普话题、特别是揭露伪科学的话题,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例如核酸营养品事件、蒙牛特仑苏牛奶事件、对眼保健操的质疑,等等)。   5、您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普工作(官方和民间)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应该从何入手?   答:成效并不好。存在的问题我以前归纳过:一,科普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被当成了小儿科,在人们的心目中,科普创作是面向少年儿童的,说某人是科普作家,就跟说某人是儿童文学作家一样,要比真正的作家低一档次。二、中国科学家不愿从事科普。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经费是向政府申请来的,公众没有发言权,因此中国科学家们不觉得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的必要,而把科普工作当做是浪费时间。中国科学界也没能形成舞文弄墨的传统,乐意花时间普及专业知识的很少,乐意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更少,而文理兼通、文笔好的更如凤毛麟角,有时为应付任务而写些科普文章,也难以被普通读者看明白。三、中国科普作家素质很差。中国的科普写作长期以来是由一批非专业出身,甚至本身就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靠东抄西凑在维持着,立场之模糊,观念之胡涂,知识之陈旧,水平之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也难怪许多伪科学的著作都被当成科普著作也风行一时了。四、反科学思潮流行。像北大、清华一些号称在研究科学传播、掌握科普理论话语权的教授,其实都是在传播反科学思潮。这在国际上是个绝无仅有的怪现象。五、因为中国科普创作水平与美国差距实在太大,以翻译引进代替创作就成了中国科普出版的大趋势,简直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许多在美国默默无闻的平庸著作,甚至是在美国恶评如潮的劣质著作,也被当做是优秀著作引进。真正的优秀著作,也因为翻译水平太差而被糟蹋了。中国科普出版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这是需要科学界、出版界、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通力合作才有望做到的,而第一步,必须打破对本国科普创作的偏见。   6、您能否对自己近年来的科普工作进行评价?您未来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答:我以前主要是从事反对伪科学、破除迷信方面的科普工作,特别是针对医疗保健领域的欺诈、炒作方面,应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让很多人不再受骗。从收到的读者反映看,有很多人,包括不少的中学生,由于阅读了我的文章、著作,而对伪科学、迷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几年来我又把主要精力用来创作正面的科普,在一些报刊上办了科普专栏,出了几本书,还比较受欢迎。未来可能会多花点时间从事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着眼于下一代的培养,那样成效可能会更显著一些。 附:发表的报道 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 特写:中国民间科普的明星科学松鼠会 吴陈 杨丽娜 王珂 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为什么人在吸水时会呛到,吸鼻涕却不会 这些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中国普通百姓打开了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也让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科学松鼠会走到了中国科普的前台。 这个科普机构于去年4月创办的群博网站songshuhui.net日点击率超过5万,还在不断增长。他们在豆瓣、twitter上的小组也有众多追随者。 年轻一代(科普作者)更加熟知当下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能够获得比老一代人大得多的影响力。科学松鼠会创办者嵇晓华说。 科学松鼠会的组织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为了实现流行的目标,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松鼠们在网上翻译外国科普文章,解答科学问题,并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观看科学纪录片,邀请科学家进行交流,组织参观不向公众开放的科研场所等。线下活动也受到追捧,7月22日去上海观看日全食的消息发布后3小时名额就报满了。 20岁的小吴和母亲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从福建到上海,虽然当天的大雨让观测活动泡汤,但见到自己喜爱的松鼠会作者还是让她觉得不虚此行。这名大二学生对天文、地理、环境以及自己的专业生物学都很感兴趣。她被松鼠们平实又幽默的文风所吸引,我从没看过这样风格的中文科普文章。 32岁的嵇晓华在复旦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期间以笔名姬十三开始科普写作。2007年,博士毕业的姬十三决定放弃科学研究,致力于科普事业。在学校做兼职时,发现科普可以面对更广大的人群。取得了一点成功之后,开始觉得那是我的责任。 他希望有一天,科学能成为人们在餐馆、咖啡厅、酒吧和家里谈论的话题。 松鼠会现有90名左右的兼职作者,多是一线科研工作者,科学记者、编辑,以及科学作者和译者。2008年底,这些作者的文章结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出版。 在2008年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上,松鼠会摘取了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与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等并列为2008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姬十三说,虽然科学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式微,大众(在生活中)很排斥科学,却相信星座和血型分析。 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形相去甚远。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科学技术受到重视。然而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事业受到破坏,各种科普活动被取消和中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科协全面恢复工作,中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普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普创作也繁荣起来。 但近年来,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让科普事业再一次陷入低谷,从事科普工作的民间团体和个人也越来越少。伪科学和迷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致力于揭批学术腐败和反伪科学的方舟子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和现在的风水热,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 他认为科普的目的之一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完成现代化,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他说,科普作者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这一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同时,国家也应加大科普投入,如学习其他国家的方式,多建设一些不盈利的科普设施和场馆。 目前,姬十三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科普惠及更多人群,孩子和老人也非常需要科普,但由于主要依赖网络,我们目前只能把受众定位在受过教育的都市年轻人群体。 科学松鼠会新近计划打造5位明星作家,除了有受欢迎的写作风格,口头表达能力、甚至外貌也会成为选拔的标准。同时还会为他们单独出书,并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我们在探索一切可行的方法让科学流行起来。姬十三说。
个人分类: 业务探讨|874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松鼠会[小红猪] 往大了想 ——关于生境廊道
woodenson 2009-6-4 11:08
转自松鼠会小红猪翻译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4754.html 关于生境廊道的科普文章,挺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往大了想 小红猪小分队发表于2009-06-045:50 译者:So随心(作图:Stony) 译者自我介绍:大学里,和撒切尔夫人一样,我是学化学的,并且当年确实是因为喜欢化学,才愿意去学这个并不太轻松的专业。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专一,又学了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虽然有些也不过是浅尝辄止,呵呵。我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认为人生要有一些高于生活本身的梦想,遭遇今天,生活才有内容可以回味。感谢松鼠会,我很享受这个翻译的过程。 引言:这个世界不仅因为人类的活动而丰富多彩,也因与人类共存的动物,甚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而更添生机与乐趣。野生动物作为人类亲密的伙伴,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 要想连接起世界上大片的野生动物活动地带,并拯救在那里居住的动物,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大了想,非常大。JimGiles进行了调查。 一切都从一只名叫Pluie的狼开始。1991年夏季的一个雨天,五岁的小母狼在加拿大Alberta市PeterLougheed省城公园的与一队研究人员一同穿梭在小路间。他们抓住了她,并给她带上了颈圈和卫星传输器。在之后的两年中,研究人员惊讶地观察着Pluie开始的一次伟大的征程–这将最终唤起一种新形式的动物保护。 Pluie在加拿大的两个省和美国的三个州之间徘徊游荡,与另外五个兽群长期相伴。在1993年,来自她颈圈里的信号终止了,人们最终发现传输器中的电池留下了一个子弹洞。然而,Pluie还是又存活了两年,直到1995年12月,一个猎人将她和她的同伴以及三只小狗击毙。到那时为止,她已经横跨了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野生动物专家知道,狼和其他一些食肉动物有时会为了寻找食物和配偶在相当大的一片区域里四处游荡。但是Pluie的”旅行”却使他们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Alberta市的班夫(Banff)国家公园是Pluie常去的地方,那里被认为是一片广袤的野生动物活动地,它占据了相当于Wyoming市的黄石国家公园十五倍大,十倍面积大小的区域。很显然,保存这片那么大的野生动物活动区仍然不能确保象Pluie这样的长途旅行者的生存。 Pluie已经死了十三年了,但她的旅行生涯却留在了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的脑海中。从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他们在往大里想。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已经揭开了开创新的规模超乎想象的保护区计划的面纱。一些人希望野生动物可以从西班牙的西部海岸线到东欧的Carpathian山区间自由的穿行。另一些人则展望着开辟一条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长达五千公里的野生动物通行大道。这些伟大的想法现在已在此基础上开始成形。 “这不是拍拍脑袋的突发奇想,”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HarveyLocke说道,他是加拿大多伦多市野生陆地动物网站的名誉主席。”这是一项具有真正魅力的计划。自然界正处在可怕的困境之中,而我们却尚未提出哪怕是微小的一项解决方案。” Locke和他的同事们的观点是在现存的保护区之间建立大量的通道。他们正在购买任何可能地方的土地使用权,或是同土地拥有者制定协议,来施行保护限制。这些方法都行不通时,他们就同当地的人们一起努力,促进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在像高速公路这样的障碍物的上方和下方也正在建立通道。每采取一步行动都好似大海里的一滴水,但希望它们最终会汇聚成一项壮观的事业。 桥梁使得灰熊可以从上面穿越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一项从下面连接育空地区和美国黄石公园的计划正在进行中。 “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们通常会对危机作出反应,”Vermont市Middlebury学院的StephenTrombulak说,他正致力于一项名为”两个国家、一个森林”的计划方案,该方案提出建立一个沿着美国和加拿大东部海岸线,连接三十三万平方公里陆地的野生动物通道网络。”我们想要更加主动。我们想告诉人们:未来将是这个样子。” 类似这样的说法使得成百上千的机构介入到这项计划中,通常被称作”野生动物大型通道”。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们长久以来认识到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间建立通道的价值,并提供证据,表明这会帮助许多物种的生存繁衍,从红松鼠到蝴蝶。”大型通道”走上了新的规模。 这项行动的典范是从黄石公园到育空地区的保护行动(Y2Y),旨在开辟一条三千公里横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为从灰熊到水貂的野生动物提供的开放的通道。这一通道将被固定在黄石南边和育空北部的野生动物法定保护区内。其中也有其他野生区域,比如班夫国家公园。然而,还有许多人类活动需要磋商,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掘到建立通道的道路建设。 YSY最大的障碍可能是高速公路三,它是一条双车道的道路,阻隔了之前提出的”通道”中通往加拿大边境的北部地区。该道路的交通状况妨碍了大灰熊和其他物种试图穿越它的可能。结果,道路南面的灰熊就与道路北面大量的灰熊隔离开来了。基因分析显示,一百个左右的动物组成了Selkirk山区的小规模南部种群,它们正开始与其北部的邻居分离开来,英国哥伦比亚大学”跨边境灰熊项目”的合作负责人MichaelProctor说道。这表明高速公路三是灰熊活动中一大严重的障碍。 “高速公路三是YSY中的一条三八线,”Locke说道。而这条公路是一条主干道,不可能被废除。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们预期这条公路在不久将会被升级至四车道。 灰熊桥梁 解决方法?为灰熊造起一座桥梁。这也许听起来很荒唐,但已有证据表明它是奏效的。20世纪90年代期间,人们在横穿班夫国家公园的加拿大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了跨越公路的桥梁和地下通道。Bozeman市Montana州立大学西方交通研究所的TonyClevenger十年来一直都在监控这种影响。”大型食肉动物找到交叉路口,并在使用它们时感到安全,共需花费四到五年的时间,”他说。Clevenger现在已经记录到包括灰熊、美洲狮、大角鹿在内的十一种大型哺乳动物的超过十万次穿行。这是在不存在穿越该地区道路的情况下,动物的迁移水平。 另一项类似的计划可以使灰熊通过高速公路三。如果高速公路被升级,桥梁和地下通道就可以同时被建立起来。YSY已经着手确定灰熊通过的具体位置,才可以知道在哪里建桥。去年,该计划在一个交叉点的土地上就花费了22.5万美元。如果他们没有干涉,Locke说,那么这片土地就会被卖给公园开发商。 独立保护组织也进一步购买YSY区域中其他重要的土地部分。例如,自然保护与公共土地基金组织(NatureConservancyandtheTrustforPublicLand)已经斥资五十亿来购买连接Mission山区和BobMarshall野生动物活动区,通往YSY南部尽头的Montana森林1250平方公里的地区。相关合同消除了土地拥有者PlumCreekTimber公司把土地卖给资产开发商的顾虑。然而,协议不会带来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这是由于对树木的收割在土地被卖之后仍会继续。对于环保组织而言,这听起来像是一宗很奇怪的交易,但伐木将受到严格的控制,当地的人们将会持续受益于这项工作所产生的收益。这是双赢策略的很好范例,并正在所有的”大型通道”计划中被重复借鉴使用。 在另一宗类似的交易中,Pima郡和亚里桑那土地水资源基金组织(ALWT)最近买下了亚里桑那州农场土地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片土地成了连接LasCienegas国家保护区和Whetstone山区这两个野生动物活动区的枢纽,最终它将成为大型通道的一部分,以”北美洲的脊柱”而著称,这项”大雨伞”计划被设计用于连接包括YSY在内的几个大型通道,从而形成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野生动物联接区。 亚里桑那的土地已被山区的狮子和其他稀有物种占用,但还是一个牧场。ALWT和地方社区都既不想放弃农场创造的工作机会,也不想失去农场生产出的食物,所以在这项2100万的买卖条款中规定允许之前的土地主留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这么做也转而成为了限制放牧和野蛮施工,并对房屋发展进行规划的有益之举。这样的买卖要比买下房屋的产权更便宜,这也是ALWT从2000年以来能够成功保护120平方公里土地的原因之一。 土地买卖也是”伟大的山区通道(GMC)”计划的一部分,这是一片跨越1300公里,连接西班牙堪特伯莱山脉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途经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和中央高原的土地。它甚至可能延伸到东欧Carpathian山脉。”二十年后,在IberianPeninsula与Balkans之间可能出现一条很好的通道,这不是不现实的,”MiquelRafa说道,他所在的西班牙巴塞罗纳ObraSocialCaixaCatalunya是一个促进该计划的慈善机构。 “通道”中的部分土地已经受到保护,Rafa的目标是要填补其中的空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的机构已经花费800万欧元买下了位于坎塔布连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间的80平方公里土地。他估计再需要80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可以完成”通道”计划了。 狼的联合 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成功的案例。去年,人们在比利牛斯山脉定位了一匹来自Cantabrians的狼,发现地点离大约十年前从法国阿尔卑斯山来的狼群驻留地不远处–这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比利牛斯地区的第一批狼。这些狼群分布地成了罗纳河谷的一个危险的交叉口,交叉口中的部分地区已实现了工业化。如果来自Cantabrians的狼群与来自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狼群在比利牛斯地区会合并繁衍的话,那么这将是引人注目的,Rafa说,因为这两组狼群已经被分开800多年了。为了得到地方上的支持,Rafa和他的同事为比利牛斯山区的狗配备了牧羊犬,它们是一种肌肉发达的物种,会保护山区的牲畜免遭狼的袭击。 像狼这样的食肉动物遍布在广大的区域中。 世界自然基金会尼泊尔分会(WWFNepal)的GhanaGurung采取了进一步的努力,他促进他的机构创立了Terai曲线大型通道,这是一片连续的森林,沿着尼泊尔-印度边境连接现有的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保护区。这一可伸展至五万平方公里的地带是一些不幸的犀牛、老虎、大象的家园,并居住着600万人。Gurung说服了农民们采用新型的农耕,这会使他们在帮助该地区正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的同时,又能赚到钱。 由于人们要在土地上种植作物,连接一些保护区的土地正受到侵蚀。鹿和大象喜爱食用传统作物,一些农民开始捕捉或者射杀这些动物,从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了。为了尝试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WWF已经力促将野生薄荷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收入来源。动物不吃这种植物,由它们榨取的植物油就成了很好的收益。 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大东部山脉行动”打算建造一条南北走向,沿着该国东侧,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港山延伸至北部昆士兰州的2800公里的通道。 大型通道计划正逐渐获得全世界的支持,但每条通道都将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建造起来,还有许多使它的建造偏离正轨的威胁。例如尼泊尔政府支持Terai曲线大型通道,但这个国家的政治太不稳定,根本无法确保长期的支持。就算不考虑美国的土地买卖,将来从城市搬进农村的大量移民仍然会破坏这种连接。ForestService估计,美国大约18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土地会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间被出售给开发商,而其中半数的土地深入被保护森林内15公里。气候变化也是一大威胁。 这种长期规划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要经过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才能判断大型通道计划所产生的影响。也许对于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间平衡的目标而言,这是一个合理的时间跨度。它还可能意味着该计划的命运将不仅依赖于现今支持者们的雄心壮志和坚持,同时也依赖于将来接过这个”指挥棒”的人。”我们需要持久的力量,”Locke说,”我们必须常常高瞻远瞩,顶住任何勇敢的想法所招致的批评与反抗。”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818 次阅读|2 个评论
Webinar初体验
aimeiya 2009-5-13 20:26
在5月12日上午(北京时间),王志明老师发起的 纳米圈网上周聚比较圆满的运行了。作为一个门外汉(妇)我有幸参加了这样个活动(可能整个活动也只有我一个女的兼一个外行),我很惭愧由于我参加使这次学术活动的学术氛围降低了,唉,没有学术水平在科学网混还真是很丢人的哦! 我虽然已有了一把年纪,但依旧对任何的新生事物都感兴趣,比如博客,比如这样的Webinar,等等。我总是把这样的心境美化成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意 境,以此来抗拒一下脚步日紧的衰老来袭。这样的初衷使我对Webinar也很好奇,就主动申请参加了这次活动,感觉很好。因为没和同办公室的同事说这件 事,突然开口还让她很疑惑,发言过后,把耳麦给她,她对这样的活动也很感兴趣呢。 Webinar 这样的形式除了适合于这样的科研讨论,我觉得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在本科生高年级教学活动中应用(我们专业的学生会有半年的时间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实习,无 法集中授课)。同时我还想给松鼠会提个建议,用这样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的效果肯定会不错,比起实体报告会也更经济些。估计那时参与的人会更多,气氛也能更 活跃些,我很期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52 次阅读|6 个评论
松鼠会纪念品订户统计名单放出
eloa 2009-4-13 10:5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4-11 14:04 松鼠会饰品预订已经结束了。我们如同小蜜蜂般勤劳的志愿者pan给曾经回帖订购松鼠会饰品的读者都发了确认信,目前也已经收到了一部分读者的回信。 如果您没有收到确认信的话,请去垃圾邮件箱翻一翻如果还没有的话,请给 xsongshuhuipan@gmail.com 发信咨询。 如果您收到了确认信,请尽快回信。我们将以回信的订户做为统计依据。 如果您收到了确认信且回过信的话,请往下看 下面是一张排版比较乱的表为了节省流量计,不得不在视觉效果上做了些许妥协。在这张表上列出来目前已经收到的回信,请用Ctrl+F查找您的ID,并且查阅您订购的饰品数量、编号和刻字是否有错。如果发现统计出错或有疏漏,请发电邮至: xsongshuhuipan@gmail.com 下表截止到2009年4月10日凌晨,将不定时更新。 蓝色字为仍可能修改的编号,如果您对这个编号没意见的话,我们将会将这个编号刻在您的纪念牌上。 括号内为统计者备注。 【重要提示,请预订纪念牌的同学仔细阅读】 ID字数问题: 字数越少效果越好。一行能容下的小写字母在12个以内(可参考图片作比较),再多效果会不好。 所以字数限制在12个以内(小写字母),一个大写字母或一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小写字母。如果字数实在很多的话建议分成多行。 比如:Leo.F And Ann.W 大小写混杂的话最好 :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实在要在后面出现大写字母的话,建议中间用其他符号隔开,否则效果会不太好,比如:Observe.R 编号: 超过四位效果会不好(以审美的角度,请参考图片),不能超过八位 ID 环 牌 编号确认 刻字确认 sdis_naja10 MoebiusStrip10 27559925210 6z10 Adrian10 adrianrip10 allepeng10 amaybe10 amigniox20 Andy10 angela10 atropos10 augur10 Auror10 Award10 b_flat_minor10 baisha10 ballo10 bawuyi10 binyang10 Biofresh20 boomerjun10 bunnyman20 caff10 chao10 chernobyl10 cielor10 cncs-nonlinear10 cocky10 coneyface10 Coz20 cuckco10 daguoli10 daphne10 dav10 ddsky10 dfqyuer10 diego10 doc_weiwang20 Doris Woo20 Dreamstring10 er_zi10 erosx10 final00710 fio10 firewood10 fixu10 forcey10 frank10 Gene10 gerry10 Gin10 gofly20 goldenmonkey10 Greenday10 gyzhuanxu10 hobbit10 huang54210 huangshengqing10 hyx51583450010 IAN10 ivyzar10 Jack Black10 jeff10 joannie10 kerryh10 L.i.Colia10 lambdacpp10 lancetss10 leijin10 lin_sh10 Loopolee10 luckheadline10 lunaticus10 LvhanDeng10 lyh10 lyota10 m.scofield200510 magicube10 mapletxr10 Melipal10 memesong10 mengyeyou10 meteor10 metox10 Millcient10 Ms.data10 noip10 nubarbara10 Ocean Dull10 pony20 qaz42110 qinfeng10 qisaiman10 Qqcandy10 Quinta20 reven10 richal10 Ron20 Rosehelen10 sandaomilk10 sangshuduo10 santianbanaiqing10 severalzzls10 Shaka10 sheep10 sheepers10 sheldon10 shrimp10 shumi110 Sky10 skynevertalk20 smartmomo10 Spaceswalk10 spotlessjill10 spritez10 st-flyer10 straycat10 sugar10 suntown10 taozi10 Terius10 thewuofchina10 tiggerchen10 travelpegion20 Ulysses10 von10 windsong10 windwaker20 winters10 woodenman10 xin10 xwing10 yang_bigarm10 yangtze10 yezixiangshe10 yuntianhe20 yzmaxwell10 zhao20 zhaoyuanhe200010 zuma10 白桦林10 馋宗小沙弥10 春田花花10 低调且嚣张10 董杰10 何草不黄10 寄生小蟹10 贾里20 懒懒10 刘笔达10 木瓜10 慕翔宇10 钱敏10 沈余10 孙强10 天末同云10 维特鲁威人10 未醒10 闲人闲人20 谢了10 盐水小鸭10 杨帆10 夭夭10 张振洲10 子馨20 水龙吟0142水龙吟 0.618111130.618 9long1112345jiugelong admidi010刘立川 afaint01801afaint agate832110202XXC Aiger110131Aiger aihaibara0166Ai Haibara amadieu01147 Amadieu Ann0169 恩明 antares1178557antares Antibody01183 晓 Can0127 衎 caper22711227caper clarkrobin0129 朱星光 cqb1123cqibong Cross1112218Cross cxdg0119871225战必胜 dama1146 microma7306 deepnight1160deepnight desiree1199Emma DNA212009DNA dontcry110907For Turth duxiaoren1105121428ObserveR El01219be happy emtone01140 T.H Explorer1183 Explorer Gill110123Gill godot01149 旦暮之遇 grape11060902grape gyygyy007111007GYY hamlet11151 hamlet heloise_he11119Hlose Hooman11163 A.D.C. Jalain214861Jalain jesshz01136 JessTracy Jo11349Jo Johnnylu110728JohnnyLu keenmisty01437偿酩 L114869L laosun119704老孙 Leo110925Leo Lewind1143Lewind likephysics117777E=mcc lily1122LR lulu0158 Sophie lvbing11050116綠兵 lylfv114444昱Fvanness maple11713LS Mel211023Mol miaomiao11080214LR miaosiki01874miaosiki milkymilky01157rainluke mljb11111 Avalon nathan115396Nathan newgnaw01116newgnaw nibble1168 Nibble nuonuo0185Yvaine Ophelia11115 Ophelia pan83x1193 PAN pigpig11090403pigpig456 pigpig112015UNNERV PQSK21715Riff Qing111029青 reallycsc11850322reallycsc Robot0128Robot roywwf11180 Roy ryc111011991ryc111 Samuel111030Samuel sdq119999SDQ simon.z11193 simon.z sky71311198 慎独 SleepyBear11226Bear solventsky11160 solventsky Steelman11506DD stony1116stony Styx11000 STYX sunny03021112230302Sunny.Z sweetspirit0149Victor.S Thyme01015Thyme TIDUS011112yangmie tok1026110306Alex touchingthesky11321^^(宋体by统计) viking111214AIV winnie huang111347W.H wolf-unixorn01129 Wolf-Unicorn wwl118848wwl xK.1311013xK.13 xzin11148 SXJ20060525 yangfy0312110312逸 yidao86311081翼 刀 yy03171124 yy zhangyu080111154 上水 白菜0132bunny 变节者01139 爱方慧 澈风1196 Reno.S 弹不虚发110105king 吼海雕011990吼海雕 落英01152 MQQ 马幸也111314JOMA 马跃11206 MY 猛犸11001Mammoth 莫比乌斯环111984ALPHONSO 木耳01999Hunter 泥泥11411Nini 尚未注册21158凌 瘦驼1139 瘦驼 水晶111118衎 feng 水空影0154 水空影 无心柳变桃01777无心柳变桃 小豆芽0116180 萤羽(用隶书by统计) 樾111224Leo.F And Ann.W 摘星薯1117薯 ecureuil12 284,220 withinbeyond,Annie hanxing 22820319,830517 HX,YR kyo22117,401Yuuya,Kyou liliangsen0220081216,19820520liandli,liliangsen Peacock120810,0422WJ,WJ Teddy_Ele0227009,52LK,Ele twopersons221109,1109Twopersons, Dospersonas upigqueen22290,91 UWLA,LAUW y2m22020717,020104慕紫,y2m Yama.Wong12167,1114love,Yama 蛋蛋王后221024,1204may,magic 蓝枫127,8 BO爱BO,BO爱BO 文玉02314,171文玉,葉 臆疯02025,929TT,oo 4月12日的分割线 以下为截止到4月12日凌晨收到的回信。 yuliya10 cflily10 xpear10 Quantumbomb10 xiao huang20 imhy20 faysen10 猪小酶10 xjvampire10 AGCT10 amyzeng10 daphne10 faster10 happybox_198210 Jun10 kahlen10 papa10 sirius10 Uranus20 Wizard10 豆子10 杜兰30 刘丽青10 任子爵士10 JimmyChan0126G-Mi Tanwei11 207 Tanwei angela_sci01422Angela 四月217Saireny bacond1199999613-314 dywen11617cici 碧海情01531MelanieJJ bbwave11 31 vivi cyc100200111 161 rd-cyc gentboy11 64 HOTBear jasminejia011115jasminejia kongxm06001 131 kongxm060 sheepwhite11 84 sheepwhite Sheldon.Li1161好好学习 vcmango211219S&L Xsamuel11231IVYXS young01413VIGGO 桔子帮小帮主111111桔小果 朱锡晨11 153 朱锡晨 小如2102-02如 4月13日的分割线 hdatura10 djshjjcw20 张撞鹿11 34 张撞鹿 water珊11520珊 议员110321果元 nicoinpluto119527肉 yami(代友人1)01070614四川 yami(代友人2)01112Stella yami(代友人3)01013姬十三 小姬110042Scientific Squirrels maybeme110212Maybeme 最后,看看现在制作的纪念牌样品多角度全方位无码照吧~!这是第一次制作出的 草样。 野驴在积极与制造商交涉,力图把最终制品做得更好。 下列图片仅供参考 。 先来一张全景 这是刻字部分 logo 厚度。两侧是我们订做的厚度,1.5MM。中间那一块是1.2MM的钢板
个人分类: 公告|2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松鼠归来
eloa 2009-4-12 20:1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4-05 1:49 感谢各位的耐心和坚持。松鼠们又回来了~! 现在松鼠会群博上的各项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Enjoy~ 至于前几天发生了什么呢请往下看。 3月29日晚九时半,央视《 小崔说事 》节目。当邢立达在台上拉着崔永元模拟似鸟龙的时候,松鼠会网站突然无法打开了。 感谢CCTV,感谢小崔。CCTV不愧是最强势的媒体,节目还没有结束,我们的服务器就精疲力尽地瘫痪了。平时日访问量7000人次的松鼠会网站,在那天飙到了超过1.5万访问量,按服务器的内部统计数据,当天访问量超过2.7万。 两个小时之内,在远在意大利的松鼠会群博CTO Gerry 和我们无所不能的服务器管理员 Paveo 的努力下,群博终于恢复可以访问状态,然而不能登录、不能注册,也不能访问论坛,部分页面开始弹出提示松鼠会服务器超载。即使这样,访问速度还是非常慢。我们拥有的带宽像一条堵车的高速公路,蜗牛般速度让所有人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松鼠会亲友团QQ群的加入申请窗口不停地弹出,QQ群管理员只好逐一解释,说明加入读者QQ群的条件。 那晚,对群博、QQ群的管理员来说,都是一个不眠之夜。只有Gerry例外他比我们晚六个小时。 3月30日,访问量又冲上了一个高峰。距网站访问分析数据,那天共有接近5.6万人次尝试访问松鼠会网站,在访问量曲线上画出一个显眼的尖峰。Gerry吃惊地发现,仅仅一天的服务器访问记录就将近1G。那可是纯文本文件啊。1G的纯文本文件,意味着10亿个字符,相当于十多套中文版大英百科全书的字数 虾米网 的南瓜和刀豆提出帮松鼠会分担一部分流量,并且很快就架设了一台图片缓存服务器。但是当时松鼠会网站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即使将图片缓存后,文字的流量也不是我们的带宽可以承受的 3月31日,松鼠会亲友团成员 Dreamer 联系了许多朋友,终于找到了一台服务器。当晚松鼠会网站搬迁到远在合肥的服务器上,并且开始向订阅松鼠会的读者提供服务。但是这台服务器的性能有限,并不能满足读者访问的需求。 当天,松鼠会网站访问量2.4万人次。 在一个月前就策划的 松鼠会愚人节 活动,被迫在 豆瓣松鼠会小组 展开。 0.618 的《 帮你整人 》获得了最多的回帖,心理学的优势展露无遗。在4月1日晚十一点,终于在合肥的服务器上刊载了愚人节专题,总算是抓住了愚人节的尾巴。 在这几天中,众多热情读者和松鼠会成员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更好的方案。上海科协提出,免费提供一台服务器给松鼠会使用。Dreamer找到的 那台服务器的主人 提出可以将这台服务器无偿供给松鼠会长期使用。但是松鼠会网站的流量和资源占用,超出了这些服务器能够承受的极限。我们只能感谢他们的好意,只能心领了。 spadeA同学一直在积极地帮我们寻找更合适的服务提供商。最近我们将会搬迁到一个拥有更大带宽、性能更加优良的服务器上去,我们的论坛,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各位面前。 感谢在这段时间给予过我们帮助的所有朋友。 感谢读者。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不离不弃。松鼠们又回来了,我们会更好。 松鼠会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个人分类: 公告|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姬看片会第七期】我要和你一起飞翔
eloa 2009-3-17 11:58
小姬 发表于 2009-03-17 1:27 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本能的故事。 其实,这是一个翅膀上的故事,关于飞翔的故事。 中文名字叫做《 鸟的迁徙 》,有人翻译成《 鸟与梦飞行 》,英文名字叫做《Winged Migration》,翅膀上的迁徙。一切都发生在凌空舞动的双翼上。 影片只有雅克贝汉 Jacques Perrin低沉的只言片语,然后你就只能听到高亢的鸣叫,翅膀划过的风声,我们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却只能看到它们流畅的线条和充满力度的飞翔。 或许导演并不认为人类的语言可以与那些无声的飞翔相媲美。 或许我们在繁忙的日常琐事中早已忘了这个星球上的生灵有多美。 或许你在梦里曾无数次而飞翔,但却不曾到过任何地方。 或许,我们可以一起飞翔。 科学松鼠会与北大生命科学院,一同为你请来中央电视台《森林之歌》制片人陈晓卿,作为导演雅克贝汉等人的朋友,为你带来《鸟的迁徙》影片背后的故事,细数三年多拍摄过程中,三百多人的摄制队伍的点点滴滴。 北大绿色生命协会会员闻丞,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激光生物学博士生。十五年观鸟经历,长期参与《中国观鸟年报》编辑工作。北京观鸟会会员。昆明观鸟论坛版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专家组淡水龟专家。专程来接招,回答你的各种问题。 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为你剖析影片如何展示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和你分享传播科学的快乐。 正如一位诗人所说,飞翔不是体力和智力可以解决的,它是一个奇迹。 奇迹背后有着怎样的科学?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同期待吧! 这次还会有一位美丽钢琴女老师,松鼠的朋友武颖慧,带来美丽钢琴曲,暖场以及全程现场伴奏。毕业于乌克兰差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系(传说中的神圣的柴院啊!!!)的武老师是正宗的科班出身,用琴声打动你的心,带你飞翔,带你感动。 春天来了,生命力破土而出,阳光铺满眼前的光阴。 我发短信给正在跟着《恋爱的犀牛》全国巡演的张玮玮,祝他一切顺利。他说:你们也好好过春天。 我想,我们可以过一个既文艺又科学的春天。一个有音乐有飞翔的春天。翅膀上的春天。 【号外】 小姬看片会全国高校巡回开始,首站北大。 松鼠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校园里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跟你们一起学习,一同成长。 我想认识你下一站,我们就去找你。 有意提供教室或咖啡馆的朋友,请与我们联系: xiaojimovie@gmail.com 对于学校:我希望有很多喜欢松鼠会的同学和老师。 对于咖啡馆:我们希望有阳光,有气质。 对于赞助:我们希望与科学有关。 时间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下午2:30 地点 :北京大学新生物楼邓佑才报告厅 PS:进北大从东门进比较近,但是要查证,可能会排队,有点慢,希望大家能够提前来,留出时间。 要求 :这次我们还是希望控制人数,要来的同学请发邮件到 xiaojimovie@gmail.com 进行确认,报上你的网名或真名和你要带的外挂人数。^_^ 报名格式 :题目栏:小姬看片会第七期报名+网名+人数 内容栏 :小姬看片会第七期报名感言,以及更多关于你的信息 logo们:
个人分类: 小姬看片会|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要重出江湖?谁能再振雄风?[江曉原 劉兵]
jiangjinsong 2009-3-16 20:35
载2009年2月5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77) 谁要重出江湖?谁能再振雄风? 关于科学松鼠会及其科普写作 □ 江晓原  ■ 刘 兵   □ 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烟,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 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道:该出发了。于是我们就聚到一起了。姬十三在本书后记结尾所写的这段文字,语句有点接近古龙的武侠小说,听上去口气倒也不 小。解读起来,似乎是科学已经默默隐忍许久了,在帮派老人的召唤下,终于决定重出江湖。帮派老人是谁并不重要(姬十三和科学松鼠会的成员 几乎都是年轻人,大抵接近喝酒赏花的公子小姐),重要的科学要重出江湖。   科学重出江湖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联想到前些时候那本名为《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的书了。那书中说,过去的一百年,是科学从公共媒体和公众话语 中逐渐退出的一百年,科学已经败给迷信。看来这就是科学的默默隐忍了。现在科学松鼠会的这帮寂寞高手决定代表自己的帮派来重出江湖即试图 夺回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公众话语权。   ■ 我觉得,你的分析有些过于沉重了。也许,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引用的那段话会更好。我就宁愿只把它当作是一种时尚的修辞,而不一定非要担负起那么强的意识形态责任。当然,这样的说法,还要求证于书的作者。   我刚刚看过刘华杰对此书写的一篇书评,我倒很愿意接受他在那篇书评中的观点。刘华杰也突出地强调了此书的时尚特征,这种,或者说,这些种时尚的特征, 恰恰是区分不同代际的一种方式。相应地,我想,在此书的阅读者中,也恰恰会因这种在时尚风格审美趣味上的相同或相近,而引起与其同代读者的某种共鸣。用一 个学术些的说法,这大概也可以算作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连带效果吧。   如果你能够部分地接受我的说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这本书的若干特征谈起呢?我这里提到的我认为突出重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其与作者代际相联系的时尚性。   □ 将姬十三后记中的仿武侠语言理解为时尚修辞,固无不可,但是我的沉重的分析却也并非我一个人有此特殊爱好。本书的两篇序,都在引导人们往沉重的方向思考。   连岳呼唤用爱科普,本来很平常,但他序中明显的反科学主义倾向或者说对科学主义明显的疏离感已经让那些喜欢将人以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 和喜欢用别人的无知来衬托自己英俊的科学面庞的人,感到十分恼火。有人向来以科学的正牌代言人自居,看到别人要代表科学重出江湖就很恼火本 正牌代言人早就在江湖中替天行道久矣,还用得着你们再来重出吗?至于梁文道,他看到这群松鼠非常喜欢,指望松鼠们帮他改变书评杂志上找不到人谈科 学的窘况,但是对于那种火气十足的一个人的战争(这个修辞表达与连岳序中说的以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堪称异曲同工),他显然也无好感。   我以前说过一句相当非理性的断言:时尚本质上是反科学的。我最初的意思是说,从事与时尚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比如时尚杂志报刊的编辑记者之类,通 常都很容易接受人文主义的观念。联系到本书来说,作者们恰恰就是这样一类人,所以他们应该很容易接受连岳在本书序中所表达的观念。尽管本书作者们是不是都 完全赞同连岳的序,也许不是没有疑问的。   ■ 你提到这本书的两篇序言,说其中是有某种沉重的负载,这我同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沉重的负载,并未直接、具体、鲜明地体现在正文中, 而正文的文本,才是代表科学松鼠会成员们的本真倾向。当然,他们比以往那些在序言中被批评的人士,显然要开明得多,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或容纳序言中这种 意识形态的沉重。这当然是非常好的倾向。   另一面,就你所说的时尚与反科学的问题,我估计,松鼠们大概不一定会认同。在年轻一代中,时尚是一种潮流,并不一定涉及到反科学主义与否的问题。在理 想情况下,说他们可以接受某种程度的人文主义观念,也许是对的,但这些松鼠们在具有以时尚轻松来品味、欣赏、传播甚至游戏科学的同时,他们通常并没有很深 的人文主义背景,没有受过系统的对科学的人文研究的训练,这就成为他们的另一个特点。   □ 你的判断我大体上是同意的。但我们不妨再回到姬十三的后记中来深文周内一把。   姬十三用了复出这个词汇,不是没有深意的。这个措词表明,在他心目中,在科普这个领域,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状态已经持续得太久了!真正 的高手们默默隐忍了许久,某些自命科学正牌代言人的暴打和战争想必也令他们齿冷,所以他们感到该出发了,决定亮出兵刃竖起旗帜出来闯 荡江湖了。我猜测,这应该不仅仅是姬十三一个人的想法,至少也应该是松鼠会若干核心人物的想法吧。   载上意识形态的重负,曾经是传统科普最务实、最可取的策略,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公众不想再这么沉重了,于是传统科普衰落了。暴打科普其实也是师前者之故智(只是载上了另一种重负而已),所以也难免被公众冷落的结局。   我们可以说,松鼠们的旗帜是轻松,松鼠们的兵刃是游戏。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和以往载着意识形态重负的传统科普相比,或者与意在衬托自己英俊 的科学面庞的暴打科普相比,松鼠们的新科普前景如何呢?他们能不能将科学逐渐从公众话语中退出的局面扭转呢?或者说,他们能不能让科学在公众话 语中重振雄风呢?说实在的,我对此还是有疑问的。   ■ 我想,关键之处也许并不在于科普是否有意识形态负载。松鼠们目前的利器,我们已经看到的,大致有科学的背景,休闲的情致,时尚从而可为新一代时尚 爱好者所欣赏的风格,以及非功利的热情,等等。松鼠们现身江湖,绝对是科普界的一大幸事。关于松鼠们的前景如何,我不知松鼠们自己是怎样估计的,也许是比 较乐观吧。   如果沿用江湖的隐喻,那谁也不可能永久在江湖上称大。在科普的江湖上,应该形成彼此互补的多元化的局面。群雄竞争并存,又彼此促进,恰恰是我们应该期盼的局面。反之,如果科普的江湖上只有某一派垄断独尊,那江湖也就不再成为江湖,科普也就寿终正寝了。
个人分类: 科學傳播|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學松鼠會推薦松哥的大作!
jiangjinsong 2009-3-7 18:22
科學松鼠會推薦松哥的大作! (2009-03-03 23:10:38) var $tag='杂谈,科学传播,科普,文化'; var $tag_code='1cbd2686090a9d351899f1c227c614a1'; 【松鼠会】一组科普书评 for 《读品》 45 辑 姬十三 2008-01-16 17:32:11   来自 : 姬十三 ( 北京 )   田松著:《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28 元。     田松是北师大哲学副教授,研究科学哲学、科学传播与一些人类学话题,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双博士,因为文字甚好,圈内人称文学青年,与反科学 F4 相从过密。他的科学哲学文章,叙事逻辑性很强,加上一贯的好文字,的确值得一读。     《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过科学话语 的迷雾》就是这样一本试图推动对科学文化理解的书。与风车战斗过的长矛,现在要与科学主义战斗了,是该书书名的由来。书中收录了随笔、杂文、书 评,甚至还有几篇学术论文一样的东西,虽然文体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科学,或者说是科学与人的关系。      如何理解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理解人与科学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与人类的生活和未来都密切相关的问题。田松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思考。      书中 4 篇书评,分别是对爱因斯坦、费曼、博克和约翰纳什传记所描述的科学人生的点评。田松的确是善写书评的高手,短短几篇文章,就能让你对原书的魅力悠然神往,恨不得马上找到原书去看看他说的种种好来。需要书评作者的松鼠们,可以尝试联系他。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部分。这部分被田松取名作全无敌,这也是 他所谓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写到了朱海军。朱这个人,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早的人物,他曾试图创造过一个完整的进化力量朱海军力。 田松对他的描述,甚至还包括了少许的敬意和真诚的遗憾。田松还收录了千龙网对朱海军的纪念文章,通过这篇小文和朱海军和田松的一些通信,也能大致领略一个 有才华的青年在网络时代刚刚兴起时,借助于科学或者说民间科学包装,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四射的激情。这个部分我曾反复看了好几遍,有时候自己能笑出声来, 但终究,还是会被作者的文字引入沉默。      后半部分是关于科学传播和现代科普理念的一些探讨,也有些很有趣的文章,那些文章的标题包括《鸡与蛋与科学奶奶》。做编辑的、记者的,可以看看,启发是一定会有的。      书中大量的照片,黑白的,大部分都是田松自己拍摄的,虽然在我看来,多少有点矫情和不知所云,但很显然,田松自己是得意的。      科学是神圣的,而田松博士似乎要把它从神坛上拉下来。董光璧先生在前言中这样描述这本书。既然科学是可以接触的,那么,这本书虽然是说科学哲学,也一定是可读的。 (荐书人:吴欧)          苏珊娜保尔森著:《吃太阳的家伙》,陈瑛译,三联书店, 2005 年 12 月, 26 元。     一个德国小女孩苏姗娜,她的祖母外号叫绿拇指(意指特别擅长与植物打交道),她自己也从小就喜欢植物。大学里,她学了植物学、动物学和遗传学,获得了生物学的硕士学位,却决定做一个自由撰稿人,把植物们的生活和感受介绍给所有人。     捧着这本关于植物的书时,我心里不断地感叹:谁说全面和信息量就意味着又臭又长?这本书从叶绿素分子写起,一直写到转基因植物,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全面,但却丝毫不会让读者起厌。     在书里,苏姗娜会说,叶绿素分子 模样就像只蝌蚪,它们有个大脑袋环形的化学结构,有条尾巴一系列碳原子和氢原子。植物的种子在土壤的黑暗中渴望着阳光,主根努力向着地心,胚芽 努力远离地心,寻找着阳光。此时,如何判断方向?该是借助重力罢,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当然,我举的例子,是那本书 里最枯燥无味的话题,其他的,诸如那些有迷幻作用的植物、植物的共生、植物的性关系以及那些曾经被植物们改变的历史、与植物紧密相连的宗教和文化,想一下 就足以觉得很有意思了。     文本方面,需要赞一下的是翻译。一个人,一辈子,能翻译到这样一本书,译者的荣耀感是由衷的。行文间,看得出她的考究。她会说:阳光或者被放过,或者被退回,或者被接受,用行家的话说就是被吸收。 4 个动词,从意思到语气和感觉全都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也有白璧微瑕。说到治疟疾的植物时译者说是黄花蒿,我心里些微地格登了一下我怎么一直记得是青蒿?去网上查,果然, 青蒿,又名黄花蒿。私下猜测,用这个不太常用的名字,大概是因为译者觉得放在这里足够美。如同一个姑娘坐在那,身着青衣,头戴黄花,译者便叫她戴花女 而非青衣女。可惜,有失规范,微瑕。     纯写植物的书,当我看到《植物的诱 惑》、《花朵的秘密生命》时,我第一次觉得,那些不会动,只能斯斯文文站在那里的生物原来是那么有意思。可惜,那些书所写的都只是片段,而且描述粗略。而 苏姗娜的这本书,向我展现了几乎所有的细节:这些富有营养,又不能逃跑的家伙们,如何面对那一大批处心积虑想要吃它们的家伙,又如何保证自己活得滋滋 润润,还得为后代找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它们的一生,真不易。(荐书人:小蓟)           K .乌勒斯卡伦斯著:《狩猎台上的风景濒危食肉动物的科学拯救之路》,黄以天、解焱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6 月, 20 元。     鼻子下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乌勒斯,是个目光炯炯,个头不高的印度人。年轻时,他做过工程师, 30 多岁就成了衣食无忧的农场主。于是,他开始追寻理想,投身到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中。     他迷恋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漫步在保护区的森林中,听树枝的断裂声,大象拍打耳朵的声音,或是大象胃里的咕噜声。有时,为了等候一只老虎的出现,他会一动不动地在满是蚊蝇的树丛里趴上几个小时。     尽管动物保护者常常给人依靠激情行事的印象,但乌勒斯并不满足于做一名徒有热情的保护者。此书正是乌勒斯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了 1 / 4 个世纪之后的自述。在他看来,对动物的激情和关怀不足以转化为有效的保护措施,想要保护老虎,就要观察老虎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然后使用种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探索濒危食肉动物的保护之路。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 解焱说,乌勒斯提倡的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正是打动她并促使她翻译此书的重要原因。中国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历程中,同样走了不少弯 路。比如,对于老虎、大熊猫等动物,过分强调人工繁育,而对野外栖息地保护不够重视。正是科学方法和精神的缺失,造成了这一误区。     据说,前不久乌勒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启动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生项目。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人像他一样,学会用确凿的事实,而非伤感的虚构教育公众。(荐书人:周欣宇)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4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根科普能否剥开科学的坚果?(科技日報)
jiangjinsong 2009-3-7 18:17
草根科普能否剥开科学的坚果?(科技日報) (2009-03-04 12:07:50) 草根科普能否剥开科学的坚果? 科技日报, 2009/2/26 本报记者刘莉 还没有过完中国的传统新年,正月初一,桔子就踏上了从北京返回芝加哥的航班。短暂的春节假期结束,她要返回学校继续自己的生物学博士生生活。   与往年不同,这个假期除了与家人团聚,桔子还与自己参与工作几个月的科学松鼠会诸位朋友小聚数次。平常虽然天各一方,但他们在网上有个共同的家科学松鼠会。   春节前刚刚出炉的 2008 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中,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位列其中。借助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和平台,近一两年各类科学博客开始崭露头角并受到关注。他们在这个全新的舞台上热情似火地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的科学传播、科普创作领域吹入一股新风。   科学博客:几个月间闹大了   我们就是草根科普。《冰点周刊》科学版编辑周欣宇如是评价松鼠会的工作,挺早就掺和其中的她,近几个月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周围朋友推荐她们的群博。   这个群博的主人是一帮 80 后为主的新生代, 100 多 人中绝大多数是像桔子一样在读的理工科博士生硕士生。其他还包括大学教师、中学教师、科学记者和编辑,以及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人等。用讲故事的方式写科 学文章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坚硬的外壳,没什么物质上的追求,图的就是个乐。   从 2008 年 4 月上线,一群人忙忙活活乐呵了几个月,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上天到三聚氰胺、橘子生虫,科学松鼠会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写得既好看又不失水准。事情就这样闹大了, 2008 年底,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评选结果在柏林揭晓,科学松鼠会摘取了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两个奖项。一时间,不知道松鼠会简直就像是落了伍。   草根科普:独辟蹊径尽显风流   自诩为草根 ,大概是与政府行为的各种科普活动相对而言。从建国伊始,我国的科普工作就被纳入政府 工作之中,文化部科普局、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中国科协先后承担全国科学普及组织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研究所陆续成 立,一大批专门从事科普创作的专业人士聚集一堂,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让公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但近些年随着人员的老化、创作方式传播手段缺乏创新,科普工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似乎成了中国科普界的一块心病。   近一两年,一批敢于尝鲜的科研人员、科学爱好者、博士生硕士生陆续在网络上开设博客,将自己创作的一些科学文章、随笔体会随时贴上。据统计,截至 2009 年 1 月 24 日 仅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网上开通的科学博客就有 1800 多个。这些博客成了网络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公众多了一个近距离了解科学和科学工作者的窗口。其中一些高水平的博客迅速受到追捧。以松鼠会为例,目前日访问量已达到 2 万次左右,总访问次数超过 200 万, RSS 订阅用户超过 5 万。   互动激励:来的正是时候   松鼠会的创始人是个笔名叫做姬十三的小伙子, 2007 年拿了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自认为是理工生里比较文艺的一个,当初只是为了让周围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个共同的舞台,如今松鼠和网友们如此巨大的热情是他始料未及的。   人还是这些人,为什么之前隐匿闹市,现在突然间都冒了出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研究员参与了科普事件评选的初评活动。对博客科普受关注这条候选项目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是 Web2.0 技术的普及推动了科学博客的兴盛。    Web.2.0 的 出现让网络上的互动成为可能。像国外的《维基百科》,以前只有大专家才有资格编写百科全书,现在通过网上互动形式由爱好知识的公众编写,只要你对某词条的 修改之处受到大家认可,就用你的修改版本。这种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武夷山看来,科普工作者非常需要获得激励,因为现实中的情况是,这种工 作一直不被普遍重视,科研人员写科普文章有时还会被看作不务正业,因此积极性逐渐下降甚至完全消失。但在博客上,网友们强烈的反馈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激 励,它把热爱科普、热爱写作的理工科人士的热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   松鼠会的几位年轻人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博客上的文章被杂志要去了,订阅数升高了,文章后讨论的帖子增多了,就特别有成就感。桔子告诉记者,互动让她更了解读者需要什么,为了更适应读者需 求,以前不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她尝试着主动改变,好在本来都是年轻人,适应改变相对容易。   除了技术力量,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理事 长、科普作家赵致真觉得,社会需求的发展也为科学博客的兴盛提供了沃土。许多事物的出现虽有偶然性,但却都需要基本的客观条件。当社会公众开始对吃喝玩 乐、声色犬马的东西感到腻烦和厌倦,便会将追求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从而为松鼠会提供了社会需要; 80 年代的青年逐渐成熟并渴望实现自我价值,为松鼠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野生松鼠:激情能持续多久   自称科普队伍一名老卒的赵致真,对 新兴的科学博客十分关注。人才的涌现有时是成批的,就像寒武纪的生命。可贵的是,他们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 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野生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更鲜活的生命力。   桔子现在是小红猪翻译队的资深翻译,除了定期翻译国外优秀的科学文章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校对网站中其他作者的翻译文章,一周一到两篇,这些工作大多是在每天做实验的间隙完成的,这几乎占用了她所有的业余时间,但她乐此不疲。她们的原则是:培养好译者。   这种热火朝天的激情能持续多久?   姬十三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上下工夫,组织 20 多 位志愿者一起翻译《科学写作教程》,放在网上帮助松鼠们提高写作能力。同时组织征文,培养更多作者(松鼠会有很高的准入门槛,进入其中成为能自由发稿 的作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能力考查)。过完春节,姬十三还计划能到各个大学去和有同样兴趣的大学生们聊天,培养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探索和尝试 能够自身造血,理想的状态是线下有一部分活动能够获得收入,来支撑其他的纯公益事业。他们的第一本作品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1 月初刚刚出版,目前出版社已经决定第二次加印,但出版所得收入摊到众多作者头上仍是杯水车薪。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能获得中国科协等官方机构的科普项目资助。   赵致真曾经主持过的科技之光网站一 度是中国十大科普先进网站,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无疾而终;三思科学网曾经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普网站,但目前已经难以为继。在赵致真看来,野生状态下 科学博客的可持续发展,的确是个应该提前进行冷静思考的问题。他觉得这需要博客主人们的智慧,也需要社会的关爱与呵护,但任何时候都别把松鼠们圈 进不用觅食的动物园。   ■核心提示    Web.2.0 的 出现让网络上的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式的参与方式有强大的吸引力。科普工作者非常需要获得激励,因为现实中的情况是,这种工作一直不被普遍重视,科研人 员写科普文章有时还会被看作不务正业,因此积极性逐渐下降甚至完全消失。但在博客上,网友们强烈的反馈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激励,它把热爱科普、热爱写作的 理工科人士的热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   ■延伸阅读   野生松鼠的线下活动   与个人科学博客不同,除了在网络上写文 章,松鼠会还组织许多线下活动,春节前由桔子主持的《植物的私生活》看片会,是松鼠会的第五场看片会,她们播放科学纪录片并配以专业的讲解。看到妈妈带 着几岁的孩子大老远从天津赶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心里就觉得特满足。刚刚开始的小鹿读书会也已经组织了第一次活动,在北京 3 号会所 10 多位网友一起交流了《自然史沉思录》读后感。在上海成立的达文西哒哒哒小分队也即将在年后开始活动,第一站也许是带领网友走进解剖实验室。   野生和家养的区别有时候也很现实。负责小姬看片会的小姬是某中央媒体的编辑,为了组织一场场看片会,她需要付出大量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跑前跑后联系能够免费放映影片的咖啡馆、确定影片联系主讲人没有任何物质收益的同时,有时还要自掏腰包。   创始人眼中的松鼠们   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这样描述他的伙伴 们: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这些人本来猫在一个大房子的各个角落里,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武侠,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 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 身,念叨道该出发了。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松鼠会悲情擂台
eloa 2009-2-27 19:55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姬十三大喊:某网站太过分了!整篇整篇剽窃!看得我的红眼睛又加重了! 众人议论纷纷,倾诉自己文章被剽窃的悲伤往事。 青方说:我的情人节一篇被新浪剽窃,然后居然新华网也把新浪剽窃的再发一次。 Fujia说:我的贝壳文被MSN中文网盗了,还加了个作者名,叫李哲。。。。 大家正在哭笑不得的时候,一道星光从天而降,接着轰然巨响。Shea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缓缓开口了 他说:我还遇到过更荣幸的呢!详情如下,大家一起娱乐一下: 时间线: 2001年12月:Ken Croswell在当月的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 Telescope)杂志上发表《Wondering in the Dark》一文; 2002年04月:Shea在火流星网站上刊登了《Wondering in the Dark》的译文《黑夜中的畅想》; http://bolide.lamost.org/translat/trans40.htm 2007年06月:2007年《百科知识》杂志第12期刊登了《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作者:陈默; 2007年08月:2007年《读者》杂志第16期刊登了《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作者:陈默。见附录; 2007年09月:2007年《意林》杂志第17期刊登了《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作者:陈默; 2008年06月:《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入选中学语文教学网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http://xzf.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527621 另一百度知道上悬赏10分的求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377741.html 另据某网友透露,该文已经成为2008年某地中考语文的阅读题目(细节待确认)。 详情: http://bbs.astron.ac.cn/viewthread.php?tid=54258 注: 陈默《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一文中和Shea的《黑夜中的畅想》一文中相同或者仅有细微差别的内容占了《夜》一文的60%。在 http://bbs.astron.ac.cn/viewthread.php?tid=54258 中也有说明。 众人皆无语,认为Shea的际遇无人可比。 沉默过后,我们就有了这个擂台。 在这个擂台上,请大家展示松鼠会成员文章被剽窃的记录,包括平面媒体和营利性网络媒体。我们将会根据单篇文章被剽窃的次数、媒体的影响力来做模糊评价,不定期更新。 本期擂主就是:S~h~e~a~h~e~a~e~a~ (超重低音环绕立体声回声效果)请大家用力安慰之! 本擂台为松鼠会常设项目,欢迎读者参与。请将您收集到的 信息及原始出处 写在回帖中。 伴随每期擂主的诞生,我们还将为您颁发火眼金睛奖,并在此帖中留名。除此之外,您也会收到我们寄送的杂志若干,聊表谢意。 来吧!让我们发动搜索引擎,在隆隆的轰鸣声中出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惨兮兮的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记录: 2009-02-27 BOBO:我的一篇《麻醉会让人变笨吗?》原发表在去年12月的新京报上;现被作者杨学峰发表在《银川晚报》09年2月13日版 http://ycen.com.cn/html/2009-02/13/content_78632.htm
个人分类: 其他|1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2.21北京航天城游记(山寨文言版)
eloa 2009-2-24 08:47
龚钴尔 发表于 2009-02-23 14:18 和谐七年,岁在己丑。早春之初,尽邀松鼠会青云之士,会于京郊唐家岭。初观工部 五院 航天庙堂、船服、礼器,亲见品类之盛,始觉天高地迥,宇宙无穷,众人低回留影,不能去。 五院西边,人道是,兵部飞控大厅。众人往之,见军中美眉 若干,大厅则空空如也,然念神舟、嫦娥皆在此遥控飞升,未尝不兴奋。遥想锦涛当年,坐镇此厅,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翟志刚悠然出舱。禁地身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还是赶紧去神软(1) 。 当是时,神软议室,诸公以待,群贤毕至,俊彩星驰。观谢公(2)之幻灯 ,游乐园将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始知神软自谋航天创意已久。今次咨诹善道,察纳人言,斟酌损益耳。众人亦畅所欲言,议争热烈,尽释心中创想,以助神软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太史公曰:航天之事,亲民用,远保密,此美国所以兴隆也;亲保密,远民用,此苏联所以倾颓也。苏联外强而七庙隳,身死已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不思航天商用转移,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 : (1)神软:神舟航天软件公司 (2) 谢公:谢涛 众人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展厅(供图/瘦驼) 某次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供图/瘦驼) 兵部航天飞控大厅门口(供图/瘦驼) 在神软第四会议室畅所欲言(供图/瘦驼)
个人分类: 航天|2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杭州读者见面会 暨 新书签售互动!
eloa 2009-2-19 10:38
达文西 发表于 2009-02-16 23:58 又来一个杭州的众松鼠、亲友团以及亲爱的读者们,冬眠的快醒醒,醒了的看过来~~~2月22日周日,我们要在杭州会师啦!(十三:达文西啊,怎么都是一样的词) 见面会详情: 时间: 2月22日 14:30 读者见面会、新书签售、互动问答 地点: 晓风书屋 浙大西溪校区店 天目山路34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地点就在图书楼边上,浙大出版社的门市部,问路电话是87207316,有停车位;据说不是很好找,请预留找路时间) 嘉宾: 科幻作家 刘慈欣 (大刘跟我们共往杭州) 科幻作家 赵海虹 作家 王佩 作家 曹昇(曹三公子,《 流血的仕途 》作者) 参与方式: 请大家直接来吧,不用发送报名邮件,也不用打印电子门票,有钱的买本书,没钱的捧个人场,走过路过别错过。 友情提醒: 还是得赶早,那个店据说只能容纳40人,否则站票都没了,您只能在附近找一棵人高马大的树,爬上去远远眺望,迎风流泪~~~~~ _________姬十三强行插播广告的分割线_________ 姬十三大喊: 我要招助手啊! 再次插播,请大家帮忙转贴,浙大bbs,十九楼,路过的帮个忙 豆瓣同城活动地址: http://www.douban.com/event/10516048/
个人分类: 公告|1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读者见面会 暨 新书签售互动!(已截止)
eloa 2009-2-19 10:34
达文西 发表于 2009-02-16 23:15 上海众松鼠、亲友团以及亲爱的读者们,冬眠的快醒醒,醒了的看过来~~~2月21日周六我们要在上海会师啦! 2.18 21:00 名额报满! 暖场表演者招募中 ~欢迎才艺出众的XDJM带着自己的绝活来现场参加活动~不过请先邮件通知达文西一声哦~ 见面会详情: 时间: 2月21日 15:0015:30 开场下午茶 (媒体采访、嘉宾交流;读者可以在暖棚那来点下午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吃光为止,哈哈) 15:30 读者入场 15:3017:30 读者见面会、新书签售、互动问答 地点: 多伦现代美术馆3楼 多伦路27号(近四川北路)详细路线请参见电子门票 美术馆3楼的玻璃顶棚很高级,同学们祈祷那天阳光明媚吧!想象一下晒着太阳,喝着香浓的咖啡和茶,吃着小点心看表演、互动问答、抽奖,嗷~~~~~` 嘉宾: 科普作家、翻译家 卞毓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李乔 科幻作家 刘慈欣( 松鼠会力邀大刘空降上海! ) 《新发现》杂志主编 严锋 当然,还有姬十三和众作者们 透露情报:可能会有重量级神秘嘉宾现身~~~~ 除了能近距离接触以上众多科学作家圈内当红明星、和松鼠们一起玩闹之外,此次由于我们有宾集堂会展会务公司赞助,所以大家还能享受到美味的茶歇;奥金伟业咖啡有限公司会特地带他们的咖啡机到现场,请大家品尝各式香浓现磨咖啡;另外还有729普贤茶庄提供抽奖奖品 以上这些,通通免费! 如果想要明星们签名的,请尽量带自己的书,因为我们能带去现场的新书不多。 在这个暖棚里喝下午茶 另外如果你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表演,比如魔术、乐器之类的,请不要吝啬在邮件中告诉达文西。我们需要暖场表演哦~~ 好重哦!感谢西西TV,感谢MTV,没想到我会拿到这个奖~~~首先要感谢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提供我们场地和设备之外,馆长助理卢星先生还介绍了协办以及友情赞助的两家企业;沈嘉小美人为我们制作了上海和杭州的海报、电子门票。(海报真好看,看着心情真好姬十三) 感谢宾集堂会展会务为我们带来丰富美味的下午茶(一溜好吃的,我不告诉你,哼哼),想吃的话猛烈点击这里 www.aascc.cn 还要感谢方焱小姐为我们联系到奥金伟业提供香浓现磨咖啡,以及729 普贤茶庄的漂亮茶具作为奖品! _________姬十三强行插播广告的分割线_________ 姬十三大喊: 我要招助手啊! 姬十三再次插播:请读者帮忙将此消息传遍上海各论坛吧,日月光华、饮水思源谁来帮个手? 豆瓣同城活动地址: http://www.douban.com/event/10515685/
个人分类: 公告|1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图书发布会回顾
eloa 2009-1-24 23:47
yami 发表于 2009-01-21 15:41 1月11日中午,北京。最高气温零下1度,风力4─5级。 我被司机扔在商务印书馆的门口,走到台阶那短短的几步,风就把脸吹的生疼,我暗自担心,不知道这样的天气,来的人是否会很少? 前一晚,十三、小姬、罗岚、杨杨、小庄、李晨,加上我,几个人在长椿街的麦当劳碰头商量发布会的事情。走一遍流程,再做下分工,和这本书出版过程中的四百多封邮件、无数次小会议相比,发布会的准备,显得那么简单。没有详细的执行方案,也没有彩排,虽然这可能是科学松鼠会最大型的一次活动了。 我在心里焦虑,但是,凌晨一点多大家从麦当劳离开时,小庄连连的打着呵欠,杨杨在寒风中去拦车赶回大东边,我知道,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大家已经足够足够尽力和辛苦了。 上了书店的二层,远远的就看见了野驴和瘦驼和啃着汉堡的十三,他们比我来的还早。这时候已经是12点半了,距离发布会还有2个小时。我又开始焦虑了,会不会有差错? 排座位,试灯光,拆书,买矿泉水,大家忙碌着,一会儿的功夫,刚才还空荡荡的场地就呈现出了会场的样子,罗兰带着抽奖的箱子来了,杨杨带着签名本来了,刘燕把机器人带来了,瘦驼举着大相机开始拍照,读者也来的越来越多,我这才略略放下了心。 正忙碌着,抬头一看,十三、段玉他们正在小舞台排成两队拍照,是真正的拍照,因为我在他们旁边看到了聚光灯,挡光的伞还有一看就很专业的长发摄影师。 是《时尚》来为科学松鼠会拍照,看着灯光下的他们,突然很感动,一直以来,大家都说,让科学流行起来!如今这些常被人误解为书呆子的博士、理科生们,带着灿烂的笑容走上时尚类杂志,也许科学的流行,真的指日可待。 不知不觉的,座位都坐满了,李淼老师来了,老六等嘉宾也来了,安静的书店突然变的很热闹。书店的人员几次出来无奈的让大家小点声,可是,我,我爱这热闹! ─────暖场活动的分割线──── 小姬出场预告暖场活动,美女刘燕和工程师开始指挥三个方头方脑的机器人表演,音乐响起的时候,机器人缓慢的做着热身,大家就已经被震到了,等他们做出各种舞蹈动作,甚至翻起了跟头时,全场一片尖叫声。我偷偷得意,我们的图书发布会,跟那些明星招来粉丝尖叫,作家演讲创作心得相比,技术含量很高吧! 一开始,本来乐高的机器人要来表演,后来因为他们的老师临时出差,前一天我们找到了 北京智能佳公司 ,本来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他们的机器人一个就要几千上万,可跟他们说明来意以后,美女刘燕痛快的答应了,我们也一直参与科普工作嘛!没问题,我们支持你们! 机器人表演之后,发布会正式开始了,我在后面,只看见刘燕在人群里跟我挥手告别,悄悄的走了,而我还没顾得上给他们递瓶水。 ─────正式开始的分割线──── 来的人也许没想到,嘉宾的阵容会这样豪华。年纪不大但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李淼、读库主编老六、胖兔子粥粥、央视《科技人生》制片人冯其器、《森林之歌》制片人陈晓卿、央视正直美女柴静,《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甚至还有《走近科学》的制片人张国飞老师。 这些拥有众多粉丝的嘉宾们,在发布会现场,却一个个笑容可掬,一直到散场都饶有兴味的倾听和参与。 老六今天没有说嗯哼,他在夸松鼠会的时候,还是很正经的。 老六 是从梁文道的新书发布会过来,他说,梁的新书叫《常识》,他刚到会场就想起一句话,都是浮云,几千年前,常识已经出来了,故事已经讲完,但是秘密没有讲完,他觉得松鼠会搞这些秘密,比常识要好玩。 小姬坏坏的问他,那松鼠会和 读库 哪个更好玩? 老六说:我觉得松鼠会更好玩,小姬说你不要觉得我们这里人多就说客气话。可老六不紧不慢的说:读库是包括松鼠会在内的大概夏天的时候决定要在读库里做松鼠会文章的文选,之前看到松鼠会的工作,我凭着编辑本能和嗅觉,觉得你们特别好! 借老六吉言,现在的科学松鼠会真的特别好。 胖兔子粥粥 是科学松鼠会特别好的朋友,小姬看片会的logo就是他给设计的,有一次看片会,他跑到场外的黑板,很认真的给科学松鼠会几个字描线做美化,这次发布会,他给松鼠会画了一幅很好看的画,把大家感动坏了。 粥粥说,怒闻科学松鼠会出了新书,却没让我画插图!我很愤怒!但我还是带来一幅画,云上的松鼠,希望大家都喜欢科学松鼠会! 粥粥不知道的是,科学松鼠会的新书不是属于商业操作的书籍,粥粥给别人画一幅插图很贵,我们不好意思让他这么辛苦,不过以后再出新书,我们一定要好意思一点! 陈晓卿老师 很低调,他说看到书名以为是讲吃喝的书,到了才发现被骗了,但是带来了做科普工作的制片人,张国飞。 他在介绍张老师身份时 ,把《走近科学》说成《走近伪科学》又说他们和松鼠会的区别是传播惊悚的科学,引来一片笑声。。尽管这个节目在网上引发了众多争议,但如果你见到可爱的张老师,也许会改变对这个节目的看法。他对陈老师的说法并不以为意,笑着说:能走进伪科学也很不容易,科学被证实之前都是伪的,伪科学到今年六月一日已经十年了,刚才小姬说最新的研究说爱情可以维持21年,我们还不到一半,还要继续战斗,也希望能得到老鼠小鼠的支持,帮助说完了他又笑,最好不要在网上 人们喜欢说收视率是万恶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收视率也能说明大众的喜好,就像松鼠会致力用有趣和轻松的手段传播科学一样,也许惊悚和悬念,也是一种吸引另外人群靠近科学的手段,起码看完节目很多人会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现象,其实并不是神迹,只是正常现象。 科学不会成为宗教,但它会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让生活变的更好,不是吗? 《科技人生》的制片人冯其器,是科学松鼠会的老朋友了,她和 儿子想想 ,经常会出现在科学松鼠会的活动现场。第一次见面,我们都没想到央视的美女制片人,会那么谦和,那么实在,又那么善良。大家不知道的是,《科技人生》在背后支持了科学松鼠会很多,包括前一段的征文活动,包括美丽科学大赛,其器从来没有说过为科学传播做贡献这样的话,但是他们的帮助,让我们记在了心里。 她执意坐到后面,跟我说,我是作为科学松鼠会小粉丝的家长来参加活动的。她可爱的儿子想想,已经听妈妈读完了这本新书。他叫我好吃阿姨,因为他把Yami,听成了yummy。 李淼 老师,貌似都不用多介绍了,看看他的博客,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不一样的科学家。他说今天是来见松鼠会的众多偶像的,其实,他是我们大家的偶像,如果科学家都能像他一样风趣和睿智,那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柴静 来的时候,闪光灯一片,就像梁文道和连岳一样,她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她的公众责任心,而不是她的美丽。 柴静发起言来,跟电视上不一样,柔柔的,她说跟十三在06年新年在厦门认识,当时没有松鼠会,十三跟她谈到对科学传播概念,和对就业问题的有一些困惑。当时他是无业游民,在找一份靠谱的科研工作和实现科学传播的理想之间徘徊。十三的话,也引发了她的一些思考:当时十三谈到科普,说不喜欢这两个字,因为这是居高临下,带优越感的,打动了自己,我是新闻记者,做调查工作的,都说我们要启蒙大众,我们真的有那么强的姿态启蒙别人吗,启蒙是人摆脱自身蒙昧的状态,科学传播也是一样的,我们不是传教士去转播,不是证明我自己正确,而是我们和大众一起分享,摆脱这种蒙昧的状态。 《焦点访谈》的主编庄永志,之前就给科学松鼠会提过很多建议和指导,这次又来现场找焦点,也许是见到的不公和苦难太多,他希望科学松鼠会,在传播科学的同时,也能揭露伪科学。 老六用梁文道的祝福结束了发布会的嘉宾发言环节。他说梁文道的新书发布会也是两点开始,是梁让他赶紧过来,说我这边没什么可看的,快去科学松鼠会那边吧,我今天是没办法过去了,替我转达问候,下个月来北京,一定去拜访科学松鼠会。 ─────松鼠们的分割线───── 十三带着新书介绍的PPT出场,因为来的朋友都了解科学松鼠会,他只用了三分钟介绍新书本身的特点,包括专业好玩的作者,包括丰富、实用、有趣的内容。 作为图书策划小组的一员,这份PPT对我而言太简单了。这本漂亮的书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也凝结着众多人的努力。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整理了一下邮件,希望能给这本书做个大事记,作为一个非正式团体,《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在当当两次卖断货,市场上一书难求,这大概是给所有作者和参与图书工作的人最好的回报。 也许不该占用太多篇幅说书背后的故事,但还是让我发布一下书的大事记吧! 9月21日,十三发来100多篇文章给大家连夜选 9月23日,文章正式选好。 9月28日,姬十三发来图书的目录和文章 10月17日,书名确认,集体头脑风暴 。。 10月20日,第一副插图出炉 10月22日,前两副封面出炉 10月23日,猛犸做出PDF 同一天,梁文道 回复邮件同意作序 10月27日,书的校样到达, 11月27日,编辑发来四个封面 11月28日,推荐和序确定 12月2日,书的后记出来 12月8日,书正式印刷 12月21日,电子书做好、得到书上市的日期 12月24日, 图书宣传小组成立 1月4日 发布会公告 1月5日起,书评陆陆续续见报 1月11日,新书发布会正式开始 这每一件事情后面,都有数封的邮件和数个人在忙碌,粗粗的统计了一下,关于图书的群体邮件在我的gmail里有400多封,这还不包括十三和编辑沟通的邮件。被弊掉的一个个封面,十几个人选的文章版本,大家绞尽脑汁想书名和章节导语的饭局,苏震和Marvin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插图,十三就像一台机器,在MSN上和邮件上不停的发不停的发图书的这个那个事情,有时候甚至显得面目可憎。 但这一切,是值得的。在发布会的早上,豆瓣上想看的人已经快到2000个,一本还没完全铺到市场的新书,也在科普书籍的tag里,排到了第一页,而前面的书,全是《时间简史》这样的国外书籍。 在发布会的前几天,我见到了图书的编辑彭毅文,这是一个看起来文静实际很能干的女孩子,她不停的感谢科学松鼠会做的这些工作,可我也知道她为了这本书做到精益求精,她有多辛苦。对于科学松鼠会和她来说,这本书,都是自己的孩子。 当这本精致的书在商务印书馆,这个有100多年历史,中国第一家出版社的收银台桌面上摞了那么老高,被那么多人询问和阅读,和那么多专业的出版社、图书工作室相比,我们这些业余的人,做的并不差! ─────作者的分割线──────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 姬十三 刘旸 刘念龙 瘦驼 韩彦文 小庄 苏震 邢立达 小蓟 gerry Topaz 赵洋 史军 空错 段玉 悠扬 张撞鹿 刘璟 青方 薄三郎 丁丁虫 安婆婆 denovo 云无心 田不野 尢又 黄晶 猛犸 程瑾 袁越 也许这是我见到松鼠会会员最多的一次,当一个个作者走到台前,台下的我,好像比他们都快乐。 小桔子是10号从芝加哥飞回来的,她面对话筒,很害羞,不过在小姬出色的主持功夫下,她还是唱了一首歌。 刘旸在收到十三后记的邮件里说,为什么把我放在第一位?十三说,你的文章最多,也做了很多工作。书的插图,一直是刘旸和苏震和Marvin在沟通,协调。 小庄MM从上海赶来,之前看她的文章,知道她的身份,我一直以为她是个精干的眼镜女。见面以后我的眼镜差点掉下来,她不但是美女,还是个时尚美女。 gerry用他动听的声音,又一次征服了在场的美女们。一个天文博士,花在松鼠会代码上的功夫都快超过做论文的辛苦了,而这本书他也没少出力气。 偷拍从来都是开心果,他站在台上的时候,我真想让他再讲讲松岛枫的段子,正是松鼠会拥有这些多才多艺,幽默阳光的会员们,才会有这样有趣、好看的文章。 邢立达长长的自述,在让全场笑声不断的情况下,打动了嘉宾们。 兄弟俩又碰面了,钱烈宪一见到邢立达,就不腼腆了。 悠扬妹妹,很可惜她没在现场亮亮她的歌剧。 小蓟妹妹大概12点半就来了,忙前忙后的。 野驴平时难得一见,这次也出现在发布会的现场,这些天,他解释了一次又一次的书名。因为《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就是他写的! 第二次见瘦驼了,他是科学松鼠会的御用摄影师,虽然他的相机好像是山寨的。 空错我是第一次见,前一段他结婚的时候,十三让我做个祝贺的banner放在页面上,真是抱歉,我给拖过去了,这份祝福始终也没好意思对他说出口。现在补上,来得及吗? 史军总是很成熟稳重的样子,但他的文章可是非常有趣。 欣宇是图书小组的成员,发挥了她出色的编辑功力。 小鹿和桔子的《没有蜜蜂的春天》,到现在,也被很多人喜欢。 很少会看到这么多会员一起出现,他们在台上发言的时候,我很想念前一段回国来的安婆婆,没见过面的DNA,BOBO,李清晨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能够全部聚在一起?明年4月,松鼠会网站上线一周年的时候,这个梦想能实现吗? 发布会结束以后,大家一起聚餐,我很焦虑的跟李淼老师絮叨,说不知道观众感觉怎么样,他说,全场笑声那么多,都没有人离场,你还担心什么?我说感觉没有前几次的看片会效果好。李淼老师真是耐心,他一点都没怪我的祥林嫂,一个劲儿的肯定我们。 后来我知道,是自己太苛求了,几个朋友下来都跟我说,你们的发布会太好玩了,根本没想到,一本科普书的发布会能这么有意思。 是,其实他们不知道,每次饭局,看片会,活动,都是充满笑声和欢乐的。加入松鼠会一个月以后,我根本不会想什么理科生文科生的问题了。他们完全颠覆了我对博士、理科生的印象。他们的机智,幽默、博学,欢迎你们来亲自感受。 所以,有了好玩的人,才有了好玩的书。 ─────读者的分割线───── 大奖是能说话会唱歌还能遥控走路的瓦力。被一位可爱的男生拿到。 发布会结束以后,是签名时间,我真的没想到,一本合集,会出现畅销书签名的场面,大家挤在一起,争先恐后 那天那么冷,可屋子里比夏天还热。那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让我又一次感动,又一次为科学松鼠会感到骄傲。 ─────结束的分割线───── 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平时不喝酒的编辑彭毅文也倒上啤酒和大家碰杯,她太开心了。李淼老师,也带着笑容听我们这桌的女生谈家务,谈化妆品。快散场的时候,美女弹起了钢琴,刹那间,大家都不说话了,静静的倾听。 在饭馆的门口,大家又跟往常一样,不急着走,集体拿出指星笔show,像一群孩子。我实在太累了,就上了出租车,可开出很远,耳边还回荡着他们的笑声 ────意犹未尽的分割线──── 翻遍了steed和瘦驼,还有大家的相册,也没有找到一张以小姬妹妹为主角的照片。我实在忍不住想赞赞她,如果不是她轻松自如,幽默大方的主持,换成姬十三,也许发布会没有如此成功。她拿来书让我签名,我写的是,小姬你是我的天使,其实我想说的是,小姬是松鼠会的天使。 我也没有找到杨杨和罗岚的单张照片,很多活动,她们都是幕后工作者,如果你看到漂亮的抽奖箱,就知道她们有多细心了。 ────对不起我还想说的分割线──── 终于要结束这篇文章了,拖了好久,是因为想写的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感性,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回望这些日子,很多事情都想和大家分享。姑且摘几个片段吧! ──在选文章的时候,十三很为难,他不想放弃每个人的文章,但编辑限定了书的总字数,书不是定位给理科生的,一些稍显深奥的文章不能选,一些不够科学的也不能选,而且十几个人各自选的版本相差也很大,大家争来争去,一番痛苦的抉择以后,终于定了稿。 ──第一次碰头商量书名,提起找人推荐的事情,十几个人群策群力,想了很多自己的资源,大家都喜欢蔡康永,但是他有经纪人,也没有人直接认识,所以算是个遗憾。有一些大牌明星,却被大家否了,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我们要找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做序和做推荐。 而当初的书名有这些: 《爱因斯坦不在家》 《可爱的科学》 《2008松鼠会合辑》 《马桶上的科学》 《上一道科学凉菜》 ──10月23日,梁文道回复邀请他作序的邮件这样说道: 收到來信,實在高興,因為我也是貴會的忠實讀者。依我看來,科普寫作是目前中國出版品中最弱的一環,你們這本集子來得正是時候。幸蒙邀約,我義不容辭即頌吉祥 文道頓首 ──而连岳是这样答复十三的: 十三,我会写。稿酬就不用了。我喜欢松鼠会,喜欢你们温和而宽容的方式。 连岳 ──12月10日,段玉发来信件谈到关于《从烂嘴角到郁金香》一文中的错误,他说: 文章中【几年前的非典、禽流感;几十年前的艾滋病;几百年前的天花、鼠疫;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流感。致病病毒摇身一变就可能威胁到全人类!】中的鼠疫致病原因并非病毒,而是细菌。是我给弄错了。 由于我的错误导致了整本书《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其他作者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表示歉意。并宣布对于本书稿所获所有收入提交松鼠会处理。 对于钱的处理我的个人建议: 1,以这些钱建立纠错基金(如果够的话)-若读者在松鼠会网站上找到错误,支付其奖金若干元(10元多还是少?)。 2,平分给其他作者。 3,维护松鼠会网站。 对于今后,我会吸取教训,认真撰写文章。希望自己和他人都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损失。 ──12月6日开始起,因为连岳的序谈到要用爱和宽容科普,引发网络上的大讨论,甚至对科学松鼠会的一些攻击,在会员的论坛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对攻击做出回应,所有的会员,态度都是一致的:做我们该做的。 从书上市到今天,所有的书评没有一篇是付费的软文,虽然有人对姬十三帮忙推广新书的文章提出了质疑。但看到这一切,你应该知道,《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真的成了流行书籍,这证明科学也有流行的力量。 所以,一切有关的推广,所有人都是无愧的,这本书的版税,也都归作者所有,而三十个作者每个人拿到的,其实是很少的一笔钱,但who cares?松鼠的归属感和这个团队的气氛,不是能拿钱衡量的。 ──────真的结束的分割线──── 当当已经有货了,据说卓越也进了很多本,还没拿到书的朋友,现在可以购买了!希望今年,科学松鼠会还会有新书发布,也希望到时候我还能做这样一个快乐的感慨多多的回顾!
个人分类: 其他|2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1月11日新书发布会回顾
eloa 2009-1-24 23:3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1-21 5:40 看图,不说话。如果说话,也是瘦驼说的除非有加注。 感谢瘦驼同学拍摄的照片,感谢不知名同学录制的视频。 十三的媚态~ 一万多一台的机器人,功夫果然不一般 steed和小朋友一样专心,都是机械控 机器人舞蹈~ 老六说,那啥没事儿都去买读库 柴静mm驾到,闪光灯响成一片 高朋满座 桔子说,小帮主会害羞的啦。。 indie小庄主 嘻哈小偷拍 邢立达,不要用看恐龙的眼神看美女。。 哥俩好咋变成断背山了,捕头,你家mm还在看着呢 (注:这是松鼠会保留节目邢立达和钱烈宪兄弟相认) 好高级哦。。
个人分类: 其他|1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中国10大科普事件揭晓 科普博客“黑马”当选
eloa 2009-1-24 23:20
姬十三 发表于 2009-01-16 10:57 人民网科技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魏艳)15日,由大众科技报社和中国公众科技网共同主办的年度中国10大科普事件评选结果在京揭晓。中国科协举办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深刻阐述科普工作重要意义、科学松鼠会 人气蹿红,民间人士、网络博客成为科普新生力量等10件科普事件当选。 由我国关注科普事业的科技界院士,以及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选委员会经过两次初评和一次终评,最终评选出了10件2008年内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普事件,分别是:中国科协举办成立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深刻阐述科普工作重要意义;华南冰雪灾害警示气候变化关系千家万户;改革开放30年纪念活动从纪念科学的春天30周年开始;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的地震科普潮;科技助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公众体验享受科技奥运精彩和实惠;三聚氰胺深深刺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神七航天员舱外活动激发国人科学热情;《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颁布,各地科普呈现新气象;公众科学素质提高,迷信现象仍然存在;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民间人士、网络博客成为科普新生力量。 作为本次评选的评委之一,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表示,在科学技术决定现代人生存细节的今天,十大科普事件的评选,对于检视公众科学观念和国家科普走向具有指标性作用。同时,对科普事件进行盘点,也是一种重要的科普二次传播形式。
个人分类: 公告|1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互联网:文化共产主义者在行动(南方人物周刊)
eloa 2009-1-24 22:5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1-10 13:50 这是一群Web2.0时代的活雷锋。 他们自愿无偿地贡献一己之长,他们又专又红:侧重关注某个领域的知识共享;同时都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 在过去的两年里,一批以译言为代表的新兴网站,将一群群民间专业人才网罗在线上,而他们的影响力已经从线 上辐射到了线下,并蕴含着被媒体评论人称为未来统领各领域的巨大能量。 特约撰稿 邓郁 知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只漂亮的小黄松鼠,啄食着手中的坚果,憨态可掬。这样一幅线条明快的图案正是科学松鼠会网站的logo。 这个以提倡和推广好看、活泼、有容的科学写作为主旨的站点,在2008年11月刚刚获得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 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这也是在按摩乳、连岳等国内个人时评博客相继摘得该大赛的重量级奖项后,首次有国内的科普 群博网站折桂。网友留言说,科学松鼠会是毫无疑问中国最好的、最有趣的科普博客,把科普二字去掉也可。难得的是 ,这个松鼠群诞生不过半年有余。 为什么叫松鼠会?我们认为,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 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 流行起来。 听起来浪漫而生动。可要想成为一只松鼠会的松鼠,远非那么简单。 31岁的松鼠头、站长姬十三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科的博士。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注册的会员即松鼠 有100多人,发文比较踊跃的大约有四五十人。成为一只松鼠的必要条件,如果从学历上来考量的话,成员大多是博士生 。一般称为我们的会员的话要回答三个问题,主要是谈申请者心目中理想的松鼠会的形态、他所能贡献给松鼠会的等等。当然 ,他还要写一篇文章,这样既可以保证成员的科学素养,又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他的文字,即便不是打 动人那至少得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把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出去。 一般的网友可以进入网站首页的论坛发言,但没有达到上述资质、经过审核的非松鼠是无法在松鼠会上拥有博客和进 入MSN群的。当然,在通往松鼠的路上,还有蘑菇台阶、橡树大厅等层层环节来考验你的耐心。 如此苛刻的标准似乎并未遭到喜爱科学的网友的挞伐。姬十三在松鼠会获得大奖之后,也充满自豪感地直言, 我们的文章即使放到全世界的平台,质量也是数一数二的。 将松鼠会历史往前追溯两年左右,2006年的情人节,上海徐家汇的一家火锅店里,梁捷、李华芳和一众文化界的 好友,在热气缭绕中酝酿出了出版一份优质电子书评杂志的想法。只做书评,不关其他。无稿酬,追求原创和深度的思 考。这样一个带有Web2.0性质的电子书评产品就是《读品》的源起。而这一桌食客中的不少人也成了日后《读品》的 中坚作者。 一个星期以后,李华芳便向大家交出了一份《读品》试刊的打印小样。在核心成员梁捷看来,《读品》的创始人之一 、目前的出品人李华芳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相当关注结果。也是在李华芳的主导下,《读品》对投稿者制定了严格的审定制 度:投稿到邮箱,会根据人文、思想、社科等内容不同,由相关编辑转给有关的责任编辑,往往会有十几到几十个人的评 议团,只要有3票确定理由反对,即无效。这被李华芳称为投名状。今年增设的新制度还包括:哪怕是老的作者,如果3 个月没有一篇稿子交,就需要退回到实习阶段。 似乎印证了这个谐音毒品的名字,又此之蜜糖,彼之砒霜,《读品》的滋味,百家尝来各不同。而李华芳的想法 说来也简单,我们希望这个小组成为豆瓣中最专业的读书组。对于选哪些书来评,倒没有一定之规。不过不选哪些,梁捷 和李华芳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畅销书肯定不是他们的选择。我们的轮值编辑都从资深、有责任感、不太偏科的撰稿人中产生 。每一期的选稿、整体风格都由当班的轮值编辑来把握。所以归根到底,《读品》的品质就是我们自己的趣味。我们相信我们 的趣味。梁捷说,我不希望太大众,(那样的话)品质肯定降低。有时他反而会鼓励去评论一些冷门的书,并且希望《 读品》的未来越来越少地受到现有出版市场走势的干扰。 至于目前深受美剧迷们追捧的字幕组伊甸园,也只有会员才可以发帖,而想要注册会员必须受到现有会员的邀请才能 注册。虽然他们对外称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但同样也为其蒙上了一层club似的谜样面纱。 虽然对它们的归类、命名还未有定数,但这些网站的兴起显然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关注。IT评论家、新闻人安替在刚 刚结束的第四届中文网志年会上,将上述网站概括为网聚专业人的聚合体。他早年创办的电子舆情刊物《纵横周刊》也在 其列。他认为,这些网站主题明确。翻译、科学文章、书评,乃至关注全球变暖,你一下就能辨认出他们是做什么的。它们 聚合了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但准入门槛相当之高。这是和通常意义上的Web2.0截然不同的。在进门之后,的确很民主 ,体现了浓厚的参与性。但首先,你要能迈进这道门。而Web2.0是面向普罗大众,毫无门槛的。 像牛博、思维的乐趣、爱专栏这样也对写手设有一定标准,且不求大众化的博客群站点,安替强调,它们只能称做 精英博客群(huffingtonpost),而不在专业聚合体的范畴。但这些网站也有可能随着门槛的提升和专业性 的进一步增强,向后者转化。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对专业的共同爱好和分享欲,有时能激发起成员们匪夷所思的热情。 科学是极其枯燥的,科学也可以是非常有趣和美妙的,要是我们办得到的话。 这句被置顶在姬十三的个人博客上的话,也是松鼠们的愿景。而那些热爱译言、松鼠会,对《读品》和字幕组的劳动 乐此不疲的成员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参与创作的满足感和同在圈子的认同感所俘虏。 在读医学博士的BOBO算是老松鼠了,现在每天他只要上网必点开松鼠会。每天上N遍。他直言最开始就是被 姬十三的个人文风所折服。他写的科学文章有点八卦味儿,很有意思。即使到现在松鼠会这么活跃了,大家还是最爱读他的 东西。只要是他的帖子都会抢着看。 松鼠会除了博客上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还有翻译英文科技稿的小红猪组,不过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姬十三想出的 Dr.You问答专栏点子。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为什么吸鼻涕时鼻子没什么大感觉,但是吸水会 有很大感觉,甚至会呛到?在未来,坐太空船会不会容易睡着?要把蓝鲸发射进太空,该怎么做到?这些看似恶搞的问 题其实也经过了轮值编辑的千挑万选,既要新颖有趣、生活化,同时能做到开题有益。BOBO说,要选定一个问题并 不容易。而且我们在发布问题之前,一定会在搜索引擎上找找,尽量杜绝有现成的答案可寻。 对专业的共同爱好和分享欲,有时能激发起成员们匪夷所思的热情。国内的纸媒引述过《纽约时报》对一位痴情 的中国骨灰级美剧粉丝兼字幕翻译的报道:23岁的丁承泰是一家银行的网络技术专家。一年半来,他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 房间里,开始消灭那些大部头的美国电视剧。比如《迷失》、《C.S.I.》还有《律政俏佳人》。朋友还以为他失踪了。 他连夜为这些连续剧编译字幕,发布到网上。一个尚未加入字幕组的影视业同行,在回答某杂志对他是否愿意加盟字幕组时 干脆地回答,我愿意。对于美国电影或电视剧的影迷剧迷们来说,第一时间享受到一个好故事,第一时间伴着剧情的起承转 合,心情随之跌宕起伏,第一时间得知人物命运的结局,这些意义都要远远胜过外界的赞许或者任何物质上的回报。 这种满足感除了创作本身,还有对同类惺惺相惜的认同。 天文学博士Gerry谈到松鼠会吸引他的理由,也流露出分外的感性。这个一手打造松鼠网网站的技术牛人最喜欢 看的不是松鼠们的博客,而是大家的讨论。这些卸下盔甲的活生生的斗嘴和性情表达,让他看到一个个朴素生动的灵魂。科 学免不了公式推导,逻辑思维。人才是最有趣的。我们的人并不多,一直写下去,10年也写不下很多东西。但我们能传播, 科学思维和思考的方法。告诉读者,科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做科学的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Gerry最后的问题,回答亦是开放性的。而在姬十三看来,松鼠们性格都比较温和。一位网友这样记录这些温和 的松鼠在看科学幻灯片时的激情:大家全程都很认真,看片的时候,灯光很暗,小Ji回头的刹那看见一双双眼睛在发光! 是在发光!就像宇宙中无数的星星!我们就像一颗颗细小的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中偶然相遇,展开了一场思想上的奇遇。 同样感受到这种奇遇的还有众多暂时没有成为成员的同好者。冰桃大学学的是信息管理,如今在中央级的事业单 位任职。这个腼腆沉静的姑娘从上学起就偏爱看《科学美国人》在国内的翻译版本。然而身边人里,100个有95个没听说 过这本杂志,这令她未免觉得孤单。在电视频道里从事气象节目的Sing颇有同感,我经常在节目里向大家介绍厄尔尼诺 、拉妮娜,现在关心气候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过,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我还是常常有种边缘的感觉。和松鼠会结缘之后 ,他们的生活里多了很多亮色。Sing由衷地觉得,像松鼠会倡导的科学写作才是他心目中科学应该有的样子。冰桃也兴奋 地发现,现在在松鼠会就能读到精彩的海外科学报道,其中就包括已经改版、不容易在纸质上再看到的《科学美国人》。 资深媒体人胡泳从经济和社会学的角度如此剖析:如果用传统的市场和企业获利的观点来解释这些群体的所作所为 ,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没有商业动机,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回报。这些网站集中在信息支持和文化交流上。因为文化、 知识、信息产品,能有效地激发知识工作者的渴望。就像维基百科的例子,技术的降低,使功率强大的工具能直接到达普通人 的手里。兴趣的推动,加上技能,一下子像蘑菇一样使同类人汇成了股股洪流。 专业聚合体能走多远? 松鼠会的网页上明确写道,我们希望能够以非营利组织的模式进行运营,提供科学传播相关文化产品、松鼠会主题 周边产品和展览、论坛及其他类型的互动活动,为发展本土科学传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随着松鼠式科普文章的口碑远播,还有他们在地震、毒奶粉、生蛆柑橘等新闻事件后的即时反应。 最近,松鼠们还尝试了对一个肌营养不良读者的病症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派出代表深入到患者的老家进行实地采访,通 过寻求在平面媒体发表来唤起更多人对这个患病群体的关注。姬十三说,这种公益实践也是他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然而还是有一些圈内外的人士不禁要问,在没有外部资金注入的情况下,纯粹依靠一腔热情这样的科学共产主义 能走多远?BOBO的思考里已然带着些许忧患意识:松鼠会才发展了半年。现在刚刚处在一个向上、迈向巅峰的过程。下 一步,如果想要保持它的独立性,不盈利,光靠人的兴趣会有困难。比如我知道的,有的人刚开始发文很踊跃,但到(200 8年)9月,就没影儿了。要想保持生命力,第一个,靠站长的个人魅力和网站的关注度。第二,要挖掘和培育新的作者。增 加发文的数量。不然,也许两三年后,就不是这个样子。 IT界观察人士安替对专业聚合体们的前景则相当乐观:很有可能,10年、20年之后,全国翻译界的大腕 都是译言出来的,科技文章最好的写手都是松鼠会的成员。谁说他们不是今日的西南联大?他甚至摩拳擦掌地表示自己未来 的两到三年,主要精力就将投身在孵化和推广这些网站上。 被胡泳命名为社会性生产的这些网站社团在他眼中虽然还不会创造太大的财富奇迹,但一定会改造全世界的工作 、生活、思考、娱乐的方式。由盛往衰,波峰波谷的那个临界点,我认为还没出现。因为这些网站尝新的势头还没过去,而 网民(用户)对他们的需求还存在。也许这种看似新鲜、其实复古的模式,对于浸淫商业社会和传统思维的人,不啻是 一轮新的洗脑。对于这种无偿劳动、获得精神价值的动机能支撑人们走多远,我们目前认识得并不清楚。而人与人的脑力 互惠所能散发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世人也需要有全新的期待和探索。
个人分类: 公告|1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松鼠会入选08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候选名单
eloa 2009-1-5 16:03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8-12-28 21:02 人民网科技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魏艳)由 大众科技报 和 中国公众科技网 共同主办,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承办的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26日揭晓,胡锦涛在中国科协50年大会上讲话、神七航天员舱外活动、三聚氰胺公众食品安全事件等10大科普事件入选。 经我国科普界、科技新闻界、科技教育界等领域的众多专家评选,入选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的分别为(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奇迹天工热展,观众感受中华民族创新智慧 ; 公众体验享受科技奥运精彩和实惠 ; 三聚氰胺深深刺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各地科普呈现新气象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转向服务 ; 神七航天员舱外活动激发国人科学热情 ; 国家四部门制定颁布《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 公众科学素质提高,迷信现象仍然存在 ; 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 ; 胡锦涛在中国科协5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科普工作。 据悉,这些入选事件及相关内容将刊登在《 大众科技报 》和 中国公众科技网 上,征求社会各界对入选事件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初,由院士等专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将结合公众意见,评选出全年度十大科普事件,并向社会发布。 - 9.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 博客科普受关注 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和平台,依据这一平台,科普博客也开始崭露头角并受到关注。今年以来,一个基于科学写作而成立的团体科学松鼠会,以博客讲故事的方式,辅助实体活动,传播科学知识,迅速得到网民认同,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入会松鼠近百人。目前日访问量已达到2万次左右,总访问次数超过200万,RSS订阅用户超过4万。 科学松鼠会把科学当作是一枚枚美味但难啃的坚果,把自己比作是一只只敲开果子的松鼠,要通过最轻松幽默的方式传递科学的真谛。科学松鼠会作者力求以简单浅显和生动的文字向大众介绍科学知识,坚持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阐述科学事实,满足大众了解科学知识的需求。他们平易生动又不失专业精神的科普作品,使得其博客广受欢迎。2008年底,一家德国主流媒体举办的国际博客大赛将科学松鼠会评选为全球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 。
个人分类: 公告|2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赵致真:从“松鼠会现象”所想到的
eloa 2008-12-13 11:2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2-11 星期四 20:05 在北京大学科学传播论坛上的发言(赵致真/2008.12.06) 由于松鼠会的介绍,我有幸参加今天的讲座。我和松鼠会结识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来月,不过他们总共才诞生7个月。几天前揭晓的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中,松鼠会独得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项公众奖,这件事非同寻常。今天世界的博客比天上的星星还多,7个月的婴儿初试啼声,竟然能以绝对优势压倒群芳,获得如此高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实在令人拍案惊奇。公众奖是靠一票一票不折不扣投出来的,指标最刚性、最过硬,体现了真正的人心所向。小松鼠夺大奖,这个新闻具有很大信息量和很多的思考线索。 首先是让我感到中国互联网上的风向有些转了,倒不是说木子美、猛小蛇们的拥护者都倒戈了,而是说热爱科学、另有追求的人开始增多了。网民的结构、趣味、见识、价值取向都在变化。这种网上民意值得关注。特别夺魁者竟然是个科学博客,这足以让科学枯燥乏味,会降低报纸发行量,降低电视收视率的定论受到怀疑和动摇。 另一个感受是,中国网民基数占世界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越来越重了。在这次国际大赛中,如果说赢得中文最佳博客只是窝里争,那么全球最佳博客奖就有赖于说汉语网民的块头。我相信,听说这次比赛并参加投票者,只占中国网民很小很小的百分比,但却已经不是胜负天平上的小砝码,而是举足轻重的大秤砣。今后无论什么国际性网上投票,中国网民都会是人多势众的大票仓。由此可以反推出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正急剧增长。 最令我感到兴奋的是,松鼠会这个新生代的科学写作群体几乎横空出世、突如其来,一起步就高唱入云。中国科普界的一块心病,就是科普队伍的老化和断层。而这群小松鼠们视野开阔、思维新潮、文理兼优,展现了整齐的阵容、旺盛的活力和涌泉般的原创作品,他们在凭实力说话。一只小松鼠也许身单力薄,但松鼠成群、优势互补后,整体就大于部分之和了。人才的涌现有时是成批的,就像寒武纪的生命。更可贵的是,小松鼠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据我的观察,松鼠会还有一大讨人喜欢之处是谦逊与亲和。他们自称松鼠,是为了磕开科学坚果的硬壳,奉献出鲜嫩的果肉,这是对人民鞠育之恩的回馈和反哺。我同意搞科普的人无权拥有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松鼠会的发起人姬十三说自己只是在从事科学写作,不愿说在当科普作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不过我觉得科普的定位并不错,科学写作本来有专业层次和普及层次之分。我们的文章显然属于popular science。也是为了让科学更popular而写的。 同学们既然来参加这个会,至少说明对科普作品都感兴趣。前天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硅谷有位从事IT产业的华人,因为经济萧条被解雇后开枪杀死三人,我再次生出许多感慨。不知怎样就认定他没有读过多少科普作品。彭加勒曾经说,只要那枚精子偏离十分之一毫米,拿破仑就不会出生,欧洲大陆的命运就会改变。对于我们每个生命来说,降临到世上都极其偶然,比中了六合彩要困难千万倍,这个华人却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实在太辜负大自然的恩赐了。想想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有一千亿个太阳那样的恒星,宇宙有一千亿个银河系,但这些物质加在一起只占宇宙组成的百分之四,其余大约百分之二十二由暗物质组成,另外百分之七十四由暗能量组成。胸有这样宏大的格局,也许更容易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这位硅谷华人平时读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胸襟没准会开阔得多。我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在自己的阅读总量中增加科普的份额,因为科学使我们睿智和旷达,更加富有洞察力,有利于对人生和世界建立起更客观、清晰的概念。获得知识的快乐有时并不亚于感官的享受。此外,在科学分工越来越窄的今天,不管你是什么科学家,在自己的学科以外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当个门外汉。众多科普作品的涉猎,有利于在全面视野下关照科学,并触类旁通获得灵感和启示。信息时代的人不再需要记住那么多具体知识,各种搜索引擎可以代劳,重要的是从科学作品的阅读中自然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使你知道如何知道。Know how to know。人生随时随地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无论事业上还是健康上,选择的依据都不应该是抽签算命,而是科学知识。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能在每次选择中获得更高的成功概率和生存概率。 科学写作带来的愉快和收益常常会超过阅读,自己以为早就烂熟于心的知识,下笔时才会发现还需要再整理,再更新。我平日读书,常常盯着那些好文章出神,心想这些黑压压的字原本都互不相关地躺在字典里,由于作者消耗了时间和心血,才让它们按照这种美妙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秩序,创作它们需要能量,它们应该是一种负熵流,能减少读者精神上的熵值。直到很遥远的将来,还能在后人心里复制出作者当年存储的知识和情感。科普写作之不易,我想首先在于对纷繁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简化,让人能抓住其要领和大端;然后是翻译,用普通人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方式表述出来,做一个科学和大众的中间人;最好能紧跟形势,回答新近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科学大军的随军记者。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上天到三聚氰胺、桔子生虫,科学松鼠会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写得既好看又不失水准,所以才能一炮而红。这里需要科学青年和文学青年的双料人才,靠渊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取胜,胸中实有,吐出便是。顺便说说,就像学校不能专靠出偏题怪题,医院不能专靠治无名肿痛一样,科普也应该着力于解释科学的一般性规律,光靠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来变戏法,帽子里总有一天会拿不出兔子的。至于那些叫人只吃红薯不喝牛奶之类的科普文章,竟然能让中国的奶业在三聚氰胺之前就蒙受了一次打击,可见科普同样需要正确舆论导向。 各位都是中国第一学府的精英,我在此怂恿你们能在松鼠会的网站上开博,不仅是为科学招兵买马,也是希望大家都为社会尽一点读书人的责任。这里又涉及到科普的教育功能问题了。有理论说,公民有愚昧的权利,其实义务教育法已经宣告了公民有不愚昧的义务。对于中国千年来的愚昧,也许真的愚公难移,女娲难补,精卫难填,但在今天应该有条件改观。一个民族需要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但也需要闻鸡起舞、衔枚疾走。所以我一直说科普工作者是当代卓越的爱国者。也许把轻松的话题又搞严肃了,但科普确实是国家大事。 松鼠会抱负远大,行动务实,团结齐心,并且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松鼠会现象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但年轻朋友们如果真要把科普当事业来做,还要充分估计这条道路的坎坷和艰辛。没有人会因为从事科普而暴得大名或突发横财。我希望松鼠会聚集后劲,乐其始而勉其终,中国科普事业的明天,冀望于包括在座各位的新生力量和时代青年。 (赵致真先生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85.html
个人分类: 公告|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次四个大的!”——偏要联想之1206北大科学传播论坛回顾
eloa 2008-12-13 11:21
小如 发表于2008-12-11 星期四 19:59 1、 科学V.S宗教 活动结束后,我鼓足勇气做了件上学那会才做的勾当。Steed说:你知道你这行为在古代算什么?揭榜!眼下,活动海报就贴在我房间的门后,饶毅的唐装范儿很摄人,让人冲动横生,作揖不止: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童子何知,躬逢盛饯。 然而,既然最后诸位老少嘉宾都提到了开心,但愿这感想也轻松一点于是,我想起了另一句话 一次四个大的! 记忆呼啦一下重合去了两年前。那是我在广告杂志上翻看到的一则获奖案例,据说负责文案的编辑饥肠辘辘地灵光一闪,呼喊出这句广告词,而后欢天喜地跑去吃午饭。这张图片是馕篇,另外还有西瓜篇和羊肉串篇,油亮亮的烤肉块上分别印着四位专家的名字,那个案例是也是为了宣传一次高端论坛,举办地在新疆。 没错,这次的科学传播论坛就是让我想起了这句话。 海报左起:饶毅。龙漫远。赵致真。姬十三。四位嘉宾的身份毋需赘述。现场照片上有5位老师,左起第二位是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的吴国盛老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临时插进来的,这是他自谦了,饶、龙PK的过程中,他做了很棒的小结。 现场的气氛温和有序(画外音/广告位:不如松鼠其他线下活动热闹,例如小姬看片会~),然而,俯拾便是珠玑。 贴几段饶毅和龙漫远老师的关于科学和宗教信仰的辩论,智慧的火花四下飞溅,精彩得让人差点忘记:我们本是去听人探讨有关科学传播的呀! 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科学到底有没有可能,为形成一种信仰的状态提供一条出路呢? 龙漫远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从开始从事研究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答案。 一般的看法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为人提供一个信仰体系,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它可以影响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因此又不是完全不搭界。因为,在人的生活当中,有些事物像坐标系一样,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世界的真实状态有所理解,另一方面,作为自觉的人,我们又希望能在之上解决一些信仰问题,二者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担负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这就是为什么罗马教皇会组织邀请霍金等科学家来,听他们对科学的看法。总而言之,人类生活有不同的需求要用科学取代信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反过来,要用信仰取代科学,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我在美国的两位老师,其中一位就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彼此独立的,担负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而另一位则认为,我们要科学就足够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神学家。以上可以算是针对你的看法,我的同行们的一般看法。 饶毅: 这是典型的美国的害怕宗教的科学家的看法,他们从来不敢跟宗教正面冲突,使得他们这样说。 在我看来,宗教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对人生的解释和安慰作用,人自何而来又向何而去,人都希望自己的到来不是一个随机事件,最好来得有点目的、去得也有价值。另外一个作用则是道德约束。如果你的行为不对任何人负责,宗教会起到一个威吓作用:即使你去世后也会有人找你算帐。 怎样体会呢?我们需要两个例子。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敢声称自己不信仰宗教而去竞选总统,那他一点机会都没有。除了有过一个天主教徒竞选,其余全部是新教徒参加竞选宗教对他们影响如此之大,我们不能理解。另一个是我自己观察到的笑话:一群西方人在开会,好奇日本人会信仰什么东西。后来看到日本人在旅馆抽屉里随意丢着一本《圣经》,便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信这个。我心里真是笑死了。在我们这些东方国家,随意丢一本圣经并不能代表我们非常笃信这些东西。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文化差别。 亚当斯说过,如果没有宗教,少了道德约束,大家都因出于利益的驱使,做无道德的事情,因此宗教一直保留下来。 但我认为,宗教的存在,在短时期内有好处,但在长时期内是一剂毒药。第一,关于人类的起源及去往,科学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了,第二,作为一个中国人,道德约束来自我们要无愧于祖宗和后代。我认为,科学完全能够代替宗教的两项功能。 龙漫远: 无愧于祖宗和后代,自然科学有哪里可以为你提供这样一个信仰的准则?在生物界,很多生物甚至会吃掉自己的父母。因此,科学事实本身,包括你自己正处在的理论体系,都不能为你提供这样的准则,在信仰上没有基础,在逻辑上没有可能。 吴国盛: 饶老师是一位很典型的中国式人物。正像他说龙老师是美国式的一样。 科学和宗教的问题是一个西方化的问题,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就像饶老师说的一样,中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体系,但并非通过宗教来实现。在我们的文化里,人的意义在哪里?彪炳史册,通过个体对历史时空的超越,奠定自己的人生意义;道德约束又在哪里?一个是人言可畏,再一个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中国是在一个没有宗教的前提下奠定自己的道德体系,因此,在中国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那么,西方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并非是道德冲突。西方宗教提供了一幅世界图景,但后来,这个话语权却被科学抢走了,才发生了冲突。但中国的道德体系不依赖于世界图景,地球是方是圆,不影响我们孝敬父母。而宗教不同,开始规定了世界和人类的起源,规定得很刻板,但科学推翻了宗教的说法。因此,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缘于他们对话语权的争夺。 但在中国,这些没关系。对世界图景的研究和具备道德与否,彼此是没有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宗教的中国反而更具有优越性。 华丽丽的分割线 哈哈,其实也不乏没有的事情!、我是把他们看穿了!这样滴咏叹。看牛人前辈情急之下带着委屈的口气辩解某某你不懂着实是一件好玩的事。湘云这样豪爽面对黛玉的刻薄: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听下来,与其说是关于科学与宗教的争论,不如说是中国式思维和已被西化的学者的思想碰撞。 饶毅在对比东西方科普事业的差别时,提到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分子的要求:知识分子有三件事情必做:了解世界、了解人类、在文字表达上有很好的素养,至于国内,他引的是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想起了最近一场围绕松鼠会新书序言的争论。 公共关系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公共关系就是做得好加上公开它。但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三四百年前,朱子通过一篇家训叮嘱过我们辨人的注意事项:善欲人见,实非真善。 我们的爱呀,要哪方走? 2、让科学流行起来 就在姬十三同学在为了两小时后的演讲手脚冰凉脑门满汗兴许还一边念叨着我叫不紧张然后学着连战走错了厕所的时候(对的,我除了联想,还擅长恶意揣度)另外10来只松鼠们正在他的楼上三层某间电教室中,为了某卫视几分钟的新闻节目拍摄进行艰苦卓绝的脑力劳动。 甩墨点儿、摔瓷碗儿的构想不幸夭折,取而代之的是悠扬买回来的一把挂面,大家一根根掰瞧!每一根都会断成三截以上; 听了谁的主意,成舸老师牺牲了自己的肺,对着羊白的指星笔晃出的光幕不停地喷香烟来渲染飞尘; 小蓟对着镜头发表了长长的一段主题为平视的演说,关于松鼠们怎么看待科学,登时感动全场; 安婆婆给了大家一个惊喜,回答主持MM的为什么冲手呵气会暖,而吹热汤汤却会变凉时,一句机智俏皮的结尾赢得了全场唯一一次自发掌声; 为了烘托气氛引出塑料袋为什么会响,一向沉稳的Gerry甚至不惜给自己捏造了从小就偷家里糖果的名声 编导姑娘问Gerry,你也是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松鼠会的吗?Gerry老实回答,毛,他进松鼠会那会儿还没有评议小组编导不抛弃不放弃地:你们有谁是通过那个严格的程序层层审批进来的? 众松鼠叫得欢:丫米!丫米!这个问题丫米最有发言权啦!叫丫米过来,她摇摇头,缩在角落里累了。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 故事奶奶把故事包进了粽子,请山谷里的小动物们来吃。小狗吃下了粽子,肚里就有了一个故事,小兔子吃下了粽子,肚里就有了一个故事,小狐狸也吃下了粽子,肚里也有了一个故事,可是它们都没有办法把故事讲出来。 直到来了采蘑菇的小姑娘。她吃了故事奶奶的粽子,就有了一个故事,她把这个故事将给所有的小朋友听,大家听得可开心啦! 这是令我念念不忘的可爱故事之一。 当安婆婆游记一般地记述她在实验室的见闻;当Gerry端坐屏幕一旁,深沉地解说着《10的次方》,对所有抛来的或古怪或变态的精灵问题都稳稳接住;当Steed说起Big Bong少有人知的八卦一样的名字来历(首期小姬看片会);当桔子信手拈来芝大的植物名称并用文字织成锦》);当地震发生后,一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扔上来,关于动物预报地震、关于地震是否可以预测、关于震后的心理干预我想说,这些反应贵在迅捷而准确,这些来自他们/她们的专业底气,这些真的不是百度和维基可以做到的。不得不承认,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这只有故事的粽子Sorry,松鼠们叫它坚果。 人总是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来获取对周边环境的安全感,所以才有了传播。但有时候,谁来甄别这信息的正确性呢?当信息芜杂其他量度标准不足凭恃,科学应该成为最后值得信赖的准绳。 不是有人采访问某某某松鼠是不是文艺是不是小资吗?我想把话题跳跃一下。同样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有爱尔兰女总统在哈佛毕业典礼的致辞,她勉励同学们to contribute for the betterment of others。再跳跃一下,曾看过一本访谈录《最后的文化贵族》,那么,什么是我心目中的贵族呢?他们乐意contribute,然而更重要的,他们要有能力contribute,并且在contribute的过程中,因为与生俱来的底气,不会被外来的噪音干扰心境只不过,有人在于物质,有人在于精神。 今天MSN群里说,QQ又做了关于 科普作者该谦卑吗? 余波未了呵。 在论坛现场,吴国盛老师说得好:科普一词中,隐含着单向传播的不对等性,在这样的传播情境中,将传播者塑造成了专家、权威、知识的所有者,而受传者则成了无知者。这和现在民主社会中的平等意识是相悖的。科学传播中的传播原词是communication,可以翻译成很多次,包括交通、通讯、交流、沟通和传播,包含着交互的意味,是在同一种文明的底色和共同的理念背景之下的一种行为。现在很高兴看到年轻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很迷恋从前看过的一句:且纵歌声穿林去,剥撒果仁一路行。 后一句是我胡诌的,不好看(野驴来帮忙对句更好的吧?),但作为松鼠YY,这是我能YY到的最YY的场景了。 我们不辨不吵不生气,松鼠只管揣着坚果一路剥撒,一路歌唱,一路前行。 附两则13 的答观众问 Q :你创办松鼠会的原则是,希望爱好科普创作的人聚在一起。如果有两种人,一种是具备一定科学素养,但更爱好的是参与活动,另一种是有创作冲动,但本身写作能力不强。我想知道,松鼠会对这两类同学有怎样的区分,他们也可以成为松鼠会成员吗? A:之前我们的活动更多是在线上进行写作的交流,你刚才提到的两类人可能不太容易参与进来,但我们今后会做一些努力。 不久前,我们刚刚组织过了两次看片会,接下来在上海还会有走进博物馆的活动,然后筹备中的还有读书会。这些都是线下的活动,大家可以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如果你具有不错的活动组织能力,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骨干。 另外,如果有同学暂时写得不够出色,但有创作冲动,我们也很愿意帮助他。接下来,我们会翻译一本国外的科学写作教程,供线下的交流之用。当然,除了写作教程,我们还会举办类似座谈的交流活动。但是囿于时间的缺乏,我们有很多计划都未能实现,所以我们也很欢迎能有志愿者来帮助我们,大家一起做事情。 Q :网络科普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关于未来,你有什么大计划吗? A:我认为,大的计划都是小的计划堆起来的。在目前,我们的作者还只有一百位,而且分散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由于精力和人员的限制,我们仍然只能做一些小活动或小计划,包括刚才介绍的线下活动。 等到我们的作者有两百位、三百位或五百位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会是大计划。 论坛尾声(画外音:就剩一句了?发自肺腑的?) 姬十三:希望这个新的科学传播学会能为松鼠会多输送一些会员。 吴国盛:希望这个学会多多传播自由的科学精神,也就是从非功利、审美的态度看待世界的玩的精神。 饶 毅:多在中国读者中间,传播科学好玩的精神。 赵致真:我非常羡慕你们,嫉妒你们,你们也让我感觉自己变年轻,也希望有机会从你们这里汲取营养。 龙漫远:希望这只松鼠继续长大,希望这只松鼠不会有冬天。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56.html
个人分类: 感悟|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连岳:爱科普,用爱科普
eloa 2008-12-8 08:56
姬十三 发表于2008-12-5 星期五 23:43 这是 连岳 为科学松鼠会新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作的序。感谢他欣然写序。不止一次表达过喜爱 连岳 ,他总能点破点东西,让人一拍桌子,哎呀,这就是我想说的,比如这句: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我说,这就是松鼠会将要到达的方向。想起钭江明在这期《时尚先生》卷首写上次与连岳饭局,一帮人相互拥抱道别一代人慢慢汇聚于此,未来的图景纵然渺茫,但已然展开了。他说的是牛博网,但我想到的是松鼠会。 这本书将在12月底1月初与读者见面,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是科学松鼠会的精选集,一共大约有60篇文章。但是这个博客里的500多篇文章中,我们只挑了20篇左右。想知道剩下的40篇文章是什么吗?请大力期待。 另外还值得期待的是,本书的插图由某留美遗传学博士和某数学松鼠共同奉献。等着看理科生的画吧。 - 爱科普,用爱科普/连岳 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需要的。严格来说,多数文章可以算成科普,不过有的在普及社会科学,有的在普及自然科学。科学松鼠会普及的,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罗素先生说的人生三要素,是好文章追求的要点: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曾经有个老太太在罗素演讲后发言,声称宇宙像一只乌龟驮着一群乌龟,而罗 素的说法不太正确。乌龟说当然不太符合主流科学,在哲学史、数学史及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罗素先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和老太太探讨宇宙是不是乌龟家族。 他并没有以现在的时髦作法,对这个老太太怒喝一声:愚民!疯狗!傻逼!然后在观众的掌声中以漂亮的科学背影退场。 一个写普及性文章的人,应该像罗素一样,平静面对所有的疑问,哪怕其毫无知识含量。这种做法才合乎逻辑科学:正因为他没有知识,你的普及才有价值,如果他跟你知道得一样多(或者比你更多),为什么要来看你的普及文章?在现代社会分工极精细的背景下,优秀的科学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科学的进步使人谦卑,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最知 道,在自己身后,其实有海量的更内行的专业人士,只不过,他们没有写文章罢了。科学松鼠会的模式,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其实是科普比较有效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只写自己的专业,这既增加了文章的公信力,又避免了在所有科学议题上发言的尴尬因为科普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 。 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就牵扯到科普作者为谁代言的问题了,科普作者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他们申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科学知识的帮助,也希望自己在面临专业疑惑时,有科普作者能出来帮助他们。强势群体不需要你的背书,在任何时间,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将不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样子。随便抓一个弱势者,你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诸多不文明、没科学的印迹,用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又轻松又愉快,每次都能技术性击倒。但是这种文章你多写几篇,读者就抛弃你,因为他觉得你不过是借了几个科学术语自大而已,你其实并不在乎他缺乏科学知识的痛苦,你甚至希望以他无知的丑陋来衬托出你英俊的科学脸庞。 科学松鼠会具有知识,这个毫无疑问,他们也在强化爱与同情的特质。但愿他们很快可以成为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成为弱势群体信任的松鼠,成为最让人喜爱的科普吉祥物。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481.html
个人分类: 公告|1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姬看片会第二期回顾:在我的大脑把我吃掉之前……
eloa 2008-12-2 15:26
小姬 发表于2008-12-1 星期一 23:27 十三的片子说,当我减肥的时候,我的身体没什么好吃的,就会吃自己 如果我的大脑命令我要吃掉自己,那么它到底是属于我还是支配我呢?如果是这样,不如我找点什么事让我的大脑忙一些,它会不会就顾不上吃我了呢?所以 让我们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吧! 这个电影会动不动就把帅哥美女变成这个样子 (photo by 黄臻) 抬头看,满天繁星数以千亿计。 而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百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能有 1000 个突触和其他细胞发生关联这样就有了 10 万亿种联系。 这些奇妙的联系让我们思考着这些问题,思考着它们本身。 这就是宇宙创造我们的意义吧让我们来思考它本身。 在这个有点冷的下午,咖啡馆里面人头攒动,一同思考着自己。 松鼠,飞吧! (photo by 黄臻) 每天你能有多长时间在思考科学问题呢? 有了疑问你又该问谁呢? 随便问一个人能不能够得到解答呢? 到小姬看片会来,小姬为你找到各种各样的科学家,随便问! ~ 美女提问~ (photo by 黄臻) Q 某美女:我经常会觉得似曾相识某个场景似曾相识,这是怎么回事呢? A 姬十三:我的概念里是有两种。一种是你确实经历过这个场景,但是你不记得了。 另外一种可能是,某种熟悉的细节会调动出你脑中储存的景象,但却分不清楚熟悉感从何而来,于是会觉得似曾相识。比如,你见到一个女孩穿格子衣服,不久后遇到另一位女孩也穿同样的衣服,可能会你想不起来这种熟悉感是来自衣服还是她本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我见过,但其实没有。这就是大脑的欺骗。 A 羊白:我看过一个研究,说人的两个眼睛将看到的东西反映大脑里时间是不同,有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时滞,所以有的时候大脑处理了其中一个信息之后,在接收到另一个的时候会认为以前经历过,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 那科学的一道光~嘎嘎~ (photo by 黄臻) Q 某美女:据说陷于爱河中的人脑中会分泌出一种类似多巴胺的物质,令人觉得幸福。那么,发生同性恋情的人脑中,也会分泌相同的物质吗 ? A 姬十三:你第一句话提到的现象,可能会令很多人对爱情失去幻想,我本来想在情人节讲这个问题,被小姬无情地拒绝了,所以我打算在在光棍节讲。 我还没有看到有人做过这个实验,但我想同性恋和异性恋分泌的物质是相同的。 当你见到心仪的异性,眼神发光,分泌出大量多巴胺,这令你感到愉快。其实,你见到其他投缘的异性或同性朋友,甚至是食物,都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这种情绪,会令人将这种愉快的分泌和这个人(或事物)联系到一起。之后再次见到,依然会触发之前的记忆。当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分泌的物质就慢慢换成了催产素,能令你觉得心情平静,使你们两人产生恋人或亲人的感觉,那就是热恋高潮过后的平稳期到了。 我和你的奇遇,你和科学的奇遇 (photo by 黄臻) Q 某美女:有时候,我会做梦的时候会意识我在做梦,一旦意识到,就会醒来。于是很惋惜:我怎么就醒了呢? A 姬十三: 这种情况叫做清醒梦。清醒梦是很愉快的经历,我自己也做过清醒梦,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 有时候,你可以在白天多花些精力想一件你期待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时要如何对待。比方说,你可以设想假如遇到你的前男友,你要打他一顿。结果很可能,你真的在晚上梦到了前男友并且在梦里打了他一顿,于是你会感觉非常愉快,等你醒来之后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新的一天。再比如,你在白天的时候想要飞,飞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如果你时常想起这个念头,那么你真的会有很大的机会飞到这个地方在梦里。 事实上,梦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就是,情绪会延续到白天。有时你醒来,就会莫名地感到心情舒爽,这很可能就是缘于你做了一个愉快的梦,梦境你可能忘记了,但是情绪还在延续。这种方法我自己没有试过,但我认为是可行的。 13科学界著名闷骚男 (photo by 黄臻)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这只是一小部分问答!感谢杨扬提供现场记录!! 拥有一个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宝库,小姬是多么的幸福!所以你们快来,我要跟你们分享我的快乐! 另外另外,这次好多美女提问, 13 好高兴 ~~~~~~~~~~~ 提问的同学都得到了一本杂志社提供的免费杂志有《环球科学》,有《新知客》,还有《航空世界》。 下次会有更多更好玩的礼物哦!!! 谢谢 粥粥 ,不仅会温暖的画,还会唱温暖的歌,我们喜欢你的真诚,喜欢你的声音,喜欢你的害羞。 漫画界最萌男青年 photo by 黄臻 爱科学的粥粥 ( photo by 冰桃) 讲完课,当然是课后活动吃饭啦 ~~~~ 你们看,打头俩帅哥松鼠会帅哥美女云集,多么拉风!! ! photo by 黄臻 小松鼠,都是爱与智慧的化身,小姬代表科学向你们征集科学图书,请看这里: 采访手记:地震孤儿给我画的一张恐龙 同学们,希望给爱科学的地震孤儿赵国栋和他的孤儿院捐书的,请于下次看片会把书带来,或者寄到 四川省梓潼县翠云路东段 344 号绵阳市梓潼儿童福利院 邮编: 622150 电话: 0816 - 8212240 小姬说:如果你能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一两句祝福的话,那就太完美啦。请在寄书的同时, 发一份目录到 xiaojimovie@gmail.com ,让小姬知道 ~ 感激不尽!!! 小姬皮条客 :每次看片会结束,我们都能拉到一大帮希望加入松鼠会的同学,这次,我们拉到一位美女作为松鼠亲友团团长,名叫冰桃。 参加过活动并希望加入松鼠会亲友团 msn 群的同学,可在松鼠会论坛中给冰桃发站内信申请,如下图所示。不过,要先在松鼠会 注册 才能在论坛发贴哦~如果没有参加过活动的同学想加入亲友团MSN群的话,请先申请进入橡树大厅在论坛的蘑菇台阶版置顶帖中有详细说明。 这是冰桃回家后写的日志,快看头像!是美女!!! 听姬十三叔叔讲那大脑的故事 摘抄:第一次参加松鼠会的线下活动,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姬十三 果然是典型天蝎闷骚柯南,一颗小虎牙,长得就很松鼠。嗯,基本跟预期相符,除了在大家面前讲话会更腼腆害羞一点 :p 是不是也是肾上腺素上升了呢~ 粥粥给她的签名~ 小姬看片会第二期预告内容: 听姬十三叔叔讲那大脑的故事 小姬还要罗嗦一句:你们不是老说为啥不在北京以外的地方搞活动吗? 我要告诉你们马上!!!!!! 上海的同学们,敬请期待!!! logo们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169.html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传播的“小趋势”
eloa 2008-11-24 14:14
BOBO 发表于2008-11-24 星期一 8:00 在今天这个分裂的社会,如果你要成功地做一些事情,你必须了解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的那些群体,它们正在按照纵横交错的方向迅速而激烈地发展和运动。 这句话,摘自最近很火的一本书《小趋势》。这本书被称为可揭示未来发展走向,若用此书的观点衡量姬十三( http://jshisan.ycool.com/ )及科学松鼠会( http://songshuhui.net/ ),我亦觉得妥帖。 2006年,便注意到《新发现》上有姬十三的文章,后常在《上海壹周》上看其哈赛族专栏,我自此获知:科学的东西可以这样写,可以如此好玩。我曾在一篇日志中写道:把科学写的貌似八卦,实则好看,生动有趣,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虽是在读医学博士生,但若把高血压写的明白又好看耐读,却觉得很困难。最初写作时,说话啰嗦,如同流水账。因此,那些第一次历历在目。第一次为新京报moogee写稿,在电话中被多番指导,规划思路,初稿写了快2000字,最后被编辑到1200字不到。第一次为《新探索》写生男生女问题,同董董编辑电话长谈半小时以上,请教生产过的女士,查阅妇产学经典著作,初稿写了快9000字,最后成稿3000字。第一次接十三的活,为严肃刊物《瞭望东方周刊》写手足口病问题,诚惶诚恐,核对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确保无差错发生。 半年已过,那些写过的稿件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暖心亲切,至少的我曾为科学传播做了自己一份力量,为这个数据芜杂化社会提供了一份科学知识。作为一个写过一些东西的松鼠,我觉得科学传播绝非死板一块,读者需要的也绝非生硬的科学原理与结论,读者需要你用美的语言重新组织科学事实,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传播。 正像《小趋势》的著者马克佩恩所言:那些小的、新的、热情的群体,正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而松鼠会群博,便聚集了大量好手,为热衷科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从512地震、奥运会,还是新近的诺贝尔奖以及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等,我们用科学去诠释,提供客观视角,破解疑惑,厘清真相。 重翻旧日博客,找到4月份写的一篇日志,作为一名热爱科学写作的小松鼠,这应是一份真切的记录。 那是一月前,在豆瓣里找到了姬十三的科学松鼠会的板块,于是一番申请,加入其中。由于先前已叨扰过姬十三,所以加入其中倒也算方便,毕竟我的研究课题和其当年的课题有着类似之处,往大了说都是脑科学嘛! 当然,偶对姬十三是崇拜的。先前在《新发现》上拜读其关于一些科学话题的文章,读来有趣。没想到科学可以被写作的这样美丽,这样吸引目光;随后在《南方周末》上N次的在科学板块发现其文,不免细致研究,发现姬十三对于科技领域的科学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握是相当迅速及时并且精准的,重点在于其思维发散,收集材料广泛,但落笔时中心不丢,论证严密,也全无一派学究论文腔调,可读性强。 当然,姬十三现在是一百分百的科学作家了,远离了研究的事情,与媒体交道多了,发文遍布大江南北。《上海一周》也偶发其文,专栏名为哈赛族。偶虽向来对新名字不甚感冒,但哈赛还是让俺偶感鼻塞了下。哈即把玩、喜欢、浸淫,赛即science的中文谐音了,族自然代指一群人了,所以哈赛族自然就是浸淫于科学的一群人了。 当然,这群人目前在姬十三的号召之下,组了个google论坛组科学松鼠会,里面遍布着科学类媒体、编辑、作者、译者等等。截至3月27日已有47名成员,我也不要脸的忝列其中。当然,我的身份定性为译者研究者,毕竟偶还没发一个完全与科学绝对相关的文章,除非医学科普和仅有的几个医学时评也算的话。当然,我在其中是无关重要的。 姬十三甚至在看了我的博客之后,在给大家的联系资料里写道从不写与科学或本专业有关的东西,都是完全相反的。我是绝对认为其正确,偶已然认为做着医生(现在顶着做科学实验的名号)的职业,不能继续在博客上继续老本行,所以才会胡言乱语写点别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圈落之外,我们另一重身份与ID是松鼠。我们可以YY下将来,在N年后人们提及松鼠这一词汇时,脑中首先涌现的是一群科学传播人,做着传播科学、倡导知识的松鼠。 松鼠会群博已经一年,原初的涓涓细流及至现在,松鼠会在成长,群博的读者在成长,这样一股科学传播的小趋势已然形成,逐渐散发其影响力。当然,这影响力还需要更强悍的内功修炼。何况,科学写作本身是辛劳的,属于痛并快乐着的事,松鼠会群博的持续动力源亦需要各位同学的持续输出,才能蒸蒸日上。 著名主妇yami的开心网记录中,有这样一条:会写诗的人比会修马桶的人多,会怀孕的人比会正确避孕的人多日常生活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可惜我们通常缺乏技术。以此观照眼下的科学传播,我们还有许多要做。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665.html
个人分类: 感悟|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松鼠日记·写给11月20日(中偏上)
eloa 2008-11-24 14:07
姬十三 发表于2008-11-22 星期六 12:29 你们都错了在(上)和(下)之间,还有(中)还有(中上)这个故事在我看来,那么长桔子对此题目亦有贡献。 2008年4月1日 愚人节专辑 松鼠会小小亮相。 韩彦文(野驴) 和桔子联手做了 松鼠科学周刊(愚人节版), 通过 煎蛋 和网易探索发布。印象最深的是野驴的小便公式。很多地方都转载了,从留言来看,成功蒙骗了一大撮不明真相的群众。 这也是松鼠会第一次与煎蛋合作,后来的日子,他们的帮助一直在持续。感谢 Sein 和 杨光 (oioi)。 2008年4月13日 大聚37度吧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一天都是历史性的。至于为什么正好是13日,天晓得。 4月2日我在group里发贴,北京聚会啦,4月13日如何。回帖的有17个人,加上外邀+家属,最后来了25人,基本上把我能联络到的北京科学传播圈的人都请来了, 李虎军 ,《新知客》主编买哥《新发现》的小庄正好从上海过来。记得 悠扬 是最后一个到的。 因为人太多了,彼此又几乎没有见过,这次聚会够闹却不算热,到后来众人开始扎堆说话。我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聚会,屡教不改,近30人规模的聚会在后来又弄过几次,效果屡屡不好。 如果没有 Gerry 的出现,这次聚会将只剩下认个脸熟。聊到松鼠会应该一起做点什么比如做个群博, Gerry 点点头,说我来搭一个吧,我说,好啊好啊。当时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有多么意义深远。 2008年4月21日 群博上线 Gerry 是北师大天文系的硕士生,几个月以后,他转为博一新生。在由硕转博的这个春夏天,松鼠会变成他生活中的主题。 后来他写道,一转眼松鼠群博就满月了,功能都已基本实现,系统也稳定了下来,我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坐到角落里一边喝茶一边看松鼠们聊天了。我以前没有做过公众网站,也就从没有像这次这么紧张过现在总算都挺过来了,有和13讨论的150多封往来信件,有煎蛋sein的热心帮助,有众多松鼠倾力写出的隽永文章,有热心网友的支持和鼓励,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于我的论文,就让它继续拖着吧现在回头来看,已经开始怀念那些美好的不眠之夜了。 他大概没有料到,以后的以后,还要花更多的不眠之夜在这个群博上。 2008年4月28日 群博公开 4月28日是太重要的一个日子,以至于有些松鼠更乐意把这一天作为科学松鼠会的诞生日。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起点,中文科学博客的新起点但愿5年后再来看,这句话不会让我羞愧。 这天开始把松鼠会的存在告诉读者。 煎蛋 、 李淼老师 、 江晓原老师 、 李虎军 、豆瓣、松鼠们的博客都做了宣传。最有力的推荐来自 牛博网 , 老罗 在第一时间给做了松鼠会的logo,放在 牛博 首页非常醒目的位置,又发了篇博客力荐松鼠会。后来有天 老罗 叫我在 牛博 建个 镜像博客 ,他说,等将来松鼠会壮大了,有自己的读者了,再搬走好了,科普太重要了。我一直记得这句话。 猛犸、BoBo、小蓟、青方、Denovo、Gerry发了第一批文章。4月29日,日访问人数达到5000,对于一个新博客来说,无疑算是个小奇迹。50%的访客来自牛博首页。 2008年5月12日- 地震科普 Gerry说,本来我以为可以喘口气了。随之而来的地震,让我们迅速紧张。 12日下午17:29, 瘦驼 发表 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 这篇文章后来的点击量估计在2万以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地球另一边的桔子写完 地壳,你晃什么晃 ,后来她为自己文章的语气感到不安,那天谁留言说我的口气,我是真的觉得很内疚,写那文的时候确实没有那么强烈的带入感,觉得发生灾难的地方离我和我的家人很远。桔子就是那样同情、容易自责的女孩子。 地震专辑 迅速建立起来。这一批文章绝大多数都非事先约稿,也就是说,作者们是完全义务在写作。速度非常快,常常是网络上出现个疑问或流言,这边就有作者自发出来写文,地震能不能预报、心理救助、自救方法、救援技术、预警系统、地震局、防疫空 错 、 偷拍 和 小屁牛 ,这三个地球科学专业的松鼠义不容辞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天让我们认识到,科学可以这么有力有用。 地震专辑 最后成文37篇,总字数应该在10万字以上,参与作者10多位。 5月15,日访问人数超过1万5,服务器挂起。Gerry又投入了救火之中。 2008年6月5日 卖T恤 姚笛 第一次为松鼠会做贡献。 这个活动 的成败都很明显:做了一批T恤,有些同学持之以恒地在各个场合穿着它,颇吸引了些目光;松鼠会有了第一批自己的纪念品,大江南北的读者身着松鼠服;缺点是T恤有点丑,这可能是卖得不多的原因之一。 姚笛 ,红楼梦中人同名者、某总、我师兄、前化学系毕业生,就这么乐呵呵为松鼠会卖T恤。 猛犸 从淘宝上记录买主信息, 姚笛 负责一件件快递出去。由于估计过高,在他家里屯积了100多件卖不掉,4大箱。姚嫂苦笑不得吧。 有个叫磁带机的网友说,我交钱不要衣服行不行经过我们商量硬塞给他一件。磁带机,你还看松鼠会吗?我记得你也住在崇文门附近。 延伸阅读: 松鼠日记写给11月20日(上) 悠扬回忆录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540.html
个人分类: 感悟|1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松鼠日记·写给11月20日(上)
eloa 2008-11-20 12:20
姬十三 发表于2008-11-20 星期四 11:14 11.19是我的日子 ,11.20是 松鼠会 的日子。我翻开去年此时的日记,发现空空。也许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建一个交流的论坛,并不是生命中多么值得记忆的事。 2007年11月20日 为什么叫科学松鼠会 那时候的我,做了5个月的科学自由撰稿人。毕业时候选择这条路,并不轻易。10年的科学训练Vs 3年的写作经历;出国博后,选择一条前人走了无数遍的道路Vs 放弃科研,做看似不安定颇有风险的自由人,对当时的我来说,并没有日后看起来那么轻松。然而,对自由的渴望压倒了一切,我YY一种睡到自然醒,旅行+写作的生活事实证明这完全是YY。 2007年11月17-19日,在北京。见到邢立达、刘夙和吴欧,见到小蓟、大猫和黄永明,去了冰点、科学世界和新知客编辑部;和北京科幻圈腐败;见了覃里雯和《生活》杂志的朋友;牛博聚会,认识了老罗、柴静、老六、钱烈宪和陈晓卿一起过生日。喜欢上这儿的人,喜欢上被阳光打得闪耀的银杏叶子,晚上被路灯烘得通透金黄的样子也让我迷恋。他们后来告诉我说,这是北京一年中最好的日子。然而,人总是被眼前的景象迷恋。 11月20日。既然和大家都见过面了,就多沟通。除了北京的几位,还有烟台的瘦驼、重庆的Steed,在国外的张旭,在广东的刘念龙,上海的小庄、韩彦文,成都的逍遥,这些都是时常在报刊上相互打招呼的同好。在msn上跟大家沟通了下,google group就建起来了。最初想叫胡桃夹子,意思也一样,磕开坚果,发现这个组名已经被抢注了,Steed想到松鼠,于是有了科学松鼠会后来证明这是神来之笔。 2007年11月-2008年1月 主题是流产 就这样不温不火地在组里聊着。12月17日建了豆瓣组。有一搭没一搭地往里面拉人。翻开,11月23日的帖子,我说我们要不要做个群博?,Steed说,倒是可以做个群博,把大家熟悉领域里比较有意思的八卦贴出来,邢立达说,群博是什么?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流产;想评个年度科学图书,也流产;写过几个书荐,也没能坚持下去;开始有组内问答,流产;给《读品》做了一组书评,仅此一回。 找到2007年12月24日自己发的贴,松鼠过冬啦 明年我们会更长大。没有流产的预言。 2008年1月-2008年3月 皮条生涯 1月8日,徐超加入 1月25日,孙正凡加入 2月22日,黄庆加入 3月3日发的帖子,最近我在到处勾人,先把皮条客做好。至于把皮条客做好了做什么,并没有那么清晰,我说从大的来说,希望可以吸收培养些人,让这个群体壮大 。都是同好,将来谁有什么主意倡议,在这里吆喝下,也许就能找到人一起做。很方便。 Gerry加入,BoBo加入,段玉加入,青方加入,李海波加入,董董加入,Riset加入,空错加入,anpopo加入,denovo加入,张博加入,金刚加入,苏震加入桔子在3月11日报道,学生,做Steed下属给他糊他不愿意糊的墙。零星帮某记者采访一下美国人,给《新知客》写东西;专业 生物,喜欢话剧,声乐,玩玩钢琴,各种艺术的边缘人简介 00毕业于人大附中,04毕业于北大,09年估计能从芝大滚蛋回家(!)。那个时候我觉得桔子的文章很难看,半年后她让我刮目相看。2009年快要到了,桔子! 悠扬,你是4月2日来的。猛犸4月3日。小如4月5日。太多人了 3月7日吴欧说,13,松鼠人数剧增,严重表扬。3月10日黄庆说,十三大爷也该抽空把名录整理出来了吧 :)现在好像阵容很庞大,容易引起有关当局注意呢。3月底有了第一份名录,40多人,发现是anpopo帮忙整理的:) 2008年3月13日 北迁 2008年3月13日,我离开上海,北上。是为了银杏叶还是别的什么,说不清,甚至连上海的房子到期了也是个理由,朋友来北京工作了也是个理由。当时的我,并没有太多对未来的规划。自由人,专栏作家,在我的理想里,是和连岳一样有老婆,有无敌海景,有自由。我离开了海边,没有老婆,去北京寻找我的自由。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463.html
个人分类: 感悟|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置顶】松鼠们的活动
eloa 2008-11-1 10:45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0-30 星期四 15:19 【Dr.You】第八期寻找鸡鸡达人 【小红猪小分队】081106期 抢稿的同学请先看 规则 。 译文: 《 仿佛来自虚空 》 ,《新科学家》9.25专题,鸟类会唱人类会甜言蜜语,都是由于压力小闲的 原文:《 花花控~ 》,《新科学家》10.29专题,为什么缺少花的化石?因为不是所有花花都像玉兰一样大~谁能告诉我Yixian是中国哪里? 《 爱因斯坦错了么 》,《新科学家》10.29封面,欢迎进入扭曲世界。 【英雄帖】你心中的小红猪和Dr.You(征集logo设计) 【松鼠会入围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请为科学投一票 【科学松鼠会公告】版权说明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644.html
个人分类: 公告|1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松鼠会
iwesun 2008-9-9 14:01
赞松鼠会   昨天看了松鼠会的一篇文章,《 艾滋病跟弓形虫有什么关系? 》 ,感触多多,无论是知识性、趣味性,还是文笔,都是一流,而且还经得起推敲,再加上以前看刘念龙( 墨人刘 )的文章,也是深有感触,真是不简单,别看科学网有许多职业科学家,就论科普能力,感觉和松鼠会的业余写手们,相去甚远,要么,就不屑一顾( 不屑的根本原因还是心里发虚 ),要么就讲得不清不楚,讲了白讲,最多是激起了观众更多的疑问,但也不否认,这也是一大贡献吧。    差距,佩服!   真心赞扬松鼠会,俺先做好老鼠,再等着老鲍的仙丹,啥时候也变成个长(chang)尾巴的松鼠。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听,松鼠在唱歌
考槃在涧 2008-9-5 14:25
吃过松子么?有没有感叹松仁好吃壳难嗑?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正是好吃难嗑的松仁。 人们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便利,同时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霍金的《时间简史》发行量已经超过了 2500 万,反映了人们对科学的关注和好奇心。然而,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科学逐渐的专业化与系统化,科学知识被实验、数学、理论、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概念牢牢地包裹着,形成了一道普通人难以啃开的坚果壳。相对论、量子力学、多重宇宙、弦论、纳米、基因、考古、木乃伊 由于现代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得人们既对科学充满神秘感而想亲近科学,又被科学包裹着的坚冰拒之千里之外。 还好有科普作家帮大家敲开坚冰,架起一座通往科学殿堂的大桥。科普作家大都有比较深厚的科学基础和妙笔生花的文笔,他们把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转化为普通人读来兴趣盎然的文字和故事,让人们躺在摇椅上就能拥抱科学,在午后的太阳下而不用在实施室里就能亲近科学,走近大师。不但如此,科普作家还努力在作品中传达出科学思考的思想和方法,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点燃人们心中求知的火种,培养人们科学思考的习惯,教给人们科学做事的方法。在科普作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反过来会推动科学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善生活。 我国科普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引进国外的优秀科普书籍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本土科普期刊和科普著作,当然也就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科普作家,科学网大家很熟悉的李淼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松鼠们开始歌唱了。这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们有刚走出校门的科技期刊编辑,有各类杂志的记者,有在读研究生,有公司白领,有自由撰稿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们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谈古论今,纵横捭阖;凡分析必头头是道,凡评述必见解非常;在著名科普作家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待字闺中含羞怒放的姬十三带领下,把科普文章写得风风火火,把科普事业搞得风生水起。 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是务实的松鼠们的一贯风格。松鼠们努力要嗑开那些颗粒饱满真实有料的松子奉献给人们,绝不把时间浪费在空洞有虫的松子上面。他们谈健康,谈神经;谈心理,谈基因,谈数学,谈体育;谈星星,谈月亮;谈天气,谈地震;谈宇宙,谈人生。他们是纯粹的,自始至终对科学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仅仅依靠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普的热情来写作的。 在这群志同道合的松鼠的努力下,松鼠会群博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了大量的忠实读者。目前松鼠会群博已经拥有近万名读者,其中通过 RSS 等方式订阅的读者就在 2000 人以上,这些都说明松鼠的实力以及读者对松鼠的喜爱。在调查中发现,松鼠会读者群非常广泛,不但有大量国内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来自海外,读者中既有在校学生,又有公司白领,还有不少教学科研人员;读者的专业更是涵盖到现代科学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也说明了大家对科学尤其是科普的关注。 今天,很高兴看到松鼠会群博的镜像在科学网开通,这真是一件好事。科学网运营接近两年,在科学网诸位编辑和众多博主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相互学习、讨论的高端社区;讨论内容从科学研究的具体经验到对国家治理的看法都有涉及,不但博主们的水平在互动中提高,也帮助目前在读的大学生们增长知识,获得思想。而科学网和松鼠会的这一合作无疑对双方读者群都是一件好事,科学网的读者可以读到更多的风格不同的科普文章,而松鼠会的读者也可以和科学大家们讨论互动,近距离的感受大师风采,学习大师思想。 我们的松鼠会还很年轻,它需要大家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我们欢迎一切善意的批评和建议,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大众敲开科学坚果外面厚厚的硬壳,让大众能够品尝到新鲜的,美妙的科学果仁,营养大众。 现在,我们听,松鼠在唱歌! 松鼠会群博在科学网的镜像: http://www.sciencenet.cn/blog/songshuhui.htm 松鼠会群博: http://songshuhui.net/
个人分类: 求道|617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