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迁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TM期刊 | 血根碱通过Wnt/ β –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EMT现象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迁移和转移
WileyChina 2020-9-4 16:03
结直肠癌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也是结直肠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常转移到肝,肺和淋巴结。尽管目前化疗,手术治疗和放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有转移的患者常对现有的治疗不敏感,因而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结直肠癌患者非常需要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增殖和转移的治疗方法。 2020年4月14日,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在线发表了 西安交通大学Yanmin Zhang教授团队 的最新成果“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of EMT through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 文章概要 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出现无法切除的肺或肝转移,治疗起来会非常困难。大约90%的结直肠癌患者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这种异常激活可以促进上皮向间叶细胞转变现象(EMT)的发生,而EMT是肿瘤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血根碱的抗结直肠癌转移功能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研究实验包括为了测试是否血根碱具有抗癌能力,进行了细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等体外试验。为了进一步确证血根碱的抗癌能力,进行了裸鼠肿瘤移植等体内试验。为了探讨血根碱的抗转移功能,进行了裸鼠肿瘤转移模型的观察,HE染色,迁移试验和伤口愈合试验。免疫杂交,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试验可用来分析血根碱抗癌抗转移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血根碱对具有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LoVo细胞的迁移和转移能力都有遏制作用。血根碱可以减少裸鼠肿瘤转移至肝和肺的可能性。这一现象可以清新地通过HE染色观察到。进一步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血根碱对LoVo细胞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可以减少EMT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结论是血根碱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止EMT现象的发生,从而发挥其抗肿瘤转移功能。血根碱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方面十分有潜力。 总之,作者及其团队建立了结直肠癌细胞裸鼠移植模型,证实了血根碱对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有抑制作用,并探索了其分子机制。血根碱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继而上调E-cadherin,下调Ncadherin,Snail,MMP2和MMP9的表达,最终阻止EMT现象的发生。血根碱在治疗结直肠癌转移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 Ishaque N, Abba ML, Hauser C, et al.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puts forward hypotheses on metastasis evolution and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Nat Commun . 2018;9(1):4782. . Jo YK, Roh SA, Lee H, et al. 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1-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ATG10 facilitates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Cancer Lett . 2017;385:21-27. . Pitroda SP, Khodarev NN, Huang L, et al. Integrated molecular subtyping defines a curable oligometastatic state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Nat Commun . 2018;9(1):1793. . Silva-Garcia O, Valdez-Alarcon JJ, Baizabal-Aguirre VM.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as a molecular target by pathogenic bacteria. Front Immunol . 2019;10:2135. . Dow LE, O’Rourke KP, Simon J, et al. Apc restoration promotes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and reestablishes crypt homeo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 2015;161(7):1539-1552. . Zhu M, Gong Z, Wu Q, Shi X, Su Q, Zhang Y. Sanguinarine suppresses migration and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of EMT through the Wnt/ β –catenin signaling. Clin Transl Med . 2020;1–12.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tm2.1 关于CTM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TM)是Wiley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根据科睿唯安2020年6月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CTM获得的首个影响因子为 7.919 ,在JCR的138本Medicine, Research Experimental 期刊中位列第11,在244本Oncology期刊中位列第27,均处于 Q1 区。 CTM刊登临床和转化医学方面的文章,旨在促进临床前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加强基础和临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本期刊聚焦新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工程、疾病特异性生物标记物、细胞和分子医学、组学科学、生物信息学、应用免疫学、分子成像、药物发现和开发以及监管和卫生政策。CTM竭诚欢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决策者和业界人士免费阅读期刊内容并积极向期刊投稿。 撰写:程欣 改编:Tina
个人分类: 热点研究|1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信电脑版聊天记录的迁移?
tony8310 2020-3-30 05:32
微信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文件的积累比较可观。聊天记录和文件保存比较重要。以下是以前的测试,现在没有覆盖合并过,在安装电脑版微信后,按操作 1 ,选中以前的文件夹,仍能导入聊天记录(在windows 和Manjaro上测试过)。 ---------2018-4-26 测试可用。--- 1、 重装系统后,D 盘的微信 可以免安装使用。登录后将 文件保存目录更改为 D:\\Program Files\\Tencent\\WeChat Files。并勾选 保存聊天记录。 2、 微信以前的聊天记录(也许在 我的文档 \\wechat files),拷贝覆盖 D:\\Program Files\\Tencent\\WeChat Files。 3、登录微信,聊天记录应该都在。 ---------------以下的回答可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43206 1. 新电脑安装微信,不要登录 2. 拷贝旧电脑 WeChat Files 文件夹到新电脑 用户名\\Documents 下 (重要的是 All Users目录和个人微信数据目录) 3. 在新电脑上,用notepad++ 打开文件: \\WeChat Files\\All Users\\config\\ config.data , 文件的最后, 作者:schsu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43206/answer/7116251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2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末次大冰期欧亚人类的庇护所
jiangming800403 2019-10-7 17:42
目前人类学研究如果没有分子人类学方法似乎就被认为是不科学,但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变异速度本来不可知而且也可能不是固定不变,我们其实用一个不可知的量去推求一个不可知的结论,其结论是最初的“亚当”和“夏娃”并不存在于同一个时间,这也不是严格自洽的。 实际上,根据古人类DNA的研究成果,现代黄种人的典型父系特征——N、O、Q类型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中国北方的古遗址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其中O是现代黄种人特别是中国人和东南亚人最常见的一种Y染单倍型,Q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Y染的典型特征,N是欧亚大陆北方民族主要是乌拉尔人及阿勒泰人民族中常见的Y染单倍型。 当然东北亚某些民族中属于亚洲老黑人的C、D型Y染单倍型比例也很高。而现代C类型的民族主要是大洋洲黑人,而D型多存在于东南亚边缘岛屿当中的矮黑人以及中国西南一部分羌藏人群当中。 这说明,末次大冰期及后冰期蒙古利亚人从亚洲北部南下避寒,不仅把Y染C、D单倍型的亚洲老黑人排挤到澳洲大陆及亚奥边缘岛屿,也同化了一部分亚洲老黑人。当然在同化过程中,黄种人具有数量优势,但C、D单倍型的Y染更具有竞争力,所以从体质人类学或者常染色体上,现代蒙古利亚人中亚洲黑人的特征已经看不到了,但C、D型Y染单倍型一直遗传下来,并不远万里到达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 在几万年年前亚洲老黑人跨海到达澳洲大陆和亚澳边缘岛屿是一次伟大的征程。人类进入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应该有三个波次。第一波东南亚的古人类以小巽他()群岛为跳板跨海进入澳洲大陆大概还在旧石器时代,并迅速遍布整个大陆,向南扩展到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原住民长期缓慢的发展,并孕育了独特的文明,一直停留在采集渔猎的阶段,没有弓箭,没有驯化家畜和发明车轮。而东南亚边缘的安达曼人虽然还很原始,已经学会使用弓箭。 巴布亚、美拉尼西亚人从东南亚向南太平洋大岛扩散的时间更晚一些,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他们把家猪带入了大洋洲,并野化为巴布亚野猪,成为华莱士线以东的亚欧大陆动物。 东南亚的还有讲亚澳语系(亚细亚-澳提罗语系,又称南亚语系)的居民,他们体质上与马来人无大的差异,但应该是保留了东南亚较早居民的语言,与澳大利亚土著语的关系较近。第三波次进入大洋洲的东南亚人是南岛语系的波利尼西亚人。南岛语系各民族是唯一一个主要集中在海岛地区的族群,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者,他们文明程度更高走的更远。大概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纪,在3000年的时间里,他们勇敢的从陆地走向海洋。他们以亚洲东南南部为出发点,越过了原始澳大利亚人首先到达的澳洲大陆及附近大岛(巴布亚、美拉尼西亚),遍布西起非洲东海岸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太平洋深处的夏威夷群岛和复活节岛,北抵北回归线以北的中国台湾,南到南纬40°新西兰的广阔热度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域,伴随着波利尼西亚人的独木舟,迎着太阳向太平洋深处远航的还有猪狗鸡鼠等大陆动物 以山东为中心包括黄渤海大平原的古东夷地区应该是大冰期人类避寒和融合的庇护所和后冰期欧亚美人类大迁移的摇篮。不仅在冰河期作为桥廊,使老亚洲黑人携带 但C、D单倍型Y染进入朝鲜半岛与日本群岛,而且也保存下原始蒙古利亚人所特有的 N、O、Q类型的Y染色体。 Y染色Q单倍型的美洲人类早期应该集中在亚洲中北部,当最后一次大冰川开始覆盖东亚大陆的时候,一部分古蒙古利亚人沿着太平洋海岸线向东退却,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最后通过路桥越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大陆,成为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祖先,所以美洲人类遗传瓶颈和建立者效应很突出。随着冰川期结束,在东亚地区避寒的Q和N单倍型的古蒙古利亚人再次追逐着森林与草地向北、西迁移,最终现代形成了汉藏系民族与阿尔泰语-乌拉尔系民族的分化,也即华夏与北狄的分化。当然,在这种分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是原始农业的出现,农耕和游牧的分工。 历史上的匈奴-叶尼塞民族可能是Q单倍型Y染,直到今天北亚和中亚地区仍然能见到较丰富的Y染遗传多样性。随后 从匈奴西逐月氏、乌孙开始,发源于中国北方内陆的民族迁徙,将一波波东亚民族带到中西亚以及欧洲,这也是蒙古利亚人典型的Y染单倍型扩散的过程。 当然,在冰期与后冰期,在中国东南部,典型的古蒙古利亚人也与亚洲中南部的早期居民包括亚洲老黑人发生融合,一部分现代东亚人,主义是日韩人继承了亚洲老黑人的CD型Y染单倍型。中国南方壮傣各族其实底层上与东南亚的马来人相似程度更高,只是新石器时期时代以来受北方民族南下的冲击更大。台湾岛上的原住民也是末次冰期从中国大陆南部过去的。冰期结束后几千年来一直与大陆隔绝,所以一直保持着南岛语系。从文化上,北玄武与龙图腾也不像是我国北方黄河海河流域特别是靠近农牧交错带的辽河流域固有的,似乎更应该是江河下游地区的产物。 白种人Y染的R单倍型与黄种人的Q单倍型有很大的同源性,但是欧洲白人与和黄种人在体质人类学上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圆颅、平脸、铲型门齿、方眼孔的化石特征甚至可能追溯到北京人甚至更古老的时代。当然,如果能测出来北京猿人的DNA可能更有说服力。 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有推测认为,东亚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古老智人甚至是现代人,与发现于西伯利亚森林边缘发现的 丹(尼索瓦) 人可能有较密切的联系。 Y染的R单倍型出现时间可能很晚,最早可能出现在西伯利亚南部的森林边缘,当然最早Q单倍型古人类很可能不是白人,他们扩散到欧洲并开始占据强势地位已经是新时期时代及以后的事情。可能是在冰川期 R单倍与Q单倍型开始发生分离,分头向西、东方向迁移。进入中亚南部与西亚一带的 R单倍古人类与原始印欧人发生了融合,进而形成了具有 R单倍型Y染色体的印欧人,并向西进入欧洲,向南到达印度次大陆和波斯湾沿岸,向东北重新回到中亚的森林草原地带,进入中国西北地区,甚至到达贝加尔湖沿岸。 北方高加索人在体质人类并符合生态学上阿伦定律的抗寒性原则,说明他们应该不是在寒冷地区长期进化的,进入北欧很晚,是发明了用火取暖和衣服以后。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4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而即创之之十一: 让迁移成为学生思维的主动
wkwzydgjjx 2019-2-7 12:41
《教育过程》发表 18 年后,布鲁纳又说了,①要寻求新的方法来向新的一代传授那些已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②重点应当转到教授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上来,并认为这样做是很自然的;③应当同学生“讨论”知识,而不是对他们“讲授”知识。 他再一次的说了“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关于这一点,他并不是说要把微积分教给六岁的儿童,正确的途径就是让儿童领会微积分中的基本观点。 在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指引下,我国中小学数学课本在新课程中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做法,把知识下放。 例如一些原来在大学才教的知识下放到中学去了。有的一插到底,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了。例如等量代换,等式性质等知识,20年前是到了初中才教的。 李大潜院士 认为,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把大学或 “ 时髦 ” 的东西硬性下放到中学,必然把原来中学一些应该好好训练的偏基础的东西,加以淡化、甚至给挤掉了,这是不合算的。是走向一个极端。 这种 “ 抢跑道 ” 的做法,是不符合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的,也是不符合广大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我认为, 李大潜院士现在下这样的结论,为时过早。 根据本人的 10 年的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探索,我认为这种变化不说是好事,至少还不能说是坏事,要看后面的路怎么走。科学探索难免有试错的过程。教育教学也是科学的操作,暂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很正常,未来未必不会成功。 没有完美,只有更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数学基础教育,知识下放的教改已经进行了 60 年。因为他们有能让学生们创新的教学方式,又有不同于我们的考试制度,在培养大批杰出科技人才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利大于弊,有习惯了,倒退的可能性很小了。只会继续探索,不断革新,不断发展。 我认为,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数学基础教育在学术技术方面,还是没有解决好让学生们能创新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知识下放的教改并没有显现出多少先进性,发现创新能力并不比我们强,知识学习的成绩又不如我们。在这样的事实下,英国有老师学习我们的上海模式可以理解。我认为,除了学习我们的九九乘法表,学习其他就是在犯傻了,倒退了。 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课本下放的那些知识,基本符合了布鲁纳所说②的“ 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关键是①的你有没有“寻求新的方法”, ③的你是“讨论”知识还是“讲授”知识。 我们要思考,布鲁纳为什么不是提出下放一般的知识,而是下放基本、基础和普遍性的知识? 任何知识,都有迁移,越是基础迁移越大。 普遍性的主题性知识,几乎是现时所有人都需要的迁移。 那些 基本、基础的知识,迁移性最大,可以迁移到布鲁纳在①中说的那些已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 基本、基础知识的下放 是不是 “ 抢跑道 ” ,符合不符合广大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关键看你怎么做。我们需要实施学而即创之的教学技术,让迁移成为学生的主动。其中,让迁移成为学生思维的主动,必须放在首重的位置。 一般来说,任何知识的迁移都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用于理解记忆的迁移,二是用于发现创新的迁移。 前面的博文中我说了,重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创新。知识的迁移,必须把能发现创新做为目标的统帅。否则,必然会造成 李大潜院士所说那些不良后果,想象的好事变成事实的坏事了。 例如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等知识,都是最靠近人的思维本能的数学性文化文明,体现出了人类的发现原理,都可以从一年级开始,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入。 等量代换知识,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有广泛运用,可见其迁移之广之深。仅仅把等量代换用在理解记忆教学,太浪费了。 在让迁移成为学生主动的教学实验中,关于等量代换的主要探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充分的认识知识。对知识,有怎样的认识就有怎样的迁移,有多少认识就有多少迁移。 例如 1 .观察: 1+2=3 2+1=3 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相等时,我们可以用“ =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对等于号的这个使用时机很有深刻意识,又有相应的一定演练,就能很快发现: 1+2=2+1 仅用知识表达创新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是: ∵ 1+2=3 2+1=3 ∴ 1+2=2+1 再从逻辑形式和思维学的角度看这一思维过程,可以是: ∵ 1+2=3 (已知) → 视觉 2+1=3 (已知) → 视觉 ∴ 1+2=2+1 (等量代换) → 意识 ↓ ↓ ↓ 概念 逻辑 本能 很显然,在这样的能创新的思维过程中,离不开 数学概念、数学逻辑和 (等量代换的) 数学意识 。 在这样的能创新的思维过程中,两个视觉是脑外感,等量代换意识是脑内感,都属于感觉思维。 数学概念、数学逻辑和数学感觉这三者中,你认为哪一个是我们的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概念和数学逻辑作为知识,怎么教,一直都是我们的熟门熟路了。视觉和意识的感觉无法教,必须有育。如等量代换的发现创新性迁移,就要靠育,在育中体现教。或说是把教统一于育,“不教是为了育 — 黄全愈”。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要求他们说出这个定义,暂时不需要让他们完整地掌握这个定义。老师的表术语言可以用定义去说,且可以多次的说,以便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领悟,形成潜意识。 相等的量 包含 相同 的数和数量。对 1+2=3 和 2+1=3 两式进行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异同比较的教学活动中, 把“ 相同 的数和数量”作为等量代换使用时机之首要,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再进入“相等的量”。 其次,把认识逻辑化。跟着感觉走是人的本能,分析思行更显人类思维的文化文明。要研制一些相应的观察题,锻炼学生们的直觉,把逻辑思维感觉化,养成习惯,特别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如例 1 :把下列各式进行分类,以便运用等量代换。 如例 2 :看下图,有没有相同部分? 再有,把知识及时感觉化。注意,要及时!确保学而即创之,才会有高效率。知识是死的,在本能和经验的作用下对知识有了感觉,知识才有可能被活动起来,进入运用和发现创新的思维过程中。 知识的迁移受制于人的大脑中的思维模型。在这一思维模型中,少不了多种思维方式,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感觉。让迁移成为学生的主动, 感觉题锻炼绝不能缺席!感觉题的教学意义,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以一当百,有立竿见影之效。 参加数学冬令营的学生要演练 万多难题,是数学肉搏战的集中营, 有人形容奥数 赛是刺刀见红的战争。把万多难题从感觉思维的角度逐条整理一下,研制成感觉题会有多少,绝对不会有上千。对那些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感觉题的训练有上百条就可以了。学生轻松,效果更好。听我的,没错,不要再做笨事。这一点,我也是以我的成功实践说事。 要研制一些联想题,锻炼学生们对等量代换的感觉。 如例 3 :把你想到的内容写在“→”的后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例 1 中的⑨⑩,例 3 中的第 5 题等,出现了学生们还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形状,超纲不超纲?不存在知识的超纲不超纲的问题。这里的主体不是教知识,是育思维。育知识的迁移,必须尽可能的延伸于后续知识。 例如学习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出示过如下几例(见我在博客中的关于《初一数学思维教育检测题》的博文): 你看这样的演练,所用超前不超前,符合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很显然,以上三类数学思维锻炼例题,学生思维的主动是主体,都是锻炼学生对等量代换知识的迁移能力,以便学生们的今后遇到新问题时能有比较高效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创新。 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也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具体怎么引入,方法并不唯一,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已有例举。等式的性质引入后,要立即进行异同区分的认识教学。特别需要从数学形象的角度认知等式的性质的使用时机,等式的性质的使用时机很丰富,要及时(!)使用相应的感觉题进行演练,锻炼学生对等式的性质之使用时机的感觉。 教学改革需要有根据我们自身的切实体验去想象。但是必须不忘,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性质一样,程度不同”。我们成年人的想象的东西未必适合面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教学操作。因为有“程度不同”,必须有实践的检验!!! 如例 3 ,我在今年的大年初二,即 2 月 6 日 上午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对象叫菜梁第,南通市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数学成绩处于班里的中上游,这个男孩子把例 3 全说对了!只是几分钟时间,全说对了! 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很聪明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很聪明的文优学生,在传统教学技术下,学笨了,学差了,有些学的很差很差了,太可惜了! 我们总是习惯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能不能也习惯着说一说,没有更好的教学技术就没有更好的教育之爱。一般来说,爱必然是家庭的第一位。学校的爱,能比得过家庭吗,只能是第二位的。要让学生们在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中享受到学校的最有特色的爱! 我在微博中多次说过,即使是对于如布鲁纳、杜威这些伟大教育家的理论,也只能作为我们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的参考,因为他们几乎都没有中小学教学的经历。 例如布鲁纳在 ①中提出要寻求新的方法,什么样的新方法,他说不出,就是因为他没有这一方面的实验,还是要靠我们第一线的老师去发现创新。 从上述的成功实验,面对现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大环境,我们不难想象,应该把初中数学的不是很少的内容下放到小学,以便从小学开始就实施数、式、方程并举的教学! 如此,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知识的发现创新迁移,一定会让我们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获得令人意想不到高效,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必会发生实质性的大发展!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研究质疑气候变化速度
热度 2 zhpd55 2018-11-9 20:35
新研究 质疑 气候变化速度 诸平 \0 \0 据赫瑞瓦特大学 ( Heriot-Watt University ) 的 Laura Varney 2018年11月8日 (当地时间)报道, 新的研究对气候变化的速度提出了质疑( New research questions the rate of climate change )。 这根据赫瑞瓦特大学莱尔中心( Lyell Centre at Heriot-Watt University ) 克莱顿 · 马吉尔博士 ( Dr. Clayton Magill ) 的一项开创性的新研究得出的结论, 气候变化的发生速度可能比最初想象的还要快。 科学家们测量了海床物质如粘土和沙子的大规模迁移,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千年。研究发现,持续的移动导致了被困在海底的古代化石被侵蚀,这些化石释放出有害的CO 2 ,而 CO 2 是一种极强的温室气体。 研究人员此前认为,这些化石的侵蚀速度明显减慢,因此气候变化速度也会随之变慢。 但是 2018 年 11 月 8 日 发表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为气候变化的实际发生速度提供了新的线索。 论文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克莱顿 · 马吉尔博士说 :“ 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即将产生的影响的知识还存在一些明显空白。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球上化石碳的主要来源仍有很大的未知。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碳被困在海洋中,但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个过程,它可能对地球气候造成灾难性的威胁。 ” 克莱顿 · 马吉尔等人的 这项研究还提出了如何最好地应对全球海洋污染的问题。 克莱顿 · 马吉尔博士说 :“ 我们发现许多污染物粘附在粘土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受污染的粘土从一个地区被海水冲运到另一个地区,就会使其受到污染。例如,中国污染的粘土要运送到越南,运输时间可能是几十年或几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仍有很多东西有待发现,但这项研究强调了一个事实,即气候变化的发生速度可能比学术界曾经认为的要快得多。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Transient hydrodynamic effects influence organic carbon signatures in marine sediments Clayton R. Magill , Blanca Ausín , Pascal Wenk , Cameron McIntyre , Luke Skinner , Alfredo Martínez-García , David A. Hodell , Gerald H. Haug , William Kenney Timothy I. Eglint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9 , Articlenumber:4690(2018) Abstract Ocean dynamics serv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past dramatic climate changes via impacts on deep-ocean carbon storage. Such changes are recorded in sedimentary proxies of hydrographic change on continental margins, which lie at the ocean–atmosphere–earth interface. However,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records are challenging, given complex interplays among processes deliver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to and from ocean margins. Here we report radiocarbon ( 14 C) signatures measured for organic carbon in differing grain-size sediment fractions and foraminifera in a sediment core retrieved from the southwest Iberian margin, spanning the last ~25,000 yr. Variable differences of 0–5000 yr in radiocarbon age are apparent between organic carbon in differing grain-sizes and foraminifera of the same sediment layer. The magnitude of 14 C differences co-varies with key paleoceanographic indices (e.g., proximal bottom-current density gradients), which we interpret as evidence of Atlantic–Mediterranean seawater exchange influencing grain-size specific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regional hydrodynamic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down-core sedimentary proxies.
个人分类: 新观察|3388 次阅读|3 个评论
洪洞大移民的主因是大地震:灾后迁移符合自然规律
热度 2 杨学祥 2013-8-3 03:45
洪洞大移民的主因是大地震:灾后迁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杨学祥 自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以来,中国西部强震频发,暴雨、泥石流、滑坡等相关次生灾害接踵而来,防不胜防,表明自然灾害发生规律不可抗拒,防震减灾的客观需求要符合自然规律,否则事倍功半,甚至造成人为灾害。脱离不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让灾区通过自然调整休养生息自然平复,可能是一种代价最小的选择。明知险地,强行重建,不符合人类迁移历史,不符合自然灾害规律,人类无法与自然力量抗衡。 1303年洪洞大地震后,一直到明政府实行黄册制度的第2年(洪武十五年,1382年),洪、赵两县还没有完全从地震的巨大破坏中恢复过来,一些被地震毁坏的水利设施仍在努力修复之中。因此,如果说明朝初年发生过“洪洞迁民”之事,其根本原因很可能是1303年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地震迫使幸存者离开被毁灭的家园,转徙他地寻求生存之路。 中国西部山区强震频发后,山体松动,暴雨连连,次生灾害接踵而来,灾后迁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北川旧城地震后被淹,表明迁移是明智之举。 相关报道: 洪洞大移民的主因是大地震 2013年08月02日 14:02:2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0版   近年来,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成为一个文化研究热点,并吸引了学者们的注意力,这是20世纪晚叶汹涌激荡的寻根认祖文化潮流在历史学中的表现。   历史学家在研究明初山西洪洞迁民的原因时,一般都强调3个因素:一是明初山西人口稠密;二是金元以来由于异族统治者的屠杀,造成了华北地区“城市丘墟”,人烟稀少;三是明政府实行移民屯田政策,以恢复生产。   在研究明初“洪洞迁民”原因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者注意到元大德七年(1303年)山西洪洞发生8级大地震这一重要历史事实。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当时的赵城县,即现今洪洞县的北部一带。地震不仅造成人口大量伤亡(一共死亡275800人),而且严重破坏了赵城、洪洞两县的农业命脉。   从地震史学家提供的研究成果来看,1303年大地震后,一直到明政府实行黄册制度的第2年(洪武十五年,1382年),洪、赵两县还没有完全从地震的巨大破坏中恢复过来,一些被地震毁坏的水利设施仍在努力修复之中。因此,如果说明朝初年发生过“洪洞迁民”之事,其根本原因很可能是1303年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地震迫使幸存者离开被毁灭的家园,转徙他地寻求生存之路。   当然,我们不能无视明洪武、永乐年间18次山西迁民这些有明文记载的历史事实。但是,至于明初山西外迁人口为何独多,与其说是山西人口膨胀,毋宁说是1303年大地震严重破坏了山西的农业生产条件。   不妨做如下假设: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之所以与“洪洞”挂上钩,正是因为1303年大地震在洪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久久不能抹去的伤痛;而人们纷纷把自己当做是洪洞人的后裔,是为表达幸存者和周边地区的人们对震亡的洪洞人的一种深切的历史缅怀之情。   (周祥森)来源:《北京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08/02/c_132596706.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4501 次阅读|4 个评论
假如人在非洲动物大迁移河上架上桥
热度 4 lin602 2013-7-31 16:38
​ 看动物世界等节目,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大迁移真是惊心动魄,无数的食草动物在过那河时最为壮观,河里的鳄鱼将一些过河的动物给吃了。 看电视的过程中,突然有个奇妙的想法,如果人在这河上架上几座桥,让这些动物不受鳄鱼的捕捉而安全渡过这可怕的河,那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知道这会破坏生态,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后果。网上不少研究动物一生态的,给解释解释。
318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和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转移
热度 3 杨学祥 2013-4-28 08:31
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和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转移 杨学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最近指出,近20年来,地球一直处于构造活动的高峰期,而且这个地质构造活动期并没有结束。所以,近年来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的灾害也明显增加。当务之急,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上。例如,在地震风险大的地区,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也可以把一些老百姓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早点转移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民众的防震自救能力……总之,要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1970年至1999年,全球30年未发生过8.5级及以上地震,但2004年以来却发生了6次。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7次矩震级8.5级及以上地震,2004年之后的8年占了6次。 中国地震局前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的地震能量释放,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频发8.5级以上地震来看,地球可能进入了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这个时段地震强度很大。”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4-15/3820311.shtml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13日在北京指出,全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近期的地震属正常,并未超出历史常规。从历史来看,这段时间发生的地震并不特殊。1950年到1964年全球地震活动比最近10年还要强烈。刘杰透露,在2004年印尼9级大地震之后,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从那时起,各国加强了对地震预报的研究。 http://tech.sina.com.cn/d/2012-04-13/20286956576.shtml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 我在2013年4月25日提出,与其花大力气预测地震,花更多的钱建筑坚固的房屋,不如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的地区建立安全的城市。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划分非常关键。这是地质学家的责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099.html 相关报道: 刘嘉麒院士: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 作者:张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4-27 13:39:17 进入4月份,全球频发的地震现象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国内,云南大理、四川雅安和内蒙古通辽先后发生5至7级地震。在国外,由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不断碰撞,4月16日,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同一天,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7.8级地震;17日,日本本州东海岸地区又发生5.7级地震…… 地球到底怎么了?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们还有安全感可言吗?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请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地震灾害。 记者:您认为,近期各地频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刘嘉麒: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运动有时表现得比较消沉,有时表现得比较活跃。最近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就是地球构造运动活跃的表现。实际上, 近20年来,地球一直处于构造活动的高峰期,而且这个地质构造活动期并没有结束。所以,近年来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的灾害也明显增加。 记者: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对于民众来讲是神秘而又可怕的。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地震现象? 刘嘉麒: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地球也是个有生命的物体,它拥有巨大能量,不断地运动——地震好比它的脉搏,岩浆好比它的血液,火山喷发好像它在通过鼻孔呼吸……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地球有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对于近期频繁发生的地震现象,民众不必恐慌。尽管地震等自然灾害似乎发生得多了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仍属于地球构造运动的正常范畴,并非“世界末日”又来了。去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论”曾一时甚嚣尘上,最终谣言不攻自破。 记者:最近20年,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权威学者都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毫无希望。对此,您怎么看? 刘嘉麒:要想准确预报地震,至少需要解决三个参数:时间、地点和强度,以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准确地求解这些未知数。 但是, 我不认为地震是永远不可知、不可预报的。 任何自然现象最终都可以被认知,只是时日的问题——越复杂的东西,认识它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过去我们对于天气的预报也常常不准,现在预报的准确率却大大提高,这说明人类对天气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掌握了它变化的机理和规律,能够进行预报;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地震观测研究的深入,人类早晚能够掌握地震发生的机理和规律——总有一天,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记者:在地震无法准确预测的现实下,您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嘉麒:既然目前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那么 当务之急,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上。例如,在地震风险大的地区,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也可以把一些老百姓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早点转移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民众的防震自救能力……总之,要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记者:面对地震灾难,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 刘嘉麒: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知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强度有多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地震灾害的应急和救援方面具有较强的体制优势和动员、协调能力;而且,经过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近期的芦山地震,我们在地震救援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都将在今后的防御体系建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并且使今后的灾后救援工作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7285.shtm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2013-4-26 06:20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杨学祥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大中城市都分布在地震活动的断裂带。 我在2013年4月25日提出,与其花大力气预测地震,花更多的钱建筑坚固的房屋,不如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的地区建立安全的城市。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划分非常关键。这是地质学家的责任。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继续扩建,这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灾后原址重建,这也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没有能力实现的地方应该有长期的迁移计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9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8405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21 次阅读|6 个评论
更换手机后号簿转移终结方案
热度 2 yuliping 2012-10-1 19:39
现在年轻人更换手机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手机预存电话号码迁移成为一个大问题,很多中老年朋友根本就不会弄,因为手机的型号、品种太多,操作系统不一,实在是一件重要的小事。 方案一,采用 QQ 同步助手。 需要有 QQ 账号,在旧手机上安装 QQ 同步助手,然后将所有的电话号码上传到云端。再在新的手机上安装 QQ 同步助手,然后从云端下载电话号码。 采用该方法同步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新旧手机必须都支持 QQ 同步助手,目前 NOKIA S60 V3 和安卓系统都支持该软件。 方案二,借助手机卡。 如果手机太老,根本不支持智能软件,那只能采用比较原始的方法,将旧手机的号码首先拷贝的手机卡上,然后将手机卡放到新手机上,再在新手机上将 SIM 卡中的电话拷贝到新手机上。问题是一般 SIM 卡的容量只能存 250 个电话,要分多次拷贝。方法是如果手机提示容量不够,是否继续拷贝 ? 选择确定。这样先拷贝一批,然后在旧手机中将已经拷贝好的电话号码删掉,然后再删 SIM 卡,再拷贝。怎么知道哪些号码已经拷贝好了呢?一般是按姓名 26 字母顺序排序的,所以也很容易处理,就是烦一些。 方案三,手机卡和 QQ 同步助手混合使用。 有些新手机竟然不支持 SIM 卡电话向手机拷贝,在这种情况下,先将旧手机电话拷贝到 SIM 卡,然后将 SIM 卡装到新手机,通过 QQ 同步助手上传到云端,再从云端下载即可。问题是如果号码太多,这个过程其实和第二种方法差不多,需要重复多次,比较麻烦。如果新手机不支持通过QQ同步助手由SIM卡向云端上传号簿 ,不妨借个手机,NOKIA 智能机都有这个功能,不过处理前要将人家的电话号码做好备份。 方案四,借助电脑完成手机号码的迁移。 如果新旧手机都比较新,也可以借助电脑完成手机号码的迁移,当然需要安装各自手机的驱动程序和软件,由于文件格式和标准不同,有时反而没有前三种方法简捷。 注意事项:QQ同步助手将号码存在云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涉及个人隐私,最好处理结束后将云端存储的电话删掉。方法是通过QQ号和密码登录pim.qq.com进行处理,注意将回收站也删除。 2012.10.1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教师生涯|50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读钱冠连先生(二)
carldy 2010-7-4 13:33
学问路途,有喜有忧。喜的是能得到同行专家的耳提面命,促膝长谈,谆谆教诲,忧的是如何面对那些纷繁芜杂的命题,在没有任何帮助的前提下,如何思考,如何解决? 我一直很庆幸自己能得到许多学者的帮助。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无穷。每每遇到难关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出笔记,寻找与各位长者交流中撞击出来的火花。 这里整理的,是钱冠连先生给我的启迪之二。 (系列之一:“ 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全力沟通不同家园的门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684 与钱冠连老师的交往,时间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火热的长沙:在湖南师大参加“中国翻译理论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暨刘重德老先生90华诞庆祝会”。当时我清楚地记得钱老师在小组讨论中,讲述的是《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笔记告诉我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关系之中有一个重要的关系是:他们总是处于相互解释(包括翻译)之中。两个人、两组人或更多人一旦进入话语场,便形成了说与听(或者写与读)的轮换,暂时倾听与阅读的那一方,就开始不出声地解释对方,因为如果没有持续的解释,持续的倾听与阅读是无法实现的。 交流双方实际上是一种主动邀请对方解释与愿意解释对方的关系。 凭什么交流的两者能够沟通起来呢? 人与人之间有同一性(质、点、处、面),他们互相交流与互相解释与翻译才有现实的基础。 对翻译的追问,是有不同的方式的。翻译理论家关心的是两种语言转换的机制。另外,他们对人与神沟通的可能性的发现,发展出现代阐释学(Heidegger, Martin, 1982: 9-10)。Nida也从圣经的解释与翻译中得到了启发 哲学家对翻译的兴趣,来自于探查意义如何与world,existence,Being,entity,reality,object挂上钩的。 A. Tarski的真之语义理论中,提出了工具性语言与对象性语言(Meta-language object language)这一对概念。 钱冠连先生曾尝试对这一对概念中“工具性语言”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工具性语言的扩展式,指出翻译就是工具性语言扩展式内的一种,并对这个改造给出了理论上可行性的论证。这样,语言哲学翻译论提供了一个打通语言哲学与翻译理论的平台,语言哲学似可作为翻译理论的源头之一。 Quine首创出radical translation一词:“最原初的翻译”。一个译者,首次深入一个陌生的语言社团,且无第一本词典可资借鉴,也无操双语的人的帮助。哲学家Donald Davidson提出了“radical interpretation”,即“最原初的解释”,是对Quine“最原初的翻译”的修正。这种方法使我们清楚地指出学习、翻译或解释一种语言的要求与前提条件。 经典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近代学者施莱尔马赫说:理解就是从差别走向同一,这是理解的前提条件。 翻译就是以人与人的同一为基础,使他们有差异的语言形式尽量走向同一。但部分的差异仍不可避免地保留下来。 翻译实践家是看到了并抓住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差异,并巧于在语言形式的差异中做出安排的人。翻译理论家的工作则是在人与人之间同一的基础上,对如何从语言的文化的差异走向同一的机制做出解释。他们合作完成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的解释。但差异只能理解,不能消灭。 关于理论竞争,钱老师提出“不拆对方台,只是唱出自己的精彩”的建议。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3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探寻历史】成都也曾到过犹太人?
Morphia 2010-6-26 15:35
这几天在照例扫新闻时,看到一些关于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上海的避难所的图片,突然发现一个六角型的标志好眼熟?看了下文字说明,原来这个是犹太人的宗教标志大卫星。我仔细想了想,这个标志好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强烈。对了,原来是04年的时候我在成都宽窄巷子的时候就见过啦! 成都宽窄巷子所在的区域在清朝时是满城中的满族人聚居地,当时修了几十条胡同,历经岁月沧桑,现在被拆得已经只剩下宽窄巷子了。现在宽窄巷子已经在04~05年期间被政府出资打造了一遍,改成了商业和旅游休闲的城市名片了。我最早去宽窄巷子就是在它还在拆迁的时候,跟着一个成都本地的朋友去转了一圈。当时有一所老房子被征用成拆迁指挥部,我觉得有点意思,就顺手拍了2张照片下来。后来回来仔细看了下,发现这个老房子的窗棂上有一个很显眼的六角星的标志,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只隐隐约约从这个房子的建筑风格上感觉它的主人可能是穆斯林,跟周围的房子都不太一样,有点独特。 很好奇,成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来过犹太人的?这个宽窄巷子的房子都是清朝时代一直留下来的,基本上保持了原貌,也就是说这个房子的犹太主人可能也就是从清朝时起就已经在成都安家置业了,也有可能在当时的满族政府中做官(才可能在满城中跟达官贵人的房子修在一起)。那么除了这家的犹太人之外,当时还有没其他的犹太人也一起到过成都?他们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诸多疑问,可惜我不是做历史研究的,也搞不清楚这些诸多来龙去脉。 现在这个房子还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已经被翻新过一次了,很难的的是那个六角星标志还保留着,房子的整体风格也还基本保持原貌。只是门口挂的标识牌上的说明搞错了,把六角星说成了五角星,把大卫星说成是西洋符号,谬以千里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现在那里楼下是一个咖啡馆,楼上是婚纱工作室(我前几天路过那里的时候没带相机,就没去照,改天补回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