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次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满头乌发可说成秃子,小心“级别高于关系”
ncepuztf 2018-3-8 20:13
小心使用级别高于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没有头发的人称为“秃子”,那么只有一根头发的人呢? 也算“秃子”吧,因为他只比秃子多了一根而已; 两根头发的人说了:我也是秃子,因为我比一根头发的人多了一根而已, 那他也算秃子吧;三根头发的人说了,我比两根头发的人只多一根而已, 我也算秃子......; N+1根头发的人说了我也算秃子,因为我比N跟头发的人只多一根而已, 以此类推,满头乌发的人也就成为了秃子......。 这样论证秃子和满头乌发的人没什么区别,听起来是不是很有道理? 类似的还有:我和省长没区别,因为我和副科长差不多,副科长和科长差不多, 科长和副处长差不多,副处长和处长差不多,......,我和省长差不多!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何想买自行车的人最后买了辆豪车。 起初只想买个自行车,过程:买永久不如黑马,花钱差不多,买黑马不如吉安特,买捷安特 不如电动,电动不如摩托,摩托买进口的,买进口摩托不如买国产QQ,QQ不如 POLO,POLO不如高尔夫,高尔夫不如Q5,Q5不如A8,......,最后买个兰博基尼! 真相是人们不知不觉中用了一种叫级别高于关系的次序关系。 这种关系 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传递性,只有弱传递性。 传递一两次可能还凑合,多了就失真了,所以要小心使用!
个人分类: 科教|1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规划的优先次序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7-1-25 08:12
人生规划的优先次序 蒋继平 2017年1月24日 有的人说人生是不能规划的, 一旦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通常会达不到计划制定的目标, 从而使计划破产。我想这个说法可能涉及到具体的生活目标。要是这样的话, 我同意这样的说法。我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比如说, 到40岁, 在银行有10万美元的存款,可是, 在计划制定后,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从而使原来的计算显示缺失, 导致不能达到计划的目标。 不过,我这里说的人生规划不是一个具体的生活计划, 而是给自己整个人生制定一个努力方向。 这个努力方向的计划有次序的优先。 我认为人生规划的第一优先应该放在健康方面。人的健康是获得幸福生活的最基本保证。 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即使有权有名有钱,生活也是痛苦不幸的。人的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两个方面。心理健康主要靠环境的感化,所以, 要与良师益友在一起, 多看有益心身健康的读物。生理健康除了正常的营养外, 主要靠体育锻炼。 人生计划的第二优先应该是尽量掌握知识技能。 在确保健康的基础上学好文化知识,尽量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这些都是安身立命的资本。 人生计划的第三优先是成家育子。到达一定年龄后, 一定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早日成家,生儿育女。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护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天责, 也是家族繁荣的根本保证。 人的生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最有名最有钱也是生不出孩子来的。 没有孩子, 生命从此终结。 人生计划的第四优先是争取功名。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成家立业。 先成家, 再立业。立业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发挥自己的价值, 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为社会作出贡献。贡献越大,功名自然就会随之建立起来。 简言之, 人生计划的优先次序应该是: 确保健康 掌握技能 早日成家 争取功名 假如你能按照这样的次序作为努力的方向, 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走得比较顺畅。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11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解读”记者招待会外媒提问次序
热度 7 lvnaiji 2013-3-19 09:01
吕乃基 两会已经落幕,围绕最后一场记者招待会的议论方兴未艾。本文试图“解读”招待会的题外音:主持人选择的外媒(含港台)及其次序。 第一位是新加坡!意外,或许是神来之笔,或许是…笔。为什么是新加坡?由此向世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首先是开放。第一位获准提问的记者不是国内主流媒体。至于选择新加坡,或许其文化介于中西之间,立场相对客观之故。 第二位美国,意料之中。美国,是中国未来的道路上最大的影响因素。 第三位台湾,同样意料之中。关乎同胞之情和统一大业。 接下来该是欧洲了吧。果然不出所料。意外的是法国记者关心的是中国的雾霾。 欧洲之后是香港。虽然这里可以有多选,例如俄罗斯、非洲等,不过此时选择香港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甚至作为候补的是俄罗斯。这是中国最大的邻国,而且现阶段在意识形态、体制和全球事务上有诸多共同之处。当然,俄罗斯完全不必为候补而耿耿于怀,李克强的回答足以让其释怀:中俄之间没问题。剩下的就是把生意做大。新当选国家主席紧接着出访的第一站就是俄罗斯,还有什么好说的? 招待会结束。 当然还有弦外之音。 日本。不要说提问,在整个招待会上,所有的提问,无一人提起日本;所有的回答,无一字说及日本。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2397 次阅读|7 个评论
守秩序和一个民族的大智慧
热度 8 hanshiqing 2011-11-24 19:43
守秩序和一个民族的大智慧 韩世清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 我曾经虔诚地相信“中华民族是最勤劳智慧的民族”这句话。但现在我没法相信了。要说勤劳我赞成,但要说智慧,我是不同意的。 记得 10 年前,我在美国留学。经常深夜一点独自驾车从实验室回住所,美国小镇的夜晚异常的静谧,十字路口的红灯前 我一个人在等红绿灯,没有车,但是我会一直在等绿灯。我常常问自己,数里外也没有一辆车我为什么不走?我心里的回答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一个人闯红灯,美国人都是这样等的。 在那样的深夜,我彻悟了:秩序!秩序的重要性!秩序是不可破坏的!秩序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回国后,开车觉得累多了,时时刻刻神经紧绷。绿灯过十字路,也要提心吊胆总有人车横穿过来,红灯却计算着左右来车的时间侥幸穿过去,或者绕一下过去。绿灯也未必能过,因为常常有交警人为把红绿灯作废,口哨起作用,红绿灯成了摆设。 人人都想节省时间,快,可效果是大家都无奈的慢了! 不守秩序,这是怎样的智慧啊! 在中国生活的很累,其根源还是没有次序!比如,开发商做精装修房,会以劣质糊弄你,这种不守秩序的做法使人们不再信任开发商,结果就是家家买毛坯房,自装修,人人累于非专业的精通,连买个钉子都要去熟悉市场质量品种和价格!其结果是人人活得很累,还不能够把事情做到专业的水平!因此,整个民族的生活质量下降,活得却比任何一个民族还累! 不守秩序同样表现在科学研究上。本来应该让经过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科研业绩出色的人申请到教授的位置,这样的人可以一边做研究一边申请国家科研经费。现在的中国到好,一些人搞关系可以博士博士后不出色也能混到教授位置,再通过搞关系可以捞到国家大笔科研经费,然后希望那些更优秀的科研人才来为他打工!只有中国是这样的,能让不优秀的人才当上老板,让优秀的人才为不优秀的人打工!还厚颜无耻美其名曰情商高。我只能说中国科研事业花在沟通和组织上的成本太昂贵了!并且为成全二流人才牺牲了一流人才!因此,中国科研缺乏真正的创新,这也是不守秩序的结果! 一个守秩序的民族,大家都活的轻松,活得有质量;一个不守秩序的民族,人人活得很累,人人怨声载道! 因为不守秩序,所以中国人目前是肯定入不了最聪明智慧的民族的!
个人分类: 国家的管理|40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立此存照:预测中国获诺贝尔奖次序
热度 4 lvnaiji 2011-10-15 21:51
吕乃基 一年一度诺奖,年年岁岁伤怀。哪怕今年如此之近…… 再讨论中国为何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已经没有新意了。博主试图换个角度:预测中国有朝一日获诺贝尔奖的次序。 可惜没有数学奖。否则中国一定会在这个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物理学奖,大致是理论物理学。 化学奖,偏理论领域。 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上次序的理由是,越是可以个人单打独斗,不靠科研体制,远离社会万象,只要有个把天才,如当年的陈景润加几麻袋纸和几支笔,现今是加电脑和互联网,即可。参阅: “ 如果科学起源于中国 ……”—— 析李约瑟假设 更迟,或者基本上不太可能得的是,经济学奖。 所谓经济学,对象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然后才有经济活动的规律;主体相对独立于经济活动。中国当下既没有这样的经济活动,基本上也不存在独立的经济学家。见: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 中国有 “5 位 ” 经济学家吗? 当然,中国也可能闯荡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如对付房地产和跑路的企业家,扶持央企。不过,这样的“经济学”既难以得到诺奖的认可,在同类国家中,譬如说金砖 n 国,也是各有千秋。虽然如此,如果中国强势到 GDP 世界第一,且占世界的 1/4 乃至 1/3 ,有了这样的“话语权”,诺贝尔经济学家花落中国,也未尝不可。 再往后是文学奖与和平奖。其实,这两项早已授予中国,遗憾的是,授奖委员会与中国的立场相左,因而不被承认。当我们说:中国至今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也就一笔勾销了以往。所以这里说的是,名至实归、中国认的文学奖与和平奖。授者与受者皆大欢喜,世界与中国共赢。“到那时,到那时”,这是歌剧《江姐》中的一句唱词。应该是全人类得解放了。 其实,王勃早就描绘了这样的境界,如此诗情画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上述次序,各位且拭目以待。 立此存照。
个人分类: 杂谈|3174 次阅读|14 个评论
鸡蛋生问题:先有骗子?OR先有受骗者?
热度 8 boxcar 2011-9-7 19:28
这几天瞎忙,没时间拿出时间来写博文,也没认真看博文或者写评论。不过还是注意到科学网刚刚出现了一个新话题——骗子,骗得若干高手纷纷奋指疾敲,围绕着这个话题写下 N 多博文:搞哲学的周可真老师连写 4 篇博文【 1-4 】,整数学的曹广福老师写了篇题目很暧昧的“ 你欺骗了我,却说我是单相思! ”【 5 】,玩物理的黄秀清老师更是大呼“ 骗子有理 !”【 6 】 …… 恕咱时间紧迫、注意力不集中,没能尽得诸文妙处,只是在刚才看到周老师的最新博文“ 科学家还是应该理智些 ”【 4 】时,才注意到原来起因是周可真老师的“ 没有受骗者就没有骗子 ”的观点。对于这个观点,俺也很困惑,提出了一个“鸡蛋生”(类似著名的“鸡生蛋 OR 蛋生鸡”)问题—— 先有骗子? OR 先有受骗者?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好回答,其实并不好回答。如果在没有人受骗的情况下不能定义骗子,就如认定诈骗罪主犯非要先认定犯罪事实一样的逻辑去思考,似乎是先有受骗者,而后才有骗子。 如果把骗子和受骗者先作为自然人来考虑,那就得看先有的谁、谁的岁数大了,如果都是老人骗小孩,自然就是先有骗子而后有受骗者,如果小孩“鬼精灵”,天生就是一个“小骗子”,一张嘴甚至一个眼神儿就把爸爸妈妈甚至老爷爷老奶奶们都一股脑地骗了,那可以说是先有受骗者而后有骗子。 我芥末说,很像诡辩的路子,估计大家多半是不服气的。其实啥叫“骗子”,怎么着才叫“受骗者”,表面看似乎很好界定,其实还真的很难说清楚。在骗子骗完了人,其骗局与骗术已然真相大白、骗子本人都被绳之以法的情况下,“骗子”当然就是板上钉钉的“骗子”了,这个大家不会有任何的歧义。关键问题在于,假如“骗子”已经想好了如何骗人,并将设想付诸了行动,但还没骗到人(没有受骗者)之前,从本质上讲算不算“骗子”?“骗子”已经骗到了人,已经有了实际的受骗者,但骗局和骗术还没被揭穿之前算不算“骗子”?骗局和骗术已经被揭穿,但是还无人指认或控告的情况下,能算不算“骗子”?类似的,“受骗者”也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已经既成受骗事实的,自己也认栽了的,是毋庸置疑的“受骗者”;还有一种是其实已经被骗了,却还蒙在鼓里的;最后一种是当下还没有被骗的事实,但其个性笃信骗子的说辞,只要“骗子”一开口忽悠立刻就一定能上当的,甚至过后绝无反悔的(例如赵本山“大忽悠”系列小品中的范厨师),则属于铁杆儿的 、最具潜力的 “受骗者”。 从“骗子”心中存有了骗人之念,为骗人行为做好准备那一刻开始,一个“骗子”其实就已经诞生在摇篮之中了,只不过此时不为外人所知罢了,当然能否及时被贴上“骗子”的标签,关键要看事实和证据,并可参考某些先知先觉者根据蛛丝马迹所下的断语。至于“受骗者”,如果心地过于良善,对有些人或者事物毫无戒心,总是轻易地相信,甚至于到了盲目迷信的程度,则也会为其日后“受骗”埋下了伏笔,“受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总之,“骗子”和“受骗者”都是在旁人不知晓的情况下悄悄产生的,真想要分出个先后来,只怕比先确认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者先有鸡蛋更难。 参考: 【1】 周可真: 没有受骗者,哪会有骗子? —— 回应曹广福兄的商榷性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83522 【2】 周可真: 上当受骗:错误的行为决策根源于错误的事实判断 —— 答吴、曹二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83607 【3】 周可真: 没有演绎逻辑,就没有经验科学的归纳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83649 【4】 周可真: 科学家还是应该理智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83873 【5】 曹广福: 你欺骗了我,却说我是单相思!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83462 【6】 黄秀清:骗子有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83730 后记: 转帖周可真老师在俺写的评论下面给出的长篇回复: 博主回复(2011-9-7 19:04) : 从现象上看,“骗”这种社会现象是在知识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一些心术不良的智慧较高者,利用智慧较低者因其无知所产生的轻信这一弱点或缺点所施行的为达成其目的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说,是先有行骗,后有受骗。但是从本质上看,行骗的前提是可骗,无可欺骗则必无欺骗。而可骗的因素是存在于受骗者一方面,是受骗者在某个的领域的无知、缺智和由此产生的轻信及相应的行为。从这个角度讲,是先有可骗,后有行骗。不说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只说哲学,在可骗和行骗的关系中,哲学所特别关注的是可骗,而不是行骗。正如讨论知识,哲学所特别关注的是可知(知的可能性、根据),而不是行知(知的活动本身),对于哲学来,正如“知何以可能”是知识论的根本问题,“骗何以可能”是骗术论的根本问题。深究起来,不仅无知是骗的可能性、根据所在,而且由于无知而造成的理智缺失更导致情欲失去理智的驾驭,从而变得情欲处在自我放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通常所谓的“贪欲”或“人欲横流”。故完整地说,无知加贪欲才是骗的可能性、根据所在。
个人分类: 科学网|350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对张永和“宇宙存在的基本法则 ”简单的补充与延伸----数学准则(一)
yanghualei 2010-6-30 09:46
衔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980 数学法则 1 分解:结构、方向、次序、层次、过程、框架(分离、过滤,拆分、分块、分段、肢解 、分析 、分步 、分割 、萃取 、阶段 ) 2 基 :单位、 微元 、元素、构件、子集、定义 、部分 、原味、原始 、初始 、元典、原点、零点 3 次序:交换、排队、分步、分层、拟权、调迁,过程(程序、主次、先后、步骤 、顺序 、大小 、尊卑 ) 4 辅助:参照、中间 、工具、手段 、中介 5 同一: 类比、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综合、递推 、逆、补集 、搭配 (等价、相似、同质、普适、共性、稳定 、一价 、具体、还原 、归一 、整体、综合、系统、开放、联系 ) 6变换:法则、时空、动作、角度、立场、主客 、位置 (平移、伸缩、旋转、覆盖、对称 (逆) 、线性、倒、导 、互换、置换 ) 7参照:比较、定价、定界 、定基 (相对、准则、边界 、辅助、中间量 、基 、单位 、原则 ) 8载体: 依赖 、寄托、寄生 、依附、靠山 、归宿 、家 9条件: 碰撞、作用(介质、环境、场、溶液、场所、制度、空间、原因、动力 、历史、时代、潮流 、角度 、范畴 、系数、参数 、周围、上下游、左右侧 ) 10 假设:反证、归纳、演绎、证伪(猜测、假说、不妨设、估计) 12距离: 面积、长度、体积、规模、个数、重量、温度、 差异、特殊、不同 、程度、度 、量 、时间 13传递:过程、铺开 、过渡 (链式、通信、传输、关系 、接力 、递推 ) 14功能:价值、应用、影响、作用 15界:边界、系数、参数 、阈值 、端点、边际 16 集合:类、群、种、窝、纲、 系、院、村、 概念 17逆:对称、互补、对立 、平行、垂直、独立、因果、反 正 、正负、倒 证 、导 积 、 对偶 、 奇偶、周期 18搭配:吻合、得体、合身 、一致 、自洽 、配方、凑 19形式:方式 、 20空间:距离、长度、面积、体积、地点、周围、环境、局势、条件、规模、程度、顺序 21时间:效率、速度、因果、先后、顺序 22过程:分段、分步 、阶段、层次、步骤 23比较:纵比、横比 数学思维 1) 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对称性、自返性、传递性;正则性、规范性、 完备性 ;存在性、稳定性、唯一性; 对偶性、置换性、等价性;吸收律、清除律、夹逼律 2)交、并、补、独立、相容、包含、等价、属于(关系 最基本的是子集、交集和并集 ) 3)函数、算子、泛函 4)定义域、法则、值域 5)输入、导出 、反馈 、在输入 6)定义、性质、关系、运算法则、判定 7)四则运算 、 复合 、 逆 8)事件、分布、概率、独立、条件、随机、相关;最值(大小)、矩(期望和方差)、总和、极差、母函数;重复、样本、统计量 9)极限、无穷、连续、可导、可积、可微、级数、函数 10)行列式、矩阵、向量、二次型、方程组思想 11)对称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凸凹性、有界性、最极性、正定性、正交性 、单多值 、可逆性、可倒性、稳定性 ;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可积性、渐进性、 齐次性、遍历性、 拐点、极点、驻点 12)单值函数、多值函数、分段函数、隐函数、显函数 13)集合、映射 (复合和逆) 、函数、关系 14)定义、法则、次序 在懂次序和知道基本概念的条件下数学家的全部武装在于利用四则运算、逆、复合、无穷对问题进行等价变形 ----麦可斯韦
个人分类: 数学沙滩|339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