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机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机会

相关日志

[转载]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观察
fqng1008 2020-8-25 17:29
资料来源:吴彤. 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观察. 哲学研究,2007年1期 一、导言:研究缘起和背景 在科学哲学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一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它的不同认识也是区分不同科学哲学观点的一个重要界石。自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后①,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的观点变得似乎已无人问津,而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观点则大行其道。② 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实践哲学的兴起,以及SSK和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研究的兴起,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起点观正在悄然形成之中,这就是主张:科学研究始于机会。本文依据劳斯等人的观点,对“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科学起点观做出评论,并初步讨论了这三种起点观的区别和新机会观的合理性及其意义。 本文的逻辑展开如下。首先,论证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观点及其立论基础,并讨论该观点与其他两种观点的重大区别及其意义。其次,给出支持“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观点的历史和现实案例。我将给出三个案例,以证伪“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观点。虽然按照波普尔的说法,对“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个全称肯定判断,我们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就能够证伪它,但三个不同的案例会增加我们论证的强度。其中第一个案例,源于劳斯和平奇等人的研究,是关于历史上科学家对于太阳中微子进行研究形成机会的案例;第二个案例,来自关于复杂性研究领域: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研究起源于经济学和人工生命研究,这是由当下的某些公司急欲寻求到不同的经济学启发和圣菲研究所急欲寻求到资助的机会造成的;第三个案例,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关于微小昆虫飞行状态的研究工作表明:这种研究的起点与其当下资源、仪器设备等研究资源所能提供的研究机会密切相关,而且研究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制约和修改着研究目标和问题。最后,讨论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观点如何能涵盖和融合其他两种观点的逻辑和实践境况,从而提倡一种更加融贯的、历史的和多元化的科学研究起点观。 二、科学研究“始于机会”和“始于问题”或“始于观察”之区别 区别科学研究“始于机会”、“始于问题”和“始于观察”这三种观点,是重要而且有意义的。 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一直被视为支持着科学积累观,是观察与理论二分之基石。③ 自汉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后,由于观察与理论无法截然两分,使得“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相当于“科学研究始于理论”,因此,科学始于观察的观点受到很大质疑。 此后,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观点,成为支持证伪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基点之一。但是,虽然后来证伪主义科学发展观受到质疑,科学始于问题的观点却逃避了检验,学界依然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事实上,这可能是由于还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起点观来取代科学始于问题观,而后者能较好地适合于表征主义科学观,所以没有受到本来就属于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的质疑。 其实,不仅表征主义的科学哲学存在问题,因而从表征主义的观点根本无法产生对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反驳,而且从论证的角度看,波普尔对于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论证也并不充分。因为他只是基于一个诘难,即把观察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无法回答“究竟要观察什么”的问题,而提出其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然而,仅仅根据科学要研究问题以及问题可能指导观察什么,是推不出问题一定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的。当然,在理论表征主义观点下,只要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成立且具有普适性,观察的基础性地位就不复存在,从而也就无需再对“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做辩护了。 况且,从科学作为活动的观点看,构成当下科学研究的直接动因一定是问题吗?大量的事实证明不是这样。从科学作为理论表征的逻辑看,我们把科学理论中蕴涵的不相容性称为问题,把理论预期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冲突也称为问题,然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并不一定会成为在真正科学活动中实践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起点。 首先,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观点看,理论不是一张天衣无缝的信念之网:虽然理论之间会产生冲突,但冲突常常被科学家们视为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人类活动从来就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同理论也是不同科学家活动的地方性产物,因此它们的冲突很正常,而不是科学哲学家们所谓不可容忍的事情。理论不是我们的统一“世界图景”,而是范围广泛的各种表象和操作。因此,即便实验与理论有冲突,也可能只是与某种理论表象相冲突。科学家在实践中并没有把这种冲突看成很大的事情。历史上科学家寻找“以太”的案例表明,虽然科学家为电磁波不断寻找自己相信的传统性“传递媒介”,但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给出“零”的结果后,他们也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因此,当不相容性无法解决时,它并非像传统科学哲学所言,是科学家完全不可容忍的事情。 其次,不是所有已经显现的问题都能构成科学研究的问题,更不要说那些潜在的问题,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它们对科学家意味着“无”)。即便进入科学家研究视野中的问题,如果没有机会、能力和资源的支持,也不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当下研究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这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有当天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及其资源仪器达到一定水准时,才构成天文学研究的问题。换句话说,没有机会,科学家不会意识到问题;没有机会或者研究条件不具备,即便意识到问题,科学家也无法进行真正的研究。所以,一概而论地、全称肯定地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是不能成立的。 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区分机会和问题对于科学哲学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从表征主义科学观看,在被接受的理论中,要确定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如何构成,主要应对其中隐含的不相容性进行探查,建构新实验以验证理论的内涵,评估理论领域中还不清楚的东西,这些才是理论性任务,值得去做;而实践性地确定哪些问题值得动用现有资源去研究,则是不值得去做的。因为前一种评估是规范性评估,后一种评估是实践性评估,受制于特定的地方性情境,而表征主义科学观只考虑规范性问题。 但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上述区分是错误的。机会性的研究概念打破了这种区分,因为研究机会的构成与现有的地方性资源和需要的思考是不能分开的。不存在与产生机会的具体境况区分开来的抽象的研究机会,从而也没有独立于特定情境的问题。并且,并非所有理论上可识别的问题都构成研究机会。如果没有人去研究这些问题,不论是因为缺乏资源、旨趣或者合作者,还是因为现在似乎没有解决的办法,那么它们就不会出现在我们当前的研究中(Rouse, p.88),甚至不会出现在我们关注的视野中。 这种对于研究机会的评估关注,就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寻视性关注(circumspective concern)。在这种寻视性关注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当下在手的资源和知识状态,例如,现有的可资利用的成果是什么,我们能够在这样的成果基础上做出多大程度的创新;现有可资利用的工具和技巧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条件能够构成多大程度的科学进步。而且,我们的评估依然是实践性的、介入性的。加之体制要求,我们常从自己的地方性情境以及竞争环境的影响来考虑可能的科学研究进展。仔细想想我们周围所进行的常规科学研究和突破性研究,我们不都是从自己身处的地方性情境及其所掌握的技能、资源的前提上进行评估从而推进研究的吗?我们的科学方法论教科书在讨论获取科学问题的原则(即获取的规范性)时,常认为有四项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创新性、需要性和可行性。这最后一条可行性原则,不就是在讲机会、资源的评估吗?可见,我们实际上是一边承认要先行对什么构成问题的机会进行评估,即作可行性评估,一边却在大谈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一边把可行性置于基础性地位,一边却又不假思索地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我们已经破坏了波普尔论题,但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即便退让一步,也可以建立一个弱版本的“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观。当然,就这种机会观而言,即便是在一种综合的或者整合的视野中,也不应并列观察、问题和机会,不是说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起点。我们的观点是,说科学研究始于机会,意味着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整合着观察和问题对于研究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只有机会真正地反映了实际中的科学研究。正是基于资源的机会性寻视,使得一些问题进入科学家视野,足以成熟到变为科学家当下可以研究的问题;机会也使得观察成为有意义的观察。科学的工作确实要研究问题,而不是研究机会。但是机会给出问题,机会挑选问题,机会磨砺问题。同样,机会使得观察成为深入的观察、有意义的观察。当然,有了机会后,还需要有资源:“机会+资源”造就研究路径,形成研究的历程。我们要研究什么,不是由问题决定的,而是由现有条件即基于资源的机会性寻视决定的。问题只构成我们可能要研究的空间,而机会和资源制约着这个可能性空间,给出实际的研究进路,决定着实际的研究起点。 观察、问题和机会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起点性链条,形成实践性的科学研究的解释学循环:(1)通过机会性寻视,我们在评估自己和同行所掌控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先前的实践寻找合适的研究项目或者问题;(2)然后通过问题,我们去更加具体地实践,并且观察到新的差异和推进原有的研究;(3)接着在原有研究推进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实验室中的科学家社会协商的实践,寻找研究的新机会。 在这点上,SSK学者给出了很好的研究支持。拉图尔和伍尔伽在《实验室生活》中,通过考察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交谈,将交谈归结为四种类型:(1)利用“已知事实”:讨论关注的是自多久以来这一现象是已知的;交流的作用是传播信息,有助于重新发现与当下所关注的问题有关的实践、论文和过去的想法。(2)寻求正确的方法并且评估其可靠性:在这种关注中注意到了研究小组获得的投资额度以及避免对赝象(artefacts)进行研究的前景。(3)针对理论问题的项目评估,也涉及学科未来和实验室方向确定等诸多问题。(4)针对其他研究者的竞争性评估。而且,这四种类型的讨论经常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从一个兴趣中心转移到另一个兴趣中心。拉图尔等人认为,实验室交谈(即话语实践)所关心的主要有:已建构事实、这些事实的个体创制者、事实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主张,以及最后,实践的主体和允许操作执行的铭写装置,其中绝大部分涉及的是研究者可能掌控的资源和对可能研究机会的寻视(Latour and Woolgar, p.167, Figure 4)。对于“谁(who)”、“什么(what)”和“怎样(how)”的机会性寻视分别导致了“铭写(inscribing)”、“宣称—争论(stating-arguing)”和“写作—发表(writing-publishing)”这些实验室谈话的更为显明的结果。经过研究,拉图尔等人也认为,研究人员在研究领域中更多地注重研究资源(capital):他们是从可能掌控的资源和对机会的寻视上开始研究的,并且经常从一种资源转移到另一种资源上,这些资源包括“承认(recognition)”、“获得授予(grant)”、“作为资本的货币(money)投入”、“设备(equipment)投入”、“大量的数据(data)产出”、“论据(arguments)”和“论文(articles)”,以及“正式的宣读(reading)”,从而机会和资源获得了类似解释学的循环(同上,p.201)。 皮克林和塞蒂纳也都认为研究源于机会。皮克林更早地指出,科学家的“研究战略是根据科学家个人以享有的资源在不同的语境下做出创造性探索的机遇而定的”(Pickering, p.11)。每一个科学家在选择和处理问题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这既包括物资设备方面的,也包括职业训练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这些资源将决定科学家在面对问题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总是要使科学家自己的资源被最好的利用。塞蒂纳比喻地说,科学家就像修补匠,而“修补工是机会主义者。他们了解自己在特定的地方遇到的重要机会,并且利用这些机会来完成他们的计划。同时,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可行的,并且相应地调整和发展他们的计划。当行动起来时,他们不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某种中用的物品,使其成功地符合他们暂时决定的目的。……谈及研究的机会主义并不是表明科学家在他们的做法中是无系统的、非理性的或以职业为导向的,……机会主义,表示了一种过程而非个体的特性”(塞蒂纳,第65页)。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工作与织补工类似,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源、技能和机遇。因此,是机会而不是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皮克林也指出,这种机会主义虽不能解释所有实践中的问题,但它是针对新传统如何生长而言的。在皮克林的争论案例研究中,最能体现他的“研究中的机会主义”模式的是1974年11月新发现的J/Ψ粒子及其所引起的对该粒子解释的“色”与“味”之争(王延锋,第102页)。皮克林认为,是新老两派物理学家所占有的文化资源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上述问题上所持意见不同,从而研究起点也不同。他指出,欧洲研究中心的Mary Gaillard和美国哈佛大学的Alvaro De Rújula拥有不同的学术经历,在面临一种研究传统向另一种研究传统转换的过程中,他们都只能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而寻找到不同的机会,把握住对于他们是新的资源,分别成为粲夸克和规范场论的积极支持者。这一案例表明,科学家个人在面对选择时,一方面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有学术背景等文化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影响又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在面临新的语境时,他们也会努力使自己的研究资源与现有的研究机会相适合。在新的情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动机,调整研究的目标和问题情境——这正是一种机会主义的观点在支配着研究中的选择,在研究中不断调整,使自己的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用。科学家在研究中采取机会主义的方式向他们视野中的自然界开战,对此科学哲学家需要做出恰当的说明和阐释,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家的行为,而科学研究的机会观便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阐释和理解。 三、“科学研究始于机会”案例:太阳中微子实验、复杂性研究和昆虫飞行测量 1. 太阳中微子实验的机会特征 劳斯在探讨平奇所讨论的一个探测太阳中微子实验设计的历史时发现,在这个科学史案例里,什么成为当下能够进行研究的问题,取决于现有资源及如何利用它们的机会把握。这个案例是这样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普遍相信自然界中的太阳中微子流太小,用现有的技术很难探测到。想要做这种探测实验的最初动力来自一个实验人员,他发展了实验仪器和技术,并且训练了能够直接探测中微子的相互作用的技术人员。在投入相当可观的资源去发展一种中微子探测器后,他开始试图为寻找中微子而做探测,并且也试图谋求一些理论家的支持,来提供关于太阳中微子流的某种预测值,以便作为他的探测目标。到1958年,关于恒星核反应的公认观点发生了一些改变,向少数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暗示,太阳中微子流有足够的可能被观测到。到1962年,这种可能性已经建基于敏感的中微子探测器的有效性上了。这导致这些科学家通力合作,对太阳中微子流的可能预测值去进行复杂精致的计算。对于公认的认识而言,这里重要的是,在太阳中微子上不存在内在的理论旨趣”。(Rouse, p.87)由于研究仪器的进步而导致的对太阳中微子流的测量,至少不是科学家最初的目标,科学家开始并没有理论旨趣去探测太阳中微子。劳斯看到这段历史后,敏感地指出:对于研究太阳中微子这个方案而言,最初的研究理由并不是问题,而是机会(劳斯原话:“……the original reason for the project was not a problem but an opportunity”[同上])。 2. 复杂性研究首先始于经济学的机会主义特征案例 我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发现,复杂性研究之所以会从经济学开始,并且结合了计算机编程研究的人工生命研究,而没有从物理学开始,这其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机会主义特征。 圣菲研究所建立的目的和研究方向一开始并不明确;而且在建立这个机构的开始,一些资深学者的想法也是各式各样,科学家的各种想法在公开和私下场合中不断碰撞、冲突和磋商着,学科整合的方向随着科学家的想法之间的竞争而不断摇摆。而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个研究机构究竟应该研究什么。对此学者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的学者力图使这个研究机构成为研究大型甚至巨型计算机的研究中心;有的学者则认为研究任务可能要比这个更宽、目标更高。所以,建所时的研究主旨是从模糊的“新思维方式”经争论而逐渐清晰的——先是学科整合的观点,而后是“混沌科学”,再后是“突现”科学,最后确定到“复杂科学”上。 研究主旨确定后,从哪里介入复杂性的研究实践才算开始了真正的研究?既具有戏剧性的机会主义特征、又具有路径依赖性的是,这样的复杂性或者复杂系统的研究没有大量资金支持是根本不可能进行的。就在研究所四处寻找支持时,一些大型公司也在为经济预测而深感头痛:问题在于经济学建立在简单性的过分简化的模型基础上,因此那些模型即便有巨型计算机支持也无法得到突变的经济学结果。其中某个巨型公司的总裁(花旗银行总裁)希望得到不同的经济学启发,而圣菲研究所也在寻找资助人,希望做出与以往科学不同的东西来打动资助人——正是这样的机缘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两个方面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后,双方都深感遇到了挑战。上述经济学需求刺激和推进了圣菲研究所的工作。事实上,正是与花旗银行总裁的接触机会促成召开了圣菲研究所把复杂性集中于经济学复杂性的讨论会,把阿瑟的“报酬递增”和新的非线性、复杂性经济学的思想推到前台,也把约翰·霍兰的“作为适应性过程的全球经济”报告中所蕴涵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推到了前台。 霍兰到研究所工作这件事情也改变了圣菲研究所原来的“复杂性系统”研究,把它变为了“复杂适应系统”研究。因为霍兰使得盖尔曼等人突然意识到他们的研究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疏漏,即没有考虑这些突现结构究竟在干些什么,它们是如何回应和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的。霍兰在适应性概念上默默研究了25年,到57岁时才成为学术明星,其思想变成了圣菲研究所的计划。 上面的范例告诉我们,正是机会促成了圣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研究首先从经济系统的问题开始。我们也看到,事实上具体研究产生的科学知识是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没有什么知识可以脱离开具体场合、特定的人;并且都需要某种激励的机会:如果没有霍兰,也许圣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研究就不是复杂适应系统,而只是复杂系统。 3. 随着研究展开、受到现有资源和机会的制约而不断修改理论目标的案例:昆虫飞行测量 我们手边也有一个关于科学研究源于机会而不是问题的深具代表性的现实案例。由于这个案例是普普通通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研究,因此它更具有广泛性和基础性意义。在这个案例里,研究目标先后有变化;现实条件制约着研究;通过实践还创立了最初谁也没有意料到的新实验方法。这个案例最终证明,是研究者所能够把握的研究机会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2005 年,我接触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一个做光学工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他研究了昆虫飞行的测量问题。这个问题的最初目标是想为微小飞行器研究做仿生研究。平常我们都会对昆虫的复杂飞行技巧感到惊讶:昆虫是如何飞行的?但这个问题最初并不构成科学问题。即便它是一个问题,在我们没有测量工具和仪器时,也无法研究它。我们之所以对昆虫的飞行产生兴趣,是因为想借助于昆虫仿生研究微小飞行器。昆虫能够直飞、悬停和突然拐弯,其动作的动力学特性是什么?在没有合适的仪器之前,这个问题也无法构成研究问题。所以在开始时,研究只是建基于一些模糊的想法上。研究者最初不仅想系统地获得昆虫飞行的数据,而且想建立一个微小飞行器理论。然而经过初步实践尝试后,证明这些目标无法达到。其主要原因是,关于昆虫飞行如蜂的飞行只有经验直观而没有任何理论,而最为重要的是,对如何测量昆虫的自由飞行我们甚至无从下手。构成能够对昆虫空间飞行进行研究的机会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有无较好的跟踪飞行的观测仪器是最重要的瓶颈因子。因此,建构起一套对昆虫自由飞行进行观测和精确测量的设备仪器,就成了研究昆虫飞行的重要前提。论文作者最后完成的是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的混合系统:磁场传感线圈测量系统和图像跟踪系统。研究者初步跟踪拍摄了熊蜂的飞行(直飞、悬停和拐弯)姿态,获取了若干相关数据。研究者还通过各种尝试,成功地用在熊蜂翅膀上粘接微型传感线圈来测量熊蜂扇翅角和扭转角的方法,对熊蜂进行了实验。(蔡志坚)由于最后粘接线圈方法的成功实践,这种本来只是试一试的机会主义工作,就成了这个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研究中,由于机会主义研究的成功,它反而构成了研究工作的核心。 以上案例至少证伪了“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这样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命题。它们也至少说明存在着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境况;说明“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观点可能比其他观点更能提供对于科学研究起点的合理说明,并且可以整合其他观点。 四、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观的意义 科学研究的机会观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开战;科学研究同时也是一个集体的社会竞争与合作过程,其中每一个科学研究的机构和组织所掌控的科学资源都或多或少有所区别(不仅是量的而且是质的),每一个科研人员也都具有研究经历、能力和实践上的差异,因此,从科学研究的过程上看,实践的地方性、时间性和机会性因素都是在实际上发生作用的,研究者不仅要对此有所了解和评估,而且还要充分地基于这种地方性基础寻视各种可能的机会。机会造就了研究的丰富多彩的特征,机会提供了实际的研究路径。研究人员对于机会寻视的把握,显示出其科学能力的大小和研究修养的高低。 科学研究的机会观对于科学哲学的意义可能至少有三点: 第一,它提供了对于基础主义的、表征主义的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的批判性反思。尽管“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已经好于“科学研究始于观察”,但是它们的替换仍然在重演着逻辑基础主义层面上的舞剧。“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观点仍然把立足点放置在所有的科学活动都是为提出一个至高无上的理论服务的基础上;它与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相一致,也是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的重要支撑。 第二,无论是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观还是科学发展的积累观、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革命观,或者库恩的范式替换观,都存在着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阴影,体现着现代主义的整齐划一的特性。而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观则把科学研究的发展置于某种地方性境况中,认为其从多种不同的、差异化的实验室活动中,机会性地推进着知识的发展。这种观点不仅与真实的科学研究过程更为接近,而且体现了后现代思想的意蕴,因为它更多地提倡多样化、去中心性。机会观使得科学研究的过程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真实,从而也更加能够理解了;它为科学研究的多样性和科学、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理解。 第三,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观点并非仅仅是描述性的,它也是规范自然主义的。事实上,要合理地说明和解释科学研究,就要说明真知如何可能有效,说明实践活动的合理进步,而机会的起点观恰恰在这方面给出了科学研究应该如何考虑和如何进行的说明。不过,它所说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建立在科学研究是一种活动而不仅仅是表征体系的基础上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的规范性来说明科学活动的。它不仅更真实,而且更规范:它不是主张怎么都行,而是把研究置于当下研究的行动者掌握的机会的基础上,基于哪种机会可能给科学家研究带来最大效益而行动和评估的,因为机会是效益寻视性的,其一旦出现便规约着研究、引导着研究。所以,这种规范不是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也不是理论优位的,而是视科学为实践和活动的规范性说明。 【注释】 ①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标准观点来自于波普尔的下述说法:(1)“应当把科学设想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2)“众所周知,我们的预期从而还有我们的理论,在历史上甚至可能先于我们的问题。但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3)“因而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观察;尽管观察可以引出问题来,不期而然的观察,也即同我们的预期或理论发生冲突的观察尤其是这样”。(波普尔,第317—318页) ② 至少在传统科学哲学领域中目前还很少有人怀疑这一点,这也是中国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教科书的标准观点。 ③ 关于这个问题的标准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的提法出自莱欣巴赫,即“概括是科学的起源”,这是由“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概括”而来的(莱欣巴赫,第9页)。 【参考文献】 波普尔,1986年:《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蔡志坚,2005年:《基于磁场传感线圈的昆虫飞行跟踪测量系统》,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汉森,1988年:《发现的模式》,邢新力、周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莱欣巴赫,1983年:《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 塞蒂纳,2001年:《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 王延锋,2005年:《皮克林科学建构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沃德罗普,1997年:《复杂》,陈玲译,三联书店。 Latour, B. and Woolgar, S., 1986,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ickering, A., 1984, Constructing Quarks: 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use, J., 1987, Knowledge and Power,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面对机会的两组反映: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愿望); 应变能力和规划能力(能力)。
geneculture 2019-11-21 19:16
面对机会(机会)的两组反映: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愿望); 应变能力和规划能力(能力)。 这实际上就等价于邹晓辉“金三角模型”(仅仅是表达的语言形式略有不同,本质是一致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0ydch.html 附录 (邹晓辉标读):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关于人生战略的八个理论 2017-12-16 17:31 来源:为你感动 思维 哈佛商学院教授 克莱顿 · 克里斯坦森是 全世界最知名的管理学家之一 。《福布斯》杂志曾经称他是 过去 50 年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理论家之一 。 克里斯坦森提出的影响 最为深远的理论 是 “ 颠覆式创新 ” 。这是他在 1997 年 出版的《 创新者的窘境 》里提出的。英特尔传奇 CEO 安迪 · 格鲁夫、苹果创始人史蒂夫 · 乔布斯等人,都受到克里斯坦森这本书的影响。 不过,克里斯坦森的作品也并不总是直接同企业管理有关。 2010 年时,克里斯坦森受邀向哈佛学生 做毕业演讲 。 在演讲里,克里斯坦森向学生们阐述,如何把管理学理论,应用到人生规划和个人生活中。 后来,从这次演讲出发,克里斯坦森和另外两位合作者,一起就这个主题 写了一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 克里斯坦森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提供答案而是要告诉你 如何思考 。他也不认为 生活的基本问题 存在什么 快速解决的方法 和 万能药 ,但掌握一些 有用的理论和思考方法 , 就能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自己找到答案 ,而不是在畅销书里去获得现成的、但是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答案。 这也是克里斯坦森 以往和公司打交道时的经验 。当人们问他:公司该采取什么策略时,他很少直接给出答案。相反,他会阐述他的理论,而且,为了 确保对方能理解他的理论,他会描述这个模式 是如何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发生的。 他说,自己讲完之后,通常人们就会表示明白,而且,会比他洞察到更多的东西,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因此, “ 一个好的理论是 具有普遍适用性的 。它是一种规律,比如:什么事情导致什么结果、为什么会这样等。 ” 克里斯坦森 现在要把那些在商业领域起作用的理论,结合到个人领域,讨论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管理人生,如何制定人生战略 。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他希望每个人能依据这些理论和思考方法 得出自己的答案 。 下面就是他提出的 八个会影响到 公司命运, 也能影响 个人命运的理论。 第一个理论是 “ 二因论 ” ,或者叫双因素理论 。 这个理论最著名的研究者是 行为科学家 弗雷德里克 · 赫岑伯格。 赫岑伯格曾把 激励人们工作的因素 分为 两种不同因素 :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 所谓基础因素,指的是包括职位、薪水、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在内的 物质层面的因素 。基础因素 不好 当然会让人不满。因此,好的工作 需要提供好的基础因素 。 但是,基础因素 只能保证 你不讨厌工作, 并不会 让你爱上工作。对工作不满的反义词并不是对工作满意,只是对工作没有不满。基础因素能做到的就是 让你对工作没有不满 。 那 什么让你对工作 非常满意 并且 爱上工作 呢?答案是 “ 动力因素 ” 。 动力因素 包括 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可以得到成长 等,它更多的是跟 每个人的内心 相关。所以乔布斯会说: “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 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 ,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 爱上所从事的工作 。 ” 二因论 没有那么理想主义,它承认物质激励的重要性。但是,物质激励并不是真正的动力因素 。 真正的动力因素是,一个人 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某件事 。因此,就像那句流行语说的: 找到你喜欢的工作 , 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 。 热爱工作的人,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 非常有意义 ,因此他们 愿意努力工作 。 按照二因论的理论,个人在 规划职业生涯 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 重点 放在追求职业生涯中 那些有形的物质成功 的方面,却 忽略了寻找自己的动因 。 第二个理论是 制定战略 时的 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 。 克里斯坦森教授 本人就是战略大师 。在他看来, 战略选择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源头:第一种源头是 预期之中的机遇 ,也就是 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中出现的机遇 ;第二种源头是 意外出现的,当你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或战略去行事时,发现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问题,也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机遇 。 周密战略是事先认真规划好的战略 ; 应急战略 也就是 当你遇到意外情况时更新的战略 。而且,这 两种战略 会互相转变。通常情况下,公司会用 应急战略 去捕捉新的机遇,但当公司根据应急战略调整了方向之后,应急战略就变成了 新的周密战略 。 举一个公司的例子。沃尔玛创始人山姆 · 沃尔顿其实本来是想选在孟菲斯市开第二家店的,因为他的想法是,要在大一点的城市开大一点的店。但是,最后他选择在另一个小得多的城镇本顿维尔开店。原因是,首先,他的妻子明确告诉他,不想搬到孟菲斯市住。其次,他自己也意识到,把第二家店开到第一家店附近,其实还可以分摊运费和送货费。第二家店的大获成功,让山姆 · 沃尔顿 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战略:只在小城镇开大店 ,抢占市场优先购买权,让其他的零售商没有办法同沃尔玛竞争 。 克里斯坦森教授说,几乎 所有的战略 都是 周密战略和意外机遇(应急战略)结合的产物 。因此, 最关键的是,要行动起来,不断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 当你找到这样的工作时,就应该把 应急战略 转化成 周密战略 。 结合这两个理论,如果你已找到一个 既能为你提供基础因素,又能提供动力因素 的工作,那么你适合 为自己的职业做周密战略 。如果没有,那就根据自己 遇到的情况 ,以应急战略作为调整。 希望克里斯坦森的 这两条理论 对你 规划自己的人生 有所启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58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生不会第二次出现的机会:千载难逢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8-12-17 22:04
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会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第二次出现(邹晓辉所述的“愿望-能力-机会”模型里蕴含的一个深刻道理)。换句话说,一旦失去就再也不会降临。只能留下终身遗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是一个鸟世界
热度 10 xqhuang 2018-11-21 09:25
这是一个鸟世界 在人世界呆腻了,就到鸟世界逛逛,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遇到扛着十几万设备的专业“打鸟人”,也遇见拿着弹弓打鸟的“鸟人”。在“打鸟人”眼里,我手里拿着就是玩具,就这破玩意也想打鸟? 打好鸟靠好武器?在我看来更需要运气,眼快手快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才是打好鸟的关键。架好大炮守株待鸟,在求得细节时,是不是失去更多风景?科研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守着先进设备,或许机会就从眼前溜走了。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4953 次阅读|21 个评论
天津机会生物工程研究院2017首批专利申请
fmjzzh 2017-9-12 06:36
天津机会生物工程研究院2017首批专利申请
个人分类: 灵感语录|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巧女们的成功能否持续?
热度 5 xuxfyuwp 2017-7-19 21:35
有机会到访了一次东方园林,之前听说过这个企业,是个知名的的上市公司,但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也不知道这个企业具体在做什么,仅从其名称上可以猜测应是与林草花木相关。这次去也不是为了与该企业相关的事,只是因碰巧的机会借用了那里的一个小空间讨论别的事。 在东方园林大厅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花草藤叶,大致可以体现出东方园林的主业了。从国家和社会当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判断,这样的企业前景可期,只要能力足够,应是不乏市场需求的。 在走廊的一幅大照片上,有位女子位于较突出的位置,仅从其位置上,或照片的幅度上,可以判断应不是一般人,照片拍得很随意,若论容貌和打扮,也很普通,走在大街上,估计不会引人关注。但人不可貌相,这位外表略显平凡的女子正是东方园林这个全球景观行业市值最大企业的董事长何巧女。 对这幅照片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非因为这位貌似普通的女子有多少财富,而是她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到了曾距她跨度较大的阶层。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罕见,在政界、商界、文艺界、知识界等都不乏精英,其成功之路显然也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路径不都是能自然通向每一个普通人的。 最近在网上流传着一位关于今年北京文科状元的文章,讲述了家庭背景在一个人成功之路上所占的比重,一些尖锐的话语确实触动着社会某些敏感神经。如: “ 你努力的天花板,也只是人家的起点。 ”“ 所谓的博雅教育,国学,戏剧,话剧,高尔夫,芭蕾舞,小提琴等等,是这些孩子的标配。 ”“ 他们寒假到海德堡参加竖琴表演,暑假到南非大草原做义工,....能够说走就走到巴黎街头喂鸽子,支付到美国夏令营的时候,眼睛也不眨一下。 ”“ 条条大路通罗马,没错,可是人家已经在罗马了。 ” “ 一个家庭的经济硬实力,父母的软实力奠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眼界高低、执行力、胆识与魄力。 ” 等等,该篇文章还告诫人们, “ 当你硬实力凑不上来的时候,要懂得服软。 ” 不管这篇网文反映了多少真实,何巧女的成功显然是一个反例。关于这个成功故事,在媒体上不乏报道,就不赘述了。仅是从她的先天禀赋来看,不难发现可令人“服软”之处。何巧女出生于浙江农村,具体是武义县白洋街道下埠口村,论所谓起点,最多能算是够得着地板,离大多数人的天花板显然相距甚远。何巧女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这一背景对于她后来的成功显然有所助益,但仅这一学历背景,与跻身于中国那些超一流大学的学子们相比,也稍显一般,据此可以判断,何巧女还算不上在学业上聪颖过人的学霸。如果硬要寻找一些先天的软硬实力,何巧女父亲所从事的行业或许能算得上。何巧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给做花卉生意的父亲当了助手,以此为起点,走上了她后来的成功之路。 何巧女显然是一个不肯服软认怂的人,凭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在近几十年的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这类圆梦的故事显然不是个案。但现在网上关于起点与机会的讨论,也确是值得关注的话题,并非无端之忧,反映出人们对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注与焦虑。 学者们设计了各种指标来衡量社会状态,如关于社会公平的基尼系数,用于描述社会的贫富差别。而评价社会的活力,一般会用到社会流动性指标,即两代人之间的相关系数,包括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系数取值在-1到1之间。系数为0,表明两代人之间状况完全是随机的,没有任何关系,一般不会发生。相关系数为1,则表明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固化,没有流动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会不会出现负值呢?在一些极特殊时空节点或许会发生,如社会大动荡时期,当权者或富人遭殃,子女也会失去机会。 保持较高的社会流动性,使普通人有较高的机会走向成功,有利于提升社会公平度和人力资源水平,是较理想的状态。流动性保持在多少为理想呢?这需要学者去分析研究。老百姓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判断,哪类人成功机会更高,来自哪类家庭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演变,社会流动性有趋于变小的倾向,家庭条件的先天优势会为下一代提供更多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作为政府,有责任也有可能在提高社会流动性方面有所作为,做出合理的制度设计。如对于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创业条件、户籍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等,虽难以做到绝对平等,但通过建立更为公平的社会环境,力争使更多的类似于何巧女的故事不断复制应是有可能的。
个人分类: 文章|13409 次阅读|7 个评论
说说美国消防咨询业的发展趋势
热度 1 fpe 2016-5-18 09:19
说说美国消防咨询业的发展趋势 刚刚看到新闻( 2016 年 4 月 5 日),美国消防咨询业的老大 JENSEN HUGHES ,买下了另一家消防设计领域的巨头 Aon Fire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至此完成了美国消防咨询业的垄断。原本的休斯合伙人公司( HAI ),在购买了 Rolf Jensen 公司之后,又完成了原来叫做 Schirmer 公司(即被合并的 Aon 消防公司)的收购,美国消防领域的三家分治的局面被打破,消防咨询业从此被统一,不知道对整个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这里我来扒一扒他们的历史,说说消防工程的发展趋势。 消防工程的起源,与美国在新英格兰地区大力开发轻(纺织)工业有关。这些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最早被美国人抄袭剽窃和拷贝,利用美国南方的棉花产地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积累。麻省理工学院,就是为了响应新兴工业的需要而成立。其中麻省理工教授完成的一个工业咨询项目,帮助工厂主解决纺织机容易失火的问题,被认为是消防工程的起源。他们发现润滑油的提炼参数不对,只需要调整润滑油的参数,降低低链轻质含量,提高闪点,就解决了润滑油自燃的问题,是第一次应用科学问题解决火灾危险,所以是消防工程的萌芽。 1893 年,芝加哥世博会正常举行,吹响了向电气时代进军的号角。当时很多的电气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和火灾的隐患。所以 1896 年出现了两家机构,对消防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芝加哥成立的 UL 实验室,主打电气产品的安全性;二是在波士顿成立的 NFPA ,主打电气安全性和水喷淋标准。既然有了专职的研究员,他们也想教教书,碰上美国保险业的难题(当时没有专门的消防知识,保险业应付不了城市大火的挑战,所以急需人才), 1902 年 UL 实验室的 Merrill 到位于同城的 IIT 开设消防课程,成为美国消防工程教育的萌芽。早期的消防工程师都是保险公司赞助培养的,也都是到保险公司去工作。 1960 年代,保险公司开始放弃对消防教育的投入,而高层建筑开始兴旺发展。 IIT 当时的系主任 Rolf Jensen 说,咨询任务太多了,我干脆开一个公司吧,于是他放弃系主任职位,辞职开办了 Rolf Jensen 合伙人公司。大约在 1990 年, Jensen 退休,他的合伙人之一 Martin Riese 接手又干了近 20 年,直到被休斯公司买下为止。 大约在 Jensen 公司大发展之时,至少有一个同行 Chester Schirmer 也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主打消防工程设计。由于历史原因和对生命的重视,美国的消防工作通常是标书的第六项条款,是独立出来,需要专业人员完成的。中国和欧洲一样,都是设计院总包,所以对消防没有美国那么重视。这一作法抑制了消防队伍的提升动力,因为设计院的资质保证了消防工作旱涝保收。而美国工业界的安全工作是独立的,虽然增加了很多协调工作,但同行竞争激烈,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所以,在中国消防研究一定是国家行为,在美国有很大一块是私营企业的自发行为,这是市场逐利行为,是传统和文化。 大约在 1980 年,一家很小的消防公司出现在巴尔的摩。公司主人是 Thomas Hughes ,所以叫做休斯合伙人公司。 Thomas 本人似乎和美国海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承担了很多为美国海军从事的研究(工业界叫做咨询)工作,主要在灭火方向上,设计内容很少。这时候,有两个马里兰的毕业生的加盟,给该公司带来很大的活力。一个是被工业界称为很有 Vision 的 Philip DiNenno (两年前英年早逝),另一个是他的同学 Craig Beyler 。前者推动 SFPE 消防手册的出版和发行,并把消防各个领域的牛人搜罗到其下。世界范围消防手册的主要贡献人大约 60 人,其中有 1/3 在休斯工作,从这一点说, DiNenno 是一个有眼光的帅才,消防领域都公认这一点。后者在火场调查领域深耕,也是休斯公司的学术带头人,是有技术的帅才。美国社会更重视以人为本的火场调查,法律和律师都保障了受害人的高昂回报,所以火场调查非常吃香。中国消防萎靡不振,一说消防只知道管理,不知道研究,和火场调查工作被完全垄断有很大关系。我国在完成新闻审查的同时,也封锁了人们对真相的关注和好奇心。 一家公司的发展,光有眼光,有技术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东风。 1987 年的蒙特利尔条约,让淘汰哈龙的研究工作有声有色,不仅让休斯公司赢得了很多海军军舰损控( Damage Control )的合同,也让休斯的软件(灭火剂流动阻力和设计软件)成为一家独大的标准,这时候技术的促进和门槛作用就体现出来,休斯公司逐渐成为行业的老大。规模做大以后,休斯公司向传统的消防设计领域发展,开始和 Jensen 公司竞争。当 Martin Riese 准备退休之时,干脆把对手买下来,成为行业老大。这一次购买 Aon 公司,休斯已经完成了事实上的消防垄断工作。这是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美国消防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家技术型消防公司是否成功,与国防工业是否发达有关。没有国防业的高投入高回报,人们很难会为了几条人命去研究火灾。自从里根总统重振了美国的信心,美国政府年年在打仗,虽然浪费了很多钱,但是在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领域,技术革命一浪接一浪,一直引导着科学的潮流。我国的科研是为了花掉经费而科研,与美国的解决问题而科研,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没有军事领域的更快、更高、更强,谁会为了一条人命喋喋不休?现在举国谈创新,不打破行业的垄断,不开放大数据和法律体系,创新是没有动力的。最近,中国法律也给过失提供高额赔偿了,说明我国法律向着美国的制度更进一步了,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正确道路。没有律师的财大气粗,谁会邀请我们消防工作者作咨询?没有咨询费,谁会研究火场人是怎么死的,灾难是如何发生的呢?科研的动力说白了,还是让人人都有的一颗名利之心发挥出正常的动力来,这需要制度的保障和与时俱进。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6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创新犹如做“空头”?
热度 10 SNPs 2016-1-29 04:48
上周末和太太去看了一个新电影,The Big Short, 《大空头》: 电影的演员,导演阵容强大,已经有好几项奥斯卡奖提名了。卖座率也很可观。电影讲的是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前,几位有眼光的投资人看到美国房贷市场的泡沫,提前做空,最后获利的故事。很可贵的是电影吧经济危机的原因,经过,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解释给观众,既是娱乐,又涨知识。 空头的定义:交易人预料货价将跌而卖出期货,伺机买进相抵,这种人叫空头,他们 先卖后买 。常规投资人叫多头, 先买后卖 。 不过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方面很佩服那些能识破泡沫,预见危机,勇于行都的投资(投机)人,另一方面也在想我们日常科研中是否也有泡沫,也有做空的机会? 科研创新,实际跟做空头很像。 创新者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大流。相反,创新者要在大家都有一拥而上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能认清“泡沫”,反其道而行之。 做空头和多头的人都认为二级房贷市场有赚钱的机会,但是对市场的走向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才有不同的行动。科研也是如此:我认为,无论是基因芯片,基因组测序,GWAS, 分子诊断,精准医疗,还是肿瘤免疫治疗等都存在着“泡沫”,需要我们冷静思考,选择事业发展的策略。 做空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要根据你的本钱,眼光,对风险的耐受能力来决定。电影中的主角,对冲基金管理人MichaleBurry医生(对,他有有医生学位!),慧眼(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残废)识泡沫。但是要想赚钱,重要的不是认识到有泡沫,而是预见到泡沫什么时候破!还有,他手头要有足够多的资本,能让他做空,且等到泡沫破灭。 科研也是一样,绝大多数人(学术)资历不够,看不到泡沫。他们的名誉,地位也不够高,也没有资本去做空。所以,大多数人只能跟投,运气好的,入市早些,出逃早些,还能有所收获。 做空者和创新者的另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对“异议”的耐受能力。电影中讲的Burryy医生(现实中确有其人)做空以后,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要从基金中撤资,都认为他疯了。 股市有风险,做空者风险就更大。因为风险大,回报也更可观。做空者追求的是超常的回报。Burry的基金做空的结果是赢利489%,他自己攥了一亿美金,给其他投资人攥了七亿美金。 做空头者认定一个领域的未来比现在还糟糕;搞科研创新的人则可能认为一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或者他能够找到更好的道路。 做多头的人认为人多 风险 小 ,大家都做的事情我也做,不会吃亏; 做空头的人则认为人多 机会 少 ,大家都做的事情虽然风险小,但是回报却不够吸引人。 如果你喜欢风险又小,赚钱机会又多的事,那也很容易:多睡觉,多做梦吧! 相关博文: 创业和军事指挥艺术 GWAS的误区 给精准医疗泼点冷水 再给精准医疗加点温 肿瘤免疫治疗:战略对头,战术乏力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12289 次阅读|12 个评论
TPP对美国及中国谁的损失大还难说
热度 1 lin602 2015-10-13 07:22
TPP,目前的看法对中国很不利,但我的感觉好象对中美是二败俱伤。 到底对谁的损失更大,真难说。如果美国失去许多中国市场,中国将原来在美国的采购转移到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说不定加速美国的衰弱。 最近,中国采购了美国三百架波音,如果将这个大单子转移到购买法国空客,类似这样的事情多,可能中国加速平衡了美国与欧洲的力量。 美国封锁中国不是今天一天的事,这次采用的贸易封锁,能否达到自己的目标,真是不好说,搞不好自己失去许多经济机会的。 中国大市场采购,会加速国家之间的不平衡。这样做,美国可能也会失去许多机会,加速美国的衰弱。
2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是机会把德国车赶出中国市场了
热度 6 gaoshannankai 2015-9-26 09:23
全世界都在整德国车,八成有经济危机的因素。 中国这里又是毫无作为,能不能干点事。 整天空喊口号,中国就崛起了么?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对中国境内的德国车进行严打。 罚他几百个亿,把他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钱收回来。 这么好的时机,现在全世界都在反对他,我们完全 是顺势而为。如果不是现在这个时机,你自己搞大众, 恐怕全世界都要反对你。 德国是最早来到中国市场的,残酷压榨了中国人这么多年, 我们给了市场,没有换来多少技术。 现在中国国产汽车竞争残酷,我们自己要生存,就要吃掉别人, 这次干掉德国人,就可以收复失地,拿回中国市场, 而且合理合法,这就是顺势而为的好处。 社科院的专家呢,都出来说话啊,现在是时机发动 汽车市场的战略决战,彻底消灭德系车,拿回中国市场。
1583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巨擘们的激情与豪情
热度 6 xin 2015-2-7 14:38
刚在科学网上看到王善勇教授写的博文,博文名字是科研是失败者的事业。感觉写的蛮有道理的。余秀华、张益唐、曹雪芹等都有类似的经历。在落魄失意的时候,才有精力不惜时间地去做一件事情,最终名骚一时,亦或名垂青史。 我们科研工作也有一些类似。我们国家现存的领域最著名的科研巨匠,学术大师们,科研巨擘们,项目基本上都有五六个至一二十个不等,科研经费几千万起步,多的都是几个亿的规模。他们每天都忙于四处找关系拉项目,全国各地坐飞机当专家赚外快,每天都在处心积虑地忙着想办法安全有效地无风险地花钱,还要管理着三五十至七八十不等规模研究生队伍,没完没了的项目启动、项目年终考核、项目中期、项目结题,以及繁琐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年到头都在没黑没夜的忙项目申报、管理和考核评审,基本上没有时间阅读文献,更不用说做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科研选题和立项基本上是靠直觉,研究内容靠经验布局,与其研究成果靠常识。根本没有时间安心地研究国内外本领域的科学前沿和最新进展,也谈不上系统地在某个方向推进科学创新和基础理论发展。 科研巨擘们申请科研项目的热情让我感动,但是动机却让心理黑暗的我怀疑。如果真的从项目中不谋私利,只为科研,那真的让我感到动容。也让我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而感到羞愧。科研巨擘们年龄通常都在五十岁上下,手上科研项目基本做不过来。这还不能满足自己为国家科研事业服务的雄心,还投入极大的热情去申请科研项目,而且更伟大的在于,这纯粹是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的发展,近乎一种不惜生命的激情与豪情,甚至很多时候是孤注一掷。这是多么高尚和纯粹的科学精神啊,这也是我们需要找的感动中国的一类人。这种思想境界需要我们的社会去弘扬,成为我们社会的榜样。 但根据我的认识,科学巨擘们基本上是跟踪国家战略需求,想着办法巧立科研题目,创造新概念,先恐吓国家或行业部分如果不做的代价,如果做的好处,然后再给出药方,最后就经费预算拨款吧。现在重申请,轻视考核,项目下来后,很快安全有效地,非常娴熟地完成科研经费的结构化支出。然后,赶快穿上笔挺的西装,打着红领带,穿上耀明锃亮的皮鞋,留着大背头,匆忙地穿梭在国家各大部委和食堂酒肆,继续依靠头脑顿悟的灵感和女人特有的第六感,继续创新概念,充满激情与豪情地,争取科研项目。 如果申请科研项目失败了,或者,连续失败了很多次。请不要痛苦,也不要悲伤,或许,这是国家给你一个机会,给你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因此,要珍惜这个机会。失败者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考你的科研问题,循序渐进的做你的科学研究,哪怕默默不闻,但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和意义。 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的丰富,并将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推动新理论形成和完善,研发出实用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慢慢的,时间会证明你坚持,也会证明你的价值。在科研项目上申请失败的时候,要安静下来,过几年平淡如水的日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的积累。积累多了,项目上或许也有转机,科研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442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说机会
热度 8 wangdh 2014-9-21 23:28
说机会 (王德华) 机会,机遇,对于人生无疑是举足轻重的。经常听说,要把握住机会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不可坐失良机啊。 机会是什么呢?有人说,机会就是在时间长河中,最好的那一刹那。也有人说,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许多复杂因子运行之间,偶然凑成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一个空隙。所以,机会跟平常是有区别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遗憾,很多过失,很多失望,大多数由于“机会”造成的。没有抓住机会,没有利用好机会,错过了好机会。如果清楚了机会,明白了机会,懂得了机会,能够识别机会,那么就会把握机会,抓住机会,珍惜机会,就少了些遗憾和埋怨,生活会快乐一些。 由于功利,由于私利,由于无知,由于大意,甚至是由于善良,由于胆怯,由于自卑,很多很多的因素也会让我们错失机会,丧失机会。很多情况下,机会是需要一些积累和准备的,或者说是创造的。如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些研究生只关注学习眼前有用的技术或知识,只阅读对自己临时有用的文献,逐渐造成了知识面狭窄,目光短浅,拓展不开,思路不畅。读文献,学习课程,写开题报告,做实验,写论文,修改论文,等等各个过程,都是为了增长自己的学识和经历,训练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素养。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为的是增加对生活的体验,对世间的感悟,做到胸怀豁达,眼光远大,处世沉稳,所谓见多识广,胸有成竹。经历一件事情,就会增添一份理解和认识。经历的事情越多,对事物的感悟就越灵敏,看问题的角度就更全面。经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是一种磨练,所谓吃亏是福。所以,功利性,私利性,很多时候是机会的大敌。 那么机会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机会呢?机会是等来的,他人送来的,还是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的?应该说,各种情况都有。仔细想,机会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机会的定义也是有差异的。这样的话,是不是机会,是不是机遇,只有自己清楚才好。再说,即使是机会,权重也不一样,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意义深远的,有暂时利益的,有无足轻重的。所以,懂得机会和识别机会的能力很重要。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能实现,我们会说没有机会。有时候,我们会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是在等机会。有人说过,如果说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抓住它。很多时候是,天使曾来访过我们,但我们是在他们走后才知道的。有时候,失去一个机会,或者放弃一个机会,谦让一个机会,也许会有其它的机会,甚至是更多的机会。世事难料,我们不是常听说,上帝有时关上了一扇门,但却为我们打开了很多扇窗户。 机会,机遇,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始终存在着,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懂得把握,懂得珍惜。没有机会的时候,知道如何创造机会,发现机会,有耐心等待机会。有时候,还要懂得谦让或放弃。知道自己所需要的,知道自己所要把握的,是需要智慧的。看来,机会,机遇,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在诱惑着我们。幸运时,遇贵人相助。倒霉时,遇小人算计。随时保持清醒,随时擦亮眼光,随时保持理智,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常说命运捉弄人,很多也是因为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尽孝的,有机会报恩的,有机会致歉的,有机会相遇的,有机会表白的。也有机会兑现对孩子的承诺的,有机会追求自己梦想的,有机会跟父母聊天的,有机会与家人或好友相聚的 … …. 回头看,我们真的错过了很多机会。有些机会错过了,可能还会再有,有些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对父母,对孩子,很多的悲剧就是错过了机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让人心疼悔恨的。 机会,对个人是如此。对群体,对集团,对国家,应该也是一样。 很喜欢一首诗,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最是这句“当时只道是寻常”,颇 耐人寻味 。由于疏忽,错过了多少美妙时光啊。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3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生态学的10个规律及随想—(9)机会是重要的
chensing 2014-8-27 22:43
随机事件在生态学中起关键性的作用。风暴后林冠中出现林窗( Treefall gap ) 对于 林 地动植物区系的生态学将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林窗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是不可预测的。机会的作用也与有机体过去进化综合在一起(如脊椎动物眼里的盲斑)。生态学中机会事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生态学中的模式是完全不可预测的,但是它必然是位于预言细节的潜在水平之边缘 [1] 。 哲学家说: “ 我们可以说生命是一个大型的摸彩活动。只有中奖的号码才能被人看见。” “ 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人就消失了。在这场摸彩活动中,为地球上每一种动植物逐一抽奖的过程要花上几百万年的时间。至于那些没有中奖的号码则只出现一次,因此现存的各种动植物全部都是这场生命大摸彩活动中的赢家。” References [1]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生物标志物不能错过的机遇和不能承受的风险
热度 1 youhegao 2014-4-2 14:40
以前的博客分析到理论上尿可能是更好的标志物来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694657.html 也举了几个以前其他实验室的例子,都是同时做了血和尿的标志物研究,并且这几例中都发现尿比血里的标志物数据指标更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6946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706533.html 细想一想,如果做血的是一组人,而做尿的是相信尿是更好的标志物来源的一组人,后面这组人看了做血的那组人的结果和文章,把他们的指标蛋白在尿里验证了一下,那会是什么样呢? 做血的那组人费了很多的精力和经费,找到一点线索,但是还不够好。也许他们申请了专利,也许都懒得申请了,发了文章算了。 而后面做尿的那组人,利用了前面这组人的线索,花了比较少的精力和经费,通过在尿里直接验证,发现其实这些蛋白在尿里还是可以成为很好的标志物的。这组人申请了专利,这个专利是独立于血里的专利,是新的知识产权,他们也可以发文章,而且由于结果好,专利还很可能会被收购,做成产品,开公司,服务于人类(也应该可以挣些钱)。其实即便是没有好的结果,对于一个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来说,只做验证也算是很经济了,毕竟用了别人的线索。或者说如果别人给你买的彩票告诉你号码,哪怕中不了也合算,更何况中的机会可能远大于彩票。 回到题目上谁承受了不可承受的风险?显而易见是只做血里标志物研究的课题组。无论如何他们当年都应该收集和保存尿液,做个验证,哪怕尿里的指标也不行也没什么遗憾。确认彩票没有中再扔掉也不晚。总得把最后一次的中奖号码对一下吧。 是谁赢得了百年不遇不可错过的机遇。当然是相信尿是更好标志物来源的,做尿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这样的机遇有多大呢?现在有远超过90%的标志物研究文章是在血里做的,文章中检索不到任何尿的字眼。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只做血没有做尿,满地钻石矿,捡起来打磨一下,就能知道是不是钻石了。不是钻石就扔掉再打磨下一块。是钻石就申请专利,开公司,为人民(包括自己)服务。这样的机会以后还会有吗?可能做完这一批就没有了。以后没有人会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机会了。他们会把血和尿都做完。或者只做尿。肯定不会只做血了。尿的收集和储存这么便宜。真的没有不做的道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4733-703157.html 反正要写到书里,反正很快要到国际会议上去讲,反正在同事里也讲过了,同学的微信群里也讲过了,先中文写成博客吧。毕竟这是我认为将来出版的未来趋势。没有人审稿,文责自负,没有人倒收交稿费,立即即时发表,可以被检索到。除了业绩不算之外其他的都有了。相信将来业绩也会算的。 别承担不能承受的风险! 也别错过不可错过的机会! 今天不是愚人节了。是2014年4月2日。 2014-5-28 终于发表在一本不是SCI也完全没有影响因子也没法在Pubmed和google scholar上查到的杂志的第一卷第一期上了。只是留个记号而已。有没有影响靠得是内容,而不是印内容的那张纸。 http://medcraveonline.com/MOJPB/MOJPB-01-00003.pdf
2968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朝鲜战争连载】留给中国的时机不多了
热度 2 cgh 2013-4-6 23:21
【新朝鲜战争连载】留给中国的时机不多了 一旦开战, 中国就没有理由进入朝鲜 , 只能看美韩占领朝鲜 . 决定开战的主动权完全是美国说了算, 朝鲜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可言, 而美国的言行品性在伊拉克战争中很明白, 在钓鱼岛、南海问题上也可以看透美国嘴脸, 所以,美国现在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然后随便一个理由开始收拾朝鲜。 中国在朝鲜核试验之后, 第一时间最严厉谴责, 在制裁中毫不保留支持美国, 换来的是什么, 是美韩更大规模的军演, 看到是朝鲜半岛上空的隐形轰炸机, 看到的是美国加紧在阿拉斯加增设大型雷达, 看到的是美国在关岛部署更多军队武器, 钓鱼岛问题, 美国检视了中国军力硬件, 但是战力不等于军力, 卓越的战略也有提高战力的可能。 经济杠杆为什么不可以使用? 美国任何行动的基石是国内民意, 死人和失利的买卖是背民意的 中国应该明白和利用。 也许在钓鱼岛动一下, 把日本调动起来, 也能缓解半岛被动形势。 留给中国的时机不多了 在美国完全主导战争时机的情况下, 战争开始后美国完全主导战争进程, 中国只能在战争开始前介入, 应该严厉批评美国不断施压使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这是包括韩国籍联大秘书长在内的一致关心, 中国应该以此为理由, 进入朝鲜, 以控制朝鲜危险行为为目的, 控制美国主导的战争进程, 很欣慰, 王毅外长表明, 反对任何一方在这一地区的挑衅言行, 不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 希望不是张绍忠教授所言, 轻信朝美不会开战而无备案。 中国上下都怕战争, 更可怕的是毫无准备的战争。 被逼无奈的朝鲜, 完全可能不战而降, 最大造福于朝鲜半岛朝鲜民族, 让韩国和平统一朝鲜, 韩国邀请美国进驻并以清查武器为名驻留, 那时还有中国什么事? 只能哑巴吃黄连吧。 4 月 10 日之后会发生什么? 4 月 10 日之前会发生什么? 希望中国抓住仅剩不多的机会, 把握自己的命运。
个人分类: 新朝鲜战争|2351 次阅读|6 个评论
友情提示: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
热度 4 xyysh2008 2012-12-30 22:23
友情提示: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
前不久,到一家员工有一千多人的生产豆制品的小公司,发现在某办公室内张贴了下面的友情提示: 尤其是最后一个,也是该公司最想告诉员工的: “不尊重领导,你将失去机会!” 这让人深思! 我和几位同事讨论,说,以前一般都张贴“劳动人民最光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即使到了新世纪新时代,你想告诉员工这个道理,也稍微含蓄一些吧。 一位同事马上反驳道:“你就不懂了,这类小公司的职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果说得含蓄了,大家都看不懂,说了等了白说!” 我想,这也许有道理!
个人分类: 笑话|403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机会往往存在于夹缝中:科研的捷径
热度 3 lql0558 2012-11-14 18:14
举例子说明吧,如果一个物体,要研究它的某种性质,它的这个性质在 0-40 度室温、 100-300 度低温、 400-800 度高温都有人研究了,而且资料文献很多,这些区域是热点,研究的人已经很多了,那么在这些区域研究,很难研究找出新东西,而 40-100 度这个区域,是冷门,很少有人关注,可如果你关注了,那就容易出成果,找出来点新东西,这就是科研的捷径。 现实中的冷门区域,没有上面的例子那么明显,它是不太好找,也很容易被忽略。找出冷门区域,你就成功了一半。发现冷门区域,首先需要的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以后,然后把这些东西进行纵向、横向剖析,把已经了解的东西连贯起来;还需要的是细心,抓住可疑问题不放松,对试验中的异常数据、异常现象进行刨根问底的分析,试验中不符合常规的现象,是坏事,通常不容易解释的,可也有可能变成坏现象,这可能就是科研中的福祸相依吧。 找出冷门区域以后,就需要钻进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它是冷门,肯定有它的原因,要么是被忽略了,要么是块鸡肋,更有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它是死结。找到冷门区域,它就是个机会,至于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就看造化了。 后记:其实科研是没有多少捷径的,即使使用本方法发现了问题,但真正能解决好问题,也需要韧性和努力。 科研的方法,学习的技巧,很容易找到、记得;但真正能够掌握、运用,不是一件易事。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工作中,科研中去总结和领悟,只有心领神会了,方法技巧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经验吧。 本观点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注明来源,或更正联系QQ375188549。 作者简介:李其龙,男 , 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 Email : li-qilong@163.com
3924 次阅读|17 个评论
论傅瑾造假,反对“零容忍”,我喜欢做好事:给虚伪浅的人以机会
热度 7 dulizhi95 2012-7-27 11:50
再论傅瑾造假,反对“零容忍”,我喜欢做好事:给虚伪浅的人以机会 这个国家的人特别有意思,一个司机救了一车人自己死了,马上大量的帖子赞美,似乎一赞美就显得自己也高尚,任何哪怕一点点质疑马上会遭到大片谩骂,而且对类似这样消息这样的反应几乎是规律;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国度的人是多么的高尚,更有意思的事,某女教师舍己救人,官们马上让其入党,以显得:党员就意味着高尚,看来官们的思维水平跟一些浅的网民也差不多。可是从官场的权钱交易,到生意场的欺蒙哄骗、谋财害命(毒食品),再到社会生活的不守规矩,且是大量的普遍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发生的。同理,傅瑾一造假,马上大片谴责谩骂,似乎只要一谴责谩骂,就显得自己最真,最不会造假,又似乎这个社会是最真、最容不得造假的(恰恰是这个世道的哪一个角落没有造假?),而只要谁谁为傅瑾说了点什么带辩护性的,那会立马遭致批驳。同样,我想请问各位“学术人”,在你们的职称晋升和官位晋升中,有几个是“全真教”,有几个没有搞一点名堂?湖南的广告收钱“评”教授,难道受到了广泛的抵制吗? 我这里再为傅瑾辩护一次,以给这样的人们以机会。我赞成零容忍严惩造假,但首先打击社会危害大的、重的,再打击轻的。 我要请问那些以言“零容忍”来显示高尚的人,一是在这样一个世道,零容忍有意义吗?对仅仅只有少数轻的被打击公平吗?二是你自己能严格地通过这个零容忍吗?在你的所有晋升,在你的所有与官们打交道的过程中?
247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错过最佳的学习机会
热度 2 Bobby 2012-7-25 15:12
就着《 中国不是一个好学生! 》说两句。 清末学习西方,不从文化和制度学起,而是嚷着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果当初要学习一下落后民族学习先进民族典范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禁胡服、断北语”精神,再不济也学习一下日本的“明治维新”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也不至于今天还在“社”还是“资”的选择上徘徊不前。到如今,中国虽然经济取得了大进步,但科技、人文及制度方面实质全面落后。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暑假为搞学问的人提供了绝好的"干活"机会
热度 1 whitesun 2012-7-15 19:28
高校教师其实平时工作挺繁杂,这直接导致大家无心思考问题,更难有深度地思考问题。放假了,人内心里会有一种轻松感,加上能睡个好觉,思考力将会大大提升。可以说暑假为搞科研的人提供了绝好的“干活”机会。当然有些牛人能做到心静,不忙,或许天天都在干着高质量的活,就我认识而言,寒假能干点活,就思考方面可能不如暑假更好,原因在于:热给你机会不动,也就是可静思的更长久些。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37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习成绩好还是有机会的
热度 3 gzupeng 2012-7-8 08:20
很多的学生误认为,现在学习没什么用了,成绩好未必有好的前途,最关键是看关系,我也曾一度这样认为过。其实认真一想,关系因素是有的,但你想一想,如果你的成绩好,你也会有许多机会的。如果你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你就有推免研究生的机会,在一年级你还可以重新调整专业;如果你是第一名,你还可以推免到省外;如果你的成绩好,但达不到推免条件,你也可以硬考研究生;如果你的英语好,考过了雅思、托福,你可以到国外读研究生,甚至有奖学金;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强,许多企业会高薪抢你;如果准备得好,你可以考公务员;如果你解决了一个世界级难题,你还可以破格教授; ...... 。 如果你是研究生,你的科研做好了,你可以继续深造,你也可以出国,你也可以考公务员,你也可以进高薪企业, …. 。 必要的能力是要训练的,但别本末倒置。现在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常使学生盲从,美其名曰锻炼能力,诚然这样是可以锻炼能力,但如果没有学习,也许这样的能力会成为空中楼阁;有些同学在学校做大量的兼职,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来的任务,这也会得不偿失。 总之,别忘了你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来学习的,能力需要,成绩也需要。如果你有准备,你就会有机会。
4122 次阅读|5 个评论
无限记忆、无限知识、无限机会
热度 5 xupeiyang 2012-7-8 07:28
推荐给你,我的朋友,一定有所收获。 视频:李开复: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市场和需求 http://v.sogou.com/play?vr=truequery=%D2%C6%B6%AF%BB%A5%C1%AA%CD%F8%D3%EB%C0%EE%BF%AA%B8%B4pi=2piclink=http://tn03.v.sogou.com/402a73240abc8129-72d13306c0bb3300.jpgplaylink=http://my.tv.sohu.com/u/vw/24043523title=%C0%EE%BF%AA%B8%B4%3A%D2%C6%B6%AF%BB%A5%C1%AA%CD%F8%D4%DA%CE%B4%C0%B4%B5%C4%CA%D0%B3%A1%BA%CD%D0%E8%C7%F3  全球30大互联网富豪企业家:   第1名: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身价202亿美元   第2名: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 身价175亿美元   第3名:谷歌联合创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 身价174亿美元   第4名: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身价142亿美元   第5名:百度CEO李彦宏 身价102亿美元   第6名:软银创始人孙正义 身价72亿美元   第7名:谷歌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身价69亿美元   第8名:eBay (微博) 创始人奥米迪亚(Pierre Omidyar)身价67亿美元   第9名:乐天CEO三木谷浩史(hiroshi mikitani) 身价62亿美元   第10名:Facebook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kovitz) 身价51亿美元   第11名:腾讯CEO马化腾 身价47亿美元   第12名:法国Iliad董事长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 身价45亿美元   第13名: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 身价37亿美元   第14名:Groupon联合创始人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 身价29亿美元   第15名:网易CEO丁磊 身价28亿美元   第16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身价27亿美元   第17名:Broadcast.com公司创始人马克-库班(Mark Cuban) 身价25亿美元   第18名:Facebook前总裁、Spotify投资人帕克(Sean Parker) 身价21亿美元   第19名:Salesforce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 身价20亿美元   第20名:Facebook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林(Eduardo Saverin) 身价20亿美元   第21名:LinkedIn的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身价19亿美元   第22名:Zynga CEO马克·平卡斯(Mark Pincus) 身价19亿美元   第23名: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 身价18亿美元   第24名:AOL创始人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 身价15亿美元   第25名:GoDaddy公司CEO鲍勃·帕森斯(Bob Parsons) 身价15亿美元   第26名:eBay前CEO惠特曼(Meg Whitman) 身价14亿美元   第27名:雅虎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 身价12亿美元   第28名:雅虎创始人杨致远 身价11.5亿美元   第29名:俄罗斯著名投资人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 身价10亿美元   第30名:Netscape创始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 身价10亿美元 .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icon_qzone, .icon_renren{background:url(http://i3.sinaimg.cn/dy/deco/2012/0509/icon_4.png) no-repeat 0 0;display: inline-block;vertical-align: middle;width:24px;height:24px;margin-right:8px;margin-top:-4px;} .icon_qzone {background-position: 0 -50px;} .icon_renren {background-position: 0 -100px;}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0 -150px;} .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0 -200px;}
个人分类: 网络技术|302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香港要更注重机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
whyhoo 2012-7-1 13:04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国家主席胡锦涛7月1日上午来到香港会展中心,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先生致辞。全文如下: 同胞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香港市民,致以诚挚的问候! 向刚刚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和第四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香港、为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后,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香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香港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香港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并从祖国内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香港同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感情与日俱增,在各种严重灾难面前与祖国内地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香港对外交往更为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这一切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符合香港同胞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前进。30年前,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直接指导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为香港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妥善应对香港回归前后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挑战,确保了香港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为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把“一国两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使命。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保障香港社会各界利益、支持香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等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同胞们、朋友们!我们在充分肯定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香港社会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来5年对香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在这里,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之基,改善民生是和谐稳定之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准确把握社情民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稳妥解决民生问题和其他社会矛盾,更加注重机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关心年轻一代,使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活水平。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人士要以大局为重,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齐心支持新一届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共同增强香港社会凝聚力。 第二,努力维护基本法的权威。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基本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依法治港的基石。要全面落实基本法各项规定,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都要带头严格遵守基本法,坚决维护基本法,依照基本法规定行使职权。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政制民主循序渐进,并取得长足进展。要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继续推进香港民主进程。 第三,努力提升竞争力。香港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加强香港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更好发挥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要更新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等方面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同时,更要善于借助祖国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展香港与祖国内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第四,努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人才竞争。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培养造就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爱国爱港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政治人才培养,为他们增长才干、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和平台,使爱国爱港传统薪火相传、“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同胞们、朋友们!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将毫不动摇,同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和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将毫不动摇。我们坚信,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一定会越来越丰富,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原文见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2-07/2871753.html
个人分类: 政治|1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之130:《自助》“人和相助八方友”
uvard 2012-6-29 19:33
自助 天时允许机会簇, 地利稳健路无阻; 人和相助八方友, 尚需自己动双手。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寒门子弟输在哪?
热度 2 xcfcn 2012-6-28 10:58
看到很多人喜欢谈寒门子弟,但又常常不着调! 要说寒门子弟输在哪?输就输在没有机会(chances),少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作为寒门子弟,高考还依然是维系小世界和大世界的大门。你这一关没过,基本其他就别谈了! 但是,高考其实只考你一种能力,那就是读死书的能力。 比如我自己,我就因为读死书的能力稍微强一点,所以我过了高考这一关,所以能稍微比周围人走得远一点。 其实,我也就是这一点能力比他们强一点,而其他能力我都跟他们差距很大! 但是,但是的但是,其他能力(除了读死书的能力)它们基本上没有展示/发展的机会啊! 因为他们很快步入社会,挣钱,成家,养家,就这样一辈子! 但是非寒门子弟就不一样了!我就说小小吧,就算她读死书的能力不行(目前为止好像还可以)。 但既然上帝让她生下来,她就肯定在某个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 不是说了,上帝关上一扇门,就肯定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门! 这样,我肯定会慢慢找到她的强项,给她机会,让它真正成为她的强项! 人有了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是一定可以立足的,而且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 而且,再说了,在社会上混,有真本事可以混,有关系也可以混! 那些官家子弟不是当官就是经商啊!不要说混得有多好!但至少足以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 总结来说:寒门子弟第一没有社会关系!而靠自己真本事吃饭却必须过高考这一关!而高考仅仅考死读书的能力而已! 也就是说,寒门子弟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通往外面世界的门很小很少! 这就是寒门子弟的悲剧!而且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 PS:当然,这个社会还是发展了,有时候寒门子弟高考失利,还是有机会的!只是更更艰辛而已! PPS:我现在貌似啥都懂一点,但是当年,也就是大学前,我啥都不懂,除了课本和农活!我几乎从来不看课外书!当然周围也没什么课外书,除了武侠小说可以租来看。
个人分类: 杂论|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会为了自己看好的机会而暂时委屈自己,做一些让步吗?
热度 3 xieyujiang 2012-6-22 21:40
最近看朋友的公司一个焊工活干得挺好的,就好奇打听了他的来历。朋友说他第一次来应聘时,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直接就被拒了。几个月后,他又打电话来问是否招到了合适的人,如果没有,就是不给工资,他也愿意来试试看。看他有这么大的决心,朋友就让他过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努力,他的活干得已经相当好了。后来,公司为了让他更好地工作,还给他老婆安排了一份工作。虽然他只是个普通工人,但是他为了自己看好的工作机会而敢于喊出零工资的决心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同时我也想起了年初自己的课题组招聘博士科研人员的事情。在我的招聘启事发出的当晚,就有一个名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与我联系,说他一直很关注我们所,非常想到我们研究所来工作。他的工作背景很吸引我,以应用开发为主,和航天工程有很大关系,也有几篇不错的文章,但是他是高职起点,读大专时做焊接专业,工作两年又续本,硕博士都在某名校读,主要做类金刚石膜,虽然也是表面工程,但和我们组的研究方向相去甚远。虽然他的学术出身不太好,但他的经历足以证明他是个努力、积极上进的人,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人,所谓“英雄不论出处”,但是说实话,现在招一个人容易,但招一个合适的人很难,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课题组招人更是相当谨慎。他来面试时,我向他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另外还有在金属所工作的利与弊等等,而他也表示很看好我们这个研究方向,而且他在航天系统工作的同学朋友很多,以后拉课题可能会很有用。说实话,他身上有很多我所看重的东西,但也有很多我所顾虑的东西,要与不要很难决断。后来我想退一步,问他愿不愿意先来做博士后,然后再留所,给双方一个缓冲的余地,而他婉言谢绝了我的建议。对于他这是一次机会,他放弃了,我很惋惜,对于我也许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才让我出此下策。不过最终我还是找到了我认为合适的人,见面谈了不到 2 个小时就确定要他了,我现在有点庆幸当时那位博士没有答应做博士后了。 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次机会,要做很多次选择,有的人这样选择,有的人那样选择,选择不同,人生可能就不同。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时候都想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风险都让别人来承担,这样也许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你会为了自己看好的机会而暂时委屈自己,做一些让步吗?
46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也许是学英文的机会!
sinosophy 2012-6-19 13:44
这个不但链接不一定看到,内容也难说,全文转载一下试一试好了。主要内容是美国政府同Amazon合作推动Kindle的使用来全球学习English。也许有一些比我们幸运的中国孩子能赶上了。敬请家长们为了孩子而关注!本月20日启动。 Secretary Clinton To Launch the Kindle Mobile Learning Initiative With Amazon CEO Jeff Bezos Notice to the Press Office of the Spokesperson Washington, DC June 15, 2012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google_plusone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and Amazon.com Founder and CEO Jeff Bezos will announce the global launch of the Kindle Mobile Learning Initiative on June 20, 2012 at 11:00 a.m. in the Ben Franklin Room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 Washington, DC. Thi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with Amazon.com and the U.S. Government will create a global e-reader program that introduces aspects of U.S. society and culture directly to young people,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in new ways and expands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worldwide. The event will be open to the press. Pre-set for video cameras: 9:45a.m. from the 23 rd Street Entrance Lobby. Final access for journalists and still photographers: 10:15a.m. from the 23 rd Street Entrance Lobby. Media representatives may attend this event upon presentation of one of the following: (1) A U.S. Government-issued identification card (Department of State, White House, Congres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r Foreign Press Center), (2) a media-issued photo identification card, or (3) a letter from their employer on letterhead verifying their employment as a journalist, accompanied by an official photo identification card (driver's license, passport).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the Office of Press Relation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 647-2492 or Kindle PR at Kindle-PR@amazon.com . PRN: 2012/992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2/06/192426.htm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民间科学爱好者一点机会
热度 5 uvard 2012-6-19 00:22
给民间科学爱好者一点机会
给民间科学爱好者一点机会 今天在陈丹阳老师博客里看到这样的图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7503do=blogid=583408 我很佩服这样的人,这才是真正热爱科学的人,他只是没有一般人幸运,未能进入正轨的学校罢了。 希望相关专业的人,能发现他的优点!发现他的才能。说不定识出千里马的伯乐就是您了。 给这样的年轻人一点机会吧! 前不久那个解决数学难题的刘路算不算民科呢?他好像不是学校教出来的。 发现他们,引荐他们,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这样的苗子,可比那部分只是指望混个研究生文凭的研究生强多了。 这年头见不到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了啊! 懒得见?不愿见?不屑见?不敢见? 《神医喜来乐》里边的御医与喜来乐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可惜了,看到别人走的身影,那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20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如何判断机会?
热度 7 SNPs 2012-6-2 11:02
这些天在国内交流,去了很多地方:黄山,济南,北京,南京,上海等,还要去深圳和广州。我事先公布了一些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希望一些跟踪我博客的网友能有机会交流。有些争取了机会去听了,有些在网上说“可惜有事不能去”。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人都很忙,没有时间是自然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衡量机会,评估机会,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 比如这次在南京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讲座交流,请来了东南大学的陆祖宏,何农跃教授,军区总院的周国华教授,还有主人省疾病控制中心的史智扬主任等。让我感动的是在讲座还没开始的时候,陆教授接到通知说省长可能要访问实验室,是临时决定的,什么时间访问不知道,是否来也不肯定。按理,大人物视察实验室是理所应当回去料理的,可是陆老师决定留下来听讲座,然后交流。 这不能证明我比省长重要,但是可能说明陆老师他们认为学术交流的机会也同样值得珍惜。 世上的机会不多,属于我们的就更少,而因为我们不知道而错过的大概有90%, 因为我们判断错误没有采取行动而错过的机会可能有8%。余下的2%采取了行动,失败的机会还有80%。所以,成功才显得难得。 因为我们大家都会错过那90% “不知不为过”的机会,所以,剩下这8%的靠我们自己判断来决定的机会就显得很重要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这决定成败的8%的机会? 我的经验,判断一个机会是否值得采取行动要问这样一些问题: 这个机会是否独特?是否难得?知道的人是否很多(竞争对手有多少)?对方是否可信?如果采取行都我有什么风险?有什么可能的回报?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我不去理睬这个机会,这个时间我会做什么?和这个机会竞争的是什么? 我们在努力寻找机会的同时,更要学会判断机会的真伪,衡量机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然,就总是怪“怎么我都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机会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公平的,没有碰到,绝大多数是我们自己的错。 因为我很珍惜机会,所以看到他人浪费机会就觉得可惜。而浪费机会的首要原因就是没有仔细地对眼前的所有机会做一个评估,尤其是那些长远的机会。许多人太注重明天,而不是明年。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779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开博语
热度 2 zjzsdy 2012-6-1 20:39
感谢科学网站,给了我一个广交朋友,贴心交流的平台。 我叫周继珠,曾就读于哈工大动力系而后留校在哈工大航天系任教,后转至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系任教, 直至退休。 年事已高,但心态还不算太老。 喜欢学习——有志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感佩毛泽东同志战斗一生,学习一生,临终前还在读书的学习精神。 喜欢思考——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有时也有一些浮想,有机会也可能插几句。 兴趣广泛——什么书都想翻一翻。闲空时搞搞乐器,调剂心绪。有机会就走走工厂,必要时动动笔。 坚持锻炼——晨起一小时太极拳太极剑,下午40分钟乒乓球,对其他运动也感兴趣。 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网站提供平台,是个很好的机会,希望朋友们多多光临赐教! 周继珠敬候。 2012年6月1日
1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顶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热度 2 zxj368 2012-5-17 17:35
对于顶级科学家,我内心是十分崇敬的,历来是怀着仰望的心态,没有奢望会有机会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这次“意外的”会议,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意外,时间很紧迫,所以我考虑都没有考虑,上网就订了往返的飞机票。没有想到,往返都和参加会议的顶级科学家同一个航班。而且,去时的航班仅仅有我一个人与他同行,返回时也才四五个人,因此,终于较长的时间与他直接接触了! 去时我到机场较早,等待航班的过程中,见到了这位科学家,他的和蔼与善解人意,让人实在看不出他是国家属一属二的大科学家,就像是自家的老人那样亲切与友善,而且比本家人又多了一份具有诚意的客气。 大家,绝对是宽厚仁慈的,他的谦逊与宽容,让人感到没有距离,尽管我们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很遥远,甚至可以说是有天壌之别,但在这一刻,让我感到自己也得到了升华。 科学家的大脑中,只有他研究的内容,说话三句话不离本行,但让我从没有一分一行感到遥远与陌生,而是觉着像是普通的聊天那样亲切与轻松,同时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心底不由不佩服地感叹:水平真是很高呀! 这次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我把儿子曾经与之相关的疑问,直接问了这位科学家,得到了很珍贵的解答,这可是我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 大家真的是没有架子的人,他普通的就和你身边的任何一个老人一样,也甚至比他们更加可亲可爱。和他们在一起,你不仅得到平常的关爱,也会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 儿子曾说他们学校请的专家讲座没有意思,讲的内容他都知道,我问他从哪里知道的,他说自己看书后早就知道了。看来专家给孩子们讲的内容不是最新的,很可能是已经常识化的东西,这对学生们实在不利,不仅不能让他们真正在认识到科技的前沿,甚至还会让他们对科学有个错误的认识。 我有一个愿意,希望能有机会带我儿子去与这位顶级的科学家面对面地交流一次,相信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启发。 如果有可能,学校应该聘请这样的科学家到学校去讲座才好!
个人分类: 杂谈|3709 次阅读|6 个评论
干细胞治疗的机会窗口(二)
热度 2 sunsong7 2012-5-4 21:22
干细胞治疗的机会窗口(二)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stem cell therapy 二、干细胞治疗遭遇政策寒流 探索干细胞临床应用犹如开启潘多拉魔盒,虽然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充满遐想和期待,预示着“干细胞疗法的春天”要来了? 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 60 年代我国就开始了骨髓移植研究 ,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临床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陆续开展;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移植也逐步普及应用于治疗血液病和肿瘤。 干细胞疗法精彩地重现了我国上世纪 60 年代 全民 “ 打鸡血 ” 热烈场景和 90 年代的 “LAK 细胞 ” 闹剧:据传干细胞“包治百病”能让人活到 150 岁,干细胞美容可以让人“ 返老还童”。有人惊呼发现了干细胞产业“万亿金矿” ...... 自然有企业声称要当干细胞领域的“华为”甚至“苹果”,于是乎“干细胞黑市”兴风作浪,干细胞美容缔造“美丽神话”,“中国干细胞旅游”蜂拥而至, 创造了百年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罕见的“世界第一”。 我国干细胞治疗极不规范,常常是有法不依、急功近利、互不团结,屡招国际组织、媒体和学者的质疑和抨击。2012 年新年伊始,卫生部发布《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 (卫办科教函〔 2011 〕 1177 号 ),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正在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停止未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 。2012 年 7 月 1 日前,暂不受理任何 干细胞治疗申报项目。 1. 谁将患者变成了小白鼠? 患者:网上说干细胞就是秦始皇当年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药? 砖家:是啊,干细胞是什么都能干的细胞! 患者:果真能治好俺的治糖尿病就太好啦! 老板:瞧,人家病人都等不及了,我们的干细胞包治百病! 患者:俺花多少钱都行! 医师:是你自己愿意的,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1986 年6月26日第五号国家主席令),规定医师“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可以进行(干细胞)实验性临床医疗。而眼下风靡全球的“转化医学”倡导 “ 从实验室到病床 ( frombenchtobed ) ”,是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意味着它可以更直接将干细胞治疗送入一个“灰色地带 ” 。由于独特伦理、宗教环境和人口优势,以及法规和标准的滞后或缺位,“ 神奇的干细胞疗法 ” 不失时机地钻了空子。 确切地说,是政府与机构合谋将“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推到干细胞试验“小白鼠”的境地,转化医学的兴起凸现了伦理规范的不可或缺性。专家建议出台的干细胞临床研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为干细胞医学转化搭建起一座“伦理之桥”;严格区分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鼓励有条件、有资质的机构开展规范的干细胞临床前研究;干细胞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须经有关部门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干细胞治疗方案须经临床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参加干细胞临床研究有知情权、退出权,无需承担相关费用。 2. 干细胞治疗归谁管? 干细胞治疗究竟是临床技术还是药物?我国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 90 年代初我国 SFDA 发布 《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注 109 号),干细胞做为 体细胞制剂应该按药品由 SFDA 管理,但2005 年 SFDA 事件后体细胞管理出现真空状态。2009 年 卫生部卫医政发〔 2009 〕 18 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将干细胞治疗列入 “ 第三类医疗技术 ” 由医政司管理。 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 2009 〕 84 号公布的《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规定,目前仅允许 “ 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干细胞除外)、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自体免疫细胞( T 细胞、 NK 细胞)治疗技术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 “ 异种干细胞治疗技术、异种基因治疗技术、人类体细胞克隆技术等医疗技术 ” 暂不得应用于临床。 国家科技部在“十一五”“十二五”中“ 863 计划”、“ 973 计划”和“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对以临床应用为目标的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给予了连续的巨额资金支持,各地政府对发展干细胞产业的扶植强调也达到了空前水平,但是卫生部和药监局对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的归口管理问题尚不明朗,政府部门之间的衔接是有脱节的。干细胞做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其自身发展特点决定着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在一定时期内超越现有标准和规范,“中国创造”必然要会对“中国制造”时代形成的部门管辖条块构成冲击,要求能够政府尽快做出响应。 我国目前除造血干细胞外尚未批准任何干细胞医疗技术或干细胞药物临床应用,亦未明确异基因干细胞治疗的管理部门,新的干细胞治疗项目申报处于停摆状态。专家建议干细胞临床研究准入途径应分类管理:自体成体干细胞、供受者一对一的异体成体干细胞(未经体外扩增)可考虑按医疗技术准入由医政司管理,而一供体对两个以上受者的成体干细胞治疗应按药品准入由 SFDA 管理 。 3.中国多久能造出干细胞新药? 目前美、英、法、韩、印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批准了 20 多个干细胞制品分别进入 I 、 II 、 III 期临床研究。 2010 年 5 月 4 日美国 FDA 授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rochymal 作为孤儿药用于 1 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韩国 2011 年 7 月 1 日批准了国际上首例干细胞药物——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earticellgram-AMI 上市,用于心梗和心衰治疗; 2011 年 11 月 10 日美国 FDA 核发给纽约血液中心 (NYBC) 的脐带血造血祖细胞 HEMACORD 生物制品许可 (BLA125397) ,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成为 FDA 批准第一个的干细胞产品 ; 2012 年 1 月 19 日韩国又批准了全球首个的异基因干细胞药物——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CartiStem 上市,用于植入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MEDIPOST专家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自豪地说:韩国KFDA 在细胞治疗领域的管理水平不亚于欧盟 EMEA 和美国 FDA 。 中国干细胞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但面对干细胞产业整装待发我国政府显得始料未及。其实,在现代生物医药创新领域我国整体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数十年。客观地说,过去六十多年来我们的研发机构、企业和政府只有“仿制”的经验,尚未曾建立“新药创制”体系。从新药注册的层面上讲,只要是我国市场上没有出现过的药品就算是新药。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化学药品 97% 为仿制药 ,其余基本都是剂型转换、分子结构修饰或抢仿的所谓“新药”。国际上研发成功一个新药,需要 8—13 亿美元、 10 年左右时间 。而国内从早期研究到临床试验到新药证书取得,所需费用约在1 亿元人民币 上下,去除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因素外,新药研究规范与国际不接轨以及缺乏创新投入是我国造就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新药根本原因。2004 年 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抢跑的P53基因治疗药物成了“早产儿”笑柄,而我国仅有的分子结构得到国际认可的原创新药——青蒿素,还是毛泽东时代的成就,但其知识产权却被瑞士诺华和法国赛诺菲获得,中国青蒿药品出口时须向外国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 专家指出中国SFDA药品审评专家数量不及美国FDA的 1/20 。SFDA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基础 学科分工不明确,学术支撑体系薄弱 , 严重影响审评工作的科学、准确、及时 ,并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上市药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而干细胞药品的未知性、高风险的更是对我国药物技术审评体系的全新挑战,专家呼吁尽快加强国家药监局审评机构的建设和功能的完善 , 为 干细胞等技术产品的开发营造创新管理环境,在临床试验审批、市场准入等环节上采取具体的措施予以推进,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安定和社会进步。 干细胞研究处于重大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前夜,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严重滞后已成为干细胞产业“机遇窗口”开启的羁绊,混乱局面长此以往规范的难度将继续加大,甚至会造成倒退。希望《通知》整顿后卫生部能为规范我国干细胞应用掀开历史性新的一页。 前文: 干细胞治疗的机会窗口(一)
520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个人新的发现:草(麻)鞋
热度 3 ZELONGHE 2012-5-4 08:19
个人新的发现:草(麻)鞋
去年在炎热的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穿亚麻衣服真是凉快,舒服。 最近,我发现鞋还有亚麻制造的,例如草(麻)鞋. 于是索性在淘宝上淘了一双, 价格还挺便宜的 60 元左右 一双, 穿起来果然舒服,于是把皮鞋凉鞋都收藏起来了,那些一点都不凉快。这个夏天 俺再也不用 为穿鞋而烦恼了。 不知道大家如何感想。。。 草(麻)鞋
个人分类: 生活篇|3030 次阅读|6 个评论
肺癌研究进展
热度 1 xupeiyang 2012-5-3 10:27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全世界每年约有140万人死于肺癌。卫生部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肺癌的发病人数约70万,2/3的患者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导致在1~2年内死亡。目前,肺癌死亡居我国肿瘤死亡原因首位,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22.7%。 参考文献 • 中国 肺癌 防治联盟成立钟南山院士任名誉主席 • PLoSONE:发现 肺癌 关键基因 • Cancercell:非小细胞 肺癌 (上) • Cancercell:非小细胞 肺癌 (下) • 日本研究发现5种引起 肺癌 的遗传基因 • CellResearch:新型 肺癌 致病基因突变 • 麻省总医院成功基因定位治疗 肺癌 • 中科院谢东Nature子刊再发 肺癌 研究新成果 • 两PI合作发JBC文章解析 肺癌 • 新的 肺癌 检测能预测患者生存几率 • Cell头条:揪出 肺癌 的“罪魁祸首” • 研究人员获干细胞研究新突破 肺癌 治疗露曙光 • 不吸烟为何患 肺癌 测序找答案 • 香港中大研究发现吸烟兼烧香者患 肺癌 机率高4倍 • 研究人员发现非烟民罹患 肺癌 的重要基因 • 法在 肺癌 疫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 肺癌 疫苗 • 寻找东方人 肺癌 治疗新靶点 • 哈医大四院院长 肺癌 课题获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资助 • 两项研究显示出早期 肺癌 患者的放射治疗前景 • 钟南山院士PLosONE文章 肺癌 免疫治疗新成果 • 研究人员发现血液蛋白与 肺癌 早期发展相关 • XALKORI成6年来FDA批准第一个治疗 肺癌 新药 • 美国研究发现小细胞 肺癌 扩散与基因缺失相关 • 中国学者Nature等多篇顶级期刊文章解析 肺癌 • 肺癌 权威专家Science子刊新文章 • 抗独特性 肺癌 疫苗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启动 • 碳纳米管有致产业工人 肺癌 风险 • 素食新说:多样化素食可降低 肺癌 风险 • 验血可比CT扫描提前28个月发现 肺癌 • 韩国称发现导致 肺癌 因子“AIMP2-DX2” • Nature:助 肺癌 转移的遗传变异被发现 • 美称氡污染成 肺癌 重要诱因 • 第三军医大学最新文章获 肺癌 研究进展 • 美研究人员称脚趾甲或有助诊断 肺癌 • 易瑞沙获非小细胞 肺癌 一线治疗批准 • 南京大学Oncogene解析miRNA与 肺癌 • 乳腺癌药物或可抗 肺癌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5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车模美女[Guhun和Caodaxia拍摄不到]
热度 8 liuli66 2012-4-30 15:15
车模美女[Guhun和Caodaxia拍摄不到]
个人分类: 杂感|13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他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
热度 26 neilchau 2012-4-14 08:37
最近 的两篇博文《 导师的核心职责是什么? 》和《 假如我是导师 》受到了众多导师们的拍砖,甚至人身攻击(部分老师素质可见一斑)。探讨问题的本人欢迎,人身攻击的恕不奉陪。重申两点:( 1 ) 自己的所有博文对事不对人,请各位老师不要认为你们自己是“例外”(即不在我说的范围内)就硬往自己身上拉(以此证明什么?自己比别人高尚?),拉伤了本人概不负责; ( 2 ) 自认为,这个世上还没有人能让本人发自内心的生气的。跟自己不相干的人,我更不会去跟他们计较 。 前两篇博文,导师们反驳最多的无非是想说: 很多时候不是导师不想培养学生,而是现在的很多学生达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境界 。甚至有人提议,写《假如我是导师》前,应该先写篇“如果我是一名合格的学生”。那今天就写篇“他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让大家去给评判吧。 他入学后,花了两个月时间去熟悉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精心调研,他对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的难度(需要在全国不同部门做大量调查)提出质疑。导师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导师对他的质疑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大鼓励,但他毅然决定换课题。后来在另一位老师的介绍下,他接触了另一个有课题的导师,并且对新课题很感兴趣。于是做出了艰难地抉择, 换了课题、也换了导师 。 虽然刚开始,他对新课题也一无所知,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广泛阅读文献,他很快开始熟悉新领域。学校规定六个月完成的 Research Proposal, 他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为此挨了学校 500 刀的奖励。 虽然有了新课题,完成了 Proposal, 但实验室里没有完成课题的任何设备。导师花钱买仪器,他协助技术人员制设备、搭装置。一晃六个月就过去了,期间他接手了一个交流生留下来的课题。忙了几个月,得到了一些想要的数据,但数据不够系统,所以投稿三次都被拒了。这时候设备也基本弄好了,于是导师让他开始自己的课题,他为别人铺路的那篇文章到此结束。 博士三年间,导师从来没有给他施加过任何压力。有时候快中午,他才去办公室,刚到办公室门口遇到导师,导师还是笑眯眯地给他打招呼。面对缓慢的课题进展,他有时候甚至希望导师多问问,多给他点压力,但是没有,偶尔有的还是鼓励。博士期间,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因为没有人会去 Push 他,没有师兄师姐可以请教,实验室里没有人做过类似的课题。虽然三年内换了 5 个住处,但都在学校附近,走路十来分钟的路程。所以他可以晚上 12 点回家,他也可以一大早跑到学校把仪器打开,然后再回家吃饭,甚至再睡上一觉。导师一般每天都朝九晚五去上班(周末有时也会去加班半天),他可以午 12 点至夜 12 点在学校,但他从来没用熬过通宵(最晚 12 点多回家)。当然他也可以几天不去学校不去实验室,没人管的。 博士期间,没有人强迫,没有人 Push ,一切全凭自觉。即使在 导师离开的日子 ,他也能该干什么干什么。博士期间,他共发五篇期刊论文,每篇论文从研究思路到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几乎都是他独立完成的。期间导师的作用是:提供设备,批准他的实验方案,给他的论文提意见(然后学生或接受或不同意讨论,再做修改),导师把修改后的文章投出去。博士期间,他共做了五次会议报告(欧洲两次,澳洲三次)。博士期间,他渴望合作,他回国的两个月时间,在浙大呆了一个半月。虽然没什么实质进展,但他了解到了国内同行的研究。博士后期,他申请到了学校的一个 Travel Grant, 去新加坡游学了 9 周。 博士期间,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 Self-motivated 学生,他自己主动寻找机会,并抓住机会。他最大的收获: 逐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遗憾的事: 目前还没用一篇非一作的论文 ;最自豪的事: 作为一作兼通讯作者发表了 一篇综述文章 ;最有意思的事: 跟导师发生过N次“ 战争 ” 。 跟博士期间发表几十篇论文的人相比,他也许什么都不是,但他已经主动、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有限资源。不知道他算不算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个人分类: 共享学习|6680 次阅读|47 个评论
在美国,青年学者有更多的机会吗?
热度 2 csiro 2012-4-10 16:19
我遇到一个美国教授,他说在澳洲和中国都是教授有更多的获得项目的机会。在美国,他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申请遥感方面的课题,不中;后来改由博士后牵头申请,中了。 由此判断,美国的管理层希望直接把项目给年轻人,而不是给老资格的学者,然后由这个学者招聘博士后干活。
个人分类: 交流篇|31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林书豪的迟到:伯乐们都干嘛去了?
热度 7 SNPs 2012-2-16 06:30
我喜欢每天上班的路上听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每个星期三都有一段体育记者Frank Deford的评论,经常是幽默且有独到见解。今天的节目更是精彩,讲的是为什么林书豪这样的球星放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一直没有被发现(点图链接): Frank说,如果不是一系列的偶然因素,林书豪还会呆在板凳上的。他也提到我前些天写过的奥克兰棒球队用科学方法选球员的故事( “争先进就不该学先进”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 )不过认为“坏人”不是俱乐部主人,而是那些职业“寻宝”的专门到二流球队选球员的那些人。“None of the people paid to envision, could envision.” Frank的这一段话也很好:“But, in counterpoint, what is so dispiriting is to contemplate not only how many basketball players, but how many other athletes, how many artists and actors and musicians and writers, how many special creative talents never get fulfilled because the so-called experts are always looking in the same places.”他说,不单单是运动员,还有艺术家,音乐家,作家,以及许多类似的靠特殊技能吃饭的人才都可能因为“伯乐”看错了地方而被埋没了。 其实,当太多的人加入“伯乐”的行列的时候,真正有远见的伯乐难找了。就好比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当风投公司没有几个的时候,好项目都会涌到他们那里去,可是等风投公司多起来的时候,好项目就相对少了。 科研也是如此,当一个领域“热”起来的时候,好机会也都没有了。需要找机会的人往常人不去的地方去寻。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林书豪,你也要把握住这个显示潜力的机会。板凳队员有了上场的机会能否超水平发挥,能否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不是光有运气就能解释的。 伯乐们的眼光再差,在耀眼的成绩面前都能“发现”才能。问题的关键是那些所谓的伯乐们一天到晚看的都是“星光灿烂”的球星,眼睛已经适应了那个光亮度,所以到了比较暗的地方,眼睛就都不能适应了。 林书豪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得到那些高回报率的发现,(不管它是明星队员还是投资项目,新的研究领域还是新的产品和市场)都需要我们格外地珍惜机会。而发现这样的机会就需要我们保护自己的视力,不要一天到晚都盯着耀眼的“太阳”看。就如 我提到的那篇文章中 讲的, 越是要赶先进,就越不能学先进 。当你的视力适应了去观察摆在明处的东西的时候,那些比较暗处隐藏的机会就会漏出你的视线了。 明摆着的都不是机会。知道的人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少。当一个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的时候,你的机会才是最大的。所以创新才是得到机会的最佳方法。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5508 次阅读|7 个评论
“机会与人才”之拙见
热度 3 Jacky168 2011-11-20 11:3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上一个有趣的说法,大意是:一流的人才在商界和军方,二流的人才在政界,三流的人才在学术界。开始不得其解,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学术界,何沦落到“三流”了? 文章后面做了解释,之所以将社会各界划分为高低不同的“流”,是因为“商界和军方”中,商场如战场,一纸合同如同临战立的军令状,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战”定乾坤;“政界”的领导们可以有两到三次机会,失手了一次,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再重新来过,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虽然出了莱温斯基那档子事,不过幸运躲过一劫直到任期结束;“学术界”的学者专家们,就有太多太多的机会了,例如做某个试验,失败了可以再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几十上百次甚至千次,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 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武断,古有“学而优则仕”,现今不少人不只学问做得好,还兼之设立企业、学以致用。每个人境遇不同、能力有别,因此会选择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于我们一般的多数人而言,适合自己的,便是好的。 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个体,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也存在三类“机会”:“唯一的机会”、“两到三次的机会”和“重复多次的机会”,由于“机会”的价值和意义不同,对于个人的重要性肯定有别。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个人的选择和努力的程度等。能够准确敏锐地判别“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可列为人才中的“一流”。当然能够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则肯定是“一流”中的一等。 特别申明,本人非机会主义者。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吗?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353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懵懂的人机会多
sqzhang 2011-11-5 06:55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谁谁谁 【 作者微博 】 我认识的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女孩,初入职场两三年,已经在转行、创业、外企打工、跳槽等各方面迅速积累了经验或者教训。她还在不停地结识各种各样有趣的人,把自己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并且充满了挑战和刺激。由于她涉猎的行业颇多,包括咨询、电子商务、设计等一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干的领域,我问过她: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呢?她说:我也不知道,看到有挑战的事情就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的杀手锏其实就是她的懵懂。当她很好奇地问你how, why,what之类的问题时,作为被她追捧为前辈或者专业人士的你,就算没那么资深或者专业,都少不得要搜肠刮肚讲一些连自己都认为莫测高深的道理或者经验,来证明她对你的仰慕是恰到好处的。 而到了三字头或四字头的年纪,在行业里的工作较为稳定、地位也较为体面的时候,再表现出这样的求知欲就很怕被人觉得傻冒。记得去年我和一帮子人聊天,中间不时地有人提到PE、对冲基金之类的名词,因为里面有几个人是搞金融的。虽然我供职于《金融时报》,但平时主要精力放在生活文化时尚版块上,因此并未研究过这些经常出现在眼前的名词。但有趣的是,当我事后请教一个关系比较熟的朋友,一个在那次谈话中面容矜持、频频点头的商务人士:到底PE和对冲基金是怎么回事啊?他居然对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就是不再年轻后的尴尬了:不懂,为了面子和身份,还得装懂。而更有趣的是,因为人家不知道你不懂,因此不会对你解释。就算人家看出你不懂,为了帮你维护面子与身份,还得装成以为你懂。而这样的场合,如果那个年轻女孩在,并勇敢地问出:What,How和why,没准会迅速演变成一场金融基础知识普及会,多好。甚至很可能那女孩又借机进入了金融行业。 资深的人因为资深,常常根据经验迅速判断一个人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和影响力,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举个例子,如果你介绍某个人给资深的人认识,他会先搞清楚这个人是什么公司的,什么职位,见面是为了什么,他们那个行业的某某某跟他是什么关系之类的问题,从而确定此人在食物链上的坐标,并进而拟出和自己的地位等级梯形图,来决定自己是准备高攀,还是俯就,亦或推托不见。这样做当然是经验之谈。曾经有人跟我说起自己的社交金言:现在我不认识的人我只约在办公室见面。那种花半天时间跑出去结果见到一个忽悠的傻事,老子再也不干了。然而这种有效率的保守社交,也把许多有趣的人和意料之外的机会挡在了门外。 乔布斯的那句经典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每个人都懂,很多人也推崇。但实践起来,又有几个人愿意表露出自己“hungry”并且“foolish”呢?所以,趁年轻,赶紧懵懂,而且越直接越好。否则十年后再懵懂,就得花些心思伪装才不至于被人认为是“卖萌”了。不然,就不是stay foolish了,而是like a fool了。 (作者电子邮箱: from9to5@live.cn )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自由吗?
热度 4 SNPs 2011-10-25 04:03
对我来说,自由,就是在道德和法律容许的前提下,能不受任何限制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或者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 如果我有80%的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幸福的;如果我有60%的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快乐的;而如果我只有10%的时间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痛苦的;如果我完全不能做我喜欢的事情,那我就不能活下去了。 追求幸福的人,就该从争取自由开始。没有自由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幸福的人一定是自由的。 自由,应该包括生理上的自由和心理上的自由。那些被关在监狱里面的革命者,因为有“主义真”的最大限度的心理自由,即使没有生理上的自由,也可能是幸福的。而完美的幸福是身心两者兼顾的自由。 宗教,法律,道德,等等的意识形态,都是通过控制我们的思维来限制我们的行为,让个体自由不去伤害他人的自由,维护一个合理的社会环境。 在理想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自由能最大化。 如何获得自由?是先争取身体上的自由?还是心灵上的自由? 自由的前提是独立,而独立,就需要有经济基础。 所以,往回推理,就会发现:有钱才有独立,有独立才有自由,有自由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幸福。 钱,于是钱就等于幸福了。那一步推错了吗? 没有。 我觉得,得到“钱等于幸福”的结论的人推理推过头了:“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追求,钱不是目的,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幸福不是因为有钱,幸福是因为毫无限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己喜欢做的事恰巧又是对更多的人有益的,那幸福就会成指数增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换句话说,自由就等于自私,要“狠批自私一闪念”。这是一个极端,但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宗教也要求信徒们“如果想得到永生,想得到永恒的自由和幸福,现世就要服从神”。 所以,总是有他人(政党,公司,政府,或者宗教领袖)用各种手段来“换取”我们的自由:“如果你把今天的自由给我,我就给你明天的幸福。” 说“换取”还是比较乐观的想法。悲观地看,可能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试图“骗取”你的自由。 有些许愿兑现了,自由换得了幸福,绝大多数没有。 人生,就是在拿我们个人的自由做投资,期待的是那个叫做“幸福”的回报。 和所有投资一样,投资自由也是有风险的。 风险最大的就是20-30岁那段时间。孔子说:“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就是,30岁以前,你需要用“失去自己的自由”的方法从社会上换取今后幸福的机会。 “四十而不惑”,就是说已经找到了投资自由的诀窍,知道如何牺牲有限的自由去换取最多的幸福。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已经把自己所有的(自由)投资都“赌”下去了,想赌都没有机会了,只能“知天命”地等待应有的(幸福)回报了。 把自己的自由全都“赌”下去却血本无归的,多半是赌错了庄家。 急人的是,在“知天命之年”以前,我们看不到底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输还是赢。 你自由吗?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多多少少的都受约束。可是,太多的人的自由被那个“幸福股市”套牢了,谁能解套?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个警告,应该打印在高考的卷头上。 (注:这是在首耳调时差产生的胡思乱想)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5343 次阅读|6 个评论
傻二小姐有话说
热度 20 lix 2011-8-12 09:08
宽容、客观、公正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哪里去了? Alice . 张莉 科学网这几天讨论“寒门”与“机会”的问题如火如荼,而我随意涂鸦、乱弹琵琶的,可能是与之相关的比较边缘化的问题了。 杨玲的文章,总是寥寥数语直击问题的本质!我在看了他的文章《一个国家需要培养那么多的大学生吗?》,很是感慨。这个问题,多年前我就和深圳一家大企业的老总探讨过。他认为,只要念完大专就基本具备在社会立足的基础了,而我则认为念完高中就可以了。 事实上,我认识的只念过小学、初中,甚至没读过书的,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也有好几个。大家所熟知的李嘉诚也是典型的一个。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创造和把握机遇,善于借风使力、乘风造势、借用他人的智慧,也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人在正规的教育体制内,可能都没读过多少书(那些书可能让他们感觉到厌倦和无趣),但是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从来都不曾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学习有用的、实用的东西,有的甚至还涉猎很广泛。 对于他们,哪怕他们只是小学毕业,甚至于是文肓,我依然很敬重他们。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手艺人!他们不是靠学历文凭或“我爸是李刚”打下江山,而是靠真才实学、真枪实弹的能力和本事在江湖上立业。 但是,我以上说的,只是一些个案,他们的成功或多或少都带有偶然性。而我们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一直是有问题的,不是以能力和真才实学来评价人才,或给予人才公平的机会;不是以实际付出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多寡,来核定员工的薪酬水平;不是以人品的好坏和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他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而是,一切都以“唯学历”论,“唯文凭”论,“唯官”论!于是,很悲哀地,衡量幸福、快乐和受尊重程度的普世价值,也就简单而粗暴的变成了钱财的多寡、官位的大小、地位的高低了。 如果,我们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能够宽容、客观、公正一点,用人环境和就业环境能够纯粹一点“唯才是用”,我们骨子里的思维能够摈弃“唯官”、“唯学历”、“唯文凭”的陈腐偏见,那么,就不会出现万人挤独木桥、哭着喊着非要上大学、上名牌大学以改变命运的现象了,也不会出现假文凭的现象了。那么,扫大街的、拉板车的、卖大白菜的大叔大嫂,豪华写字楼内的金领白领,户外高高脚手架上的农民工兄弟,等等各色人等,都可以自由地择业,自由地竞争,自由地选择他们喜爱的事业或生计,只要他们愿意去改变,都可以从容淡定地投入,并且不会产生地位尊卑贵贱的感觉。那么,也许,一切的幸福和快乐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可是,看看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哪一个不是首先拿学历和文凭来设定门槛和薪资待遇的?没有相应的文凭和学历,连门都进不了。就算有幸进得了大门,在同等级别的岗位上,在付出同样多劳动的情况下,就因为高学历、高文凭,其薪资水平就会凭空高出来一大截。看看有的招聘单位,一个前台、一个普通秘书的职位,不过就是处理和安排一些琐碎的杂事而已,高中生、中专生都干得了,大专生更不在话下,可用人单位非得要招本科生。真的是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彼此浪费。 相关连的奇特效应就是,发了财的、升了官的,如果文凭还不够高,就会用金钱铺路为自己超度,想方设法给自己弄张徒有虚名的文凭以度金身。如果文凭和学历够高,就会想办法往财富和地位上靠。只有这几样都皆大欢喜了,大家才认为你是成功的,有素质的,有品味的,有地位的。否则,你要么是没文化、没品味、没素质的暴发户土财主,要么是腰杆都挺不直的穷酸主,彼此都打心眼里睢不起对方阶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那些不信的人,其实是没有很好的去省视自己的内心和灵魂,他不敢直视他骨子里的潜意识! 我们生存的环境不要那么狭促和窄小,我们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足够宽容、客观和公正,还会这样吗?不会! 人在社会上混,我觉得还是手艺和真才实学最重要!于用人单位,于真正的人才,于社会,这当是最佳的价值承载方式!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这一点,国外的环境显然比神州大地好,而具体到企业,我认为日本的企业做得相对比较好。我曾经很系统的看过松下幸之助所著的《经营管理全集》,象牛津大辞典那样厚厚的五大卷,看完以后我很感慨:松下的神话不是一天铸就的!松下幸之助对人才的定义和怜惜,人才在松下幸之助的企业如归家一样的安心和全力付出,企业和人才的惺惺相惜,以及他们对企业经营和产品规划生产的精益求精,中国的领导阶层和企业老板又有几人能做到?! 最后说一件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实用主义事例。还是日资企业。最近的事。我有个朋友来上海的一家日资公司应聘,人家根本不看你那左复右印的一大摞学历文凭、工作业绩等材料,就是我说你译。你要是水平过关,明天你就来上班。要是过不了,那就立马“撒腰啦啦”——走人。 如果人才总是拿学历文凭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是人才的弱智!如果社会总是拿学历文凭来评定人才的价值,那是社会的无聊! 新时代,新天地,不管是拥有高学历文凭,还是拥有一计之长,只要有真才实学,是真正的手艺人,就好。 2011 年 8 月 12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83 次阅读|22 个评论
坚持就是胜利-与寒门子弟共勉
热度 5 yzhang111 2011-8-11 03:57
我来自 农 村 , 上大学前一直都 处 在吃不 饱 穿不暖的状 态 ( 感 谢 当年国家 给 大学生 补 助 , 要不然上大学也可能得天天想 办 法填 饱 肚子 ),绝对属于寒门子弟。到目前为止虽未成功但一直在努力, 所以感 觉对 寒门子弟 这 个 问题 有 发 言权。 从个人 经历 看 , 我 认为 寒门子弟的出路在于 坚 持。 坚 持就会 创 造成功的机会 , 坚 持就会把握成功的机会。我经历过长期饥饿寒冷,不也坚持下来了嘛?我曾经常年风雨无阻每天步行3小时上学,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我经历过上学费用严重不足的问题,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 学习曾经是我的副业(主业务农,呵呵),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我被学校惩罚过(上大学期间政治风波问题),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我经历过多次考研挫败,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 我经历过找工作一次一次被拒,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我经历过无数次课题申请被当成垃圾,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 我一直比较愚钝, 不也坚持下来了嘛? 坚持吧!出身寒门是你的福气。条件比别人差,但咱志向不比别人少。出身寒门知道生活不易,因而更加珍惜生活,更加能够适应工作生活中的挑战!
3583 次阅读|9 个评论
考研成功调剂的新诀窍-让导师找到你
热度 2 lxchencn 2011-4-11 22:19
十年寒窗苦读不容易,考研上线不容易,上线不能录取很痛苦,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同学,调剂给你机会,如何把握机会呢?海找学校、专业、导师是一个办法,还有另外一个让导师找你的办法,就是去新浪、考试吧等调剂站免费发布你的考试信息,让导师可以选上你,一定要留下E-mail等可以联系上你的信息,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时候及时回复并进行网上调剂申请,做好复试准备,而且特别不要放弃跨专业的调剂,这也许是改变你人生的起点,从我们复试的情况看,有不少同学就是通过这条路径成功调剂的,如果你自己已经有心仪的学校,也可以帮助你周围的同学关注调剂信息,祝天下学子调剂成功!
3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500万卖身3年:给祖国一次机会
热度 8 outcrop 2011-4-1 13:12
由于《 严肃的提议成立科学网大学 》以及《 科学网大学办学思想基础提议(讨论稿) 》等文章所表现的卓越远见和影响力,某欧洲猎头表示多个税后30万+欧元年薪的岗位正渴求我这种战略性人才,其他待遇还可以谈,并表示尊重中国人不过愚人节的传统。 但我表示,这事太突然,祖国培养了我这么多年,得先给祖国一次机会;对方表示赞许、理解和等待。 因此,这里以半价(500万RMB)在线拍卖自己三年的工作日(限大陆地区),底价500万,2亿封顶;拍卖成交价高于500万部分,捐给网大筹备组,用于网大筹建。 拍卖一年后结束,别说我没给祖国机会;非诚勿扰! 欢迎传播、广告,有提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4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一个萝卜一个坑
anan 2011-1-14 19:34
夏敏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一个公司实习。同来的有四个实习生,每天就是干些打扫卫生、复印、装订、接电话之类的简单工作。   这是家大公司,公司老总做事情比较人性化,虽然实习生可以不给薪酬,但是,他依然给这几个实习生开了每月1200元的工资,另外,恰逢中秋节,还给每个人500元的购物卡。领到卡以后,这几个女孩子都兴冲冲地去超市购物了,但是,夏敏却不是很开心,她在想她的工作:包括自己在内的这几个实习生都希望以后能留在这个公司工作,可是,她们几个每天干那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杂活,那是学不到真本事的。于是,夏敏开始用心学习真本事。   公司的销售人员口才都比较好,和客户谈话的技巧比较高,另外,销售员一般都有个特点,都是大着嗓门打电话。   平时在公司,夏敏人坐在电脑前,她的耳朵却是在听销售高手是怎么和客户谈判,他们的语气和技巧,她都仔细地听,认真地在心中揣摩。   为了分清楚公司各个产品的型号以及功能的区别,夏敏经常主动到公司的生产基地去干活。放着轻松的写字楼工作不干,而去生产基地干力气活,其他几个实习生觉得夏敏真是傻透了   在生产基地,夏敏勤学好问,很快就弄懂了这些产品的基本原理。公司的研发部是和生产基地连在一起的,为的就是方便研发部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指导工人生产。很多时候,研发部的技术人员对于返回的仪器进行修理的时候,夏敏都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不明白的地方,夏敏就虚心地请教。研发部的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年轻人,夏敏和他们很好地沟通,他们也乐意传授维修技术。   一次,河北的一家钢铁厂买的仪器,用了半年后不能正常运转,于是就派专人送到公司进行免费维修,客户住在宾馆,一天几个电话地催促公司赶紧修理,说他们钢铁厂还等着使用这台仪器呢。但是,技术人员都出差去了,售后服务部经理很是发愁。这个时候,夏敏主动请缨,要求试试看。经理瞪大眼睛:你会修理?夏敏谦虚地说:我也不敢担保能修好,反正技术人员都出差了,咱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如果真医治不好,等技术人员回来后,再由他们维修就是。经理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于是放手让夏敏折腾去了。   夏敏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台仪器和公司技术人员半月前维修的一台仪器的症状是一样的,于是,她就靠着记忆,在脑海中比着半个月前的葫芦去画现在手中的瓢,半个小时后,这台仪器居然被夏敏修理好了。售后服务部经理非常高兴,立即通知客户来领仪器,客户来后,经理指着夏敏开玩笑说:这个是我们公司的女工程师,就是她亲自动手,把这仪器修理好的。客户非常佩服地说:你们公司技术人员真厉害,女工程师这么年轻,水平却很高!说实话,这台仪器在我们厂,几个老工程师一起会诊,最后也没有会诊明白,只得送你们这儿维修了。说完,客户带着仪器满意地走了。   客户走后,经理禁不住哈哈大笑,他对夏敏竖起了大拇指,夏敏心里很是自豪。   很快,夏敏这个女工程师逸事就在公司传开了,老总听了很高兴,暗想:夏敏这个女孩真不错,能吃苦,到公司后,口才也进步得很快,更重要的是知道学习新知识,是个可以塑造的人才。   三个月的实习期过完,几个实习生纷纷写申请,想留在公司工作。申请到了老总那里,老总毫不犹豫地把其他几个实习生的申请否决了,同时果断地批准了夏敏的申请。   按照公司的规定,实习生留用后,还需要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是,老总直接指示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夏敏签定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夏敏不需要试用,直接被公司正式聘用了。被分到售后服务部工作。   夏敏对公司的各种产品的性能比较熟悉,口才又好,很有谈话技巧,并且还有单人维修好一台仪器的水平,老总相信,夏敏接听公司的售后服务热线,肯定能很好地为客户答疑解惑,肯定能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职场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没有真本事,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坑,那么,任何萝卜很快就会变成萝卜干的!聪明的夏敏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http://www.reader8.cn/gushi/20110105/685018.html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770098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2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anan 2011-1-14 19:32
生活中、职场内,常听到一些人抱怨:为什么好机会总也轮不到我头上?为什么成功的花总是开在别人的花园里?每每听到这类的抱怨,我就会想起朋友的一些故事,那是些颇让人感慨的经历。   朋友老李下岗后,一直没能找到工作。一天,他上街去买菜,走到菜市场门口时,发现市场门口的墙脚下堆放着几袋垃圾,而十几米远的地方就摆放着一个垃圾箱。老李信手拎起几个垃圾袋,走到垃圾箱前,把它们丢了进去。市场门口的几家商户惊诧地看着老李,因为从装束上可以判断老李不是环卫工。后来,环卫处辗转找到老李,聘他做环卫监督员。几袋垃圾,信手丢进垃圾箱,老李因此实现了再就业。   朋友小张刚从驾校毕业,分到新单位后,暂时在办公室打零。一天,单位组织干部下乡调研,司机临时有事,小张便被抓了公差。乡下的土路很不好走,车上溅了很多泥点子。在干部们入户调研时,小张拎了桶水,细心地擦起车来。等大伙儿上车时,小张已将车子刷洗一新了。几天后,小张就成了单位的专职司机。一桶水,几分钟,成就了小张的司机梦想。   大学同学柱子周日无事,携妻将雏去逛街。在街上,他看到很多工人在路边的风景树间栽植草坪。柱子信步走过去,同工人闲聊起来。闲聊中得知,现在正在搞城市绿化,新辟的草坪急需草皮。柱子眼睛一亮,回家后上网开始查找草皮的供货信息。结果一个月的时间,柱子就净赚了4万多块钱。现在,柱子已是全城最大的草皮供货商了。一次闲聊,一个电话,造就了一个款爷。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人会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的身边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吗?是的,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平淡而不露痕迹地发生着。正因为它平淡、不露痕迹,所以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然而,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成就了一个个让人瞠目的奇迹或传奇!这些奇迹或传奇的形成和出现,绝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那些馅饼原本就是有目共睹地放在那里的,只是我们当中的一些人熟视无睹罢了。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当我们还在大声地抱怨时,不妨睁大眼睛看一看、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很多机会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中的一些人之所以与其擦肩而过,就是因为还没有发现它、抓住它。不要说机遇没有眷顾你,因为就在你抱怨之时,机会已经悄悄来过了,或正在从你的身边溜走。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770099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2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人成熟的8句话
anan 2010-12-3 21:15
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shy; 2.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惯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有时连一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shy; 3.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腊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细小的沙粒。 shy; 4.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shy; 5. 机会从不会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别人会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机会。机会只不过是相对于充分准备而又善于创造机会的人而言的。也许,你正为失去一个机会而懊悔、埋怨的时候,机会正被你对面那个同样的倒霉鬼给抓住了。没有机会,就要创造机会,有了机会,就要巧妙地抓住。 shy; 6.若电话老是不响,你该打出去。很多时候,电话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不是花瓶,仅仅成为一种摆设。交了新朋友,别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际的一大诀窍就是主动。好的人缘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shy; 7.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结婚年龄而草率结婚。想结婚,就要找一个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辅相携的伴侣。不要因为放纵和游戏而恋爱,不要因为恋爱而影响工作和事业,更不要因一桩草率而失败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会因小失大。 shy; 8. 写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单子放在皮夹里,经常拿出来看。人生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要有提醒,要有紧迫感。一个又一个小目标串起来,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标。生活富足了,环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夹里那张看似薄薄的单子。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568204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21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有所思
shuike 2010-9-18 10:08
昨晚夜雨如注,今天周六。 到北京中科院念书已经20天了,想起往事,每每让我辗转反侧,随即起床伏案,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中秋将至,倍加思念我的亲人,同在外地求学的老婆,落在家里的小女和已过古稀之年依然要帮我操持家事的老母亲。想起这些,已难以平静。。。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正视金融危机
caoman 2010-8-2 11:42
金融危机同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深层原因一样,都是人的过度或超前消费所致,所不同的是前者消费的是自己明天的,后者消费的是自己后代的。例如,美国人消费明天促进经济超速发展,引发金融危机;中国人消费后代促使经济超常发展,潜伏环境危机。 相对过去和明天,人类更加关注眼前。当危到时,人们称之为危机(不是危险);当机到时,人们称之为机会。其实,危机指危险和机会,内涵包括危和机两个方面,二者同生并存。当危到时,同时隐含着机;当机到时,同时隐含着危。像阴阳图一样,阴中带阳,阳中带阴,阴阳互补。不能因危在前就偏重危,机在前就偏重机。相反,当危险大时应强调机,去寻找新的机会;机会大时应强调危,准备迎接新的危险。例如,海尔快速发展时,张瑞敏却说每天如履薄冰;暴风骤雨到来时,海燕却展翅飞翔。 否则,危机到时单纯强调危险,忽视机会,只能使危更扩大,更难渡过。金融危机本是金融的危和机并存、危暂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状态。若过分强调宣传危,各种媒体铺天盖地进行危机报道,一时间世界各地就会人心惶惶,有钱不敢用,物质流通慢,资金更紧张。若同时也强调宣传机,当危险到来之时,也是新的机会开始之日,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新的供求关系会产生新的商业机会等,人们就会坦然面对危,积极争取机,使危弱化,机早来。 例如,我国出台扩大内需政策,计划到 2010 年底投资约 4 万亿元,约占今年全国 GDP 产值的六分之一。其中,农业部将投 30 亿用于农村沼气工程,而之前每年投资不足 1 亿元,发改委第四季度将投120亿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沼气行业将会快速发展,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更是蕴含巨大商机。 再例如,天人公司的一个客户,原本做养殖,在政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股市大好之际,扩大生产范围,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的产业链。但开张不顺,主要原因是地处农村招不到工人。近日打来电话,状态极佳,说大批进城打工的农民返乡了,工人招到了。在金融寒冬,他的工厂开始热火朝天。 要杜绝危的出现,需要从改变人类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入手。超前的消费观念和享受的生活方式是危的根本原因,若只停留在银行受困救银行、企业受困救企业、资金流不畅补资金、国外市场不畅补国内的做法,则如挖肉补疮,不深究其因,探讨疏通渠道,提前付出,象大禹治水利用堵来疏,不但不能缓解危增加机,相反会增加危减少机。 请正视危机,当危强时去找机,当机强时去防危,使危机同生并存协调发展。现在要做的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积极疏导;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积极行动,树立竞争付出的观念,探讨新的机会,让资金流出来,让世界动起来。 未来的赢家,必出现自现在付出者。
个人分类: 经济学|2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震来时躲在「生命三角」内存活机会最大”
热度 1 huangyingyi 2010-4-27 17:02
我叫DougCopp。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救援小组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灾难部经理。我曾经和来自60多个不同国家成立的各种救援小组一起工作过,曾在875个倒塌的建筑物里爬进爬出。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1996年,我们用我创立且被证明是正确的方法制作了一部电影。 我们模拟摧毁了一座学校,和一个里面有20个人体模型的房屋。10个人体模型用「蹲下和掩护」方法,另外10个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模拟地震发生后,我们通过倒塌的碎石慢慢进入建筑物,并拍摄和记录了结果。在一个可直接观察到及科学的条件下,这部电影拍摄了我使用的求生技术。结果显示那些用「蹲下和掩护」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够达到100%存活率。已有上百万人在土耳其和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电视节目看过这部片子。 我曾进入的第一个建筑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个学校。每个孩子都在课桌底下。每个孩子都被压扁了。他们如能挨著课桌的走道里他们躺下,就有生还的希望。我不知道孩子们怎麼会被误导要躲在某物体的下面。 简单地说,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到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被我称作的「生命三角」。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而物体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於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於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Trujillo消防部门的救援总负责人是Trujillo大学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说:「我叫Roberto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岁时,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筑物里。就是发生在1972年的那场地震中,当时有7万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车旁的『生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们,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我可以称作是『生命三角』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是「蹲下和掩护」的例子。」 道格观察到地震中的自救10项要领: ◣当建筑物倒下时,每个只「蹲下和掩护」的人都几乎全被压死了。而那些躲到物体,如桌子,或汽车下躲避的人也总是受到了重伤或死亡。 ◣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你也应这麼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微的挤压。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 ◣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在门口死亡。这是怎麼回事?如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麼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震时,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这正是NimitzFreeway路上所发生的事情。SanFrancisco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其实,他们可简单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就可以了。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我发现,在报社或办公室里堆有很多报纸的地方,通常会好些,因为报纸不受挤压。你在纸堆旁可找到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个人分类: 科普|26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新是一个必须承受痛苦的过程
whitesun 2010-4-12 02:15
为了追去创新,似乎一定会经历下面的过程:刚有所谓的创新idea时,觉得找不到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大量的时间放在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值得做, 从哪个小的点做起, 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做,该怎么收集数据,怎么实验,怎么评价结果等。这是一个真正创新的过程,如果没有以前良好的锻炼,不太可能把这个新idea落到实处。回想过去的几年来,觉得自己研究的很难,很痛苦。现在想来,觉得自己似乎是一直经历这样的过程,是在只有创新idea却无能力实现时的阶段,是缺乏有效方法和环境的阶段。 在几乎绝望的时候,无法将想法落实下去的时候, 也许上帝会可怜我们,会突然让你发现自己做的东西还是有很多人在做,并能找到与自己研究很像的相关工作。这时,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已经有人做了,再做就是重复别人的工作,那我该怎么办?该放弃还是怎么办? 担心过去之后,一定要细细看看别人的研究成果,你会发现,别人虽然做了,但是总有很多地方与自己苦苦想了多年的地方不一样,也就是说, 如果你的想法真的很创新,别人顶多做了一小部分工作,还有很多方向可继续探索,顶多自己落后别人一点点,但是可以学习到别人的一些方法,做其他点就可以了,这样会加速自己的研究进程,总的来说是件好事。这可能算是上帝给我们的机会吧。 对于各类型学生,我觉得一开始就独立地从很创新的idea做起很不好,这样会把一个人的科研兴趣毁掉,不利于今后发展。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没有创新成功的经验,没有锻炼到可以正常面对创新过程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常会错误地处理,选择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经历这样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留下一个没纠正的错误,结果还是不会理想,这对学生毕业影响太大,进而很多学生会弄虚作假。如果导师很冒险地让学生独自去处理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题,这是学生的不幸,也是导师的不幸,这样的研究过程能坚持下来的学生不多,因此失败的可能性太大而不是很大。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导师不负责的表现,是导师无能力创新的表现,我觉得还是应该先让学生分阶段地学会处理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才为上策,这样可以提高成功率,导师和学生才会双赢,师生遇到的痛苦经历和问题才会少一些。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4180 次阅读|1 个评论
CO2利用鸡肋还是机会?
lkzmaster 2010-1-3 17:31
CO2减排当今的热门话题,我们课题组也有所涉及,所以较为关注。就目前而言,CO2减排主要有三种途径:一、釜底抽薪型,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替换化石燃料,彻底避免CO2排放;二、围追堵截型。淘汰落后工艺,开发节能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化石燃料利用效率,间接减少CO2排放,对已排放的CO2则进行地质或海洋封存,避免其进入大气;三、化敌为友型,将CO2转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虽然这些产品最终还可能以CO2形式放出,但是毕竟在其排放前贡献了最后一滴能量,间接减少了化石燃料的利用量。就这三种方式而言,前两个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CO2的化学利用价值还有一些争议。 CO2的利用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合成一般化工产品或中间体(包括化肥、胺、羧酸、可降解塑料和其他高聚物);二是合成能源类化学品(包括合成气、低碳烃、甲醇和二甲醚等)。因为一般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和目前CO2的排放量有着数量级的差距,所以将CO2转化为能源产品应该是CO2大规模利用的主要途径。 CO2与甲烷的重整可以生产合成气,并进一步合成可作液体燃料的高碳烃类或烃的衍生物。二氧化碳重整的最大问题是高耗能(因其为强吸热反应)。计算表明,二氧化碳重整所需的能量大于其转化的化学品作为能源放出的能量。也就是说,如果其消耗的能量为化石燃料燃烧提供的话,非但不能减排还增加排放量。所以专家提出,该技术只有与太阳能技术结合才有利用价值。 其实,几乎所有的CO2利用都存在能量上的划算不划算问题。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烃、甲醇和二甲醚等产品除存在消耗能量来源问题外,因其大都是加氢反应,还存在氢源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在氢气资源如此宝贵如此昂贵的今天,加氢减排CO2得不偿失。如果氢的来源不是水,而是化石燃料那么这一技术的利用价值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利用氢直接取代化石燃料,对CO2减排似乎更为有利。这一观点诚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其他方面考虑这个问题。氢气除了生产成本问题以外,还有储存和利用问题,将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对于氢的推广应用是有利的。 实际上,现今对CO2利用的研究都是一种技术储备,一旦太阳能技术或以水制氢技术取得突破,现在封存的和排放的CO2便可作为可观的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化学能的转化解决太阳能和氢能的存储问题。很多技术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必须提前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和其他技术联系起来对世界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纵观这些CO2利用技术都是国外研究者提出来,我们跟风研究的。我相信很多技术国内研究者以前肯定有过相似的思路,或许他们考虑到诸多困难,知难而退,亦或许在申请资助的时候被一些老专家批判为没有实际价值,而胎死腹中。所以我们写论文或项目的时候总要引用文献,表明已有人做过相关研究,避免被批判为没有研究价值。这让我联想到一次投稿,因为报道的现象尚未有人关注,先是投到国内杂志,一个审稿人家直接批判为有科学意义而没有利用价值,而投到国外的到的结论是interesting。个人觉得,在对待新型课题的宽容性方面,我们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他们可能更相信无用研究的潜在价值。
个人分类: 科研|54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把握机会的胆识和勇气
smilesun 2009-12-26 00:21
博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机遇。微软、google、facebook,每天都有成功的故事在上演。 =================================================================  新浪财经讯 12月23日晚间,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颁奖典礼。以下为CCTV经济年度人物10年商业领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主题演讲:   马云:我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互联网,感谢10年,也感谢所有的创业者。我坐在下面想,今天这个奖是代表了所有的创业者,没有成功的创业者。我们 这一代人我觉得是很幸运的,创业者并没有失败,只要你不放弃永远有机会。阿里巴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阿里巴巴能成功,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成功。今天 早上一个年轻人问我,现在所有的机会都被你抢光了,我们是不是没有机会?我10年以前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钱、没有机会怎么做?但是10年的经历 告诉我们实践不是这样的, 中国不缺乏机会,我们缺的是找到机会的能力,我们更缺的是把握机会的勇气和胆识。 所以阿里巴巴前面10年把握了机会,未来的10 年刚才马化腾也讲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也明确自己的定位。我知道做企业跟做人一样,今天我这张脸不可能像马化腾那么帅,但是我可以把它变成艺术品。 今天我们必须走出平常的路,我们必须把阿里巴巴做的越来越强、越来越大,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的关键10年,也是世界经济的10年,如何把握这10年?这 10年为别人创造机会也是为自己创造机会,所以对阿里巴巴来说不是把自己做的越来越强,而是把别人的机会做的越来越,让更多的小企业成长起来。所以我希望 未来10年中,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成为经济年度人物,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仪器共享|46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又见招聘会有感
zls111 2009-12-6 12:49
早上起来经过北区体育馆,怎么那么多人,排了N长队,原来是招聘会。估计是人头最密集之一的活动,并且都是年轻人,脸上画满了期待。哎,当年我也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活动,在武汉和上海,多半的结果是无耐。 出了北区大门口的时候,发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保安在哪喊,手上拿着票,手上拿着票,心里在琢磨,进这个大门口就是个关卡,等你到了里面可能更失望,队已经排了特别长,让我去排队再到会场里,可能心都凉了;估计有好耐性的人,也经历不了这种场面,人太多。要是让我去这种招聘会,特别是学校的,我会很快的插个队进去。对于大部分人在进校门口可能就被卡主了。这种场面对于女孩子更是无耐,保安在哪喊几句就够呛,再加上矜持排队的时候都能被风干。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那就更往前面想吧,来招聘会是干嘛的,不来招聘会一样能达到去招聘会的效果,也能找到工作,有时就要更往前面想想。要能这样,不是很简单的就能做到,得有实力;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实力是靠平时的努力,今天的努力就是后天的实力。等快到了招聘的季节,就要注意招聘信息,特别是网络上的,多看看,多试试,总有人家没有注意被你注意了,总有自己的机会。接下来应该就是很顺利,不用经历这样拥挤和无耐的场面,先走一步,后面就会越来越顺。 比如我现在还是一年级,只要文章足够多,找工作就很方便。要做的就是天天的勤奋和效率,勤奋已经是达到了(9:00-凌晨1:00,这个时间不是在对着电脑就是拿着papers),接下来就是怎么能更有效率,怎么快速的出文章。有时也在想这样是不是太累了,没有娱乐。要是这样想,说明你还没上升档次,我老板也是这样的并且更有效率;更年轻应该更要刻苦,不然后面欠的帐更多(也是最近才意识到)。当然这样做要调整心态,用不同方式或角度使你觉的这样做是对的并且自己愿意去做。生活也本应该是如此,竞争很激烈是一方面;自己的价值观是主要因素,自身的价值就应该是对这个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接下来就是我对机会的判断,到时毕业是在国内找个高校谋个位置,还是做博后(国内or国外),貌似好的意见是到国外做个博后,我到不是很赞同。找个过程就是机会。有机会就开始选择,选择能左右未来一些,也能狠狠的体现能力和战略眼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遇到转学到中央大学的机会
chenfap 2009-11-12 06:48
遇到转学到中央大学的机会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17) 1946年7月底,由厦门经上海到达南京。琅姑通过她的同学关系,让我借住在经济部的职工宿舍并在该部职工食堂搭伙。 到南京后,得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等院校的前身)招收插班生,便决定暂留南京参加考试。当时,中央大学在全国是院系最全,师、生人数最多的大学;设有文、法、理、工、农、医和师范学院,理学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心理等系;全校学生总人数有4000余人,每年招收新生1000余人,在国内,那时算是招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中大物理系也很有名气,那时已招收研究生,特别是,当时的中大校长吴有训已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学者。吴校长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吴校长是江西高安人,与我同县,他与我的伯父和舅父相熟,我在中学时常听见长辈们谈论他,他是那时高安县获得洋博士头衔的两位著名人士之一;可以说,我在高中毕业时,选择西南联大物理系作为保送志愿,仰慕吴博士也是动机之一。因此,当我遇到能够转学到中央大学的机会时,我决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招生考试在8月底进行,规定先参加新生考试,录取后再参加插班复试。离新生考试还有二十多天时间,我便在住处复习高中功课;白天职工都上班,宿舍很安静;时间还算充分,自觉复习得还不错。对考试结果自己也还满意。那时高中同级同学赵玉麟因其父亲在南京工作全家迁到南京,他也打算从中正大学转学到中央大学,也参加了中大新生考试。考试结束,我要回江西高安省亲,便拜托赵玉麟通知录取的消息。 回高安老家后大概过了一个月接到玉麟来信,告知我和他都被中央大学录取,11月开学、报到和复试。10月底赶到南京。到物理系复试,考普通物理和微积分;微积分考试成绩还好,而由于在厦大普物课学得不多,加以准备不充分,普物考试不及格。系主任施士元教授要我从一年级读起;我请求他给我机会补考一次再作决定,未获应允。正在烦恼时,得知原厦大物理系主任周长宁教授刚转到中大物理系任教;在厦大时我还从未见过这位系主任(当时厦大本部还在长汀,一年级则先迁回厦门。),我想请他帮忙说情,也就冒昧前去拜访。我先介绍自己的情况,把厦大成绩单给他看,然后说我有信心学好大二课程,请他帮我向系主任施先生说情让我进入大二。可能周长宁教授觉得我在厦大一年级的成绩较好,还得过当时在该校甚有名气的嘉庚奖学金,颇同情我的遭遇,便答应了我的请求。经过周长宁教授的说合,施士元主任才答应我插入大二,只是要我重修普通物理课。 那时中大物理系二年级本系的理论性主课有理论力学和电磁学,由于要重修普通物理课,施士元主任只让我学习其中一门,我选择了电磁学(由王恒守教授讲授)。二年级时,这一年要学习的其它必修课程还有:微分方程,普通物理实验,电磁学实验,英文二。由于一年级住在丁家桥分部,普通物理大课和实验都在那边上,而二年级的课在四牌楼校本部上,来往不方便;我征得普通物理课的主讲教师的同意,只去作实验和参加考试,不去听课。 赵玉麟也被中央大学录取,顺利插入经济系二年级。当时由正大或厦大来转学中央大学二年级的还有几位同学,他们通过了新生入学考试,而没有通过插班复试,只好重读一年级。 当时中央大学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宿舍在文昌桥,位于四牌楼校本部东面大约三百米,是新建筑的两层楼房,共有七栋。学校规定,一间寝室内,二、三年级住八人,四年级住六人,均系自由结合。在分寝室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林长喜;他正在邀集室友,还差两人,我和赵玉麟便加入了。这样,我、赵玉麟、林长喜、李均仁、唐飞宵、张建中、吴晏平、沈嘉洋八人便同住在一个寝室。张读法律系,林李唐吴沈读政治系。由于我们相处得很好,同住了二、三年。这些室友,思想大都很进步,先后都是当时民主学生运动的积极份子。我就是在他们的带动下逐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是什么成就一个人的成功--朱清时(院士)
pinjianlu 2009-5-24 10:23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机遇,但是机遇往往是突然地和不知不觉地出现的。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善于抓住机遇并且充分利用它们 ; 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更善于创造机遇。 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指标是要看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今后在社会上有多大比例取得成功,取得多大的成功。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取得成功的能力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当今和今后的世界上,中国要在激烈的高科技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否在今后各行各业的工作中能取得成功。国家非常希望你们取得成功,你们的家庭和本人也都希望你们取得成功。 今天,我就通过回顾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过程,根据我自己在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的阅历,谈谈一个人怎么做才能取得成功。 在这里,我将放弃确定性的语言,而改用几率描述,从机遇的角度来研究造就一个人成功的原因。这样可以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深入、更全面,正如量子论用几率描述微观世界那样,也许这样更接近事物的本原状态。 我的回答是:机遇是造就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机遇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市面流行的一些书中也说了这个问题,但都没把它说得很透很清楚。其实,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我们每个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阅历多了,回首往事,都会发现很多机遇造就一个人成功的例子。 我来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中国科大 1963 年 4 系 6342 班毕业的,班上有 25 个同学。 1968 年毕业时还在文革之中。班上有 10 来个三代都是工人或贫下中农出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本人表现也好,就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大家很羡慕他们。我是属于条件居中偏下的,分到了青海。青海在古人眼中是常覆三军、马革裹尸的战场,在近代人心目中是劳改犯人去的地方,而且我是去当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人,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分得最差的人之一。   但 30 年后老同学重逢,聚在一起经常感叹命运和机遇的难测。像我分到青海,其实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机遇。如果不到青海,我就不可能比一般人提前五年真正从事科研,更不可能一从事科研就成为项目的负责人,可能要被资格老的同事压住很长时间。就是因为青海在文革期间闹得并不厉害,还能正常运转,所以能够承担重大项目,并且承担重大项目又需要人。我在 1974 年底左右开始从事科研,半年以后就成为项目负责人。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1991 年评院士的时候,在同时代人中间,像我这样 75 、 76 年在学术界就有成绩的不多。改革开放以后,我又成为最早到美国一流学府学习和工作的人。这样,有点成绩在同代人中就显得突出,于是得到了老前辈们的爱护,我也当选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那些在毕业分配时令大家羡慕的分到了国防科委和二机部的同学呢?因为在那些工厂里人才济济,光留苏回来的就一大批,资格老的很多,我们这几届毕业分去的只能长时间当基层工人。而且那些地方产品的型号是定了的,不允许你随便搞技术革新,任何一点小的革新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不仅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发挥才能,而且那些地方往往在偏僻的山沟,子女上学很困难,就业也困难。他们就提前退休,让子女顶替。其中有一位当时班上的干部,各方面都很好的,现在不得不开了一个小商店以补生计。我想,当青年朋友们到了我这个年龄时,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在座的同学们都是公认的佼佼者,但大家的成绩只是在学业知识方面比其他同学掌握得更好,很多其它方面的素质还未曾经历过考验。所以,经过二三十年,也许一部分同学会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人。这个差别就是因为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各人的机遇不同和抓住机遇并创造机遇的能力不同。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和李嘉诚,他们抓住了商机,取得了成功。比尔盖茨大学读了一年就退学了,现在已成为世界首富。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也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那么,学术界的情况怎样呢?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加州理工学院有个曾毕业于台湾大学、与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是同学的教授,在一次晚宴上讲了自己的经历。他大学毕业后到哈佛化学系就读研究生,当时分子光谱学很看好,他就选了这个领域。以后的研究和学问都做得很好,但却无缘诺贝尔奖。相反,因为服兵役比他晚三年去哈佛的另外一位同学,正遇上分子束实验。他在导师指导下做得很成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老教授风趣地慨叹自己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干错误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是说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不算成功,反之,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后确认的重大成就并未获得诺贝尔奖。我国物理学家、中科大核物理系的奠基人和老主 任赵忠尧 教授早在 1929 年就在加州理工学院观测到直接由反物质(正电子)湮灭产生的现象。后来由于别人错误质疑这样一个偶然的原因没有获奖。但他的成就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已经确立,有无诺贝尔物理奖已不重要。赵忠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在正确的时间( 1929 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加州理工),做了正确的事(观察硬 g 辐射在铅中引起的一种特殊辐射)。他碰到了机遇,抓住了机遇。 就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几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对于这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与这类大机遇有关。如果牛顿早生 200 年,他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伽利略和第谷等人的观察数据还没有出来。他晚生 100 年,别人可能已经把这个发现做出来了。爱因斯坦能够发现相对论也是如此。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已困扰人们很多年,他生逢其时,非欧几何已经建立,发现光速不变的迈克尔孙 - 莫雷实验刚完成,这些使发明相对论成为可能。不过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也很多,他执着地考虑这个问题,有超人的天才,成功地抓住了这个重大机遇。如 杨振宁 先生所言,现在做理论物理,可能只有铜矿,也许在应用科学和交叉科学领域可能出金矿。要想在科研上有大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为什么呢?就是在我 30 岁左右、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社会的大背景造成的。你们这代人的机遇比我们更好了。现在国家对科技教育非常重视,对人才的渴求比我们那个年代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那个时候,大学生下放到工厂和农村当工人和农民去了。而你们只要有真才实学,国家是非常重视、非常需要的。所以你们逢上了大机遇,是个好时候。但有机遇,不一定能成功,关键在于要能够抓住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 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因此,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 要随时做好准备。 从年轻时就要开始尽可能地获取各种各样的广博的知识,按照你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创造机遇;机遇突然出现时,你要抓住它。而且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机遇来到的时候你要有创造性。 我一生经历的两个机遇令我终身难忘。一个例子是在 1978 年,到浙江大学去学外语准备出国进修。当时我们那一代老五届的大学生大都在基层工作,很多人的英语早忘了。为什么呢?他们在当工人、农民的时候,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何必辛辛苦苦地去学它?还不如一有时间就去打扑克、钻桌子、喝酒,然后就开始发牢骚,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事情。事前谁都没有想到, 1978 年中国会突然来一次全国英语统考,考及格的人事后全都公派出国了。机遇出现就是这样突然,只有准备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第二个例子,是我 1974 年在青海西宁当工人,突然听说科学院要搞一些重大项目,有一个是激光分离同位素,被青海盐湖所承担了,然后到处找人才。我是学核物理的,激光分离同位素虽然不是本专业,但却与它相通。而且我在工厂这五年,晚上没有事,从来不去打扑克或下棋。当初调到盐湖所搞激光分离同位素的有一二十个大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干了半年后,就发现我业务没有丢,而且很快就适应了科研。文献看得很快,综述也写得快,方案也提得很清楚,所里就采纳了我提的方案,于是我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那次机遇出现时,实际上是很多人都遇到了,但是只有准备得好的,平时坚持学习的人能够抓住机遇。 举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因为机遇出现往往是突然的、不知不觉的,只有随时做好准备,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尽可能地学习广博的知识、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抓住机遇。当然,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我一生中间遇到好多同事,非常刻苦,一天到晚都在学习,但是他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过去教育的弊病只重视传授知识,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几个月前, 杨振宁 先生在中科大做报告时讲到人才培养,主张要快乐地学习。这很像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米卢觉得中国的足球过去都是要完成任务,压力太大,那样的足球是打不好的。他们的看法不谋而合。 杨振宁 先生认为,如果你学习一个东西不快乐,必须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股,那就说明这个学习内容不适应你。所以要选择那种真正感兴趣的、学习起来有趣的东西。这样的学习,你不觉得是负担,不知不觉的你就把你全部精力投入进去。如果你发现你读什么东西都不快乐,你就要好好地衡量一下你所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你。 第二, 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这里我要从读过的书中举几个例子,但不一定记得很准确了。 我在很早以前看过鲍威尔的传记。他是一个牙买加黑人,在美国其实是受歧视的。他第一个工作是进一个大公司当清洁工。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很快找到一种拖地板的姿势,拖得又快又好,又不容易累。老板观察很长时间后断定这人是个人才,然后很快就破例把他提升上去了。这就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个经验: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据说,希尔顿饭店集团老板原先是一家旅店的服务员,站前台的。有一天,一对老夫妇来住店,刚巧没有房间了,但时间已很晚。怎么办呢?他那天正好值夜班,就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赶快换床单、换枕头,收拾好后让老夫妇去睡,自己却趴在柜台上睡了一夜。第二天,老夫妇很感动,认为这个青年人很善良。他绝对没有想到这对老夫妇就是希尔顿饭店的老板,而且没有子女,于是他就做了希尔顿家族的接班人。这件事说明,做事、做人要从小事做起,争取把每件小事做好。因为从小事做起,才不会失去悄悄来临的机遇,有些事先你不知道的机遇,也会被你抓住。    我也讲讲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从事科研,也很崇拜科学家。有 5 年时间当工人,损失了五年的科研时间,所以一直有一种很强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从我在盐湖所做第一次报告开始,一直保持到现在。每次做学术报告,我私下都要认真准备很长时间,脑子里想很久。我之所以在国内能比较快地被学术界接受,其中一个秘诀就是:我每次把学术报告都准备得很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没有浪费每一次机会。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包括:考好每一场试,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次报告,跟每个人相处都要认真。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 , 要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    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说过一句格言:人生能有几回搏!他是拼了,所以得到了世界冠军。实际上,我们学术界也一样人生能够有几回搏?    C60 足球状分子的发现者和诺贝尔奖得主 Curl 教授曾经在做报告时很详细地重述了他们的发现过程。实际上在此之前,已有其它实验室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质谱线,意识到这是个碳原子数为 60 的聚合物或团簇,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结构。他们那天在实验上观察到这个奇怪的质谱线后,晚上没有睡好觉他们意识到这是科学发现的重大机遇。正在他那儿做访问学者的英国克洛特教授,突然想起 60 个原子要形成一个稳定体,很可能跟一种由六边型或五边形组成的什么球体有关。他想起他家里有一个球,马上就要打电话叫他太太赶紧去数这个球的顶点有多少个,是不是 60 个。但这时正是英国早上两点, Curl 教授提醒他说:你太太不会感谢你在早晨两点打电话的,你要好好考虑。他只好放下电话。然后他就坐立不安,一直走来走去。另外一位合作者斯默利教授,回到住处后就连夜在纸上画图,琢磨如何把六边形、五边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体。第二天早上,他们找来了一个数学系的教授,问他有没有这样一个几何图形,由五边形、六边形组成,顶点正好 60 个。那个教授想了一下说:哎呀,这就是足球呀!哈,这个问题在数学上早解决了。他们马上就写出了那篇获诺贝尔奖的文章。这个故事说明,在科学发现的关键时候,科学家往往一分钟都不能等待,就像足球场上射门一样。    我个人也有一次经验。在我一生中,迄今最满意的结果就是硅烷分子的局域模振动。那是在大连做的。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得出这种光谱,都没有得到。因为这种光谱极弱,实验要调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环节都要最佳才能做出来。就像交响乐队,要奏出最好的交响乐,每一个人,每一乐器,每一个音都要准,都要在最佳状态演奏。那个局域模振动光谱正是这样。那天,突然调好了,发现做得很漂亮,那时就不能停,停了之后一切都又要从头来。于是我赶快找来一床席子和一床被子,就在实验室里守着那个机器。万一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要把数据存起来。我连着在实验室睡了三个晚上。我觉得那三个晚上最幸福,因为心里明白我正在做激动人心的事!这三天就得到了硅烷的局域模振动光谱。这个光谱发表出去在国际上影响很好。    总之,人生能有几回搏,当你意识到出现机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不要掉以轻心,有好多事情往往就相差一点点就失去这个机遇了。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 , 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    过去二十多年中我认识许多研究生,他们念书时都很好,但后来的成就相差悬殊。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他们是否能发现机遇。    爱因斯坦曾现身说法地解释过:(学生时代)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不能决定自己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自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它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些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直觉或洞察力对于寻找科学研究上的机遇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很年轻时就懂得直觉的重要,又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物理学。因此他能找到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取得突破的条件又已成熟、可以做大突破的机遇。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直觉和洞察力是创新人才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些素质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得到,需要通过环境和实践经验来培养。目前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努力营造浓厚的研究气氛,不仅让学生可以与大师交流、潜移默化地受熏陶,而且使学生可以自己参与研究,体会创新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容易悟出直觉和洞察力。 如何创造机遇 光想抓住机遇还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是会创造机遇。 大家如果把《孙子兵法》拿来读一遍,你就会理解怎么才能创造机遇。《孙子兵法》中有很多办法教我们在战争中如何创造机遇。过去红军和解放军的运动战,就是军事上创造机遇的好例子。 下棋与足球就更明显了。真正好的棋手,棋逢对手的时候,都是先走稳自己的步子,不冒险起招,看谁先犯错误。一旦对方犯错误了,就给你创造了机遇,你就赶快进攻。足球打得好的人更是这样。大家知道边路传中的打法,就是为中路跟进的队友创造机遇。制造越位和制造角球,都是制造机会。在双方实力差不多时,作为优秀的球队,绝不是压着你打就我肯定赢。其实是在场上制造机遇,看谁制造的机遇多,机遇抓住得多,谁就赢。会看足球的人,就是看双方是如何制造机遇的,怎么抓住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足球真是魅力无穷。 创造机遇第二点就是,要找到那种适合自己、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 我到现在才意识到,当年的青海是一个机遇多、适合我的地方。现在有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深圳,不一定就好,因为那个地方机遇虽然多,但人才也多,竞争也激烈,不一定都适合你。到机遇多、适合你的地方去,这也是在创造机遇。 几年前,我曾经访问了美国十所一流大学。他们的校长介绍说,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平均一生中要换四次工作岗位。中国人恰好相反,我们的惯性最大,最不愿意换工作岗位,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和位置,一种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重要机遇是他自己创造的。他生于海南岛, 9 岁就随叔叔到波士顿在一个小商店当学徒。 13 岁那年,他偷偷上了一艘开往南方的船,想逃离商店学徒生活,去寻找自己也不知道的读书机会。船长很善良,为他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就把他介绍给一些热心的教会人士,其中一位将军资助他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完成学业后,他回到中国,帮助孙中山完成了辛亥革命。 第三点,人要创造机遇,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把握住那些属于自己的机遇而不要失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 微软公司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李开复,曾从电子邮件里给我发来一封信。那封信里面就讲了他在中国工作几年感到不得不说的、关于中国学生和青年人最需要重视的诚信问题。摘录如下: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好的贡品呢?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 国有些 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生手中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现在看来,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诚信。一个不诚信的人,或一个诚信记录不好的人,社会是不接受的。在国外,只有一个记录清白、很诚实的人,银行才愿意发信用卡给你。而且公司录取一个人,也要看你诚实信用的记录,看这个人是不是靠得住;如果靠不住,没有哪个公司敢用你。大学里也是如此。 第四条就是要学会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 我们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家长捧着,长大到现在,最不会的就是与人相处,与人交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一句话: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你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这样博采众家之长,是你得到机遇、找到机遇所需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是说一个人由于感情因素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现实中,有些人没有提上职称,就不满这个、愤怒那个,甚至跟本单位领导吵到底,和同事翻脸。这样的话,就毁了你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你成功机会就更少了。所以,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最好的事情,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最后关于如何创造和抓住机遇,我送给大家三句话,这也是成功的人要具备的三个素质:   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   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02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我对编辑部期望的一点补充说明
qlms 2009-5-16 19:33
上午我的拙文 编辑部导向太明显--普通人的文章越来越难被读者发现 贴出来之后,引起了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半天就被推荐了10几次,在这里,首先对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感谢。 尤其感谢重发师兄,他亲自验证了我文中所阐述的问题,并对我表示了支持。感谢曹老师撰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268 ,东平老师撰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282 ,李晓敏老师撰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340 来阐述我提出的小问题。发发兄也专门发文 发发教您如何在科学网上一炮走红 。一篇小文得到四位老师兄长的回复,真的是不容易。也说明我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感谢周春雷老师,蒋劲松老师,王铮老师,蒋晓晖老师,刘玉平老师,陈国文老师,陈安博士,李宁博士,刘先国博士,迟菲妹妹等对本文的关注。 可能因为我表达不清楚,开始的时候,被大家大家误会了,以为我要求编辑部推荐我的文章呢。但是等大家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都对我表示了支持,东平老师还专门在他的文中补充了说明,表示对我表示完全支持。 其实我的文章的主要意思是,编辑部修改了规则,减少了新人的博文被阅读的机会。被改动的规则如下:我们发文的时候,都会要求选择一个编辑部设置的栏目,比如 观点评述、科研笔记等等。过去的时候,我们的文章帖出去之后,你在首页点一下相应的栏目,比如观点评述,就会出现所发的那篇文章。但是现在,这个规则被编辑部修改了。比如说,你点击 观点评述, 进入之后,现在不会发现我上午所发的文章,原因很简单,就是只有编辑部推荐的文章,才能出现在里面。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科学网编辑部上面的留言及科学网编辑部的回复如下: 苗元华:我的文章发表在观点评述栏目里面,但是我点开观点评述,却不能发现我的文章,是不是系统有问题。谢谢 2009-5-15 22:36:02 科学网编辑部:苗元华您好。分类博文处目前只显示编辑部推荐的博文,并非所有博文。 2009-5-16 9:06:01 我感觉科学网改变的这个规则不好,遂写了一些感想发表了出来。 我对科学网编辑部的要求概括如下: 编辑部推荐博文,可以没有;(首页版面有限,只能推荐好的博文,新手一般才疏学浅,发不了高档次的博文,可以理解) 首页的分栏目推荐博文,这个可以没有;(首页版面有限,分栏目页只能在上面显示比较好的博文,可以理解,免得点一下进去,发现根本不值得读) 点击分类栏目,文章按照发表顺序显示,这个应该有。 (这个是不占用版面的,是只有点开分类栏目进入才能看到,并且读者还可以看到点击次数,评论次数等等,来确定自己想读的文章) 事实上,过去科学网编辑部,也是按照我所建议的做的,至于什么时候修改了规则,我没有看到过公告说明啥的。 再次对大家的关注表示感谢!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5458 次阅读|5 个评论
汤圆粥——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famingkuang 2009-4-3 10:34
今天的早餐吃杨洋行煮的汤圆,结果他把汤圆煮成一锅粥了,他很懊恼,说自己真不中用,连汤圆都煮不好。吃的时候,我和他妈妈都说很好吃(确实也是很好吃的,难道汤圆就一定得吃整个的吗?呵呵),我们把汤都全喝光了,最后送两个字给他神奇,他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人不是天生什么都会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能成功的。 在家里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孩子最终都会成长起来的,孩子只有在家里经过了失败的磨炼,在外面才会有成功的表现。不给孩子任何机会而想让孩子一次就能成功的一步登天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是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矛盾的根源,也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 可是实际生活中,父母总是骂孩子笨,总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却从来不反省一下自己给机会给孩子了没有,这样的父母真的是枉为人父母,是天底下最很不称职的父母。 一个人没有在家里学会宽容,在外面能宽容别人吗? 父母想要孩子有怎样的品质,首先自己先要学会这一品质,所以孩子的革命,首先就是父母的革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父母们辛苦了。
个人分类: 本能态|87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机会、有准备的头脑和学术道德
wangshilei 2009-2-23 17:21
转载来源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6520 ,作者: 马臻,催化专家. 2008年5月的一天早上,我的一个同事打开e-mail信箱,顿时脸笑得象一朵花一样:老板接到邀请,为某著名杂志写一篇综述,老板叫我的同事写。那个同事屁颠屁颠的。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件事情居然一波三折,最后经历半年后落到我的手里来了! 话说那个同事接到任务后,还是每天坚持做实验。但是一个半月后他收集齐全材料准备写综述的时候,却发现同样的内容已经被同样的杂志发表了!这等于是吃了一个哑巴亏。 于是老板给编辑写信,要求换一个题目。换了题目后,老板叫另外一个人写。但是问题是老板在和编辑协商之前并没有先找到写手,而是先把生意拉进来以后才找写手。不巧,第二个人说他不会写。第二个人也尝试想叫我和别人共同参与,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运作方式效率非常低下,我也不会写,于是我断然拒绝。第二个人和老板打马虎眼迂回了月余,终于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给推托了,借口是别人已经发了一样的综述了。 于是老板又找编辑商量换题目,并且同样是先把生意拉进来再找写手。找到一个美国人,那个人兴奋地说他非常愿意写,没问题。但是过了几个月,一个字也没有交出来,交稿的截止日期也过了。 编辑已经同意换题目了,但是作者交不出稿子,这问题很严重,等于是把编辑给玩了。于是情急之下老板找到我,说如果那个人(第三个人)没有行动,就叫我写。说实话,当时我也不是很想写,这是因为我申请美国大学助理教授的材料已经递出去了。如果对方要我,已有的文章也够了;而如果对方不要我,我再多这一篇文章也没有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认为这本来也不是我的事情。如果别人写不出来,你去打别人的板子好了,这叫accountability。 但是等了一段时间,那个人还是没有动静,于是老板在征得那个人同意的前提下叫我出马写这篇综述。我一开始还是不置可否,因为我觉得任务很艰巨,而且老板也说要挂这个人、那个人的名字,我觉得对我非常不公平,简直亏本亏到家了。 但是老板就是盯上来,嘴上虽然不说这是政治任务,可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明摆着是政治任务吗?要是我不写的话,老板每天找我给我压苦力活,叫我做这个那个,我受得了吗?于是我于2008年11月不得不接下这个任务。在12月老板回中国开会的时候,我也给他写e-mail说:我从不觉得写这篇文章是为我个人利益服务。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解决你的烦恼,makeadifference。只要有用得着我,能够实现我的价值,我就感到很高兴。但是我也不希望自己被利用,一个人写作,多个人来分享成果。老板马上从中国打电话回来,说他不会让我吃亏的。 我就用了三个月时间,从收集材料开始到最后完稿,期间老板不断询问有没有在写综述。这种环境,显然不是能停下实验专心写综述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实验室从来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写文章、不用做实验的职员或者博士后。于是我既要把综述写好,又要通过做实验来掩护自己,有时候一天还做了两天的实验,这种日子过得可辛苦了。只有偶尔的时候借力使力,比如说别人要用我的仪器做实验,于是我就把仪器给别人用,也不去催别人,自己静下心来写综述。 就这样,经过两个半月的奋战,把一篇间行打字80页的稿件给了老板,期间和老板也有几次讨价还价,希望他不要把无关人的名字加进来。在彼此都作了让步的前提下,他说他还是要加那个美国人的名字,因为老板说话算话,当初对那个人说好那个人的名字也在的。我心里想,说话算话也是真男人,于是我只能自己吃进了。于是就把文章给那个人,要求他在半个月内精心修改文章,那个人也满口答应,说只要一个星期就能修改好。谁知道在半个月后,他发来信说请给我最终版本,我才能修改,并且今晚给出修改稿。文章投出去后再修改也可以。这不是明摆着什么都没有修改吗?于是我给他和老板同时发了一封信,说:想成为一个作者,就得有足够的贡献。你说今晚你交出修改稿。如果你没有精心修改,就没有作者称号了。 谁知道等了几天都没有回音,还是什么都没改,于是我就给老板发了封信说:我非常理解你,你说你当初答应了那个美国人,你说你一诺千金,我非常钦佩,的确是真男人。但是,你承诺有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想成为一个作者,得有足够的贡献。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贡献,他/她都会得到应有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足够贡献,那就没有名字了,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你的承诺只是你和那个人之间的事情,并非你和我达成的承诺。如果他没用贡献,那并没有错,那是因为他也许还有其它事情要做。你既不要催促他,也不要讨好他。该怎样就怎样。只是过目文章,那不是足够的贡献,不能构成成为作者的要件。我都保留了来往的e-mail,在每封e-mail里面,我都写好了第二作者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从来没写那个美国人做了什么。如果学术不端行为真的发生的话,我保留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学术不端行为的权利。对不起,今天我说了这些话,但是我的本意是好的、诚挚的。你看到的是一个有学术道德的年轻学者和年轻男人。 老板深夜里打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让他把我的信件转发给那个人看。我说:我从不在背后插刀子,能对你讲的话,也能对他讲。非常欢迎你把我的信件转发。 最后,文章上面只有三个有真正贡献人的名字。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真功夫的人在关键的时候能脱颖而出,完成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二:我看到的是一个年轻学者的骨气和integrity。 很多人都说:只要你是第一作者,后面人再多都不损失你的利益的。但是我认为,天地之间,要讲究公平。国外管理学者亚当斯提出了(心理)公平理论,认为只有自己的收获除以自己的付出等于同事的收获除以同事的付出,心理才会平衡,否则,心理就不平衡。运用到文章署名的事情上来,如果别人没有付出却署了名,那就会引起真正做事情的人的心理不平衡。 更重要的是,没有贡献的人署名不但是对第一作者的不公平,更是对他人的不公平。为什么怎么讲呢?好比说你当审稿人,如果你老是做好好先生,什么垃圾文章都放行,这便是对该杂志其他投稿者的不公平。同理,一个系里不同的讲师竞聘副教授,如果有的人有很多没有任何贡献的挂名文章,就是对其他竞聘者的不公平。所以说,虽然很多人说只要你是第一作者,后面人再多都不损失你的利益的。,我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学术道德和integrity。 在以上所说的事情中,我作为第一作者,自己的利益被潜在的挂名影响了,也就是说我有biasofinterest在里面。别人可以质疑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坚持所谓的学术道德。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当我自己当了老板后,是否还能坚持学术道德和integrity?我将拭目以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6520
个人分类: 学术素养|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诗化的“金三角” (贵阳-深圳-珠海-西班牙-北京)邹晓辉
geneculture 2008-10-31 04:03
痴人视机会而不见, 常人只知等待机会; 智者积极寻找机会, 天才努力创造机会。 邹晓辉1989年春写于深圳图书馆 注释 :1988-1989笔者应当时深圳市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总经理沈迪飞(原中科院图书馆馆长、兼深圳市图书馆副馆长、文化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课题组组长)之聘担任其助理并兼深圳市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咨询培训部经理(辞去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经营计划处技术职务),这期间笔者依托深圳市图书馆和文化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ILAS)课题组的独特优势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全方位咨询并开办了一系列(自动化技术、国际贸易和外语)培训班,由此丰富的实践引发了笔者对金融(融资)与智融(融智)相互关系的思考(愿望、能力、机会金三角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切身体验以及各种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