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纪录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本书两部纪录片
热度 1 starboy 2011-5-13 20:28
走过去过的地方,总会关心那里发生过什么,或者发生着什么. 看到这本淡淡的书,毫无疑问的买了下来.淡淡的叙述,苦难或者孤独或者快乐.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 外婆,母亲,她,三人组成的家庭.在哈族,维族交汇的区域开着小百货店. 有时候,生活是艰辛的,没卖出去货物没钱搬迁,在沼泽中生活.她母亲带着怒气 给门口栽了两个树干,用来晾晒衣服.没想到生意竟然由此好了起来. 有时候,生活是慵懒的,只是睡,走进一个个的帐篷,只是睡.只是睡,连梦都没有. 有时候,生活是充满爱的,打电话给母亲,随便说了一句乌鲁木齐有点冷.母亲就倒了 3次车,第三天就抱着能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驼毛被站在她面前. 有时候生活是无奈的,当母亲将野木耳带出这孤寂的森林之后,一切慢慢的都变了. 山野里从此在于没有木耳,牧民的畜群开始染病死去.整个掠夺大军伸向了森林深处. 有时候生活是可爱的.顽皮的哈族小孩.河边打水仗的小家伙. 有时候生活是搞笑的,那帮酒鬼.那帮围在帐篷外的牛群. 她是个野孩子,却用略带戏谑性的笔淡淡的记录了这旷野中的人和生活. -------------------- 前天晚上的风很大,似乎要将整个窗子都吹散架,正好睡在窗边,肆虐的风,哐哩哐嘡的响了一夜. 昨天下午,精力力竭,游泳回来,想着找部电影看看. 归途列车 开头就是春运,挤在火车站的人群...黑压压的人头. 在广东打工的夫妇两人,正在缝制衣物. 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买火车票回家.讨论着多年未见的女儿. 大大的编织袋,大大的包,打仗一样挤上火车.. 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女儿儿子...似乎有点陌生.. 年后,夫妇继续返回广东.. 家里的女儿决定辍学去打工.和父母在一个城市. 都在加班加点的干活.父母希望她继续回去上学,她却默不作声. 08年的春运,大雪. 一家人一起回家,拥挤的人潮中,女儿竟然发笑了.母亲回问,难道还觉得好玩么? 广州车站,蜂拥的人群.抗洪一样的官兵.等待了一个周的人群. 疲惫憔悴的人.昏迷的人.哭泣的人.失散的人. 终于回到家了.夫妇和女儿的矛盾和相互不理解的隔阂也达到了爆发点. 回家没有两个小时,就因为言语过激,父亲在镜头前打了女儿. 女儿选择继续打工,下一个目的地-深圳. 看着憔悴,疲惫,心碎的女人,虔诚的在佛前祷告,报忧她的女儿,希望她免受伤害. 女儿在深圳的夜店找到了工作.出没于夜店中.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中剁猪草的她,和出没于夜店的艳妆浓墨的她.. 09年金融危机,好多厂子倒闭.两夫妇最后决定由一人回家务农,一人继续在广东打工.. 远去的列车... --记录留守儿童和父母.记录农民工生活,记录人口大迁徙-春运.记录我们快速发展中 被扯出来隐痛. --------------- 那年去三峡做项目,有幸登临大坝,至今记得它的宏伟,配得上毛的雄诗. 对么毅立的毛公山.雄浑的船闸.长江边凄迷的美丽.水位173米. 沿江而上 一部记录被淹没区域人的生活的片子... 贫穷的一家人..要被淹没的田地..临时搭建的板房. 孤僻内向的她本想着继续读书的.和父亲的理论,最后没有结果. 最后一个请求,希望母亲去送送她,母亲说她一个字不认识,让她自己去. 她不满...母亲最后的哭诉,展示着生活的无奈和被迫.. 小姑娘,只有辍学去维多利亚号上当服务生. 孤僻内向的她开始了她的社会大学... 他-一个独生子.跟朋友喝酒,保证着做一辈子的朋友. 不愿平庸的和安于现状的他.也在船上开始了他的生活. 被强迫搬迁的人群...不知为何的打斗.. 哭泣的小贩.."中国的普通百姓太难了," 西方游客中美丽的中国..盖好的民宅.. 一个个的水泥牌写着156.175淹没线.. 昏黄油灯下,背书的弟弟妹妹.. ......... ................. ....................... 无奈的生活才是最痛苦的最真实的生活把.. 毛公山应该看着这一切.也会慢慢忘记这一切吧..
1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纪录片:911恐怖大骗局--911真相
白荷飘香 2011-5-4 21:04
纪录片:911恐怖大骗局--911真相 作者: DylanAvery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点击数: 4408更新时间:2011-5-4 顶 荐 【字体: 小 大 】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在线观看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UUywcKlwKI/ 剧情简介   纪录片在04年制成,这是第二个版本,英文名字为911 - Loose Change 2nd Edition。   纪录片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1、五角大楼被撞问题;2、世贸大厦七号楼的倒塌问题;3、撞入南塔的飞机可疑之处。   在罗列种种铁证的同时,本片没有给出任何理论、建议,只是让观众下结论,很客观公正。看着如此多的证据,终于明白了911不过是布什政府为了转移社会矛盾,同时为自己的军火集团大量敛财提供契机。   所有的恐怖袭击和本拉登并无关联,只是利用替身出演假的拉登来宣称负责恐怖袭击,利用声音模仿技术伪造电话录音罢了。   在布什政府的“美国利益”之前,一切质疑之声都被打压下去。这和当初的珍珠港多么的相似,为了转移矛盾,寻找战争接口,可以故意让一部分人送死,可以定向爆破双子楼,可以动用一切国家机器。
个人分类: 网络时评转帖|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隐形世界中的奥秘——高速摄影机下不一样的世界
热度 3 sheep021 2011-4-18 12:21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人类的眼睛看到的景象,未必是真实的、全部的——那只是自然在我们眼睛里形成的象而已。周围世界,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秘密。高速摄影机可以捕捉到每毫秒的景象,让人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景象,帮助我们揭开周围世界的秘密。如果未来的高速摄影机可以捕捉到微妙、甚至纳秒、皮秒、飞秒的景象呢?(一 毫秒是千分之一秒 ,一微秒是千分之一毫秒, 一纳秒是千分之一微秒 ,一皮秒是千分之一纳秒 ,一飞秒是千分之一皮秒 )世界肯定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世界,包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能看到多少,取决于我们的能力。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道德经》中的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CCTV9 记录频道 寰宇视野20110412 《隐形世界》1 寰宇视野20110413 《隐形世界》2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69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刚刚知道 CCTV9 记录频道没落户上海有线(机顶盒)
sheep021 2011-4-16 20:42
因为要回看 CCTV9 记录频道前几天的一个节目(隐形的世界),结果翻来覆去找不到。研究发现,上海的机顶盒有线线电视竟然收不到 CCTV9 记录频道。只有一个上海的记录频道。 但是,市文广影视局有新闻说,这个频道已经落地上海了 郁闷,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附录1: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1年1月1日起落地上海播出 2011-1-11 来源:市文广影视局   2011年1月1日零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在本市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播出,市中心城区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用户可以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由于本市各郊区县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尚未展开,本市有线电视网络将于2月底前增加一个模拟频道,供郊区(县)的广播电视用户也将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播出。CCTV纪录频道以真实呈现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方式,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有关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接收、落地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委宣传部领导相关批示要求,我局会同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等单位,认真制定落地方案,提前做好测试、接收等准备工作,确保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本市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及时、有效落地。 附: CCTV9 记录频道简介: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将开播。频道名称为:CCTV-9 纪录频道。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致力于追求: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   国际化——在制作方式上,打破区域性的文化障碍,以跨文明、跨语言、跨族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以赢得国际观众普遍的心理共鸣和情感体验。   品牌化——将频道打造成中国最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纪录片频道,并力争在3年内跻身国际主流纪录片频道行列。   产业化——频道运营采用制播分离的方式,使中国纪录片市场真正与国际纪录片市场接轨,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专业化——在影像语言的技术质量上,以国际一流纪录片作品为制作标准,生产制作精良,具有很强专业品质和观赏价值的优秀纪录片。    四大主体内容 六大主题时段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内容编排将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播出。   纪录频道主体内容包括自然探索、历史人文、社会纪录、文献档案四大类,按照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每个时段针对不同观众设置节目内容,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力求呈现规模化效应。   频道24小时全天候排播,每天首播节目4小时。   国内版首播:每日20:00—24:00   国际版首播:每日20:00—23:00(北京时间)   频道首播以“30分钟”及“60分钟”分成六大主题时段:   20:00《人文地理》,20:30《时代写真》:自然地理、科技和社会纪实类纪录片。   21:00《寰宇视野》:海外引进纪录片。   22:00《特别呈现》:国产精品纪录片。   23:00《发现之路》,23:30《历史传奇》:历史档案和考古探险类纪录片。    中英双语 全球覆盖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实行国内版(中文)和国际版(英文)分版播出,力争实现最广泛的传播。   国内版对国内覆盖播出,通过中星6A和中星6B卫星覆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与中央电视台3、5、6、8套、新闻、少儿频道加扰卫星频道捆绑播出,可接收人数超过9亿。   国际版对海外播出,与央视中文国际、英语新闻频道等同,卫星信号进入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实现全球覆盖。   CCTV纪录频道的开播,将建构起多形态、多频道、多语种、多渠道的中国电视国际传播的新格局。    聚合专业化创作团队   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纪录片团队组成了纪录频道的核心管理和创作团队。近年来他们推出的作品有:《故宫》、《再说长江》、《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森林之歌》、《香港十年》、《澳门十年》、《敦煌》、《公司的力量》、《颐和园》等。   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为追求,纪录频道将凝聚全国纪录片队伍,积极培育新一代的专业人才;将与全球电视纪录片制播机构建立长期的、多样化的交流与合作,以专业化的团队,生产具有国际一流专业水准的纪录片。    建构国际化传播平台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CCTV纪录频道将体现纪录片真实呈现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方式,力求在全球文化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以丰富的画面语言和国际化的传播语态,跨越文化障碍,赢得国际受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   多国的经验证明,纪录片是国际通用可行的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录真实、传播真情的节目形态,是一种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语态表达方式。纪录片较新闻,意识形态特征弱,但客观性与趣味性强;较影视剧,娱乐性与情节性弱,但真实性与可信性强。美国的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以及英国BBC纪录片、NHK纪录片等,都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发挥了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纪录频道的开播,是中央电视台走向“国际一流媒体”的重要标志,彰显了中国作为电视大国并走向电视强国的实力和决心。    增强国家媒体品牌力量   作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CCTV纪录频道将力争成为中国最有品牌影响力的专业化频道,并跻身于国际主流纪录片频道行列。   自1980年《丝绸之路》起,30年来,中央电视台拍摄播出的一系列纪录片,宛若珍珠,点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有些作品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这些纪录片不但贯穿着中央电视台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社会责任,也沉淀着全国民众对过往的激情岁月、对于火热的变革年代的集体记忆。   1983年播出的《话说长江》,1991年的《望长城》,1997年的《邓小平》,2005年播出的《故宫》,2006年的《再说长江》、《大国崛起》,2007年的《森林之歌》,这些经典纪录片集结成了“一个国家的相册”。   作为中央电视台着力推出的新频道,纪录频道将以其特色和深度彰显时代主流价值,平衡社会文化生态;体现国家媒体责任,提升央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催生中国纪录片产业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催生中国纪录片产业”为己任,将开放播出平台,整合中国纪录片的优质资源,建立中国纪录片的行业标准(包括选题标准、形态标准、技术标准、价格标准),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纪录片市场,为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运作创造良好条件。   频道将通过制播分离的体制创新,组建纪录片生产和营销主体,形成创意、生产、销售、传播的产业链;通过播映权购买、委托制作和联合制作等多种方式,创新运营模式,尽快将中国纪录片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使中国纪录片真正走进国际市场。   纪录频道开播后,预计首播节目总量为1600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将为纪录片频道每年投入巨额节目生产和制作运营的经费。大量资金的投入将对纪录片市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还将拉动其它电视台、社会制作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纪录片的资金投入,推动市场走向繁荣。   国家广电总局在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国产纪录片是形象展示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并且明确了“纪录片产业是重要的文化产业”。   中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国产纪录片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作为纪录片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率先启动,必定会拉动纪录片产业链的整体启动,必将推动纪录片产业链走向完善和成熟,从而为建设纪录片大国作出贡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Discovery- 抢救切尔诺贝利 The Battle of Chernobyl (2008)
wzq19810930 2011-3-21 14:59
普及辐射失控的知识:纪录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vdFYL4z0_Y 难怪没人愿意当outman呢
1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了个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
susheng 2011-3-19 11:16
医生说我不能太多思虑,朋友嘱托我的几个任务都没完成,每日瞎逛,闲来没事,看了下核电事故的专题。最大的核电事故是切尔诺贝利,发生时我还在读小学,记得那天下午我在家楼后面清扫初夏落满沿楼沟道里的樟树叶,听到新闻联播介绍的苏联发生核电爆炸事故,印象非常深刻。看有个discover频道拍的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就过了一下,链接如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FGOj5ltXxw/。 因为之前国际上只有美国三里岛发生过较大的核电事故,而超级大国之间相互屏蔽消息,苏联无法从美国的核电事故中汲取教训,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几天时间内,苏联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派出的消防队员发现用水浇不灭地下的怪火。由于没有保护层,放射性尘埃直冲云霄,散播到几乎整个欧洲上空。因为核燃料可能向下渗漏接触到水并引发威力可以危及乌克兰首府基辅的核爆,苏联投入了几十万人员参与事后处理,花费几十亿美元。这次事故打击了苏联技术的地位,间接地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并为之后苏联的解体奠下了墓基。 前段提起中国的核电发展,领导们出来说中国核电很安全,陆启洲是懂技术的,说的比较专业一些,第三代核电技术基本上可以算是本安的技术。但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来看,问题总是有的。 首先是施工质量,这个从高铁施工中举报施工方的那位老先生那就可以知道,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要保证施工质量是何等的艰难; 其次,根据看到的信息是第三代核电技术只能保证开机状态下发生事故能自动停堆并保持冷却,关机状态下发生事故,此时是否能保持冷却,未知; 又次,纪录片中反映真发生泄漏时,强大的辐射会使各种电子设备快速失效,因此,各种现代数字化、智能化的装置可能都不足以依赖;同样的,在各种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攻击下,核电站是否能保障安全,未知。今天,福岛核电也在恢复冷却系统功能之后发生了很高强度的核泄漏,是否也会导致现场电子设备的快速失效,以后的核电应如何改进,都很值得思考。 再次,目前新闻说大陆地区较少受日本核电事故影响,可能并不确切。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影响范围远到事故以外2000公里的法国。当地20年后儿童罹患甲状腺癌的比例上升了20倍。虽然这次日本核事故听起来好像轻微一些,并且逐渐开始得到控制,但相同的是没有数据公布,而现场测量到的辐射数据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一样的是超出表记的读数范围。 最后,关于核电的谣言足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在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实体的情况下,即便没有出事,也可以在社会中产生大规模的骚乱。 温总理提出要暂缓我国核电的审批,停下来想一想,确实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一次核电事故的经验可以为避免和应对核电事故提供太多的帮助。这次日本处理核电事故,无疑从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总结了很多,而我们新建的核电站当然完全有必要充分的挖掘和吸收这次日本福岛核电事故提供的难得的经验。毕竟,核电事故损失太大了,人命以外,一个核电事故就可以把几十个核电厂多少年的效益全部吃掉。 顺带一句,目前高铁最大的危机就是安全,那么高的速度,出一次大的安全事故车毁人亡是其一,丧失人们的信任,让大家都不敢坐高铁,无法收回成本和续建新线构成铁路网是下一步反应。安全靠员工出力,新任铁道部长给铁路基层员工加工资,消除怨气保平安,做得非常好。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奖得主的真心话
热度 5 DNAgene 2011-3-8 15:11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PBS的纪录片,《Origins: Back to the Beginning》。看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练练英语。这一次却是听到了令我惊讶的话。 ROBERT WILSON,因为与同事发现了宇宙中的无线电背景辐射、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位老先生在纪录片中说了下面一段话: When the Nobel Prize was announced, I think probably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hat I thought about was, "Do I really deserve this?" And "Should my name be on the same list with as Einstein?" Which just seemed completely wrong. Over the years I guess I've com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Nobel Prize is given for discovering something, not for being the smartest person around. So while there are much smarter people around, we did something significant and I feel comfortable with it now. 他知道自己得奖后,首先怀疑自己是否够诺贝尔奖。后来, 他慢慢意识到,诺贝尔奖奖励的是重要发现,而不是研究人员的聪明才智。虽然周围有很恨聪明的人,但是Wilson他们做出来了一些重要的发现。现在这位老先生终于心安理得了。 这老先生坦诚地相当可爱。多数人拿到荣誉之后,便要在人前人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智者。而这位老先生,不仅没有把自己摆那么高,而且还把这种内心深处的隐私展现给公众。 我们国家,左一位大师、右一位大师。大师成群的国度,不仅没有一位做出过这位不聪明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师中,仅就坦诚这一点,没有一位可以与此君相比的。大师,应该不教师高一个档次。做教师都要求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大师更应该是社会楷模、榜样。就这一点,我们这里合格的大师不多,人家这位才是合格的榜样、楷模。 呼吁点击此帖的网友们,等你们成了我们国家的大师,不要接受他人的造神化,更不要自我神化,像这位老先生一样,成为受尊敬的人。 ------------ 顺便免费为PSB做个广告。感觉他们的科教纪录篇质量、时效性不逊于大家熟知的国家地理、Discovery channel、BBC等。PSB的纪录片似乎是免费的,随便下载随便看(但我试了几次不行,不知道是不是被有关部门当成匈奴,堵在关外了。我只能靠小毛驴,又慢有旧)。另外,PSB很多纪录片都有一个黑人主持,此人发音特清楚,特别适合我们学英语。
4375 次阅读|18 个评论
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科教救国之一
热度 1 adamliu800 2011-2-26 11:05
走近“大师”、感受伟大——科教救国之一
近些年,“大师”一词时常见诸报端,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民众还比较容易被忽悠,但如今资讯发达,一些所谓伪大师们的事迹逃不开媒体的眼睛,所以大家也就对这些“大师”不以为然起来。当我们面对真正的大师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最近看了一组名为《大师》的纪实视频,使我们有机会走近大师,了解大师,感悟大师,景仰大师。在此感谢纪录片的制作单位:上海纪实频道以及传播单位:网易视频。观看地址: http://so.v.163.com/list/0085/1/V5P6UN4CL/1.html 。从本篇起,纪念那个不算久远的时代,纪念那些真正为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和力量的大师们。 中国近代百年积贫积弱的历史让那个时代的学人无不怀揣着最赤诚的念想:富国强民。以何为之?十九世纪后半叶洋务运动(亦称“自强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奏效,世纪末的改良维新被无情地取缔,五四运动的遗产至今仍是莫衷一是的纷争。在这动荡的一个多世纪里有一群令人敬佩的学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扛起了民族振兴的大旗。 马相伯:生于民族苦难的起点 1840 年,早年皈依基督教,经历了数十年的洋务运动,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遂于花甲之年,倾尽家产,捐献予天主教江南司教,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1903 年,正式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大学”(“震旦”为梵文,“中国”之谓,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后因耶稣会欲变震旦为教会学校,马相伯另立新校——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复旦”有恢复“震旦”之意),收留从震旦退学的学生。马先生曾言:我虽皈依基督,但仍是一个中国人。之后,他依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热情投入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直至其百年。抗战期间,他又为支援前线官兵发挥余热,在迁往后方的途中度过了百岁华诞,老人忧国忧民的心情愈切,言道:“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他是教育救国的先声,他的呐喊无疑震颤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灵。 叶企孙:在介绍这位大师前我不得不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记得郁达夫在《怀念鲁迅》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很可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叶企孙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我们的大众忽视甚至误解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身影。李小文院士在其博文《 大师叶企孙 》中介绍:二十三个“两弹一星”元勋里,受过叶老先生教诲和帮助的学生 9 名,学生的学生 3 名;过半。受过叶老先生教诲和帮助的学部委员(老院士)多名,诺奖得主两名。这些还不算,叶先生在精心呵护自己学生的同时还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滚滚洪潮之中,大家熟知的地雷战就与他有关。习惯了电影中“广大民兵发挥了自身的聪明才智”等说辞的影响,我们把革命群众奉为天神,殊不知,他们身后站着一支有着先进知识的科技新兵,他们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其中就有叶先生的爱徒——熊大缜,他当时担任军区供给部部长,并着手筹建技术研究社,以开展烈性炸药、地雷和雷管以及无线电等研制工作。叶先生在沦陷区的清华校友会主持工作,通过地下交通系统,为技术研究社研制炸药提供了经费与军用物资,在敌人的封锁下,他还数次组织学生和科技人员前往冀中支援抗战。叶先生留在平津做了大量的秘密抗日工作,他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然而世事难料,先生的学生被当作特务秘密杀害,自己也受到牵连,直至其人生的终点。 华罗庚:新中国最重要的数学家,年幼时由于家贫辍学,仅获得初中文凭,他知遇伯乐,被清华数学系熊庆来教授发现,破格入学清华,并从 1930 年开始任教于这所名校。 三四十 年代,他留学欧美,担任了民国时期最强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在此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1949 年新中国成立,身在美国的华老激动不已,他谐妻儿突破美国政府的阻挠,返回祖国,并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充满了爱国激情,鼓励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中国服务。回国后他继续数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中国的现代数学打下基础,不过好景不长,数次政治运动极大地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华老的许多研究也难以为继。但是,华老将工作热情转向了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上来,他组织研究与推广了统筹法与优选法,形成了独居中国特色的运筹学研究。他的工作使数学这一抽象的概念为广大劳动人民应用与熟知。无可否认的是,长期的推广与基层走访消耗了他过多的心力,进入 80 年代,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世界数学界等待了他太久( 1954 , 1958 , 1974 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可惜均未被批准)。 1985 年 6 月 12 日 ,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 5 时 15 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再也没有起来。这篇演讲回顾了他在回国后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他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力量,在一个庄严的讲台上,以华罗庚的方式告知这个世界:他生命的最后 35 年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因为,那是他自己的祖国。 此文未完待续,旨在为我们的时代留下有关大师的记忆,并以一代学人的光辉身影为标尺丈量今天的社会价值。 注:图片来自网络,仅供欣赏,谢谢!
个人分类: 历史人文|5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推荐几个不错的纪录片
热度 8 sivaxin 2011-2-25 12:58
这几天有意无意地看中央九台和上海纪实频道播出的一个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觉得非常不错,以东西方两大博物馆为载体,将东方和西方的艺术理念进行了碰撞性的解读,我看的两集一集是“倪云林与达芬奇”,另一集是“八大山人和伦勃朗”。画面、音乐、文字解说都很有诗意,让观者有时仿佛置身于两大博物馆,有时又仿佛穿越回到艺术家生活的年代。已经等不及电视台一集集播了,准备去网上下载全集看了。 对纪录片的态度一直是有意无意的,偶尔总会遭遇惊艳之作。给大家推荐几个个人觉得不错的纪录片: 《搭车去柏林》 一个美籍中国小伙(谷岳),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夏天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从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经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万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了德国柏林,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艰辛又浪漫的旅程。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就是谷岳的女友伊卡。以我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能永远无法如此冒险,不过真的感动于谷岳那种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他们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和遇到的人更令人印象深刻。 《敦煌》,是周兵导演的作品,应该算是中国最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了,敦煌是中国的艺术圣地,也是饱经沧桑的伤心地,它的历史是永远说不完的,但周兵更注重的是历史中平凡人物的故事,更有人文关怀。 《电视往事--中国电视剧20年纪实》,还记得《渴望》的主题曲一响,家家户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的情景,还记得追看《红楼梦》、《西游记》的情景,还记得《围城》里那个油头粉面的陈道明,80年代国产电视剧少,但创作了不少经典之作。 《宫崎骏的美术馆》,说是美术馆其实真的是一个宫崎骏的童话世界,充满了各种童趣满满的动画人物,创意和惊喜无限。真的期待能够到日本亲身体验“美术馆奇妙之旅”。 《 梁思成·林徽因》,相比人间四月天的小说手法,纪录片更能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不再只执着关注他们的爱恋婚姻,而关注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质朴、伟大和坚韧吧。
个人分类: 碟海沉浮|441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世界电池霸权之争 纪录片
林凡 2011-1-30 15:40
【片名】「自動車革命_次世代カー_電池をめぐる闘い」 【译名】世界电池霸权之争 【片长】49分钟 【语言】日语 中文字幕 【简介】 得电池者得天下。 在距今约百年前的20世纪初,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两种技术也进行过霸权争夺战。流水线生产让内燃机汽车一举获胜,大油田... 显示全部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794198.html
个人分类: 锂离子电池 其它|1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虫虫也会种庄稼:人类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热度 5 DNAgene 2011-1-20 10:31
小虫虫也会种庄稼:人类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生命科学导论》课上,我跟学生们讨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中学的政治课上讲,人类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上网一查,会使用工具的生物很多。 有意识地种植收割庄稼、养殖家畜,说明原始人类有很强的预见性,能够脱离直接吃掉食物的本能,似乎是一个高级的特征。看看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等拍的纪录片,蚂蚁绝对可以饲养家畜,蚂蚁的家畜是蚜虫。风和日丽时,蚂蚁叼着家畜去放牧,狂风暴雨来临时,蚂蚁把它们的家畜叼到能遮风挡雨的叶子或树干下面。另外,蚂蚁还会种蘑菇。 今天Nature上的一篇论文让我们大开眼界,能放牧、种庄稼的生物多得很。 先看它的前言,除了人和蚂蚁,还有甲虫、东风螺、光鳃鱼等都会种庄稼、养家畜。 这篇论文报道的是模式生物粘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此生物属于俗称阿米巴的原生动物,我在题目中称为小虫虫是因为它的行为象虫子。这种生物的孢子遇到适宜环境萌发后,与细菌和酵母一样,细胞快速分裂,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一旦环境中营养耗尽,细胞饿了,它们就聚集到一起变成鼻涕虫一样的东西,细胞多力量大,这个虫子可以爬很远,寻找丰富的营养或者适宜孢子传播的高地。 今天的Nature文章,David C. Queller和Joan E. Strassmann领导的课题组发现,粘菌并不是把所有细菌全部吃掉,而是留一些做种子,它们变成虫子四处游荡时携带着这些细菌,它们散发孢子时也让这些细菌散发孢子,以便把庄稼子子孙孙世代相传下去。 既然没有神经的“小虫虫”也可以种庄稼,也有传家宝,人类更没有理由因为我们的农牧业自豪了。我们真得应该认真思考:人类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粘菌散发孢子前的结构,像小蘑菇。小虫虫站起来变成小蘑菇,是为了将孢子散发得更远。此图转自下面列举的The Scientist论文。 详情请参考Nature原文Primitive agriculture in a social amoeba.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9/n7330/full/nature09668.html 或科普期刊The Scientist的报道Amoeba agriculture:Some slime molds transport and farm the bacteria they eat. http://www.the-scientist.com/news/display/57924/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4854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型纪录片《科学启示录》正在播放
yangwenzhi 2010-11-25 12:27
杨文志 我有机会得到一套《科学启示录》的光盘,选择性地看了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一部传播科学文化的大型纪录片、科学思想片。该片由中国科协立项、与17创意机构联合制作。本片邀请了近百位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与,拍摄行程上万公里,几易其稿、历时三年完成。真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有科学文化品味、有深邃科学文化思考的大片。 该片从世界的宽度和广度、从历史长河和未来发展的长度和深度,以16世纪中西初会和近代科学革命诞生为开场,以故事化的叙事展开历史,直至21世纪中国推进科学发展观止,视野纵贯古今,内容涵括中西,将科学史实、历史思辨、文化评价及文明探寻融为一体,全面评价了中华文明融会、接纳科学文明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探寻了当代中国科学文化形成的历史轨迹。给予我国科学文化发展以启示,也同时引发人们对未来我国科学文化发展深刻思考。 全片共7集,280分钟。据了解,2010年11月22日至28日连续七天,每天11:20分,由中央电视台十套及新浪网同步播映。同时,12月初,学习出版社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将联手合作推出《科学启示录》书籍和光盘。上海纪实频道等其它地面频道也将陆续播映。 在《科学启示录》首集《源流》中,讲述了自十五世纪早期起,发生在全世界各地由科学发展引起的人类思维的几次重大转变。第二集《断裂》重点讲述了从14世纪到17世纪末的300多年里,西方世界连续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科学革命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第三集《风暴》将目光聚焦中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905年,在中国已有1300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中国青年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热潮。一个剧变的时代已经到来第四集《选择》您将看到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教育和科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第五集《决策》中,我们将面对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战后,原子武器的巨大毁灭性以及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是否拥有原子弹,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因素。此时刚刚宣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究竟何去何从?第六集《希望》我们将看到,在21世纪,科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是技术,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第七集《启示》则继续追问人类一直在追问的一个终极秘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向哪里?然而,人类对这个终极秘密真正探索性的回答却仅有几个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61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央视八集高清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热度 1 beyond0797 2010-11-15 15:00
关于梁、林二人的文字资料网上已有很多,而视频影像资料却不多见。这套央视拍的八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是2010年10月份才播出的吧,其制作水平可以算是国内的顶级制作了。对梁思成、林徽因的生平故事有兴趣的人,不妨下载下来看看。 或许,这八集纪录片可以让你重新地、更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作为建筑家的林徽因。 中文名 : CCTV 八集高清记录片《梁思成林徽因》 资源格式 : 720P 发行时间 : 2010年 制作发行 : CCTV 地区 : 大陆 语言 : 普通话 简介: 梁思成、林徽因以家世闻名: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维新思想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政治家。 梁思成、林徽因以才华闻名:1927年,双双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知识于一身,在建筑、文学、美术和教育学领域皆有非凡造诣。 八集高清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一对著名夫妇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的激荡史密切交织。这个故事所蕴涵的精神气质,是我们追索和展现这一传奇故事的动因。 附: 梁启超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林徽因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学家,作家、学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者,新月派著名诗人。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新月派著名诗人。   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始人,建筑学家、作家。   金岳霖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始人,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
个人分类: 休闲娱乐|6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瓦全"之痛
emma09 2010-10-2 11:50
转帖:纪录片中的中国环保问题 转载地址: http://ngmchina.com.cn/bbs/viewthread.php?tid=41919 20多年前,日本、美国等国的废金属漂洋过海,来到浙江台州。5万名民工组成拆解大军,处理每年二百万吨废金属 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巴西 国际环境电影节(FICA)上 ,纪录片 《呼啸的金属》 击败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获得者 《海豚湾》 夺得最高奖。 得奖者是金华青,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导演,出生于1984年,浙江台州人, 曾经独立拍片,现正在浙江卫视旗下。这部纪录片耗了他3年时间,5月份刚刚在韩国拿下首尔绿色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片奖。 20多年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废金属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浙江的台州。来自中西部的5万多名民工组成了拆解大军,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处理每年近二百万吨的废金属 。《呼啸的金属》 即为拆解民工老张和秋霞一家的故事。 金华青的上一部有影响的作品 《瓦全》, 同样探讨的是台州洋垃圾景观,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延续这个题材时,金华青给出的答案是没拍过瘾。这一次,当金华青的镜头从 《瓦全》 的全景式扫描深入到 《呼啸的金属》 的小人物跟踪,相信观众可以对中国工业时代的环保问题有更细微的观察与了解。 垃圾围城的时代 工人们在河里洗菜、洗衣、洗澡,而河水的上游就是工厂,后者毫无阻拦地将污水排入河中。他们赖以养家糊口的电子垃圾,也早已污染了蔬菜,但民工们看不懂也不在意什么是重金属超标。为什么叫 《瓦全》? 对于除了力气无所凭依的外来打工者来说,在这个堆满了电子垃圾的小镇上,宁为瓦全,不为玉碎是他们唯一的生存哲学。对着镜头,一个年轻力壮的拆卸工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那我就做那推磨的鬼吧。 飞速发展的中国背后,是小人物幸福和健康的代价。在 加拿大纪录片 《人造风景》 中可以看到和 《呼啸的金属》 类似的场景,这部不受国内创作体制约束的外来纪录片,可能是对中国工业污染最深刻也最难堪的展示。 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景,是我们所改变的风景,是我们以进步的名义所破坏的风景。这是 《人造风景》 中的主人公摄影师布尔廷斯基的话。他对自己的电脑产生了疑问:一旦它不再被使用了,将会葬身哪里? 于是他追随报废的电脑零件抵达遥远的中国。 世界上50%的电子垃圾的最后归宿,都在中国江浙粤一带的小山村里。 老人、妇女和小孩,这些青壮年进城打工后的留守人口,用榔头和把手把计算机零件里可以回收的金属砸出来,剩下的扔掉。这些村子的饮用水甚至需要从外面运进来,因为洁净的河流已被污染。 日本NHK电视台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叫 《中国式的炼金术》。 在余华的小说《兄弟》里,主人公李光头从日本进口垃圾西装挣了一笔,这部纪录片延续了这样的话题。在片中,中国的从业者和日本垃圾处理行业争夺垃圾,并想方设法避开国际公约把垃圾进口到中国。 同样是回收电路板,在日本的工厂里,工作人员都戴着防毒面具,而中国工人只靠电风扇来吹散熔化电路板时散发出的有毒气体。更触目惊心的是,连从垃圾场里挖出来的已填埋垃圾,中国商人为了利润都一并收下,所有利润的来源,就是中国无数的家庭式作坊和廉价劳动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前所未有地加快。不仅发达国家将数以亿计的电子垃圾倾泻往发展中国家,城市也将规模惊人的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周边乡村的土地上。这方面,纪录片虽然暂时未有涉足,但独立摄影师王久良做了忠实的记录。 从2008年10月开始,王久良走访了北京周边的大型垃圾场,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这一组名为垃圾围城的作品让他获得了连州国际摄影节的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观众通过他的照片清楚地认识到, 我们的城市正在被垃圾包围。 相对可靠的数据显示,北京每天的垃圾生产量是1.84万吨,正规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是16座。在其中的一幅照片里,附近养殖场的奶牛在垃圾场里寻找食物,准备饱餐一顿,而在此之前,它们每天都在受到污染的小河里喝水。王久良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拍完这组作品后,和他一起工作的一位摄影师就变成了素食主义者。 人与自然的传统 中国的生态环保类纪录片并不是短时间内兴起的,相反,它有着二十多年的传统。1983年,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就此大众传媒开始宣传环保,建构公众的生态意识。但里程碑式的事件比这更早,1981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动物世界》,整个80年代,赵忠祥的声音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成了几代人的记忆。 《动物世界》的片源,大部分是自国外买进,生态环保类纪录片耗时耗力,投入巨大,并非当时的央视所能承担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央视曾做过尝试,但由于成本太高最后放弃。像 《话说长江》、《河殇》 等名噪一时的纪录片,大多偏重人文领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探讨并不多。 当然,也有纪录片界的先行者, 著名摄影师奚志农 就是其中一位。他毕业后进入昆明教育电视台, 策划拍摄了《母亲河在呼唤》、《心声》等环保主题的专题片。这些片子是中国最早向公众宣传环保理念的努力之一。 1990年起他进入《动物世界》,这给了他许多深入云南的机会。 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云南白马雪山保护区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滇金丝猴研究计划,奚志农离开《动物世界》,跟随研究团队走进山区。经过三年努力,奚志农拍出了 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 这是人类第一次用摄影机记录滇金丝猴的活动状态,获得多个大奖。 后来他到了央视的《东方时空》,这已经是90年代中期了。1997年他深入可可西里对藏羚羊的盗猎与反盗猎进行了翔实的影像跟踪,这是第一个全面真实表现藏羚羊现状和反盗猎行动的电视节目。现在,他在自己提议创办的野性中国工作,这同样是一家环保机构。 藏藏羚羊是中国生态环保类纪录片的金矿之一,同样杰出的作品还有彭辉导演的《平衡》。这部拍于2003年的片子获奖无数,成为中国纪录片史上的杰作,也是 陆川电影《可可西里》 的素材来源。 在彭辉的镜头下,彼时的西部工委书记扎巴多杰讲述了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的索南达杰的故事,也讲述了在没有体制和财力支持下保护工作的艰难和辛酸。更令人震撼的是,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扎巴多杰在家中被盗猎分子枪杀。他的未竟事业像索南达杰一样要留给后人来完成,藏羚羊群体逐渐扩大的背后,有着保护主义者付出的血的代价。 如果说80年代的《话说长江》还保留着征服自然的热情,那么整个90年代应该是中国生态类纪录片创作走向亲近自然的过程。 王海兵的《藏北人家》、孙增田的《最后的山神》、《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等, 虽然并不直接以环保为话题(描写的都是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变迁),但在片中人物的生命里,无不贯穿着保护环境、寻求和谐共存的理念。 体制内外的异同 2006年起,中国国际环保纪录片周开始举办,每年一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环保题材纪录片同场竞技,其中涌现出 《抚仙湖》、《卡瓦格博》、《三江源》 等表现不错的作品。 即便是代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由央视投拍的环保题材纪录片,在新千年以后也逐渐褪去以往宏大叙事的色彩,而转以平和视角讲述。其中的代表作除了 《再说长江》 之外,还有2007年的 《森林之歌》, 拍摄制作历时四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大型生态纪录片。 《三联生活周刊》的袁越曾经在博客上这么说过 《森林之歌》: 昨天我又看了两集,突然非常地喜欢,为什么这两集这么好看呢?我仔细想了想,觉得原因在于,这两集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这可能恰恰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纪录片对环保话题的不同关注点所在。2007年,北京零频道推出孙宪导演的纪录片 《老袁》, 说的是山东荣成天鹅湖边一个普通农民老袁的故事,展示了体制外独立纪录片对人更加深入和自由的关注。 二十多年来,老袁只靠自己的积蓄在天鹅湖边巡视,坚持义务救助天鹅,没有拿过国家一分钱。在获得国外福特基金的一笔巨额环保奖金后,他也招来了许多麻烦。由于人类活动压缩了天鹅的生存空间,不少天鹅只好闯入村民的麦田吃麦苗,邻居们没人可找,只能找老袁要求赔偿。 奖金已经被老袁全部投入到天鹅保护中去,一家三口靠开小电器维修店谋生,除了多费口舌把村民劝回去,没有别的办法。与此同时,老袁还要面对基层政府不合作的暧昧态度,以及天鹅湖一天天变成养殖基地的现状,他在独力成立民间保护大天鹅协会的路上,遭遇了种种从政府到民间的非议和责难。 2009年,独立制片人、导演赵良也拍了这么一个类似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人物甘肃民勤的农民老魏,这部纪录片叫《一个农民的抗争》。 甘肃民勤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原有几百户的东容村只剩下一户人家56岁的魏光财和已经不会说话的老伴。老魏说:有人的地方,才能挡住风沙。这话最早是他在10年前村小学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说的,而现在已没有了学生和教室,学校仅剩下了一根旗杆。 阻挡风沙的红柳树林是30年前老魏父亲带领村民们种下的,父亲临终前要求老魏继续阻挡风沙,但现在风沙已经穿透了红柳树林。我们还能够退到哪?沙漠不会怜悯没有农民的田地。在老魏看来,任何理由的逃离都是懦夫行为,但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艰难,他必须做出选择,赵良同样受到了体制内的认可,他于2008年参与拍摄了央视的大型系列纪录片 《水问》。 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真实反映国内水资源整体状况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由于中国水资源丰富,以水为主题的环保纪录片层出不穷,独立导演董钧于2009年面世的作品 《大水》 也是其中一部。 这部作品让观众注意到了被遗忘已久的三门峡。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制定大规模经济发展计划,治理黄河成为建设重点。1957年,三门峡水利工程上马,陕州也改建制为三门峡市。三门峡工程对黄河中下游生态构成了严重破坏:三门峡至潼关的淤积泥沙至今没有解决;关中平原50多万亩农田盐碱化;水库淹没了大量农田,并毁掉了诸多珍贵古迹;30万移民生活未能安置好,许多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永无休止的攻防战,]除了体制内外,也许还有第三种视角日本NHK电视台激流中国系列中的一集 《环保攻防战》, 就提供了第三种观察 中国环保 问题的思考方式,这集只有短短几十分钟的纪录片,以两条线索交织展开,简明扼要地涵盖了 中国环保 问题的两面:一面是官方机构如何执法,与违法企业展开较量;一面是民间人士如何维权,为环保与政府及当地势力斗智斗勇,官方机构指的是杭州市环保局,它在全市300多家大企业中设置了污染监视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若有市民举报,取缔部队就会冲进污染企业检查,情节恶劣的话将毫不留情面地勒令关闭。 近年来,在先富起来的沿海省份城市居民中间,对环境污染的不满正日益高涨,有时更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动乱的导火索,这迫使地方政权必须正视居民呼声。在片中,摄制组拍下了环保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前往调查、现场交涉、开出罚单的全过程。 作为弱势部门的环保局,也不时要面对杭州各区基层领导的抗议:我区工业生产占全杭州的1/3,并以每年三成速度急剧增长,要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势头的同时完成减污指标,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民间人士则是以NGO组织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女士为代表的一干人等,她和她的记者朋友们正为怒江奔走,试图制止怒江大坝的开建,以保全中国最后一条处女江的纯洁。他们不仅要争取当地老百姓的支持,还要向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的当地政府据理力争,尽一切可能向高层反映,并赢得舆论支持。 脱贫名义下的开发浪潮让当地农民相信了承诺,交出土地,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落得靠捡拾发展后留下的废铜烂铁谋生。《环保攻防战》的摄制组拍下了水库建设预定地村庄的一场迁移说明会,村民们提出了自己的抗议: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人想要过什么新生活,只求你们别拆我们的房子。 随着地方政府不顾尚未结束的搬迁谈判准备动手建坝,NGO、媒体与政府间的对抗也进入了白热化。汪永晨等人进入新村,却不见一个村民,原来是便衣警察天天来,在追查这些外来人士的下落。他们前往怒江上游,发现土地已被掘开、山林遭到砍伐,怒江的原始面貌被野蛮地侵犯,背对镜头,汪永晨对着江水落泪。 512地震后,汪抓住机会展开呼吁,希望公众能加强对地震多发地带兴建水库的关注,为此她还印发了许多传单,亲自在北京的街头分发。但另一方面,怒江的居民搬迁已大致完成,村民们也不再发出保护怒江的呼声。我们不反对建设水库,只要补偿费分文不少就行了 尽管结局悲观,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怒江大坝之争中,野性中国史立红的作品、记录怒江小沙坝村民抗争的 《怒江之声》 起到了一定作用。该片完成后,当地百姓自发进行放映,成为团结失地农民、进行抗争维权的工具。在多方努力下,村民最终得到了补偿这可能是环保纪录片能够改变现实的一宗有力证据。
个人分类: 绿色之行|2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视频分享:BBC科学纪录片——《生命》
热度 1 yanxiaoyong 2010-7-8 17:41
转载自电影天堂(http://www.dygod.net/),原文链接: http://www.dygod.net/html/gndy/jddy/20100707/26970.html 影片下载地址: ftp://dygod1:dygod1@d035.dygod.org:2043 /BBC:生命. / ◎简  介  《生命》是由BBC制作的十集系列纪录片,从2009年 10月12日开始在BBC电视台播出。本片制作共耗时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摄制。每集50分钟,外加10分钟的拍摄花絮,总共60分钟。根据《泰晤士报》 报道,本系列片耗资一千万英镑,不过BBC官方并未证实这一数字。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为了进行纪念,本片力图展现自然界缤纷物种的多样性,和它们为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各种 神奇生存本领。 1. Challenges of Life 生命的挑战 2.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3. Mammals 4. Fish 5. Birds 6. Insects 7. Hunters and Hunted 8. Creatures of the Deep 9. Plants 10. Primates 1. Challenges of Life 生命的挑战 UK broadcast 12 October 2009, 6.5 million viewers (26.4% audience share) 本系列的开篇列举 全世界动物世界中种种非同寻常的觅食,捕食,求偶和育雏行为将观众引入。在佛罗里达湾,领头的宽吻海豚用尾鳍拍打在海水中造出一道浑浊的幕墙,其他海豚在 鱼们跳出水面试图逃走的时候捕食它们。其他不寻常的协作捕食技巧还有,三只猎豹协同猎食一直鸵鸟,南极虎鲸向海豹发起的攻击。巴西的卷尾猴学会了用石块在 开坚果取食;高速摄像机向您揭示飞鱼如何取道空中以避免旗鱼的捕食;捕蝇草为其受害者设置陷阱;雄性河马为争夺河边领地而争斗。一些物种会尽其全力保护其 后代。一只雌性草莓箭毒蛙为了其六只蝌蚪免受池田干涸的威胁,不辞劳苦将它们一只只背上凤梨树冠上的积水中,并以其未受精的卵喂食。雌性太平洋巨型章鱼为 了保护其卵的安全做出了最后的牺牲,坚守岗位直至饿死。在迷惑岛上的小南极企鹅们被困在一片浮冰中。被它们的父母抛弃,它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开阔水面 捕食。一只孤独的小企鹅奋力向前,不料却遭到了豹海豹的伏击。本集花絮中讲述了摄制组和一名法国帆船手和英国皇家海军合作拍摄南极洲最凶猛掠食者的故事。 2. Reptiles and Amphibians UK broadcast 19 October 2009, 4.6 million viewers (18.9% audience share) 本集开篇镜头是飞行摄像组从远处长焦拍摄的科莫多巨蜥,根据 Attenborough的说法,这里是世界上最后一片仍由爬行动物通知的土地。虽然它们貌似原始,但这里的爬行及两栖动物依靠多样的求生手段得以茁壮的 繁衍生息。委内瑞拉的卵石蟾蜍,已自由落体的方式逃脱捕食者。双嵴冠蜥,昵称耶稣蜥蜴真和传说中的耶稣一样的能在水上行走,而巴西的侏儒壁虎则轻到依仗水 的表面张力即使趴着也不会划破水面。爬行动物是冷血的,它们中的一些进化出非同寻常的取暖方式。纳米布变色龙会将自己面向太阳一侧的肤色变深。一只雄性红 色束带蛇,利用假的信息素冒充雌性蒙骗并吸引其他雄性为其保暖,以增加自己交配的机会。马达加斯加鬣鳞蜥把产的卵埋在地下以隐藏它们,但食蛋的猪鼻蛇还是 找到了它们。 精彩影评: 虚拟永远不是现实的敌手BBC纪录片《生命》 转载自豆瓣,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92428/ 2010-06-28 09:53:37 来自: Thou 继《行星地球》之后,BBC又推出了新纪录片《生命》。在这部延续了BBC一贯制作水准的优秀纪录片中,许多镜头看起来就 像是凭空虚构出来的,它们太过完美,太过离奇,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这不是利用电脑制作出来的,但事实上,这些镜头的确是真实的。 2006年上映的《行星地球》是BBC纪录片的一部奠基之作,光拍摄就花了四年的时间,同时它也是BBC所制作的最昂贵的纪录片。《行星地球》首 次采用了高清摄影,它的蓝光光碟可谓是检验高清电视的终极资源,胜过所有的动作电影。在被美国的《探索频道》重播之后,《行星地球》又被重新编辑成迪 斯尼的纪录片《地球》。 现在,四年已经过去了,BBC又携力作《生命》而来。其实早在《行星地球》上映之前,BBC就已经启动《生命》的拍摄,在预算上它甚至超过了《行 星地球》。《生命》的拍摄跨度非常之大,总共长达10小时的纪录片涵盖了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形式,精彩得让人叹为观止。 《生命》囊括了很多个的第一次,它的拍摄方式甚至包括放映方式都堪称首次。在《生命》的拍摄过程中,机组人员采用了陀螺固定技术使摄影机在汽车上 保持稳定,即便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也无碍拍摄;同时这种拍摄技术还可以使镜头始终跟随着移动的兽群。另外,他们还使用了高清摄影机捕捉了昆虫和蝴蝶的镜 头。《纽约时报》上有篇很棒的文章就介绍了《生命》的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绝对值得一读。 《生命》拍摄剧组的天才们用这些不可思议的摄影机和装置拍下了绝对让人前所未见的绝妙画面,他们利用了不同于以往的慢镜头技术展现了动物的运动, 用神奇的特写镜头让观众尽可能的近距离欣赏那些微小的生物。《生命》中某些特意拍摄的镜头属于首次面世,例如巨大的科摩多龙扑倒同样体型硕大的水牛的场 景。看到此番奇景,你大概只有喘气的份儿了。 《生命》不仅展现了各种使人眼花缭乱的拍摄技巧,而且活脱脱的刻画出了一群超凡脱俗的动物形象。人类通常认为动物都是愚昧和简单的,但事实并非如 此,为了生存下来,它们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绝对让人意想不到。以最简单的青蛙为例,它们是如何做到不断的为藏在嘴中的卵鼓入新鲜空气以免这些卵窒息?某些 特殊的蛙类怎么学会把身体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滚下山崖以逃避危险?真的有人知道小小的青蛙也会如此疯狂吗?《生命》中所展现的这些神奇的青蛙生存技巧会让 我们对这些小东西们重新肃然起敬起来。 当然,如果你已经看过《行星地球》的话,再看到《生命》时你也许会有一丝熟悉的感觉,虽然这二者的题材有些相似,但《生命》触及了《行星地球》没 有探寻到的深度,如果说《生命》没有胡乱堆砌动物题材的话,那唯一的原因就是这些题材太接近完美了。 《生命》系列将于本周日(3月21日)八点在《探索频道》播出(去年已经在BBC首播过了),DVD和蓝光光碟不久以后就会推出。需要提醒一句的 是,在蓝光光碟中,BBC版传统的大卫爱登堡解说到了Discovery版中被换成了由奥普拉来解说,内容一样,只是声音变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 果要我选择的话,我肯定是选大卫爱登堡,他那让人兴奋的专业解说让人听着怎么也比奥普拉一天到晚假模假样的话剧腔要来得强。所以,在此推荐一下,还是尽 可能的去找BBC版《生命》的蓝光系列吧! 引自: http://article.yeeya n.org/view/116907/97 360 X 登录 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个人分类: 资源共享|62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群贤毕至 处处有声
tianli99 2010-3-8 18:42
——看1978年纪录片中那些生动感人的局面有感(标题dang) http://jilu.cntv.cn/politics/zhongguoyijiuqiba/classpage/video/20100210/101772.shtml 纪录片台 时政 《中国1978》 中国1978 1-2 群贤毕至走向盛世,不是鸦雀无声,而是处处有声,生动感人。 该纪录片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 从人民生活、科学教育、干部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等方面全面回顾了1978年这一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介绍了与老百姓密切的生活故事。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和资料,揭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对中国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情感的变迁。
个人分类: 经管评论|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之子:达尔文【图】
pup 2009-12-1 16:29
CCTV从11.24开始每天一集纪录片《自然之子:达尔文》。今天我一口气看完这七集,大半天也就这么过去了。有关达尔文的消息最近频频出现,我也不可遏止的热心关注。常常想,如果获取这些知识再早一点,我们出版的那些达尔文的著作,也就会更完美一些。 达尔文明知道华莱士的论文会抢先他发表进化论的思想,还是推荐给赖尔在林奈学会上发表。 有好事之徒怀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抄袭华莱士,华莱士更是立刻站出来声明:那都是达尔文几十年的研究。 他们终生保持着真挚的友谊,互相欣赏。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早在150年前就已经为我辈树立榜样了。
个人分类: 科学咖啡馆|60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电影《梅兰芳》中访美史实补正(2009.01.03)
yaoyaxin 2009-2-24 19:44
看电影的兴致久已淡漠,但是不久前来自多种媒体关于电影《梅兰芳》的报道与评论,还是令我禁不住走进久违的电影院,对于自己心仪已久的梅派艺术宗师一瞧究竟,以寻求唱片、书本、纪录片之外的感性梅兰芳,认识通过当代电影艺术被提炼或升华的梅兰芳。然而,电影终究是电影,当代中国电影必然终究是当代中国电影,只是电影梅兰芳终究难成梅兰芳。在我看来,片中存在一些根本的史实错误,在诠释人物性格方面存在一些不应忽略的情节,有确切历史记载且有很强情节性的场景未见有效利用,诸类问题,分述于次,望观者明察。 电影《梅兰芳》总体是一部情节戏,影片以迎合世俗好尚与市场品位为基点,善于选择并制造矛盾冲突改戏与京剧保守势力的冲突、梅孟爱情与事业的冲突、民族气节与日军强暴行径的冲突,作为贯穿全片的主线,体现的是时代转易的大变动;在诡谲的时代风云中,任何个人的生命行状仍有其自然舒卷的一面,即使梅兰芳这样的人物亦莫能外。因此对于每个冲突的诠释,以及不同冲突间的衔接,尊重历史,尊重人物本色,是任何艺术创作的底线;而对典型历史细节与人物细节的准确把握与精心刻画,则是衡量艺术审美与创作高下的关键所在。 影片的剧情组织之于梅兰芳的事业人生,感觉匆促草率而缺少涵养雍容的细节;影片塑造的传主气质江湖气息太重而文化韵味不足,听命于人胜过择善而从的思想自决,艺术大师被演绎得远未走出庸俗艺人层面,徒有恢宏的舞台和热烈的掌声来诠释梅兰芳艺术的成功及其走向世界的高度,没有文化深度,缺乏历史感,忽视梅家三代十分注重与文人交谊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家族传统(梅兰芳身边文人缺环太多,如李释堪、罗瘿公,画家王梦白、陈师曾、姚茫父、金拱北、齐白石,1933年迁沪开始合作的许姬传等),对以齐如山为代表的聚拢在无量大人胡同梅宅的民国学者气质的深度偏离(丘如白玩世不恭有余,深沉老练不足),导致影片中梅兰芳及其身边仅有的丘如白、冯耿光两位文人被庸俗化了。三哥、六爷、大爷称呼频频,先生称呼寥寥,缺少对梅兰芳交谊圈文人成分的足够重视,由此可见一斑。1920年代,作家包天笑(1876-1973)曾是缀玉轩的常客,据他回忆: 我到他那里(指缀玉轩)时,冯幼伟、李释堪两位是不常来的。但齐如山总是在那里,而且他喜欢谈话,因此颇不寂寞。兰芳呼冯幼伟(耿光)为冯六爷,呼李释堪为李四爷,其余则概呼为先生,如对齐如山则呼齐先生,对我则呼包先生。北方对于伶人的尊称,都呼之为老板,但梅的友人从不唤他为梅老板,直呼他以兰芳,倒是有的。 梅兰芳访美作为一段有当事人详尽记载的历史,片中却制造了多处错误,甚至完全悖离基本史实,艺术创作的基础极不牢靠,梅兰芳的德艺风范被大打折扣。片中梅兰芳为情所困,畏缩赴美,多方苦劝,甚至运用苦肉计,方才并非情愿地被动成行,简直与史实、人格南辕北辙。 就是破了产,我也决定如期登轮,走! 根据1933年梅兰芳举家迁沪后,讲给许姬传先生的回忆: 1929年12月下旬,梅兰芳剧团赴美国前两天,在上海大华饭店梅兰芳的房间里,齐如山拿出两封电报交给冯幼伟,是司徒雷登博士的秘书傅泾波从美国拍来的。第一封是一星期前到的,文曰:此间发生经济危机,请缓来。第二封是当天到的,电文是:如来要多带钱。 冯幼伟对齐如山说:你怎么不早拿出来?齐答曰:我怕涣散军心,所以没有给你们看。冯幼伟把两封电报交给梅兰芳,说:此事的行止,你自己决定,这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赔钱,不是三万两万的,倘不上座你就破产了。这次后援会费了很大力气才凑齐了十万元(法币)。 梅兰芳手持电报,倚壁炉(当时大华饭店无暖气设备),沉思了十来分钟,然后非常坚决地说:欢送会开过了,船票已买,报纸已登载梅剧团赴美日期,如突然变更,将成为话柄、笑料,此行是冒险,也许会破产,但必须冒这个险。 就是破了产,我也决定如期登轮,走! 冯幼伟未随梅兰芳访美 齐如山不会欣喜若狂 梅兰芳访美前后历时六七年,经过十分充分的细致筹划,这段历史被影片中十足演义的梅孟爱情情节所取代,抱着最大宽容的心态,作为电影创作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重大事件该出场的关键人物出现错误,那就显系硬伤了。片中随梅访美的冯六爷(幼伟)与丘如白在意见相左中协力谋划,史实是访美成员名单中并无冯幼伟。由于旅费及食宿费用昂贵,梅剧团访美成员只有21人,其中演员6人:梅兰芳、王少亭、刘连荣、朱桂芳、姚玉芙、李斐叔;乐队8人:徐兰沅、何增福、罗文田、唐锡光、霍文元、马宝明、孙惠亭、马宝柱;化装1人:韩佩亭;管箱2人:李德顺、雷俊;交际2人:齐如山、张禹九;会计1人:黄子美;庶务1人:龚作霖。 梅兰芳能够成功访美,如果说齐如山在国内筹备效力最多的话,那么在美国则是张彭春总揽一切,遗憾的是片中未见张的身影。齐如山与张彭春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梅兰芳善于各取所长,利用张彭春熟悉美国生活、钻研戏剧的特点,采纳他关于剧目、每场演出时间等多项建议,并邀请他以导演身份参加剧团在美期间的工作。张彭春与梅兰芳、齐如山对每一个协商选定的剧目都作出删改剪裁,每场规定两小时,排戏时人人按时到场,张先生上课啦!张先生放学啦!,是当时梅剧团的两句口头语。正是张彭春的加入,帮助梅剧团十分准确、深入地掌握了美国观众的心理,大获成功势所必至,岂能造成影片中丘如白六神无主、欣喜若狂、仿佛从天而降的意外惊喜? 访美演出剧场布置有据可依 梅剧团访美演出盛况空前,剧场从外而内的布置极尽典雅精妙,参照故宫戏台设计,对联出自黄秋岳手笔。影片完全有条件依据当事人的详尽记载给予完美呈现,既不至于将有细节之处大而化之一带而过,更不必枉费心力极尽无着之想像。据当时纽约第四十九街剧场观众在1931年的回忆: 走到剧场门口,只见满挂宫灯。走进堂内,壁上挂了介绍中国戏剧的图画,还挂了许多纱灯,上面画了人物故事、花卉翎毛,很有富丽堂皇的色彩。剧场的美国服务员一律穿着中国的衣服招待观众。进入剧场,我坐在第九排,舞台前挂的是剧场的幕,等到打铃开幕,马上露出中国红缎绣花幕,一位用英语报幕的中国小姐介绍中国戏的特点,她发音清晰,态度大方。拉开红缎花幕,见到的是中国戏台式的外檐,龙柱上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曰:四方王会,夙具威仪,五千年文物雍容,茂启元音辉此日。下联曰:三世伶官,早扬俊采,九万里舟轺历聘,全凭雅乐畅宗风。台上有天花板式的垂檐,还挂了旧式宫灯四对。戏台上有隔扇、门帘、台帐。桌椅比国内所见的尺寸大一些,可能因那里的戏台宽大。两边有龙头挂穗,朱红描金,色彩鲜明,庄严富丽。美国朋友对戏台上的布置,感到非常新鲜,很吸引他们。这剧场的布置,可以看出梅剧团是用了心思,下了很大物力、财力的。 飞票老太与第二次握手:诠释访美演出大获成功的细节场景 梅剧团一行访美往返历时近半年,在美国五个城市演出七十余场,参加了几十次欢迎会、座谈会和宴会,美国各界给予真诚而热烈的欢迎令梅兰芳难忘,有些场景甚至是他在几十年舞台生涯中从未有过的,热情观众走上舞台的第二次握手可谓其中一例。据梅兰芳回忆: 在纽约国家剧院演出的最后一天,观众要求和我握手告别,于是我站在桌子后面,观众从右边上来,握手皆,从左边下去。预计有十几分钟就够了,可是那天延续到半小时以上,大家纳闷,请来报幕的杨秀女士告诉我:其中有几位女士是我的朋友,我看见她们下去后又排在后面,再一次上台握手。以此类推,二次握手的观众不少,所以时间延长了一倍。这件事,在我几十年演剧生活中是没有过的。 顷刻售空的飞票也不失为烘托演出大受欢迎的好情节。纽约的第一场演出在第四十九街剧场,这里是上演歌剧的高级剧场,有一千个座位,前排售价六美金,在当时是高价,梅剧团演出票全部售完。据访美成员姚玉芙回忆: 有一天到剧场时,门口正在卖票,有位外国老太太拿出一百二十元,买了二十张好票,就把带来的折叠椅打开,坐在票房附近,后来的观众向她求让,她每张涨到十六元,顷刻售完。这种卖飞票的人各地都有,剧场并不干涉。据一位美国人说,一般的演出,飞票只加四五成,梅先生演出高达十六元是罕见的。 影片中丘如白从首演时高度紧张、无所适从地走出剧场在雨中矗立等候佳音,到掌声雷动后冲进剧场欣喜若狂的情态,对于诠释人物心理与演出盛况,难以体现这场历史性成功演出的独特性(时代的、美国的),更不符合原形人物齐如山的文人气质。显然,通过这两例可见真实历史留给后来者进行艺术创作既有源本、又可适度想像与情节化的空间,善用历史的编导,完全可以超越一种单纯的掌声雷动,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大音希声似乎更符合这门伟大艺术震撼世界的力量。 缺环 影片由于将梅孟爱情放大到了不适当的程度,且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基点,因此一些最能体现人物德艺品格、原本不能忽略的历史情节被很自然地覆压,导致影片塑造的人物与真实人物间的诸多隔离。例如梅兰芳勤学苦练、广交文人、习画传神的数十年台下之功,被片中诸如情感困惑等各类琐事替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唤起全民族抗日的爱国热情,1932年举家南迁的梅兰芳与老友们积极筹排具有抗敌意义的新戏《抗金兵》和《生死恨》,在上海、武汉演出多场,极大激励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信心。这是抗战初期梅兰芳以艺术直接服务于救亡,诠释其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绕不过的事件,片中未见提及;影片选取的时段(1894-1946)是梅兰芳舞台艺术成就形成发展的巅峰时期,却未留下培养弟子传承艺术的伏笔,大师之大被折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尽管电影不同于纪录片,但是可圈可点的历史,电影与纪录片一样,都是不应被忽略的出彩之处,经典电影的历史感很大程度上源于此。
个人分类: 过眼录|6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