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境问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阿来:以自然本身的面目热爱自然
wido 2017-4-25 14:17
注:著名作家阿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以亲历自然的经验呼吁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自然观,认识到有些向自然的索取并没有必要。我们应该学会像山一样思考,站在自然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内容来自《廉政瞭望》) 前年,我去太行山,它的某种雄伟让我吃了一惊。但另一种情形也非常触目惊心,那些有着巨大坚硬岩石身体的山,只剩下满山的石头了。很少有草,几乎没有树。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看见岩缝中到处有人活动,非常危险。我以为是从事某种体育运动,比如说攀岩、探险。结果不是,他们在寻找一种东西。这东西是在太行山里头几乎消失的一种树,叫崖柏。 因为总是在岩石里头纠结生长,所以它不像一般树木的纹理那么规整。这些弯弯曲曲的树在过去做家具时没有派上用场,但现在我们这些消费主义时代的人,这些年来又有了另外一个特别疯狂、特别奇怪的爱好:喜欢用一些很扭曲的东西做点小摆件。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喜欢戴珠子了。 有那么多人疯狂地追捧它,以至于驱使更多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山里头把最后残存的一点树根都要挖出来运到市场上,把大自然当中保存的最后一点生命的根子都重新挖出来。如果这些东西不挖出来,有一些还能重新萌发新芽,大自然还能进行自我修复。姚明经常打一个广告是关于鱼翅和象牙的,说没有消费没有需求就没有杀戮。而我们不光是在动物界进行杀戮,植物界也在进行着对自然的疯狂破坏跟杀戮。 听完这些,我就决定去长这些树的地方看看,发现他们已被盗伐、被偷运到别处。后来我就想,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故乡的这片大地上、大河两岸,这些雄伟的树影终有一天可能也会从我们的眼界里头彻底消失。 在写作小说的过程当中,我慢慢开始回想,除了我们拥有这样一种特别拜物的心理跟习惯以外,其他世界、其他文化、其他国家的人,他们是不是也这样疯狂地、贪婪地、不断地向物质世界当中来索取。有些索取真是没有任何必要,它既不解决心灵问题,也不解决生存问题,却在对世界形成巨大的破坏。 慢慢地,我一边写作,一边意识到我们也是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在旅行当中,我也学会了用他们一样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看自然界的问题,学会尊重自然、欣赏自然。我们要站在自然的角度来思考这个社会,而不是所有一切都是以人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没有止境的物质需求来面对这个社会。 当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索取、不断需求的时候,我们既希望喝干净的水,有希望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希望地里没有农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环境问题不是直接把农药喷到地里的那一个人造成的,大气问题、水污染也不是直接投放了污染源的那个人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负有相当的的责任,因为他那么做是由消费来支撑,我们也是这条循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在中国,可能我们的知识分子过去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叫做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我们知道了就要行动,这两个合为一体,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但现在,我们坐而论道的“知道分子”很多,知道了这个道理准备去行动的人却少之又少。 如今我自己在慢慢学习,不光是在书里写自然,也会在大自然当中去寻找、理解大自然的美好,接近它们、倾听它们、拥抱它们、感受它们,最后确确实实地发现自己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这两三年面对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我接受并吸纳这些观念,然后把观念灌输到自己的行动当中,以至于变成我自己书写下来的文字。
个人分类: 与社会有关|1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建设好一个战略环境评价智库?
热度 4 baocunkuan 2016-6-27 18:33
2020年要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相继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理念,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因此,生态文明领域智库无疑将是智库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战略环评智库应立足于从行政决策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对大尺度、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预测、预警与应对,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战略环评智库应是一个多领域交叉、多部门协作参与的平台。本文分析了战略环评智库的思想理念、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制度规范等。下文刊于新一期的《环境保护》,见: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1700.X.20160627.1103.008.html 战略环评智库的建设思路探究 在当前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许多累积性、突发性、频繁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大多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不科学等原因所导致。不仅如此,环境问题本身也关系到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形势,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研究解决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应从长远角度、战略高度解决一些根本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战略环评正是针对政策、规划进行评估,将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目标、原则和内容通过融入政策与规划之中,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践,避免在重大政策和规划的起始处发生生态文明导向的错位或脱节。作为能够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工具,战略环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建设与发展战略环评智库意义重大。 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50至100个国家专业化高端智库。这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智库建设的顶层设 计提出了更高要 求。生态文明领域的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战略规划环评智库,应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智库中最为急迫的重点建设领域。 战略环评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个传统命题,而在国内以往偏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许多累积性的环境问题在近年集中爆发,资源环境生态已成为制约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见报端,生态产品成为当今我国的短缺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较大的发展差距,社会与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诉求与日俱增。在以往相关研究与实践中,通常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仅仅作为一个技术性或工程性问题对待,随着区域和行业等关注尺度的扩大,单一的技术或工程问题正逐步转变为综合性的社会化难题,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平衡、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等多项议题交织,政治、经济、人口、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学者也分别从各自领域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从目前已形成的社会科学类智库中看,环境议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作为其发展定位的重要选项之一。然而,由于“环境”问题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呈现综合性,单一的学科视角无法从整体角度观察环境问题,更无法在“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下进行“事前防控”,更谈不上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与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旨在支持政策、计划和规划制定过程,使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其从源头有效遏制不良环境问题的产生,保障战略决策的可持续性。其着眼点就是针对环境问题的“事前防控”。2005年后,我国开始在五大试点区域开展战略环评,从目前陆续开展的战略环评实践来看,大多数仍然集中在“环境”学科的范围中研究讨论,对于大气、水、土壤等传统环境要素类问题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一旦涉及经济、政策、人口等社会科学类分析,就显得捉襟见肘,即“专业性”强而“综合性”弱,无法突出“战略性”评价的特点。因此,战略环评的实践更加需要一个包含多种领域的综合性智库作为组织形式而存在,将“环境类”和“社会科学类”等多学科融入,跨界知识共振,力求全面地分析环境问题,最终给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并确保对策措施落地。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开展政策评估,并覆盖政策与规划决策的战略环评智库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战略环评智库建设的可行性 战略环评立足于从决策源头预防生态、资源和环境恶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法律制度。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四条中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即对“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重大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决策事项出台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而早在2003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正式确立了规划层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即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上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战略环评智库建立后的话语权和智库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根据欧美国家成熟智库的成长经验,智库的存在不仅需要较完备的法规制度,还应有效地最大范围地覆盖相关联的政策。而战略环评本身的实践,就需要整合其他的政策与规划评估类型,形成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以决策缺陷规避和风险防范为目的的政策与规划评估体系,这样形成的智库更能够促使各项政策、规划形成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可以说,战略环评智库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战略环评智库的特殊要求 如果说智库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起到资政辅政的作用,那么其自身的独特性是保证一个智库能够不被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环评自身的要求及其在战略决策中的优势作用,使得战略环评智库需要满足以下特殊要求。 首先,战略环评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整合到政策、规划的制定中,因而战略环评智库建设应着力于提高决策者的环境意识。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的决策者意味着:主动积极地关注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有足够的专业权威性;要不受利益集团甚至决策者或商业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可持续性要求。这就对从事战略环评的智库提出了相应更高的专业性要求。 其次,战略环评要整合政策、规划中涉及的不同区域层次、不同部门、不同时间跨度的可持续要求,尤其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的利益诉求,使决策具有环境目标的一致性。而现实的政策、规划制定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地方或部门以及当前利益驱使而忽视了环境及可持续性要求,战略环评可以应用于不同层次和部门中,尤其是它充分考虑公众参与的特点,可以有效应对上述要求。因而相应地,战略环评智库要具有更高的协调与整合能力。 再次,战略环评需要持续跟踪政策与规划,从制定之初即要求介入,到实施后仍需跟踪评价。作为规范的、专业性较强的战略环评智库有责任,也有这样的能力完成该项持续性的工作。因而在时间要求上,战略环评智库应是能长期存在,或能保证其评价是可以持续跟踪的。 最后,战略制定本身就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众多信息整合的过程,众多实践经验也表明,高质量的丰富信息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从而保证决策实施的有效性。因而战略环评就有着更高的信息要求,战略环评智库要运用包括现代信息集成技术(如“大数据”)以满足这种高质量的信息需求,具有更高的信息获取、整合、提取能力。 战略环评智库的思想理念 201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保包括政府重大决策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理念作为国家治理的方针之一,贯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作为提供政策服务的战略环评智库,思想理念应紧贴上述党和国家的治国方针。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过渡期以及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的“新常态”时期,无论是改革方案还是重大政策所涉及的利益调整都比以往更加复杂,对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战略环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承担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另一方面需要协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转型期及时发现、跟踪问题,而且又能系统地将问题分解、归纳,最终给出整体性的结论,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影响高层决策,又能真正积极反映群众诉求,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 战略环评智库的组织形式 战略环评的特点,就是对于政策、规划、计划等源头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是站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筹的高度分析环境问题,通过对发展规划、空间布局等进行综合分析,既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理念,又着眼于解决长远问题、代际问题及地区间矛盾等。兼具专业性和综合性是战略环评智库最大的特点。由于单纯的讨论环境技术无法解决当前复杂的环境问题,环境的综合性或者以往学界经常讨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是仅靠讨论环境单要素无法解决的。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同步情况明显,同样的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应对方案也不一样,无法用统一的思路解决,这就需要更加综合性的思维方法。而目前能够系统分析、多视角解读的智库偏少,战略环评智库正好能够满足以上要求,具备“新型”而又有“中国特色”的特点。 战略环评智库的组织形式由其特点决定,不仅应包含环境相关专业领域,还要更多地涵盖社会学、政策学、经济学等。即使看似单一的环境要素或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是不仅需要较强的环境专业性知识,而且需要与其他领域知识不断融合。可以说,战略环评智库的成果应该是兼具“综合性”和“技术性”的产物。 基于上述论述,与其他政治类、经济类、外交类等较为专一的智库不同,战略环评应是一个多学科领域、政界学界媒体等跨界的多种类型专家参与协作的过程。另外,针对当前智库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比如缺乏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接地气的专家、缺乏必要的信息数据资料等,作为提供“智力服务”的组织,战略环评智库应将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作为建设的核心。 战略环境评价智库的组成,不妨拆解为“战略”“环境”“评价”三个子领域(见图1): “战略”:最具综合性,包含政策、规划、计划等宏观层次的大政方针,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容,也有社会学、政策学的内容,其分析需要的思想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人口学城市规划学等,包括多学科的并存与融合。 “环境”:则是专业性的体现,根据调查或预测对象按要素可分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按知识方向又分为环境科学(着重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工程(侧重工程项目的研究)、环境管理(侧重制度建设方面)。 “评价”:则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分析、预测,评价是一种权力,博伊斯将购买权力、决策权力、议程权力、评估权力和事件权力视为造成环境污染的5个权力维度,可见评估权力的价值。既然具有权力的属性,那就有必要理清评价内在的逻辑,即为什么评(评价目的与功能)、谁来评和评谁(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什么(评价内容)、如何评(评价依据、流程与方法),作为战略环评智库最终落脚点的“评价”,其评价的科学合理,是发挥该智库作用的重要前提。 战略环评智库的运行机制 战略环评智库的运行应秉承开放、多元、互通的原则,目的就是发挥“集体性智慧”辅助“集体性决策”,但为了避免集体行为的困境,充分的协商和讨论是比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形成一个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库,要突破学科、单位、界别或“圈子”等界限,最大限度地将专家汇集在此平台上。利用各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进行叠加,这其中存在专业间、专家间的“分析 — 讨论 — 结论”的流程。可以说,专家库是战略环评智库的“神经元”。 其次,需要形成一个大数据平台,正是由于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的目的是突破学科之间、领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库和专家库。从综合性特点分析,战略环评的目标并非“统一化之”,其优势在于能够“转译”各领域的信息,“集成”至环境平台,最终形成科学化的政策评估成果。可以说,平台是智库的“大脑中枢”。 其运行流程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环境特征、行业特征、区域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分解,由各领域专家基于专业数据库进行问题的识别、原因的分析,然后集结于“战略环评平台”,最终做出政策评价及替代性方案建议。由于环境问题的专业性特征,战略环评智库的运行,“环境”专家必不可少,更需整合其他领域的专家、利益相关方和一般公众的认知、意见和态度,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的依法决策,使战略环评贯穿于整个决策支持的全过程。 战略环评智库的管理方式 由于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特征,战略环评智库的管理方式应有别于其他智库。再加上智库的本质不是一项纯粹的科学性或技术性研究,而是一种规范性的实践活动。战略环评智库的管理更加需要适应其运作的能力。 战略环评智库的管理方式,仍然需要基于多学科、跨界背景的原则,全面建立专家库,其中包括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方面专家。在管理上遵循灵活开发的原则,不需要固定专家的编制,而是要基于已经形成的各个专业型智库,类似“云平台”的操作模式招聘“云专家”,这样可以避免单位门户的拘囿,各中心的专家都可以为平台所用;在信息资源方面,借鉴网络信息理论中的“节点 — 通道”原理,将各信息作为节点,形成各个子学科之间互通的通道。另外,由于智库普遍存在的资金来源渠道少、有效资助不足且非盈利的要求,智库的资金来源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环境相关行政部门。 战略环评智库的制度规范 在制度规范方面,战略环评智库平台肩负为政府和社会献言献策的积极使命,面对的环境问题直接关系民生,与国际社会的大国责任紧密相关,因此需要制定较严格的制度规范。 第一,战略环评智库应恪守非盈利、中立的原则。环境问题的公益性决定了智库应站在第三方立场,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第二,战略环评智库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或筹资渠道。资金的依赖部分会影响智库的分析过程和最终的结论倾向,而作为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智库,更应有自身的资金来源渠道,而不会因为资金产生某些依附的功能。 第三,战略环评智库应与其他领域智库保持互通互动,具有一定的“活跃度”。智库作为资政或对大政方针提供建议的组织,需要通过其影响力将研究思想、成果最大程度地进行展现。因此,“活跃度”或“影响力”应该是战略环评智库建设的规范之一。 表1为战略环评智库影响力考察的若干指标。 环境问题专业性和综合性决定了需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战略环评智库的建设对内需要整合战略和政策研究的队伍与资源,对外要放眼世界立足于一流智库的建设,为环境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想与智慧,成为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以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推动各领域整合,真正提升战略环评智库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进步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包存宽, 何佳, 陆雍森. 生态建设亟待战略环评升级 . 中国改革, 2013(12): 88-9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 (2015-01-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黄丽华, 王亚男, 王天培. 从五大区域战略环评看我国未来战略环评发展 . 环境保护, 2011(6): 50-52. 包存宽. 以“十三五”为契机建立战略环评智库 . 中国环境报, 2015-07-10(02).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的特殊功能 . 光明日报, 2014-02-01(03). 占学识. 国家治理视域中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5): 33-37. THOMASB. FISCHER. 战略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迈向系统化 . 徐鹤, 李天威,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朱有志. 五着力点:助推中国智库发展 . 光明日报, 2010-10-22(11). 陈振明. 政策科学与智库建设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5): 11-15. SHERRIE STEINER. 智库指导下的环境治理 . 经济论坛, 2015(12): 116-120. 涂子沛. 大数据 .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包存宽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瀚斌,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冯庆,昆明学院)
4100 次阅读|8 个评论
必须敬畏科学技术的发明——看科普视频《文明的代价》有感
热度 18 武际可 2015-3-14 11:11
必须“敬”“畏”科学技术的发明 ——看科普视频《文明的代价》有感 现如今,人们沐浴在人类文明科技成果的熏风中,享用迄今人类各种发明所带给来的福祉,对各种各样的科技进步充满敬意,感到无比亲切和值得歌颂。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的一面彰显得比较充分,而对于它带来祸害的一面,大多不太留意。人们又常说:“历史是隐恶扬善的。”对于科技史也是这样。打开任何一本科技史的图书,大多是介绍一些著名的科技发明所取得的成果,而对它们对人类带来的伤害却很少提及。 近几天,前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编导,武汉电视台王俊、石易摄编,推出了科普视频片《文明的代价》(上下集),从另一个角度来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该片以X射线、镭放射性的发现、含铅的乙基汽油的发明、氟利昂作为制冷介质的发明以及杀虫剂DDT的发明为例,介绍它们的历史。与传统科技史的介绍不同的是,该片除了介绍这些发明带给人类的好处外,还着重介绍了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后来为防止这些灾难人类想出的各种措施。这才是完全的科技史的写法。 《文明的代价》告诉我们,开创X射线医学应用的第一代著名的学者大都身患癌症,并遭到截去手和胳臂最后过早去世的悲惨结果,视频片还告诉我们,为了涂抹夜光表盘,美国数以千计的“镭少女”不幸罹患不治之症的历史。之后人们才逐步研究放射性防护,并且制定放射线的标准和有关的法律。 《文明的代价》还告诉我们,乙基汽油、氟利昂、DDT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发现的过程。乙基汽油引起重金属铅的对土壤和大气污染,而铅进入人体后,不能排出,会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氟利昂则破坏大气的臭氧层,会导致紫外辐射增强。DDT则破坏生态平衡。这些后来被国际公约禁止。 影片启发我们,当我们在开创和推广任何一件新的发明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地注视它可能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不仅是影片所提到的那些典型事实,其实大多数的科技发明都会有这种特点的。例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出行快捷,全世界大约有10亿辆汽车在奔跑,每年因汽车车祸致死的就有大约10万人。迄今,汽车安全仍然是一个科技界、交通管理界和法律界所关注的问题。再例如,智能手机来到世界上给人们的确带来了通讯、娱乐、交友、购物等方面的方便,不过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长远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子能发电,既带给人们光明,又会带来核污染,2011年日本的福岛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仍是日本人疲于应对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歌颂筑坝蓄水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利于灌溉、养鱼、发电等等,可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谈论得很少,有的大坝建成后负面问题逐渐暴露,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目前美国就在有计划地拆除一些水坝。 这就是说,在我们对科学技术发明“敬”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种“畏”的心态。所谓“畏”就是对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不仅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应当持如此的态度,对于一项社会组织的“创新”也应当持“畏”的态度。我们曾经大力推广的人民公社,被歌颂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后来发现他却是一项祸国殃民的举措,不得不停止。其原因就是从一开始就只注意它在想象中好的一面,对它只是“敬”没有“畏”,对它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丝毫没有警惕所造成的。 注:该片在3月12日20:00在北京纪实频道首播,3月15日北京纪实频道15:20,两集连播并在北京科教和新闻频道重播。
个人分类: 科技史|7748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为新干部考核体制叫好
蒋高明 2013-12-9 21:23
【微观察】GDP论英雄的时代要过去了,科技界的SCI论英雄呢?过去几十年,官员考核就是一个指标,GDP,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如今,干部考核体制叫停一味以GDP论英雄做法,这对日益沉重的环境问题,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过去 30 年来,我们一直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考察社会进步和官员政绩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唯 GDP 论,造成重复和盲目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一边限制产能过剩,一边新开产能项目,致使一些产业陷入自相矛盾的发展“陷阱”。 其实,早在 1968 年,美国总统罗伯特 • 肯尼迪就指出: “ GDP 并没有考虑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正;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那些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和另外一些同样也十分重要的东西”。 中组部印发通知改进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 2013年12月09日 18:44: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 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 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依此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地依此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通知》要求完善干部政绩 考核 评价指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 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的考核。 《通知》要求,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 政绩 考核的重要指标, 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注重考核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的连续性,把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存在“新官不理旧账”“吃子孙饭”等问题,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 《通知》提出,要加强对政绩的综合分析,辩证地看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 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考核尽力而为,又考核量力而行 ,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 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的政绩,注意识别和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和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通知》明确规定,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与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画等号,将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作为高配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依据,作为末位淘汰的依据。 《通知》规定,要 对违背科学发展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 举债 留下一摊子烂账的,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规范和简化各类工作考核,切实解决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繁琐考核等问题,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抓紧清理和调整考核评价指标,废止不符合中央要求的制度规定,树立正确的考核导向,使考核由单纯比经济总量、比发展速度, 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发展观念,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解决环境问题不能没有社会科学
baocunkuan 2013-11-30 21:46
2013 年 11 月 25 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 年 11 月 25 日第 528 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郑讴 张尼: 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guoneixinwen/86162.html 【核心提示】库克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社会保障及如何实现“双赢”政策已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步融入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经济机制中,但当前仍需进一步将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使之起到协同互补作用。   近年,极端气候与环境灾害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者关注。然而,尽管从社会科学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探讨有着悠久的传统,但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视野和方法仍然是主导的方面。 11 月 15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 2013 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告:变化中的全球环境》( World Social ScienceReport 2013: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s )的报告。报告呼吁, 对于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探讨,应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    建立“可持续学”   报告指出,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存在很多人类行为因素,然而社会科学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却处于边缘地位。社会科学需提高对环境变化中人为因素与影响的研究效率。   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奥利弗·施萨那( Olive Shisana )认为,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类行为对环境与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而人们的行为又与其所在国家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 。因此, 环境与气候变化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   报告认为,环境与气候变化同人类面对的其他危机紧密相连。 社会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水资源、土地、能源等问题,而是社会转型问题 。报告建议建立新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即“可持续学”或“转型科学”,用以探究如何回应社会转型问题。   报告称,目前全球社会科学在环境与气候变化调查、研究、资金筹集等方面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国家对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和支持程度仍有欠缺。    气候科学应更具包容性   如今,很多自然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与社会科学家合作的必要性,如果不考虑社会和实际因素,不考察人与社会的变化,仅停留在自然科学层面的研究,将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家作出的预测要落在实处,就需要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相结合。“当前,很多压在自然科学肩上的重担落到了社会科学的肩上,因此各领域专家应开展密切合作。”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主任海德·海克曼恩( Heide Hackmann )如是说。   《科学》官网 11 月 8 日发表文章《气候变化的困境:科学的适用性》( Climate Change Hell and High Water: Practice-RelevantAdaptation Science )称,虽然自然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相关的针对性研究成为必然选择,但人们忽视了如何使科学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更好地参与其中。如果没有恰当的研究作为桥梁,决策的传递、理解,解决方案的推进都将受到阻碍,人们将无法针对环境与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文章作者之一、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气候科学专家菲利普·莫特( Philip Mote )表示,“ 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使气候科学更具包容性,将私营部门、资源管理者、 高校 、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囊括进来 。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研究,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及决策过程。”为此, 可以从四点出发,第一是了解制定适应环境与气候变化政策所需的信息;第二是确定环境与经济进程中的薄弱环节;第三是将预测式的气候模式完善为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模式;第四是提供技术、管理及政策选择 。    自由化市场影响政策推进    关于社会科学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问题,社会科学家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社会政策影响人类行为 。 11 月 4 — 5 日,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 50 周年纪念大会在芬兰召开,会议主题为“ 社会政策新方向:迈向社会可持续发展 ”。会议将目光锁定在环境与商贸可持续发展问题。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沙琳·库克( Sarah Cook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人们已经达成普遍共识,面对当前的全球环境挑战需要一个重大的转变,但人们对于这种转变的理解存在很大争议。例如,决策者应做出哪些制度上的调整和改变,什么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等等。虽然社会保障及如何实现“双赢”政策已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步融入到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经济机制中,但当前仍需进一步将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使之起到协同互补作用。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曾发布名为《绿色经济的社会维度》( Social Dimensions ofGreen Economy )的报告,提醒绿色经济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低收入的弱势群体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巴西、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生产,增加低碳能源来源,但这却对粮食生产及当地民众的利益造成了影响;英国及很多发达国家提高能源税收,加重了低收入家庭的日常开销等。   库克分析称,在再分配过程中,充满自由化的市场定价和资源分配通常有利于那些购买力强的人群和地区。在这种自由化的模式下,企业利益将成为左右变革的主导,而这通常会对那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改进制度和社会经济手段,促进公平的绿色经济发展成为必要。这也对宏观经济、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家称解决中国环境问题需20至30年以上时间
热度 1 redtree 2013-5-26 20:17
专家称解决中国环境问题需20至30年以上时间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3-5-26 14:47:45 由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于5月24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并首次在北京科博会平台上发布。报告的两位主编认为,今后中国的环境可能继续恶化,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显蓝天,可能还需要20-30年以上。 报告的两位主编,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和联席所长、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薛进军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发达国家的经历来分析中国环境问题并经验性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过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惨痛教训,遗憾的是,中国不但没能避免重蹈覆辙,甚至比他们走的更远,产生了更严重、更广泛、更长久的环境污染。报告根据发达国家的经历分析,在治理大气染污方面,英国从1952年的“雾都事件”到重现蓝天用了50多年,德国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13亿人口,刚刚超过50%的城市化率,高达50%的第二产业比重,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世界的工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等等,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比其他国家严重程度深,范围更大,牵扯面更广,原因更复杂,治理起来更困难。由此预计,今后中国的环境可能继续恶化,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显蓝天,可能还需要20-30年以上。总而言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总报告的作者赵忠秀、王苒和闫云凤也指出,客观地说,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并没有放任环境问题不断恶化,而是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五”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在随后的几次全会上提出了具体的科学发展思想,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确定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以说一以贯之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开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时代。这次发生的雾霾这样的环境危机事件敲响了警钟,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反逼机制,迫使政府下死决心,采取更严厉、更具体的措施和果断的行动,改善国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新一届政府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五位一体发展的总格局,明确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和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标,给予国人极大的期盼。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8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合成化学VS合成生物学
热度 18 zhengqf08 2013-4-2 15:38
合成化学 VS 合成生物学 一、关于合成化学 合成化学,这一概念大家绝不陌生。早在 1902 年,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合成化学大师、生物化学之父—— EmilFischer ; 1905 年诺贝尔化学奖则颁发给 Fischer 的导师,化学染料合成大师—— AdolfVonBaeyer ,这两位合成先驱的高超合成技法至今看来仍然是精彩至极;此后萜类激素合成大师 LeopoldRuzicka 、生物碱合成化学专家 SirRobertRobinson 、有机合成王者 RobertBurnsWoodward 、近代合成化学奠基人 E.J.Corey 等人陆续斩获诺贝尔化学奖。可以说在百年诺奖历史上,合成化学家的名字举不胜举,合成化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可见一斑。 我国德高望重的物理化学家徐光宪先生曾将现代化学划分为两大类,即合成化学与分析化学。所谓合成化学,就是使用简单、易得、廉价的化学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得到人们需要的或感兴趣的目标产物。合成化学并不狭义地仅限于有机合成化学,无机合成化学、纳米化学都是典型的合成化学,因成功制备单质 F 2 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药剂师 Moissan 以及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奖的 FritzHaber 也是著名的合成化学家。 我的一位化学启蒙老师曾说过一段话,“如果把海南岛上所有的天然橡胶都收割来用于做鞋,全中国没人一只都不够,没有合成橡胶技术,我们连鞋都穿不上。”人类今天的衣食住行能够得到满足,合成化学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上个世纪,《寂静的春天》一书犀利地指出了人类化学工业发展给自然带来的巨大问题,其中充满讽刺意味的是引起严重污染的 DDT 分子,其作用发现者和推广者 PaulHermannMüller 却在 1948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DT 此后一度被禁止使用并且引发了科学家们对于合成化学危害性的进一步讨论,但是故事没有到此结束,由于暂时还未能找到一种更经济有效、对环境危害又小且能代替 DDT 的杀虫剂,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2 年宣布,将重新启用 DDT 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 随着地球上石油储备的日渐减少,合成化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化学合成工业在 100 年后将何去何从引人深思。悲观的人士认为,随着石油的耗尽,人类将逐渐倒退回石器时代;乐观的人士认为,聪明的合成化学家一定能开发出新的廉价原料以替代石油化工原料。坦福大学化学系系主任、著名化学家 B.M.Trost 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法: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Atomeconomy ),即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地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如果原料能 100% 地转化为产物(如加成反应、重拍反应等),那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少地减少副产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对于资源的浪费。但是这仅仅是一个退守的方案,而并不是一个终究的解决办法,现有的常见原料迟早都会耗尽、大量低沸点有机溶剂的使用始终难以避免、重金属催化的反应越来越多 …… 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新理念,恐怕百年后合成化学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二、关于合成生物学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概念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ACS 在 2012 年推出新的杂志 ACSSyntheticBiology ,起始于 MIT 的 iGEM (国际遗传工程的机器设计竞赛, InternationalGeneticallyEngineeredMachineCompetition )举办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天津大学、中科院植生所、武汉大学药学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纷纷成立合成生物学及相关平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陈国强教授、戴俊彪教授都无私提供自己的科研实验室支持本科生进行合成生物学研究探索。那么何谓“合成生物学”? 2000 年 E.Kool 提出将之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从基因片段、人工碱基 DNA 、基因调控网络与信号传导路径到细胞的人工设计与合成,类似于现代集成型建筑工程,将工程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遗传工程与细胞工程的生物技术新领域。很多人狭义地认为合成生物学就是“全合成生命”,即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从头合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或病毒。而实际上,合成生物学中更多地是在使用已有的或改造过的基因模块通过工程学手段拼装、搭建一个自然届中本没有的生命体系。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有望解决那些问题呢? 1. 能源问题 石油、煤、天然气都来自于古代植物对于太阳能的积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的反应过程。严格地说这些都应该是可再生资源,但是亿万年的形成周期实在是让人类无法等待,因此这些针对的资源成为了“非再生资源”,并由此引发了各式各样的争端和局部战争。那么是否能够加速这一过程?是否可以通过合成生物学构建新的生命反应体系快速有效地固定太阳能并转化成更够为人类利用的化学形式。某些经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过的光合藻类富含大量的脂质,被人们称为“生物柴油”,目前已经有一些使用“生物柴油”的热机问世,并据说美国已有“生物柴油”提供动力的飞机试飞。但是此项研究问题良多,远远不足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问题,这需要更多代的科学家不懈努力。 2. 化工原料问题 我们的祖先早已开发出了酿酒、酿醋等微生物发酵技术,除了食用,乙醇和乙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除此之外,微生物还能通过糖酵解等过程为我们提供丁醇、乳酸、甲烷等工业原料。通过其他方法,还可以从中获取甘油、丙酮酸、氨基酸等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原料。 或许很多年后,工业上不再使用乙烯生产量来衡量化工生产能力,而开始利用全新的模块、原料来构建新的工业大厦,这些原料不再来源于石油而是从发酵罐中源源不断取来。 3. 医药健康问题 真菌、放线菌、植物能够产生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大部分临床抗生素来源于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很多药物分子由于天然含量低、提取困难等因素,目前还是通过全合成或半合成为主要方式得到,因此价格昂贵。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将产生这些代谢产物的基因簇进行异缘表达并利用发酵工程进行大规模制备,将可能是一个解决药品供应和价格昂贵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实现,需要涉及到很多代谢途径改造、密码子优化、瓶颈效应避免等问题。绝不是说只要发现的天然产物就可以立刻大规模发酵得到,每一个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 环境问题 “白色污染”成为上个世纪人类最为头疼的环境问题之一,可降解塑料的研究也成了科学界的热点问题。“生物塑料”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发现 60 个属以上的细菌能够合成并贮藏聚β - 羟基丁酸( PHB )的颗粒(如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固氮菌属、芽孢菌属等)。 PHB 无毒、可塑、易降解,可用于制作医用塑料器皿和外科手术线等,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有望得到更高产、更多样性的生物塑料生产菌株。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这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三、孰优孰略? 2012 年世界著名杂志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 NEWSVIEWS ,题目为 FORUMSynthesis : Aconstructivedebate. 美国合成生物学领军人物(也是一个争议人物) JayD.Keasling 与有机合成化学超新星 PhilS.Baran 进行了辩论,双方各抒己见,可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当前就立刻做出孰优孰略的判断,或许为时过早。化学合成与化工产业为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我们有目共睹,化学合成工艺绝不可能被任何一种新的工艺完全替代。目前合成生物学逐渐显现出一些优势,但是缺点也比比皆是,甚至屡屡被人怀疑很多相关研究有骗钱的嫌疑(如 Keasling 一人就因青蒿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 4260 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那么,我们此处暂不评论孰优孰略,仅仅客观列举两者的优势和劣势。中国讲究“盖棺定论”,那么评述工作就留给后人吧。 化学合成,可以通过新反应、新试剂、新路线,合成毫克级、克级、千克级、吨级的产品,现有的实验设备、工业设备非常成熟、完善。结构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材料、炸药、医药,化学合成可谓无所不能。有人评述说:没有合不成的,只有想不到的。但是,过于复杂的分子,其合成路线可能包含 30 几个反应步骤甚至更多,即使每一步的产率都高达 90% ,最后的总产率也少的可怜,尽管可以使用成吨的原料投入合成,但是期间产生的副产物、无法回收的催化剂、废弃溶剂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合成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的易燃易爆物(如某些叠氮盐、自由基引发剂等)也是很多人一谈到化工厂就色变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复杂结构分子合成的困难性,有人戏称:合成分为两类,一种是“这玩意儿也用合成?”,另一种是“这玩意儿也能合成?” 生物合成,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或昆虫细胞表达体系实现,所有过程都在培养基(水相)中实现,在生产产物过程中不涉及有毒性的低沸点有机溶剂。一切起始原料都来自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易得原料(很少涉及到石油化工原料),开始发酵过程后也不再需要人工的其他操作,只需等待一定时间后收取产物。微生物、细胞系就如同高超的合成化学技术员一样,精确地完成每一步反应并保持几乎 100% 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对于单克隆抗体等生物蛋白产品,收取相对容易,可以通过亲和柱、凝胶柱、蛋白盐析等方法获得;而一些脂溶性小分子产物则不易收取,仍然需要使用低沸点有机溶剂进行萃取获得,同样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污染。而生物合成最大的问题就是可控性远差于化学合成。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生物体系下的反应确实好,但是死的东西终归要比活的东西容易控制。”在合成生物学中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仅限于构建好一个新的生命体系,至于此后它如何进行运转、每一步运转得到多少我们期望的产品那都是由它自己决定了,我们能提供的仅仅是过量的培养基和反应原料。或许今后对于“微生物群体合作行为”与“社会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能够控制反应过程,实现像指挥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样指挥微生物大军进行合成工作,但这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四、天使?魔鬼? 在 DDT 事件之后,很多科学家重新开始审视非天然化学品的使用问题和化学工业环境友好性的问题。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也很难忘记 2005 年吉林双苯厂爆炸对松花江造成严重污染而停止供应自来水的日子。许多人谈化工厂色变,一想到身穿白大褂、手摇装着鲜艳颜色液体烧瓶的化学工作者就感觉一种寒气袭来,这可能是一些电影、电视和一些环境问题对大众造成的一种印象。化学合成工业、化工厂绝不是大家想象的吃人魔鬼,只有合理利用、注意处理每一个细节,化学合成自然是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天使。 到了今天,媒体更多关注的是“转基因问题”和“人造生命问题”,每当有一些研究涉及到这些敏感词的时候,媒体都会炒作一番,有时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恐慌。人们很担心如同“生化危机”一样的不可控“生物污染”产生,这确实是值得担心的问题,我们很难确定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极端分子会不会如科幻小说所写的一样制造出一些针对于某些人种的病毒和其他可能毁灭人类的东西。 天使和魔鬼仅有一线之隔,如果运用得当,无论是比较成熟的合成化学还是尚不成熟的合成生物学,都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如果运用不当、利欲熏心,此两者都会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甚至是引起恐怖的后果。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还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19704 次阅读|18 个评论
环境问题上人总是叶公好龙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3-3-8 16:52
近年来,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的力度是很大的。但大城市一直在膨胀,生活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染大有成为第一污染源之势。这样下去,中国环境100年也别想好转。 富营养化已经取代有机物成为了我国头号水环境问题,但氮磷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且常规处理,很难去除。 大城市的灰霾天,也主要是因为街道上的车太多了。 在环境问题上人总是叶公好龙。
个人分类: 环境政策与发展|3532 次阅读|28 个评论
环境问题除了是热点还能是什么?
热度 1 lilylz2010 2011-8-22 10:18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觉总是被太多的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新闻、环境事件麻木掉了,环境问题虽很热门,但相对人们对其他热点问题的关注,大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到底停留在什么样之状态,以这个话题开始小文章,显然是大得没办法着手的问题,但读到吴国盛教授曾写的文章,“追思自然”一文,可以找到一点这种 " 麻木现象 " 的依据——我们眼中的自然早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形如“无限能源和物资之仓库”的自然物之集合。吴国盛教授指出,“对自然的少思或无思,成了今天人类一切危机的深层根源”。 作者在科学哲学的角度指出“无论中文还是西文,‘自然’一词向来都有两种含义,第一略与‘本性’、‘天然’同义,第二略与‘天地万物’同义。前一含义最为古老,也是古代‘自然’一词的主要含义。近代以来,后一种含义逐渐成为主要的词义,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消失了。自然被看成是由自在的自然物组成的一个物的集合,除了物质以及支配物质运动的外在的力,并无其他任何内在的神秘的东西。曾经隐藏在事物内部并作为支配着事物生长发育的原始力量的‘自然’消失了,一切事物的运动不再取决于事物的‘本性’ ( 自然 ) ”。文章进一步指出“自然一旦被物化,它在质上就被均一化了,就不再闪烁着诗意的感性光辉,自然被数学化了”,加之强大的科技手段成了部分开发者感觉“没有神秘可言的、作为人类征服和算计对象 …… 。” 研究科学哲学史的吴先生以抽象的理论思维在阐述其中一个道理,大自然不是纯客观的、非生命的,这一想法让我想起不识字的母亲辈们、还有后来的生态课老师,他们日常行为透露出的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我们的父母辈尤其是农村的大部分人读书甚少,尤其是女性。母亲一样年纪的农村女性基本都不识字,她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始终有一种神秘感和敬畏之情,记得在小时候每收割完一块田地的时候,起身回家前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给地里扔些馍馍,说否则很对不起这块给我们长了这么好庄稼的田地 …… ,那时候觉得他们的讲究多,很是麻烦;在天逢大旱的年头,母亲看着地里受旱的庄稼,老念叨说她看着受旱的田苗,就如自己的孩子没有水喝一样着急和不安 …… (陇中的大部分地为旱地)。和大自然日夜打交道的人觉得大地、植物、山川、河流不只代表土、水、草等物质,而觉得这一切是有生命的。给人服务是一个方面,但他们熟知田苗是如何缓慢地像孩子一样从种子长成粮食成群地回到他们的粮仓,所以尽管一粒小麦成不了一顿饭,但要是浪费绝不可以,适度规模的小农经济和支撑她的环境始终能够和谐相处,因为他们与周边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上研究生时,农业生态学的老师对当时兰州市的一项重大工程表达了自己极大的不满,当时在修一条去机场的路,而路的两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庄稼,为了路两边的绿化带建设,这些庄稼遭遇了推土机的疯狂作业,“简直没有人性”生态学老师如此狠下言论,至今留下深刻的影响。在近期的一期焦点访谈节目,南方某一省份的几十亩良田被挖成巨大的水坑,记者采访农民时,他们的焦虑和无奈没法掩饰,而采访相关部门领导时,当事人的怠慢与冷漠更是让人无话可说,这块土地、包括这块土地上栖息的动植物乃至这方山水养育的一方人,一切一切之命运画在了一张比较隐蔽的规划图上,原来那个大坑是个规划中的人工湖,而人工湖的后面是待开发建设的别墅。当一块土地被利益链条“圈”起来的时候,这里原有的一切将会被重建,也许将来的别墅区还是生态型的、或者“环境”更加优美,但这一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显然如吴国盛老师所言,被“数学化”了,被开发商算计了后再没有任何犹豫地被“作业”了,这样的例子普通地就像我们早晨见了公交车一样不新鲜,但是当我们行走在曾经郁郁葱葱,而在我们脚下却是车水马龙的路上时,其实大众心里只有城乡差别,而非自然和非自然的区别。 大自然或者大众眼里的环境,其实归根结底,保护也好,开发也罢,远远没有摆脱“服务”人这一群体的宗旨,生态学家或者环境保护人士所倡导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能否成为一种成熟的乃至被践行的意识形态,直觉告诉我们,很远,远到什么时候,光是数学是算不出来的。举个的亲眼目睹的例子,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将黑河流域如何如何地合理配置水资源,但黑河上游的某一个小县却在规划,“十二五”期间,水电站将在“十一五”期间的 14 座基础上,再修 14 座,达到 28 座。研究部门和行政部门不是完全孤立的,但是在很多领域仍然是“两张皮”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正如一位院士给甘肃作发展战略研究时所讲,战略研究的最终报告内容有一两条能被地方政府采纳已经很不错了。 尽管环境问题是如此迫切,但是日常生活中与环境有关系的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下班时公交车电视上演示着地沟油提炼的全过程,回到家听广播说空气清新剂、洗发膏含有致癌的人工麝香等等,很不新鲜的话题;早上走在黄河边时,总有阵阵刺鼻的污水味,一看河岸边有那么多管道还是直接排污进河,“限塑令”似乎也是口号了;大众的认识只停留在口头上,只要不是很个人的燃眉之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环境始终像一块“公地”,虽然问题重重,但却总被忽视!关于“公地”,有个著名的论断即“公地悲剧”,也许我们在等待这一出“悲喜剧”的真实上演。
3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环境高风险时期已经提前到来
simonjo828 2008-11-8 23:32
  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到处都弥漫着污染,消灭了一批又疯长了一批。平日里,有些老百姓并不知道中国的环境内情,觉得中国的山还是那么的美水还是那么的绿,其实不然,中国的环境高风险时期已经提前来到。   据了解,2006年,中国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和水相关的污染事故,凸显中国严峻的工业布局问题:中国所有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都建在水边,仅石化化工企业一项,就有1万个在长江,4000个在黄河,甚至有2000个集中在人口密集区与饮用水源地,其中八成一地处环境敏感区域,四成五存在高风险隐患。各类疯狂滥建的水电站将江河湖海拦腰斩断、整片的森林被无情地砍伐得一棵不剩、污染严重的工厂像雨后的蘑菇疯长。湖南省洞庭湖周围,被数以百计的工厂包围着。这些工厂不但依靠洞庭湖水生存,还将产出的有毒废弃物一并倾泻其中。1950年,洞庭湖总面积4350平方公里。现在却只剩下了2625平方公里。   事实上,中国已经是工业用的木材纸浆纸产品全世界第二大市场,石油进口全世界第二,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劳动生产率是发达国家的1/30。化学需氧量排放是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是全世界第二,10年以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江河水系七成受到污染,四成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二成,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是严重污染。另外,150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患上了呼吸道的各种疾病。据统计,每年200多万癌症病死者中,七成跟环境污染有关。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一半以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山西全省城市几乎全不达标。与此同时,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如果按现在的趋势,到2020年,中国国土面积一半都将被酸雨覆盖,八成人口将处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中。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老污染以外,一些新的污染接连而来,比如废旧电子电器的问题,机动车尾气问题,还有室内建材污染问题。世界银行认为,仅空气污染造成的一系列损失,几年内将达到中国GDP的一成三。   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化工、电镀、冶金、制革、漂染等严重污染行业,相继落户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污染企业也开始了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转移过程。近年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的高污染企业纷纷到安徽、四川、贵州、甘肃等西部地区落户。不少西部地区也把降低环保要求,当作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   环境污染目前越来越严重化,已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育能力。据部分区域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到10%,不能怀孕和不能生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专家们认为,生育能力不断下降的主因是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农业化肥、除草杀虫剂的有毒物质,装饰材料,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土壤、水源受到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毒害了人类的精子。   对此,治理中国环境污染已经是刻不容缓,我们每个国人都应行动起来,一起保护我们美丽的环境,一起建设我们和谐的家园。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54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