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杂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是我的姐妹
张海霞 2018-11-21 22:29
这次在法国参加这个新大学的咨询委员会的会议,还真是有些新发现,比如昨天下午的一个活动是安排咨询委员会和一个国际组织的成员见面,大家互相介绍的时候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轮到一个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教授做自我介绍,她是一个性格很开朗不拘小节的那种西方女教授,这次她用英语自我介绍: 我来自魁北克***大学,特别注意,不属于加拿大的魁北克。 这确实是很出乎意外的一个介绍,但是想想她这几天确实一直讲法语,应该是魁北克长大的法国后裔,但是,谁也没想到她这么介绍。 正好坐在她旁边的一位是来自加拿大另外一所大学的加拿大人,脸色一下子就不自然起来,接下来的介绍就很有针对性: 我来自加拿大的****大学,属于加拿大的****。 其实在这个介绍之前,大家气氛很融洽,那个女教授常常说笑话逗得大家全场大笑,此时,大家确实怎么也笑不出来,面面相觑,没法接茬,气氛一度很尴尬。看见,很多事情可以开玩笑,很多事情是根本不能开玩笑的。 不管是谁都不应该无端地在一个非常专业的环境下掺杂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挑起敏感话题,这实在是不明智,尤其是在有另外一方也在的情况下,更是不合适,不论中外,都一样,联想到这几天热议的金马奖事件,真的是很不专业,也很不合适,还是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样敏感的政治问题上,大家一定要区分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胡乱进行绑架,这次金马奖就是一次政治绑架案,搞得如此不欢而散,估计再也不会有下次,损失最大的是华语电影界,最惨的那部分人和市场我就不说了,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关注,现在更是烂大街。 现在越来越欣赏邓爷爷,特别是他的政治智慧,在遇到“钓鱼岛”这一历史难题横亘在中日面前的时候,他曾经说过:“ 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看来,邓爷爷真的是几百年来世界政坛上最有智慧的人!正是他这种 凡事 以大局为重、在双方争执不下、谈不拢的时候明智地选择避开、等待历史时机的政治智慧,为中国争取了发展的时间、赢得了腾飞的机遇,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局面,绝对值得珍惜和深思。 现在两岸的问题真的是十分棘手,岛内蓝绿恶斗、民心混乱,当权者 置2000多万百姓的福祉和发展于不顾, 丧心病狂一般地绑架民意、故意挑起 民间矛盾和对立,真的是最自私最不智慧的举措,这样的结果只能让情况越来越糟,最后最可怜的还是这些被鱼肉的百姓大众。想想都心疼,因为怎么说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亲兄弟姐妹,大家都冷静冷静,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痛苦的时候想想大智大勇的邓爷爷的话: 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希望我们都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是建立在对方痛苦和不能接受的基础上。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2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文化和利益追求不同
热度 1 duke01361 2014-9-5 06:33
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一点差别 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文化和利益追求不同 最近看了一个新闻,说是澳大利亚准备把商业机会转移到印度,于是他们的总理疯和尚 托尼阿伯特就带了一帮人访问孟买,在孟买大学演讲,和企业人士协商,并在印度设立澳洲奖学金等等,一通折腾... 但是,随行的商人们感觉希望并不大,尽管印度有着13亿人口的大市场,但是印度人似乎因为他们的佛教等宗教变得很是固执己见,甘愿过那“清贫”的生活,对现代西方生活并没有特别狂热的追求,所以澳洲商人团觉得像站到印度人市场好处的可能性很小。 与印度人相比,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乎西方人如何看待自己,中国人也对西方人的教育、科学和生活方式具有比较狂热的兴趣,所以西方人可以很容易地在中国人那里找到认同者、追随者,因此中国这个13亿人的市场中,西方人可以占有一定的份额。所以西方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而宁愿把印度人冷落在那里。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西方人发现中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和西方打交道的目的,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不但如此,西方人还担心地发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他们越来越觉得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印度这个国家,因为在西方人看来,印度因为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不会做出使西方人尴尬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印度不同于中国和俄国,而中国的文化的内敛,又使得中国不同于俄国,俄国人和西方人那是说翻脸就翻脸,就像现在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在类似的问题上,中国就要拘谨的很多,比如涉台、涉藏等问题上... 而印度没有中国和俄国这样的问题,印度人因为有他们根深蒂固的文化宗教传统而成了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沉默一极(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现在伊斯兰教文化圈和基督教文化圈之间很紧张,就像现在中东的局势...) 相比伊斯兰教,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印度和基督教文化为主导的西方关系要相对缓和很多... 而中华文化只是个文化杂交体,中国自己的文化就是儒学文化和道家文化,佛学文化也属于舶来品 所以,印度这个文化的一极很沉默,西方人比较放心。 他们希望与印度人打交道,一方面满足他们的资本野心,和资金安全,他们不希望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在寻找一个更牢靠的篮子... 这个篮子就是印度的13亿的人口市场.. 但是,印度这个篮子因为有自己的观念而很难容纳西方人的蛋!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29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育人以何
王飞跃 2012-4-8 20:21
我育人以何 差不多是二个月前,应北科大信息学院院长伊怡欣教授之邀,我参加了一个小型聚会,得知涂老师的学生、同事正在筹划祝贺他七十岁生日和从事科研五十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从学生和同事们的热情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涂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威望和影响。一生耕耘,桃李天下,又是如此感恩不忘,涂老师算是 “ 糊涂 ” 的 “ 终成正果 ” 了,也使我对师生间的情义有了一番更深刻和感性的理解。 六月四日赴美赌城拉斯维加斯参加并主持 IEEE 智能交通系统学会理事会和国际智能汽车会议。会议期间查电子邮件,得到 “ 消失 ” 了半年多的涂老师的来信。原来他与汪师母正在美国小女儿的家中与新生的外孙尽享天伦之乐。涂老师的信中还附有他的大作《糊涂集》,并希望我写点东西。作为晚辈和忘年交,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表达对涂老师的敬意。可惜给我的时间不多,而我接下来又去弗吉尼亚州参加 IEEE 的总理事会,只能抽空零零散散地读完《糊涂集》,在机场和飞机上完成这篇文章。 初识涂老师是 1993 年,我赴美留学后第一次回国参加在清华举办的第一届全球华人智能控制大会。但真正与涂老师接触,还是在 1999 年回国工作之后,才知道涂老师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之间长渊的密切关系,了解涂老师在中国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以及他在生物控制,大系统理论和智能科学方面的许多前沿和开拓性的工作。然而,对我个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涂老师的人文修养和兴趣。一定程度上,正是同涂老师的交往加速唤醒了我对文史哲的兴趣。他的 “ 榜样 ” 作用使我得以 “ 心安理得 ” 的多花一些时间在专业以外的 “ 杂 ” 书上。我近来开始以 “ 诗 ” 记事,正是希望 “ 有朝一日 ” 能够写出真正的诗来 “ 和 ” 涂老师赠我的几首诗。有趣的是,另一位重新激发起我对人文兴趣的老师杨叔子院士居然是涂老师的中学同学,我们也是在 1993 年第一次见面的。 涂老师的《糊涂集》,从 “ 理智 ” , “ 山水 ” 到 “ 情感 ” ,篇篇浸透着自己真实的情怀和足迹,使我想起了 “ 读万卷书 ” 、 “ 行万里路 ” 的古训。可以看出,《糊涂集》是涂老师岁月片断的忠实记录,也是他一生追求的部分迹程。从《忆智能》中,我看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从筹建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在《糊涂集》里,我还寻到了许多与自己相关的事与物、情与感。看来涂老师与我,非但是“忘年交”,而且还是“神交”。从《纽州府》,我知道涂老师与我是前后脚去的纽州上州的首府 Albany 地区,只是他去讲学而我是去读书。《麻理工》中同 Sheridan 教授交流智能控制,而 Sheridan 也是我导师 Saridis 教授的好友、我多年的同事 Russell 教授,也是他的第一个学生;正是 Russell 教授的极力推动,我才能够提前得到终身教授的位置,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在智能控制与人机系统的认识上有很大的不同和激烈争论。《凤凰域》使我又知道了涂老师去亚利桑那州的时间比我还早,而且他的大女婿还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博士毕业生。 2004 年我利用 PARCS 基金邀请涂老师重访亚利桑那大学,做《人工生命》讲座,讲座讨论热烈,由此留下《见新秀》、《忘年交》、《有奇才》的诗句。我也写了一篇关于人工生命的杂文,后来发表于《科学中国人》杂志。记忆中,《糊涂集》还漏了一首诗,是为我在中国的第一个硕士生李灵犀而作的。涂老师是其答辩委员会的主席,答辩结束时即兴以李的名字赋诗一首。李灵犀同学目前正在美 UIUC 攻读博士。 《糊涂集》中最使我深思和感叹还是《师表难》: “ 何以人育我,我育人以何;为人师表难,受人教益多。 ” 在当今社会状态下,这首诗更是展示给我们许多内涵和问题。师生之间,期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功德与名利、眼前与将来,诸多的矛盾,使我读《师表难》时,只能无言的进行。回想起年初时,涂老师的学生和同事们为他筹划庆祝活动的真挚和热情,我似乎模模糊糊意识到了涂老师糊涂的真谛。 一生耕耘,桃李天下;七十古稀,满园秋实。师表对涂老师已是不难,可对我们许多的后来人, “ 我育人以何 ” 却仍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 (2005)
个人分类: 往事如云|20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