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道德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道德经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yatou 2009-5-12 13:11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拿过来亲自碰一碰,摸一摸这种方式,以得到初步的认知。可是对于道的认识,你却难以用寻常的方法来探究。本章里,老子对他所提出的道这一视而不可见,听而不能闻,搏而不可得的看似无,实则有的虚空之道给出了一个描述。 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 夷 ;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 希 ;摸它却摸不到,把它叫做 微 。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探究,无从追究其末端。无穷小,你是追之不得的,也因此,可以说从人的感官去穷物溯源,不能致诘。夷,希,微,是我们看本源而得到的一个结论,均是对道的一种性质描述。那致极处的它们已是浑然而为一体了。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状。在道里,万物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即没有形状,不见物象, 惚恍 是也。迎它不见其前头,随之不得其后。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描述。 这样,岂不让人徒生懊恼?我无法用寻常的方法去感知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得以认识它呢?于是老子抛下下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意:把握着古来已久的道法,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达到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进而认识道。这就是可以遵循的进而可以把握的道之规律了。就是说:把住一根绳子,这头你牵着,那头则栓着道,你顺着这根绳子才可以从这头寻到那头的道。这根绳子是什么?是道纪,而道纪,我的理解,就是那道中有规律可握的东东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由于他们的深度,他们对大道的深奥的领会与相应的人生境界,是不容易为旁人所体察认知的。正因为不易体察,所以更要勉为其难地予以形容:得道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小心翼翼,像是在冬季渡过冰冻的河流。他们慎重谦和,像是顾虑会受到四邻的不满或攻击。他们认真严谨,像是作客他乡,不可大意。他们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他们实实在在厚重本色,像是原生的木头。他们接受包容,就像是一个山谷洼地,兼收并蓄,好像是不避污浊。 善于行道之人的豫犹俨涣敦旷混,这些状态,基本上是与混沌不分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抱朴守一的状态。他们可以做到如此,何以而得?真正的原因,傻姑以为正是老子的下一句话。老子于下一句中给以深奥的阐述。从中加以深刻体会,我们便可以慢慢领悟古之善为道者何以做到上面的那种抱朴守一的状态。这句话就是 -------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句话是我此章想要着力解释的地方。通行的解释,很多不尽人意,逻辑不明确,读完依然让人费解。比如解释为:谁能停止污浊呢?靠平静的过程使它沉淀而清明。谁能永远安定呢?靠微调与和风细雨让周围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不清晰不明朗而造成的错误。读完了依然使人昏昏。傻姑不喜欢不明确的解。 傻姑理解 :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浑浊的状态里面,以混浊之态来阻止静之徐清? ---- 做材料与化学、物理的人很清楚,静之徐清,是体系失去了活力的死态,分层,沉淀,分相,终结,没有了继续相依相搏的运动能力。是一种能量的枯竭与衰退的表现。见大呆之文时间的倒数是什么,在讨论中涉及到了能量的衰竭与物质形成的条件 自由能降低。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中,以使动之徐生这种状态长久而存 ? ---- 动之徐生,是一种总是蕴育着无限生发活力的状态,是在道的状态,是一种可以处于永远运动中的不朽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欲止静之徐清,需要我们保持常浊之态;欲久动之徐生,需要我们保持安宁的状态 ---- 不折腾,哈哈!我坚决拥护不折腾精神。那是因为不折腾这种思想在道。所以处于道中的人不求满盈,在看似保守、混沌、木纳的状态里,可以不断地在旧的状态中取得新的力量与发展的契机。即于浊与安中保持着永久生发的机能。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于此状态中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便得以从静中来考察这万物往复,何去何从。那万物虽然是纷芸各显,却最终会回它的本根之处。归返于其最初而来的地方,这种归根的做法叫做静;知晓了静,便可以于纷繁里复归于命理之中。而那命理本是自然之按排,是常,而由守常便可以于纷乱的选择中不惑而明。懂得了常,守了常,就可以于昏昏而杂乱的人生中达到明了,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是不懂得守住这个常,那就会随意妄为,兴风作浪。知常的人,是宽容的;宽容的的,是处世公允的;公允的人,是看问题全面的;全面的看待问题,是合乎天理与道法的,是可以长久的,纵是失去了这个凡俗之身,也不会消失掉,精神永存。呵呵,老子终于玩儿了一把玄的东东了。 我有时通过看书,会于意领神会中得见老子他老人家在微笑。他不是早死了吗?没有。肉身的死,只是躯壳;我在道德经中看到了真正的他,他在讲着他心中的大道。对一个人的了解,若只做到了晓其外貌,怎算是了解一个真正的他呢?我们说认识他,只不过是他的外貌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并用之以与其他的人进行辨别罢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665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yatou 2009-5-1 13:36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小时候,母亲由于身体有病,家中的很多杂事都由父亲担当。紧张工作之余,父亲总能愉快地做很多家务活,母亲则在一旁笑中相望,不时喊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歇息一会儿。 当春风还有些寒意中,父亲就早早地在院子里拿着铁锨挖土刨坑,在地里撒上蕃茄,黄瓜,茴香,丝瓜,南瓜等的种子,然后每天早上晚上地浇水灌溉,过些时日,随着气候的变暖,苗儿们就一个个露出了头,来探望这个神秘的世界了。再过些日子,小院里便是到处一片绿色了。一丛深绿,一丛浅绿,枝叶在风中摇曳,黄色的白色的花儿在风中摆舞。当我不再去留意那满院儿的绿色时,瓜果就悄悄地坐落在了瓜蒂儿上了,隔些日子,就可以摘那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带着毛刺儿的黄瓜吃了 ---- 每当春去夏来之际,父亲就会早早地把于去年收拾起来的因年久而显得色泽有些深暗的密竹帘从角落里取出来,清洗干净,晾干,就哼着小曲儿,喝着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家中各室门口悬上竹帘子,以遮蚊蝇。记忆中的那几年里,我在读小学低年级。放学后的我,回家看到悬上的竹帘子,就会欣喜地钻来钻去好一会儿,那种欣喜现在想来或许是是因为加了一层帘子于屋内与屋外,从而多了一层神秘。当习惯了,欣喜的感觉就消失了,而竹帘却为捍卫主人的洁净生活空间而在我的不注意中默默地恪忠尽职了。蚊帐的悬挂也是给我同样的感觉:可以引起关注的时候,是刚刚发现它的时候;不再引起关注的时候,它已经在作为你的工具随你任意使用了。因为可以随意,所以被忽视于无中。 这就是我对于此章的理解的生活基础。可能与很多的释义不同。由此,对此章的各句,我作如下解:三十根辐条凑成一个轮子,当你不再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 ( 三十根凑一轮 ) 时,你有了车子为你到处劳役行驶了;捏粘土来做器具,当你不把它当成一个器具时,它已经成行着器具之实了;开门凿窗来作屋子。当你住入其中的时候,你就不会将门与窗这样不同的概念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了。因为此时门与窗都在各司其职,于无声无息中为你在屋中生活而服务了。 所以说,把物造出来(有之),是为了便利于自己;而当造出来的物为你所用,并与你的生活浑然一体的时候,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它便无了。也如我们正常运行的身体各个部位。当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时,它正在为你尽职劳作;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多是它有了问题,不能于默默中再为你劳作,需要你适当的关爱了。 引申出一点儿 --------- 不以有为喜,不以无为忧。那些默默的,无声的存在个体,是与你浑然一体不可割舍而为你所忽视、所不觉的无,应当好好珍爱;而知晓了这无的妙处,人也就可以少一些贪念,不去盲目的寻求有了。正所谓一可足焉。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老子对于纷繁的万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圣人是如何对待各种可以诱发其从单纯走向多极的心法。我们也不妨学着做一做。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一章。简单来点儿解释。 色,音,味,猎,难得之货,易使人昏昏沉溺于事物的各种诱惑与表象中,生出了各种的欢喜心,而得不到宁静的心灵;这些乱象,是破浑沌的一些诱发源,使人在喜 A 厌 B 的方式中不断地堕落下去。所以,明了了这一关,圣人就只求吃饱,不求五官的享受。也因此说,只有去那纷乱的贪念,才可取这静谧的妙处。即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在这里自问自答。先把他要批评的现象抛出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自己来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 宠辱若惊是何意?受宠爱的人,往往处于下方,也因此而患得患失,于得宠或失宠的惊诧中或喜或忧。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这种惊动不宁的状态里,是因为不能将自我抛弃,做到无我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我的状态,无私无欲,也就无失无得,于是乎便可以于得与失之更迭变幻中泰然自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纹丝不动。如此,还会有什么所谓的忧患呢? 老子于此章中间接地提出了一个无我的境界。人的很多痴迷,是因为不能放下我的执着,以固有之我,来判别着万事万物,自然是不能得一个公论。而一个人如果一旦可以处于无我的境地中,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则就会身于事中而心于事外,便可以不拘于一个有限的视野,而得以用一个全面的视野来审视事物。处在这样一个无我的立场上所做的结论自是公正无私的,为各方所信服的。所以,放下私我,才可以得慧眼,得宽广的境地,得真正的快乐。因为能够放下自我的人,已是近道的人。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42 次阅读|18 个评论
道德经第九、十章
yatou 2009-4-25 06:34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水于器具中一旦变得 盈满,就很容易于溢出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盛水的时候,适当欠着一些;利器煅打得尖锐无比,便不免易于在磕碰中受损,难以将这种锐势长久保存。金银财宝,满屋堆砌,有谁能够守护住它?在富足一两代之后,我们常常看到得到的是原来的富贵就沦落为它的反方 ------ 清贫了。富贵了就骄傲,则等于为自己留下灾祸的种子;与此相反的一种做法:功业完成则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但这一句的释义,我更欣赏理解为心退。身退而心中却自以为有德,则也没有什么意思,更是一种虚伪。心可以真正做到空无,不居功,不自大,则形式上的退与不退,均算不得什么了。执着于形式,向来为老子所不齿。孔子的以礼治国,老子向来以为这是一种易于将社会导向迷途的做法。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此章老子是在奉劝世人,莫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去追求极大极满值;极值一过,便转向反方了。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我们便也不难理解事物的这种运行轨迹。这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归入一点:有无相生。此妙机于天地间周行不息。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九章里老子给我们讲明白了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相互转化。他是一个好老师。立即对学生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哪些呢?如此章所述。 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身与心的分离,灵与肉的不合。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营,营盘,指人身这一物质载体;魄,则指魂,灵,通俗些,思想。老子在问我们:你可否能够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物极必反这一层奥妙,而就此做到去除差别心,宁心静气,神与身相合,而共归入道法中的一这种最简的状态里吗?你能否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的这层理,而不再如原来那样愚愚痴痴,悲悲喜喜,从而在归静中,把自身的气息揉入进柔绵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平和吗?再来一个更高的要求:纵你参破了这层有与无的观碍(玄览,玄字之意老子在第一章即讲过了:有与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发现在道德经的各种释义版本中,对此处的释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并没有贴近老子的本意),得以通透的观世之眼,也不见得你做事情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问题与瑕疵。没有一点瑕疵,你能做到吗?说这话,是因为人即便是行进入道中,得了有与无的妙处,也依然存在一个对道法的把握是否严格的问题。因为人心于凡尘里,易于被极化。这个说法,请参见本系列的道生一,一为何之文中的表述。 爱国治民,能以无知无为的状态去行爱国治民之事吗? 天门开闭,(我以为开门开闭,则万物运行,因为有无在天门开闭中相依而生,构成万物运动的内在契机),事物运动中,一个知晓道法的你,能知做到知白却守黑,知强却守弱吗? 知晓了道法,了悟了奥妙,从而明白四达,你能做到于为中真得把握住无为的这种动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生我养我,却做到了生我却不占有我,为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却不恃功,天地万古,却不随意支配于我。你能做到如这天地一般,生儿育女,却不以他为自己的财富,不占有他,以独立的人来尊重他,为他操劳而不自夸有功,不主宰他,尊重他的意志吗? 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通晓了有与无的无为之德了。注意,老子又在用玄这个字来配德了。他真有意思。念念不忘记要我们时刻记得这有与无的妙处。有时读道德经,眉头紧皱之后的释然中,不觉想笑一回,老子可爱的很。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013 次阅读|9 个评论
幼儿教育:轻松识字,即兴作“诗”
sheep021 2009-4-21 10:16
到目前为止,亭亭能认识多少个汉字,我也不知道,似乎常见的字都能认识了,而且这些字都是自然而然认识的,没有专门教过,更没有被逼着学过。仔细想来可能有三种方式:一是看动画片、玩游戏时认识一些,二是大人给读故事时认识一些,再有就是外出玩时,路上看到不认识的字,她也爱问,顺便念给她听了。 亭亭两三岁时还背诵过不少唐诗、《三字经》、《道德经》等,现在背过的唐诗都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对唐诗的感觉似乎还是很深,时不时的就能念上几句。可能还是小班时候吧,一天晚上去花木广场玩,碰见了同学张天胜,两个人嘻嘻哈哈地玩了一会儿,回家的路上,张口说道:“今天碰见张天胜,我们一起做游戏,下雨用手当雨伞,跑回屋里笑哈哈。”虽然不押韵,但字数倒是一样多,意义也挺完整,这似乎是亭亭的第一首“诗”,所以印象比较深刻,至今没忘。 09 年春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年夜饭,快吃完的时候,说起亭亭会作诗的事情,大家就说,现在作一首吧。我当时真没抱希望她能做出什么来,没想到,亭亭想了想说:“多人一起来吃饭,饭店里面真好看,点了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没吃完。” 一下子就把大家逗乐了,这首诗虽然立意不太高,处处不离吃,但 把事情说清楚了,而且 还 算押韵。对于一个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应该算是不错了吧。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2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生一,一为何
yatou 2009-4-15 22:29
图片上之文为转载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我也相信,灵魂与肉体必定有着其不同的来源。但是,我却无法证明;因为灵魂的来源是神秘的,是任何文字都无法,亦无可解释的清的。但是我确信,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 灵魂它不是某一件物体,灵魂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眼睛、耳朵;它也不是嘴巴、舌头;它不是心脏、四肢、它更不是大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但是,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相信灵魂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承载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灵魂这二个字的意思给扭曲了。所谓的灵魂其实并没有什么灵异之说,它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精神的一种渴望。确切地说,应该是发动我们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 我不知道基督教所许诺的,灵魂永远不会死亡之说,最终是否能够兑现于现人。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是的,灵魂和肉体的来源是完全不同,但是它却是依附于人的肉体之上的。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存在;但是,只要生命一停止,灵魂便也将永远地消失。 我有时还会想,虽然人的长相各有千秋,但是肉体却是相似的。可是灵魂呢?灵魂却是不同,因为灵魂可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我想,我们的外貌各异;可是,我们的灵魂呢? 我们的肉体会生病,会衰老,但是我们的灵魂呢?也会生病吗?也会衰老吗?灵魂哪道真的是神吗?不然它怎么会和我们的肉体结合在一块呢? 我爱美丽的肉体。然而,使我们肉体变得美丽的应该是灵魂。如果,我们的身上没有所谓的灵魂,那么肉体也只是一块物质。它也许也会很匀称、丰满、光滑,但却绝不可能会美丽。 于是,爱肉体的我更爱我的灵魂;我爱它的神秘,我更爱它的自由! 上文中,老蒋问:道与一的区别与联系。 盲点!查文,依无所得。闭眼想吧。 回老蒋:当道生一中的一使我们迷惑而无法将道与一相区分时,或许看了此文,你会有所领悟。道若为混沌,则一就是在二还没有产生出来之前即有的东东。二是阴阳。阴阳未分之前的我们是什么?高人说是自然中的精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二前是一,阴阳未分之前,则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精灵,悠然而在,彼此相互独立。如老蒋的精灵在喊素食,繁体字;鬼王的精灵在喊唯信息论,傻姑的精灵在喊道德经。以为我们的不同仅在于这身臭皮囊?不!我们的不同是我们的思想,以及承载我们思想的灵魂。思想可以貌似相同,但这个个的灵魂,是那道生的一个个相互不同,相互独立的一。(纯属猜想) 物理上,宇宙空间中,如何来解释?需要物理学家来作客观的解释。而或许已经有人来尝试了并做出了为实证科学所认可的答案了吧。但学科的差别,所使用语言交流的障碍,表现出来了信息的不对称,使我们暂时还没有认识到? 附文: 灵魂出窍确实存在 :中国网 研究解惑:为什么会有灵魂出窍的经历? ;新华网 灵魂出窍体验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 :中国网 Soul -----维基词典的释义: In many religions and parts of philosophy , the soul is the immaterial part of a person. It is usually thought to consist of one's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 and can be synonymous with the spirit , mind or self . In theology , the soul is often believed to live on after the persons death , and some religions posit that God creates souls. In some cultures, non-human living things, and sometimes inanimate objects are said to have souls, a belief known as animism . The terms soul and spirit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although the former may be viewed as a more worldly and less transcendent aspect of a person than the latter. The words soul and psyche can also be treated synonymously, although psyche has relatively more physical connotations, whereas soul is connected more closely to metaphysics and religion. Philosophical views The Ancient Greeks used the same word for 'alive' as for 'ensouled'. So the earliest surviving western philosophical view might suggest that the terms soul and aliveness were synonymous - perhaps not that having life universally presupposed the possession of a soul as in Buddhism, but that full aliveness and the soul were conceptually linked. Francis M. Cornford quotes Pindar in saying that the soul sleeps while the limbs are active, but when one is sleeping, the soul is active and reveals in many a dream an award of joy or sorrow drawing near. Erwin Rohde writes that the early pre-Pythagorean belief was that the soul had no life when it departed from the body, and retired into Hades with no hope of returning to a body.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灵魂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Plato , drawing on the words of his teacher Socrates , considered the soul as the essence of a person, being, that which decides how we behave. He considered this essence as an incorporeal, eternal occupant of our being. As bodies die the soul is continually reborn in subsequent bodies. The Platonic soul comprises three parts: the logos (mind, nous , or reason ) the thymos ( emotion , or spiritedness, or masculine) the eros (appetitive, or desire , or feminine) Each of these has a function in a balanced and peaceful soul. Aristotle , following Plato, defined the soul as the core essence of a being, but argued against its having a separate existence. As the soul, in Aristotle's view, is an actuality of a living body, it cannot be immortal (when a knife is destroyed, the cutting stops). More precisely, the soul is the first actuality of a naturally organized body. Aristotle also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four parts (understood as powers) of the soul. The four sections are the calculative part and the scientific part on the rational side; these are used for making decisions. The desiderative part and the vegetative part on the irrational side, responsible for identifying our needs. 把宗教对soul的观点撇开一边,看一下哲学对于灵魂这一概念的认识,或许还是可以被接受的。在做这种选择,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中国人的老祖宗信仰神明搞得一踏糊涂,子孙后代则比哪个国家的民族也无神论地更彻底。西方的科学搞得发达,人家却有堂而皇之的宗教。这真是一种可笑而尴尬的境地。更具有自我嘲讽意味的是:当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之后,今人如我yatou欲要将灵魂一说归于其正位时,却不得已要俯就维基词典中的诸多西方哲学大师对灵魂一词的认可与英文解释。真不知中国人的自信跑到哪里去了。查英文文献成了习惯,而自己也就沦落成了英文精神上的瘸子了。先自废武功吧还是。西方对我华夏精神上的奴役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其后遗症现在尤甚。先以yatou查维基找灵魂说起就行。 孩子今天要期中考试,开考时间比上课时间要晚,所以昨晚就说好了,要我今天多多睡,不用起来给他做饭了,他去食堂里吃饭。可是习惯于早起的我,已是睡不着了。尤其是老蒋的这个问题,实在在高深之至。这岂是道与一的关系问题,这是天地之形成的问题,你我之存在的问题。老蒋,你是不是从哪位高人那里得此妙问,专门难为傻姑的?我算是上了老蒋的套了。 闭眼而神志却清醒时,我又想起了他给出了这个道与一的命题。 如果说道是混沌的,静态的,且这种状态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则当产生了一之后,即进入了一种不断衍生的演变与运动状态之中。因为这个一虽然生于混沌之道,却又不同于道之混沌。不同的原因,于外在表现于其持久性的不同上;而这种外在不同的表现则当归结于其内在机制的不同。或者说这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混沌。道的混沌是不以外在的差别而产生差别的,好象它有着严格的对规则的把握,并因此而使其可以持久而存;但若道中之物一时偏离了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即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中,并表现为一种初始的且本质上不稳定的混沌。这个不稳定的混沌就是道中所说的一。那个稳定的混沌,对规则与机制进行了严格把握的混沌,则是真混沌,是真虚无,是道法。 那这个偏离了的混沌中的物质,则定当是不安份的东东。存在着产生极性的内在机制,易进行极化,或者说易被诱导极化。表现在材料学的相变上,在那混沌未开之时,给它一个成核的契机,便开始了各种相态的一步步繁衍。归于根本,还是于这种不稳定混沌中的物质有了内在的易产生极性差别的构成机制。 我们的灵魂也是不安份的,给它一个微小的刺激,它便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史之不同,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考与意识。我们的灵魂与这不稳定的短暂的又有些活泼的混沌,是何其的相似!傻姑将它们归为一的范畴。它们均因为对于永恒机制的不能把握,而产生。它们生自于道---那永恒无语的宁静与无差别之中。却是对道的一种堕落。一种结构上的衰退----对稳定,对对称这样完美结构的一种不能长久保持。 Spinodal decomposition is a mechanism by which a solution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can separate into distinct region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ncentrations. This mechanism differs from nucleation in that phase separation due to spinodal decomposition occurs throughout the material, and not just at nucleation sites. Animation of Spinodal decomposition 修兄: 道即无极,即无限无边,一即太极,即最大但有边有界!无形即道,即0即无,有即1,所以0生1,1还0。 吾友: 太极,是无穷小与无穷大。一是可以说出名称的世间万物的母亲,道是外婆。母亲我们看得见,外婆逝去,我们看不见了。不过,从母亲的模样里可以看到外婆模样的影子。 谢柏松: 道是灵,一是魂;道是无极,一是太极;道是方程本身,一是满足该方程的所有解的解集:有序无序解,混沌解,阴阳未判;道是无心,一是有心;无心合道,有心识一。很多人都有过灵魂离体的体验,所以肉体消逝了并不等同于灵魂也消失。如果灵魂就是佛教中的自如真性,那她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7067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上善若水”新解——与丫头小妹商榷
famingkuang 2009-4-12 15:12
这段时间听了 YATOU 小妹的《道德经》课深有启发。不过发发觉得小妹以及绝大多数人对上善若水的理解有些片面,过于从字面上去理解了,有些简单化。 发发觉得老子在这里用水字只是一种比喻,是举的一个例子。即使他写成上善若光、上善若气、上善若风、上善若树。。。。都可以。 老子想要表达的是一切不以满足个人妄求为目的、尊循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一种上善的行为。 比如,一颗种子错误的掉到了一棵大树下,并发芽长出了小树苗,你看见了,很同情小树苗。请问你该怎么做呢? 你砍掉了大树,让小树获得它想要的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你行的是不是善事呢?当然了,你是在做了善事,但你做的却不是上善,而只是小善。 你虽然同情小树苗,但你还是让它自生处灭,不把你的意识强加在任何一方上,顺从于上帝的意志任由上帝宣判它们的死活。你的这种行为才是上善的行为。 一切顺应天命,顺应自然的行为都是上善的行为。 天命又是什么呢?就是如果你生而为狗就要忠于狗的本分,尽狗事看家护院;如果你生而为猫就要尽猫的本分,行猫事抓老鼠;生而为人就要忠于人的本分,尽人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妄想、不妄求、不妄为。只要是你的当你尽了你的人事后你不想要都不行,这就是老子讲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响应繁体字先生号召增加繁体版 上善若水新解与丫头小妹商榷 這段時間聽了 YATOU 小妹的《道德經》課深有啟發。不過發發覺得小妹以及絕大多數人對上善若水的理解有些片面,過於從字面上去理解了,有些簡單化。 發發覺得老子在這裏用水字只是一種比喻,是舉的一個例子。即使他寫成上善若光、上善若氣、上善若風、上善若樹。。。。都可以。 老子想要表達的是一切不以滿足個人妄求為目的、尊循自然規律的行為都是一種上善的行為。 比如,一顆種子錯誤的掉到了一棵大樹下,並發芽長出了小樹苗,你看見了,很同情小樹苗。請問你該怎麼做呢? 你砍掉了大樹,讓小樹獲得它想要的充足的陽光和雨水,你行的是不是善事呢?當然了,你是在做了善事,但你做的卻不是上善,而只是小善。 你雖然同情小樹苗,但你還是讓它自生處滅,不把你的意識強加在任何一方上,順從於上帝的意志任由上帝宣判它們的死活。你的這種行為才是上善的行為。 一切順應天命,順應自然的行為都是上善的行為。 天命又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你生而為狗就要忠於狗的本分,盡狗事看家護院;如果你生而為貓就要盡貓的本分,行貓事抓老鼠;生而為人就要忠於人的本分,盡人事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不妄想、不妄求、不妄為。只要是你的當你盡了你的人事後你不想要都不行,這就是老子講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699 次阅读|3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七八两章
yatou 2009-4-10 23:46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与地是长久而存的。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天地从来不自我繁衍,扩张,自始至终地运转不停歇。 所以,圣人也如天地一般,不自我扩张,不由少生多地去贪图,待人处事中可以坦然地将自己置于人后,将自己置于事外,以先人而后己。然这样的结果却恰是与作法相反的: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这实际上是因为圣人这样做,已经是在遵循着道法在做事情了,便同化于天地与道法了,天地与道法是长久的,则这样的人也就是长久的了(博主:可理解为思想的长久),而因其无私,反倒使其私得到了保存,虽然圣人本无此意。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上的善如水。水滋养着万物,却从不争功;身处低洼阴冷人所不喜之处,这样,水就是一种与道相距很近的物质了。 一个人,若能居人所不爱居之地,处人所不爱处之位,心如大水一样渊深,行为仁爱,却仍如水一样默默地付出而不自显;说话不自夸,言语以利他为目的而非以显示自己的守信或诚信为目的;这个人从政,也能如水一样无私地去治理一个国家,滋养着这个国家的万民万物,而不自恃,不自傲,仍如水一样的谦卑;做事情,行事有能力,却不以显耀自己的能耐为目的;做事的时机也可以选择象水一样不争不抢,而不是在以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利益,名誉的时候来行动。这样,当一个人行动的动机,行动中的言行,行为中所处的角色,行为的目的,行动的时机这些均具有如水一般无争无辩,善利万物的状态时,则一个人也就达到了上善这一境界了。 老子在这里是仔细地阐述了如何做那无为之事。一说起老子,人们就有一种误解,以为老子在教人不食人间烟火。这是一种曲解。不食,还能活吗?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任何有违于自然的做法,那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但自然,并不代表为所欲为。这又是一种曲解。 那我们该如何呢?该如老子在此文中所说-------象水那样做事情。不是不做,而是做而不争不求,做而无我无私。如水般的秉性贯穿于行事的各个环节中。这样的人,可谓圣人;这样的事,可谓是圣人所处的无为之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请大家多多指教 祖兄: 老子说水几于道,是因为水有象而无形,无形乃大形,象空气、阳光一样都无形,却谁都离不开。老子狡猾狡猾嘀!哈哈!我歪解。 ----- 博主:高解! 有友来问 : 何以外其身却身先?外其身,不做了,无行动了,身还存吗? ----- 博主:是一个为无为之事的疑惑。对它的理解,就是本篇第八章。 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试这样回答,不知可否: 同是做一个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做,是必须的。不做如何得以生存?不生存,如何去求心志的高远与精神的快乐?做,是一切的基础。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但要我们得学会于做中不求。正如古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不去计较。这样的心态做事情,一可以安身,二可以养心与神,三可以对社会有好处,不折腾,因为这样的人心不贪多,可以做到适可而止;所以说,为,是必要的。不为,你如何去体会道这一虚无之物的真实存在?只有在行动中,在与事与物与人的交流中,才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道的运行规律。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张弛变换中,莫不暗含了道体的有与无的更迭中与交互运作下而产生出来的生机与力量。而更多的自然之道,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你只有积极地去做,为,才可以于真切中提炼与升华而将经验汇成为合道的思想。 我们要学会为而不争。我的理解是这样:认真做事而心存高远。不计较得失荣辱。这样的心态来做事,对个人是有好处的。1.一个民族,不认真做事,是不求真,在马虎中只会断送江山;古人喜仕途,鄙视工匠之类的工作,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不合乎道法的文化。科学,是重要的,没有科学,是不会有人类的幸福安宁的生存的。没有扁鹊,李时珍,黄道婆这样的人,人们就会过得十分艰难。但时下流行的科学,我以为是不完美的,有欠缺的,需要改进与完善的。2.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心存高远,则易流于偏执之见中,产生短视行为,这从来是有害的,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均是如此。我们现在身边的短视行为,已经将我们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了。河水污染了,海洋污染了,天空污染了,心灵有灰尘了。仰望星空,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多么重要啊! 所以,外其身而身存,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也谢谢挚友的提问。愿多多深入地交流。 亚辉: 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现代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一辩证,便无真无假,无正无反,你何以再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找不到一个判断的唯一依据了。(这是我们私下交流的) 博主: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不知亚辉是否能够认可。当然,这也基于我对亚辉所提问题的理解深度。原来我说过,他的思想,很深,说句话,我得掰半天。 昨天,与可真老师谈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即是一种威严的规律,万物于法中得以自在的运行。这句话,我以为,阐述了一个根本:什么是最根本的法?只有以最高级别的法则来运行,才是高超的行为。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理解:最高的法则是道法,而道法是无语的,它蕴藏在自然里。自然里面,万事万物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法则,并以此做为最高的法则呢? 老子是向自然学习的最好的人。他在对水的思考中,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结论。真善美,一直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美好的价值理念。但,对于美,他有独特的看法。对于高与下,长与短,他是相对的看。也就是说,他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判断理念与手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全面的审视问题的角度来诠释这个世界里的人与事。这样的视角下,人们就会去喜恶,归静。而对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充分体现了他对善的认识与推崇。而这个自然的运行规则是自始至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人们可以依赖的真品性。引号里面的这些法则,是至纯至真至上的。因此,所谓辩证地看问题,只有在掌握了自然的这些秉性中,才可以做到辩证地看,而不会陷入无正无反的精神分裂里面去。但人们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过程中摔跟斗,总结,是一个必需的经历,不可以少。 发兄: 上善若水----与丫头小妹商榷 发兄从来都具有创造发明的思想。不拘泥于固有的条框中,是他思想的灵魂。这不,对于上善若水这一说,他提出了一问:上恶为何?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欣赏至极。因为,这会推进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501 次阅读|3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五六章
yatou 2009-4-3 22:52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我是这样来理解的。愿与大家探讨。 以道来冲调一个人的行事方法,用起来总是无穷无尽(此处取冲为 冲鸡蛋 中所含动作一意。而在道德经的很多释义本中常以 虚 这个意思来解释,但我以为这样取意不能与 而用之或不盈 很好的相合。在取动词之意的解释里,你可以这样来想象:你面前桌子上放着一个碗,碗中盛着你要做的事情。而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决定,就要看你是往这个碗里倒什么汤了。有愚鲁的做事方法,这是一种汤;有迂腐的做事方法,这是另一种汤;有以己之一私为上的行事方法之汤;当然,也有用道法做指导来行事的这样一种汤汤。取此意后,再理解起而用之或不盈,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以道法来指导行事,用它,却不会使碗里的东西满了溢出来。其意为可以总是不断地将道法应用在做事上,会使人终身受用而无尽无溢。 而欲取冲为形容词之意,则是深远的意思了。如下小字体中加黑部分所示。那这句话理解起来则是:道是深远的,而可供你无穷无尽地使用。有前面将冲取意为动词的理解之上,这样来理解此句,就非常直观明显了。 深远的道,似可以包容起万物,它好象是万物之源头;将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去掉,将其外在表现的纷乱化解,与道容易体现出来的那部分(光)相和在一起(即消除掉自己看待事物本来面目的那些偏见),与道的不易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尘)同为一体(也即进入道中)。 道,似不可捉摸,却又是时隐时现;我不晓得它是谁产生的,却感觉到它比我们的老天爷(帝)来得还要早。 冲 动 ( 形声。从水 , 中声。 本义 : 向上涌流 ) 同本义 冲溶沅瀁。 ―― 木华《海赋》 直上 又如 : 冲天 ( 直上天空 ); 冲汉 ( 直上霄汉 ) 以水、酒等浇注调制 。如 : 冲鸡蛋 ; 用酒冲服 ; 冲茶 收支账目互相抵消 , 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 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 , 除了冲账的 , 反赢了好些 ―― 《红楼梦》又如 : 红字冲销 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 。如 : 冲胶卷 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 。如 : 把盘子冲一冲 ; 冲厕所 ; 秧苗给大水冲了 冲 形 深远 。如 : 冲迈 ( 高远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当人在痛苦的时候,会埋怨天地:你为什么不管一管,让我这样痛苦,多么不公平。而你也会发现,只有当自己的行为方式得以改变之后,才可能突破逆境。走出困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的改变。而只有思想向着符合道法的方向来变,才可以帮助你在正确的方向上永远畅通无阻地行进下去。所以,天地看上去是不仁慈的,在万物凋零的时候,并不会立即就会春暖花开,而是要送来隆冬与万物共存;圣人是不仁慈的,他不会因人的困顿痛苦而减少一丝他所面临的难事。这天地与那圣人,他们只晓得道法,只有道法这一个标准;对于万物与百姓,天地与圣人是没有一种私下的恩惠的,而仅以是否符合自然之道来权论正误。说句笑话:你心里再痛苦再难过,只要你所行所为之事不合道,对不起,这天地与那圣人是无可奈何的,干瞪眼,没办法。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做事不可肆意妄为,需要遵循着规律去做事,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这时,那天地与圣人至少是可以助你的:在你的面前给你展示出道为何物。因为此时的你,已经与这天地,与那圣人,共存于道中了。正所谓不同道,不相与谋。呵呵。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天地之间,是否象个大风箱?大风箱是这样的:在你不推不拉的时候,其中照有空气,而不会使风箱瘪塌了;而你推动风箱的拉把时,其中的气体则即刻跑出来。以此之理来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还是很有趣儿的。 天地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当春天来的时候,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们蹦蹦跶跶出来了。它们来自哪里?来自天地,天地是它们的父母。沃土与阳光雨露可以给荒芜以无限的生机。 当人可以谦逊地、恭卑地与这自然万物相依相存时,天地中间的这些可爱的生灵们会生机一片,并不断地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这天地间的生命力总和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如果人做不到这一点儿谦卑,却是于自然界中去疯狂地掠夺自然财富,以求得奢华安逸的生活,则这个天地间的生机能力就会因人类对它超强的消耗能力而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这个生机能力会不断地下降,再下降,平衡终将被打破,生机不再。而此时,人类的前途也就可以看到头了。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含的道理。 所以,多,我说其数定为穷尽;如此,不如守一个中字为妙。适可而止,是为道。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第五章所言,人若贪婪了,则变成了黑洞,吸纳着这世间的一切生机与活力。这样,人类就没有什么未来了。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 而人类要在这世间安然存在,归根结底,靠的是什么?是植物。 老子在这里,借用了谷神 ------ 掌管着可以结种子的植物的神这一说法,来讲不可以使谷神致竭而死。要学会吝惜地用它。原句可以这样翻译:掌管植物的神不枯竭,它便成为有与无的母体,孕育万千生机;而这化生万物的母体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竭而用之,需要节省着用。 举个例子:人类学会了贮水造电,便是要断了这谷神。为什么?考虑一下大型发电站的投入运行,对周围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便可以清晰了然了。生态系统几近彻底崩溃,原本秀丽的一片,成为持续干旱的几近不毛之地。人类的贪婪,在使谷神荡然而尽。在灭这天地之根,在用之过勤。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人类在不断地做着涸泽而渔的事情。殊不知,当水干了,鱼被全部吃掉了,人还可以生存吗?人啊,莫要蠢得一塌糊涂。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上总是贴些宣传画之类。其中有一幅画,我总也忘不了:画中邓颖超老人手持针线,在给总理补睡衣。画的主题,依稀中记得是艰苦朴素是个宝。而改革开放开始后,流行过一首歌,是程琳唱的,歌名是新鞋子旧鞋子,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建谱写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 ,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 旧鞋子穿过了留它干嘛 , 还不如光着脚凉快得多 ,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 , 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老先生老太太他们太啰嗦 . 可是,朋友们,在富足的生活中,我们过来了这么多年,再想起这首歌来,你还认为老先生老太太是在啰嗦吗?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是古老的智慧。 注: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7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孔门在何处?—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转)
iwesun 2009-4-2 15:10
孔门在何处? 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 作者:论语破解 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所谓的主观对所谓的客观的决定作用,开始认知终极的科学认知科学。   人类的认知经历唯物和唯心的大战,经历宗教和科学的大战,不断把人类的认知推向终极。   真理教的人不同意这个终极,信仰 今天解决不了的,明天一定能解决。    这是一种技术型思维,并不知道科学是有层次的,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把程序和数据混为一谈。    这个线性的科学观,到底能把人类引往何处?最终把人类自身塑造成万灵之灵,宇宙的上帝?   还是跑不出个上帝,尽管这个上帝是人类自身修炼而成的。    人类的认知,无非在探讨本源,但随着这个本源越来越深入,关于本源的可识别信息越来越少,最终的本源,就是一个空,你说它是啥,它就是啥。   终极的本源只剩下一个符号,一个空的符号,基于本源的探讨最总全部回归你赋予的色上,没有色的本源,使无法探讨的。    色本身,也不过是另一个符号,也是一个空的符号,人类的认知,最终会成为一个关于符号的认知,不存在一丁点,关于本质的客观认知。    符号本身没有意义,符号的组合才有意义。   这些问题,最终全部回归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什么是想?   我思故我在,思又是什么?思由何决定?   这就是我问 论语破解 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想?   想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叫运动,什么叫作用,什么叫联系,什么叫(信息)传输,什么叫控制?什么叫交流?   终极上看,根本不存在运动、作用、联系、传输、控制甚至交流,这个论路破解已经很理解了。   但这个假的想,到底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伪造出来的,这需要我们来回答的。    举个例子,两个人打乒乓球,涉及到乒乓球的运动,物理学可以描述,但一加入了人,物理学就彻底完蛋了,人这个东西,物理学搞不定,因为人会想。    从系统看,如果你的系统里存在人这个一个特殊的东西,会想,那你的物理学,根本不可能推向终极。   佛说, 万物众生皆平等 , 就是系统中不能存在一个消除不掉的特殊的东西。    想是假的,但这个假的东西,是被如何伪造的,佛没说,还得我们自己搞定。    杨正瓴 (这个瓴字很少见,好像袁世凯的国歌里面有这个字)的思路,也基本上和我是吻合,比如《 相对论的滤波器解释 》,比如对电磁场的质疑,完完全全和我想法是吻合的。   最近,我会整理一篇《唯信息论》基础,彻底谈谈这些问题。    物理学的基础,从诞生的一天起,就彻底走歪了。   抛开个体的信息可识别性,谈存在、运动、坐标系等等绝对概念,这些东西就全部都是主观的, 是用虚无谈存在,存在本身就是虚无。    人的权力,只能是用存在(信息)谈存在,这一点决定了物理学的终极。   杨先生在具体问题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但要注意,不要过多纠缠这些具体问题,要挖更深的根,彻底把物理学整翻才行,修正主义已经是无效的了,因为物理学已经开始接近终极了,基于一个胡说的东西,你怎么修正,还是胡说。    论语破解 的此篇大作,基本上已经和 天生悟道 的 想尔 大侠,有一拼了。   但仍然不太和我的胃口,就如我批杨玲的生命计算机,真的把这个问题推向终极,不可过多类比,不可引入文化,不必探讨生理和心理,全部基于伪造数据,就要能把全部的问题讲清楚,至于人脑的结构,生化反应,心理倾向,人文主题,都不过是表面文章,没有一点实质。    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石头和人,你就不能基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区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基于更加一般的信息系统来讨论。    否则,又会如老修一般,要去找核子生物和癌细胞去谈心了。    分析想是什么?一定要先从否定想的存在入手, 因为我们都认为石头不会想,石头具有的两个要素变化和稳定,是万物众生都有的,注意,这个变化是指随机的变化, 不具有随机的变化,本质上不能称之为变化。   有了随机的变化,系统如何伪造出稳定,如何伪造出想,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毕竟随机的布朗运动,我们目前不能称之为 想。    在人类的终极科学上,东方思维有先天的优势,就是人定胜天和万物众生皆平生,但一定要注意,要把这些映射到形而上里,才可能产生所谓的科学认知,而不是文化的。   这一点东方思维又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    科学文化人 ,无论是谈理念,还是谈历史,其根本上都是基于不确定的伪造,仙狗也不过是一条汪汪叫的狗而已,尽管粘了一些仙气。   目标很简单, 就是基于伪造的数据,终结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   老老实实做一条 只咬人,而不会叫的土狗。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孙武叔在朝中当着诸大夫的面夸赞子贡,说子贡的学问已经强过他的老师孔子了。子服景伯就把这话传给了子贡。子贡听后就说,我子贡学问的高度就犹如及人肩膀的院墙那样,别人一伸脖子一眼就可以把墙内瞅得明明白白。但孔子的院墙高万丈,你在墙外即使伸断了脖子也将一无所获。除非你能得其门而入,否则你是无法体验出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的。然而世上有几人能得其门而入呢?叔孙武叔夸我比孔子还贤明,我是闻之有愧,万不敢当呀!   入门一词就因子贡得其门而入一语而来,那么这个门在何处呢?      这扇大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可不是跟您玩虚弄玄,我不过陈述一个事实,尽管您可能现在一时很难理解这个事实,但终究您会理解的。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即指您眼前的世界。您眼前的世界其实是大脑的真实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证明见附件《心在何处》)这个模型经过宇宙亿万斯年的演绎,已经非常完善,你我生来就坐享其成。   由于自然遗传的作用,我们的大脑天然就把幻化的世界绝对化,当作真实的客观世界,把构建的模型直接当作真实本身。因此人天生压根就意识不到眼前的世界不过是自我大脑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的主观描绘而已。(证明见附文《从认知科学谈起》)      当然,通过适当的引领和心理训练,人是能够意识到此点的。一旦人觉悟到这一点,恭喜您了,您已经打开了智慧之门(这需要你的心证)。如果您觉悟不到此点,那您永远与哲学无缘,即使您记忆背诵再多的再高深的哲学书,终究是道听途说,仅像电脑硬盘一样,不能活学活用,并与大智慧无缘。   我们眼前所谓的真实世界,哲学上称为表象世界。它其实处于大脑思维的内部,可大脑有特殊的投影功能,导致我们感觉到它的外在性,且感知不到其内在性。由于大脑的投影依据的是自然光线的直线传播原理,如此能在有效范围内将表象与客观真实对应起来。大脑这一功能非常便捷地为自我意识提供了场景,但也使得自我意识直接将场景影像当作客观真实世界。比如,颜色,懂物理的都知道,大自然是无所谓颜色的,颜色是大脑对特定频率的特定反应而已,因此,彩色全是幻化的。如何将表象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分离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镜子。镜子能改变光线,但大脑无法改变自身投影运作模式,呵呵。很多人把镜子中的像当作虚像,就因为虚像不对应客观真实。展开下去,就是一本启蒙书,期待有人深入。。。。) 打开孔门的钥匙:观心   心在哪里?心为何物?   心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可心在哪里?你明白自己的心吗? 第一节:感观世界 |眼前的世界之形成      图为人的视觉成像经过。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带着物体表面的信息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图一)。   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即大脑皮层的枕叶部位,在这里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中认识的景象(图二)。   这些景象的生成已经经过了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并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当然这个外是感觉上的,故用虚线表示。(图三)。   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景物(图四)。   证明眼前的世界是大脑的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   大脑成像依赖光线,闭眼阻挡光线进入,则眼前的世界消失,但常识告诉我们,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可能随我们的闭眼而消失。故证明眼前的世界属于大脑,独立于真实的客观世界。   为何眼前的世界总与真实的客观世界重合呢?正是这种重合才使得我们一直把眼前的世界等同于真实的客观世界的。   重合的原因是大脑成像后,再进行三位透视直线投影,因为光线在自然界中直线传播,所以该透视能精确符合实际位置。只要我们改变光的传播,则可以将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分离。   筷子插入水中,筷子折了,常识告诉我们,直筷子是不可能插入水中而弯折的,谁错了。   插入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关系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但大脑投影坚持天性中的直线三维投影,所以就发生了错谬。   完全分开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   看镜子,镜子把光线逆转了,但大脑坚持直线投影,故你眼前的世界出现了另一个你。你不用镜子直接看到的你,是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两者的重合。你借用镜子看到的关于你的影像,则是两者的分离。这个影像在物理学中叫做虚像,因为与实际不重合。但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影像对于脑的意义,这个影像同其它所谓真实的影像是一样的,都是大脑按同样的遗传法则构建的。   更多证明:参照心理学之视觉误差。   眼前的世界就是视觉空间主要依靠眼睛对光所携带的频率、强度等信息的感知而形成,包括空间和色彩,视觉空间让我们形成了信息主体映像。信息主体映像就是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我们天生就误以为它们属于客观,其实那是大脑对实在外部世界送来的信息的反馈投影。视觉是大脑严格按遗传特性严格解读外在信息,因此它从整体上看是大脑的幻化,但幻化亦对应真实世界某种真实的信息,因此该幻化亦是真实。同样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也是如此。此外,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都以视觉空间中的映像为落脚点,进行组合。即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与主体映像相关联匹配,触觉还能加以验证,这就形成了一个感觉复合体。这个感觉复合体我们平常都称为物体或东西。感观空间就是所有感觉复合体的总称,也就是你此时此刻所看到的一切。 第二节:思维空间   眼前的世界并不是僵化的,总出于运动改变中。我们把事物及事物的发展称之为事件。思维空间锚定一些个固定不变的事件,比如大地,天空等,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些逐步形成了空间感觉。思维空间也锚定一些个有变化规律的事件,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原子衰变频率等,把它们作为参考系,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便形成了时间感觉。对于人而言,空间和时间天然感觉其实是相互独立的。人类的经典物理学便是建立在人脑天然的绝对时空观下的,随着物理研究的深入,真实世界的时空观让所有物理爱好者头疼。其实这都是没有看破自身的时空感觉而引起的烦恼。对人而言,时间感觉的出现晚于空间感觉,时间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加强,比如小孩子对时间几乎没有感觉。时间感觉建立在更多空间经验的积累上,过去来源时间刻度的记忆,未来是时间刻度的思维推理。现在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是过去的加权总结,是未来的起点。因此,尽管此时此刻眼前的世界总是狭小有限的,比如你此刻眼里只有这些文字,但思维早通过记忆将无数曾发生的眼前的世界抽象连成一体,构成了你对现在的理解,并通过推理构建了你对未来的预测。这个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模型,让我们得以井井有条地归纳整理推理预测感观世界中各种事件,不断得出经验。经验在检验中得到不断验证强化,于是又形成各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其实是大脑关于事件的认知惯性。思维定势有助于我们便捷快速地处理大量重复性或普遍性的信息,因此是我们智慧的结晶。当然这些个结晶并不完美,因此遇到特殊性的信息时,也让我们错的不知不觉。   思维空间即是自我意识对感观世界的理解。感观捕捉到一个事件,就激发相应的思维定势,如果大致符合,则感觉为理解,产生熟视无睹。如与思维定势大致不符合,即产生了矛盾,这感觉为惑。脑内空白,没有相关经验可供借鉴,即是无法理解,感到疑问或新奇。孩子们总是对我们熟视无睹的世界发生浓厚的兴趣,原因就在这里。也正因为思维定势的存在,大脑便以此为标准,开始对感观空间进行分别区划,造就了大小远近长短等概念。涉及到情感的,便是善恶好坏美丑等。   思维空间最大的优点:对形象化的感观世界进行抽象化理解。抽象的都作为下意识概念记忆在脑海中,构建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组合成时空,时空加眼前的世界组合成了自我所谓的客观世界。因此,可以说思维空间是依据自身状况对实际所构建的模型,不仅适应自身的需要而且大致符合实际。客观世界说起来复杂,但对于人类来说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遗传的作用,我们生来就享有这份礼物,天生拥有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预测合理的未来,以大致符合实际的发展。因此,我们总在预测中,并根据实际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预测。这个预测我们通常称为直觉,直觉从根本上来说,是以思维定势为逻辑地推导。人人都有直觉,从这点来看人人都是预言家。只不过有的人对实际的知识更博大精深,因此他的内在思维逻辑非常强大,故一直很灵验。所以他所讲的话被我们当作真理。有的人不管实际,只是跟着感觉装神弄鬼信口开河地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因此他的预言神秘荒诞。每个人对自身的预测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未来显得不可把握,因此,人需要这两样的人,即科学与迷信。   思维空间最大的缺憾:人脑对事件的认识和预测构成了对事件独特的解读(也可以说是大脑对事件的建模)。这份解读(模型)与实际不一致。不一致总会导致错谬,因此,人类总会根据实际对这份解读进行优化调整。在这分解读还没有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信任这份解读。遇到矛盾时,我们就要调整这份解读,使之符合实际。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份解读惯性化了,就被本能地绝对化。假如实际改变了,但人却会死抱着这份内在解读不放,不知道快速应变实际的改变。这便是痴。痴的本质是解读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   思维中的理解:大脑的思维基本逻辑也遵循匹配原则。大量事件间,如果某事件一直重复出现,则思维在经验原则下将其认定为完全理解。这种完全理解从本质上讲,是一份虚假理解,原因在于人脑因为过于熟悉就自以为理解。如太阳、光线、等等,在在处处,人总是活在虚假理解的世界中,如果不是,谁敢言知晓了世界的本质呢?当然,这份虚假理解对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它让谜一般的世界变得透明,让我们安心而不恐惧。但这份虚假理解导致人不再对其有探索精神,因此它构建了人心思维的边界。思维要想扩大,就必须去打破这些边界,敢于对完全理解发出大胆的疑惑。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是有病吗。的确如此!老子言: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向熟知开炮!如果不如此,躺在虚假理解上,必然造就我们内在混乱的思维。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是人对自己的感受吗?这也是孔子鼓励人们不耻下问的原因。要杜绝熟视无睹,做到熟视有睹!   追寻本质:与其说在追索本质,还不如说人在追求规律的最大化。人为何本能愿意追求规律呢?规律总让人理解,理解越大越让人越安心。为求安心,人类持之以恒地探究事件间的规律。这是人类科学的本能。一个人如果接粗的事件少,则很可能生活在一个狭隘的世界观里头,那么偏执就不可避免。   追索原因:与其说在追索原因,还不如说人在追求理解的最大化。因此,人追索原因无一例外都终结在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事件上。例如:我感觉到痛,下意识便去寻找引发痛的原因,结果发现是一苹果砸的,苹果是我所理解的,但苹果不会主动砸我,因此仍要追索砸的原因,原来我在苹果树下,可能苹果熟透了掉下来砸的。物体总落地,这一现象被无数次经历,因此是完全理解的。人追索原因的过程一般就到此终结。后来出了超常态的牛顿,居然发问: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结果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被人类找到!我们平常很不屑于回答诸如你为什么能看得见颜色,听得到声音,尝的出味道,闻得到香味,火为什么是热的等这些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人而言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伟大的发现或伟大的真理总隐藏在你最熟悉的地方,要敢于对你对熟悉的地方表达你的疑惑,这才是思维的突破。 第三节:身空间   身体系统中,超出身体系统承受能力范围,身体系统将释放警告信号,我们称之为内源性信号,当身体运转恢复正常,内源性信号消失。由于内源性信号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因此它对思维系统而言具有主人的地位,思维系统如同奴隶一样遵从它的意志,并以满足它的意愿为最高准则。比如渴了饿了,我们就条件反射式地去找水喝找食物,我们的思维系统都围绕着如何解渴充饥在运转。   正常工作状态:和谐宁静态。加强工作状态:引发各种兴奋性快感。在受到威胁侵害,需要机体快速行动。人体非正常工作状态:引发各种警报性痛感。   在警报和兴奋模式解除后,大脑为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下,会清除快感和痛感,分泌出类似吗啡一样的物质来中和,使得人获得安逸感。比如第一次坐过山车,起初完全被紧张笼罩,高速下全身处于兴奋状态。运行过程中我们是体验不到安逸感的,只有在车停止后,人意识到安全时,这个时候才能体验的到。做爱也是类似的过程,我们将此体验用肉体快乐表示。吸毒也是模拟了肉体快乐。人贪恋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会加强自身再次体验的动机,这便是瘾性。由于人脑适应能力,对某种强刺激会作出适应性,这个结果会导致同一强刺激下,次数越多快感或痛感程度越低,到最后将对此刺激归结为正常工作状态,不引发快感痛感。这便是腻味。腻味的体验很普遍,过山车做多了,感觉就没有了。麻辣烫吃多了,味觉就麻木爽口了。抽烟抽多了,也只是变成了习惯。因此,肉体快乐是有限的,一个人追求肉体快乐,即陷入肉体欲望之下,最终的结局无一都是腻味。如果执意去追求,就会不断加强刺激,刺激超过身体承受的极限,身体也就被破坏了,因此,这样的人无疑在变相自杀。人在痛感下会作出自动逃避反应,这便是反感。对一刺激腻味后,该刺激只能造就持续的痛感,也势必引发对其的反感,反感有助于消除内在的瘾性。   肉体的瘾性会使人渴求刺激,感观匹配使得我们追寻该刺激相应的刺激物。比如,色狼追逐美女。美女作为性方面的刺激物,色狼仅需看一眼,内心就会其升起肉体快乐。这会造就人对刺激物的贪恋执著。这便是贪。   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形成了正常的欲望。即饮食睡眠排泄与性,这些是保证人正常生理生存不可或缺的。身体机能为防止瘾性,还自发形成了。比如人饿了才有食欲,一饱食欲停止。饱还形成某种警报性痛感,以阻止进食的发生。假如这方面的机能失调,会造成人的贪食症或厌食症,导致胖死或瘦死。   身空间中的欲与贪构成了人行为的基本动机。   二、正常工作状态跟天生神经过程又密切相关,不同神经过程使得人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   气质:多血质(活泼型):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其特点是热情并有显著的工作效能,反应迅速,适应性强,注意力好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倾性。胆汁质(兴奋型):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均衡性,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脾气暴躁、情绪易冲动,好挑衅,心境变化强烈,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型):他们的神经过程均衡,灵活性差,反应比较迟缓;他们的突出特点是安静、稳重、均衡、坚强,他们能较好地克制自己,遵守秩序,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内倾性。抑郁质(弱型):其神经过程是弱的,不能忍受太大或太小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丰富,他们敏感,细腻,具有内向性。这些不是绝对的,伴随人的身体发育锻炼及有意识的作用,人的气质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第四节:情感空间:   人脑之感觉定则   感觉仅存在于建立或消除某种稳固神经元链接的过程中,过程结束,感受亦结束。   在思维系统中,一个神经元被建立的过程就生成一份正情感信号,这份正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快乐。一个神经元被消除的过程就生成一份负情感信号,这份负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痛苦。一个事件能引发大量正负情感信号,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由于处于不同的区域,因此相互间不能冲销而只能相互间叠加,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相互叠加构成了一份情感,情感被经验化就构成了情感值。一个事件能引发几种不同的情感值,这就是潜意识提供的不同答案,人将选择情感值最大的作为最终答案。如果几种情感值大致相当难以取舍,人就会陷入感情漩涡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被自身情感值所控制。情感是事物对我们自身而言最真实的意义。因此,唯有情感上的才是真实的。自身情感值又来自于过去生活经历,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过去无时无刻复活在现实生活中,并决定未来的走势。   可以做这样的想象:我们把特定的神经元链接比喻成一棵树神经树,建立意味着神经树长出了新的枝丫,因此神经树得到强化。消除意味着神经树原有的枝丫要得到修剪。无论强化还是修剪,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神经树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个体现实。因此,建立和消除能使得大脑神经得以精细化。快乐促使我们健康成长,痛苦督促我们顺应变化。   神经树彼此交互,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神经网络。孩童阶段,发育的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神经网络。这种发展为每一个孩子带来了欢快的童年,孩子几乎是快乐的同名词,痛苦是稍纵即逝的;当神经网络枝繁叶茂需要修剪时,欢乐与痛苦的交集绘出青涩的年华;当神经网络成熟到只需修剪,不苟言笑的中老年就到了,欢乐反而成了稍纵即逝的稀缺品,对快乐的追忆反衬出人生的沧桑。这是人生先天定下的正常格局,认命又心之不甘,脱离又比蜀道还难。关于如何跳离这人生的正常格局,将在以后进行阐述。   人类的演化为何不把建立解读为痛苦,把消除解读为欢乐,好让我们的人生经历一个从痛苦到大快乐,形成一个越过越开心的大好局面呢?如果是这样,呵呵,那么每一个生物体都会本能地拒绝成长,生物界都会退化而不是进化。快乐是动力,用错了地方可就不得了!   在思维空间中,大脑根据情感经验值,自发对快乐或痛苦进行预测,这又构成了人的高层次动机,即联想动机。   情感值的确是人脑客观物质存在,它能百分百被自身确定。但由于它无法直接向外展示自身,只能通过间接方式传达,再加之情感值也没有什么标准,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情感值竟然被当作主观而遭到有心无心的压制,从而造成社会种种心理问题。人脑中的情感值如果被他人认可,这就叫理解。现有的人类科技水平,我们无法精确理解他人,但依据情感值产生的规律,我们能够大致猜测他人的情感,古老的读心术就是这样的学问。   以情感之,以理服之心服口服合情合理等无不展示中国文化的睿智,先哲们早看出了人脑中情感值的客观性,提出了顺从人性的人文观念。但由于我们自身太强调自身情感值的地位,无意识地抹杀他人的情感值,或不屑去理解他人,因此理解不到先哲的这份睿智,有的人理解了,可能又战胜不了自身的情感,而甘愿做一个感性的人。   人类的行为方式是不在乎事情的结果,而在乎事情所带来的感觉。例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准比古代皇帝还要高,为什么我们没有当皇帝的感觉。我们大部分时间其实是为获得自身感觉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被自身的感觉定则所操控,是它的奴隶。在它的奴隶下,注定我们的一生快乐与痛苦相混合,也注定我们一生的困惑。当你找到它的存在,战胜它,你就会成为自我的主人,达到自我的极乐。 第四节:心是何物   心为何物:心包含着感观空间思维空间与身空间情感空间全部关系。你的心就是你看到的世界,你听到的一切,你闻到的一切,你嗅到的一切,你尝到的一切,以及你预测到的一切。心在在处处,皆是。地图一样形象化的是它的感观空间,抽象的是它的思维空间。感受真实的是它的身空间,体验真实的是它情感空间。心是它是大脑天然为实际构建的符合自身现实状态的模型,人的自我意识时刻处于这份模型中,在模型中经历着一切,这便是你的生活。可能你还会本能坚持,你所见所听所闻所尝所触所思,都是实际。那么请你回头,重读第一节。可能你怀疑我,把心就当作人人熟悉的眼前的世界,人人都当作客观世界真实世界实际,太特立独行,开天辟地。但我想说,这种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早不是什么秘密。唐代《坛经》,有记载: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曰风动,一曰幡动,争论不已。慧能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跟六祖慧能大师,初次见印宗法师讲《涅盘经》的时候,讲堂外面的幡,风吹的,在动,一边就是争执说幡在动,那一边就说是风在动,不是幡动;就起了磨擦,起了争执,彼此互不相让。慧能大师在旁边听到之后,就给他们讲: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坛经中,慧能大师更是直白地指出:成一切相即心。很多人把这当作是禅宗的一个观念,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读。这不是观念,而是一种非常明了的客观事实而已。如果你对古人的学说没有信心,那么请你回头阅读最新的实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无数实验证明了此点。   因此,在你仍不对你此刻眼前的世界发生某种怀疑,那么请你放下本书。本书仅对想明了内心,或明了我心想认识自我的人,或认识自我想又通晓人生意义,或通晓人生意义想做好自己成就自我的人,开放。警告对于坚信眼前的世界即真实即实际即客观的人,阅读本节以下内容,发生种种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综合以上画出心图。   心图   感观世界,为自我意识描画出了真实场景。身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目的,情感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意义,思维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凭借。如果遗传不出大的问题,人人的感观空间和身空间几乎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对祖先智慧的无意识继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色形、音声、感觉等等达成广泛的一致。同处一个进化时期,最聪明的人与最笨的人,两者都不会起太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恰在于思维空间与情感空间。用通俗的话讲,便是理性与感性。 下面的附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认知问题,意义重大深远,故摘录如下: 附文:   从认知科学谈起 ( http://yangxinyu.bokee.com/1943579.html ) 作者:杨新宇 1.认知科学 1.1.认识的本质建构黑箱模型   如果把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称做外部世界,那么可以把人的意识活动称做内部世界。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人必须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这样就可以把内部世界作为外部世界的一个模型,通过观察内部世界可以预见和把握外部世界的变化,从而使人能更为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这种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1.2.认识的基本路线假设检验   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所以,一个黑箱模型必须包含一个输出端口,模型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口产生输出,建构过程就是要通过调整模型的结构使得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一致。要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建模过程自然应该包括建构模型和比较检验两个环节,建构环节产生一个模型,检验环节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和黑箱输出相同,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同时就接受这个模型,反之就放弃这个模型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差很大时,就把模型完全推倒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时,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建构和检验交替进行,直到得到正确的模型。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建模过程,必然也遵循同样的建模路线。认识过程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其实所统一的就是模型输出和感觉信息;所谓能够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输出和感觉信息相同的内部模型。当建成这样一个模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感到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个事物了。 1.3.认识的复杂性多建模系统   比起简单黑箱的建模过程,认识过程所面对的对象要复杂的多,所以认识的建模过程也非常复杂。认识过程不是用单一模型来模拟外部世界,而是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协作完成建模任务。有的模型可以非常快速的建成,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感觉信息,但预见能力弱;有的模型预见能力强,但建构慢,失真严重。有的模型适合模拟随时间快速变化的信息,但精度不高;而有的模型适合精确模拟变化较慢的信息,但跟不上快速变化。为了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同时协调使用多种不同特点的模型。   一个模型也可以把它建模的结果输出给另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建构模型的模型。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直接面对感觉信息输入的模型处于认识的最初一级,以后的高级认识模型可以不直接面对感觉输入,而把低级模型建模的结果作为自己的输入,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更高级的模型。由于低级模型已经对原始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高级模型可以面对较小的信息量和较有规律的信息,有条件从中提取出更深一层的规律性,所以,模型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可以形成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1.4.举例分析 1.4.1.知觉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最初加工,形成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以后建构各种高级模型的基础。知觉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人在主观上不能直接的觉察到建模过程,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建模过程的存在。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立体视觉。把手指在眼前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的慢慢运动,可以发现,当手指靠近眼睛时,由于两眼视差大,无法融合成立体图象,看到的是两个手指;手指向远处移动,视差逐渐变小,到一定距离时发生图象融合,捕捉到一幅立体图象,变成一个立体的手指。可见,人双眼所看到的本来是两幅图象,但经过立体视觉过程的重建,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一幅立体图象是一个独立的知觉单元,是一幅附有深度信息的图象,深度信息是由两幅图象中的视差信息转化来的。双眼图象比较接近外部世界黑箱的原始输出,而立体图象则经过加工,用它可以解释双眼的两幅图象,它既不是感觉信息也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一个外部世界黑箱的模型。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   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过程把相续的感觉信息按不同方式进行了加工,当运动速度较慢时加工成两幅图象,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加工成一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由图象和运动信息构成的。人们感觉到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时,图象和运动信息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觉单元,而看到两幅图象分别呈现时,两幅图象是作为两个知觉单元。所以,象立体知觉一样,运动知觉是综合了连续的感觉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觉图象,它也是对感觉信息重新建构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有些魔术表演中利用了人的运动知觉,魔术师在看似连续的动作中插入一个非常快速的动作,只要它足够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就可以骗过观众的眼睛,让人视而不见。 1.4.2.科学理论高级的世界模型   科学理论是内部模型的外化,是把内部世界中的模型用语言、公式、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产生的。理论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直接把别人用假设检验法得到的模型复制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比直接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模要快得多。   科学研究是在低级模型的基础上建构高级模型的过程,它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感觉信息间的联系,其出发点是事物而不是感觉信息。事物和运动是对感觉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概括产生的,这一步是在知觉过程中完成的,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级认识过程都继承了知觉模型的结果,不再直接考虑感觉信息的问题,而是面对事物和运动等模型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尝试检验式的建模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并逐步由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最终形成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证伪原则这样精练的概括。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用尝试检验方法修改世界模型的过程,自然科学的每个进步都是对这个模型系统的一次改进或增补。小的改进不论,就是涉及模型基本结构的修改也已经发生了两次。   世界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初来自对人的知觉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形式就是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人的知觉把感觉信息概括为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这样的基本模式,将这种模式理论化就是牛顿力学时空观。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和物体是相互独立的,时空是绝对不变的,只有物质运动。   第一次对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和物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物质运动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时空结构。从人的知觉经验开始被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被重新结合起来。这也第一次深刻地证明,人的知觉不仅经常发生一些明显的错觉性的错误,而且还会在基本框架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系统性的,普遍发生在每个人的思想中,即使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个错误,人也仍然没有能力直接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发现这个错误。   第二次对外部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作者在《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一文中指出,量子力学直接对一切实体观念提出了挑战,要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必须放弃物质和运动这种基本模型结构(在量子力学中表现为粒子和波),而用事件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对世界模型的基本构架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这一次的修改比相对论更为彻底。相对论只是把从知觉经验开始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重新联系起来,而这一次则要把它们同时扬弃,用一套可以同时熔三者于一炉的模型框架代替之。这个修改太大,新的框架与常人的经验相差太远,以至于时至今日还很少有人意识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预示着理论物理学还需要继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史上的经验,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往往是在彻底地考察原有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重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等概念本质上是对感觉信息中的某些规律性的概括,方便但不够基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但在解决物理学的基础问题时就可能带进隐藏的错误。用事件和事件间的联系可以构成一幅新的物理图景,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它更为基本,将比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更有潜力。当然从更基本的基础开始建构模型必然更为复杂,现在还只有一个框架,要实际建成还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但由于这个框架具有先天的灵活性,作者认为,当它完善之日,将有条件解决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些难题。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隐参量理论和超弦理论在学术方向上仍然想把物理学拉回到经典的世界模型框架中来,作者认为,从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发展方向看,这些努力最终必然是无法成功的。 2.哲学 2.1.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   人们所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而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感觉之外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引起感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无法回答的。常人认为存在一个如知觉模型般的外部世界,这其实只是一个猜想,其正确性是没有保障的。   以上论述本来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却很少被意识到。原因在于,只有在知觉过程中内部世界才直接面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出,高级认识过程则不再面对感觉信息而是面对知觉所建构的外部世界;知觉是自动完成的,人不能直接觉察到建模过程,而高级认识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别处,不再考虑知觉模型的可靠性问题。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就这样隐藏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反而成了认识的一个最大秘密。   普通人由于没有把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区分开,而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多错误认识。比如,关于外部世界在内部世界之外的印象就是如此产生的。人的身体和感觉器官也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在外部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模型对内部世界向外输出的行为指令作出反应,其它部分不产生反应。于是可以很自然的根据能否对内部世界的指令作出反应把外部世界模型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能对内部世界指令作出反应的是主体部分,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其它不能对内部指令作出反应的部分则是客体部分,即模型中的环境。由于身体在环境之内,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内部世界也在外部世界之内。这个推理背后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第一,认为外部世界就是外部世界模型的这个样子;第二,认为内部世界就在外部世界模型中的身体中。其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有问题的,身体和环境只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外部世界模型,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中是否有模型中这样的环境和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认为内部世界就在模型中的身体内,因为模型是内部世界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内部世界反倒在模型之内呢?那么,是否可以说内部世界在真实的外部世界中的身体内呢?外部世界中是否有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何谈在其内呢?   真实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其实只有通过感觉通道的联系,没有任何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一点上看,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提法也有问题,它默认了客观世界是不受主观世界支配的,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在建构外部世界模型时引入的一个假设,其依据是在人的感觉经验中,内部世界除了对身体有有限的支配能力外,外部世界的其它部分都是不受内部指令支配的。将这一假设绝对化就形成了不受主观支配的外部世界模型,将外部世界等同于外部世界模型,才会产生外部世界也不受主观支配的认识。   再比如,一般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这种看法也有问题。从认识过程来看,感觉是直接体验到的,而感觉器官只是外部世界模型的一部分,所以,感觉是比感觉器官更基本的,用感官来解释感觉实际是在用次生的东西解释基本的东西,显然是不合理的。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只是在外部世界模型中对模型化了的感觉进行的一种解释,和实际情况可能相差很远。可能有人会奇怪,如果感觉不是由感官受到刺激引起,那怎么解释眼疾会造成失明,眼镜可以提高视力等现象呢?其实很简单,正确的外部世界模型必须和感觉信息很好的相符,而以上所举只是外部世界模型和感觉信息相符的具体例子,也是外部世界模型的实用价值的体现。 2.2.对认识模型的认识   一般的思考黑箱建模问题,可以有一些明显的结论。   1.模型只是模型,不能把模型当作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不管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符合的多好,黑箱模型都只是在与黑箱输出相同的意义上是正确的,永远不能说模型完全反应了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也就是说黑箱模型是不可能被证明的,黑箱模型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正确,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   3.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不相同时,则可以肯定这个模型不同于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所以,黑箱模型永远不能被证明但可以被证伪。 4.旧的模型被证伪后可以建构一个新模型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但新模型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模型,在绝对的意义上不会有丝毫进步。   5.相对意义上的正确已经足以使黑箱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6.可能被证伪乃至已经被证伪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实用价值,只要模型的输出和黑箱输出在一定精度下相符,就可以根据模型预测黑箱未来的输出,并根据这种预测利用黑箱。   比如一个含有电子线路的黑箱,电路的两个端点作为黑箱的输出。   1.如果经过测量发现黑箱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1欧姆的电阻,则1欧姆电阻就是黑箱内部结构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当然不是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只要不打开黑箱,就永远不能肯定黑箱内部的电路是否真的只是由一个1欧姆电阻构成,还是由别的什么更复杂的电路结构组成,即模型永远不可能被证明。   3.反之,如果更精确的测量发现黑箱的某些输出不能用1欧姆电阻来解释,那么倒可以肯定黑箱中的电路不是由一个电阻构成,而否定前面的模型。   4.此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这就是一个新的模型。新模型虽然能解释更多的现象,但仍然可能被下一批发现否定,仍然只是相对的正确,不是绝对正确。   5.在以后需要一个1欧姆电阻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黑箱整体连接到电路中做为一个电阻来使用,而不用管它内部到底由怎样复杂的电路组成,即根据模型利用黑箱。这体现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6.即便是新的测量发现黑箱内部不能完全等价于一个1欧姆电阻,在精度要求允许的场合仍然可以把黑箱装上去当1欧姆电阻使用,即被证伪的模型仍然可以有实用价值。 认识过程也是如此。   1.常人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在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知觉是这一过程的出发点。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知觉模型当作了外部世界本身,以为我们知觉到的就是外部世界,其实我们知觉到的只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人没有任何办法接触外部世界本身,感觉之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清楚。   2.我们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是正确的,不论是知觉所建立的外部世界模型,还是科学理论中的理论化的世界模型都是如此。比如,我们永远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台巨型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我们的一切感觉输入都是这台计算机产生的信号,我们所理解的外部世界中的一切规律只是反映了编程者所编制的一些程序,本质上只有信息的传输,根本没有我们以为实有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等。   3.人的认识也是不断被证伪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旧的科学理论经常被否定。小的修改不论,根本性的证伪事件也有迈克耳逊干涉实验对以太说和经典时空观的证伪,黑体辐射实验对连续性物质观的证伪等。这些实验都触及了来自知觉经验的世界模型基本框架,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说知觉模型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   4.每一次对旧模型的证伪之后都会出现一个新模型取代旧模型,但新模型本身仍然不是绝对正确的,随时可能被更新的模型所代替,科学就这样在否定和建立中向前发展。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相信,科学将会永远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科学将永远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假设检验方法本身不能保证所建构的模型是绝对正确的,模型中永远可能存在着错误,因而永远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即使有一天科学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也不能说科学将不再发展。   5.认识模型的实用性是显然的。如人的所有行为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知觉,这就是在利用知觉模型。最突出的体现了认识模型实用价值的是自然科学,由于自然科学模型概括范围广泛而准确,所以在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以至现代人类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渗透着自然科学的影响。   6.认识模型并不会因为被证伪就失去其实用价值。比如虽然出现了相对论,但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应用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的更多的还是牛顿力学而不是相对论。 2.3.真实的认识 2.3.1.关于真实的认识的哲学分析   认识是对感觉经验的一种把握。常人的认识是用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来解释感觉经验,是在用假设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其正确性是没有保证的,不能说是真实的认识。只有用真实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才能达到真实的认识。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呢?感觉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因为感觉到一个感觉,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这一感觉的存在性的直接证明。除此之外,思维过程也是真实的,因为思维本身也是对其自身存在的直接证明。感觉和思维可以概括为经验,感觉是外部经验,思维是内部经验。   所以,用经验解释经验是一种真实认识。   除了经验之外,其它一切都没有如此直接和绝对的证明,其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所以,不能肯定它们是真实的存在。   那是否意味着除了经验之外没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了呢?不能。因为用经验解释经验的办法显然不能解释一切经验,所以在经验之外必然还有其它存在。   但我们只能如此推知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说具体有哪些真实存在。因为说一个非经验的事物存在,其本质是建构出一个模型,说有一个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我们对那个事物没有直接的经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是否真的和模型一样,模型和那个实际的存在之间是完全可能有差距的,所以,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可能并不真实存在,说它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对其正确性是没有把握的。所以,我们只能抽象的说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具体的说还有什么真实存在。   仅仅推知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对真实的认识来说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推知其有的真实存在,除了存在性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具体的性质,无法用来解释具体的经验。   唯有经验是具体的而又得到证明的真实的存在,所以,唯有用经验解释经验是真实的认识。 2.3.2.真实的认识   经验包括感觉经验和心念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猜测外部世界如何如何,而是专注于观察我们自己的心念活动,那么是可以对我们的内部世界获得真实的认识的。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每一次快乐和痛苦是由哪一个思想或感觉引起的,也可以知道每一个念头是由以前的哪一个念头引起的。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的,是彻底的用真实解释真实,是真实的认识。 2.3.3.扩展真实的认识   普通人对内部世界的认识是不圆满的。内部世界中可以如实了知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隐藏在觉知不到的暗处。理论上讲,内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直接经验的,但由于内在的障碍,对深细的心念我们并不能觉察到。这是一种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它使人不能如实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不能对自己的心念活动有真实的认识。如果采用假设检验的办法来填补黑暗的部分,就象用外部世界模型填补外部世界黑箱一样,则所得到的认识中将包含假设的成分,不再是真实的认识。现代心理学属于这种理论。   要想真实的认识内部世界,必须放弃猜测和假设的方法,通过内省的训练,直接扩展觉知的范围,冲破这些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觉悟到那些深细的心念。如果不做这种内省,那么这些深细的心念将象外部世界黑箱一样,永远处于如实了知的范围之外。 2.3.4.圆满真实的认识   通过内省可以冲破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获得对内部世界的真实的认识。但内部世界显然不是全部真实存在,因为内部世界的经验不能解释感觉,所以,必然还有其它存在作为引起感觉的原因。   按照常人的理解,内部世界的一切是可以通过内省认识到的,但引起感觉的原因则不可能直接的经验到,只能用存在外部世界来解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真实的认识注定将永远封闭在内部世界之中,通过艰苦的内省获得它也并无太大意义。   如果情况并非象人们认为的这样呢?从真实的角度看,存在于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和感觉之外的黑暗是相似的,它们都是障碍了某些真实的存在,使得我们不能在真实的意义上解释某些经验。由这些不能解释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认识到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但由于障碍无法直接的经验到它们。   是否可能遮蔽着外部世界的黑暗和遮蔽着内部世界的黑暗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前者障蔽的更深一些而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要用更深刻的内省冲破这些黑暗,就可以直接经验到引起感觉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内省将不仅能如实的认识内部世界,还能够如实的认识外部世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将是激动人心的。   佛教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佛教的圣者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可以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不仅如此,佛还告诉我们,通过修行,觉悟的范围可以遍及一切,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不存在黑暗,也不需要任何假设的存在,一切真实的经验都可以用真实的经验解释,真实的认识达到圆满。   在佛教中将没有间隔的直接经验称作亲证或实证,将一切事物称作法,将事物的真实状态称作实相,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亲证诸法实相,即通过修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如实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使人不能如实了知的障碍称为无明,通过修行冲破无明扩展亲证的范围称作觉悟,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破尽无明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达此最高境界的人称为佛,觉者。 2.4.真实的认识模型 2.4.1.真实的认识模型   根据真实的认识可以安立真实的认识模型。它不是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构的,而是对真实认识的直接描绘和表达。表面上看,真实安立的模型和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是相似的,都是用模型代替不能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并以此对经验做出解释。但假设检验模型中的东西都是假设的建构,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是根据真实认识安立的。假设检验模型只能达到相对的正确,随时可能被新的发现证伪;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都代表了通过修行可以直接亲证到的东西,是得到绝对证明的。所以,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将对自心的真实认识用语言进行描绘,就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它是对内部世界的直接描绘,不存在任何假设和猜想,可以达到绝对意义上的正确。再如,佛教是佛根据其实证安立的教法,是从佛的实证境界中平等流出的,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佛教理论所使用的概念都有真实的意义,可以通过修行直接的经验到,所以佛教理论是可以被绝对证明的。   佛教与世间其它宗教和学问都完全不同,它只陈述真实的认识,所以有些地方在普通人看来会显得很奇怪。比如,佛教中虽然有时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时间、世界之类的词,但对诸如宇宙有限无限,世界有边无边,时间有始无始之类的问题则不与讨论,并把这些称为戏论。常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从认识真实的角度看,则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宇宙、世界、时间都是假设的存在,有时出于表达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这些语言,但要专门讨论这些则决不应该了,因为所讨论的对象本身已属虚妄,再问其有边无边之类的问题不更是迷上加迷了吗? 2.4.2.真实的认识模型的真实性   真实的认识模型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认识吗?这涉及到模型的表达形式的问题。比如,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模型系统,为了起到交流作用,语言必须有固定的含义,但固定化又会反过来使语言变得僵死,限制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用语言来表达可能注定了不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那么是否可以严格的说明这一点呢?逻辑学上著名的哥德尔定理揭示出,一切复杂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这似乎暗示了一切形式系统都不可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但怎样审详的说明这一点还没有做到。   即使理论研究最终严格证明,一切模型都不可能准确表达真实的认识,也还是应该对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模型做出区分。因为造成真实模型不准确的原因与造成假设检验模型不真实的原因是不同的。
个人分类: 日积月累|1384 次阅读|7 个评论
狼和羊的传说
yangfangimr 2009-3-30 19:53
看了 孟津 老师的 和狼相遇,与羊同行 ,心里倒是很多感慨。第一次知道狼与羊的故事,是在小学的课本上。上游的狼对着下游的羊大声吼叫,说羊弄脏了它的水,无辜的小羊说:你在上游,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狼说, 听说去年春天,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这总不可抵赖了吧。小羊说:去年春天,我还没出生呢。想想这只狼也是实在有趣,既然想要吃羊,直接放马过来,吃就是了,偏偏还要给自己找个道德的档板,想让自己在道义上处于不败之地。 最近倒是有一部很热门的动画片 《 喜羊羊和灰太狼 》,颇得小朋友们的好评,连鬼王也搬个小板凳,和女儿一起重温童话。孩子的善恶之分就是这样被一步步驯化起来的吗?原谅我在这里用了驯化这个词,学校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善良的是可以战胜邪恶的,正义也是可以战胜邪恶的,聪明的小羊是可以打败愚蠢的老狼的。问题是,当我们步入社会时,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羊和狼没有道理可讲,我爱吃便吃,关你鸟事?只是狼吞下羊的快乐和羊被狼吞噬的痛苦终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叔本华在《论思想的痛苦与虚无》中做了一个很好的阐述,羊和羊的区别在狼看来只是这只今天吃那只明天吃的区别。 翻开厚厚的五千年历史,才高八斗,吟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曹植是羊;忠君爱国,以莫须有罪名被杀的岳飞是羊;一场接一场矿难中尸骨难存的矿工是羊;近万名吃三鹿奶粉得结石的幼儿是羊;民权县得手足病屈死的孩子们也是羊。我是至此方悟,原来人类一部发展史,竟然是一部狼吃羊的历史。 羊们在深夜里托梦给我,丫头,替我们问一下爱讲道德经的 yatou ,可不可以用道德来感化狼呢? 我在睡梦里喃喃自语,兄弟,不要问我,我也是一只羊。 《喜羊羊与灰太郎》 - 主题曲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 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 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个人分类: 众生百态|602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仙狗(4)—繁体字的鸳鸯蝴蝶梦
iwesun 2009-3-30 17:58
仙狗( 4 ) 繁体字的鸳鸯蝴蝶梦 引: 丫头道长的《道德经》,被俺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打断,大家可以大笑了。 科学是一条狗,就如灰太狼,一边被 红太狼 ,拿平底锅敲脑袋,一边被小羊们捉弄。 可怜,实在是可怜。 痴心不改。 繁体字: 我有个梦想! 鬼曰: 啥梦? 繁体字: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4 吃素的繁体字 小平同志,专门撰文(《 吃素的老蒋 》 ),向大家热烈推荐这位穿唐装,讲后现代的,吃素的繁体字。 看看吧,定语多多,几乎是一行写不下了。 关于吃素,小平同志说的不完全对,对于现代人来说,吃素的危险,远大于肉食者。 肉食者,拉的屎很臭,是因为消化的好。 叫你像熊猫一样,天天吃竹子,保准是吃进去啥样,拉出来还是啥样,保证拉的屎一点不臭。 生物界的分化,植物界和人类是离的最远的,植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学会了大量的招数来对付动物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物碱。 各种植物,名目繁多的生物碱,基本上对于动物界都是毒素,平均而言,食用植物的风险,远大于肉食。 一般人可能没感觉,但怀孕的妇女,对植物很敏感,一般我们常见的蔬菜都食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素食者,真的是粗茶淡饭么? 以小平同志为例,小平常去的一家香绩世界,十块钱一份快餐。 很朴素,很节俭。 狗屁! 典型的小资,在深圳, 4 块钱的自助,两荤两素,已经是有鱼有肉,米饭随便吃,免费的菜汤,随便喝了。(俺可是亲自吃了一年多。) 尽管可能是地沟油,但地沟油才是真正的环保和减排! 地沟油万岁! 没有地沟油,中国的经济得每年负增长8%。 俺表哥,曾经也开过一家素食馆,后来黄了,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菜价太高,最后大众消费不起。 素食者,你以为就喝面糊糊度日啊?错了,是把小麦磨成粉,去其皮,做成鸡鸭鱼肉的形状,还得要有高档的鲍鱼汁作调料,才能吃出文化。 素食者首先是文化人,没文化,肯定是吃不起素的。 小平同志天天吃红薯,不是节约,是超级得花费不起,中科院论证一下,各级营养师调配一下,安全部门检验鉴定一下,一个红薯的平均成本,可以比得上一头牛。 吃素有利于环保和减排,根本不彻底么,不如直接当个植物人,种在土里,没准,浇点水,过上个年吧,也许能发芽。 5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他日,科学文化人心斋老蒋,要在北大立个孔子像。( 《将自由和兼容进行到底》 ) 大佬们说,孔子是封建余孽,立不得! 老蒋说,苏格拉底立得,孔子立不得? 言下之义,多大点事儿,不就是个小尼姑的头,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鬼曰: 将自由和兼容进行到底?如何到底法?说说看。 繁体字: 文章本身已經說了。 鬼曰: 有点搞笑了,立个像也叫把自由彻底了。真这样,那就随便立。 繁体字: 立个像也叫把自由彻底了的確搞笑。俺辛苦碼字半天可不是爲了立個破像。 鬼曰: 俺可没看到除了立像之外,还有啥把自由进行到底的具体措施。 繁体字: 這篇文章只談理念,沒有談具體措施。在理念沒有澄清之前,如何談具體措施? 鬼曰: 那现在概念澄清了 , 给俺谈点具体措施阿。 繁体字: 呵呵,您老挺能糾纏的啊! 也許您認為滑頭講空話,我還是要說,此事急不來,五四那夥憤青教授太著急,結果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們得悠著點來。 我認為理念并未完全澄清,至少許多以自由主義自居的知識分子的觀念就是單方向的、半吊子的自由和兼容,對他們還要繼續宣傳和忽悠,當然這裡邊必然會涉及到許多複雜的學理上的問題,還要加強研究。有人認為,不需要研究了,自由、兼容等等無可懷疑,只需落實就好。我不以為然。 另一方面,也不能說坐等理念的澄清,必須在實踐中、在不斷犯錯中逐漸澄清,我認為可行的就是在每個接受這一觀念個體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身體力行,日拱一卒,持之以恒,享受發展進程,而不是幻想將來有一個自由主義的天堂,因為真的理想實現後沒準會感到很失望,如當年拋棄一切獻身革命的熱血青年那樣。 鬼曰: 1. 理论问题是要挖掘,但得注意方向。理论不是让你越搞越复杂,应该越搞越简单才对,越搞越符合本能才行,搞倒终极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了。 2. 理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研究的时候,就是假设,就是穷尽全部的随机的可能性即可。领导说要看电视,要你发明一个,你说,我没见过电视啥样,还是请领导先画个草图。你这就是鬼扯,领导知道啥样了,还要你干嘛?没数据不要紧,自己伪造一些数据,就开始编程序了。你要想数据齐备,再开始编程序,你的程序,一定是一运行就死机,因为等你的程序编出来的时候,数据已经变了。正确的方法,就是假设数据,但你的假设,必须蕴含全部的可能性,这样你才可能编出个有点用的程序来。 所谓,先讲理念,而且这个理念还讲不透,还得等到走一步看一步,那是鬼扯,其实有你没你,结果是一样的。反正地球在不停的转,从来没停下过。 理念也没啥复杂,你不去用程序穷尽全部的分支,就更没啥理念了。 探索社会,其本质就是在探索人心,就是探索你愿不愿意,和造电视机一样,领导原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啥样的电视,你就得造出成千山百,让领导选一个他喜欢的。 你想找个基石 ( 理念、真理 ) ,从这儿下去都是对的,其实你自己也升天堂了。 人心的探索,很简单,你写出来,拍成电视、电影,让公众看看,用心去感受,这是不是大家想要的生活,这就完了,根本不存在啥基石。 3. 过程。一个电视是用 CRT ,还是用 LCD ,是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定的,技术条件不成熟,就是一种幻想,是需要过程的,也就是你说的慢慢来。 但你自己从逻辑上都没穷尽全部的分支,你的慢慢来,就是啥事没干,有你没你全一样,就是空谈了。 繁体字: 1 ,【越搞越符合本能才对】本能也是多維度的,也有個協調問題,也有個分配權重的問題。【这时候其实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的】強烈反對。 2 ,俺說的先講理念就是您所說的假設、編程序、探索的過程啊!【根本不存在啥基石】強烈同意。( 鬼评:这厮打趣得劲,完全同意,还搞什么理念? ) 俺覺得您老對我的想法似乎有誤解。我說先講理念,就好像領導說要看電視,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電視是要能出畫面的,否則就成了收音機了。五四的那夥憤青教授們說是要自由和兼容,結果搞了個半吊子,我們今天再用北大的口號,就必須搞清楚所謂自由和兼容,是不是像老陳說的只有正確的東東才應該有自由,才應該兼容,這個理念不搞清楚,像老陳一生努力和坎坷,究竟有何意義? 鬼曰: 本能也是多維度的,也有個協調問題,也有個分配權重的問題。这个权重是冲突的结果 , 是现实 , 不是你的理论调整和能把握的 , 就如你说的 , 是个多维的东西 , 啥叫多维 , 就是不可比 , 俺独自占了一维 , 和其他维不能比 , 你的理论搞啥权重 , 你看到的权重仅仅是多样化的体现而已 . 【这时候其实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的】強烈反對。反对有效,你对这个需要啥理论,理解有误,一般把理性的东西称之为理论,但注意终极的理性只会有两个结果 . 1. 彻底的无为,自杀算了。都自杀了,就没啥好说的了。 2. 彻底的胡搞,走过的都是路。 好了,理性只能到这一步,最后全部归于感性。我说的不需要啥理论就是这个意思,任何理论最终都要服从感性,服从人心,你的理论再完美,其实是假的,缺少了感性的理论,根本不可能完美。 错了,你的过程和我说的不一样,我为什么说你没措施,就是你没有在穷尽分支,至少俺是没看出来,俺看到的就是说理,说理有啥用?枚举分支是唯一的探索理论的方法,没有其他任何方法。 这个程序很简单,只要你动手,就立马就见效 , IF THEN ( 如果 那么 ) ,立马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看得见,摸得着,摆在眼前,让领导 ( 大众 ) 来选,很简单的事情。 公众不需要教父,需要的是算命先生(穷尽分支的程序)。 繁体字: 看來俺一時還真沒有理解您老的思路,也許【枚举分支时唯一的探索理论的方法 , 没有其他任何方法 . 】是您老獨到心得? 【只要你动手,就立马就见效 , IF THEN ( 如果 那么 ) ,立马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看得见,摸得着,摆在眼前,让领导 ( 大众 ) 来选,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俺沒有理解錯的話,您的思路和俺的一位多年老友極其接近。俺和他爭論多年,彼此覺得對方不可理喻,走火入魔,估計我和您老的爭論最後也是這個結果,哈哈。 恭維一句 : 您老的博客寫得很好,贊一個! 鬼曰: 类似这些(吵架)事情,无所谓,很简单,感觉不爽,就搞他,只要你去搞他,就一定是有理由的。 没人可以置身事外,上帝可以,但最终只能啥事不干。 搞了,才有平衡,连物理学的基础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况人类社会乎。 根本没必要在乎好坏对错 , 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根本的好坏对错 . 繁体字: 【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根本的好坏对错 . 】這話講起來很爽,但是要小心的。 1 ,存在反身性的問題。 2 ,存在自相矛盾的問題。 鬼曰: 彼此覺得對方不可理喻,走火入魔,这是不会的。 1. 俺最近加入了小平的有神论。 2. 俺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全部正确,没啥事是俺要反对的。 3. 俺唯一的理性是二选一,不搞和胡搞,无他。俺知道 . 繁体字: 您老高深莫測,恕俺愚鈍一時理解不了。 1 ,不知道有神論說的是什麽東東。 2 ,俺真的不認為您完全同意我的觀點,除非是我不知道什麽叫觀點,或者完全,或者同意。 3 ,請道其詳。 鬼曰: 这是纯逻辑的误区,是人们没有理解啥叫逻辑。逻辑的本质是确定性,逻辑的表达是表格。没有确定性的东西,根本不叫逻辑。 逻辑是个容器,只要你往里扔东西,就啥都能装,你自己说你想扔,但又舍不得,只能怪你自己,怪不上逻辑。 逻辑决不是探索本源的小铲子。 繁体字: 【逻辑决不是探索本源的小铲子】完全贊同! 但是我們平常思維中常常出現邏輯錯誤,這會影響我們的思維。 (鬼窃喜,这是人这种动物根本不懂逻辑的结果。) PS: 小平同志: 素食的问题,你说的那些要模仿鸡鸭鱼肉等,是这样的,也比较贵,但是说有毒就不对了,人的体液偏碱性有利健康。 我可能记错了,在 香积世界 吃快餐应该是七块钱,但是吃得很好,是蘑菇、素肉、青菜花这些,还有很好的汤,相对其他的快餐还是便宜,但是不能跟卫生条件很差的路边排档比价格。 素食之所以贵也和市场环境有关,毕竟是小众市场,成本高。 回复: 1.弱碱性的问题。之所以人们认为弱碱性体液有益于健康,是因为有机物代谢的产物一般是酸性的,人体如果正常排泄这些代谢产物,就能够维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体液的PH值是个健康的指标,是结果,不是因,如果能反之,那健康很轻易,注射氢氧化钠即可。 如果吃素有利于体液的弱碱性,是因为你的新陈代谢不旺盛的缘故吧,其实,还不如大量喝水。 2.植物的生物碱的毒素是存在的,即使常吃的蔬菜中也是一样,但很微量,估计类似抽烟吧,时间长了,就上瘾。 3.你说的市场因素是存在的,主要还是文化因素,老百姓要出体力,没有肉食,很难维持体力。 素食是文化人的产物,不宰他们,宰谁? 小平同志: 液的PH值是个健康的指标,是结果,应不是因。 这个很可能是的,尼采经常会说很多道德问题实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生命力弱的消化系统弱,又怕被欺负,就搞出很多道德。
个人分类: 数学分析|2582 次阅读|71 个评论
喜羊羊和灰太狼
iwesun 2009-3-30 11:59
喜羊羊和灰太狼   女儿,一天天长大,俺也跟着沾光。   丫头道长在讲《道德经》,我说你不如讲《喜羊羊和灰太狼》,气得她半死。   俺小时也喜欢看动画片,但还是选择性比较强,是如《铁臂阿童木》之类。   和女儿一起看,就没得选了,她喜欢啥,俺也就只好跟着喜欢啥。   女儿做了个梦,一个大客车,拉着他们去游乐场,车子开到门口,像变戏法一样,浑身一抖,把他们都甩了出去,每个人都摔了一头包,游乐场的门口,有个小店,卖去包水,大家洒了点去包水,把包都去掉了。   进了游乐场,第一间是个便便屋,每人人进去,都是一头的便便。   又有个小店,卖去便便水,大家洒上,就去掉了便便。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近期女儿最喜欢看的,以前的《天线宝宝》《蓝猫》等等,都赶不上这个好玩了,俺也跟着看了不少。   灰太狼,是真正的科学家,还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为了一家人,能吃到羊,发奋学习科学,几乎到了痴迷的出程度,尽管,总是被老婆大人的平底锅,敲得眼冒金星,还是顶着世人的误解,坚持不懈地搞科学。   可是,灰太狼实在是太惨了,每次精心发明的科学,都被小羊们斗败!   惨不忍睹,郁闷。   小孩子本无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是大人们教的,是为教化。   教化之下,是非善恶的标准体系建立了,人们以为就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幸福。   但事实上,始终未能达到,连个趋势都看不到,真有趋势的话,恶会回来越小,善会越来越大,是单调函数才行。   无论怎么搞,都是个周期函数。   大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教化,反思一下你的是非善恶,到底有没有标准乎? 喜羊羊 美羊羊 懒羊羊 沸羊羊 慢羊羊 软绵绵 红太狼 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 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 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PS:   这里有在线的免费版,挺好看的。 http://www.tom61.com/ertongyingyuan/ertongdonghuapian/2008-01-08/122.html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17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仙狗(3)—道德经第0篇
iwesun 2009-3-29 19:55
仙狗( 3 ) 道德经第 0 篇 引: 丫头道长的《道德经》,讲到了第三篇了。 可喜可贺,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核心,儒道释,各有所长,我一概不知。 3 道德经第0篇 真正的伟人只能源于宗教。 因为一个成熟的宗教,是终极的。 人类历史上的终极人物,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耶老师,一个是释老师。 中国的佛教文化是外来的,在辩论上有一定的贡献,仅此而已,无他。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是文化沙漠,全部的大师,都是座井观天的土蛤蟆。 不过,这也难怪,形而上是很容易推向终极的,至于,上帝到底管不管事儿,这是枝节问题,但上帝是永恒的、唯一的,这个核心是把握住了。 辩证法,就很难了,很容易被不可知的混乱彻底说服,不说和避世,是辩证法的一种通常表现。 老子的《道德经》用了 5000 言,来说这不可说的核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就是说这个不可说,大家不要太嚣张,冥冥之中,自有天道。 天道之在人心,天人合一,即可得道成仙。 天地君亲师,是我心之执,顺其,即可达之。 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天地君亲师,其本质是不可说,逆之,也可达之。 甚至,从根本上讲,是逆而不是顺。 佛祖,一出世,就指天说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顺一个不可说的天道,是不可能达到佛祖的大成之境界的。 消极的一面, 天道维持的和谐,最总会被自己所破坏,也就是说,天道是自反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回归一句废话,说了也白说。 天道的终极,老子是不敢说清楚的,真说清楚了,前面说得再多,都变废话了,白说了。 天道的终极是无道,道德的终极是无德。 道长说,不对,俺修道,但不泡妞。 你注定是成不了仙的了,那是你修道德境界不够,连个小仙都不到。真正的大仙,肯定是一边修道,一边泡妞。 从这一点上讲,道(教)还是不成熟的宗教,所以最后只能发展成神话,而不是宗教。 佛祖严重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再说,这个问题不可说,不可说。 不要太执着,甚至对于天道和天人合一,都一样不可太执着。 对不要太执着本身,也不要太执着,作后的结论,执着也无妨。 这条路,是不是人人能看得清的,确实很难。 和尚只能是和尚,就是太执着于不执着了。 佛说万物众生借平等,才是真正的去我执。 佛,之所以成佛,就在于彻底了了这一最根本的科学原理等价原理。 在你和一个泼妇对骂的时候,你一定就是一个泼妇,这是毫无问题的,无论你的学识多么渊博,也不论你的手段多么高明,也无论你的言词多么文雅,都改变不了你的泼妇本质。 不消灭对错,你是根本不可能跳出轮回的。 就如鸿飞兄说我在捧杀民科,还不如他的棒杀。 俺也经常挥舞大棒,看谁不顺眼,就是一棍子先,但俺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最最根本的理由就是没在一个战壕,就是敌人。 还需要搬出真理作靠山么?当泼妇,最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不需要真理,你不讲职业道德,拿着真理的伪装,施泼妇之实,会被人看不起的。 真的讲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是对的,也都是错地。 佛祖都说,万物众生就平等。,你全部的断言,都是错的,这一点大家实在是太平等了,不可能再突破一点点。 这就是终极,终极是不可突破的。 天人合一,天人不合一,完全等价,平权的。 道德经,第 0 篇,遗失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395 次阅读|47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章
yatou 2009-3-28 01:27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博主的理解: 第二章里,讲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大的道理:不要有区别心。乐待万物万事。 而本章里,老子讲了一个不具有区别心的人(圣人),怎样来对待大众(普通人有着太多的区别心。毕竟,可以明白第二章里所阐述的道理并真正践行的人,是相对少数的)。这是此章与上一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了了这层关系,后面的就可以很轻松地来理解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一个心中有道的人,应当这样来处理天下的事情:不崇尚贤能之人,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去削尖了脑袋煞费了苦心去做贤能的人。这是因为:贤能与愚钝是相对的,无愚钝也就无贤能。正如北大裸男与英俊少年的关系。欣赏贤能,必会使人厌恶鲁钝;而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鲁钝的人,虽做着卑微的工作,过着可怜的生活,你却是最离不了他们。比如:你可以一个月不用电脑,不上网络,但却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而那饭,正是来自于田间地头里的农夫。他们是鲁钝的,与贤能者相形现下的。但是,他们是不可以或缺的。而贤能之人, 多是 忽悠之才,取宠之众,也有人在。 这样的人,少几个,没关系的。 所以,不尚贤,也不鄙鲁愚之民,是老子推崇的一种方法 。(注:原文有过,建民兄给以纠错。我也更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写。谢谢!)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将钻石当鉆石,就当成块石头,就会少很多砸珠宝店的人;对了,连珠宝店也会在这种理念下消失。现实中,那钻石顶饭吃还是能顶衣穿?多少钻石不过成了人们手上的装饰物而矣。价值?实用角度看,价值是零,甚或负值。为什么?您还得防丢防抢防盗,使本可以轻松的生活无形中因为贵重的物品而平添诸多琐碎与烦恼。更不用说现在的小青年以手戴钻戒而以此作为爱情坚贞的象征了。傻吧 ? 钻石制造商为了拓宽市场,就将这枚小小东东赋予上一种莫名其妙的意义。真是滑稽可笑。而人们也就傻乎乎地以为 : 拥有它,就是尊贵,就是爱情坚贞长久。自欺欺人的东西,人啊,能不能别这样糊涂?人家给个套,你就乐不支地快点儿上。省衣节食,买钻戒,纯亏的买卖! 当然,如钻石般骗人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每天骗着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太多了。什么时髦服装啦,高档享用品啦 ------ 一个社会,倡导着这种糜烂的消费产品时,也定是一个糜烂的社会。所以,我倡导回归节约节俭型社会,朴素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定当是悠闲而不聒躁的。因为人们已经不会去傻傻忙碌,费尽心机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能将这样看待事物的人,可以降服得了他的东西几近没有了。你说,这人是不是有些不在五行的约束中的味道了?当然,人心的执并不仅有对物质占有的妄念,还有其它。所谓无欲则刚,即是参透了这些束缚着人们的东西。看透了,不在乎了,你奈我何?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理解与上面一句相类似。使百姓不见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他们心灵安宁。之所以要这样来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圣人的能力去执去迷去惑,受制约的因素还存在很多,那你就得净化他生存的空间环境,这是上策。否则,不净化环境,因为一些可以勾起他们俗欲的东西而致使他们心乱意迷,再做出傻事情来,那处理起来不就很麻烦了吗? 所以,圣人对国家对天下的治理,不是如我们现在这样,要提倡消费,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治。 这就是说: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份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因为百姓是心存各种杂念的,如果不能通过教化让他们理解 道 之理,那就不如让他们少些知,了些欲(这两种东西在人心还不正的时候是会滋乱的)。这样的国家,会使那些智高(或者说是容易有想法的人)的人不敢妄动,因为他看到这是一个民安而知足的国家,便无以籍口而乱; 那么,一个人,以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便是采用了无为的手段来治理的(为无为),而这样的治理,则是没有什么国家不可以被治理好的。这样的人,是圣人;这样的治理,是圣人之治。 动画版道德经第二部分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建民兄: 从社会进步角度,追求安逸享受也是人类的美好天性。因此,本章的内容一直难以避免被不断批判的命运。 丫头兄的解读不尽认同,我看道德经,自然为本,并无贬低贤、难得之物的意思,而是将其置于应有的自然位置,不尚不贬,不贵不践。不尚不贵是针对世风而言,文革中未曾不有另一个极端。 吴渝: 还是说要去掉极性的思想,免得引发人的欲望和纷争。比如科研,把sci评价看得过高,那么人人就要冲sci而去,或为了学术评价而来的利益而铤而走险,学术不当。大家都是普通老师的时候,这时人心才会更多放在日常教育上,不忘记教师使命的根本在于育人。不为之治,教育部官员也应该多体会,少点折腾,让高校休息生养,这才是民族之福。 我去过五台山和崆峒山(都各自号称某某圣地),香火不一样旺,世人的态度自然分明,其实风景差不了多少。无德,有德,我始终认为是去掉分别心,心中没有分别,不以有德而抨击无德,那也是无德,并非指行为。(最近新闻说,一未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女子被同车人谴责,被用钞票打脸;还有两母女在某高校穿和服照樱花,被大学生们轰出校园。谁有德呢?) 郑融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一段,博主的解释是: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分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这一解释,还可以拿后面第十二章来作旁证。该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照阅读,可见所谓虚其心,是教人不要追逐声色犬马之娱,也即博主所说的的杂念与非分的妄念。另外,也说明这不是只要求民这样做,包括圣人,也是为腹不为目的。 发兄: 自作多情与被伯乐相中的马 发兄以被伯乐相中的马之痛苦来阐明了人们以欢喜之心行事与认识之片面,所举之例恰当而生动。 人和动物的区别 发兄阐明了有智,而不入道,这样的人,是滋乱的力量,其行径对于人类,无异于自取灭亡 。 文盲与心盲 这是发兄的扫盲篇。 鬼王: 道德经第0篇 空?执空,也是执着。先入魔道,才可以在道中正悟。否则,和尚永远是和尚,尼姑永远是尼姑。 ----- 李亚辉 无以执着之法,又何以解执着?无以明辨之慧眼,你何以辨是魔是佛?一心入魔,怎又不是执着?迷世中,执道如执斧,帮你于荒野中用之开辟出一条出路,没有它,你怎从迷中出得来?当然,出来了再拿着斧头,这又是执着了。但拿斧头仅给自己开道,不如更多的人一起用,使这斧头来的意义会更大 -----博主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850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二章
yatou 2009-3-20 22: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博主对此章的理解 人人都把美的东西当成美的,这是一种恶;都把自认为善良的东西当成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善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总是难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内在原因: 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音与声,这些看似不同并显示出矛盾的表象,实则不过是一种因为人固定了自己的一种观察角度与欣赏方向,而使本是完整的一个事物呈现出了不同的两个方面而矣。 对于美与丑,我曾经就北大新进的那个雕塑裸男面对老子的塑像在黎在珣先生一文评论过。 这样的雕塑也只有北大可以摆得出来。我倒是觉得他摆这个东西或许要我们来思考什么。对这个到处充斥着唯美思想的世界,人们似乎淡忘了丑。无丑怎会有美?那个站在一边的小伙子不就因此显得十分英俊吗?如果此时他是站在一个美女边,是否就会自惨形秽了呢?所以,这样想来,我们应该接纳这样一个丑陋的雕塑。他的存在,使我们都可以形于他之上。 而这样的丑,又怎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美呢?(略改) 这就是老子的相对论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想或许我明白了北大的此番用意。 您看,他多丑啊!可是,他身边的小伙儿,多帅气!谢谢他的丑,从心里 再来谈善与恶。 试想:当你将一件事或一个人当成善事或善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站在自己以往的经验里去对新的事物下结论而矣。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喜欢将谁定为善良的,又将另一些定为不善良的。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如果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一方来看,他们以为善的,就已经是恶了。而即便仅以他们自己的审判观点为标准,那么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善与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去问他时,他或许也早已经将原来断为坏的事情重判为好的事情了。人啊,总是这样的糊涂。原因就是太善于将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这是不能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结论的。以自己这样狭隘的眼光来处理事情,也难以将问题处理得妥当,总会是流于一时而难以妥于一世。不要忘记,喜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而情感是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基于不稳定之上出来的标准是不能成为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的。 那么,怎样才是可以依赖的标准?持久,公正,准确? 我以为,或是在道德经里,或是在佛法中,判断事与人的真正的标准是符合这个宇宙特性的,或者说是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至于这些本质属性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展开了一系列详细的讨论。比如他说的上善若水。他以为这种至善,无声,隐忍,是自然中的法则。那么,可以断定,人活在自然中,以自然运行的内在标准来评判事与人,结果理当是稳妥的,经得住时间与世事变迁的考验的。) 所以,圣人做事,心中没有偏好,执重,不过是依势而行;圣人对人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这种说教方式来教化,而更偏重于学生的体悟,顺应其心智 ,因势利导。顺万物的兴起而不加限制,生养万物却不把万物视为己有,不辞辛劳地帮助它们,却又不依靠它们;功成不居功。也只有不居功,那功劳才可以算是他的。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第一段中的论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人认识到了两方面本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他们只守一面即可以,比如守其辱而不守其荣,也因此才可以做到功成而弗居。但这可不是说说就做到的。说个不好听的话:建功了立业了,我隐退了不居功,我傻?持这种想法的人离道中之人相去还远着呢。 附: 刚从网上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动画版道德经,讲解的很到位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全家一起看会更好啊。 道德经动画版第一部分 欢迎并期待着更多的理解! 三火兄: 我所理解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为了美而求美,为了善而行善,则带着强烈的有为之心,反而会破坏自然之美和本性之善。比如为了让容貌和身材变美,就采取手术、节食、整形等手段就是造假成雕刻美,伴随着的是对天然物成的破坏及对身心的摧残而带来的痛楚。而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而行善不是真心向善,是向人表现善,所以内心深处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善。即善欲人知,并非真善之意。 发兄: 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理解:人人都以A物为美,则A物并不是真美,反而是万恶之首矣,因为它把别的都比了下去了,这违反了万物皆平等的原则,因为它的美伤害了别物。 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大家都把某种行为叫做善,那是因为大家以这种行为处事的人太少了,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善行了,所以有善这种行为的社会是一个并不善的社会。 二傻兄: 对此三句话,俺的理解是: (1)僵化的教条是死东东,故恶也! (2)不僵化的是生命,而生命一定是矛盾体,故能恒动! (3)亢龙有悔! 故: 范蠡深得道德经精髓,而伍子胥茫茫然也!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7285 次阅读|37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一章
yatou 2009-3-14 22:24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博主理解 : 道是什么,我可以说,但它绝不是通常人们说的 道路 的 道 。要我将它具体的表征出来,可以,但怕也不能用通常的那种对普通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来进行。 无,我把它称作这天与地的开始,源头;有,我把它称作这天地间万物的母亲。 始与母,是最重要的。即是如此,那么,一个人,若他常常能使自己处于 无 的状态,即没有任何分别的浑沌状态,才可以观出这世间的奇妙所在;若他也常常能处于有的状态,即心中可纳万物,才可以观出这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依相搏之奥妙。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心中时时充满着各种杂念,其观念已为自己的这些障碍所俘,定是眼不可明观这世间的妙处;如果他执意于空,脱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定是难以深入地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之妙处。 所以, 有 与 无 两个意境,乃同出,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名字。我把此二者都称为 玄 。玄而又玄,即有而又无,无而又有,这是饱览世间众妙的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你就可以看见那深存的奥妙了。 补充 : 1. 本人学识浅薄,此系列仅是一家狭说,很多地方,包括以后的文章中的很多地方,领会的与不少版本的道德经释义不吻合。一来法无定法,二来人各有观物了事之道。所以,这里所写是 自话自语 ,是我对道德经进行一次系统回顾与再学习的机会,愿将这一过程与我的伙伴们和亲人们共享,这也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 2. 请允许我借此机会感谢吴广义先生。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由他编写的道德经一书,对我理解道德经的深意起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道德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以参阅。还有很多好版本,建议大家可以在比较中进行了解,结合自己的体悟,以加深认识。 3. 此道德非市面上所言之道德。后者的道德多是条框,欲将人陷于其中,固僵住人本是活泼的思想;而道德经中所讲的道与德,与此之意,相去远矣。 4. 时间关系,一般利用周末时间来写。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22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老子的道德
duke01361 2009-2-28 09:33
一、道 老子的道德.pdf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提到了五个概念,即:道,名,有,无和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首先强调了“道”的难于表述的性质。在他看来可以表述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同样,“常名”也是难于表述的。在《老子》的一开始,老子告诉读者他所描述的是难于言表的“道”和“名”。 那么究竟他要说的“道”是什么?他所追求的“名”又是什么?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明确了在天地幵创,万物出现时存在的“道”和“名”才是他所要论述的。因此老子的“道”和“名”乃是开天辟地和万物出现时的一种表征。因此道和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出了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通常是由不可感知的过程而来的这一论断。因此,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很“妙”的事呀!而“常有,欲以观其檄”从无到有之后事物逐渐有形,而正是由这种形,人们才可以从中悟出道的真意。 那么为什么老子不提“无道”和“有道”?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进一步道名了他所论述的“道”是可以创造天地的一种神秘而永恒的法则和物质。因此“吾不知其名”,于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 因此“道”乃天地之母。所以只能是“有道”,绝不能“无道”。具体到“可名”和“不可名”则更多地是描述人这一主体对“道”这一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和知觉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显微镜和望远镜被发明之前,尽管微生物和天体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而作为“人”也只能对它们有一种“莫明其妙”的状态。类似的事情在科学史中有大量的记载。因此“可名”和“不可名”反应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如果把可名的道视为“玄”的话,那么这种“不可名”的“道”才真是“玄之又玄”,乃“玄”之源头。 二、天道与人道 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阐述了“天道”和“人道”的不同在于“天之道”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道”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两者正好相反。这个观点和《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十分吻合(For to every person who has something, even more will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more than enough; but the person who has nothing, even the little that he has he will be taken away from him)。这表明在“人道”的认识上,东西方并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老子来讲他既然清楚“天道”和“人道”的差别,那他为什么会推崇行“天道”而不是同西方人那样顺“人道”?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维有道者”,这里显然是颂扬了“天道”而感叹世间的“人道”。在《老子》之第九章,老子讲述了守“天道”的原因之一,即“天道”可以“天长地久”。他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他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抟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应当“功遂身退”这就是“天道”对于老子的启示。当然这番话也从另一面反证了“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不可长保”不能“守”而且还要自得其“咎”,而且这种“咎”之最大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咎莫大于欲得”第64章)。 在《老子》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五章里,老子对俗世权力,人之私欲,以及个人的名誉等都要顺应“天道”进行了论述,在此不表。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主人在外出旅行之前,根据他三个仆人的才干,分别给了他们五千,两千,和一千金币。而那得了五千和两千金币的仆人去做生意,并又分别赚回来五千和两千金币。而那个只有一千金币的仆人由于惧怕其主人之贪婪,把金币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等其主人回来后好交帐!主人回来知道了三个仆人的情况之后,对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仆人进行了惩罚:把他的一千金币给了那个已有一万金币的仆人。很明显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人欲不可违!也就是要尊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规则。 在老子的眼里,道,天,地和人同为自然界中之四“大”。他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不仅如此,老子认为这域中之四“大”具有一定的支配关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是处于权力的顶层,因此人必须具有“但愿人长久”的追求,以便能够真正的“天长地久”。 而在西方文化的架构中,“人”只是上帝这个“天道”在创世纪时和其它万物一起被创造出来的一件“作品”而已。本身只有服从上帝的份儿! 这其实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在老子看来,人必须效法和服从“天道”才能最终达到“天长地久”,并因此才能法地,天,道和自然。才能有大作为!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个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是以效法天道之无为而行大为,而不是常说的老子主张“无为”)。 三、什么是天道? 在此我希望搞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是老子的“天道”?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老子重视“天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效法“天道”而使人能够如天地那样达到“天长地久”的境界。在老子的眼里,“天之道”犹如拉幵的弓,可以复原。可以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同时可以使“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同样在《道德经》之第十四章,他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天道”之本性乃是平衡高下,竭长补短,抑强助弱。 老子的这种“天道”思想和现代自然科学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不谋而合,异曲而功同的。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被创生,而只能在不同形式下进行转化。这和老子“道”“常有”的思想是一个意思。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为了表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方向性问题,引入了一个表征“混乱度”的概念“熵”。系统通常采取“熵”增加的过程进行运动,说白了也就是具有向“无序”的方向运动的趋向。(参见有关资料)可见热力学定律和老子的“天道”体现出共同的特征。 除此之外,在老子看来,“天道”还具备如下特点: (一)“无” “天道”的“无”体现在它的“无名”和“无为”。老子说:“道常无名”“道常无为”。就是说“天道”常常隐于事物运动之中,从微至盛,从小至大,从里及表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故虽“道常无为”但却是“无不为”。 (二)“天道”乃“大”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又说:“顾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天道常常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除此,在老子看来由于“天道乃大”所以常常“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但却是“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不但“形大”而且其内核也大。 (三)“天道”为万物之源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以为天地母”“道者万物之奥”。这些都是在论述“天道”为万物之源头。这个思想使得老子的“道”又高于热力学定律所能表述的内容了。总之,在老子看来“天道”为万物之宗。 (四)“虚”“静” 老子认为“天道”喜“虚”和“静”。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天道”的“虚幻”。 之于“天道”好 “静”这一点。老子描述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它通常是因了“致虚极”而守“静”的。 “天道”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的“微妙玄通”和“深不可知”。 老子对于“天道”之“损有余以奉不足”的阐述成了后来众多农民起义“替天行道”的思想基础。即把“天道”原则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来,用以抑制“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 四、什么是一,二,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那么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是指得什么?既然“道生一”显然这里的“一”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和“道”具有母子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老子的“道”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搞清他所说的“一”究竟是指什么?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道”“可以为天地母”。也就是说“道”又可以生“天地”那么这里的“天地”和“一”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天地”和“一”都是“道”这一母所生,那么他们只能有两种可能的关系,一,“天地”就是“一”本身﹔二,“天地”和“一”是并列的姊妹关系。为了论证其中之一,我们再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显然,从这里可知“一”和“天地”并不是同一个体。也就是说“天地”和“一”虽然同为“道子”,但两者是处于相同的并列关系。这一点又可以从“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高贵,将恐蹶”看出“天地”和“一”,“万物”和“一”是指的同一物体的“形体”和“机能”之间的关系。即物形极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两者就如同一只笔的外形和它能够用来书写这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所指的“一”实际上属于“意识”范畴,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精神”。 接下来看一看什么是老子道德体系的“二”和“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章)。他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从上述的逻辑关系中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的关系图解: “二”--------生--“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的初期)-生-“有名”--生---万物 “无”--生---“有”--生---万物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老子的“二”和“无名”“无”是相近的﹔而“三” 和“有名”“有”又是处于同一结构层次。 对于“无”和“有”,老子说:“有生于无”,即通常说的“无中生有”。又说:“常有”和“常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这里的“玄”和“一”应该是同于“功能”“精神”和“意识”。因此也可以把“一”看做“玄”或“常”。那么循着这个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悟得:“一”为“玄/常”﹔“二”为“常有”和“常无”(这里也可以用“阴”和“阳”来表征)。 那么“三”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常有”(阳)/“常无”(阴)/“玄/常”了。 五、什么是“德” 通观《道德经》,老子在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德”的定义。但是《道德经》通篇论述了守道,行道,随道的重要意义。而且他把“道”和“德”并列作为书名。这是否暗示“德”就是老子所倡导的“守道”和“行道”? “德”这个字在《道德经》一书中首次出现是在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那么何为“长而不载”?在第五十一章,老子对此进行了论述:“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之”是泛指“万物”)。他认为“道之尊”和“德之贵”乃是使万物“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基础。因此“故道生之”之后,还需要“德畜之”。只有这样“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才能使万物得以存在。但尽管如此“养之”之余必须还要“覆之”。以便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这种“状态”就是“玄德”。 可见老子所谓的“德”是指的一种对待“道”的心态,或者是“态度”。 这种对“德”的解释可以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论述中得到支持。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说只有在懂得“天道”之“常久”之后采取谦卑,仁厚(“雌”)的心态对待“天道”才能够使“常德不离”。他又说:“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种“知白守辱”和“知白守黑”的虔诚,虚心地“行道”和“用道”正是“德”之根本。 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用有“德”?“德”会带给万物什么“畜”义?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德”之人可以因“德”获得“天道”。对此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遽,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 同时老子更强调“修德”。 在《道德经》之五十四章,老子阐述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于家,其德乃余﹔修于乡,其德乃长﹔修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余天下,其德乃普”。在身,家,乡,邦和天下等众多层面上需要注意对“德”的“修”。而只有如此才能得“真德”,成就“大德”。才能真正能够保持万物自有的纯洁性,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所谓的“德”不仅单指“守道”和“行道”,而且还有“守道”“行道”之后的收益问题。 老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修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他说:“治人事天”者必须要“重积德”。老子认为“重积德而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只有在这种高居临下的“德”的基础上才能“有国”。而且“德”可以是“有国之母”只有具备了“德”这个“国母”才“可以长久”这才是“深根固柢”才能长治久安呀! 六、有“德”是什么样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2,10,51章 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老子提到人缺乏持久性的问题。他认为这反映的是自然界之普遍性之一种:“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了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这样的一种“欲望”有损人之持久性。对此他阐述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不能“久”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德”之人一定要讲求“实际”,不可贪恋物质享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要有所选择,有所追求。即做到有所求而有所失。 在谈论物质诱惑之后,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则着重阐述了“名利”对人之持久力的影响。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人如果太在乎“名利”就会有大麻烦!为什么?因为那可以累及身家性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提出有“德”一定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体现为“以身为天下”和“以身寄天下”。 接着老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在第四十九章,他解释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再次强调了“以身寄天下”的思想。不仅如此,老子同时更倡导“博爱”和“诚信”的精神。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是“德善”。同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就是“德信”。这其实就是一种“博爱”和“诚信”的早期表述。 在老子看来这种“博爱”和“诚信”乃是“德”使之然。这些表明老子所倡导的“德”体现的是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不贪图名利,心怀天下,博爱和诚信的一种品性。 除此之外,老子认为有德之人还要表现出如下的品质: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为人楷模。“万物作而弗始”不争先﹔“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不居功,不贪恋一得之私,不贪婪享受和名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见第十九章),自觉追求“朴素”不要贪求私欲。 二,虚怀若谷,“抱一为天下式”。心胸宽广,“不自见”,不自高自大﹔“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伐”,不要妄自菲薄﹔“不自矜”,不骄傲自满。从而做到“明”“彰”“功”“长”,并成就若谷之上德,广德(22,24,41等章)。 三,“自重”:“不轻易许诺”﹔“求“静”不“躁”(26,28章),“求实”不“虚荣”:“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见微知着”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慎终如始”持之以恒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这就是老子眼里的有德的样子! 七、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柔能克刚”。在第四十三章里,老子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为什么?他认为“无有入无间”“坚”必有“间”,而这里的“间”指“弱点”。因此对待强大的事物一定要善于找出其中之弱处。并对之加以利用,以图克之。这个思想或者是方法论被其后的孙子(孙膑)和近代的毛泽东加以光大。在《孙子兵法》和《矛盾论》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老子以此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主张“不能硬碰硬”不可武断行事。 同时他还主张“防患于未然”重视事物发展之势头。他认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并告诫人们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他还认为“柔弱”本为生命的本质,而坚强,刚毅则为“死”的属性。在《道德经》之第七十六章,他论述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若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第七十三章中也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因此面临强大的势力,应该以“柔弱”自处,以“柔弱”的方法来应对。 他以水之柔弱为例,解释为什么应该以“柔弱”克制“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体现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天道”。 老子的这种思想基于他自己对“天道”属性的认知,是“天道”理论所衍生出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后世对他的这种方法论产生了颇多错误理解,典型的如“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世俗人生观。就是智如孔明者亦信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的人生观。因此更不难理解所谓的”变节”和“曲线救国”之徒者的思想基础了。 八、民生与民治 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里,老子用了二十一章以上的篇幅论述了民生与民治问题。这些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农业生产 在《道德经》的第六章,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和后人贾思协之“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是一脉相承)。 (二)抑制苛捐杂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指出民之不足,不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掠夺。 (三)廉政爱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统治者不应该有私心杂欲,应该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欲。(第四十九章)。对百姓应该施“仁政”(五章),以免造成官逼民反(七十四章)。此外统治者应该以上述方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七二章)。以此赢得百姓之爱戴和拥护(第十七章)。 (四)实施“愚民”统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统治者不应标榜贤才异能,以免对百姓具有误导。“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应该“屯积居奇”哄抬物价与民争利,以免因生计之依靠难得,而使盗匪横行。乃至天下大乱。“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更不应该利用人之情欲来刺激百姓的人欲,以免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蛊惑人心。 因此统治者要使百姓无欲无求,无知无为,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以求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朴素,天下太平(第三章)。 (五)无为而治 老子除教导统治者应该“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政策之外,同时也劝告统治者自身要实施“无为而治”的策略。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如果做到“弃智”“无为”那么对百姓和统治者自身都有好处。他因此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六)统治者不可尚武和穷兵黩武 “天下有道,欲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样的兵荒马乱皆因统治者尚武和黩武,为了自己的私立和贪得无厌的掠夺使然(第四十六章)。 因此统治者切要施行“无为而治”的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同时切不可使民尚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七)道德仁义可治国 “治人事天,莫若蔷”统治者一定要重视“道德”的力量(第五十九章),做到以“德”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德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德交归焉”实现天下大治。 最后要说明的是老子的“愚民”不是建立在统治者的无道无德和缺仁寡义的前提下的一种对待百姓的态度,而是在坚守道德仁义的前提下,不与民争利,争先而使民自正自朴的一种统治策略。 九、朴素的民风 老子崇尚民风淳朴。他认为“人多伎巧”则“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统治者应该“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并以此成为人民楷模,使民“自化”使民“自正”使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百姓懂得太多的追求物质和功力的技巧,是天下不太平的一个原因。为此他告诫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第六十五章)。 同时统治者也不要崇尚贤才异能,免得老百姓纷纷仿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屯积居奇,扰论市场,不要用物欲和功利刺激老百姓的欲望(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老子的后人没有什么人是这样做的。虽然与他同时代的孔子比较注重“仁义道德”的建设。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之疾苦,莫不因战乱而至最。而社会上的一些贤才智者往往对这种情况推波助澜。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的齐国人孙武为武王阖闾作 后来又有后人成 。这些可谓穷尽人斗,人争之玄妙。 试想如果把这些技法用于人与人之间,那社会不乱也就很奇怪了! 如果有官吏欺上瞒下,瞒天过海,为己之私立尔虞我诈,老百姓会因此承受多少磨难?如果有人“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趁火打劫”那社会治安能好得了?如果有人对所谓的人民公仆强使“美人计”你能总抱怨公仆们觉悟不高?如果有人对你“笑里藏刀”“欲擒故纵”“无中生有”“指桑骂怀”,你能不觉得恐惧和气愤?如果有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隔岸观火”“假痴不癫”,甚至于“上屋抽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你能没有世态炎凉,人心可畏的感慨? 诸如此类,都会从根本上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么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人之道义?更别提“博爱”和“友善”了! 因此老子主张老百姓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要从根本上“绝巧弃利”。这种观点依然不过时呀! 十、道和现代科学 可以想见在老子出走之前着 的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更别说是现代科学了。因此我们绝不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苛求老子。但是如在接受现代科学的前提下,重新审视《道德经》,我们却会发现在《道德经》中已经露出了现代科学的思想雏形。 特别是老子对“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这种情形和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成果颇多类同。在烟波浩妙的宇宙之初,“寂兮寥兮”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有物混成”,最终形成天地和自然。他的宇宙论,与“大爆论” 的宇宙创始过程相比,几乎完全符合。同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特别是对于细胞的最初形成过程的描述,比如米勒的“放电”实验,俄国的奥巴林的原生质球实验等,都再现了细胞在最初形成过程中那种“有物混成”和“寂兮寥兮”的情景。 在对“天道”属性的描述时,老子认为“天之道”常常体现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和“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十七章),这种规律和现代热力学三大定律所描述的情形又非常神似。 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进一步阐述了“天道”的可求和可知。这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论观点。 他同时也论述了“道”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这些和现代科学中的规律和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喻的维妙维肖。 老子崇尚回归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他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之后得出的真知灼见。因此老子又可以说是最早强调“环境保护”的中国古代学者和哲学家。此外老子以致其后的道家学派,深入自然,对自然界之中的植物和一些矿物的的生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对于古代的炼丹术(现代化学的先驱者),以致后来的火药都有间接或直接的贡献。老子和道家子弟对植物生理功能的认识和观察,对中国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人类自然疗法和自然药物的鼻祖。现在老子等人已经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学家之一。 同时老子的学说影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和科学家。而 现以成为和 具有同样影响的历史巨著。 以下是曾经受老子影响的中外哲学家和学者: 孔子(Confucius)( 552-479 B.C.)---孔子曾一度和老子讨论“礼”和“道德”问题。 庄子(Chuang Tzu)(350-265? B.C.)--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道学家. 孙子(Sun Tzu)老子同时代人物,着有 十三篇。相传他得过老子的亲传。 韩非子(Han Fei Tzu)(?-233 B.B.)--法学思想家,曾着有 和关于道德经等两本专着。 佛教Zen(Ch’an)起源于道教的佛教的一个枝,先日本的佛教属于此。 西方哲学家和学者: Frederick Nietzsche--他高度颂扬了老子的著作,认为 乃一部充满创造性的著作,其思想性如同水和井的关系。(He said Lao Tzu’s book was full with creative ideas, as inexhaustible as water in a well. Paul Carus-- 他认为老子是他仅见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Bertrand Russell--He was deeply touched by Lao Tzu’s words about true nobility would help to relish their lives without being possessive. would carry out good deeds withour asserting his achievement.(2.IV) Karl R. Popper(following books ar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him)--He had been interesting in Lao Tzu ever since he was twenty-six. Samuel Johnson(19th century American missionary) Stainislas Julien--汉学家,老子是最遭误解的伟大的哲学家. Leo Toystoy(humanitarianist novelist)--他比较了老子的 和 的关系. 波尔,量子物理学家﹔Niel Bohr(quantum physicist) Eugene O’Neil(戏曲作家)--He claimed to be an admirer of Lao Tzu’s principles an named his residence after it. 约瑟夫 微生物学家,汉学家(Joseph Needham(microbiologist sinologist)--He said Dao Teh C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without exception the most prfound and beautiful work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ic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此外还有许多神职人员,这些人在《道德经》和《新约》之间发现了许多平行的内容(parallel passages between Lao Tzu《Tao Te Ching》and The New Testament)这可能也《道德经》如此盛行于世有关。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足者,富也
famingkuang 2009-2-16 21:23
------读《道德经》有感 当我流落街头身无分文时,心想:我要是有 10 元钱就好了,我就可以买上几大碗面大饱一餐了。 当我有了 1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一双好点的鞋子穿了。 当我有了 1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架自行车,上班就不用天天走路了。 当我有了 1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辆摩托车开开,见女朋友也爽多了。 当我有了 1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 元就好了,单位积资建房,有了漂亮的房子女朋友就会答应和我结婚了。 当我有了 10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一辆奔驰开开,可以养一个小情人了。 当我有了 100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00 元就好了,。。。。。。。。。。。。。。 如今,我已经有用不完的钱了,可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富有,因为比我钱多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已经比当初的钱不知多了多少倍了,为什么我还不富呢? 偶然间翻开《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这样一句:知足者,富也。此时我才仿然大悟,原来富是没有底线的,再有钱的人也可以不富,就算他身家过亿也还是个穷人,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富所以还在拼命的捞钱,所以才有贪污受贿几个亿的人还在拼命贪;而身无分文竟能整天乐呵呵的这种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怪事发生了。 以前我对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总是一知半解,不知其然,现在终于完全明白了,知足者之所以能乐,是因为其富也,既富则乐生矣。 知足常乐者,皆因为知足者富也。 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① 。知足者富,强行 ② 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 ③ 者寿。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 道 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1 、强:刚强、果决。 2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 道 犹存。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 知人 、 胜人 十分重要,但是 自知 、 自胜 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中国有一句话,叫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自知者明 ,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 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 ,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 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 死而不亡 是 有鬼论 吗? 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 死而不亡 ,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 无为 的思想主旨。 死而不亡 并不是在宣传 有鬼论 ,不是在宣扬 灵魂不灭 ,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 死而不亡 。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个人分类: 修心养性|138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生万物的数学诠释
famingkuang 2009-1-7 15:36
一生万物的数学诠释 老子道德经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数学上是如果诠释的呢? 发明狂在鲍得海《 世 界上最完美的砝码组合 --- 神秘的 3 重现江湖! 》这篇博文里对三生万物的数学原理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也在这篇博文中鲍得海回复网友评论这回对老子的三生万物有了一个数学角度的理解,谢谢鲍老师!时写道:嘿嘿 ! 其实 1 能生万物 ,2 也能 ... 最大的是 3 而已 ! 还等什么,现在就让我们用 1 来生万物吧。 只使用数字 1 以及运算符号 + , - , x , / ,(), ^ (乘方)进行混合运算来表示出任何一个自然数。 还等什么,动手吧! 自然数 运算过程 个数 1 1 1 2 1+1 2 3 2+1=1+1+1 3 4 2x2=(1+1)(1+1)= ( 1+1 ) ^(1+1) 2+2=4 5 4+1=(1+1)(1+1)+1 4+1=5 6 2x3=(1+1)(1+1+1) 2+3=5 7 6+1=(1+1)(1+1+1)+1 5+1=6 8 2^3=(1+1)^(1+1+1) 2+3=5 9 3^2=(1+1+1)^(1+1) 3+2=5 10 9+1=(1+1+1)^ (1+1)+1 5+1=6 11 9+2=(1+1+1)^ (1+1)+1+1 5+2=7 11 12-1=2x2x3-1=(1+1) (1+1)(1+1+1)-1 7+1=8 12 4x3=(1+1) (1+1)(1+1+1) 4+3=7 13 12+1=(1+1) (1+1)(1+1+1)+1 7+1=8 14 12+2=(1+1) (1+1)(1+1+1)+(1+1) 7+2=9 15 3x5=(1+1+1)( (1+1)(1+1)+1) 3+5=8 16 2^4=(1+1)^{(1+1) (1+1)} 2+4=6 17 16+1=(1+1)^{(1+1) (1+1)}+1 6+1=7 17 18-1=(1+1) (1+1+1)^ (1+1)-1 7+1=8 18 2x3^2=(1+1) (1+1+1)^ (1+1) 7 19 18+1=((1+1) (1+1+1)^ (1+1)+1 7+1=8 20 4x5=(1+1)(1+1)( (1+1)(1+1)+1) 4+5=9 21 3x7=(1+1+1) ((1+1)(1+1+1)+1) 3+6=9 . ..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要得到用 1 个数最少,先要对这个数进行因式分解,不能因式分解的取与其最近的能因式分解的数再 + 1 或 -1 。这样就能得到用最少的 1 生成这个数了。 例如: 29 4x7+1=(1+1)(1+1)( (1+1)(1+1+1)+1)+1 4+6+1=11 29 5x6-1 5+5+1=11 31 30+1=5x6+1 5+5+1=11 31 32-1=4x8-1 4+6+1=11 79 78+1=6x13+1 5+8+1=14 1457 1456+1=2^4x7x13+1 2+4+6+8+1=21 1457 1458-1=2x3^6 +1 2+3+5+1=11 从 1457 的两个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选择 +1 还是 -1 时,如果不慎差别可以很大,那么应该遵守什么原则呢?依我看应该遵守这样的原则:因式个数最多这样的原则,就一定能得到用 1 最少的目的。在 1457=1456+1=2*4x7x13+1 中只有 6 个因式( 4 个 2 ,一个 7 ,一个 13 )而在 1457=1458-1=2x3*6 +1 中却有 7 个因式(一个 2 , 6 个 3 )。 例 1 : 2008 需要用几个 1 来表示呢? 2008=8x251=8(250+1)=2^3(2x5^3+1), 最少需要用到 2+3+2+5+3+1=16 个 1 表示。即: 2008=(1+1)^ (1+1+1){ (1+1)(1+1+1+1+1 ) ^ ( 1+1+1) +1 ) } 狂币征答问题 2009 最少需要用多少个 1 表示呢?并请您用式子表示出来。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0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连山><归藏>和<周易>的阴阳基础
newniu 2008-11-16 18:37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后来,人们认为三易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夏,商,周。《连山》是夏朝的易,《归藏》是商朝的易,而《周易》自然是周朝的易。可以想象《连山》最为古老, 《归藏》次之,《周易》最新。 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连山》以艮为根,象为山。为什么夏人把山看得很重。我们需要考虑大禹治水和当时生产力水平。当水灾很严重时,人们只有向高地迁徒,即是山。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水依赖小于对水的恐惧。人们只有在山中才能生存,在山中打猎,采集,住宿等。因此、夏人以山为根也很正常了。 《归藏》是源于商,后人发现商族遵奉乌图腾,反映商族曾经过母系氏族阶段。同时,后人商人的迷信观点强烈,从而形成了殷人尚鬼的说法。这说明了夏人更讲求现实,而商讲求精神层面。又由于图腾源于母系氏族,《归藏》形成了以坤为首。后人由此推断《老子》一书以《归藏》为思想源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坤上乾下。虽然老子很了解〈归藏〉,以母系为主,但是他的行为还是表现出周的特点。 老子一书的内容处处体现了以《归藏》根,在但内容之外的形式上却体现了以〈周易〉的特点。以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是老子提,商人不提?原因有两个:1、商朝人就没有胜和负的概念。在生物界中,母性之间不存在战争,只有雄性争雌性,商朝人以母性为根,没有打斗,自然头脑中不会有胜和负的概念。 只是到了〈周易〉阶段,才真正提出乾上坤下,才有了斗争。有斗争,所以周人把世界的变化看成阴阳相斗。在夏和商阶段的易经里,没有斗争的概念,把世界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虽然处处有变化,但是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关注。 2、老子的头脑里仍然是周的争斗观念,但是又受到《归藏》的影响。那么《归藏》成为一个工具,服务他头脑中的观念战胜对方。 因此、《道德经》中的文字体现了动的方面,又体现了静的方面。从动的方面看,他希望能够达到某个目的。例如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 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因此说,老子并不是隐世,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世。你看看他的《道德经》,大篇大篇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怎么可能出自一位不同世事的老头。 老子的想法自然是为天下,也是为了成功。这说明是一个主动者,希望成功。然而,他在技巧上却讲求以柔克钢,这又说明了他以退为进,以阴克阳。老子像其它雄性动物一样,希望战胜与之竞争的同类。不过他的竞争策略是以退为进。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来自于《归藏》,以柔克钢。 以上为个人观点,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515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