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道德经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道德经

相关日志

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何谓“圣人常无心”?
zhongmaoch 2020-11-5 06:32
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何谓“ 圣人常无心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对于“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不宜用儒家的“民本”思想来阐释,不能解释为“圣人,想百姓之所想,以百姓之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圣人常无心 ”的意思是:如同第四十三章所阐述的,“道”对于万物,并不主动作为而只是承载。圣人,也应秉持“并不主动作为而只是承载”这一特性来统治社会。所以。对于“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更合理的释义应当是: 得道的统治者并不是事先明确统治行为,而是了解百姓的行为意愿之后,相应地因应并承载之 。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的含义是:得道的统治者所设定的承载机制,不仅能够促使“持有顺应自然理念者”和“不持顺应自然理念者”,都朝着顺应方向行为;而且能够促使“持有显示真实信息理念者”和“不持有显示真实信息理念者”,都朝着“显示真实信息”方向行为。 “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的含义是:百姓往往受到外在的影响而形成并非其本意的欲望,以“道”统摄天下者,引导百姓尽可能回归到最本真的需求,而去除那些非本真的欲望。 本章的哲学意涵 : 以“道”治理社会的统治者,并不会主动为社会成员设定其发展方向和行为准则,而是其系统性机制中,具有应对不同群体不同意向的因应机制,对于顺应“道”的意向,有其相应的因应机制,对于未顺应“道”的意向,也有其相应的因应机制,这些机制的目标都是符合“道”的原则,也具有促进相应群体回归到顺应“道”的方向的作用。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3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何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zhongmaoch 2020-10-30 05:41
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何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矣。 承接上一章,本章的“ 为道 ”,就是上一章之“ 见天道 ”,即,必须站在系统整体的角度来认识系统整体的规律。所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的意涵是: “为道”与“为学”的方向正好相反,“为学”是不断增加系统内部层级的认知( 以现代知识来阐述的话,就是“分析”); 而“为道”则是不断去除外在的东西 (指分析系统内部层级所观察认识到的知识), 逐步将思想认识提升到系统整体(逻辑体系)的高度 。“ 无为 ”的含义是:符合“道”的认知,亦即符合系统整体的认识,不可解读为“没有任何认知”的意思。同理,“ 无不为 ”的含义是符合“道”的“不认知”,亦即去除系统整体之外的“分析知识”。“ 无为而无不为 ”在这里的含义是: 认识系统整体的规律,而以系统整体性来联结系统内部结构 。 “损”是《易经》的卦象之一,其卦辞是“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大意是:以祭祀为例,只要有诚心,两竹盘的简单祭品,就足以用来祭祀了,神祗也会接受。参照“损”卦的这一含义,可见“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的意思不是损至“没有”,而是简化到“最简洁”的状态。可见“无为”不是“无所认知”,而是“只作符合天道(系统整体)的认知”。 本章的哲学意涵 :“为道”的路径是,不断去除那些外在发展而来的形式性内容,逐步回溯到系统整体的本真要求,直至所留存的都是符合“道”之本质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了符合“道”的行为以及符合“道”的“不为”,并秉持这样的“为”与“不为”,才是真正“得道”。得道的社会统治者,也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秉持符合“道”(系统整体稳定性)的“为”和“不为”,一旦出现了不符合“道”的强“为”,那么,他就失去了统治社会的能力。治理天下,最一般的原则就是不人为地增加外在的“作为”。如果,到了不得不增加外在作为的境地,那么,这个社会就难以治理了。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12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何谓“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zhongmaoch 2020-10-25 10:02
读《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何谓“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本章各句,并不是讨论理论认识是否来自于实践之类的问题,而是主要讨论理论思维、认识世界的视角问题。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句,其中,“ 天道”,本义是指宇宙的秩序,即天体运行的周期性。从“ 不窥牖,见天道 ”的表述来看,也符合古天文学的含义。即,在古天文学的意义上,日、月、行星在天空中有秩序运行的路径、轨道。如,“夫天道自然也无为。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王充《论衡》)。由“天道”的概念,引申而又有“地道”、“人道”,进而形成了表征规律性、周期性的“道”这一哲学范畴。 所以,该句所要表达的意涵是: 要正确认识所处系统的“道”,就必须站在整个系统的视角去思考。站在系统的局部,是无法准确观察、也无法准确认识整个系统的,认识系统性,要更多地通过逻辑思维 。“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的含义是: 如果站在系统的局部去观察认识的话,观察得到支离破碎的“现象”越多,也就越是偏离站在整个系统高度的认识 。 “ 无为而无不为 ”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本章“ 不为而成 ” 中的“ 不为 ”,与“ 无为而无不为 ”的“不为”是同一意义,即,符合“道”的“不为”,亦即,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应当寻求自然世界的逻辑体系,而不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或分析。“ 不为而成 ”所要表达的意涵是:能够使事物都得到符合逻辑体系的解释,才是真正符合“道”的认知,这是得道者达成认知目标的重要途径。 “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的含义是:在构建符合逻辑的认知体系下,就能够预期到一些未见未闻事物的。不可解读为:老子主张“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认识观。 本章的哲学意涵 : 如何获取关于一个系统的正确认识?站在系统整体角度,逻辑一致是最为重要的,而那些支离破碎的观察现象,无助于系统的逻辑认识反倒容易破坏系统的逻辑认识。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4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何谓“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zhongmaoch 2020-10-21 06:25
读《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何谓“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涵?个人认为,“戎”,在当时多指称西域之敌国,此处“戎马”或指来自西域的贵重好马,不宜释为“战马”。与之相类的例子,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之句,此处之“戎马”也宜理解为西域腹地,胜于释为“兵事之地”。所以,“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的意涵是: 社会运行符合“道”的话,人们则知足而不贪,即使有好马也不愿用于交通远方;反之,社会运行不符合“道”的话,人们则贪而不知足,即使是西域的好马也会想方设法地获得 。此章所论内容与战争意愿没有关联,只论贪欲与知足。与第三章所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与第八十章“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都有相近的意涵。“ 天下有道 ”、“ 天下无道 ”,也不应想当然地解释为“天下太平或战乱”,而应当按字面来理解为“社会系统运行是不是符合‘道’”。 本章的哲学意涵: 一个社会系统,是不是符合“道”,只要观察这个社会对于难得之“好马”的态度,就可以作出判断。凡是不用“好马”去交通远方的,说明这个社会及其成员是“知足”的,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就是符合“道”的;反之,如果这个社会各地各阶层总是想方设法地得到“戎马”,这个社会及其成员就是“不知足”的,那么,这个社会的运行也是不符合“道”的。和是否追求“好马”一样,各种的“不知足”的“欲得”必然积累祸患,遗祸于全社会。只有全社会“知足”,才能够形成一个正常而稳定的社会系统。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30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何谓“清静为天下正”?
zhongmaoch 2020-10-15 09:29
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何谓“ 清静为天下正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本章的“用”,如同第十一章之“ 当其无,有车之用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之“用”,亦如第四十章“ 弱者道之用 ”之“用”。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等各句的含义是: 在遵从“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下,对于“道”的有限承载力,就会留有余地,这样的话,“道”的承载力就永远存在,永远可以被利用。反之,如果不留余地的话,“道”的承载力就会不断降低,直至无法被利用 。 本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句与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句的含义,基本相同。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的含义是: “发散”的机制适用于内在扩张动力不足的情形 ,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即,此时需要一个正反馈使之有所扩张; “收敛”的机制适用于内在扩张动力过旺的情形 ,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即,此时需要一个负反馈使之收敛。“稳态”是各种系统持续最为长久的状态。“ 静 ”相当于“收敛”,“ 躁 ”相当于“发散”,如同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之释义。“ 清静 ”相当于“稳定地趋近于某一有限状态”。 本章的哲学意涵 : 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清静为天下正”所阐释的哲理是:只有系统收敛,才能使系统最终达致稳定状态。“躁胜寒,静胜热”所阐释的哲理是:当系统趋向一个负面状态之时,需要一个“发散”因素(如,正反馈因素)使之转向正面状态发展,而后当发散到一定程度之后,通过“收敛”因素(如,负反馈因素)使之逐步趋向一个稳定值,使系统最终趋于稳态。真正的“完成”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无限接近。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5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何谓“强梁者不得其死”?
zhongmaoch 2020-9-30 05:59
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何谓“ 强梁者不得其死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本书作者认为,本章主要借用《易经》的义理,来阐述“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即是《易传》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或为“道生 — (或 - - ), — 生 二 , 二 生 ☰ ,生万物”之讹。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含义是: 简单地理解“道”,那就是“阴”和“阳”;进一步深入理解的话,那就可以从“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样稍微复杂的角度来认识;更深入一步的话,则可以从“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的角度来认识;进而,由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则可以认识和阐释世间万物及其关联变化 。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的含义是:大部分卦象都是有阴有阳,有空虚有充实,才能够交融和合,亦即,阴阳交合才能形成均衡和谐状态,才是吉利的卦象。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的含义是: “乾卦” ,只有阳没有阴,一般来说是不吉祥的卦象,而“乾卦”却往往被视作最重要的一卦。这就如同:人们不喜欢“ 孤、寡、不谷 ”等词语,王公却以这些词语自称 。 部分释译文本,由于无法联系上下文,而把“ 人之所恶…… ”全部归为“错简”,是很武断的做法。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的含义是: 每一个卦 ,不吉祥的,只要稍微有所变化,就有可能转化为吉祥的;吉祥的,如果稍微有所变化,也可能转化为不吉祥的。 “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的含义是: “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都是吉祥的,因此,我(指代《道德经》)把“乾卦”作为阐释和运用《易经》道理的依据 。 本书作者大胆猜测,“ 强梁 ”,从文字语言角度来看,极有可能与“乾”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在读音上,“强梁”可快读连读为“乾”,另一方面在表义方面,“强梁”可表示“乾”卦全阳爻之特性。“ 不得其死 ”,并没有表达“不得善终”的意思,反倒是表达了“不会走入绝境”的意涵。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的含义是: 上述这些是《易经》所阐述的道理,《道德经》也认可并运用这些道理 。 本章的哲学意涵: “道”,与阐述“阴”、“阳”、“八卦”的《易经》,有相通之处。也认同这样一些认识:乾坤等六十四卦,可以阐释世间万物及其关联变化。一般来说,各卦象都有阴有阳,有空虚有充实,这样才能够交融和合,亦即,阴阳交合才能形成均衡和谐状态,才是吉利的卦象。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形,比如,“乾卦” ,六个爻都只有阳没有阴,一般来说是不吉祥的卦象,而“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这就如同:人们不喜欢“ 孤、寡、不谷 ”等词语,王公却以这些词语自称。其实, 每一个卦的吉与不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吉祥的,只要稍微有所变化,就有可能转化为吉祥的;吉祥的,如果稍微有所变化,也可能转化为不吉祥的。《道德经》把“乾卦”的道理作为阐释和运用《易经》思想的依据。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4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何谓“下士闻道,大笑之”?
zhongmaoch 2020-9-25 15:08
读《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何谓“ 下士闻道,大笑之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文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中士、下士之“ 闻道 ”,所“闻”的是指上一章所论述的“ 弱者道之用 ”。因此,“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的意涵是: 上士,在利用“道”的功用时,时刻遵从“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而时刻关注“道”的有限承载力;中士,在利用“道”的功用时,对于“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将信将疑,总是意图更多地利用;下士,在利用“道”的功用时,则不在意“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总是无所顾忌地无限利用 。 “ 不笑不足以为道 ”句的意思是,嘲笑“ 弱者道之用 ”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如此浅显的说法怎么会是高深的“道”呢。 “ 明道若昧……大象无形 ”句,并不是阐释明昧、进退之类的辩证关系,更不是《道德经》众多注释者作出的“虚玄”阐释。《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是非常朴素的,那种“虚玄”的阐释是不符合《道德经》本意的。对照本章的“ 大白若辱 ”和第四十四章的“ 知足不辱 ”,就很容易理解到,“ 大白若辱 ”等各句所要表达的意涵是: 不可过度地去追求那种极端的状态,而要“知足”、“知止”,“知足”、“知止”的依据就是“道”的有限承载力 。所以,在实现“明道”、“进道”、“夷道”等目标时,不可无视“道”的有限承载力。“道”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这大概是“ 下士闻道,大笑之 ”的根本原因。 “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的含义是: 正因为,在利用“道”的功用时,要时刻考虑“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而时刻关注“道”的有限承载力,所以,在实现每一个目标时都必须留有余地,而不可达成“极致”的状态 。所以,真正符合“道”所呈现的优化状态是“ 若谷,若不足,若偷,若渝,若辱,无隅,晚成,希声,无形 ”,通俗地说,凡是符合“道”都不会去追求达到极致状态。本章最重要的认识是“ 夫唯道,善贷且成 ”,其基本内涵是: 越是遵从“ 弱者道之用 ”的原则,越是顾及“道”的有限承载力,利用“道”的功用的目标就越是能够得以实现 。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句,郭店“楚简本”作“大方亡隅,大器免成,大音祗声,天象亡形”,含义更为精准,更不容易产生歧义。《说文解字》对“亡”的释义为“亡,逃也”,即,表述“由有而失”的变化。所以,该句的含义是:如果方正到了极端程度,就失去了角 隅形态,也就不成其为“方正”了;过度精美的器物往往是难以制成的;音乐表达达到极端状态之后恐怕就失去了音乐的意韵;空间无限扩大的话,也就逐步失去具体形态。 本章的哲学意涵: “弱者道之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原理。对于这一简单原理,认识事物深刻的人(“上士”),会坚信并坚守这一认识;而认识事物并未达到完全理解程度的人(“中士”)对此则将信将疑;那些缺乏哲理思维能力的人(“下士”),听闻到这一浅显认识之后,反而会认为自己的认识更为深刻。能够认识“弱者道之用”这一简单原理,就能够认识到:任何符合“道”的现实事物,都不是极端条件下的“极致”。越是遵从“弱者道之用”的原则,越是顾及“道”的有限承载力,利用“道”之功用的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 , 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6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geneculture 2020-7-7 13:27
断句读不同其含义和用意也就随之而不同: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非常名。
个人分类: 师生交流|2855 次阅读|7 个评论
携幼(1)一一浅释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kd652 2020-5-27 06:30
最近看到有说道德经的发行量在世界上居首,我不知道是怎样统计出来的,但我还是佩服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下子使人莫名其妙。 我家小朋友字也不识,我举了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郊区 某小区,去农贸市场须绕过一个人工湖,冬天里湖水结冰,三九天以后人们可以从湖面的冰上行走去买菜,新搬来的小明以为湖靣就是道路,天天从湖面上走去农贸市场,直到一天春暧花开,小明踩碎了冰落入水中,幸亏水不深,凉水浸到褲腰,一场虚惊,这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其背后的哲学道理是"量变引起质变"。用俗话说:“别以为前天这样,昨天这样,今天还这样就永远这样子了,不定哪天就不是这样子了”。 自我提醒:再过几天就“六一”了,多关注少儿的成长。
个人分类: 携幼|1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谋与老子
libseeker 2020-1-16 12:39
近期听了白岩松先生在河南大学做的关于“为什么读书”的演讲,演讲中,白先生特别提及其在三四十岁这个年龄到遇到了其“生命之书”——老子《道德经》。听白先生的演讲个人非常有共鸣,感觉受益匪浅。我自身在进一步“反刍”,与此同时,我将该演讲视频推荐给正在读大一的外甥,希望其也抽空听听,相信会有帮助。 图谋与老子,也算是有故事的。 我是30岁(2005年)才得到上研究生的机会。对于我来讲,这样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出乎我意料的。张厚生先生对我的鼓励与帮助起了很大作用。我坚定选择了“图谋”(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也应从那时算起。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选择了在职脱产3年到南京农业大学学习图书馆学。我原本报考的是东南大学张厚生先生的研究生,因英语成绩未过线调剂到南京农业大学成为刘磊先生的学生。成为刘磊先生的学生,也是特别的缘分。张厚生先生是彭斐章先生指导的首届首届研究生(1978级),刘磊先生是彭斐章先生指导的博士研究生(1995级。彭斐章先生1990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1年开始招收现代目录学方向博士生。)。我想读书,我要读书,我渴望读书……2005年9月19日的博文题名为《我对这里的情况很满意》,其中有“没来之前担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学生生活。这里的学风,饮食与住宿条件都很好。我是个‘老'学生,但还有很多比我更老的(呵呵,人家大部分是攻博士),我们同住一个楼,甚至有些课同一个教室。” 我忘了是2005年,还是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门口买了《老子》(原著 老聃、梁海明译注.老子.远方出版社,2004.10.),花了5元钱。这本书原本是“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一册,我只买了这一册。我曾试图多读些科技哲学的图书,曾做过一些努力,大多数读不进去,浅尝辄止。后来,花了较多时间读《老子》,甚至希望其全文背下来。许多个早晨,我曾在临近下马坊的研究生宿舍楼旁的“情人坡”诵读《老子》。估计会比较“另类”,“老”学生诵读这类老东西,其它青年学子多是诵记英语、政治等。有一次,还让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黄建年老师“偶遇”了,后来,与几位博士在读的老师一同散步闲聊时,黄老师向其他老师介绍我精通道家,令我惭愧不已,其实其时只是略感兴趣。黄老师的“谬赞”倒确实是激励我认真学习《老子》。读研究生三年的时间里,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感悟《老子》 。 “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2007年10月20日首次修订,历时近8小时。2007年10月24日再次修订,历时1小时有余。全文8千字,共8页。修订说明:《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难辨孰真孰伪。本文根据 和 进行修订。梁海明先生译注的《老子》《老子》原文以 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并以他本参校订文而成。,但该版本通假字甚多,不便理解与诵记。亦文先生给各章节起了名字,正文多有不同,多处有误。本修订本各章节采用亦文先生取的题名,以梁海明先生译注本原文为基础、参照其注释进行修订。囿于学识,本修订依然存在讹误,敬请学者时贤和识者先进不吝教正。“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先后在博客网图谋博客、新浪网图谋博客等处发布。网络上有不少地方转载。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若干年,我时不时有翻阅《老子》一书,有时出差的时候也放在行李中,待有闲暇时翻几页。这本书,如今真的是被翻烂了。可以说是我用的最勤的一本书。虽然囿于自身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所感所悟所得尚不尽人意,但自认为切实受益良多,对自己的为学为人处世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我能坚持写图谋博客、坚持管理与运营圕人堂QQ群,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是阅读《老子》一书促成的。 我听了白先生的演讲之后,可以说是受白先生品书荐书影响,从孔夫子旧书网购买了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及《老子评传》,打算认真学习,希望从自身的“生命之书”中进一步获得智慧、汲取力量。 延伸阅读: 白岩松河南大学演讲:为什么读书,震撼人心!. http://url.cn/5rVzWdc 图谋.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14452.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4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图谋修订本
热度 1 libseeker 2020-1-16 08:55
老子 《道德经》 图谋修订本 修订说明: 《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难辨孰真孰伪。本文根据 和 进行修订。梁海明先生译注的《老子》“《老子》原文以1976年3月中国文物出版社刊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老子》为底本,并以他本参校订文而成。”,但该版本通假字甚多,不便理解与诵记。亦文先生给各章节起了名字,正文多有不同,多处有误。本修订本各章节采用亦文先生取的题名,以梁海明先生译注本原文为基础、参照其注释进行修订。囿于学识,本修订依然存在讹误,敬请学者时贤和识者先进不吝教正。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对立统一体--玄之定义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对立统一规律--玄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治世大纲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四章 始祖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淈 ,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冲。 第六章 玄之母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尽。 第七章 无私成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最高明者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量质互化,物极必反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锻而锐之,不可长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反证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监,能毋有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有无相生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丰衣足食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第十三章 爱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   第十四章 统一体、无状之状、忽恍和道纪的定义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 沕 ( 图谋注:音秘,指潜藏的样子 )惘 。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春( 图谋注:原字为三点水旁,音蠢。指水深的声音 )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第十六章 归根 致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为君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刨根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明志--人生观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独闵闵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道之特性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请呢!其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第二十二章 自戒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第二十三章 用玄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第二十四章 理同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第二十五章 道之定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为君之戒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然。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师与资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第二十八章 大制无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第二十九章 去甚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糙( 图谋注:原字为石字旁加坐,碎石,此指破碎。 ),或培或隳( 图谋注:原字为土字底,音灰,指毁坏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第三十章 战争观--用兵只是手段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兵器观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 图谋注:音仙,指锋利 )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尚左,丧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名位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第三十三章 明鉴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第三十四章 小与大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第三十五章 道之用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 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自化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探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拉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第三十九章 统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欤?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四十章 道褒无名 上士闻道,尽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十一章 道生万物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第四十二章 损益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四十四章 辨本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躁胜寒,静胜热,请静可以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第四十七章 勤思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贵思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第四十九章 圣德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翕( 图谋注:音系,指和顺相合的样子 )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不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兕(图谋注:音四,古代犀牛一类的独角兽)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第五十一章 德育万物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谓之玄德。  第五十二章 袭常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 图谋注:音勤,指愁苦 )。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纪。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第五十三章 盗夸 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邪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第五十四章 修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夆( 图谋注:音旁,指丰厚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第五十五章 内和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 图谋注:音毁,指毒蛇 )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 图谋注:音嘴,指小男孩的生殖器 )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耰( 图谋注:音尤,指气逆 ),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 第五十六章 玄同  智者弗言,言者弗智。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谋略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祸与福 其政闵闵,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悉也,其曰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第五十九章 君德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第六十章 国基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谦下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之用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处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  第六十四章 原则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 图谋注:音垒,指装土的笼具 )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第六十五章 明与愚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返矣,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下与上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压也。非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争。  第六十七章 邦与民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六十八章 得与失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第六十九章 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细也乎。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第七十章 尚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之极也。 第七十一章 无敌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第七十二章 知音难觅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三章 知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第七十四章 爱民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 图谋注:音隔,指闭门 )其所居,毋压其所生,夫唯弗压,是以不压。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第七十五章 善谋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图谋注:音但,指诚信,诚厚)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六章 抑杀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七章 维生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第七十八章 柔弱胜刚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 图谋注:原字为月字旁,音更,指最终,末了 )伸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第七十九章 天人之道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付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第八十章 尚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第八十一章 贵能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参考文献:   1 原著 老聃、梁海明译注.老子.远方出版社,2004.10 2 亦文. 附录 《道德经》帛书甲校勘复原本及其白话译文 . ( http://www.gmw.cn/03pindao/guancha/2002-08/2002-08-26/20020626-06.htm ) 后记: 本修订本2007年10月20日首次修订,历时近8小时。2007年10月24日再次修订,历时1小时有余。全文8千字,共8页。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996 次阅读|3 个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 - 城市群发展模式
benlion 2019-2-17 15:15
粤港澳大湾区 O 网页 城市群 O 网页 发展模式,金融的资本运作,可以带来科技与实业的实力发展,而商业是产品的交易,在古代的实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现代的实业是制造工业和机械化农业。 说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并没有客观分析历史,明明就是丝绸之路和航海商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纸币的发明和煤炭、石油的发现,尤其是世界最发达的工程技术与手工业作坊。 也就是说 - 中国古代是手工业文明!而欧洲科学的建立,导致了转换到机器化大工业的工业文明,并且,发展了影视 O 网页 与时尚产业。 经历 4 次科学与技术革命,而进入第 4 次工业革命的时期,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技术、纳米与生物技术 O 网页 会聚的仿生机器设计 O 网页 和 STEAM 模式发展。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转型 O 网页 ,关键就是必须从古代手工业的工程思维模式,尽快转换到工业的科学思维模式。 附 - 世界上的巧合,确实也是太多了 - 最初依据老子《道德经》和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模式论述的《结构论》最早也是在老子所在的河南 O 网页 。 在国际上阐述细胞计算机的分子电路模型,却又恰恰是莱布尼兹所在的德国汉诺威,论述儒家与基督教文化贯通的道德经济学,却又恰恰是提出 “ 道德经济学 ” 概念的汤普森所在欧洲的文化研究中心,等等。 - 都是在事件之后,也就是近几年的总结与考察历史,才发现的巧合。 - ( 2019 年 2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的生态文明启示之一:老子的三宝
热度 1 zhongmaoch 2017-11-22 08:27
老子的三宝与生态文明 钟茂初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本博的释义】 本章的关键词: 慈 (自然伦理) ;俭 (自然效率) ;不敢为天下先 (自然发展时序) 本章的主要意涵: “道”因为有三件宝物,才能够保证其不像一般之物那样不断萎缩,保证其系统稳定性。 知“慈”,实质上就是明确哪一类的行为是正当利益的追求,就懂得了每一世代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的担当(“勇”);知“俭”,就懂得了每一个体在无穷广阔世界的有限行动范围(“广”);知“不敢为天下先”,就懂得了每一主体都只能在“当下时空”完成当下的“使命”,不可超越时代去超前行为。 “ 慈故能勇 ”的含义是: 大自然的母性,能够保证各种合理范围内的竞争优位,即在合乎自然的竞争范围内的行为,总是有益的 。《说文解字》对“慈”的释义为“慈,爱也”,亦即相较于其他个体的偏爱。此处是指“大自然的偏爱”,大自然对于万物是无偏的,唯有的偏爱是对“母性”(亦即“物种的传承”)的偏向。 “ 俭故能广 ”的含义是: 对于有限资源的精打细算,亦即关注其效率,就能够顾及到系统整体各构成部分的需要。如果不关注效率的话,系统某一部分过多地占用了资源,那么,必然使得系统其他部分所需资源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 。 “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的含义是: 只有顾及自然发展的时序(不追求“超越式”发展),才能够使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得到充分的实现,才能够使事物得以完全地发育成熟。否则,总是追求“超越式”发展,那么,事物就得不到完全的发育成熟,也就起不到其应具备的完全功能 。 “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的含义是: 没有一定自然伦理规则的竞争,不注重自然效率的粗放拓展,不顾及自然发展时序的“创新”,只会使事物畸形发展而最终导致矛盾无限累积而崩溃 。 “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的含义是: “慈”(物种的代代传承),是大自然的要义。因物种传承而进行的竞争必然能够取胜,因物种传承而进行的利益维护必然坚固。因为,物种的代代传承,是大自然必须给予最大保障的 。 【生态文明启示】 “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最重要的“道”就是维护人类传承的“代际公平”,看上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正是因为它不是具体的规范,而是价值观的体现,所以,才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其最为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之一,就是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能够永续性地生存传承,所以,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传承的地球生态系统,不可使之不断劣化,不可使后代人的生存条件日益恶化。当代人不可超越当代的生态容量,去追求过当的发展;当代人的每一成员都不可超越个体的生态容量,否则加总累积起来就会是庞大的生态环境影响;当代人不可超越历代人的一般发展速度。 “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在涉及“代际公平”的问题上,不必作过多了论辩,也不必顾及过多,只要是符合“代际公平”原则的行为,大自然必然是“支持”的;只有对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精打细算,充分注重其效率,才能够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使用额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才能够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得到良性运转;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追求“超越式”发展,或许能够获得短期可见的收益,但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损害经济社会系统本身,同时也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非效率使用而损害到自然生态系统。 “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的可持续发展启示是: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顾及自然伦理规则,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正当性;必须注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的效率性,不可粗放化发展;对于创新,应持谨慎态度,不能为解决一个矛盾而引致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风险。任何强大的科学技术进展,任何强权的强力推进,如果其行为将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危及人类的多样性,那么,“天之道”不会坐视任之的。
42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以道家为宗(14)无虚反朴混同分析与可检验精确建模
SciteJushi 2017-6-14 13:00
原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2wxtt.html    据道家文献中的一些关键词无、虚、冲、朴、混、得一、玄同,杜撰“无虚反朴混同分析”一词,以特指《道德经》反映的世界观和其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以及表述方式,强调,那些淋漓尽致的看起来像是普通写作中的形容、类比、比喻、引申,不仅是些表达艺术技巧,而且是基于事物具有内在可比性的观点。从具有终极分辨意义的整体上讲,天地中万事万物,有共通的本原和实质。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相生相克,联系发展,相和相谐,混而为一。 《道德经》(此后,用DD标示取自于它的语句,主要依据刘通新2012年整理的原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有五六千字,不算长,却指出了那么丰富的道理,它们引起了久远的共鸣,不断给人们有益启迪,潜移默化于人类现代文明中。它显得既朴素、古老,而又睿智、年轻。不仅读起来流畅优美,而且可激发些奇特的感觉:似由A知B,说A就是说B,可言A意想B,望文生义,触景生意,由近知远,所述既可指人也可言某物某事或其抽象属性,似非而是。它似乎显现出,传说的太极神功、打醉拳时的似醉非醉。有时,不同的版本和解读都显得对,甚至貌似迥异其实可以相通。这些,使人不得不惊叹原作者的神奇。 不仅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DD,而且可以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上善若水”DD。甚至,越趋于玄同玄德之境界的圣人,与包括时间和空间以及“无”的整体,就越相关相似。 这可能使人隐约感到抽象分形几何的意味。对于分形曲线x(t),区间(t1,t2)段和(t3,t4)段都具有相同的分维,分维刻画了一种跨尺度不变性。小波理论与分维计算中的跨尺度分析,使居士依稀听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D。更大的道、更好的德、更普遍的规律,对应于更大尺度。 万事万物,都源于大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DD。    因为物形之,所以可以从空间环境这个侧面来研究事物。因为势成之,所以,更全面地了解事物,需要重视时间过程。甚至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DD,要努力DD:“执古之道”、“御今之有”、“知古始”、“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世俗中绝大多数普通人,不可能贪大求全。即使老子那样的圣人,也表示了些困难DD:“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宇宙已向现代人比向几千年前的先辈,展示了更丰富的内容,并赐予更多人越来越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即使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这样宏大的研究对象,人们也已经可以分其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阶段,更细致地考察各个国家和民族,做采样和分析,找寻大尺度规律,并希望能预测未来。政府可以据更精细的时空样本数据,更精确地定位问题,预测短期经济增长。    谈到时间过程,像居士一样,有较多信号处理实战经验的人,容易联想起模型拟合、滤波和预测以及采样密度和分辨率。 某部分现代人,作为极其有限时空中的微小部分,即使在少数科技领域中能融会贯通,恐怕也不能确定,科学技术是否有朝一日将发展到“为道日损”DD之境。但是,看看纷繁的学科专业、与日俱增的巨量研究数据和文献资料,想想需要巨大耗资的集体分工协作、正规教育的漫长的学制,就可以意识到,现在是在“为学日益”DD的阶段。 近现代科技研发,有别于古圣先哲的分析。本短文标题,用“可检验精确建模”,表示近现代科技研发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崇尚能让他人用经验、试验、实践来重复验证模型和论断,力争方法严密和表述精准,避免模糊和歧义,追求在方方面面、层层级级之间尽可能细致地相互协调融洽。模型,起核心作用。 一般说来,“各门科学并不想作说明,甚至也不想作解释,而主要是制造模型。模型就是一种数学构造,它加上一定的语言解释,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样一种数学构造所以正当,只是并正是在于期望它能起作用”(《混沌开创新科学》中引的冯诺伊曼语,张淑誉翻译,1990年)。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7-06-14。
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合论的哲学认知——读《Naive Set Theory》:空集和无序对公理
热度 1 saif 2017-1-16 19:21
集合论的本质是建构性的,对集合,我们没有定义,不说它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而说通过什么手段我们可以构建集合。这个思想的公理表达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外延公理和分类公理——集合的性质、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集合的构建都是由其成员决定的。如果把集合作为一种工具或者语言为某个特定的领域建模,那么相应概念的定义必然具有两重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概念的外延的表述正是集合的外延公理。如果概念体系是一个层次结构那么分类公理可以使我们在一个通用概念下定义下位概念。分类公理定义概念的本质仍然是成员性:泛集集合中的部分元素满足某个条件。换句话说,用一个断言我们可以在泛集中“圈”出一部分元素,然后宣布新概念的诞生,而这个新概念是由这些“圈”出的元素作为实例而存在的。 上次我们谈到集合的构建过程时曾说过,一个新集合的构建要么从给定已经构建的集合,要么是从某个最原始的“本源”集合,因为既然任何新集合的构建都是从别的集合开始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什么是最原始的“本源”集合?这个问题翻译成哲学问题就是:什么是最原始的“存在”,在那个“存在”之前世界是什么样?如果离开集合论,那么我们可能听说过各种各样的回答,从各种宗教对世界产生的解释到各种神话传说等等,无一不反映了人类对这个世界存在性问题的认知。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什么是存在,在“存在”存在之前或者“存在”消失之后是否就是不存在?那“不存在”又是什么?著名的形而上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问道:我们只应当研究存在和不存在……但什么是不存在?我们应当到哪里去找这个不存在?而不存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大致相当于释家的“空”或道家的“无”。“不存在”是否就是释家的“空”或道家的“无”本人没有能力评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存在”这个概念需要“存在”这个概念的支持,否则我能否说不存在“不存在”?这在西方哲学,称作“柏拉图的胡子”悖论问题:如果要说明某物不存在,首先要假定其存在。就像刚才所说,说某物不存在,我们必须要承认存在着“不存在”。例如,我问:世界上有鬼吗?你回答:没有鬼。既然没有鬼,那么你提到的那个没有的“鬼”是指什么?这个悖论的实质是说,我们应当如何定义不存在? “不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形而上哲学家们讨论的问题,也是计算机科学考虑的问题。如果说哲学中的“不存在”问题仍然属于象牙塔内的“思辨”问题,对计算机科学家来说,这个问题却是个决定计算机程序“生死”的大问题。“不存在”问题,在计算机程序中有三种情况:第一、概念本身不存在:因为没有定义,这个时候这个程序就是个无效程序(invalid),或者称之为“句法错误”(syntax error),在这个意义上,计算机是不承认“不存在”的。第二:存在概念但没有相应的值:意思是,我定义了一个名称,但并不存在一个被指称对象。这个时候,这个概念被赋予一个“null”值,表示没有指称的个体;第三,明确表示为“空”,例如字符串类型当不包含任何文字时则用“”表示,这个“空”其实是“有”,而不是“无”😀。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实际上是用另一种“存在”定义指称意义上的“不存在”的。 集合论对“不存在”的定义就是空集。但是空集是表示不存在吗?“当然是!”你会说,“因为根据外延定理,空集之所以空是因为它的元素数量为0。”这话是没错,但是空集本身是存在的,我们实际上是在用“存在的”空集描述什么是不存在,难道不是吗? 不过空集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先用“存在”的空集描述不存在,然后再用空集所描述的不存在构建其它存在的集合。这颇有道家“无生有”的概念,就像道德经中所述: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集合论中,我们的最原始的“本源”集合,就是这个充满“柏拉图胡子”悖论的空集——“存在”一个包含“不存在”的集合——{},或者或ø,后者是挪威语或丹麦语的字母,由布尔巴基学派引入。只有这个集合,是所有其它集合构建的“本源”集合。这个空集公理,在策梅洛-弗兰克尔公理集合论中并不存在,因为这个公理可以从外延定理推导,但是其它集合论、例如Kripte-Platek集合论则把空集公理作为独立公理。 空集在集合论中作用非常独特,首先,从外延公理可知,空集是唯一的,换句话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无”,而“有”则是无数多,例如“有一个”、“有两个”、“有N个”,因此我们说“所有”不说“所无”,计算机中有时用0或-1表示无,用其它任意值表示有,大概也对应着这个意思,单独的“无”对众多的“有”。第二、任何其它集合都会以空集作为自己的一个子集,换句话说,根据分类公理,“没有”、“不存在”可以是任何其它概念的下位概念;作为初学者,刚开始接受这个概念可能很别扭,但是一旦想通了就会觉得非常合理,为什么?留给你去思考吧!! 有了空集作为我们构建集合的起点,我们还无法构建新集合,还需要另外一个公理作为工具,这个公理就是:无序对公理(axiom of unordered pair),又称配对公理(axiom of pairing):如果有两个集合,那么就会存在以这两个集合为唯二元素的集合。 这个公理大致上就相当于《道德经》中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告诉我们如何从一个集合构建两个集合,如何从“无”集合构建“有”集合。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1 存在着唯一的空集合ø;(空集合公理) 2 由无序对公理,我们可以构建:{ø,ø} = {ø};(构建了新集合{ø}) 3 由无序对公理,我们可以构建:{ø,{ø}}; 4 由无序对公理,我们可以构建:{ø,{ø},{ø,{ø}}} …… 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构建无穷多个集合 。不过有人会问,就算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多个集合,但是这些集合仅仅是由ø或者以ø为元素的集合构成的集合,如果我们想要构建其它元素的集合怎么办?很容易,利用分类公理,设定条件S(x),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子集合。例如:S(x) := x=a 或 x=b,翻译成汉语句子就是:给定的元素a和b具有S性质,那么根据无序对公理所得到的集合就是:{x ∈ A:S(x)} = {a, b},其中,“:=”的意思是“定义为”。 这个构建过程有一点需要注意,所有集合的元素仍然是集合,并没有出现我们以前所看到的更直观的以有限数量的“个体”构成的集合。这里能说的就是,集合论、特别是公理集合论所讨论的集合概念,大部分都是包含其他集合作为元素的集合。 用这种方法构建的集合群,称作von Neumann Universe,我暂且译作“冯·诺依曼空间”,或者,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误读(与希尔伯特空间相混淆),干脆不译,称作“ 冯·诺依曼 Universe”。对于 “ 冯·诺依曼 Universe” 我们会在后面关于集合的势(cardinality)的话题中详细讨论。
个人分类: 逻辑学|75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形势下试论:无为而治、有为而治、有为而不治
jiaweibin 2016-8-9 14:16
“ 无为而治” ,出自《道德经》。 老子 认为“我无为,而民 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 强调 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 顺其自然 、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 无为而治” ,原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新时代下,应赋予新的理念,在各个层面普及这个道理都有其意义所在。一项技术的发明,一个创新的诞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探究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可以归结到无为而治的大道理之中。爱迪生 1880 年的1月27日 发明灯泡,时间已过去130年,灯光仍照耀着世界,黑暗中的光明,使人们的心灵感到愉悦已经历N次。人不在,而其作用在、能量在、价值观在,这就是创新的光辉之处。人不在,而世间的运作的规则是按照其理念执行,这本身就包含着“无为而治”的深奥道理。“无为而治”虽是高人的杰作,普通人只要心存善良、爱人、进取、贡献、创新之心,“无为而治”也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 “ 无为而治”引申出 “有为而治”,如何理解“有为而治”?即,有的人已付出了,我们看到了他耕种劳作的身影,目睹了他播下了一粒粒种子留下的辛勤汗水,也见证了种子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结出的丰硕果实,供人们享用。人们都称赞他是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他不劳动而不获果实,因劳动而获得果实,人们能见证他辛勤的劳动过程及结出的丰收果实,他的劳动属于“有为而治”的范畴。如果他再勤奋一些,善于思索,培育出优质的种子,播下的种子发芽成长起来能结出更大的果实,而喜获更美的丰收,并进行推广先进技术,造福社会,就像袁隆平、爱迪生,那他就可接近或达到 “ 无为而治”境界,所以他需要努力。 接着再议“ 有为而不治。”仍试以农民为例阐述。人们仍见证了一位农民披星戴月耕种劳作的身影,甚至也目见了他身上留下的汗水,但他播下的种子却没有发芽,人们未能见到他家田地里的丰收果实,他的家人因他而过着贫穷的生活,他被议无能。若是医生,被指“庸医”。作为社会工作者被指“作秀”、“会做表面工作”或“形象工程制造者”。 所以,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悟出: “ 无为而治”属于人性的最高境界,蕴藏着无形、无穷的劳动和智慧; “有为而治”属于较高的人性境界,饱含着有形的劳动强度,档次低于 “ 无为而治”。二者都在释放正能量,都应该是我们追求和学习的目标;“ 有为而不治”是在释放负能量,应该被社会摒弃。 2016 年5月30日 ,习近平 总书记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创新,不是空谈,而是要勇于跨越障碍,付出实际行动,把身心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奋斗。所以与把论文写在世界科学的高峰上相比,把论文写在祖国建设的大地上对现阶段的中国更为重要。这是总书记的期待,也是人民的期待。我们不但要做好“有为而治”,敢于追求 “ 无为而治”,则更具高尚风 格和胆略。
1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曾国藩读《道德经》、《南华经》笔记
lele6314 2015-12-20 09:35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尔,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尔,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尔,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你同意吗?
热度 7 lin602 2015-3-16 10:34
老子的道德经,内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但是,因为字数太少,加上古代有的字与词与现代的内涵不一定一样,所以对其中内容有的解释没有歧义,有的解释大不相同。 道德经的开头语:“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我却看到了不少不同的解释,百度上的、书上的,不同版本的解释,都是各人的理解。 我也思考了很长时间,老子写的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突然又想到了这六个字,将自己的理解与博友们交流。 我从一个例子说起:假如一个人选择从中国到美国去,如何去?有什么可以选择的? 有这些‘道’可以选择:1 坐飞机去,2 坐游轮,3 自驾,4 骑自行车,5 背包徒步等。当然还有其它方法。这些‘道’都是可以走的,如果坚持,有恒心,寿命达到,经济没有问题,可以签证,最终都可以到达美国。 假如你选择这样的方法从中国到美国去。1 从太平洋游泳过去,2 用绳子吊在飞机上飞过去(曾经有报道有人躲在飞机起陆架上)等。我想大家可能要笑掉牙,因为这不是‘道’,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人们在讨论或选择从中国去美国的道的时候,不可能考虑从太平洋上游泳过去这条‘道’。这是一条‘不可道’。 因此我认为‘道可道’的解释,应该解释为:凡是道,都是可以走得通的道,不是指根本不能实现或走的道。道德经下面讨论的,就是在许多可能的道中进行自己选择。 从中国到美国有许多走法,一个多世纪前,只能坐船,现在可以坐飞机了,早期的飞机要中途加油,现在一口气到了。这可以看到‘非常道’的影子。 即使现在选择去美国,也有许多不同的走法,有的从上海出发,有的从北京出发,还有的先到某个地区与国家,换个航空公司飞机再出发,可以从太平洋上飞过,也不排除先到欧洲停一下,再过大西洋到美国。当然还有船及汽车的选择。所以选择到美国的‘道’不是只有一条,有好多条,如果只有一条道,那么就是‘恒道’或者‘常道’。只有一条道或常道,是没有选择的。 这是指的路,而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许多不同的选择,这不同的选择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就一条‘常道’,那人生活就没有选择,也就不存在智慧了。 道德经中所讲的,就是人生存的智慧与选择。如果人的‘道’只有一条(恒道或常道),就没有选择而言,道德经其他的部分就没有写的必要! 而且道德经中所讲的,就是人类在可以走的道中,选择更合适自己的道,这是道德经的本意。而‘人从太平洋中游泳到美国’这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谓想法与做法(不可道),不在道德经讨论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为:必须能够走得通能够实现的方法或路线才能称得上‘道’(道可以成为道路),才是人们选择的对象,否则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也没有选择的可能。 因为有许多道可走,而且这段时间的道对于其他一个阶段来说,可能就不合适了,特别是人有可能有非常多的选择,所以道不是‘恒定’的,不是‘常道’(非常道),因此必须选择正确、适合自己的道,才是人生的智慧。 ‘道德经’为人们所崇拜,数千年不衰,就是他内含着人生道路的智慧。 大家也可以想想现实,许多大学教师选择了在大学做官或称双肩挑(大学中没有大学教师卖水果‘道’的选择),而有的人在大学就是不愿意做官只愿意静心做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大学教师选择双肩挑或专门做官或专门做教学科研,这几条道都是存在与可行的,但各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所思心得。
397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种解释
热度 3 zoumouyan 2015-2-20 20:56
对“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种解释 邹谋炎 古典今籍上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较占优势的解释是:可以说明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对“名可名,非常名”则相应解释为:可以称谓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笔者认为这是人为的“玄化”,未必是作者老子的本意。 注意到这两句是“道经”的开篇语。“道经”,顾名思义,是讲“道”之“经”。如果上面的解释成立,就意味着,一开篇老子就声明:本篇道经所讲的“道”不是永恒的“道”;本道经所用的名,不是永久成立的。应该没有一个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声明。有人说,这并非老子的什么声明,而是直接讲“道”的内容,这在思想逻辑上也难以说得通。“道经”通篇都是对“道”的解说,老子不会认为他写的文章会时过境迁,否则,何以称“经”。 在老子的时代,已经出现了各门各派的“道”,对“道”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使用各种名称。就如同现代标准化文献一样,严肃的经典应该从开篇起提示读者信众对本经的读法:道是可以解说的,但本道经对道的解说不可以常人对道的解说来理解;本道德经使用的名词称谓,也不是常人理解的那种名词称谓。按照这种理解,“道经”接着写: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往下读“道经”就完全符合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逻辑。对“无”和“有”的 定义 ,既是“名”,又是“道”,是理解老子学说的基础。如同我们了解的 几何公理 演化出几何学一样,道经是从定义开始进行推理演化,具有严格完整的思想逻辑.此外,在老子的时代,将“常”解释为“恒久”似乎不比解释为“平常”更合本意。 两句“道经”的开篇语其实对许多学科分支都可借用。例如,不能将音乐简谱和数字混淆起来,等等。
6071 次阅读|5 个评论
《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热度 1 周可真 2015-1-17 22:42
一、《道德经》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 、“道生之,德畜之”——道德是企业成长的内在根据。 2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有道德的企业以客户为心。 3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 ——有道德的企业追求与客户的双赢。 4 、“上善若水”——最善经营的企业总是与环境融为一体,因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二、《道德经》对企业领导的启示 1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玄德的企业领导,即使是企业的创立者也不独享自己的创业成果,即使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出了巨大成就也不居功自傲,虽然主管着企业却不做主宰员工的企业统治者。 2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是取得和巩固领导地位的最好办法。 3 、 “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最高明的领导是让群众只知他们有领导却不知他们的领导到底有怎样的思虑作为。 4 、“信者吾信之,不信吾亦信,德信”——对讲信用和不讲信用的人都讲信用才能确立领导者不败的信誉。 5 、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高明的领导从不介入具体的是非之争。 6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英明的领导办事从来不露痕迹,说话从来不留下话柄。 7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聪明的领导知道谋难事必要从容易的事做起,办大事必要从细小的事做起,所以从不好大喜功。
个人分类: 管理学|50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泼墨:上善若水
youngplant 2014-12-6 20:58
(春秋)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个人分类: 书法|3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秦道家:老子篇
热度 11 lev 2014-9-3 18:18
先秦道家:起点与终点 ——老子篇 按: 前些日子 科学网有老师嘱我聊聊老子和《道德经》,趁着游都江堰的余兴,贴这篇 旧文 。这篇博文仍旧属于这个序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15893.html (有关杨朱部分已先行贴出,庄子部分容我有空整理),还是那句话:哲学史是各自构建出来的(述旧而开新),每个人眼中可以有不同的哲学史,同样的文献材料,可以有不同的“体悟”...... 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诸子之学的展开是从孔子开始的。这可能是冯友兰自身所遵循的儒家的学理传统所致,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无论是在政治的、历史的、学术的、民间传统的等等诸方面视角下,孔子以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都是整个中国文化乃至文明的一个坐标基准,以至于所有问题( 无论它来自先秦哪一家甚至后来的“佛家” )最终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纳入到儒学框架下。 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更严格的意义上讨论先秦诸子哲学,或者说试图在较严格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对先秦诸子思想的重建,则必须对这个后来形成的儒学框架保持审慎的态度。把它不加考察地应用到对先秦哲学的追索中是十分狭隘的表现,实际上高估了中原文明在先秦世界所占的份额。 我之前对周之衰这一历史背景的梳理是传统习惯,而这个习惯就是中国人长久以来以中原为地理乃至文化意义上的中心的意识沉淀。这一点在“中国”这个词上也有所反应,在古汉语中,所谓“中国”就是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实际上,在春秋战国之际,与周王朝( 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并存的至少还有两个足够发达且自成一系的政权,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开明氏政权与以云梦泽( 洞庭湖的古称 )为中心的楚政权,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文明,即中原文明、蜀文明与楚文明。其中古蜀国开明氏政权的建立甚至比大禹创立夏朝还要早,而其灭亡则是在战国末期秦一统天下的战争中,除了一些神话传说、考古遗迹,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楚文明就不同了,它积极地加入了中原文明的演化,并最终以汉帝国的建立而与中原文明融为一体。在周的分封体系中,楚的版图虽大( 很可能是最大的 ),爵位仅仅是个“子”。但要注意到,周天子对楚的分封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楚国实际上并不在分封体系中。周与楚并世而立有些类似于一战前的奥匈帝国,所不同的是,奥地利君主同时也要掌控匈牙利,其正式尊号为“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使徒国王”;而周天子对楚没有权利,楚对周天子更没有义务,楚政权与周政权南北并立,虽有往来,更接近于一种“外交”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楚国君主在春秋之初就称王了。 楚文明迥异于中原文明,中原文明在周公礼制的规范下已经世俗政治化,从而脱离了原始宗教、巫蛊崇拜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神权政治,而这些东西几乎被完整地保留在楚文明中( 也保存在蜀文明中 )。楚国大概是散布在南方诸多部落的集合,而楚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在君王的世俗统治权之上还有一个至高绝对的神权,楚王本身或者扩展为楚统治集团的最高层也很有可能有两重身份,在世俗层面是部落联盟长,在宗教层面是大祭司。楚文明又是异常了不起的,这方面只需要陈述两点就够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而言,它为我们贡献了伟大的浪漫主义——屈原与楚辞;对中国古典哲学乃至世界哲学而言,它为我们贡献了最精致的智慧——老子与道家。 博大真人 在传统的印象里,老子是楚国人,其出生地在地理上将恰好是中原文明与楚文明的交界区域。关于他的生平,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 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 子之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 。孔子去,谓弟子曰: “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 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 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 乃 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 “ 始秦与周合而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 ” 。或曰: “ 儋即老子 ” 。或曰: “ 非也 ” 。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 ;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从这段记述的主要部分来看:老子应该与孔子同时代而年长于孔子,两人有过一次学术探讨(“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 ),而且孔子对老子评价极高(“ 其犹龙邪 ” );老子的身份是周王室的“守藏吏”(“ 周守藏室之史 ” ),这是一个在当时十分崇高的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国家档案馆馆长,司掌历史、典籍、天文、历法、占卜等,相当于周天子的高级顾问,刘歆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汉书·艺文志》 ),大概就是据此而言。这些内容后来形成了中国人对老子的传统认识或者说民间印象,然而在学术界,围绕老子其人则笼罩着一系列重大谜团。比如谨慎的司马迁在陈述完主要内容后,又给出了关于老子身份的“老莱子”、“太史 儋 ”两种可能,我们无法判断所谓的“老子”、“老莱子”以及“太史 儋 ”是否就是同一人,而更大疑惑在于这种模糊暗示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过“老子”这样一个人,更不用说那个看似详实的子孙谱系,他的生平、年代乃至一切几乎都只能诉诸于司马迁疑点重重的记载以及后人加工过的传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传统学术更专注的焦点则是传说中老子出“关”( 这个“关”究竟是哪座也存在着争议 )前留下的文本(“ 于是老子 乃 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这部书可以以“老子”为名,被后世尊奉为《道德经》( 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版本则把《德经》置于前 )。传统的看法是,这本书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但是后来的研究考据促使一些学者相信,《老子》成书应该在孔子之后。 我的看法是,我们此处讨论的老子不仅仅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个人物,而是中国古典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形象”。这个“形象”从在司马迁或者更早的史学家笔下诞生开始就不断地被后人加工丰富,这些加工已经把这个“老子”放置于中国古典哲学史的开端。也就是说,无论历史上实际的境况如何( 我们根本无从确切地知道 ),老子已经被表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对人生有系统反思的人,第一位哲学家。至于《老子》其书,我们可以参考苏格拉底的情况。我们目前可以确认,作为古希腊第一位“爱智者”,苏格拉底本人没有著作流传至今,我们对他思想的了解完全来自其学生柏拉图所撰写的《对话录》。也就是说,《老子》也极有可能是老子的学生及门人所撰,虽不大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哲学书,但并不影响我们把其中所承载的哲学思想视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源流。 先秦道家另一部重要著作《庄子》在《天下篇》中记载了对老子的评价“古之博大真人”。此处的“真人”是后来道教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作得道成仙的尊号;在道家哲学中,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绝对纯真之人”,由此也可以知道,在讨论哲学的时候,老子其人真实存在与否是不那么重要的。而所谓“博大”,恰好印证了老子中国古典哲学第一人的形象。一些学者( 包括冯友兰 )认为《老子》文本的“博大”,即其对先秦各家学说( 比如儒家、名家 )皆有所反应,正是其成书年代较晚的例证。但反过来想,这些“反应”也可以被认为是先秦各家针对老子学说的。不排除存在这样的可能,老子作为第一人给出了先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哲学在世界观、方法论层面诸多基本范畴,至少在纯粹哲学层面,同时代乃至后世学说都可以视为对这些基本范畴的回应、展开、演绎以及反动。我再次强调,历史上老子学说的产生年代不影响我们在逻辑上把老子哲学视为先秦诸子哲学的开端。 概括起来,老子学说启发先秦诸子哲学,可以作为先秦诸子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起点,而《老子》一书则以道家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提炼总结了先秦哲学,可以被看作是诸子百家的终点,正是我在此次讲授中所持的观点。 自然、道、德 传说中,老子的成长以及部分活动背景是南方的楚文明。前面已经说到,楚文明中保存了上古的原始宗教和巫蛊文化。这层因素很有可能影响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形成,也就是说其哲学带有一些宗教式的图腾崇拜。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推崇“自然数”,爱奥尼亚学派的泰勒斯推崇“水”,赫拉克利特推崇“永恒的火”,而德谟克利特则推崇“原子”,以老子发端的道家亦自有其崇拜,他们崇拜一个更为抽象的“自然”。请注意,道家所崇拜的“自然”,并非作为实体的“自然界”,而是“自然”这种状态,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而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崇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陈述是对象的递进,从有形而可见的实体“人”、“地”、“天”到无形而不可见的本体“道”,最后上升到绝对抽象的状态“自然”。“自然而然”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为早期的哲学,老子学说必须对世界的本源这个基本问题作出回应。老子给出的答案就是那个无形而不可见的本体——道。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道家因之而得名,英文中亦创造了对应的专属词汇 Tao 。在汉语中,“道”通常作道路讲,引申为规律的意思。对道家而言,“道”主要作为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源,也就是万物的由来,如《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作为本体论纲领的《道德经·第一章》中,对“道”的性质有如下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前半句的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 “常道” );可以命名的“名”,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名”( “常名” )。此处引入了“名”,它是伴随“道”展开的,也是后来名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又《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与第四十一章分别载“道常无名”、“道隐无名”,可见“道”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无名”,即不可言说命名,凡“可道”之“道”,“非常道”。但我们又必须言说,所以老子无奈地说:“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第二十五章 )。也就是说,“道”这个名字,也并非“常名”,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标记罢了。而正是这个“无名”的“道”,在逻辑上先于天地,也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二十五章 ),然后衍生万物,天地万物各有其名,这个过程就是从“无名”走向“有名”,所以“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需要指出的是,冯友兰先生在《简史》中把“道”创生天地的本体论意义上升到了纯粹的形式意义是不足取的,这明显是把名家的趣味强加给道家哲学,近乎张冠李戴。 “道”是绝对的本体,无形而不可见,在逻辑上,它活动于抽象的先验层面。而天地万物始终存在于具体的经验层面,“道”是无法直接发生作用的,它需要通过“德”建立与万物的联系。“德”是仅次于“道”的,它可以被看作是抽象先验的“道”在具体的经验层面的投影,事事物物的形成演化,所依赖的是: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此处的“道”、“德”、“物”、“势”又可以和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进行比较,“道”相当于“目的因”,“德”相当于“形式因”,“物”相当于“质料因”,而“势”相当于“动力因”。“四因”具备事物也就“生”、“畜”、“形”、“成”了。所以老子接着说,“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第五十一章 )。 我们可以说,在道家哲学的宇宙观或世界观中,天地万物就是遵道贵德自然而然的结果。 反者道之动 前面已经说过,老子曾经担任周王室的守藏吏。在当时,这个职位具有诸子艳羡的优势,即可遍阅历代典籍,察知古今兴替。老子极有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历史学者,他所代表的道家哲学归根结底就是历史哲学,也正是遵循这个思路,刘歆对道家的源流给出了下述看法: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 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汉书·艺文志》) 刘歆的论断虽不能概括整个道家思想,但具体到老子学说无疑是准确的。正是由于其史官的学术出身,老子才有“ 历记成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 ”的基础,进而“ 知 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刘歆将之定位为“君人南面之术”( 古时天子坐北朝南,故以“南面”表君王在位 ),也就是把老子在历史研究中感悟归结为治国理政的帝王之术,这是正是伦理中心主义的体现。后来老子见“周之衰”,乃去周就关,不知所终,也可理解为参透“成 败存亡 、 祸福古今之道 ”,大彻大悟之后,自然而然的人生结局。 那么有人要问:老子在历史中究竟发现了什么? 我可以说,那就是道家哲学或者说整个中国古典哲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老子辩证法,教科书上称之为“朴素辩证法”。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哲学是一个动词,我可以说中国古典哲学的实际起点就是老子的辩证法,具体在道家哲学,它也是老子一切玄妙智慧的逻辑出发点。老子辩证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其一是肯定事物间的矛盾对立,用近现代哲学的表述习惯就是:事物因其对立物的存在而存在,如《道德经·第二章》载: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意识到,“美”与“恶”,“善”与“不善”等等绝非孤立地存在,必须相互依存。除了结论外,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论证逻辑。老子把对立物间的依存诉诸于“知”,把结论牢固地建立在了认识论基础上。我固然不能据此把老子哲学视为近代以来的实证主义,但也无法忽视如此明显而令人惊异的实证色彩。 其二是肯定事物向其对立物转化的自然趋势,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否极泰来”( 典出《易经》 )、“物极必反”。它也可以被视为一条“粗糙”( 与自然科学的结论比较 )的自然规律,自然界运动的一种宏观机制。老子对此最精辟的表述在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被老子反复调用以阐明具体的事理。在《老子》文本中,它至少有以下几个具体表述: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 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子之至坚。(第四十三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朴素辩证法中所蕴含的智慧就是老子所谓的“常”。老子的教诲,正是希望人们“知常”,对一个人来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六章 ) 圣人无为 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老子给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观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 这里所强调的正是天与人对立的现状,这个现状实际上在先秦诸子的表述中都有或明或暗的体现。它与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观是相违背的,故而也就成了诸子哲学在个人修养或人生境界层面立说宣教的诱因。以这个思路来看,老子学说中关于个人修身处世的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对其所处历史环境下“不合理”( 即天人分离或天人对立 )的天人关系的矫正。其中,老子给出的最重要的修身概念便是著名的“无为”。 老子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刻意而为,所谓“刻意而为”,就是“不知常”的“妄作”。“无为”的完整表述是“为无为”( 第六十三章 ),也就是遵循着“道”,顺应自然而为。“为无为”的主语本来是“道”,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如果人向“道”学习( 法地,法天,而后法道 ),就变成了“为无为”的主语。那么这个人就达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道家所推崇的自然而然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无不为”,正是天人合一的表现,而这种人就是道家理解的“圣人”。与儒家的看法相反,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对圣人提出了如下标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实际上,道家的圣人就是遵循“道”而生活、行动的人,所以又可称为“有道者”。老子讲“道”,正是把“道”作为人生的范本,进而号召大家体悟遵循。 “道”之“无为”是先验而抽象的,而人的“无为”是实际而具体的。所以老子给出了“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表现——“不争”,按照“反者道之动”的逻辑,老子说: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具体的表现是: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同时,老子还指明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以水来譬喻是格言体的《道德经》中诸多精彩譬喻之一。老子在阐述“道”的性质或者遵循“道”的人生境界时,经常使用一些堪称精妙的譬喻,除了水以外,还有器皿、婴儿、雌性等等,它们所代表的都是在通常的价值评判中处于下位的状态,比如虚无、卑下、柔弱、渺小等,这些状态正是老子所推崇的。这不难理解,因为持朴素辩证法以观,这些处于下位的状态其转化的方向正是其反面的充实、高尚、刚强、广大……;反过来,若保持着充实、高尚、刚强、广大,则会不可避免地滑向虚无、卑下、柔弱、渺小。所以“处众人之所恶”,才会接近于“道”啊。 小国寡民 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隐者不同,老子似乎极其热衷于阐述治国之道,而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下,军事国防所谓用兵之道又是君王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老子的深刻洞见自然也涉猎于此,以至于我们在《孙子兵法》中亦能发现老子学说的踪影。 只要将前面讲的修身学说进一步展开,就可以得到老子的政治学说。所谓老子的政治学说就是老子哲学对周之衰乱世的反应,它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对乱世根源的判断。老子认为祸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违背天道的欲望的横行,这个基本观点后来得到了各家学说不同程度的回应和强化,成为了中国古典哲学各家流派的共识之一。对个人修养来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二十章 ),各种欲望将人蒙蔽,总而言之就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四十六章 ),而知识也是“欲得”之物,知识增加一分,不知足的心便随之膨胀一点,如此往复,人也就在求知中陷入了迷狂,所以老子将之一并视为牵动欲望的对象,不仅强调“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更声明“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对于天下乱世而言,老子从未像儒家那样对礼坏乐崩痛心疾首,他的看法是周公礼乐制度恰恰是乱世的催化剂,“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第五十七章 ) 第二部分是对乱世开出的药方。老子的救世路线以“无为”为总原则,扩展到政治范畴便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章 ),也就是像烹饪小鱼那样避免剧烈的翻炒来治理国家,其纲领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 请注意,《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的结尾: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有人认为此处的“圣人”是指周部落的创立者 古父亶公 ,老子在此引述了古代圣人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恰好是古典哲学敬天法祖原则的体现。按照“无为”的总原则和纲领,特别在“圣人”说教的强化下,老子给出了如下策略: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第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第十九章) 有人说老子是在鼓吹“愚民政策”,应当说此言不假,但需要注意,“愚”在老子学说的价值体系里如同虚无、卑下、柔弱、渺小……是德的体现,是被推崇的,而老子对君王的要求或告诫也是“愚”,正是“我愚人之心也哉!”( 第二十章 )。所以说,老子不仅“愚民”,而且“愚君”,“愚”是对所有人提出的要求,当然也包括老子自己。 第三部分是理想社会的勾勒。按照老子的救世路线图,混乱的天下最终通过“无为”归复治世,也就是中国人说的“无为而治”。在这个遵循“道”或自然的治世中,统治者就是“无为”的圣人,其统治的境界是: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七章 ) 也就是说,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如此而已。那么其治下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描绘了如下生动的图景: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大凡政治哲学所承诺的理想社会的样板往往不在当下与未来,而在过去。过去充斥着不可稽考的上古神性,对上古神性的想象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人理想的寄托。孔子的复古文武周公,墨子向往大禹,孟子倾心尧舜,而老子则希望一口气把社会恢复到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氏族部落时代,不可不谓登峰造极啊!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4970 次阅读|57 个评论
道德真经
热度 7 周可真 2014-7-5 16:18
政治之事, 没有金刚钻, 不揽 瓷器活儿。 不读《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之语,不知《老子》“正言若反”之理,不宜从政。 “正言”者,道德之言;“反”者,道德之反。 口说 道德之言,身行反道德 之事 ,是 之谓 “正言若反 ” 。明于此理,可以从政。 道德者,道与德,虚位也。不明此理,则不得从政之道,如是者,为政必败,是之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329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读道德经(一)格物致知
zuozuolyyg 2014-4-30 12:43
(很兴奋开通了科学网的博客,感觉高大上起来 ) 做一个中空的笛子,让神的气息流过你,便吹出了美妙的乐曲。 ——奥修《道德经心释》 不能忍受未知的东西,不幸的很早接触了哲学。那时最爱读诸子百家的典籍,唯独喜欢李耳的道德五千言。开始吸引我的是玄之又玄的深不可测,熟悉之后又喜欢这些美妙的道家思想。说起道家思想,庄子是无为避世,不愿做庙堂上的乌龟壳;老子是表面满篇无为,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包含了 格物、致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内容 ,现在介绍前两点 。 首先在道篇二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做而弗始也。”这里虽然有无为二字,但是圣人还是在居事、行教,是在行教化。当时读这句话还不能理解,经过生活的经历才明白,不言之教比言之教要有效得多。圣人教化不比父母教化,父母教化可以言传身教,小儿自然就跟随:经商的家庭孩子多油滑;当官的家里孩子多世故;农民的家庭孩子易呆板。倘若父母在家打麻将告诉孩子去学习也必然效果甚微;社会上传播正能量也绝不能只靠“传播”,正能量是从上到下每个人做出来的,公款吃喝屡禁不止,但这次习主席吃了包子,上行下效令行禁止,大酒店纷纷亏损,再看不到公款大吃大喝。圣人教化靠的是造物让我们来学习,我们只能看到物,而看不到圣人,所以圣人“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以物育人的典型例如道篇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在这里特地举了水的例子让我们学习,说水是善的,对万物都有贡献但是很平静不张扬,平时又处在低洼的位置,表现了谦逊 。 甚至说水近乎道,向水学习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平时怎么看不到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是错的吗?倒不定是错的,要看怎么理解。若是人往高处走,位高、心高、眼高不接地气肯定失败,反之呢,有很好的例子,战国时期的 名将 吴起在行军的时候,士兵们没喝水,他不先喝水;宿营的时候,士兵们没睡觉,他不睡觉;凡是 有名有利 的事情,他走在别人后面,让士兵先行。最典型的一个故事,是他为一个负伤的士兵吸脓包,被士兵的母亲听说了,母亲不但不高兴,反而大哭起来。母亲解释说,大儿子在吴起军中因为将军给吸过脓包,为将军冲锋陷阵,战死沙场,小儿子一定也会这样。吴起虽然是与孙武齐名 的 法家、兵家代表人物,我们依然可以从道德经的角度来看吴将军在带兵中施行的就是“上善若水”。 其次 在老子看来,无和有是辩证的。道篇十一章:“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一个陶器,正是由于它的中心是空的才有了它作为陶器的使用价值,同时类比了车轮和屋子,也是圣人造物,让我们学习。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叫做“虚心”。多么巧妙的一个词,描述的是物,使用的主体却是人,因为这个词也是从老子来的,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每谈虚心,都很伤心,教育孩子都讲虚心,而教育者亲自虚心的鲜有,父母尤甚。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经典上的名句比比皆是,我们就是习惯了向强者,高人请教,听他们的故事,而从不屑于向“不能”和“寡”这些人请教。总会有人想当然“有向弱者请教的必要吗?”当然有:先天无手无脚的澳大利亚人尼克胡哲可算是“不能”,我们这些正常人比他可算强太多,却还是可以向残疾人请教如何度过生活中的艰难,怎么样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尼克还以“无手无脚无烦恼”为题进行全球的励志演讲,激励了 千万 人。 与“虚心”相反的词语我认为是“刚强”,对任何人都耐心的倾听,细致的思考就算是虚心,而刚强则相反,以自己的知识为盾、经验为墙,把多数人的言语抵挡在外面,只听自己想听的,只信自己愿意信的,在偏听偏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自知。特别是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想要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刚强更是万万不可。首先不能因为是新事物就否定它,也不该因为是新事物就一味的追捧。例如杀虫剂DDT在上世纪前半叶因为杀虫效果显著而在世界上广泛使用,为全球抗疟疾运动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直到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才揭露DDT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研究表明不仅能使鸟类无法孵化还会破坏人类的肝脏,可怕的是会在脂肪内一直积累而无法降解。 关于“虚心”和“刚强”道德经论述很多,比如德篇七十八章:“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细微,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细微居上。”这里说坚强是死的特性,柔弱是生的特性。兵强不胜、木强则断,这个强是自大和脆性,自大的军队会打败仗,脆性的树比韧性的树更易折断都是说明柔弱虚心战胜刚强的例子。中国有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竹子就是因为虚心挺直成为了君子的象征,而凌寒独自开的梅花、 秋菊能傲霜的菊花、幽兰在山谷 的兰花, 三者都没有选择在温暖的春夏与百花争芳斗艳,默默地在秋冬肃杀之季,无人观赏之处生长老去,却获得了君子的称呼。这里又印证了老子的道篇二十三章:“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妙哉妙哉! 再者谈道德经的学习观,德篇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学”河上公认为是政教礼乐之学,大概是孔子的礼教主张,学习外在的经验知识越学越多没有止境,还会增加机巧私欲,损害天然的淳朴,偷盗造假等犯罪也就会随之而来。而推行道就会减少私欲妄见,返回淳朴本质,直到无为的境界。我自己选择的是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道路,正如中学时代偶像李小龙的话:“当初我以为一拳只是一拳一脚只是一脚,后来发现一拳不只是一拳,一脚也不只是一脚,最后才知道一拳不过是一拳,一脚不过是一脚。” 婴儿是道德经中完美的生命,柔弱之极,和谐之极,筋骨柔弱却很能抓东西,终日嚎哭却不感到疲惫。如果说学语言的话最困难的就是婴儿了,不仅没有基础,而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都需要学习。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一般经过一两年的学习,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能清晰的和父母交流,而我们长大之后再学一门外语七八年也不能达到同样的程度。其中缘由我认为有二:其一是学第二语言总是APPLE苹果APPLE苹果这么背,而不是直接与事物联系起来;其二是学习第二语言之后不能经常练习用。这时候我们就该向婴儿学习,指着真的苹果说APPLE,而不是指着纸上的苹果说APPLE,并且就算说的不好的时候也努力表达,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改正联系,就一定能学得好外语。其实又何止是外语呢,我们可以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学习婴儿的柔弱、虚心,虽然磕磕绊绊不可避免,但是光明的前景也就在不远处。 从婴儿到老去,人生实在匆匆,总想着尽力去丰富,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经历是有限的,幸好我们还可以通过读书经历更丰富多样的人和事,倾听书中的人,抚摸书中的物,感受书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读着读着,把书中的事情记住,又忘掉,书中的灵慢慢被吸收成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不知不觉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左平成 04/2014 PS:本文是为了图书馆征文活动写的《读书 只为遇到更好的自己》 也许还会连载吧,谁知道呢。 20150430本文刊登在 书香中国 石大阅读季。很开心。
个人分类: |1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反智吗?
热度 1 yangguoxue 2013-11-10 21:43
《道德经》讲了很多要柔弱、要退让、要知雄守雌、要不争、要绝圣弃智的道理,给人的感觉《道德经》充满了反智论调。其实《道德经》有类似论调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老子认识到自然和社会的不可预测性,认识到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有限性和渺小性。人有勇猛精进、建功立业的本能和冲动,但是因为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可预期,不是任何人能够操纵控制,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不能总是勇猛刚强精进,如果留有余地,适当地柔弱退让不争,反而能够取得更长远的成功。“绝圣弃智”的背后是认识到所谓的“圣”和“智”在天地面前实在是小儿科,这和“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当然不是说人不要思考,而是要告诫后人:我们的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思考实际上十分粗陋的谦虚态度,绝不可产生人能够完全掌握社会和自然的狂妄思想。 老子的思想和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自由主义的基石是“理性的有限性”。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所以人的认识无论跟过去相比取得了多么伟大的进步,都不可能掌握宇宙和社会的全部,相反,不为人类所知的部分要远远大于已知的部分。计划的思想必然失败,正是因为宇宙和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是理性有限的人类所能事先预料和规划的。社会最完美的秩序是“自发”产生的秩序,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秩序。 老子的核心治国思想是无为,统治者要无为,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这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想。无为,就是统治者要尽可能少地干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让人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思想和作为,千百万人民的自由创造将汇成繁荣的大江大海。如果统治者积极干预人民,要求人民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怎么做,不能怎么做,那么全体人民的智慧就萎缩成为统治者个人,或几个统治者的智慧,或许能够完成一两件金字塔式的工程,但是广大人民和社会的整体必然是贫弱的。因此,只有统治者“无为”,整个社会才能“有为”。在现代社会里,“无为”实际上就是要创造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不仅不落后,而且很前卫,《道德经》不仅中国人喜欢也很受外国人欢迎,最近我的一个德国朋友把我们家中华书局版本《道德经》给借走了,看到华夏文明如此受欢迎,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3958 次阅读|12 个评论
抬文小刚一杠,道德经是什么理论?
热度 24 xqhuang 2013-11-5 08:39
图解道德经 不同的人对《道德经》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昨天,文小刚先生对《 道德经 》进行了一番与众不同的解读和翻译: 文小刚的英文翻译 : 1、The Dao that can be described cannot be the eternal Dao. 2、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cannot the eternal Name. 3、The nameless nonbeing is the origin of universe; 4、The named being is the mother of all observed things. ... ... 5、From nonbeing to being and form being to nonbeing is the gateway to all understanding. 文小刚的中文翻译 : 1、能用语言和数学来描写的“道”,不是永恒的“道”(不是绝对真理)。 2、能够给出名字的分类,不是对所有事物的分类。(总有连名字还没有的新事物)。 3、不可描写的“道”(“无”),是宇宙的起源。 4、有名字的事物(“有”),组成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 。。。。。。 5、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通向理解宇宙的密门。 文小刚的结论 : 道德经(一部分)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理论。 关于《道德经》,我的解读与文小刚先生的截然不同: 。。。。。。 黄秀清的中文翻译 : 1、走自己的阳光道,让别人无道可走。 2、要留名,就留一个非同寻常的名。 3、无名,你不过是地上一坨屎(之始)。 4、有名,你就是上帝。 。。。。。。 5、忽悠再忽悠,才是成功的秘笈。 黄秀清的结论 : 道德经(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7851 次阅读|44 个评论
基于文小刚的道德经翻译的再翻译:道德经
热度 22 physicsxuxiao 2013-11-4 21:22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文小刚的翻译: The Dao that can be described cannot be the eternal Dao.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cannot the eternal Name. The nameless nonbeing is the origin of universe; The named being is the mother of all observed things. ... ... From nonbeing to being and form being to nonbeing is the gateway to all understanding. 我对文小刚的翻译的再翻译: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是不是那个没完没了的“道”。 “名称”是可以命名的,但是不是那个啰哩叭嗦的名字。 那些没有名字的什么也不算的东西,才是宇宙的起源; 那些有名字的东西是所有可以观察的东西的老母。 。。。。。。。 从不算个东西变成算个东西,或者从算个东西变成不算个东西,正是通向我们能理解的万事万物的网关。 ----------------- 我对《道德经》开篇的初浅理解: 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但是从孔子见过老子的情况看,老子大约是公元前550年左右的人,除了讲“飞碟探索”之类神话,我们没有理由对其认识水平有过高估计。加之除了《道德经》五千言,老子并无其他著作传世,并不像孔子有那么多故事记载可以相互印证,所以我们很难理解他说的话的真实意思。在后人看来,道德经变得如此重要,是跟老子的活着时候的地位有重要关系的,毕竟老子是当时的大大知识分子,所以说什么都有人信。 也许老子说出了至理名言,但是后人(包括我们自己)在没有确切理解其本来意思的情况下,无非是找个东西自我发挥一下罢了,这和“借壳上市”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的理解”也是我自己认为的靠谱解释罢了。 几乎所有的民族在原始时期,都会有“万物有灵”的思想。因此,解释这个世界所依据的模型,都会有将天地当做可以生化的生命。所以,我认为,老子的开篇讲法非常简单,无非是将天地当做有生命的东西加以说明,以便为在后面的文章中讲那些处事为人治国的道理加一个总纲,意思是说“天和地都是这个样子,你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因此,这个开篇虽然高度抽象,但是应该很容易被当时的人理解和接受,说不定就是大家平常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 从我理解的角度,这段话就非常好翻译了: 我要讲的'道道,虽然也和你们平时讲的”道道“一样可以说个子丑寅卯,但是可不是你们平常讲的那些小”道道“;我要说的那些”名称“,虽然也可以用你们平时用的那些”名称“差不多,但是这名称的含义绝对和你们平时讲的不同。(我要讲的是关于天和地的大道理。)“无”,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么简单),那是天和地开始的状态,被称为“无”,(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啥也没有,天地都没开,当然是”无“了)。“有”,是什么意思?(绝对不是存在一个东西的意思那么简单。)(因为要现有天和地,然后才能有人,才能有其他的东西,所以)“有”是万物的来源,是万物的母亲,(“有”生了万物。)所以,我们要假想我们处于“无”的状态,来考虑万事万物是怎么样从不存在变成存在的一般规律;也要假想我们处于“有”的状态,来考虑万事万物在存在一些东西的情况下,在细小的地方又怎么生出新东西或者从细小的地方开始慢慢消失的一般规律。实际上,“无”和“有”,只是表现得不同,是同一回事,叫的名字不同而已,这两个名字所表现的东西,完全可以合起来起一个名字,叫“玄”【“玄”,是“黑暗”的意思,就是搞不清看不清的意思】。(世界就是这么来的),从”玄“开始变化,生出东西,变成”有“,然后生出这个东西后,这个生东西的门就闭合了,这个门就是生出万事万物的产门。 以上仅仅是我的认识,欢迎拍砖。 -----应行仁老师的形式化翻译--------------------- 应行仁 2013-11-5 13:16 形式符号直译如下: D(D) ≠ D M(M) ≠ M ┐M → ~Φ M(x) → x ┣ Φ =G(D(x)) ┣ M(x)=G(x) ∑:D(Φ) = D(x) M(Φ) ≠ M(x) ∑∑ ┣ D(M(Φ) ) = M(D(x)) 应行仁 2013-11-7 02:24 呵呵,形式符号直译是几分钟即兴的游戏,不必过份解读。大致思路如下。 形式符号说明:逻辑符号:┐非,→蕴含,┣证明,集合符号:Φ空无,~Φ宇宙 D:道算子,M:名算子,G:观察算子,∑:玄原理,x:任意事物 前四条是老子公理,5,6条是观察定律,后两条是玄原理。经文表达出老子的系统理论。 当然要用形式语言符号精确地表达经文的含义,并且合符逻辑,可以推演出他的思想,也不是不可能的,这要在之前引入更多的定义,就难以逐行翻译了。 我下一个科普系列会触及真理的表达问题,以后再谈些数理逻辑,有兴趣请关注。这即兴游戏文字,不严谨,只搏一笑。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5924 次阅读|86 个评论
道德经和厄里斯魔镜 (Tao and the Mirror of Erised)
热度 42 xgwen 2013-11-4 20:50
A translation of 道德经 (tao-te-ching or dao-de-jing) into another language (or even the same language) represent a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of 道德经。道德经 is like the Mirror of Erised in Harry Potter movie. When we try to understand/translate 道德经, it shows the inn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om each one of us. This is why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道德经, and each translatio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translations, representing the translator's world view. (You may want to search all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n the Web.) The following is my translation, representing my world view. 道德经 :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Dao that can be stated cannot be the eternal Dao. The Name that can be given cannot be the eternal Name. The nameless nonbeing is the origin of universe; The named being is the mother of all observed things. Within nonbeing, we enjoy the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Among being, we observe the richness of the world. Nonbeing and being are two aspects of the same mystery. From nonbeing to being and from being to nonbeing is the gateway to all understanding. 中文翻译: 能描写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能用语言和数学来描写的真理,不是绝对真理) 能表达的事物,不是所有的事物。(总有连名字还没有的新事物) 不可洞察的(“无”),是宇宙的起源。 可以体验的(“有”),组成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 在“无”之中,我们品赏宇宙的奥妙。(太虚品妙境) 在“有”之中,我们观察世界的精彩。(心在虚实间) “无”和“有”是“太虚”的两个方面。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通向理解宇宙的密门。 结论 : 道德经(一部分)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理论。 这里,我想 借道德经,来分享发展科学,作科研的心态,心得。 附录: 真空弦网理论中的“道”: 太虚幻境小精灵 磁腰电头漫天星 拨弦弹出七彩光 张网织就五色锦 非无非有无生有 亦幻亦真幻成真 七十二变非神通 万物之母天地根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46-736093.html
15504 次阅读|87 个评论
四十年的师生情---我的中学数学老师
热度 3 lin602 2013-10-14 22:36
今天澳大利亚一中学同学回国,南京的中学同学十多个聚会,将我们的数学王老师请来。只要有中学同学聚会,我们都要请他来。 文革年代读书无用论泛滥,王老师手刻蜡纸印了‘三角函数’小册子教我们,那时候这样做,完全是老师想让学生们多学点。他教的数学非常好,而他的单纯,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职业的崇高。没有想到,高中毕业后三年恢复高考,因为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也是因为我们的中学教学质量好,不少同学进入了大学的门。 后来他调到南京晓庄学院做数学教师,我们经常在一起聊聊天。当他心情不好时,打电话给我,我会找他聊聊或电话中说说,让他快乐! 今天他给我带了二本书,一本是‘道德经’,一本是‘论语我读’。其中道德经整本书中写满了他的读书体会(他用几年读完这本书)。因为我还没有看,不管他写了什么,观点与我是否相同,我都非常感谢他。可能我退休后再慢慢品味了,上里面都是他的心得,其中也充满了他对我的爱!我夫人跟我说,老师的书,是他的心意,好好保存!(希望大家不要评论我老师写的内容,这是一位老知识分子的心得)。 今天他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论语与孔子相关,我退休后慢慢看,会有帮助的。从他言谈中,有点是将他的心得让我保存的想法。 四十年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
3423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六十章
newniu 2013-8-11 17:56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治大国则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也。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不知圣人之为圣也。犹云,不知神之为神,亦不知圣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神亦不伤人。故曰,两不相伤也。神圣合道,交归之也。 本章讲统治者 按 “ 烹小鲜 ” 的方 式治理国家,一要稳定、二要慢火。只要以道统治,邪恶的力量不在出现 。不是 邪恶的力量 消失,而 是他们不再伤害人。 当 政治昏暗 时 ,地方恶霸 同时 兴起,百姓受到伤害。 当 政治 清明时, 地方恶霸 好像没有了。不是 恶霸 消失了,而是他们不敢害人。 目前,我国没有贫民窟,因此许多人认为我们比别的国家清明、高明。实际上 “ 贫民窟 ” 仍有其存在价值,把性病、犯罪引向 “ 贫民窟 ” ,有利于其他地区稳定。就像一潭恶水,每个人都觉的臭。官员们有三个选择: 1 、可以花钱治理; 2 、把恶水放到江中、河中,利用江河水稀释,冲到下游; 3 、不理。第二个选择最方便、省钱,但是却产生无法弥补的后患。奶粉中三聚氰胺被发现后,政府部门制定出标准,规定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结果是厂家把含量高的与好奶粉混在一起,符合了国家标准。 我国的奶粉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官员们以为百姓很笨,制定出稀奇古怪的标准和政策,国产奶粉市场滑落,国外奶粉攻城略地。 要 达到 “ 道 ” 的境界,首先需要认识自我,消除心中的邪念和戾气。人生在世,名利控制了我们的生命过程,这也是 “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 的原因。 本篇涉及“道”、“鬼”、”神“、”圣人”,“鬼”指聪明、能够做坏事的人,“神”代表 “鬼” 的行为, ”圣人” 指想治理天下的人聪明人。 “鬼” 的聪明用于自利, ”圣人” 的 聪明用于社会、天下。“道”治天下, “鬼” 的聪明 不伤人,“圣人”不折腾天下。天下自然太平。 “真理害人”是非常著名的言论。许多人觉得为国为民,一付忧国忧民的样子,却把错误当真理,而且推行起来不遗余力。社会则被折腾的很厉害。比如,解放后搞大锅饭,人民公社,表面上为国为民,实际效果是另一回事。 为什么提“治大国,若烹小鲜”?各类组织,从小到帮派大到政府军队,都采用命令的方式,一级一级如金字塔形。命令上传下达很容易,就象锅里贴的饼子,翻个容易,不散。对于国家,千人千条心,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不是 一级一级 的组织。政府的法令和政策的执行需要时间,官员和民众需要时间熟悉法令。另外,治大国 涉及面多,百密总有一疏,功亏一蒉。比如北宋王安石变法,从表面来看法令很好,但是官员选择不当,反而造出各种事端。新法成为官员欺压百姓的工具。 把一个大国,翻来覆去,政令不挺地出,但就是没有什么效果。百姓百官手脚忙乱,不知如何处理。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newniu 2013-8-11 17:39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莫若,犹莫过也。啬,农夫,农人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绥百姓,莫过于此。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常也。 早服谓之重积德; 唯重积德不欲锐速,然后乃能使早服其常,故曰早服谓之重积德者也。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道无穷也。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以有穷而莅国,非能有国也。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段话有多种解法, 1 、按王弼说法。农夫种田,顺应庄稼的生长规律。治国同样如此,比如古人在冬天治理河道,修水利。在春、夏不扰民。到秋、冬时节进行战争或者祭祀。 2 、啬指节俭,早服指早准备。 3 、啬代表臣服,早服同样是臣服的意思。 但臣服有被动的意思,早服可认为是主动行为。臣服即是认可世界的各种现象,代表自己无能为力,承认世界的独立性 。下一步很自然推出老子的治国理念。 上面的话可以用共产党得天下来解释。在抗战胜利后,早早准备好对付国民党。从兵员、土地政策、宣传等等各方面加强力量,即为“积德”。由于重视积德,打退、消灭了国民党军队,达到“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并不指力量无尽,而指自己感受不到对方的力量,很容易解决掉。比如一个人轻松举起了 100 斤的石头,但是因为没有更重的石头了,大家不知道他的极限值是多少。 “有国之母”指固本。什么是固本?以果树为例,每年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是一定数,营养在“结果实”和“长枝叶”之间分配。用于“结果”,立马见效,但是“长枝叶”却有利于未来。“固本”即为重视后者。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newniu 2013-8-11 15:43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察察也。殊类分析,民怀争竞,故曰,其民缺缺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 其无正。 言谁知善治之极乎!唯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 正复为奇, 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立善以和万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 不可便正善治以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以方导物,舍去其邪,不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 廉而不刿, 廉,清廉也;刿,伤也。以清廉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廉刿伤于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于物也。所谓大直若屈也。 光而不耀。 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慝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本章继续了 57 章的内容。统治者无所事事,百姓自然淳朴。统治者精明无比,百姓心中则充满警惕。祸福相依,无法探求具体的变幻过程。当没有 “ 正 ” 时, “ 正 ” 即为 “ 奇 ” ,如果再进一步达到擅长,就成了妖。 “ 无正 ” 是一种状态。二战时,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相对于波兰军队即是 “ 无正 ” 。西方殖民者进入美洲大陆、非洲,与当地土著相比,也是 “ 无正 ” 。德军和西方殖民者只需要按他们理解的 “ 正 ” 来打仗,即可达到 “ 奇 ” 的效果。如果指挥能力再强一些,可达到 “ 妖 ” 的效果。 官员本章讲反常现象,说明世界并不是如此。 用 法律规范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规范是死的,而社会是活的,执行过程也是活的,用死东西控制 “ 活的 ” 一切,必然会出问题。 比如政府采购,本来是大批量,价格应该低,但很多的商品价格比市场价要高。药材限价使百姓无便宜药可用,药材公司换包装、换名称,轻易解决了此问题。 老子提到 “ 方,廉,直,光 “ ,最重要是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不能以 “ 方,廉,直,光 “ 为目的,比如军法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打胜仗。关于公务员的法律并不是要他们廉洁,目的是要求他们能更好服务大众,实现社会公正。因此,以 “ 方,廉,直,光 “ 为目的,就是书呆子,就属于纸上谈兵。有人讲法律杀人、道德杀人,即是讲法官表面上是讲法律,实际是为私利。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newniu 2013-8-11 15:35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道治国则国平,以正治国则奇正起也,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故以正治国则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夫。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于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 ﹖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 民强则国家弱。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故圣人云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自朴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百姓与统治者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且是统治者占优势地位的关系,因此要以 “ 正 ” 来处理矛盾。诸侯之间的战争属于你死我活的关系,要采用 “ 奇 ” 来处理。 “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 指对百姓管得越多,控制得越严,人民越穷。 “ 民(朝)多利器,国家滋昏 ” 指采用越多智慧来管理国家、越更多采用武力,国家越混乱。 “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 指人多奇技,各种怪事也就出现了。 “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 指法令严苛,反而催生更多盗贼。 从 “ 三个代表 ” , “ 八荣八耻 ” , “ 科学发展观 ” , “ 和谐社会 “ ,政府维和费用快速增长也佐证了这一现象。 本章劝导统治者不要舍本逐末,没事找事。这就像保护湖泊、森林,我们不需要主动去做什么,只需要人们不过度捕捞,不过度砍伐,湖泊、森林会自我纠正,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newniu 2013-8-11 15:29
知者不言, 因自然也。 言者不知。 造事端也。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 含守质也。 解其分, 除争原也。 和其光, 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 同其尘, 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 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可得而利,则可德而害也。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 故为天下贵。 无物可以加之也。 语言提供了方便,也使人过于依赖语言,产生不良后果。语言为造假者提供了方便,也使社会更加不真实。商鞅采用 “ 徙木立信 ” ,用事实说话,更有吸引力。统治者与人民之间人交互不是新闻媒体、不是大话,而是 “ 行胜于言 ” 。当媒体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自然失去价值。 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收集信息,却易于忽略 “ 寻找和发现 ” 的过程。本章可理解为老子教训统治者,要求他们少说多做,不争强好胜,不显贵,收敛自己的锐气,拒接细末的东西,疏通天下,达到 “ 无贵无贱,无利无害,无亲无疏 ” 的境界,也可理解为描述 “ 有道 ” 者的状态。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newniu 2013-8-11 15:27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赤子无求无欲,不犯众物,故毒虫之物无犯之人也。舍德之厚者,不犯于物,故无物以损其全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 以柔弱之故,故握能周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 作,长也。无物以损其身,故能全长也。言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柔弱不争而不摧折者,皆若此也。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 无争欲之心,故终日出声而不嗄也。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知常曰明。 不皦不昧,不温不凉,此常也。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 益生曰祥。 生不可益,益之则夭也。 心使气曰强。 心宜无有,使气则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小朋友刚出生,没有受到外界的 “ 末 ” 所勾引,显得十分有活力。老子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类似的极端例子,只有采用想象的例子说明。孩子有很特别的天性,比如 “ 狼 ” 会攻击人类,但狼却可以养人的孩子,比如狼孩。 “ 骨弱筋柔而握固 ” 可用蛇、章鱼来说明,它们骨弱筋柔,但靠强大的握力捕食。 “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 用销售员来说明。对于一位陌生人,销售员把他变成客户,达成交易。这即是 “ 精之至也 ” 。 “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用庖丁解牛所用的刀来说明。 “ 刀 ” 解牛无数,却依旧锋利,愿意在于 “ 刀 ” 与 “ 牛 ” 结构之间的配合。还是用庖丁解牛说明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 。 “ 刀 ” 与 “ 牛 ” 结构之间的配合称为 “ 和 ” 。对于庖丁这个人,他解牛的技术已经与他自己融为一体,即为 “ 常 ” 。 “ 知常曰明 ” 指别人清楚知道庖丁的技术深度,即为 “ 明 ” 。古代帝王的 “ 明 ” 即是指让合适的人做他擅长的事。也可理解为庖丁知道自己解牛达到的层次,即有自知之明。 “ 物壮则老 ” 一般用 “ 月盈则亏 ” 说明,还是车轱辘话,没意义。庖丁如果用 “ 刀 ” 砍骨头, “ 刀 ” 很快就会坏掉。 “ 刀 ” 砍骨头即为 “ 物壮 ” 。杀人者多被杀,淹死的多会水, “ 物壮 ” 是不可行的。 “ 物壮 ” 指不利用弱点、硬来,表现出 “ 壮 ” 。 进一步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巨大成功,但很少听到他们有什么谋略,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同时代的李广名声很大,被称为飞将军,除了他在战场上勇敢的事迹,好像没打过好仗。实际上,卫青、霍去病在战前做好准备,没有开战就已经胜利。李广只是一位在战场拼命的勇夫。虽然有出征的机会,但总做不好,失败了。因此司马光讲: “ 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 ” ​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newniu 2013-8-11 15:26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固其根而后营其末,故不拔也。 善抱者不脱, 不贪于多,齐其所能,故不脱也。 子孙以祭祀不辍。 子孙传此道以祭祀则不辍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有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彼皆然也。 以天下观天下。 以天下百姓心观天下之道也,天下之道,逆顺吉凶,亦皆如人之道也。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 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 言吾何以得知天下乎,察己以知之,不求于外也,所谓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也。 总结: “ 善建者不拔 ” 类似于 “ 善于管理的人,企业不会亏损 ” ,是一句大实话。如何做到?在于修 “ 德 ” 。 如何修德?就是转过头看,全面的看。修身,就要全面了解自己,长处短处、性格弱点优点等等。不过认识自我是一个过程,所以叫“修行”。把修身延伸到天下,方法类似。把自身放到大环境中,全面了解天下,了解天下的运作规律。老子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治理天下的知识,就是因为上面的原因。 “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 表现为天子的认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现为修身。“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表现为修国。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热度 1 newniu 2013-8-11 09:47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言若使我可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唯施为之是畏也。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言大道荡然正平,而民犹尚舍之而不由,好从邪径,况复施为以塞大道之中乎。故曰,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 朝,宫室也。除,洁好也。 田甚芜,仓甚虚; 朝甚除,则田甚芜,仓甚虚,设一而众害生也。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 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则皆盗夸也。 总结:人们喜欢走捷径,易于受到诱惑。人类历史是不断总结经验前进的历史。实际上,人类历史是不断认识自己,与自身斗争的历史。除了隐士或者苦行者,人类从来都是屈从于自身欲望,走最短路径。只是当遇到挫折后,才要总结经验,实行改变。 人类自称万物之主,易于受到 ” 性 ” 、 “ 音乐 ” 、 “ 奇物 ” 、 “ 美食 ” 、 “ 酒 ” 等事物的影响 。人们需要抑制的欲望很多,只有出现问题后才会去改变。比如喝食鸦片,在清政府发现没有银子和兵源后,才进行治理禁止。因淫乱损害身体,所以才有人专门写文章告诫世人不要滥性。 人有了欲望,就易于被人控制。性、音乐等很容易被人理解,很好戒除。“快”就不易于被人发现。人们希望快速修道,希望快速致富,希望快速学习。当人们在追求“快”的时候,也容易被人欺骗,好心办坏事,特别是年轻人。比如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听起来很美好,问题在什么地方?先举个例子就易于明白。根据物理定律,针是可以立在桌子上。只要针的重心与针尖(与桌子 ) 的接触面 垂直就好。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做到,因为微微的震动就可以影响到稳定。 计划经济同样如此,挺起来美好,但实际不可行,因为不稳定。比如一些犯事的官员,开始也是很好的人,但外界的影响使他们偏离了方向。如果一直就有监督,官员们就自然减少了犯错,就不会进监狱。 政治对人类影响巨大但问题并不显著。 “ 田甚芜,仓甚虚 ” 代表农桑不受关心,进一步可引申为统治者不再关心根本的东西。 “ 服文彩,带利剑 ” 代表大家关心表面的东西。进一步说明舍弃了正路,而走上邪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 从战国时代开始,政府倾向于两种政策。一种是黄老之术,自由放任;另一种是固本抑末,重农抑商。执行黄老之术并不容易,因为政府要打仗、官员要过奢侈生活,向老百姓摊派、加税成为官员们乐于做的事。固本抑末,重农抑商代表着重视农业的政策,包括兴修水利、降低税收、帮扶农民等。重农是口号,但也有很重要的效果,促进农业发展。抑商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商人社会地位,另一种是关卡重税。重农抑商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压抑了统治者的反对派,促使我国的封建统治维持 2 千多年 。如果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还不知什么时候是尽头。 “ 重农抑商 ” 是政府官员获利的手段。从中国古代来看,官员不喜欢黄老之术,而喜欢重农抑商的口号。在这种口号下,官员可以在工程中取得好处,通过抑商设置关卡,以税收形式把大部分利益归到自己名下。重农抑商在执行过程中虽然有问题,但仍然是一种重要手段,有力的维持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newniu 2013-8-11 09:43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善始之则善养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则可以为天下母矣。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 塞其兑,闭其门, 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 终身不勤。 无事永逸,故终身不勤也。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不闭其原而济其事,故虽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为治之功不在大,见大不明,见小乃明。守强不强,守柔乃强也。 用其光, 显道以去民迷。 复归其明, 不明察也。 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道之常也。 总结:本节的核心:守住根本,减少外界的影响。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故说 “ 塞其兑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故说 “ 闭其门 ” 。闭上眼睛,是说的不让外界的一切境物扰乱自心的本来清净。堵住耳朵,是说的不让外界的能影响心情变化的一切音响。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是作为隐士存在的,比如孔明、刘伯温等。隐士隐于山林,有一个目的即是 “ 塞其兑 ” 、 “ 闭其门 ” ,减少外界的干扰。然而作为统治阶级并不希望隐士存在,因此随着政府统治力量的加强,隐士 群体已几乎消失 。 本节一方面讲守住根本,另一方面又讲人要注意防止在 “ 看 ” 和 “ 听 ” 上出问题。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追逐个体利益,很易于形成集体性弱智和自我毁灭。比如国内的污染问题,许多人骂企业主没有良心, 为什么没有人去做有 良心的企 业。特别是那些骂人的,他们 为什么不办一个有良心的企业,代替目前的企业主。不用去骂人,设法代替他的社会角色即可。当大批企业主缺少良心时,我们更多要思考社会本身 所具有的 致命结构和体系。中国的经济环境是 “ 劣币驱良币 ” ,会产生自我毁灭的倾向。有良心的企业在竞争 中失败了, 没良心的企业 成功了 。企业家为了生存,设法比拼没良心 , 污染环境,不守法律。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和生“命”,老子的“道德经”和DNA复制
热度 1 qyu111 2013-6-15 09:28
前两天写了一篇“我从哪里来——生命的起源”。看到有读者评论说:生“物”不等于生“命”。于是再写一点作为补充: 物,是物质。 命,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式。 生,是对一种物质运动形式的表述,即自我复制。 生命,是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 生物,是以生命方式进行运动的物质,也就是能“生”的物质,也就是能“自我复制”的物质。“生”(自我复制)是关键。 因为物质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和定义的,所以物质和其存在方式具不可分离性。 生物和生命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不能划等号,但因为两者的不可分离性,所以经常可以互相替代使用。提到生命就意味着生物,提到生物就意味着生命。 写完后突然想起老子“道德经”的生命起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茅塞顿开: 道就是自然, 一就是单体核苷酸, 二就是核苷酸二聚体:最简单的DNA 链, 三就是以二聚体DNA 链为模板产生出来的第一个DNA 复制产物。 有了三:第一个DNA 复制产物,世界生命万物从此开始:三生万物。 老子真是了不起。
个人分类: 文化生物学|39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newniu 2013-6-11 15:43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故能无物而不形;唯势也,故能无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极之,亦至道也。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 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则害,不得不贵也。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命并作爵。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谓成其实,各得其庇荫,不伤其体矣。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为而不有。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是以谓之玄德也。 以新中国成立为例,“道”为天下百姓心,“德”为马列主义思想(落脚点为“土地革命”),“物”即共产党组织及军队,“势”为农村包括城市,夺取政权。任何政权都必须遵“道”,以“德”作为办事宗旨。企业同样如此,比如肯德基快餐,“道”为客户有“干净、快速、方便、便宜”的饮食需求,“德”为“汉堡、薯条、可乐等组合成的食品,并且油炸出锅半个小时后不再出售等规定作为客户服务宗旨”,“物”指肯德基企业组织方式,“势”指竞争环境、地段等。在某些地方,因麦当劳、国产快餐竞争激烈,肯德基开不下去,不得不退出市场。 违反“玄德”的事很多,当某些企业取得垄断地位,比如微软等不安份起来,以为为客户做了贡献,折腾客户。这即违返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同样,共产党建立政权,并不能居功自傲,以为打下了天下,就要坐天下,就要享清福,就要高人一等。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十章
newniu 2013-6-11 15:43
出生入死。 出生地,入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有三,犹云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极,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极,亦十分有三耳。而民生生之厚,更之无生之地焉,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故无死地也。器之害者,莫甚乎兵戈,兽之害者,莫甚乎兕虎,而令兵戈无所容其锋刃,虎兕无所措其爪角,斯诚不以欲累其身者也,何死地之有乎。夫蚖蟺以渊为浅,而凿穴其中,鹰鹯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矰缴不能及,网罟不能到,可谓处于无死地矣,然而卒以甘饵,乃入于无生之地,岂非生生之厚乎,故物茍不以求离其本,不以欲渝其真,虽入军而不害,陆行而不可犯也,赤子之可则而贵信矣。 本文落脚在“以其无死地”,人有各种原因死,非正常死亡有三分之二,原因在于人处于死地。聪明人能够看清形势,不入死地,才能够好好活着。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newniu 2013-6-11 15:42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动常因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各因其用则善不失也。 德善。 无弃人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各用聪明。 圣人皆孩之。 皆使和而无欲,如婴儿也。夫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者,能者与之,资者取之,能大则大,资贵则贵,物有其宗,事有其主,如此则可冕疏充目而不惧于欺,黈纩塞耳而无戚于慢,又何为劳一身之聪明,以察百姓之情哉。夫以明察物,物亦竞以其明应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竞以其不信应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应,不敢异则莫肯用其情矣。甚矣,害之大也,莫大于用其明矣,夫在智则人与之讼,在力则人与之争,智不出于人而立乎讼地,则穷矣。力不出于人而立乎争地,则危矣。未有能使人无用其智力乎己者也,如此则己以一敌人,而人以千万敌己也。若乃多其法网,烦其刑罚,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鸟乱于上,鱼乱于下,是以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也,为天下浑心焉,意无所适莫也。无所察焉,百姓何避,无所求焉,百姓何应,无避无应,则莫不用其情矣。人无为舍其所能而为其所不能,舍其所长而为其短,如此,则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圣人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一般人只从自己角度看问题。那些谋士逞才而治,只想着利益。比如苏秦开始去秦国搞连横,秦王没有搭理他。回家几年后,他从赵国开始搞合纵。 在《长短经》一书中有“那些积极进取的人们一读了讲纵横谋略之术的书,就盼着天下大乱;通晓了兵法战略,就希望发生战争。这也是一向就有的说法,人情世故的必然”。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已经传世几百年,在统一六国后 15 年即亡国。如果秦国仍保持原来的样子,仍能持续。表面上的统一掩盖着真正的问题,实际还不如不统一。从整个历史来看,秦始皇于国于家都是罪人。于国来讲,发生大规模战乱,百姓生灵涂炭。于家来讲,宗庙香火断绝。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newniu 2013-6-11 15:40
为学日益, 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 为道日损。 务欲反虚无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有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 动常因也。 及其有事, 自己造也。 不足以取天下。 失统本也。 如何理解“学得多,反而失去本性”?可借用孔子的仁、义、礼来说明。孔子为什么要提倡“仁、义、礼”?原因在于人们失去了朴素的本性,通过提倡“仁、义、礼”来净化社会。 “学得多,反而失去本性”还可理解为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为什么出现尽信书?对于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少,经历事情少,天天与书打交道,不“尽信书”也不现实。赵括纸上谈兵,只能是“为学日进,为道日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功居至伟,然毛泽东没有出国留过学,对马克国主义也不见得多精通。因此,他能够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当时的外国留洋派,行万里路,读得马克思书也很多,却找不到正确道路。 学习科学知识有类似之处。我们学了知识,却没有学习人家发现、发明的过程。科学知识经过了简化,忽略了科学发明的创造过程。学的多了,反而忽略了创造过程,把许多东西自然地认为正确,失去探索的兴趣。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newniu 2013-6-11 15:36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不为而成。 明物之性,因之而已。 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古人讲 , 既要‘读万卷书’ , 又要‘行万里路’。老子为什么强调不出门,不出户?一滴水里看世界,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老子为什么强调人们在外面看得越多,也就越失去本性,反而抓不住根本。在这里,老子是有所指,指当世的阴谋家、纵横家到处寻求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不得要领,闹得天下鸡飞狗跳。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newniu 2013-6-11 15:2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于外,故戎马生于郊也。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是什么?天堂有道,而地狱无道。“火”、“核能”、“炸药”等等,这些都是阳气十足的物质。在良好控制下,自然会形成我们需要的电力、热力等等,这即是“有道”。“无道”即没有控制,那么就是战火、原子弹、地狱等等。在老子看来,战争源于不知足,进而天下无道,老子希望统治者知足常乐。 安史之乱为唐朝由胜转衰的战争。皇帝李隆基因宠幸杨贵妃,使安禄山这位野心家发现机会,制造出混乱。这说明天下想制造麻烦的人很多,不如意的人很多,皇帝无道为这些人造反起事提供了机会。因此有道的皇帝一方面是消除造反的基础,让百姓过得好,控制住军队;另一方面是给有能力的人机会报效,为他们提供富贵,消灭他们怨气。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newniu 2013-6-11 15:12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随物而成,不为一象,故若缺也。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盈冲足,随物而与,无所爱矜,故若冲也。 大直若屈, 随物而直,直不在一,故若屈也。 大巧若拙, 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大辩若讷。 大辩因物而言,己无所造,故若讷也。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躁罢然后胜寒,静无为以胜热,以此推之,则清静为天下正也。静则全物之真,躁则犯物之性,故惟清静乃得如上诸大也。 本文有多种理解,下面举两个方面。一、国家不能万事无忧。孟子名言: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人要健康成长,绝对不能在无菌的环境里。国家要健康发展,必不能追求完美无缺,而是要经常有点问题,没有问题要造问题。在企业管理领域,许多企业也自动树立竞争对手,而不是完全消灭他们。二、帝王已处高位,没有必要处处显得自己高高在上,反而要虚心向下。在史书上,刘邦常被描写成痞子样,被认为全靠汉初三杰取得天下,本身能力一般。实际上刘邦表现出虚和容的品质。他自认为能力有限,虚心求教,听取他人意见。他又能够容下不同的人物,如韩信、英布,最终成就大业。 大富大贵之人反而要显得平民化。比如现在的奢侈品大多是卖给那些有点富,但又不巨富的客户,常常是一些小白领,暴发户。对于欧洲、美国那些巨富人家,反而很少购买使用。 在网上有一则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 道德经与禅道有三方面类似: 1 、“无心”是禅的最高沟通境界 ―― 无心制胜,无为而治,水到渠成 2 、大智在于看清事物本质——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禅所追求的是一些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在潭州有个叫月庵的和尚。一天,他问弟子:“奚仲造了很多的车(奚仲是夏朝第一位造车的人,也是最早用牛马拉车的人),后来,他不仅拆掉车的轮子,还拆掉了贯穿在车轮中做轴的横木。他如此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便形成了对于不同车的常识,如马车、汽车、自行车等。在“禅”的故事里,相对于那个时代,马车已形成了固定形象。从奚仲的角度,如此做法是为了让自己忘记“车”在脑海中的形象,使自己从固定常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然后进行不断地组装与尝试,希望能够有所创新。 3 、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内心所产生的忧虑、不安、懦弱和无知等。一个事物有内外之别,“内与外”往往相反。许多贪官自己还讲如何反腐的话,但仍然照贪。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newniu 2013-6-11 01:39
名与身孰亲﹖ 尚名好高,其身必疏。 身与货孰多﹖ 贪货无厌,其身必少。 得与亡孰病﹖ 得多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名利使人忘记自身的本性,从而被役使和控制。《鬼谷子》把“飞箝”作为单独一章来处理,即是认识到名和利的力量。 庄子在一个果园里,拿着弹弓弹雀儿,也不知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吃一回美味。这时果园主碰上了,怀疑庄子偷了栗子。庄子说:“我刚才见到一个奇景。一只螳螂瞄准了一只蝉,迅速的伸出前足刚把蝉捕获,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着一只黄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给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我怎么知道?”“ 告诉你吧,这和世上的人是一样的,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机在候着他呢!” 庄子喜欢讲无用,根源还是 ” 能力 ” 。牛马因为有力气,所以被人所捆绑,为人服务。同样,世间“脑袋好用的人”同样因为有能力,被人所控制利用。聪明人所处的环境可能比笨人更危险。因为能力很强,所以被统治者利用,被严加控制,甚至被杀头。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newniu 2013-6-11 01:1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于经。 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虚无柔弱,无所不通,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影响是最有效果的,宗教即是一个例子。宗教对人并没有强权和暴力(至少现在如此),他们只是采用像水一样无力的语言,却影响着整个世界。 庖丁解牛说明事物之间总存在缝隙。 ” 至柔 ” 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每个朝代的后期都是十分腐败,这种文化氛围为什么能建立起来?就是因为“贪”的欲望是至柔的。打击一下,它立马后退;一放松,它马上前进,柔如水。不仅“贪”念,人的欲望是至柔的,特别是对美食,权力,名望等,无孔不入。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newniu 2013-6-11 01:1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百姓有心,异国殊风,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为主,一何可舍,愈多愈远,损则近之,损之至尽,乃得其极。既谓之一,犹乃至三,况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损之而益,岂虚言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我之非强使人从之也,而用夫自然,举其至理,顺之必吉,违之必凶。故人相教,违之自取其凶也,亦如我之教人,勿违之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强梁则必不得其死。人相教为强梁,则必如我之教人不当为强梁也。举其强梁不得其死以教邪。若云顺吾教之必吉也,故得其违教之徒,适可以为教父也。 本章表现出《道德经》的世界观,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同时说明了“和”必须有“阴”与“阳”,“和气”的特征是外表平和,内部又存在一定矛盾。如果只有阴,表面上与“和”的表象类似,实际上那是“死”。“和”指动态的平衡系统,而“死”指没有力量的东西。如果火气大,即“阳”太盛,会出现严重的内部斗争,实际上是斗争扩大化,从而把事情搞坏,次要矛盾按主要矛盾对待,产生不安定。 如何应用阴阳?不妨借 ” 戚继光练兵 ” 的操练技术来说明。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对的两个方面:身体有防盖和没有防盖的两个部分。一种姿式有动有静、正面和侧面的两种因素,有攻击则同时有防御。总而言之,既有阴便有阳,有阳亦必有阴。例如操练近身武器,也和拳术或舞蹈的原则相似,任何一个姿式都可以作三段式分解,也就是开始一稍为休憩而转变一继续进行又迄于静止,用戚继光的术语来说,就是“起一当一止”。 事实上,老子的言论十分符合 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约在 150 亿年前,在宇宙的原始奇点,  即整个宇宙空间为零容积的状况下,发生了大爆炸,这个奇点应该是一个高度有秩序的奇点,而被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时间的起点。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演化大致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宇宙极早期阶段(又称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在大爆炸后第一秒内,宇宙便开始形成基本粒子,该阶段主要是强子和粒子的生成和湮灭。大爆炸 1 秒后,宇宙温度降到大约 100 亿度,这时宇宙主要含有光子、电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还有一些质子和中子。 2 、元素形成阶段(又称辐射阶段) 从大爆炸以后的第 1 秒钟到 3 分钟,宇宙进入元素形成阶段。大爆炸以后约 3 分钟,温度下降到约 10 亿度,这时质子和中子已不再有足够的能量能够逃脱强核力的吸引,即中子开始失去了自由存在的条件,开始与质子合成,形成重氢(氘)原子核,氘核再和更多的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氦核,氦核有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以及少量的两个更重元素:锂和铍。于是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化学元素。 3 、实物形成阶段(又称物质世界形成) 大爆炸后约 1 万年,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下降到约 10 万 K ,实物密度大于辐射(光子)密度,辐射退居到次要位置,辐射减退后,宇宙间物质主要是气状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不再受辐射影响,当发生某种非均匀扰动时,有些气体物质在引力作用凝聚成气体云,气体云再进一步收缩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星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在无数恒星演化中产生太阳和太阳系,并继续演化。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热度 1 newniu 2013-6-9 23:19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有志也。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建,犹立也。 明道若昧, 光而不耀。 进道若退,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夷道若颣, 颣, 也。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颣 也。 上德若谷, 不德其德,无所怀也。 大白若辱, 知其白,守其黑,大白然後乃得。 广德若不足, 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 建德若偷, 偷,匹也。建德者,因物自然,不立不施,故若偷匹。 质真若渝, 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 大方无隅, 方而不割,故无隅也。 大器晚成, 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 大音希声, 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大象无形, 有形则有分,有分者不温则炎,不炎则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贷之非唯供其乏而已,一贷之则足以永终其德,故曰善贷也。成之不如机匠之裁,无物而不济其形,故曰善成。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当人达到目标,则失去前进的动力。当人觉得一切完美,不完美开始冒头。人不应该达到完全,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清也开始走下坡路。 举例说明 大音希声的一般认识有五种:一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二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三是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四是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五是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还有人认为,大音希声并不是指没有声音,而是你感觉不到声音。你自己完全融入其中。大音可以从另外维度理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太监、宫女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可以天天影响帝王将相。 从广义理解,声音的目的是传播信息。大音指更大范围,更长期地传播信息。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大音,孔子的言论也是大音,但是你感觉不到声音。大音可以认为是榜样与事实,比声音更有效果。 大象无形,比如说地球,你看不到它的形状。大象者,《辞源》解释为一切事物的本源,后引为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因此,大象是一种权威,一种集权(即政府),或者说是一种对资源的有效控制。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说法,大象应该是能控制行业市场,在产品、资金渠道及生产资料方面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大象的影响力首先是看得见的,它有产品,有工作人员,还有各种类型的广告活动。但同时大象的影响力更是看不见的,它有一种魔力,无边无际地影响着每一个群体。老子《道德经》中说“大象无形”,也正好涵盖了这种意思,大象的无形之处正是对市场的绝对控制,从思维、意识到行为方面的控制。古人云:执大象,天下往。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或阶层,都在努力寻求着合适的切入点,希望籍此能成为执大象的风云人物。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9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十章 
newniu 2013-6-9 22:54
反者道之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穷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总结: 万事都是成对的,生死、贵贱、空盈、上下等等。世间存在阴阳,所以存在运动,存在变化,即世界的变化的根本是阴阳。因存在贵贱、贫富,所以人们为了求贵、求盈,努力工作。因存在高低,水从高处冲下才能发电。 守弱则是成功之本。弱有两种,一种是真弱,另一种只是表象。比如国家实力弱,这是真弱;而自然规律中有一种是表象弱。比如一颗种子很弱,但只是暂时的弱。有时对外表现为弱,这只是一个蓄势的过程,即韬光养晦。强与弱只是相对的,一个壮汉很强,可以欺负老人。但老人手里有了枪,壮汉也很弱。壮汉只是身体强,老人更有智慧。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newniu 2013-6-9 22:44
昔之得一者, 昔,始也。 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灭蹶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盈、生、贞。 天无以清将恐裂, 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 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 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清不能为清,盈不能为盈,皆有其母以存其形,故清不足贵,盈不足多,贵在其母,而母无贵形。贵乃以贱为本,高乃以下为基,故致数舆乃无舆也,玉石琭琭珞珞,体尽于形,故不欲也。 总结: “ 一 ”属于 “道”的 一个方面 。“一”也可以理解为专一,专注,非三心二意,有贞的意义,引申为“正固,持久。 “ 一 ”代表着“源头”,万事万物不离开源头,离开源头将无法繁荣下去。从“道”来看,“源头”往往被视为贱, 贱并非真贱,只是人们的认识问题。侯王离不开百姓,而高楼离不开地基。土地很贱,百姓很贱,但是国家却离开土地和百姓。现代人喜欢高山流水,喜欢环境优美之地。然而高山流水不产稻谷,不适合百姓生存,只能是达官贵人游玩的地方。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代表着他们卑贱的心态。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newniu 2013-6-9 22:35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总结: “ 三皇以道治,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 ” 。 德、仁、义、礼,“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以上说明人性在渐渐变坏, 比如官府提倡“道德”,实际上说明“道德”败坏。而败坏“道德”的人又来自于官府自身。因此,社会风气败坏是一个过程,而官府起着坏榜样的作用。 《二十五史 - 晋书》记载一位叫朱冲的人,少有至行,其品德感天地,动鬼神。说朱冲闲居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一次邻居失去了一头小牛,却错认了把朱冲的一头小牛领回家。朱冲怕邻居伤心,便以假当真将自己的小牛当成邻居的。过了两天,邻居的小牛自己从山上走出来了,邻居一看,这才是自己的牛。觉得很惭愧,还给朱冲的牛,朱冲却不受,觉得实在对不起他。又有一次,另一邻居的牛吃了朱冲的庄稼,朱冲将牛牵出,割了很多的草,备好充足的饲料,将牛与饲料一并送到主人家。牛的主人见后,心里很惭愧。咸宁四年(公元 275 年),晋武帝下诏调朱冲为博士官,朱冲假装生病不去,还多次逃进深山躲官避奖,逃到少数民族地区,被人们奉承如对国君一样尊重。在他的影响下,方圆十里,路不拾遗,村无凶人,连毒蛇猛兽都不来残害人畜和庄稼。 孟子说:“德仁者王,以德行者王,王不待人——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恩不服。’此之谓也”。所以孟子力主“仁政”和“德治”。他的“以德治国”思想影响历代朝政。我们国家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鼎盛时期,即西汉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贞观之治,以及清初的康雍乾时期。之所以出现盛世繁荣,皆因为采取仁政和以德治国为主的方针,即攻心为上,以柔克刚,善待臣民,教化风气,鼓励人民发展经济。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newniu 2013-6-9 21:36
道常无为 顺自然也。 而无不为。 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化而欲作,作欲成也。 吾将镇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无欲竞也。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结论: “道”好像什么事没有做,但什么事又离不开“道”。“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正反映这样一种形式。大家都看不到“道”起作用,但又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最终体现在“无名”和“朴”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侯王做事守“道”,对不安定份子,采用“朴”来解决,即消除他的欲望。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newniu 2013-6-9 21:22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将欲除强梁,去暴乱,当以此四者。因物之性,令其自戮,不假刑为大,以除将物也,故曰微明也。足其张,令之足而又求其张,则众所歙也,与其张之不足而改其求张者,愈益而已,反危。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利国之器也。唯因物之性,不假刑以理物,器不可覩,而物各得其所,则国之利器也。示人者,任刑也。刑以利国,则失矣。鱼脱于渊则必见失矣。利国器而立刑以示人,亦必失也。 总结: 介绍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做事方法。先说“以退为进”之术,后又讲“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古老的计谋里有一种方法——捧杀,即是讲以弱胜强,扮猪吃老虎。“以退为进,以进为退”表明一种虚虚实实的方法。 从“易”的维度看世界,有一得必有一失,某些方面强,某些方面必然弱。阴胜则阳弱,比如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阳胜则阴弱,三国时期的孙策、孙坚就是这样死的。当强化对手的时候,同时也在弱化对手。任何人的时间和智力都有限制,当我们称赞某人某些方面强的时候,消耗的时间和智力必然多,其他方面必然要变差。 明初期的朱元璋烧毁各种兵书,即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统治者可以使用各种手段统治百姓,但不可把“手段”泄露出去,以防被普通百姓利用。除了采用“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方法,统治阶级还设法愚弄百姓。统治阶级并用两类手段,达到了长期统治的目的。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newniu 2013-6-9 21:21
  执大象,天下往。 大象,天象之母也,不寒不温不凉,故能包统万物,无所犯伤,主若执之,则天下往也。 大象,即本源,根本的东西。国家的根本是良将、良相,而国王却喜欢“佞臣”,这即是出了问题。 往而不害,安平太。 无形无识,不偏不彰,故万物得往而不害妨也。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言道之深大,人闻道之言乃更不如乐与饵应时感悦人心也。乐与饵则能令过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视之不足见则不足以悦其目,听之不足闻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 结论: 大像仍是“道”的意思,属于“道”的一个方面。按照“道”做事,使天下的人可以归顺。“道”很平淡,不吸引人的注意,没有颜色味道,看不见听不到,但又实实在在。“乐与饵,过客止”反映出人只能依靠五官感受世界,人们感受不到“道”的存在,很易于忽略“道”。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newniu 2013-6-9 21:15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言道泛滥,无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于物,故名于小矣。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万物皆归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为小,故复可名于大矣。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 总结: 这段话非常合适描述“地球”,供养万物却不要求回报。老子希望人主(帝王)“终不自为大,能成其大”。在市场经济时代,具有同样的含义,只有先为别人,别人才能为我。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newniu 2013-6-9 21: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焉。 知足者富。 知足自不失,故富也。 强行者有志。 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不失其所者久。 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 死而不亡者寿。 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常被用于警句,易于理解。“不失其所者久”即讲“鱼不可脱于渊,树高千尺离不开根。花儿离不开秧”。君,舟也;民,水也。“不失其所者久”指不远离百姓则政府统治时间久。“死而不亡者寿”指认为是身死而精神存在,名声存在。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newniu 2013-6-9 21:1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川谷之以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于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道常无名朴虽小”常见两种读法,如“道常无名、朴,虽小”, “道常无名,朴虽小”。“朴”指自然态,没有经过人工雕琢。 本章的核心为:“道”有独特的运行规律,人类无法改变,统治者同样需要遵守。在这里,老子提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实际要求侯王遵守老子所提倡的治国理念。类似于“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 我借用庄子的一个故事说明“道不可说”。桓公有一次在堂上读书,轮扁正在前堂做车轮。扁轮放下刀凿问桓公:“请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呢?”桓公说:“我读的是圣人的经典。”扁轮问:“那作书的圣人还在吗?”桓公说:“早就死了!”扁轮说:“那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桓公怒道:“你说什么?你讲个道理给我听,如果你胡说八道我就把你处死!”轮扁说:“大王暂请息怒,我是做车轮的,就请让我用做车轮的事比喻吧。做车轮的时候,刀子下得快,就省力气,但车轮不圆,下刀慢则费力气,但车轮圆。做车轮最好的技术是,下刀不快不慢,得心应手。但这不快不慢得心应手的功夫,我却不能传给我的儿子。所以我现在七十岁了,还在做车轮。这样看来,古代圣人所得的大道不能传下来,不是很明显吗?所以你所读的书,不是古人的糟粕吗?” 工匠只能教你方圆规矩,不能把修习的造诣传给你。教拳剑的师父,只能把招式传给你,不能把他的功夫传给你。读书的人,常以为书本上的文字很可贵,其实言外之义才可贵,会背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便是这个道理。 扁轮在做车子方面得道了,但无法说出,即“道不可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一名伟大经济学家,以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思想基础,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但是凯恩斯并不认可凯恩斯主义,自称不属于凯恩斯主义者。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newniu 2013-6-4 21:17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进一步说明战争是不详之兆。老子喜欢“水 ”的特性,而战争 正与水相反,属于 不详之兆。即使战胜对方,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战争也违反人性。 刘伯承被称为当代孙武,但他晚年却不看战争片,并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十章 
newniu 2013-6-4 00:56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乎。 其事好还。 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言师凶害之物也。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生焉。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吾不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武力暴兴,喻以兵强于天下者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 总结:战争的影响非常大,老子针对战争进行了论述。先讲战争不是一件好事,会遭报应。“道”讲“月盈则亏”,战争是最“强”的手段,随战争而来的是走下坡路,即“物壮则老”。 战争不是好事,强调不能采用强硬手段。《吴子兵法》提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战争只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newniu 2013-6-4 00:54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凡此诸或,言物事逆顺反复,不施为执割也。圣人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 总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个人意志治理国家是不合适的。有些帝王随意摆弄天下,完全随自己心意做事,反而导致亡国。比如明末的崇祯皇帝把农民起义看作是敌人,却没有看到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和官僚集团。老百姓被搜刮地生活不下去,自然造反。皇帝让老百姓过不下去,反而认为老百姓不服管,这是错误地选择敌人。 有一个人,爱马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用箩筐盛放马屎,把五彩斑烂的大贝壳作盛马尿的器具。这天,恰巧一只虻蝇之来,落在马身上,刺螫吮血。这人看见痛心极了,伸手猝然拍去,马受了惊,挣脱绳嚼跑了,那个人也碰破了头,跌伤了身子。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newniu 2013-6-4 00:54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先之属;雌,后之属也。知为天下之先也,必后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也。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式,模则也。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忒,差也。 复归于无极。 不可穷也。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此三者,言常反终,后乃德全其所处也。下章云,反者道之动也。功不可取,常处其母也。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以善为师,不善为资,移风易俗,复使归于一也。 故大制不割。 大制者,以天下之心为心,故无割也。 总结: 此文目的是防止“盛极而衰”。虚心,处于低位是唯一办法。虽然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仍需保持谦虚的心境。 老子讲要抓住根本,即“道”。当然也可理解为: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能承受国家的屈辱,这才是社稷的君主;能承受国家的祸殃,这才是天下的君王。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指“纯朴的人一般只是做简单的工作,但圣人会把他们升为官长”。这类似于戚继光募兵的原则,只收农民而拒绝城市居民,因为农民纯朴。许多人管理者认为纯朴的人好欺,喜欢油滑人,只会产生坏结果。 知其雄,守其“雌”。用一句话来讲“男人有流浪的心,但无论流浪多久,他都会回到家,你就守在家里,耐心等他回来”。简单一点说,看到事情的最终归宿,看到根本性方向,不要被表面迷惑。 老子常以婴儿作为例子,认为婴儿合于“道”。其实老子只是取“婴儿”柔弱如水的一面。从“不合道”到“合道”需要过程,需要知识积累,婴儿显然不合适。比如在《庖丁解牛》有“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newniu 2013-6-4 00:53
善行无辙迹, 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 善言无瑕谪; 顺物之性,不别不析,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 善数不用筹策; 因物之数不假形也。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因物自然,不设不施,故不用关楗绳约而不可开解也。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因物之性,不以形制物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圣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故曰无弃人也。不尚贤能,则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为盗,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常使民心无欲无惑,则无弃人矣。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举善以师不善,故谓之师矣。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资,取也。善人以善齐不善,以善弃不善,故不善人善人之所取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虽有其智,自任其智,不因物,于其道必失。故曰,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总结: 老子采用了一种反面手法描述“道”。类似于“善于救灾”的人能使灾荒不发生;“善于打仗”的人不使战争发生。即在问题发生之前,把问题的基础解决。同样,对于好事情,为促成事情发生提供条件。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从心理攻破对方,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强制手段。比如刘邦击败项羽,项羽会说“天亡我也”或“天助我也”,失败似乎超出了“人”力的范围。事实上,是刘邦把项羽关起来、绑起来了,但没有“绳子”。 自然界把人和各种生物约束在地球上,没有绳约,无法解开。孙悟空在如来佛祖手掌内,没有绳子捆绑,没有办法离开。 后面谈善人、不善人进一步说明了不弃和救人的问题。发挥人之长处,采用智慧投机取巧反而无益。没有蹩脚的球员,只有蹩脚的教练。没有蹩脚的演员,只有蹩脚的导演。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4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newniu 2013-6-3 01:29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镇大。不行者使行,不动者制动,是以重必为轻根,静必为躁君也。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以重为本,故不离。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不以经心也。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轻不镇重也,失本为丧身也,失君为失君位也。 总结: 教导人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人要抓住本源,而不是被细枝末节所吸引。例如许多新创业企业不需要风险投资,但是风险投资人利用创业者的“自信”,鼓动他们扩大产品线,业务扩张。风险投资得以进入,占有股份。 企业有核心竞争力,业务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做事,通过加强核心竞争力来发展,而不是削减核心竞争力。面对复杂的环境,人们会失去主心骨,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本,出现“买椟还珠”的荒谬。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newniu 2013-6-3 01:28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寂寥,无形体也。无物之匹,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周行无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 吾不知其名, 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 字之曰道, 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强为之名,曰大。 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大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行也。 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 逝曰远,远曰反。 远,极也。周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 四大,道、天、地、王也。 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而王居其一焉。 处人主之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 总结: 本文从时间、形体、行为方式上对“道”进一步说明。文中反映了老子的视野,即希望寻找一种比天地还久,比天地范围还广的规律和现象,他希望从历史长河,整个宇宙来考虑意义和价值。这代表了老子的宇宙观,表明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人和自然界的生物都有母亲。类推一下,天地万物,整个宇宙是不是也有个母亲?假如有这样一位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即是老子认为的“道”。 在老子看来,世界有四大要素:人、天、地、道。要成功,必然要求“天时地利人和”同时满足,要实现同时满足,必须遵守“道”。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newniu 2013-6-3 01:26
企者不立, 物尚进则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其唯于道而论之,若却至之行,盛馔之余也。本虽美,更可薉也。虽有功而自伐之,故更为肬赘者也。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自己夸自己、自认为不错、自命不凡”是一种有问题心态,明显有问题。“自伐者无功”需用一个故事来说明。比如家长好心,一心想把小孩培养成未来的大科学家,可小孩对学习书本上知识没兴趣,反而对机械之类的事情兴趣十足。逼着小孩学习书本知识,只会是“自伐者无功”。 “垫起脚尖、迈着大步”只是临时行为,并不能长远。从另外一个维度讲,医院护士为了救人,不得不“垫起脚尖、迈着大步”。因此,“合道与否”主要在于合时适,而非某一种行为。 从表面上看,老子劝告人的方式仍然基于利益——名声、功劳。实际上,最终的目的是循“道”,怎样才算循“道”。“庖丁解牛”属于循道的行为,现代化的杀牛手段算不算循道行为?庖丁研究牛的身体结构,另一个人研究机械,提高解牛效率,这又如何算?庄子里有个故事,说明机械存在问题。子贡到南方的楚国旅游,返回晋国的途中,路过汉阴时,见到一个在菜园里种菜的老人,打通了一条隧道到井边,极为辛苦地抱着瓦罐盛水来浇灌,只见他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没有多大的效果。于是,子贡告诉他完全可以不这样费力,有一种抽水的机械,一天可以灌溉百亩,而根本不用多少力气。并说那机械是木头做的,后面重前面轻,引水的时候根本不用费力,井水就能从里面流出来。 这个灌溉的老人听了子贡的建议并不领情,对子贡说道:“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用机械做事的人,必定有机谋巧变的心思;有了机谋巧变的心思,便破坏了纯洁的天性;天性损毁,心神就不定;心神不定的人,离道就远了。我并不是不知道用机械省劲,而是耻于做那样的事。” 从现在看来,常出现两种违“道”现象。 1 、死记硬背学习,不会灵活运用。马谡守街亭、赵括纸上谈兵,都是不会灵活运用的例子。 2 、环境变化,知识不合时宜。比如三国的曹真也是战争历练过的人物,但是遇到孔明就要失败,曹真只能根据表象做判断,而孔明能够知道“曹真”怎么想,然后相应处理。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同样是能够估计对手如何想,如何做,然后相应动作。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newniu 2013-6-2 10:59
希言自然。 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言暴疾美兴不长也。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 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德,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 失者同于失。 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言随行其所,故同而应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忠信不足於下,焉有不信也。 总结: 风不可能一直刮;雨不可能一直下。天都不可能一直进行某件事,更不用说人,因此人的暴行或强制行为不可能一直持续进行。 国内对犯罪份子常常采用“严打”手段。在“严打”期间,那些小偷小摸们也学得聪明,暂停一切坏行为,但在“严打”结束后反而变本加厉,导致“严打”效果越来越差。 父母不能采用暴力来对待子女,必须讲道理,以身作则来教育子女。父母一天天老去,子女也要长大。总有一天,父母无法再继续用棍棒教训子女。棍棒教育不是顺“道”的行为。 强求一时,无法强求一世,人的行为只有合“道”,才能够长久。现代经济建设同样如此,我国 GDP 投资比重过大,从表面加快了 GDP 增长,实际上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看长远,而不是看一时,经济发展不能靠政府推动,而是要靠普通人的自主性。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 , 有不信焉”则说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这说明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灵性的,我们的一举一动又会反作用于我们自身。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newniu 2013-6-2 10:58
曲则全, 不自见其明则全也。 枉则直, 不自是则其是彰也。 洼则盈, 不自伐则其功有也。 敝则新, 不自矜则其德长也。 少则得,多则惑。 自然之道亦犹树也,转多转远其根,转少转得其本。多则远其真,故曰惑也;少则得其本,故曰得也。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总结: 一句话: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以上观点并不难理解。特别是“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体现了“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有多种理解。一、帝王抱着“不争”之心来统治天下,则天下自然属于帝王,而无需争。二、像水一样,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人进攻,我方在易守处防守,同时打击对方弱点,采用突袭,进攻粮草,进攻薄弱点等方式。三、一种不争的心态,不与别人争高下。 除了智商、情商外,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逆商。“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邓小平三起三落,最终实现了改革开放,登上权力顶峰。实际反映出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曲折。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newniu 2013-6-2 01:36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惚无形,不系之叹。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以阅众甫。 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万物始也。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 总结: 讲述了老子心中对“道”的感觉。由于“道”是最原始的状态,无法说明和描述它。老子虽然从侧面对“道”进行了描述,但只讲“道”无法描述,无法直观表达,只能讲一下自己内心的感觉。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开始阶段,脑海里的概念是模糊的,渐渐从纷繁杂乱的表象中逐渐提取、集中,总结出一些经得住检验的信息。通过多次的“观察→对比→改正流程,慢慢趋近于自然,越趋近于真实。 “无、虚、容”在道德经中经常出现,除了一般常见的意思外,还有更重要的引申。“无”类似于数学中的“ 0 ” 、生物学中的干细胞。 “无”并不是真“无”,就如同“ 0 ” 非“ 0 ” 。在纸上写个“ 0 ” 与什么都不写,意思并不相同。比如说政府对经济监管,不干涉经济运行,让市场自动调节,为“无”。显然不等同于对经济的放任自流。父母经过考虑,认为“六一”节让孩子自己玩,不去管他,这是“无”。显然这是经过考虑的“无”,不是放鸽子,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 “虚”常有虚位以待,虚心等词。“虚”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比如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那么在专业上请教专业人员,即是“虚”。人不是全才,必有所长,有所短,只有取各自长处。“虚”是必须、必要的素质。 “容”指允许另类的存在,甚至敌人存在。容忍意见不一致、观点不一致,甚至利益冲突的人。例如美国允许多党,国会议员各有所属,“容”在一起。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章
newniu 2013-5-31 00:33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下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于益。不知而中,何求于进。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颈,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美恶,相去若何?故人之所畏,吾亦异焉,未敢恃之以为用也。 荒兮其未央哉﹗ 叹与俗相返之远也。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众人迷于美进,惑于荣利,欲进心竞,故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也。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之可举,如婴儿之未能孩也。 儽儽兮,若无所归。 若无所宅。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美恶,犹然其情不可睹,我颓然若此也。 沌沌兮, 无所别析,不可为名。 俗人昭昭, 耀其光也。 我独若昏。俗人察察, 分别别析也。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情不可睹。 飂兮若无止。 无所系絷。 众人皆有以,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而我独顽似鄙。 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食母,生之本也。 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于人。 总结: 本节似乎在讲老子自己,表明他的想法和认识与众不同。善恶美丑贵贱是是非非,完全基于文化、习惯和社会价值来判断,随时代和环境不同而变化。由于老子认识层次高,对俗事显得十分平静,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老子在此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气质,似乎一切都无所谓。似乎失去了人性所有的欢乐、失望、悲观等等情绪。 《淮南子 . 齐俗》还有一段解释“高下之相倾,短修之相形”的,说远古时代,人们都很淳朴,等到礼仪一产生,财货一贵重,就开始出现欺诈和虚伪了。非议和赞美纠缠不清,怨恨与感激结伴而行,于是既有了曾参那样的大孝子,也有了盗跖那样的大土匪。有了富豪就有了小偷,有人穿华美的衣服,就有人破衣烂衫。在老子看来,则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 土地非常贱、空气非常贱、水非常贱,但是土地、水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们喜欢珠宝,而轻视土地、水、空气。不保护空气、土地和水,发生污染,现在所有人都面临着食品、水、和空气的质量问题。 另解:当人没有了情绪,是不是会变得幸福?人如那浪花一朵朵,七情六欲十分正常,作为平常人过平常生活就好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4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九章
热度 1 newniu 2013-5-31 00:2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而直云绝,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属,无以见其指,故曰,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故令人有所属,属之于素朴寡欲。 总结: 有智谋的人,希望有进献谋略的机会;好辩论的人,希望有辩说的机会;有能力的人,希望有机会表现。爱国的人想要兴旺国家,知识分子渴求荣耀,有工艺匠人渴求显示自己,勇敢的人希望到处探险,……。 人有了智慧,就要尔欲我诈;有了仁义,就要处处伪装;有了利益,就有了盗贼。“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人变聪明了,也变得奸猾了。为了防止尔欲我诈、处处伪装,只有设法消除人的智慧,宣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精神。 为什么要弃智、弃义、弃利?这同样是统治者所要寻求、推崇的。统治者人数少,被统治者人数众多,在智、义、利方面处于下风。智斗,统治者人少,必然要输;侠义等文化习俗有利于被统治者结成小团体,威胁统治基础。被统治者的过于逐利行为同样会损害统治基础。弃智、弃义、弃利成为统治者的宣传手段。 汉文帝时,陈平对宰相职责有一番论述,讲“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调和万物使各得其所;外安抚邻国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司其职”。实际上,对于下层的县官有类似的职责,与百姓明争暗斗必然以失败作为结局。 总之,稳固统治的原则是弃智、弃义、弃利,实际上是弃小聪明、弃小义、弃小利。统治者位置高,需要从宏观上做出表率。与百姓斗心眼,不是统治者的正道。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八章
newniu 2013-5-31 00:20
大道废,有仁义; 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 智慧出,有大伪; 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总结: 《万历十五年》记录了万历皇帝登基的过程:“隆庆皇帝龙驭上宾,这位刚刚 9 岁的皇太子,就穿着丧服接见了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被皇太子所拒绝,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恸无法节制,哪里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的应当以社稷为重作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以上故事说明“仁义礼智信”不再属于内心的标准,而是一种形式,用于防备别人进攻的盾牌。皇帝连推两次,直到第三次才坐到位置上,他真“仁义礼智信”吗?目的是堵住别人的嘴。“仁义礼智信”是那个时代的“高调”,现在“高调”已换成“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升官发财的工具,不仅仅用于个人。人人唱“高调”,“高调”成为互相攻击的借口,成为是煽情的动员口号。“文革”的历程、“四人帮”的兴衰史就十分清楚明白,“高调”的威害是无穷的。 《庄子》中有一篇故事。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 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 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 老子建议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代替圣智仁义巧利,以安之若素取代急迫紧张,以简单质朴替代繁文缛节,以清静无为取代励精图治,以相安无事取代奋发图强。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是“危难见真情”的另一种表述。“有孝慈”和“有忠臣”并不是真的有,而是显露出孝慈与忠心。 当然,老子对仁义、孝慈并不持反对的态度,而且希望大道永存而仁义在,六亲和睦而孝慈在,邦家清明而正臣在。然而老子希望“事实”,而不是标榜。在老子看来,仁义、孝慈本该像空气一样、水一样,我们生活在其中,不会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甚至根本忘记了它们的存在。正如《管子 . 心术》说的“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假如老百姓总是说统治者多好、总在热泪盈眶地感激统治者,那肯定有问题。 老子喜欢事实,喜欢顺应自然。例如否定强悍不意味着希望弱小,而是因为行事强悍反而会带来危险;抛弃仁义也不意味着不喜欢仁义,而是因为追求仁义反而会带来诈伪。比如我国建国早期的计划经济过于强悍,人民群众在街上卖个鸡蛋、养只鹅都成为资本主义的尾巴,最终使经济陷入深渊。 然而,不讲仁义并不代表事情会变好。法家不追求仁义,却造成更为深远的伤害。“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良将”和“贤妻”即是“法家”追求的目标。春秋战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为法家提供了舞台。只有互相攻伐,国难和国贫之时,君主才会想起“法家”,才会屈尊招才,法家才获得君主的重视。在和平时期,“法家”永无出头之日。因此,“法家”一方面喜欢战争,另一方面也挑起战争。“君王”要统治无数的人,只有借助“法家”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法家”奋发图强,不讲仁仪,只以实力作为手段发动战争。他们的个人私利只能是劳民伤财、战争不休,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仁义”虽然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要遵守仁义规则。大家还是在“仁义大原则”下勾心斗角,一旦失去“仁义”,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只会带来更大灾难。 “智慧出,有大伪”,但人的智慧是天生的。阻止“智慧出”的方法只有一种“仁义礼智信”。当 天下人尽力学习“仁义礼智信”时,产生智慧的概率自然降低了。中国几千年来愚民的技术绝对不是“小国寡民”,而是“仁义礼智信”。天下士子埋头于儒家礼教之中,各种稀奇古怪的“智慧”自动消失了。这是另一种愚民之法。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七章
newniu 2013-5-30 23:08
大上,下知有之, 大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大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言从上也。 其次亲而誉之, 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 不能复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 其次侮之。 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处不足,非智之所齐也。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总结: 西班牙斗牛历史悠久,斗牛士站在场中央,与强壮有力的牛周旋,在整个过程中还要摆出优雅姿式。在征服牛的过程中,也征服了看客。斗牛士“战胜”牛?的确是战胜了。在斗牛过程中,每次都是牛发起冲击,斗牛士每次都躲闪。只有在必要的时机,才会出击,而且努力保证每击必中。斗牛士不是与牛比力气,而是利用牛的弱点,让牛自我毁灭。 统治百姓不是“控制”百姓,而是让他们感觉十分自然,没有强迫感、无奈感。文字狱、思想控制在我国历史上总屡见不鲜,通过思想控制使百姓服服帖帖。政府总喜欢采用“愚民”政策,最擅长自我表扬,使百姓“亲而誉之”,称赞他们。 类似鱼儿相忘于江湖,让别人感觉自由自在。在这里讲述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亲、畏、侮、相忘。类似的关系如“导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等,如何让学生感觉到“我自然”,如何让被管理者感觉到“我自然”?“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政府统治百姓,也尽可能是采用暗的方式。比如说税收,尽可能不让百姓知道收了多少钱。现代的统治方式已经不存在地主、奴隶主,而是百姓不知道,完全被愚弄的统治。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采用媒体控制、宣传机器、及其它非正常手段,让百姓感觉不到被统治。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六章
newniu 2013-5-30 22:14
致虚极,守静笃。 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 万物并作, 动作生长。 吾以观复。 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以上说明万事万物都遵循着“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各反其所始也。 虽然万事万物生机勃勃、繁华万千,但最终仍要归于尘土。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 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尘土才是常态,地球上的生命属于怪异。在宇宙之中,出现生命是偶然,没有生命才是必然。因此尘土才是万物的最终状态。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凉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也。 当明白尘土才是万物的最终状态,明白荣华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然达到“明”的状态。不明白这个道理,胡作非为,凶。 知常容, 无所不包通也。 明白人生是过眼烟云,自然就不会较真,能够平淡看待万物。 容乃公, 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 接着就能以一种公平、坦荡心来对待一切 公乃王, 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 接着就具有成为天下的首领素质,有一种胸怀天下的气场。 王乃天, 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 接着就有了明白自然和世界是怎么回事。 天乃道, 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 接着知道如何达到“疱丁解牛”般处理天下事务。 道乃久, 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有极也。 顺应道就可以持久。 没身不殆。 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 自身也得到保全。 总结: 把心静下来,观看芸芸众生,看到他们各自往复运动着,而且有一定的根源。只有还原至绝对静止的情况,才能达于“道知”。人处于“天真无邪”的状态,需要无所执着的自由精神状态,才有此“道识”。从认识论来看,与现象学有很多相通之处。“道乃久”是理想的目标状态,有一点宗教的意味。 人完全“静”下来会十分困难。人本身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旦有了自己的看法,就会出现偏见。比如说新闻记者,从理论上,需要忠实地记录,不能掺杂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事实上,这并不可能。记者的观念会影响到他看的内容,会影响到具体的写作。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五章
newniu 2013-5-30 22:13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见之貌也。 犹兮若畏四邻, 四邻合攻,中央之主,犹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德之人,其端兆不可覩,德趣不可见,亦犹此也。 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凡此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夫晦以理物则得明,浊以静物则得清,安以动物则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难也。徐者,详慎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必溢也。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蔽,覆盖也。 总结: 对于得“道”之人,我们无法去描述和感受他们(没吃过肉,无法描述肉味)。只能外在地说明得“道”之人的特征,如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 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表现出从不满溢,能不断更新自我的状态。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四章
newniu 2013-5-30 22:12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不得而知,更以我耳目体,不知为名,故不可致诘,混而为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 是谓惚恍。 不可得而定也。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有,有其事。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总结: 老子讲述了“道”超出了人的感触能力。人无法从感觉上把握“道”。从时间、空间上也无法追随“道”。这类似于我们理解电场、磁场或者广义相对论。这些知识已广泛应用,人却完全感觉不到,无法以过往的经验来想象。 虽然无法把握,但自古至今“道”仍处于顶端位置,虽然环境变化,但“道”仍没有变。“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则讲“道”并不变化,能够以过去的经验来处理目前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三章
newniu 2013-5-30 17:29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于荣宠,返之于身,故曰大患若身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由有其身也。 及吾无身, 归之自然也。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 总结: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 2010 年 1 月到 2011 年 7 月的 19 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 19 名总经理 / 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得“宠”会觉得荣耀;得“辱”会觉得羞辱。站得越高,摔得越惨,担心名声、金钱、富贵是人之常情,自然会发生“宠辱若惊”。人们永远生活于“担心”之中,有了钱则担心失去钱,担心有人谋财害命。“宠”和“辱”带来内心的惊恐不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个人本无罪,因此有才能,有财物,就成为了罪人。被劫杀,被绑票是富人的专利,穷人无法享受。在动荡年代,古代帝王之子同样处于被掠杀的境地。 人人追求财物,地位,才能,然而当有了这一切,就要担心贼人来偷窃。统治者不放心有才能的人,要么拉扰过来成为工具,要么杀掉。开国元勋因失去利用价值,却对政权有极大威胁,往往成为牺牲品。庄子讲“无用”即是“大用”,意义类似。 本节则要求人君、人臣从天下考虑问题。宠辱大患的根源在于“贪”。如果把自身放在天地之间,忘记自身的荣辱,为天下苍生考虑,也就不存在宠辱大患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二章
newniu 2013-5-30 17:2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谓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总结:  魏王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鲁国的国君说: “ 过去尧帝之女、舜帝之妃命令仪狄作酒。酒非常美,仪狄把酒进献给禹。禹饮了之后觉得非常甘美,于是便疏远了仪 狄,戒了酒,说: ‘ 后代一定有因为纵酒亡国的。 ’ 齐桓公半夜感到饿了,易牙便煎煮,烧烤,调合五味,献给桓公,桓公吃得非常美,说: ‘ 后世必然会有因为贪 图美味而亡国的。 ’ 晋文公得到南之威为妃后,一连三天不临朝听政,于是便疏远了南之威,说: ‘ 后世必然有贪图美色而亡国的。 ’ 楚王登强台,眺望崩山。左边是大江,右边是大湖,高兴得连生死都忘在脑后,于是再也不登强台了,说: ‘ 后世必然会有贪恋高台美池的景色而亡国的。 ’ 如今你的坛中装的是仪狄那样的 酒;你的美食象是易牙烹制的美味;左边拥着白台,右边抱着闾须,都象是南之威那样的美色;前边是夹林,后边是兰台,就象是楚国强台那样的美景。人君贪婪其中一项就足以亡国,而你现在四项全占了,岂可不警惕呢? ” 魏王听了,连说: “ 讲得太好了,讲得太好了。 ” 由此说来,弄昏人的智慧的并不是一种途径啊。] 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考察,秦穆公认为由余既有才,又有德,就问内史廖说: “ 我听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国的祸患。现在的由余,就是我的祸患,该怎么办呢? ” 内史廖回答说: “ 戎王处在偏僻闭塞的地方,从未听过中原的音乐。你何不送给他女乐来腐蚀他的精神;替由余说好话来离间他与由余的关系;挽留由余不让他按时回国,使戎王怪罪他,怀疑由余的忠诚呢?   再说,戎王喜欢女乐必荒于国事。 ” 穆公说: “ 这个主意好。 ” 于是把十六部女乐赠送给戎王,戎王接受了,非常喜欢这些女乐,一年到头兴趣不减。   由余劝谏不听。穆公派人晴中邀请由余,由余便投降了秦国。 孔子曾代理鲁国的国相,齐景公听到这件事后很害怕, 说: “ 孔子当政,鲁国必然成为霸主。鲁国一成霸主,我国靠它最近,有被它先吞并掉的危险。 ” 犁且说: “ 除去孔子就象吹动一根羽毛那么容易。你何不用重金聘请 孔子来齐国,送美女和乐舞给鲁哀公。鲁哀公喜欢美女和乐舞,必然荒于国事,荒于国事孔子必定劝谏,哀公不听劝谏,孔子必然离开鲁国。 ” 于是便选齐国中八十多名美女,部穿上漂亮的锦绣衣服,并教会她们康乐之舞,然后送给鲁哀公。哀公接受齐国的女乐之后果然荒于国事,三天没有听政。孔子说: “ 有了那些妇人在那 里唱歌,我可以离开鲁国了。 ” 于是便前往卫国。这就是被音乐和美色弄昏了智慧的例证。 以上所有的一切说明“人受到各种欲望的控制,受到眼、耳、鼻、口的限制”。音乐、美色、财物、利益、爱好虽然带给人美好的感觉,然而人也会进入温柔乡不愿出来。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一章
newniu 2013-5-30 17:25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木埴,壁之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总结: “无”与“有”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空间的争夺。“无”说明存在空间,空位置。“有”说明存在空间被占有。“有”的前提是“无”,人们常常过于关注“有”,却不知“无”的重要性。 在现实中,政府机构冗员太多,即是“有”太多。而领导想调整班子,把一些能干的人请进来。由于缺少空位子,只有能作罢。这也说明了“无”的重要性。 “无”“有”又具有同时性,比如小学生变成中学生,一名小学生没了,多了一名中学生。一块钢材加工成某个元件,同样是“无”“有”同时出现。因此,当我们在大学毕业时,即可以讲我们结束了大学生活,也可以讲我们开始了职业生涯,“无”“有”相生。 在第二章讲了有与无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简单理解:做车子的人,制造车子的每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车子,出售是为了“利”。当做车子的人没有(无)车子,购买车子的人,有了车子“用”。 进一步讲,人们理解事物有两种:功能和组成结构。“三十辐,共一毂”描述了组成结构;“有车之用”描述了功能。造车子的工匠关注组成结构,而使用车子的人关注功能。工匠关注车子结构,是为了利。而使用车子的人不关注组成结构,只是为了“用”。 车子在工匠眼里是车子,但在使用者眼中只是一种运输工具(虽然也叫车子)。工匠关注车子,而使用者关注车子带来的效益。关注车子即为“有”,不关注车子即为“无”。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十章
newniu 2013-5-30 17:24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矣。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之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 爱国治民,能无知乎﹖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天下之所从由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于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倡,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阂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生之, 不塞其原也。 畜之。 不禁其性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生,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总结: 这段隐含着一种模式:你们觉得自己 XX 强,能比过 XX 吗?还是虚心点吧,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某类事物出世,我们做出贡献,并不认为拥有它,也不会觉得了不起,也不会觉得有主宰的权力,这即是玄德。 要求统治者以“生之”“畜之”的态度对待百姓。 “ 不塞其原也 “ 指不干扰人们发挥聪明才智;“不禁其性也”不禁止人的天性如“爱美、希望受到尊重等”。 “死了张屠户,还吃带毛猪?”万事万物按自己的方式运转。许多官员喜欢宣扬政绩,讲主政所做的好事,城市取得的发展。然而,没有这些官员,城市还是照样发展,事情照样有人做。因此,此文是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了不起。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九章
newniu 2013-5-30 17:20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 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总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实际描述了自然界普遍的规律,比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然界遵守“熵”的理论。因此,富贵、权势都是过眼烟云,保持不了多长时间,最终还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又是对“智人”(有智慧的人)的告诫,从时间、空间上说明“功劳不是永久的”,希望他们“功成身退”。巴顿将军说过 “一个军人最好的结局就是在最后一场战争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然而对于“智 人 ”来讲,不用“智慧”如锦衣夜行,心里面痛苦无比。这属于人的劣根性,也很正常,人们为什么要拥有智慧,为什么要学习韬略?目的还是使用。所以老子的建议是让被统治者远离,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八章
热度 1 newniu 2013-5-30 08:39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人恶卑也。 故几于道。 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言人皆应于治道也。 总结: “水”永远向低处流,其行为最接近于“道”,不执、不妄、不贪、不痴。本节劝告“聪明人”,希望他们居善地——要处在好的环境之下;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提高自身修养;正善治,事善能——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动善时——要待机而动。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9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七章
newniu 2013-5-30 08:0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总结: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己。老子希望“人”向“天”和“地”学习,多做公益,少想私利,类似于“以德治国”。 然而“老子”不是放弃利益,而是以“无私”的手段取得‘私’。最终落脚点还是“私”上。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六章
newniu 2013-5-30 08:02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总结: 社会持续运行需要两个持续:成员补充和资源补充。女性实现衍续功能,补充人自身;男人则设法获取资源。女性可以从“无”生出“人”,凭空造人,力量无穷。老子则认为“道”就如“玄牝”一般。 王弼称“谷神,谷中央无”, “山谷”与“生殖器官”在外形上类似,因此称为“谷神”。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五章
newniu 2013-5-30 07:3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列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排橐也。 钥,乐钥也。橐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钥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总结: 地震、海啸、干旱等灾难自然发生,天地没有感情,属于天地不仁。法家、兵家以百姓的白骨提升自己的名声和财富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些人对百姓同样不存在感情,属于圣人不仁。 诸葛亮明知蜀汉无法一统天下,仍然试图北伐,知其不可而为之。忠诚报效刘备一家,然而普通民众却要忍受巨大痛苦,属于圣人不仁。许多领导想着留下功名,想着留下政绩,搞一些政绩工程,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伤害了普通人。 天地之间,完全空虚,如同那风箱,越拉动风越大。圣人与天地同样道理,圣人的作为如同拉风箱,作为越大风越大,越影响天下苍生。因此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真正掌握和了解时代。 “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可解释为“天地与圣人要无为而治,不需要干涉下面的世界“。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人类试图影响自然界,带着自以为的好心去做事的时候,反而不如让自然界自我恢复,自我纠正。 经济发展同样如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灭贫穷和压迫,实现了表面的公平和正义,实际落入平均主义,形成共同的贫穷。因财产平均化,失去压迫基础,而在人的自由、自主方面,压迫得更加厉害,甚至失去人的本性。上世纪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四章
newniu 2013-5-30 01:19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总结: 简单翻译为:“道”的力量十分强大,然而当发挥作用时却像不满一样,永不会溢出(像大海、大洋)。像深渊不可测,如同万物的宗主。没有了锋芒,解除了纠纷,调和了光泽,混同于尘世,十分和谐。又是那么幽隐,似乎不存在又好像存在。不知道它源自何方,似乎出现于天帝之前。 这里只是形式化描述“道”,类似于描写女性很漂亮,像花儿一样美,像画上的人物。这里描述“道”的三个方面: 1 、似乎不受任何影响,为万事万物的起源; 2 、若隐若现,难以把握; 3 、存在时间久远。 “道”等同于做事方法、原则。无论如何使用也不会损耗,好像做任何事都可采用。“方法、原则”即看不见,又摸不着,却一直存在着,比任何事物出现得都早。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4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三章
热度 1 newniu 2013-5-29 18:00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 “佛教”讲求消除自身欲望,避免轮回之苦。而老子则消除社会的欲望。老子想象着整个社会都处于无欲状态,其视野远大于“佛教”。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 弱其志,强其骨。 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 常使民无知无欲。 守其真也。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知者谓知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汉景帝曾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名利、财货只会诱使人产生“不合理欲望”。名利、财货引发人的斗争、盗窃。统治阶级,要设法降低不必要的欲望,多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减少社会争端。 “智者不敢为”,智者指那些学了手段的人。积极进取的人们读了“纵横谋略”的书,就盼着天下大乱;通晓了兵法战略,就希望发生战争。即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根源的。 科技有着负面的作用,随着社会进步,杀人武器越来越厉害。 2008 年金融危机,即是聪明人利用技术在搞鬼。 天下都是君主的,君主看问题就不能和普通人一样。黄金珠玉对某个人有价值,但对整个社会讲,却没有任何意义。社会上的人明争暗斗获取利益,从君主眼光看,所有人都是奴才,明争暗斗属于内耗。人们之间争斗、盗窃、干坏事,根本原因是“欲望”。人人有欲望,难以去除,但可以去除引起欲望的事物,使老百姓无知无欲,减少争斗。 总结: 智慧是一种武器,是一种能力,即可以做好事,也可做坏事。大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愚笨的人只能做点简单的坏事。圣人要设法使智者不敢乱来,限制聪明人干坏事。比如我们常讲美国人很笨,德国人很笨,为什么笨?就是使“智者不敢为”,出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法律使坏人不敢乱来,社会风气正,人们不会去想着办法钻空子。钻空子、做坏事也需要榜样和创造力,由于社会中缺少榜样,一般人就是想做坏事也没有那种能力,即失去做坏事的能力。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二章
newniu 2013-5-29 17:5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这段话有很多解释,林语堂的解释如下: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 事物成对出现,比如说方向,有南必有北,有东必有西。“人得到,也失去”,有了钱,人也失去了自由;学了知识,人很难再跳出知识的窠臼。 “有无相生”指事物之间的转变过程。比如高中毕业上大学,当进入大学时,社会上多了一名大学生,少了一名高中生。一个人从 A 到 B ,在 A 处无,在 B 处有。因此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还可理解为事物的规律。比如下雨与不下雨,下雨为“有”,不下雨为“无”。教育孩子,孩子自由发挥为“无”,家长教导为“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由于事物是成对出现,有坏人,必然就有消灭坏人的人;农业天气有好年份,也有坏年份。事物相对而出,圣人无须执着于某一方向,而是要顺从自然,把各种事情做好。即是圣人的“无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为”指用强力解决问题。“无为”则如“庖丁解牛”一样,顺应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理解可以想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虽然生育子女,但不能以此作为功劳,以为有权力控制子女。 总结: 赖昌星案发后,腐蚀干部的窝点——红楼也被拿出来供人们参观,用作反腐教育。然而许多官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痛恨腐败、学习拒绝腐败,反而对装修、高档用品羡慕不已。谈论最多的内容是 “奢靡的陈设布置,令人想入非非的鸳鸯浴缸,三围绝对达标的‘风尘佳丽’”。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为了避免污染人的心境。当我们提到善时,必然要讲“恶”,当讲“美”时,必然有“丑”。当教导他人时,对方不仅接收到了“善”,而且也接收了“恶”。当我们讲好人好事时,也必然出现坏人坏事。如何才能避免“恶”,最好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过榜样影响别人。 法律、道德虽然能约束人,但是无法阻止恶念产生。法律无法阻止恶念,只能采用恐吓方式阻止,让人在付出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可避免“恶”念产生。圣人不谈“善”与“恶”,只是向众人表现自己如何做,以自己为榜样,教育世人。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是庄子宗师的一句话。把“道德”比作水,鱼处在干涸的池塘,类似于道德缺乏的社会。鱼儿感到干渴,人们感到社会道德沦丧。“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类似于人类亲友之间小范围存在着一点道德,互相支持。“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社会自我运转,不存在非道德现象存在。人们只是觉得很自然,没有道德问题。 如何实现?王阳明面对风吹幡动,提出“非风动,非幡动,心动也”。外面的幡动引出内心的“幡动”。孔雀开屏,在雌孔雀心里,这是雄孔雀展示自己,要求交配;而在围观的人眼中,只会想到美丽的孔雀屏类似于花儿,拔一根插到自己家里很不错。王阳明知道“风吹幡动”,普通人绝对感觉不到“风吹幡动”。 虽然王阳明讲“人心”,那么“人心”又来自何方?人心还是受到外部的影响,由社会塑造。为了保持“赤子之心”,唯一的办法是“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为”至少有两种理解: 1 、执着、强力,代表着以自己为中心,强行外部顺应自己。 2 、做成某些事,获得功勋。比如解放后某些功勋家庭,面临着自身定位问题。 “无为”指顺应自然,类似于“庖丁解牛”庖丁顺应自然,肢解“牛”达到化境。“为”则表示用大刀砍粗骨头。人君,统治天下,应该像庖丁一样,顺应自然,而不是强迫社会顺应“我个人”。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第一篇
newniu 2013-5-29 17:5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世界开始于混沌之中,没有成形,只是随着时间,慢慢分化而成。分化后,即出现“名”。高炉的钢水,没有任何形状,通过处理、加工后,形成不同的钢构件,有了“名”。泥土经加工后,形成不同的器皿,碗、盘、碟等,有了“名”。钢水和泥土即处于“道”的状态。刚出生到儿童期之间,还没定形,到了少年成年,有了技能和工作,如成为老师,成为医生,在社会上担负一定角色,即有了“名”。 简单来说,多姿多彩的自然、社会都有着统一的本源——“道”。不妨从相似的例子来说明。桌子、椅子、凳子、衣柜等由木材加工而成。盘、碟、碗等由陶土烧制而成。医生、大夫、君主、士兵都是由婴儿长成,并担负着社会的某一角色,形成社会组成部分。与之类似,自然和社会虽然多姿多彩,由多个部分构成,但同样有一致本源——“道”。社会多姿多彩,仍然有相同的规律,类似的运转模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欲”指从社会学习或者社会强加的习惯和认识。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维度看问题,类似于“锤子眼中一切皆为钉子”,必然失之偏颇。只有抛弃自己的角色,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显得更为真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有欲”指从入世的角度看世界,能够分析出事物的端倪,从而得出发展趋势。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有欲”和“无欲”同属于认识世界的方式,只是名称不一样。需要非常玄妙地采用。《道德经》能有这么多好的观念,皆因采用了“有欲”和“无欲”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总体: 本章节讲述了“道”,后面引出“认识方式”——“有欲”和“无欲”两种认识方式。两者又是众妙之门,“书中观点都源于两者”。 鲁迅关于《红楼梦》有一段最著名的话,也是被引用最多的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的“欲”产生不同结果。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道德经——道德经介绍
newniu 2013-5-29 17:56
1、 一本奇书 2000 多年前,老子在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被府尹留下五千言《道德经》。随后被同时代的法家、阴阳家、儒家、兵家借用,成为经典。 2000 多年来,历代政治家从中汲取智慧,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道教更把当成经典,老子也被尊为太上老君。《道德经》也影响到国外,成为国内在国外最受欢迎的书,远远超过论语等书。甚至连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都特别喜欢《道德经》。 为什么大家十分推崇《道德经》?在这里,我们先解释这一疑惑。 2、 老子的社会背景 理解老子必须考虑环境背景,老子不可能脱离当时的背景。老子处于人们设法保命的时代。科学不发达、缺少铁器、耕牛稀少,社会处于原始森林包围之中,没有化肥、农药和机械。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很软弱,最大愿望也许就是生存。在与自然斗争过程中,人们渐渐形成朴素的世界观——人要顺应自然而为,而不是战天斗地、抱着人定胜天的理念。 老子所处的社会是从奴隶社会向地主农业社会转变的时代。当时周王还存在着,却属于被忽略的人物。诸侯国渐成气候,他们打来打去。战争造成巨大灾难,老子反对战争,希望能够社会和平。 老子的工作很特别——周之守藏室史,决定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周之守藏室史,简单讲就是图书馆管理员。老子不是一般的管理员,他除了管书,也在读书。不像现在专业分得那么细,那时藏书并不多,绝大多数为史书,老子应该是读了不少。以当时情况讲,老子属于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看法更为深入。 当时没有纸张,竹简木简是文字载体,制作麻烦,数量有限。一个人可读完寻找到的任何书籍。读书人把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和辩论,分析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探索其中的规律。类似于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辩过程,春秋时代同样是以讨论为主进行教学。通过思辩过程中提升能力和修养。在思辩的环境下,诸子百家顺应而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道、法、儒、墨”。 3、 诸子百家与道家 20 世纪的中国,毛泽东仅凭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改变中国面貌。不同生活环境,产生不同阶级,代表着不同思想文化。生活环境不同,理念不同,诸子百家的思想完全受领导人物的生活环境决定。其中以“儒、道、法、墨”最为有名,他们都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分别代表着君主、知识分子、贵族和技术工人四大社会集团。由于所处社会阶层不同,其宗旨观念完全不同。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他们的思想与每个集团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形成统一。 “道、法、儒、墨”与代表人物的社会阶层密切相关。为了更好理解道德经,不妨做个对比。 老子的工作范围是周王室,随着周王室衰落,不可避免会认为君主缺少真实的才能,从而考虑自己“如何当好君主,如何统治臣民”,这成为〈道德经〉的重要内容。“道家”代表着国王阶层,希望能维护君主的统治,长治久安,太平永久。思考范围涉及全国和整个世界(当时人类认识的世界),时间跨度是千秋万代(每个王朝都希望世世代代无穷尽)。长远性、大尺度是道家思考的特点。 “法家”代表有谋略的知识分子——谋士。贵族有世袭的优势,而谋士没有继承地位,只有利用发达的“智力”。“法家”的核心理论包括法、术、势,只有谋士才会掌握使用。因此“法家”最崇尚“智力”,惯于用智统治天下。这正适应诸侯战争的需要。《道德经》认为谋士造成了混乱,希望进入小国寡民的状态。而“法家”则相反,采用更多方式控制社会,使其按君主的目的运转。 “儒家”代表着贵族。贵族即是一群吃喝不用愁,有能力就帮君主治理国家,没有能力就闲着的一群人。他们没有事干,会闲出问题,“仁、义、礼、智、信”调节贵族之间的关系是最好的,这正符合贵族文化的特点。特别是“礼”,体现为贵族之间的阶层差别。“儒家”要把贵族那一套推行到每个社会阶层,那必然是困难重重。“儒家”重礼,这也成为自身的弱点。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离鲁国的事。齐国送女乐给鲁定公,再加上祭天没有把膰肉分给孔子,孔子因生气而出走了。 墨家代表着普通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处于社会底层,自然会形成“兼爱非攻”,禁止“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的观念,反对贵族、富人欺压下层民众。墨家脱胎于儒家,墨子因不满儒家处处摆架子,要面子,认为要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因而创立墨家。一般讲,墨家在汉代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由显学逐渐灭绝。 谋士和贵族的不同,前者是以“智力”生存于人世间,他们不在意谁当君主,也不在意君主的道德、礼节问题,比如张仪、商鞅、吴起、苏秦等人在中原大地不停奔波,只是为了获得“封妻荫子的目的”。他们不在意谁坐在君主的位置上,也不在意使用卑鄙手段,完全是为目的服务。 墨家在汉代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法家”理论仍然有大量市场。“法家”依靠“智力”,其理论玄妙无比,为“帝王”们所喜爱。在三国刘备遗诏中就有“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的句子。申、韩、管子、六韬即是法家最经典的著作。 4、 认识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述了“认识方法”。他最关心的“道”,属于其中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最难理解的部分。 “道”是“规范”,“盗亦有道”即反映出“道”的一些特征。在《庄子·外篇· 箧第十》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人问当时的江洋大盗跖(此人后来被称为盗跖),“强盗圈子里也有“道”的说法吗?”盗跖回答说,天底下哪里没有道呢?比如抢人家东西,神机妙算,能猜出屋里藏着什么东西,这就是“圣”…… “道”尊重“世界的自我运转模式,并利用这种模式”。面对滔滔洪水,大禹改「堵」为「疏」,即是利用水性,而不是与水对抗,治水成功。黄河河道高于河床,改道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既然一定要改,那就按我的意思“ 改” 。大禹及早明白这个道理,“不与水对抗”,把精力用在规划未来的河道上,引导黄河改道,让老百姓做好准备,以及时搬离。既然事情必然要发生,那就让它发生好了,我们唯一的任务是提前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我为主,我认为如何如何;另一种是把我放入到整个世界的关系之中,全面看世界。人有以我为主的一面,战天斗地,让大自然弯腰。在科学上,人更是主人,人类不断攻城略地。而道家的思想是顺应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把人类社会放到自然界、世界这个大环境之中,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 有欲无欲 采用“有欲”和“无欲”是老子的另一种“认识方式”,是《道德经》最有价值的部分。科学改变人类社会,头顶神秘光环,人们对科学充满崇拜,缺乏批判能力,常把学得的知识当成真理,囿于所学范围之内。老子引入全新的观念——忘记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道”的认识方式即是以“儿童”心态全局看待所有一切。看大夫、将领、君主之间的互动,看他们之间言行,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最终形成新认识。 以无欲看世界,例如花儿很美,猫儿可爱,鸟叫悦耳,一切似乎很和谐。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几十亿年来生物们你死我活竞争的结果,即达尔文进化论所描述的。花儿,猫儿,鸟叫,都不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了生存。 以无欲看世界,即是明白“天行有常”,明白“许多事不可避免”。我们觉得战争不好,讨厌战争,但战争仍如影随行。春秋时期,一方面是春秋无义战,诸侯王表面上风光无比,可同样是“只恨生在帝王家”,随着一个个诸侯国被灭,他们也被架上断头台。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受战争影响,越来越苦。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我们恨腐败,可是贪官们还是一个个伸着头等待被收割。这是即是“天行有常”,是社会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并不单单属于人的道德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提出了大历史观。历史为什么总是重复,这是由宏观大历史决定的,非一人一力所能为。比如我们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 进一步讲,无欲指“无自我之欲“,放弃自己全面看待万事万物的运转。而“有欲”指“以他人之欲”,即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从他人立场分析问题。无欲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交互作用,而“有欲”才能知道每个人的想法,事物的发展。 “ 有欲”还可理解为更高层次的“欲”。比如我看某企业内的生产制造部门,部门内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相作用,我可以作为旁观者,以“无欲”的眼光看。然而生产部门要为整个企业服务,必然是“有欲”的。企业的需要即是此部门的归宿和追求的目标。 在“有欲”和“无欲”的认识过程中,构造出《道德经》的核心——关系,让自我沉到相互起作用的境界中。在“相互起作用的境界”内寻找规律,利用规律。 《道德经》的认识方法被后人广泛应用。庄子完全继续发扬了老子的认识方法,重新描绘和解读了整个世界。“法家”同样借用了《道德经》的认识方法。“法家”以智胜对手,那么《道德经》的“认识方法”和“以弱胜强的手段”就成为“法家”手中的利器。 6、 阴与阳 在几何空间中,“点”是最基本元素,为“一”。“线段”由点构成,属于次基本元素,线段包含有两个方向,为“二”。“线段”与“方向”结合,即“四面八方”,粗略为“四”,精进一步为“八”。进一步考虑到“时间”等因素,可进一步组合如“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等。 类似于数学,阴阳八卦属于抽像化的现实,在实际中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在经济中,最基本的力量是供应与需求,可用阴与阳来表示。在买方市场,需求方为阳,卖方为阴;在卖方市场则相反。阴与阳常表示为一主一从,这不意味着绝对的服从,而是存在多种形式,会出现“阴中带阳,阳中带阴,阳可转阴,阴可转阳”等多种形式。比如男女关系中,男人为主动,女人为被动。然而并不代表女性不主动,她们要在多人之中挑选可心的丈夫。对于非常动心的人,她们同样会积极主动追求,把握自己的幸福。 回马枪是一种马上功夫,据称项羽、赵云、张绣等人十分擅长。战斗中假装不敌败走,当对方追赶而放松警惕时,突然回头一枪,直指对方心窝。败走为阴,突然转变为阳,打对手不及,这既是“阴包阳”。同样,足球场上的防守反击,效果类似。扮猪吃老虎同样是属于以弱胜强。 在战争中,取守势为“阴”,后退为“阴”,但同样存在着进攻的可能。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每次撤退时,并不是完全放充阵地,而是有步骤地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时时注意打击胆敢追击的敌人。 总之、阴阳为一种语言体系和思维体系,用于把握和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实用工具。 7、 “道”的理解 类似于小孩子问父母他来自何方,人类不可避免要问同一类问题。纵观世界文明、宗教,无论是发达文明,还是落后文明,都存在着神话或者宗教来解释世界的“本源”问题,解释“人”来自何方,日月星辰、天地如何生成。与之类似,“道”也用于解释“本源”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道”的应用进一步具体化,含义都是“本源”的延申。“道”可延申为“原则、准则”,比如“盗亦有道”。强盗土匪之间也存在“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强盗与强夺对象之间也存在“行为准则”。“道”可延申为“根本性问题”,例如《吴起兵法》有“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道”指“回归问题本源”,具体指“君主与民众上下齐心”,再具体则是“顺应民意”。 什么是“根本性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列举几例。 1、 必须关注“人”的本质 为什么金子柔软、延展性好,为什么钢铁硬度高,为什么铜和银导电性那么好。柔软、硬度和导电等特点与微观的“金属”原子特点相关。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其特点与“人”相关,微观的“人”决定了社会的特点。 2、 人类社会本质 人类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必须从“人”的需求维度“分析社会”。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社会结构仍与古代社会类似。人类基本需求仍然是生死、婚姻、竞争等等,只是在技术上提高。交通由马车换成了汽车,泥泞土路换成了柏油水泥路。电话互联网代替狼烟、邮政。手写信件换成了电话、 e_mail 。机械代替牛马、人工等等。人类社会仍然是人类社会,基本架构和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发生变化。 3、 “个体”发展过程 当前许多富二代,家庭条件很好,能力却平平,无法继承家业。“富二代”过于“趋利避害”,忽略了“痛苦”和“磨难”是“个体”发展的必需的部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然而人生是一个折腾的过程 ,年轻人就要折腾,经历“痛苦”和“磨难”。面对“痛苦”和“磨难”,应该勇敢地承担,还是无原则地回避? 8、 语言问题 《道德经》、《南华经》等语言和内容非常玄妙,类似于某些人无法理解抽像画,无法理解音乐。当老子、庄子等人来描绘画他心中所想时,必然需要一种语言。他们的思维是独立特行的,而语言是社会大众的。如何用社会大众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独特的思维?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只能采用艺术化手段描绘他们心中所想。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2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没把“道”说清楚吗
sheep021 2013-5-10 15:57
关于什么是道,这个说来话就长了,争论也就多了 甚至连《老子》也惚兮恍兮,窈兮冥兮,让人摸不着头脑。 忽然想起《老子》中一句原话——“ 道者 , 万物之奥 。 ”(第六十二章),这难道不是对“道”的一个非常明白的定义吗?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1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枪声骂声脚步声声声入心——灭儒扬道纪念新文化运动
热度 2 SciteJushi 2013-4-21 18:19
原载于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9a92140101iy7g.html 1840年,英国军队入侵中国,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被称作“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此后100年里,中国饱受屈辱和蹂躏,充满动荡和战乱. 人们也看到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差异. 与枪炮声相伴,人们觉醒后的呐喊,对旧制度、旧伦理的声讨,席卷了华夏大地. 中国人,终于, 惶恐地、愤怒地、不屈不挠地、自豪地, 走上了自救、自新、自强的道路. 三寸金莲小脚的蹒跚碎步,诉说了人世的辛酸及无奈;逃离礼教迫害的深浅脚印,记下了抗争的急促和慌乱;巾帼不让须眉的忙碌健步,宣告着自由的自信与豪迈! 从思想文化的影响看,近现代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是,五四 (1919年)新文化运动. 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独裁、迷信、旧道德、旧文学,这广为人知. 其责骂声、讨伐声,在当时的旧社会中,让人心惊胆战,而且至今余音未断、耐人寻味. 不管他们的言辞多么难听,也不管他们的主张是太过激或还太保守,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的强国富民的热情、勇敢、献身精神,都值得崇高敬意!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结束了君主制,但是仍尊重传统伦理道德、仍不反孔,有人甚至主张在宪法上“明定孔教为国教”. 此后几年,还有尊孔读经和复辟帝制的历史闹剧. 然而,由胡适、陈独秀、鲁迅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有了“废孔教灭道教”和“打倒孔家店”等主张,对旧国民性、旧伦理进行了猛烈攻击. 例如,旧中国人被骂为 “好利无耻、贿赂为通病、工于诈伪、服权力不服公理、放纵卑劣”;胡适说“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 最激进的主张是,全盘西化,汉字也要被废除,语言要拉丁化. 到了21世纪,中国又有了“尊孔热”,“孔圣人”像在大学校园里高高耸立了起来. 世事捉弄人! 如果没有近些年的“尊孔热”,就没有由它产生的压迫,那么居士可能永远不会去追究孔二《论语》,也就只有一些关于它们的间接知识、零碎模糊的印象. 读后感,是不可思议的: 孔二《论语》奠定的儒术,并不属于通常的学术,而是“永恒地维持等级制度的统治方法”,它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而且它使其不择手段也成为“大智慧”,它的低级愚昧也通向罪恶. 可以说,儒学、儒术,是“治人的阴毒的骗术”. 孔二《论语》,可产生种种不良的、甚至恐怖的暗示,它们像语感一样,传给读者. 那些所谓的旧中国国民劣根性、若干历史问题,是孔二《论语》和儒术的统治难以避免地要导致的结果. 居士反复强调的是: 儒学、儒术,把其等级制度、俗人偶像、俗人语录都置于了全宇宙中的道德、智慧的至高点,蔑视其余任何个人的任何事,设下死结和混乱,扭曲道德,挟持情感,扰乱心智,教导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人格羞辱、性别歧视,还使消灭异己、消灭被治者都成为“道德、智慧、天理”! 它极其没有人性,令人发指.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迅速消亡、妇女长期受残害、帝制复辟、女婴被弃被杀等,都是深刻的教训. 修改它的“至高点”的具体内容、然而保留其余部件,可能生成变种,这也危害现代人类. 现代文明人,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关注儒家可能造成的伤害、坚持基本人权不可侵犯! 所有东西,一旦遇到儒家、儒学、儒术,都可能被扭曲、被污损,变得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纠缠不清. 例如,儒的“家”,是国的缩影,是人治的基本模式、结构单元、训练场所,培育奴性、控制欲;其中,父子、夫妇关系,被格式化为“父纲、夫纲”,成为了治人工具,少了自然亲情. 感情因素也被明确为人治的工具了——这让人真不舒服. 把道德、政治、人际关系、知识等混淆,使治者可以被简捷高效地描绘为“全知万能”、“内圣外王”. 儒术制造的结果是,道德不道德、学术非学术、政治不像政治、法制不像法制、教条成了真理、关系学是大学问、人际关系缺少人味、用道德对付人成为大智慧. 人们逃避儒家的治人的“强迫式的欺诈式的有为”,也就被混淆为“消极遁世”. 人们反对儒家的那种伪道德、伪知识,也就被混淆为“不道德”、“反智识”、“愚民”. 如此的混乱,使科技和学术等所必需的态度、习惯、思维条理不但难以培养,甚至反而可以被摧毁;再加上羞辱诛心、暴力压制等,使人不像人、国民只是儒术的玩偶. 诸如此类的状况,是儒家一直不屑一顾的、或者正需要的、甚至故意制造的. 几乎一切都被毁坏了,只有等级制度是明确的、实在的,这正是儒家的目标、是治者的需要. 因为意识到了问题所以愤怒,因为被压制迫害所以无奈,因为纠结难解所以痛苦,这就可激发出人们攻击儒家时的狂暴. 全盘西化,看起来是很省心很干脆的解决办法,但是历史没有走上那条路,况且其实现难度和结果也是未知的. 孔二《论语》的强力毒害,至今还广泛存在. “倒孔灭儒”,不得不面对纠结、危险,直接指向儒术. 代表了少数人的“治者”,把“道德”作为“治或管”其他人的工具,使自己置于其他人之上;而且,这种“治或管”、这种不平等关系,本身就是道德的主要内涵;就被治者而言,某项道德属性可被定为至高无上的,其它方面如艺术能力等都无关紧要;道德问题、关系、法规等被完全混淆,相互纠缠,建成了多功能“加工车间”生产“万能屠刀”. 这样,“治或管”可以压倒其余一切,也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可变性. 这种“治或管” ,不需要很多专业化的知识技能,而且可能灵活地摧毁一切(包括生命),很适合极权专制,也可能用于组织犯罪集团. 儒术,被代表了少数人的任何治者吸收、修改、“论证”、利用,都可能给作为多数的被治者带来不幸. 儒术及其变种,应该被彻底清除! 有了民主、科学、新体制、新伦理,未必就除去了它的毒素. 阻断儒毒,首先需要人们放弃“把感情因素作为工具”、“把道德作为工具”、“以道德、学术对付人”等观念,拒绝这类心理暗示,自觉净化心灵! 儒学、儒术被粉碎、被抛弃了,然后,被其包装或操纵而用于专制的习俗、道德、法律、文学等各个部分,就可能获得了解放. 被解放的各部分,在世界文明的大局中,可以自由地吸收养分、健康发展;它们要经历大浪淘沙的考验,才能对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我们如果停止在儒家的封闭、孤立、扭曲,最终就谈不上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礼乐”的具体条目、某条孤立的格言,不管合理或不合理,都反映了到孔二时期止的历史积累, 属于一个普通教师传给学生的当时的认识,但是不能被儒家、儒学所代表;儒家、儒学、儒术代表的是,对它们的包装、操纵、利用. 类似于此的区别对待,可以减少一些纠缠. 因此,把儒家、儒学、儒术与民族、民族文化、道德等混淆,把长期压迫毒害祖宗的儒家混淆为“祖宗”,利用某些人们倾向于保持传统的情感,使儒术逃避打击,这一类坏事情就缺少了发生的基础. “倒孔灭儒”,不妨碍个人喜好、使用某些格言. 儒者,是伪学者,或是堕落的追求“治人”的读书人、学者、科学家等,或者就是封建统治者. 当然,儒家并不会认为这种说法贬低了他们. 在儒学之中,自然知识、学术等实际上都是工具,所以把儒者仅仅称为知识分子、思想家、学者、科学家都不意味着抬举了他们,他们还必需足够的道德含义、在治人方面的成功. 含义越接近“内圣外王”的称谓,越能使他们满足. 也正因为如此,批判儒者、封建士人的简捷有效的方法是: 证实,以他们的道德为标准,他们是“伪君子”. 儒术,是科技、艺术等发展的死敌,是悬在思想者、创新者头顶的魔剑. 在儒术的逻辑里,“用你”可能是对你的恩赐;“不用你”可以是对你“不会做人”的蔑视、惩罚,即使你有获得诺奖之才,代表了“道德”的某人也可处理掉你以满足“治”的需要. 儒家,要鼓吹旧伦理,就必攻击平等、自由等观念,以使它的制度看起来不是罪恶;儒家,要说明儒学没有用伪知识做伪证,就必对付近现代科学. 近现代科学技术,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使儒家论证其伦理秩序的知识遭到了空前的致命挑战,使儒家的圣人们、大师们看起来更像可耻的伪君子,因此,儒家仇恨科学. 科技人员尊孔崇儒, 是极其令人费解的事情! 《道德经》似乎能使人安然不乱. 居士初次阅读《论语》时只是觉得怪异、不知道它属于什么,可是越读越难受,直到后来难以言状地憎恶;读《道德经》时,似乎没有隔阂,而且不认为西方人性格和现代社会思想与它有根本冲突,即使它可能有学术局限也关系不大. 这种印象, 是在读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二卷· 科学思想史》之前;有趣的是,李的书反映了类似的基本态度. 居士的主要经历,也在科技方面. 《道德经》在西方早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这种亲和现象,可能暗示,强行移植某种宗教、用革命式的激进实现“全盘西化”都不一定必要. 当然,从更长远看,文明融合,根本就无所谓西化或东化. 《道德经》提供了包容东方思想、西方思想的基点、视野,标明了分叉点,并且预示了巨大的可能开拓的空间留给未来. 道家,远比儒家更像学者、哲学家、科学家.《道藏》早就包括了墨家的作品. 自汉朝开始,儒家切入了《道德经》的一个层面,但没有摆脱出《论语》的旋涡,反而使中国文人们纷纷跌入儒门迷局、成为长期压迫和扭曲中国百姓的士人阶层.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比儒家具备了《道德经》的更多精神实质,比儒家高超,但是如果把自己的思想世界视为终极社会,也许可能重蹈儒家的覆辙. 著名的《论法的精神》的开章,就是对道家的致敬. 拉普拉斯、马恩和波普尔等,也可视为道家的后继者. 老庄之后,马恩最有宏伟气魄,而且还具备了强烈的科学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基本上不能归入道家. 他们是受西方激励而觉醒后背叛了儒门的知识分子,是变革者,是民族的英雄. 他们依然有儒家的作为治人者的一贯强烈的 “齐治平”的功利观念、立场,却似乎没有对科学的兴趣、情趣. 新的读书人,如科技人员等,多属于专业化了的“被治者”,也有理性思辨的根基,可以更好地冲破儒家思维的束缚,就更可能以“被治者的有为”的声音去要求“治者的无为”、去平衡“治者的有为”,甚至可能持一种更中立旁观的立场,然而不必强迫别人的社会生活. “有为”与“无为”的思辨、互动、妥协、制约、平衡,好似阴阳二鱼的形影不离,“生生不息”. 自由、平等,是“无为”的换位提法. 法制与民主,是各种“有为”之间协调的已知的最佳途径. 民主坚韧,法制阳刚,儒术阴毒. 儒家,为了旧有的等级制度,曲解了道,强暴了德,劫持了法. 如果汉朝“倒孔灭儒”、使其余“百家自由”, 那么,法家与道家的互动可能摸索出民主制度,墨家与道家等的互动可以推动科技发展,中国不需“启蒙运动”就可能早已首先完善了所有“普世价值观”. 马恩最乐观,预计, 阶级之间的“有为”、国家之间的“有为”等都失去存在基础是可能的,那样人类就进入了一种相当令人向往的“无为而无不为”之境界,那时人人如赤子一样含德深厚——无智无愚、无美无丑、无善无恶、无爱无恨. 道利万物,德随道行. 西东一宇,华夷同根. 万物和谐,众生平等. 共生共荣,玄同玄德. 新浪赛特居士SciteJushi-2013-04-21.
122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愿与《道德经》专家商榷:“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一解
热度 1 liuli66 2013-3-13 17:52
俺对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注和译不甚满意。 陈先生的今译为: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比如,如果我们只教孩子或学生(甚至教自己)什么是美,什么是善,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由此他们就能“自动”认识到什么是丑,丑之所以为丑;什么是恶,恶之所以为恶吗?我们必须让孩子、学生和我们自己看到和认识丑和恶的一面。 《老子今注今译》提供了多家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注解,而几乎未提供注家对紧接其后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注解。 LIULI 研读《道德经》非专业,但也“权”提出自己的理解。 这里就谈谈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陋见、误解或歪解。 何谓“善”?俺谈不清,仅举例来说,不剥夺人的生命(或通俗讲,不杀人,或者救人一命)是一种善。 老子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结合例子,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不剥夺人的生命是善,从而大家都不行剥夺人的生命之事情。如果把这个行为走向极端,凡是人的生命都不能剥夺,凡是人都不能杀,凡是人的命都要救,那么,对杀人的罪犯(这里指已经被法院判定死刑的人),对烧杀抢夺奸淫妇女的侵华日军,也不能杀;如果是这样,就是“斯恶已”了。这对那些被罪犯和侵华日军剥夺了生命的被害者,就是一种“不善”了。 我们还可以想出其他的各种“善”,如果天下人都“善之为善”,把这种“善”推向极端,就会变成“不善”。比如,喂流浪猫,是一种善,如果大家都去喂流浪猫,那流浪猫就会每天吃得饱饱滴,就会长得肥肥滴,从而致其丧失本能,捕食老鼠和鸟儿等;甚至因肥胖而患上多种疾病。[爱是一种善,如果一味爱甚而溺爱,那就要出问题了。李天一轮奸事件,很多人包括俺认为,是溺爱的后果。] 俺以为上述解释符合老子的辩证法:反者道之动。也符合从老子思想演化而来的成语:物极必反。 以上理解是“照着说”,下面“接着说”两点: 1) 现代人一般讲“真善美”(人类最高价值观)。老子在这里提到了“美”和“善”,未提到“真”。是否可以仿效老子说:天下皆知真之为真,斯假已?俺以为是可以滴。[补充:YATOU举“盲人摸象”例] 2) 可否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反过来说?即:“天下皆知丑之为丑,斯美已;皆知善之为善,斯恶已;皆知假之为假,斯真已”。俺看是不可以滴。 以上陋见,愿与《道德经》的爱好者和专家商榷。
个人分类: 杂感|246 次阅读|22 个评论
[道德经里的故事2] 人人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伪善
热度 17 yatou 2013-3-10 15:22
[道德经里的故事2] 人人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伪善
两年之后,这学期又得机在课堂上讲道德经了。 第一次授课是两年前了。当时课件里只有自己写就的道德经注释。这次授课,必在前面的基础上再添资料,以丰富课堂。 上周是第一次课,效果不错,课毕学生们鼓掌相谢,更激师者多多用功才是。在原来的注释基础上添加生动的故事,则是笔者的夙愿。今得机渐圆此梦,是为一福。 今又得一篇犀利之文。上一篇之文 则为援引的第一篇了,已作为课堂中开场序中的一部分引用。因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脉络梳理而得我的珍爱,故收藏之。 陈国文 =============================================== 图片摘自网络 原文题目:伪善 原文作者: 元因哲学 原文链接: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4744398-1-1.html 伪善是表面的善,口头的,不实际的,惠而不费的,假仁假义的,虚与委蛇的,应付的,.......伪善是善的泡沫,幻影。 伪善比真正的邪恶更加危险,因为邪恶是直接的,伪善却会欺骗人。伪善是出于人的软弱,伪善者必定是软弱的,不自信的,弱势的。所以,只能在表面的伪善中掩盖自己。被伪善欺骗的人很多,伪善也是一种生活的技术,伪善和人性的虚伪性是一致的,伪善是弱者出于某种目的而施设的技术方法。 历史道德可能经过漫长的伪善,因为统治阶级的伪善,就能欺骗人民,就能够达到统治的目的。文化的伪善,就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人们在这种伪善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伪善是最可怕的。 善不是真的,就是虚伪的,伪善已经是存在的幻影,但是即使是智者也会被伪善欺骗。伪善满足人性的虚荣心。人性的虚荣心掩藏在各种各样的伪善之下,文明的人不一定是真诚的人,而是伪善的人,文明和伪善,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形成了文化的泡沫。一旦大众都在虚情假意的伪善中生活,人人就都是胆小如鼠的,人们既不能面对自己,也以伪善面对别人。这样人就是一种最可怜的动物。既不敢暴漏自己,也不敢面对世人。 我们看到点头哈腰的礼仪之中的伪善,文质彬彬之下的男盗女娼,这就更加危险。在耶稣基督质问,只有从来没有犯过奸淫的人才有权打死这个淫妇时,伪善的人们悄悄离开。道德满足了许多人的伪善,道德在这样的伪善中已经成为满足人性的劣根性的东西,一种伪善的面纱。这样的道德也是危险的。 一旦伪善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人们即使面对自己最亲的人也是虚情假意,这样人与人的关系就更加危险。宋江就是伪善的人,他掩盖自己招安的目的,长期地欺骗梁山好汉,最终死于非命。红楼梦中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贞洁的,其余的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都在伪善之中维持着虚假的文明。我们看到伪善是鱼文化联姻的现象,文化满足了伪善作为文明而出现的,这样文化本身就有伪善的属性。知识分子就比文盲会伪装善良,猫哭耗子假慈悲。孩子长大后对父亲也是虚情假意的,父母对孩子也会伪善。教育中的伪善现象也很严重。 虚伪是人性,但是没有人虚伪地作恶。所以,伪善是出于某种目的---笑里藏刀。这也是一种战术。认识伪善的人,至少减少了被人欺骗。欺骗都是一伪善出现的,善良的人们轻易相信了伪善的人,才能上当受骗。伪善是人性中镀金的过程,人们为了维持一种道德上的姿态形象,就要伪善,假仁假义。 读书看到人们的伪善,阅世看到人性的伪善,伪善就像假冒伪劣的商品一样,以次充好,结果是“先君子,后小人”,最终是文明的人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没有对人性的正确的认识,把人性看得是善的,结果许许多多都是伪善的,结果都会被“朋友”欺骗。低级的动物也会伪善,伪装自己,伪善就是聪明的人,结果伪善取得了别人的信任,最终是自欺欺人。 社会上的伪善的人在平时信誓旦旦,到危机的时候避之唯恐不及,伪善是虚假的镀金,里面是朽烂的。人们在自身的朽烂和文明的伪善中是矛盾的,一方面要维持在众人面前的文雅气度,一方面难以超越自身的胸襟狭隘,这样就是“做人难”,中国的“做人”的文化,就是如何做一个伪善的人儿不被人认出来,这就是“技术”。《厚黑学》就是这样的教科书。如何欺上瞒下,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巧取豪夺,既干了坏事,又得到大众的一致的赞美。这样看伪善是一件好事。人们为什么要自找苦吃,真实无欺,却被的大众唾弃呢?真诚的人,说实话,办实事处处碰壁。这样伪善的就越来越多。伪善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约定,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中蔓延,伪善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伪善最多的是口头上的假仁假义,朋友甜言蜜语,夫妻互相欺骗,同学互相推诿,各种关系维持一种点头哈腰的礼节,而实际上遇到事情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看见小悦悦的十八个佛山人都是伪善的。伪善也是文化的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也是人性的需求。有的人喜欢听甜言蜜语,不喜欢听真实而难听的话,伪善是把不好看的东西伪装起来,所以伪善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伪善者已经知道自己是不对的,但是为了满足人性的虚荣心继续伪善,这样伪善也会使人丧心病狂。把自己剥离成为两种相互矛盾的对立面,一方面是实际的自己,自私自利的自己,一方面是要大公无私的自己,要做给众人看,这样内心就很难受。 伪装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在大众中伪装的假面具被撕破之后,就大惊失色,伪善也是一种人格面具,社会化就是学习伪善的技术,学会伪善,免得当时吃亏。但是伪善最终会暴漏在实际的需要中。朋友夫妻在平时的伪善,在遇到灾难和疾病危险的时候就暴漏无遗,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就赤裸裸地显示出来。朋友反目,夫妻离异,众叛亲离,都是伪善撕破之后出现的。 孔子说,巧言令色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伪善就是巧言令色。往往伪善的人很容易被人热捧,那些不学无术,而口若悬河的人,那些专门挑别人喜欢听的话的人,往往会在社会上如鱼得水,伪善和拍马屁是一个系统。 很多人不是真实的,在一种虚情假意和道貌岸然中维持着伪善的姿态,一旦被撕破,就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文明和伪善很难区分,大众在一起的时候很难看出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伪善。说话办事都布是出于自己的真心,而是满足对方的虚情假意的需要,这样在大众中生活是很累的,因为时时处处要伪装,回到家里才能释放真实。孤独是不好的,但是孤独的人是真实的。喜欢孤独的人也是喜欢真实的人,喜欢热闹的人,也是喜欢伪善的人。所以,离群索居的人往往具有真诚的心。 伪善和招摇过市成为人格面具,人们在伪善中维持这种面具,而实际上内心在自我否定,这就是人格分裂。人格分裂的人没有完整的自己,一方面被具有过真实生活的希望,一方面过着伪善的实际的生活,这样就会厌恨自己。抑郁。抑郁症一部分是出于这样的人格分裂。自己 的本性不能真正的释放,一直是克己复礼的,逼迫自己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也是这样的人。伪善是对自己的真实性的强制掩盖,虽然别人看不见,但是自己看得见。这样抑郁就是自我本性不能释放的那种病态。我们看到舞台上喜笑颜开的演员因为抑郁而自杀,这是令人吃惊的。但是这却是他自己的真实。 做人,做个真实的人,这比伪善的人要轻松。因为维持一种难以为继的伪善,就像借贷度日一样,捉襟见肘,那种遮遮掩掩的生活会使自己发疯。
个人分类: 道之我观|31961 次阅读|117 个评论
李零解读《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周易》系列图书
deliangwang 2013-2-23 23:37
去圣乃得真孔子 唯一的规则 人往低处走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3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周有光文化博客:《道德经》第一章——第二十三章简释
热度 1 tangminqian 2012-12-30 15:17
周有光文化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ouyouguangblog 《道德经》索引: 第一~五章小结 第六~十章小结 第十一~十五章小结 第十六~二十章(暂无链接) 第一章“玄妙炫徼” 第六章“谷神不死” 第十一章“穿针引线” 第十六章“知常不殆” 第二章“此生彼长” 第七章“天长地久” 第十二章“境由心转” 第十七章“谓我自然” 第三章“此消彼灭” 第八章“上善若水” 第十三章“贵患若身” 第十八章“道废怀仁” 第四章“冲而用之” 第九章“功遂身退” 第十四章“执古御今” 第十九章“绝学无忧” 第五章“恒于守中” 第十章“营魄抱一” 第十五章“吉人天相” 第二十章“贵侍其母” 《道德经》第九章简释 捧满持盈,不如适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简释: 捧满持盈 ,而流溢不已, 不如适可 而止; 挣揣捶击,而锋芒毕露,不可长保其锐。 金玉满堂,而盖莫能守,不敌水滴石穿; 富显侈来,而贵显骄至,不啻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 ,而 天之道也 ,不拘不二选择。 ----------------- 【说明】:本章文字浅白,好理解,难在修行。 ■ 博主感悟体会: 满招损,谦受益,乃天之道。故: 捧满持盈,不如适可而止; 锋芒毕露,不如韬光养晦。 金玉满堂,不如细水长流; 富贵而骄,不如谦虚谨慎。 高位厚禄,不如功遂身退。 ■ “功遂身退” :佛称“涅槃”;老子称“天之道也”。 以多级火箭送卫星上天为例,列举四种结局。抛砖引玉,加深理解“功遂身退”的积极意义。 1. 功遂身退 -------- 多级火箭 完成 推进任务后,自动脱落。 2. 功遂身不退 ------ 多级火箭 完成 推进任务后,无法脱落。 3. 功不遂身退 ------ 多级火箭 未完成 推进任务,提前脱落。 4. 功不遂身亦不退 — 多级火箭 未完成 推进任务,无法脱落。 真正的 策划大师 除了策划如何进入市场,更重要是策划如何 退出市场 。否则届时 “骑虎难下” ,就像飞机成功上了天空,却无法成功着陆一样。 ■ 捕蛇诀窍 : 伐不是岸,最后仍然要放手( 3 ) 【摘自《与生命相约》作者:一行禅师】 : 筏不是岸 在这部《蛇经》里,佛陀也告诉我们,法是渡我们过河到彼岸的筏。但是我们 过河以后,如果还把筏扛在肩上,那就太愚蠢了。“筏不是岸。” 下面这些话就是佛陀说的:“诸比丘,我屡次告诉过你们,掌握时机,放下筏子,是很重要的,不要无谓地死死抓住它。当一条山涧涨水,变成了一条携带残骸死枝的湍急洪流时,想过河的男女都会考虑,怎样才是渡过这条洪流的最安全的方法。掂量形势,她也许会决定把树枝和草绑在一起,编成一个筏子,然后用它渡到彼岸去。但是, 到了彼岸以后,她想,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编成这只筏子,它是一项值得珍视的财产,我要随身带着它继续我的行程。 如果她在陆地上还扛着筏子或用头顶着它往前走,诸比丘,你们认为这种做法明智吗?”比丘们回答说:“不,世尊。” 佛陀说:“那她该怎样做才更明智呢?也许她可以这样想,筏子帮助我安全地渡过了河,现在我要把它撂在河边,好让其他人用它渡河。这样做不是更聪明吗?” 比丘们回答说:“是的,世尊。”佛陀教导大家说:“我已经多次给你们讲过关于筏子的比喻,以提醒你们舍弃一切对正法的执著是极其必需的,更不用说非正法了。” ■ “揣 ( chu ā i ) ” :指放在衣服里,如: 揣 着手; 揣 在怀里。 ■ “揣 ( chu ǎ i ) ” :指估量,忖度,如: 揣 测; 揣 摩; 揣 度, 揣 想。 ■ “揣 ( chu à i ) ” :指竭尽全力,如:挣 揣 。另:囊 揣 (同“囊膪“),指猪腹部肥而松的肉。 ■ “揣 ( zhu ī ) ” :指捶击,如:“ 揣 而锐之,不可长保”。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周有光文化博客/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章简释: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简释】: (接上一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乘而加之: (再接再厉或“再者” ) 载营抱魄守一,能保持不离状态吗? 精气专聚至柔,能保持婴儿状态吗? 洗涤玄妙心境,能保持无疵状态吗? 爱民治理国家,能无为而无不为吗? 天门开阖自如,能雌伏顺德乐从吗? 明白通达四方,能无知而无不知吗? 生育之畜养之,生之而不拥之, 为之而不恃之,长之而不宰之, 惟有不拘不二,故称无量大德。 --------------------------- ,若作为发话语,可理解为:乘而加之。现代汉语或可作“再者”解。因“载”字含意多义,在解析本章中,似乎都能成立。博主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抛砖引玉,作出折中解析。语言终究语言,是“手指”,不是“月”,仅供博友感受和选择。 ] 【说明】本章“载营魄抱一”解析版本多; 博主在此仅是抛砖引玉。 ■ “营(營) ”: 帀 居也。从宫,从 熒 省声。“ 帀 ”为“匝”的异体;“帀居”指四周垒土而居,类似“客家”土屋;有抵御外来袭击袭扰功能( “熒”消去下半部的“灾”换成“宫”,即为“ 營 ”字;有让“熒”火之“灾”消除于“宫”外之意 ) ;其备有粮草,水源,照明,炊事和给养等必要的生存条件;能避雨,挡风,御寒,能坚守一定时期的房屋或工事群。 “营”作动词有“营运”,“护卫”之意,且是 “周全” 之“營卫”;如:“营养”,“营救”,“营销”, “营魄” 等等。 “营”有别于“家”: 家从宀,从豕。其抵御外来暴力功能弱于“ 營 ”;但居住功能强于“ 營 ”,但比“ 營 ”多了生产功能 ( 以“豕”意示 ) 。 电话分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又分“手提电话”和“车载电话”。 “营房” 亦分固定“营房”和移动“营房”;移动“营房”或称 “车载营房” ,如古称的“战马”,“战车”;近代称的“装甲”,“坦克”;规模大的有“飞机”,“航母”,“舰队”;进入太空的,则称“宇宙飞船”。 ■ “载营魄抱一”: 网络上有多种解析版本,分歧较大,且各有其理,本文有意抛砖引玉,提出新的见解,供博友讨论,旨在呼唤对大自然的敬畏: 老子的有关“道”的思想,必然出自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敬畏。 设想,我们仰望“星罗棋布”,“斗转星移”的太空; 我们看到 “月亮” 作为 “卫星” 在 “地球” 的怀抱中环转; 我们又看到 “地球” 作为 “行星” 在 “太阳” 的怀抱中环转; 我们还看到 “太阳” 作为 “恒星” 在 “银河系” 的怀抱中环转…;其无穷无尽,一环扣着一环,井然有序,从不分离。 其力量从何而来? 其魂魄从何而来? 其不就是 “载营魄抱一” 吗?! 于是,对“载营魄抱一”,我们不妨理解为“载营抱魄守一”: “ 载营 ”窄义可理解是移动中的“车载”,“机动”,“营房”;“ 抱魄 ”指紧密团结在一起,特指同步通讯;“ 守一 ”指听从统一命令,相当于“ 载一抱素 ”。近似于近代战争中的飞机,装甲,航母阵列。广义可用太阳系来理解,地球作为“ 载营 ”,是营运万物的“ 诺亚方舟 ”,“ 地球 ”吸引着“ 月亮 ”是“ 抱魄 ”,“ 地球 ”绕着“ 太阳 ”是“ 守一 ”。 另:古 “魄” 与 “霸” 相通。意指:月出月没的微光。又有: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月亮中的兔)。 老子在《道德经》中使用 “载营魄抱一” 的提法,说明几千年前,中国人的想象力和智慧是何等丰富和超前,并告诫世人,修心养性,魂魄抱一,是需要多么高的境界啊。 题外话:魂与魄的关系: 魂为灵,魄为体;魂体现于魄。 (据《云笈七签》卷五四“魂神部”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位地魂,三位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为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魂为阴,魄为阳。其中三魂和七魄当中,又各另分阴阳。三魂之中:天魂为阳,地魂为阴,命魂又为阳。七魄中:天冲灵慧二魄为阴为天魄,气魄力魄中枢魄为阳为人魄,精英二魄为阳为地魄。 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天地命三魂并不常相聚首。气魄中两个天魄两个地魄和三个人魄,阴阳相应,从不分开。并常附于人体之上。其实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又称为人魂,或者色魂。人类生命就是从此命魂住胎而产生的。命魂住胎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气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气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气”, 道教语。固守精气。 唐 白居易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既冠,喜道书,奉真録,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 “专气致柔”, 道教语。谓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河上公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晋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 :“专气致柔;少私寡欲。” 以上解释,有助人们理解“专气”之功能,信者则灵,不信者仍不灵。 博主认为:老子“专气”另有所指,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很高境界,很高意义“传情表意”的特定名词。其略含“专款专用”,“无弃无废”,“来自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 真的能做到吗?物理学家是不相信的。物理学家否定永动机,博主认为 : 我们所看到的大自然,就是一个完整的,无穷无尽的永动机,它绝不会在那天停下来的。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第七章“天长地久”;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功遂身退”;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都在传达“道”的永恒道理。语言终究是语言,无法言尽,故:“道妙不可言”,“言亦不可言尽”。故老子只能借大自然来比喻,让我们后人好好感悟。 让我们心平气静地观察一下“月亮”吧: 月亮是一块巨大的天体,我们的造物主(不妨借用称呼道的力量)是如何把它放置在地球的上空,既不让它掉下来,又不让它离地球而去;这不就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实例吗? 保守地说,数以百万年以来,它静静地绕着地球环转,让世世代代的人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千秋万载”的漫长岁月里,多少帝王将相,烟消云散。但月亮至今仍然“婴儿”;这不就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实例吗? 我们看着“云卷云舒”的天空,看着“潮起潮落”的大海,看着至今依然“婴儿”的月亮,我们自然就会领略到老子“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所传递的是何等高的境界。 因此,感悟老子的思想,不要停留在文字上,要拜大自然为师。 故佛教禅宗主张不留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惠能《坛经》曰:“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爱国治民”唯“法天地自然,还彼此心愿”,才能达到“方然而然”的境界。所谓的“方然而然”就是“无为”境界。 ■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在“天人合一”中,“天门”指与“天”沟通的门户,其门户的开阖,必须依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且居于“雌伏”地位。文中的“为雌”表示雌性般的温柔 顺 从美 德 。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省,有个很有名气的地方叫“顺德”,属下有几个镇叫作“乐从”,“容奇”,“大良”。笔者将这几个地名串在一起念,就是: “顺德”,“乐从”,“容奇”,乃“大良”也。说明该地区命名挺有哲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现代汉语“无知”往往归为贬义词,有碍对《道德经》的理解。老子文中引用的“无知”是褒义词,它表示 “无先验”,“无主观”,“无想当然”,“无有色眼镜”,“无自以为是”,“无先入为主”。“明了因果”,能“无知而无不知”,才是真正的“明白四达”。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曰: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我们“有知”某些话是某权威说的,出于迷信,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真理的探索、追求与认知,佛教称之为“所知障”。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周有光文化博客/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一章简释: 巧利其有,妙用其无。 《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释】: 三十辐共归一毂,当其中空无,则有车毂之用。 蹂捏陶泥以为器,当其中空无,则有容器之用。 凿窗立户以为室 ,当其中空无,则有居室之用。 故, 有之以“型”巧 “ 利 ”; 无之以“空”妙 “ 用 ”。 或曰: 有之以其为 “利 ”,无之以其为 “用 ”。 --------------------------- 【说明】本章言简意赅,借“车毂、容器、居室”三个案例,强调“无之以为用”的概念及其意义,一改人们唯独关注“有之以为利”的传统观念。古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以及 “英雄无用武之地”;“今非昔比” ; 所强调的都是“时空”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是“有形、有限”的;而“无”是“无形、无限”的。唯有通过“无”,“有”才能发挥其“无穷无尽”的“作用”。 【感言】以下是博主现编的故事《“磨针钻孔”旨在“穿针引线”》,作为与各位博友分享与理解“第十一章”的感言: 从前,有位书生路过小溪,见位大娘在磨铁棒。 书生问:大娘,您磨铁棒干嘛呢? 大娘答:我在磨针。 书生惊讶:好难呀! 大娘答:不难,难的在后头。 书生问:为何? 大娘答:磨成针后,还要钻个小小的孔呀。 书生问:为何? 大娘答:要不,怎么“穿针引线”呢? 书生顿悟:哦,明白了。 博主感言: 铁棒细磨以为针,当其无,有缝针之用。 故: 有之以为“利”,利于穿针, 无之以为“用”,用于引线。 ■“毂” ; 从车。指车轮中心的圆木 , 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 , 中有圆孔 , 可以插轴。 ■“埏”;有两个读音 。其中: ● 埏 : 1. 指地的边际。 2. 指墓,如“ ~道 ”;“ ~隧 ”;“ ~闼 ” ( 墓道的门 ) 。 ●埏 : 用水和( hu ó )土:~埴(“ 埴 ”,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 稾 (培育)。 ■ 牖 ; 名词,义指“窗户”;从片户甫,会意字。片 , 锯开的木片 , “户”指窗。先秦多用牖 , 窗少见。 (英语: window ) ●牖 , 穿壁以木为交窗也。—— 摘自《 说文 》。 段 注 : “交窗者 , 以木横直为之 , 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 , 在屋曰窗。” ●众美人把四周窗牖俱开。——摘自《 隋唐演义 》 ■为 ( 爲 ) ; 有多种意义 ( 英语: act, become, do, govern, handle, for, mean, serve as, for the sake of, for the benefit of, for the use of ), 其中: ● 为(爲)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为(爲)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 周有光文化博客/ 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二章简释: 去彼取此,境由心转。 《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简释】: 五色斗艳令人眼花目盲 (失去视觉) ; 五音迭奏令人耳聩致聋 (失去听觉) ; 五味具足令人舌木口爽 (失去口感) ; 驰骋围猎令人丧心病狂 (失去理智) ; 难得珍品令人肆欲行妨 (失去神志) 。 因此, 圣人为实腹不为眼球 (为实腹不为“面子”工程) 。 故舍去后者选取前者 (后者指眼球,前者指实腹) 。 --------------------------- 【感言】以下讲述真实故事:《“尽贵人”与“满乾坤”》,作为与博友分享与理解“第十二章”的感言: 某 假日,博主与友郊游,参观美术村部落,见有副对联。其: 上联: 东南西北“遇”贵人; 下联: 春夏秋冬“行”好运。 横批:天官赐福 博主随兴改改两个字,换个横批。结果是: 上联: 东南西北“尽”贵人; 下联: 春夏秋冬“满”乾坤。 横批:空色无异 借此,再编个《随缘》的故事: 有天,预报说要下大雨。 女儿说: 妈,倒霉了,今天无法郊游了。 妈说: 好呀,那我今天卖伞好了。 到了下午,雨停了,还出了太阳。 儿子说:妈 ,雨停了,伞不好卖了 。 妈说: 好呀,我正想晒晒太阳,晾晾衣服呢。 【说明】 ■“五色” ; 古称:青黄赤白黑。 ■ “ 五音” ; 古称:宫商角徵羽。 ■ “ 五味” ; 古称:酸甜苦辛咸。 ■ 畋 : 1. 打猎 ( 英语: hunt) 。 如:畋猎;畋犬。 2. 畋,平田也。—— 《说文》 ; 古同“ 佃 ”,耕种 ( 英语: till) 。如 : 畋食 ( 谓以耕营田地为生 ) 。 ■ 妨 : 1. 阻碍,伤害: ~碍。~害。无~。不~。何~。 2. 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 ~主。~家。 ● “行妨”; 指: 谓行为损害别人的利益。 ■ 本章言简意赅,道出“环境”对凡人的“情绪”影响: 凡人“触景生情”,圣人“相由心生”; 凡人“心随境移”,圣人“境由心转”; 凡人“得意忘形”,圣人“居安思危”。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慨: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其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然不会因“五色,五音,五味,畋猎,珍宝”而“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 附录: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摘要: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 周有光文化博客/ 桃 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三章简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简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 “宠辱若惊”? 得宠失宠并非好事,故: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此处:前后相连的“若 ~ ”含有“若有所 ~ ,亦有所 ~ ”的意思。) 何谓 “贵大患若身”?( 何谓“贵将”“大患”视为“生命”呢? ) “贵”:意指 “可贵”或“难能可贵”;亦指“珍视”与“看重”; “大患”:意指“天下之忧患”; “若”:意指“视为”; “身”:意指“生命”。 吾所以有大患者,因为吾有“生命”,及至吾没了“生命”,吾有何患? 故: “贵”之所以为“贵”,旨在以身为天下,方可承寄天下; “爱”之所以为“爱”,旨在以身为天下,方可承托天下。 --------------------------- 【感言】以下以孔子经受的“宠辱”,与博友分享“第十三章”的涵义: 公元 2011 年 1 月 11 日 10 时,天安门广场东侧树立了一尊 9.5 米高的 孔子青铜雕像 。这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并为此惹来国民的风风雨雨的议论与批评。对此 , 博主既不是反对者,更不会是支持者,博主仅想借此与博友分享与理解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的涵义。 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学说, 两千多年来,早就受到历代帝皇的反复“宠辱”。 1919 年,天安门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孔子经受了波澜壮阔的 “辱”; 在 随后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更经受了铺天盖地的 “辱” ; 在 21 世纪的今天,孔子又经受了更高规格的“宠”。 老子道:“宠为下”,告诫:“宠并非是好东西”,不值得“受其宠”而“惊之”;同样“辱为下”,亦不值得“受其辱”而“惊之”;这就是所谓“宠辱不惊”的道理。老子本章强调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指的是:面对“宠辱”,若有所惊,其最难能可贵的是:将天下“忧患”视若生命。故: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博主不主张“全盘继承”,也不主张“全盘否定”孔子及其学说。 孔子曰 : “朝闻道,夕死可矣。” 说明孔子本人也在不断反思,博主与孔子一样更加尊重“老子”的思想。 我们应当从世界文化发展看待中国文化。国际现代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公共文化,正在突飞猛进,覆盖全球。 国际现代文化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拒绝的。 博主认为:“任何国家,一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又要接受国际文化,国际文化是主流,传统文化不会消灭,传统文化都在改进。”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博主在《一点通》(标准普通话电脑教学版本)一书“前言”中提出的: “让大众走向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人类走向文明” 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希望能以佛家提倡的“发心”,道家提倡的“无为”(不折腾,或少折腾),儒家提倡的“礼义”,法家提倡的“宽以养民,严以治吏”,以文化为导向, “法天地自然,还彼此心愿,方然而然” 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以早日融入世界文明的大家庭。 【说明】正确理解“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本章的关键。 现实中,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做到 “宠辱不惊” ,他们能置自身“得失”于度外,采取不接受,不参与的态度。但不少的人,却仅是为“独善其身”,图个“清白”。社会流行这么一句话: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如果当官者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不为民众谋福利,这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我们具备“爱心,责任心和高尚品质”,提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做到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鼓励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面对“宠辱”,正确的态度是 “有所惊,有所不惊” :其有所“惊”的是天下之“忧患” (见 【附录】范仲淹《岳阳楼记》 节选) ,其有所不“惊”的是自身的“得失”。 ■“若” 在本章中含有多个意思: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中的 “若” 均含有 “也,亦,而,也许,可能,或许,若有所~” 等多种意思。(英语:so, as well, then, be, maybe, should be, perhaps, not much, a little)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可解释为:“得之 若有所 惊,失之 亦有所 惊”。 ●“贵大患若身” 中的 “若” 含有 “视为” 的意思。(英语:regard as) “贵大患若身” 表示:“贵”将天下“忧患”视为“生命”。 ●“若可寄天下” 与 “若可托天下” 中的 “若” 表示 “方,才,方才,由此,因此” 等多种意思。(英语:then,so,therefor) “若可寄天下” 表示:“方可寄天下”。 “若可托天下” 表示:“方可托天下”。 【附录】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供博友感悟老子所言所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 周有光文化博客/ 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四章简释: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释】: 用眼看不到,称为“ 夷 ”; 用耳听不到,称为“ 希 ”; 用手搏不到,称为“ 微 ”。 (“搏”;指:拍,击,捕抓。) 此三者不可究问至底,其穷微极妙,且“ 浑然一体 ”。 其上 (说清晰) 并不清晰,其下 (说暗昧) 亦不暗昧。 其无头无绪,用言语(古有“结绳记事”之说),不可名状, 复归于无物无相。 恰是“ 无状之状 ”,“ 无物之象 ”,是称“ 惚恍 ”。 (“称”;等同“谓,称谓”。) 迎面而来,“ 不见其首 ”,随背而跟,“ 不见其后 ”。 执掌古人积累的规律,用以驾御 (驾驭) 现实中事物。 能推知“古之始”,是谓“道之纪”。 (“道之纪”;指:井然有序的“道之规律”。) 【说明】本章简洁明了,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绳绳兮” 。 ■“绳”读音 。 “绳绳兮”中,第一个“绳”系动词,是“打结”的意思。第二个“绳”系名词,是被“打结”的“绳”;指用“结绳记事”的方式表达事物。可借用“数 数 ”的“动·名”结构来理解“绳绳”的词性。 在广义上指:事物本身之外的诸多“举止言行”表达方式。其都是“手指”而不是“月”。 《道德经》第十五章简释: 吉人天相,徐清徐生 《道德经》第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简释】: 古时,善于为“道”者,其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既然不可识,故勉为其难,借 象 喻意,借 花 传神,点到为止,以显尊容: “豫” 啊,其若严冬涉川, 举足轻重,如履薄冰 ; (豫:象属,象之大者。) “犹” 啊,其若畏怯四邻, 东观西察,以应不测 ; ( 犹 : 猴属,生性多疑。) “俨” 啊,其若高堂宾客, 必恭必敬,彬彬有礼 ; (俨:恭敬,庄重。) “涣” 啊,其若雪融凌释, 冰消镜水,梅散风香 ; (涣:融解,离散。 ) “敦” 啊,其若返朴归真, 还淳抱素,曲尽其妙 ; (敦:淳朴,宽厚。) “旷” 啊,其若足音空谷, 鸣 泉 通川,回荡悠扬 ; (旷:空旷,开阔。) “混” 啊,其若清浊同流, 泾渭扬波,浑然一体 ; (混:浑浊不清。) 如何能让“ 浊” 得以静之, 徐徐而清 ? 如何能让“ 安 ” 得以静之, 徐徐而生 ? 保持此道者,则无欲盈。 唯有不盈,自然能得到蔽护而获新成。 【感言】本章强调: 道 “妙不可言” ,亦 “不可言尽”。 豫兮;犹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混兮。 —— “强为之容” 谨行;慎察;恭敬;融合;淳真;豁达;浑然。 —— “井然有序” 故“善为道者”: 豫兮 谨行 ,大智若愚, 有 惊 无 险; 犹兮 慎察 ,机警灵敏, 有 备 无 患; 俨兮 恭敬 ,唯道是从, 有 礼 无 咎; 涣兮 融合 ;冰消疑释, 洽悦无间 ; (注:“恰悦无间”指“融洽无间”“恰悦时意”的意思。) 敦兮 淳真 ,怀素抱一, 大 朴 无 华; 旷兮 豁达 ,空谷纳川, 大 内 无 外; 混兮 浑然 ,和光同尘, 大 隐 无 忧。 (谓:“七兮”,“七无”;“三有”,“三大”,“一洽悦”) 何以让“浊”得以静之,徐徐而清? 何以让“安”得以静之,徐徐而生? 保持此道之士,无欲盈。 唯有 “不盈” ,唯立 “不败” 之地: “无险,无患,无咎,无间,无华,无外,无忧。” 自然得到蔽护,而获得“天成”。 这就是 “处无为事” 的 “微妙玄通”; 或谓: “吉人天相”。 古之善为道者,懂得: 七兮: “豫兮;犹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混兮。” 七无: “无险,无患,无咎,无间,无华,无外,无忧。” 之间的“微妙玄通”。其中: 七兮: 是“前提”,是“吉人”之“吉相”(吉祥之相); 七无: 是“结果”,是“吉人“之”吉果“(吉祥之果)。 汉语古谚的“吉人天相”。 实指: “吉人” 必有 “天相”。 英语谚语: “All is well that ends is well. ” 的汉语意思是: “前提好了,结果自然好。”。简言就是汉语的“吉人天相”。 【说明】 ■ 《老子》五千言,简洁、深邃,经朝历代,虽未能完整保留老子的原话,但毕竟体现了老子有关“道”的思想。历史上《老子》的版本不少,现代人参考较多的有四个版本: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本博参考了更多版本,如博弈本、大典本等。现将本章原文的取舍简单说明以下: ● 本文取 “ 古之善为道者” (博弈本) ,不取 “ 古之善为士者” (河上公本,王弼本) 。    因 “ 善为道 ” 意思明确,意指“善于按自然规律处无为事”。加 “ 者 ” 之后,则指“善于按自然规律处无为事”的主体(包括人类在内)。    反之, “ 善为士 ” 意思不明确, “ 士 ” 有多种意思,可指“有修养的人”,或“有地位的人”,或“受尊敬的人”,或“有斗志的人”,或“……的人”等等,往往不包括“人”以外的事物主体。特别是其后再加上 “者” ,更有“迭床架屋”之嫌,且文理不通,故 “ 古之善为士者 ” 不可取。 ● 本文取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王弼本) ,不取 “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河上公本) 。    因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 “善于道者” 不会对 “浊” 主动采取 “止” 之动作。对此,唯有 “静之” ,“随之”,“物极必反”,自然而然, “徐徐而清” 。 ● 本文取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大典本) ,不取 “ 孰能浊以久动之徐生” (河上公,王弼本) 。    同 “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 一样, “善于道者” 不会对 “安” 主动采取 “动” 之举止。同样,唯有 “静之” ,“随之”,“物极必反”,自然而然, “徐徐而生” 。“持此道者”,对其 “久” 持 “不欲盈” 心态,顺其自然,“静之”,“随之”。为上下句子的工整对仗 ,该 “久” 字,亦可舍去。    这里的“静之”,就像对待“钟摆”的摆动一样,让其遵循“物极必反”的原则,反复来回,一阴一阳,持之以恒,才是 “得道” 之“钟摆”。 ●本文取 “ 故能蔽而新成” (易顺鼎) ,不取 “ 故能蔽不新成” (王弼本) 。    因 “ 故能蔽而新成 ” 符合题意,顺理成章,故取前舍后。 ■ “犹”属猿猴类;“豫”属古象类。   据说,“豫”虽身大力不亏,但是摇摇晃晃,常遇事无主意;“犹”虽灵巧,却生性多疑。 古书对猴科兽类“犹”的记载颇为生动: 此“犹”一旦发现人或其他“敌情”,便慌张地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树枝或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察看。待一切平复,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回树上。如此反复多次,毫不果断,一点儿主意也没有。   人们根据动物“犹”和“豫”的多疑无主见生性,把它们合在一起,组成“犹豫不决”成语,以两种动物名字,比喻左思右想没有主见,前怕狼后怕虎,进退维谷,更点明了无果断决定的特质。现在使用“犹豫不决”成语,再没人提起那两种动物了! ■“冰消镜水,梅散风香。” 摘自: 李世民【除夜】: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 出 镜水 , 梅散 入 风香 。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分享】 望能从以下图形学会: “得 意 忘 象 ”,“明 心 见 性 ”。 豫兮若冬涉川----谨行 犹兮若畏四邻----慎察 俨兮其若客----恭敬 涣兮其若凌释----融合 敦兮其若朴----淳真 旷兮其若谷----豁达 混兮其若浊----浑然 音乐:《行云流水》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 周有光文化博客/ 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六章简释: 虚极静笃,知常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简释】: 致虚极 达无念意境 , 守静笃 澄无欲心镜。 【“ 虚极 ”指:守中,平衡点;“ 静笃 ”指:清净无欲。】 任由 万物并作 运行,生生不息 吾以观复 。 【“ 观复 ”指:反复观察事物的发展全程。】 夫物芸芸 春去秋来,似落叶 各复归其根 。 【“ 复归其根 ”指:从哪里来,回到那里去。】 归根曰静 和光同尘, 是谓复命 归天轮回。 【“ 静 ”指:寂静”;“ 复命 ”指:完成使命,回归自然。】 复命曰常 自然规律, 知常曰明 了知因果。 【“ 复命曰常 ”指:完成使命,回归自然,称之永恒规律。】 若 不知常 谓之愚昧, 迷 而不返其 妄作凶 。 【“ 不知常 ”指:不懂规律;“ 妄作凶 ”指:妄作后果凶。】 懂得 “规律” 自然懂得 “宽容” , 懂得 “宽容” 自然懂得 “秉公” , 懂得 “秉公” 自然赢得 “拥戴” , 赢得 “拥戴” 自然赢得 “天下” , 赢得 “天下” 自然赢得 “道义” , 赢得 “道义” 自然 “长治久安” , “长治久安” 自然 “终身不殆” 。 【说明】 本章难点在于正确理解 “致虚极,守静笃” 六字真经。 ■“致虚极”;其中: ●“致”有“达到”的意思; ●“虚”指“空无”的意思; ●“极”就“极点”的意思。 《道德经》第五章开头第一句: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这一句是对 “虚极” 的最好描述。所谓“虚极”就是 “守中,冲而用之的阴阳平衡点。” 其有如下要素: 在“虚极”这一平衡点,对冲的作用力互相抵消,“守中”的的承受力等于“零”。 比如在股票证券交易中,交易所就是利用所谓的买盘和卖盘平衡点,在这一价位 “守中” ,借用电脑软件,不费 “吹灰之力” 撮合买卖双方成交。 ■“守静笃”: 如果在撮合过程中,完全用电脑操作,而又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则电脑操作系统可视为 “致虚极,守静笃” 的境界。具体就是《简释》中所说的 “致虚极” 达 “无念意境”,“守静笃” 澄 “无欲心镜”。 老子有曰: “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返于虚无,可谓达矣。” (见《文子·上义》) 所强调的 “澄心清意”,“返于虚无” 可加深对 “虚极” “笃静” 的理解。 ■“常”:即“容,公,王,天,道,久,不殆” 之间的 “微妙玄通”。 用《简释》的语言来说就是所谓的“客观规律”:即 “宽容,秉公,拥戴,天下,道义,天长地久,没身不殆” 之间的 “微妙玄通” 关系。 设想:如果社会首先创造条件,选出,并保护好英明的领导人(古称“圣人”),让其“无杂念”进入尽致 “虚极” 意境,且做到“无欲”禅守 “静笃” 心镜,反复观察和懂得社会规律(懂得“规律”是本章的关键)。持 “宽容” 心态,又先让少数人处于 “虚极” 意境(就无后顾之忧),并守 “静笃” 心境, 以“优秀文化”为导向,“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徐徐而生”,循序渐进,让其进入佳境,最终任由万物并作运行,生生不息。 唯有这样,社会才能得到“和谐发展”,人类才能得到应有的尊严,社会才能得到长治久安,人们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圣人”必然赢得“拥戴”,赢得“天下”,赢得“道义”,其社会必然赢得“长治久安”,并“没身不殆”。 本章的 “致虚极,守静笃” ”六字真经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并非所谓“虚无之谈”。《金刚经》所言的 “再多也不多,再少也不少”,“法布施功德无量” 及 “一切有为法” 都是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的积极体现。 因“道”“妙不可言”,亦“不可言尽”,本说明仅是“抛砖引玉”,望博友能包涵和谅解。 《道德经》第十七章简释: 无为而治,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下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简释】: (治理天下) 最高境界者,下不知其有之; (最高境界者,无为而治,不动声色。) 境界次之者,亲近而赞美之; (次高境界者,事必躬亲,有所作为。) 境界再次者,畏之敬之远之; (一般境界者,强权政治,有是有非。) 境界更次者,侮之躲之避之。 (更次境界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信不足 也罢, 有不信焉 也罢! (注:原文“焉”系语气助词,有罗列之意,亦表玄通之义。) 吾悠然悠兮,守其中贵其言。 (注:原文“贵言”指:守口如瓶,一言不发,不露声色。) 功成事遂 后,民皆 谓我自然 。 (注:原文“谓我自然”指:感觉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感言】 本章描写“治理天下”的手法差异,提倡 “无为而治,还其自然” 。在第十六章《简释》中,博主引用了老子的另一点评,希望博友重温,以悟本章真谛: 老子曰: “ 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返于虚无,可谓达矣。” (见《文子·上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其中“焉”为口气语,全句意思是:“信不足也罢,有不信也罢! (道法自然), 悠然悠兮,守其中贵其言,不露声色,守口如瓶。” (老子这段话,不少后人将其理解为 “诚信不足,故下有不信之” ,应该是一个误解。) 《道德经》作为中国优秀文化,至今为什么传播的不好?究其原因,其一是:许多后人对“无为而无不为”持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人们出于尊敬,好奇,尽管在研究《道德经》,自身未必相信“无为”可“无不为”,更谈不上认真实践。 我们不妨心平气静的“设想”一下:当我们与对手 “下棋” 时,若是“事必躬亲”,纵使是赢了,其行为仍属于“有为”。当我们编个“软件”与对手较量,虽有失手之时,我们可借机会修改“软件”再与对手较量。当这个“软件”投入市场使用后,若是“赢多输少”,可称其为“有余( 憾 )涅盘”版本。一旦达到“百战不殆”的终极版本后, 人们利用这套终极版本,作为“替身”与对手较量(或称“冲而用之”),则称为“无余( 憾 )涅槃”版本。 这时设计者“功成身遂”涅槃了,但“软件”还按设计者的意图继续运行,其性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现时“电脑”已经帮助我们实现了不少类似的目标,其软件运作大量使用“如(if)…则(then)…”等“冲而用之”的对应指令。 以上“设想”说明:“无为而无不为”是现实的。第十章《简释》感言: “看着云卷云舒的天空,看着潮起潮落的大海,看着至今仍然婴儿的月亮。” 其就是大自然的很好实例。希望修道人必须坚信“无为而不为”的理念,特别是有志于“治理天下”的修道人。 声明:因道 “妙不可言” ,且 “亦不可言尽” ,博主博文所言所道,旨在 “抛砖引玉” ,请博友包涵与体谅。 【说明】 ■焉 : ● 焉 〈原义作名词解〉: (1) (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 : 焉鸟 ) (2) 鸟名 旦 , 北而徂山之曲 , 乃见苍翠一林 , 其中则楮烟墨宇 , 椒枥坎地 , 群焉胙充 , 飞而不举。 ——唐• 黄滔《唐城客梦》 (3) 通“颜” ( y á n) 。额 身长七尺 , 面长三尺 , 焉广三寸 , 鼻目耳具 , 而名动天下。 ——《荀子•非相》。高亨云 : “焉 , 盖颜之借字。” ● 词性变化(借象喻意): ◎ 焉 〈代词〉 (1) 表示指示 , 相当于“之” 草木无知 , 叩焉何益 ?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 : 心不在焉 (“焉”代词,指“该在的地方 ” 。) (3) 哪里或那里 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富者不能至 , 而贫者至焉。 ( 焉 , 代词 , 那里 , 指南海。 )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什么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 , 焉故必知哉 ? ——《墨子》 (5) 怎么 食其禄 , 焉避其难 ? ——《三国志》 (6)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法功能 , 相当于“于是”、“于此” 二陵焉。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择事而问焉。 ——清• 刘开《问说》 伏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焉 〈副词〉 (1) 如何 表示承接上文 , 得出结论。如 : 焉能 ; 焉得 ; 焉敢 ; 焉知 ; 焉用 (2) 于是 , 就 , 乃 , 则 。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始皇巡 陇西、 北地 , 出鸡头山 , 过回中 , 焉作信宫渭南。 ——《史记》 (3) 又如 : 焉始乘舟 ◎ 焉 〈连词〉 于是 。表示前后承接 , 古代汉语中多与“乃”连用 西王母为王谣 , 王和之 , 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 , 一日行万里。 ——《列子》 ◎ 焉 〈助词〉 (1) 表示结构 , 用于前置的宾语之后 , 相当于“之” , “是” 今王播弃黎老 , 而孩童焉比谋。 ——《国语》 (2) 后缀 , 表示状态 , 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 , 相当于“然”、“样子” 其心休休焉 , 其如有容。 ——《书•秦誓》 ◎ 焉 〈语气助词〉 (1)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 相当于“啊”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 三王之仁焉而死… ——《史记》 (2) 用于句尾 , 表示陈述或肯定 , 相当于“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 , 焚《诗》《书》 , 坑术士 , 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 (3) 用于句尾 , 表示疑问 , 相当于“乎”、“吗” 嗟行之人 , 胡不比焉 ? ——《诗•唐风》 (4) 用于句尾 , 表示感叹 , 相当于“呢”、“啊” 使其中无可欲者 , 虽无石椁 , 又何戚焉 ? ——《史记》 附图:茫茫宇宙 (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来源: 周有光文化博客/ 桃李天下 ) 《道德经》第十八章简释: 道废怀仁,国乱思忠 《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简释】: (“舍本逐 末 ”与“弃 末 返本”) 大道废 止,显见方知 有仁义; (得道, “仁义” 无味;反之,道 废 怀 仁; ) 慧智出 窍 ,显见方知 有大伪: (返朴, “纯真” 无色;反之, 趋 利巧 伪; ) 六亲不和 ,显见方知 有孝慈; (和 睦 , “孝慈” 无影;反之,家破念 慈; ) 国家昏乱 ,显见方知 有忠臣。 (国 泰 , “忠臣” 无形;反之,国乱思 忠 。) 【感言】 本章阐述 “治乱之本” ,明心见性,提倡 “无为而治,返朴归真” 。 “得道→返朴→和睦→国泰”,其“治乱之本”;谓之 “无为而治”。 “仁义→慧智→慈孝→忠良”,其“治乱之标”;谓之 “有为而治”。 因为: 显见 “仁义” 是“大道废”使然; 此刻“大盗冠冕”名亦 仁义 ; 末兮 。 显见 “大伪” 是“慧智出”使然; 此刻“大 伪 堂皇”巧逐 慧智 ; 末兮 。 显见 “孝慈” 是“六亲不和”使然; 此刻,“家 破 ”念挂 孝慈 ;哀哉。 显见 “忠臣” 是“国家昏乱”使然。 此刻,“国乱”思追 忠良 ; 晚矣 。 反之: 得道,“仁义”隐于无味; 顺德,“各行其道”“各得其所”;本也。 返朴,“大伪”隐于无踪; 还淳,“怀真抱素”“悠然自得”;本也。 和睦,“孝慈”隐于无华; 知恩,“ 羔羊跪乳 ”“ 慈乌反哺 ”;天然。 国泰,“忠臣”隐于无形; 知报,“国无昏君”“民无非分”;达矣。 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演愈烈,有为之障; “道归无形,魔归无踪。”虚极静笃,无为之功。 老子曰: “ 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始终,返于虚无,可谓达矣。” (见《文子·上义》) 【思考题】 现编的小故事 《不杀之恩》: 有一天,一位书生赴京赶考,路遇持刀歹徒洗劫了盘缠。 随后,歹徒要书生叩头谢恩。 书生 困 惑不解,问:“为何?” 歹徒答曰:“我对你有恩呀。” 书生茫然:“何恩之有?” 歹徒答曰:“不杀之恩呀。” 目睹歹徒扬长而去…… 书生纳闷:什么世道(是道)呀。 《道德经》第十九章简释: 见素抱朴,绝学无忧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简释】: 最高境界的圣者,大道无形,空色无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最高境界的仁者,大爱无疆,不分彼此,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最高境界的巧者,大内无外,了一了亿,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详情尽意, 故令有所属, 返璞归真,才是最高境界; 古之善于为道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法自然, 绝学无忧。 【说明】 文中的 “绝” 与 “弃” 可作“断绝”与“放弃” 理解。 但 “绝” 字本身仍有多个含义。如: 1. “绝招” 表示:了不起,不可模仿的“招式”或“招数” 2. “绝食” 表示:放弃,停止“饮食”。 故 “绝圣”、“绝仁”、“绝巧”可作 最高境界的“圣”、“仁”、“巧” 解 ; 也可理解为: 放弃“圣者”、“仁者”、“巧者”之任何举措。 两者含义差异不妨碍原文解析。但内在道理的理解需要用心领会。 【感言】 《博学与长者》寓言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一位博学的金融家目睹一位长者悠哉的在海边直钩垂钓,临别,长者把钓到的鱼仅留 3 条,其余放生。 金融家不惑,问: 为什么放了? 长者答: 3 条够了。这些鱼还小,放它们一条生路吧。 金融家开导说: 你多钓的鱼完全可以拿到市场去换钱呀。 长者问: 换这些钱干什么呢? 金融家说: 积少成多就可以买条渔船,打更多的鱼呀。 长者问: 打那么多鱼干什么呢? 金融家说: 可以赚更多的钱呀。 长者问: 赚更多的钱干什么呢? 金融家说: 又可以去买更好更多的船呀…… 长者困惑说: 这不是更辛苦了吗? 金融家说: 我可以帮你张罗一个上市公司,不用你管理也不用你操心。 长者接着问: 那我干啥呢? 金融家说: 你还可以回到这里钓鱼呀。 长者说: 我本来就在这里钓鱼呀。 金融家茫然,无语。 《别墅与保姆》寓言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 一对夫妇赚了不少钱,为了住的舒服在郊外买了套别墅并请了位保姆打理,但为追求更高的收入仍在城里拼搏,没有时间回别墅分享郊外的美好生活。每天保姆拖完地板,坐在沙发上,环视豪华装修和精美家私,心里纳闷:主人花钱没时间分享,自己分享了还有钱拿。总觉得委屈了主人。 《拥有与占有》寓言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有对浪漫情人开着精致的房车四海为家,浪迹天涯。 有人建议在车顶贴美丽的天花,他们说免了,外面的天空更美; 有人建议在车窗贴美丽的图案,他们说免了,外面的景色更美; 有人建议在车里摆美丽的盆景,他们说免了,外面的花草更美; …… 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都是无价的,最美的,包括时间、阳光雨露,清新空气,我们不需要占有,我们只需要拥有和分享,更不存在“偷时盗光”,“抢雨窃气”之举…… 陋室铭 (周有光) :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 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道德经》第二十章简释: 追根溯源,贵侍其母 《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古时最隆重之祭礼。】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简释】: 唯 诺恭维 之与呵 喝训骂,差别 相去几何 呢? 善 怀相待 之与恶 意做作,差别 相去若何 呢?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 茫然,无边无际, 其未央哉 ! 【未央:未尽,未已。央:尽也。】 众人熙熙 攘攘 , 如 同 享 受丰盛 太牢 大宴, 如 同 春 风得意 登 就高 台 。 我独 恬静淡 泊 , 其未 有任何之征 兆 意识, 如 同酣眠 婴儿之未 提 孩 。 迷迷糊糊沉睡, 若无所归 。 【注:原文中的“儽儽”表“疲惫不堪”之意】 众人皆有 卓 余 , 而我独 自一人似 若遗 失什么。 我愚人之心 是真的吗?若隐若现,浑浑 沌沌 啊。 世 俗 之 人 明明白白, 昭昭 在目, 我独 自 昏昏 不醒。 世 俗 之 人 清清楚楚, 察察 秋毫, 我独 自 闷闷 不解。 恍呀惚呀像是在汪洋大海之中,飘呀荡呀像是没有个尽头。 众人皆有 所思所 以 , 而我独 自 顽 固似是不值一顾。 我独 特怪 异于 众 人 , 而贵 在看重品赏“所思所以”之根源。 【说明】 文中用: “唯” 与 “阿” ; “善” 与 “恶” ;及 “有余” 与 “若遗” ; “昭昭” 与 “昏昏” ; “察察” 与 “闷闷” 等反差强烈的表象揭示: 众生 畏 果,背其道, “ 离本徼末,喜枝好叶,博之不尽 ” 多则惑。 我独 畏 因,求其導, “ 追根溯源,认祖归宗,贵侍其母 ” 少则得。 【感言】 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以每秒 30 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每转一圈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分秒不差。不论人们 “ 唯之与阿 ” 还是 “ 善之与恶 ” ,它都永恒地、有规律地旋转着,这不就是 “ 相去几何 ” 与 “ 相去若何 ” 的实例吗?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历任纽约科学院院长,莫利森的《人类不是孤立的》中译本《科学的新宇宙观》文章说: “ 我们能够用千真万确的数学证明,宇宙由一位 超然的工程师 所设计、施工 ” ; “ 根据数学来推论,地球(其生物生存条件)确实是有一位上智者为了繁殖生命而预备的,绝非碰巧。 ” 1784 年伟大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根据万有引力理论证明,太阳系是一个完善的自行调节的机械机构,行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彗星等外来天体所造成的摄动,最终都会自行得到改正。 在老子看来,所谓超然的工程师就是“ 常 ”,就是人们常言的“以不变应万变”的“ 常 ”,其所设计的就是一“ 道 ”一“ 道 ”的程序。其自行调节的原则就是“阴阳平衡”。善道者,其 独异于人 ,而“ 贵食母 ”,就是遵循这一“ 常 ”原则。故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永恒不变”的法则。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简释: 孔德之容,察微通元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 兮冥兮,其中有精; 【 窈 :读( y ǎ o )。】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简释】: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来, 孔德之容, 察微通元, 惟道是从。 千水千江月,稻生万年粮, 道之为物, 真空妙有, 惟恍惟惚。 惚兮 ,一闪而隐, 恍兮, 一烁而现, 其中有象; 【现者为象,或曰“ 现象 ”】 恍兮 ,一烁而现, 惚兮, 一闪而隐, 其中有物。 【隐者为物,或曰“ 隐物 ”】 窈兮 ,幽远至静, 冥兮, 幽暗绝迹, 其中有精; 【精者甚灵,或曰“ 精灵 ”】 其精 ,穷微极妙, 甚真, 脉脉含情, 其中有信。 【信者为使,或曰“ 信使 ”】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 万物本源 。 我们 何以 了解万物本源 之状 呢? 以此 足矣。 【说明】为方便描述,博主借用现代信息理论解读本章: ■原文中: “孔德” 指的是“视微知著”的“全息共轨”观念。所谓“由小见大”,“于平凡见深邃”,以及“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来”等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强调“道”无所不在,“道”无时不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有: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原文中: “惚兮” 与 “恍兮” 可视为大自然发出“ 0 ”与“ 1 ”信号之间的闪烁,是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的神态与依据,亦是人们借此观察万物现象本源的信使; ■原文中: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表示信号不论多么微弱,其携带的“ 0 ”与“ 1 ”的代码(或称“精灵”)永恒不变; ■原文中: “其名不去” 可理解为 “永不消失的电波” 。 【感言】 宇宙是个多维度体系,除了时间空间的所谓四维之外,更有意义的是她携带着 “生生不息” 的全息生命信息。她似是一个庞大的无边无际的缓缓盘转中的星盘,似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星际宽带互联网,似是一个此起彼伏您呼我应亲密无间的星系大家庭。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宽广,那么的灿烂,那么的精彩,那么的多姿,那么的平稳,那么的随和,那么的亲切。 老子把宇宙的规律称之为 “常” 。 人类对宇宙的全息规律尚未发现或掌握前,称之 “常无” ; 人类对宇宙的全息规律一旦发现或掌握后,称之 “常有” 。 故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有曰: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对宇宙的描述是那么的精辟,那么的超越时空,需要我们后人好好的去领悟其 “妙” 与欣赏其 “徼 ”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简释: 成人之美,诚全而归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简释】: 回旋环绕 曲则全 , 参天大树 枉则直, 卑下沉静 洼则盈 , 脱颖而出 敝则新 , 追根溯源 少则得 , 离本徼末 多则惑 , 所以圣人抱一 (惟道是从) 为天下式 (为天下之磐石准则)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注:指“不自我陶醉故能清醒,不自以为是故能清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注:指“不折腾故能有功,不自我矜持故能长进。”】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指“正是不争,所以天下不存在与其争。”】 古之所谓 ( 回旋环绕 ) 曲则全者, 怎么可能是 虚言 呀 ! (成人之美,吉人天相) 诚全而归之。 【感言】 李白上联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博主下联诗曰:“君不见,曾经沧海难为水,日照碧波彩云归。” 设想一下:倘若流往大海的水只去无回,天上雨水从何而来? 唯有“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与“ 日照碧波彩云归 ”这一来一往才是“ 回旋环绕 曲则全 ”的完整写照。人们称天上雨水是“ 来龙 ”,称流往大海的水是“ 去脉 ”,是它们成全了川流不息的“ 江河 ”。 再设想一下:若我们居住的大地是“ 绝对的平面 ”,那整个的大地应搁在何处,且大地底下亦应是无穷无尽的支撑物,一切将不可思议,不堪设想。唯大地是地球球面的一部分,别无选择,随之一切至简,自然而然。可见 “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简释: 道法自然,乐得乐失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 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简释与感言】: 希言 无语,顺其 自然 ,自然而然 。 飘风不 (持续晨宵) 终朝, 骤雨 不 (持续昼夜) 终日。 谁作 为此 幕后的推手呢?是 天地。 天地尚不能 持 久,而 更何 况 是 人 呢 ? 故 (随和,随喜,随势) 从事于 道者同于道, (随和:乐得乐失,天下为式,冲而不盈。) 德者同于德, (随喜:笑纳百川,天下为溪,海量宽容。) 失者同于失。 (随势:返朴归真,天下为谷,慷慨洋溢。)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坐地日行八万里 ---- 静观“云卷云舒”)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巡天遥望一千河 ---- 饱览“灿烂群星”)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阅古往今来春秋 ---- 无非“潮起潮落”) 信不足 罢 ,有不信 也罢 。 (悟人事物理功过 ---- 唯系“天行健”) 就“方韩之争”提前发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同步思维解读】 【编者按】 今天,易中天发表评论文章 《我看方韩之争》 ,言简意明,有助于问题的分析。这在法制社会里,易中天所言极是,且对第三者大有教育意义。 但在老子看来,作为圣人则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希望方韩两位知名人士能在老子《道德经》中悟到某些道理。 基于这点,博主 提前发表本文。 附易中天《我看方韩之争》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2dyyg.html?tj=1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简释: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同步思维解读】: ( 括号部分是博主的理解 ) “ 值得信的语言不美 ” ,故: 信言不美, “ 美言本身不值得信 ” ,故: 美言不信。 “ 善者随缘不辨胜辩 ” ,故: 善者不辩, “ 辩者好辨其果不善 ” ,故: 辩者不善。 “ 寡知者自以为其知 ” ,故: 知者不博, “ 博知者自知其不知 ” ,故: 博者不知。 “ 奉余补缺功成弗居 ” ,故: 圣人不积, “ 圣无己愿为人是愿 ” ,故: 既以为人己愈有, “ 圣无己欲与人是欲 ” ,故: 既以与人己愈多。 “ 生而不有长而不宰 ” ,故: 天之道,利而不害。 “ 天下为公为而不恃 ” ,故: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故事:指鹿为马】 原文《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赵高欲为大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 ‘ 马也。 ’ 二世笑曰: ‘ 丞相误邪?以鹿为马。 ’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 译文:赵高想要谋反,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探,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 “ 这是一匹马。 ” 二世笑着说: “ 丞相错了,把鹿说成是马。 ”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摘自 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9233.html?wtp=tt )
个人分类: 社会思想文化|2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老子》新解之“大方无隅”
热度 3 等离子体科学 2012-11-8 20:27
路读老子《道德经》,其四十一章有句曰: “大方无隅”。 又曰: “大象无形”。 余正讲授《数量级物理学(Order of Magnitude Physics)》之时空尺度一节。或曰:凡“大方”、“大象”者,须以长尺度之;则短波起伏(若隅、若形者)可忽略不计。此物理学方法之精华。 不意两千五百年前早已有智者见及此!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78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老子》八章(1,2,8,22,36,44,80,81)选读(讲练并找错)
geneculture 2012-9-22 14:53
对以下汉译英(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家可以一道来挑错。 1.【01】 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Dao De Jing: (Embodying the Dao) The Dao that can be trodden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Dao.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enduring and unchanging name. (Conceived of as) having no name, it is the Originator of heaven and earth; (conceived of as) having a name, it i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Always without desire we must be found, If its deep mystery we would sound; But if desire always within us be, Its outer fringe is all that we shall see. Under these two aspects, it is really the same; but as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it receives the different names. Together we call them the Mystery. Where the Mystery is the deepest is the gate of all that is subtle and wonderful. 2.【02】 道德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Dao De Jing: (The nourishment of the person) All in the world know the beauty of the beautiful, and in doing this they have (the idea of) what ugliness is; they all know the skill of the skilful, and in doing this they have (the idea of) what the want of skill is. So it is that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give birth the one to (the idea of) the other; that difficulty and ease produce the one (the idea of) the other; that length and shortness fashion out the one the figure of the other; that (the ideas of) height and lowness arise from the contrast of the one with the other; that the musical notes and tones become harmonious through the relation of one with another; and that being before and behind give the idea of one following another. Therefore the sage manages affairs without doing anything, and conveys his instructions without the use of speech. All things spring up, and there is not one which declines to show itself; they grow, and there is no claim made for their ownership; they go through their processes, and there is no expectation (of a reward for the results). The work is accomplished, and there is no resting in it (as an achievement). The work is done, but how no one can see; 'Tis this that makes the power not cease to be. 3.【08】 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Dao De Jing: (The placid and contented nature) The highest excellence is like (that of) water. The excellence of water appears in its benefiting all things, and in its occupying, without striving (to the contrary), the low place which all men dislike. Hence (its way) is near to (that of) the Dao. The excellence of a residence is in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lace; that of the mind is in abysmal stillness; that of associations is in their being with the virtuous; that of government is in its securing good order; that of (the conduct of) affairs is in its ability; and that of (the initiation of) any movement is in its timeliness. And when (one with the highest excellence) does not wrangle (about his low position), no one finds fault with him. 4.【22】 道德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Dao De Jing: (The increase granted to humility) The partial becomes complete; the crooked, straight; the empty, full; the worn out, new. He whose (desires) are few gets them; he whose (desires) are many goes astray. Therefore the sage holds in his embrace the one thing (of humility), and manifests it to all the world. He is free from self- display, and therefore he shines; from self-assertion, and therefore he is distinguished; from self-boasting, and therefore his merit is acknowledged; from self-complacency, and therefore he acquires superiority. It is because he is thus free from striving that therefore no one in the world is able to strive with him. That saying of the ancients that 'the partial becomes complete' was not vainly spoken: - all real completion is comprehended under it. 5.【36】 道德經: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Dao De Jing: (Minimising the light) When one is about to take an inspiration, he is sure to make a (previous) expiration; when he is going to weaken another, he will first strengthen him; when he is going to overthrow another, he will first have raised him up; when he is going to despoil another, he will first have made gifts to him: - this is called 'Hiding the light (of his procedure).' The soft overcomes the hard; and the weak the strong. Fishes should not be taken from the deep; instruments for the profit of a state should not be shown to the people. 6.【44】 道德經: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Dao De Jing: (Cautions) Or fame or life, Which do you hold more dear? Or life or wealth, To which would you adhere? Keep life and lose those other things; Keep them and lose your life: - which brings Sorrow and pain more near? Thus we may see, Who cleaves to fame Rejects what is more great; Who loves large stores Gives up the richer state. Who is content Needs fear no shame. Who knows to stop Incurs no blame. From danger free Long live shall he. 7.【80】 道德經: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Dao De Jing: (Standing alone) In a little state with a small population, I would so order it, that, though there were individuals with the abilities of ten or a hundred men, there should be no employment of them;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while looking on death as a grievous thing, yet not remove elsewhere (to avoid it). Though they had boats and carriages, they should have no occasion to ride in them; though they had buff coats and sharp weapons, they should have no occasion to don or use them.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return to the use of knotted cords (instead of the written characters). They should think their (coarse) food sweet; their (plain) clothes beautiful; their (poor) dwellings places of rest; and their common (simple) ways sources of enjoyment. There should be a neighbouring state within sight, and the voices of the fowls and dogs should be heard all the way from it to us, but I would make the people to old age, even to death, not have any intercourse with it. 8.【81】 道德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Dao De J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simplicity) Sincere words are not fine; fine words are not sincere. Those who are skilled (in the Dao) do not dispute (about it); the disputatious are not skilled in it. Those who know (the Dao) are not extensively learned; the extensively learned do not know it. The sage does not accumulate (for himself). The more that he expends for others, the more does he possess of his own; the more that he gives to others, the more does he have himself. With all the sharpness of the Way of Heaven, it injures not; with all the doing in the way of the sage he does not strive. from : http://ctext.org/dao-de-jing/zh?en=on 附录 : 老 子 老子姓李 , 名耳 , 字聃。春秋楚国人。曾为周守藏室史官。据《史记 》记载 ,孔子曾经赴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教导他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孔子回来对学生们感叹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 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周室衰微,老子辞官西行,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五千言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是其思想基础,“自然无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所著《老子》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下篇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又称《道德经》。 《老子》八章 道可道,非常道 1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 。(第 1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6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7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8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 2 章) 上善若水 9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1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第 8 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3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14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5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6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7 。(第 22 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8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19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 。 (第 36 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1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2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3 。(第 44 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24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25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26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 80 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7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8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 81 章) 【注释】 1. 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老子哲学范畴中的特有 名词 。第二个“道”是 动词 ,说明。 常:永恒,恒定 。 2. “无”四句: 用“无”来 称述 天地之始原。用“有”来 称述 万物之根本 。 3. “故常无”四句:应该从万物的原始状态 去观察 道的微妙,从万物的根本之处 去体察 道的广大。徼( jiào ):此处意为广大无边。 4. 玄:幽深微妙,高远莫测。 门:门径。 5. “天下皆知”几句:当天下人 都知道 有美和善的时候,就有了与之对立的恶和不善。 6. “故有无相生”几句:有和无相对产生,难和易相对而形成,长和短 相对而显出,高和下相对而显现,音和声相对而应和,前和后相对而成序。 7. “是以圣人”句: 圣人做事 顺应自然,不主观妄为。 圣人:道家理想中的人物,谦下不争,无为无欲,与儒家理想中有为有欲的圣人不同。 8. 万物作焉而不辞:让万物生长而不去干涉。 作:生长。 不辞:默不作声。一说,辞通“司”,不司即不作主宰。 为而不恃:施予而不自恃其能。 功成而弗居:成就了万物,却不自居其功。 9. 上善若水: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 10. “水善”三句: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和“道”的境界相接近。 11. “居善地”几句:最善的人,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友爱无私;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善于精简治理;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12. 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善的人所作所为不争不竞,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3. “曲则全”几句:屈辱的,可得成全;委曲的,可得伸直;低洼的将得充满,残破的将得新生,缺乏的会获得,繁多的会迷惑。 14.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所以,圣人与道合一,做天下人的榜样。 抱:怀抱,指固守。一:老子的哲学概念,“道”最初生成的浑然一体的混沌之气。式:法式、榜样。 15. “不自见”几句: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成为君长。伐:夸耀。 矜:骄傲。 长:君长。 16. “夫唯不争”两句: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和他竞争的。 17. “古之所谓”三句: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到成全的人,天下便将归属于他。归:归附。 18. “将欲”几句: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歙( xī ):敛,合。 固:暂且。 19. “是谓”两句: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 20. “鱼不可脱”两句: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21. “名与身”三句: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 22. “甚爱”两句: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23. “故知足”三句: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24. “虽有舟舆”四句:虽有船和车,没有机会去乘坐;虽有兵器,没有必要去陈列。 25.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再回到用结绳来记事的时代。 26. “甘其食”四句:意动用法,以自己的食物为甘,以自己的衣服为美,以自己居住的为安,以自己的风俗为乐。 27.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者:真正知“道”者。博:博杂。 万物通于一理,天下途殊同归,百虑而一致。知“道”者,能秉要执本、以一持万,不必博知万事,博知万事的人可谓不知“道”。 28. “圣人不积”三句:圣人不应当为自己积累财富,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就愈富有;尽力施予别人自己就愈充实。积:积蓄、保留。 既:尽。 为人:帮助人。 【 阅读提示 】 《老子》是一部诗化表述的哲学经典,文约义赡,言辞隽永,兼容了自然之理与为人之道。 《老子》第 1 章首次提出“道”这一最高哲学范畴,阐述了老子关于宇宙万物的发源、变化的思想。 《老子》第 2 、 22 、 36 、 44 、 81 章展示了老子卓越的辩证思维,为数众多的矛盾关系相反相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一有俱有,一无俱无。这些贯穿始终的精警语句用语凝练、言近旨远,表现了老子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和高度的概括力。 《老子》的第 8 章,老子以最贴近生活的水的意象,用“取譬的方法”表述了难以言说的“道”体中的“善”。第 80 章老子围绕着“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阐述了他的治国理想:在清简淳朴的状态下,虽有车船之利,却没有人因贪欲而坐乘;虽有甲兵器械,却因为政通人和而没有用武之地。百姓恬淡知足,安居乐业,邻国近在咫尺,人民却自得其乐而不慕其他。 《老子》思想精微高深,但言说方式质朴实在,语音和谐、行文活泼,语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描绘性。其中四字句几乎占到全文的一半,三字句、散句时时穿插,长短交错、骈散相间,同时还大量使用了譬喻、感叹、顶真等修辞手法。 【思考与练习】 1 .老子 为什么 能够形成精微玄妙的思想? 2 . 什么 是老子的“道”? 3 .结合实际,谈谈你 怎样 理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 .老子 怎样 看待水的特性? 【拓展阅读】 老子《道德经》 from:《新编中国语文》北航出版社2008年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
crossludo 2012-8-29 11:03
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在关注和找寻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流程。然而,一个多甲子过去了,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尚没有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基本特征上凝聚出共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研究古汉字多年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认为:其实,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好书。顺着老人家提供的思路,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了 许慎对象形文字的精解:“象形文字,先象后形”。接着,又在老子《道德经》中找到了三处关于“象”的阐解,如第21章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35章的“执大象,天下往”;第41章的“大象无形”。仔细揣摩许慎与老子所言,人们也许会问,许慎和老子所说的“象”指的是什么?华夏古人在始创汉字时是否真的看到了宇宙自然的“象”?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象”的认知是否真的超过了今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华夏古人的象思维是否有所关联呢?下面就对上述几个问题谈谈微浅看法。 中国的一位艺术史学家认为:许慎与老子在谈及“象”时虽不是针对美学问题所言,但这些话却是华夏古人审视人与自然过程中获得的特殊体验。在绘画艺术或美术创作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师们之所以能在“象与非象”、“形与非形”中得到超越,正是在于他们在观察人与自然的诸多的“形”时获得了“象”的灵感。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美学教授指出:“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共同的表现方式。而所谓的象思维,其实就是处于老子‘惚兮恍兮’状态的人或特异功能者的一种超常感知”。近代中国画坛泰斗齐白石认为:“画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弟子中国写意绘画大师李苦禅说 :“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将齐白石的“似与不似”提高到了“生与死”的高度,彰显了艺术大师们将褒“象”贬“形”作为艺术创作之魂的教学主旨。峨嵋山的一位参研老子《道德经》多年的道长指出:“中国象形字中有很多字,如巫字、靈字、魂字、隂字等字的构思与华夏先人的超常感知有关,而他们在超常感知中所感应到的‘象’并不在我们肉眼视觉之内”。 透过艺术史学家、美学家、画家、道家人士所言,回眸华夏古哲的传世经典,人们也许会问:华夏古哲的超常感知如何而来?华夏造字者如何造出了巫、靈、魂、隂等一系列不可视世界的象形字?老子又为什么说“象”里“有物、有精、有信”(参见《道德经》第21章)呢?根据中国大陆科学家对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多年研究的报告,人体的超常感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俱来的;另一类是后天诱发的。然而,无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后天诱发的,超常感知对黄帝时代造字者而言,象思维必不可少。而当象思维与形思维融会贯通并互换无碍后,中国象形字才有了承传百代而不衰的生命力。故有大陆学者断言:“象形文字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思维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并从象形遣字的源头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尽管中国思想界和哲学界目前还没有在中国象形字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上取得共识,但今人始终未能解释,为什么五千多年前的造字者们能够用象形字“隂”隐喻出不可视世界的“月上世界”(网查亚里士多德的《天论》)?为什么2500多年前的老子能将“一陰一陽之谓道”转述为“万物负陰而抱陽”(下称 负陰抱陽说 )? 其实,东方人通过超常感知而看到“象”,并通过“象”来构成思维的流程,这在西方早有先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曾用象思维描述宇宙。他说:“宇宙由纯净的‘以太’组成的月上世界和由不纯的‘地、水、火、风’组成的月下世界两部分构成”(下称 双月世界 说 )。艺术巨匠达芬奇在15世纪看到太阳“象”后,推出日转一周为26.4天 。也许有人会说,亚里士多德和达芬奇聪明过人。事实上,再聪明的人,若没有超常感知,不可能早于伽利略120年知道太阳在自转,更不可能知道其自转周期的天数与五个世纪后射电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天数完全一致;达芬奇还曾被他周围的很多人(包括教皇)视为异端或疯子,但他能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这也许与他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有关。史载,达芬奇曾说过一句出令爱因斯坦深受震撼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数学描述的是事物的量,而艺术描述的是事物的质(下称 数学艺术说 )”。 人们常说,科学家用的是“形思维”,而艺术家用的是“象思维”。其实,象思维并不是艺术家的专利,科学家在他们的发明创造中也常常用到象思维。如物理学中很多象思维的模型(如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等的图示)都是象思维的产物。史载,爱因斯坦也是一个极具象思维能力的大师,他所构思的多种理想化实验,运用的就是象思维。一个典型例子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就源于一个自由落体的“象” 。爱因斯坦说:“这个简单的理想实验对我影响至深,竟把我引向引力理论”。还有,爱因斯坦遇到难题时,会与普朗克、哈恩等人举行音乐聚会(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哈恩伴唱)。也许,正是古典音乐里的特殊音符启动了爱因斯坦象思维的特殊程序,而超常感知又使的爱因斯坦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象”:这个世界既可由数学公式组成,也可以由音符组成(下称 数学音符说 )”。 从上可知,以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源头的人类象思维与超常感知,在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史中所呈现的跨越时空的意义已有目共睹。尽管在科学史上,从未有人否定过老子的“ 负陰抱陽说 ”和亚里士多德的“ 双月世界 说 ”,也从未有人肯定过达芬奇的“ 数学艺术说 ”和爱因斯坦的“ 数学音符说 ”。但正由于今人还未能像古人那样在超常感知中将象思维与形思维融会贯通,因此,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体科学研究者试图揭示人体科学的奥秘而探索人类的超常感知时,竟遭遇到来自不同层面人士的非议与质疑。而这些非议与质疑,不但形成了对今人探寻科学发现、推进科学发展、凝聚科学共识的干扰,还阻抑着人们推敲与摸索老子惚恍状态中的超常感知。虽说高新技术可使人类飞离地球,但高新技术并未能回答上述“ 四说 ”的任何一说(至少现在还不能)。因此,进入了21世纪的人类,仍有必要继续参研中国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华夏古哲的超常感知,仍有必要将华夏古人的象思维与现代人的形思维纳入到老子“万物负陰而抱陽”的哲学框架中去,或将中国太极图中的本质精华提纯出来。若能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将会被极大地激发与应用。此后,当人们再去比较古今人类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的能力时,也许就不会轻易地否定“今不如昔”或盲目地肯定“厚今薄古”了。 原文载于美国《侨报》2011年8月26日周末视点
个人分类: 科研迷题|1553 次阅读|7 个评论
漫谈柔与刚
热度 20 yatou 2012-8-19 00:55
漫谈柔与刚
老子在 《道德经》 一文中以草木之躯作喻评价柔弱与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于刚强。 我们不能否认柔性是一种生命特征,也认识到枯槁是生命逝去的一种表达。然而,作为与柔性相对应的刚性,它其实也是生命特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学属性。 美丽的贝壳类动物具有坚硬的外壳,它构筑起这类生命抵御天敌的一道刚硬防线;内部则是具有生命特征的软体,可以牵动外壳的开合,实现一系列简单而必需的生命过程。而即便是貌似坚硬的外壳,从微观上看,它也是由有机与无机两大类物质组成的,是一种天然的杂化材料( hybrid material )。另一个例子是动物骨骼,它可是够硬的,但它也是由有机与无机两大类物质共同组成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巧妙融合了柔软与坚硬这两大因素,并将之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了诸多软硬不等的生命体中,使我们人类在它的诸多杰作面前矮小如婴儿。 我们要应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 从心灵的层次上也会感受到象普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受的诸多形式的外力 ------ 压力、拉力、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等等,并借以考察着我们自身应对各种外力的各种模量特征。这时,更需要我们自己能够象大自然所设计的那些奇妙结构一样,将自己把有机与无机成分进行融合,使柔性与刚性得到理想组合,以体现出良好的力学特性 --------- 当柔则柔,需刚则强,如此才得以完存,或是完退。 自立、自爱的女性往往要付出超出男性的劳作,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边劳作、边等待。在漫长的付出过程中,尤其需要精神层面的柔性与刚性的有机融合。在工作开展、家务劳动中,都需要拿出力量,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而在职务、妻子、女儿、妈妈等各个角色的转换中、在多年付出而又需漫长等待的过程中,更需要有一颗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的淡定的柔心相伴。曾经怀春的妙龄少女踏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式现实中,爱情这美丽的光环如潮水一般褪去后,常会裸露出坚硬的、甚或是丑陋的岩石,是否可以在婚姻家庭这种现实的砾练中使自己的人格、品性得以完存并得以提高,而不是经陈年的婚姻后,少女以衰败、哀怨的状态作为一种结局,女性在精神层面能做到柔与刚相结合就显得很重要。有慈爱、有原则;有温柔,也有坚毅,才可以保持人格的独立,使自己在婚姻的磨练中得到提高,并获得家人和社会的尊重。 可以在精神层面做到刚柔相济的女性,大约也是人格独立、懂得自尊自爱的女性。也应当可以做到豁达、开朗。豁达与开朗的性格对身体是有益。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6301 次阅读|49 个评论
请教《道德经》的一个小问题――盗夸
热度 10 lix 2012-8-7 15:46
小时候背《道德经》,有一句:田甚芜,仓甚虚,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服文彩,带利剑,是谓盗夸。但《百度》上找不到这样的原文。没有“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不知道是版本的问题,还是老邪背错了? 反正意思没错。人类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以后,奴隶主为了向四夷显摆,同时威慑 P 民,也在显摆过程中,凝聚 P 民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总是需要“服文彩,带利剑”搞面子工程的。埃及的金字塔,我们什么区政府仿白宫的办公大楼,都是这种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盗夸”。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4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再读道德经
laa李安安 2012-7-30 09:55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还是高中的时候翻开过道德经。       五千多字,八十一章,品之醇厚,心下豁然。     时隔多年再次捧起经典,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和体悟。     在意识碰到困境的时候,自己在纷争里怎么也化不开,这时候经典会会提供给你一个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智慧,会在精神上给你一个支撑,意识的纷扰中突然浮现出了一条隐隐的路,告诉你,走过去,前面会让心境获得更大的宽广和自由。       第 八 章     上善 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  九 章   持 而盈 之,不如其已;揣 而梲 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个人分类: 读书|19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人生的‘泻药’?
热度 8 lin602 2012-7-14 21:18
今天看了吴国清老师的博文‘ 我爱《道德经》 ’,他对‘道德经’视为珍宝。正好前段时间与朋友一起游了武当山,朋友又给我‘科普’几句‘道德经’的‘字字千金’的价值及‘道德经’的来龙去脉,所以今天看到吴老师的博文后好奇,到网上搜了一下‘道德经’全文,由于本人古文水平太低,不能一下全部看懂,又找了一网页,看到了其对‘道德经’进行的‘注释’,有点似懂非懂。 尽管似懂非懂,但还是能够体会到‘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或者说体会到‘道德经’中的味道,让我体会到一点‘老子’的人生价值观。我总的感觉,这‘道德经’有点象人生的‘泻药’,将一直充满着‘对钱、权、利欲望的阳气’降一降,不要让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经常听‘百家讲坛’古代政治中的残酷斗争,多少名人(皇帝、太子、宰相、将军、元帅、皇后、贵人、宠妃)死于‘钱权利’的欲望之中,多少人在‘官场’‘情场’‘商场’的不得志中‘郁闷’生病而死。再看看身边,不乏‘得志很疯狂’而最后‘惨淡收场’的‘前能人’,再看看网上经常充斥着‘官员们被双规与判刑’的新闻。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郑板桥思想与老子思想相近,还是他学习‘道德经’的结果? 当人‘补’得太多的时候,用点‘泻药’也是保养自己身体特别是‘保养精神’的良药。 人经常是自己将自己折腾垮甚至折腾死的! 有一点特别注意,这‘泻药’对‘花天酒地’‘手握重权’的‘达官显人’特别有效,对普通人也挺好,但对于‘吃了上顿无下顿‘骨瘦如材’的人来说,泻一下就可能撑不住了。就象还没有落实早饭在那里,就‘难得糊涂’,过会就饿死了,哈哈。 今天第一次看‘道德经’,只是一种体会,没有好好研究,可能不准确,别见笑。
2760 次阅读|19 个评论
“圣经”第一,中国哲学巨著-----“道德经“世界第二
热度 1 ninglz 2012-7-14 07:48
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的中国哲学巨著。 “道德经”也称“老子”,或“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尊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秘籍 保典。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年龄长于孔子。曾担任过周王室的藏书管理工作。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道”是老子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人称“德经”。 “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德”是老子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从 16 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 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到现在为止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近 300 多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根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常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在美国,一家公司花费 13 万美元的天价购买仅有 5000 字的“道德经”的英文版版权。相信““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美国学者说)。
个人分类: 读书|786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老子“道生一”来理解科学创新基本原理和过程
热度 1 QuentinYue 2012-7-3 22:43
从老子“道生一”来理解科学创新基本原理和过程 岳中琦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要问“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个什么样的科学过程呢 ? 我们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 ? 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创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我们从以下六个例子,也许能够明白老子这段话的现代科学思想。 ( 1 ) 道生万物几何形状的数学表述:道生点、点生线、线生面、面成万物立体形状。从而,我们能用现代数学来表示和描述任何物质和幻想的几何形态。 ( 2 ) 道生多种语言:道生符号、符号生规律、规律生多种语文。从而,世界语文千变万化,本质相通。 ( 3 ) 道生化学:道生元素、元素生分子、分子生万物,万物生化学。从而,我们能有化学来理解和描述物质的化学变化。 ( 4 ) 道生牛顿力学:道生质量、质量生速度和加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生能量和力。从而,我们有牛顿力学理论来预测低速世界。 ( 5 ) 道生佛家轮回学说:道生生命、生命生死亡、死亡生苦短、苦短成佛教千年轮回学说思想,几十年后又是好汉。 ( 6 ) 道生科技论著和能力:道生创新点、创新点生论文、论文生专著和科技理论、方法和能力。 因此,任何一个科技理论或方法一定有一个最基本假设(或局限性)。我们对这一基本假设和局限性的改变和取消可产生原始创新成果。从而,我们发现或找到一个具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或规律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2012 年 7 月 3 日 22:43 写成港大办公室 2016 年 1 月 17 日添加三角关系图
84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汤川秀树:创造力与直觉
quantumuniverse 2012-6-17 07:59
创造力与直觉——东方与西方 以下文章选自《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汤川秀树 著 周林东 译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编〈关于思维方式〉 其中标题后的 表示此文章在原书中的页码。 汤川秀树( 1907—1981 ),“由于在核子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获得了 194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发起成立日本创造性研究会,致力于对“人类的创造性”的研究。 他在幼年时期接受了“标准”的经典诵读教育,并受益终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认识也极为深刻。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这些经典已经过时,相反汤川秀树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认为它们非常具有“现代性”。 p43 1 东方和西方 我去美国以后已经过了整整四年了。回顾起来,我意识到日本和世界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甚至和两年前我上次回日本时相比,我有一种似乎已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错觉。不过,自从我们开始在美国生活以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变化。我的住处离哥伦比亚大学只有二三分钟的路程。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从 1949 年起就当了教授, 除了每天来回于住处和大学两地之间所花费的时间之外,我和城市接触较少,因此我同样也倾向于孤立于一般的美国人之外。来自日本的访问者仍旧源源不断,尽管人数正在逐步减少。 虽然日常生活在表面上没有发生任何显著的变化,但是我个人的精神状态却变化很大。如果把我的前两年和后两年比较一下,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前 者是这样一段时期,当时我正在体验到我长期坚持的一个信念的正确性,那就是说,不管是日本人、美国人还是其他什么国家的人,人类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人类品质,而这些品质就使得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并且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生活。在后两年期间,我的上述信念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另一个问题却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我的意识中了。 这个问题就是我的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怀疑;我对美国越了解,就越怀疑美国人是否真正幸福,不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多么富裕。 我开始强烈地感觉到,至少美国人说的他们正在享受生活和我们东方人说的幸福,所指的不是一回事。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将需要写一本若干百页的书。但是,一言以蔽之,不仅美国文明而且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都是这样一个问题:一群各自怀有强烈个人意识的人怎么能够过一种像样的社会生活呢 ? 结果,人们留下这样一种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结 构和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有着一种觉察;这是他们不可能逃避的一种觉察。 西方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个人都应当作出“是”或“否”的明确反应,而最后的决定则要在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作出。实际上,也许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比这种方法更好了。不过,我 自己却发现,对每件小事都得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决定是赞成还是反对,这是很不合我的口味的。不容置疑,如果人们不这样去做,就会有些问题无法解决。不过,在我看来,人们似乎在许多问题上是能够相互了解的,而且,不必那么费劲巴力,不经过个人观点之间的冲突,问题似乎也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东方人来说,自身和世界是同一事物。东方人几乎是不自觉地相信,在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和谐。 西方文明不是惟一的文明,而且西方的思维方式也不是惟一先进的思维方式。确实,如果世界上的人在将来要过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那么东方和西方在新的意义上的融合就将是必要的吧 ? 这就是在过去两年来一直占据着我的思想的那种问题。 2 东方的思考 在有这么多中国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专家出席的聚会上发表有关“科学和东方的思考”的演讲,我感到十分冒昧。我只能请求诸位对于我可能犯的任何差错表示宽容。 不言而喻,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东方没有相应于现代科学的东西,而且现代科学在日本得以迅速发展乃是德川幕府时代的末期以后引进欧洲科学的结果。我觉得,仅仅这一件事实基本上说明了现代日本许多知识分子公认的一个假设: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总的说来是不科学的,因而坚持东方人的看法只会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 我本人是一个日本人,因而也就是一个东方人;我生长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中,这意味着由于我继承了某一种气质,因此不管我多么想同化于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西方,我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局限性。对于我个人说来,东西方的问题是一个甚关紧要的问题——我猜想,这个问题将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一直缠住我不放。但是,不管我个人的经验多么不妥当,它却使我相信我们不能像一般知识分子那样简单地认为东方人的看法有碍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把它排除在外。当然,我本人可能是一个不能从中引出普遍原则的例外,但是我的事例作为许多事例中的一个却也可能有些用处。 就我的家庭背景而言,我的父亲与东方文化研究 所关系密切。他一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且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以及考古学方面都非常感兴趣。他多次访问过中国,而且有点像一个中国通。至于他的个性,却有着两个外观上矛盾的方面。首先,他喜欢古老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的样子如何,但同时他又喜欢努力回答那些一向无人解决过的新问题。由于这两种性格的结合,他似乎把从古求新这件事弄成了某种专门的行业。虽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学问的一些分支,但是在它们中间旧事物和新事物的相对价值却是不同的。自然科学不妨说更加关心做那些有益于改善人类未来命运的事情,而我父亲选作为专业的那门特定的学问 ( 地质学 ) 则是把认识地球在遥远的过去,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的状况当做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和地质学关系如此密切的地理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中,对于古老事物的兴趣就更加强烈了。我自己基本上对旧东西并无反感,但是既然厕身于物理学这样的研究领域中,那里的变动不息之感是特别强烈的——而且在核物理这样的新领域中更是如此——我自然对未来比对过去更感兴趣得多。我觉得,我父亲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那种特殊兴趣,在 很大程度上是和一件事实联系着的,那就是,中国文化不仅远比日本文化古老,而且往往是祟古的——无论从好的意义上还是从坏的意义上说都是保守的。 我父亲的天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他极其富有想像力。现在想起来,这种品质似乎是和现代研究的基本性质相冲突的。当然,现代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它们的经验主义。正如梅原末治教授刚才指出的,直到考古学之类的经验科学发展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有关古代的某些知识;在考古学中,技术和归纳法是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受到重视的。如果要扩大可考证的事实的范围,就需要各种的技术,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发现经过考证的事实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由于按照归纳法从大量事例进行推理的过程。这种类型的经验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乃是从培根和伽利略直到 19 世纪的欧洲科学的推动力。 和实用的、技术的及归纳的东西相对立的,当然是形而上学的、思辨的和演绎的东西。在古代,形而上学的思辨在东方和西方都是很流行的。特别显著的有西方的希腊人和希伯来人以及东方的印度人和中国人——尽管在地理上希伯来人应当划归东方。在西方,希腊传统被延续到了今天。虽然现时代通过文艺 复兴而看到了作为形而上学思辨之对立面的实证科学的出现,但是古代的传统却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消失。已经发生的全部情况不过是,通过伽利略和牛顿的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从而前者那种难以控制的趋势就受到了约束。换句话说,他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他们不但发明了像微积分那样的新的数学方法,而且也制造出了望远镜。 另一方面,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技术一直受到了轻视,而且从未出现过才智超群的人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那种局势。正是西方经历了上述意义的现代化过程这一事实,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地在科学的发展中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但是,一旦科学——在 18 世纪和 19 世纪——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它就开始分化成一些小的专门领域,而且个体科学家也越来越难于做到事事亲自动手。这种趋势在物理学之类的最先进的研究领域中尤其显著,在物理学中,理论家和实验家之间的明确区别在 20 世纪已经开始出现了。例如,爱因斯坦在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物理学家方面是和牛顿不同的。换言之,任何研究领域进步的结 果,就是事实和理论之间的一个越来越大的距离;前者是直接证实了的,而后者则是解释事实所必需的。在理论家那方面,他不得不把自己沉浸在抽象的数学和推理之中,从而古代的思辨倾向就又一次复活了。我本人在目前状况下是正在研究理论物理学,但是当回顾我的童年时代时,我觉得甚至在当时我也不曾有过任何特殊的经验的和技术的倾向。谈到倾向,我的哥哥贝螺对机械要感兴趣得多,而我则只是碰巧擅长于数学。初看起来,我们所适合于充当的角色似乎是颠倒了:他现在是一个历史学家,而我却是一个物理学家;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今天经验要素在历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比它在理论物理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大。 如果比较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当推到它的逻辑结论时,经验主义倾向就意味着人们必须消去一切不能直接证明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不要考虑任何不能在实验上进行测量的量。但是,实际上,今天的物理学理论却涉及一些无法测量的量。甚至从 17 世纪以来物理学就已经沿着越来越精确和越来越定量化的道路持续前进了;这就导致了一种明显的脱离直接经验的抽象倾向,而且用抽象的术语表示出的一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甚至直到 19 世纪,这种抽象过程都还没有离开事实而意味着 人们能够自行观察;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表示还是在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忠实表象。但是,到了 20 世纪的物理学,就找不到这样直接的对应关系了,而且,从物理学的高度抽象的理论中得来的那些数学关系,只有一小部分是能够直接验证的了。 现在,抽象过程就意味着把事物排比成一种数学的、逻辑的形式。再进一步,这就意味着铲除和抛弃矛盾。数学中的抽象归根结底就是将一切还原为矛盾。在这儿,矛盾是指肯定和否定一个特定的命题。如果出现这种矛盾,我们就断定我们进行推理的前题中存在某种错误,于是我们就设法排除它。如果人们不断重复这种手续,人们最后就会通过从许多给定的前提或公理出发,而得到由许多彼此相容的命题组成的一个体系。认为这是数学的任务的那种见解,就是所谓的公理学。这儿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发现矛盾在什么地方并排除引起矛盾的原因。 在这方面,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不能说是擅长的。他们不懂彻底的理性主义。日本人在这方面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印度人虽然同样生活在东方,但是他们却有所不同;事实上,数学和逻辑学在很早的时期就在印度得到了发展。 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在于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 这是一种敏感或机灵。一般说来,日本人似乎都具有良好的“勘”。但是,这种“勘”往往被认为是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 不过,认为直觉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没有用处,那却会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作为追究矛盾的结果而有可能只排除一个前提而不必再干别的事,那当然就没有问题,但是,尤其在数学以外的经验科学中,却经常出现事情并不这么简单的一些情况。例如,让我们假设有一种理论,由它得出的一些结论一直是和许多经验事实相一致的。现在,让我们假设发现了一个新的事实;它和从理论中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只要我们只关心矛盾,我们就除了放弃这种理论以外没有别的选择。于是就有人提出另外一种理论来。让我们接着假设这种新理论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新事实。但是,让我们也假设,新理论和旧理论迄今所能解释的那些事实之间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放弃以上新旧两种理论,并用某种完全不同的理论来成功地解释所有的事实,那就天下太平了。但是实际上新理论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更常见的情况是,通过找到某些方法来吸取两种对立理论中的较好的部分并排除其错误的部分,以得出一种新的理论。特别说来,物理学从 20 世纪初期以来的发展,就是走了这种道路。 在这样的事例中,单靠逻辑学是什么也干不成的。惟一的道路就是直觉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换句话说,这里更重要的与其说是铲除矛盾倒不如说是在整体中发现和谐。现在我们听到人们大谈其辩证法,它有自己的逻辑学,和形式逻辑学不同,而且辩证法被认为可以使矛盾的综合成为可能。我并不特别反对按照这种宽广的方式来诠释逻辑学,但事实却仍是,要想综合矛盾,就必须首先直觉地考察整体。而且不仅如此。即使要想找出作为矛盾的矛盾,这也只有当直觉地和同时地把握住那些矛盾命题时才是可能的。甚至在数学领域内,也有人提倡直觉主义,而不是提倡公理学。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似乎可以归纳成在多大程度上承认直觉的作用的问题。 但是,直觉地把握整体也还不够。只有当一向被忽视的新事物浮现出来时,才能有真正的创造。看来正是在这儿,所谓“勘”就开始起作用了。 在这里,一个有关的问题就是所谓想像力的问题。科学往往被看成想像力的直接对立面。但是持有这种看法的不过是那些只知道科学的一个方面的人们。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创造新事物的行为不是仅仅从已有的事物开始的。科学家本人力图在这种或那种形式下给旧事物增添某种新的东西。简言之,通过用他已经想到的东西来补充既有的事物,他就得出一个 完整的整体。如果他的尝试成功了,矛盾就将得到解决。他在初次尝试时可能并不成功,但是,如果他按照一切不同的方式来应用他的想像力,他就将终于得到真解。而且这就是实际上出现的情况。对于我们科学家说来,想像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么,东方人在这方面有多大能耐呢 ? 当然,推广是危险的,但是看来印度人在想像力方面是大有天赋的。但是中国人怎么样呢 ? 我幼年时读过《西游记》,后来又读了《庄子》,读这些作品使我得到一个印象,即中国人是有高度想像力的,但是有一位汉学家却告诉我说情况并非如此。他学识渊博,手头拥有的实例远比我掌握的多,他无疑是正确的。确实, 日本人的想像力似乎不是特别丰富。我本人对此是远非有自信的,虽然我认为自己是生来就有一定的想像力的。我父亲更善于观测而不甚善于抽象推理,而他的想像力又胜过他的观测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无可否认,有许多事实证明是惹人误解的。……当回顾理论物理学的历史时,我们说得过分一些几乎可以称之为错误史。在许多科学家想出的所有理论中,大多数是错误的,因而没有生存下来。只有少数正确的理论 才继续生存。仅仅考虑这些现存的理论,会给人形成一种不断进步的印象,但是, 没有少数成功背后的许多失败,知识就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 这是和生物进化完全一样的:生物分化并沿许多不同的方向演化,许多生物不是停止进化就是灭绝了,而只有单独一种生物努力进化成了人。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曾有许多想法流产了。在许许多多的想法中,只有很少数才发展成了站得住脚的理论。 我想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直觉和想像力自行发展的方式。这儿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类比。类比是这样一些方式中最具体的一种,它们把那些在一个领域中形成的关系应用到另一个不同领域中去。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擅长的一个领域。表现类比的最古老形式就是比喻。在许多事例中,古代思想家的论证都是依靠类比或比喻的。当然,同样的倾向也发现于古希腊,但是,一种更抽象类型的逻辑学早期发展在亚里士多德所完成的形式逻辑体系中是明显的。正如我在前面说过的,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作品充满了比喻和佯谬,而且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这些比喻和佯谬揭示在我面前的那个充满幻想的广阔世界。 现在,老子和庄子的想法是不能纳入形式逻辑的模式中的,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老庄思想是不合理 的。这里是一种类型的宿命论的自然主义,它和关于大自然的科学观点最终可能导致的那种自然主义非常相像。自然科学曾经企图借助因果关系来概括一切自然现象。在 19 世纪,由于科学的非凡进步,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的限制,而且,自由意志的想法不过是人们的痴心妄想罢了。既然如此,惟一的途径就只能在一种理性主义的宿命论中安下心来——这种描述恰好适用于老子的想法,也适用于庄子的想法。老子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和上述这种态度是颇有共同之处的,而且我本人在中学时代也受到这种宿命论的强烈吸引。 但是,随着物理学在 20 世纪中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特别说来是量子力学的出现,“自然规律”这个术语的含义已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了。“规律”不一定再是指的狭义的因果性;相反地,人们意识到存在一些情况,在那里从一个单独的原因出发可能产生任何数目的不同结果,而且无法预言这些结果中的哪些结果将会实现。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表述出某一种类的定律。但是,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理性主义却不一定就是指宿命论。相反,人们已经弄清楚,科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开辟自己的未来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在这一点上,东方确实处于不利地位。特别说来在古中国尊古的倾向是过于强烈的。不过,如 果我们考虑得更加深入些,“过去”和“未来”的概念在或多或少程度上都是通过“人命”和“命运”等等的意念来设想的;在涉及最根本意义上的自然规律的场合,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事实是,在相对论中,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把空间和时间都包括在内的四维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各种物理定律都很好地成立。在这儿,时间变成和空间平等的第四维,而且四维时空在一种永恒静止的状态中保持着和谐。在这儿,明显的是对整体和谐的强调,而不是对矛盾和对立的强调;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和东方人的看法很接近的某种东西。 我在前面所说的恐怕不是很有条理,而且很可能毕竟不过是一个出生于东方的物理学家的个人管见。 3 老子 《老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是这样一段话,现在我用一种非专家的方式把它转译如下: 真正的道——自然法则——不是惯常的道,不是公认的事物秩序。真正的名称——真正的概 念——不是惯常的名称, 不是公认的名称。 也许我之喜爱这段译文,是因为我是一个物理学家。在伽利略和牛顿于 17 世纪发现物理学的新“道”之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就是公认的概念。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并被承认为是正确的“道”的时候,牛顿力学就又成为惟一得到公认的概念了。 20 世纪物理学是从超越“惯常的道”并发现新的“道”开始的。今天,这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形式下的新“道” 已经变成“惯常的道”了。甚至像第四维和几率幅这样奇特的概念,现在也几乎变成惯常的了。找出另一种非惯常的道和另一些非惯常的概念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如果照此理解,那么,老子在二千三百年前说的这些话就会获得一种非凡的新意。 不过,事实上所考虑的这段文字在传统上却被诠释如下: 可以明确表达的那种道, 并不是绝对的和不可改变的道。可以叙述清楚的概念, 并不是绝对 的和不可改变的概念。 初看起来,这似乎恰好和我的诠释相反。再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两段诠释实际上不一定是互相矛盾的。后一段诠释可能是正确的,对于寻求一种超越科学发展和科学变革的永恒真理的那些哲学家们,后一诠释可能会被认为显而易见和更可接受。而且,人们也几乎没有理由假设《老子》是为了使物理学家得益而写的。那么,我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受到 它的吸引呢 ? 我第一次知道有《老子》这本书,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当时,一种新的中国古典丛书曾经出版了《老子》、《列子》和《庄子》的单卷合订本;当我得到这个合订本时,我就开始熟悉《老子》了。在我五岁还没有进小学时,我就开始了所谓中国古典作品的“诵读”。我的老师就是我的祖父。所谓“诵读”就是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汉语课文的段落。在头几年,我几乎一点也不知道意思。我相信,这种诵读大约一直延续到我读中学一年级的时候。在那八九年的时间内,我学习了各式各样课文,从《四书》中的三书——《大学》、《论语》和《孟子》——开始,没有读《中庸》,代之以《孝经》。如所预料,这些就是我在记忆力最强盛的初期所读过的书。我还记得,这些经书是 用传统的方式装订的,而且,例如《大学》的开头几句,虽然我当时读时根本不懂,但是至今偶尔还能背诵得出。这些著作显然是按照我父亲规定的宗旨来挑选的。《中庸》虽然是一部正统的儒家经典,但是却没有入选,这也许是因为我父亲专攻地质学、地理学和历史学,不喜欢抽象思维,从而认为这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即便实际上无害,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也许可以指望,有了这样的学习背景,我就将受到《老子》和《庄子》——受到这些书所引起的阅读一本我祖父和父亲不愿意让我读的书的那种秘密乐趣的吸引。还有一种乐趣,就是和一种比较自由的思维方式相接触,这种方式超出了儒家学说强加给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那种死板框架。 这还不是一切。古代儒家思想家——除了《中庸》的作者子思 ( 公元前 483 ?——前 402 ? ) 以外——是只注意人类及其社会而几乎完全忽视他们周围的自然界的。另一方面,在老子和庄子那儿,自然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思维的中心。他们论证说,脱离了自然界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抵抗力是小得可怜的。在我中学时代,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主要吸引力,当时我感觉到和别人的一切交往都很讨厌。 从成年初期起,我就开始非常厌恶关于人的无能的理论以及关于人应当自愿顺从自然界的想法。我开 始日益重视人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而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知识,以及作为知识的后果的那种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 然而,随着原子弹的出现,我的想法被迫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在科学文明之中,我们在原始自然界面前不再感到人的无能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类自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去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和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做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 并把“万物”看做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 今天一如既往,人类的命运还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正因为如此,人类以人的名义所作的一切努力也就更加有意义。人们不禁想到,人生的惟一目的就在于使生活更有价值,这个目的超越了一切成败问题。 4 庄子 甚至在上小学前,我就已经学习了各种中国古典著作。实际上,这只表明我跟着祖父重复朗读了一些中国经书的日文译本。当然,起初,我对文义毫无概 念。但是,说也奇怪,后来我渐渐开始无师自通了。 我所读过的著作,大多与儒家学说有关,但是,除了《史记》之类的历史著作以外,儒家的经书并没有引起我多大兴趣。它们几乎只讨论道德问题,而且我感到它们有点道学气。 大约在我刚刚上中学的时候,我开始考虑中国的古典著作中会不会包括一些更加有趣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其他作品。而且,我怀着这样的心情查找了我父亲的书房。我找出了《老子》和《庄子》并开始阅读它们,而且很快就发现对《庄子》特别感兴趣,我一遍又一遍地读了它。当然,我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生,而且,事后回想起来,我有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这本书,以及我当时感觉兴趣的究竟是什么。 四五年前,有一天我正在思索基本粒子的问题,当时我完全突然地想起了庄子的一段话。这段话见于《庄子·内篇》最后一部分,现在大体翻译如下: 南方的皇帝叫做惰,北方的皇帝叫做忽 ( “儵”和“忽”这两个字的意义都是“很快”、“飞跑”的意思,在汉语中这两个字都表示“一眨眼之间” ) ,中央的皇帝叫做浑沌。 有一次南方和北方的两位皇帝走访浑沌的领土,会见浑沌。浑沌热情款待了他们。 儵和忽商量怎样才能表示他们的谢意。他们说:“所有的人都有七窍——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两个鼻孔——他们依靠这七窍来看、听、吃和呼吸。但是,这位浑沌与众不同,脸上光溜溜的,没有七窍。他一定认为没有七窍是很别扭的。 因此,为表示我们的谢意,我们不妨给他凿几个窍。”就这样,他们每天为浑沌凿一个新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 为什么我竟然想到这个寓言的呢 ? 我研究基本粒子已有多年,而且,至今已发现了三十多种不同的基本粒子,每种基本粒子都带来某种谜一样的问题。当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入一步考虑在这些粒子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我们想达到最基本的物质形式,但是,如果证明物质竟有三十多种的不同形式,那是很尴尬的;更加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 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习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当然,我不是惟一研究这个有关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问题的人。德国的海森伯教授在思考存在于基本粒子后面的东西时使用了“ Urmaterie( 原物 ) ”一词。但是,把它叫做“原物”或是叫做“浑沌”,这都是无可无不可的;但是我的想法和海森伯教授的想法有些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而且,最近我又发现了庄子寓言的一种新的魅力。我通过把儵和忽看成某种类似基本粒子的东西而自得其乐。只要它们还在自由地到处乱窜,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直至他们从南到北相遇于浑沌之地,这时就会发生像基本粒子碰撞那样的一个事件。按照这一蕴涵着某种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浑沌的无序状态看成把基本粒子包裹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在 我看来,这样一种诠释是可能的。 当然,胡乱引用古人的说法来附会现代物理学,这也许没有多大意义。活在大约二千三百年前的庄子,几乎肯定不知道有关原子的任何东西。即使这样,他竟然有一些想法在一定意义上和今天像我这样 的人的想法很相似,这也是有趣的和出人意外的。 科学主要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希腊思想从广义上来说提供了一切科学赖以发展的一种基础。最近逝世的薛定谔教授有一次写道,不受希腊思想影响的地方,科学就得不到发展。历史地说来,这或许是对的。甚至在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事例中,希腊思想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希腊思想的间接影响至少为日本采用在欧洲发展起来的科学提供了出发 点;而且就这样,我们日本人也继承了希腊传统。 关于过去的情况,我不想再说什么了。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将来时,肯定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希腊思想应该仍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惟一源泉。东方产生过所有各种的思想体系。印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也同样如此。中国的古代哲学家们没有产生纯科学。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将来还会这样。 今天,如同我的中学时代那样,老于和庄子仍然是我最感兴趣和最为喜爱的两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我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老子的思想比庄子的思想更为深刻,但是,老子著作的确切含义却绝不是容易把握的。他的文词是艰深的,而且甚至各家注释也往往无法澄清那些晦涩之处。人们归根结底得到的只是老子思想的骨架。另一方面,庄子却有各种有趣的寓 言,辛辣的讽刺和辉煌的想像互为表里。在表面的下面蕴藏着一种深刻而自洽的哲学。而且,只当做散文来读,这部著作也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庄子有许多东西是可以鼓舞读者的心智并使它工作得更好的。我前面引述的寓言,就其本身来看几乎可以肯定不是为了微观世界,而是为了整个大宇宙而写出来的。十分明显,这个寓言处理的既不是构成自然界基础的那些无限小的粒子,也不是这些粒子运动于其中的相应小的时间和空间。不过,实际上我还是觉得在这个寓言中我们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我们通过物理学研究而最后获得的那个微观世界;我们不能认为这种相似是一种偶合而不予考虑。当人们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时,我觉得人们就不能说希腊思想是惟一能够充当科学发展基础的思想体系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可能显得和希腊思想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构成了一种自洽的、理性主义的看法,它内容丰富,从而就其本身的价值来看作为一种自然哲学至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儒家学说和希腊思想主流都很重视人的自决和自愿的行动,认为这些行动为实现人的思想开辟了可靠的前景,而老子和庄子则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更加大得无与伦比,而被各种无法控制的力量包围着的人,则任其摆布,不能自主。在中学时代,我发现这种看法是太极端的,但我仍然受到它的吸引。从大学时代 起,我开始觉得关于人的无能性的想法是无法忍受的,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没有接触老庄哲学。但是,在我的心灵深处却一直保留着一种猜想:不论这是多么不合人类的口味,他们的想法中仍然包含着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 《老子》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老子·卷上·五章》 ) 言简意赅是老子的特点。另一方面,庄子却喜欢采用令人感兴趣的隐喻,例如: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 ( 《庄子·渔夫三十一》 )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宿命论的——一种通常说成是“东方的”思维方式——但它绝不是荒唐无稽的。事实上,对于我们这些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而很 可笑地感到自己愈来愈受到时间迫促的人们来说,这个故事是包含着一种令人不舒服的严厉真理的。 我的理智一半反对这种看法,一半又赞成它。这恰恰就是为什么它永远留在我记忆中的原因。书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吸引入们,但是我尤其喜欢那种著作,它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使读者聚精会神,手不释卷。对我来说,《庄子》就是这类书籍中的一个典型范例。 5 知鱼乐 经常有人来请我为他们在一张专用的纸上写些什么,或者写一张字幅以供装裱。在前一种情况,我往往可以用自己的一首诗词搪塞过去,但是对于写字幅的请求——通常的做法是从古典作品中摘录一个适当的简短词句——我在寻找适当的词句方面是常感困难的。不过,近来在某些场合下,我曾经书写了三个汉字:“知”、“鱼”和“乐”。每当我写下这三个字的时 候,人们常常要我说明含义。事实上,“知鱼乐”这句格言出典于《庄子》第十七篇《秋水》一文。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对话看起来颇有点像禅宗问答形式,而实际上却很不同。禅宗总是把论证进行到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而庄子和惠子问答则可以看做是对科学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一问题的间接评注。惠子论证方式的逻辑学看来始终比庄子的逻辑学要好得多,而且,惠子拒不承认任何像“鱼之乐”那样的既无明确定义又无法证实的事物;这当然是和传统的科学态度更加接近的。不过,我虽然自己是一个科学家,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庄子所要暗示的东西。 非常普遍地说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介于两个极 端之间——介于这样两种看法之间,一种看法是 不相信任何未加证实的事物,而另一种看法则是不怀疑任何未经证明其不存在或不曾发生的事物。 假如所有的科学家都坚持这两种极端看法中的一种看法,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我们今天所知的这种科学。 甚至在 19 世纪,更不必说德谟克利特的时代,关于原子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直接证明。尽管如此,依据存在原子的假设而工作的科学家们,却比那些不用这种假设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得到了更加深入得多和广阔得多的认识。科学史已经十分清楚地证明,不承认任何未经证明的事物的这种态度是太苛刻的。 另一方面,同样清楚的是,不怀疑任何无法从经验上或逻辑上完全否定的事物,这种态度却又太随和了。在思维过程中或者在实验过程中,一个科学家必须完成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任务。换言之,他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暂时不计较或暂时忘掉他所能想像的全部可能性中的大多数可能性。 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家会顽固地坚持其中任何一个极端观点;而问题却在于他更加接近于其中的哪一个极端。 目前使物理学家最感困惑的,就是所谓基本粒子的真正本性,一个肯定的情况是,基本粒子甚至比原子还要小得多,但是,从更严密的观点来看,很可能 证明基本粒子也具有自己的结构。实际上,简直很难用实验手段来直接识别这样的细节。如果我们想好好地观察一个基本粒子,那么我们就必须弄清楚当一个基本粒子与另一个基本粒子很靠近时它将做出何种反应。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实验所能使我们了解的是反应前后的情况,而不是正在进行反应时的情况。在这种局面下,物理学家们就往往倾向于我在前面说过的两个极端中的某一个极端。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科学家应当只限于考虑两个基本粒子远离时的情况,而猜测基本粒子的细微结构则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地,我自己却相信,通过这种或那种的手段来从逻辑上把握基本粒子的结构是可能的,而且我当然正在为寻找可能的答案而费脑筋。我相信这样的一天将会来临,那时我们将知道基本粒子的内心,即使这一切不会像庄子知道鱼的内心那样轻而易举。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很可能必须采取某种奇特的处理方式,它将把公认的思维方式打成碎片。人们是不能从一开始就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的。 在 1965 年 9 月,在京都召开了一次基本粒子国际会议,以纪念介子理论提出三十周年。这是一次大约有三十位科学家参加的小型聚会。在会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我曾经为外国的物理学家们将庄子和惠子之间的那段对话译成了英文。他们似乎都认为这段对 话很有趣,而且,想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考虑自己更接近于庄子和惠子这两个哲学家中的哪一位,这不免使我暗暗好笑。 6 看不见的模子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时常把物理学定律说成“看不见的模子” (invisible mold) 。我们现在知道,自然界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属于某一类型的任何一个粒子——例如一个电子——和同一类型的其他粒子毫无区别。不管产生于何时何地,各个电子都具有确切相同的质量和电荷。这是自然界流行的法则在其根本形式下的一种表现。自然界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一种不可见的机构,能够产生无数个相同的东西,而且我最近比喻式地称为“看不见的模子”的正是这种机构。 不过,在几天前当我正读《庄子》时,我却很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和我的比喻惊人相似的比喻。这个比喻见于《庄子·大宗师》的一段中,其文如下: 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 铘 !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 ! 人耳 !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 ”成然寐,蘧然觉。 庄子企图借助于这样一种隐喻来克服关于死亡的想法。他把人比喻为广阔的天地间由那种看不见的模子铸成的某种东西,然后,当时机到来时,人又被铸成其他的东西,因此生与死的区别就是不重要的了。我自己不那么关心人类的生死,而却很关心基本粒子的生死。即使如此,我还是不免惊奇,为什么很久以前的庄子的想法和我今天的想法会这么相似。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位真正了不起的思想家。 7 墨子 我曾经描述过我怎样在中学时代第一次阅读《老子》和《庄子》。随后,我又试着读过《墨子》以及《孙子》和《韩非子》,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兴趣或理解力,我从来没有读完它们。最近几年,我再次感觉到一种冲动,试着认真地读读墨子的书。但是,长 时间以来因为手头无书,我也就没有做到。在属于“诸子百家”的所有哲学家当中,显然应读读的就是《墨子全书》。不久前,我读了我哥哥贝螺写的一本有关诸子百家的书,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我的上述印象。 墨子 ( 公元前 480 ?— 390 ? ) 的哲学可以用“兼爱”这个词来加以概括。人爱自己,同时又爱他人。人爱自己的亲戚,而且同样地爱完全陌生的人们。这样,对己对人就都有利。一切麻烦都是因为我们彼此不相爱才发生的。很粗略地说来,这就是“兼爱”的含义。于是,这里有一段文字可以说明墨子自己是怎样进行推理的: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贱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 ? 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 ? 皆起不相爱。 ( 《墨子·兼爱·上》 ) “兼爱”这种想法,今天在我们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人们被劝告着去爱的他人或异国,今天很自然地扩大到包括全人类和所有各个国家了。同时,“兼爱”的含义稍稍不同于例如基督教的博爱。人爱自己同时爱他人。人爱其国同时爱异国。这样一来,双方就都得利。这种“兼爱”多少有点不同于那种不爱自己或者博爱得以致于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而去爱他人 的情况。尽管“兼爱”所提出的道德标准不可能达到最高的水平,但是这仍然是值得人人仿效的一种东西。对于今天只有和平共处才能生存和兴旺的人类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合适的办法了。据说墨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但是他却以他的观点的现代特色而使人为之惊讶。 我们今天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古代中国人显然是很难理解和付诸实践的。《墨子全书》中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这一点的证据: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 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 有 ! 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 《墨子·兼爱·中》 ) 在这里,又几乎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墨子的论证如此适合于现代世界,甚至比对古代中国还要适用。 鼓吹兼爱的墨子,自然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和他的门徒认为,与他们同时代的儒家学说有着许多不合理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例如,《墨子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戆愚 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墨子·非儒·下》 ) 但是,同样是这个墨子,他的有神论倾向比孔子或孟子更加强烈。例如,“天”对于墨子比对于儒家更具有强烈得多的拟人意味。更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墨子及其门徒相信鬼神,而且他们试图证明鬼神的存在。下面一段引文就是一个例子: 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 中心折脊,殪车中,伏瞍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 ……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 ( 《墨子·明鬼·下》 ) 在这一点上,“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是和现代人更接近得多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天”、“天道”或“天命”的议论。《论语》的作者写道:“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 《阳货》 ) 在《墨子》中却有这样的话:“……我……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 《天志上》 ) 在《老子》中,这种幻想被一扫而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刍狗是古人用来祭神的东西,祭完后就扔掉 ) 按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每一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要素。当重温中国的古典著作时,最使我惊奇的是,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竟能在那么早的年代就摆脱了各种原始成见。印 度、犹太民族以及希腊都很早从原始愚昧状态中摆脱出来。但是,我觉得中国人是这些人中最早进入精神成年时期的人。特别说来,孔子显示了个人在中年和晚年时期所特有的那种成熟性;而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和他们相比,墨子有一种更年轻的品质,而同时又是和西方思想家最为接近的。庄子也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这是典型地年轻的,但是它本身却更加东方化而不是西方化。 8 伊壁鸠鲁 当是一个孩子时,我惯于用制造盆景来作为娱乐。这是从我母亲给我买了一个硬纸盒子的时候开始的,那盒子里装有一套陶制品——更确切地说是“泥制品”——农舍、桥和神道殿门等等,全都是具体而微的东西。我在一个长方形的平底盘里放置一些泥土,在上面洒上白色细砂和苔藓,而且弄出高低部分以代表小山和河流。然后,我就将农舍和小桥安置在盆景的适当部位。我对自己说,我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这个小世界里,而且这种想法使我心中充满了无法 形容的喜悦。我这个“世界”尽管小得可怜,而且相当单调,但是这个“世界”却无比地平静而和平。我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对更大的实在世界还所知甚少,这就使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尽管如此我还宁愿要自己的虚幻的小世界而不想要那现实的大世界呢。使这个孩子如此喜爱自己的盆景的主要原由是什么呢 ? ——是遗传,是本能,还是他遗忘了的某种幼儿期经验所导致的结果 ? 我说不上来,而且事实上也无关紧要。 但是,关系重大的而且我又无能为力的事情却是,在五十年以后的今天,对“箱庭” ( 是盆景的日文名称 ) 的爱依然保留在我的心中,尽管是以不同的形式被保留着的。我只要站着眺望某座古庙的由粘土墙围绕着的小巧庭院,那种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感就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大约在十年或十五年以前,我曾经站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回廊里,注视着一个内院,这时我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教堂唱诗班的歌声,于是我心中又有一会儿涌起了同样的喜悦之感。当我在佛罗伦萨看到圣克罗斯修道院 (the Santa Crocemonasterv) 内的庭院时,也曾产生过同样的感觉。在每一种情况下,唤起喜悦之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花园或庭院不应当太大,而且条件应能使人忘掉外面的世界。花园周围必须有建筑物,或围墙,或树林,而且那里必须寂静,不存在外面世界的喧嚣。在日本 京都,有许多古老的寺院,寺院中的庭院满足这些条件;其中大多数是禅宗寺院。例如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将近黄昏的时候站着眺望这样一个庭院,我就会又一次变成那个爱过自己创造的微型世界的孩子。 我在中学时代感到的老子和庄子对我的吸引力,也许和我孩提时代对于“箱庭”的这种爱好不是没有联系的。而且,对于封闭而自足的某一世界的向往,对于永远平静的世界的向往——因为这确实是人之常情——似乎甚至在此以后也已经深藏在我的心灵深处。后来我从事了科学研究。科学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已知的领域之外,总是存在着另一个未知的领域,而且我发现自己是永远站立在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上的。这种边界是不稳定的,永远在被新的发现、新的怀疑向这边或那边推移。站在这种边界之上的科学家,必须不断地重新振作起自己的首创精神。多数人也许会说,那种封闭的,有限的类型的世界,那种永远平静的世界,是和这样的人不相称的。 当然,科学家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无限的,永远开放的,处于不停地运动中的,不过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世界就是他的理想世界。为什么科学家恰恰总是力图寻找支配物质世界的更普遍的定律,寻找更加基本的结构要素呢 ? 即使科学家本人没有意识到,难道不是肯定有一种追求封闭的、有限的和永 远静止的世界的欲念潜藏在他的心中吗 ? 至少在我的心中这种欲念是肯定存在的,不管其他科学家的情况如何。而且这种欲念和要想奋力深入未知的“开放”世界的欲念,似乎就是从两个对立的方面不断推动我的两个力。 如果我们把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追溯到它的本源,那么最终就会追溯到希腊的自然哲学;在那里,人们发现思想家的人数和分歧都比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人数和分歧还要大。我一直觉得与这些古人比和西方的现代思想家更加亲近。正是按照这种相同的方式,至少我是感觉到对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比对汉代及以后的学者们更要熟悉得无法比拟。 当然,当我更仔细地考虑一下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关于古希腊思想家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我从科学史之类的书籍中涉猎而来的一些片断,而且我简直不知道这种和希腊哲学家的亲近感怎么会在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建立得这么牢固;要知道,我虽然从孩子时代起就熟悉中国古籍,但是却不懂拉丁文,更不懂希腊文。在古希腊的许多思想家中,我特别醉心的是伊壁鸠鲁,但是其理由也同样很少。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很有限,只能勉强使我对把“ epicurean ” ( 伊壁鸠鲁的信徒,或享乐主义者 ) 一词看做“ hedonist ” ( 享乐主义者 ) 一词的同义语的那种惯常用法感到怀疑而已。 但是,近来我做出了一个已经很晚的决定,要读读伊壁鸠鲁到底写了些什么;幸运得很,岩波古典著作丛书的平装本中有一卷伊壁鸠鲁的书信和作品集。当然,这里的“书信”与其说是一些报道消息的私人通信,还不如说是伊壁鸠鲁运用书信形式来阐发自己思想精髓的一些作品。例如,在一封致一位赫罗多德 (Herodotus) 的信中,他对自然作了很有条理的说明,这种说明很接近于现代的原子论。 在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的科学史中,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所作的贡献是不胜枚举的,但是,最突出的贡献无疑是关于原子的想法。在这方面,人们首先想起的将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据说他们活动于公元前 5 世纪和 4 世纪早期,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想法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们的一些零星观点。伊壁鸠鲁生活的年代约比德谟克利特晚一个世纪。按“诸子百 家”年代来看,他大体上和庄子同时。他的自然观看来无疑是以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其根源的。我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理论有多少是伊壁鸠鲁的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且不谈这样的科学史问题,伊壁鸠鲁的书信中是充满了至今仍使我们感兴趣的想法的。他的自然观来源于这样一种信念:整个宇宙是不生不灭的。下面就是他的推理: 首先,从不存在的东西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因为如果有事物产生的话,一切事物便是从一切事物产生出来的,并不需要种子。而如果消失的事物销毁成为不存在,一切事物就全都毁灭了,因为它们分解而成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更进一步说,宇宙过去一向就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如此。因为它不能变成任何另外的东西,因为在宇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会走进宇宙,引起变化。 这种对事物看法,最重要的是一种明确区分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看法。存在的东西将无限期地存在下去,尽管它可能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那些被设想为存在着的物体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有什么地方可供它们在那里存在和运动。因此,除了这些物体以外,还必须有“虚空”。而且,如果不管物质形式变化多大,不管物质要多么厉害地分离和组合,存在物都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这种存在物就必然是由不可分的和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原子组成的。因此,人们必然被引向一种原子论的自然观,其中“原子”和“虚空”是它的两个基本概念。 关于原子的运动,伊壁鸠鲁的想法如下: 原子在虚空里被带向前进而没有东西与它们冲撞时,它们一定以相等的速度运动。因为当没有东西与它们相遇时,重的原子并不比小的和轻的原子运动得更快。 正是一种惊人的洞察力,使得伊壁鸠鲁能够设想原子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的,而且除了碰撞和因为有重量而向下运动以外,原子是以恒定速度而继续运动的。令人惊讶的是, 19 世纪物理学家们关于气体分子运动所作的一切假设,都在两干多年以前由希腊人或多或少地提到过。 伊壁鸠鲁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不承认任何别的东西。甚至他把灵魂也看做是一种物理实体。在这一意义上,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教导说,这样思考问题是一种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他强调说,人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上为了想到生和死而苦恼是愚蠢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迄今不存在的东西既不会突然出现,以往存在的东西也不会突然消亡。原 子可以不停地到处运动,但它却永远保持不生不灭。简而言之,伊壁鸠鲁的世界是一种永恒宁静的世界。在这方面,他的想法类似于东方哲学家们的想法,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想法。但是,也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基本的差别。伊壁鸠鲁自始至终坚持区分存在与非存 在。而老子和庄子则是从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还不存在的地方出发的。他们相信,“浑沌”比有形物体更加基本。他们相信,达到心神宁静的方式不是把存在物看成继续照此存在下去,而是把所有的存在物看成或迟或早要回到非存在中去。 古希腊的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正确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物质世界有一种永恒性,它支持了原子论类型的看法;这种论断从晚近科学的观点来看仍然是很好地成立的。但是,在现时代,只要我们仅仅强调永恒性一面,那么就不可能对物理世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既然人类已经把自己的探索从原子世界推进到基本粒子世界,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分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了。一个一直存在着的基本粒子可以消失,而且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可以被产生出来;这种嬗变是在不断发生的。基本粒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且当我们的考察更加深入一步,当超过了形形色色基本粒子的范围时,人们就会发现一个世界,它看上去更应该被描绘成为“浑沌”。在这种“浑沌”世界中,我们或许会发现某种意义上的原子论的永恒性;但是,这样说并不等于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不具有原子论类型的永恒性的任何事物。我们倒是必须在浑沌世界中找到某一种关于永恒性的规律。这种规律将会告诉我们事物 之所以会存在的理由。 9 源氏物语 在 1962 年秋季,著名物理学家埃米利奥·基诺·塞格勒 (Emilio Gino Segre) 曾来我们研究所访问。他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曾因发现反核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诞生于意大利,而且是费米 (Fermi) 在罗马大学任教授时的第一个学生。大约十年前,我参观了罗马郊外著名的蒂沃利 (Tivoli) 园林,我曾与塞格勒谈到过当年的情况,那里有瀑布和喷泉,而且游人如云。人们证实,塞格勒的父亲是蒂沃利园主的一个管家或领班,塞格勒本人就诞生在那里,而且从小就时常在蒂沃利园林中玩耍。但是,当他和我谈起他对京都的印象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日本的东西在每一方面都比西方的东西造得美观和精致;另一方面,西方的一切东西都更加实用。” 我回答的大意是,我根本不认为日本的每一件东西都更加美,但是,不可否认,从古代起日本人就比任何别人更不满足于一个东西应当仅仅是实用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的祖先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方面追求美,而且努力创造美,这个传统至今仍绵延不绝。这是日本人应该继续珍视的一种传统。 每当我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时,我就会立即想到一部文学作品,那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自从紫式部创作了这部作品以来,它在将近一千年的期间直接地和间接地对日本文化发生的影响程度,是完全无法充分估计的。 甚至从整个世界文学的观点来看,《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值得日本自豪的地方。这部小说大约写于 10 世纪和 11 世纪的交替时期。当时世界上其他地方还没有产生出任何可以叫做“小说”的东西。而且,尽管许多其他文化产物都发源于中国、印度或西欧——或者追溯得更远一些则是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或埃及——而这部小说则是真正地和不容争辩地属于日本的一件东西。很久以来我就相信,如果我要从日本历史中挑选一个人物来代表整个日本,那就将是紫 式部。我曾经根据自己的口味在不同的时候写文章谈及日本的、中国的和西方的各种曾经给我留下了印象的作品,而且我很清楚,我不应该完全忽视这部主要的民族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原始天才的作品。但是,每当我想完成这一任务时,我心中总是感到很勉强。自古以来已有那么多人对《源氏物语》进行了巨细无遗的研究,而且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看来在现阶段人们不太可能有任何新的东西可说了。那么,如果我居然要写到《源氏物语》,我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将我的有关这部小说的一些记忆写下来了。 我当时想必正在小学的最后几年级中。我的二姐已离开女子学校,正在高级中学中学习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有一天回家,我发现她在整理自己的笔记。她有一本笔记簿,她正在上面用绿色和棕色的墨水很工整地写着假名。她正在誊写她在学校听讲《源氏物语》时所做的笔记。那时我完全没有读过《源氏物语》,从而只对于某种遥远的、纯粹女性的美人世界有一种模糊的印象而已。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当时流行的日本文学古典作品的巾箱本,但是我说什么也读不懂《源氏物语》。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到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家住在神户、大阪之间;我每天往来于我的家和京都大学 之间,这就是说我一来或一去都得乘一小时的火车。早晨精神好,我有时读点专业方面的书,但到了晚间我就太疲倦了。因此,我就想到可以开始读《源氏物语》。起初,正像我过去预料的那样,我发现读起来很困难,但是,每天在摇晃的火车上读一小时,我就慢慢开始感到有兴趣了。说也奇怪,当发生了兴趣时,我就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故事的境界中去,而不再过多地关心句子的结构,或是谁在某一时机下说过什么,或是谁做了什么了。但是,这时展现在我面前的境界完全不同于我在以前所读的任何一本书中发现的任何境界。它既不同于由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歌德的伟大作品所创造的那个西方世界,也不同于中国稗史小说和日本封建时代民间故事所描绘的那种东方世界。正像我曾一度沉浸于后一些文学形式中一样,现在《源氏物语》所描绘的世界又暂时引导我超脱了现实世界。事实上,那时我们周围的世界——我记得那大约是 1941 一 1943 年期间——是很难和清醒的头脑相容的,而且我毫不怀疑,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才希望从现实中逃避到《源氏物语》中去。 这样,我就一直读到《玉髦》这一回。但是,这一回人物增加很多,他们的关系很复杂。这就逐步使我感觉到再读下去很吃力,或者可能有别的什么原 因,但是总之我有两三天没有去阅读。一旦停止阅读,头绪就突然中断,而且我直到最近才又接续下去。长期来,人们一直这样说:“在须磨回头”,也就是说《源氏物语》的读者往往读到《须磨》这一回就读不下去了。由于我读的章节已超过这一回,因此至少我似乎比一般人强些;但是,这一点并不表明我有资格来讨论整部的《源氏物语》。 然而,几年前,作为“日本古典文学丛书”之一,有一种新版的《源氏物语》开始问世。因此,我决定买一本,以便在工作之余阅读它。重读此书,我发现过去读过的那些章节已大多遗忘。另一方面,这本书又使我感觉到新鲜,好像我是头一回阅读似的。我所用的那个版本很为现代读者着想,各句的主语以及各句之间必要的注释文字都用小号字体排印,所以我这次对所读的内容比第一次阅读时理解得更加具体得多了。 在题为《花散里》的那一回中有这样一段: 源氏公子排场并不盛大,服装也很朴素,连前驱也不用,微行前往。经过中川近旁,便看见一座小小的邸宅,庭中树木颇有雅趣。但闻里面传出音色美好的筝与和琴的合奏声,弹得幽艳动人,源氏公子听赏了一 会儿。车子离门甚近,他便从车中探出头来,向门内张望。庭中高大的桂花树顺风飘过香气来,令人联想贺茂祭时节。看到四周一带的风趣,他便忆起这是以前曾经欢度一宵的人家,不禁心动。……然而不能过门不入,一时犹豫不决。正在此时,忽闻杜鹃的叫声,似平在挽留行人,便命回车,照例派惟光进去,传达一首诗:“杜鹃苦挽行人住,追忆绿窗私语时。” 在这段描述中,紫式部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利用任何特定的技巧;她只不过是十分自然地在一个情节中插入另一个比较小的情节;但是,得到的效果却是妙不可言,而且超过了纯粹的技巧。这里有些地方具有和契诃夫短篇小说相同的那种感染力;但是契诃夫和紫式部之间却隔了整整九百年。 我已经说过,二十年前我阅读《源氏物语》的文言原本时读到《玉鬘》一回就停止了。在最近休养期间,我阅读了后面的章节,我发现从这一回起,《源氏物语》作为一部完整小说的那种本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描写也更加细腻和丰富了。 在《朔风》这一回中,有一段关于夕雾《光源氏和葵姬之子》奉父命顶着台风走访各户人家和询问人们疾苦的描写: 天色向晓,风势稍静,但阵雨络绎不绝。家臣们互相告道:“六条院里的离屋吹倒了 ! ”夕雾闻之,吃了一惊,他想:“在此风势猖獗之时,六条院的高楼大厦之中,只有父亲所居之处警卫森严,可以放心。东院的继母那里人手稀少,定然非常恐慌。”他便在曙色苍茫中前去探望。途中冷雨横吹,侵入车中。 紧接着,在台风中,十五岁的夕雾第一次遇见了他的继母,美丽的紫姬。 天空暗淡,景色凄惨。夕雾觉得心情有些怪异,想道:“为了何事呢 ? 难道我心中又添了一种相思 ? ”忽念此乃不应有之事, 便自己申斥:“可恶,荒唐之极 ! ”于是一路上东想西想,向六条院前进,首先来到了东院的继母那里。 花散里恐怖得很,愁容满面。夕雾百般慰藉,又召唤家人,吩咐他们把各损坏之处加以修缮。然后再赴南院参见父亲。源氏的卧室的格子窗尚未打开。夕雾便靠在卧室前的栏杆上, 向庭中眺望。但见小山上的树木已被吹倒,许多枝条横卧在地上。各处草花零乱,更不待言。屋顶上的丝柏皮、瓦片以及各处的围垣、竹篱,都被吹得乱七八糟。东方略微透露一点曙色,庭中的露水发出忧郁的闪光,天空中弥漫着凄凉的朝雾。夕雾对此景象,不觉流下泪来。 台风的狂暴,甚至对接踵而来的毁坏场面的描写,这两者都跟那位诚恳的、热心的青年夕雾的心理状态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极其优美和雅致的世界。 但是,这段文字有很多关于自然现象和客观事实的描写;而且,与该书的其他章节比较起来,这段文 字的叙述是如此确切,以致我们感受到一种“源氏情绪”的消散。我们从这部作品获得的一般印象多少有点不同。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人物都在一种朦胧的光辉中运动着,慢慢地晃动着。有时一道强光投射在其中一个人物的情感上,从而使得他的情感的变化浮现出来。不过,这个人物的体质特色却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事物和人体的轮廓和细致线条是不存在的。十分普遍的是,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对人物的外貌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而对人物的内心深处却不清楚。但是,在《源氏物语》中,亮处和暗处的关系却颠倒了过来。在一千年前,紫式部就发现这种明暗的颠倒可以产生出一个无比美的世界来。 现代科学不屈不挠地追求精确性,以便在尽可能大的限度内说明物质存在。由于认识到在明晰之外总是存在着一种新的模糊性,这种追求就越加不屈不挠了。在科学上,也像在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一样,一种模糊不清的背景隐约地出现在明确的前景之外。现代科学世界和《源氏物语》世界在明暗的表现方面是相反的。不管哪一个是图景的正片或负片,能够随心所欲地进入这两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世界中,这肯定是能够成为人并能够活着的一个乐趣。 10 老年期思想的现代性 回顾幼年时代,我似乎感到我的头脑几乎在学习日文假名的同时就开始吸收汉字、汉语和汉文了。这些东西已经存在于我的心中的那种方式,使人想到在很早的阶段就已经有相当的积累了,那也许是在十岁左右。这对于我这一代的日本人来说是有点不寻常的。明治维新以前的武士,或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原武士家族的成员,或是医生,或是儒生的孩子,对于这 些人来说,从小习汉学已成惯例,但是,我以为,在生于明治时代末年、大正时代早期,或者更晚时期的那些人当中,我和我兄弟的经验是与众不同的。 一个人的早年记忆到晚年又会复活。这些早年记忆对于我的生活和思维产生的影响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我最近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影响比我年轻时所设想的更加重要。 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一个孩子不应当甘愿处于幼稚状态,而应当尽可能快地成长起来。这种和一般父母的教导颇不相同的教导看来曾经对我起了颇大的作用。在同一个幼年和童年时期,我不仅学习了上面提 到过的那一类中国书,而且我当然也阅读了许多供儿童用的书籍和杂志。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很爱读格林童话那样的西方童话,以及铃木三重吉 (1882 — 1936) 写的《赤鸟》而且我也变得很多愁善感了。但是,与此同时,我还读了更多的成人书籍——无论我能找到什么书——而且我觉得这些书对我以后的影响更大。这部分地是我父亲关于尽快长大的那种教导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是,这却和古中国的文化及思想的性质有关。很普遍地说来,中国古典作品主要是对成人的劝告和成人的智慧。它们的想法是更多地属于壮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青年人的,而且是更多地属于老年人的而更少地属于壮年人的。总之,我一向感觉到它们是一套固定想法和一种文化的体现,这种想法和文化在古代就已经成熟而且变老了。直到中学时代,我才学习英语,而且开始发现翻译小说很有趣,从西方文学和思想中接受了各种概念。不过,就文学而言,《史记》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可能正因为我已经喜欢读这类著作,所以在小学时我就知道有朋堂文库,这是第一次接触到稗史小说。借助于汉字旁边用小字写的注释,我贪婪地阅读了许多江户时代用日文翻译过来的中国小说,例如《水浒传》、《三国志》和《西游记》。甚至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例如,《水浒 传》中一百单八将中的大部分人名。而且我幼小的心灵自然而然地认为一部小说就应该是这样的。此后,当我读了马琴 (1767 — 1848) 写的《八犬传》那样的日本小说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两者加以比较时,我很伤心地发现日本小说是多么地相形见绌 ! 但是,我接触中国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方式——通过稗史小说的日译本,而且是江户时代的译本——涉及各式各样的问题。首先就有一个这样别扭的日文译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作的问题。日本画家们所作的插图的影响也同样是远远不容忽视的。我确信,例如,北齐 (1760 — 1849) 的插图就创造了一种并不属于汉文原作的情调。但是,引导我去阅读中国小说的一部分因素正是这些插图的诱人魅力。总之,大体上说来,我在幼年时代是这样走上接触中国文化的道路的:我吸收着中国儒家学说、中国学问和中国文学,如同江户时代日本人所做的那样;这就表明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确实和一个中国人在阅读本国的经典著作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时的理解很不相同。 对我发生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里从小就让我学习书法。我记得,当时我临摹过的古代名家的书法有欧阳询 (557 — 641) 的楷书和王羲之 (307 ?— 365 ? ) 的行书和草书。这就是说,我是通过这种特殊路径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在我幼年时向中国学习的内容方面,哲学因素是微乎其微的。当然,儒家学说涉及一些想法,而且在历史著作中也包括着一些想法。但是,儒家学说只不过是古代许多思想体系中间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事实上,其他的思想流派是如此之多,以致在中国历史上曾将他们称作“诸子百家”。但是,我祖父却没有教我这些内容,其原因大概是由于我父亲已规定了我应该学什么。我曾经说过,《四书》中的《中庸》是从我的读物中免除了的。《中庸》是一种抽象的思辨的产物,是一种哲学著作,而且实际生活所遵循的劝告和范例在《中庸》中几乎没有地位。我猜想,我父亲可能认为这类读物即使对一个孩子实际上没有害处,但也没有好处。 总的说来,我从小所学到的有关中国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古代中国的,最晚到唐代或宋代为止;至于较晚的几个朝代,例如元、明、清,我几乎一无所知。当我长大成人时,我才开始知道成吉思汗 (1167 — 1227) 以后的中国的一些情况,但是我从来没有超过一般认识的水平。 因此,我所受的有关中国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是脱离实际的。不过,西方儿童们的古典文学教育也同样偏重于很古的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而不是比较现代的希腊和意大利。这两种教育在 古典文学的启蒙以及性格的养成方面是相同的。 大多数男孩子在上中学以后会经历一个怀疑和思想动乱的时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我的兴趣开始离开中国而转向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例如,我阅读了托尔斯泰的《论人生》,然后我又读了他的别的俄国小说,我对西方文化的兴趣随着我年岁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大约与此同时,我也开始阅读起夏目漱石以及其他日本作家的作品。但是,不仅如此,我还在中学时期就知道中国除了孔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哲学家,尤其是老子和庄子。我独自阅读了他们的书,而且尽管并不全懂,却发现它们是极其有趣的。从那时起,在整个读高中和大学的那些岁月以及后来的日子里,我还是经常回过头来重读这些书。 我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极其古老的,而且我早巳觉得,在可称之为“古典时期”的那个时期中形成的一些想法不再是属于青年时期的想法,甚至也不是属于壮年时期的想法,而是属于老年时期的想法。特别说来,老子的哲学在所有这些哲学中是最古老的。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也许应该广泛地说是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地球上许多不同地区曾经产生过各种文明,但又都衰亡了,而且我不由得感到,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 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为正确:老子当时就已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 一种与老子相同的观点也可以在庄子那里找到。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已经放弃了认为科学进步必然增进人类幸福那种 19 世纪的乐观看法,而且已经开始对科学进步所将导致的后果抱有很根本的怀疑了。关于人类行为的后果的同样怀疑在古中国就已经被发现过了。 这并不是说,在中、小学时代我就已经试图窥探世界的未来。不过,事实上却是,我从那时起就感到社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我经常为一种感觉所困扰:生活在众人中,而且要应付他们,这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猜想,老子会这样说:许多人热热闹闹地交谈,以及远隔两地的人们常常互相交往,这都是不明智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然,实际上,老子时代的生活和现代的生活是有天壤之别的。那时居民分散,人口稀少。假若老子 退而和地方性的宗教信念联系了起来。日本人接触的恰好就是这种宗教性的道家;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因而这就引导他们得出佛教更优越的结论。即使如此,一个具有弘法大师这样水平的思想家是不太可能对老子和庄子的基本思想毫无所知的。更加可能的是,当时作为一个青年人,他对老庄思想的消极性不能满意。甚至在佛教方面,他也想在最有积极意义的佛教形式下——密宗——阐述自己的思想。 和我刚刚写到的问题不无关系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觉得日本民族甚至在今天也还是一个年轻的民族。这并不是醉心于在有关精神年龄的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完全抛开这些评价不谈,我认为正像在个人的身上一样,在那些涉及思想模式和人类精神的地方似乎也可以区分青年时期、壮年时期和老年时期。日本作为一个国家是很古老的,但我觉得她仍然显示出一种突出的青年性质。在她对其他国家的事物所一贯表示的非凡好奇方面,日本是年轻的——如果说她不是像孩子一样的话。我猜想,今天中国本身也经历一番返老还童,但是,曾经产生了老子之类的思想家的古中国,肯定是到了她的老年时期了。难道不正是因为古中国产生的那些想法使她能够远远地看到未来,这些想法才没有像古希腊的那些想法一样产生了科学文 明吗 ? 在我一生的某个阶段,我曾离开老子和庄子的世界而转入了物理学的世界,但是自从我进入中年时期以来,老庄思想已经毫不含糊地又在我的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总之,古中国通过各种方式而在我心中占有地位。尽管这显得和我是一个科学家这一事实相矛盾,但是,这反而足以给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我以某种个性。当然,我不但珍视中国,而且也珍视传统日本的许多事物,而且也珍视西方的不少事物。这一切曾经起了大大丰富我的生活的作用。但是,自从我的六十岁生日以来,我所最感亲切的却是古中国的那些古老的、成熟的想法。与此同时,那些想法在我今天看来也是异常现代化的。 谁也不会发现世界是在每一方面都为了使他自己满意而安排下来的。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其他生物,都不能说世界的存在是为了他们的特殊利益。而且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出于他自己的自愿:在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时他就已经是他自己了。而且,不管他是否喜欢这个世界,他都不可能长生不老。而且除了极端的情况之外,我们也无法预言自己的死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仿佛乘在同一条船上,命运是相同的。 但是,正因为我们已经诞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 上,我们就应当相互安慰,相互帮助。如果办不到,那么,我们至少应当不要给别人带来不便。而且我们应该尽可能不要残忍地对待别的生物。 这种思想方式已经在我的心中越来越牢固地逐步建立起来。这也许就是我自己的老年哲学的成熟标志吧 ?
个人分类: 大师文集|6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子《道德经》(汉英双语对照文本)
geneculture 2012-6-15 19:30
First Book- the Tao Ching or the Book of the Way Chapter 1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A way that could be named or expressed, has not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Way. A name that could be called or sounded, has not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Name. Heaven and earth are born without any names. Yet names becam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Only from the heart of humility can we transcend to be in touch with nature's wonders. And from the heart of expectations can we start to experience nature's limits. These Two forms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together they emerge from One, are forever One, but in different names, Together they form nature's mysteries and wonders. Mystery within its own mystery, Utterly profound is its mystical subtlety, is where the doorway of endless wonders lie. Chapter 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The world knows Beauty for Beauty, and thus came the thought of Ugliness; The world knows kindness for kindness, and thus came the thought of cruelty. Thus Form is born with Emptiness, Easiness with Difficulty; The Tall is brethren to the Short, the High to the Low The sound is with the discord, the front is with the back. So the wise Sage(2) governs with inaction, and he teaches without words;(3) Till all of life should thriv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measure and strive no more in vain To have without possessing; to do without controlling; to succeed without being praised- As that is his mysterious power, he is eternal to the world. Chapter 3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 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Place no more ambition in learning(3), so the people shall no longer struggle of potency. Procure no more precious rarities, so the people shall no longer be thieves. To see nothing that might excite the desire is to have peace of within. Thus the governings of the Sage would be: That he weakens desires to warm the hearth; And that he calms ambi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pirit. Forever his people knew not(4) and desired not, so that none would even dare to exercise the will. Inaction(5) has been practiced upon that land, and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dissolves. Chapter 4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The Way is Void(6), yet despite all Its endless movements it neither falls nor dries. Still so very profound, unfathomable and endless like the father of all things. It breaks the revealing Menace; resolves the sudden Quarrel; Blending with glorious radiance, yet dissolving with fallen dust. It is forever so elusive and subtle; formless yet not empty. I do not know of whom was born this offspring, but probably before our mankind. Chapter 5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 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Nature sides in favour to none, but allows all life to thrive untroubled like the weeds. The Sage also sides in favour to none, but allows all his people to thrive untroubled like the weeds. Between the heavens and earth, is not the world indeed like a great pair of bellows, Being forever empty yet never exhausted, once in full movement shall never yet cease? The many words of a tongue makes expressions vacant, It is certainly better to remain silent and at heart. Chapter 6 谷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The Valley Spirit never dies, It is named the Mysterious Female.(7) And the Doorway of the Mysterious Female, is the Birth of Heaven and Earth. Such is Her elusive eternity, existing as if not to exist. Yet though ever used was she, never exhausted shall she be. Chapter 7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The Heavens and earth are eternal, yet how should this be? As they never bring forth or aspire for themselves, thus indeed they dwell immortal. So the wise sage puts himself behind all others, Yet it is before all others he shall eventually stand. He sacrifices himself through many perils to others, Yet it is he who shall thus survive while others perish.(8) Does not his immortality indeed spring from pure selflessness? Yet it is he eventually who shall succeed for himself. Chapter 8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 心善淵與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Water- of all things indeed most divine. The water cleanses and purifies all, but does never find quarrel or flattery. It willingly dwells where all would revile, and thus follows the Way. Water by will dwells in the lowly mire, yet moves with a heart so profound and tranquil. Like the Sage it gives goodwill to all things, everlasting to its promise. It governs its course with great justice, never spent from such unending vigour, Flowing so deftly and mysteriously, in every fresh hope and opening. As thou never take for thine own, indeed thou shall endure forever. Chapter 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 天之道 。 It is better to remain reserved than to linger overflowed. He who reveals the sudden Menace cannot endure for long. One cannot keep in eternal hiding a hall brimming with riches. The man arrogant from enormous wealths buries disaster upon his road. To succeed and then remove, that is the true Way of the world. Chapter 10 載營魄抱一, 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 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 身不殆。 Immersed within the Heart of the Void, reprieved within the Tranquility of Stillness, I perceive the fusion of a myriad lives revolve once more upon the Endless Wheel(14). To retreat within the root that speaketh Peace is the Homecoming of Life, And thus the Renewal draweth always so, its submission being True Wisdom. Those who perceive not the Eternal blindly tremble upon some vague disaster, Yet those who do Perceive empathize in Eternal Mutuality. The Mutual Empathy is the Renewing splendour of the heavens, And the Heavens form unto the Way, as the Way forms unto the Endless. Bodiless and without form, he cannot wither or perish. Chapter 17 太上, 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 The greatest of rulers hardly dwells upon the minds of his subjects, Lesser than this they forever draw near and laud him with great praise, Lesser than this the people are held in his frightening awe and fear, Lesser than this the people revile and curse him. Where there is great lack of faith, there is great lack of Truth. Yet the Sage preserves the Preciousness of his words in slow reticence, Thus though his task may be accomplished, his work succeeding, The people will still say: "I have happened by nature." Chapter 18 大道廢 有仁義 ; 慧智出 有大偽 ; 六親不和 有孝慈 ; 國家昏亂 有忠臣 。 When the Great Way had been lost, so there arose morality and justice. The greatest of intellect was borne of the greatest deceit, As the compassionate and adoring son arose only from the unhappy strifes of the hearth. As indeed when the land has fallen utterly benighted, barren and decrepit, Can there arise the greatest of fidelous ministers. from: http://en.wikisource.org/wiki/Tao_Te_Ching_(Wikisource_translation ) another: http://ctext.org/dao-de-jing/zh?en=on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0 个评论
人类社会的进化与道德复兴
热度 3 quantumuniverse 2012-6-11 01:17
选  自:《人体复杂系统科学探索》 作  者:佘振苏,倪志勇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2012-1)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619064 人类社会的进化 宇宙生命有机体的世界图景基于当代物理学、宇宙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前沿认识,与以《道德经》、《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世界图景相契合,它将为个人的人生圆满、社会的长治久安、人类未来的发展乃至地球的生态平衡指出方向。 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从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宏观影响来看,一部中国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乱更迭的历史,正是道德文化彰显和隐没交替的历史。 从中国历代王朝的建立和走向盛世的历史中,我们反复看到道德文化的巨大作用。例如,周朝六百年的太平,汉朝的开国与文景之治,唐朝的建立和开元、贞观盛世,宋朝的文化昌盛,明朝的建国,清代的康乾盛世,都与该时代的帝王将相肯定“道德”作为世界的核心客观存在,并将“道德文化”推行于理国治民和内政外交密切相关。这些历代盛世,堪称为世界文明史上与柏拉图《理想国》所描述的情景最为接近的片段。 同时,历代王朝的衰落甚至走向解体的根源也恰恰是背离道德文化的结果。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中,道德文化被边缘学者们所珍藏,《道德经》则继续被居于深山庙宇的修道之士们奉为圭臬指导中国传统生命科技的修炼实践,并流传后世。 道德文化为何时隐时现、时盛时衰呢?其原因在于,对道德的学术阐释的困难性。在古代,虽然某些智慧的学者阐述了道德的原理,但是,由于知识的贫乏,以及知识传承上的局限,使得人们在对“道”以及“道德”的认识上主要以个人体悟为主,因而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主观性。也因此使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道德文化成为“玄学”和“隐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三百年来人类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充,在物理学、宇宙学、生态学、环境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领域,人们积累大量细节性知识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原理性认识;在历史学方面,由于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各种史料的不断发掘,使得一部丰富的人类文明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几十年来复杂系统研究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系统论的高度在充分继承人类现有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客观的阐发“道德”的科学内涵和文化内涵。 人体系统科学正为人们重新阐释道德文化开辟了当代科学的道路。在重新阐释道德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图景的构建。下面,我们就简要勾画这一图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我们已知宇宙的最基本的要素。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因此能量和信息是宇宙最基本的存在。 人体的多个层次结构之间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的最直接的证据,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大量发现。神经科学家 Kandel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大量发现中总结出人体多层次结构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的原理,这些原理阐释了人的心智活动是如何作用于神经回路又作用于基因进而使得神经系统的生理结构产生长久变化的 。基于上述原理,他提出了人类进化的新模式——“文化进化”,他说:“社会因素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使得所有的机体功能,包括所有的脑功能,都对社会影响是敏感的。这些社会因素具有生物功能,它们能够改变特定脑区里特定神经细胞的特定基因的表达。这种社会因素引起的改变是通过文化来传递的,它们不是通过精子和卵子来遗传的。对于人类,学习活动能够显著地调节基因表达,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进化模式:文化进化。人类的学习能力如此发达,以至于,人类的由文化引起的概念大于通过生物进化引起的改变。对头颅的测量表明,自从 50000 年前出现智人以来,人类的大脑的提及并没有改变;然而,显然,人类的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下面我们从祖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对社会进化进行人体系统科学的阐述。 ( 1 )道与宇宙波函数 粒子的运动用薛定谔波动方程所刻画。我们看到的人的物质系统,只是人的形体二面的一个层面,是其显现的一面,而隐现的一面(形)正是人的精神和意识。 形体二面是对人体的全面理解,与量子力学观点相一致。波函数既是对宇宙的精确描述,更是对复杂生命系统的完整描述,人体的可见的波函数密度场(即物质场)的演化,是与同时宏观存在的相位梯度场(即意识场、即气场)相互协调的,它们互相控制。 既然人体系统由波函数来描述,那么,量子真空的基本激发——“道”,就是所有基本相互作用的基础和媒介,它把带电粒子的波函数从叠加的薛定锷全息图形式进行编码,它携带和传输有关产生诸多粒子的现在和过去状态的信息,并同时携带和传输有关由粒子形成的系统的现在和过去状态的信息。 在较低层次的复杂性水平上,单个电子的波函数能够描述简单原子的结构,这是传统量子力学的成果。在较高层次的复杂性水平上,多电子波函数的大尺度结构创生了像生命有机体这样的复杂实体的宏观波函数和生命有机体被包容其中的生态和社会系统的共同波函数。这就是生命的起源。生命是,大量粒子在量子真空场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通过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中不断聚集、优化调整而克服了宇宙大爆炸的惯性聚合成为越来越精微的物质形态,这一形态的最抽象的内核可以被称为道,道既是一种结构(物质),又是一套规则,一些原理,它主宰着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具体的物质都是这一抽象内核的外在表现,因此,道孕育了生命。复杂多维多层次结构在量子真空中不断累积、并不断的反馈于此后的物质系统演化过程,最终出现了生物大分子和生命有机体。 因此,生命起源的理论,必然要涉及到从最基本的量子真空层面上原子、分子间的一种超距离耦合,这种耦合的实在性和存在性都取决于量子真空中存在的这样的有序结构,即“道”! 随着宇宙的诞生,随着星系、恒星、行星的形成,宇宙在大尺度上形成多层次的有序结构,这些都是在量子真空背景下诞生的,都是“道”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构成其结构的所有行星和恒星、恒星系统和星系的共同波函数。这一宇宙的波函数就是对“道”的描述,然而,其复杂性使其注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其某些侧面还是可以描述的,即“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的实在性,与强调宇宙波函数的存在性异曲同工。 在我们生长的这一行星上,这一演化过程产生了现存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共同波函数:这就是社会一生物圈的波函数,这就是域中的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该波函数把整个区域中的相干性、内聚性和共同进化通告给共存于这一星球上的所有有机体和有机体系统,并创生非局域性的整体生命网络。(如此来说,在宏观层面上对道进行描述,应该采用复杂网络的形式和工具。) 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大宇宙中的最高水平的系统,那么宇宙波函数就不是最高水平的波函数:还存在另一维的尺度和复杂性。在这一维中我们宇宙的宇宙波函数与先前宇宙波函数整合了起来。这又产生了超宇宙的波函数——大宇宙的波函数。于是,我们有必要寻求更大的道! 超宇宙波函数把大宇宙的现在和过去状态通告给所有局域宇宙,存在于这些宇宙中的所有粒子、粒子系统和多层次的粒子系统的系统。它创生了整个局域宇宙时间和空间维的相干性。通过大宇宙反馈的信息并不完全控制这些宇宙和它们的微观和中观尺度的实体,因为它不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到达它们的。超宇宙波函数作为所有次级波函数的复合,可分解为其分量。它分解为局域宇宙、星系、恒星系统、行星、生物圈、有机体、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波函数。 这一宇宙的图像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并不是一个相互没有差别的集合体),一个其组成部分微妙地相互联结并共同进化的系统,一个包括所有事物(从最小的微观粒子直到大宇宙整体)的多层次结构的整体。 ( 2 )道为体,德为用 宇宙中所有的存在——从物质粒子、到原子、到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以及所有的生命体,都不是孤立的。万事万物的存在从根源上都来自量子真空能量的支持。一个宏观事物的稳定的存在性,来自其他物理场或者物质的支持。任何一个存在所受到的其它存在的支撑性作用,《道德经》称之为“德”,而道对万物的支撑作用称之为“德蓄之”。 人类的创生,是宇宙中的重大而特殊的事件。正如我们看到的,生物和人类,正是 大量单个粒子波函数在宇宙的漫长演化的整合过程所不断形成的。这一波函数,携带着人如何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相互支撑的信息。因此,《黄帝内经》称之为“天之在我者,德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或人“悬命于天”《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而来自宇宙物质和能量,称之为“气”,如果把“地”理解为地球及宇宙中的物质能量的话,周围物质能量环境对人的支撑作用,《黄帝内经》描述为,“地之在我者,气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或“人生于地”《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众所周知,量子力学预测,粒子之间的量子耦合作用能够产生超越光速的现象。处于纠缠态的粒子之间,改变一个粒子的状态,另外一个粒子也发生瞬时的改变。这种粒子之间的耦合关系又称之为“相干性”(基于对这一原理的认识,人们正在研制超光速信息传输技术设备)。这种整体相干性,正是《道德经》主张的宇宙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万事万物都处于微妙的自组织状态的原理性认识的现代科学基础。“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给出了包括人在内的复杂系统普遍的自组织状态的基本描述。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在最基本的物质层次,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量子真空的激发态。同时,万物都是由“德”所滋养的,宇宙中没有任何一物是绝对地孤立于任何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其它事物保持着一种量子耦合关系,与其他事物的量子耦合关系支撑着一个事物的存在,即德蓄之。事物的形体又是以物质原料的聚合所显现的,即物形之。所有的事物又是受周围的大环境所支持,以保持其存在,如“大势所趋”、“应运而生”、“时势造英雄”等,即势成之。 ( 3 )道德与个体发育 在有人类这个物种之后。生命的诞生过程,全息着生命的伟大创生过程。我们人体的每个细胞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DNA ,它们本身记载着人类数十亿年生命演化的结晶。《黄帝内经》称之为,“生之来,谓之精”,我们的整个人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演化而来的。精子细胞和卵子细胞相结合形成的受精卵,是能够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的人体干细胞(即“元精”)。干细胞内部有着极为精妙的能量过程(即“元气”),它携带者能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部信息——即一个极其精妙的量子波,我们称之为个体生命原始量子波(即“元神”)。《黄帝内经》称受精卵形成从而完成生命信息最初整合的过程为,“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这个受精卵将在此后 10 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分化成由千万亿个细胞构成的完整生命有机体——婴孩。 《黄帝内经》中指出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灵枢·本神》),“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正是对人类以及人类个体形成在宏观层次上的原理性认识。 随着生命有机体从最初的受精卵开始发育,这个个体生命的形结构——原始的量子波(即“元神”),也在不断的进化,直到生命的终结一直维持着高度的整体统一态。正是生命有机体的整体量子波使得人体的体结构呈现高度的整体性,从而使得人体内的分子和细胞一直保持着一种可探测的长程相干性 。 ( 4 )人体整体量子波 量子波是人体自组织的内核,是维系人体整体性存在的根本要素。它在人体物质代谢形成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始终维持机体的统一性。 “人体由一千万亿个细胞组成,细胞数比银河系中的星星还多一万倍。在这一细胞群体中,每天有约六千亿个细胞死去和同样多的细胞再生——每秒约有一千万个细胞生死。皮肤细胞平均仅存活约 2 周;骨细胞每 3 个月就全部更新。每 90 秒钟就有数百万抗体被合成,每个抗体有约 1200 个氨基酸;每个小时有 2 亿个红血球再生。根据 O. 里奇( Oak Ridge )实验室所进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在一年时间里组成有机体的 98 %的原子也被置换了。躯体中没有一种物质是不变的,尽管心和脑细胞持续的时间比其他器官的细胞更长一些。而且,在一定的时间里同时存在的躯体内的物质每秒钟都要产生数千次生物化学反应。” 在人体微观物质构成发生如此剧烈的出入和变化的同时,人体的宏观量子波几乎保持着稳定性。正是量子波的稳定性,使得我们有个体生命持续的感觉。也正是各种复杂因素的冲击使得人体整体量子波不断解耦,最终才使得个体解体,即个人的死亡。往往在机体死亡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由于亚宏观的量子波仍然保持的耦合,它们还保持生命力,还可以移植到其他人的人体中继续生存。因此,正是人体整体量子波的宏观层次上的解耦,意味着个体死亡。 人体整体的量子波极为复杂,它由三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应人体脏腑的、负责人体物质输运——包括能量代谢、生殖、免疫等过程的量子波,中医称之为“魄”。因此人体的饮食、呼吸、生殖等物质出入过程就牵动着相应人体量子波的变化,即《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所说,“并精出入谓之魄”(这里的精,指生命物质精华)。也因此,《道德经》指出了无节制的物质输运对人体系统的不利影响,即“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 12 章》)。中医和道家养生讲究“节饮食”、“调呼吸”(《道德经》“专气致柔”)等严格控制物质出入过程,从而保持人体相应量子相干态,从而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水平。 人体整体量子波的第二部分对应人体各大系统之间的相联系的通道,中医称之为“经络”。(另文详述。) 人体整体量子波的第三部分对应人体神经系统的量子波。在漫长的历史中演化出来的人体神经系统形体结构的高度复杂性,使得它具备了对周围信息进行高度加工的能力。这种高度加工周围信息能力所对应的人体量子波 ,被人们称为“心智”( Mind ),中医统称为“神”、也称之为“心”。心智活动的可变性最强,心智活动对人体整体波函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黄帝内经》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由于先天的“元神”负责维系人体整体机体的运作、而后天的“识神”(或“心”)对人体其他部分的量子波有统御作用。因此,《道德经》指出“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另人行妨”等有扰心神活动的危害,而《道德经》指出的“载营魄抱一”、“神得一以灵”皆是通过调解人的心智而维持生命有机体量子波的整体性。与此一脉相承,《黄帝内经》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并概括了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收,病安从来”的防病、养生的核心原则。 由此,中医学几千年来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精神魂魄”与“脏腑经络”进而与人体功能的相关性的学说、以及“调神”、“调气”的治疗和养生技术就不再神秘而不可理解了。 ( 5 )人的认知与思维 神经系统的形体(神经物质系统和对应的量子波)又是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心智的量子波能够对周围世界形成生动的映像,即“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种映像能够通过不断的激活而得以储存,即“心有所忆谓之意”。这种储存的影响会引发进一步的愿望、疑问等,即“意之所存谓之志”。由这些“志”对应的局部神经回路的高度激活又引发大脑神经系统的广泛激活,即“因志而生变而谓之思”。这种激活扩展为更多的层次,包括对应以往更久远记忆回路的激活、和对未来种种设想回路的激活,即“因思而远慕谓之虑”。神经回路的激活在运行过程中,与周围世界的运行相互对照,即“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人就是这样具有高度智能的生命体。通过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从而主动顺应自然、甚至“人天相应”以实现生命体的可持续发展,即“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素问•宝命全形论》)。 正是这样的智能,使得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人类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就开始不断思索这样的问题:世界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把这些问题作为智能活动的首要问题。《道德经》正是集成了中国古代众多智慧,来系统回答上述问题的重要著作。 ( 6 )人类的主动进化 心智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了新的进化阶段。人类可以通过心智的认知、以及以调心为主的过程而不断实施对个体生命优化。 前沿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活动能够影响人体细胞的核心结构和运行。例如,消极的情绪将使得染色体的保护部分端粒的长度变短、调解端粒的端粒酶活性降低,而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正是细胞、也因此是人体寿命的重要标志。这就说明,人体作为生命有机体有着极强的整体性,可以产生多层次的耦合相互作用,人体的微观要素作为机制影响着整体、而整体活动作为约束环境影响着微观要素。此外前沿科学还发现,通过“精神努力”( mental effort )为主导的心理训练,人类甚至能够改变大脑的解剖学结构 。神经系统与免疫、内分泌从而与人体各个系统发生关联。塑造人体神经系统的形体就意味着对整个人体系统的塑造。 人体的可塑性和维持有机体整体协同的可行性,是以《道德经》、《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数千年来通过“养精”、“调形”、“调气”、“调神”(或“调心”)的多层面、多层次养生方法和技术来优化人体功能的理论基础。维持有机体形体结构的整体协调、协同,是生命长久的根本!《道德经》称主动的维持生命有机体整体协同的活动为“修德”,用之于个人生命,称之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将维持生命有机整体协调的活动——“修德”延伸至家、国、天下,《道德经》指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第 54 章》)。认为,家、乡、国、天下是个人生命有机体的延伸,个人生命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细胞、组织等人体局部的形体结构之于人体生命有机整体,人类个体的整体量子波函数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波函数之间,通过“德”的作用可以形成高度的耦合,从而实现个体的健康、和人生的圆满,即“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俞有;既以与人,己俞多”(《道德经·第 54 章》)。 在这个意义上,《道德经》指出“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 59 章》)。通过不断行德、积德,就能克服个人和团体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在个体和团体内部、以及个体和团体与生命共同体的耦合是没有止境。只有与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耦合,个体和团体才能巩固根本,其生命才可能长久。甚至达到个体的体结构的死去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消亡的境界,而是如“水滴入大海”一般融入了生命共同体之中,即《道德经》所说的“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 33 章》)。 而修德的根本在“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道德经·第 67 章》 ) ,主张将慈心推广至天下万事万物,“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道德经·第 27 章》)。这样,在个体生命健康、人生圆满的同时,整个生命有机体、地球的生态系统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道德文化所开辟的通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的道路. Eric R. Kandel. A new intellectual Framwork for Psychiatry. Am J Psychiatry , 1998, 155(4):457-469. 同上 Ho, M. W. The rainbow and the worm: The physics of organisms. London: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1998. 欧文•拉兹洛 . 微漪之塘 : 宇宙进化的新图景 . 钱兆华译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1 : 271. Schwartz JM, Begley S. The Mind and the Brain: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 New York: Harper, 2002.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科学|4189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经
njnuzhangwei 2012-6-6 10:21
道德经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千军如卷席!
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精选及翻译
Irasater 2012-6-5 20:17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 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 一般的“道”); “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 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 ,则是宇宙 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 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 “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 “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 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 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 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 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 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 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 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 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 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 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 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 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 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 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 越鼓动风就越多, 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 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 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 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 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 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 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 善于发挥所长, 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 所以没有过失, 也就没有怨咎。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 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 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 然规律的道理。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 能无疵乎?爱民治国, 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 而深入观察心灵, 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 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 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 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 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 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 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 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 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 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 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 他了。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 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 始,是谓道纪。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 ;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 ;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 。 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 不显得阴暗晦涩, 无头无绪、 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 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 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 ,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 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 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 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 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 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 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 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 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 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 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 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 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 ,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 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 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 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 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 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 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 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 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 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 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 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 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 不能废除, 依据它, 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 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 “道” 认识的。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 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 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 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 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 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 在能够达到。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 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 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 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 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 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 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 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 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 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 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 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 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 ,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 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 ,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 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 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 尽的,无限制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 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 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 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 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 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 就是“孤” 、 “寡” 、 “不谷” ,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 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 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 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 故为天下贵。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 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 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 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 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 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人能说“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正因为它伟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 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也就显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执守 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这 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现在丢弃了柔慈而追求勇武; 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大方; 舍弃退让而求争先, 结果是走向死亡。 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柔慈来保护他。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 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 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 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 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 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 补不足。人之道①,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 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②。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 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 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 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 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 人不卖弄, 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 而是尽力照顾别人, 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 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个人分类: Else|1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学习,潜心悟道(之三)
hifly2008 2012-5-19 19:59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易解】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 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 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2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学习,潜心悟道(之二)
热度 1 hifly2008 2012-5-18 11:15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易解】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 " 有 " 与 " 无 " 相互突显, " 难 " 与 " 易 " 相互促成, " 长 " 与 " 短 " 相互显现, " 高 " 与 " 下 " 相依而存, " 音 " 与 " 声 " 相互陪衬, " 前 " 与 " 后 " 相互照应 —— 这些 " 名 " 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 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 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235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学习,潜心悟道(之一)
热度 1 hifly2008 2012-5-16 16:43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易解】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 。 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本质;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 。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个人分类: 道德经|2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热度 2 mdymww 2012-4-22 08:15
今天是 2012 年 4 月 22 日星期日,一大早就从窗户里看到太阳明亮的笑脸,难得有个周日,去外面去。 可我却记挂着手中的一本《老子》,岳麓书社出版,黄朴民先生注解。书设计与印刷都是非常地精美。 读此书,总让人感觉是云遮雾盖一样。 有时却又似看到一缕的阳光…… 第一章,黄先生解释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义是指道路,后逐渐引申出“事理”、“法则”和“规律性”等意义。 可道:能够用言辞加以具体形容的,可以说得出来,具体描述的。 非常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名:名称、称谓。 无名:指没有形象,没有称谓,混沌素朴的本始状态。 “道与名”特别地与自然辩证法中的“规律性与特殊性”相似。这样地理解是不是更有时代的意义呢? 道:物质世界的道理与规律性; 名:物质世界的特殊性; 可道:可以通过追寻道理与规律的方法而找到、得到道理与规律;我们学习探索自然的一个过程不就是追求知识,认识道理与规律的一个过程。 非常道: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与规律性,更加普遍的道理与规律性总是隐藏在我们已发现的道理与规律性后面,没有一层不变的道理与规律。 可名:物质间因为其特殊性而可以相互间进行区分。 非常名:对应于非常道。例如,我们比较两个中子,首先它们都是中子;静止的质量是相同的;却可能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的自旋状态…… “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可以通过人们不断地学习与探索而得到认识,不同的时期认识到不同的规律性,更深层次的规律性就隐藏在我们已发现的规律性后面;物质世界中的物质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进一步的认识可以发现更为内在的不同之处,没有谁能一下子就能找到所有物质间的不同之处的。” 这样去理解是不是太通俗而俗,是不是有悖于原意,望大家赐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 次阅读|3 个评论
道德经63章
热度 1 shenbinti 2012-2-14 10:13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 · 第六十三章》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本博主所理解的(欢迎探讨交流): 1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做那些别人还没有做但需要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有发生但即将要发生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但即将散发出来的气息。 2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见微知著,由小见大,见大知小,化多为少,用德行回报他人的怨恨。 3 )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的抱负要从细微处开始。天下的难事,一定都是从最简易的地方做起;天底下的大事,一定都是从最细微处开始。因此,有道的圣人从来都不自以为大,因此成就了他的伟大。 4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审慎小心,不轻易承诺,故能坚守住其诚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经常会陷入失败,遭遇因难。那些把什么事情都看得简单容易的人,经常会遇到的困难会越多,陷入失败。正是因为圣贤之人能够看到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小心地去进行,反而不会发生真正的困难。 本博主由“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联想到自己劳动法律师团队建设及自身做为劳动法专业律师的执业经历,反复品味,感受颇深。更加感受到《道德经》的字字珠玑, 博大精深。 《道德经 · 第六十三章》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本博主总体注释(个人偏向的理解): 做那些别人还没有做但需要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有发生但即将要发生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但即将散发出来的气息。见微知著,由小见大,见大知小,化多为少,用德行回报他人的怨恨。处理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的抱负要从细微处开始。天下的难事,一定都是从最简易的地方做起;天底下的大事,一定都是从最细微处开始。因此,有道的圣人从来都不自以为大,因此成就了他的伟大。审慎小心,不轻易承诺,故能坚守住其诚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经常会陷入失败,遭遇因难。那些把什么事情都看得简单容易的人,经常会遇到的困难会越多,陷入失败。正是因为圣贤之人能够看到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小心地去进行,反而不会发生真正的困难。(本博文稿,欢迎探讨) ------------------------------------------------ 【本博主沈斌倜简介】: 沈斌倜,女,北京市劳动保障法学会会员,厦门大学法律硕士,北京劳动法专家,专业劳动法律师,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南大街甲三号居然大厦18楼中闻律师事务所。 我的更多文章: 北京劳法沈斌倜律师给各位网友、朋友拜年了 (2012-01-23 15:37:43) 晨露赞歌 (2010-09-21 22:36:44) 沈斌倜律师2010北京青少年社团文化节法律咨询现场 (2010-05-21 15:48:18) 初春印象 (2010-04-25 21:57:01) 江苏扬中的清新、秀美与富足 (2010-01-18 21:11:11) 2009年国庆坝上草原骑马杀人游记 (2009-10-05 16:41:28) 色彩四季理论穿衣颜色 (2009-01-14 22:27:36)
个人分类: 北京劳动法律师沈斌倜劳动法文集|2711 次阅读|1 个评论
道德经如是说
liuchao666 2012-2-12 21:00
道德经的个人翻译版本 忙中抽闲,把道德经又看了一遍。 顺便翻译一下。 道德经版本很多,追求那个是原本似乎意义也不是很大, 想来老子也不会追究著作权的问题。 本文 以 通行本为原型,不过倒也不拘泥于原文, 参考了一些译文,倒也受制于译文。 本着休闲娱乐的精神, 奉献给各位。 1 道是可以说出来,但是说出来的道就已经远离的道的本意。 名字自然是名字,但是说出来的名字如何才能是那个想要指代的物体呢? 天地万物本来是没有名字的,但只有有了名字后我们才能指称万事万物。 如果我们经常从无名的角度去观看万物,就会体会到自然界的奥妙; 经常从有名称本身的角度来看待万物,就可以观测到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事物的无名状态及事物的名称,都是事物的根源, 这也是道的根源。 2 如果天下人都认为一个东西是美的,并模仿它,那么这个东西就不美了。 如果天下人都认为一个东西是善的,并强行遵守它,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善了。 所以说, 自然界的有无是联系在一起的,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辅相成。 同样的道理,圣人做事,从来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 做事也不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 大道生天地万物却毫不宣传自己的功劳,养育众生也不试图占为私有有。 做事情而不自以为是,有成绩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劳才真正属于它。 3 不标榜什么是贤能,百姓就不会刻意为之, 不以稀缺资源为贵,百姓就不会产生占为已有的念头。 看不见那些使人产生欲望的宣传,百姓就会心无贪念。 所以圣人做事,让百姓心无所求,但却三餐无忧,没有贪念,倒也身强体健。 让百姓不追求所谓的聪明之道,不产生贪心, 即使是那些聪明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 因为无为,所以没有处理不了的问题。 4 顺道而行就不会太过。 道,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 它消磨自身的锋角,排解了内部的争斗,柔和了自身的光芒,浑在尘俗之中。 它无形无迹,就像一个很不确定的存在。 我不知道在它上面还有什么更根本的东西,只觉得它存在于万物创造之前。 5 天地没有仁义的概念,视万物如同道具; 圣人也没有仁义的概念,视百姓为道具。 天地之间,不像一个大风箱么,它空虚但不会屈服,一运动就会有效果。 对道而言,说的越多,似乎可以穷尽道的各种可能,其实却离道更远,不如顺道而行,保留一份直觉的认识。 6 谷,依赖于山峰,却又独立于山峰,谷的存在,就是道的存在。 谷的生成之道,就是万物的生成之道。 道的存在绵绵不绝,若存若亡,但却随时随地可以利用。 7 天地所以能够 天长地久,就是因为没有自身形态,就如同山谷依赖于山一样; 天地依赖于万物,因此天地随万物而生,故天地长生。 圣人行事仿照天地,行为处事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将具体的功劳都归功于执行者(百姓); 正因为他不宣传自身的功绩,所以百姓提到这个功劳时总是想到他。 8 接近于道的善就像水一样。 水对万物有利但却从不与万物争利。 众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水却乐于前往。 有道之人,居于低下之处,心地像深渊一样宁静, 帮助他人像天道运行一样自然。 说话讲究信用,处理事物保持中正,做事量力而行,行动注意把握时机。 因为不与万物争功,所以没有什么忧愁与过错。 9 即使可以占有事物,让事物更加光亮,也不要试图长期的拥有它; 懂得适当的放弃是必要的; 显露锋芒,锐势难以长久。 金玉满堂,也无法终身厮守; 一个人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实在是咎由自取。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就要适时退让。 让其他人做其他事,这也是道所要求的。 10 保持精神和形体合一,能始终如一么? 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达到婴儿那样的天真纯朴状体么? 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遵行无为之道么? 当感官与外界接触,能保持柔软,安详,宁静的状态么? 经历了人生的学习与实践,了悟一些人生真相,能认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是一种无知状态么?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却不占为己有; 作出了一些成绩却不会自恃 , 协助万物成长却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大德。 11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就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也就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 , 才向人提供用途。 12 纷纷的色彩,可使人眼花缭乱; 嘈杂的音调,可使人听觉失灵; 丰盛的食物,可使人舌不知味; 纵情狩猎,可使人心发狂; 稀有的物品,常使人行为不端。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 所以, 请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吧。 13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感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事情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 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则诚惶诚恐,失去宠爱同样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为什么要把祸患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呢? 人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还有自我; 如果没有自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 为天下珍贵自我的,天下就可以托付他; 为天下爱惜自我的,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14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 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 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 “ 微 ” 。 这三者形状,无法很具体、完全地诠述出来,只能够概略的讲述。 它的上面,不会显得光明亮堂; 它的下面,也不会显得阴暗晦涩。 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命名,一切运动又都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看不见的物体的形象,也就是“惚恍”的状态。 前面看不见它的前头,后面也看不见它的尾。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 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是“道”的规律。 15 古时候得道的人,很玄奥,很通达,对真理实相非常了悟,其德行之深,一般人没办法用常理去判断、衡量、测定他,也没有办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 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 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 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 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 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 谁能够在这晦暗的世界里,告诉众生真理实相? 慢慢协助众生能静能动,能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呢? 真正理解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 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虚怀若谷,不断的去故更新。 16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四周清静不变。 就可以看到自然界万物的生生灭灭。 落叶又归根,一切都回归本源。 回归本源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 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明, 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举妄动,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如果一个人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真理实相、法则 , 就会有包容量。 有包容就会坦然公正, 公正就能周全, 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 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星球、日月星辰,我们称为『天』, 『道』则是整个法界,包括那些我们认为的虚空。 17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是知道他的存在而已; 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 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 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百姓就不相信他。 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无为的 , 他很少发号施令。 等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想这样做的。” 18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如果世间标榜聪明才智、世智辩聪、辩才无碍, 世间的种种虚伪巧诈就会显现出来。 家庭出现了纠纷,才会出现所谓的孝与慈; 国家陷于混乱,才会有所谓的忠臣。 19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 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名称, 不管是讲的或是写的,都无法真正达到文字的深意 , 因而, 把它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 所以要使百姓返璞归真, 实实在在,不会取巧、虚伪 , 不要恶性的竞争、不要故意标新立异。 20 顺从与违逆,差别有多大呢? 善美与丑恶,差别又有多大呢? 众人所畏惧的,我们不能不畏惧。 没有形迹啊,看不到止境! 世人都在嬉乐,好像在分享盛宴,好像春日踏青登山。 我则惧怕那些未出现的预兆,好像尚未懂事的婴儿。 落落不群啊,好像无家可归。 众人都有多余,唯独我好像不足的样子。 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浑浑沌沌啊! 世人都光耀自眩,唯独我暗暗昧昧的样子。 世人都精明灵巧,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 飘荡有如沧海,飘扬而没有归宿。 众人都有图谋,只有我冥顽不化。 我和世人不同,而重视进道的生活。 21 大德的用处,只有跟从于道。 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 但虽然恍惚,其中却有可以观测的现象; 虽然恍惚,其中却有可以看见的事物。 昏昏暗暗,其中却有一种我们能够感觉到的精神。 这精神是真实的,其中有我们能够得到信息。 从古代到今天,它一直在那里,从来没有改变,一直在观照着万物。 我怎样认知万物的必然呢?就是根据道。 22 经历曲折最终才会得到全面的的认识, 根基的弯曲的才能保证树干的挺直, 凹陷的地面才会盈满, 破旧的东西会孕育出新的生命, 按需摄取才会真正得到内涵; 过量的贪多则会让人迷惑。 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 不拘泥于自身才能明察万物, 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见是非, 不自己败坏,勤奋的努力最终就会得到成功, 不自我封闭才能有所进取。 正由于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他争。 古人常说委曲求全这个道理,难道是空话吗? 它确实能使天下归顺啊。 23 少发表道理,多听从于自然。 狂飙不会刮一整天, 暴雨不会下一整天。 风雨来自于谁? 天地。 天地都不能令其长久,何况人事呢? 所以 顺从于道的人归同于道, 追随于德的归同于德, 追随于亡失的则必得到亡失。 归化于德的,他的道就是德; 追随于亡失的,他的道也就是亡失。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24 踮脚站立不住,跨脚走不快路; 拘泥于自身就不能明察万物, 自以为是就不会明见是非, 自己败坏必将失败, 自我封闭也不会有所进取。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可说都像是剩饭赘瘤一样多余。 所以大家不喜欢这样。 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25 有个东西浑然一团,自成一体,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 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 它独立长存而永不休止,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勉强叫它作“道”, 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 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能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6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 静定是躁动的主帅。 所以圣人在外旅行,虽然日夜兼程急行军也从不丢弃沉重的车辆。 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安居泰然。 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 轻率就失去了根本, 躁动就失去了主体。 27 善于行军打仗的人不会给人留下追踪的战车辙印; 善于教化人们的人不会给人留下反对的话柄, 善于计算利害得失的人不是依靠算筹的运用, 善于闭关守国的人不是依靠门闩才使外敌不能进入, 善于捆束的人,不用绳索,但是外人却难以解开。 圣人往往善于使用人才, 所以天下没有弃置的人才; 也往往善于使用物品,所以天下没有丢弃的物品。 这就是高明。 因此, 善于行道者是不善于行道者的老师, 不善于行道者是善于行道者的资本而为其所用。 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老师,或者不爱惜自己的资本,表面上看很聪明,实际上很糊涂。 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道理。 28 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可以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谿海。 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谿海,就不会偏离正德, 不偏离就会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深知事物的内部运作机理(白盒),却只把它当作一个黑盒子运用它而不干预它, 就可以作为天下的法式; 作为天下的法式, “恒”的德行就没有差错; “恒”的德行没有差错,就回归到超越与中正。 知道怎么去占便宜,却守着吃亏之道,就可以作为天下的川谷; 作为天下的川谷,“恒”的德行就会完满俱足; “恒”的德行完满俱足,就回归到了本质。 质材分散开来就可以做成器具,有道之人善于利用才会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因此善于治理的人是不会生硬地去分割事物的。 29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加以把持。 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 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所谓的万物,就是情性不一, 有的行前,有的随后; 有的性缓,有的性急; 有的强健,有的赢弱; 有的自爱,有的自毁。 所以圣人远离极端的、 远离奢侈、远离安泰。 30 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 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报复的。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 大战过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善用兵的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借用兵力来逞强。 达到目的却不矜持, 达到目的却不夸耀, 达到目的却不骄傲, 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 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 这是因为不遵守道的原因, 不遵守道就会很快地消逝。 31 兵戈是不祥之器,大家都厌弃它, 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兵事。 君子平时以左为贵,用兵时以右为贵。 兵戈是不祥之器,不是君子之器,不得已而使用, 恬淡虚无为上策。 胜利了也不要得意,得意就是喜欢杀人。 喜欢杀人的人,就不能得到天下的。 吉庆的事情以左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为上。 (周王室采用)偏将军在左、上将军在右的礼制,是说出兵打仗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 杀人众多,怎能不满怀悲哀? 所以即使取得胜利也要以丧礼来对待。 32 道永远是处于无名而朴质状态的。 虽然幽微不可见,天下却没有人能臣服它。 侯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甘露。 人们不须指使它,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 各种名称已经制定了, 就知道有个限度,就要知道它的局限,就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有如同溪水要流向江海一样(源源不断,又不兴洪成灾)。 33 能了解、赏识他人者是有智力的。 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明哲而有智慧的。 能承受他人所加之压力者有力量, 能承受自己内心各种压力欲求者才是真正的强大。 能够知道满足的人富裕, 能够克服内心欲求而行动的人才是胸有大志。 不离弃他的本性的人事业才会长久, 死了以后影响不消失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34 大道无所不在, 可以在左可以在右。 事业成功了,但不居功持有; 众生命归顺它,但不作主人。 于是,从它总是无意愿的角度说 , 可以称之为“小”; 从众生命归顺而不作主人的角度说,可以称之为“大”; 正由于圣人不以大作为自己的目标, 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35 坚持效法大道,天下的人都向往归顺他。 归向他以后,他也不妨碍人们的生活事业, 这样, 就安定、均衡、通达; 有欲望的给予美食, 路过的旅客也会留下来。 而“道”的表述, 却淡得没有味道, 看它却看不见, 听它却听不着, 用它却用不完。 36 将封闭它,就先让它打开; 将削弱它,就先让它强大; 将废贬它,就先让它升迁; 将夺取它,就先授予它。 这就是所谓的明达。 柔弱能战胜刚强! 鱼不能离开水,统治国家的利器不可以拿出来威胁人。 37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 看似什么都不作, 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侯王如果能把握它,万物就会自然生化。 当万物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用道的真朴来安定它。 用道的真朴来安定它,它就会不起贪欲。 不起贪欲而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复归于安定。 38 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是有德的; 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 下德的人做事追求道德所以处处有所作为, 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 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 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 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 所以丧失道就会谈德性, 失了德就去讲仁, 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 丧失了义就会讲礼仪。 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祸乱的开端。 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礼仪规范, 那不过是玩弄道之虚华,而实际正是愚蠢之至。 所以男子汉选择厚重而不选择轻薄, 选择充实而不选择虚华。 不要后者而宁要前者。 39 从以往那些得到“一”(整体性,同一性的道)的万物来看: 天具有了整体性,就呈现出水一样的青色; 地具有了整体性,就显示出宁静的本性; 生命潜能得以集中,归于同一,就能发挥超常的影响; 川谷形成一定的整体高度,水就能贮积起来; 众生物具有同一的生命力,故都能生长活动。 侯王了解全体成员的共同利害、共同愿望,才能决断天下大事 , 使得天下安定。 如果丢弃了它,天就不能保持青青的正色而恐怕要裂开; 地不能保持安定恐怕会崩塌; 生命潜能不能集中发挥; 川谷不能贮水会干涸; 众生物不能生长而会灭亡; 侯王就不能保有贵重、高级的地位而会栽下来。 故而,贵以贱为根基,高以下为基础。 正因为这样,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寡”、“不谷”。 这不正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 所以(对于统治者来说)最高的称誉就是没有称誉。 因此(统治者)没有必要像宝玉那样闪闪发光, 只需要像石头那样碌碌无为即可。 40 向反面发展就是道的动力, 弱小的东西正是为道的表现形式。 天下万物的生存形态都是“存有”, 但是存有的生存形态却是虚无。 41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 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 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 无人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 所以前人有言说: 光明之道似黑暗,进取之道似退守, 弯曲之径似直路,上品之德似缺陷, 什么都清楚的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宽广之德似不足,善忍之性似偷安, 纯真之质似污染, 大方之形无棱角, 宏大之器必晚成, 洪亮之声反而听不清, 至大之象反而无形。道隐藏在无名之中。 只有道,善于开始也善于完成。 42 道生化为一(太一), 一生化二(阴阳), 二生化“叁”(混合), “叁”生化万物。 万物背负于阴而拥抱阳,充满元气而互相调和。 人性之所厌恶,无过于孤、寡、不足,而王公以此自称。 故而, 万物常常主动损失一些东西以获得其他的额外收益, 或者损失一些收益而增强自身所需。 人们常讲的警言, 我也要以此为戒: “强横的人不得好死。” 我以这句话作为一切教戒之母。 43 天下最柔软的如水,却能像骑兵一样穿越世上所有坚硬物质的营垒。 没有形状的水流能渗入没有缝隙的石壁。 我因为知道这一点而知道无为而治的大好处。 不执定见的教化作用, 无为而治的好处, 世上很少有人理解此中的道理。 44 名誉与生命哪一样更可亲? 健康与财富哪样想要更重要? 获得与失去哪样更让人难受? 正因为这样, 过度喜欢必定会为之付出大代价, 过多地储藏必定会大量遗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亏损, 知道止步就不会有危险, 这才是可以长治久安之道。 45 大器做成后总似有缺陷, 但它用起来并不残破。 充盈看起来好似空虚, 但它用起来却不穷尽。 最直的直线的好像是弯曲的, 灵妙的办法看似极为拙笨, 最善辩者却似笨嘴。 运动能承受寒冷, 入静能承受酷热, 清静无为可以作为治天下的准则。 46 国家实行王道政治, 人民驱使战马去田里干活。 国家失去了王道政治, 孕娩的母马生子于战场。 没有比不知足更易招祸, 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灾难。 由知道满足获得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 47 不需要出门,反而可以知晓天下; 不需要看窗外,反而可以察知天道。 出外愈远,所知愈少。 所以圣人不需远行而可以预知, 不见其物就可知其名, 不用作为就可以成功。 48 君主如果一定要做民众的榜样,推行教化,日常必然增加政事; 依天道为政,日常就会减少政事。 减了又减, 直到“无为”的状态, “无为”就会没有什么不可为。 要会合天下,必须长久地无事,与民休息; 如果他爱生事,滥用民力, 就不能使天下人自愿地会合归聚。 49 有道之君在任何时候都超越一己的意愿, 以民众的意愿作为领导者的意愿。 能干的人我肯定他, 不能干的人我也肯定他, 如此德政就是高效的; 有说服力的观点我采信, 说服力不够的观点我也采信, 如此德政就是有诚信的。 有道之君在国家中,和顺收敛,体现全社会整体的意愿。 民众都是他的耳朵与眼睛, 有道之君像婴儿一样都依赖于他们。 50 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 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 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 人的过分地奉养生命,妄为而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 为什么呢? 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听说善于保持和利用生命力的人,翻山越岭,不躲避兕牛、老虎,然而兕牛的锐角没处可顶,老虎的尖爪没处可抓; 深入战场军阵,不披铠甲不带兵器,武器的利刃没处可入。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因为他们自身没有致命伤处。 51 道产生生命活力, 德哺育生命活力, 生命体给生命活力以形态, 器具使生命活力表现出来, 正因为这样,万物没有不认为道德是最尊贵的。 而以道的尊严,德的贵重, 它们对万物从来不下达命令,永远让万物以符合自己天性的方式生存、发展。 故此,道产生生命活力,德哺育生命活力, 使之成长发育,使之成熟,使之老有所养、死有所葬; 生养之而不占有,为之服务而不居功,使之成长而不控制, 这就叫“玄德”(最基本的天、地、人的德行)。 52 国家政权有个初始形态,就把它作为“天下母”。 既然知道了“天下母”的作用方式, 就可以推知它的儿子(当世君主)的政治法则的依据; 既然知道了当世君主的政治法则的依据, 那么,更应该回复并坚守“天下母”的立场; 这样,即使遭遇灭顶之灾,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哪怕筑墙阻隔,关门自守,终其一生,不会导致匮乏; 哪怕开放壁垒,成就事功,终其一生,不会招致逼迫。 能看清细枝末节,称为“明”,能抟气至柔,称为“强”。 借助光亮,达到明察,不留下灾殃,这就叫永恒。 用光照亮,有助于观察, 但归根结底要眼明(不要认光为明,也不要因光太强而损目力), 不要给生命带来祸害,这就是按有利于生命长期存活的规律办事。 53 即使我事先对行进的路线明确了解,走在大路上,还是怕误入歧途。 大路非常平坦,但许多人却喜欢抄近道、走捷径。 统治集团过度地聚敛财富,造成田地十分荒芜,仓库里非常空虚; 但贵族们穿戴华丽的服饰, 佩带锋利的宝剑, 吃腻了琼浆玉液山珍海味, 聚敛钱财货物囤积如山; 这就像盗匪在炫富夸耀, 绝不是为政的康庄大道。 54 善于建树的不可拔除, 善于抱持的不会脱落, 如果子孙能遵行这个道理则世世代代的祭祀不会断绝。 拿这个道理贯彻到个人, 他的德会是真实的; 贯彻到一家,他的德可以有余; 贯彻到一乡,他的德能受尊崇; 贯彻到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 贯彻到天下,他的德就会普遍。 所以要从 个人观照 个人, 从 家观照 家, 从 乡观照 乡, 从 国观照 国, 从 天下观照 天下。 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 就是用这种道理。 55 含德深厚的人,比得上出生的婴儿。 蜂蝎毒蛇不咬伤他,凶鸟猛兽不搏击他。 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他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 他整天号哭,但是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 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 认识常叫做“明”。 贪生纵欲就会有灾殃, 心机主使和气就是蛮强暴戾。 过分的强壮就趋于衰老, 这叫做不合于道, 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死亡。 56 有智慧的人是不多言说的, 多话的就不是智者。 塞住嗜欲的孔窍, 闭起嗜欲的门径, 不露锋芒, 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这就是玄妙齐同的境界。 这样就不分亲,不分疏; 不分利,不分害; 不分贵,不分贱。 所以为天下所尊贵。 57 以清静之道治国, 以诡奇的方法用兵, 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 从下面这些事端上可以看出: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越陷于贫困; 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昏乱; 人们的技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连连发生; 法令越森严,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人说:“ 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 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 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 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58 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 政治严苛,人民就狡狤。 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里面; 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 谁知道它们的究竟? 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 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 人们的迷惑,已经有长久的时日了。 因而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 锐利而不伤人, 直率而不放肆, 光亮而不刺耀。 59 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 爱惜精力,乃是早作准备; 早作准备就是不断的积德; 不断的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 没有什么不能胜任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 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 掌握治理国家的道理,就可以长久维持; 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 60 治理大的邦国像烹烧小鱼一样,不可多扰动。 用道的光芒普照天下,就不见鬼神来施展神通。 不是鬼神失去了神通,是鬼神不用神通来干涉民事。 非但鬼神不干涉民事,有道之君也不干涉民事。 鬼神与有道之君都不干涉民事, 这样做德就达到了。 61 作为大的邦国,应采取谦下的姿态, 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把自身看作是天下交汇的地方。 好像世界上的雌性动物。 自然界的动物的交媾,雌性总是以平静的姿态来承受、接纳雄性。 因为它宁静,故而适宜采取谦下的姿态。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可以会聚小国; 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于大国。 所以有时 谦下以会聚 , 有时 谦下而见容 。 大国不过要聚养小国, 小国不过要求容于大国。 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 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62 道是万物的庇荫。 善人珍贵它, 不善的人也处处保住它。 嘉美的言词可以用作社交, 可贵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把道舍弃呢? 所以立位天子,设置三公,虽然进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礼仪,还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 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是说希望能够得到什么封赏, 只是因为有罪了也能够被赦免。 所以才被天下人所贵重。 63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 以不搅扰的方式去作事, 以恬淡无味当作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 做大事要从细微的小事入手; 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 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 所以有道的人并不是仅仅以做大事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能往往能成就大事。 轻易允诺的一定会失信: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所以圣人总把事情看得艰难, 因此最终也没有什么不可解决的难事。 64 局面安稳时容易持守, 事变没有迹象时容易图谋。 事物脆弱时容易破开, 事物微细时容易散失。 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 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 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 所以圣人不妄为因此不会败事, 不把持就不会丧失。 一般人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遭致失败。 如果在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像开始的时候一样的谨慎, 那就不会败事了。 所以圣人求人所不欲求的, 不珍贵难得的货品; 学人所不学的, 补救众人的过错, 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是加以干预。 65 故前人说: 依道而行的君主, 不是把自己放在比人民高明的位置上。 而是把自己放在比他们愚笨的位置上。 民众的难以治理,就因为统治者认为自己有智谋。 故此, 以智谋来治理邦国,是国家的灾祸。 不以智谋来治理邦国,是国家的幸福。 认识这两种差别,就是治国的法则。 常守住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好远啊! 看上去好像与事物发展的规律相反,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 66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 乃是由于它处在低下的地方, 这成就了江海为百川之王的地位。 因此,圣人要领导百姓, 必须对百姓言辞表示谦下, 要想引导百姓, 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利益的后面。 所以, 有道的人虽然地位居百姓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 做事比百姓圆满而百姓,而百姓并不感到担心害怕。 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因为他不与百姓争利,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67 天下人都说我的 “ 道 ” 太宏观了, 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 正因为它宏观, 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 如果它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 那么也就不是 “ 道 ” 了。 我有三件法宝可以执守且值得珍惜的: 第一叫做慈爱; 第二叫做俭啬; 第三件是不居天下人之上。 有了这慈,就会变得勇武; 有了俭啬,所以能宽裕; 因为不居于天下人之上,所以能够为百姓所用。 现在的人丢弃柔慈而追求勇武; 丢弃了啬俭而追求宽裕; 不愿退让而争先, 实在是自取灭亡啊。 慈爱,用于征战, 就能取得胜利, 用来守卫也能牢不可摧。 道会援助的人,一定是那些慈爱的人。 68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 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 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 善于用人的人,对人也善于谦下。 这种不与人争的品德, 就是用人的好方法, 也是符合道的啊。 69 善于用兵的人这样说, “ 我宁可采取守势,也不愿主动进犯; 宁可后退一尺,也不敢前进一寸。 所以如果道路上看不见士兵的行列, 百姓有纷争时也是动口不动手。 到了那时就没有敌人了, 也就不需用兵了。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百姓无心归顺, 百姓不归顺是因为丧失了我的 “ 三宝 ” 。 所以两军对阵, 受到君主爱怜的一方将会取得胜利。 70 我这里说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施行。 但是天下没有人能理解,也没有人能实行。 这是因为人们言论要有主旨, 做事要有根据, 然而由于大家不认识道, 所以不赞同我说的话也就正常了。 能理解我的人很少, 能照此执行的,就更少了。 有道的人尽管怀揣美玉, 但由于身穿粗衣而无人关注。 71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 不能体证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东西,这就是很糟糕的。 有道的人不喜欢隐藏自己的认知过程, 所以没有什么大的缺陷。 所以, 保持一种赤诚的态度, 就不会有大的过错。 72 百姓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 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不逼迫百姓不得安居, 不要阻塞百姓谋生的道路。 只有不扰乱百姓的生活, 百姓才不反抗统治者的统治。 因此,有道的人有自知之明而不会自以为是, 有自爱之心但不自显高贵。 在这一点上要保持足够的分辨力。 73 勇于坚强者大都会死去, 勇于柔弱者才可以生存, 这两种结果, 有的得利,有的受害。 就是自然界的法则, 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 即使是有道的人也难以解说明白啊。 遵守道就可以做到:不斗争而常常取胜; 不多言而万物不害; 不命令而万物自来, 坦然而悠闲的安排筹划。 道作用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会遗漏。 74 百姓不畏惧死亡, 用死来吓唬百姓就没有作用。 假如百姓真的畏惧死亡,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 哪里还有敢为非作歹的人呢? 所以需要设立专管杀人的机构来执行杀人之事。 如果有人取代这种专门机构去行使杀人的事, 就好比取代那些高明的伐木工去砍树, 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75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导致人民才陷于饥饿。 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 由于统治者自认为比百姓贤惠, 所以其政令往往难以执行。 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 是由于统治者过于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由于把百姓的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 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 所以, 追求无为的统治者, 胜过追求自身生活质量的统治者。 76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 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 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所有, 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命所有。 因此, 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 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风的摧折。 凡强大者,最终处于下位, 凡柔弱者,最终居于上位。 77 道,就像张弓射箭一样, 弦拉高了就压低一些, 低了就举高一些, 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点, 拉得不足就用力一点。 道,是减少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 可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 要减少不足的,用以奉献给有余的人(所谓优胜劣汰)。 谁能够把自己的有余的东西分享给天下不足的人呢? 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啊。 因此,有道的人做事而不占为已有, 有所成而不居功自傲。 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啊。 78 遍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弱胜强,柔胜刚,这个道理天下百姓都是耳熟目详的, 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实行呢? 所以圣人这样说: “ 承担着国家百姓的屈辱的人,将是国家的君主, 承担天下百姓的祸灾的人,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耶稣?) ” 这本是正道却像歪理邪说一样不被接受。 79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余怨; 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么? 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有 “ 德 ” 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 没有 “ 德 ” 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 道对万物都没有偏爱, 但有道之人却可以感受到到天道的恩惠。 80 精简行政机构,使百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毫无用处; 大家都重视自己的生命,不向远方迁徙; 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人去乘坐; 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 百姓的心境都能恢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由于国家治理得好了,所以百姓吃得香,穿得美、住得舒服,过得快乐。 国与国之间彼此接壤,鸡鸣狗叫都可以听得见, 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干涉。 81 真实可信的话并不会让人感觉舒服,让人感觉舒服的话也不一定真实。 善良的人不与别人争辩,与人争辩的没有理解善良的含义。 有知识的人不会炫耀自己的知识,炫耀自己知识的人懂得不多。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他通过让众生的拥有来实现自己的拥有; 众生的富足来实现自己的富足(藏富于民?)。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物得到好处,而不是想法伤害它。 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事而不与他人争功。 
2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仓廪足或许并不是富足的表征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2-7 12:31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章)。 货物堆积如山的仓库和货场或许不是富足的表征,而是危机的前兆。 空空如也的仓库或许才是经济繁荣的真实写照,如海尔的“无库存”管理, 看来不仅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且也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3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古成语之误解与正解--(1)
热度 1 luanjw 2012-1-29 16:29
网上偶得,摘录于此…… 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2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3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4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   原来,此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5 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一人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6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么活啊,现在成夫妻关系的了。 7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其实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 8 老师常用“吾生有崖,而知无崖”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   ——其实……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引自 http://bbs.chinanews.com/web/tp/hd/2012/01-18/43201.shtml#nextpage
317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男人or女人?这样游戏学数学分析,可不可以?
热度 1 jinkai719 2011-12-15 04:44
夜读辛欣的《数学分析八讲》,和前几天读《复分析 可视化》,有点小发现,哈哈。。。。。 现在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一下啊,哈哈 《复分析,可视化》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推崇,我在京东买书,还没有发现书这么快得买完的,畅销啊! 其实, 几何化的数学,是违背了数学的不需要直觉的本质的,所以大多数书都是不肯这样用图表示的,除了几何书的,我们看到很多的中文的数学书,竟是公式和数字,没有图的,其实知道的人是不会怪罪的,这是数学的哲学和精神的本质的。 但是,作者违背了这个公理,却得到了推崇,why?《道德经》说的那样,空也是有用的? 所以,我也准备写一下我的思考,其实是数学是游戏,这是波利亚告诉我的。 那我们一起开始这个游戏吧! 数学分析, 最开始要讲如何构建实数统的,其中无理数的构建是非常的逻辑的,明白的说就是用一把刀,切割绳子,如果绳子都有头,那就是有理数,反之那么就是无理数,怎么没有头,自己想吧!反正我是知道的,哈哈,小卖弄一下。。。 我觉得无理数的建立,需要建立在集合的角度上, 根据数学抽象的原理 ,a可以是1,也可以是π,也可以是i,为什么不能是男人和女人呢?当然可以。。。。 来我们的游戏,就是一堆男人和一堆女人,中间可能有太监(小时候一直有个问题困扰我,太监怎么上厕所呢?)太监你不知道,都张的跟男人一样,很隐蔽的,这 跟无理数的形状很像,你没有办法用一个比例来表达 ,哈哈,我们怎么描绘太监,很难,说是男人,肯定不是,说是女人,也不是,其实我说的 是太监就是无理数。。。。无法表达, 在把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我们都知道,如果说他们全是男人,或者全是女人,我们就好办了,这是一群男人,那是一群女人,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我们就不得不说这是群,男人和女人的集合,要是不小心有太监混进去了,完了,我们迷惑了,那是无理的,我们无法描述我们的惊讶,这是什么集合,我们还找不到谁是太监,完了,我们只能是郁闷了,不要紧的, 我们统称男人和女人,还有太监,我们说都是人 ,如果变性的人,我们不反对的,这是自由,不许说别人的坏话,金凯!我只是用来表示一下。不好意思,如果有冒犯的话,请找。。。。。。 一堆男人和女人结婚了也就是结合了,我们把结果加起来得到了统计,结果还是男人和女人,但是都不会有别的什么高级生物生出现的,所以说我们建立了一个变化的包括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加上太监,因为那是后天的,对于我们只要求对于这个男人加女人过程,我们是得不出太监,我们排出生出太监的可能性,这个太令人难过了。这个说的就是 代数统的。 。。。 要是太监的话,那就复杂了,我们说超出了我们代数的范围,因为不符合我们男人加上女人的公式。 无理数的表达,是通过有理数的逼近的,也就是极限的计算的,要有左极限,右极限的 ,那么对于我们就简单了,男人是左边,女人是右边,中间是太监,;太监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像,都不像,那个更像,那个就是呗,我们用男人和女人逼近这个太监。。。。 在单纯的男人集合中,我们找到了老年的,年轻的,还假设我们的一堆中男人里什么时间段的都有,我们找来所有年龄的男人,(当然,遇到很较真的人,我要每天的,可以我给你,我要每秒的,我给你,我要更小时间段的,我可以,我把一个男人的一辈子的丛生到死的过程拍出来,时间在这里可能无法再分了, )我们刻画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几何中我们刻画了一个单调的曾的岁数的过程,只是一个单调序列,这是分析中的原理 。 在一个男人的一生,我们去划分时间段,一直划分,从30到40岁,到从现在到另一秒,我们不能否定的是他还是他,可能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变化了,我们也不给他指出,但是我们还叫他做他,(他的名字没有变)。。。。这个是 区间套引理和最小不变原理 。 好了,讲完,这个了 数学分析的关键:实数和一些重要的引理,还有一个极限的分析关键的计算,好像还介绍了四则运算的加法 ,男人加男人还是男人,我们还可以引申出无关和线性相关,例如一个男人肯定是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生出来的,这个不太好阐述,反正有分解的味道,你自己想想。。。。。 好了,开始讲什么是函数,我们知道解析的三角,对数,指数的,还有幂函数,这些初等的函数,这些是函数,没有错, 那人是 由男人和女人,还有太监组成的,我也在说一个函数,这个是函数 ,当然是,可以有对应的啊,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那你理解了现代函数的概念,不要再说函数只是一一对应的,要不太监怎么回事? 好了,基本的思想讲述完了,你可以不要男人和女人的比方,你还可以用苹果和李子,什么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的事情的是开心,数学是开心的,只要学的不开心了,兄弟,你学错了数学,那不是数学,那是????,我不说你懂得。 最后还有介绍一下, 积分和微分的关系,他们是构成微积分的基石 ,我们要说,他们不过是我们研究函数或者是变化的方式,积分是什么呢?整体的站在讲台上看函数,微分就是你也和讲台下,在人的集合中看看这个是男人,这个是女人,那个太监,怎么看,你自己想想,我就不说了。其实微分是局部的,细细的看,可以是放大镜,可以是显微镜,你用电子显微镜这样波长短的,我也无话可说,哈哈, 积分和微分的转化只不过是整体和局部的不同的方式,但是我们研究的都还是变化,千万不要说我说了微分方程,你就不会转化积分。。。。。 基本的思想和灵魂都写了。。。。。
36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道不仁 还是 Darwin?
seesky 2011-12-10 07:3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老子说大道不仁, 怎么就让我想起了达尔文?我试图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解释我的匪夷所思,比如我被灌输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等,可惜我不太满意。于是,开始歪说大道不仁: 大道不仁也许才会导致大道会赢,道会赢,就是道会win,就是Daowin,再邪乎点就是Darwin。 还是不满意,期待更完美的大道不仁。
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zjzhang 2011-10-26 11:59
第八章 上善若水 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个人分类: 道德经|3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的问题既不能靠法律也不能靠奖惩机制来解决
热度 7 qiaoqiao1980 2011-10-24 13:11
老子写了一本很小的书,也就几千字,我们把它称为《道德经》,被我们传承了很久,因为虽然书很小,但是讨论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当然这本书也被做了各种不同的解读。道和德可以说是人性中提纲挈领的东西,我们看到这两个字,即使不理解,也会感受到他们很重要,是人生中不能失去的东西。老子对于道和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人也就给出了更多的看法。 中国的学问实际上就是一部道德文章,阐述我们对于道和德的看法。可惜的是,文章做得太深,平常的老百姓反而不明白了。任何人的一生都是追寻的一生,也是解读生命的一生。每个人都对生命,对人生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而我们每个人在解读这种历程的时候,当我们要把他们表达成文字的时候,这种提纲挈领的就是道和德。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字。后来我明白了,就是因为我们是人,这也是我的哲学中最重要的起点。中国的哲学理念是不能来教的,而是来体会的,其他的哲学也是如此,因为哲学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教不出来的,是践行出来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尤其是则里面的德,是内心深处深深体会了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才会有的东西。韩愈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提到了道,也没有提到了德。德是不能教的。 为什么有了道,还需要德。道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德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践行。道不同,德不同,没有道的德也不是德。在中国的文化中,德不仅仅是人的品质,而是有着更深的含义的,是人生升华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道德沦丧,一方面是无道,一方面是无德。我们不去坚持真知,不去宣扬平等自由,而只是谋求利益,何来的道德呢?拯救道德,只能呼唤良知,这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奖惩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不管是制度,还是条文,都是一时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良知。 人是有良知的,当然良知也是会被毁灭的。它就好像小孩会说话一样,我们去教导,良知就会出现会壮大,社会才会变得更好。我们要坚持的是有道之德,不能在德上胡勾八扯,让良知陷入两难的境地。人都是现实中的人,做事情要考虑很多,如果所谓的道德让我们陷入了困境,那么这样的道德就是假道德,是可耻的。 德,从来都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而不是来要求别人的。我相信这是最重要的,以德治国并不可取,只有平等自由的人生,德行才会体现。把道德法制化制度化,是道德的堕落,是社会的堕落。
个人分类: 是问居|3983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推荐好书- 想做领导必读 中国古代智慧
dongzg101 2011-10-24 03:49
老 子《道德经》古文--白话解 老 子《道德经》古文-白话解 ------------------------------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 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top 【解释】 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短缺,越拉动它风量越多。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 -----------------------------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释】 空虚是永恒存在的,这叫做深奥的母性。深奥的母性。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其作用无穷无尽。 -----------------------------------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释】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它生存不是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站在前面,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得到保全。这不正是它不自私吗?所以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释】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事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 端的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磨的尖尖的,锐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因富贵而产生骄傲,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成功了就急流勇退,这才合乎自然的道理。 -------------------------------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解释】 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内省,能没有缺点吗?爱民治国,能不耍小聪明吗?五官与外界接触,能甘于示弱吗?什么都明白,能不妄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释】 三十根条幅集中在车毂的周围,车毂中间有了穿轴的空洞(无),才有车的作用。揉抟粘土作器具,当器具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当房屋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只提供条件,“无”(空虚)才起到作用。 --------------------------------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 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解释】 五光十色,使人眼花;过多的乐声是人耳聋;过多的美味使人口伤;纵情的起马打猎,是人心放荡发狂;保存珍贵的东西使人提心吊胆。因此圣人只为吃饱,不贪求耳目的享受,所以要抛弃那些取得这些。 ------------------------------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释】 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重视身体就象重视大的祸患。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本来就是卑下的,得到它当然惊恐,失去它也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重视己身就象重视大的祸患?我之所以会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够以贵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以爱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释】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种现象,无法追究。因为它们是混为一体的。它上面并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连绵不绝,难以形容,复回归于没有物体的状态。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形的形象,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拿着古时的道理来驾御今天的事物,能认识古时的道理,才可以说认识道的规律。 -----------------------------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解释】 古时善于为士的人,细微深远而通达,深远得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只能勉强加以形容:谨慎啊,象冬天趟水过河,警惕啊,象害怕四邻围攻,恭敬啊,象当客人,和蔼啊,象冰将融化,朴质啊,象为雕琢的素材,空旷啊,象深山幽谷,浑厚啊,象江河的浑水,谁能使浑水不浑?安静下来就会慢慢澄清。谁能长久保持安定?变动起来就会慢慢打破安定,保持此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去旧换新。 ---------------------------------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释】 尽量使心灵空虚到极点,坚守清净。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看到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各自回到他的根本。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宽容, 能宽容才能大公,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释】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他,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人们害怕他,最次的,人们看不起他,统治者不值得信任,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啊,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的。 ------------------------------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释】 大道被废弃了,才显示出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了,才有狡诈虚伪。家庭不和睦了,才看得出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忠臣。 ------------------------------- 《老子》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解释】 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 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了巧和利,盗贼就能自然消灭。这三条作为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认识有所从属:保持朴素,减少私欲。 -----------------------------------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解释】 抛弃学问才能免除忧患。应诺与阿斥,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相差有多少?人们所怕的,就不能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还没有个尽头!众人都兴高采烈,好象参加盛大的宴席,好象春天去登台眺望美景。唯独我自己淡淡的无动于衷,好象还不会发笑的婴儿。疲倦啊,象是无家可归!.众人都有余,只有我好象什么也没有,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混混沌沌啊!人们都是那么清醒,我却混混迷迷,人们是那么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辽阔无边啊,象大海,无尽无休啊,象大风。.众人都有能耐, 唯独我愚笨无能。我和人们都不一样,是因为我以得了道为贵。 ----------------------------------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解释】 大德的形态,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没有固定的形体。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却有实物;深啊远啊, 深远之中却有精气,这种精气是真实可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废去,根据它才能认是万物的开始。我怎么会知道万物的开始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此。 ---------------------------------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解释】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破旧才能生新, 少取才有收获,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用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和模式。不固执己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夸 耀才显得有功, 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古时所说的委屈才能保全等话,怎么能是空话呢!真正能全部得到它。 ---------------------------------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释】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不值得信任的, 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释】 掂起脚跟是站不稳当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固执己见的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是不能长久的。从道的观点来看,应当说是剩饭赘瘤。谁都厌恶它, 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 《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啊,无形啊,不依*外力而永远存在。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解释】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辎重。虽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在里面。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地对待天下的事情呢?轻率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 《老子》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解释】 善于行路的,不留辙迹;善于言谈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留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锁具却不能打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不能解脱。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救人,所以没有废弃的人;总是善于用物, 所以总是没有废弃的物;这就叫做内在的聪明。所以,善人是恶人的老师, 恶人是山热病的借鉴,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借鉴,虽自以为明智 而实际上很糊涂。这就是精深奥妙的道理。 ----------------------------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解释】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沟溪。甘作天下的沟溪,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初生的婴儿的状态。明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甘作天下的模式。甘作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就不会丢失,回复到最终的真理。明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作天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回复的纯朴,纯朴分散就成为器具,圣人们用它们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的器具是完整的。 ----------------------------------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解释】 打算治理天下用妄为的办法,我看他是得不到什么的。天下诗歌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妄为的。妄为的人要失败,想据为己有的要丢失。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轻嘘的有急吹的,有强壮的有瘦弱的,有小挫的有全毁的。所以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解释】 用道辅助君王的人,不用兵力在天下逞强,这事容易得到报应:军队驻过的地方,就会长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有荒年。善于用兵的只求有个 好结果就行了,不敢用兵来逞强。有好结果了,不要自高自大,有好结果了不要夸耀,有好结果了不要骄傲,有好结果了要看成是出于不得已,有好结果了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和乎道的原则,不和乎道的原则必然消亡。 -------------------------------- 《老子》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解释】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仰仗它。君子平时以左边为上,打仗时就以右边为上。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的东西,不得已而用它,看轻一些为好。胜利了也不要看成是美事。如果看成美事,就是喜欢杀人了。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了。吉庆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就是说用办丧事的规矩来处理。战争杀人众多,要带者悲痛的心情参与,就是战胜了也要用办丧事的规矩来处理。 ------------------------------ 《老子》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释】 道永远没有固定的名称。朴虽然小,天下没有谁能支配它。到侯王的如果能守着它,万物将会自动归从。天地之气相合,就会下雨。人们没有指使它,它却自然均匀。开始有制度就要有名称,名称既然有了,就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险。比如道为天下所归,就像江海为一切河流所归一样。 -------------------------------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释】 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 -------------------------------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解释】 万物依*它生存而它从不说什么,成功了它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经常没有欲望,可称为渺小;万物想它归附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之为伟大。因为它到底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为伟大。 ---------------------------------- 《老子》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解释】 谁要掌握了道,天下人都要向他投*。都来投*也不会互相伤害,大家都和平安泰。音乐与美食,能使行人停步。道要说出来,却淡的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用不完。 -------------------------------- 《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解释】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想要废弃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与它。这叫做精深的预见,柔弱会战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好武器不能拿出来给人看。 --------------------------------- 《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解释】 道是无为的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侯王如果能保持无为这一原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归化后如果有欲望发作,我就用“无名之扑”来镇服他。无名之扑也就是根绝欲望。根绝欲望可以安静,天下自然就会稳定。 -----------------------------------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释】 上德不表现为有德,实际上是有德。下德自以为有德,实际上是没有德的。上德无所表现不故意表现他的德。下德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他的德。上仁有所表现,但非故意表现他的仁。上义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他的义。上礼有所表现而得不到响应。就伸出胳膊强迫人家来响应。所以失去了道以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后才有仁,失去了仁以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混乱的开始。有先见之明的人,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贫薄,存心朴实,而不在于虚华。所以要舍弃后者采取前者。 -------------------------------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解释】 自古以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神得到一就有灵,洼坑得到一就充盈,万物得到一就繁衍滋生,侯王得到一就能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是从得到一才能达到的境界,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安宁,恐怕要废弃;神不能保持灵验,恐怕就要消失;洼坑不能保持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不能繁衍滋生,恐怕要灭绝;侯王不能保持高地位,恐怕要垮台。所以,贵以*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为“孤家”.“寡人”“不* ”。这不是以*为根本吗? 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追求过多的荣誉就没有荣誉,不想做高贵的美玉,要做坚硬的基石。 ----------------------------------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解释】 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示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生于看不见的“无”。 -----------------------------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解释】 上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努力去实践;中士听了道的道理,觉得好象是有道理又好象没道理;下士听了道的道理,就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所以古人说过:明显的“道”好象暗昧,前进的“道”好象后退,平坦的“道” 好像高低不平,崇高的“德”好像低洼的川谷,洁白好象污垢,广大的“德”好像有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是怠惰,质地纯净好像是浑浊。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边角,重大的器具往往制成得很晚,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无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道”幽隐而无名,只有“道”,才善于使万物得以完成。 --------------------------------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解释】 道产生统一体,统一体产生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第三者,第三者产生万事万物。万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它们在交冲中得到和谐。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家”.“寡人”.“不* ”这些词儿。而王公们却用这些词儿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贬损它它却得到增益;增益它它却受到贬损。人们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宗旨。 ----------------------------------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御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进入没有空隙的东西里面。我因而认识到无为的好处。无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天下的事很少能够比上得上它。 ------------------------------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释】 名声与身体相比哪个亲切?身体与财产相比哪个重要?得到和丧失相比哪个有害?所以,过分的吝惜必招致更大的破费,丰厚的储藏必有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安全。 --------------------------------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解释】 最完美的东西好象是空虚的,它的作用不会穷竭。最挺直的好象弯曲,最灵巧的好象笨拙,最好的口才好象说话迟钝。急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炎热,清净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解释】 天下有道时,战马都用来耕地;天下无道时,怀孕的马也要在战场上生驹。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为满足永远是满足的。 -----------------------------------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解释】 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看到天道。走出去越远,知道的道理越少。所以圣人不需要通过经历就能知晓,不需亲见就能明了,不去做就能成功。 --------------------------------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解释】 求学问天天增加,求道天天减少,减少再减少,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地,虽然无为而没有不是他所为的。治理天下不要经常进行干扰。如果经常干扰,就不可能治理好天下。 ---------------------------------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解释】 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可以使人向善。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就可以使人守信用。胜任治理天下,和和气气使天下百姓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注意他们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圣人使百姓们都回复到婴儿般的状态。 --------------------------------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解释】 从出生到死亡。长命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命的,却过早死去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因为想长命,生活过于优厚。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 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遭到杀伤。牛永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到有死亡危险的地方去。 ------------------------------- 《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解释】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种类区分万物,环境形成万物。因而万物没有不尊重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被尊重,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应自然。所以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得到生长和发育,使万物得到安定和保护,使万物得到养育和繁殖,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当万物之长而不自以是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 《老子》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解释】 天下事物 都有个开头儿,要把这个开头儿当作天下事物的根本。已经得知了万物的根本,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还必须坚守着万物的根本,就一辈子没危险。塞着窟窿,关闭门户,终身不生疾病,敞开窟窿,济了他们的事,终身不可救治。观察细微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强。用它的光亮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身带来灾殃,这就是熟习常道。 ------------------------------- 《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解释】 假如我有点知识,我就在大道上行走,怕的是走邪路。大路很平坦,而人却喜欢走捷径。朝政很腐败,农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而穿着锦绣衣服,带着锋利宝剑,吃厌了精美饮食,占有过多的财富,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不和乎道呀! ----------------------------- 《老子》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解释】 善建的不可拔除,善抱的不会脱落,子孙遵照这个道理祭祀永不断绝。用这个道理修身,他的德就会纯真;用这个道理治家,他的德就会有馀;用这个道理治乡,这乡的德就会久远;用这个道理治国,这个国的德就会丰厚;用这个道理治天下,天下的德就会普及。所以,从个人去认识个人,从家去认识家,从乡去认识乡,从国去认识国,从天下去认识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 《老子》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解释】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个婴儿。毒虫不蛰他,猛兽不伤他,恶鸟不抓他,筋骨柔弱而小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是咋回事,而小生殖器常常勃起,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整天号啼而喉咙却不沙哑,这是淳和之极的表现。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到常的叫做明。贪求生活享受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事物过分壮大就会衰老,可说是离开了道,离开了道就要早亡。 -------------------------------- 《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 故为天下贵。 【解释】 真懂得的不随便乱说,随便乱说的不是真懂得。塞着穴洞,关闭门户,挫去锋芒,解脱纠纷,含光耀,混同垢 尘,这就叫做“玄同”,所以,不可能对它亲近,不可能对他疏远。不可能使他 得利,不可能使他受害。不可能使他尊贵,不可能使他下*。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 《老子》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解释】 用正大光明的方法治国,用奇谲诡异的方法用兵,以不扰民来掌握天下。我怎么知道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们的技术越巧,奇怪物品越多;法令越分明,盗贼就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所作为人民自然顺化。我好静,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加干扰,人民自然富裕,我没有贪欲,人民自然淳朴 ------------------------------- 《老子》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解释】 政治宽松,人民就淳朴。政治苛刻,人民就狡诈。灾害啊,幸福就在它身边,幸福啊,灾害就藏在里边。谁知它最后会怎么样?它没有定论。正常的可能变为反常,善良可能变为妖孽。人们的迷惑,由来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虽是方正的但不是切割的,虽是锋利的,但不伤人,虽是坦直的,但不放肆,虽是光亮的到不刺眼。 ------------------------------- 《老子》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 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解释】 治理人.事奉天都不如吝啬为好由于吝啬,可说成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可说成是重积德。重积德就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这种力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无法估计的力量,可以管理国家。有了治国的根本,治理方可以长久。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生的牢.这是延长生命的道理。 --------------------------------- 《老子》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解释】 治理大国好象煎小鱼(或者做小菜)。用道来治理天下,鬼也不起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就是它起作用也不能伤人。不是它起作用也不能伤人,圣人也不伤人。这样双方互不伤害,所以能彼此无事。 -------------------------------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解释】 大国要居于江河的下流,这是天下百川所归附的地方,自居于雌性地位。雌性经常以安静战胜雄性,就在于她安静而居下。所以,大国对于小国谦下,就可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谦下,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谦下可以信任人,谦下可以被人信任。大国不过分要求领导小国,小国不过分要求事奉大国,大国小国都适当的满足自的要求,大国应特别注意谦下。 -------------------------------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解释】 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人的法宝,恶人也受它的保护。美好的言词能换取人们的尊敬,善良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即使有不懂为善的人,怎能把他们抛弃呢?所以树立天子,设置大臣,虽然先献美好的玉石,后献珍贵的车辆,还不如把道作为献礼。古时所以为什么要重视这个道?不是说有求即能得,有罪即能免吗?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 《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解释】 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轻易答复别人的要求,势必要失信,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圣人遇事总是看得困难些,所以最终就没有困难了。 -------------------------------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解释】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事变还没有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溶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要在事件发生前就把它安排妥当,要在祸乱未发生以前就加以治理。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积累的泥土筑起的;潜力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有为就会有失败,有得就会有损失。因为圣人无为,所以就不会失败:无得,所以就无失。人们做事往往在快成功的时候失败。当事情快要办完的时候还能象开始时那样谨慎,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重视稀有的货物;圣人的学问就是没有学问,以补救众人常犯的过错。用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去妄加干涉. --------------------------------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解释】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些,而是教人民愚蠢些。人民之所以难治理就是因为他们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灾害;不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幸福。认识这两种治国的法则也就是模式。经常运用这一模式,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啊,与事物是相反的,最后得到的是非常通顺。 -----------------------------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 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由于它善于处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不感到负担;处在人民前面而人民不感觉碍事。所以天下人民喜欢推崇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解释】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太大,正是因为大,所以不象任何东西。如果象某种东西,早就渺小的很了!我有三件法宝,我掌握它并保护着它:第一叫做慈爱,第二叫做节俭,第三叫做不敢在天下人的前头。慈爱,才能勇敢,节俭,才能宽绰,不敢在天下人的前头,才能做事物的首长。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勇敢,舍弃节俭而求宽绰,舍弃后而去争先,只有死路一条了。说道慈爱,用它去作战就能胜利,用它去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拯就谁,就用慈爱来保卫谁。 --------------------------------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解释】 善于作武士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愤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对打;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与天道符合,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解释】 用兵的说过:我不敢主动进攻而要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叫做没有阵势可摆,没有胳膊可举,没有敌人可打,没有武器可拿。祸害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势力相当,悲愤的一方会得到利。 ---------------------------------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解释】 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天下竟没人懂,没人实行。言论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主心骨。由于人们的无知,所以才不了解我。了解我的很少,效法我的就可贵了。所以圣人穿的虽不好怀里却揣着美玉。 ---------------------------------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解释】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最好,不止到自以为知道就是毛病,正因为把这种毛病当作病,所以才没有病。圣人没有毛病,因为他把这种毛病当作 病,所以才没有病。 --------------------------------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释】 人民不怕威胁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生,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感到压迫。所以圣人只求能自知而不自我表现,只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所以要抛弃后者保持前者。 ----------------------------------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解释】 勇于有胆量就会死,勇于没胆量就会活。这两种“勇于”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讨厌的,谁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圣人也难于解说明白。天的道,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答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慢条斯理的而善于谋划。天网广大无边,网孔虽稀,而从没有遗漏。 ---------------------------------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夫代大匠□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解释】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如果使人民经常怕死,对那些捣乱的人,我把他们抓来杀掉,谁还敢?应由专管杀人的人去杀。要代替专管杀人的去杀,正如同代替木匠去砍头。要代替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释】 人民所以饥饿,是由于上面租税太多,所以才饥饿。人民所以难治理,是因为上面有所妄为,所以难治理。人民之所以不重视自己生命,是因为上面过分地保养自己的生命。所以人民才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过分看重生命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释】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人死后身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活着时是柔软脆弱的,它们死后 就变得枯槁了。所以僵硬的属于死亡一类,柔软的属于生存一类。所以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僵硬就会被摧折。僵硬的处于下降状态,柔软的处于上升状态。 --------------------------------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解释】 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的道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热闹的道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补充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因而圣人干完事情却没有仗恃,成功了自己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解释】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破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不能实现。因此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得国家的领导。承担全国的灾殃,才能当天下的王。正话好象是反话。 -------------------------------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 和解深重的仇怨,必然还会有遗留的仇怨,这怎么算作妥善的办法呢?所以圣人虽然拿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强迫人家还债。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经常帮助有德的人。 ----------------------------------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 国要小人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也不想远方迁移;虽有船车,没有乘坐的必要;虽有武器装备,没有陈列的必要。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状况。吃得香甜,穿的美观。住的安逸,过得欢乐,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着。而人民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 ----------------------------------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释】 真实的话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话不见得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者不是善良的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懂的人不会有真正的专门知识。圣人没有积蓄,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力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的道有利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道即使做点什么,也不跟人家争夺。 阅读全文(32) | 回复(0) 标签: 老 子 道德经 上一篇: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在2011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下一篇: 中国教育一瞥:夜里陪孩子读书的母亲
1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绝”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daodezhenjing 2011-9-27 09:40
  老子的《道德经》经常也被称作《韦编三绝》,其三绝就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的意思是这样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受同一个原理支配的,制定顺应自然之理的规则,并严格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这才是真正的管理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雏狗。”天地为什么井然有序,原因就是自然严格按照自然的规则行事,圣人怎么管理国家,也就是严格按照顺应自然之理的规则行事。根本不用树立什么典型,讲什么仁义,也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现在我们经常树立什么典型,把人分等,这是违背自然规则的一种管理方式。真正的管理是制定一套平等竞争的规则,这个规则其实就是根据个人能力分配国家的资本,你能力大就监控更多的国家资本,你能力小就监控较小的国家资本,严格按照这个规则,人的才能才不会浪费,国家资本才会更大限度的增值,国家发展了,民利当然是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搞了一套仁义道德,其目的就是让人自觉地约束自己。可他忽视了人的本性,人本性上是不会主动地约束自己的,就象现在的当官的,满嘴仁义道德,却底下私饱中囊,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监督,缺乏了监督,人自私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眼中只有钱,就是仁义道德这一套弄的,因为人们认为,有了钱才会有道德,没有钱就没有道德。要管好这个社会,其根本是严格地按照规则,顺应自然之道获得才是真正的道德,违背自然之道的获得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才是真正的管理。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只要有机会,它就会投机取巧,巧取豪夺。这就象人的婚姻一样,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喜新厌旧,男的总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女的总是喜欢有钱的,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人就会象动物一样,把旧的抛弃,迎娶新的。如果真的这样,社会还不乱了。同样,为什么人们喜欢投机取巧,就是因为没有平等竞争的规则,有空子可钻,如果国家制定了平等竞争的规则,你能力大就获得多点,你能力小就获得少点,人们就会平衡,心理平衡了,就没有巧取豪夺了。
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中的管理学问
daodezhenjing 2011-9-21 13:58
《道德经》是一部认识自然界的宝典,自然万物看起来很玄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它不过是由同一种物质所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所支配。统一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自然规律不过是一个原理,也是没有办法观察得到的,唯一认识它的方法就是认识自己,因为人和万物不仅组成物质一样,而且存在原理也一样,如果你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可以用它合理地认识宇宙的一切。而《道德经》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这一切的宝典。 西方人有一本《圣经》,它用一个神化的上帝概念来说明自然界的原理,让人们懂得怎样去生活。东方人则有一本《道德经》,道即万物都遵循的一个原理,德古代通得字,道德的含义就是顺应自然之道来获得。 《道德经》是一本道家气功宝典,气功是什么?它就是一种 主动寻求与大自然顺应的一种方法。大自然力量是不可抗拒的,顺应自然就会得到自然力量的优先支持,使你抗病的力量倍增,违背自然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使病情加重。可怎样顺应自然呢?《道德经》告诉我们,摆脱后天不良的意识主导,请回先天与大自然相顺应的潜意识,你顺应了自然,自然就给了你抗病的力量,疾病就好了。 《道德经》是一部成功学宝典,它告诉人们,社会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而且是符合规律的,你觉得这不合理,哪不合理,怨天尤人一点作用都没有,这只会增加你成功的难度。真正的成功之道就是从认识自己入手,来认识其它人行为的合理性,比如你看不惯某个人,并不是这个人不遵循规律,而是你不能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所致,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让规律替你办事,这不是一种强求,而是顺应自然之势,水到渠成。 《道德经》又是一部做人的宝典,它告诉你要获得别人的承认,最重要的不是去强迫别人做某些事,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去满足别人的需要,比如你通过一个企业的建设让更多人获得发展的机会,或者通过你的思想让更多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这样你就具备了吸引力。如果你欲望太重,就等于你没有考虑到别人欲望,如果你利益心太重,就等于你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凭什么让人尊重你。人与人本性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吸引力的产生是以满足别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为前提的。你要想让你自己具有魅力,首先要考虑你满足了别人些什么? 《道德经》更是一部管理学的宝典,它告诉人们, 管理的核心就是认识自己,认识决定一切的大自然规则,并严格按照自然规则去进行管理。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雏狗。只有按照人的本性去自觉地引导,用规则去严格地要求,企业才能真正地管好。 《道德经》的深奥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大家都去理解,但每一个人读它都会读出一定的道理来,让你更贴切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己,这就足够了,读《道德经》的意义就在于此。它不仅让你的大脑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而且让你对疾病的理解更深一层,明白了病因,治疗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易》读书笔记5---------与《道德经》的关系
热度 1 jinkai719 2011-9-21 08:16
道德经把“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的精神内涵发挥的淋漓精致。 研究《道德经》的原因,也是巧,不太喜欢老子,这个不知道是神是鬼的人,连出生年代都不知道的人,常人一般认为老子是孔子老师,有人(钱穆)说他应该是楚国人,按照他的行为逻辑和笔锋。 本人在小木虫论坛催化版做版主有大半年了,整天在版主的板块取金币,虽然金币对于我只是数字,可是真的就像那些爱钱的人一样,喜欢锦上添花,就是喜欢看金币的数字在天天那增长。 ( 以前,不太理解有些富人为什么那么扣了,现在知道了,就是喜欢那数字。又回味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几个博士朋友聊天,其中一个已经上班当老师了,按理应该很有钱了吧,工资好几千,已经开上车,车看来不便宜。本人没有钱,一直也没有想买过车。可是我们每月拿一千的人买回来包子,他也要再那跟着我们蹭吃的,你知道他跟我们谈什么?他说跟他女友每天吃馆子每次都要花好几百,还要养车。我说一百一个月,在南京我家小区就是这个价。他说一百,你太小看天大的吞金实力了,两百!我说你真有钱,请我们兄弟也吃一次大餐吧,你知道他说什么?他现在每个月还要向爸妈要好几千,不仅好几千,而且是大几千,他干什么呢?养车,养女人,但是其实是养他自己那张可怜的小脸。当时,吓的我也那个闭月羞花了。最近,妈妈跟我说有钱没,我说我饿了吃鸡蛋,渴了喝牛奶,想吃肉,买烧鸡,钱不够也是因为买书看,把老爸逗乐了,我也乐了。富人也有苦,我理解!对了,吃鱼翅,掐嗓子,我记忆中好像是那个富人说的) 可是最近,生气的是,在回帖的时候,不能以表情和一个字了事了。本人和很多版主都很生气。我一赌气之下,我每天给板块上抄一句古语,不是每天都要写回语么?我就开始在网上复制《论语》,因为论语读了好几遍了,有点没有意思,就觉得搞掂别的,看别的子,都是废话一箩筐,看到老子,短小精干,倍觉得亲近,就每天一条的复制粘贴。 今天早上,读了一会,本家的金老的《周易全解》,仔细品读,感觉新意颇多。 早上,上论坛,我在报道贴上了道德经一句话,然后又细细读了整篇《道德经》,感觉又有所的。中国人的国学中的经典之做都是文字短小,但是其中很多意义都值得玩味。当然,不是天天对着一本古书或者一个学者的学问,而是读完这个,再读这个,感到可以互参。 我今天有时间读了一下《说文解字段注》 (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启与”一“,就太极;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 两仪 ,两仪生 四象 ,四象生 八卦 。”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 太初 、太一也。 (很多国学大师写了不少必读书目,但是我总觉得最值得读的是,说文解字》和《周易》       老子其书《道德经》(其中的老子,易经,庄子成为玄学三书而易经首当其冲),不管老子是何时的人,但是一定是晚与周公。 周公应该是《五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其中一个编辑,不一定都是他写的,但是一定通过他的手。所以,我们读书要读源头,要分析其中中国国学的本源。而《周易》一定是五经之首。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写道: 帧班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就像我做催化,做的是工科,物理和数学就是其中的根本。不理解数学,物理,根本没法理解化学(化学从物理那里借了不少东西,量子力学和群论,其中的一个分支仪器分析就是物理光谱,衍射方法研究化学结构)要不,你以为那个催化剂的配方是摇骰子搞出来的? 而研究科学主要理解两点:一个知识体系,另一个就是思维方式。举个例子,例如数学,知识体系很庞大,但是按照罗素的分类:符号和逻辑。(古代《几何原本》的逻辑让人惊叹,而牛顿的《原理》让人觉得是狗尾;打个比方,抄鲁迅的很多,王小波就是其中一个,还不错,要说王朔,我就呸那个说的人。其实鲁迅文风好学,骂人谁不会,只是高低,但是反过头来,骂人有什么高的?反而是胡适的做人,让人缅怀,民国多少学者,愿意称为适之的朋友?就连伟大如润之也不能免俗)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几何和形;法国的彭加勒:直观与逻辑。 所以,我们研究《周易》,肯定是研究其中的体系和思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矛盾,天地,男女全在”乾卦和坤卦“之间。《系辞上》” 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其中的矛盾的思维让人感到意蕴深远。 其实一个《系辞》就是很好的《周易》导读,我再看看《道德经》完全是阐述(说抄袭有点过),只不过是加强了正反的的反面。《道德经》中的 A。正反辩证:”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更多的我就不举例了。这是矛盾。 B.强调其中的阴面,或者是反面,”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完全是强调其中的阴,告诉我们阴极,负极,反面都是应该注意的,或者更加强调。不要只注重其中正面,其中天地万物中的反面有时候就是我们没有注意的,或者是更加重要。没有空,我们无所居住。 不为,反智也就是老子的政治思想,而空,阴则是老子对自然的重要规律的认知。读完全篇,感觉是一种反话正说的腔调,更注重“天地人”的反面或者其中的地或者“坤”。 C.《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 君子之道 鲜矣。《系辞》已经把“道”说明白了,就是阴阳,就是矛盾。可是到了老子,却不说道了,why?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阐述《周易》意思?还是故意的,我知道也不说? 没有读《周易》我们趴着看《道德经》;看完《周易》,我可以负责任说:我们站着把《道德经》读下了。
2881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一段道德经文本的思考
seawan 2011-9-13 09:33
【引用】:(引自智慧人生网: http://www.sophia.net.cn/gu/folder1/2007917/1188.Html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清静自然,纯和平淡的上乘社会秩序被破坏后,才会用仁义来作为民众行为的补充指导;智巧、技能发展进步了,虚伪和权谋也从中滋生了;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大多逆伦叛上,不敬不爱,才会认识到孝顺、慈爱等人伦的可贵;整个国家陷于混乱,面临崩溃,才会衬托出忠臣的力挽狂澜、一柱擎天 。 点评:本章是用具体事例来解释“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道理。 ------------------------------------------------------------------------------------------- 【评论】感觉上面“点评”是比较切合原文意旨的,但译文有些偏颇。其中包含四句话,每句都有问题。第2句有些近似,其他3句问题非常大。 举一例:“ 六亲不和,有孝慈; ”,这句话不是说“ 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大多逆伦叛上,不敬不爱,才会认识到孝顺、慈爱等人伦的可贵 ”,而是说,在“六亲不和”的状态下,才会有所谓“孝慈”这个概念的出现。而后者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当前人与人关系的不理性、不理想状态。作者希望表达的意思还包括:如果有人高唱“孝慈”,恰恰说明其声言人本身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不合理和不理性,以及该概念的天生缺陷(这个论断是从全文中理解得出的,表述也不清晰,可能也有偏颇之处)。但是上面译文却希望将老子的文字用到“整治社会道德”这样的目的,说该段文章“说明了XXXX的可贵”, 恰恰与老子的原文意趣完全相反!! 【思考】 在现在的“国学热”中,有些人倾向于希望使用“国学”来“整治道德”,我觉得这个不靠谱。 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和现代文明比起来,是非常不道德的社会,靠这个封建社会的文化,来建设现代文明的道德体系,非常的不靠谱。
个人分类: 思考|2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介绍
newniu 2011-8-28 20:54
《道德经》与《易经》一样,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 2000 多年来,受到无数军事家、政治家、医生、谋士、君主的推荐。现在,《道德经》的读者群已扩展到国外,仅英译本就达 100 多种,德国每 4 户就有一本《道德经》,普及度远超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许多名家对《道德经》做了注解,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成一家之言。要想真正贴近《道德经》原意,只有从根源上探寻方法。我试着从两条路入手,一是分析老子身世和生活背景,寻找《道德经》的足迹;另一是把老子与同时代的思想门派对比分析。 老子的工作背景非常特别。《史记》记载:老子者,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周守藏室之史”透露出老子的工作——国家级图书管理员。“国家级”说明老子位于国家权力顶端,处于东周王身边,站的高,看得远,接触的是帝国核心,听到的是宏观大事,见到的是大人物。“管理员”说明他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和思考,知识丰富,能够达到一定理论高度。工作性质决定思维和认知能力。老子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思考国家“大”事,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类似于少林寺藏经阁的扫地僧,天天读书,练成天下第一功夫。老子的工作环境和位置保证他有可能悟出《道德经》。 《道德经》离不开当时社会大环境。春秋末期,东周气数已尽,社会动荡不安,狼烟滚滚,诸侯之间打来打去、互相兼并。余下的诸侯实力越来越强,根本不把东周王放在眼里,东周王只是名义上存在。老子作为下级官吏,试图发现救亡图存的办法。如何治国,如何统治臣民,如何减少战争的伤害 ? 老子也许想过以暴制暴,想过如孔子一样以道德礼节约束人。然而经验告诉他,以上方法皆行不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老子自认为寻找到问题根源:智慧和贪婪。诸侯国为什么打来打去?诸侯国为什么藐视周王?一切源于贪婪和智慧。谋士们人心贪婪,想升官发财,想利用战争建立军功,由是鼓动诸侯王动武,以求建功立业。诸侯王贪婪别国土地和人口,不顾本国百姓死活,像驱赶牛马一样驱赶他们,以掠夺它国的土地。谋士们使用智慧影响诸侯王行为,从而影响内政外交。将领们把智慧用于战争,盘算着如何消灭别国,如何更多杀死对方的士兵。贪婪是动力,智慧是工具,诸侯国越来越强大,东周王越来越被藐视,百姓生活越来越困苦。只有解决人性中的贪婪和智慧,才能使社会安定,至少老子这样认为。 《道德经》提出小国寡民、结绳记事的理想国模式。不过老子只希望老百姓愚昧,统治者还是应该掌握智慧之术的。这暴露出《道德经》的目的——君王之术。比如第 36 章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意思是说,“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毁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拿给它;这是一种不可以展现于世人的智慧;柔弱能战胜刚强,其间的关系好象鱼不能离开水,制胜的法宝决不可以让别人知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表明他的真正想法:‘统治者掌握各种智慧,但不让百姓了解’。 春秋末期是社会巨变的时代,胸怀天下的人都不可避免会试着解决当时社会的问题。 除了老子提出的治国方略,其他仁人志士也没有闲着,也试图寻找治国方策,开宗立派。春秋末期的动荡打裂了社会的框框架架,为 仁人志士 提供了出头机会。经过四五百年,最终形成了以“道、法、儒、墨”为首的诸子百家。一些才俊满带着热血与激情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王,以谋求施展抱负的机会。一些满怀治国壮志,探索治国道理。一些创立外交策略,影响各诸侯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创出兵法谋略。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化,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道、法、儒、墨”的影响最大,四家都怀有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不过政治方略各有千秋,正与代表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相得益彰,对比鲜明。 老子是道家鼻祖,代表了统治者的愿望。当老子在庙堂之上观察东周王做事时,很自然地会把自己放在东周王的位置上,想着“如何结束混乱局面,恢复王权统治”。“法家”代表着擅长谋略的知识分子——谋士。一群心高气傲、渴望高官厚禄,欲实现抱负的平民不甘心处于社会底层,希望通过攀附诸侯王实现个人理想。平民除了聪明和智慧,并没有其他资源,唯一的出路是学习治国、治军之术,卖予帝王家。“法家”依赖和崇尚“智力”,用“智”统治天下,正迎合了时代需求。 “法家”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与诸侯王建立密切关系,得到信任的能力;二、有治国治军的能力,满足诸侯王称霸、抗敌的需求。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自我推销”,达到与君主心灵相通,然后才能成为谋士,获取支持,最终通过治国、治军,获取爵位。从势微力弱的平民到掌握千万人生死的相爷将帅,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风险的道路。平民千千万,怎么才能得到诸侯王的注意,怎么才能迎合诸侯王的心理,怎么才能获得权力和影响力。在获得诸侯王的支持后,如何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治国方案,如何实施这些方略,这需要一系列的运作,需要高超智谋。《道德经》开启了民智,准备了思想武器。“法家”使平民成王成相成为可能。 “法家”的“智”正来自于老子。老子希望统治者掌握“智”,现实却是平民掌握“智”。老子开启了“智”战,亮出“智”这个武器。不过老子长期身处高位,理论丰富,缺少实有案例。“法家”针对自身的经历不断细化充实,渐渐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包括法、术、势,成为谋士们获取诸侯王信任和支持,实现抱负的工具。 “法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彻底的实用主义。他们以“智力”生存于人世间,不在意谁当君主,也不在意道德、礼节问题。比如张仪、商鞅、吴起、苏秦等人在华夏大地不停奔波,只为获得“封妻荫子”和荣华富贵。他们不在意谁坐在诸侯王位置上,也不在意使用赤裸裸欺骗等卑鄙手段。 与老子愿望相反,君主们没有拥有“智”,反而是平民利用《道德经》,充分发挥出“智”的力量,把《道德经》变成实现自我抱负的工具。老子本意是消除社会动荡,实际却加剧了社会动荡。“秦”一统天下之后,四海升平,“法家”失去了工作的机会。然而“法家”的“智谋”为“君主”们所喜爱。在三国刘备遗诏中就有“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益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申、韩、管子、六韬即是法家最经典的著作。 “儒家”代表着贵族阶层。贵族是一群吃喝不用愁,为君主的统治帮衬的人。贵族需要礼节和信仰,需要盲目地支持君主。孔子时代,贵族阶层开始衰落,新兴的地主阶级正在崛起,但是孔子仍然十分珍惜周朝贵族的那一套“仁和礼”,要把“仁和礼”推广到整个社会,主张 " 为政以德 " 。因此,“儒家”把贵族阶层那一套关系理论(即道德和礼教),推广开来,让天下普通人也能够了解和施行。当然,这也意味着从政治上把贵族原有的领地向平民开放,普通人也可以为官,具有进步意义。 墨家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想法。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对贵族、富人欺压下层民众,禁止“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墨家的治国思想是“尚贤使能”,希望诸侯王尊重有德、才、智的人,鼓励、提拔使用他们。墨家同时阐述节俭与治国的道理,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 墨家代表着中底层人民,实践能力非常厉害。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有杰出贡献。据说原来墨子学习儒家,因不满儒家处处摆架子,要面子,把工夫花在外表上,希望发扬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因而创立墨家。墨子虽然能力很强,但儒家贵族式的忠君思想制约了他,他只是渴望仁君和贤臣,完全没有“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一般讲,墨家在汉代董仲舒的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后,由显学逐渐灭绝。不过,墨家思想的基础依然存在,劳动人民对圣贤和清天大老爷的渴望反映出墨家思想。 由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我国历史上存在着无数次农民起义,这些起义队伍与墨家理想有着根本性不同。墨家认同现在的统治,只是希望官员清廉,坐在官位上的人是圣贤,即反贪官,不反皇帝。后来的白莲教、小刀会与墨家有着类似的渊源。 各派代表人物的生活背景反映出不同的政治理念。老子在周王身边,想象着周王“应该”如何治国。“法家”是平民,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君主赏识,完成从贫穷到富贵的转变。儒家孔子出身贵族,认为“贵族的样式”非常好,要推广到整个社会,促使国富民强。墨子是聪明的普通人,以实践为主,而且受过儒家教育,存在道德上的洁身自好,有一些理想主义情节。 由于社会不能后退,《道德经》只能成为老子的理想国,随着东周的灭亡,渐渐失去可行性,老子只有骑青牛向西隐居。不过老子的“愚民策略”还是被后世统治阶级所借鉴,这是后话。 《道德经》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老子对世界的看法,讲述“道”是什么;二是老子认识世界的方法,特别是“有欲”和“无欲”两种手段看世界;三是应用案例,即治国、御民和征战的策略。 “道”非常难以理解,不妨从“道”的图腾标志做一些分析。太极图中包含阴和阳两种元素,两者互相纠缠在一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转变,相生相克,形成一个整体,这即代表着“道”。与之类似的有阴阳五行,包含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形成一个整体。与太极图类似,只是元素更多,表述更精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有一定“规律”,阴阳的相生相克同样存在类似“规律”。除了阴阳五行,古代还存在着五音、五色等理论。基本音和基本色只有五种,但是世界上的美丽景色、美妙歌声都是由这五种基本色和五种基本音组成的。通过类推可以断定——自然界可由阴阳进行分析和解释。 “道”表示各方的交互和关联。当“道”作用于实际时,又必须有所指,可以具体到某类事物。在《庄子·外篇· 箧第十》篇讲了“盗亦有道”的故事,很好地表明了这一点。有人问当时的江洋大盗跖(此人后来被称为盗跖),“强盗圈子里也有‘道’的说法吗?”盗跖回答说,天底下哪里没有道呢?比如抢人家东西,神机妙算,能猜出屋里藏着什么东西,这就是“圣”;谁最先破门而入,谁就是“勇”;活干完了,最后一个撤退,这人称得上“义”;大功告成,回过头再想想,当初能把握时机,做出这样一个正确的决定,没有“智”是不行的;而最后公平合理的分配赃物,这就是“仁”了。 天“道”运转不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个人的唯一选择是顺应“道”,而不是违反“道”。滔滔洪水,大禹改「堵」为「疏」,即是利用水性,而不是与水对抗,终于治水成功。黄河随着泥土沉淀,河道自然会越来越高,改道不可避免。大禹明白这个道理,不设法增高河堤,反而设法引导黄河改道,使改道过程受控,减少百姓的损失。既然事情必然要发生,那就让它发生好了,我们唯一可做的是做好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道德经》第二部分是“认识方法。对科学统治的现代社会有点用处。科学改变人类社会,头顶神秘光环,人们对科学充满崇拜,缺乏批判能力,常把学得知识当成真理。人的思想被囿于所学范围之内,无法挣脱。老子引入全新的观念——忘记自己所学知识,用儿童眼光看世界。“道”的认识方式即是以“儿童”心态全局看待一切。从大夫、将领、君主、诸侯之间的互动,分析出他们之间的言行,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有欲”和“无欲”是老子提出的“认识方式”。 《道德经》的第三部分是治国、御民和征战,比如“小国寡民、结绳记事”、“以退为进”等。学习“道”的人很多,但最终会转向两个方向,一是吸收了老子骑青牛西去的行为,过起隐士般的田园生活,例如庄子、陶渊明;另一是吸收了《道德经》的治国、御民和征战理论,并付诸实践,例如韩非子、李斯等。世人常说的“道家”即指前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状态。后一种的结局是成为“法家”。 “法家”吸收了《道德经》的精华。由于大量“法家”子弟成为当朝宰相或者重要谋士,从政经验丰富,把“法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过,法家仍离不开《道德经》的认识方法,文章中处处体现出“道”的思维脉络。 “法家”表现两个特点——“平民”和“智慧”。“平民”代表缺少贵族式道德的沐浴和限制;“智慧”代表对社会有深刻认识,拥有巨大能力。两个特点合并于一起,对当时社会产生革命性影响。比如商鞅和张仪完全抛弃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催毁东周留下的仅有君子之风。相反例子有韩非子,他虽然是法家集大成者,但由于是韩国公子,受到贵族风气制约,只能为韩服务,在韩得不到重用,也无法去其他地方施展才华。 后人读《道德经》后,会产生两个结果:隐士或谋臣。这两种结果并不矛盾,当社会发生变化,需要谋臣时,隐士自然会成为谋臣。当社会安定,运转正常,谋臣无事可做,只有成为隐士。比如诸葛亮如果在太平盛世,只能永远是隐士。在三国纷争的环境下,他就出山成为谋臣。《道德经》可以认为是治世的良药,在社会机体出现问题时,《道德经》即显示出价值,即体现出“药”的作用。 2000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可从《道德经》中获益。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只是技术发生改变。人类的基本需求仍然是生存、交通、通信等等,只是马车换成了汽车,泥泞土路换成了柏油水泥路,土制棉布换成各种纺织品,手写信件换成了电话、 e_mail 。人类社会仍然是人类的社会,衣、食、住、行等基本架构没有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伦理架构没有变化,人类自身的生理需求和生理特征没有变化。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仍然是人类社会,基本形式没有改动。 《道德经》有利于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长期以来,“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豪迈气势一直是主导着社会思潮。在科学上,人更是“主人”,不断攻城略地。然而,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百年不遇的雪灾。百年不遇的洪水,人类在地震、洪灾、雪灾面前似乎失去了一切。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人类如何在社会中寻找生存空间,“道”是我们唯一的指路明灯。 《道德经》是我们理解社会的利器,下面举一则例子。 历史为什么总是重复?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历史的重演,是由宏观大历史决定的,非一人一力所能为。“大历史”( macrohistory )理论认为,时代之走向及发展状况,是由无数社会和物质上的各种因素共同堆积起来的,历史舞台上的某一“关键角色”往往只是一个“角色”,让任何人来扮演都可以,为众人所熟知的著名历史人物只是正好在那个时间踏上了舞台,坐上了历史早准备好的空缺“角色”席。黄仁宇认为社会的结构才是真正的问题。制度和文化不发生变化,历史就要不断重复。黄仁宇使我们更关注文化和人性。 “大历史”类似于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比如我们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用“大历史”可观测其他星球的相对位置,才知道地球围着太阳旋转。 《道德经》协助我们找到根源。花儿很美、猫儿可爱、鸟叫悦耳,一切似乎很和谐。这是以“有欲”的眼光看世界。以“无欲”的眼光看世界,这一切源于几十亿年来生物们你死我活竞争的结果,即达尔文进化论所描述的适者生存。花、猫、鸟叫,这都不是为了人类,而是为了生存,都是你死我活进化的结果。 以上是我个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希望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3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
fameszhang 2011-8-22 20:46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 à o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 xi à n )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 ch é n ,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 ch 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tu ó yu è )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p ì 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y 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w ù),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 zhu 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 tu á n )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ji à n ),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 xu )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g ǔ ) ,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 (sh ā n zh í )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y ǒ 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 (ti á n)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 ji ǎ o ),其下不昧。绳绳 (m ǐ n m ǐ 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d 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y ǎ o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zhe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hu 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 xi )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 s 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 (sh ì ) ,猛兽不据,攫 (ju é ) 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 (zu ī )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解<道德经>(四)
newniu 2011-7-21 21:37
  15. 至于 “ 以奇用兵 ” ,前面已经讲过一些,这里我想再补充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当然,个人认为老子说的 “ 以奇用兵 ” 不仅仅指的战场拼杀用诡计,还应包 括与此相关的群体的对外方针策略。战国策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秦惠王当政时期,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曲沃(秦地)。后来秦想要报仇进攻齐国。可 是由于齐、楚是友好国家,秦惠王为此甚感忧虑,于是秦惠王就对张仪说: “ 寡人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贤卿为寡人考虑一下怎么办才 好? ” 张仪说: “ 请大王为臣准备车马和金钱,让臣去南方游说楚王试试看! ”        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楚怀王说: “ 敝国国王最敬 重的人莫过于大王了,我做臣子,也莫过于希望给大王你做臣子;敝国所最痛恨的君主莫过于齐国,而臣张仪最不愿侍奉的君主莫过于齐王。现在齐国罪恶,对秦王 来说是最严重的,因此秦国才准备发兵征讨齐国,无奈贵国跟齐国缔结有军事攻守同盟,以致使秦王无法好好侍奉大王,同时也不能使臣张仪做大王的忠臣。然而如 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臣劝秦王献上方圆 600 里商、于土地。如此一来,齐就丧失了后援,而必定走向衰弱;齐走向衰弱以后,就必然听从大王号 令。由此看来,大王如果能这样做,楚国不但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而又在西南对秦国施有恩惠,同时更获得了商、于 600 里的土地,这真是一举三得的上 策。 ”        楚怀王一听,非常高兴,就赶紧在朝宣布: “ 寡人已经从秦国得到商、于 600 里肥沃的土地! ” 群臣听了怀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怀王道贺,楚王也 “ 言而有信 ” ,马上派使者前往齐国宣布跟齐断绝邦交,还没等第一个绝交使者回来,楚王竟急着第二次派人去与昔日的盟友齐国绝交。         让我们再来看看秦国。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突然决定改变之前的方针策略,派一使者偷偷摸摸前往齐国游说,竟然背着楚国与昔日的仇人缔交盟约。后来当楚 国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时,张仪为了躲避楚国的索土使臣,竟然装病不上朝,天真的楚怀王说: “ 张仪以为寡人不愿诚心跟齐国断交吗? ” 为表诚意,他竟傻乎 乎地派了一名勇士前去齐国骂齐国,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勉强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 “ 敝国所以赠送贵国的土地,是这里到那里,方圆总共是 6 里。 ” 楚国使者很谅讶的说: “ 臣只听说是 600 里,却没有听说是 6 里。 ” 张仪赶紧郑重其事的巧辩说: “ 我张仪在秦国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能 说有 600 里呢? ”        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以后,被戏耍的楚怀王勃然大怒,就发兵去攻打秦国,然而秦、齐两国已经组成联合阵线,此时边上的韩国见有便宜可以捡,便也加入了他们的军事同盟,结果楚军被三国联军在杜陵打得惨败,险些亡国了。         不知是不是受道德经的影响,在战国时期这种事例有很多(当然,此后古今中外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诸侯国之间 “ 床头吵架床尾和 ” ,往往今日结为 盟友握手言欢,明日就反目成仇兵刃相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所谓 “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国家之 间似乎无道德信义可言,这种悲剧直到今日仍在纷纷上演。        为什么要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能否反过来 “ 以奇治国,以正用 兵 ” ?当然不可以!如果当朝的君主言而无信,在民众面前耍阴谋用诡计,那毫无疑问将会彻底失去民心,而失民心者早晚会失天下的,而 “ 以正用兵 ” 毫无疑问会 惨败,沦为天下人的笑柄。那么 “ 以奇治国,以奇用兵 ” 呢?这样或许能撑一段时间,但也不能撑得太久。因为 “ 以奇用兵 ” 会取些胜利,而排除外部环境的威胁对 一个群体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 “ 以奇治国 ” 纵然不会亡国,却不可能强国,而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也不能打败兵强马壮的 魏国。所以这八个字应当综合运用,缺一不可。        当然,对于这八个字,咱们的孔夫子肯定是有话要说的,他一向主张君子喻于义,只 有小人才会喻于利,并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而象张仪这种小人肯定是列为他批判的目标的。套用他的思路,老子的表述应该改为 “ 以正治国,以正用 兵 ”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他的浪漫梦想:北极星位居其位,众多星星则被其感化和臣服,乖乖地围绕它转。这使我想起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周星驰的一句 搞笑台词: “ 秋香,我看你太严肃了,不过我喜欢。 ”        孔子确实是太严肃了,看看论语,里面到处讲的是仁义君子孝道等等沉闷的东西,仿佛缺少这些东西便会亡国,而老子的道德经大开大合,气势磅礴,要比孔子开放和明理得多。         言归正传,其实这里面牵涉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群体的生存问题。今日品目繁多的文化和观念已经把我们都弄糊涂了,其实一种文化和观念的是非优劣很大程度上 是以其能否促进群体的能量,保存群体的生存来衡量的。让我们异想天开一下,如果当初英国的大炮来轰打我国的大门,但被我国的导弹直接轰回去,并促其投降割 地赔款,我们还会这么崇拜西方文明吗?还会对封建礼制这么深恶痛绝,将它喻为吃人的礼教吗?恐怕到时不等我们自己宣扬,西方会主动上门向我们求教学习三从 四德和仁义道德,并将它喻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的真理。是,封建礼教蚕食人性,令人窒息,但是如果它能衍生出科学之类的强有力的能量,如果它能让我们民 族一枝独秀笑傲全球,这些压抑我们还是乐意承受的。(换句话说,现在的消费文化难道就不吃人吗?其实它吃得比以往的时代更凶更残忍,而且连森林、大地、河 流、湖泊统统都不放过!但是由于它寄居在强国的光环下,使得人们的质疑不那么猛烈罢了。假如地球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主张的是节俭、爱护大地和环境如同 自己的生命,那么我们肯定也会屁颠屁颠地效仿,将浪费和消费主义视为大逆不道和非人所为,那么消费主义还能横行吗?)        鲁迅先 生在谈论爱情时讲了一句很浅显却又很深刻的话 “ 人生的第一要著,就是要生存,只有生存,爱情才有所附丽。 ” 生存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的所谓真理、道义、科学 等等归根结底都只是手段,只是有些手段经过别有用心的修饰和粉饰,看起来一本正经冠冕堂皇,好像价值比生存更为重要罢了!是,张仪的做法是有些卑鄙无耻、 泼皮无赖,然而为了国家和群体的利益,有的时候只能出此下策。当然,大河有水小河满,如果我的实力远远超过对手,那我完全可以 “ 以正用兵 ” ,用君子的手段 冠冕堂皇地将对手灭掉。然而如果两者实力相当,或者弱于对手,你还要采取这一手段致使全军覆没,那只能沦为千古笑柄,被自己的民众骂为无能了!   16.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第三章,这是老子 “ 御民术 ” 的集中体现。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 大致意思是 “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货材,使人民不为盗贼;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使民心不被惑乱。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满足人民的安饱,减损人民的心志,强健人民的体 魄。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       这可谓是赤裸裸的 “ 愚民政策 ” 了:不崇尚贤能,不让民众争夺功名,不让民众产生欲望,只让他们吃饱喝足、筋骨强健却无知无识,整天不学无术浑浑噩噩,这 跟养猪有什么区别?!想想老子真是率真和充满书呆子气,竟然会这么口无遮拦地提出这么 “ 卑鄙无耻 ” 的策略,他难道就不怕引起读者们的反弹吗(这也恰恰证明了他的道德经是极其渴望引起统治层的关注和运用,而非提供给屁民们修养身心的),比起老子,咱们的孔夫子倒要乖巧和圆滑得多了,虽然也是提供给统治者们驯化民众的,但整部论语中笼罩着温情脉脉的面纱,让屁民们读了也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乃至两千年后仍有教授跳出来为他争辩替他说情,说他的 “ 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 指的是 “ 唯女孩子和小孩子难养也 ” 。因此,如果老子就是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那么孔子就应该是岳不群了。      此后的章节里老子抱着琵琶半遮面地重申他的主张,怕当家的主子们资质平庸看不懂他玄妙的 “ 大道 ” ,到了第六十五章,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和冲动,在字眼上直截了当地提出了 “ 愚民 ” 。让我们来看看第六十五章的内容: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其大意是 “ 古代那些懂得社会法则的统治者,不是用明民政策来管理国家,而是用愚民方式来实施管理。民众之所以难管理,其根源在于智者百出。所以依靠民众的机智来振兴国家,实则是为国家养了一批盗贼,不依靠民众的智慧来维护国家,反而造福于整个国家。知道这两者也都属于对立的治国方略, ( 没有一味的好与坏 ) ,经常明白对立所形成的策略,这即是达到彻悟的境界。这一学问既深邃而又久远,它与我们平时对事物所认可的规律具有相反性,正是由于存在对立相反的认识,而后才能达到更顺利的境界。 ”       当然,最为过分最为出名的还应当属于倒数第二章,即第八十章。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文章马上要结束再不表白就来不及了,又或许是用脑过度脑壳有点晕了,光芒万丈的老子竟然提出了令人错愕的愚民策略: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大意是 “ 一个小国要努力减少民众。即使有丰富的器物也不要让民众使用,迫使他们害怕死亡而不远徙他国。即使有车船,不要让民众去乘坐,虽然有武器铠甲,也不要叫他们上阵,让他们回复到结绳计数的时代,国家所用的人也是这类人。整个国人就会心甘情愿地满足现有的饮食、服装、风俗习惯和居住条件。这样一来,毗邻国家的人虽然能相互看得到,两国鸡的叫声虽然能相互听得到, ( 由 于你太愚昧太落后 ) ,两国之间的民众一生一世也不会有往来, ( 国家也就太平了 ) 。 ”      看到这段话,你一定会觉得老子 “ 好傻好天真 ” :有丰富的器物不让民众使用,发明了车船却不让民众乘坐,象乾隆皇帝将火枪火炮放到仓库里打仗仍然用大刀土炮一样,强制人们出门仍旧用步行,这行得通 吗?老人家或许是充满了怀旧的浪漫主义的乡愁,以至于想回到过去结绳计数的年代,以为这样就能避免祸端,然而真能回到过去吗?而想 “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 更是天真浪漫,你想闭关锁国、强行断绝与别国的交往,人家难道不会带着枪炮杀开血路闯进来?!在这一点上,咱们的情歌王子张信哲要比老子明智 得多了,因为他曾经在一首歌中唱到: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你的心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不能去怪谁 ” 孙中山先生也曾警告说: “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当枪炮发明后你还想让作战的敌我双方只能拳打脚踢,不可动枪动炮,这可能吗?当汽车火车大行其道时,你还想让世界恢复往日的骑马步行,这行得通吗?当互联网深入千家万户,你还要网民们恢复往日的纸信来往,而不能用冷冰冰的电子邮件和 QQ ,人家会听你的吗?      17. 这就是老子的 “ 愚民政策 ” 的重大纰漏,也是导致他的学说无法象孔夫子一样成为治国纲领的重大原因:他的理论 “ 清丽绝尘 ” ,在现实层面上太难操作 了!然而只要我们睁开眼睛看看,还会发现我们的所作所为大都与老子提倡的背道而驰:老子提倡 “ 不尚贤 ” ,结果我们讴歌 “ 鸟参鱼汤 ” 等圣贤,老子提倡 “ 不贵 难得之货 ” ,结果我们开始了炒古董炒股票炒期货,前段时间甚至连不属于难得之货的大豆生姜大蒜都炒,老子提倡 “ 不可见欲 ” ,结果我们通过广告这种软暴力拼 命培植消费欲望,现如今每时每刻每处每地我们都要接受广告的强奸和宰制,男女老少连同婴孩都不能幸免,老子提倡 “ 绝仁弃义 ” ,结果我们变本加厉地将仁义道 德提到了治国纲领的高度,而且一提就是两千年,老子甚至并不提倡赞美孝道和忠臣,建议将之冷处理,因为他认为 “ 六亲不和,才会出现孝道和仁慈 ” , “ 国家混 乱,才会出现忠臣 ” ,但我们不会这么残忍,而是将孝道和忠臣事迹搬进课本仔细研读,让石制的秦桧永远跪在岳飞前面。老子提倡 “ 绝学无忧 ” ,但我们提倡奋发 学习,天天向上。      那么,我等屁民就要问了,连贤能、忠孝仁义、努力学习这些明显的优良品质都不能提倡,那还要提倡什么?难道要我 们学《红楼梦》里贾敬,只知道自己闭关修炼做神仙,不管儿孙们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老子是不是弄错了,为何两千多年以来他提倡的与我们做的会 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反差呢?      让我们重新审视第三章和第十八章,看看他说的是不是有道理。首先看看第三章,老子说 “ 统治者不应该崇尚 贤能,因为一提倡贤能,就会出现争做贤能的纷争,那么冒充、作假等等也就不奇怪了。也不要让人们向往奇珍异宝,因为一向往奇珍异宝,社会上就会出现偷扒现 象,更不要让人们产生贪欲之念,因为一产生贪欲之念,就会犯上作乱。 ” 这些话看上去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说很有道理。      那么让我们再 来看看第十八章。在第十八章中老子说: “ 废弃了大道,就会有仁义的产生;一旦弘扬了人类的智能,虚伪狡诈也会随之产生;正由于存在六亲之间关系不融洽的现 象,才产生了尊老爱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之心;正是因为有国家的混乱,才产生了忠贞守节之臣。 ” 弦外之音是仁义、智能、孝顺仁慈、忠臣等等都是社会非健康发展的产物,这些 “ 美德 ” 一产生,就标志着社会出现了病态,因而不值得赞美和提倡。      这些话看起来有些拗口,但仔细想想也都对。许多事情是怀着善良的本意去做的,但一旦实施就会变味。而且再往深处想想,就会发现里面蕴藏着很深的哲理。    18.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社会治安不好,那么作为统治者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增强警察力量,扩大充实其机构、人员和装备。这一招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 理所当然的,然而这样一来就真能管好治安吗?正所谓 “ 一阴一阳谓之道 ” ,警察机构之所以能够存在,是 “ 寄生在 ” 偷抢拐骗、杀人放火等等犯罪事实上的,他们 对犯罪分子其实是又爱又恨,套用赵本山《卖拐》小品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就是 “ 你别恨他们,全指望着他们养活我们呢 ” 。如果一个社会歌舞升平、路不拾遗,没有任何违法犯罪事情的发生,那作为警察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也标志着他们马上要下岗了。因此他们 “ 不太敢 ” 让偷窃抢劫等事件灭绝,相反地,即便没有,他们也会有制造事端的冲动。因此增强警察机构,是不是也意味着培植社会的犯罪数量呢?      同样的道理,你要施行仁义,就要培植非仁义的社会土壤,甚至 “ 逼良为娼 ” ,将本来仁义的逼成非仁义的(就像文革时你不是资产阶级也要把你弄成资产阶级走资派一样),你要想让自己的孝道感天动地,就会有意无意地纵容培养兄弟姐妹的不忠不孝,而统治者大举提倡向忠臣学习的同时,也会无意中向民众灌输做奸臣的意向,这就颇有些 “ 世上本无扰,庸人自扰之 ” 的味道了。所以仁义、忠孝这些东西看起来是美好的,本意是不错的,但也是不能刻意追求的,一追求就会误入歧途。      然而,或许你会隐隐觉得不对,至于哪里出现了问题,可能又一下说不出来。那就让我替你说吧,你是不是想问,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社会治安不好,如果子女不忠不孝,如果社会道德沦丧,彼此无信用可言,如果国家混乱,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如果不提倡加强治安,不主张忠孝和道德,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对此 老子的回答是遵循 “ 道 ” 即客观规律的方法来治理,至于什么是道,他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开篇就说 “ 道可道,非常道。 ” 将 “ 道 ” 主动拽入虚无中,这也近似于 告诉人们,这是无解的。这也是人们舍他而去,投奔到孔夫子的怀抱里的原因:毕竟孔夫子比较务实地提出了许多拯救社会弊端的措施,而不是象老子一样当人们遇 到问题火急火燎地想在他的学说中找到答案时,却见他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要木头似地坐着 “ 无为 ” 就行。      然而仔细一想,这样说 子也不对,实际上他还是有着许多积极措施的,只不过寻常人等很难理解,或者说,老子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措施,但已经提供给你策略和思路,只要你能顺道而行,便能找到答案。举个例子,虽然经过两千年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教化和训育,虽然孔夫子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们说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然而还是收效甚微,当今社会君子绝迹小人横行,以至于金钱至上,道德沦丧。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若是孔夫子在世,他自然会继续苦口婆心地兜售他的道德理念,然而两千年的 教化都已失效,现在再来大力提倡,会有效果吗?然而如果老子在世,他不会这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会运用他的道的理念采取系统化的治疗:首先他会结合生存、权力、信仰、价值归宿等等分析产生金钱至上的复杂的原因,而不会将它简单归咎于人们道德修养的问题,其次他会承认人性是自私的,任何助人为乐的行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崇高那么伟大,人们劳心劳力资助他人,即便不图日后的回报或者物质犒赏,但也是期待符号奖励的,因此社会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也会酌情考虑运用一些道德说教的手段,以唤起人们的荣誉感和崇高感,但会适可而止,不会象孔夫子一样将道德当饭吃,他还会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手段进行调控,却雁过无痕,不让人们觉得有人在刻意驯化他们,乃至于成功以后也不会让人们将功劳归咎于他,而会认为本来如此的。      怎么样,够麻烦的吧?所以说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换种方式作为。如果你是管理者,现在有两套解决方案放在你的面前,孔子的方案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看起来短时间便可收效,而一旦成功就能在你的政绩上留下光辉的一笔,老子的方案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且润物细无声,施行的时间太长,即便成功,人们也不会记得你的好,而会认为 “ 本该如此 ” 的。那么,你还会采纳后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领导们都是热血沸腾企图在任期内干出一番大事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哪里能象老子那样婆婆妈妈呢?况且将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政绩让给别人,这无异于在他身上刮肉!问题是孔子的手段并不高明,给他两千年的时间来实践,结果还是没有成功。但老子的理念却充满希望,可惜以前没有人采纳,以后估计也不会有人采纳。       这正是老子的困境!他想为统治者建言献策,但是又没有一目了然立竿见影的策略,还傻乎乎地劝导热血沸腾、企图干一番大事的圣人们无为而治,别贪图名声, 这就难怪他会失宠,沦为 “ 消极无为 ” 的代名词了!其实他的无为哪里是无所作为的意思,他只是劝导人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来综合办事,别只一味地直奔主题,因为 “ 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 ,那些短时间能有收效的猛药是有众多后遗症的。他骨子里其实也是同情和理解仁义道德、忠孝、贤能等等手段的,只是反对将它们当 饭吃,而是主张要将它们经过技术处理,而且适可而止别过度使用,套用电影《非诚勿扰》中车晓的一句台词就是: “ 当然,我也不是说不可以有,我的意思是,别 太频繁! ”      可是,圣人们会听他的话吗?或者说想听他的话,但能读懂他的文字吗?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解<道德经>(三)
newniu 2011-7-21 21:37
  10. 让我们再看看第六十九章,这同样是个 “ 阴招 ” 。用兵有言: “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 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其大意是用兵的人说: “ 我不敢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进一寸,而要退一尺。 ” 正所谓虽然有阵势,却象没 有阵势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赴;虽然有兵器,却又像没有兵器可持,这样就天下无敌了。祸患没有比轻敌更 大的了,轻敌就接近丧失我的三宝(仁慈、节制、不敢为天下先)了。所以,两军相当的时候,哀兵必胜。这一章除了阐述以退为进、反客为主、哀兵必胜等战术的 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理念: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老子整整用了四个无,其实是在偷偷摸摸地推出一个不可告人的 “ 阴谋 ” :神 出鬼没,无招胜有招,这是用兵打仗的最高境界(这一章恰好也是整部道德经中谈论战争的最后一章),什么是无招胜有招?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笑傲江湖》中的独 孤九剑,独孤九剑有三百六十种变化,分为破剑式和破刀式,破剑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破剑式虽只一式,但其中于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 虽说 “ 无招 ” ,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而破刀式以破解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种种刀法。讲究以轻御重,以快制慢(令狐冲在思 过崖中打败万里独行田伯光用的就是破刀式)。在令狐冲学了诸多招式以后,风清扬突然提出一个重要的武学理念:无招胜有招。即先学会众多套路和招数,然后化 有为无,忘却规则和套路,剑招随意念而发,这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后来令狐冲不按套路 “ 歪歪斜斜 ” 地刺出几剑,我们便可以知道他领悟了一些无招胜有招的内 涵。如果你还不明白,那可以看看《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学太极拳的段落,当时张三丰将一路太极剑缓缓使完,然后问张无忌是否看清楚了,张无忌说看清楚了, 紧接着张三丰又问都记得了没有,结果张无忌说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于是说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好好想想吧,张无忌想了一会儿,竟然说已忘了一大半 了,于是众人着急,要求张三丰再使一遍,张三丰也不推辞,又使了一遍,不料竟与上次使的全然不同,使完后问张无忌怎么样,张无忌说还有三招没忘记,过了一 会儿又说我现在忘得干干净净了,于是张三丰放心了,对张无忌说你可以向前辈去领教领教了。  这是顶尖高手之间的对话,连周颠之类的高手也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常人以为记得招数越多记得越牢越好,但要成为高手中的高手,非但要记得牢,还要 “ 忘得快 ” ,将有形的招数化为无形,然后不按套路出牌,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同样的道理,老子告诉我们带兵打仗需要 “ 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 ” (虽然有阵势,却象没有阵势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 却像没有敌人可赴;虽然有兵器,却又像没有兵器可持),才能天下无敌。正所谓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 ,道理其实也简单,如果你布置了一个阵势, 哪怕布置得再精巧再周密,如果被别人看穿,那就没用了(正如当初徐庶破曹洪的阵法一样),但如果你布置的阵法如雾如幻,让对手身在其中却浑然不觉,那你就 成功了,所以说好的阵法是无形的,当然,要布置出这样的阵法是很难的,前提是你必须首先通晓全天下各种兵法。   11. 看完了道德经中对战争和兵法的看法,我们再来看看孙子兵法,便会发现里面处处有老子的影子,夸张一点甚至可以说整部孙子兵法是在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脚。比如孙子说的战争总决五大要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他将道摆在了第一的位置,并认为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又比如“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与我们上面说的如出一辙。再比如“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与老子的第三十一章有惊人的相似性,而“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相雷同,而“穷寇勿追”很明显是道家哲学的体现。总之,和道德经一样,孙子兵法之所以能闻名中外,成为传世经典,首先是因为它“不战”的理念:在字字是宝的孙子兵法里,我们可以发现孙子竟不惜冒着被人误认为“罗嗦和无聊”的风险而重复唠叨这个理念(最近我冥冥之中领悟到为什么老子和孙子会这么不遗余力地提倡“不战”的理念,套用老子的话说,“唯有不战才能善战”,看看秦王会见荆轲和秦武阳的场景吧,十三岁便开始杀人,平日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看见秦王竟会两脚发软脸色大变,而不曾杀人的剑侠荆轲竟能谈笑自若)。其次才是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智谋和战术。看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再去看三国演义,你会发现其实三国演义虽人才济济智谋百出,但真正有新意横空出世的战术却很少很少。    11. 看完《道德经》的论战争部分,我感到怅然若失,感觉老子说的还少了点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又很难用语言说清楚,或许这正是老子所谓的 “ 道可道,非常道 ” 吧,因为语言有其局限性,总是很难穷尽思想。然而我还是想努力进行一番尝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老子在《道德经》中刚开始说 “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 , 接着他又说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 后来他又啰啰嗦嗦教诲说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目的当然是为了劝圣 人按 “ 道 ” 行事,弃绝战争和兵刃,然而引起战争的因素甚为复杂,况且老子自己所处的时代本就是动乱战争的年代,你自己光大声呼喊 “ 圣人不战 ” ,但天下并非 都是圣人当家,你不打人家,别人照样要打你,那又该如何?为了使自己的学说顺应潮流,避免被忙于战事的君主们骂为 “ 站着说话不腰疼 ” ,他终于在后面 “ 遮遮 掩掩 ” 地提出了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以及用兵有言: “ 吾不敢为主,而为 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 等等实战技巧,在这里,我们也隐 约可以感受到老子的伤感和无奈,这使我们想起了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的贾谊。      确实,战争是老子深感无奈的地方,甚 至可以说是一道无解的题。还记得历史上朱元璋和他的孙子朱允文那次有名的对话吗?为了使权力平稳过渡,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都调往边塞防守,有一天拿出一根 带刺的棍子当着孙子朱允文的面把刺削掉,然后得意地对朱允文说: “ 我现在帮你把刺都削掉了,你就呆在皇宫里安心地做你的太平皇帝吧! ” 然而被这个问题困扰 已久的朱允文鼓起勇气说: “ 要是叔叔伯伯们不听我的话企图作乱,那该怎么办呢? ”      这话一出,朱元璋呆住了。是啊,这种情况又不是没有可能,同室相残的事件历史上就已经发生不少了。可是,该怎么办呢?      想了好久,朱元璋仍想不出办法,然而 “ 老奸巨猾 ” 的他抬起头笑着问孙子说: “ 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      见爷爷把皮球踢了回来,天资聪颖的朱允文想了一下回答说: “ 我会先以礼相待感化他们,如果他们还是不听,只好镇压了。 ”      听到这话,白发苍苍的朱元璋神情黯然,然而他也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无奈地感叹说也只能这样了。       同室相残兵刃相见,这是封建皇族为争夺权力经常发生的事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鉴于周朝分封诸侯引起诸侯国常年作乱的古训,终于不对儿子进行分封设侯, 然而后来秦二世胡亥还是照样逼死了长兄扶苏,并对众多兄弟姐妹赶尽杀绝;汉朝开创后或许是鉴于短命的秦王朝的 “ 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 的教训,又或许是 源于 “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可靠 ” 的朴素心理,皇帝又开始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分封设立诸侯,结果在汉景帝时期又酿成了 “ 七国之乱 ” , 险些国家灭亡;面对着儿子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历尽艰辛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至死仍然想不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果然,后来能征善战的朱棣造反,带兵进 京逼退朱允文,自己做上了皇帝。      这个看似跑题的例子说明封建社会权利传承机制本身就必然会引起皇族同事操戈,这源于人的本性和机制本身的缺陷,而并非孔夫子谆谆教诲的仁义的丧失。同样道理,战争的产生也有非常深刻的复杂的原因,老子的苦口婆心的道学说教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13. 有的战争是基于抢夺资源的,比如目前的多国联军攻打利比亚;有的是当家的政客们为了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而刻意制造的,因为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 辱 ” ,一旦和别国发生战争,本国的民众们往往会暂时搁置内部矛盾而先一致对外;有的则是君王们为了创立不朽之伟业而发动的,比如 “ 只识弯弓射大雕 ” 的成吉思汗和 “ 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 的远征欧洲的忽必烈家族,有的是为了报仇雪恨洗雪耻辱的,有的则是外族侵我奋起反抗的等等等等。是,老子说得没错, “ 兵者,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居 ” ,然而许多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许多时候又是因为那无法克制的冲动和按捺不住的激情,所以光劝人 “ 行道 ” 是不够 ,或者说,你要兜售理念劝人行道,就应该指出 “ 行道 ” 的光明前景,若是人家认为前景不诱人或者说与 “ 行道 ” 与自身人性冲动发生重大冲撞,最终还是无法被 人广泛接受:有人说人有嗜血的本能,又有美国学者提出其实在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勇于牺牲的英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因为那时他们会极度兴奋,仿佛飞蛾扑火。《射雕英雄传》里成吉思汗打下中原后得意地对郭靖说你看我打下了这么多江山,结果朴实的郭靖反倒说大王一朝逝世只需一方土地便够,何必需要这么多江山呢!(大致意思如此,原话已经忘记),话虽这话说,但成吉思汗估计仍不会醒悟,他估计依旧沉浸在他的丰功伟绩中不可自拔,或许对他来说,征服天下让万里江山刻上他的名字就是生存价值的最高体现,而无欲无为的行道显然让人兴趣缺缺,因为君王们都想创立一番伟业,而让他们无欲无为并把无为作为生存的最高价值又 怎么能轻易办到呢?!这倒使我想起了赵本山和范伟、高秀敏演的看病的那个小品,赵本山的一段台词很经典 “ 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人好比盆中鲜花,生活就象一团乱麻,一切都是临时住所,这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啊! ” 这话说得洒脱,道理也正确,然而真正领悟的又有几人呢,否则的话又怎么有那么多人宁可一辈子沦为房奴而去买房,却不愿意租房过日子呢!这不就是源于人类深刻的无意识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吗,尽管这种归属感 和价值感是那么的虚幻,但依旧让人趋之若鹜。言归正传,我记得在韩磊唱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中有这么一句歌词, “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 这歌唱得很雄壮,流行得也很广,确实也道出了热血男儿的心声:若有机会开疆拓土,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我们这些热血男儿应当义不容辞!记得电视剧《金婚》里面有一次主人公夫妻闹矛盾,佟志的母亲就对儿媳妇说: “ 男人是要做事情的。 ” 男人要做什么事?和平时代自然是创立事业征服世界,若是发生战争,自然会认为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保家卫国才是男人的责任。      圆明园废墟上的 “ 落后就要挨打 ” 的教训至今依然触目惊心,看看枪战影片的流行,看看现在这么多年轻人沉湎于网络游戏中便可以知道人有好战的本能,或许人性本身就蕴含着征服,或者说,人之所以能在残酷的自然生存环境中脱颖而出让众多动物臣服,靠的就是强烈的征服欲望,只不过以前是征服自然,后来自然已被彻底征服,就想到征服其他民族。 这种客观的人性也就是 “ 道 ” ,所以虽然 “ 兵者,不祥之器 ” ,但也不应该就此荒废,而是有空还应该勤加研习积极防备,否则的话有一天别人会用枪炮直接轰开大门闯进来的。别怪别人 “ 道行不深 ” 或 “ 仁义不够 ” ,因为人性也是道,因为仁义也是工具,枪炮也是工具。 14. 说完了战争部分,我们再来看看老子提出的 “ 御民术 ” 。许多人士总认为老子的道德真经是写给他修养身心甚至修炼成仙用的,这未免太自作多情,也太把老子给小看了!在我看来,虽然没有商鞅的《商君书》和韩非子的《五蠹》、《孤愤》等文章那么锋芒毕露,但整部道德经中到处弥漫着希望引起君王的关注和实施的气味,其中的急切之情可比《西游记》中的暗讽锦衣卫和《红楼梦》中借讽政治和经济要明显多了,甚至在谈论战争部分他也忍耐不住,偷偷宣传他的治国理念。比如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即 “ 治理国家要靠正规手段,但对外打仗就不必如此,应该出奇兵用诡计 ” 。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在这里借用他的 “ 道 ” 的理念提出了治国和打仗对内对外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引人深思。对内,应该赏罚有信、言出必行、公平正道、取信于民,对外,可以搞阴谋诡计,甚至耍泼皮无赖。为什么这么做?老子没有讲(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老子只总结客观规律,不进行原因说明的),但我们相信他是经过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和结合 “ 道 ” 的规律理 念推理出来的,正所谓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老子这八个字的实用价值。为了博得红颜一笑,周幽王想尽了办法,最后他竟然导演出 “ 烽火戏诸侯 ” 的闹剧,当诸侯国们以为主子有难星夜兼程不远万里纷纷出兵来救时,伟大的周幽王竟然站在城楼上轻描淡写地对他们说 “ 我在跟爱妾闹着玩呢,你们回去吧! ” 此事终于博得了美人一笑,却也让天下人寒心,彻底失去了诸侯和国民的信任,所以当下次真正有难烽火四起时,诸侯国们也就坐视不理了,这可谓 “ 以奇治国 ” 的典范了。我们再来看看商鞅变法,正如现在咱们的商家为推销新产品而提出的免费体验和使用一样,商鞅在刚开始担心自己的变法无法在民众心中扎根,便在城南立一木头,并说谁能将这一木头搬至指定位置便赏十金,这显然是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但由于奖赏太重,反而使人无法相信,认为这可能是一闹剧。 所以观者众众,竟无人响应。于是商鞅将奖赏增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傻夫,有一人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试探性地干起了这一傻事,然而完成后竟然分毫不差地得到了商鞅的重赏,这一言而有信的举措令人惊异,也彻底赢得了民心,为商鞅以后提出的残酷的变法和治军扫除了不少心理障碍,我们再来看看他调教出来的虎狼之师: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 ” ,在其他诸侯国眼中,秦军赤膊上阵,如狼似虎,手提斩获的人头,腰上绑的也是人头,有时臂膀下夹一没来得及砍下人头的敌军的尸体,浩浩荡荡,如魔似鬼,所向无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秦军是以斩获人头来论军功的,在秦军中,没有贪污腐败,没有裙带关系,没有官二代富二代,也没有人敢高调宣称 “ 我爸是李刚 ” ,有的只是严苛的纪律和赏罚有信,也正因为纪律严苛赏罚分明,所以在军中没有出生和家庭歧视,士兵们也不必担心自己的战果被权力阶层吞噬,因而能奋不顾身奋勇杀敌,因此秦始皇最后能统一中国,也绝非偶然的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解<道德经>(二)
newniu 2011-7-21 21:35
5. 如果你看过道德经,肯定会对其 “ 无为 ” 、玄虚、消极避世等思想印象深刻,甚至会被它压得喘不过起来,但千万不能被字迹表面所蒙骗,要知道这是老子在 使坏。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那些作贼的人往往会冒充正义先喊抓贼,而且会喊得比谁都响;李刚面对央视的镜头也会大声嚎哭,不知情的人还会以为被车撞死的是 他的女儿,而真正死了女儿的父亲面对镜头却是木然,低声坦承害怕权贵;那些富得冒油的人往往喜欢在公开场合高调称穷,而真正并不富裕的人却并无底气说自己 穷,相反地,他们会在公众场合 “ 搔首弄姿 ” 表明自己有多富裕。而对女人稍有了解的人便会知道,那些被众人公认的美女往往会在某一天素面朝天出现在大庭广众 之下,不等众人评判,她就 “ 害羞 ” 承认 “ 我今天很难看 ” ,而那些本就吸引不了男人注意力的女人却拼命打扮,而且是万万不敢说 “ 我今天很难看 ” 这类话的。而 我们看到《红楼梦》中当刘姥姥来访,手握重权唯她是从的贾母就当着众人面直截了当说自己是 “ 老废物 ” 一个!      所以正如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苏格拉底说: “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 一样,老子之所以敢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 “ 无为 ” ,只是因为他太 “ 有为 ” 了!他敢提倡玄虚,那是因为他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6. 弄懂了这一点,相信对了解老子的道德经是大有好处的,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黑格尔曾说, “ 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和哲学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 ” ,我 想老子也不例外,他所处的时代恰好是动乱战争的时代,所以他自然要对战争表达一番高见了。首先他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决反战人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有人说 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一部兵书,九九八十一章没有一章不是在谈论兵法,这显然有夸大之嫌,然而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确实中有许多章在谈论战略战术,闻名于世的 孙子兵法也到处可见道德经的影子。在道德经的第三十章他就说了 “ 以道佐天下者,不以兵强天下 ” ,也就是说以道这个自然规律来辅佐天下的人,不会依仗军队来 称霸天下 ” ,紧接着在第三十一章又说了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 ,也就是说兵器属不吉祥器械,几乎每一种生命都厌恶它,所以懂得自然 法则之道的人不以它为伴。在这一章后半部分他又罗罗嗦嗦重复道 “ 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 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吉事尚左丧礼处之。 ” , 意思是由于它们是不祥之物,所以应该在万不得已的时才去利用它,我们还是过恬淡的生活为好。即便战胜了,也认为不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赞美战争、喜爱战争的 人,其实是以杀人为乐的人。那些以杀人为乐的战争狂,决不可能得逞于天下。应把吉利的事情看得寻常些,对不良后果要考虑多一些。指挥战争的将领应把功名的 事情看得寻常些,统摄将领的帝王把战争所带来的后果看得重要些,应该把战争视为一场葬礼:当战争中死伤惨重时,能亲自参加一些葬礼,当战争赢得了胜利时, 还是以举行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联系到前面的章节中他说的 “ 无为 ”“ 虚静 ” ,再看看这些文字,那些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勇士可能会 认为已经胡子一大把的老子消极懦弱、害怕战争,如果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记得在电影叶问 2 中有段很有趣的对话,在这里我们不烦引用一下,黄晓明曾 问甑子丹说: “ 师傅,你一个人能打几个人? ” 不料甑子丹淡然一笑,说: “ 最好不要打架。 ”“ 那要是他们一定要打你呢? ” 黄晓明追问道。 “ 那就跑咯。 ” 甑子 丹依然回避道。依我们以前的了解,知道叶问身怀绝技,不是贪身怕死之辈,所以不会凭这几句话就把 “ 无能怕死 ” 的罪名加在他头上。非但如此,我们还会对他深 深折服,也正因为他的底气和豪迈,才敢说出 “ 那就跑咯 ” 这种话。同样道理,如果根据老子 “ 避战 ” 和 “ 无为 ” 的提议便怀疑他在那个时代无主见怕战争,那你就 大错特错了。因为他在高调反对战争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战略战术,比如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 ,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靠正规手段,但打起仗来 就不必管那么多了,应该出奇兵用诡计,最后可以象苏东坡形容周瑜那样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般潇洒写意就取得了天下。也就是说,老子的思路是 “ 人不犯 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首先在各个渠道宣传和平,但倘若你还是要打,那就不是跟你小打小闹了,到时他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可能会阴谋阳谋 八卦阵反间计一起上,他还完全可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至于说采取 “ 虚者实之,实之虚之 ” 等策略那就更是小菜一碟了,因为他在第三十六章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了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很可怕吧?很阴险吧?(这让我想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 羽,如果他能读读道德经,又怎么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又怎么会在临战前幼稚地对刘邦说 “ 天下之战皆因你我二人而起,与他人无关,我们俩来单打独斗吧 ” 这 种笑话?)非但如此,更绝的是老子还提出了两套与打仗相配套的 “ 阴招 ” :在第六十八章中他说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意思是善作将帅的,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动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其争斗,而善于用 人的将帅,则会对人谦下,这就是不争的奥妙,是用人的诀窍,是符合自然的道理。很面熟吧?如果你看过三国,就会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许多将领曾积极把这段 “ 秘 诀 ” 付诸于实践。比如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守阵地不肯交锋,无奈之下想出一策,叫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穿的华丽的服装,将他喻为女人,想激他出山。不料司马懿 打落牙齿和血吞,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向他致谢,并客气招待使者。能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不动怒,可见司马懿的忍耐力,也难怪他能笑到最后。相比之下,刘备的结 拜兄弟张飞就逊色多了,稍有不顺便迁怒责罚部下,结果最后在酣睡之际被部下砍下了人头,这两个事例其实都是在为老子的 “ 善战者,不怒 ” 这五个字作注脚。而 我们只要稍微仔细一点看三国,便会知道无论是孙权、刘备还是曹操,都是 “ 善用人者,为之下 ” 的这条准则的积极实践者。还记得赤壁之战吗?在闻知曹操大军八 十万来袭时,江东是降声一片啊,但在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下,年纪轻轻又没有作战经验的孙权终于下定决心拼死一搏,虽然如此,在与周瑜的闭门会议中,他 还是拍着能征善战的周公谨的肩膀和蔼地说: “ 你打得过就打,如果打不过就退回来,到时我俩与曹操决一死战。 ” 相信听到这句话时别说是自视甚高、胸怀天下的 周瑜了,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将领也会感激涕零而后奋不顾身替主子卖命的,打不过真能退回来吗?主子都这样说了,你还有脸退回来吗?难怪他哥哥孙坚在传位给 他时说: “ 若论带兵打仗,你不如我,若论知人用人,我不如你 ” ,也难怪连曹操都感叹说: “ 生子当生孙仲谋。 ”   7. 当然,刘备也是深谙此道的,比如卑躬屈膝三顾茅庐请诸葛村夫出山,又比如当闻知徐庶要离他而去时再三挽留,最后知道留不住他时又亲自送他出城互道珍 重,使得心怀感激的徐庶此后终身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不为曹操谋一策献一计。当然,刘备运用老子的 “ 善为人者,为之下 ” 这一秘方最到位最阴狠的一招应当是 临终前的白帝城托孤,此时阿斗尚小无所作为,而诸葛亮羽翼丰满大权在握,于是刘备就直接对诸葛亮说: “ 如果阿斗能有所作为,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气候, 你就取而代之。 ” 这话听似情真意切,看似锋芒不露,但实际上此时刘备已高悬利剑,逼得忠心耿耿的诸葛亮表决心发狠誓。至于曹操,那也可圈可点,姑且不说他 对许攸了,就说他对关羽的态度就很值得玩味。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便打算辞别曹操追随刘备,此时曹操故意 “ 避而不见 ” ,并教下属官员统统不要和关羽相 见,想以此柔招困住关羽。但当他得知关羽 “ 不辞而别 ” 时,又不辞辛劳亲自带人追赶,送给他盘缠和衣服,并深情感叹 “ 是我曹操没有这个福分,留不住你 ” ,倘 若我等屁民遭此厚遇,肯定会感激涕零了,说不定心一软就厚着脸皮留了下来,但关羽呢?遇到首长亲自迎接竟不下马欢迎,更过分的是领导都已下马问候,他竟还 坐在马上,还用青龙堰月刀挑袍上马,真的是太过高傲太为过分了!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我相信此时重信义的关羽已被深深地感动了,或许他心里在说 “ 我关 羽今日欠你一条命,以后定当奉还 ” ,否则的话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又怎会不顾后果放曹操走呢?要知道他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啊!   8. 古人尚且如此,后来人自然纷纷效仿。你看有一次唐太宗在玩弄爱鸟,不料魏征突然来访,怕魏征质问他 “ 不务正业 ” ,他竟将爱鸟藏于袖内活活闷死。此时的魏征 既无大权威望,又无裙带撑腰,况且他的既往历史又 “ 不干不净 ” ,唐太宗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颗眼中钉拔去,却为何要让自己这么憋屈这么狼狈呢?我想这里 面除了皇后为魏征美言,使做主子的唐太宗也挣足了面子的重要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唐太宗浸淫《道德经》太深,已将 “ 善为人者,为之下 ” 用 得出神入化,事实也证明正因为他能容得下魏征,使他的历史形象增加了不少分(正如汉武帝临终前没有把评古论今针砭时弊、触犯帝王制度底线、让他气得吐血损 了不少寿命的司马迁杀掉一样)。再比如后来的朱元璋,我们知道创立明朝以后的朱元璋一直蠢蠢欲动想废掉丞相制度,也为此忍辱负重做了许多工作(包括 “ 放任 不管 ” ,坐视胡惟庸做大),后来终于 “ 修成正果 ” ,借机名正言顺地提出这一意见,并拿一弓箭立于朝廷之上,声称再有非议者我射死他。重威之下群臣默然,然 而仍有一个不怕死的老顽固冒死谏言,杀人如麻的朱元璋便真拿弓箭来射,不料刚开始 “ 剑走偏锋 ” 没射着,老顽固没看出其中的名堂,更出言不逊口出狂言,朱元 璋便下狠心瞄准射了他一箭 —— 不料只射中大腿,命令拖出去,但要 “ 找一太医好生医治 ” 。这就很令人玩味了,按理说皇命一出,不能反悔,更何况是当着这么多 大臣的面!然而我们从朱元璋这一套有柔有刚的举措中可以看出他知道丞相制度深入人心,牢不可怕,但他已下定决心将它废除,很明显,如果他将那个老顽固直接 射死,日后肯定会冒出更多的想为 “ 正义 ” 献身的顽固派,因为死亡可以威吓人,也可以培植人的正义感和价值感。而他的怀柔行为却可以平息大臣们的怒火,获得 大家的谅解甚至 “ 同情 ” ,使许多摇摆不定的人的心理天平向他倾斜,使某些想借题发挥的人 “ 英雄无用武之地 ” 。  如果您不嫌我啰嗦,我们可以再来看看《红楼梦》的第四十回。当时刘姥姥来访,贾母领她四处逛逛,到了赵姨娘所生的探春房中坐了一会说了一会话,打算起身 到别处逛逛时,贾母 “ 笑里藏刀 ” 对薛姨妈开玩笑说: “ 咱们走罢。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 ” 单凭 这话,我们便可以看出贾母的凌厉,倘若是个男的,说不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呢!当然,咱们的探春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赶忙笑道: “ 这是那里的话,求着 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 轻轻地将皮球踢了回来,于是贾母转变方针拣软柿子捏: “ 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 里闹去。 ” 当然,面对此话,两个玉儿是不知道该如何应答的。这也难怪,你看后来王夫人因在大观园中发现春宫图而关起门来检抄罪证时,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玉 儿只能看视下人放肆而不敢言语,但未到探春那里,凤姐便已腿软,跟总负责人商量说要不咱们就别到她那里去了,总管却仗着有后台撑腰便高调行事,最后还不是 自讨没趣挨了我们的三妹妹一巴掌?!   9. 为什么说 “ 善用人者,为之下 ” ?老子没有作出直接的解答,而把它归结于自然之道(实际上通本道德经只讲 “ 事实 ” ,不讲原因的)。然而根据道德经前面 讲的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顷 ” 等等定律我们隐约嗅到老子的不可告人的隐衷:之所以 “ 为之下 ” ,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委曲求全,为了更好地成为人上人 而作准备的,而并非许多书呆子们理解的忍气吞声自甘下流无所作为!如果再结合一点心理学,我们就更能体会老子的思想了:优越感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类似于 蚕蛾扑火的生存本能。 “ 要在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 ” ,为了名扬四海脸上有光许多人是可以不辞辛劳苦苦奋斗的,或者说, “ 不蒸馒头争口气 ” ,一个人的生存 大部分时间是在跟别人比较和争宠夺势中度过的,正如项羽所说 “ 升官发财还不衣锦还乡,你还等什么?! ” 如果能流芳百世受到大众的广泛赞誉,我哪怕忍饥挨饿 奋斗至死也无所谓;但若是处处受人鄙视遭人唾骂,纵然吃着山珍海味,住着琼楼玉宇也没滋味!废话少说,言归正传。我们知道君主将帅和普通屁民的尊严实际上 是不对等的(或者说是大众的心理预期就是这样,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名垂千古的大将军卫青在和皇上的姐姐平阳公主入洞房的那天晚上,两人鱼水之欢前他竟 然下跪磕头叫她 “ 主子 ”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同事或者徒弟说你是个人才,你当然会欣喜,但如果是你的顶头上司夸你是个人才,那感觉肯定是不一样了,现 在再往上升,如果有一天你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召见,他当众夸耀你的才干,说你人才难得,并 “ 低声下气 ” 地请你帮忙完成一项任务,你能不心怀感激而奋 力工作吗?毕竟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人,当地位高者将赞美和犒赏投于地位低者时,低者的优越感会瞬间递增,而 “ 人之初,性本善 ” ,他肯定也会有回报的冲动。 实际上爱惜羽毛的领导和知名人士们 “ 不太敢 ” 公开夸奖一个人,因为 “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万一这个人日后自甘堕落或无所作为,那他们自己的名声也会 受到牵连;也正因为如此,屁民们受到领导的夸赞时往往会觉得莫大的恩宠。        因此如果主子们能走下高位与民示好,甚至能 “ 卑躬屈 膝讨好下属 ” ,作为下属的定会感激涕零而舍身相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一招政客们已深知为道),而如果一味高压,自以为位居高位便睥睨群小不可 一世,定会遭受下属们的情绪反弹,直至离他而去。知道荆轲是怎么死的吗?如果不是太子丹的盛情隆遇和频频示好(这种示好甚至让我们这些局外人觉得太为做作 有些恶心,但很显然身在其中的荆轲是不会这么想的),他会如此卖命去送死? “ 用人之道,攻心为上 ” ,老子的 “ 善为人者,为之下 ” 杀人于无形之中,被此后的 君主帝王们纷纷效仿,成就了多少丰功伟业,却又使多少忠臣义士踏上了不归路,也难怪朱熹会说 “ 老子心最毒了 ” !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解<道德经>(一)
newniu 2011-7-21 21:29
看完老子的《道德经》,我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金庸武侠里的《九阴真经》,它本应该是一部列为绝密中的绝密,只提供给少数聪明绝顶的人士和帝王将相们偷偷 看的,其他屁民看多少抓多少的书,却怎么这么不小心流落到了民间?还好,大多数人只看到其皮毛,真正看懂的人并不多,否则真是刁民难治 “ 流害无穷 ” 了。 然而,我又转而一想,人类真要成长,文明真要进步,光看那些一览无遗的书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衡量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只需看看这个民族中有几个人真正喜欢看并看懂了《道德经》!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说起老子,相信你马上会想到《道德经》,继而想起那句异常玄乎,让书呆子们争论了两千年却至今没有定论的话: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当然,大 家对他的 “ 无为而治 ” 和 “ 愚民政策 ” 也应该有所耳闻的。对了,有一句话你或许也还记得, “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这个 “ 嗖主意 ” 也是老子出 的。如果你是陈宝国的粉丝,那么你也可以在他饰演的朱元璋的电视剧里经常听到他念叨: “ 治大国如烹小鲜。 ” 这句话同样是老子的原创。除此之外呢,相信你对他的了解也就很少了。 总之,在大多数人眼里,老子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消极的,缥缈的,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我以前的感觉也是这样。想想孔夫子固然令人讨厌,但比起老子来,他就要靠谱、有人情味多了,至少他不会故弄玄虚,在提倡 “ 一日三省 ”“ 三年不改父子道为孝 ” 和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 ” 的教条的同时,也 能乖乖承认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和 “ 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 这也难怪,你看看后来孔子的追随者们能够加官进爵日夜穿梭于朝廷之上,即便到了今天,人们对那些文质彬彬不那么惹人讨厌的生意人称呼为 “ 儒商 ” ,但老子的后人们却不是躲起来修炼仙丹,就是手拿一根棍子挂上一块破布游街串巷,装神弄鬼骗人钱财, 好不容易冒出一个稍微成点气候的尹志平,却卑鄙无耻,趁人之危强奸了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害得她和杨过这对本就遭人非议的苦命鸳鸯此后的生活更是阴霾重重。         几年前我曾在买书时一不小心撞到此书,想想它毕竟也是国粹,便翻开来看,虽然《道德经》仅仅只有八十一条五千多字,比起今天咱们动辄写几百万字的伟大作家们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仅仅看了五条,我便感到身有不适,勉强看完十条,感觉脑壳有些晕,硬着头皮看完二十条,感觉呼吸急促完全糊涂,便扔下此书匆匆逃 走。当时感觉老子在故弄玄虚,还有他的 “ 道 ” 和 “ 无 ” 实在是令人忍无可忍:照他的意思,岂不是整天无所事事、木头似地坐着便可以天下太平,生活圆满了?这 不是劝人放弃进取误人子弟嘛,真是个典型的废物!        对老子的态度的改观始于去年。此事说来话长,其实这几年来我一直有个感觉,就是我们的汉语写作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香港和台湾了。这倒不是因为曾经坐过几次牢遭过几次封杀的李敖说过他可以 “ 五百年来,稳坐白话文写作前三把交椅 ” 这 句话,他这明显是在自吹自擂,当然,不排除有自我炒作的嫌疑,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大众眼球应接不暇的时代,炒作和宣传是成名的必要手段,有了炒作,麻雀也 能变凤凰,令人看了一眼不敢看第二眼的芙蓉姐姐和流落街头一无所长的犀利哥也能一夜成名,成为媒体的宠儿和资本追逐的对象,没有炒作,纵然你如诸葛孔明一 般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藏于深闺人不知,现在这个时代期待刘玄德主动找上门来已无可能,更别说叫他忍辱负重三顾茅庐了!言归正状,若论写作水平,鲁迅当属 第一,这是我深信不疑的,但不得不承认,李敖的文采斐然,在现在大陆的作家群中很难找到可以与他抗衡的人物,当然,差距也并非仅仅在这,港台往往会与时俱 进,创造出一些新颖的词汇,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看过央视的《海峡两岸》和 “ 参考消息 ” ,便可以感觉他们说话写作用词 “ 生动活泼 ” ,极富人性化和文采,而 我们现在的文章却机械僵硬,没有人情味。比如 “ 信心满满 ” 一词,我最先在参考消息摘录台湾媒体的新闻上看到,一看这词,便觉清新气爽,暗自佩服,时隔几个 月,我终于听到大陆某位电视台的主持人也用了这个词语,虽然是拾人牙慧,也算是奋起直追,孺子可教。        不料在去年看电视时无意 中发现了一个细节,险些推翻了我的 “ 成见 ” 。那是综艺节目的一个片花,呈现了一组舞台美景,场景唯美清新却又变化多端,令人神清气爽却又不知该如何对之进 行赞美,这时画面上显现了四个字 “ 大象无形 ” ,一看到这四个字,我就感到深深佩服:是啊,此时还有什么词语能比这个词更贴切的呢!虽然气象万千却无形无状 仿佛天成,而这个词语以前未曾耳闻应该是编辑新创,能创造出这个词语的编辑真是太有才了!美丽的片花还在切换,虽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套路,却是那样的打动 人心。而能创造出 “ 大象无形 ” 这个蕴涵丰厚底蕴的的词汇,更可见我们编辑的功力和智慧!于是我热血沸腾准备写一篇文章对之进行赞美,港台开创 “ 信心满 满 ” ,我们有 “ 大象无形 ” 。虽仅仅只是创造了一个词语,却也能往我们脸上贴贴金了!        于是我屁颠屁颠地去搜寻资料,不料却在网上发现这个词语并非编辑新创,而是两千年前便已形成,出处竟是《道德经》! 2. 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国人心中 “ 无为消极 ” 的老子在国外却早已大红大紫,他的那五千个字在西方的畅销程度仅次于他们心中的宝典《圣经》,而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孔老二的道德礼教西方人却不感冒,究其原因,想必是道德和情操,理智和情感类的书西方已汗牛充栋,并不会比中国逊色,而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却令他们甚感新鲜和兴奋。这就比如虽然说世界足球起源于我国宋朝的蹴鞠,但倘若现在国足想要走出国门去英国德国秀秀球技,人家 “ 未必 ” 会欢迎,但若提出要展示一番乒乓球,前来欣赏的人仍会不少。看来 SHE 的那首 “ 中国话 ” 应该改改歌词了,应该改作 “ 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道德经的话,已越来越国 际化 ” 才对。更令人诧异的是,在德国每四户人家竟藏有一本《道德经》,再看看我们国内,别说是四户,就是在四百户人家中翻箱倒柜能搜出一本《道德经》便已 不错,不知情的还会以为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呢!      听说有人问托尔斯泰世界哪些名人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他影响很大,但老子对他影响 “ 巨大 ” 。而李政道在获得物理诺贝尔奖时便直言不讳说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则与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遥相呼 应,而喜欢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则说: “ 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 …… 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 ‘ 道 ’ ,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 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 ” 而老子之所以能深入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人的心中,与他们的前总统里根恐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在举世瞩目的国 情咨文中竟直接为老子打起了广告,并引用了他的一句话: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尼采这个 “ 疯子 ” 竟也对老子竖起了大拇指,声称老子的《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便唾手可得。这可真是令人纳闷,要知道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而且他孤傲自负,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把为真理牺牲的苏格拉底喻为偶像的黄昏,把将上帝从理性世界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的康德喻为稻草人,还 对柏拉图、达尔文,笛卡儿等巨人冷嘲热讽,就连对自己意志学说的创始人叔本华也不放过,对他的学说挑肥拣瘦颇有微词,这样的一个人,却为何也会对消极无为 的《道德经》情有独衷呢?要知道尼采之所以能成为鲁迅、梁启超等人的精神导师,并不仅仅因为是他卓绝的思想,还因为他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他可是连 身体发高烧,生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在苦苦思索和创作,这与老子的主动要求 “ 无为 ” 的思想明显是背道而驰的啊!莫非彼经非此经,他看到的道德经是经过翻译 者修饰和改造过的?或者道德经中另有玄机,而我们竟未能看破?      于是我重新去读道德经,这才发现道德真经中藏有 “ 夹层 ” ,远非我等屁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    3. 以前我以为虽然经过淡化和洗涤,但孔夫子的思想无形中依然对国人的影响最大,它已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中,挥之不去,遣之不散,甚至我们的举手投 足、爱恨情愁中也处处有它的影子,正如上帝对西方人的影响一样。然而读完《道德经》才发现,其实老子的思想同样对我们影响巨大,较之于孔子,甚至有过之而 无不及,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罢了。      远的不说,只要仔细看看当今的流行音乐,便可发现许多港台歌手已经 “ 卑躬屈膝 ” 向老子的 “ 道德经 ” 俯首称臣了。比如无印良品就曾在歌曲 “ 掌心 ” 中唱道: “ 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让我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 ” ,而我们知道 老子在 “ 道德经 ” 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 “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苏芮也不能幸免,因为她在大家耳熟能响的歌曲 “ 酒干汤卖无 ” 中唱道: “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 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 ,怕大家听不出弦外之音,她竟然又在后面的歌词中变相重复道: “ 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有你才有 我。 ” 这显然是在为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作注脚了,倘若老子还在世,我们便可以正当怀疑他俩关系非同寻常,她这是在为他的学说做广告,甚至可以说是 “ 在歌曲 中植入广告 ” ,其露骨程度可以与电视剧 “ 金婚风雨情 ” 的后二十五集相媲美。当然,最过分的当属我们的 “ 大舌头 ” 吴克群,他竟然奋不顾身直接投入了老子的怀 抱,创作了一首歌曲叫 “ 老子说 ” ,还把老子的名言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歌曲中。      他们都已 “ 投降 ” ,那我们该怎么办?死守阵地付偶顽抗,还是干脆缴械投降? “ 道德经 ” 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竟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能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全盘通吃,把政治 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全都降伏,甚至连我们喜欢的,被书呆子们评价为缺乏 “ 思想深度和严肃性 ” 的流行音乐歌手也不放过?   4. 要读懂道德经,就要先了解一下老子本人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许多勇士却不屑于此,喜欢拿到书就直奔主题,这样往往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或造成 误解。这正如男女相亲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先了解一下他的童年和家族历史,而不是双眼只盯着他当前的成就和外界对他的评价。      然 而,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资料却很少,而且许多明显是传说。关于老子的出生,传说他的母亲理氏有一天在河边洗衣服,忽然上游漂来一个李子,她将李子捞了上 来,后来口渴吃了下去,之后便怀孕了,然而怀了 “ 八十一年 ” 的胎才把老子生了下来 —— 这显然是后人编撰的,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恰好也是八十一章。听说老子生 下来便是满头白发而且能开口说话 —— 这也明显有些牵强附会,难道为了迎合老子的名字就要编出此等故事吗?      现在让我们撇开他的出生 再往下看,看能否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后来老子凭着博学多才进了周朝并当上了图书馆馆长(皇家书院),当时这个图书馆属于天下最大藏书量最多的图书馆,而 且既然是帝王藏书的地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里面藏有许多 “ 盖世神功 ” 和屁民们无法读到的封存的绝密文件。虽然历史上没有他当馆长时的业绩和作为记录,但 据说孔子曾有几次去拜访过他并向他求教,而据鲁迅先生的 “ 考证 ” ,在这期间关尹喜曾去他那里借过一本专业书叫《税收精义》,两人有过点头之交。后来周朝灭 亡老子下岗,他又不屑于去找新的工作,于是竟决定隐居了。      于是我们看到老子骑着一头青牛独自来到了函谷关(真不知道他当馆长时的 工资哪里去了),据说那天早上一大早函谷关关尹喜就看到紫气东来,便知道今日有贵人要来,及至看到老子,马上明白他这次出关是要隐居了,而他是老子的忠实 粉丝,便请求老子留下点文字,老子见他心诚,便一气呵成写下了闻名于世的九九八十一章 “ 道德经 ” ,也不加以解释,依旧骑着牛出关去了,后来就一直下落不明 了。听说最后他活了一百多岁,但唐太宗李世民却认为老子根本就没有死,而是升天成仙了,并将 “ 太上老君 ” 的雅号赠送于他。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咱们的唐 太宗是通过玄武门兵变而夺取政权的,其名不正其心也未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姓的人才,自然要大夸特夸好让自己也沾沾光的。这就好比咱们有些领导不论字写 得多么难看,遇到有题名题字的机会总不肯放过,甚至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写。      除此之外呢,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就很少了。很乏味吧, 比起孔夫子来,老子的生平就太简单太枯燥了,他既没有象孔子一样高调招揽众多弟子开堂授课,也没有象他一样带着学生和赞助商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仁义主 张,他仅仅留下了这五千个字,而且没有讲义和注解,使得后来的天才们心痒难搔,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作出自己的注解和高见,姑且不说老子的超级粉丝韩非子和 庄子了,据说唐太宗和宋徽宗还在读 “ 道德经 ” 时作了大量的笔记,还要求老师专门开课讲授道德经,见老师讲得不够深入,他们竟不辞辛劳亲自走上讲台给学生们 上课,更令人纳闷的是,没有读过什么书从小当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竟然也利用业余时间偷偷研习道德经,并且写了许多读后感。直到今天众多屁民仍不肯善 罢甘休,他们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研究,企图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我却不屑于此道,只想在这里谈点心得和体会。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章
newniu 2011-7-19 22:3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这段话有很多解释,林语堂的解释如下: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就产生了。……。 事物都是成对出现,不可能只有一种,比如说方向,有南必有北,有东必有西。“人得到,也失去”,有了钱,人也失去了自由;学了知识,人很难再跳出现有知识的窠臼。这里只介绍一种情况。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由于事物是成对出现,圣人要以“无为”方式做事。有坏人,必然就有消灭坏人的人;农业天气有好年份,也有坏年份。事物相对而出,圣人无须执着于某一方向,而是要顺从自然,把各种事情做好。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为”指用强力解决问题。“无为”则如“庖丁解牛”一样,顺应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理解可以想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虽然生育子女,但不能以此为功劳,自以为有权力控制子女。 总结: “为”至少有两种理解。 1 、执着、强力,代表着以自己为中心,强行外部顺应自己。 2 、做成某些事,获得功勋。比如解放后某些功勋家庭,他们面临着自身定位问题。 “无为”指顺应自然,类似于“庖丁解牛”庖丁顺应自然,肢解牛达到化境。“为”的人则用大刀砍粗骨头。人君,统治天下,应该像庖丁一样,顺应自然,而不是强迫社会顺应自我。 在工作中,做出不凡的成绩,也有两类人。一种是把社会当成凝固的,自己是工作的发起者;另一种是作为辅助者,顺应自然,利用规律。对于可以测量的体力劳动,可以明确他们的工作,领导或管理者可以下达工作指令,让他们做什么工作。但是脑力劳动则不可行,无法下达工作指令,只有采用顺应自然的方式工作。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newniu 2011-7-19 22:2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世界开始于混沌之中,没有成形,只是随着时间,慢慢分化而成。分化后,即出现“名”。高炉的钢水,没有任何形状,通过处理、加工后,形成不同的钢构件,有了“名”。泥土经加工后,形成不同的器皿,碗、盘、碟等,有了“名”。钢水和泥土处于“道”的状态。刚出生到儿童期之间,还没定形,到了少年成年,有了技能和工作,如成为老师,成为医生,在社会上担负一定角色,即有了“名”。 简单来说,多姿多彩的自然、社会都有着统一的本源——“道”。不妨从相似的例子来说明。桌子、椅子、凳子、衣柜等由木材加工而成。盘、碟、碗等由陶土烧制而成。医生、大夫、君主、士兵都是由婴儿长成,并担负着社会的某一角色,形成社会组成部分。与之类似,自然和社会虽然多姿多彩,由多个部分构成,但同样有一致本源——“道”。或者可以认为社会多姿多彩,仍然有相同的规律,类似的运转模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欲”指从社会学习或者社会强加的习惯和认识。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维度看问题,类似于“锤子眼中一切皆为钉子”,必然失之偏颇。只有抛弃自己的角色,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显得更为真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有欲”指从入世的角度看世界,能够分析出事物的端倪,从而得出发展趋势。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有欲”和“无欲”同属于认识世界的方式,只是名称不一样。需要非常玄妙地采用。《道德经》能有这么多好的观念,皆因采用了“有欲”和“无欲”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总体: 本章节讲述了“道”,后面引出“认识方式”——“有欲”和“无欲”两种认识方式。两者是众妙之门,可以说“书中观点都源于两者”。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3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凡眼看《道德经》——道可道
热度 2 zhouziyan 2011-7-14 17:02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人是俗人,肉眼凡胎,拜读老子的《道德经》,发现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发篇小文,写点自己的小见解,如有不足,各位看官轻拍。 作为老子《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掷地有声的提出了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天地自然运行之法则,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道可道,就是说道理原则是可以遵循实施的。非常道,是说道会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乱用。道是事物发展的法则,由自然而成,不会改变,只需要顺应它就自然成事。由于其为万物本原,即使时代变迁,也不会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和运行规律。老子从自然界认识到道的存在,却又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只能由各自参悟其中奥妙。人具有自我意识,外界对人的影响是投射到人的思维上的,由于各自的局限性,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想看到的。通过学习道,可以让人从事物的本质上来认识外界,而不是局限于小我。 老子的道德经取名道、德很有渊源。道为万物之根本原则,不会因时,势,人而改变;德则是人从自身可以修习品性,具备符合道的原则,行事顺从原则,自然心明气朗。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要认识到规律原则,但是道又不是不变的,要分清特殊性。就像做工程项目,一般都有规范的项目流程,但是到了具体的项目里,又需要区别对待,所以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有规律性,统一性,又有独特性。 还有种解释是“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可以发现并阐述万物的道,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真正的道是什么。庄子认为道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但实际上老子在道德经里提了道的一些特性,这说明老子对道是有阐述的。非常道,其实就是事物发展到特定阶段就会出现违反常理的特性。例如,小猫爱吃鱼,可是当它吃饱了的时候,你再给它鱼,它也不吃了。那不能说猫是不吃鱼的。 名可名,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这里的“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也有人说是道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或者是道的阐述;“非常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这就是人的偏见,人总是看到听到自己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在现代的行为学里,有很多这样的实验验证了这一观点,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所以,当我们希望全面的看待一项事物时,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也就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team work,很重要的哦。这里不得不佩服下老子老人家,这才是超前意识啊!!! 无是天地的本源,有是万物之母。即为无中生有,有生万物。故恒无,欲以观其妙,圣人参禅保持无我的状态,观察世界的奥妙,就是放下自己的执着,体会世间万物之奇妙。应该就是指古人悟道的过程了,放下小我,也就放下了自己的偏见,才能体会世间万物之本质。在做事的时候如果遇到难题,可以找个僻静之处,试试悟道之过程,放下思绪,于冥冥之中,等待灵光乍现,即为有。恒有,欲以观其徼。徼是边界的意思,这里私下猜测,从无到有,自然是有个阶段的,那么意识到其中的差异,自然就有个神奇的边界存在,实现无与有之间的转化。这往往也是“非常道”之处,也许是质变到量变的非常之处。 无有相生,同蕴含与万物之中,却又不同,为之玄。玄,本义精微,这里是抽想概念的代名词。玄中本来道就是自己参悟的,因人而异。参悟有无的过程就是打开奇妙世界的大门。据说当时老子归隐山林之前,世人惜其智慧,劝其留书后世,于是就便有了《道德经》(野史不可考)。 道,蕴藏于世间万物之中,又超脱于万物之外。一切皆有道。现今时事瞬息万变,风气云涌看似毫无章法,但仔细思索,仍能从中找到规律,即为悟道。悟道之后,将所悟之道运用于世事之中,检验其正确性,指导我们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悟道在于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为何《道德经》能千秋传颂,皆因其揭示了道之所以为道,万物本源。
52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
zhouziyan 2011-7-13 13:39
老子的《道德经》 寥寥数语说尽人世常情。精辟到位,留做开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 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chén,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chú)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橐龠 (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jiàn),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xu)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 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 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 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 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 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e);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 常善 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 常德 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 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 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i)之,必固 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 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 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 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 若不足, 建德 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 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 赤子 。毒虫不螫(shì ),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 法令 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 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 天子 ,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 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热度 2 zjzhang 2011-6-24 22:52
第七章 天长,地久 ①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②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 ③ , 外其身而身存 ④ ,非以其无私邪 ⑤ ?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① 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 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 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 “ 身 ” 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 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 邪( ye ):同 “ 耶 ” ,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本章也是由道推论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 “ 无私 ” 而长存永在,人间 “ 圣人 ” 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 “ 退其身 ”“ 外其身 ” )和利已( “ 身先 ” 、 “ 身存 ” )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它积极的意义。   这一章继第五章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 “ 道 ” 所产生并依 “ 道 ” 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接下来,老子以 “ 圣人 ” 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 “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 对圣人来说, “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这其中包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 “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一种滑头主义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见,在《道德经》书的许多观点来讲都是如此。对各种解释可以姑且存之,经比较研究,终究可以找到切合实际的观点。
个人分类: 道德经|28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原来不是和尚
热度 3 satangell 2011-6-1 09:03
老李虽然是庙里的杂役,平时也会写上些小短句,后来被村里分管治安和宣传的尹主任看到,觉得不错,就结集印了几百册。有上级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尹主任都会送上一本,以示本村的文化建设事业卓有成效。 经费有限,也搞不到出版号,尹主任找的是钢板刻字,油墨印刷的土作坊。印出来后也不给啥版权费了,就让老李拿了几册回庙里算是抵了著作权。老李本来并不想出书,对书名更是无所谓;尹主任说要显得大气,最后就取了个《道德经》的名字。老和尚看有个“经”字,便也要了一本,出恭的时候翻翻似乎连五谷轮回都顺畅了许多。 这天小和尚从外面玩回来,在老和尚案头看到了这本《道德经》,很是好奇,就跑去问老和尚,“师父,我和村里道观的小道士玩,说他们现在都在看这本经书,还说这是他们道家的宝贝。咱们不是和尚么,怎么也看这个?” 老和尚不好说自己是拿来通便的,想了半天答道:“咱们不能存分别心,什么和尚、道士都是虚的,做人才是第一要紧。慧能祖师爷不是说了么,‘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咱要现真如本性,就不能把和尚当和尚,也不能把道士当道士,得先从自心做起,从做人做起,懂了没?” 小和尚拍手笑道:“原来无所谓什么和尚、道士,那下次小道士要再骂我秃驴,我就说给他听。要是他还敢顶嘴,我就说回头咱师徒不当和尚了,留个长发当道士去抢他的饭碗,看他怕不怕。” 老和尚:“……”
个人分类: 小道摸禅|3406 次阅读|6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zjzhang 2011-5-31 22:43
第六章 谷神不死 ① ,是谓玄牝 ② 。玄牝之门 ③ ,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 ④ !其若存 ⑤ !用之不堇 ⑥ 。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① 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 · 释言》: “ 毂,生也。 ” 《广雅 · 释诂》: “ 毂,养也。 ” 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 “ 谷神 ” 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 “ 道 ” 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 “ 道 ” 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 玄牝 (pin) :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 “ 道 ” 。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 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 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 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 堇( jin ):通勤。作 “ 尽 ” 讲。   老子在这一章里继续说明 “ 道 ” 的特征。他所运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 “ 谷 ” 象征 “ 道 ” ,说明 “ 道 ” 既是空虚的又是实在的;他用 “ 神 ” 比喻 “ 道 ” ,说明 “ 道 ” 生万物,绵延不断;他用 “ 玄牝之门 ” 比喻 “ 道 ” 是产生万事万物根源,等等。他想说明 “ 道 ” 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 “ 道 ” ,即继续阐述第四章 “ 道 ” 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 “ 谷 ” 来象征 “ 道 ” 体的虚状;用 “ 神 ” 来比喻 “ 道 ” 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 “ 道 ” 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 谷神不死 ” ,体现出 “ 道 ” 的永恒性,即恒 “ 道 ” 。 “ 玄牝之门 ” 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 “ 玄牝之门 ” 、 “ 天地根 ” ,都用来说明 “ 道 ” 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 “ 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 ” (《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怪异思维何曾怪 把神秘莫名的 “ 道 ” 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的,生育着万物的 “ 道 ” 的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的表述方法,在老子的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的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的厌倦,他担心文明的习惯和知识会日益削弱人类对自然的洞察和对 “ 道 ” 的领悟;二、老子不愿意把 “ 道 ” 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他所关注着的 “ 道 ” 是宇宙、天地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部分的,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他的 “ 道 ” 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 “ 粗俗 ” 的描述方法。他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说: “ 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 是的,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这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所体验。然而这种本性又在人类精神需求上,曲折地表现为依赖自然,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急切地希望在自然无穷的奥秘中寻回我们失去太多了的东西。太多的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种植森林,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在哲学上、文化思想上研究人与自的关系,也都是在寻回人类业已失去了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 “ 道 ” 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人们大多惯于常规化的思维,忌把不合于此之物斥为 “ 怪 ” ,这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表现。要知道,打破常规,才会有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革命。读《老子》一书,我们尤其不可忘了这点。
个人分类: 道德经|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zjzhang 2011-5-30 11:57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①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② ?虚而不屈 ③ ,动而俞出 ④ 。多闻数穷 ⑤ ,不若守于中 ⑥ 。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① 刍( chu )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 “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 ② 犹橐龠( tuoyue ):犹,比喻词, “ 如同 ” 、 “ 好象 ” 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 —— 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 屈( gu ):竭尽,穷尽。 ④ 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 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 “ 速 ” ,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 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谈到 “ 无为 ” 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 —— 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本章也是承上章对 “ 道冲 ” 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 “ 天道 ” 推论 “ 人道,由 “ 自然 ” 推论 “ 社会 ” ,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这一章从反对 “ 有为 ” 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 “ 无为 ” 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 “ 无为 ” 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 “ 中 ” ,还含有 “ 无数 ” 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 “ 虚用 ” ,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 “ 无为 ” ,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 天 ” 的新发现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 “ 无为之治 ” 的大体原则。 “ 天 ”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 “ 天 ” 。从此, “ 天 ” 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 “ 天 ” 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 “ 生死有个,富贵在天 ” ;而墨子则提出 “ 天志 ” 、 “ 天意 ” ,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 “ 兼爱 ”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 “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 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 天理难容 ” 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 “ 圣人 ” 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老子在关于 “ 天 ” 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 “ 天命 ” ,又区别于墨子的 “ 天志 ” ,认为 “ 道 ” 是宇宙万物的根本。 “ 天 ” 是由 “ 道 ” 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个人分类: 道德经|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zjzhang 2011-5-29 22:45
第四章 道冲 ① ,而用之有弗盈也 ② 。渊呵 ③ !似万物之宗 ④ 。锉其兑 ⑤ ,解其纷 ⑥ ,和其光 ⑦ ,同其尘 ⑧ 。湛呵 ⑨ !似或存 ⑩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⑾ 。   大 “ 道 ” 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① 冲:通盅( chong) ,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 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 渊:深远。呵( a ):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 宗:祖宗,祖先。 ⑤ 锉其兑:锉( cuo ):消磨,折去。兑( rui ):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 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 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 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 “ 其 ” 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 湛( zhan ):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 “ 浮沉 ” 的 “ 沉 ” 多写作 “ 湛 ” 。 “ 湛 ” 、 “ 沉 ” 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 “ 道 ” 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 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 “ 湛呵 ” ,形容 “ 道 ” 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 “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等句,理解其意。 ⑾ 象:似。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论述 “ 道 ” 的内涵。他认为, “ 道 ” 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 “ 道 ” 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 “ 道 ” ,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 “ 道 ” 的属性。 承接第一章内容 “ 无形 ” ,老子称颂 “ 道 ” 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 “ 横 ” 的角度谈, “ 道 ” 而是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 “ 纵 ” 的角度谈; “ 道 ” 又是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象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象是天帝(上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上帝(天帝)造物,而是 “ 道 ” 生上帝(天帝),继生万物。 “ 道 ” 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 “ 道 ” 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 “ 道 ” 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 “ 道可道,非常道 ” 就是 “ 道 ” 的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 “ 道 ” 的形象。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 “ 道 ” 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 “ 道 ” 产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 “ 道 ” 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 “ 逻各斯 ” 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 “ 逻各斯 ” 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 “ 逻各斯 ” 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 “ 以太 ” 的物体。 “ 逻各斯 ” 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可参阅《古希腊罗马哲学》第 17—26 页)老子的 “ 道 ” 同样具有 “ 罗各斯 ” 的这些属性和职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 “ 道 ” 是宇宙的本原,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互相矛盾而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观点。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他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的蕴含。 思想的放荡 把 “ 道 ” 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和富于想象力的发挥,老子对道的这种不拘常规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的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对庄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发挥和艺术形象想象力的极度夸张的影响。《庄子 · 德充符》写了好几个奇丑无比的得道之士,如断脚的叔山无趾,生着瘤子的瓮大瘿,弯腰驼背又没有嘴唇的支离无胯,等等。可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他说厉鬼与西施 “ 道通为一 ” ,说中央之帝浑地被人为凿出 “ 七窍 “ 而丢了命,诸如此类,都体现出这种特征。 这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对于后来魏晋时期玄学的自由发挥,也有其直接的承袭关系。玄学在残酷的政治高压下,以真对世俗礼教的束缚,主张人性的解放、服膺于自然为其宗旨。号称付林七贤的刘伶,佯狂纵酒,放荡形骸。一次,他饮酒大醉,脱衣裸形在屋里。有人因此而嘲笑他,刘伶却回答说: “ 我把天地当作房屋,房屋当作衣裤,你又为什么走到我的裤子中来呢? ” 这种看似怪诞的言行,却真实反映了清谈人物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对道的特性的理解。老子说: “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关系的谐合,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刘伶的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行,正是对世俗和礼教的唾弃,正是把自己的精神、肉体融合到自然广大深厚怀抱里的一种实践。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这是魏晋名士的名言。对现实礼教的鄙弃,对自然天性的追求,使得思想放荡、性格不羁的他们,在世俗的眼中总是显得那么奇异怪诞、格格不入。那个临刑前还要弹奏一曲《广陵散》的嵇康,就是一个敢于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放荡者。他竟然对一向被视为 “ 凶逆 ” 的管叔、蔡叔给予新评价,认为其 “ 未为不贤 ” ,只是 “ 不达圣权 ” 而已;不仅如此,他还无法无天的 ‘ 非汤武而薄周孔。 ’ 诸如此类,他都表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千载而后,仍让人不能不感叹敬佩。
个人分类: 文学|2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zjzhang 2011-5-29 11:59
第三章 不上贤 ①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② ,使民不为盗 ③ ;不见可欲 ④ ,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 ⑤ ,实其腹,弱其志 ⑥ ,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 ⑦ 、弗为而已 ⑧ ,则无不治矣 ⑨ 。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 “ 无为 ” 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① 上贤:上,同 “ 尚 ” ,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 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 盗:窃取财物。 ④ 见( xian ):通 “ 现 ” ,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 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 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 敢:进取。 ⑧ 弗为:同 “ 无为 ” 。 ⑨ 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 “ 尚贤 ” 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 “ 尚贤 ” 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 “ 尚贤 ” 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 “ 不尚贤 ” 、 “ 使民无知、无欲 ” ,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 “ 无为 ” 境界。然而,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定是都要不断地发展提高,所以老子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是消极的。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差别的存在,老子想用减少差别,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这也有他进步的一面。   在上一章里,老子提出了 “ 无为 ” 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 “ 无为 ” 。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 他认为,体现 “ 道 ” 的 “ 圣人 ” ,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 “ 不尚贤 ” 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 “ 贤才 ” 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 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 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 “ 无知无欲 ” 的纯洁本性。 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 “ 实其腹 ” 、 “ 强其骨 ” ,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此外要 “ 虚其心 ” 、 “ 弱其志 ” ,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 “ 无为 ” 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无为而治乃大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反思。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 —— 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 “ 恶 ” 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 “ 崇贤尚才 ” 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 “ 无为 ” ,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 “ 无为而无不为 ” 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 “ 道 ” 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 “ 道 ” 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 “ 无为之治 ” 和 “ 不言之教 ” 。所谓 “ 无为之治 ” 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 “ 道 ” 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 “ 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 ”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 “ 不言之教 ” 的教化作用。 “ 无为之治 ” 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 · 平准书》记载当时 “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 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 “ 与民休息 ” 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 “ 轻摇薄赋 ” 、 “ 约法省禁 ” 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 “ 清静无为 ” 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 “ 无为而治乃大治 ” ,这是老子 “ 无为 ” 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个人分类: 道德经|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zjzhang 2011-5-28 22:44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① ;皆知善,斯不善矣 ② 。 有无之相生也 ③ , 难易之相成也 , 长短之相刑也 ④ , 高下之相盈也 ⑤ , 音声之相和也 ⑥ , 先后之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⑦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 ⑧ ,为而弗志也 ⑨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 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① 恶已:恶、丑。已,通 “ 矣 ” 。 ② 斯:这。 ③ 相:互相。 ④ 刑:通 “ 形 ” ,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 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 · 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 “ 音 ” ,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 “ 声 ” 。 ⑦ 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 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 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 “ 无为 ” 的观点。此处所讲的 “ 无为 ” 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也有人认为前两章是全书的引言,全书的宗旨都在其中了。   无论学术界在 “ 道 ” 的属性方面的争论多么激烈,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上的显著特征。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 “ 有 ” 也就没有 “ 无 ” ,没有 “ 长 ” 也就没有 “ 短 ” ;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 “ 相反相成 ” 。本章所用 “ 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 ” 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 “ 无为 ” 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 “ 无为 ” 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 “ 圣人 ” 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 “ 圣人 ” 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朴素辩证法的闪光 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在中国的哲学史上,还从来没有谁像他那样深刻和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 “ 反者,道之动也 ” (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们讲得最多的,却往往是他最不了解的,人们对部分事物和表面现象的关注,常常会忽视整体的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富于哲理的诗句。表述了对事物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等诸种关系的领悟,这富于启迪性的人生哲理,与老子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真理与谬误、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等矛盾斗争中前进的。而辩证法的丰富内涵就包含在全部人类文明史中。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传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体现辩证思维的范畴,就与之有明显的渊源联系。例如 “ 有 ” 与 “ 无 ” ,出自老庄哲学, “ 有无相生 ” 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际也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后世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逐步从老庄哲学中引申出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过 “ 有声 ” 、 “ 有色 ” 的艺术,而进入 “ 无声 ” 、 “ 无色 ” 的艺术深层境界,才是至美的境界。与之相关, “ 虚 ” 与 “ 实 ” 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 “ 虚实相生 ” 理论也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独具特色的理论。 “ 奇 ” 与 “ 正 ” 这对范畴涉及艺术创作中整齐与变化相统一的创造、表现方法,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常用。 “ 正 ” 指正常、正规、正统、整齐、均衡, “ 奇 ” 指反常、怪异、创新、参差、变化,二者在艺术创造中是 “ 多样统一 ” 规律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创作者们看来,其意味着事物与事物或形式因素之间既有对称、均衡、整齐以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 “ 奇 ” 与 “ 正 ” 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 “ 正复为奇 ” 。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不容否认,在中国哲学辩证法发展史上,老子的学说及其影响值得大书特书一笔。
个人分类: 道德经|2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热度 2 zjzhang 2011-5-28 11:56
第一章 道可道也 ① ,非恒道也 ② 。名可名也 ③ ,非恒名也。无名 ④ ,万物之始也;有名 ⑤ ,万物之母也 ⑥ 。故恒无欲也 ⑦ ,以观其眇 ⑧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⑩ 。玄之又玄 ⑾ ,众眇之门 ⑿ 。   “ 道 ” 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 “ 道 ”(“ 道 ” 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 “ 道 ”) ; “ 名 ” 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 “ 名 ”(“ 名 ” 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 “ 名 ”) 。 “ 无 ” 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 “ 有 ” ,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 “ 无 ” 中去观察领悟 “ 道 ” 的奥妙;要常从 “ 有 ” 中去观察体会 “ 道 ” 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 从 “ 有名 ” 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 “ 道 ” 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 。   ① 第一个 “ 道 ” 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 “ 道 ” 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 “ 说得出 ” 。 ② 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 第一个 “ 名 ” 是名词,指 “ 道 ” 的形态。第二个 “ 名 ” 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 无名:指无形。 ⑤ 有名:指有形。 ⑥ 母:母体,根源。 ⑦ 恒:经常。 ⑧ 眇( miao ):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 徼( jiao ):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 谓:称谓。此为 “ 指称 ” 。 ⑪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⑫ 门:之门 , 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 “ 道 ” 的门径。   老子破天荒提出 “ 道 ” 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 “ 道 ” 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 “ 道 ” 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 “ 道 ” 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 “ 道 ” 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 “ 无 ” 到 “ 有 ” 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 ——“ 道 ” 。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 “ 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 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 “ 道 ” 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 “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 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 “ 道 ” 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 “ 无 ” ,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 “ 道 ” 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 “ 道 ” ,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 “ 道 ” 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 道 ” 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 道 ” 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 “ 道 ” 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 “ 道 ” 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 “ 道 ” 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 “ 天 ” 和 “ 上帝 ” 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 “ 道 ” ,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 “ 上帝 ” 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 “ 道 ” 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 “ 人穷则反本。 ” 这个所谓的 “ 本 ”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 “ 自然 ” ,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 “ 快乐原则 ” 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 “ 回归自然 ” 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 “ 小国寡民 ” 的政治生活,以及对 “ 道 ” 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 “ 天命观 ” 和 “ 天道观 ” 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 “ 道 ” 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 “ 天命观 ”“ 天道观 ” 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个人分类: 道德经|3499 次阅读|5 个评论
道德是从哪儿蹦出来的呢?
热度 6 halcon 2011-4-21 01:51
记得在瑞士的时候和涛,琳媛讨论过三个问题: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人生?每一个问题都和科研无关,但又都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一直没有停止思考。虽然在搜索引擎和文献中很容易能够找到很多关于三者的定义,但是对我来讲还是过于抽象,而且有些定义我也未必满意。有人说道德是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又或者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如果这就是道德,那么只要大家都这么做,你也这么做那么这个社会就有道德的存在,然而这种价值取向是否是“正面的”,谁能说的清,又有谁在乎呢?! 社会集体的某种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形成一定是因为其符合群体的利益和愿望,而其本质一定是利益与人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站在人类学的角度我们知道,人最本质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带着这一原始的使命,男性需要找到生育能力强,与自己最为互补的女性。而女性不仅仅需要找到互补的男性,还需要确定该男性是否愿意与自己共同将后代抚养长大。因此,女性不仅需要漂亮,而且需要善于营造和处理社会关系,而男性只需要证明自己具有非凡的能力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社会的行为准则由这种原始的使命驱动,显然我们男性只需要杀死所有的情敌就可以保证自己可以享用天下所有的女人。然而,历史上再有权势的男人也没这么做。或许我们骨子里已经意识到后代的近亲繁殖不好,又或许我们人性的深处有另外“社会性”的原始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和演化。那么这种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呢?是人性的“善”?人性的“恶”,还是其它什么?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所学到的东西在这个课题面前是如此的无助,科学在讨论善恶,对错,美丑的时候是如此的力不从心。让我们看看先贤是如何审视这些问题的吧。 1759年和1776年,亚当斯密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两部传世之作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相比后者,前者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可惜后者的知名度在国内远远没有前者大。 亚当斯密去世前该书共出版过六次。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他在该书中用 同情的基本原理 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他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认为是 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 。 亚当斯密的观点和民主的含义多少有些相关: 民主不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还包括多数对少数的宽容 。 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写出了《德经》和《道经》,合称《道德经》。 《道德经》有五千多字,总共八十一章。记忆力好的话,估计几天就能背下来。《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详细阐述了 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的道理。相比亚当斯密从某个本质原因构建道德学说体系(Know why),老子的学说虽然没有阐明本质的原因(Know what, know why),但是对如何做(know how)阐述的非常系统。历史上西汉早期在集成秦朝法家治国思想的同时,也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休养生息,才有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可惜的事,自此两千余年间再无第二个朝代采纳。 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对其进行批判的拓展,使《道德经》成了“ 孤本 ”。 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什么是道德?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社会现实背后的行为准则是什么?当前, “金钱第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显然业已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但这就是道德么?至少我不敢苟同。与此相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大公无私”是我们期望的道德么?我看也值得商榷。这些都是现象,不是本质。 只有找到人内心原始的驱动力,按图索骥,结合利益驱动,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2254 次阅读|17 个评论
道德经注释
yue 2011-4-20 20:46
道德经 2011-4-20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4.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1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1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18. 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然?以此。 22.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23.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2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此谓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36.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3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3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WORD格式
yue 2011-4-20 20:42
首都师大国学网版本,张檀琴有若干修订。 道德经 2011-4-20修订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4.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人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1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已。 1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若朴,浑若浊,旷若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1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 17.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豫(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18. 大道废,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婴儿未孩。乘乘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纯纯。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1.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然?以此。 22.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岂虚语?故成全而归之。 23.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24.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不彰,自伐无功,自矜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2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此谓要妙。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接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0.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强。物牡则老,谓之非道,非道早已。 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 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将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 大道泛,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成功不名有。爱养万物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5.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出言,淡无味,视不足见,听不足闻,用不可既。 36.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有利器,不可示人。 3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 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47.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58.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其政察察,其人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政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曜。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 61.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牡常以静胜牝,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如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此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故为天下贵。 6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64.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远,与物反,然后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67.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69.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7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 民不畏威,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 75.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7.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78.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79.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2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子也站起来了(图)
热度 5 sheep021 2011-3-20 17:11
函谷关老子圣像揭幕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继孔子之后,老子也站起来了,而且是金身。 自此以后,不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子子孙孙,还有多少人要站起来。一个塑像,2588万元,架不住人多啊。花费不菲。千万不要出现死人压死活人的局面。哈哈。 传说老子骑青牛西行过函谷关,准备到秦国去讲学,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到。尹喜早闻老子大名,诚心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小驻,在尹喜的再三恳请下,老子著述5000字西出函谷关而去,后经尹喜整理而成《道德经》。几年应该是老子诞辰2582周年,所以总投资2588万元。按照这一逻辑,如果是给黄帝塑像,应该不少于5000万元 见:万人诵经(函谷关老子诞辰2581周年摄影) 来源:自由天空技术论坛,原文链接: http://sky123.org/thread-33526-1-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0 次阅读|5 个评论
春天的见闻与感悟
热度 1 sheep021 2011-2-17 15:17
这个春节是在呼和浩特市度过的,有两件事情对我印象特别深,引发的联想也很多。 1.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关于这句话的解释也很多。春节期间的一件事儿,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理解。 除夕那一天,我发现马路两侧几乎家家都在门前放了一大堆碳,黑乎乎的,放在架子上。难道要出售? 也不会家家都卖碳吧? 我心里乱想,但也没问别人。大年初一再出来时,就发现答案了:原来他们是在除夕点燃“旺火”(当地人这么叫),可能是一个祭祀的一个传统。再到初二时,基本都燃烧得差不多了,原来小山一样“高大雄伟”的碳堆,逐渐变成了一抔白灰,一阵风吹过,就能把它们吹得干干净净。 我突然想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句话。黑色,代表收敛和能量,守着自己的能量,你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一旦失去能量,你就灰飞烟灭了。《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也是这个道理。关键是要守得住。 2. 一棵两年不死的辣椒 在一个朋友家,主人告诉我,他阳台上那棵辣椒,已经长了两年了,还在结辣椒,一点也看不出要死亡的样子。因为虽然外面是零下十几度,但室内一直是二十几度,冬天的室温比夏天某些时候的温度还高! 我们都知道辣椒是草本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亡。但是,所谓的春夏秋冬,无非是气温变化而已,一旦改变了环境温度,他完全可以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环境中而有生无死。 由此想到,很多草本植物到了热带,都是这个样子,有生而无死。四季生长,时时挂果。但是热带的动物、热带的人为何没有因为温度的恒定而延年益寿呢? 人有七情六欲,内耗比较严重,那动物呢?难道是动物容易被天敌吃掉?或者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内耗严重吧。 然而,七情六欲与一年中的季节也是对应的。如: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九窍1 目 耳 口 鼻 二阴   五官2 目 舌 口 鼻 耳 人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志 怒 喜 思 悲忧 恐 我们只要保持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情都四季如春,最起码延年益寿是可以保证的。是不是就可以长生不老了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佛道两家的修炼方法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不再展开了。祝大家元宵节愉快!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
jhongbing2 2011-1-22 20:53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注: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泊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 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 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 或行或随; 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 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 去甚, 去奢, 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 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 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 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路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 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 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 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 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夫 轻诺必寡信 ,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是以圣人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 处上而民不重,//处其上而不觉其重 处前而民不害。//处其前而不觉其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 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 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 行无行; 攘无臂; 扔无敌; 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 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个人分类: 国学|2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经,道德经;天道,人道。
热度 6 jsnjjlj 2011-1-17 17:37
在美国访学的时候 遇到一位在美国教中国文化的蓝眼睛教授 和我一样,他也一样深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我喝茶 他喝咖啡 聊得高兴了 蓝眼睛得意的说:" For to everyone who has will more be given,and he will have an abundance. Butfrom the one who has not, even w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away. (出自《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25章) 其实就是你们《道德经》经中的:“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说完我们彼此会心一笑 不过我们笑得貌合神离,各怀鬼胎。 我了解他, 他研究中国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不过是西方早期文明的一个分支(警惕文化侵略啊) 所以他笑,是在笑自己似乎找到了证据 我笑,也是笑我找到了我的证据:西方早期文明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 考虑到 《圣经》和《道德经》的成书年代 我似乎更应该笑得心安理得和理直气壮点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 我们不过是两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而东西方文明也不过是树上的两枚果子 同源 但彼此绝非母子关系。 不过,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内容。 我想说的是 道德经 这段话 对于我收徒、收学生的启示。 以上蓝眼睛教授所说的人道,语出道德经 第七十五章 全文如下: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天者乎?唯有道者乎? 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 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其中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就是蓝眼睛教授用来和马太效应印证的话语。 其实,可爱的洋教授尽管认得中国字,但显然没有学好中国文化。 所谓天道,很难尽言,在这里我用水来比喻稍显妥帖 只要看看连通器内总要保持相同的水面,大致就可以理解前半句话了 而人道,本质属于天道,但在与宇宙相比的人类微观环境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人道对于人类而言 就是“德”,所以古人说,“天下虽大,唯有德者居之” 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 所谓“损不足”是要让那些德行卑下的人受到遏制 而“奉有余”是要让德行高尚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 这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另外一个早期版本 所以 天之道 与 人之道 没有本质不同,只有形式上差异, 就像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本质上都是教育 是殊途同归。 所以原文里才有:“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天者乎?唯有道者乎?” (这里 我倒有点觉得马太福音里的故事是不是从道德经里传去而被肤浅的理解了传播了) 所以,你要记住 收学生,一定要收德行好的 帮助学生,也是要帮助德行好的 因为,这叫替天行道!!! 这是最大的师德 !!!!!!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4339 次阅读|5 个评论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12 10:55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圣经》上《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 年,美国科学史学家研究者罗伯特 莫顿( Robert K. Merton , 1910-2003 )提出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列举在研究领域出名的人越来越有名的现象并说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他并且把 马太效应 归结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其实这种效应,在我国成语中早已有之。中国人说话比较隐晦,不像西方人说得那样直白。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概括得更为简练准确。民间谚语锦上添花小人多,雪里送炭君子少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敲就逼真地描述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 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最早出处是北宋王安石( 1021-1086 )的七律《即事》,其中有诗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莫顿开始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时,只是把它用于社会现象。后来,人们发现 这种效应在力学与物理学中,在自然科学中,随处都可以迂到。河道弯了,由于流动冲刷就更弯;地不平了,低的地方更易于受径流冲刷,在径流冲刷下就更不平;大气电离了,局部就更易于电离直至放电;裂纹产生了局部由于应力集中就更容易被撕裂。在社会上的穷富差别的加大,股市行情暴涨暴跌,经济危机等都是马太效应。所以可以说马太效应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成书早于圣经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 马太福音的那段话只是一段寓言,靠人们自己去理解它的含义,到莫顿才给出现今的解释。而老子的话说的是更为普遍的规律。如果把老子的天之道理解为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他说的这个普遍规律正好与马太效应相反,即普遍规律是把多的取来去补少的。也就是他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 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注解老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客观规律总是趋于使物质或能量平均分布的。热总是从高温向低温的地方传播,物质的分布总是要使整体的势能最小,有棱角的石头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风吹日晒和水淋总是失去棱角而趋于圆滑。高山会由于自然腐蚀而降低,凹地会由于不断沉积而升高。运动的物体,速度高的会由于低速介质的阻尼而变为低速,而低速的介质会由于高速运动物体的带动而加速。电总是由电位高流向电位低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曲折,总会向世界大同的方向发展,权力会由个人专断逐步走向民主,财富会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老子的话,又是一番道理。看来比起马太效应来说也许是更为普遍的规律。事情好像是矛盾的。你该信谁的?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 老子说的是在客观运动和平衡状态是稳定发展时的情况,而马太福音说的是失去稳定时的情况。 老子还有后半句话,说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说的正好是马太效应的意思。这里老子对马太效应实际上做了很深刻的注解。人之道就是最好的说明,意思是说人心想要的是马太效应。这是因为,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向低处流体现的是天之道而人向高处走,就体现的是人之道。因为人人都想发财,都想有权有势,所以才有人之道,而人人都想发财、想有权有势的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就有马太效应与之对应。于是社会心理必然是损不足以补有余。 总起来说,老子的话比起马太福音更全面更富有哲理性和更深刻。 用老子天之道的这段话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对应于稳态或缓变过程来说,就是研究稳定运动和平衡稳态。对应与物理上来说,大部分是由椭圆型方程或热传导方程所描述的过程。用它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要维持社会稳定时需要执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这就是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应于向富人加大税收,对穷人雪中送炭,加大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权力需要分散或加强民主,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 用老子人之道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它对应于临界转捩状态,对应于状态的分岔,对应于快速变化,对应于发散和不稳定状态。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人要向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流,就需要借助马太效应,就需要锦上添花,需要权力相对集中,实现快速变革,并且使这种变革稳定下来。有时又需要打出实现天之道的口号,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表示顺应自然规律来与人之道抗衡。 看来,顺应天之道,无论在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制定政策和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都是应当遵从的,而万不可以逆客观规律而胡来。而实行和加强人之道是有条件的,需要捕捉和把握这个条件。一味按照马太效应行事,社会心理在吹捧一个人,你就锦上添花再加码,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社会会愈来愈不稳定,积怨会愈来愈深,需要适可而止把握分寸,因为它是有一定风险的道路。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93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厚重河南——《道德经》
热度 4 zhoulingna12 2011-1-3 22:31
一个冬日的下午,同学平淡地问我会背道德经吗,我突然有些慌张,是啊,来自老子故里,却没有好好研读道德经,我突然有些伤感,也许我们需要先自省、自知,才能自信,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何谈人前尊贵呐? 为弥补愧疚,我想先给大家读《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 à 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 ch é n ,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tu ó yu è ) 乎 ﹖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p ì 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 ji à n ),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g ǔ ) ,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 (sh ā nzh í )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y ǒ 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 (ti á n)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 皦 ( ji ǎ o ),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d 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y ǎ o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ch ì);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hu 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 sh è)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 琭琭 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 s 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 (sh ì ) ,猛兽不据,攫 (ju é ) 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 脧 (zu ī ) 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刻我好想静下心来一口气读懂故乡,事实告诉我: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论她需要多长时间让我去了解,我都愿意,我爱故乡。 2011年1月3日冬夜
个人分类: 厚重河南|330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读贾利军先生的《道德经 第三章 解读》
pww1380 2010-12-16 22:11
针对社会现实的《道德经》解读,不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极大的说服力。 欣赏! 参考文献: 1 . 贾利军. 道德经 第三章 解读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5703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菜事魔”蒋科学奔袭傻帮
lix 2010-11-26 16:07
在 曹大侠独战京晋辽各路高手 之际,蒋科学奔袭济南,以三对一,挑斗我傻帮帮主,见( 在清贫中富足着济南初会蒋劲松与他的伙伴们 )。傻姑其实不傻,知其来意不善,欲传其食菜事魔教也。乃按五斗米道心法,先喝一碗骨头汤,暗颂道德经三遍,翩然迎战。 蒋科学传道两小时后,见效果不彰,乃设便宴。点了三素,让傻姑再点一个。傻姑出于礼貌,点了一个粉丝卷心菜。 蒋科学大喜,风卷残云般,来了个四清,得胜还京。蒋科学的三素为: 1)土豆丝, 2)豆腐皮丝, 3)红菜椒炒山药。 傻姑点的为: 4)粉丝卷心菜。 蒋科学不知粉丝卷心菜中卷有肉片,连赞好滋味。当年食菜事魔教(明教)朱太祖起兵,让教众吃月饼,有体力,才好相见白刃血纷纷。本朝太祖亦曾与子民共患难,宣布不吃肉、蛋。全国人心振奋。御膳房为拟素食谱,其中海式素食为 1) 大力油面筋、 2) 烤麸、 3) 素鸡 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ccz/article_2010112525276.html 但我朝傻姑甚虑太祖爷龙体,闻讯特意从上海赶到北京,亲自给太祖爷送来一网兜螃蟹,太祖爷说:谢谢你,我不能收,我跟工作人员讲了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我朝傻姑很是感动,但掷地有声地坚持说:螃蟹不是肉,也不是蛋,螃蟹就是螃蟹! http://bbs.jztele.com/Thread,15000364.htm 这其实是哲学家们改换概念的故智。佛家就有偈语咏吃鸡蛋云:混沌乾坤一壳包,也无皮骨也无毛,老僧送尔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
个人分类: 科网外传|672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还精补脑,长生之道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sheep021 2010-11-18 14:42
一、 还精补脑,不老之道 《黄庭外景经 上》 梁丘 子注: 还精补脑,不老之道。 0.清心绝欲,自然而然,不还之还、不补之补 南怀瑾:只要做到绝对的清心绝欲,让心神归于平淡,人体恢复自然的生理循环,就可自然而然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 睡眠状态应该就是这个境界。人累了,稍微迷糊一会儿就精神焕发。睡眠不足,甚至几天不睡觉肯定神昏迷糊,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道贵守一,理无二致。还精补脑,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似乎各不相同,各有玄机。但说破天,万法归一:就是天地升降之机,亦即人身气血升降之机,一气周流,升降出入而已。俗吧,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理是这个理,但一理万法,万法一理。咋升降,咋出入,就属于法的层面了,基本上都属于不传之秘。但条条大道通罗马,心诚则灵皆回家。 1.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还精补脑法 1 )用大拇指中间骨节,按摩自己后脑的两块骨头,转圆圈,先顺时针转三十六次,再倒转三十六次,不等。 2 )用食指中间骨节揉两眼间鼻侧,这里有两个小窝窝,是两个道穴。以前我曾经两眼发红肿痛,嘱朋友针灸在这两个穴道上,立刻痊愈。 3 )两手不离开,同时揉两眼眶,即眼睛边缘骨节,顺转,越紧越好,再倒转,转数自定。 4 )手不离两眼,然后移至太阳穴,压揉。 5 )眼、牙齿闭着,手掌抱着脑子,道家则把两耳用手倒转来蒙着,两手在脑后打鼓,在后脑心用手指弹,学武功者称鸣天鼓。 2. 仙学大师胡海牙的瞬间强肾法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踮起,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这种运动被誉为中医里的金匮肾气丸,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是最有效的补肾方法。对肾虚、慢性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的病人非常实用。 3. 武林泰斗万籁声的还精补脑法 童子功,实名为:炼精化炁。这炁字,即代表无形的气。精在人身,为人身发动之本.精满自溢,溢则无法回精补脑。真诀是:口闭,目闭,卧式,以两食指塞两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时,中指亦可),以不透气为度!不可太紧,亦不可太轻,以不透气很舒适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如此一二次。此后即是自然呼吸,不要管腹部、胸部的弛张紧缩!要自然、不要握固、着相,二到四分钟,觉口内生津,咽下就是。如觉精管尿管似乎紧缩,很舒适,即可慢慢将两食指放下,安静而卧。如此积精充盈,身体自然健康了。睡前、起前,均可习之。半夜、午睡将起,亦可习之。是很容易练习的。而故意呼吸鼓气,一练就半小时,反而练坏了!这一步功夫,是以前修持之士不传之秘!一试便知。(武林》1983年第11期) 在童子功更正(《武林》1984年第1期)一文中,万老写道: 前数期《武林》刊有孙崇雄等的一篇童子功,即我在《中华气功》上所述的炼精化气,原是秘传,简而适用。因他们没有学好,又未交我校阅,直接发表。效法今天的一般气功师传授,还加了什么小腹鼓气等等,又未说明只需练数分钟则可。致使学者一练即半小时、一小时,反而练出偏差。这是出我意料之外的事。不得已,兹再申言之:步骤以两食指塞两耳孔,以不透气为度,不可用力塞紧;口闭,以鼻呼吸;有时,由鼻出气时,觉气徐徐达两脚板,吸时不要管它;也只一两口气而己,此后仍是听其自然呼吸,不出两三分钟,觉口内生津!咽之可矣。觉得很舒服了,不想练了,轻轻放手,自然休息。过一段时间如愿再练,仍可如此习之。切勿一练半小时,把它当作气功去练啊!通常是寝前,起床前各习一次。此外,中夜心不宁时,均可随意习之!切勿着相鼓气!如有练出偏差的,按此法矫正即愈。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强;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候。我今行年八旬有一,除得力于自然门气功外,此功作用不小。今天纸上传人,是出于不得已。所以俟余著作出版后,要开训练班,口传面授,几句话就解决了!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好的东西都不多。这不是学武功,花头多;这是练身体的基本功夫,务要注意。一着相,鼓吹什么胸式腹式,调节正呼吸,又如双回气,呼吸分九种,自发功等等,久必出问题。特此更正,务希望重视之! 4 、梳头操 梳头操:用两手成爪状从前往后用力梳头30-50次: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周而复始,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后,再把头发整顿、梳至平滑光整为止。若用头梳宜取木质,如桃木或用牛角等天然料材制成,梳齿易油滑。梳头时光个别取早晚各5分钟,其他空闲时光亦可。切忌在饱食落后行,免得影响脾胃的消化功用。 梳头操的原理就是整合经络,是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来整合经络的。因为所有的经络都到头部去了,头部有周身所有的经络,它们都会聚于头顶。通过梳头操能够把周身的所有的经络气血都整理一遍,并且还是一种很好的混元过程。收功的起式都不要做,就是意念往里一收完了。南怀谨老师的还精补脑方法,与梳头操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要愿意挖掘,我相信,还可以找出10000个类似的功法。大道至简,要言不烦。选一个简单的方法试试如何? 详见: 延年益寿第一妙法:还精补脑,可以不老 . 二、 脑为元神之府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 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 (一)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1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6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与颅骨合之谓之头,即头为头颅与头髓之概称。   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   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清阳之气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二)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因为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为生命的枢机,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   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   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理》)。   (三)脑与五脏的关系   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所谓五神脏。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五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   脑肺相系: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   脑脾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之气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人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   肝脑相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神物为两,或变生他疾。   脑肾相济: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 . 三、还精补脑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 谷神不死的关系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即天谷元神。白玉蟾《谷神不死论》云: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神也。古人谓,人头有九宫,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又名天谷,为元神所居,故谓此元神为谷神。此神自天地分判之后,后天主事,先天便埋藏不出,从此再难睹其真面,故曰如死。所以,刘一明《悟真篇注》云:欲修金丹,必须活此谷神,言谷神之死,死指不能经常出现。所谓谷神不死者,即是天谷元神,经过锻炼,已不再是埋藏不见了,而是凝结不散,灵光常照。因为常明常照,故谓之为不死。实际不死即为不再日日耗损也不埋藏不出义。至此谷神不死之时,必须识神无而元神常在,全是先天主事,功法谓此为结胎。结胎又曰金丹,又曰先天真一之精,释曰舍利。许旌阳云:脐间元气结成丹,谷神不死因胎息,即是谓此,因为有胎才有胎息,因为有胎息才能谷神不死。可见,谷神不死即是结胎,是经过锻炼的;而谷神,则是未经过锻炼的。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混为一事。 玄牝之门,王弼注此曰:门者,玄牝之所由也。所由者,转化而来之路径义。故,玄牝之门即为圣胎生成所由之来路。天地根者,是沿圣胎生成之来路,再逆回之,则又可返回到天地分判之境地。故此谓之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根,即阴阳生成之本根,此亦证玄牝为圣胎阴阳合一。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二言为养胎之功。伍冲虚《仙佛合宗》云: 养胎者,炼气化神之喻 ,非实有胎也。炼气之初,本要似胎中之无呼吸也,而又不能无呼吸。又曰:何为胎息?其肇也,结胎之息从无入有,而实若无,于不息中而或暂有,有无兼用之际也。就是说,养胎之初,本来先前没有胎息,而此时则自然而然有了胎息,虽然有胎息,犹要妙似于没有息;似乎是无,而的的确确还暂时有。这就是结胎初期的妙相,所以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陆潜虚《玄肤论》也说:得药归鼎之后,养以天然真火,绵绵若存。其中抽添变化,皆出自然,有不容以丝毫智力与乎其间。由是而胎圆神化,身外有身。造化之妙,一至于此。养胎之功,即是大周天无为之火。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八字,既是结胎之初内呼吸若有若无的形象描述,又是继续向上逆修无为自然的行功之法。 道德经的注释比较玄妙,难以理出个所以然。但结合还精补脑的介绍来看,也就不玄妙了。造化之妙,一至于此。简言之:高山幽谷中,奇花异草,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是因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自然中气液升降,往来不息所以天地长久。 人身中头部如高山,脑中上丹田如山谷,上丹田的神称为谷神,这 谷神长存而不消亡,是因为人体的气液升降,天地无气液升将则天地坏,人身无气液升降则谷神亡,天地中子时气升,午时气降,人身中,子时气到尾闾而升,午时气到百会而降,升降循环不息可以如同天地长存。 欲情(七情六欲)一动,元炁即泄,不知禁恳,贪恋无已。头部乾阳下走,只知顺流而耗不知逆流而补,日渐衰老,病死将至,人生苦短,如何才能留住岁月让生命长存呢?答案;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实修功法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不过精气升降而已。精化气,沿督脉经命门夹背玉枕返还脑中,于脑中存守以养谷神,丹经曰子欲不老还精补脑,补之气足,面红,肌白,骨健,身轻,髓满自奈寒暑。但天之道不欲 盈,盈则亏,满则溢,上田神满则自督脉下尾闾以交于精,精自不下走,上田神满得到根部尾闾命气精华制约自不上飞,丹经所谓铅投汞,汞投铅,升降返复得大还,世人不得此真机,只得以男女形交而平衡阴阳,虽暂得中和终难免老死,道人参悟天地玄机,以神气相交而平衡阴阳,终阴阳混化而回无极, 不要说什么道难修难成,不悟天地升降之机又怎么能见到成功,今修炼之士行下田之功,精气满,情欲动,气液下漏,上田神满才智开,神从上漏,千修千败,谓世无神仙,长生难求,古往今来白骨如山,生死是看得见的真实,以长生为妄,天地所以长生,因为它不自生,神仙长生也是因为不自生啊。 气机升降,乾元补足,金津玉液自口入腹,始下火于下丹田,以火人水烧丹炼药,以期丹成化形而仙。前面的修好了就可以长生久视。 本节参考资料: 《老子》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直泄天机,储一恒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子道德经第一篇解析
pearlydh 2010-8-29 19:50
老子第一章可谓众解纷纭,歧义最多。把老子简单的哲学思想搞复杂了。下面是我的理解,抛砖引玉哈... 老子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抛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言说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可名状的东西不是永恒的东西。 (可说可名的都是变化的。今天的河水非昨日之河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世间万物起于无,源于有。即万物的存在是因为相对应的不存在。 (讲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没有无,就没有有,老子非常强调存在的相对性,如长与短,高与矮,即没有短就没有长,没有矮就没有高,因此没有无就无所谓有)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无(即不存在,虚无)是无限的,而存在(实体东西)是有边界的,有限的。 (形象地说,我们地球是有限的,而太空是无限的。也就是说,虚是无限的,实是有限的。确实如此,世间万物,不论如何大,都是有限的,可度量的,而空虚是无限大的,无法度量的。没有空就没有实。存在的东西要在虚无的空间才能体现出来,与前一句的无名天地之始意思相同。可见老子认识之深。)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虚和实、有和无,是同一事情的不同说法,互为存在的前提,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根本。 综上所述,老子第一章,主要讲的就是有和无的关系,讲存在与虚无的关系。所有实体的存在都是因为有了非物质的空间而存在,没有空就没有实,而空是永恒的,实是暂时的,空是绝对的,实是相对的。实是可以名状的,空是无法言说的。因此可以言说的不是永恒的,而不可言说的,即非物质的空,即老子所说的无,才是永恒的。也可以说是讲了物质和非物质,存在与不存在的辩证关系。
个人分类: 未分类|781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二傻请教丫头:这是《道德经》的哪一段?
热度 3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0-7-4 21:32
二傻请教丫头:这是《道德经》的哪一段? 最近,二傻在非洲遇到一个神人,据说也是天狼星来的: 。 二傻的非洲兄弟 他听说二傻是古子的徒弟,很高兴!说咱们是同道。。。还跟俺讲了一大段据说是老子《道德经》里面的话。二傻觉得很是稀奇!因为这段话实在高深,原因是经过多重翻译之后(古中文 ~ 阿拉伯语 ~ 英语 ~ 现代中文),其意思发生一些变异了!。。。二傻如获至宝,特与大家分享之!原文如下: 注视它的人,将无法看到它; 收听它的人,将无法听到它; 盲目摸索它的人,将无法领会它。 虚无、静止的运动本源、无限的精神本质,是生命之源。 精神是自我。 虽然,几面墙壁构建并支撑着一间屋子, 但是,其内部的空间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罐子由泥土加工而成, 但是,其内部形成的空间才是最实用的。 正如一切的形态源自于精神的虚无一样, 行为是由无中生有的力量促成的。 一个人之所以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是因为他拥有一个肉体。 如果没有肉体,他还能遭受什么呢? 当一个人在乎自己的肉体超越了他自己的精神的时候, 他就会变成这个躯体,并且放弃了其精神之道。 自我、精神,创造了幻觉。 一个人产生的错觉, 使他认为现实并非是一种幻觉。 一个能够创造比现实更加真实的幻觉的人, 可以遵循精神的道路, 发现天之道。 二傻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这到底是《道德经》的哪一段?还是俺兄弟将一些只言片语混淆在一起说了?特别是红色字体部分,虽然高深无比,可二傻记得俺师傅古子从来没有这么说过的? 特请教著名的丫头道长(就是原来手拿打狗棍的那个)和江湖弟兄们: 这段话的中国古文原来是如何讲的? 谢谢! 给出最佳答案者有奖品和巨额奖金! 【奖品】 非洲神人送二傻的赌球法器 。。。 【巨额奖金】 非洲神人送二傻的千亿大钞 。。。 。。 。
个人分类: 科学反思|15726 次阅读|74 个评论
纯爷们团队和美女导游的一顿羊肉泡馍
sheep021 2010-7-2 15:48
羊肉泡馍,古称 羊羹 ,宋代苏轼有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的诗句。现在, 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 总代表 。 去西安,少不了要尝尝羊肉泡馍。据说, 老孙家 是鼎鼎有名的泡馍馆,号称 五星级酒楼 ,不过,这里泡馍的价钱也是五星级的了。开车的师傅说,很多本地人会去吃老刘家泡馍。口味更地道一些,价格也合适。不过,我们去的是同盛祥。佛无处不在,难道羊肉泡馍就只有某一两家正宗吗?泱泱西安城,不缺少美味的 羊肉泡馍 ,而是缺少发现美味的嘴巴。 所谓的 馍 ,看起来更像烧饼,圆圆的,两面都有烤过的痕迹。吃泡馍,最传统的吃法,是用手掰的。咋一看,费时费力,但吃 羊肉泡馍 的味道、乐趣、和学问却全在掰的过程之中。导游还讲了一个蒋介石被下属强烈要求亲手掰馍,饭后口头禅脱口而出的故事。 泡馍是特制的,称饦饦馍,一个二两。据说是九份死面,一份发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面,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发面,就泡不成了。 泡馍的掰法很有讲究,不能瞎掰。要用手指头肚掰,不能用指甲掰。首先要洗净双手,然后拿起馍,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然后再把每一片横向撕开,成为八分。然后继续掰,基本上是掰得越碎越好,大概成黄豆大小吧。 在导游的指导下,全部掰好之后,交给服务员拿到后厨加上羊肉汤和羊肉等。再拿回来时又是一碗混沌了。 我突然发现,这个掰馍、泡馍的过程,竟然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掰馍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初级过程。 最绝的是泡馍的过程:零零碎碎的一碗碎馍被羊肉汤一泡,又混沌起来,分不清彼此。这岂不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吗?又回到了起始点。 能掰活不算本事,能把掰开的再合成一体就需要点本事了。前者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者是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 宇宙本是一体,不可分割,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分门别类,分别研究,于是有了诸多门类,然而最终目标是要发现一个宇宙统一模型,即不但要分得开,而且要合得拢。这个正是现代科学家们孜孜以求、一直没能如愿的。而只有中华古代文化财可以实现分得开,合得拢,实现了一而二,二而一的双向自由演进。太极可以变化出阴阳、四象、八卦,阴阳、四象、八卦甚至六十四卦,本身又是一个太极。能分能合,能进能退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相比之下,现代科学则有点支离破碎,学科之间难以朔源,跨学科研究要困难得多,而且不能从整体上解释宇宙,只能是物理说物理的,化学说化学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说各的。 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之道,全在一碗羊肉泡馍里。理至繁,不可胜算,道至简,不出一碗。 都说西安是文化之都,一碗羊肉泡馍还没吃到嘴呢就心服口服了。品西安小吃,悟自然至理,不亦乐乎? 享受掰馍的乐趣 老伙计吃啥呢,这么香! 喜气洋洋 刚吃完羊肉泡馍的纯爷们团队和 美女导游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71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悟一句话
sheep021 2010-5-20 10:45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道德经》 常有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其实,不读完假传的万卷书,不走过万里路,就是把真传的一句话放到眼前,恐怕也不会理解的。 这真传的一句话其实并不神秘,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说出来土得掉渣,淡而无味,甚至会被人大笑。 以探索宇宙为己任的现代物理学已经渐入禅境,越来越多的中医理念被现代医学证明并接受。说明这真传的一句话,只是古人的经验积累而已,而现代人自以为比古人高明的多的现代人,没有亲身感受是不会相信的。到了黄河才死心,见了棺材方掉泪。 《周易》 道破自然、社会和人生规律,但据说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是看不懂的 《老子》、《金刚经》等等,莫不如此 所以,人生的意义莫过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悟一句话 。 所以,五祖向六祖慧能传道,也就只有寥寥数语。就像捅窗户纸一样,一点就破。 但是,如果没有慧能的悟性,怕是打死也学不会。真是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再比如说地震预测, 目前专家们动不动就说,地震预测是国际难题,但是却不提这一难题在国内已经被成功解决 ,如, 中西汇通翁文波与天灾预测学 翁老利用中国古代传统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算,算出了我国和世界许多诸如地震、旱涝之类的重大天灾,其测程时间之远、预测数据 ( 包括时间、地点、灾害级别 ) 之精准,令西方科学界瞠目结舌, 开创了与传统物理预测地震方法不同的数学预测法。 据统计 , 他先后作过 252 次各类天灾的预测 , 实际发生的有 211 次 , 占总次数的 83.73% ,高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奠基了中国预测科学,被人们誉为一代 天灾预测宗师 , 并被评为科学院院士。 或者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之类的客观困难来搪塞。他们以为,地震嘛,当然要钻进地球内部才能弄清楚,但是,他们忘记了一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话地震是天灾。恐怕只有等他们把地球钻了N个洞,还是不能预测地震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原来地震是天灾!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0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许多哲学家借此获得灵感
sheep021 2010-5-14 14:04
《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许多哲学家借此获得灵感 2007年03月27日 10:57 环球时报 vote_init_ids='93858'; 《道德经》英文版 17世纪传入,许多哲学家借此获得灵感和观点 一战后,欧洲人从中寻找拯救文化没落的良方 作为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凭借《道德经》为国人所熟知,其在《道德经》中所阐发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毫不夸张地说,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让人称奇的是,自16世纪《道德经》传入西方后,老子及其思想也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和认同。 海外初识《道德经》 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西方的商船往返,顺着西方传教士的足迹,《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老子思想逐渐传遍欧洲大陆。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经3个字分别翻译为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3个词。 老子的《道德经》传入德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影响力甚为深远。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后,《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最初正是根据伏羲黄老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 本博注:也有说是完善了二进制思想 】当他第一次看到中国《河图洛书》拉丁文译本以后,惊呼这是一个宇宙最高的奥秘,连连称赞中国人太伟大了,当即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一个西洋名字辩证法。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的伏羲黄老学说,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莱布尼兹对辩证法的论述深刻地影响着伊曼努尔康德,使康德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成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和阐发者。而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 老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也给予西方学者以启迪,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的大师叔本华其精神源头中就有着老子的影子。德国哲人尼采在读完《道德经》之后,大加称赞,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而托尔斯泰当年也曾说,自己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 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文化并不普及,加上印刷、出版技术的现实限制,使得老子思想基本局限于欧洲的学者和文人圈子里,广大民众对于老子及其思想仍然不甚了然。真正让整个欧洲民众认识老子、了解其思想的契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欧洲文化危机。 一战后西方文化大危机 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18年大战结束,长达四年的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各国投入战场兵力达7500万人,其中死伤者达3000多万;因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灾害导致1000多万人死亡;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总计高达2700亿美元。对于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欧洲来说,昔日繁华的城市沦为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欧洲民众更是目睹亲友死于战场,感受生活一落千丈的痛苦。 一战造成了一个满目疮痍、颓败不堪、精神备受创伤、充满动乱和绝望情绪的悲观世界。世界到底怎么了?西方文化到底怎么了?西方人开始痛苦反思。 早在一战爆发前,一位名叫斯宾格勒的德国中学教师便已对西方文化进行总体反思,在战后出版的名为《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斯宾格勒高呼西方文化已然走向没落!在他眼中,文化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有着生长、成熟、衰败的过程,最终无论何种文化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归宿,西方文化也不例外。 西方的没落恰是当时西方文化虚无的极佳写照。人们不禁深思,难道近二、三百年来光辉灿烂不可一世的西方文化,竟也不能免于灭亡的命运,终将毁于一旦?经历一战的惨痛,欧洲人在痛定思痛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救世的良方。 从东方寻找救世良方 1919年,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写信给印度诗人泰戈尔,信中他心情沉重地指出,欧洲文化的弊病已经十分深重,如果不汲取东方文化的精髓,不将东西文化融于一炉,就不足以言自存。也是在这一年,梁启超到达西欧参观,当梁启超向西方友人说起孔子、老子等中国传统思想时,那些友人听后都跳了起来,埋怨他家里有这些宝贝却藏起来不分给他们,真有些对不起人。 一战后,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东方文化热、中国文化热。在这股热潮中,西方人发现,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最好的拯救良方莫过于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他们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由此老子思想在西方真正热了起来。 当时很多西方学者到中国来寻找失落情感的归宿和医治西方文化弊端的药方,像英国哲学家罗素就在1919年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能、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而西欧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纷纷组织团体来研究老子思想,像德国当时著名的组织自由德意志青年和游鸟就以老子为精神领袖,其行事一切以老子哲学为依归,追求道家的境界。一些社团在章程中写道,德国的青年深受组织的束缚,拘束自己的创造精神,因此现在要以老子为导师,追求自己的精神之权利和无条件的自由。1919年,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老子的思想由此在西欧影响广泛,当时有位名叫魏时珍的中国学生到欧洲留学,发现大学的教授十分热衷于与他探讨中国文化。一位姓陈的中国学生在欧洲旅行时,发现在一所乡村中学里,老师向学生讲授无为而治的道理,并盛赞老子学说比孔子学说深奥。当时老子成为欧洲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之一,不少家庭都收藏有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对于老子的崇拜,在战败国德国体现的尤为明显,战争的失败使德国民众对西方文化弊病有着更深的切肤之痛。而老子的思想就像一剂清醒剂,直接指出了西方文化的弊病,因此深受德国青年的崇拜,当时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怀中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现在的青年人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 几百年来,《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在译成外国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 ,由此可见老子及其思想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 点评: 看来这东方主生,西方主死之说还真有道理啊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更是从东方寻找救世良方,可惜这些宝贝在东方也快被灭绝了。 风声3奥巴马:中国特色不能丢,莫跟美国走死路。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眼中的中西文化共通性(一)——读《解读老子》有感
hjf306 2010-5-11 00:20
近日在图书馆借了本《解读老子》。作者傅佩荣为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关于傅佩荣的介绍,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国学在国内的升温,近几年傅某人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也算是一位“文化名人”吧。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在大一时就看过《道德经》,只是当时出于好奇,借来翻翻而已。第一印象就是简洁而深邃,浓烈的传统文化味道,典型的国学。虽然很佩服老子,但并没有对其思想做过多的思考。这次在图书馆看到《解读老子》,封面简洁,且篇幅不多也就短短一百二十页,于是顺手牵羊借了出来。 《道德经》虽然短短五千余字,确是高深莫测,正如书中所言“玄之又玄”。光是“有”、“无”二字,就足够思考半天,更不用说“道”了。有趣的是,读《解读老子》里的某些句子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些西方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的某些思想暗合。于是,系统地查阅了一番后,发现了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实质为异曲同工。如下所示: 1、马太效应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言之就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K.Merton )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指出了这一现象,《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写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就是对马太效应最简洁的解释吗?老子没有做问卷调查,没有数理统计,没有对比实验,只凭自己的智慧就能悟到“人之道”与“天之道” , 不得不佩服其智慧之高,道家一代宗师,高不可攀。 注:今天刚好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红线”,相关专家指出,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正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体现。如何改革呢?老子没有给出具体措施,但给出了一个方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对待其财产的态度或者值得我们思考。 2、黑洞效应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黑洞有超强大的吞噬能力,另外一方面黑洞还具有复制和自我强化的能力。组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洞现象”:有些风气或者说腐化现象一旦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像一个恶性肿瘤一样开始快速腐化周围的肌体,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腐化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强。黑洞效应给我们的警示在于, 企业需要时时监控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苗头,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尽快消灭,因为这时候付出的代价最小,也最容易消灭 。相应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 又是一致的观点。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 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不也是黑洞效应的运用吗?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中医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可惜却因为“不科学”三字而屡遭唾弃,全然无视中医的临床效果。不知何为“科学”,“科学”所为何事? 3、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道理。只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并没有动力学说,也没有精准的科学仪器,仅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就能得出一系列结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由于《解读老子》还没有看完,很多章节仍需细细体会,所以先列出以上几点,欢迎各位博友指教,若有新的发现,定当及时更新文章。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自不必言,但就算是矛盾的双方都有同一性,更何况中西文化是否矛盾尚无定论。文化的发展应该以自身的独特性为前提,正所谓 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必排斥它者,以强者自居。存在即合理,所有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可因某些瑕疵而全盘否定。若能对其它文化报以包容的态度,多去关注彼此间的相同点,也许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298 次阅读|3 个评论
肿瘤的一种浮想
wucg 2010-4-1 20:44
正在读的一篇文章说癌症也是细胞的一种进化,是类似于达尔文进化的一种现象,只不过它是发生在体内微环境中的一种进化。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另外,肿瘤也可以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解释,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面是我的一点理解,欢迎博友们拍砖快过来。 这里的道可以看作物质的运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看作是基因的变异。 基因的变异又在道的范畴内产生了肿瘤。这个肿瘤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在石头中孕育的,即无父无母。 如果人类无法战胜这种无父无母的肿瘤,任其产生,最终会出现二,也就是一阴一阳,两种相互促进的东西。到那时,肿瘤就有可能会脱离石头,而自行繁衍,即二生三。一旦达到这个程度,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即三生万物。 从另一个角度看,肿瘤和人类之间也是一种适应。
个人分类: 百之草园|32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为什么再次出山?
chrujun 2010-1-27 20:4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二)
chrujun 2010-1-27 20:40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曹广福是老子哲学的忠实信徒(一)
chrujun 2010-1-27 19:44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及院长大人曹广福(以后简称名师曹广福、院长大人曹广福、曹大人或老曹)曾经说过哲学是胡说八道,没有一点用处。蒋劲松(以后简称老蒋)为了巴结曹大人,赶快发表长篇大论,论证曹大人观点正确无误【1】。看见老蒋为了讨好曹大人的欢心,竟然做出丧失学术底线和学术良心的事来,我马上发评论反对,惹得老蒋很不高兴。老蒋的行为具有代表性,某某领导人提一个观点,不管是如何的荒诞不经,毫无价值,老蒋这帮人总能鼓捣出一大堆文章,论证某某领导人的观点,充当某某领导人的传声筒和吹鼓手。 有人说中国哲学是奴才哲学,从老蒋巴结曹大人的雄文可以发现端倪。 老曹这人认为哲学无用,不过我要向老曹证明,他的种种妙计,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句话就搞定了。尽管老曹的招数很多,但和老子哲学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老曹对陈国文的一系列关于道德经解读的文章多看几遍,学习来一招半式,以老曹的聪明才智,弄个校长和院士当当,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前二篇博文只是指出了老曹的表象,并高举道德的棒子敲打了老曹几下【2】【3】。 如果每篇博文像这样拿着道德的棒子敲打名师曹广福几下,估计会把老曹打懵。虽然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但老曹很不服气啊。你陈儒军的道德高尚吗?你有没有干过坏事?现在社会上干坏事的人很多,陈儒军这无名后生为什么要非要抓住我曹广福的辫子不放?是不是有不良用心?是不是背后有人支持,想整我?如此种种,老曹会恨死啊。 记得有一段时间,鬼王李亚辉写一篇博文批评名师曹广福。从老曹的名字和加入科学网的时间入手,进行捕风捉影式的批评和影射。老曹也以同样方式回击,显示了骑士风度。要不然,以曹大人的权势,把鬼王放在牢里去关过九年十年也没问题。不过,本人学的是理科,喜欢从各种事实和现象出发进行分析和推理。对曹大人的批评也是如此,从曹大人的言行出发进行同志式批评。希望曹大人要么据理力争,要么改邪归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用逻辑学的词汇讲就是要先归纳推理,再演绎推理。 本篇博文和下篇博文就是要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推理,站在哲学的高度总结学官曹广福的言行。 这在物理学上相当于弄个万有引力公式出来。 正如有了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解释天体运动,有了曹广福言行的哲学总结,就可以解释老曹的一言一行。与陈国文女士解读道德经,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可以让大家真正体会到老子哲学的强大威力。这对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效果。 【1】 蒋劲松,關於哲學(五)爲什麽說哲學家除了胡說八道還是胡說八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177 【2】陈儒军,我不得不批评曹广福!+ 告老曹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33 【3】陈儒军,我为什么要批评国家教学名师曹广福?,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196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048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生如梦 VS 人生如戏
sheep021 2010-1-26 15:16
人生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宇宙也是个大舞台,什么该在什么时间、地点出现,什么时候该退场,那都是规定好的。 就说H1N1病毒吧,大约60年前肆虐过,为啥后来一直悄无声息(其实其一直存在,只是在后台,没有表现而已),却在09年又卷土重来?最近却又逐渐偃旗息鼓了,他是被人类灭绝了吗?绝对没有,他依然存在,只是退场时间到了,逐渐退到后台而已。 人生又如一场梦,梦来梦去皆是空。宇宙深处为何又称太空,太者,至也,空者,无也。太空者,至无也。五彩斑斓、广袤无垠的宇宙都归于无,何况宇宙万物之一的人呢? 人们常说天长地久,然而天地亦有终时。无始无终的只能是天地之始道! 为何道可以长生不死呢?因为其无情无义、无始无终、无形无状、无物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生育天地、万物而不占有,功成而不居,所以长生不死。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方能万化定基。真可谓顺道者昌,失道者亡。得道之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深知天机即是人心。故立天之道,以定人心。 读完丫头的 如梦令 道本无情义 ,老曹说:丫头中道德经的毒太深了,我给你解毒如何?:)并果真开了一副解毒汤 演员与观众给丫头解毒 ,用张三火医生的话说:清风道骨,如梦方醒的感觉。你应该是觉悟了的,曹老师说你中毒了,看来他是中了毒的,不过他解毒的时候也用了毒药。 我说:丫头本无毒,老曹自扰之,丫头说道本无情义,其实就是说道本有情义啊,她哪里是中毒了?分明是得道了啊。无就是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嘛。 对于世间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往往会深恶痛绝之,甚至会起而攻之,甚至会强按下牛头,让他看看什么是真理。其实,狗屎和强盗也是道之外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若说不合理,只能是这个理还不够自然、不够广大、不够包容。所以,可以正面引导,但不要试图反对什么,狗屎和强盗也是道的一部分。该灭的时候他自然转换成其他东西了,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 人生没有导演,没有人知道自己晚上躺下,次日还能不能再起来。 那还是人生如梦吧,没有人知道自己今晚能梦到什么场景。 归矣,归矣,归到哪里去,归到天真去。 有人曾问一大师:被世事伤透了心,来贵处出家可否?大师呵斥道:把我这里当什么了,伤心了就来出家,出家后再伤心,奈何? 是啊,凡是有人之处,皆有争斗,皆有不如意。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包容不如意之心,而不是找一个万事如意之境。 任何一台戏,演员都会有所遗憾,观众都会有所褒贬。梦也是。 梦里梦外都是戏。戏里戏外都是梦。 人生如戏亦如梦。重要的是能做到既不入戏,也不入梦,上乘境界是做一真人: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如若不能,退而求其次: 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益寿而强,也归于真人。 实在不行,只能做一 圣人了: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长命百岁。 再不济只好做一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合同于道,益寿而有极时。 如果没啥追求,其实就是啥都想追求,只能做一俗人: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嗜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虽然天天快乐,但半百而衰也,能活50岁就不错了。 由此看来,是梦也好,是戏也好,主动权还是操在自己手里哦。 参考文献: 《道德经》、《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6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一生的名著经典目录
brbaba 2009-12-13 21:36
经济学书目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第4部 《政治经济学概论》 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 第5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 第6部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 第7部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891846) 第8部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18061873) 第9部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德国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经济学理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英国18351882) 第11部 《国民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里昂瓦尔拉斯(法国18341910) 第13部 《资本与利息》 欧根冯庞巴维克(奥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第15部 《利息与价格》 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第17部 《有闲阶级论》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美国18571929) 第18部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奥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经济学》 阿瑟赛西尔庇古(英国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 第21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 第22部 《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 第23部《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奥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15一) 第25部 《丰裕社会》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美国1908) 第26部 《经济成长的阶段》 沃尔特罗斯托(美国1916) 第27部 《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 第28部 《资本上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12) 第29部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1943) 第30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第1部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18941976) 第2部 《金融炼金术》 乔治索罗斯(美国1930) 第3部 《漫步华尔街》 伯顿马尔基尔(美国1933) 第4部 《克罗淡投资策略》 斯坦利克罗(美国1928) 第5部 《艾略特波浪理论》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美国1949) 第6部 《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雪(美国19082004) 第7部 《投资学精要》 兹维博迪(美国1943) 第8部 《金融学》 罗伯特C莫顿(美国1944) 第9部 《投资艺术》 查尔斯艾里斯(美国1941) 第10部 《华尔街45年》 威廉戴尔伯特江恩(美国18781955) 第11部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约翰迈占(美国19121987) 第12部 《笑傲股市》 威廉欧奈尔(美国1933) 第13部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约翰墨菲(美国1934) 第14部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埃德加E彼得斯(美国1952) 第15部 《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 詹姆斯P奥肖内西(美国1931) 第16部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美国1944) 第17部 《专业投机原理》 维克多斯波朗迪(美国1952) 第18部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沃伦巴菲特(美国1930) 第19部 《交易冠军》 马丁舒华兹(美国1945) 第20部 《股票作手回忆录》 爱德温李费佛(美国18771940) 第21部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吉姆罗杰斯(美国1942) 第22部 《世纪炒股赢家》 罗伊纽伯格(美国19031999) 第23部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德国19061999) 第24部 《逆向思考的艺术》 汉弗菜B尼尔(美国19041978) 第25部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范K撒普(美国1945) 第26部 《泥鸽靶》 弗兰克帕特诺伊(美国1967) 第27部 《贼巢》 詹姆斯B斯图尔特(美国1951) 第28部 《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希勒(美国1946) 第29部 《伟大的博弈》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1944) 第30部 《散户至上》 阿瑟莱维特(美国1931) 30部必读的管理学经典 第1部 《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第2部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 第3部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第4部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第5部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第6部 《企业中人的方面》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 第7部 《个性与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第8部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 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 第9部 《管理决策新科学》 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第10部 《伟大的组织者》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第11部 《管理的新模式》 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 第12部 《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第13部 《让工作适合管理者》 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第14部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第15部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第16部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第17部 《经理工作的性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第18部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第19部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 第20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美国1935) 第21部 《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第22部 《Z理论》 威廉大内(美国1943) 第23部 《转危为安》 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 第24部 《总经理》 约翰科特(美国1947) 第25部 《追求卓越》 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 第26部 《领导者:成功谋略》 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 第27部 《巨人学舞》 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第28部 《第五项修炼》 彼得圣吉(美国1947) 第29部 《企业再造》 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第30部 《基业长青》 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 20部必读的修身处世经典 第1部 《道德经》 老子 (中国先秦生卒年不详) 第2部《圣经》 基督教经典 第3部 《论语》 孔子 (中国春秋公元前55l-前479) 第4部 《孟子》 孟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第5部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古罗马121-180) 第6部 《荀子》 荀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30-前230) 第7部 《庄子》 庄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8部《道德箴言录》 拉罗什福科(法国1613-1680) 第9部 《颜氏家训》 颜之推 (中国南北朝531-591) 第10部 《人生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1626) 第11部 《家范》司马光 (中国 北宋1019-1086) 第12部 《智慧书》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1601-1658) 第13部 《世范》 袁采 (中国南宋?-1195) 第14部《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唁兰克林(美国1706-1790) 第15部 《小窗幽记》 陈继儒 (中国明代1558-1639) 第16部《蒙田随笔》 蒙田 (法国1533-1592) 第17部 《菜根谭》 洪应明 (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 第18部《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中国清代1811-1872) 第19部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1888-1955) 第20部《傅雷家书》傅雷 (中国1908-1966)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第1部《忏悔录》 第2部《贝多芬传》 第3部《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 第4部《巴尔扎克传》 第5部《我生活的故事》 第6部《约翰逊传》 第7部《萨特传》 第8部《我的爱,我的自由》 第9部《居里夫人传》 第10部《罗素自传》 第11部 《罗曼罗兰传》 第12部《我妹妹与我》 第13部《甘地自传》 第14部《真爱让我如此幸福》 第15部《卡夫卡传》 第16部《牛犊顶橡树》 第17部《从文自传》 第18部《拿破仑传》 第19部《富兰克林自传》 第20部 《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 第21部《荣格的生活与工作》 第22部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第23部《苏东坡传》 第24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 第25部《巴赫传》 第26部《华盛顿全传》 第27部《我毕生的故事》 第28部《房龙传》 第29部《无尽的探索》 第30部《卓别林自传》 20部必读的心理励志经典 第1部 《富兰克林》 第2部 《依靠自我》 第3部 《自己拯救自己》 第4部 《伟大的励志书》 第5部 《致加西亚的信》 第6部 《巴比伦富翁的秘密》 第7部 《思考致富》 第8部 《一生的计划》 第9部 《积极思考的力量》 第10部 《人人都能成功》 第11部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第12部 《与你在颠峰相会》 第13部 《人性的弱点》 第14部 《唤醒心中的巨人》 第15部 《攻心为上》 第16部 《谁动了我的奶酪》 第17部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第18部 《平地而起》 第19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20部 《邮差弗雷德》 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 第1部《道德经》 第2部《鬼谷子》 第3部《管子》 第4部《论语》 第5部《孙子兵法》 第6部《荀子》 第7部《韩非子》 第8部《战国策》 第9部《人物志》 第10部《贞观政要》 第11部《反经》 第12部《资治通鉴》 第13部《三国演义》 第14部《菜根谭》 第15部《智囊》 第16部《三十六计》 第17部《曾国藩家书》 第18部《厚黑学》 第19部《君主论》 第20部《战争论》 30部必读的科普经典 《几何原本》 《天体运行论》 《心血运动论》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自然史》 《物种起源》 《昆虫记》 《人类的故事》 《鸟与文学》 《所罗门王的指环》 《菌儿自传》 《趣味地球化学》 《寂静的春天》 《从一到无穷大》 《双螺旋》 《黑猩猩在召唤》 《物候学》 《细胞生命的礼赞》 《自私的基因》 《啊哈!灵机一动》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古海荒漠》 《混沌:开创新科学》 《时间简史》 《皇帝新脑》 《西方科学的起源》 《魔鬼出没的世界 《万物简史》 《数字化生存》 《生命的未来》
个人分类: 杂谈|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呆评道德经-4-无为之事
张志东 2009-11-9 09:0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呆评: 老子劝导大家,有道之人应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这也算是一种空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毕竟自然的规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注定了用无言无为的方式来教导大家肯定是不会成功的。可以说,从古至今,古今中外,没有那个国家那个朝代是用无言无为的方式来管理的,更不用说是用这种方式管理成功了。除非世人都变成呆傻之人,否则无言无为的教化决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老子认为,让万物兴起而不加以引导,任其自然而然地千变万化、自生自灭而周而复始。劝导大家象自然那样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认为圣人要教化万民于无为之中,成就万民之性于无形之中。因为无为为自然之大道,所以,可以无所为无所言,可以不等到作为事情就有所成就,不等到言语就教化明了。老子还认为,圣人尽管成就巨大,但不生有心,忘名忘祖,忘己无私,无我无人,有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这也真是迂腐得可以。试问:世上哪里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情?世上哪有不争强好胜、追名逐利的傻瓜蛋?即使如一心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革命的傻子同志,也不是真正的傻子。在身前,他已经名扬天下,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也拍了许多装模装样的照片。按照《 道德经 》前文的观点,以天下人都认为的善为善,也产生了不善。一旦某个人某件事被树立成天下人人称道,个个学习的典型,其中必定有不善的因素在内。一些虚假的成分将必定伴随着先进事迹的大肆张扬,而大众在学习先进典型的过程必定会加入许多违心的虚假成分,将不善广而放大。一方面, 我基本上同意 丛远新 的观点, 从个体上来说,生在善良的环境中,性善者居多,否则,性恶者居多,但大呆认为,无法将一个人严格地划分为性善者、性恶者,每个人是一个性善和性恶的混合体,善恶在一念之间, 其个体的分别是所谓的性善者善的百分比多些而已。要不然,老人家为什么会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实际上,一个人要想一辈子都做好事,而且一辈子做的都是好事,不但是难,肯定是不可能。 更何况,革命的傻子不一定是一个真傻子,加了革命两个字的傻子与我们傻帮也就基本无缘了。进一步地,你老子如果不写下这篇《道德经》,大呆我又知道你是谁?所以说,由于不自我夸耀而其功绩反而不会被泯灭纯属无稽之谈!所以,要求大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以说是对牛弹琴。圣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傻帮对一个傻子的最低要求应该是,在利己的同时利人(或者不损人),在利人(或者不损人)的同时利己,在不被人损的同时不损人,在被损人的同时一定要损人。 又: 呆评道德经 -3- 美恶之分 傻姑精彩评论 老子这一通谬论妄想彻底地摧毁世人心目中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认识,纯属于混淆视听之歪理邪说。 ========== 老子这一明论是要彻底摧毁世人心目中对事物本来面毛的认识,完全是正道正说。完了,大呆,傻姑发现我又掉进你的陷阱之中了。 如此,敬告各位: 大呆歪评,各位需要手执一面镜子,看镜子里面的话(是正的)。只是大呆,本来道德经就够折腾人的了,你再把它歪着说,能有几位可以象湘明亚辉兄一样看出究竟来?像我这样傻的,还真以为大呆在贬斥老子呢。不行不行,你得再考虑一下用词儿。反正我看着你说老子心里就不得劲儿。也许是我错了。 大呆回复:什么时候正话正说 , 反话反说 , 正话反说 , 反话正说 , 完全看大呆的心情 , 各位看官小心了 , 不要象傻姑那样一不小心掉进的陷阱之中了。
个人分类: 感言|630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呆评道德经-3-美恶之分
张志东 2009-11-1 08: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第二章 呆评: 说什么以天下人都知道的美为美,也就产生了丑,同理,以天下人都认为的善为善,也就是不善。举个例子, SCI 本来是个好东西,方便文献检索以及科研成果评价的数字化、快速化、集成化,但是,如果成了科研界人人喊好的唯一评价标准和追求目标就成了大问题了。美的东西贵在藏,善的行为贵在隐。天地造物之神奇贵就贵在奥秘无穷,使人无法穷尽其美其善,所以是大美大善。而通常的人人皆知、个个欲求之美善,招摇过市,毫无真诚之意,肯定不能视为美善。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捐款救济穷人本来是一件善事,但如果他将这件事大肆宣扬,则他已经从中获取了名利(相当于商人做了广告),善事就变成不善了。 可是,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似乎也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被认为是美善的,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被视为丑恶的。在一小段时间尺度内与一大段时间尺度内的主流观点也有可能是正好是颠倒的。甚至,在同一时段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事物也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对同一事物也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 更极端地讲,一件事有可能同时兼具善恶两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特别是,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也还是个鸡生蛋蛋生鸡式的争论不休的问题。凭什么你老子就敢大言不惭地说:天下皆知。。。谁能统一天下人的思想?退一步说,即使能统一一时还能统一一世吗?退一万步说,即使能统一一世还能统一永远吗?所以,老子这段话的前提已经不存在,其结论也就不值得一驳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德经第二章 呆评: 大家都说《 道德经 》非常简明,老子仅用五千余字就阐明了自然万物世间各态演变的大道理。但大呆认为,《 道德经 》里仍然是废话连篇,这里用了一连串的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其思想。说什么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相互生成(完成、形成)、包含、和调、随顺,相生相克直到永远。老子这一通谬论妄想彻底地摧毁世人心目中对事物本来面貌的认识,纯属于混淆视听之歪理邪说。说什么,无有之间变化无穷生生不息,不仅有世人所理解的有之有无之无,还有有而不有,无而不无,可以以有入无,以无入有。说什么,道法自然,随自然之变化而无为即为易,逆天行道则为难。说什么,长短是相对的,人人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不可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也不以他人之短比己之长,才能明白长短之理而不起是非之心。说什么,。。。够了,够了!实际上,把道理讲明白了即可,举一两个例子就足够了。如果非要这么罗嗦,我们还可以加上一长串的名词:阴阳、反正、黑白、来去、动静、消长、寒暑、清浊、。。。将《 道德经 》注点水,搞出个五万字的《 道德经 》易如反掌,或者注水后大卸八块,拆成十数份,发表个数十篇 SCI 论文,肯定不在话下。打住!你这个大呆,呆话连篇,将《 道德经 》与 SCI 相提并论,你不怕老子骑青牛东出函谷关来找你算账?!
个人分类: 感言|579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幸幸福福,轻轻松松的生活秘笈
sheep021 2009-10-29 10:57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 万物作而弗始: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此据帛书本(万物作而弗始也)和张松如《老子校读》改。始、辞,都读作司,主宰的意思。 其他章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博评论: 天地生养万物,若论功,天地的功劳最大,但天地不居功,而是 功遂 身退 天地生养万物,但从不主宰他们,也不把万物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一视同仁。在人看来,万物之中草芥最轻,狗最贱,但天地却视万物均象草芥一样轻,象狗一样卑贱,随其自生自灭,自然而然,不会因为特别看重某个事物而给予他特别的照顾,生老病死是所有事物必经的生命过程。 为什么天地要把万物视作最轻微、最卑贱的草和狗呢,为什么不看作贵重的金玉和高高在上的圣人呢,因为,在天地看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最轻微、最卑贱的草和狗,贵重的金玉和高高在上的圣人是相辅相成的、相随相和的,就像有和无一样,是同出而异名的,都是道的万象之一。 所以,对于天地和圣人来说,万物都是同质同源,没有高下贵贱轻重之别。 所以,若能象天地和圣人一样超脱于俗物,把一切都看作自然而然,对于外来的荣辱都能超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能轻轻松松、幸幸福福,长命百岁。更不会出现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呆评道德经-2-无有之别
张志东 2009-10-25 09:00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一章 呆评: 由无与有的关系,大呆联想到,老子的思想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从无中生有,似乎无高于一切,先于有以及世上万物,好象是唯心的。但是,他心目中的无应该是自然的一种特定状态,或者说是规律,也应该理解为一种物态,又似乎是唯物的了。这里,充满了辨证的思维。所以,大呆认为,《 道德经 》是一种真正的唯物辨证论的哲学。这与其它所谓的唯物辨证法过于强调物质的重要性而导致不辨证(唯物与辨证不可调和)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尽管老子的功劳是大大的,他免不了也要犯错误。按老子的说法,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这里他又凡了点糊涂,非要将无、有分别定义,违背了前两句的宗旨:不可道,不可言。实际上,无与有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对行影不离的双生子,相互之间在不断地转化。大呆在这里继续发呆,揪住老子的逻辑错误不放,追问他几个问题:你怎么能将天地与万物分割开来?难道天地不是物?万物不包含天地?你理解的万物就是动物 + 植物?那么,万物为什么仅有母亲没有父亲?难不成万物都是母氏社会?真是荒唐!可以套用曹雪芹一句话来形容《 道德经 》:满纸荒唐言,无有辛酸泪。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德经第一章 呆评: 常无意思为恒古至今没有改变,老子发昏十六章,企图让世人从这种没有变化的状态中领悟宇宙世态等生生化化之奥妙,领悟无中生有之道的玄机。另一方面,他又要人们从有名有象的万物之常有的状态中去体验道的端倪,真是强人所难!这种要求已经高过常人所为。实际上,世上仅有呆傻之人才能享受自然之道,从而能在内心充满快乐。而那些感到不快乐的人,一定以及肯定以及确定是聪明之人或者是自认为是聪明之人。因为聪明之人往往会被世间一些表象(可以说出的名)纠缠而达不到无的境界,从而自寻烦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呆评: 这里老子说什么无与有同源而不同名,都是从无极之中演变而来,但两者又不能混为一谈。无不等于有,有不等于无,其玄妙之处不可执捉,不可端倪。说什么道是幽深又幽深,玄之又玄,有什么众妙之门,一切有形无形的变化均出于此门。这里老子这个老头子又是故弄玄虚,故意大摆迷魂阵。以大呆看来,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玄妙之处,一切均是道法自然,正常得很,也平常得很。完全没有必要象老子说的那样,搞得很神秘,使得大家一捧起《 道德经 》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变得神经兮兮的。
个人分类: 感言|624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呆评道德经-1-非常之道
张志东 2009-10-8 08:26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第一章 呆评: 老子真正是个糊涂老儿,自相矛盾得很!明明知道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就是不是常道,那在他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时又何必写下这五千字的《 道德经 》,将常道落实在白纸黑字上成为非常之道?引得后世一些自以为聪明之人进行什么评注、翻译,。。。企图从《 道德经 》的字里行间里领悟出道之奥妙和真谛,弄成千百种不同的解释。诛不知在老子落笔的那一刻起,道已经不是常道,与其本来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了!也许老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也许恰恰相反,他是糊涂一世聪明一时,反正我大呆也无法下这种判断了。无论如何,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写下这篇可恶的《 道德经 》,害得大呆我还得浪费时间搞什么 呆评道德经,变得呆不呆。 按 大呆理解,真正的道就是自然之演变规律,是支配自然演变的规律本身,而不是自然演变出的表象,是一种无法讲得清楚的东东。真正的道可以被理解为无,无极之道,可以比天地大,实际上就是无限大,又可以比世上万物小,实际上就是无限小。也就是说,道是无限大与无限小的统一体,相互之间可以转变。其中的奥妙非常之精妙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嘿嘿,只有呆傻之人才能领悟,所以,世界上最快乐之人就是呆傻之人,能自然而然地与自然之道相通,岂不快哉?!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 呆评: 老子写《 道德经 》时生怕凡夫俗子不懂其中的玄妙之处,在开篇就写了这么多罗嗦话。这一句与上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基本上大同小异,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创新性不强。无非是想重复上一句的精神。说什么,可以说得出的名就是非常之名。既然如此,你说它干吗? 世上万物皆可用名来描述,而老子心中的道则无法用名来描述,而常人通常领悟的是可名之名。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老子自己把自己逼到一个二律背反的死胡同里去了。 一句话,无名即空,也即混沌一片,仅仅呆傻之人可以领悟无名之名。人们通常嘲笑呆傻之人的脑子是混浆浆的,但实际上其状态与无极之混沌是相通的。所以,呆傻之人根本不用思考即可领略其中之玄妙。你没有看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总是一些傻乐傻乐的人吗?
个人分类: 感言|621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六十八-----八十一章(终结)
yatou 2009-9-30 11:37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本章历来难解,难解之因,在于各版本文字差异较大。本着意思连续贯通的原则,以体会老子思想为要旨,此章按如上黑体所写而给出,其意如下而解。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首先发动战争,而宁愿接受战争;我不敢进攻一寸,而宁愿退守一尺。一个国家,如果道路上看不见士兵的行列,人们纷争时捋起袖子不见胳膊,人们的手里拿着东西却不是兵器,到了那时,这个国家就无敌于天下了。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以自己以为拥有强大的兵力而轻视敌人,纵使其拥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之品德,也会使人败于轻敌、妄动、侵犯他人的这种念头里。两兵对峙,哀者胜,原因就在于这一方不会轻敌,不会去进犯他人,从而拥有了更大的制胜的天机。 所谓仁义之师,或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二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德国与日本发起了战争,打遍天下,却最终也是沦为惨败。而哀兵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我的话,很易于为人所了解,并践行。而天下没有人能知,没有人能照着做。话有源,事有因。因为人们不晓其源,其因,所以也不了解我的话,更不会去按我所说的去做了。能了解我的人少,能照我所说的去做的人更少。照我所言而行的人,往往是穿着粗布的衣裳而胸怀道法的圣人。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还不错。不知道自己知识有限,是毛病。圣人没有毛病,是因为他把毛病当毛病。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毛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百姓不再畏惧威压的时候,则一个国家就有大威临头了。莫使百姓无以安居,厌恶生存。只有使他们不厌于所居所生,他们才会不厌倦生活。圣人因为知晓此道,因此能够做到有自知却不显摆自我,自爱却不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头上。只有可以做到舍弃那自己的自见,自贵,才得百姓的生而不厌,才得天下的大安。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同是一个勇,以刚直来做,便是死路一条,以柔韧来做,则是生机无限。这两种不同的勇,一个有利,一个有害。天就是这样的喜好与厌恶,谁晓得这背后的道理?天之喜恶,定于合天道与背天道。而天道是:不去争却胜 --- 善胜;不说话却得来回应 ---- 善应;不去招唤别人却有相应而来的人 --- 自来;舒缓无拘而密于谋策 ---- 善谋。似乎有一张天网,稀疏不见其建影,却无有所漏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百姓不怕死了,你还能拿死来吓他们吗?若一个君王,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司杀者,谓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有人代替天定的司杀者来随意草菅人命,很少能不伤其自身。 河上公对此章的解注: 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杓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劳而无功也。人君行刑罚,犹拙夫代大匠斲,则方圆不得其理,还自伤。代天杀者,失纪纲,不得其纪纲 , 还受其殃也。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饥,是上交的税多,所以饥。百姓难治,是因为其上面的为官者心存私念行事有为,所以百姓才难治;百姓轻死,是因为其上的为官者为他们自己求取厚生 ----- 金银财宝,利禄奉厚,所以百姓没的活了,便以死相拼。只有那些心无私念无以生有为之心的人,才比那些贪官污吏们强。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躯体是柔软的,而死了,躯体则是刚硬的了。草木活着,叶片是柔软的,而死了,叶片就变得硬梆梆。所以,硬梆梆的(物或思想),是死之物;柔软的(物或思想),是活之徒。所以,兵呈强,则灭;木吃不开强,则折。强大趋向于死,处于下方;柔弱是活的特征,处于上方。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的作为之原则,有如使用弓箭一般。瞄准猎物,个头儿高的猎人要用弓箭射,必需将弓箭压低一些;反之,需要抬高一些。弦撑得过了,要适当放松一些;撑得力度不够,要适当拉紧弓弦。可见,天之道,是过了就损,不足就补。可是人的行为原则与方式则不然,损不足去供奉有余。谁能以有余来供奉天下?唯有得道之人。也正因为圣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儿,明白要按天道而行事,因此,圣人可以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因为他没有想让别人瞥见他的天道贤德。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柔弱者莫过于水,而用以攻坚强者莫如水,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弱能胜强,柔以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知晓的,却没有人能够做到。而能够做到的,必是圣人。圣人如是说:能够蒙受一国之污垢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国主;能够担当一国之动荡的人,才可以做这个国家的王。你看,人们都说做国主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可事情真正的理儿,与人们通常的认识,恰恰是相反的 ---------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结了深重大怨,纵相和,亦有余怨留下;以德来报怨,怎可以妥善处理好余怨呢?圣人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事情呢?他手拿契条,却不责怪别人。意思即是总是不断地付出,有恩于他人,却从不要别人报恩。有德之人守契据,无德之人则如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进了多少,出了多少,算计个明明白白,以为进出相平,就可以了结余怨,这是不行的。天道有亲近的人吗?常把其内在的天道机要传给那些有德司契的善人。 左契:契约,契券。 司彻:掌管税收。彻:周代的田税制度。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美好愿望:国家小,人不多。有什么器具也不用。百姓重生死,不远徙他乡。有船,无人而乘(意指人心安宁无它求);有兵甲,没有摆放它的地方(不用它,找不到用它的时候,意指天下太平)。百姓的生活回归到结绳记事的至朴之中。吃得甜,穿得暖,住得安宁,沉浸在自己的风俗中而乐过日子:春节里穿新衣,吃饺子;正月十五闹元宵,春日里踏清过清明、端午时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八月十五中秋团圆节。呵呵,邻国彼此看一看,瞅一瞅:没事儿哈!都挺安生的。如鸡狗,鸡闻狗叫,狗闻鸡鸣,你叫你的,我鸣我的,纵老死,各相安于各自的营生,互不打扰。则天下大同。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诚实的话,不好听。因为诚实的人,他不会去迎合别人的胃口;而会迎合别人胃口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好听,却多因其人丧失了求真,而说出来的话也就不好听了。善良的人,不会去争辩,争辩的人,定执自我之念。执自我观念的人,才会去辩,其辩也不会是善。真正有知的人,往往知识不见得渊博;而知识渊博的人,往往陷入进知识的海洋里,难以洞查天道。圣人不积攒钱财器物,因无私念,越是为他人而做而忙,自己反倒变得富有;总是给别人,自己却反倒可以拥有更多。(天道,总是反的。)尊天道,有利而无害。圣人行事之道,是做而不争。 结束语 至此,道德经加注工作暂告一段落。由于个人能力及视野所限,此系列文章仅是个人的感悟,定当有所不妥之处。仅供大家在解读老子道德经时的一个小小参考。 本文在加注过程中参阅以下两个译本与网站: 吴广义 道德经 内蒙古出版社 司马哲 道德经中国长安出版社 河上公解道德经 中国国学网 对编著者,及相关网站表示深深的谢意。因为这个过程,也是促我学习的过程。各位与老子一样,均是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人生得一明道,一明师,幸乎也哉!而回首这些日子,我更要深深感谢各位亲爱的博友对此系列博文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愿我们在对中国这一古老文化与智慧的学习中逐渐深入,有所学,有所获,有所用,有所益。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625 次阅读|2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九----六十七章
yatou 2009-9-29 17:21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国事民,以安抚为主,少折腾为妙。只有这样,统领国家的人才能算是先得天道。先得天道,表现在注重积累大德之为上,也只有如此,积累了大德,则可以做到无不克,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这样的人,你不晓得他有多深多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拥有一个国家。因为此人坐乎于道,道为天下之母,则这个国家也便因为国君拥道,从而这个国家也便有了自己的母亲 ------- 道来守护,从而也可以长久了。因此,根也就扎深了,国也就稳固了。这是长生久视,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理一个大国,应当象烹饪小鱼小虾一样,别乱翻腾它。以道治天下,天下鬼怪之事便无了主张;不是鬼怪之事无了主张,百是因为道在这个国度里,鬼便也安然自在地存在了,不去伤人了。(想起聊斋里的鬼,当人心不正,做歪事时,就惹上鬼了。这世上有鬼吗?无非人心中生邪念做险恶之事而矣)。在一个得道的国度里,圣人持道治天下,也不会依道而行,不做伤人的事情。鬼不伤人,圣人不伤人,鬼和圣也两不说话,鬼安心于它的阴事,圣人宁静于他的阳事,天下太平,阴阳平和,德(失道而后道,还记得吗?),由于产生于阴阳交错之事,此时却也因那阴阳无交,各守其位,而不再产生,即回归它原来的处所了。(因为人人皆以道行事,回归到道中,则人也无需因见不好的事而行有德之行了。这就叫德交归,德在一个有道的天下,已无用了。)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行事,善下为妙。天下阴阳相交的地方,无不处于下势之地、之人、之所。雌性(下,属阴)常因其能守静而胜雄(上,属阳)。所以,大国善于将自己放在小国的下面,则取小国;小国善于把自己放在大国的下面,则取大国。所以或善下而取人,或善下而被人取。大国无非是要增养一些人口,增强国力;小国也无非是要进到大国里面可以称臣而相和。这样,两者均善下,就各得其所。而大国,更要善下一些。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大千世界万物背后的奥妙。它是善良人的宝贝,也是使不善之人能够生存的内在机制。美言可以买来尊贵,美行可以使人声誉有增。人要不善,即得不来尊贵,又得不来美誉,那也不过是赤条条的了,没有什以可以扔可以抛的了。所以,那对于不善之人,你是否也没有必要心存那么大的恨心了?如此而待世待人,人还有什么敌人呢?所以,立天子,置三公这等事情,与其以拱璧和豪华的马车供其享用,不如让他们坐进这个道中,因为坐进道中的人,心中没有敌人。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道的原因。为什么看重道?回答当然不是:求在道中有所得,活着造孽,得道消灾。这是十分低级错误的看法。得道,重道,目的是使人置身于大道中而行而思,做到顺应而行,外不伤人,内益于己。所以,道为天下人所珍爱。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在无为之中而行为,在无事之中行事,在无味之中品味。图难于易处,做大于细处。天下难事,定是从易处一点点做来;天下大事,也是于细处一丝丝构成。所以圣人从不做貌似大的事,所以得以做成大事。轻允诺,定会少信用;人常把自己处在容易之处,比如随口应人是简单的事情,而这样做,必会有诸多难事等着他去完成。所以圣人认真对待难事,仔细从小事做起,也就终无难事等着他去做了。这是老子在讲如何去为。从细处小处去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事态处于安宁时,易于为人所把握;在事态还没有形成兆头时,易于为人所谋划。物还处于脆、小的时候,易于消散。在事情还没有呈现端倪的时候,及早行事;在事情还处于顺畅有序之中时,及时进行治理。几个人牵手合抱之大树,是从小苗苗长起的;九层高的台子,是由一点点的土积累而成的;千里之远的路途,是由脚下一步步迈着走出来的。心有所为之人,必有所图,则必会因急功近利而终败于自然之道中;或者说:心有所执的人,或迷于色,情,利,誉,也会因为他所执着的事情,而终不能于安处持物,于未兆处谋事,于毫末处生长,于累土处积厚,于跬步间图远。而圣人恰恰相反,因其心可以做到无为,而因可以善终,从而终有所为;因为他无执,所以对他来说,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无所谓失,因而他不怕付出,从而具有长性。相形之下,百姓做事,常常做个几成,就放弃了。因他们有执,患得患失,从而没有长性。做事情应当开始做时谨慎,并一直将这种状态保持到终点,就不会有失败之事了。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那些善于处道的人,并非用道来使百姓变得聪明机灵,而是用道来信服百姓。治理百姓,非常困难,因为百姓之智巧心机层出不穷。所以,假如你是一个国君,以让百姓变得更加心机智巧之法来治理国家,你便是国贼,损害着这个国家。而你不以这种目的来治理国家,而是让百姓信服在道中,抛却心机巧诈,这可是国家的大福气了。此两者,分谓之智与不智也。常能智者为贼,不智者为福,是治身治国之法式。能知治身及治国之法式,是与天同德。玄德之人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也。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玄德与万物反异,故能至大顺。顺天理也。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因为善下而成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欲统民众,必学习江海善下之法;只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后面,才会为民拥在前面。也因此,圣人处上而民不觉承重,处前而民不觉有害,所以天下人乐推其为王而不厌烦他。因为他真的能做到不争,甘于处于下方,所以天下无人可以与之相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之人说这个道是大的,我觉得有些不太象。因为他们说它大,所以我才说不象。如果象的话,道成了大的,那么,时间久了,道也就变小变细了。(这正是老子对于大小,多少,善恶,美丑这些对立面的基本观点。事物都在运动中。)而道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不认可道是大的。 老子继而说,他有三宝,历经时间的变迁而依然谨慎地遵其道而行。第一个是慈,第二个是俭,第三个则是不敢为天下先。一个人,只有慈爱,才可以在危难面前,义无反顾地做到矫勇而不考虑自己的安危;一个人,只有俭朴,才可以在万般选择面前,轻易舍去益己之机,从而做到遇事豁达;一个人,只有不敢做天下先,才可以在别人都去急功近利的时候,安于守静守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使自己成器(大器晚成)。现在,一个人,如果舍去了慈爱之心,则就没有了勇;舍去了俭朴之为,也就没有了豁达,舍弃甘于处后之坦然,而事事奔先占风头。有这三个舍弃,这个人就完了!因为人正是靠着慈而养勇,战则胜,守则固。天若救此人,必使其心怀慈爱,以此而保护了他。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63 次阅读|6 个评论
游客099014王为对吕乃基“‘主动’之静与‘主静’之动”一文的评论
lvnaiji 2009-9-21 23:11
本来已写了两篇相关的文章,无论是本人还是网友都有点审美疲劳;突然看到游客王为的评论,顿觉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游客 099014王为对我 主动之静与主静之动一文做了大段精彩评论,如果这些文字淹没在吕乃基区区一篇文章的评论中就太可惜了。此处博主将这三段评论合并成一篇贡献给各位。王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及《道德经》等的理解远胜于我,因而,对主动和主静的理解有独到之处。恳请各位细察,如陈国文老师所言,以对此问题穷追不舍。 虽然未经王为本人同意,但既然是对我的文章的评论,应该是公开的吧。再加上,得知我也做过王为的老师,于是似乎也有点权势可以这样做。 为了让各位对王为的评论有客观的了解,本人没有对评论作任何答复。周可真老师在王为等人的评论之后所作的评论是: 有益的讨论。随着中西文化研究的深入,主动或主静之说皆显其有笼统之失了。 呵呵,既然吕老师把我也算入讨论的一员,那么我也不能再用 123这么随便的名字了,我是上学期听吕老师课的学生,建筑学院09级博士生。 我一直觉得,我们讨论的主静与主动的问题,本质上是要去讨论一个中国现代化,或者说在现代化尚未完成之际就遇到的诸多现代性以及后现代带来的难症。而对于这件事情,已经经历过这一阶段的西方自然会成为一个参照。 首先想说的是,对于静动之辨,我同意吕老师的观点,主动的西方文化背后所隐匿是深刻的以及恒久的静,主静的中国文化,在其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实际上潜伏着内在的动因。所以我认为,无论东西方,动静都不是一种恒常状态,而是相互转变的两极,而更倾向于变革与连续性这两种提法。如果说,把连续性即渐变理解为静,把变革即剧变理解为动,那么,按照历史分期,西方文化在中世纪为静,文艺复兴与启蒙为动,步入现代以后则称得上是静,相对照中国来说,尽管战乱不断,但是社会的深层结构并未改变,只能称之为静,如果说从五四开始的近代为一次契机,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只能说依旧是静,宪政民主远没有完善,现代化处于未完成阶段。这样就有了我参与讨论的基本思路,在激进与保守两种道路同时存在之中,为什么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完成最终的目标。 我觉得,在讨论中,老子与《道德经》问题可以不只是一个范围,而是作为一个可追溯的历史原点,从老子思想的发源、成熟、演变,延时间的脉络展开。于是就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子思想作为一种精英之学,对于政治制度的构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帝王术,探讨的是以弱御强,以柔克刚的权谋与策略。老子以一种高度思辨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主张,通过比喻的方法来讲述所谓圣人即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其核心之一就是强弱大小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极为老辣的处世之道。 第二,老子思想的两脉,一是庄子,一是韩非。庄子接受了一些相对主义的思想,但他天才地将齐物论与逍遥游结合起来,形成了另一种人生哲学,先秦诸子之中,我认为庄子学说的政治适用性是最淡薄的。而韩非则敏锐的捕捉到了老子思想的用世之道,他认为资质平庸的君主可以借其统御才智出众的臣下,也就是怎样获取高度集权的庸君治国之术,这就是所谓的法家。法家的法不是指法律,而是指法术。因此后世也称其为形名家,所谓的形名相符,就是说人天生有自己的位置,不可僭越。这就是封建统治者多少都会吸取一点法家学说用以治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老子以及法家思想与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之间的关系。儒家学说正式登上最高政治舞台以西汉公羊家董仲舒进策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公羊一派最核心的学说之一就是大一统一说。但是,孔子的理想政治制度周代的分封制,换言之,是在一个统一的王权象征之下的诸候分封制度,我认为这种模式更接近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组织形式,但是秦国利用法家的主张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大帝国,以君主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主流的国家组织形态。因此,大一统事实存在的物质基础已经被摧毁殆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依靠士大夫阶层干政,当阶层只能选择去依附于一种政治势力,即皇权的时候,就失去了来自于另一端的张力,再也不能从根本上获得制衡皇权的力量凭借。在我看来,老子思想中的动实质上追求的是静,而儒家思想中的求动的内在要求,则被弃衍生出来的法家思想压制了。 进步的本质,在于结构的变化而非其实现前的运动形式。梳理现代世界各个大国的发展历程,英国 1688年完成光荣革命,最早建立了宪政制度,美国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再无大的动乱,法国却在1789年大革命之后几次出现了专政甚至帝国,这说明,剧变并不是完成政治制度设计的必须阶段。相反,剧变往往需要极强的力量支持,因此,纵观世界所有革命,无一例外的都带有民粹主义的影子,其纲领也饱含着启示录的色彩,在革命的艰难阶段,往往会诉诸于极权,并延续到最后的斗争结果之中,造成长久的静。 回归到中国的问题,帝国制度的建立使得士阶层的涉足政治的路线单一化,无法与皇权进行实力均等的对话,而日本却因为天皇和幕府的分权,武士阶层依靠其中的一方最终完成了明治维新。英法两国由于对待王室和贵族态度的不同走上了两种道路,美国则是利用宪法保佑了公民不服从的权力。 所以,我认为革命的神话不过是知识左翼的鸦片,进步的根本来源是社会中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而不是依靠激烈运动的裹挟一切来达成目标。动不是进步的主因,相反,类似于秦国统一与暴力革命这种方式实现的变革,往往会造成压抑一切的静,而平稳演变中产生的静往往会因为对于各种力量的有效引导,产生长时段观照下的动。反观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现代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组织形式的自然时间已经是21世纪,而真实发展阶段仍与西方早期现代的时期逻辑同构造成的。所有的现代性、后现代与古代性问题,由于剧变中的碰撞衍生出更复杂的面貌。于是,这就不能够再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而是一个同时代的问题。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静”与《道德经》
lvnaiji 2009-9-16 08:31
吕乃基 此文的题目应该是:对话是根本。 谢梁 老师,并与 陈国文 老师对话主静与《道德经》。太长,缩减为:主静与《道德经》 写此短文基于三个理由。其一,感 谢梁 老师。我的名字原是吕 廼 基 ,因 廼 字无论打印还是辨认都较困难,乃 廼 相通,所以就改成现在的这个乃。至今相安无事已有几十年。今日突然发现,改后原来还有这样的含义!这就是科学网上网友的交汇,这就是非线性带来的惊喜。从此,我接下来的岁月又有了新的意义对话。天生我才即对话。 其二,在 梁 老师和各位的对话中,竟然发现 陈国文 老师声称, 吕乃基 老师本不太爱与人对话,现在也开始了与众博友的对话,因为对话是根本。于是顿生豪气,就先拿 陈 老师开刀。 其三,即便如此,对话或开刀绝非毫无来由。近日看到 陈 老师多篇关于《道德经》的博文,似清风徐来,网友的评论也多为赞同。最近自己正好对中国的现状略有所思,例如理性问题( 中国人真的非理 性? ),为此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 袁阳的一篇文章:觉醒的迷失中国传统理性精神的觉醒过度与中国文化的主静(社会科学研究 2004 , 2 )。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主动,而中国文化主静,意为停滞不前。感到恰与 陈 老师的想法构成某种对立面。于是便挪移其中的一部分至此,以与 陈 老师对话。 梁漱溟为了破解传统中国的两大疑点,即:一、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二、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理性。中西文化不同,实从宗教问题上分途;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而中国人所开发的理性,有别于通常所谓理智,是超越了生活问题和功利计算的无所私的感情,是超越了一切生物所限囿的有对而超进于无对的清明安和之心。这是《道德经》的要义。梁漱溟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理性精神,认为其超越了为一般理性主义者所看重的理智。是人类心灵更深层次的觉醒。但由于理性早启,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早熟,跨越了以解决人的生理物质需要,即博主所分析的人的三大关系中,作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直接进入了以解决人际和人己关系等心理精神需要。其负面作用在于使中国人疏于向外用力(博主在此未必完全同意 梁漱溟 先生,实际上中国人在社会层面用力不小)。努力向前,克服障碍,征服自然的精神不足,科学因而欠发展;从社会生活上看,理性早启使伦理取代宗教成为中国人生精神和社会运行的依托,而这是中国缺乏阶级、法制、民主的根由。所以最终,中国人的理性也因拆散了,作为人类进达理性之阶梯的阶级而不能进一步完善,由此缺乏经济进步,实无望其完成第二期文化。上述观点我在 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 人的三大关系之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533 中有所涉及。袁阳认为,中国理性精神就其时代的觉醒而言,无疑是斐然辉煌的,但其斐然之处相对于所处的时代又是超越的,是早熟的,也就是觉醒的过度,而正是这种理性觉醒的过度,最终导致了理性觉醒的迷失。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78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古今中外趣谈《道德经》------ 兼引老子论生死
yatou 2009-9-11 18:53
1. 林语堂: 林语堂 ,福建龙溪(漳州)人, 1895 年 10 月 10 日出生, 1976 年 3 月 26 日 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 文学家 ,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 北京大学 等著名大学任教, 1966 年定居 台湾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 作家 、 学者 、翻译家。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老子的智慧》) 2.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 1844 年 10 月 15 日- 1900 年 8 月 25 日),著名 德国 哲学家思想家。尼采首先是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或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著作里都包含了 现代心理学 的内容。他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 基督教 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尼采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不同于他年轻时代的精神导师 叔本华 之处就在于,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 纳粹哲学家 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3. 胡适 胡适 ( 1891.12.171962.2.24 ), 汉族 , 安徽 绩溪 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 诗人 、历史家、 文学家 ,哲学家。因提倡 文学 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 18911962 ,哲学家): 这个在老子书里萌芽,在以后几百年里充分生长起来的自然主义宇宙观,正是经典时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学遗产。(《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1959 年,第三次东西方哲学家会议) 4.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 ~ 1910)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 1884 年 3 月 10 日 日记) 5. 李约瑟 李约瑟 ( Dr.Joseph Needham , 1900-1995 ) , 英国 人, 剑桥大学 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 年被选为 中科院 首批外籍院士。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 (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 FBA) 、中国科技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代杰出的 人文主义 者。他早年以 生物化学 研究而著称, 3040 年代出版了《化学胚胎学》(三卷本)及《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 1937 年,在 鲁桂珍 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1942 年秋,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前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结识大批的中国科学家与学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华的四年,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 1946 年春,李约瑟离任,赴 巴黎 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然科学部主任。两年之后,返回剑桥,先后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和鲁桂珍博士的协助下,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中国科学科技术史》) 6. 张岱年 张岱年 ( 1909-2004 ),字季同,别号宇同, 河北 沧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 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 1933 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36 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 1952 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78 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 1979 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 2004 年 4 月 24 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 95 岁。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 道 ,而 道 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7. 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 ( Yukawa Hideki , 1907 ~ 1981) ,日本物理学家。 1907 年 1 月 23 日 生于东京。 1913 年入小学,成绩优良,喜欢数学、科学哲学,受中国儒、老、庄典籍不少影响。 1929 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物理系。 1932 年任京都大学讲师。 1933 ~ 1939 年在大阪大学任教,研究原子核和量子场论。 1938 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 1939 年回京都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直到 1970 年。其间 1943 ~ 1945 年兼任东京大学教授。他从 1946 年起主编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向国外介绍日本理论物理学的研究成果。 1948 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客座教授, 1949 ~ 1951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53 ~ 1970 年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1957 年参加世界和平运动大会,呼吁和平利用 原子能 。 1975 年以后长期患病, 1981 年 9 月 8 日 在京都逝世。 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创造力和直觉 一个物理学家对东西方的考察》) 清世祖( 1644 - 1661 年在位): 老子道贯天人,德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经序》) 明太祖( 1368 - 1398 年在位): 朕虽非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御注道德经》) 苏辙( 10391112 ,文学家): 言至道无如五千文。(苏籀《双溪集 遗言》) 欧阳修 (1007-1072 ,文学家 ) :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杂说》卷上 宋太宗( 976 - 997 年在位): 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宋朝事实》卷三《圣学》) 唐玄宗( 712 - 756 年在位):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王弼( 226 - 249 ,哲学家):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老子指略》) 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 太史公自序》) 老子高论生死 ------这是道家网上的一则老子故事,是他对于自己亲生母亲之生死的态度,由悲转而以智统情。我们一生中要面临生死别离,常常不能有智来,而为情所困,为悲所抑。老子亲身所历,所思,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使我们的心胸也能如文中所言众人一样,心皆豁然旷达。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可以看得开很多事情。老子在道德经中将美与丑,善与恶给以同化,而生与死,这最大的事情,他也是痛定思痛,做到了处之泰然。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 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64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四至五十八章
yatou 2009-9-8 13:42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对依道而建身立业者,你无以将之拔起,因其有根;将道拥为自己的精神者,便不再会脱离开这条道路。能这样做的人,老子说,可得以其子孙世代的祭奠。修道于自身,于其身上生出的德是真德,而非伪德伪善;修道于其家,德便变得有余富;修道于乡里,德也生长起来;修道于国家,德便丰盈起来;修道在天下,德光普照。所以,心中明此理的人,便可以以其自身而观他人,以其自家而观他家,以其自乡而观他乡,以其自己的天下而知天下。你说我:你哪里晓得天下的事?便是以上面所论之由而知。 老子曾经说过:圣人不出门而晓天下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原因概不过如此了。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一个人修道,则养起了自身的真德来。德积厚了,便如那赤条条的婴儿。那婴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鸟猛兽不扑抓他,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却能结实地抓住小的物体,不知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和而无碍的至现。一个人,他知晓了和,便可以守常,从而明达,从而益生,且祥和。若相反,一个人常常使气呈强,则如那生长之物,当变得强壮时,即离老不远了,这不是在道的做法。不在道的事与人,早早便结束其进程。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有知的人不会嗲嗲不休,唠唠叨叨的人不会有大智慧。道何尝不是如此?道即无言,人将以何知之?以此:将自己尖锐的锋芒挫掉,将内心繁杂的念头解除,将自己同化相和在道那微弱的光线下,与道相融在道形成的这个尘世里。这便是与天地之玄机相同相和起来了。 道,它静静地呆在那里,不是你可以拿过来随意地或亲近或疏远的,也非可以为你相利相害的,也非因你而增贵或贬贱的。它,就是它。道,不会为任何人所左右。你只有同化于它,而不可任意于它。所以,道在天下,为天下之人所仰慕。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身正而可治国,用兵当以奇谋,取天下则以无为之心,不滋事端而得。我如何晓得这层道理呢?以如下所云:天下忌讳多多,禁条多多,百姓愈加贫困;你看到一个国家的人多执利器,则这个国家一定是滋养起了昏乱;当一个国家的人心无朴素,日生伎俩,则会有奇物滋生起来;一个国家,法令繁多,定是盗贼昌獗。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行而治,民则自己化解繁杂;我喜静,百姓自正;我不滋事,民自己就富足起来;我无欲,民风自然淳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一个国家,政治相对安逸,则百姓众多;一个国家,政策尖苛,百姓则会觅明主而生,求安宁而他逸,自己国家的百姓就少了。所以,圣人内秉大道大规则,却不因自己如此而于外伤人贬低人;圣人是清廉的,却不因自己的清廉而相逼于别人;圣人是性直的,但你却不见他因直而放肆伤人;圣人内在光耀,却外在平朴无华。这样的人治国,民定喜主,则会其民淳淳。圣人何以做到如此呢?那实在是因为圣人知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之故。这种变化有头有终吗?本是无正无反之事之理。一件事情,在一个环境中做是正的,另一个环境当中就变成了怪异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变;同样,这个环境下说是善良的行为或人,另一个环境中则变成了妖了。人人皆以自身的喜好而论事情,处在迷中,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36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章
yatou 2009-9-4 21:04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育了它,德畜养了它,物质给以它以形状,天地运动中所形成的势使它长起来。所以,天下之物,没有不尊道贵德的。道德之尊贵,(在于)其不命令万物而常使万物处于自然之态,不受束缚与压制。所以,道生了它,德养了它。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不为已有,而是全其性命。 由此可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玄德,因为这本是天道。做家长的,当老师的,当领导的,为孩子,为学生,为百姓,所做纵然甚多,却依然可以达到这种境界:生育他,但不占有他;帮助他,但不指使他;培养他,但不控制他。这就是道行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养德 第五十一 道生之,道生万物。德畜之,德,一也。一主布气而蓄养〔之〕物形之,一为万物设形像也。势成之。一为万物作寒暑之势以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所为,〔万物〕无不尽惊动,而尊敬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一不命召万物,而常自然应之如影响。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道之于万物,非但生而已,乃复长养、成孰、覆育,全其性命。人君治国治身,亦当如是也。生而不有,道生万物,不有所取以为利也。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利也。是谓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见。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万物有起始,有根源,称为天下的母亲。(当指道)。既然得到母亲这个根源(得到道)了,人就可以依其认识由母亲而生出来的孩子;而知晓了道所派生出来的万事万物,则由于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母亲,就可以(遵循着道法内在的规律)而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如此而来,纵使将来身体衰老而亡,也依然可以做到没身不殆,依然活着。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无视自身内在的妄念,则可以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如果相反,一个人明查自己的感官,心欲不加以警醒与控制,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劳碌,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内心细微的变化),叫做 明 ;能够因为明,因而再也不去求豪途大,甘于把持柔弱,这叫做内心的 强 。借着道法体现出来的微弱的,并不耀眼夺目的光线,返回到道那通明之地,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就叫做沿习了常。(复习一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归元 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始有道也。以为天下母。道为天下万物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己,当复知一也。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己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也。 没身不殆。 不危殆也。 塞其兑, 兑,目也。〔使〕目不妄视也。闭其门,门,口也。使口不妄言 终身不勤。 人当塞目不妄视,闭口不妄言,则终生不勤苦。开其兑, 开目视情欲也。 济其事,济,益也。益情欲之事。终身不救。祸乱成也。见小曰明, 萌芽未动,祸乱未见为小,昭然独见为明。 守柔日强。 守柔弱,日以强大也。用其光, 用其目光于外,视时世之利害。 复归其明。 复当返其光明于内,无使精神泄也。 无遗身殃, 内视存神,不为漏失。 是谓习常。 人能行此,是谓修习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能让我有如很有一番认识的样子,可以使我行走在大道上的原因,不是别的,不过是对于偏离开道的施为的担心。大道非常平坦的,但人却喜欢走小路(因为人心有执)。朝庭之为极善变更(除,变之意),弄得农田荒芜,国库空虚,而有人却依然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美食,财货多得用不完。就是强盗头子。无道啊! 附:老子河上公注本章 益证 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 朝甚除,高台榭,宫室修。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服文彩,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 , 无足时。是谓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盗夸〕,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290 次阅读|13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十一至五十章
yatou 2009-8-12 01:17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道,将信将疑;下士听道,大笑不止。若道不被他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有这样的古话:最光明的道看上去反倒是暗而不明的;行进在道中的人,总好似在现实中是向后退的;本是平坦的大道,行走起来却如有坑坎一样不平。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故而有上德的人,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其胸怀好似空谷;品性高洁之人,正是因为总是感到自己所做所为有杂念与不纯之机,故而反倒是随时日而成其品性之高洁;广大之德,是广慈博爱,不偏一物,故而有广德之人,总好象自己的德不够不足,故而不会显出任何张扬之风,反而是谦虚有加;这些大德高洁广德之士,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循道而建立起了他的德行,润物无声,故而状若似偷;具有至真之德的人,由于行事没有一丝私念,则其所为定是是随物应物,故而无定式,内在的大直,外在则若屈,故而若似渝变。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老子说: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而道的内在的是大方,是大器,是大声,是大象,所以它无棱角,无声响,无形状,它是幽隐而存的,没有什么名字,正所谓无名无声。只有道,是行善之贷 ( 不向需要它帮助之万物收利息的 ) 并成就万物。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对于一的理解,参见 道生一,一为何 。其中对于一如何生出二,及三,及万物,给出了自己的卑见。万物背阴抱阳,中有气而相和成一物。因此,回归到离开道的最基点,非三,非二,而是一。人们不喜欢一,不喜欢孤,寡这类称呼。可这类称呼却是王公用以自呼的名称。因为他们认识到,一并不可怕。人们喜欢多,不喜欢少。可是,事情的发展规律却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有着其独特的内在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如下所示:如果你试图从一方面来减损某物,结果却反而在另一方面使它得到增加;如果你想要从一方面增加某物,却莫名中反而使其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晓其死之故,因为他不通晓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个道理。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这是老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点。需要我们用心来领会。 天道(或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是与人们的期望相悖而行的。人们做事情,往往是依愿而做,而结果往往是强差人意。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晓得其中的道理呢?将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道理用于对待孩子身上,不正是可以解释现代教育中已经存在的很多问题吗?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正体现了益之而损这个道理。当父母的就当损之而益,严格要求不放纵,是育子之正道。小时候吃一些苦,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对将来大有裨益。可以以这个道理来解释的现象当有很多。而这其中透露出的内在规律,又具有多么深刻的警醒之意啊。而且在后面的章节中,借用这一思想,老子阐述了更多的无为而为。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于天下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这个有(把无也当成有的一种形式)可以渗入到没有间隙的东西中。实则是因为无之柔,可以渗入至有之坚中。我因此认识到 无为 的益处。正是可以做到无为,才可以不执,不硬,不刚,才可以依势而行而入。行 不言 的教导,了 无为 的益处,普天下少有能做得到。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为亲近?生命与财利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得与失哪一个更有害?偏爱某物必定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货利藏得多,丢得肯定也多。所以人要知足,知足,就会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甚爱,大藏之行,所以就不会有大费厚亡之辱;懂得适可而止,则可以少于过度操劳,安神宁心,也才可以持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由上一章分析而出的结论,可以进一步推论得到一些与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相类似的结论,符合现象与实质总是相悖这个神奇的规律。且上章文末,老子讲以此作为教之本。本章就直接抛弃深入分析,而仅套用这个相悖的公式,讲出一些不易为人所接受的事实。这就是:天下最完满的东西,似残缺,可它作用不会衰竭;最满的东西,似空虚,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似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不善言辞。如笨拙,如不善言辞,如空虚,如残缺,现实生活中,这都是处于世态下方的一些状态。此类皆有清静之性。而清静可以克服扰动,寒冷可以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是天下正道。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时, 而人们对它不相辨不珍爱,使马车行于其上并在上面以马粪待之, 马也被用以耕种田地。而天下无道时,则战事纷起,母马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母马也不能歇班)。人类社会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欲。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通晓了道法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依天道而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知时下的王道如何。一个人,心中不明道法,向外跑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心中有 道 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依天理而推知事理,不见而能明道,无为中却可以有所作为。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求学的人,知识与其所为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见识与行为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 无为 的境地。依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一理,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不以人们常常自以为是的好而做事,认识到愿望与结果多是相悖的,则可以少做很多糊涂事,并可以因此而于相对的清静中成就很多事情,从而做到有所作为。同样的,一个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骚扰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常人之心,喜怒哀乐之事,皆生于私,于情。而圣人是没有常人心的,以百姓福祉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是具有大德的善(与善待善人之善、恶待不善人之行为相区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是具有大德的信(与只信可信者,不信不可信者相区分)。圣人在天下,很多,为天下而使自己的心思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所观所闻,圣人看他们似孩子。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乍读来颇有玄感,不敢造次。借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经一文与诸君一起学习体会。 贵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 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静魄定,故生。 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劳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 言生死之类各有十三,谓九窍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人之求生,动而反之十三死〔地〕也。 夫何故, 问何故动之死地也。 以其求生之厚。 〔言人〕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违道忤天,妄行失纪。 盖以闻善摄生者, 摄,养也。 路行不遇兕虎, 自然远离,害不干也。 入军不披甲兵 , 不好战以杀人。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养生之人,兕虎无由伤,兵刃无从加之也。 夫何故, 问兕虎兵甲何故不加害之。 以其无死地。 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言神明营护之,此物不敢害。 我粗浅的理解,此章中后面所说,即善者无敌之意,虎狼及兵不相害于他,因他如草一般,如水一般。而对于前面所说,是指人生在世,要少私寡欲,方可得宁静,得生。而所谓生,是指神守舍。神不守舍,是死。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779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从“万象更新”谈“象”
sheep021 2009-8-5 12:46
【成语】:万象更新 【解释】: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从这里不难看出,万象即万物。 我们常说,天下一气,这是从跟本上说的,若从表面上看则是万事万物,纷纷芸芸,不可胜数。不胜言说。但天下一气这个本本是不可见 的,可见的是他化生的万象,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佛家才说凡有所象,皆是虚妄 只有孙悟空的火眼真睛才能洞穿一切表象,直达跟本,我等肉眼凡胎,看到的只能是纷纷芸芸的表象 由此想到了老子的两句话: 1.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 2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最后一句,也许修改一下更明白一些:道生象,一象生二象,二象生三象,三象生万象。万象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其中,阴阳也是象。 一象生二象之中的二象即 阴阳 道能生什么象呢?看《道德经》: 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2. 孔德之容,为道是从,道之为物,为恍为惚 恍兮惚兮,其中有 象 ,惚兮恍兮,其中有 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 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The Tao of 老子
热度 1 josh 2009-7-24 16:20
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是老庄,尤其是老子,5000字的老子包含了81章,每章大约60字。熟话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老子便是我所理解的真传的最高境界。 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写三本书,每本书5000字,81章: The Tao of Control The Tao of Life The Tao of learning 算下来每年只需要写一章,60字左右,正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今天就先把今年的工作做完。 1 The Tao of Control 第一章 天气模型分为三种:解释过去天气的模型、预测未来天气的模型和控制天气的模型。 第二章 计算机变,应用数学变,控制变。 第三章 控制中用到的数学将被什么代替? 第四章 未来的控制能做的,也许只是提高某件事的概率。 第五章 把你的控制算法用在飞机上,你自己敢坐吗? 第六章 问题肯定存在(控制理论与工程脱节),如何解决? 2 The Tao of Life 第一章 以何为生(不爱不恨)?以何为乐(不以之为生)?以何为特长(不以之为生,black swan)?三者并存方为上策。 找一份工作即为生且为乐又为特长是下策。 第二章 当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时,问问自己什么不是人生的意义。 第三章 爱人如己。 第四章 black swan 原则:用80%的投资寻找white swan,用20%的投资寻找black swan。 第五章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六章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 let us prove how badly we want things. 第七章 如果你停不下来,你就不可能有节奏。 3 The Tao of learning 第一章 学习绘画的秘诀是:每天全神贯注画一分钟。 第二章 写一篇关于一个城市的文章的秘诀是:从你对面墙上左上方第二块砖开始。 第三章 von neumann:认真阅读并全部记忆。
个人分类: The Art of Learning and Research|1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章
yatou 2009-7-20 22:08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虽都是德性,但德却有上下之分。你听老子说啊:上德的人,即便是行大德之事,也不以自己所为所行是有德行的,不进行什么判断,没有辨别,浑浑于其心。因此,这样的行为,才是有德(因为内心无,而成就行为之有);下德的人,所行所为只能做到不失德,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因为内心有,而成就行为之无)。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虽也是要顺应自然,但却是有心而为。 从德往下来,哈哈,你要细看详揣,就更有意思了。仁,义,礼,依次远离了道与德。上仁之人所行还是无为而仁;但上义则难以做到无为而义了。至于上礼之人,他对你施以上礼,你要没有回应,他就会扬着胳膊强引你去关注他,去了解他的施礼之好。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不足不够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仁义礼智信,在这样的逻辑里,仁还算承袭了些许道的精华,却成为愚昧的开始。 傻姑以为:当仁者以泪洗面痛哀悲愤之事时,已是为虚伪狡诈之人做好了攘臂而拥之这种上礼之诈行的愚蠢铺垫了。因此,大丈夫行事,处于道法的厚处,不居其薄处;处于道法的实在处,不居其哗众取宠处。去得彼虚伪,存留此纯真。 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要是所行所为可以为虚佞之徒借以搅扰视听,外披仁义之旗内行不轨之事的,大丈夫我均不做。纵悲,我悲在心里,动于肢体,用行动,而不用言语。嘴巴,太会哗众取宠。我有泪水,我往肚子里流。虚佞的人,你装样流泪,号淘大叫吧。我大丈夫偏不,静于一旁,看你演戏。我处道之厚,你爱处薄处,随你。你也无非是要做做样子,以得一己之私,得一时之利。你并不晓得得一而宁的道理。大丈夫我当然要看你演戏了。恕不奉陪。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归一归一,入道入道。纷繁尘世里,舍诸相而入清静,把一而行,得一而定,不为纷乱所惑,心清神宁。且看万物得一之妙与失一之乱。 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人的精神得一则灵杰;河谷得一而充盈;万物得一而生长;侯王得一而成为天下的首领。反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如此而来,一足矣。如果一是根,则多即是叶。那么,如果一是贱,那么多即是贵。 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于其本人而言,并无什么美誉之感,因为其不过是贱与下。因为自己甘做贱与下,才终成就贵与尊。所以,入道的人,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 取朴实,去华丽。是为道。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们对于反者,对于弱者,往往不屑一顾。然,反者,是推动道运行的力量;弱者,是道借以运行的依靠。人们喜有厌无,却不知,虽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却是生于无中的。 还记得三十辐共一箍,当其无,有车之用吗?即是有生于无。车轮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不会有车之用的。同样的,器具中间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没有碗用的;房子中间不是空的,你何以钻入躲风避雨?这就是有生于无的道理。你的心不空出来,你是无论如何得不了道的。没有无,道是无论如何不能仅凭有而运作的。这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也。但,如果再论无与有的先后关系,则是无居先,有居后。这里面,老子在论述中有些矛盾。前面说是同出,后面说是有生于无。但一生二,二生三,在这里即可以明了:一是道,道生无,无生有(道生有无,一生二)。请看本博客之文:道生一,一为何。欢迎讨论。 这有与无的关系,详细揣摩一番,该是多么巧妙。人们在一直地忙忙碌碌,也一直在喊着叫着累啊累,只是你晓得吗?若要得闲这个有,就得心中先生出了这个无。心不空,闲何来?是你自己上了套,别怨设套的人。神得一以灵,你的神里面岂止只是一个一,N个一吧?上哪里去寻得灵与宁?所以,舍得舍得,不舍,不空,你岂可得大自在? 先自省一番再说。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854 次阅读|8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十三----三十七章
yatou 2009-6-20 22:32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明晰他人者,是智者;能够对自己的长处短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明白的人。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知足的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富有的人。不畏难而前行的人,是有志气的人。处其位而以忍耐之心坚守其位不失本份的人,可以长久。人虽死而精神尤存的人,是真正长寿的人。 这是老子对于智者,明者,有力者,强者,富者,有志者,久者,寿者的认识。看来,他是推崇这样的人的。 在这里,老子对于强行者,即志者,也纳入了他的欣赏之列中。稍做一下思考,也是好理解的。这里,谈一点儿我的理解:对于心中认定了大道的人,就排除万难,坚决在这条大道上行进下去,即是老子先生推崇的强行者有志了。此论理当不包括对于那些不入道的行径进行坚持的做法与人了。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广在天下,无左无右。天下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推辞,完成了助长之功,却不去占有什么。它养育万物,却不以己为主。它没有欲望,不索不求,可以称它为小;可是万物归附于它,而它却不去支配主宰万物,我又可以因此而称它大。正因为道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这也与老子在原来章节中所说过的不自夸,故有功相对应。老子从自然中了悟并提出道,从道中抽象出了道的很多特性,如果人们以此作为行为指导。同其性,则入其道。这是好理解的事情。也便是道家的修练之法了。一说道,人们就以为什么神仙,哪里有的事情。不过是人而矣,是心中所装着的行事原则同化于自然之法则而矣。这里哪有什么神神道道?都是大白话。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手握那大道,可以天下行。行于天下,而不会有什么祸事,静享安宁平和福康。(另一种解释,也可以解释:人们愿意归顺于手执大道的人,归顺于他,不必担心他会伤害于你,结果会是安宁平和福泰)。音乐和美食,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因为此二者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相形之下,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却是平淡而无味儿。因为,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只是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老子言下之意是在说,可以听道的人,用眼耳鼻舌这类的感官是不可以触摸到道的了。道,是需要你用心灵去体会,去聆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与下士闻道的区别了。每类人,他在获取信息时,是动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的。对于道,这个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你怎么可能用正常的方法去获取它呢?只有用你的心灵。而若你的心灵是那样自负,自大,自满,如何可以再盛进别的东西去呢?所以老子要讲一讲洼则盈。你要得道,就得先把你原来的那些知识倒一倒,清一清你盛知识的容器,才可以再听得进去其他的。自满自负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儿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日有升落,月有圆缺;花有开谢,人有散合。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在周行运动中。此时上,彼时下;此时左,彼时右。此时兴,彼时衰。此时去,彼时来。了谙了这一层意思,则好理解了相应的此章。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明白于细微之处。如果反之而动,则必是刚强之行,难达目标。因此,以上所言,均是以柔弱战胜刚强的妙法。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利器不能轻易用来给人看。 我私下之见,老子最后这两句话的言下之意,我说的这些话,你们莫轻与人言。我一直在想,老子为什么不愿意讲道?而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草草写了这五千言?或与此有关吧。有些事情的妙处,说了,还不如不说。你说了妙处,好人拿去,可加善行;而小人拿去,则利恶行。所以,水涨船高,无休无止,术类的东西,还是少说为妙。 仅说道。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做事,顺其自然无所求,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国君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这个过程中,如果万物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本是无名的朴(即道)来镇住它,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的状态了。 莫以为如此是实行愚民政策。人之难治,随人之贪念,狡诈之心而猛涨。与其如此,莫如以道来育化百姓,以道之朴来教之,则使之如沐阳光雨露,于其有益,于社会有益,何乐而不为?如此,水落船低,整个社会运行能量消耗降低,大家也就不必再担心这个世界在不断地熵增了。有序性增加,内耗大大降低,自然环境当然也会因为人类少于折腾而得以保护。和谐社会不就达到了吗?这么好的道理,不听才傻呢!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4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九------三十二章
yatou 2009-6-14 11:59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此章内含有两 层 意思,是老子 对 有求于 执 天下者与既已得天下者的衷言良 语 。 第一 层 意思:圣人无 为 而取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 为 之,吾 见 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 为 也,不可 执 也。 为 者 败 之, 执 者失之。是以圣人无 为 ,故无 败 ,故无失。 说 的是:想要蓄心 夺 取天下,我看是不可以的。欲掌管天下, 实 乃欲 执 神器, 这 并非是可求可 为 之事。 处 心 积虑 地去做,必 败 ,必失。所以圣人做而不求,于其 结 果无求无 执 ,只不 过顺势 而 动 ,依 势 而行(完全是因 为 内心的无 为 所致),所以任何 结 局于他皆是无 败 可言,无失可 论 的。(以自然的状 态 中得天下,天下之神器必 为 其所 执 ) 第二 层 意思:圣人既得天下, 则 以中和之 势 而 为 天下事。因 为 有言如下:夫物或行或随;或 觑 或吹;或 强 或羸;或 载 或隳。 我 观这 世 间 之物,它 们 或行你之前,或随你之后;或聚集而起( 觑 ),或 飘 散 开 去(吹);或 强 壮,或羸弱;或可承重担 责 ,或不 载 而 毁 。万物如此呈 现 两极之 态 ,圣人当何 为 ? 执 其一端而治国 吗 ?那 样 不就使天平失去了平衡的 态势 了 吗 ?那 样 不就不能尽最大的可能以 圆 融的手法来兼 顾 各方了 吗 ?所以圣人不走偏 锋 :去甚,去奢,去泰。意 为 :圣人心念中去掉极端的念 头 ,去掉无度的奢望,去掉 对 自我福祉之追求。即做到心空无我,因 为 心空 则 可容万物。万物 归顺则 百事皆 兴 ,生机盎然。 如此而行,天下如何不治?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 强 天下,其事好 还 。 师 之所 处 , 荆 棘生焉。大 军 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 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 强 。物壮 则 老,是 谓 不道,不道早已。 凭借道法来 辅 佐帝王,而不是以 强 兵来征服天下,所行之事,可放可收,游刃有余。持兵而行,兵所到之 处 ,田原荒 芜 , 荆 棘 丛 生。因 战 事于一个国家和百姓而言,耗 费 甚大,包括物 资 ,人丁,故大 战 之后,凶年即来。 为 了避免 这种 情况,在 战 事中,善于用兵者, 见 目的达到即收兵,不呈 强 呈威,不恃 强 而逼 对 方至 穷 途末径。取得 战 果而不自夸,不自 骄 ,不自恃,不因 战 事取 胜 而借此行取 强势 凌人。之所以要 这样 ,是因 为 物壮 则 老,不在道。不在道的 东 西与做法, 则 早早 终结 ,不得 长 久。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 恶 之,故有道者不 处 。君子居 则贵 左,用兵 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 为 上, 胜 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 人。夫 乐杀 人者, 则 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 军 居左,上将 军 居右。言以 丧 礼 处 之。 杀 人之众,以悲哀莅之, 战胜 以 丧 礼 处 之。 兵,是不祥的工具, 为 人所 恶 ,心中有道法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 时 居 处 就以左 边为贵 而用兵打仗 时 就以右 边为贵 。君子万不得已才使用 这 不祥之兵,淡然待兵,是 为执 兵者之上策, 胜 也心中不 觉 美。那些 胜则 喜者,即是 乐杀 人者。喜 欢杀 人的人,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 庆 的事情以左 边为 上,凶 丧 的事情以右方 为 上,偏将 军 居于左 边 ,上将 军 居于右 边 , 这 就是以 丧 礼 仪 式来 处 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 争中 杀 人众多,用哀痛的心情参加 战 事。打了 胜 仗, 处 之以 丧 礼。 想那将士,不 过 本原都是人,都是娘 亲 一点一点将之 养 大,或是上有高堂或是下有儿女, 纵 其 处 于我之 对 方,不也依然是 为 人子 为 人父之自然之人 吗 ?而死了,就不得生 还 了。于无心呈 强 之人, 对 方的死,又有何可 乐 的呢?不 过 是以人之死而了 结 了一 桩 本不 该 有的 战 事 罢 了。之所以 说 不 该 有,是因 为 如果各国各安己政,安泰治国,不心 图 奢念,怎会挑起 战 事 纷 争,又怎会有后来的人 员伤 亡,致使人 间 徒生 丧 子 丧 夫之痛,田园荒 芜 之凄, 荆 棘 丛 生之衰呢?不折 腾 , 岂 止是 对 内的治国, 对 外帮的相交,亦不脱此道。然而, 对 不得己而行之 战 ,以 丧 礼而 处 ,得果而 终 不呈 强 , 则 是当 处 之道了。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 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是无名而 质 朴的,它貌似微小,无形无象不可 见 ,可是天下的人没有 谁 能使它服从自己。相反,侯王如果能 够 依照道法治理天下,天下万物均会 归 从于守道之王。 这样 以来,天地 间阴 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不必以命令来 驱 使百姓了,因 为 在 这种 相和中,百姓自会各 处 其位,各行其道。而依道治国,必 产 生出各 种 名目的制度。即有制度 这种 名相 产 生出来了,制定制度的人也 应 当 在制度的 规 定 细节 中 渗 入适可而止的原 则 , 知道制度的数量及功用应当遵循 适可而止的原则,这样才不会走入偏峰中,从而不会衰 败 。因为,道在天下,正如山谷,江海,河川溪水莫不 归 流于它。 (注:此段之译略有改动。仔细想,老子之本意当指治国之人莫指望天下万事皆以制度、以法律为治国之本。对此二者的依赖,当适可而止。因为天下之根本,是道。这也不难理解。纵使法令滋彰,而人心奸侫,何以以法制之?钻法律与制度的空子,这些年里,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的,还少吗?人是活的,法律条文与各种制度是死的。以死的去捆绑活的,其结果是可想而之的:法律规章越来越多,而天下之人行犯之事屡禁不止。关键一点:执政者忽略了最根本的------道。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研习道法, 以道辅国,善莫大焉! ---傻姑)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249 次阅读|24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章
yatou 2009-6-7 10:21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一个东西混然而存了。你听不到它的声音(寂兮),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寥兮),它是那样寂静而空旷,独立而存,循环运行而不衰,可将之作为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用大将它描述出来。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就返回到本原---道体之中。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很幸运的)。人取法地(人依地而动),地取法天(地依天而行),天取法道(天因道而动),而道纯任自然(道之本在自然)。 在这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可以看作是对于符合道的事与物给出一种进一步的描述。道,寂兮寥兮,大。即然道是大的,是无声而稀形的,则符合这种状态的所有人与物,均可以归入道中。什么样的人与物呢?那些消失于人们眼前(逝)的是大的,那遥而无边的(远)则定是消失于人的眼前的(逝),而回归到道体之中(反同返)的即是那遥而无边的。即:大----消失于人们的眼前(想想人之渺小即知此)-------无边无际的遥远------回归于道体之中。这也提供了人们入道的一个法门。这也不难理解。诸君想一想啊,因一些小事而起纠葛,于人眼前纷争乱起,就已经是小了;而纵大风大浪,依然故我,不起纠葛,不呈于人之眼前,深邃如星空啊,其人定已是回归于道体之中了,已是大了。 老子说这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在自然力量之前,人是微小薄弱的。我们的形体尺寸,站在月球上回望,人在哪里?站在宇宙星空中回望,人在哪里?但,人却可以做到大。因为人有一颗可以做到大的从而是入道的心。当一个人的心如道那样寂兮寥兮,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入得道中得其为无为之妙时,人不就与道同大了吗?道展示给我们了她最本真的一面,其中有信,其信甚真。有机缘者当于此生中得机而入道,去探求和把寻大千世界运行中那的内在规律并依之而行而为啊。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主。君子终日行而持重,虽有荣华富贵之景观,他却能如轻燕一般超然处其上而不为所动。大国的君主,拥车万千辆,却还要以自己的身为重,以天下之身为轻,我奈其何?处轻则丧重失根,得急处躁就会失静无主。 说段有些题外的话。我们上小学,认了一部分字儿以后,语文老师就开始教我们找反义词了。上-下,黑-白,胖-瘦,美-丑,等等。一切事物,都会在这个时空中体现出相对的两个方面,而我们也易于辨别出事物的这两个对立面。前面的章节中,老子告诫我们,莫以美之为美,莫以善之为善。这个世间,呈现在人面前的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如果你陷于其中一个方面,将一个整体的事物割裂开来审视并取舍,则必是陷于片面之中而不得事物的本真面目了。我想,这是破迷之道。佛家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迷。人掉在了迷中。岂虚言哉。 言归正传。前一章中,老子讲了什么是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道中的东西。在此章中,老子借了重与轻,静与躁来劝戒我们:人不可轻浮,不可躁动。从而也进一步教我们如何做才是大,才入道,如不这样做的话,即是小,即非道。因为,当你处轻时,就失去了重,而重是轻的根;草木失根,就莫想活了。失根,则是大忌了;人不可躁动。不可不审时审势而妄动,这样行动,会失去静。静是躁的主宰。 本来,重与轻,静与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但老子却深入了一步,指出重与静,是事物两个方面中更为紧要的方面,是失去就不得活的方面,是当守的方面。如果把一件事用人心来将之取向,就如将之标注上了一个箭头,则必然产生两个不同的端点。人做事情要懂得不走极端,不断地舍弃自己的好恶之心,这样才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那么,人在看到荣时,要能超越这个荣而看到其对立面辱,帝王将相更当如此。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至善的行为,不留下行走的印迹;至善的话,没有私心杂念搀和在里面,是完全的与人为善。至善者,他数数用不着竹码子。上善之关闭,不需要用栓梢,而无人可以打开;上善之捆缚,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其意当指至善的人,至善的事,意在先而念在后。意至而后所用的形式则可随意而取了。纵使是无绳索之结约,无门栓之关闭,亦不可解不可开。籍此,圣人救人,意在先,而不会忙乱于形式中的取与舍。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尽己之能而去救人,最终不会有被遗弃的人,哪怕是一时的不凑手;同样的,不流于形式的繁琐之劳,将任何形式都可以役用来救物,将物尽其所用,从而圣人那里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不去废弃物品。抛却形式,着重意念,不为形式所牵所累,也因此可以灵活地采取任何可以采取的形式,这就叫做沿袭了智慧。而对于会这样做事情的人与不会这样做事情的人,老子则将两者的关系做以下的描述:至善之人可以作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至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给他提供借鉴的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了。而这样一来,世间全部的关系也就都囊括其中了。彼此珍爱,不离不弃,至善而行。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这是天下的溪涧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溪涧这样,则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这样就可以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这是天下固有的模式。以天下固有的模式行事,则永恒的德于其身上不会有差失,就可以再次回归到无极的道中去。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这是天下的山谷所行之道。行事如天下的山谷这样,则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素朴散将开来,即是可以供人用的方法。圣人用它,则可以为百官之长。所以恢宏的制度是不会将事物分割而制的。因为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并将之以圣人之器,圣人用之,则成大制,自是不割而制。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464 次阅读|2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
yatou 2009-5-29 17:52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通过小孔,我看到了德的容貌。它长什么样子?在道面前,德唯唯诺诺,以遵守道法为自己行进的方向。它是道法下所生之物。道所为之物,可以说是恍恍惚惚( 指表面来看并不是那么明朗而精确的样子 ) 。恍惚中,有象( 理解为虚 );惚恍中,有物( 理解为实。之所以作这样理解,一是从字面来论,象是虚,物是实,而又因为我们可以体查到万事万物无不是由虚和实相配而成的。即:象与物均蕴含于一个具体的事物之内。着眼于对其中某一个方面或全方面的研究,即是对物的研究,或是对象的研究,或是对两者进行共同的研究,也因此就会派生出不同的文化,比如说,西方文化与东方的文化 。)。 道所为之物,是那样 深远不可测,但却内含极精髓的东西,而且这种精髓是十分真实的,是可以信赖的,( 从而是可以让人来把握的 )。自古到今,道的这些外在的表现(如德)从来没有消失过,以便于人们借以外在的表象去解读,去了悟那根本性的东西----道。我如何知道天地间万物那最原始的根(即指道)?以如上所说。 老子在教在教我们识道的根本之法---从道的派生物中去认识它。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弯曲的事物,可行保全之美,可得最终的直行。低洼之处,可积满清水。旧了,才会有随后的新的产生。少,才会显出多;而果真多了,人就于其中变得迷惑而不知所从了。所以,圣人看透了这些关系,就索性在内心里摒弃掉求直新求多的这些念头,心灵可以坦然于命中的曲与枉,洼与旧,少与贫。由此,也就没有什么纷杂之妄念了,只抱一个一字即可以了: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切皆放。由此,便也衍生出相应的一系列人生之佳态:不自以为是,不好居功,不好自夸。能这样做,便就进入了明白了然、无为而成、不求却有的绝妙境地中。而他不争这种状态,却使天下的人没有谁可以与他相争。古时所说的委屈求全这种说法,怎是虚言?其实真是如此:只有做到全面地看待问题了,人才可以归入道中。 这里面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刚正不阿是不错,可若此种状态只能走几步,甚或寸步难行,何如不妨行一时之弯曲,行隐遁之乐,而于其后大行正途之道呢?学会坦然行做坑洼之卑微,于其中滋养起大德,不是挺好吗?那树叶秋里枯萎,随风荡去,不是在为春里的再度新绿做准备吗?所以,莫以旧悲,莫以新喜,不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吗?少则多,多则惑,就更明显了。不需再赘述。由此来看,老子确是从别人不容易站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于悲中看到喜,可以于忧中得见安。这种变通的观世方法,正是其可以无碍于尘世的一种生存妙法。人最大的悲哀,傻姑以为,不是环境对你的蹂躏,而是自己于心灵坎坷之时不会以通透的眼光来看问题而致悲观,并怨天忧人,这才是最大的人生之悲哀所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才叫自然。那暴风骤雨,你见其能持续多长时间?而这是天地的行为。天地都不能将一件事情做久,更莫说人了。所以,学道的人,你就把你所有的言行与思想与道同化在一起;同样,对于修德乐失的人,也如此做,将自身同化于其中。而当你把自己与道、德、失这些状态同化在了一起时,它们也乐于你如此而行。信,不信,随便。 老子此章是在讲实修。莫将修道明德做为一门学问来学,而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实实在在的纳入其中,实修。实修中,就会体查到内在的乐趣。因为道也乐,德也乐,失也乐,你怎会不乐?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的人,能站稳吗?跨大步而走的人,能走多长?自己眼里全是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的人,他做事情能搞个明白?自以为是的人,难以得到外界的张扬;自我争功的人,无功;自我满足的人,不能长久而行。从道的角度,可以这样说:这些行为,本来就是多余的,如余食,似余物,人们并不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心中有道的人不去做这种多余的事情。 所以,有些事情,做过了,就不需要再提了。这在道。好夸自我的人,我没见谁被大家所接受。这是在道之人行为的妙处。 暴雨疾风不长久 武夷山老师: 如果可用和字作为儒家的关键词,久则是道家的关键词。尽管久字的出现频率不太高。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看法?论道、行道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久,生命之久,天下之久,美好理念之久。道教抓住长生、永生这一个侧面,不全,但不错。老子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永远处于婴儿状态,则不老,则久,不仅仅在保健意义上成立。现在人类想可持续发展,不还是为了久吗?西方社会主流思想的关键词是进步,不与久结合起来,以收阴阳和合之效,只会加速人类与地球的灭绝。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8569 次阅读|27 个评论
《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英译本
热度 1 chrujun 2009-5-23 12:40
通过一个晚上的搜索和下载,终于找到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几种英译本,附件中的英译本是我特意选择的,各位博友可以下载。 文件是通过网络共享下载的,如有不妥之处,请告之。 道德经英译本 孙子兵法英译本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6260 次阅读|6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
yatou 2009-5-20 12:42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于道法的理解,不同的人所处层次不同,认识的表现也就不一样了。 处在道最中央的人,浑然不知道的存在,其所有的言行均合乎于道法,正所谓不学道却已在道中了。打心里钦佩这样的人啊。 其次,如傻姑,亲道,并给道以美誉,如现在所做之事。 其次,其人对道法有敬畏之感。 其次,其人会对道给以侮辱,并对追求道与法的人给以莫大的嘲讽。 所以,你信道,没啥,总有不信的人存在。 ------ 这不也正体现着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这种对自然的充分认识吗?所以,莫以己之所见,而鄙人之所识,这种包容宽宏的态度是要得的。因为自然之中本就存在着两种貌似相斥实在相依的物质,如果思想也可以归结为一种物质的话。 所以,深处道中的人,具深厚的智慧,与因之而得的内在的悠然之秉性,并且他们明了人们在认知上具有不同的态度,也坦然接受着这种状态,从而于外在表现出话语不多的这种样子。咱们科网上有几位这样的长者,大家猜猜看?呵呵。 依道而行的人,善利他,而不体现出自己的作用。当事成功就之时,大家竟也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与曾起过的作用(因为他总是那样默默无声无语的),以为所成所做,均是自然而为之事呢。其实是深得那润物细无声者的辅助了。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个社会,人们对道法没有了认识,失去对世界根本性的认识与把握,则必会有仁义这样的名相产生出来;人们滋生出了智慧,也就同时会有狡诈虚狞相伴而出;有六亲不和,才会有孝慈的出现;国家昏乱之下,才有忠臣的彰显。 仁义是什么 ?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有这样的话,我在这里一并提及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 ,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而对于仁义礼这些表面的东西,老子与孔子有过深入的交流。摘百度一段以作参考: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问孔子读什么书,孔子说在读《周易》,并说圣人都读这本书。老子说:圣人读它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它呢?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孔子说:精髓是宣扬仁义。老子说:所谓仁义,是一种惑乱人心的东西,就象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你看,那鸿鹄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不用每天染墨而自然漆黑。天自来高,地自来厚,日月自来就放射光芒,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如果你修道,那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够得道。宣扬那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讲说先王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他们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老子说,你说的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东西,你说那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旧的东西。 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把道比做太阳吧,那德为太阳的光茫,而仁与义则可以看作是利用太阳的光茫而衍生出的光合作用与太阳能技术。没有了太阳,后面这些也无从起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抛却对圣人的尊宠,放弃对才智的渴求,这样做,对百姓有百利;放下仁义这种虚假的东西,百姓就自然回归到真正的孝慈中去了;放弃对巧与利的追逐,盗贼也就无心行盗窃取了。不过,若用以上三条来写文定性,依然是浮于表面而不能归结于属性这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剖析上去的。所以,我让它们回归至其真正的属性中:眼见素淡去纷繁,怀抱质朴去浮华,少思寡欲去沉迷,不学令人变奇巧之见识,人就没有忧愁了。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唯唯诺诺,与阿谀奉承,你能区分开吗? 美与恶,你能辨明白吗?(具体意思见第二章中老子对对立二者关系的论述) 人们所害怕的事情,如阿谀奉承,如恶行劣迹,我们是不能不畏惧的。而你却不能够辨清楚哪些是真令人害怕的事情,因为我们眼看到的耳听到的,很多是别人虚假而行的表象。如此看来,这世间是荒草满地,看不到它的尽头啊! 众人不晓自己处于真假难辨之苦中,熙来攘往,兴高采烈,象要去参加丰盛的酒宴,象要在春日里登高望远一样开心。我却独自淡泊于一旁,有些无动于衷;浑浑沌沌,象成为孩童之前的婴儿一般纯而钝;颓丧失意的样子,象找不到家的浪子;众人都有象有余富的样子,而我却总象少了些什么的样子。那是因为我的心愚啊!别人都明白得很,只有我总是木纳得很;别人都以自己之能耐而可以骄傲,可唯独我顽固且自己总是若有所缺。想来,唯有我与别人不同,并以对道的啃食为此生之本。 壁画中的孔子见老子问礼图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106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四十五十六章
yatou 2009-5-12 13:11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拿过来亲自碰一碰,摸一摸这种方式,以得到初步的认知。可是对于道的认识,你却难以用寻常的方法来探究。本章里,老子对他所提出的道这一视而不可见,听而不能闻,搏而不可得的看似无,实则有的虚空之道给出了一个描述。 看它却看不见,把它叫做 夷 ;听它却听不到,把它叫做 希 ;摸它却摸不到,把它叫做 微 。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探究,无从追究其末端。无穷小,你是追之不得的,也因此,可以说从人的感官去穷物溯源,不能致诘。夷,希,微,是我们看本源而得到的一个结论,均是对道的一种性质描述。那致极处的它们已是浑然而为一体了。道,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状。在道里,万物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即没有形状,不见物象, 惚恍 是也。迎它不见其前头,随之不得其后。这是老子对道的一种描述。 这样,岂不让人徒生懊恼?我无法用寻常的方法去感知道。那我该怎么办才得以认识它呢?于是老子抛下下一句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意:把握着古来已久的道法,来驾驭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事物。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达到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进而认识道。这就是可以遵循的进而可以把握的道之规律了。就是说:把住一根绳子,这头你牵着,那头则栓着道,你顺着这根绳子才可以从这头寻到那头的道。这根绳子是什么?是道纪,而道纪,我的理解,就是那道中有规律可握的东东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由于他们的深度,他们对大道的深奥的领会与相应的人生境界,是不容易为旁人所体察认知的。正因为不易体察,所以更要勉为其难地予以形容:得道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小心翼翼,像是在冬季渡过冰冻的河流。他们慎重谦和,像是顾虑会受到四邻的不满或攻击。他们认真严谨,像是作客他乡,不可大意。他们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他们实实在在厚重本色,像是原生的木头。他们接受包容,就像是一个山谷洼地,兼收并蓄,好像是不避污浊。 善于行道之人的豫犹俨涣敦旷混,这些状态,基本上是与混沌不分相近的。没有明显的喜恶,偏好,抱朴守一的状态。他们可以做到如此,何以而得?真正的原因,傻姑以为正是老子的下一句话。老子于下一句中给以深奥的阐述。从中加以深刻体会,我们便可以慢慢领悟古之善为道者何以做到上面的那种抱朴守一的状态。这句话就是 -------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句话是我此章想要着力解释的地方。通行的解释,很多不尽人意,逻辑不明确,读完依然让人费解。比如解释为:谁能停止污浊呢?靠平静的过程使它沉淀而清明。谁能永远安定呢?靠微调与和风细雨让周围焕发生机。这是一种理解上的不清晰不明朗而造成的错误。读完了依然使人昏昏。傻姑不喜欢不明确的解。 傻姑理解 :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浑浊的状态里面,以混浊之态来阻止静之徐清? ---- 做材料与化学、物理的人很清楚,静之徐清,是体系失去了活力的死态,分层,沉淀,分相,终结,没有了继续相依相搏的运动能力。是一种能量的枯竭与衰退的表现。见大呆之文时间的倒数是什么,在讨论中涉及到了能量的衰竭与物质形成的条件 自由能降低。 谁能一直使自己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中,以使动之徐生这种状态长久而存 ? ---- 动之徐生,是一种总是蕴育着无限生发活力的状态,是在道的状态,是一种可以处于永远运动中的不朽的状态。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欲止静之徐清,需要我们保持常浊之态;欲久动之徐生,需要我们保持安宁的状态 ---- 不折腾,哈哈!我坚决拥护不折腾精神。那是因为不折腾这种思想在道。所以处于道中的人不求满盈,在看似保守、混沌、木纳的状态里,可以不断地在旧的状态中取得新的力量与发展的契机。即于浊与安中保持着永久生发的机能。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并于此状态中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便得以从静中来考察这万物往复,何去何从。那万物虽然是纷芸各显,却最终会回它的本根之处。归返于其最初而来的地方,这种归根的做法叫做静;知晓了静,便可以于纷繁里复归于命理之中。而那命理本是自然之按排,是常,而由守常便可以于纷乱的选择中不惑而明。懂得了常,守了常,就可以于昏昏而杂乱的人生中达到明了,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是不懂得守住这个常,那就会随意妄为,兴风作浪。知常的人,是宽容的;宽容的的,是处世公允的;公允的人,是看问题全面的;全面的看待问题,是合乎天理与道法的,是可以长久的,纵是失去了这个凡俗之身,也不会消失掉,精神永存。呵呵,老子终于玩儿了一把玄的东东了。 我有时通过看书,会于意领神会中得见老子他老人家在微笑。他不是早死了吗?没有。肉身的死,只是躯壳;我在道德经中看到了真正的他,他在讲着他心中的大道。对一个人的了解,若只做到了晓其外貌,怎算是了解一个真正的他呢?我们说认识他,只不过是他的外貌容易为我们所把握并用之以与其他的人进行辨别罢了。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679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经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yatou 2009-5-1 13:36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小时候,母亲由于身体有病,家中的很多杂事都由父亲担当。紧张工作之余,父亲总能愉快地做很多家务活,母亲则在一旁笑中相望,不时喊父亲停下手中的活儿,歇息一会儿。 当春风还有些寒意中,父亲就早早地在院子里拿着铁锨挖土刨坑,在地里撒上蕃茄,黄瓜,茴香,丝瓜,南瓜等的种子,然后每天早上晚上地浇水灌溉,过些时日,随着气候的变暖,苗儿们就一个个露出了头,来探望这个神秘的世界了。再过些日子,小院里便是到处一片绿色了。一丛深绿,一丛浅绿,枝叶在风中摇曳,黄色的白色的花儿在风中摆舞。当我不再去留意那满院儿的绿色时,瓜果就悄悄地坐落在了瓜蒂儿上了,隔些日子,就可以摘那红红的西红柿,绿绿的带着毛刺儿的黄瓜吃了 ---- 每当春去夏来之际,父亲就会早早地把于去年收拾起来的因年久而显得色泽有些深暗的密竹帘从角落里取出来,清洗干净,晾干,就哼着小曲儿,喝着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家中各室门口悬上竹帘子,以遮蚊蝇。记忆中的那几年里,我在读小学低年级。放学后的我,回家看到悬上的竹帘子,就会欣喜地钻来钻去好一会儿,那种欣喜现在想来或许是是因为加了一层帘子于屋内与屋外,从而多了一层神秘。当习惯了,欣喜的感觉就消失了,而竹帘却为捍卫主人的洁净生活空间而在我的不注意中默默地恪忠尽职了。蚊帐的悬挂也是给我同样的感觉:可以引起关注的时候,是刚刚发现它的时候;不再引起关注的时候,它已经在作为你的工具随你任意使用了。因为可以随意,所以被忽视于无中。 这就是我对于此章的理解的生活基础。可能与很多的释义不同。由此,对此章的各句,我作如下解:三十根辐条凑成一个轮子,当你不再有这样一个清晰的概念 ( 三十根凑一轮 ) 时,你有了车子为你到处劳役行驶了;捏粘土来做器具,当你不把它当成一个器具时,它已经成行着器具之实了;开门凿窗来作屋子。当你住入其中的时候,你就不会将门与窗这样不同的概念割裂开来分别对待了。因为此时门与窗都在各司其职,于无声无息中为你在屋中生活而服务了。 所以说,把物造出来(有之),是为了便利于自己;而当造出来的物为你所用,并与你的生活浑然一体的时候,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它便无了。也如我们正常运行的身体各个部位。当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时,它正在为你尽职劳作;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多是它有了问题,不能于默默中再为你劳作,需要你适当的关爱了。 引申出一点儿 --------- 不以有为喜,不以无为忧。那些默默的,无声的存在个体,是与你浑然一体不可割舍而为你所忽视、所不觉的无,应当好好珍爱;而知晓了这无的妙处,人也就可以少一些贪念,不去盲目的寻求有了。正所谓一可足焉。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章是老子对于纷繁的万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圣人是如何对待各种可以诱发其从单纯走向多极的心法。我们也不妨学着做一做。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一章。简单来点儿解释。 色,音,味,猎,难得之货,易使人昏昏沉溺于事物的各种诱惑与表象中,生出了各种的欢喜心,而得不到宁静的心灵;这些乱象,是破浑沌的一些诱发源,使人在喜 A 厌 B 的方式中不断地堕落下去。所以,明了了这一关,圣人就只求吃饱,不求五官的享受。也因此说,只有去那纷乱的贪念,才可取这静谧的妙处。即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在这里自问自答。先把他要批评的现象抛出来: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然后自己来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 宠辱若惊是何意?受宠爱的人,往往处于下方,也因此而患得患失,于得宠或失宠的惊诧中或喜或忧。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这种惊动不宁的状态里,是因为不能将自我抛弃,做到无我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我的状态,无私无欲,也就无失无得,于是乎便可以于得与失之更迭变幻中泰然自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纹丝不动。如此,还会有什么所谓的忧患呢? 老子于此章中间接地提出了一个无我的境界。人的很多痴迷,是因为不能放下我的执着,以固有之我,来判别着万事万物,自然是不能得一个公论。而一个人如果一旦可以处于无我的境地中,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则就会身于事中而心于事外,便可以不拘于一个有限的视野,而得以用一个全面的视野来审视事物。处在这样一个无我的立场上所做的结论自是公正无私的,为各方所信服的。所以,放下私我,才可以得慧眼,得宽广的境地,得真正的快乐。因为能够放下自我的人,已是近道的人。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352 次阅读|18 个评论
道德经第九、十章
yatou 2009-4-25 06:34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水于器具中一旦变得 盈满,就很容易于溢出了,与其如此,不如在盛水的时候,适当欠着一些;利器煅打得尖锐无比,便不免易于在磕碰中受损,难以将这种锐势长久保存。金银财宝,满屋堆砌,有谁能够守护住它?在富足一两代之后,我们常常看到得到的是原来的富贵就沦落为它的反方 ------ 清贫了。富贵了就骄傲,则等于为自己留下灾祸的种子;与此相反的一种做法:功业完成则引身而退,这是合乎自然规律(天道)的。但这一句的释义,我更欣赏理解为心退。身退而心中却自以为有德,则也没有什么意思,更是一种虚伪。心可以真正做到空无,不居功,不自大,则形式上的退与不退,均算不得什么了。执着于形式,向来为老子所不齿。孔子的以礼治国,老子向来以为这是一种易于将社会导向迷途的做法。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此章老子是在奉劝世人,莫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去追求极大极满值;极值一过,便转向反方了。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我们便也不难理解事物的这种运行轨迹。这也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归入一点:有无相生。此妙机于天地间周行不息。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九章里老子给我们讲明白了一个道理:物极必反,相互转化。他是一个好老师。立即对学生提出了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哪些呢?如此章所述。 在纷乱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身与心的分离,灵与肉的不合。这是一种莫大的痛苦。营,营盘,指人身这一物质载体;魄,则指魂,灵,通俗些,思想。老子在问我们:你可否能够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物极必反这一层奥妙,而就此做到去除差别心,宁心静气,神与身相合,而共归入道法中的一这种最简的状态里吗?你能否因为明白黑白转化的这层理,而不再如原来那样愚愚痴痴,悲悲喜喜,从而在归静中,把自身的气息揉入进柔绵的状态,象婴儿那样平和吗?再来一个更高的要求:纵你参破了这层有与无的观碍(玄览,玄字之意老子在第一章即讲过了:有与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我发现在道德经的各种释义版本中,对此处的释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且并没有贴近老子的本意),得以通透的观世之眼,也不见得你做事情没有一星半点儿的问题与瑕疵。没有一点瑕疵,你能做到吗?说这话,是因为人即便是行进入道中,得了有与无的妙处,也依然存在一个对道法的把握是否严格的问题。因为人心于凡尘里,易于被极化。这个说法,请参见本系列的道生一,一为何之文中的表述。 爱国治民,能以无知无为的状态去行爱国治民之事吗? 天门开闭,(我以为开门开闭,则万物运行,因为有无在天门开闭中相依而生,构成万物运动的内在契机),事物运动中,一个知晓道法的你,能知做到知白却守黑,知强却守弱吗? 知晓了道法,了悟了奥妙,从而明白四达,你能做到于为中真得把握住无为的这种动机吗?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地生我养我,却做到了生我却不占有我,为我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却不恃功,天地万古,却不随意支配于我。你能做到如这天地一般,生儿育女,却不以他为自己的财富,不占有他,以独立的人来尊重他,为他操劳而不自夸有功,不主宰他,尊重他的意志吗? 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通晓了有与无的无为之德了。注意,老子又在用玄这个字来配德了。他真有意思。念念不忘记要我们时刻记得这有与无的妙处。有时读道德经,眉头紧皱之后的释然中,不觉想笑一回,老子可爱的很。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031 次阅读|9 个评论
幼儿教育:轻松识字,即兴作“诗”
sheep021 2009-4-21 10:16
到目前为止,亭亭能认识多少个汉字,我也不知道,似乎常见的字都能认识了,而且这些字都是自然而然认识的,没有专门教过,更没有被逼着学过。仔细想来可能有三种方式:一是看动画片、玩游戏时认识一些,二是大人给读故事时认识一些,再有就是外出玩时,路上看到不认识的字,她也爱问,顺便念给她听了。 亭亭两三岁时还背诵过不少唐诗、《三字经》、《道德经》等,现在背过的唐诗都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对唐诗的感觉似乎还是很深,时不时的就能念上几句。可能还是小班时候吧,一天晚上去花木广场玩,碰见了同学张天胜,两个人嘻嘻哈哈地玩了一会儿,回家的路上,张口说道:“今天碰见张天胜,我们一起做游戏,下雨用手当雨伞,跑回屋里笑哈哈。”虽然不押韵,但字数倒是一样多,意义也挺完整,这似乎是亭亭的第一首“诗”,所以印象比较深刻,至今没忘。 09 年春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年夜饭,快吃完的时候,说起亭亭会作诗的事情,大家就说,现在作一首吧。我当时真没抱希望她能做出什么来,没想到,亭亭想了想说:“多人一起来吃饭,饭店里面真好看,点了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没吃完。” 一下子就把大家逗乐了,这首诗虽然立意不太高,处处不离吃,但 把事情说清楚了,而且 还 算押韵。对于一个不满6周岁的孩子来说,应该算是不错了吧。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2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道生一,一为何
yatou 2009-4-15 22:29
图片上之文为转载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我也相信,灵魂与肉体必定有着其不同的来源。但是,我却无法证明;因为灵魂的来源是神秘的,是任何文字都无法,亦无可解释的清的。但是我确信,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 灵魂它不是某一件物体,灵魂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眼睛、耳朵;它也不是嘴巴、舌头;它不是心脏、四肢、它更不是大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但是,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相信灵魂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承载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灵魂这二个字的意思给扭曲了。所谓的灵魂其实并没有什么灵异之说,它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精神的一种渴望。确切地说,应该是发动我们精神性渴望和追求的那个核心。 我不知道基督教所许诺的,灵魂永远不会死亡之说,最终是否能够兑现于现人。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是的,灵魂和肉体的来源是完全不同,但是它却是依附于人的肉体之上的。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存在;但是,只要生命一停止,灵魂便也将永远地消失。 我有时还会想,虽然人的长相各有千秋,但是肉体却是相似的。可是灵魂呢?灵魂却是不同,因为灵魂可以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我想,我们的外貌各异;可是,我们的灵魂呢? 我们的肉体会生病,会衰老,但是我们的灵魂呢?也会生病吗?也会衰老吗?灵魂哪道真的是神吗?不然它怎么会和我们的肉体结合在一块呢? 我爱美丽的肉体。然而,使我们肉体变得美丽的应该是灵魂。如果,我们的身上没有所谓的灵魂,那么肉体也只是一块物质。它也许也会很匀称、丰满、光滑,但却绝不可能会美丽。 于是,爱肉体的我更爱我的灵魂;我爱它的神秘,我更爱它的自由! 上文中,老蒋问:道与一的区别与联系。 盲点!查文,依无所得。闭眼想吧。 回老蒋:当道生一中的一使我们迷惑而无法将道与一相区分时,或许看了此文,你会有所领悟。道若为混沌,则一就是在二还没有产生出来之前即有的东东。二是阴阳。阴阳未分之前的我们是什么?高人说是自然中的精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二前是一,阴阳未分之前,则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精灵,悠然而在,彼此相互独立。如老蒋的精灵在喊素食,繁体字;鬼王的精灵在喊唯信息论,傻姑的精灵在喊道德经。以为我们的不同仅在于这身臭皮囊?不!我们的不同是我们的思想,以及承载我们思想的灵魂。思想可以貌似相同,但这个个的灵魂,是那道生的一个个相互不同,相互独立的一。(纯属猜想) 物理上,宇宙空间中,如何来解释?需要物理学家来作客观的解释。而或许已经有人来尝试了并做出了为实证科学所认可的答案了吧。但学科的差别,所使用语言交流的障碍,表现出来了信息的不对称,使我们暂时还没有认识到? 附文: 灵魂出窍确实存在 :中国网 研究解惑:为什么会有灵魂出窍的经历? ;新华网 灵魂出窍体验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濒死体验调查 :中国网 Soul -----维基词典的释义: In many religions and parts of philosophy , the soul is the immaterial part of a person. It is usually thought to consist of one's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 and can be synonymous with the spirit , mind or self . In theology , the soul is often believed to live on after the persons death , and some religions posit that God creates souls. In some cultures, non-human living things, and sometimes inanimate objects are said to have souls, a belief known as animism . The terms soul and spirit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although the former may be viewed as a more worldly and less transcendent aspect of a person than the latter. The words soul and psyche can also be treated synonymously, although psyche has relatively more physical connotations, whereas soul is connected more closely to metaphysics and religion. Philosophical views The Ancient Greeks used the same word for 'alive' as for 'ensouled'. So the earliest surviving western philosophical view might suggest that the terms soul and aliveness were synonymous - perhaps not that having life universally presupposed the possession of a soul as in Buddhism, but that full aliveness and the soul were conceptually linked. Francis M. Cornford quotes Pindar in saying that the soul sleeps while the limbs are active, but when one is sleeping, the soul is active and reveals in many a dream an award of joy or sorrow drawing near. Erwin Rohde writes that the early pre-Pythagorean belief was that the soul had no life when it departed from the body, and retired into Hades with no hope of returning to a body.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灵魂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Plato , drawing on the words of his teacher Socrates , considered the soul as the essence of a person, being, that which decides how we behave. He considered this essence as an incorporeal, eternal occupant of our being. As bodies die the soul is continually reborn in subsequent bodies. The Platonic soul comprises three parts: the logos (mind, nous , or reason ) the thymos ( emotion , or spiritedness, or masculine) the eros (appetitive, or desire , or feminine) Each of these has a function in a balanced and peaceful soul. Aristotle , following Plato, defined the soul as the core essence of a being, but argued against its having a separate existence. As the soul, in Aristotle's view, is an actuality of a living body, it cannot be immortal (when a knife is destroyed, the cutting stops). More precisely, the soul is the first actuality of a naturally organized body. Aristotle also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four parts (understood as powers) of the soul. The four sections are the calculative part and the scientific part on the rational side; these are used for making decisions. The desiderative part and the vegetative part on the irrational side, responsible for identifying our needs. 把宗教对soul的观点撇开一边,看一下哲学对于灵魂这一概念的认识,或许还是可以被接受的。在做这种选择,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中国人的老祖宗信仰神明搞得一踏糊涂,子孙后代则比哪个国家的民族也无神论地更彻底。西方的科学搞得发达,人家却有堂而皇之的宗教。这真是一种可笑而尴尬的境地。更具有自我嘲讽意味的是:当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之后,今人如我yatou欲要将灵魂一说归于其正位时,却不得已要俯就维基词典中的诸多西方哲学大师对灵魂一词的认可与英文解释。真不知中国人的自信跑到哪里去了。查英文文献成了习惯,而自己也就沦落成了英文精神上的瘸子了。先自废武功吧还是。西方对我华夏精神上的奴役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其后遗症现在尤甚。先以yatou查维基找灵魂说起就行。 孩子今天要期中考试,开考时间比上课时间要晚,所以昨晚就说好了,要我今天多多睡,不用起来给他做饭了,他去食堂里吃饭。可是习惯于早起的我,已是睡不着了。尤其是老蒋的这个问题,实在在高深之至。这岂是道与一的关系问题,这是天地之形成的问题,你我之存在的问题。老蒋,你是不是从哪位高人那里得此妙问,专门难为傻姑的?我算是上了老蒋的套了。 闭眼而神志却清醒时,我又想起了他给出了这个道与一的命题。 如果说道是混沌的,静态的,且这种状态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则当产生了一之后,即进入了一种不断衍生的演变与运动状态之中。因为这个一虽然生于混沌之道,却又不同于道之混沌。不同的原因,于外在表现于其持久性的不同上;而这种外在不同的表现则当归结于其内在机制的不同。或者说这是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混沌。道的混沌是不以外在的差别而产生差别的,好象它有着严格的对规则的把握,并因此而使其可以持久而存;但若道中之物一时偏离了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即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中,并表现为一种初始的且本质上不稳定的混沌。这个不稳定的混沌就是道中所说的一。那个稳定的混沌,对规则与机制进行了严格把握的混沌,则是真混沌,是真虚无,是道法。 那这个偏离了的混沌中的物质,则定当是不安份的东东。存在着产生极性的内在机制,易进行极化,或者说易被诱导极化。表现在材料学的相变上,在那混沌未开之时,给它一个成核的契机,便开始了各种相态的一步步繁衍。归于根本,还是于这种不稳定混沌中的物质有了内在的易产生极性差别的构成机制。 我们的灵魂也是不安份的,给它一个微小的刺激,它便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史之不同,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考与意识。我们的灵魂与这不稳定的短暂的又有些活泼的混沌,是何其的相似!傻姑将它们归为一的范畴。它们均因为对于永恒机制的不能把握,而产生。它们生自于道---那永恒无语的宁静与无差别之中。却是对道的一种堕落。一种结构上的衰退----对稳定,对对称这样完美结构的一种不能长久保持。 Spinodal decomposition is a mechanism by which a solution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can separate into distinct region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ncentrations. This mechanism differs from nucleation in that phase separation due to spinodal decomposition occurs throughout the material, and not just at nucleation sites. Animation of Spinodal decomposition 修兄: 道即无极,即无限无边,一即太极,即最大但有边有界!无形即道,即0即无,有即1,所以0生1,1还0。 吾友: 太极,是无穷小与无穷大。一是可以说出名称的世间万物的母亲,道是外婆。母亲我们看得见,外婆逝去,我们看不见了。不过,从母亲的模样里可以看到外婆模样的影子。 谢柏松: 道是灵,一是魂;道是无极,一是太极;道是方程本身,一是满足该方程的所有解的解集:有序无序解,混沌解,阴阳未判;道是无心,一是有心;无心合道,有心识一。很多人都有过灵魂离体的体验,所以肉体消逝了并不等同于灵魂也消失。如果灵魂就是佛教中的自如真性,那她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7083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上善若水”新解——与丫头小妹商榷
famingkuang 2009-4-12 15:12
这段时间听了 YATOU 小妹的《道德经》课深有启发。不过发发觉得小妹以及绝大多数人对上善若水的理解有些片面,过于从字面上去理解了,有些简单化。 发发觉得老子在这里用水字只是一种比喻,是举的一个例子。即使他写成上善若光、上善若气、上善若风、上善若树。。。。都可以。 老子想要表达的是一切不以满足个人妄求为目的、尊循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一种上善的行为。 比如,一颗种子错误的掉到了一棵大树下,并发芽长出了小树苗,你看见了,很同情小树苗。请问你该怎么做呢? 你砍掉了大树,让小树获得它想要的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你行的是不是善事呢?当然了,你是在做了善事,但你做的却不是上善,而只是小善。 你虽然同情小树苗,但你还是让它自生处灭,不把你的意识强加在任何一方上,顺从于上帝的意志任由上帝宣判它们的死活。你的这种行为才是上善的行为。 一切顺应天命,顺应自然的行为都是上善的行为。 天命又是什么呢?就是如果你生而为狗就要忠于狗的本分,尽狗事看家护院;如果你生而为猫就要尽猫的本分,行猫事抓老鼠;生而为人就要忠于人的本分,尽人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妄想、不妄求、不妄为。只要是你的当你尽了你的人事后你不想要都不行,这就是老子讲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响应繁体字先生号召增加繁体版 上善若水新解与丫头小妹商榷 這段時間聽了 YATOU 小妹的《道德經》課深有啟發。不過發發覺得小妹以及絕大多數人對上善若水的理解有些片面,過於從字面上去理解了,有些簡單化。 發發覺得老子在這裏用水字只是一種比喻,是舉的一個例子。即使他寫成上善若光、上善若氣、上善若風、上善若樹。。。。都可以。 老子想要表達的是一切不以滿足個人妄求為目的、尊循自然規律的行為都是一種上善的行為。 比如,一顆種子錯誤的掉到了一棵大樹下,並發芽長出了小樹苗,你看見了,很同情小樹苗。請問你該怎麼做呢? 你砍掉了大樹,讓小樹獲得它想要的充足的陽光和雨水,你行的是不是善事呢?當然了,你是在做了善事,但你做的卻不是上善,而只是小善。 你雖然同情小樹苗,但你還是讓它自生處滅,不把你的意識強加在任何一方上,順從於上帝的意志任由上帝宣判它們的死活。你的這種行為才是上善的行為。 一切順應天命,順應自然的行為都是上善的行為。 天命又是什麼呢?就是如果你生而為狗就要忠於狗的本分,盡狗事看家護院;如果你生而為貓就要盡貓的本分,行貓事抓老鼠;生而為人就要忠於人的本分,盡人事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不妄想、不妄求、不妄為。只要是你的當你盡了你的人事後你不想要都不行,這就是老子講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699 次阅读|31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七八两章
yatou 2009-4-10 23:46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与地是长久而存的。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天地从来不自我繁衍,扩张,自始至终地运转不停歇。 所以,圣人也如天地一般,不自我扩张,不由少生多地去贪图,待人处事中可以坦然地将自己置于人后,将自己置于事外,以先人而后己。然这样的结果却恰是与作法相反的: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这实际上是因为圣人这样做,已经是在遵循着道法在做事情了,便同化于天地与道法了,天地与道法是长久的,则这样的人也就是长久的了(博主:可理解为思想的长久),而因其无私,反倒使其私得到了保存,虽然圣人本无此意。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上的善如水。水滋养着万物,却从不争功;身处低洼阴冷人所不喜之处,这样,水就是一种与道相距很近的物质了。 一个人,若能居人所不爱居之地,处人所不爱处之位,心如大水一样渊深,行为仁爱,却仍如水一样默默地付出而不自显;说话不自夸,言语以利他为目的而非以显示自己的守信或诚信为目的;这个人从政,也能如水一样无私地去治理一个国家,滋养着这个国家的万民万物,而不自恃,不自傲,仍如水一样的谦卑;做事情,行事有能力,却不以显耀自己的能耐为目的;做事的时机也可以选择象水一样不争不抢,而不是在以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利益,名誉的时候来行动。这样,当一个人行动的动机,行动中的言行,行为中所处的角色,行为的目的,行动的时机这些均具有如水一般无争无辩,善利万物的状态时,则一个人也就达到了上善这一境界了。 老子在这里是仔细地阐述了如何做那无为之事。一说起老子,人们就有一种误解,以为老子在教人不食人间烟火。这是一种曲解。不食,还能活吗?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任何有违于自然的做法,那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但自然,并不代表为所欲为。这又是一种曲解。 那我们该如何呢?该如老子在此文中所说-------象水那样做事情。不是不做,而是做而不争不求,做而无我无私。如水般的秉性贯穿于行事的各个环节中。这样的人,可谓圣人;这样的事,可谓是圣人所处的无为之事。 注:图片来自网络 请大家多多指教 祖兄: 老子说水几于道,是因为水有象而无形,无形乃大形,象空气、阳光一样都无形,却谁都离不开。老子狡猾狡猾嘀!哈哈!我歪解。 ----- 博主:高解! 有友来问 : 何以外其身却身先?外其身,不做了,无行动了,身还存吗? ----- 博主:是一个为无为之事的疑惑。对它的理解,就是本篇第八章。 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试这样回答,不知可否: 同是做一个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做,是必须的。不做如何得以生存?不生存,如何去求心志的高远与精神的快乐?做,是一切的基础。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但要我们得学会于做中不求。正如古语所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不去计较。这样的心态做事情,一可以安身,二可以养心与神,三可以对社会有好处,不折腾,因为这样的人心不贪多,可以做到适可而止;所以说,为,是必要的。不为,你如何去体会道这一虚无之物的真实存在?只有在行动中,在与事与物与人的交流中,才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道的运行规律。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张弛变换中,莫不暗含了道体的有与无的更迭中与交互运作下而产生出来的生机与力量。而更多的自然之道,体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你只有积极地去做,为,才可以于真切中提炼与升华而将经验汇成为合道的思想。 我们要学会为而不争。我的理解是这样:认真做事而心存高远。不计较得失荣辱。这样的心态来做事,对个人是有好处的。1.一个民族,不认真做事,是不求真,在马虎中只会断送江山;古人喜仕途,鄙视工匠之类的工作,这种文化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不合乎道法的文化。科学,是重要的,没有科学,是不会有人类的幸福安宁的生存的。没有扁鹊,李时珍,黄道婆这样的人,人们就会过得十分艰难。但时下流行的科学,我以为是不完美的,有欠缺的,需要改进与完善的。2.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心存高远,则易流于偏执之见中,产生短视行为,这从来是有害的,对己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均是如此。我们现在身边的短视行为,已经将我们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了。河水污染了,海洋污染了,天空污染了,心灵有灰尘了。仰望星空,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多么重要啊! 所以,外其身而身存,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也谢谢挚友的提问。愿多多深入地交流。 亚辉: 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现代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一辩证,便无真无假,无正无反,你何以再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找不到一个判断的唯一依据了。(这是我们私下交流的) 博主:我好好地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不知亚辉是否能够认可。当然,这也基于我对亚辉所提问题的理解深度。原来我说过,他的思想,很深,说句话,我得掰半天。 昨天,与可真老师谈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即是一种威严的规律,万物于法中得以自在的运行。这句话,我以为,阐述了一个根本:什么是最根本的法?只有以最高级别的法则来运行,才是高超的行为。从这句话上,我们可以理解:最高的法则是道法,而道法是无语的,它蕴藏在自然里。自然里面,万事万物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法则,并以此做为最高的法则呢? 老子是向自然学习的最好的人。他在对水的思考中,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结论。真善美,一直是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美好的价值理念。但,对于美,他有独特的看法。对于高与下,长与短,他是相对的看。也就是说,他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判断理念与手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全面的审视问题的角度来诠释这个世界里的人与事。这样的视角下,人们就会去喜恶,归静。而对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则充分体现了他对善的认识与推崇。而这个自然的运行规则是自始至终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人们可以依赖的真品性。引号里面的这些法则,是至纯至真至上的。因此,所谓辩证地看问题,只有在掌握了自然的这些秉性中,才可以做到辩证地看,而不会陷入无正无反的精神分裂里面去。但人们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过程中摔跟斗,总结,是一个必需的经历,不可以少。 发兄: 上善若水----与丫头小妹商榷 发兄从来都具有创造发明的思想。不拘泥于固有的条框中,是他思想的灵魂。这不,对于上善若水这一说,他提出了一问:上恶为何?这样的思维方式,我欣赏至极。因为,这会推进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思考。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5516 次阅读|30 个评论
道德经第四五六章
yatou 2009-4-3 22:52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我是这样来理解的。愿与大家探讨。 以道来冲调一个人的行事方法,用起来总是无穷无尽(此处取冲为 冲鸡蛋 中所含动作一意。而在道德经的很多释义本中常以 虚 这个意思来解释,但我以为这样取意不能与 而用之或不盈 很好的相合。在取动词之意的解释里,你可以这样来想象:你面前桌子上放着一个碗,碗中盛着你要做的事情。而做事情的方法如何决定,就要看你是往这个碗里倒什么汤了。有愚鲁的做事方法,这是一种汤;有迂腐的做事方法,这是另一种汤;有以己之一私为上的行事方法之汤;当然,也有用道法做指导来行事的这样一种汤汤。取此意后,再理解起而用之或不盈,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以道法来指导行事,用它,却不会使碗里的东西满了溢出来。其意为可以总是不断地将道法应用在做事上,会使人终身受用而无尽无溢。 而欲取冲为形容词之意,则是深远的意思了。如下小字体中加黑部分所示。那这句话理解起来则是:道是深远的,而可供你无穷无尽地使用。有前面将冲取意为动词的理解之上,这样来理解此句,就非常直观明显了。 深远的道,似可以包容起万物,它好象是万物之源头;将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去掉,将其外在表现的纷乱化解,与道容易体现出来的那部分(光)相和在一起(即消除掉自己看待事物本来面目的那些偏见),与道的不易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尘)同为一体(也即进入道中)。 道,似不可捉摸,却又是时隐时现;我不晓得它是谁产生的,却感觉到它比我们的老天爷(帝)来得还要早。 冲 动 ( 形声。从水 , 中声。 本义 : 向上涌流 ) 同本义 冲溶沅瀁。 ―― 木华《海赋》 直上 又如 : 冲天 ( 直上天空 ); 冲汉 ( 直上霄汉 ) 以水、酒等浇注调制 。如 : 冲鸡蛋 ; 用酒冲服 ; 冲茶 收支账目互相抵消 , 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 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 , 除了冲账的 , 反赢了好些 ―― 《红楼梦》又如 : 红字冲销 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 。如 : 冲胶卷 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 。如 : 把盘子冲一冲 ; 冲厕所 ; 秧苗给大水冲了 冲 形 深远 。如 : 冲迈 ( 高远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当人在痛苦的时候,会埋怨天地:你为什么不管一管,让我这样痛苦,多么不公平。而你也会发现,只有当自己的行为方式得以改变之后,才可能突破逆境。走出困境,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思想的改变。而只有思想向着符合道法的方向来变,才可以帮助你在正确的方向上永远畅通无阻地行进下去。所以,天地看上去是不仁慈的,在万物凋零的时候,并不会立即就会春暖花开,而是要送来隆冬与万物共存;圣人是不仁慈的,他不会因人的困顿痛苦而减少一丝他所面临的难事。这天地与那圣人,他们只晓得道法,只有道法这一个标准;对于万物与百姓,天地与圣人是没有一种私下的恩惠的,而仅以是否符合自然之道来权论正误。说句笑话:你心里再痛苦再难过,只要你所行所为之事不合道,对不起,这天地与那圣人是无可奈何的,干瞪眼,没办法。但是,如果你能认识到做事不可肆意妄为,需要遵循着规律去做事,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这时,那天地与圣人至少是可以助你的:在你的面前给你展示出道为何物。因为此时的你,已经与这天地,与那圣人,共存于道中了。正所谓不同道,不相与谋。呵呵。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天地之间,是否象个大风箱?大风箱是这样的:在你不推不拉的时候,其中照有空气,而不会使风箱瘪塌了;而你推动风箱的拉把时,其中的气体则即刻跑出来。以此之理来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还是很有趣儿的。 天地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当春天来的时候,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们蹦蹦跶跶出来了。它们来自哪里?来自天地,天地是它们的父母。沃土与阳光雨露可以给荒芜以无限的生机。 当人可以谦逊地、恭卑地与这自然万物相依相存时,天地中间的这些可爱的生灵们会生机一片,并不断地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这天地间的生命力总和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如果人做不到这一点儿谦卑,却是于自然界中去疯狂地掠夺自然财富,以求得奢华安逸的生活,则这个天地间的生机能力就会因人类对它超强的消耗能力而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中,这个生机能力会不断地下降,再下降,平衡终将被打破,生机不再。而此时,人类的前途也就可以看到头了。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内含的道理。 所以,多,我说其数定为穷尽;如此,不如守一个中字为妙。适可而止,是为道。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如第五章所言,人若贪婪了,则变成了黑洞,吸纳着这世间的一切生机与活力。这样,人类就没有什么未来了。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 而人类要在这世间安然存在,归根结底,靠的是什么?是植物。 老子在这里,借用了谷神 ------ 掌管着可以结种子的植物的神这一说法,来讲不可以使谷神致竭而死。要学会吝惜地用它。原句可以这样翻译:掌管植物的神不枯竭,它便成为有与无的母体,孕育万千生机;而这化生万物的母体门户,就是天根和地根。任其真息往来,缠缠绵绵,若有若无,不可竭而用之,需要节省着用。 举个例子:人类学会了贮水造电,便是要断了这谷神。为什么?考虑一下大型发电站的投入运行,对周围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便可以清晰了然了。生态系统几近彻底崩溃,原本秀丽的一片,成为持续干旱的几近不毛之地。人类的贪婪,在使谷神荡然而尽。在灭这天地之根,在用之过勤。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很多。人类在不断地做着涸泽而渔的事情。殊不知,当水干了,鱼被全部吃掉了,人还可以生存吗?人啊,莫要蠢得一塌糊涂。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上总是贴些宣传画之类。其中有一幅画,我总也忘不了:画中邓颖超老人手持针线,在给总理补睡衣。画的主题,依稀中记得是艰苦朴素是个宝。而改革开放开始后,流行过一首歌,是程琳唱的,歌名是新鞋子旧鞋子,是台湾作曲家侯德建谱写的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新鞋子还没有缝好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旧鞋子脱 ,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 , 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从前的生活就是这么过 , 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 , 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 旧鞋子穿过了留它干嘛 , 还不如光着脚凉快得多 ,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 , 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 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 , 老先生老太太他们太啰嗦 . 可是,朋友们,在富足的生活中,我们过来了这么多年,再想起这首歌来,你还认为老先生老太太是在啰嗦吗?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是古老的智慧。 注: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588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孔门在何处?—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转)
iwesun 2009-4-2 15:10
孔门在何处? 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 作者:论语破解 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所谓的主观对所谓的客观的决定作用,开始认知终极的科学认知科学。   人类的认知经历唯物和唯心的大战,经历宗教和科学的大战,不断把人类的认知推向终极。   真理教的人不同意这个终极,信仰 今天解决不了的,明天一定能解决。    这是一种技术型思维,并不知道科学是有层次的,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把程序和数据混为一谈。    这个线性的科学观,到底能把人类引往何处?最终把人类自身塑造成万灵之灵,宇宙的上帝?   还是跑不出个上帝,尽管这个上帝是人类自身修炼而成的。    人类的认知,无非在探讨本源,但随着这个本源越来越深入,关于本源的可识别信息越来越少,最终的本源,就是一个空,你说它是啥,它就是啥。   终极的本源只剩下一个符号,一个空的符号,基于本源的探讨最总全部回归你赋予的色上,没有色的本源,使无法探讨的。    色本身,也不过是另一个符号,也是一个空的符号,人类的认知,最终会成为一个关于符号的认知,不存在一丁点,关于本质的客观认知。    符号本身没有意义,符号的组合才有意义。   这些问题,最终全部回归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什么是想?   我思故我在,思又是什么?思由何决定?   这就是我问 论语破解 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想?   想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叫运动,什么叫作用,什么叫联系,什么叫(信息)传输,什么叫控制?什么叫交流?   终极上看,根本不存在运动、作用、联系、传输、控制甚至交流,这个论路破解已经很理解了。   但这个假的想,到底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伪造出来的,这需要我们来回答的。    举个例子,两个人打乒乓球,涉及到乒乓球的运动,物理学可以描述,但一加入了人,物理学就彻底完蛋了,人这个东西,物理学搞不定,因为人会想。    从系统看,如果你的系统里存在人这个一个特殊的东西,会想,那你的物理学,根本不可能推向终极。   佛说, 万物众生皆平等 , 就是系统中不能存在一个消除不掉的特殊的东西。    想是假的,但这个假的东西,是被如何伪造的,佛没说,还得我们自己搞定。    杨正瓴 (这个瓴字很少见,好像袁世凯的国歌里面有这个字)的思路,也基本上和我是吻合,比如《 相对论的滤波器解释 》,比如对电磁场的质疑,完完全全和我想法是吻合的。   最近,我会整理一篇《唯信息论》基础,彻底谈谈这些问题。    物理学的基础,从诞生的一天起,就彻底走歪了。   抛开个体的信息可识别性,谈存在、运动、坐标系等等绝对概念,这些东西就全部都是主观的, 是用虚无谈存在,存在本身就是虚无。    人的权力,只能是用存在(信息)谈存在,这一点决定了物理学的终极。   杨先生在具体问题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但要注意,不要过多纠缠这些具体问题,要挖更深的根,彻底把物理学整翻才行,修正主义已经是无效的了,因为物理学已经开始接近终极了,基于一个胡说的东西,你怎么修正,还是胡说。    论语破解 的此篇大作,基本上已经和 天生悟道 的 想尔 大侠,有一拼了。   但仍然不太和我的胃口,就如我批杨玲的生命计算机,真的把这个问题推向终极,不可过多类比,不可引入文化,不必探讨生理和心理,全部基于伪造数据,就要能把全部的问题讲清楚,至于人脑的结构,生化反应,心理倾向,人文主题,都不过是表面文章,没有一点实质。    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石头和人,你就不能基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区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基于更加一般的信息系统来讨论。    否则,又会如老修一般,要去找核子生物和癌细胞去谈心了。    分析想是什么?一定要先从否定想的存在入手, 因为我们都认为石头不会想,石头具有的两个要素变化和稳定,是万物众生都有的,注意,这个变化是指随机的变化, 不具有随机的变化,本质上不能称之为变化。   有了随机的变化,系统如何伪造出稳定,如何伪造出想,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毕竟随机的布朗运动,我们目前不能称之为 想。    在人类的终极科学上,东方思维有先天的优势,就是人定胜天和万物众生皆平生,但一定要注意,要把这些映射到形而上里,才可能产生所谓的科学认知,而不是文化的。   这一点东方思维又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    科学文化人 ,无论是谈理念,还是谈历史,其根本上都是基于不确定的伪造,仙狗也不过是一条汪汪叫的狗而已,尽管粘了一些仙气。   目标很简单, 就是基于伪造的数据,终结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   老老实实做一条 只咬人,而不会叫的土狗。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孙武叔在朝中当着诸大夫的面夸赞子贡,说子贡的学问已经强过他的老师孔子了。子服景伯就把这话传给了子贡。子贡听后就说,我子贡学问的高度就犹如及人肩膀的院墙那样,别人一伸脖子一眼就可以把墙内瞅得明明白白。但孔子的院墙高万丈,你在墙外即使伸断了脖子也将一无所获。除非你能得其门而入,否则你是无法体验出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的。然而世上有几人能得其门而入呢?叔孙武叔夸我比孔子还贤明,我是闻之有愧,万不敢当呀!   入门一词就因子贡得其门而入一语而来,那么这个门在何处呢?      这扇大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可不是跟您玩虚弄玄,我不过陈述一个事实,尽管您可能现在一时很难理解这个事实,但终究您会理解的。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即指您眼前的世界。您眼前的世界其实是大脑的真实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证明见附件《心在何处》)这个模型经过宇宙亿万斯年的演绎,已经非常完善,你我生来就坐享其成。   由于自然遗传的作用,我们的大脑天然就把幻化的世界绝对化,当作真实的客观世界,把构建的模型直接当作真实本身。因此人天生压根就意识不到眼前的世界不过是自我大脑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的主观描绘而已。(证明见附文《从认知科学谈起》)      当然,通过适当的引领和心理训练,人是能够意识到此点的。一旦人觉悟到这一点,恭喜您了,您已经打开了智慧之门(这需要你的心证)。如果您觉悟不到此点,那您永远与哲学无缘,即使您记忆背诵再多的再高深的哲学书,终究是道听途说,仅像电脑硬盘一样,不能活学活用,并与大智慧无缘。   我们眼前所谓的真实世界,哲学上称为表象世界。它其实处于大脑思维的内部,可大脑有特殊的投影功能,导致我们感觉到它的外在性,且感知不到其内在性。由于大脑的投影依据的是自然光线的直线传播原理,如此能在有效范围内将表象与客观真实对应起来。大脑这一功能非常便捷地为自我意识提供了场景,但也使得自我意识直接将场景影像当作客观真实世界。比如,颜色,懂物理的都知道,大自然是无所谓颜色的,颜色是大脑对特定频率的特定反应而已,因此,彩色全是幻化的。如何将表象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分离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镜子。镜子能改变光线,但大脑无法改变自身投影运作模式,呵呵。很多人把镜子中的像当作虚像,就因为虚像不对应客观真实。展开下去,就是一本启蒙书,期待有人深入。。。。) 打开孔门的钥匙:观心   心在哪里?心为何物?   心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可心在哪里?你明白自己的心吗? 第一节:感观世界 |眼前的世界之形成      图为人的视觉成像经过。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带着物体表面的信息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图一)。   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即大脑皮层的枕叶部位,在这里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中认识的景象(图二)。   这些景象的生成已经经过了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并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当然这个外是感觉上的,故用虚线表示。(图三)。   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景物(图四)。   证明眼前的世界是大脑的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   大脑成像依赖光线,闭眼阻挡光线进入,则眼前的世界消失,但常识告诉我们,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可能随我们的闭眼而消失。故证明眼前的世界属于大脑,独立于真实的客观世界。   为何眼前的世界总与真实的客观世界重合呢?正是这种重合才使得我们一直把眼前的世界等同于真实的客观世界的。   重合的原因是大脑成像后,再进行三位透视直线投影,因为光线在自然界中直线传播,所以该透视能精确符合实际位置。只要我们改变光的传播,则可以将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分离。   筷子插入水中,筷子折了,常识告诉我们,直筷子是不可能插入水中而弯折的,谁错了。   插入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关系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但大脑投影坚持天性中的直线三维投影,所以就发生了错谬。   完全分开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   看镜子,镜子把光线逆转了,但大脑坚持直线投影,故你眼前的世界出现了另一个你。你不用镜子直接看到的你,是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两者的重合。你借用镜子看到的关于你的影像,则是两者的分离。这个影像在物理学中叫做虚像,因为与实际不重合。但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影像对于脑的意义,这个影像同其它所谓真实的影像是一样的,都是大脑按同样的遗传法则构建的。   更多证明:参照心理学之视觉误差。   眼前的世界就是视觉空间主要依靠眼睛对光所携带的频率、强度等信息的感知而形成,包括空间和色彩,视觉空间让我们形成了信息主体映像。信息主体映像就是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我们天生就误以为它们属于客观,其实那是大脑对实在外部世界送来的信息的反馈投影。视觉是大脑严格按遗传特性严格解读外在信息,因此它从整体上看是大脑的幻化,但幻化亦对应真实世界某种真实的信息,因此该幻化亦是真实。同样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也是如此。此外,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都以视觉空间中的映像为落脚点,进行组合。即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与主体映像相关联匹配,触觉还能加以验证,这就形成了一个感觉复合体。这个感觉复合体我们平常都称为物体或东西。感观空间就是所有感觉复合体的总称,也就是你此时此刻所看到的一切。 第二节:思维空间   眼前的世界并不是僵化的,总出于运动改变中。我们把事物及事物的发展称之为事件。思维空间锚定一些个固定不变的事件,比如大地,天空等,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些逐步形成了空间感觉。思维空间也锚定一些个有变化规律的事件,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原子衰变频率等,把它们作为参考系,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便形成了时间感觉。对于人而言,空间和时间天然感觉其实是相互独立的。人类的经典物理学便是建立在人脑天然的绝对时空观下的,随着物理研究的深入,真实世界的时空观让所有物理爱好者头疼。其实这都是没有看破自身的时空感觉而引起的烦恼。对人而言,时间感觉的出现晚于空间感觉,时间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加强,比如小孩子对时间几乎没有感觉。时间感觉建立在更多空间经验的积累上,过去来源时间刻度的记忆,未来是时间刻度的思维推理。现在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是过去的加权总结,是未来的起点。因此,尽管此时此刻眼前的世界总是狭小有限的,比如你此刻眼里只有这些文字,但思维早通过记忆将无数曾发生的眼前的世界抽象连成一体,构成了你对现在的理解,并通过推理构建了你对未来的预测。这个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模型,让我们得以井井有条地归纳整理推理预测感观世界中各种事件,不断得出经验。经验在检验中得到不断验证强化,于是又形成各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其实是大脑关于事件的认知惯性。思维定势有助于我们便捷快速地处理大量重复性或普遍性的信息,因此是我们智慧的结晶。当然这些个结晶并不完美,因此遇到特殊性的信息时,也让我们错的不知不觉。   思维空间即是自我意识对感观世界的理解。感观捕捉到一个事件,就激发相应的思维定势,如果大致符合,则感觉为理解,产生熟视无睹。如与思维定势大致不符合,即产生了矛盾,这感觉为惑。脑内空白,没有相关经验可供借鉴,即是无法理解,感到疑问或新奇。孩子们总是对我们熟视无睹的世界发生浓厚的兴趣,原因就在这里。也正因为思维定势的存在,大脑便以此为标准,开始对感观空间进行分别区划,造就了大小远近长短等概念。涉及到情感的,便是善恶好坏美丑等。   思维空间最大的优点:对形象化的感观世界进行抽象化理解。抽象的都作为下意识概念记忆在脑海中,构建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组合成时空,时空加眼前的世界组合成了自我所谓的客观世界。因此,可以说思维空间是依据自身状况对实际所构建的模型,不仅适应自身的需要而且大致符合实际。客观世界说起来复杂,但对于人类来说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遗传的作用,我们生来就享有这份礼物,天生拥有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预测合理的未来,以大致符合实际的发展。因此,我们总在预测中,并根据实际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预测。这个预测我们通常称为直觉,直觉从根本上来说,是以思维定势为逻辑地推导。人人都有直觉,从这点来看人人都是预言家。只不过有的人对实际的知识更博大精深,因此他的内在思维逻辑非常强大,故一直很灵验。所以他所讲的话被我们当作真理。有的人不管实际,只是跟着感觉装神弄鬼信口开河地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因此他的预言神秘荒诞。每个人对自身的预测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未来显得不可把握,因此,人需要这两样的人,即科学与迷信。   思维空间最大的缺憾:人脑对事件的认识和预测构成了对事件独特的解读(也可以说是大脑对事件的建模)。这份解读(模型)与实际不一致。不一致总会导致错谬,因此,人类总会根据实际对这份解读进行优化调整。在这分解读还没有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信任这份解读。遇到矛盾时,我们就要调整这份解读,使之符合实际。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份解读惯性化了,就被本能地绝对化。假如实际改变了,但人却会死抱着这份内在解读不放,不知道快速应变实际的改变。这便是痴。痴的本质是解读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   思维中的理解:大脑的思维基本逻辑也遵循匹配原则。大量事件间,如果某事件一直重复出现,则思维在经验原则下将其认定为完全理解。这种完全理解从本质上讲,是一份虚假理解,原因在于人脑因为过于熟悉就自以为理解。如太阳、光线、等等,在在处处,人总是活在虚假理解的世界中,如果不是,谁敢言知晓了世界的本质呢?当然,这份虚假理解对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它让谜一般的世界变得透明,让我们安心而不恐惧。但这份虚假理解导致人不再对其有探索精神,因此它构建了人心思维的边界。思维要想扩大,就必须去打破这些边界,敢于对完全理解发出大胆的疑惑。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是有病吗。的确如此!老子言: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向熟知开炮!如果不如此,躺在虚假理解上,必然造就我们内在混乱的思维。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是人对自己的感受吗?这也是孔子鼓励人们不耻下问的原因。要杜绝熟视无睹,做到熟视有睹!   追寻本质:与其说在追索本质,还不如说人在追求规律的最大化。人为何本能愿意追求规律呢?规律总让人理解,理解越大越让人越安心。为求安心,人类持之以恒地探究事件间的规律。这是人类科学的本能。一个人如果接粗的事件少,则很可能生活在一个狭隘的世界观里头,那么偏执就不可避免。   追索原因:与其说在追索原因,还不如说人在追求理解的最大化。因此,人追索原因无一例外都终结在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事件上。例如:我感觉到痛,下意识便去寻找引发痛的原因,结果发现是一苹果砸的,苹果是我所理解的,但苹果不会主动砸我,因此仍要追索砸的原因,原来我在苹果树下,可能苹果熟透了掉下来砸的。物体总落地,这一现象被无数次经历,因此是完全理解的。人追索原因的过程一般就到此终结。后来出了超常态的牛顿,居然发问: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结果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被人类找到!我们平常很不屑于回答诸如你为什么能看得见颜色,听得到声音,尝的出味道,闻得到香味,火为什么是热的等这些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人而言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伟大的发现或伟大的真理总隐藏在你最熟悉的地方,要敢于对你对熟悉的地方表达你的疑惑,这才是思维的突破。 第三节:身空间   身体系统中,超出身体系统承受能力范围,身体系统将释放警告信号,我们称之为内源性信号,当身体运转恢复正常,内源性信号消失。由于内源性信号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因此它对思维系统而言具有主人的地位,思维系统如同奴隶一样遵从它的意志,并以满足它的意愿为最高准则。比如渴了饿了,我们就条件反射式地去找水喝找食物,我们的思维系统都围绕着如何解渴充饥在运转。   正常工作状态:和谐宁静态。加强工作状态:引发各种兴奋性快感。在受到威胁侵害,需要机体快速行动。人体非正常工作状态:引发各种警报性痛感。   在警报和兴奋模式解除后,大脑为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下,会清除快感和痛感,分泌出类似吗啡一样的物质来中和,使得人获得安逸感。比如第一次坐过山车,起初完全被紧张笼罩,高速下全身处于兴奋状态。运行过程中我们是体验不到安逸感的,只有在车停止后,人意识到安全时,这个时候才能体验的到。做爱也是类似的过程,我们将此体验用肉体快乐表示。吸毒也是模拟了肉体快乐。人贪恋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会加强自身再次体验的动机,这便是瘾性。由于人脑适应能力,对某种强刺激会作出适应性,这个结果会导致同一强刺激下,次数越多快感或痛感程度越低,到最后将对此刺激归结为正常工作状态,不引发快感痛感。这便是腻味。腻味的体验很普遍,过山车做多了,感觉就没有了。麻辣烫吃多了,味觉就麻木爽口了。抽烟抽多了,也只是变成了习惯。因此,肉体快乐是有限的,一个人追求肉体快乐,即陷入肉体欲望之下,最终的结局无一都是腻味。如果执意去追求,就会不断加强刺激,刺激超过身体承受的极限,身体也就被破坏了,因此,这样的人无疑在变相自杀。人在痛感下会作出自动逃避反应,这便是反感。对一刺激腻味后,该刺激只能造就持续的痛感,也势必引发对其的反感,反感有助于消除内在的瘾性。   肉体的瘾性会使人渴求刺激,感观匹配使得我们追寻该刺激相应的刺激物。比如,色狼追逐美女。美女作为性方面的刺激物,色狼仅需看一眼,内心就会其升起肉体快乐。这会造就人对刺激物的贪恋执著。这便是贪。   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形成了正常的欲望。即饮食睡眠排泄与性,这些是保证人正常生理生存不可或缺的。身体机能为防止瘾性,还自发形成了。比如人饿了才有食欲,一饱食欲停止。饱还形成某种警报性痛感,以阻止进食的发生。假如这方面的机能失调,会造成人的贪食症或厌食症,导致胖死或瘦死。   身空间中的欲与贪构成了人行为的基本动机。   二、正常工作状态跟天生神经过程又密切相关,不同神经过程使得人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   气质:多血质(活泼型):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其特点是热情并有显著的工作效能,反应迅速,适应性强,注意力好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倾性。胆汁质(兴奋型):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均衡性,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脾气暴躁、情绪易冲动,好挑衅,心境变化强烈,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型):他们的神经过程均衡,灵活性差,反应比较迟缓;他们的突出特点是安静、稳重、均衡、坚强,他们能较好地克制自己,遵守秩序,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内倾性。抑郁质(弱型):其神经过程是弱的,不能忍受太大或太小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丰富,他们敏感,细腻,具有内向性。这些不是绝对的,伴随人的身体发育锻炼及有意识的作用,人的气质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第四节:情感空间:   人脑之感觉定则   感觉仅存在于建立或消除某种稳固神经元链接的过程中,过程结束,感受亦结束。   在思维系统中,一个神经元被建立的过程就生成一份正情感信号,这份正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快乐。一个神经元被消除的过程就生成一份负情感信号,这份负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痛苦。一个事件能引发大量正负情感信号,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由于处于不同的区域,因此相互间不能冲销而只能相互间叠加,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相互叠加构成了一份情感,情感被经验化就构成了情感值。一个事件能引发几种不同的情感值,这就是潜意识提供的不同答案,人将选择情感值最大的作为最终答案。如果几种情感值大致相当难以取舍,人就会陷入感情漩涡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被自身情感值所控制。情感是事物对我们自身而言最真实的意义。因此,唯有情感上的才是真实的。自身情感值又来自于过去生活经历,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过去无时无刻复活在现实生活中,并决定未来的走势。   可以做这样的想象:我们把特定的神经元链接比喻成一棵树神经树,建立意味着神经树长出了新的枝丫,因此神经树得到强化。消除意味着神经树原有的枝丫要得到修剪。无论强化还是修剪,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神经树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个体现实。因此,建立和消除能使得大脑神经得以精细化。快乐促使我们健康成长,痛苦督促我们顺应变化。   神经树彼此交互,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神经网络。孩童阶段,发育的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神经网络。这种发展为每一个孩子带来了欢快的童年,孩子几乎是快乐的同名词,痛苦是稍纵即逝的;当神经网络枝繁叶茂需要修剪时,欢乐与痛苦的交集绘出青涩的年华;当神经网络成熟到只需修剪,不苟言笑的中老年就到了,欢乐反而成了稍纵即逝的稀缺品,对快乐的追忆反衬出人生的沧桑。这是人生先天定下的正常格局,认命又心之不甘,脱离又比蜀道还难。关于如何跳离这人生的正常格局,将在以后进行阐述。   人类的演化为何不把建立解读为痛苦,把消除解读为欢乐,好让我们的人生经历一个从痛苦到大快乐,形成一个越过越开心的大好局面呢?如果是这样,呵呵,那么每一个生物体都会本能地拒绝成长,生物界都会退化而不是进化。快乐是动力,用错了地方可就不得了!   在思维空间中,大脑根据情感经验值,自发对快乐或痛苦进行预测,这又构成了人的高层次动机,即联想动机。   情感值的确是人脑客观物质存在,它能百分百被自身确定。但由于它无法直接向外展示自身,只能通过间接方式传达,再加之情感值也没有什么标准,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情感值竟然被当作主观而遭到有心无心的压制,从而造成社会种种心理问题。人脑中的情感值如果被他人认可,这就叫理解。现有的人类科技水平,我们无法精确理解他人,但依据情感值产生的规律,我们能够大致猜测他人的情感,古老的读心术就是这样的学问。   以情感之,以理服之心服口服合情合理等无不展示中国文化的睿智,先哲们早看出了人脑中情感值的客观性,提出了顺从人性的人文观念。但由于我们自身太强调自身情感值的地位,无意识地抹杀他人的情感值,或不屑去理解他人,因此理解不到先哲的这份睿智,有的人理解了,可能又战胜不了自身的情感,而甘愿做一个感性的人。   人类的行为方式是不在乎事情的结果,而在乎事情所带来的感觉。例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准比古代皇帝还要高,为什么我们没有当皇帝的感觉。我们大部分时间其实是为获得自身感觉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被自身的感觉定则所操控,是它的奴隶。在它的奴隶下,注定我们的一生快乐与痛苦相混合,也注定我们一生的困惑。当你找到它的存在,战胜它,你就会成为自我的主人,达到自我的极乐。 第四节:心是何物   心为何物:心包含着感观空间思维空间与身空间情感空间全部关系。你的心就是你看到的世界,你听到的一切,你闻到的一切,你嗅到的一切,你尝到的一切,以及你预测到的一切。心在在处处,皆是。地图一样形象化的是它的感观空间,抽象的是它的思维空间。感受真实的是它的身空间,体验真实的是它情感空间。心是它是大脑天然为实际构建的符合自身现实状态的模型,人的自我意识时刻处于这份模型中,在模型中经历着一切,这便是你的生活。可能你还会本能坚持,你所见所听所闻所尝所触所思,都是实际。那么请你回头,重读第一节。可能你怀疑我,把心就当作人人熟悉的眼前的世界,人人都当作客观世界真实世界实际,太特立独行,开天辟地。但我想说,这种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早不是什么秘密。唐代《坛经》,有记载: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曰风动,一曰幡动,争论不已。慧能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跟六祖慧能大师,初次见印宗法师讲《涅盘经》的时候,讲堂外面的幡,风吹的,在动,一边就是争执说幡在动,那一边就说是风在动,不是幡动;就起了磨擦,起了争执,彼此互不相让。慧能大师在旁边听到之后,就给他们讲: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坛经中,慧能大师更是直白地指出:成一切相即心。很多人把这当作是禅宗的一个观念,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读。这不是观念,而是一种非常明了的客观事实而已。如果你对古人的学说没有信心,那么请你回头阅读最新的实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无数实验证明了此点。   因此,在你仍不对你此刻眼前的世界发生某种怀疑,那么请你放下本书。本书仅对想明了内心,或明了我心想认识自我的人,或认识自我想又通晓人生意义,或通晓人生意义想做好自己成就自我的人,开放。警告对于坚信眼前的世界即真实即实际即客观的人,阅读本节以下内容,发生种种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综合以上画出心图。   心图   感观世界,为自我意识描画出了真实场景。身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目的,情感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意义,思维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凭借。如果遗传不出大的问题,人人的感观空间和身空间几乎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对祖先智慧的无意识继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色形、音声、感觉等等达成广泛的一致。同处一个进化时期,最聪明的人与最笨的人,两者都不会起太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恰在于思维空间与情感空间。用通俗的话讲,便是理性与感性。 下面的附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认知问题,意义重大深远,故摘录如下: 附文:   从认知科学谈起 ( http://yangxinyu.bokee.com/1943579.html ) 作者:杨新宇 1.认知科学 1.1.认识的本质建构黑箱模型   如果把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称做外部世界,那么可以把人的意识活动称做内部世界。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人必须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这样就可以把内部世界作为外部世界的一个模型,通过观察内部世界可以预见和把握外部世界的变化,从而使人能更为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这种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1.2.认识的基本路线假设检验   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所以,一个黑箱模型必须包含一个输出端口,模型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口产生输出,建构过程就是要通过调整模型的结构使得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一致。要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建模过程自然应该包括建构模型和比较检验两个环节,建构环节产生一个模型,检验环节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和黑箱输出相同,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同时就接受这个模型,反之就放弃这个模型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差很大时,就把模型完全推倒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时,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建构和检验交替进行,直到得到正确的模型。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建模过程,必然也遵循同样的建模路线。认识过程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其实所统一的就是模型输出和感觉信息;所谓能够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输出和感觉信息相同的内部模型。当建成这样一个模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感到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个事物了。 1.3.认识的复杂性多建模系统   比起简单黑箱的建模过程,认识过程所面对的对象要复杂的多,所以认识的建模过程也非常复杂。认识过程不是用单一模型来模拟外部世界,而是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协作完成建模任务。有的模型可以非常快速的建成,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感觉信息,但预见能力弱;有的模型预见能力强,但建构慢,失真严重。有的模型适合模拟随时间快速变化的信息,但精度不高;而有的模型适合精确模拟变化较慢的信息,但跟不上快速变化。为了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同时协调使用多种不同特点的模型。   一个模型也可以把它建模的结果输出给另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建构模型的模型。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直接面对感觉信息输入的模型处于认识的最初一级,以后的高级认识模型可以不直接面对感觉输入,而把低级模型建模的结果作为自己的输入,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更高级的模型。由于低级模型已经对原始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高级模型可以面对较小的信息量和较有规律的信息,有条件从中提取出更深一层的规律性,所以,模型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可以形成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1.4.举例分析 1.4.1.知觉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最初加工,形成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以后建构各种高级模型的基础。知觉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人在主观上不能直接的觉察到建模过程,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建模过程的存在。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立体视觉。把手指在眼前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的慢慢运动,可以发现,当手指靠近眼睛时,由于两眼视差大,无法融合成立体图象,看到的是两个手指;手指向远处移动,视差逐渐变小,到一定距离时发生图象融合,捕捉到一幅立体图象,变成一个立体的手指。可见,人双眼所看到的本来是两幅图象,但经过立体视觉过程的重建,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一幅立体图象是一个独立的知觉单元,是一幅附有深度信息的图象,深度信息是由两幅图象中的视差信息转化来的。双眼图象比较接近外部世界黑箱的原始输出,而立体图象则经过加工,用它可以解释双眼的两幅图象,它既不是感觉信息也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一个外部世界黑箱的模型。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   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过程把相续的感觉信息按不同方式进行了加工,当运动速度较慢时加工成两幅图象,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加工成一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由图象和运动信息构成的。人们感觉到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时,图象和运动信息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觉单元,而看到两幅图象分别呈现时,两幅图象是作为两个知觉单元。所以,象立体知觉一样,运动知觉是综合了连续的感觉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觉图象,它也是对感觉信息重新建构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有些魔术表演中利用了人的运动知觉,魔术师在看似连续的动作中插入一个非常快速的动作,只要它足够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就可以骗过观众的眼睛,让人视而不见。 1.4.2.科学理论高级的世界模型   科学理论是内部模型的外化,是把内部世界中的模型用语言、公式、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产生的。理论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直接把别人用假设检验法得到的模型复制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比直接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模要快得多。   科学研究是在低级模型的基础上建构高级模型的过程,它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感觉信息间的联系,其出发点是事物而不是感觉信息。事物和运动是对感觉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概括产生的,这一步是在知觉过程中完成的,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级认识过程都继承了知觉模型的结果,不再直接考虑感觉信息的问题,而是面对事物和运动等模型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尝试检验式的建模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并逐步由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最终形成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证伪原则这样精练的概括。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用尝试检验方法修改世界模型的过程,自然科学的每个进步都是对这个模型系统的一次改进或增补。小的改进不论,就是涉及模型基本结构的修改也已经发生了两次。   世界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初来自对人的知觉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形式就是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人的知觉把感觉信息概括为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这样的基本模式,将这种模式理论化就是牛顿力学时空观。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和物体是相互独立的,时空是绝对不变的,只有物质运动。   第一次对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和物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物质运动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时空结构。从人的知觉经验开始被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被重新结合起来。这也第一次深刻地证明,人的知觉不仅经常发生一些明显的错觉性的错误,而且还会在基本框架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系统性的,普遍发生在每个人的思想中,即使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个错误,人也仍然没有能力直接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发现这个错误。   第二次对外部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作者在《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一文中指出,量子力学直接对一切实体观念提出了挑战,要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必须放弃物质和运动这种基本模型结构(在量子力学中表现为粒子和波),而用事件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对世界模型的基本构架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这一次的修改比相对论更为彻底。相对论只是把从知觉经验开始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重新联系起来,而这一次则要把它们同时扬弃,用一套可以同时熔三者于一炉的模型框架代替之。这个修改太大,新的框架与常人的经验相差太远,以至于时至今日还很少有人意识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预示着理论物理学还需要继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史上的经验,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往往是在彻底地考察原有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重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等概念本质上是对感觉信息中的某些规律性的概括,方便但不够基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但在解决物理学的基础问题时就可能带进隐藏的错误。用事件和事件间的联系可以构成一幅新的物理图景,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它更为基本,将比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更有潜力。当然从更基本的基础开始建构模型必然更为复杂,现在还只有一个框架,要实际建成还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但由于这个框架具有先天的灵活性,作者认为,当它完善之日,将有条件解决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些难题。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隐参量理论和超弦理论在学术方向上仍然想把物理学拉回到经典的世界模型框架中来,作者认为,从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发展方向看,这些努力最终必然是无法成功的。 2.哲学 2.1.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   人们所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而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感觉之外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引起感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无法回答的。常人认为存在一个如知觉模型般的外部世界,这其实只是一个猜想,其正确性是没有保障的。   以上论述本来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却很少被意识到。原因在于,只有在知觉过程中内部世界才直接面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出,高级认识过程则不再面对感觉信息而是面对知觉所建构的外部世界;知觉是自动完成的,人不能直接觉察到建模过程,而高级认识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别处,不再考虑知觉模型的可靠性问题。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就这样隐藏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反而成了认识的一个最大秘密。   普通人由于没有把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区分开,而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多错误认识。比如,关于外部世界在内部世界之外的印象就是如此产生的。人的身体和感觉器官也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在外部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模型对内部世界向外输出的行为指令作出反应,其它部分不产生反应。于是可以很自然的根据能否对内部世界的指令作出反应把外部世界模型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能对内部世界指令作出反应的是主体部分,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其它不能对内部指令作出反应的部分则是客体部分,即模型中的环境。由于身体在环境之内,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内部世界也在外部世界之内。这个推理背后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第一,认为外部世界就是外部世界模型的这个样子;第二,认为内部世界就在外部世界模型中的身体中。其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有问题的,身体和环境只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外部世界模型,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中是否有模型中这样的环境和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认为内部世界就在模型中的身体内,因为模型是内部世界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内部世界反倒在模型之内呢?那么,是否可以说内部世界在真实的外部世界中的身体内呢?外部世界中是否有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何谈在其内呢?   真实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其实只有通过感觉通道的联系,没有任何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一点上看,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提法也有问题,它默认了客观世界是不受主观世界支配的,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在建构外部世界模型时引入的一个假设,其依据是在人的感觉经验中,内部世界除了对身体有有限的支配能力外,外部世界的其它部分都是不受内部指令支配的。将这一假设绝对化就形成了不受主观支配的外部世界模型,将外部世界等同于外部世界模型,才会产生外部世界也不受主观支配的认识。   再比如,一般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这种看法也有问题。从认识过程来看,感觉是直接体验到的,而感觉器官只是外部世界模型的一部分,所以,感觉是比感觉器官更基本的,用感官来解释感觉实际是在用次生的东西解释基本的东西,显然是不合理的。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只是在外部世界模型中对模型化了的感觉进行的一种解释,和实际情况可能相差很远。可能有人会奇怪,如果感觉不是由感官受到刺激引起,那怎么解释眼疾会造成失明,眼镜可以提高视力等现象呢?其实很简单,正确的外部世界模型必须和感觉信息很好的相符,而以上所举只是外部世界模型和感觉信息相符的具体例子,也是外部世界模型的实用价值的体现。 2.2.对认识模型的认识   一般的思考黑箱建模问题,可以有一些明显的结论。   1.模型只是模型,不能把模型当作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不管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符合的多好,黑箱模型都只是在与黑箱输出相同的意义上是正确的,永远不能说模型完全反应了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也就是说黑箱模型是不可能被证明的,黑箱模型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正确,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   3.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不相同时,则可以肯定这个模型不同于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所以,黑箱模型永远不能被证明但可以被证伪。 4.旧的模型被证伪后可以建构一个新模型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但新模型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模型,在绝对的意义上不会有丝毫进步。   5.相对意义上的正确已经足以使黑箱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6.可能被证伪乃至已经被证伪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实用价值,只要模型的输出和黑箱输出在一定精度下相符,就可以根据模型预测黑箱未来的输出,并根据这种预测利用黑箱。   比如一个含有电子线路的黑箱,电路的两个端点作为黑箱的输出。   1.如果经过测量发现黑箱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1欧姆的电阻,则1欧姆电阻就是黑箱内部结构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当然不是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只要不打开黑箱,就永远不能肯定黑箱内部的电路是否真的只是由一个1欧姆电阻构成,还是由别的什么更复杂的电路结构组成,即模型永远不可能被证明。   3.反之,如果更精确的测量发现黑箱的某些输出不能用1欧姆电阻来解释,那么倒可以肯定黑箱中的电路不是由一个电阻构成,而否定前面的模型。   4.此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这就是一个新的模型。新模型虽然能解释更多的现象,但仍然可能被下一批发现否定,仍然只是相对的正确,不是绝对正确。   5.在以后需要一个1欧姆电阻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黑箱整体连接到电路中做为一个电阻来使用,而不用管它内部到底由怎样复杂的电路组成,即根据模型利用黑箱。这体现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6.即便是新的测量发现黑箱内部不能完全等价于一个1欧姆电阻,在精度要求允许的场合仍然可以把黑箱装上去当1欧姆电阻使用,即被证伪的模型仍然可以有实用价值。 认识过程也是如此。   1.常人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在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知觉是这一过程的出发点。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知觉模型当作了外部世界本身,以为我们知觉到的就是外部世界,其实我们知觉到的只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人没有任何办法接触外部世界本身,感觉之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清楚。   2.我们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是正确的,不论是知觉所建立的外部世界模型,还是科学理论中的理论化的世界模型都是如此。比如,我们永远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台巨型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我们的一切感觉输入都是这台计算机产生的信号,我们所理解的外部世界中的一切规律只是反映了编程者所编制的一些程序,本质上只有信息的传输,根本没有我们以为实有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等。   3.人的认识也是不断被证伪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旧的科学理论经常被否定。小的修改不论,根本性的证伪事件也有迈克耳逊干涉实验对以太说和经典时空观的证伪,黑体辐射实验对连续性物质观的证伪等。这些实验都触及了来自知觉经验的世界模型基本框架,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说知觉模型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   4.每一次对旧模型的证伪之后都会出现一个新模型取代旧模型,但新模型本身仍然不是绝对正确的,随时可能被更新的模型所代替,科学就这样在否定和建立中向前发展。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相信,科学将会永远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科学将永远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假设检验方法本身不能保证所建构的模型是绝对正确的,模型中永远可能存在着错误,因而永远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即使有一天科学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也不能说科学将不再发展。   5.认识模型的实用性是显然的。如人的所有行为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知觉,这就是在利用知觉模型。最突出的体现了认识模型实用价值的是自然科学,由于自然科学模型概括范围广泛而准确,所以在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以至现代人类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渗透着自然科学的影响。   6.认识模型并不会因为被证伪就失去其实用价值。比如虽然出现了相对论,但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应用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的更多的还是牛顿力学而不是相对论。 2.3.真实的认识 2.3.1.关于真实的认识的哲学分析   认识是对感觉经验的一种把握。常人的认识是用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来解释感觉经验,是在用假设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其正确性是没有保证的,不能说是真实的认识。只有用真实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才能达到真实的认识。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呢?感觉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因为感觉到一个感觉,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这一感觉的存在性的直接证明。除此之外,思维过程也是真实的,因为思维本身也是对其自身存在的直接证明。感觉和思维可以概括为经验,感觉是外部经验,思维是内部经验。   所以,用经验解释经验是一种真实认识。   除了经验之外,其它一切都没有如此直接和绝对的证明,其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所以,不能肯定它们是真实的存在。   那是否意味着除了经验之外没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了呢?不能。因为用经验解释经验的办法显然不能解释一切经验,所以在经验之外必然还有其它存在。   但我们只能如此推知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说具体有哪些真实存在。因为说一个非经验的事物存在,其本质是建构出一个模型,说有一个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我们对那个事物没有直接的经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是否真的和模型一样,模型和那个实际的存在之间是完全可能有差距的,所以,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可能并不真实存在,说它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对其正确性是没有把握的。所以,我们只能抽象的说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具体的说还有什么真实存在。   仅仅推知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对真实的认识来说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推知其有的真实存在,除了存在性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具体的性质,无法用来解释具体的经验。   唯有经验是具体的而又得到证明的真实的存在,所以,唯有用经验解释经验是真实的认识。 2.3.2.真实的认识   经验包括感觉经验和心念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猜测外部世界如何如何,而是专注于观察我们自己的心念活动,那么是可以对我们的内部世界获得真实的认识的。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每一次快乐和痛苦是由哪一个思想或感觉引起的,也可以知道每一个念头是由以前的哪一个念头引起的。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的,是彻底的用真实解释真实,是真实的认识。 2.3.3.扩展真实的认识   普通人对内部世界的认识是不圆满的。内部世界中可以如实了知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隐藏在觉知不到的暗处。理论上讲,内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直接经验的,但由于内在的障碍,对深细的心念我们并不能觉察到。这是一种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它使人不能如实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不能对自己的心念活动有真实的认识。如果采用假设检验的办法来填补黑暗的部分,就象用外部世界模型填补外部世界黑箱一样,则所得到的认识中将包含假设的成分,不再是真实的认识。现代心理学属于这种理论。   要想真实的认识内部世界,必须放弃猜测和假设的方法,通过内省的训练,直接扩展觉知的范围,冲破这些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觉悟到那些深细的心念。如果不做这种内省,那么这些深细的心念将象外部世界黑箱一样,永远处于如实了知的范围之外。 2.3.4.圆满真实的认识   通过内省可以冲破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获得对内部世界的真实的认识。但内部世界显然不是全部真实存在,因为内部世界的经验不能解释感觉,所以,必然还有其它存在作为引起感觉的原因。   按照常人的理解,内部世界的一切是可以通过内省认识到的,但引起感觉的原因则不可能直接的经验到,只能用存在外部世界来解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真实的认识注定将永远封闭在内部世界之中,通过艰苦的内省获得它也并无太大意义。   如果情况并非象人们认为的这样呢?从真实的角度看,存在于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和感觉之外的黑暗是相似的,它们都是障碍了某些真实的存在,使得我们不能在真实的意义上解释某些经验。由这些不能解释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认识到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但由于障碍无法直接的经验到它们。   是否可能遮蔽着外部世界的黑暗和遮蔽着内部世界的黑暗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前者障蔽的更深一些而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要用更深刻的内省冲破这些黑暗,就可以直接经验到引起感觉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内省将不仅能如实的认识内部世界,还能够如实的认识外部世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将是激动人心的。   佛教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佛教的圣者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可以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不仅如此,佛还告诉我们,通过修行,觉悟的范围可以遍及一切,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不存在黑暗,也不需要任何假设的存在,一切真实的经验都可以用真实的经验解释,真实的认识达到圆满。   在佛教中将没有间隔的直接经验称作亲证或实证,将一切事物称作法,将事物的真实状态称作实相,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亲证诸法实相,即通过修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如实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使人不能如实了知的障碍称为无明,通过修行冲破无明扩展亲证的范围称作觉悟,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破尽无明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达此最高境界的人称为佛,觉者。 2.4.真实的认识模型 2.4.1.真实的认识模型   根据真实的认识可以安立真实的认识模型。它不是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构的,而是对真实认识的直接描绘和表达。表面上看,真实安立的模型和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是相似的,都是用模型代替不能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并以此对经验做出解释。但假设检验模型中的东西都是假设的建构,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是根据真实认识安立的。假设检验模型只能达到相对的正确,随时可能被新的发现证伪;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都代表了通过修行可以直接亲证到的东西,是得到绝对证明的。所以,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将对自心的真实认识用语言进行描绘,就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它是对内部世界的直接描绘,不存在任何假设和猜想,可以达到绝对意义上的正确。再如,佛教是佛根据其实证安立的教法,是从佛的实证境界中平等流出的,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佛教理论所使用的概念都有真实的意义,可以通过修行直接的经验到,所以佛教理论是可以被绝对证明的。   佛教与世间其它宗教和学问都完全不同,它只陈述真实的认识,所以有些地方在普通人看来会显得很奇怪。比如,佛教中虽然有时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时间、世界之类的词,但对诸如宇宙有限无限,世界有边无边,时间有始无始之类的问题则不与讨论,并把这些称为戏论。常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从认识真实的角度看,则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宇宙、世界、时间都是假设的存在,有时出于表达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这些语言,但要专门讨论这些则决不应该了,因为所讨论的对象本身已属虚妄,再问其有边无边之类的问题不更是迷上加迷了吗? 2.4.2.真实的认识模型的真实性   真实的认识模型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认识吗?这涉及到模型的表达形式的问题。比如,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模型系统,为了起到交流作用,语言必须有固定的含义,但固定化又会反过来使语言变得僵死,限制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用语言来表达可能注定了不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那么是否可以严格的说明这一点呢?逻辑学上著名的哥德尔定理揭示出,一切复杂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这似乎暗示了一切形式系统都不可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但怎样审详的说明这一点还没有做到。   即使理论研究最终严格证明,一切模型都不可能准确表达真实的认识,也还是应该对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模型做出区分。因为造成真实模型不准确的原因与造成假设检验模型不真实的原因是不同的。
个人分类: 日积月累|1384 次阅读|7 个评论
狼和羊的传说
yangfangimr 2009-3-30 19:53
看了 孟津 老师的 和狼相遇,与羊同行 ,心里倒是很多感慨。第一次知道狼与羊的故事,是在小学的课本上。上游的狼对着下游的羊大声吼叫,说羊弄脏了它的水,无辜的小羊说:你在上游,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狼说, 听说去年春天,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这总不可抵赖了吧。小羊说:去年春天,我还没出生呢。想想这只狼也是实在有趣,既然想要吃羊,直接放马过来,吃就是了,偏偏还要给自己找个道德的档板,想让自己在道义上处于不败之地。 最近倒是有一部很热门的动画片 《 喜羊羊和灰太狼 》,颇得小朋友们的好评,连鬼王也搬个小板凳,和女儿一起重温童话。孩子的善恶之分就是这样被一步步驯化起来的吗?原谅我在这里用了驯化这个词,学校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善良的是可以战胜邪恶的,正义也是可以战胜邪恶的,聪明的小羊是可以打败愚蠢的老狼的。问题是,当我们步入社会时,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羊和狼没有道理可讲,我爱吃便吃,关你鸟事?只是狼吞下羊的快乐和羊被狼吞噬的痛苦终究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叔本华在《论思想的痛苦与虚无》中做了一个很好的阐述,羊和羊的区别在狼看来只是这只今天吃那只明天吃的区别。 翻开厚厚的五千年历史,才高八斗,吟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曹植是羊;忠君爱国,以莫须有罪名被杀的岳飞是羊;一场接一场矿难中尸骨难存的矿工是羊;近万名吃三鹿奶粉得结石的幼儿是羊;民权县得手足病屈死的孩子们也是羊。我是至此方悟,原来人类一部发展史,竟然是一部狼吃羊的历史。 羊们在深夜里托梦给我,丫头,替我们问一下爱讲道德经的 yatou ,可不可以用道德来感化狼呢? 我在睡梦里喃喃自语,兄弟,不要问我,我也是一只羊。 《喜羊羊与灰太郎》 - 主题曲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 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 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个人分类: 众生百态|6040 次阅读|13 个评论
仙狗(4)—繁体字的鸳鸯蝴蝶梦
iwesun 2009-3-30 17:58
仙狗( 4 ) 繁体字的鸳鸯蝴蝶梦 引: 丫头道长的《道德经》,被俺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打断,大家可以大笑了。 科学是一条狗,就如灰太狼,一边被 红太狼 ,拿平底锅敲脑袋,一边被小羊们捉弄。 可怜,实在是可怜。 痴心不改。 繁体字: 我有个梦想! 鬼曰: 啥梦? 繁体字: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4 吃素的繁体字 小平同志,专门撰文(《 吃素的老蒋 》 ),向大家热烈推荐这位穿唐装,讲后现代的,吃素的繁体字。 看看吧,定语多多,几乎是一行写不下了。 关于吃素,小平同志说的不完全对,对于现代人来说,吃素的危险,远大于肉食者。 肉食者,拉的屎很臭,是因为消化的好。 叫你像熊猫一样,天天吃竹子,保准是吃进去啥样,拉出来还是啥样,保证拉的屎一点不臭。 生物界的分化,植物界和人类是离的最远的,植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学会了大量的招数来对付动物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物碱。 各种植物,名目繁多的生物碱,基本上对于动物界都是毒素,平均而言,食用植物的风险,远大于肉食。 一般人可能没感觉,但怀孕的妇女,对植物很敏感,一般我们常见的蔬菜都食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素食者,真的是粗茶淡饭么? 以小平同志为例,小平常去的一家香绩世界,十块钱一份快餐。 很朴素,很节俭。 狗屁! 典型的小资,在深圳, 4 块钱的自助,两荤两素,已经是有鱼有肉,米饭随便吃,免费的菜汤,随便喝了。(俺可是亲自吃了一年多。) 尽管可能是地沟油,但地沟油才是真正的环保和减排! 地沟油万岁! 没有地沟油,中国的经济得每年负增长8%。 俺表哥,曾经也开过一家素食馆,后来黄了,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菜价太高,最后大众消费不起。 素食者,你以为就喝面糊糊度日啊?错了,是把小麦磨成粉,去其皮,做成鸡鸭鱼肉的形状,还得要有高档的鲍鱼汁作调料,才能吃出文化。 素食者首先是文化人,没文化,肯定是吃不起素的。 小平同志天天吃红薯,不是节约,是超级得花费不起,中科院论证一下,各级营养师调配一下,安全部门检验鉴定一下,一个红薯的平均成本,可以比得上一头牛。 吃素有利于环保和减排,根本不彻底么,不如直接当个植物人,种在土里,没准,浇点水,过上个年吧,也许能发芽。 5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他日,科学文化人心斋老蒋,要在北大立个孔子像。( 《将自由和兼容进行到底》 ) 大佬们说,孔子是封建余孽,立不得! 老蒋说,苏格拉底立得,孔子立不得? 言下之义,多大点事儿,不就是个小尼姑的头,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鬼曰: 将自由和兼容进行到底?如何到底法?说说看。 繁体字: 文章本身已經說了。 鬼曰: 有点搞笑了,立个像也叫把自由彻底了。真这样,那就随便立。 繁体字: 立个像也叫把自由彻底了的確搞笑。俺辛苦碼字半天可不是爲了立個破像。 鬼曰: 俺可没看到除了立像之外,还有啥把自由进行到底的具体措施。 繁体字: 這篇文章只談理念,沒有談具體措施。在理念沒有澄清之前,如何談具體措施? 鬼曰: 那现在概念澄清了 , 给俺谈点具体措施阿。 繁体字: 呵呵,您老挺能糾纏的啊! 也許您認為滑頭講空話,我還是要說,此事急不來,五四那夥憤青教授太著急,結果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們得悠著點來。 我認為理念并未完全澄清,至少許多以自由主義自居的知識分子的觀念就是單方向的、半吊子的自由和兼容,對他們還要繼續宣傳和忽悠,當然這裡邊必然會涉及到許多複雜的學理上的問題,還要加強研究。有人認為,不需要研究了,自由、兼容等等無可懷疑,只需落實就好。我不以為然。 另一方面,也不能說坐等理念的澄清,必須在實踐中、在不斷犯錯中逐漸澄清,我認為可行的就是在每個接受這一觀念個體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身體力行,日拱一卒,持之以恒,享受發展進程,而不是幻想將來有一個自由主義的天堂,因為真的理想實現後沒準會感到很失望,如當年拋棄一切獻身革命的熱血青年那樣。 鬼曰: 1. 理论问题是要挖掘,但得注意方向。理论不是让你越搞越复杂,应该越搞越简单才对,越搞越符合本能才行,搞倒终极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了。 2. 理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研究的时候,就是假设,就是穷尽全部的随机的可能性即可。领导说要看电视,要你发明一个,你说,我没见过电视啥样,还是请领导先画个草图。你这就是鬼扯,领导知道啥样了,还要你干嘛?没数据不要紧,自己伪造一些数据,就开始编程序了。你要想数据齐备,再开始编程序,你的程序,一定是一运行就死机,因为等你的程序编出来的时候,数据已经变了。正确的方法,就是假设数据,但你的假设,必须蕴含全部的可能性,这样你才可能编出个有点用的程序来。 所谓,先讲理念,而且这个理念还讲不透,还得等到走一步看一步,那是鬼扯,其实有你没你,结果是一样的。反正地球在不停的转,从来没停下过。 理念也没啥复杂,你不去用程序穷尽全部的分支,就更没啥理念了。 探索社会,其本质就是在探索人心,就是探索你愿不愿意,和造电视机一样,领导原本不知道自己喜欢啥样的电视,你就得造出成千山百,让领导选一个他喜欢的。 你想找个基石 ( 理念、真理 ) ,从这儿下去都是对的,其实你自己也升天堂了。 人心的探索,很简单,你写出来,拍成电视、电影,让公众看看,用心去感受,这是不是大家想要的生活,这就完了,根本不存在啥基石。 3. 过程。一个电视是用 CRT ,还是用 LCD ,是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定的,技术条件不成熟,就是一种幻想,是需要过程的,也就是你说的慢慢来。 但你自己从逻辑上都没穷尽全部的分支,你的慢慢来,就是啥事没干,有你没你全一样,就是空谈了。 繁体字: 1 ,【越搞越符合本能才对】本能也是多維度的,也有個協調問題,也有個分配權重的問題。【这时候其实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的】強烈反對。 2 ,俺說的先講理念就是您所說的假設、編程序、探索的過程啊!【根本不存在啥基石】強烈同意。( 鬼评:这厮打趣得劲,完全同意,还搞什么理念? ) 俺覺得您老對我的想法似乎有誤解。我說先講理念,就好像領導說要看電視,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電視是要能出畫面的,否則就成了收音機了。五四的那夥憤青教授們說是要自由和兼容,結果搞了個半吊子,我們今天再用北大的口號,就必須搞清楚所謂自由和兼容,是不是像老陳說的只有正確的東東才應該有自由,才應該兼容,這個理念不搞清楚,像老陳一生努力和坎坷,究竟有何意義? 鬼曰: 本能也是多維度的,也有個協調問題,也有個分配權重的問題。这个权重是冲突的结果 , 是现实 , 不是你的理论调整和能把握的 , 就如你说的 , 是个多维的东西 , 啥叫多维 , 就是不可比 , 俺独自占了一维 , 和其他维不能比 , 你的理论搞啥权重 , 你看到的权重仅仅是多样化的体现而已 . 【这时候其实也就不需要啥理论问题的】強烈反對。反对有效,你对这个需要啥理论,理解有误,一般把理性的东西称之为理论,但注意终极的理性只会有两个结果 . 1. 彻底的无为,自杀算了。都自杀了,就没啥好说的了。 2. 彻底的胡搞,走过的都是路。 好了,理性只能到这一步,最后全部归于感性。我说的不需要啥理论就是这个意思,任何理论最终都要服从感性,服从人心,你的理论再完美,其实是假的,缺少了感性的理论,根本不可能完美。 错了,你的过程和我说的不一样,我为什么说你没措施,就是你没有在穷尽分支,至少俺是没看出来,俺看到的就是说理,说理有啥用?枚举分支是唯一的探索理论的方法,没有其他任何方法。 这个程序很简单,只要你动手,就立马就见效 , IF THEN ( 如果 那么 ) ,立马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看得见,摸得着,摆在眼前,让领导 ( 大众 ) 来选,很简单的事情。 公众不需要教父,需要的是算命先生(穷尽分支的程序)。 繁体字: 看來俺一時還真沒有理解您老的思路,也許【枚举分支时唯一的探索理论的方法 , 没有其他任何方法 . 】是您老獨到心得? 【只要你动手,就立马就见效 , IF THEN ( 如果 那么 ) ,立马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果,看得见,摸得着,摆在眼前,让领导 ( 大众 ) 来选,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俺沒有理解錯的話,您的思路和俺的一位多年老友極其接近。俺和他爭論多年,彼此覺得對方不可理喻,走火入魔,估計我和您老的爭論最後也是這個結果,哈哈。 恭維一句 : 您老的博客寫得很好,贊一個! 鬼曰: 类似这些(吵架)事情,无所谓,很简单,感觉不爽,就搞他,只要你去搞他,就一定是有理由的。 没人可以置身事外,上帝可以,但最终只能啥事不干。 搞了,才有平衡,连物理学的基础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况人类社会乎。 根本没必要在乎好坏对错 , 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根本的好坏对错 . 繁体字: 【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根本的好坏对错 . 】這話講起來很爽,但是要小心的。 1 ,存在反身性的問題。 2 ,存在自相矛盾的問題。 鬼曰: 彼此覺得對方不可理喻,走火入魔,这是不会的。 1. 俺最近加入了小平的有神论。 2. 俺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全部正确,没啥事是俺要反对的。 3. 俺唯一的理性是二选一,不搞和胡搞,无他。俺知道 . 繁体字: 您老高深莫測,恕俺愚鈍一時理解不了。 1 ,不知道有神論說的是什麽東東。 2 ,俺真的不認為您完全同意我的觀點,除非是我不知道什麽叫觀點,或者完全,或者同意。 3 ,請道其詳。 鬼曰: 这是纯逻辑的误区,是人们没有理解啥叫逻辑。逻辑的本质是确定性,逻辑的表达是表格。没有确定性的东西,根本不叫逻辑。 逻辑是个容器,只要你往里扔东西,就啥都能装,你自己说你想扔,但又舍不得,只能怪你自己,怪不上逻辑。 逻辑决不是探索本源的小铲子。 繁体字: 【逻辑决不是探索本源的小铲子】完全贊同! 但是我們平常思維中常常出現邏輯錯誤,這會影響我們的思維。 (鬼窃喜,这是人这种动物根本不懂逻辑的结果。) PS: 小平同志: 素食的问题,你说的那些要模仿鸡鸭鱼肉等,是这样的,也比较贵,但是说有毒就不对了,人的体液偏碱性有利健康。 我可能记错了,在 香积世界 吃快餐应该是七块钱,但是吃得很好,是蘑菇、素肉、青菜花这些,还有很好的汤,相对其他的快餐还是便宜,但是不能跟卫生条件很差的路边排档比价格。 素食之所以贵也和市场环境有关,毕竟是小众市场,成本高。 回复: 1.弱碱性的问题。之所以人们认为弱碱性体液有益于健康,是因为有机物代谢的产物一般是酸性的,人体如果正常排泄这些代谢产物,就能够维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体液的PH值是个健康的指标,是结果,不是因,如果能反之,那健康很轻易,注射氢氧化钠即可。 如果吃素有利于体液的弱碱性,是因为你的新陈代谢不旺盛的缘故吧,其实,还不如大量喝水。 2.植物的生物碱的毒素是存在的,即使常吃的蔬菜中也是一样,但很微量,估计类似抽烟吧,时间长了,就上瘾。 3.你说的市场因素是存在的,主要还是文化因素,老百姓要出体力,没有肉食,很难维持体力。 素食是文化人的产物,不宰他们,宰谁? 小平同志: 液的PH值是个健康的指标,是结果,应不是因。 这个很可能是的,尼采经常会说很多道德问题实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生命力弱的消化系统弱,又怕被欺负,就搞出很多道德。
个人分类: 数学分析|2582 次阅读|71 个评论
喜羊羊和灰太狼
iwesun 2009-3-30 11:59
喜羊羊和灰太狼   女儿,一天天长大,俺也跟着沾光。   丫头道长在讲《道德经》,我说你不如讲《喜羊羊和灰太狼》,气得她半死。   俺小时也喜欢看动画片,但还是选择性比较强,是如《铁臂阿童木》之类。   和女儿一起看,就没得选了,她喜欢啥,俺也就只好跟着喜欢啥。   女儿做了个梦,一个大客车,拉着他们去游乐场,车子开到门口,像变戏法一样,浑身一抖,把他们都甩了出去,每个人都摔了一头包,游乐场的门口,有个小店,卖去包水,大家洒了点去包水,把包都去掉了。   进了游乐场,第一间是个便便屋,每人人进去,都是一头的便便。   又有个小店,卖去便便水,大家洒上,就去掉了便便。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近期女儿最喜欢看的,以前的《天线宝宝》《蓝猫》等等,都赶不上这个好玩了,俺也跟着看了不少。   灰太狼,是真正的科学家,还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为了一家人,能吃到羊,发奋学习科学,几乎到了痴迷的出程度,尽管,总是被老婆大人的平底锅,敲得眼冒金星,还是顶着世人的误解,坚持不懈地搞科学。   可是,灰太狼实在是太惨了,每次精心发明的科学,都被小羊们斗败!   惨不忍睹,郁闷。   小孩子本无是非善恶,是非善恶,都是大人们教的,是为教化。   教化之下,是非善恶的标准体系建立了,人们以为就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幸福。   但事实上,始终未能达到,连个趋势都看不到,真有趋势的话,恶会回来越小,善会越来越大,是单调函数才行。   无论怎么搞,都是个周期函数。   大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教化,反思一下你的是非善恶,到底有没有标准乎? 喜羊羊 美羊羊 懒羊羊 沸羊羊 慢羊羊 软绵绵 红太狼 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 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 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PS:   这里有在线的免费版,挺好看的。 http://www.tom61.com/ertongyingyuan/ertongdonghuapian/2008-01-08/122.html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1701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仙狗(3)—道德经第0篇
iwesun 2009-3-29 19:55
仙狗( 3 ) 道德经第 0 篇 引: 丫头道长的《道德经》,讲到了第三篇了。 可喜可贺,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核心,儒道释,各有所长,我一概不知。 3 道德经第0篇 真正的伟人只能源于宗教。 因为一个成熟的宗教,是终极的。 人类历史上的终极人物,就只有两个,一个是耶老师,一个是释老师。 中国的佛教文化是外来的,在辩论上有一定的贡献,仅此而已,无他。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是文化沙漠,全部的大师,都是座井观天的土蛤蟆。 不过,这也难怪,形而上是很容易推向终极的,至于,上帝到底管不管事儿,这是枝节问题,但上帝是永恒的、唯一的,这个核心是把握住了。 辩证法,就很难了,很容易被不可知的混乱彻底说服,不说和避世,是辩证法的一种通常表现。 老子的《道德经》用了 5000 言,来说这不可说的核心,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就是说这个不可说,大家不要太嚣张,冥冥之中,自有天道。 天道之在人心,天人合一,即可得道成仙。 天地君亲师,是我心之执,顺其,即可达之。 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天地君亲师,其本质是不可说,逆之,也可达之。 甚至,从根本上讲,是逆而不是顺。 佛祖,一出世,就指天说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顺一个不可说的天道,是不可能达到佛祖的大成之境界的。 消极的一面, 天道维持的和谐,最总会被自己所破坏,也就是说,天道是自反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回归一句废话,说了也白说。 天道的终极,老子是不敢说清楚的,真说清楚了,前面说得再多,都变废话了,白说了。 天道的终极是无道,道德的终极是无德。 道长说,不对,俺修道,但不泡妞。 你注定是成不了仙的了,那是你修道德境界不够,连个小仙都不到。真正的大仙,肯定是一边修道,一边泡妞。 从这一点上讲,道(教)还是不成熟的宗教,所以最后只能发展成神话,而不是宗教。 佛祖严重意识到这个问题,一再说,这个问题不可说,不可说。 不要太执着,甚至对于天道和天人合一,都一样不可太执着。 对不要太执着本身,也不要太执着,作后的结论,执着也无妨。 这条路,是不是人人能看得清的,确实很难。 和尚只能是和尚,就是太执着于不执着了。 佛说万物众生借平等,才是真正的去我执。 佛,之所以成佛,就在于彻底了了这一最根本的科学原理等价原理。 在你和一个泼妇对骂的时候,你一定就是一个泼妇,这是毫无问题的,无论你的学识多么渊博,也不论你的手段多么高明,也无论你的言词多么文雅,都改变不了你的泼妇本质。 不消灭对错,你是根本不可能跳出轮回的。 就如鸿飞兄说我在捧杀民科,还不如他的棒杀。 俺也经常挥舞大棒,看谁不顺眼,就是一棍子先,但俺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因为最最根本的理由就是没在一个战壕,就是敌人。 还需要搬出真理作靠山么?当泼妇,最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不需要真理,你不讲职业道德,拿着真理的伪装,施泼妇之实,会被人看不起的。 真的讲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是对的,也都是错地。 佛祖都说,万物众生就平等。,你全部的断言,都是错的,这一点大家实在是太平等了,不可能再突破一点点。 这就是终极,终极是不可突破的。 天人合一,天人不合一,完全等价,平权的。 道德经,第 0 篇,遗失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395 次阅读|47 个评论
道德经第三章
yatou 2009-3-28 01:27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博主的理解: 第二章里,讲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大的道理:不要有区别心。乐待万物万事。 而本章里,老子讲了一个不具有区别心的人(圣人),怎样来对待大众(普通人有着太多的区别心。毕竟,可以明白第二章里所阐述的道理并真正践行的人,是相对少数的)。这是此章与上一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了了这层关系,后面的就可以很轻松地来理解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一个心中有道的人,应当这样来处理天下的事情:不崇尚贤能之人,这样可以使百姓不去削尖了脑袋煞费了苦心去做贤能的人。这是因为:贤能与愚钝是相对的,无愚钝也就无贤能。正如北大裸男与英俊少年的关系。欣赏贤能,必会使人厌恶鲁钝;而从一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鲁钝的人,虽做着卑微的工作,过着可怜的生活,你却是最离不了他们。比如:你可以一个月不用电脑,不上网络,但却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而那饭,正是来自于田间地头里的农夫。他们是鲁钝的,与贤能者相形现下的。但是,他们是不可以或缺的。而贤能之人, 多是 忽悠之才,取宠之众,也有人在。 这样的人,少几个,没关系的。 所以,不尚贤,也不鄙鲁愚之民,是老子推崇的一种方法 。(注:原文有过,建民兄给以纠错。我也更需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写。谢谢!)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将钻石当鉆石,就当成块石头,就会少很多砸珠宝店的人;对了,连珠宝店也会在这种理念下消失。现实中,那钻石顶饭吃还是能顶衣穿?多少钻石不过成了人们手上的装饰物而矣。价值?实用角度看,价值是零,甚或负值。为什么?您还得防丢防抢防盗,使本可以轻松的生活无形中因为贵重的物品而平添诸多琐碎与烦恼。更不用说现在的小青年以手戴钻戒而以此作为爱情坚贞的象征了。傻吧 ? 钻石制造商为了拓宽市场,就将这枚小小东东赋予上一种莫名其妙的意义。真是滑稽可笑。而人们也就傻乎乎地以为 : 拥有它,就是尊贵,就是爱情坚贞长久。自欺欺人的东西,人啊,能不能别这样糊涂?人家给个套,你就乐不支地快点儿上。省衣节食,买钻戒,纯亏的买卖! 当然,如钻石般骗人的东西,华而不实的东西,每天骗着我们辛苦挣来的钱,太多了。什么时髦服装啦,高档享用品啦 ------ 一个社会,倡导着这种糜烂的消费产品时,也定是一个糜烂的社会。所以,我倡导回归节约节俭型社会,朴素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定当是悠闲而不聒躁的。因为人们已经不会去傻傻忙碌,费尽心机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能将这样看待事物的人,可以降服得了他的东西几近没有了。你说,这人是不是有些不在五行的约束中的味道了?当然,人心的执并不仅有对物质占有的妄念,还有其它。所谓无欲则刚,即是参透了这些束缚着人们的东西。看透了,不在乎了,你奈我何?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理解与上面一句相类似。使百姓不见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他们心灵安宁。之所以要这样来做,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圣人的能力去执去迷去惑,受制约的因素还存在很多,那你就得净化他生存的空间环境,这是上策。否则,不净化环境,因为一些可以勾起他们俗欲的东西而致使他们心乱意迷,再做出傻事情来,那处理起来不就很麻烦了吗? 所以,圣人对国家对天下的治理,不是如我们现在这样,要提倡消费,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治。 这就是说: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份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因为百姓是心存各种杂念的,如果不能通过教化让他们理解 道 之理,那就不如让他们少些知,了些欲(这两种东西在人心还不正的时候是会滋乱的)。这样的国家,会使那些智高(或者说是容易有想法的人)的人不敢妄动,因为他看到这是一个民安而知足的国家,便无以籍口而乱; 那么,一个人,以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便是采用了无为的手段来治理的(为无为),而这样的治理,则是没有什么国家不可以被治理好的。这样的人,是圣人;这样的治理,是圣人之治。 动画版道德经第二部分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建民兄: 从社会进步角度,追求安逸享受也是人类的美好天性。因此,本章的内容一直难以避免被不断批判的命运。 丫头兄的解读不尽认同,我看道德经,自然为本,并无贬低贤、难得之物的意思,而是将其置于应有的自然位置,不尚不贬,不贵不践。不尚不贵是针对世风而言,文革中未曾不有另一个极端。 吴渝: 还是说要去掉极性的思想,免得引发人的欲望和纷争。比如科研,把sci评价看得过高,那么人人就要冲sci而去,或为了学术评价而来的利益而铤而走险,学术不当。大家都是普通老师的时候,这时人心才会更多放在日常教育上,不忘记教师使命的根本在于育人。不为之治,教育部官员也应该多体会,少点折腾,让高校休息生养,这才是民族之福。 我去过五台山和崆峒山(都各自号称某某圣地),香火不一样旺,世人的态度自然分明,其实风景差不了多少。无德,有德,我始终认为是去掉分别心,心中没有分别,不以有德而抨击无德,那也是无德,并非指行为。(最近新闻说,一未在公交车上让座的女子被同车人谴责,被用钞票打脸;还有两母女在某高校穿和服照樱花,被大学生们轰出校园。谁有德呢?) 郑融兄: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一段,博主的解释是:让那百姓们清心,吃饱,少一些杂念与非分的妄念,身体结实健康。这一解释,还可以拿后面第十二章来作旁证。该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照阅读,可见所谓虚其心,是教人不要追逐声色犬马之娱,也即博主所说的的杂念与非分的妄念。另外,也说明这不是只要求民这样做,包括圣人,也是为腹不为目的。 发兄: 自作多情与被伯乐相中的马 发兄以被伯乐相中的马之痛苦来阐明了人们以欢喜之心行事与认识之片面,所举之例恰当而生动。 人和动物的区别 发兄阐明了有智,而不入道,这样的人,是滋乱的力量,其行径对于人类,无异于自取灭亡 。 文盲与心盲 这是发兄的扫盲篇。 鬼王: 道德经第0篇 空?执空,也是执着。先入魔道,才可以在道中正悟。否则,和尚永远是和尚,尼姑永远是尼姑。 ----- 李亚辉 无以执着之法,又何以解执着?无以明辨之慧眼,你何以辨是魔是佛?一心入魔,怎又不是执着?迷世中,执道如执斧,帮你于荒野中用之开辟出一条出路,没有它,你怎从迷中出得来?当然,出来了再拿着斧头,这又是执着了。但拿斧头仅给自己开道,不如更多的人一起用,使这斧头来的意义会更大 -----博主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6869 次阅读|38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二章
yatou 2009-3-20 22: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博主对此章的理解 人人都把美的东西当成美的,这是一种恶;都把自认为善良的东西当成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善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总是难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内在原因: 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音与声,这些看似不同并显示出矛盾的表象,实则不过是一种因为人固定了自己的一种观察角度与欣赏方向,而使本是完整的一个事物呈现出了不同的两个方面而矣。 对于美与丑,我曾经就北大新进的那个雕塑裸男面对老子的塑像在黎在珣先生一文评论过。 这样的雕塑也只有北大可以摆得出来。我倒是觉得他摆这个东西或许要我们来思考什么。对这个到处充斥着唯美思想的世界,人们似乎淡忘了丑。无丑怎会有美?那个站在一边的小伙子不就因此显得十分英俊吗?如果此时他是站在一个美女边,是否就会自惨形秽了呢?所以,这样想来,我们应该接纳这样一个丑陋的雕塑。他的存在,使我们都可以形于他之上。 而这样的丑,又怎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美呢?(略改) 这就是老子的相对论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想或许我明白了北大的此番用意。 您看,他多丑啊!可是,他身边的小伙儿,多帅气!谢谢他的丑,从心里 再来谈善与恶。 试想:当你将一件事或一个人当成善事或善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判,站在自己以往的经验里去对新的事物下结论而矣。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喜欢将谁定为善良的,又将另一些定为不善良的。其实,他们有所不知,如果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的一方来看,他们以为善的,就已经是恶了。而即便仅以他们自己的审判观点为标准,那么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善与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去问他时,他或许也早已经将原来断为坏的事情重判为好的事情了。人啊,总是这样的糊涂。原因就是太善于将自己的喜好作为评判标准。这是不能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结论的。以自己这样狭隘的眼光来处理事情,也难以将问题处理得妥当,总会是流于一时而难以妥于一世。不要忘记,喜好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而情感是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基于不稳定之上出来的标准是不能成为公正客观的评判标准的。 那么,怎样才是可以依赖的标准?持久,公正,准确? 我以为,或是在道德经里,或是在佛法中,判断事与人的真正的标准是符合这个宇宙特性的,或者说是符合自然内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至于这些本质属性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展开了一系列详细的讨论。比如他说的上善若水。他以为这种至善,无声,隐忍,是自然中的法则。那么,可以断定,人活在自然中,以自然运行的内在标准来评判事与人,结果理当是稳妥的,经得住时间与世事变迁的考验的。) 所以,圣人做事,心中没有偏好,执重,不过是依势而行;圣人对人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这种说教方式来教化,而更偏重于学生的体悟,顺应其心智 ,因势利导。顺万物的兴起而不加限制,生养万物却不把万物视为己有,不辞辛劳地帮助它们,却又不依靠它们;功成不居功。也只有不居功,那功劳才可以算是他的。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第一段中的论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人认识到了两方面本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他们只守一面即可以,比如守其辱而不守其荣,也因此才可以做到功成而弗居。但这可不是说说就做到的。说个不好听的话:建功了立业了,我隐退了不居功,我傻?持这种想法的人离道中之人相去还远着呢。 附: 刚从网上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动画版道德经,讲解的很到位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全家一起看会更好啊。 道德经动画版第一部分 欢迎并期待着更多的理解! 三火兄: 我所理解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为了美而求美,为了善而行善,则带着强烈的有为之心,反而会破坏自然之美和本性之善。比如为了让容貌和身材变美,就采取手术、节食、整形等手段就是造假成雕刻美,伴随着的是对天然物成的破坏及对身心的摧残而带来的痛楚。而为了表现自己的善而行善不是真心向善,是向人表现善,所以内心深处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善。即善欲人知,并非真善之意。 发兄: 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理解:人人都以A物为美,则A物并不是真美,反而是万恶之首矣,因为它把别的都比了下去了,这违反了万物皆平等的原则,因为它的美伤害了别物。 对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理解:大家都把某种行为叫做善,那是因为大家以这种行为处事的人太少了,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善行了,所以有善这种行为的社会是一个并不善的社会。 二傻兄: 对此三句话,俺的理解是: (1)僵化的教条是死东东,故恶也! (2)不僵化的是生命,而生命一定是矛盾体,故能恒动! (3)亢龙有悔! 故: 范蠡深得道德经精髓,而伍子胥茫茫然也!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7297 次阅读|37 个评论
道德经 第一章
yatou 2009-3-14 22:24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博主理解 : 道是什么,我可以说,但它绝不是通常人们说的 道路 的 道 。要我将它具体的表征出来,可以,但怕也不能用通常的那种对普通事物的一种描述方法来进行。 无,我把它称作这天与地的开始,源头;有,我把它称作这天地间万物的母亲。 始与母,是最重要的。即是如此,那么,一个人,若他常常能使自己处于 无 的状态,即没有任何分别的浑沌状态,才可以观出这世间的奇妙所在;若他也常常能处于有的状态,即心中可纳万物,才可以观出这世间万物之间的相依相搏之奥妙。反过来讲,一个人,如果心中时时充满着各种杂念,其观念已为自己的这些障碍所俘,定是眼不可明观这世间的妙处;如果他执意于空,脱离开这个现实的世界,定是难以深入地了解万物之间的关系之妙处。 所以, 有 与 无 两个意境,乃同出,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名字。我把此二者都称为 玄 。玄而又玄,即有而又无,无而又有,这是饱览世间众妙的一扇门。打开了这扇门,你就可以看见那深存的奥妙了。 补充 : 1. 本人学识浅薄,此系列仅是一家狭说,很多地方,包括以后的文章中的很多地方,领会的与不少版本的道德经释义不吻合。一来法无定法,二来人各有观物了事之道。所以,这里所写是 自话自语 ,是我对道德经进行一次系统回顾与再学习的机会,愿将这一过程与我的伙伴们和亲人们共享,这也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心愿。 2. 请允许我借此机会感谢吴广义先生。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由他编写的道德经一书,对我理解道德经的深意起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道德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借以参阅。还有很多好版本,建议大家可以在比较中进行了解,结合自己的体悟,以加深认识。 3. 此道德非市面上所言之道德。后者的道德多是条框,欲将人陷于其中,固僵住人本是活泼的思想;而道德经中所讲的道与德,与此之意,相去远矣。 4. 时间关系,一般利用周末时间来写。
个人分类: 道德经加注|42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老子的道德
duke01361 2009-2-28 09:33
一、道 老子的道德.pdf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提到了五个概念,即:道,名,有,无和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首先强调了“道”的难于表述的性质。在他看来可以表述的“道”并不是永恒的“道”。同样,“常名”也是难于表述的。在《老子》的一开始,老子告诉读者他所描述的是难于言表的“道”和“名”。 那么究竟他要说的“道”是什么?他所追求的“名”又是什么?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明确了在天地幵创,万物出现时存在的“道”和“名”才是他所要论述的。因此老子的“道”和“名”乃是开天辟地和万物出现时的一种表征。因此道和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道出了人们可以感知的事物通常是由不可感知的过程而来的这一论断。因此,这本身也正是一种很“妙”的事呀!而“常有,欲以观其檄”从无到有之后事物逐渐有形,而正是由这种形,人们才可以从中悟出道的真意。 那么为什么老子不提“无道”和“有道”?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进一步道名了他所论述的“道”是可以创造天地的一种神秘而永恒的法则和物质。因此“吾不知其名”,于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 因此“道”乃天地之母。所以只能是“有道”,绝不能“无道”。具体到“可名”和“不可名”则更多地是描述人这一主体对“道”这一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的感觉和知觉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显微镜和望远镜被发明之前,尽管微生物和天体是一如既往地存在着,而作为“人”也只能对它们有一种“莫明其妙”的状态。类似的事情在科学史中有大量的记载。因此“可名”和“不可名”反应的是人的认识能力。因此“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如果把可名的道视为“玄”的话,那么这种“不可名”的“道”才真是“玄之又玄”,乃“玄”之源头。 二、天道与人道 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老子阐述了“天道”和“人道”的不同在于“天之道”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道”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两者正好相反。这个观点和《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十分吻合(For to every person who has something, even more will be given, and he will have more than enough; but the person who has nothing, even the little that he has he will be taken away from him)。这表明在“人道”的认识上,东西方并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老子来讲他既然清楚“天道”和“人道”的差别,那他为什么会推崇行“天道”而不是同西方人那样顺“人道”?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维有道者”,这里显然是颂扬了“天道”而感叹世间的“人道”。在《老子》之第九章,老子讲述了守“天道”的原因之一,即“天道”可以“天长地久”。他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他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抟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因此应当“功遂身退”这就是“天道”对于老子的启示。当然这番话也从另一面反证了“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不可长保”不能“守”而且还要自得其“咎”,而且这种“咎”之最大在于对欲望的追求(“咎莫大于欲得”第64章)。 在《老子》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五章里,老子对俗世权力,人之私欲,以及个人的名誉等都要顺应“天道”进行了论述,在此不表。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马太福音》中三个仆人的比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主人在外出旅行之前,根据他三个仆人的才干,分别给了他们五千,两千,和一千金币。而那得了五千和两千金币的仆人去做生意,并又分别赚回来五千和两千金币。而那个只有一千金币的仆人由于惧怕其主人之贪婪,把金币原封不动地埋在地下。等其主人回来后好交帐!主人回来知道了三个仆人的情况之后,对那个把钱埋在地下的仆人进行了惩罚:把他的一千金币给了那个已有一万金币的仆人。很明显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人欲不可违!也就是要尊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规则。 在老子的眼里,道,天,地和人同为自然界中之四“大”。他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不仅如此,老子认为这域中之四“大”具有一定的支配关系,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是处于权力的顶层,因此人必须具有“但愿人长久”的追求,以便能够真正的“天长地久”。 而在西方文化的架构中,“人”只是上帝这个“天道”在创世纪时和其它万物一起被创造出来的一件“作品”而已。本身只有服从上帝的份儿! 这其实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在老子看来,人必须效法和服从“天道”才能最终达到“天长地久”,并因此才能法地,天,道和自然。才能有大作为!这也是老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个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老子是以效法天道之无为而行大为,而不是常说的老子主张“无为”)。 三、什么是天道? 在此我希望搞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是老子的“天道”?在上文中我们知道了老子重视“天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希望通过效法“天道”而使人能够如天地那样达到“天长地久”的境界。在老子的眼里,“天之道”犹如拉幵的弓,可以复原。可以使“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同时可以使“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同样在《道德经》之第十四章,他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天道”之本性乃是平衡高下,竭长补短,抑强助弱。 老子的这种“天道”思想和现代自然科学之热力学三大定律是不谋而合,异曲而功同的。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被创生,而只能在不同形式下进行转化。这和老子“道”“常有”的思想是一个意思。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为了表述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方向性问题,引入了一个表征“混乱度”的概念“熵”。系统通常采取“熵”增加的过程进行运动,说白了也就是具有向“无序”的方向运动的趋向。(参见有关资料)可见热力学定律和老子的“天道”体现出共同的特征。 除此之外,在老子看来,“天道”还具备如下特点: (一)“无” “天道”的“无”体现在它的“无名”和“无为”。老子说:“道常无名”“道常无为”。就是说“天道”常常隐于事物运动之中,从微至盛,从小至大,从里及表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故虽“道常无为”但却是“无不为”。 (二)“天道”乃“大” 老子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又说:“顾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天道常常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除此,在老子看来由于“天道乃大”所以常常“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但却是“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不但“形大”而且其内核也大。 (三)“天道”为万物之源头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以为天地母”“道者万物之奥”。这些都是在论述“天道”为万物之源头。这个思想使得老子的“道”又高于热力学定律所能表述的内容了。总之,在老子看来“天道”为万物之宗。 (四)“虚”“静” 老子认为“天道”喜“虚”和“静”。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天道”的“虚幻”。 之于“天道”好 “静”这一点。老子描述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它通常是因了“致虚极”而守“静”的。 “天道”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的“微妙玄通”和“深不可知”。 老子对于“天道”之“损有余以奉不足”的阐述成了后来众多农民起义“替天行道”的思想基础。即把“天道”原则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来,用以抑制“人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 四、什么是一,二,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那么这里的“一,二,三”究竟是指得什么?既然“道生一”显然这里的“一”并不是“道”本身。而是和“道”具有母子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老子的“道”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搞清他所说的“一”究竟是指什么?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说:“道”“可以为天地母”。也就是说“道”又可以生“天地”那么这里的“天地”和“一”究竟是什么关系?既然“天地”和“一”都是“道”这一母所生,那么他们只能有两种可能的关系,一,“天地”就是“一”本身﹔二,“天地”和“一”是并列的姊妹关系。为了论证其中之一,我们再看《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显然,从这里可知“一”和“天地”并不是同一个体。也就是说“天地”和“一”虽然同为“道子”,但两者是处于相同的并列关系。这一点又可以从“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高贵,将恐蹶”看出“天地”和“一”,“万物”和“一”是指的同一物体的“形体”和“机能”之间的关系。即物形极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两者就如同一只笔的外形和它能够用来书写这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所指的“一”实际上属于“意识”范畴,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精神”。 接下来看一看什么是老子道德体系的“二”和“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章)。他又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从上述的逻辑关系中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的关系图解: “二”--------生--“三”---生---万物 “无名”(“天地”的初期)-生-“有名”--生---万物 “无”--生---“有”--生---万物 从上面的图解可以看出,老子的“二”和“无名”“无”是相近的﹔而“三” 和“有名”“有”又是处于同一结构层次。 对于“无”和“有”,老子说:“有生于无”,即通常说的“无中生有”。又说:“常有”和“常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这里的“玄”和“一”应该是同于“功能”“精神”和“意识”。因此也可以把“一”看做“玄”或“常”。那么循着这个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悟得:“一”为“玄/常”﹔“二”为“常有”和“常无”(这里也可以用“阴”和“阳”来表征)。 那么“三”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常有”(阳)/“常无”(阴)/“玄/常”了。 五、什么是“德” 通观《道德经》,老子在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德”的定义。但是《道德经》通篇论述了守道,行道,随道的重要意义。而且他把“道”和“德”并列作为书名。这是否暗示“德”就是老子所倡导的“守道”和“行道”? “德”这个字在《道德经》一书中首次出现是在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那么何为“长而不载”?在第五十一章,老子对此进行了论述:“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之”是泛指“万物”)。他认为“道之尊”和“德之贵”乃是使万物“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基础。因此“故道生之”之后,还需要“德畜之”。只有这样“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才能使万物得以存在。但尽管如此“养之”之余必须还要“覆之”。以便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这种“状态”就是“玄德”。 可见老子所谓的“德”是指的一种对待“道”的心态,或者是“态度”。 这种对“德”的解释可以从《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的论述中得到支持。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就是说只有在懂得“天道”之“常久”之后采取谦卑,仁厚(“雌”)的心态对待“天道”才能够使“常德不离”。他又说:“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种“知白守辱”和“知白守黑”的虔诚,虚心地“行道”和“用道”正是“德”之根本。 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用有“德”?“德”会带给万物什么“畜”义?老子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德”之人可以因“德”获得“天道”。对此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遽,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第五十五章)。 同时老子更强调“修德”。 在《道德经》之五十四章,老子阐述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于家,其德乃余﹔修于乡,其德乃长﹔修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余天下,其德乃普”。在身,家,乡,邦和天下等众多层面上需要注意对“德”的“修”。而只有如此才能得“真德”,成就“大德”。才能真正能够保持万物自有的纯洁性,达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所谓的“德”不仅单指“守道”和“行道”,而且还有“守道”“行道”之后的收益问题。 老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修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他说:“治人事天”者必须要“重积德”。老子认为“重积德而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只有在这种高居临下的“德”的基础上才能“有国”。而且“德”可以是“有国之母”只有具备了“德”这个“国母”才“可以长久”这才是“深根固柢”才能长治久安呀! 六、有“德”是什么样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2,10,51章 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老子提到人缺乏持久性的问题。他认为这反映的是自然界之普遍性之一种:“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因了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这样的一种“欲望”有损人之持久性。对此他阐述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有这些都是人之所以不能“久”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德”之人一定要讲求“实际”,不可贪恋物质享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要有所选择,有所追求。即做到有所求而有所失。 在谈论物质诱惑之后,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则着重阐述了“名利”对人之持久力的影响。他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是说人如果太在乎“名利”就会有大麻烦!为什么?因为那可以累及身家性命!“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提出有“德”一定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体现为“以身为天下”和“以身寄天下”。 接着老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在第四十九章,他解释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再次强调了“以身寄天下”的思想。不仅如此,老子同时更倡导“博爱”和“诚信”的精神。他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是“德善”。同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就是“德信”。这其实就是一种“博爱”和“诚信”的早期表述。 在老子看来这种“博爱”和“诚信”乃是“德”使之然。这些表明老子所倡导的“德”体现的是不为物质诱惑所动,不贪图名利,心怀天下,博爱和诚信的一种品性。 除此之外,老子认为有德之人还要表现出如下的品质: 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以为人楷模。“万物作而弗始”不争先﹔“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不居功,不贪恋一得之私,不贪婪享受和名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见第十九章),自觉追求“朴素”不要贪求私欲。 二,虚怀若谷,“抱一为天下式”。心胸宽广,“不自见”,不自高自大﹔“不自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伐”,不要妄自菲薄﹔“不自矜”,不骄傲自满。从而做到“明”“彰”“功”“长”,并成就若谷之上德,广德(22,24,41等章)。 三,“自重”:“不轻易许诺”﹔“求“静”不“躁”(26,28章),“求实”不“虚荣”:“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见微知着”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慎终如始”持之以恒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这就是老子眼里的有德的样子! 七、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柔能克刚”。在第四十三章里,老子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为什么?他认为“无有入无间”“坚”必有“间”,而这里的“间”指“弱点”。因此对待强大的事物一定要善于找出其中之弱处。并对之加以利用,以图克之。这个思想或者是方法论被其后的孙子(孙膑)和近代的毛泽东加以光大。在《孙子兵法》和《矛盾论》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老子以此认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主张“不能硬碰硬”不可武断行事。 同时他还主张“防患于未然”重视事物发展之势头。他认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并告诫人们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他还认为“柔弱”本为生命的本质,而坚强,刚毅则为“死”的属性。在《道德经》之第七十六章,他论述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若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第七十三章中也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因此面临强大的势力,应该以“柔弱”自处,以“柔弱”的方法来应对。 他以水之柔弱为例,解释为什么应该以“柔弱”克制“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体现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天道”。 老子的这种思想基于他自己对“天道”属性的认知,是“天道”理论所衍生出的一种方法论。但是后世对他的这种方法论产生了颇多错误理解,典型的如“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等等世俗人生观。就是智如孔明者亦信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的人生观。因此更不难理解所谓的”变节”和“曲线救国”之徒者的思想基础了。 八、民生与民治 在《道德经》的八十一章里,老子用了二十一章以上的篇幅论述了民生与民治问题。这些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农业生产 在《道德经》的第六章,他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和后人贾思协之“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至今未之尝闻”《论积贮书》是一脉相承)。 (二)抑制苛捐杂税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指出民之不足,不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掠夺。 (三)廉政爱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统治者不应该有私心杂欲,应该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欲。(第四十九章)。对百姓应该施“仁政”(五章),以免造成官逼民反(七十四章)。此外统治者应该以上述方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七二章)。以此赢得百姓之爱戴和拥护(第十七章)。 (四)实施“愚民”统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统治者不应标榜贤才异能,以免对百姓具有误导。“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应该“屯积居奇”哄抬物价与民争利,以免因生计之依靠难得,而使盗匪横行。乃至天下大乱。“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更不应该利用人之情欲来刺激百姓的人欲,以免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蛊惑人心。 因此统治者要使百姓无欲无求,无知无为,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百姓处于“无知无欲”以求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朴素,天下太平(第三章)。 (五)无为而治 老子除教导统治者应该“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愚民政策之外,同时也劝告统治者自身要实施“无为而治”的策略。他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第六十五章)。如果做到“弃智”“无为”那么对百姓和统治者自身都有好处。他因此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六)统治者不可尚武和穷兵黩武 “天下有道,欲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样的兵荒马乱皆因统治者尚武和黩武,为了自己的私立和贪得无厌的掠夺使然(第四十六章)。 因此统治者切要施行“无为而治”的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同时切不可使民尚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七)道德仁义可治国 “治人事天,莫若蔷”统治者一定要重视“道德”的力量(第五十九章),做到以“德”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德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德交归焉”实现天下大治。 最后要说明的是老子的“愚民”不是建立在统治者的无道无德和缺仁寡义的前提下的一种对待百姓的态度,而是在坚守道德仁义的前提下,不与民争利,争先而使民自正自朴的一种统治策略。 九、朴素的民风 老子崇尚民风淳朴。他认为“人多伎巧”则“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统治者应该“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并以此成为人民楷模,使民“自化”使民“自正”使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老百姓懂得太多的追求物质和功力的技巧,是天下不太平的一个原因。为此他告诫统治者不要“以智治国”(第六十五章)。 同时统治者也不要崇尚贤才异能,免得老百姓纷纷仿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要”屯积居奇,扰论市场,不要用物欲和功利刺激老百姓的欲望(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实际上老子的后人没有什么人是这样做的。虽然与他同时代的孔子比较注重“仁义道德”的建设。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混战,民之疾苦,莫不因战乱而至最。而社会上的一些贤才智者往往对这种情况推波助澜。典型的例子是当时的齐国人孙武为武王阖闾作 后来又有后人成 。这些可谓穷尽人斗,人争之玄妙。 试想如果把这些技法用于人与人之间,那社会不乱也就很奇怪了! 如果有官吏欺上瞒下,瞒天过海,为己之私立尔虞我诈,老百姓会因此承受多少磨难?如果有人“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趁火打劫”那社会治安能好得了?如果有人对所谓的人民公仆强使“美人计”你能总抱怨公仆们觉悟不高?如果有人对你“笑里藏刀”“欲擒故纵”“无中生有”“指桑骂怀”,你能不觉得恐惧和气愤?如果有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隔岸观火”“假痴不癫”,甚至于“上屋抽梯”“釜底抽薪”“趁火打劫”,你能没有世态炎凉,人心可畏的感慨? 诸如此类,都会从根本上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么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人之道义?更别提“博爱”和“友善”了! 因此老子主张老百姓要“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要从根本上“绝巧弃利”。这种观点依然不过时呀! 十、道和现代科学 可以想见在老子出走之前着 的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更别说是现代科学了。因此我们绝不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苛求老子。但是如在接受现代科学的前提下,重新审视《道德经》,我们却会发现在《道德经》中已经露出了现代科学的思想雏形。 特别是老子对“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这种情形和现代宇宙学研究的成果颇多类同。在烟波浩妙的宇宙之初,“寂兮寥兮”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有物混成”,最终形成天地和自然。他的宇宙论,与“大爆论” 的宇宙创始过程相比,几乎完全符合。同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特别是对于细胞的最初形成过程的描述,比如米勒的“放电”实验,俄国的奥巴林的原生质球实验等,都再现了细胞在最初形成过程中那种“有物混成”和“寂兮寥兮”的情景。 在对“天道”属性的描述时,老子认为“天之道”常常体现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和“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第十七章),这种规律和现代热力学三大定律所描述的情形又非常神似。 而“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进一步阐述了“天道”的可求和可知。这符合现代科学的认识论观点。 他同时也论述了“道”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这些和现代科学中的规律和事物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喻的维妙维肖。 老子崇尚回归自然,主张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他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之后得出的真知灼见。因此老子又可以说是最早强调“环境保护”的中国古代学者和哲学家。此外老子以致其后的道家学派,深入自然,对自然界之中的植物和一些矿物的的生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对于古代的炼丹术(现代化学的先驱者),以致后来的火药都有间接或直接的贡献。老子和道家子弟对植物生理功能的认识和观察,对中国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人类自然疗法和自然药物的鼻祖。现在老子等人已经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学家之一。 同时老子的学说影响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和科学家。而 现以成为和 具有同样影响的历史巨著。 以下是曾经受老子影响的中外哲学家和学者: 孔子(Confucius)( 552-479 B.C.)---孔子曾一度和老子讨论“礼”和“道德”问题。 庄子(Chuang Tzu)(350-265? B.C.)--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道学家. 孙子(Sun Tzu)老子同时代人物,着有 十三篇。相传他得过老子的亲传。 韩非子(Han Fei Tzu)(?-233 B.B.)--法学思想家,曾着有 和关于道德经等两本专着。 佛教Zen(Ch’an)起源于道教的佛教的一个枝,先日本的佛教属于此。 西方哲学家和学者: Frederick Nietzsche--他高度颂扬了老子的著作,认为 乃一部充满创造性的著作,其思想性如同水和井的关系。(He said Lao Tzu’s book was full with creative ideas, as inexhaustible as water in a well. Paul Carus-- 他认为老子是他仅见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Bertrand Russell--He was deeply touched by Lao Tzu’s words about true nobility would help to relish their lives without being possessive. would carry out good deeds withour asserting his achievement.(2.IV) Karl R. Popper(following books ar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him)--He had been interesting in Lao Tzu ever since he was twenty-six. Samuel Johnson(19th century American missionary) Stainislas Julien--汉学家,老子是最遭误解的伟大的哲学家. Leo Toystoy(humanitarianist novelist)--他比较了老子的 和 的关系. 波尔,量子物理学家﹔Niel Bohr(quantum physicist) Eugene O’Neil(戏曲作家)--He claimed to be an admirer of Lao Tzu’s principles an named his residence after it. 约瑟夫 微生物学家,汉学家(Joseph Needham(microbiologist sinologist)--He said Dao Teh C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without exception the most prfound and beautiful work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Sic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此外还有许多神职人员,这些人在《道德经》和《新约》之间发现了许多平行的内容(parallel passages between Lao Tzu《Tao Te Ching》and The New Testament)这可能也《道德经》如此盛行于世有关。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足者,富也
famingkuang 2009-2-16 21:23
------读《道德经》有感 当我流落街头身无分文时,心想:我要是有 10 元钱就好了,我就可以买上几大碗面大饱一餐了。 当我有了 1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一双好点的鞋子穿了。 当我有了 1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架自行车,上班就不用天天走路了。 当我有了 1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辆摩托车开开,见女朋友也爽多了。 当我有了 1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 元就好了,单位积资建房,有了漂亮的房子女朋友就会答应和我结婚了。 当我有了 10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0 元就好了,我可以买一辆奔驰开开,可以养一个小情人了。 当我有了 1000000 元的时候,我想:我要是有 10000000 元就好了,。。。。。。。。。。。。。。 如今,我已经有用不完的钱了,可是我并不觉得自己富有,因为比我钱多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已经比当初的钱不知多了多少倍了,为什么我还不富呢? 偶然间翻开《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这样一句:知足者,富也。此时我才仿然大悟,原来富是没有底线的,再有钱的人也可以不富,就算他身家过亿也还是个穷人,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富所以还在拼命的捞钱,所以才有贪污受贿几个亿的人还在拼命贪;而身无分文竟能整天乐呵呵的这种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怪事发生了。 以前我对知足者常乐这句话总是一知半解,不知其然,现在终于完全明白了,知足者之所以能乐,是因为其富也,既富则乐生矣。 知足常乐者,皆因为知足者富也。 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① 。知足者富,强行 ② 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 ③ 者寿。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 道 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1 、强:刚强、果决。 2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 道 犹存。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观点。在老子看来, 知人 、 胜人 十分重要,但是 自知 、 自胜 更加重要。本章与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写法比较类似,侧重于探讨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与前面几章不同。十章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二十章以反话形式表达。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满饱的精神风貌。 中国有一句话,叫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自知者明 ,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 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 ,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 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 死而不亡 是 有鬼论 吗? 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 死而不亡 ,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 无为 的思想主旨。 死而不亡 并不是在宣传 有鬼论 ,不是在宣扬 灵魂不灭 ,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 死而不亡 。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个人分类: 修心养性|138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一生万物的数学诠释
famingkuang 2009-1-7 15:36
一生万物的数学诠释 老子道德经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数学上是如果诠释的呢? 发明狂在鲍得海《 世 界上最完美的砝码组合 --- 神秘的 3 重现江湖! 》这篇博文里对三生万物的数学原理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也在这篇博文中鲍得海回复网友评论这回对老子的三生万物有了一个数学角度的理解,谢谢鲍老师!时写道:嘿嘿 ! 其实 1 能生万物 ,2 也能 ... 最大的是 3 而已 ! 还等什么,现在就让我们用 1 来生万物吧。 只使用数字 1 以及运算符号 + , - , x , / ,(), ^ (乘方)进行混合运算来表示出任何一个自然数。 还等什么,动手吧! 自然数 运算过程 个数 1 1 1 2 1+1 2 3 2+1=1+1+1 3 4 2x2=(1+1)(1+1)= ( 1+1 ) ^(1+1) 2+2=4 5 4+1=(1+1)(1+1)+1 4+1=5 6 2x3=(1+1)(1+1+1) 2+3=5 7 6+1=(1+1)(1+1+1)+1 5+1=6 8 2^3=(1+1)^(1+1+1) 2+3=5 9 3^2=(1+1+1)^(1+1) 3+2=5 10 9+1=(1+1+1)^ (1+1)+1 5+1=6 11 9+2=(1+1+1)^ (1+1)+1+1 5+2=7 11 12-1=2x2x3-1=(1+1) (1+1)(1+1+1)-1 7+1=8 12 4x3=(1+1) (1+1)(1+1+1) 4+3=7 13 12+1=(1+1) (1+1)(1+1+1)+1 7+1=8 14 12+2=(1+1) (1+1)(1+1+1)+(1+1) 7+2=9 15 3x5=(1+1+1)( (1+1)(1+1)+1) 3+5=8 16 2^4=(1+1)^{(1+1) (1+1)} 2+4=6 17 16+1=(1+1)^{(1+1) (1+1)}+1 6+1=7 17 18-1=(1+1) (1+1+1)^ (1+1)-1 7+1=8 18 2x3^2=(1+1) (1+1+1)^ (1+1) 7 19 18+1=((1+1) (1+1+1)^ (1+1)+1 7+1=8 20 4x5=(1+1)(1+1)( (1+1)(1+1)+1) 4+5=9 21 3x7=(1+1+1) ((1+1)(1+1+1)+1) 3+6=9 . ..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要得到用 1 个数最少,先要对这个数进行因式分解,不能因式分解的取与其最近的能因式分解的数再 + 1 或 -1 。这样就能得到用最少的 1 生成这个数了。 例如: 29 4x7+1=(1+1)(1+1)( (1+1)(1+1+1)+1)+1 4+6+1=11 29 5x6-1 5+5+1=11 31 30+1=5x6+1 5+5+1=11 31 32-1=4x8-1 4+6+1=11 79 78+1=6x13+1 5+8+1=14 1457 1456+1=2^4x7x13+1 2+4+6+8+1=21 1457 1458-1=2x3^6 +1 2+3+5+1=11 从 1457 的两个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选择 +1 还是 -1 时,如果不慎差别可以很大,那么应该遵守什么原则呢?依我看应该遵守这样的原则:因式个数最多这样的原则,就一定能得到用 1 最少的目的。在 1457=1456+1=2*4x7x13+1 中只有 6 个因式( 4 个 2 ,一个 7 ,一个 13 )而在 1457=1458-1=2x3*6 +1 中却有 7 个因式(一个 2 , 6 个 3 )。 例 1 : 2008 需要用几个 1 来表示呢? 2008=8x251=8(250+1)=2^3(2x5^3+1), 最少需要用到 2+3+2+5+3+1=16 个 1 表示。即: 2008=(1+1)^ (1+1+1){ (1+1)(1+1+1+1+1 ) ^ ( 1+1+1) +1 ) } 狂币征答问题 2009 最少需要用多少个 1 表示呢?并请您用式子表示出来。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0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连山><归藏>和<周易>的阴阳基础
newniu 2008-11-16 18:37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后来,人们认为三易分别代表了三个时代夏,商,周。《连山》是夏朝的易,《归藏》是商朝的易,而《周易》自然是周朝的易。可以想象《连山》最为古老, 《归藏》次之,《周易》最新。 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连山》以艮为根,象为山。为什么夏人把山看得很重。我们需要考虑大禹治水和当时生产力水平。当水灾很严重时,人们只有向高地迁徒,即是山。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水依赖小于对水的恐惧。人们只有在山中才能生存,在山中打猎,采集,住宿等。因此、夏人以山为根也很正常了。 《归藏》是源于商,后人发现商族遵奉乌图腾,反映商族曾经过母系氏族阶段。同时,后人商人的迷信观点强烈,从而形成了殷人尚鬼的说法。这说明了夏人更讲求现实,而商讲求精神层面。又由于图腾源于母系氏族,《归藏》形成了以坤为首。后人由此推断《老子》一书以《归藏》为思想源泉。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也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体现了坤上乾下。虽然老子很了解〈归藏〉,以母系为主,但是他的行为还是表现出周的特点。 老子一书的内容处处体现了以《归藏》根,在但内容之外的形式上却体现了以〈周易〉的特点。以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是老子提,商人不提?原因有两个:1、商朝人就没有胜和负的概念。在生物界中,母性之间不存在战争,只有雄性争雌性,商朝人以母性为根,没有打斗,自然头脑中不会有胜和负的概念。 只是到了〈周易〉阶段,才真正提出乾上坤下,才有了斗争。有斗争,所以周人把世界的变化看成阴阳相斗。在夏和商阶段的易经里,没有斗争的概念,把世界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虽然处处有变化,但是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关注。 2、老子的头脑里仍然是周的争斗观念,但是又受到《归藏》的影响。那么《归藏》成为一个工具,服务他头脑中的观念战胜对方。 因此、《道德经》中的文字体现了动的方面,又体现了静的方面。从动的方面看,他希望能够达到某个目的。例如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 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因此说,老子并不是隐世,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世。你看看他的《道德经》,大篇大篇的治国安邦的道理,怎么可能出自一位不同世事的老头。 老子的想法自然是为天下,也是为了成功。这说明是一个主动者,希望成功。然而,他在技巧上却讲求以柔克钢,这又说明了他以退为进,以阴克阳。老子像其它雄性动物一样,希望战胜与之竞争的同类。不过他的竞争策略是以退为进。 也就是说,他的方法来自于《归藏》,以柔克钢。 以上为个人观点,呵呵!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5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