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童年趣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忆录(2),童年:逛庙会
kd652 2013-2-17 09:09
回忆录(2),童年:逛庙会
我的童年,在河北省乐亭县渡过。现在,人渐老了,常常回忆起童年趣事。每逢四月二十八,由大人带着去赶庙会。不过那时年纪小,看个热闹而已,六七岁哪明白多少事?前几天,翻阅一位老乡王润田出书写的回忆录峥嵘岁月,恰有关于逛庙会的段落,其中的阎各庄距我姥姥家三华里,正是我童年逛过的。我就把这部分扫描下来,贴在这里。 上面图片取自网络,老太太的样子跟我姥姥有七分象 我逛庙会的感受也大概如此,若让我写来,也不会象上面这样生动。 (图片引自网络)
个人分类: 唐山|3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录(1),童年:皮影----中国人的手动 动画
kd652 2013-2-16 17:12
回忆录(1),童年:皮影----中国人的手动 动画
我的童年,确切的说,九周岁之前,在河北省乐亭县(县里曾出两大名人,一是李大钊众所周知,二是史梦兰容当后叙)。 现在,人渐老了,常常回忆起童年趣事。那时看皮影是冬天里常有的事。前几天,翻阅一位老乡(老八路)DIY出书写的回忆录峥嵘岁月,其中恰有关于皮影的段落,我就把它扫下来,再配以我平时收集的皮影图片,一并发在这里。 老生 旦 大花脸 小花脸 平时演练,学唱旦角要掐嗓子唱 描述天上圣女心态的剧本 原生态的动画 相关连接:皮影视频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wMDkyMjIw.html 乐亭皮影史话 http://www.ltrtvu.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 苏东发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又称“灯影戏”或“皮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景道具,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光”、“影”与雕刻绘画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目前唯一一种直接用平面艺术造型进行表演的艺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皮影戏吸收了各地不同的文化精华,于是,皮影这个大的原形又衍生出许多带有地方色彩的地方皮影。 按地域划分,可以概括地分为北方皮影、西部皮影和中南部皮影三大影戏。在这三大皮影影戏中,传入北方的一支,艺术发展最完善,影响最为深远,乐亭皮影就是这支皮影流派的重要分支,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之一。乐亭皮影,因诞生于河北乐亭而得名。由于隶属关系和方言、影人制作等原因,乐亭皮影又有不同的称谓。金至清雍正之前乐亭隶属滦州,故外地又习称“滦州影”;建国后乐亭隶属唐山地区管辖,近年又有“唐山皮影”的称谓;昌(昌黎)、滦(滦县)、乐(乐亭)三县口音相近,东北人又习惯称这一带口音为“老呔儿”,所以又俗称乐亭影为“老呔儿影”;乐亭皮影人物道具采用薄细驴皮制作,在当地又俗称驴皮影。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追根溯源,皮影典籍多见于宋代,宋以前的皮影记载多散见于野史、杂记和民间传说。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发现“针孔成像”的趣事,这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有提及。《墨经》中有 8 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原理,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关系的光学记载。而另一则《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里的故事,则与影戏关系更近了一步:“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读音 xiu 一声,用漆漆物)荚者同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读音 you 三声,窗),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文中所记与后来的皮影戏映人物于窗幕表演故事相似,可以认为是影戏的萌芽。从实物考证,皮影萌芽始于春秋战国, 1966 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曾出土镂空刻花皮影。陕西被现代学者公认为皮影艺术的发祥地,在汉代已有皮影的记载。西汉,皮影进入宫中,为太子、宫妃的游戏之物,常巧剪人物,在透光的窗上弄影。陕西民间皮影艺人就历代口头相传:“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示约在汉代就有了皮影。关于皮影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出自于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方士以幻术招魂的故事。武帝与李夫人的恩爱故事,正史、野史中均有不少记载。班固《汉书 · 外戚传》中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阵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李夫人,女子如李夫人之貌,还内屋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词‘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姗姗何来迟!’”武帝还先后写有《落叶哀蝉曲》和《伤悼李夫人赋》,来怀念李夫人。从上述记载看,“设帷招魂”有史实根据。但这件事后来被收入《搜神记》,就带有神怪灵异色彩,在今天看来,那影子并非李夫人之魂,而是少翁找的替身。也就是说,这出“招魂戏”,虽然算作影戏,纯属“人影”的表演,没有故事情节, 只是一种简单的光影游戏, 所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皮影戏。这一传说在宋代,高承编纂的《事物纪原》中也加以引述,认为“故老相承,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事物纪原》是一部小型类书,该书内容丰富,分门别类搜录了天地万物的起源来历,作者认为影戏源于汉代汉武帝时期李夫人的故事,但注明“历代无所见”。这个载入《汉书》的故事,因此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按照事物发生发展过程推断,如果说皮影戏产生于汉代的话,成熟于崇尚文化艺术的盛唐才合乎情理。 敦煌学 家孙楷第在《傀儡戏考源》中主张:“皮影戏始起于唐朝或稍晚一些时间的五代时期(约七八世纪)。”由于缺乏史料论据,很难让人信服。作为一种独立表演艺术的皮影戏,在宋代开始出现大量的文字记载,到宋仁宗时期进入成熟时期,盛行于宫廷市井。皮影从汉武帝时期(前 157~ 前 87 年)到宋仁宗时期( 1023 ~ 1063 年),在这漫长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影戏在民间的活动尚不得知,史料记载出现了断档。出现在唐代史料里的相关记载只有寥寥数笔。    唐代的木偶戏与皮影有相似之处。唐代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载:唐玄宗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木偶)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鳇作)。诗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此诗虽然是描写木偶演出,但其描写的木偶戏人物、刻木造型、表演时的操纵牵线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皮影戏的演出。 唐代敦煌遗书 S1316 卷也有关于“影灯”、“影灯像”的记载。 敦煌文书有: “ 油二升半,充十五日夜点影灯用 ” 的记载。还不能证明 “ 影灯 ” 就是皮影,但皮影戏的灯具已经出现。 另在韦庄《又逢李氏弟兄诗》中有两句:“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异先生。”是否皮影不得而知。赵璘的 笔记小说 集《因话录》,所记皆唐代事。全书共 6 卷,分为 5 部:卷一宫部为君,记帝王;卷二、卷三商部为臣,记公卿;卷四角部为人,记不仕者,并附以谐戏;卷五征部为事,多记典故;卷六羽部为物,记无所归附的见闻杂事。作者赵璘是 唐德宗 时宰相赵宗儒的侄孙、关中贵族柳氏的外孙,家世显赫,多识朝廷典故,故所记多为第一手材料。《 四库全书 总目》称其书“虽体近小说,而往往足与史传相参”。在这部涉及唐代各个阶层的书里,也未见皮影记载。唐代城市虽然兴起,但还没有夜市。唐代有禁夜规定,到日落时分,街、坊、城门均要关闭,就连点灯也要严格控制。《唐六典》中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影戏的演出必须在黑暗的环境下,才能以灯光显现布幕上的“影”。可以想象,既然唐代几乎没有夜市,夜晚市民各自回家,教坊同样也要停业,在这种情况下,影戏是基本没有演出市场和条件的,即使一年之中有几个节假日取消禁夜,也不可能仅在几天演出。唐代文献中并无影戏的记载,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影戏在唐代没有流行。    中国影戏发展到两宋,成型为近似近代的皮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北宋耐得翁(别号,姓赵,余无可考)所著《都城纪胜》记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素纸雕簇,人物禽兽,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伪参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也。”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皮影戏成型于北宋京师,除了上述的记载之外,另有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有较具体的叙述。他说:“崇观以来,在京师瓦肆的技艺,计有童十五、赵七、曹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大姐、丁义、瘦吉等弄皮影戏。”《东京梦华录》是宋室南渡后追忆汴京文艺盛况的作品,上面一段记述,演员的姓名清晰可考。此外,同时期的私人笔记,也有提及皮影戏的。如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二十,记载:“更有弄影戏者......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每逢上演皮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另有宋人张耒的《明道杂志》中也可以找到宋仁宗时已有影戏的证据。“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万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张耒生于宋仁宗黄佑四年,他所记当更为可信,也可与高承之说互证。从文献记载也可知,当时的影戏内容多以演史为主。众多资料说明,北宋时期的影戏已发展成熟,其艺术魅力感人至深,在民间已经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了。这时的北方,正值女真人建立“大金”政权,皮影在女真族中业已广泛流行,从 1980 年在山西孝义县出土的金代墓室中皮影头像壁画及山西繁岩寺文殊殿金代大定年间儿童弄影戏壁画中,即可想象当时北方民族民间皮影戏之境况了。随着“金”势力的不断增强,女真人南下攻克黄河流域等地,宋代史学家徐梦莘编纂的《三朝北盟会编》( “ 三朝 ” ,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记述了有关影戏北传的情况:(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候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露台祗候妓女千人。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等家歌舞宫女数百人,先是权贵家舞伎内人自上即位后皆散出民间,令开封府勒牙婆媒人追寻之。又要御前后苑作文思院,上下界明堂所,修内司、军器监工匠广固撘材兵三千余人,做腰带帽子,打造金银,系笔和墨,凋刻图画工匠三百余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瑟、吹笙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开封府军人争持文牒,乱取人口,攘夺财物。自城中发赴军前者,皆先破碎其家计,然后扶老携幼竭室以行,亲戚故旧涕泣叙别离相送而去。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绝。”《朝野佥言》也有类似的记述:“二十九日,军前索教坊内侍等四十五人,露台妓女千人,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等家歌舞及宫女数百人。先是权贵歌舞及内人,自上皇禅位后皆散去。至是,令开封府勒牙婆、媒人追寻,哭泣之声遍于闾巷,闻者不胜其哀。”南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有近似的记载。被虏的工匠和艺人,有的留金朝皇室、贵族和军中,有的流散民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民俗学者江玉祥在《中国影戏》一文中也采纳了这一说法:“中国皮影从陕西发展,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靖康元年( 1126 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四月,金人俘钦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室贵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其中包括‘弄影戏’等倡优伎艺 150 余家,影戏随金兵北传。”遗憾的是金代很少影戏的史料记载。    元代初年皮影流传甚广,据说已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元代皮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 · 安定(约 1248~1318 )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此当是影戏无疑。但现在发现的元代影戏史料非常少,目前只知道元人汪颢在《林田叙录》中有短短的一句话:“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元蒙贵族入主中原后,为稳固其统治,实行高压政策,在文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管制“禁令”,《元史 · 刑法志》规定:“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诸弄禽蛇、傀儡、藏擫、撇钹、倒花钱、击鱼鼓、惑人集众,以卖伪药者,禁之,违者重罪之。诸弃本逐末,习用角牴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诸乱制词曲为讥议者流。”这些禁令虽没有直接提及影戏,但显然是包括影戏在内的,这对影戏的发展肯定会有负面影响。但中国幅员辽阔,统治者的禁令往往很难贯彻执行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因而历史上许多被禁止的东西,仍能在民间秘密流传。元代影戏的发展也大概如此,在城里可能被取缔、禁止了,但在农村仍能流行。从考古发现仍能看出元代影戏的踪迹来: 1955 年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塌陷一座古墓,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坐骑等八幅壁画,写有“元大德二年五月,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等字样 ⑴ 。 1980 年夏天,孝义新城东北侧在维修公路时发现一座元大德二年( 1298 )的古墓,墓中两幅壁画完好无损。画中男人们有的锻铁做工,有的扶犁耕田;女人们有的坐地纺花,有的穿梭织布。另外有几个幼童,有的吹着唢呐,有的手操影人一起在草坪上闹玩 ⑵ 。    明代前中期影戏发展状况似乎还不及元朝,影戏逐渐失去了在城市瓦舍勾栏里立足的社会根基,并受到日益繁盛的其他戏曲的排挤,遂一蹶不振,苟且偷生于里巷乡间,成为不为朝廷、文人重视的小道、末技,罕见于文献记载。目前见诸文字的只有瞿佑( 1341~1427 ) 的两首诗,其一名《影戏》:“灯火光中夜漏迟,风轮旋转竞奔驰。过来有迹人争睹,散去无声鬼不知。月地花阶频出没,云窗雾阁暂追随。一场变幻如春梦,线索重看傀儡嬉。”另一首见于明人田汝成编撰的《西湖游览志余》里引用的“看灯”诗:“南瓦新开影戏场,满堂明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似乎在他的时代,杭州瓦舍勾栏里还有表演历史故事的影戏在作场。除此以外,影戏的踪迹就很难寻觅了。这两首诗是否瞿佑入明后写的,还不敢肯定,因为到明王朝建立时,瞿佑已经 27 岁了。明代前、中期皮影史料的缺失,应当是影戏消歇状况的间接反映。明初在思想和文化专制方面更甚于元代,朝廷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作出严格的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化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大明律讲解卷二十六刑律杂犯》)。而影戏所演几乎都是“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贤”故事,明初的这一“规定”,限制了演出内容,对影戏的发展无异于一场灾难,极大地限制了影戏的发展。从史载及文物遗存来看,明代中后期影戏的发展状况明显好转,渐趋繁盛之势。这与明中期政治中心北移,文化政策宽松,尤其是城市经济较为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刺激了对众多民间文艺的需求有关。乐亭皮影就成型于这个时期。    已故乐亭县文化馆干部魏革新对乐亭影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并撰写了《乐亭皮影》一书。他认为乐亭影最晚诞生于金末。金人攻破北宋首都开封时,掳来的“弄影者”流落到华北,金天会五年( 1127 )把中原皮影戏传入冀东,受到喜爱娱乐的乐亭人的欢迎,一些能歌好乐者还成为演出的参与者。还有其他人士也撰文说,乐亭皮影成型于金代,发展于明代,成熟于清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但从可查阅的史料来看,成型金代之说并无文字记载,也无实物可考。由于缺少史料记载,无法知道乐亭皮影产生的确切年代。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影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各地皮影流派大多形成于这个时期。 1958 年发现的明万历己卯年( 1579 年)抄本影卷《薄命图》、《炎天雪》,是乐亭皮影最早的剧本。其中《薄命图》是当地独有的剧目。该影卷是一个连本戏,描写的是穷生张彦和其妻白玉楼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卷故事完整、情节感人。影卷中已有生(小生)、小(青衣)、花小(花旦)、髯(老生)、大(净)、花生(丑)等人物行当,唱词也出现了“三赶七”的结构变化。两部影卷形成于何年无从查考,但至少说明最迟在明代后期已成型为和现代皮影极为接近的戏曲艺术形式了。明朝齐二黑父女(生卒不详)创作的《五锋会》,是现今署名最早的乐亭影卷。关于乐亭皮影的起源,近代史料上记载较多的说法是,乐亭皮影起源于明代万历( 1573~1620 )年间,始创人是滦州安各庄的秀才黄素志。黄素志出身农家,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喜欢绘画与雕刻。万历二十一年( 1593 年),黄素志再次落榜,觉得无颜回归故里,就到奉天(今沈阳)的私塾教书,以维持生计。黄素志崇尚佛教,每每见到人心不古的事,就忧心忡忡,总想设法劝邪归正。为此,他以周昭王听信谗言致使骨肉离散的故事为基础,编写了一个叫做《望儿楼》的剧本,以图感化大家。为了演出剧本,黄素志与他的学生们用厚纸板制成人物的造型,夜间在灯光下映出人影演出。由于黄素志是滦州人,用家乡的腔调说唱,就称这种演出为“滦州影戏”。 关于滦州人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一说,始见于清末民初玉田人李脱尘的《滦州影戏小史》。后经我国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在《滦州影戏》一书中采用,流传甚广。至今,有关黄素志在沈阳始创滦州影之说仍散见于各种教材、杂志、演出节目单、知识问答题中,从而认定唐山皮影系黄素志所创。然而这一学说漏洞百出,最早对这一学说产生怀疑的是吴晓铃,他在 1937 年写的《杂论“影戏” —— 兼答佟晶心先生》一文明确指出:“恐怕北方的影戏仍是传自南方”。近年很多人也对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说有疑义:除他的《望儿楼》影卷内容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外,无其他旁证证实。如他在明万历二十一年落榜,晚于乐亭发现的《薄命图》抄本时间十几年;有人在滦州范围内三个叫安各庄的村子进行调查(包括乐亭县中卜乡的安各庄),无一黄姓人家。还有人在沈阳调查,也没找到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的任何证据。中华书局 1983 年出版的《文史》第十九辑,刊发了顾颉刚遗稿《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作者对其《滦州影戏》一文论点进行了修正。关于《滦州影戏》一文,顾先生说“予时苦忙,嘱石兆原君编《文学》索稿,遂以此应。”从中可见《滦州影戏》一文,并非顾先生亲笔所写。关于“滦州影”和“乐亭影”的关系,顾先生写道:“据滦州本土人士言,在当地不曰‘滦州影’而曰‘乐亭影’。想其独盛于乐亭,然在远方人则以滦州地域较广,故以其大者名之 ⑶ 。”综上所述,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之说,是不可信的。    明末清初,由于统治者倡导,和当时王公贵族对皮影的偏嗜,皮影戏出现兴盛繁荣局面,传播很快。因此清代艺术既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集大成时期,又是各种艺术门类的高度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入清以后,影戏在各地民间逐渐重新兴盛起来。已故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在《故都百戏考》中介绍:清时“各王府多好影戏,如怡王、肃王、礼王、庄王、东王等府,皆有影戏箱,及吃钱粮之演员,尤以肃王介弟善二为最,府中有抄本子者二人,雕影人者四人,皆系常年雇用。”屡见于史书的皮影记载遍地皆是,康熙三十五年( 1696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里有咏影戏诗曰:“机关牵引未分明,绿绮窗前透夜檠。半面才 通 君莫问,前身原是楮先生。”其小注曰:“剪纸为之,透机械于小窗上,夜演一剧,亦有生致。”“楮先生”即纸,这是纸影戏的表演。乾嘉时期史学家、著名藏书家黄百家在《日下新讴》里咏傀儡戏的诗句有:“弄影还从纸上看”,并自注曰:“剪纸象形,张隔素纸,搬弄于后,以观其影者,是为影戏。”乾隆年间成书的《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尤三姐辱骂贾琏时说:“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 —— 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虽是当时人们口头上的一句以影戏为题的歇后语,但却侧面反映了影戏在民间的普及。以上资料说明,这个时期的影戏,已很普遍,且大多是用纸人雕刻。但乐亭皮影已改用驴皮雕刻。《大清乾隆圣谕广训》载:“乐亭生员编撰影戏,用笛随之,以法昆曲,迄乾隆末年后,以四弦、二胡加入,尤为可听。北京人亦有学习之者。”乾隆年间乐亭人杨德润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影班,标志着乐亭皮影由业余进入专业阶段。清朝《永平府 . 地理志》这样介绍乐亭皮影:“影戏者,夜间张幕置灯,雕刻驴皮为之形,隔纸窗演成本故事,亦寓劝善刺恶之意。乐亭人喜为此。”康熙补修本《永平府志》记载:“上元夕,通衢张灯演剧,或影戏,彄戏之类,观者达曙。”乾隆三十九( 1784 )年《永平府志》载,当地进入十月后,“赛祭宴享,竟尚影戏。”乐亭皮影在清乾隆年间,传遍冀东,进入北京,落户于东城。嘉庆时期传入东北、山东等地。清嘉庆元年( 1796 )至九年( 1804 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发动反抗封建压迫的反清起义,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清王朝统治者害怕江山不稳,为预防人民聚众闹事,清政府一反初时对影戏的炽热态度,把影戏说成是用纸人纸马兴妖造反,禁止官员私养影班,禁止夜演影戏。嘉庆帝在位时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25年后( 1820 年)道光即位,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这一时期,乐亭得天独厚,由于远离城市,皮影仍然发展着。道光年间,乐亭城北关帝庙村人高述尧,着手改革乐亭皮影,他在吸收了乐亭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哭丧调等乡土音调基础上,规范结构、改造音乐、设计唱腔、创作剧本。创作长篇影卷《二度梅》、《三贤传》、《定唐》、《珠宝钗》、《出师表》和《青云剑》。 被称为影界的“莎士比亚”。 这一时期滦州学正左乔林在《海阳竹枝词》中这样描写乐亭影戏:“张要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珊珊莲步稳,帐前活现李夫人 ⑷ 。”光绪年间中举的乐亭县姜各庄人高可亭,不满清朝统治,永志不仕,守拙田园。他的影戏创作因人写影(根据演员个人艺术特点创作剧本)。他根据张绳武的声腔特点,为张绳武编写《杀府逃国》卷。张绳武日后被誉为“影界大王”之称。他还根据李紫兰嗓音特点,特意为李紫兰编写和改编了以旦行为主角的大单出戏《绿珠堕楼》、《邵玉兰救夫》和《王宝钏》、《抛彩》、《武家坡》、《算粮拜寿》、《大登殿》等影卷,注重编写堆、垛等发挥演员演唱技巧的词文,利用李紫兰气度大、嗓音高亢、委婉的特点,在卷中常常安排长达几十句的唱段,用以表达亲切、缠绵、欢快的感情,刻划温柔、低沉的情绪,描述强烈、深情的心境。这些唱段充分发挥了李紫兰的表演优势,使其演唱的旦角如虎添翼,成为一代宗师。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是乐亭皮影的大发展时期,各种影班相继涌现。其中乐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张家中兴堂影班、刘家庆和堂影班、史家翠荫堂影班办得最大最好,皮影名艺人荟萃,又培养了大批新秀,影响深远,名满京东及东北各地。外县艺人张绳武、张占科等名家多加入乐亭影班,乐亭皮影名声更大,皮影一步步进入顶峰时期。革命先驱李大钊、教师出身的刘焕亭、影戏艺人孙兆祥等,都曾为编写影卷做出了重要贡献。    20 世纪 30 年代,乐亭皮影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当时美、英等国在华的昆仑、胜利、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不少乐亭皮影的留声机唱片,据1961年中国唱片公司的清查登记,能够确定是皮影的有52张104面,使乐亭皮影戏的传播流域更为广阔, 一些唱腔得以保存。    乐亭皮影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50 年代后,乐亭皮影剧团多次进北京演出,受到各界的赞许。 1964 年应邀赴京演出,郭沫若、周杨、溥仪等观看演出,给予很高评价。 1966 年,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之乡”。 1987 年全国皮影大赛获得二等奖。自 1982 年以来,先后出访美国、法国、意大利和香港、台湾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友人誉为“魔术般、闪电式的艺术”、“世界皮影之最”。 一九九六年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皮影之乡。 另有资料: 史梦兰先生非常喜爱影戏,当时,创办了翠荫堂影班。影班由艺人自己管理,史家提供影箱棚帐篷,出押班费,聘请名角,承担名号,但不向影班提取所得份银在做学问之余,写,只要名不要利。影班每年在村里公演六宿,专供村民与史家主仆观赏。翠荫堂影班是乐亭境内的超级班设,人才济济,艺术拔萃,名冠影坛。史梦兰在做学问之余,写了些影卷,如《大香山》、《画房子》等。而且指导张老壁设计、刻制了大量的整堂布景。特别是《孔明吊孝》一戏,史梦兰亲自编撰,成为翠荫堂影班的拿手好戏。   
个人分类: 唐山|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满满童年扬洒在万寿寺农场
热度 1 orange8 2013-1-28 11:34
【看到一篇写童年趣事的,很有意思,叫做 【童年趣事系列】摸爬蚱 。他叫摸爬蚱 ,我叫逮知了,就这点交集就狠狠地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倾诉欲。之前写过一篇小文,扒出来重贴,见过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有点像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老讲老讲啊!好吧,我这才第二次讲。。。】 满满童年扬洒在 万寿寺农场 说起第一次去农场,我可以意味深长地来一句 “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啦 ” ,可不! 1991 年春或秋的一个晚上,坐着四轮车,带着锅碗瓢盆一众行李,因着爸爸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来到了万寿寺农场(豫渑三镇交界地,可不是北京的万寿寺,汗!)。我被妈妈摇醒下车时,刚好仰着头,月色很好很好。 现在影视剧里一涉及农场,不是劳改,就是下放,万寿寺农场在 ** 年代有没有过这种功效,我不得而知。只知道, 90 年代的农牧还没有分家,它是农牧局的一个二级机构,属国营性质,有着三四百亩的种植面积,还有一个种满了桃树、杏树、苹果树、 葡萄树的大果园。职工们就住在一个大门上印有毛主席头像的大方院子里。 那时我坐在爸爸膝头,摸着他扎扎的胡子问他 “ 为什么长胡子 ” ,爸爸笑着回答说: “ 爸老了,爸爸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啦。 ” 每忆及这个情节,我都忍俊不禁,那时爸爸还不到三十岁呢!农场生活对大人而言可能是一段低谷岁月,对我,却是满满的整个童年。 晒场 农场大院东边靠北有个大晒场,每年六月,十几,几十万斤刚从地里收下的麦子都要在这里晒干入库。晒场上一块一块满摊着湿热的新麦,闲了许久的人们这会儿都出动了,只听木锨声 “ 呲呲啦啦 ” ,一圈一圈由外到内翻着麦子,一个“回”字就套了另一个“回”字。一会儿满盛着热腾腾面条的大锅就支到了场边,这样的大场面,寻常的筷子自然是压不住阵的,非得两根粗粗的棍子削了皮才可以走马上任。忙碌的晒场永不停歇,等过了农忙,又要开始它新的使命了。 MH , SS ,还有一个已经记不清名字的娃儿,我们人手一辆小小的三轮车( 90 年代很多小孩都有),天天在晒场 “ 赛车 ” 。原谅我用这个词, “ 不甘人后 ” ,这也算一课吧,尽管后来有其他课程跳出来制衡。 逮知了 院子最北边,有很多很多高高的杨树。这一节,我就比较残忍了。还是夏天,晚上等地面的热度退去后,踢啦着凉鞋,打着小手电,从一个方向抄起,一棵杨树也不放过!我们从下往上照,零零散散的蛹正慢吞吞地往上爬,爬到一定高度就停住了,薄薄的壳里许久才伸出个脑袋,顶一双鼓鼓的眼睛。没错 ! 就是蝉,俗称知了。脱了壳的知了在盐水里泡上个把小时,就可以下油锅了。只听 “ 呲啦 ” 一声,小小的大概折着的翼顿生被炸长了,然后是闭着眼睛吃,因为怕跟它对视。好吧,我承认以前不是个善良的小孩,只是,会不会有人会心一笑呢 ! 后来念书写作文,还得意洋洋地写过一首九字 “ 诗 ” : “ 蝉,蝉,蝉,所谓蝉,知了也 ” ,名字叫 “ 悟 ” 。哈哈! 不吃醋 任谁跑来对我说:醋能增色增味,软化血管,促进睡眠,,,抱歉,我还是滴醋不沾! 90 年代初,乡下成袋或成壶的酱油醋还很少见,那时管买醋叫 “ 打醋 ” 。我经常被妈妈发一个空瓶子,和 MH 一起到最近的万寿村打醋。 “ 将 ” 在外, “ 军令 ” 有所不受,一出大院,满眼都是块块平整的良田,四月份会有跟多黄黄香香的油菜花,一路上,说着笑着,追追蜻蜓,扑扑蝴蝶,再在油菜地里捉一会儿迷藏,学着大人拿醋瓶干杯。。。等到各自交差,瓶子里的醋已经所剩无几了!就这样,我们渐渐 “ 戒 ” 掉了这一味。。。 蚂蚁的猎物 农场七年,印象里似乎没有秋冬,连春天都很少,夏季,还是夏季 ! 晚上屋外挂了灯,电视也搬了出来,一面乘凉,一面瞧着壁虎顺墙往挂灯的方向爬去, HY 伯伯说 “ 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瞧,我给它弄断! ” 说着真去找个竹竿表演给我看了。自由落体的尾巴到了地上仍是翻动不已,我看着心疼极了,担心那只壁虎从此落下残疾。只是很快就被电视剧情吸引了,叫什么《狼行拂晓》,后来大家都评说此片很烂,好吧,小时候的品味确实不宜过分拔高。少了我的关注,断尾却有它新的命运,它被一群蚂蚁盯上了!别嫌恶心!这是它们白捡的美味,正要运往墙角砖缝里它们的家呢!到小洞口的时候,几只蚂蚁率先进了,我猜是做内应,接着大家就把壁虎断尾细的一端往洞里塞,它们简直跟搬运工一样熟练 ! 等到进去三分之二时,众蚁开始在断尾后边推,足有十几分钟才完成这项工程。条理分明!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哪个词用在它们身上都毫不为过!原来蚂蚁也是很有组织的,没有谁偷懒,没有谁打退堂鼓,也没有谁出头冒梢。。。 今年寒假,二恩他们说小学同学聚聚吧,是啊,有 12 年没见过这帮儿时的玩伴啦!当年 “ 我引狼入室 ” ,和万寿的同学们一起进农场果园偷果子,有这事;麦假拾不够学校规定的麦穗,从自己家里秤十斤交上去,有这事;一起到四沟的小河里捉螃蟹,虎彪告诉我:三角形洞里的是蛇,圆洞里的才是螃蟹,有这事;冬冬拿茶缸打我胳膊,疼了一个学期,一直疑心自己骨折了,有这事。。。。
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童年趣事系列2---逍遥镇胡辣汤
热度 22 sbwij 2013-1-26 13:24
武汉求学近五年,苦于这个大都市没有一家胡辣汤馆,每次回家,都要先来碗热腾腾的胡辣汤过把瘾。说起胡辣汤,外省人可能陌生,不就是一种普通的汤吗?有甚稀奇?其实不然,胡辣汤对于河南人,更广泛的说,华北平原的人们来说,实在是意义非凡。要问最正宗的胡辣汤在哪,还是河南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最有名。本人来自西华,童年的记忆里,到处萦绕着胡辣汤的清香,所以,就斗胆借助 系列,这次来介绍一下中原一宝 - 胡辣汤。 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早餐尤其重要。提起湖北人,吃早饭一般就是热干面。湖南人呢,米线当然是首选。北方不然,多半要喝粥喝汤,吃包子油条。其中胡辣汤就是北方最有名的早餐佳肴。 关于胡辣汤的来源,有个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种延年益寿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这汤美味无穷,皇帝喝后,遂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河南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这传说若是真的,一代奸相严嵩倒也无意中做了一件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 传说未必可信,但逍遥镇胡辣汤的招牌确是由来已久。河南民间传闻有多重说法,有说周代、有说三国、有说宋代、亦有说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属于附会,怕是往肉羹之类的食物上扯。三国一说,查无实据,扯上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胡辣汤的主要调味料是胡椒,《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胡辣汤的出现,估计跟河南历史上多遭天灾,难民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其做法颇为简单,用羊肉鲜汤加清水和生姜、茴香等调料,炒制好的面筋、豆腐皮、粉带、黄花菜之类的辅料,用武火熬制,锅大开之后,加入洗面筋水勾芡,调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匀。吃的时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调辣椒油,口味是酸辣为主,鲜香为辅。佐餐的时候,吃油条、油饼、葱油饼等面食。 胡辣汤的做法各种各样,即便在同一个地方,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地区,胡辣汤的做法会添加或者去掉一些材料,以便迎合本地口味。一般情况下,要有牛肉,粉条,面筋,黄花菜,木耳,黄姜,大蒜,大葱等。做胡辣汤的人非常辛苦。他们通常半夜三点起床,支上一大锅水,锅是乡村炉灶上一种特制的大铜锅,高温耐火。先用牛肉牛骨或羊肉羊骨煮高汤,要加入许多味料,有八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味精、盐……还要配有地道的红薯粉条、黄花菜、木耳、面筋、千张豆腐皮、海带、花生仁儿,待锅沸腾开来,将那洗面筋沉淀下的面浆缓缓勾入锅中,不停地搅拌,和成芡糊状,小火再烧,看看锅,酌情添加胡椒粉、五香粉等其他味料,然后就要有人专门盯着了,时不时地搅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力,不许犯困打瞌睡,煨着火稳稳地熬着。而同时厨房的另一边就在擀面,给炸油饼、炸油条、蒸包子、做水煎包预备着。一切工序全部收拾妥当,才可以出摊儿支锅,这个时候一般是早上 5 点多钟了。 记得以前,最爱喝我们县城南边那家老店熬制的胡辣汤。大早上赶过去,尽量喝碗刚出锅的热汤。“老板,一碗汤,两个烧饼”,这是最常见的吃法。后来,烧饼换成油条或者煎包,这种组合更美。喝胡辣汤,有讲究。我的看法有几点。一闻。汤端上来,点上一滴芝麻油,放上一勺老陈醋,用勺子顺着碗沿轻轻搅拌几圈,香味就顺着汤的热气慢慢腾升,直到钻到你敏感的鼻孔,食欲顿时就来了。如果闻到的尽是烧糊或者火辣的味道,要么配料不合理,要么火候没掌好,这种汤很难挑起你想喝的冲动,除非很饿。二翻,用汤勺横竖翻腾几下,看是否有充足的主料:丝滑的粉条,饱满的面筋,鲜红的牛肉。。。很多店家为了省钱省事,就会偷工减料,比如,红薯粉条改成土豆粉条,面筋洗的不充分看起来很“憋屈”,不用牛肉改成猪肉等等,一般情况下,看不到几块牛肉,说明这家店绝对不地道。三试喝。轻舀一小勺,缓慢入口,莫急下咽,细细品尝,你会发现,正宗的汤,香而不腻,微微麻辣,但绝不过头。最后就是大块朵颐了:一手拿起烧饼,大口咬饼,一手捏着汤勺,大口喝汤。若把油条泡在汤里,待其泡酥后来吃,入口即化,简直妙不可言。吃好喝好后是有感觉的,不只是打个饱嗝。好汤让人周身温热,面容红朴,口腔清爽。可惜,现在的人,做事情就喜欢偷工减料,很多程序都简化了,胡辣汤也就没了过往的味道。 最近看了那部在家乡拍摄的专门讲述胡辣汤传奇历史的电影《胡辣汤》,更加思念那酸辣可口的胡辣汤。正是有万千喜欢胡辣汤的人口口传诵,发扬光大,才使得从古到今胡辣汤经久不衰。难怪导演韩万峰在谈到这部电影时感慨万千:“胡辣汤是一个著名的小吃,传承至今已经有 800 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 胡辣汤在河南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传统手工业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面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从更深层次挖掘胡辣汤作为传统名小吃的历史地位,达到保护和发扬传统小吃文化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且有意义的一个话题。 最近,偶尔发现,在中南财大小吃城发现一家胡辣汤馆,三块一碗,辣味过猛,虽说不太地道,也算给漂在武汉的我们这些北方人解馋了。武汉的同志们,你们不妨一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96 次阅读|48 个评论
【童年趣事系列】摸爬蚱
热度 11 sbwij 2012-12-14 20:26
【童年趣事系列】摸爬蚱
童年趣事系列之 摸 爬蚱 童年的很多记忆早已烟消云散,但记得最深的还是摸爬蚱那些事。当时,孩童没那么多功课,多会三五结群的寻些乐子。一到夏天,是最最开心的时候。又可以摸爬蚱了。 爬蚱是蚱蝉的幼虫。在北方的不同地域,蝉的幼虫叫法都不一样,华北一带(尤其是河南)有个形象的叫法 - 爬蚱:因为它总爬到树上蜕变成蝉。我们小孩子可不管它叫什么啦,因为爬蚱是一道美味,这就够了。一到傍晚,大家就开始出动了。微微天黑时,爬蚱开始向着地面方向钻,再一点一点往外拱,露出口器,慢慢伸出头,最后终于挣破泥土,像埋伏在地下的战士,遇到敌人忽地横空出世一般 。 可惜遇到的敌人 - 我们技高一筹,徒手擒来。抓爬蚱不需要工具,徒手即可。为了这一出世,他们沉迹在泥土了到底几个月或者几年,我们不得而知;为了破土,他们在底下钻了多久的洞,我们也不想考虑。小孩子们都以抓到刚出土的爬蚱为荣。也并不总是那么幸运。天黑,看不清楚是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叫“摸爬蚱”。有钱人家,家里有手电筒,可以从容的直接捡,直接抓,直接钩;没手电筒的就靠手来摸。每到一棵树下,飞快的围着树腰从下到上摸个来回。再高一点的,也就需要用到竹竿给戳下来。很多时候,只要你行动的时机够准、够快,多半会在树干底部活捉爬蚱;用竹竿戳下来的家伙,掉到地下可能不知道蹦到那个旮旯里了,可能遗憾兮兮。摸的多了久了,就会动脑子找规律。槐树,榆树,或者杨树下面都是爬蚱多的地方。于是,每个人都会保守一个小秘密,跟那个小伙伴好,偷偷告诉他:东边狗蛋家那棵大杨树爬蚱多啊,一次能摸好几个;西边二毛家的臭椿树没有爬蚱,以后再也别去了。当时还天真的认为,爬蚱是不是喜欢一些树,就爬很远很远去找它的树呢。还有一些树,容易生虫,尤其那种一团一团的臭虫,用手一摸,大骂一声:啊?妈的,倒霉。于是一脚踹过去,虫团瞬间化为肉泥。每个孩子都是勤劳的小蜜蜂,飞快的跑到一棵树,转悠一圈;嗖的一声,漂移到另一棵。、现在看过《吸血鬼日记》的人,看到当时的情境,说不定还真以为都是些小吸血鬼呢。 天好的时候,能摸爬蚱;下雨的时候,那就更美。雨一停,大家准备好铁铲,一人选定一棵树,一人一块势力范围。用铁铲掀土,轻轻的,一层一层,慢慢丢掉,再来一铲,好似考古的专家,发掘千年古墓,细致入微。速度要快。那么大的地盘,铲的慢的,天黑就不好喽。铲的要轻。有人没经验,如李逵耍板斧一般,风风火火的。要么铲深了,白费力气;要么就把爬蚱头铲掉了,得个尸体。若有人手里捧一个一个身首分家、死死的爬蚱,这是一个耻辱。雨刚过,地面淋湿,爬蚱会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有人就懒,坐在树下等爬蚱出动。爬蚱刚一露出鼻尖,就被他们给抠了出来。无耻之极。多半是大孩子。 一个晚上,多则可以摸三五十个,少则也有十几个;腿硬实的,跑的远,上百个都不止了。爬蚱的成虫就是蝉,格外喜欢桃树,喝树水,吸桃汁。所以桃园树下爬蚱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人跑到人家桃树园,简直就是捡爬蚱。一晚上就会有几百个战俘。当然也有颗粒无收的时候。少的时候,就几个,那就直接丢给小猫小狗,他们吃的那个欢啊,像过年。 说了这么多,摸爬蚱到底干嘛?这话问的。难不成抓着玩,就只是图乐子。不是。吃。爬蚱怎么吃?吃法颇多。就我小小的脑袋所知道的,可煎,可炸,可炒,可烧。最最常见的吃法,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煎爬蚱。先做准备工作,把爬蚱泡在清水里洗干净;转移到碗里,加上一些盐,泡上半个小时。中间可以看电视等着,等着 … 。时间到。生起火,架上锅,锅一热,滴上油。等油花炸开,扑腾扑腾,马上把控过水的爬蚱丢进去,热锅哧哧,蹦出翻山倒海的煎炸声。约莫十几分钟,香喷喷的油煎爬蚱出锅了。趁热吃更爽。去掉头,踢掉四肢,其他地方都可以吃。当然最后吃的莫过于颈部的方形肌肉,敦实,爽口。有人第一次吃,生吞活剥,整个下去。脸煞白:大概吃到爬蚱的便便了吧。吃的多了,开始挑剔了,就只吃那块方形肌肉。家里殷实的,油水多,可以用油炸:倒上半锅油,一热,丢进湿漉漉的生爬蚱,不多会,就咯嘣咯嘣的,炸的焦黄焦黄的,看着流涎。这多半是大人操作。 除了吃,还能创收。记得小时候一个爬蚱,一毛钱。这个价持续了很多年。自己不想吃了,就把摸的爬蚱拿到收爬蚱的地方,一个,两个 … ,好的时候可以卖几块钱呢。还有时候,不想吃,也不卖,就索性把他们罩在盒子下面,第二天一打开盒子,成群的蝉在跑。雄蝉的肚皮上有两个小圆片,应该是发音器官,一捏就会发出 " 滋——滋,滋——滋 " 的叫声。开始你会欣喜于雄蝉的乐鸣,捏着双翅把玩,别有一番乐趣;雌蝉可怜,是哑巴,不会叫,就没人理会了,很可能被放飞,也算逃过一劫。后来知道,雄蝉靠音乐般的鸣叫吸引雌性,进而成双成对,交配产卵,繁衍后代。小小的幼虫从卵里孵化出来,呆在树枝上,一旦被风吹到地面上,马上寻找柔软的土壤往下钻 , 钻到树根边,吸食树根液汁过日子,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 - 蝉。爬蚱真正变成蝉后,寿命也就约 60-70 天。可见,蝉虽寿命很长,但是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过。所谓的一鸣惊人,需要在多少个黑暗里卧薪尝胆,苦守等待。 说起蝉壳,我们那儿叫“爬蚱皮”,也有意思。药书记载,其具有广泛的药用功能。其主要成分是甲壳素和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真是好东西啊。有时候,白天没事做,就拿着熟料袋,找根长竹竿,一棵树一棵树的钩爬蚱皮,积累的多了,卖掉,也是不菲的收入。积累的越多,越痛恨自己:怎么这么多漏网的,昨天看走眼了。卖掉爬蚱皮换来零发钱,自然喜笑颜开。 以后,外出求学,琐事渐多,童趣渐少,就再也没有摸过爬蚱。南方也有爬蚱,每到夏天,树上的蝉也是滋—滋的叫。听闻很多南方人不知道爬蚱这回事,,更别消吃过爬蚱了,想来真是一件憾事。什么时候能再回到乡村摸一把爬蚱呢? 幼虫爬蚱 成蝉 爬蚱皮 摸爬蚱 美味佳肴-油炸爬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431 次阅读|27 个评论
童年趣事
热度 2 tarimriver 2012-5-30 15:49
六一儿童节到了,儿童的节日,最快乐的是孩子,逛公园、买玩具、看演出,热闹不已。而我们小时候没有儿童节,那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玩具可买,最多是用木头做一把手枪,有时候到山上弄些黄泥做些玩具枪玩。 和小朋友一起玩是最快乐的事情,和附近年龄差不多大的几个孩子到村旁小河洗澡,一洗就是一下午。尤其是天还不太热的时候,在水里泡一会嘴唇就冻得发紫,赶快跑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然后再到水里玩耍。离村子再远处是一条较大的小河,刚刚学会了几下狗刨的我跟着水平稍高的伙伴到这条大河洗澡。进去后只是在边上游来游去的,再往里水深一两米了,是不敢过去的。但是,几个伙伴在水里嬉戏,在伙伴的追逐下不由自主地往里面游去。刚刚学了一点狗刨,游三下两下就要站起来休息,谁知够不着水底,心里惊惶不已,开口喊人一张口水就灌了进来。就这样一浮一沉中,拼命喊救命,但都被水给灌了回去。就在此时,一个当时十五六岁的村里小伙过来洗澡,看见我的情形,赶紧下来把我救了上来,其他小伙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要不是这位大哥哥来的巧,后果真实难料。 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到瓜地里偷黄瓜。我们那里夏天的水果就是黄瓜,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或多或少地种一些。种多的是为了卖钱,种少的就自己吃。几个小伙伴在河里洗完澡就想吃黄瓜,于是就道另一个小伙伴家地里偷,当然这次行动没有他参加,他家黄瓜地较大,专门建了一个小屋看着,这个小屋叫瓜屋子。瓜屋子简单的很,就是一张小床,上面用一张大席穹隆状覆盖着,看瓜人就在床上做针线什么的。看瓜的是我们应该叫三奶奶的,她耳朵不是非常灵敏,我们就从别人种着的玉米丛里悄悄靠近瓜地,不管大小,逮着一个就摘下来,留出去享受清凉的瓜香。当然,如果三奶奶的孙子和我们在一起的话,受到偷袭的就应该是另一家了。但不管是那家都离不开我们一个姓的,如果偷别姓的瓜,后果会是很严重的,当时我们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的。 有一次,我和三奶奶的孙子去大河洗完澡又想吃瓜了,就准备到距离小路较近的瓜地采取行动。这瓜地的主人是我们同一个生产队的,但不是同姓的,他平时在场里当管理员,顺便照看自己的瓜地。我们在迂回接近瓜地的过程中暴露了目标,还没等战果到手就被大喝一声“快给我出来!”。我的伙伴刚跑出瓜地就被抓住了,我直接就藏在了烟垄里不敢稍动。小伙伴被抓住后被严厉呵斥,虽然没有打但按照今天的说法,心理是受到了伤害。被追问另一个小孩往那跑了,他回答不知道。的确那个时候,自顾不暇怎么能留心另一个的下落,否则我也会落网的。被训斥了一通他们各自走散,过来好长时间,确定周围没有人了我才赶紧回家吃午饭去。 秋天,水少了,鱼多了,到河里抓鱼摸蟹或到山上摘酸枣都是很刺激的事情。山上有很多酸枣树,都是自然生长的。酸枣红了,吃起来又酸又甜,比今天孩子们的零食要魅力百倍。可是,山上有看山的老头,他不许我们去摘酸枣,我们就偷偷行动。酸枣树上遍布由叶演变成的针,一不小心就把手扎个血泡,我们当然不敢叫喊,忍着疼痛坚持工作。眼看自己上衣口袋快满了,忽然从林中冒出一个霹雳般的喊叫声,吓得我们什么也顾不上,撒腿就跑。从山腰跑到山下,从山下跑到村边。两公里多路跑完,我们才觉得安全了。气喘吁吁地检查口袋里的酸枣,也就剩一两个孤零零地呆在角落里。 当然,童年的事不止这些,容以后慢慢道来。
2983 次阅读|2 个评论
祝老婆和姥姥能够相聚最后时刻
热度 1 zhumei185 2011-11-22 17:14
今上午老婆突然哭着打来电话,说姥姥已经无法进食,可能不行了。想来,老人已经92高寿,活得很长寿了。我们这些儿孙辈都在忙着挣钱,过自己的生活,无法分身去悉心照顾。现在在家里只有岳母经常送饭送菜,照顾起居,但是大部分时间没人陪,姥姥自己呆在屋子里,耳不能听清,目不能看清,很是凄凉。于老人而言,及早摆脱这种无奈地生活,也许该算是一种解脱吧。 据老婆讲,姥姥有两女,大女儿前期是肺结核,后期则是鼻癌,人未到半世就走了,留下一孙女由姥姥带着;二女儿,一直健在,有一个乖巧的孙女,成了我的媳妇,一个孙子也有了第四代。老婆小时候就由姥姥带着,一直到了初中。每次听她聊起童年趣事,大多都是在那已经废弃的院落里的故事,可想而知,祖孙俩感情是何等亲。这次,听闻姥姥情况,老婆立马坐动车往回赶,怎么着也要在她临走之前送她一程。 祝老婆一路顺风,完成自己的心愿。也祝姥姥在临走之前,能够亲眼看到她最亲的孙女,亲耳听到她最亲孙女的问候,能够在最后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孙女陪伴下走过最后几天。 追加:11.27日晚,姥姥去了。她最亲的孙女,陪伴她走过了最后的日子。(插曲:我奶奶去世时,不吃不喝二十几天才离开。我爸好研究算卦一类书籍,并摇了一卦,说,可能春节前不会走。因此,我打电话跟我爱人说了。爱人和家人商量,工作需要,还是先回北京,然后等姥姥走时再回来。正好,11.28是姥姥生日,家里商量好,那就生日后再走。结果,姥姥就在11.27日晚离开了,万幸啊。姥姥临走前,为我们验证了算卦的不真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童年趣事——掀蝎子
热度 20 ldgzd1987 2011-6-13 17:54
http://www.gznw.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104/20110402101420246.wma 又是农历卯兔年,转眼一晃竟然是 24 年,回头望望,不免感叹一番时光之荏苒,也许是童年的天真,所以童年的快乐也总那么单纯,于是乎,偶有闲暇,乐于怀旧与不乐于怀旧的人总会怀念一下自己五光十色的童年,想想那永难忘记的童年趣事。 从小生在农村,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但是农村孩子得到的快乐一点也不比城里孩子的少,以至于今天我有时会想,是不是童年的快乐太多,所以当我们长大了,快乐开始垂青与城里的孩子了呢?当然这只是毫无根据的瞎想罢了。 童年的我们总能找到无尽的快乐,哪怕是不起眼的石头我们也可以玩出各种花样 , 丢石子,跳方格,打水漂,滚山球(站在山顶让石头往山下滚,看谁的石头滚的远),甚至一些很危险的事情我们也会拿来娱乐一把,比如跳堰,几个人一块从几米高的地方跳下来,玩的不亦乐乎。其他的像捉迷藏,抓小偷,丢手绢,弹玻璃球,打四角(一种自己用纸叠的宝,如果水平很高,会赢好多好多的宝,然后就可以拆了卖废纸了,我经常就是这么干的)总能给我带来各种乐趣,但是最能带给我乐趣的事还是掀蝎子。 大概清明以后,我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掀蝎子的行程,由于此间没有假期,所以掀蝎子的主要时间是周末,当然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们也会一路掀回家,但一般收获都不大。得利于我们村三面环山一面水的地理优势,我们总不愁没掀蝎子的去处。周末一到,一大早的几个人相互一喊,有的甚至连饭也顾不得吃就跟着大部队浩浩荡荡进山了。带的都是些自己找的简单装置 , 装蝎子的容器一般是八宝粥盒子和大一点的药瓶子,而镊子一般是自己用筷子或者竹子劈开一条缝加个小棒棒做出的,极少有用现成的铁镊子的。 掀蝎子主要靠运气,也需要一点技巧,比如平整且较薄的石头下面有蝎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而向上凸起的薄石头有蝎子的可能性则更大。漫山遍野的翻石头也是一件相当费体力的事,如果直接用手而不是用铁钩子翻石头,那么一天下来手上磨几个水泡是在所难免的,而被蝎子蛰和拆人家的堰被训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如此也改变不了我对掀蝎子的兴趣。大家在一起掀蝎子不免要攀比一番,于是,掀到蝎子的人总喜欢像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所以经常听到谁谁谁在喊老母(蝎子中个头最大的,因为是雌蝎,我们就喊老母蝎,更多时候就干脆喊老母),谁谁谁又喊半大子(个头比老母蝎小很多,但也已成年,是雄性,我们也叫它公蝎子),一般大家对半大子不怎么感冒,因为它不值钱,很多时候我们会掀到蝎子的幼虫,我们那土话叫小虎蝎,由于没人收,所以我们也会大发慈悲一把,往往是放生不要的。谁谁谁喊一声老母我们都会跑过去瞻仰一番,如果此时大家长久没有掀到蝎子了,那么掀到老母的人不免会被大家羡慕嫉妒恨一把。有时你想偷偷的把掀到的蝎子装进瓶里,但是往往难逃伙伴的法眼,看到的伙伴喊一声谁谁谁掀到蝎子了,大家便一窝蜂的跑过来,对蝎子评头论足一番才肯让你装起来,当然也不乏夸奖人的,你真厉害,掀这么大一只蝎子。如果说掀蝎子是一种期待,掀到蝎子是一种兴奋,那么没有比被朋友夸奖更幸福的了。 掀蝎子回家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清点战利品。找一块空地,扒一个大坑,把掀到的蝎子全倒进去,然后再一只一只夹回去,数数一共捉了几只,捉的最多的当然会被大家羡慕着。回到家后把捉来的蝎子倒到罐头瓶子里,等凑够一定数目后就拿出去卖了。卖蝎子的时候是最最高兴的时候,虽然一只蝎子也就三毛钱一只,但是拿着卖蝎子得来的十几几十块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终于可以给自己买支新铅笔和舍得买包榨菜咸菜了,由于家里比较困难,我的钱基本上给家里补贴家用,记得有一年家里特别困难,还是靠我捉的蚂蚱和蝉崽子卖的钱过的年,每每提起此事,父母总有很多感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掀蝎子的事渐行渐远,但是每每想起掀蝎子,记忆却是一次比一次清晰,盼着有一天能再重温掀蝎子的趣事,或许没有了儿时那种期待与兴奋,然而我对掀蝎子的情感是其他任何事所无法给予的。 2011.06.10
个人分类: 童年趣事|16895 次阅读|49 个评论
童年趣事——十五的花灯、烟花和火把
热度 6 hcy98765 2011-2-17 11:18
童年趣事——十五的花灯、烟花和火把 过去农村过年,最热闹的,一是初一,二是十五。十五,有的地方叫元宵节。 小时候在老家过十五,除了各家各户都要千方百计做点好吃的之外,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三件最快乐的事。一是扎花灯,二是放烟花,三是耍火把。 所谓扎 花灯 ,就是在十五前孩子们在大人的指导下,或是自己的创意,用铁丝、竹片、彩纸、浆糊等物做成一个灯笼,形态各异,最多的是球形,也有的扎成方体形、多角形,或各种动物的形状。其中,有一个叫李景光的大龄同学,聪明绝顶,还扎成了“走马灯”。到十五的晚上,在里面点上蜡烛,火红通亮,或挂在门前,或提着到街上去玩。有的买不起或不舍得用蜡烛,就到杀猪的地方,捡来被甩掉的猪蹄壳,装上猪油,按上捻子,点燃后,照样光彩明亮。夜幕降临,扎有花灯的男孩、女孩,提着自己的花灯,凑到一起,比赛谁的灯漂亮、亮堂,相互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十分好玩。 所谓 烟花 ,是用一种柔软、易燃的棉纸,卷上土制火药和盐末,细若麦秆,长约 25 公分,点燃后,噼里啪啦,火花飞溅。我们老家的土话叫“提景儿”。只是这种烟花工艺虽简单,但没有特殊的机具,很难自制,要到集市上去买。十五时,凡有小孩的家庭,多少都要买一点。孩子们提着它,点燃后,在街上乱跑,高兴极了。 而对于大点的男孩子来说,最富刺激性的就莫过于耍火把了。 所谓 火把 ,是把高粱秸秆压扁后,用细绳捆扎起来,里面包上一些易燃的柴草,长约 1 米多,粗细以用双手握住合适为宜。十五的晚上,全村的男孩子们持着火把,齐集于村头,将火把点燃,一边挥舞着火把,一边高声的喊着口号,唱着歌谣,向着邻村方向进发。这时,邻村也会有同样的火把队出来应战,双方吵着、闹着相对而行,比谁的火把多,燃得旺。当双方距离很近时,就各自摆开阵势,相互较劲,用语言和动作相互挑衅,以至于有时会闹到双方举着火把相互对攻起来。只是一旦发生这种紧急状况,就会有人回村报信,大人们就会急忙赶到现场,加以制止,以免酿成大祸。然后双方休兵罢战,各自都认为占了上风,唱着跳着,凯旋而回。据老人们讲,这是我们那里的一个传统。历史上确有两个村之间因此而发生有大人参加的打斗的情况。我猜想这是古时不同部落和或氏族为争夺生存空间或资源而相互械斗的遗迹。只是这种情况到我们那时候,没有真正发生过,不然损失就大了。 总之,过去农村的十五,孩子们比现在好玩多了。现在的农村,十五的晚上,大家都躲在家里喝酒、打牌、看电视,街上一片寂静,孩子们几乎什么欢乐也没有了。这是否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缺憾呢? 祝各位网友元宵节快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3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童年趣事——我们村的剧团
热度 15 hcy98765 2011-2-16 11:06
童年趣事——我们村的剧团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乡村里,会有剧团,有点儿天方夜谭吧?但那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但有,而且还特别红火。 五十年代初,农民翻身得解放,不仅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观,政治上也实现了当家作主,民主选举了村长(用在候选人背后的碗里丢豆子的办法),乡村干部都兢兢业业地为群众办事,农民虽还谈不上富裕,但心情舒畅,社会一片祥和景象。 当时,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号召各村都要成立自己的业余文艺团体,演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正是在这种气氛下,我们村的村干部响应政府号召,筹建了以村名命名的“徐塘剧团”。我父亲在村里也算是个老革命,又有点文化,还是一个戏剧爱好者,于是,就理所当然地被推举当了剧团团长,并兼导演(另外还有两个副导演)。我们村是个有 200 多户人口的大村,吹拉弹唱各方面的人才都有。比如,有人会弹琵琶,有人会拉二胡,板胡,有人会吹唢呐,有人会敲锣打鼓,还有不少人具有很不错的文艺表演才能,生旦净末丑各色人才俱全。开始剧团只是表演一点山东快书、快板、双簧、莲花落子、小放牛什么的,不久即开始排演戏剧——当地流行的柳琴剧,(老百姓叫“拉魂腔”)。这一剧种虽然也有基本的曲调、唱腔,但不太严格,表演者可根据剧情和个人特点尽情发挥,所以也就比较容易演唱。先是演新剧(现代剧),如当时非常流行的宣传婚姻法,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以反对封建迷信的《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李二嫂改嫁》等节目。其中有一出戏叫《渔夫恨》,其剧情控诉了美国飞机在鸭绿江边狂轰滥炸、炸死我渔民的暴行,情节悲苦,催人泪下,许多人边看边哭,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义愤和热情,在参加县里的汇演时,受到了表扬和奖励。这大大激发了村干部和全团人员的热情。再后来,就开始演古装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湖恨》、《太平园》、《三上轿》、《十五贯》等,大受农民群众欢迎。 剧团组织管理十分完备:除了专职的乐队,还设有道具组、勤务组,报幕、拉幕、灯光、提词(在幕后读剧本,以防演员忘词)、舞台布置、各种杂务的收拾打理,都有专人负责,财务上直接由村里的干部和会计管理。 演戏是需要一定的物资条件的,比如,锣鼓、乐器、服装、道具等。解决的方法,一是向村民借,二是自己动手做。有些东西既借不到也做不出来,如古装戏旦角的头饰、衣裙等,就花些钱到城里去买,所需费用由村(队)里实报实销。虽是因陋就简,却也样样齐全。 演出的地点,开始是在村小学(完小)门前的大操场的平地上。后来,村民们在操场的北端堆砌一个约一米高的长方形的大土台子,周围栽上木桩,围上草席,搭上顶棚,划分出前后台,拉上两道幕布。中间一道幕布两旁演员出场和退场的门上,还悬挂了两块上书“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八个大字的纸匾,正上方再挂上一个大气灯。这样一个像模像样的舞台就被打造出来了。演出时,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村民在台下观看,十分方便。 剧团一般在秋收大忙后,就开始选剧目,物色演员,分配角色,熟悉剧本,然后就开始排练,到大年初一时,正式登台演出。先是在本村连演三天。演出前先贴出“海报”,除本村的男女老少外,还欢迎邻近各村的村民前来观看。大家多是在舞台前席地而坐,也有人自带马扎、凳子。先来的居中靠前,后来的靠边、靠后,黑压压的一片。大家说说笑笑,既秩序井然,又十分热闹。然后,从初四开始,即应邀到周围各村去演出,一直要演到正月十五,甚至更晚。外出演出时,大家十分辛苦。有的演出地点在十几里路之外,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吃过午饭就要出发,各种道具、设备全要靠肩挑手提。到达目的地后,即布置剧场,晚饭简单地吃点东西后,即上场演出。一般几出戏演下来,差不多就到了深夜十一、二点了。然后邀请方再正式请大家吃饭表示感谢。一般都是白面馒头、麦子煎饼、疙瘩汤,外加一大锅猪肉炖粉条、白菜、萝卜,有时还有几个炒菜,吃起来,热乎乎香喷喷,享受极了。这些可都是当时村民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东西。当然,烟酒茶也是少不了的。此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至于红包之类,压根儿就没有听说过。酒足饭饱后,大家又收拾行头道具,提着明亮的气灯,踏着夜色,说说笑笑,打道回府,回到家里睡大觉。到了午后,又重新忙碌起来,准备下场演出。 我当时是在上小学。剧团彩排、演出期间,正值放寒假。靠着我父亲是团长的关系,就和几个小伙伴,整天跟着他们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打打杂,帮着做点小道具,有时也扮演个小喽啰类的角色,在台上摇旗呐喊,高兴极了。当然,心里经常想着的,还是外出演出的那顿诱人的美餐。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感慨不已。现在的人们很难理解,大家辛辛苦苦地排练,又辛辛苦苦地到处演出,熬更守夜,四处奔波,除了有顿饭吃,没有任何报酬,可大家却是那样的欢天喜地,不辞辛劳,干劲冲天,你说这究竟该作何理解呢? 当然,现在政府也在搞文化下乡。可据传地方上每次接待一次下乡的文艺团体,或搞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什么“节”之类,动辄要花几百万元,甚至更多,如果再请来几个明星大腕,那就更不得了。而经济效益如何,谁也不知道,搞不好还闹得劳民伤财,甚至还会有人从中舞弊 。我确实没想清楚,比起我们的“徐塘剧团”来,谁是先进文化?社会究竟是进步还是后退了呢? 魂兮,归来!给了我许多欢乐、使我终身难忘的“徐塘剧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30 次阅读|27 个评论
童年趣事——老家冬天的地屋子
热度 14 hcy98765 2011-2-13 11:47
童年趣事——老家冬天的地屋子 五十年代,我在上小学,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回忆。村里冬天的地屋子就是其中一件。 那时,农民们虽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热情高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总的说起来,农村还是贫穷落后。到了冬天,农活极少,村民们需要一个聚会和消闲的地方。如何解决?一个传统的办法,就是大家出义工,在村里挖一个近2米深, 面积约 50 平米的长方形大坑,上面象盖房子一样,搭上脊梁柴草,留一个门,立上一个可供上下进出的梯子,这就是所谓的地屋子。因地下的温度本来就是冬暖夏凉,再在里面生上一盆火,四周铺上柴草,所以,尽管外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地屋子里却暖烘烘的。一些闲了没事的人,特别是一些家境较差无取暖条件的人和一些单身汉,就凑集到这地屋子里,取暖避寒,说话聊天,抽烟打牌,消磨时光。条件虽然原始简陋,但大家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村民们把这叫“蹲地屋子”。有时,会请村里读过书的人到里面去“啦大呱”(讲故事),一啦就是大半夜,大家或卧或坐,听得津津有味。我父亲就是一个“啦大呱”的高手。他因上过几年私塾,读过一些诸如《三侠剑》、《三侠五义 . 》、《七侠五义》、《包公案》、《施公案》等一类的剑侠、公案小说,记性又好,有时一讲就是一个多月,既不看本子,也不会“重本”。其报酬就是几口旱烟、一壶粗茶(火盆上方吊一个铁壶,可以一边烤火,一边烧开水,泡茶),你说他傻不傻,逗不逗? 有一年冬天,我们七八个小学同学,觉得村里的大地屋子人太多,太嘈杂,空气又不好,就自己动手挖土方,从家里拿了一些木棒、柴草,搭建了一个约七八平米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地屋子。大家在里面说笑玩耍,看书学习写作业,其乐无比。那感觉,回想起来,好象并不比现在住星级宾馆差。 但这种快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大约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政府提倡“变冬闲为冬忙”,身强力壮的农民冬天要去开渠挖河修水库,再加上大炼钢铁什么的,村里冬天就再也不盖地屋子了,我们的那个小地屋子也垮塌报废了。一切都成了历史的记忆。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人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很强的。条件差有条件差的活法。只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氛围,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照样可以活得健康快乐。我这个从地屋子里走出来的少年,不仅考上了大学,战胜了数不尽的艰难困苦,而且至今还活得健康,就是个证明。 当然,人往高处走。社会在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完全是合理的。谁也不愿再回到过去原始落后的状态。而这也就是国人梦寐以求地要实现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吧! 过去的已经过去,愿普天下的人们都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8513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一条小河的命运
蒋高明 2010-7-9 01:38
蒋高明 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是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她的名字。然而,这个小村庄却很特别,特别之处就在于有一条小河欢唱着,弯弯曲曲地从村头流过,不知流淌了多少岁月。沿河分布着十五六个村庄,其中我小时候住的村庄叫蒋家庄。我是1969年,在我刚记事的时候从临沂地区平邑县另外一个公社,郑城公社张家庄搬到蒋家庄居住的。在蒋家庄,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和少年。 那条小河,小的时候,我们一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孩子们就叫她河沿(山东方言沿称涯,发yai)。河分上河与下河,上河流的水急且清澈,从一片芦苇丛中穿过,芦苇丛两旁的岸边是约1公里的树林。树种很多,记得有枫杨、加拿大杨、旱柳、国槐、刺槐、榆树、楸树、核桃秋、紫穗槐;下河流进入另外一个村庄前,忽然变得宽阔起来。最令人难忘的是宽宽的河床上,布满了银色的沙滩,河流两岸的乡亲们在沙滩上挖出浅浅的坑,直接取水饮用。 河流里有很多很多的鱼儿。发洪水的时候还可以在浅滩上,抓住几十斤重的大鲤鱼,鱼是从上游水库里随洪水跑出来的。在河流平静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下静静地呆者。有一种鱼儿,孩子们叫它沙里趴的,我们用小手就能抓住。至于深水里,螃蟹、虾米、青蛙、泥鳅,就更多了。小朋友们用捞水饺的笊篱就能捞到虾。手巧的小朋友还会织渔网,用线织,将渔网做成簸箕的形状,绑在一个长木杆上。有了这样的简易渔具,我们抓到的鱼就更多了。 有一次,我和邻村的小朋友,叫光勤的,沿着上河,用简易渔网捞虾,一个下午下来,竟抓了五六斤。两人分了,回家吃了好几天呢。这在困难时期,那样高级的蛋白质是求之不得的。 银沙滩上分布有各种小草,有白茅、狗牙根、荩草、马唐、辣蓼、葎草、鸭趾草,水边有水芹菜。从河流两岸的深处走进,便是密不见人的森林,几乎全部为本地树木。胆小的孩子一个人是不敢走进去的。森林里有各种好看的鸟儿,其中一种叫小黄雀的,个头很小,非常灵活,金黄的羽毛,喜欢在国槐树上停留。淘气的孩子用弹弓打它,但还未开弓呢,鸟儿们便嗖地一声,飞身钻入了更密的森林。 河流两岸的森林里,一到夏天便有很多的蝉,老家叫它姐儿龟子。夏天来了,不停地在树上叫着,天气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这个小生灵给孩子们带来了课外三件乐事:粘知了、拣蝉蜕、照姐儿龟子。 走,抓姐儿龟子去。那是晚上的时候,蝉要从地下发育了三年的土里钻出来,到树上去蜕皮。蜕皮之前的肉是很鲜嫩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美味。用手电一照,它们正在望树上傻乎乎地爬呢,伸手一抓就放进了口袋里或者玻璃瓶子里。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收获一二百只姐儿龟子。蜕过皮后,蝉飞跑了,但它的衣服忘在树上了,我们就上树拣它的衣服。蝉蜕是很好的中药材,小学生用拣来的蝉蜕卖给收购站,换到的钱可到新华书店买画本儿(小人书)。蝉变老成了,肉也不好吃了,但孩子们依然不放过它。趁它们叫得欢的时候,用面粉制作的黏胶(面筋)去粘它,抓来的老蝉用柳条儿穿上,颇有收获感。 最过瘾的还是到小河里洗澡。水不很深,但依然有危险,有邻家的孩子过分淘气,到深水里洗澡(没有人教他们游泳的姿势,他们只会狗刨)淹死了。因此,家长和老师是严禁孩子们到深水去洗澡的。不让去,就跟在大人后面到浅水里洗。那个时候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凉爽的河水就是避暑的最好去处。奔腾的河水带走了人们身上的热量,还将污垢一起带去了,换来一身的清爽。 女人们也要享受河水,可是她们是很害羞的。姑娘们是不允许出去白天出去洗澡的。但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是她们的天下了。异常炎热的夏夜,男人们在上河洗,女人们则在下河洗。洗过澡后,男人们到打麦场继续乘凉聊天,女人们则回家照应第二天的生计。 这条无名的小河一直陪伴我度过了小学和初中。 1978年,我考入县里的重点高中。功课紧了,很少有时间再到河里洗澡,到森林里抓姐儿龟子了;1981年,我到济南上大学,这条充满梦幻般的小河就久违了;198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老家,看到小河两岸的本地森林被全部砍光种上了杨树;1989年,我新婚后带着北京的媳妇来到河边,还能找到一点森林的感觉,但已经全部是杨树了;1997年,我再次回老家,看到河流两岸建了很多的养鸡场;2007年,我回家看到,沙贩子们在大肆盗挖沙子;2009年,上河流来一股股浓浓的血水,从此没有停止过,原来上游建造了一家日处理1万只鸡规模的屠宰场。 这条小河,现在河水不能继续捧起来就喝;男人女人们,尤其孩子们,再也不能到水里享受水的乐趣,河水粘在身上有黏黏的感觉,还有一股臭味;甚至两岸的井水也变苦了;知了不再欢叫了,小黄鸟不知去向,银沙滩没有了,沙子被盗卖一空,河流变成了一条泥沟,农田直接延伸到河边,1公里宽的本地森林也以退林还耕的名义变成了农田。农田里,充斥着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白的、黑的、绿的塑料袋,还有农药瓶子遗弃在曾经的小河旁。风将岸边上的垃圾吹进河里,然而小河沉痛地将垃圾搬运到下游去。 这条河,她死了。 这条河迎来了高速公路、Google地球、互联网、GPS的时代,寻找她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2005年,通过当地领导提供的资料,我得知了这条河的名称金线河。在东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天规模小一点的河流,叫银线河。金线河,银线河,都很短,大约20公里的样子,最后都汇入了俊河,又进入淮河,从江苏省进入大海。 但无论人们给她起了多么美丽的名字,她已经不能称为河了。因为,河水已经脏了,河里的生命没有了,河边的银沙滩没有了,工业废水无情地改变了她的颜色,农业面源污染正向她的身体里灌注大量的化肥与农药的残留物。金线河和银线河,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沟。 谁是害死她的元凶?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787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