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全球通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70)
fqng1008 2019-5-20 23:02
七十、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全球通史 》 《全球通史 (第7版)》是2005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是董书慧、王昶、徐正源。 (一)内容介绍 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后经作者多次修订增补,现已更新至第 7版,在保留原文精华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这里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版以飨广大读者,让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近年来,在作全球观点或包含全于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二)作者介绍 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伤口为学术界称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 : 它是欧洲的病人吗 ?》、《全球分裂 : 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 : 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 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三)该书目录 ◆1500年前的世界 第一编  文明之前的人类 第 一 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质 第 二 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 三 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 第 四 章  古代文明的起源 第 五 章  古代文明诸类型 第 六 章  古代文明的结束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 七 章  最初的欧亚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 第 八 章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上) 第 八 章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下) 第 九 章  印度文明 第 十 章  中国文明 第十一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第四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500-1500年) 第十二章  欧亚大陆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 第十三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十四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第十五章  传统的拜占廷文明 第十六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十七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第五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十八章  非洲 第十九章  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 第二十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后记 ◆1500年后的世界 中文版前言 序言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 一 章  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第 二 章  西欧扩张的根源 第 三 章  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 四 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 五 章  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 六 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第 七 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 八 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 九 章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 十 章  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上)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下)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上)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下) 第十三章  俄国 第十四章  中东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上)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下) 第十九章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四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上) 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下) 第二十一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二十三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二十四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  从大同盟到冷战 第二十七章  诸帝国的终止(上) 第二十七章  诸帝国的终止(下) 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与成功 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后记 (四)创作背景 二次大战后斯塔夫里阿诺斯离开巴尔干史领域,转向了世界史研究。他不满意于当时学术界盛行着的西方中心论,认为以这种观念为指导的世界史研究取向不但已适应不了二战后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世界形势,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做法还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斯塔夫里阿诺斯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探索。他率先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门采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内容的新的世界史基础课程。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一起被誉为 “开创美国世界史教学的两个加拿大人”。在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采用新的全球历史观和研究方法撰写的世界史逐渐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斯塔著述的《全球通史》正是这方面的尝试。 (五)作品思想 该书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不要割断历史传承性,二是必须把世界历史看成统一的整体。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而相互了解这些财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所以,要认识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相互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就需要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全球通史》正是以此为编纂指南的,它客观地论述了各民族对世界历史所作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从全球文明的宏观角度研究历史的观点,成为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 “全球史”写的实际上是“文明史”而这有别于传统的政治史、民族国家史,其目的是要推动世界上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建设”。而这种“共同文化”不是别的,就是现代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还强调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由现代文明的传播所创造的‘世界文化’将是同质性与多样性的一种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世界各民族在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本质内涵的同时,还将继续保留自己的某些可以与现代文明兼容的文化个性”。尽管斯塔夫里阿诺斯一直在努力突破“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但由于他特殊强调西方是1500年以来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以致于其书中仍不可避免地残存有“西方中心论”的痕迹。然而不管怎样,《全球通史》毕竟代表了世界史研究新的发展趋势。它摒弃了世界史撰写的国别史、地区史拼凑组合的方法,树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的研究方法,其研究重点放在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上。 《全球通史》不是一味地把读者拉向遥远的过去,而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它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使读者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正如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所论: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全球通史》正是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有机联系的具体揭示,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这一点作者是有清醒的自觉意识的。他指出,世界史虽不是一门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精确的科学,但也不是占卜家手中的水晶球,而是一门具有丰富和重要认识价值的科学,因为它透过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倘若对世界史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就能根据各种历史模式来洞察未来的一般趋势。 (六)重要意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为 全球史 观的代表作,对于中国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全球通史》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 阐释 方法,如 “古代—中古—近(现)代”的“ 三分法 ”,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一种划分方法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是不习惯的,因为大多数中国读者已经按照“三分法”形成了自己对历史的思维定势。但这样一种划分却有利于消除中国读者头脑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时间位差”,把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中去。众所周知,“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是 中国历史学家 对世界历史最为常见的阶段划分,也是从 西方 移植过来的一种世界历史阐释体系,实际上是西方学术界 “三分法”的变种。它无视“中世纪”只是欧洲乃至西欧独有的历史经历这样一种事实,而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镶嵌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同时也把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要比世界历史上的“近代”晚几百年。中国人由此不得不按照中国与世界两个不同的时间表来 理解中国 的过去与世界的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无意这样为难我们。它也使用 “中世纪”这样的概念,但主要用于描述欧洲的历史进程及其与欧洲以外地区历史进程的比较,而不是要把各地区的历史整齐划一。换言之,它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世界各地区的历史进度。实际上,当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已抛弃了传统的“三分法”,承认“历史在这个星球上不是按同一个速度进行的”,“三分法”存在着清晰的欧洲中心论 偏见 。正如美国学者威廉 ·迈克 高希 在他的《 世界文明史 》中所指出的: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不是 基督徒 ,并且只有 亚欧大陆 的最西端属于 罗马帝国 。一个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是一个影响全体的但无帝国疆界的宗教,在后来是它的分裂及由一个世俗的秩序取而代之,这种经历对于西方社会是独一无二的。其他社会的历史表现出一种不同的模式。 ”但是,对于“三分法”的否定并没有阻碍西方学者在世界历史分期上进行的不懈努力。实际上,多少年来,西方学者在世界历史的分期上一直在做不同的努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求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时间与 空间 的契合点。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普哲学】【全球通史】
lcj2212916 2014-6-11 21:42
【名稱】:全球通史 【作者】: 斯塔夫理阿诺斯 【大小】:955KB 【格式】:chm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6410257
1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6)
热度 1 yufree 2010-8-26 15:09
看来在28日报到之前我只能对1500年以前的部分做笔记了(《全球通史》主要部分是在最近这500年),剩下的部分只好等下次遇到长假有时间再说了(不过可能很遥远了)。我想那种认为通过读过这样一本书就认为了解了世界史的想法是很功利的且除了记住几个名词外也不会使人更加明智(有这种思路我建议直接看大事记年表更合适),所以看这样的书更多重在反思,像这种通史类文章会更多的帮助人们从历史中去找到些闪光的东西。好,废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这一编作者关注了两个基本问题:1500年对世界史的意义和西方人崛起的原因。这两个问题如果我来回答的话是这样的:1500年后世界各地与之前的时期联系的密切度不在一个层次而这更密切的关系却由西方人来实现的。但很明显这只是从联系这一个角度,我相信以作者的水平会给出更多更合理又更全面的答案。 作者首先分析了西方扩展时的穆斯林世界,应该说1500年所处的时代是穆斯林的天下,伊斯兰帝国带着商人与宗教纵横于亚非欧三各大洲并在其地理交汇处成为了霸主。这里作者对其通过经商传播宗教的方式作出了论述而这种方式会以两种论调出现在不同人撰写的史书中:文化侵略与文明传播,这两种都带有一定的偏见。事实上,这应该算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交流而当时的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作者论述了由突厥人发展而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能更多人的印象在于其搞定了苟延残喘的东罗马帝国但这些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并不只是对异教徒的领地(很不幸,他们西进时黑死病、百年战争及宗教内部矛盾可能是其获胜的主要因素)感兴趣,他们在攻占君士坦丁堡后又攻下了同一宗教信仰的叙利亚及埃及,相信他们的苏丹总会找到进攻理由的,所以一般战争的起因表面都是道德层面的而本质大都是利益集团间利益的再分配。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为所有人的利益而战也就是民主,但试问能有几次战争不混杂别的因素,换句话讲有时候不混杂别的因素根本就打不起来。接下来出场的是萨菲帝国,萨菲帝国这名字可能不熟但换成伊朗或波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萨菲帝国属于中东的一个强国他与奥斯曼土耳其、神圣罗马帝国及西欧的君主国间有着超越宗教的联系(虽然当时宗教的对立是无可辩驳的),但这里我想更多去关注下萨菲帝国内部的宗教矛盾波斯人的什叶派与土耳其人的逊尼派。中东是个火药桶不是没有历史传统的,便是同一类信仰都会相互掐架,而对于处于大陆商业枢纽的国家这是很好的利益再分配借口,所以当一种利益上的仇恨被不断抽象出来作为伦理规则时其产生的战争恶果便可能是对人类文化最轻蔑的讽刺。再向东走的莫卧儿帝国则在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很好的HX了伊斯兰教与土著的印度教。但这也仅仅是形式上的,阿克巴皇帝搞出来的神圣宗教虽然融合了很多种宗教,但因为理解这些有着混合与妥协的东西对于劳苦大众显然是过于超前了而没有流行,但免掉人头税却让他得到了更多的民众支持,很显然老百姓都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紧接着作者分析了出现在1500年左右的这三大帝国的强盛之处,强大先进的军事力量(但他们并没有太把技术当回事)、集权下相对高效的行政队伍(这取决于统治者的才能)、高度发达的经济(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都会促进其发展但也要清楚只要做一点微调就会变成衰落的原因。很快伴随统治者的平庸甚至昏庸、对西方的妄自尊大及对传统的盲信,这些帝国很快就成了曾经落后的西方人眼中的肥肉(其实这种情况到今天在某个神奇的国度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只不过现在可以披上更光鲜的外衣了)。愚昧与狂妄或自卑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创造了许多神奇的时代。伊斯兰帝国满不在乎落后西方的发展,这没有迎来尊重,迎来的是今天的北非、中东及南亚(这里可以将石油的影响排除掉后考虑)。 接下来作者关注的是天朝,天朝当然不会出现伊斯兰帝国中宗教派别的矛盾,因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没有断过而外来的文化经常是被同化的对象。大一统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点但不见得总是优点。事实上,天朝的朝代更迭对文化传承影响不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更看重的是天朝的科举制度与儒家伦理,而当时的天朝却十分自信的轻视了大陆另一端发生的变化,然后大家就都知道了。我不想在天朝的问题上多说什么,因为作为一个天朝人显然做比说来得实在。后面作者谈到了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作为一个受过日本历史题材游戏毒害而关注过日本历史的玩家,我只能说:历史很精彩,结果很无奈。其实,这种无奈正是社会剧变的先兆。 再下面一段是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这段其实主要说明的就是上面第二个问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跟促进科学精神的发展是八杆子打不着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是美学与哲学,其实文艺复兴的作用在于人文主义的兴起,而这对于个性的解放意义重大。我时常想,明代也有点文艺复兴的意思但对于天朝却是无果之花,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些什么或许可以从欧洲这段历史找到答案,我能想到的就是天朝没有出现政教合一的统治层而天朝人民作为受害方又实在是耐受力太强、传统惯性太大。至于宗教改革,很遗憾,我看到了路德跟加尔文的不懈努力,看到了妇女地位的略微上升,但这除了给心灵空虚的大众在寻找皈依时多了一个选择外并没看到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相反,因为不同的信仰者在相互指责中互相残杀他们事实上不断违背着他们教义创始人的一片苦心。但宗教改革很好的削弱了宗教的世俗影响力从而回归了其本职工作,这解除了一个影响其对外扩张的精神枷锁。如果去找,相信你会发现在很多帝国中也有类似的状况,但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时需要做的就是在去寻找这些事件背后更本质的原因,这是当下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白的,因为忍受一些拿现象当本质的报道是很累的,而有些人总是很巧妙地利用了公众的常识与认知误区来标新立异,自以为是其实也是愚蠢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介绍完了影响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后作者又关注了其经济与国家建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虽然1500年这个时期据工业革命还有些时间,但技术(不是科学)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当中航海技术与军用装备技术是最突出的,这里有人会想到指南针与火药,事实上除了这些经阿拉伯人改进的技术外欧洲人在造船、大气环流及火炮的改进等技术上的进步也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但这里不见得是因果关系,因为这些技术并不都是那个时期才被发现,同时我认为正式将这些技术运用到海洋这片领域人才的出现是推动西方崛起的主要原因,至于为什么在那个时期出现就要问问他们的想法了。什么想法呢?经商。资本主义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不获利就灭亡的生存法则瓦解了教会的传统统治,进而开始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与资本主义相提并论的就是新型君主国的出现,新型君主国的君主开始从商人手中争取支持而不是教会,政治更多的成为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战,在这种不间断的争执中特权在逐渐消亡或行使主体在不断扩大,前者要求平等而后者带来了战争。事实上,在欧洲历史的初期更多选择了后者,而这个扩大的主体就是商人。很显然,商人的贪婪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一直被压迫的原因则是多方面,有些事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有些则是道德层面的压抑,后面的日子对虔诚而善良的教徒来说不啻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 最后一段,作者依然给出了启示,那就是理论的依据要是理性而不是信念。没错,想当然是探索真相最大的敌人,那种相似就可能来源相同的想法会被史实所嘲笑,那么看看我们自认为得意的现代人吧:星座还是多数人废寝忘食研究的对象,神秘主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披着科学的外衣重装上阵,迷信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填补了现代人空虚的心灵。这或许跟这一编的主题有点跑题,但作者的睿智却跃然纸上,真相是需要探索的,短暂的生命确实是在跟求知欲开玩笑但放弃求知可能意味着永远的愚昧,这不应为人所追求。 ps:这篇写得并不好,其实之前的文章也有写的不好让我有删掉的冲动,但掩饰过去是一种愚蠢与虚伪的表现(不可否认的是在之前在别的平台上我就做过这种事),而毕竟我写这个只是为了记录自己读书的感想而不是传播福音。但如果有些观点方法能够对解决问题有所启发,那就是最好的结局。最后送上我老家图片一张(没错,是我老家)。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2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5)
yufree 2010-8-19 22:04
接上文,关注欧洲中世纪实际上是基于世界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循环中在合上寻找原因的研究观点。作者开篇就提出了新西方文明在多元性与适应性上对欧亚大陆其他种类文明相对封闭的优势,这一点上对后人在选择稳定与改革上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作者关注了中世纪的政治体制封建制度、采邑制度及教会。这三种制度分别在政治、经济及精神这三大领域里统治着中世纪的欧洲。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封建制度更像战国时期的中国,而目前我们认为的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不属于这种制度而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帝国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短暂出现在欧洲1500年以后的几个国家后就被资产阶级改革的洪流推翻了。同时放宽了看这种模式也出现在罗马帝国等更早的奴隶制国家发展模式上,所以没必要强调社会形态更迭的顺序性,每个区域的历史发展都有其独特性所以很难用一种所谓普遍存在的理论来指引现在的发展,因地制宜而已。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中世纪的教会,自从保罗与彼得从亚洲来到欧洲后基督教的发展就一直不那么顺利,但伴随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教会的作用从单纯的精神寄托走到了世俗统治,教会的权利在不多加大中迎来了宗教改革,此后天主教与新教分道扬镳,这是后话不提。至于欧洲的骑士是可以参考日本的武士来理解的,而中国文化中对应出现的应该是以尚武任侠为主要表现的侠客形象。从地理位置上看,欧洲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其更易免受侵略的影响(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他们还扮演了入侵者的角色),而相对丰富的资源也使他们能更快的发展。但很容易想到的是为什么在拥有这些良好的条件时他们之前没有崛起?作者给出的解释就是他们一直缺乏相应的技术。撇开这个观点不谈,作者能够提出这种反思就是很可贵的。我已经当了16年学生并至少还要做一段时间的学生, 在我看来,好的老师总是给我问号与叹号而所谓称职的老师总喜欢给学生句号,这种称职的模式有利于传承但极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然后作者从技术角度讨论了欧洲的一些优势,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欧洲人对劳动的重视与尊重,而这种态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这里面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士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中国的技术发展更为务实,这种务实的态度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当作者谈到经济发展时,14世纪的大萧条是很值得注意的。14世纪的欧洲是笼罩在疫病、战争、饥荒等一系列兴邦级天灾人祸中的,但当这些都过去后还真是慢慢变好了,这绝不是源于灾难本身而是源于人的反思与进步,所以天朝就别做那种多难兴邦的梦了,扎实的预防要比宣传生命奇迹强无穷倍,我为什么突然来这句是因为最近看了一部叫做掩埋的获奖被禁纪录片,有兴趣请自行翻篱笆解决。另外,作者又提及了出现在欧洲松散政治体系下的自由民,而这在专制的帝国中很难出现,至于自由民的作用就有他们中大多数经商的人来体现了。很庆幸,这些商人后来把握了国家并为自己的人民带来自由与财富;很遗憾,他们给世界带来了几百年的压榨。同时,这一政治体系为君主国的统治带来一些特色,世俗的君主从查理大帝后开始向罗马教会效忠,但伴随其自身实力的增长教皇的影响力也在减弱了,配合其国内经商的自由民的经济支援,国家的概念逐渐在欧洲形成并加强。作者这部分论述为读者形成了一个关系网,从中可以看出那种将发展单纯归因于某一或某几都是欠妥的,互为因果,互为影响是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将历史问题简单化的做法背后一般都有断章取义的可能。之后作者谈到了文艺复兴的酝酿,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大学,大学是由教会学校发展来的,其作用更多是求知而不是赚钱、更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这种原始的求知需求应该是永恒的。而这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于中国厚古薄今的教育方式与务实求稳的工具色彩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国科学原理体系的形成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论及西欧的扩展时,十字军东征是值得注意的,他们是宗教热情的产物,也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欧洲不断发展的产物。也许这些也可以被理解为结果,但欧洲在经历了14世纪大萧条后明显有了更多的扩张需求。当他们将冒险作为一种生存发展事业而不断努力后,后面的故事就不难想象了,地中海这一文明中心逐渐被西欧所取代了。最后,作者特别关注了西方的女性,前面说过,农业文明造成了女性的性别劣势,在西方其由封建制度与教会制度体现。单论基督教,教义上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但考虑不同人对教义的理解这一教义在执行上总是灵活性很大。女修道院就是这样一种产物,她们把自己交给了上帝(感觉像尼姑)。而世俗生活中女性也很不自主,在城市中女性确是享受与男性一样的经济权利,但不享受政治权利,而在乡村则是有干不完的话,看来东西方在这一点上差异不大。其实作者这段叙述告诉了我们一个不算光彩的事实:不论发生了多大的历史变革,女性似乎始终是习俗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其实,今天也一样,起码作为一个学理工的男生可以相对容易找到工作,而女生更多选择了升学或转行。 最后的启示作者对一事成功,事事领先的观点做出了批判并提出遏制领先法则。的确, 领先从来都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必须以变易变来适应世界的千变万化。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这一编所以被独立主要是因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非欧亚大陆的历史发展相对比较独立,不同文化间交流相对较少或没有欧亚大陆那么密切,但作者能写着一部分就在形式上暗示了全球史观。首先介绍的是非洲,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后非洲好像从历史书上销声匿迹了但事实却是好像很少有人愿意穿越撒哈拉沙漠(事实上7000年前那里还是个畜牧区)去考察这个似乎并不开化的地方,当然开不开化是有点一厢情愿的。这里作者列举了一些非洲文明的考古发现来说明非洲的冶铁技术可能是原生而不是欧洲传过去的,其实作者会把这拿出来说就暗示了西方史学界对自己文化的认可度要远高于那些所谓野蛮的文化,其实这种光环效应对于每一个所谓的成功者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能否跳出这种思维更多的要通过严谨的证明而不是联想。铁器的出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这也直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出现,紧接着就是贸易的出现,其实相同的进程也在欧亚大陆上进行着。事实上,由于公元6世纪安拉的出现,穆斯林在非洲对外贸易上是起着重要平衡作用的,近些年非洲也有关于中国瓷器出土的报道(这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郑和带过去的,因为要求阿拉伯商人不从中国进些瓷器实在是有点魔幻色彩)而更重要的是非洲为欧洲提供了可以与亚洲交易的黄金(这里面的关系还是找个阿拉伯商人说明比较好一些)。但曾在非洲出现的诸如加纳、马里、桑海三大中世纪帝国文明高度发达的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当其受到贸易衰落与北部侵略的严重影响后也很快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其实整体来说非洲也曾经是中世纪一个不能简单用落后与愚昧来形容的地方。从结果上看,欧洲的崛起为其赢得了几个世纪的话语权,但从过程上说,无论是当时所谓最先进的中国、被宗教压迫的黑暗欧洲还是由贸易而兴起的非洲,其都以更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演绎着文明的发展而这时他们也不会多么在乎后人辉格党式的点评。 在对美洲与澳洲的阐述上作者是以维京人展开的。根据其论述,维京人(也就是北欧海盗)在11世纪就发现了美洲但搞了100年后发现那里也不怎么好住,看似更开化的哥伦布代表欧洲再次发现后显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们用入侵就解决了。说起来印第安人跟我一样属于蒙古人种,但他们30000年前就跟我的老祖宗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由于他们进入的是无人区而不是入侵到别的土著(相关人类学数据请自行查阅)的地盘,其生存压力就小不少了。而中世纪这个时期的印第安人也产生了其独特的农业文明,他们使用的语言文字及农业生产方式因为不同于入侵的西班牙人而被认为是异端,后果就是今天的研究人员发现其复杂程度要远超当时的欧洲甚至现代的一些农业生产方式。如果说因为某样东西不同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看起来也比较三俗就给扣个落后或愚昧的帽子,那么可能出问题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然站在最高峰去看别人那就像相当于否认了更高峰的存在,这很可怕(但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美洲这一时期拥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形式:玛雅文明、阿斯特克文明以及印加文明。逐渐消亡于10世纪左右的玛雅文明属于典型的刀耕火种式文明,但很奇怪的是其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似乎最近的2012情结把这些都忘记了而更多钟情于其关于新纪元开始的预言。单就历法而言,玛雅人的历法周期确实是非常的准确,别的就不好说了。至于进来又有人提出的一些关于预言验证及所谓的神启,反正说的比较细的基本都被后来发生的事证伪了,说的比较粗的就看个人怎么理解了。其实我大可以举一些被证伪的事来说明一些问题,不过面对未来我们目前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能把某一事件的所有影响完整列出来的地步,这点相信搞生态的体会会很深。不过相比中世纪欧洲人在教会的愚民政策下认为自己会赶上世界末日审判的精神状态现在大可以看得淡一些。 相信未来不是以通过否定可能性来获得的尚方宝剑,它仅仅是一种态度 。从人类与黑猩猩走上两条进化道路以来人类就无时不刻的面对灾难,事实上这种要求生存下去的本能应该对一些恐惧免疫掉了,当然我说的是伦理上的免疫而不是认知上的免疫,认真的生存下去就好了。预言这种东西应该是有跟没有都不会影响我们太多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表现。死亡不过是每个人的最后一站,但当你发现你所在的生命列车好像没有走到你预想地方的时候不要慌张,这不过是换一条路到站而已其并没有改变要到站的事实何必自寻烦恼。其实在玛雅这个问题上说了这么多似乎也反映了我对其也比较在意,这不过是一个有着精确历法的逝去的文明,如果在某些未出土的文明中也有类似的历法而其结束的日期是2000,那又会怎样?历史不讲可能性,而人们在认知上都或多或少存在按照惯性思维的选择来组织知识的倾向,所以我也就说到这里了,有些选择权一直是在自己手里的。阿斯特克文明有点像古罗马文明而玛雅文明有点像古希腊文明,有点意思吧。而阿斯特克人对于献祭的热情却是一种可怕的存在,要知道,疯狂的敌人就是更加疯狂。印加人创造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国,很明显兄妹通婚这种乱伦行为也确实为保持血统纯正做了贡献,当然这里就事论事,并不是说兄妹通婚符合现代伦理观,例如欧洲王室间的通婚给研究人员提供了血友病这一遗传病的很好素材。然而当西班牙人来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脆弱了。在作者看来,三大文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有一个重要原因不交流。这与其专制与宗教不无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传染病。有人就提出过明朝是因为黑死病灭亡的观点,虽然这种观点比较极端,但在美洲大陆上似乎类似的现象确实导致了人口急剧下降。不论怎样,美洲大陆上的居民却为世界后来的人口爆炸做了贡献,那就是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传播。好,我们再来看一下澳洲,澳洲人的封闭性就更强了以至于现在澳洲土著人要比美洲土著更稀少。毕竟,我们不能对一些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土著人说些什么,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认为自己就很聪明了,人类社会的悲剧就在于总是五十步笑百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作者单独拿出一章来说明欧洲扩张前的世界,欧洲,带着一种陆地上的孤独感与压迫感开始向海洋说话了。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一些优势可以带来世界的霸权后,他们却又毫不犹豫的动手了。 最后就是启示,面对这个500年前的世界,人们在为自己的行动寻找着理由,但这不应成为种族主义,特别是基因作用发现后的种族主义大行其道的理由。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文明间的交流却对文明的进步及有意义,因为交流才有平等。北欧人,曾经的野蛮人,在几场博弈中取得了胜利,但这从来都不说明有什么人种与胜利的联系,因为人之间的差距很小很小,而所谓的胜利之间的差距很大很大。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4)
yufree 2010-7-31 22:04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 这一阶段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应该说这样一种划分是没有太大争议的,1500年左右确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点作者在第五编里做了单独说明所以这里就单纯地指出所谓中世纪的起止年代。在第一章节里作者还是优先关注了这一时期欧亚大陆上出现的一致性及其原因。当然如前所述欧洲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提及的是商业纽带,这个说实话不是那么明显,中亚有伊斯兰教帝国收过路费,东亚的几个王朝忙着打仗且到了明朝郑和下海转了几圈后事实上还开了海禁防倭寇(当然这两件事并不能简单联系,所以作者对这一时期的海禁也很困惑),不过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下一个时期的开端地理大发现有了实际的意义。然后作者提到了技术纽带,好的,这里作者提到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那么我上一篇笔记中曾说过四大发明是一种YY行为,现在我可以为反驳它找到点依据了,事实上三大发明这一提法是培根提出(虽然他不知道这三大发明是哪来的)。但说它YY我也还能提出些证据的,印刷术无可厚非,但火药跟指南针在中国是用来驱邪与看风水的,真正把它们用到军事与航海上应该是商业头脑不错的穆斯林干的(如果有人说元代的火铳也用在军事那我也承认,不过那种水平的技术并没有使其替代冷兵器成为主流军事用品)。至于说纸的问题,因为考古界发现了西汉的纸(这个还有点争议)所以蔡伦的地位并不如原来高,但纸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确是巨大的(这个作者也提到了)。但印象中有个出国的同学曾说国外不太了解四大发明,所以这一提法的YY本质还是比较确定的。我更倾向于说在中世纪这一时间段中,这四项技术传到后来四处闹事的欧洲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但对天朝而言,这四项技术的意义要大打折扣了。有意思的是目前西方不太关心技术的祖宗而天朝却一直告诉自己的后代说我们的技术是他们技术的祖宗,这显然是一种自我YY的文化特质。另一个纽带就是宗教纽带,木匠儿子的种种学说在保罗与彼得的宣传下日益扩大,甚至务实的罗马帝国皇帝都不得不把它作为国教,罗马教廷的存在为中世纪的前期打上了一种阴影,宗教迫害是为数不多能够与民族歧视相提并论的东西。但要说好战,伊斯兰教也毫不示弱,几次十字军东征的目标基本就是伊斯兰教帝国及其他的异教徒与无神论者,而伊斯兰教的圣战一直持续到今天。其实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伊斯兰教早期是受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影响(主要是一神论)的而且套用天朝思路犹太人跟阿拉伯人都是一个祖宗的后代(好象是闪米特人),这两家掐架确实有点不尊重祖宗。东亚则更多的受佛教影响(但有意思的是佛教发源地的人现在更多的信伊斯兰教或印度教且佛教到了中国也显然的因地制宜了),宗教更多的伴随艺术确实成为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纽带。这后作者提到另一个因素蒙古帝国。这个帝国促进了欧亚一致性但方法不太人道。整体来说这一章的讨论有点牵强,作者似乎找不到更多的论据,其实这一阶段甚至说1500年之前,一致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通过商业、宗教来带动而限于当时的能力,这些东西除了技术进步更多的可能是给人们特别是能掌握这些信息的统治阶级或精神贵族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这是我YY的)。 在接下来的五章里作者分别叙述了伊斯兰教、突厥蒙古人的侵略、东罗马拜占庭文明、儒教与西方的革命。伊斯兰教是三大宗教中出现最晚的一个,但伊斯兰教在中东乃至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始人先知默罕默德的经历无疑要比耶稣剽悍得多,而其后续的哈里发也是相当的剽悍。有意思的是早期想信伊斯兰教似乎并不太容易,从哈里发的角度看信伊斯兰教的人多了税收就少了而这一情况在社会暴动后就缓和了。当阿巴斯王朝坐享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时我们就可以听到《一千零一夜》的精彩故事了,但这属于扯皮,伊斯兰帝国的剽悍在于其保存了能让欧洲崛起的希腊文明、传播了来自天朝的东方文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一时期其贡献不容置疑。从一个理工科的学生角度看,那一时期伊斯兰帝国绝对是世界科技中心,而对于欧洲人而言其后来文艺复兴的老底也差不多是伊斯兰帝国保存下来的。 至于突厥与蒙古人的侵略,可以进行注释的就是突厥人经常从雇佣军的角色反客为主从而成为侵略者,这招对阿拉伯人与蒙古人都很好用,而蒙古人的征服行为因为没有文化上的认同且自己民族的人数与其占领地人数不成正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同时在作者看来,这两个民族的入侵实际上为伊斯兰教形成欧亚大陆上的一股制衡力量做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通过战争传播了文化并促进了不同起源文明的相互影响。作者在这一章最后提到了经院哲学的消极影响,天朝的经院哲学是什么?十三经?但现在似乎经学复苏的动向很大,希望天朝大学真的能将其积极影响而不是消极影响给复苏了。下一章作者讲述了东罗马帝国的命运,自西罗马帝国挂掉1000多年后东罗马帝国才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中灭亡这是很不容易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十分尴尬,西面有当时代表野蛮人的十字军及一批意大利商人骚扰而东面也有波斯、伊斯兰、土耳其等东方力量的入侵,而其囿于历史较为保守的生存策略也终究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这一点跟天朝有相似之处。 作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对天朝的叙述中就表明了这一点,作者是比较赞同科举制在公平选拔人才上的作用但他也尖锐的提出了其弊病削弱了创造性,培养了顺从性(其实现在也是这个样,历史在开玩笑啊开玩笑)。另外,作者在这里关于儒教的发展中提到了朱熹的理学并将其命名为新儒学,而儒家思想的发展实际是更曲折的,但对政治产生影响确实是朱熹理学的一个重要表现。这里作者对中国文明传承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值得一读。本章后面作者分析了日本洋葱式借鉴型文化,其实日本在这一阶段就很会把外来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他也干过海禁的事,但不同于天朝,日本是因为自己不给力,天朝则应该是认为自己太给力了。当然,末期的日本战国史一直是其游戏的一个主题(不可否认其游戏设计真的不错),但仔细看过这段历史就发现其战争规模并不比天朝占山为王的山贼与官军间的较量大多少,所以作者直接没提这一故事良多的时期。 然后作者费了一章的笔墨来讨论西方文明,其实就是欧洲文明。欧洲中世纪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东征的十字军、教皇及骑士,但其实应该更精彩。在此将其与下一编作为下一次的笔记主题。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288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3)
yufree 2010-7-21 19:47
今天去书店才知道这本书并不便宜,北大出版的第七版修订版两册原价要近100元,有个没前言没序言封面破损的盗版合订本还要30元,如果读或收藏的话建议网购一套正版,约70元的样子。不过如果跟我一样是个穷学生的话就点 这里 ,这样主要费的就是电费了。今天的笔记要做到第二编完事。 在第四章作者提到的主题是欧亚大陆古典文明在初级阶段的一致性。这一观点的尺度就比较大了,但不容置疑是其根源为技术进步。有人曾比喻当今世界的发展犹如一列快速运行的列车,但目的地在那里去无人知晓当人们在某一方面的进步导致有了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时,传统就显得不堪一击但在击碎传统后又会发现自己也不适应了。困惑正是引导人们发现新知的本源,特别是在技术进步领先了文化进步时。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一时期看到古典文明中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交锋,甚至后续两千多年的多次文化进步都要从这里来寻找依托或根据。那个时代的先贤(这个词应该没用错)所形成的区域文化特质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然而,另一项更重要的就是商业交流,因为只有通过商业交流所带来的认知困惑才可能是推动文化发展,而没事到处游历的人虽然在个案上更重要但发现新知最多说明一个人了不起而传承这种知识则需要更务实的态度。作者在这里分商业纽带与文化纽带进行论述,相比之下,作者并未向我刚才那样说谁更重要或谁产生了谁,而是尽可能地罗列了事实并很谨慎的表示两者都对一致性产生影响但之间关系并不特指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急于从文章中发现一种简单的表述方式,这样不会在看完后一团浆糊,而作者则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来论述问题,其给出的结论的前提条件很多而且如果仔细读会发现其文章的前后照应非常全。这个实例说明读者与作者态度上的不同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说简单点就是观其大略跟断章取义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在曲解作者本意上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我尽量去理解作者本意但笔记中出现的应该是经过我加工后的文字。本章最后提到了宗教问题,这在天朝属于敏感问题,但依我看在本科中有必要开一门神学的公共课(先别喷,我是无神论者)。我们学的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说明自己的正确性上不遗余力而在对比其他哲学流派时一笔带过,这是一种NC行为,其最NC的地方在于只讲了其他流派的缺点而完全不讲或曲解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其实有兴趣可以在天朝做个小小调查,当你让受调查者耐心的完整看下哪怕一套神学著作后那个人不皈依的可能性会小的可怜,而对于科研领域的人也完全适用,只要然他看看科学基督教的教义及相关作品马上就会呈世界观颠覆状(当然这是夸张,但我对当前的教育手段有验证的信心)。简单说,我们的大学给我们的主流化思想教育其实毫无意义,在面对一些理性外衣下的东西时接受这种教育的人都要从其中学甚至小学课本中找答案而马上就发现自己上当了。那么为什么要开神学?要对比才有思辨,要容许有不同声音才会有新声音,强迫一个人接受某种世界观是不道德的,把东西都铺开了让学生选而不是替学生选,至于结果那个谁也管不着。当然这里也要交代下,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就一定要对有神论有着足够的认识并在认识过程后仍然能够给自己而不是别人一个认同无神论的答案。世界观人生观这玩意走到一定程度是根本妨碍不了科研与政治的而更多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就像两千多年前先贤们所面对的迷惑一样。当然那时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与佛教在作者看来仍然具有社会担当的作用,这里也对那些能够深入理解其教义并甘于为了人类进步走下去的有神论者表示敬意,殊途同归。 接下来的几章分别论述了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这里要是写原因很容易就让人扣上地缘政治学的帽子,为什么不太敢说呢?因为这一学说曾为二战服务过,虽然有点成王败寇的意思,但出于对战争中罹难的人及来之不易的和平的尊敬就不说了。生存下去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基本基础,而怎么生存不同民族有不同答案,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给出的答案缔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有时候看着那些思想结晶时真搞不清人类的认知水平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希腊、罗马,终于在西罗马帝国被入侵灭亡后进入了中世纪,这中间的历史过程其实看几部电影就明白了,但要是详细说原因恐怕还是直接读更好一些,总之希腊罗马文明为后续的西方文明打下了一个剽悍的基础。至于印度文明,除了知道阿拉伯数字是他那里搞出来的以及一些纪录片外之前并不了解,这里不好说,但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存在肯定不能仅仅用所谓的等级种姓制一个原因来解释,相信精通梵文的季老能体会到这一时期的印度文化的精髓,作者虽然罗列了不少但感觉也不是特别了解。至于中国文明我也不说了,这里截至到了汉代,作者关于中国的一些描述让我很不适应,另外不知是不是为了凑全球史观其中一些表述跟我看到的资料差异较大。下一部分作者提到了文明的衰落,作者认为在出现城市文明后事实上只有三大发明是有重要意义的铁器、字母、铸币。这里就老老实实接受四大发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YY行为吧,本应对外宣传的倒成了对内宣传,这种自娱自乐的精神颇有某Q当年的风范。事实上在受到外来侵略这件事上,只有欧洲地区是最本质被入侵了:先是欧洲当地土著后是匈奴,但也正是这种遭遇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接受推陈出新。印度跟中国都有着强大的吸收同化外来入侵者的能力,这种强大的能力不仅保存了文明也阻碍了一些火种的出现。当然作者这一章的分析也很有看头,有些有意思的人物与观点在电影与新闻报道里也经常表现出来。但我在想如果当年没有今文经的传承与古文经的发现,中国会不会也会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或许这些都是细节问题的同时历史是不接受假设的。 最后,作者总结了这一时期,有一点很有意思:俗文化与雅文化,这种在亚欧大陆同时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也是区别于新石器时代的一大特征。现在国内也有研究这个的,郭德纲|周立波 。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务实的人那么每一编的最后一段都是必读的,因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以历史角度对现实的观察。至于最后的问题:文明究竟是诅咒还是福音?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共同的选择,谁都要承担责任但又不是哪个人能担当得起的。 下次将聚焦于欧洲中世纪。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2)
yufree 2010-7-14 22:09
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 前言里反复提到的全球史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人史学外行,不过这种超大尺度的研究角度在新兴边缘学科中是比较常见的。当然,越大了就越不好说特性了。从石器时代到古典文明史书上往往通过典型事件来进行区分,但总体说还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新工具的广泛使用(这里作者用发明个人认为有待商榷,有需求有动力但没有需求也总归有人去干些莫名奇妙的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里有人惊呼:这不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吗?差不多意思但两者关系在作者看来是互相作用,共同促进。这里作者提到一个现象:也许部落生活是清闲快乐的,但国家的组织形式所产生底层农民劳苦工作带来的高生产率淘汰了前者。有点物竞天择的意思,但历史发展却并没有完全淘汰掉部落生活,而是在不同环境中以适者而不是强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可以说,对环境与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将帮助人类找到新的方法,而那些动不动用别的环境中不完全规律来教育子女的方式则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糟粕。 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与性别关系的不平等在作者看来是各种古代文明的共性,这种通过讨论共性来研究基本规律的方法对于研究者的本身要求很高,因为证伪的方法很简单反例,写教材的人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当读者发现反例时会自然的推翻教材的权威性,而多数的中学课本都是这样编的。教材是激发读者思考以获取新知的重要工具而不是是非词典,试想一个将竖式解乘法作为金科玉律的学生面对铺地锦算法时会何等的吃惊,而其本质却是一致的,没有批判与反思的教育怎能面向未来?扯远了。分别来看,社会不平等是以纳贡关系为基础的,而性别不平等则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说:我熟悉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法哪去了?抱歉,中学教材上的分法基本是个废柴分法,属于拿来主义的畸形产物。讲完共性后作者介绍了几种文明类型,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文明、埃及的帝国文明、克里特岛的海洋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的商朝等等,夏朝哪去了?这个不怪作者,夏朝不被国际公认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可信的史学证据。1996年开始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搞到最后都快成国际大笑话了,夏代可靠存在的证据还是模棱两可。其实,纠结于是否存在已然没了现实意义,大陆教材上照样有夏而港台却没有。事实有时就是不给面子,但给自己造面子的行为是得不到任何尊重的。总之,不同的文明由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一些特点而寻找背后形成的原因要比执着于谁是强者,谁出现的早等面子问题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独讨论了游牧民族并将其作为这一时期文明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更本质的就是内因了)。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看作是所谓野蛮人对所谓文明人的胜利,但是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却出现了反例,这与文明的同化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这其实在我们这里更明显,文化上的优势同化了入侵者并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的进步过,但后面会看到作者其实对希腊文明的完全崩溃所孕育的新文化更有兴趣。当然写东西就脱不了一些环境影响,谁都有这种局限性,而过分的强调却并不能说明谁对谁错,最多算是不同观点的交流。想从别人的言论中找到结论的是一种可怕的懒惰,而动不动就好为人师的态度也是对别人独立思考能力的蔑视(我很清楚自己就有这毛病)。 今天就到这里,这种边读边写的方式确实比较累,不过感觉挺不错的。最后用清华大学的完整校训来结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1)
yufree 2010-7-10 22:22
现在我承认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对于历史的忽视将会对其学习方法产生不良影响。高中的文理分科并不需要对此负责,因为现行的高中的历史课本不论对文科还是理科生都没有表现出史学尊重事实的基本原则。学习高数的时候贾老师反复对课本中定理没有标明作者而感到气愤,当时我的感觉是只要能用就可以,纠结于这些细节没有现实意义。但现在可能不会再这么说了,尊重历史是人类文明中的精华之一,沿着某学科历史发展的脉络会发现很多学科之外的东西,把这些联系到一起才能最终帮助我们回答一些更本质的东西。另外,我看书很少做笔记,找得到的只有早些年对《论衡》做过的简单记录,这个习惯很不好。笔记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其对于丰富我这种记忆力只能留给最简单的表达方式的脑袋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全球通史》的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诺斯,选这本书来做笔记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原因(毕竟还没开始看),或许读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因为不感兴趣而放弃掉,但这不重要,我愿意将自己的观点与作者观点进行对比来达到一种反省的目的,而获得这种反省是我对历史类图书的唯一要求。 看书先看前言是很重要的,要不然思维是不能进行很好的收敛的,这样就极容易产生感觉很热闹,但什么也没留下的读后感。这本书有多个版本,因为作者已然去世,第七版已然成为绝版,而这里看得也正是这一版本。前言中作者坚持了一个观点: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有一种观点的大致意思就是写史的人事实上写的是他自己时代的史学观点,没错,简单的罗列是赶不上一个历史年表来的清楚直接的,而罗列之外的东西显然是受作者本身世界观、人生观的限制的,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人本身就是受时代限制的。本书的作者显然深知这一问题,所以其并没有打算去通过对前人的批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是很务实的提出要用新的史学来帮助解决新的问题。那么最新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就是面对出现的种种社会环境等问题,人类需要从聪明的灵长类转化为明智的人类。其实,这一问题也不断被不同的人以各种方式提出:人的伦理能否战胜自身的堕落?人类的短暂寿命能否承受信息化的文明数据?我们的各种探索是以理想为出发点但能否到达幸福的终点毫无疑问,就每个人而言,这些问题并不会带来除了烦恼以外的东西,但思考的步伐不能停止。这并非出自什么法律义务而是出自责任、尊重、理想等一系列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却又不断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的东西,它并不虚无而是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会以各种伪装出现,你可以忽视但去要承受相应的后果。当然,我见到过的学历史的大都很乐观,作者也是这样。相信未来,这种生生不息的态度恰是人性中最闪光的一点(没有之一)。 OK,let'sgo. 第一编史前人类 且不论复杂的第四纪各种变化,地球终究是因为出现了人类而变得与众不同了,人类是否是进化的终点是值得思考的但却带有不小的空想色彩。人类的起源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来自非洲还是多点起源?这个问题有着各种答案,有个有意思的基因调查曾指出现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基因竟可以集中到一个来源而很多史前人的基因却莫名奇妙的消失掉了,这好像很有利于Adam与Eve的故事,但其也存在样本选取上的问题及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史前人经历了从基因变化向文化进化的过渡,作者提到了一个社会矛盾: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这与前言中的内在思想不谋而合,当然反复提及必有其现实意义的。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史前人的生活可能并不如现在一样方便,但就其生活的年代而言,其生活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文明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人提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原始人类似共产主义,很幸福;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其存在的杀婴及崇拜传统的习俗衍射出其并不幸福。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幸福观去套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生存一直以来都是硬道理。当然上述状况是发生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总会有一些人不安于现状的,这很重要也很残忍。农业的出现将我们带入了新石器时代,从结果上看我们似乎更先进了。我给先进加引号是因为这种带有对比色彩的词我一贯不喜使用,总有一种盲目的自大在里面生根发芽。农业,给了我们更大的自主的同时也加速了旧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分解,其摸索出的生产方式对于我们能够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审视规律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里作者提到了3000年前秘鲁山区的raisefieldagriculture,其培养出的作物要比我们引以为豪的现代农业生产出的作物要大得多,看到这我们并不能得出古人比我们更强大的结论,但至少提醒了我们:智慧创造可能性,可能性拯救未来。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建立了村庄之后,定居也会成为一种孕育美丽文化的新土地,这是文化多样性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史前一万年的带有平等特色的颠沛流离逐渐被稳定的家庭定居生活所取代,这会产生什么?作者在最后一章作出了描述。人性是一个说不明白的东西,性善or性恶?作者给出的描述是两种都存在的史实,所以人性是需要加一个环境限定的,加什么呢?我们的伦理能给出答案吗?只要抱定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信念与不断积累的文化传承,我相信人类会以实际行动给出一个负责任的答案的。 下一编将锁定公元500年之前的欧亚古典文明,改日继续。通过今天的阅读,我认为本书作者不啻为一个大家,因为他看的很透而这种阅读是很快乐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