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回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国留学的日子
schuetzenhof 2010-8-8 05:55
正当欧洲求学,赶上了一个中国文化全面向外推广的机遇,有幸追逐这股潮流而动。祖国的需要,就是召唤。站在国外的讲台上,面对一张张洋面孔,才发觉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仍然知之不足。 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的邀请,似久旱逢雨露般甘甜。 7 月的暑假,坐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课堂上,书声朗朗,童真再现。 北外的教授们敬业勤勉,不顾酷暑之炎热,放弃节假之休息,整整一个月和学员们充分交流,手把手地传道、授业、解惑,感动着,受用着,载负着! 来自欧美的学员与北外的教授们合影留念 颐和园之秀美,山光湖影之重游,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遗产,美不胜收。 坐龙船,体会皇家生活,品尝皇家圣宴 童年小学,文革风光无限,手工课被破四旧了。补课吧,补课!决不含糊,剪个寿字祝愿祖国永永远远繁荣昌盛! 女儿留学澳洲,也要学学中国文化,还要登一下长城,如此才不负巾帼枭雄之厚望,是否 ? 一个月飞逝而去,然那段留学的日子却终不会忘记!
个人分类: 天马行空|44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归的心也很脆弱
ghyang119 2010-7-1 22:27
针对之前某个博友提出的海归和本土学者的工资待遇差别,脚踏两只船的问题,我个人理解如下: 有些朋友看到的或许只是一面,那些两边都能得到好处的海归其实不是很多。您看到的是舒服的一面,风光的一面,但是为什么他们脚踩两只船呢?在这里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认识一个科学家,他在国外的工资是国内的10倍,但国内的工资就已经比一般教授的高了。他妻子和孩子还在国外工作,他本人都已经55岁了,每个月往返于两国之间要2次左右,甚至某个月来回了3次。坐飞机的感受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还需要倒时差。长时间下来,他身体受不了,病了下来。之后很多朋友去看他,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国内那么点薪水,何必要跑来跑去呢?他最后只给了一个答案,国内的大学需要我,学生需要我指导。从国内该学校的教授眼里看来,他的待遇都超过了他们,还可以申请很多大项目,于是嫉妒心就出现了,就会说他两边拿工资等等。但这背后,我们都清楚,申请了大项目,拿了工资,这些都是与压力成正比的,压力增大,责任增大,于是自己的付出将会超过常人。如果海归只为了这工资或能申请课题而回国的话,我想这样的海归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国外太清闲!其实回国的海归,都是为了能帮国家做点事情,能将自己所学的报效祖国,否则就不会一个月坐2个来回1万多公里的飞机了!这滋味真不好受!比空姐还强,可谓是将飞机当公交了! 所谓的重视,其实也就是让海归有种回家的感觉。国内的学者我也有见到过非常棒的,他们也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这些本土学者的家庭和生活都在本地,发生事情解决起来也非常方便,尤其是校内的事情。但是海归人生地不熟,在学校里和周边都没有亲人和朋友,为了干出一番事业舍弃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我还见过一个重点大学引进的海归是973首席科学家,每天下班很晚后回家吃泡面,吃了几个月的泡面,最后瘦的没法认了,美国的妻子和孩子都非常心疼他,也抱怨不少,最后孩子不认爹,老婆不让他回美国。所以海归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问题还有家庭问题。我们还是用平常心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鼓励他们,其实海归的心很脆弱。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45 次阅读|5 个评论
看看俺身边的海归多“牛”!
wangxh 2010-3-29 18:51
看了 焦宏远 先生写的《 发生在身边的海归故事 》,突然起来了鄙人身边的海归,说几位出来凑凑趣,最重要两位大侠都是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浪潮的春风归来的。 第一位, M 博士,被介绍时,头衔很多,当时听上去好像是某某大公司董事长的感觉。当地政府重视海归,先拨款 50 万元作启动经费,再免费提供实验基地、对外联络办公室和相应的教授、 XX 专家、首席等等学术头衔(头衔又增加啦!)。此君先花 30 万元购得一部进口轿车,然后招聘两个工作人员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均为女性,出来进去一左一右,很是令人羡慕,出没于大大小小的为海归举办的各种场合。听说此君后来申报一个科研项目:经费 2000 万元,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 2000 万吨淡水,成果是一种 20 多毫克的什么东西( 不是笔误,就是毫克, mg )。 第二位, W 博士(其实跟鄙人同姓,嫌他恶心,故意不说出来)。此君自我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去过十几个国家讲学,最后落叶归根、愿意回国效力。最初活动经费同样是 50 万元,也是拿出 30 万元购买坐骑,不过此君没有聘请女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当地政府大肆宣传,一直将其捧为区政协常委和市政协委员。当然免费的东西实验基地、联络处等一样也不缺。申报科研项目此君比较智慧,不像 M 博士,比较靠谱。据说搞到数千万经费(包括 863 计划项目)。后来野心膨胀,与超大型企业家(不能透露,说出来一定有人知道的)搞联合,结果闹成经济纠纷,让人家一纸诉状使其锒铛入狱(据说得到 13 年住别墅的机会因为是重大诈骗罪)。结果此君连国内大学毕业生都不是!!!怎么样,幽默吧??? 真正回国效力的海归,请不要多心,鄙人绝对不是与海归过不去。只是就事论事。上述第二人( 上述的博士带引号 )不就是打着海归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吗?其实他仅仅是内鬼,连土鳖都不是!不过呢,这年头,海归还是吃香的! 作为对比,鄙人身边的土鳖更多,最多犯点小小的学术抄袭、剽窃等等现象,确实不能与此二君相提并论。 当然鄙人身边令人敬佩的海归也是有的,第一位当然是鄙人的硕士导师啦,老人家到现在也没买起一台轿车。第二位很有成绩啦,祝愿老人家今年冲院士成功! 注: 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另外万一故事是倔人瞎编的呢?不就白烦恼了吗?
个人分类: 社会|550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上海交大教授金拓:什么样的华人学者适合回国
laijiangtao 2010-3-1 15:28
上海交大教授金拓:什么样的华人学者适合回国 来源 科学时报 2009-10-26 9:31:51 近几年,海外华人学者回国是国内学术界久议不衰的话题。有人从作为中国人或华人的使命感论及全身心投入的必要;有人提醒国内学术界凶险的现状;有人在国内现行环境下如鱼得水;也有人从十一楼跃下,为自己的归国选择画上悲壮的句号。林林总总,这一切何以发生?形形色色,怎样的人才适合回国?让我们试着分析。 商学(或管理学)中有一术语unmet needs,也许应该翻译为有待满足的需求。那我们就以中国社会客观及主观的需求为线索,对归国华人学者作一下分类。 第一类学者,认定中国学术界人文环境的改善(或整顿)为第一客观需求,并因为全球最大的学者群体中竟少有人无保留地指明皇帝新衣,升出一股铁肩担道义的气概,从而宁取载于历史的个人贡献,不计当下的世俗得失。这类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而且有不吃皇粮的生存资源和抗打击能力。对于这类学者,国内学术界越是不尽如人意,越大有用武之地,回国是发挥更大影响的不二选择。 第二类学者,虽也将改善中国学术界的人文环境为己任,但舍不得放弃已经取得的学术积累,更认定在体制内推动改革是更有效的方式,特别有耐心从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缓缓做起。这类学者凭借以往的学术声誉获得了一定的钦许和钦护,拥有了一方在体制内发挥影响的舞台,有相当的生存资源、体制内发言权、抗打击能力以及一旦全面失败也可以卷土重去的退路。这类学者的回国,符合其个人目标,站在中国科技事业的立场,更是多多益善。 第三类学者,学有专精,业有所成,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于学术研究,一方面了解到国内丰富的科研后备人才与短缺的高水准学术指导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巨大需求,从而两唇不议窗外事,但求科学报母国。这类学者一般能得到相当程度的钦赐、钦护和钦特批,与国内丰富的基层科研人力资源相结合,科研条件比起海外兴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类学者的归国对于个人和中国科学事业都是有利的。 第四类学者,虽有相当的学识贮备、经验积累、全球视野和敏锐判断力,但尚未达到不花大气力公关便能得到钦字号的资源的程度。对于这类学者来说,同时进行科技攻关和行政公关力不从心。两相权衡,他们认定国内丰富的基层科研人力资源与领先的科研思路相结合所带来的成效将大于暂缓科技攻关而猛烈行政公关的好处。这类学者明了:既然选择科技攻关优先,走吃皇粮这条路必然苦海无边,遂将自己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希望靠技术市场而非官方评价来认定自己的突破性研究。鉴于全球范围内源头技术的研究地点东移,这类学者的归国对个人和国家都是有利的。 第五类学者,在个人的学术素质以及不费大气力不能获得的钦字号资源这一点上与第四类学者相当,只不过科技攻关和行政公关的优先顺序不同。这类学者一方面擅长或者爱好纯基础研究,有着不得不吃皇粮的难处,另一方面具有相当的行政公关的能力和兴趣,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适应国内的学术文化,从而进入如鱼得水的境地。这类学者如果有办法抚平周围人群的心理不平衡,归国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是很滋润的。对于中国科技事业来说,虽然他们的归国能够带来科研和技术上的进步,但同时也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学者的目标的实现带来难度。 第六类学者,所有方面都与第五类学者相当,唯独少了高效开展行政公关的能力和兴趣。这类学者的归国对中国的科技事业是有利的,但吃着难吃还吃不饱的皇粮,望不到头的艰辛生活可能成为问题。 第七类学而未成者,在海外华裔学人不但数量众多而且热议归国的今天,仅仅拿到博士学位,做过两年博士后已经很难被当做归国学者了。如果反正在海外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回忆一下《北京人在纽约》中阿春的那句不是天堂、不是地狱,而是战场的名言,乘全球科技行业东移的趋势,趁尚未褪尽的青春,回国淘金一回。这类学人必须明白:科技人才分为大量的草根型基层研究人员和一个领域只需数十人的科技领袖型人才,而在两者之间,自己既比不过国内同行的性价比,在能力和学识方面也达不到领袖人才的程度,找好定位是避免失落甚至悲剧的保障,如果有鲁迅说的那种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雅量,绝对也能得到愉快。 然否?还请高人评判、斧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后什么时候该回国?
guoxiangyun 2010-1-11 10:12
一个在德国的朋友为是否回国犹豫,来信(电邮)希望我给他些建议。我 觉得决定是否回来、什么时候回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如果是不相识的朋友这样问,我可能不敢乱说。但他是比较熟的朋友,所以就不自量力地想了几条。 (1) 自己和家人是否都已经习惯了而且喜欢国外生活, 再呆多少年都行。 (2)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是否准备让他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国外 (3) 自己是否真心喜欢科学研究的生活,还是做什么都行只要自己快乐就行。 (4) 自己是否总愿意跟在老板手下干活,不用发愁科研项目的事,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5) 是否有了切实可行的想法,觉得自己应该马上开展某一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个工作目前做的人比较少,一旦切入顺利,可很快占领一块阵地。否则的话可能失去一个好机会。 (6) 国内是否正好有合适的位置,能让自己去开展自己所希望的研究工作。 以上可能仅仅对正在欧洲做博士后的朋友有点帮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65 次阅读|6 个评论
你就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热度 1 ripple 2010-1-4 17:04
爸爸,你走了,就在几天前,在我们赶回家,守在你病床边的时候。 你走了,留给我一丝仅有的安慰。因为就在你离去几个月前,我曾告诉你:你就是我的英雄,虽然你可能并不明白我全部的意思,也没有问过我,但是父子心息相通,我相信,你一定能知道我想说的很多很多。 不错,爸爸,你就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是你默默地托起了我的翅膀,让我在空中自由翱翔,但是也许你不知道,我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能够像你一样,成为像你那样的人。 你留给我的印象,像一幅幅永不褪色的图片,在眼前浮现。 干部下放时穿着高筒雨靴背我行走在河堤上的你,回城后到外地出差常常深夜回家的你,初次出访国外前夜吸烟沉思的你,下属前不苟言笑严谨无私的你,看到我大学毕业自立而满意的你,退休后才开始做家务事的你,在机场接我回国头发花白的你,电脑前通话劝我回国报效的你,听到我们升职,就职高兴祝贺的你。 爸爸,你不会知道,这些场景,我们从来都不曾忘记。 我们记得你寒苦求读,入学名校,青年事业早成的事情,见到你工作勤勉无私,正直,真诚,待下属严格热情,感觉到你在科技界和行政机关里为人称道的声望和威信,更感觉到你在家里对我们子女的期望和支持。 我出国以后,你就盼望着我能回国工作,这一等就等了快到14年。这14年,你和妈妈在家里度过了一个个冷清的春节,克服了许多许多病痛和生活上的难处。你对我们从来没有过要求,也没有过催促,仅仅是默默地等待,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看着我们成长,听我们带来一个个好消息。 终于你听到我们的好消息,在看到你的愿望即将能够实现的时候,你等不下去了。但你还是不说,仅仅在随身携带的临终遗言上写下:原来准备等回来再说,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你不告诉我们,就是不告诉我们你等不及了,你明明知道你等不及我们2月我们春节回家,等不及看到从未见到的孙儿,宁愿让我们浪费白白为你攒的几十天假期,也不愿意告诉我们,让我们回国探望,只是怕我们为你耽误了工作。 现在,你走了,在路上,你要记得我对你说过的,你就是我的英雄,你是我梦想成为的一切,我能够在天空自由翱翔,全是因为你,如风,托起了我的双翼。 爸爸,你看,我飞过雄鹰,那都是因为你,托举我到云霄之上。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3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了,明尼苏达
wangyk 2009-12-8 17:21
王 应 宽 2009-12-08 UTC-6 CST UMN, St Paul 别了,明尼苏达 再过9个多小时,我就要告别明尼苏达大学,踏上回国之路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半年似箭,转瞬即逝,访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即将惜别明大的两周,邀约拜会了许多明尼苏达大学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如穿梭外交一般,建立与他们的联系,期待日后的交流与合作。自觉成效显著,令人鼓舞。 在明大半年,结交了很多朋友,临别之际,连续几周的告别宴,形式各异的送别仪式,依依不舍尽在酒席中 此时此刻,心中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感激之情。回国之后,唯有常怀感恩的心,每天过着感恩节,为远方的朋友祈祷和祝福。 近200天的朝夕相处,爱上了这片布满湖泊的土地,爱上了这里热情好客的人们。这里熟悉的山水人情犹如第二故乡,期待以后能常回来看看。 别了,美丽的明尼苏达!别了,热情友好的明尼苏达人!
个人分类: 游学美国|4501 次阅读|2 个评论
拉长的人生,其实可以更精致
kksonne 2009-10-26 10:28
今天收到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的邮件,这篇文章我是第一次看到,可能之前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类似的话题。其中的一句话 拉长的人生,其实可以更精致 ,很有体会。转帖的文字中也道出了很多海归的想回国的一大理由: 父母亲情 。 转帖如下: 盛 老师,您好! 刚刚结束又一期培训,看到这篇文章想起Super的彩虹图子女角色在某一刻是需要增加起来的。生涯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但是许多时候却可以早早逼自己去感受可能的未来,然后让这种单向度更具规划性,减少人生许多可以避免的遗憾。 生涯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机会期:也许是给孩子爱的机会、给孩子好习惯的机会、让自己成长的好机会、好自己更幸福的好机会拉长的人生,其实可以更精致。职业规划的意义莫过于此吧。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 1998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 12 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 12 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 3 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 , 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 孝 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http://blog.cnal.com/?uid-6-action-viewspace-itemid-324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国,准备好了吗?
热度 1 kksonne 2009-10-14 09:18
盛弘强(2009-10-14) 非常欣喜看到饶毅教授写的《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不愧为新时期留学归国人员的楷模与身体力行者,值得赞赏。留学生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回国最好 ?目前许多人考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引进的人才水平也普遍高起来了,张口就问是否是国内外名校。(按此出身逻辑,许多知名教授当年大学卑微,拿到现在都要被拒之门外了)。是否有CNS论文。因此大部分人会考虑,要么一直在国外,拿到副教授以上的职位,拿到绿卡之后再回国(这样与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才有谈论的条件),一般条件的海龟多得是,目前可以说好学校是他选你,不是你选他。(大牛另当别论)。(BBS上戏言,海龟回国变奏曲 去年是求贤,今年是应聘,明年是招安。) 很明显,2000年前后(包括之前)研究生毕业有出国深造机会,出去的比率很高。反而,现在出国机会多了,大家却不愿意出去了。宁可在国内医院或者高校谋个职位工作,先占好坑,反正以后也可以出国进修学习。这一变化,我觉得很有意思,说明现在的学生对国外情况也了解比较多(网络普及以及大量海外留学前辈的经验交流),国内好的学校工作研究硬件也不错,国外能做到的,只要努力,我们也能做到,这是自信心的表现。另一方面,看到先期出国的海外学子纷纷回国找工作,有危机感,还不如近水楼台先自己找好工作,再寻求发展,这作为策略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海外学子患得患失,往往决定不下。一再拖延,等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比如父母亲情等等。相信这一代出国留学生,他们的父母亲属绝大部分在国内,寄点钱表表心意不是父母最终所愿。儿女发展不错父母都不会阻止,但总希望儿孙能多聚聚。如饶教授所言国内尽管有许多问题,但总体上不容置疑的是基本设施上去了,生活水平也好了很多。 希望更多的海外学子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助力完成强国梦(无论身在国内国外)。 儒家哲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大家的饶教授可能会少一些平常海龟的困惑,但应该也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阻力,但他全职归国做了很好的榜样。 我还是主张自己前先前发表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544 )中的观点: 按自己的节奏,做喜欢做的工作 ( do with my pace , do with my like )。 你永远无法完美设计你的将来,那先做好眼前的工作。 以下转帖网上几个类似话题的帖子,可供借鉴。 我们为回国准备好了吗? 最近常常问自己,我为回国准备好了吗? 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确实是有种危机感了。 几年前,远的不说,就在8-13年前,海归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这些早期的海归,回国后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开创了很好的局面。 而今,海归的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出国前为什么要出国,当时的期待可能还真不小,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 等到出来了,就想着回去,这就是当时的思维定势:出来就是为了杀回去。 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的回去,大部分都混到了副教授位置。这似乎就是海归的归宿。无意识中我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生存模式。然而,最近仔细想想,如果人生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这么走下去,是不是太没有趣味了?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宁愿尝试一些不同的领域,而不愿意在已经做得太成熟的领域继续做些修补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我承认自己更倾向于做一些有开创性和挑战性的工作,这可能是个性使然。但很快你会发现,实际上我们平日做的大部分工作并不那么挑战和开创。有时候真的很难相信这就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忍受枯燥需要有更宏远的理想。刚开始来日本,忙于熟悉实验室,熟悉同事,熟悉研究课题,熟悉实验设备。当这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后,我开始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反思。我下一步该如何选择。还是像当初一样目标模糊吗?我为什么在这里做博士后,中国需要我吗?退一步讲,如果中国都不需要我,那我快乐吗?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满足了吗,才能得到发挥了吗? 我思故我在,想起了笛卡尔的名言。 说这样一个话题,是想抛砖引玉,和科学网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博士后的下一站去哪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向?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白,那我回去又能干嘛? 有人跟我说,那去大公司吧。还是混经验吗?能学到真才实学尚可,问题是能混到什么样的经验?大公司毕竟不同于小公司,我们在里面就是机械性的做一些被分配的研究工作。因为公司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创收和短期回报。实际上,在日本,因为产学研结合得比较好吧,很多实验室都和公司有合作,实验室甚至成了公司的研发基地。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到的新颖的,有开创性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因为老板不支持。当然,由于和应用走得很近,所以你会了解当前业界需要的是什么,这点比在国内部分实验室疲于跟风要好,学科发展的脉络你能把握得比较清楚。 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不同,应用研究需要在某一领域持续的投入人力和财力,应用研究必须要有工业需求的支撑。基础研究更多的是兴趣在主导。而国内工业研发的薄弱以及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行业垄断基本已经宣告中国在某些成熟的高科技行业永远分不到一杯羹。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战略,必须是把握当前形势的,引导未来潮流的。所以国家最近几年,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我国在生物医药,基因工程,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重点投入,力争在世界上处于有竞争力的位置,力争在这些新兴领域创建一些新兴产业,依靠科技强国,依靠科技出口。这是很有远见的。我想,如果自己只是在海外混了几年的博士后阅历,做了几个项目,没有学到真正过硬的本领,没有对所在学科有独到的认识和见地,回国又能干什么? 是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如果10年前海归回去是开创局面,那现在我们回去的主要任务就不仅仅是开创局面,更多的应该是发扬光大,继往开来,努力推动国内产学研的结合。促成研究成果的应用化。 fro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2250 回国发展: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海归的分类 第一类: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由国家出钱,单位保留职务甚至照样发薪水。这类人在美国的时间不超过2年,一般是一年。由于留学的性质决定了此类人不能长期留在美国,因此他们从来美国的那天就没有长期的打算,在美国期间节衣缩食,尽量省几个钱回去,他们不会买车,长期在downtown,因此也不能够深入的了解美国人的真正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很苦,所以对美国没有什么好感。相比之下,国内的稳妥生活更有吸引力。所以他们回去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严格来说,这类人不算真正的海归,因为他们的家本来就在中国,他们在中国的联系远比在美国强,美国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学习地方,就和去北京进修一样。国内宣传的优秀回国人员多属此类,虽然大部分人是好的,但是此类人当中有不少人回去放卫星的,比如一年发表6篇文章,放弃高薪的诱惑------ 第二类:单位公派人员。此类人大多数在经济上和原来的单位没有关系,或者是自费,或者是靠美国的奖学金生活。只不过单位不肯放人(美名为留住人才,其实是把人当作他们的私有财产),只好挂个单位公派的名堂。这种人如果家属都来了美国,在美国绿卡到手,有一份工作,一般不愿回去,因为出来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回去是不甘心的。 第三类:自费留学读书,经过几年的拚搏,学位到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工作很不理想,绿卡也遥遥无期,因为年轻,在国内的生活经验不多,没有家庭拖累,希望回去能找到好的工作。一但有好的诱惑,这种人最愿回国。 第四类:留学美国,生活在美国多年,学位到手,绿卡在握,有分稳定的工作,家属也在美国,小孩已经基本美国化美国已经是他们的家,与国内的关系很少。这种人因为是家庭的顶梁柱,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会放弃现有的工作,贸然的放弃一切。如果有好的项目,情愿合作或者做空中飞人。 第五类:是第四种人当中,来美国多年,生活已经小康,小孩也已经长大,家庭已经不需要自己花太多的时间。虽然美国的生活已经稳定,但是也没有再发展的前景,如果回去能够在经济和名誉上都有收获,这种人是愿意回去的,不过根绝对留在美国。 第二章:回去,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吗? 首先,你的家庭成员意见一致吗?如果你的妻子/丈夫/子女反对,你处理好这种矛盾了吗?如果造成家庭成员的不和,甚至反目,你认为值得吗? 第二,你回去的目的明确了吗?为名?为利?你不用和我说单纯是为了报效祖国,因为报效祖国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不是说回去才是,你可以唱唱高调,但如果目的不明确,回去后你将会很痛苦。 第三,你回去真的能发挥你的作用吗?如果你完全相信什么来美国的招聘团的话,你就错了。他们的目的是来观光旅游的,如果他们真的认为你是紧缺的人才,不必来美国,直接邀请你回去实地看看,谈谈,就和美国的面试一样,不光是让他们了解你,也让你了解他们,这样才真的是想用你。 第四,你了解你将要做的工作吗?如果你单纯是高学术的,我劝你留在美国,回去你能够做出的成果不会比在美国多,当然,如果你想做类似纳米水,脑白金一类的,美国没有的超高科技产品,在美国是做不出来的,不过要小心喔。因为国内基础研究仍然是不受重视的,不要认为只要埋头苦干就万事大吉,记得功高盖主这成语吗?你有了成果,本身就是对直接上级的乌纱帽的威胁,如何平衡这些,就看你玩得如何了。 第五,不要轻易的相信某位领导的许诺。中国官场上的许诺是最不可靠的,不要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当然,没有官方的支持也不可能办事。就算是外资企业,也不免要与官方发生关系,如何处理需要相当的技巧。 第六,你还记得毛主席教导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吗?如果你还记得,你仍然有毅力,有能力,有精力,那你回去。否则,你还是留下吧。 第三章:回国前的准备你做好了吗? 1。如果你的家人和你一起回去,他/她的工作安排好了吗?你儿子/女儿的学校找好了吗?你要有心理准备,他/她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因为国内大多数的单位要求30岁以下,硕士/博士学位,有N年相关经验-------,他/她符合吗?你对安排你的子女的学校要你的赞助费也要有思想准备。 2。你要教育好你的子女,过马路不能只看红绿灯,要尊敬开车的大爷。要让他们脑子里开始有阶级斗争这根弦,不要让坏人拐跑了。 3。如果你单身回国,夫人的思想顾虑打消了没有? 4. 最后,想一想,万一呆不住了怎么办?把以上问题看清楚了,你可以做决定了。各位好走!! 第四章:回国创业,你是那种人吗?年国内又兴起了大办留学生创业园,有省及,市及,县及,如果要把这些创业圆都填满,恐怕全都回去都不够。这有点想十年前的大办经济特区。中国的官场就喜欢搞点名堂,就是所谓的留政绩。为什么办留学生创业圆呢?因为这比做什么都容易,圈块地,立块牌子就行。如果有鱼儿上钩,那就是政绩。偶尔有办得好的,那主管官员更是可以在其政绩上大书特写了。没有也没有关系啊,地还在嘛,在说,征地当中的好处不也白拿了?在国外的留学生,决大部分是工薪阶层,手里有项目的有多少人?而有高科技项目的更是凤毛麟角了,而真的高科技项目不是牵涉到专利权问题就是受美国的管制,能那么容易出去吗?所以有人挺而走险,将在美国公司的一些产品秘密透露给国内的公司,可是这样作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有人为此而坐牢了吗?在看国内的扶持,给10万元-100万元的起动资金,如果真是高科技项目,这丁点钱能做什么那?其是真正的目的是想吸引国外的投资。但是能有大比投资的留学生有多少?你愿意把你的退休金都投进去吗?那么难道就没有办法了?有,有人利用留学生的优势,打留学生的牌,银行贷款用的是留学生的名,当然,项目的风险承担也是留学生,所以一但失败,留学生可以拍屁股走人,所有的责任就可以都推给留学生。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创业方式。 第五章:回国发展:搞好与领导的关系 一但你回国,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与单位领导的关系。众多的实例表明,如果不处理好这种关系,十有八九你在单位里站不稳。首先,你要了解领导的意图。一般来说,如果你是单位第一把手招聘回去的,你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如果是第2把手来招聘的,而第一把手意见含糊的,你就悬了。为什么哪?这得从中国官场的任命制度来谈了。在一般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根据级别不同,可以配备一正一副至一正5副。第一把手是由上级任命的,副手可以由第一把手提名,上级任命。但是往往上级会另外任命一个副手,而这个副手往往与第一把手不是意见一致的(表面上还是和气的),里面的学问,简单来说,就是让此副手与第一把手相互提防,互相监督,这样上级就容易掌握下及的动态,防止下及造反。无论如何,就象磁铁永远分成两极一样,在一个单位里,哪怕只有3个人,也会分成2派(虽然有是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一但有利益上的冲突,马上见分晓)。所以如何平衡关系,就要下功夫啦。最简单的方法(不是100%灵,但至少90%)是,如果几个领导之间意见不统一时,对第一把手的指示要坚决的执行。因为第一把手是有决定权的,整你非常容易。如果他赏式你,你的工作就好做。当然,对其余的领导,也轻易不要得罪,之间的平衡,就看你的本事了。 其次,切忌太过张扬。有成绩不要忘了说是领导有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那怕他完全不懂业务。别以为你留过学就比别人聪明,有能力,国内的能人多了去(至少他们自己认为是这样)。回去后,也许(一般是)给你个一官半职,但绝大部分是副职,为什么?要考察你会是那一派!业务是次要的。 第六章:回国发展:你能走多远?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没处理好,你很可能失败,如果没有后路,你就更糟糕了。 首先,现在招聘留学生是热点,有些地方,单位(相当多的)把能够招聘到多少留学生作为政绩,因为这比较容易达到,也容易宣传。说以,你首先要摸清楚,你是他们要你作为神台上的供品还是确实要你干点真事。最简单的判断是看看你要去的单位是否有业务上的强手。因为往往是这些强手与单位领导不和,所以领导才从外面找你来压制他们。那你就要小心喔! 其次,你刚回去时,头上顶着留学的光环,你的弱点被此光环掩盖。慢慢的,你的光环就会褪色,一般是半年至一年。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内没有什么成绩,比如开发出新产品,申请到国家科研基金,估计你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如果你玩得好,也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国内的特点是没有游戏规则。 第七章:回国发展:生活真的是那样的吗?很多人谈到回国都谈到一点:生活比美国多资多彩。这点我认为是肯定的。就看个人的要求了。但是我要提醒一点的是,你决定回去之前,先回去2个月实地考察。因为很多人回去探亲回来都兴奋得不得了,我的XXX当上大款了,我XXX正了多少钱了,我的XXX有当上XXX级别的官了------。我先泼冷水。首先,你探亲回去和你回去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回去探亲,你是客人,中国人是最好客的,把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你,因为你是客人呀!所以你感受到的气氛是温暖的,享受的是高档的。可是,一旦你回国了,你不在是客人,你是主人,气氛会完全不同。等你回去,你才发现你那点$$$根本拿不出手,因为要花钱的时候可多了!因为你是从国外回来的,不拿点出来面子上过不去呀!不光是你自己,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面子上都过不去!可是比起用公款的人来,你那辛辛苦苦争来的$$$实在不算什么,但无论如何,你总得回报呀!等你安定下来,你要考虑业务了,如何坐稳你的位置了。你必须参与官场上的事了。你可以经常有饭局,有三陪,但是,凡事一但多了,你就会讨厌他,就和你讨厌夫人唠叨你一样,好菜吃多了就不觉得好吃,小姐玩多了也没有新鲜感了,你可能就会讨厌这些官场上的虚假,你要小心得性病了,小心其他人收集你的材料告你的状,枪你的位置了,小心血压高了,血脂高了。你给与家人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如果你很适应此种生活而不感到疲倦,恭喜你,你高升的机会来了! from www.geocities.com/azhitech/returntochina.doc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61 次阅读|5 个评论
透视“饶毅们”回国的理由----“归属感”的历史、心理及文化分析
livingfossil 2009-10-2 12:32
透视“饶毅们”回国的理由--“归属感”的历史、心理及文化分析 关键词:饶毅们;留学;回国;归属感;海归 今天是庆祝伟大祖国60华诞的重要节日,后天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这令人兴奋的历史时刻和节日氛围里,我本想写一篇短文祝福北京祝福中国、祝福亲人祝福朋友。可是,我昨天在网上阅读了饶毅先生的文章《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读罢此文,我的思想深受触动,我改变主意,决定写一篇短文谈谈我对“归属感”的肤浅认识,欢迎大家批评或批判。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已有很多中国劳工到国外谋生,也有很多中国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尽管这些漂泊在海外的中国劳工和留学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命运归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归根”,另一类是“落地生根”。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对于那些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人常常追问他们:“为什么要回国?”在我们主流文化比较认同的答案中通常含有“以爱国的名义”、或“以科学的名义”、或“为了科学救国的梦想”之类的熟词。 中国植物学界的学术前辈唐耀先生(1905---1998)是著名的木材解剖学家。他于1935年秋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跟随20世纪国际木材解剖学大师Samuel J. Record (1881---1945)专攻木材解剖学。1938年,唐耀先生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学界的学术前辈杨遵仪先生(1908---2009)是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两周前杨先生在北京仙逝。他的音容笑貌仍然留在我的记忆里,他所开创的事业仍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杨先生1936年 赴耶鲁大学留学,1939年获博士学位。唐耀先生和杨遵仪先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很快就回到了战火烽飞、苦难深重的祖国,他们属于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老一代“海归(海龟)”。我一直为学术前辈们执着而坚定的爱国热情和科学追求而感动。 我曾当面请教过杨遵仪先生:“您从耶鲁毕业后为什么要回国?”杨先生跟我说: “我们那一代人出国留学,毕业后基本上都回国了。我在耶鲁念书的时候,我的未婚妻在国内。我回国先要同未婚妻结婚。”杨先生的回答非常平静,非常坦率,也非常感人! 改革开放30年来,大批中国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赴海外留学。冷战结束以来,国内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和平发展与全面崛起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如今,一些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这应该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最近,有些在国外已取得很高学术成就和地位的中青年学者全时回国工作,这似乎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个最新看点。当媒体记者每每追问饶毅先生(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什么回国?”饶毅先生的答案总是三个字:“归属感”!(注:该术语的英文可能是“feeling of belonging or sense of belonging”。) 什么是“归属感”?这是文化心理上的一个概念。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其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由此可见,“归属感”属于一种社交需求。从文化心理角度看,归属感也许是人类生命里程中非常必要的社交需求或认同,它有助于人们实现健康人生、快乐人生与幸福人生。如果您拥有某种难以排遣的“归属感”,请您跟着感觉走! 我常常这样想:人有两条腿,仿佛有两条根,一条是生命之根,另一条是文化之根。俗话说:“根深叶茂。”如果“根”要扎得深,那么它必须有很深厚的肥沃土壤。那些在中国出生且在中国历史文化土壤里长大的青年学生一般早已“烙上中国印”。即使他们出国留学后加入了外国国籍,但他们还可能拥有“中国心”。他们的“落叶归根”心理或情结是很普遍的,这正是“归属感”的自然表现。这种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根”的向往、倾诉和回归。现在,有些中国留学生学成后或在事业巅峰回国服务,这种叶未落但先归根之情形也是“归属感”的正常表现。 有些海外华人,如著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在美国出生、在美国长大。钱永健认为他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也许他没有渴望回到他父母的祖国工作的这种“归属感”,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内心没有他自己早已心向往之的某种“归属感”。 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落地生根”,又叫灯笼花,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现已广泛栽培。在植物分类学上,“落地生根”的分类位置归属于景天科伽蓝菜属。它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叶片肥厚,边缘有圆齿,圆齿底部易长不定芽。这些幼小的不定芽均匀排列在大叶片的边缘,一触即落,且易落地生根。这种植物的繁殖方式代表着一种很巧妙的适应环境能力。在海外华人中,“落地生根”的情形也不少见。例如,有些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尤其是那些小留学生(有的不到10岁)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几乎是“落地生根”,因为他们能很快融入美国社会,或习惯当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人一旦扎根于美国社会的文化土壤,他们会建立起自己的归属感。一般说来,属于“落地生根”类型的人回国工作的兴趣和可能往往不大。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并不奇怪,当然也是无可厚非、无可指责的。 孙启高 2009年10月1日晚11点半(ET)完稿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5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呼应饶教授博文:国外博后回国应该从助教做起么?
cwhm 2009-8-9 14:18
一直都关注饶教授的博客,很喜欢他对中国的科研科研体制改革所发出的一些呼吁,在饶教授的博客中( 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一文提到,现在的海归博后,一回国就连跳三级,直接做教授,博导,这种大跃进式的向归国博后抛橄榄枝的做法,有碍于中国的科教发展。博文中谈到这种做法的弊端就是,一方面使得归国博后没有了晋升的压力,也就缺少了科研的motivation;另一方面就是在国际交流中,与国外的教授职称体制相比,当国际上优秀教授来访时,会觉得中国的职称标准低,教授不够教授格。 饶 教授给出的想法是,跟国外接轨,让博后从助理教授做起,并举例了北京生命研究所,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例子,希望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饶 教授分析的是事实,两个弊端也很在理,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以及考虑到这种现象弊端的对立面,或许会有些不同的想法。 (1)归国的海归,他们的资历够不够中国的教授,副教授的格? 国内对评教授,副教授,博导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要发表多少paper,主持多少科研经费。很多那些海归的博后往往都在国外做了不少paper,学术资历和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教授职称评定的标准。比如我们学校一年轻海归博后,今年2月份回国,在国外已经发表了100篇paper(第一作者论文60篇,通讯联系人而非第一作者论文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第一作者论文近40篇。)。论文共获得国际刊物引用一千二百余次。参与编辑英文专著5部,申请多项国际专利,这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内很多教授,博导的水平,总不能也按照美国的标准,博后做完后的第一份职称就应该是助理教授? (2)给了高职称就没有了晋升的动力了么? 首先不排除一些人把科研当做一养家糊口的职业来做,对于这些人,你晚点给他个教授让他再为此奋斗几年,等他做了教授,他一样会成了绕教授说的没有动力。其实国家的科研体制已经在慢慢改革来规避这种现象,高校的科研考核或许就是为这些人设置的,高校的聘任制也是为这些人设计的。真正想在科研上有翻作为的人,即使你给了他院长,校长,估计他都还得考虑下做不做,就是做了院长、校长,他估计也不会丢下自己的科研。 (3)给海归博后高职称真的没有一点利好么? 首先这个职位是对我们的父母的一种宽慰,读了大学,离开父母跑到海外做了几年海归,30来岁回家了竟然还要从助理教授做起,看看身边的那些曾经的同学,经商的早已经买车了,留在国内做土鳖读博士的,因为导师的关系,广泛的人脉也早已在学院混的很不错了。海归回来一无所有,一切都要从零打理,担心经费,担心有没有学生读自己的研究生,学院的老师也没一个靠山,真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那么大学如果爱才,爱青年人才,应该给他们什么?或许唯一能给的就是一个好的职位,让他在这点上有点优势,好招学生,好申请经费。再说了,从国外博后回来到国内,待遇的落差估计就更大了,国外读博士都可以开着私家车,回国了却要为五斗米算计,生活的落差已经给海归博后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昨天科学网的头条新闻还是 王辉耀:该遏制海外人才流失了 ,中国已经成为最大高端人才流失国,我们何不抛出点橄榄枝让我们海归的博士有种想回家的感觉。等中国人才越来越多的时候,教授水平自然会提升起来,自然而然的平滑过渡到美国科研职称体制就是最好的那一天。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5605 次阅读|9 个评论
人事:王晓东回国,徐冠华去清华,季羡林逝世
科学网编辑部 2009-7-11 16:51
周末收集的三条关于重要人物的新闻: 王晓东全时回国 入选千人 李源潮接见接受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二任聘书 清华大学聘徐冠华为教授 恢复筹建地学学科 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逝世 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93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国内的换汇遭遇 – 质疑护照是不是有效证件
rjxie 2009-1-15 14:26
回国出差、探亲或者旅游的时候有时需要在银行进行外币兑换,尤其对于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手头没有人民币的中国公民。我每年都有3-4次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所以经常要用日元换点人民币,捎些礼物或者国内好吃的给老婆和孩子。每次回国之前,总要在家里翻出些上次回来没用完的人民币,装在兜里,再顺便带上些日币备用。但也有人民币不够用的时候。有一次回国,下午4点半左右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因为我的老师6点左右在酒店等我一起用餐,我就直奔出租车乘车点准备打的。可突然想起我兜里的人民币不到30块(打的得150元左右),赶紧回头赶上要开的机场六线(票价20元)。结果是迟到了,6点40才到。 这次回国带了几百块,到了上海后又跟表妹借了500,可是到了临回日本的那天,兜里只剩下不到100块。因为想着没钱了可以到银行里去换(以前都换过的),前一天晚上我把表妹给我的银行卡还给了她。第二天早上表妹上班去了,我也出去准备采购些东西带回日本。去超市购物之前,我特地到隔壁的中国建设银行去换汇。我8点40到了银行的门口,才知道他们9点开始营业。我看见营业厅里营业员站了一排,估计在听小组长的一天安排。于是,我在隔壁的一家药店等待银行营业。过了9点,我进去领了《个人兑汇》的第1号。虽然有12个窗口,但听到我的号的时候已经是9点30了。到了5号窗口,我对营业员说,我要换2万日元的人民币。同时递上的还有我的护照。营业员先是将两张日币在点钞机上走了一遍,问我有没有身份证。我说,98年出国的时候户口被注销、身份证被收缴了(现在出国不需要了),现在就剩下护照了。她有点犹豫,喊过来一同事,问用护照可不可以换汇。这位同事翻看了我的护照,问我是不是中国护照。我说是的。她再问,有没有外国的永久居留权?我答到,没有。她说,那不能换的,外汇管理局有规定的。我说,我以前用护照在工商银行里换过的。她说,在这里不可以的。我看没辙,就对营业员说,我不换了,你把钱还给我吧。 我心里还想,白等了半小时,到工商银行去换吧。 走了10来分钟到了一家工商银行,人比较少,很快就到了窗口。营业员是一年轻小姑娘,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换汇。她说,把证件拿过来。我通过小窗户递上护照(我想起来了,日本和德国的银行柜台是没有窗口和栅栏的,营业员通常是站起来跟客户对话的。在国内的银行办事咋看上去像是在探监)。小姑娘好像有气地说,你的身份证呢?我说,我出国很多年了,没有身份证。她说,护照上也没有身份证号码。我说,我换了几次护照,第一本上有的,现在都没有了(关于此事,我还特意问过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为啥新换的护照上没有身份证号码。他们说,就是没有的)。小姑娘马上坚决地说,不可以换的。我赶紧说,以前我在工商银行换过的。她生气地说:那你去给你换的那家去吧。把护照通过小窗退回来了。同时,还找来一张纸,用笔划给我看外汇管理条例。我坚决地说,我用不着看的,估计你的业务水平太低。说完,我抬腿走出工商银行。心里还在想:我是中国公民,换些人民币咋那么难呢?算了,不跑了,去机场换吧。 下午我在机场顺利地用护照换了钱,不过银行要收50元的手续费(机场外的银行是不受手续费的),这也许是中国特色吧。 总结这次换汇遇到的问题,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护照算不算有效身份证。对于出国比较早的人来说,出国前户口要去派出所注销,同时上缴身份证。所以,我能证明我是中国公民的唯一证件就是中国公安局或者大使馆颁发的中国护照。一年前,工商银行在为我开户的时候,我就是使用我的护照当作有效身份证件的,当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于是我只有纳闷的份了:为啥换汇的时候护照就成不了有效身份证了呢?这都是事实。可是银行不顾这些事实,非得坚持要身份证,而且口口声声说是外汇管理局的规定。我真的开始怀疑营业员的水平以及国内制定法规的模凌两口和不严谨。这让我想起我刚看到的一则新闻。10年前由于在银行存款不需要以实名储存,李某以文莲的名义存入20万元款项,并取得了存单和密码。10年后当李某来到银行要求兑付存单时,因不能提供身份证明而遭拒绝。无奈之下,他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院。银行方面辩称,他们对以文莲名义存入20万元款项的事实并无异议,但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存单的支取必须出示存款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李先生并非存单上记载的存款人,不符合支取条件,无权要求兑付存单本息。法院认为,李先生存入20万元时,我国尚未实行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银行无需审核存款人的真实身份,存款人以他人名义或以虚构的姓名存款,也同样不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对于实名制实施之前的存款账户,不应将户名与取款人身份完全一致作为确认账户所有人的必需或唯一条件。当然,最后徐汇区法院判令银行应接受李先生提取存单本息的请求,结清李先生以文莲名义存入银行的20万元整存整取定期存单。 后来,我查了一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对于个人兑汇的规定以及外管局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总结如下: 中国银行 的办理流程:客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填写相关单据、交付现钞即可办理。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 :本人身份证(中国公民、户口簿(十六岁以下中国公民)、军人身份证件(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身份证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港澳居民)、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 护照(外国公民或有护照的中国公民)。 建设银行 的服务对象:个人结售汇业务适用于境内个人与境外个人,其中: 境内个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武装警察身份证件的中国公民。 境外个人是指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以及港澳台同胞。 工商银行 的操作指南:对于境内个人,境内个人经常项目项下非经营性结汇超过年度总额的, 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及证明材料在银行办理(需自带复印件)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 对于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及境外永久居留证的个人按境外个人进行管理。银行在为其办理结售汇业务时,在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别栏选择中国,护照号栏输入护照号码,同时在信息录入页面备注栏中输入永久居留证号码。 对于仅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个人,不能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 通过比较发现,中国银行是认可护照作为个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建设银行不承认护照的有效性,而工商银行则是比较模糊没有详细说明。更为有意思的是外管局的规定,我只有护照没有居留权,所以应该不是境外人士;我没有身份证只有护照,所以应该不是境内人士。敢情我既不是境外人士也不是境内人士,我不仅要问:WHO AM I?
149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拓:就事论事谈施一公的回国与在普里斯顿的留职[cc]
麦立强 2008-9-7 23:37
金拓:就事论事谈施一公的回国与在普里斯顿的留职 最近施一公是否全职回国以及施一公能否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外籍杰出青年奖项因为普里斯顿大学网页上仍然记载其教授身份(虽然处于按学术休假或休假状态)成为争论的话题。对施一公的主要批评在于施一公仍然作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申请上述奖项违规,有些更严厉的批评认为施一公回国是为了争取体制内的名利。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理由陈述如下: 一、教授全职回国确实需要过渡期 首先,我同意饶毅的说法:施一公回国需要过渡期。从普林斯顿大学网站上可以看出,施一公在普林斯顿的研究团队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有一批慕名而来的研究生、博士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施一公在决定回国及实施回国计划的过程中对这批人要有所交待。尤其是其中一些(与导师合作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一半的学生,应保证他们完成作为施一公的学生或博士后的普林斯顿学业。这其中还包括以施一公为PI的用以资助这些人员完成学业的Grants。而要做到这一点,施一公必须在名义上仍然是普林斯顿的教授。否则,这些学生必须过继到其他教授名下。我在美国的学术地位虽然远不及施一公,回国时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由于我回国后名义上不再担任当时任职大学的教授,三名博士生只得分别过继给不同的其他教授,其中两人因为涉及原来的研究较深,学术上仍然由我指导,几年来这两个学生隔着太平洋和我在国内的学生竞争我的时间,和名义上担任导师的其他教授的学生竞争实验资源,吃了不少苦头。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时还要在我所熟悉的领域找工作,名义上不是我的学生会有不便之处。我们应该理解施一公名义上仍是普林斯顿的教授是过渡的需要,而安排这样一个过渡期是对各方面负责任的做法。 我认为判断施一公在清华全职在普林斯顿兼职或者相反应该根据他在两校实际投入的时间。如果一个学者physically在国内的时间达到或基本达到一般规定的一年中的九个月,应该认为该学者是全职回国的。而当一个教授的学术活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国内时(定义为一年中9个月以上),不允许他/她利用国内的资源支持其在国内的科研活动,岂不是要人家做无米之炊。 退一步说,即便施一公在申请(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这件事情上违规,也不负有欺瞒的责任。首先,施一公没有隐瞒他在普里斯顿至今仍是名以上的教授的事实。其次,国内政府真对国内的科研基金的规定中对海外学者也有要求一年当中至少9个月事实上(Physically)在国内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至少给了符合这条要求的归国学者自己有可能符合规定的合理推定。在这样的前提下,施一公咨询了基金委,得到认可后再申请,在做法上没有任何欺瞒的成分。也就是说,即使有错,错不在施一公。 二、施一公回国在客观上得不到什么世俗的利益 那些认为施一公回国是为了追求国内的体制内个人名利的说法,我觉得是诛心之论。客观上,我实在想不出国内学术界的体制内能够给施一公提供哪些可以超过普林斯顿大学正教授的学术名声、哪些可以和施一公在美国的家庭收入匹敌的合法经济利益、哪些可以和其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及博士后的平均科研能力相比的实验团队?没有任何世俗的利益能达到这一点。即便是施一公在国内混上个院士、长江、杰青之类,并不能给他已经是普里斯顿正教授的学术地位加分。在国内学术界生存过几年的人应该知道,国内的各种头衔和奖项太多,获奖者良锈不齐,这些奖项对于施一公的学术地位没有任何提升作用,反而倒是施一公提升这些奖项的声望(仅仅是定性的)。施一公的学术地位早就超过了国内学者为之奋斗的杰青、长江、院士等头衔。 那么,是什么促使施一公回国呢?国内科学界的现状(不仅是学术水平的落后,更是学术风气的怪异)能够向施一公这样的学者所提供的只能是历史机遇和历史作为,是通过影响更多的需要受到施一公这样的学者影响的人们而达到的社会效果。也许正是这样的客观现状才让施一公有了几分悲壮感和使命感(我的诛心猜测),一时按耐不住,对记者进行了表露(尽管我认为对媒体应该保守和保留)。 三、施一公处在改善中国学术环境推动者的一方 许多施一公的批评者都指出中国的科研学术环境的恶劣是科学和技术水准落后的主要原因,从而对归国学者的纯学术地位在中国的作用不以为然。我了解中国学术环境的恶劣程度,也理解这些批评者的想法和心情。但是,处在科研第一线的基层科研人员要想在一个没有私人关系便没有可能生存的科研环境下靠科学专研生活下去,生活得好,只能寄希望与环境的改善。而学术环境的改变,不仅需要体制外的批评和揭露(尽管非常重要),还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有发言权的人在体之内努力。具体地说,国内凡是需要答辩的较大的基金申请,多数情况下评委们在进入答辩会前打算投谁的票已经大致有谱了,即使少数评委秉公评议,也改变不了投票结果。尽管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在项目评审的开幕式上一再大声疾呼评委:以国家利益而非小团体利益为重,基本上于事无补。即便是国内口碑最好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评阅,和发达国家(如美国NIH)的项目评审也有极大的差距。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要求评阅人的评审意见一般不少于100字,而美国则是长达4-5页纸的详细意见。美国的评审意见中也常常充满误解和错误,但是因其具体而详细,申请人有解释和批驳(address)的机会。中国的100字的评审意见,错了就错了,申请人没有任何解释和辩解的机会。所有这些,要通过制度的改良和执行的改进来改变,没有人在体之内做坚韧、细致、并有可能得到最高当局了解的努力,效果将遥遥无期。 对于希望通过改善而不是迎合国内现存的学术环境而在国内生存下去的基层科技人员,特别是对于那些只能在较正常的学术生态下生活但又离不开科学研究的人们,施一公这样的客观上在国内没有世俗利益,只有历史使命可求的归国学者应是天然的同盟军和战友。也许目前的争论对于仍然年轻的施一公是一番无妨大雅的锻炼,但我们不希望施一公的抱负夭折。对于国内科研生态的改善,施一公等一批人是难得的推动力量。对施一公的这轮颇有声势的批评(其中主要是误解)客观上会让新雨丝以往揭露过的以虚假或夸大的学术成果招摇撞骗的忽悠家们得到安慰。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个人分类: 新闻关注|4745 次阅读|2 个评论
You will kow Prof Shi's heart only after reading "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麦立强 2008-9-7 23:17
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 2004年,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合作奖,他在答谢辞中说:我确实为帮助中国数学发展付出了很大努力。另一方面,我很遗憾自己还没能回中国定居。无论我为中国数学作了多大的贡献,也无法与那些在中国土生土长,或是已经回国永久定居的人相比。 2008年2月,40岁的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他说: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从条件上讲,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的话,我确实没有必要回清华,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我想,如果引导正确的话,清华大学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批学生,他们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心里还装着一些自己之外的东西,以天下事为己任,驱使他们往前走,一定会有一批人这样做。如果这样,20或30年后,当我从清华退休时,我会很满意的。 施一公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摄影 王丹红) 我愿意将我的一些经历讲出来,让大家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我相信这些想法能影响一些人,当然,我不会奢望影响所有的人。像清华这样的学校,学生们必须立大志,担负起中国的将来。他们有非常好的素质和机会,但如果毕业后只为自己的柴米油盐关心,只为自己的房子和家庭担心,那是很不应该的事,至少我会很伤心。 1990年初,作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系毕业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施一公获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 刚到美国时,我并没有很强的回国愿望,觉得这辈子可能就在美国呆下去了,这可能与我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有关。1987年,父亲的突然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这是一场意外,但却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意外。当他出车祸被送到医院时,血压是130/80,心跳每分钟62,是一个活人,只是昏迷了。可医院要求送他到急救室的人先凑齐500元押金后才抢救,结果,当闯祸的司机在4个小时后将钱凑齐时,我父亲真正死了,没有经过任何抢救。 这件事让我对社会的看法产生了根本变化,觉得非常不公正,心里有许多怨气,出国时,对祖国没有太多留恋,更多留恋的是母亲和家庭,觉得父亲不在了,我要担负起抚养母亲的责任。 然而,到美国后,他遭受了一系列更大的刺激:我是1990年初出去的,参加聚会时,大家彼此会问是从哪里来的,有些中国人会支支吾吾不愿说自己是中国人,好像说出来是件丢脸的事。我很难容忍这一点:我是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非常令人自豪,现在不就是穷一点吗?为什么看不起自己?那段时间,美国媒体在中国申办奥运会、西藏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极为负面的报道,一些民族败类在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作证等形式肆无忌惮地反对给中国最惠国待遇 这些事情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爱国是一种最朴素的感情。我觉得家庭和清华对我的教育还是挺正面的,我的思想一点点地发生了变化,到1992年时,我就决定学成后一定要回国。 2008年2月,施一公全职回到祖国;3月,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办公室,他接受了《科学时报》的采访。他说:我回来最想做的事,就是教书育人。 选择清华 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 1984年,作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学生,施一公参加全国高中数学和物理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系,然而,他却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生物系。 我也很想学物理,因为觉得学物理是最聪明的人的选择。但在与北京大学签订了意向书后,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又找到他。这位老师说得更美好:生物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我都觉得到清华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施一公没有意识到的一个事实是:成为清华生物系学生并不像成为北大物理系学生那样理所应当,因为当时清华生物系复建刚一年,并在1985年首次招收本科生。 清华大学生物系创建于1926年,是中国最早的生物系。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植物生物理学启蒙人钱崇澍任系主任,这里曾荟集多位学术大师,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生物学家。 1930建成的生物馆是清华第二批四大建筑之一,拥有生理仪器1000多台,重要标本120多件。但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生物系被并入其它院校。 在之后32年的时间里,生命科学在清华园内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在,而国际生物学却在这时蓬勃地大步发展。 1978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首批公派留学生,39岁的清华大学教师赵南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深造。他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留校工作,在文革期间下放到江西农村。 在伯克利分校期间,赵南明发现许多物理学家正在积极地转向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科学的中心正在向生命科学转移。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毅然从伯克利转到加州大学欧文医学院的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希望以自己在物理方面的优势,为清华在生物物理研究上开拓出一新路,他给母校寄回了一封复建清华生物系的建议书。 1981年,赵南明回到清华,参加清华学科规划小组并受命负责复建生物系。困难重重,当年的生物馆已变成校医院,一切从头开始......最大的困难还是观念,人们总是问:清华为什么要建生物系?生物科学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84年,生物系在清华大学重建,并更名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当年只招硕士生,第二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赵南明的目标是将清华生物系办成世界一流的生物系,他请来加州大学欧文医学院优秀的华裔生物学家蒲慕明担任复建系的第一任主任,自己则担任常务副系主任。蒲慕明教授虽然每年只在清华呆40天,但他带给生物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只有最好的老师还不够,赵南明还要找最好的学生,就这样,施一公就成为清华生物系复建后的第一批本科生。 2007年7月,第五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300多位华人生物学家和学生出席会议,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说:我相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华人生物学家将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与清华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环境确实更好一些。在美国,我的学术研究正处于上升期,并不是到了顶点后才回来,比如说,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我有5个独立的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基金;我是讲席教授(Endowed Professor),有专门的基金会在支持我的科研,我的科研还得到一些制药公司的资助,每年,我的实验室直接用于科研的经费大约有150万美元。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回清华。 在施一公的生命中,父亲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施一公的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父母结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河南焦作煤矿工作。我是在文革时郑州开始武斗那天出生的,母亲生我时找不到医院,最终来到一家保皇派医院,在惊恐中将我生下。父母想给我取一个有革命意义的名字,想来想去,就取了一心为公的前后两个字。 施一公说自己的性格随了父亲:我父亲非常聪明,性格爽朗,在我的记忆中他很健谈。他干什么都行,就是不得志。他在最能做事的时候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在农村,他学会了裁缝、盖房子;到机械厂做硬质合金刀具,又成为业务骨干;1977年恢复高考,他帮助姐姐、哥哥和表姐、表哥们复习,他觉得他的知识第一次有用了,他给他们讲X、Y、Z,解方程式,我当时听不懂,但觉得真酷,这种环境对我影响挺大的。 在河南农村的经历让他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别人穷而看不起别人,否则,这个人缺乏教养,会被更多的人看不起。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在美国、英国和瑞士,自己也经历了被歧视的遭遇。 1991年夏天,当施一公准备回国看母亲时,他的汽车被盗,又被抢了一次,心情非常不好,便决定去欧洲散散心。然而,这次散心之旅却变成闹心之旅。 当他到华盛顿签证时,发现每到一个使馆,来自中国、非洲贫穷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古巴、北朝鲜等国家的人被列为一类:不仅签证费最多,而且像查户口式地被盘问,就是觉得你没资格去。当时的感觉就很不好。他获得了到英国、瑞士和法国的签证。 英国是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我在伦敦机场入境,当时大家排着队,前面的人都是拿着护照晃一下,移民官看看就过去了。轮到我时,我也拿着护照晃一下,以为这样就可以通过了,但没有。他们看我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就将我留下来盘问,还翻开我的包,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看。这时,后面的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移民官就让他们绕着我过去。那时我感觉很受侮辱,心想:我有什么对不起你?我不就是一个中国人,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吗? 在瑞士日内瓦入境时受到了同样的特殊待遇,他深受刺激:不就穷一点吗?因为穷而看不起中国人,这与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理念非常不一致。 更让他愤怒的是当时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里,他每天会花半个多小时看《华盛顿邮报》的国际时事和美国国内的大事,特别是有关中国的消息。看了后心里常常很不平衡,觉得中国不应该被这样妖魔化。比如对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国申办奥运会问题的歪曲、丑化和没有事实根据的指责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事情对我思想的影响太大了。你问我回清华最想做什么?我最想做的就是育人,科研只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甚至觉得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我希望将来在清华给本科生开一门爱国主义课,一定爆满。我们不需要空洞地讲爱国主义和辩证法,我觉得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应该注重实效、激发学生的爱国共鸣和热情。施一公说。 难忘普林斯顿 我认为我全职回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普林斯顿大学是施一公事业开始和成长的地方。 1997年4月,尚未完成博士后研究的施一公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聘为助理教授。1998年2月,刚到大学任职,他就拥有了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近50万美元的启动经费。 他选择癌症为主攻方向,并以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为主攻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从根源上了解它们,揭示其分子机理。这是我的特长所在。施一公说。而他动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以获得关键蛋白质的原子水平的结构。我们看到癌症抑制因子和致癌因子的一些空间结构,看到它们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作为治疗和防治癌症的突破性手段。 研究突飞猛进。2001年,他获终身教授职位;2003年被聘为正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因在细胞凋亡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施一公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学者。2005年,施一公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2007年3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从2000年开始,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开始挖他。2004年,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给了我很好的职位,对研究很有帮助,我也曾想过离开普林斯顿。为留住他,普林斯顿大学开出了慷慨的续聘条件:大幅度涨工资、资助个人购房、提供占据一个楼层的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谈起普林斯顿,施一公情深意长:普林斯顿是美国最适合作研究的地方,从各方面讲条件都非常好,爱因斯坦在这里待了22年我不去哈佛的另一半原因是:我看到的哈佛医学院感觉像是北京的王府井,拥挤嘈杂;普林斯顿大学则更像咱们中国人心中的学术殿堂:美丽如画的校园,每幢楼都很漂亮,校区内有一个卡耐基湖,夏天划船,冬天滑冰,一条专门用于慢跑和骑自行车的小路沿着湖边,绵延几十公里 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比美国的建国史还长。独立战争期间,学校的行政大楼纳索堂一度成为美国的临时议院。 然而,当清华大学呼唤时,他却毅然放下这一切。普林斯顿大学十分不舍,征询他意见:能否以停薪留职的方法回清华工作两年后再返回普林斯顿?他非常感谢学校给的机会,但在给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信中,他说:希望你们支持我,我认为我全职回中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得失成败 我觉得,从政策制定到各方面,国家应该充分考虑到回国人员的艰辛,予以充分支持,这样做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清华、为国家、为将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十年前我是在更艰苦的条件下回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提条件?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时间、环境不同,国家、社会、经济状况都已得到发展。国家各层次的领导和群众都应该认识到:这些人确实是放弃了国外许多优厚的条件,应该尽量为他们创造出优越的条件吸引他们回来。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国内四年一度的生物物理年会,5月25日,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找到他说:清华现在急需人才,能否全职回来工作?他说,需要与妻子商量。 当天晚上,施一公给妻子打电话,妻子说:这个机会挺好的,你不一直想回国吗?你应该好好把握。他非常高兴:没想到她会这么支持我。第二天,他就跟陈希说:我答应全职回国,但需要一个过渡期。 然而,他随后才发现,在回国的问题上自己和妻子有一个误会:妻子支持他回国工作,但没想到他还要把家全部搬回去!为此,他们讨论了近一年的时间。 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华大学生物系的本科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目前在美国强生公司工作。她的担心实实在在:在普林斯顿,他们有一套5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近一英亩的草坪花园,一对双胞胎儿女才4岁多,在美国有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我回来后,妻子和孩子也会回来。说实在的,我觉得他们在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上是有损失的,对妻子来讲则是完全地付出。但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施一公说,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有一个身份认同问题,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中国接受早期教育,有一种民族认同感,在他看来,这太重要了!等他们上了中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后,如果愿意出去学习,我也会送他们出去,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回国前,一位最好的朋友对他说:一公,你现在豪情万丈,回去后肯定不到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见颜色了。他对记者说:我很自信我不会改,我的意志很坚定,我改变不了几十年形成的人品和做事方式,两年后不会改,20年后也不会改。如果改了,我会觉得很悲哀!我会问自己:回来干什么? 清华大学为施一公提供了稳定的支持。2006年10月,他开始在清华建实验室。2007年3月,实验室开始作第一个实验。 显然,这里的研究条件毕竟不如普林斯顿,但施一公相信自己的研究水平不会受影响,因为科学是人作出来的。 他强调开始时会有一个适应过渡阶段,比如在普林斯顿,因为空气质量好,作实验时很少会出现被污染的情况,但他们去年在清华作实验时,培养的细菌经常被空气中的噬菌体杀死。因此,他们有个规定:所有实验室的窗户必须关闭,无论天气多好都不能打开总之,作一些调整,环境是可以适应的。当然,我们需要足够的经费,生命科学需要较大的投资。 回来全职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有传言:施一公已经学会敬酒了!他说:这句话不对,我在出国前就会敬酒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有自己做事的原则,我不会做有违原则的事。我不会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能接受的东西我会接受,不能接受的东西我不会做。 想到过失败和挫折吗?施一公表示:说心里话,回来之前我没有想很多,比如,遇到困难怎么办?得不到理解、能力得不到发挥、申请不到经费怎么办?遇到这些情况我也没办法,我觉得不存在一个怎么办的问题,遇到问题就解决吧。很难想象一个人会花几天的工夫想遇到问题怎么办,我觉得不需要。 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世界强国不是以教育科学技术领先的。而中国现在的教育和科技都不是领先的,中国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一个泱泱大国的作用,全方位进入世界舞台,一定会加强教育和科技,要加强教育和科技,一定会有相应的措施出台。 施一公认为,科学家有两类:第一类是完全专心致力于学术,信仰学术,在学术上做得非常好、非常深;第二类是社会责任感更大一些。他说自己属于第二类:当初我选择专业方向、决定做什么事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 他说:我在博士后时就有回国的想法,当时妻子担心我回国后不受重用怎么办,我说没关系,至少我可以回中学当英文和数学老师、或者是开出租车。朋友讲,当中学老师不是浪费时间吗?我说,不然,人活着既不在位置有多高,甚至也不在于作出多大的物质贡献,贵在有精神思想,孔子不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吗?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有多大?培养学生是影响社会的一种做法,我很向往。 美国一些大学的院系在请我去做院长、系主任,在别人眼里,我在美国有光明的前景,但我认为我在美国的前途不如在中国光明。为什么呢?这是我内心的感觉,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发展得很稳定的国家,有没有我关系不大,如果我在职位上或科学上做得更好,对这个国家进步的贡献也就是从100到100.1或101,不过如此。但回国就不一样了,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东西亟待改进,从科技体制和基金评审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和所有人,回来后的民族认同感非常强。很简单,在普林斯顿和清华做同样的事,我会觉得在清华开心得多。现在,我每天早晨起来都很激动,觉得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人在有理想的时候,心情总是很愉快的,就觉得特别有劲。 采访中,施一公畅所欲言: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有一支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清华的本科生在入学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但还没有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第二,除了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还一定要有适合于一流教授队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软环境,我觉得国内大部分大学还没有,或者做得不够。没有这两条,中国很难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不可能全方位成为世界强国。 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偶尔也会有世界一流的发现,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不够的。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全方位成为世界强国。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都会努力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国外的行政是服务于学术的,教授发言权很大;但在国内,行政对学术的控制太多。 改革谈何容易?我相信,改革的过程会很漫长,过程会有许多波折,一些局部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意料之中的。在这些局部,我希望意外少一些,少一些假大空和忽悠人的东西。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是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2007年回到清华。她说:这么多年过来,一公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国外的人在回来时总是很担心环境、气氛等问题,但像他这样的人回来了,我们确实有了一种信心。 施一公更是充满希望和自信,现在的他不再有开出租车的想法了,因为开出租车不如作学术愉快。我对国家非常有信心,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个国家在持续变化,学术环境肯定会不断改善,可以达到一定水平,吸引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到中国工作,一定可以! 施一公简介: 1967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市。1985年,作为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和河南省赛区的第一名,被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1990年赴美国留学;1995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2001年获该校终身教职,2003年被聘为正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2007年3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因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他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
个人分类: 新闻关注|413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