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家庭出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年的所谓家庭出身
热度 5 heitiedan2012 2013-5-3 20:37
说起家庭出身,这是过去填写履历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栏目。今天说起来,也真有五味杂陈之感。文革前,对家庭出身的倚重已经开始了,每年高考招生结束,电台播送的新闻稿中总有今年有多少工农子弟考进大学,占招生比例的多少多少。说实话,当时我离读高中还有一段时间,看来与我关系还不算大,但是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当时心里也没有多想,也许当时受到的教育认为,这样做也许有道理,但心里就是不舒服。 那个时候对于青年进行教育,特别是有些家庭出身不太好的青年,有一句老话,叫“有成份论,不唯成份,重在表现”。说这是党的阶级路线。有成份论,是说在用人时要看成份,但是又不唯成份是论,不是成份就决定一切,而重在个人表现。严格说来,这其实指的是本人的经历和成份,而并非家庭出身。但是后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放在家庭出身这个方面上来。 在文革前,读中专时,还和同学讨论过类似的问题。说两个人表现都一样,只是一个出身好,一个出身不好,那么用人时要用哪一个?结论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当然要用那个出身好的。可是实际上,这样的结论肯定会伤害到很多人。 那时候要申请入团,家庭出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家庭出身没有什么问题的,入团就容易一些,而那些所谓家庭成份高的子女,要入团且得经过一系列种种考验,那也不一定入得成。有不少人一次次地写思想汇报,一次次地表白与家庭划清界限,可是他们得到的,往好点说是沉默,往难听点说就是屈辱。当年那些人这样的遭遇,到今天想起来恐怕比当年还要沉重和悲凉。 上过百家讲坛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小学时成绩非常优异,就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连普通的初中都不能去读,只能上一所民办的学校,学校没有钱,学生自己去干活挣钱。其实干活本身算不了什么痛苦,但那种被歧视受压抑的心境实在太让人痛苦了。王立群在央视上讲过他这段经历,不知有多少人听到过。我听的时候,心情可能跟他一样沉重。 写《出身论》的遇罗克也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不能上大学。这样的人一般学习成绩都不错。如果按成绩来选拔,他们上学都没有问题。就是一顶家庭出身的帽子,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让人唏嘘不已。前两年,南方出了一本书,是说在文革前,一些中学毕业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不能继续升学,他们都下了乡。而且,他们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还不一样。知青后来回城有政策,而这些人,不算知青,没有政策。他们心中的痛苦情何以堪。 文革中,那条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基本如此,还引起了中学生的一场大辩论。本来,其中的是非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辩论。但是在那个人们头脑已经不太清醒的时候,这种辩论本身能有多少意义?。 在文革中,我当时所在读的中专,在学生斗学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悲剧。一个学模具专业的三年级学生,是他们班的团支部书记。就是因为他出身不太好,结果被他们班那些所谓出身好的学生连斗带打,折磨到半夜。他后来实在挺不住了,借上厕所的机会,把自己吊在厕所上方的排污管的弯脖上。一条不到 20 岁的生命就这样告别了人生。后来,他们班那些自命为红卫兵的学生还把他生前的一些照片拿出来,作为批判用。但我看到那张充满阳光的脸,心里真的非常地痛。 还有一个学生,是电机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也是被他们班的同学斗得够呛,他也难以忍受下去,从四楼跳了下去。由于下面有一些灌木,他的命算保住了,但是脊椎粉碎性骨折。他穿着一架钢背心穿了好多年。后来摘下来没有我就不知道了,那时我们都已经毕业离校了。 我们学校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和她姐姐都是学校的老师。她姐姐被打成右派。她不可能不受牵连。后来学校解散了,老师们都被分到各个工厂。这位女老师怀孕了,可是她所在的厂里硬要她给瓦匠当小工,搬砖递灰。结果不幸流产了。这样的事即使在那个年代发生,我们这些听到的学生心里还是很不好受,虽然我们那时候根本也不懂怀孕和流产都是怎么回事。 当年所谓红五类: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等。 当年所谓黑五类:地主、富农、资本家、历史反革命(国民党连长以上,三青团区队长以上)、右派分子等。 有些非红非黑的自称麻六类:中农、职员、小业主、自由职业者、教师、城市贫民等。 高举革命大旗.mp3
7470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要迷在某二代问题之中
热度 12 fdc1947 2012-5-3 08:12
前几天,我写了 一篇博文《 应该开展导师自主招收硕博连读生和博士生的试点工作》。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64099.html ) 有一位同学有点担心,他担心“ 像我们不是什么二代的肯定要在这里面吃亏”。 由于这位同学说起了二代问题,我想对此问题多说几句。 我看,现在关于家庭出身决定一切的情况已经被网络世界严重的夸大了,搞得许多青年人都惶恐不安。 首先,怎么看所谓寒门子弟、农村和落后地区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决非从今日始,农村或落后地区上学难,自古如此。各位看看诸位资深院士的传记(这是最容易得到的材料),有几位资深院士是出身贫寒的? 1949 年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烙饼翻了个“个儿”,特别到了强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我的很多才华横溢的同学没有能够上大学,原因很简单——出身不好。那个年月,家庭出身几乎是决定性的,那个时代的过来人都有深切地体会。但是,即使这样,能够读大学的还是城里人多,东南沿海的人多。我上的那所大学(录取分数不低于北大清华,而所谓“政审”则严于北大清华的大多数专业)之中,光京沪苏三省市的学生就接近一半,加上福建就超过一半。我班的同学中,京津沪苏浙闽六省市的学生占了 2/3 ,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加起来占 1/3 。西部一个都没有。那还是最讲究出身成分、最照顾“工人、贫下中农”子弟的年代。所以,看问题要历史地看,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西部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 再看看所谓二代问题。过去几十年,二代问题极其严重地存在着。年龄大的朋友都知道“接班”问题,那时候找个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工厂里盛行的是接班制度。老子要退休了,儿子便可以去“接班”。有时这种接班也发展到学校等事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一个干部快要退休了,便找有关领导,提出所谓要求,“解决”一个子女的问题。这种事情在七、八十年代简直小事一桩、司空见惯,甚至大家不认为是一件事。当然,二代问题现在仍然存在,但是现在的情况与前十几年、或几十年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于现在普通老百姓的子弟是不是上大学更难了,或者上重点大学更难了的问题,我想在科学网的网友中不应该是个大问题。我看科学网上两类人最活跃,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人数最多的我想还是研究生。这样,我们用不着去看网上传说的数字,因为我们也搞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统计的,只需看看我们的左右就可以了。研究生看看你的同学,导师们看看你的学生,情况是怎样就清楚了。在我的直觉中,现在的重点大学学生以及研究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类似于中、小学教师这一层次的基层“小知识分子”,很多家庭是来自农村的。由于家长有点文化,对于子女的早期教育抓得比较紧,由于本身社会地位不高,对于子女的要求比较严,早就使得这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好。而所谓富二代,官二代,实在是少之又少。我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再看找工作难的问题。据我所知的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找工作。重点大学现在是肯定进不去的,现在海归的博士一般也未必进得去,他们要的是高级人才,什么二代也没有用。大多数学生去了公司,都是自己找,凭自己的本事、能力吃饭。与什么二代也没有关系。 那么,为什么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家庭背景的问题现在似乎是越来越严重了呢?这里有一个媒体的放大作用。媒体的放大作用自古就有,所谓“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自从互联网兴起,这个问题就越来越厉害。哪里有一个官二代或富二代出了问题,马上全世界都知道(而且该二代一定高呼“我爸是 XX ”)。所有的媒体都是一个标题,因为都只需要拷贝一下。其实,狗咬活人不是新闻,人咬活狗才是新闻。如果看了几篇人咬活狗的文章,就以为这世界真的到了人咬活狗的时代,就未免可笑了。 实际上,即使在制度上看起来是平等的情况下,二代的问题仍然会存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对人们的教育水平、社交范围等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官二代比其他人就是有政治上的优势,富二代的经济优势更不用说。看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情况就知道了。贫二代或平二代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就更应该努力,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克服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在事业上站住脚跟。如果一味哀叹世界的不公平,咒骂世界的罪恶,自己却不努力,那就真的完了。 总而与之,不论情况如何,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不努力,一切都白搭。
个人分类: 教育|5441 次阅读|23 个评论
我曾因“家庭出身”而苦恼
wangdh 2010-7-16 00:07
我曾因家庭出身而苦恼 (王德华) 前些日子因办理出访手续需要政审,在需要所填写的表格中有一个几乎遗忘但很刺眼的栏目:家庭出身。 首先的反应是不明白都新世纪了,怎么还需要填写这样的信息。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在家庭出身一栏写上中农时,心里骤然涌现出一种非常抵触和不舒服的感觉。不知道 80 后的孩子要是填写这样的信息时,是否知道怎么填? 家庭出身,无疑具有很强的历史烙印,很深的历史痕迹。表格没有修改,也许上边在某些方面依然很看重,也许是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来得及或疏忽了修改。 提到家庭出身,许许多多的家庭自然会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记忆。那些希望忘掉的记忆,其实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被触及到,就是痛,可也只能痛并忍受着。 我们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据父亲说是在土改前,由于土地便宜了而多买了点,富足的日子还没过几天,就被划为中农了。还算幸运吧,中农,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可以肯定地说不是被专政的对象,所以我们家是贫下中农大家庭中的一员。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需要经常填写一些表格,好像上大学、读研究生时也填写过,刚参加工作时还填写过干部履历表等表格,这些表格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家庭出身 栏目。记得农村里家庭成分有这么几类(按照先进程度排列):雇农、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等类别(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是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待遇,所谓的地富反坏右黑五类是当时被专政的对象)。中农,就是这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家庭成分,让我在每次填表时都要经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每当填表的时候,我都是在所有表格内容都填写完后,最后用一只手捂着家庭成分栏目,艰难地填上中农这两个字,等大部分同学都交表后,自己才悄然地低着头去交给老师。那个时候,心里总是觉得很丢人。当时特羡慕家里成分是雇农和贫农的孩子,也特别不明白,还时常还埋怨父亲,为什么我们家的家庭成分是中农,至少下中农也好啊?为什么我们家那么落后呢?这个家庭成分的污点就这样一直伴随着我慢慢长大 。唉,回想起来,那一段艰难岁月对小时候的我是一种说不出的折磨。 也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村富农和地主家庭的子女后来就没有资格上学了,这样在学校里,中农就是最差的家庭成分了,也是最落后的了。那个时候,地主富农家的小伙伴们,都没有资格上学了,那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忍受这种歧视和不公,从不敢说一个不恭的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抱怨父亲,埋怨父亲。 我们家的境遇还算可以的,没有受到什么排挤,毕竟是被团结的对象。记得学校里发展红小兵的时候,我不是第一批加入的,在最后还是加入了,带上了方形的塑料的红小兵胸牌。姐姐是加入的红卫兵,她也是最后一批才加入的,红卫兵的胸牌是菱形的。 记得学习雷锋活动的时候,我写过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了,推荐在晚上的全村社员大会上,代表红小兵登台发言。我的发言稿,老师审核过,记得还问过我的作文是否是我自己写的。我的父亲是文盲,除了四姐上小学外,几个姐姐都没有读过几天书,我自己写的是不用怀疑的。现在看,大概是问我是否抄袭的,那个时候能抄谁的呢?周围没有任何可以阅读的文字材料。家里唯一可以参考的是宣传雷锋事迹的四联年画,好像有句话是参考(抄)了雷锋宣传画中最后一联的那个结语。中农的儿子,代表全村的红小兵、红卫兵在全村社员大会上发言,应该说是一件很荣誉的事情。记忆中,父亲没有对此事说过任何一句表扬或自豪的话,不知道为什么。 四姐也受到过大队支部的赏识(重视)。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初中毕业后,她的五姐妹中其他四个小姐妹都被推荐上了高中,只有她一人,学习生活结束了,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了。有天晚上,大队干部到我们家里跟父亲商量事情,村里准备派四姐去学习开拖拉机,当一名女拖拉机手。那个时候在村里很让人羡慕的事情,我也感觉特自豪。每当看到姐姐开着拖拉机回到村里时,总是站在路边张望,心里感觉很美。由于后来的一次翻车事故,差点要了姐姐的命,父亲再也不准她开了,就这样结束了她村里女拖拉机手的生涯。后来,村里再没有出现过女拖拉机手。现在想想,姐姐是很伟大的。在那个时代,敢于承担这么大的重任。 所以,我们这个中农 家庭,命运还是很受照顾的,没有受到很大的排挤,只是有一些不公,心理上时常有压力。当然,比起地主富农的家庭来,我们已经够幸运的了。 由于填表,引起了这些回忆。趁着记忆写下来,恐怕以后再也想不起来了。我不喜欢政治,大概有些家庭的原因。性格上的缺陷,估计与当时的家庭背景是有关系的。所以,后来考大学的时候,父亲不让我学文科,坚持让我学理科,并一直希望我能学医,说无论谁掌权,谁有病都是要去医院的,所以医生这个职业总是有口饭吃的。 不管怎样,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不可思议的年代,让人心酸的年代。平民的生活中,掺入了政治,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王德华 初写于 2010 年 7 月 14 日)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10523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