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期望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期刊主编授压箱绝技,保你学术论文发到手软
热度 9 TopEditor 2017-2-28 03:49
本文中,学术期刊的主编们将向你传授独门秘笈,如何组织论文架构,编辑附信,处理审稿人提出的棘手问题。 撰写学术论文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即使你已经克服最初的困难,形成了颇具价值的论点甚至已经取得了研究成果,你该如何整理成文并确保它能牢牢吸引审稿人呢 ? 鉴于各个领域主编们的期望值不同,论文发表没有简单固定的模式。但不论什么学科,撰稿人都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即如何应对审稿人反馈,建构正确的论文结构,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和投递。为此,我们特意请教了不同领域期刊的主编大人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写作阶段 1) 阐述应根据逻辑顺序,而非时间顺序 写作之前应花时间思考论文的内在逻辑。一旦开始写作,阐述应根据逻辑顺序展开,而不是做实验的先后顺序。 —— Deborah Sweet,《干细胞》编辑、《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 2) 不要边写边改 把电脑打开,创建一个新文档,然后写下你所有的大小标题,当灵感来了的时候可以从任意标题下开始写作。如果你达到了每日码字目标(我的是每天五百字),以要点形式记下新的思路,把它搁在一边,第二天再从这些新思路上开始写。 如果写作过程中忽然想不起来怎么表达(比如大象),不要担心,就用“长鼻子的动物”来替代,继续写作。稍晚回过头来再更正。不要边写边改,不然会打乱思路。 ——罗杰·沃森( Roger Watson),《高级护理》主编 3) 不要把你的论点藏得像大海捞针一样 如果公交车上有个人请你快速解释一下论文,你能用日常用语解释清楚吗?论点应该在摘要里和论文第一段,甚至是第一句话里呈现。不要让我们像大海捞针一样地苦苦寻找论点。如果一直找到第七页论点才出现,那我们肯定会非常恼火。另外,要确保你的论证贯穿文章始终,并且紧紧围绕理论和实验材料。 Fiona 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4) 请同事帮忙检查文法 学术期刊编辑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行文不佳。可能作者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也没有多花时间仔细校对。但是如果词句和语法使用不当的话,论文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布莱恩·路西( Brian Lucey),《国际金融分析评论》编辑 5) 以评论的形式发表 特别对于事业起步阶段的人来说,以评论的形式发表是一个好方法,可以练习学术刊物写作,也可以免费获得一本样书。事实上,通过我们期刊发表的评论多于论文,所以我们也常常寻找好的评论员。 包括我们在内的一些期刊会发表针对本期刊论文的评论。因为会激发热烈的讨论,编辑也乐于把已发表论文的评论刊登出来。 Yujin Nagasawa,《欧洲宗教哲学学报》合编、书评主编,《哲学指南》宗教哲学编辑 6) 别忘了国际读者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美国作者,以为每个人都对美国系统了如指掌——英国作者也发生过类似状况。因为我们是国际期刊,论文也需要置于国际语境下。 Hugh 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7) 不要试图把你博士论文压缩成一个六千字的论文 有时人们想把所有东西一次说完,导致论点分散。我们遇到一些作者试图把他们博士期刊做的所有东西用六千字说清楚,但其实完全行不通。有经验的作者往往以一个项目中的某一方面为抓手,把项目内容分两到三篇论文阐述。 Hugh 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提交论文 8) 选取合适的期刊:一个编委也不认识可不是好兆头哦 核对并确保你的文章与所投期刊领域一致,但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投过来的文章很明显不合适。如果编委你一个也不认识的话可能不是个好兆头。在理想状态下,你应该把近几期的文章浏览一遍,以确保你的文章和期刊已发表的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质量和影响力相似。 Ian Russell,牛津大学出版社科学编辑主任 9) 要严格遵守论文投递要求 很多情况下,作者往往忽略论文要求,造成的结果就是,本来只需要作者花十分钟就能弄好的事情会浪费作者和编辑双方的大量时间,延长了这一流程,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 Tangali Sudarshan,《表面工程》编辑 10)不要在附信中重复摘要内容 附信应反映出你的研究亮点和重点,以判定论文是否适合在本期刊发表。在附信中,不必重复摘要的内容或者把论文从头到尾复述一遍——我们自己会审阅论文具体内容。附信的作用是呈现论文的整体思路和其它你希望传达的信息。 Deborah Sweet, 《干细胞》编辑、《细胞》出版社出版总监 11)被拒的常见原因是内容贫乏 弄清你的研究在所属学术领域内的位置及填补了哪些知识空白。同行评审后被拒的文章往往都是由于内容的贫乏,或者关于研究重要性阐述不明。 Jane Winters,英国历史研究所期刊《历史研究》执行编辑、《数字人文前沿:数字历史》副主编 12)不要夸大你的研究方法 人种志似乎是时下最流行的研究方法,很多提交上来的论文都自称以人种志为基础。然而,仔细审阅就会发现这些论文中标准的访谈资料少之又少。咖啡馆里的三言两语可不能称作人种志方法。数据收集的性质和范围应该在一开始就界定清楚。理论应用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理论视角有利于你的研究,那么它应该贯穿在论证和行文的始终。 Fiona 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处理评审意见 13)保持淡定,直接回复审稿人意见 当你再次提交已修改的论文时,应附上评审人意见的详细总结,说明你做出的相应修改。坚持事实,不要情绪激动。也不要收到评审意见后马上回复,应好好阅读思考几天,与其他人讨论,然后再回复。 Helen Ball,《人类哺乳》编委 14)修改、再次提交:万里长征最后一步坚持别放弃 你要是知道有多少作者在收到“修改再提交”的信件后从未照办,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但是其实这是值得花功夫做的,一些作者应要求针对主要问题坚持不懈地修改,最终论文得以发表;而其他人即使需要修改的问题不大,也不愿意再提交一次。如果已跨越了写作、编辑审稿、收到了评审人意见这些过程,就中途放弃了,看起来真的很不明智。 Fiona Macaulay,《拉丁美洲研究》编辑委员 15)如有充分理由,可以挑战评审人 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你可以拒绝评审人的修改建议,或者礼貌地指出评审人的可能错误。编辑会接受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当你很明显已经考虑了所有评审意见,并接受了部分。 Helen Ball,《人类哺乳》编委 16)考虑你对见刊时间的要求 如果一些期刊排名比较靠前,那你被拒的风险也会较大。你要考虑是否你的论文需要尽快见刊,有些期刊的出版过程比较长。一些期刊,比如我们也会提前发布,这样论文一接收就会挂到期刊网站上。如果你在准备工作面试需要展示你的成果,这个问题就比较重要了。 Hugh McLanghlin,《社交网络教育》(国际期刊)主编 17)记住:发表出来的论文都是最终成品 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但是对别人来说似乎简单得多。当你读一篇发表出来的论文时,你看到的只是终稿,而那些初稿、修改、再提交、中间的数次修改版本都是你看不到的努力。 Philip Powell,《信息系统期刊》总编辑 原文链接: How to get published in an academicjournal: top tips from edito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5/jan/03/how-to-get-published-in-an-academic-journal-top-tips-from-editors 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描二维码
个人分类: 投稿经验|8622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Science:“走出去”的科学职业优势
bingolingo 2015-1-8 10:02
只要一项活动,就可为你的科学方法带来新生、提供做研究的宝贵资源并为国际关系做出积极贡献吗?科学家通常会说,他们可以从国际合作中获得所有这些回报。 然而,这些回报却需要对文化的适应。尽管各处的科研人员都拥有对科学的热爱,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在全球各地穿梭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于这些风格的描述就像国际体育赛事上的解说员:德国精准、美国自信、日本谨慎。国际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表示,要想克服专业规范、期望值和方法上的差异实属不易,但绝大多数都建议在海外工作并接待国际同事。接下来,6名科研人员会对国际合作的优势进行讨论,并为建立有效的跨文化关系提供建议。 “走出去”的三大理由 “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并学习解决科学问题的其他方法,这些经历会开拓你的研究思路。”计算生物学家Nick Luscombe发现,从英国搬到美国对博士后来说“大开眼界”。美国的工作文化是“更快、更爱现、更有野心”,他说,“人们认为他们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潜在的《科学》或《自然》文章”。这种经验提升了他的自信,也增强了他对时间的重视,利用时间认真思考问题。现在,Luscombe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利用自己的跨文化经验带领课题组工作,他也将在这里加入新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以及冲绳科学技术学院(OIST)。 “现在,你必须发表复杂的研究。”俄罗斯科学院Winogradsky微生物研究所湿地微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Svetlana Dedysh表示。Dedysh将自己职业上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国际交流,并表示,“我的领域需要合作”。除了微生物生态学之外,需要全球共享样本、数据和方法的领域也包括气候科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卫生和科学政策。Dedysh作为访问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前往密歇根州立大学,又于21世纪来到德国马尔堡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感受到德国实验室对细节的注重以及善于分析的氛围。就像Luscombe一样,她发现美国人的态度是“拥有闪闪发光的热情,充满自信地认为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她现在会同时采用这两种方式,例如用这种热情来激发学生,但是她对这种美国式风格有所保留,因为她表示这种方式消耗太多能量。然而,她强烈建议要进行国际性的合作,这让她的组员看到了他们的工作如何对更广泛的科学社会产生贡献。 “科学是人类的事业,超越了诸多的差异。”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系对外项目经理、波多黎各科学发展组织Ciencia Puerto Rico副会长Mónica Feliú-Mójer表示。跨文化合作将背景迥异的人团结起来,传递科学研究的积极信息,Feliú-Mójer表示,包括为什么公众应该支持科学。她鼓励她的科研同行与西班牙裔科研人员建立联系,在日益增长的群体中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她表示,“科学合作可以让我们与想建立经济政治关系的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建立桥梁。”Feliú-Mójer在高校毕业后从波多黎各搬到了波士顿,亲身经历了职业上的文化适应。除了语言和天气外,她还要适应美国研究的尺度。“我在MIT工作的实验室的大小,抵得上我在波多黎各的大学的整个院系。”她建议,合作者若是来自科学基础设施和支持有限的国家,那么科研人员应该留心那里的官僚主义以及同事需要等待的时间,在那里隔夜送达是奢侈品而非标准惯例。 一份成功的全球合作关系承认并鼓励文化上的差异,而且期待出现需要磨合的地方。常见的模型显示,人们在遇到新文化时会有高潮和低谷,在蜜月期所有的差异都是刺激的,然后就会进入文化冲击的时期,并且要在掌握新的文化之前进行适应(Black等,《管理学会评论》16,291(1991);bit.ly/1t9TRhw)。Luscombe、Dedysh、Feliú-Mójer及其他科学家将在下文讨论,快速带领跨国团队进入安稳期的策略。 沟通的“大碉堡” “辞不达意的沟通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Luscombe表示,“人们即便知道问题出在语言上,也会觉得遭遇了人身攻击。”英语是科学的通用语言,但世界人口中只有7%以英语为母语。母语不是英语的人通常感觉在新语言的环境下工作会磨平他们的个性,扼杀他们的幽默感。他们无法通过闲聊来建立感情。访问科学家的英语经验主要来自于研究论文和其他书面文件,他们表示困难在于对话。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爱杰(音译)在一次澳大利亚的职业发展之旅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障碍。“澳大利亚人口音很重。”她表示,“因此第一个月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我必须要非常专注,甚至是去理解讲座和研讨会。”参加国际会议并邀请来自其他国家的合作者可以很好地锻炼你的沟通技能,她建议,而且往往,“交换科学思想并不是件难事”。 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沟通在同一个房间中相对简单,在瑞士、丹麦、美国和印度均有分部的生物技术公司Evolva首席执行官Neil Goldsmith表示。Evolva是由一个英国人、一个丹麦人和一个葡萄牙人建立起来的,他说,“因此我们自创始之初就是跨文化的”。对一个公司或研究组来说,全球导向拥有明显的优势,Goldsmith表示,“拥有多国生活经历的人对新事物具备开放态度。公司虽小却有高水平的外部互动——高水平的表面积/体积比——让我们能够向其他组学习,避免单一的内部交流。”尽管科技让你可以在办公室就联通全球,但面对面的会议可以建立更高效的社交网络以及更坚固的人际关系,Goldsmith总结道,“信任要求面对面”。 融会贯通:做一个好接待 Luscombe的小组是Evolva的学术版,伦敦和冲绳两地相隔1万公里。Luscombe是这一组合最理想的领袖。他在日本长大,从小念的是英语学校,但也学习日语课程。正如他父母期待的一样,他幼年时的这项额外功课如今让他受益匪浅。他和姐姐一起到英国寄宿学校念书,因为父母想让他们对两种文化都有所适应。 伦敦和冲绳的小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科研人员,Luscombe表示在恰当的情况下,这种小组能够产生自己的工作文化。Luscombe致力于小组的扁平化管理和分布均匀的互动,因此他试着在伦敦的大组里,控制同时来自一个国家的人数,以确保组内不要产生小团体。也正是这个原因,一些跨国实验室有只准讲英语的政策,因此除了合作者,可以用其他语种交流的人不会使用他们的共同语言。 Luscombe在冲绳的团队较小,因此不会有国籍过多的问题。然而,团队需要时间建立共同的文化,适应不同的工作风格。Luscombe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头脑风暴中,当日本科学家还在三思而后行时,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可能早就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文化差异还是个人差异,“这需要时间来适应,建立信任和工作关系”,Luscombe表示。不在日本时,他就与冲绳小组进行英、日语结合的视频会议,保持高效的研究环境。OIST团队也利用海洋生物研究发育途径的独特项目聚集到了一起,Luscombe表示,“现在——我不确定(我的团队会)喜欢这种比喻——这就像是艘海盗船。这些拥有不同海外背景的人离开自己的祖国,在小岛上加入了这段科学探索的征程。”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微生物生态学中心也有一个独特的全球工作文化,这都归功于中心主任Jim Tiedje,他接待了超过100名国际学生、博士后和访问科学家。“我觉得这不会有任何坏处。”Tiedje这样理解对客座研究人员的接待,“但最好有明确的目标。”找到在比较实际的期限内可以完成的互利共赢的项目,他说。明确目标,如果可能的话,安排多次访问。王爱杰就在2006年访问了Tiedje的实验室,她也认为,在合作关系开始之初就进行直截了当的讨论,避免之后产生意外。她举例讲道,国际合作让她了解到提前讨论出版物相关事宜的重要性。她说,“在中国,我们会为了尊重帮助我们的人,让他们作为共同作者。”与非中国籍的同事合作让她了解到,要在项目之初就表达对于作者的明确要求。 为了找到合适的国际合作者,有经验的科学家建议,应该寻找对于你的领域也拥有热情、理念新颖的人,排除只想着旅游的人。如果可能的话,听从Goldsmith对于面对面交流和亲自见面的原则,例如以会议为契机。至少要进行网络视频对话,以测试实时的沟通互动。 在与其他国家科研人员交流时,要注意潜在的文化差异,Tiedje表示,但不要太担心。“科学家现在有标准的国际文化。”他说。Dedysh的第一次国际研究经验就是在Tiedje的实验室里,她也同意,“全球的科学家对研究的兴趣都是相同的。这帮助我们之间互相认可。” 在接待国际科研人员时,寻找思想开放的来访者,因为他们能理解自己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将会改变,如在购物等简单的活动中遭遇困难,并且会遇到不寻常的新习俗。Tiedje和Luscombe都强调了满足来访者基本需求的重要性。“解决好来访者的住宿和日常生活,让他们不必分神或担忧。”Tiedje表示。为新成员安排一个实验室的联络人,回答他关于科学和日常生活的相关问题。Luscombe补充道,对于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至关重要,“如果家人不开心,科研人员就不会开心”。回想起在美国适应的阶段,Luscombe感同身受:“我想要所有人在新的国度都感到舒心。”“我知道大约一年的时间里,他们都会觉得不得其所,我也在试着了解这是否反映在他们的工作中。需要时间安顿下来。”积极的参与帮助来访者感到自在。在Tiedje年度的假日晚餐上,新的实验室成员(包括非美国成员)都浸入式地体验了一把制作火鸡的过程。 融会贯通:做一个好访客 与不同背景合作者共事的科研人员可能会比较紧张,生怕在文化上失礼或者在不经意间言语冒犯。不要为此浪费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巨大机会,Feliú-Mójer表示。如果你不确定在文化上怎样是比较恰当的,她说,“直接问。”尤其是善于接纳的主人,你真诚的好奇心会激发互相受益的有趣对话。例如,Feliú-Mójer了解到,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西班牙裔(Hispanic)、拉丁美洲人(Latino)和拉丁美洲女性(Latina)等词汇。她是美国市民,但首先被确定为波多黎各人,然后是Latina,意味着她来自于拉丁美洲。她并不介意人们称她为西班牙裔,这就意味着她说西班牙语,但是她也知道,有些人会为这个词汇赋予不同的意义。如果太过复杂,Feliú-Mójer表示,那就放轻松,学着主人的样子,享受新的习俗。如果你的拉美同事以亲吻表示问候,也不要惊讶。 Dedysh从她的国际访问中为访问科学家总结出两条建议。她表示,首先是要考虑你对合作的贡献,即便你来自于资源有限的实验室。然后,她说,“做一个受欢迎的好客人。”对小组做出贡献,但不一定是要以专家的身份。事实上,Dedysh建议要谦逊,即便是资深科学家与学生一起工作。“不要批评实验室。”她说,“不要表现得好像你是老板。这从来都有害无益。”反而,提供帮助、收拾烂摊子、做实验室的好公民,如果有需要就分享你的专业技能,你会收获到帮助你走向成功的同事和朋友。 为了缓和不可避免的辞不达意,需要认可并欣赏他人做出的额外贡献。带着积极的态度加入进来。在积极的跨语言和跨国合作中,Goldsmith赞同联想电脑公司CEO杨元庆的信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假设其意图是好的。” 转自: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2771.html
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多东西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
热度 12 cutefay 2012-12-7 22:59
世界上,很多东西,往往都是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它。 钱,往往是要达到一定数量,达到满足个人对钱的期望的时候,这个人才会不怎么在乎钱。而对于自己拥有的钱还没有达到个人期望值的时候,人往往都是很在乎钱的。也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很希望多赚钱,也是正常的。而我也见过一些年龄大点的博主,觉得钱多点少点无所谓,不是很在意,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有车有房有一定数量的存款了。 什么样的人才不会在意科学网的点击量和精选?我想,往往是自己曾经博文点击量和精选等已经满足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才不在乎。对于刚刚介入科学网博客的新人们,往往还是在乎的。但似乎有的人在“精选”方面很“贪婪”,往往希望篇篇都精选,还从不厌烦。我现在就不太在意点击量和精选,因为自己有许多博文曾经被精选过,或者虽然没被精选但点击量很高。曾经享受过这种高点击量的待遇,心里觉得挺满足的,所以现在就不是很在乎了。 一个到过很多国家和城市的人,对出差或旅游则可能不是那么感兴趣了;而对于还没去过几个城市的人来说,能够通过出差等机会到处看看,是很新鲜和快乐的。 一个山珍海味都吃过的人,对山珍海味可能就失去了兴趣,而更喜欢每天吃点清淡的小菜。 一个从未收到过玫瑰花的mm,可能内心很盼望着能够收到心爱的人的玫瑰花。而一个已经收到过很多次玫瑰花的人,则对玫瑰花没那么多兴趣了。 …… 但不是所有事物都符合这种“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的情况,例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具有“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特征的事物,往往是这样的一类事物:身外之物。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280 次阅读|22 个评论
发展轨迹1:2005-2009)_不确定数据聚类所有文章
liuhanace 2012-11-19 14:55
根据上次照片中的总结思路,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进行总结: 以2009年的综述为界限,分成传统聚类算法的扩展和非传统方法的扩展 现在逐一介绍每篇论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贡献: 1:2005_PAKDD_Ukmeans:港大和港科的人写的文章,文章中从定位的角度来进行说明,首次引入了不确定数据聚类这个定义。其中主要的意思是说,利用不确定数据点的期望值来作为不确定数据点的准确值,利用传统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但是因为期望值是难以得到的,所以文章中只讨论了两种情况,一种为线性移动的不确定性,一种为自由移动的不确定型(无非是一个一中心点的圆)来进行讨论,想法比较简单直观。 实验所用的数据集为自己生成的数据集。 贡献:提出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解决。它可以说是基于划分的不确定数据聚类的鼻祖。 2:2005_KDD_FDBSCAN: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人写的文章,文章中了传统的DBSCAN算法来引用到不确定数据聚类中来,利用核概率和可达概率来进行判断一点不确定的点是否为一个聚类中的点,这一部分的内容曾经做过明确地报告。 实验过程中所利用的数据集自己生成的数据集。 贡献:提出了核概率与可达概率的定义,利用例子说明了如何判断一个点是否为核心点,一个点是否属于一个聚类。它可以说是基于密度的不确定数据聚类的鼻祖。 3:2005_FOPTICS:与上面的作者相同,利用的定义都基本相同,因为是一个人写的缘故,无非是一种拓展而已,贡献度比较小。 4:2006_ICDM_Ukmeans:仍然是港大的那边的人写的,就是第一篇文章的作者,这篇文章中提到了最小最大距离剪枝算法主要是利用距离边界和三角不等式来对不确定数据点期望的计算过程进行简化,同时作者还采用了一种移动的上界估计和下界估计来进行减少计算,仍然是一种基于划分聚类方法。 实验中作者沿用上篇文章的数据集,利用进行对比各种剪枝算法的效率。 贡献:提出了剪枝算法对不确定数据的期望进行了改进,使得计算量变小,但是仍然使用不确定密度函数。 5:2007_CKmeans:作者仍然是港大的那一批人,这篇文章中引入了转动惯量,推导出了不确定数据点到任一点的期望值等于不确定数据点到质心的聚类+任一点到质心的距离之和,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引入不确定的密度函数,所以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实验中,数据集与上次的相同,方法大体一致。 贡献,成功的避开了不确定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减少了计算量。 6:2008_Ukmeans改进算法:这篇文章的作者仍然是港大的那一批人,这篇文章采用了泰森多边形和核剪枝和二分剪枝算法啦进行减少计算量。无非是另一种改进算法而已。 实验也与原来相同。 贡献:提出新的剪枝算法,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算法好于他2006年提出的算法,这可能是很大的亮点。 7:2008_Ukmedoids:这篇文章是意大利人提出的这个是唯一一个采用了UCI数据集中的数据来进行实验的,文章中定义了单变量和多变量两种不确定距离函数,同时在实验中采用了准确性和效率性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对比,对本人的毕设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UCI数据集中IRIS WINE GLASS ECOLI四个常用的数据集生成不确定数据集来进行实验,从准确性和效率性上来进行对比了 UKmedoids CKmeans和Ukmedoids算法在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二项分布上的执行情况。 贡献:采用了真正的那种常见数据集,在实验上与前人进行了对比,准确性和效率性两方面的对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8:2009_TKDE_综述:这篇综述基本是起到了划分的作用,2010-2012年的好文章基本上与前人都不在相同,这篇文章是关于不去诶的那个数据算法和应用的,不仅仅限于不确定数据聚类,其中针对不确定数据聚类总结的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这些是一些黄金文章,对于不确定数据聚类而言。 针对非传统的不确定数据聚类,下次我将进行介绍。
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职业期望值和面试紧张
kejidaobao 2011-12-9 15:34
文/谢 珊 1 职业期望值 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出现最多的词句就是“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然而,毕业生大多表示在求职时已经没有什么期望值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什么是职业期望值? 职业期望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职业期望是否合理,对能否成功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求职中常出现以下期望值问题: 1) 过于追求优越的待遇和条件。有些毕业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自身利益的实现,主要考虑因素是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获得理想的个人收入,为到城市去、到发达地方去、到挣钱更多的地方去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抱负。 2) 受虚荣心影响,存在攀比心理。有些毕业生争强好胜,虚荣心强,不顾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客观限制,盲目攀比,看到身边的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一心想要找一个比别人更好的,而不考虑所选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因择业期望值超越现实而无法实现目标。 3) 自傲自大、好高骛远。部分毕业生找工作时“这山望着那山高”,期望值居高不下,这通常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眼高手低的印象。 4) 存在从众心理,盲目跟风。毕业生在求职时,普遍怀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这种喜欢跟风、追求所谓的热门职业的倾向,导致择业意愿过于集中,从而激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造成职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教育成本合理回报、家庭期待、自我发展等,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并不单单是个人问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1)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我认知的偏差使部分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盲目乐观,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过于理想化的心态势必会使本人的职业期望提高。 2)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部分学生可能只片面地看到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非常旺盛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此专业的供给也非常充足的一面,错误地认为非常容易找到高收入的工作,故容易有尽可能高却不切实际的职业期望。 3) 从教育制度角度看,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本身带有很强的城市指向——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当代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递增,学生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反映城市理念的价值观,导致职业选择时偏好城市而疏远农村的倾向。 上述的启示是:毕业生应调整期望值,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实现人职匹配。 2 如何克服求职面试时的紧张 常收到这样一些电子邮件:“老师,我平常只要一遇到陌生人就脸红,紧张得说活只打结,要是以后面试,我该怎么办?”“别人都说面试是临门前的一脚,一定要镇定,可是我现在还没有下场参加比赛,就已经紧张得不得了了,怎么办?”“我每逢有什么大事就急着上洗手间,要是我参加面试怎么办?” 从现象看,这都是面试前紧张怯场的表现。怯场往往是不适应、担心、害怕的结果。面试前的紧张,通常基于以下原因: 1) 成熟程度。不同年龄的求职者,在面试时的焦虑程度高低有别,它表现出应试者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对面试焦虑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求职者,能充分意识到面试成绩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因此焦虑程度会显著地上升。 2) 认识评价能力。面试焦虑与个人的认识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大学生把面试视为关系自己终身前途的关口,一旦失败,什么前途、理想、荣誉、幸福都将付诸东流,其面试焦虑程度必然提高。 3) 知识经验。当由于知识经验欠缺而对面试有较大障碍时,特别是竞争者为已有工作的在职人员时,大学生很多就会坐卧不安、焦躁不己;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可能在面试前充满信心,但一到考场,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实在不足以应付面试要求,也会出现惊慌失措的情况。 4) 应试技能。训练有素的求职者,对面试思路、答题要点、要求等心中有数,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处之泰然,分轻重缓急,井然有序地回答问题。而大多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训练、没有良好知识积累和心理素质,就很容易在面试时心里慌乱。 紧张不一定是坏事,只要累积经验,习以为常,就可以消除过度的紧张,愉快地迎接紧张感的到来。把精力集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提前需要好好注意的。为了确保自信、沉着、出色地接受面试,建议采取如下步骤: 1) 放下浑身不自在的初次体验。初次体验时所感到的不安,是由于对面试的相关知识、情况知道甚少或是全然不知,所以要调整二者平衡度,了解所不熟悉的面试程序。 2) 让你展示的技能在不同面试场合各有特色。对你的面试官进行调查了解,从而使自已每次展现的技能都有特色。 3) 集中注意于你的面试官。须关注你的技能将如何使你的将来的面试官受益。不要过于关注你自己,或者操心自己看上去是多么的不完美。 4) 提前训练,避免面试中出现紧张。克服面试中的紧张,最好的办法是提前训练,在未参加面试之前,多争取机会磨练自己在众人面前宣讲的胆量,这样才能以备战时之需。 5) 突出你的基本技能。记住要展现的技能并练习如何展现这些技能,直到自己能从容地回答问题、掌握娴熟的表现技巧。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关LDOS和PDOS分析
热度 1 piaoxue001 2011-10-4 10:15
在VASP中,LORBIT=10计算的就是LDOS,也就是每个原子的局域态密度 (local DOS),是分解到每个原子上面的s,p,d;LORBIT=11,计算的就是PDOS,投影态密度(projected DOS)或分波态密度(partial DOS),不仅分解到每个原子的spd,而且还进行px,py,pz分解。 所有物理性质的计算其实是波函数的期望值的计算,即1|P|2,P为某个物理量。如果1,2都是整个体系的波函数,那么算的就是整个体系 的能量,例如整体态密度;如果1是某个原子的p轨道,2为整个体系的波函数,那么算的就是局域态密度;如果1是某个原子的px轨道,那么就是分波态密度。 而这其实就是将整个态密度投影到局部原子的轨道上面,所以称为投影态密度也可以。而这些px轨道其实就是一般的球谐函数,而RWIGS就是对应的r,这两 个一相乘自然就得到某个原子的轨道,然后把这个和整个体系的波函数积分求期望值,就得到相应的值了。 理解了这个计算实质,那么根本的问题就是如果计算的是分波态密度,px是相对于哪个坐标的?VASP是有一个内建坐标的,我们在写POSCAR的时候给基矢的时候其实就利用了这个内建坐标了,而CART输入原子坐标就是相对于内建坐标而不是基矢坐标的。 所以,这就有一个很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理论分析采用的坐标(一般是晶体坐标)可能和内建坐标不同,从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例如,Co的d轨道在八 面体场进行下会发生解并,一半来说是xy,yz,zx简并为t_2g态,而x^2-y^2,3z^2-r^简并为e_g态,但这是基于坐标轴和八面体重合 的情况。在VASP 中这样也是可以得到简并的分波态密度的。但是如果给的八面体没有和内建坐标重合那么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了。例如将八面体场绕z轴旋转45度,那么这时候 VASP给出的结果是xy,3z^2-r^简并,x^2-y^2,yz,zx简并。 如果情况都是这么简单,那么我们自然知道哪个简并是t态,哪个是e态。但是往往复杂的是,我们的八面体不绕z轴旋转,而是朝很奇怪的方向,而内建坐标的关 系很复杂。这时候有可能xz和yz简并,而其他的都不简并!于是就不能简单从简并度判断哪个是t态,哪个是e态,更不能判断谁的能量高低了。 所以,结论是,除非你自己体系的分波态密度很重要,或者你有把握分析清楚,不然不要随便分析分波态密度。
个人分类: vasp|18498 次阅读|1 个评论
《Rao -Tu Equivalence Theorem》( 饶毅-屠夫等价定理)
热度 3 JFF1 2011-9-6 02:14
《内容提要》 如何评价饶毅这样的所谓的学术大牛、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社会价值呢?笔者提出《饶屠等价定理》: 饶毅的社会价值不过等价于几个屠夫。 所谓的学术大牛、世界一流科学家这些half truth, whole lie 常常被一些精英意识比痰浓的人有意无意地用来误导不熟悉象牙塔内部情况的大众。下面就以所谓的美国讲习教授、 世界一流科学家 饶毅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二十八个半之一的 鲁白对《新闻周刊》称另一个二十八个半之一饶毅是比美国普通正教授高一级的讲习教授。可惜他没讲饶毅所在的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有114位这样的讲习教授,更可惜的是他没讲那个医学院有几位普通正教授不是所谓的讲习教授。同为二十八个半之一的王晓东称饶毅是世界一流科学家。可惜他没讲比讲习教授高一级的HHMI会员是几流、更高一级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是几流、更更高一级的生物医学炸药奖得主是几流,更更更牛的青霉素、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是几流,更更更更牛的达尔文是几流。看来这更高的五级跟饶毅比起来是不入流的。什么叫half truth, whole lie?这就是。 任何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不论多垃圾,by definition 就是世界第一。不信你在文章前言写一句,“文献[1]虽然和本文的思想和结论本质上一样,但那是用阿拉伯文在阿联酋王国的期刊上发表的,故不能算数”,看看即使在喀麦隆这论文还能不能发表。同样,任何一个科学家,不论其工作多么轻如鸿毛,只要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是顶级专家,那么在全世界也是顶级科学家。因为科学家的世界其实就他那一亩三分地的世界。这是社会高度分工时代的基本特征。王晓东鲁白之流似乎以为别人都跟他们一样还生活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呢。   在说世界顶级这个“无穷大”时,不要忘了科学家的一亩三分地的“无穷小”。全世界有多少资源用在那个小的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亩三分地上?全世界又有多少人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竞争? 屈指可数的几个轮流做庄的,几十个混个脸熟的,几百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跟风散户。这大致就是科学家们常说的所谓世界了。   像饶毅这样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外的社会大舞台上来追逐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科学家,在自己告诉公众或被朋友称赞或被媒体宣传为如何优秀、如何一流、如何大牛、如何旗帜的时候,不应该只告诉大众“无穷大”的half truth,还应该告诉大众“无穷小”的另一半真相。否则,就是利用科学的社会价值奇异性的特点误导大众、谋私个人。   奇异性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按严谨的弹性力学理论,即使在一根鸿毛的重力拉引下,龙门吊吊钩里的裂纹尖端的应力也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一个带裂纹的大腿粗的吊钩起吊一根鸟毛时也是要断裂的。但事实是,起吊一辆18轮大卡车那吊钩也未必断,因为裂纹尖端的区域是无穷小。显然,对于这种奇异性问题,传统的弹性力学应力理论不再适用。断裂力学因此引进了J积分这样能处理奇异性的新概念。同理,评价一个科学研究或科学家的社会价值也应该用同时考虑了“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类似J积分的观念。为此,笔者抛玉引砖,隆重推出饶屠等价定理(Rao -Tu Equivalence Theorem)。按饶屠等价定律,饶毅这些所谓的学术大牛、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社会价值不是“无穷大”,当然也不是“无穷小”,而是跟大街上的每一个人一样,基本上是同一量级的有限量。只不过,科学家在其一亩三分地的“无穷小”的孤岛上耕耘的奇异性,看起来特牛逼,所以,要用大一数学中的牛逼特法则来计算“无穷大”乘“无穷小”之积。   那么能本质地真实地反映饶毅这样优秀科学家社会价值的J积分如何算呢?我认为可用人们在社会职业场中的位势来计算,简言之:职位。这就是说,饶毅的J积分值 = 美国名牌大学正教授的价值。   一个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的社会价值又如何来评价呢?这里提出一个方法。我没有美国名牌大学教授总数的确切数据,但知道单单一个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就有4024个各级教授,其中饶施这一级的正教授就有834名(by June, 2006);单单饶毅所在的我之前从没听说过的所谓名牌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医学院就有114位饶毅这样的所谓的讲习教授。据此毛估估,全美名牌大学各学科总的正教授数应该有5万之多,这还不包括美国90%以上的非名牌大学的正教授。 估算表明,美国名牌大学正教授在人口中的比例和科举年代中国屠夫占人口中的比例大致相等,至少是同一个量级。因此,我认为饶毅教授和范进岳父胡老先生是等价的,所谓的美国讲习教授、世界一流科学家不过是社会中一个普通职业。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中产阶级的职业,但似乎还没好到中国科举时代一流屠夫的水平。有名著为证:"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这是范进中举之后,胡屠夫讲的,之前胡屠夫还看不起这秀才女婿呢。镇关西NB地能包得起二奶,今天的讲习教授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有几个能NB地包得起二奶? 更别说能像燕人张翼德那样颇有些资产能组建起一支武装了。比如,美国院士王晓东,破格提拔一`位属下搞得满城风雨,原因是他办公司要靠那位属下丈夫的投资公司资助。 因此,  也许有人会说,一万个屠夫依然只能杀猪,杀一千年猪社会也不会发生本质性改变;而一个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就可能改变世界,比如,牛顿、达尔文。这又是只说了一半真相的道理。美国每年有多次超过两千万美元的Jackpot被人中了,但这种Jackpot的彩票的价格是多少?$2一张。不能只看到牛顿、达尔文的价值“无穷大”,还要看到当代一个科学家成为牛顿、达尔文概率的“无穷小”。即一个科学家的价值是彩票价格$2的价值,而不是中彩后的两千万美元的价值,用大一数学术语讲就是期望值。一个科学家的价值等于牛顿价值乘以成为牛顿的概率:V = N x P, 而不是很可能大约等于牛顿的价值。half truth, whole lie的伎俩就是有意无意地忽略P是无穷小的事实。饶毅大学没学过高等数学, 不会用牛逼特法则来计算“无穷大”乘“无穷小”之积,情有可原。 彩票是要的,科学家也是要的。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一个正常的家庭会拿他们收入的百分之几去买彩票呢?问题是:北大清华高价雇佣打造饶毅、施一公这样的高价明星教授符合买彩票原则吗?不要告诉我因为他们有巨大的科研潜力,事实是,因为他们有巨大的为北大清华获取国家巨额科研经费的竞争力。这才是北大清华捧他们的真正动力源。   总之, 由于科学家跟裂纹、彩票一样,有奇异性特点,因此,评价其价值的正确方法应该是J积分方法、期望值方法;而不是应力方法,中彩方法。根据J积分方法,对比当代美国名牌大学教授和中国科举时代屠夫,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饶毅这样所谓的学术大牛、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社会价值不过等价于几个屠夫。这就是《饶屠等价定理》。
143 次阅读|3 个评论
开始习惯淡泊宁静无为的生活
热度 6 fanquanwei 2011-6-22 09:38
看着马路上光鲜的豪华轿车奔驰而过,已经没有羡慕的心情了,我还是那个每天上下班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的我,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只是不再唉声叹气自己命运不济了。我明白我是一个穷人,以现在的房价恐怕我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更不用奢望买什么高级轿车了,我总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情,降低对自己和社会的期望值,让自己可以生活的平静些,现在逐渐收到效果了,起码我不再羡慕别人高收入高消费的生活了,反而开始欣赏、享受自己的穷生活,这种生活使我不必为虚荣买单,也不必为无聊的应酬浪费时间,闲下来的时候就构筑自己的精神巢穴,钻进书堆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还可以养养花种种草,钓钓鱼或者约几个同事出去喝个小酒闲聊。 我安于过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甘于平庸和堕落的表现,我曾积极有为极度自信过,那是工作前经常有的状态,那时的我豪情满怀、光芒万丈,认为只要自己勤奋够努力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当然,我所谓的目标是指学习目标,像专业课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各类型考试,我都能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成绩,于是我把这种从学习中得来的自信错误地贯于其它事情上,结果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多么地天真,这种天真可爱是在工作后逐渐深刻认识的。慢慢地发现,这个社会上常常看到的现象是一分耕耘不等于一分收获,别人如果有个当官的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你要奋斗十年或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的地位、名誉,也看到那些有钱人的爹通过烧钱让自己的子女获得权力、金钱的神奇,那些穷人的子女除了哀怨自己的出身之外只剩下可怜的梦想,有的人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心甘情愿地成为蚁族一员,有的人屈服于现实的残酷和利益的诱惑了,这些被社会边缘化者为了能够缩小和那些有权、有钱人的差距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我想他们并不需要别人廉价的同情,他们会取笑甚至鄙视那些同情他们的人,他们的理由是这个社会留给他们的机会不多了,寻常的路是一条漫长到几乎耗尽他们人生的辛苦之路,既然他们不能够打破阻碍不同阶级之间顺畅流动的堤坡,他们就选择为世人所不齿的伤风败俗之路来迅速达到他们的目标,我一开始的时候还拿虚伪的道德去谴责他们,现在才发现由于之前不够理解他们才使我做出了错误的评价,富人恒富,穷人恒穷,有权者世袭权力,那些穷人阶层人士如果走寻常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何其难哉!这岂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穷人阶层里面第三种人就是我这种看透社会、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人。我们明白我们无论如何努力生活也只比现在好那么一点点,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而换来南柯一梦的时候,正是自己痛苦万分生不如死的时候,与其历尽艰险大悲大痛地备受折磨,不如心安理得逍遥自在地享受自己现在的生活。没有颐指气使的权力,自然避开官场倾轧的痛苦。没有让人膜拜的金钱,自然不会担心盗贼盯梢的不安。我们没有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我们不强求做自己违心的事情,我们清新淡雅精心构筑自己的精神大厦,醉心于精神的追求,浇灌胸中的块垒,远离尘世的污浊,做一个朴实无华、坦坦荡荡的人,做一个正心诚意、自得其乐的人。
个人分类: 情感沙尘|33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学生就业面试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WeiQin 2011-5-3 21:49
1. 写一份完美的简历(参考STAR策略,用真实数据和例子表明自己的能力)。 2.第一印象很重要,注意礼仪和着装。 3. 见到面试官,主动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这时候只是名字),保持微笑和自信。 4. 准备好自我介绍(参考elevator pitch),然后保持良好互动,眼神交流,记笔记(允许的话)。 5.准备好回答100个可能问到的问题。如:为什么你是最优秀的候选人,为什么选这家公司,这个职位等。忌讳答非所问。回答要简单直接(参考STAR策略)。 6. 面试前要对公司文化历史,职位要求,个人期望值等做全面分析和了解。充分利用好你的人际网络资源。 7. 准备好20个你要问的问题。 忌讳只答不问。 覃伟 2011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
3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论文何时何地应该改题?
热度 9 qpzeng 2011-5-1 18:45
在我们实验研究领域,常常有学生论文做不下去的情况发生,原因可能是: 起点太高、难度太大,启动困难;老师期望值太高,学生能力有限;遇到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继续下去;某个环节耽误太多时间,按原计划难以按时毕业。 这些现象固然是选题定位不准确的必然结果,但对于探索性研究而言,适度“冒险”又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 课题不宜继续下去,既有可能是导师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学生的原因。 在研究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导师见到国内外同行已经发表了类似的研究结果,不希望学生再重复别人的实验或打算换一个方向,也有可能是学生本人开始就对手上的课题不感兴趣,又不好直接跟导师说,只能消极应付,最后不想做下去了。 这时,导师要与学生好好沟通,求得对方谅解,以利再战。 我们的研究一般要从头到尾贯通到底才能拿到结果,在此之前谁都没有把握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果。比如,从扩增一个基因到克隆在载体上、转化进细胞、表达产生蛋白质的全过程,尽管在宏观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微观上还是可以逐步追踪的。可是, 前一个环节出结果,不等于后一个环节也出结果。若后一个环节没有结果,前一个环节的结果毫无价值,既不能发表,也无法写进毕业论文。如果前一个环节耽误太久,会大大影响后面的环节,导致实验进度延缓甚至无法按时毕业。 有时学生对某个课题非常感兴趣,导师也有意让他闯一闯。 可是,由于成功的把握不大,导师不得不承担可能失败的代价,如经费、时间等。对此, 导师要对可能的结局提前做出预估,并在心中设立一条“底线” ,就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可以“容忍”课题继续做下去,但决不能无限制地“拖而不决”,也不能让学生“自生自灭”! 万一学生真的做不出来,就很可能铤而走险干出荒唐事,要么造假蒙混过关,要么硬着头皮凑数据,也有的不得不暂缓毕业! 显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可行的选择! 一般我的学生在第二学期进实验室体验,可能让他做做小实验,第三学期开始就要正式做论文了。 这个学期就是我的“容忍期”,允许学生自己去闯,自由发挥,尽量不予干涉,若能“冲破障碍”就继续做下去,若“中途搁浅”而且无法动弹就必须及时喊停。 因此,我认为学生改题的适当时机应该在第二学期结束前,最迟不能超过第三学期。当然, 新课题的难度应有所降低,不确定因素要相应减少,这样实验取得成功的把握就大大增加,学生也才有可能在剩下的有限时间里完成论文,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 我觉得,博士生论文应该把科研创新放在第一位,而硕士生论文应以实验技能培训为主,部分创新为辅,不必强求方方面面都原创,导师要把学生按时毕业纳入首要选项。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5692 次阅读|23 个评论
从修改意见和退稿回复中学习和提高
热度 1 yzsymcys 2011-2-28 13:24
自从开始科研工作撰写论文以来,被退稿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尤其当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希望被校报、核心期刊等专业性杂志录用时,遭遇退稿更是成为一种常态,而被录用则是幸运之极。时间长了,我发现大多数的退稿通知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的稿件没有通过审核,故不能录用。”对于这样的退稿本人也没有多余的想法,把原来的稿件重新投给其它杂志社,以期被相中。然后另一类退稿或者是修改稿件的意见却让我有一种感动,并因此而陷入深思之中,这样的回复大多数出自某某大学或者学院的校报中,在退稿邮件中都会简单得说明退稿的理由,比如:“你的稿件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不适合在本期刊发表”或者“你的期刊的引用部分较多,创新程度不够”等等。收到这样的稿件,我会对自己的失利原因略知一二,然后我就不会简单地把原稿再次投出去,而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对照意见进行分析,每当分析之后,发现专家评审的意见的确很准确和中肯,于是乎我会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去请教身边的资深学长们,以解决自己在科研论文中的疑惑或困难。有一篇文章我写的是本地区的流通经济发展,投到一个期刊后不久就接到电话和修改意见,修改意见建议我从长三角的视域来探讨这一行业的战略发展问题,通过资料的查询我发现国家就有在这方面的规划和政策导向。当我参照意见修改后,自己都感觉文章在格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我觉得对于从事科研论文写作的人员来说,不用惧怕退稿、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退稿,尤其要重视退稿意见。我相信凡是能写明退稿理由的评审们都是在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类问题的见解也非一般人所具备,虚心坦诚地接受退稿意见也就是给了自己一次成长和提高的机会。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正是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视觉盲点的一个好的机会。 “成交总在拒绝之后。” 在销售工作中如此,在科研写作过程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呵呵......
5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廿三个月-自问人生到底为了什么?
liujian129 2010-7-22 04:11
短苦人生已悄然走过三分之一,还不知道剩下的三分之二谁会和自己一起走下去。这本身已经是很尴尬的处境了,却又越来越搞不清自己的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小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当成故事或电视剧里的主角,颇有舍我其谁的气概。稍大些的时候不切实际地想考进名校,可惜并未真正为此付出多少努力。上大学后觉得科研很神圣,决心学士、硕士和博士一并拿下,出人头地。等真正上到博士的时候,对科研了解多了,渐渐地不再把科研当成一项与众不同的工作。想着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就不错了。整体而言,随着年龄增长,目标不断下降,对人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也可以说是越来越现实了。 科研可能是最便捷的一条路,进高校/研究所、熬工龄、评职称、申请课题。。。没有多少悬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旱涝保收。但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吗?缺少好奇心和害怕失败的自己适合搞科研吗?如果不适合,其他的路又有哪条更适合呢?全然不知。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能立吗,等到四十才不惑是不是太晚了? (出国后对每月都小结一下,原本写在QQ空间里,以叙事回忆为主。最近决定停用QQ空间,以后在此延续。内容也会做出相应调整,希望能更科学化。本月为第二十三个月。)
个人分类: 人生随想|3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