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主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主题

相关日志

[转载]2020年3月18日第二十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图文)
xuxiangtian 2020-2-19 16:19
2020 年 3 月 18 日第二十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全国爱肝日 2011-2020 年宣传主题 :2011 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 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 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 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 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 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 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 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 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 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 2012 年侧重于“乙肝”; 2013 年侧重于“酒精肝”; 2014 年侧重于“药物肝”; 2015 年侧重于“丙肝”; 2017 年侧重于“肝癌”。 2020 年 2 月 18 日全国爱肝日网 来源http://aigan.cn/html/guanyuaiganri/202002/18-1314.html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4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9年世界狂犬病日的主题: 接种疫苗以消除狂犬病
yanjx45 2019-9-1 22:14
2019年世界狂犬病日的主题: 接种疫苗以消除狂犬病 。 今年 9 月 28 日是第 1 3 个 世界狂犬病日 。    今年 世界狂犬病日 的 主题 是: 接种疫苗以消除狂犬病 。    Rabies : Vaccinate to Eliminate .  据 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 (Global Alliance for Rabies Control , GARC) 网站( https://rabiesalliance.org/world-rabies-day )的报导, 今年 世界狂犬病日 的主题聚焦 疫苗接种 ,这是所有狂犬病控制工作的基础。 疫苗接种 首先是指 狗 的疫苗接种(普遍而持续的预防性接种),其次才是 人 的疫苗接种(仅仅只是在必要时作暴露后预防-PEP,不提倡预防性接种)。 今年世界狂犬病日的主题是“接种疫苗以消除狂犬病 ”,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宣传内容: 1 确保 狗 持续接种疫苗 ——提醒养狗人、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和地方政府。 2 帮助有需要的 人 寻求和获得 PEP (暴露后预防) —— 通过人类卫生专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来实施。 3 承诺 2030 年 实现 消除狂犬病死亡 的目标 —— 中央政府应当配置资源用于消除狂犬病。 To ensure that dogs are kept vaccinated —— as a reminder to dog owners, anim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local governments . To help people in need to seek and obtain PEP —— through human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educators . To commit to the 2030 goal of eliminatingrabiesdeaths —— with national governments putting resources intorabieselimination . 世界狂犬病日不变的口号是: 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 Working together to make rabies history! 全球消除狂犬病的总目标: 2030 年实现人类狂犬病零死亡!    Rabies: Zero by 30 ! 关于 世界狂犬病日 的由来、设立 世界狂犬病日 的主要目的、当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 消除狂犬病 方面的 计划 、目前互联网上代表性的 狂犬病教育 网站 等,本人在去年的世界狂犬病日所写的相关博文曾有详细介绍: 今年世界狂犬病日的主题: 分享信息, 挽救生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136215.html ) 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有关 世界狂犬病日 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 如在当日或邻 近的时间集中的动物疫苗接种、讲座、教学讨论会、媒体报导、展览、博物馆或动物园的专题节目、游行、舞会、长跑、遛狗、节庆活动、学术会议、募捐等。 第 2 个 世界狂犬病日 是 2008 年 9 月 28 日,此前一天在 美国亚特兰大( 美国CDC 所在地 ) 举行了一次为狂犬病疫苗 募捐 的 马拉松长跑比赛 。 WHO 狂犬病主管部门的前负责人 F.   X.   Meslin 博士 也参加这次马拉松比赛,当时他已将近 70 岁: 2008 年 9 月 28 日,即第 2 个 世界狂犬病日 当天, 第 19 届美洲狂犬病会议 在 美国 CDC (美国亚特兰大)开始举行(共 5 天)。来自全球狂犬病研究领域约 500 位 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以下照片摄于我向大会提交的展板前: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9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主题彩图发布(图文)
xuxiangtian 2019-3-3 21:59
2019年3月18日,是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为了促进全国卫生健康医养科普等团体机构网络做好这次全国爱肝日宣传活动,全国爱肝日网美工专门制作了9幅宣传主题图,供公益宣传活动时参考。见图1~9。 这些图片背景和文字紧扣全国爱肝日主题,简洁明快。背景选取了精美的北京天安门、长城,上海东方明珠,天津海河风光,长江三峡大坝,阳光明媚的春天风光。寓意全国各地行动起来,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全国卫生科普战线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共建防治肝病的大坝,共筑维护肝脏的健康长城。共同“维护肝脏,增进健康”,健康中国,振兴中华! (2019年3月3日全国爱肝日网供稿)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3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9年3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维护肝脏 增进健康(图文)
xuxiangtian 2019-1-14 23:01
2019年3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维护肝脏 增进健康。 \0 \0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3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9年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维护肝脏 增进健康(图文)
xuxiangtian 2019-1-2 23:38
2019年第十九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2011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来源: http://aigan.cn/html/guanyuaiganri/201004/07-533.html 2019年1月1日全国爱肝日网发布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6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趣的电力主题餐厅
ncepuztf 2018-4-11 18:20
啥都要讲个主题,华电也不能脱俗,保定华电开出电力主题餐厅,原来是用五大 发电 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命名雅间。当然雅间的大小和企业的规模对应,比如用 “ 国家 电 网 ” 命名的雅间就比 “ 南方电网 ” 命名的大不少。 后来神华和国电并为 国能 ,中电投和国核技并为 国电投 ,华能、华电、大唐不变。 正琢磨是不是主题餐厅的雅间是不是更名了?要是 国网和南网合并 ,雅间是不是 要打 通,更名为 中国电网 ? 今天上去一看,果然......,佩服餐厅经理有头脑,再也不怕企业合并重组了。 核电的朋友来华电请你核电餐厅就餐。 水电的朋友来华电请你水电餐厅就餐。 光伏的朋友来华电请你太阳能餐厅就餐。 火电厂的朋友来华电请你火电餐厅就餐。 风电场的朋友来华电请你风电餐厅就餐。 只是这么改后,电网的朋友该去哪个餐厅? 还有沾不上边的朋友,如波浪能,地热能,是不是学生餐厅凑合了?哈哈哈!
个人分类: 囧事趣事|1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沪上公园之“真如”篇:一座以蜡梅为主题的公园
热度 4 jeffhao 2017-2-19 13:37
傲雪凌霜的寒梅-“东哥说花粉”总第19篇 再不看腊梅花,可就晚了哦…… “今年过年好早啊!” “好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呢,就到了年关啦!” …… 相信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啊,今年的春节确实来的有些早,1月27日就是大年三十啦。 来看一下同济大学的寒假安排吧…… 你没有看错,是的,1月23日-2月24日,属于寒假时间,吼吼吼~~~ 这样,我们就被迫见证了一个近乎完整的冬季校园…… 我亲爱的兄弟 陪我逛逛冬季的校园 给我讲讲 那漂亮的女生 白发的先生 趁现在没有人 也没有风 记得校门口的酒馆里 也经常有人大声哭泣 黑漆漆的树林里 有人叹息 那宿舍里的录音机 也天天放着爱你爱你 可是每到假期 你们都仓皇离去 ——《冬季校园》高晓松 冬季的同济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树木也脱掉了 厚厚的伪装 露出了 瘦骨嶙峋 本来的面目 候鸟也去了南方 去追寻那诱惑它的 叫做理想的东东 只有那 寄居墙角 路边 或斜坡的 一簇簇 一丛丛 一株株 金灿灿的蜡梅花 奋力的吐着芬芳 喷张生长的气息 所以,现在,在同济,我们还属于假期时间哦,吼吼吼~~~ 提前返校的小东哥,想好好的利用这个空档,来欣赏一下这冬日里的馈赠,“凌寒独自开”、并送来阵阵“暗香”的蜡梅花,羞答答~~~ 于是,在元宵节那天,小东哥就去了上海首座以蜡梅为主题的公园—— 真如公园,坐落在上海市普陀区大渡河路1894号,是一个绿意浓浓的小公园…… 下面请跟随小东哥的步伐来认识一下这个虽然很小,却很有特色的公园吧,么么哒~~~ 公园的门口有2个石狮子,惟妙惟肖很有特点。 公园里遍布着草地和树丛,逗留在柔软的草地和茂密的树丛之间,快乐的小鸟不时从身边飞过,一阵阵风儿吹过,暗香浮动,带来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各种清香…… 虽然有些鲜为人知,但这里的花花草草还是很动人的哦……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蜡梅花哦…… 狗牙蜡梅 ,鉴定要领:花被片狭长而尖,内轮中心花被呈紫色,花小,香气淡,花期迟。 素心蜡梅 ,鉴定要领: 花被片纯黄,向后反卷,内轮有接近纯色,花较大,香气浓。 虎蹄梅 ,鉴定要领:花大色黄,花瓣较圆,中心小花瓣微带红紫色,花像虎蹄,香气浓,开花早。 金钟梅 ,鉴定要领:花大黄色,形似金钟,重瓣,香气浓。 罄口蜡梅 ,鉴定要领: 外轮花被片淡黄色,内轮花被有紫红色边缘和条纹,花最大,香气清溢。 除了蜡梅之外,还有各种颜色的梅花…… 红梅花 ,蔷薇科杏属 白 梅花 ,蔷薇科杏属 绿梅花 , 蔷薇科杏属 还有粉红色的山茶花,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粉红色的哦…… 山茶花( Camellia japonica ),山茶科山茶属 白色的杏花…… 杏花 ( Prunus armeniaca ),蔷薇科杏属 散发着浓郁芳香的郁香忍冬…… 郁香忍冬( Lonicera fragrantissima ),忍冬科忍冬属 就连这里的步道,也镶嵌着可爱的梅花图案哦~~~ 而在公园的外侧,不时传来几声大鹅的叫声, 那是 游客在给大白鹅们进行喂食…… 争抢食物的大白鹅 悠然自得的大白鹅 还有,还有就是被无端惊醒春梦的、一脸鄙意的猫星人,喵呜~~~ 这园子是我“镇园喵”镇着滴,有本事,你再看我一眼试试,点烟间,叫你灰飞烟灭,妥妥滴,你懂的,喵呜~~~ 先来熟悉一下那些年我们背过的带 梅 字成语吧…… 青梅竹马、 望梅止渴、 盐梅相成、 止渴之梅、 雪胎梅骨、 梅妻鹤子、 盐梅之寄、 香药脆梅、 盐梅舟楫、 梅林止渴、 望梅阁老、 柳颦梅笑、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摽梅之年、 踏雪寻梅、 驿寄梅花、 梅花纸帐…… 看着这些成语,你有没有像小东哥当年一样,以为里面的梅指的是同一种梅呢,以为蜡梅花和梅花是同一种植物呢…… 事实上,蜡梅花与梅花都是我国比较出名的观赏花木,由于二者的 开花时间差不多,都在冬春季,所以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同一种花,其实两者是不一样滴 ,…… 下面小东哥就来给小伙伴们说一说蜡梅花与梅花的区别吧,么么哒~~~ 蜡 梅 拉丁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科属: 蜡梅科蜡梅属 别称: 金梅、腊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花语: 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气,独立创新 梅 花 拉丁学名: Armeniaca mume 科属: 蔷薇科杏属 别称: 梅树、梅 形态特征: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花语: 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 在看完小东哥给大家介绍的两者间的几个区别之后,相信小伙伴们以后一定都能够很好的区分出它们啦,么么哒~~~ 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最近逼格直抵BBC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之《新疆篇》,里面就有杏花的描述~~~ https://v.qq.com/x/page/o03712j5ya5.html 杏花 和 梅花 同属于蔷薇科杏属,花形类似,加之杏花性耐寒、喜光、抗旱,比娇嫩的梅花要更加适应北方严苛的气候条件, 使得杏花在北方很常见…… “开往春天的列车”穿越居庸关花海 正因为此,很多见惯 杏花的 北方人 初到南方见到梅花时,竟然误认为是杏花~~~ 有诗为证: 《红梅》 宋·王安石 春半花纔发,多应不奈寒。 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好吧,在读完王安石嘲笑北方人误认梅为杏的诗之后,亲爱的,莞尔之余,你又从这首诗里面读到别的什么信息了吗…… 我国物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就曾在一篇著名的科学论文里面做了详尽的描述…… 那么,在寒冷的冬季,蜡梅靠什么进行 传 粉的呢…… 看过之前“东哥说花粉”之“ 什么是花粉 ”一节的小伙伴们一定都知道啦,其中对植物传粉的方式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里面就有一种依靠昆虫来 传 粉的方式——“虫媒”。 是的,蜡梅花就是将 “ 传 粉” 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交给昆虫们来完成的哦,而且是由分属于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的16种访花昆虫来进行分工传播的哦~~~ ( A,北海道蚓蝇; B, C, 黑丽蝇; D,凹带后食蚜蝇; E, 黑带食蚜蝇; F, 广大腿小蜂; G,意大利蜜蜂; 杜巍 等,2012 ) 好吧,这麽些个性十足的名字,估计记起来也是很费时间的吧,但是,先不要去管这些个繁琐的名字,你只是这么悠然的放眼望去,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呀(坏笑)…… 是的,你猜对了,在这张图里面,除了F和G属于蜂类之外,其余的都属于苍蝇,万万没有想到吧…… 其实,苍蝇对那些在 极端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传粉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呢,比如我们熟知的那些在冬天开花的植物(如蜡梅等),甚至到了极地,那里的植物也是靠苍蝇来传粉的哦 ( Kevan, 1972; Faegri van der Pijl, 1979 )。 好吧,在苍蝇等众多“ 红娘 ”的帮助下,蜡梅花就会结出一颗颗精致 漂亮 的果果来了哦,萌萌哒~~~ 蜡梅的果实呈半木质化,蒴果(没有果肉),宿存,外被绢丝状毛,内含数个瘦果。 想不想看看这些蒴果里面的东东呀,么么哒~~~ 好吧,会给你看的啦,但是,小东哥可有言在先的哦, 有密集恐惧症者慎入哦,你懂的…… 下面就是小东哥在真如公园里面拍的蜡梅花种子——瘦果,多不啦~~~ 将这些种子种在花盆里面,就会长出一棵棵崭新的 蜡梅花宝宝 来的哦,后期如果进行精心的栽培和修剪,你就会拥有一盆自己亲手培植的蜡梅花盆景哦…… (蜡梅花花粉电子显微照片) 最后为大家奉上《 大自然在说话 》第六集 ~~~汤唯配音的《 花 》: 我是花    人们常说我很美,我知道    你们喜欢我,迷恋我,我的外表    但是,你们别忘了,没有我,生命无从谈起    想想看,谁在哺育你们?是我    每个水果,来自于我    每颗麦子,也来自于我,每个土豆,每粒米,都来自于我    我,我,我,难道不是吗    有些时候,你们的心灵也会需要我    当你无法表达的时候    我可以轻而易举的帮你说出“对不起”    还有“我爱你”    那些不朽的创作啊    我更是你们灵魂的源泉    可惜,即便如此,你们仍然低估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有没有人告诉过你    我没了,你们也就没了 ——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 https://v.qq.com/x/page/u00169zawt7.html 网页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UxMzUxMA==tempkey=UjgUq2pQ3w7hkavCWJapmMbagiNEHFbhMOlpy%2Fw0B%2FcCrP8c9ICrrP%2FDeozVvfh1agXOta6Bi2as9gGJDk17jW%2FSBlro3GeyUGPiVwRaC9r66UGwSwNk2LIrG4S8CIlunGpjjPRnljE9h9j4BReCCQ%3D%3Dchksm=6b47d2fc5c305bea564d2f203645547e6709eda2abc6a1ac24da3fe34c84bdf256dd11f3ac75#rd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东哥说花粉 ”,或者微信公共号搜寻“ 东哥说花粉 ”进行关注,更多精美花粉照片,植物趣事及近十年的专业采花手记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东哥说花粉|620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2017年第十七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xuxiangtian 2017-2-19 00:27
2017年第十七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全国爱肝日历次宣传主题:2011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 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2017年2月18日 全国爱肝日网发稿 http://aigan.cn/html/xinwenkuaidi/201702/18-934.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7年第十七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xuxiangtian 2017-2-19 00:25
2017年第十七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全国爱肝日历次宣传主题:2011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 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2017年2月18日 全国爱肝日网发稿 http://aigan.cn/html/xinwenkuaidi/201702/18-934.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卜算子 阳小十周年庆
liuqg 2016-11-1 09:48
题记:10月29日,适逢我女儿的学校杨浦区民办阳浦小学十周年庆,填词一首,以作纪念。 十月秋正浓 千人济一堂 欢歌劲舞庆佳日 阳光下飞翔 十年育才路 园丁献爱忙 阳光教育树新风 麦田共守望 注:庆典活动在同济大学同济会堂举办,“阳光下飞翔”为学校校歌,活动主题是“麦田守望”。
1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eb of Science 检索技巧:主题检索
ghesin 2016-9-2 19:25
主题( Topic )检索:相当于部分字段的关键词检索,主题检索的范围包括下列字段:题目( Title ),文摘( Abstracts ),作者关键词( Author Keywords ),扩展主题词( Keywords Plus )。例如:想查找有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在 Topic 检索方式中输入检索式: ((co2 or carbon dioxide) same emission*) and (reduc* ormitigat* or abat*) 。 主题检索的规则如表 1 所示。 表 1 主题( Topic )检索 规 则 示 例 要检索一个词组,直接输入即可。邻近检索词按顺序检索 输入 reduc* sodium 检索 reduced sodium, reducing sodium, etc. 利用 SAME 算符连接的两个检索词,其检索结果为两个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且检索词的顺序是任意的 输入 reduc* SAME sodium 检索 reduced sodium, reducing sodium, sodium intak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educed, etc. 同义词的检索 ( 自然语言的同义词、缩写词、以及专业用语 ); 可使用 OR 算符将其组配 输入 heart* OR coronar* OR cardio* OR cardia* 检索 heart, hearts, heartbeat, coronary, cardiovascular, cardiotonic, cardiopulmonary, cardiac, etc. 可利用截词符检索单词的复数和派生词 输入 angioplast* 检索 angioplasty, angioplasties, angioplastic, etc. 利用通配符检索单词的所有变化形式 输入 wom?n 检索 woman or women. 输入 labo$r 检索 labor or labour. 标点符号在检索时可用空格处理 输入 alpha 2 beta 2 检索 alpha(2)beta(2). 当需要检索所有格形式的词组时,可使用 SAME 算符 输入 kaposi* SAME sarcom* 检索 Kaposi sarcoma, Kaposis-sarcoma, Kaposis sarcoma, Kaposi’s sarcoma. 检索带有连字符号的单词时使用或者不使用连接符号均可 输入 cd rom or cdrom 检索 CD-ROM, CDROM, etc.. 检索人名时可用 SAME 算符 输入 churchill same ( winston OR w )检索 Winston Churchill; Churchill,Winston; Churchill, W., etc. 当非英文期刊没有提供英文的文献题名时,将非英文名译为美式英语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anagement Massa JLP Actas Luso-Espanolas De Neurologia Psiquiatria Y Ciencias Afines 24 :( 1 ) 49-57 JAN-FEB 1996 独创性的研究论文,标题仍用源期刊的语言 The Barbizon School – L’auberge Ganne’ Laverroux N Oeil-Magazine International D Art ( 477 ) S2-S2 DEC 1995 附加的题名用 + 号或括号与原题名连起来(仅见于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 Speech After Long Silence + The Poetry of Haines,John Berry W Sewanee Review 104 :( 1 ) 108-110 WIN 1996 来源:万跃华 数字资源检索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06
个人分类: Web of Science|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 [十二只猴子(1996)][720p][美国][主演:布鲁斯·威利斯]
lcj2212916 2016-8-8 21:56
电影《12只猴子》,由 特瑞·吉列姆 (Terry Gilliam)执导, 布鲁斯·威利斯 、 布拉德·皮特 、 玛德琳·斯托 主演的科幻片。 影片讲述了在公元1996年,世界被一种致命病毒侵袭之后,剩余的少数人类只能在地下苟且偷生。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科学家们设计出一个计划去改变这一切并最终找到了释放病毒的“罪魁祸首”。 自从世界1996年被一种致命病毒侵袭之后,生活在2035年的囚徒James Cole(由布鲁斯·威利斯饰演)被强迫作为志愿者,由2035年穿越时空回到1996年追查当年病毒扩散的原因,以便由科学家想办法预防并阻止它的发生。然而,时光穿越出现了误差,James被送到了1990年的巴尔的摩。他被精神病医生Kathryn Railly(由玛德琳·斯托饰演)诊断为精神分裂和幻想症,因为他向人们描述6年后将有50亿人口死于一场病毒灾难。在疯人院中,他与病友Jeffrey Goines(由布拉德·皮特饰演)格外谈得来,James主动帮助他出逃疯人院,却没成功,James在被关进黑屋子时被2035年的科学家招了回去。 第二次时空穿越依然出现问题,James被传送到一战时期的战场(剧中提到这场战争发生在1917年),而且受了枪伤,紧接着又第三次传送到了1996年。病毒的发源地是在费城,于是他找到了Kathryn,让她帮助他去费城,寻找释放病毒的罪魁祸首:十二猴军团。他们以这种怪异的图案(十二只猴子围成一圈)为标志。James寻找到此时已经转而支持父亲成为名人的Jeffrey,发现Jeffrey就是十二猴军团的领导者,继而再次被科学家召回。James因得到重大调查结果而被特赦,但此时的他由于多次时空穿越而意识混乱,误以为病毒等一切都是他的幻想,于是他假作自愿阻止十二猴军团,实际为了回到过去而进行了第四次穿越。与此同时,James预言对了谷仓中的小男孩,并且Kathryn从他腿中取出的一战子弹,这一切让Kathryn开始怀疑James的话的真实性。直到她发现在照片墙上的一战照片中有James的身影——这是她一开始就觉得James眼熟的原因,Kathryn才终于相信James的确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决心帮助他挽救人类的命运。 “十二猴子军团”原来是个动物解放运动协会,而James的父亲却是因“虐待动物”闻名的病毒专家科兰德,Jeffrey是个疯狂地为动物自由而战的人,他组织了十二猴军团,绑架了父亲,只不过要将被科兰德博士关入动物园的动物全部释放出来。James知道那场致命的病毒根本和十二猴子军团没关系后,留下录音提醒未来的科学家,并决定不再回到未来。正当James和Kathryn在机场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时,Kathryn却意外地发现博士的助手Peters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此时James接到任务要射杀Peters,结果自己被警察击毙,他躺在Kathryn的怀中死去。Kathryn悲痛万分,想起James不断重复在梦中见过自己,环顾四周,她看见了小时的James。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十二只猴子”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14091.html
1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及历年主题
baocunkuan 2016-6-5 08:19
2016 年世界环境日 主题:“为生命呐喊”。今年世界环境日以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为主题,意在唤起各国和社会进一步的认识和行动,打击对于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所涉及的保护物种的非法贸易。 环保部公布的今年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既响应了2016作为开局之年的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要求,又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是破解过去长期以来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根本保证。2016,新的起点,新的期待。这里, 就每年的主题进行解读或简单谈一下个人理解,以示纪念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环境、自我反思的日子。 1972 年 6 月 5 日~ 16 日, 联合国 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首届人类 环境 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当年 10 月召开的第 27 届 联合国大会 规定:每年 6 月 5 日为 “ 世界环境日 ” ,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根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4.htm )。 1974 年: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这一知名的“环保口号”目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75 年:人类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还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如果连人类居住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保护? 1976 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Water: VitalResource for Life )。这时,也应该是明确了,作为生命重要源泉的水,不仅仅是关注水量(水资源),还要关注水质(水环境)。 1977 年: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Degradation;Firewood )。可以说,这主要是关注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978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DevelopmentWithout Destruction )。而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如果那时就能关注这一主题,不仅仅在口号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快”,但环境也许依然是那时的蓝天、碧水。这也正是 20 多年后我国将“好”字当头,提出“又好又快”。 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再次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只是这一年的主题强调是为了儿童。如果说上一年的“没有破坏的发展”是为了当代人,而这一年算是对上一年主题的修正,强调了“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即“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0 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ANew Challenge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连续三年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但遗憾得是,居然没有唤醒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首先需要面对且需要迫切解决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 这一严峻形势。 1981 年:保护 地下水 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Ground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s )。想到今年( 2013 年)发生的多起地下水污染和镉大米问题,是否我们的环保真的比国际落后了 30 年,而且还需要从现在( 2013 年)起的另外 30 年,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整整“ 60 ”年,一个甲子,太久了。 1982 年: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 环境 会议 10 周年 -- 提高 环保 意识 Ten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而八年后的 1990 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才初步了解“环保为何物”的我,再到 2013 年初回老家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侃“ PM 2.5 ”,是真真地知道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提高。 1983 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 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Managingand Disposing Hazardous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 30 年后,我们依然面对着有害废弃物、酸雨问题和能源效率低的问题,情何以堪? 1984 年: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 我们在治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沙退人进的故事也差不多是这一年正在读初中的从课本上读到的; 2011 年去过了沙坡头,也应算是一个。 1985 年:青年、人口、 环境 ( Youth:Population and theEnvironment )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到现在已然是两鬓已白、人过四十日过午了。 1986 年: 环境 与和平( A Tree forPeace ) Tree= 环境?或一树知环境,如同一叶知秋。 1987 年: 环境 与居住( Environmentand Shelter: More ThanA Roof ) “环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住所”。没有了环境,何以谈“住所”,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988 年:保护 环境 、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When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又名“布伦特兰报告”)发布后的第一个环境日,其主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 1989 年:警惕 全球变暖 ( GlobalWarming; Global Warning ) 第一次警示全球变暖这事,从这一年的“警示”到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这一行动,整整一个“八年抗战”,如何再到显示效果?不知再等多少年? 1990 年:儿童与 环境 ( Children andthe Environment ) 儿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还是儿童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作为敏感人群)?或二者兼有之。 1991 年: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这一“合作”,是全球合作,是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合作。 1992 年:只有一个地球 -- 关心与共享( Only OneEarth, Care and Share) “关心与共享”的反义词“冷漠与天塌砸大家”,理性的您,该如何选择? 1993 年:贫穷与 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Povertyand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 这里,仅仅关注的“贫穷与环境”。其实,贫穷、金钱和权势是“理性的恶行”中最恶的部分。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坏的“污染”,因为这些污染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加剧环境的恶化,并且阻碍着人类社会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尤其是金钱和权势结盟,正如我以前说过的:“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1994 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One EarthOne Family ) 从地球村,再到地球家庭。也怕家庭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怕“窝里斗”,俗话又说“家贼难防”呀,俗话还说“祸起萧墙”。 1995 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the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有点像当年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 1996 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 家园 (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 见“ 1994 ”的解读。 1997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Earth ) “生物或生命中心主义”? 1998 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Life on Earth - Save OurSeas ) 其实,人类不是救世主,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生产与消费行为),就是在拯救海洋了。 1999 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Our Earth -Our Future - Just SaveIt! ) 我们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2000 年: 环境 千年,行动起来( 2000 TheEnvironment Millennium -Time to Act ) “千年等一回”? 2001 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onnect withthe World Wide Web oflife ) “ www. ”或” 3W ”,到 10 年的“微博”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民主化也许会助力基层参与环境保护。 2002 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Give Earth aChance ) 地球不是火星,也不能成为第二个火星。 2003 年:水 -- 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 为什么偏偏强调“ 20 亿”?当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这“ 20 亿”,我猜是缺水的人口,全球的 1/3 人口得不到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代际之间的公平呢?可持续发展首先所强调的穷人最基本的需要如何来满足? 2004 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Wanted! Seasand Oceans——Dead orAlive? ) 依稀看到了顾炎武在痛心疾首的样子。 2005 年:营造 绿色城市 ,呵护 地球家园 ! ( Green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 中国 主题:人人参与创建 绿色家园 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设置自己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即响应世界环境日主题,又体现中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当年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06 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Deserts andDesertification——Don'tDesert Drylands! ); 中国 主题:生态安全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第一次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改“规划”,以强调宏观调控、空间管制。而“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节能减排”为约束性指标作纳入考核。 2007 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Ice——aHot Topic?) ; 中国 主题: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陆社会担忧的是“冰川消融”所示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所关注的还是传统、常规的污染物( SO 2 和 COD )排减。 2008 年:促进 低碳经济 ( Kick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 中国 主题: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奥运会期间,给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除了“疯狂”的收割着“金牌和奖牌”,就是奥运期间北京的“蓝天”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实现“蓝天”还是可能的。只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长久的环保机制,并非运动式、短暂的“蓝天”。 2009 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 应对气候变化 ( Your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 中国 主题:减少污染 —— 行动起来 这一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尤其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年。 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ManySpecies.One Planet. One Future ); 中国 主题:低碳减排 · 绿色生活 “地球、未来”,“低碳、生活”,这看似“一大一小”两个有些远的主题,反映了一种“合作与互动”。 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s:Natureat Your Service) ; 中国 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只有“共建生态文明”,才会有“大自然为您效劳”,您也就才能有机会“共享绿色未来”。 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GreenEconomy: Does itinclude you?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绿色消费,我们都是行为主体,行动起来吧! 2013 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think eat save )。 颇像从小就会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呼吸什么?厚德载“雾”?还是自强不“吸”。但无论如何,“共奋斗”是“必须的”和“必需的”,政府、企业、群众一起努力,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需求、参与与监督的约束动力,我们就有希望! 2014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Raise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 海平面不被提高,需要提高我们的呼声、意识和觉悟,最终还须在生产、生活各类行动上,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污染的成因有 “ 天灾 ” 这一自然因素,也有过重的历史包袱如历代的垦荒、过牧等行为导致的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缩减和草原退化,也有近现代工业污染的积累,根本的或者说人们最亟需改变而且又能做到的是 “ 人祸 ” 这一人为因素。 如何看待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不利因素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这些不利因素,结论就是老百姓、老祖宗、老天爷不好,其实质是回避我们的责任。向污染宣战,不是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不利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宣战!不良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我们的意识、觉悟、科学知识、行为的综合体现。 2015 年: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 201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英文口号为 “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with Care ” ,中文译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半凑热闹、半开玩笑地将之译为 “70 亿比 1 ,且 ‘ 吃 ’ 且珍惜 ” 。 中国世界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 生活 2015 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近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了2015年“环境日”“践行绿色 生活 ”主题。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
zqb625024295 2016-3-29 17:01
在3月16日闭幕的2016中国(北京)国际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上,身临其境凭借全国首发的“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再次被央视媒体采访,并在CCTV-1《晚间新闻》节目播出。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每年的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大会都被视为ICT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吸引着欧洲、乃至全球ICT人士和相关厂商的热情参与。本次博览会共吸引国内外游乐行业顶级的设备商、规划商达370家,展区面积接近4万平米,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到会参观采购,成交额在去年370亿的基础上,有望实现20%以上的增长。 在博览会现场,设计新颖、科技创新的厂商展区人气最高的莫过于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同时也凭借全国首发的虚拟现实VR主题公园获得摩天奖“高科技体验娱乐项目创新奖”。那么VR也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词汇,就是通过设备生成可交互的虚拟现实世界,是一种未来的高科技,国内外都受到了大众的亲赖。 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最大的特色就是彻底摆脱了传统控制器的束缚,无需任何手柄和电线就能让玩家在虚拟的世界里随意走动,任意驰骋。尤其是它先进的定位系统会将玩家的实际动作精准的映射到虚拟世界当中,玩家将会体验到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世界的沉浸式快感! 所有的运动都是由玩家自身所控制,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被天衣无缝的衔接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高科技产品的魅力所在。高科技不仅是当今众多消费者游玩体验的兴奋点,也是整个行业全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现场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的展台同时也展出了科学水晶探险球和疯狂大冒险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娱乐设备,受到了参会者的热烈追捧! 那么,现场除了一些爱好者亲临体会了游戏的疯狂,还吸引了一些商家咨询加盟相关情况,本次身临其境董事长刘宣付也针对加盟政策、市场前景、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并接受了央视媒体的采访,他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游戏游艺界,我们是采用了空间定位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我们设计了很多游戏的场景,让用户进入到游戏场景中可以体验到非常惊险和刺激的效果最终是让观众(体验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 的确,身临其境虚拟现实VR主题公园同比其他游乐设备及产品来讲优势显著,最主要是占地空间小,选址方便,能够同时支持多人互动娱乐,从展会第一天开始可谓是人潮攒动、气氛高涨,从展会期间体验者对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的认可程度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与游乐设备的紧密结合是大众所接受的,其市场将会不可估量。 所有的运动都是由玩家自身所控制,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被天衣无缝的衔接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高科技产品的魅力所在。高科技不仅是当今众多消费者游玩体验的兴奋点,也是整个行业全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现场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的展台同时也展出了科学水晶探险球和疯狂大冒险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娱乐设备,受到了参会者的热烈追捧! 那么,现场除了一些爱好者亲临体会了游戏的疯狂,还吸引了一些商家咨询加盟相关情况,本次身临其境董事长刘宣付也针对加盟政策、市场前景、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并接受了央视媒体的采访,他说:“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游戏游艺界,我们是采用了空间定位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我们设计了很多游戏的场景,让用户进入到游戏场景中可以体验到非常惊险和刺激的效果最终是让观众(体验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 的确,身临其境虚拟现实VR主题公园同比其他游乐设备及产品来讲优势显著,最主要是占地空间小,选址方便,能够同时支持多人互动娱乐,从展会第一天开始可谓是人潮攒动、气氛高涨,从展会期间体验者对身临其境VR主题公园的认可程度来看,虚拟现实技术与游乐设备的紧密结合是大众所接受的,其市场将会不可估量。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6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xuxiangtian 2016-2-26 20:10
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2011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转自全国爱肝日网aigan.cn)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张知识图谱能看出什么?
xiaoyanghu 2015-12-23 10:12
这是一张普通的某个领域学术研究文献数据以国家和地区为节点的timezone型知识图谱,从这张图能解释哪些内容? 1.各国学术文献数量的相对大小(如:美国对该主题的关注度最高、成果最多); 2.能够看出涉足该主题研究的先后顺序(如:美国最早开始关注该领域的研究); 3.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如:多个国家间有该领域的合作关系,但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并没有国际性的合作成果。)。 不知道除了以上3点,还能从该图中看出什么?不知道timezone知识图谱中的纵向相对位置能说明什么?不知道超美老师在设计该图时有什么初衷?请高手尽力指点,谢谢!
个人分类: 学习资料|3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出台
gdn 2015-8-18 15:19
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预计将于2015年10月18日面世,并将成为“看得见的手”对经济领域和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明确,十三五规划是经济布局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股市是反应经济布局和发展的晴雨表。从上市公司和市场的角度看,以下几个主题值得关注。    其一,改革仍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十三五期间,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释放红利仍将成为主旋律。拿国企改革来说,中国资本市场从创建之初就与国企改革息息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选择了100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上各地方试点企业共选择了2500多家,体现在股票市场就是抓好大的,放活小的。2003-2013年间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市就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通道。   2014年以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是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改革。专家分析,未来112户央企将被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大类,同时把商业类细分为“完全竞争性企业和对国家经济安全命脉具有重要战略性地位的企业”两小类。在央企不同分类基础上,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的取舍上都将有所区别。    其二,扩大消费需求 。相比于十二五规划,我国最新政策导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强调供给端挖掘消费潜力,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放缓至7%,但从新产业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出将近5个百分点。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速度接近40%;许多新技术产品也是不断涌现,像 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等增长速度都出现50%以上的涨幅。    其三,“互联网+”时代来临 。虽然目前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很肤浅,但十三五期间将成为“互联网+”主导的时代。不管是第三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都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改革生产流程、变革生产方式,通过这种结合创造更好的适合时代需要的产品。例如阿里巴巴 与苏宁深度跨界合作,业界预言将开启“互联网+零售”的新纪元。   目前国家根据互联网及其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出台了“互联网+”的规划,包括“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相关重大政策的安排,为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了铺垫。十三五期间,“互联网+”一定能够帮助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且使中国经济真正地实现中高速增长。所以,投资者对“互联网+”充满了期待。   全球都在关注互联网和“互联网+”对中国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华尔街的“中国通”、前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也表示,中国第三产业未来10年增长率将达到60%。    其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它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多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10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用一整篇的内容说明了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其中更是强调了要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其时间就囊括了整个十三五期间。随着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板块有望再度起航,且空间巨大。
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是“瓷花瓶”,有使用期限且脆弱
热度 23 何裕民 2015-6-16 15:58
2013年春季,沪台两大电视台联袂举办了一个公开讲堂,讨论怎样管理自己健康,我应邀代表上海专家做主题报告:强调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20多年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再延长15岁,达到近百岁。具体到每个人,只要平素加强健康管控,就可以在现在平均接近80岁的期望寿命基础上,多活15年。更多人活过百岁应该不是梦。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在直播的公开讲堂上,我形容说“生命只是瓷花瓶,需好生珍惜才是!” 所谓“瓷花瓶”,好看,但平素持有者往往并不十分在意。只有当不小心碰破了,甚至碎了,人们才格外后悔,痛心疾首。悔不该当初为何不小心谨慎!这是人们对待健康的常见态度。当身体良好,生命中有健康伴随着,疾苦征兆没有显现时,珍惜者不多。这也是历史上有过的通病。《黄帝内经》曾批评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故不知持满,不知珍惜“瓷花瓶”者,难以享受寿限,大多“半百而衰”。 当然,“瓷花瓶”碰破了(生了病),如破损一般,多数还可修修补补(通常借助医疗手段);摔碎了,散了架(像生了癌症这样大病)能否补好,是个问题,谁都不敢肯定。但就算是能够借助医学手段加以修复,修复后的瓷花瓶,毕竟不同以前,是个碎过了的花瓶,其价值大打折扣。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珍品及正品了,而只是次品及廉价物了。人生也同样!生过病,特别是大病后,许多行为都受限,许多做法都不被容许。否则,再次破碎,或许终将彻底遗弃(不救)。 其实,大自然是很宽容的,给我们大多数人的使用年限不算短。据研究,人的生物学年限在120~150岁之间,略有个体差异。对此研究结果及计算方法,我在《你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吗》一书中已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可以参见。 换句话说,生命“瓷花瓶”的寿限在120~150年之间。然后,凡夫俗子就开始做“减法”。各种各样的伤害、事件、劳损、疾病,包括情绪剧烈波动等,就都在这个限度内被“扣分”。如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每抽一根烟,减寿10分钟;醉酒一次,减寿7~15天;小感冒一场减寿2~4天;大病一场(如结核病),减寿3~7年;通宵熬夜,减寿1~2天;严重疲惫(若很快恢复),减寿2~4天;若持续无法恢复,则减寿更多;大吵一场,减寿2~3天;持续抑郁,则抑郁持续时间除以3,约等于减寿时间(如持续抑郁达一年,约减寿4个月)……,很公平。总之,在个体寿限内,越注意起居操行,减寿越少;可以活得越长。相反,则不断被“扣分”,可期待的寿命就越短!可见自身行为,关乎健康长寿。 故对易碎而有年限的生命“瓷花瓶”,可不善加敬畏、尊持、爱惜呼! 然而,现实是芸芸众生,醉死梦生,贪图一时之快,耗竭生命。著名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前会长钟南山先生讽刺说:“中国人40岁以前,以命搏钱;40岁以后,想用钱买命!”钱能买回命吗?钱根本就买不回命,更买不回健康。 一次飞机旅途中,碰到一个同龄人坐在身旁,他年轻时到欧洲学习,如今回到国内发展。和我聊天时,他说:“我现在太不理解我那些老同学了,天天拼命工作,生了病也要干,我不知道他们这样拼命是为了什么,他们理解生命的真正价值吗?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吗?”一席话,令我沉思良久! 是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伤心事,促成我决意要写这本原非我专长的书。 2014年1月,寒假前几天,我的多年老同事兼老朋友,接近退休的沈老师突发脑血管意外,虽经积极抢救,仍撒手人寰,仅仅是一根血管破裂了。稍后,一位与癌症抗争了整整18年,没有任何先兆,只是因为重感冒,拖延了几天,肺部严重感染,因为抗生素过敏,也走了。正好59岁,应了民间逢九是关一说。 另一位东北的肺癌患者,在我的建议下,几年来冬天都在三亚待着,待得好好的,肿瘤控制了4年多,没有任何不适。因为赶回老家沈阳,参加女儿婚礼,准备婚礼后即回三亚。却路途中伤了寒气,到沈阳当天晚上咳嗽不止,一口痰梗阻在气管。急送医院,已窒息而亡。婚礼变成了葬礼,全家痛苦不已。 2014年年初,小马奔腾的董事长李明走了,走得匆忙,才47岁,他被称为传媒新大亨,正在成功打造影视大业,但只活了47年。几天后,另一位传媒神奇人物邵逸夫也走了,仙逝了,活了107岁。他打造了东方好莱坞,捧红了一批明星,更以乐善好施闻名。很多人对他充满敬意。两个人都是搞传媒且成功的,但生命却整整差了一个甲子——60年。如果李明还能够继续生存,他也许能成为第二个邵逸夫!真可谓“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此之前,令人更伤感的是,航母下水了,航母飞机起飞了,但就在这个过程中,让人揪心的是指挥罗阳走了,只活了50岁多一点。但同样搞航空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整整活了98岁……。这类事例举不胜举。 其实,老友沈老师之撒手人寰,只是脑内一根血管出了问题;罗阳不辞而别,可能也只是某根冠状动脉血管有了偏差;东北老患者之死,只是一口痰作祟;看来,这些都是太不起眼的小概率事件了,但后果却是剥夺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古人云:命悬一线!更可谓“一线悬命”,生命之精致、脆弱及易损,可不慎乎! 的确,中国人需要补上生命伦理教育一课,接下来再认真思考“怎么活”。 至少人人应该记住:生命是脆弱的瓷花瓶,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摔破。需小心善待她,把她放在第一位,至生命健康于先,学会敬畏、尊重、遵从生命,呵护健康,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就像悉心呵护瓷花瓶一样,这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507 次阅读|23 个评论
2015世界环境日,您的消费可持续吗?——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回顾
热度 1 baocunkuan 2015-6-4 08:53
201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英文口号为 “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with Care ” ,中文译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半凑热闹、半开玩笑地将之译为 “70 亿比 1 ,且 ‘ 吃 ’ 且珍惜 ” 。 中国确立的 2015 年“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 生活 ”,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1972 年 6 月 5 日~ 16 日, 联合国 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首届人类 环境 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当年 10 月召开的第 27 届 联合国大会 规定:每年 6 月 5 日为 “ 世界环境日 ” ,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根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4.htm )。 下面,本人就每年的主题进行解读或简单谈一下个人理解,以示纪念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环境、自我反思的日子。 1974 年: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这一知名的“环保口号”目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75 年:人类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还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如果连人类居住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保护? 1976 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Water: VitalResource for Life )。这时,也应该是明确了,作为生命重要源泉的水,不仅仅是关注水量(水资源),还要关注水质(水环境)。 1977 年: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Degradation;Firewood )。可以说,这主要是关注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978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DevelopmentWithout Destruction )。而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如果那时就能关注这一主题,不仅仅在口号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快”,但环境也许依然是那时的蓝天、碧水。这也正是 20 多年后我国将“好”字当头,提出“又好又快”。 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再次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只是这一年的主题强调是为了儿童。如果说上一年的“没有破坏的发展”是为了当代人,而这一年算是对上一年主题的修正,强调了“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即“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0 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ANew Challenge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连续三年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但遗憾得是,居然没有唤醒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首先需要面对且需要迫切解决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 这一严峻形势。 1981 年:保护 地下水 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Ground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s )。想到今年( 2013 年)发生的多起地下水污染和镉大米问题,是否我们的环保真的比国际落后了 30 年,而且还需要从现在( 2013 年)起的另外 30 年,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整整“ 60 ”年,一个甲子,太久了。 1982 年: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 环境 会议 10 周年 -- 提高 环保 意识 Ten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而八年后的 1990 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才初步了解“环保为何物”的我,再到 2013 年初回老家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侃“ PM 2.5 ”,是真真地知道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提高。 1983 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 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Managingand Disposing Hazardous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 30 年后,我们依然面对着有害废弃物、酸雨问题和能源效率低的问题,情何以堪? 1984 年: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 我们在治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沙退人进的故事也差不多是这一年正在读初中的从课本上读到的; 2011 年去过了沙坡头,也应算是一个。 1985 年:青年、人口、 环境 ( Youth:Population and theEnvironment )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到现在已然是两鬓已白、人过四十日过午了。 1986 年: 环境 与和平( A Tree forPeace ) Tree= 环境?或一树知环境,如同一叶知秋。 1987 年: 环境 与居住( Environmentand Shelter: More ThanA Roof ) “环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住所”。没有了环境,何以谈“住所”,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988 年:保护 环境 、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When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又名“布伦特兰报告”)发布后的第一个环境日,其主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 1989 年:警惕 全球变暖 ( GlobalWarming; Global Warning ) 第一次警示全球变暖这事,从这一年的“警示”到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这一行动,整整一个“八年抗战”,如何再到显示效果?不知再等多少年? 1990 年:儿童与 环境 ( Children andthe Environment ) 儿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还是儿童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作为敏感人群)?或二者兼有之。 1991 年: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这一“合作”,是全球合作,是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合作。 1992 年:只有一个地球 -- 关心与共享( Only OneEarth, Care and Share) “关心与共享”的反义词“冷漠与天塌砸大家”,理性的您,该如何选择? 1993 年:贫穷与 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Povertyand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 这里,仅仅关注的“贫穷与环境”。其实,贫穷、金钱和权势是“理性的恶行”中最恶的部分。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坏的“污染”,因为这些污染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加剧环境的恶化,并且阻碍着人类社会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尤其是金钱和权势结盟,正如我以前说过的:“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1994 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One EarthOne Family ) 从地球村,再到地球家庭。也怕家庭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怕“窝里斗”,俗话又说“家贼难防”呀,俗话还说“祸起萧墙”。 1995 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the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有点像当年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 1996 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 家园 (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 见“ 1994 ”的解读。 1997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Earth ) “生物或生命中心主义”? 1998 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Life on Earth - Save OurSeas ) 其实,人类不是救世主,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生产与消费行为),就是在拯救海洋了。 1999 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Our Earth -Our Future - Just SaveIt! ) 我们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2000 年: 环境 千年,行动起来( 2000 TheEnvironment Millennium -Time to Act ) “千年等一回”? 2001 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onnect withthe World Wide Web oflife ) “ www. ”或” 3W ”,到 10 年的“微博”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民主化也许会助力基层参与环境保护。 2002 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Give Earth aChance ) 地球不是火星,也不能成为第二个火星。 2003 年:水 -- 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 为什么偏偏强调“ 20 亿”?当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这“ 20 亿”,我猜是缺水的人口,全球的 1/3 人口得不到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代际之间的公平呢?可持续发展首先所强调的穷人最基本的需要如何来满足? 2004 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Wanted! Seasand Oceans——Dead orAlive? ) 依稀看到了顾炎武在痛心疾首的样子。 2005 年:营造 绿色城市 ,呵护 地球家园 ! ( Green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 中国 主题:人人参与创建 绿色家园 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设置自己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即响应世界环境日主题,又体现中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当年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06 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Deserts andDesertification——Don'tDesert Drylands! ); 中国 主题:生态安全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第一次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改“规划”,以强调宏观调控、空间管制。而“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节能减排”为约束性指标作纳入考核。 2007 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Ice——aHot Topic?) ; 中国 主题: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陆社会担忧的是“冰川消融”所示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所关注的还是传统、常规的污染物( SO 2 和 COD )排减。 2008 年:促进 低碳经济 ( Kick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 中国 主题: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奥运会期间,给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除了“疯狂”的收割着“金牌和奖牌”,就是奥运期间北京的“蓝天”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实现“蓝天”还是可能的。只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长久的环保机制,并非运动式、短暂的“蓝天”。 2009 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 应对气候变化 ( Your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 中国 主题:减少污染 —— 行动起来 这一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尤其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年。 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ManySpecies.One Planet. One Future ); 中国 主题:低碳减排 · 绿色生活 “地球、未来”,“低碳、生活”,这看似“一大一小”两个有些远的主题,反映了一种“合作与互动”。 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s:Natureat Your Service) ; 中国 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只有“共建生态文明”,才会有“大自然为您效劳”,您也就才能有机会“共享绿色未来”。 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GreenEconomy: Does itinclude you?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绿色消费,我们都是行为主体,行动起来吧! 2013 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think eat save )。 颇像从小就会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呼吸什么?厚德载“雾”?还是自强不“吸”。但无论如何,“共奋斗”是“必须的”和“必需的”,政府、企业、群众一起努力,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需求、参与与监督的约束动力,我们就有希望! 2014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Raise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 海平面不被提高,需要提高我们的呼声、意识和觉悟,最终还须在生产、生活各类行动上,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污染的成因有 “ 天灾 ” 这一自然因素,也有过重的历史包袱如历代的垦荒、过牧等行为导致的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缩减和草原退化,也有近现代工业污染的积累,根本的或者说人们最亟需改变而且又能做到的是 “ 人祸 ” 这一人为因素。 如何看待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不利因素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这些不利因素,结论就是老百姓、老祖宗、老天爷不好,其实质是回避我们的责任。向污染宣战,不是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不利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宣战!不良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我们的意识、觉悟、科学知识、行为的综合体现。 2015 年: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 201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英文口号为 “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with Care ” ,中文译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半凑热闹、半开玩笑地将之译为 “70 亿比 1 ,且 ‘ 吃 ’ 且珍惜 ” 。 中国世界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 生活 2015 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近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了2015年“环境日”“践行绿色 生活 ”主题。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21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辩论之前应先弄清楚问题所在
热度 5 Majorite 2015-2-24 16:49
请倒叙读 嵇少丞 2015-2-24 03:35 楼主,我有比你的更清晰的辽宁舰载机入库照片,国外期刊上的。 嵇少丞 2015-2-24 03:33 范主任,我惹不起,躲, 范秀山 2015-2-24 03:25 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年初一有客登门拜年,哪怕昨天还是仇敌,今天也要热情礼貌地招待,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 辽宁舰的官兵大年初一给全国人民拜年,科学网上的洋教授冲上去就给这些拜年的官兵两个响亮的嘴巴!!极尽侮辱之能事(博文中给出的日本海军司令官劝北洋舰队投降书,辽宁舰上的女兵照片,给领导照相预备的红椅子),跟贴中还有人详细列出了志愿军180师被美军“全歼”的经过…… 网友们争论不休,都偏离了重点。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根子其实不在于辽宁舰到底有没有舰载机, 真正令某些人恼羞成怒的,是辽宁舰上官兵的一句口号:听党指挥!!! 明白人都知道,共产党是人民的先锋队,永远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只要军队听党指挥,刀把子就在人民手中,中国人民就当不了奴隶,中华民族就不会亡国灭种!这对中国人民是好事,但对中国人民的敌人绝对是坏事~~~~ 有人大骂拜年的辽宁舰官兵,难道不正常吗?我觉得太正常了!!!! 醒醒吧,朋友们! 嵇少丞 2015-2-24 03:24 老戴,亩产万斤粮有图发人民日报与地方报纸,还有大科学家钱学森出来做“科普”,证明这是科学的、可能的。谁要怀疑,定被众人打死。 嵇少丞 2015-2-24 03:20 在能用Google的地方查信息比不让用Google的地方方便多了。叶文玲与王大元用假照片去证明本来没有、却自以为是的问题,一Google就知道了他们的照片是假的,这大概就是王大元撰文主张封Google的原因吧,他可以用假信息蒙蔽大家了。 戴德昌 2015-2-24 03:15 吹成36架了,无图无真相! 当年亩产万金,有图有真相,还有理论支持,完全是假的! 嵇少丞 2015-2-24 03:13 我问过叶文玲,我们之间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而我的观点又是什么?他说不出来。蔡小宁等似乎没有读或读懂我的文章,或许不想读懂我的文章,就开始搅混水。我从没有说辽宁上没有有过训练用的舰载机以及舰载机是否能进出甲板下机库。所以,问题并不是辽宁舰有无舰载机的问题。舰载机出入机库的照片在我博文中也引用过。我那篇近百人推荐的春晚辽宁舰博文是要说明,目前中国海军与美国有相当大的差距,人家二战时航空母舰就战功显著,而我们现在还在实验舰载机起飞着舰等,还没有一台具有实际远程打击能力的航空母舰,加之军中出了徐才厚之类贪官,军费流失严重,影响中国军力。所以,要正确地估计军力,现在还不是吹的时候,低调实干,不干形而下之事,不要犯浮夸的老毛病。没有看懂乃至被王大元与蔡小宁蒙蔽的,我诚邀大家去
个人分类: 博文论剑|145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2015全国爱肝日主题: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xuxiangtian 2015-1-2 20:46
2015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从2009年元旦开始,征集到2011年至2020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10条,当年的3.18全国爱肝日在网上公布后的1年内 ,许多专家、网友提出了优选、补充、修改意见,至今年的3.18全国爱肝日,专家组选定如下十条为“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2011 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2010 年3月31日 网上查新检索结果显示,未发现与此相同的宣传主题。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5年第十五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xuxiangtian 2015-1-2 20:39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全国爱肝日网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xuxiangtian 2015-1-2 20:36
2011 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全国爱肝日网 http://www.aigan.cn/html/guanyuaiganri/201004/07-533.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1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在北大化学楼见到了UC Riverside 的Yin Yadong教授
热度 2 nanofeifei 2014-12-16 17:12
早先年拜读过他的论文,工作非常漂亮。 目前他的研究领域已经非常广泛,我非常感兴趣的是“Let there be light”这个主题。 开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Absorption,Emission and Interference 接着光功能材料的用途:Bio,Catalysis,and so on 于是切入主题:纳米结构对光的调控及其应用(压力,温度, 磁场的响应/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应用) 非常佩服的是他和他的课题组能把简单的东西(化学组分)变化开来做得非常实用,非常高深的东西讲得特别浅显易懂。 http://www.faculty.ucr.edu/~yadongy/People.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缅怀叔本华
热度 2 yurongming 2014-12-5 11:24
就如 苏轼诗歌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一个时代里的人,都很难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真正深刻清醒的认识。而能做到在任何喧嚣、任何环境里都不迷失自己,唯有真正的哲人而已。 这世上有太多所谓的大师,可就再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哲人!缅怀叔本华,因为他的毫不虚伪,因为他冷眼看世界的深邃,更因为他所带来的真正心灵的温暖和慰藉。喜欢一句黑色幽默,“来到这世上,就从没想过活着回去”。是的,不管穷人、富人、伟人还是哲人,没有谁可以逃避得了生死。命运是公平的,每个人在得到的同时也必然会失去,世界的本质无非是欲望的追逐与纠缠,无非是生、老、病、死,没有什么是真正新奇的,也没有什么是真正de了不起! 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另一种是你得到了它!”这是王尔德戏剧作品里的调侃,也是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着力渲染的主题。想要是自由的吗?欲望是自由的吗?其实,叔本华告诉我们,就连我们自己的想要都不过是意志的盲目冲动。天堂是没有的,有也不过等同于我们满足了自己所有的“想要”,倒是地狱全由我们自己的欲望所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尼采是叔本华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叔本华最叛逆的学生。我无意于评价两者的谁高谁低,只是从他们的表现里看出,真正哲人的悲悯天下,真正哲人的豪放旷达。真正的哲人不会为任何权势富贵所屈服,不会为任何地域山河所局限,也不会为任何历史时代所淹没!他们只有对宇宙本源的虔心探索,只有对人类命运的悲叹与讴歌,唯独没有献媚,唯独没有苟从,唯独没有现今“大师”的嘴脸:故作高深,搬弄术语,高高在上,借以吓人!
个人分类: 读书杂感|2884 次阅读|3 个评论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写给2014年“世界环境日”
热度 1 baocunkuan 2014-6-5 09:12
1972 年 6 月 5 日~ 16 日, 联合国 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首届人类 环境 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当年 10 月召开的第 27 届 联合国大会 规定:每年 6 月 5 日为 “ 世界环境日 ” ,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根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4.htm ) 。 下面,本人就每年的主题进行解读或简单谈一下个人理解,以示纪念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环境、自我反思的日子。 1974 年: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这一知名的“环保口号”目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75 年:人类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还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如果连人类居住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保护? 1976 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Water: VitalResource for Life )。这时,也应该是明确了,作为生命重要源泉的水,不仅仅是关注水量(水资源),还要关注水质(水环境)。 1977 年: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Degradation;Firewood )。可以说,这主要是关注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978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DevelopmentWithout Destruction )。而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如果那时就能关注这一主题,不仅仅在口号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快”,但环境也许依然是那时的蓝天、碧水。这也正是 20 多年后我国将“好”字当头,提出“又好又快”。 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再次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只是这一年的主题强调是为了儿童。如果说上一年的“没有破坏的发展”是为了当代人,而这一年算是对上一年主题的修正,强调了“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即“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0 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A New Challenge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连续三年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但遗憾得是,居然没有唤醒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首先需要面对且需要迫切解决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 这一严峻形势。 1981 年:保护 地下水 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s )。想到今年( 2013 年)发生的多起地下水污染和镉大米问题,是否我们的环保真的比国际落后了 30 年,而且还需要从现在( 2013 年)起的另外 30 年,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整整“ 60 ”年,一个甲子,太久了。 1982 年: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 环境 会议 10 周年 -- 提高 环保 意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而八年后的 1990 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才初步了解“环保为何物”的我,再到 2013 年初回老家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侃“ PM 2.5 ”,是真真地知道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提高。 1983 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 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Managing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 30 年后,我们依然面对着有害废弃物、酸雨问题和能源效率低的问题,情何以堪? 1984 年: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 我们在治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沙退人进的故事也差不多是这一年正在读初中的从课本上读到的; 2011 年去过了沙坡头,也应算是一个。 1985 年:青年、人口、 环境 ( Youth: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到现在已然是两鬓已白、人过四十日过午了。 1986 年: 环境 与和平( A Tree forPeace ) Tree= 环境?或一树知环境,如同一叶知秋。 1987 年: 环境 与居住( Environment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 “环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住所”。没有了环境,何以谈“住所”,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988 年:保护 环境 、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When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又名“布伦特兰报告”)发布后的第一个环境日,其主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 1989 年:警惕 全球变暖 (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 第一次警示全球变暖这事,从这一年的“警示”到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这一行动,整整一个“八年抗战”,如何再到显示效果?不知再等多少年? 1990 年:儿童与 环境 ( Children andthe Environment ) 儿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还是儿童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作为敏感人群)?或二者兼有之。 1991 年: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这一“合作”,是全球合作,是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合作。 1992 年:只有一个地球 -- 关心与共享( 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关心与共享”的反义词“冷漠与天塌砸大家”,理性的您,该如何选择? 1993 年:贫穷与 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Poverty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 这里,仅仅关注的“贫穷与环境”。其实,贫穷、金钱和权势是“理性的恶行”中最恶的部分。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坏的“污染”,因为这些污染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加剧环境的恶化,并且阻碍着人类社会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尤其是金钱和权势结盟,正如我以前说过的:“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1994 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One EarthOne Family ) 从地球村,再到地球家庭。也怕家庭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怕“窝里斗”,俗话又说“家贼难防”呀,俗话还说“祸起萧墙”。 1995 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有点像当年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 1996 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 家园 (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 见“ 1994 ”的解读。 1997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Earth ) “生物或生命中心主义”? 1998 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 其实,人类不是救世主,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生产与消费行为),就是在拯救海洋了。 1999 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Our Earth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 我们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2000 年: 环境 千年,行动起来( 2000 The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 “千年等一回”? 2001 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onnect with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 “ www. ”或” 3W ”,到 10 年的“微博”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民主化也许会助力基层参与环境保护。 2002 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Give Earth aChance ) 地球不是火星,也不能成为第二个火星。 2003 年:水 -- 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 为什么偏偏强调“ 20 亿”?当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这“ 20 亿”,我猜是缺水的人口,全球的 1/3 人口得不到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代际之间的公平呢?可持续发展首先所强调的穷人最基本的需要如何来满足? 2004 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Wanted! Seas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依稀看到了顾炎武在痛心疾首的样子。 2005 年:营造 绿色城市 ,呵护 地球家园 ! ( 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 中国 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 绿色家园 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设置自己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即响应世界环境日主题,又体现中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当年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06 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Deserts and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 中国 主题:生态安全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第一次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改“规划”,以强调宏观调控、空间管制。而“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节能减排”为约束性指标作纳入考核。 2007 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Ice——a Hot Topic?) ; 中国 主题: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陆社会担忧的是“冰川消融”所示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所关注的还是传统、常规的污染物( SO 2 和 COD )排减。 2008 年:促进 低碳经济 ( 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 中国 主题: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奥运会期间,给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除了“疯狂”的收割着“金牌和奖牌”,就是奥运期间北京的“蓝天”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实现“蓝天”还是可能的。只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长久的环保机制,并非运动式、短暂的“蓝天”。 2009 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 应对气候变化 ( 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 中国 主题:减少污染 —— 行动起来 这一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尤其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年。 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Many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 ); 中国 主题:低碳减排 · 绿色生活 “地球、未来”,“低碳、生活”,这看似“一大一小”两个有些远的主题,反映了一种“合作与互动”。 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s:Natureat Your Service) ; 中国 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 只有“共建生态文明”,才会有“大自然为您效劳”,您也就才能有机会“共享绿色未来”。 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Green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绿色消费,我们都是行为主体,行动起来吧! 2013 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think eat save )。 颇像从小就会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呼吸什么?厚德载“雾”?还是自强不“吸”。但无论如何,“共奋斗”是“必须的”和“必需的”,政府、企业、群众一起努力,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需求、参与与监督的约束动力,我们就有希望! 2014 :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 海平面不被提高,需要提高我们的呼声、意识和觉悟,最终还须在生产、生活各类行动上,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污染的成因有 “ 天灾 ” 这一自然因素,也有过重的历史包袱如历代的垦荒、过牧等行为导致的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缩减和草原退化,也有近现代工业污染的积累,根本的或者说人们最亟需改变而且又能做到的是 “ 人祸 ” 这一人为因素。 如何看待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不利因素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这些不利因素,结论就是老百姓、老祖宗、老天爷不好,其实质是回避我们的责任。向污染宣战,不是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不利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宣战!不良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我们的意识、觉悟、科学知识、行为的综合体现。
2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大地主题解算——高斯平均引数法正反算Matlab源码
danel393 2014-5-13 17:10
大地主题解算——高斯平均引数法正反算Matlab源码 2009-07-06 14:00 再次强烈鄙视whu出版社!!!!!! %-----------------------------------------------GaussGeodeticDirect.m----------------------------------------- %高斯平均引数法大地主题正算 �, L2, A1, B1, L1, A2 单位 rad %S 单位 m function = GaussGeodeticDirect(B1, L1, A1, S, eps, RefEllipsoid) a = RefEllipsoid(1); b = RefEllipsoid(2); c = RefEllipsoid(3); alpha = RefEllipsoid(4); e_2 = RefEllipsoid(5); e_2_ = RefEllipsoid(6); %e'_2 e = e_2^0.5; dB0 = S*cos(A1)/(a*( 1-e_2 )*( 1-e_2*sin(B1)*sin(B1) )^-1.5); dL0 = S*sin(A1)*sec(B1)/(a*( 1-e_2*sin(B1)*sin(B1) )^-0.5); dA0 = dL0 * sin(B1); Bm = 0; Lm = 0; Am = 0; dB1 = 0; dL1 = 0; dA1 = 0; while(1) Bm = B1 + dB0/2; Lm = L1 + dL0/2; Am = A1 + dA0/2; Nm = a*( 1-e_2*sin(Bm)*sin(Bm) )^-0.5; Nm_2 = Nm*Nm; Mm = a*( 1-e_2 )*( 1-e_2*sin(Bm)*sin(Bm) )^-1.5; cosAm = cos(Am); cosAm_2 = cosAm*cosAm; sinAm = sin(Am); sinAm_2 = sinAm*sinAm; secBm = sec(Bm); tm = tan(Bm); tm_2 = tm*tm; nm_2 = e_2_*cos(Bm)*cos(Bm); nm_4 = nm_2*nm_2; dB1 = S*cosAm*( 1+S*S*(sinAm_2*(2+3*tm_2+2*nm_2)+3*nm_2*cosAm_2*(-1+tm_2-nm_2-4*tm_2*nm_2))/(24*Nm_2) )/Mm; dL1 = S*secBm*sinAm*( 1+S*S/(24*Nm_2)*(sinAm_2*tm_2-cosAm_2*(1+nm_2-9*tm_2*nm_2)) )/Nm; dA1 = S*sinAm*tm/Nm*( 1+S*S/(24*Nm_2)*(cosAm_2*(2+7*nm_2+9*tm_2*nm_2+5*nm_4)+sinAm_2*(2+tm_2+2*nm_2)) ); if(abs(dA1-dA0)eps abs(dB1-dB0)eps abs(dL1-dL0)eps) break; end dB0 = dB1; dL0 = dL1; dA0 = dA1; end B2 = B1 + dB0; L2 = L1 + dL0; A2 = A1 + dA0; if(A1pi) A2 = A2+pi; else A2 = A2-pi; end B2 = FormatAngle(B2); L2 = FormatAngle(L2); A2 = FormatAngle(A2); %-----------------------------------------------GaussGeodeticInverse .m----------------------------------------- %高斯平均引数法大地主题反算 �, L2, A1, B1, L1, A2 单位 rad %S 单位 m function = GaussGeodeticInverse(B1, L1, B2, L2, RefEllipsoid) a = RefEllipsoid(1); b = RefEllipsoid(2); c = RefEllipsoid(3); alpha = RefEllipsoid(4); e_2 = RefEllipsoid(5); e_2_ = RefEllipsoid(6); %e'_2 e = e_2^0.5; Bm = (B1+B2)/2; cosBm = cos(Bm); cosBm_2 = cosBm*cosBm; cosBm_3 = cosBm_2*cosBm; Nm = a*( 1-e*e*sin(Bm)*sin(Bm) )^-0.5; Vm_2 = (1+e_2_*cosBm_2); Vm_4 = Vm_2*Vm_2; Vm_6 = Vm_4*Vm_2; tm = tan(Bm); tm_2 = tm*tm; nm_2 = e_2_*cosBm_2; nm_4 = nm_2*nm_2; r01 = Nm*cosBm; r21 = Nm*cosBm*(1+nm_2-9*nm_2*tm_2+nm_4)/(24*Vm_4); r03 = -Nm*cosBm_3*tm_2/24; s10 = Nm/Vm_2; s12 = -Nm*cosBm_2*(2+3*tm_2+2*nm_2)/(24*Vm_2); s30 = Nm*(nm_2 - tm_2*nm_2)/(8*Vm_6); dL = L2 - L1; dL_2 = dL*dL; dL_3 = dL_2*dL; dB = B2 - B1; dB_2 = dB*dB; dB_3 = dB_2*dB; U = r01*dL + r21*dB_2*dL + r03*dL_3; V = s10*dB + s12*dB*dL_2 + s30*dB_3; t01 = tm*cosBm; t21 = cosBm*tm*(2+7*nm_2+9*tm_2*nm_2)/(24*Vm_4); t03 = cosBm_3*tm*(2+tm_2+2*nm_2)/24; dA = t01*dL + t21*dB_2*dL + t03*dL_3; tmp = abs(U/V); tmpC = 1/tmp; T = 0; if(abs(dB)=abs(dL)) T = atan( tmp ); else T = atan((1-tmpC)/(1+tmpC))+pi/4; end if(dB0 dL=0) Am = T; elseif(dB0dL=0) Am = pi-T; elseif(dB=0dL0) Am = pi+T; elseif(dB0dL0) Am = 2*pi-T; elseif(dB==0l0) Am = pi/2; end S = U / sin(Am); A1 = Am-dA/2; A2 = Am+dA/2; if(A1pi) A2 = A2+pi; else A2 = A2-pi; end A1 = FormatAngle(A1); A2 = FormatAngle(A2); %-----------------------------------------------HomeWork.m----------------------------------------- clear clc %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 a = 6378245; b = 6356863.0187730473; c = a*a/b; alpha = (a-b)/a; e_2 = (a*a-b*b)/(a*a); e_2_ = (a*a-b*b)/(b*b); RefEllipsoid = ; RawB1 = 47.46526470; RawL1 = 35.49363300; RawA1 = 44.1213664; S = 44797.2826; p = 648000/pi; B1 = Angle2Second(RawB1) / p; L1 = Angle2Second(RawL1) / p; A1 = Angle2Second(RawA1) / p; = GaussGeodeticDirect(B1, L1, A1, S, 1e-10, RefEllipsoid); bb2 = Second2Angle( B2 * p ) ll2 = Second2Angle( L2 * p ) aa2 = Second2Angle( A2 * p ) � = Angle2Second(RawB1) / p; %L1 = Angle2Second(RawL1) / p; � = Angle2Second(48.04096384) / p; %L2 = Angle2Second(36.14450004) / p; = GaussGeodeticInverse(B1, L1, B2, L2, RefEllipsoid); s a1 = Second2Angle( a1 * p ) a2 = Second2Angle( a2 * p )
个人分类: 大地测量学|5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黑匣子搜索,外行来凑个热闹
wjwmnss 2014-4-8 21:44
直入主题,目前争论的焦点是,探测仪深度不够,能否接收到信号。其实,作为外行的我,也说不清,只能搬来高中的物理知识妄加猜测。猜测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可能,概率而已,中国的搜索,有点误打误撞的感觉。 光在通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一部分会折射,一部分会反射,当入射角大于临界值时,会发生全反射(不折射)。 声波类比光波(不知这个类比是否妥当,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后面就不用看了),海水由于密度等原因,对声波的传输速率不同,在特定时间(季节),特定高度,会形成类似于光波中所讲述的“界面”一样的“水层”(貌似叫做“温跃层”,工作忙,这里偷点懒),此时,黑匣子在海底,临界角固定,如果海水在水平方向上均匀,温跃层上只有固定圆形区域无全反射,对应海面上是一个面积略大的圆形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的温跃层以上才能接收到黑匣子的信号,否则一定是接收不到的。(几何好的请自己在脑中画图) 以上假设排除了声波强度在水中的衰减,实际的范围应该比上面推测的小很多。 由于搜索区域很大,无法保证搜救船就在所处圆形区域内,所以,探测仪达到一定深度,能够大大增加接收到信号的概率。 如果没有将探测器送到一定深度,也十分确定地接受了信号,那么就很幸运地中奖了,搜救船可能刚好处于那个比较小的圆形区域内。所以中国探测的信号究竟是不是来自黑匣子的,很关键,如果是,那基本离找到不远了。下一步就看领导们会不会将误打误撞吹成自己的功劳了。 如果信号不是黑匣子的,别灰心丧气,继续找,连续买彩票总会有中奖的时候,反正国家的脸已经丢尽了,不在乎继续丢,况且,目的是找到黑匣子,丢着脸找到也算找到,也是给家属们一个最终的说法。 欢迎专家来拍砖,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个人分类: 时事浑水|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 【盗剑72小时】中国首部盗墓主题电影
lcj2212916 2014-4-1 21:28
片名: 盗剑72小时 导演: 徐捷 编剧: 徐伊丽 / 陈曦 主演: 许还山 / 叶鹏 / 周平 / 杨清 / 董洋 类型: 喜剧 / 悬疑 / 惊悚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09-30(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72 Hours of Sword Robbing 剧情简介   盗墓团伙首领盟主奉文物大盗黑子(许还山 饰)之命携埋藏千年的杨家剑藏宝图来到神木杨家城盗取宝剑,不料在即将得手之际被文物贩子肖啸天(董洋 饰)半路截杀,宝剑阴差阳错地落入安仔(叶鹏 饰)手里,几路人马为“盗剑72小时”而齐聚一起,究竟宝剑鹿死谁手,斗智斗勇之盗剑之战即将上演……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623434
1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期刊投稿与审稿的经历与感受
热度 4 Sibiling 2014-3-31 22:52
以前投往国内外学术期刊的文章总是被审稿,当然这些国际审稿人对我们论文的意见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建议对于我们学术能力的提高善莫大焉,幸运的是自去年开始我也得到了这样的审稿机会,现将有关经历与感受略作梳理,以为未来继续努力和前进的基石。 2013年7月份我们学校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我和几位同行被中心李主任叫过去开会,自8月1号就开始干活了。但实质上这个所谓智慧城市/知识城市的研究项目我接触的更早,今年4月初接受的一篇国际会议论文我就涉及到这个主题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把与合作者撰写的一篇论文投给了一份国际期刊“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故事就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了。 论文在3月底写好发给期刊社,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超过2了,算是所在领域1区的核心期刊,因此开始我们抱的希望不大,虽然我之前也有给IF过2的期刊像Scientometrics成功投稿过,但那个毕竟是本领域的学术期刊其发文状况我们基本都很了解。大概投稿这件事过去了100天的时候(3月25号—7月4号),也就是我也差不多都忘掉这件事时,突然收到了编辑发来的审稿意见,那个时候期刊的IF已经出来,查了下是2.259。 这次两位审稿人竟然还都是minor revision,但第一个对于我们撰写的前言部分的语言非常不满意提了6条意见,并认为语言写的不好,难以看懂,不过这也是实话,我们才刚转向做涉水的研究,了解的不深入并且英语确实是文章的硬伤;第二位审稿人看起来相当nice,高度评价了论文本身,只是对一些图、表和文本长度提出了4条修改意见,建议对结论部分重新梳理。最后编辑建议我们尽快修改并返回终稿。 这个意见是相当鼓舞人的,7月份刚放暑假我们也不忙,于是我和合作者大战三个日夜,并且打印了全稿还请了一位在武大的美国同行帮我们修改语言,这样三天之后,也就是7月7号,就把改定的文章重新上传到系统里去了。可能那两位审稿人还没来得及休息也对文章还没有忘记,这时非常快的审读了我们的文稿,在系统里看到几天之后他们就重新rereview完了这篇稿件并给编辑部了最后的意见。 7月中旬我去了一趟维也纳,最后直到8月中旬,我终于接到那份同意接受的录用函: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article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这个时候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包括寒假在内的辛苦并没有白费,这是我们在智慧城市中心项目开始后的第一篇国际期刊论文,8月份接受后第二个月在线刊出,接着正式有了编页并在开学后被SSCI数据库收录。 也许正是这么顺利的投稿和修回,以及录用与刊出,这之后没过多久,在10月中旬我竟然意外接收到这份期刊邀请审稿的邮件,打开系统的附件文档一看,是跟水域/河流网络评价有关的论文,因此我决定尽快看完修回。这篇文章来自国外某知名高校,作者是一位博士后以及两位教授,文稿有20多页,但起初我还不太有审稿经验,就试着给提了5条审稿意见,并将全文使用修改模式大修了一遍上传到系统里了。 没想到10月底我又收到第二份审稿邀请,这次是一位独立作者的水分布网络模型的稿件,我虽然也做网络但是知识网络,这样的研究工作还没做过,他用的方法却是复杂网络的分析我倒还基本能看懂,这次就胆子放大了一些,就他的分析提出了我的8条意见和看法,并且我发现作者也不是来自英、美等国,语言表达上也有瑕疵,就对里面我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全部修改了一遍,26的文稿啊,但愿我没给人家改错什么地方着。 这次也是快速的把修改稿上传到系统里,因为我自己经常把时间花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不希望他们也辛苦的望眼欲穿,次日收到了编辑部发来的感谢信: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review of manuscript WARM-D-XXXXX.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assistance.这两次审稿和第一次投稿下来,我都处理的飞快,因为以己度人,不希望投稿人浪费时间等待,同时我也理解了我们的稿件平时是怎么流转和在编辑部运作的。 也许就是这样的速度与效率,我就被这个杂志的主编盯上了。这个期刊的发稿特色是评价方面的论文不少,而最早我被分配的审稿者编号是1或者2号还算正常。而2月3号,正是过春节的时候,我收到的一份审稿邀请号码竟然是4,显然这是前面3个审稿人意见相左,主编已经无法判断了,于是趁过年空闲,这篇稿件我迅速的在2天之内发回大修意见,两周后收到作者的修改稿,这位土耳其的副教授改的很粗糙,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两周后只好给拒稿了。 回头综观了一下以前的审稿记录,基本最终的Accept和Reject跟我的审稿意见还是相符合的,除了3月底发回的一篇还没有最终意见,其他的十余篇还都一致,忽然也感觉蛮有成就感的,毕竟这也是个义务劳动,可以选择审稿或者推掉做别的事情,但只要机会持续,我还是选择认真去审稿的,欧洲的、印度的和美国的稿件给我留下的印象都各不相同,确实很特别的经历了。 投稿和审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投稿也就必须要有人来审稿,国际同行给我们很多中肯的学术提高建议,我也需要珍惜这样的机会,跟杂志的作者尽力交流帮他们去除瑕疵,留得白璧。这是我第一次跟国际上的权威期刊打交道,希望慢慢提高自我,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但守得云开见日出,一个字:值;两个字:真值。
个人分类: 科技翻译|8761 次阅读|9 个评论
联合国为何定"水与能源"为世界水日主题?
zbt92 2014-3-24 08:09
对 水与能源 的科普探讨 张博庭, 2014 年 3 月 22 日 在《 22 届世界水日》科普论坛上的发言 概述: 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是人们对水电开发的最大疑虑。然而,产生这种疑虑的原因,一方面是国际社会曾经历过误解水电的过程。很多那个时期出台的正式文件,至今还会误导着人们。除此之外,误解水电的另一个最大原因还在于,不能科学、全面的了解 水与能源 的关系。这种现象,在能源和环保领域中尤为普遍,并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遭遇到了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匮乏、化石能源的污染排放严重等严重的威胁。然而,在当年的科技水平下,科学的开发水电,几乎是唯一能同时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的方式。这就是联合国把今年的 世界水日 的主题确定为 水与能源 的一个重要意义。 探讨水与能源的科普意义,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澄清影响和破坏生态的不是水电 二、 水与能源 的科普,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三、水电开发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澄清影响和破坏生态的其实不是水电 如果仔细分析,各种所谓 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 ,并不是水力发电本身造成的影响,而是大型水库的影响。然而,只要现代的人类社会不想遭受毁灭性的洪水和干旱,就必须要接受这些所谓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存储洪水所必须的代价。这就像种粮食必须占用土地的道理一样。 对于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水资源调控来说,水电的能源作用,甚至可以认为是附加的。例如,我国的三峡工程,如果不是为了防洪和供水的需要必须建设一个大水库,完全可以采用多级开发(基本上不建设水库)。那样的话,三峡的总发电量几乎可以不受影响,而所谓 迁移了大量的居民,淹没了大面积的河流 等一系列生态影响几乎都可以没有。 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分级开发三峡呢?因为我国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洪和供水,而不是发电。而要实现这个防洪和供水的目标,就必须建设一个特大型的三峡水库。总之,三峡工程的实例应该最能说明:其实 影响和破坏生态 的不是水力发电,而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大型水库。然而,进一步看,站在人类生态的角度上看,建设大水库,不仅不是破坏生态,而且还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这其实就是,迄今为止全世界都体现出:水电和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也越好的根本原因。 水电 ( 大水库 ) 的生态作用无可替代。 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洪、供水、发电、航运作用,本质上都是它的生态保护作用。表现在: 1 、洪涝灾害,造成人类社会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是对人类生态的极大破坏。 2 、水资源的匮乏所造成的严重的生态灾难,只能靠水库的蓄水调节来解决。 相对来说水库大坝占用土地或者水面之后,是把原来的自然生态转变为水库湿地的生态。湿地的生态环境作用非常重要,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矛盾,决不是担心湿地太多了,而是湿地的不断减少。所以,关于水电大坝破坏生态环境的指责,大都是狭隘的舆论炒作的结果。事实上水电大坝和大型水库的建设是人类为数不多的生态保护工程,走遍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一座水库大坝建成之后,不是风景秀丽的旅游度假胜地。 二、 水与能源 的科普,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科学的解释水与能源关系,加强水与能源方面的科普宣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当前我们要科普宣传的对象,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而且还包括很多偏激的环保人士,甚至还包括相当的专业人士和政府官员。在能源、电力、环保,甚至我们水利领域内,都有不少高层次的专家和官员对水与能源的问题缺乏准确的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水电所经历过的曲折历史。 2.1 、水电发展的曲折历史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电,把尽可能多的可保存的化石能源留给后代。不过,到了 20 世纪的 80 年代,世界各国的大坝、水电工程的发展开始变缓。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用环保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很多大型水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很多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建造的大坝和水电项目成为了敏感的话题,一些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项目,遭遇到公众的强烈抵制,甚至于被迫停止。全球的水电建设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 围绕着水坝的利、弊的争论,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国际上的一个《世界水坝委员会》 WCD 的组建和一份《水坝与发展》报告的提出达到高潮。当时不少人甚至认为大型水电站的生态环境影响过于严重,因而,建议否认水电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 1996 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大型水电确实被排除在可再生能源的范围之外,会议只承认小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地位。 大小水电区别何在?当然是能否具有 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的大水库,显然,这个结论错误也在于,没有考虑大型水电开发中极其重要的水资源作用。 2.2 水电的重要作用被重新肯定 在 WCD 的《水坝与发展》报告发表之后,引起了发展中国家以及众多水利水电专业学术组织的广泛质疑和批评。人们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逐渐澄清了一些《水坝与发展》调查报告中类似 水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火电相当,甚至超过火电 等污蔑水电的错误。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又 20 亿人不能得到电力供应, 10 亿人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的难题,发展中国的水库大坝不可取代的作用不能不被人们重新重视。 很快, 2002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由非洲国家提议,到会的 192 个国家一致。大型水电也有必要被确认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那次峰会还达成了具体的协议,承诺要加大政府间推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并建议于 2004 年在中国举行一次水电高层论坛,探讨相关的议题,进一步的完成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任务。中国的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接受了这一建议,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于 2004 年 10 月在北京共同召开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发表了倡导和支持全球水电开发的《北京宣言》。 会议之后,曾经停止了对水电的贷款支持的世界银行,立即恢复了贷款并加大了对水电的支持力度。世行总结指出:水电占全球电力总供应量的五分之一,曾一度带动了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然而,由于环境与社会方面的疑虑,以及财政支持的匮乏,导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水电投资停滞不前。时至今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吸取了历史教训之后,水电行业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塑造,并出现复兴盛景。 2.3 、历史对水电误导已不可能完全消除 由于国际社会确实曾经经历过误解水电的过程。很多那个时期出台的正式文件,至今还会误导着人们的思想。例如,在 96 年大型水电不应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结论基础上,我国 2000 年出台的《 21 世纪科技发展纲要》也强调只有小水电才属于可再生能源。 在 2002 年国际社会重新强调大型水电的可再生能源的地位转变了之后,虽然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也采用这一结论。但却未必能体现在所有 1996 年至 2002 年期间出台的各种重要文件中。因此,很多误导水电的结论至今还存在于各种正式文件中。所以,对于不了解水电所经历过的这段特殊历史的人来说,即使某些严谨的科技工作者,也难免会被那个时期的一些国际主流文件所误导。所以,某些环保组织和偏激的环保人士误解水电,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2.4 、反水电的环保人士不了解 水与能源 的联系 例如,某反感水电的环保组织负责人说 水电能源是江河给我们的馈赠之一,但是不要忘记江河还给我们提供着许多其他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清洁的饮水、丰富的食物等。 。他显然是想当然的把水电与其调节河流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对立起来了。为了达到污蔑、诋毁水电的目的,这个组织曾资助过一个《 2013 年长江上游联合考察》,在这个考察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考察的负责人居然公开的炒作说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 。这一爆炸性的新闻,立即成为社会争议焦点。事后查明,这完全是环保组织想利用金沙江水电的投产之际,故意组织的一次造谣宣传。 因此,他们不仅把梯级水电开发之后,水库连成串的遐想当成了考察的发现来骗人,而且还敢大言不惭的宣布他们根本没有去考察过的长江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人民日报的记者调查时,他们终于承认,他们所组织不是什么科学考察,而是一次针对水电的 科普宣传 活动。事实上,把水与能源割裂开来的环保组织,经常会组织这种借考察的名义,专门造谣污蔑水电的活动。 2.5 、水利专家对 水与能源 的认识偏差 去年的科技活动周,我们在这里举办过一次 水电开发与防灾减灾 的科普论坛,一位到会的著名水利专家,在发表了水利水电的开发有助于防灾减灾的精彩演讲之后,却提出了不要建高坝大库的建议。某报纸还对此观点专门作了报道。后来,我们当时就在会上就提出来,高坝大库是水资源调控所必须的,并不是获取水电所需要的意见。此后,这位专家才开始意识到 水与能源 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为何如此高层次的水利专家,居然也会对 水与能源 的认识产生偏差?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曾经对水电产生过误解。那个时期产生的文件,可能经常会误导严谨的学者和官员。 2.6 、能源电力专家对水电的误解更普遍 不少了解我国能源困局的电力专家,他们往往非常支持水电的发展。因为,他们知道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价格上有优势,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可调性,也是其它可再生能源入网的重要保障。但是,他们却常常会认为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这里面,不仅包括国内的一些顶尖的能源电力专家,甚至也包括一些国际上的知名专家。 例如,笔者前不久在科普活动中接触到国际能源署的一些可再生能源的专家,开始他们还是只承认小水电是联合国所倡导的。听到了笔者的一些水资源开发不可替代的解释之后,他们才意识到,大型水电不仅应该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优先开发利用。 最近,亚洲能源研究组织 Crenatiec 的一位负责人,也曾在《能源》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水电:亚洲的未来巨型蓄电池?】。文章的内容虽然非常支持水电的开发,但是,却存在大型水电严重破坏生态的错误认识。文章中曾说到 值得强调的是,水电比煤炭更为清洁,但是相对风能和太阳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却要严重一些。因此,水电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同样有着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弊端。例如,三峡工程的建设迁移了大量的居民,淹没了大面积的河流,也因淤泥堆积、腐烂植物引起的沼气外泄、破坏渔业的现象而受到批评。 。 与这位亚洲能源专家一样,不少电力能源工作者,只喜欢从电力能源方面评价水电的作用。然而,事实上水电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提供清洁的能源和在电网中的调节,而且还有巨大的水资源调控作用。如果水电仅仅是为了发电,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不建设水库或者尽量少的建设水库。但是,为什么很多水电站非要建设被一些能源工作者认为是 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大水库呢?当然是因为天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去,人们调控水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设大型的水库进行调蓄。把洪水期的洪水留下来,等到枯水期再使用。或许是由于一些对我国的政府决策有影响的能源电力专家对水电存在误解。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把水电放在电力工业中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且,水电开发的滞后是造成我国的能源结构严重恶化的最重要原因。 2.7 、水电开发不足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 至今为止,我国的能源、环保专家和官员中,由于不了解 水与能源 而认为水电破坏生态的还大有人在。因此,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五年规划的措辞中,就经历过水电从 积极开发 到 有序开发 后又回到 积极发展 的变化。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就曾有一些大型水电站建设被搁置、叫停。更为痛心的是,我国的十一五、十二五的水电开工规划,都远远没有完成。 这种水电发展受阻的结果,大大刺激了我国火电建设和煤炭需求的增速。以至于在本世纪初的那些年,我国的火电比重增速过快,能源结构急剧恶化,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有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火电厂的增速过快,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矿难频发、煤电矛盾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煤炭的消耗量,大大超过了实际的开采和运输能力。特别是 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前的那一阶段,我国遭遇了严重的煤电危机。 到 2012 年底,我国燃烧的煤炭已经超过全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总消耗量。与此同时大面积的雾霾污染,也已经非常严重。大家想想看,全世界的煤炭有多一半都烧在了中国东部的狭小区域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能不严重吗?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局限,我国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建设虽然进展缓慢。但是,那种由于整体经济能力不足无能开发利用水电、核电的情况在全世界非常普遍。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的能源需求量也限,因此,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现象在欠发展国家中,似乎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及时地开发利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那么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必然要靠燃烧更多的化石能源来解决。难免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之,所有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社会对水与能源的关系认识不准确有关。 三、水电开发利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1 、水电开发的必要性(水与能源的双赢) 水与能源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也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例如,人们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些重要方式,就是提水灌溉和海水淡化。显然提水灌溉和海水淡化都是一种用消耗能源换取和管理水资源的方式。而水电则是在管理和使用水资源的同时,获取能源的一种(双赢)的方式。 另外,火力发电也与水资源的供应密切相关(火力发电往往需要大量的耗水)。如果没有充足的水资源,火力发电也很难顺利的实现。可见,能够在水与能源的关系中,能实现双赢的绝对是 水力发电 。可见,面对当前人类社会关于水资源和能源的双重难题,加速水电的开发绝对是非常必要的。 3.2 、水电开发的重要性(能源作用) 3.2.1 人类可持续发展遭遇减排难题 在人类的工业化之前,人们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开采煤炭、石油。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当我们学会了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之后,大量的化石能源被燃烧,不断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使得原来沉积在地下的碳元素,大量地被释放到空气中去。 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最终可能会产生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当前,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最大的生态难题。 不同性质的碳排放,化石能源是元凶 3.2.2 、科学证实,过量碳排放威胁地球 2009 年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指出 地球 3 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 . 。研究人员分析了发生在二叠纪初、 4000 万年时间段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与气候和生物进化的情况。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 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哺乳动物出现之前 。 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后,一旦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化石能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恢复到 3 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 2000ppm 的水平。总之,那样的空气含量是否能让人类存活下去,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2.3 、水电是替代化石能的第一主力 表现在: A 、在全球的范围内,水电的作用远大于核电。很多人认为核电的作用大于水电,其实不然,根据对全球历年发电量的统计。核电的比重从来都没有超过水电。不仅如此,从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的比重跟是大幅度下降。目前仅为水电的 60% 。 B 、水电在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比例高达 85% 。根据 2011 的统计数,水电是全球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的比重占到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85% 。 C 、我国的水电在非化石能源发电中的比重高达 85% 。数据显示 2012 年我国水电仍远超其它清洁发电。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加上清洁的核电,总共只占非化石发电的 15% 。而我国的水电则占到了 85% 。可见,水电绝对是全球替代化石能源第一主力。这就是水电对于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3.3 、水电开发的不可替代性(水资源作用) 3.3.1 、水资源调控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自然界中的水资源量总是随着时空不断的变化着的,然而,人们对水资源的要求则是非常苛刻的,太多了不行(产生洪水泛滥),太少了同样也不行(干旱少雨,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人们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只能靠蓄水和调水。蓄水能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到目前为止,受到人类的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为大规模蓄水的方式只有建造水库这样一个方式,所以,大型水库的建设就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3.3.2 、解决水资源难题需要大水库的国际共识 联合国每三年发布一次的《水资源报告》中不仅每次都要提到水电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联合国的水资源报告中,多次提到过 世界的水资源本来是够用的,世界的水危机主要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 。能够解决水资源短缺的设施主要就是储水设施。这里所谓的储水设施最主要的是大型水库。 3.3.3 、水资源开发离不开水电的机理 水电站泄洪时的巨大能量,会对大坝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外行人可能不了解,但搞工程的人都知道,水电站汛期泄洪的结构,需要采取大量的消能措施。除了建有必要的消力池之外,什么挑流效能、水跃消能、孔板效能、窄缝效能等等。总之,很多重要的工程研究都是要解决水库在泄水的过程中,对水坝和整个水电站的工程结构的威胁。即便如此,泄洪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尤其是是对于水量大的水库,如果不发电只泄洪,对大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3.3.4 、水力发电能让水库大坝更安全 曾经有不少人士,喜欢用河南板桥 758 垮坝所造成的数万人的死亡,作为反对水电开发的重要理由。而实际上,假设当年我国河南的板桥水库,如果真的建有水电站的话,恐怕也就不会发生那次垮坝事故了。因为一方面,具有水电站的水库,安全性更高。而且另一方面水电站的管理者,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随时都会对水库大坝的安全高度关注,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所以,水电大坝发生意外的概率比起完全公益性的水利大坝,会有大幅度的降低。 据统计全世界已经的大小垮坝事故, 90% 以上都是没有水电站的水库大坝。 3.3.5 、社会文明与储水能力成正比 根据 2007 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被定义为一个介于 0 和 1 之间的数值。该数值越接近于 1 ,表示人类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我们以每个国家水库指标(即:每百万人口水库数和人均库容这两个参数表示)与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各国水资源开发状况与人类指数紧密相关。 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按发展水平可将国家分为三类:即高度发展( HDI ≥ 0.8 )、中度发展国家( HDI ≥ 0.5 )、低度发展( 0hdi0.5 )。调查数据表明,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与该国的人均水坝数量和人均水库库容几乎成正比。 /hdi0.5 总之,当前全世界的现实几乎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越好。例如,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我国相似。目前中国虽然水坝数量名义上比美国还多,但是水库总有效库容仅为美国的一半﹐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中美差距在十倍以上。但由于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我国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相比之下,美国的绿水青山,自然灾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的水库库容大,可以吸纳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大的干旱。我国生态环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体现在水库的蓄水能力上。 3.3.6 、国际社会呼吁储水设施建设 2012 年 7 月,由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起草的《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在日本京都隆重发布。该宣言呼吁全世界共同努力,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建设和保护储水基础设施。 《宣言》披露世界每年淡水资源总量约有 40 万亿立方米,目前人类可利用量每年只有 9 万亿立方米,其中大约 4 万亿是需要由储水设施调节的。《宣言》还强调: 21 世纪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人口增长对水、粮食和能源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储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从而能优化利用水资源,包括洪水管理与抗旱、粮食生产灌溉、发电、饮用水和卫生、工业用水、航运、环境等方面。 总之,今年的世界水日,联合国再次确定 水与能源 为主题。我们可以认为是再次强调 2012 年的这个储水设施宣言。因为,根据现实中水与能源的关系,我们要加速储水设施的建设,就必须要加速水电的开发。而加速水电的开发利用,则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遭遇到了水资源和能源难题的一个最佳选择。
3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牌私募领涨2月 看好十大主题行业
licaichanpin 2014-3-6 17:28
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二月私募整体跑赢大盘,其中86%的 私募产品 录得正收益。虽然二月私募表现不错,面对三月行情,大部分私募表示春季行情可能进入尾声,大盘阶段性顶部已现,部分个股或将出现大幅回落。 老牌私募领涨2月 相关推荐 中国最赚钱阳光私募基金 华丽转身私募一鸣惊人 熊市也赚钱的对冲基金 中国唯一的百亿级私募基金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共有1142 私募基金 (证券类产品)公布了2月的 净值 数据,而上述产品2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为3.11%。在上述私募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为986只,占比86.34%,另外还有63只产品净值涨幅在10%以上。 从2月 排名 靠前的私募产品来看,老牌私募基金再度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能力。其中,证研1期则以21.68%的净值涨幅,成为了本月的私募冠军。资料显示,该私募产品成立时间为2009年7月,其管理人为宋晓辉。历史数据显示,该产品最近一年的涨幅超过了4成,在结构性行情中业绩表现稳定。 除了证研1期之外,拥有众多私募产品的 尚雅 投资也是2月的大赢家。统计显示,尚雅投资旗下共有5只产品进入了私募月度前十的榜单。其中,尚雅7期、2期分别以20.59%、20.23%的月涨幅摘下了2月的榜眼和探花;尚雅6期、4期和3期则分别取得了第六、第八和第十名的成绩,三只产品2月的收益率均超过了18%。 暴跌后私募普遍偏谨慎 对于三月行情,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私募都变得相对谨慎。“春季行情进入尾声,大盘阶段性顶部已现,指数和个股将出现大幅回落。”广东泽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辛宇认为,智能家居、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等概念股的退潮是市场震荡调整的原因之一,并认为目前并非抄底的好选择,建议投资者从个股行业基本面、去年业绩和本身成长性进行精选,寻找错杀股。 另外,对于近期创业板的暴跌,私募机构则普遍看空。“近期的暴跌或标志着创业板行情告一段落。” 君富投资 首席执行官、投资总监 王进 表示,创业板未来将分化,前期炒概念的个股可能会继续下跌,而成长性较好的,估值适中的个股继续走强。他认为,今年的创业板是“个股行情”,投资者必须精选个股,医疗、消费、旅游等板块的个股可能还有机会,但互联网、游戏等行情或许已经结束。 操作提醒:看好十大主题行业 对于今年的整体行情。“上半年以小盘股为主,以互联网为主线,下半年的机会是二线蓝筹股。”尚雅投资董事长 石波 表示,未来最看好以下十大主题行业:腾讯产业链、游戏、垂直网站、大数据、转型公司、机器人、LED、新能源、页岩气、生物医药等。 文章来源于 格上理财网
1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教关于citespace的怎样控制聚类规模和个数的问题
热度 1 xiaoyanghu 2014-2-12 22:24
亲们好: 今天绘制了一张keywords共现知识图谱,进行聚类后,附上标签,发现聚类数量太多,主题太分散,我通过控制node数量可以删减一部分聚类,但将node数量从100减到50,便不能进行聚类操作,说明没有达到要求的聚类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控制算法和node数量来调节聚类的规模和数量,还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下,万分感谢! 附上node=100时的聚类图,我觉得有点多,希望还能减少一点。
个人分类: citespace|2416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第十四次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xuxiangtian 2014-2-11 22:57
为了便于全国各地按顺序使用全国爱肝日宣传的次序,全国爱肝日专家组研究决定,鉴于2001年卫生部健康报社以“乙肝宣传日”的形式第一次面向全国开展了爱肝的科普宣传活动,特将这一次定为“全国爱肝日”的首届。以次类推,2004年为第四次,2010年为第十次。2013年为第十三次。 全国爱肝日专家委员会选定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从2009年元旦开始,征集到2011年至2020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10条,当年的3.18全国爱肝日在网上公布后的1年内,许多专家、网友提出了优选、补充、修改意见,至2010年的3.18全国爱肝日前,专家组选定如下十条为“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2011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2010年3月31日网上查新检索结果显示,未发现与此相同的宣传主题。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全国爱肝日网 (Http://www.aigan.cn) 2014年2月1日发布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4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主题标引需要多讨论
xupeiyang 2013-10-30 10:36
文献主题标引问题会很多,应该多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标引质量。 我与西安医学院的薛老师经常在QQ里讨论主题标引问题,很方便。 素面朝天 10:25:48 许老师好! 素面朝天 10:26:04 不好意思还得麻烦您 朋友 10:26:14 好啊 没关系啊 素面朝天 10:26:28 主题词: 回顾性研究 标引注释: IM GEN only; coord NIM with specific disease (IM); no qualif; specify geog if pertinent 配副主题词吗? 素面朝天 10:27:47 标引注释的意思是疾病不能组配副主题词吗? 比如: 北京妇产医院20年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变化分析 朋友 10:28:33 no qualif; specify geog if pertinent 不能组配副主题词,如果合适,可以标引具体的地名 素面朝天 10:28:46 疾病组配流行病学不可以? 朋友 10:29:48 标引疾病时候,这个主题词的用作NIM词,不能加权* 朋友 10:31:10 这篇文章应该标引:回顾性研究 素面朝天 10:31:39 好的 子宫内膜肿瘤/流行病学 这个组配可以吗? 素面朝天 10:33:17 XX的生物活性用什么副主题词? /生物合成?/代谢?/酶学? 朋友 10:33:29 可以的,肿瘤分期,不能组配发展趋势。 素面朝天 10:33:56 明白了 朋友 10:34:13 要看具体内容,是代谢,生理学,还是分析? 素面朝天 10:34:25 好的 到具体问题再分析 感谢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吐槽一下LJ会议
热度 1 lixianwei 2013-10-21 11:23
这几天连着收到多封会议征稿邮件,打着所谓的“国际学术会议”幌子,到处招摇。我就列出来,算是第一篇博文。列出来并不是说这些就是LJ会议,但是至于到底是不是,或者到底应该怎么定义LJ会议,各位看官自己琢磨(至于我对这些会议的观点,不言自明)。 有一些特点总是在可以这些征稿通知中找到: 1. “大”。一个会议主题总是涵盖你能想到的各种工程领域。 2. “EI检索”。总是在显眼的位置、用特殊甚至夸张的字体提示投稿者:亲,会议论文是EI检索哟。 3. 会议论文出版在“正规”杂志。好像每次声名远扬的AMM和AMR都能粉墨登场,甭管啥主题。 4. “快”。很多会议特别提示:投稿后一个星期后便知道结果,而且会议会在投稿后很短时间内就举行。 好吧,开始贴图。图片是从邮件中截下来的。 (奇葩!这几会议虽然表面上没啥关系,但是committee居然是完全一样的人) http://www.iceiem.org http://www.iceee-conf.com http:// www.eleei.org http://www.csssconf.org http://www.inecce.org www.ariseedu.org http://www.gsamct.org 其他的吐槽点: 1. 会议联系人的邮箱居然是163邮箱。 2. 既然是国际会议,但是征稿通知居然是全中文的。 3. 留个电话居然是国内手机号。然后google一下号码,总是能发现好多用这些号码作为联系方式的“国际会议”。 PS: 我发现科学网首页“会议”条目中提供的不少所谓的国际会议也具有上述我认为的LJ会议特征。我不清楚这些会议通知经过了怎样的审核程序和发布程序。期待发布这些信息的渠道应该更加规范,同时消息本身的质量也应该得到保障. PS: 发现这类会议的邮件太多,截图太占空间,所以以后的更新直接贴上邮件中给出的会议网址。
20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些主题与科技情报研究的关注点很对应
热度 3 Wuyishan 2013-10-15 06:26
这些主题与科技情报研究的关注点很对应 武夷山 我们所说的“情报学”与英语世界的 information science 不是完全对应的,作为情报学的一个子集的“科技情报研究”更不容易在英语文献中找到对应集合。最近,我碰巧发现了与科技情报研究的对应关系相当好的两组主题。 Technology Analysis andStrategic Management 杂志 2013 年第 6 期是“面向创新管理的技术挖掘”专辑, Search Technology 公司的学术协调员 Denise Chiavetta 女士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 Search Technology 公司研发部主任 Alan Porter 两人为该专辑写了社评,原文见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9537325.2013.802933 。这篇社评介绍说: 2011 年 9 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了首届全球技术挖掘会议。本期专辑的 6 篇文章便是在那次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将这 6 篇文章的主题词归并一下,得到以下结果: 1. 数据分析学( Analytics ) ――文献计量学 ――数据挖掘 ――网络分析、聚类分析 ――专利分析 2. 应用 ――新兴技术与技术动力学(趋势分析) ――技术预测、技术路线图与技术预见 ――研发管理 ――工程业( Engineering Industry ) ――科技指标 ――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研究 ――演化经济学 ――技术评估与影响分析 由以上主题词可以看出,数据分析学与应用的界限十分模糊。 博主:我觉得,这些主题词与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主要关注主题相当吻合。至少,这是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多年来所关注的重点。那么,我们中国的科技情报界今后应该更加关注诸如数据分析学、技术挖掘这样一些新领域,更加关注 Technology Analysis andStrategic Management 杂志,虽然它不太可能被列入情报学核心期刊。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5352 次阅读|5 个评论
细胞小泡运输,今年的诺奖,是我2012年大年30被拒文章的主题
热度 2 Yanhaiyan 2013-10-8 04:17
这篇文章中提出抗病和敏感花生发育中果实中小泡运输系统独特,文中有一总结的图,显示两类品种基因表达群是两套曲线,每套基因群的曲线具相同趋势。审稿人对这个曲线很感兴趣,建议我到国外跟别人合作研究。我认为不出国自己一样可以做出来,可惜小环境是不让我发展的环境。现在全靠自费科研,能生存就是成功了! Haiyan Yan, Chengzhi Zong Shihua Shan. Two distinct vesicle trafficking patterns in developing peanut seeds related to Aspergillus Flavus resistance and sensity respectively. !-- �༭ --�ٱ� 严海燕 2013-10-8 04:02 我的国基今年没敢申请小泡运输,明显会被人再用题目太大拒绝。今年是个具体的机械信号受体的题目。小泡运输是我的主打,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 博主回复(2013-10-8 04:04) : 机械信号受体?跟今年诺奖内容一样 !-- �༭ --�ٱ� 严海燕 2013-10-8 03:57 我的小泡的文章投OA的能发,但SCI要再补充,这就是头发和SCI考核的关系。真想骂人! 严海燕 2013-10-8 03:46 我让学生写了篇小泡运输与抗病关系的中文综述(她说写英文很困难),10月1日投到国内的细胞生物学报。 今年的基金被拒。这辈子我还没有中过国基,全军覆没,我都不抱希望了。很悲愤!为自己也为国家。 严海燕 2013-10-8 03:36 我提出抗病和敏感花生果实中有不同独特的小泡运输系统,并且从内质网蛋白合成包装开始。 严海燕 2013-10-8 03:29 我今年申请的自科基金,就是扁豆表皮上一个可能与机械信号感知有关的受体的研究。对植物表皮机械信号通路的机理我已经有了推测。只待实验证明。 很巧是不是。这个诺奖跟我的两个研究项目都擦边,不过我的研究是植物的。 博主回复(2013-10-8 03:39):今年面上,明年申请重点,必中。提前恭喜 严海燕 2013-10-8 03:21 小泡运输,是我的研究题目,2011年投的论文,半年没音信,大年30被拒,至今还锁在抽屉里.继续补充. 博主回复(2013-10-8 03:36):赶快写篇科普出来。
406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三篇科普,同一主题
热度 1 lix 2013-9-23 17:10
小姑娘好奇,“爷爷、大哥哥,咋个月亮不转过脸儿来呢?”这就催生了两篇科普。有意思的是,两篇几乎是同时写的。但侧重点各不一样。但是,小弟弟也上场了。又来一篇。来得晚点没关系,必须有新的亮点。前两篇,都谈到了潮汐锁定了月球的自转,但都含糊过去了。那么,作为物理新秀,就不能一句“物理机制就复杂多了”,也想含混过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68 次阅读|4 个评论
2. 循证医学和系统生物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成主题(图文)
xuxiangtian 2013-9-16 23:36
在本次 伦敦中医药论坛 ( LFTCM) 上,已发现有多篇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或者系统生物学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分析的研究报告,如牛津大学马玉玲教授的“当西方遇到东方:从细胞生物学到中医的一个启蒙途径”,香港浸会大学赵中振教授“谈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本草,资源,鉴定,炮制”,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忠等“方剂组学:组学时代联合治疗复方药物发现的新途径”,北京大学韩晶岩教授“进入美国 FDA三期临床试验的丹参滴丸改善心脏微循环和心肌损伤的机理”等报告。 关于以毒攻毒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的报告有两篇:笔者的“复方华蟾素治疗艾滋病新药研究”和山东省医科院郑安红等“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对H22肝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报告。另外在会上交流的还有有数十篇关于中草药的方剂和实验研究的报告。 见图1-4。 图1 北京大学韩晶岩教授作报告 图2 西班牙专家作报告 图3 牛津大学马玉玲教授作报告 图4 香港浸会大学赵中振 教授作报告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ggplot2作图详解7(完):主题(theme)设置
aaa0 2013-9-4 08:55
凡是和数据无关的图形设置内容理论上都可以归为主题类,但考虑到一些内容(如坐标轴)的特殊性,可以允许例外的情况。主题的设置相当繁琐,很容易就占用了大量的作图时间,应尽量把这些东西简化,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数据分析上。基于这种考虑,ggplot2主题设置的内容虽然相当多,本文仅在总体上作一简单介绍。 1 theme函数及其参数 让使用者在数据分析阶段能专注于数据而不是图形细节,这是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某些作图软件(或自以为有作图能力的软件)给出的初始图形简直惨不忍睹,不花时间修改字体、边距、底纹这些东西就恶心得没法继续分析数据。ggplot2做得还可以:即使不做任何设置,多数情况下作出的图形都还不错,不丑陋也不妖艳,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这得益于ggplot2的几个预设主题。 ggplot2的四个预设主题我们在前面已经预览过了,下面我们看看主题都包含了哪些东西。这很容易,把ggplot2默认主题的设置函数theme_gray()的代码拿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library (ggplot2) theme_gray # 函数名不加括号,获得函数的代码 ## function (base_size = 12, base_family = "") ## { ## theme(line = element_line(colour = "black", size = 0.5, linetype = 1, ## lineend = "butt"), rect = element_rect(fill = "white", ## colour = "black", size = 0.5, linetype = 1), text = element_text(family = base_family, ## face = "plain", colour = "black", size = base_size, hjust = 0.5, ## vjust = 0.5, angle = 0, lineheight = 0.9), axis.text = element_text(size = rel(0.8), ## colour = "grey50"), strip.text = element_text(size = rel(0.8)), ## axis.line = element_blank(), axis.text.x = element_text(vjust = 1), ## axis.text.y = element_text(hjust = 1), axis.ticks = element_line(colour = "grey50"), ## axis.title.x = element_text(), axis.title.y = element_text(angle = 90), ## axis.ticks.length = unit(0.15, "cm"), axis.ticks.margin = unit(0.1, ## "cm"), legend.background = element_rect(colour = NA), ## legend.margin = unit(0.2, "cm"), legend.key = element_rect(fill = "grey95", ## colour = "white"), legend.key.size = unit(1.2, "lines"), ## legend.key.height = NULL, legend.key.width = NULL, legend.text = element_text(size = rel(0.8)), ## legend.text.align = NULL, legend.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rel(0.8), ## face = "bold", hjust = 0), legend.title.align = NULL, ## legend.position = "right", legend.direction = NULL, legend.justification = "center", ## legend.box = NULL, panel.background = element_rect(fill = "grey90", ## colour = NA), panel.border = element_blank(), panel.grid.major = element_line(colour = "white"), ## panel.grid.minor = element_line(colour = "grey95", size = 0.25), ## panel.margin = unit(0.25, "lines"), strip.background = element_rect(fill = "grey80", ## colour = NA), strip.text.x = element_text(), strip.text.y = element_text(angle = -90), ## plot.background = element_rect(colour = "white"), plot.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rel(1.2)), ## plot.margin = unit(c(1, 1, 0.5, 0.5), "lines"), complete = TRUE) ## } ## 看穿了吧,没神秘感了。它无非是一个具有两个参数的函数:base_size和base_family。其主题部分直接应用了另外一个函数:theme。它就是ggplot2的主题设置函数。这个theme函数的产生看起来非常简单: # 函数说明,非运行代码 theme (..., complete = FALSE ) 但dotdotdot(···)参数却内涵丰富,它可以设置很多内容。 参数 设置内容 继承自 line 所有线属性 rect 所有矩形区域属性 text 所有文本相关属性 title 所有标题属性 axis.title 坐标轴标题 text axis.title.x x轴属性 axis.title axis.title.y y轴属性 axis.title axis.text 坐标轴刻度标签属性 text axis.text.x 属性和继承和前面类似,不再重复 axis.text.y axis.ticks 坐标轴刻度线 line axis.ticks.x axis.ticks.y axis.ticks.length 刻度线长度 axis.ticks.margin 刻度线和刻度标签之间的间距 axis.line 坐标轴线 line axis.line.x axis.line.y legend.background 图例背景 rect legend.margin 图例边界 legend.key 图例符号 legend.key.size 图例符号大小 legend.key.height 图例符号高度 legend.key.width 图例符号宽度 legend.text 图例文字标签 legend.text.align 图例文字标签对齐方式 0为左齐,1为右齐 legend.title 图例标题 text legend.title.align 图例标题对齐方式 legend.position 图例位置 left, right, bottom, top, 两数字向量 legend.direction 图例排列方向 horizontal or vertical legend.justification 居中方式 center或两数字向量 legend.box 多图例的排列方式 horizontal or vertical legend.box.just 多图例居中方式 panel.background 绘图区背景 rect panel.border 绘图区边框 rect panel.margin 分面绘图区之间的边距 panel.grid 绘图区网格线 line panel.grid.major 主网格线 panel.grid.minor 次网格线 panel.grid.major.x panel.grid.major.y panel.grid.minor.x panel.grid.minor.y plot.background 整个图形的背景 plot.title 图形标题 plot.margin 图形边距 top, right, bottom, left strip.background 分面标签背景 rect strip.text 分面标签文本 text strip.text.x strip.text.y 除一些尺寸设置有关的内容外(需要用grid包的unit函数设置),几乎所有元素都在theme函数内使用element_line,element_rect,element_text和element_blank函数设置,使用方法参考这几个函数的参数说明即可,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text, line, rect和title是最顶层的元素,理论上可以做全局设定,但当前版本ggplot2还没有实现,可以根据情况做一些调整: x - LETTERS y - abs ( rnorm ( 10 )) (p - qplot ( x = x, y = y, color = x, fill = x, geom = c ( line , point ), group = 1 ) + labs ( title = The figure title. , xlab = Factor , ylab = Value ) + theme ( text = element_text ( color = red , size = 16 ), line = element_line ( color = blue ), rect = element_rect ( fill = white ))) p + theme ( panel.background = element_rect ( fill = transparent , color = gray ), legend.key = element_rect ( fill = transparent , color = transparent ), axis.text = element_text ( color = red )) 全局text和rect设置对部分元素有作用,line基本不起作用。 2 自定义主题 图形细节设置虽然繁琐,但是在R中可以相当简单。由于自己使用的或者杂志要求的图形外观一般都很固定,我们可以使用ggplot2的theme函数非常方便地定义自己的图形主题。下面是我自用的一个主题函数,主要作的改动是坐标轴刻度朝向和统一了图形各个区域的背景颜色: ##' A nice-looking ggplot2 theme: inward axis ticks, legend title excluded, and uniform background. ##' @title A nice-looking ggplot2 theme ##' @param ... ##' Parameters passed to theme_classic() function. ##' @param bg ##' Color string (default 'white') for user defined uniform background. ##' @return ##' ggplot2 theme object. ##' @examples ##' library(ggplot2) ##' qplot(x=carat, y=price, color=cut, data=diamonds) + theme_zg() ##' @author ZGUANG ##' @export theme_zg - function ( ... , bg = 'white' ){ require (grid) theme_classic (...) + theme ( rect = element_rect ( fill =bg), plot.margin = unit ( rep ( 0.5 , 4 ), 'lines' ), panel.background = element_rect ( fill = 'transparent' , color = 'black' ), panel.border = element_rect ( fill = 'transparent' , color = 'transparent' ), panel.grid = element_blank (), axis.title = element_text ( color = 'black' , vjust = 0.1 ), axis.ticks.length = unit ( - 0.4 , lines ), axis.ticks = element_line ( color = 'black' ), axis.ticks.margin = unit ( 0.8 , lines ), legend.title = element_blank (), legend.key = element_rect ( fill = 'transparent' , color = 'transparent' )) } 自定义的主题可以编入自己的R语言包中,方便调用。如果觉得你的主题很有代表性,可以发给ggplot2的作者H.W.,让他加到ggplot2的下一个发行版中。比如上面上面函数加入ggplot2后就可以直接调用: p - qplot ( x = x, y = y, color = x, fill = x, geom = c ( line , point ), group = 1 ) + labs ( title = The figure title. , xlab = Factor , ylab = Value ) p + theme_zg () p + theme_zg ( base_size = 16 , bg = gray90 ) 3 结束语 本系列博文到此结束。ggplot2还在完善过程中,一些新功能可能不断会实现,感谢H.W的努力。有一些本应属于主题类的东西不能在theme_set函数中设置,需要使用特殊的函数,如坐标轴翻转、刻度设置等,在这不再介绍。如果想比较透彻的学习,建议把ggplot2项目从GitHub克隆下来研究它的代码。更好的方法是研究ggmap和ggbio这两个包,它们的代码本身就是ggplot2应用的最好范例。尤其是ggmap,H.W.是它的作者之一。 本系列文章的例子基于ggplot2 0.9.3.1版本,如果发现一些代码运行不正确或效果图有变化,应该是版本不同造成。文章后都有sessionInfo信息可参考。 sessionInfo () ## R version 3.0.1 (2013-05-16) ## Platform: x86_64-pc-linux-gnu (64-bit) ## ## locale: ## LC_CTYPE=zh_CN.UTF-8 LC_NUMERIC=C ## LC_TIME=zh_CN.UTF-8 LC_COLLATE=zh_CN.UTF-8 ##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MESSAGES=zh_CN.UTF-8 ## LC_PAPER=C LC_NAME=C ## LC_ADDRESS=C LC_TELEPHONE=C ##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LC_IDENTIFICATION=C ## ## attached base packages: ## grid tcltk stats graphics grDevices utils datasets ## methods base ## ## other attached packages: ## zblog_0.0.1 knitr_1.3.5 ggplot2_0.9.3.1 ## ## loaded via a namespace (and not attached): ## colorspace_1.2-2 dichromat_2.0-0 digest_0.6.3 ## evaluate_0.4.4 formatR_0.8 gtable_0.1.2 ## highr_0.1.2 labeling_0.2 MASS_7.3-27 ## munsell_0.4.2 plyr_1.8 proto_0.3-10 ## RColorBrewer_1.0-5 reshape2_1.2.2 scales_0.2.3 ## stringr_0.6.2 tools_3.0.1
10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专题培训之主题
热度 1 rensl 2013-8-31 09:46
http://www.cas.cn/ggfw/tzgg_1/201308/t20130827_3919116.shtml 1. 张晓林(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 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进展现状及趋势; 2. 张 立(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 我国数字出版及其战略; 3. 初景利(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科技期刊如何加强传播能力; 4. 孙 卫(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出版总监): 期刊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5. 林家乐(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进展。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将于2013年9月9 - 12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2013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专题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计入新闻出版总署72学时的继续教育证书(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2013年新闻出版专项业务培训计划》,新人教〔2013〕23号)。 院期刊研究会秘书处,电子邮箱 : stmjournal@mail.las.ac.cn 。联 系 人: 李翠霞 梁永霞 田 宏。 联系地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 33 号,中科院国家科学院图书馆 710 (邮编 100190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处; 电话: 010-62539101 。
个人分类: 业内资讯|48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3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网络主题研讨会日前成功举办
zhengxuejun 2013-8-31 08:20
由陕西省图书情报界云雀计划执行办公室主办,信阳师范学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协办的 2013 年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网络主题研讨会 ,于 2013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8 日顺利举行。国内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特邀专家,全国范围内自愿参加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 20 余人积极参与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解释学视角下的图书馆学研究”。分主题有:解释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图书馆学的解释学研究;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对于客观知识运动解释的主要联系与区别、客观知识社会化存取过程中的解释机制与方法、客观知识社会化交流过程中的解释机制与方法、客观知识社会化应用过程中的解释机制与方法、人类用户理解客观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据问题、图书馆作为独特客观知识社会解释机制的自然进化与历史选择。根据大家提交会议的论文或笔谈,主办方尽快形成笔谈纪要并安排公开发表。 本次研讨会采用 QQ 群互动、 E-mail 通讯、访学交流和举办小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8 月 7 日 -8 日,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熊伟副研究馆员,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段小虎副研究馆员,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书记李晓、副馆长张宽福及 10 余名科研骨干人员出席了在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举行的 访学 座谈会。信阳师范学院文献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宏鑫研究馆员主持座谈会。与会代表踊跃阐述了自己关于图书馆解释学问题的相关观点,还对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认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解释学研究,重点阐明各类图书馆应该如何构建有效支持用户学习理解的客观知识社会解释机制,显著提升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座谈会后,与会陕西代表还实地考察了信阳市平桥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情况,并对平桥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创新了网络专题学术会议举办方式,显著扩大了合作交流范围,特别是加强了基础理论研究与事业发展应用研究的贯通,产生了较好的学术成果与社会反响。 (陕西省图书情报界云雀计划执行办公室 供稿)
15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同一主题论文发表对专利授权的影响
ChaosLee 2013-8-18 11:26
阅读提示      科技人员作出研究以后,都希望成果尽早以论文形式发表,而现在许多人还会选择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将成果保护起来。大量事实证明,论文发表的时机如果不当,极有可能造成科研成果丧失新颖性,对专利授权带来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提醒广大科技工作者当科研成果作出以后的后续保护行为及应注意的问题。   科技成果一般采用验收、报奖、登记制度及学术论文为评价方式,其中科技论文是由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的智力成果,科技论文的数量以及出版社等级可以用来评定科技人员的职称,且作为考核科研机构的标准。科学技术人员作出其研究以后,都希望成果尽早以论文形式发表;而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将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   论文发表的时机不当对专利授权带来负面影响   广大科技人员有发表论文的积极性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将科研成果以知识产权的法律形式保护起来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论文发表在专利申请之前,该论文的发表对专利申请的审查会带来负面影响,即与专利申请同一主题的论文,在申请日前一旦发表公开就会破坏之后的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导致因该专利技术失去了新颖性而不能取得专利权,即申请专利的公开使其成为公有技术,影响了以后的专利授权,从而丢失了本来能得到、应得到且想得到的权利。常忽略的另一个问题是:也有些科技人员不大清楚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发明创造,只知道抢先一步发表论文,尽量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不知道申请专利,从而因“拱手奉献”、与他人“共享”而丢失了可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本来属于自己的权利。   提请科技人员注意的是:虽然专利申请前发表论文对专利申请有负面影响,但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在后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慎重选择论文发表的时间,确保论文发表的时间要在专利申请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论文发表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避免了实用新型(不实审)专利事后被别人提出无效请求的可能,使科研论文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双重保护。   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做好技术保密   商业秘密、科技论文作品著作权和专利均属于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属知识产权保护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98)修订》第二条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的技术信息是指秘诀、工艺流程、设计图纸、技术情报科学方面的专有知识。   不管是论文发表还是专利申请都涉及保留商业秘密的问题。两者均要公开进入公共领域,会被公众所利用,因此,基于知识产权战略和商业秘密两方面的考虑,可在适当保留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对其成果进行公开。当然要在使发表的论文具有独创性或申请的专利能授权的基础上再进行战略性的取舍,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不是任何研究的成果都必须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比如美国“可口可乐”配方作为商业秘密,至今已保密了100多年,如果申请专利或是发表论文,这一技术早已公之于众了。   发明人对自己的新技术是选择技术秘密或专利保护取决于各种因素,发明人可以综合考虑以上的各点,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果某种技术他人很难发现,作为商业秘密保护也会带来很多的利益。   第二,选好论文及专利申请的立题角度   如果论文急需发表,来不及申请专利,为避免问题的发生,要保证论文内容不要和专利保护方案重叠。论文可重点对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取得的应用效果上进行科学的总结,回避专利将要保护的结构和方法内容。只要论文立题的角度和专利方案不发生重叠,也可先发表论文,因其内容不影响在后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专利申请也会因符合专利法而授权。(知识产权报 韩 萍 周秀梅)
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州中华恐龙园:伪文化主题公园
陈吉德 2013-8-4 11:30
一、名不符实。过山车、4D影院、旋转木马、游泳馆……项目设置与香港迪斯尼、芜湖方特并无任何区别。请问,是不是在外面放置了各种恐龙,就叫恐龙园?在我看来,既然叫恐龙园,各种游玩项目的设置应该围绕恐龙这个文化主题展开。实际上,该园是挂龙头买狗肉。 二、覆盖人群少。1.2米下的儿童几乎没有什么可玩。 三、设置园中园。门票并不芜湖方特便宜,而且有园中园,游客还要二次买票,而且有的园中园贵得要死。水世界要60元。园中园最令游客讨厌! 四、占地面积小。不但比芜湖方特少,甚至连香港迪斯尼大都没有,一口气可以跑十圈,显得小家子气。 五、消化能力差。每个项目都要等,有的要等3-4小时。 唯一的亮点是停车楼,停车方便,收费便宜。 总之,这是一个去了第一次永远就不想再去第二次的伪文化主题公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在《健康中国人》网站开通仪式上的主题发言
热度 2 rbhuang5907 2013-8-2 22:16
在《健康中国人》网站开通仪式上的主题发言 (未用稿子的即兴发言,根据录音整理) 2013年7月21日,星期六 张功耀 主持人: 昨天下午无神论坛上,张老师一个PPT来分析中医的知识,给了我们特别多的解答,全场掌声满堂,我希望今天他的话题,就是几年前发了一篇叫告别中医中药,今天的主题跟这个是同名的,再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 张功耀: 首先感谢《健康中国人》网筹备的工作人员和义工做出的努力。今天,总算开通了。 “健康中国人”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大家晓得,我们中国人原来有一个名字,叫“东亚病夫”,跟它正好是相反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健康中国人”,这就改变了“东亚病夫”的一个走向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很好,我也很希望这个网站越办越兴旺。 另外,这个网站很有前途。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现在中国的老百姓,总的来说,还是富起来了。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思想也在蜕变。富起来以后,很多人坐在一起聊天,一个是谈到哪里去打牌、吃鱼;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怎么样把身体搞好。尤其是大款、大腕、大官谈的,都是这个话题。但是,背后有一个隐忧。他们所谈的就是到哪里按摩,推拿,等等的,并不真正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健康。这是非常有害的。 我今天谈三个问题。 一个是我怎么从学中医到反中医,并且成为反中医的领袖的?我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大家把你推上来。欲罢都不能了。 我学中医是从1974年开始的。大家晓得,我们中国发生过一次翻天覆地的、轰轰烈烈的,四处冒烟、到处烧火的运动,叫做“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的1966、1967、1968的毕业生属于“老三届”。1969年,大学开始恢复招生,真正地“复课闹革命”了。1971和1972年,我读完了高中。林彪那个事件发生以后,中国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来,把这个变化叫做“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当时,我在七百多名参加的英语竞赛中,得了第一名,在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二名。数学竞赛到一半突然停电了,思路已经理清了。本来是应该第一名的,结果得了个第二名。我本来应该是学理工科的料子。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却学了文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批林批孔运动。 “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之后,大学恢复招生。中央认为,还是要招有文化的人去读大学。小学四年级上大学毕竟不行。当时有个政策,高中毕业必须在基层锻炼两年才能考大学。我就这样在农村老老实实地干活,老老实实地当民办老师。干了两年以后,突然蹦出来一个事情,把我前进的希望全部都扑灭了,那就是“张铁生交白卷的事件”。这一下子我开始感觉到“前方的路太凄迷”。但是,我又不甘心。依然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上不了大学,我就发誓在农村做一个乡村郎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开始看中医书。当时,我的小学启蒙老师范家达,指导我看中医书。他是85岁去世的。也就是他告诉我,《黄帝内经》不要读。读了没有什么用。 看了些中医书之后,我胆子就比较大了。开了几个方子,也还有效。 第一个方子是给我爷爷吃的。他在我们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突然倒下去,连续有九天,只进不出。后来,我大胆地开了一个方剂,下了些让他拉大便的药,下得很猛。吃了以后,果然第二天拉大便了。最后,还活了三年,还能够山上砍柴。当时,我觉得中医还是很有用的。 第二个方剂是给我的伯父开的。他有咯血,气紧的毛病。依据中医,把咯血吐在装水的盆子里,浮起来的血,来自肺;沉下去的血,来自胃;半沉半浮的血,来自肝。我发现他的血是浮的。我给他开了一个宣肺的方子。吃了之后,他说有缓解。抓药的老中医跟他说:“这个方子还是开得好。但是,里头如果再加一味人参,可能效果会更好”。然后,我的伯父回过头来跟我说:“我在那里抓药的时候,老医生说里头少了一味药,里头要再加一味人参进去。”我对我的伯父说:“这位医生是要考验我。医书上有句话,‘血不用参’”。后来,我的伯父把这个话带回去,跟那个老医生说:“我的侄子说,你是在考验他。我侄子说,这里头什么参都不能用。他说,‘血不用参’。”老中医听了之后说,“你这位侄子今后了不得。读书读得这么认真。” 后来,我又给一个青年人开了一个方子,治疗滑精。男的晚上遗精,女的晚上梦交,这些本不是什么病。后来,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是右归饮。他自己觉得很好。有一两个月,他真的没有滑精。现在,我当然知道了。这不是什么药物的作用,完全是心理作用。 到了1979年,我已经上大学了。我还给人家正过一次骨。那是我的一个叔叔的干妈,养他长大的一个干妈。晚上睡觉,就这么睡(示意用手掌背撑住下巴睡觉的姿势)。睡了一个晚上以后,把腕关节弄脱位了。很多西医没看好。以为是癌症。后来,我到叔叔家串门。我就说,你这个手是怎么回事儿?她说,动不得了。有的人说是瘤子。我拉着她的手,一摸腕关节。我说,“你这个不是瘤子,是腕关节脱位。我给你正一下”。我问:“你怕不怕痛?”她说,“可以顶得住”。我就按照我从书上看到的做法为她做腕关节复位。 中医管正骨医师叫“水师”。中医正骨之前,要在患处喷一口水。“水师”就是这么来的。当时,我也是煞有介事的,搞来一碗水。先镇定自己的心态。然后,咪了一口,含住。这只手抓住这一边。这只手拽住这边。两边往外拉伸,用大拇指按下脱位的关节。一口水喷下去,还没有等她反应过来,腕关节就已经迅速地复位了。整个过程,看上去神秘兮兮。 复位之后,她的虎口马上就打开了。我叔叔的干妈和干爹都称赞我:“水师!水师!这个手到好多医院里面都没看好,居然被你看好了”。我接着交代她,半个月之内,你的手是不能够动的。不能够洗衣服。我说要固定,要搞些杉木皮,要把它捆好,用绷带吊起来。城里头找不到这些东西,结果没有捆绑。但是,我一再叮嘱,要她半个月别动。结果,她喜欢做事,以为没事了,就去搓衣服,又把腕关节给搓脱出来了。这一“返工”,就比较麻烦了。又去找我。我说,再搞就比较麻烦一些了。不过,我还是帮她第二次复位成功了。 从我亲身的中医实践看,中医是100%有效的。我看过几个病,都是有效的。可是,为什么我后来又反中医了呢?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的御医盖伦写了一篇短论,叫做《杰出的医生应该同时也是优秀的哲学家》。进入大学之后,我自己开始做医学史和医学哲学研究。再回过头去反思我亲身经历的“中医的有效问题”,再加上循证医学的方法也出来了,我才发现,我治疗我爷爷、我伯父、我的同乡青年所取得的“疗效”都不真实。我为我叔叔的干妈做腕关节复位,看上去是中医的方法。其实,懂得一点关节的结构都可以那么去做。把手撑住脑袋睡觉,很容易导致腕关节脱位。其中的喷水,看上去很神秘,其作用也无非就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不痛。因为我的动作非常迅速。水一喷上去,她还没感觉过来,手就已经复位了。所以,那次,她根本没有感觉到痛,我就已经完成了复位的工作了。 后来,看了余云岫的书,看了俞樾先生写的《废医论》,再去反思中医的有效,就发现,许多中医方法和疗效,都经不起评价。但是,中医所蕴含的危害却相当大。其中,蕴含了很多是不明不白的东西。 最近有一个患者向我咨询,他有一个疾病现象,吃进去的东西,不管吃多少东西,他的胃都很胀。我说,这个病例我看到过。但是,我忘记了。现在不能答复你。我回去重新查一下资料。查完以后再告诉你。最近,我重新查到了这个资料,我告诉他说:“你这个病叫做胃扩张”。 胃扩张是怎么引起的呢?胃像一个L型的袋子,进去一个口子,出来一个口子,可以实现动态平衡。如果只进不出,进去的东西就都得胀起来。判断“胃胀”,一是看胃本身有没有问题,再看胰腺有没有问题,再看肝有没有问题。他说,这些都没有问题。我说,那最后的问题就是从胃出去那个门,叫做幽门,可能坏掉了。你吃的东西,进得去,出不来了,就出现了胃扩张,表现出来就是“胃胀”。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他,你的那个幽门,可能已经纤维化了。本来那个幽门是有弹性的,里头的东西可以挤出来。幽门纤维化以后,就没有弹性了。它变硬了。吃进去的东西,必须通过吃泻药才能出得来。我很不客气地告诉他,你的幽门纤维化,可能是吃轻泻剂吃多了。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幽门上长了瘤子。我建议他,按照这两个思路去检查一下幽门,才可能有效。这件事,现在还没有结果。但我估计是幽门的问题。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许多中医“有效”经不起评价,“有效”后面又蕴含了很多的危害。而且这些危害,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再加上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医学已经进步到分子医学这个程度了,还要搞传统医药干什么?至少,它不应该是医学发展的重点了。所以,我就写了那篇文章《告别中医中药》。 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投了两个刊物。最后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了。《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我的论文之前,他们告诉我,他们请了大连医科大学的西医生审了稿。然后,又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审了稿。何裕民给编辑部的意见是,一个字都不要改,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改,就这样发表。后来,这篇文章引起了全国轩然大波之后,何裕民又反过去了。何裕民恐怕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反复无常。他是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姑且不去说他。但是,这个人的确太反复无常了。 我从学中医走向反中医就是这样的。当然,我们现在面临的反中医任务,很困难。在这个领域,我写的文章也很多,好像有700多篇了。 我为什么现在还不放手呢?我这个人可能是看错了一本书,那就是是克罗塞威茨写的《战争论》。它里边有一句话,发起进攻要慎重,进攻一旦开始,就不要中途停顿,直到取得胜利。 第二个问题,谈谈反中医的历史过程和前景展望。 反中医的历史,从中国来说可以追溯到《周易》。《周易》里边有一个卦叫无妄卦。其中的“九五爻辞”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你对这个疾病还不了解的时候,最好的是什么药都不用吃,它可能会自己好。如果这个病本来可以自己好的,你又去乱吃药,就可能会被增加一些新的疾病。无妄卦里还有一句话,叫做“无妄之药,不可试也”。意思就是说。在你还不知道那个药是什么药的时候,不要去试吃那个药。北京有一个李玲,口腔溃疡,可能就是缺维生素B2,本来可以自愈,没必要吃药,结果,她迷信中医,吃龙胆泻肝丸。结果是,口腔溃疡好了,又加得了一个肾功能衰竭。这种因为不科学的治疗而加得的疾病,就叫做“加得性疾病”。《周易》里面告诫我们的“勿药有喜”,那个“药”肯定是中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西药。 另外,孔子这个人不信中医。孔子“信命不信医”。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得病要死,想救也救不了。孔子的天命观,主宰了他不信中医。这里面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季康子给他送药吃的时候,他不相信那个药能治病,根本就没吃。第二个事情是《左传》记载的。许止的父亲病了,许止送药给父亲治病,结果病没治好,把父亲给毒死了。有人问孔子,这类事情是属于误伤,还是属于谋杀。孔子说,属于谋杀。你不知道这个药有没有用,就给他吃,这是谋杀。可见,孔子是反对晚辈给长辈送药的。这个送药的行为,不属于孔子倡导的“礼”的范畴。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信孔孟之道,却送一些人参,冬虫夏草之类给领导或长辈。其实,这些行为不符合“礼”的要求。孔子是坚决反对把药当礼物送人的。 真正反中医最早的,应该可以追溯到日本。日本16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两个医派,一个是古方派,一个是医理派。古方为什么反对医理呢?他们认为,唐朝以后的中医走错方向了,讲好多稀奇古怪的医理。这个东西没用。什么东西有用呢?依据“实学”原则,古方有用。古方属于“实学”。依据古方派的设想,皇汉医学的发展,应该是致力于整理古方,而把所有的“医理”都去掉。 再过了将近一百年,日本出了一个很杰出的人物。这个人叫东洞吉益。我们中国人把他翻译成吉益东洞。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药证》。他是怎么证法呢?他不是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来证,而是用统计方法来证。他把中国人用人参的方剂全部找出来,看看这些方剂治疗哪些病,用了多少份量,然后以此证明人参究竟能起什么作用。这是东洞吉益做的工作。 这个工作做了以后,很有意思,把中医里面标榜的东西差不多都推翻了。也就是说,东洞吉益用统计方法,证明了中医的方法与中医理论不协调。他的方法就是用的统计方法。《药证》这本书在网络上可以看得到。这样一搞,中医很多方剂被东洞吉益的《药证》证出一些荒谬来了。后来,我们中国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一些人办中医药速成教育,如陆渊雷,就主张用东洞吉益写的《药证》来教学生。有趣的是,学生学了《药证》之后,越发不信中医了。因为东洞吉益所得出的结论,跟中医理论不一样。 再后来就是兰学兴起,也就是西方科学传入日本。皇汉医学就逐步走下坡路了。到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正式通过一个决议了。当时不叫“废除”,而是以一些措施把皇汉医学约束起来。那些措施公布以后,还进行了20多年的反复。直到1891年前后,皇汉医学才被最后废除了。这是日本的情况。 韩国受中医的影响也很大。韩国古代倡导中医的核心人物叫许浚。他比我们中国的李时珍还要有名。最近我在给韩国人写书。我写一章,韩国人翻译一章。在韩国,说“韩医是中医”的人,是主张废除中医的人;说“韩医是韩国本土的医”的人,是主张保守中医的人。他们也在利用民族情感做事。韩国有一个反中医的组织,叫做“大韩民国医疗一元化联合会”。这个组织,现在的会员有六千多人,都是医生、大学教授、新闻工作者、文学家参加了这么一个组织。他们致力于推动国家的医疗一元化,也就是医学的科学化。 韩国废除中医运动是从1820年开始的。有两个人,一个叫做丁诺庸,一个叫做崔汉崎,最早在韩国提出废除韩医。 许浚写过一本书叫《东医宝鉴》。他为什么把韩国的传统医药叫做“东医”呢。这里也跟大家介绍一个背景。在中国,曾经有一种风土医学观。它把中国的医,分成“南医”和“北医”。南方的人得的病和北方的人得的病即使是相同,用的药也不一样。这种疾病观就叫做风土疾病观。这个风土疾病观流行起来以后,传到了韩国。韩国人就说,中国有“南医”和“北医”,印度的吠陀医学属于“西医”,韩国的传统医学就是“东医”了。韩国的崔汉奇和丁诺庸提出废除韩医以后,韩国的历史很惨。它遭遇了日本人的侵略。1910年到1945年,韩国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再加上边上还有一个大清王朝和俄罗斯帝国,对它的自主发展的道路是非常不利的。于是,这个废除韩医的事情就一直搁置下来了。 2006年,我发表《告别中医中药》的论文以后,好多韩国人都知道。他们都上过我的博客。因为他们很多懂汉语的。这一下子,引起一个很大的反响。2009年,他们邀请我到光州去了一场学术报告。第二年到首尔又做了一场报告。听众都比较多。 我们中国提出废除中医有根有据的,就是俞樾先生发表的《废医论》。我已经把整篇文章做了一个注解。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历史铺垫。那就是历史上很多名人不信中医。孔子就不信,韩愈也不信,列子也不信。明朝不信中医的最多。西医传进来以后,大家就更加不信中医了。清朝的时候,河北的王清任写了一本《医林改错》,把中医的“脏腑学说”批得体无完肤。后来,俞樾的《废医论》发表了。再后来,就是清朝末年的中西医存废之争。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科学社成立了。因为有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在。大家知道,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不属于列强。它为什么能够把我们打败了?“小日本”为什么能够打败“大中华”,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终于醒悟过来了,是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中国科学社成立以后,发动大家起来,振兴中国的科学技术。于是。北洋政府在设置高等教育的专业的时候,都故意不设置中医药专业。这些为后来的“废除中医运动”都做了很好的思想和理论准备。1929年爆发的废除中医运动,实际上所涉及的是“国家医疗队伍建设”问题,和国家医疗体制建构问题。在我们中国以往的历史上,无论是谁,一挂牌就可以行医。没有什么行医资格考试。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卫生委员会以后,涉及一个医疗队伍建设问题:谁可以当医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提出了“废除中医”的口号。在当时,“废除中医”的提法其实非常温和。按照当时的设想,西医是可以做医生的,因为他受过解剖学、病理学、药物学一类的严格训练。对于中医,当时的设想是,当年已经满了19岁,而且连续行医已经有三年的中医生,可以登记为国家承认的医生。从今往后,不再登记。花40年左右的时间废除中医。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当时国民政府的废医策略,实际上是非常温和的。 从那以后,全国一直有中西医存废的讨论,包括延安的八路军总医院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个讨论,一直延续到解放初。1950年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还讨论过。这次会议,有一个决议,叫做“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1953年,这个讨论就被禁止下去了。毛泽东还为此撤销了两位卫生部副部长的职务。从那以后,中医就开始走向神坛了。 2006年,我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以后,形成了二十一世纪最大规模的医学讨论。真正地把全国人民都发动起来了。现在人民群众对中医的讨论,不管是支持的也好,反对的也好,规模是空前的。这么多年下来,废除中医的成效还是可观的。可观的证据有两个,一个是2006年10月份,《中国青年报》做了一个调查,赞成中医的有89.1%。到200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赞成中医的人,就很有意思地降到了56%多一点。这是一个数据。另外一个数据,现在中药厂的经营,如果不是政府的支持,越来越困难。所以,我们反中医的斗争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当然,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难,比余云岫先生遇到的困难要大得多。因为我们必须面临持续60年来没有谈过中医弊病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最后,对《健康中国人》网提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个,这个网站除了科普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医学哲学。现在我们很多人在掌握医学知识之外,缺乏对医学哲学的了解。医学哲学,可以改变我们的疾病观、医疗观、健康观。这些东西都要做一些研究和普及。 第二个,我希望我们这个网站要有新闻报道这么一块。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政策叫做“捍卫中医”,很多中医上出的问题,国内都不报,都是先在国外或者在境外,比如香港,其他地方都已经热闹得不得了了,然后再传到国内来。传进来以后,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又拼命地对它做掩盖。像最近的朱砂入药问题,香港提出来了,作为禁药,责令召回。一到内地就被政府掩盖起来了。我们这个网站,可以利用我们这个网络传播快的特点,把有些医疗事故快速地传上来。不许掩盖。或,让它没有机会掩盖。 比如,有个事情,有些人告诉我了,只是我不喜欢用微薄,我现在也基本不看微博,不用微薄,如果用微薄传播,恐怕就引起社会的极大重视了。我们湘雅医院曾经接受一个肝病患者,最后死了。死因调查的结果是,蒙药引起的肝中毒。像这样的事情,中医界是想方设法都要掩盖的。我们《健康中国人》就可以跟它对着干。医学是人命关天的。为什么要掩盖人命关天的事情呢?所以,有些突发性的医疗事故,尤其像中医中药毒死人的事情,这个最贴近民众的,我们《健康中国人》网要敢于把它报道出来。 另外,我们这个网站,刚才方舟子先生,还有太蔟都谈到了科普。我有一个科普理念,可能跟他们两位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对牛弹琴”的事情不要做。我们反中医,搞医学科普,要争取中间派。现在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争取中间派,也就是对待科学问题和中医问题还很漂移和朦胧的这部分人,要争取他们觉醒。有些人,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你用什么方法跟他讲科学、讲中医的危害,他横竖听不进去。对这类人,什么话都不要跟他谈。我在我的博客里面申明了,我的博客不是言论自由的地方。网易、人人网是言论自由的地方。我的博客是用来“以文会友”的。所以,我不接受任何自以为是的死缠烂打。现在,有的人老是揪住我死缠烂打。对这种人,我是不理的。他如果执迷不悟,我看,毒死他也没关系。不是我们不教育你,而是你一直听不进去我们的话。我用硬的方法也好,软的方法也好,你反正听不进去。对这些人,什么话都不要跟他说。所谓“鹰派科普”或“鸽派科普”,对他们都是不起作用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就像“对牛弹琴”不起作用一样,对这些冥顽不化的人,不要浪费时间去跟他们搞任何科普。 另外就是,我建议做下面几个工作。一个就是把国外的一些医疗网站链接起来。有些人懂外语的,可以看这些网上的内容。比如,美国有一个网站,是全美反医疗欺诈理事会办的,专门揭露医疗欺诈。还有一个网站叫“马耀诊所”,还有一个是“误诊网”,这些网都是很实用,办得很不错的。我建议把他们在《健康中国人》上做一些链接,以便让那些懂外语的读者去读。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与中医中药有关的网,也可链接起来。我前年和去年两次接受过南非野生动物保护和教育组织的采访。南非人恨死我们中国人滥用动植物入药了。他们对我们中国滥用中医中药非常反感。我建议把这些网站也链接起来。我们反对中医中药,除了人道主义精神之外,还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这么一种精神。把这些网站都链接到我们这个网站里面来,以便造成一些国际影响。 总之,我希望《健康中国人》,用健康的方法和健康的理念,争取大多数人的健康。我们不要指望所有中国人都理解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在我们中国,有些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对牛弹琴。我们这个网的目标是团结有道义感和责任感的先觉者,争取可能觉悟的中间分子。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成功了。 我就讲这么多,供你们参考。 传播的责任------在健康中国人网开通仪式上的发言(文字稿) 棒棒医生 2013-07-22 12:58 方舟子的名言“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揭示了医学的两大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以求真,人文以求善。问题在于,人文之善往往凌驾于科学之真,多少罪恶假“善”的名义而行。君不见,开口大医精诚,闭口悬壶济世,满口医者仁术的正是最缺乏求真精神的中医。在医学上,失去了真,就没有善可言。笑傲江湖中的国医大师平一指说过:“天下庸医杀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出于好意?”因此,科学之真和人文之善,科学是根本,是基础,是精髓,极而言之,是唯一本质。医学愈发展,愈较真,循证医学一言以蔽之,也不过是较真而已,对于任何疗法,不管它罩有多么悠久多么权威的光环,循证医学都会较真,拷问它的证据,照出它的真相来。循证医学并不仅仅是追求最佳的证据,它同时体现了对患者高度的责任,这是一种大爱和真爱,超越于不以求真为最高追求的儒家之仁爱、佛家之慈爱、基督之博爱。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ier)说过:“医师以其非凡的仁慈区别于其他职业”,这句话我理解为:医学必先有非凡的较真,而后才有非凡的仁慈。 与医学两大精神相对应,医生有三大使命:照护、修炼和传播。以科学技能、人文情怀照护病人;不断修炼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传播科学之真和人文之善(包括医师间纵向和横向的传播,医患间的传播)。这三大使命中,传播是中国医生最缺乏的。在中医传统中,医术被当成谋生谋利的秘术,以严格的方式传承着,所以有“祖传秘方”,甚至“传子不传女”之说。现代中医们很向往回归师承,力图再现医学传播神秘化私密化的传统。中医更不屑于对患者进行教育的,中医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又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对患者讲得清楚呢?现代医学则不然,它不仅重视医学成果的传播,也愈来愈重视对患者的教育。现代医学认为,患者只有充分理解了诊疗决策的意义,才会有更高的依从性和参与度,才会有更好的疗效。在国外,要做一个心脏手术,医生会画详细的图,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细节、路径、过程和意义,也会介绍治疗的当前最佳证据;患者彻底了解理解了,才会认真选择抉择。在中国,很可能医生先吓唬一通,再逼着患者签字就了事。现代医学绝不高深莫测,它力图通过教育向患者展示清晰透明的图像。这正是传播的真意。 当前网络医疗健康咨讯高度发达无处不在,然而,众所周知,大量伪科学亦充斥其中。老百姓虽然眼睛是雪亮的,心中也不乏道义,但是,脑中无科学,也无力分辨啊。健康中国人的出现、存在和继续发展的立足点正在这里,必须秉承科学和人文精神,肩负传播的使命,简而言之,必须做靠谱的医学科普。靠谱就是求真,是科普的根本,也是健康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传播真,也就传播了善。健康中国人,舍我其谁!
2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规则 (3)
xupeiyang 2013-7-17 15:22
全文 PubMed标引规则 马小姐译_20130703.doc 许老师审校.doc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规则(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07407.html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规则 (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08640.html MeSH Headings/Tree MeSH 主题词表 / 树形结构表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 2009-8-20.doc An Introduction to MeSH MeSH 总论 MeSH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is the controlled vocabulary of terms organized hierarchically into 16 trees. Each tree is assigned a letter as an identifier. MeSH can be viewed online at http://www.nlm.nih.gov/mesh/MBrowser.html . A Anatomy B Organisms C Diseases D Chemicals and Drugs E Analytic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G Phenomena and Processes H Disciplines and Occupations I Anthropology, Education, Sociology and Social Phenomena J Technology and Food and Beverages K Humanities L Information Science M Persons N Health Care V Pub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Z Geographic Location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等级结构 Each MeSH term is located in one or more trees. The tree structure goes from more general terms to more specific terms. It is important that indexers use the trees to find the most specific term applicable. Each MeSH record contains the portion of the Tree(s) showing its location. Below is an example of the Tree location for MeSH term PERITONEUM: The MeSH tree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indexing process, and indexers should routinely use them. Indexers should always "scroll down" the tree in the MeSH browser to see if a more specific term than the one they chose is available. Indexers should use the tree to group MeSH terms. If the article discusses several similar concepts (diseases, drugs, techniques, etc), they can be grouped under the next more general term determined by the tree structure. Use the Rule of Three below to determine which term to index. Indexers should view the tree where a specific MeSH term is located to help determine the slant of the article and the choice of subheadings for supporting MeSH terms. For example the term COMPLEMENT ACTIVATION is located under IMMUNE SYSTEM PROCESSES . Thus the slant of an article where complement activation is the main point would be immunologic. The subheading /immunology would be used on the appropriate organ, organism or disease term where complement activation is tasking place. 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PLEMENT ACTIVATION ARTHRITIS, RHEUMATOID /*immunol HUMAN (check tag) Rule of Three Indexers always try to select the most specific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concepts in an article. However, if more than three specific concepts treed under a more general concept common to all are discussed in an article, index the general concept (IM) and specific concepts NIM or not at all, depending on the article. For example "Levels of D-aspartic acid, 1-carboxyglutamic acid, polyglutamic acid, and isoaspartic acid." can be indexed as AMINO ACIDS, ACIDIC. MeSH Record MeSH 记录 Annotations : indexing information for the term, such as IM/NIM designation, coordinations, subheadings to use for certain conditions, etc. Scope Note :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MeSH term. Entry Terms : synonyms or alternate spellings of the main heading,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dexing. Entry Terms ARE NOT listed in the trees. See Also : provides a list of other related terms for the indexer to consider Allowable qualifiers : a list of all subheadings that can be used with this term Subheadings 副主题词 Subheadings 副主题词(qualifiers限定词) Most articles are on very specific subjects, and MeSH headings alone are not sufficient to cover this specificity. Subheading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MeSH heading that are pertinent to the article. The subheading that reflects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is made IM, while others are NIM. Most MeSH terms, especially those from Categories A, B, C and D, will usually be indexed with one or more subheadings. Usually no more than three subheadings are needed, however the indexer can use more than three, if the article demands it. A main heading - subheading combination appears as the main heading followed by a forward slash (/) and then the subheading. Indexers will index surgical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塞/ * surg *外科学 Currently, MeSH has a total of 83 subheadings . Subheadings can appear in three forms: as a full name, as a two-letter abbreviation (used for PubMed searching), or as an “indexing” abbreviation. For example, the subheading Growth Development can be written as / Growth Development (full name), as / GD (two-letter abbreviation), or as / growth (indexing abbrevi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use the most specific subheading possible for the article. Some subheadings fall into "natural" groups, which can be used to avoid unnecessary depth of indexing. For example, the general subheading /therapy can be used to group the more specific subheadings /drug therapy, /radiotherapy, /surgery, /diet therapy. Another example is the general subheading /diagnosis, which can be used to group the more specific subheadings /radiography, /radionuclide imaging, /ultrasonography Indexers must not force a subheading. If a subheading does not clearly apply, do not use it. Avoid using redundant subheadings, especially with terms from Category G. For example, subheading /genet with GENES does not convey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is not necessary. Subheadings (qualifiers) Proper use of Subheadings 副主题词的正确使用 /anat /cytol /pathol /ultrastruct Subheading anatomy histology 解剖学和组织学 Used with organs, regions, and tissues for normal descriptive anatomy and histology, and for the normal anatomy and structu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anat is used for articles on either gross anatomy or tissue histology. It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natomy OR histology"; the "" does not mean that the article must discuss both. Anatomy of the amygdaloid complex. AMYGDALA / * anat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pancreas. PANCREAS / * anat Subheading cytology Used for normal cellular morphology of unicellular and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ntraepithelial and stromal lymphocytes in the normal human prostate. PROSTATE / * cytol LYMPHOCYTES / * cytol HUMAN MALE Subheading pathology 病理学 Used for organ, tissue, or cell structure in disease states. Used to index deviations from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anatomy histology is used for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organs and tissues, and /cytology is used for normal cells. /path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misused and overused subheadings. It should be used ONLY if the article discusses anatomical,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DISEASE, NOT as a substitute for "disease" Morphology of the liver in liver cirrhosis. LIVER CIRRHOSIS / * pathol LIVER / * pathol Anatomy of the kidney in liver cirrhosis. LIVER CIRRHOSIS / * pathol KIDNEY / * pathol Cellular structure of the pancreas in liver cirrhosis. LIVER CIRRHOSIS / * pathol PANCREAS / * pathol Subheading ultrastructure 超微结构 Used with tissues and cells (including solid neoplasms) and microorganisms for microanatomic structures, generally below the size visible by light microscopy. Unlike the subheadings /anatomy histology and /cytology, which are reserved for normal structure with /pathology being used for abnormal structure, /ultrastructure is used for 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subcellular structure. When /ultrastruct is indexed for pathological ultrastructur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add /pathol as a second subheading. However, /ultrastruct is not an allowable qualifier for any diseases except neoplasms, so the subheading used on any non-neoplastic disease is /pathol.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 of liver lysosomes. LIVER / * ultrastruct LYSOSOMES / * ultrastruct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kidney in nephritis. NEPHRITIS / * pathol KIDNEY / * ultrastruct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liver in liver cancer. LIVER NEOPLASMS / * ultrastruct LIVER / * ultrastruct Subheading /ultrastructure cannot be used with non-solid neoplasms.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liver in leukemia. LEUKEMIA / * pathol LIVER / * ultrastruct Subheadings (qualifiers) Proper use of Subheadings /physiol /physiopathol Subheading physiology 生理学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of unicellular and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for normal function. It is used also with endogenous biochemical substances for their physiologic role. This subheading is restricted to articles on normal function. Liver function. LIVER / * physiol Serotonin and the neuroendocrine reg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PITUITARY-ADRENAL SYSTEM / * physiol HYPOTHALAMO-HYPOPHYSEAL SYSTEM / * physiol SEROTONIN / * physiol Subheading physiopathology 病理生理学 Used with organs and diseases for disordered function in disease states. This subheading is used with an organ for its disordered function in a disease, or with a disease for disordered physiology caused by the disease. Liver function in hepatitis. LIVER / * physiopathol HEPATITIS / * physiopathol /physiopathology is frequently misused and overused. It should be used ONLY if the article discusses physiological or functional changes in the DISEASE, NOT as a substitute for "disease" (also NOT for combined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of a disease). Principles of Coordination 组配原则 Coordination i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eSH indexing. By proper coordination of a limited number of MeSH headings and appropriate subheadings, the indexer can describe the entire content of any lengthy and complex article. In order to adequately index the content of an article, it is usually not enough to use a single MeSH term. In most cases, two or more MeSH terms are needed, and even more frequently, a MeSH heading/subheading combined with another MeSH heading with or without subheading are needed. Several MeSH heading / subheading combinations logically go together. The indexer should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se common pairings and use them appropriately. Here are examples of common coordinations. 常用组配示例 If an article discusses treatment of a disease with a drug, correct indexing would be DISEASE / * drug ther DRUG / * ther use Wrong indexing would be DISEASE / * drug ther DRUG / * metab If an article discusses metabolism of a substance in an organ in a disease, correct indexing would be: DISEASE / * metab ORGAN / * metab SUBSTANCE /* metab Wrong indexing would be DISEASE / * physiopathol ORGAN / * pathol SUBSTANCE /* metab A listing of common coordinations appears below. See the Indexing Manual 19.11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coordinations. 以下是常用的组配方法,详细的组配规则见标引手册19.11 DISEASE / chem ind DRUG / adv eff DISEASE / ultrasonogr ORGAN / ultrasonogr DISEASE / diag DRUG / diag use � DISEASE / radiogr ORGAN / radiogr DISEASE / pathol ORGAN / pathol DISEASE / physiopathol ORGAN / physiopathol � RADIOISOTOPE / diag use DISEASE / radionuclide ORGAN / radionuclide PHYSIOLOGIC PROCESS / drug eff DRUG / pharmacol ORGAN / drug eff DRUG / pharmacol ORGANISM / metab DRUG / metab ORGANISM / drug eff DRUG / pharmacol � ORGAN / metab DISEASE / metab ORGAN / metab DRUG / metab or / pharmacokin RADIOISOTOPE / ther use DISEASE / radiother ORGAN / chem CHEMICAL / anal DISEASE / drug ther DRUG / ther use � DISEASE / etiol TECHNIQUE / adv eff ORGAN / surg DISEASE / surg Category A A 类 Indexing principles for Category A – Anatomy A 类标引原则 — 解剖学 This Category contains the terms for organs, regions, tissues, and cells from both humans and animals. It also includes terms for subcellular elements which can be used for all organisms. 此范畴包含源自人和动物的器官、部位、组织及细胞的术语。还包括所有组织的亚细胞结构术语。 Terms in Category A apply to both animals and humans. One tree, however, A13 contains only animal terms, such as GILLS and FEATHERS. 范畴A类术语适用于动物和人。但A13一个支仅包含动物术语,例如鱼鳃和羽毛。 Indexing anatomical terms in animals 动物解剖的标引 If the term is strictly an animal term, such as GILLS or FEATHERS, index it IM if it is a main point. 如果术语为鱼鳃或羽毛这类严格的动物术语,当其为主要论述点时作为IM词标引。 If the term can apply to either humans or animals: 如果术语同时适用于 人类 或动物: For invertebrates , index the anatomical term NIM and the animal IM 无脊椎动物的解剖学术语为NIM词,动物为IM词。 Mouth parts of the mosquito 蚊子的口器 MOSQUITOES/*anat MOUTH/anat ANIMAL (check tag) For vertebrates , index the anatomical term IM; the animal may be IM or NIM (see Category B indexing) 脊椎动物解剖学术词为IM词;动物为IM词或NIM词(见范畴B类标引) Liver of rats 大鼠肝脏 *LIVER RATS ANIMAL (check tag) Liver of elephants 大象 的 肝脏 *LIVER *ELEPHANTS ANIMAL (check tag) Some restrictions and special instructions apply to certain anatomical terms. Extremities and the specific extremity terms are indexed differently depending upon the type of organism. These terms are also annotated with specific indexing instructions. Example: the elbow of the dog is indexed FORELIMB not ELBOW. 一些限定及专指性说明应用于某些解剖学术语。四肢和极专指的术语依据器官类型不同标引有所差别。这些术语含有针对专指标引说明的注释。示例:狗的肘标引为前肢而非肘。 Check annotations with other anatomical terms for organism-specific instructions . 检查其它的解剖学术语注释中的器官专指性说明。 There are a wide variety of terms in this category. In many cases the specific anatomical term needed to index a concept is in MeSH. Always check for the most specific term. 在此范畴中有一大类术语。在多数情况下专指解剖学术语需要标引成一个MeSH概念。通常 要核对( check for)最专指的术语。 Indexing principles for Category A - Anatomy If the precise term is not in MeSH, two or more MeSH terms or a combination of MeSH terms and subheadings may be needed to index the anatomical concept. Some examples:如果MeSH中无准确术语,用两个或多个MeSH术语或者一个MeSH与副主题词的组配词来标引这个解剖学概念。示例: Index a muscle that is not in MeSH by coordinating the specific muscle term with the site:标引一种肌肉不在MeSH词表中,通过组配专指的肌肉术语 和部位。 Thigh muscle 大腿肌肉 *THIGH *MUSCLES, SKELETAL Both terms are IM if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e thigh muscle. If the point is the muscle tissue and the thigh is merely the source of the tissue, the correct indexing is: 如果文献中大腿肌肉是主要论述点,两个术语均标为IM。如果论述点为肌肉组织,且大腿仅为肌肉的来源,正确的标引方式为: Thigh muscle THIGH *MUSCLES, SKELETAL Index specific blood vessels that are not in MeSH by coordinating the organ/*blood supply with the most specific blood vessel term (NIM).标引专指性的血管不在MeSH表中,组配标引器官/*血液供给+最专指的血管术语(NIM) Gastric artery 胃动脉 STOMACH/*blood supply ARTERIES A similar policy applies for indexing specific nerves or other nervous system concepts that are not in MeSH. Index the appropriate organ with the subheading /innerv (IM) and add the most specific nervous system term. 相似的规则应用于标引未在MeSH词表中的专指性神经或其它神经系统概念。标引合适的器官+ 副主题词/神经支配(/innerv) (IM)并且加最专指的神经系统术语 Gastric sensory ganglia 胃感觉神经 STOMACH/*innerv *GANGLIA, SENSORY Index cells that are not in MeSH with the organ/*cytol标引不在MeSH词表中的细胞,用器官/*细胞学 Pinealocytes 松果体细胞 PINEAL GLAND/*cytol The MeSH term HEART applies to the heart as the whole organ. MYOCARDIUM applies to the heart as tissue. The subheadings used with Category A terms are divided between HEART and MYOCARDIUM. Example:MeSH主题词心脏应用于作为整个器官的心脏。心肌应用于作为组织的心脏。副主题词组配范畴A类术语要区分心脏和心肌。例如: /physiol is permitted with HEART but not MYOCARDIUM /生理学用于组配心脏,不组配心肌 /ultrastruct is permitted with MYOCARDIUM but not with HEART/ 超微结构用于组配心肌,不组配心脏 Indexing principles for Category A - Anatomy Tissue types are usually indexed NIM with a specific organ IM. 组织类型通常标为NIM词+专指器官IM词 Cervical epithelium 宫颈上皮 *CERVIX UTERI EPITHELIUM (NIM) However if the tissue type is the main point and the organ is merely the source, the tissue type is indexed IM.但是如果组织类型作为主要论述点,并且器官仅作为来源,组织类型作为I M 词 标引。 Study of epithelial tissue (tissue was obtained from the cervix) 上皮组织研究(组织来源于子宫颈) *EPITHELIUM CERVIX UTERI (NIM) Reserve the MeSH headings BLOOD, CEREBRAL SPINAL FLUID and URINE for articles where they are discussed as substances by themselves. In most cases the subheadings /blood /csf or /urine are used with an animal, a disease or a chemical substance.文献中讨论物质本身时,用MeSH主题词 BLOOD 血液, CEREBRAL SPINAL FLUID脑脊髓液 and URINE尿。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副主题词/blood 血液/csf脑脊髓液 or /urine尿与动物,疾病或化学物质组配。 Specific gravity of urine 尿比重 URINE/*chem SPECIFIC GRAVITY Measurement of calcium in the urine 测量尿中钙含量 CALCIUM/*urine Indexing Cell Lines and Cultured Cells 细胞株和培养的细胞的标引 The terms CELLS, CULTURED, CELL LINE and the specifics treed under them appear frequently in the pre-clinical literature. They are usually indexed NIM with no subheading because the CELL LINE and CULTURED CELLS are just the source of cells to study some aspect of cell biology. Add the check tags animal or human and the specific animal (NIM) if that can be determined. CELLS, CULTURED 细胞,培养的; CELL LINE细胞株及其下位词 常出现在临床前期的文献中, 通常标引为NIM词,不组配副主题词。 Study of cell division (MDOC a sheep cell line was used) *CELL DIVISION CELL LINE SHEEP ANIMAL (check tag) Occasionally the cell line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such as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cell line. In this case the cell line term is IM. Description of a new rat macrophage cell line *CELL LINE MACROPHAGES/*cytol *RATS ANIMAL (check tag) There are many specific cell lines and tumor cell lines in MeSH. Check for the most specific term. Indexing principles for Category A - Anatomy EMBRYO, MAMMALIAN and EMBRYO, NON-MAMMALIAN as well as many specifics indented under them are available. Use these terms when the embryo itself is discussed as an entity. Use the subheading /embryol for embryologic aspects of an organ. Protein transport in the mouse embryo EMBRYO, MAMMALIAN/*metab *PROTEIN TRANSPORT ANIMAL (check tag) MICE (check tag) Embryolog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liver LIVER/*embryol HUMAN (check tag)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A 类 — 副主题词 Subheadings that can be used with Category A terms are: /abnormalities /microbiology /anatomy histology /parasitology /blood supply /pathology /chemistry /physiology /classification (A 11 only) /physiopathology /cytology /radiation effects /drug effects /radiography /embryology /radionuclide imaging /enzymology /secretion /genetics (subcellular elements only) /surgery /growth development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ultrasonography /injuries /ultrastructure /innervation /virology /metabolism Not every subheading above is allowed for every term in Category A. Check the "Allowable qualifiers" information in the term's MeSH entry. In examples, subheadings are not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y are grouped in order to discuss naturally related subheadings together.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physiology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of unicellular and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for normal function. Electrophysiology of the endocardium ENDOCARDIUM /*physiol *ELECTROPHYSIOLOGICAL PHENOMENA /physiopathology Used for function of organs or tissues in disease states. Electrophysiologic abnormalities of the endocardium in endocarditis ENDOCARDIUM /*physiopathol ENDOCARDITIS /*physiopathol *ELECTROPHYSIOLOGICAL PHENOMENA /growth development Used for the postnatal growth or development of organs or anatomical parts. Growth rate of the leg bones in infants LEG BONES/*growth HUMANS (check tag) INFANT (check tag) /embryology Used with organs and regions for embryologic and fetal development. Pre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humerus HUMERUS /*embryol HUMANS (check tag) /secretion Used for the discharge across the cell membrane, into the intracellular space or ducts, of endogenous substances resulting from the activity of intact cells of glands, tissues, or organs. Secretion of thyrotropin by the anterior pituitary gland PITUITARY GLAND, ANTERIOR /* secret THYROTROPIN / *secret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anatomy histology - Used with organs, regions, and tissues for normal descriptive anatomy and histology. Morphologic study of the liver. LIVER/ *anat /cytology - Used for normal cellular morphology of cells, tissues, or organs. Structure of hepatocytes. HEPATOCYTES / * cytol /pathology - Used for organ, tissue, or cell structure in disease. Morphology of the liver in liver cirrhosis . LIVER CIRRHOSIS / * pathol LIVER / * pathol /path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misused and overused subheadings. It should be used ONLY if the article discusses anatomical,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DISEASE, NOT as a substitute for "disease" /ultrastructure Used with tissues and cells (including neoplasms) and microorganisms for microanatomic structures, generally below the size visible by light microscopy. Unlike the subheadings /anatomy histology and /cytology, which are reserved for normal structure and /pathology which is reserved for abnormal structure, /ultrastructure is used for BOTH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subcellular structure. When /ultrastructure is indexing for pathological ultrastructure, it is not nesecary to add /pathology as a second subheading. Fine structure of liver endoplasmic reticulum LIVER / * ultrastruct ENDOPLASMIC RETICULUM / * ultrastruct /abnormalities Used with organs for congenital defects producing changes in the morphology of the organ. Liver atresia LIVER / * abnorm /blood supply Used for arterial, capillary, and venous systems of an organ or region whenever the specific heading for the vessel does not exist. It includes blood flow through the organ. Capillaries in the liver LIVER / * blood supply *CAPILLARIES /innervation Used with organs, regions, or tissues for their nerve supply. Nerve endings in the liver LIVER / * innerv *NERVE ENDINGS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genetics Used for genetic aspects of subcellular elements.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in rhubarb (Rheum) chloroplasts. CHLOROPLASTS / * genet *GENES, PLANT RHEUM / *genet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PLANT /genetics is permitted only with subcellular elements from Category A /immunology Used for immunologic studies of tissues, organs and cells. 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the lung LUNG /*immunol *COMPLEMENT ACTIVATION /metabolism Used with organs, cells and subcellular fractions for biochemical changes and metabolism. Glycolytic processes in liver mitochondria MITOCHONDRIA, LIVER /*metab *GLYCOLYSIS /enzymology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for enzymologic aspects. Metalloprotease activity in liver mitochondria MITOCHONDRIA, LIVER /*enzymol METALLOPROTEASES /*metab /chemistry Used fo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content of organs, tissues, cells, and body fluids. Calcium content of fast twitch muscle fibers MUSCLE FIBERS, FAST-TWITCH/*chem CALCIUM /*anal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drug effects Used with organs, regions, tissues, or cells for the effects of drugs and chemicals The effect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MUSCLE, SMOOTH, VASCULAR /*drug ef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pharmacol /radiation effects Used for effects of ionizing and nonionizing radiation upon organs and tissues and their constituents The effect of gamma rays on the epidermis EPIDERMIS /*rad eff *GAMMA RAYS /injuries Used with anatomic headings for wounds and injuries. Splenic lacerations SPLEEN /*inj /surgery Used for operative procedures on organs, regions, or tissues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cluding tissue section by lasers. Minimal hippocampal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emporal lobe epilepsy HIPPOCAMPUS /*surg EPILEPSY, TEMPORAL LOBE /*surg /transplantation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or cells for transplantation from one site to another within the same subject, or from one subject to another of the same species or different species Experimental thymus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THYMUS GLAND /*transpl RATS (check tag) ANIMAL (check tag) Category A - Subheadings /radiography Used with organs and regions for x-ray examinations. X-ray of the femur FEMUR /*radiogr /radionuclide imaging Used for radionuclide imaging of any anatomical structure Radionuclide scanning of the gallbladder GALLBLADDER /*radionuclide /ultrasonography Used with organs and regions for ultrasonic imaging Ultrasound images of the human ovary OVARY /*ultrasonogr FEMALE (check tag) HUMANS (check tag) /parasitology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for parasitic factors. Isolation of Entamoeba histolytica from the liver LIVER /*parasitol ENTAMOEBA HISTOLYTICA /*isol /microbiology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for microbiologic studies. Growth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the gastric mucosa GASTRIC MUCOSA /*microbiol HELICOBACTER PYLORI /*growth /virology Used with organs, tissues and cells for virologic studies Detection of West Nile virus in the brain BRAIN/* virol WEST NILE VIRUS /*isol /classification Used for systematic or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interneurons INTERNEURONS /*class (下文待续)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2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的原理与原则 (2)
xupeiyang 2013-7-16 16:08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的原理与原则(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07407.html Check tags 特征词 Virtually every biomedical article will describe subjects of research (human or animal; mice or rats, etc). Clinical articles will describe treatment, diagnosis, etc of diseases in patients. These articles will almost always mentio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their gender and age. Experimental articles will almost always mention the species and gender of the animal. HUMAN and ANIMAL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searching terms in PUBMED. 实际上每篇生物医学文献都描述了实验对象(人类或动物;小鼠或大鼠等)。临床文献描述了病人疾病治疗方法、诊断方法等。这些文献几乎都会提到了病人的数量,性别和年龄。实验文献几乎都会提到动物的物种和性别。在PUBMED中人类和动物是最常用的检索术语。 These concepts which are mentioned in almost every article (human, animal, male, female, child, etc) are designated Check Tags. In the past, when MeSH indexers had to type MeSH terms, data forms were preprinted with these frequently occurring concepts, and indexers simply checked the appropriate box. 这些几乎在每篇文献中都提及的概念(人类、动物、 男(雄)性、女(雌)性、 儿童等)称为特征词。在过去,当MeSH 标引员 需要输入MeSH术语时,数据表格 (标引单) 已预先打印好了这些常用概念,并且标引员简单选择合适的格。 Check tags are routinely added to the indexing even if just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The check tag concept does not need to be discussed. For example if an article only mentions that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was a pregnant 35 year old, the indexer must check the tags PREGNANCY, HUMAN, FEMALE and ADULT. Check tag concepts may be found anywhere in the article - in the Materials and Methods section of the article, in tables, in the text associated with a figure, etc. 对于特征词,尽管在文献中仅是提及,也需要进行常规标引。特征词不需要被论述。例如,如果一篇文献只是提及研究对象是35岁的孕妇,标引员必须标引特征词 妊娠PREGNANCY, 人类HUMAN,女性FEMALE and 成人ADULT 。特征词可以 从文献的 任何位置找到,在材料及方法、表格、图注等。 Below is the list of Check Tags: 以下为特征词的列表 A Pregn J Cats U Animal f 15th Cent B Inf New (to 1 mo) K Cattle V Human g 16th Cent C Inf (1 to 23 mo) L Chick Embryo W Male h 17th Cent D Child Pre (2-5) M Dogs X Female i 18th Cent E Child (6-12) O Guinea Pigs Y * In Vitro (PT) j 19th Cent F Adolesc (13-18) P Hamsters b * Comp Study (PT) k 20th Cent R Young Adult (19-24) Q Mice c Ancient o 21st Cent G Adult (19-44) S Rabbits d Medieval H Mid Age (45-64) T Rats I Aged (65-79) N Aged (80+) * In Vitro and Comp Study are Publication Types (Category V). In the past, they were Check Tags, and it was decided to keep them in the Check Tags Tabl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indexers. In this course, In Vitro and Comparative Study will be described in the Check tags section, and will be called check tags. 体外研究和比较研究属于出版类型(Category V)。在过去,它们作为特征词,并且它们被保留在特征词表格中以方便标引人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体外研究和比较研究作为特征词来描述,称之为特征词。 Pregnancy 妊娠 Both the main heading PREGNANCY and the check tag PREGNANCY are used for MAMMALS only! 主题词 妊娠 PREGNANCY 及特征词妊娠PREGNANCY只 用于哺乳动物 All articles mentioning a pregnancy must have the check tag PREGNANCY. The indexer must then check the tags HUMAN or ANIMAL and also FEMALE. The check tag PREGNANCY can not be selected without selecting the check tag FEMALE and the check tag HUMAN or ANIMAL.文献提及怀孕则必须标引特征词 妊娠 PREGNANCY。 标引员 须增加相应特征词 人类HUMAN或动物ANIMAL,以及女(磁)性FEMALE 。如果没有选择特征词 女(雌)性FEMALE及人类HUMAN or 动物ANIMAL,则不能选择特征词妊娠PREGNANCY。 Pregnancy as IM heading vs. check tag Pregnancy 妊娠作为IM词与特征词妊娠 Pregnancy will be indexed IM when normal pregnancy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article. If pregnancy is not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use the check tag PREGNANCY.当正常 妊娠 作为文献的主要论点时, 妊娠标引为IM词 。如果 妊娠 不是文献的主要论点而仅为提及, 就标引特征词妊娠PREGNANCY 。 Pregna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的 妊娠 人类 HUMAN (check tag) 女性 FEMALE (check tag) *妊娠 PREGNANCY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Pre-eclampsia in Hispanic Americans.拉美裔美国人中的先兆子痫 HUMAN 人类 (check tag) FEMALE女性 (check tag) PREGNANCY 妊娠 (check tag) *PRE-ECLAMPSIA 先兆子痫 *HISPANIC AMERICANS 拉美裔美国人 Age 年龄 · The age group check tags refer only to humans. Do not use any of the age group check tags for animals. 年龄组特征词 只 用于人类。不能用于动物。 · Indexers must check the tag HUMAN if any of the age check tags are checked. 如果使用任一年龄特征词时, 标引员 需同时标引特征词 HUMAN 人类 · Indexers must check the appropriate age group check tags even if the age group appears obvious. 标引员 需要标引合适的年龄组特征词,即使年龄组很明显。 Example: if CHILD BEHAVIOR is indexed, the check tag CHILD or specific such as CHILD, PRESCHOOL and HUMAN must be checked. 例:如果标引了儿童行为CHILD BEHAVIOR,特征词儿童CHILD或具体的特征词例如儿童,学龄前CHILD, PRESCHOOL以及人类HUMAN需要同时标引。 · Indexers must check all appropriate age group check tags if a range of ages appears in the article. 如果在文献中提及一个年龄范围 ,标引员 需要同时标引所有合适的年龄组特征词 Example: An article with subjects ranging in age 7 to 79 would have the check tags HUMAN, CHILD, ADOLESC, YOUNG ADULT, ADULT, MID AGE AGED 例:一篇文献主题涉及7-79岁年龄段,那么需要标引特征词人类HUMAN, 儿童CHILD, 成年人ADOLESC, 青年人YOUNG ADULT, 成人ADULT,中年人 MID AGE 和 老年人AGED · An article with subjects ranging in age 19 to 24 would have the check tag YOUNG ADULT only. 一篇文献主题涉及19-24岁年龄段,那么仅需标引特征词 青年人YOUNG ADULT · An article with subjects ranging in age 25 to 44 would have the check tag ADULT only. 一篇文献主题涉及25-44岁年龄段,那么仅需标引特征词 成年人ADULT · An article with subjects ranging in age 19 to 44 would have the check tag YOUNG ADULT and ADULT. 一篇文献主题涉及19-44岁年龄段,那么需标引特征词 青年人YOUNG ADULT和 and 成年人ADULT · Never assume the age of a patient, if the age is not listed ignore the age tag. 如果没有提及年龄,不可假定病人年龄,忽略年龄特征词。 If the article states Use Do not use Infant INF (1 to 23 mo) INF NEW (to 1 mo) INF (1 to 23 mo) Child CHILD (6-12) CHILD PRE (2-5) CHILD (6-12) Adult ADULT (19-44) MID AGE (45-64) ADULT (19-44) Animal 动物 · Any article discussing an animal must have the check tag ANIMAL. 任何讨论到动物的文献, 必须标引特征词动物 ANIMAL · Index also the specific animal (rats, mice, etc) using the check tag (if available) or the main heading for the animal IM or NIM as needed. 如有需要还要标引具体的动物(大鼠 rats, 小鼠 mice, 等 etc )特征词,或需要将动物标引为 IM 词或 NIM 词。 · If an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tissue from an animal, index with the check tag ANIMAL and the name of the animal (as a check tag or a main heading). 如果文献讨论到源于动物的组织的使用,标引特征词 动物 ANIMAL 以及动物名称(作为特征词或主题词) · Use the check tag ANIMAL even if the IM term is animal specific, such as "HOOF" or "UDDER" 即使 IM 词是某些动物专有的,例如 "HOOF" or "UDDER" ,使用特征词 动物 ANIMAL If an animal is: 动物 Index using: 标引规则 Example: 示例 Index the animal as: 动物的标引 A veterinary entity 兽医研究 The animal as an IM heading Humoral immunity in sheep 绵羊的体液免疫 羊 SHEEP (IM 词 ) 动物 ANIMAL (check tag 特征词 ) An experimental subject for which there is a check tag 有特征词的实验研究 check tag Animal and specific animal check tag Response of cultured hamster cells to x-ray 培养的仓鼠细胞对 X 射线的应答反应 ANIMAL 动物 (check tag 特征词 ) check tag HAMSTER 仓鼠 An experimental subject for which there is no check tag 无特征词的实验研究 check tag Animal and specific animal main heading Action potential of Anura neuromuscular junction 无尾目动物神经肌肉连接的运动潜能 ANIMAL 动物 check tag 特征词 ANURA 无尾类 (NIM 词 ) An animal is the main point of an article such as a species in anatomy studies 某种动物作为文献的主要论述点,例如解剖学研究中的物种 The animal as an IM heading and the animal check tag Anatomy of cat joints 猫关节的解剖学研究 CATS 猫 (IM 词 ) ANIMAL 动物特征词 check tag HUMAN 人类 Used for any article that involves a human being. 用于论述有关人类的文献 MALE and FEMALE 男(雄)性和女(雌)性 Used for both humans and animals. Use the check tags denoting sex even when the concept is inherently male or female. For example articles with the term PROSTATE, must have the check tag MALE. 对于 人类和动物humans and animals 均可使用。当概念暗含 男(雄)性或女(雌)性male or female 时,用此特征词指示性别。例如文献中含有 前列腺PROSTATE 这个术语,必须增加特征词 男(雄)性MALE 。 IN VITRO 体外研究 The check tag IN VITRO is used to distinguish studies, which are performed outside the body, from those that are performed within the body. This check tag is not used for studies that are inherently "in vitro", such as cultured cells, cultures of microorganisms, or studies of non-living materials. It is also not used for studies where the intervention was done in the body, but its effects were studied outside the body. 特征词 体外研究 IN VITRO 用于区分研究类型,是体内实验还是体外实验。在那些暗含体外涵义的研究使用该特征词,例如培养的细胞、培养的微生物、非活体材料研究。也适用于已在体内介入后而在体外观察效果的研究。 Example: The effect of adenosine on rat hippocampal slices. 例: 观察腺苷作用于大鼠海马切片的效果 This study requires the check tag IN VITRO, because the entire study was done outside the intact body. 因为全部研究是在体外进行的,故此研究需标引特征词 体外研究IN VITRO On the other hand, if adenosine was administered to intact rats, which were then sacrificed, the hippocampus removed, and effects of adenosine were observed, then this study does not need the check tag IN VITRO. 另一方面,如果腺苷是先作用于大鼠,然后取出海马,再观察腺苷的作用效果,对于这个研究无需标引特征词 体外研究IN VITRO。 Comparative Study 比较研究 Used with any article that is a comparison of two or more concepts. The term "comparative study" or the phrase "comparative effects" often appear in articles that require this check tag. All other check tags that apply to the article (MALE, FEMALE, ANIMAL, AGE, etc) should also be checked. 用于比较两个及以上概念的文献。术语"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或词组"比较影响comparative effects" 常出现于文献中,此时,需要标引该特征词。 文献中其它合适的各个特征词(男(雄)性MALE, 女(雌)性FEMALE, ANIMAL, 年龄AGE, 等etc)也需标引。 Chronological tags 年代顺序特征词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ublication types HISTORICAL ARTICLE or BIOGRAPHY. 用于出版类型 历史文献HISTORICAL ARTICLE or 或传记BIOGRAPHY 文献。 If the material covers a time period such as 15th century through 20th century, check each time period tag covered. 如果 资料料连续 一段时间,例如 15 世纪到20世纪 , 用 多个特征词来覆盖整个时间段。 Centuries begin on Jan 1 of the first year of the new century, for example Jan 1 2001 begins the 21st century. 新世纪开始于100年的第一年的1月1日 , 例如2001年1月1日为21世纪的开始。 c Ancient d Medieval f 15th Cent g 16th Cent h 17th Cent i 18th Cent j 19th Cent k 20th Cent o 21st Cent (待续)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4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主题标引的原理与原则(1)
xupeiyang 2013-7-12 10:53
马小姐译,许培扬校 红字是我校改的,大家可以参考。 The Indexing Process 标引过程 Read carefully and understand the title. 仔细地 阅读并理解文献的标题。 Read the introduction down to the point where the author states the purpose of his article and correlate it with the title. Absorb but do not necessarily attempt to index the introductory material since this is usually a statement of known facts upon which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阅读介绍直到作者找到作者写明的文章目的,并与题名关联。理解介绍内容,但不必标引,由于这部分内容一般都是基于已发表研究的事实论述。 Scan the body of the article, focus on the Materials Methods section and the Results section. 浏览文献全文,关注材料方法以及结果部分。 Note section headings, paragraph headings; italics, boldface; charts, plates, tables, illustrations; laboratory methods, case reports , etc. Headings supplied by the author usually herald the content of the section headed. 注意每一部分、段落的标题;斜体、黑体;图表、底片(plates)、表格、插图;实验方法、病例报告等。作者提供的 主题通常表明是 栏目标题的内容。 Select for indexing only those subjects actually discussed as opposed to those subjects merely mentioned (and of little or no value in retrieval). 仅选择实际讨论的主题进行标引,而不标引仅仅提到(不具有或几乎不具有检索意义)的主题。 Read the summary or conclusions of the author to determine whether he achieved the aims set forth in his stated purpose. Weigh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text but do not index implications or suggested future applications. Do not index conclusive statements not supported by discussion in the text. 阅读作者文摘或结论确定是否达到他阐述的目标。考虑文档的结论但不标引蕴含或暗示的潜在应用。不标引文献中未被讨论 支持 的已确定事实。 Scan the abstract, if there, for items missed in indexing, being careful, however, to locate actual discussions within the text of the article; ignore mere implications. 浏览摘要,判断是否有概念漏标,但要仔细查找到文献中实际论述问题,忽略小的潜在问题。 Scan the author's own indexing if supplied or the keywords supplied by the publisher to see whether the concepts chosen are actual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and if they have been indexed. 如果存在,浏览作者提供的标引词或 出版者 提供的关键词,以判断提及概念在文中是否讨论且是否已标引。 Scan the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supplied by the author for clues and further corroboration. 浏览作者参考文献以提示并进一步确认。 Questions to ask while you are indexing 当你在进行文献标引时,要自问几个问题: What are the major points of the article? 文献 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What are the minor points of the article? 文献 的次要主题是什么? What is discussed as opposed to what is only mentioned? 哪些是文献论述的,哪些是文献仅仅提及的? What is the slant of the article? Is it: 文献的 重点是什么? · experimental? 实验? · clinical? 临床? · pediatric? 儿科学? · geriatric? 老年医学? · obstetric? 产科学? · veterinary? 兽医学? · microbiological? 微生物学? · endocrinological? 内分泌学? A good indexer 一个优秀的标引员 · Does not let bias or knowledge of a subject alter how the article is indexed index only what the article says · Does not read the article word for word This takes time and does not always provide better indexing · Recognizes the authority of an article, and does not correct any of the assertions made in the article Do not attempt to correct bad science or point out mistakes · Describes the concepts in an article using MeSH terms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MeSH, be aware of the terms available before you request a new term or use a general term · Always indexes using the most specific term Examine the MeSH tree structure to ensure that you are using the most specific term possible IM NIM Terms IM 和 NIM 词 IM NIM Terms After finding all the MeSH terms correctly describing the content of an article, the indexer must also weigh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erms. For example, an article describing kinetic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will be indexed with both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KINETICS. However, the main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LACTATE DEHYDROGENASE, while KINETICS is simply a minor point, which further specifies what is happening with LACTATE DEHYDROGENASE. This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ain and minor points of the article is designated as IM for the main point, and NIM for the minor point. The origin of the designation IM and NIM comes from the time when terms describing major points of the article were printed in Index Medicus. IM meant printed in Index Medicus and NIM meant not printed in Index Medicus. IM terms are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while NIM terms are secondary terms supporting the major points of the article. IM concepts are designated by an asterisk (*).IM、NIM词的名称来源于描述文献主要论点的术语被出版成医学索引的时期。IM指被医学索引收录的词,NIM为非医学索引收录词。IM词是文献的主要论点,而NIM词是支持文献主要论点的次要论点。 IM 词的概念 通过加星号(*)来区分。 IM Terms IM 词 IM terms ar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rticle. Some common concepts that are frequently IM are:IM 词为文献的主要论点,一些一般性概念通常为IM词: · Organs (LIVER) 组织(肝) · Diseases (HEPATITIS) 疾病(肝炎) · Organisms (HIV-1) 生物体(HIV-1) · Chemicals (ASPIRIN) 化学物质(阿司匹林) · Therapies (GENE THERAPY) 治疗方法(基因疗法) · Functions (DIGESTION) 功能(消化) However, if any of the above are not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they would be indexed as an NIM concept. The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a term is IM or NIM depend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in the article at hand. Some terms can never be made IM. For example geographic terms, such as “NEW YORK CITY” or “AFRICA”, can not be made IM. In general, most articles require no more than 5 IM terms. The indexer can use more than 5 IM terms if the article demands it. 但是,如果以上主题词在文献中并非重要论点,它们将被标引为NIM概念。决定术语标引为 IM 词还是NIM词取决 于它在所标引文献的重要性。 有些 术语从未定义为IM词,例如地理术语,如“ 纽约市NEW YORK CITY” or “非洲AFRICA” ,从未成为IM词。一般的,大部分文献需要不超过5个 IM 词 。如果文献需要, 标引员 可以使用5个以上 IM 词 。 NIM Terms NIM 词 NIM terms are concepts that are discussed but are not the main point of the article. Some common concepts which are frequently NIM are: NIM 词为文献讨论的概念但并非主要论点,一些一般性概念通常为 NIM 词 : · Techniques/research methods (MICROSCOPY, ELECTRON) 技术/研究方法(显微镜, 电子) · Animal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RATS) 实验研究动物(大鼠) · Terms that further specify an IM term (CHRONIC DISEASE) 对IM词进一步限定的术语(慢性病) However, these concepts can be indexed IM if they are the main focus of the article. Remember that the selection of a term as IM or NIM depend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in the article. 但当这些概念是文献主要论述点时可被标引为IM词。谨记选择一个术语作为IM词或NIM词 取决于 其在文献中的重要性。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at terms which are usually used as NIM, can, sometimes, be indexed as IM concepts. For example, an article about chronic gastritis will be indexed with the terms GASTRITIS as IM and CHRONIC DISEASE as NIM. However, an article about chronic disease in general will be indexed with the term CHRONIC DISEASE as an IM concept. 理解通常作为NIM词的术语在有些情况下可被标引为IM概念很重要。例如,关于慢性胃炎的文献将胃炎标引为 IM 词 ,慢性病标引为 NIM 词 。但关于慢性疾病的文献,通常将慢性病作为IM概念标引。 The same rationale applies to concepts usually indexed as IM – in some circumstances they will be indexed as NIM. 同样原理应用于一般作为IM词标引的概念,在 某些 情况下,它们作为 NIM 词 标引。 Many articles can be adequately indexed with 15 or fewer NIM terms. It is important that an indexer should use as many NIM terms as needed but not add terms simply to reach a number. 许多文献通常标引15或 少于15个NIM词 。标引员可应用足够多的NIM词进行标引,但并非只是凑数,这一点很重要。 Not every concept mentioned in an article is indexed. Concepts should only be indexed if they are discussed and not merely mentioned in an article. 不是文献中提到的每个概念 都要 标引, 只标引文献中讨论过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提到的概念。 Depth Non-Depth Indexing 深度标引和非深度标引 Depth Non-Depth Indexing 深度标引和非深度标引 Depth indexing means that the article is indexed in detail, covering ALL main points and significant minor points.深度标引指对文献进行详细标引,覆盖所有的主要论点及重要的次要论点。 Non-Depth indexing means that the article is indexed with less detail and less specificity. In general, letters, news items, editorials, and reviews are indexed non-depth.非深度标引(Non-Depth indexing)指对文献进行 非详细且非专指 的标引。一般地, 对书信、新闻、社论及综述文献 进行非深度标引。 Every article is indexed completely, whether Depth or Non-Depth,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e degree of detail and specificity. 无论是深度标引还是非深度标引, 每篇 文献均需要 全面的标引 ,唯一区别是标引的详细程度及专指性。 (待续)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6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相对论是伪科学
ckai5140 2013-6-21 15:43
光速、时间、空间与相对论 邹朝凯 相对论提出已有百年,但一直存在着争议,其中有很多结论得不到证实。在这里提出自己对相对论以及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的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在真空的条件下光速不变,这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提出的定论。当然,问题的产生不在这一定论上,因为这一定论完全符合经典力学的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光速就是光波的运行速度,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光的速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问题一,在自然条件下,光速是否会改变呢?因为在太空中有各种宇宙射线,即宇宙粒子的运动,这些粒子会跟光子发生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光子的运行速度呢?在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引力场,由其是当光波经过星球时,星球的引力场就会干扰到光波的运行方向,那么是否会改变光的速度呢? 问题二,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这是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推论,并且根据这一推论得出在近光速的条件下物体(爱因斯坦讲的是量杆)就会收缩、变短。现在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当雷达波射向太阳(这一强引力场)时计算雷达波往返太阳的时间延迟了,并由此推论时间变慢了。 问题三,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 E = mc 2 是否成立。也就是说质能转换定律是否有根据。 首先,我对爱因斯坦提出的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慢这一论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运动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观察者来看,物体的运行是不一致的,当一物体以一定方向远离另一物体时,也就是说是另一物体以相反的方向远离前一物体。假如当地球上发射了一颗接近光速运行的火箭时,一方面是火箭以近光速远离地球,而重要的是,在这同时也就是地球以近光速的速度远离火箭。这只是观察对象不同而已,一个是指火箭而言;一个是针对地球的而言。这样来看,如果火箭上的时钟变慢了的话——根据相对论是这样的——那么地球上的时钟也就应该同时变慢了,而且变慢了的时分与火箭上的时钟是相同的。因为用参考系的观点来看当以火箭为参照体时地球正在做着脱离火箭的运动,并且速度相同方向正相反对。完全可以想像,当火箭发射后,地球上的时钟并不会也没有因为发射了火箭而变慢,那么就是说以近光速做脱离地球运动着的火箭上的时钟也没有变慢。既然在光速的条件下时钟不会变慢,那么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量杆尺度近光速的条件下会缩短的推论也肯定是错误的,这只不过是因为地球上的量杆的尺度并不会因为火箭的发射而变短。那么根据相对论一系列原理推导出来的著名质能关系式 E = mc 2 从道理上就说不过去:既然光速是恒定的,且又是不可逾越的,那么物体又怎能以光速的平方运动呢? 二、谬误中的狭义相对论 我所见的相对论读本是爱因斯坦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合并本。这里先从狭义相对论谈起。 时钟在近光速下会减慢,这是相对论得出的一个推论。而当我运用得出这一结论的方程式来验证一个事实的时问题就出现了:这个事实就是当雷达波射向太阳的时候实际的往返时间要比计算出来的时间延迟。怎么会这样呢?根据相对论计算的方程式是【因为电脑不能打方程式所以用文字表达: t’= 分母:根号 1-C 2 分之γ 2 ,分子是 1 】 。雷达波是一种跟光等速的电磁波,那么射向太阳往返的时间按照相对论的方程式就应该是【方程: t= 分母:根号 1-c 2 分之 c 2 ,分子是 1 】 ;解这个方程那么就是 t=0 。也就是说当与光等速的雷达波射向太阳的时候时间就停止了。因为雷达波与光等速,所以时间 t 的值为零。那么就是说射向太阳的雷达波因为时间停止了所以雷达波就反射不回来,这不是时间延迟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接收不到,因为时间停止了!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回答方式:要么是现象错了、要么是计算方法错了。可事实又怎么会错了呢?看来只有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公式错了。 这时,我将相对论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相对比。发现牛顿力学未设参考系,而相对论的出发点却是用两个参考系同时观测同一个运动中的物体,即参考系变换。并且是用处于运动中的参考系来看待静止参考系的现象。 这里就要从参考系变换谈起,伽俐略的相对性原理是指两个参照系 S 与 S’ ; 令 S’ 沿 X 轴方向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下得到的,这说明伽俐略的相对性原理中有两个参照运动系列: S 和 S’ 其中 S’ 是在 S 系列存在的条件下运动的。所以说,对于伽俐略的相对性原理说,参照系 S 存在是伽俐略变换的前提,而参照系 S’ 是从参照系 S 派生出来的没有 S 就不会有 S’ 。参照系 S 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原始运动,而参照系 S’ 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是发生于参照系 S 中的运动,可以说是派生的运动。 狭义相对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从批驳伽俐略的相对性原理出发,得出洛沦兹变换的确定性。其实洛沦兹变换只是提物体的运动在两个不同的参照系来看时间是不同的,而不是单指物体的原始运动。在没有参照系就无法确定物体运动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从物体的原始运动出发。就是物体的单一的在参照系为 S 的条件下而不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即在参照系 S 和参照系 S’ 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来认定 S ',因为这样来看物体就会有两种运动形式和速度。而被爱因斯坦看重的就是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且他还将物体在参照系 S’ 的运动识为物体(光)运动的本身,他不是根据光速本身即光波运动本身的前提条件下来看参照系 S 中的光速,而是用洛伦茨变换方程中所用的参照系 S’ 中的证明来说明光速的。从而得出了时间会因物体(光)的运动速度而发生变化的结论。事实上:光速跟参照系变换无关,跟相对性运动无关。从而也就是说相对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謬误。整个狭义相对论就是力图说明光的运动是由参考系 S’ 来确定的,并且对这一现象的认定并从中得出的几何方程式就是自然规律本身。这不仅违背了常理,也违背了事实。因为对于物体运动的确认是通过一个参考系实现的。至于两个参考系的问题仅限于运动中的物体中存在着另一运动形式时并对另一物体的运动进行说明时有用,对于物体单一的运动形式是无用的。爱因斯坦正是依据对运动中物体的两个参照系的几何方程——洛伦茨变换——中的第二物体的运动、也就是参照系 S '的公式得出物体在运动中时间会减慢、物体也就是量杆会缩短的推论的。 相对论之所以出现谬误的原因还在于爱因斯坦是用几何方程式来推导自然现象的。物理学是一门实证的科学,数学的方法只能用来证实实证而不能是相反:即用已掌握了的数学方程式来推导未知领域。因为数学仅仅是工具而已,是在人们认识到了自然之后才学会使用它。虽然数学或理论科学能够预料到一些未知现象,但不是证明和认识。用已知的方法来证实未知领域的做法只能将研究和探索的努力引向歧途。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时间绝非会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时钟的减慢,物体也就是量杆的尺度也绝非会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缩短。 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是用时钟来表示时间的,但他对于时间是什么,空间的概念又应怎样确定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定义牛顿有他的说法。但牛顿的定义将时间分为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空间也分为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这样的确认法是不明确的,这里借此对时间和空间作一描述:时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无限的递进,是由自然中发生着的物质的变化和运动量的计量记为时间,时间的计量单位就是根据宇宙过程中发生着的物质运动和变化为计算单位的,如年、月、日、时、分、秒;在时间单位确定后,物质、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变化频率就成为由时间确定的了。空间是物质存在和物体运动的一个场合;它是无限的,不可确定的,而存在于其中的全部物质和物体的运动均为有限的,是可以确定的,人们只能从无限空间中存在着的有限的物质和物体的存在和运动来认识空间。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也是根据洛伦兹变换方程得来的,所以同样也是错误的。质量就是质量;能量就是能量。质量和能量是不能相互转变和决定的。 在狭义相对论的结束部分爱因斯坦讲了闵可夫斯基的四维空间的理论,这个四维空间同时也是广义相对论提出来的基础。根据上面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来看,所谓的四维空间,四维连续区也就在三维这间上加上一个时间维是不存在的,是违背自然的。因为全部自然现象都是发生于空间之中的,只是因为自然现象有一个运动和变化的过程才有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四维空间是正确的是因为他是用洛伦兹变换的第四方程式来确定闵可夫斯基的四维空间的。而关于洛伦兹变换在相对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前面已有说明,洛伦茨变换仅对同时发生的两种运动即相对运动来说是有效 的。所以四维空间也是不存在的。 三、应该说明的广义相对论 1 、受引力的影响光的直线运动会发生弯曲,这是爱因斯坦天才的发现。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个预言被后来人得到证实他才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但值得注意一点的是:当光线脱离了引力场之后又会恢复直线运动,而不会继续保持曲线运动。同时,在剖析狭义相对论时已指出,所谓的空间——时间统一起来的参考物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没有空间——时间是可能变的引力场存在,引力场只有在对运动中的物体的运动影响是现实的,而对于物体运动所处的空间是无效的。空间是不会弯曲的。 2 、在引力场中,物体的长度和物体运动的时间是没有变化的,因为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不能影响到物体本身的尺度和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而物体运动的速度是由时间来确定的。 3 、高斯坐标,用曲线坐标的方法可能比较精确地描述物体的形态和发生事件的位置,但用它来确定空间则是不可行的,因为空间是不可度量的,只有空间中的物体是可以度量的。因此,从高斯坐标可以准确描述事物这点上并不能得出空间也是服从高斯坐标的结论。 4 、软体参考物第一是不存在的、第二是无法精确测量出物体的存在与运动。也许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出于物体在运动状态中物体和时钟都会变动的考虑才构想出来这 么一种参考物。 5 、关于河外星系的光谱红移,爱因斯坦认为是由于引力场的存在,是因为:“一个原子吸收或发光的频率依赖于该原子所处的引力场的势。”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引力场可以改变发光体的发光频率。 四、光谱红移之我议 之所以将这一命题在这里探讨是因为现在对于光谱红移现象的认识是根据爱因斯坦发光原子的发光频率受引力场的势所致,其次是光速不变原理。所以在这里做为一个命题来深究一下。 光谱红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河外星系有红移现象就是太阳光线射向地球也有红移现象即引力红移。而河外星系的红移一直是用多普勒原理来解释的,这就导致了宇宙膨胀的理论的形成。而引力红移现象则没有一个定论,只有爱因斯坦的原子发光受引力场势的影响频率发生变化一说。通过对相对论的剖析可以明确的是:速度和引力不能够对物体的结构发生影响,物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发出来的频率就不会变化。那么红移现象又该如何解说的呢? 通过对狭义相对论的剖析我们已知在光速的条件下不能对时间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在光速的条件下时间不会发生变化。这里有两上观测结果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一射向太阳的雷达波往返的时间是延迟的;其二,强引力场发生的光有红移现象。如果将这两个现象结合起来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与光同为电磁波的雷达波发生延迟的现象说明延迟的雷达波的速度低于雷达波在地球上的应得的值,那么也就是说太阳这个强引力场发生的光在太阳引力场的作用下其速度低于地球上发光物体发出来的光;因光速慢于地球上发出来的光,所以造成了光的谱线红移:引力场不仅能改变光的运动方向而且还能改变光的运动速度。光波的谱线也由其速度而决定。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河外星系的光 谱红移就好解释了:光波的速度在自然状态之中是可变的。宇宙中不是一无所有的真空环境,在宇宙充满了处于运动之中不可见的小粒子,这些运动中的小粒子就是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和无处不在的引力场阻碍了光波的传播速度,使光线由发光星球到地球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 就是为什么河外星系距地球愈远,红移量就愈大的原因:因为光随发光星球距地球逾远,光的速度就愈慢,光波的频率衰减也就愈大,观测到的红移量也就愈大。当然这只是一个推理,有待证实的方法就是能测量到有红移现象的星球所发出来的光到地球时的速度。 在明白时间、空间,物质的质和量与相对论关系之后再看关于光速的定义的话,那么这一定义就应为:在 真空且无引力的条件下光速不变。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相对论中很多结论是依据对近光速的物体运动的计算所选择的公式是错误的那就不要相信它了吧。
个人分类: 理论物理|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语言、知识和软件从各自为政的工程到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
geneculture 2013-6-19 12:55
本文全名是: 语言、知识和软件三大系统工程的形式化方略。其含义有二: 其一是语言、知识和软件三项工程仅限于小字符串的直接形式化方略,即第一路径; 其二是语言、知识和软件三大系统工程以对称矩阵映射并列大小字符串的间接形式化方略,即第二路径。 因此,它简称为:两大类形式化方略。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上午参观《首届屈原九歌 山鬼主题艺术展》
热度 11 Wuyishan 2013-6-11 11:4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44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团队的工作关系从哪里开始谈论你融洽主题
LongLeeLu 2013-6-9 06:16
Common ground for any relationship, you got have have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Barack Obama and Xi Jinping: Dreams from their fathers By Max Zimbert | The Ticket – Fri, Jun 7, 2013 Email Share 172 Tweet Print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China's then-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the Oval Office in February 2012 (Jason … RANCHO MIRAGE, Calif.—This weekend's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nd his Chinese counterpart,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the Sunnylands estate outside Palm Springs, Calif., stems from what White House and Chinese officials have described as the presidents' mutual desire to develop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But it is the absence of on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that defines both leaders: each is a son of an absent father. As boys, both spent their childhoods without a father present. Obama’s parents separated almost immediately after he was born, and he met his father just once, when he was 10. In 1963, When Xi was 10, his father, then an opposition government figure, was purged and sent to a factory far from their home in Beijing , according to China's Management Revolution by Charles-Edouard Bouée, though Xi saw him occasionally after that. Both fathers dedicated their lives to government work, Obama Sr. a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crat and Xi Zhongxun as a leading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Party, one who helped usher in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volutions. Related: Activists brave 114-degree heat to protest Chinese aggression in South Asia Obama Sr., while he never attained the inner-party status of the elder Xi, was a dedicated civil servant. Bouée also writes that after Kenya won independence from British colonialism in 1963, he returned to the country from his American and European economics studies and became an influential economic and planning figure. At his professional peak, Obama Sr. was the acting No. 2 at the Industry, Commerce, Tourism and Infrastructure Section in the Kenyan government, where he oversaw road construction, building, postal office plans, tele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harbors and airways. This promotion was redemption after Obama’s heavy drinking and arrogance fueled his dismissal from another economic and tourism job, according to sources in Barack Obama: The Story . Like Obama Sr., Xi Zhongxun had an ability to restore and rise above professional setbacks. After he was purged again for allegedly supporting a controversial Chinese biography, he was fully rehabilitated by 1978 when he realigned himself with the economically liberal Communists who would vote to open the Chinese economy to the world. It’s that second act in the early '80s that puts him in a more unique sect of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said Clayton Dube,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S.-China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 some ways, he has a much longer tutelage than his predecessors,” Dube said. “When the party leaders said, 'This is the fellow we are going to groom for the top job,' they had seen something in him.” Of course there are som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Obama and his father, and Xi and his. Xi Zhongzun's party status is why many Western observers have considered Xi a “princeling,” a presidential moniker that is virtually unmentioned in Chinese media, Dube said. Obama Sr.’s role never helped grease opportunity for his American son, according to the Pulitzer Prize winning biographer David Maraniss. knew nothing about ... his father, or about the nature of his life’s struggle since he had returned to Nairobi—his drinking, his womanizing, his abusive temper, his serious car crashes, his job dismissals,” Maraniss wrote in Barack Obama: The Story. “Barry could not know that perhaps the luckiest thing that happened to him in his young life was that his father had left, sparing his mother and him years of unpredictability and potential domestic violence.” While the two presidents may not acknowledge their fathers’ legacies in meetings, they could bond over another fundamental similarity: their daughters. Sasha and Malia Obama are a few years younger than the 20-year-old Xi Mingze. Related slideshow: A desert oasis of presidential power Click image to see more photos. (Ned Redway)
个人分类: Observation|1804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认识“字段”、“关键词”、“主题”开始
热度 6 mdzhao 2013-6-6 11:16
俺的第一篇检索技能科普的博文“ 你经常用“高级检索”吗? ”反应还不错,这对我是个巨大的鼓励,也有信心再继续科普一下。不过这个科普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提供一些基本的检索技能和概念,目的是在不增加难度和复杂度的情况下让检索更有效率,所以尽量少讲专业术语。 有博主希望能讲讲提取关键词的技巧,也有博主希望能提供一些图示。俺只能尽可能试试,但关键词如何提取涉及检索目的,不同目标的检索对关键词的选用甚至字段的选用都是不同的,所以这里先理清一下数据库检索中一定会遇到的“字段”、“关键词”和“主题”这些概念。说实在的,因为搜索引擎的傻瓜式检索,许多人检索的时候不太关注这些概念,想要什么便往检索框里输入什么。这在数据库检索的时候实际上是浪费了它本来可以让你更准确获得结果的那些功能了 。 字段通俗的讲是规定了你输入的检索词是什么性质的,数据库便只在相应字段做检索从而排除其他字段也有同样检索词的结果出现。比如用一个检索词“浙江”在题名字段检索,检索的结果便全部是标题包含“浙江”的文献,如果选择“主题”字段,通常这包含了题名、关键词、摘要等多个字段,所以检出的文献会比限制在题名字段的多得多,但不相关的文献也多,一些文献可能仅在摘要中提到了浙江。如果选择“全部”字段,则会把刊名、作者单位、地址等字段包含“浙江”的所有文献也都检出,可说大部分文献都不相关了。 数据库中最常见的字段有题名(Title)、作者(Author)、主题(Subject)、摘要(abstrac)、 关键词(Keywords)、 来源( Source )等,而某些检索专门文献类型的数据库还会有此类文献特有的一些字段,如专利文献的专利号;标准文献的标准号;学位论文的导师、学位授予学校;会议文献的会议名称、主办单位等。一些数据库在简单检索界面不显示字段,一般这种情况默认的往往是范围最大的“所有字段”或“全文检索”,如果你关注字段的话可以发现标注了字段的数据库默认的检索字段大多为“全部”或“主题”。许多用户不关注字段,有些时候便闹出笑话。一次信息检索的作业要求学生查他自己导师的论文和成果,一学生的作业中仅有导师的外文文献,于是告诉他没查中文文献,只有一半成绩,该学生急了,说他查了,查了某数据库,但他导师一篇中文文献也没有!我感觉不可能,他导师再牛好像也不可能全部发表外文论文而完全没有中文的论文啊。俺自己查了下,他导师的中文文献好几十篇呢。他不信,说是又查了,还是没查到,难道数据库专门欺负他?于是到我这里来要演示给我看,我一看,数据库默认的检索字段是主题,他输入作者当然是无结果了! 上图是找了一些数据库表示字段的下拉菜单或表单式字段的汇集,上左是 Engineering Village的字段,上中是Elsevier ScienceDirect的字段,上右 是Web of Science的字段,下面分别为万方学位论文字段、知网会议文献字段和CSSCI的表单式字段。 在所有字段中一般用户最容易搞不清楚的可能就是“关键词”和“主题”了。当然大多数人认为没必要知道它们是否有区别,但如果搞清楚了,在数据库检索的时候其实会更有目标性。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标注的关键词或主题帮助我们检索相关文献而把不相关的文献排除。 当我们要从文献内容的角度进行检索的时候,主要涉及的字段有题名、关键词、主题、摘要。看上图所示3个外文数据库, Engineering Village有一个字段为“ Subject/ Title/Abstrac ”, Elsevier ScienceDirect的一个类似字段却标为“ Abstrac/ Title/ Keywords ”,而 Web of Science因为用了它的中文界面,其中的“主题”字段,英文标为“ Subject ”,所指基本一样,选择该字段便是表示检索与内容相关的所有字段。那为什么有些要标 Subject,有些要标 Keywords呢?一般情况下关键词指的是非规范化的自然语言,标注的时候不用查专门的主题词表。但一些工具型数据库是有专门主题词表并对每条数据要进行标注的,如 Engineering Village 、Inspec 等。那是用规范化语言,一般要求一词一意,不能一词多意,也不能多词一意。但数据库用 “ Subject ” 表示的字段往往囊括了多个字段,而如果用“ Keywords ”表示大多仅指关键词一个字段。 我们举一个例子看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标注情况吧。题名:Safe composition levels of transgenic crops assessed via a clinical medicine model,该文被EI和SCI都收录了。但标注却不一样。 EI Controlled terms(受控词): Crops - Equivalence classes - Medicine EI Uncontrolled terms(非受控词): Clinical medicine - Commercial crops - Compositional data - Distribution-free - Generic drugs -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 Life-sciences - Safety assessment - Safety assessments - Safety evaluations - Tolerance interval - Transgenic crops SCI Author Keywords(作者关键词): Safety assessment; Statistics;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Transgenic crops SCI Keywords Plus(关键词扩展): Zea-Mays L.; Glyphosate-Tolerant Corn; Glycine-Max L.; Maize Grain;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Conventional Soybeans; Chemical-Composition; Sativa L.; Fed Diets; Forage 可见同一篇文献在不同的数据库所标的关键词有很大差别,这取决于数据库本身的取词原则,而且不同数据库取词的关注重点也是不同的。我们单独看一篇文献的时候这些关键词如何标似乎意义不大,但如果需要找一批相关文献的时候,也许这些关键词便会给你一个找到最合适检索词的思路和方向。而检索一个数据库的时候,首先便要确定究竟要在什么字段检索而不是用数据库给出的默认字段。
个人分类: 文献检索|14918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热度 1 mhchx 2013-6-5 13:48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 国家环保部日前通报了2013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事实上,如果大家拥有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生态意识,把每一天都看成环境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园,就一定更美好!美丽的中国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个人分类: 随想|27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写给2013年“世界环境日”
热度 2 baocunkuan 2013-6-5 01:46
1972 年 6 月 5 日~ 16 日, 联合国 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 首届 人类 环境 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当 年 10 月 召开的 第 27 届 联合国大会 规定 : 每年 6 月 5 日为 “ 世界环境日 ” , 以 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根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4.htm ) 。 下面,本人就每年的主题进行解读或简单谈一下个人理解,以示纪念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环境、自我反思的日子。 1974 年: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 。这一知名的“环保口号”目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75 年:人类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 。还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如果连人类居住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保护? 1976 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 。这时,也应该是明确了,作为生命重要源泉的水,不仅仅是关注水量(水资源),还要关注水质(水环境)。 1977 年: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 。可以说,这主要是关注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978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 。而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如果那时就能关注这一主题,不仅仅在口号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快”,但环境也许依然是那时的蓝天、碧水。这也正是 20 多年后我国将“好”字当头,提出“又好又快”。 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 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 。再次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只是这一年的主题强调是为了儿童。如果说上一年的“没有破坏的发展”是为了当代人,而这一年算是对上一年主题的修正,强调了“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即“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0 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 。连续三年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但遗憾得是,居然没有唤醒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首先需要面对且需要迫切解决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 这一 严峻形势 。 1981 年:保护 地下水 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想到今年( 2013 年)发生的多起地下水污染和镉大米问题,是否我们的环保真的比国际落后了 30 年,而且还需要从现在( 2013 年)起的另外 30 年,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整整“ 60 ”年,一个甲子,太久了。 1982 年: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 环境 会议 10 周年 -- 提高 环保 意 识 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而八年后的 1990 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才初步了解“环保为何物”的我,再到 2013 年初回老家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侃“ PM 2.5 ”,是真真地知道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提高。 1983 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 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 。 30 年后,我们依然面对着有害废弃物、酸雨问题和能源效率低的问题,情何以堪? 1984 年: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 。 我们在治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沙退人进的故事也差不多是这一年正在读初中的从课本上读到的; 2011 年去过了沙坡头,也应算是一个。 1985 年:青年、人口、 环境 ( 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到现在已然是两鬓已白、人过四十日过午了。 1986 年: 环境 与和平( A Tree for Peace ) Tree= 环境?或一树知环境,如同一叶知秋。 1987 年: 环境 与居住( 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 “环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住所”。没有了环境,何以谈“住所”,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988 年:保护 环境 、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又名“布伦特兰报告”)发布后的第一个环境日,其主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 1989 年:警惕 全球变暖 (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 第一次警示全球变暖这事,从这一年的“警示”到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这一行动,整整一个“八年抗战” ,如何再到显示效果?不知再等多少年? 1990 年:儿童与 环境 (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 儿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还是儿童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作为敏感人群)?或二者兼有之。 1991 年: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这一“合作”,是全球合作,是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合作。 1992 年:只有一个地球 -- 关心与共享( 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关心与共享”的反义词“冷漠与天塌砸大家”,理性的您,该如何选择? 1993 年:贫穷与 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 这里,仅仅关注的“贫穷与环境”。其实, 贫穷、金钱和权势是“理性的恶行”中最恶的部分。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坏的“污染”,因为这些污染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加剧环境的恶化,并且阻碍着人类社会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尤其是金钱和权势结盟,正如我以前说过的: “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1994 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One Earth One Family ) 从地球村,再到地球家庭。也怕家庭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怕“窝里斗”,俗话又说“家贼难防”呀,俗话还说“祸起萧墙”。 1995 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 有点像当年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 1996 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 家园 (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 见“ 1994 ”的解读。 1997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 Earth ) “生物或生命中心主义”? 1998 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 其实,人类不是救世主,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生产与消费行为),就是在拯救海洋了。 1999 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 我们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2000 年: 环境 千年,行动起来( 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 “千年等一回”? 2001 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 “ www. ”或” 3W ”,到 10 年的“微博”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民主化也许会助力基层参与环境保护。 2002 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Give Earth a Chance ) 地球不是火星,也不能成为第二个火星。 2003 年:水 -- 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 为什么偏偏强调“ 20 亿”?当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这“ 20 亿”,我猜是缺水的人口,全球的 1/3 人口得不到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代际之间的公平呢?可持续发展首先所强调的穷人最基本的需要如何来满足? 2004 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依稀看到了 顾炎武 在痛心疾首的样子。 2005 年:营造 绿色城市 ,呵护 地球家园 ! ( 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 ; 中国 主题:人人参与 创建 绿色家园 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设置自己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即响应世界环境日主题,又体现中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当年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06 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 ; 中国 主题:生态安全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第一次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改“规划”,以强调宏观调控、空间管制。而“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节能减排”为约束性指标作纳入考核。 2007 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 Ice——a Hot Topic?) ; 中国 主题: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陆社会担忧的是“冰川消融”所示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所关注的还是传统、常规的污染物( SO 2 和 COD ) 排减。 2008 年:促进 低碳经济 ( 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 ; 中国 主题: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奥运会期间,给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除了“疯狂”的收割着“金牌和奖牌”,就是奥运期间北京的“蓝天”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实现“蓝天”还是可能的。只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长久的环保机制,并非运动式、短暂的“蓝天”。 2009 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 应对气候变化 ( 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 ; 中国 主题:减少污染 —— 行动起来 这一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尤其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年。 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 ) ; 中国 主题:低碳减排 · 绿色生活 “地球、未来”,“低碳、生活”,这看似“一大一小”两个有些远的主题,反映了一种“合作与互动”。 2011 年:森林 : 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 ; 中国 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 只有“共建生态文明”,才会有“大自然为您效劳”,您也就才能有机会“共享绿色未来”。 2012 年:绿色经济 : 你参与了吗?( 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 ) ;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绿色消费,我们都是行为主体,行动起来吧! 2013 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think eat save ) 。 颇像从小就会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 呼吸什么?厚德载“雾”?还是自强不“吸”。但无论如何,“共奋斗”是“必须的”和“必需的”,政府、企业、群众一起努力,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需求、参与与监督的约束动力,我们就有希望!
2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NEViewer:一款基于共词网络的学科主题演化过程可视化分析软件
热度 86 limer 2013-5-21 21:45
过去两年,我们在自科基金支持下,从事了学科新兴趋势的识别研究,特别关注了学科主题的演化过程,期望通过分析一个学科的研究主题的演化来识别和判断学科新兴趋势。 2011年,我们开发了一款复杂网络演化分析软件—— NEViewer,相关 的研究成果已被《情报学报》 和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录用。 下面是《情报学报》上的文章的摘要: 为了开发更加准确高效的学科新兴趋势探测方法,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共词网络社区演化分析的研究框架。基于社区主题表示算法和社区相似度匹配算法,我们构建了一个科研主题演化分析模型,并开发了 一款新颖的网络社区演化分析软件NEViewer。 与已有的科学图谱分析软件相比, NEViewer 的创新在于:(a)设计一套时序网络社区演化分析框架;(b)实现了多个网络社区演化分析算法;(c)以冲积图和 赋色网络图两种 创新性的方式 揭示了网络社区演化的宏观过程和微观细节 。 我们利用NEViewer对中文计算机学科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 NEViewer 在复杂网络社区演化可视化分析上是可靠的和有效的,借助共词网络进行学科主题演化研究的思路也是可行的。   请使用以下引用: 王晓光 ,程齐凯 . 基于 NEViewer 的学科主题演化可视化分析 . 情报学报, 2013, 32 ( 9 ): 900-911.   下面是该软件绘制的图形结果。 在上图中,有四个时间切片,每个切片中的色块代表一个主题,前后链接代表主题的演化,从该图可以看出中文计算机学科从1995年到2010年的研究主题的变化。 上图代表了一个特定主题的演化过程。 上图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主题(共词网络中的社区)中不同的概念的来源,及遗传过程。 NEViewer这款软件不仅可以用于共词网络的演化分析,还可以用于多种社会网络中社区的识别和演化分析,如合著网络、共被引网络、手机网络等等。。 事实上,NEViewer还可以被视为一种文本挖掘与可视化工具,用于人文资料分析、社交媒体主题演化分析。
21657 次阅读|149 个评论
[回顾]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
jingyanwang 2013-5-17 16:51
DiscoveringLow-Rank Shared Concept Space for Adapting Text Mining Models This paper appears i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hor(s): Chen,B.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Lam,W. ; Tsang,I. ; Wong,T. Volume: PP , Issue:99 Page(s): 1 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 1.3.pdf 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_RED 1.13.doc 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_REVW I 5.17.pdf
个人分类: REVW|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理想中的大学主题班会
yaoronggui 2013-5-7 18:10
2013年3月18日,高二(9)班举行了以“我的理想中大学”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是上台演讲的学生的照片。
个人分类: 教育管理|9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基金申请与评审,我今年带了一个坏头?!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3-5-7 11:02
  基金的申请和评审本身只是管理学问题,与创新的关系是非常间接的。   今年俺们浏览了青年基金申请书之后,发了几句读后感想,结果随后三天的置顶博文全成了这个主题。   我咋觉得芒刺在背呢?是不是无意带了一个坏头呢?唉.......
个人分类: 事论|30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保护环境,远离癌症---2013年全国肿瘤宣传周的主题
fish1968 2013-4-19 23:03
2013 年 4 月 15-21 日是全国肿瘤宣传周 , 第十九届 “ 全国肿瘤宣传周 ” 的主题为 “ 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 。 肿瘤是类古老的疾病,人类有文字记载就有关于肿瘤病的记载 , 但一直到上个世纪初 , 肿瘤在世界各地都是比较少见的 疾病 , 近代肿瘤学也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从上世纪初肿瘤在多数发达国家迅速增多 ,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世界范围内 , 到 2025 年肿瘤仍将继续增多 , 但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增加相对较慢。人类通过反思 , 多数已经认识到正是人类本身对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和自身的不良习惯导致了肿瘤在世界各地的泛滥成灾。现在肿 瘤、环境和老龄化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三大卫生问题,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最让人忧虑的是肿瘤发病的年轻化倾向。 我有个患者在老伴患“胰腺癌”去世后对他的子女说:“什么病都可以生,就是不能生那一个字的病 --- 癌。” 我们对癌症恐惧是因为平常从不了解,所以在癌魔降临后对它无能为力。 末世的预言刚刚被打破,而美国电影 2012 同样指出了由于环境的破坏才会有末世的到来,一切都表示环境是影响一切的主要原因。权威资料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癌症发病都与环境有关,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是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内环境就是人体本身,包括我们自己的情绪、机体免疫力、慢 性病 、遗传因素等。 外环境致癌因素 多是人为 PM2.5 、吸烟、问题食品、水源污染、装修污染 …… 众所周知,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导致癌症日趋高发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大家享受到经济高增长恩惠的同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烟雾、燃烧木材或垃圾、汽车尾气、家装材料等都会向空中散发致癌物质。今年 3.15 晚会曝光的某品牌汽车内饰材料,不符合车内空气的释放指标,也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 另外,水源污染、问题食品也是饮食致癌的重要原因。地沟油、劣质原材料、滥用化学添加剂、出售过期食品等,都将增加患癌几率。 外环境致癌因素看似非个人无法控制,但却多是人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提高环保意识,人人都参与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用环保用品、减少废气排放,禁烟等等这些看似细小的行动中来,却对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癌症的发生,我们的生命需要互相扶持,这也需要我们的公众具备公德心。 呵护内环境 我们有能力对癌症说 “ 不 ” 人生天地间,外环境我们无法逃离,更无法依靠某个人的力量改变,但内环境我们却可以 “ 我的健康我作主 ” 。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人群、甚至是一个小区域中的人群,外环境区别不大或几乎完全相同,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患癌,有的人却十分健康呢 ? 这就涉及到人体自身的问题。也就是说,预防癌症,呵护好自身的内环境,占据更加重要的分量。 所谓人体内环境,包括人体长期的慢性良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心情情绪以及一些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是癌变的导火索。 80% 以上的癌症都与良 性病 有关系,正确治疗这些良 性病 变可以阻断其发展成为癌症。比如:肠道息肉和大肠癌 ; 胆囊炎与胆囊癌 ;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 ; 黑痣与黑色素瘤 ;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 ; 肝炎 与 肝癌 等等都存在疾病发展的关系。前期良 性病 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力也就是自身素质、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等内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积极治疗良 性病 ,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癌治癌意识可以将大部分的肿瘤遏制在萌芽状态。
个人分类: 了解癌症|1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今年主题:控制高血压
xupeiyang 2013-4-7 07:53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世界卫生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决定设立的。每年这天,世界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年主题是:“控制高血压”。它影响了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成人,每年造成900多万人死亡。 1.4月7日 ,世界卫生日(WorldHealthDay),世界卫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组织法”规定,每年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个宣传主题,各国围绕该主题展开宣传活动,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世界卫生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决定设立的。当时的世界卫生日被定为7月22日,以纪念1946年7月22日,61个国家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正式被批准的事件。由于世界卫生组织设立此主体日的目的在于借此机会举办各种宣传活动,而7月时大多数国家的学校正在放假,不便于在青少年中开展活动,1950年起,世界卫生日的日期被改在每年的4月7日(“组织法”正式生效之日期)。 2.1923年4月7日 ,KarlWinfieldNey医生在纽约BethIsrael医院为患者HenryA.Brown进行了医学史上第一例局麻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 3.2003年4月7日 ,中国卫生部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个人分类: 医学史家|2867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主题茶馆活动之一——科学网网友凭ID免费入
热度 15 scimage 2013-3-19 15:16
嘲风科学主题茶馆,科学为题,闲话生活。 科学主题茶馆系列活动: 每周三,科学网网友日, 科学网网友凭ID 验证可获 免费咖啡 一杯。(可事先在科学网发短信验证) 每周二,嘲风老客户答谢日,与嘲风有设计合作的客户, 凭会员卡号 可享受 免费花果茶 一壶。 每周一,蒲松龄日,一个故事换杯清茶。来者讲一个科普故事,换一杯 龙井 。需要有头有尾完整的,书面性的故事。 每周四,六,日,嘲风沙龙活动日 每周五,登山者日,登山者不是真正的登山,是在人生旅程中不断攀登的登山者,考研,考博,考托等凭相关证件可免费享受咖啡一杯,希望嘲风能在你的旅途中做一个小小的加油站。 *************************************************************************************************** 嘲风科学主题茶馆活动详解: 周一,蒲松龄日,一个故事换杯清茶。来者讲一个 科普故事 ,换 一杯龙井 。需要有头有尾完整的,书面性的故事。 活动解释:科学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实每个老师都装了满满一肚子故事,嘲风像做个蒲松龄,一杯清茶换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将这些故事记录在册就是一个科学典籍。要求:本着科学家的出发点,必须是科普故事,不能是搞笑人文故事。而且是认真的故事,不是随手拈来没有科学依据的故事。一个故事可以换一杯龙井茶喝。 周二,嘲风客户答谢日。 活动解释:嘲风多年来一直感恩与各位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每一个创作都是一次深深的交流,完成之后虽然是一个作品,完成期间是一份彼此了解和交流,因此留下不少的情意。因此每周二嘲风客户答谢日。每周二嘲风的客户可以携带朋友来喝一泡免费茶。可不是平时不给喝水的意思,平时嘲风客户上门改图均有茶水,咖啡,点心招待哦。周二可以带朋友来休闲。 周三,科学网网友日, 科学网网友凭ID 验证可获 免费咖啡 一杯。 活动解释:嘲风在科学网将近两年时间,结交很多科学网的朋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科学网的朋友最大的特点是总在探索梦想,嘲风在梦想的道路上有很多的风雨故事,也希望能为同样追求梦想的朋友,传递一个温暖。所以周三全天,科学网的朋友都可以凭科学网账号来喝免费咖啡。只有科学网的哦,搜狐新浪网易的可不行。 周五,登山者日, 登山者 可以凭相关证件享受 免费咖啡 一杯。 活动解释:登山者不是真正的登山,是在人生旅程中不断攀登的登山者,考研,考博,考托等凭相关证件可免费享受咖啡一杯,除了高考有庞大的集体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犹如孤军奋战,不仅要攻克学业上的艰难险阻,还要忍受孤独和自己精神力的挑战。希望嘲风能在你的旅途中做一个小小的加油站。 周四,六,日,嘲风沙龙活动日 此处活动为嘲风 常规活动 ,也就是每个周的周一,每个周的周三,其他特定的活动,嘲风会另行通知。活动时间为每天 11:00~23:00 ,嘲风营业时间都可以。 嘲风科学主题茶馆地址: 清华西门向北100米,过街天桥下 茶馆外景 嘲风作品展示墙 产品架 店里的“小美女” 功夫茶 外文期刊
8330 次阅读|47 个评论
静远嘲风即日起正式迁入嘲风科学主题茶馆
热度 2 scimage 2013-3-3 20:24
静远嘲风即日起正式迁入嘲风科学主题茶馆
静远嘲风(scimage),成立以来一直游走在科学与艺术的边缘,为中国学术成果在国际舞台的展现起到了微薄的助推作用,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方面做出了各种的探索与尝试。 嘲风科学主题茶馆,以科学为由,是嘲风探索科学、文化与艺术的一个新起点,科学是世界的科学,文化是中国的文化, 艺术在深入的理解基础上才能闪耀其灼灼之光。 嘲风科学主题馆又称scimage科学主题馆,位于清华西门外,临近圆明园东路公交车站。3.1日起正式营业,欢迎各位新老朋友莅临。馆内有大量嘲风艺术作品陈列展示,书画作品,工艺品,茶文化茶艺品评。嘲风自制的蜂蜜柚子茶,以及自己设计的工艺茶。嘲风与汉方共同合作的有机食品展销,以及有创意的小工艺品展示,不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中医科普,科普沙龙等。欢迎参加活动的,更欢迎来组织活动的。 清华西门外,临近圆明园东路公交车站,不是圆明园东门。 嘲风作品及海外期刊,嘲风科学茶馆与经济出版社合作可协助征订海外刊物。 自制工艺花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店不在大,有个性则独行。
38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家花野花,花花如画
热度 8 gfcao 2013-2-17 10:31
家花野花,花花如画
云台花园里除了郁金香等主题花种,还有薰衣草、百合花、菊花等常见的鲜花,也有一些看起来不是人工栽植的小花,一并发在这里,作为此次造访云台花园的最后一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个人分类: 游记|4576 次阅读|26 个评论
校园噪声也需要关注
热度 1 jerrycueb 2013-2-4 02:30
校园噪声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研究点,如果有时间对校园噪声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性分析很有必要。 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恢复安静校园。 以下为检索到的相关校园噪声的研究文献: 温小乐,林征峰. 模糊矩阵法在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环境保护科学,2006,04:57-59+69. 李杰,姜亢,郭建中,隗合佳. 基于噪声指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评价 . 北方环境,2011,v.23;No.80Z1:164-165+167. 高姗,杨安静,吴广芬. 校园噪声现状调查与分析——以烟台大学为例 .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No.5808:149-150. 谭军. 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刍议 .广西大学,2008. 刘沐生. 宜春学院校园噪声监测与评价 . 宜春学院学报,2011,v.33;No.19312:125-126+168. 赵海军. 高校校园声环境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2012. 王桂君,于志杰. 长春师范学院校园噪声的测量与评价 .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No.10612:64-68. 孙凤英,谢佳茵. 哈尔滨市交通噪声对学校教学环境影响研究 . 森林工程,2007,01:64-65. 谭军,黄险峰. 对高校校园声环境舒适性评价的研究 . 声学技术,2009,v.2801:45-47. 刘书言,张德华. 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噪声污染调查与监测 . 环境科学导刊,2009,v.28;No.12106:15-18. 张立磊,崔惠. 高校校园声环境分析与控制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No.10704:36-38. 王欢,林巨,林涛. 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 中国声学会超声电子学分会、四川省声学学会、上海市声学学会、山东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重庆市声学学会、西安市声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Ⅰ) .中国声学会超声电子学分会、四川省声学学会、上海市声学学会、山东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重庆市声学学会、西安市声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2012:4. 李琢,赵志晶,裴洁. 大连水产学院校园噪声的测量与评价 . 环境科学导刊,2010,v.29;No.12403:92-94. 米涛齐,张虹,王俊,田晓婷,宋宾涛,刘智峰. 陕西理工学院校园噪声测量与评价 . 安徽化工,2011,v.37;No.16901:70-72. 余洋. 高校校园整体声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研究 . 四川环境,2012,v.31;No.14002:94-97. 宋玉兰. 西南交通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v.1005:111-112. 马晶琼,傅秀章. 南京市中小学校园声环境调查及改善措施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2008:4. 彭小云. 生态高校校园声环境探讨 . 工业建筑,2004,09:30-32. 田采霞. 网格测量法在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v.29;No.13201:112-115. 杨倩,任珺,陶玲,罗青龙. 兰州交通大学校园噪声的监测与评价 .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v.22;No.11901:9-10. 巴忠文,赵建兵. 滨州学院校园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 .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No.21707:98-102. 张海娜. 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的调查与防治——以兰州大学为例 . 法制与社会,2009,35:240-241. 俞斐. 高校校园噪声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 .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228. 陈丽华,李丽. 西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38-42. 吴祖强. 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2. 何瑞玲,孙福祥. 通辽市高校教室及校园环境的噪声调查及卫生评价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07:66-67. 袁昊,毛海燕,陈煜晶.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与分析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8,No.5601:51-55. 王可达,吴魏雄,邱树业. 汕头大学校园环境噪声测量及评价 .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1:74-82+60. 郑峥. 主干道噪声对临街校园的影响及声屏障设计研究 .吉林大学,2008. 杨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生态校园模式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阮学云,李志远,魏浩征. 高校新校区交通噪声预测评价 . 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v.3203:159-162. 张军,耿雅妮. 宝鸡文理学院老校区声学环境研究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No.8303:254-256. 宋卫军,谢妤. 武夷学院二期校园环境噪声测量与评价 . 武夷学院学报,2012,v.31;No.10905:45-48.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42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蒲慕明先生的最新年话
nanofeifei 2013-1-28 18:51
来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57325.html 一、前言 我今天想讲的主题是过去主题的延续。几年前我曾经谈过诚信的问题。科学研究的诚信问题现在越来越重要。媒体上常有关于科学不端行为的报导,但事实上明目张胆的科学不端行为(scientific misconducts),所谓伪造、篡改和剽窃(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简称FFP),是极少见的。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明显的FFP,而是灰色地带的诚信问题,就是那些不容易被发现、标准不容易确定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考虑,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怎么做才符合诚信的要求。 二、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灰色地带行为 今天我首先想讲的就是数据分析和表述时的不当行为。首先,较严重的就是选择数据。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结果,不喜欢的就不要。忽略不计对自己的结论有威胁性的数据。第二,在发表文章或口头表述结果时不当地夸大表述。前者比较容易判断是非,后者则是较困难判断的灰色地带问题。 1. 数据选择或排除的理由必须清楚地说明 实验得到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进行选择?根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决定哪些数据保留,哪些数据可以舍去?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情况,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你刚刚开始做实验,还在慢慢地摸索各种实验条件,可能得到的结果不可靠。逐渐地你把各个实验条件都摸索清楚了,得到的结果越来越可靠、重复性高。比如说,初期手术操作慢,生物体损伤大,实验结果差,到操作熟练后,结果就大不相同了。生物材料确实存在这类问题。当你的实验越来越熟练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更可靠的,而早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往往不可靠。这个时候你可以做数据选择,但是一定要非常明确地说明,从何时、使用何种参数的实验开始的数据都算,之前的全部都不算。你不能把先前“好的”数据选出来与后来的数据一起统计。这种“好的”要,“不好的”不要就是不当行为。在表述研究结果的时候,最好把所有的参数以及由于操作慢得不到好结果的情况也说出来。因为如果你在报导的时候不讲,别人就可能无法重复出你的结果。虽然他是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做不出预期的结果,他很有可能认为你得到的结论是错的。为了维护你研究数据的可靠性,让别人能够重复你的工作,你一定要把数据选择的过程都讲清楚。所以,实验数据是可以进行“限制性的选择”的,但选择的方式必须是合理的,在报导时也必须将选择过程有明确的交代。 2. 如何避免无意识的数据选择 但当我们在做数据采集或分析的时候,常常还会有无意识地选择数据的倾向。你知道分析的标本是什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选择了你所期望得到的数据。比如说,你采集了40 个数据,得到的结果总的来说是合乎你的期望,你就觉得数据足够了,停止采集。但有可能当你采集了80 个数据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这种无意识的数据选择常常影响了实验的结论。现在大家做实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题是你个人的,实验自己做,取样自己取,标本自己分析,这种工作方式很不好。最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采集或分析数据。比如你得到了实验样品后,可以请你的同学对你的样品进行编码,做盲实验(blindexperiment)。目的就是你自己做数据采集或分析时,不知道样品是哪一种。盲实验有单盲和双盲实验,我们就以单盲实验为例,简单来说就是数据采集或分析者不知道标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如果是两个人合作,一人负责实验,另一人负责数据分析,彼此不知道样品的具体情况。即使是你一个人的课题,你既做实验又做分析,你也可以请同学帮忙,让他帮你把样品重新编码,然后你再来分析,得到结果后再解码。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你对自己得到的结果会更有信心。尤其是当你得到了很惊人的结果时,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会怀疑你的数据的可靠性。如果你的论文中有描述:“我这些结果都是在blind experiment 的情况下得到的”,你的结论就会更有说服力。现在很少人在文章中能写出这句话,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数据采集分析是盲实验这一点。所以我建议以后在做采集分析数据时,采用盲实验的方法。 3. 不符合所期望的数据可能是有意义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数据 我们常常希望看到想要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符合你的假说,你会很高兴。但是那些不符合你所期望的数据,其实可能是有意义的,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我问一位同学:你现在正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在证实我的一个假说。其实这种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我是永远不可能证实我的假说。我只可能做有限数量的实验,最多只能说是在有限条件下得到结果符合我的假说。因为谁也不可能去检测所有的条件,所以从逻辑上讲,没有一个假说是可以真正被证实的。我们在口语中常说:“I want to prove my hypothesis”。虽然口语说说无伤大雅,但这种说法可能无意识地造成一种偏见,认为实验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符合或“证实”自己假说的结果。比较正确的说法是:“我的实验是为了检测(test)我的假说”。因为在得到结果前,并不知道我的假说是对是错,所以假说只是帮助目前工作的假说(working hypothesis),工作结果最多只能是支持或推翻我的假说(My data support or refute my hypothesis),而并不能证实(prove)我的假说。直到有一天,别人做了其它的实验,可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现我的假说根本不对。到那时候就得修正我的假说。所以,没有一个假说是可以永远成立的,即使牛顿定律也一样。鉴于此,当你被问到你在做什么时,真正最好的说法是:我在找推翻我的假说的证据(“I want to refute my hypothesis”)。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你的假说,这可能是对科学更有意义的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看假说是怎么被提出来的。一般你都是根据目前大家的想法,再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经过你的思考整合后提出的。也就是说,在目前已知的现象和概念下,这个假说可能是最合适的。如果你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这个假说,说明我们目前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是不对的,需要进一步修正,这就是科学的进展。因此,推动科学进展的结果常常不是符合大家认为是合理的假说的证据,而是不合假说的证据。从这个角度讲,推翻你自己的或是别人的假说,应该才是实验工作的最好目标。如果你的实验数据不符合你现在的假说,这不是坏的实验数据,也不是实验不成功,事实上实验是真的成功了。当然你的实验数据必须可靠、有重复性,有时正有时负的数据是不可靠的,能重复得到的负结果和正结果一样是重要的结果,甚至更重要。总之,假说存在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推进科学进展的一个工具。假说是用来给人推翻的,而不是给人证实的(Hypothesis isthere to be refuted, not to be proved)。 4. 数据的重复性 我们说不符合你假说的数据,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比较客观地来看待你的数据,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数据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可靠的实验结果一定要能够被你自己或别人重复。在各位的实验室中,如果某一位同学得到了很重要的结果,我认为最好请实验室的另一位同学重复再做一次这个实验。如果结果能重复,那么对这个结果的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这也是我们要求合作的原因之一。合作研究不见得一定要做不同的实验,可以做同样的实验。如果得到一样的结果,大家都更有信心,写文章的时候就信心十足。数据的重复性是非常重要的,少数的例子是不可靠的,格外突出的结论需要格外有力的证据(Extraordinary claim demands extraordinary evidence)。尤其是关键性的重要实验,最好有格外强有力的证据, 重复性要高,与对照组有差别要大,误差(error bar)要小。这种证据下得到的结论才能让别人信服。 5. 什么是统计上有意义的结果 什么是统计上有意义的结果?举例说,我们得到了两组数据,它们的差别用t 检验法得到的p 值为0.045。我们一般认为p 值小于0.05,差别就是有意义的。你在报道结果时写成“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读者或者听众就会认为你的两组数据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但是实际上你的所谓“显著差别”只是在统计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意义(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a particular level)。现在很多期刊都规定要把p 值明确写出来,不能仅仅写p 值小于多少。正确的写法应该是:“Two groups are differ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a level ofp = 0.045”。你告诉读者这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差别,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这种差别有多大的意义。你自己也要知道得到的p 值的意思,简单来说t 检验法得到的p 值若等于0.05,就是说有95%的可能性你的两组数据是有差别的,有5%的可能性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你一定要明确说出p 值的具体数值。生物学家常把p = 0.05 作为差别是否有意义的标准,有些物理学家认为这个标准很可笑,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差别p 值应小于0.01 甚至0.001,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我们的两组数据差别如果p 值是0.055,我们就说结果没有意义。但是0.055和0.045 的差别到底有多大不同呢?也许你多做两次实验,你的p 值就从0.055变成了0.045,因为p 值与样本数(n 值)有关。也可能多做着两次实验要花费你很多时间精力,因此你不想做了。但是我认为,如果这是一个格外重要的结论,你的证据一定要非常充分,你的p 值标准应降到远低于0.05,不能只满足于0.05。如果你的两组数据p 值是0.055,你得到的结论“Two groups are not significantlydifferent”。我认为这样表达也不对,正确的表述应该是:“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a level of p = 0.05)”或者说“Two groups are differ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a level of p = 0.055”。如果P 值是0.055,我也可以说两组数据有差别。我猜测0.055 的原因可能就是样本数不够,也许多做两次实验P 值就降到0.05 以下了。但是我不能说我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别,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两组数据的差别在p = 0.055 的水平,这就是如实地表述你得到的结果。所以“Two groups are differ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t a level of p = 0.055”这句话是没有错的;它和前面的那句话“Two groups are differ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a level of p = 0.045”并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就是p 值的数值而已。你得到的数据p 值有差别,而两组数据差别的本质是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两句话的叙述方式应该是一样的。 6.为什么不当的数据选择行为十分普遍 不合诚信的数据选择行为十分普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原因。首先,不诚信的数据选择是很难被发现的。假设你独自一人做实验,没有选取某个数据,除了你自己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是我认为这么做的恶果是自己或别人被引导到错误的方向。因为你的结论是基于数据选择而得到的,事实上你就把自己绑在这个结论上。等到有一天别人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你就必须承认错误了。即使没有其他人发现,但也许相反的结果更加重要,而你已经被牢牢地限制在你的错误结论上。当有一天相反的结果被发现,你也只能承认过去的错误或者承认数据不充分。如果是被别人指出你的数据是错误的话,后果就更严重了。而且越是重要的发现,后果越严重。 有的人认为,发表自己知道不可靠的结果,似乎没有什么风险。很多论文都不能重复,我的论文不能重复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的论文已经发表在顶尖的期刊上了,名声也已经建立了,顶尖期刊的很多其他论文也不能重复,所以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这是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冒的风险,因为不可靠的结论很快就会被发现,尤其是那些重要的结论(无关紧要的结论,也许没有人关心,不会被发现)。如果你从事的研究大家都很感兴趣,而你的科研事业就依赖于这项发现,那么发表不可靠结果的风险马上就会出现。感兴趣的研究一定会有人去重复,现在从事科研的人那么多,迟早是会被发现的。所以我认为相对于个人长期的科研事业,不当数据选择获得的利益是短期的,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你要在科学界长期生存,成为一位声誉好的科学家,你就不能不坚守诚信的标准。 三、实验记录的规范 1. 个人实验记录本的规范 下面我再谈谈实验记录本的问题,虽然我过去强调过一定要认真完成实验记录,但是我今天要有系统地再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强调实验记录本不是你个人的,它属于你所在的实验室,而且是实验室必需保存的重要资料。当你离开实验室时,所有的原始实验记录本都必须保留在实验室,你可以带走影印的副本,原件必须保留在实验室。实验记录本要保留在实验室,实验记录也必须非常仔细地完成。为什么要仔细记录呢?我不知道是否同学们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实验记录的目的包括:(1) 整理自己的思路,(2)实验的历史记录,(3)帮助自己回忆实验过程,(4)有助于他人重复你的实验,(5)在有不端行为控诉时,有为自己辩护的材料。 实验记录本是一件能够帮助整理自己思路的,很重要的工具。实验记录本上应该有做实验的目的,也应该能够反映出你整个实验的过程。你做实验记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你整理自己思路的过程。实验的历史记录。实验记录本上的内容也是你实验的历史,它能够帮助你回忆自己过去的实验过程。有可能实验完成若干年以后,你已经忘记了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目的,这个时候实验记录本可以帮助你回忆实验的过程。实验记录本不单单帮助你自己回忆,也能够帮助别人重复你的实验,这一点更加重要。几年以后,也许你的师弟师妹要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必须重复你的实验,你的实验记录本就是他(她)的“经典”资料,他必须根据你的实验记录来重复实验。如果实验结果出了问题(过去我们所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我们就必须详细地审查过去的实验记录本,查看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当有控诉不端行为的时候,实验记录本也是为自己辩护的材料。假如是有很好的记录,你就有很好的资料来为自己辩护。 实验记录本上应该有5 项内容,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别的内容可以不记录,这5 项内容必须齐全。(1)日期 (记录本必需是装订好有印好页数的本子,不能是活页本),(2)实验的名称, (3)实验目的的简短说明, (4)实验的叙述, (5)结果的总结(和解释)。 几年前我就要求所里的研究生在做年度进展报告的时候要提供实验记录本,我参加的时候都会翻阅一下。虽然没有仔细去看,但还是看到很多问题,这5项一般都不全。第一项日期都是有的。必需强调一点,实验记录本必须是装订好的,不能是活页的本子(神经所有统一制作的实验记录本,所有记录本均有编号和领用记录),这是所有实验记录本的规矩,尤其是在工业界。将来无论你从事哪一行,科学研究也好,工业界也好,这个规矩是通用的。你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你将来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的名称大家都没写。实验名称要写明是做什么实验,比如今天是“测量cAMP 的水平”或者“测量在XX 条件变化下XX 基因的表达水平”等等,一般来说简单一句话即可。名称下面,应该用简短的一段话说明实验的目的,即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比如“之前得到了XXX 结果,所以今天要做XXX 实验”。之后就要叙述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比如今天做的是麻醉动物的电生理记录,那么至少要写清楚“什么时候开始麻醉,如何麻醉,多少剂量,什么内容等等”,总之要把实验的详细内容叙述清楚。我经常看到同学的实验记录本上大部分是数字、剂量,缺少详细的描述过程,有些数字只有实验者本人知道代表的意思,外人或者其他需要重复你实验的人很难理解。实验叙述完以后,还应该有对结果的总结或解释。按照实验的类别不同,有的结果需要分析后得出,但是有的结果当场就可以分析(解释)。即使当时分析不出来,我也建议你分析好以后补充进去。比如“今天得到的数据,发现麻醉剂量过度,因此得到的数据数量有限,造成实验可能不成功,下次实验应该改变什么样的剂量”。 实验记录的5 项内容,一般花个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既然你已经做了一天的实验,为什么不能再花十分钟把实验记录做完整呢?我希望大家做完实验马上写实验记录,写完实验记录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实验任务。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将来受惠无穷。如果将来你去做博士后,你的导师翻开你的实验记录本,这5 项内容都有,他将会印象深刻。假如看到的是我们现在的实验记录本,就会觉得离标准实在太远了。 2. 必须保存原始数据资料 现在很多数据资料不是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的,数字化的数据是保存在磁盘或者计算机中的。这类原始数据资料必须妥善保存。几年前美国显微镜学会(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制定了有关数字化图像的处理规定,他们定义了符合科研道德的处理数字化图片的方式(Ethical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icroscopy Today, Nov/Dec 2003, p. 61)。他们认为,图片资料存档如保存在CD-R光盘上,该图片资料必须是未经压缩或其他操作处理的原始图片资料。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假如你在CD 上保存的是处理过的图片,将来写论文的时候,如果需要改变图片的某一个参数(如对比度),你在CD 上的图片已经经过处理,再也无法找到原始的图片。所以保存在CD 上的必须是最原始的资料,即使你要保存处理过的资料,你必须另外存一份原始资料。图像文件资料的处理和生成的所有参数,随后的处理步骤等,都必须存档并记录,以保证资料能够被重新处理组成。你在实验记录本上,必须详细地记录你未处理过的资料保存在什么地方,处理过的资料保存在什么地方,这样别人才能通过实验记录最终找到原始的资料。电生理的数据也是一样。比如,你应该保存所有原始的膜电位或脉冲数据,而不是经过分析后的图表。 实验室组长要监督这些事情。在写论文之前,实验室组长必须要检查过所有的原始数据。虽然这很困难,但却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实验室组长要注意实验的细节和原始数据资料,不要只看最后组成的图表。实验室组长还应该培育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尊重实验操作符合伦理的态度,强调规范地做好实验记录。希望各位组长能够一起努力做到这一点。 四、挂名为共同作者的要求和责任 另外一个灰色地带的问题涉及到共同作者的问题。现在很多论文都有一大批共同作者,所以科学界应该对共同作者有一个共识,各位也应该对共同作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们对第一作者的要求比较清楚,但目前有很多共同作者的署名是不合理的。现在很多期刊都要求写清楚作者的贡献,即使某些期刊不需要撰写作者贡献,你也可以自己在文中提供这些资料。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帮助你排除不应该挂名作者的人,有时候别人想挂名,你把贡献内容列出来,没有实质贡献的人就知道自己不应该作为共同作者。以网络期刊Neural Development 为例,它对作者贡献的要求最详尽,内容篇幅很长,比如:“PIT designed the study, wrotethe manuscript, and performed and participated in all experiments. HHK, YTL andSRY participated i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CG andRHP designed, manufactured, and supplied the Fak56 point mutation and Fak56RNAiconstructs, performed dpERK embryonic staining, and contributed to manuscriptrevisions. AG and DVV helped to characterize the NMJ phenotype of Fak56CG1.TTL and KPP helped to analyze the synaptic markers at NMJ of Fak56 mutants. RHChelped revise the manuscript and provided suggestions with regard to signaltransduction and intellectual input for the study. CTC participated in theoverall desig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study and helped to write the manuscript. Allauthors have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manuscript”(Neural Develop 3: 26)。” 大家特别要注意提供材料的人的挂名问题,所提供的材料必须是本人制作的(manufactured),不能是他人制作的再转送给你。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现在有很多不合理的挂名行为,比如提供了一个鼠,而这个鼠又不是他本人制作的,也要求挂名。过去论文只有一两个作者的时候,文章的贡献比较容易鉴别,现在很多作者的情况下,作者的贡献必须写清楚。如果不写清楚,也许同行的人,熟悉该项工作的人是知道每个作者的具体贡献。但是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认为某些挂名的人为论文做了相当大的贡献。现在甚至有些人明明没有什么贡献,别人只提供了部分材料(如小鼠),也要求担任共同通讯作者。如果按照下述的作者贡献的要求,这是极不合理的。 那么究竟谁可以被列为作者呢?国际医学期刊主编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曾经讨论并制订出了以下的标准:“作者必须对本文章在以下各方面有过相当的贡献:研究的初始想法和设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解释,文章书写或修订时有实质内容的贡献,并同意最终所发表文章的内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编辑ArnoldRelman 也曾经明确地列出了共同作者的责任:“(1)任何同意列名为作者的人都担起主要的责任, 应能随时公开为该文辩护,因此必须对该文的可靠性应有信心。(2)给予或接受共同作者的原因不能只是为了报偿该作者提供了资源或资助了一位主要完成工作的人员。(3)只要是共同作者,必须对所有的内容负责,不可以只对部分内容负责。”因此,如果论文出现了错误,不可以推托自己只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是别人的实验出现错误。共同作者应共享论文带来的荣耀,同时也共同承担错误的责任。共同作者也必须对论文有信心。曾经出现过有外面的人员到神经所的实验室做实验,使用了实验室的设备,愿意将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挂名为作者,这些人没有拒绝。结果论文最后被人指出有造假行为,神经所的研究人员受到牵连。所以今后如果有人在你的实验室做实验,如果你对他的数据没有信心,你没有参与工作,你就不应该挂名为共同作者。另外,你不能因为提供了设备甚至资助了完成工作的人员就挂名,更不能把挂名作为一个“礼物”。所有的医学期刊都认为共同作者的署名应该遵守上述的原则,其实生物学期刊也是一样。虽然他们没有讨论制定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会叫你遵循相同的规则。 五.怎样算是剽窃? 抄袭别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工作发表是最严重的剽窃行为。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发现。很多论文的撤回(retraction),重大的学术不端行为都是这种情况。另一种剽窃是一字不差地(整句或整段)复制别人的文字而没有注明出处。这种文字剽窃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情节很严重,有的相对不严重,但依然被认定为剽窃。比如一字不差的抄袭别人的实验方法(methods)或者引言(introduction)。有的学生解释说因为英文的写作能力差,想学习别人的写作。我认为学习是可以,但是要改写(paraphrase),可以用类似的词或者类似的语法来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千万不能一字不差的抄袭,特别是实验方法,这会被认定为文字剽窃。除了剽窃别人的,还有自我剽窃。有些发表的论文,重复使用实验室已经发表过的实验方法文字,或者把已经发表过的文字穿插在新的论文中。甚至还有数据的自我剽窃,比如以前的论文已经发表了的数据里加入新的数据,作为新的结果来发表。总结一下文字剽窃的规则,如果你的论文中有超过整段的文字,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等等,已经在其他论文中出现过,那么将会被定义为剽窃。更严格的标准是超过7 个字一模一样的连续出现,就被认定为剽窃。如果你必需再次使用自己已发表文章中相当长的一部分(如实验方法),你必须清楚地写明你是在引用以前的文章。有些期刊已设有筛检剽窃的工具(如Crosscheck)可迅速筛检已发表论文与送审论文之间的相同文句(http://www.crossref.org/crosscheck.html)。使用Crosscheck 的期刊,编辑在收到网上投稿的论文以后,在送审之前先会发送到Crosscheck 进行在线筛选,看是否已有类似的文字发表过。所以在文章撰写中一定要注意文字剽窃的问题,避免收到无谓的指责。 最后,我要谈谈我认为科学界最严重的灰色地带剽窃行为,就是偷取别人的想法、方法、结果,或复制别人的实验或发现,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而没有适当地提到别人的工作。比如有位来访的同行学者,参加了实验室的组会或通过与实验室人员的交谈,了解到了某些研究结果的信息,回去以后从事相同的工作,而且完全不告知被访的实验室,并抢在该实验室之前先发表了同样的结果。你控诉他不诚信时,他还可振振有词的说:“我一直有同样的想法,也在做同样的工作,只是没先说出来而已”。你自己愿意告诉他你的研究结果,没有法定约束他一定得告诉你他在做什么。虽然他可以为自己辩护,但在科学上这就是一种不诚信。有的人认为只要别人没有发表,就是在进行科学竞争。如果科学研究都沦落到必需使用不诚信的手段进行竞争,这将是科学走下坡路的征兆。 六、科学交流与科学竞争 下面我要特别来讲和科研诚信直接有关的科学交流与科学竞争的问题。我会列举几种观点,做一个简单的民意调查,然后再谈谈我的看法。 1. 明知别人的工作结果,只要他们还没有发表,我可以抢先发表?(少数听众同意此观点) 除了上述的同行来访的例子。通过交流听到别人未发表的信息,回去后靠所得到的讯息做出同样的结果,并抢先发表。为什么在未发表前人家愿意告诉你呢?一方面是为了要与你交流听听你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告诉你,他已经首先有了这个发现。你如果得到了信息后,在短时间内抢先发表,这种做法就是灰色地带的不端行为。说是灰色地带,因为你可以说我原来就在做这个工作,是独立的发现,没有人有确切的证据说你在说谎。还有人认为这就是科学竞争。没有发表的成果就没有优先发现的正式认可,但是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科学界对公平竞争还是有不成文的规矩的,对科学家的诚信标准还是有共识的。刚才我们投票的结果就说明我们大多数在座的是认为如果明知别人已得到的结果,自己照着做,抢先发表是不对的。假如一个科学家不断地做这种事情,那么科学界终将判定他是一个没有诚信的科学家,他是不会受人尊敬的,他在这个科学领域也是不会有发展的,这是他得到的恶果。当然还是会有人为了出一两篇重要论文,完全不顾这种后果。 2. 为了科学竞争,没有发表的结果不要告诉别人?(更多的听众赞成此观点,但赞同的人未过半数) 目前科学界已经出现了科学交流与科学竞争之间的矛盾。但是科学世界中最有可贵的内容就是科学交流,做科学家的乐趣很大成分是源于科学交流。什么是交流?你把没有发表的内容,不成熟的想法告诉别人,别人给你反馈,然后你再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想法。反过来说,你也从别人那里得知最新的未发表的讯息。交流已发表的成果这种效果就小得多。交流未发表的结果,有可能成果被人抢走,上面我已举了例子。我认为一个态度开放,愿意同别人交流自己没有发表结果的学者,虽然偶尔可能被别人抢了研究成果,但是他长远上的收获是大于他偶然遇到几次的损失。我从事了40 年的研究,我也曾遇到自己的成果被别人抢走,但我还是愿意告诉别人我的想法,未发表的成果。我坚信作为一个长期在科学界工作的人,开放交流的态度可能会让你偶尔吃些小亏(也许偶尔吃次大亏),但从长远来讲,利大于弊。 再举例来说,为什么我们要去参加美国的神经科学年会?成千上万个墙报都是没有发表的工作。很多墙报前都聚集了一群感兴趣的同行,给你建议或批评,你能得到很多反馈,可以在未发表前提高你的工作水平。当然也可能有人偷偷地看了你的墙报,回去做实验抢你的成果,但是给你建议的同行远远要比只偷看你墙报的人多。正因为交流未发表的研究工作有好处,所以才会有上万人愿意展示他们未发表的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讲,公开介绍未发表的工作也是告诉大家,我已经先有此发现,请不用再做同样的工作了。但是大部分学者知道了以后,会认为这方面工作已经有人做了,不会去花功夫重复你的工作。但如果你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一定会有些人赶着去重复。一方面,他们不一定相信你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也想捷足先登。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有诚信的做法是他应该告诉你,他对此问题也有兴趣,已经在或者将会去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双方大致在同时完成工作,可一起发表论文。我们常常在同一期杂志上看到唱双簧的两篇back-to-back 的文章,多半是这么来的,而不是碰巧两个实验室同时独立完成同样的工作。这种有交流又有竞争的科研是件好事,因为两个实验室的做法不见得完全一样,总体结果的可信度也更高。总体上来说,科学交流与科学竞争并不一定是有矛盾的,只要大家以诚信的态度交流,以公平的方式竞争。 3. 为了知识产权,不要把自己的好想法告诉别人(有许多听众赞成此观点,赞同的人近半数) 有人说我有一个很特好的想法,想到了一个特妙的实验,不能告诉别人,因为我有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要先保密。虽然科学史上有牛顿和莱布尼茨关于谁发明微积分之争,但是知识产权不是科学界的概念。所有的科学想法都不是凭空而来,即使是爱因斯坦的时空不变性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这些有创新性的想法,其实也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比如时空不变性理论是建筑在Lorentz 和 Maxwell 的场论之上;宇称不守恒的可能性也曾经有其他人提过,只不过没有人像李杨那样完整地描述这个概念并提出可检测的实验。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科学想法,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被别人的想法或知识触发的,根本不应该有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科学商业化、工程产品商业化所衍生的产物。如果我们在科学界把科学想法也赋予知识产权,科学家终将沦为商人,科学界将沦为全球商业世界的一部分。 七、 科学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 科学的目标就是追求真理,而诚信是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这种诚信不单单是黑白分明的诚信,还包括灰色地带的诚信。科学界应最不能容忍各种不诚信行为,包括浮夸、欺骗行为。为什么要特别注意灰色地带的问题?就是因为在灰色地带的不诚信行为,最终将累积而成极端的恶果。再举一例,似是而非地浮夸自己的科技成果或浮夸自己将要获得的成果,不能仅仅看作是获取科研支助时不可避免的公关手段。有位认识干细胞造假事件主角黄禹锡的韩国同行朋友曾经告诉我,大家都知道黄禹锡一向喜欢夸张报导他的成果,大家都也一直容忍他的做法,以为这只是他的个人作风,是为他自己甚至为大家争取科研经费的公关行为。但是黄禹锡从浮夸到实际造假,不过一步之差。我们发表了一篇高档期刊的论文,就向媒体宣称在某领域有重大突破,为治疗某某疾病找到了治疗靶点。这种长期对社会大众的浮夸,已造成社会是对科学家信心的下降。科学工作者应是维护社会诚信的主力。如果连科学界都不讲诚信,怎能要求社会大众讲诚信?为建立诚信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需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是非分明,实事求是,严守诚信的标准。自己讲诚信,再进一步影响别人。 八、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的贡献 我从事了四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遇见过海内外各式各样的“科学家”,也看到了海内外科学界的各种现象。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科学家、在座各位科研工作者将来对世界会有什么贡献?今天在座的同学很多人将来都要出国,有好几位马上就要离去。你们出去学什么?如果出去以后只是学到一套不诚信的做法,学会了不公平的竞争方式,那就不合学科学的初衷了。 1. 比较西方科学家和中国知识份子的传统 谈到中国科学家对科学界可能有的贡献,我想先比较一下西方科学家的传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科学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的科学兴趣和个人的成就,这是西方科学家的传统。而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更常见的是一种忘我精神和对社会的关怀。西方的科学家努力的最高的目标常常就是获得诺贝尔奖,因为那是科学成就的最高体现。但是,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只从个人成就来判定的,只顾个人成就甚至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我所知的有个别诺贝尔奖得主是在不公平竞争下,甚至于是践踏其他科学家的基础上获奖的。我们的社会并不需要这样的科学家。西方科学家的传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似乎是不相容的,社会目前需要的是在追求个人兴趣和成就的西方个人主义之中注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关怀社会的精神。 2. 什么是科学界的大师? 媒体经常会提到“钱学森之问”,最近也有记者在采访时问我,现在中国科学界为什么缺少大师?我们怎样才可以培养出新一代的大师?我反问他,你说的的大师是什么样的大师?是个人成就很高,发表高档论文无数,得过国际大奖的科学家?但是我们中国曾经出现过的大师,比如教育界的蔡元培,建筑学的梁思成,气象学的竺可桢等等可不是这样的。以竺可桢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就,但他却在学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奔波中国各地用最简单的仪器设备建设气象站,后来觉得办教育比建气象站重要,就到浙江大学去做校长。像这样的大师们是个人学术成就最高,发表的顶尖论文最多吗?我认为不是。更近一辈的还有数学家华罗庚、力学家钱学森、生理学家张香桐、生化学家王应睐等等,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但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学术成就最高,而是因为他们影响了一大批科学家,带领了一批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做出了重要的成果,这才是我们心中大师的标准。他们所做的科学事业的是对社会最有用的,这才是我们社会需要的大师。我想,只有先明白什么样的人算是大师,才有可能培养出我们需要的大师。 3. 什么是科学界的大牛? 除了大师以外,近十年来还出现了“大牛”一词。我经常会听到学生说,“XXX来做报告,他是大牛,一定要去听他的报告”。我每次听到“大牛”这个词,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牛的画面。我脑海中出现的大牛形象有西方斗牛场中那种横冲直撞、伤人为上的公牛(bull),还有我小时候在南方水田里看见的水牛(buffalo),那些在田里举步维艰的拖着耕犁,勤恳耕耘的水牛。我们现在科学界有太多像公牛一样的所谓“大牛”,许多横行霸道的bully,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大牛。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去学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横行霸道的公牛,要学“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水牛。 4. 现代社会需要的科学家 现在世界上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等等,都需要科学家去帮助解决。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允许有追求个人兴趣和个人成就的科学家,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有忘我精神和关怀社会的科学家。我们神经所也是如此,可以允许自由探索,追求个人成就,但是我们更需要在此基础之上,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的科研工作者。中国科学界可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不只是有大批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大批论文,得多少个诺贝尔奖,而是能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忘我精神和社会关怀注入科学界,及早解决世界上各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将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科学界独特的贡献。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蒲慕明博士,1970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74年于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生物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74-1976先后在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研究所、美国Purdue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1985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物物理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1988任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教授,1988-1995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1995-2000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tephen Kuffler讲座教授,2001-2006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部主任,现任该校Paul Licht生物科学杰出讲座教授,200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1月27日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及现任所长、神经可塑性研究组组长、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蒲慕明博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他在细胞膜生物物理、神经轴突导向机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神经环路功能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奖项及荣誉称号包括:美国NIH Javitz Neuroscience Investigator Award (1998)、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2000)、美国AAAS Fellow(2001)、美国Ameritec Prize(2001)、吴瑞学会奖(2002)、法国Ecole Normale Geperieure荣誉博士学位(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05)等。曾任Journal of Cell Bi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n、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Progress in Neurobiology、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Journal of Phys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eurology、 NeuroSignals、Biochemical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现任日本RIKEN脑研究所、瑞士Friedrich Miescher 研究所、印度国立生物科学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和语言学研究所、台湾清华大学、阳明大学等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2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儒学及蒙学:苇杭书院"儒学传习"(公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xiao 2013-1-24 18:31
苇杭书院将于1月29日-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楼举行“儒学传习”活动 【主讲人及主题】 杨汝清:1、孝道与人生,2、儒家的育儿之道; 张之锋:1、小学与儿童的经典教育——以《朱子小学》为依托,2、古代童蒙教育概观; 孙 焘:1、儒家的修身观念,2、儒家的因果观(天命观); 萧伟光: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儒学学习方法论浅谈,2、童蒙教育旨要述评; 董卫国:1、儒家的人性观,2、民间儒学的未来与发展。 【要求】 三天时间每日从8:30—21:00必须完全保证。纯公益性质,食宿自理。报名:请联系袁世刚15901003646,或发送邮件到 weihangshuyuan@126.com ,计划招收30人,根据报名先后确定人数,额满为止。
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退休人的作品展
zhaodl 2013-1-20 11:56
看退休人的作品展
   我开玩笑,我真的该退休了——连续几天,三位七十几岁的老同志找我或者是要与我聊天,或者是让我提提建议。礼拜五晚上,接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我一起共过事的老领导的电话。说是自己的以大学文化为主题的书法展明天就要结束了,突然想起了我的思想比较“敏感”,说:如果感兴趣的话,抽空去看看,看看有什么建议。礼拜五上午,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务,我决定专门抽出时间去看看,否则也对不住别人的抬爱。看来,我的一些思维方式,与退休以后的人能够有共鸣,而与在位的有距离。你说是不是该退休了!   展览,在学校新落成的外语楼的一楼——博物馆的大厅里。我路上还在想,可能是离退休办组织的书法协会的书法展览,可是我进去以后才发现,全部作品都是王可法一个人的。上千平方米的大厅,布置的满满当当的。仅就这一点,就需要多大的毅力、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让人佩服!再看作品,行、篆、隶、楷、草,各种字体都有,这更是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书法作品之间还有几幅书画作品,真是多才。   我的书法就不用说了,只能使用电脑做假,我不敢妄评、也挑不出毛病,但是我倒是喜欢其中的几幅草体,我感觉那几幅作品流畅自然。现手机拍了几幅,留存。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3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 Nature》杂志中的循证医学文献
xupeiyang 2013-1-16 07:10
钟南山:《自然》论文80%是没用的 “《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医生的水平。”12月26日下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的“院士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一家高级医院的医生,最大的本事是预防疾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411.shtm 《自然 Nature》杂志对医生真的没用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48163.html 自然 Nature 期刊简称 Nature 中文名称自然 P-ISSN 0028-0836 E-ISSN 1476-4687 主题范畴 Science; 出版语言 eng; 版权单位 London, Macmillan Journals ltd. 现今出版商 Basingstok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出版频率 Weekly 影响因子 2011 : 36.28 2010 : 36.101 2009 : 34.48 2008 : 31.434 2007 : 28.751 2006 : 26.681 2005 : 29.273 2004 : 32.182 2003 : 30.979 2002 : 30.432 电子版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 循证医学文献 所有循证医学 Meta分析 (10) 随机对照实验 (10) 敏感性循证病因证据 (1658) 特异性循证病因证据 (11) 敏感性循证诊断证据 (8346) 特异性循证诊断证据 (6286) 敏感性循证治疗证据 (687) 特异性循证治疗证据 (1147) 敏感性循证预后证据 (2554) 特异性循证预后证据 (225) 敏感性临床预测指引 (5737) 特异性临床预测指引 (228) 文献其他分类 所有其他格式 方法 (2275) 综述 (885) 指南 (1) 评论 (7230) 病例报告 (120) I期临床试验 (3) III期临床试验 (1) 多中心研究 (7) 新闻 (17363) 数据来源 http://www.yz365.com/Journal/Detail/86d32646-e77f-42ea-9770-53a65dcb9604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2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就是耍帅女,在乎的只是眼球吸引率
热度 3 laserdai 2013-1-14 01:23
最近科学网上 耍帅 耍衰 到了非常热闹的地步,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一个主题: 什么是漂亮,什么才是美丽 ?,由此引起了 火热激烈的争论 , 其实,关键所在是单纯外表相貌的漂亮,还是内涵丰富自然而然带出的美丽和魅力之间的讨论。前者大多为小年轻们所看重,后者则为混过社会的人之理性逻辑。我想可以这样简单概括为: 小年轻们注重的是第一眼美女,就是一招制人于死地,需要的就是眼球的吸引力,更有嘟嘟嘟走在大街上的回头率;而老于世故的过来人认为第一眼美女就是仅仅只是看一眼而已,不需要心理想太多东西,而真正需要认真关注的则是第二、第三眼等美女,因为后者具有丰富的内涵。 不管怎样,过来人对待第一眼美女的态度就是谨慎,小心有炒作嫌疑,可以把玩而不可以娶;要娶还是要着重考虑第二眼及其以后的美女。所以,媒婆之约,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等等上下五千年文明积累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十分深刻的科学道理,不能轻言放弃和抛弃;自由恋爱只是一种辅助形式而已。 科学研究的规律也是完全一样的,凡是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一般不会是第一眼美女,需要经过数十年的修炼以丰富内涵,才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注意,比如最近的希格斯粒子,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轻子模型,屠呦呦的青蒿素,张廷栋的砒霜注射剂等等,例子太多举不完。有些较快的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得到公众认可,比如第一个高温超导,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单层石墨的碳烯等。科研方面也有很多第一眼美女的事情发生,后来证明纯粹是搞笑的闹剧而已,比如前年的中微子超光速,砷基生命,更早的有室温核聚变,还有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那位萧恩同学等等。所以,对待科学上的第一眼美女要特别谨慎和小心,绝大多数是炒作甚至闹剧。 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就是喜欢耍弄 科学第一眼美女 的把戏,于是把研究论文发表在更能吸引眼球的期刊杂志。所谓的吸引眼球指数,就是 impact factor ,这样应运而生,产生了一批期刊杂志,彻底迎合科学研究中的第一眼美女,并为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极尽炒作之能事!Nature 家族就是这样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关键问题是, 一个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 ,也就是说, i mpact factor高并不见得期刊或者其论文有深远的impact effect。这就说明 Nature 就是耍帅女,在乎的只是嘟嘟嘟走在科学研究大街上的眼球吸引率,还包括短暂的回头率。 再说得细节一点, Nature在2 005年的IF为32.2,但是,它自我检讨说,上一年25%的论文贡献了89%的引用。其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次数少于30,也就是说,小于Nature的IF。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比 Nature 要明显低档的杂志,年引用超过 30 的 论文有的是。这就说明,发上 Nature 的 论文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然而就有一些科研方面的领导,不明事理,偏偏看中高的引用因子期刊,由此极少数很会耍帅的科研人得益,而多数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明显吃亏,并且,好的科研成果经常是这些老实巴交不耍帅的人取得的。这样玩下去,会耍帅的科研人员及其领导占了便宜,他们的国家可就是明显吃了大亏的。 最后的总结,科研的重大突破不是耍帅能成的,需要兢兢业业的刻苦努力。喜欢耍帅者,应该留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小天地,但是领导们要清楚看到,主流和重大科学原创可并不在耍帅者手里。 其他相关博文: 我看nature及其子刊:爷玩的只是哗众取宠?! 一篇nature physics论文乌龙加忽悠,武排最多第三吹成第一 破解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崇拜 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 Nature Communication是个面向中国人中国钱的烂杂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垃圾杂志吗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890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我爱我的家乡”主题征稿启事
jxcas 2013-1-13 23:52
“我爱我的家乡”主题征稿启事 对于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加入了赣文化协会,是不是不知道做哪些事情呢?寒假回到家,正是了解家乡最好的机会。用你的文笔或摄影,展示美丽的家乡吧。另外,协会的会刊创办在即,会刊有一个版块“了解家乡”,介绍江西各地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名人轶事,最好的作者无疑是我们自己。同时也为了充实我们协会的宣传平台,以及为将来建设网站积累素材。郑重地向广大江西老乡征集文稿! 稿件说明: 1、内容可以是自己县或村里的一些别处没有的传说、建筑乃至神话故事、小吃等,请用你能想到的任何手段,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等记录下来,让这个世界通过我们的努力而了解它们。 2、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杂文等等。 3、最好是图文并茂。 4、字数不限,或长或短,甚至可以是几张照片附带几句话的说明。 投稿说明: 1、请于2013年4月1日前,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jxculturexuanchuan@163.com (常年收稿邮箱)。 2、邮箱主题请写“我爱我的家乡+你的姓名”,邮件内容请写明姓名、研究所、联系方式及家乡。 3、文稿版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协会发布文稿前会征得作者同意。 欢迎各位江西老乡踊跃投稿! 2013年1月 中国科学院赣文化交流协会
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
jingyanwang 2013-1-13 16:07
Discovering Low-Rank Shared Concept:低阶主题空间
DiscoveringLow-Rank Shared Concept Space for Adapting Text Mining Models This paper appears i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hor(s): Chen,B.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Lam,W. ; Tsang,I. ; Wong,T. Volume: PP , Issue:99 Page(s): 1 Low-Rank Shared Concept Space:低阶分享概念空间_RED 160507.pdf Discovering Low-Rank_RED 1.12.a.doc Discovering Low-Rank 1.1.a2.pdf
个人分类: RED|1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大商学院MBA企业考察系列活动举办
PhDchina 2013-1-5 16:25
     为了拓展MBA学生对不同行业的认识,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MBA项目 中心于2012年12月11日组织2011级、2012级MBA学生对联想集团北京总部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并与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产品集团首席财务官付军华女士展开了深度对话。   下午13:00,参加考察的60余名MBA学生准时集合乘坐大巴前往上地联想集团总部,虽然室外环境温度已经零下,但严寒仍然阻挡不住同学们参观联想集团的热情。   本次考察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参观联想集团总部,了解联想的发展历史、产品创新等;第二部分“深度对话”,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联想集团副总裁付军华女士做“联想集团国际化发展”的主题演讲。   伴随着MBA学生所投掷出的象征着放飞思想的纸飞机,考察活动正式开始。讲解员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联想集团由中科院传达室作为起点成长为国际跨国大公司的成长发展历史,详解了联想集团的品牌建设及企业文化,让同学对联想集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随后他带领大家来到联想产品的展厅。各式新式多功能的电子产品立刻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从“Thinkpad”笔记本电脑到最新的高清大屏3D电视,从“联想pad超级本”到安装有最新版安卓系统的“乐phone”,所有人都沉浸在科技所带来的惊喜之中。   室内巡展参观完后,大家来到了联想集团总部的会议室。此时,付军华副总裁已经等待着大家。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之后,付总开始了主题为“联想集团国际化发展”的报告。付总的报告再次让全体学生重新认识了联想集团成长史;在谈到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蛇吞象”的过往经历时,付总不乏幽默的向我们讲述了当时处理并购遗留问题的故事,大家都感到这样真实地、全面地接触收购并购的经历着实让大家受益匪浅,着实难忘。之后,付总又介绍了一下联想集团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并详尽的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MBA项目授课教师马志德老师代表商学院向付总赠送商学院为其准备的纪念礼物,大家合影留念。   回程途中,所有人仍然在不时讨论、分享着今天的经历,都觉得这次的考察活动让大家真实地了解到了作为国际跨国大集团的联想集团的全貌,并希望能参加更多类似的考察活动。
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热度 4 zhaodl 2013-1-4 21:26
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良   元旦前,单位组织业务讲座,四位编辑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四位的报告之中,引发我对一下几个问题的思考,也可以说是可以研究的问题。我去年不小心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一般题目就不想写文章了,先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1)引文频次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根据被引频次衍生出了个中指标体系,自引和他引。由于人们的浮躁心理,即使论文的自引甚至是作者的自引变成了一种“罪恶”。在我们都洗澡水的时候,也应该看看里边是否有“孩子”。自引,也有滋阴的道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自引——剔除不合理的、保留合理的,真正体现科学的本来面目。至少,自引在如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合理性:1)一个团队或作者,如果研究选题之间没有联系,那么就是一个新的孤立研究方向,那么也颗粒被理解为“没有相应的研究基础”。2)即使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而与以前的研究没有联系——引用,那么是否会让人怀疑“研究的主题分散或者说前期研究不具有基础性”?引用一般是背景引用和证据(观点)引用,同一个研究方向而没有被引用,我理解:不是有意回避就是缺乏相关性。3)一个期刊的自引也有合理性,也被给糟蹋了。如果一种期刊以前发表的文章,在后续发表文章中很少被引用,哪可能是期刊的研究主题过于分散,或者是研究缺乏基础性或独创性。从统计数据中叶可以看出来,综合性期刊的被引用期刊数和他引比例高于专业性期刊,也许就是专业期刊的主题比较集中。而如果综合性的期刊的自引比例高于专业期刊,似乎也可以作为怀疑的依据。   (2)尽管是人们两眼盯着的是SCI、EI和核心期刊,但在同等情况下,期刊的声誉或者说期刊的品牌,在作者的投稿意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世俗的层级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期刊的声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往往期刊的口碑有其影响的范围,尽管是现在的开放环境,信息十分畅通,但是期刊与作者之间的而信息还是存在着不对称的问题。往往口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己的团队成员、网络论坛、或者是公共媒体的意见会影响作者的投稿意向。人们往往感觉本单位的期刊更容易发表——是事实但也不完全,有时选择主题更加符合的期刊比选择自己熟悉的、主题牵强的期刊录用的可能性更大。从编辑的角度来讲,提高期刊的声誉不仅仅是核心的头衔,在同类期刊中主编和编辑作为就是口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3)在医学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阳性结果更容易发表,而阴性成果很难发表。对于“阴性”成果的认识问题,的确存在着许多需要澄清的。有人认为:有时阴性成果比阳性成果更具有价值。是的,学术期刊的发表就应该追求价值。但是,总的来讲,阴性成果的价值比阳性成果要低。而大量阴性成果中选择价值高的,无疑这里存在着一个选择习惯和选择成本问题。对于其他一些学科来讲,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常见的就是:证明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预料之中的——也许在这之前并不确定。在这里,我认为需要我们编辑和作者思考的是:如果阴性成果真的有价值,那么我们如何表现出它的价值?显然,按着一般成果的表达方式,阴性成果的价值难以表现。是否可以将阴性成果以“阳性”角度来表现?我是这样思考的——文章的表现方式,是否可以研究?   整理到这,抛砖引玉!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6384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3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热度 1 xuxiangtian 2013-1-2 11:22
2010年4月7日,全国爱肝日网就发布了经审定的“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从2009年元旦开始,征集到2011年至2020年“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10条,当年的3.18全国爱肝日在网上公布后的1年内 ,许多专家、网友提出了优选、补充、修改意见,至今年的3.18全国爱肝日,专家组选定如下十条为“全国爱肝日2011-2020年宣传主题”。 2011 年,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 2012年,中西结合,共抗乙肝。 2013年,为了爱肝,我们戒酒一天。 2014年,肝胆相照,合理用药。 2015年,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 2016年,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 2017年,早防早治,预防肝癌。 2018年,爱肝护肝,珍惜生命。 2019年,维护肝脏,增进健康。 2020年,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 以上宣传主题每句都有“肝”字,题材形式多样,有专家忠告,政府号召,有群众呼声,宣传口号。有的宣传主题侧重于某一领域。如2012年侧重于“乙肝”;2013年侧重于“酒精肝”;2014年侧重于“药物肝”;2015年侧重于“丙肝”;2017年侧重于“肝癌”。 2010 年3月31日 网上查新检索结果显示,未发现与此相同的宣传主题。 以上宣传主题如有改动,全国爱肝日网将于节日来临前一个月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发布公告。 http://www.aigan.cn/html/guanyuaiganri/201004/07-533.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2899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网络传播研究的几点建议
热度 2 zhaodl 2012-12-30 22:35
今天下午应邀参加陕西传播学会和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的,以“网络传播:新问题、新思路”为主题的年终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西安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网络传播相关的人员参加,研究所的全体博硕士生和其他院校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学生也有到会。这种以学术交流会议的方式邀请同行聚会,倒是一种挺好的形式。会议后,大家一起聚餐,迎接新年。 我作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也应邀到会。会议安排了多个学术报告,包括发布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整理的“2012年陕西网络十大事件”,当然“手表哥”名列第一。在学术报告之后,邀请人文学院的李教授作了讲评。没有给我安排任务,专家讲评后也已经是吃饭点18:24分。主持人,礼貌性地邀请其他到会专家讲评,没有人示意。我想,我既然坐了一下午,应该谈点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我感觉:以文科背景为主的网络传播学研究,存在着一些局限,报告与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是重复。所以我就主动提出,从另外的角度提几个研究的思路供大家参考,特别是为在坐的学生。喝酒回来,我就将我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备查。当时只用了3分钟时间,没有说这么多。   (1)网络是虚拟的但并非是虚的。网络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或者说是映射。在传播或者说是交流中,网络只是一个平台、一种手段,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的问题,关注网络问题的现实根源。   (2)网络传播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传播,互联网传播的特征是由网络的属性决定的,所以在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时候,应该回归网络属性的研究,否则很难深入。也就是说:网络传播的研究应该回归网络研究!   (3)网络的管治,无论是管还是治,不能习惯性地聚焦于主题——管理者和网络用户,而应该研究网络“管控”的中介——公共知识分子的建立和作用,关注专业媒体人的专业素质的研究。   (4)大众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学研究,不能总是局限在为政府主管部门服务,而应该根据网络的特点、网络传播的特点来研究。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媒体”,也就是说非主流,个体的活跃。这种活跃带来的是网络传播的复杂,但是复杂系统的一个特点是“自组织”。因此,不能总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思路,应该对基于自组织的自下而上的组织进行研究。基于自组织研究而提出的治理才会更有效。   (5)网络传播的一大特点,是来得凶、去得快,也就是现代社会变化太快,因而人们患有集体健忘症一样。如何针对集体健忘特征,来引导:正面的宣传是一方面,而经验教训的时常提醒也是治疗健忘症的一种方式。   (6)“旧制度与大革命”尽管解释的是革命并不一定是压迫的直接结果,对立才是革命的直接原因,但是,网络传播的的积怨发泄是传播的一个特点,另外革命是否是源自于“自由”——自由的觉醒和自由的表达。自由,带来系统活跃的同时,也是系混沌的原因。   这是我针对网络传播研究的一点思考,记录下来并分享。   补记一首新韵七律记之。 新韵七律:话说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道理深,贯通文理苦求真。 组织治理常乏力,自我和谐有动因。 门客担当责任在,传媒不可背良心。 研究没有新思路,混沌难开如坐针。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08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ems86 2012-12-19 22:32
[转载]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投稿信箱: ems9586@163.com 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张文斌 刘 婷 苏勇军 海洋主题公园是以海洋为主题,集海洋生物研究与展 示、环境教育、海洋科普、海洋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传播海洋文化、开展海洋科学知识普 及、展示海洋科技成果以及满足人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洋 的旅游需求的重要载体。海洋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建设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投资巨大、资金回收快、高技术 含量、高风险等特点。 一、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 必要性 (一)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浅层次开发特征明显 目前,我国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存在一些问题: 旅游产品周期长,更新换代速度慢,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节 奏;旅游产品形式大同小异,体验类型单一乏味,对游客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可参与性弱,难 以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中存 在的这些问题不断影响着和制约着海洋主题公园的健康可 CHINA Urbanization 旅游观察 2012.05| 持续发展。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怎样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怎样开发和设计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是每一个海洋主题公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以海洋主题 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有其现实性和必然性。 (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 深度开发势在必行 当人们还在热烈讨论知识经济的时候,美国两位著 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已经提出了体验经 济的时代的来临。他们在1998年合著的论文中对体验经济 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 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在《体验经 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来 使消费者融入其中,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 就是创造难忘的经历,它是人们与外界事物、活动、他人 互动的结果,是伴随着美好情感的回忆。 海洋自古以来对人类就有无限的吸引力,因此以海 洋为主题的海洋主题公园建设和开发有其必然性。但是在 开发和建设的海洋主题公园中,大多数主题公园提供常规 的观光型海洋旅游产品只能满足大众消费者。而随着体验 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者对海洋的逐渐了解,更多的旅 游者开始寻求个性化服务,刺激性的过程体验,浅层次的 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势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要求, 从而会逐渐丧失其市场吸引力影响海洋主题公园的健康发 展。因此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 的深度开发成为必然趋势。 二、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 原则和方向 (一)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原则 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是指围绕“海洋 资源”为中心,在现有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 根据市场需求,对海洋主题公园所拥有的现有资源的价值 和开发利用程度进行重新评估,在外延的多样性和内涵的 丰富性上下工夫,不断拓宽新的观赏领域和增加新的吸引 点,以便旅游项目开发始终处在现代旅游者的兴奋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特色性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项最重要的原则,没有 特色就没有吸引力。目前我国海洋主题公园最主要集中在 第三个阶段,其旅游产品的形式种类大同小异,雷同现象 突出。观赏类的如海底隧道、极地馆、标本馆等;表演类 的如海兽表演、美人鱼表演、花样表演等;娱乐类的如四 维影院、水幕电影、水上漂流等。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缺 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各海洋主题公园应该充分分析本身 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其文化特色,深层次挖掘具有鲜明 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适应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是生态经济原则。生态经济原则的本质是要实现经济体 系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 机统一。从所查阅和搜集的资料中得出:无论是以靠近近 海岸为背景建设的主题公园还是内陆地区的人工海洋主题 公园,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总体上其 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旅游者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 强,生态性作为旅游者体验的一个方面必将在体验经济时 代有更重要的地位。为此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要坚持生态经济原则,尽可能减少旅游活动对海洋资源、 环境破坏和污染,使海洋主题公园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时代性原则。现代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具有技 术依赖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国外如美国、日本等国家运 用高科技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在今后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中,应 尽可能地应用新技术成果,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体现时 代要求,符合人们消费发展趋势的海洋旅游产品。 (二)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方向 在以上几个关键性原则的指导下,可以看出,海洋主题 公园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今后将朝着以下两个大方向发展。 一是生态化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随着生态旅游开展和 游客环保意识的增加,旅游者逐渐从以身体享乐为主的旅游 追求转变为以精神需求为主的生态追求。生态旅游已成为当 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据统计资料显示,生态旅游至少给 全球带来了20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化的海洋主题公园在 生态主题公园旅游市场中是一个主要增长领域。海洋主题公 园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在其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应当具有 前瞻性,适应旅游者生态体验需求。生态化作为今后一般旅 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是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 方向。二是体验化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体验 化是指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 分或者设计成为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 消费来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一方面,旅游产品体验化 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进行体验和消费并获得精神享 受和满足,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化效用;另一方面,旅 游产品体验化是旅游经营者围绕满足旅游审美和愉悦等精神 享受的价值核心设计和提供旅游产品,是多重体验价值的追 加。体验化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能让旅游者差异化体验和 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让 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机会和情感消费中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 持续的经济效益;让旅游地在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 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由此可使得各主体都能获得自身的最 大效益。因此,体验化的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是一种必然 趋势。 三、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 略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拓宽产品体验领域 产品缺乏独特性,垄断性差和竞争力不高是国内海洋 主题公园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因此,各海洋主题公园 在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时应整合自身拥有的各项资源,充 分发挥其特色资源的作用,塑造各种特色的旅游体验活动 以拓宽体验领域,打造精品、打响品牌,集中体现自身的 旅游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内涵、深层挖掘,提高文化体验魅力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 品的需求不同。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他们对海洋主题 公园旅游产品文化特色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层次 旅游者的需求,各海洋主题公园在对其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对海洋主题公园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并 且能够将所在地的地域海洋文化融入其中,使海洋主题公 园旅游产品成为深受旅游者青睐的热点。 (三)把握消费者体验要求,进行产品的系列化设计开 发 要根据“资源、市场”的两极对应、“资源——产 品——市场”三位一体的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沿着体验化 的方向设计海洋主题公园系列化旅游产品。设计过程中要 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体验载体和基质的差异化问题。要充 分利用各地海洋主题公园所拥有的各项旅游资源,比如海 洋资源中的物产、地貌、风情、生产生活形态、特殊文化 形态和科学技术,设计出特色鲜明的活动体验产品,形成 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特色板块。二是准确把握体验需求 问题。消费者的体验需求是多样性的,包括娱乐性、知识 性、参与性、愉悦性、刺激性、荣耀感、冒险等。 (四)贯彻“科技兴旅”战略,加大海洋旅游科技投入 在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切实贯彻 “科技兴旅”战略,加大海洋旅游科技投入,广泛与国内 外有关科技单位合作,争取较大提高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 品科技化水平,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海洋主题公园可 持续发展的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几个方面:首先,要有重 点地推广一批成熟的先进技术,包括提高海洋主题公园管 理水平的电子信息技术、生态环境质量的清洁卫生技术、 资源与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提高决策科学化的评估技术 等;其次,要提高其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依靠科学技术 延伸传统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再次,要应 用新技术成果开发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高科技含 量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兴旅游产品,不断提高科 技进步对海洋主题公园发展的贡献率。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 2012-12-18 13:07:20 作者:http://www.ems86.com/ 来源 佚名.海洋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http://www.ems86.com/lunwen/html/?14632.html
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不大感兴趣的博文主题
热度 8 cutefay 2012-12-16 20:11
科学网上的博文主题五花八门,与科研人员工作生活相关,或者时事相关的主题向来比较热门。但我对有些话题一直兴趣不大,有些或许是自己现在对这种话题没太多经历和阅历的缘故,读起来没啥感觉。 与科研人员工作相关的话题中,基金申请、论文发表、SCI、如何做科研等这类主题我不是很感兴趣。有些人发文抱怨基金申请制度、科研评价等不合理、不公平,而我觉得作为普通科研人员在网上抱怨也改变不了现状,所以就对这样的博文不感兴趣。还有些老师在网上教学生和年轻学者如何做科研,循循教导,语重心长。这类博文我也不感兴趣,因为博文里说的都是大而空的道理,无非是要坚持奋斗、要善于思考、要勤奋等,所以从这类博文学不到啥东西。 与科研人员生活相关的话题中,教育孩子之类的主题我不大感兴趣,因为自己没孩子,就体会不到这类博文里父母的喜悦心情。而爱情、找工作相关的主题则比较感兴趣,因为这符合我这个年龄段的经历。 时事类评论的话题,我也不是很感兴趣,一般就是去随便看个热闹,看大家最近都关注啥。男人和女人在这点上似乎很不同。男人很喜欢高谈阔论,似乎国家大事或者别人的事情就像自己个人的事情那样关注,甚至有的人还为了这样不管自己的事情而与其他博友争论甚至争吵,伤了和气。作为一个女人,看到男人们的这种行为,觉得挺好笑的。随便看个热闹不就行了么,干嘛还要为此如此费心、费力、费神呢? 写情写景的散文和诗歌我不感兴趣,因为我没有太高的文学修养,诗歌觉着读着绕口,散文呢,看着婆婆妈妈地描写了一大堆,觉得中心思想不过就是表示为一句话,我更喜欢干脆利落地表达思想的文字,喜欢朴实的文字。 此外,不是本人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博文、科普博文我也不是很感兴趣,没兴趣去了解别人做了什么研究。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439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12-12 15:44
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检索分析这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可以了解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分析 检索条件: "医学信息学" 检索结果主题、学科、作者、期刊、时间、地区的文献分布如下: 主题 学科 期刊 作者 时间 地区 医院信息系统(10405) 数据库(主题)(8803) 信息存储和检索(4818) 计算机通信网络(4665) 信息系统(3895) 放射疗法, 适形(3823) 医学信息学(3813) 管理信息系统(3611) 自动数据处理(3368) 软件(3243)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2731) 医院自动化管理(6579) 科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4311) 放射疗法(2971) 卫生统计学(2419) 医用实验动物学(1876) 实验室诊断(1861) 医院组织与管理(1729) 医学教育与医务人员(1590) 医院及其管理(1499) 医学信息(西安)(1861) 医学情报工作(1057) 医疗卫生装备(91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778) 医学信息学杂志(754)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733) 中国数字医学(707) 医疗设备信息(566) 中国医疗设备(520) 医疗装备(505) 王伟(90) 罗书练(86) 郑萍(78) 王敏(78) 李莉(68) 王军(66) 李娜(66) 刘丽华(66) 黄正东(65) 许培扬(65) 2012(3612) 2011(5709) 2010(5650) 2009(4353) 2008(4154) 2007(4288) 2006(3234) 2005(2701) 2004(2008) 2003(1851) 北京(6190) 广东(4373) 江苏(3643) 山东(3014) 上海(2694) 浙江(2174) 湖北(2057) 四川(1712) 辽宁(1623) 河北(1602) 主题词 条形图 数量 医院信息系统 10405 数据库(主题) 8803 信息存储和检索 4818 计算机通信网络 4665 信息系统 3895 放射疗法, 适形 3823 医学信息学 3813 管理信息系统 3611 自动数据处理 3368 软件 3243 学科 条形图 数量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2731 医院自动化管理 6579 科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4311 放射疗法 2971 卫生统计学 2419 医用实验动物学 1876 实验室诊断 1861 医院组织与管理 1729 医学教育与医务人员 1590 医院及其管理 1499 数据来源 http://www.sinomed.ac.cn/analysis.do PUBMED数据分析 检索策略 Medical Informatics China 全球文献总量为287497篇,中国4144篇。 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第五名。 100,000 of 287,497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09 21,904 ‍ 2011 21,566 ‍ 2010 20,983 ‍ 2008 19,491 ‍ 2012 14,094 ‍ 2007 1,520 ‍ 2006 94 ‍ 2004 94 ‍ 2005 31 ‍ 2001 30 ‍ 2003 19 ‍ 2002 9 ‍ 2000 7 ‍ 2013 2 ‍ 1999 1 ‍ 1997 1 ‍ 1998 1 1 2 3 ... 10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nited States 34,173 ‍ Germany 6,275 ‍ United Kingdom 6,173 ‍ Canada 4,368 ‍ China 4,144 ‍ Japan 3,269 ‍ France 2,934 ‍ Netherlands 2,786 ‍ Italy 2,746 ‍ Australia 2,533 ‍ Spain 2,013 ‍ South Korea 1,657 ‍ Switzerland 1,446 ‍ Taiwan 1,247 ‍ Sweden 1,130 ‍ India 1,024 ‍ Brazil 968 ‍ Belgium 958 ‍ Austria 858 ‍ Denmark 793 1 2 3 ... 10 Term: China Description: The country China Synonyms: Chine, Repubblica Popolare Cinese, República Popular China, República Popular da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Cina, Volksrepublik China, China 分析结果 Top Years 年代分布 Publications 文献量 ‍ 2011 1,015 ‍ 2010 900 ‍ 2009 753 ‍ 2012 721 ‍ 2008 679 ‍ 2007 73 ‍ 2004 2 ‍ 2006 1 Top Countries 国家地区分 Publications ‍ China 4,144 ‍ Japan 5 ‍ Thailand 5 ‍ United States 3 ‍ Canada 2 ‍ United Kingdom 1 ‍ Qatar 1 ‍ Germany 1 ‍ Vietnam 1 ‍ Pitcairn 1 ‍ Libya 1 ‍ Iraq 1 ‍ New Zealand 1 ‍ Norway 1 1 2 3 ... 8 Top Cities 城市分布 Publications ‍ Beijing 941 ‍ Shanghai 642 ‍ Guangzhou 252 ‍ Nanjing 199 ‍ Hangzhou 180 ‍ Chengdu 178 ‍ Xi'an 140 ‍ Wuhan 139 ‍ Jinan 90 ‍ Changsha 90 ‍ Tianjin 89 ‍ Harbin 86 ‍ Chongqing 84 ‍ Dalian 75 ‍ Shenyang 71 ‍ Hefei 62 ‍ Shenzhen 54 ‍ Changchun 41 ‍ Nehe 36 ‍ Zhengzhou 33 1 2 3 ... 8 1 2 3 ... 47 Top Journals 期刊分布 Publications ‍ Sheng Wu Yi Xue Gong Cheng Xue Za Zhi 129 ‍ Plos One 104 ‍ Bmc Bioinformatics 80 ‍ Ying Yong Sheng Tai Xue Bao 79 ‍ Zhongguo Yi Liao Qi Xie Za Zhi 75 ‍ Opt Express 64 ‍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63 ‍ Ieee Trans Image Process 61 ‍ Eur J Radiol 57 ‍ 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B Cybern 51 ‍ Nucleic Acids Res 46 ‍ Bmc Genomics 46 ‍ Neuroimage 40 ‍ Protein Pept Lett 39 ‍ Bioinformatics 39 ‍ Ieee Trans Neural Netw 38 ‍ World J Gastroentero 37 ‍ J Med Syst 37 ‍ 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 35 ‍ J Theor Biol 33 1 2 3 ... 47 1 2 3 ... 528 Top Terms 主题分布 Publications ‍ Humans 2,317 ‍ Algorithms 1,269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005 ‍ Patients 1,004 ‍ Adult 727 ‍ Proteins 669 ‍ Middle Aged 664 ‍ Image Interpretation, Computer-Assisted 644 ‍ Genes 628 ‍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620 ‍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602 ‍ China 575 ‍ Animals 526 ‍ Aged 489 ‍ Computational Biology 448 ‍ Data Interpretation, Statistical 398 ‍ Asian Continental Ancestry Group 358 ‍ Diagnosis 347 ‍ Neoplasms 323 ‍ Image Enhancement 306 1 2 3 ... 528 1 2 3 ... 1085 Top Authors 作者分布 Publications ‍ Hu L 6 ‍ Wiedemann L 5 ‍ Chou K 5 ‍ Liu L 4 ‍ Li Y 4 ‍ Li Y 4 ‍ Wang L 4 ‍ Liu T 3 ‍ Mei S 3 ‍ Chen H 3 ‍ He H 3 ‍ Wang Y 3 ‍ Jiang X 3 ‍ Luo L 3 ‍ Lu Q 3 ‍ Han L 2 ‍ Zhao Y 2 ‍ Zhao M 2 ‍ Wang Y 2 ‍ Chen J 2 1 2 3 ... 1085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orld map network of top authors 数据来源: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fyuvjqgch8orIeIpI0 Important words 文献中重要词汇分布 Frq 1 informatic 4667 2 ontology 679 3 workflow 559 4 ehr 356 5 interoperability 345 6 web 1923 7 information 8168 8 ehealth 205 9 xml 245 10 technology 3770 11 bioinformatic 667 12 http 907 13 electronic 2287 14 online 867 15 usability 352 16 dataset 755 17 healthcare 1929 18 metadata 150 19 imia 143 20 cpoe 143 Affiliations 研究机构分布 frq 1 USA 3605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cs 1106 3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1071 4 Japan 954 5 Germany 755 6 New York 707 7 Boston 544 8 Columbia University 465 9 UK 402 10 Nashville 382 11 Department of Informatics 334 12 School of Informatics 324 13 Salt Lake City 316 14 China 309 15 NY 304 16 Pittsburgh 303 17 School of Medicine 273 18 Seattle 267 19 Institute for Medical Informatics 249 20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48 Topics 文献聚类 Frq Most recent articles 7508 1 Medical Informatics 4049 2 Internet 2242 3 Medical Records Systems, Computerized 1795 4 Algorithms 1761 5 Software 1606 6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1358 7 Computational Biology 1137 8 Computer Simulation 953 9 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 895 10 Nursing Informatics 738 11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731 12 Risk Factors 390 13 Informatics 360 14 Aged, 80 and over 345 15 Amino Acid Sequence 295 Not indexed by topic 6 Miscellaneous 5371 数据来源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AnneOTate_summarize.cgi?ID=31133t=fw=mc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发收藏(^.^)开会
treblestar 2012-12-11 19:39
【编辑元素】三星是如何高效开会 一、凡是会议,必有准备。 二、凡是会议,必有主题。 三、凡是会议,必有纪律。 四、凡是会议,会前必有议程。 五、凡是会议,必有结果。 六、凡是会议,必有训练。 七、凡是开会,必须守时。 八、凡是开会,必有记录。 九、凡是散会,必有事后追踪。 十、最后还要记住三个简单却很有意义的公式: 1)开会+不落实=0 2)布置工作+不检查=0 3)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引用地址: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3255-641222.HTML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提高开会的效益
热度 14 lubai 2012-12-10 16:36
【编者按】当你要寻找某位重要的商务人士,打电话过去,他的秘书给你最多的回复就是:“他正在开会。”假如他们没有欺骗你,那么,深陷重重会议的他真的在处理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吗?答案可能是这样,但更有可能他只是被某些问题重重的会议卡住了,卡住他的也许是离结束遥遥无期的超长会议,或是拖着所有不明真相的群众不肯放的无主题会议……让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会议问题,并听听管理人士的建议。 怎样的会议才算成功? 鲁白 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 会议按照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这几类:信息分享、员工激励、决策讨论。我觉得如果开会仅仅是做信息分享,大多可以以邮件的形式来代替,不一定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专门开会。我们在这里主要谈的还是决策讨论类会议的管理。对这类会议,有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对成功的衡量标准( measure of success ) 一般一个好的会议都会有所谓的“议题总结”。在会议将结束时,有经验的会议组织者会给大家过一遍会后一共有几个执行项目 (action items) ,每个项目由谁来负责执行( accountability ),用多少时间来完成( timeline ),什么是想要的结果 (deliverables) 。 但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怎样衡量结果,结果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比如,会议的一个执行项目是对员工做一次无记名调查,以得到其对领导最近一段工作的反馈。 3 个月后执行者要向董事会报告。成功的衡量标准,不是简单的员工意见汇总,而是要了解员工对公司在信息沟通,诚信度,及员工个人发展三方面的意见。调查要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员工参与。结果要向员工公布,还要与 2 年前的调查做纵向比较,及业内其他竞争公司的横向比较。最后,还要向董事会做出结果分析,及推荐改进措施。有了明确的成功衡量标准,执行者会知道如何去做,及对其的期望是什么,会议的结果才能落到实处。 参与度( engagement ) 会议的参与度会影响讨论结果的质量及执行。我曾经在美国政府的一个研究所工作,所里有一些混日子的资深技术员拖累了整个所的效率,但由于政府铁饭碗又不能开除他们。当时新来的所长召集各部门领导到外面开会,围绕如何处置资深技术员的问题,分三组讨论解决办法,每组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每个人都想办法,最后汇总并推荐一人代表全组,在全体会议上发言。几个小组提出的想法都很好,还有许多是不谋而合的,比如一个建议是给这些资深技术员单独置一个办公室,也不安排他们做其他事了(因为他们的不用心,做的“事”越多,研究所反而会“亏”得越多),他们感到无聊也许自然会离开。另一个建议是拿出一笔钱鼓励他们提前退休。还有一个建议是让他们提出自己想做也可以实行的有价值的工作。这样的会议参与度是空前的。后来所长给全所员工写了一封公开信,说根据各部门讨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开始贯彻如下措施,等等。我想他此前肯定也想到过这些方法,但是当这些略有强制性的决定由集体参与并决定时,比较不会引起反弹和冲突,也更容易被信服和执行。 达成共识与合作( alignment ) 好的会议最后要落到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上去。好的领导者应该给所有人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但不能让会议陷入无止境的争辩中,他需要在听取大家的意见之后做出总结和决定,让大家达成共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是让与会者复述这个共识,并在会后写出会议纪要,准确地表述该共识。达成共识后,个别原先有不同意见的人也必须服从执行这个共识。这也给外界送出一个信息:整个领导团队对该问题有明确的认识,立场一致。并且再让与会者在会后与他们各自的团队取得共识。 附文1: 会议“梦魇” ¾ ¾ ¾ 每一个糟糕的会议背后,一定有一个(或多个)更糟糕的领导者 潘芸 我曾经在墨西哥参加过“世界”级的青年会议( World Youth Conference )。其中一个分会议程是邀请来自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NGO 组织的青年代表和个人(因此最保守估计,参会者也得有 100 人)共同表决一些据说是“特别重要的”、涉及世界青年问题的条款草案,大概总共有 30 多条。 会议从下午 5 点开始,原本预定在拉美的饭点时间 8 点左右结束。没想到(或者应该说是果不其然),一直开到深夜 11 点半,差点成为我第一个碰到的“通宵”大会!一开始,每位参会者对每个条目的每个句子,不,应该说是每个词语都一一斟酌。比如说有一条提到“要尊重全球青年,包括男性和女性的权利”。我想这是多正常的一句话啊!不料一位来自阿根廷的代表举手说:“这里不好,应该写出‘男性、女性和第三性别者( the third gender )’……(此处省略三分钟左右的西班牙语论述)。”同声传译把这段“有科技含量的意见”翻译成英语、法语和其它不知什么国家的语言之后,大家再举手表决是否同意加入该词。每次举手都是体力活,因为得等着志愿者们人工数数,并计算投票有没有超过 2/3 。慢着!这时有位英语国家的代表提出还要考虑加入更高明的“跨性别者( transgender )”一词,直接“秒杀”阿根廷代表的提议,于是再投……正如奥巴马所说,民主有时是“吵闹、混乱和复杂的”。 最终,这个大会敌不过参会者的疲倦与饥饿,于是有了与许多虎头蛇尾的会议一样的结局 —— 大家用会议最后的半小时通过了倒数近 10 个条目,此时无论再有什么“性别”横空出世,大家也无心恋会了。关于会议的决议结果如何具体跟进和反馈等方面,反倒没有时间仔细讨论了。 一个孙悟空和一群猪八戒的“头脑风暴” 如果上述拉美人民的时间管理是世界公认的问题,那么“正面”典型一定非中国莫属。这倒不是自夸我们特别有效率,而是因为我们的会议通常走向另一个极端——没什么人参与讨论。 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习惯谦让,不喜欢“挑战”别人,尤其是对领导者,当然为开会节省了许多“争辩( argue )”与“达成共识( align )”的时间。一位朋友说,每次和他的团队“头脑风暴”,常常都变成他自己一个头脑在“风暴”。有一次他询问那些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员工:“如果把我们团队比做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你们觉得谁该扮演孙悟空的角色?”几番催促之下,他们终于出声了,纷纷表示领导您就是孙悟空,这位朋友苦笑道:“那难道你们各位都是猪八戒吗?”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大家不愿意参与,而是没有被给予机会。就拿上文所提到的青年大会来说吧,一个上百人的会议要保证每个想要发言的人都能站起来说几句,会议组织者是需要有容忍力的。万一碰到一个没耐心又没啥见识的组织者,一听到不同意见(跨性别是什么东西?)就把大家都“拍”了下去,也是有可能的。从这一点上来看,那个效率极低却容许每个人说出不同意见的大会还是有其令人感动之处的。听闻一位朋友最近也参加了类似的行业代表意见讨论会,在座代表们愣是一句“意见”没说上,讨论会变成了几位重要领导的报告会,这让他们很难真心去认同与“拥护”这类会议的决定。 会议参与度不佳的情况还有以下这些: 1 )一些领导者过早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使得与会者不敢再说不同意见。领导者不要急于表态,或者应当明确表示这只是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听到更多不同意见; 2 )在一些会议中,“马屁精”总会适时地跳出来,说一些明显是在附和领导意见的话。领导者需要设法来阻止这种行为。比如他可以反问:“你为什么同意我呢?”或“我想要听听其他人的不同意见。”或者直接无视他,而转向其他可能有更好洞见的人。 3 )有时候 20% 特别能说会道的人会占据了会议中 80% 的讨论时间。这些人确实有很好的想法,也擅长表达自己。但是一个 20 人的会议最后却变成了 3 ~ 4 人的讨论会,绝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头脑风暴”需要每个人轮流发言,并且确保自己的观点是此前没有提到过的,领导者需要想办法鼓励每个人参与讨论。 搞砸会议的管理者 每一个糟糕的会议背后,一定有一个(或多个)更糟糕的管理者。比如说: 爱自夸的领导者 : 和这类领导者开几次会,你基本就能把他从幼儿园折纸大赛到优秀家长会代表的全部获奖经历列举一遍。他们喜欢用的句型是:“我当年……”、“我的经验是……”其辉煌的人生经历中必定不乏社会名流的衬托,他显摆了这么久,这会也没法开了。其实,这反映了他内心空虚,没有以理服人的自信。 抢功劳的领导者 : 这类领导者倒是比较低调,他们爱倾听,基本不发言,不过在微笑地听你说完建设性的意见之后,他只用一句话就能让你瞬间石化:“你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我早就想到了!”遇到这种什么都“早就想到了”的领导者,谁还愿意多嘴呢? 靠强权的领导者 : 一个朋友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某高管来给他们团队开会。在座的程序员都对某款新产品的开发持有不同意见,可是当他无法掌控局面时,这位领导者会打断说:“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小组的?你是谁管的?这个问题不要讨论了,这是管理层的决定……”这些只知道用权力来强硬地推进会议的领导者啊……当时员工气得朝他扔橘子! 推卸责任的领导者:  我还见过把会议变成“批斗大会”的领导者。在一个跨部门大会中,领导者将近期营销工作的失误都归咎于下属,甚至还威胁会辞退他们。哪怕真的是下属的错误,一个好的领导者也应该在公开检讨自己的问题。更何况这次工作的执行得到过他的默许。会议成为了这位领导者某种“姿态”的彰显,让他失去了承认错误及重建团队信任的时机,使得会后人心惶惶。 附文2: 用 ADP 管理会议 Robert Gould 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人力资源总监 会议中的角色扮演 那些拖沓又常常跑题的会议是在浪费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为了提高会议的效率,我们正在使用一个有意思的管理工具 ADP (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oject ),它可以在一些讨论型会议中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解决会议的时间管理问题,效果很不错。 在会议开始前,每位参会者都可以报名担任志愿者,认领一个 ADP 中的角色,在随后会议过程里,志愿者们恪守自己角色相应的职责,参会者也要给予每一位角色充分的尊重。假如时间控制者( time keeper )说:“好的,这个议题讨论的时间到了。”那么就算你是老板也应该听从他的建议,让会议按照既定的计划继续下去。 不同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数来增减志愿者人数, ADP 的主要角色包括以下几类: 时间掌控者( time keeper ) 负责掌控讨论的时间。在一个提前给到大家的会议议程中,会写明各个议题将占据的时间,如果发现针对某个议题的讨论花费太多时间,时间掌控者就应该及时提醒大家时间已到。担任这个角色的人性格应当比较坚决,才可以果断地杜绝任何超时的开会。 奖励者( rewarder ) 负责奖励好的发言者。不能让大家觉得开会时人云亦云也没事,为了鼓励那些讲出与众不同的好意见的人,奖励者需要给到他们一些及时的小奖励,例如小饼干或者巧克力。我的经验是,那些极好的发言通常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奖励者的评判压力不会很大。 观察员( Observer ) 负责观察和总结大家的表现。每次会议中都会有一些心不在焉的人,玩手机或看自己的电脑,人虽然在场,却并没有认真听别人说话。碰到这些表现不好的人,观察员需要在每一个讨论部分结束后告诉所有人,刚才有谁没有认真参与会议讨论。通常观察员可以这样说:“嘿,各位,刚才的会议我们聊得很有成果,但要是中途杰克没有出去打电话,玛丽没有一直盯着她的电脑的话,我想我们会做得更好。”需要注意,观察员不对参会者发言的质量进行评判,他只需要保证大家“聚精会神”于会议就可以了。 守卫者( guard ) 负责守住讨论的范围,确保不跑题。守卫者需要在会议跑题的时候指出并把大家拉回来。这里还有一个延伸的概念,叫做“ 兔子窟( Rabbit Hole ) ”,每当讨论当中出现一个极为重要但又偏离本次会议主题的议题时,守卫者就会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兔子窟’,并把议题记下来,以备日后参考和讨论。 记录者( scriber ) 负责记录会议的决议。记录者需要在会议结束之后,总结每个人在会后需要完成的工作及时限,并发给所有参与者以便跟进。 牧羊人( herder ) 负责把大家按时“赶到”会场。一个持续几小时的会议往往有茶歇,牧羊人需要向时间掌控者了解好每部分的起止时间,在茶歇即将结束时催促大家回到会场。牧羊人要负责点名和催场,很辛苦,如果会议持续多日,应该每天指定不同的牧羊人。 喊暂停的人( breaker ) 负责向会议主持人建议适当的休息。如果他们发现有些与会者开始打哈欠或者精力无法集中了,就需要及时提议喊个暂停,以此来提高大家的效率。该角色并非必要,会议时间适中时,可以取消。 在平常的会议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大家没有意识到有问题,可能大家早就对某些发言的冗长感到厌烦,只是我们常常感到自己并没有站出来“守住讨论主题”、“控制时间”或“奖励某些精彩发言”的立场,赋予更多参与者们一些角色,既可以让他们感到融入了会议,又能让他们都担负起“会议管理”的职责。在以上角色中,我觉得守卫者和记录者比较重要。 让沉默的异议者现身 在一些会议里,我们常能看到几个意见相同的“多数派”侃侃而谈,说一些重复的话,不仅是对时间的浪费,更使得意见相左的“少数派”很难插话。为了帮助那些在会议中有不同意见却没有机会表达的人,我们可以试试 Fist Or Five (拳头或掌)工具。每当会议涉及一个讨论,如果一位参会者已经充分地论述了他赞成某个决定的理由,我们就可以使用 Fist Or Five ,让那些不同意彼得的人出拳头,这样就可以先跳过“彼得的队友”,直接去了解持不同意见者的想法,让不同的声音可以被听到,无疑可以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 【编辑元素】三星是如何高效开会的 一、凡是会议,必有准备。 二、凡是会议,必有主题。 三、凡是会议,必有纪律。 四、凡是会议,会前必有议程。 五、凡是会议,必有结果。 六、凡是会议,必有训练。 七、凡是开会,必须守时。 八、凡是开会,必有记录。 九、凡是散会,必有事后追踪。 十、最后还要记住三个简单却很有意义的公式: 1 )开会 + 不落实 =0 2 )布置工作 + 不检查 =0 3 )抓住不落实的事 + 追究不落实的人 = 落实
2217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看电影学PPT–来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的启发
热度 1 zqb625024295 2012-12-9 02:18
1、好电影不是靠堆积特效抓眼球。如果李安没有为电影注入思想,那么再美丽的3D效果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2、好的电影一定有能激发听众共鸣的话题,好PPT一定有能抓住听众的主题。 3、好的电影并非一定要面面俱到,李安讲透了人性,你的PPT讲透了什么? 4、最好的内容不必要在电影你拍出来,为别人留下解读的空间,最好的PPT也不需要什么都展示,要为别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5、李安肯用四年时间专注拍一部好电影,你肯为你的PPT付出四个小时不? 6、好的电影里面没有可有可无的道具,没有可有可无的对话,好的PPT里面也没有可有可无的修饰,没有可有可无的废话。 7、新导演往往从微电影开始入手学会讲故事,新手也不妨从7页一个主题的PPT入手学会讲故事。 8、电影最难的不是炫技,而是找到一条能在两个小时内抓住注意力的 线索,PPT也一样,不是长就不好,而是找对线索。 9、3D不是卖点,是3D完美支持了剧情的发展才是卖点。特效也不是PPT的卖点,是特效完美支持了PPT的观点才是王道。 10、今天的李安,过去是被老婆养在家的孤独小男人,在羡慕PPT高手的才能时,你是否决心开始忍受一段孤独的自我修炼? 11、早就功成名就的李安,却敢于选择挑战这种难以把握的题材,要成为一个PPT高手,你也得有不断挑战自己熟悉的制作方式的勇气。 12、 技巧是皮,故事是肉,情感才是那只能吃到你内心的老虎。电影如是,PPT亦如是。
个人分类: ppt心得|172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边芹:被策划的中国文艺(上)
liuxg99 2012-11-29 19:25
(如果不是被拉入或自愿投入这条“生产线”,作为创作个体,喜揭黑暗爱曝丑陋本无可指责,文艺这盘菜什么口胃没有呢?一国的文艺版图有一点黑色异色不过是丰富了颜色。问题在于,凡是西方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度,被引荐的产品标准就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地维持“道德卑贱”感的作品。为此并不需要整部作品以此为主题,那样就让人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操纵都来自细节,被挑中的也正是细节,只有细节可以潜移默化、在不宣告中进入人的潜意识。赋予细节如此作用的关键手法是长年有意识地接力,在各种主题、各类故事、各个作者的“丰富”外表下,是同类细节悄无声息、锲而不舍地在洗涤受众的头脑。这才是西方诸多“自由”神话的秘制方法!) 近日遇见法国一个重要文学奖的评委,其本人也是作家。我因今年的诺奖而好奇地问他怎么看中国得主的作品,他说不喜欢也看不下去,一如对前一位的作品。但这种话在公开场合他是不会说的,因为政治不正确。在这里,可以质疑政府的政策,却不可与西方统治集团针对敌对国的举措公开唱反调。这种“必须的一致”不仅包含内与外的界线,也含有“世界上层社会”(西方)对付“世界下层社会”的攻守同盟。 我由此就观察做一个粗浅的总结,在西方对近些年翻译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 文化层次高(学识渊博的作家、学者)、较少政治与文化偏见的人多不喜这些为营造“负面中国”专门推荐的当代作者的作品,不仅因为搞国际战略为主业的诺奖已失去影响和信誉,而且因为作品本身多为底层民俗加政治的演义,与西方自身衡量优秀文学的标准也相差甚远。西人(尤以法国明显)对文学大家的第一测试标准是思想者(一流作家多兼为哲学家、思想家),其次是语言天赋,最后才是讲故事能力(想像力)。比如若按法式文学档次划分,雨果的地位高于巴尔扎克,更远远高于大仲马,萨特、波伏娃则远强于萨冈。分档标准就是前者兼为哲学家、思想者,这是划分大作家(有的直接有哲学著作、有的浸透于作品)与作家的唯一尺度。只有对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通俗畅销书(科幻、侦探、言情、色情小说)作者,这一评定标准才倒过来。 与之对立认同这类作品的则多为活跃于传媒的意识形态专家、为西方国际战略服务的汉学家(只有这类汉学家可经常出书、上电视成为名人并被特意推销到中国,挺华的汉学家一般都被边缘化)、以模仿为业的都市小资,因为这群人早就习惯了被中国的丑陋喂养,吃别的东西都不香。这条专事经营对手丑陋的文化食品生产线,有它成龙配套的组织者、生产者、销售者,经上百年的营销和近三十年的促销,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供货者和消费者。 在从不给中国人免费礼物的西方,中国当代文学的被引荐之路(被翻译到西方)与中国当代电影的被选择之路(被挑到所谓“国际”电影节)非常不幸地“有谋而合”。这个“合”在中国这边是被动模仿,在西方则是统治集团为了制造“负面中国”这个长远大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有十足的耐心暗中策划的结果。只不过越到后来形成风气了,并成功搭建了道德优越感的平台,吸引了大批涌向“高地”的模仿者和投机者,让局外人看起来像是自然形成的。此乃“导演世界”至关重要的一手。 为“负面中国”布景并非仅出于我们一般以为的“心胸狭窄”和“本能排斥”,也不是西方某一国专门与中国过不去,而是世界幕后统治集团有意识地为营造“道德卑贱”铺路的。为什么要将中国维持于“道德卑贱”?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一是用于西方百姓。在非战争年代,维持民众对统治集团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家的负面情感,让他们保持警觉和距离,剔除他们可能自然生发的正面情感以阻止(无须国家禁令)其向往和投效。这种管理方法渗透于这些起源于游猎、海盗传统的文明基因里。这样做可以将百姓保持在一种不易被对方发觉的战争动员状态,保证随时随地“猎杀”对手的合理性。以此法坚守道德制高点比直接自吹自擂有效百倍,而只有占住道德制高点方能有效提升软实力,谨防对手的文化渗透。 二用于对手国百姓,是为心理解构服务的。从对手内部挑选艺人卒子以文艺创作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维持一国国民的“道德卑贱”感,是世界幕后统治集团瓦解那些能干民族最有效的办法,直接军事征服和文化殖民是行不通的,但这种办法需假以时日。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一点点向前推进,其间会有反复,就像昏厥者的短暂苏醒,但再反复,退不到原来的出发点,就这么一遍一遍、一层一层把你披挂几千年的道德优越感剥去。这鲜血淋漓的剥皮借艺术之手一代一代百年接力,被剥的人便没有了疼痛感和应有的警觉,甚至在艺术的感染下,形成一种自戕的愉悦。 三在国际舞台上为征服世界的剧本导演剧情、安排角色。赠予道德优越感和维持道德卑贱感是为导演剧情、安排角色设计的正反面,这就好比要控制一群人必须故意维持人群中那个最能干、最有可能动摇自己统治地位的人于道德卑贱,同时提升其身边反对者和周围依附者的道德优越感,长久经营会渗透人的潜意识,将虚构的真实变成真实,用细节取代整体,以达到孤立和弱化对手的目的,以此在“猎物”周边豢养可以干下手的“吠犬”和“鬣狗”。 下面就我较熟悉的领域举一个如何策划的具体例子。所谓“策划”就是先挑可供货的艺人,入选标准首先是针对产品的,中国人以为主要是针对人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标准从不明示只有挑选者心中有数,且跟艺术八杆子扯不上,而是以世界统治集团的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不同的国度和地区标准不同, 凡是西方视为敌人或对手的国度,被引荐的产品标准就是一个:直接或间接地维持“道德卑贱”感的作品。为此并不需要整部作品以此为主题,那样就让人一目了然了,所有的操纵都来自细节,被挑中的也正是细节,只有细节可以潜移默化、在不宣告中进入人的潜意识。赋予细节如此作用的关键手法是长年有意识地接力,在各种主题、各类故事、各个作者的“丰富”外表下,是同类细节悄无声息、锲而不舍地在洗涤受众的头脑。这才是西方诸多“自由”神话的秘制方法! 这也是作品入选的秘不示人的条件,他们有安插在中国内外的“侦探”深入中国的文艺界(电影、文学、绘画为主)进行细致筛选,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出版商、制片人、画商无例外地是为“集团”效力的,可不是各自为阵的商人或掮客,否则进不了这个高度垄断的“艺术国际”。 发现合适产品后才开始正式发掘生产者,如果供货人恰巧政治立场鲜明可充当叛逆斗士,尤其是体制内高官或其子弟,则会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这种时候无需供货人有多少艺术才华,以西媒统一强大的造“星”能力,指鹿为马即可。但若供货人正好皆具艺术才能,则锦上添花,“棋子”的作用就会成倍上升,因为被暗搞的国家对这类“棋子”毫无警觉或者束手无策。无警觉的跟着西方追捧,为匕首上面的花环欢呼雀跃;打压的会立刻陷入道德被动,何况有外部强权撑腰越压“棋子”越红。受众也易被挟带“私货”的作品感染,而不知不觉地在潜意识中被浸透“道德卑贱”感。“集团”以此法数百年来扳倒或削弱了所有无法直接军事征服的对手,而且毁灭对手自己还牢牢占据道德制高点。 我来告诉你2012年被有意长时间维持在法国艺术影院的是哪几部中国电影,其实这三部所谓中国电影是被列入2012年法产电影名单里的,法国官方认它们为法国片,因为都是拿法国人的钱、按法国人的需要拍电影,说得好听一点是中国艺人拿了订单为客户生产所需产品,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为敌视自己祖国的外国人提供宣传材料,为攻打中国的猎犬供应食粮。这三部电影被刻意维持在艺术影院超过三个月甚至达半年,它们分别是王小帅的《十一朵花》、王兵的《夹边沟》和《和凤鸣》。写到这里,有必要岔出去说一下法国有没有拿外国人的钱拍电影的人?有,不过看拿谁的钱。从美、英、德、加甚至日本领款拍片都可以,但从伊朗、中国直接拿钱拍片则不行,政权根本不必亲自动手惩罚,电影老板们和与之配合的传媒会做得杀人不见血。如果你拿对手钱还拍有损法国形象的电影,那就永远踢出影坛,从电影史上被抹掉(电影院、资料馆不会再回放你的电影,影像出版人不会再版你的录影带、碟片,电影史专家不会在书中记录你的存在。就有法国电影专家在写中国电影时,把不认同的中国电影人从电影史上抹掉)。对中国这样的国家,连去参加影展正面推销法国电影的人也被传媒封锁,从那里领的奖一钱不值,不要说传媒封,就是领受者自己也只字不提。 余下的话已不必多说,有兴趣的人自去对比吧。话说回来,光知道那三部片子“命好”而不见全局的人,还无法体会我说的“策划”,事实上在这三片受“宠”的同时,许鞍华的《桃姐》在法找不到愿意放映发行的,杜琪峰反映金融诈骗的电影《夺命金》无人捧场(没能进入主流院线)月内下市,娄烨电影《花》也同样命运,去年年底上映,很快消失。去年九月袁和平的动作片《苏乞儿》在巴黎上映一周就下市。这其中杜和娄都属于被挑中的艺人,各有各的被挑理由,袁则有好莱坞投资背景,否则作品进不来。但我们看到,在这个棋盘上艺术家提供最适用产品比做其他事更受到奖赏,一旦不供应所需产品,轻者冷落,重者抛弃。 这种对卒子的轻蔑不看到整盘棋也是体察不到的。比如前一位诺文奖得主在法已经再无人提起,与以前的得主待遇天壤之别,好象从未存在过,法国人甚至为作家以法国公民的身份得奖而倍觉尴尬,足见精英们深知“奖”的水分;在戛纳领了各种奖的中国影人也无一位(除去香港、台湾的电影人)在艺术影院和电影博物馆有常设作品(这是承认电影人的唯一真正标准)。娄烨近两年也遭虚捧实冷的命运,虚捧是因为他与中国官方直接冲突,实冷是因为他不再提供所需产品而紧追时髦,一会儿同性恋一会儿性自由,也许他只是描述他熟悉的世界,也许他以为这才是投西所好,但这不是人家真需要的产品,还拆了人家的台,因为这样的作品固然赶了西方潮流,但从反面也印证了中国开放自由到什么程度,与“集团”长久搭建的中国“封闭、落后、愚昧、贫穷、卑琐、压抑、扭曲、无个性、无个体自由”的布景极不般配。说穿了娄的作品可以搭建这个“人工布景”的细节太少,远不如比他狡猾的两头领赏的人。 “集团”邪到超出中国人的想像也即在此,他们深知究竟为什么给奖,也知道这是一次性用完就扔的“奖赏”,却作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搭建一个虚构的荣誉舞台捉弄被蒙在鼓里的中国艺人。在文艺领域给予中国人的荣誉,只有古典音乐、舞蹈、杂技这类难做手脚的是货真价实的。而音乐、舞蹈、美术一但冠以“现代”,水分就大了,“现代艺术”就是“艺术国际”为自己设计的饭碗和武器。写到这里心冷胆寒,得罪了一大堆既得利益者,在这正邪颠倒的时代,这可比得罪政权可怕,等于一条腿已伸进历史的墓葬。 看过上述这些影片的人,恐怕已能自己分辨前三部“旺市”和后四部“无市”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不是市场自然调节、也不是影片的艺术水准、更不是故事题材的吸引力或拍摄者的知名度决定了这几部中国片在影院的生命力,否则动作大片《苏乞儿》不可能还没晦暗枯燥的纪录片《和凤鸣》吸引人,充斥火辣性爱场面的《花》敌不过毫无新意、冗长做作的《十一朵花》,涉及最热门金融揭秘主题且是杜导一部佳作的《夺命金》敌不过《夹边沟》,电影艺术的杰作《桃姐》一家放映厅找不到而《十》片一映半年。只有全部看过这些影片,再将法国院线的节目安排对照起来看,才有可能看到我说的“导演之手”。问题是这只“高瞻远瞩”的手就是利用一般人很难有条件把握全局,更难有意识捕捉细节,而在关键节点暗中运作。 一般能在艺术影院(观众主要是知识分子)作“长期展品”的电影,都是特意挑选的“政治正确”作品或意识形态炮弹,单单因影片的艺术水平或题材的吸引力而由市场自然调节不下市的电影凤毛麟角。因为在这喜新厌旧、消费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长期维持一部电影不下市是亏本的,占时占地而经济收益甚小。所谓“长期展品”,就是上映一至数周因观众渐少本应自然淘汰的影片,却幸运地、有如神助地未遭遇市场的无情,而是被刻意保留下来,在一至数家艺术影院坚持一日一场甚至一周一场但持续数月至半年甚至更久(有长达一年以上或数年间有规律地间隔回放)的放映。我称这类好命电影为“长期展品”,在此请注意不要与上面提到的“常设作品”混淆:“常设作品”是赠予真正肯定的电影人的,一般以间隔回放的方式长年维持作者的知名度;“长期展品”则是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有时为浑搅视听,回放时他们会把这两类作品混起来搭售,但若“长期展品”的作者是界外之人比如中国人,则连这种搭卖的便宜也不给,因为搭卖可以获取观众对影片艺术水平的肯定。 2012年涉及中国获“长期展品”待遇的电影,除了前面说的直接由中国人拍摄的三部,还有一部意大利人拍的故事片《小威尼斯》,由于女主角是中国演员,所以也算是一部中国艺人自己参与维持中国“道德卑贱”的电影。这部描述一位中国偷渡女(赵涛饰)与一意大利人爱情的片子,之饱受推销成为“长期展品”绝非片中的异国之恋,否则反映同样主题的娄烨的《花》要浓烈得多,而是影片暗中丑化的与女主角格格不入的华人社团,这个帮助女主角偷渡及在意全部生活工作的华人社团被刻划成“黑社会”,全片只有两个中国人——与意大利男人有共同语言的女主角和她同样也背弃了华人社团的女同伴——是正面角色,衬垫这两个温柔多情的中国女人正面形象的是阴险、隐秘、从事不法勾当的整个华人社团。只有学会看细节,才能明白此片受追捧的真实缘由,而不会被弥漫于外的温馨与爱迷住双眼,整部影片并不以“反华”为主题,而是在“爱”的主题下由细节来反。也是因为这些细节它才被“文艺国际”选中,在“国际”电影节和西媒及其“传声筒”的吹捧下成为“杰作”和“名作”。这样一部暗搞中国人的电影在西方赚得满把荣誉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人自己参与还为“荣誉”敲锣打鼓。 局外人一般都以为这些“长期展品”是市场自然筛选的结果,是艺术作品自己谋得的生命力,本人在很长时间也信以为真,主要是真相信了西方向我们吹嘘的“艺术自由”和“市场经济”,难以想像还会有别的结果。这种暗手能长久玩下去,就在于没人想到这是人为控制的。谁来挑选、谁来控制放映时间(我们以为真正有发言权的是艺术家的才华,真正能控制放映时间的是市场)?各自“独立”的传媒怎么让其艺术批评人异口同声?艺术影院不是私营生意吗?它们为什么愿意做不赚钱的买卖?它们统一听命于一个神经中枢?若不是,怎么解释如此一致的规律性和目的性?因为长期留住这些电影的目的与经济利益已无多大勾连,在本来观众就少的艺术影院维持这类非营利目的的放映不但不赚钱还会亏。我们知道小本生意是经不起亏损的,那么谁来为这种亏损经营提供补贴?是制作或资助这类电影的“国际”基金?影院经理个个具有目标一致的政治觉悟?看似各自为阵的私营电影业在意识形态控制上又是如何组织得比一个所谓“极权”国家还要严密?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只有所谓“极权”国家才有能力控制到这样的环节。 此处的“意识形态控制”是指思想的操控,与道德无关,所以请不要将自己看到的实际属于“道德无忌”的东西与我说的“思想钳制”混为一谈,不要一看到女人裸体就联想到思想无羁,那在西方早已是两码事。我自己也是观察十几年后才悟透这一点的。思想越严控道德越放开,利用的就是一般人很容易将之混起来看,把自由降低成一种近乎感官的感觉,便可轻而易举地操纵人的思想。这是人性的弱点,在这一点上饱食诗书的和目不识丁的没有太大差别。西方常常在攻击对手时用这颗混合炮弹,利用有些文明道德上比较严谨,便扣以思想“专制”的大帽。这一招往往还很灵,很容易将对手打下道德平台,其实很多道德严谨的民族思想相当自由开放。但被打的由于看不清炮弹中的混合火药,有口难辩,只能自认“落后”,接手“道德卑贱”。而这一接手事关重大,实际是放弃了自身文明对世界的解释权。
个人分类: 人文|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什么不读博士?
热度 120 longtao312 2012-11-28 15:45
我为什么不读博士? 其实也不是不读,是暂时不敢读了。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直奔主题,希望对正在纠结或者即将纠结是否读博的师弟师妹们有所助益。 一、经济问题 读博期间经济太拮据,补助太少,尤其是像我这种农村出来的,家里父母年龄都 60 了,自己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至于读博后 30 出头还一个月两三千吧,别说买房子结婚,正常花销扣除后也所剩无几了。现在和女朋友都在一个三线城市工作,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有 8000 多,房价 4000 左右,便宜点的花园洋房也才不到 4000 。估算了一下,不读博,明年我们就可以买个 120 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了。平时生活也不至于太过艰辛。 二、年龄问题 我是 2010 年研三时考了公务员,虽然当时有想辞职考博搞科研的想法,但听了长者的话,还是乖乖上班了。去年又折腾了一次,考了中北清复中的一个学校环境专业的博士,但纠结了很长时间之后,最终还是放弃读博了。今年,又开始纠结了。毕竟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科研,我喜欢那种有想法,然后想办法去设计试验,去探索未知的过程。但是,今年痛定思痛之后,还是决定放弃。毕竟,我 1986 年出生的,今年已经老大不小了,男人三十而立的目标已经无法实现了,哈哈。 三、导师问题 也查了不少资料,中国也有很多牛导师,但是不是专业不太感兴趣,就是导师偏横向课题或者有行政职务。我读博的话,目标很明确,毕业了只想进高校或中科院,搞科研。不然再干公务员还不如不读。因此,基本不会考虑做横向课题赚钱的老板和搞行政职务当官的老板。找不到适合自己并因材施教的导师还不如不读。读博就为了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发表高水平论文(当然还包括如何写本子申请课题)。读博要学就学一种终身受用的方法,而不只是简单的发几篇所谓的 SCI 。不然,博士毕业就后续乏力了,想自立门户更是难上加难。 四、风险问题 假设今年考博,明年上学,博士毕业也是 4 年后的事情了。何况有些高校本身就要求 4 年毕业,或者老板还要延期,那就 5 年了。 4 年后如果自己加油,比较顺利的话应该可以混个正科级干部了,在我们这种小城市,这虽然也是芝麻官,但是日子还是可以过得优哉游哉的了。博士毕业进高校当个青椒,还要拿一个月 4000 左右的待遇,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不小吧!而且要保证博士期间比较高产,至少出好几篇不错的 SCI 才行,加上必须是本科 211 院校。否则,博士毕业也不能进稍微好点的高校了。那到时候找个什么样的工作真的就是一种巨大的人生风险,不得不考虑后果啊! 以上基本就是我暂时不敢读博的原因。我也经常和女朋友开玩笑呢,说要是真的想搞科研,等到 65 岁退休(估计到我退休的时候应该是 65 岁退休制了)后考个博士,自己搞科研发论文嘛。哈哈。这是悲观情形。乐观的情况下自己多挣点钱钱,争取 30 岁生孩子后再读博,哈哈。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332 次阅读|247 个评论
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费真的很重要吗?
热度 7 hmaoi 2012-11-22 02:11
最近正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与美国学者交流之间问及他们都有课题经费吗?回答是否定的。他们说,他们搞科研很难申请到研究经费,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在做科研课题,我又问他们,参加会议的经费如何解决,他们说:只要在大会或分组会议做学术报告,学校就会给予会议经费,一般是包干制。学校十分鼓励老师和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我这一辈子作为项目负责人只申请过两次科研经费,而且获得的经费很少。但,我却做了一辈子科研,有研究课题,有好的合作伙伴,持续有科研成果。说实在的,从事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需要的经费并不多,所以,我认为经费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能否找到好的研究主题,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研究到一定的程度,好的idea会源源不断地涌现,研究论文也会越写越好。而反之,如果没有好的研究方向,没有好的研究基础和积淀,纵使有很多科研经费,最终也是浪费资源,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凑一些“成果”结题交差。我相信,我国科研经费的浪费是十分严重的,记得我有一次去财务处报销科研费用,他们说我使用经费很节约,他们还说,现在这个年头除火葬场的费用不好报销以外,什么都可以在科研经费里报销,虽然,说这话的人是刻薄了些,但是,这不得不引起人们深思,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加强监督和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篇博文提到文科项目的经费不应该用于立项而应该用于成果奖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745 次阅读|15 个评论
第五届中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举行
四面山 2012-11-19 20:59
本报讯 近日,第五届中国辽宁国际镁质材料博览会(以下简称“镁博会”)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开幕。多位省市领导、行业专家及国内外约5000位客商代表参加开幕式。 据了解,展会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做强特种资源产业”为主题,有近200家企业参展,设11个展区、500个展位,主要展示国内外镁质材料、硼、滑石、膨润土等系列产品、技术和相关设备。 其中,在工业特种资源产业发展论坛上,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韩恩厚等18位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针对镁质材料、硼、滑石、膨润土等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作学术报告;同时举办工业特种资源行业科技项目对接会,来自省内外多家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项目推介,并与参会企业交流洽谈。 (周峰 寇洋) 《中国科学报》 (2012-09-25 A4 综合)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纳米科学技术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最多的美国高校
热度 3 Wuyishan 2012-11-1 11:21
以纳米科学技术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最多的美国高校 武夷山 以纳米科学技术为主题的博士论文最多的美国高校, 1999 - 2009 学校 博士论文篇数 占 206 所高校产生的纳米科学技术主题博士论文总数比例,% 麻省理工学院 184 3.83 加大伯克利分校 153 3.19 西北大学 139 2.90 佐治亚理工学院 137 2.85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36 2.83 伊利诺伊大学厄尔巴拿 - 香槟分校 117 2.4 密歇根大学 106 2.21 斯坦福大学 96 2.00 明尼苏达大学 95 1.98 康奈尔大学 94 1.96 里斯大学 94 1.96 加大洛杉矶分校 88 1.83 普渡大学 86 1.79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85 1.77 伦斯勒理工学院 79 1.65 弗罗里达大学 78 1.62 北卡州立大学 77 1.60 哈佛大学 75 1.56 加大圣巴巴拉分校 72 1.50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63 1.31 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 61 1.27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54 1.12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54 1.12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53 1.10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52 1.08 总和 2328 48.49 来源: James P. Walsh , Claron Ridge ,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nanotechnology: Characterizing American dissertation research, 1999-2009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2, 34 (2): 127-137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4483 次阅读|5 个评论
今天听了珠海学术活动周的主题报告感受
热度 4 Babituo 2012-10-30 18:43
翟副司长的报告信息量很大, 珠海今年的科技气氛不够浓,300来人的报告厅都没坐满. 听了报告说,我们低端守不住,高端上不去,感觉我们的科技形势很严峻, 企业主体,创新突破,听起来方向很正确,决心很大. 说到科技人员流动到企业的风险阻碍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似乎很有道理, 但作为一个在中小企业做了二十几年,一开始就下了海的科技人员. 我听了这话有点难受. 难受的原因,似乎只有在象牙塔的科技人员,才是科技人员. 中小企业创新难,生存都难,还要创新,多不容易. 但还是要创新,不创新,更没有出路. 中小企业如何创新? 做高精尖大项目,不可能. 抓住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狠命地做到极致,或许是个办法. 就得这么干.
个人分类: 信息探索|3194 次阅读|8 个评论
HU研究组成立五周年庆典
热度 5 hagmhsn 2012-10-30 11:31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有时候自己都忘记了“今夕是何年”。暑假前的一次聚会上听得几位研究生在神神秘秘地商议着什么,便随口问了一下是他们商议的主题。其 中一位同学面露难色看了看其他几位,然后说,既然胡老师问起了,我们也不好再隐瞒了,我们在筹划办一场研究组建立五周年庆典,纪念HU研究组这五年来的成 长。我想了想后说,也好,不过不要花费你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以后我方意识到,自己开始招生做科研已经过了五个年头了。 时间还是不紧不慢地走着。老生毕业了,新生来了,今年下半年多了一门本科生课程,还是一周双课,同时我又被任命为本科生的班导师,还要分点心到奉贤校区那 边。一时间一大堆事情聚集在一起,让我疲于应付。九月中旬时分学生们问我庆典晚会的日程安排,他们想办在九月底(可能想一道为我庆生吧)。可惜当时手上有 两篇文章在改稿,无法分心,我说还是推迟到十月份吧。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十月份是华理六十周年校庆季,学校里所有的事务都要为校庆让路。组庆当然不能抢校庆的风头,我让他们将时间安排在校庆之后,月底之 前。总策划SSY同学最后决定,庆典的时间定在10月26日,星期五。这个时间可以同时照顾到已经毕业且在上海本地工作的同学。 10月26日是一个平凡而又忙碌的星期五。参加完化分学院两位博士生的答辩会,时针已经指向六点。我谢绝了他们一道吃晚饭的邀请,匆匆赶回家。爸爸妈妈听 说我们组要举办成立五周年庆典,也想过来看看。他们对学校里的地理还不很熟悉,我自然要回去接一下他们。走过来的路上,爸爸问我庆典晚会有些什么节目,我 说,我也不知道,晚会都是研究生他们策划的,你们就过去看个乐呵就行。其实,我知道爸爸妈妈并不在乎有什么节目可看。他们过来参加庆典主要是想感受一下自 己儿子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事业。 当我们一家五口人出现在教工活动中心门口时,学生们都欢呼起来了。之前我没有告诉他们我会带着全家人过来的。当然,他们也应该会体会得来,这样一个重要的 时刻我怎么会不与家人分享?儿子没见过这样的阵仗,一下子给吓得哭起来了,我忙把他从婴儿车中抱出。这一幕又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在笑声中,我们走进了活 动会场。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除了我自己的研究生外,还有一大半我不认识的,看起来都是本校的研究生了。 晚会的是在本学院一位研究生的吉他演奏中开始的。接下来的舞蹈,视频播放,游戏个个惊艳。爱人在一旁说,想不到你的学生都是这样的多才多艺,我回应道,我也没想到。 晚会中间时分,我也被拉上了舞台。先是一段表演,是几位毕业生指定的节目,我自然不好推辞。表演完毕正要下台去,却被他们叫住。他们先是请出一位“神秘” 的嘉宾,一位来自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在晚会进行时分,这位同学画了三张速写。一张对应我的正装照,一张对应我的表演,还有一张是我们一家三口。接着他们又 抬上来一个大蛋糕,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准备的,为我们研究组庆祝五周岁生日(回头我翻了翻以前的组会纪录,发现我们组的第一次组会是在2007年10月 26日开的,不知这是天意还是巧合)。切好的蛋糕与会所有人一起分享,这个温馨时刻让人心里暖融融的。主持人接着宣布组庆的重头戏,为胡老师颁奖!我很荣 幸地从学生代表手中接过奖牌,那是一个仿08奥运金牌样式的奖牌,上书五个大字“最佳老师奖”。最佳老师不敢当,我愿意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晚会的精彩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三个小时的欢庆凝聚了同学们的无数心血。在这里我就把当时的节目单列一下吧。感谢庆典的总策划SSY同学,艺术指导HAO同 学和ZXM同学,感谢所有已经毕业和在研的研究生,感谢参与本次HU组五周年庆典的所有人~~和你们在一起,我永远快乐永远年轻。 SSY同学将晚会上展示的五段视频上传的网上和大家一起分 享。 HU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3ODIzMTAw.html 暖场介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3NzU5OTYw.html 现役展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3OTA1NjUy.html 一天的生活: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4MTA0NTg4.html 友人祝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4NDE3NTYw.html HU组五周年庆典晚会节目单 暖场音乐(在他乡 如果这都不算爱) 嘉宾:张旭(材料学院) 刘剀(资环学院) 王佳玮(材料学院) 开场舞 燃烧吧 表演者:张仙梅(M12) 郝士婧 (M12) 陈淑丹 (D12) 董璐花 (M12) 陈瑜 (M11) 朱秀娟 (M11) 朱勤 (D12) 张宇轩 (M12) 王友付 (D11) 李志文 (D08) 邓胜 (D10) 孙士元 (D09) 对唱 渡情 表演者:支键 (D08) 陈争艳 (M08) 小品 非诚勿扰 表演者: 朱勤 (D12) 陈淑丹 (D12) 董璐花 (M12) 朱秀娟 (M11) 陈莹莹(M09) 张宇轩 (M12) 王友付 (D11) 李志文 (D08) 游戏 我来比划你来猜 独唱 男旦 表演者:宋德朋 (D10) 葫芦丝演奏 月光下的凤尾竹 表演者:胡爱国(PI) 游戏 一站到底 爵士舞 表演者:郝士婧 (M12) 张仙梅 (M12) 陈瑜 (M11) 朱川川 (M11) 支键 (D08) 邓胜 (D10) 戏曲串烧 表演者:陈莹莹 (M09) 王伟 (M10) 李菲 (M10) 杨恒 (M10) 游戏 谁是卧底 合唱 相亲相爱一家人 表演者:宋德朋 (D10) 邓胜 (D10) 朱川川 (M11) 陈瑜 (M11) 王伟 (M10) 李菲 (M10) 感谢以下人员的大力协助: 舞台灯光 音乐:蔡挺威(材料学院) 张旭(材料学院) 现场摄像:曹旭光(材料学院)陈勇(材料学院)朱宏业(材料学院) 视频制作:张苏周(机械学院) LOGO 设计:马颖云(艺术学院)
8222 次阅读|7 个评论
关于博客的困惑
热度 4 Greg66 2012-10-29 22:39
科学网上的这些大腕,怎么处理写博文与写严谨科学论文的时间分配关系?每个博客都是怎么定位的主题?读者不知怎么定位的主题,从哪里开始读起呢?我真是佩服他们。我看了几位著名博主的博客,还真没弄明白这两个问题。还有一个我这个年龄的人不该提出的幼稚的问题,哪来的读者呢?他们太有才了!我这个博客,大多是我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学生支持的,其他的读者似乎不太多,也就是说我太没才了。。。没法比。我这个博客已经信心写下去了,教学要用。。。
个人分类: 12|3317 次阅读|8 个评论
孤魂老师看过来:宝藏在这里
热度 7 cosismine 2012-10-28 10:18
孤魂老师看过来:宝藏在这里
此图来源:Raf Guns, Yuxian Liu* and Dilruba Mahbuba (2011). Q-measures and betweenness centrality in a collaboration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informetrics. Scientometrics, 87(1), 133–147. 这是一个学科的国际合作结构图,节点是作者,如果有合作,作者之间就有链接。这里的节点可以作为路标,而链接可以作为之间的路径。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标注路标,用其他的联系来建立路径。无论如何,顺着路径,我们可以走遍这个科学知识创造过程所形成的人类智能空间。人类智慧的宝藏肯定在其中某个地方藏着,SCI给您提供了工具了,能不能看到,或者能不能挖掘出来,就看您有没有本事了。就正如铁矿石,原本来也不过是个石头,能不能提炼出铁,还看您有没有孙悟空的本事,在炼丹炉里能不能炼出火眼金睛!拿出真本事来!您还没有冶炼的技能,就说铁矿石里没有铁,实在没有理由。而您发现不了宝藏,也是您自己功力不行,手不利索你不能埋怨袄袖啊。 看到孤魂老师的博文,颇想说些什么,只是病着,实在不能成篇大论一番了,所以,还是贴一篇旧文吧。原文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244748 SCI创办人Garfield和我在西班牙 Journal of Informetrics的主编Leo Egghe和我在比利时 SCI所能告诉科学的 12届国际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会会议昨天结束了。里约热内卢热带海洋性气候再次点燃了人们对科学计量学的热情,美丽的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 Copacabana and Ipanema)敞开自己的胸膛为科学计量学两年一次的盛宴烹制了最美味的佳肴,余味未尽的人们又开始找拾各种材料,去构筑科学计量学的未来了…… 正是为科学计量学说些什么的时候,我也终于忍不住要为科学计量学说些什么了。前一段时间,有关 SCI的争论在科学网上喧嚣甚盛,鸡肋说,害人说等等不一而足。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科学计量学的大家不来说些什么,毕竟SCI奠定了科学计量学的基石,对这个基石的践踏直接损害着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 我相信每个科学家都是天才,聪颖而且勤奋,做研究都有灵感,文思泉涌,运筹帷幄,做点科学发现这种小事情如探囊取物,小菜一碟,根本就不在话下。然而灵感从何而来的呢?凭空而降,就降到你空空的脑壳里?很多年前看到一个对好女人的比喻,说好的女人是一条辅助线,给人灵感……因为这条辅助线,我们能把问题构架看得清清楚楚,问题的解油然而出。我想科学发现也要这条辅助线架起你的科学构想吧,而这条辅助线凭空架构得起来吗?也必须架在现实存在的两点之间吧。 SCI不过就是构筑了科学上这种现实存在的可以互相连接的两个点,你没有本事在这两点之间划出一条得体的辅助线,不去问问自己怎么没有本事,怎么就埋怨SCI是鸡肋呢? 我想各位科学家在科学发现时,总要有基本的逻辑原则吧,必须要用这种逻辑原则来坚定自己的信仰吧。有了这种信仰,大家才会在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某种内在的规定吧。如果没有基本的逻辑原则,和由这种逻辑原则所进行的推论,居里夫人会坚持不懈地在大山似的废弃物中地提炼那相对而言几乎不存在的一点点镭? SCI之于科学,也就是对科学交流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和途径进行忠实的记录,并对其中所可能存在的逻辑原则进行研究,推动科学发现并加速这个科学发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使大家的科学发现尽快受益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我不知道这样的一个东西,怎么就害人了呢? 我承认灵感有时候也来自直觉。读研究生时有个晚上突然屏气凝神,去感觉同寝舍正在热恋的小妹,突然就觉得他们要分手了,第二天回老家前特意关照她命中注定的事,来了就坦然接受。并关照另一个姐妹在她失恋时多照顾一下她。大家都说我简直是杞人忧天,几乎要骂我神经病。但回家几天后,就收到有关他们分手的消息……有时候我也做梦预见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并循着梦的启示去做事,但如果没有几十年的情感体验,没有日思,怎么可能有这种顿悟?直觉其实是更深入地和对象结合起来才产生的,所以,来自直觉的灵感一点也不排除我们对科学交流和传播甚至发现进行更深入地描述和刻画的作用。 无论如何, SCI所体现的思想,或者原本的出发点只是这么简单。加菲尔德在初初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世界上只有普莱斯一个人明白他的思想。大家不否认从无到有是真正的创新吧,大家肯定也知道创新多么艰难吧,只有一个人理解的思想要实现的难度,大家可以想见吧。那时候他去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压根就没有人理他。他一再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给人们解释他的思想,总算申请到一个风险投资,才把他的思想化为现实。从点点滴滴做起,创举了一个时代,也创造了一门学科:科学计量学。所以,虽然他已经八十有余,想起他,我总觉得他是一个小孩,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前面,也不管穿鞋没有,站起身来就跑着追去了( http://cosismine.blogbus.com/logs/7442542.html )。 科学计量学就这样被赤脚的加菲尔德构架起来了(当然还有能理解他的普莱斯)。之后很多人在技术上发展和充实着科学计量学,在 White有关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发展图谱的经典文献里,他说80年代Leo Egghe和(Ronald Rousseau一起)把数学引进来,使这门学科有了逻辑和理论基础,他们后来被称为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学派创始人。 有幸曾聆听 Leo上过课,给我们讲他成长中的故事。他刚开始发表论文时,人们都说他的论文和我们这个学科不相关,建议他投别的期刊。后来Elsevier委托他为一个期刊出一期有关科学计量学的增刊,他就把这件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结果无论是下载率还是引用率,增刊反而比正刊引用高,Elsevier看到商机,就委托他办一份有关信息计量学的刊,他就专门刊登用数学来描述科学传播和交流以及科学发现过程中的规律的文章。把科学传播和交流中的逻辑原则阐述得尽善尽美。后来他办的这个刊物被某个公益评价机构评价为最优的新办刊,也被SCI 收录,而且,第一次收录就进入LIS类的第二区。两个不同的评价体系都评他为优,总有些道理吧!如果说加菲尔德是科学计量学没有穿鞋的小孩,匆匆忙忙地搭起科学计量学的构架,Leo Egghe和Ronald Rousseau则是科学计量学界西装革履、穿戴整齐的设计师,把科学计量学设计成一个严谨得有逻辑原则可循、完善而且美丽的学科。 饶老师说 SCI害人,我想这实在没有道理,SCI本身只是描述科学本身的架构和其间的逻辑关系的,害人的是用SCI错误地评价人,是科学家本人所进行的错误研究。然而什么样的错误评价不害人?不害我们这个社会,不害我们所钟爱的事业?为什么饶老师用SCI 害人做题目啊?比方黄万年,是被人评价错的,不是 SCI,为什么饶老师不用何时专家害人做题目?或者何时领导害人?何时院士害人?何时人害人? 人评价也可能错啊,前些天看到周老师有关期刊走眼率的文章,谁又能说我自己看人看事从来不走眼?你看看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文章有多少曾经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过 ?记得有一个拒绝了一家诺贝尔奖论文的杂志知道自己曾拒绝过如此重要的文章后,还把所有自己拒绝过的文章都重新审理了一遍,他们是专业审稿的,尚且难免走眼,我们凡人,怎么能看得那么透?我们对已知的世界知道得再透彻,对未来却是变数啊,怎么就能确知这样就一定对的,而那样就一定错的?SCI错了,可能,很可能,在科学史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只是为正确铺平了道路而已。那么不以成败论英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现在的评价只是要成果,而不管成果后面种种失败的探索,弄得大家都是弄虚作假。就如同我们国家对科学工作的报酬不是付给工作的,而是通过SCI文章来奖励,文章是科研工作的产品,而不是工作本身,科研工作本身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必须要容忍一定的失败,失败了,就不需要为这种工作支付报酬了吗?科研工作没有合理地被社会付酬,整个的评价体制都有问题,怎么说是SCI的错误呢? 相反, SCI旨在促进科学的有效交流,这种有效交流是避免我们失误办法之一,如果黄老师的时代有SCI,他的思想能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如果论证足够有力,能够能够说服大多数科学家和民众,如果项目是由科学事实而不是由政治立场来说话,至于让一个如此赤子情怀的人如此悲情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么?他至于因为正确而受到批判,一辈子不能传播自己的思想了吗?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交流,这才是悲剧的根源。而促进科学的有效交流,正是科学计量学 所致力的事业。 我一直很喜欢饶老师的博文,其间所蕴藏的建设性的批判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广泛缺乏的,我忍不住把他比作当代的鲁迅,我也只是试图解释一下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真正内涵,科学网上有关科学计量学的大家很多,我的理解可能难免粗浅,但希望能让大家真正认识一个学科,并对这个学科,和对任何别的学科一样保持尊重…… 附三张照片,表示我个人对三位开拓者由衷的敬意,坚定的追随,希望有一天能真的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点什么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5358 次阅读|8 个评论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寓言张力
热度 6 yurongming 2012-10-24 13:47
电影《看上去很美》是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导演张元,影片于 2006 年正式上映。拿影片与原小说相比,无论故事的内容还是情节的发展都做了较大的改动,特别是在思想上拓宽了小说中故事的内涵,赋予原小说所难以企及的深度和张力。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部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因沉重主题的需要,从头至尾弥漫着一种怪诞和阴森:漫画式的呆板的人物群像,不断重复的机械行动,恐怖的音乐,妖魔化的特写镜头等等,使人恍如游历地狱般的感觉。 现在,让我们暂且撇开电影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一起来品味这部电影的深厚蕴藉: 一、 沉痛的寓言 寓言一:“剪刀”的威力 。电影的开头,三岁的方枪枪在爸爸的护送下第一天来到幼儿园。爸爸走后,兴许第一次感应到一个人被抛弃到这世间的惶惑与孤独,方枪枪大喊大哭,疯似地跑出去想找爸爸。这时,伴随着阴森恐怖的音乐声,幼儿园的李阿姨手上拿着一把剪刀出现了,画面上剪刀的镜头寒光闪闪不断放大,震撼住了方枪枪,也震撼了每一位在场的观众。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镜头。众所周知,当代中国在政治上从未忽视过对思想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和控制力,从“胡风案”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 80 年代前、中期曾稍有放松,但出于变幻莫测的政治气候及知识分子的警觉,每个知识分子的心中无不有一把“剪刀”寒光闪闪。对此,我们从雷达的评论可略见一斑:“就普遍意义上的当代文学而言,它依赖意识形态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文学规范和体系,并没有如有些研究者乐观估计的那样,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已经销声匿迹, 我们认为,在承认这些规范和体系因特殊年代附属政治而对文学造成的广泛伤害 之外, 它所具有的公约性在去除时代所携带的意识形态之重 后,依然守望着‘新世纪文学’的精神平台……”。 ① 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影响的严重后果,那就是当代中国文坛的集体“被阉割”,纵偶有扑腾,也时时活在“被阉割”的焦躁与恐惧之中:要么就是像庄之蝶将雄风展现给女人(贾平凹《废都》),要么就是像王小波朝天怒吼,炫耀自己还没有“软掉的鸡巴”(王小波《青铜时代》),要么就是扔出自己一大堆的死臭虫、死蟑螂(残雪《苍老的浮云》)——哼,你能脏我我不能脏你吗?要么就是以讥笑最愚蠢的白痴为深沉(韩少功《爸爸爸》),要么就是徘徊在“死亡的墓地”前绝望地挣扎(阎连科《日光流年》),要么就是与世俗的“大道”同化(阎真《沧浪之水》)……。 80 年代以来整个中国的文坛就如陷在政治污井里的青蛙,忘记了真实的天空究竟有多大。(当然,我所列举和批评的作家作品只是针对它们的有所偏激和不恰当,而且,他们的价值也远远超过那种“太监式”的文章,事实上,王小波就是我最尊敬和喜爱的作家之一,现在是,以后也将永远是。)也只有从“剪刀”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深厚表达。 纵观整个当代中国文坛,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一直到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与晚生代文学……,并不是没有偶尔的佳作——特别在诗歌领域,但是,就整个主流创作群体而言,不管有多高的艺术技巧,也掩盖不了思想的苍白和无力,掩盖不了软弱的呻吟、献媚的阿谀、病态的呓语,掩盖不了愤激的、冲动发泄的怨恨和怒气。他们神经质和下意识地拒绝了崇高与壮美,拒绝了纯真与梦幻,因为他们害怕揭起那血淋淋丑陋的伤疤! 无疑,那一把“剪刀”也在影片导演张元的心里挥之不去。与原小说相比,电影避免了一切敏感的政治话语,连一些杯物用具也刻意回避,但是,它不应该让根本无力承担的天真的孩子,去“全力承担”这一过于沉重的主题。我们只能说表示理解,因为它不可能用孩童天真的话语去戳穿那“皇帝的新装”,不可能借助孩童天真的困惑去揭开那污浊的现实真相。因此,它在深刻揭露的同时也把自己交给了背弃,背弃了真实与美——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 寓言二:“吃人”的故事 。幼儿园的李阿姨为了让孩子们听话,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了一个恐怖的故事:谁不听话谁就会被妖魔吃掉。电影情节与原小说有较大的差距——原小说写的是孩子们觉得李阿姨像特务,但结果很相似——孩子们趁李阿姨睡觉时窥视她,并想用绳子把她绑起来。电影画面反复展现李阿姨讲故事装扮妖魔吃人时恐怖的样子,又增加孩子们晚上睡觉害怕得哭起来、躲起来,生怕被李阿姨吃掉的场面。这样的安排,使电影生发出比原小说更深广的意蕴:“ 中国农民过着糊口经济的生活,他们中间的知识分子同样不懂得这个问题。他们从糊口经济的立场出发,在土地革命的旗帜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结果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回过头来,以强力来打破糊口经济,代替圈地,代替羊子吃人的是在饥饿状态下上山炼铁,与 7000 万人的大兴水利,而且,还要在政治上给以资本主义自发的称号 。” ② 拿电影与原小说相比,小说描写了方枪枪等小朋友相互炫耀谁的爸爸杀过的人最多,当方枪枪听爸爸说居然没有杀过一个敌人,不禁对他大为失望、大为鄙夷;还写了他们的立志和幻想:长大以后多多杀敌人……小说借助反讽的手法,辛辣嘲笑了那种残酷冷漠、灭绝人性的伪善教育。最终,两者殊途同归,电影与小说都昭示了拯救教育的严峻话题。一如鲁迅用《狂人日记》揭露了几千年旧中国的历史,透过电影,鲁迅的话再一次在我们的耳边深深响起:“救救孩子,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 寓言三:“庄严”的敬礼 。电影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一列士兵在教官的口令下不停呆板地重复行举手礼。这个镜头与幼儿园生活画面交织在一起,与幼儿园里集体上厕所、集体洗屁股、统一睡觉、统一起床等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深远的寓意——中国式的教育。可以说,这是电影与小说一致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吃人的故事”就饱含了对“中国式教育”的深重忧虑。 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木偶式的教育,以绝对服从、不许思考、不许怀疑为第一义。仅仅出于政治的考虑,把一个乌托邦的思想悬为天下第一,一个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理念标榜为绝对的真理。但是,无情的社会现实往往使中国的“孩子们”很早就“懂得”,原来谁最有权力,谁的思想就是天下第一;原来,要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去图谋自己的私利——这就是“真理”。可是,人毕竟不是任由摆布的木偶,强制统一的结果, 60 、 70 年代红卫兵那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语言、统一的行动,已经给了我们足够鲜明的教训。与西方相比,我们也常会抱怨,中国的孩子没有天真、没有灵气、没有创造、没有活力,可是,中国式的教育,你究竟哪一天才能够真正地清醒!中国式的教育,你究竟哪一天才能够让人真正作为一个人活着,还给他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二、电影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商业化趋向及共同的困境与弊病 1 .商业化趋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一样,其商业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一部严肃主题的作品,这部影片毫无必要地展示了过多的小孩子暴露和亲密的镜头。因为这样的画面,在电影刻意渲染的那种阴森恐怖的环境下,确实难以让人感受到孩童美好纯真的天性,反而会让人觉得邪恶和荒诞。 2. 困境与弊病 。毫无疑问,“剪刀”给中国文艺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阻力,一如萨特所说:“ 文学不是一首能够和一切政权都合得来的无害的、‘随和的歌曲’,它本身就提出了政治的问题;写作就是为一切人要求自由;如果作品不应该是愿意被其他自由所承认的自由行为,那么作品不过是一堆卑鄙的无聊话罢了 。” ③ 但是,除了期望国家能正视政治道德话语体系与现实生活严重背离而引起的普遍的精神危机,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给予文艺创作一个真正宽松的环境,所有的文艺工作者也必须深刻反思当代中国文坛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弊病:“ 是的,我们最欠缺的仍然是思想的穿透力,但这种穿透力不可能通过牺牲诗性来获得,这种思想的魄力并非西式观念的中国式转述,而应是扎根本土,饱含感性、灵魂和血肉,与中国当下的人文命题紧密结合的一种形象的力量 。” ④ 其实,这部影片算是一部有深厚穿透力但同时又是失败的作品,因为他漫画式的手法和过于夸张,脱离了小孩生活的真实情境,处处显得主题先行。为了彻底根除这一弊病,回返文学的“本真”,我想,王乾坤先生的一段话将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 不妨说,道就是本真,道在哪里?道不是一个实在对象,道不是阴,也不是阳,正像‘无限大的数’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而不可界说一样,道不可还原为某种可以把捉的对象,但它又确然地显示于对象中。如果一定要说它在哪里,我们只能说,它就在这一阴一阳之无限往复的动势中,它只是意味着对一切‘非存在’的消解或‘丧’、‘忘’ ” ⑤ 。它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远离了人性的政治固然不是本真,但任何的矫揉造作同样会失去文学的真意,文学的“本真”不过就是“对存在的去蔽”,如此而已。 当然,这部电影如果能推动对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所面临的困境的改革以及所存在弊病的革除,改变流弊无穷的“中国式教育”,那么,也算是完成了它勇敢的使命。同样,置身于这一片精神的荒地,时代要求我们的作家,“ 必须避免让我们的责任变成犯罪,也就是使后代在五十年之后不能说‘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场世界性的灾难的来临,可他们却沉默不语 ’” ⑥ ! (未征得本人同意请勿转载) 雷达《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作家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21 页。 顾准《顾准日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81 页。 【法】萨特《什么是文学》施康强等译,见《萨特文学论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5 —— 116 页。 雷达《当前文学症候分析》,第 117 页。 王乾坤《文学的承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160 页。 【法】萨特《词语》潘培庆译,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207 页。
个人分类: 电影评论|10421 次阅读|13 个评论
换个光圈拍拍莲
热度 11 zhangyuxiu 2012-10-21 13:47
换个光圈拍拍莲
昨天拍的莲花,李大师留言说:背景不错,这样的主题不需要虚化背景。这让我产生换个光圈拍拍莲的想法。还是那条河,还是那些莲花,可是,光圈不同,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005 次阅读|26 个评论
咨询案例8:教学相长
mdzhao 2012-10-15 10:39
主题:Google scholar搜索结果中的所有 SFX@zjulib : Full Text标签我都无法使用 内容:Google scholar搜索结果中的 SFX@zjulib : Full Text全文标签我一个都没法使用。我使用的10元包月的vpn,点击这个标签后老是显示找不到服务器,请教老师如何解决?是不是50元包月的vpn可以打开而10元包月的不行? 我举个例子: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olar?hl=zh-CNq=Pyrolysis+of+a+blend+of+biomass+with+poor+coalsbtnG=搜索lr=as_ylo=as_vis=0 我点击这个网页每一行后面的 SFX@zjulib : Full Text全文标签,结果都是“找不到服务器”。我猜测50元的vpn应该可以打开这些全文标签的,所以我想请老师测试这个例子的时候换用个10元vpn的账号,看看能否打开?谢谢. 回复:文献信息:Fluidized-bed co-gasification of residual biomass/poor coal blends for fuel gas production ,Fuel, Volume 79, Issue 11, September 2000, Pages 1317-1326,Y. G. Pan, E. Velo, X. Roca, J. J. Manyà, L. Puigjaner 经测试,可以通过10元的VPN获取全文, SFX@zjulib 的第一个链接是有效的。所以您遇到的问题估计和您本身电脑的设置有关。请检查是否用了搜狗浏览器?如是,请改用其他浏览器。 邮件:老师您好。我之前举的那个例子可能有点特殊,我再给您举一个例子: Hydrodynamics of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bubbling bed section separated by an inner rim baffle 用10元包月的VPN 在谷歌学术搜索里面搜这个,我在我的电脑以及另外我好几个同学的电脑上(他们也都是用的10元的VPN)搜这个,也都是打不开 SFX@zjulib : Full Text 这个标签,都是显示“找不到服务器”。注:我用的浏览器都是傲游浏览器或者IE浏览器,没有用搜狗浏览器。而我之后又暂时借用我导师的50元包月的VPN在我电脑上搜索这个,却能打开 SFX@zjulib : Full Text 这个标签。麻烦您再次测试一下,您用10元包月的VPN 在谷歌学术搜索里面搜索Hydrodynamics of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with a bubbling bed section separated by an inner rim baffle 看能否打开谷歌学术所搜索到的第一条,也就是后面的那个 SFX@zjulib : Full Text 标签? 非常感谢老师。祝您工作顺利! 回复:谢谢,其实我们也需要各种实例来测试相关功能。您的这个例子经查是收录在J-STAGE 网站上的,这是一个著名的开放存取门户,主要反映日本的科研成果,提供许多文献信息和可以免费获取的电子文献全文,该网站是在国外的,所以只有50元包月才能访问。另外,通过 SFX@zjulib 获得的文献信息也并不一定都有全文,要看链接的网站或数据库是否对我校用户开放全文权限,没有权限也还是不能看到全文的。如您的这个例子,即使50元包月也只能看到摘要信息,并不能下载全文。 另外推荐您一个更好用的综合检索平台:CALIS外文期刊网( http://ccc.calis.edu.cn/ ),它的缺陷是回溯时间比较短,但优点是对数据库和全文等信息的揭示更加清楚,而且是针对国内高校的资源做的。 邮件:非常感谢老师这么细致的回复,我收获了很多信息。再次表示感激之情!谢谢您! 体会: 读者的问题其实对于我们做咨询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测试对象。所谓教学相长,我们的大多数经验和能力是来自读者的需求。平时确实也知道许多学生习惯用Google Scholar,但自己用的并不很多,而且也没有关注过10元和50元VPN之间的区别,现在看来,Google的许多链接是国外的服务器,如果没有专线连接是不能通过10元的VPN访问的。另外,了解了一下SFX的配置情况,图书馆已经很久没有专人来配置了,而是否有 SFX@zjulib 的标记其实没什么关系,只要有访问权限的数据库中的资源,即使没有 SFX@zjulib 的标记,也能够打开全文。当然,这些东西读者并不关注。 但作为图书馆员其实应该考虑的是,现在遍地开花的统一检索平台或者叫一站式检索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说,读秀、Scopus 等已经具备统一检索的特征,而CALIS的CCC就是一个统一检索平台。我们图书馆都已经有这些数据库了,但还在折腾统一检索平台,弄了个Primo,耗费大量人力和经费,ZADL也开发了统一检索平台。问题是没有一个平台能称的上完美,都有不少缺陷,而读者最喜欢的还是Google。
个人分类: 参考咨询|4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羞愧,俺不上原创了,翻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看【主题:大与小】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10-14 10:41
羞愧,俺不上原创了,翻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看【主题:大与小】
一,比海洋还深的是关怀 二,放你的小手在我的手心 三,我可不想吓唬你,可是如果你不乖的话..... 四,孩子们,都来冲个凉 五,闪开点,让它独唱! 六,小样,不吃了你我就没完! 七, 八,乖乖,来蹭个痒痒 九,爱与被爱 十,听,微风的声音
个人分类: 图论|359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思维改变人生”主题讲座预告
hcrm 2012-10-13 22:25
前言: 我拟于 10 月 27 日在 湖北理工学院作此主题即兴演讲,下面的方案是由星空文学社的学生起草的,我全文照发,希望届时有更多的朋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 一、活动背景 金秋的步伐渐行渐远,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秋天;秋天或许少有些萧瑟,而我们对于大学的开始岁月少有迷茫;但是,我们青春的激情在我们的心中荡漾。让我们以秋天的赞歌迎接我们的秋天,走向更远更美的人生。 二、活动目的 思维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吗?真的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路途吗?或许这些都有待去争论。但是无论怎样,多与人交流一种思想,我们就会多有一种思想;他们像一把利剑斩断前面的荆棘,像一支指南针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那么就让我们细细品味黄成老师的演讲,品读人生的哲理吧。 三、活动内容 1 、讲座主题:思维改变人生 2 、主讲嘉宾:星空文学社指导老师黄成老师 3 、讲座时间: 10 月 27 日 星期六 下午 2 点 30 分 4 、讲座地点: T2 报告厅 5 、参加嘉宾:社团联负责人及各兄弟社团负责人,理事会部分成员,美术协会、心理健康协会、书法协会等多个协会会长,沧浪文学社、磁湖文学社、耘梦文学社嘉宾。 四、活动步骤 1 、主持人宣布讲座开始,介绍黄成老师、到来的嘉宾;欢迎大家的到来。 2 、由黄成老师主讲近 90 分钟,提问互动 30 分钟。 3 、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 五、活动安排 1 、在 15 天前预订 T2 报告厅, 5 天前预订展板,前 2 天办好展板。 2 、组织部安排人员到时布置会场,搬运展板。 3 、前 3 天到各学校文学社团发请柬,以及要求请各兄弟社团代表参加。 六、承办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社团联、星空文学社 星空文学社 - 诗歌部:罗洵、胡桃 2012,10,13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源源的动物园之行---博客搬家
mdalgae 2012-10-6 20:12
2009-5-11 12:03 五一放假,尽管源源感冒还没好,妈妈爸爸还是决定带她去动物园。 刚下车,源源就看上动物园门口小摊上买的很多东西。 好说歹说,没买什么,就把她哄进了大门。 一进大门就要求把包里的各样东西都吃一吃,出发前才吃了早饭的,怎么一到外面就要吃呢。 好容易吃了喝了,要去看动物了,经过游乐园,源源立刻说:我不想看动物,只要玩这些。 只好停住脚,玩龙火车,碰碰车,米老鼠,旋转木马,玩下来明明吓得有点呆了,还硬给妈妈说:我一点都不害怕。 好容易拉她离开了游乐园,才开始了进入主题。 看猴子的时候买了一包猴食,可猴笼里扔得太多令,猴子不爱吃了,源源看了一会就没兴趣了,那就看大象吧,源源很喜欢大象,把猴食扔给大象吃,可大象也不吃,源源转过身给妈妈说:算了,算了,猴子不吃,大象也不吃,那就我吃吧。那可不能吃!敢情她觉得这猴食是好东西了。 源源看了长颈鹿,河马,骆驼,狮子,老虎,熊猫可惜在睡觉了,最好的是孔雀好几只开了屏,黑天鹅带着小宝宝在湖边嬉水。源源好像不喜欢凶恶的动物。 买票进蛇馆,不爱看蛇和鳄鱼,又看到泡泡枪,小金鱼,一一买到手,蛇馆的票算是白买了。 源源忽然有了新要求:我要去坐天鹅船,看来在路上她的小眼睛也没闲着,到处瞄,还看到了别人划船。 去划船的路上见到租的卡丁车,要开!只好去开。开得太差还挨了妈妈的几巴掌。开完再去划船,好像一点都不怕水呢,妈妈可是从来都不爱坐船,觉得没有安全感。 划完船还再到处望,幸亏再没什么要玩的了,奶奶爷爷都很累了。 刚上车,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过两天感冒加重,打针四天。
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注意力可转化为记忆力 科学家揭示两者之间关系
crossludo 2012-10-3 12:10
注意力可转化为记忆力 科学家揭示两者之间关系 这张图片显示了一个人类星形胶质细胞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的一项研究阐明了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之间的基本关系,该研究涉及人类对特定主题记忆更多数据的神经机制,前提是人类要对该特定主题集中注意。   对于一些特定的物品、事件或者人类个体,并不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大脑中也有记忆形成。一般而言,当人类倾向于对某事物更加专注、更持久地注意,记忆就会产生。相关科学家很久以前就试图找出产生这种情况的机制。   据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一种叫做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支持细胞在记忆能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家们发现当 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事物上时,星形胶质细胞将向视觉皮质中的神经元传递更多的信号。    这些信号将通知神经元对从视网膜接收到的任何电脉冲做出更为强烈的反应 。该研究的细节内容将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新的研究还发现了新的证据,来支持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不仅仅局限于扮演着支持记忆的作用。此外,该研究还证明了星形胶质细胞在处理 感观信息 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资深作者保罗(Paul E.)、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利拉赫-牛顿(Lilah Newton)以及麻省理工西蒙斯(Simons)大脑研究中心主任苏尔(Mriganka Sur),他们在实验室工作超过5年,一直在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 大约在150年前被人们发现,但人们却从未对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苏尔表示,对神经科学家而言,他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几乎还是一个迷。   科学家们表示,“如果不了解大脑皮质的基本作用机制,人类就不可能明白脑部疾病的发生机理。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神经元在脑部疾病中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起到主要的作用。”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1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Meta-analysis
huangyanxin356 2012-9-28 13:56
Meta-analysis:元分析或荟萃分析,其概念为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    Glass对Meta-analysis提出的定义是:以综合已有的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 果的集合的统计学分析方法;Sacks等提出的定义是: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合并和严谨的综述方法;罗湘等认为Meta-analysis方法是 依靠搜集已有或未发表的具有某一可比特性的文献,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使有可能对具有不同设计方法及不同病例数的研究结果进行 综合比较。   简单来说,meta-analysis是用统计的概念与方法,去收集、整理与分析之前学者专家针对某个主题所做的众多实证研究,希望能够找出该问题或所关切的变量之间的明确关系模式,可弥补传统的Review Articles(文献综述)的不足。
个人分类: 技术类|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开心的会议 + 咱被粉了一把
热度 8 JRoy 2012-9-27 07:04
很开心的会议 + 咱被粉了一把
今个去帝国理工开一个学术会议,安排的最恰当的是我第一个作报告。所以,咱噼里啪啦的就上去了,也根本不用什么紧张之类的,据他们反应我发挥相当不错。 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好几个朋友,一天过得非常开心。因为会议是英国国防部赞助的,主题Sensor Signal Processing for Defence,方向相对较小,会议组织的很不错(虽然注册费很低)。 最最不可思议并值得一提的是,碰到的一个哥们在交谈中他提到说网上看到一个博客介绍PHD filter,并说那个博主和美国的一个院士(说的是咱们科学网的何毓琦老师)进行了辩论之类的。哈哈,我说:那就是我啊,不是辩论,我们后来成为朋友了呐,现在还在保持邮件沟通。哈哈,那哥们很是惊讶:真的啊? 久仰大名啊....大家一顿笑。搞得气氛一直很活跃。 哈哈,小小的算是被粉了一把....哈哈哈 后来,还有一个清华的哥们来帝国访问。听到我的PHD filter的报告也过来搭讪。再加上一眼就对上相互微笑并打招呼才知道来自国内西安交通大学(西工大邻居啊)的个人,加之后来又过来搭讪的一个sheffield,一个readings的两个哥们,还有帝国就读的两个博士。大家聚成了一簇,哈哈。看来离开社交很久了,咱的聚合力还是有的,宝刀不老啊!! 跟谁都自然熟,而且貌似,整个会议本来我们几个聚成一簇变得最活跃,吃饭也坐一桌。 传几张照片,是跟我一起与会的教研室来自国内的一个访问学者教授拍摄的,也和我们打成一片。可惜回到家也很晚了,只传给我了四张,再有好的回头再传 特别注明:本以为8月份理得头发很短来着,怎么突然这么长了呐!!秋天,头发疯长啊!!不知不觉就长了 (这一张没拍正) coffee break Wine and dinner (我今个没少喝,4~5杯子的样子,估计也得一瓶了) (我特别偷拍了一下会议邀请的一个key speaker,那位女士。IEEE Transaction on signal processing 的上届主编 Editor-in-chief,比想象的年轻,比想象的漂亮,比想象的不像这本杂志的文章那样死板和枯燥高深难懂!!!人家的容颜和名誉咋兼得的呐?)
个人分类: 海外|5642 次阅读|25 个评论
新教师体会系列之11-第4周的任务剖析与完成后总结
tianjingle27 2012-9-22 16:47
20120922六1620start1650-0.5h 20120929六2250start2300-10m 按照学校日历,第4周指9月24日-9月30日,共有6次教学。0924一0740-1010-2.5h,0925二1610-1840-2.5h,0926三1410-1630-2.5h以及1920-2120-2h,0928五1410-1630-2.5h,0929六1410-1630-2.5h。其中工程制图基础备课2次,专业英语备课1次,“相互认识”主题班会备课1次。(实际情况是:提前20分钟到课堂,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是3h;工程制图3个班的进度有差异,因为课堂参与率高,所以备课比以前更用心;主题班会因为学生的参与变得很容易;专业英语因为学生参与率低,所以要从习惯上强制约束他们) 既然在向学生介绍形象思维(尤其是思维导图)以及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也应该身体力行。所以,先通过形象思维对课堂进行一下畅想: 周一的课主题为“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共同学习具体的投影规律,授课对象为勘查3班学生。注意事项:1.分组名单 2.布置绘图作业,购买绘图工具 3.预祝国庆中秋快乐 备课注意事项:寻找图片、视频等拉近学生与投影规律的距离,引发学习兴趣 周二的课主题同周一,但需补充“制图的基本知识”,强化“按照标准绘图意识” 周五的课主题同周一,也需补充“制图的基本知识” 周六的课主题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亦须在趣味性上备足功夫 周三的课主题为“主要建筑类型”和“专业服务选择”词汇。注意事项:1.点评学生作业 2.点评学生的2次演讲 3.点评学生的现场翻译 周三晚上班会课的主题为“相互认识”,通过生日圈、微笑握手、名字叠罗汉三个游戏让同学们(包括我)相互认识,初步建立Ta们的班级归属感。并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谈怎么过大学生活or大一生活? 这样写着,似乎看到了学生渴望的眼神,得好好备课啊。围绕一个主题备课,将这个主题吃透是极为必要的。 先分析到这里,过会继续分析。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黄金米(5)哪些人给转基因黄金大米“站台”
热度 2 sz1961sy 2012-9-14 00:46
也许大家不大明白,这个本来要“直奔主题”讲“黄金米”问题的系列,为何老讲转基因“黄金大米”问题? 因为不讲明白转基因“黄金大米”的“营销特征”,很难让媒体同行明白“黄金米”问题。 下面是2012年9月11日腾讯网“特稿”:《 “ 黄金大米 ” 的科学内涵与来龙去脉 》 2012年09月11日15:45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中国工程学会专稿 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主持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支持下,黄金大米(Golden Rice)的人体营养学功能试验已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以符合科学伦理、确保参试者健康为前提,在美国等国家进行,初步结果证实确有克服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缺乏症的良好功效。 8月30日,一条 “ 国外科研机构利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黄金大米人体试验 ” 的消息突然在网上爆出,几天来媒体哗然,群情激动,众说纷纭。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多数人都在关注与试验相关的管理程序问题,却未注意 “ 黄金大米 ” 的科学内涵已被替换,在预设其 “ 毒害儿童 ” 的前提下此事正在不断演绎,不仅转基因技术被进一步妖魔化,而且某些人正试图将此事扩大成为社会和政治事件。尽管事情管理层面的问题应当调查澄清,但同时也不应故意回避 “ 黄金大米 ” 试验研究的科学问题。为了便于对此事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实有必要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研究背景及现状作一介绍。 一、维生素A缺乏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估计有1.9亿儿童和1900万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以下简称VAD),每年发展中国家有35万儿童因VAD而失明,67万儿童因VAD导致免疫力低下和继发感染而死亡。 人体缺乏维生素A后就没有足够的制造视紫红质的原料,使视网膜中杆状细胞受损,表现为黑暗中或光线较弱的地方看不清东西。如不得到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角膜干燥萎缩,最终导致全盲。其次,VAD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儿童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的增加,还可能导致癌症和出生缺陷。也有研究指出妊娠期补充维生素A能降低艾滋病毒母婴传播风险,也就是说补充维生素A可以帮助抵御艾滋病。由于以上症状可能联合出现,在医疗水平低下、深陷贫困与动乱的发展中国家,VAD的危害尤其严重。 二、维生素A缺乏症的解决途径 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最简单快速的方法自然是服用维生素A胶囊。这种胶囊虽然成本低、疗效好,能治疗夜盲症、干眼症,提高人体抵抗力,但是,如何让非洲、东南亚等的一些极度贫困或饱受战乱地区的儿童能得到足够的药品和及时的治疗,仍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动物性食品中富含维生素A,不少植物如胡萝卜和多种水果蔬菜中都含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但目前许多贫困地区人们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象肉类、果蔬等我们称之 “ 换口味 ” 的食物,对他们而言仍然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于是,如果能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让人们日常必需食用的大米能富含维生素A,那就有可能解决VAD问题, “ 黄金大米 ” 的研究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三、 “ 黄金大米 ” 的研发过程 “ 黄金大米 ” 的研究始于2000年,第一个研发者是瑞士联邦技术院植物科学研究所的Ingo Potrikus教授,之后,德国Freiburg大学的Peter Beyer教授也为研究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 — β- 胡萝卜素的基因导入了水稻,这些基因的产物能够在稻米主要食用部分 — 胚乳中富集,从而使大米带有胡萝卜素的金黄色,故被人们称作 “ 黄金大米 ” 。但初期研究的转基因稻米中 β- 胡萝卜素含量只有1.6 μg / 克胚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经过一系列改进,特别是导入了不同来源的、更为安全有效的相关基因,现在 β- 胡萝卜素含量已提高到 36 μg / 克胚乳。研究显示,每日吃100-150克的 “ 黄金大米 ” (儿童每日饭量的一半),就能够满足60%的维生素A摄入量。 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是目前国际上黄金大米的主要研发单位。IRRI的科学家与菲律宾和孟加拉两国水稻育种家合作,已培育出多个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黄金大米优良品种,其食用和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研究已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完成,田间多点种植试验正在扩大进行,有关安全性评价资料将于2013年提交政府部门进行评估,有望在2 — 3年开始生产应用。与此同时,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主持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支持下,产品的人体营养学功能试验已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以符合科学伦理、确保参试者健康为前提,在美国等国家进行,初步结果证实确有克服VAD的良好功效。 四、 “ 黄金大米 ” 的安全性评价 国际水稻研究所已按照国际标准程序对 “ 黄金大米 ” 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主要结果概括如下: 深入分析了胚乳 β- 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与修饰,科学解释了金大米色素的来源。 从2000个转化体中精选了10个转化体,遗传结构符合法规评价要求,基因表达试验显示,与亲本材料相比无非预期改变。 黄金大米中的 β- 胡萝卜素与其他食物中的 β- 胡萝卜素成分与功能相同。金大米中仅有微量碳转化成了类胡萝卜素,未发现其它营养成分有显著改变。 实验动物标准化试验结果证实转基因蛋白质没有致毒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检索,已排除过敏的可能性,模拟胃液中的高消化率进一步证明没有致敏可能。 试验结果表明正常食用黄金大米不会导致胡萝卜素摄入过量。 五、 “ 黄金大米 ” 的专利权属 影响诸多转基因作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专利权属问题。但是,目前 “ 黄金大米 ” 的专利权属问题已通过协商基本解决。 在黄金大米的研究进行中,研究者发现这个项目可能会受近70个专利所牵制。其中专利中7个专利所有者分别是先正达,安万特,孟山都和杜邦公司,63个属于其他公共机构。面对这个问题,科学家,农业公司和慈善基金会联合成立了 “ 黄金水稻 ” 人道主义委员会(Golden Rice Humanitarian Board),负责培育 “ 黄金水稻 ” 二代的先正达公司捐献出了 “ 黄金水稻 ” 二代的发明权,其后,所有 “ 黄金水稻 ” 涉及专利的所有者都宣布了放弃其专利权, “ 黄金水稻 ” 将无偿地提供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 黄金水稻 ” 的人道主义使用协议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发展中国家是指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指定的低收入、粮食不足的国家,我国也在其中。 2、供贫困农民使用。贫困农民是指年土地收入少于一万美元的农民。 3、此项技术根据需要可用于其他作物,但必须是可公用的农业品种和育种材料。 4、种子销售时不应收取因技术而产生附加费用,即和普通种子保持同一销售价格。经生产者同意,产品亦可交国家销售以满足城市地区需求。 5、农民可自行繁育下一代种子,即农民拥有种子的所有权。 http://view.news.qq.com/a/20120911/000034.htm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百科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0512.htm 专 家 队 伍 http://www.biotechchina.org/index.php/Jingtai/zhuanjia 理 事 会 http://www.biotechchina.org/index.php/Jingtai/lishihui 2010年学会大事记 2010年2月25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 “ 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 ” 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主席Clive博士、全球协调人Randy博士和张启发、范云六院士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2010年4月24-25日,学会会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在北京承办 “ 中国科学院(京区)生物学期刊学术研讨沙龙 • 2010 ” ,探讨生物学期刊如何更好地反映研究进展,推动学术交流。 2010年6月18-20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17家全国性学(协)会及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目前在山东济南举行。 2010年6月20日上午,在由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 “ 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传媒推动力 ” 圆桌论坛于6月20日在济南南郊宾馆举办。 2010年6月23-24日,继续教育项目 “ 第七期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专题研讨班 ” 在上海举行。 2010年9月17-1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重庆市科协承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植保学会、西南大学协办的中国科协第4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 转基因植物与食品安全学术讨论会 ” 在重庆召开。 2010年9月21日,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联合植保(中国)协会(CropLife China)、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北京植物学会、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在海淀区政府报告厅举办了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专题科普会。会议围绕转基因生物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我国对转基因的安全管理等问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春义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朱平研究员与上百位海淀区重点高中生物学老师进行对话,就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科学家与生物学教育者的一次深入交流。 Copyright 2012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5D04 技术支持 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信息工作委员会 http://www.biotechchina.org/index.php/Event/show/id/9
个人分类: 说说黄金米|473 次阅读|3 个评论
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研讨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热度 3 chunliangfan 2012-9-7 19:42
今日,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石家庄举行。上午,孙家广、方新、王春法三位领导做了主题报告。方新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变与不变》,很受启发。下午,共九位学者和学者型官员做了专题报告与对话。 据说,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不久就会全文公布。
3714 次阅读|3 个评论
参加“第三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感受
热度 2 whm669 2012-8-30 11:56
8月18日——20日,我参加了在 山东淄博举办的 “第三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会议 主题为 “教师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 。这次会议 汇聚全国各地学者、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及校长,分享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的创新。 我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注册参加的。以前参加市教研活动时,我总以为别人所说的“抛砖引玉”是有些虚伪的谦谦之辞,因此我从未声明过自己所言所为是 “抛砖引玉” 。这一次却不同,当我上传自己的课时,心中的愿望是把自己的课展示给大家看,得到大家真实的评价反馈,如果其他教师能以我的课为基础,或者从中受到启发设计一节更有创意的课,我就非常满足了。至此,我理解了也体验了 “抛砖引玉” 一词。 我没有用过“巨龙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 ,这和学校的 电子白板 设备差别很大,我 平时仅用ppt和几何画板讲课 。看着其他老师使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白板功能,用一支电子笔代替各种颜色的粉笔和熟悉的鼠标,太陌生了,我一头雾水。后来,我还是鼓起勇气拿起电子笔,试着操作一下,遇到了很多问题。来自北京、成都的两个年轻教师帮我出主意想办法,把复制的图片叠在一起,使课前准备更稳妥,同时 在两个课件切换问题上我也有了新设想。 我很感激他们的帮助,也很佩服他们的才能,为中学教育拥有这样的年轻一代感到无比高兴。第二天上午,我又在大会议厅开会用的一体机上温习了一遍,感觉能把一节课讲下来了。无论结果如何,我已经很有收获了。 在这次大会上,我还见到了王陆教授和杨卉教授,她们工作起来精神饱满、雷厉风行,工作结束时谈笑风生、诙谐从容,对人特别亲切 和蔼 。我还荣幸地当了评课教师,对三位老师的课做了“教师有效性提问”的数据分析,在闭幕式上做了5分钟 “教师个人成长历程” PPT宣讲。 常言道, “开卷有益”,我想说,“开机有益”,我还想说:走出家门校门,走出省市,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更有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可持续发展。
个人分类: 教学反思|275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历年世界湿地日主题
gaochangjun 2012-8-29 12:35
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   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   2000年: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2001年: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   2004年: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   2005年: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   2006年: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007年:湿地与鱼类(Wetlands and Fisheries)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Upstream-Downstream: Wetlands connect us all )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Wetlands,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hange)   2011年:“湿地与森林森林关乎水与湿地” 2012年:“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Wetlands and Tourism)
1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检索小认识随记
lt882002 2012-8-24 10:09
今天在CNKI上检索文献,进入数字出版物检索总库,检索文献。本以为自己有些检索水平,其实汗颜啊。 检索分不同的入口:快速检索、标准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等等,当然在不同的检索上都有扩展,不是非要到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中去。 不过刚刚到现在,我觉得高级检索比较适合我。下图。 其中,包括有:全文、题名、主题、关键词 全文:顾名思义,就是能在全文中找到的检索词。 题名:同上 主题:刚刚意识到,很可能指的是摘要中包含的文字。现在想想,写好摘要对别人理解和检索到自己的文章是多么的重要,不仅会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也有助于查准文献。对那些对摘要敷衍了事的人表示鄙视。 关键词:在关键词中出现的检索词。 弄懂这些检索条件所指是其中的一个收获,另一个收获就是在知道了以上检索条件所指后,还要试着检索,因为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要在检索到文献比较多的情况下,进行分析。还要关注检索过程中的检索结果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7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同学博文[2]:QQ群所感
热度 3 xuyingxiao 2012-8-15 19:34
这是俺的老同学刚写的文字,她不准备发表也没下定决心开博,浪费了岂不可惜,经授权,放我博客里看大家的评论,大家千万别吝啬评论和推荐啊。 老同学在高校工作十多年了。 第二篇:QQ群所感 最近空闲时间比较多,没事时,加入了几个QQ群,有儿子学校的家长群,有大学同学群,有转业干部群等等。不同的群里聊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家长群里的聊天内容主要集中于孩子的教育,更确切的说是孩子的分数问题。转业干部群里的人员原先都在工院工作,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转业到地方工作,现在就职于不同的单位。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得意的和失意的,所以聊天主题不外乎以下内容:失意人对得意人工作单位的艳羡,两种人一致地对工院的抱怨等等。大学同学群里是四年的同窗,接受过相同的教育,各自不同的20多年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因此谈话的内容也更丰富,没有固定的主题。 各个群虽然有不同的风格,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群里经常会有一些帖子,内容多是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类事件的嘲讽。经常是图文并茂,幽默俏皮,甚至于嘻哈。语言的俏皮嘻哈往往是悦人悦己的,也因此这样的帖子往往围观者甚多。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方式,到底是一种关注还是只是发泄和围观。网络上的这种发泄和围观,对于某事件,对于这个社会的公平和民主,能否起到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帖者对于某一事件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跟帖者对于事件是否只是类同于马路围观? 周末看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谈及男嘉宾工作的问题。几个人互相调侃了几句后,主持人话锋一转,正色曰:刚才是玩笑,现在我要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不管是从事户外的体力劳动,还是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他们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真是为主持人的话拍手叫好。不仅是称赞他的观点,更是佩服他在调侃玩笑之余,对涉及基本价值观念的话题,以极其郑重严肃的态度表达立场! 网络里面,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手握着自己的话筒。在这种大众话筒时代,我想,有些时候,郑重和严肃是力量。 更进一步,我想,我所参与的几个聊天群,里面的人员无论从年龄,从收入,从受教育的程度,都应该是属于中产阶层,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这个阶层的人员仅仅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态度对待一些严肃的事情,仅仅是以一种围观者的心态看待一些与自己与大众与社会休戚相关的事件,那么,我们怎么去期望那些根本没有发言权和发言能力的人群?所以我们手握话筒发言时,是不是应该更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责任感?
个人分类: 老同学写的博文|2581 次阅读|9 个评论
2012年8月12日,国际青年日主题:与青年人结为伙伴
viclee 2012-8-10 17:51
2012年8月12日,国际青年日主题:与青年人结为伙伴
2012年国际青年日主题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与青年人结为伙伴 Secretary-General's Message for 2012 Today’s generation of youth — the largest the world has ever known,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whom liv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has unprecedented potential to advance the well-being of the entire human family. Yet too many young people, including those who are highly educated, suffer from low-wage, dead-end work and record levels of unemployment.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has hit youth the hardest, and many are understandably discouraged by rising inequalities. A large number have no immediate prospects and are disenfranchised from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their countries. Without urgent measures, we risk creating a “lost generation” of squandered talent and dreams. Working with and for young people is one of my top priorities. Youth are a transformative force; they are creative, resourceful and enthusiastic agents of change, be it in public squares or cyberspace. From their pivotal role in efforts to achieve freedom, democracy and equality, to their global mobilization in support of the Rio+20 UN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outh have energetically demonstrated yet again their capacity and desire to turn the tide of history and tackle global challenges. Young men and women are not passive beneficiaries, but equal and effective partners. Their aspirations extend far beyond jobs; youth also want a seat at the table — a real voice in shaping the policies that shape their lives. We need to listen to and engage with young people. We need to establish more and stronger mechanisms for youth participation. The time has come to integrate youth voices more meaningfully into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t all levels. Around the world, there is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to strengthen policies and investments involving young people. On International Youth Day, I call on Governments, the private sector, civil society and academia to open doors for young people and strengthen partnerships with youth-led organizations. Youth can determine whether this era moves toward greater peril or more positive change. Let us support the young people of our world so they grow into adults who raise yet more generations of productive and powerful leaders. Ban Ki-moon
个人分类: 生活情趣|3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
热度 1 xuxiaxx 2012-7-29 12:32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此外,估计有5亿人感染了慢性肝炎。肝炎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 一项主要因素。7月28日是今年的世界肝炎日,其主题是“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遥远”。为筹备今年的世界肝炎日活动,世卫组织发起了全球防控肝炎新框架,阐述了防治肝炎感染工作的四个领域,并敦促各国政府进一步努力防治病毒性肝炎。 来源:WHO网
1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政策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guxgu2012 2012-7-27 14:3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实 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表:专栏1: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新华社发 图表:专栏2: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 新华社发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第四章 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保护学生视力。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制定退役士兵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 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加强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第九章 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 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 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 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国家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地方政府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规范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完善民办高等学校督导专员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整体部署教育改革试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改革试验,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统筹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分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扶持困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支持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依法审批设立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审批省级政府管理本科院校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已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予点。完善省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支持和督促市(地)、县级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各类教育。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强校长培训,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制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 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完善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修订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加强教育行政法规建设。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六十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十四)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六十五)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制定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健全国家督学制度,建设专职督导队伍。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开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严格落实问责制。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建立健全层级监督机制。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2010-2012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发展民族教育。巩固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启动内地中职班,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新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支持民族院校建设。 发展特殊教育。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把普通高中学生和研究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培养各种外语人才;支持孔子学院建设。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举措等。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专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等。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验;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等。 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制定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依法制定鼓励教育投入的优惠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合理部署区域内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推进县(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探索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机制;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等。 第二十二章 加强组织领导 (六十八)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扩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知情权、参与度。 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六十九)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把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小学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学校领导干部。加大学校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 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七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实 施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规划纲要》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 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各地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改革、重大措施和项目等,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实施。 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对各地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广泛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个人分类: 重要政策|1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在一朵红莲之下
热度 7 cyaninelotus 2012-7-26 17:34
很久以前,只是看过一两本得来不易的、珍贵的《少年文艺》。今年,我给儿子邮订了这个杂志。于是,我也成了它的读者。其实也没有看到很多本,我已经被它征服。堂堂的,成熟的、以为将再“不惑”的我,成为了《少年文艺》的忠实的粉丝。刚才看了2012年7-8上半月刊上一篇名为《你会在哪里遇见这棵树》的文章,像是吃了一颗草莓,清新香甜却又余味无穷,勾起我为人生抑或“树生”冷暖和沧桑的感慨。同时,我也感到一丝惶恐,这群九零后,写书的和看书的,已经是后生可畏了。 后生可畏,不只在于他们有很多的知识,主要在于我发现他们在处理能力之内的事情时,是相当干净利落、主题分明的。至少不像我等畏首畏尾、拖泥带水。当然,最令我感慨的还是我自己的儿子。儿子同学中,父母的身份地位迥然不同。我也常常和一些母亲们聊天交流,一位母亲告诉我她教儿子必须好好读书,以某某童鞋为例进行比较(该童鞋父亲地位似“李刚”),论证道:人家有什么什么的好东西吃,那是有人提供,咱们没法有;人家不好好学习将来爹能给他安排工作,你不行;你必须好好学习靠自己。仔细想想人家的举例论证,不是没有道理的。于是,我和儿子讨论这些问题,他对于这些所谓的现实情况却表现得相当冷静。当我试探性地说,要不我们也当个什么官官,以便你将来找不到工作时帮帮你?我家儿子连眼皮都没有抬,立即回复我:“不用!我自己的前途我自己争取。你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好。”这样斩钉截铁的男儿气概是我很少见到的,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个抱着我脖子撒娇要求打游戏的没骨气的小孩纸,原来不是。 学期末的时候,儿子应老师要求买了宣纸,画了一朵荷花:一个大大的墨色很重的叶子旁边开着一朵红莲,那朵红莲很富态,也很安祥,用色艳丽,它欢喜满足地支楞着。没有留白,叶子和荷花携着两条坚韧有劲的茎占满了整个的纸面,在纸的边缘歪歪斜斜地写着他的大名。这是儿子的第一幅国画。一切的生活积淀和作画技巧他都没有,不过,我也毫不犹豫地说,“儿子,你画得很有味道啊。我决定把它挂到我卧室里。”儿子脸上非常高兴的表情就溢出来了。后来我发现,他还郑重地对画作进行了二次着色。但是,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忙于琐事,我并没有把他的画贴出来,这持续了三四周左右,我以为儿子已经忘了这件事情,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问我。放假后的一天,老公和儿子去游泳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把他的“大作”贴在我的床头上。回来后,儿子坐在床尾,一眼就看见了画,我听见他像是舒了口气似的发出“嗯”的一声,接着而来的是脸上洋溢的幸福感。老公则对这件事大喊大叫,我说我还要写一篇文章叫做“睡在一朵红莲下”,老公说:“哇,青蛙啊!?” 青蛙,这倒也是事实嘛,荷塘里多的是“绿衣仙女”。无论如何,从今往后,春夏秋冬,我算是真的“睡在一朵红莲之下”啦。做为一个妈妈,这是给儿子的巨大支持。其实我们谁都左右不了别人的人生,哪怕他是你的至爱。我们能够给予的是彼此的支持和感动。这个九零后,愿意以自己的努力面对将要开拔的人生,而不是要求扭曲父母的生活轨迹以完成他自己,说明他内心的纯正和强大。我也希望他如莲般纯正、独立和正直。然而,做我的儿子,他一直在默默地给我提供清洁的人生“再教育”。 说是“不惑”岁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惑”。这是来自世间烟尘的诱惑,在多少年的强化诱惑和虚荣要求的驱赶中,我们的心已经不够单纯,足够复杂,因而也把自己弄得七七八八,疲惫不堪。正如我们喜爱这独立的、旷世出尘的莲的清洁与美丽,回过头我们仍然把玩追逐那些俗世的容颜,其实,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只是不愿付出代价再坚持一下。佛陀步步生莲,拈花微笑。而我们,不敢或者不愿心生莲花,不舍不扔现世的种种,于是,在愿弃不弃的追逐中迷失了最初的愿望和梦想。说白了,不过是虚荣心和一些古老的情结在作怪罢了。 生在尘世,滚滚烟火,是为人的幸福。也很难出世于界外,我等没有那个档次。但是,可以在这红莲之下,不断地给自己清零,不断地修炼自己,以免在往复积弊的途中得意忘形,以为手里把握的就是真正的荷的颜色。那么,在这多红莲之下,我就做一个“青蛙妈妈”吧。
453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莫斯科第二届世界媒体峰会主题发言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7-19 12:09
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莫斯科第二届世界媒体峰会主题发言 7月6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莫斯科第二届世界媒体峰会全体会议上作主题发言的主要内容:             21世纪媒体的历史选择 3年前,世界各国媒体同仁欢聚北京,参加第一届世界媒体峰会,大家坦诚交流、共谋发展,开创了国际媒体合作的新时代。去年,我们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深入讨论了当今媒体关切的重要问题。今天,这么多新朋老友相聚莫斯科,参加第二届世界媒体峰会,再次深入研讨、谋划未来,表明世界媒体峰会已经成为世界媒体间的重要交流平台,得到全球传媒界的广泛认同。作为峰会的发起人之一,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如今,世界媒体峰会机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及其秘书处的不懈努力,《世界媒体峰会与媒体成果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在取得一致共识的基础上,于6月28日正式公布于世!这是国际传媒界第一个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峰会秘书处还于2010年10月和2012年6月,成功举办了世界媒体峰会亚非青年记者培训班和世界媒体峰会全球记者安全培训班。这些都标志着国际媒体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届世界媒体峰会的主题是“世界媒体:21世纪的挑战”。是的,如今世界传媒业呈现着“重大变革、剧烈竞争、深度整合、局部洗牌”的大趋势,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历史选择?世界媒体峰会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21世纪媒体的第一个历史选择是: 媒体应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民架起沟通的桥梁,自觉地提供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服务,推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理念广泛传播,推动全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不同文明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各国人民都期待21世纪成为一个共享和平安宁、共同发展繁荣的世纪。 媒体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媒体的发展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全球媒体的共同历史使命,也符合媒体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媒体应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民架起沟通的桥梁,自觉地提供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服务,推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理念广泛传播,推动全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动不同文明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是我想说的媒体第一个历史选择。 21世纪媒体的第二个历史选择是: 秉承公益使命,履行社会责任。我们需要更多地报道儿童、妇女、贫困、疾病、教育、环保等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更多地关注欠发达地区和各类弱势群体,真实全面地反映他们的现状和呼声,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同时寻求消除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负面因素的有效对策。 我们欣喜地看到,承担更多公益使命已经成为全球媒体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行为。2009年,新华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国际儿童日”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得到了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1080家各类媒体的积极响应,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童生存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011年,新华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举办“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共收到260多家媒体机构的3000多名摄影师拍摄的3.2万多张参赛照片。这项摄影赛事不仅向全世界传达出消除贫困的强烈呼声,也强化了媒体在提高人们关注贫困意识上的作用。今年4月至6月,新华社与路透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发起了“关注环境”全球公益活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21世纪媒体的第三个历史选择是: 媒体必须尽快实施战略转型,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务,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构建先进强大的现代传播体系 3年前,参加第一届世界媒体峰会的业界人士就已经注意到,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世界传媒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当时发表的《共同宣言》就曾呼吁全球媒体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推动世界传媒业变革和发展。 如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这其中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只有积极顺应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发展,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顺应传媒市场和受众的新需求,才能抓住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媒体必须尽快实施战略转型,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务,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构建先进强大的现代传播体系。这是我所强调的媒体第三个历史选择。 21世纪媒体的第四个历史选择是: 合作。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各国媒体之间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需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合作。当然,无论哪种合作,都应以自愿、平等、互利、共赢为原则。我们要努力推进全球媒体合作走向常态化和机制化,最大限度地促进世界传媒业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在各位同行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世界媒体峰会有望成为一个常态化、机制化的全球性媒体合作平台。 我曾于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主席团会议上提出,未来的世界媒体峰会机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不断改进和完善行业规则,逐步建立一种非政府性的全球媒体协调长效机制。 二是继续秉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益使命,在行业内外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 三是为主席团成员以及全球媒体搭建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希望本届峰会能在推动峰会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新华社以及我本人愿与各国同行一道,为促进全球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竭尽所能,共同谱写世界传媒业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最后,我想用列夫·托尔斯泰1894年6月14日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讲话: Этот мир,в котором мы сейчас живем,один из вечных миров,который прекрасен,радостен,и который мы не только можем,но должны нашими усилиями сделать прекраснее и радостнее для живущих с нами и для всех,которые после нас будут жить в нем. (这个世界美丽、欢快。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当使它更加美丽、更加欢快,为了我们的同时代人,也为了以后的世世代代。)
个人分类: 其它|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床与转化科学中心(CTSC)研究文献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7-18 09:43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Center)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133 被引频次总计: 1329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1279 施引文献: 1241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206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9.99 h-index: 16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P1Pfdab75hljL4IfOJa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BERGLUND L 4 3.008 % JOHNSON SB 4 3.008 % BAYLEY M 3 2.256 % BEDNAR MM 3 2.256 % BORNSTEIN NM 3 2.256 % BRAININ M 3 2.256 % BRYER A 3 2.256 % BUCHAN AM 3 2.256 % CRAMER SC 3 2.256 % CROWLEY WF 3 2.256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08 81.203 % CANADA 11 8.271 % GERMANY 10 7.519 % ENGLAND 9 6.767 % AUSTRALIA 6 4.511 % AUSTRIA 5 3.759 % BRAZIL 5 3.759 % FRANCE 5 3.759 % SWITZERLAND 5 3.759 % BELGIUM 4 3.008 % 文献类型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RTICLE 105 78.947 % EDITORIAL MATERIAL 17 12.782 % REVIEW 10 7.519 % PROCEEDINGS PAPER 8 6.015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IH 7 5.263 %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S 3 2.256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3 2.256 % NCRR 3 2.256 % NIH ROADMAP FOR MEDICAL RESEARCH 3 2.256 %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S NCRR 2 1.50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2 1.50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2 1.504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RESOURCES 2 1.504 % NCRR NIH 2 1.504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DUKE UNIV 12 9.023 % HARVARD UNIV 11 8.271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10 7.519 % OREGON HLTH SCI UNIV 9 6.767 % UNIV N CAROLINA 9 6.767 % UNIV WASHINGTON 9 6.767 % COLUMBIA UNIV 8 6.015 % MAYO CLIN 8 6.015 % UNIV CALIF DAVIS 8 6.015 % UNIV PITTSBURGH 8 6.015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32 24.060 % 2010 27 20.301 % 2009 16 12.030 % 2008 13 9.774 % 2012 12 9.023 % 2007 8 6.015 % 2002 6 4.511 % 2003 5 3.759 % 2004 4 3.008 % 2006 4 3.008 % 2005 3 2.256 % 2001 2 1.504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CADEMIC MEDICINE 16 12.030 % CT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11 8.271 %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 7 5.263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5 3.759 %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4 3.008 % DIABETOLOGIA 3 2.256 %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2 1.504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 1.504 % CHIRURG 2 1.504 %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 1.504 %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2 1.504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 2 1.504 % PHARMACOGENOMICS 2 1.504 % PLOS ONE 2 1.504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1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7 20.301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0 15.038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20 15.038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17 12.782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3 9.774 % ONCOLOGY 9 6.767 % PHARMACOLOGY PHARMACY 9 6.767 % CELL BIOLOGY 7 5.263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7 5.263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6 4.511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5 3.759 % REHABILITATION 5 3.759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4 3.008 % MEDICAL INFORMATICS 4 3.008 % NURSING 4 3.008 % PSYCHIATRY 4 3.008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3 2.256 % COMPUTER SCIENCE 3 2.256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3 2.256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3 2.256 % RESPIRATORY SYSTEM 3 2.256 % SPORT SCIENCES 3 2.256 % SURGERY 3 2.256 % EMERGENCY MEDICINE 2 1.504 % ENGINEERING 2 1.504 % GENETICS HEREDITY 2 1.504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2 1.504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 1.504 % PHYSIOLOGY 2 1.504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2 1.504 % UROLOGY NEPHROLOGY 2 1.504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P1Pfdab75hljL4IfOJa%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P1Pfdab75hljL4IfOJa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4y=7
个人分类: 转化医学|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贺能老先生做科普报告深受欢迎
peinikanhai 2012-7-13 18:29
陈贺能老先生做科普报告深受欢迎
7月12日上午,中科院陈贺能老先生给北戴河二中学生做科普报告,就清洁能源和未来社会发展主题,风趣、通俗、绘声绘色的进行了阐述,特别是与学生的互动,气氛相当热烈,你来我往,有问有答,不时有掌声响起来。 72岁的陈老不辞辛苦,虽然他在全国已经做了320多场科普报告,虽然他对讲的题目早就成竹在胸,但听说这次听众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时,他还是利用饭后睡前的有限时间,把课件内容有针对性的做了修改调整充实。这种对听众负责的态度,这种讲究效果不敷衍的精神,让大家钦佩不已。 陈老不仅学识渊博,讲授能力超强,而且在生活方面极其平易近人。吃过饭后,陈老动手协助工作人员把剩饭菜打包。粒粒皆辛苦啊,勤俭节约意识和科学精神融为一体,让我们近距离体会到了大科学家的风范。 这样的科普报告很受欢迎,这样的科学家做科普很得人心,这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本人受益匪浅。 陈老,谢谢您。 陈老,您多保重。 陈老,祝福您每天健康快乐,全家幸福平安。
个人分类: 所见所闻|4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crickxiang 2012-7-11 10:47
1 鲁迅当年思考、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2 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 3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 4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但他的批判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主讲:温儒敏 时间:2012年5月17日晚 主办:北大研究生院“才斋讲堂” 编辑:陈芳 温儒敏, 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中国现代当文学专题研究》(合著,2002)、《文学史的视野》(200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2005)等。 精彩摘要: 1、鲁迅的地位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 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 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 2、鲁迅的批判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 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 3、中国人的劣根性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中国人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础上,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鲁迅) 以下为演讲实录: 温儒敏:站这里心里有点不安,你们要是听累了觉得没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这个题目,应该请我们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来讲更好,我也想试图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鲁迅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还是想讲讲,觉得说不完的。 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 读鲁迅其实在了解我们自身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现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对鲁迅、对五四开始有一些批评,一些颠覆,一些否定。鲁迅当然可以批评,问题是批评要有根据,不能因为鲁迅名气大,你批他就出名。 另外一个倾向是完全把鲁迅生活化。鲁迅以前被搞成神话,现在把他拉下来,说鲁迅跟某人差不多,关心的也就是吃饭、穿衣、抽烟,说他跟许广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确实把鲁迅摆得很高,现在有意识让他回到“人间”。但如果把鲁迅完全当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鲁迅了。 我选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是回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鲁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读一点鲁迅,了解一下鲁迅,系统读一些鲁迅的东西。为什么?我是这样看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所以鲁迅的眼光、鲁迅的精神是没有过时的。 读鲁迅,是为了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中国人。鲁迅有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带有自己痛彻的感触,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读鲁迅可以带给你真正的文化体验。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鲁迅也并不是完美的。鲁迅的过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器,在心理学家看来,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鲁迅的心理特征有时候不见得好,可以说鲁迅很悲观,对很多事也很悲观,有时甚至绝望,在某些问题上他多少还过于敏感、多疑,有点“病态”。作为一个文艺家、一个哲学家,最高顶端的那个人往往会带一点“病态”,他跟普通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有些“病态”的。之所以这样,他在文学上才能够发酵,才能够做出精品。 所以鲁迅现在成为我们的重要遗产,而且弥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小学就开始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应该珍惜鲁迅思考的方式,鲁迅的智慧,以及写作中对语言应用的灵活、辩证、锐利。40多年前,我刚上五年级,一个老乡跟我说,你读鲁迅就学会写文章了,确实是这样。但学习鲁迅会碰到一些障碍,今天我就讨论这些障碍。 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鲁迅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 第一个问题,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现在我们感到精神滑坡,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开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认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而鲁迅他们这一代人在反传统上的偏激,也是造成中国文化断裂的一个原因,所以导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们认为中国有两个“断裂”:五四断裂了,接着文化大革命“断裂”了。 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为“五四”时期造成的“断裂”?这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一百年来的文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不能那么简单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历史感。 首先,我们说鲁迅是不是偏激?我认为确实是偏激的,他有时候就是要走偏锋,把话说得很死,非常绝对,到头了。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是非常厉害的,断然的态度,简直要推倒一切,不容商量。我们看他很有名的一句话,也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复杂的形态,全部踏倒他。这样的语言,如果抽出这么一句来看,肯定认为鲁迅是非常偏激的,对传统文化怎么能够这样呢? 又譬如鲁迅最受人非议的是1925年,他给青年开书单的时候,说到这么一段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与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遭到很多非议,“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结果鲁迅就被人抓到了,这个问题提出来,鲁迅说这些偏激话语的时候,写这些偏激文章的时候,语境是什么?他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说这句话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么,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们不能否认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激进的,而且鲁迅的思维跟通常人思维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这样看,他偏那样看,他容易使人惊愕,所以不习惯,但又觉得是一种提醒,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都带有这样有意的逆反,他采取不合作的精神,这大概就是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所以我们读鲁迅,应该放到历史语境下,同时不要把鲁迅看成是在做国学论证,他在写杂文,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种整体的认识。 我们现在这些颠覆鲁迅的人,往往用摘记法摘一些句子,抽掉历史感,不考虑语境,也不考虑鲁迅为什么采取一种逆反的思维,就抓到一些偏锋的话,把鲁迅看做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损、非常苛刻的老头,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现在这些年,我们开始强调传统,认为鲁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说他们激进,搞“文化决定论”,因此中国这一百年这么坎坷。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你不能把文化大革命算到胡适、鲁迅那一代人身上。我们现在很多事都是“事后诸葛亮”,用后设的观念去想象历史、剪裁历史,这样是不公平的。 那些把鲁迅说成是对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偏执狂,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鲁迅曾经说过“不要读中国书”。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人家请他写书单,他就说了这么偏激的话呢?那是1925年,“五四”已经过去了,但“尊孔读经”回潮的现象非常厉害,当时是代表守旧的一种观念。鲁迅对当时复古的思潮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不开那个书单,要冲破这种限制,要青年得到思想解放,所以针锋相对地提出“你们不要看中国书,要多看外国书。”这是一个历史背景,他是有针对性的,认为中国当时不是搞国学的时候,而是应该怎么开放,打破思想僵局,让中国文化走进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 另外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国学论文,是杂文,他是谈自己的感觉,鲁迅指的中国书、外国书,是有象征意义的。鲁迅是读了太多旧书的人,那是他一种整体的感受。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这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这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整体感觉。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缺少活力的。我认为鲁迅的观点大致不差,我们传统文化里有非常优秀的一部分,但也有它的弊病,有不适应当代人的。 鲁迅为什么反感那些做法?那时传统还没有打破,现在我们不太感觉到中国传统那种束缚,现在每个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尚未被打破,它阻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鲁迅要冲破这个“铁屋子”,他认为当时中国是很闷的,就像一个用铁做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边的人都在闷头大睡,他要冲破这个禁锢,所以鲁迅只好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的呐喊,甚至是矫枉过正。 鲁迅把所谓的中国书、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批判,他对传统文化的封建性、落后性,批判得非常厉害,不留余地,要提醒人们不要把“五四”当落锤点,马上走回头路。这样来看,鲁迅全盘否定传统是有历史理由的。事实上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体验是非常深的,他说自己是从旧日里出来的,叫反戈一击。现在的我们基本上没读多少传统的书,感觉是不一样的。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从这个含义来理解鲁迅对传统的批判,他这种偏激,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了。鲁迅确实是偏激的,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就是要通过这个偏激矫枉过正,来激活思想,来引导当时的解放。鲁迅太了解中国了,太了解中国人了,他总是用很形象的语言来形容中国,比如这段话“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有时候西方人就纳闷儿,觉得中国人好像戴个面具,匪夷所思。 鲁迅非常了解这一点,他说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个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能够搬动、能够改装。鲁迅是带着一种体验、一种整体性的把握,所以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利弊,看得很透。 那个时期,如果不用那种激烈的态度,很容易被社会的惰性所裹胁。改革就是这样,有时候进两步、退一步,有时候进一步、退两步。现在我们都在谈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优秀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成分。整体上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难适应现代中国往前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现代转型是焦虑的。我们提倡国学研究,应该加强,但应该保持一份清醒,要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也要看到那些负面、糟粕的东西。如果认同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五四”那一代人的苦心。 有学者认为从鲁迅开始,那一代人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这话不负责任。鲁迅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鲁迅在策略层面上猛烈攻打传统,但操作层面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能轻易说鲁迅割断了传统,全盘否定传统,鲁迅不是虚无主义者,五四这一代人也不是。鲁迅活到50多岁,工作30多年,除了写小说、写杂文,2/3的工夫都在整理古籍,在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他写过《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近百年来最高水准,而且是开拓性的,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鲁迅攻打传统,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不是触犯了中国人? 第二个问题,也是阻碍我们接近鲁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不是触犯了中国人?怎么看鲁迅所谓“骂人”?现在有些人很“爱国”,认为鲁迅把中国人说得太丑恶了。的确,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一个正面形象,这些人不了解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做这种批判的,只是对鲁迅这种批判方式表示反感,不能接受,甚至认为鲁迅触犯了中国人,伤害了民众的自尊。 鲁迅毕生都在批判国民性,批判中国人,这也是他理解文化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他对中国人的批判是非常犀利的,他写小说、杂文,都不忘揭露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说得最多的是奴性,他最愤慨的就是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奴性。他有句有名的话:“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要么就做奴隶,要么奴隶当不成去争做奴隶,历史在循环。 他批判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他批判中国的看客心态,什么叫看客?在旁边看,无关他人的痛痒。批判中国人的马虎作风,中国人做事认真吗?你晚上到街上转一圈,看看那些霓虹灯招牌,三个字缺两个,半年也不会修好,这就是不认真。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这都是鲁迅对中国人的概括。 随便拿出几段话给大家看看,现在的中国人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情况?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看生活好像是看戏,看戏就不当真的。比如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鲁迅说那个话是在30年代,过了几十年,现在情况是不是好转了?我看某种程度更坏了。 鲁迅认为国民性里最重的一个病是奴性,《药》不是一种麻木而是一种奴性;《孔乙己》的主角我认为是看客;《故乡》里的闰土是麻木,像木偶一样; 鲁迅说: “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论睁了眼看》)” 《阿Q正传》里也是这样描写的。 中国文化里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有两种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中庸,让中国人无论碰到什么都挺过去,就是软的结果,就是妥协,就是奴隶。 对凡事都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鲁迅这套是很不符合传统的,特别有悖于常说的“家丑不可外扬”,鲁迅把中国人写得那么丑。作为一个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批判而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清醒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其实是我们民族改造的苦口良药。所以我们要理解鲁迅的用心,应该承认鲁迅的批评是有启蒙主义的目的,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凤凰涅盘”的一个需要。 我们读鲁迅小说,有时感觉是不舒服的,甚至是恶心的,揭短露了丑,但仔细一想,真是细腻,是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没有一点装饰。他的目标就要写出“国民沉默的魂灵”来,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所以读鲁迅可以发现自己,可以发现我们周遭很多落后的行为习惯,甚至心理模式,民风民性。 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 却带着悲悯和无奈 鲁迅是深刻的,但鲁迅不是居高临下,他是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有一种悲悯和无奈。读钱钟书的书,就看着好笑,很难感受,为什么?因为他缺少鲁迅式的悲悯,《围城》里没有一个主人公他不讽刺的,虽然讽刺得很机智,但有几个人看《围城》被感动呢?这跟鲁迅不一样,鲁迅是另外一种高度。 中国是缺少宗教的国家,悲悯之心是非常珍贵的,悲悯以及无奈表现出这种病态的社会,鲁迅痛彻地感到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弊病,所以要批判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鲁迅的文章没有开过药方,药方不是文学家所能开出来的,鲁迅不是写《人民日报》社论,他绝对不会写那种光明的前途,他就是把问题指出来。把病看出来,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我们今天读鲁迅,应该很看重鲁迅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应该感到鲁迅所说的那些病,现在是不是还有?鲁迅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批判国民性呢?这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深刻的认识有关。 1907年,他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国家要厉害,首先人要健康、健全,应该尊重个性的发展,应该把人类的创造力张扬出来。1907年,他就已经提出了“尊重人性、尊重个性,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够崛起,才能够发展”,鲁迅立人的思想贯穿于上,所以他批判国民性也跟这个有关。 其实对国民性的关注也并不是鲁迅独有,晚清以来,像梁启超、严复等,都提倡过类似口号。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是清醒的,但又感到无力,他经常说类似的话,他写的文章如一箭直入大海,射一个箭到大海里,有什么效果?几十年来,不断听到“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这种说法,但是对鲁迅来说,国民性是批判局限性,我们现在从小灌输的都是正面的东西,何来批判? 有一点值得注意,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不光是给别人动手术,往往也是给自己开刀,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建立在“自省”和“自剖”上,他自己也有国民性,中国民众缺少忏悔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鲁迅这种自省的意识,自我解剖的精神。 鲁迅的作品富有批判性,这是一种民族的自我批判,是很痛苦的,我们看鲁迅的东西,会觉得很闷,很沉重,很难受,有一种沉重、悲哀的东西老是缠绕着你,读鲁迅有这种感觉,就接近鲁迅了。鲁迅不相信天堂,不相信黄金地带,他扛住黑暗的闸门,把什么放出来?把青年人放出来,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另外一个地方,他自己是不去的,他也不知道那个地方怎么样。所以鲁迅不是给十七八岁的少年男女写的,读鲁迅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人生历练。现在的大学生可能不能喜欢鲁迅的作品,也可以理解,这跟年龄有关系,沉下心来慢慢接近就好了。 接下来讲一下鲁迅“骂人”的问题。我们很不满意鲁迅的一个“理由”就是鲁迅的文章都是“骂”的,譬如他骂梁实秋,骂“学衡派”。我们看怎么“骂”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认为鲁迅当然“骂”太过分了,但这个简单化了,我们要放到历史情况去理解,鲁迅骂梁实秋,实际上是替左翼解套,当时不光鲁迅政治化,整个环境都是政治化。他给很多画过像,譬如说梁实秋“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还骂“媚态的猫”、“洋场恶少”、“革命小贩”,喜欢给人起个外号“奴隶总管”。 鲁迅骂过很多人,不光批国民党政府,也批判左联;鲁迅骂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我认为鲁迅没有私仇,只有公敌。 鲁迅对文化转型思考的焦虑 物质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素质的提高 第四个问题,鲁迅对文化转型思考的焦虑,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鲁迅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化的转型有很多的思考,青年的鲁迅,并不想当文学家,最早想当水手,后来学开船,最后到日本学医,早期鲁迅写过很多理工科方面的文章,早期的鲁迅对科技有研究,从科技发展来观察人生问题。 1907年,30出头的鲁迅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那时思想未完全打开,他怎么看世界?上个世纪初,鲁迅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解了西方科技,他在想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是非常落后的,经济上不用说,文化上、精神上几乎垮了,不是鲁迅他们造成断裂的。清朝末年以后,中国的精神几乎要垮了,所以当时不少先驱者提出要向西方学习。科技救国,是当时普遍的炒作,也有人看出了西方文明的弊病,认为东方文明最好,最终还是要靠东方文明来“挽救”世界,这种思想现在很多中国人那里依然存在,认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中国文化的世界。 但鲁迅跟他们看法不一样,比较独立,他不反对学习西方,不反对科技救国,但他更看重“立人”,更看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鲁迅对科学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认为中国要发展,肯定要引进西方科技。但是这种改变,在鲁迅看来,带有正负两个方面,一方面科技带来好处,鲁迅说:“那是照耀世界的神圣之光”,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翼;但鲁迅同时又说,不要过高地评价科学对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也不是说科技发展了,生活质量高了,人的素质就提高了。鲁迅甚至怀疑科学、物质文明会不会无节制地发展,有没有可能超出人类的掌控,会不会对人类、对人生造成某种“威胁”。 鲁迅年轻的时候,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提醒如果片面追求科学和物质文化,可能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他也说不清潜在的危害是什么。这些观点过去快一百年了,但是今天还是有提醒作用,他认为提倡科学起码要顾及“致人性之全”。他反对崇拜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了精神解放和重建。他说,如果全国世界都推崇科技、知识,那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很寂寞,没有味道,长此以往,人就变得没有审美,没有敏感明智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鲁迅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他早期的论文里就提到很多这样的观点,比如,“诸凡事物,无不质化”,所有的东西全都变成物质化了;“灵明日以亏蚀”,人的思想精神越来越亏了;“旨趣流于平庸”,也没有什么追求了;“人唯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人看到都是非常实际的,非常现实的;“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不知道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物欲来蔽,社会憔悴”,看到的是一个物质社会;“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各种欺骗、各种虚伪的东西盛行;“弗乘之而萌”就出现了;“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美好的东西,就也变得暗淡了。鲁迅当时说,科学是必要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翅膀,但应该注意“人性之全”。 所以他反对推崇物质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放松对人的尊重,他说到物欲膨胀的后果,认为物质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引起人的欲望,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出现一种“通病”,物欲膨胀带来人文衰弱,是一种世界性的病,是难以控制的。 鲁迅说过的生态问题、诚信问题、道德底线问题、安全感问题,现在都出来了,鲁迅不幸而言中。 鲁迅认为中国的出路还是要创造传统,多向西方学习科学,同时吸取西方的教训,不能以为科学万能,要警惕西方的传染病。 当时鲁迅的思想是超前的,是不合时宜的,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思想家,有价值的是在提醒人们,引进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根底在人,不忘记人的解放,民族精神的重建。 鲁迅的一生还提出了很多命题,“五四”时期,年轻人提出尊重发现妇女儿童,中国的文化里,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妇女和儿童也是人,现在说起来是常识,但当时不是这样。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家,中国还是有哲学家的,让我们非常敬佩的太少。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的创作高峰期,是30年代前期,那时他谈到无声的中国,老百姓不识字,没有发言权,识字的人又说不到点子上,所以在当时无声的中国,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 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他们都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人,所以我们今天还是希望鲁迅能够刺激我们变得睿智一点,敏感一点,读懂中国。 我今天的讲演到这里为止,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人生的意义|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xupeiyang 2012-7-11 09:31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世界人口日:我国人口13.47亿 保持低生育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人的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由此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为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加关注,1990年联合国大会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http://www.china.com.cn/v/news/2012-07/11/content_25872734.htm 上海一对夫妇,妻子至今还是处女,原来他们以为两个人睡在一起,精子可以飞来飞去。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25年细胞起源之争:滤泡树突状细胞研究动态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2-7-9 10:08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3030 被引频次总计: 112657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89065 施引文献: 58929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56345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37.18 h-index: 151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Q1EePoHfKpK3hI3jiFh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TEW JG 99 3.267 % SZAKAL AK 90 2.970 % AGUZZI A 68 2.244 % HEINEN E 47 1.551 % BURTON GF 46 1.518 % CARROLL MC 34 1.122 % MABBOTT NA 32 1.056 % CHOI YS 28 0.924 % KINETDENOEL C 26 0.858 % NAKAMURA S 24 0.792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219 40.231 % GERMANY 310 10.231 % JAPAN 297 9.802 % ENGLAND 284 9.373 % SWITZERLAND 226 7.459 % FRANCE 185 6.106 % NETHERLANDS 164 5.413 % ITALY 157 5.182 % SCOTLAND 100 3.300 % AUSTRALIA 93 3.069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43 1.419 % NIH 32 1.056 % EUROPEAN UNION 13 0.429 %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2 0.396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11 0.363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1 0.363 % WELLCOME TRUST 10 0.330 % EU 9 0.297 %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AUSTRALIA 9 0.297 % INSERM 8 0.264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116 3.828 %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 108 3.564 % UNIV ZURICH HOSP 71 2.343 % NIAID 64 2.112 % NCI 50 1.650 % UNIV AMSTERDAM 48 1.584 % STANFORD UNIV 47 1.551 % UNIV LIEGE 46 1.518 % UNIV EDINBURGH 40 1.320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38 1.254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183 6.040 % 2008 178 5.875 % 2007 167 5.512 % 2002 164 5.413 % 2009 163 5.380 % 2010 162 5.347 % 2005 161 5.314 % 2006 155 5.116 % 2003 153 5.050 % 2001 152 5.017 % 2000 148 4.884 % 2004 143 4.719 % 1998 135 4.455 % 1996 128 4.224 % 1997 121 3.993 % 1999 115 3.795 % 1995 114 3.762 % 1994 80 2.640 % 1993 73 2.409 % 2012 73 2.409 % 1991 70 2.310 % 1992 68 2.244 % 1985 25 0.825 % 1986 19 0.627 % 1990 15 0.495 % 1987 14 0.462 % 1984 13 0.429 % 1983 9 0.297 % 1988 9 0.297 % 1989 8 0.264 % 1982 6 0.198 % 1980 3 0.099 % 1978 2 0.066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IMMUNOLOGY 272 8.977 % BLOOD 90 2.970 %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86 2.838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74 2.442 %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61 2.013 % JOURNAL OF VIROLOGY 55 1.815 %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53 1.749 % IMMUNOLOGICAL REVIEWS 50 1.650 % IMMUNITY 45 1.485 % IMMUNOLOGY 45 1.485 % HISTOPATHOLOGY 42 1.386 % MODERN PATHOLOGY 41 1.353 % JOURNAL OF PATHOLOGY 35 1.155 % FASEB JOURNAL 34 1.122 %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34 1.122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3 1.089 % HUMAN PATHOLOGY 28 0.924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8 0.924 %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7 0.891 %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 25 0.825 %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5 0.825 % 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24 0.792 %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3 0.759 % MOLECULAR IMMUNOLOGY 23 0.759 % ANATOMICAL RECORD 22 0.726 %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21 0.693 % 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1 0.693 %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 0.660 % AIDS 19 0.627 %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19 0.627 % IMMUNOLOGY LETTERS 18 0.594 % 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18 0.594 % LEUKEMIA LYMPHOMA 18 0.594 % NATURE 18 0.594 %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CYTOCHEMISTRY 17 0.561 %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7 0.561 % SCIENCE 17 0.561 %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17 0.561 % VIRCHOWS ARCHIV 17 0.561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6 0.528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15 0.495 % 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15 0.495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15 0.495 % PLOS ONE 15 0.495 % RESEARCH IN IMMUNOLOGY 15 0.495 % SEMINARS IN IMMUNOLOGY 15 0.495 % VACCINE 15 0.495 % ARCHIVES OF PATHOLOGY LABORATORY MEDICINE 14 0.462 %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14 0.462 % IMMUNOLOGIC RESEARCH 14 0.462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4 0.462 % NATURE IMMUNOLOGY 14 0.462 % VIROLOGY 14 0.462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3 0.429 %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3 0.429 %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3 0.429 % NATURE MEDICINE 13 0.429 % DIAGNOSTIC CYTOPATHOLOGY 12 0.396 % 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2 0.396 % TRENDS IN IMMUNOLOGY 12 0.396 % ACTA CYTOLOGICA 11 0.363 % ANTIGEN DEPOSITORY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11 0.363 %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11 0.363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MMUNOLOGY 1181 38.977 % PATHOLOGY 597 19.703 % CELL BIOLOGY 332 10.957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24 7.393 % HEMATOLOGY 217 7.162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191 6.304 % ONCOLOGY 179 5.908 % VIROLOGY 173 5.710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05 3.465 % SURGERY 99 3.267 % INFECTIOUS DISEASES 96 3.168 % MICROBIOLOGY 79 2.607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79 2.607 % VETERINARY SCIENCES 67 2.211 % ANATOMY MORPHOLOGY 61 2.013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55 1.815 % DERMATOLOGY 54 1.782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54 1.782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46 1.518 % RHEUMATOLOGY 45 1.485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42 1.386 % PHARMACOLOGY PHARMACY 31 1.023 % OTORHINOLARYNGOLOGY 29 0.957 % MICROSCOPY 21 0.693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 0.660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 0.660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19 0.627 % ALLERGY 18 0.594 % BIOPHYSICS 16 0.528 % GENETICS HEREDITY 16 0.528 % REPRODUCTIVE BIOLOGY 16 0.528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15 0.495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13 0.429 % RESPIRATORY SYSTEM 13 0.429 % PARASITOLOGY 12 0.396 % DEVELOPMENTAL BIOLOGY 11 0.363 % TRANSPLANTATION 10 0.330 % PEDIATRICS 9 0.297 % ZOOLOGY 9 0.297 % PHYSIOLOGY 8 0.264 % UROLOGY NEPHROLOGY 7 0.23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6 0.198 % OBSTETRICS GYNECOLOGY 6 0.198 % AGRICULTURE 5 0.165 % OPHTHALMOLOGY 4 0.132 % TOXICOLOGY 4 0.132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3 0.09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 0.066 % INSTRUMENTS INSTRUMENTATION 2 0.066 % PHYSICS 2 0.066 % PSYCHIATRY 2 0.066 % TROPICAL MEDICINE 2 0.066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Q1EePoHfKpK3hI3jiFh%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Q1EePoHfKpK3hI3jiFh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5y=9 最新研究动态: Cell:新研究解答25年细胞起源争议 近日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神经病理学家们解答了围绕滤泡树突状细胞起源的谜题。滤泡树突状细胞是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淋巴器官细胞。苏黎世大学研究小组证实滤泡树突状细胞来自定位于血管壁的细胞。由于这些研究发现,科学家们现在拥有了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肿瘤和朊病毒感染等关键特征的手段。相关论文发布在7月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这项发表在Cell杂志的研究阐明了在过去25年里引起争议性讨论的一个问题。识别FDCs来源于多能壁细胞帮助理解了自身免疫性和病原体驱使的慢性炎症疾病、FDC来源肿瘤的生成,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朊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的某些方面,我们有理由期待干扰血管FDC前体的分化有可能在防止朊病毒感染中发挥积极作用。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7/201276142647920.htm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4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zhuan]流体力学的神秘领域,力学学科的新增长点
热度 2 zxczxc0417 2012-7-7 21:25
流体力学其实还有许多神秘的领域待开发。它将成为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学科 bDZ 的新增长点,这里谈谈一些浅薄的体会。希望同仁关心即将举行的会议。 4 刚刚从美国回来的Jamusen的学生刘峰教授讲了他们给NASA做的一个空间站火焰传播课题,该计算结果已经被航天局作为空间站博览会里面接待客人访问时用三维立体眼镜观看的一个展示性成果,其中很令人深思的是,平均连续的火焰在对流减缓,风速很小,重力消失情况下,形成一种“量子化”的传播方式。火焰走走停停,跳跃前进。不稳定波是分块的,扭曲着像蛇一样前进,而且其波长隐含着一个和普朗克常数类似的常数,当重力,风速这些量值增加时,波长就像量子力学里面的几率波(德布罗意波)一样变得很小。直到看不出来了。 $KfKZ 话说回来,过去我们觉得薛定谔方程几率分布函数是复数,不好理解,电磁场却大量用这种表示形式,波音庭矢量的共轭矢量具有互感定律相同的规律。80年代中国电子学报发表了这样的成果,称之为户能定律,当时很多人还不以为然。现在我们在欧拉方程和NS方程的数学描述中也引进了伴随方程,伴随空间,而且这些东西在变分的表示中有它独特的优点,连jiamsen都不把它放过。这里有没有进一步的物理联系。对物理科学更本质的探讨对CFD工作者发出了召唤。 xHu|d 俄罗斯罗蒙洛索夫大学的Dmitrieyv 教授用流体力学推导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我国学者在孤波方面的研究相似,这是一个大穿插。孤波方程是漩涡方程,求解困难,它利用朗道等学者做过的证明,转换成方程和边界条件都相同的扭转长杆大变形扭结的kirchoff方程。得出了漩涡失去稳定的扭结和纠缠的解,用在薛定谔方程的描述里面。 )c!2 其实这些学科过去是一家人,电磁场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尔约一个世纪前用流体力学三个方程,加一个假设方程而建立的. 鉴于量子力学,电动力学,以及相对论理论的统治地位,有人尝试电磁方程反推流体方程,从规范场论推导NS方程。使用电动力学的推迟势算法加相对论来计算力学问题,倒是可以算出激波的斜角等简单问题,但是由于介质力学方程远要比电动力学与量子力学方程推出的方程复杂。对实际介质力学问题基本没有意义。洛仑兹于是给电磁场方程的位移电流里面加上一些项,以便使电磁方程有物质方程的性质,却未得到主流学者认可。把问题翻过来做却不一样。1998 年美国的Dr. Haralambos Marmanis 精彩的从欧拉方程, NS方程及湍流方程推导出 Maxwell方程。俄罗斯罗蒙洛索夫大学的Dmitrieyv 教授也作了类似工作。(甚至还用流体力学推导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我国学者在孤波方面的研究相似)从不可压流体力学推导新的电动力学方程比原来多出许多高阶小项,这些项到底有什么物理意义?和试验相容程度如何?引起多方关心,也关心把它延拓到可压缩流动里面去。哪怕这种延拓是近似的,只要它与试验相容即可。 ^+# 理论上矛盾焦点在于电动力学方程是协变不变的,属于洛仑兹时空,它满足光速不变假设,而连续介质方程是守恒型的,属于伽利略时空,声速度不但可变,而且可以超越,如此大的差异,所以一般的物理学家就认为这两种方程相似是貌似而神离。本质差异,不能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课题将设法探求洛仑兹变换加上非常微小的高阶修正以后,可以变成可压缩流方程简化时的某一种小扰动可压缩变换。这种变换在空间上和洛仑兹变换完全相同,在时间只相差高阶小量。通过分析说明这种差别与现有实验精度测量结果相容。从而把相对论的时空变换与可压缩修正的某种辅助函数近似等同起来。进而研究与电磁场和其他的物质场理论平行的可压缩性介质表达形式。 nQ 这种理论上的延拓有着他的实验基础。物理所的张元仲教授著书说,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几种和相对论平行的假设,唯一剩下来还不能够被实验所否定掉就是物质相互流动和运动的假设。 pmxQFr 物质世界本身是复杂和多样的,别的力学性质暂时无需多加涉猎,流体可压缩性的描述可以和不可压缩场的协变不变原理相容就值得分析。如果二者都与现有的实验结果相容,那么谁更正确,就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选择更复杂的介质力学性质,谁更与实验结果相容就会有分晓。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描述不仅给对微观物质世界认识提供新的武器。同时也是力学学科一个新的生长点。 O\ 本课题将主要致力于从可压缩性方面延拓电磁场和流体场数学描述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尝试从非牛顿流体驰豫性方面进一步发展这种描述。当然,力学还有波尔兹曼等更复杂、更深刻的形式,他们与电磁,甚至引力和量子场的关系,也有待发掘。但本课题只能做一个开头。 ."oS 我国数学物理科学有许多积累可资借鉴。除了冯康,刘高联等一批力学家的介质方程哈密尔顿描述之外,在相对论方面,秦元勋教授指出罗伦兹变换的奇点, 意味着方程越过光速以后从椭圆型转变成双曲型,此时粒子随速度增高而减小质量和能量。这正是可压缩流动的特点。杨文熊教授得出一个结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只不过描述了介质方程守恒性和随体导数性质。卢鹤跋院士1996年从连续介质角度出发, 突破真空均匀构造的局限,提出对于相对论的质疑,并对麦克尔荪-莫雷的经典试验给出新的解释.黄志洵教授进行超光速的研究,借鉴Sommerfeld提出的理论,提出利用量子隧道效应来产生光波越过光速时的非线性效应, 并提出利用介质孤波方程代替量子力学方程计算光纤特性的看法。这些都和国际上的研究同步。 u,v_5A 流体中文网论坛 -- 流体力学及相关领域学术问题交流论坛。  r 所以,进一步把前述的电磁场和流体场方程之间的相同结构的规律延拓到可压缩流体和非牛顿粘性中去.研究电磁场方程加洛仑兹变换着一套数学描述改写成空气动力学方程的描述形式以后误差到底有多大,尤其是粘性和压缩性在“误差里面”影响有多大,加上这些强非线性项以后的新数学描述是否能够满足迄今为止的实验结果。从而建立起介质力学和电动力学(甚至引力场论及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的数学方法的平等地位。并通过进一步实验来进行新一轮的验证。就很有意义 ] 已经有人研究并得出如下电磁和不可压缩流体相互之间相似的表达形式,作为出发点: MIfg6t 微观Maxwell方程组 连续介质力学方程组 = ▽ E = 4pρ      ▽F1= -▽▽n T @E/@t = C.C ▽╳ B - j    para;@F1/@t = V.V▽╳ w - j } para;@B/@t = -▽╳ E @w/@t = -▽╳ F1 Z~)L ▽ B = 0 ▽ww= 0 HO 其中, F1,是力,它包括引力F和压力,惯性力, 以及粘性力的和,j是类似位移电流的项,表示为: $ F1 = -F+(Ww╳V)+1/ρ▽P-1/ρ▽(λ▽V)-1/ρ▽•;{mu } o J = ▽(V•;w)V-V ▽▽phi + 2( F1•;▽) V+ w▽(phi+V.V) /{ 通过计算机推理,可以在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找到一种类似于洛仑兹变换的函数关系。通过它可以把不可压缩的波动方程变换成可压缩的波动方程,如下所示: 43# |X| |1/(1-b.b)**(1/2) -b/(1-b.b)**(1/2) | |x’| ! |y| = | 1 | *|y’| [ |Z| | 1 | |z’| 3 |T| | b/(1-b.b) 1/(1-b.b) | |t’| h: 其中 bb=v/c 该变换要把不可压流变换成可压缩流动,当然不会是协变不变的,因此和洛仑兹变换不会全等,但是它们之间的误差在尺缩上面是完全一致的,没有误差,而在时间延迟方面的误差是b的二阶量:1/2 t b^2+O(b^3).至今在相对论时间延迟的验证中还没有直接的方法来验证出这个差别。所以可压缩流体的小扰动方程在空间方面的描述和相对论的电磁场描述将没有区别,而在时间方面的描述和相对论差别是高阶小量,对于实验验证来说都是相容的。由这个拟洛伦兹变换反变换构造的‘伽利略时空下的小扰动可压缩电动力学方程组’应当和洛仑兹时空下的现有电动力学方程组结果相差高阶无穷小,而这个差别也只在在时间上发生,并且现有实验观察不出来。 可以对寻找出的这些可压缩性变换,进行误差分析,(他们和洛伦兹变换在空间上完全吻合, 时间上相差二级精度)。分析它与现有电动力学描述方式的差别及对现有试验的相容性。进一步对电动力学方程进行高阶修正,不仅使得它具有小扰动可压缩方程性质。还要进一步寻找是否有跨音速全速势方程或大扰动那样高阶项数更多的非线性形式. 尽管这种形式会带来更多的差别,但是应当满足现有实验的结果。我们研究什么样的介质特性能够使得这个差别足够小。 1(X 进一步,电动力学的强非线性化修正问题不是通过一个变换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进一步通过电磁场方程组和不可压流体力学方程等价的性质,仿照流体的小扰动方程求本索原,仿照建立可压缩流场近似场方程的办法,给电磁场’配上’它的状态方程’类似的可压缩性表达形式’. eoO. 还可以设计新的实验,并对理论进行验证 MQ|c' 物理学是不相信没有不同试验结果的新理论描述,所以必须预先设计一种可以测量的实验验证, 要对新方程组下面的物理现象做再验证的分析计算,为试验测量做好准备, 无论是精度还是实验的设备要求都比较高,这也是困难所在. ,  麦克尔荪莫雷实验的声学模拟,说明在声学基础上,可压缩流动介质中,回路声速干涉条文将同样不随风速风向而移动。从而对麦克尔荪莫雷光干涉实验作出新的解释。 QT'kqD  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实验. 新实验是在斐索实验基础上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以此来解释光的电磁场的传播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载体.从而说明新建立方程的守恒性和物质性的必要. Gp 流体中文网论坛 -- 流体力学及相关领域学术问题交流论坛。  z[2\X 通过以上分析可压缩性修正变换和相对论变换的内在联系,评估不同数学描述方式相互间的误差和以及这种差别和现有试验的相容程度,说明在伽利略空间下的可压缩流体介质描述形式和洛仑兹空间下电磁场等物质场方程描述是平行和等价的。寻找电磁场的可压缩并带有非牛顿粘性的描述形式。 q 作为副产品,将要说明相对论的效应,很可能是一种空气动力学里面的压缩性效应,“时空变换”很可能是空气动力学方程的一种简化算法,即对不可压描述进行小扰动修正的一种辅助函数(可压缩变换) +`~) 为了从实验上说明这种等价性,必须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重新评估和解释麦克尔荪-莫雷实验,因为它“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的地位。需要在流场里面进行对于v/c来说相同精度量级下的声学模拟试验。说明在同样的可比测量精度下,声波也存在相同的效应。 g 如此看来,对寻找到的可以和洛伦兹变换在空间完全吻合, 时间上相差仅二级精度的等效的可压缩变换同样和原电动力学描述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差别对现有实验的相容性。 nFh? 如果说先从波动方程出发来寻找这个变换, 后面就可以把它运用到整个方程组里面去, 也就是首先就要从电磁波的达朗贝尔波动方程来找这个拟洛伦兹变换, 因为达朗贝尔方程和不可压流体的波动方程是一样的, 所以这种变换就可以把不可压波动方程变成可压缩波动方程, YYZ 给电磁场’配上’它的’可压缩性的强非线性表达形式’听起来也是很诱人的。但是要求他一定和原方程组的误差和现有实验的相容,提出新的实验对这种新描述进行证明和证伪. NXRc 还可以参照Marmanis和Dmitriev的工作,借助于引入带有松弛效应的非牛顿粘性流体和湍流模型,使得不可压的Navier-stokes(后面简称NS)方程和Maxwell方程完全对应. 分析不相同的部分带来的误差。 DL( 实验上可以进行麦克尔荪莫雷实验的声学模拟,说明在声学基础上,可压缩流动介质中,回路声速干涉条文将同样不随风速风向而移动。原来对麦克尔荪实验的解释还可以有新的说法。 6*\%   斐索流体拖动实验检验了流水对光传播的影响, 新实验是在此基础上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改造实验室原有水洞试验台,并增加激光在光纤的回路.此实验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可能也会得不出预想结果,那样就引出玻璃纤维或玻璃杆的结构在微观上对物质波动传播如何束缚的问题.使得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从理论上更加复杂一个层次. s   对新的表达和原有表达在结果上带来的不同将几级精度上出现要给出数据. 以便以后证伪.这里面关键的困难问题首先是可压缩流动至今还没有比较好的漩涡表达形式.从不可压流场和电磁场的四个方程的等价性来看, 实际上是漩涡与力的环量和电场与磁场的等价, 想要把这种关系引深到可压缩性流场和速度与光速比值比较高的情况下的电磁场, 那么就要首先建立可压缩漩涡的表达形式. 在现今这个表达还不是很完备的. 固然可以借鉴P. A. Murad所建立的广义漩涡的表述, 或者借鉴吴介之教授的有关理论, 但是这样一来, 电磁场的表达形式也要相应改变.所以建立可压缩漩涡形式的表达还有困难.首先建立带可压缩性的电磁场的连续性,动量,能量守恒的非线性表达形式. 0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可压缩性的表现实际只出现在欧拉项上面,粘性项并没有明显的可压缩因子可以提出来. 粘性项实际是不满足洛仑兹或者近似的洛仑兹变换的,这就要考虑到粘性项影响的差别对理论带来的影响,对实验的精度要做更严密的分析,并且要做数值模拟来说明有可能有粘性项存在,以及为什么它能够被忽略。 ,RR+   实验上,声学干涉的麦克尔荪莫雷试验模拟由于风洞背景噪声比较困难,需要利用小波算法,进行滤波分析。如果在移动车辆中进行麦克尔荪莫雷试验模拟,可以借鉴德国工程师Norbert.Fest已经做过的工作,其人已经表示愿意携带仪器前来进行协作。 9V+ 阐明洛伦兹时空的电磁场等物质场方程是’可压缩’场的一种小扰动方程近似.他和这种小扰动方程空间描述无误差, 时间误差上是2级以上,现有试验还不能判断这样小的误差。这种电磁等微观物质世界的和经典电动力学平行的介质力学描述就应当给它平等的地位,何况连续介质力学还储备了除小扰动方程外更多更好地描述方式。其引入不仅会给对微观物质世界提供新的强非线性数学描述的思路。同时是力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Rm   着重理论上从驰豫性和可压缩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这种描述。并且从实验上检验这些结论(Marmanis和Dmitriev的研究是从不可压缩流动进行的,非牛顿流体的驰豫性质,和流体的可压缩性质还没有牵涉到。)而本课题重新进行的推理说明了物质世界本身复杂性,新的物理理念和数学方法存在可能,可压缩性粘性流体的描述就是其中的一种。于是就可以得到具有空气动力学方程特点的的‘电磁场方程组或者引力场方程组’,它在光速时电磁场方程不会出现无穷大奇点,并且在越过光速时,粒子的质量,能量和速度的关系遵循由椭圆型方程到双曲型的变化规律。现在beta衰变产生中微子的实验结果按照经典的理论估计能量是负的,质量是虚的。而这现象正和我们用小扰动亚波速的椭圆型方程去描述超波速的流动现象一样,如果采用有空气动力学性质的方程组来描述,就自然形成双曲型的描述方法,用不着引入复数质量。虽然消除波速时方程奇点是一个纯理论,但在实际工程有很大应用的领域. 我国的加速器中电子已经加速到和光速仅相差10-4的地步,美国的加速器中电子甚至达到10-8,按照现有理论,再增加能量,无非减小和光速的差别而已。如果考虑一点“可压缩性和方程变成双曲型”的话,我们就不会一味像给拉瓦尔管增加压力一样给加速器里面的粒子做功,同时去寻找能量更加升高的粒子。新理论借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思维反过来,利用反向调节机制给粒子减功,减能,去寻找和亚光速规律不同的另一些粒子。在加速器的年会上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我国第一代加速器的设计者中有人觉得可以考虑在加速器上进行这样的实验. (kYH   另一方面,新的方程将更清楚的揭示了声学波动和电磁波波动的关系,以及相对论在里面起的作用,这样对两种不同测量结果的交叉借鉴,也会更具有鲜明物理概念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电磁场好算难测量,那么就隐身飞行器的设计和试验可以转化到声场里面来测量。反过来潜艇和鱼雷的水下水声测量结果的计算和成像也可以用电磁场现成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综上所述,利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对电磁场,引力场方程组进行强非线性化研究,既是跟踪国际上电磁场研究的前沿,又是建立在我国独有特色的以非牛顿粘性可压缩流体方程为依据的基础上,它不仅在电磁场和空气动力学连续介质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关系,而且对高能物理的探索有意义,特别是会对研究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和转换带来新的思路.所以说,它不仅是一项可以从方程同构带来数值计算和边界条件更新和简化的技术成果,而且他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构成层次,物理定律的统一性质,甚至可以成为挖掘流动性的物质,孤波,及量子力学方程之间关系的一个出发点,无疑还将会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C-9}
个人分类: 好好学习|4150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畜共患病研究动态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2-7-6 14:18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human-animal diseas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338 被引频次总计: 7373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7353 施引文献: 7233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215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1.81 h-index: 4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2Hipc3JIIMc5m3@mnApage=1cr_pqid=33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MUMFORD E 3 0.888 % NAGY PD 3 0.888 % SERVIENE E 3 0.888 % ALI MA 2 0.592 % ARFSTEN DP 2 0.592 % BANETH G 2 0.592 % BROWN L 2 0.592 % CAPUA I 2 0.592 % CHENG CP 2 0.592 % CICERALE S 2 0.592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47 43.491 % ENGLAND 45 13.314 % GERMANY 27 7.988 % AUSTRALIA 24 7.101 % FRANCE 20 5.917 % CANADA 14 4.142 % ITALY 13 3.846 % INDIA 10 2.959 % NETHERLANDS 10 2.959 % PEOPLES R CHINA 9 2.663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SF 3 0.888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 0.592 % AMERICAN LEBANESE SYRIAN ASSOCIATED CHARITIES 2 0.592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 0.592 % CHILDREN S INFECTION DEFENSE CENTER ST JUDE CHILDREN S RESEARCH HOSPITAL 2 0.592 % DOD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0.592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 0.592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OLORADO STATE UNIV 8 2.367 % UNIV OXFORD 7 2.071 % UNIV QUEENSLAND 6 1.775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5 1.479 % HARVARD UNIV 5 1.479 % UNIV ILLINOIS 5 1.479 % UNIV PENN 5 1.479 % UNIV WISCONSIN 5 1.479 % UNIV BRISTOL 4 1.183 % UNIV CALIF DAVIS 4 1.183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0 48 14.201 % 2009 43 12.722 % 2011 38 11.243 % 2006 26 7.692 % 2007 19 5.621 % 2004 18 5.325 % 2005 18 5.325 % 2008 16 4.734 % 2012 16 4.734 % 2002 15 4.438 % 2003 15 4.438 % 1997 10 2.959 % 2000 10 2.959 % 1999 8 2.367 % 2001 7 2.071 % 1994 6 1.775 % 1992 5 1.479 % 1993 5 1.479 % 1996 5 1.479 % 1995 4 1.183 % 1998 4 1.183 % 1991 2 0.592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6 1.775 % PLOS ONE 6 1.775 %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5 1.479 %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5 1.479 % REVU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5 1.479 % ILAR JOURNAL 4 1.183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4 1.183 %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EDUCATION 4 1.183 % ANTHROZOOS 3 0.888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3 0.888 % ECOHEALTH 3 0.888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3 0.888 % SCIENCE 3 0.888 % VACCINE 3 0.888 % VETERINARIA ITALIANA 3 0.888 %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3 0.888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VETERINARY SCIENCES 61 18.047 % MICROBIOLOGY 41 12.130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3 6.805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22 6.50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1 6.213 % INFECTIOUS DISEASES 21 6.213 % IMMUNOLOGY 19 5.621 % AGRICULTURE 18 5.325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18 5.325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18 5.325 % VIROLOGY 16 4.734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4 4.142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2 3.550 % PHARMACOLOGY PHARMACY 12 3.550 % CELL BIOLOGY 11 3.254 % CHEMISTRY 11 3.254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11 3.254 % BEHAVIORAL SCIENCES 10 2.959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0 2.959 % PARASITOLOGY 8 2.367 % TOXICOLOGY 8 2.367 % GENETICS HEREDITY 7 2.071 % NUTRITION DIETETICS 7 2.071 % PATHOLOGY 6 1.775 % TROPICAL MEDICINE 6 1.775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5 1.479 % DEVELOPMENTAL BIOLOGY 5 1.479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5 1.479 % RESPIRATORY SYSTEM 5 1.479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5 1.479 % SOCIOLOGY 5 1.479 % ANTHROPOLOGY 4 1.183 % ENTOMOLOGY 4 1.183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4 1.183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4 1.183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4 1.183 % ONCOLOGY 4 1.183 % PHYSICS 4 1.183 % PLANT SCIENCES 4 1.183 % ENGINEERING 3 0.888 % LEGAL MEDICINE 3 0.888 % PHYSIOLOGY 3 0.888 % PSYCHOLOGY 3 0.888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2 0.592 % COMPUTER SCIENCE 2 0.592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2 0.592 % EVOLUTIONARY BIOLOGY 2 0.592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2 0.592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 0.592 % MATHEMATICS 2 0.592 % OBSTETRICS GYNECOLOGY 2 0.592 % REPRODUCTIVE BIOLOGY 2 0.592 % SUBSTANCE ABUSE 2 0.592 % SURGERY 2 0.592 % ZOOLOGY 2 0.592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T2Hipc3JIIMc5m3%2540mnA%26product%3DWOS%26qid%3D33%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T2Hipc3JIIMc5m3@mnA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33db_id=resultSetID=33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16y=9 参考文献 http://www.nature.com/news/cost-of-human-animal-disease-greatest-for-world-s-poor-1.10953 人畜共患病成发展中国家最大威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557.s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绝经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关系研究进展与文献引证分析
xupeiyang 2012-7-6 14:05
绝经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关系研究进展与文献引证分析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menopause) AND 主题=(heart disease) AND 主题=(strok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找到的结果数: 245 被引频次总计: 9272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9041 施引文献: 7653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543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37.84 h-index: 37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UA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2Hipc3JIIMc5m3@mnApage=1cr_pqid=29viewType=summary 参考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553.shtm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9364002/Early-menopause-linked-to-increase-risk-of-heart-disease-and-stroke.html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卫生观察站的数据储存库(英文)
xuxiaxx 2012-7-6 09:02
这数据储存库内容丰富,也许对大家有可用之处,为之而提供。这份数据储存库的简介是:“全球卫生观察站的数据储存库包含范围广泛的指标清单,可按主题或通过多方查询功能进行选择。该储存库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卫生统计数据储存库。” 更详细请链接: http://www.who.int/gho/database/zh/
3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整合医学研究进展与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7-2 14:35
整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的概念定义与知识范畴: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2012 MeSH MeSH Descriptor Data Return to Entry Page Standard View. Go to Concept View ; Go to Expanded Concept View MeSH Heading Integrative Medicine Tree Number H02.403.400 Scope Note The discipline concerned with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allopathic)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o address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health and illness. 对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采用常规医学与替代医学相结合的学科。 Allowable Qualifiers CL EC ED ES HI IS LJ MA MT OG SN ST TD History Note 2009 Date of Entry 20080708 Unique ID D055048 MeSH Tree Structures Health Occupations Medicine Adolescent Medicine Aerospace Medicine Allergy and Immunology Andrology Anesthesiology Bariatric Medicine Behavioral Medicine Clinical Medicine + Community Medicine Dermatology Disaster Medicine Emergency Medicine Forensic Medicine + General Practice + Genetics, Medical Geriatric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 Military Medicine Naval Medicine + Neurology Osteopathic Medicine Pathology + Pediatrics + Physical Medicine + Psychiatry + Public Health + Radiology +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productive Medicine Social Medicine Specialties, Surgical + Sports Medicine Telemedicine + Travel Medicine Tropical Medicine Venereology Wilderness Medicine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Integrative Medicin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被引频次总计: 9420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8508 施引文献: 817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819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7.76 h-index: 42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R23K2C@Mo5OJbP5n5hm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NONYMOUS 27 2.224 % KREITZER MJ 25 2.059 % BEN-ARYE E 23 1.895 % HORRIGAN BJ 20 1.647 % SIERPINA V 17 1.400 % SIERPINA VS 17 1.400 % FRENKEL M 16 1.318 % MAIZES V 14 1.153 % VOHRA S 14 1.153 % KEMPER KJ 13 1.071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590 48.600 % GERMANY 107 8.814 % CANADA 91 7.496 % PEOPLES R CHINA 90 7.414 % ENGLAND 55 4.530 % AUSTRALIA 47 3.871 % ISRAEL 45 3.707 % SWITZERLAND 30 2.471 % NETHERLANDS 21 1.730 % SPAIN 21 1.730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 0.659 % EUROPEAN COMMISSION 7 0.57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6 0.494 % NIH 5 0.412 % 1991 PHARMACY FOUNDATION 4 0.329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4 0.329 % E DANIELSEN AND WIFE S FOUNDATION 4 0.329 % FRIMODT HEINEKEN FOUNDATION 4 0.329 % GOODWILL FONDEN 4 0.329 % HEDE NIELSEN FAMILY FOUNDATION 4 0.329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41 3.377 % UNIV ARIZONA 39 3.213 % UNIV CALIF LOS ANGELES 30 2.471 % UNIV MINNESOTA 30 2.471 % UNIV TEXAS 27 2.224 % TECHNION ISRAEL INST TECHNOL 25 2.059 % UNIV TORONTO 25 2.059 % CHINA ACAD CHINESE MED SCI 19 1.565 % UNIV WASHINGTON 17 1.400 % CLALIT HLTH SERV 16 1.318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0 170 14.003 % 2011 169 13.921 % 2009 151 12.438 % 2008 141 11.614 % 2007 119 9.802 % 2012 82 6.755 % 2006 71 5.848 % 2005 58 4.778 % 2004 45 3.707 % 2002 42 3.460 % 2003 41 3.377 % 1999 26 2.142 % 2001 23 1.895 % 2000 22 1.812 % 1998 20 1.647 % 1997 14 1.153 % 1994 4 0.329 % 1995 4 0.329 % 1992 3 0.247 % 1991 2 0.165 % 1993 2 0.165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 88 7.249 %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82 6.755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67 5.519 %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51 4.201 % 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33 2.718 % ACADEMIC MEDICINE 27 2.224 % FORSCHENDE KOMPLEMENTARMEDIZIN 26 2.142 %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2 1.812 %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21 1.730 % PEDIATRICS IN REVIEW 19 1.565 %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15 1.236 % PRIMARY CARE 14 1.153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2 0.988 %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2 0.988 %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12 0.988 % 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0 0.824 %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9 0.741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S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8 0.659 % MEDICAL TEACHER 8 0.659 %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8 0.659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7 0.577 % HEMATOLOGY 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7 0.577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456 37.562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48 12.191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09 8.979 % ONCOLOGY 80 6.590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57 4.695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55 4.530 % PHARMACOLOGY PHARMACY 54 4.448 % PEDIATRICS 48 3.954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44 3.624 % PSYCHIATRY 41 3.377 % NURSING 38 3.130 % REHABILITATION 32 2.636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8 2.306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3 1.895 % PSYCHOLOGY 22 1.812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22 1.812 % MEDICAL INFORMATICS 19 1.565 % PHYSIOLOGY 18 1.483 % SPORT SCIENCES 17 1.400 % HEMATOLOGY 16 1.318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15 1.236 % OBSTETRICS GYNECOLOGY 15 1.236 % UROLOGY NEPHROLOGY 15 1.236 % ENGINEERING 13 1.07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12 0.988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2 0.988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12 0.988 % CELL BIOLOGY 11 0.906 % COMPUTER SCIENCE 11 0.906 % SOCIAL SCIENCES OTHER TOPICS 11 0.906 % VETERINARY SCIENCES 11 0.906 % NUTRITION DIETETICS 10 0.824 % PLANT SCIENCES 10 0.824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9 0.741 % GENETICS HEREDITY 9 0.741 % RESPIRATORY SYSTEM 9 0.741 % SURGERY 9 0.741 % BIOMEDICAL SOCIAL SCIENCES 8 0.659 % MEDICAL ETHICS 8 0.659 % ANESTHESIOLOGY 7 0.577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7 0.577 % IMMUNOLOGY 7 0.577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7 0.577 % CHEMISTRY 6 0.494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6 0.494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6 0.494 % ALLERGY 5 0.412 % DERMATOLOGY 5 0.412 % PATHOLOGY 5 0.412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4 0.329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4 0.329 % REPRODUCTIVE BIOLOGY 4 0.329 % BEHAVIORAL SCIENCES 3 0.247 % LEGAL MEDICINE 3 0.247 % MATERIALS SCIENCE 3 0.247 % MATHEMATICS 3 0.247 % OTORHINOLARYNGOLOGY 3 0.247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3 0.247 % RHEUMATOLOGY 3 0.247 % SOCIAL ISSUES 3 0.247 % TROPICAL MEDICINE 3 0.247 % ASTRONOMY ASTROPHYSICS 2 0.165 % BIOPHYSICS 2 0.165 % BUSINESS ECONOMICS 2 0.165 % EMERGENCY MEDICINE 2 0.165 % ETHNIC STUDIES 2 0.165 % GEOLOGY 2 0.165 % GOVERNMENT LAW 2 0.165 % INFECTIOUS DISEASES 2 0.165 % 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 2 0.165 % MICROBIOLOGY 2 0.165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 0.165 % ORTHOPEDICS 2 0.165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R23K2C%2540Mo5OJbP5n5hm%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R23K2C@Mo5OJbP5n5hm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PY_%E5%87%BA%E7%89%88%E5%B9%B4_PublicationYear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4y=4 参考文献: 整合医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ZP200709002895.htm http://www.mdweekly.com.cn/article.asp?id=19776 整合医学与个性化治疗 http://tech.hexun.com/2012-06-30/143040128.html 全球著名整合医学研究先驱韦博士 http://fashion.tom.com/1202/2117/AATXOI3E01ATAAAV.html 整合医学初探 http://www.cmt.com.cn/detail/46423.html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5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可控核聚变首次点火持续1000秒领先世界
sfw111 2012-6-12 11:57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大厅里,有一座3层楼高的“铁罐”。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之一。因为它的成功,中国人站在了核聚变研究的前沿。 可控核聚变或许是能源领域的最大指望。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利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是各种实验路径中最有希望的一种。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大中型托卡马克发展计划。 十几年前,全部用超导系统来形成磁场的装置,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中国科学家提交申请,在1998年得到国家项目,建造“实验的先进的超导的托卡马克”,简称EAST,设在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 磁场的快速变化让超导体容易失去超导性。各种极端和复杂的条件,加之要让各种复杂仪器集合在狭小的空间里正常工作,这些都使全超导托卡马克的实现很困难。EAST的每一个子系统,都需要更繁杂的系统来支持,而且需要各种新式的设计。 中国科学家克服困难。2006年,EAST实现了第一次“点火”——激发等离子态与核聚变。很快,它就实现了最高连续1000秒的运行,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目前,EAST等实验装置仍然继续在等离子体的参数如温度、密度、持续放电时间上取得突破,成为国际上同类装置优先参考的样板。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EAST空腔中等离子体做观测和研究。”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介绍说,围绕EAST的科学家除了点火、等待、测量和计算,还要摸索未知的理论。 除了EAST,近年我国先后建成HT-7中型超导托卡马克,HL-2A大中型常规导体托卡马克。其中,HL-2A最高电子温度达5500万摄氏度,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凭借出众的技术成就,中国科学家正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发挥核心作用。ITER是世界各大国合作的巨型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中国参与的最大国际科学计划。 目前,根据同ITER组织达成的协议,中国承担了ITER装置近8%的采购包,包括包层壁、线圈导体等12个任务,基本涵盖了ITER核心关键部件。其中一些制造任务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由于具备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研制经验,他们生产的ITER超导导体、屏蔽包层等部件的性能在合作七方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对核聚变能源研发投入几乎成指数增长,积极政策的导向使核聚变能源研发处于空前发展时期。(记者 高博)
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儿子幼儿园的“六一”活动和幼儿教育
热度 1 pengfeig1223 2012-6-2 22:35
儿子幼儿园的“六一”活动和幼儿教育
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普通的民办幼儿园,他们幼儿园的理念是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三年,要给孩子三个“不同”的“六一”,三个不同的“新年”,儿子今年是中班,已经经历过一次“六一”,一次“新年”,这是他的第二个“六一”,这次六一的主题为 “手拿手、走世界”游园活动,每个班选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有点像“世博会” 的那个意思,为了搞好“六一”活动,他们老师一个多月前都开始筹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最后在6月2日上午(周六)成功地举办了游园会。 上午8点右右,游园会正式开始 形象大使1 形象大使2 形象大使3 形象大使4 这个小丑不够丑台湾船歌 台湾船歌 照片是用手机拍的效果比较差。 感叹幼儿园的生活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啊, 全部任务就是如何玩好 ,还有这么多人无私的配合。 相比大、中、小学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反而是中国最成功的?
个人分类: 杂项|349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主题
xuxiujiang 2012-5-31 18:15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科学与民主不断进步的历史
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综述文献计量分析有意义吗?(艾滋病文献为例)
xupeiyang 2012-5-31 10:42
综述文献计量分析有意义吗?这是应该讨论的问题。 我分析了一些综述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觉得意义不大,不能说明多少问题,这是综述文献的性质决定的。 看看这个分析结果怎么样? AIDS综述文献的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AIDS) 精炼依据: 文献类型=( REVIEW ) AND 出版年=( 2009 OR 2000 OR 2011 OR 1997 OR 2008 OR 1998 OR 2010 OR 2012 OR 2007 OR 2006 OR 2005 OR 2004 OR 2003 OR 2002 OR 2001 ) AND 出版年=( 2009 OR 2007 OR 2003 OR 2011 OR 2006 OR 2002 OR 2008 OR 2005 OR 2010 OR 2004 )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9425 被引频次总计: 229617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223505 施引文献: 19834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95716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4.36 h-index: 17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1P6G2ld5BFIoFj7Oplpage=1cr_pqid=9viewType=summary 检索分析主题=(AID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检索结果: 艾滋病(AIDS)总文献量251,006篇,其中综述文献(REVIEW) 15,123篇,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分布很分散,这可以理解。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DE CLERCQ E 30 0.198 % NATH A 25 0.165 % CARBONE A 21 0.139 % KUMAR A 20 0.132 % BOWER M 18 0.119 % LIU XY 18 0.119 % WAINBERG MA 18 0.119 % ANONYMOUS 17 0.112 % ENSOLI B 16 0.106 % TIRELLI U 16 0.106 % MILLER RF 15 0.099 % RICHMAN DD 15 0.099 % WEISS LM 15 0.099 % ZHAN P 15 0.099 % GLOGHINI A 14 0.093 % HAMMER SM 14 0.093 % BREW BJ 13 0.086 % DEZUBE BJ 13 0.086 % GALLO RC 13 0.086 % GAZZARD BG 13 0.086 % LEWIS W 13 0.086 % MONTANER JSG 13 0.086 % SCULLY C 13 0.086 % BERGER JR 12 0.079 % GATELL JM 12 0.079 % GIORDANO A 12 0.079 % MORENO S 12 0.079 % POWER C 12 0.079 % SILVESTRI G 12 0.079 % SINGH S 12 0.079 % SORIANO V 12 0.079 % STEBBING J 12 0.079 % UCKUN FM 12 0.079 % YARCHOAN R 12 0.079 % DALGLEISH AG 11 0.073 % DOMINGO P 11 0.073 % GAIDANO G 11 0.073 % GRAY F 11 0.073 % HIRSCH MS 11 0.073 % KATLAMA C 11 0.073 % MIRO JM 11 0.073 % VACCHER E 11 0.073 % WATSON RR 11 0.073 % BOSHOFF C 10 0.066 % CLOTET B 10 0.066 % COLEBUNDERS R 10 0.066 % GOA KL 10 0.066 % MASLIAH E 10 0.066 % MITSUYA H 10 0.066 % O'BRIEN SJ 10 0.066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美国那么多 USA 7026 46.459 % ENGLAND 1908 12.617 % GERMANY 951 6.288 % CANADA 807 5.336 % FRANCE 741 4.900 % AUSTRALIA 639 4.225 % ITALY 626 4.139 % NETHERLANDS 462 3.055 % JAPAN 440 2.909 % SPAIN 402 2.658 % SWITZERLAND 350 2.314 % INDIA 347 2.295 % 中国第13 PEOPLES R CHINA 274 1.812 % BELGIUM 251 1.660 % SCOTLAND 246 1.627 % SWEDEN 217 1.435 % SOUTH AFRICA 210 1.389 % BRAZIL 198 1.309 % ISRAEL 136 0.899 % GREECE 131 0.866 % NEW ZEALAND 126 0.833 % AUSTRIA 114 0.754 % DENMARK 110 0.727 % WALES 97 0.641 % IRELAND 95 0.628 % NORWAY 94 0.622 % POLAND 89 0.589 % SINGAPORE 87 0.575 % RUSSIA 83 0.549 % FINLAND 79 0.522 % SOUTH KOREA 75 0.496 % PORTUGAL 61 0.403 % THAILAND 58 0.384 % MEXICO 57 0.377 % HUNGARY 54 0.357 % NORTH IRELAND 50 0.331 % CZECH REPUBLIC 48 0.317 % USSR 41 0.271 % ARGENTINA 40 0.264 % TURKEY 39 0.258 % TAIWAN 38 0.251 % UGANDA 37 0.245 % KENYA 36 0.238 % CHILE 32 0.212 % FED REP GER 31 0.205 % IRAN 26 0.172 % NIGERIA 23 0.152 % MALAWI 22 0.145 % PAKISTAN 22 0.145 % MALAYSIA 20 0.132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前两个机构资助多 NIH 184 1.21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32 0.873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41 0.271 % PFIZER 39 0.258 % GLAXOSMITHKLINE 31 0.205 % WELLCOME TRUST 31 0.205 % EUROPEAN COMMISSION 29 0.192 % NOVARTIS 26 0.172 % BRISTOL MYERS SQUIBB 25 0.165 % NSF 25 0.165 % EUROPEAN UNION 24 0.159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23 0.152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 0.132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9 0.126 % ABBOTT 18 0.119 % BOEHRINGER INGELHEIM 18 0.119 % EU 18 0.119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18 0.119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17 0.112 % ROCHE 17 0.112 %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7 0.112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 15 0.099 % MERCK 14 0.093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14 0.093 % CANCER RESEARCH UK 13 0.086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3 0.086 %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3 0.086 %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13 0.086 %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13 0.086 %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12 0.079 % EUROPEAN COMMUNITY 12 0.079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12 0.079 % CNPQ 11 0.073 % GILEAD SCIENCES 11 0.073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11 0.073 % NASA 11 0.073 % PFIZER INC 11 0.073 % ASTRAZENECA 10 0.066 % GILEAD 10 0.066 % MRC 10 0.066 %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10 0.066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9 0.060 % BBSRC 9 0.060 %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9 0.060 % DEPARTMENT OF DEFENSE 9 0.060 % DFG 9 0.060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UK 9 0.060 % NIDA 9 0.060 % NIMH 9 0.060 % 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9 0.060 % 没有找到中国大陆研究机构,有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 HONG KONG 20篇, 0.132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332 2.195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237 1.567 % JOHNS HOPKINS UNIV 193 1.276 % NCI 168 1.111 % UNIV TORONTO 155 1.025 % UNIV WASHINGTON 155 1.025 % UNIV CALIF SAN DIEGO 153 1.012 % UNIV TEXAS 148 0.979 % UNIV CALIF LOS ANGELES 146 0.965 % UNIV OXFORD 129 0.853 % UNIV PENN 128 0.846 % UCL 121 0.800 % UNIV PITTSBURGH 114 0.754 % UNIV MICHIGAN 113 0.747 % YALE UNIV 105 0.694 % UNIV N CAROLINA 104 0.688 % STANFORD UNIV 103 0.681 % EMORY UNIV 102 0.674 % DUKE UNIV 101 0.668 % COLUMBIA UNIV 100 0.661 % UNIV LONDON IMPERIAL COLL SCI TECHNOL MED 99 0.655 % NIAID 95 0.628 % CORNELL UNIV 94 0.622 % UNIV MARYLAND 93 0.615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87 0.575 % UNIV ALABAMA 87 0.575 % UNIV BRITISH COLUMBIA 87 0.575 % UNIV MINNESOTA 87 0.575 % UNIV ILLINOIS 85 0.562 % MCGILL UNIV 84 0.555 % NORTHWESTERN UNIV 84 0.555 % UNIV MIAMI 82 0.542 % UNIV CAMBRIDGE 76 0.503 % MASSACHUSETTS GEN HOSP 75 0.496 % NYU 74 0.489 % MAYO CLIN 73 0.483 % UNIV WISCONSIN 72 0.476 % WASHINGTON UNIV 72 0.476 % UNIV AMSTERDAM 71 0.469 % UNIV CALIF DAVIS 70 0.463 % UNIV MELBOURNE 70 0.463 % INST PASTEUR 67 0.443 % CHELSEA WESTMINSTER HOSP 66 0.436 % UNIV ARIZONA 66 0.436 % UNIV CALIF BERKELEY 66 0.436 % UNIV SYDNEY 66 0.436 % BAYLOR COLL MED 65 0.430 % UNIV COLORADO 65 0.430 % UNIV LIVERPOOL 65 0.430 % UNIV SO CALIF 65 0.430 % 语种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英文 ENGLISH 14271 94.366 % GERMAN 281 1.858 % FRENCH 226 1.494 % SPANISH 139 0.919 % RUSSIAN 69 0.456 % JAPANESE 40 0.264 % PORTUGUESE 27 0.179 % CZECH 15 0.099 % POLISH 14 0.093 % CHINESE 12 0.079 % HUNGARIAN 8 0.053 % SLOVENIAN 5 0.033 % CROATIAN 4 0.026 % ITALIAN 4 0.026 % TURKISH 3 0.020 % DUTCH 2 0.013 % SERBO CROATIAN 2 0.013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09 1242 8.213 % 2011 1196 7.908 % 2008 1147 7.584 % 2010 1146 7.578 % 2007 1009 6.672 % 2006 893 5.905 % 2005 829 5.482 % 2004 745 4.926 % 2003 640 4.232 % 2002 578 3.822 % 2001 536 3.544 % 2000 518 3.425 % 1997 505 3.339 % 1998 504 3.333 % 2012 504 3.333 % 1996 494 3.267 % 1995 428 2.830 % 1999 425 2.810 % 1994 356 2.354 % 1992 332 2.195 % 1991 310 2.050 % 1993 310 2.050 % 1990 90 0.595 % 1988 73 0.483 % 1989 70 0.463 % 1987 51 0.337 % 1986 46 0.304 % 1985 41 0.271 % 1984 28 0.185 % 第一例AIDSC在美国 1983 26 0.172 % 1982 10 0.066 % 1977 8 0.053 % 1979 6 0.040 % 1980 5 0.033 % 1981 5 0.033 % 1978 4 0.026 % 1975 3 0.020 % 1971 2 0.013 % 1972 2 0.013 % 1973 2 0.013 % 1974 2 0.013 % 1976 2 0.013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IDS 159 1.051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系统评估循证医学数据库 145 0.959 %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30 0.860 %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07 0.708 % AIDS REVIEWS 84 0.55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AIDS 84 0.555 %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80 0.529 % DRUGS 71 0.469 % 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 67 0.443 % CURRENT HIV RESEARCH 66 0.436 %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66 0.436 % METHODS IN ENZYMOLOGY 65 0.430 %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64 0.423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0 0.397 % DRUG DISCOVERY TODAY 57 0.377 % IMMUNOLOGICAL REVIEWS 50 0.331 %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49 0.324 %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47 0.311 %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46 0.304 %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45 0.298 %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40 0.264 %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40 0.264 %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39 0.258 %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9 0.258 % ACS SYMPOSIUM SERIES 37 0.245 %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 36 0.238 % PHARMACOTHERAPY 36 0.238 % JOURNAL OF NEUROVIROLOGY 35 0.231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35 0.231 %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34 0.225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34 0.225 %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34 0.225 %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34 0.225 % 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34 0.225 %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34 0.225 % SPORTS MEDICINE 34 0.225 % CLINICAL RADIOLOGY 33 0.218 %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33 0.218 % PHARMACOECONOMICS 33 0.218 %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33 0.218 % SEMINARS I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3 0.218 % DRUG SAFETY 31 0.205 %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ISCOVERY 31 0.205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30 0.198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30 0.198 %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30 0.198 % M S MEDECINE SCIENCES 30 0.198 % TRENDS IN MICROBIOLOGY 30 0.198 %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 HEMATOLOGY 29 0.192 % CURRENT OPINION IN DRUG DISCOVERY DEVELOPMENT 29 0.192 % FUTURE VIROLOGY 29 0.192 % JOURNAL OF VIROLOGY 29 0.192 % PRESSE MEDICALE 29 0.192 %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9 0.192 %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9 0.192 % 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 29 0.192 % SPINE JOURNAL 29 0.192 %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28 0.185 % CHEMIE INGENIEUR TECHNIK 28 0.185 %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8 0.185 % 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 28 0.185 % LANCET 28 0.185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7 0.179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7 0.179 %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7 0.179 %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6 0.172 % CURRENT DRUG TARGETS 26 0.172 %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6 0.172 % EXPERT OPINION ON DRUG METABOLISM TOXICOLOGY 26 0.172 % EXPERT REVIEW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26 0.172 %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 0.172 % MEDICAL HYPOTHESES 26 0.172 %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5 0.165 %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25 0.165 %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5 0.165 % HISTOPATHOLOGY 25 0.165 %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5 0.165 % REVISTA DE NEUROLOGIA 25 0.165 % SURVEY OF OPHTHALMOLOGY 25 0.165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5 0.165 % TRENDS IN IMMUNOLOGY 25 0.165 % ANTIVIRAL RESEARCH 24 0.159 % CHEST 24 0.159 %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4 0.159 % MEDICINA CLINICA 24 0.159 %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4 0.159 %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3 0.152 % FASEB JOURNAL 23 0.152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3 0.152 % NUTRITION REVIEWS 23 0.152 % VACCINE 23 0.152 %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2 0.145 % CNS DRUGS 22 0.145 %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22 0.145 % EXPERT REVIEW OF ANTI INFECTIVE THERAPY 22 0.14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2 0.145 % 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2 0.145 % YAKUGAKU ZASSHI 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22 0.145 % BLOOD REVIEWS 21 0.139 %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AND HUMAN RETROVIROLOGY 21 0.139 % 学科分布很广泛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HARMACOLOGY PHARMACY 1973 13.046 % IMMUNOLOGY 1472 9.734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293 8.550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1259 8.325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060 7.009 % INFECTIOUS DISEASES 1016 6.718 % ONCOLOGY 742 4.906 % CHEMISTRY 666 4.404 % CELL BIOLOGY 624 4.126 % VIROLOGY 589 3.895 % MICROBIOLOGY 584 3.862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540 3.571 % ENGINEERING 425 2.810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381 2.519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355 2.347 % PATHOLOGY 345 2.281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341 2.255 % SURGERY 340 2.248 % GENETICS HEREDITY 317 2.096 % PSYCHIATRY 304 2.010 % HEMATOLOGY 260 1.719 % PEDIATRICS 257 1.69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42 1.600 % TOXICOLOGY 234 1.547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218 1.442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14 1.415 % DERMATOLOGY 200 1.322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197 1.303 % COMPUTER SCIENCE 196 1.296 % RESPIRATORY SYSTEM 196 1.296 % NUTRITION DIETETICS 188 1.243 % UROLOGY NEPHROLOGY 187 1.237 % SPORT SCIENCES 182 1.203 % VETERINARY SCIENCES 174 1.151 % MATERIALS SCIENCE 171 1.131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168 1.111 % PLANT SCIENCES 164 1.084 % BIOPHYSICS 153 1.012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50 0.992 % PHYSICS 150 0.992 % PSYCHOLOGY 138 0.913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37 0.906 % AGRICULTURE 135 0.893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130 0.860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129 0.853 % OBSTETRICS GYNECOLOGY 126 0.833 % ORTHOPEDICS 121 0.800 % PHYSIOLOGY 117 0.774 % OTORHINOLARYNGOLOGY 112 0.741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08 0.714 % RHEUMATOLOGY 107 0.708 % ALLERGY 105 0.694 % GEOLOGY 101 0.668 % PARASITOLOGY 101 0.668 % TROPICAL MEDICINE 96 0.635 % OPHTHALMOLOGY 91 0.602 % REHABILITATION 86 0.569 % ZOOLOGY 76 0.503 % ANESTHESIOLOGY 70 0.463 % BEHAVIORAL SCIENCES 62 0.410 % BUSINESS ECONOMICS 59 0.390 % EVOLUTIONARY BIOLOGY 59 0.390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58 0.384 % POLYMER SCIENCE 55 0.364 % ASTRONOMY ASTROPHYSICS 54 0.357 % ENERGY FUELS 54 0.357 % LEGAL MEDICINE 52 0.344 % MATHEMATICS 52 0.344 % MEDICAL INFORMATICS 52 0.344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50 0.331 % REPRODUCTIVE BIOLOGY 50 0.331 % DEVELOPMENTAL BIOLOGY 46 0.304 % EMERGENCY MEDICINE 45 0.298 % MARINE FRESHWATER BIOLOGY 44 0.291 %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43 0.284 % SUBSTANCE ABUSE 41 0.271 % TRANSPLANTATION 40 0.264 % MYCOLOGY 38 0.251 % ENTOMOLOGY 37 0.245 % SPECTROSCOPY 35 0.231 % MICROSCOPY 34 0.225 % NURSING 33 0.218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32 0.212 % WATER RESOURCES 32 0.212 % ANATOMY MORPHOLOGY 31 0.205 % INSTRUMENTS INSTRUMENTATION 31 0.205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8 0.185 % PALEONTOLOGY 23 0.152 % PHYSICAL GEOGRAPHY 23 0.152 % FORESTRY 21 0.139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20 0.132 % SOCIAL SCIENCES OTHER TOPICS 20 0.132 % METALLURGY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19 0.126 % THERMODYNAMICS 19 0.126 % MECHANICS 18 0.119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17 0.112 % ACOUSTICS 16 0.106 %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16 0.106 % FISHERIES 16 0.106 % ELECTROCHEMISTRY 15 0.099 % 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 15 0.099 % OCEANOGRAPHY 15 0.099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14 0.093 % NUCLEAR SCIENCE TECHNOLOGY 14 0.093 % IMAGING SCIENCE PHOTOGRAPHIC TECHNOLOGY 13 0.086 % ANTHROPOLOGY 12 0.079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 12 0.079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10 0.066 % TELECOMMUNICATIONS 10 0.066 % CONSTRUCTION BUILDING TECHNOLOGY 9 0.060 % REMOTE SENSING 9 0.060 % ROBOTICS 8 0.053 % SOCIAL ISSUES 8 0.053 % OPTICS 7 0.046 % MINERALOGY 6 0.040 % BIOMEDICAL SOCIAL SCIENCES 5 0.033 % CRYSTALLOGRAPHY 5 0.033 % MEDICAL ETHICS 4 0.026 % ARCHAEOLOGY 3 0.020 % GOVERNMENT LAW 3 0.020 %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3 0.020 % ETHNIC STUDIES 2 0.013 % GEOGRAPHY 2 0.013 % WOMEN S STUDIES 2 0.013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T1P6G2ld5BFIoFj7Opl%26product%3DWOS%26qid%3D3%26search_mode%3DRefineSID=T1P6G2ld5BFIoFj7Opl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3db_id=resultSetID=3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Document+Type%3D%28REVIEW%29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25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17y=10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标引规则对文献计量分析的影响
xupeiyang 2012-5-31 09:34
主题标引规则对采用医学主题词(MESH)做文献计量分析是有影响的。 1 由于标引深度的控制,有些文献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不一定标引出来。 2 标引规则有:上位标引、靠词标引、组配标引等,有些主题概念不能直接反映出来。 3 MESH主题词分为主要叙词、次要叙词,前者用于定性加权(*)标引,如果采用加权标引的主题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局限性和问题就更大。 4 副主题词组配数量是人为控制的,例如:一篇疾病治疗的文献中讲到三种以上治疗方法时,不标引具体的治疗方法,只组配副主题词/治疗,这样在文献计量分析时就统计不到具体的治疗方法,但很可能这几种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5 还有很多标引规则对文献计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比如:肿瘤文献的标引规则,药物文献的标引规则。以后将具体介绍和讨论。 标引深度分为一级标引和二级标引。?   一级标引?   是指以文章的主题为中心来说的。主题是作者集中力量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但作者所写的东西并非一切都是主题。如:提到前人的研究、介绍性说明,一时的提法和背景等,都不是真正研究的对象。总的来说,一级标引是文章论述的重点,是作者探讨的目的和对象,在医学领域中最常见的是指:? 1. 医学各个学科或专业知识主要论述的课题。? 2. 某种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和结果。? 3. 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重要的手段、方法及创新。? 4. 一篇文章中篇幅占得较多的内容。? 5. 尽管篇幅不多,但材料新、有创见并为读者所关心的内容。? 6. 词表和标引规则中规定作为一级标引的概念。? 7. 一级标引词用加权符号 * 表示。? 例: * 肝疾病? 肝疾病/ * 治疗?     * 肝疾病/诊断? 二级标引? 1. 是文献论述的次要主题。? 2. 有时是一级标引的组配标引词。? 3. 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提供的载体、条件、方法和手段。例如;某种动物的去势、疾病的化学诱导,同位素标记,人工造瘘,胸腺切除等等。? 4. 治疗学中药物的剂型、剂量、投药方式等。? 5. 文献中的一般特征或附加成分。例如:地名、时代、文献类型、语种等。? 6. 计算机检索的特征词如:人类 ( 包括性别、年龄组 ) 、动物 ( 如:大鼠、小鼠、狗、猫 ) 。 7. 词表中规定应作为二级标引的主题词,如对两种病的鉴别诊断,除在各疾病后组配/诊断外,还要标诊断,鉴别。? 不要标引的内容?   1. 文中提到的常规技术,也未加以讨论,大家已熟知的东西。如;一篇关于心脏病诊断的文章,提到常规的心电描记术;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文章,提到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组织学和细胞学中,提到常规的显微镜应用等。? 2. 研究工作用的载体在处理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及其数量等。? 3. 文中未加讨论或作者考虑不够成熟的某种概念,如一篇关于氨基酸的文章中提到某种新的,未加证实的氨基酸。? 4. 临床上构成一种变化不定的、不明显的症状群。? 5. 一些非历史性文章中有关历史背景的说明。? MeSH 的主题结构和种类 ①主题词( Descriptors/Main Heading): 主题词用以表达主题事物和内容,该类词是 MeSH 的核心,主题词可以有单词、短语和倒置等形式。 单词主题词: Microtomy ( 超薄切片法 ), Plasmids ( 质粒 ), … 短语主题词: Microspora Infections ( 微孢子门感染 ), … 倒置主题词: Microscopy, Electron ( 显微镜,电子 ) … ②限定词 / 副主题词( Qualifier/ Subheading ) : 限定词或称作副主题词只能与主题词组配使用,提供一种将某主题词特指方面相关文献集中的方法。 ③出版类型词 ( Publication Types , PT ): 出版类型词代替原来的资料副主题词( form subdivision ) , 于 1999 年开始使用,出版类型词描述款目的特征即类型是什么,该类词用于机检系统中对检出文献进行限定。 ④地理词( Geographics ):地理词包括大陆、地区、国家、州和其它地理部分,在树结构表中的 Z 类列出,但字顺表中不包含这类词。地理词可用于机检系统中对检出文献进行限定。 ⑤款目词( Entry term )或“见”参照 ( see references ):款目词主要是主题词的同义词,包括主题词词形、词序以及拼写的不同形式,或是主题词的相关参照词。正式标引以及生成各种标目均不用款目词。在机检系统中,款目词词表是强化 MeSH 词典的一种方式。 MeSH 的选词原则和标引方法 标引常见的、文献特指的、且词表中可直接查到主题词的概念比较容易,但有些新概念、复合概念以及词表没有专指的主题词或款目词,进行主题标引就有一定的难度。 MeSH 对这类情况提供了三种标引方法: ①组配 : 即采用两个或多个主题词标引,如空肠炎( jejunal enteritis ), 可以用“空肠”( jejunal ) 和“肠炎”( enteritis ) 这两个主题词表示。 ②主题词限定 : 是指用规定的副主题词与主题词组合使用,如单胺氧化酶缺乏可以表达为“单胺氧化酶 / 缺乏” ( Monoamine Oxidase/deficiency )。 ③ 先组主题词标引 : 先组主题词实质是主题词与主题词组合表达的概念,由于这种概念的文献量多,使用频率高,将这种组合定为正式主题词,词形也发生了变化。 MeSH 中有大量这类词,如“肝糖原”( Liver Glycogen )“胸外科学” ( Thoracic Surgery ), “心脏移植”( Heart Transplantation ), “心肺转流术”( Cardiopulmonary Bypass )等。为避免应该使用先组词时误用限定词, NLM 增加了一类注释 , 即限定注释 ( 详见: MeSH 的参照系统 ② 注释 ) 。 ④ 使用顺序:在对医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主题标引时, MeSH 对提供的三种标引方法规定了使用顺序,即首选先组主题词,次选主题词限定,最后才用组配的方法。这种首选先组、次选限定、后选组配标引方法的选词原则,适用于所有采用 MeSH 进行主题标引的数据库系统,而不管是书目数据库、期刊论文文献数据库或是药学、循证医学、艾滋病等其它专题性数据库。 标引实践证明,标引误差很多与主题分析有关。 有人曾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发现造成标引误差的因素中有 40% 与主题分析有关。而且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不遵守标引规则而形成的误差,往往可以在审核时发现和纠正。但是由于主题分析不准确所形成的标引误差,一般是难以发现的。主题分析是标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主题分析的误差?    ? 主题分析是标引工作的关键环节,主题分析的结果又是标引的重要依据。主题分析的好环,直接关系到文献的标引质量和检索的效果。如果主题分析不当,即使选词最好,也会影响标引和检索的效果,降低文献检索工具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因此,在进行主题分析时,必须注意防止和消除各种主题分析的误差。所谓主题分析误差,是指在主题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为性误差。主题分析的误差有两种:? 1. 提炼误差:这是指从文献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概念及其数量,同文献本身所具有的主题概念及其数量之间的差异。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炼与分析出的主题概念是错的,与原文献不符;二是提炼与分析出的主题概念比原文献少了或多了。? 2 ?取舍误差:这是指标引人员对提炼和分析出的主题概念,在选定应标引的主题概念时取舍上的误差。也就是说,应省略的没有省略,不应省略的却省略了,或省略不一致。? 上述误差,主要是由于标引人员的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所造成的。避免和分析这些误差,提高主题分析的质量水平,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 必须不断提高标引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懂得专业知识,又掌握标引方法和技术的人,才能真正标引好该专业的文献。? 2. 同一标引人员标引文献的专业范围,应尽量做到相对稳定。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文献标引的一致性、准确性,并大大提高主题分析的质量水平和文献标引的速度。? 3. 在标引的一般规则中,明确规定出本部门,本专业的标引范围和重点,规定统一的标引深度和检索深度,以便标引人员在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时,选定应标引的主题概念时,在取舍上有章可循。? 标引时,首先分析一篇文献并弄清以下问题: ? 1. 这篇文献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 用户会用哪些概念去检索这篇文献 ? ? 2. 这篇文献的次要论点是什么 ? ? 3. 哪些概念是文献讨论的而不是仅仅提到 ? ? 4. 结合期刊的专业考虑,这篇文献的倾向和重点是什么 ? 与既定的标引原则有何关系,是关于实验研究的还是临床方面的 ? 是哪个专业的 ? ? 5. 权衡题名和文内泛指的概念和专指的概念,何者更为重要 ? ? 6. 选作标引的概念是否根据文献的实质内容而不是根据标引人员个人的或主观的评价 ? ?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度报道的要领
xuxiujiang 2012-5-29 17:36
深度报道的要领就是明确一个主题,展开多个侧面,抓住几个类型,不同侧面要明确重点,有所侧重,那个最能说明问题,就在那个方面报道,有所分工有所取舍,才会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足口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xupeiyang 2012-5-25 14:19
国内文献分析结果: 主题 学科 期刊 作者 时间 地区 手足口病(5322) 肠道病毒属(1278) 危重病(1134) 传染病(1026) 口腔(946) 发热(882) 感染(663) 传染病控制(508) 肺水肿(469) 回顾性研究(446) 小儿肠道病毒感染(2912) 肠道病毒(786) 肠道病毒感染(714) 口腔解剖学(474) 发热(463)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409) 抗病毒药物(405) 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363) 小儿传染病(284) 传染病预防(272) 中国实用医药(107)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97) 中国误诊学杂志(76) 中国医药指南(73) 吉林医学(70) 预防医学论坛(6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64) 现代预防医学(59) 中国热带医学(59)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59) 许文波(22) 张勇(19) 王玉光(15) 王全意(15) 杜曾庆(15) 黎新宇(13) 黄芳(13) 王芳(13) 潘家华(13) 李静(13) 2012(95) 2011(1860) 2010(1434) 2009(900) 2008(416) 2007(72) 2006(49) 2005(68) 2004(65) 2003(49) 山东(623) 广东(475) 河南(467) 江苏(445) 浙江(296) 北京(253) 河北(245) 广西(244) 安徽(206) 湖北(205) http://www.sinomed.ac.cn/analysis.do 国际文献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时间跨度=1970-2012.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执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可查看Web of Science未收录文献的引文。 找到的结果数: 533 被引频次总计: 7782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3654 施引文献: 231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911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14.60 h-index: 4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X2K2C7AcK@LN5OD2i8Gpage=1cr_pqid=15viewType=summary 国际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HANG LY 25 4.690 % LIN TY 25 4.690 % SHIH SR 25 4.690 % LIU CC 21 3.940 % CHOW VTK 17 3.189 % SHIMIZU H 17 3.189 % HUANG YC 16 3.002 % TSAO KC 14 2.627 % WANG JR 14 2.627 % CARDOSA MJ 13 2.439 % PERERA D 13 2.439 % POH CL 13 2.439 % ZHANG Y 12 2.251 % HUANG LM 11 2.064 % MCMINN PC 11 2.064 % XU WB 11 2.064 % JIN Q 10 1.876 % SU IJ 10 1.876 % TAN EL 10 1.876 % ABUBAKAR S 9 1.689 % CHAN KP 9 1.689 % MIYAMURA T 8 1.501 % NING HC 8 1.501 % HAGIWARA A 7 1.313 % HSU KH 7 1.313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EOPLES R CHINA 116 21.764 % TAIWAN 104 19.512 % USA 70 13.133 % JAPAN 66 12.383 % MALAYSIA 37 6.942 % SINGAPORE 32 6.004 % ENGLAND 31 5.816 % AUSTRALIA 29 5.441 % FRANCE 19 3.565 % GERMANY 16 3.002 % SPAIN 13 2.439 % SOUTH KOREA 11 2.064 % INDIA 10 1.876 % NETHERLANDS 7 1.313 % THAILAND 7 1.313 % ITALY 5 0.938 % SWITZERLAND 5 0.938 % FED REP GER 4 0.750 % FINLAND 4 0.750 % VIETNAM 4 0.750 % AUSTRIA 3 0.563 % BELGIUM 3 0.563 % DENMARK 3 0.563 % SCOTLAND 3 0.563 % SWEDEN 3 0.563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6 3.002 %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7 1.313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6 1.126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AIWAN 6 1.126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5 0.938 % WELLCOME TRUST 5 0.938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4 0.750 %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4 0.750 %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 4 0.750 % NATIONAL ST MAJOR PROJECT 4 0.750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HANG GUNG UNIV 36 6.754 % NATL INST INFECT DIS 25 4.690 % NATL UNIV SINGAPORE 22 4.128 % NATL HLTH RES INST 21 3.940 % NATL CHENG KUNG UNIV 20 3.752 % CHINESE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19 3.565 % CHINESE ACAD MED SCI 18 3.377 % CHANG GUNG MEM HOSP 17 3.189 % NATL TAIWAN UNIV 16 3.002 % UNIV MALAYA 16 3.002 % UNIV MALAYSIA SARAWAK 16 3.002 % CHANG GUNG CHILDRENS HOSP 14 2.627 % CHINESE ACAD SCI 12 2.251 % CTR DIS CONTROL 12 2.251 % NATL TAIWAN UNIV HOSP 12 2.251 % NATL CHENG KUNG UNIV HOSP 11 2.064 % NATL INST HLTH 10 1.876 % NATL YANG MING UNIV 10 1.876 % PEKING UNION MED COLL 10 1.876 % SINGAPORE GEN HOSP 10 1.876 % ACAD SINICA 9 1.689 % UNIV SYDNEY 9 1.689 % BEIJING INST MICROBIOL EPIDEMIOL 8 1.501 % CHINA MED UNIV 8 1.501 % MINIST HLTH 8 1.501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101 18.949 % 2010 70 13.133 % 2009 40 7.505 % 2012 40 7.505 % 2007 26 4.878 % 2003 25 4.690 % 2008 24 4.503 % 2000 23 4.315 % 2002 23 4.315 % 2006 20 3.752 % 2004 19 3.565 % 1999 16 3.002 % 2001 11 2.064 % 2005 9 1.689 % 1972 6 1.126 % 1998 6 1.126 % 1976 5 0.938 % 1977 5 0.938 % 1980 5 0.938 % 1996 5 0.938 % 1997 5 0.938 % 1973 4 0.750 % 1975 4 0.750 % 1991 4 0.750 % 1995 4 0.750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 3.752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9 3.565 % JOURNAL OF VIROLOGY 17 3.189 % JAPA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6 3.002 % ARCHIVES OF VIROLOGY 15 2.814 % PLOS ONE 14 2.627 % VACCINE 14 2.627 %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13 2.439 %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13 2.439 %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3 2.439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11 2.064 % LANCET 11 2.064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0 1.876 %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10 1.876 % VIROLOGY JOURNAL 10 1.876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7 1.313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7 1.313 % VIRUS RESEARCH 7 1.313 %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6 1.126 %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6 1.126 % PEDIATRICS 6 1.126 %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5 0.938 % VIROLOGY 5 0.938 %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4 0.750 % FUTURE VIROLOGY 4 0.750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NFECTIOUS DISEASES 119 22.326 % VIROLOGY 116 21.764 % IMMUNOLOGY 82 15.385 % MICROBIOLOGY 65 12.195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50 9.381 % PEDIATRICS 50 9.381 % DERMATOLOGY 35 6.567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9 5.441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5 4.690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23 4.315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21 3.940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7 3.189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5 2.814 % VETERINARY SCIENCES 10 1.876 % PHARMACOLOGY PHARMACY 9 1.689 % BIOPHYSICS 7 1.313 % PATHOLOGY 6 1.126 % CELL BIOLOGY 5 0.938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5 0.938 % AGRICULTURE 4 0.750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4 0.750 % GENETICS HEREDITY 4 0.750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4 0.750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3 0.563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3 0.563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X2K2C7AcK%2540LN5OD2i8G%26product%3DWOS%26qid%3D15%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X2K2C7AcK@LN5OD2i8G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5db_id=resultSetID=15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25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1y=3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感慨
热度 2 mimu 2012-5-22 22:09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感慨
每年的5月22日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2012 年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 身处内陆,关注的更多的是身边的事物,比如长江流域的豚类。 进入二十一世纪,最让人难过的要算长江女神白稽豚的灭绝了, 白鳍豚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个由于人类过度活动而导致灭绝的鲸类动物。这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耻辱。 拿出自己在1998年7月拍摄的白稽豚淇淇的照片,感慨了很久。 还记得,在不大的水泥池中,98年的时候,孤独的淇淇看起来游得已然很吃力;它粗重的呼吸声,甚至让我有些忽视它的优雅而心生恻隐。我很想在池子边多呆上一段时间,陪可怜的淇淇多说上几句话。我相信,我凝视着它的眼睛,一定读懂了我的想法,变得活跃多了,才一次次击打着水花,才一次次在我身边跃起,展示着它的美丽。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生活在长江水域的另外一种淡水鲸类---江豚,也屡遭水质污染、螺旋桨击打和排钩的攻击,目前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尤其是今年以来,江豚死亡数量急剧上升,死亡比例已经对整个种群的生存构成一定的威胁,而中国还没拿出令人信服的措施和行动出来,白鳍豚的悲剧眼见即将重演。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领域,发多少高点数的SCI文章都是苍白无力的,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我们身边的这些好伙伴。如果江豚再度灭绝,我们高度颂扬的所谓的SCI文章,甚至看起来会是丑陋的。这方面我所接触到的科研人员是有很高的觉悟的,但是作为个体的研究单元,是无法改变改变这个领域的科研评价体系的。
5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学主题分类表MSC2010
zjzhang 2012-5-17 18:55
MSC2010.pdf 注: 1. 数学主题分类表是发表英文数学文章所必须的, 写文章的时候加上 MSC ( M athematical S ubject C lassification) 方便主编找审稿人,也方便文章发表后让更多的同行看到. 2. 貌似现在很多人还在用MSC2000的. 这个应该是最新的吧.
个人分类: 数学|7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hustxiaohui 2012-5-15 17:16
虽说已经退出了中心的日常行政职务,但是在这一年多形成的紧张习惯却不能一下子拿掉,总担心电话响,总害怕有这样那样的事要找我。常常是紧张了一天,什么事也没有。对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却没了主意,静不下来,沉不进去。对目前的“自由”状态还有些不敢相信。只是做了一年半就成这样,要是做个4、5年下来,学术生涯就真的要废废啦。由此也觉得幸好是自己拯救了自己一把。另外,也有些明白,行政和教学两种路数之间的差异来自何处了。 今天的主题倒不是要分析行政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而是这一阶段的徘徊中,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如何能够惬意地工作,把它做成自己的事业。 先来说一说我一个新晋大学教师的一天(虽说已经工作近两年,但种种原因使得这半年才算是正常的高校教师的生活)。 今天早上,老公煮了早饭,然后一起吃早餐,他去上班,我来洗碗收拾厨房。9点坐进书房看电脑(详细研究了下“掷出窗外”这个网站,还顺带看了些新闻八卦),12点给自己煮东西吃,看点书(把《江城》的结尾部分结束,开了《天真人类学家》的头),1点半午睡,2点半起,洗漱,再次坐进书房。本来是想把之前准备的一篇论文修改一下,但始终没有勇气打开那个文档,论文的进展出现了问题,我自己觉得写的不好,又想不出如何改进,很是头疼。 看了一会儿耶鲁公开课《聆听音乐》(顺便推荐一下,非常棒)第2课,但因为静不下心来,还是停止了。静不下来得的原因是,我明明知道此刻我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却偏偏不去做,这一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我又不希望一点进展都没有,内心纠结地很。最后想找一个地方疏解一下,哪知QQ的日志功能很弱,半天都不能编辑,我就想起了这个更合适谈论这个话题的地方。 其实,我现在对这份工作越来越喜欢了,早上不用着急去上班,也没有时刻盯着你的工作进度,不准偷懒。还可以以工作的名义看很多书,学生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向朋友一样地融洽相处,都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可能困难的地方在于,在兼顾兴趣的基础上要出学术研究成果,而研究成果是很严肃的,研究过程是枯燥的,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既然热爱这份工作,就要直面它的困难,回避只能使工作不喜欢你,到头来,你再喜欢他也没有用。任何一份工作,任何人的事业都不可能像读一部小说那样惬意。 本来是要写一篇东西来记录新的开始,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还没有开始。 能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没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就不会成为真正强大的人
个人分类: 杂谈|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发布
whyhoo 2012-5-13 17:01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13日在京发布。报告预计,中国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达到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农业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和小麦单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中国农业发展,“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 报告分析指出,2008年中国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中国现代化水平。中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38,排世界第65位。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 13日在京举行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说,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机遇和挑战主要包括:人口、土地、水资源、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生态移民、农业生态安全等。 专家们就中国农业现代化提出深化农业科技改革、深化农业金融改革、深化农业水利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新农民培训计划等15条政策建议。 报告还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三大战略重点:提高农业效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包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综合生产率、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使畜牧业和有机农业比例上升,并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 报告建议研制《中国人营养指南》,并提出了中国人每天的参考食谱:六两粮食四两肉,六两蔬菜一两油,一两鸡蛋二两鱼,半斤水果一斤奶。“根据家庭结构特点,不同家庭的食谱可以有所调整。”何传启说。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现代化科学”,10年来研究出版了16部《中国现代化报告》 。根据这一理论,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特点包括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农业向高级现代农业、从工业化农业向知识化农业的转型,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生态化等。两次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5/13/content_2135983.htm
个人分类: 三农|1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佛风遗韵——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热度 3 Morrison 2012-5-12 19:16
佛风遗韵——拍摄于山西博物院
2010年8月7-10日,在山西师范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顺便到山西博物院参观,该院免费对外开放。短暂的一个下午,我们沉浸在一个美不胜收、海量的历史文化盛宴之中。 “ 文明摇篮 ”历史主题展:让我们看到了45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先祖的远古胜火、新石器时代黄河腹地中枣园的农耕、西阴的彩陶。大量的图片、实物、雕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清晰的文明坐标。 “ 夏商踪迹” 历史主题展:让我们看到华夏远古王朝的兴衰与文明。甲骨文和青铜器具,美轮美奂。 “ 晋国霸业 ”历史主题展:让我们回顾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的兴起和覆灭。金戈铁马,浑厚肃穆而不乏灵巧秀丽的青铜器,还残留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霸气,以及王室贵族靡靡的奢华之风。 “ 明清晋商 ”历史主题展:鲜活了晋商不折不扰的商人风采和勤俭持家的家长形象,也看到了晋商富足豪华的生活。 “ 佛风遗韵 ” 历史主题展:让我们领略了北朝、隋唐、宋元时期的佛教艺术。佛像丰腴健美、优雅自然。依稀看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北朝“名士”形象,和气度恢宏的大唐风貌,站立于佛像面前,接受佛禅的洗礼,安逸的慰藉和宽怀,感悟到海纳百川、开放进取的大唐精神 。
个人分类: 自然地理|7533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参赛博文看到的......
bxlh2008 2012-5-10 17:26
博客大赛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40天了,笔者统计了一下科学网博客大赛主页文章分类这40天来的文章篇数,从下表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点评述”和“生活其他”的文章独占鳌头,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文章,说明,科学网参赛博友对于生活中的小事喜欢发表评论,对于热门的观点喜欢进行点评,紧跟时事热点,从近几天的参赛博文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些博主喜欢发表一些生活琐事,与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些博主喜欢就近期的热门主题进行激情澎拜的讨论与评判,针砭时弊,出谋划策。 但是作为科学网的主体研究生和教师,“科研笔记”和“论文交流”的文章数量就不容乐观了,原因可能是大家在忙了一天试验与教学,不想再触及相关的东西,而只想写一些生活琐事,拍些美丽的风景图片,舒缓心情,放松心态,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科研笔记”和“论文交流”等不如“观点评述”和“生活其他”吸引人的眼球,换不来众多的点击率,从参赛博文也可以看出,“科研笔记”和“论文交流”相关文章的点击率一直落后于“观点评述”和“生活其他”。 “教学心得”的文章相对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的数量远远多于研究生群体的数量。“海外观察”的文章数量偏低,可能参赛者大部分都是“土鳖”类,而非“海龟”类。 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5月10日16:00。
个人分类: 羊嘴胡诌|3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报学报2012年第一季度发文关键词网络
热度 2 rbwxy197301 2012-5-7 18:14
情报学报2012年第一季度发文关键词网络
从万方数据收集了《情报学报》2012年1-3期所发文的关键词,利用ucinet绘制了下面这幅图,供大家了解其发文的研究主题和涉及到的一些研究方法。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5795 次阅读|5 个评论
明年11月第十届全国应急管理研讨会将在广东中山举行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5-6 05:18
  2012年的4月22日,我们在西安组织了第八届全国应急管理研讨会。   预计在2012年的10月份,在北京举行第九届全国应急管理研讨会,关于会议的情况将随后有更详细的通知。   2013年的11月份,会议将移师广东中山,举行第十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欢迎大家保持关注。   今年暑假,我们还将举行两天的“现代应急管理”课程班(完全免费,并有简单午餐),本次课程班的主题是“面向现代应急的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内容:   1,现代应急管理的理论方法   2,突发事件机理分析方法论   3,应急机制设计与失效分析   4,应急事中评价策略与模型   5,实用风险分析与评价技术   6,面向网络的数据分析技术   7,数据挖掘技术及应急应用   8,应急典型应用案例之研讨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11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告别演讲
热度 1 zhangzizhang 2012-5-3 21:05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身份讲话,也是告别辞。本届人文学院的管理团队任满三年,履行了该做的工作,维系了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教工、学生人人平安,这便足以令人欣慰。至于体制所看重的各种业绩、评价,皆过眼云烟,不值得多提了。如果说,这几年里有什么没干好的事,无论是校方有看法,还是教师学生有意见,都由我来承担了。就各位对我这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海涵,亦心存温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常规换届的结果,竟是上届管理团队的全军覆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本人“老卖年糕”,鲍伟轮岗,两位副院长抱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回到自己所眷恋的专业中。不过看透了,这也是好事,不经意间摆脱了所谓“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陈腐套路,新院长、书记可以轻装上阵,独立思考。   六年半讲了无数次话,多是随意发挥,也没什么主题,这最后一次,我想了个题目:《怀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转自葛红兵博客)   此次卸任,也是我自1970年元月参加工作历40年之后,从体制退出,虽然还要教几年书,但从内心里是抛开体制了。   这一段讲讲我为什么不愿意续聘连任院长了。   我这辈人,不幸中也有幸,生活于文化大颠覆又艰难重建的时代,经历、看到了寻常时代所无以体会的东西。这时就想做点学问上的事,于是去考大学。听课时又发现高校教师的所讲所做似为“体制化”宣传工具,说来说去离不开个唯物主义、阶级斗争,令人失望。此刻幸而又幸的是,我的导师王先生是一位守望民国学术风格的老学究,在他的鼓励下,我读书的范围主要是文献和**学者的著作,陈寅恪、钱穆等,研究生的课程又让我认识并喜欢上了玄学的率真、自由与逍遥。   但还有个话在我的命运中起作用:时势比人强,人算不如天算。时代变迁中,大潮也会席卷你。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打开了国家的封闭状态,一线生机让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兴奋,看到希望于其中,我也不例外。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投身于温州现象调查、个私经济研究,为艰难起步的民营经济张目。1988年写了“温州社会二元结构的社会学思考”,入选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算是个国家奖。   到1992年,《学习与思考》主编要退休,社科院领导让我接任。他们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了,思想又解放了。结果还是任命了。当场我就想起杨绛在钱钟书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后的一句话,说钟书“被人捉将官里去也”。好在我内心未将此职当作什么官,主编也和我当这个院长一样,无非是个做事情的平台而已。并且,我的理念很清楚,在体制内掌管一块地盘,一不当体制的工具,为之增添什么政绩,不在乎领导评价;二不为个人经营体制里的名、利、官;三从自已的良心和是非出发,自觉抵制、消解体制中的假大空痼疾。   当时《学习与思考》是省级理论刊物,省委领导、军队将领经常在上面发文章,被看成是认识、接近高层领导的最佳位置之一,不少人为我支招。我呢,则反其道而行,要办讲点真话、有文化品味,尽量减少假大空的刊物。一段时间后,这些领导逐步出局,代之以王元化、杜维明、成中英等。那阵的形势似乎还能往前走,我也不甘心就此止步,于是将刊物名更为《观察与思考》,并设计、推出了具有鲜明写真与批判色彩的系列主题:被接待的中国人、吸烟的中国人等等。浙江新闻界一片惊呼。要离开《观察与思考》时,不少人劝,多好的位置,风光自在,可进可退。但我的理想是办讲真话的刊物,如实现不了,当作升官发财的跳板,吾不为也。   2002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王充传》完成。   2004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生经历,感受一番中国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二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2009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神。近年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冠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政府、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中国政府看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过去帮助中国革命的感谢。**夫人谢绝了。她说:**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他们认定我们和**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都不信。现在中国大学的领导和学者存有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吗?不仅想方设法向政府讨钱,要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送礼行贿,不择手段。这一切,都顶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为了学校做大做强!功利高于一切,良心和是非一钱不值。这正常吗?   校内部门的领导们在一起的话题,说来说去老这么几条:怎样贯彻学校的考评指标,设计个方案逼下边竭尽全力;强调本部门如何重要,希望领导格外关照;本部门的考评在学校里排了个第几、什么挡次;如何通过搞关系、走门子达到了目的;大家相互之间多关照,你这次帮我,我下次帮你……古人讲求劝人以德,此间流行的皆是劝人以“利”。我看清了,如今大学里就是丘八文化加农民文化,再添个所谓的“量化管理”,行事的根据只有一条“有奶便是娘”,说好听点是谓 “谋食不谋道”。权力在这一领域中为所欲为,这不仅在世界上,就是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里,都算问题最大的。因此,近些年社会上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已失去人们的信任。   今天上午听学校一位老师说,网上评“十大缺德”行业,教育“居首”。我听后并不感到惊呀。最近我去东北讲学,一路碰到各色人等,说起现今中国的教授、学者,普遍的反映都是不值得尊敬,水平不怎样又不敢讲真话,为了钱可以昧良心。最能说明教育危机的莫过于此种现象:现在的有钱有势者,都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包括教育部的领导和诸多大学校长的孩子,自己办的教育自己瞧得上吗?学者这副“权力附庸”、给点钱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德行,其实当官的打心眼里也瞧不起,不当你一回事儿。我亲历过一件事,2006年吧,搞过一次什么“保鲜”活动,当时一位省委副书记到中国美院检查。有位老师正在创作,说搞不懂,不予理睬。该副书记大为光火,对美院的“保鲜”活动严厉批评,推迟验收。我们学校传达此事时,居然以本校得以顺利通过而庆幸,对美院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彭真去协和医院拜访林巧稚,林正在给患者看病,表示不便见,彭真因此而更加敬重林巧稚。不要说跟**时代的知识分子比气质了,生活在五十年前的林巧稚,也足令我们汗颜,不自重,又何以能让别人尊重。   在这种体制中,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矛盾。我无法象大部分所谓学者型领导那样,一边不痛不痒地批评体制,一边又利用体制大捞好处。那些捞好处的套路我不是不清楚,无非利用手中资源,请掌握项目的官员、高级别刊物的主编、学界评委等来讲学,变相用公款行贿。逢年过节再去孝敬送礼。然后就可以在为学校、学院作贡献的名义下拿课题、发文章、得奖项,慢慢自己也就成了名家、评委。这些年我要干此类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相关的利益链也铺到过我面前,但我不屑为之。我的道德底线不许可,这些既然是我批评的事情,就决不随波逐流。   中国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通病即说与做的分离,人格的两面性,甚至到了不自觉的地步。慷慨激昂的体制弊端批判者,行为的目的不是改造体制,而是一转身也参预其中去分一杯羹,连半点内疚也没有。这不是乡愿是什么?   我选择了批判的态度,行动上便不会另行一套。2006年本科教育评估,大家无不反感,但学校要求评估组进场时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那天我是整个礼堂中惟一不起立、不鼓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假、这样贱?反感或反对,为什么不敢公开表达。2008年学校搞所谓“加速发展”的改革方案,小组讨论时我发表了不同意见,蒋书记要我大会上讲讲,我便在大会上坦言:如今之大学是“谋食不谋道”。2009年底续签增长20%的责任书时,我曾打算拒签,因此而下台也无所谓。为此找过蒋书记。蒋书记做工作说,你不签,这件事就僵住了,反正年内要搞“三定”方案,到时会调整的。这样我才勉强签约。去年初学校开党代会,小组讨论有校领导参加,我本不想发言,大家一定要我讲几句,我便说,“一所大学设有党委,还要开党代会,这是人们习惯了的现实,但这是真正的大学之道吗?世界上还存在此种体制的恐怕也只有朝鲜、古巴了吧。没听说世界上哪所一流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成功的,也没听说哪个党委办出过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中国大学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在于与世界大学接轨,若不行,哪怕学学**时的北大和西南联大也好,总在现行体制框架里折腾是没有希望的,所谓""""""""钱学森之问""""""""即这个意思。我不想发言,就是对当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不感兴趣。”党代会后接着开教学工作会,吃饭时我坐在蒋书记边上想说个事,看到一拨一拨的中层干部来祝贺蒋书记当选,言辞阿谀,全是官场文化。我说不出口,坐至终席不发一言。近些年里,无论省领导还是学校领导的报告,我极少参加,不是摆谱,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假大空的言语,坐不住。我任职期间向学校的建言,都不在所谓搞指标的“强校”方面,粗想大约有这样几条:引进人才的政策要适当灵活、宽松,否则难以操作白费劲;认真履行低碳节能,消灭长明灯、跑冒滴漏;撤掉学校的驻京办事处。对以上言行,有人说我敢直言、有见识,其实在我心里,只是遵循常识而已。目前中国高校所范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在对待体制的业绩、考评等事情上,限于我个人的好办,不当会事罢了。近年来我从不报奖、争什么带头人、入什么人才工程、第几层次啥啥的……每回报奖都有人劝我,包括学校领导、好友、同事,职能部门还表示愿意代为填表。我感谢他们,但依然故我,解释的理由也简单:一是本人的成果水平低,够不着,白折腾;二是生性怕花时间填表,有功夫更愿意去打球或漫步西湖,感受点令人愉快的事。当然,我对报奖和获奖的老师,也表示尊重。大学的老师们不需要同质化,有差别,价值多元是好事。   但关系到部门工作和集体利益的事,就不能完全不在乎了。我的分寸是,按学校要求公事公办,报学位点、学科、团队、精品课等等,一板一眼地执行,但重点在于提高水平、壮大实力、打好基础,结果是自然而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靠攻关忽悠,跑省里、跑部里。在此类事情上,我从不行贿送礼,至多意思一点劳务费而已。也有人建议多送,说有的学院五倍、十倍于我们,我未接受。我的观念是:即使得不到也不越此底线。对于通过送重礼达到目的者,我毫不羡慕,甚至可怜他们。我不会为此而焦虑、纠结的,也决不会为了得到并维系诸如此类的“业绩”,绑架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个点什么的,真的就代表水平高了吗?这是真学问?真科研吗?在我眼中,不少各种名义的大项目,资金上千万上亿的,搞出些伪科学成果来,通过动用科研经费攻关,就能整个大奖来。这是在糟塌纳税人的血汗,还败坏学风。   我这样的态度,本人身陷矛盾,学校可能也有看法。虽然我对学校领导是否满意并不在意,但最终还是存在着让我解不开的纠结,即这些考评指标与部门利益和群体利益的挂钩与捆绑。如前几年的学院考评划分ABCD档,近两年的达标120%发足额奖,还有各种学科点、基地之类,皆拨下相应的经费等等。并且这都与每位老师个人的业绩、职称有关。我只能尽量跟上趟,无法做到如何出色,让大家满意。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我再次选择退出,不和体制玩了。去年上半年蒋书记问我为何不愿续聘了?我说,现在高校教育的这套做法,无法得到我价值上和道义上的认同。   对我的工作,学校如果不满意,我完全理解,站在学校角度这样看是正常的。但我不愿改变,最好的办法是请来新院长。高老师这次在海内外招聘中脱颖而出,我很高兴,总算可以摆脱矛盾处境,回归原本的人生角色——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此话乃东晋名相王导的存世名言。愦愦是昏乱、糊涂之意。我非常佩服东晋那一代士人的气度,身临偏安一偶的危局,仍义无反顾地信奉玄学的“无为而治”,自觉遏制体制化儒家——礼教的回潮,以“务在清静”的文化理念“力撑东南”。   我当然是小人物,但也有根深蒂固的“无为而治”理念,也听到一些徐老师不爱管事,只布置不督促、检查,重讨论不重落实等议论或批评意见。从事实上讲,这些看法都没错,提出批评也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我表示感谢。但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还是尊奉“无为而治”。我的信念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根本上讲,教师皆成年人,并具备高等学历,属于社会上最热爱学术和教学的群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管好自己。   第二,我自学生时代研究玄学,饱受浸染,深信“无为而治”是自由知识分子永远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当今体制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发扬的内容。   第三,目前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多多,推行、布置的东西,美曰做强做大,加快改革,说白了都是些无聊的折腾,干的事皆违背常识。在教育体制行政化的背景下,“无为而治”是最有效的挡箭牌和解毒药。   如搞“精品课”,我也赞成,但首先要整明白什么叫“精品课”。精品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学生受益并形成口碑。不存在什么固定格式。现在的这套,千人一面:课件、作业、教材、网上互动等等,缺一不可,讲的再精彩也没用。照此标准,过去北大陈寅恪、刘文典的课亦算不上精品了。陈寅恪仅带一布包,刘文典上来先把国民政府骂它半点钟,这如何是好?教学讲求的是多元化、多样化,哪有倡导一付面孔的道理。   搞科研把课题项目强化到如此程度,也违背科学精神:1、研究起点上就渗入功利因素。取经费、应考评、上职称,严重的名利取向破坏了以求道为目的的单纯之心;2、找材料盖过读书。读书本是与智者交心,体玄悟道,有了心得自成文章。做课题则重在各取所需地淘资料,立论草率,学养无从积累;3、赶时间交任务,忽视质量。要求半年、一年完工,本不合科研章法。但作者只要能对付交差就好,垃圾多多;4、成果的通过、发表过程中人格受辱。高级别刊物大家都往上挤,于是水平差不多时看谁敢送又会送,做研究还要赔上人格;5、报账做假。文科研究开销有限,找发票报销就成了少不了的节目。   单纯的科研经过这一系列的干扰与附加,古人所推崇的“因心而会道”的“为己之学”还有生存空间吗?怕是多为“凭誉以显扬”的“为人之学”了。研究已严重地工具化,沦为名利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能从科研中获得快乐和价值肯定。当然,可能尚有部分高手,有本事将项目与自己的精神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然这已不是主流,主流是极大的干扰和伤害。我怀疑,在如此环境里,真正具备与古今贤哲沟通能力的学者能有几人?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还用问么!   近两年学校搞的“创新强校”,每年递增20%,更属胡闹。有的学院指标分解到人;还有自己掏腰包来填充经费的;造假也出现了,把前、后年的成果计入当年,就为了拿到那点年终奖励。   再有多如牛毛的各色评比、排名,先进教师、科研标兵,优秀党员、团员、家庭,工会及民主党派的积极分子,什么“一五一”还分几个层次,这个奖、那个奖、这个级、那个级。这世风如此糟糕,整体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社会里,居然有这许多优秀称号,还值钱么?都是自己树自己搞的廉价货,除了干扰心境没丝毫意义。每学期、每年还要把学院的老师排个名次,半斤八两的楞要分出个一二三四来,有什么意思?这是幼儿园里戴小红花的套路搬来了,把老师当小朋友对待。搞得学者一个个气局狭隘,争虚名图小利,一到年关就半分半分地算账,跟扛了一年长工似的。过去我们人文学者的精神世界中,多是苏格拉底、黑格尔或孔子、李白的,现在一年到头总在脑子里纠结的是:怎么完成或多挣考评分。   对于这些学校的制度规定、无法回避的管理内容,我的态度只能是“无为而治”,由老师本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待、取舍,反正有关个人考核的政策、结果,学校都有事先规定,学院只是执行而已。可以说,我在院长位置上有意识地抵挡体制污染,对许多事情在学院层面上作淡化和减法处理,不干强化和加法的事,目的是让老师们少受干扰,躲过上述那些可笑乃至有点荒唐的瞎折腾。事实上,一些明显的折腾亦长久不了,顶顶也就过去了。如“加速创新”,差不多无疾而终了吧。   对我自由主义的理念,老师们认可,我欣慰;有老师不赞同,我亦含笑。这不过是管理观念有所差异而已。民主的要义,不独尊重多数,同时也尊重少数乃至个人,我从不追求所谓的和谐一致。高校改革任重路远,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共存,方为大学应有的文化生态。   对我来说,这些年真正令我有成就感的,乃是学院部分年轻教师在考评体系之外自发组织的读书小组,这才叫学人正道。   最后这段说说我今后工作、生活的设想。   题目是杨绛翻译的兰德诗《我和谁都不争》中的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的豁达、善良、雅致、坚韧,最令人钦佩,现在再出不了这样的人了。记得我来人文学院时还念过胡适引用易卜生的一句话:“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念着这两句话上任,今天则吟着这两句话离任。   行政职务卸去了,回归到原本的角色中,当一名历史系的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也令人自足、充实。我会更投入地与学生交流,把历史的真像告诉他们。同时我又不会像以往那样深陷体制生存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转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论学校里的考评如何。手头还有两个课题完成后,可能也疏远课题了,除非出现与我兴趣相当吻合的机会。目前已考虑或参与的有这样几件事,实际上最近一年中已化不少时间在做了。   1、关注环境保护。最近在新疆、杭州、绍兴等地讲学讲课,重点都是环境保护。中国近30年高速发展的代价,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到了可怕的地步,全国整成一大工地,古城古风荡然,大量物种灭绝。2010年9月22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2001年—2006 年)。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中国东部尤其严重,PM2.5超过50接近80。中国社科院党国英最新研究表明:中国的GDP 每增1%,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北岛说,我们近一个世纪被现代化搞疯了。不惜土地、环境代价的繁荣之路,别国不是不明晓,问题在于他们已经把维护一方净土视作首要战略目标,像日本就悄悄地成了资源大国。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又输了一招。所以说,中国的环境保护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2、参与慈善事业。我在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和浙江省正泰集团基金会两个社团中担任理事,主要的工作是:推广低碳生活、关注食品安全、资助困难群体等。   3、研究、反思百年来的文化变迁,尤其是左倾时期的文化灾难及其后遗症。左倾时期所经历的斯文扫地、道德沦丧、文化毁灭,至今没有认真清理、反思。为什么到了人们普遍失去道德底线的地步?少报一元钱事比天大,大白天开着长明灯却视而不见。2009年60周年大庆中,文艺界搞出个“特务年”影响至今,“潜伏”、“暗算”充斥银幕,连《探索?发现》栏目也大播间谍战。世间的善良、诚实不再有人相信。不找关系,不相信会被公平对待。谭嗣同说,中国之旧政,为大盗、乡愿吞剥愚弄。这话发人深思。   俄罗斯是经过彻底的文化反思了。前苏联的颠覆说到底是文化上的失败,失掉人心,今天的复兴也得益于文化整体的复兴。前些年有人怀念苏联,普金讲,把前苏联说得一无是处是良心出了问题,但想要恢复前苏联则是脑子出了问题。所以要真正恢复俄罗斯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让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去生活,而不是仅仅是吃饭、生存。   中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文化认同的问题。近几十年最值得庆幸的是解决了吃饭的事情,同时最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症结,乃是权力在社会中膨胀到无以复加,官权与民权极不平衡。就改革力度最大的经济领域而言,民企500强的全部规模仍不及央企50强的最后一名。以官治民的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大的改观,也就很难养育出具有理性精神、契约意识和公德自律的现代公民。   文化重建要有人来担当,不光说,更要做。我一生最感欣慰者,乃数十年间始终生活于自己的本色中,坦坦荡荡就这么过来了。当然我还有业余爱好,我曾在一篇简介里自白: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严重流失的今天,我辈忝列学人,除了汗颜,还是汗颜,让任何荣誉、名号论之无味。此生倘能在保存点滴文化火种上略尽薄力,余愿已足。再加上打篮球、玩乒乓、游泳、登山的爱好得以陪伴到老,那便是美满人生了。   尽管生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甚至还会碰到、经历很大苦难,我仍虔诚地认为,上苍待我不薄:一生基本没有受冻挨饿,工作、生活于本人最喜爱的新闻与历史专业中。傅聪说,上帝让我此生与音乐为伍,这已经足够。我亦十分知足,惟感在上苍面前索取多多而无所回报,心存愧疚。因此,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将伴随在我今后人生之路的每一步中。   总之,今后和大家在一起的是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徐老师,这就叫“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个人分类: 教育:大学春秋|2189 次阅读|1 个评论
征集 Nanotechnology 专刊主题
热度 8 array 2012-5-1 15:44
我考虑给 Nanotechnology 弄一个专刊。他们刚刚发表了一期 Nanowire for Energy 的专刊,我想弄个与众不同的。鉴于各个杂志尤其是RSC专刊甚多,很多关于能源的主题他们都已经弄了,所以想找个既标新立异又颇具长远影响力的主题也不容易。当然,标题再新颖,没有大牛们捧场也歇菜。我初拟了一下几个题目,抛砖引玉。 1.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in energy materials 2. Solar fuel cells 3. Nanomaterials in Wind Energy 4. Nanomaterials in green building 5. Nanotechnology in water treatment 6. Carbon meet metal oxides
个人分类: 写作与发表|625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儿童营养不良研究文献分析报告
热度 2 xupeiyang 2012-4-27 13:38
文献引证分析结果 主题=(Child Nutrition Disorder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执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可查看Web of Science未收录文献的引文。 找到的结果数: 991 被引频次总计: 17300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16822 施引文献: 15198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4921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17.46 h-index: 59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Z1N5i9GgmBHn7EkCiih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GOULET O 15 1.514 % BRIEND A 9 0.908 % GOTTRAND F 9 0.908 % COLOMB V 8 0.807 % DI LORENZO C 8 0.807 % AGOSTONI C 6 0.605 % ARNOLD LE 6 0.605 % CEZARD JP 6 0.605 % DIOUF S 6 0.605 % LACAILLE F 6 0.605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375 37.841 % ENGLAND 102 10.293 % FRANCE 83 8.375 % ITALY 55 5.550 % GERMANY 54 5.449 % CANADA 47 4.743 % AUSTRALIA 35 3.532 % SWITZERLAND 34 3.431 % BRAZIL 30 3.027 % SPAIN 28 2.825 % NETHERLANDS 27 2.725 % BELGIUM 25 2.523 % INDIA 25 2.523 % JAPAN 19 1.917 % BANGLADESH 18 1.816 % TURKEY 18 1.816 % SWEDEN 17 1.715 % CHILE 15 1.514 % NORWAY 15 1.514 % DENMARK 12 1.211 % PEOPLES R CHINA 12 1.211 % FINLAND 10 1.009 % ISRAEL 10 1.009 % GREECE 9 0.908 % POLAND 9 0.908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2 1.211 %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6 0.605 % NIH 5 0.505 %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BUREAU 3 0.303 % 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3 0.303 % WELLCOME TRUST 3 0.303 % AFM ASSOCIATION FRANCAISE CONTRE LES MYOPATHIES 2 0.202 % AUSTRALIAN ROTARY HEALTH RESEARCH FUND 2 0.202 % CANADIAN INSTITUTES FOR HEALTH RESEARCH 2 0.202 % COCHRANE CYSTIC FIBROSIS AND GENETIC DISORDERS GROUP 2 0.202 % DEPARTMENT OF HEALTH 2 0.202 % FEDERAL MINISTRY FOR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 0.202 % GENERALITAT DE CATALUNYA CIRIT 2 0.202 % GLAXOSMITHKLINE 2 0.202 %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 0.202 % INSTITUTO DE SALUD CARLOS III 2 0.202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UK 2 0.202 % MERCK 2 0.202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 0.202 % NATIONAL CENTER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2 0.202 %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AUSTRALIA NHMRC 2 0.20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2 0.202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2 0.202 % NIH NIEHS 2 0.202 % NIH NINDS 2 0.202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32 3.229 % CHILDRENS HOSP 20 2.018 % HOP NECKER ENFANTS MALAD 19 1.917 % JOHNS HOPKINS UNIV 14 1.413 % WHO 14 1.413 % EMORY UNIV 13 1.312 % UNIV CINCINNATI 13 1.312 % COLUMBIA UNIV 12 1.211 % INST CHILD HLTH 12 1.211 % UNIV CHILE 12 1.211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11 1.110 % HOP ROBERT DEBRE 11 1.110 % OHIO STATE UNIV 11 1.110 % UNIV MINNESOTA 11 1.110 % TUFTS UNIV 10 1.009 % UNIV VIRGINIA 10 1.009 % UNIV MILAN 9 0.908 % UNIV MUNICH 9 0.908 % UNIV N CAROLINA 9 0.908 % UNIV SYDNEY 9 0.908 % BIRMINGHAM CHILDRENS HOSP 8 0.807 % BOSTON UNIV 8 0.807 % CORNELL UNIV 8 0.807 % MCMASTER UNIV 8 0.807 % OREGON HLTH SCI UNIV 8 0.807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112 11.302 % 2009 96 9.687 % 2010 95 9.586 % 2008 78 7.871 % 2007 68 6.862 % 2005 60 6.054 % 2003 52 5.247 % 2006 47 4.743 % 2002 44 4.440 % 2004 43 4.339 % 2001 39 3.935 % 1998 38 3.835 % 2000 38 3.835 % 1999 34 3.431 % 1997 28 2.825 % 2012 26 2.624 % 1996 19 1.917 % 1994 17 1.715 % 1991 16 1.615 % 1993 14 1.413 % 1995 13 1.312 % 1992 11 1.110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45 4.541 % PEDIATRICS 32 3.229 % ARCHIVES DE PEDIATRIE 28 2.825 % JOURNAL OF HEALTH POPULATION AND NUTRITION 25 2.523 %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5 1.514 % CLINICAL NUTRITION 14 1.413 %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3 1.312 %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2 1.211 %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12 1.211 %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1 1.110 %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1 1.110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11 1.110 % ACTA PAEDIATRICA 10 1.009 % JOURNAL OF NUTRITION 10 1.009 % REVISTA MEDICA DE CHILE 10 1.009 %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9 0.908 %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9 0.908 % NUTRITION 9 0.908 %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9 0.908 % THYROID 9 0.908 %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9 0.908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8 0.807 % BAILLIERE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8 0.807 %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8 0.807 %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8 0.807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99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EDIATRICS 285 28.759 % NUTRITION DIETETICS 230 23.209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118 11.907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96 9.687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94 9.485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70 7.064 % PSYCHIATRY 45 4.541 % SURGERY 43 4.339 % IMMUNOLOGY 41 4.137 % PSYCHOLOGY 41 4.137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39 3.935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34 3.431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33 3.330 % PHARMACOLOGY PHARMACY 24 2.422 % TRANSPLANTATION 21 2.119 % ALLERGY 20 2.018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16 1.615 % OBSTETRICS GYNECOLOGY 16 1.615 % GENETICS HEREDITY 15 1.514 % RESPIRATORY SYSTEM 15 1.514 % HEMATOLOGY 13 1.312 % BEHAVIORAL SCIENCES 12 1.21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12 1.211 % NURSING 10 1.009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9 0.908 % 国内文献分析结果 http://www.sinomed.ac.cn/analysis.do 结果分析 显示条数: 10 20 50 主题 学科 期刊 作者 时间 地区 儿童营养障碍(218) 儿童发育(38) 营养不良(35) 肥胖症(33) 儿童营养生理学(33) 贫血(32) 营养状况(26) 数据收集(20) 生长障碍(19) 营养障碍(16) 婴儿营养缺乏症(71) 小儿营养缺乏症(28) 小儿(婴幼儿)生理卫生(25) 儿童、少年期生理(25) 各类型人群营养(20) 儿童、少年卫生(20) 小儿脂肪代谢障碍(18) 医学信息学(16) 儿童、青少年营养(16)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6) 中国妇幼保健(27)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4)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6)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6) 现代预防医学(5)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5)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4)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4) 实用预防医学(4) 卫生研究(4) 陈曦(3) 陈晓文(3) 陈峥嵘(3) 郑惠槟(3) 邱行光(3) 许积德(3) 范松丽(3) 翟凤英(3) 翁立坚(3) 王瑛(3) 2011(23) 2010(25) 2009(17) 2008(17) 2007(13) 2006(19) 2005(12) 2004(4) 2003(12) 2002(8) 广东(22) 北京(16) 福建(12) 山东(12) 四川(12) 上海(12) 辽宁(11) 湖北(10) 云南(10) 陕西(9)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58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有多少院长能抵御蜕变成学术官僚:看一位人文学院院长的辞职演讲
chenmingliang 2012-4-26 09:32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告别演讲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身份讲话,也是告别辞。本届人文学院的管理团队任满三年,履行了该做的工作,维系了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教工、 学生人人平安,这便足以令人欣慰。至于体制所看重的各种业绩、评价,皆过眼云烟,不值得多提了。如果说,这几年里有什么没干好的事,无论是校方有看法,还 是教师学生有意见,都由我来承担了。就各位对我这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海涵,亦心存温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常规换届的结果,竟是上届管理团队的全军覆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本人“老卖年糕”,鲍伟轮岗,两位副院长抱着深深的人文 情怀回到自己所眷恋的专业中。不过看透了,这也是好事,不经意间摆脱了所谓“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陈腐套路,新院长、书记可以轻装上阵,独立思考。 六年半讲了无数次话,多是随意发挥,也没什么主题,这最后一次,我想了个题目:《怀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此次卸任,也是我自1970年元月参加工作历40年之后,从体制退出,虽然还要教几年书,但从内心里是抛开体制了。 这一段讲讲我为什么不愿意续聘连任院长了。 我这辈人,不幸中也有幸,生活于文化大颠覆又艰难重建的时代,经历、看到了寻常时代所无以体会的东西。这时就想做点学问上的事,于是去考大学。 听课时又发现高校教师的所讲所做似为“体制化”宣传工具,说来说去离不开个唯物主义、阶级斗争,令人失望。此刻幸而又幸的是,我的导师王先生是一位守望民 国学术风格的老学究,在他的鼓励下,我读书的范围主要是文献和**学者的著作,陈寅恪、钱穆等,研究生的课程又让我认识并喜欢上了玄学的率真、自由与逍遥。 但还有个话在我的命运中起作用:时势比人强,人算不如天算。时代变迁中,大潮也会席卷你。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打开了国家的封闭状态,一线生机让 所有 中国 知识分子兴奋,看到希望于其中,我也不例外。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投身于温州现象调查、个私经济研究,为艰难起步的民营经济张 目。1988年写了“温州社会二元结构的社会学思考”,入选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算是个国家奖。 到1992年,《学习与思考》主编要退休,社科院领导让我接任。他们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了,思想又解放了。结果还是任命了。当场我就想起杨 绛在钱钟书被任命为 中国 社科院副院长后的一句话,说钟书“被人捉将官里去也”。好在我内心未将此职当作什么官,主编也和我当这个院长一样,无非是个做事情 的平台而已。并且,我的理念很清楚,在体制内掌管一块地盘,一不当体制的工具,为之增添什么政绩,不在乎领导评价;二不为个人经营体制里的名、利、官;三 从自已的良心和是非出发,自觉抵制、消解体制中的假大空痼疾。 当时《学习与思考》是省级理论刊物,省委领导、军队将领经常在上面发文章,被看成是认识、接近高层领导的最佳位置之一,不少人为我支招。我呢, 则反其道而行,要办讲点真话、有文化品味,尽量减少假大空的刊物。一段时间后,这些领导逐步出局,代之以王元化、杜维明、成中英等。那阵的形势似乎还能往 前走,我也不甘心就此止步,于是将刊物名更为《观察与思考》,并设计、推出了具有鲜明写真与批判色彩的系列主题:被接待的 中国 人、吸烟的 中国 人等等。浙江 新闻界一片惊呼。要离开《观察与思考》时,不少人劝,多好的位置,风光自在,可进可退。但我的理想是办讲真话的刊物,如实现不了,当作升官发财的跳板,吾 不为也。 2002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王充传》完成。 2004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 生经历,感受一番 中国 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 二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2009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 神。近年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 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 的各项冠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 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政府、 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 中国 政府看 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过去帮助 中国 革命的感谢。**夫人谢绝了。她说:**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 他们认定我们和**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都不信。现在 中国 大学的领导和学者 存有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吗?不仅想方设法向政府讨钱,要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送礼行贿,不择手段。这一切,都顶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为了学校做大做强!功利高于 一切,良心和是非一钱不值。这正常吗? 校内部门的领导们在一起的话题,说来说去老这么几条:怎样贯彻学校的考评指标,设计个方案逼下边竭尽全力;强调本部门如何重要,希望领导格外关 照;本部门的考评在学校里排了个第几、什么挡次;如何通过搞关系、走门子达到了目的;大家相互之间多关照,你这次帮我,我下次帮你……古人讲求劝人以德, 此间流行的皆是劝人以“利”。我看清了,如今大学里就是丘八文化加农民文化,再添个所谓的“量化管理”,行事的根据只有一条“有奶便是娘”,说好听点是谓 “谋食不谋道”。权力在这一领域中为所欲为,这不仅在世界上,就是在 中国 的各个行业里,都算问题最大的。因此,近些年社会上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批评 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已失去人们的信任。 今天上午听学校一位老师说,网上评“十大缺德”行业,教育“居首”。我听后并不感到惊呀。最近我去东北讲学,一路碰到各色人等,说起现今 中国 的 教授、学者,普遍的反映都是不值得尊敬,水平不怎样又不敢讲真话,为了钱可以昧良心。最能说明教育危机的莫过于此种现象:现在的有钱有势者,都想方设法将 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包括教育部的领导和诸多大学校长的孩子,自己办的教育自己瞧得上吗?学者这副“权力附庸”、给点钱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德行,其实当 官的打心眼里也瞧不起,不当你一回事儿。我亲历过一件事,2006年吧,搞过一次什么“保鲜”活动,当时一位省委副书记到 中国 美院检查。有位老师正在创 作,说搞不懂,不予理睬。该副书记大为光火,对美院的“保鲜”活动严厉批评,推迟验收。我们学校传达此事时,居然以本校得以顺利通过而庆幸,对美院还有点 幸灾乐祸的味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彭真去协和医院拜访林巧稚,林正在给患者看病,表示不便见,彭真因此而更加敬重林巧稚。不要说跟**时代的知识分子比气 质了,生活在五十年前的林巧稚,也足令我们汗颜,不自重,又何以能让别人尊重。 在这种体制中,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矛盾。我无法象大部分所谓学者型领导那样,一边不痛不痒地批评体制,一边又利用体制大捞好处。那些捞好处的 套路我不是不清楚,无非利用手中资源,请掌握项目的官员、高级别刊物的主编、学界评委等来讲学,变相用公款行贿。逢年过节再去孝敬送礼。然后就可以在为学 校、学院作贡献的名义下拿课题、发文章、得奖项,慢慢自己也就成了名家、评委。这些年我要干此类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相关的利益链也铺到过我面前,但我 不屑为之。我的道德底线不许可,这些既然是我批评的事情,就决不随波逐流。 中国 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通病即说与做的分离,人格的两面性,甚至到了不自觉的地步。慷慨激昂的体制弊端批判者,行为的目的不是改造体制,而是一转身也参预其中去分一杯羹,连半点内疚也没有。这不是乡愿是什么? 我选择了批判的态度,行动上便不会另行一套。2006年本科教育评估,大家无不反感,但学校要求评估组进场时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那天我是整 个礼堂中惟一不起立、不鼓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假、这样贱?反感或反对,为什么不敢公开表达。2008年学校搞所谓“加速发展”的改革方案,小组讨论时我 发表了不同意见,蒋书记要我大会上讲讲,我便在大会上坦言:如今之大学是“谋食不谋道”。2009年底续签增长20%的责任书时,我曾打算拒签,因此而下 台也无所谓。为此找过蒋书记。蒋书记做工作说,你不签,这件事就僵住了,反正年内要搞“三定”方案,到时会调整的。这样我才勉强签约。去年初学校开党代 会,小组讨论有校领导参加,我本不想发言,大家一定要我讲几句,我便说,“一所大学设有党委,还要开党代会,这是人们习惯了的现实,但这是真正的大学之道 吗?世界上还存在此种体制的恐怕也只有朝鲜、古巴了吧。没听说世界上哪所一流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成功的,也没听说哪个党委办出过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 中国 大学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在于与世界大学接轨,若不行,哪怕学学**时的北大和西南联大也好,总在现行体制框架里折腾是没有希望的,所谓""""""""钱学森之问""""""""即 这个意思。我不想发言,就是对当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不感兴趣。”党代会后接着开教学工作会,吃饭时我坐在蒋书记边上想说个事,看到一拨一 拨的中层干部来祝贺蒋书记当选,言辞阿谀,全是官场文化。我说不出口,坐至终席不发一言。近些年里,无论省领导还是学校领导的报告,我极少参加,不是摆 谱,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假大空的言语,坐不住。我任职期间向学校的建言,都不在所谓搞指标的“强校”方面,粗想大约有这样几条:引进人才的政策要适当灵 活、宽松,否则难以操作白费劲;认真履行低碳节能,消灭长明灯、跑冒滴漏;撤掉学校的驻京办事处。对以上言行,有人说我敢直言、有见识,其实在我心里,只 是遵循常识而已。目前 中国 高校所范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在对待体制的业绩、考评等事情上,限于我个人的好办,不当会事罢了。近年来我从不报奖、争什么带头人、入什么人才工程、第几层次啥啥的……每回 报奖都有人劝我,包括学校领导、好友、同事,职能部门还表示愿意代为填表。我感谢他们,但依然故我,解释的理由也简单:一是本人的成果水平低,够不着,白 折腾;二是生性怕花时间填表,有功夫更愿意去打球或漫步西湖,感受点令人愉快的事。当然,我对报奖和获奖的老师,也表示尊重。大学的老师们不需要同质化, 有差别,价值多元是好事。 但关系到部门工作和集体利益的事,就不能完全不在乎了。我的分寸是,按学校要求公事公办,报学位点、学科、团队、精品课等等,一板一眼地执行, 但重点在于提高水平、壮大实力、打好基础,结果是自然而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靠攻关忽悠,跑省里、跑部里。在此类事情上,我从不行贿送礼,至多意思一点 劳务费而已。也有人建议多送,说有的学院五倍、十倍于我们,我未接受。我的观念是:即使得不到也不越此底线。对于通过送重礼达到目的者,我毫不羡慕,甚至 可怜他们。我不会为此而焦虑、纠结的,也决不会为了得到并维系诸如此类的“业绩”,绑架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个点什么的,真的就代表水平高了吗?这是真学 问?真科研吗?在我眼中,不少各种名义的大项目,资金上千万上亿的,搞出些伪科学成果来,通过动用科研经费攻关,就能整个大奖来。这是在糟塌纳税人的血 汗,还败坏学风。 我这样的态度,本人身陷矛盾,学校可能也有看法。虽然我对学校领导是否满意并不在意,但最终还是存在着让我解不开的纠结,即这些考评指标与部门 利益和群体利益的挂钩与捆绑。如前几年的学院考评划分ABCD档,近两年的达标120%发足额奖,还有各种学科点、基地之类,皆拨下相应的经费等等。并且 这都与每位老师个人的业绩、职称有关。我只能尽量跟上趟,无法做到如何出色,让大家满意。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我再次选择退出,不和体制玩了。去年上半年 蒋书记问我为何不愿续聘了?我说,现在高校教育的这套做法,无法得到我价值上和道义上的认同。 对我的工作,学校如果不满意,我完全理解,站在学校角度这样看是正常的。但我不愿改变,最好的办法是请来新院长。高老师这次在海内外招聘中脱颖而出,我很高兴,总算可以摆脱矛盾处境,回归原本的人生角色——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此话乃东晋名相王导的存世名言。愦愦是昏乱、糊涂之意。我非常佩服东晋那一代士人的气度,身临偏安一偶的危局,仍义无反顾地信奉玄学的“无为而治”,自觉遏制体制化儒家——礼教的回潮,以“务在清静”的文化理念“力撑东南”。 我当然是小人物,但也有根深蒂固的“无为而治”理念,也听到一些徐老师不爱管事,只布置不督促、检查,重讨论不重落实等议论或批评意见。从事实 上讲,这些看法都没错,提出批评也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我表示感谢。但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还是尊奉“无为而治”。 我的信念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根本上讲,教师皆成年人,并具备高等学历,属于社会上最热爱学术和教学的群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管好自己。 第二,我自学生时代研究玄学,饱受浸染,深信“无为而治”是自由知识分子永远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当今体制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发扬的内容。 第三,目前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多多,推行、布置的东西,美曰做强做大,加快改革,说白了都是些无聊的折腾,干的事皆违背常识。在教育体制行政化的背景下,“无为而治”是最有效的挡箭牌和解毒药。 如搞“精品课”,我也赞成,但首先要整明白什么叫“精品课”。精品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学生受益并形成口碑。不存在什么固定格式。现在的这套,千 人一面:课件、作业、教材、网上互动等等,缺一不可,讲的再精彩也没用。照此标准,过去北大陈寅恪、刘文典的课亦算不上精品了。陈寅恪仅带一布包,刘文典 上来先把国民政府骂它半点钟,这如何是好?教学讲求的是多元化、多样化,哪有倡导一付面孔的道理。 搞科研把课题项目强化到如此程度,也违背科学精神:1、研究起点上就渗入功利因素。取经费、应考评、上职称,严重的名利取向破坏了以求道为目的 的单纯之心;2、找材料盖过读书。读书本是与智者交心,体玄悟道,有了心得自成文章。做课题则重在各取所需地淘资料,立论草率,学养无从积累;3、赶时间 交任务,忽视质量。要求半年、一年完工,本不合科研章法。但作者只要能对付交差就好,垃圾多多;4、成果的通过、发表过程中人格受辱。高级别刊物大家都往 上挤,于是水平差不多时看谁敢送又会送,做研究还要赔上人格;5、报账做假。文科研究开销有限,找发票报销就成了少不了的节目。 单纯的科研经过这一系列的干扰与附加,古人所推崇的“因心而会道”的“为己之学”还有 生存空间吗?怕是多为“凭誉以显扬”的“为人之学”了。研究已严重地工具化,沦为名利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能从科研中获得快乐和价值肯定。当然,可能尚有 部分高手,有本事将项目与自己的精神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 然这已不是主流,主流是极大的干扰和伤害。我怀疑,在如此环境里,真正具备与古今贤哲沟通能力的学者能有几人?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还用问么! 近两年学校搞的“创新强校”,每年递增20%,更属胡闹。有的学院指标分解到人;还有自己掏腰包来填充经费的;造假也出现了,把前、后年的成果计入当年,就为了拿到那点年终奖励。 再有多如牛毛的各色评比、排名,先进教师、科研标兵,优秀党员、团员、家庭,工会及民主党派的积极分子,什么“一五一”还分几个层次,这个奖、 那个奖、这个级、那个级。这世风如此糟糕,整体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社会里,居然有这许多优秀称号,还值钱么?都是自己树自己搞的廉价货,除了干扰心境没丝 毫意义。每学期、每年还要把学院的老师排个名次,半斤八两的楞要分出个 一二三 四来,有什么意思?这是幼儿园里戴小红花的套路搬来了,把老师当小朋友对待。 搞得学者一个个气局狭隘,争虚名图小利,一到年关就半分半分地算账,跟扛了一年长工似的。过去我们人文学者的精神世界中,多是苏格拉底、黑格尔或孔子、李 白的,现在一年到头总在脑子里纠结的是:怎么完成或多挣考评分。 对于这些学校的制度规定、无法回避的管理内容,我的态度只能是“无为而治”,由老师本 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待、取舍,反正有关个人考核的政策、结果,学校都有事先规定,学院只是执行而已。可以说,我在院长位置上有意识地抵挡体制污染,对许多 事情在学院层面上作淡化和减法处理,不干强化和加法的事, 目的是让老师们少受干扰,躲过上述那些可笑乃至有点荒唐的瞎折腾。事实上,一些明显的折腾亦长久不了,顶顶也就过去了。如“加速创新”,差不多无疾而终了 吧。 对我自由主义的理念,老师们认可,我欣慰;有老师不赞同,我亦含笑。这不过是管理观念有所差异而已。民主的要义,不独尊重多数,同时也尊重少数乃至个人,我从不追求所谓的和谐一致。高校改革任重路远,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共存,方为大学应有的文化生态。 对我来说,这些年真正令我有成就感的,乃是学院部分年轻教师在考评体系之外自发组织的读书小组,这才叫学人正道。 最后这段说说我今后工作、生活的设想。 题目是杨绛翻译的兰德诗《我和谁都不争》中的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 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的豁达、善良、雅致、坚韧,最令人钦佩,现在再出不了这样的人了。记得我来人文学院时还念过胡适引用易卜生的一句话:“你的 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念着这两句话上任,今天则吟着这两句话离任。 行政职务卸去了,回归到原本的角色中,当一名历史系的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也令人自足、充实。我会更投入地与学生交流,把历史的真像告诉他 们。同时我又不会像以往那样深陷体制生存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转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论学校里的考评如何。手头还有两个课题完成后,可能也疏远课题 了,除非出现与我兴趣相当吻合的机会。目前已考虑或参与的有这样几件事,实际上最近一年中已化不少时间在做了。 1、关注环境保护。最近在新疆、杭州、绍兴等地讲学讲课,重点都是环境保护。 中国 近30年高速发展的代价,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到了可怕的地步,全 国整成一大工地,古城古风荡然,大量物种灭绝。2010年9月22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2001年—2006 年)。PM2.5小于10为安全值。 中国 空气质量全球最差, 中国 东部尤其严重,PM2.5超过50接近80。 中国 社科院党国英最新研究表明: 中国 的GDP 每增1%,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北岛说,我们近一个世纪被现代化搞疯了。不惜土地、环境代价的繁荣之路,别国不是不明 晓,问题在于他们已经把维护一方净土视作首要战略目标,像日本就悄悄地成了资源大国。 中国 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又输了一招。所以说, 中国 的环境保护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2、参与慈善事业。我在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和浙江省正泰集团基金会两个社团中担任理事,主要的工作是:推广低碳生活、关注食品安全、资助困难群体等。 3、研究、反思百年来的文化变迁,尤其是左倾时期的文化灾难及其后遗症。左倾时期所经历的斯文扫地、道德沦丧、文化毁灭,至今没有认真清理、反 思。为什么到了人们普遍失去道德底线的地步?少报一元钱事比天大,大白天开着长明灯却视而不见。2009年60周年大庆中,文艺界搞出个“特务年”影响至 今,“潜伏”、“暗算”充斥银幕,连《探索?发现》栏目也大播间谍战。世间的善良、诚实不再有人相信。不找关系,不相信会被公平对待。谭嗣同说, 中国 之旧 政,为大盗、乡愿吞剥愚弄。这话发人深思。 俄罗斯是经过彻底的文化反思了。前苏联的颠覆说到底是文化上的失败,失掉人心,今天的复兴也得益于文化整体的复兴。前些年有人怀念苏联,普金 讲,把前苏联说得一无是处是良心出了问题,但想要恢复前苏联则是脑子出了问题。所以要真正恢复俄罗斯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让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按自己的 愿望去生活,而不是仅仅是吃饭、生存。 中国 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文化认同的问题。近几十年最值得庆幸的是解决了吃饭的事情,同时最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症结,乃是权力在社会中膨胀到无 以复加,官权与民权极不平衡。就改革力度最大的经济领域而言,民企500强的全部规模仍不及央企50强的最后一名。以官治民的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大的改观, 也就很难养育出具有理性精神、契约意识和公德自律的现代公民。 文化重建要有人来担当,不光说,更要做。我一生最感欣慰者,乃数十年间始终生活于自己的本色中,坦坦荡荡就这么过来了。当然我还有业余爱好,我 曾在一篇简介里自白: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严重流失的今天,我辈忝列学人,除了汗颜,还是汗颜,让任何荣誉、名号论之无味。此生倘能在保存点滴文化火种上略 尽薄力,余愿已足。再加上打篮球、玩乒乓、游泳、登山的爱好得以陪伴到老,那便是美满人生了。 尽管生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甚至还会碰到、经历很大苦难,我仍虔诚地认为,上苍待我不薄:一生基本没有受冻挨饿,工作、生活于本人最 喜爱的新闻与历史专业中。傅聪说,上帝让我此生与音乐为伍,这已经足够。我亦十分知足,惟感在上苍面前索取多多而无所回报,心存愧疚。因此,对自然的敬畏 之心、感恩之情,将伴随在我今后人生之路的每一步中。 总之,今后和大家在一起的是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徐老师,这就叫“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次在黑夜中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吵醒
热度 6 superstone 2012-4-24 02:44
又一次在黑夜中被刺耳的手机铃声吵醒。好像是从另一个遥远的世界被强拖回来,还没有分清现在是什么时间、我躺在什么地方、甚至于我是谁,只听到电话那边有人在说话,浑浑噩噩中完全分辨不出那边在说什么。 很快,我首先明白了这个电话的主题:溶栓;电话来自神经科急诊;我是躺在家里的床上。不得不叫她再次重复一遍刚才的内容。大意是,一位中老年男性,2小时前出现意识不清、去脑强直,已经排除颅内出血和低血糖反应,采血结果待回报。 我努力让自己尽快清醒起来。我需要确认这是不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当然,即便是,可能也并非很好的溶栓适应症。 周围漆黑一片,手机屏幕显得更加刺眼。看了一下时间,才发现自己刚睡了不到半小时。身上像是压着沉重的东西,几次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一点也使不出力气。看来,我还需要点时间才行。 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先给三线打个电话。我知道大半夜里被电话吵醒是什么感觉。简单描述了一下情况,三线说她先去看看。听不出任何不满的情绪,我竟然有点小感动! 身旁的老婆没动静,但是我知道她肯定也早就醒了。什么也没问,是因为早已经习惯了。半夜里一个溶栓电话,全家人都很难再睡个安稳觉。儿子被送走一个多月了,特别想他!忙过这一阵子一定就让他回来。 终于爬了起来,披上衣服到客厅里,又一阵头晕差点摔倒。上一次晕倒在重症监护室还不到两个星期。我不知道下一次晕倒会是什么时候、还能不能再爬起来。一想到这儿,感到很冷。想起前几天岳母埋怨我的一句话:年轻人拼命本来没什么,但是结了婚,有了老婆孩子,身体就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了。我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不是一个顾家和称职的丈夫,也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爸爸! 可是,我能选择吗? 在神经科6年了,除了偶尔手机故障特殊情况,手机一直24小时开机。直到最近这一年,我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了信心。开始憎恶手机,甚至对突然响起的铃声感到恐惧。它一次次剥夺我的睡眠,无论什么时候!即便是已经穿着铅衣做了一天的手术,即便是刚刚值了一个彻夜未眠的夜班,即便是连续一个星期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这个该死的破手机随时都可能会响起来! ...... 半小时后,三线回电话。已经进一步确认不符合溶栓条件,我可以不必过去了。看到镜子里满眼充血一脸亢奋的样子,我知道已经自己已经进入战斗状态,只觉得头晕得厉害,却睡意全无。 ...... 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医生吗?
个人分类: 心情|5412 次阅读|14 个评论
流感病毒H5N1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2-4-23 09:37
流感病毒H5N1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 文献引证分析结果 主题=(H5N1)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执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可查看Web of Science未收录文献的引文。 找到的结果数: 4505 被引频次总计: 90718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43364 施引文献: 21920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7895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0.14 h-index: 131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WEBSTER RG 174 3.862 % GUAN Y 116 2.575 % KAWAOKA Y 105 2.331 % PEIRIS JSM 104 2.309 % KATZ JM 94 2.087 % SWAYNE DE 87 1.931 % OSTERHAUS ADME 85 1.887 % TUMPEY TM 78 1.731 % CHEN HL 66 1.465 % FOUCHIER RAM 63 1.398 % RIMMELZWAAN GF 63 1.398 % ANONYMOUS 61 1.354 % WEBBY RJ 56 1.243 % SUBBARAO K 52 1.154 % KIDA H 51 1.132 % CAPUA I 50 1.110 % KUIKEN T 48 1.065 % GOVORKOVA EA 47 1.043 % COX NJ 40 0.888 % DONIS RO 40 0.888 % PUTHAVATHANA P 38 0.844 % SUAREZ DL 37 0.821 % PEIRIS M 36 0.799 % BEER M 34 0.755 % BELSER JA 34 0.755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724 38.269 % PEOPLES R CHINA 818 18.158 % ENGLAND 372 8.257 % JAPAN 340 7.547 % GERMANY 265 5.882 % NETHERLANDS 241 5.350 % THAILAND 220 4.883 % FRANCE 217 4.817 % ITALY 200 4.440 % AUSTRALIA 185 4.107 % VIETNAM 151 3.352 % CANADA 142 3.152 % BELGIUM 105 2.331 % SOUTH KOREA 99 2.198 % SWITZERLAND 88 1.953 % INDONESIA 86 1.909 % RUSSIA 85 1.887 % SINGAPORE 80 1.776 % TAIWAN 66 1.465 % EGYPT 61 1.354 % INDIA 61 1.354 % SPAIN 50 1.110 % SWEDEN 47 1.043 % AUSTRIA 38 0.844 % CAMBODIA 35 0.777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5 1.88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77 1.709 % NIH 75 1.665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55 1.221 % EU 46 1.021 % NIAID 38 0.844 % EUROPEAN COMMISSION 35 0.777 % EUROPEAN UNION 32 0.710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1 0.688 % AMERICAN LEBANESE SYRIAN ASSOCIATED CHARITIES ALSAC 27 0.599 % ERATO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24 0.533 % AMERICAN LEBANESE SYRIAN ASSOCIATED CHARITIES 22 0.488 % NIH NIAID 22 0.488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 0.444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20 0.444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 18 0.400 %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18 0.400 % THAILAND RESEARCH FUND 17 0.377 % NIAID NIH 16 0.355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 0.333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5 0.333 % MINISTRY OF HEALTH 15 0.333 % 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OF JAPAN 14 0.311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14 0.311 %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 D PROGRAM OF CHINA 14 0.311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NIV HONG KONG 240 5.327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222 4.928 % ST JUDE CHILDRENS HOSP 221 4.906 % CHINESE ACAD SCI 121 2.686 % UNIV WISCONSIN 111 2.464 % UNIV TOKYO 106 2.353 % ERASMUS MC 88 1.953 % NIAID 87 1.931 % MAHIDOL UNIV 77 1.709 % UNIV OXFORD 74 1.643 % HOKKAIDO UNIV 71 1.576 % USDA ARS 59 1.310 % CHULALONGKORN UNIV 58 1.287 % NATL INST ANIM HLTH 57 1.265 % UNIV TENNESSEE 54 1.199 % FRIEDRICH LOEFFLER INST 51 1.132 % ARS 50 1.110 % CHINESE UNIV HONG KONG 49 1.088 % NATL INST HYG EPIDEMIOL 49 1.088 % CHINESE ACAD AGR SCI 45 0.999 % WHO 44 0.977 % UNIV GEORGIA 43 0.954 % MT SINAI SCH MED 42 0.932 % NATL INST INFECT DIS 42 0.932 % NATL UNIV SINGAPORE 42 0.932 % UNIV MARYLAND 42 0.932 % UNIV CALIF DAVIS 41 0.910 % KASETSART UNIV 39 0.866 % CHINA AGR UNIV 38 0.844 % EMORY UNIV 37 0.821 % IST ZOOPROFILATT SPERIMENTALE VENEZIE 37 0.821 % NATL INST VET RES 36 0.799 % UNIV UTRECHT 36 0.799 % US FDA 36 0.799 % UNIV MELBOURNE 35 0.777 % INST PASTEUR 34 0.755 % JAPAN SCI TECHNOL AGCY 34 0.755 % NATL INST BIOL STAND CONTROLS 34 0.755 % TOTTORI UNIV 34 0.755 % KOBE UNIV 33 0.733 % SHANTOU UNIV 32 0.710 % CHINESE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31 0.688 % RUSSIAN ACAD MED SCI 31 0.688 % UNIV WASHINGTON 30 0.666 % USDA 30 0.666 % HARVARD UNIV 29 0.644 % US GEOL SURVEY 29 0.644 % NATL VET RES QUARANTINE SERV 28 0.622 % CHINESE ACAD MED SCI 27 0.599 % HKU PASTEUR RES CTR 27 0.599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0 812 18.024 % 2009 771 17.114 % 2011 690 15.316 % 2008 626 13.896 % 2007 553 12.275 % 2006 387 8.590 % 2005 192 4.262 % 2012 160 3.552 % 2004 79 1.754 % 2003 58 1.287 % 2002 41 0.910 % 2000 39 0.866 % 2001 36 0.799 % 1998 26 0.577 % 1999 26 0.577 % 1993 3 0.067 % 1995 2 0.044 % 1996 2 0.044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VIROLOGY 249 5.527 % VACCINE 240 5.327 % AVIAN DISEASES 181 4.018 % PLOS ONE 177 3.929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58 3.507 %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96 2.131 %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90 1.998 % ANTIVIRAL RESEARCH 78 1.731 % VIROLOGY 77 1.709 % VIROLOGY JOURNAL 76 1.687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71 1.576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67 1.487 % ARCHIVES OF VIROLOGY 66 1.465 %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66 1.465 % SCIENCE 54 1.199 % AVIAN PATHOLOGY 45 0.999 % LANCET 43 0.954 % PLOS PATHOGENS 43 0.954 %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42 0.932 %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9 0.866 % NATURE 39 0.866 % VIRUS GENES 39 0.866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 0.821 %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36 0.799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34 0.755 %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33 0.733 %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32 0.710 % REVU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32 0.710 %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31 0.688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31 0.688 %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31 0.688 %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28 0.622 % VIRUS RESEARCH 27 0.599 % 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25 0.555 % POULTRY SCIENCE 24 0.533 % VETERINARY RECORD 24 0.533 %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2 0.488 % JOURNAL OF WILDLIFE DISEASES 21 0.466 %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20 0.444 % ECOHEALTH 19 0.422 %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 0.422 % JOURNAL OF IMMUNOLOGY 19 0.422 % PLOS MEDICINE 19 0.422 % VIRAL IMMUNOLOGY 18 0.400 % 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 17 0.377 % VETERINARY PATHOLOGY 17 0.377 % RESPIROLOGY 16 0.355 %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15 0.333 %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15 0.333 %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15 0.333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450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VIROLOGY 1031 22.886 % IMMUNOLOGY 804 17.847 % INFECTIOUS DISEASES 740 16.426 % VETERINARY SCIENCES 614 13.629 % MICROBIOLOGY 455 10.100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348 7.725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338 7.503 % PHARMACOLOGY PHARMACY 277 6.149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66 5.905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248 5.505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245 5.438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219 4.861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159 3.529 % CHEMISTRY 137 3.041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85 1.887 % BIOPHYSICS 80 1.776 % GENETICS HEREDITY 71 1.576 % CELL BIOLOGY 68 1.509 % PATHOLOGY 58 1.287 % RESPIRATORY SYSTEM 58 1.287 % AGRICULTURE 51 1.132 % PARASITOLOGY 48 1.065 % ZOOLOGY 40 0.888 % COMPUTER SCIENCE 37 0.821 % TROPICAL MEDICINE 34 0.755 % PEDIATRICS 33 0.733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9 0.644 % ENGINEERING 25 0.555 % EVOLUTIONARY BIOLOGY 25 0.555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22 0.488 % MATHEMATICS 20 0.444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8 0.400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8 0.400 % HEMATOLOGY 18 0.400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17 0.377 % PHYSICS 14 0.311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3 0.289 % EMERGENCY MEDICINE 12 0.266 % TOXICOLOGY 10 0.222 % ELECTROCHEMISTRY 9 0.200 % NURSING 7 0.155 % OBSTETRICS GYNECOLOGY 7 0.155 % PLANT SCIENCES 6 0.133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6 0.133 % ALLERGY 5 0.11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5 0.111 % MATERIALS SCIENCE 5 0.111 %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5 0.111 % ONCOLOGY 5 0.111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4 0.089 % 无视严令 病毒学家将公布H5N1成果?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4/2012419151445479.htm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能力大小并不重要,关键看你的导师是谁
热度 1 gbbj 2012-4-21 21:27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论文。 一只狼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  答:“论文” 狼问:“你的论文的主题是什么?”  答:“<论兔子如何吃掉狼>”。 狼听了哈哈大笑。 兔子说,我写的论文大部分稿子在洞里,我把道理写的很清楚。 狼想看看兔子的论文是怎么写的。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 兔子继续在山洞前写它的论文。 一只狐狸过来,问:“你在写什么?” 答:“我在写论文”。 “论文的主题是什么?”  答:“论兔子如何吃掉狐狸”。  向来狡猾的狐狸也笑了。说:“这怎么可能呢” 兔子说:“我写的大部分稿子还在洞里,我把道理写的很清楚。” 狐狸想去看看兔子的论文是怎么写的,于是兔子把狐狸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儿, 兔子独自一个走出山洞。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几堆白骨之间,满意地一边剔着牙, 一边阅读兔子交给它的论文的提要:“一个动物,能力大小并不重要,关键看你的导师是谁“
27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告别演说=徐斌
热度 1 libenyi 2012-4-19 22:10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身份讲话,也是告别辞。本届人文学院的管理团队任满三年,履行了该做的工作,维系了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教工、学生人人平安,这便足以令人欣慰。至于体制所看重的各种业绩、评价,皆过眼云烟,不值得多提了。如果说,这几年里有什么没干好的事,无论是校方有看法,还是教师学生有意见,都由我来承担了。就各位对我这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海涵,亦心存温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常规换届的结果,竟是上届管理团队的全军覆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本人“老卖年糕”,鲍伟轮岗,两位副院长抱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回到自己所眷恋的专业中。不过看透了,这也是好事,不经意间摆脱了所谓“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陈腐套路,新院长、书记可以轻装上阵,独立思考。   六年半讲了无数次话,多是随意发挥,也没什么主题,这最后一次,我想了个题目:《怀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此次卸任,也是我自1970年元月参加工作历40年之后,从体制退出,虽然还要教几年书,但从内心里是抛开体制了。   这一段讲讲我为什么不愿意续聘连任院长了。   我这辈人,不幸中也有幸,生活于文化大颠覆又艰难重建的时代,经历、看到了寻常时代所无以体会的东西。这时就想做点学问上的事,于是去考大学。听课时又发现高校教师的所讲所做似为“体制化”宣传工具,说来说去离不开个唯物主义、阶级斗争,令人失望。此刻幸而又幸的是,我的导师王先生是一位守望民国学术风格的老学究,在他的鼓励下,我读书的范围主要是文献和**学者的著作,陈寅恪、钱穆等,研究生的课程又让我认识并喜欢上了玄学的率真、自由与逍遥。   但还有个话在我的命运中起作用:时势比人强,人算不如天算。时代变迁中,大潮也会席卷你。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打开了国家的封闭状态,一线生机让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兴奋,看到希望于其中,我也不例外。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投身于温州现象调查、个私经济研究,为艰难起步的民营经济张目。1988年写了“温州社会二元结构的社会学思考”,入选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算是个国家奖。   到1992年,《学习与思考》主编要退休,社科院领导让我接任。他们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了,思想又解放了。结果还是任命了。当场我就想起杨绛在钱钟书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后的一句话,说钟书“被人捉将官里去也”。好在我内心未将此职当作什么官,主编也和我当这个院长一样,无非是个做事情的平台而已。并且,我的理念很清楚,在体制内掌管一块地盘,一不当体制的工具,为之增添什么政绩,不在乎领导评价;二不为个人经营体制里的名、利、官;三从自已的良心和是非出发,自觉抵制、消解体制中的假大空痼疾。   当时《学习与思考》是省级理论刊物,省委领导、军队将领经常在上面发文章,被看成是认识、接近高层领导的最佳位置之一,不少人为我支招。我呢,则反其道而行,要办讲点真话、有文化品味,尽量减少假大空的刊物。一段时间后,这些领导逐步出局,代之以王元化、杜维明、成中英等。那阵的形势似乎还能往前走,我也不甘心就此止步,于是将刊物名更为《观察与思考》,并设计、推出了具有鲜明写真与批判色彩的系列主题:被接待的中国人、吸烟的中国人等等。浙江新闻界一片惊呼。要离开《观察与思考》时,不少人劝,多好的位置,风光自在,可进可退。但我的理想是办讲真话的刊物,如实现不了,当作升官发财的跳板,吾不为也。   2002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王充传》完成。   2004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生经历,感受一番中国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二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2009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神。近年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术权,搅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冠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 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 。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ZF、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斯诺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中国政府看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斯诺过去帮助中国革命的感谢。斯诺夫人谢绝了。她说:斯诺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他们认定我们和中共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都不信。现在中国大学的领导和学者存有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吗?不仅想方设法向政府讨钱,要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送礼行贿,不择手段。这一切,都顶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为了学校做大做强!功利高于一切,良心和是非一钱不值。这正常吗?   校内部门的领导们在一起的话题,说来说去老这么几条:怎样贯彻学校的考评指标,设计个方案逼下边竭尽全力;强调本部门如何重要,希望领导格外关照;本部门的考评在学校里排了个第几、什么挡次;如何通过搞关系、走门子达到了目的;大家相互之间多关照,你这次帮我,我下次帮你……古人讲求劝人以德,此间流行的皆是劝人以“利”。我看清了,如今大学里就是丘八文化加农民文化,再添个所谓的“量化管理”,行事的根据只有一条“有奶便是娘”,说好听点是谓 “谋食不谋道”。权力在这一领域中为所欲为,这不仅在世界上,就是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里,都算问题最大的。因此,近些年社会上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已失去人们的信任。   今天上午听学校一位老师说,网上评“十大缺德”行业,教育“居首”。我听后并不感到惊呀。最近我去东北讲学,一路碰到各色人等,说起现今中国的教授、学者,普遍的反映都是不值得尊敬,水平不怎样又不敢讲真话,为了钱可以昧良心。最能说明教育危机的莫过于此种现象:现在的有钱有势者,都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包括教育部的领导和诸多大学校长的孩子,自己办的教育自己瞧得上吗?学者这副“权力附庸”、给点钱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德行,其实当官的打心眼里也瞧不起,不当你一回事儿。我亲历过一件事,2006年吧,搞过一次什么“保鲜”活动,当时一位省委副书记到中国美院检查。有位老师正在创作,说搞不懂,不予理睬。该副书记大为光火,对美院的“保鲜”活动严厉批评,推迟验收。我们学校传达此事时,居然以本校得以顺利通过而庆幸,对美院还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彭真去协和医院拜访林巧稚,林正在给患者看病,表示不便见,彭真因此而更加敬重林巧稚。不要说跟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比气质了,生活在五十年前的林巧稚,也足令我们汗颜,不自重,又何以能让别人尊重。   在这种体制中,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矛盾。我无法象大部分所谓学者型领导那样,一边不痛不痒地批评体制,一边又利用体制大捞好处。那些捞好处的套路我不是不清楚,无非利用手中资源,请掌握项目的官员、高级别刊物的主编、学界评委等来讲学,变相用公款行贿。逢年过节再去孝敬送礼。然后就可以在为学校、学院作贡献的名义下拿课题、发文章、得奖项,慢慢自己也就成了名家、评委。这些年我要干此类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相关的利益链也铺到过我面前,但我不屑为之。我的道德底线不许可,这些既然是我批评的事情,就决不随波逐流。   中国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通病即说与做的分离,人格的两面性,甚至到了不自觉的地步。慷慨激昂的体制弊端批判者,行为的目的不是改造体制,而是一转身也参预其中去分一杯羹,连半点内疚也没有。这不是乡愿是什么?   我选择了批判的态度,行动上便不会另行一套。2006年本科教育评估,大家无不反感,但学校要求评估组进场时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那天我是整个礼堂中惟一不起立、不鼓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假、这样贱?反感或反对,为什么不敢公开表达。2008年学校搞所谓“加速发展”的改革方案,小组讨论时我发表了不同意见,蒋书记要我大会上讲讲,我便在大会上坦言:如今之大学是“谋食不谋道”。2009年底续签增长20%的责任书时,我曾打算拒签,因此而下台也无所谓。为此找过蒋书记。蒋书记做工作说,你不签,这件事就僵住了,反正年内要搞“三定”方案,到时会调整的。这样我才勉强签约。去年初学校开党代会,小组讨论有校领导参加,我本不想发言,大家一定要我讲几句,我便说,“一所大学设有党委,还要开党代会,这是人们习惯了的现实,但这是真正的大学之道吗?世界上还存在此种体制的恐怕也只有朝鲜、古巴了吧。没听说世界上哪所一流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成功的,也没听说哪个党委办出过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中国大学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在于与世界大学接轨,若不行,哪怕学学民国时的北大和西南联大也好,总在现行体制框架里折腾是没有希望的,所谓"钱学森之问即这个意思。我不想发言,就是对当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不感兴趣。”党代会后接着开教学工作会,吃饭时我坐在蒋书记边上想说个事,看到一拨一拨的中层干部来祝贺蒋书记当选,言辞阿谀,全是官场文化。我说不出口,坐至终席不发一言。近些年里,无论省领导还是学校领导的报告,我极少参加,不是摆谱,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假大空的言语,坐不住。我任职期间向学校的建言,都不在所谓搞指标的“强校”方面,粗想大约有这样几条:引进人才的政策要适当灵活、宽松,否则难以操作白费劲;认真履行低碳节能,消灭长明灯、跑冒滴漏;撤掉学校的驻京办事处。对以上言行,有人说我敢直言、有见识,其实在我心里,只是遵循常识而已。目前中国高校所犯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在对待体制的业绩、考评等事情上,限于我个人的好办,不当会事罢了。近年来我从不报奖、争什么带头人、入什么人才工程、第几层次啥啥的……每回报奖都有人劝我,包括学校领导、好友、同事,职能部门还表示愿意代为填表。我感谢他们,但依然故我,解释的理由也简单:一是本人的成果水平低,够不着,白折腾;二是生性怕花时间填表,有功夫更愿意去打球或漫步西湖,感受点令人愉快的事。当然,我对报奖和获奖的老师,也表示尊重。大学的老师们不需要同质化,有差别,价值多元是好事。   但关系到部门工作和集体利益的事,就不能完全不在乎了。我的分寸是,按学校要求公事公办,报学位点、学科、团队、精品课等等,一板一眼地执行,但重点在于提高水平、壮大实力、打好基础,结果是自然而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靠攻关忽悠,跑省里、跑部里。在此类事情上,我从不行贿送礼,至多意思一点劳务费而已。也有人建议多送,说有的学院五倍、十倍于我们,我未接受。我的观念是:即使得不到也不越此底线。对于通过送重礼达到目的者,我毫不羡慕,甚至可怜他们。我不会为此而焦虑、纠结的,也决不会为了得到并维系诸如此类的“业绩”,绑架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个点什么的,真的就代表水平高了吗?这是真学问?真科研吗?在我眼中,不少各种名义的大项目,资金上千万上亿的,搞出些伪科学成果来,通过动用科研经费攻关,就能整个大奖来。这是在糟塌纳税人的血汗,还败坏学风。   我这样的态度,本人身陷矛盾,学校可能也有看法。虽然我对学校领导是否满意并不在意,但最终还是存在着让我解不开的纠结,即这些考评指标与部门利益和群体利益的挂钩与捆绑。如前几年的学院考评划分ABCD档,近两年的达标120%发足额奖,还有各种学科点、基地之类,皆拨下相应的经费等等。并且这都与每位老师个人的业绩、职称有关。我只能尽量跟上趟,无法做到如何出色,让大家满意。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我再次选择退出,不和体制玩了。去年上半年蒋书记问我为何不愿续聘了?我说,现在高校教育的这套做法,无法得到我价值上和道义上的认同。   对我的工作,学校如果不满意,我完全理解,站在学校角度这样看是正常的。但我不愿改变,最好的办法是请来新院长。高老师这次在海内外招聘中脱颖而出,我很高兴,总算可以摆脱矛盾处境,回归原本的人生角色——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此话乃东晋名相王导的存世名言。愦愦是昏乱、糊涂之意。我非常佩服东晋那一代士人的气度,身临偏安一偶的危局,仍义无反顾地信奉玄学的“无为而治”,自觉遏制体制化儒家——礼教的回潮,以“务在清静”的文化理念“力撑东南”。   我当然是小人物,但也有根深蒂固的“无为而治”理念,也听到一些徐老师不爱管事,只布置不督促、检查,重讨论不重落实等议论或批评意见。从事实上讲,这些看法都没错,提出批评也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我表示感谢。但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还是尊奉“无为而治”。我的信念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根本上讲,教师皆成年人,并具备高等学历,属于社会上最热爱学术和教学的群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管好自己。   第二,我自学生时代研究玄学,饱受浸染,深信“无为而治”是自由知识分子永远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当今体制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发扬的内容。   第三,目前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多多,推行、布置的东西,美曰做强做大,加快改革,说白了都是些无聊的折腾,干的事皆违背常识。在教育体制行政化的背景下,“无为而治”是最有效的挡箭牌和解毒药。   如搞“精品课”,我也赞成,但首先要整明白什么叫“精品课”。精品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学生受益并形成口碑。不存在什么固定格式。现在的这套,千人一面:课件、作业、教材、网上互动等等,缺一不可,讲的再精彩也没用。照此标准,过去北大陈寅恪、刘文典的课亦算不上精品了。陈寅恪仅带一布包,刘文典上来先把国民政府骂它半点钟,这如何是好?教学讲求的是多元化、多样化,哪有倡导一付面孔的道理。   搞科研把课题项目强化到如此程度,也违背科学精神:1、研究起点上就渗入功利因素。取经费、应考评、上职称,严重的名利取向破坏了以求道为目的的单纯之心;2、找材料盖过读书。读书本是与智者交心,体玄悟道,有了心得自成文章。做课题则重在各取所需地淘资料,立论草率,学养无从积累;3、赶时间交任务,忽视质量。要求半年、一年完工,本不合科研章法。但作者只要能对付交差就好,垃圾多多;4、成果的通过、发表过程中人格受辱。高级别刊物大家都往上挤,于是水平差不多时看谁敢送又会送,做研究还要赔上人格;5、报账做假。文科研究开销有限,找发票报销就成了少不了的节目。   单纯的科研经过这一系列的干扰与附加,古人所推崇的“因心而会道”的“为己之学”还有生存空间吗?怕是多为“凭誉以显扬”的“为人之学”了。研究已严重地工具化,沦为名利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能从科研中获得快乐和价值肯定。当然,可能尚有部分高手,有本事将项目与自己的精神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然这已不是主流,主流是极大的干扰和伤害。我怀疑,在如此环境里,真正具备与古今贤哲沟通能力的学者能有几人?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还用问么!   近两年学校搞的“创新强校”,每年递增20%,更属胡闹。有的学院指标分解到人;还有自己掏腰包来填充经费的;造假也出现了,把前、后年的成果计入当年,就为了拿到那点年终奖励。   再有多如牛毛的各色评比、排名,先进教师、科研标兵,优秀党员、团员、家庭,工会及民主党派的积极分子,什么“一五一”还分几个层次,这个奖、那个奖、这个级、那个级。这世风如此糟糕,整体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社会里,居然有这许多优秀称号,还值钱么?都是自己树自己搞的廉价货,除了干扰心境没丝毫意义。每学期、每年还要把学院的老师排个名次,半斤八两的楞要分出个一二三四来,有什么意思?这是幼儿园里戴小红花的套路搬来了,把老师当小朋友对待。搞得学者一个个气局狭隘,争虚名图小利,一到年关就半分半分地算账,跟扛了一年长工似的。过去我们人文学者的精神世界中,多是苏格拉底、黑格尔或孔子、李白的,现在一年到头总在脑子里纠结的是:怎么完成或多挣考评分。   对于这些学校的制度规定、无法回避的管理内容,我的态度只能是“无为而治”,由老师本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待、取舍,反正有关个人考核的政策、结果,学校都有事先规定,学院只是执行而已。可以说,我在院长位置上有意识地抵挡体制污染,对许多事情在学院层面上作淡化和减法处理,不干强化和加法的事,目的是让老师们少受干扰,躲过上述那些可笑乃至有点荒唐的瞎折腾。事实上,一些明显的折腾亦长久不了,顶顶也就过去了。如“加速创新”,差不多无疾而终了吧。   对我自由主义的理念,老师们认可,我欣慰;有老师不赞同,我亦含笑。这不过是管理观念有所差异而已。民主的要义,不独尊重多数,同时也尊重少数乃至个人,我从不追求所谓的和谐一致。高校改革任重路远,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共存,方为大学应有的文化生态。   对我来说,这些年真正令我有成就感的,乃是学院部分年轻教师在考评体系之外自发组织的读书小组,这才叫学人正道。   最后这段说说我今后工作、生活的设想。   题目是杨绛翻译的兰德诗《我和谁都不争》中的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的豁达、善良、雅致、坚韧,最令人钦佩,现在再出不了这样的人了。记得我来人文学院时还念过胡适引用易卜生的一句话:“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念着这两句话上任,今天则吟着这两句话离任。   行政职务卸去了,回归到原本的角色中,当一名历史系的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也令人自足、充实。我会更投入地与学生交流,把历史的真像告诉他们。同时我又不会像以往那样深陷体制生存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转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论学校里的考评如何。手头还有两个课题完成后,可能也疏远课题了,除非出现与我兴趣相当吻合的机会。目前已考虑或参与的有这样几件事,实际上最近一年中已化不少时间在做了。   1、关注环境保护。最近在新疆、杭州、绍兴等地讲学讲课,重点都是环境保护。中国近30年高速发展的代价,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到了可怕的地步,全国整成一大工地,古城古风荡然,大量物种灭绝。2010年9月22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2001年—2006 年)。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中国东部尤其严重,PM2.5超过50接近80。中国社科院党国英最新研究表明:中国的GDP 每增1%,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北岛说,我们近一个世纪被现代化搞疯了。不惜土地、环境代价的繁荣之路,别国不是不明晓,问题在于他们已经把维护一方净土视作首要战略目标,像日本就悄悄地成了资源大国。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又输了一招。所以说,中国的环境保护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2、参与慈善事业。我在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和浙江省正泰集团基金会两个社团中担任理事,主要的工作是:推广低碳生活、关注食品安全、资助困难群体等。   3、研究、反思百年来的文化变迁,尤其是左倾时期的文化灾难及其后遗症。左倾时期所经历的斯文扫地、道德沦丧、文化毁灭,至今没有认真清理、反思。为什么到了人们普遍失去道德底线的地步?少报一元钱事比天大,大白天开着长明灯却视而不见。2009年60周年大庆中,文艺界搞出个“特务年”影响至今,“潜伏”、“暗算”充斥银幕,连《探索?发现》栏目也大播间谍战。世间的善良、诚实不再有人相信。不找关系,不相信会被公平对待。谭嗣同说,中国之旧政,为大盗、乡愿吞剥愚弄。这话发人深思。   俄罗斯是经过彻底的文化反思了。前苏联的颠覆说到底是文化上的失败,失掉人心,今天的复兴也得益于文化整体的复兴。前些年有人怀念苏联,普金讲,把前苏联说得一无是处是良心出了问题,但想要恢复前苏联则是脑子出了问题。所以要真正恢复俄罗斯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让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去生活,而不是仅仅是吃饭、生存。   中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文化认同的问题。近几十年最值得庆幸的是解决了吃饭的事情,同时最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症结,乃是权力在社会中膨胀到无以复加,官权与民权极不平衡。就改革力度最大的经济领域而言,民企500强的全部规模仍不及央企50强的最后一名。以官治民的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大的改观,也就很难养育出具有理性精神、契约意识和公德自律的现代公民。   文化重建要有人来担当,不光说,更要做。我一生最感欣慰者,乃数十年间始终生活于自己的本色中,坦坦荡荡就这么过来了。当然我还有业余爱好,我曾在一篇简介里自白: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严重流失的今天,我辈忝列学人,除了汗颜,还是汗颜,让任何荣誉、名号论之无味。此生倘能在保存点滴文化火种上略尽薄力,余愿已足。再加上打篮球、玩乒乓、游泳、登山的爱好得以陪伴到老,那便是美满人生了。   尽管生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甚至还会碰到、经历很大苦难,我仍虔诚地认为,上苍待我不薄:一生基本没有受冻挨饿,工作、生活于本人最喜爱的新闻与历史专业中。傅聪说,上帝让我此生与音乐为伍,这已经足够。我亦十分知足,惟感在上苍面前索取多多而无所回报,心存愧疚。因此,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将伴随在我今后人生之路的每一步中。   总之,今后和大家在一起的是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徐老师,这就叫“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1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商大学人文院长离职演说:现行体制下折腾没希望(转)
热度 2 freemanuk 2012-4-19 20:47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的告别演说——    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以院长身份讲话,也是告别辞。本届人文学院的管理团队任满三年,履行了该做的工作,维系了人文学院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转,教工、学生人 人平安,这便足以令人欣慰。至于体制所看重的各种业绩、评价,皆过眼云烟,不值得多提了。如果说,这几年里有什么没干好的事,无论是校方有看法,还是教师 学生有意见,都由我来承担了。就各位对我这个自由主义分子的海涵,亦心存温暖。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常规换届的结果,竟是上届管理团队的全军覆没,尽管原因各不相同。本人“老卖年糕”,鲍伟轮岗,两位副院长抱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回 到自己所眷恋的专业中。不过看透了,这也是好事,不经意间摆脱了所谓“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陈腐套路,新院长、书记可以轻装上阵,独立思考。   六年半讲了无数次话,多是随意发挥,也没什么主题,这最后一次,我想了个题目:《怀童心的孩子回家吧》。   此次卸任,也是我自1970年元月参加工作历40年之后,从体制退出,虽然还要教几年书,但从内心里是抛开体制了。   这一段讲讲我为什么不愿意续聘连任院长了。   我这辈人,不幸中也有幸,生活于文化大颠覆又艰难重建的时代,经历、看到了寻常时代所无以体会的东西。这时就想做点学问上的事,于是去考大学。听课时 又发现高校教师的所讲所做似为“体制化”宣传工具,说来说去离不开个唯物主义、阶级斗争,令人失望。此刻幸而又幸的是,我的导师王先生是一位守望民国学术 风格的老学究,在他的鼓励下,我读书的范围主要是文献和**学者的著作,陈寅恪、钱穆等,研究生的课程又让我认识并喜欢上了玄学的率真、自由与逍遥。   但还有个话在我的命运中起作用:时势比人强,人算不如天算。时代变迁中,大潮也会席卷你。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打开了国家的封闭状态,一线生机让所有中 国知识分子兴奋,看到希望于其中,我也不例外。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投身于温州现象调查、个私经济研究,为艰难起步的民营经济张目。 1988年写了“温州社会二元结构的社会学思考”,入选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算是个国家奖。   到1992年,《学习与思考》主编要退休,社科院领导让我接任。他们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了,思想又解放了。结果还是任命了。当场我就想起杨绛在钱 钟书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后的一句话,说钟书“被人捉将官里去也”。好在我内心未将此职当作什么官,主编也和我当这个院长一样,无非是个做事情的平台 而已。并且,我的理念很清楚,在体制内掌管一块地盘,一不当体制的工具,为之增添什么政绩,不在乎领导评价;二不为个人经营体制里的名、利、官;三从自已 的良心和是非出发,自觉抵制、消解体制中的假大空痼疾。   当时《学习与思考》是省级理论刊物,省委领导、军队将领经常在上面发文章,被看成是认识、接近高层领导的最佳位置之一,不少人为我支招。我呢,则反其 道而行,要办讲点真话、有文化品味,尽量减少假大空的刊物。一段时间后,这些领导逐步出局,代之以王元化、杜维明、成中英等。那阵的形势似乎还能往前走, 我也不甘心就此止步,于是将刊物名更为《观察与思考》,并设计、推出了具有鲜明写真与批判色彩的系列主题:被接待的中国人、吸烟的中国人等等。浙江新闻界 一片惊呼。要离开《观察与思考》时,不少人劝,多好的位置,风光自在,可进可退。但我的理想是办讲真话的刊物,如实现不了,当作升官发财的跳板,吾不为 也。   2002年,我来到浙江工商大学。先在杂志社干着。两年中,完成了从记者到学者的转换,《王充传》完成。   2004年人文学院成立,校领导动员我当院长。当时我做杂志社社长挺顺手,又有时间搞研究,不想动。校领导说,你干嘛要看一辈子稿子,多一些人生经 历,感受一番中国高校主流的东西不好吗?再说,上点课多看看坐在前排的女生,精神会一振呢。我只好笑着应了。干了一届,有些事只做了一半,于是接着第二 届。实际上我在连任后一年多就知道自己不适合这个行政职位了,2009年初即向学校提出另请高明,也帮着联系过接班的人选。   为什么不适应?我置身其中,越卷越深,深感高校行政化、权力化日趋严重,尤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作为,公然全体造假,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大学精神。近年 盛行的数字化考评、高校排名,让各级像疯了一样抓项目、课题、报奖、报点、基地之类,上级考什么,下边就干什么,行政权肆无忌惮地侵害教育权和学术权,搅 得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有人问我,六年多来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一是没有精力认真考虑真正的教学和科研事宜,只是穷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冠 冕堂皇的所谓“创新强校”的指标;二是高校中违背常识的行为,甚至造假的勾当居然大行其道。可以说, 这六年多里学校无数次开会、布置工作,没一次真实地倡导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坚持学者良心、敢于批评政府、担待社会责任 。 口头上虽讲过几次大学精神,但只是招牌,实处要大家去做的净是如何讨好ZF、送礼攻关,争项目、要课题。这是大学境界、大学气度吗?在文明国家这可是学界 大忌,学者须与政府保持距离。我想到斯诺夫人90年代的一次来访。中国政府看她生活比较艰难,欲以演讲费等形式给点资助,亦算是对斯诺过去帮助中国革命的 感谢。斯诺夫人谢绝了。她说:斯诺和我在世界上讲的话,之所以有人相信,全因他们认定我们和中共没有利益关系,所言所论皆出自我们的独立观察。如果我拿了 钱,今后没人再信我们的话了,连以前说的也都不信。现在中国大学的领导和学者存有这样的观念与意识吗?不仅想方设法向政府讨钱,要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送礼行 贿,不择手段。这一切,都顶着个堂而皇之的名义:为了学校做大做强!功利高于一切,良心和是非一钱不值。这正常吗?   校内部门的领导们在一起的话题,说来说去老这么几条:怎样贯彻学校的考评指标,设计个方案逼下边竭尽全力;强调本部门如何重要,希望领导格外关照;本 部门的考评在学校里排了个第几、什么挡次;如何通过搞关系、走门子达到了目的;大家相互之间多关照,你这次帮我,我下次帮你……古人讲求劝人以德,此间流 行的皆是劝人以“利”。我看清了,如今大学里就是丘八文化加农民文化,再添个所谓的“量化管理”,行事的根据只有一条“有奶便是娘”,说好听点是谓 “谋食不谋道”。权力在这一领域中为所欲为,这不仅在世界上,就是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里,都算问题最大的。因此,近些年社会上对教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批评 一浪高过一浪,可以说已失去人们的信任。   今天上午听学校一位老师说,网上评“十大缺德”行业,教育“居首”。我听后并不感到惊呀。最近我去东北讲学,一路碰到各色人等,说起现今中国的教授、 学者,普遍的反映都是不值得尊敬,水平不怎样又不敢讲真话,为了钱可以昧良心。最能说明教育危机的莫过于此种现象:现在的有钱有势者,都想方设法将子女送 到国外接受教育,包括教育部的领导和诸多大学校长的孩子,自己办的教育自己瞧得上吗?学者这副“权力附庸”、给点钱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德行,其实当官的打 心眼里也瞧不起,不当你一回事儿。我亲历过一件事,2006年吧,搞过一次什么“保鲜”活动,当时一位省委副书记到中国美院检查。有位老师正在创作,说搞 不懂,不予理睬。该副书记大为光火,对美院的“保鲜”活动严厉批评,推迟验收。我们学校传达此事时,居然以本校得以顺利通过而庆幸,对美院还有点幸灾乐祸 的味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彭真去协和医院拜访林巧稚,林正在给患者看病,表示不便见,彭真因此而更加敬重林巧稚。不要说跟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比气质了,生 活在五十年前的林巧稚,也足令我们汗颜,不自重,又何以能让别人尊重。   在这种体制中,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矛盾。我无法象大部分所谓学者型领导那样,一边不痛不痒地批评体制,一边又利用体制大捞好处。那些捞好处的套路我 不是不清楚,无非利用手中资源,请掌握项目的官员、高级别刊物的主编、学界评委等来讲学,变相用公款行贿。逢年过节再去孝敬送礼。然后就可以在为学校、学 院作贡献的名义下拿课题、发文章、得奖项,慢慢自己也就成了名家、评委。这些年我要干此类事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相关的利益链也铺到过我面前,但我不屑为 之。我的道德底线不许可,这些既然是我批评的事情,就决不随波逐流。   中国最大的问题,也是很多知识分子的通病即说与做的分离,人格的两面性,甚至到了不自觉的地步。慷慨激昂的体制弊端批判者,行为的目的不是改造体制,而是一转身也参预其中去分一杯羹,连半点内疚也没有。这不是乡愿是什么?   我选择了批判的态度,行动上便不会另行一套。2006年本科教育评估,大家无不反感,但学校要求评估组进场时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那天我是整个礼堂 中惟一不起立、不鼓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假、这样贱?反感或反对,为什么不敢公开表达。2008年学校搞所谓“加速发展”的改革方案,小组讨论时我发表了 不同意见,蒋书记要我大会上讲讲,我便在大会上坦言:如今之大学是“谋食不谋道”。2009年底续签增长20%的责任书时,我曾打算拒签,因此而下台也无 所谓。为此找过蒋书记。蒋书记做工作说,你不签,这件事就僵住了,反正年内要搞“三定”方案,到时会调整的。这样我才勉强签约。去年初学校开党代会,小组 讨论有校领导参加,我本不想发言,大家一定要我讲几句,我便说,“一所大学设有党委,还要开党代会,这是人们习惯了的现实,但这是真正的大学之道吗?世界 上还存在此种体制的恐怕也只有朝鲜、古巴了吧。没听说世界上哪所一流大学是在党委领导下成功的,也没听说哪个党委办出过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中国大学改革 的方向和出路在于与世界大学接轨,若不行,哪怕学学民国时的北大和西南联大也好,总在现行体制框架里折腾是没有希望的,所谓"钱学森之问即这个意思。我不 想发言,就是对当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不感兴趣。”党代会后接着开教学工作会,吃饭时我坐在蒋书记边上想说个事,看到一拨一拨的中层干部来祝贺蒋书 记当选,言辞阿谀,全是官场文化。我说不出口,坐至终席不发一言。近些年里,无论省领导还是学校领导的报告,我极少参加,不是摆谱,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假 大空的言语,坐不住。我任职期间向学校的建言,都不在所谓搞指标的“强校”方面,粗想大约有这样几条:引进人才的政策要适当灵活、宽松,否则难以操作白费 劲;认真履行低碳节能,消灭长明灯、跑冒滴漏;撤掉学校的驻京办事处。对以上言行,有人说我敢直言、有见识,其实在我心里,只是遵循常识而已。目前中国高 校所犯的毛病,多在常识以下。   在对待体制的业绩、考评等事情上,限于我个人的好办,不当会事罢了。近年来我从不报奖、争什么带头人、入什么人才工程、第几层次啥啥的……每回报奖都 有人劝我,包括学校领导、好友、同事,职能部门还表示愿意代为填表。我感谢他们,但依然故我,解释的理由也简单:一是本人的成果水平低,够不着,白折腾; 二是生性怕花时间填表,有功夫更愿意去打球或漫步西湖,感受点令人愉快的事。当然,我对报奖和获奖的老师,也表示尊重。大学的老师们不需要同质化,有差 别,价值多元是好事。   但关系到部门工作和集体利益的事,就不能完全不在乎了。我的分寸是,按学校要求公事公办,报学位点、学科、团队、精品课等等,一板一眼地执行,但重点 在于提高水平、壮大实力、打好基础,结果是自然而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靠攻关忽悠,跑省里、跑部里。在此类事情上,我从不行贿送礼,至多意思一点劳务费 而已。也有人建议多送,说有的学院五倍、十倍于我们,我未接受。我的观念是:即使得不到也不越此底线。对于通过送重礼达到目的者,我毫不羡慕,甚至可怜他 们。我不会为此而焦虑、纠结的,也决不会为了得到并维系诸如此类的“业绩”,绑架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个点什么的,真的就代表水平高了吗?这是真学问?真科 研吗?在我眼中,不少各种名义的大项目,资金上千万上亿的,搞出些伪科学成果来,通过动用科研经费攻关,就能整个大奖来。这是在糟塌纳税人的血汗,还败坏 学风。   我这样的态度,本人身陷矛盾,学校可能也有看法。虽然我对学校领导是否满意并不在意,但最终还是存在着让我解不开的纠结,即这些考评指标与部门利益和 群体利益的挂钩与捆绑。如前几年的学院考评划分ABCD档,近两年的达标120%发足额奖,还有各种学科点、基地之类,皆拨下相应的经费等等。并且这都与 每位老师个人的业绩、职称有关。我只能尽量跟上趟,无法做到如何出色,让大家满意。解决的办法只有一条:我再次选择退出,不和体制玩了。去年上半年蒋书记 问我为何不愿续聘了?我说,现在高校教育的这套做法,无法得到我价值上和道义上的认同。   对我的工作,学校如果不满意,我完全理解,站在学校角度这样看是正常的。但我不愿改变,最好的办法是请来新院长。高老师这次在海内外招聘中脱颖而出,我很高兴,总算可以摆脱矛盾处境,回归原本的人生角色——卧龙岗上散淡的人。   “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此话乃东晋名相王导的存世名言。愦愦是昏乱、糊涂之意。我非常佩服东晋那一代士人的气度,身临偏安一偶的危局,仍义无反顾地信奉玄学的“无为而治”,自觉遏制体制化儒家——礼教的回潮,以“务在清静”的文化理念“力撑东南”。   我当然是小人物,但也有根深蒂固的“无为而治”理念,也听到一些徐老师不爱管事,只布置不督促、检查,重讨论不重落实等议论或批评意见。从事实上讲, 这些看法都没错,提出批评也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我表示感谢。但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还是尊奉“无为而治”。我的信念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根本上讲,教师皆成年人,并具备高等学历,属于社会上最热爱学术和教学的群体,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管好自己。   第二,我自学生时代研究玄学,饱受浸染,深信“无为而治”是自由知识分子永远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当今体制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发扬的内容。   第三,目前高校管理体制问题多多,推行、布置的东西,美曰做强做大,加快改革,说白了都是些无聊的折腾,干的事皆违背常识。在教育体制行政化的背景下,“无为而治”是最有效的挡箭牌和解毒药。   如搞“精品课”,我也赞成,但首先要整明白什么叫“精品课”。精品课的标准只有一个:学生受益并形成口碑。不存在什么固定格式。现在的这套,千人一 面:课件、作业、教材、网上互动等等,缺一不可,讲的再精彩也没用。照此标准,过去北大陈寅恪、刘文典的课亦算不上精品了。陈寅恪仅带一布包,刘文典上来 先把国民政府骂它半点钟,这如何是好?教学讲求的是多元化、多样化,哪有倡导一付面孔的道理。   搞科研把课题项目强化到如此程度,也违背科学精神:1、研究起点上就渗入功利因素。取经费、应考评、上职称,严重的名利取向破坏了以求道为目的的单纯 之心;2、找材料盖过读书。读书本是与智者交心,体玄悟道,有了心得自成文章。做课题则重在各取所需地淘资料,立论草率,学养无从积累;3、赶时间交任 务,忽视质量。要求半年、一年完工,本不合科研章法。但作者只要能对付交差就好,垃圾多多;4、成果的通过、发表过程中人格受辱。高级别刊物大家都往上 挤,于是水平差不多时看谁敢送又会送,做研究还要赔上人格;5、报账做假。文科研究开销有限,找发票报销就成了少不了的节目。   单纯的科研经过这一系列的干扰与附加,古人所推崇的“因心而会道”的“为己之学”还有生存空间吗?怕是多为“凭誉以显扬”的“为人之学”了。研究已严 重地工具化,沦为名利的敲门砖,还有多少人能从科研中获得快乐和价值肯定。当然,可能尚有部分高手,有本事将项目与自己的精神需求较好地结合起来。然这已 不是主流,主流是极大的干扰和伤害。我怀疑,在如此环境里,真正具备与古今贤哲沟通能力的学者能有几人?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还用问么!   近两年学校搞的“创新强校”,每年递增20%,更属胡闹。有的学院指标分解到人;还有自己掏腰包来填充经费的;造假也出现了,把前、后年的成果计入当年,就为了拿到那点年终奖励。   再有多如牛毛的各色评比、排名,先进教师、科研标兵,优秀党员、团员、家庭,工会及民主党派的积极分子,什么“一五一”还分几个层次,这个奖、那个 奖、这个级、那个级。这世风如此糟糕,整体文化水平如此低下的社会里,居然有这许多优秀称号,还值钱么?都是自己树自己搞的廉价货,除了干扰心境没丝毫意 义。每学期、每年还要把学院的老师排个名次,半斤八两的楞要分出个一二三四来,有什么意思?这是幼儿园里戴小红花的套路搬来了,把老师当小朋友对待。搞得 学者一个个气局狭隘,争虚名图小利,一到年关就半分半分地算账,跟扛了一年长工似的。过去我们人文学者的精神世界中,多是苏格拉底、黑格尔或孔子、李白 的,现在一年到头总在脑子里纠结的是:怎么完成或多挣考评分。   对于这些学校的制度规定、无法回避的管理内容,我的态度只能是“无为而治”,由老师本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待、取舍,反正有关个人考核的政策、结果,学 校都有事先规定,学院只是执行而已。可以说,我在院长位置上有意识地抵挡体制污染,对许多事情在学院层面上作淡化和减法处理,不干强化和加法的事,目的是 让老师们少受干扰,躲过上述那些可笑乃至有点荒唐的瞎折腾。事实上,一些明显的折腾亦长久不了,顶顶也就过去了。如“加速创新”,差不多无疾而终了吧。   对我自由主义的理念,老师们认可,我欣慰;有老师不赞同,我亦含笑。这不过是管理观念有所差异而已。民主的要义,不独尊重多数,同时也尊重少数乃至个人,我从不追求所谓的和谐一致。高校改革任重路远,各种想法、做法都能共存,方为大学应有的文化生态。   对我来说,这些年真正令我有成就感的,乃是学院部分年轻教师在考评体系之外自发组织的读书小组,这才叫学人正道。   最后这段说说我今后工作、生活的设想。   题目是杨绛翻译的兰德诗《我和谁都不争》中的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煨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 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的豁达、善良、雅致、坚韧,最令人钦佩,现在再出不了这样的人了。记得我来人文学院时还念过胡适引用易卜生的一句话:“你的最大责 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念着这两句话上任,今天则吟着这两句话离任。   行政职务卸去了,回归到原本的角色中,当一名历史系的老师,这个职业很神圣,也令人自足、充实。我会更投入地与学生交流,把历史的真像告诉他们。同时 我又不会像以往那样深陷体制生存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转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论学校里的考评如何。手头还有两个课题完成后,可能也疏远课题了,除非出 现与我兴趣相当吻合的机会。目前已考虑或参与的有这样几件事,实际上最近一年中已化不少时间在做了。   1、关注环境保护。最近在新疆、杭州、绍兴等地讲学讲课,重点都是环境保护。中国近30年高速发展的代价,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到了可怕的地步,全国整成 一大工地,古城古风荡然,大量物种灭绝。2010年9月22日,美国太空总署公布了卫星检测全球空气质量的PM2.5数值图(2001年—2006 年)。PM2.5小于10为安全值。中国空气质量全球最差,中国东部尤其严重,PM2.5超过50接近80。中国社科院党国英最新研究表明:中国的GDP 每增1%,用地量为日本的8倍。单位能耗亦长期是日本的8倍左右。北岛说,我们近一个世纪被现代化搞疯了。不惜土地、环境代价的繁荣之路,别国不是不明 晓,问题在于他们已经把维护一方净土视作首要战略目标,像日本就悄悄地成了资源大国。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自以为得计,其实是又输了一招。所以说,中国 的环境保护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   2、参与慈善事业。我在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和浙江省正泰集团基金会两个社团中担任理事,主要的工作是:推广低碳生活、关注食品安全、资助困难群体等。   3、研究、反思百年来的文化变迁,尤其是左倾时期的文化灾难及其后遗症。左倾时期所经历的斯文扫地、道德沦丧、文化毁灭,至今没有认真清理、反思。为 什么到了人们普遍失去道德底线的地步?少报一元钱事比天大,大白天开着长明灯却视而不见。2009年60周年大庆中,文艺界搞出个“特务年”影响至今, “潜伏”、“暗算”充斥银幕,连《探索?发现》栏目也大播间谍战。世间的善良、诚实不再有人相信。不找关系,不相信会被公平对待。谭嗣同说,中国之旧政, 为大盗、乡愿吞剥愚弄。这话发人深思。   俄罗斯是经过彻底的文化反思了。前苏联的颠覆说到底是文化上的失败,失掉人心,今天的复兴也得益于文化整体的复兴。前些年有人怀念苏联,普金讲,把前 苏联说得一无是处是良心出了问题,但想要恢复前苏联则是脑子出了问题。所以要真正恢复俄罗斯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让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按自己的愿望去生 活,而不是仅仅是吃饭、生存。   中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文化认同的问题。近几十年最值得庆幸的是解决了吃饭的事情,同时最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症结,乃是权力在社会中膨胀到无以复 加,官权与民权极不平衡。就改革力度最大的经济领域而言,民企500强的全部规模仍不及央企50强的最后一名。以官治民的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大的改观,也就 很难养育出具有理性精神、契约意识和公德自律的现代公民。   文化重建要有人来担当,不光说,更要做。我一生最感欣慰者,乃数十年间始终生活于自己的本色中,坦坦荡荡就这么过来了。当然我还有业余爱好,我曾在一 篇简介里自白: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严重流失的今天,我辈忝列学人,除了汗颜,还是汗颜,让任何荣誉、名号论之无味。此生倘能在保存点滴文化火种上略尽薄 力,余愿已足。再加上打篮球、玩乒乓、游泳、登山的爱好得以陪伴到老,那便是美满人生了。   尽管生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甚至还会碰到、经历很大苦难,我仍虔诚地认为,上苍待我不薄:一生基本没有受冻挨饿,工作、生活于本人最喜爱的 新闻与历史专业中。傅聪说,上帝让我此生与音乐为伍,这已经足够。我亦十分知足,惟感在上苍面前索取多多而无所回报,心存愧疚。因此,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感恩之情,将伴随在我今后人生之路的每一步中。   总之,今后和大家在一起的是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徐老师,这就叫“怀童心的孩子回家了”。
18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草药研究文献引证分析
xupeiyang 2012-4-16 08:54
主题=(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 检索结果:3085篇 被引频次总计: 36022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30151 施引文献: 23782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22013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11.68 h-index: 7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W21jpME13OA138368dM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LEUNG PC 32 1.037 % LI P 31 1.005 % LI XM 30 0.972 % WANG Y 24 0.778 % LIU JP 23 0.746 % LIU L 23 0.746 % ZHANG Y 23 0.746 % CHAN TYK 22 0.713 % ERNST E 22 0.713 % LI M 22 0.713 % WANG J 22 0.713 % LIU Y 21 0.681 % WU TX 21 0.681 % CHEN J 20 0.648 % CHEN Y 20 0.648 % FUNG KP 20 0.648 % LI J 20 0.648 % LIANG YZ 20 0.648 % ZHANG J 18 0.583 % ZHANG L 18 0.583 % BENSOUSSAN A 17 0.551 % CHENG YY 17 0.551 % NOMOTO K 17 0.551 % TOMLINSON B 17 0.551 % CHAN K 16 0.519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EOPLES R CHINA 1446 46.872 % USA 489 15.851 % JAPAN 409 13.258 % TAIWAN 340 11.021 % ENGLAND 138 4.473 % AUSTRALIA 126 4.084 % SOUTH KOREA 98 3.177 % GERMANY 78 2.528 % CANADA 59 1.912 % SINGAPORE 57 1.848 % HONG KONG 42 1.361 % INDIA 31 1.005 % SWITZERLAND 23 0.746 % NETHERLANDS 21 0.681 % ITALY 20 0.648 % AUSTRIA 16 0.519 % NORWAY 14 0.454 % BELGIUM 12 0.389 % ISRAEL 12 0.389 % FRANCE 11 0.357 % NEW ZEALAND 11 0.357 % SPAIN 9 0.292 % SCOTLAND 8 0.259 % MALAYSIA 7 0.227 % DENMARK 6 0.194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HINESE UNIV HONG KONG 151 4.895 % CHINESE ACAD SCI 101 3.274 % SICHUAN UNIV 83 2.690 % NATL YANG MING UNIV 75 2.431 % CHINA PHARMACEUT UNIV 72 2.334 % HONG KONG BAPTIST UNIV 68 2.204 % PEKING UNIV 68 2.204 % UNIV HONG KONG 68 2.204 % CHINA MED UNIV 62 2.010 % ZHEJIANG UNIV 62 2.010 % NATL UNIV SINGAPORE 49 1.588 % BEIJING UNIV CHINESE MED 44 1.426 % NATL TAIWAN UNIV 44 1.426 % CHINESE ACAD MED SCI 43 1.394 % TAIPEI MED UNIV 41 1.329 % HARVARD UNIV 37 1.199 % CENT S UNIV 34 1.102 % SHENYANG PHARMACEUT UNIV 34 1.102 % CHINA ACAD CHINESE MED SCI 33 1.070 % TAIPEI VET GEN HOSP 33 1.070 %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31 1.005 % NATL CHENG KUNG UNIV 31 1.005 %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30 0.972 % NATL RES INST CHINESE MED 30 0.972 % SHANGHAI UNIV TRADIT CHINESE MED 30 0.972 % KYUSHU UNIV 29 0.940 % MIL MED COLL 2 29 0.940 % SUN YAT SEN UNIV 29 0.940 % PEKING UNION MED COLL 28 0.908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28 0.908 % TOYAMA MED PHARMACEUT UNIV 27 0.875 % RMIT UNIV 26 0.843 % TSUMURA CO 26 0.843 % KAOHSIUNG MED UNIV 25 0.810 % MT SINAI SCH MED 25 0.810 % UNIV SYDNEY 25 0.810 % CHINA MED UNIV HOSP 24 0.778 % FUDAN UNIV 24 0.778 % KYUNG HEE UNIV 24 0.778 % UNIV TOKYO 24 0.778 % UNIV WESTERN SYDNEY 24 0.778 % NATL TAIWAN UNIV HOSP 20 0.648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20 0.648 % CHUNG SHAN MED UNIV 19 0.616 % TSING HUA UNIV 19 0.616 % UNIV EXETER 19 0.616 % ACAD SINICA 18 0.583 % CHENGDU UNIV TRADIT CHINESE MED 18 0.583 % KOREA INST ORIENTAL MED 18 0.583 % SHANDONG UNIV 18 0.583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416 13.485 % 2009 336 10.891 % 2010 333 10.794 % 2007 256 8.298 % 2008 246 7.974 % 2006 215 6.969 % 2005 194 6.288 % 2004 154 4.992 % 2002 127 4.117 % 2003 126 4.084 % 2000 99 3.209 % 2012 86 2.788 % 2001 82 2.658 % 1999 70 2.269 % 1998 54 1.750 % 1997 52 1.686 % 1996 48 1.556 % 1995 41 1.329 % 1994 40 1.297 % 1993 28 0.908 % 1992 20 0.648 % 1991 19 0.616 % 1989 11 0.357 % 1988 7 0.227 % 1990 6 0.194 % 1986 4 0.130 % 1974 2 0.065 % 1977 2 0.065 % 1982 2 0.065 % 1983 2 0.065 % 1985 2 0.065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63 5.284 %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106 3.436 % PLANTA MEDICA 71 2.301 %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61 1.977 % 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59 1.912 % PHYTOTHERAPY RESEARCH 58 1.880 %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56 1.815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56 1.815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52 1.686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49 1.588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41 1.329 %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34 1.102 %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31 1.005 % PHYTOMEDICINE 30 0.972 % CHROMATOGRAPHIA 26 0.843 % LIFE SCIENCES 25 0.810 %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4 0.778 %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4 0.778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2 0.713 %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22 0.713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2 0.713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IN THE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21 0.681 %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1 0.681 % YAKUGAKU ZASSHI 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21 0.681 %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 0.648 % PHARMACEUTICAL BIOLOGY 20 0.648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7 0.551 %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17 0.551 %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16 0.519 % AMERICAN JOURNAL OF ACUPUNCTURE 15 0.486 %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5 0.486 % ELECTROPHORESIS 15 0.486 %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4 0.454 %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14 0.454 % PLOS ONE 14 0.454 %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14 0.454 % CLINICAL TOXICOLOGY 13 0.421 %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13 0.421 % DRUG SAFETY 13 0.421 %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13 0.421 % TALANTA 13 0.421 % CONTACT DERMATITIS 12 0.389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2 0.389 % ONCOLOGY REPORTS 12 0.389 %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1 0.357 %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1 0.357 % FORSCHENDE KOMPLEMENTARMEDIZIN 11 0.357 %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11 0.35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PHARMACOLOGY 11 0.357 % CANCER LETTERS 10 0.324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085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HARMACOLOGY PHARMACY 1013 32.836 % CHEMISTRY 538 17.439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538 17.439 % PLANT SCIENCES 334 10.827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310 10.049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283 9.173 % IMMUNOLOGY 140 4.538 % ONCOLOGY 123 3.987 % TOXICOLOGY 122 3.955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01 3.274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00 3.241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100 3.241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91 2.950 % ALLERGY 75 2.431 % SPECTROSCOPY 67 2.172 % DERMATOLOGY 56 1.815 % CELL BIOLOGY 52 1.686 % UROLOGY NEPHROLOGY 44 1.426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42 1.361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42 1.361 % OBSTETRICS GYNECOLOGY 37 1.199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33 1.070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32 1.037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31 1.005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29 0.940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29 0.940 % PSYCHIATRY 28 0.908 % SURGERY 28 0.908 % AGRICULTURE 27 0.875 % NUTRITION DIETETICS 26 0.843 % HEMATOLOGY 25 0.810 % PHYSIOLOGY 24 0.778 % VETERINARY SCIENCES 24 0.778 % ENGINEERING 18 0.583 % LEGAL MEDICINE 16 0.519 % MICROBIOLOGY 16 0.519 % RHEUMATOLOGY 16 0.519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16 0.519 % PEDIATRICS 15 0.486 % COMPUTER SCIENCE 14 0.454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14 0.454 % BIOPHYSICS 13 0.421 % TRANSPLANTATION 13 0.421 % ANESTHESIOLOGY 12 0.389 % GENETICS HEREDITY 12 0.389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2 0.389 % INFECTIOUS DISEASES 12 0.389 % RESPIRATORY SYSTEM 11 0.357 % TROPICAL MEDICINE 11 0.357 % FISHERIES 9 0.292 %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应强: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重要主题
tangminqian 2012-4-12 12:31
中国改革 论坛 社会改革 教育改革 理论前沿 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Edu/Forward/201112/t20111230_131573.htm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重要主题 作者:张应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51期 2011年是我国按照《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部署实施 教育改革 的“教改元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主要围绕《规划纲要》涉及的两大主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而展开。此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也成为2011年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这些年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除了继续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出发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之外,还出现了如下两方面的研究动向。   第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涉及两个具体的关键问题,一是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二是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理论界对这两个问题集中进行了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其中起到组织和主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术界对我国出现的两种现象——对照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指标建设一流大学和部分“985大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予以高度关注,发表了理论反思性观点。   第二,从知识转型角度研究。过去,主要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来研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当前,从知识转型的角度研究,更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国际性。有学者认为,现代知识体系已经发生了两方面变化:一是知识的性质由学科性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化;二是任务与项目导向的知识生产日益发展成为主要的知识生产形式,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大学知识生产过程,大学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垄断知识的生产和应用。在知识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必须确立与知识转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其中,大学的科学研究质量,既表现在对学科性知识和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更表现在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协同,通过科学理论的运用和技术开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的人才培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层次)质量,均需考虑由知识转型所带来的不同质量标准和要求。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是最近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当前我国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历史阶段性问题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等方面。   第一,普适性。现代大学制度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建立在西方大学传统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大学外部,它涉及大学与 政府 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在大学内部,表现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虽然各国的大学历史和传统不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差异较大,但现代大学是一种具有普遍共性和高度国际化的社会组织,现代大学制度因而对世界各国的大学具有普适性价值。这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背景和基本前提。   第二,历史阶段性。有关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有其历史过程。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对大学性质的认识——大学是学者团体、学术共同体、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但是,目前现代大学已经突破了学术共同体的范围,也不只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甚至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实体”,而是“多元化巨型机构”和“复杂的社会实体”。现代大学与政府和社会之间形成了紧密而复杂的关系,政府的干预、市场的介入和社会需要的满足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为大学焕发活力、健康发展所必需。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历史阶段性,需要根据现代大学性质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已经步入社会的中心、成为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所系的机构这一基本事实,予以重新概括和阐释。   第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不仅具有普适性和历史阶段性,而且具有不同的国别和文化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提法成立。但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特”在何处?   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上,《规划纲要》确立了政府管理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基本框架。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上,《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此外,高等教育理论界还研究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大学章程建设等相关理论问题。   在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如何既考虑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又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和中国特色是否矛盾?“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是否是现代大学制度?这些理论问题尚需进行深化研究。还有一些更为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比如,在确立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的领导这一基本思想之后,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领导方式是否不同于其他领域?党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领导与政府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宏观管理是何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有待开展具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研究。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2011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二是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前者关系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后者关系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归宿和地位。   第一,超越“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之争。学科论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论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现在不是、今后也不可能是一门学科,只能是其他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针对这一争论,有学者提出了“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观点。此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但是一门不同于经典学科的现代学科。经典学科主要是基于知识演化逻辑对学科知识进行划分,现代学科则主要是基于社会需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划分。二战以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都因社会需要的广泛介入和主导,形成了学科的高度分化和深度融合,使得传统的学科分类判断标准逐步丧失其有效性。从现代学科的性质和标准来看,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是一门现代学科。我国应该超越“经典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第二,从教育学中独立。在我国,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有学者就曾探讨过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受今年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调整所驱动,高等教育学界明确提出了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此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在知识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差别甚大,两者在研究旨趣、问题意识、话语方式等方面也有明显区别。从学科发展历史看,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是两个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传统。从现实角度看,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演变为关乎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甚至很多方面已经突破了“教育”范畴,成为一个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社会系统。从社会需求逻辑主导的学科划分标准来看,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学已经具备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的基础和条件。   还有学者认为,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有利于化解当前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学科危机”。当前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源于我国学科管理政策的新变化——按照“一级学科”申请学位点并进行人才培养。目前,为了申报和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以及争夺庞大基础教育市场的利益驱动,不少大学的高教研究所纷纷改名为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趋同,高等教育学沦为教育学的一个学科方向,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因此,应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提升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使其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闭症研究进展与文献引证分析
xupeiyang 2012-4-12 08:36
主题=(autism) 精炼依据: 文献类型=( ARTICLE )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 找到的结果数: 8451 被引频次总计: 205405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140468 施引文献: 64039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56506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4.31 h-index: 166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R12HGcKonPo3BmEp8G8page=1cr_pqid=14viewType=summary 三项研究聚焦自闭症致病基因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41110453586223648.shtm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笔之八十八:《福云》“心无旁骛福云生”
uvard 2012-4-11 23:20
福云 滚滚凡尘奔波中, 世人皆累我独松; 郁闷主题随风去, 心无旁骛福云生。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馨提示:读懂博文后再发表高论!!!
热度 6 caojian123 2012-4-9 13:09
前几天写了几篇还算热门的博文,虽然不是字斟句酌,但主题还算明确。按常理推断,科学网上出没的人,找个所谓的中心思想犹如探囊取物,即使这个中心思想有点隐蔽。可是,通过对众多评论的仔细揣摩,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了。有些人(大多数人非常敬业,在此表示感谢!)显然没有弄明白我的意思,只根据片言碎玉或断章取义后,就大放厥辞,恶语相加,然后一走了之。这里,我要善意提醒:在未读懂博文(每一个博主的)之前,最好保持沉默,深思熟虑后再发表高论不迟。当然,不是你们读不懂,只是不愿花时间罢了。 其实,我对这些过于露骨略带脏话或嘲讽的评语向来是一笑了之。笑什么呢?这些人连骂人都怎么如此没水平,除了会爆粗口外,一点艺术感都没有,肤浅啊!对我而言,我最怕的是这种人:杀人不见血和用软刀杀人的人。尽管我怕这种人,但我还是很敬佩他们,因为他们温文尔雅的文字中,跳动着刺骨的利剑。这就是水平,就是真正的文人。我愿意和这样的人较真,除了长见识,还可练就金刚不败之身,鱼和熊掌兼得,何乐而不为!!! 虽说科学网比较宽容,但诸位别忘了“科学”二字。哦,有劳各位了,请解释一下“科学”的意思。前一篇博文中,通过百度百科对教授、研究员和研究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不料,有人说,这些概念太小儿科了,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这次我对“科学”就不解释了,还请高人指点。不过,我想不管对“科学”二字如何做深奥的解释,总与骂街之言辞有区别吧。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最好别把简单的概念弄得高深莫测了,至少应该让普通百姓了解是怎么回事,犹如百度百科那样,还是通俗易懂点好。虽然有人说,百度百科的东西不可信,不可取,但作为普通民众的信息源,百度百科只能如此,通俗易懂。如果百度百科和我们这些“科学家”一样咬文嚼字的话,估计普通老百姓连我们究竟是干什么的,都不得而知了。哦,对了,古语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科学民主的今天,我们总不能如此对待老百姓吧。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那是“科研人员”的事情,而不是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正好与我们相反,要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亦或如科学网上推行科普(感谢很多博主!)的理念那样。 最后,我要声明:不是不要大家发表高论,只是不要轻易妄下结论,更不要恶语中伤。伤害博主本人不要紧,伤害部分真知灼见的话,那就罪莫大焉了。到时候,阿弥陀佛都于事无补了。 呵呵,又说了一大堆废话,就此收笔!
27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户外“真人图书馆”活动来哈尔滨
热度 2 zhengxuejun 2012-4-9 08:48
户外“真人图书馆”活动来哈尔滨
“荒岛图书馆”( http://www.douban.com/group/H-D/ )将于2012年4月22日在哈尔滨亓兵画廊咖啡举办一次以“读人、读书、读大地”为主题的阅读节活动。本次大型阅读节的核心活动为举办国内首次大型户外“真人图书”活动( http://imharbin.com/living-library/ ),让30-50位本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真人图书”与读者们进行心灵交流。 喜欢这张海报,表达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朋友交流。 中国首家真人图书馆(网络社区+实体会所):星辰海( http://site.douban.com/istarsea/ )
4969 次阅读|4 个评论
他山之石:国外期刊编辑培训的主题
热度 2 rensl 2012-4-7 12:20
ALPSP (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者协会)有关期刊编辑培训的主题: l 为什么要发展期刊? l 期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l 期刊的要点: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l 期刊发展的含义,缘由及背景 l 变化:内容、与学界和科研的关系、生产及其他工作流程 l 与电子仓储的协同 l 不同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和设计的增值 l 与社会的协同 l 改变商业模式 l 案例研究 ------------------------------------------------------------------------------------------------------ http://www.alpsp.org/Ebusiness/Meetings/Meeting.aspx?ID=263 ALPSP Training: Journal Development 1: practical plans for improving journal success (1204JDV1) Wednesday 25th April 2012 Editorial Level 2 (2-3 Years' Experience) Said Business School, Park End Street, Oxford, OX1 1HP Tel: 01865 288847 (Map) Overview This workshop provide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business of developing journals. The course is highly interactive and participants will undertake realistic exercises to familiarise themselves with methods of evaluating their current journal (or portfolio) and provide ideas on how they can introduce changes. Although familiarity with the scholarly publishing environment is required, part of the course will also involve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journals in today's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will consider wha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exist for current publishing models. Prices: Member 355.00 plus VAT (please log in for this price), Non Member 515.00 plus VAT Programme • Why develop journals • Where journals have come from and where they are going • What is the point of journals – who do they serve (and with what) • What does development mean, and why do it The big picture • Changes to content, to the relationships with academia and research, to production and other workflows • Working with repositories • Different dissemination models – adding value with technology and design • Working with communities •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 Case study Developing a development plan 1: Evaluation • Where you get your information • Using finance and feedback • Comparing competitors • Pulling it together into something useful (SWOT) 2: Objectives • Different levels of objectives • Identifying the key objective 3: The plan • Goals and actions • Getting buy-in • Reviewing and revising • Risk management • Case study Putting it into action: practical exercise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557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世界卫生日 4月7日 健康相伴,活力常在
xupeiyang 2012-4-7 07:30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HealthDay)。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建立“世界卫生日”以纪念世界卫生组织的诞生。1950年,定 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其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并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每年的世界卫生日会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201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相伴,活力常在”(Goodhealthaddslifetoyears)。
个人分类: 公共卫生|3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象棋博弈残局说专利的攻与防-讲座调查
热度 2 renyongli 2012-3-30 17:38
从象棋博弈残局说专利的攻与防-讲座调查
前段时间,应某企业之邀,做了一个讲座,主题是“专利的攻与防”,配合一些案例,讲述如何在技术和法律两个领域内进行专利攻防战,反响不错,受到了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和科研部门的欢迎。 有科研届朋友说科研人员也应该有一些知识产权攻防方面的意识,以便为科研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建议我为科研人员也讲一讲这方面的话题。不过我还真是不知道广大科研人员对此话题到底有没有兴趣,因此发博文做个调查。如果您对此话题有兴趣的话请发邮件给我,说明您的地址、课题组等信息,我愿意根据大家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个讲座。大约2小时左右。 yiding2008abcd@yahoo.cn 附象棋残局一个,非常有助于理解专利的攻与防。有兴趣的可以试试看,尽量不要到网上搜索现成的答案。深入思考后才更有助于理解专利攻防的特点。红先黑后,您可以自由挑选先后。能说出破解之道的话,或者现场下棋能赢得了本博主的话,讲座基本上免费。 象棋残局-攻与防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3711 次阅读|7 个评论
复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bioysy 2012-3-27 22:20
1 Mapping As You Go: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Complex Traits Mapping As You Go.pdf 这是比较早的一篇了,前两天有朋友问起,我把它从我的文件夹中抓出来了,时间长了不看会忘记的.这篇文章说明MAS既可以针对简单性状也可以针对复杂性状.复杂性状,故名思议方法也更复杂.但不幸的是很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复杂性状.如果复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理论和技术都成熟了,而且实施成本比较低,那么分子育种的黄金时代将真正到来.所以这个帖子专门搜集和复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关主题 2 genomic selection (GS) 这个概念是在翻译徐老师下面一篇文章时,才弄明白的.GS的关键在于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标记估计育种值,所用的标记既有个性状显著关联的,也有和性状不关联的.一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都是和性状显著关联的(当然背景标记除外). 3 Whole-genome strategies for marker-assisted plant breeding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a6566g4672171056/ 这是徐老师关于植物分子育种的最新综述.这里提出了全基因组策略的概念.根据我个人理解全基因组策略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根据文中的定义:" 全基因组策略可以定义为:植物全基因组水平分子育种需要的功能工具和方法的全面集成。 The whole-genome strategies can be defined as a full package of functional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required for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at the level of the whole genome ".呵呵,即使新建立的方法也可以往这个框架里装.不过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E-TYPING.这个E-TYPING有点意思.常规育种只对表型进行选择,对特定的性状而言这只是个一维的线性概念,因为只有表型值的变化;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把基因型加进来,基因型和表型,这变成了两维的概念,两维可以构成一个平面,在加上E-TYPING的结果,又增加了一维,是一个立体的概念.从线性到立体反应了一种育种的趋势,或者是育种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由简单的表型选择,到基于基因型的表型选择,到适合特定环境的基于基因型的表型选择.不过,现在第2步可能做得也还不尽完美.
个人分类: 分子育种|4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饶毅的总是比刘玉仙的快一点
热度 12 cosismine 2012-3-24 23:08
饶毅的总是比刘玉仙的快一点
看了很久了,一直超不过他。他总是比我快一点。他的《说和做》在热门博文里总在我的前面。等了很久了,一直没有人再推荐我的文章,如果有四个,就超过他了,可惜大概没有机会。 这两篇博文写的时间差不多,我发得比他早一些。 大致数据如下:饶毅的《说和做》 已有 4130 次阅读,发表时间是: 2012-3-23 11:52 刘玉仙的《 我的攻博历程 》 已有 3538 次阅读 发表时间是: 2012-3-23 11:15 饶毅的主题是有关说和做的空谈,没有实例。刘玉仙的主题是说说自己四年时间所做的事,实例支撑 再看看推荐数: 。 差三个,不多的差距,就是赶不上,在这里把自己的文章提供一个链接,不提供他的链接,看看到底能不能赶上他的,同志们,冲啊,给我们平头百姓一个赶超机会啊。
3838 次阅读|31 个评论
研究生科研,谁是主体?
热度 3 happy8me 2012-3-24 18:13
进实验室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自己感觉学到的东西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经常与师兄及同学闲聊,谈自己课题组与他人课题组差别时,感觉自己组无论在给学生待遇和实验条件上差距很大,与老师说的也不大一样,感慨自己当初选导师,进课题组的抉择知错。 理由很简单,工科老师不太注重基础研究,科学性不强;博导关注的方向与自己做的方向大相径庭,很少询问并给出建设性建议。由于实验与项目挂钩,急于提高项目指标,但又不知自己该从哪方面着手,老师也给不出好的Idea,自己似乎想法很多,又感觉茫然。其实,现在冷静下来思考,博士学习,最主要的是自己,自己才是主体,不能总想别人领着自己走,很快出成果,急功近利,沉不下心,这也许是科学界科研浮躁的原因之一。 现在感觉,做科研作为学生,在考虑自己课题组情况的同时,更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导师永远是高于自己的,但导师不是万能的,问题要自己发现,自己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自己去实践,去改进,再反馈给导师和同学并讨论。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比如我),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导师身上。认为自己的实验条件艰苦,自己做的工作没水平,没含金量,没成果,没方向怨自己的导师。我要扪心自问,自己早干什么了,为什么不去好好阅读文献,发掘新的想法,设计新的方案,再在方案的基础上去逐步落实,从不懂到了解,从实施到熟悉,最后精通。任何事都不要万分依赖别人,导师及课题组能提供的条件是,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服导师来实施,并做出点东西,让导师看到希望,并决定要支持并发展。往往自身的问题是关键,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个人分类: 个人感想|40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怎么越来越空洞啊?
热度 1 After50 2012-3-23 17:42
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怎么越来越空洞啊? 。。。。。。 2009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2010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2011 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2012 年全国 安全生产月主题为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
个人分类: 科研杂文|30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After50 2012-3-20 09:00
第 17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据教育部官网 2012-03-20 发布, 2012 年 3 月 26 日是第 17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就做好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做出部署。   通知要求,各中小学要根据本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要做好演练的总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演练使每一名学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   通知指出,各中小学要立足本地区、本学校发生事故的规律、特点,通过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要重点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知识的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安全教育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订活动方案,提供经费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本地区安全教育日活动取得实效。   据了解, 3 月 26 日,教育部将联合公安部、铁道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应急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市回民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地教育部门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到中小学校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3/132454.html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强调: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
whyhoo 2012-3-13 09:45
胡锦涛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 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出席 郭伯雄主持 徐才厚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曹智、李宣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2日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和武警部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加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更加注重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保持部队自身安全稳定,扎实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坚决完成担负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李少军、李本琪、阎保健、杨国海、谭晶、唐国庆、官却才旦、王辉8位代表就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关问题发了言。 胡锦涛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充分肯定了去年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肯定了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 胡锦涛强调,全军要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不断增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要扎实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政令军令畅通。要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军队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必须始终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持续兴起军事训练热潮,不断提高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落实,加大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力度,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 胡锦涛指出,全军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军委部署,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着力提高官兵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进一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要重视加强军营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活跃部队文化生活,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胡锦涛强调,全军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自觉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行动,切实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军地双方要认真抓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的贯彻实施,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全军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防止奢华,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考虑和兼顾军事需求,继续关心支持军队建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出席。 会议结束时,胡锦涛等军委领导会见了来自一线部队和专业技术岗位的部分军队人大代表,同他们进行了亲切交谈。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3/12/content_2090245.htm
个人分类: 国防|1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长寿与健康
xuxiaxx 2012-3-11 13:46
4月7日是今年的世界卫生日,世卫组织选择老龄化与健康作为活动的主题。它重点关注有生之年身体健康如何有助于老年人度过圆满和有益的一生,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财富。 期望寿命在上世纪显著提高。不久,世界上老人的数量将超过儿童。人口老龄化无处不在, 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将经历最快和最显著的人口结构变化。
1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审稿组织的策略
热度 1 zhaodl 2012-3-10 23:01
为了回答同人的提问,为了指导同事的审稿组织活动,我即兴写了4条审稿组织的策略。承蒙《编辑学报》陈主编的厚爱,决定在2012年第2期《编辑学报》的感悟栏目发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时翻阅出版的《编辑学报》在此恕不全文发布了。不过,我以一首七律,概括了我短文的主题,发布于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七律:审稿组织的策略 组织审稿最头疼,邀请频频遭默声。 爱旧喜新求广远,面生更要选年轻。 平衡利益理晰明,合作还需真动情。 若是参得编审道,轻松博弈享双赢。 一句话概括,可以表述为“爱旧喜新交年轻,平衡义务动真情”。我发现,这正是陈主编的为人之道。呵呵。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043 次阅读|1 个评论
想出几个明确的方向和主题
Alluvion 2012-2-28 21:27
内心总是被不知名的东西莫名其妙地牵着走。着了魔似地。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出路在哪里?以前是什么都看不见,后来好像看到了全部的希望,再后来我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紧迫感。我知道我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这里停留的越久就越只能阻碍我前进的脚步。于是,考虑出国,这是一条必须不得不一定要选择的出路。只有出国,我才能得到更全面的专业素质训练,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里我越来越发现她更像我人生的一个跳板,原来我没得选择。是时代在选择我。当我很想安定下来,不再前进时,我发现,好像一切根本都没有可能。我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牵绊着。我想挣脱,但却无能为力。这其中有许多问题是我忽略了的。我一直没有真正足够重视。我该选择更好的空间把自己隐藏起来,而不是过早地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我越来越发现,现在自己总被别人安排着。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得到。于是想离开,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离开。想更外界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我不能总是看着眼前的一点点星光,而星系若狂。如果我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在,我可能最终会惨遭淘汰。我在努力中看到了希望,伴随着希望我也看到了危机。这危机是引导着我一直前进的力量。也许要感谢这些给了我无穷危机感的人们。是他们让我有更多的勇气更加无畏向前。 我知道我一生都将在这条路上一直不停地走下去,直到我生命的终结。 只有这样走着,前进着,我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鲜活。 我想这也是生命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吧。 一直在脑中构思着可能的主题和方向。老公说得对,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谋求自己的未来和发展。没有人在乎你为他做了多少事,跑了多少腿,受了多少委屈,遭了多少罪,除非是真正爱你的人,在乎你的人(在感情上在乎你的人)。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惘然。 我脑中不断地浮现着经常阅读的几个刊物,无非希望自己能把科研,把中国人自己的科研名正言顺地立在世界之林。我想人,我希望我作为真正的土鳖也能做出像海龟们一样的工作,甚至比他们做得还要好。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希望我能圆了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也许我并不能轻而易举将这个梦想变成现实。但我一定会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这是我的方向。这是我事业的方向。我的人生方向,将和老公一起慢慢筹划。也许我的人生已经清晰地定格在老公的来来蓝图之中,也许还只是刚刚开始,但不管怎样,我都有信心、坚定地走下去。没有人可以阻止和剥夺我的权利。 写到这里似乎还是有些离题了,但我希望这是一个开始,下面我再一点一点慢慢补充。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题
热度 15 gfcao 2012-2-19 21:25
无题
诗词可以无题,照片也可以无题,这组照片就取名为无题吧。由于建筑物较多,也许广角镜拍宝墨园正犯了主题不突出的大忌,不过无主题本身正是主题。 照片摄于上午 11 点多与下午 1 点至 3 点,不是最佳的拍摄时间,广角镜头与上组长焦镜头一样戴着最廉价的水货肯高牌 UV 镜。下次去掉 UV 镜试试,看看 UV 镜对成像质量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个人分类: 休闲|4087 次阅读|36 个评论
2012年AAAS年会的主题;我们参会的时间安排。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2-2-17 14:06
2012 年 AAAS 年会的主题是 Flattening the World: Building a Global Knowledge Society http://www.aaas.org/meetings/2012/program/theme/ 15 半夜到温哥华, 16 下午 -20 上午 AAAS 会场, 21 自由安排, 22 回美国加州伯克利 1. Sunday, February 19, 2012 Exhibit Hall A-B1 (VCC West Building) Zou XiaoHui http://aaas.confex.com/aaas/2012/webprogram/Paper7341.html http://aaas.confex.com/aaas/2012/webprogram/Paper7342.html XiaoHui, Zou Plenary: Presidents Address (February 16, 5:30- 7:30) Plenary: The Power of Ideas (February 17, 4:30- 6:00) Plenary: Science is Not Enough (February 18, 4:30-6:30) Plenary: Science and Democracy (February 19, 4:30-6:00) Plenary: Good Natured: From Primate Social Instincts to Human Morality (February 20, 8:00- 9:30) 2.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Exhibit Hall A-B1 (VCC West Building) Zou Shunpeng http://aaas.confex.com/aaas/2012/webprogram/Paper7340.html Shunpeng, Zou Session Aide Booth (February 19, 7:30- 9:30) 4128: New Concepts in Integrating Arts and Science Research for a Global Knowledge Society (February 19, 10:00-11:30) 4137: Making Better Scientist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 (February 20, 9:45-11:15) 4513: Making Science Work for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and Best Practices (February 17, 3:00-4:30) 4112: Culture and Controversy in Science Education Engagement (February 17, 1:00-2:30) 4447: Successful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sights from Practice and Theory (February 17, 8:30-11:30) 4947: Coordinating, Learning, and Sharing Best Practices Among Scientific Diaspora Networks (February 18, 10:00-11:30) 4009: Data to Knowledge to Acti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in a Global Knowledge Society (February 18, 8:00-9:30)
个人分类: 高教研究所|15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2)
kejidaobao 2012-2-17 11:11
——谈“主编心语”题目和师生伦理 文/冯长根 去年写“主编心语”,选择了交替写2个系列的形式,一个系列大致谈博士生们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另一个系列则大致谈博士生导师要碰到的那些事,取名“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记得去年有人问我,这样来回写,吃力不吃力。意思是这样,原话也记不清了,甚至自己如何对答的也忘了。当然2个系列的“主编心语”到年底第36期,也顺顺利利写出来了。这多少有点像早上吃早饭,中午吃中饭,互不打架,所以从年初也就从没担心过,也说不出其中的理。 上面所说的第2个系列,本来取名“怎么指导博士生”也就突出主题了,再加上“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看起来有点多余,题目也变长了。有时希望编辑把“主编心语”的题目字号搞大点,碰上这么长的题目确实也难为人了。这个尾巴本来就是从第一次写主编心语时的题目中割过来的,那时讲的正是“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当时的确感到《科技导报》绝无本领像银行那样给读者送上大把大把的钞票,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当时主持工作的副主编商议此事,挖空心思,才想到用“成功”来吸引读者的眼光。“成功”这篇文章是非常认真地做了。那时写到系列文章一大半的时候,把合订本送给浙江大学校长,第二天一早他就跟我说,一个晚上他就看完了,觉得其中的内容写得好,也吸引学生。好像还有其他一些意思,也记不清了。 其实,只给博士生们写,也不能算完全,此事挂在心上一、二年,到了去年才落实了写给博士生导师们的“主编心语”。在各高校给学生们作同名报告时,人们经常鼓励我,认为同样的事项,讲给导师们,也非常迫切。到去年底,这篇文章也算搁笔了。但是,“怎样指导博士生”,各人有各人风格,各专业有各专业特点,绝不会像日历之于世上之人,今天是星期日,大家都会得到休息的权利,整齐划一,一刀切。心语中所写(其实是写作时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想提出一些问题,“必碰到的”问题,就像同时给博士生们写作的“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因为这些问题对于博士生导师是那些躲也躲不过去的问题。至于心语的口气,则全是一种商量的口气,不像写给博士生们的心语,虽多启发,但也有不是那么软的话。再一个原因,“怎样指导博士生”容易写成(被当成)官样文章,谁看呢?所以又多了一个尾巴。 按说自己给系列文章定的主题是成功,文章的字里行间应该是“成功”两字。但自己写着看着,反复体味,除了成功,好像还有几个别的字。在上一篇主编心语 中已经说到,这就是“科学伦理”。鲁迅先生在中国历史的字里行间看出了“吃人”两个字,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力,也怪,一经先生指出,连当年小学生水平的我也达到了他的水平,眼看着祥林嫂被吃了,孔乙己被吃了,中国许多人被吃了,只是在吃到闰土的小伙伴“我”的时候,被他“逃跑”了。从字里行间又看出其中还有字,这是从鲁迅先生的时代开始的。听说现在有一些人要否定鲁迅,只是不知道他们又从中看出了什么字。我和博士生们打交道这么多年,确实感到隐含其中的师生伦理是“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这一对新事物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建设新时代的博导和博士生关系,既重要又紧迫,且对大家来讲都是新课题,主编心语其实是对此的一个呼吁书。自从学位制度颁布以来的这么多年,人人忙于自己的“业务”,鲜见有人研究这中间的伦理,于是,博导被塑成了“老板”,博士生被塑成了“打工的”,一湖清水,越搅越浑。这样的伦理值得警惕。 《科技导报》2010年第16期“读者之声”栏目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金拓教授的来信,他从“质疑”导师这件事,谈到了师生关系,探究了师生伦理,读后很有收益,为供参考,现把此文摘录如下 ,作为本文的结束: “今天,在条件较好的研究单位,研究水平的高下基本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思 路。……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无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做得更好。……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能对问题把握得不准,生怕对同行了解的有所遗漏,担心自己的思路存在着误区,嫌自己的技术路线还不够巧妙。如果有学生能够道破自己心中的不解,指出自己的疏漏,哪怕是在一个局部的环节,都是莫大的帮助。……这类导师一般耕作于自己学科的前沿,大体上了解本学科哪些问题重要,哪些问题难搞,对于自己的斤两有一定的自信,知道自己疏忽、遗漏或百思不解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是低级错误。这类导师遭受个把质疑者占理的质疑不会构成对自己自信心的挑战。他们没有理由害怕学生质疑。……从研究工作的视角看师生关系,一般导师是科研思路的兜售者,而学生拿出自己生命中的一段时间“购买”导师的想法,导师拿好的思路、学位及未来的前途吸引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费让学生验证和落实自己的想法。作为科研思路的购买者,质疑一下卖方的产品当属正常。” 参考文献 冯长根.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 . 科技导报, 2012, 30(01): 83. 金拓. 质疑导师, 是对导师的帮助 . 科技导报, 2010, 28(16):126.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2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whyhoo 2012-2-16 20:49
本网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于呐洋 日前,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出通知,决定2012年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据了解,开展这一活动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据悉,“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这一主题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一是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使宪法的基本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加深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三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任务,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学习宣传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法律法规。四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引导全社会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推进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推出精品、创出名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产品的需求。   为确保这一活动顺利推进,2012年,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大型活动,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律进农村”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全面开展。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还将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法律六进”活动示范点。此外,全国普法办将组织人员,对各地、各部门主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并在各地、各部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要求,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各地、各部门、行业和单位特点,确定每一“进”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精心设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载体,加强分类指导,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效。要深化“法律进机关”。认真落实机关学法用法制度,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在机关组织开展“读书学法”活动,为每个机关公职人员配备岗位必备的法律书籍;加强机关法制学习园地建设,营造机关浓厚的法制学习氛围。要深化“法律进乡村”。切实加强农村法制辅导站、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等建设;加强农村“两委”干部、“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组织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等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结合农民群众需求,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送法活动;利用农村广播网站、农民夜校等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要深化“法律进社区”。大力推进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每个社区至少要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加强社区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在每个社区建立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社区法制宣传活动,为居民学习法律提供方便。要深化“法律进学校”。积极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大力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活动。要深化“法律进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加强法制培训和考试考核;加强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丰富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为企业职工学法提供便利。要深化“法律进单位”。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积极通过公示牌、宣传册、触摸屏、开放日等形式,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设立面向公众的法制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定期开展宣传活动。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主题活动纳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对主题活动的每个步骤、每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既要组织开展好日常活动,又要组织开展好有声势、有影响、效果好的集中宣传活动,确保活动有声有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要出发,努力推进主题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方面优势,推进主题活动取得实效。要及时宣传各地、各部门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努力扩大活动影响,为主题活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原文见 http://www.moj.gov.cn/index/content/2012-02/16/content_3354166.htm?node=7318
个人分类: 政法|1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舞剧突出“青春励志”和“道德救赎”主题
whyhoo 2012-2-13 22:04
舞剧:青春励志与道德救赎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舞剧创作围绕着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演述中突出了“青春励志”和“道德救赎”的主题。苏时进创作的《邹容》,阎兵、徐成华创作的《三家巷》是其中的代表。此外,表现“粉墨”与“翰墨”的舞剧是2011年舞剧创作的另一大亮点。这种表现并不仅仅是为着强化舞剧语言的中国气派,而是从中开掘出“青春励志”和“道德救赎”的主题。    青春励志的《邹容》《三家巷》及其他   《邹容》由重庆歌舞团创演,苏时进担任总编导。这是一部由4幕场景构成的大型舞剧,《噩梦》《呐喊》《投狱》和《惊雷》4幕的递进就如同邹容的人生那般直捷而简明。苏时进强调“要以浓墨重彩式的象征性舞台形象构织邹容活动的历史时代的思想、风潮、命运的交响”,他要通过“舞蹈交响”赋予青春邹容以沧桑感,赋予激情邹容以坚韧性,赋予无畏邹容以信仰力。在舞剧中,这样的“舞蹈交响”构成了它的“戏剧”深度。邹容的戏剧性格是“音乐性”的,所以舞剧选择大提琴独奏那深厚丰满的形态作为其情感主题;邹容的戏剧行动是“音乐性”的,所以选择象征性舞蹈形象来构织其所处时代的命运交响;邹容的戏剧冲突是“音乐性”的,所以屡屡以其心象的外化来纠结和解结;最后关于该剧的戏剧理想也是“音乐性”的,所以“每一幕都选择用一句高亢的川剧帮腔作为结束,每一幕的间歇都加入川江号子作为链接”……当邹容为“共和”而献青春,当民众为“革命”而兴洪波,观众的共同感受是:邹容青春燃曙色,狂飙为我从天落。   《三家巷》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创演,阎兵、徐成华任总编导。“三家巷”是比邻于高墙深巷中的陈家、何家与周家的聚合地,也是从作家到编导都看重的典型环境——一个聚合冲突、纠结情感、滋生个性的环境。实际上,官僚地主阶层的陈家、买办资产阶层的何家与手工工人阶层的周家同处一“巷”,本身就意味着“巷”中有“戏”。这“有戏”,首先在于这三家的年轻人虽有爱情的萌动,但又不依循“门当户对”的观念;其次更在于主题揭示的需要,这就是工人阶级在那个时代作为先进社会力量的主体地位。因此,舞剧由铁匠出身的周炳引出了鞋匠出身的区桃,两人的情投意合将视野投向了“巷”外的世界……舞剧由5个场景构成,对各场的戏剧任务加以梳理,可以分别命名为萌动、纠结、抗争、历炼和献身。周炳和区桃作为男、女首席,贯穿在各个场景的情节展开和细节点化中。可以说,人物关系的有机纠葛与任务性格的鲜明定位奠定了这部舞剧成为一部“好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该剧的舞蹈语言实现了个性化,其舞蹈叙述实现了本色化,其舞蹈结构实现了诗意化,让观众感受到花季男女在洪波初起、狂飙将至的时代背景中的清纯与灿然。   201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的舞剧有《红船启航》《红军花》和《延安记忆》。大型舞剧《红船启航》由北京舞蹈学院创演,张建民担任总编导。该剧由《雾起上海》与《红船启航》两幕构成,另有序幕《民族的泥泞路》和尾声《钱江潮》。由于人物多以“群像”出现,该剧编舞比较注重作曲法中“织体”理念的运用。这是一部依循事件发展线索来结构的舞剧,用总编导的话来说,叫做“注重让历史片段发挥其蕴涵的潜能,点燃观众激情”。   《红军花》由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演,马东风任总编导。该剧演述的是长征途中因未跟上大队而滞留在甘孜藏区的3位女兵的故事,在儿女情、战友情、民族情、家国情的交织中,讴歌了革命女性的执著追求和忘我奉献。   《延安记忆》由武警政治部文工团创演,左青担任总编导。这部诗剧通过8个篇章来回忆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历程,总编导运用的是“大主题小情境,大视野近焦距,大色块细纹理”的表现手法,通过那段“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真实记忆来实现“青春励志”。   《粉墨春秋》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创演,邢时苗担任总编导。舞剧演述的是同门学艺的3个武生的故事。大师兄习武“长靠”,二师兄演武“短打”,小师弟却是个一打即败、一战即溃的“撇子武生”。舞剧想要言说的正是“撇子武生”如何“走出谷底、闯出新天”。在一个旧式戏班的苦练、精演、情困、艺探之间,观众赏遍菊圃艳朵、梨园清香。第二幕核心舞段的“戏中戏”尤其绝妙,一是好在“以舞化戏”,把随着“板腔体”顿挫有致的身段化成“旋律性”流畅成韵的舞语;二是好在“寓戏于舞”,通过一段“意识流”在表演中插叙青梅竹马的恋情。这使该剧在舞蹈之“网”的覆盖下,坚挺起凸显主题的戏剧之“柱”。全剧男女首席黑豆(小师弟)和燕儿(师父之女),第四幕才开始被“聚焦”,第五幕才因为黑豆对戏路的“豁然开朗”而使戏班“焕然一新”……这也使得舞剧在实现“文化担当”的同时发挥着“青春励志”的功效。   《徽班》由安徽省歌舞剧院创演,王舸担任总编导。该剧演述的是这个戏班中人发生在戏外的故事。一武生一花脸,俩人在“戏中戏”里扮演的是关羽和周仓,前者投足间的英姿豪气与后者眉宇间的侠胆义气比照映衬,演述出一段草根伶人在乱世中的坚守、危情中的坚毅。与《粉墨人生》的“青春励志”不同,《徽班》用“义薄云天”来申说“道德救赎”。因为是要演述戏班中人的戏外故事,在武生和花脸之外,编导精心选择了两位“戏迷”入戏。舞剧“道德救赎”的主题是由武生和花脸来呈现的,而师爷与徽女则是不断深化主题和提升境界的推进器。因此,舞剧的演述成为两条线索时而分列、时而穿插、时而并行、时而纠葛的“复式结构”。该剧虽然不分幕不分场,但“复式结构”的每一次交替,都将剧情向高潮推进一步。   《双燕》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吴冠中名画随想”。该剧由香港舞蹈团创演,担任总编导的是梁国城。在舞蹈诗剧的8个场景中,对应的是吴冠中的8幅画作,除第一幕《抛了年华》取自水墨纸本,其余分别是油彩布本和水墨设色纸本。《抛了年华》一幕,舞台是一幅近似画作《残荷》构图的硬景,一位舞者在画作镂空处穿行,就仿佛吴冠中在作画,表达出他青春的求索与苦斗,也表达出他的焦虑与释放。编导从这幅水墨纸本中读出了“回归”之意。自《抛了年华》清清淡淡地将观众导入之后,对吴冠中的情感演述便迅速地丰富、浓烈起来,由二幕《百纳衣——重生》、三幕《红影——红黑》和四幕《粮仓——魅力》构成的上半场,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绚烂也充满希冀。相对于上半场的青春意气而言,下半场显示出“痛定思痛”的“苦恋”情怀。这是一部从“翰墨”中生发的舞剧,主角其实就是吴冠中,而主题则是申说“道德救赎”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道德救赎”中的文化自觉   “道德救赎”的主题开掘是2011年舞剧创作的一种文化自觉,对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千手观音》《古色今香》和《西岚卡普》便充分体现出这一文化自觉。   《千手观音》由山西省太原市歌舞剧院创演,张继钢担任总编导。该剧由12个场景构成。总编导寻觅到一系列形象的支撑,并且以“莲”为核心,以“寻莲”为动机,以“寻莲”过程中的人性善恶构织戏剧冲突,以冲突中“善”之化身的执著求索和毅然奉献昭示人世的“苦海慈航”。选择“千手观音”的形象来演绎“心中之光”,不仅是因为形象的主题意蕴,而且因为形象所具有的形式感。在第十二个场景《千手千眼》中,众多舞者“摩肩接踵”平躺在台面,以双手营造绵密而充盈的视象,舞者“手中有眼”的手臂,在时而划一、时而错落、时而自行、时而交织、时而顿挫、时而连绵、时而摇曳、时而波涌的表现中,让观众联想到千手观音为众生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的“普渡”的真谛。   《古色今香》是由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创演的一部大型舞剧,总编导殷梅将该剧定性为“后现代芭蕾舞剧”,这是一部很“另类”的舞剧。它在对张允和、沈从文两位文化名人的“后现代”解读中流淌着“道德救赎”的意味。该剧主体由3个场景构成,而在一头一尾用呼应的手法缓缓展开又缓缓闭合空白的卷轴,象征着展开与闭合历史的记忆。编导在剧中运用了多种元素,如昆曲身段及舞剑来象征“文化身份”,将其融入芭蕾语汇之中,以美国后现代的大众舞蹈Hip-Hop为基调等。导演想言说的是,华人在美的“认同危机”或者说是“坚守危机”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更是时间的。   《西岚卡普》由广东南方歌舞团创演,谢晓泳任总编导,它由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道德救赎”的主题。《西岚卡普》取材于关于土家族特色织锦的传说。舞剧由4幕构成,剧中女首席西岚是位心灵手巧的“织女”,她与哥哥嫂嫂生活在一起。民间传说中的西岚因对白果花情有独钟而被哥哥误杀,兄长认为她是与某位后生幽会而起杀机。编导将白果树化为一位王子并名之“卡普”,我却认为卡普其实是西岚“梦中情人”的外化,是西岚追求织锦技艺时的“赋物以灵”。就舞剧的语言风格来说,该剧基本以土家族民俗舞蹈“大摆手”为主题动机。而作为核心舞段在多幕场景中出现的“白果花仙舞”,飘然而来、悠然而开、且又悄然而逝,让观众不断追踪着西岚的心路历程前行……作为一种更深层面上的“道德救赎”,该剧的意蕴在于警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过于讲实惠逐实利的人,应当尊重人的精神诉求和生命超越。   以新理念诠释老故事   在“青春励志”和“道德救赎”的主题之外,也有一些舞剧试图运用新理念诠释老故事。从女娲、洛神直到文成公主,编导更注重编舞技法、动作语言、舞台技术层面上的时代对话,但对故事内涵的当代意义缺乏深度开掘。   《水月洛神》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演,佟睿睿担任总编导。该剧由上、下两个半场构成。该剧属于对叙事轻描淡写、对言情浓墨重彩的舞剧。正是对言情的“浓墨重彩”,形成了该剧独特的艺术风貌。该剧贯穿着色彩对比的创作理念,“黑”曹丕与“白”曹植不仅在于个体呈现,而且扩展为各自的情势基调。虚实合一、情境交融的创作理念贯穿全剧,“此”甄宓与“彼”洛神不仅凄美绝伦,而且悲悯至善;“水”之映像与“月”之镜像不仅寓情于景,而且令人触景生情。舞剧很注意舞段设计的内在意蕴:比如那段悲凄愤懑的“苦吟舞”,不是曹植的才华不足而是亲情的“相煎”,把人物性格、情感跌宕、戏剧冲突的对比推向极致。不过,曹植对甄宓的思念,到底是一种纯粹的爱恋还是一种权杖失落的“移情”呢?他心目中的“洛神”,到底是对“美人”的向往还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呢?《水月洛神》似乎还缺乏清晰的梳理。   《文成公主》由兰州军区政治部战斗歌舞团创演,杨威担任总编导。该剧着力之处在于“描写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由政治婚姻发展到真正爱情的过程”。杨威说:“公主,婚姻,徒步3年到达海拔最高的地方,于是舞剧里就有了步伐独特、气质慵懒的执扇女行走的长长的队伍”。但正是这“长长的队伍”让不少观众产生了“长长的郁闷”。从赞普迎亲、战胜瘟疫、制止战争的情节来看,该剧对于“政治婚姻”的内涵把握是到位的,体现出文成公主代表的大唐文明。不过,编创者特意强调“政治婚姻”发展到“真正爱情”,着力在“爱可以抚平一切”上下功夫。舞台上的雪山环形天幕、象征冰雪的透明材质及多媒体影像等的运用,反倒是该剧“功夫在诗外”的亮点。但主创非要言说的从“政治婚姻”到“真正爱情”的思想,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表现。   《女娲》由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演,刘春担任总编导。舞剧由《创世》《生命》《水火》和《补天》构成,每个场景又由若干片段组接。据说,《女娲》编创的最初动议便是“秀”,当然这是一场体现民族创世精神的“秀”,也不失“‘秀’以载道”的文化追求。后来因为投资方又想“秀”出“精品”,便不得不强化“舞剧”的文化身份。应该说,《女娲》对“观赏性”的追求更重于对“思想性”的求索。   其实,自“大歌舞”晚会盛行以来,舞剧创作已不能不正视“大歌舞”培养的观众的接受心理;而为旅游观光所创生的“演艺秀场”,也影响着舞剧创作的“市场理念”。“剧”还是“秀”,在当下的舞剧创作中或许是一个问题。不过,在当前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大格局中,在演艺文化“百花齐放”的好时节中,“剧”有剧的追求,“秀”有秀的憧憬,“剧”和“秀”相携相融且互补互生可能也是一条有意义的探索之路,需要我们下功夫探索的当然是“秀”中应有怎样的“思”。(于平) 原文见 http://www.cflac.org.cn/ys/wswd/wdzx/201201/t20120131_116886.html
个人分类: 艺术|1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慕尼黑会议的“美国、欧洲和亚洲崛起”主题讨论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2-5 11:37
慕尼黑会议的“美国、欧洲和亚洲崛起”主题讨论 第四十八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2 月 4 日进入第二天。 “美国、欧洲和亚洲崛起”主题讨论受到各方关注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张志军和美国国会参议员麦凯恩、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法国前外长巴尼耶共同参与了讨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担任主持。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主席伊申格尔会前表示,全球战略重心正越来越转向亚太地区,欧洲必须审视自身对亚太的战略,并且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越来越多地包含来自亚洲的声音。伊申格尔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进一步明确表示,欧洲可以成为帮助亚洲实现稳定的政治伙伴。欧洲需要一项积极主动的亚洲政策,“以防止美国的亚洲政策过分专注于军事威慑,而忘记了要将中国定义为未来政治和经济上的伙伴”。 在会上,张志军首先发言。他指出,东西方的发展不是“零和关系”,亚洲崛起是国际力量更均衡发展的标志。亚洲始终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区。中国欢迎美国、欧洲和其他域外力量在亚太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张志军强调,中国寓自身发展于亚洲整体发展之中,不追求一枝独秀、一家独大。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也无力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办好 13 亿人事情的同时,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应尽责任。这是中国的长期战略。 麦凯恩咄咄逼人的发言掀起一股“火药味”,他说: 美国虽然将外交和安全政策重心转向亚洲,但不会放弃中东地区的关键作用,不会忽略同欧洲传统的安全联盟,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不针对某一国家。 但是美国希望在亚太事务中,特别是贸易方面发挥主导权;美国希望维持在亚太的有效军事存在。 他在讲话中甚至无理、无礼地表露出对中国出现剧烈动荡的期待。 为此,张志军接着表示: 中国当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民生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是一项长期任务。 有关各方也不应低估中国 和平 发展的决心。 中国历史上曾深受压迫,因此坚决,外部势力干涉本国内政,自己也不会去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张志军就西亚北非局势变化回应说,中国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实行的政策不同,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事实上,根据西方机构的一项民意调查,在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方面,中国政府以超过 70% 的得票率高居第一。中国政府之所以受到民众的拥护,理由很简单,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 张志军话音未落,麦凯恩就赶紧摆手接过话头。 他一方面表白,不希望自己的发言被认为是在干涉他国内政,另一方面继续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指责中国“ 人权 问题”,甚至要求中国走美国设定的所谓“普世价值”道路。 对此,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表示: 他关注中国已有 30 多年时间了,将中国同过去对比,首先我们看到有 4 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也不向其他国家输出意识形态,中国民众的个人自由充分得到尊重,在书店可以看到各种题材的书籍,这其实就是民主的体现。 中国的价值观同我们主张的不同,这正是我们需要讨论 21 世纪世界秩序的原因。 “在看待中国人权问题上,我们要看它的发展历程”。 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兼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美国应汲取历史的教训,清醒认识自己面临的真正威胁在哪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挑战过美国的“核心利益” 他认为: 大西洋两岸尚未形成统一的对华政策,美国力图延长它的超级大国地位与欧洲追求一个多极世界体系结构的诉求不对应。 欧洲需要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形成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以优化欧洲的最大利益。 辜学武表示: 当前中国在亚太格局变动的背景下需要保持冷静,坚持原有政策,同周边国家建立更多信任关系。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发展和外交事务部主任本尼迪克特·弗兰克在文章中指出: 西方国家必须永远记住: 和平 共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中心主题。中国不会谋求地区霸权,而且会全力反对第三国的干涉。特别是,谁也不应当付诸过时的冷战思维。 文章说,国际金融危机证实了全球力量关系的转移,显示了西方政治思维的局限性。
个人分类: 其它|2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review: 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
jiangdm 2012-2-2 19:22
review:  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
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 陈友 程学旗, 杨森 软件学报 2011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高质量主题发现框架.在该框架下,利用 特征抽取技术 提取内容特征,利用结构特征去 发现高质量主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禁忌搜索与机器学习的 特征选择算法 ,用来评价被抽取特征的重要性.在腾讯论坛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很好地发现高质量主题.提出的特征抽取算法、特征选择算法以及高质量主题发现框架能够在很多Web2.0 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博客、社会网络平台等. 关键词: 网络论坛;高质量;特征选择;特征抽取;分类 用户产生的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 信息来源 urgent work: 如何从庞大的UGC 中发现高质量的内容? the hot research focus: 网络论坛上的高质量主题发现? the idea of this paper: 提出一种通用的框架,以发现网络论坛上的高质量主题(thread). 该框架包括特征抽取、特征选择以及分类器3 部分. -- 特征抽取的目的是抽取高质量主题与低质量主题之间的区别性特征.可以用来发现高质量主题. -- 特征选择用来从抽取的特征中选择主要特征.提高效率,精度. -- 分类器利用选择后的特征作为输入,以检测高质量的主题.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1) 提出一适用于Web2.0 的通用检测框架,可快速、自动地发现网络论坛上的高质量主题. (2) 在特征抽取上,包含小波特征与突发特征的时序特征被挖掘出来.挖掘出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发现高 质量主题,并且这种时序特征的挖掘方法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3) 实验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表明了哪些特征以及哪些分类器可以很好地用于高质量主题发现. 1 相关工作 Web2.0 环境下的UGC 质量评估: -- 从UGC 质量评估的任务 -- 质量评估需要的特征 -- 质量评估使用到的技术 -- 那些领域需要质量评估 UGC 质量评估任务3 个要素: 质量的等级、质量评估的层次以及质量评估的输入、输出 -- 质量等级: 高质量与低质量 -- UGC 质量评估的层次: 基于post 的质量评估与基于thread 的质量评估 -- HITS 算法: 寻找权威用户 2 Thread 结构 Def: • 帖子(post): • 论题(title): • 入口(entry): • 主题(thread): 3 高质量主题识别框架 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识别框架: -- 特征抽取 -- 特征选择 -- 分类器. the work of this paper: -- 内容特征: 依据论坛上thread 的树形结构来挖掘结构性特征,帮助框架识别高质量的主题. -- 结构特征挖掘: 考察thread 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来区别高质量主题与低质量主题. -- 首先,把thread 的生命周期划分成等时间窗口的时间片 -- 然后,在每一个时间片上计算该时间段内新增用户数量、新增回帖(reply)数量及新增回帖文本长度; -- 最后,把这些时间片段连接起来形成3 个时间序列:user-series(新增用户数量时间序列),reply-series (新增回帖时间序列),size-series(新增回帖文本长度时间序列) the methods: -- 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技术来提取时间序列上的能量特征; -- 然后,利用离散点检测技术来提取时间序列上的突发性特征 高质量主题: 内容特征、能量特征以及突发性特征, 高质量主题识别框架图. 识别框架组成: -- 源数据预处理 -- 特征抽取 -- 特征选择 -- 分类 3.1 内容特征 3.2 结构特征 3.2.1 小波变换 3.2.2 离群点检测 突发检测: -- 网络流检测 -- 离群点检测: LOCI 3.3 特征选择与分类器 特征选择目的: 对特征集合中每一个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特征选择方法: -- 基于过滤器的特征选择方法 -- 基于封装器的特征选择方法 . the strategy of this paper: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 禁忌搜索(Tabu search,TS) comparison: 分类器决策树、Nave Bayes、SVMs 4 实验与评估 criteria: (1) 正确率(accuracy): (2) 准确率(precision): (3) 召回率(recall): 4.1 实验数据 4.2 实验评估 4.3 特征选择 4.4 Blog数据集上的评估 5 结论 I comment: author proposes a classificate framework to identify the high quality post in web forum. Firstly, they present their criteria or pattern of high quality post from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feature perspective. With regard to contnet feature, author pay attention to Gain entropy of information, while author consider the time seriesof reply, time andthe length of reply post by means of wavelet transform and find the brust situation from liar mining. Then author utilize the hybrid algorithms, which integrat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abular search, to select the feature. Although I don'tcomprehensive the methods presented by this paper., I appreciate this article since this subject is suit for my trust research based on web community. 面向网络论坛的高质量主题发现.pdf
个人分类: CHI|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1-31 15:16
——谈“主编心语”主题和科学伦理 冯长根 “主编心语”栏目文章2011年写到年底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出来了:2012年“主编心语”怎么写? 说起来这个栏目并不是在人们经常选择的或年初或下半年之初这样的时刻开办的,我记得“主编心语”第一篇文章刊登于2007年《科技导报》第25卷第9期,当时是5月(因为其时《科技导报》已经从月刊改为半月刊了)。当年在与导师合写学术论文时,看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志在给作者的指南一类文件中,要求投稿的论文(当年只有皇家学会的会员才可以推荐或向该刊投稿),应该能够让博士生看得懂,图书馆中美国出的《科学》和英国出的《自然》也刊登能够为博士生所用的指导做学问的文章等。这样,我把“主编心语”系列文章的大题目取为“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而第一次刊出的文章题目是“一、开场白”和“二、选择导师”。这个系列一直写到2008年第26卷第19期,写了34篇。第20期开始又写第二个“主编心语”系列文章,这一次是针对着那些刚刚获得博士学位1年到5年(刚刚工作不久)的研究人员的,题目为“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写了52篇。两个系列文章都拿“成功”作为主题。在千万个年轻人在家庭和社会的鞭策下都在拥挤不堪的路上奔向一个又一个“明天”时,“成功”是十分醒目的,也是对于个人来说能够与“明天”联系的最好的目标。事实上,即使是怀着平常心天天坐板凳的研究者,每个人也都会有静静的期盼。谁又不希望自己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呢?成功是对生命的赞美。 报刊杂志上都在刊登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文章,独立而互不联系的多,所以这几年我就坚持连续地写,终于使这个无非是指南性的文字汇成了系统,也受到了科技界的关注和欢迎。我在全国各地参加学术活动时,不时会碰到一些人与我讲起这些系列文章。有的博士生导师自己看完后就给学生们去看了。《科技导报》的“读者之声”栏目中也经常刊登人们的阅读体会。作为这个刊物的主编,系列文章带来的另一件事,也是使人高兴的,即《科技导报》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均提高了,而且这样一来,订阅本刊的也多起来了。 在2010年结束的时候,当然也碰到新的一年“主编心语”怎么写的问题。大家知道,全球科技期刊有许许多多,《科学》和《自然》属于那些在学术上影响很大的刊物,研究人员都愿意向它们投稿。中国若在某一天成为科技强国,必然会有中国的学术期刊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而《科技导报》要向这个目标发展的话,就得吸引(至少是国内的)研究人员人人愿意投稿。这些作者们有一个新时代的特征,即他们必定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必须先成为博士生),然后是获得高一些的学术职称。如果《科技导报》能够对这些人帮上忙,那些他们就会与刊物交上朋友。这样一思考,感到系列文章应该针对哪些人讨论哪些事就清楚了,于是决定在计划一年36篇(其时《科技导报》已经从半月刊改为旬刊了)中,一半针对博士生的实践,一半针对博士生导师的实践。单期的文章其实是对第一个系列文章的复述,但把一些关键点总结出来且写得更为醒目了,取题目和副标题为: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8个你必碰到的场合。双期的文章取题目为: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这两个系列的题目除了突出“成功”这个主题,同时突出了产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事物,即“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这是两类我在上大学时想也不曾想过的新群体。自从有了学位制度,我们的科学技术研究已经变得与以往很不相同了。有学位制和无学位制时的师生关系也不一样了。这两个不同,其实都是指向了一个事实,即在不少机构,现在搞科学技术研究实际上已经成为老师(博导)带学生(博士生)的事。你可能在其中扮演着二者之一的角色,然而你极有可能没有把新时代新特性所需要的新步伐跨出去。“主编心语”栏目这些系列文章就是试图与大家(博导、博士生)一道,回答与此相关的或细碎或关键的问题。 2012年“主编心语”栏目的文章题目就这样想出来了。对象就是以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为主,内容将围绕科研而展开,主要是博士生们为获得学位而日常所进行的各种事务。至于说为什么“复述”,甚至之外还“杂谈”?“复述”是针对前四个系列而言,意思是大概跑不出已经写过的那些事,“杂谈”是指在我写四篇系列文章的四年七个月的时间里,《科技导报》其他栏目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同类文章,积累不少,其中不乏在四篇系列文章中可以引用的好观点、好事例,可以在往后的栏目文章中谈一谈,表示主编的关注和学习体会,更不用说有些是“主编心语”还没谈到的。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就应该结束了,但又感到意犹未尽。放下笔,又拿起笔,拿起笔,又放下笔,想了很久。又反复阅读已经写的内容,几个关键词,例如“博导”、“博士生”总是在脑子中盘旋,越来越有形象,越来越感到重大。终于,想到了这样一句话:30多年来,我们催生了两类人:博导和博士生,但是我们并没有花大气力来建立符合新时代的博导和博士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更广一些,以此为主流的新科学伦理,正是我们在反复呼唤的那个字里行间的东西。这几年的主编心语,其实就是在寻找这种关系:科学伦理,无论文章所谈多么细碎或多么关键。在今年的栏目文章中,我将继续这么谈。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2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27届水科学QQ论坛”会议纪要--2011年水科学QQ论坛总结及...
zuoqiting 2012-1-29 16:51
主题: 2011 年水科学 QQ 论坛总结及以后改进策略讨论 时间: 2011 年 12 月 30 日(周五)晚上 8 : 00-10 : 30 QQ 群 : 水科学(专家) (108544773) 、水科学 ( 研究生 1 )(109397366) 、 水科学(研究生 2 ) (81081839) 主持人: 左其亭(郑州大学教授) ; 金菊良(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2011 年 12 月 30 日星期五晚上 8:00-10:30 , “ 水科学(专家) ”QQ 群 (108544773) 、 “ 水科学 ( 研究生 1)”QQ 群 (109397366) 、 “ 水科学 ( 研究生 2)”QQ 群 (81081839) 联合组织了“第 27 届水科学 QQ 论坛”的讨论。 “ 水科学(专家) ”QQ 群主要由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管理行业中活跃在 “ 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 ” 方面的专家、学者、水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 水科学 ( 研究生 1)” 、 “ 水科学 ( 研究生 2)”QQ 群主要由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 “ 水科学 ” 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个别本科生组成。 本届论坛讨论的主题为 “ 2011 年水科学 QQ 论坛总结及以后改进策略讨论 ” ,具体内容包括: (1) 2011 年水科学 QQ 论坛总结 ; (2) 对下一年论坛的建议 ; (3) 水科学 QQ 论坛的改进策略讨论 。 会议讨论时间两个多小时,与会者积极发言,气氛热烈。下面对讨论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并进行适当小结。 免费下载会议纪要: 第27届水科学QQ论坛-会议纪要(2011-12-30)-2011年水科学QQ论坛总结及以后改进策略讨论.pdf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火鸡腿观察到的从众心理
热度 1 yzhang111 2012-1-27 03:38
周末和几个朋友带孩子一起去奥兰多迪斯尼的动物王国主题公园(Animal Kingdom)玩了一下。临近中午开始有点饿。一个朋友是迪斯尼的常客,告诉大家到迪斯尼不喝啤酒不吃火鸡腿算白来 。在他的鼓动下,大家纷纷下水买看似价格不菲的火鸡腿。谁知这火鸡腿一到手才知道为啥价格不菲,每个鸡腿至少2斤!一个人消灭一个鸡腿晚饭就可以免了 。说实话,这火鸡腿色香味还不错且符合东方人口味,就是需要下手一条一条撕下来才能吃到口里,吃相好不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吃火鸡腿时,有个老美跑过来一定要给我们照张照片,说他家什么人就做火鸡生意要他们看看这火鸡腿的吃法云云。估计因为烤火鸡腿的香味或未知原因,卖火鸡腿的小店门前排起了长队。有人边排队边念叨,这火鸡腿的味道怎么会这么好啊 ?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这个小店的免费“托儿”。我们吃鸡腿大概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小店儿买出至少上百条鸡腿。有意思的是等我们吃完、扔掉鸡腿、短暂休息后看到的是小店又变成门庭冷落了。这点儿经历让人感觉啥人种都逃不脱从众心理的魔掌,也明白了小店前这张小桌的重要作用 。 照片上传遇到问题,稍后再试。 吃完了还得玩一下喔 要潜水的话估计只有从众心理还是不够 。 如果我能跟他们生动地描述一下海水下的美景,估计会好些。
50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秧歌》 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byk0104 2012-1-19 21:10
《看秧歌》 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谭利华指挥北京交响乐团
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蓝花花 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byk0104 2012-1-19 20:13
蓝花花 选自鲍元恺《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谭利华指挥北京交响乐团
个人分类: 炎黄风情|3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复杂网络
yangfanman 2012-1-9 20:22
1.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0 个评论
主题:群体智慧
yangfanman 2012-1-9 20:21
1.
个人分类: 集群运动|1 次阅读|0 个评论
OUT OF AFRICA(19)象主题文化
papaya313575 2012-1-7 20:24
OUT OF AFRICA(19)象主题文化
艺术设计中,为表达某一理念,总少不了突出某种主题,而主题元素间,又总存在着彼此的呼应。 这个理念,我想无论平面设计(如书刊)还是立体设计(如建筑)都是少不了的。 太阳城值得称道的东西太多,这里简单列举他们的象主题文化——大象厅。 某一入口处,象列阵守候呢 阳台浮雕有象 墙上挂画有象 墙角支柱是象 象脚和象牙装饰 门扣也是象 象雕塑
个人分类: 游走的花|3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欢呼~
夜雪5 2012-1-7 14:46
看到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初稿出炉~心里很是欢喜~仿佛漫天飞花~~~ 很久没写博文了~之前有些过几篇发泄的,为了不影响看我博客的人的心情,所以我把那些文章的设为隐藏仅自己能见。 另外,我之前建立过一个controlNetworks的群,很抱歉各位群友,我这么久来都没有在里面发布信息~让大家失望了。因为最开始的冲动建立了一个群,后来发现自己做的工作主题并不是这个,所以后来少有学习到这方面的进一步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一直没舍得解散这个群。等我这篇文章最终定稿了,我再跟大家分享相关的知识。 嗯~论文还没定稿,得沉心改进~ 接下来的工作: 1、在word中检查一遍,然后写进latex中; 2、改进中间的一个步骤~; 3、再修改。
2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7年我的研究主题: 主题标引、医学词库
xupeiyang 2012-1-5 12:06
1987年我的研究主题: 主题标引、医学词库 发表的论文: MeSH副主题词组配范畴的扩充.pdf 第二次全国检索期刊评比表彰经验交流大会简介.pdf 第三届华东地区医学图书馆与情报系统协作网会议简讯.pdf 建立电子计算机常用医学词库研讨会简况.pdf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2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5年我的研究主题: 文献主题标引、文献工作标准化
xupeiyang 2012-1-5 08:55
1985年我的研究主题: 文献主题标引、 文献工作标准化 发表的论文: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工作中的三个问题.pdf 全国第二次文献主题标引技术研讨会简况.pdf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简况.pdf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4年我的研究主题: 文献组配标引
xupeiyang 2012-1-5 08:45
1984年我的研究主题: 文献组配标引 发表的论文: 使用无组配的副主题词提高MEDLINE的查全率 .pdf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3年我的研究主题: 文献组配标引、情报检索网络
xupeiyang 2012-1-5 08:36
1983年我的论文 文献标引、情报检索网络 发表的论文: 建立我国医学图书情报现代化检索网的探讨.pdf 医学文献主题标引中的方面组配问题.pdf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2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
jingyanwang 2012-1-4 22:18
Local-Learning-BasedFeatureSelectionforHigh-DimensionalDataAnalysis 基于局部学习的特征选择: Local-Learning-Based Feature Selecti 局部学习的特征选择: Local-Learning-Based Feature Sele SemisupervisedMultitaskLearning 半监督多任务学习: Semisupervised Multitask Learning Rigid and Articulated Point Registration with Expectation Conditional Maximization 条件期望最大化: Expectation Conditional Maximization
个人分类: topc|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0年我提出“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医学文献检索的发展方向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4 16:29
1980年我提出“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医学文献检索的发展方向(见附件论文1) 1978年我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外文检索室做文献检索工作,当时我对文献检索还很不熟悉,赵兴烈老师(他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的)具体带教指导我的学习和工作,刚开始工作时,他手把手地教我做医学文献分类工作(将文献题录做成卡片目录,按分类排列,送印刷厂出版《国外医学科技资料目录》。 1979年赵老师带我翻译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 MESH》。因为我是学医的,对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知识一点不懂,我就自学相关文献资料和图书,结合工作实践,进步挺快。 1980年我学习写了第一篇文章,就是下面这一篇。记得当时是我们的馆长吴子钧审阅了这篇文章,他还叫我去他的办公室,问我怎么做“分类主题一体化”呢?我真的说不上来呢。 一直到1996年,我们在研究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的时候,我大胆地提出了这个设想,并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见附件论文2)。这个设想,在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召开的“全国情报检索语言发展方向研讨会”上我做了介绍和交流,并特别请教了武汉大学情报学院的张琪玉老师,我问张老师“我们这样去做会不会有理论和实际问题”?张老师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不会有什么问题,应该大胆地去做。这样我就特别有信心了。 论文1 医学文献检索中的分类系统和主题系统 .pdf 论文2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系统_文献处理的原则与方法.pdf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3307 次阅读|4 个评论
瘸腿的艺术创作
pfdragon 2012-1-3 12:03
艺术创作听起来是一个很庞大的主题,艺术创作听起来也是一个很伟大的主题。艺术创作也是一个让人莫不着看不见的主题,似乎包含了很多东西似乎什么都不是。 小时候没赶上什么上幼儿园当小花朵的机会,父母没有时间照顾我只能将我反锁在家里埋在一堆看的懂看不懂的书里面,有些书甚至到我上了高中还在看。当时没有对故事创作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在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跟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人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后来在老爸没发现的时候我已经超越了他的看书速度,每次跟他打游击的看完了他所有的武侠小说,后来才知道那个小说的作者叫金庸。初中有个天才朋友很会写小说,每天看她的小说跟连载一样。看的我也忍不住手心痒痒,用作业本的背面写了很长一段被老爸缴获以为我抄什么不良文学呢。 背着热爱服装设计的梦想出发最终落在动画的盘子里,想想也不错,动画嘛,角色也是要穿衣服的,又可以玩服装又能讲故事。几十年的梦想算是一起实现了。 动画是一门技术,动画也是一门艺术,他的技术性在于动画需要掌握一门语言,就是如何让生命展现出来的语言,让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能活灵活现的语言。动画是一门艺术,它既具有剧作者对文学的需求又具有强烈的对生活感悟捕捉的需求。 这些好像都与瘸腿无关,说到这里肯定又有人觉得我为了污蔑中国艺术创作了。 瘸腿是从这里来的。 动画规律最难的一部分是做走路循环,就是把一个角色的走路画出来,人人都会走路,但是把走路完整的画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把一个走路的动作机械分解的画出来和把一个富有性格的人物在不同情绪下的走路描绘出来又是一个跨越性的不同。 我们在画室揣摩各种走路的循环为了让老师认为我们真的学会了怎么走路,印象深刻的是有同学一直在研究怎么瘸着腿走路。瘸着腿应该是拖着还是点着。为什么呢,因为揣摩一个健全的人很难找到他的特色,而只有不健全的瘸子才能看到鲜明个性的不同。 这一幕到现在都一直会映在眼帘,不断的提醒我。 艺术创作已经看不见一个斯文人和一个卑怯之人在步行的神态中有什么区别,也看不见一个小贩和商贾的职业特性在哪里,我们只能捕捉到的是一条瘸着的腿和正常的腿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西方导演们似乎每个自己都是最好的演员,随便一个回头一个手势就能看到一个角色,在他们回国之后,我们学院剩下的只是低头和寐上的敷衍。我们的学生看不到演员治好自己在画室里模拟瘸腿和中风了。 我想整个动画界应该现在也都在中风状态。中风被人夸被人捧的原因是他是某些人,而跟在后面的可怜学生,中风就真的是中风而已。
3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盘点2011]那些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学到的科学名词
zhao1198 2012-1-2 20:16
眼看2011年再有几天就要被人类给翻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来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可谓是真多,要说什么事情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的,我想也就是食品,而在E海回顾的过程中一直是处于气愤的状态,如果说在发完这篇盘点帖之后看不到E海出现在搜狐社区的话,那八成是E海盘点完这个食品 安全中出现的事件被气傻了也说不定,废话少说,上正菜~~ 黄曲霉素 2011年12月致癌牛奶事件 12 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 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25日凌晨1点,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E海在这里郑 重地对蒙牛说一句,只是一句道歉显然不能打消我们消费者的疑惑与恐惧,接下来我们希望看到你们实际行动以及我们的那些职能部门的一个表态。 也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如今蒙牛和其他食品厂家是如何对待我们消费者的,看完之后我相信大家可能都会认为自己是那“小白鼠”。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1年11月细菌门事件 2011年11月,“思念”、“三全”和“湾仔码头”等国内速冻食品知名品牌相继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后,使得速冻食品行业陷入“细菌门”。“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腹泻与肺炎,加热30分钟才可杀灭。 回锅油 2011年9月俏江南“回锅油”事件 特 么的,在知道这个事之前哥只知道我常吃的一道菜叫回锅肉,可谁曾想在今年也就是2011年9月让哥见识了它的兄弟“回锅油”,而发生这事的不是别人,就是 今年刚结婚大S与汪小菲所掌管的“俏江南”,在其下属的南京店卷入了地沟油风波。而据媒体报道对于这个事件相关负责人解释,川菜中经常需要先油炸加工,炸 过的油扔了可惜,所以给员工吃。对此,有市民质疑炸过的油既然员工能吃,又怎能保证烹调后不重新上桌。 “食用”香精 蒸功夫“香精包子”事件 2011年9月13日,有媒体报道朝阳区一些“蒸功夫”包子铺在制作包子时使用香精,媒体经暗访调查发现,数家打着“蒸功夫”招牌的包子店均在店外隐蔽之处制作包子馅料,除卫生条件差外,都“偷偷”使用各种香精。 “绿色”猪肉(假冒滴 “假绿色猪肉”事件 2011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经重庆工商局执法人员多方查探,在沃尔玛在渝的3家超市中发现此类待售的“绿色猪肉”。 亚硝酸盐 “血燕”事件 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劣质的白燕窝历经大约十天的熏蒸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热捧的鸟粪制成、含有亚硝酸钠的血燕产品。 浓缩骨汤、增稠剂、香精 味千“猪骨汤精”事件 2011年8月,味千被爆白汤的制作链条,味千白汤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由山东泰安一家食品企业生产;随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味千各门店用水稀释成白汤,出售给顾客。 地沟油 “地沟油”事件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 塑化剂 台湾“塑化剂”事件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化学元素——砷 “砷超标”事件 2011年4月12日,瑞典国家食品局称,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重金属砷、铅、镉,婴儿长期食用会导致智力受损 "食用"色素 “染色馒头”事件 2011年4月,《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 瘦肉精 “瘦肉精”事件 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OMP物质 2009年的特仑苏事件 2 月11日一份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出,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的内部公函,被匿名发到了很多记者的邮箱里,第二天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当天 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了,特仑苏添加剂OMP不合法。学者方舟子撰文称,OMP里的IGF-1能增加癌症发病率。2月12日,蒙牛向媒体公开北大医学部研究报 告,称OMP具有明显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此报告已公开部分并未列明试验方法。13日,卫生部等六部委组织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 讨,认为该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指出未经卫生部批准添加OMP,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2月14日,蒙牛集团举行了新闻发布 会,回应说,蒙牛把OMP原料作新资源食品原料对待,所以不存在申请。OMP与IGF-1不是同样的物质,不能致癌。 想想就觉得蒙牛很牛逼,国家质检总局都禁止其向特仑苏里添加OMP物质,可是他们高层却完全不重视,这也就给前面那个事件埋下了引线。 三聚氰胺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 这一年9月发生的乳业“三聚氰胺”危机,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根据卫生部的通报,当年全国共有29.4万名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重症患儿154人,死亡11人。也正是从那一年起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苏丹红 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 05 年2月18日,英国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下架食品达500多种,23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重点检控进口产品中的苏丹红一号,以防进入国内流 通渠道。肯德基所属百胜餐饮集团立即要求供应商对相关调料进行检测,并提供书面确认。25日,百胜供应商广东中山基快富食品公司发来书面回复确认其供应的 产品不含苏丹红; 3月4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并确认苏丹红来自广州田洋。百胜再次要求所有供应商继续排查“苏丹红一号”,并把重点转向国内原料。3月15日,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了微量苏丹红(1号)成份。 4 月6日,依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导,所有肯德基调料中的苏丹红一号均可追溯至广东田洋公司。该公司以工业原料违法假冒成食品增色剂,销售给河南驻马 店豫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经过安徽义门苔干有限公司公司包装,卖给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最后售给肯德基的供应商基快富公司,从而混合 肯德基的调料。由此可见,从田洋公司到肯德基,中间隔了四家企业。
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跨学科论坛(第四期)
limer 2011-12-30 17:49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跨学科论坛”(第四期) 主题:石窟艺术与数字化 时间: 2012 年 1 月 4 日(周三) 19:00 地点: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 吴健 研究员 敦煌研究院 主办单位: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武汉大学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考古系 主讲人简介: 吴健 ,研究员,男, 1963 年 6 月出生于甘肃省酒泉市,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现任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甘肃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摄影委员会理事。 多年从事敦煌石窟艺术摄影和敦煌石窟艺术图像拍摄与展示的研究,承担相关课题研究,参与敦煌壁画数字化等多个国内外敦煌学项目的管理。 出版《敦煌石窟艺术全集》( 28 卷)、《敦煌石窟艺术》( 22 卷)、《丝路胜迹 - 吴健摄影作品集》、《艺术的敦煌 - 吴健摄影作品集》、《中国大同雕塑全集 - 云冈石窟雕刻卷》(上下卷)等 20 余部专著和独立摄影著作。多幅作品和论文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敦煌研究》和《中国摄影》等专业杂志,多次荣获“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和全国文物摄影银奖等重要奖项。在日本、英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等地举办展览和发表演讲。 2004 年 10 月列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 东方之子”, 2009 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4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数据中抽取模型——记洪小文博士“21世纪计算”主题演讲
zhaozengshun 2011-12-29 21:34
从数据中抽取模型——记洪小文博士“21世纪计算”主题演讲 (2011-11-24 09:08:40) Extracting Models from Data 编者按 : 2011 年 10 月 26 日,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 13 届“ 21 世纪的计算”大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计算之本,创新之源”( Back to Basics–Fundamental Research Fuels Innovation ) 为主题,探讨计算科学基础研究在 21 世纪快速发展过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精彩的主题演讲,来自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大师们与中国学生及学者分享了计算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 洪小文博士 是国际知名的语音专家。他发表了 100 多篇论文,同时和他人一起编写了《口语进程》的书,这本书成为了语言学领域方面的参考书。洪小文博士在 2004 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时任副院长,负责互联网搜索和语言、自然语言、无线网络的研究。此外,他还建立了 STC (Search Technology Center Asia ,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 点击观看洪小文博士的精彩演讲视频: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研究院最近做的项目。我们既然要做科学,尤其今天跟这么多计算机科学家在一起,我也要看一下计算机对科学的贡献。这里先回到五六百年前,伽利略被很多人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他就是做了一个望远镜,那个时候不要说计算机,要做实验都很难。他能做的就是用眼睛看,球从比萨斜塔掉下去,还有他看星球运动,地球不一定是中心,还引来了很多的麻烦。他还是非常了不起,看一下就提出一些模型。到了牛顿的时代,工业技术就好一点了,不但可以观察,还可以搜集数据,搜集数据以后,就可以建模做研究。重力跟距离平方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的话,肯定要搜集一些数据,来证明模型。 我认为科学基本上就是先建模,然后做实验搜集数据验证模型。如果模型不够精确,改一次再来运行,最后模型正确了,就可以改变未来的一些现象。我今天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谈研究院最近做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幸运的时代,我们今天有无数多的传感器,可以提供我们关于世界上所有的传感器数据,中国现在大力推广的物联网,就是这样的概念。我们今天的计算机是非常强劲的,今天在实验室里面就可以做所有的实验,可以做很快速的分析,可以更了解我们自己和世界。同时,不但可以了解,还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这个世界。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将科学的模型用在现实的物理世界;第二,关于我们自己;第三,关于社会。上午的演讲介绍了 Kinect ,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用这个平台做更多的研究。大家知道, 3D 建模,如果能够把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理物体,精准的做成一个 3D 的模型,就可以将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串联起来。这有很多的应用,当然游戏是大家可以想到的直接的应用。但是在我们医疗、建筑等各方面的应用都需要 3D 建模。 这里面, Kinect 是一个 200 美元的机器,功能还是有限的,能够采到的样,你拿到的真正有深度的信息,事实上是非常粗糙的、坑坑洞洞的,所以必须要将洞补起来,做成完整的。在这样的机器上还有挑战。第一,现在有请我的同事龚敏敏上来给我们演示项目“ 基于 Kinect 的实物数字化 ”。 请看“基于实物的数字化”项目介绍视频: 龚敏敏:大家好,我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图形组的龚敏敏,我给大家扫描一下。我们正 式开始扫描物体,只需要扫描正面和反面,通过数据可以重建出一个完整的模型。现在我来扫描物体的背面,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福娃的正面和背面通过 Kinect 扫描到机器里了,但是之间需要表面重建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我们的游戏还会给虚拟的模型添加性格,这里随机选择的性格是机器人,可以通过录音频给虚拟的玩具添加跟你交互的能力,比如说在需要的时候就会说出来。大家可以看到,通过刚才的工作,福娃已经被扫描到电脑里面,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模型,所以你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教它做什么,它可以识别到你的动作,我若想跳起来、跟他捉迷藏把眼睛蒙起来,它都能识别出来了,也会躲一下。我的 Demo 就演示到这里,谢谢! 洪小文博士:我们刚刚演示的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机器,这么强的灯光,有可能会怯场。有一部分不见了,就是因为光太强了,因为看到的部分都是光,觉得透过去了。一般来讲,你们在家里,我相信很少有这么强的光。 第二部分, MindFinder 。我们朝这个目标在进行,我们今天做到,画什么就可以帮你找什么,希望做到你心里想什么,就可以帮你找到什么。今天的搜索要输入很多的东西,如果画一个东西就可以找到的话,就更方便了。如果需要自行车的话,将自行车画出来,就可以找到图案。这里面有很多的应用。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没上学之前,不认得字以前,就跟电脑打交道,画是很自然的。还有购物,今天要买特殊的衣服,或者特殊的裙子,可以画一下,就能直接找到跟你画的很接近的衣服。 我们要知道,做这样的事情有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给你一个图形,给你只鸭子,将大概的轮廓找出来,这是做了很久的工作;同时,互联网搜索图形这么多,不能太大,所以一定要很简明。做的话,将噪音的部分去掉,这样才可以跟画的东西做一个对比。我们今天存就存一个 XY ,还有角度,所以我们叫“θ”,每一个图只需要 240K ,就可以存下准确的信息。接着请我的同事王长虎做现场展示。 请看“ MindFinder ”项目介绍视频: 王长虎:大家好,非常荣幸能 够在这里向诸位展示这个系统,这是一个全新的基于草图的图像搜索引擎。大家可以看到 ,它允许用户自由地在面板上画线条,给用户返回相似形状的图片。我们再画一个,类似焰火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可以找到焰火,还可以找到花草树木等相似的图像。可以用于基于关键字的图像搜索,如果一个用户查找悉尼歌剧院的图片,可以写入关键字“悉尼歌剧院”进行查询。有的时候,仅仅基于关键字,搜索结果可能有一些庞杂,利用我们这个技术,可以直接在面板上画一些线条。比如说悉尼歌剧院的侧面图像,搜索结果就得到极大的改善。 再举个例子,伦敦眼。如果用户想查找正面的图片,很简单,直接画一个圆就可以了,搜索结果就是能够找出来。这种技术可以用在各种场合。我们开发一个新的应用程序——素描卡通,帮助孩子们通过画线条创造卡通形象。这里给大家看一个例子。首先可以画一个桌子,大一点,利用MindFinder技术进行查询,有很多的桌子,我可以选择一个,放在某个地方,这张图片完全是一个画,可以改变形状大小颜色等。我还想添加另外一个家具,先添加一个椅子,然后可以放到桌子的后面。然后想买一台电脑,放在桌子上.需要给房间加一个主人,很简单的一个小人,看看能找到什么?这个女孩子,然后放到椅子上,然后再买一辆自行车,最后给这间屋子加上一个太阳,而且是带笑脸的太阳,顺利完成。谢谢大家!事实上我们的系统还有其他的功能,今天就暂时介绍到这里,这就是我们的 MindFinder 技术,以及它的应用草图卡通,谢谢小文! 洪小文博士: MindFinder 技术正在做手机版,希望在未来给大家展示。接下来我们讨论“拨乱反正” 的问题。事实上,现实社会里,很多东西都是不正的,你看这个图形(见下图),不但不正,甚至上面还有噪音,经过改正,最后怎么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些正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看到一个建筑物,想将窗户的部分找出来,就可以拨乱反正。现在梯形的东西,是真正的窗户结构。如果说用仰角看帝国大厦,这是一样的,随便取一个正方形,拿到的一定不是真正窗户的结构,我可以利用刚刚的方法,将正的东西找出来,我也可以把它拨乱反正。现实中,这个问题非常多的,每天都有,大家每天照的很多的照片,上面都是有扭曲的,像Y这个图(见下图),你拿到的东西,经过一定的改正,就可以得到真正拨乱反正的东西。 图片拨乱反正 像我们的相机,照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真正的方格子,但出来的东西都是扭曲的,传统上要算很久,现在的技术已经发展进步了,可以很快就算出来了。更复杂的部分,建筑物有曲度,也可以将歪曲的地方找出来,进行拨乱反正。有了这样的东西以后,我们的天坛,这样的圆柱体的建筑物,就可以从圆柱体还原到原来正的平面,做这个建筑物建模的时候,就可以建出很准确的模型。假如说有一个六角形的建筑物的话,只要拍一个视频,就可以拿视频里面每一面进行分析,最后拨乱反正,就很容易做出建筑物的 3D 建模。 还有很多例子,在做文字识别,甚至说现在道路上有很多的智能汽车,要自动地读取道路的名字,或者车牌的号码,如果不拨乱反正之前,做的文字识别效果一定很差。如果能够拨乱反正以后,再送给文字识别,做出来的模型就是非常准确。 事实上,每一张照片里面都有需要拨乱反正的地方。刚才我们说实际的物体,现在到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个人,个人怎么样用数据帮助我们建模。 第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头部,这个门面是大家看得到的,但是怎么进行建模人的头和脸呢?继 Kinect 去年推出以后,除了大家刚刚看到的产品,我们又推出另外一个 Kinect Avatar ,能够有个性化交流的时候,能够将脸上所有的表情特征表达出来,就可以将头投射在卡通人身上,你干什么,这个卡通人物就会干什么。我们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做到这样,要克服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脸不会一直都是向着正前方看着,都有不同的动作,做好动作以后,就是要对脸上的细致表情进行描述,如果可以做到这个,就可以把脸上的表情投射在 Avatar 上面。我们做的 Kinect Avatar 也发布了,这还是卡通,怎样将真正的人头做出来,因为可以做一个眼睛变动的动作,但是做一个皱纹的变化动作非常难,有两种做法。脸上的肌肉和皱纹线条不见得那么明显,目的就是说能不能做到两种方法,我们做科学的人永远很贪心,这是给研究员的挑战。基本上是一个线性矩阵的算法,想法很简单。如果能够找到关键的部分,还有基本的部分,有了之后,假如说知道怎么变的话,就要做差分的时候,就很容易做了,这样就可以恢复出重要部分和基本部分的 3D 建模。第一,怎么找面部扫描?第二,脸上会贴点,点跟点之间对应关系是什么?最后不同的面部扫描,但是点的区域之间变化不见得是线性的,就算是线性的也是高维的,怎么表达对应的关系都解决了,最后就可以做成功了。 第一步,就是做动作数据采集,做完这个以后,我们就分析,哪些面部扫描是最基本的,相当于找最大的点,然后拿出来,就是基本的面部扫描,有了这个以后,把原来的人找回来,根据那个表情重做一次,重做一次就把上面的点跟点之间对应起来了。接着不同的面部扫描上面的点虽然一样,是一个区域,区域之间的关系也要找出来。最后根据这些信息,就算一个线性的论证,这就是我们做出来的一个结果。这是视频展现出来的,这个是没有贴皮的,真正贴上人皮的是中间这个(见下图),我们真正做出来的 3D 建模。 面部扫描结果 刚才也能够模拟出表情,可以看到皱纹和肌肉的 3D 人脸,现在还需要让人讲话。讲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还可以读唇语,讲话的时候,我们是用语音合成的做法来做,基本上的概念相当于录一段声音,从这个里面找出小的声音的元素,到了合成的时候,把最相近的找出来,最后有一个全面的模型,进行差分做出来,我们用一样的技术做嘴形、齿形的模拟。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做出来的效果。大家如果很仔细的看,真的是可以以假乱真。刚刚做了脸,也做了声音,我们都串起来。今年 3、4 月的时候,我们微软首席战略官也在清华做了一个报告,今天他不能来,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头和声音,让他跟大家打一个招呼(视频 33:30-34:00 )。 我们刚刚讲的语音合成,用的是过去演讲的录音带,大概 30 分钟到 1 小时的录影带,里面自动做成一个合成的系统,他没有亲自讲这个话。我们尝试做出中文的语音合成系统,他从来没有讲过中文,我们拿英文的录影带,因为中文跟英文里面的音标有很多相近的,所以用一样的技术,可以让他讲中文。我负责任的讲,他的中文不可能讲得这么好,至少我知道,除非说他不工作,专心每天学中文,即使那样,也是很具有挑战的。 大家现在了解我们的技术,他们以前听过仿真,仿真的极限就是真实,现在通过这个技术,不管是刚才的 3D 人头,还是语音识别,有一个新的词叫做比真实世界还要好,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同世界。 接下来,另外一个东西也是跟我们有关的。走路,刚才我们讲到人头,基本上就是在那边动一动,讲一讲,不用动,人每天要走很多的路,我先放一段视频给大家看一下。大家知道汽车导航,但是汽车导航在外面有 GPS ,到室内没有人导航了,要找一个建筑物的话,看地图自己找的话,可能最后都找不到,能够有一个室内的导航系统,能够从一个点带到另外一个点。比如今天有一个人到微软新的楼,要参加一个会议,他就可以说,往前走,如果走的方向偏了,或者超过了,哪里该转了,都会有一个室内的导航系统帮助他到达目的地。这样的东西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说到商场里,第一个讲的例子就是到学校来,找一个办公室或者会议室,或者在商场里,想到某一家店,商场有十层高,想知道到哪里买这样的东西,更不要说某一家店正在打折的好机会还可以介绍,就可以让导航找。这里不是在问路,这里是跟人家聊天,由于需要导航,连地图都不用看了,有时候看地图也看不懂,利用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就可以走到他要走的办公室。 当然做一个导航系统,一定要有地图,有地图还不够,必须要知道,现在到底走向哪里,走了多远。室内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就是没有 GPS ,我们怎么做。基本上,今天有的解决方案,就是 Wifi ,屋子里面有很多的 Wifi ,有一个理论上的衰减公式,根据距离,每一个 Wifi 之间信号的强弱。当然也可以做得更准,每一个点,不但可以量,真正收到信号增长和衰减的情况,可以做出一个建模,会更准确。这样的做法,必须需要建筑物装很多这样的东西,但是不可能会达到这样的。我们想的方法,是用你的手机,手机里面有一个惯性,现在的手机里面都会有加速器、陀螺仪、指南针,就能够帮助我们知道你走的方向。手机是可以有办法做到指导方向的。我今天讲的两个方面,就是走了几步,同时知道每一步走了多长,我就大概知道你走了多远距离,配合方向和地图,就可以导航。走了几步,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走路的时候,是提起来,再放下去,基本上像一个正弦波,都是周期性的,每个周期都是一步。如果想知道每一步走多长,要搜集资料,唯一做的就是跟距离串起来,我们就是找 23 个“走模”,就是走路走的特别好的人,搜集不同的数据。有了数据以后,我们就可以有建模,大家知道,不管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我有一个观点,非线性的函数都是可以用线性逼近,是都有一定的误差。我们用的模型是二维的线性函数逼近,之后就可以把参数找出来,有了模型以后,就可以预测未来了,未来搜集到一些数据,就可以判断出走多远,这是我们做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得到,大概在 1600CM 里面,大概有 100CM 的误差,大概是 6% 。算步伐配合地图,就可以做得很有用了。有的人高,步伐大,步伐小,怎么弄呢?这里通常的做法,就是可以搜集小量的数据,就可以有一个系数,假设是一个常数 K ,除非是一个很怪的人,很少有的步走的很小,或者走的很大,有这样的模型,就可以得出结果了。 最后,我们人是一个群体的动物,有什么可以从数据里面产生模型的?我们最近有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叫做 Urban Computing ,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大家往城市集中,城市提供很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节能减排的时代里,大家重新思考,认为都市集中不是坏事,都市集中对节能减排是好事,像美国一样住在郊区,要开车的话,还是烧更多的碳,城市化不但是必然的趋势,某个程度来说,是一个好的趋势。 Urban Computing :将城市划分出若干区域,分析出租车在其间的行驶状况,以了解北京交通拥堵的潜在问题 所谓的 Urban Computing ,今天有物联网的概念,能不能长时间搜集数据以后,用数据来了解社会的脉动,了解社会的现象,同时改变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生活。这里的想法,基本上跟所有的控制或者反馈很像,搜集数据之后,证明模型,甚至提出证明的方案,最后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个方面做的努力,第一,就是交通。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交通是很大的问题。计程车上面装有 GPS ,他们每天在路上,很了解交通状况,有很多的研究今天都是拿计程车来做,北京的计程车数量非常多了,在世界上也只是排第四。总而言之,大部分大城市,都有很多的计程车。在上面装 GPS ,需要导航,这样数据的取得是非常可行的。用计程车的数据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做法,大部分用这种方法做,就是在量每一段路多拥挤,这个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只是一个本地的现象。我们有兴趣的地方是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到底有多拥挤。对北京市的地图进行了分析,跟之前介绍的技术很类似,就是自动的将北京所有有可能的地点找出来,就可以搜集数据,计程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也可以想象成一个行车效率,就是说真正走了多少距离,除以两点的直线距离。意思就是说,如果是1就是最有效率了,如果大于1,肯定没有效率,会这样做,一定是因为交通拥挤。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画出这样的图形,可以在这样的坐标轴上画出这样的图形,这个坐标图形上的学术叫做 Skyline ,就是速度最慢,效率最低的点,这个就是有问题的地点,就是有问题的点跟点之间,区域跟区域之间的路程。 我们用这样的东西进行分析,我们今天有了 2009 年、 2010 年的数据,这是在四环边上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区域在这边, R1 和 R2 ,基本上连接一起, 2009 年的时候, R1 到 R2 ,塞车的情况很严重。同时发现,在 2009 年的时候,开了一条新路,而且也在四环口加了新的进出口。结果 2010 年完工以后,发现 R1 到 R2 的交通情况大大改善了。就知道这个原因了,原来为什么拥挤,就是因为很多人要进四环,不见得要去 R2 ,现在 R1 的人可以从新开的路口直接上了,特别是往东走的人,就不需要浪费时间了。所以,就证明了北京城市的规划在四环路上做非常好,我们有数据佐证,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另外一个例子,这里国贸,就是R1,国贸的商场,这里的地方,这是我们后海酒吧街,国贸很多的国外朋友很喜欢去。 2009 年的时候,从这里到这里,不管怎么走,都很拥挤,结果在 2010 年的时候,地铁 4 号线通车以后,国贸直接搭乘地铁到酒吧街了,地铁弄完以后,交通就变好很多。证明对地铁 4 号线的规划是正确的。 所以,北京的城市规划是非常好的,经过我们的数据验证。你设计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花了钱,不一定会得到你所要的效率,如果这样的规划,对将来做计划的时候,兴趣就会更大。第二,对于未来,我们在城市规划上、道路规划上,有什么样新方案,可以用现在的数据提出建议,在以前是不可能达到的。 “雷人”英语屡见不鲜 最后一个,就是跟我们人有关,就是语言为什么产生?语言的产生是想表示我们的知识和信息。但是语言今天变成我们得到信息,交换信息的一个障碍。同时,语言是与时倶变的,因为有大量的数据,我们今天可以很好的及时翻译,缩短人跟人之间沟通上的障碍。同时,并不只是翻译,也可以在语言的学习上,我们这里有很多的外国友人学中文,或者信息知识上的获取创造都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模式来提高,这里就是我们的证明(见上图)。我最近新学一个词叫“有木有”,这些词肯定是要不断地搜集数据,从里面得到建模的模式,才有可能获取。至少是今天,如果有任何同学可以找到一本平板印的字典,里面有“有木有”这个词的话,我出五百元悬赏。我相信一定是没有的。 那么,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了“英库“项目,在座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你们觉得很好用,希望你们继续用,你们有什么意见,也给予我们批评指教。去年这个时候,我代表研究院到香港领取一个奖,它是我们的用户投的,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还能够再接再励,推出更好的产品给大家。我们今天加上了口模,就是用 3D 建模,尤其是学英文,除了听以外,看看嘴唇跟牙齿之间怎么动,这个功能也被广泛应用。还做了很多的工作,就是搜索,大家知道,某大社区网页的英文搜索都是用我们 Bing 的,搜索英文的时候,不了解的话,马上就可以到英库上,将中文意思调过来,例句解释都可以拿到。如果要找到一个新词的话,我们的 Bing 马上会给予更多的信息。中国很多的网站,上面直接调用英库上的程序,不用离开他们的网页,就能够帮助你们,对于知识的获取起到最直接的作用。 好,最后我总结一下,科学,我们最近在讲大数据,实际上我们做的根源,所有的科学就是这样来的,观察实验,搜集数据,建模,改进,最后预测,来解释现象和了解现象,预测未来。我今天展示的一个模型,配合计算机科学的进展,可以应用在生活上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可以模拟我们自己,模拟万物。我觉得,将来能够做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在座的同学,等待你们去挖掘。希望五年十年以后,你们会告诉我你们的发现。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多的发明,谢谢大家!
3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杂志中国论文163篇 1988-2011年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2-22 08:16
因博友的要求,我将《科学》、《自然》、《细胞》(SNC)等期刊的论文统计结果做出来,大家可以参考。 文献统计分析内容包括:文献的国家、城市、年代、期刊、作者、主题分布;文献年代演进趋势图;文献分布世界地图。还可以看到文献的内容摘要。 详细数据见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eddcrh8y60kqIsI1hI0 Nature杂志中国论文163 篇.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3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主题]距离学习:Distance Learning
jingyanwang 2011-12-20 20:08
read Distance Learning for Similarity Estimation 相似度估计的距离学习: Distance Learning for Similarity Estim K-Nearest Neighbor Finding Using MaxNearestDist
个人分类: topc|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聚类:Clustering
jingyanwang 2011-12-20 19:57
LEGClust—A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Layered Entropic Subgraphs A Redundancy-Based Measure of Dissimilarity amo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Criteria
个人分类: topc|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jingyanwang 2011-12-17 22:17
read SemiBoost: Boosting forSemi-SupervisedLearning 半监督 Boost : SemiBoost 半监督提升 : SemiBoost 半监督提升 : SemiBoost read Semi-SupervisedLearning via Regularized Boosting Working on MultipleSemi-SupervisedAssumptions 正则提升 : Regularized Boosting 正则提升 : Regularized Boosting read SemisupervisedLearning for a Hybrid Generative/Discriminative Classifier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混合分类器的半监督学习 : Semisupervised Learningfor a Hybrid read Linear Neighborhood Propag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read Graph-BasedSemisupervisedLearning 先近邻再远亲: Sequential predictions Algorithm read Semi-SupervisedClassification via Local Spline Regression 局部样条回归 : Local Spline Regression 局部样条回归 : Local Spline Regression 像样条那样入党 : Local Spline Regression read The Sum-over-Paths Covariance Kernel: A Novel Covariance Measure between Nodes of a Directed Graph 统计物理应用于机器学习的完美典范 : Sum-over-PathsCovar 统计物理应用于机器学习的完美典范 : Sum-over-PathsCovariance Kernel read Semisupervised Multitask Learning 半监督多任务学习: Semisupervised Multitask Learn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of Hidden Markov Models via a Homotopy Method Semisupervisedlearning of classifiers: theory, algorith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On Classification with Incomplete Data Learning to Transform Time Series with a Few Examples The Effect of Model Misspecification onSemi-SupervisedClassification Nonsmooth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Semi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个人分类: topc|1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点云配准:Point Set Registration
jingyanwang 2011-12-17 21:55
Maximum-Likelihood Registration of Range Images with Missing Data read Point SetRegistration: Coherent Point Drift read Rigid and Articulated PointRegistrationwith Expectation Conditional Maximization read Penalizing Closest Point Sharing for Automatic Free Form ShapeRegistration read Nonlinear ShapeRegistrationwithout Correspondences read 3D Face Recognition Using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the Surface Interpenetration Measure read Decoupled Linear Estimation of Affine Geometric Deformations and Nonlinear Intensity Transformations of Images A Similarity Measure for Image and Volumetric Data Based on Hermann Weyl's Discrepancy
个人分类: topc|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研究领域主题分析
xupeiyang 2011-12-10 15:50
医科院信息所国内期刊论文主题分析 李阳 许培扬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20 ) 目的: 通过对 1978 年 ~2011 年医科院信息所研究人员发表并被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文献总库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 期刊 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旨在揭示医科院信息所研究人员发表期刊论文涉及的研究主题随时间演进情况。 方法: 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采用 MS Excel2003 自带的 VBA 程序及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 Ucinet 中的可视化工具 Netdraw ,从关键词角度开展论文主题分析。 结果: 1978 年 ~2011 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收录医科院信息所研究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 990 篇; 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医学图书馆学研究、医学信息分析与评价及卫生政策研究三个方面。 结论: 未来一段时间内医科院信息所将重点开展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网络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评价、卫生政策 研究 及卫生信息化四个方面的研究。 医科院信息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 期刊论文 ; 共词分析 ; 社会网络分析 ; 信息可视化 ; 文献计量学 A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y researchers in 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Li Yang 1 Xu Pei-yang * (Ini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20) Objective : This study aims at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about the history,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research topics in 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y analyzing all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y researchers in this institute since 1978, which is included by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 Methods: keywords were analyzed by co~word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 with VBA program nested in MS Excel 2003 and Netdraw which is a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ool. Results: A total of 990 journal articles were searched in CAJD; The major research themes are medical library research, med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or evaluation and health policy research.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institute in the future will be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med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health polic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health informatization. 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Articles; Co-word Analysi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Bibliometrics 作者简介:李阳( 1986~ ),男(汉),河南省焦作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分析与评价,已发表论文 2 篇。 E~mail:feng8100feng@163.com. 联系电话 : 15201507155. * 通讯作者:许培扬( 1953~ ),男(汉),浙江省诸暨市,大学本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分析与情报研究方法。 E~mail: xupeiyang@vip.163.com . 全文见 医科院信息所期刊论文计量分析终稿 2011 12 08.doc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八)——可视化——配色(1)
yngcan 2011-12-3 01:27
利用EXCEL做专利分析(八)——可视化——配色(1)
个人认为EXCEL中,配色问题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一个EXCEL中的高技技巧。哈哈。 专利的商务图表很让人崇拜,也是打动用户的关键一弹。 那么如何实现配色呢?网上有诸多技巧,我这里不一一列举,我仅仅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独家秘籍) http://colorschemedesigner.com/ 这是一个叫色彩主题设计的网站,专门帮助我们来解决不同主题的配色问题。 简要介绍一下功能,我也不是太清楚。 1.可以设置主色调和2分法,4分法等多种配色方案 2.可以精准选择颜色,而且有冷暖色调选择。 3.选择的颜色首先是可以直接预览的。 4.可以查看你选择的方案和色调搭配的整体效果如何,这里有亮光版和暗光版的选择。 5.当你确定好配色方案后,可以将配色方案导出,包括HTML,XML,TXT格式等 做一个简单示例: 以下呈现我选择的色彩搭配。 相关的色彩具体参数如下,可以用XML文件导出 !-- Color Palette by Color Scheme Designer -- palette !-- Generated by Color Scheme Designer Petr Stanicek 2002-2010 -- url http://colorschemedesigner.com/#5y200o8o8CkAv / url colorspace RGB; / colorspace colorset title =" Primary Color " id =" primary " color id =" primary-1 " b =" 64 " g =" 45 " r =" 183 " rgb =" B72D40 " nr =" 1 "/ color id =" primary-2 " b =" 70 " g =" 61 " r =" 127 " rgb =" 7F3D46 " nr =" 2 "/ color id =" primary-3 " b =" 23 " g =" 10 " r =" 104 " rgb =" 680A17 " nr =" 3 "/ color id =" primary-4 " b =" 122 " g =" 105 " r =" 225 " rgb =" E1697A " nr =" 4 "/ color id =" primary-5 " b =" 156 " g =" 145 " r =" 225 " rgb =" E1919C " nr =" 5 "/ / colorset colorset title =" Complementary Color " id =" complement " color id =" complement-1 " b =" 40 " g =" 163 " r =" 70 " rgb =" 46A328 " nr =" 1 "/ color id =" complement-2 " b =" 54 " g =" 113 " r =" 68 " rgb =" 447136 " nr =" 2 "/ color id =" complement-3 " b =" 9 " g =" 93 " r =" 29 " rgb =" 1D5D09 " nr =" 3 "/ color id =" complement-4 " b =" 101 " g =" 217 " r =" 129 " rgb =" 81D965 " nr =" 4 "/ color id =" complement-5 " b =" 140 " g =" 217 " r =" 158 " rgb =" 9ED98C " nr =" 5 "/ / colorset / palette
个人分类: 专利|7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Getting to Zero 朝零努力
xupeiyang 2011-11-30 08:33
12月1日 世界艾滋病日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Getting to Zero”“朝零努力” Zero New HIV Infections(零感染) Zero Discrimination(零歧视) Zero AIDS Related Deaths(零死亡)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利改变科研生活 --- 专利信息资源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始啦
ningbi 2011-11-19 10:13
有些课程真的挺好的,比如专利基础知识等,活动网站: http://www.thomsonscientific.com.cn/2011WOKonline/dii.htm 专利改变科研生活 -- 专利信息资源主题宣传月 在你的科研过程中,你是否漏掉了专利信息这类重要科研情报? 在你的科研过程中,你是否知道哪些科技成果可以申请专利? 对自己的创造发明,你是否知道该如何保护你的权益? 有了专利还不够,您是否能找到相关的企业并将您的点子转化成生产力? 面对专利这一巨大的技术知识宝藏,您知道应该怎样去分析和挖掘它的价值吗? 2011 年 11 月下旬,汤森路透 Web of Knowledge SM 在线大讲堂将开展 “ 专利改变生活 --- 专利信息资源主题宣传月 ” 活动,届时在普及专利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将介绍全球最权威的专利数据库,还将向您展示强大的专利分析工具如何深度挖掘技术情报,从而帮助您激发创新潜力,加速技术研发。 活动时间: 11 月下旬 - 12 月下旬 奖项设置 答题竞赛重要提示: 请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马上参与 DII 试用:本活动期间,汤森路透将开通 DII 试用帐号,具体试用帐号信息,将在以下讲座中公布,敬请关注并参与! 主题活动日程安排 讲座/活动名称 时间 主讲人 简介 专利基础知识与专利申请 11 月 22 日(周二) 19:00-20:00 彭 斌 您对专利有多了解?专利号都包含了哪些信息?专利文献与期刊论文有哪些不同之处?当我们在实验室里绞尽脑汁进行研究的时候,您是否想过借助专利信息来帮助您?如何从现有技术中寻求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您是否想过借助专利申请来保护您的发明创造并从中获益?来参加我们本周的培训吧! 利用 DII 寻找研发信息 11 月 24 日(周四) 19:00-20:00 彭 斌 DII 信息资源主题有奖答题竞赛 11 月 24 日 20:00—— 11 月 29 日 19:00 点击进入 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DWPI) 的价值及应用 11 月 30 日(周三) 19:00-20:00 张 帆 您是否知道大多数世界 500 强企业中的研发人员都在利用 DWPI 专利资源?您是否了解专利局的审查员们在借助 DWPI 进行专利实审?为什么 DWPI 是全球最权威的高附加值的专利数据库? DWPI 对于研究人员的帮助作用在哪里?请加入我们的培训,了解 DWPI 的价值和作用吧! 利用 Thomson Innovation 纵览全球研发动态 12 月 7 日(周三) 19:00-20:00 李慧美 Thomson Innovation 不仅仅是一个专利检索数据库,它是全球唯一整合多种信息资源的创新研发平台。利用它全面的内容您可以了解全球化的研发视野,确保研究的高起点;利用它强大的分析工具,您可以纵观全局并获取技术方案,解决具体研发难题。看看怎样利用这一工具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吧! 如何借助 DII 检索化学专利信息 12 月 13 日(周二) 19:00-20:00 彭 斌 化学领域的专利数量众多,价值巨大。在检索化学专利时,您通常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查询?除了利用化合物名称进行检索,您还可以绘制化学结构式来检索相关专利文献。如果您还不清楚如何使用这一功能,来参加我们的培训吧! 利用 Thomson Data Analyzer 挖掘技术情报 12 月 15 日(周四) 19:00-20:00 李慧美 专利分析需要专业的分析工具来帮忙。通过专业的专利和科技文献分析工具 Thomson Data Analyzer, 您可以清理数据、分析数据、对分析结果可视化并生成分析报告。 DII 信息资源主题有奖答题竞赛 12 月 15 日 20:00—— 12 月 20 日 19:00 点击进入 WOK 在线大讲堂微博群: q.weibo.com/569008 汤森路透官方网址: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n
个人分类: 文献情报|3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梦还能实现吗?
热度 2 benyang22 2011-11-16 10:52
时代杂志有一期的主题是《美国梦还能实现吗?》(Can you still move up in America?) 主要是说美国梦越来越难以实现了。 来美国二十多年,我自觉是已经实现美国梦了。我从心底里感谢美国,感谢美国给我的机会。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或多或少都实现了美国梦。其中我写过一个 例子 。 后来有读者评论:实现美国梦当然好,很浪漫。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有运气爬上社会的阶梯。一个国家的责任之一是保证那些在社会底层的人也能过上有尊严的日子。(感觉这个评论真的说到点子上)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4568 次阅读|5 个评论
公告
metanb 2011-11-6 02:14
为了纯化科学网的主题,本博决定今后科研教学以外的内容只保留较短的时间,然后即删除或隐去;此类内容或将同步转到我的新浪博客或新浪微博。
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怕什么?
热度 5 xupeiyang 2011-10-21 11:32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481 次阅读|8 个评论
招聘青年教师启事[转]
maczone 2011-10-8 10:15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招聘青年教师启事 因学科发展需要,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拟招聘印刷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多名,请有意者按要求投递简历,见附件。简历要求详实,能体现个人成长历史、学习经历、学术成就等,可以随简历添加附件证明材料。 应聘邮件主题请用以下格式: xxxx大学_xx专业_20xx届_姓名_应聘专业_方向 ,否则可能会被系统当作垃圾邮件处理。 注 :所有应聘者在投递简历时,请抄送邮件至haoxihai@tom.com。 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1.10.2 点击下载文件: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招聘青年教师启事
个人分类: 工作|3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说"清代笔记体小说"(老蠹说书之13)
lxh2009 2011-9-27 21:36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小说形式,所述故事短小精悍,主题多以民间传说、奇闻异事为主。 清代是笔记体小说的创作高峰时期,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作品。这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当属蒲松龄所著之《 聊斋志异 》,其不少篇目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如《 口技》、《促织》、《罗刹海市》、《崂山道士》 等,而拍成电影、电视剧的就更多了,包括 《画壁》、《画皮》、《连琐》、《婴宁》、《聂小倩》 等等,数不胜数。 除此之外,关于清代笔记体小说,老蠹还先后陆续读过一些诸如《 阅微草堂笔记 》( 作者纪昀,也就是传说中的“铁齿铜牙”纪晓岚 )、《 谐铎 》( 沈起凤 )、《 子不语 》( 袁枚 )和《 夜雨秋灯录 》( 宣鼎 )之类的作品。这些也都是清代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之作,所以历来很受读者喜爱,流传也很广泛。 本人自号“书海蠹鱼”,其实更多是取坐拥书城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之意,想要炫耀的是遨游书海的快乐,根本忘记了这种“ 衣鱼科衣鱼属的无翅昆虫”原本是图书天敌的属性,因此也 从来不曾有过啮噬、损毁人类知识典籍的企图。 近日重新翻阅《谐铎》,读到其卷二之《祭蠹文》,联想到自己的所谓雅号,不仅莞尔。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祭 蠹 文   万卷楼,表叔蒋观察藏书地也。宦游于闽,经午闭置。后告假归籍,曝其卷帙,半为蠹鱼损坏。因命童子拽捕,尽杀乃止。是夜,楼中万声齐哭,几于达旦。 主人患之。予适借榻松韵轩中,因作文以祭曰: ...... 祭毕,而楼中之响寂矣。
个人分类: 老蠹说书系列|5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书的主题
zhangjinami 2011-9-4 20:40
发现很多畅销的小说都是对人生一个主题的放大,生活中的,爱、恨、情、愁、责任、负担、忠诚、罪孽、忏悔、痛苦、欢乐、感动、死亡等等。 很多的学科 著作也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我们生活中,渗透着各种主题元素,但是有时候我们对这些生活的元素,视而不见或者不加重视,因为人性的很多弱点,比如说:欲望--对吃的欲望,财富追求的欲望、权利的欲望、美色的欲望、荣耀的追求,这一切的欲望使我们忽略了很多生活中的其它元素,我们需要阅读,因为阅读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生活中除了欲望的那些东西,甚至这些东西是人生更加珍贵的。 科学的发现也是如此,作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是在发现那些被常人忽视的东西,这些东西有时候太重要了。
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进宫!国基,中了
热度 1 chaohe 2011-8-22 21:15
看到网上谈论基金中与不中,也按耐不住,来倒灌水一次! 首次接触国基还是博士一年级的时候,记得那是和老板的年度工作谈话,询问实验进度以及来年的研究工作规划,也许老板看到俺埋头苦干,所以姑且放纵一次,让试水一下国基,从此也有了主动接触各种基金标书的动机。 刚开始撰写还是非常没有头绪的,先是接触了课题组老师中过的标书,细心品读,从中体会作为科研计划标书所应具备的一些要素,进而查阅文献、确立研究主题,像是贴“狗皮膏药”一样,一块一块拼凑一起,很自然的,第一年以失败告终,而且几乎全是差评,那是一个打击的厉害!那次提交之前,老板在邮件中说,不管中与不中,都是对我一次很好的锻炼,感谢老板的栽培!也算是第一次失败的安慰! 标书是一年接着一年,今年的尘埃刚刚落定,又得为来一年的申请而劳苦奔波!如此一来,我们的科研人员的科研何来? 庆幸的是,平稳的进入博士二年级的刻苦攻坚阶段,顺利的升级为课题组里的准大师兄,平静的科研生活未过多久,2011年的国基任务,又一次降临到肩上。当然,本人也是乐在其中的并感谢老板对自己的信任,下定决心,好好撰写一番。 这一次撰写,先是细细品读第一次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对国基的侧重也有了模模糊糊的认识。于是乎,确定主题、凝练存在的科学问题、在自己认知的水平上提出解决科学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改变了第一次贴膏药式的写法,从立项意义、依据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案,都是细细思考一字一字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离标书提交日期的还有将近二十几天才撰写完初稿,然后与老板来来回回交换大概3次,确定终稿并提交! 老板还是那个老板,邮件依然是那么几个字“不管中与不中,都是对我一次很好的锻炼”!不过,这一次提交心里却是踏实了很多。因为不管中与不中,这都将成为俺博士论文的一部分! 慢慢的等待,当知道消息的时候,忍不住尖叫了一声,自己倒是很淡定,却把身边的女朋友吓了一跳!表面的愉悦,却掩盖不了一年多来的奋斗、实验的积累、文献的阅读、活跃的学术思想,再加上一年多来陆陆续续参与的项目撰写,这都为短暂的收获做出铺垫! 中与不中,基金都在哪里,你不拿别人就去拿!
个人分类: 原创短文|61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讨论过后寒门子弟的命运能改变多少?
热度 1 Btree 2011-8-10 19:44
寒门子弟最近在科学网可以说是热闹了很久,昨天才举行在线访谈,而这几天博客头条有一半是关于这个主题。但细看头条这些博文,感叹完农村孩子一开始就输了后,则更多是以自己亲身经历跟寒门子弟说如何在社会生存,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等。 而关于这些的作用我在上一篇博文《 有多少寒门子弟能有春天? 》就说过: 其实我相信农村出身科学网的用户,都是通过知识已经改变命运或者在慢慢改变命运; 农村教育虽然出了很多人才,但还有众多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声音被埋没了。 科学网用户如果是寒门子弟出生的,大概都已经知道如何在这个社会跟别人竞争。而这些观点没办法跟农村家长和孩子说,激励他们不断奋斗;再说现在客观条件已经不一样,而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又能有多少农村孩子能受到这些激励而成功呢。 我觉得很多人更想看到的关于农村教育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去改变等。 下面再附上之前写的对其他文章的评论: 寒门子弟 你喊什么教育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教育公平都是一句空话; 你已经有免费义务教育,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就是你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你看看有多少寒门子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了; 你上不了好大学,你就去读一般大学,是金子总会发光,你读完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或者你上不了大学,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种田,你的个人价值也就实现了。 国家为什么得给你教育公平,你看看多少寒门子弟自己读完大学毕业后都不回去建设自己家乡? 自己都不去改变自己家乡教育,还想国家给你公平? 可是,为什么不能给农村教育投入多一些经费改善硬件条件? 为什么不能给上不了大学贫困生多一些支持? 为什么不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大家更加愿意回去工作? 其实广大的寒门子弟,并没有太多的奢求,不平等一直都是存在。但只希望农村教育经费能读一些投入,能提高农村教育者的待遇,能给贫困生多一些支持…… 但有多少既得利益者愿意放弃利益? 科学网关于寒门子弟的讨论估计也差不多结束了。 这讨论过后,寒门子弟的命运能改变多少?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36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议 个人博客向科学、商业价值的演变规律
热度 1 tengyi1960 2011-8-2 11:23
个人博客通常上线18个月后,会面临“死亡”的考验。 这是其内容普遍主要包含:生活阅历和体验,对工作、业余爱好,亲朋好友和感情等方面描述较多的缘故。 读者只想得到想要的信息,而不被其他主题所困扰。 因此,博主必然会经历“需要将原博文分割”和“聚集特定主题”的博文进化过程。 不管你愿不愿意,博文要对读者持续地产生科学、商业价值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 你可以考证生命较长的个人博客,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
个人分类: 思想盆|17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用审稿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论文
热度 1 xuebx 2011-7-31 21:23
很多作者的论文从撰写到发表一般经过几个简单的流程:idea--撰写--投稿--期刊录用/修改/退稿。作者一般可以左右的过程一般是前3阶段,等到论文投稿后通常是提心吊胆的等着审稿专家的判断。 当我们拿到审稿意见时,多数文章是要修改的。一些负责人的期刊的审稿人或多或少把自己隐匿在文章里的瑕疵点出来了,审稿人先是用简单的一小段总结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新意怎样,顺便谦虚的赞扬下文章的意义,然后直奔主题,修改还是退稿,然后在下面层次清晰的给出文章需要改进的1、2、3、4点。有的人可能会抱怨审稿人不留情面,有的人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那样做,有的人认为审稿人意见完全正确…… 因为审稿人都是同领域的一流学者,他们对该领域的横纵向学科都有很清晰的把握。所以要想文章能够被认可,先要学会用审稿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论文。对文章的不足,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修改,进行直言不讳的修改,要把自己文章的意义表达到一个极其科学准确的层面上,要对自己试验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要对一些材料的缺陷进行重新剖析,要在做一些补充试验丰富文章的数据,要把别人的工作在前言处表达完整,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异同准确的剖析。 用审稿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论文,一遍一遍认真的修改它,雕琢他,慢慢的会发现,文章真正的成为了自己成就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3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聚会时谈论爱情方面事情
热度 7 cutefay 2011-7-29 23:20
晚上我们几个曾经的管理咨询协会的老会长和元老一起聚会,饭桌上除了谈起各人的工作情况之外,另外一个主题就是爱情和婚姻。 我的下下届的会长,一位漂亮有才华的女子,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前几天刚刚结婚。上次见到她的时候还是单身,变化真快啊!她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开公司,一直做得不错,一个女子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真令我佩服。我也一直向往她那样的生活,但是我没有她那样的魄力,所以也只能在科研道路上混混了。 我们其中一位男士,谈起了他和他前女友分手的经历。由于两个人毕业之后分别去异地工作。女的刚去异地,看男的也不可能去那个城市工作,就很斩钉截铁地要跟男的分手。这让我感慨到,现在的女的真够理智的,反而男的更感性一些。这种情况倘若换成是我是那个女的,那我肯定舍不得分手,哪怕知道以后不会有结果的。 我们其中还有一位一直急着找女朋友的男士,听他谈起一些相亲经历,让我感慨到:现在的大龄男青年一个个都很着急找女朋友,会不停滴去相亲,着急到凑合着找个Ms. OK就行的地步;而大龄女青年,则一般不着急找男朋友,一定要等待Mr.Right的出现。
301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主题
jzc88 2011-7-23 23:43
拯救自己:缘起最近做什么都没有动力,没有目标。也许是真的一个人久了,做什么都疲惫了。可我实在不想这么继续下去了,这不是真实的我! 该是努力的时候了,整理思绪,挖掘潜力,作回自己。主题,奔头!在生活与工作前行之间,经历了、体会了、感悟了、明白了.........................我得开始寻找前进的方向,也算是我第一个五年人生规划的部分: 1、主题一:感情于我来讲是头等大事,但更多的是个谜,现在的领悟是付出了、努力了、不想刻意的追求,用时间来等侯吧。 2、主题二:入主科学网,创建自己博客生涯的伊始。以下是我的科学网博客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0580view=jzc88 3、主题三:整理祖辈们遗留给我的三代心血,用心费心去整理编撰成册。 我的爷爷:擅长于中医内科杂症和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治,脉法很准,颇有心得。 4、主题四:秀出金银花专场,表弟在家乡创建了300多亩地的金银花基地,希望自己能为表弟有所为。 表弟的金银花基地:莅临三青水秀的湖南邵阳隆回县高平镇茅坪村 渐渐成熟的金银花 金银花成品 清澈香甜的金银花茶 5、主题五:确定肿瘤的微环境学说、肿瘤与炎症的相关性;中医妇科的特色疗法为方向,整理收集近现代各专家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寻找有意于人类健康的技术和经验。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正的心智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热度 1 wangyl2117 2011-7-20 18:47
突然间想写点什么,想想主题,本想写写:如果真的可以得新来过?思考良久,觉得想的不成熟 所以,想到了自己的心智成长或成熟历程,觉得每一段成长都是付出代价的,往往是伴着心痛抑或是伴着感伤 人的成长,无论是思想,还是心智,真正的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一个简单、天真、幼稚的傻子,有些事有些人似乎在这段时间才真正的认知与熟识 妈妈的突然离世,让我想了许多 昨天,跟哥哥视频互相宽慰,互相痛哭,感悟着人生,感悟着周遭 哥哥说,妈妈的离世诊断是:脑梗,让我很吃惊 后悔不矣,妈妈的病在瞬间爆发,而且严重的不可收拾,那天竟是突发脑梗!!!!???? 人生没有等待,本来就不该等,可往往很想等有时间了,有条件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终是不能如愿 人生没有如果,如果就是虚假、是给自己忏悔的安慰,真的有如果也只是如果,是伤痛的如果 人生没有彩排,一切都是没有剧务的安排,一切都是自编自导的悲喜剧,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有些,相信命运,相信因果,相信报应,相信轮回 有些,认命,坦然接受上帝安排的一切,坦然面对上苍垂青于我的一切 开始,学着、想着、试着去放弃、去选择,在放弃中学会选择 开始,顺着自然、顺着规律、顺着自我、顺着走走、顺着想想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我放弃了许多人,许多事,又重新地选择了一些人、一些事 有些人与事,不该占有我有限的思域,不值的去拥有,所以,要彻底放弃 妈妈走的这段日子,想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这么用心地去思考 妈妈在时,觉得自已还象个孩子似的 妈妈的离世让我自责、自恨,心痛 虽然,一切都是无济于事的,我知道我要坚强,可偶尔的心痛都会让我良久不能自抑 作了母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当妈的不容易,妈妈对孩子的那份情怀 妈妈,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女付出了她的所有直到生命的终结 妈妈,这一生过得很辛苦,实在是太苦了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跟父母聚少离多,在外求学多年,跟父母真正生活的时间并不长 时常,觉得养儿养女的究竟是为何,除了传宗接代,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做点贡献外,还有什么 为了老了有人养,有人陪? 可,有太多的老人,儿女虽多,可晚年却在孤独与寂寞中度过 因,儿女们太忙了,没时间没精力去陪他们,那怕是打打电话 所以,我觉得一切都是藉口,作儿女的给自己编织了太多的理由,父母却从来未曾怪罪过 因为,他们知道儿女们不容易,压力大,工作忙,自已还有家有孩子 现在社会不知是怎么了,人人都在忙,年轻的年老的都在忙个不停,用生命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不知是否华丽的乐章,突然有一天,某位精英猝死,会影响一大批人,都会去思考自己要不要休息一下,可是又不敢停留太久 前几天,听师妹说,一位有名的科学家,每天都忙到很晚,现在身体有病,不敢吃肉,每天吃的也很少 我认识不少学者,其中好多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为了自己热爱的科学研究付出的太多太多 许多学者,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或是心理,当然,也有许多例外 这段时间觉得自己的心智成熟了些,是因为真正的痛了,真正的思考了 以前,自己总是简单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然而,身边的人和事并不简单 这个社会让人有太多的外壳,有太多的虚情假义,有太多的利益之交 无法去辨识一张面带微笑的面孔后面是如何的一张脸,是真笑还是狰狞的笑 这是一个随时会让人打冷颤的社会 人是最可怕的动物,有时还不如动物 突然间,觉得自己也比较可怕,可怕的是近两年内竟然没有好好思考过,太可怕了 所以,从现在起要常常思考一下 喜欢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交流,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可以学到些自己没有的东西 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对同样的问题想法与认知是不一样的 细数在此遇到的有:搞生态的、数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的、水文的、气象的、食品的、微生物的、会计的、环境污染的.......可以说是上天入地的都有,跟他们聊天会有不同的收获,每个人有不同的品质,对问题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 我喜欢结交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或者可以聊天有深度的人,喜欢有大智慧的人,尽管我没有,但我喜欢与这些人聊聊 非常感谢在澳洲相认的每位友人,尤其是这段时间,在我最痛苦最孤单的日子里,有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慢慢地坚强起来,慢慢地将痛苦埋在心底,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已知的或未知的磨练 谢谢你们,也许我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普通的一位过客,但他们却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熟客,在我人生这一短暂停靠站台上,是他们陪我一起度过,陪我一起笑一起痛,我会珍惜一辈子,值得用一生来守候,真的谢谢你们! 在失去妈妈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总会与友人聊聊心理话,是他们不厌其烦地听着我反反复复的唠叨 有时我真的无法坚强,时常,一个人痛哭不止 我真的做不到,不心痛,不流泪,做不到,永远也做不到 所以,想放弃一切,重新选择 但有时,还要虚伪着活着,虚伪地笑对 突然想起,Rene ,好象是印尼人,胖胖的 尽管我们语言不是很通,但他很风趣,初次见面感觉象是老熟人一样 昨天送样品给他,他告诉Duan,Reject it into the trash can,Duan也配合他去做了示意动作 我却吓了一跳 然后,我就对他说,Are you a Chinese? 他答,“李小胜” 我当时真的信了,可他一句中文也不懂 今天 去找他,我还是以中文开始,他依然很风趣 告诉我结果明天就能出来,可能要重新称样了,结果测定太低了,样品称少了 觉得要向他一样,乐观风趣些 人活着本来就很累了,何不轻松些呢? 又想妈妈了,总是觉得不是真的 今天下午与友人聊天时,还相互感叹生命的脆弱 是呀,生命真的很脆弱,在瞬间就会结束 人从出生哪天起,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就会注定了 我也不例外,我的人生或许就是如此,在错误地选择着,在错误中错误着,一步错步步错,在错误中浪费着时间、耗竭的生命 我觉得自己被自己的幼稚思想害的比较惨重,不能在错误后及时的总结与思考,才导致了错上加错 总是觉得自己灵魂深入有种罪恶的东西在作怪,让我痛恨却不能遏制,有些可怕 不知这种罪恶会伴随我多久,是否会伴我到生命终结 今天 午饭时聊到人格分裂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自己不曾察觉 我也一样,我曾深入地思考地自己,我很清楚自己 但还没有想好如何去定义自己现有的多个人格,哪个好哪个坏 但我允许它们的同时存在,接受它们的变化漠测,不同的人格如同变色龙一样,随环境而发生变化 这是,或许成为一个真的社会人的基本条件吧 有好多人不想做“变色龙”,所以会时常抱怨,时常逃避,做一个真正活在套子里的人 我能否做好一条“变色龙”? 但我会卸去浮华,尽量去除自己身上的浮燥,让自己更加有品质 我想我会努力去做到,会一直努力,加油! 小玲子! 单一的白!雪晨!GNG
4501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进展----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获奖
xupeiyang 2011-7-20 16:28
四年一度的国际营养界盛会——第十一届亚洲营养大会7月13日在新加坡开幕,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各国营养学专家就亚洲各国共同面对的营养与健康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分享了各国在改善居民营养方面的经验。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发展中的亚洲——营养健康的机遇与挑战。 全文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995934324.htm
个人分类: 营养科学|1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岁留痕
热度 19 张三火 2011-7-20 11:43
月岁留痕
近期,我们班级要办一个以“相识三十年”为主题的聚会,准备收集大家的一些老照片做成一个光盘。呵呵,找那些老照片的时候,也找回一些青春记忆,甜蜜回忆中感慨时光似水流逝,感叹月光如刀留痕啊! 3岁的时候 大三了 姐妹花 运动会 见习医生 毕业惜别 10年再聚首 20年相聚时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4163 次阅读|61 个评论
[转载]做好自己文章的审稿人
tyutchjf 2011-7-19 17:01
每一篇我们投给编辑部的文章,期刊的编辑都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作者自己推荐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审理这篇文章。审稿人拿到待审的稿件后,会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认真的分析这篇文章,最后给出自己的判断,认同或者反对。很多人很惧怕审稿专家,怕审稿专家不能看透自己自己文章的惊人意义,怕审稿专家把自己的科研价值歪曲了,怕审稿专家把自己文章的硬伤指出来,怕审稿专家把文章给枪毙了。。。 当我们拿到审稿意见时,多数文章是要修改的,很多作者会惊奇的发现,审稿人真的或多或少的把自己隐匿在文章里的瑕疵点出来了,审稿人先是用简单的一小段总结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新意怎样,顺便谦虚的赞扬下文章的意义,然后直奔主题,修改还是退稿,然后在下面层次清晰的给出文章需要改进的1、2、3、4点。有的人可能会抱怨审稿人不留情面,有的人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那样做,有的人认为审稿人意见完全正确,将被退的稿子改投IF=零点几的小刊物上,有的人按照审稿人的意见重新设计试验,重新补数据、重新写文章。。。 但是大家有没有换位的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文章放在审稿人的笔管下痛批,为什么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详详细细的改文章,投出去的文章为什么修改意见密密麻麻,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作者写完文章后对自己文章的审视程度不够深,对自己文章的评价态度多数停留在感性认知上,没有站在审稿人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文章。事实上,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作为自己文章的第一审稿人,用自己就是审稿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文章。 很多人对自己的文章报喜不报忧,把坏的性能隐藏的很深很深,把自己文章的意义写的很神秘,自己读起来很兴奋。用非常高深的理论模型证明自己的推理,把简单的理论复杂化,将可以轻描淡写的的图表画的极其神秘,以此来迷惑审稿人,因为审稿人不可能对每篇文章的一切内容全部掌握,对自己拿不准的东西一般不会轻易否定,这样作者就得以蒙混过关,小修发表。这样做是对自己文章的极其不负责,对自己不负责,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自己是文章的审稿人,拿到别人的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映是什么,当然是直奔主题,将硬伤全部揭穿,枪毙文章。那我们就应该想一想了,自己认为有问题的文章能投出去吗?投出去了能中吗?多数是会被拒掉的,因为审稿人都是同领域的一流学者,他们对该领域的横纵向学科都有很清晰的把握。所以要想文章能够被认可,先要当好自己文章的审稿人。 用审稿人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文章,试验结果的某些性能好,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文章里要以科学的态度表达出自己的不足,因为自己是文章的审稿人。写出文章的不足,认清文章的软肋并不代表否认了自己的价值,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是值得推敲的,都应该有进一步继续研究的必要性的。如果自己用审稿专家的观点审视出了文章的不足,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修改,进行直言不讳的修改,要把自己文章的意义表达到一个极其科学准确的层面上,要对自己试验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要对一些材料的缺陷进行重新剖析,要在做一些补充试验丰富文章的数据,要把别人的工作在前言处表达完整,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异同准确的剖析。要知道自己的创新点,文章的优势,更要点出文章的不足,在讨论处对这些不足进行详细论证,指出不足的原因,更要点出改进的科学方法,课题今后的研究难点、研究重点、发展趋势。。。 作为自己文章的审稿人严格审查自己的文章,一遍一遍认真的修改它,雕琢他,无形中会发现自己在进步,再用审视的观点做科研,自己的境界再慢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审视中得到极大的锻炼。。。慢慢的会发现,文章真正的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骄傲。。。 以审稿人的态度审视并修改后的文章投出去,命中的几率当然会大大提高了,因为审稿人要提的意见已经全部在文章里回答了,审稿意见应该是GOOD PAPER,GOOG IDEA。。。,即便文章退稿了,这只能说明我们现在的能力还需要提升,还需要锻炼,但在今后的提升过程中,审视的眼光会帮助我们飞快的进步。。。 做好自己文章的审稿人,即提高了文章水平,也审视了自己,磨练了品质。
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考查更能让学生学到东西
热度 1 tarimriver 2011-7-15 09:50
这学期继续上自然资源学原理课程,用的是蔡运龙教授的教材。本来想闭卷考试,但学生是大三的,他们多数已经开始准备复习考研,不愿死记硬背一些他们认为与考研关系不大的知识,要求开卷。由于是提高课不是核心课,可以采用论文考查的形式,所以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同时,我要他们写论文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复制粘贴的形式。距离期末考试还有4周的时候,我抽一次课(2个小时)时间专门给他们讲了论文报告的结构、写作方面的知识。接下来的一周将论文题目发给大家,这次论文考查不是大家共用一个题目,而是每人一个题目,主题涉及资源现状评价、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投入产出、库滋涅茨环境曲线、文化资源开发等46个题目,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但是由于是讲完了授课内容才把题目展示出来,时间不够用,学生建议按照学号分题目,这个任务交给班长去做。我专门强调,如果不把草稿发给我看,论文一定不及格,发给我就是要考查他们是不是认真搜集资料,自己撰写论文。 给学生2周的时间准备,多数同学积极性还是蛮高的,问我要资料,让我帮助找资料的都有。大家准备了一周时间就开始发初稿给我,我指出了文献引用格式问题,文章结构问题,主要还是缺少数据资料支撑,而是空手道。也有几个别同学掐头去尾把别人的文章拿过来企图蒙混过关,我就把原文发过去提醒。一周当中,每天都有20篇初稿发过来,有的同学修改4、5遍,修改3遍的是多数。有两三个同学受不了,email说老师饶了我吧,我还有一门什么课没有过,要复习任务很重,有的学生说了一番好话,最后说这遍可以通过了吧? 总体看,这种考试形式比闭卷考试能让学生更能学到知识,至少知道了论文结构、文献引用,和到哪里查找资料。但老师的工作量却增加了不少,事后对此进行了调查,学生普遍给予积极评价。
3274 次阅读|2 个评论
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六期第二模块报道之一——科学与创新的互动
热度 1 hkhyper 2011-7-14 16:43
胡坤 http://www.mscas.ac.cn/news/channel/intro4111.shtml 2011年6月21日,中科院联想学院实训班第六期第二模块在重庆举行。本模块的培训主题是从科学研究到创新,如何从科学研究的发现或发明中产生更多可以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是实现技术转移,保障可持续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 课程一——从科学到创新 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教授担任了本模块第一次课程的培训讲师。柳卸林教授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科学?”和“什么是创新?”的基本问题,让学员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分类,政府制定科学政策的背后理论思想。科学政策最初的指导思想是从科学到创新的线性观——BUSH模型,认为支持基础研究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创新,就可以获得不竭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提出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线性创新链条。这种线性模式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在过去30年里,大家一直认为基础研究是产业创新的源泉,大大促进了国家对科学领域的支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逐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对BUSH模型提出了挑战。罗森堡(Rosenberg)提出科学和技术的边界正在模糊,很多科学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但也有很多科学难以导致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会刺激产生许多新的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中,巴斯德象限代表了由解决应用问题而产生的基础研究。这类研究衍生出新的科学政策导向,即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对产业创新的贡献,对用户驱动型基础研究,从政策、项目组织和社会评价上予以重视,加强科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柳卸林教授随后介绍了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动机,基础研究是企业长期发展和战略竞争的需要,是企业积累知识和奠定能力的需要。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但今天的重大创新还来自于被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是重新定位企业用户关系的创新, 是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工艺和营销创新的等的集成。创新可以由市场拉动产生,可以由技术推动产生, 也可以从两者的互动中产生。企业在不同层次的创新对社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会几乎影响到经济的各个部门,从而导致经济周期出现。 柳卸林教授引用多个案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吸取的经验。中科院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将发表的大量学术论文转变为产业界可以应用的技术?采取何种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如何密切与产业界结合?柳卸林在对这些重要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中,阐述了从科学到创新各环节的关键问题。联想学院实训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宗旨,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加强研究所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中科院重视加强由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柳卸林教授的课程让学员们了解了国家制定科学政策背后的思想依据和创新产生的机制与影响,为学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并分享了许多具有参考意义的宝贵经验,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欢迎。 课程二——TRIZ技术创新原理 本模块第二课程邀请的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教授讲授TRIZ技术创新原理。檀润华教授还是创新设计研究所所长、IFIP(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WG5.4 (计算机辅助创新组织)副主席(亚洲)、中国机械工程学会TRIZ研究会理事长、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河北省CAD研究会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编委。数十年来致力于TRIZ创新理论的研究,被誉为中国“TRIZ第一人”。 TRIZ(萃智)来自于前苏联,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大量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檀润华教授的授课从说明创新的规律性开始,正是由于创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类才能通过一定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这种规律,从而更有效率的产生创新,TRIZ正是这样一种指导创新的世界级方法。 檀润华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TRIZ理论的专家之一,对TRIZ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是科技部创新方法专家咨询团成员之一,为多家大型企业培训创新科技工程人员取得显著成效。檀润华教授在课堂上为学员们详细讲授了TRIZ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主要理论体系和系统方法等,TRIZ中的发明原理是由专门研究人员对不同领域的已有创新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指导各领域的创新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常用的发明原理有40条,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中,很多都用TRIZ方法来管理创新流程,据统计,通过采用TRIZ方法,能使新产品开发过程缩短50%;提升60%~70%的新产品开发效率;增加80%~100%的专利数量并提高专利的质量。 创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历来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引进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与工具,远比引进资金、设备和人才更为重要。虽然创新可以产生在各个环节和多个方面,但只有遵循创新的规律,采取科学指导创新的方法,才能突破创新效率的瓶颈,提高创新的效率!檀润华教授的授课向学员们介绍了TRIZ这种被实践证明的高效的指导创新方法,学员们均表示收益匪浅,意犹未尽,此次的授课只是开启了一扇门,之后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TRIZ这种创新方法,并用它指导科研创新,提高创新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23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示《情报学报》2000-2010发文主题
热度 3 rbwxy197301 2011-7-14 13:04
在学习ucinet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可以将期刊论文关键词快速转换为网络图的功能。传统的共词网络是把所有涉及的词两两共现数据形成一个矩阵后处理得到的共词网络图,其难度在于数据两两共现数据的获得。下面的图之所以称之为不完全共词网络,是由于它是将每篇文章的第一个关键词确定为网络中的自我点,其关系指向这篇文章的其它关键词,不考虑同一篇文章中其它关键词的顺序。具体过程可参见附件(《情报杂志》已录用)。这种不完全共词网络虽然无法全面揭示所有词两两共现的全部信息,但从中可以看出文章之间的一定联系。以下是以《情报学报》2000-2010年发文关键词数据逐年绘制的图形,与大家分享。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情报学报》发文主题的一些基本信息和发文主题的变化情况。关于这种图的不足,欢迎大家指正。 图1 《情报学报》2000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图 图2 《情报学报》2001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图 图3 《情报学报》2002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图 图4 《情报学报》2003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图 图5 《情报学报》2004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图 图6 《情报学报》2005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图7 《情报学报》2006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图8 《情报学报》2007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图9 《情报学报》2008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图10 《情报学报》2009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图11 《情报学报》2010年发文主题不完全共词网络 201105127-1985591络的学术期刊知识图谱构建(修改版2)56.doc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5639 次阅读|3 个评论
乱弹 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与经济发展
tianchuanhao 2011-7-7 09:45
很多有意思的主题,我还是先从土地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关系切入。按照本文的逻辑,中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只有土地国有制,原因在于家天下,皇权不受制约,土地的没收、征税不需经过被征税者的同意,从现代私有制的角度来看,有道理。但是这意味着在现代国家出现之前,没有地方存在土地私有制。所有的产权都不能保障自己不受国王或者领主或者共同体的侵犯,而产权的形成并不在契约的基础之上。然而,土地国有制是一种观念和意识形态。 “ 有组织而无制度 ” ,因为地籍测量没有完成。土地国有制的实现是通过征税达到的 。 按照本文的逻辑,税地当然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税人实现了间接的税地,因此也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实现,税商实现了间接的税人,从而间接的实现了税地,因此也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因此税收制度与国有土地所有权紧密联系。我非常同意,要理解中国历史上和现在的土地制度,一定要从财政制度找原因 ,但是这样的分析还是可以商榷的。 我更有兴趣的是,从国家财政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土地制度安排;这样的土地制度安排导致了什么样的税收变化,对人口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第一:为什么从 “ 井田制 ” 类型的社区公有制演化为私有制(在本文里被称为国有制,因为税收)?传统的解释是人口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文认为正好是农业劳动力减少(因为战争)导致了公田上的劳役不能维持,从而转化为私有制。新观点,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 “ 什一使自赋 ” 并不能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此外,没有证据表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诗经 . 甫田》 p57 作为证据是不够的。 第二,均田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一直有耕者有其田的均田思想?为什么有的均田制成功的延续,而有的失败了?本文的观点是均田制是国家征税的需要,均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控制农业人口,从而达到税人而间接税地的目的。均田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若土地主要由地方豪强掌握,而中央并没有能力搞定豪强,均田制就不能成功。而均田制不能长期延续的关键就在于人口的增长快于国家控制耕地面积的增长,一旦人口密集到一定程度,均田制就无田可均,从而不能延续。 第三,是否存在地权配置集中的趋势?如果存在,原因是什么?按照赵冈先生的研究,至少明清时期的鱼鳞图册表明,这种地权逐渐集中的假说是找不到证据支持的。那么历史上的地权变化趋势到底如何?由于没有数据的支持,目前无法定论。程文承认了地权集中的前提,然后来解释为什么存在地权集中。他的主要逻辑和秦晖 一致,在于地主和权贵拥有免税的特权,土地税收的累退性质导致了地权集中 ,当然,还有 “ 权力剥夺权利 ” 的集中,比如 “ 赐田 ” 。 我的猜想:很显然,税收制度是累退性质的,因此一定会出现土地从小土地所有者朝大土地所有者转移,但是这种转移并非使用权的转移,土地经营非常可能还是以家庭经营为主,除非土地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人口的转移,比如宋,此时豪强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劳动力(类似于农奴)来组织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但这种生产方式并不具有更高的效率。伴随着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是国家税收基础的流失,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增强。贫困农户难以通过土地买卖获取土地,而更多的是卖身为奴或者租赁土地。在农业人口密度较高的时期,简而言之,人多地少,此时土地租赁或者卖身为奴能够获取的收益是以人口简单再生产为底线,是否能够达到扩大人口再生产的可能则要看土地税赋(根据供需弹性在地主和佃户间分摊)和劳动力市场中的供需状况。无可置疑的是,佃农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在朝代末期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娶不到老婆,还有可能连温饱都维持不了,此时造反就是一个不坏的选择。简而言之,在累退税的制度安排下,不论是土地市场还是权力侵犯权利,都会导致土地从小土地所有者向大土地所有者和权贵转移,虽然由于分家析产等原因不一定能够观察到地权集中的趋势,但是贫困农户和小土地所有者在这种制度下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是肯定的。 第四,土地租金和土地税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按照赵冈先生的判断,中国历史上的土地租赁的分成比例一直维持在 50% 左右,这是一个谜。程文也有类似的判断。我一直觉得这个判断有问题。其实分成率从 80-30% 都存在, 50% 只是一个比较多出现在文献中的一个数字。张五常的分析则表明,地主和佃农负担不同的投入,会导致不同的分成率。虽然他的分析局限在台湾土改,但是从逻辑上推理是可靠的。仍然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 50% 的分成率比较常见于文献?而不是 40% 或 60% 更为常见 ? 换句话说,如果分成率是市场竞争而产生的结果,为何 50% 的价格会成为市场均衡的一个最常见的解?是偶然的概率事件?还是有其必然的规律?最理想的答案是 50% 的这个判断本身不成立。 转过头来看地租和税收,如果国家直接税地,而且不存在特权免税,那么税收增加意味着在地主与佃农之间分摊,税收越高,土地租金也越高。由于租金有一个上限,因此税率也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流民四起,政权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存在特权免税,必然会导致地权集中和人口流失,税基减少,从而税率增加,进一步导致地权集中和人口流失,这个正反馈过程只会加剧政权的崩溃。 第五,农业剩余、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好有趣的主题,已经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从程文和其他一些文献资料,基本可以肯定,中国农业剩余是非常高的 ,而不是因为农业剩余不足从而导致积累不足,因此没有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种积累没有转化为工商业发展的资本,以及这种积累为何没有持续下去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多种假说,比如中国重农轻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比如技术发展的模式从经验积累型转向科学实验,而中国没有这个传统。而程文和赵冈都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的城市化是虚假的城市化,主要聚集的是军队、官僚集团及其家属,而这些人都是靠国家财政养活,农业的剩余通过国家的财政制度以及官僚集团的搜刮(头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无底洞)用于供养这些人口,以及附着于这个集团而出现的非农业人口。这种城市化是没有经济基础支撑的伪城市化,国家意志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波动很大,在剩余足够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也可能很高。但是,由于农业产出的增长(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可耕地资源的增长)赶不上农业人口的增长,因此农业剩余的比例会下降(马尔萨斯陷阱?或者尹懋可的低水平陷阱?),供养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也会下降,此时逆城市化就发生了。赵冈先生的研究表明,宋以后的余粮率确实下降了,这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明清时期城市化率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样的解释,比程文的动机说要好的多 —— 无论何种动机,最后还是要受到约束条件的限制,而这里的约束条件就是余粮率。 这一点大可商榷。文中的逻辑是,所有权从属于主权 P85. ,税收是主权实现的方式,因此土地税收等于土地所有权的实现。这个逻辑还是蛮跳跃的。 这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制度演变。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制度的绩效。 当然,秦晖并不认同土地集中是中国历史地权变化趋势的判断,而是说,假如存在地权集中,这种集中也更多的是因为……,而不是因为市场机制导致的。 此外,税人的制度安排本身也具有累退性质。见前文分析。 个人感觉赐田不是所有权的赏赐,而是土地税收的赏赐。如果是土地所有权的赏赐,那么原土地所有者从哪里得到补偿?税收的赏赐似乎可行。当然,如果国家控制了大量的土地,此时所有权的赏赐也是可能的。 虽然农业税率很低,比如什一税或者三十税一,但这只是国家收的少,实际的税收率非常高,甚至可以高达 50% ,以至于税率高于地租率(当然,必然有免税的土地),以至于会出现农户纷纷投靠有免税资格的人,或者干脆放弃土地,去租赁那些不用纳税的土地。如果此时没有免税的土地,税率不可能高于地租率,当税率与地租率相等的时候,地主也没人当了,造反是最好的选择。 赵冈先生对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化发展有专论,很明显的一个现象,中国历史上一度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宋朝达到了顶峰( 20% 多?),然后才开始下降。
2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日科网主题
热度 2 montec007 2011-7-2 19:15
吕喆先生的“ 围观生源争夺大战 ”,刘全慧先生的“ 写给即将进入大学的寒门子弟 ”,合起来,正是今日中国教育(广义)之现状: 学前教育:管生不管养; 小中大学、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 博士之后:重引进,轻培养。 归根结蒂,还是农民思想,只管生,不管养。不管能不能养好,总以“儿子”之数目为虚荣的本钱。
个人分类: 三生有幸|24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唤醒个人内在沉睡的英雄_邮件
entropy 2011-7-1 11:36
唤醒个人内在沉睡的英雄 ——摘自《内在英雄》 Carol S.Pearson /著 英雄勇于冒险,与恐龙敌对,并寻得真实自我这颗珍宝。虽然探寻的旅程总是孤寂的,但到达目的地时,则会得到与自己、有情众生以及地球合而为一的回馈。每次在生命中面对死亡的时刻,就是与恐龙敌对,而每次我们选择走出绝境,并朝向深处探问“我是谁?”的时刻,我们便击溃了恐龙。我们为自己和文化再造更新的生命。我们改变了世界。经历旅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求,如果我们不冒险走这趟旅程,而只是遵循规范的社会角色,则必然会变得麻木不仁,并经验到疏离、虚无和内心空寂的感觉。没有勇气屠龙的人会内化这股驱力,转而宰杀自己。他们会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因而向肥胖、自私或其他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宣战。有的人因而生病,必须挣扎着使身体复原。胆怯回避挑战的人们,生活了然无趣,因此在文化中也比较没有生机。 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这种疏离和绝望的经验。反英雄取代英雄成为文学中要角的原因,是因为代表文化中生命旅程观点的英雄神话,已不见容于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想到的英雄形象,只是英雄原型之一的斗士而已。典型的斗士会经历一段漫长孤寂的旅程,以斩杀恐龙或其他方式打败敌人,解救受困的少女。 性别与英雄气慨的重新定义 在我们的文化中,斗士的英雄形象一直都只保留给男人——而且通常是白种男人。女人在这场戏中的角色是等待救援的受困少女,或被处火刑的女巫,不然就是那个拥有半壁江山的公主,作为奖赏送给英雄。少数族群的男人,都只是典型的忠诚仆人角色,至少在美国文学中如此。 坎伯在《千面英雄》中写到:英雄是“世界之主”。是这些世界之主——国王、王子及他们的御用诗人——在为“理想中的英雄”以及“谁的理想英雄”下定义。当然他们是根据自身的形象为英雄下定义,而且能成为英雄者只是特定的少数。随着民主的兴起,以及公平社会理想的发展,首先是蓝领阶级的白种男人,接着是女人及少数族群的男人,也开始要求拥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原型。 讽刺的是,当女人、蓝领阶级的白种男性以及少数族群的男人正拥抱斗士原型的时候,许多中、上阶级的白种男人却对此原型极端疏离;我想部分的原因是,虽然此原型主要呈现的是果决与权威等正面能力,但在它的一般形式中,却也显示出它是建立在疏离上的,也就是将自己与世界及他人分离。许多男人已经发现,不论短期间有多满足,但内心那股求好、支配与控制的驱力,只能带来空虚和绝望。 斗士原型也是一种菁英的神话,基本上它所落实的观念是,英雄之旅是少数人的事,其他人只是服务者和牺牲者。但我们每个人实际上是一体的;只要还有人没踏上探索之旅,发现自己的心灵与才能,并对世界做出独特的贡献,我们便会开始感到生命在枯萎——就连最有权势的人也不例外。没有人可以长久从别人的牺牲中真正获益。 当我最初开始检验 这个神话时,我确信所有现代社会的抑郁皆乃斗士原型的普遍化所致。以“屠龙”的典范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带来世界和平,也无法消除饿荒的。后来我了解斗士原型本身不是问题,因为它对人类意识的演进具有关键作用。当然,它对女人及少数族群男性的重要性,与白种男人是一样的,当每个人——而非特权的少数——都投入其中时,原型的定义多少都会被修正。问题在于,“只”专注在这个英雄原型上面,会窄化每个人的选项。例如,许多白种男人会有倦怠感,因为他们需要超越斗士的模式,他们发现自己在斗士原型中动弹不得,因为它不仅被认定是英雄的理想范型,同时也与男性雄风划上等号。不论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男人都相信,放弃自己对他人——特别是女人——的优越感,便是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 当我在研究《此刻我是谁?》以及稍后的《英雄文学中的女性英雄》的时候,我发现认为现代文学中没有真正英雄的看法,是完全不正确的。例如,凯莎琳·波普和我所写的《英雄文学中的女性英雄》一书中就提出证据说明,女人也常常被描绘成具有英雄气慨的。受到女性主义的鼓舞,许多女性便扮演其斗士原型的角色。不过这不是全部的真相。她们也在探索某些在我看来似乎专属于女性的英雄模式。与男性不同的是,此一模式是建立在正真品格而非屠龙行径的基础上。女英雄甚至还常常将恐龙放掉哩!当温斯特的小说《维吉尼亚人》中的男英雄,会为了事关名誉的决斗,而在婚礼当天抛下新娘时,女人则倾向认为逃离危险绝对是明智之举。再者,妇女不认为屠龙是务实的,因为困住她们的人——丈夫、母亲、父亲、孩子和朋友们——坚持好女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旅程去服侍他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女性英雄故事中,没有真正恶棍的原因,或者至少不会出现英雄屠龙的场面。 我非常高兴的发现,妇女能发展出一套有别于英雄、杀戮、恶棍、解救到受害者的情节模式,她们拓展的生命之旅中,没有真正的恶棍或受害者,只有英雄。看来这种英雄主义的模式,不但为我们带来新生命的希望,同时也以平等的方式在进行。但是如果只有某个性别了解这种英雄主义的模式,那么我相信它是永远无法开花结果的。当我注意到周遭的妇女已乐观地在扮演英雄/英雄/英雄的脚本时,大多数我所认识的男人,则仍在演出英雄/恶棍/受害者的模式。无法在旧定义中成为英雄的男人,便只能扮演受害者或凡夫俗子的角色。但我也注意到现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已经发现英雄/英雄/英雄情节的某些男性角色,他们并且能够充分地扮演这个角色,既欢愉又有英雄气。 我也开始明白,虽然男人与女人有时在宣告英雄主义时,会有形式上或顺序上的不同,但却都会经历相同的成长阶段。对于两者而言,英雄主义最终涉及的是人格完整的问题,是在每个发展阶段中,与真实的自己更加贴近的旅程。诡异的是,我们每个人在过程中都受到原型模式的规范,才能发现我们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在发展的阶段中,既是非常独特的,也和别人非常相似。事实上,虽然我们的文化鼓励男人和女人以不同的方式认同原型,但是人类的发展分别受到天真者、孤儿、流浪者、斗士、殉道者和魔法师等原型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被预期的。 原型与人类发展 天真和孤儿为发展揭开序幕:天真者生活在亚当与夏娃堕落前的恩宠状态中,孤儿则要面对堕落的事实。接下来的几个阶段是在堕落的世界中设法存活的手段和策略:流浪者开始寻找和他人有别的自己;斗士学习用自己的想像来保卫自己并且改变世界;殉道者学习施与、承诺并为别人牺牲自己;整个进步的过程是从痛苦、经历自我肯定、挣扎到爱。 我明白流浪者的英雄主义不是用抗争来界定的。流浪者的英雄行为是脱离压迫的情境,并独自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不过起先我忽略了殉道者的英雄主义,因为愈来愈多的现代文学皆替女性从传统的牺牲角色解放出来而喝彩。文学中有关女性反殉道的情感特别浓烈,因为女性社会化与文化的规范,已把女性殉道与牺牲的角色强化带入二十世纪。妇女被局限在殉道者的角色,比起白种男人困在斗士角色中更加严重。等到再一次审视殉道者的原型,我开始尊敬它的力量,并且看到为什么以耶稣上十字架殉道形象为中心的基督宗教,能如此吸引女人和弱势群族的认同,也明白为什么苦难与殉道对犹太教如此重要,在反闪族主义盛行的许多时代与地区尤其如此。 我又发现直到目前为止,有一个既重要又古老的原型,在过去比斗士原型被更少数的人垄断,而今日却重新被界定为适合每一个人的英雄模式。在此模式中,英雄是魔法师或巫师。魔法师在学会了用坚毅的纪律、意志力和奋斗力改造自己的环境之后,他们又学习和宇宙能量一起行动,并且还学会吸引同步法则的能力,自在地好像变成魔术一般与宇宙互动着。学会信任自性我,魔法师走一圈探索之旅,回到天真者的心态,发现信任是安全的。 每一个原型都向外面世界投射它自己的学习功课。被某一原型主宰的人,会视其目标为无可取代的贵重,而此原型最深的恐惧会成为世界问题的根源。他们会抱怨其他人的残忍、没有原则、软弱、自私或肤浅,许多误解由此展开。对殉道者来讲,流浪者的特立独行看起来像是一个可憎的自私行为。斗士们的果决态度,对孤儿们来说,则是一种残忍的酷刑。而当魔法师宣称只要这个回应是来自内心的真诚,则无论你怎么做,包括早先你害怕和拒绝做的所有事情,如自私、懒惰等等都无不可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讲,魔法师的行径简直是一张最坏的通行证。 到了魔法师这个层次,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开始崩解。孤儿太执着于安全感的追求,又假设生命应该只有欢乐和轻松,以至于无可避免地会害怕痛苦和灾难的发生,魔法师则相信虽然我们会经验到痛苦和灾难,但我们仍然是安全的,痛苦和灾难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后我们都在上帝的手中。同时,魔法师也明白只给不取也是失衡的,其结果仍然是自私的表现。我们的功课在于照顾别人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照顾自己,自己和邻人一样需要我们的爱和关心。 魔法师超越个人主义与从众思想的对立,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却也是一体的。他们超越强弱的对立,了解坚定与容受乃是阴与阳之别,是生命的韵律,而非二元对立。最后,他们明白要不真切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能做我们自己。我们无可避免的会站在我们在宇宙中应有的位置。 每个原型推动我们通过二元对立,而进入诡异之中。在每个原型中所排列的乃是基本能量从原初到精致之复杂表现的连续体。本书接下来的各章就是描述所有的原型,以及英雄们在探索每个原型时所遭遇的觉知阶段。然而,此处描述的某事乃是体系式的,所以读者在阅读时必须牢记,人们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这些阶段。每个人可以各自画出自己在通过这些“阶段”时的路线图,而且人们在面对它们时的方式差异,也是可以预见的。这点可适用于许多文化团体——不同的人种和族群,来自不同地区与国家的人民——但是在本书中,由于个人的背景和经验,我将专注在男人和女人的差异上。 比如说,男性与女性的英雄主义似乎就有差别,因为男人在某些阶段停留较长,而女人则在别的阶段驻足久些。因为女人被教化去扮演辅育与服侍的角色,也可能因为妇女有生育的能力,所以在她们有机会探索流浪者与斗士所蕴含的可能性之前,生命就完全被殉道者的原型所掌控了。男人则在了解自己是谁以前,就以一个斗士的模式被强迫去控制自己的生命和征服别人,他们很快地就成了斗士,但也卡在那个阶段中,还常常停留在最原始的层次里。他们通常很少得到或根本得不到鼓励。而且几乎没有可让他们发展优点、关爱和信守承诺能力的男性楷模。 妇女通常都不喜欢斗士这个阶段,因此要不是拒绝这趟斗士之旅,就是飞快地通过它成为魔法师。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吉琳根那本具有拓荒意味的书《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中,把流浪者与斗士阶段的改变,描绘成只是个“过渡”阶段的原因;它介于关怀他人的道德(牺牲)和自我已被滤回进入图像(即共依存)的较高层级之间。 妇女似乎留恋在强调合作关系的殉道者和魔法师的阶段中,而男人则停留在强调分离和对立的阶段,如流浪者和斗士。诚如吉琳根所言,女人比较会把世界看成像是联络的网状物或组织;男人则将它看成一个梯状物或阶级组织,为了权力而在其中争斗。当我们没有通盘考量发展的形态,只粗略观看多数男人和女人的表现时,男女两性的成长方式似是分殊不同的。但是如果只注意方式,而不管时间上的差异和每个原型的功能强度,则男人和女人的发展是相同的。不过上面的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的说法是,男人和女人的发展是相同的,但男人和女人是相异的。 我们的文化中,最典型的男性发展是由孤儿阶段直接到达斗士阶段,并且停留在那里,唯有到了中年危机,被迫面临整合问题时,才可能产生改变。结果通常是被迫去面对亲密、关怀和信守承诺等过去他不熟悉的课题。男人典型的进程看起来像是:孤儿、斗士、流浪者、殉道者、魔法师。 传统的妇女则由孤儿直接踏入殉道者的阶段,而且常常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有某种特殊的事件推动她成长;有时是孩子长大离家、丈夫出轨、她的自尊被践踏、或接触到自由的思想等这些自我认同的危机,才会迫使她面对并开始探寻自己。经过一番磨练,她学会了果决主张。她的模式是:孤儿、殉道者、流浪者、斗士、魔法师。 一个早些在生命中努力寻求独立的职业妇女,一方面必然是因为在办公室中学会了斗争,一方面在家里又必须全盘付出,所以她可能同时要处理斗士和殉道者两个阶段。很多男人也走上相同的路径。不论男女,这个模式可简化如下:孤儿、斗士/殉道者、流浪者、魔法师。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认同的课题在互不相容的两个价值冲突中被激发出来,直到斗士和殉道者发现他们可以合而为一为止,此时分裂的自我才有归一的感觉。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男人和女人不会永远或必然以不同的顺序经历这些阶段,个别的差异是很大的。尤其有甚者,有许多不同学派的性格形态理论也不可忽略;在荣格的理论中,有些人被他们的分析性格和思考性格掌控,其他的人则具有同理心与感觉的模式。感觉型的人和殉道者原型很密切,思考型人格与斗士模式有关。我们通常发展自己喜欢的模式,等待时机,稍后再发展比较不喜欢和较不熟悉的部分。因此,偏好思考的女性和偏好感觉的男人,可能会同时处理殉道者和斗士的模式,因为我们的驱力会被性别角色的制约所强化,也会被他们的性格类型所左右。 但是某些对性别的概化观感还是很坚实的存在。在今日这个非常时代,大多数的男性仍然被斗士伦理所界定。而当代妇女的途径却分裂了,多数妇女不是殉道者,就是快速通过流浪者及斗士阶段,然后开始体验并成为一个魔法师。这种区别要根据你所关注的是哪个妇女群而定。你可以辩称殉道者的原型绝对是女性的原型,它和绝对的男性斗士原型互相抗衡。或者你也可以认为魔法师模式是一个新出现的女性系统,它有别于旧时代父权结构下的斗士伦理。前面的看法已被保守派人士接受,而女性主义者则欢迎后面这个想法。两者都没错,不过也都没有指出故事的全貌。 在文化意识中,女性主义者和好战的斗士被划上等号。但是真正自由的妇女似乎有着魔法师一样灵巧的掌理手法,带领自己走在人类意识转化的道路上,去探索早先潜居在内心深处的那些原型。发现魔法师的魔棒和道具,是改造今日世界的合适工具;它令男人和女人重新怀抱希望,它使两性间产生和平与爱的能量得以复原,同时也是人类和大地和平关系的开始。 ———————— 看了 一遍,感觉不知所……
2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N围观(提问参与)南科大主题在线访谈实录
热度 1 liuli66 2011-6-24 10:44
在线访谈网址 http://talk.sciencenet.cn/?id=37 谢谢南科大同学家长等人的答复。 与南科大学生家长 liuli66 :对张伟 南科大学生家长张伟先生,学校没有专职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据媒体,大体如此),您心里是否踏实? 2011-06-24 07:37 本期嘉宾张伟:孩子告诉我,下学期的老师很快就到位了,根本不担心,孩子学习很努力,我已经给他买了很多本现在一些课程的经典教材,收获很大。 2011-06-24 09:01 liuli66 :对张伟 谢谢学生家长张伟先生的答复。您说,下学期教师要到位了。那些教师是临时聘用的,还是长期稳定聘用的? 2011-06-24 09:45 本期嘉宾张伟:我只关心老师到位就好,具体情况学校今后会有说明吧。 2011-06-24 09:56 liuli66 :对张伟 仍打搅张伟家长:如果您的孩子参加高考,您估计可考上哪个层次的大学?重点大学, 211 大学? 2011-06-24 10:09 本期嘉宾张伟:努努力也许会上清华,不出意外可以去上海交大吧,这是我们原来的设想。后来觉得南科大很不错,就决定报考了。 2011-06-24 10:12 liuli66 :对张伟 谢张伟家长答复。能否问问学费情况?(可作为隐私不回答) 2011-06-24 10:04 本期嘉宾张伟:是免学费的,这个招生简章有——但我们不是为这个去南科大的。有人就认为我们是为了贪图小便宜去南科大,很无聊的。 2011-06-24 10:10 与南方科大论坛(非官方) liuli66 :对南方科大论坛(非官方) 据说有个 11 岁的孩子上南科大,对我这个普通的家长,普通的教师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2011-06-24 10:12 本期嘉宾南科大论坛(非官方):现在南科大学生年龄是 11 到 18 岁之间。是满足条件的好苗子,南科大会好好培养 2011-06-24 10:24 与博友 liuli66 :对陈安 陈安先生,您觉得您的应急理论和研究,可以为南科大服务么?如何服务? 2011-06-24 10:18 本期嘉宾陈安:现在南方科大遇到了因为朱校长的存在而带来的极大危机,真的需要应急管理,不过看朱校长的响应,他真的不懂。 2011-06-24 10:21 liuli66 :对李宁 刷屏是太快了。 AN 提问题都没有足够的时间 2011-06-24 10:06 本期嘉宾李宁:顺便报告编辑部。另一个问题是,回复的时候,小窗口覆盖了原来的问题,而且不能移动,这样想再看看人家的问题就做不到了。 End liuli66 :对 王洪才 李宁 张伟 张显峰 陈安 南方科大论坛(非官方) 谢谢大家,特别感谢南科大学生家长张伟先生。 2011-06-24 10:57 余论 陈安 :张伟女士,老刘你错啦! 2011-06-24 11:07 张伟 : 我倒有个建议,朱校长离任后让陈安先生去当南科大校长,南科大肯定可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2011-06-24 11:15 ———————— haha哈哈
个人分类: 教与学|1130 次阅读|3 个评论
掐架啰!第三主题第一回合
热度 8 lix 2011-6-16 13:15
自从曹大侠提议大家来商定掐架的主题,并接受了老邪提供的第三主题之后,好不容易等到了网友 丛远新 2011-6-11 23:10 说:“ 俺以哲学人身份报名。” 参考:第三主题 -- 哲学家们能帮助我们搞地学的建立 “ 尺度学 ” 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53796page=1#comment 那太好了,咱俩先掐起来,别糟蹋了曹大侠的好主意。掐起来以后,再欢迎围观网友加入,按曹大侠建议的规矩办。 小丛如果同意,可以先发言,包括问我提议的主题没讲清楚的问题。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35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无意中整了个编辑职业规划系列
热度 5 zhaodl 2011-6-11 21:14
下周,将应朋友之邀去给他们高校的年轻编辑做个报告。点名确定的主题是“编辑学研究”,我理解就是如何写论文。我倒感觉年轻人不是简单的论文问题,而是职业和人生规划问题。所以,我将主题和职业规划结合,准备了一个讲稿——编辑职业规划之编辑研究。这样,与4月份给年轻编辑做的“编辑人生”可以归于同一个系列。如果再加上我在本单位和省学会上做过的“未来期刊出版的走势”,作为“职业规划之角色定位”,完善一下应该也可以归进来。 我感觉,面对青年编辑的职业现实,另还有一个就是面对具体工作的职业技能。这样,我就可以将编辑职业规划这个专题完善成四个专题: 1,角色定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721do=blogid=434276 2,编辑人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721do=blogid=433319 3,编辑研究;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151184249297/ 4,职业技能。(这暂时没有讲的计划) 这4个部分基本都有素材,以后慢慢整理到一起。 你感觉这样分合适不?还有什么需要关心和研究的。我希望自己作为一位老编辑,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年轻编辑,使他们比我更早些走入不惑之境。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664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掐架啰,大家来商定吵架的主题与游戏规则
热度 20 gfcao 2011-6-10 21:49
可真兄发表文章向理工人宣战,要大家就什么是知识的话题吵架,我提出抗议,既然双方掐架,应该就双方都擅长或都不擅长的话题掐,可真兄拿个哲学问题来跟大家打擂台,就如我拿道数学题考可真兄一样,这架怎么掐?比较公平合理的掐架方法是双方拟定几个公认的话题掐,并且不得有任何不文明语言,一旦有人口出脏话,立刻取消其掐架资格,他就算淘汰出局。 愿意参赛者报名,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每轮理工人与哲学人各出10人,以显公平公正,免得哲学人觉得理工人以多取胜,每轮的人员可以重复。本大侠首先建议如下几个掐架的主题,双方商定谁是正方谁是反方。 第一个主题:为什么“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但真正的生死之交往往是同性? 第二个主题:为什么美国人对内温柔,对外强悍及其它(注意不要触红线,就看你的水平)。 第三主题 -- 哲学家们能帮助我们搞地学的建立“尺度学”吗?(黄老邪提供) 第四主题:一个人的人权是否包括自杀权?(二傻提供) 第五主题:导师该不该指导学生、该花多少时间指导?(李毅伟先生提供) 第六主题:教科书到底是堵住了通往巨人肩膀的通路,还是搭建了通往巨人肩膀的阶梯?(李毅伟先生提供) 第七主题:不懂数学和哲学,就是没文化。是吗?(陈龙珠先生提供)
个人分类: 休闲|849 次阅读|30 个评论
Top25 Computer Science 2011年1-3月
xupeiyang 2011-5-31 15:23
爱思维尔出版集团 SCOPUS数据库 2011年1 - 3月份的各学科热门文章25篇,每篇文章的引用量。这是全世界科研人员最关注的研究领域和主题。 Computer Science January to March 2011 RSS Blog This! !-- /span -- Print Show condensed 1. !-- /a-- Synthesis of multifractional Gaussian noises based on variable-order fractional operators • Article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91, Issue 7, July 2011, Pages 1645-1650 Sheng, H.; Sun, H.; Chen, Y.; Qiu, T. !-- Bookmark article/a -- 2. !-- /a-- Robust FIR equalization for time-vary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ith intermittent observations via an LMI approach • Article Signal Processing, Volume 91, Issue 7, July 2011, Pages 1651-1658 Zhang, H.; Shi, Y.; Saadat Mehr, A.; Huang, H. !-- Bookmark article/a -- 3. !-- /a--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5, Issue 2, March 2009, Pages 578-586 Ross, C.; Orr, E.S.; Sisic, M.; Arseneault, J.M.; Simmering, M.G.; Orr, R.R.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9) 4. !-- /a-- Social network use and personality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6, Issue 6, November 2010, Pages 1289-1295 Amichai-Hamburger, Y.; Vinitzky, 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5. !-- /a-- Facebook(R)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6, Issue 6, November 2010, Pages 1237-1245 Kirschner, P.A.; Karpinski, A.C.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6. !-- /a-- Cloud computing and emerging IT platforms: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computing as the 5th utility • Article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Volume 25, Issue 6, June 2009, Pages 599-616 Buyya, R.; Yeo, C.S.; Venugopal, S.; Broberg, J.; Brandic, I.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86) 7. !-- /a-- Cloud computing - 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 Articl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ume 51, Issue 1, April 2011, Pages 176-189 Marston, S.; Li, Z.; Bandyopadhyay, S.; Zhang, J.; Ghalsasi, A. !-- Bookmark article/a -- 8. !--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 Article Computer Networks, Volume 38, Issue 4, March 2002, Pages 393-422 Akyildiz, I.F.; Su, W.; Sankarasubramaniam, Y.; Cayirci, E.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907) 9. !-- /a-- Students'and teachers'use of Facebook • Review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7, Issue 2, March 2011, Pages 662-676 Hew, K.F. !-- Bookmark article/a -- 10. !-- /a--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 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4, Issue 5, September 2008, Pages 1816-1836 Zhao, S.; Grasmuck, S.; Martin, 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4) 11. !--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urvey • Article Computer Networks, Volume 52, Issue 12, August 2008, Pages 2292-2330 Yick, J.; Mukherjee, B.; Ghosal, D.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97) 12. !-- /a-- All about me: Disclosur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profiles: The case of FACEBOOK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6, Issue 3, May 2010, Pages 406-418 Nosko, A.; Wood, E.; Molema, 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13. !-- /a-- Internet social network communities: Risk taking, trust, and privacy concerns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5, Issue 1, January 2009, Pages 153-160 Fogel, J.; Nehmad, E.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4) 14. !-- /a-- A survey on security issues in service delivery models of cloud computing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ume 34,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1-11 Subashini, S.; Kavitha, V.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15. !-- /a-- Social anxiety and technology: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versus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among teens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5, Issue 6, November 2009, Pages 1367-1372 Pierce, T.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8) 16. !-- /a-- A survey on cluster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Article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Volume 30, Issue 14-15, October 2007, Pages 2826-2841 Abbasi, A.A.; Younis,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69) 17. !-- /a-- Online social networks: Why do students use facebook?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August 2010 Cheung, C.M.K.; Chiu, P.Y.; Lee, M.K.O. !-- Bookmark article/a -- 18. !-- /a--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survey • Article Computer Networks, Volume 54, Issue 15, October 2010, Pages 2787-2805 Atzori, L.; Iera, A.; Morabito, 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0) 19. !-- /a-- 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otivation theory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7, Issue 3, May 2011, Pages 1152-1161 Lin, K.Y.; Lu, H.P. !-- Bookmark article/a -- 20. !-- /a-- Who interacts on the Web?: The intersection of us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media use • Artic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ume 26, Issue 2, March 2010, Pages 247-253 Correa, T.; Hinsley, A.W.; de Zuniga, H.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4) 21. !-- /a--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ERP implementation: an organizational fit perspective • Artic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ume 40, Issue 1, October 2002, Pages 25-40 Hong, K.-K.; Kim, Y.-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57) 22. !--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es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 Articl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ume 202, Issue 1, April 2010, Pages 16-24 Ho, W.; Xu, X.; Dey, P.K.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8) 23. !-- /a-- Addressing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issues • Article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December 2010 Zissis, D.; Lekkas, D. !-- Bookmark article/a -- 24. !-- /a--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ies • Articl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ume 42, Issue 3, December 2006, Pages 1872-1888 Chiu, C.M.; Hsu, M.H.; Wang, E.T.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17) 25. !-- /a-- NeXt generation/dynamic spectrum access/cognitive radio wireless networks: A survey • Article Computer Networks, Volume 50, Issue 13, September 2006, Pages 2127-2159 Akyildiz, I.F.; Lee, W.Y.; Vuran, M.C.; Mohanty, 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025) Click on your RSS reader to create RSS feeds of the latest Top 25 lists . Need to copy Top 25 article information into your blog or reference tool? Click this icon to open the Blog This! tool which allows you to easily select the article URL or embed an article½s bibliographic data into another application, blog or website. Click this icon to print this Top25. !-- Click on this button to bookmark an article in 2collab /div --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Top25 Chemistry 2011年1-3月
xupeiyang 2011-5-31 14:28
爱思维尔出版集团 SCOPUS数据库 2011年1 - 3月份的各学科热门文章25篇,每篇文章的引用量。这是全世界科研人员最关注的研究领域和主题。 Chemistry January to March 2011 RSS Blog This! !-- /span -- Print Show condensed 1. !-- /a-- Carbon nanotube-polymer composites: Chemistry, process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5, Issue 3, March 2010, Pages 357-401 Spitalsky, Z.; Tasis, D.; Papagelis, K.; Galiotis, C.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9) 2. !-- /a-- TiO"2 photocatalysis and related surface phenomena • Review article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Volume 63, Issue 12, December 2008, Pages 515-582 Fujishima, A.; Zhang, X.; Tryk, D.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55) 3. !-- /a-- Recent advances in graphene based polymer composites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5, Issue 11, November 2010, Pages 1350-1375 Kuilla, T.; Bhadra, S.; Yao, D.; Kim, N.H.; Bose, S.; Lee, J.H.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6) 4. !-- /a--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Volume 195, Issue 4, February 2010, Pages 939-954 Fergus, J.W.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6) 5. !-- /a-- Graphene-base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 Review article Polymer, Volume 52,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5-25 Potts, J.R.; Dreyer, D.R.; Bielawski, C.W.; Ruoff, R.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6) 6. !-- /a-- The surface science of titanium dioxide • Review article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Volume 48, Issue 5-8, January 2003, Pages 53-229 Diebold, U.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315) 7. !-- /a-- Chitin and chitosan polymers: Chemistry, solubility and fiber formation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4, Issue 7, July 2009, Pages 641-678 Pillai, C.K.S.; Paul, W.; Sharma, C.P.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0) 8. !-- /a-- Graphene and graphite nanoribbons: Morphology, properties, synthesis, defects and app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Nano Today, Volume 5, Issue 4, August 2010, Pages 351-372 Terrones, M.; Botello-Mendez, A.R.; Campos-Delgado, J.; Lopez-Urias, F.; Vega-Cantu, Y.I.; Rodriguez-Macias, F.J.; Elias, A.L.; Munoz-Sandoval, E.; Cano-Marquez, A.G.; Charlier, J.C.; Terrones, H.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 9. !-- /a-- Fabrication and processing of polymer solar cells: A review of printing and coating techniques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3, Issue 4, April 2009, Pages 394-412 Krebs, F.C.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94) 10. !-- /a-- Biodegradable polymers as biomaterials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2, Issue 8-9, August 2007, Pages 762-798 Nair, L.S.; Laurencin, C.T.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60) 11. !-- /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s: review • Articl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Volume 54, Issue 1-2, January 1999, Pages 3-15 Homola, J.; Yee, S.S.; Gauglitz, G. !-- Bookmark article/a -- 12. !-- /a--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 panoramic review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1, Issue 17, October 2007, Pages 1529-1598 Granqvist, C.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79) 13. !-- /a-- Lithium batteries: Status, prospects and future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Volume 195, Issue 9, May 2010, Pages 2419-2430 Scrosati, B.; Garche, 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6) 14. !-- /a-- Amide bond formation and peptide coupling • Review article Tetrahedron, Volume 61, Issue 46, November 2005, Pages 10827-10852 Montalbetti, C.A.G.N.; Falque, V.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67) 15. !-- /a-- DPPH antioxidant assay revisited • Article Food Chemistry, Volume 113, Issue 4, April 2009, Pages 1202-1205 Sharma, O.P.; Bhat, T.K.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0) 16. !-- /a-- Polymer nanotechnology: Nanocomposites • Review article Polymer, Volume 49, Issue 15, July 2008, Pages 3187-3204 Paul, D.R.; Robeson, L.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29) 17. !-- /a-- A critical review of method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 Review article Food Chemistry, Volume 126, Issue 4, June 2011, Pages 1821-1835 Ignat, I.; Volf, I.; Popa, V.I. !-- Bookmark article/a -- 18. !-- /a-- Polymer/layered silicate nanocomposites: a review from preparation to processing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28, Issue 11, November 2003, Pages 1539-1641 Sinha Ray, S.; Okamoto,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032) 19. !-- /a-- Hollow polymeric nanostructures-Synthesis,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6,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127-167 Fu, G.D.; Li, G.L.; Neoh, K.G.; Kang, E.T.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20. !-- /a-- Polym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Volume 35, Issue 7, July 2010, Pages 837-867 Sahoo, N.G.; Rana, S.; Cho, J.W.; Li, L.; Chan, S.H.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0) 21. !-- /a-- A review on highly ordered, vertically oriented TiO"2 nanotube arrays: Fabrication,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olar energy app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0, Issue 14, September 2006, Pages 2011-2075 Mor, G.K.; Varghese, O.K.; Paulose, M.; Shankar, K.; Grimes, C.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87) 22. !-- /a-- Iodine-catalyzed transformation of molecules containing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 Review article Tetrahedron, Volume 67, Issue 7, February 2011, Pages 1355-1387 Jereb, M.; Vrazic, D.; Zupan, M. !-- Bookmark article/a -- 23. !-- /a-- A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n the modification of textiles: Focus on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 Review article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olume 79, Issue 1, August 2010, Pages 5-18 Dastjerdi, R.; Montazer,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4) 24. !-- /a-- Possible anti-obesity therapeutics from nature - A review • Review article Phytochemistry, Volume 71, Issue 14-15, October 2010, Pages 1625-1641 Yun, J.W.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 25. !-- /a-- Concepts of inorganic solid-state nanostructured solar cells •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January 2011 Dittrich, T.; Belaidi, A.; Ennaoui, A. !-- Bookmark article/a -- Click on your RSS reader to create RSS feeds of the latest Top 25 lists . Need to copy Top 25 article information into your blog or reference tool? Click this icon to open the Blog This! tool which allows you to easily select the article URL or embed an article½s bibliographic data into another application, blog or website. Click this icon to print this Top25. !-- Click on this button to bookmark an article in 2collab /div --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Top25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1-3月
xupeiyang 2011-5-31 14:18
爱思维尔出版集团 SCOPUS数据库 2011年1 - 3月份的各学科热门文章25篇,每篇文章的引用量。这是全世界科研人员最关注的研究领域和主题。 Chemical Engineering January to March 2011 RSS Blog This! !-- /span -- Print Show condensed 1. !-- /a-- Synthesis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Biomaterials, Volume 26, Issue 18, June 2005, Pages 3995-4021 Gupta, A.K.; Gupta,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134) 2. !-- /a-- Hyd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a review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83, Issue 1, May 2002, Pages 1-11 Sun, Y.; Cheng, 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745) 3. !-- /a-- Production of liquid biofue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 Review article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Volume 37, Issue 1, February 2011, Pages 52-68 Nigam, P.S.; Singh, 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4. !-- /a-- Biodiesel production: a review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70, Issue 1, October 1999, Pages 1-15 Ma, F.; Hanna, M.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250) 5. !-- /a-- Fabrication and processing of polymer solar cells: A review of printing and coating techniques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3, Issue 4, April 2009, Pages 394-412 Krebs, F.C.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85) 6. !-- /a-- Cultivation, photobioreactor design and harvesting of 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2,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71-81 Chen, C.Y.; Yeh, K.L.; Aisyah, R.; Lee, D.J.; Chang, J.S.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7. !-- /a-- Heat transfer-A review of 2005 literature • Review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ume 53, Issue 21-22, October 2010, Pages 4397-4447 Goldstein, R.J.; Ibele, W.E.; Patankar, S.V.; Simon, T.W.; Kuehn, T.H.; Strykowski, P.J.; Tamma, K.K.; Heberlein, J.V.R.; Davidson, J.H.; Bischof, J.; Kulacki, F.A.; Kortshagen, U.; Garrick, S.; Srinivasan, V.; Ghosh, K.; Mittal, R. !-- Bookmark article/a -- 8. !-- /a-- The rol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from microalgae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2,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2-9 Costa, J.A.V.; de Morais, M.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 9. !-- /a--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 panoramic review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1, Issue 17, October 2007, Pages 1529-1598 Granqvist, C.G.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73) 10. !-- /a-- Review on thermal energy storage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s, heat transfe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Volume 23, Issue 3, February 2003, Pages 251-283 Zalba, B.; Marn, J.M.S.T.; Cabeza, L.F.; Mehling, H.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19) 11. !-- /a-- 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techniques • Review article New Biotechnology, Volume 25, Issue 4, April 2009, Pages 195-203 Ansorge, W.J. !-- Bookmark article/a -- 12. !-- /a-- A review on highly ordered, vertically oriented TiO"2 nanotube arrays: Fabrication,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olar energy applications • Review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ume 90, Issue 14, September 2006, Pages 2011-2075 Mor, G.K.; Varghese, O.K.; Paulose, M.; Shankar, K.; Grimes, C.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77) 13. !-- /a-- Arsenic removal from water/wastewater using adsorbents-A critical review •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ume 142, Issue 1-2, April 2007, Pages 1-53 Mohan, D.; Pittman, C.U.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56) 14. !-- /a-- A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n the modification of textiles: Focus on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 Review article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olume 79, Issue 1, August 2010, Pages 5-18 Dastjerdi, R.; Montazer,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1) 15. !-- /a-- Concepts of inorganic solid-state nanostructured solar cells • Article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January 2011 Dittrich, T.; Belaidi, A.; Ennaoui, A. !-- Bookmark article/a -- 16. !-- /a-- Biodegradabl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 Review article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olume 75, Issue 1, January 2010, Pages 1-18 Kumari, A.; Yadav, S.K.; Yadav, S.C.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49) 17. !-- /a-- Heat transfer-A review of 2004 literature • Review arti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Volume 53, Issue 21-22, October 2010, Pages 4343-4396 Goldstein, R.J.; Ibele, W.E.; Patankar, S.V.; Simon, T.W.; Kuehn, T.H.; Strykowski, P.J.; Tamma, K.K.; Heberlein, J.V.R.; Davidson, J.H.; Bischof, J.; Kulacki, F.A.; Kortshagen, U.; Garrick, S.; Srinivasan, V.; Ghosh, K.; Mittal, R. !-- Bookmark article/a -- 18. !-- /a-- Renewable fuels from algae: An answer to debatable land based fuels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2,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10-16 Singh, A.; Nigam, P.S.; Murphy, J.D.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6) 19. !-- /a-- The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algal biofuel production using wastewater resources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2, Issue 1, January 2011, Pages 17-25 Pittman, J.K.; Dean, A.P.; Osundeko, O.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20. !-- /a-- Engineering cyanobacteria to generate high-value products • Review article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Volume 29, Issue 2, February 2011, Pages 95-103 Ducat, D.C.; Way, J.C.; Silver, P.A.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2) 21. !-- /a--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ylactide (PLA) research • Review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1, Issue 22, November 2010, Pages 8493-8501 Madhavan Nampoothiri, K.; Nair, N.R.; John, R.P.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5) 22. !-- /a-- Features of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96, Issue 6, April 2005, Pages 673-686 Mosier, N.; Wyman, C.; Dale, B.; Elander, R.; Lee, Y.Y.; Holtzapple, M.; Ladisch, M.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720) 23. !-- /a--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bone and cartilage • Article Biomaterials, Volume 21, Issue 24, December 2000, Pages 2529-2543 Hutmacher, D.W.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1056) 24. !-- /a-- Kinetics of pigment release from hairy root cultures of Beta vulgar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H, sonication, temperature and oxygen stress • Article Process Biochemistry, Volume 38, Issue 7, February 2003, Pages 1069 - 1076 Thimmaraju, R.; Bhagyalakshmi, N.; Narayan, M.S.; Ravishankar, G.A. !-- Bookmark article/a -- 25. !-- /a--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 review • Articl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ume 101, Issue 13, July 2010, Pages 4851-4861 Alvira, P.; Tomas-Pejo, E.; Ballesteros, M.; Negro, M.J. !-- Bookmark article/a -- Cited by SciVerse Scopus (36) Click on your RSS reader to create RSS feeds of the latest Top 25 lists . Need to copy Top 25 article information into your blog or reference tool? Click this icon to open the Blog This! tool which allows you to easily select the article URL or embed an article½s bibliographic data into another application, blog or website. Click this icon to print this Top25. !-- Click on this button to bookmark an article in 2collab /div --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三——配图和文章有多大的关系
热度 9 scimage 2011-5-22 19:05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三——配图和文章有多大的关系
•配图究竟有什么用途?数据曲线和柱状图可以给出我的数据表现,那么配图用来做什么呢?也许学术只需要严谨,不需要太多的夸张表现,但是,现代学术需要用简洁明了的手段最直观的给出信息。我们除了数字图表和曲线图之外,需要关系明了的,直观顺畅的流程图来表现文章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反应关系。配图可以作为文章的摘要在最短的时间给予读者信息。 •1, A在B里面,B在C旁边,C比D大两圈。。。。。。图像可以精准的表现文章。 •学术研究中经常针对的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的流程,或者具有对比性的形态结构。也许对象本身的外表和形象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用符号来代替,但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对于符号相对的位置描述和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描述是非常重要的。用文字描述和一连串的数字也许可以给出非常精确的测算,但是,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偷懒”的习惯,阅读文章的人即便是看着数字,也会在他的脑海中转换一个对比关系的图像,最后这个印象中的“图像”说明了要阐述的问题。而数字和文字的“暂存”挺短的,看到后面可能会忘记前面的。直接给出图像的好处是,避免了想象的误差,节省了读者想象的时间。 •学术不需要非常高深的艺术表现手段,其实只需要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态三角和方块,横一下竖一下,比划一下,摆一下关系的话,就足以让读者看的时候一目了然,看完之后,也会很容易从记忆中再“检索”到。 •人类对图像记忆比文字深刻,对美丽的图像更加深刻。 2,图是文章的眼睛 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已经费劲精力,之后撰写文章还要注意语言方式语法习惯。完成这么多工作之后,还要再处理图片已经到我们最不想花费精力的阶段了。也许会这样想,将我们认为重要的数据和电镜图片插在文章中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是说明实验的证据。如果再要做什么图像相关的东西,就是鸡肋了,能不做就不做,能凑合就凑合了。 专业论文的配图是鸡肋吗? 也许可以不这么想,也许可以将它看作是文章的眼睛。 相比较文字来说,人对图像的敏感度更高,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人。 设计合理的图片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睛,引发读者想阅读的好奇心。读者想知道这画的是什么东西,在讲的是什么内容。学术期刊每年迅速增长,学术论文每年发表的数量急速上升,学术需要严谨朴实。一副恰如其分的配图犹如端庄佳丽再有皓然美目,更是锦上添花。 3,图文并茂的学术论文 图像是一种语言,是可以与文字相符相助的表述手段。图像是一种工具,一种可以独立使用的工具。当配图成为协助文字描述研究的手段时,配图可以对文章产生最大的意义了。 回到最前面所讲的,学术论文的配图并不一定要有高层次艺术性,但是,配图可以成为学术表达中的常用工具,善用图像工具,让专业文章除了具备专业性还能拥有吸引力。
个人分类: 论文相关|507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二——为什么需要留意配图中的文字
热度 2 scimage 2011-5-22 18:48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二——为什么需要留意配图中的文字
• •作为学术表现手段的配图中往往需要标注文字和数字来说明其所指,因此我们需要在我们的图像上增加标注文字或者数字。那么标注文字是可以随意放上去的吗? • 第一,标注文字和指示线还需要好看吗? •同样还是看看对比图片吧。 图B中的文字和图像元素相比显得很拥挤,又很笨重,而图像元素本身的设计性几乎感觉不到了。图像A虽然标注文字很多,但是围绕图像排开,有疏有密,有出入有层次,仍然可以看到图像精美的细节。 标注文字和指示线本身也是构图的一个部分,非常讲究的标注文字和指示线可以填补图像的空白使得构图更加协调美观。同样随意摆放的标注文字和指示线有可能毁掉一张非常精美的图像。因此,标注文字和指示线对配图画面来讲同样重要。 • •第二,标注文字和指示线怎么能好看? •怎么标注才能让画面好看。这个是最根本的问题,从艺术构图角度来讲,画面有比例、均衡、对比、和谐、节奏、空白等等构图的技巧。专业设计师在做图像之前就会预先考虑好标注文字的位置。真正掌握这些构图技巧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对于我们只是想完美自己配图的作者来说并不需要。 •我们只需要对此有基本的概念,那就是设置标注文字和指示线的时候找到基本的想法。 •这个最基本的想法就是不要让你的文字“欺负”图像。 •我们经常在图像上标注大大的文字,为了让文字看清楚。文字并不是要放大才能看清楚的,文字放的合适读者就可以很舒服的看清楚了。 •将文字放大到凌驾与图像之上,而且将指示线粗粗的指引到图像上,最后的结果就是同上图B,图像被“欺负”到很弱很弱的地位,画面上看到的只是满满的文字。 •文字像伴舞群一样簇拥舞者的周围,要有组织,要协调。 •文字与图像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不要太大,太大会浪费空间。距离不要太小,太小了就挤到图像。拥挤就会引起心里的不舒服,不舒服就不协调。不协调画面就失去美观。 •将上面两幅图像抽象成剪影看看,会很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 指示线要与画面相协调 指示线必然会经过画面,指引到图像的某一个地方,指示线要穿过画面而不破坏画面的美感。指示线不需要很粗,纤细的指示线一样很明确的指明方向,不需要因为担心指示不清而画很粗很粗的线条。指示线都是直线,但是线和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如果环绕图像的指示线,最后能指向同一个终点,画面会有一个向心力的体现。
个人分类: 论文相关|3278 次阅读|5 个评论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一——为什么我的图像看起来不清楚
scimage 2011-5-22 18:43
论文配图系列主题一——为什么我的图像看起来不清楚
•图像的清晰度严重影响到读者对图像的辨识和图像的表现力,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们画面的清晰与否呢。是不是越大的图像越清楚呢。 •首先,什么是清晰的图片。 •对照一下图A和图B,很容易看出来图B感觉质量低而图A的质量很好。 •从心里学角度来讲图A更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和信任。 •从画面来讲,清晰的图片可以很容易看到图像的细节,而模糊的图片很难辨认出图像细节。细节往往是我们科学判断的依据。 •第二,为什么我的图像不清楚 •我们发现图像清晰的问题了,那么为什么我的图像不清晰呢。是什么因素决定图像清晰与否。这就是——分辨率。 •清晰的图片就是具有足够分辨率的图像,从事设计的人对分辨率有本能的关注,而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经常会忘记这个事情。 •当我们在一些学科专业软件中获得图片的时候,我们只是单纯的保存图片,实际上,很多时候在保存图片或者获取图片的时候,软件会有分辨率设置。将分辨率设置保持在较高的设置,会有助于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所以,即便是从医学软件,生物软件,分子式生成软件或者曲线图表绘制软件等此类软件中导出图像的时候,检查一下分辨率设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第三,分辨率过高也会导致不清楚 •凡事有过犹不及之说,那么分辨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也不见得。 •一般来讲,印刷的分辨率在300dpi,对于我们普通的论文配图来讲,如果图像的分辨率能达到这个分辨率,图像的精细程度是可以保证的。杂志封页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时需要600dpi的分辨率。 •如果保证了这样的分辨率,我们的图像在杂志上看起来是很舒服的。如果低于这个分辨率也可以看到图像,但是会损失图像的细节或者说导致图像看起来有毛边,或者看不清楚。 •有些工程软件本身计算是针对大型设备的,所以给出图像的分辨率可能非常的高,达到6000dpi.这样的图像在大尺寸的工程图中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发表论文作为配图来讲有点过于大尺寸了,太大尺寸的图文件过大,不方便网络发送传递。另外,太大尺寸的图也会导致细节丢失,反而并不是很清楚。 •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我们电脑写作插入word时使用150dpi的图像,可以让我们在电脑上得到正好适当的视觉效果,也不会让我们的文档过大。投稿时,在文件中附带300dpi的图片文件,会让印刷排版更加方便。
个人分类: 论文相关|3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导航五要素的可视化思考
lengxiaozi 2011-5-21 00:30
知识导航五要素的概念是我导师吴广印研究员提出来的,认为 学科、主题、人物、机构和基金 是知识发现的核心“五要素”,是知识获取的关键,因此把他们归纳为知识导航五要素。基于“五要素”的理念构建了学科知识库、主题知识库、人物知识库、机构知识库和基金知识库。(附件PPT没传上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详细内容可搜素“知识获取五要素的实践与研究”,也可见网址 http://www.docin.com/p-14735336.html ) 在与同事讨论的时候,同事提出能否以我们的知识库为基础,构建一个网络化的、能够充分展示五要素的一个可视化图谱。不知道实施的效果如何,难度多大。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构建一个可视化图谱呢?首先,我们选取五要素中的一个,例如选取主题,那么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四要素以及其他主题就可以构成一个球体,选取的主题就是该球体的中心。接着我们分别把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各个要素与另外3个要素以该要素为球心的又一个球体,例如选取人物,则代表该人是与主题相关的,人物又与其他要素构成一个球体。然受继续选择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继续构建球体,例如选取机构,则代表选取的机构与主题、人物都相关的,依次类推直到主题要素结束。我感觉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展示出与主题相关的所有要素的信息了,对该主题的相关情况也能够一目了然。换取其他要素,跟主题要素类似。还真不知道效果如何?
个人分类: 工作心得|5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世界计量日
hxgwzu 2011-5-20 19:38
五月二十日是世界计量日( World Metrology Day )。设立这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促进计量领域的全球合作与测量统一。今年的主题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的化学测量”(“Chemical Measurements for our life, our future”),正迎合了联合国(UN)发起国际化学年(IYC)的大主题。
个人分类: 评论|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学生,快毕业了。。。。。。。
热度 1 zhuoqing 2011-5-18 07:47
我的学生,快毕业了。。。。。。。
一大早,同事江老师给我发送了一个邮件,好像是一个同学的博文,反映了同学们在昨天最后一次班会之后的想法。再过一个月左右,我所带的自72班的同学就该毕业了。他们给我所留下的回忆也将是我自己的财富。祝福他们。。。。。。 今天组织班里同学与卓老师交流,算是做了最后一次主题团日。比起我等的迟到、缺勤,卓老师显然做了一些功课。卓老师准备了一篇稿子,也和我们一起东拉西扯,关于怎么跟导师混好、自动化的未来....气氛没有不热烈的,其中略带有几分诡异~让我想起了大一的第一次班会~ 在六教,第一次去那么好的教室,这世界一流大学真不是盖的,虽然楼还是得靠盖才能出来~我就记得,当时卓老师穿着个大裤衩?来的,让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当时暴强大人还很羞涩,卓老师说”我这个小老乡“云云;当时的CBA,如同今天一样,对IT充满了兴趣,一眼看出了卓老师的手机是已经进化的多普达;当时的我,好像没有现在这么ws,但是跟如今一样打酱油,那时候还没这个词儿……这是第一次跟卓老师接触,爽朗啊! 卓老师第二次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找班里每个人谈话,然后每个同学都能拿到一两个柑橘,在他神奇的实验室里,聊得什么已经记不得了…… 卓老师曾经查访过宿舍,并且在我这里留下了宝贵的照片~我很想要…… 给卓老师打电话,“你好!我是卓晴~你好!你好!你~” 卓老师的形象在我这里愈发高大:听说他曾经得过蒋南翔奖学金,这是我所不能奢望的(我曾经有过幻想……);听说他写一万行代码,不用调试,直接运行成功;还有信号课上的点名、“学案下”(悲剧的错了……)、极炫的PPT插件,现在好像都有什么短信答题平台了~教学信息化的典范啊~ 卓老师还是各种竞赛的常客,评委~ 哦,还有卓老师儿子做的flash^^ 如果做电设,一定要找卓老师给焊块板子; 如果有什么不太正经的想法,“嗯,卓老师”…… 说实话,我不认为他是个多么NB的“副”教授,不过确实算是个 很有意思的人 ~ 我的学生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3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常用项目制图软件比较
ChenboBlog 2011-5-17 14:12
最近新项目需要做技术方案,因此免不了要画许多流程图,visio有其优点,比如说visio中画完的图可以全部框住粘到word文档里,然后在word文档里使用。在word里双击直接可以进入visio进行图形编辑。但缺点也明显,软件太大,操作繁琐(尤其箭头的操作),主题和色彩装饰效果简单,缺乏高亮效果等等。 visio2007效果图及评价 visio2007总评: 效果华丽指数 ★★★ 操作易用指数 ★★★ 破解版获取指数★★★★★ 与word兼容性:★★★★★ 现在介绍另外三款比较时尚简单的软件。 SmartDraw拥有visio所有功能,可以与word文档进行互动,并且由于其最早为苹果设计的,所以图形很是华丽。其最出彩的是对箭头和线段的操作,使用ctrl与方向键,就可以完成作图,操作也相当简单。但其缺点是对中文支持的有限,可能在一些处理上会有乱码,而且破解版的比较难找。 简单效果图如下: 官方有华丽的演示视频: http://www.smartdraw.com/videos/demo/index.htm SmartDraw总评: 效果华丽指数★★★★★ 操作易用指数★★★★★ 破解版获取指数★ 与word兼容性:★★★★★ 下载地址: http://www.smartdraw.com/downloads/downloadb.aspx?WT.svl=download 第二款软件是ConceptDraw,这个软件效果依旧华丽,但操作比较复杂,而且与微软的东西风格区别很大,但相比较SmartDraw软件比较小。 ConceptDraw总评: 效果华丽指数★★★★ 操作易用指数★★ 破解版获得指数★★★ 与word兼容性:★★★ 下载地址(需注册,呵呵):http://www.conceptdraw.com/scripts/resources/dwndtrial_cdo_load.php?prod=officeplatf=winlang=en 最后一个是EDraw,这个软件个人比较推荐,使用也比较简单,操作风格与office也一样。但效果比visio好,而且里面的图标也比visio好看。 效果图: EDraw总评: 效果华丽指数★★★★ 操作易用指数★★★★ 破解版获得指数★★★★★ 与word兼容性:★★★ 演示地址: http://xbeta.info/files/edraw2.htm 免费版下载地址:http://www.edrawsoft.com/download/EDrawMindMap.exe 专业试用版下载地址:http://down.tech.sina.com.cn/download/d_load.php?d_id=16379down_id=1 其实最期待的是visio2010了,现在已经有beta版本了,终于微软发现了其UI的丑陋,并做出调整。 官方截图: visio2010总体评价 效果华丽指数★★★★ 操作易用指数★★★★ 破解版获得指数★★ 与word兼容性:★★★★★
3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研论文投稿新得
热度 7 sxhelijian 2011-5-17 09:28
  最近写不出专业的研究的论文,很急。调整心态,只要将研究做下去,写出来投稿专业期刊或国内国际会议,过程还是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写好了,是否能中,心中还是略有底的。   写了教研类的论文可就不一样了。似乎哪儿都能接受,起码邮箱里成天会收到此类的约稿信。初收到这些邮件时,心中还有些自我的膨胀:看,我都知名了。日久后发现,尽是些非法出版物在找你。教育类的刊物确实不少,于是选刊就得找到合适的。于是,结合自己写好的文章的主题,查看各刊的作者、读者定位,相当麻烦。   其实最麻烦的不在这些。上百度一搜索“教研论文投稿”,扑面而来的是各种投稿代理,代投的,甚至代写的,大有一种不找代理没法投的架势。感叹出版环境,感叹在教师群体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发表“职称论文”而不是“学术论文”。实际上,投稿教学论文的命中率真不高。屡次碰壁中,也立下誓言:不发表,也不找中介。高尚了,道德了,心里舒坦了,事情也复杂了,自力更生找吧。   难点在以下方面:(1)选合适的期刊不易,主题、面向都得合适,大海捞针。(2)刊物的合法性不明:合法刊物,收费合理甚至不收费,但难中;非法刊物一投就中,但花钱多,且毫无价值。(3)投稿渠道不明:好容易确定的刊物合法性,却找不到投稿途径,好些教育类期刊的通信地址、邮箱不公布(相对专业期刊,他们是普遍是落后了),貌似渠道都让非法中介操纵了,好多期刊为了堵中介,甚至还在用打印稿邮寄的方式。甚至我怀疑有的就在给合法投稿的设障碍。实在无奈何,不为别的,教研课题要结题,总得发一篇吧,老婆好不容易写出文章,让你个成天泡网的人给找个地方投稿没错吧。    (分界线——上面的文字是牢骚,下面的实在些)   在多年的困顿中饱经磨难,今天终于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找到了两个资源,算是将难度减了下来。继续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共享出来。   一个资源是 万维书刊 。面向杂志社的专业期刊自助式投稿网站,不是黑心的赚钱中介!期刊查询方便,收集信息齐全。据说是高校教师自发维护的一个资源,人多力量大再次在网络上体现出来了。该网论坛中,还有句长志气的话:写好自己的论文,没有投不上的稿!   另一个资源是,我总算知道了如何验证刊物的合法性。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网站的“ 新闻机构查询 ”栏目中。这是一面照妖镜,用用吧。   真舒服。     ------------------------------------   注:此文2010年9月28日原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7f02f0100lrta.html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63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英雄帖
Liuhengtao 2011-5-16 00:43
各位豪杰,今有QQ“茶馆”可供以大脑为主题的平台,例如:为甚麽我们不会忘记以前的东西,尽管想尽一切方法去忘记;为甚麽我们会对某事有兴趣;你可知道脑袋是如何工作的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茶馆”里,一般是三不谈:脏话、金钱、女人。这个QQ“茶馆”是我的QQ群,群名:阿赖耶识。若君有这方面的激情来一展豪气、华山论剑、挥剑断玉。“茶馆”随时都欢迎英雄剑客的光临。 “茶馆” QQ:158715215(867181237;422126441) 邮箱: liuhengtao2000@126.com ; YJdua2009@gmail.com 手机:13615203706(建议特殊情况下使用) 发帖侠客:刘恒涛 日期:2011.05.16
3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醒幸福
snzgdushu 2011-5-14 22:11
《社会分工论》是社会学经典著作,翻过这本书之前就知道书中内容主要是阐述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的,对于“集体意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社会整合与社会失范”这些概念已耳熟能详。读完这本书后发现,对于经典,以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来概括陈述实在是委屈了经典大师们。一个博学善思的头脑对许多问题都有过思考且有独到见解,但一个严谨而负责的学者往往只将其研究成熟或者专攻的主题付诸笔墨,予以详细阐释。而能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击节赞赏的可能恰恰是书中的次要内容、支撑观点甚至蜻蜓点水的一句话,智慧的分支未必不能开除奇葩。当目光被要求集中到一幅精美的画作时,我们很可能一下子被余光瞟见的挂画的别针所吸引。 《社会分工论》谈的是这样一系列问题:社会何以存在?社会中的个体是怎样团结在一起的?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在传统社会靠的是人们的集体情感 / 集体意识;在现代社会,社会个体因专业分工而相互依赖进而增进了团结。书中从社会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反常的社会分工形式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我对其中论述“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一个小章节很感兴趣,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政治经济学对于社会建构的一套经典解释是:物质利益的满足能增加人的幸福,专业分工使生产高效而更易于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于是对利益的需求趋使人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而社会的构建能使分工更有效率。于是,追求幸福→专业分工→建构社会,便顺理成章,可惜这个论断的前提就站不住脚。 从拥有权威的恩格尔系数,我们可以窥见人们往往默认人类的物质需求是有限而精神上的欲求是无止尽的。精神上的满足在幸福定义的天平上应该有很重的分量,当物质需求不再成为人追求幸福的阻碍时,我们如何来处理精神需求?涂尔干说,我们肉体的、心智的需求都有个一般强度,它是不可超越的; 人类的幸福并不能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成比例地增长。 幸福与快乐是不等的,快乐可以是刺激而得的瞬间感受,刺激的次数和强度决定快乐的产生。而幸福是一种相对恒久的状态,快乐累积不出幸福的水平。现代人刺激快乐的花样较之古人不知胜出多少,然而今人未必比古人更幸福。揭开一个谜往往随着而来更多的诡秘,解决一个问题却被更多的新问题所困扰。 幸福有质的不同,不同质的幸福价值却是一样的。古今社会、野蛮人与文明人,都有各自的时代、社会所谓的幸福。同情野蛮人享受不到先进的文明成果,实属一厢情愿。如果他们没有能力享受这些文明,文明对于他们就是毫无价值的。 A 种偏执狂与 B 种偏执狂只要都能自得其乐,幸福的价值就不存在量的差别,正所谓“你可以不懂我的诗,我也不做你的梦”。 我们对现有幸福的厌倦速度总是同步甚至快于需求满足的速度。物欲超过物质的丰富速度和财富的分配步调;群氓政治参与的要求快于体制的更新速度;现实骨感理想却一向丰满。现代人的神经似乎越来越敏感,生而带一个指向幸福的隐形箭头,意识到的幸福永远在一步之遥。当现有的幸福烟消云散,仍然静止的现实便造成痛苦和不满。如涂尔干所言,人类的不懈努力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幸福,只是为了不丢掉已有的幸福。 初中时读到的一篇课文叫提醒幸福,毕淑敏提醒我们幸福以免不知身在福中或幸福将至而错过享受。人类幸福的进步也应该被提醒,不为享受幸福,只为不至于痛苦。 作者:范久红
个人分类: 且行且思|2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月份无忧无虑的幸福读书生活
热度 2 wangxiong868 2011-5-10 22:01
这一个月,自由自在地读书,看似漫无边际,但主题本质很明确。 总结一下四月份无忧无虑的幸福读书生活: 1,布朗运动 从那奇迹的1905说起,这一年,爱因斯坦事实上是开启了三个物理领域,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相对论。其中后两个无疑都是革命性的,因为涉及到对物理世界的新认识,而对统计物理,普遍的观点是,他仅仅是一种处理巨型系统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并不涉及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新认识。 这个当然也是我对随机的一直以来的看法(或者说偏见),直接导致我以前对随机的兴趣不大。但我现在越来越发现随机的重要性,因而重新学习了分数阶布朗运动。 且不说统计物理近年来的巨大成就,就是量子力学本身,也和某种随机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量子力学的诠释 量子力学的历史,就是诠释量子力学的历史。有很多的文献,直接从统计物理导出薛定谔方程,其假设不过是微观粒子做布朗运动。探索的动机来源于数学方程式上的直觉相似性,薛定谔方程和扩散方程只相差了一个虚数单位i,我们相信,这种数学上的相似性,必定存在着深层次的物理本质的联系。 尽管我个人不赞同世界的本质是一个随机过程,但这种处理的手段是某种很好的近似,至少在某种更彻底的非线性理论出现之前。 3,分数阶微积分与不可微函数 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速度?什么是微积分?这些问题是一体的,而且是一直伴随着物理学发展的每一步。在微积分创立不久后,即有人开始探索分数阶微积分。起初的探索纯粹是数学完美性的角度,因为当时对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微的函数还缺乏认识,这个涓涓细流,流到今日已经蔚为壮观了。微积分一直是数学一脉相承的正统,这个新的微积分(姑且叫分形微积分)将标志着数学的新时代。 4,分数阶微分几何 一旦新的微积分允许处理一般的连续函数(绝大多数不可微),应用到几何,则对应得到新的一般微分几何。而几何对应到时空,则自然就是新的物理。这种新的分数阶的微分几何,可能很自然地蕴含了现在的不成熟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的方程,可能只是分形时空的测地线方程,这些想法非常诱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说一个基于混沌分形的物理理论真的诞生了。一个彻底的非线性的理论。 5,电磁场、流体力学、混沌、湍流 还是数学形式上的相似性!电磁场方程和流体力学方程,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仅如此,量子力学方程也大多能找到对应的流体力学描述。也许这正应了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皆流”。这种类比,确实对两个学科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如何看待电磁场的场源?可以认为是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电磁场,也可以认为电荷只是场的一种特殊运动状态。 也许,最后的非线性场论的问题,和湍流的问题,本质上归结为了一个问题?至少,二者都存在一个共同点,scale的问题。 微积分-几何-时空-物理,再一次完美的结合!多么美好的境界! 。。。。。。 这种纯粹的阅读、思考,天马行空,真是美好而理想的生活状态,感觉每天都有新收获。 不过感觉有点奢侈,老是这样也不行,呵呵。 最后总结一句,万物皆变(分形微积分来描述),万物皆流(分形几何代数GA总场)。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 If You Want Somethin', Go Get It." ~~~~~ Chris Gardner
1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石头剪刀布game on networks 及对物种多样性的意义【文章程序】
热度 2 luxurytt 2011-5-10 12:54
石头剪刀布game on networks 及对物种多样性的意义【文章程序】
直入主题,主要是用 RPS (石头剪刀布) game 在网络或者规则格子上。主要是 biodiversity 方面的所谓应用。很简单。理论上,主要是龙哥库塔解一个 PDE 方程组。文章都可以直接点题目获得, 有需要程序的 ( 模拟: matlab , PDE : c) ,可以 email 我( ryang8@asu.edu )。最好是英文,这样我到实验室可以第一时间给你。 旨在交流,信息开源,别无他意。 ``Basins of attraction for species extinction and coexistence in spatial rock-paper-scissors games,'' 这个是主要讲了这种 model 在网络上发现, initial 数量少的种群反而能到最后存活。。 ``Role of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in the coexistence of mobile populations in spatially extended ecosystems,'' 这个是讲了竞争促进生物多样性。。 我知道很 old 。。 呵呵 但是科研嘛 sometimes 很难说很难说。。 做就行了。 ``Basins of coexistence and extinction in spatially extended ecosystems of cyclically competing species,'' 这个是 chaos 的 focus issue ,是类似一个小 review ``Effect of epidemic spreading on species coexistence in spatial games,'' 旭哥的文章,发现了网络上疾病传播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 ``Cyclic competition of mobile species on continuous space: pattern formation and coexistence,'' Xuan 哥的文章,主要研究了在连续空间这个 model 的结果。。 就是每个节点都是个坐标,然后按距离连边。。 ``Pattern 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outbreak of biodiversity in cyclically competing games,'' 这个大致是,两块地,中间有 immigration ,会形成各种非常漂亮的 pattern ,和动力学行为,很有意思的文章。。非常详细。。 做的话,可以从促进物种多样性这个角度,或者考虑些实际情况,或者发展一些有意思的动力学行为,比如同步, pattern formation 之类的。。
534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投稿注意事项
thomaschoo2011 2011-5-8 19:04
论坛上已经有了不少类似主题的帖子,近来看到许多虫友抱怨编辑对自己的论文处理太慢,大多是急需文章,而文章一直杳无音信,得不到结果,甚至小修的文章出 去几个月都没有消息!鉴于此,也来说几句,希望对那些导师没有时间关心的硕博们投稿时参考,尤其是等着文章毕业或评职称的虫友们,如果能起到些许作用,我 就甚感欣慰了! 当然,最科学的选择期刊发表你的文章的方法是根据你的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定,我不想在此方面赘述,因为学科各不相同,期刊浩如烟海,实在无法总结出有用的东西。 其实,实验工作结束,写文章之前,你就应该规划你的文章的去向,当然有许多牛人在计划实验之前就定下了文章的去向,也就是说这些文章是为特定的期刊“量身 定做”的,当然录用几率非常之高!然而,对于新人们,比如我自己,多数情况下是先做了一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课题,做完了实验才想着如何介绍给大家。因此, 在你平时看文献的时候,最好对本学科的期刊有所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也许对你将来投文章有很大帮助。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在投文章时关注,这些比 较容易做到,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因此推荐给新人们: 1、期刊的兴趣:不同的期刊尽管有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发表文章的领域,但是你只要认真的看三五期你就会发现,它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还是有偏好的,这往往是受 到期编辑部人员背景的影响,也就说这方面会受到期刊人员(尤其是主编和副主编)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上世纪80年代,JACS对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 文章还是比较推崇的,后来一直到07年前有机化学领衔主演,近期纳米材料也有了一席之地。前面与Bard很有关系,中间时期与主编副主编中众多的从事有机 化学研究的学者一定有牵扯,现在结构的调整导致目前的结果!如果你的文章华而不实,请投letters,如果你的文章理论基础扎实,或者实际应用面面俱 到,请投full paper。一般你的文章已经具备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的水平,那就不用为慢而苦恼,因为这些期刊为了自己的声誉而不会拖无名小辈的文章,要么直接拒回,要 么一切正常进行,多数在2个月以内会有结果。 2、期刊的刊载能力: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一些急需文章的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 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如何确定一个期刊是否处于这种状态不是很难,首先可以关注它的近几年的IF,如何在2-3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 小心了。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 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由于它为了保住IF不快速的下滑,不能增加期数和每期的文章量,能做就是大幅度超前出版!由于它的不错的IF和较低的拒稿率, 已经吸引了很多专业的作者投稿,那么,编辑们实际上能做的只剩下故意拖延稿件的处理进程,往往一个月左右才指派到副主编,三五个月才整理审稿意见,修改稿 没有限定提交截止日期等等!目前Food Chemistry就处于这种状态,已经出到12月份了,还有260多篇在线。不过这样的期刊还是容易中的,前提是你很乐意和它们耗时间!如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就是如此。有些期刊的相关信息十分隐蔽,因为很多稿件即使录用了也在编辑部不在线,在线的少量文章是将要正式出版已经校样的稿件,但是你可 以通过多看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收稿日期和正式出版日期进行计算!隐蔽性最大的是一些经常要求作者resubmission的期刊,其实标注的审稿日期之前 已经折腾了作者们半年甚至一年!对于这样的期刊,唯一的办法是问问身边的其它有经验的人。 3、审稿周期:期刊的审稿周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杂志编辑部的工作状态,因此未投稿之前,新虫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你意向中的期刊对审稿人是怎样要求的。如果 期刊的邀请审稿信希望受邀请者3-5天决定能否审稿,如果20天左右返回审稿意见,如果拒稿最好在10天以内返回意见的,应该是负责任的不错的期刊,因此 虫友受到如此的邀请,不妨拿出来共享一下。如ACS、RSC和Elsevier的部分期刊(如BB和EC等)都要求2-3天决定是否接受邀请,2 week返还审稿意见。而如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半个月过去了还在提醒审稿人是否准备审稿! 4、明珠暗投:有些人做的东西在自己的领域不算优秀,如果换个角度去写文章,投到其它领域的期刊,说不定就是一个香饽饽!例如,你是搞物理的,有很好的物 理计算模型和功底,不妨选择一个化学或生物模型应用,投化学或生物类期刊,往往又快又好。现在做纳米材料的经常将材料合成以后简单应用投给分析化学的期 刊,因为他们的材料做的漂亮,表征的详细,反而比做纯分析的更具优势!如果你做无机材料的,研究材料对生物相关物质的催化、分离或检测,投给生物科学和生 物技术的期刊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5、研究Editorial Board:许多期刊的风格主要源于主编,其它顾问编委甚至副主编都是名誉上的配角,因此这样的期刊你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在 google上搜索一下登录他所在机构的个人主页,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是看他的group有没有专职助手!有的已经明确指出该助手就是为了他 的期刊服务的,如:Electroanalysis 的主编J. Wang和Electrochem. Commun.的主编R.G. Compton。那么投这样的杂志,最起码你的稿件处理进程是非常正常的。有些期刊是副主编负责制,而且投稿时需要推荐,那么在投稿和Cover Letter中选择推荐副主编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虫友认为不应该选择中国和日本籍的,我不这么认为,凡事须区别对待。如果你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投的是本 学科主流国际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你完全可以故意选择他们,因为他们感觉能做到重要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很不容易,工作一般很卖力,而且,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 一般是工作狂,尤其是年轻的中国和日本牛人,晚上和周末是不休息的!不过,如果你的文章存在某方面的硬伤,那么精选副主编要权衡他的学术和工作效率,两者 取得平衡。比如你的基本理论不扎实,文章的亮点是方法新,获得的结果好,那么你千万不要推荐给那些经常发表6 pages以上article的专业副主编,最好选对你的方向稍微擦边的其它学科的人负责你的文章。相反,如果你的工作的核心是细致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 选择经常指导他们的学生们做类似工作的编辑们!总之,期刊的编辑部不会经常变化,而投稿人选择的期刊是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应变,最终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 你的文章。 6、精选Reviewer:有人认为推荐审稿人只是投稿的一个环节,编辑不会用你推荐的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多数期刊在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你推荐的审稿 人的,只要你推荐的审稿人满足一定条件,这种几率就更大。因此,你投稿时不要胡乱的在你要投的期刊上拷贝审稿人,要带着研究的态度去推荐。有竞争力的期刊 编辑一般参考你推荐的审稿人按专业接近程度送审,因此推荐的审稿人曾经在你投送的期刊发表过文章,编辑就更容易根据他注册时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不过如果 你提供的人是该专业小有名气的学者,即使他没有投过该期刊,编辑也是容易评价的,因为地球是很小的!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同时,推荐审稿人应考虑以下几点: (1)方向接近;(2)水平不要过于悬殊,因为如果你投的期刊在你的研究领域非常一般,而你的学术出身又不是很耀眼,特别牛气的人很可能拒审,尤其是亚太 地区的所谓牛人;(3)核实通讯e-mail,因为有些文章上的地址是学生用自己的信箱而以老板为名(中国最常见,国外不允许)通讯的,有时学生毕业甚至 未毕业都基本不Check此信箱了;(2)、(3)经常导致审稿周期的延长!(4)你和你老板的学术圈子:多数做学问的还能客观公正,但是有些老板树敌较 多,喜欢到处攻击,或者做各种评审过于刻薄,你不得不注意回避那些有积怨的group。(5)审稿人的背景:第5大点选择编辑的方法在此也有用处,而且选 择审稿人的空间相对更加广阔,因此可考虑的因素可以更多一些。这里额外提出的建议是当你学科领域有一些和蔼仁厚的长者时(从会议,其周围的人,学术圈前辈 等处了解),不妨推荐一下,即使其指派学生审稿,也会给你温和的意见,而且有一些好的建议,得益于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如果其他审稿人的意见不是特别尖锐, 就容易通过了。因此,大家若希望自己的论文处于顺利的处理过程中,选择期刊时也应该选择那些按游戏规则办事的期刊。少数期刊尽管不按一般规则办事,但是他 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也不失为不错的期刊。如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你刚投了它,在你的文章还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你就接二连三的收到审稿邀请,哪怕你是第一次投稿的新手,它用的不是推荐审稿 人,而用的是数据库审稿人,不过期刊会在年底进行评价,对于那些显然有背期刊宗旨进行审稿的审稿人,以及无法熟练运用英文表述的审稿人,数据库会删除其兴 趣范围的信息,同时也被取消审稿人资格!不过这还是有弊端的,目前该杂志很难成为被广泛承认的顶级杂志,这可能是原因之一。(6)选择精力充沛的审稿人: 这很难挑选,除非你在本领域已经摸爬了很久。不过一些社会兼职少,行政头衔少,建立时间不长但发展态势较好的课题组负责人多属此种。从亲身体会而言,由于 我们方向导师限定每届学生数,我的学生都控制在4-6名以内,再加上我没有任何兼职,只要我稍微勤奋一点(每天工作15小时),不会影响任何学生的稿件, 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10天返还审稿意见的事情发生,同时偶尔还可以有时间到小木虫看看资源。 7、谨防误投猫腻期刊:少量的期刊存在猫腻,已经成为该领域一些课题组硕、博毕业的保障线,大家心照不宣。鉴别的方法是看看该领域是否有较牛的课题 组每年有4篇以上的文章发表,同时该期刊又有不错的IF和论文出版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有难处,有些课题组实在庞大,鱼龙混杂,为了博士们 可以毕业,又不能过于降低要求有损颜面,不得不留下后花园。因此虫友们如果看到一些说某些不错的期刊很好发文章的帖子,要注意甄别,因为可能发帖者感觉是 这样,也的确如此,是因为他有一个在圈子里的老板,你要去,不但不好中,反而比其它的期刊更难,因为资源有限,需要留足啊! 有很多说的不对的地方,望见谅于大方之家,我已经申明,这里谈的是非学术性经验,目的是为了帮助一些初学者,因为近期我将远游,离开学生们较长时间,花 点时间总结一点留给还没有将要进入本课题组的学生,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点,借小木虫平台和大家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其实每个学科都不一样,这里有很大 的局限性,大家应举一反三,我经常苦恼的是我有少数学生总是不能做到这点。 其实我一直鼓励和赞同以实力去做科研,以科研去促生产,以生产去改变自然。但是学生的青春有限,于是我又致力于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要求毕业,然后他们自己获得自我的超越和发展。
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期“博士沙龙”活动心得—学术分会 宋立冲
热度 1 neudoctor 2011-5-7 22:57
我是以一个预备会员的身份,参加到第九期博士沙龙的组织工作中的,说实话,在之前,我也参加过类似的活动,但这次活动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观众式的参加和亲身参与组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参加一个活动只能够体会到活动主题带给你的乐趣,而参与组织,除了能让你体会到活动本身可以带给你的成果外,你能够参加到这样一个复杂的组织活动中,并把活动组织得有条不紊,这本身就是另外一层的收获,通俗点说,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 在活动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学术分会在张朋刚会长及卢泳昌分会长的带领下,对这次活动所可能涉及到每一个细微的部分,都做了精心的部署,而且每个成员在做好安排好的本职工作外,为了使该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都积极地出谋划策,干劲十足,充分显示出大家对这次活动格外地重视,格外地用心。这次活动使我看到,我们学术促进会是一个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团队;是一个具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2011 年 4 月 15 日 活动如期举行,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本身就不是太大的活动室里,早早地就挤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有本科的、也有研究生,甚至门口都堵满了人,但大家没有一个随便喧哗的,表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我相信这是因为大家是奔着学习的目的而来的,大家对待学术问题都是严肃认真的。在主持人做了简短的精彩介绍之后,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是请各位师兄、师姐讲述他们在各自的学习过程中,面对“文献检索”的所得所知。他们依次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他们讲得认真,其他人听得也认真,在这一时刻,一切躁动与混乱都消失了,有的只是传授知识的人和接受知识的人。对于每一个听讲座的人来说,各位师兄、师姐们所讲述的这些知识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都是他们这些年在工作学习中,耗尽心血所得到的经验之谈,是从课本上得不到的,而这又恰是我们好多人正急需知道的,用“雪中送炭 ” 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因为这不仅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会对我们今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紧张的第一阶段结束后,休息之余,我们学术促进会多才多艺的张松师兄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精彩的《忐忑》,极大地舒缓了大家一直紧绷的神经,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各位师兄们除了介绍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外,开始了一场激烈又不失和谐的辩论,他们一方面在固守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在试着去接受别人的更好的观点、方法。在场的所有存在疑问的人,都可以向现场的各位师兄、师姐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位师兄、师姐也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现场的活动在这时达到了高潮,因为在学术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有的只是适不适合,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中,这次的博士沙龙活动圆满落幕。从我自身角度来说,我觉得认为这次活动的选题很好,贴近实际,而且活动也举办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要说不足,唯一的缺憾就是受益人群受到了限制,但相信后期的宣传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而对于所有在场者来说,他们都是胜利者,无论是讲解者,还是收听者,大家都得到了自己的想要的东西,知识再丰富的人也要不断接受别人的有益的意见,而对于初学者,知识就是饥渴中的甘泉,干旱中的雨露,而这一切也都体现了我们学术促进会的信念:付出就有回报!
1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增长的秘密 读后乱弹
热度 1 tianchuanhao 2011-5-4 11:57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主题。我感兴趣的主题则是,为何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保持了 1000 余年的领先,在 1500 年以后逐渐被欧洲超过,现在远远落在欧洲和北美之后。当然,我不相信这是文明本身的优劣,而是作为承载文明的经济体在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后的结果。这导致了泱泱大国忽然就变得如此不自信,从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到后来的全盘西化,欧洲中心论。军事似乎不是主题,没有看过哪位学者推崇过成吉思汗的文治,即使他武功卓绝。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是问题的关键。 什么导致了经济增长? Helpman 介绍了最近 30 余年这个领域的最重要的进展。从 Solow 出发,强调经济增长来自于积累(似乎也是中国重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里面也有资本和劳动匹配的问题,不过强调的是总量匹配,用的是资本密集度指标);然而,按照边际报酬递减的原理, Solow 模型意味着不同经济体最后的增长将趋同,因为高资本密集度的经济体增长更慢。然而,最近 100 年的事实并不支持这个理论。富国越来越富,而穷国越来越穷,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缩小了与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一些学者通过控制资本积累后对 Solow 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俱乐部收敛的现实。但是 Helpman 指出,资本积累本身是内生的,它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因此,这种估计有偏。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国际比较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因此,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积累,而是技术进步,是知识,是创新。 在 Romer 和 Lucas 那里,知识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因此,什么创造了知识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研发、干中学、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是知识的特征,很显然,什么制度能够促进知识创造也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新经济地理学、城市、集群等等可以相互呼应。但仍然有问题。如果规模报酬递增没有限制,世界将陷入无序状态,需要给规模报酬递增加上条件。给一个反作用力是可选择的一种方法。对于城市而言,城市不可能不断集聚,一定还有促进分散的力量。此外,如何解释俱乐部收敛?在单个国家的情况下,似乎还需要给报酬递增加一个门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世界如何解释?由于知识可以跨国流动,国际贸易、 FDI 影响对创新、模仿和使用新技术的激励,这就使得各国互相依赖。通过自然禀赋、分工和专业化似乎可以对国家的产业分工和增长率的俱乐部收敛做一个更好的解释——如果各个国家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产业分工的话。很显然,对于战略性质的产业,后发国家不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选择放弃,产业政策在这个意义上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是有效的。此外,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对积累和创新的激励,也影响国家的应对能力。因此,这些都成为本书的主题。 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是我关注的一个主题,很有意思。从表现来看,中国 30 余年的发展创造了先富阶层,拉大的贫富差距,而近年来开始在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开始增加投入,似乎和 KUZNETS 的理论相一致,贫富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先拉大再缩小——当然,是否真能缩小还不知道。最有趣的是,虽然有文献发现收入不平等会阻碍经济增长,但是当控制了资产不平等之后,资产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而且更显著,同时收入不平等变得不显著了。想想这几年中国资产快速膨胀,中国的资产不平等程度集聚拉大,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又会如何?而且,跨国研究表明,资产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系数不高,只有 0.39 ,这和秦晖的分析相一致:如果中国历史上的收入不平等相当严重,那么这个不平等不会是因为土地(资产)分配不平等所导致的。他的逻辑是,土地需要通过租赁,即使按照 55 分成,收入不平等也只有土地所有权不平等的 1/2 。看来,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历史上的地权分配与经济增长。只是非常遗憾,目前关于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相作用机制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结果。
1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4论清华北大是亚洲二流学校
热度 9 冯用军 2011-4-30 21:52
最近因应邀到某高校讲学,选定了一个主题,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之前也有较多研究,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集中时间研究了各国(主要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看了一些材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1、世界三流的高校纷纷在中国开始分校,而中国学生趋之若鹜 2、中国最顶尖的研究院校只配与世界二流的高校合作 不信请看一组材料: 一、世界三流高校在中国设立的分校 1、 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于 2006 年率先在宁波成立分校 2、 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也与西安交通大学开办西交利物浦大学 3、 纽约技术学院( 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在 2007 年通过与南京邮电大学的合作,在南京开了一所分校 4、 纽约大学准备在上海开设纽约大学上海分校,准备于 2013 年秋季第一个本科班开学 比较例外的是,南京大学与johns hopkins uni合作的南京大学-JHU中美合作研究中心 二、中国最顶尖的研究院所只配与世界二流的高校合作 1、北大校长许智宏6月份就到访东英吉利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除了领取东英吉利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也进一步巩固双方在环境科学等研究项目方面的合作 2、“中英创新合作计划”联合研究项目。参与的英国大学包括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诺丁汉大学、皇家兽医学院(Royal Veterinary College),和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hampton);中方则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宇航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大学、南京大学、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3、2008年6月4日,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举行隆重仪式,授予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名誉博士称号;2009年8月30日,英国拉夫堡大学授予顾秉林名誉博士学位 看完这些,在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的所谓顶尖高校,特别是985工程、114工程的龙头,北大清华,有在国外开办一个分校吗?哪怕是最落后的我们的非洲兄弟国家? 残酷的事实是:没有。 这也算是回答很多网友关注的问题或者质疑我的观点的问题:清华北大为啥是亚洲二流? 另,我觉得党中央、国务院要下定决心建立独立于教育部和财政部的 中国大学拨款委员会(CUGC)和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QAAC) 。实现大学准入制度、淘汰制度和按竞争力拨款模式(政府将资金注入CUGC,各高校通过公开招标竞争获得办学拨款和科研拨款)。 如果哪一天,清华北大在美国开分校,而且美国的学生趋之若鹜,那么,北大、清华就离世界一流不远啦! 其实,我们也不能太苛责北大清华等985二流高校,试想: 一些一般本科院校已经沦为“考研基地”,全校毕业生近60%考研;一些名校已经沦为“出国留学基地”,全校毕业生近60%出国,结果是北大清华等985高校是二流的本科生(一流的都出国或去香港了)、三流的硕士生、四流的博士生,加上校方招聘教师刚愎自用、学历三代闭关自守,这种北伐军、三清团的老师怎么可能期望它们、苛责它们把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学生整成学术大师 预告:5论清华北大是亚洲二流学校——留学生篇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3939 次阅读|25 个评论
缺失正义的主题
热度 1 宋建国 2011-4-27 18:09
缺失正义的主题
缺失正义的主题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从开头到结尾强调的主题都是“和平”,咋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与此相一致,日本在华中学生的留言也完全按照日本官方的套路,众口同声地强调“和平”的主题:“中日两国永不再战”与“中日两国永远和平”云云。 南京大屠杀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对于那发生于南京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在任何地狱的世界都难以想象,用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登峰造极、极度丧失和毁灭人性的恶魔的行为,在这个“和平”的主题下,似乎一切自然归于像两个人各有对错的打架似的抽象的“战争”行为。 因此,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态度的“态度”,缺失正义的态度。在那个大钟和纪念碑上应该首先加上正义二字。 应该是“正义与和平”。
个人分类: 杂感|3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22F 选用设问式、数字式和标准组件叙述结构时需知要点
icstu1 2011-4-27 13:59
22F 为听众着想的最高形式是“设问式”叙述结构,用“您可能会怀疑...”起头,然后替听众回答的方式,把他们吸引过来。 例如: 首先提出三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然后用三两张幻灯片,花一会儿时间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回答。 在进行回答中对这次讲演可能涉及的场景和多个主题进行“铺垫式”教育 把这些主题用三个“罗马拄”绑在了一起, 又与设问式叙述结构绑在一起。 (其功能有点象外部联接的——联系讲演内容和听众的关系) 古老的数字式结构如同标准组件式一样,是一个简单,相当松散的叙述结构。只有在其他结构都不适合使用时,再考虑使用数字式结构。 如果你一定要讲十个问题,建议您使用“到记数”的方式,不是从1-10;而是从10-1。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因为对听众很有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您要从10数到1。 选用标准组件式叙述结构的理由主要是:讲演者可以随意决定各讲演单元的秩序。如:介绍新服务特征 或产品新功能的时候。 这种“即插即用”的方法可能是讲演者别无选择中的选择。 要尽量少用,最好把演讲弄得简明扼要些。
个人分类: Y 特许访问交流|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北大和复旦
热度 4 longfo 2011-4-25 17:22
一个清华的、一个北大的、一个复旦的去圆明园。看完圆明园主题教育视频后,三个人都怒火中烧: 清华的:靠,万恶的英法联军! 北大的:靠,万恶的腐败清廷! 复旦的:册那,万恶的售票处,花15块原来就看这么一视频! 呵呵,这就是清华、北大和复旦。 PS:以上转自网络。
3646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1年4月JOM关于2011TMS会议中生物材料2个主题的专辑文章
郑玉峰 2011-4-24 08:56
2011年4月JOM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47-4838/ 其中有 Biomaterials for Regeneratative Medicine(包括David Williams的一篇文章) 和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Magnesium2个主题,本人就中国生物医用镁合金在国际刊物上的文章给以了综合评述,欢迎下载。 Research activities of biomedical magnesium alloys in China Yufeng Zheng and Xuenan Gu 2011JOM.pdf o
2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纪念-钟教授个人感言
热度 11 caoyuanzhiye1 2011-4-23 11:04
  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纪念之时,研究所举行学术午餐会,主题是每一个教师发表当初进清华大学的感受,既初进清华的那些时候难忘的记忆.钟教授个人感言介绍结束之时追加最后感言,余也有同感. 钟教授的四句感言: 1. 无论您如何努力,总有人比您更努力; 2. 无论您多优秀,总有人比您更优秀; 3. 无论您取得多优良的成绩,总有人比您的成绩更优良; 4. 只要您稍微一懈怠,您就凸显出来了,就落后了。 祝福清华大学! 祝福中华!
4762 次阅读|18 个评论
关于演示文稿的制作
tengyi1960 2011-4-22 15:37
关于演示文稿的制作——欢迎各位关注讨论,提出意见。 目录: 将 "演示文稿" 作为 争取机会的 "垫脚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609 对在PPT制作中建立统一视觉主题的方法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636 在PPT制作中应用好色彩搭配的心理和美学理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825 保持页面简洁美观——Less is mor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858 文字材料的分配、打磨与展现——PPT限制页面数与文本的考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919 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952 选择适当的字体 等PPT制作要点的简要说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4977 主要内容目录(有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5204 演示文稿制作进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5645 演示制作流程(有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5710 B点:目的性是出发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383971 WIIFY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7876 脑力激荡 (同上) 卸料——打磨——聚焦目标——理顺结构的“精工”做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7418 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quickforward=1id=434952 知识管理(白板集簇技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7121 叙述结构 提高文章表达力的叙述结构 著者与厨师的相同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0881 发现你的结构 16——你可以转向左脑的思维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0881 选用设问式、数字式和标准组件叙述结构时需知要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7859 为什么选择:形式/功能式 的叙述结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7784 选择提高文章表达力的叙述结构----选择原则和价值判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8173 提高文章表达力的叙述结构有16种,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0881 提高文章表达力的叙述结构有16种,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0881 开场白 捉住你的听众——七大经典开场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8279 罗马之柱:集簇(Clustering)的技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7196 链接功能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强化演示文稿关联性的手段——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9998 文字 演示文稿中使用文字、图表方面的深入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id=439835 图表 个性化定制方面的步骤 有关信息素养的话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0436 心灵推销的思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564do=blogid=435606
个人分类: 思想盆|1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相信
热度 1 xusuowen 2011-4-20 09:23
每次看到雅虎的首页,都有一个让我感动和深思的新闻,今天的主题是: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相信。我相信自己,相信亲情,爱情和友谊,更多请链接 : http://news.cn.yahoo.com/xinyang/ 我们曾经相信过很多。 我们相信世界是美丽的,人性是善良的,我们相信人间自有公道,有耕耘就有收获,当然,我们更激情豪迈的相信,明天会更美好,光明总有一天会到来。 然而,今天的我们却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也不想再去相信什么。 当亲情、友谊、爱情,一切都成了神马浮云,当高尚、忠诚、纯洁,一切都成了八卦笑谈,当我们置身在一片假相的包围之中而无法脱身,我们所能拥有的就只能是忐忑不安和心神不宁。 有人说,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当我们什么都不相信的时候,我们又会成为什么呢?
1206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在PPT制作中建立统一视觉主题的方法讨论
icstu1 2011-4-18 17:08
建立统一视觉主题 在整个演示过程中, 制作的PPT需要一个一致的视觉主题, 少用PowerPoint自带的模板, 更不应在一个PPT中使用多个模板。 用户期待看到一个包含新鲜内容的独特演示, 可以根据演示的主题、 场合、 用户等特点制作自己的模板, 这样能够更为适应自己的需要, 然后将这个PowerPoint文件保存为设计模板(扩展名为.pot), 这个新模板就会出现在软件的标准模板中, 方便以后再次修改或使用。 讨论一: 通过背景暗示( 颜色编码法) ,增强讲演的连贯性,有效避免 PPT 本身横向思考的缺陷。 可以考虑运用 增强讲演的连贯性的五种技巧: 1 、指示标 / 颜色编码法 2 、标题页幻灯法 3 、图标法 4 、 锚定物 法 5 、预期性留白法
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抄袭
jiangnianyun 2011-4-3 19:36
看到处在打关于文章抄袭的假,倒让俺越来越明白了“自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意思。 俺以为,看一篇文章是否抄袭,有两种情况:一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意思和文字的码放顺序几乎一致,只是作者名字换了,这应该算抄袭。二是应用别人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不标出处,或说成是自己的成绩。 其他的就难说了。
个人分类: 政策:高谈阔论|3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度国内外的生物材料主题会议
郑玉峰 2011-4-3 10:58
2011 年 5 月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议 --T 生物医用材料及应用(北京) http://www.c-mrsmeeting.com/hywj/ 材料研讨会/fenhuishezhi/index.asp 2011 年 6 月 世界钛会 Biomedical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 http://www.ti-2011.com/ 2011 年 7 月 2011 第二届生物材料表面工程学术论坛(佳木斯) 2011 年 8 月 The 3rd Symposium on Biodegradable Metals http://www.biometal2011.org/ 2011 年 9 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天津) http://bmebiomat.ibme.org.cn/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将于2011年9月8-9日在成都召开“第二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 登陆 www.scsyjs.org (会议专栏) 3rd Asian Biomaterials Congress http://www.abmc3.org/ IUMRS-ICA (II)Biological Materials http://mail.mse.nthu.edu.tw/~IUMRS-ICA2011/
3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主题诗歌欣赏-----个人文化修养之路一
热度 2 hifly2008 2011-4-1 22:57
据说,最后一个诗人死了,大家再不写诗,也不读诗了,我默然,这是一种退化,还是一种进步呢?! 春天来了,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在某个时刻,你是否会触景生情,偶尔有了点诗意,但无法言说呢?! 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候,你是否产生过一种特别神往的情愫?! 于是我明白,科学和艺术殊途同归,都在追求一种完美的东西!或物质,或精神!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已! 走在科学和艺术的道路上,你又何必那么痛苦呢,是不是应该轻松一点,洒脱一点,快乐一点呢? 春风拂面而来,温度回升,走进这个生机盎然、变换莫测的季节,心境变了,也会给我们思想以刺激和启迪!这种启迪与科研试验不一样,是灵感的源泉,这是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 这个季节是自然界艺术的展现,也是生命科学艺术的展现!道在其中,我不明白而已!走在日变日新的路上,我惊奇!心想:劳逸结合之时,仔细品读这变化,或许也可激发出一些科研的灵感! 在此,特发几首耳熟能详的《春》主题诗歌与大家分享!各位也可以推荐其它有关《春》的“经典名句与诗词”,品位这些失传经典的魅力!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怅诗》 唐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814 次阅读|5 个评论
将来的计算机科学研究是什么------有感于CSCW2011
热度 1 wangliDream 2011-3-25 15:09
参加完CSCW2011,非常感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了,它已经和别的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别无选择!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网络大行其道的时机,所有的研究已经分不清是为了计算机,还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为了其他目的.尤其是在这次以"culture"为主题的协同会议上,所有与会者都在谈论着共同的话题: 人,游戏,协同.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协同的研究有许多的不同,但在这次会议上却又达到了新的一致.网络和人类科学已经不可分割了,更多智能的服务已经在地下蓬蓬发芽,许多雏形在会议上已经斩露头脚,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迎来全新的网络体验.
个人分类: 科研感触|31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闲聊“双规”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1-3-17 10:19
在中国,“双规”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汇。指的是让有犯罪嫌疑的领导干部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自己的问题。但是,正如本来意义的银行概念已经被诸如道德银行等提法泛化一样,我感觉“双规”大有被泛化的可能。 最近,我就有了两次被人家“双规”的感觉。一次,是一家有相当影响的报纸,编辑很客气,完全用商量的口吻,约我写一篇文章。因为报纸的时效性很强,规定的时间是次日晚上十点。因为报纸的版面有限,更因为话题决定了版面,规定的字数,是1300-1500字。在一个确定的话题下,在规定时间内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我戏称自己被“双规”了。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很痛苦,直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做完后很舒服,很享受。犹如百米赛跑,玩得就是挑战极限的乐趣。 另外一次,是不久前参加的一次会议发言感受。主持人为了公平,一般是每个人规定了发言的时间,虽然没有明确内容,但会议的主题就是规定的内容,总不能够脱离主题谈论问题。所以,会议发言实际上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围绕规定主题的个人言论。这样的发言,不认真对待反倒容易,越认真对待越难办。在区区几分种的时间,往往要表达多种意思,说不到显得考虑不周全,说多了显得罗嗦。一不小心,就容易顾此失彼。看来,个人的讲课、报告,像是搬家,可以从容有序,有条不紊。会议的发言,像是火场取物,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出贵重的物品。最安全的办法,是确保人员安全逃生,甚至东西都不再指望拿出来了。这颇有点火中取栗的感觉。看来应对“双规”发言,规定时间必不可少,它事关会议大局。规定的内容则需要好好筹划,客气的话要说,礼节性的话要讲,围绕主题的话一定要言简意赅。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来说短话比说长话要难多了。 当年中国主办奥运会,面向全世界征集口号,弄来弄去,原来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更是简单,直接就是one world,one dream.大俗大雅,一语中的,妙不可言。世界这么大,怎么可能有一样的梦想呢,怕是同床异梦为多吧。能够摆在桌面上道理,大家还是认的,至少都有拿金牌的梦想。 对口接触,精准有力,短程高效,持续耐久,酣畅淋漓。短暂而又欢畅,言简而又意赅。这是一道十足的难题,更是会议特别是大型会议发言应该追求的境界。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学术批评的基本规范
tengyi1960 2011-3-16 15:07
学术批评是学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都不能豁免学 术批评。正像市场竞争有规则一样,学术批评也应遵守合理的规范。这种 规范从何而来?我以为,学术批评是批评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的典型实践, 学术批评的规范应从批评性思维的本质和思想的一般结构引申出来。 批评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批评性 思维的运作,就是根据这些标准,考察思想的结构要素。任何一种成系统 的思想都有一种逻辑,即思想的逻辑要素的构成:假设、概念、主题、资 料(数据)、理论、主张、含义、推论(后承)等等。每一学科都依赖概念、 假设和理论,提出主张,给出理由和证据,避免矛盾和不一致,有蕴涵和 后承等等。正是每一系统的思想都有这样的逻辑,因此批评性思维具有广 泛适应性。学术批评“批”什么,不难从批评性思维的价值基础和它要考 察的思想要素得出结论。学术批评就是批评性论辩或批评性讨论。论辩研 究的语用—辩证学派曾描述了它的种种特点。而这也能引导我们得出学术 批评的若干规范。 1、针对性。学术批评应该是运用普遍智力标准,对某一思想的构成要 素进行评价。针对的范围可大可小,总有一个明确的对象。也许批评针对 的是一个论断本身,是支持该论断的证据;针对论断背后的假设、关键的 概念、论证中的推理、论断所蕴涵的命题,甚至整个理论所依据的参照系 或理论框架。我们也可以分析论者的意图,以及这种意图实现的程度等。 2、客观性。学术批评一定要分清有理由的判断与纯粹的主观意见。这 7 是体现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批评有一个文本解释和论证重构的问题。客观 性的第一道门槛是联系语境信息,依据“慈善原则”对被批评的文本进行 解释和重构。由于论证存在许多假设和未明确表达出的前提,而它们又是 得出论证结论的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慈善原则”要求我们尽量站在 对方的立场来选择尽可能使得原论证合理化的补充成分来重构论证。 3、清晰性。清晰性是对任何思想的基本要求。花点时间清晰和精确地 陈述批评的具体对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批评涉及的问题,以澄清其意义 和范围;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对关键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等等, 都是使批评清晰化的方法。学术批评中一个常见的违反清晰性规范的表现 是,在未搞清受批评论断的真实意义的时候,就仓促展开批评。结果,参 与批评的双方说的却不是一回事。批评实际上成为一种无“敌人的战斗”。 显然,这种“稻草人”反驳也是违反针对性规范的。 4、逻辑性。学术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性论辩或讨论,与逻辑的关系极为 密切。然而,我们传统的思想模式对逻辑性贯彻得并不好。批评中的说理 往往未采用明确的推理形式;从前提到结论的跳跃极大;宣称获得的结论, 事实上是依据前提尚不足以得出的;有时以认定被批评者的论断“完全违 反⋯⋯的原则”来宣布批评胜利的降临。 5、互动性。批评自然假定了反批评。我们特别应关注媒体作为学术批 评中的第三方的地位与责任。固然存在不借助媒体的思想批评。事实上, 学者们更愿意通过媒体进行学术批评。但是,媒体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学术 批评中定位,学术批评的“单边主义”就会出现,互动就不能实现。我们 看到,有些媒体排斥批评性文章,不给争论的双方以同等的机会,害怕争 论没完没了,更害怕惹上“笔墨官司”。其实,在特定的时间内,批评和 反批评持续不了几个回合,因为论者可使用的理由很快就会用完,媒体的 控制作用就在于只给那些未曾用过的批评和反批评的理由以亮相机会,而 不允许同一或相似理由二次登台。也许媒体在其潜意识里还以为,批评和 反批评不是“生产性的”理论活动。然而,与这种错觉恰恰相反,按照修 辞认知论的观点,真理正是通过这种“主体间的确认”创造出来的。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温家宝讲话:当前最大危险在于腐败 需改革体制
热度 2 xupeiyang 2011-3-14 13:45
我认为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是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会是亘古不变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第三,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第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逐步减少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而且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而做到所有这一些,都必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五,要给每个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因为只有人民有积极性,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民主的真正含义。 http://news.qq.com/a/20110314/001646.htm?qq=0ADUIN=491044866ADSESSION=1300077531ADTAG=CLIENT.QQ.3187_.0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37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几种方法
chinaworm 2011-3-4 10:06
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几种方法 1.多安排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 因为同龄人的一举一动是最能与孩子产生共鸣的。父母要利用这一点,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龄人相处。即使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父母也要搞清情况,尽量少加以干涉,因为孩子们之间的冲突,父母处理再好,也不如孩子自己解决的好。几次吵架之后,孩子们相互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开始快乐地玩到一起了。 2.鼓励孩子参加特定团体。 孩子7-8岁以后,应该鼓励他们尽可能参加各种类型的团体。父母也许希望孩子参加比较大的团体,那些被同伴拒绝的孩子在这些团体里很少成功,仍然不能被团体接受。但是,他们却更容易与范围比较窄的团体融为一体,如以某项技能、兴趣爱好、交流指南、社会服务等为基础的特定团体等。这些有主题的团体成员在个性、兴趣和社会技能方面更有可能更加相近,因而孩子们更容易欢乐融洽地相处。 3.自己加入团体,给孩子做个榜样。 父母永远无法过高估计自己作为榜样的力量以及对孩子所能产生的影响。如果父母自己消极对待各种成人活动,那么就该好好考虑参加活动对自己和孩子的好处。孩子会看出他的父亲或母亲的态度,而这点对他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父亲喜欢垒球运动,经常穿着运动衫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并且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孩子肯定会受到感染。相反,如果父亲勉强加入了“父母-老师协会”,每次开会都抱怨不停,并且嘲笑其他孩子的父母如何无知,那么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对协会产生负面印象。 4.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孩子抓起。家中来了客人,教孩子如何礼貌待客,什么是彬彬有礼;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父母应该爱屋及乌,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交往条件,比如聚会、郊游、生日活动等。当然父母更要指导孩子如何择友、交友,在交往中要真诚、坦荡、磊落、大方、不卑不不亢。父母要教孩子在客人面前学会介绍自己,如让孩子用乐器表演一首曲子,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孩子得到客人的表扬,会增强自信心,会心情愉快,下次在客人面前就会主动些,慢慢就不会害怕见生人或在生人面前害羞了。 5.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孩子的交往活动,是父母不可忽视的内容。如果缺乏同龄伙伴,那么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集体主义的意识,步入社会后也会无所适从,或是不尊重他人,自傲、任性,或是封闭自己,自私、孤僻。 家长每日一读,天天进步 http://www.xiaohongxing.co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污染严重的垫江五龙桥河段
热度 2 SCUECO 2011-3-2 02:35
今天上午,打开家乡县城的一个论坛。无意间看见一个讨论主题“污染严重的垫江五龙桥河段”,一个关于河流污染的图片主题。看着那一幅幅充满垃圾和污染的图片,我无不深深的震惊:那还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吗,山清水秀、水肥鱼欢,而今 ----- 。 作为一个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生,我实在是羞愧和汗颜。 现将该贴转载与此,希望更多的人注意。 http://bbs.djxw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29
34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还是要听一下耄耋老人的声音
热度 3 葛肖虹 2011-2-22 23:16
新春伊始,朋友发来对资中筠老人的访谈录,主题是“知识分子为何丧失了自信”,老人以极宽的视野谈论我国知识分子的过去和现状,语言精辟而深刻,每位读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今日中国出现了耄耋老人勇于直言的风景线,是因为有一批深爱祖国和人民的耄耋老人,他(她)们凭着自己丰厚的革命经历和广博的知识视野,分析当前形势,直言真伪,他们无所求、无所惧,向人们坦述真理。这是一批可敬的老人,希望中青年知识分子多听听他(她)们的声音,因为一个民族的希望只能寄托于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中青年,这就是我转述这篇访谈的初衷。 资中筠:知识分子为何丧失了自信 封建时代,皇权是法统,儒家之道是道统,二者是分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儒生就有一份自信,他可以告诉皇帝,哪些事情做的是符合孔孟之道的,哪些是不符合的。君和师没有“合二为一”,没有“唐太宗思想”或者“宋太祖理论”。“士林”会以“道统”判断是非。可是到了解放以后,导师和领袖 “合二为一”了,所有的理论都要出自权力中枢,这样一来,就把判断是非的能力给收缴上去了,知识分子也就丧失了自信。    自信完全丧失了,因为判断是非的权力没有了,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局面。这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从苏联来的,列宁就是导师,斯大林也是导师。就是说,政治领袖必然是思想导师,所以知识分子就没有自由思想了。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思想国有化”,其实连审美标准也国有化了。 要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 访谈:知识分子为何丧失了自信 资中筠 问:上世纪 50 年代,无数知识分子被“改造”过来了,包括许多大知识分子。到底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或是出于功利的考虑? 答:从外部讲,当时那种压倒性的大气势没法抗拒;从历史讲,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位的追求就是国家富强,共产党诉诸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毛泽东一句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几乎打动了所有的人。大家认为,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共产党能够使得中国强大起来。在这种前提下,党说我们需要改造,我们就诚心诚 意接受改造。因为广大劳动人民是那么苦,是他们养活了我们,让我们享受优越的生活,所以我们都有一种原罪感,而且越来越自卑,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改造。   但总是给你一个希望,好好改造,没准有一天就去除 那个阶级烙印了。另外,历史上知识分子有私产,在封建社会不想从政可以退隐。到上世纪 50 年代,所有的私产都没有了,没有任何退路了,此时退隐完全没有了 可能。如果被认为在政治上是有问题的,家庭、朋友都将以阶级划线,没人理了。所以,人人紧跟潮流。有一句话非常打动我,就是毛泽东讲的不要做“向隅而泣的可怜虫”。如果不跟上潮流的话,将被历史所抛弃。一般老百姓大概不特别在乎,可是知识分子特别在乎。于是,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不断追赶潮流,试图 经过改造进行自我救赎;每一次运动都觉得自己跟不上,认为一定是我错了,于是在自责中更追求积极的潮流……我自己当年是 “无知青年”,一直追赶到“文化大革命”。   知识分子怎么就变成这样?在封建皇朝的时候,顶撞 皇帝是要杀头的,甚至要灭族的,但是那时还有人敢于据理力争,面折廷争,为什么到了上世纪 50 年代以后,知识分子完全犬儒化,丧失了人格,没有了这种骨气 和气节呢?由自己的经历,我悟出一个道理来。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过去两千年皇朝时代,虽然是定思想于一尊,独尊儒家,但是,什么是符合孔孟之道的?谁来继承儒家之道?谁来解释儒家?这个权不在皇帝,而是在一些儒生身上,这就是道统。 问:这就是说,虽然皇帝有生杀予夺之权,但是儒生有道统的解释权和传承权? 答:皇权是法统,儒家之道是道统,二者是分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儒生就有一份自信,他可以告诉皇帝,哪些事情做的是符合孔孟之道的,哪些是不符合的。所以儒生自认为可以做 “帝王师”,可以教帝王怎么做。如果据理力争,即使被帝王惩罚,但是在“士林”会得到认同、尊重,甚至得到拥戴,杀了头也能流芳百世。君和师没有“合二为一”,没有“唐太宗思想”或者“宋太祖理论”。“士林”会以“道统”判断是非。可是到了解放以后,导师和领袖“合二为一”了,所有的理论都要出自权力中 枢,这样一来,就把判断是非的能力给收缴上去了,知识分子也就丧失了自信。一个人如果不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话,怎么能够坚持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要坚守,至少得自信主义是真的。   自信完全丧失了,因为判断是非的权力没有了,这是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局面。这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从苏联来的,列宁就是导师,斯大林也是导师。就是说,政治领袖必然是思想导师,所以知识分子就没有自由思想了。没有自由思想,何谈独立精神?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思想国有化”,其实那时连审美标准也国有化了。 问:大张旗鼓地批评胡适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夺取“道统”的话语权吗? 答:对,导师绝对不允许知识分子有任何的独立思想,或其他的宗师。一切判断都要来自一个脑袋,他说是黑的,就是黑的,他说是白的,就是白的。 1958 年, 当时执政者说中国是“一张白纸”,“一穷二白”。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诸子百家的学说,有无比灿烂的文学艺术,包括古典的、现代的,怎么就变成“一张白纸”了?因为这千年文化的载体——知识精英——都被改造了、清洗了,精神上变成一张白纸,更不用说大批的文盲和半文盲了。在这张“白纸”上,是可以任 凭一个人狂书乱画,踌躇满志的。 问:可是,为什么知识分子愿意缴械,不要判断是非的标准? 答:就是前面所说的,一个是因为爱国,相信它能够把中国搞好;第二个是因为“世界潮流”,认为社会主义阵营代表未来,资本主义阵营代表没落,当然要站在 “历史潮流”一边。另外,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身的一种 “劣根性”。除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优良传统外,中国知识分子还有一种对于君主的歌颂传统,我称之为“颂圣文化”。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最典型的话就是韩愈的“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不管贬到什么地方,就算要杀我,皇帝还是“天王圣明”!到后来,前一个传统没有了,就只发扬了“颂圣 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西方的不一样,即使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仍然摆脱不了寄希望于“明君”的思想,总希望有一个“明君”出现可以救中国。所以,思想改造运动之后,“颂圣文化”就大大地发展了。  现在更糟糕的是,家国情怀淡薄了,除了 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忍不住的要忧国忧民之外,随着年龄的降低,所谓的家国情怀越来越淡薄。因为人们可以用脚投票,不一定非得终老于这片土地上,此处不合适,我还可以到别处去发展——全球化时代里,全球人才流动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这种选择机会的增强反而助长了某些人的 “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以前的那种愚忠不一样了,现在就是心安理得地当两面派,明知道是假的,没什么关系,我今天在这里,就颂你一天,只要给我好处就行,明天我不在这里了,到外头去骂你也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经济的兴起,一边是思想禁 锢毫不放松,一边是有利可图的商业大潮,两下夹击,就造成“逼良为娼”的效果,良知和骨气都消解了。再加上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比任何时候都高,还可以自豪一阵子。现在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危机感,也自以为不再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更加愿意粉饰太平,所谓歌颂盛世。现在的“颂”不一定颂个人,而是颂“盛世”。另 一个极端的表现是夸大外部的威胁,所谓“ XX 亡我之心不死”,二者殊途同归,就是矛头对外来掩盖内部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和真正的危机。 问:现在知识分子的正义感是大大的降低了吗? 答:当年那些知识分子反对国民党,是因为人们对正义的要求比较高,对国民党的腐败受不了,觉得社会非常黑暗。但是现在呢,大家都已经麻木了,正义感已经非常淡薄了,对过去不可容忍的事习以为常。其实,在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和 80 年代,曾经有过一个“再启蒙”时期,理想主义被唤起来了,人们思想活跃,留下一些宝贵的思想遗产。可惜,“再启蒙”时期太短, 90 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了。只要有点地位的精英,有名有利,说一些逆耳之言就意味着可能失去很多东西。一方面觉得犯不上,一方面也没有信心。   所以,现在我感觉到沮丧和失望,我发现,最关心现 实、最敏感的倒是 80 岁以上的人。如果不去想,本来大家都过得好好的,包括我在内。但是我们这代人都有这个习惯,非得去关心社会正义、百姓疾苦、民族前途不可,往远处多想一点,就忧心忡忡。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太少,而且形成不了一种共识和道义的力量。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很奇怪,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相结合,实际上是为专制主义服务。在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国学也热起来,好像这样就爱国了。其实,现在 “国学热”受到鼓励是为了抵制普世价值。一百年来都是这样,每当改革到攻坚的关键时刻,老一套就又回来。接受了船坚炮利,接受了科技,接受了企业管理,包 括某些生活方式都可以接受,但是需要向民主自由改革的时候,“国粹派”就出来了,反市场经济的民粹主义也出来了,他们说,我们国家原来就是很好的啊,甚至有人说自古以来就没有落后过。 问:您对现在的企业家阶层有什么看法? 答:我原来曾经寄希望于民营企业家。我认为,民营资本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他们的自然诉求一定是要推动建立健康的市场体系和公平正义的法治。其实,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民族资本家都是有理念的,而且他们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前进。本来我曾经认为,等到民营资本壮大起来之后,也会往这方面做。而且第二 代的民营企业家好多是“海龟”,应该有一些现代理念。可是现在我发现情况令我失望。他们要生存,非得跟权力勾结不可。那些勾结不上的,就没有安全感,不想好好发展,而是想趁着政策还允许,赚一大笔钱,看情况不妙就逃了,连创品牌的志气都没有。   为什么我父亲对国民党那么有意见?因为国民党利用 权力与民争利。例如他最好的朋友范旭东是被宋子文气死的。抗战胜利后,范旭东恢复他的企业“久大”,要进口一批美国淘汰下来的设备,需要中国银行担保外汇,宋子文提出来的条件是他要控股,范旭东知道被控股就完了,一下子得了脑溢血,去世了。   现在出现不少“奸商”。每一个社会都有。但是一个 法治健全的社会鼓励多数人做好事,使做坏事成本很高,风险很大。我们现在相反。有的企业家想捐钱自己搞基金会,做公益事业,要合法登记很困难,政府鼓励捐钱,甚至摊派,但钱只能捐给政府和官办的基金会。这一轮的国进民退,又威胁、打击了好多比较有思想的企业家。想收购就收购,想控股就控股,民营企业家能有 安全感?没有安全感,能有长久的事业心吗?虽然也有个别的企业家在努力寻找空间做事,但是难啊,有人感叹说,他们是在“钻空子做好事”。 中国需要再启蒙 问: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而国际上在这方面又问题不断,您的观点是什么? 答:我认为,美欧的经济还是会起来的,不会就此一蹶不振的。我们也不可能永远优越下去的,遇到一些困难,一些人的脑筋可能会清醒一些。   现在国家主义或是极端民族主义特别严重。其实我觉得看问题需要新视角,一个是全球的角度,一个是人的角度,真正的以人为本,片面的国家主义以牺牲广大国民的实际福祉来满足某种虚荣,推向极致就会导致法西斯专政。 问:一个是全球的角度,一个是人的角度,遗憾的是现在对此没有共识。您认为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吗? 答:可虑的正是没有这种共识。一天到晚喧嚣叫嚷什么 “中国站起来”,前提好像现在中国作为整体在外国人面前趴下了似的。一些人不知道哪儿来一股气,觉得好像现在中国人太窝囊了。其实作为中国对外国而言,早 就站起来了,现在经济上有了实力,比什么时候都站得直。好像中国对美国总在那儿说“是”,其实我们在外交上不是常常说“不”吗?外交的本质就是在实力对比现实的基础上,尽可能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但也必须有一定的妥协。其实尽管毛泽东时代反对“帝修反”调子很高,但在实际行动上对外还是懂得妥协的,打开了 中美关系,没有搞军事冒险主义,这是中国人之幸。另一方面,中国老百姓个人对内部权势而言,确实还没有完全站起来,基本权利常常会受到侵犯。还有我刚才说的“颂圣文化”就是在精神上还没有直起腰来。   所以,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前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全球化时代思维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需要新的思想启蒙。 问:在这样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怎么做? 答:金钱能够收买人,也能够腐蚀人,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比起上世纪 80 年代来,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倒退了。从传统来看,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似乎都有参政议 政的愿望,“帝王师”当不成,就当谋士,用时髦的话叫做“智囊”,或“思想库”,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往往为求见用而迎合,还是不能独立。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改变眼睛向上,先摆脱更加独立地去好好考虑一些问题。   当前我们需要再启蒙。有人认为“启蒙”是某些人高 高在上去教育别人。其实“启蒙”就是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在长期思想禁锢的制度下,每个人都需要而且可以自我启蒙,也可以相互启蒙。例如我自己就经历过长期自我启蒙,在这过程中也受到过许多人的启发。当然不能讳言“闻道有先后”,先觉者有义务与他人分享自己之所悟。首先,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 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对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摆脱祈盼或仰望“明君”的情结,努力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理直气壮地弘扬普世 价值:人权、法治、自由、民主。这是自救与救国的需要,与“西化”或外部压力无关。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是每个人都要扎扎实实 地去做,现在空间还是有的,有多少空间利用多少空间,尽人事听天命。现在毕竟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已经思想多元化了,有好多亮点,能够看到这里那里经常出现一些好文章和思想,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把这些亮点连成一片?这就是启蒙。所以,现在是重建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担当的时候了。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1d9c50100jf8r.html ) 【资中筠简介(百度)】 1930 年生于天津,原籍 湖南 耒阳。 1947 毕业于 天津耀华中学 。 1947-48 肄业于 燕京大学 。    1951 毕业于 清华大学 西方语言文学系,精通英、法文。五、六十年代,就职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访问过亚、欧、非、拉美等几十个国家,参加国际会议与民间往来。   1956 年至 1959 年常驻 维也纳 ,担任“ 世界和平理事会 ”书记处中国书记的助手及翻译。    1959 年回国后曾担任 毛主席 、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    1971 年后,在“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中负责对美工作。参加了 尼克松 访华以及随后的美国参众两院 领导人 访华团的全程接待工作。并参加 基辛格 若干次访华的接待工作。在此期间还接待并陪同过一些在长期隔绝后初次重访 中国大陆 的美方知名人士,如谢伟思、 费正清 、拉铁摩尔、 斯诺 的先后两位夫人、夏仁德以及其他知名人物。   1980 年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美国 研究室工作。 资中筠    1982 年至 1983 年,任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985 年起应聘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组建的美国研究所任副所长、 1988-1992 任所长,同时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 年至 1998 年参与创办中华美国学会和《美国研究》 杂志 并任主编, 1993 年发起并主持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任第一、第二届会长。    1992 年,任华盛顿威尔逊国际 学者 中心研究员;曾应邀在美国十几家大学作演讲。    1994 年任“敦巴顿橡树会议与联合国”国际研讨会(纪念敦巴顿橡树会议 50 周年)荣誉委员会委员。    1996 年退休后,仍继续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并兼任南京大学 - 约翰 ・ 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方 主任 ( 美方主任为大卫 ・ 兰普顿 ) ,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理事, 太平洋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等。她多次出访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在国内主持过若干大中型国际研讨会,在组织中国的美国学和中美关系史的研究以及参加和促进中美学术交流方面辛勤工作二十多年,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91 次阅读|5 个评论
群体智能(SI)研究涉及的主题
huangfuqiang 2011-2-11 10:56
Theories Algorithms Models Applications Swarm-bas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Swarm comput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Fish school search Stochastic Diffusion Search (SDS) Swarm robotics Artificial life Bioinformatics Cognitive science Social evolution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s Grammatical Swarm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Grammatical Evolution Natural Computing Simulation and emulation of nature Multi-agent based complex systems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Social intelligence Social computing PSO algorithms ACO algorithms FSS algorithms Bees algorithm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s Cultural algorithms Genetic algorithms Co-evolution algorithms Memetic algorithms Hybrid optimization methods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Evolutionary strategy Hybridization method Evolutionary learning systems Emerging areas Molecular Computing DNA computing Quantum computing Computational swarm models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Evolutionary intelligent agents Constraine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tic models of emergent behaviors Classifier system Evolving fuzzy system Evolving neural networks Models for social insets Bio-inspired computing models Socio-inspired computing models Hybridizations of algorithms Pattern recognition Financial predic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Web intelligence Data mining 2D or 3D virtual swarms Audio or Image processing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Evolutionary robotics Automatic control Routing Socio-technical systems Scheduling Cybernetic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telligent traffics Simulations Electronics systems Defense security Video surveillance 以上信息来自第二届国际群体智能会议站点。ICSI2011 理论 算法 模型 应用
个人分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3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晚:失去了本体的“大杂烩”
lvming 2011-2-6 10:54
春晚很真累!关注了生活,失去了艺术;关注了民生,失去了观众;关注了草根,失去了专业。最根本的:关注了不该关注的,失去了应该关注的:主题与风格!太杂,太多,面面俱到,主线不清晰,最终失去了本体——即:春晚本身、导演自己。
个人分类: 八关山遐思(心语)|2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赵本山把马赛克打在自己嘴上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1-2-5 09:11
永恒不变的主题:赵本山把马赛克打在了嘴上 赵本山之前, 贾平凹使用过书面马赛克(此处删除 X 字), 在贾平凹之前, 有一种版本的《金瓶梅》就使用了书面马赛克手法。 如果考证, 还会发现更早的文学作品中使用了马赛克手法。 在今年的春晚, 赵本山直接把马赛克打在自己的嘴上(口头表达出来), 让老百姓笑了一把。 任何文化,说到底是人的文化, 说白了就是女人和男人的文化。 女人和男人的事, 再加上一个含时间和含空间的边界条件, 就是各个时期的文化内容。 女人和男人的文化方程, 没有通解,只有特解。 例如,大《色戒》片, 在两岸三地播放时, 其边界条件是不一样的。 无非就是调整边界条件: 删除几个字,或者删除几个图,或者删除几个动作。 所不同的是, 赵本山干脆自己把马赛克打在自己的嘴上, 而不需要节目审查人员动手。 赵本山曾经公开表示, 对别人审查自己的作品很不满意, 这回赵本山提前把马赛克打在自己的嘴上, 赵本山懂得中国文化(马赛克删除手法)。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好文章无处不在:一个简单的非正规范例
slrseer 2011-1-30 23:03
笔者所说的好文章的范例指的是以下的网页: http://www.tuxradar.com/content/browser-benchmarks-2-even-wine-beats-linux-firefox 如果不能浏览,附件中给出了它的打印版。 它非常简短,但有一个抓人的主题。单是题目,就讲清楚两件事情: 1,此文是关于浏览器性能测试————在题目中表明主题有助于文章被搜索从而被引用; 2,wine 胜过 linux 原装的某软件。————与常识相悖,使人产生兴趣。 注意此题目的抓人之处并非作者凭空的妙笔生花,而是对实验事实的简化表述。 在正文中,作者做了一篇好文章所应该做的所有事情: 1,动机介绍;2,实验设置;3,实验结果(数据,图表);4,结果分析;5,结论与展望 作者的关键工作当然是做出了有悖“常识”的实验结果,但是文章的编排有板有眼,题目起得尤其好。 收获是,题目要写出文章的亮点。
3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最好还是“高成君子”决不“低就小人”
热度 13 周可真 2011-1-28 22:17
最近几天上科学网,多次次点击“最新博文”浏览文章,给我的印象是,改版以来的科学网的访问量较改版前的确少了许多。常常是翻过数页,见点击量过百者很少。也许这是刚改版后出现的新情况,是暂时的,以后必会改观? 顺便谈点看法。 既然科学网最近的改版实际上有向通俗网站接轨的意味,为何还老是围绕“科研”和“教育”这两个老生常谈的主题来确定精选博文?这让人多少感觉到有点儿“自相矛盾”啊! 我决不反对科学网将主题确定在“科研”与“教育”上,并且认为对科学网来说是理当如此的,但我觉得,既然是这样,科学网在形式上应该同通俗网站有明显区别,要体现科学网作为高雅的学术网站应有的“清高”,否则象现在这样,则让人有“高不成君子,低不就小人”的感觉。 科学网最好还是“高成君子”,而决不“低就小人”。 说得不对,请编辑包涵。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3758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于丹:媒介时代企业如何打品牌
热度 1 Wuyishan 2011-1-28 10:57
于丹:媒介时代企业如何打品牌 (中外管理,2010年第12期)   在座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还记得在去年的中外管理恳谈会上,窗外是飞雪,而今天户外是秋阳,树叶正是斑斓的时候,很难得北京有这么一个持续旺盛的秋色。我想大家在这样的时刻,讨论的话题也应该是长变长青的。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们的媒介时代”。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刚才很多人也问我:“你怎么不讲孔孟之道了?”我想说:传媒这个学科我已研究了十几年。而在这个时代中认知传媒,在媒介平台上摆正企业位置,提升企业品牌,也是我们企业领导必须要面对的一门功课。   与媒介相处的三要点   今天我跟大家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学会与媒介相处,第二是品牌提升与媒介平台。   媒介对企业来讲到底是什么?它不仅是我们外在的一个工具,一个信息传播和获取渠道,更重要的是一种生存方式、思维模式。越是大的企业,越会在乎跟媒体之间的关系,不管是生产质量、企业上市、规模调整包括裁员,都可能引起媒体的一场轰动。企业媒介公关不得力的话,会产生很多像360和QQ那样的纷争。   如何学会跟媒介和平共处呢?   第一点是当所有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永远把社会公众利益作为绝对前提。很多时候企业有不得已的地方,无论从成本、制度、潜规则等各个方面,企业一定有委屈。但是在公共媒体开放平台上,公众利益永远是绝对前提。只要把这个前提放在第一位,有多少的不得已都是会获得解释的机会和获得社会同情的。你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喋喋不休做发布,有可能一开始就造成对立情绪。   第二点是尊重媒体的提问,这点非常的重要。在传播中最看重的是对方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是我想要发布的信息。今天有很多企业的掌门人,往往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准备了完备的发布稿,只想着想要对社会发布的是什么消息。其实比这更重要的,是大众通过媒体最想了解你的核心信息。什么是好的传播?传播是一种双向沟通,而不是一种单向发布。信息是一个通道,过去我们看重的是发布起点的信息量,现在我们看重的则是信息终端的到达率。   这些年我经常走到不同的国家去谈中华文化,走得多了,我逐渐改变了一种方式。在欧美等与我国文化差异极大的国家,我采取的方式是上来什么都不讲,面对他们的记者、各界人士,我说:“你们来问吧,我想知道你们想了解什么。”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在国外都是中国新闻发言人,每一个员工都是他所在企业的新闻发布者。企业最可怕的不是遭人质疑,而是没有好态度。   第三点是用事实和数字说话,这点对媒体来讲特别重要。这是一个量化的时代,我们从宏观的定性转为微观的定量,数字不能作假。一个好的企业发布是公开透明的数字信息,而且是当下随时更新的信息。以上三点不是技巧,而是企业面对传媒应有的一种胸怀。   成为正面新闻中心   任何一家好的企业特别是一个具备品牌价值的企业,其终端销售的都不是某个产品,而是一种态度。因为每一个产品承载的都是态度。我们当下强调的一个概念:以人为本,就是一种态度的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讲,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完成突发事件中被动的应对,还要完成一种主动的信息发布。这在大众传媒专业领域,叫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在今天这个时代格外重要,它能帮助你把自己变成正面新闻的中心。   现在很多企业要发布新产品,常用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公关部去联系各大媒体,给大家发发红包,请大家辛苦一下给宣传推荐——这不是议程设置,这是你站在产品平台上向全社会媒体发放使用说明书。什么是议程设置呢?就是在产品背后的相关于某种群体的一种社会行为。   我们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它的消费诉求。你按照消费群体划分一下,它是三个套在一起的同心圆:中间一层是消费核心人群,第二层是消费松散人群,最外面是消费边缘人群。这样你会找到潜在松散人群,也会知道哪些人是关注但是目前不能进入消费层面的边缘人群。怎么把一款产品和背后人群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关键是启动你那个群体中的代言人,让他出现在人们面前。代言人带着故事,使得你的冷冰冰的产品变得更加鲜活和易于接受。主动实现这些传播,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这时不用你给记者红包,记者会追赶着报道你,也就是你把自己变成新闻事件的主体。   一个好的企业在不断的正面态度积累中,最终累积起来的就是公信力。一个误会就可以搞垮的,往往是小企业,而大企业倒不了,因为多年的品牌信誉让它有公信力。终端产品是态度,态度的累计是公信力的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讲,今天这个品牌时代学会跟媒体相处,不能仅仅把媒体当成是防范对象,防是防不住的,还应完成一种主动、积极的传递。   借助媒介实现品牌提升   大家都会关心品牌这个词。它的英文原意是烙印,最早是西部牛仔为了把牛马放出去,收回来时自己好辨认,就在牛马身上印上字母,这个东西就是烙印。今天是一个物质极度繁盛的时代,我们看到满世界琳琅满目的产品,你知道是谁家的牛羊啊?你就要看到他的烙印。品牌企业就是做有烙印的企业。   企业发展产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功能性阶段,满足使用。第二阶段是品牌性阶段,满足烙印的传递。比如说手机用户,手机的高端用户中现在分成两个人群:一种用诺基亚,一种用iPhone。用诺基亚的是传统的商务人群,他们习惯键盘大字;用iPhone是新锐、时尚、潮流,也是一群精英人士,他会接受iPhone的触摸屏。用诺基亚用惯的人不会用iPhone,喜欢用iPhone的人也会笑话用诺基亚的人老土。两款手机都很高端,但已经不再是传递一种简单的使用功能,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品牌的成长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是持续更新换代,好的品牌在产品的升级换代上,会给自己留下退路,好让自己将来可以不断往里加东西。比如:小女孩玩的芭比娃娃,当这个孩子有了第一个芭比娃娃时,她的母亲要不断给她买,芭比娃娃要当空姐、医生,都要给她买衣服,这一切一切都是开放、持续的产业链条。   第二是品质稳定。更新是形态,稳定是品质。什么叫品牌?品牌是先有内在的“品”,后打外在的“牌”。如果没有“品”只打“牌”,是打不出来的。再如何更新,品质都是稳定的。大家看到经常有一些素食小包装,要用尽力气才能打开,可打开的同时东西也都崩出来了。雀巢中国区管理者跟我说过一句话:雀巢速溶咖啡和咖啡伴侣永远没有撕不开口的时候。如果撕不开了,你可以断定我们高层出现了问题。细节致胜,一个好的品牌传递,不在于很炫的外观,而是便捷性。   第三是有明确的附加值。好的品牌产品会附赠与品牌相关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传递的一个观点。比如说卖表的可能会附赠好几款表带,它让你永远有更新时尚配饰的意味,很多东西的附加值有时就是用这种方式完成了传递。   品牌跟媒体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企业都希望借助广告商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但我们的企业家真的会选择广告平台吗?我们现在看看广告存在什么误区,首先是每年标王都在换,标王怎么出来?拿钱砸出来的。我们现在有一些资金比较雄厚的广告主往往很得意地炫耀:四年换了四个平台,越换越高,四年后可以做最大平台的标王。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明智的做法是你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并成为持续的战略伙伴。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可口可乐旗下有两个主打的旗舰产品,可乐和雪碧。可乐和雪碧有什么区别?一个红色、一个绿色,这个很明显,而他们选择的合作平台也截然不同。雪碧进入中国是唱歌进来的,最早的歌星从黎明、张惠妹、COCO到后来的萧亚轩,你发现雪碧的核心秘密就是雪碧永远赞助音乐产品,并以女性为主。而可乐,几乎所有代言人都是体育明星,以男性为主,可乐是赞助世界杯的。二者永远不会出现交错。他们选择的平台越稳定,认知度越提升。这两个路线不会发生混乱,这也是媒体平台的销售。   选择媒体在于你主体的强大跟自我意识的清晰,你要具备这种阶段性的成长力量才可以不断选择有效的平台。我们能够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升自己的规模和影响力。有一些价值具有普世性,我们的品牌要在持续成长、系列推出的前提下保持稳定的品质,并向客户保持这种积极友好附加值的态度,而且在选择平台上与战略伙伴之间存有默契,与自己的媒体平台完成同步成长。   不可阻挡的大众话语权时代   当今的媒体时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当新媒体产生之后,你会发现每一个人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变成一个信息的发布者。每一个人在媒体上都被满足两种权利:第一是新闻的知情权,第二是新闻的话语权。知情权要求及时、公开、透明、准确;话语权要求,我有思想、我有评论,我要发出声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网络上会有那么多的论坛,为什么每一个微博的拥有者都在随时发布着事件和发布着评价,这就是这个新闻时代对大家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的满足。   再来说娱乐。娱乐是简单的事情,2005年第二届超女,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次,这一届的焦点是全民海选,最后选出的李宇春,至今还是超女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论歌声、相貌她都不如张靓颖,为什么大家喜欢她?因为她最有个性。大家喜欢的东西消解了专家的话语中心,这种消解与颠覆就是在整个超女选举规则中最大的一个胜利。娱乐是小事情吗?它传递了规则的更新。   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家在今天不要把媒体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你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偏好,可以不看电视剧,可以痛恨某个新闻,可以不上网,但是从你的职业角色来讲,媒体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一个大众话语时代正在来临。如果你在你的企业管理中仍然以一个中心话语者出现,如果你拒绝了媒体对你的教育,接下来可能会遭到那些年轻员工的唾弃。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在新媒体中成长的。   所以我作为一个教传媒的人,我可以说媒介不仅仅是这个社会文明的记录者,而且它是社会文明的驱动者。你可以说媒体恶意炒作,网络充满了噪音,但是你必须学会和媒体和平共处。一个人选择在媒体中成长,去不断更新自己和改善自己的态度。这样,你品牌的烙印才具备成长性。我们不要看现在某个企业具备什么样的规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比现有规模更重要的,就是内在的成长性。你有更新的力量吗?更新是需要一些载体的,媒体是一个载体,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载体,在这样的载体上,它强迫你不断更新。   与媒体共同更新成长   所以我说一个好的企业,应该不断完成跟社会大众之间以媒体平台完成的议程设置,多做媒体发布,主动完成一些调查和一些代言人的遴选,不断把某些人际传播特征拿到你自己企业品牌中。这里我想说一下什么是人际传播,电视、报纸这种发布都是大众传播,是电子信息共同给向每一个人。但生活中突发的一些事情,比如说非典起来的时候是朋友打电话告诉你的;9#8226;11事件出现的时候是从媒体知道的吗?是朋友告诉你的。我们相信身边的人,这些人带有人际传播口碑,这些人是你信任的朋友,你相信他对你的感情,他不会害你,他说的话你会特别信,这就是人际传播。   一个企业说我的产品好,我的企业有什么样的更新,这是完成了大众传播。但企业只是一个符号,企业都有巨大的利益,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你?如果你的产品找到代言人,如果这个代言人不是虚假的,不是让大家反感的,他在某一个人群中有强大的共鸣,他平实传递对这个产品的感受,他完成的就是人际传播。大家觉得这个人绝不说假话,那就可以了。   这一切都是媒体能够提供给你的平台。所以在今天与其我们不满意媒体,不如学会跟媒体和谐相处之道。与其我们被动地让媒体设置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地设置议程。与其我们拿钱去竞标王,不如我们去找持续战略合作伙伴。品牌的时代,让媒体和我们保持一种默契,学会和谐共融,我想这是我们最灿烂的前提。   每一年我们的中外管理恳谈会都是一个新的话题,去年雪花飘飘我们谈古论今,今年灿烂秋阳我们谈媒体和品牌,明年是《中外管理》杂志20年大庆,我想我们在这里无法预测那时窗外是灿灿秋阳还是飘飘雪花,但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面对着这个时代,不排斥、不恐惧,我们怀着惊喜的心情迎来落叶、雪花、阳光、阴霾,对我们来讲这都是成长的经历。只有心态是永恒的,在这个心态上我们共同面向未来,期待明年再见,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2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评价中国大学在中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junpengyuan 2011-1-28 09:26
清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演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先生将在UCSD演讲,主题是评价中国大学在中国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会特别分析清华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理工学院对科技发展的贡献。这是UCSD全球战略合作和冲突研究所特邀请San Diego的清华校友来参加本次活动。同时也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各界人士来UCSD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类别: 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 2011/1/24 20:28:43 场所: UCSD 地址: UCSD, San Diego, CA 城市: SD 时间: 2011年2月8日, 17:30 - 19:00 结束时间: 发布者: 电话: 858-822-7637 Email: h7lu@ucsd.edu 相关网址: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2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学语文课本与母爱主题
zhangzizhang 2011-1-27 13:46
小学语文课本与母爱主题
小学语文课本与母爱主题 子 张 不久前,国涌兄约我参加一个活动,去了才知道是座谈一本新书,书题和书封的设计都有点刺激,一个大大的红色“救”字占了封面的三分之一,书题则是《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著者署“郭初阳、蔡朝阳、吕栋等”。书拿到手,又听了国涌、初阳的介绍,才知道这本书是郭、蔡、吕以及《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编辑童蓓蓓策划、联合浙江省内外十几位中学语文教师集体编著的,出版之前先在《读写月报·新教育》上以专辑形式发表,又在网络发帖,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随后《南方人物周刊》、《浙江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钱江晚报》、《中国青年报》接着跟进,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继十几年前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讨论后首次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聚焦。用童蓓蓓“代序”中的话说,“这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 “母爱”是我们常用的字眼,但仔细一想,对它的丰富、复杂含义却好像从不曾认真探究。母爱是人的天性之一,必然有其超越种族、地域、时代、阶级的自然而永恒的性质,可对于生活于时代转换时期的国人而言,自幼接受的母爱教育却恰恰非常“现实”和意识形态化,难得超越,也就是所谓“红色经典”如高尔基的《母亲》、王愿坚的《党费》、峻青的《黎明的河边》或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推崇的“自我牺牲式”母爱,郭沫若的剧本《蔡文姬》所写不也是一个“舍子归汉”的母亲吗?而民国新文学作家冰心《寄小读者》张扬的自然母爱,却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广受诋毁。或许,从具体的社会条件出发,自然母爱的实现与发扬真的困难重重,否则那些众多“岳母刺字”、“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故事何以成为国人标榜××大义的佳话?然而自然母爱的理想、伟大与不得实现之间,正彰显了人类所面对若干困境之一种,存在着人类命运与生俱来的残酷,艺术家、文学家若非刻意回避这种困境,就该用心思考、着力表现导致这种困境和残酷的社会原因,而绝不可顺应某种狭隘的社会需求,关闭了自己的理性、良知,去肆意扭曲、改造甚至取消人类的自然情感,具体到母爱也就是绝不可动摇母爱的自然基础。 回到了母爱的自然基础,对于一切以母爱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容易评估其隐含的母爱价值观了。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领受母爱最敏感的时期,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接受母爱教育、理解母爱内涵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根据这本“批判”的统计,无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母爱主题课文篇目都不少,可知编写者对这一主题的重视,只可惜在母爱价值观、儿童教育观方面存在盲区,导致了本书编者所批评的“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是呵,置身于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基本原则的现代社会,对母爱的理解却仍旧停留在儒家道统或新极权主义的层面,又怎么可能编写出、选出真正体现现代价值观的母爱课文来呢? 令我钦佩的是,郭初阳和他的朋友们显然站在了较教材编写者高得多的位置,而且以集体的力量振臂高呼了,又以极为细致的工作逐篇对三种教材的课文作了评估,作为替代性课文,他们还以“附录”形式新列举了 16 篇“母爱经典佳作”推荐给读者。这样一份工作,在目前也该算得上负责任的启蒙总动员了,这实在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幸中之大幸。我觉得这个工作应该引起所有 70 后父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注意,并且以最高效率改变目前的状况。一万年的确太久,为了孩子们健全的灵魂,要只争朝夕呵!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是一个亲切的提醒:作为一个讲授、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多年的人,为什么从未认真探究过其中的“母爱”主题呢? ( 2010-12-29 杭州午山)
个人分类: 教育:语兮文兮|4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实盗梦者:催眠人
热度 1 zlhua 2011-1-23 21:15
听RELEX王洁琼主讲的免费试听课程催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昨晚睡觉做梦,居然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好友提出的"博客动漫化"的想法,醒后恍然大悟...催眠难道不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盗梦术么... 才想起最近RELEX王洁琼好象有个关于催眠主题的工作坊...遗憾的是,已错过时间了...
2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少林寺》:什么是兄弟?
热度 1 SoSoliton 2011-1-22 15:09
最新开映的电影《新少林寺》,观后感觉其主题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兄弟。电影很好地演绎了什么是兄弟,确切地说,是中国式兄弟。 因为太兄弟,所以必然太灾难。 电影的高潮是从一场饭局开始的。骁勇善战、欺压平民的军阀少帅侯杰(刘德华饰)拿下了登封城,高兴之余还惦记着另一位兄弟宋虎肯定想要分享战果(刘德华许诺分其一半)。宋虎何许人也?这个问题暂且不表,但宋虎可是刘德华挂在嘴边的兄弟:“这辈子我就认这个兄弟,宋虎再不好,也轮不到你讲 ! ” 但饭局后,宋虎连同他的妻子和儿子都毙命了,毙就毙在他是刘德华的“好兄弟”。 为什么会这样?刘德华对他的心腹副官曹蛮(谢霆锋饰)道出了真情:“他(宋虎)不死,我睡不着!”为了自己睡得着,他叫谢霆锋以自己的女儿小胜男要和宋虎的儿子订娃娃亲为由,在中岳楼安排了一场饭局。宋虎一家三口和刘德华一家三口正在席间其乐融融之际,宋虎得到一字条:“将军小心,刘德华有埋伏。”枪杀和逃命自此开始。宋虎一家毙命了(电影中再没出现,想必能逃出那场精心设计的埋伏才怪),刘德华的目的达到了:他的“好兄弟”宋虎上了西天,他可睡安稳觉了。 但以刘德华那种老奸巨滑,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设计的埋伏,有可能被自己另一位更好的兄弟谢霆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自己也埋了呢?“ 螳螂捕蛇,黄雀在后”。往往,捕蛇之前,黄雀和螳螂是好兄弟,但捕蛇之后,就很难说了。 刘德华最好的兄弟谢霆锋在刘德华的授意下精心设计了一场饭局,试图捕获刘德华的另一位好兄弟宋虎,结果,刘德华确实将宋虎捕了,但谢霆锋也将刘德华捕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原来在人世间也存在呀!何以至此?道理很简单,正如后来谢霆锋取代了刘德华的位置后对刘德华所说:“这些年没有大哥,所以我便成为了你。”小弟不吃掉大哥,小弟怎么能成为大哥呢? 刘德华与宋虎究竟兄弟到何种程度不好说,电影没有过多交待。但常人难以理解,已经到了要结成亲家的时候,刘德华仍不惜以自己宝贝女儿的名声和童真来换取未来亲家宋虎的命。 人不能太天真呀!太天真往往死得很难看!不过,即使是机关算尽,必竟是天外有天。 如,刘德华之于宋虎,相较于谢霆锋之于刘德华,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谢霆锋是被刘德华一手培养出来的,刘德华平时把谢霆锋当兄弟看待,将自己的想法全都教给了他。也许正因为如此,谢霆锋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仅完全超越了刘德华的表演才能,能够做到叹为观止地嘴上说“大哥,我想死你了!”而心里说“他不死,我睡不着!”,还彻底领悟了刘德华所说的 “人必须在自己处于上风的时候干掉对手,否则死的是自己” 这句话的真谛。作为回报,他把这些所学都淋漓尽致地用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刘德华身上,他畅快淋漓地享受着好兄弟刘德华受尽折磨后所带来的痛快。谢霆锋对刘德华说:“你以为‘你不死,我睡不着’,其实不对,我还没想过要杀你。”“大哥,我不会让你这么快就死掉的。我会一点一点地折磨你,让你好好享受一番的。”他真的让刘德华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女儿是如何被追杀至死、自己的妻子是如何被折磨和污辱的。 让我们以刘德华作为父亲的心情体会体会少林寺的煮饭僧悟道(成龙饰)询问刘德华如何安葬女儿的问话吧!“土葬还是火葬?土葬的话逢年过节可以回来看看,但也不好挖出来看,我觉得还是火葬吧,方便,去哪都能带着走,吃完面就赶紧去点火吧。”再体验体验刘德华作为丈夫目睹自己的妻子(范冰冰饰)被谢霆锋折磨和污辱的心情吧!谢霆锋揪住范冰冰的长发,将其时不时地摁在一个大水缸里,呛而不死;再揪出来,慢慢道:“嫂子是个美人呢,大哥,你艳福不浅啊。”然后伸出他那长长的舌头扫荡着范冰冰的脸,嘴上还说我这是替兄弟尽义务了,因为大哥你已遁入空门,没有用了。这时,谢霆锋终于听到了刘德华发疯似的吼叫,这让他心头无比快意。于是在这种快意的驱使之下,他再度用力,把自己的嫂子范冰冰再次摁进了水缸之中…… 兄弟相争的结果是不会好于鹬蚌相争的!这本来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少世人相信。少数相信的人,往往都是遁入空门的出家人。 刘德华就是在少林寺削发为僧后才大彻大悟这个道理的。而从前的好兄弟谢霆锋还没皈依佛门,也没想皈依,不会理会这个大道理,所以当他得知好兄弟刘德华还没死,还在少林寺当和尚后,便亲率千军万马,横扫少林寺。在少林寺内,兄弟俩打得难解难分,谢霆锋是咄咄逼人,刘德华是步步为营。刘德华毕竟是皈依多年,他这时不仅已没有了报仇血恨的满腔怒火,反而对于谢霆锋深感愧疚,一心想要不惜一切地助谢霆锋迷途知返。刘德华边退却边反复念叨:“该醒醒了!”“你得到的远远超过你所需要的了,住手吧!”典型的禅语境界。 一场撕杀之后,谢霆锋终于住手了。可惜,最后让他住手的不是刘德华的感化,而是洋人的枪炮。 当少林寺内刀光剑影的时候,另一只黄雀又在其后,另一位渔翁又在等待,洋人已在刀剑不能及的安全地带架起了枪炮,狂笑、冷笑、嘲笑、狞笑。 少林寺没了!电影中,少林寺的倒下,最终是因为洋人那威力无比的枪炮,但其实谁都明白,真正的祸根是少林寺内那对打得难解难分的兄弟。 最后,以老文记下的几句电影台词来结束本篇博文: 随缘一生,一生随缘,方能一生活的自在 。 ( 刘德华出家后对妻子范冰冰说) 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了,可是我很喜欢现在的你。(刘德华出家后他的妻子范冰冰对他说) 乖,听爸爸的话,爸爸以后就不打架了!(刘德华对躺在自己怀里奄奄一息的女儿说) 你得到的远远超过你所需要的了,住手吧 ! ( 刘德华对谢霆锋说) 人懵的时候,连猪都不如。 金子和烂泥哪个更有价值?俺猜金子吧。要是给你一粒种子呢? 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亦不去,亦无欢喜亦无悲。 ( 少林寺住持说)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7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奋斗的研究生活
ahyxwangdong 2011-1-22 10:49
奋斗的研究生活
最近,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带红了扎西拉姆·多多的诗歌《见与不见》。于是一些网友也套用该诗的格式,写了一些有关“堵车”、“人生”等主题的小诗,在网络甚是流行。于是,套用该格式描写一下研究生活,权当娱乐一把。 奋斗的研究生活 你修,或者不修,学分就在那里,不修不满; 你做,或者不做,实验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你写,或者不写,文章就在那里,不SCI不毕; 你埋怨,或者不埋怨,老板就在那里,来去皆在; 焦虑,忧愁,熬夜,奋斗; 蓦然回首,那是一段已 逝去的青春岁月。
个人分类: 头脑风暴|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一位教授的感受
xionghaitao 2011-1-20 16:31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所以: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总之: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大树上(原因:除上面的外还有 – 基金评审相对公正;有五个评委;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 “ 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 。 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 “ 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 。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 “ 大题目、小课题 ” 。 400 字摘要:要具体不空洞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 = 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 “ 源 ” ) “ 实质性的创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knowwhat,knowwhy,knowhow) 所以:题目 “ 有意义 ” 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 “ 应用研究 ” 可申请 “ 联合资助 ” 项目) 不打一炮换个地方,有连续性较好。 选题要点 切忌 “ 大而空 ” 。 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 “ 明确 ” ,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 如果是 “ 交叉学科 ” ,则不能是 “ 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 重要性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 其他 —————————10%————10% 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 “ 不了解国内情况 ” 。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 “ 研究基础 ” 部分有重复) —— 可以争取 “ 立项依据充分、全面 ” 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言下之意: “ 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 ” ,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 “ 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 。 “ 填补空白 ” 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 “ 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 而不是 “ 填补空白 ” ; “ 填补空白 ” 实质上仍是 “ 跟踪 ” 。 主要参考文献 “ 不多不少 ” 、要 “ 新 ”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 “ 了解情况不够 ”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避免评语 “ 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 。 研究目标 ” 是 “ 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 ” ,而不是解决 “ 寻找最佳工艺 ” 或 “ 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 “ 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不能省略,而且要准确 —— 避免评语 “ 申请显目没有深度 ” 。也不能太多 —— 避免 “ 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 。 研究内容要 “ 突出重点 ” 。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 “ 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 (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研究方法 ” 与 “ 研究内容 ” 要分清 —— 避免评语 “ 思路不清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 “ 可行性较强 ” 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 避免评语 “ 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 。 “ 可行性 ” 是指 “ 学术上可行 ” ,而不仅仅是 “ 我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 ” 。 “ 研究队伍 ”+“ 研究条件 ”+“ 学术思想 ”= 可行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避免扩大,切忌吹牛。 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 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 “ 交叉学科 ” 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 “ 填补空白 ” 不是特色和创新,这里也不要写。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 预期成果。例如 “ 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xx 篇 ” 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要与 “ 研究目标 ” 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得到 “ 研究能力很强 ”“ 工作条件 具备 ” 的评语。 工作基础: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 “ 写 ” 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 “ 已完成 ”“ 顺利进行 ” (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 ,限项申请规定 , 5% 管理费, 15% 劳务费 。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 ,二审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附1:关于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一些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在即,许多同人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最近看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草稿),感到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在修改时引起重视以提高申请获准率。当然,有些问题现在修改(如选题)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多一次修改过程可以为明年的申请积累一些新的经验。 1, 必须认真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填写 申请人随意更改标题或者小标题,导致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很普遍。最突出的是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阅读的36份申请书中,有30份(约85%!!)变成了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少了 科学 2个字,于是很多申请书将电镜观测或者什么分子技术作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要求大相径庭。又如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的简历,有些申请书将主要成员漏掉了,更多的申请书则忽视了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必须著录全部作者 的要求,出现了大量的“等”与“et al”,个别的甚至连前3名作者也没有。 2, 选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 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作为基础研究,需要关注和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但决不可赶时髦:研究的热点固然重要,更需要关注科学前沿,强调“新”。客观的说,农口相当一部分申请是应用基础研究,除了原创性研究外,会有一些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开展相应的深入研究的项目,这样的申请必须说明特色所在和对我国农业、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应用基础研究的申请书要避免写成技术性项目,纯粹应用某种技术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基金支持的方向。 科学基金的申请原则之一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有些申请书的题目过大,研究内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没有找准重点。至于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前期积累或者相关基础,仅仅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申请立项更是不行的。 3, 科学问题 科学基金不是攻关项目。基金强调探索科学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将其中一个黑匣子打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因此必须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凝练出所申请项目的科学问题。没有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的申请,肯定不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提出的科学问题应该符合“有限目标”,需要细化到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可贪大。 4, 立项依据 至少应该有3个方面:项目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工作基础。首先,需要论证的是所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不是该领域(例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的以国外或者国内没有做过的研究就作为立项依据,需要深刻的分析论证开展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3年以前的文献不能反映当前的科学前沿!但是有不少申请引用的文献都是2005年以前的,并不了解最近1、2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本不能说明拟开展的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已经解决,使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立项成了大问题。有一些申请书仅仅引用项目组最近的文章,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引用权威刊物最近2年的文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申请书有意无意的回避(不提)直接相关的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新颖,实际上将适得其反。第三,需要点出科学问题和立项的基础,说明用什么新的思路探索,做什么,怎么做,项目组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所谓“学术思想新颖,技术路线可行”之类的话,不是申请人自己吹的,而是要靠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视角体现出来的。 5, 400 字的摘要 这是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评审专家对项目的基本印象来自摘要。在基金申请中用“字字值千金”形容摘要的重要性是最恰当的了,因此摘要不必换行,内容避免重复题目,也要避免或减少中英文对照,尽量利用好400个字。可是有些申请书只写了250个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有些申请书花了250甚至300个字写背景,喧宾夺主,将项目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却漏掉了。至于400个字的摘要居然出现错字或者文句不通,等于自戕 !! 6, 特色和创新性 特色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方法上与思路上。对农口来说,某些特殊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将事半功倍;将生命科学的最新技术和理念直接应用到作物尤其是多年生植物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突破。很多项目这部分没有写好,一种是确实没有特色,还有一类可能是“只缘身在庐山中”,将一切都习以为常,反而看不到创新点了,这时候需要和同事讨论,剖析和提炼特色和创新点。 7, 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合作,项目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研究背景(有些研究必须有不同的单位的合作者),围绕科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一位搞大田,一位搞分子生物学研究)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学科合作。很显然,农口的申请如果涉及其他领域(例如医学、水产),却没有相应的合作者是难以获得资助的。有了合作单位,就需要在研究基础中介绍合作单位和合作者的资历。 一些具体的意见 1, 题目 不要很大,很笼统,要切入具体的科学问题。例如“农药”,就应该说明是什么农药,“机理”就需要分解,究竟解决哪一个环节。 2, 申请代码 国家基金不同于省基金,完全按申请人填写的代码分类送审。申请人需要查阅同类代码历年受资助项目的目录,最后确定申请代码。 3, 参加人员 人员的分工应该具体,除了申请人,所有人都要有具体科研任务,其分工应该涵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金项目中安排一位项目或者实验室管理人员是不适当的;分工中出现“指导”、“顾问”会使评委对申请人主持和承担基金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至于申请人甘当副手,由参加人“负责项目设计、总结和撰写论文”的项目必定失败。此外参加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要少于4个月,也不要超过10个月,学生多些时间无妨。 4, 立项依据 如前所述,国内外进展介绍要围绕主题,有些申请书只介绍相邻领域的进展,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进展却避而不谈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对前人的工作所作的评价要尽量客观和中性,不要轻易说前人做了“粗浅的研究”之类的话。 申请书的国内外进展应该明确标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统引的方式,与正文相互分离是不可取的。所列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的现象也需要改正。 5, 工作基础 围绕研究内容,不要海阔天空,离题万里。如果前期有相关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也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佐证。 6, 年度安排 极个别的申请书只报了2年研究计划,还有几个申请书在第一年安排查阅资料,完善研究方案和购买试剂器材,万万不可!! 7, 合作单位 不少申请书的所谓合作是对方出几个研究生,这样的合作是否会获得资助需要拭目以待,然而等到擦亮眼睛知道落选了,为时太迟了。还有一些申请书,虽然有合作单位,却没有在工作基础栏介绍对方单位也是重要的疏忽。 8, 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简介 简介不是履历!!并非只报申请人一个人!!简历中不要出现党派和行政职务。应该根据项目重新组织文字,突出与项目相关的工作业绩。所有人员介绍的基本格式应该一致。 国家基金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竞争,因此罗列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一些小课题反而有负面作用,同样,列出的文章也应该经过挑选,只录与项目相关的。如前所述,所列文章、成果必须按发表时的排序录入全部人名。 9, 其他 整个申请书应该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字通顺。 必须加强校对工作,成文后至少请2个本课题组成员通读,确保语言通顺,杜绝错别字,避免口语化。 专用名词应该统一,有一份申请书,题目是乳酸杆菌,但是正文中90%的地方是乳杆菌,有不够严谨的感觉。 拉丁文学名,如Oryza sativa L.,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用斜体。 有些申请是其他项目书的改版,有些是不同人提供资料的拼版,这些都需要按基金申请书的要求统一和规范,只有如此方可避免“本教研组”之类的字样。
个人分类: 科研生活|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学院遍天下
热度 1 wyc 2011-1-19 16:04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主题为: 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 的第5屇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 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 96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2 所孔子学院及 369 个孔子课堂的 中外合作院校的 大学校长和 孔子学院 代表 1400 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以上摘自《大连理工大学报》2010、12、20版报道 《宁桂玲副校长赴京出席 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基金12项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一位教授的感受
yhf0819 2011-1-18 21:07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所以: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总之: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大树上(原因:除上面的外还有 -- 基金评审相对公正;有五个评委;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 “ 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 。 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 “ 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 。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 “ 大题目、小课题 ” 。 400 字摘要:要具体不空洞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 = 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 “ 源 ” ) “ 实质性的创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knowwhat,knowwhy,knowhow) 所以:题目 “ 有意义 ” 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 “ 应用研究 ” 可申请 “ 联合资助 ” 项目) 不打一炮换个地方,有连续性较好。 选题要点 切忌 “ 大而空 ” 。 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 “ 明确 ” ,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 如果是 “ 交叉学科 ” ,则不能是 “ 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 重要性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 其他 —————————10%————10% 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 “ 不了解国内情况 ” 。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 “ 研究基础 ” 部分有重复) —— 可以争取 “ 立项依据充分、全面 ” 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言下之意: “ 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 ” ,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 “ 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 。 “ 填补空白 ” 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 “ 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 而不是 “ 填补空白 ” ; “ 填补空白 ” 实质上仍是 “ 跟踪 ” 。 主要参考文献 “ 不多不少 ” 、要 “ 新 ”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 “ 了解情况不够 ”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避免评语 “ 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 。 研究目标 ” 是 “ 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 ” ,而不是解决 “ 寻找最佳工艺 ” 或 “ 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 “ 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不能省略,而且要准确 —— 避免评语 “ 申请显目没有深度 ” 。也不能太多 —— 避免 “ 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 。 研究内容要 “ 突出重点 ” 。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 “ 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 (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研究方法 ” 与 “ 研究内容 ” 要分清 —— 避免评语 “ 思路不清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 “ 可行性较强 ” 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 避免评语 “ 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 。 “ 可行性 ” 是指 “ 学术上可行 ” ,而不仅仅是 “ 我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 ” 。 “ 研究队伍 ”+“ 研究条件 ”+“ 学术思想 ”= 可行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避免扩大,切忌吹牛。 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 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 “ 交叉学科 ” 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 “ 填补空白 ” 不是特色和创新,这里也不要写。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 预期成果。例如 “ 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xx 篇 ” 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要与 “ 研究目标 ” 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得到 “ 研究能力很强 ”“ 工作条件 具备 ” 的评语。 工作基础: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 “ 写 ” 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 “ 已完成 ”“ 顺利进行 ” (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 ,限项申请规定 , 5% 管理费, 15% 劳务费 。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 ,二审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附1:关于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一些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在即,许多同人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最近看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草稿),感到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在修改时引起重视以提高申请获准率。当然,有些问题现在修改(如选题)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多一次修改过程可以为明年的申请积累一些新的经验。 1, 必须认真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填写 申请人随意更改标题或者小标题,导致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很普遍。最突出的是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阅读的36份申请书中,有30份(约85%!!)变成了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少了 科学 2个字,于是很多申请书将电镜观测或者什么分子技术作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要求大相径庭。又如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的简历,有些申请书将主要成员漏掉了,更多的申请书则忽视了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必须著录全部作者 的要求,出现了大量的“等”与“et al”,个别的甚至连前3名作者也没有。 2, 选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 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作为基础研究,需要关注和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但决不可赶时髦:研究的热点固然重要,更需要关注科学前沿,强调“新”。客观的说,农口相当一部分申请是应用基础研究,除了原创性研究外,会有一些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开展相应的深入研究的项目,这样的申请必须说明特色所在和对我国农业、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应用基础研究的申请书要避免写成技术性项目,纯粹应用某种技术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基金支持的方向。 科学基金的申请原则之一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有些申请书的题目过大,研究内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没有找准重点。至于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前期积累或者相关基础,仅仅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申请立项更是不行的。 3, 科学问题 科学基金不是攻关项目。基金强调探索科学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将其中一个黑匣子打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因此必须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凝练出所申请项目的科学问题。没有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的申请,肯定不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提出的科学问题应该符合“有限目标”,需要细化到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可贪大。 4, 立项依据 至少应该有3个方面:项目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工作基础。首先,需要论证的是所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不是该领域(例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的以国外或者国内没有做过的研究就作为立项依据,需要深刻的分析论证开展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3年以前的文献不能反映当前的科学前沿!但是有不少申请引用的文献都是2005年以前的,并不了解最近1、2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本不能说明拟开展的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已经解决,使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立项成了大问题。有一些申请书仅仅引用项目组最近的文章,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引用权威刊物最近2年的文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申请书有意无意的回避(不提)直接相关的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新颖,实际上将适得其反。第三,需要点出科学问题和立项的基础,说明用什么新的思路探索,做什么,怎么做,项目组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所谓“学术思想新颖,技术路线可行”之类的话,不是申请人自己吹的,而是要靠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视角体现出来的。 5, 400 字的摘要 这是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评审专家对项目的基本印象来自摘要。在基金申请中用“字字值千金”形容摘要的重要性是最恰当的了,因此摘要不必换行,内容避免重复题目,也要避免或减少中英文对照,尽量利用好400个字。可是有些申请书只写了250个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有些申请书花了250甚至300个字写背景,喧宾夺主,将项目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却漏掉了。至于400个字的摘要居然出现错字或者文句不通,等于自戕 !! 6, 特色和创新性 特色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方法上与思路上。对农口来说,某些特殊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将事半功倍;将生命科学的最新技术和理念直接应用到作物尤其是多年生植物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突破。很多项目这部分没有写好,一种是确实没有特色,还有一类可能是“只缘身在庐山中”,将一切都习以为常,反而看不到创新点了,这时候需要和同事讨论,剖析和提炼特色和创新点。 7, 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合作,项目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研究背景(有些研究必须有不同的单位的合作者),围绕科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一位搞大田,一位搞分子生物学研究)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学科合作。很显然,农口的申请如果涉及其他领域(例如医学、水产),却没有相应的合作者是难以获得资助的。有了合作单位,就需要在研究基础中介绍合作单位和合作者的资历。 一些具体的意见 1, 题目 不要很大,很笼统,要切入具体的科学问题。例如“农药”,就应该说明是什么农药,“机理”就需要分解,究竟解决哪一个环节。 2, 申请代码 国家基金不同于省基金,完全按申请人填写的代码分类送审。申请人需要查阅同类代码历年受资助项目的目录,最后确定申请代码。 3, 参加人员 人员的分工应该具体,除了申请人,所有人都要有具体科研任务,其分工应该涵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金项目中安排一位项目或者实验室管理人员是不适当的;分工中出现“指导”、“顾问”会使评委对申请人主持和承担基金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至于申请人甘当副手,由参加人“负责项目设计、总结和撰写论文”的项目必定失败。此外参加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要少于4个月,也不要超过10个月,学生多些时间无妨。 4, 立项依据 如前所述,国内外进展介绍要围绕主题,有些申请书只介绍相邻领域的进展,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进展却避而不谈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对前人的工作所作的评价要尽量客观和中性,不要轻易说前人做了“粗浅的研究”之类的话。 申请书的国内外进展应该明确标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统引的方式,与正文相互分离是不可取的。所列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的现象也需要改正。 5, 工作基础 围绕研究内容,不要海阔天空,离题万里。如果前期有相关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也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佐证。 6, 年度安排 极个别的申请书只报了2年研究计划,还有几个申请书在第一年安排查阅资料,完善研究方案和购买试剂器材,万万不可!! 7, 合作单位 不少申请书的所谓合作是对方出几个研究生,这样的合作是否会获得资助需要拭目以待,然而等到擦亮眼睛知道落选了,为时太迟了。还有一些申请书,虽然有合作单位,却没有在工作基础栏介绍对方单位也是重要的疏忽。 8, 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简介 简介不是履历!!并非只报申请人一个人!!简历中不要出现党派和行政职务。应该根据项目重新组织文字,突出与项目相关的工作业绩。所有人员介绍的基本格式应该一致。 国家基金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竞争,因此罗列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一些小课题反而有负面作用,同样,列出的文章也应该经过挑选,只录与项目相关的。如前所述,所列文章、成果必须按发表时的排序录入全部人名。 9, 其他 整个申请书应该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字通顺。 必须加强校对工作,成文后至少请2个本课题组成员通读,确保语言通顺,杜绝错别字,避免口语化。 专用名词应该统一,有一份申请书,题目是乳酸杆菌,但是正文中90%的地方是乳杆菌,有不够严谨的感觉。 拉丁文学名,如Oryza sativa L.,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用斜体。 有些申请是其他项目书的改版,有些是不同人提供资料的拼版,这些都需要按基金申请书的要求统一和规范,只有如此方可避免“本教研组”之类的字样。
1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资料的搜集方法
热度 1 bioysy 2011-1-18 14:27
昨天见孙学军老师有篇主题有点相似的文章,看了我也想写点,虽然前面写了篇博文和这个主题有点相关,我还是再继续,重新组织下,争取把自己用到或能想到的都展示下,和有类似爱好的朋友交流下. 1 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系统 获取资料好比是往粮仓中装粮食,先得把仓库准备好,得知道哪装玉米,哪装水稻.这里的意思是你需要获取哪方面的信息,这心理得有底,能对专业进行细分,这直接决定需要用什么文件夹.然后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这样分门别类以后查找才比较方便.当然只有资料足够多的时候才有整理的问题.只有在一定的知识系统的基础上,才能对接触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随着接触的资料越来越多,这个系统也会越来越成熟. 有个较好的知识系统,搜集资料的时候会更得心应手点.比如能够直接根据标题判断一篇文献的价值,并将其归入到合适的分类中,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很多文献你把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记着就行了.每篇文章都仔细的看,真没那么多时间. 2 利用搜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 2.1 利用google搜索信息 这不用多将了,现在许多问题用搜索引擎都能搞定.比如一个专业术语的意思.这里推荐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网站,是我用搜索引擎搜出来的,它对专业东西的解释还比较可以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at anyonecanedit .) 另外如果用google搜索全文pdf可以这样干: 文献名(或关键字) filetype:pdf,这样可以只检索pdf文件.同理,filetype:ppt可以用来搜幻灯片.有时看文献可能不太好懂,结合幻灯看看更容易懂了. 用搜索引擎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会有意外的收获,即搜索到,不是目标文献的,其它感兴趣的东西.这会增加点乐趣. 3 熟悉专业领域的主要期刊,并订制期刊内容email发送服务 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这是信息来源主渠道.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期刊.比如我会关注Science,Nature,PLANT CELL,TAG等等.如果专业领域顶尖期刊的内容都比较熟悉,那知识面可能也是和国际接轨了,因为大家看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但这些期刊不是每篇文章都是对自己有用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如果每期都去看,也是件比较烦人的事,而且要长期坚持下来也不容易. 这个问题人家已经为我们考虑了,不直接去期刊网站,看看自己的邮件总是可以的吧.这就涉及到期刊的一种服务:到一个期刊的网站后(比如plant cell:http://www.plantcell.org/plantpreview.shtml),这里会出现这样一个入口: Receive this page by email each issue: ,从这里进去后,把email地址输进去,每当期刊内容更新时就会给您发封,期刊内容的email.这样,注册一次终身受益. 几乎所有英文期刊都有这种服务,订阅的方式是类似的.有的网站可能需要注册,不过一注册可以订许多期刊的.比如TAG和Molecular Breeding都是SPRINGER的期刊,到这里注册下还能订许多其它期刊. 也不要订太多,太多了看不过来.当有新东西发来的时候,看看标题,从标题中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抓出来,再加上5的方法,会有很大的方便. 4 熟悉专业领域的综述期刊,并经常阅读 5 学习一款专业文献管理软件 6 专业文献的阅读方法 7 获取全文的旁门左道 ........................... 框架有了,东西慢慢添
49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OUTLOOK2003回复和转发时的一些问题
pinglime 2011-1-18 13:56
在收到邮件进行回复或转发时,原邮件主题前会加上“答复:”的中文说明,在 引用 的原邮件前也有:发件人:发送 时间 :收件人:抄送:主题 :这样的中文说明。 5,我需要的效果是:在回复或转发时,原邮件的所有说明为英文 比如:From:To:Cc:Sent:Subject:等,包括原邮件主题前为:Re:或Fw:。而不是中文的。 6,请问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 工具——选项——邮件格式——国际选项——“回复和转发时,邮件头使用英文”。
2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基金12项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一位教授的感受
热度 1 ChinaAbel 2011-1-18 12:49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所以: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总之: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大树上(原因:除上面的外还有 -- 基金评审相对公正;有五个评委;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 “ 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 。 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 “ 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 。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 “ 大题目、小课题 ” 。 400 字摘要:要具体不空洞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 = 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 “ 源 ” ) “ 实质性的创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knowwhat,knowwhy,knowhow) 所以:题目 “ 有意义 ” 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 “ 应用研究 ” 可申请 “ 联合资助 ” 项目) 不打一炮换个地方,有连续性较好。 选题要点 切忌 “ 大而空 ” 。 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 “ 明确 ” ,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 如果是 “ 交叉学科 ” ,则不能是 “ 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 重要性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 其他 —————————10%————10% 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 —— 避免评议时说你 “ 不了解国内情况 ” 。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 “ 研究基础 ” 部分有重复) —— 可以争取 “ 立项依据充分、全面 ” 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预研发现了什么,言下之意: “ 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 ” ,否则反对你的评语言下之意可以是: “ 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 。 “ 填补空白 ” 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 “ 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 而不是 “ 填补空白 ” ; “ 填补空白 ” 实质上仍是 “ 跟踪 ” 。 主要参考文献 “ 不多不少 ” 、要 “ 新 ”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 “ 了解情况不够 ”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领:内容集中、目标明确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避免评语 “ 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 。 研究目标 ” 是 “ 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 ” ,而不是解决 “ 寻找最佳工艺 ” 或 “ 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 “ 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不能省略,而且要准确 —— 避免评语 “ 申请显目没有深度 ” 。也不能太多 —— 避免 “ 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 。 研究内容要 “ 突出重点 ” 。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 “ 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 ” (这是很多基金申请常犯的错误)。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研究方法 ” 与 “ 研究内容 ” 要分清 —— 避免评语 “ 思路不清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写得具体清楚则容易得到 “ 可行性较强 ” 的评语。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主要对应用基础项目)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 避免评语 “ 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 。 “ 可行性 ” 是指 “ 学术上可行 ” ,而不仅仅是 “ 我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 ” 。 “ 研究队伍 ”+“ 研究条件 ”+“ 学术思想 ”= 可行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避免扩大,切忌吹牛。 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的学术思想, 不是写该领域的特色。 “ 交叉学科 ” 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 “ 填补空白 ” 不是特色和创新,这里也不要写。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不必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 预期成果。例如 “ 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xx 篇 ” 不好,关键是达到什么水平。要与 “ 研究目标 ” 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得到 “ 研究能力很强 ”“ 工作条件 具备 ” 的评语。 工作基础:避免只写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和积累。本实验室的工作基础有用,但要介绍申请人的工作。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仪器,只能 “ 写 ” 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这有利与评审人判断课题组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现)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 “ 已完成 ”“ 顺利进行 ” (可写发表论文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努力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 ,限项申请规定 , 5% 管理费, 15% 劳务费 。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 ,二审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寄文章等)。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附1:关于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一些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在即,许多同人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改。最近看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书(草稿),感到其中有一些共性问题需要在修改时引起重视以提高申请获准率。当然,有些问题现在修改(如选题)已经不太现实,但是多一次修改过程可以为明年的申请积累一些新的经验。 1, 必须认真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填写 申请人随意更改标题或者小标题,导致内容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很普遍。最突出的是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在阅读的36份申请书中,有30份(约85%!!)变成了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少了 科学 2个字,于是很多申请书将电镜观测或者什么分子技术作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要求大相径庭。又如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的简历,有些申请书将主要成员漏掉了,更多的申请书则忽视了 发表的论文和成果必须著录全部作者 的要求,出现了大量的“等”与“et al”,个别的甚至连前3名作者也没有。 2, 选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是“ 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作为基础研究,需要关注和应用最新研究成果,但决不可赶时髦:研究的热点固然重要,更需要关注科学前沿,强调“新”。客观的说,农口相当一部分申请是应用基础研究,除了原创性研究外,会有一些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开展相应的深入研究的项目,这样的申请必须说明特色所在和对我国农业、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深入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应用基础研究的申请书要避免写成技术性项目,纯粹应用某种技术解决什么问题不是基金支持的方向。 科学基金的申请原则之一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有些申请书的题目过大,研究内容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没有找准重点。至于项目组并没有什么前期积累或者相关基础,仅仅根据项目的重要性申请立项更是不行的。 3, 科学问题 科学基金不是攻关项目。基金强调探索科学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将其中一个黑匣子打开,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因此必须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凝练出所申请项目的科学问题。没有提出新的科学问题的申请,肯定不能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提出的科学问题应该符合“有限目标”,需要细化到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可贪大。 4, 立项依据 至少应该有3个方面:项目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工作基础。首先,需要论证的是所申请项目的重要性,而不是该领域(例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能简单的以国外或者国内没有做过的研究就作为立项依据,需要深刻的分析论证开展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3年以前的文献不能反映当前的科学前沿!但是有不少申请引用的文献都是2005年以前的,并不了解最近1、2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根本不能说明拟开展的研究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是否已经解决,使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立项成了大问题。有一些申请书仅仅引用项目组最近的文章,但这还是不够的,应该引用权威刊物最近2年的文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申请书有意无意的回避(不提)直接相关的研究最新进展,貌似新颖,实际上将适得其反。第三,需要点出科学问题和立项的基础,说明用什么新的思路探索,做什么,怎么做,项目组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所谓“学术思想新颖,技术路线可行”之类的话,不是申请人自己吹的,而是要靠对项目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视角体现出来的。 5, 400 字的摘要 这是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评审专家对项目的基本印象来自摘要。在基金申请中用“字字值千金”形容摘要的重要性是最恰当的了,因此摘要不必换行,内容避免重复题目,也要避免或减少中英文对照,尽量利用好400个字。可是有些申请书只写了250个字,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有些申请书花了250甚至300个字写背景,喧宾夺主,将项目的科学意义与创新性却漏掉了。至于400个字的摘要居然出现错字或者文句不通,等于自戕 !! 6, 特色和创新性 特色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方法上与思路上。对农口来说,某些特殊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将事半功倍;将生命科学的最新技术和理念直接应用到作物尤其是多年生植物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突破。很多项目这部分没有写好,一种是确实没有特色,还有一类可能是“只缘身在庐山中”,将一切都习以为常,反而看不到创新点了,这时候需要和同事讨论,剖析和提炼特色和创新点。 7, 合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学科交叉和多学科合作,项目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研究背景(有些研究必须有不同的单位的合作者),围绕科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一位搞大田,一位搞分子生物学研究)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多学科合作。很显然,农口的申请如果涉及其他领域(例如医学、水产),却没有相应的合作者是难以获得资助的。有了合作单位,就需要在研究基础中介绍合作单位和合作者的资历。 一些具体的意见 1, 题目 不要很大,很笼统,要切入具体的科学问题。例如“农药”,就应该说明是什么农药,“机理”就需要分解,究竟解决哪一个环节。 2, 申请代码 国家基金不同于省基金,完全按申请人填写的代码分类送审。申请人需要查阅同类代码历年受资助项目的目录,最后确定申请代码。 3, 参加人员 人员的分工应该具体,除了申请人,所有人都要有具体科研任务,其分工应该涵盖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金项目中安排一位项目或者实验室管理人员是不适当的;分工中出现“指导”、“顾问”会使评委对申请人主持和承担基金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至于申请人甘当副手,由参加人“负责项目设计、总结和撰写论文”的项目必定失败。此外参加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不要少于4个月,也不要超过10个月,学生多些时间无妨。 4, 立项依据 如前所述,国内外进展介绍要围绕主题,有些申请书只介绍相邻领域的进展,与项目直接有关的进展却避而不谈是不对的。同时要注意对前人的工作所作的评价要尽量客观和中性,不要轻易说前人做了“粗浅的研究”之类的话。 申请书的国内外进展应该明确标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统引的方式,与正文相互分离是不可取的。所列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的现象也需要改正。 5, 工作基础 围绕研究内容,不要海阔天空,离题万里。如果前期有相关研究,应该充分反映,这也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佐证。 6, 年度安排 极个别的申请书只报了2年研究计划,还有几个申请书在第一年安排查阅资料,完善研究方案和购买试剂器材,万万不可!! 7, 合作单位 不少申请书的所谓合作是对方出几个研究生,这样的合作是否会获得资助需要拭目以待,然而等到擦亮眼睛知道落选了,为时太迟了。还有一些申请书,虽然有合作单位,却没有在工作基础栏介绍对方单位也是重要的疏忽。 8, 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简介 简介不是履历!!并非只报申请人一个人!!简历中不要出现党派和行政职务。应该根据项目重新组织文字,突出与项目相关的工作业绩。所有人员介绍的基本格式应该一致。 国家基金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竞争,因此罗列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一些小课题反而有负面作用,同样,列出的文章也应该经过挑选,只录与项目相关的。如前所述,所列文章、成果必须按发表时的排序录入全部人名。 9, 其他 整个申请书应该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文字通顺。 必须加强校对工作,成文后至少请2个本课题组成员通读,确保语言通顺,杜绝错别字,避免口语化。 专用名词应该统一,有一份申请书,题目是乳酸杆菌,但是正文中90%的地方是乳杆菌,有不够严谨的感觉。 拉丁文学名,如Oryza sativa L.,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用斜体。 有些申请是其他项目书的改版,有些是不同人提供资料的拼版,这些都需要按基金申请书的要求统一和规范,只有如此方可避免“本教研组”之类的字样。
个人分类: 科技论文写作、搜索经验集锦|455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
热度 1 Wuyishan 2011-1-17 13:57
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 ——在伯克利大学中美文化论坛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刘梦溪 http://www.workercn.cn 来源: 学习时报 今天圆桌会议讨论的主题,我的角色应该是“客串”,或者如佛教所说的“随喜”,总之属于边缘人物。因为我研究的领域,主要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而且主要是思想史和学术史。我并不研究国际关系,也不研究中美关系。按照学者的专业态度,我不应该作出位之思,在这里就中美关系的展望发表什么意见。但我对自己国家的前途,对人类的命运,包括中美关系,是有深深的关切的。 我觉得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来讲,我们对中美关系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这是一个健康的、有趣的、美好的关系。记得有一个数据统计,说近30年来,中国的家庭里面,一共有多少家庭,有多少人,都来过美国。他们来美国,有的读书,有的工作,有的经商,有的观光旅游。总之这个数字,这个频率,是非常之高非常之大的。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假设,说中国居然可以对美国构成威胁,我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根据的假设,没有理由的假设。你看今天上午几位学者的发言,一位是杜克大学研究中国戏剧史的教授,她讲到了英若诚。我虽然不研究戏剧,但我喜欢戏剧。你说的英若诚先生,我倒是认识他,他英文非常好,他能表演,也会导演,还懂文化,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喜欢中国文化,也喜欢美国文化。我几次来美国,我接触的美国学者,他们都非常之好,我们可以很快成为朋友。如果说中美之间出现了分歧,我认为大部分是由于误解,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够了解。如果有更深一点的了解,怎么会得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这样一个违背历史也违背常识的不真实的结论呢? 但在众说纷纭的背后,的确还有我所关注的更为根本的学理问题,这跟我昨天的演讲有关,也可以说是人类的哲学认知的问题。具体说,是关于人类文化的“同”和“异”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在中国也是如是,包括许多学业有成的学者,他们在涉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观察的重点和重心,主要是“异”,而不是“同”。可是他们忘了,学术研究对于“异”即“不同”的解释分疏,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寻找到“同”。 我个人很尊敬的一位前辈学者,他是很了不起的学问大家,他已经故去了,就是钱钟书先生。他一生写了很多著作,他的太太杨绛先生,也是了不起的作家学者。钱先生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你可以看他晚年的四卷本的著作《管锥篇》,或者早年的《谈艺录》,所有这些著作里面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叫做“貌异心同”。长相不一样,心理是相同或相通的。他的《谈艺录》的开篇序言里,有一句很有趣也很经典的话,叫做:“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就是东方和西方,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的人群,大家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指向,常常是相同的。我们都不喜欢灾难,不喜欢挫折,不喜欢疾病,不喜欢丑恶。我们都喜欢美好和美丽,都喜欢大海和草地,都喜欢雨露和阳光,都喜欢健康,都喜欢美的艺术。 刚才讲舞蹈艺术的那位教授,我们大家立刻就学会了他的表演,不约而同地跟他翩翩起舞。对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们的喜欢是相同的。我看不出人类有哪样根本的南辕北辙的天上地下的彼此完全不能相容的不同。当然我说的是文化和族群的整体,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我觉得在哲学上要破除对“异”的偏执病。只有承认人类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文化的跨文化沟通才有可能。所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男女,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发生爱情。爱情的依据是爱情本身和人类的爱情心理。这是共通的人性问题和哲学的共同性问题。 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分子,都需要面对我们共同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文化态度,我以为是沟通与对话。我有幸结识哈佛大学的一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我称他为西方的大儒,就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史华兹教授,BenjaminI.Schwartz.他已经故去了。他是犹太人,精通多种语言,早期研究日本,二战期间有过功劳,日本袭击珍珠港的那个信号密码就是他破译的,但未引起军方的重视。史华兹教授一生坚持不懈的一个文化理念,就是跨文化沟通。他说,文化是一个松散的整体,里面充满了张力。为了论证跨文化沟通可以成立,他甚至提出,语言对思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具有那么大的作用。他说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是可以沟通的。而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准则,甚至对话与沟通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再没有其他方式比对话与沟通更有益心智,更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我们做学问的人,经常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沟通与对话,一是作为现代人,我们需要跟古人对话;二是作为中国的学人,需要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人对话。古代的那些文化典范,是我们建构新的文化灵感的源泉,我们离不开他们。不仅中国古代的典范具有此种作用,西方的古代典范同样有此作用。我们可以不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吗?我在给我的学生开必读书目的时候,总是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放在很前面,下面还有康德、黑格尔,尤其康德的三大批判著作,那是必读而又必读的书籍。康德的了不起,在于他的著作永远不会过时。他的那句名言,他说道德理性具有绝对价值,这是真正经典的大判断,常读常新,永远不会成为过去。 今天的学人,如果只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而不了解“他者”的文化,不与不同背景的文化交流对话,就不能成为一个通博的学人。国际间的关系,文化是最好的溶解剂。采取对话的方式解决分歧,处理争端,增加了解和理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中美之间,为了两国人们的利益,为了人类的福祉,为了世界的安康幸福,难道还有比对话更好的交往方式吗? 我近来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前途颇感忧虑,我觉得人类其实是太不聪明了。不是我们大家不聪明,主要是那些跟政治权力的杠杆连接在一起的人,他们太不聪明了。噢,也不是他们天生不聪明,是世俗的利益蒙住了他们的眼睛。他们是利令智昏!那些丝丝缕缕的私利,那些纠缠不清的利害得失,让他们的头脑变得愚笨。他们竟然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我觉得人类现在面临两方面的重大危机:一方面大自然的反弹的危机,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另外一个重大的危机,就是现在一些国家对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拥有程度,大大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拥有者,一个个跃跃欲试,动不动就以武力相威胁。这个危机非常现实,也非常严重。但人们视而不见,美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发出理智的声音,尽管已往他们都发出了声音,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可是最近几年,很少看到他们有这样的声音发出。 我觉得我们的责任,人类的理性,就是要避免冲突。粗暴的冲突、残暴的传统,那是不智的,是没有理性的表现,是不文明的,是野蛮的,是动物的低级形态,对谁都没有好处。世界上一些优秀的头脑,他们有大智慧,应该站出来呼吁人类不走向自绝之路。21世纪面临的大自然的危机,我们远远估量不够。人类本身荒唐不智的危机,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在座的各位,哲学家、文学家、学者、教授,要发出声音,让人类的理智占上风,为人类的未来争取美好的前途。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21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黑莓主题--数字化时代
smallland 2011-1-6 14:11
黑莓手机是电脑爱好者的玩具,不是用来打电话的。一部廉价的8830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怀疑移动的卡不好,自己写卡。主题没个满意的,自己做吧。毫无美感,但清楚,电量和信号都是数字,不用数几格。 人生就是折腾,过程不同,结果都一样:身体被烧掉,思想成为后人的符号,散落的基因是一些大分子组合。不想折腾的,就买个wm智能机,只需找一个满意的输入法,其他功能基本都是现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Workshop on accessibility identifies priorities for in
LEOLAND 2010-11-24 18:46
【博主:上個月剛剛慶祝了世界標準日,這裡有一篇相關主題的報導,值得分享一下。另外,科学网博客看来要改进一下,标题字数的限值要加大一些,例如本文的标题就无法完整容纳】 Workshop on accessibility identifies prioritie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ccessibility has identified priority areas wher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uld ease the lives of the estimated 65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with some form of accessibility problem. The workshop Accessibil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as organized on 3 to 5 November 2010 in Geneva, Switzerland, by the World Standards Cooperation (WSC), which is the focal point for strategic cooperation set up by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and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A core objective of the workshop was to lay the groundwork for a road map of future initiatives on accessibility standards and related support for these standards,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the key stakeholders. After three days of input and discussion, the recommendations were viewed as highest priority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WSC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a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n Accessibility between the WSC organizations Develop a common accessibility policy between the WSC organizations Encourage national members of the WSC organization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cessibility standards Strengthen WSC organization linkage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with disabilities organizations Revise ISO/IEC Guide 71: 2001, Guidelines for standards developers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older persons and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o ensure consistent concepts in the area of accessibility Identify accessibility-related content in proposed new standards of the WSC organizations The workshop which was supported by 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explored how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uld strengthen accessibility aspects in the design of products, services,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ies. Break-out groups addressed the following subjects: Accessibility and everyday products Accessibility and buildings eAccessibility and eInclusion The workshop was opened by Rob Steele, ISO Secretary-General; Malcolm Johnson, Direct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Bureau, and Gabriel Barta, Head of Technical Coordination, IEC Central Office, representing the IEC General Secretary. Welcoming the participants, Rob Steele,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areas where standards are needed and where the three organizations can work together. He said: There are particular benefits and opportunities in using the standards process to gather representatives from a diversity of interests who may not usually meet together to discuss and resolve accessibility issues. The issue requires input from government, regulators, policy makers, industry, accessibility equipment providers, civil society NGOs, accessibility organizations, academia and researchers. Malcolm Johnson, Direct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Bureau, declared: The recent ITU Plenipotentiary Conference held in Mexico adopted the first ever Resolution on ICTs and accessibility which endorses and reinforces the actions we have initiated in recent years: facilitating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our work, for example by providing captioning and sign language, and wheel chair access etc. All our new standards have to be checked to ensure they meet accessibility criteria. Many of the new ICT devices to assist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ne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o ensure interoperability. Gabriel Barta, Head of technical coordination, IEC Central Office, stated: At the IEC, the need of persons with temporary or permanent disabilities are taken very seriously. We have issued at free guide that helps standards developers and manufacturers to build those needs into their work. We're delighted at the very positive outcome and the many promising direction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workshop, and look forward to seeing them implemented. Participants in the workshop agreed that as a background to the recommendations, they wished to underline that Accessibility is not limited to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lderly people or persons with temporary impairments, but aims at the usability of a product, service, environment or facility by people with the widest range of capabilities. Accessibility is the degree to which a product, device, service, environment or facility is usable by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including by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ts importance is underl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ither congenital, acquired or as a result of age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650 million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strengthening accessibility in all the above areas by setting the same standards for use worldwide. Key stakeholder groups participating in the Geneva workshop included disability organizations and consumer groups, governments and regulators, product designers, manufacturers and industry addressing accessibility needs, and standards develop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Under discussion wer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needs in the field of accessibility,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can make in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cessible solutions around the world. Among those attending the opening plenary were: Wan Hea Lee, on behalf of Kyung-wha Kang, Deputy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UN Convention for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med Eddine Chaker, International Disability Alliance, represented through the Arab Organization of Disabled Persons, Chairman of the Tunisian National Union of the Blind (UNAT); Inmaculada Placencia-Porrero, Deputy Head of Unit, European Commission, Uni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Joan Durocher (USA), Executive Director, US National Council on Disability.
个人分类: 标准文存|2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云章老师汉中市地税局讲座:《公务员基本礼仪规范》
tianyunzhang 2010-10-22 09:50
主题: 公务员基本礼仪规范 时间: 2010年2月23日 地点: 汉中市地税局直属分局 备注: 请有兴趣的网友下载参考。
个人分类: 培训讲座|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云章老师南郑县地税局报告:《公务员礼仪知识讲座》
tianyunzhang 2010-10-22 09:43
主题: 公务员礼仪知识讲座 时间: 2008年10月17日 地点: 汉中市 南郑县地税局 备注: 请有兴趣的网友下载参考。
个人分类: 培训讲座|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氧运动 提升全身骨密度-- 写在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
hucs 2010-10-20 18:07
有氧运动 提升全身骨密度 -- 每年 10 月 20 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 今年的主题是挺起你的脊梁,保护骨骼健康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 骨质疏松 、 强筋健骨的 有效策略 南昌大学(医学院)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 临床),等 例如:接吻 、 拥抱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 骨髓干细胞体外动员的有效机制?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策略 十二五规划:胡氏健康生活方式迎来最佳机遇期 ---- 胡春松 副主 任 医师 副教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学院门诊部心内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3 号(南院大门旁) 南昌 330006 Tel: 18970816800 Email: chunsong_hu@yahoo.com.cn or cs_hu@yahoo.cn 雅虎博客 : http://i.cn.yahoo.com/chunsong_hu (2007.6-2009.10) 科学网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 2009.10- ) 附件:个人简介 胡春松 , 男 , 1968- , 江西进贤人 , 汉族 , 中共党员 , 医学硕士 , 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公派赴美(新泽西医科牙科大学 / UMDNJ 波士顿 Tufts 大学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00.6-2001.6), 欧美同学会会员 (2004-), 现任南昌大学医学院副主 任 医师 (2002-) 、 副教授 (2003-) , 2005 年通过主 任 医师(正高)资格考试(人机对话),硕士生导师资格 (2006- ), 从事心血管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兴趣爱好广泛。在本专业领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 E(e) 种子法则、 OOH 综合征、 RT-ABCDEF 策略、高 - 刘氏原则( SeCP )等;提出了发展冲突论;共同提出了人才就是 GDP ;共同创造性总结、提出并命名胡氏健康生活方式;提出 二一 0 级预防是从生到卒的策略; 以第一作者提出了转化医学领域的新概念;提出了消危术等。 已在《健康报》《江西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时报》《家庭医生报》《科学时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发表一系列科普、编译、点评等文稿,是《遗传》、《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GPB (基因组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杂志)等审稿人;受邀为 BMJ (英国医学杂志)、 Hypertension (高血压杂志)等海外杂志审稿;是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心血管专业委员( 2008.11-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9.11- )。 强化博客平台,传播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安享和谐人生。 科学网博客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視的世博囈語:THE BETTER, THE CITY?
LEOLAND 2010-6-17 18:23
曲津華 上海世博熱已經熱了一陣,雖然有世界杯衝擊著,也仍然是熱。因為,南非遙遠難及,世博卻在國門之內。 近日看天威數字電視網點播欄目中的上海世博報導集錦,赫然發現一個奇怪的世博口號,如題。這個出自央視 2 頻道的世博系列報導,給欄目名稱魅力世博上活生生配上了這麼一句 THE BETTER, THE CITY ,不知是哪家英文,不知出自何處? 央視,這幾年就一直看你不順,你自己也該長點志氣,別老讓觀眾批評你!要知道,人家世博官方定的本屆口號可是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怎麼就生生讓你給改了?而且改得這麼無厘頭! 2010-06-17
个人分类: 双语文汇|3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撰写项目概述(Project Overview)
loong21 2010-6-14 21:06
在你开始执行项目或者撰写研究文章时,你会发现总结一个项目概述将会十分有用。把它想象成你的飞机航班或者路线图,它将会在合适的时间里,告诉你你将需要去哪里,你将要找什么东西,和你如何到达目的地。项目概述可以是制定一个技术项目,去撰写一篇文章,去准备一篇研究成果论文,去指导一项科学实验。简言之,项目概述将是组织思路和观点的好工具。 项目概述( Project Overview )包含: 一个完整的项目概述( Project Overview )包含四部分 ①主题 Topic : ②研究问题( Research Question )在这个主题下作者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③方法和平台系统( Method Resoures )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平台 ④产品( Product ):帮助他人评价解决方案的东西。每一个产品自成一段。 第一部分 : 用一句话阐述项目概述的主题观点,包括许多必要的细节信息,如时间周期、特定的人群和一定的地理区域。 范例: In my project I will study immigration in the Capital Region and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late 1800s and early 1900s. 第二部分 :本文目标解决的关键障碍。 记住,要解决的障碍,要写得像一个问题 Question 。简言之,你想从这个主题中学习和获知什么东西 ? 范例: Through my research, I want to find out: Which groups of people came to live in the Capital Region in the late 1800s and early 1900s? Why did they come here to live? What happened to them after they got here? Where did they live? In what neighborhoods did they settle? Where did they work? What kind of jobs did they have? What education did they have? What happened to later generations of immigrants? Was the experience similar for immigrants from all the countries? For whom was it different? Why? 第三部分 :针对于解决方案,你需要获取的信息以及如何获取 范例: To find out information about my topic, I plan to read,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ensus records from the city of Albany , New York from the years 1855, 1892, and 1915. 第四部分 :对解决方案的呈现方式的说明 解释项目的结果将会是什么样子。你将以何种方式处理和呈现你所学到知识和信息。这些信息应该足以回答第二部分中的问题。 范例: Because I am working alone, my project will be three posters with charts showing the origins, settlement, and occupations of the immigrant groups that came to Albany during the period 1850-1917. 汇总四个部分,变成一页左右的综述。使用完备的句子,准确的发音、拼写、语法和大小写。每个观点自成一段。
个人分类: GNSS导航与手机定位|29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有些国家级项目的成果未能结项?(下)
spring87 2010-5-5 07:45
4. 结构松散或失衡、逻辑混乱不严密 课题研究报告,犹如一颗参天大树,框架结构即为大树的主干与枝干,各章节具体论述内容则为枝干上的细枝末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参天大树,首先要处于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和环境所需,这样才可保证不会被砍掉。其次,各个结构组成部分要完整、平衡和协调,才能屹立不倒。最后,各个组成部分需有匀称与丰满之美,才能实现参天大树的完整功能,包括适用性、实用性以及美学特征。若出现以下问题,就会影响课题研究报告这颗参天大树的性能和功能。 ( 1 )主题不够明确、突出,研究内容比较宽泛,缺乏中心论点。 这不是参天大树,倒像灌木丛。 ( 2 )缺少清晰的研究主线,无关内容较多,冲淡了研究主题。 多处论证文字游离于论点之外,致使论证文不对题;提出论点后却不围绕论点作必要论证,导致论题无处生根。就如大树上一些不必要的枝叶,影响整棵树的营养供给和美观。 ( 3 )结构松散,各部分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 既不能形成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也不具备逻辑领域的分类关系和逻辑层次上的区分关系,导致其研究内容在逻辑上相互交叉,混淆不清,甚至有拼凑痕迹。试想一下,若大树的枝干长在树叶上,大的枝干长在小的枝干上,会是什么感觉? ( 4 )结构不完整, 缺少必要的引言(导言)或总结,或者缺少必要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综述不完整,或者遗漏了选题所应包含的重要内容,或者分析论证不够深入,导致研究结论不可靠或缺乏说服力。这好比大树有几个方位缺少分支,缺胳膊断腿似的,让人没有安全可靠之感。 ( 5 )结构失衡。第一,章节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对基础资料的叙述性与评价性内容冗长,而对研究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过程和结果论述较少,给人头重脚轻之感。另一方面,个别章节讨论的主题前后重复。 第二,同一章节下,段落前后重复,或行文内容篇幅结构失衡。 这好比大树的主干不长,分支与枝叶却超级茂盛,最终导致这种树成不了大器。 5. 基本概念界定不清晰,使用混乱 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清晰界定与合理使用,是把握研究主题的基本前提。在课题研究报告中,常见的基本概念问题如下。(注明,本部分选取的案例是 2008 年至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报告中的真实案例) ( 1 )基本概念缺乏界定。 例如《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研究》,没有对核心概念基层社会作出明确界定;《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未对知识溢出效应这一核心概念作出界定,等等。 ( 2 )基本概念界定不准确或不清晰,导致使用混乱,前后不一。 以下三例较为典型: a) 《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研究和构建》,与成果相关的科技中介、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概念,应给出清晰的界定和说明,否则容易导致行文过程中使用不够统一和规范。 b) 《全民健身运动研究》,对健身、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身体锻炼等概念均需明确界定,否则容易相互混用。 c) 《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对策研究》中,将企业非正当政治行为和企业不当政治行为这两个含义有区别的概念混用。等等。 6. 研究方法存在缺陷 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主要如下: ( 1 )研究方法单一,或者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过于简单。 没有根据课题的需要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合理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演绎式的解释多,实证调查不够,缺乏相应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的广泛性。 ( 3 )偏重于宏观研究和经验描述,缺乏研究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 4 )缺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 数据分析全部是二手资料,第一手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实证调研不足。 ( 5 )实证研究,调研设计和应用不足 。一是问卷设计不科学,调查样本或者太小,或者缺乏代表性;二是问卷调查没有达到设计目的,或者调查不深入、科学性不强;或者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时,抽样不科学、代表性不足。 ( 6 )案例研究:典型案例的选取较片面,代表性不足 。 ( 7 ) 在研究方法上犯了 因果循环论证的错误, 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 8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脱节。 例如研究中国的问题,却不恰当地照搬西方研究模型或研究方法,没有密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7. 对策建议薄弱 对策建议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应用对策研究所提的对策建议空泛、不具体,集中于概略性和方向性层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 2 )对策建议与理论分析脱节。 提出的对策建议与前面对研究领域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相脱节,对如何解决前面所提问题缺乏必要的回应。 ( 3 )具体对策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论证。 有些课题研究报告大量篇幅倾注在对国外相关情况的介绍上,没有联系我国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思路。 8. 材料堆砌痕迹明显,缺乏理论上的提升和创新 这一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性。 有的成果主要是介绍和述评,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研究深度不够。 ( 2 )材料罗列多而理论分析、概括、提炼与提升少。 对已有研究成果消化、吸收不足,借鉴、引用也较为生硬和浅显。对他人观点引用过多而又缺少提炼,以致介绍的内容太多,材料堆砌痕迹明显,冲淡研究主题。 9. 学风不严谨 学风不严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1 )注释和参考文献不规范。 一是引文未注明出处。二是未列出参考文献,或未标明资料出处。三是参考文献排序混乱,或注释体例不统一。 ( 2 )写作风格不一。 各专题撰写风格、体例和水平迥异,文内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等也不统一。 ( 3 )内容交叉重复较多,甚至存在整段资料重复使用的现象。 ( 4 )语言文字错误较多。 句子不通、文字错误(错字、别字、衍字、漏字现象较多),文风晦涩,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公式图表杂乱,字体大小不一等等。 ( 5 )打印粗糙。 如多处出现装订颠倒问题,整个报告目录有页码,正文却无页码,甚至出现缺页现象。 以上因成果统稿校对不仔细,反映出学风极不严谨。 上述问题,或反映出课题组不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治学功力;或反映出课题组不具备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或两者兼而有之,导致成果质量低下,学术硬伤频出。课题成果在结题验收时,必遭驳回,或重新修改,或撤项。 因此,我们在治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规范化治学。做科研,坚决杜绝粗制滥造,必须力图提高成果质量、端正治学态度、倡导学术规范、推动学风建设,使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同与好评,真正意义上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个人分类: 读研思考|60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秩序是新加坡的主题
Fangjinqin 2010-3-9 08:55
秩序是新加坡的主题 ( 2010-03-08 ) 杨善勇 按语:这里粘贴谭一中的来函,并通报在《联合早报网》看到一篇题名为《秩序是新家坡的主题》的短文,希望有利于促进大家讨论。(方锦清) 方 老师, 看到 一 篇文章有些感想,希望能与大家互动一下,可否?谢谢! 管理是什么? 昨天 在《联合早报网》看到一篇题名为《秩序是新家坡的主题》的短文 。文章短小,却主题鲜明,道出了一个何为管理?的事实。 这是一个使国家兴旺的事实,亦是国家发达的基础。作者并不是一个管理学者或学家,其所看到的是最平实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最有力地说明了,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建立于秩序之上的事实。 我曾有感于:人在无意识之间拥有的感觉,往往会和规律性的内涵相吻合,就如同一个孩童对事物真切的认知,是基于没有后天刻意去成就一般!因此,我觉得这篇文章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让我从抽象的理论中,换个角度,在平实的现实中找到了对管理的真切认识。正因为此,我感到这是一篇极好的管理的启蒙性读物,特热情地向大家推荐。谢谢! 附《秩序是新加坡的主题》,转引自《联合早报网》 秩序是新加坡的主题 ( 2010 -03-08 ) ● 杨善勇 外地媒体评论   开始感受新加坡的秩序,是离开研究所不久,还在东盟(亚细安)森林局做事时。邻国同行的代表透露,他们在城市植树的那些标准,是按照每 n 公尺一棵的规划一一种下;浇水、施粉、修剪,各有既定的一张时间表。    1998 年决定辞别新加坡的那间公司以后,我不在布城(编按:马来西亚新行政中心, Putrajaya )上班了,来往这个岛国的次数也逐渐寥寥可数。上一回是因为多年以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商展;下机的深刻印象是机场德士安排的秩序,是那样的井井有条。   这一回到访新加坡,整体的印象,秩序还是主题。快要退休的总裁途中谈起,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建立的这套秩序,早见于他初次过境的 1980 年代。回想 1995 至 1997 游走东盟那些年月所观,我不得不同意,实情确实如此。   一切都有条不紊,整齐得不可思议。飞机着地之前一望,是个造建中的高尔夫球场,还有一排排的组屋和大厦,一字摆开逐一并立,如此的景观如此的壮观,到底是谁鬼斧神工的设计呢?   商谈的公司合约,细节总是清清楚楚的,交货的清单一样明明白白:楼房每一条电线和网络的衔接,都有注明 起承转合 。接触了一匹布长乱七八糟的工程,我想,这个国家的秩序,确是关键的卖点。   靠近酒店的河景两岸船只三三两两,停泊和亮灯的方式一样很新加坡。行人道林荫遮阳,游客群聚餐馆,桌面清洁场景干净,地面没有杯盘没有狼藉:垃圾丢在垃圾桶,罚单送到邮筒。   吃过晚饭,顺道绕了街景走了一圈,不但入目昏黄的那个画面也很新加坡,就连老外露出的身体也非常新加坡,所有的部分一概刚刚好:你看到你可以看到的她遮住她应该遮住的,合乎法律的分寸也成全了自由的界限。   是习惯还是规矩,这毕竟是个主张秩序讲究秩序的国家。所有既定的程序皆不会出轨。就是偶然偏离了大道,所有的异常将在第一时间一一被修正。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是,一少了秩序,这一片土地恐怕就不再是大家印象之中的新加坡了。 原载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2010 年 3 月 4 日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78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世界标准日的纪念主题
LEOLAND 2009-8-8 18:20
曲津華 今年的世界標準日(WSD),主題的確定是非常合時宜的,那就是圍繞了一個非常嚴重和沉重的話題,全球變暖! 2009世界標準日的主題:Tackling climate change through standards,我把它翻譯為標準幫我們應對氣候變化。順便把配套的招貼畫也奉上(作者是一位加拿大女藝術家)。 當否,請示。 2009-08-08
个人分类: 标准文存|3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圈子”文章推介说几句
刘玉平 2009-4-30 18:11
近来,某些文章推介到不同圈子的事情,已在科博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科博建立圈子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不同博主的思想交流,而不应成为博主思想的桎梏。 人,应该是有血有肉的社会人,而不是单一呆板的标准件。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知识界而言,既需要专家、也需要杂家。专业是学者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飞速增长的时代,知识的划分与交融并存。知识的分门别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同样,科博不同圈子文章的推介,过度的细分和限制可能是无益的。只要与某圈子的主题有关,而不是将与某圈子主题毫不相关的文章恶意地四处推介,就应该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来对待。相信各位博主会慎重处理其文章的推介,共同促进科博和有关圈子的发展。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呼唤思想广博、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博文,而不是单调枯燥的八股文。文字是人类的也是自己的、思想是自己的更是人类的,希望每一篇好的作品,都能唤起更多的共鸣;而不是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孤芳自赏最后,还是那条老建议,与其让两三千人的博客里圈子星罗棋布,还不如尝试让博主推荐板块滚动起来。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32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正在清理场地
jlpemail 2008-9-10 11:48
最近,博客更新频率偏低,除了由于手懒以外,也有些其他考虑。 主要是回顾往日习作时,自己很不满意。有三点需要改进: 一是偏离科学主题的文字比例偏高。 二是转载的文字偏多,有偷懒之嫌。 三是偏离学术兴趣的文字偏多。
个人分类: 消息场|2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