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 为促进自主创新做贡献
lgjszy 2011-10-8 14:45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 为促进自主创新做贡献 —— 以北京为例试论技术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林 耕 【作者】 林耕; 【机构】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主任;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放技术市场以来,技术市场开拓和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十多年来,北京技术市场凭借首都丰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全国走在了前面。 【关键词】 技术市场;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合同; 成交额; 专利技术; 北京; 技术交易; 技术能力; 经济发展; 年平均增长速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 ,编辑部邮箱 , 2006年01期7-8页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放技术市场以来,技术市场开拓和发展,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十多年来,北京技术市场凭借首都丰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在全国走在了前面。 一、北京技术市场基本概况 从1991年以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14年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全国遥遥领先。特别是“十五”期间,在200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元的基础上,2002年突破200亿元,2004年突破400亿元,达到425亿元,四年翻了两番,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技术交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24.40%,增长到2005年的30%以上,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05年成交技术合同37625项,同比增长5.84饭成交额489.59亿元,增长15.20%,圆满地完成了市政府规定的实现全年本地技术交易额450亿元目标。 二、北京技术市场发展对本市GDP的增长贡献显著 北京技术市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通过技术卖方机构的技术性收入计入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这种计算方法得到了北京市统计局的认可。2004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共计425亿元,实现的合同成交额242亿元。其中,经核定的技术性收入191.10亿元,可折算为当年GDP,比2000年的32.24亿元,增长近5倍。技术性收入折算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31%,增长到2004年的3.15%。 数据表明,五年来北京技术卖方机构的技术性收入对本市GDP的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北京技术市场发展对促进北京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一)促进专利技术交易量快速增长 北京专利技术交易量呈逐年递增之势 。从2001年的166项、合同成交额1.44亿元,猛增到2005年的578项、合同成交额18.20亿元,交易量、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3倍多和12倍。专利技术合同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6.60%;成交额年平均增长速度达88.55%。2005是历史上专利技术交易项数和成交额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专利技术交易量日益增加,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长,同时刺激了北京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增长。 (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出口大幅度增长 2001年北京技术出口合同成交额20.10亿元(人民币),2004年为39.06亿元,四年增长了94.32%。2005年技术出口大幅度增长,达到86.70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是2001年的四倍以上。其中,专利技术出口24项,比上年增长1倍多;成交额9亿元,增长50多倍,占技术出口合同成交额的比重由上年的0.45%增长到10.72%。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出口总成交额的92.82%,达到79.73亿元。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的技术出口项目—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二号机组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18.11亿元,是技术集成式的技术服务合同项目。显示出,北京己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接国际重大技术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企业通过引进专利或技术秘密,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研发,形成新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2000年到2004年,北京企业共购买专利技术897项,合同成交额10.59亿元,占专利技术成交总额的84.79%;卖出专利技术749项,合同成交额10.22亿元,占专利技术成交总额的81.83%。 以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集团)为例。2000年—2004年,同仁堂集团作为技术买方,先后从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购买了“关于解决药酒沉淀及缩短药酒存期的研究”等四项专利技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购买了生物新品种“中药二类新药清脑宣窍滴丸开发研究”,并购买技术秘密46项;到2004年,同仁堂集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其中,专利技术近20项,国家专有技术10余项;2005年,同仁堂集团作为技术卖方,共输出技术11项,合同成交额342万元。 由此看出,技术市场对同仁堂集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北京技术市场对首都乃至全国发展产生显著的辐射效应 (一)对外省市的辐射效应 北京技术流向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2000年以来,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成交额,约占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的40%以上。2002年至2004年,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成交额由100.54亿元,增长到165.7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40%。显示出北京对外省市辐射效应显著。 1.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从流向的省市看,北京技术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并对这些地区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吸纳北京技术的能力就越强。经济发达程度与吸纳技术的能力成正相关的关系。从2000年一2004年,在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经济发达省市位置显著。以2004年为例,广东省22.18亿元,居首位,上海市11.81亿元,居第二位,江苏省11.22亿元,居第三位。 2.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2000年—2004年,在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河南省分别排在第五、第六和第九、第十。以上四省经济发达程度不及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但由于与北京毗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北京技术的吸纳能力仍然很强,受北京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一直位居前列。 3.经济增速越快,对技术需求量增长越快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很快,产生了大量的技术需求,表现出很强的技术吸纳能力。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吸纳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第一次进入前十名的行列。 4.对全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产生重要作用 。2002年一2004年,从北京技术主要流向的领域看,先进制造、先进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合同成交额,年平均增长幅度为56.71%和45.79%。其中,冶金、石化、煤炭、铁路等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服务的项目占有很大比例。如冶金行业,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钢板连续热镀锌项目”、先后转让济钢等数十家企业,加快了冶金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了冶金产业的技术水平,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同时应当指出,从北京拥有的全国近40%科技资源来看,技术输出能力还不足,技术市场活力还不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资源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对北京市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北京区县吸纳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增长 。2001年—2004年,从76.21亿元增长到220.19亿元,4年增长近2倍,占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51.81%。技术市场对区县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一是区县经济越发达,吸纳技术能力就越强,技术交易就越活跃,技术市场促进作用越明显 。以海淀、朝阳、西城为代表,2004年,3个城区吸纳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18个区县吸纳技术成交总额的76.29%, 表明经济发达程度与吸纳技术能力成正相关的关系 。 二是对经济发展快的周边郊区县有明显的促进带动作用。 在10个郊区县中,顺义、昌平、大兴、通州是主要吸纳方。2004年,4个郊区县占整个郊区县吸纳技术成交额的73.2%,反映了GDP增长快的郊区,技术交易对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 如坐落在大兴区的北京协和制药二厂,吸纳中国医学科学院l项国家一类新药技术转让项目。协和制药二厂当年实现产值超过1亿元,上缴税金近2000万元,为企业创造纯利润1800万元。2004年,实现产值1.54亿元,上缴税金3492万元,创利润5279万元。北京协和制药二厂因引入该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而成为大兴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代表,并获得大兴区纳税重点企业的称号。 综上所述,十多年来,北京技术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首都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从需求和发展来看,技术市场发展还大有潜力;从北京科技资源和转化能力来看,还大有潜力可挖掘。同时,在管理上和体制上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技术市场,为捉讲自主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3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桐乡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2年)
pikeliu 2010-10-7 22:14
桐政发〔2009〕64号 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桐乡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08〕4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的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桐乡为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配合嘉兴市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注重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探索具有桐乡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围绕一个目标,推进两项工程,实现三大提升,到2012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全省排序力争进入前12位,争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围绕建设创新型桐乡这个目标,大力提升我市自主创新水平。 推进两项工程,就是要推进创新环境营造工程和创新能力建设工程,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改变创新人才不足、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实现三大提升: 一是科技研发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20亿元以上,其中RD经费1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左右,居全省前列。研发机构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实现较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居省内中上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 三是知识产权工作实现较大提升。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比2008年翻番,达到2000件和12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翻两番以上。万人专利授权量达到省内中等以上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新能源等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特材料、机械电子、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集聚区和新特材料基地建设,努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联动的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2.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指导目录,逐步转移和淘汰资源消耗多、环境成本大、比较优势弱的产业和产品。组织实施一批传统产业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明显提高传统产业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使我市纺织、皮草、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水平达到全国一流。到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左右。推进新型纤维、毛纺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培育工作,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一倍以上。 (二)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培育农业创新主体,建立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农业科技企业10家以上。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为创新主体,农技员和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 2.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农业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农业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鼓励推广种子种苗、农业生物、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加强对杭白菊、蚕桑、湖羊、水产等传统农产品生产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体系。 3.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结对帮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促进行动,增强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10个。 (三)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创新。 1.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攻克一批服务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商贸、金融、运输、教育、卫生、房地产、城市管理、旅游等服务产业的信息化。到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争取达到45%左右。 2.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继续办好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信箱,强化增值服务,推进市场运作。大力发展和规范科技评估、技术经纪、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专利代理和科技信息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会展,促进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 3.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新能源等科技专项,攻克和推广一批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工艺及产品,抓好一批节能技术示范工程。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节煤、节材、节地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4.深化可持续发展工作,攻克一批三废排放削减、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整治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广一批成熟的减排和零排放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 5.实施一批高发疾病防治科技项目,完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广先进、适用的卫生技术,提高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水平。 (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1.鼓励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源,加强综合集成,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提高科技项目的集成度和关联度。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引进规模,提高引进水平。 2.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到2012年,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工程)中心达到2家以上、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50家以上;省级孵化器1家,孵化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市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达到15家以上。 3.加快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毛衫、皮草、新能源等符合我市产业特色的公共创新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 (五)加强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建设工作。 1.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到2012年,培育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0家以上,培育知识产权示范园区1个。年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分别达到2000件和1200件以上;注册商标总数达到4700件,国际注册商标总数达到500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98%以上。 2.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标准化水平。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国际、国家、行业及联盟标准。构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为我市块状产业和重点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培育一批标准化创新型企业,到2012年,争取制订或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项,培育3家标准创新型企业,创建完成浙江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子平台建设。 3.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到2012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个,浙江名牌产品25个;驰名商标35件;省著名商标45件。 (六)提升科技人才规模和创新能力。 1.建设一支创新人才队伍。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创新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鼓励创新团队潜心研究、凝聚人才。到2012年,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1000人左右。 2.实施企业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轮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开拓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广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到2012年,全市高技能人才超过2.7万人。 3.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技会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创作,经常开展全市性大型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等活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应开设专栏、专版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全市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贯彻实施国家、省有关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抓好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努力把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一系列财税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专利执法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承担和创新受益的主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以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组织实施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加强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形成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联动,专家咨询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科技管理新体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完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建设,开展对重大科技问题的战略研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加强重大、重点项目的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提高项目集成度和关联度。建立完善统一的项目库和专家库,坚持完善三审一决策制度,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建立和推广科技项目监理制,加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科技信用制度,加强科技信用管理。 (四)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金融支持。鼓励民资和外资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广泛进入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五)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坚持一把手对本地区和部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负总责,坚持完善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及时研究解决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统计监测,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动态。 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 科技 创新 计划 通知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人武部,市法院, 市检察院,市委各部门。 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10月24日印发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艺发展的缺失是影响科技和产业的全局性问题
zoumouyan 2010-7-25 00:25
工艺发展的缺失是影响科技和产业的全局性问题 邹谋炎 缺乏高端工艺方法、设备和人才使我国多领域科技先天地处于弱势。 除信息技术芯片外,受工艺制约的还有各种传感器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中的若干高精环节。 各种传感器,包括各种物理量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物理现象及过程感知器等等在现代科技和产业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常常,一个专用传感器可以是一个产品甚至产业的技术核心。现代许多传感器常常是微小型化的,其制造技术与芯片制造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典型地,需要特别的表面沉积(蒸发、溅射或化学沉积)、刻蚀、绑定、封装等等工艺。有的还需要高精密、微细加工和其他全新的加工工艺。特种传感器常常依赖于特种材料。于是,高纯度材料和特殊材料的制备常常是技术关键。 中科院有多个研究所致力于传感器研究,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传感器的研制基本上依赖于引进的工艺设备,缺乏自主研发工艺方法和设备的能力,这自然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限制。 在现代制造业中几乎都要遇到几项关键工艺,并由此决定产品的质量等级和市场,甚至企业的生命。 科技人员搞科技创新,最受限制的就是实验条件和工艺条件。眼看着国外相当多的获诺贝尔奖研究项目是在工艺实验室中完成的,我们的研究人员只有叹息,甚至自卑。 工艺发展的缺失是影响科技和产业的全局性问题。有人担心,发展工艺烧钱。这种担心是很有道理的。搞几个分钱工程肯定就是烧钱。如果按教育、培养、引进、发展的路子,让懂行的研究人员有发言权,一定能够找到少烧钱甚至不烧钱的路子。工艺研发人才是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皆通的全科人才,可能还需要扩充更多知识。尽快筹划引进、培养机制,是当务之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3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