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google trends关注各国研究动向-韩国高度关注aptamer研究
热度 1 smilesun 2010-11-4 11:12
由于要准备晚上给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用google trends搜索了一下aptamer和SELEX,根据结果发现韩国近期高度关注aptamer相关研究,不知为何。 如果这种推测是事实的话,我们可以利用谷歌趋势来发现一些研究动向。 我先开始在google.com.hk/trends里搜索aptamer,south korea的搜索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后来又在google.com/trends里进行了同样搜索,结果发现同样的结果。 此时我怀疑aptamer在韩文里会不会有其它的意思,如aptamer是一个小吃,一部电影,一首歌曲等。我用了下面的搜索词 aptamer -DNA -RNA -SELEX之后,结果减少了很多,但前几页结果仍是关于aptamer(适配体)的内容,所以断定aptamer在韩文中没有其它意思。 继续再看trends的搜索结果。见下面的链接 http://www.google.com/trends?q=aptamer 排在前十位的国家是: 1. South Korea 2. Taiwan 3. Iran 4. Singapore 5. India 6. Israel 7. China 8. United States 9. Switzerland 10. Denmark 前十位的城市是 1. Pohang , South Korea 2. Taejon , South Korea 3. Gainesville , FL, USA 4. Seoul , South Korea 5. Cambridge , MA, USA 6. Austin , TX, USA 7. Taipei , Taiwan 8. Boston , MA, USA 9. Singapore , Singapore 10. Beijing , China 从上面看,浦项是全球搜索最多的城市,国内北京最多。北京在国内最多很容易理解。但浦项的搜索量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难以理解。 另外,google trends统计的时间段是多长时间,我还没搞明白。 aptamer与 Pohang的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8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全国学术会议上放了一炮
xupeiyang 2010-10-23 07:53
昨天,南通的第十六次中华医学信息学年会结束了,听了一天半的专题报告、大会报告、分组报告,我在主持会议点评学术报告时放了几炮。 这样的年会,代表们不会有多少收获,没有看到什么学派,理论派、应用派;激进派、反对派、保守派;老年派、青年派、少壮派;南方派、北方派。。。。。。整个年会没有一个学术提问、没有展开学术讨论,没有听到多少新的学术观点。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23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学术研究与《史学月刊》
黄安年 2010-9-29 08:05
我的学术研究与《史学月刊》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9 日发布 (按 : 明年 1 月是我国人文社科学界著名学术刊物《史学月刊》创刊 60 周年,本文为纪念月刊的专文 , 先于我的博客发布) 《史学月刊》即将跨入第二个甲子年。《月刊》地处中原,由河南大学和河南历史学会主办 , 刊龄时间之长、学术影响之大、内容覆盖之广,在新中国专业史学刊物中十分罕见。迄今还没有看到北京大学或国内专门史学研究机构有这类专业学术刊物与之交相辉映。多年来 , 我作为读者和作者受惠于《史学月刊》杂志的学术性、理论性、实证性和前沿性特色。我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史学月刊》的扶植和支持 , 20-21 世纪之交,笔者蒙编辑部不弃在《史学月刊》上先后发表了十篇文章,涉及美国问题研究、现代世界史、学术评论等领域,回顾往事我感受到刊物在推动学术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 也许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务实求新的作风,使得《史学月刊》杂志在众多的刊物中出类拔萃,经久不衰 , 深受读者和作者欢迎。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迄今依然是个理论性、现实性、学术性、启示性、敏感性课题,也是新的整体史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世纪之交《史学月刊》编辑部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和讨论 , 先后发表了我在这方面的三篇文章和另一篇有关 20 世纪世界史研究的文章,冀图引发和推动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展。 《试论二十世纪西方经济的几个特点》(《史学月刊》 ,1994 年第 5 期,第 68-72 页)一文阐述了 20 世纪的西方经济,有着五个相互联系的明显的特点:发展和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 ; 垄断和竞争交替运行 ; 经济发展和改革调整相辅相成;失衡发展和相互依存同再 ;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和部分居民贫困化共生(第 68 页)这一基本观点今天看来尚无修正的必要。 《论 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史学月刊》 ,2000 年第 1 期,第 84-92 页)一文根据社会生产力和实践第一的检验标准,考察了 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十种类型(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日本资本主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再度振兴的德国资本主义、英法传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型的欧洲联盟式资本主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式、东亚经济区的新兴资本主义、其他多种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俄罗斯和东欧的转轨资本主义、富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中保留某种资本主义形态)。文章从七个方面概述历史定位后指出在进入新的世纪和新一个千年的紧要关头,既要正确把握国情,又要把握资情。惟有立足国情,了解球情,才能增强实现中国宏伟目标所应有具的紧迫感、危机感和必胜信念,以便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2008 年世界严重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个经济体发生了重大动荡和重要调整,但是文章所述的这些类型没有基本的变化。 《论 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制约因素》(《史学月刊》, 2002 年第 1 期 , 第 77-88 页)一文论述在考察 20 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时不得不涉及对其制约因素的考察 。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涉及:一,两次科学技术命中心地位的影响;二,现代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发展;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和政府干预政策的作用;四,现代经济发展和经济周期危机的协调;五,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体制运行的改革调整;六,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的效应;七,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阀功能;八,现代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多元化和不平衡的发展趋势;九,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多元化;十,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战争与和平。文章认为 这些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因素,并不排除个别国家、个别时期还存在其他制约因素,此外上述这些因素所起作用对于各国也不都相同。在今天,这些分析依然是我们考察各类经济体的活力的论点。 2005 年在《史学月刊》创刊 300 期之际,月刊编辑部组织了提高中国世界史研究水平笔谈。笔者发表了《高度重视 20 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一文 ( 《史学月刊》, 2005 年第 10 期 , 第 23-26 页。 ) 文章说 : 开展适应 21 世纪需求、富有时代气息的 20 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迫在眉睫 , 需要引起历史界、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之路的需要;是适应全球加快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思想文化趋同存异多元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革和发展世界史尤其是当代世界历史学科和教学体系的需要,还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世界史教育和提高走向世界的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 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近些年来我国 20 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出现了弱化的趋势并有所发展 重申笔者在 1997 年提出的在 20 世纪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中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如下十个问题 : ( 1 )坚持实践第一标准;( 2 )坚持社会生产力标准;( 3 )坚持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规律;( 4 )准确把握 20 世纪的时代特征和主题;( 5 )探索反映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 6 )坚持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7 )重视和跟踪对当代世界问题的研究;( 8 )加强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 9 )加强科研基本功训练和科研手段的现代化;( 10 )教学与研究相互结合 , 提高与普及相互促进。文章扼要分析了 20 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思想文化趋同存异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和规律性现象。强调 20 世纪世界史的研究需要求真务实、学术创新,需要对现有各个 20 世纪世界史的学科和教学体系的表述进行梳理,取其精华,依据 20 世纪球情,进行求真务实创新式的探索。 论述世界现代史是 20 世纪以来的世界史、重视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研究、重视全球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进程的研究、重视全球趋同存异思想文化多元化进程的研究。文章最后强调突出关注 20 世纪世界史研究和教学的资源和信息多元化、网络化。问题,指出信息源的单一化现象亟待改变,主张加快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组织力量建设 20 世纪世界史的信息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并呼吁改革高校教材的编审机制,应当鼓励有特色的个人编著 20 世纪世界史。对这些论述笔者迄今依然初衷不改,史学网络建设和国际前沿差距扩大 , 迎头赶上任重而道远。 多年来 , 社会保障史和政策研究是史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一个薄弱环节,还是关系社会民生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 具有现实意义。 《史学月刊》编辑部也对这一课题研究给予关注, 1996-1997 年发表了我在这一领域的两篇文章。《当代美国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演变》(《史学月刊》 ,1996 年第 1 期 , 第 97-103 页)一文提出,现代美国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体系确立在 30 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 ,1945-1969 年是美国社会化福利保障政策的继续发展和完善时期 , 1970 年以来的是美国政府社会化福利保障制度继续、调整和完善时期。文章阐述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作用和面临的问题。在叙述了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到里根、老布什、克林顿等历届政府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演变之后 , 分析了美国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四个明显特点:兴办和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化;社会福利保障项目和财政来源的多层次、 多渠道;社会福利保障的不完善和医疗保障的滞后;社会福利保障受惠的严重不平衡。文章在谈到 当代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时,提出它起生产力和社 会发展需要的保护器作用,社会福利保障开支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发挥安全阀作用 , 它是稳定社会的需要,社会福利保障开支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发挥调节器作用 , 它也是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 文章认为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性质 , 与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收买工人贵族不同 , 它面对的是全体国民或不同的居民群体 , 在一定意义上它是通过联邦政府税收和福利津贴等政策干预对国民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当然,它不可能实现收入均等化 , 也不可能真正体现全民福利国家。然而 , 客观地说 , 社会福利制度并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主要标志 , 而是财富再分配的辅助手段 , 现代福利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文章最后谈到 : 90 年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普遍面临三大危机 , 即社会福利保障赤字和财源危机、老年危机和克林顿政府的应对措施。今天,我们看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些特点和作用依然不变, 90 年代以来的三大危机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有增无减。 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研究对于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科学界定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是美国解决丰裕社会下的贫困问题的科学依据,也是美国现代社会保障机制中保障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重要依据。(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 《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4 期 , 第 90-98 页)一 文运用大量统计材料考察了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及特征、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的调整。指出:在美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和部分居民的贫困化共生的,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消除贫困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除了 20 世纪研究和美国社会保障研究外 , 月刊编辑部也发表了我从事美国问题研究的文章,其中一篇是《沉默的华工和贯通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史学月刊》, 2008 年第 1 期,第 93-99 页)另一篇是《 2000 年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定量分析》(《史学月刊》, 2002 年第 9 期,第 5-13 页)。 前文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较为翔实的文字资料论述 19 世纪 60 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建成,在美国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密不可分。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最后写道 这些沉默的华工犹如沉默的道钉,为美国近代化火车头的开路先锋默默奉献,无所索取,他们的沉默铺路精神今天成了我们美中两国人民在现代化新的征途中值得永远思念的宝贵财富。 值得提出的是 2010 年 9 月 21 日温家宝总理会见纽约华人华侨并发表讲话时谈到 :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到异国他乡立足不容易,生存不容易,发展就更不容易。这使我想起大家所熟知的美国西部铁路《沉默的道钉》的故事。也就是说美国西海岸的铁路,是 30 万华人修建的,大约每一英里都埋葬着一个华人的尸骨,因此我们把它称作沉默的道钉,也就是说那里记载着我们华人、华侨辛勤劳动的泪水和血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 ? ) 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对去年北美第一条太平洋铁路胜利建成 140 周年之际,竟毫无反映 , 最早走向大洋彼岸的农民工群体再次受到冷落。 迄今既未见中国学者专门以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为题深入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 ; 也未见社科规划中的研究课题的专题立项,媒体更是沉默寡语 , 人们不能不提出这样的问题 , 对于 大洋彼岸最早的中国农民工群体,我们是继续是沉默 , 还是不再沉默 ? 我们的新社会史学如何发挥应有的功能。 后文发表在月刊 2002 年第 9 期的头版上 , 作为美国学研究,文章 通过对 2000 年中国的 4 594 篇美国问题文章的定量分析,发现该年度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七个方面的特点:全方位研究态势进一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研究热点;军事研究凸显;教育研究引人注目,历史和社会研究相对薄弱;普及文章独占鳌头 , 学术文章和译文比例减小:中美关系占有重要地位,借鉴性文章也大幅度增加;某些课题研究亟待充实。但同时也存在着若干明显的不足。今后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应重视普及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跟踪考察和理论创新,全方位、多侧面地关注美国问题,加强学术评论,完善学术规范,加快信息库建设,从而提高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的学术水平。 2003 年第 9 期月刊在最显要位置还组织了六卷本《美国通史》的笔谈 , 笔者在笔谈上发表了《出精品, 育人才》(《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9 期 , 第 10-11 页)一文,谈到出版一部集学术性、时代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中国学者撰著的《美国通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所追求的 , 既是跨世纪时代的需要 , 也是中国实事求是地了解和认识美国的需要 , 更是创造性地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涉外出版工作者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元老南开大学杨生茂教授、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和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等美国史研究者付出了将近 1/4 世纪的精力,经过几十名中国美国史老中青三代研究者的坚忍不拔的努力和夜以继日的学术攻关,这套 6 卷本共 300 万字的《美国通史》已经在 2002 年 10 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6 卷本《美国通史》无论就其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说 , 还是就其出版规范和设计装幀而言,在我国出版的世界各国通史学术专著中均堪称一流,是我国世界史学界和涉外学术著作出版界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是应当获得有关图书奖殊荣的优秀图书。 文章分析了《美国通史》出版的六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尽可能掌握原始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如实地阐述美国历史,比较真实地反映美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实际。第二,精诚合作治史,老中青合作、美国史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团结一致确保质量。第三,鍥而不舍治史,持之以恒。这部 6 卷本通史从开始策划、组织编写,分卷完成到合成通史前后 23 年,整整涉及四分之一世纪的精力,其间遇到编撰力量上的困难和调整、资料收集上的更新、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卷部分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如果没有 23 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精神,要顺利完成高水平的 300 万字巨著也是不可能的。第四,精益求精治史,力戒浮躁不图虚名。这部通史集中了几十位美国史专家学者的精心研究和编撰,反映了他们的精益求精治史精神。第五,低成本高产出治史。 6 卷本《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投入了相当数量的预期成本,但是通史编撰的立项经费很少,可以说是低成本高产出。第六,成书育才并举治史。 6 卷本《美国通史》编撰过程也是成书育才并举的进程。六卷本《美国通史》从策划到成书的时间恰恰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相同步。这一过程也是我们美国史研究者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恕我直言,今天我们的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不少 , 这些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没有积极而健康的实事求是学术批评就难以保障学术的健康和繁荣 , 月刊编辑部关注学术生态建设,在月刊五十年之际,编辑部发表《史学月刊五十年》一文,文章谈到 21 世纪新史学 , 要充分利用史学批评的武器。史学评论是史学发展的杠杆 , 新史学的建设和发展 , 离不开积极而健康的史学评论。史学研究的状况需要评论,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需要评论,史学研究的成果论文和论著需要评论,史学研究的学风需要评论 , 个体史家的史学成就和治学风格也需要评论。新史学就在积极而健康的史学评论中发展和调整,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2001 年第 1 期第 8 页)同期发表了我的《〈学术批评丛稿〉和实话实说 ---- 兼谈学术书评的开展》(第 143-149 页)一文。文章谈到, 《学术批评丛稿》是青年学者杨玉圣同志的一部兼有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的论文集,文集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健康的学术批评,需要有求索真理、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和学术公正的精神。当前中国的学术书评数量上亟待充实、书评队伍需要扩大、书评质量有待提高、书评气氛亟需改善。这里有必要重申开展科学、健康的学术批评需要的四种精神 求索真理的精神就是要在学术上做到实事求是,在学术评论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依据。实事求是是我们经常挂在口边念念不忘的思想路线,但时下言行不一几乎处处可见,大话、空话、套话、一言堂话、甚至假话满天飞的现象,在学术界并不少见。学术是非评价不以社会实践为检验的唯一标准,而掺杂各种非学术因素,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 学术自由的精神,指的是需要在学术领域中开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自由讨论,要力求排除学术评论中非学术因素,不断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学术无禁区,宣传守纪律,这是不言自明的。要求没有丝毫约束的纯学术自由,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术讨论,不可能从根本上离开政治功能和社会效益,但学术不是也不绝等于政治,学术问题不能政治化。文革中的棍子和文革大批判遗风给学术界带来的浩劫和对批判名声的败坏,迄今仍令人们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如果不营造学术自由的气氛,不扩大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学术平等,指的是你有学术批评的自由权利,我也相应拥有学术反批评的自由权利。尤其是报刊出版部门不能只发表学术批评文章,而以各种形式压制反批评的文章。批评者不能以势压人,以权威自居。在学术上人人平等,没有学术权威和小人物之间的高低之分,不以职务、职称、学衔论学术见解之长短。但有些评论文章中我们还随时可见封某些人以著名学者之类的桂冠。这实际上是在学术上的不平等现象的隐性表现。我们看到像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这样的著名刊物在发表文章时根本不署作者的职称、职务和学衔,而只刊登作者的单位,这是一种学术平等的具体表现。因为学术评论的不是职称、职务、学衔和知名度而是学术本身,而学术平等是正常的学术评论的基本要素之一。学术公正,这里指的是学术公正的法律保护,例如保护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应当保护正常的学术批评活动,而不能允许学术上的诈骗行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学术问题的争议只能通过学术讨论,争鸣终究会越争越明,学术问题不应诉诸司法裁决,诉诸司法裁决来解决学术问题,只能把问题复杂化而使某些人把水搅浑,判断学术是非无疑是司法部门无力承担也承担不好的难题。在司法诉讼下,往往学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而非学术因素上升为主要地位,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往往变成了双方权和势的较量,从而既无助于学术问题的解决,又有背于法律公正的尊严。至于有人利用权势企图通过司法诉讼来掩饰其在学术上的欺诈恶行,这是特别值得那些执法人员警惕的。 在笔者看来,今天我们尤其需要提倡和身体力行实践这些精神。 60 年来 《史学月刊》经历了难忘的不平凡的历程 , 其中倾注了几代月刊编辑人的血汗辛劳和敬业精神 , 也和编辑们自身的学术修养和造诣分不开。我们看到现任主编李振宏教授是著名史学史专家。世界史专栏主持人周祥森编审是中青年美国史专家和史学评论家,和世界历史和美国历史学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 , 他们既是研究学者又是月刊编辑,周祥森编审在世纪初还创办了史学评论网,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论、所评、所议、所感。有利于作者和编者的学术心灵沟通。 《史学月刊》 1951-1956 年间原名《新史学通讯》,这 新史学 呼唤新的读者和作者,开拓新的视野和领域,跟踪新的趋势和变化 ; 观察新的思维和方法 ; 引领新的研究和思潮;适应新的时代和需求。这新不是否定过去、抛弃以往、花样翻新,酒瓶新醋,而是求真创新 , 唯此 , 衷心祝愿在第二个甲子期间《史学月刊》登上新的制高点。 写于 2010 年 9 月 28 日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年学术界最佳工作地点排行榜公布
chaohe 2010-7-7 09:32
一年一评的最适宜学术工作地点排行榜2010版本近日公布在《科学家》杂志上。今年上榜的机构致力于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为研究人员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 在美国,排名前十五的分别为: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圣朱迪儿童医院(St. Judes Children's Hospital, Memphis),文安德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 Grand Rapids),格莱斯通研究院(J. David Gladstone Institutes, San Francisco),赛谬尔诺贝基金会(The Samuel Roberts Noble Foundation,Ardmore),杜鲁道研究所(Trudeau Institute),波士顿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Boston),凯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niversity of Oklahoma Health Sciences Center,Oklahoma City),系统生物学研究院(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Rochester)。 国际方面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Australia),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Rehovot, Israel),英国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 Dundee, United Kingdom),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 Norwich, United Kingdom),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Canada),法国国立农业研究所(INRA, Versilles, France),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Copenhagen, Denmark),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 Halifax, Canada)。(
个人分类: 雨行天下|2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怪哉:拒绝入选“核心期刊”
libseeker 2010-6-1 17:35
摘编自:胡成.万山应许一溪奔.读书,2010(5):66-74 2009年欧盟委员会也想对166种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学术杂志进行评定,编一份能为欧洲科学基金参照的核心期刊目录,即欧洲人文学科期刊索引(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the Humanities,ERIH)。不料,初选目录一经提出,立即遭到63种杂志编辑部的联名抵制,使得2009年的欧洲人文学科期刊索引难产。 在以《处在威胁之中的杂志》(Jourans under Threat)为题的公开信中,编辑们写道:这份目录没有经过充分协商,只是由一些武断、不负责任的机构编制出来的。然而,伟大的学术著作可能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语言发表。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来自边缘、异端或名不见经传的角落,而非早已固定和格式化了的主流学术期刊上。他们强调:杂志应是多样性、不同种类和各具特色的,编制这样一个目录,将使得杂志内容和读者的意见变得无关紧要,故商定不参与这一危险和被误导的运作之外,还要在科学史和科学研究领域里反对和拒绝这种时尚的管理和评介。公开信最后写道:我们恳求欧洲人文学科期刊索引将我们这些杂志的名字从目录中去除。 就欧洲学术史发展来看,这种捍卫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和追求学术研究的多样化,为那些边缘、异端及不合时宜的研究争得一席之地,这是各种学术期刊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2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构造地质学为什么需要地球化学关照?
热度 1 llm 2010-4-3 18:57
刘 亮 明 2010 年 3 月 26~28 日,在广州参加了由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并与北京大学的陈衍景教授一起主持了构造成矿与矿产资源分会。说实话,这次会议组织得相当不错,3天的会程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只有在晚上去游了一下珠江,我们应该感谢会议的承办方和组织者。 我总觉得,这次会议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现象一、所有报告的当中,地球化学的内容要明显地多于纯构造地质学的内容,有人甚至戏称“请地球化学以后多多关照我们构造地质学”;现象二、构造成矿与矿产资源分会是整个会议的 11 个分中参与人数最少的一个。这两种现象决不是组织者的有意安排,而是与会者自愿报名后自动形成的一种现象。反思这种现象,我们其实可以从看到当前中国地质学术界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构造地质学应该是整个固体地球科学中最核心的学科,任何有关固体地球的科学和工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构造地质学,老一辈的地学界的领军人物,如李四光、陈国达、黄汲清等,其主要建树也都在构造地质学(包括在大地构造学)。但在当今中国地学界,构造地质学逊色于地球化学已是不争的事实,从 05 年至 09 年三届新增科学院院士中地球化学专业的有 4 名,构造地质学专业只有 1 名。再说构造成矿的研究本是构造地质学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最主要方面,是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任何一个地区的找矿勘查最终能否取得大的突破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对这个地区的构造认识的准确程度。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大多地质工作者更愿意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成矿而不是从构造角度研究成矿。为什么学者们不愿意从构造的角度研究矿床?却愿意从地球化学角度去研究构造?这种现象正常吗?我想这需要从我们当前的学术生态来分析。 当前我国地学界的学术生态其与整个国家的学术生态是一样的,其基本特征是“浮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有严重的“多快好省”思想,“多”即多出成果,“快”即快出成果,“好”即出好看的成果(决不等同于好成果),“省”即省掉那些劳心又劳力的烦杂过程。很显然,在纯构造地质学领域是很难实现“多快好省”的,任何构造地质研究肯定需要大量的野外工作,决不是在路边采几块标本就能完事,而且,即使是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工作,也不见得就能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这就很不符合当代中国科技界的“投入产出”原则,所以构造地质学需要地球化学关照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管怎么样,要发展中国地质科学,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还是那些具有创新头脑的学者扎扎实实在野外一线从事调查工作。 向那些过去曾经在和现在正在野外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学者们致敬!
个人分类: 书生意气|8123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对话朱清时委员:道德问题拖了学术研究后腿
吴信 2010-1-28 23:08
要过春节了,不论是朱校长还是这个话题本身,都是大家热论的话题。最近,我们单位的一个访问学者,其硕士论文的研究结果被一个论文评委要去之后,交给人家发表了,可气可恨那,用孔乙己的话说:这不叫偷,这叫窃。多一些谈论的资料吧。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委员在一些高校的实验室大楼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告示板上最显眼的是来自校外的学术报告通知,校内的学术交流报告少之又少。 一些年轻学者和学生说起其中的缘由,令这位老科学工作者大吃一惊:老师,我们要提防别人窃取我们的科研思想。 在朱清时委员看来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有的教授规定学生只做自己的课题,除了导师必须对其他人保密,甚至同门师兄弟也不能通气。甚至在领药品时,因为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干脆把标签撕掉。有的教授则不让本科生进自己的实验室,以免他们今后上别的实验室泄露自己的机密。 有些学生告诉朱清时委员,我们老师说了,国外做科研就是要互相提防。这位老师甚至举例来证明:有学者向业内顶尖的科研杂志《美国化学学会杂志》投稿,被拒。几个月后这个杂志刊登了另外一位学者同样性质的文章。 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这是在误导你们,让你们认为国际学术界是在提防中做学问。朱清时委员认为这很可悲,抱有这种恐惧的心态能产生多少创新能力? 朱清时委员以自己年轻时为例,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如饥似渴地阅读学术杂志,参加学术会议则抓紧机会与各种人才讨论,倾听意见。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院士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这位大师汇报了自己正在从事的科研工作。当时海外一位著名科学家回国访问,一个重要的日程就是安排与年轻的科学家见面,听他们做学术报告,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现在我们在国内已不容易见到这种局面了。其消失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术道德败坏造成大家相互提防的心态。朱清时委员说。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老院士的学生申报的成果有一本假书,学生自己造了一个封面,结果被发现了,这个院士最后被除名。当时处理这种事情非常严格。但是现在很多院士,应负的责任大得多,一句话就过去了。朱清时委员说。在他这个内部人看来,这些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没有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用活动评委或制造假数据的办法来通过各种评审,获得学术职称。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而一些为了维护学术声誉主张严查此类事件的人则成了恶人,他们违反了学术界的潜规则:出了这类事,首先是包住,实在不行就大事化小,否则你就是不顾学校的名声,或者是自己出风头,甚至是在打击别人。 现在对学术道德败坏过分宽容,甚至到了糊涂的地步,已经严重损害了教学、科研的秩序。这些糊涂思想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创新能力的大敌。朱清时委员说。 他讲了196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阿尔弗雷茨(Alvarez)发明气泡室的故事。 1953年,阿尔弗雷茨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午餐时,大家都喜欢挑选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为邻,希望能汲取更多的智慧。阿尔弗雷茨旁边唯一的空位上坐了一个27岁的博士后格拉塞(D.A.Glaser),两人交谈起来。格拉塞说,由于被安排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场演讲,自己很担心没什么人会来听报告。因为当年的交通不方便,人们往往不等会议结束就走了。 阿尔弗雷茨也没时间去听,就请这个年轻人说说自己的报告。格拉塞说,他受啤酒冒气泡的启发,产生一个想法,可能用来建造探测基本粒子的装置气泡室。一席话让阿尔弗雷茨如获至宝。回去后,阿尔弗雷茨和同事立马动手,几年苦战,终于做出了液氢气泡室。这东西跟格拉塞的原始设计相比有大变化:乙醚换成了液氢,体积也扩大了许多。其功能更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1960年诺贝尔物理奖只给了格拉塞,因为原始的创新思想来自他,尽管格拉塞还很年轻,而且真正造出气泡室的是阿尔弗雷茨。而阿尔弗雷茨在1968年才因发现粒子的共振态获诺贝尔物理奖。 朱清时委员为这个故事感慨不已:创新思想在自由交流中才能产生、成长和成熟,然而这必须有诚信的学术道德作保障。年轻的格拉塞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新思想告诉别人,阿尔弗雷茨只听了几分钟,自己花了几年时间苦战,成功后仍然承认原始思想是格拉塞提出的,因此使格拉塞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在缺乏学术道德的氛围中,格拉塞这样的人才可能成长起来吗?这种故事可能发生吗?朱清时委员问。 朱清时委员历来坚持一个观点:正如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保障一样,学术道德是创新思想的保障。如果大家都不恨偷钱的小偷和造假币的罪犯,不严惩他们,那就等于打击那些辛辛苦苦地创造财富的人,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学术上剽窃和造假的人就是偷钱的小偷和造假币的罪犯,如果大家都恨不起来,不予制止,那么学术就没有希望了。 是到了整治学术道德的时候了。我们不能让未来的人说,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守住学术道德的高标准。朱清时委员说。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论发现与构造
hotjava 2009-11-19 17:52
在科网上看到李泳老师写的科学的发现与构造一文,受到不少教益,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想就这个问题再多说几句。其中不同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个人觉得,发现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就是说对象已经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到它,所以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而构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说原来没有这些东西,人为地把它创造出来了。发现是一种目的,而构造更像一种手段,构造可能是为了发现,也可能是其他目的,从日常语义来说,构造跟创造类似。比如: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或者对已经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更好的更优美的方法来求解它。 我认为发现是人类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境界,发现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接近上帝的意图,能够扩大人类已知世界的版图,缩小未知领域的面积,使得我们看得更真实、更清晰、更遥远,发现意味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人类意识水平的进化。基于此,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发现的意义显得更为深远、重大。很多时候,构造可能是在进行发现活动的过程中的附属产品,比如说,探险活动中,遇到了一个山洞,为了发现山洞里面的秘密,可能需要一些照明、探路的工具,那么,这些工具就是构造的产物。发现之于我们的意义,就像盲人摸象,突然盲人重获光明,它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对象的全貌,而不仅仅是管中窥豹。例如,对于数学上面的各种猜想,就是发现的结果,而证明这些猜想,可能需要进行构造,由此带来新的理论、工具、方法,推动数学的发展。物理学上这样的例子更多,最典型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属于物理学上的大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于宇宙世界观的理解。相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人类的艺术活动更多的是构造行为,音乐、绘画、建筑设计、文学创作等等,都是一种创新,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 难怪乎小波分析的创立者之一Ingrid Chantal Daubechies教授感觉发现比构造更高级有点儿不服气了,对于科学研究活动而言,确实是发现比构造更高级,更本质。发现和构造当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发现的过程本身往往会带来许多新的思想、新的工具和方法,而这些都属于构造,不过,发现的过程中,不一定必然带来构造,构造一定要有新的东西产生,而发现可能是利用现成的方法、工具来实现的,这样看来,如果仅仅是为了构造而构造,往往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了,除非是带来了方法上重大的突破,只有构造最终导致发现的结果,这样的构造才是有实质意义和价值的(文艺创作活动例外,该领域中的诸多构造活动更多地是自娱自乐的行为,或者是一种爱好兴趣的驱使,谈不上真正的发现),但需要指出的是,构造和创新不一定就是好的,就是必需的,如果现成的方法能够带来新发现,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花费精力时间去创造出实现发现的工具和方法呢?一句话,构造既非发现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我们应该以发现为我们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构造出新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这些舍本逐末的行为,紧紧围绕发现这一理念,可能会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当中获得更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把李泳老师最后一句话改造一下作结:习惯了构造的人,要经常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沉迷于器而非道,是不是离本质目标越来越远,是不是创造出许多华而不实的工具,而没有拓宽我们的视野,澄清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给我们带来实质的惊喜;喜欢发现的人,要想想如何把这一发现的过程和最终结果用科学严谨的语言清晰严谨地表达出来,毕竟,一个科学发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更真实更客观地描述、刻画了自然规律,也在于它能够逐渐被同行被更多的外行所接受、理解和信服,在于它逐渐取代老的体系,在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时代变化
gjszhangtong 2009-11-15 20:43
一 目前的时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的时代,这一特征在中国越来越明显,因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加快,经济与文化影响力明显上升,外部世界会更加愿意加强交流,内部也有实力走出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通过文化上互相学习而导致共同性日渐增加。 站在国内背景下面,探讨学术研究与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认为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原因是长期以来经过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对于西方过去主流的学术文化非常了解,逐渐能够做到接轨,至少在形式层面。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思考未来世界的学术文化走向,并将之作为个人行为的指导思想。试图明确未来学术研究的基本价值导向,目的是想使学术研究在越来越开放竞争的世界中,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又不受或少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取得它应该取得的成果。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在开放社会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员如何才能够既不脱离社会,又能够适当超越社会,保持自己的价值理念,科学地、理性地、连续地从事研究工作,设法摆脱单纯功利思想带来的片面行为和易动摇迷惑的心态。 二 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可能很宽泛,主要是想解析一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人文社科研究。目前所谓的时代变化似乎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之类的。不过,经济因素和广义社会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例如最近的一个现象是,据称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关注教育培训产业,认为这个市场会比其它实业更加有发展潜力和投资回报潜力。当然这里不是要谈经济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因此笔者强调的是另外一种影响方式,即由于竞争开放带来了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个人进入各种职业的方式的变化,具体也体现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变化方面。 任何领域只要关注效率,竞争就不可避免。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强化,究其根源是除了存在对外的物质资源获取竞争之外,也存在内部资源的分配还有个人地位的竞争。竞争外部资源导致学校管理层提出越来越高的绩效考核标准,竞争内部资源和地位导致学术研究人员在各自发展中做出不同选择。因此无论是源自外部还是内部的竞争压力,都将转化为更加激烈的学术竞争。学术是个宽泛的概念,有很多种选项,所以学术研究者个人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事情。时代变化对于研究者的竞争出发点、竞争策略、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时代的特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它如何影响到科学研究的价值问题。按照笔者并不完全的看法,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有比较典型的四种模式倾向,即探究基础规律型、文献累积型、理论联系实际型、社会中立批判型。哪一种方式更好,彼此谁更重要,涉及到研究的价值观,一直都有争论,过去国内由于社会历史因素影响而时常有所偏重,或存在明显的舆论导向。在西方对这个问题比较宽容,学术自由的传统使得这个选择权交给了研究者本人。 目前国内高校中四种倾向的研究活动同时存在。第一,出于学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满足各行各业政策咨询的需求,再加上学术研究者个人受到社会重视实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各类研究人员不论是老中青都较多地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式。第二,随着中国社会领域的深入改革,包括知识阶层在内各界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可能性不断提升,正出现中立地批判社会问题的研究倾向,这一点从当下知识阶层积极与媒体发生关联可以看到端倪。第三,开放竞争给从事纯学术研究的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制造出了不确定性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保障学术工作不受干扰的要求,反对功利性的绩效评价,倾向于持续的文献积累工作。第四,西方研究人士的价值倾向开始对国内产生影响,前面三种研究价值取向传统上国内就有,而接受西方大学认识论哲学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人,倾向于将学术自由的内涵放在纯粹认识层面,强调通过创新研究揭示事物本质,既反对偏重数量的文献累积型学术研究方式,也不热衷于以干预社会发展为取向的社会批判研究方式,也不喜好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功利研究方式。它实质上选择了创新性(开创性)的基础研究。 从观察高校现象中发现,时代变化造成的现实影响之一是,学术研究难以闭门治学。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模式,都面临着外部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压力,获得外部强化对研究者而言变得很重要。例如,理论联系实际型、中立批判型不害怕被批评为比较功利,而是期待有及时的社会评价来推动进一步的研究行为。文献积累型则表现出缺乏强力进取心,需要有比较正面的圈内评价来维持。只负责解释现象和规律的基础性研究重视过程,但需要外界对其研究大方向的某种肯定。 由此造成的共同问题是,现在国内高校年轻一代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员,对于需要艰苦和勤奋没有任何怀疑,但对于无法得到正面及时评价包括业绩的评价则难以忍受。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导致两种选择,一种是转而寻求不完全合理的手段来获得肯定和成绩,另一种是灰心和士气低落。实际上在欧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年青人因为无法在一个自认为应取得成功的阶段获得实际的回报,而对学术研究工作感觉到失望。看来开放竞争使人不甘寂寞,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得失或依赖舆论巩固自信心。 三 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观察,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以上四种研究模式的客观存在。不过,通过了解研究群体的情况并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虽然各种研究模式都已经存在,但是却不意味着它们是主体自觉的产物,往往是研究者在自发或摸索中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而不是因为能够把握未来研究的趋势然后做出的选择。以下略微对于提及的四种研究模式做一些现实评价。 各种研究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例如,基础研究型秉持认识论哲学,更加符合西方学术自由本义,选择课题一般上属于能够长久持续实施的项目,但是因为它实质是创新性(准确讲叫开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不只是文献累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都适用,可能由此会限制自己的研究工作范围。 理论联系实际型的优势是将理论研究经过细化、特殊化之后,具体到某一个局部的研究地区、局部的研究对象,又或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合作,获得质性的、局部的研究成果,成果不一定形成一般性理论,也可能就是对研究对象具有意义。其缺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本来是要帮助研究对象在变化的世界和发展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看清发展中的问题,减少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始终是要快于人们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常常呈现马后炮或者是很快失去指导价值。 社会批判型的优点是它自身也许不需要大量的理论储备,而是强调分析评价的能力,只破不立或者破大于立当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因此短平快效率高。不过其缺点也源于此。曾经有人观察之后说,在媒体上出现的参与社会评论的学者很多是年纪较大的人士,原因也许是批评者往往依靠的不是整套先进的理论,而是一种丰富的经验和公众信服力。要么投身社会批判的就是观点较为激烈的人士,能够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论。现在人们在信息开放、知识扩散的情况下,都有相当好的分析判断问题的基础,所以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听取他人的评价。研究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研究者如果沉浸于社会批判,难免将大量本可放到建设性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评论现实上。 基础研究型是过去西方建立起来的核心学术文化,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比较能够得到贯彻,本身好虽好,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常常难以实施。有时人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向。笔者粗浅地觉得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想要发挥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还是可以从侧重社会批判转向社会构造包括理论上的构造,例如西方的那些未来学家托夫勒、费里德曼之类人士采用的预测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式,它的优点是既能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成果,又将眼光放在发展上,不局限于当代正在发生或占主流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你不去研究它照样有许多人具体在完善它,而是试图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方向。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中国的思想文化似乎也有机会处于世界的前列,这样的一些研究的价值慢慢就会凸现出来了。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37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研究之游学与交友
hotjava 2009-10-31 11:35
最近在看李群方面的书,对该理论的创始人索菲斯李产生了一点兴趣,如是在网上查了一下,简单地罗列如下: 索菲斯李,挪威数学家,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1842年12月17日生于挪威的努尔菲尤尔埃德,1899年2月18日卒于奥斯陆。1859年入克里斯蒂安尼亚(今 奥斯陆)大学,1865年毕业。1868年受到J.-V. 彭赛列和 J.普吕克著作的影响,决心专攻数学。1869年,获奖学金,去柏林学习,与(C.)F.克莱因一起工作并结为好友。在此期间,他开始研究连续群。1870年夏和克莱因一起到巴黎,与法国数学家C.若尔当等人相识,并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1871年回挪威,次年获博士学位并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任教。1886年到莱比锡继任克莱因的职务。1889年不幸患精神分裂症,治愈后,健康大受影响。1898年应友人之请回到奥斯陆执教,直至去世。 李在代数不变量理论、微分方程理论及几何学方面都作出了 贡献。但其中最大贡献当推以他的名命名的李群、李代数。 他在研究微分方程解的分类时,引入了一般的连续变换群。这个群的每个变换以及两个变换之乘积都依赖于参数,而且这种依赖关系是解析的,后来称之为局部李群。 发现此人成长过程中,跟德国数学家(C.)F.克莱因(Christian Felix Klein,1849年4月25日~1925年6月22日),和法国数学家C.若尔当(Marie Ennemond Camille Jordan,1838年1 月5日-1922年1 月22日)的关系很大,如是又找了一下他们2位的资料。1869年,索菲斯李来到柏林时候,(C.)F.克莱因只有20岁,克莱因19岁在波恩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克莱因1865年入波恩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在学习期间任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布吕克尔的助教并合作开展了线几何学的研究),1869年到格丁根,就学于克莱布什。同年到柏林,,就学于库默尔、维尔斯特拉斯、克罗内克等著名数学大牛,在柏林和李相遇。次年,两人一起到巴黎游学,结识了法国数学界的领袖人物C.若尔当,G.达布等人。若尔当的《变换群》(1870),给他们以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回到德国以后,克莱因于1871年发表了从射影几何学的观念出发对非欧几里得几何进行综合表述的研究。1872年(23岁),在他就任埃尔朗根大学教授时,以《关于近代几何研究的比较考察》为题,发表就职演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此即著名的《埃尔朗根纲领》。克莱因于1875年到慕尼黑高等工业学院,1880年去莱比锡大学任教。1886年,他回到格丁根大学任教直至去世。 发现索菲斯李的成功离不开克莱因,我们看看老克的关系群: 克莱因--{布吕克尔,克莱布什,库默尔,维尔斯特拉斯,克罗内克}--{C.若尔当,G.达布}--{...}... 而老李的关系群: 1869年前,索菲斯李--{??}, 1869年后,索菲斯李--{克莱因}--{布吕克尔,克莱布什,库默尔,维尔斯特拉斯,克罗内克}--{C.若尔当,G.达布}--{...}..。 可以说克莱因是李的人生道路上的贵人。克莱因比李小7岁,结识这位小兄弟以后,不仅在学术上功力大长,而且在生活上也受益良多。李44岁的时候,直接从奥斯陆大学跳槽到莱比锡大学(可能待遇、环境更好,当时德国的实力肯定在挪威之上),不过,可能在异国他乡还是有些不习惯,不幸在3年后(1889)年得了精神分裂症,最后仍坚持在德国呆了9年(可能跟好友克莱因的支持有莫大关系),最后56岁回到了祖国故土,第2年就去世了。 看了老李同志的人生经历,得到一些感悟:无论从事任何事业,朋友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也不例外。要注重交朋友,可以向老李学习,交友不拘一格,无所谓年龄资历的差距,只要于我有利,尽管交来(就像我国的刘邦,刘备、朱元璋等前辈) 。即使交不到称心如意的,也要注意扩大交往圈子,多创造条件结识自己领域的牛人,最好多跑一些地方,多走走多看看,游学与闭关并重,不要老是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增长日益加速的网络化时代,更要重视交流与沟通。一点个人浅见,欢迎拍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取得博士学位是学术研究的开始(090812)
ymin 2009-8-12 10:15
取得博士学位是学术研究的开始 闵应骅 最近在学问社区网站上小钰发起了一个投票:你为什么读博士?这问题问得很好。在目下的中国大陆,功利主义甚行,不太把博士学位和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 1993年我在UIUC(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参加过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一个搞CAD和图形学的博士生做完报告以后,答辩委员,C.L.Liu教授问了他一个图论方面很深奥的问题,使学生很尴尬,无法回答。当时我就知道C.L.Liu是很杰出的科学家,他在70年代关于多机系统实时调度方面的工作是里程碑式的,人所共知。我第一次听他在FTCS的学术报告给我深刻的印象。他的英文讲得真好,出口成章,一个语法错误都没有。直到1998年他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我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叫劉炯朗。 那天博士论文答辩以后,他请我吃晚饭。在餐馆里我问他,为什么要给学生问那么难的问题。他说:UIUC有一个传统,博士论文答辩必须问到学生答不出来的程度,让学生懂得:取得博士学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开始。要不然学位授予典礼怎么叫Commencement呢?的确,commencement就是开始的意思。几年后,我在清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时,讲了这个道理。当时就得到童诗白教授高度称赞。他也是UIUC的博士。 回头看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大陆现在有几十万在读的博士生,博士点水平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的水平也有高有低,还有的是挂名的博导,而许多的博士生只是为了一个名分来读博士,他们的目标压根就不是想做学术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博士水平就有点勉为其难了。所以,答辩会上也常常是走走过场,半个小时就完事。这样的博士越来越多,博士就会不值钱。当然,在中国大陆这也不奇怪。教授、博导、博士、总经理、总工程师、处长、局长,在过去,人们见了都肃然起敬,现在到处都是,有什么新鲜的。但是,请记住,做学问切忌短期行为,几十年后见。不像政治,翻开五十年前的《人民日报》,你看看那时候的宣传是什么样? (本文也发表在学问社区)
个人分类: 做学问|608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旅美杂忆(十)学科交叉
zhangqy 2009-5-31 19:42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十)学科交叉 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一般都是从外校来的博士,可避免近亲繁殖,以防跳不出本校老师的框框。不同学术风格、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术研究方向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交流,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克莱茵教授有一个博士后,是耶鲁大学博士、土耳其人 Kumar。他和我的研究课题不同,他要用计算机作大量计算。宾大物理系系主任阿马多(Amado) 教授带的博士后,也是耶鲁大学博士,荷兰人拜卡(R. Bijker)。他在耶鲁的老师是美籍意大利人雅克罗(F. Iachello)教授。雅克罗当时只有三十多岁,就已经是闻名世界的权威了。他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有马朗人(A. Arima, 曾任东京大学校长,和我的老师杨立铭院士合作过)共同创立的原子核结构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继集体模型之后的原子核结构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对原子核结构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侯选人,但有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一些争议,未能获奖。我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他们有过交往,至今还保留着和有马朗人、雅克罗等人的合影。我和克莱茵教授所做的玻色子映射理论,就是想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建立牢固的理论基础。拜卡每天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来学校上班,他常常把自行车扛到物理楼三楼,停放在他的办公室外的小厅里,而不放在大楼门外的停车架中,他怕被小偷偷走。锁在车架上,容易被小偷光顾,尤其是新车。他很少到自己的办公室来,系图书室也不见他的身影,不知道是不是在他自己的宿舍里,或者是在阿马多教授的办公室里工作。我们在一起的机会少,没有问过此事。他十分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英式足球,常常踢球踢得汗流浃背。从他送给我的博士论文来看,他发展了老师雅克罗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超对称性理论,学术水平很高。阿马多教授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拜卡和他合作的研究课题,是把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思想和数学工具运用在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上。本来原子核结构的很多数学工具和物理概念(例如壳层模型和玻色子映射的概念),最早也是从原子结构中移用过来的。所以很多物理概念和数学工具只需略作改变,就可以互相移用。两者可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一次,我问他博士后期满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现在还没有联系到工作单位,如果找不到工作,争取再做一年博士后,再找工作,要是还找不到工作,就只有回荷兰教中学去了。听了他说的话,我不胜感慨,水平这样高的博士,找工作还这么不容易,还有可能屈才去教中学。要是真的去教中学了,确实是人才的一大浪费。他在宾大又做了一年博士后,终于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至今仍然活跃在意大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科研第一线,经常可以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看到他发表的论文,成了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权威,组织和主持过好几次国际核物理会议。他除了研究核物理外,仍然继续和他的老师雅克罗以及阿马多等人合作,研究原子、分子和高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还涉猎到粒子物理。不同研究领域的人互相交流、合作,能够取长补短,拓展研究工作的范围,多出不同领域的成果,好处太多了。我在宾大听人说,电气学院招的研究生中,有一部分是物理系毕业生。而且有的教授喜欢招收物理系的学生,取其物理和数学基础好的优点。我在北大读书时,有一位微波研究生,就是南开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的。 在美国,不但同一研究领域、同一学科内经常交流,不同学科之间也常常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从历史事实看,新兴的交叉学科大都在欧美国家中出现,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却很难看见诞生出有什么新兴的边缘学科,这里有多种因素使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前苏联的高等学校分科过细,学科之间很难有交流,而欧美国家的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很容易相互渗透,产生交叉学科的机会就大了。理科学生可以选修音乐、美术,或其他看来似乎和理科毫不相关的文科课程,文科学生也可以选修理科课程。 由于选课和选专业十分自由,学术交流又很多,学科之间经常交流、渗透,学科杂交易于进行,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种种新兴学科。例如,将量子力学运用到化学、生物学中,就产生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核化学、核农学、核医学、放射医学等等。量子力学开山祖之一、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锷,对生物遗传理论有重大贡献,被誉为生物学革命的先驱。他首次提出,在染色体的遗传物质中,有类似于莫尔斯电报码的遗传密码,而且只有几个简单的字母,一切遗传信息都是由这几个字母组成。后来,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发现了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因而共同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薛定谔的思想对他们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二战期间,克里克研究过鱼雷,威尔金斯参加过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这两人都是物理学家。后来果然发现,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只有4个字母,即A、T、C和G四种碱基。这4个字母拼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物种无穷无尽的多样性。 上世纪出现的几门横断学科,是多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例如,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影响系统的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而这种结构要依靠消耗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因此称为耗散结构。普利高津把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作为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耗散结构理论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经济和社会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也有人用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等。 又例如,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在六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叫做协同学的横断学科。协同学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湖南大学冯桂炎教授,曾和长沙市的交通部门合作,研究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取得实效。他移用物理学的熵来描写交通混乱程度,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熵,使人流和车流从混乱变得更有秩序。这类课题也是协同学的研究对象。协同学甚至研究革命的预测问题。哈肯说:一方面通过应用协同学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改进民意测验手段来预测革命的爆发,是可能的。(哈肯著《协同学》)有时偶然的一、两件小事(头头的一时决定或导火索等)也有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只能作概率性的预测,要精确地预测这种革命或民众起义何时发生也是困难的。(《协同学》)。由这些例子也许能窥见协同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在强调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年代,把很多学科,如遗传基因学说、控制论、人工智能、宇宙演化等等,都戴上唯心主义、资产阶级伪科学等帽子,是使得新兴的边缘学科难于立足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例如,前苏联李森科把园艺家米丘林的育种工作称为米丘林主义,他自命为米丘林的继承人、无产阶级生物学权威,发展了米丘林的遗传变异理论,建立了米丘林-李森科学派。在他的把持下,说米丘林-李森科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生物学理论,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又大力压制摩尔根的基因遗传理论,把它说成是唯心主义理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反动理论,应该予以坚决打击、取缔。他们甚至将遗传学泰斗尼?瓦维洛夫打成反动分子,判他死刑,后来死于狱中。李森科的流毒也殃及我国,长期掀起批判孟得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说的浪潮,压得它无法抬头,有的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学者,甚至被整得家破人亡,真是人间惨剧。有人说,自然科学遭受如此严重的摧残,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遭受如此严重的迫害,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对自然科学打击迫害以来的最为严重的事件。 斯大林死后,揭发出李森科是大学阀,他造了很多假,他的理论是伪科学,300多位科学家联名要求撤销他的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他终于倒台了,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我国,三、四十年前还被视为异端邪说的遗传基因理论,现在已经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基因的真实性已经不容置疑,并且在科学和社会各方面都得到 了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人们普遍享受着基因技术带来的丰硕成果,而且今后的发展将对人类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它的重要性几乎尽人皆知了。 像这样在十分严谨的科学实验之中得出的科学理论,这样非常重要的科学成果,居然曾经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东西,是骗人的伪科学,现在看来,大家都会认为是太幼稚了,太荒唐了,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然而它却真实发生过,笑中有眼泪啊!值得人们深思啊! 现在,有一些人大喊反对伪科学,还说要把反伪科学立法,又说中医理论是伪科学,要取消中医。有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反对这样做,认为这太危险了。我很赞同后一种看法。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和文化大革命中,不是有那么一些人起劲地批判资产阶级伪科学吗?也许有某些被一些人吹捧的东西确实是冒牌货,但是,大量没有被人们接受的某些事物,极有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由某些人来判定什么东西是伪科学,肯定是不行的,那怕他是再大的权威也不行。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去摧毁现代科学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科学的东西,反科学的东西,总会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迟早是站不住脚的。 四人帮一伙横行的文革期间,大批判狂风席卷神州大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讲课时要先念毛主席语录,对科学家要作阶级分析。法拉第是工人出身,值得尊敬;摩尔根是资产阶级科学家,应该打倒。爱迪生虽然是贫苦的学徒出身,但是后来成了大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阶级,而且他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显然不可能是由他一个人发明出来的,毫无疑问是剽窃了工人的成果,也应该把他打倒。牛顿定律只能讲是运动定律,欧姆定律只能讲是电阻定律,等等。当时某大学的《半导体讲义》各章的标题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只看标题,谁也不知道是半导体讲义,以为是哲学讲义。当时不少革命左派好像都在互相攀比,一个比一个更革命,一个比一个更左。那时工宣队发给我们一本批判相对论的文集,要我们也进行批判。某大学写作组的文章最为离谱,该文指责爱因斯坦之所以把他的理论取名为相对论,就是说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也是相对的,其目的是要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用心险恶。学过相对论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是把伽利略的力学相对性原理推广到电磁现象中去,谁都不会觉得相对论的名称有什么不合适、潜藏着什么政治意图。该文为了打倒资产阶级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他任意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作者还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风靡全球时,美国有一个州的议会请他去作报告,介绍相对论,议员们根本听不懂。议员们说:我们在相对论面前丧失了智力了。作者骂这些议员像猪一样愚蠢的猪仔议员。作者笔锋一转,又说,相对论写得晦涩难懂,目的是想愚弄工人阶级,云云,这不是又把工人阶级和愚蠢的猪仔议员等同了吗。作者任意上纲上线,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笑之至。当时我指出此文十分荒谬,奇文共欣赏。有人说:你不要这么愚蠢。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我随大流,以免惹祸上身。我没有听从她的好意劝告,坚持说:相对论是真理,打不倒的。我和一位同事都以为,写文章的人是不懂相对论的教学辅助人员。文革结束以后,才知道是该校物理系的一位年青教师执笔的,他是懂得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此人是小有名气的教授了,又写了纪念文章,写得非常有感情,好像他一直都很尊敬、崇拜爱因斯坦,态度转变之大,前后判若两人。如果把这两篇文章拿出来给大家看,恐怕没有人会相信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要不然就有可能认为这个人中了邪了。杜甫有诗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一篇提到过,我在宾大听过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报告。宇宙大爆炸假说最早是由勒梅特提出来的。有名的美国核物理学家伽莫夫在1946年又进一步发展了勒梅特的假说。伽莫夫对DNA的基因密码理论也有很大的贡献。伽莫夫认为,宇宙在诞生前,只是一个点(奇异点),开始时刻发生大爆炸(混沌初开的开天辟地时期),由小到大,迅速膨胀。在爆炸开始时,宇宙处于混乱的混沌状态,没有成形的物质,接着产生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中子等等各种粒子,再由前三种粒子构成原子、分子,等等,然后出现天体和生物。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宇宙有很独到的见解。《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悟出如此深邃的朴素哲理,不能不惊叹其高超的智慧,难怪孔子听了老子的一番宏论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叹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高兴得连老命都可以不要了。 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说法。三国时期的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他认为宇宙也有开端,开头处于浑沌状态,然后天地开辟,不断膨胀,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天数极高,地数日深,天去地九万里,宇宙还是有限大呢。虽然这只是他的聪明想像,但是,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他不认为宇宙永恒不变,而是在运动变化之中。 我们的宇宙是有限而又没有边界的,仍然在不断地膨胀着。这就是标准宇宙模型。人们平常所想象的宇宙,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限大,宇宙的整体形态永远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变化的只是天体,物质不断从虚空中产生,这就是英国科学家邦迪和霍伊尔等人在1948年提出来的定态宇宙模型,又叫做稳恒态宇宙模型。 文革初期,时任湖南大学副校长的唐麟在大礼堂向全校师生员工作报告时说:如果说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的边界后面,是软巴巴,还是硬块块?他们是回答不了的,所以宇宙是无限的。说宇宙有限是唯心的、荒谬的。唐麟不懂宇宙学,他不可能懂得有限的空间还可以是无界的,他只不过是按照某些权威的说法来批判罢了。其实,早在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就发现了宇宙在不断膨胀着的现象。根据实测,从宇宙诞生到现在,大约为180亿年(哈勃年龄)。由放射性测定的地球年龄约为50亿年。后来又发现宇宙大爆炸的种种证据,有的人因此而得诺贝尔奖。 以常识来看,宇宙有限而又无界,好像很不可思议,很不合逻辑,很难用日常经验来理解。其实,圆圈就是有限而无界的一维空间,球面就是有限而无界的两维空间。地球表面就是有限的没有边界的两维空间,我们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出发,都不可能到达边界,绕地球一圈之后,又会重返原地。可以想像,也存在类似于球面的三维有限而无界的空间(数学上叫做三维超球面)。推而广之,也会存在弯曲的四维空间(四维时空)。这种弯曲的空间,叫做黎曼空间,相关的几何学叫做黎曼几何,它是一种非欧几何。非欧几何和欧几里得几何在理论上一样严密,科学上同样有道理,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矛盾。哪一种几何学符合客观世界,要由实践来决定。现代宇宙学不是空谈,不是玄学,而是严谨的科学理论,有严格的方程式,能推导出确定的结果,可以和实测结果对比。按照广义相对论的原理,时间、空间、物质和物质的运动密切相关,在引力场中,时空是弯曲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这四者互不相关,时空能弯曲,简直是天方夜谈,不可想象。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证明,由于引力使时空弯曲,宇宙是封闭的、有限而又无界。宇宙中没有物质时,才是无限的欧几里得空间,在现实世界中是有物质的,当然不存在没有物质的宇宙空间。在平常的不太大的范围内,是准欧几里得空间,宇观的宇宙空间只能是弯曲的黎曼空间。天文学家观测了1919年的日全蚀,证明了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光线走的是曲线,和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预先计算的结果完全相符,古典物理学不对了。在日全蚀的观测结果还没有出来时,爱因斯坦对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抱有充分的信心。有记者问他:如果观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不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斩钉截铁地说:那就说明自然界错了。后来多次日全蚀的观测结果,都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还有其他实验观测结果证明了引力能使时空弯曲。 霍金和彭罗斯根据广义相对论证明,时空存在两种奇异点:一种是宇宙大爆炸奇异点,另一种是宇宙中的黑洞奇异点。质量巨大的老年恒星,核反应的燃料消耗殆尽时,由于热运动不再能够抵抗强大的引力,这个恒星就会塌缩。直至原子中的电子被强大的引力压进原子核中,和原子核中的质子结合成中子。这个恒星中就不再存在原子了,全部都是中子,变成了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大致和原子核的密度相同。原子核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3亿吨,可见密度大得十分惊人。地球的质量约为6乘10的21次方吨。如果半径为6400公里的地球变为中子星,就缩成了半径只有约180米的小行星了。这样的小行星的体积虽然很小,质量却大得惊人。天文观测早就证实了宇宙中存在中子星。当中子星足够巨大时,超强的引力使它进一步塌缩,变为黑洞。黑洞的引力比中子星更加强大得多,落入黑洞中的任何物质都不能逃逸出去,甚至光也被超级强大的引力吸引住,也不能逃逸出去,所以叫做黑洞。有间接的证据证明宇宙中有黑洞。霍金还证明了,由于量子隧道效应,黑洞还是会有辐射,并且温度不断升高,最后会像宇宙大爆炸一样,也发生爆炸。 定态宇宙模型似乎容易理解和接受,却和天文观测的结果不符,会得出一些矛盾的现象,即所谓悖论(佯谬)。按照稳恒态宇宙模型的理论,宇宙应该是处处差不多一样,在很大的范围上,星星的密度应该大致相同。如果我们画一个球形,使这个球趋向无限大,那么,星星的个数就会按球的半径的立方而无限地增加,那么,照在天空球面(面积按球的半径的平方而增加)上的亮度也会无限地增加,也就是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处,温度都会无限地增加,即使天空中的辐射被天体所吸收,也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因为被吸收的辐射,会使天体的能量增加,温度升高(那怕是极其微小的一点点升高),增加的能量又会以辐射的形式重新释放到宇宙中去。可是,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天空却是黑的。这种定态宇宙模型无法解释的矛盾现象,就叫做奥孛斯佯谬。还有,引力是长程力,由定态宇宙模型会得出宇宙是不稳定的,这是引力佯谬,叫做纽曼-希林格佯谬。这两种佯谬用定态宇宙模型的理论都无法解释,用标准宇宙模型却能迎刃而解。还有很多天文物理现象支持标准宇宙模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宇宙大爆炸理论预言,大爆炸后会产生微波背景辐射,到现在,应该有大约3K的微波背景辐射。1965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间存在3K的微波背景辐射,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他们因此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莫特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完美的黑体辐射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们是利用航天飞船中的宇宙背景探测器(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 简写为COBE)来探测微波背景辐射的,称为COBE计划。这个计划的研究结果能了解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宇宙形成过程,并且第一次能够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推导结果来和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使得宇宙学变成了一门精确的科学,而不是聪明的猜测或者只是哲学思辩的范畴了,他们两人的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学说。如果说,上个世纪还有一批人不相信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话,现在反对和怀疑的声音是越来越微弱了。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就观测到宇宙中的恒星,都向四面八方飞散,这正符合标准宇宙模型的宇宙膨胀理论。还有,宇宙中约有75%是氢元素,约25%是氦元素,这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计算结果,而稳恒态宇宙模型却无法解释。宇宙大爆炸理论累次得到实测结果的证实,可见标准宇宙模型比定态宇宙模型更符合客观世界。虽然用常识不容易理解标准宇宙模型,但是,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的宇宙就是这个样子,科学家是能够理解的。这是科学的结论,除非不相信科学。 勒梅特和伽莫夫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当时真是惊世骇俗,很难使人们接受,立即遭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他们指责这个学说是谬论。这有点像恐龙大灭绝理论刚刚提出来时的情形,当时人们也说这个理论是谬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随着科学家一步一步深入的研究,宇宙大爆炸学说不但理论上日趋严密,而且理论的预言又被越来越多的实测结果所证实,并且能够解释定态宇宙模型所无法解释的问题,后来逐渐被学术界所接受。 1979年我在北京听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讲学时,李政道先生说,如果问科学家,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那么,大约有一半的科学家说宇宙是有限的,另一半的科学家说宇宙是无限的。时至今日,宇宙大爆炸学说已经被科学界所接受。当然,学术界还会有极少数人坚持宇宙是无限的。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本来科学是在不断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你坚持某一个学说,就必须拿出可信的证据来,口说无凭。定态宇宙模型解释不了很多天文物理现象,被科学家放弃是很自然的事。 相对论和量子论刚诞生的时候,就有非常著名的科学权威强烈反对,这其中有集古典电子论之大成者、伟大的荷兰物理学家罗伦兹。他成功地用他的经典电子理论解释了光谱线分裂的最曼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和一些有名的物理学家长期顽固地反对量子论和相对论。他们无法理解电磁波是由一粒粒光子组成的,无法理解物质有波动性和时间的相对性。铁的事实是,这两种新理论解释和预言了古典物理学所无法解释和预言的现象,取得了古典物理学无法取得的惊人成就,终于无可辩驳地在学术界牢固地确立了它们的地位。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两块基石,没有这两个理论,根本不可能出现现代的科学技术。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了胜利,不是通过说服反对者并且让他们看到了真理的光明,而是这些反对者最终死掉了,熟悉新真理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了。 科学界把普朗克的这句经典的话,称之为普朗克定律,并且广泛流传开来。可见老观念是多么顽固啊!新观念是多么的不容易被人们接受啊! 牛顿根据他的机械观无法理解宇宙中的天体为什么会按部就班运动起来,只好求助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现在认识到,宇宙和天体的演化受自然规律操纵,不需要上帝来推动。我在费城的教堂里听过神学教授的演说,他引用热寂说来证明有上帝。在物理学中证明了,在孤立系统中,一种叫做熵的物理量会不断增加,叫做熵增原理。当熵达到最大值时,温度达到平衡,这时候,系统中不可能出现有序的运动,只是一片混乱,处于混沌状态。在19世纪,有人把物理学中的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推向整个宇宙,由此得出结论:宇宙最终走向死亡。这时宇宙中没有任何物质的有序运动,没有太阳,没有星球,没有任何生命,一片死寂,这就是热寂说(又叫做热死说)。只有上帝才能使宇宙再动起来。恩格斯批驳过热寂说,他认为在宇宙中有的地方的熵会减少。但他的观点只是一种猜想,时至今日,仍然一直找不到宇宙中有任何地方有熵减少的蛛丝马迹,他的猜想没有一点可信的证据,科学上缺乏说服力。由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驳倒热寂说,所以长期被神学家把它当作证明上帝存在的法宝。现在有人指出,膨胀着的宇宙,熵永远不可能达到最大值,熵增原理不会导致宇宙死亡。可见被人认为唯心的东西反而不需要上帝帮忙,神学家不能再指望用熵增原理来证明有上帝了。这时候,神学家又说,《圣经》的《创世记》篇,说的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情形。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当然也创造了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上帝的杰作,上帝国是伟大的数学家。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菲力普认为,科学家将永远无法找到上帝存在的直接证据。他说:我不相信上帝会留下任何指纹。以他的观点看来,不可能从自然现象中寻找上帝存在的证据,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有上帝,或是证明没有上帝。这样,信不信上帝,就是一个信仰的问题了。人们认为,自然科学越发达,就越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对于虔诚的信徒来说,看来没有这么简单。 郭沫若在长诗《凤凰涅槃》中,有这样一段诗句: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哪儿来?你坐在哪儿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儿来?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他从哪儿来?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屈原的《天问》问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浑沌)惟象,何以识之?答曰:根据实践证明了的宇宙演化理论可以推知。宇宙是一直膨胀下去,还是又会重新缩小,最后缩成一个奇异点?科学家仍在努力寻找证据。根据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宇宙中的物质的密度有一个理论临界值。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密度没有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宇宙就是开放的,即大爆炸后的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永无止境;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密度超过这个临界值,那么,宇宙就是封闭的,即大爆炸后的宇宙,不会永远膨胀下去,膨胀到一定时候,又会开始缩小,最后会崩塌,又回到没有时空的奇异点。根据天文观测结果,现存的宇宙中的物质,其密度没有达到临界值。但是,天文学家观测了大量星系中恒星的运动情况,按照各星系中观测到的物质密度来计算,发现这些恒星的运动规律不符合万有引力定律,还应该存在着大量未知的不发光的物质,才能解释这些恒星的运动情况,同时也应该存在不发光的能量。这种不发光的物质和能量,叫做暗物质和暗能量。据理论推算,宇宙能看到的发光物质大约占宇宙中物质总量的5%,其他95%都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目前还未能了解这种暗物质的性质。2006年10月,有报道说,位于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卡弗里粒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所的玛鲁莎?布拉达和她的同事,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的存在。由于暗物质的存在,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就超过了临界值,宇宙就是封闭的了。经过宇宙学家的计算,宇宙还有约240亿年的寿命。如果宇宙确实是封闭的,那么,也有地老天荒的时候,杞人忧天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只是天地合的时候,对人类来说,遥远得不可企及。 佛学认为,宇宙有生有灭。宇宙本来无一物,经历成(形成)、住(持续稳定状态)、坏(崩塌)的过程,最后一切又都回到空(就是奇异点吧)。宇宙生生灭灭。宇宙一生一灭,叫做一劫(即劫波)。宇宙论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用短短的篇幅是很难说清楚的。宇宙中还有很多新奇的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永远不会停止。本来我们的目的也不是介绍宇宙论,就到此为止吧。 非欧几何是首先由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叫做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在罗巴切夫斯基之前,一位匈牙利年青数学家曾经把他的非欧几何的论文寄给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审阅,高斯却把它丢到字纸篓里了。其实高斯也做出了同样的工作,但是没有拿出来发表。高斯死后,人们才在他的遗稿里发现了他的非欧几何的论文稿。在他的文稿里有这样的话:我害怕愚蠢人的叫嚣。原来他是担心人们不能接受他的新理论,会受到责备,才压下来不敢发表的。常识无法理解的、但在科学上是合乎逻辑的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宇宙的巨大世界)中的怪异行为很多。比如前面说过的,微观的球形物体不可能有自转,就是一例。 两千三百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一尺之 棰 , 日 取其半 , 万世不 竭。(《庄子》)这是物质无限可分的最早的说法。以前人们认为分子不可分,原子不可分,事实证明是可分的。据说,物质无限可分是唯物论的结论。物质不断分下去,就是分子,分子又可分为原子,原子又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而质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即层子)组成的,夸克又可以继续不断地分下去,等等。可是,物理学家发现,不存在自由的夸克。夸克在中子和质子中是相当自由的,夸克之间的距离越近,夸克的运动越自由;可是,夸克离开得越远,夸克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夸克就越不自由,有越来越大的力要把它们拉到一起。这就是夸克囚禁和渐近自由。美国物理学家维尔切克、波利策和格罗斯三人,因为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而共同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看来,物质无限可分也可能有问题了。这和以前认为原子和分子不可分有所不同,因为这仅仅是猜测,没有可靠的理论根据。现在,夸克的渐近自由有一整套理论,理论的结论经实验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关系(以前叫测不准关系),粒子所处的空间越小,它的动量就越大,也就是说,它的质量也越大。所以,物质越分越小,构成物质的粒子质量就越大。从理论上讲,可以比地球的质量大,比太阳的质量大,以至无限增大。然而,并没有发现这么大的质量的粒子。由于粒子的动量极大,要把它们束缚在极小区域的引力也必须极大,而要把粒子从束缚中分离出来的能量也极大,以至趋向无限大。所以,物质无限可分,从理论上看,是做不到的。物质是不是无限可分的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既然宏观的大宇宙可以是有限的,是有生有灭的,宇宙存在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微观世界也不一定就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无限的东西是理论上的,在实践中是永远无法证实的,没有任何先验的理由可以断定物质一定向无限小的世界一直分割下去。 根据数学理论,无限是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在现实世界里,无限的东西,谁也无法看到,只能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发生的现象,根据现有的理论,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去推知。有人说,世界是无限的,不但将来是无限的,过去也是无限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是这样说的。我曾经想过,过去的无限,就像将来的无限一样,永远无法达到。从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世界,却到了现在这个世界,令人无法想像。后来我看到,果然有的科学家也提出这样的疑问。宇宙大爆炸学说,从逻辑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上种种事实足以说明,科学要用理性思考来把握,不能全凭直观。有的人不这样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忧焉。(《商君书》)。以前被某些权威定性为 唯心主义的,、反动的伪科学的某些观点和理论,后来证明是这些批判者们错了。在强调阶级斗争和政治挂帅、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年代,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批判,有文艺方面的、有学术思想的、有自然科学的,等等。据统计,大规模的批判,甚至是狂风暴雨式的批判,包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界的批判(例如对遗传基因学说、控制论、人工智能、宇宙演化、胡风反革命集团和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等等),总计有四十多次,都是不正确的。 在美国,有人研究唯心论,也有人研究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前面讲的在西北大学组织反对种族主义国际委员会,并赶走来校讲演的尼加拉瓜右派游击队领袖的英语系助理教授福利,自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授。她开出过文学中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30年代的无产阶级作家等课程。名噪一时的《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我在宾大听人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美国某些商学院的一门重要经济学课程,他们把《资本论》当作一家之言来学习、研究。当然,美国的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一旦发现对统治阶级不利时,就会使出种种手段来阻挠、打击、压制。50年代初出现的麦卡锡主义,就是突出的例子。极右的参议员麦卡锡和追随他的麦卡锡分子,制造黑名单,调查、非法审讯、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整肃进步思想。他们把被认为有亲华倾向的费正清、谢伟思等人清洗出国务院。有上百位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无辜群众遭到迫害,其中有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和我国旅美科学家钱学森。我在北大听过钱学森的报告,他说,从美国回国前,联邦特工把他的行李搜查了一遍,连10位对数表也被当做机密科学资料抄走了,真是无知而又可笑。白色恐怖持续了4年之久,他们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各界人士的义愤,很不得人心。1954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主义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终于以失败而告终。不过,此后仍然阴魂不散,不时以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只是没有五十年代那么明目张胆、那么猖狂罢了。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恃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他十分推崇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使得种种学说并兴,是空前绝后之伟观。他批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搞得诸家之说熸(熄灭)矣。所以他主张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才会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前苏联的李森科及其同类,把一种学说抬得很高,神圣不可侵犯,要大家顶礼膜拜,排斥、压制、打击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学派。陆定一说过:把大帽子一扣,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资产阶级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 一些人生搬硬套哲学教条,把这些教条当作是最高裁判,指责这是错的,那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是伪科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们其实是主观主义,搞世界模式论,背离了客观实际,走向唯心主义。任何人,包括某些科技界的权威人士,都不能当科学的裁叛官,不能随便指责新的理论、新的科学发现是错误的,是荒唐的,是伪科学。其实,权威人士只不过是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是权威,在其他方面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分别,即使在他所从事的领域,也不见得全都懂得。有计算机之父之称的大数学家冯?诺依曼说过,从事某一领域研究工作的人,如果他能看懂这一领域的三分之一的文献,就很不简单了。可见,即使是权威,他也未必都能懂得他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全部知识,更不用讲其他了。前面我们讲过的普朗克科学定律,就说明权威在新事物出现时,并不都能正确对待。 2007年,伪科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人提出要为反对伪科学立法,把禁止伪科学写入科普法。可是,却有很多的人联名反对,认为这是不利于科学自由发展。我很赞同这后一种态度。在前面,我们看到,文革前所搞的批判资产阶级伪科学,事实证明是搞错了,极大地影响到科学的发展,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四人帮在文革中的倒行逆施,简直就是在摧残科学。这些都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惨痛教训。再也不能搞批判伪科学了,更不能立法禁止伪科学。科学的发展,只能通过自由讨论,通过百家争鸣来发展。不能迷信权威,任何人都不能自认为是真理的化身来充当科学的裁判。科学的最高裁判只能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包括哲学,包括科学权威的言论,科学发展史累累证明了这一点。 邪恶,不法地侮辱了完美/拐腿的权势损伤了民间的健壮/文化,被当权者箝制得鸦雀无声/愚蠢(俨如博士)控制着聪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术研究不讲民主、平等、自由,随便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套用陆定一的话:把大帽子一扣,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伪科学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更谈不上要想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新理论,创造出什么崭新的边缘学科了。乱戴帽子的时代结束了,四人帮一伙制造的灾难已成历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虽然比以前宽松多了,自由多了,条件好多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在不断改善,我们仍然还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仍有不尽人意之处,还需要继续加以改进。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27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 2009-4-9 10:41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发布 今天看到学术批评网转发新华文摘刊登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博士的一篇文章《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这篇文章是《新华文摘》 2006 年第 09 期刊登摘自《学术研究》 2006 年第 2 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1-6651/2006/09/354382_2.htm )。 张保生先生本人是否还坚持文章的某些观点不得而知,但是现在再度将这篇文章发布,笔者不得不就文中有一段界定何为学术研究的妙论提请读者注意 , 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学术的可评价性与不可评价性也是一对矛盾。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然而,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它需要评价对象发动。但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批评网,转发 2006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0426type=1008 对于这段文字 , 笔者实在不能苟同 , 理由如下: 第一 , 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这段话当然没错 , 问题在于为何有些学者不申请 ( 包括一些知名、资深在职学者 ) ,已经退休的学者真正有申请权利吗? 问题还在于,张博士接下来还写道:不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言下之意,只有接受张博士所言的官方评价体系的学术文章才算是学术研究 , 而凡是不接受的 , 就不算学术研究。这算什么逻辑 , 典型的只许官方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 第二 , 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言下之意就是公开发表的才算学术研究 , 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其一,笔者理解张博士所言的公开发表,说的是纸媒图书和刊物,而不包括网络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章。张博士这一公开就一棍子封杀了所以网络学术研究文章和成果。 其二,张博士的公开发表说 , 也否定了一些学者由于种种原因用非卖品印刷纸媒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按照这种说法曹雪芹红楼梦的手抄本也算不得学术研究 , 因为是不公开发表的。 第三 , 张博士解释说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问题是 , 交流形式是多样的 , 公开发表在纸媒上可以交流 , 在网络上也可以交流 , 用手抄本、非卖品形式发布,难得不是学术交流 , 只有张博士规定的官方形式才算交流 , 别的统统不算 , 这又是哪家逻辑。 第四 , 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这段话也没错 , 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国内和国际上真正被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谁都可以制定一个企图包括全球学者的一般标准,即使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标准 ( 何况尚未形成法律 ) 也难以管住全国标准 , 更不用说全球认同的标准了 , 学术研究不走向全球算什么全球 ? 而且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 , 那些手稿本、手抄本、网络本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 第四,说到底 , 究竟是内容还是形式决定对学术研究的界定?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问题 , 只要我们保持公正立场应该是明确的。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4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其实就是赚钱的手段
热度 1 deminglei11 2009-3-25 09:56
高校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样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二是科研好的老师往往是大家敬仰的对象,为了得到这样的尊重和认可,要搞科研;三是科研可以赚钱,目前所有高校都对老师的科研项目到科研成果都有很多奖励,你拿了国家项目,要奖励,发了高水平论文要奖励,有的奖励还非常可观,1篇SCI论文可以奖万元甚至更多。 科研其实就是赚钱的手段,高校老师想指望学校发的工资和奖金生活,顶多也就能过中不溜求的生活,你很难买车买大房,而一旦有了科研,有了项目,你的生活将得到大大的改观,不仅有奖励,而且你还可以从项目经费里面直接拿钱出来消费,买这买那。而且科研做好啦,将形成良性循环, 即所谓的基金、著作、基金的闭循环。课题、论文、课题的闭循环。成果、获奖、成果的闭循环。在以上两个闭循环中,还嵌入另一个环节,研究者(或机构)酝酿把论文、著作等汇聚成成果,申报各种政府奖项,以奖励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誉,再以奖励去获得新的成果,获得新的奖励。一旦你的循环建立起来啦,你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啦。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上述境界的,你要在10年内,沉下心专心的做出自己的代表性成果,在你的学术圈内打造赫赫名声,否则,你的闭循环很难建立起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11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人与为学之二
levinliu 2009-1-6 08:58
为人与为学 《课堂英语学习动机队学习行为的影响》序 现在似乎已成为一个惯例,大凡学生出版著作,必定要让导师给作序,本书也不例外。然而,本人深知,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和地位,尚没有资格,因为第一,从学术上讲,卢敏在外语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已达到本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第二,本人出身寒微(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按照某些学校现在的标准,是不能登上山东大学之类 211 或者 985 学校的讲台的),而卢敏则可以说是出身望族(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顶尖级学府 清华大学),况且我们现在是同事,为同事的专著作序,总感觉有点尴尬;第三,老师给学生的书写序,总不免有老王卖瓜,自吹自夸之嫌。但是,之所以勉为其难接受其请求,基本上出于以下考虑:首先,无论是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还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几经修改与扩充的专著 《课堂外语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的第一读者,本人无论是对其内容还是对整个研究与写作过程,都非常熟悉,因此由我来写这个叙可谓驾轻就熟;其次,本人对(无论是否是自己门下的)学生在学术方面的要求(无论是修改欲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索取资料,抑或是讨论选题、研究方法等),向来都是有求必应;再次,古人还有举贤不避亲之说,本人褒扬一下学生,也就更无可非议了;最后,学生能够做出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是老师的光荣,实在是没有理由拒绝。说以上话,并非出于自谦,而是真实的想法与感慨! 闲话少说,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既然是作序,无怪乎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对作者的为人为学做一介绍,二是对本书的主要内容、特色、贡献等做一简要的描述。 首先,谈一谈卢敏博士的为人与为学。她为人忠厚,正直诚实,寡言少语,在领导眼中是个好下属,因为领导交给的工作,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去做,任劳任怨,从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在同事眼中是个好同事,因她谦虚谨慎,和蔼友善,总是有求必应;在学生眼中是个好老师,因为她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热情慷慨,同时学生也对她地道的英语深为折服;最为重要的是,在导师的眼中是个好学生,因为作为老师,本人虽只比她年长两岁,但是并未因此轻慢老师,而总是虽不能说是毕恭毕敬,却也是尊重有加,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协商解决(因为老师未必总是对的,学生也未必总是错的)。 为人与为学是统一的。正是因为卢敏具有上述优秀的品质,其学问也做得扎扎实实,挤不出任何水分。最为令我感动的是,在做博士论文期间,其父母先后因病住院,她既要跑学校做调查,又要跑医院伺候老人,同时还要上课;在博士论文写作的最关键时刻,父亲突发疾患,不幸辞世,但是卢敏博士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投入到论文的修改中,而且没有偷工减料,仍然如期按质完成每个环节的任务。 卢敏 博士为学之认真之执着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其博士论文选题本身难度非常大,因为问卷的开发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必须懂得高级统计技术,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技能。前两者对卢敏博士而言并非难事,因为她本身是具有近二十年教龄丰富经验的教师,而理论知识的获取,只要坐得住、耐得了寂寞,相对来说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高级统计技术(如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等)对一个纯粹文科的人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另外,其研究要对众多的学生进行调查,对性格偏内向的她而言,也是不小的一个挑战。选题的困难还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在国外,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本身就可以作为博士论文,只要将过程详细地描述出来,并提供令学界满意的信度、效度数据,就可以了,而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这是不行的,别人会说论文的理论水平不够高。因此,她只能在开发出问卷后,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的学生多达两千余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卢敏博士克服了重重困难与障碍,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上面谈了卢敏博士的为人与为学,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中的正题,谈谈本书的内容、贡献与特色了。概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总结: 首先,本书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乍看起来,这样说似乎很虚,但是就本书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选题来自于本书作者与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之前,本人曾对最近一些年来教授过的近五百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过非正式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学生对英语根本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进一步访谈表明,学生对未来做什么工作、如何充分利用英语取得事业的成功,根本一无所知,甚至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此,如何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本人认为,是解决目前外语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关键。但是,若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有一套针对中国学生的动机诊断工具,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卢敏博士的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其可贵的探索,开发的问卷不仅可以供广大外语教师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供教学研究者研究使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外语学习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外语教学改革、解决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可以拓展和加深我们对一般学习动机以及学习行为的理解,不仅是对外语教学也是对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其次,本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精华,而且大量参考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著述,将外语学习动机纳入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中,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全方位立体的探讨,同时建构了自己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型。这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应用价值:从理论上讲,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外语学习动机并非是存在于真空中的现象,社会中存在的多种因素都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课堂学习行为;从应用的角度讲,本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乃是一系统工程,应从改变周围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入手,而且必须贯彻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课堂、学校、家庭等)。 再次,研究设计精密,方法科学,得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本书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方法,首先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设计出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分析,之后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助以访谈。最后,作者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对定量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并用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 总之,本书资料翔实,,采用样本大,方法科学,过程控制严密,所收集的数据可靠,因此得出的结论可信,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最后,说几句题外之话,谈一谈自己对教学与科研的看法。最近一些年来,各类高校似乎都有一种很不切实际的政策,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方面,还是在奖金的发放、晋升职称方面,都乎都一边倒向所谓的科研,而对教学质量则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似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向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发展,甚至有许多学校把是否有省(部)级以上项目、是否在某些特定层次的杂志上发表若干篇论文,作为晋升的必要标准,而教学好与坏则没有人真正关心。姑且不论这些要求是否现实(椐本人所知,国家和各省在人文社科项目上的投入说它是杯水车薪,一点也不夸张;发表园地也是非常有限。以外语学科为例,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总共那么几家,如果全国的外语教师平均一篇的话,大约 30 年可以轮过来,如果连博士生也算在内的话,大约需要 50 年。),就其导向作用而言,已经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近,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多有微词,但是把教育质量的降低片面归因于扩招,是不正确的。本人认为,高校的上述做法应该是问题的真正根源(道理不言自明)。 当然,本人这样认为,意思并非是说教师不应该搞研究。恰恰相反,本人一向主张,高等院校的教师如果不做研究,本身就不合格,因为没有研究,依据什么说自己的水平在提高(起码证明自己的水平没有降低)。但是,什么人、多少人做什么学问,这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关于其他学科,因为本人不很了解,没有资格指手画脚。但是,就外语这个学科来讲, 纯粹意义上的学术(如理论语言学、文学理论、翻译理论等)研究者,应该是少数。而大多数教师则首先应该结合本职工作,多做一些教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等等。研究选题应来自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学服务(从学校政策的层面来看,应该将教学研究与科研同等对待)。其次,外语教师应该多做一些翻译工作,及时将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等介绍到中国来,或者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介绍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上面说了这么多,也并非与主题全无关系。卢敏博士是一为好老师,其研究也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所解决的是教学中实际遇到困难。我衷心地希望她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相信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最终成为外语教学方面(省级、国家级)的名师(如果评选公正的话)与外语教学研究的行家。 是为序。 刘振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009 年 1 月 5 日 于山东大学第五宿舍四友斋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与争鸣|57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融智学原创文集》
geneculture 2008-12-26 14:52
目 录 前言 3 获奖证书 5 1、一种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G06F163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 6 (树结构软件可从前沿科学网络学术期刊网站节点下载) 2、融智学新范式 29 (系统科学专家有针对性的评语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 ) 3、语言及语义信息的统一参照系 (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专家有针对性的评语之一之二) 45 4、协同智能计算语言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计算语言学专家有针对性的评语之一、之二) 54 5、协同智能计算知识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59 6、义项语汇典例(SVDE)的总量控制模型 ( CLSW-5词汇语义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65 人机协作对采用汉语注释的语义词汇典例进行计量分析 7、字的形式化定义试论字本位理论的根基(汉语字本位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 72 8、字组划分的方法试论字本位理论的功用(汉语字本位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 79 9、字与字组的关系试论字本位理论的发展(汉语字本位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 87 10、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后被收入《汉语字本位理论及其应用》这部专著) 101 (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解析字与字组的关系探索汉语形式化新路) 11、重构概念分类体系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CLSW-6词汇语义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116 从语义三角到语法关系再到语义三棱 12、优化语义信息处理的新方法与实施例( CLSW-6词汇语义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124 从一词泛读到释义字组再到一字精读 13、中文信息处理的新方法 (JSCL- 2005交流论文) 132 14、默契通信与间接计算对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性 (JSCL-2005交流论文) 138 由个性化前台与标准化后台支持的理解 15、语义信息新论(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录用论文) 143 推定:信息科学的基本公式(注意:逻辑语义与词汇语义的区别) 16、自然语言处理的总量控制模型 149 形式化标准平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大会2005年8月25日录用论文) 17、两个基本信息公式及其算法的坏与好的比较 155 指出:哈特莱-仙农提出的经典信息公式是坏算法(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录用) (强调:语义信息新论提出的基本信息公式是好算法) 18、理性的标准的协同智能模型(CAAI-11录用论文) 160 19、信息学基础研究 (后被收入《信息科学交叉研究》文集) 166 广义文本与序位本义(本真信息) 20、融智学的观点和方法(CAAI-11录用论文) 173 后语 (致谢) 179 _________________ 《 融智学原创文集 》 作者(珠海)邹晓辉 ( qhkjy@yahoo.com.cn ) 北京大学访学期间修订 逐篇摘要并标读,见: 信息科学(前沿学术问题探讨专栏) 电子版全文压缩,见: 融智学原创文集WORD版20081222 《融智学原创论文集》第一版(2000-2005期间公开发表的20篇原作) 《融智学原创论文集》第二版(附录部分:增加部分专家评语和文章) (本文集的文章均公开发表于2000-2005期间) 均被前沿科学和信息学报网络学术期刊连载 2008-12-23 10:04:23 感谢张老把《融智学原创文集》收入科学原始创新网站( http://zxw.idm.cn/2009/ )! http://zxw.idm.cn/2009/zouxiaohui/ 融智学原创文集.htm 希望能看到更多学者的原创论著加入科学原始创新网站( http://zxw.idm.cn/2009/ )! QUOTE( http://www.qkxue.com/bbs/viewthread.php?tid=2624extra=page%3D1 ): 原帖由 zhangxw 于 2008-12-22 18:19 发表 最近科学原始创新网站补充了邹晓辉的融智学原创文集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9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要学会自己做决定
zhaodl 2008-12-20 12:21
近来,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许多编辑部负责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是否要实行期刊论文网络传播权的独家转让?越到年底,数据出版商的业务员的任务完成的压力越大,年底之前考核指标中多少都会有独家转让合同签订下来多少份数。甚至是业务员对期刊编辑部表现出的发钱的姿态,更是让人感到其中的噢妙年底要将多少钱发出去! 关于发钱,我可以理解:对于预算体制下的行为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以花出去的钱数来衡量其所干事情的多少。这不,每个单位年底都在突击花钱,否则结余的钱就会被收回,列入下一年度的计划和预算。节省了一年,看看口袋里还钱,就想方设法把钱转出去、花掉当然财务管理上会核查是否在预算的事项之内实际预算的事项也是粗线条的。所以,数据库出版商的业务员到年底急于将独家转让费发出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可不能理解为是给你编辑部发钱这么美的事,而实质是数据库出版商衡量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指标!不然为什么将转让费定的这么低,增加一点不同样可以发出去吗?当然,业务员会讲:要按着规定发钱。对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规定的任务预算的任务。 谈到独家转让费的价格,出版商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商业行为,永远不是科学和公平的,而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公平是在于双方能够接受的条件。有的双月刊可以拿到三四万,而有的月刊开价还不到三万不,也有 3.5 的;有双月刊是五万,而多数月刊也拿不到这个数量。答曰,根据期刊的影响力核心不核心、精品不精品,这些实质只是一个起步价,其中具有业务员的裁量权,在超出业务员的权限以后还可以通过上级的授权来调整。这里边就有一个博弈讨价还价的过程就如同在自由市场上买菜一样!有的编辑部负责人向我表示:对于这种自由市场式定价模式,感觉心里很是不舒服。因为这出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自己的劳动,甚至是包括编辑的尊严!一份满有影响的期刊(当然是自己认为),结果出版商开出的价格比自己认为差得多的期刊还要底,难免感觉伤心,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 我观察了一下,出版商的定价倒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核心、精品和学科排名等等,但是还要考虑期刊或期刊负责人对同行的影响力,以及期刊所处的地区。北京的一家核心期刊,就会比西安的其他学术指标相同或者稍高的期刊的转让费用要高因为是在北京。如果北京期刊的编辑部负责人又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起价就会高于其他同类期刊的最高价。这个应该承认,人们在创出期刊影响的同时,负责人在同行的影响也是付出劳动和代价的,不像我们只是低头干自己的事!当然,这种威信的树立也包括我的推崇和奉承,或者换个说法:是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应该全部属于个人或自己的期刊!所以,一般期刊要求行业里的知名人士能够站出来为大家说话或代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知名人士是建立在一大堆粉丝的基础之上的,可是明星的决定很少考虑粉丝的感受,最多是为了保证自己声誉长久。 最近几天,就有人给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许正是人们对我的信任。来信来电询问如何决定,我苦口婆心地帮助分析不同决定的利弊和风险,可是人们还是不满足,最后往往会提到:你怎么决定的!你如果要签订跟哪一家签订。人们总希望看别人的决定,这也是数据出版商在商品价格确定中考虑的领袖意见的价值,所以公众人物的期刊开价就会高,这就是原因。这也是人们的从众行为为某些人提高身价奠定了基础。因为,任何决定在初期是不可能清晰地看出决定的后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要决定,一方面需要决定者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判断能力,也需具有承担风险的心里和能力,当然还包括个人的不同诉求需要的重点不同。有人要的是信息的传播效果、有人要的中介评价、有人要的是真金白银、有人要的是独立自由,等等,不同的诉求决定了人们的决定的方向。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各方面利益权衡的结果。在公众中,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特别明晰的判断,包括也不能明确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都想要,结果是难以决定因为没有一种决定的结果是十全十美的! 随大流、跟名人,往往是多数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有几个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思考、不用承担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也可以安慰或回答:某某也是这样,怎么能要求我比他的决定还正确呢?这样自己的心里自然是舒适!将自己的利益和名人的利益捆在一起,心甘情愿地跟在别人的后边,也没有想利用这种机会或在变局之中来走出自己的路,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表达自己声音。特色是办刊的基础,或者用现在数据出版商的经营策略来说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做人,同样应该有个性,了解自己的诉求,突出个人的优势,寻求自己的位置。位置是自己找的而不是别人给的,不出门、不贡献、不付出、不承担风险,就换不来社会的承认或认知。所以,我在决定之前养成了一个习惯:凡事自己决定,凡决定就责任负。 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自己决定,而不能参考他人的决定。在看别人的决定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决定的后果,也就是说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据说,有人在看着我的决定而决定。这是数据库出版商的业务员,在部分期刊处碰到的阻力,或者说是部分期刊将压力推到我身上。当然这也是瞧得起我,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地位,不然数据出版商的业务员怎么会理会我!在此,我一方面谢谢同行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同行,跟着我做决定一定要明确决定的后果。 我现在的决定是:与谁也不签订独家转让的协议。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拿不到转让费!不管与谁家签订,都可以得到三万到六万的独家转让费。我不在乎这点钱,你也不在乎?我不在乎的原因是经费不紧张,我又不愿意承担获取现金的法律风险。另外,会得不到独家转让的贴心服务,所以我正在研究数据出版商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的网络传播对我期刊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是影响较大我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当然,我如果有研究的结果我会及时在我的博客上公布,这也算是对得起跟着我决定的同行对我的信任。目前,我必须建设自己的网站来弥补数据出版商的滞后服务带来的网络传播范围和效果的影响。 另外,我也在思考:现在数据出版商为了拉拢期刊签署独家转让合同,开出了提高费用以外的差异化服务快速上网、专题推荐、采编系统等等,是否是公平对待!是否是对非独家转让期刊的歧视和迫害!?独家转让已经获取了应得的费用,而且又有贴身的服务,那么是否是非独家转让的价值在降低或者在受到歧视,或者数据出版商不需要我们?你可以在价格上有所区别,而在信息的价值上的歧视是让人不可接受的。我在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以后的对策。如果对策有了以后,我希望数据出版商不要说: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没有歧视你。现在只看到独家转让的价值,而歧视非独家转让,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会有报应的。至少,我现在在设想:如果有一定数量的非独家转让的期刊,要不情愿在这种被歧视的环境下生存,要不是乖乖地臣服,要不就是寻找第三条革命的道路!我希望避免革命的爆发。数据库出版商也应该思考,思考不要完全用商人的思维方式而是从尊重人格的角度,因为能够决定非独家转让的往往是看淡商业利益的而注重人格尊重的! 这也是我的个性,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相信:学术信息可以转变为产品、商品,可以商业化运作,但也同样具有其学术属性,从事学术的人也具有一点学术性格,而不是唯利是图!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563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切学术研究活动皆始于且依赖于演绎
可真 2008-9-12 04:11
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的认识活动,是基于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在这些既有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对某代学者来说来,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所必须掌握的前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属于墨家所谓闻知(间接经验)范畴,而非属于亲知(直接经验)范畴。就闻知是他们赖以开展其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而言,其研究不无是起始于依据闻知进行类推的演绎。其演绎的实质在于: 他们在探索新知识领域的过程中,是依据他们经温故(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获得的闻知(间接经验)来理解他们的经验对象,从而获得其经验知识的,而这种理解只能依据他们事先所获得的闻知(间接经验)来进行,若离开这种闻知,他们就无法理解其经验对象,从而就不可能获得关于这些对象的经验知识。 因此,对于学者来说,他们所从事的一切研究活动,其实都是始于演绎由闻知(以一定术语系统形式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关于客观事物之一般属性的概念系统)而达到亲知(关于客观事物之个别属性的经验知识)。 这意味着,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基于亲知所开展的归纳活动,其实是以演绎活动作为其前提和基础的。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演绎,就没有归纳。所以,作为学者而轻视演绎,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轻视甚或鄙视演绎,以为科学研究乃是始于归纳,在科研活动中唯有归纳才能获得新知,这种观点粗看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其实是否定既有的研究成果是科研活动赖以开展的必要前提和知识基础,而自以为其科研完全可以在知识空白情况下绝对独立自主地进行在现实的科研活动中,这种无头脑的直观式研究其实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更何况,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并非是基于对某类事物所有个体的认识,而是基于对某类事物中某些特殊个体的认识,故根据这种关于这类事物的特殊知识归纳出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知识,这只能通过类推来实现。这种类推,也就是把已经获得的关于这类事物中某些特殊个体的某种共性的知识当作关于这类事物的某种共性的知识,以此作为大前提来推断这类事物中那些未知的个体都具有这种属性。显然,这种类推也就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故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是决不能离开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的。 总而言之,没有任何理由轻视甚至鄙视学术活动中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
个人分类: 逻辑学|440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