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Lie

tag 标签: Lie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敬请慎重使用和看待“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结果
热度 5 zlyang 2020-6-17 13:30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为我国2070年开始 的诺贝尔 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敬请 慎 重使 用 和看待“数据 统计 与分析”的 结果 一、统计学陷阱,由来已久 1954年,在《数理统计学》还是个大约 15岁 的小青年时,Darrell Huff 博士就发现了《统计数字会撒谎,统计陷阱,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统计数字会撒谎,统计陷阱,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the best-selling statistics book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这本书是20世纪下半叶的畅销书。 “本书是一本如何利用统计以达到瞒天过海目的的入门读物。看上去,它很像骗子的行骗指南。但毕竟,骗子早就掌握了行骗的技巧,而 诚实的人出于自卫也应该学会它。 ” 《统计数字会撒谎,统计陷阱,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的封面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761370/ 二、一些数理统计学专业性的参考观点 (1)陈希孺院士 http://casad.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ygysmd/200906/t20090624_1810233.html 最有可能的前途或许是: 数据分析不 大可能 发展成 一门符合现今数学分支 严格 性标准的那种 “硬” 科学分支 ,而会以一个其领域没有明确界定的实体而存在,…… 上面截图和引用的文字,请看:陈希孺院士,1998,《数理统计学简史》第276页。 (2)王兆军老师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统计研究院院长 https://stat.nankai.edu.cn/8030/list.htm 下面哪个统计学的分析结果是真的? 王兆军老师讲座截图 ( 红色文字经过隐匿性修改 )。 三、可供参考的一些具体方法 复杂问题的分析,需要“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充分使用人类的“左脑和右脑”。 数据分析的结果,建议和以下信息对照: ( 1) 已知的科学和技术原理、知识,等; (2)典型的重大历史事件、案例的分析结果; (3) 可信的专家主观经验和感受; …… 认识客观世界,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回到华罗庚: 早发表,晚评价。 推荐阅读: 武夷山,2015-01-23,“大概近似正确”的评价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61961.html 第三,理论自身可能有错误。例如,科学计量学领域的作者同被引分析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现端倪,同被引分析的一个步骤是 测度相似性,人们曾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测度相似性,而直到2003年,人们才指出这是错误的。 第四,算法出错。引文只是质量的替代指标,而人们经常用引文指标作为评价算法的输出变量,有时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比如,Bouyssou Marchant于2011发表的文章, Waltman van Eck于 2012年发表的文章,都指出了h指数的一些问题。 中国科学报,2020-06-16 第5版 大学周刊, 盲目推崇论文引用率后果严重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6/355871.shtm 以论文引用率来评判论文水平的“高低”,最大的问题是极易扼杀原始创新,令原创夭折。 原始创新、高深理论成果论文,一开始“曲高和寡”很正常,而且还有可能因其思想独特、超前而受到排斥。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谢尔顿来华访问时提到,他的那篇1961年发表并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论文, 发表后好些年几乎没什么引用,而且在开始被引用的时候也并不完全是正面的。 像这种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在获得诺奖前引用次数很低的情况并不少见。 孙小淳,2013-10-06,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米·阿·克拉契柯教授,化学博士,1925年毕业于基辅工业大学,苏联科学院普通与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获斯大林奖。 “在科学作品方面, 数量指标 起不了特别的作用,无论如何也 起不了 决定性的 作用 ,对每一个科学作品来说, 最主要 的是 质量 ,也就是向自然界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充分 程度如何和所得答案的 可靠 程度如何。 ” 相关背景: 在1930年代数学界,才实现了概率论的成熟体系(1921年J. M. Keynes的“主观概率学派”,1928年 von Mises的“客观概率学派”,1933年以柯尔莫哥洛夫的“以测度论为基础的概率公理化体系”); 到1930年代末期,以 Student(William Sealy Gosset)、费歇尔(Sir Ronald Aylmer Fisher)、爱根·皮尔逊(Egon Sharpe Pearson)和奈曼(Jerzy Neyman)为主将,才使得数理统计学成为一个符合现代数学严格标准的学科。 相关链接: 2019-01-05, 量化评价,是对人类智力的侮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55462.html 2016-10-02,量化评价 ≈ 杀头便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6277.html 2015-12-23, 孙小淳老师《 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真实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风电功率预测|3278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Deformation theory of Lie algebra (陈帅)
GrandFT 2018-12-30 21:55
题目: Deformation theory of Lie algebra 主讲:陈帅 时间: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上午9:30-12:00 (讲不完下午接着讲) 地点:天津大学新校区32教学楼302室 内容: Deformation theory is a recent development on algebra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obstructions of an algebra(even for any object) to deformations. In this lecture we will brefly introduce the deformation theory of Lie algebra. If possible, we will introduce the cohomology of Lie algebra.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1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Bull Shit-Lie
smallland 2013-8-26 10:21
当年审Gang of Four之queen,据不认罪。为什么?理直气壮啊,我有boss啊,有本事你先审他嘛。 今天审Bull Shit-Lie也一样,理直气壮啊。为什么?摆到桌面的这点事,算什么啊?!Bull fan们也是这样想:这点事算什么呢? 其中的逻辑就是,日本鬼子到中国,杀了那么多人。揪出一个来,问,你是不是杀过一个中国平民?答,是啊,这点事算什么啊, 战犯?杀头?杀的比我多的,还在等着拿路费回家呢。 如果全国人民听到500万惊掉下巴:贪了 这么多钱啊! 也许Bull就不会那么气定神闲地shit和lie了。
2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Not telling the truth is
zuojun 2012-9-8 08:06
what I learned to do as a teen. You may say I lie, but I think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or example, I really disrespect someone, but I don't have to tell him or anyone else how I feel about him. Do I?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Lie to me 分集总结笔记
testxiaowei 2011-12-5 09:33
S1E01      1 普通人十分钟之内就会撒三次谎。   2 嘴角细微上翘抽动——开心。   3 单侧一肩抽动,身体与语言不一致——撒谎。   4 真正吃惊的表情不会超过1秒。   5 鼻子上抽,五官向中心皱紧,表情轻蔑——撒谎。   6 一手扶眉骨附近,双眼微闭,嘴角抽紧上皱——羞愧。   7 左嘴角上翘,嘴唇紧闭——鄙视。   8 撒谎的人实际上会刻意保持更多的眼神交流,因为他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9 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表现。   10 眉毛倾斜上抬是有所隐瞒的表现。   11 抬下巴,皱嘴唇——窘迫。   12 男人摸鼻子是在隐藏某事,因为男人鼻部有海绵体组织。   13 摇头否定前,有一丝点头承认的迹象——撒谎。   14 手插在裤袋里,顶着大腿——紧张   15 用“那个男人”,“那个女人”代替第三人称,属于疏远性语言,是隐瞒某事的表现。   16 说谎时,很难对事件做出倒叙,因为谎言是按时间顺序编造的。   17 瞳孔放大所代表的可能性——愤怒,紧张,性冲动。   18 假笑是没有笑纹的。   19 手掌平直放在身侧,肢体僵硬,是“停”的手势,代表行为人处于烦躁或愤怒等状态。   20 害怕、恐惧时,人体会出现生理惊跳反应,所有血液从手足集中到腿部准备逃跑,因此手掌会先变凉。      S1E03      1 嘴唇皱起上翘,五官向中心缩紧——厌恶。   2 说话时重复字句,音调提升——撒谎。   3 手臂向后无意识缩回,是听到真相时的反应。   4 注射肉毒杆菌可以使人表情发生变化,僵硬及失去正常应有的纹路。   5 抚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尽力使自己安心,是在撒谎时常有的动作。   6 叙述时对细节的纠正往往是说实话的标志。   7 一个人脸部表情不对称时,这种情感很可能是伪装出来的。   8 越受欢迎的孩子越擅长撒谎。   9 缓慢轻柔的言语代表极度的悲哀与焦虑。   10 杀手面对所杀害的人的照片时,会表现厌恶、鄙视、恐惧,但绝不会惊讶。   12 怒不可遏时,语言与身体动作应是同时发生。   13 想自杀的人,自杀前可能会产生癔症晕厥。   14 抗焦虑药物突然停用产生的戒断症状包括自杀冲动。   15 Venlafaxine(文拉法辛)是一种治疗抑郁及焦虑症的药物,其副作用包括失去时间感、方向知觉、头昏眼花。   16 MPH(Methylphenidate),又名哌甲酯,是一种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的药物,可帮助人集中精力。   17 真实情感和意图往往掩藏在口误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review: 李群机器学习研究综述
热度 1 jiangdm 2011-9-24 21:56
《李群机器学习研究综述》,李凡长 何书萍 钱旭培 计算机学报,2010 摘 要   文中简述了李群机器学习的相关研究内容,包括李群机器学习的概念、公理假设、代数学习模型、几何学习模型、Dynkin图的几何学习算法、量子群、辛群分类器的设计、轨道生成学习算法等. 关键词:  李群机器学习;公理假设;李群;分类器 李群机器学习(Lie Group Machine Learning, LML) 李群机器学 vs 流形学习 个人点评: 文章作为综述,弱了。文章层次和分类不清楚,首先摘要没写好。 李群机器学习研究综述.pdf
个人分类: AI & ML|4993 次阅读|1 个评论
LIE TO ME十问
songshuhui 2011-7-8 12:26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6-26 09:43 作者:陈晓婉、詹晓燕、李腾飞、孙晨、姜振宇 LIE TO ME停播了。 不知道为这篇文章起个什么标题好,因为它是一部神奇的电视剧,神奇之处既在于剧中的人物,也在于它激发了广大中国粉丝对“微表情”这个新奇词汇的狂热。这部神奇的电视剧停播,是需要怀念,还是需要评论,是需要惋惜,还是需要回顾?什么都不需要,所以只好用这样一个事实的标题来命名此篇。 我们在LIE TO ME停播之际,讨论了下面的十个问题,希望和LIE TO ME粉丝们交流。 1、LIE TO ME中的Lightman是个神奇人物,他能够通过读脸上表情知道一切,理论上有这个可行吗?这个可能吗? 知道一切肯定是电视剧塑造出来的能力。通过对人进行应激微反应分析能够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是找到比较靠谱的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据,继续挖掘有效的信息。所以,微表情准确读心、判谎,只是电视剧对人物能力的夸张表现。 现实生活中,测谎结论在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被认可为物证证据。测谎仪(仪器类)最常见的应用是在侦查过程中,用于排除嫌疑人或者找到侦查方向。连这种有机器、有数据的“客观结论”都不能被认可为真实,更何况是被更多人质疑的主观分析方法呢?实际上,我们目前所参与的真实案件,也仅仅是在分析嫌疑人心理和有价值的侦查线索,并不能用于确定什么结论。所以剧中的什么都能知道,也仅仅是Dr. Lightman个人的形象问题,他的结论也从未被直接用于裁定真相。 总之,所有的“测谎”,法理上都不能用于确定结论,一定要有物证的配合才能进行事实裁定。 2、电视剧中判谎的一些线索,比较眼睛、嘴巴的动作,为什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准呢? 剧中讲的是每一个个案,包括了背景案情、人物关系、影响因素等具体的情境,以及最重要的被测试人。谁在接受提问和测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整个案子里边处于什么位置和立场。然后,Lightman问了什么样的问题,他作了什么样的回应,Lightman怎么判断的。 如果要总结判谎的标准,那就请把上述信息全部总结下来,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完全一致的情境,才可以套用。情境一致的概率非常非常的低。现在粉丝们总结最多的是,一旦人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就代表他说谎了。不同的事,不同的人,这种颠倒逻辑的总结,肯定会不准确。 3、Lightman在LIE TO ME中构建的形象是瞬间读脸,就是你不吭声,他也可以知道真相。这种瞬间读脸大概是25分之一秒。这个经过训练可能吗?还是有夸张的成分? 25分之一秒是误传,虽然在学者Paul Ekman(美国micro-expression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是LIE TO ME中核心剧情的基础)在其著作中提到过这个数字(三联书店2008年第一版,中文版邓伯宸译。第105页提到过,“微表情一闪而过的时间,不到四分之一秒”,但同页中又接着写道“但如果是一个微表情,就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秒的时间,……”)。这个数字肯定存在误差。我们中国大陆地区视频回放,用的PAL制式,25帧/秒;美国是NTSC制式,30帧/秒。回放可知,多数面部微反应,通常持续3帧到4帧。换句话讲,如果按照25帧每秒的话,算下来也就是6分之一秒到5分之一秒。不知道25分之一的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其次,Lightman的瞬间读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即问对问题,我们研究的术语叫做“有效刺激源”。要想被测试人在接收到刺激信息后会出现明显反应,就是要使刺激源出乎意料之外,或者刺激力度非常强,突破了其心理防备。专业的训练一定要包括3个部分: 学会问问题,学会捕捉反应,学会根据内在逻辑过滤、分析微反应所代表的心理状态。 4、只通过学习这部电视剧的话,普通人能够掌握这种本领吗? 不能。只看电视剧只能大概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门心理测试技术。不过,电视剧确实起到了了不起的普及作用。 5、剧中不同人种的表情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普遍比较明显。在中国,因为人种的不同,解读上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Paul Ekman最伟大的研究成就,就是亲身去新几内亚研究没有开化的原始人聚集部落,验证了人类通用的主要六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共通的,这也是他毕生科研的高峰。他在达尔文的研究基础上,验证了惊、厌、怒、恐、悲、喜六种基础情绪的表达具备跨人种、跨社会的共通性。 我们亚洲人种在情绪比较饱满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表情形态与其他人种一样,只不过肌肉运动的幅度,可能略有不同,因为毕竟平常习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亚洲人试图努力做出跟白种人一样的面部肌肉运动幅度,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因为人类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生理功能没有差别。但因为社会文化、习惯的不同,亚洲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确实趋于内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去比较中性或者是没有恶意地去赞扬一个美国人的时候,他不会出现羞涩的样子,他会很坦然的接受,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规则,也许你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承认我,也许你只是客气一下,无论如何对方都会很坦然的“thank you”、“谢谢你”就好了。但是同样的这种刺激源,用在东方人身上,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而且尤其越在公共场合,这样的刺激源马上会引起东方人的退缩、收敛的反应,源自羞涩或谦虚,然后表达“哪里哪里”,或者“您谬赞了”,或者“您太客气了”。 所以,同样的刺激源,在不同的文化社会里,确实会引发不同的反应,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反应呢,是同一个反应,确实也会代表不同的问题,西方人的扬眉毛,就是他们比较普遍的一种习惯,他的原始表意也确实是自信、坦然,但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大家都具备这样的习惯,所以它的表意已经被削弱了很多,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习惯基线。但是在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这种内敛的文化区域里,高高的扬起眉毛说话,代表的是一种偏高傲的自信,表意已经不仅仅是坦然了,而是偏强势的自我定位。所以同样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人种和文化里边,表意确实会有所不同。 6、在Ekman的研究中,通过不同纯情绪表情的叠加来拼合现实中的人复杂的情绪表情。这种照片的叠加,对肌肉的运动研究会不会有影响?现实中的复杂表情属于这种简单的纯粹肌肉运动叠加的情况多吗? Ekman的FACS系统是典型的美式研究风格,就是掰开揉碎,拆解完毕后再进行组合,这样的研究方式只适用于做基础理论研究,用于现实中的测试,肯定是不对的。比如说笑容,颧大肌拉开的时候肯定会对其他肌肉有影响,提口角肌,提上唇肌肯定会随之参与运动,改变形态,但笑容的主导肌肉中(主动运动)只有眼轮匝肌和颧大肌,如果是大笑,还包括下颚的运动。所以,真实的表情并不是每一组肌肉纯粹运动的叠加。直接调动肌肉来拍照片这样的实验方法,只适合做基础研究可以,停留在分析一种饱满的表情结构形态是可以的。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做实际测试,因为实际测试中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变化。如果死板地切成一块块的,第一很容易观察不到,第二太关注局部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且,Ekman对面部肌肉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错误,比如他会将眉头上扬等部分主动肌肉,归结为非随意肌。实际上,面部参与表情中的肌肉,绝大多数是骨骼肌,都可以随意运动,只有眼睑中的少量米勒氏肌属于平滑肌,平滑肌是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属于非随意肌。至于将表情分为无意识表情和有意识表情这两大分类,则是更加表面化的分类,让很多读者想不明白“表情到底是否能够控制”这个本质问题。其实,他所指出的绝大多数“无意识表情”,也是可以进行思维型控制而故意做出的表情,不是生理机制决定的,只是常规情况或有效刺激后的本能或习惯反应。 7、LIE TO ME 有没有不靠谱的地方? LIE TO ME这部剧的核心编剧内容,是基于Ekman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这毋庸置疑。Ekman可能本身憋了一口气,因此在剧中常见用一些平庸的人来攻击Lightman的“功夫”是伪科学,通过这些弱智的攻击把Lightman塑造成神。 从科研人员角度来看,剧中还是有非常多的破绽。比如说第一季的第一集,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一集,很震撼,但是也有很低级的错误。 第一,开篇时,如果在中国,审问投放炸弹的嫌疑人时,嫌疑人根本不会出现翘起上唇的表情,或者单肩抖动,最多只是眼球的转动。 第二,当Lightman尝试真实炸弹存放的地点信息做刺激后,剧中认为嫌疑人的那个表情是SCORN(轻蔑),原因是有上唇提升。但这个判断太局部了,只依据犯人上唇提起,加鼻唇沟的产生,就得出了轻蔑的判断;却没有同时注意到眉毛是皱紧的,眼睑上缘和眉毛之间的距离非常短,上半张脸加下半张脸的表情形态是一个X形,这实际上是典型的愤怒。 从情绪表意的理论上讲,刺激源信息为“炸弹放在A地”,被测表现出轻蔑(SCORN),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结论是A地就是真实地点。比如,如果我说“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发明的”,每一个受过常规教育的中国人都会很轻蔑,因为轻蔑情绪的表意是“否定”。按照【轻蔑=否定】这个逻辑,剧中的判断就不通了(相信很多人看到后也不理解,为什么SCORN就是猜对了呢?)。 正确的判断逻辑应该是,刺激源信息为“炸弹放在A地”,被测表现出愤怒,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A地就是真实地点。因为愤怒源自于威胁,会引发攻击欲望。刺激源猜的A点信息,威胁到了他投放炸弹这件事(可能失败,他会被认定为有罪),因而产生愤怒,这才是正确的判断逻辑。 第一集中还有一个精彩的桥段,就是Lightman测试那个涉嫌谋杀老师的小孩的时候,先问跑步的最好成绩,让被测回忆,观察反应(眼球的移动);再问最近一次跑步大腿的感觉,让被测回忆,观察反应(眼球的移动),这两个问题都是无压力问题,可以用于确定被测的习惯基线(回忆时眼球向其左侧转动);再问被警察抓到时奔跑的感觉时,被测没有回忆,直接盯着Lightman给出答案,就可以判断是明显说谎。因此,这个过程非常精彩,有确立基线的方法,有提问的组合方式,有根据违背基线的异动来判断说谎的正确逻辑,非常好。但即使是这样,剧中还是有致命的漏洞:正常人回忆时眼球不会转到侧向的极端,正常人普遍是转到四分之一眼睛的水平宽度。当然,这种极端的转动,也可能是镜头语言的需要,但确实不是实际测试的常规表现。 因此,LIE TO ME仅仅是一部有技术含量的电视剧,可以普及知识,但决不能用来做科研参考,甚至是生搬硬套。 8、LIE TO ME前面的信息量很大,后面很水,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Ekman的科研打底出了问题,不够后面剧集用? 根据他的著作和论文来判断(很多人知道并读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情绪的解析》,一本《说谎》),Ekman的研究成果基本在第一季中已经表现完了,从第二季开始就很勉强了,确实可能是不够后面用的了。 如前所述,Ekman的研究生涯中,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做了基础理论的研究,最大的成就是六种情绪和表情的共通性。但就使用微表情来进行判谎这个研究方向而言,他的实验量不是同期学者中最大的,学术规范不是最严谨的。 在中国大陆,他的最有名的一本书是《说谎》(Telling Lies)。仔细读过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这本书的内容,比前期的成名著作《情绪的解析》要散乱,更偏概念化,不够实在。而同时期,英国学者Aldert Vrij(阿德顿·维吉)的一本书叫《说谎心理学》,把近30年跟说谎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实验结论都会总在这本书里面。印象中(没有仔细统计过),Ekman研究的东西大概能够占到书中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所以他对判断说谎这个方向的研究实际上比较有限。不论是其团队宣称的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限制,还是其他的原因,我们在其著作中只看到了有限的几项实验,鲜有实际测试的数据和结果记载。 9、剧中不止一次表现了测谎仪机器来测人有很大的漏洞,但是现在Ekman的团队研究方向,也已经由人测人变到由计算机分析表情,这是不是又陷入到了一个悖论? 一定要有设备数据,否则就是伪科学,这是当前的主流科研观点。现在凡是在美国读心理学的人,都坚信没有论文的观点就是假的或者错的。这的确是“科学”的本质要求,凭空想象和胡扯的都不会被发表,一定要有数据,这个数据还不能是人工数据,最好是有大型仪器设备直接产生出来的数据,这样的论文才会被人信服。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可验证、可重复的认知总结。在美国的科研生态圈儿里,不这么干就没有生存的机会。所以美国整个社会的科研氛围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则,Ekman和他的团队只能走设备路线。据我们与美国宝洁公司总部的行为心理学科研团队进行交流的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没有(英文)论文的研究,都不能算是研究。 但是另一方面,确实要客观的看到,人工分析和机器分析各有所长,互相不能替代。 软件分析确实准确。比如说,软件可以设定基线参数,在设定的参数区间范围内的变化都属于基线反应,如果眉毛的眉头到眉梢的连线角度超过了这个区间范围就一定会被仪器精准得抓到,并且能够判断出角度差别的大小来判断眉毛形态变化的大小,从而推导出情绪的饱满程度。没有问题,非常棒! 但是,软件分析会有自己不适用的情境,尤其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第一,要保证被测不能大幅运动,剧烈的摇头、点头、晃动的同时出现的微表情,很难被准确的分析到,因为干扰因素太多了。如果摄像机捕捉到的人脸有异常变化,假如角度扭转了之后,就会给软件分析造成非常大的困难。至少要在做基线参数设定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可能的情况都输进去,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怎样保证人不动,素材源的清晰干净,是一个问题。第二,一旦有了严格的要求,被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抑制,不管兴奋的还是消极的,所以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最自然的东西。人工分析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双方可以很随性的交流。人工分析中,不太过分的大幅运动时出现的种种变化形态,是不会逃脱人的眼睛的。摄像机拍到所有随性的变化,后期回放的时候,人可以分析,软件很难。 然而,人工分析,最关键的因素是实施测试和分析的那个人。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概念上可以保证分析质量的人,理论上还是一个具有主观意识的人,还可能受到疾病、情绪、知识面、感情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人,这样的分析主体,确实不符合“科学”的要求。因此,仅仅从这个角度讲,微反应分析的结论,也不能用于决定其他人的命运,最多就是查找心理痕迹,挖掘有价值的线索,帮助获取物证。 因此可以总结为:搞科研,人工的数据不行,因为不符合科研的规范;实际测试,机器不行,因为它不具备适应能力和灵活交流的能力。在真正的测试过程中,至少要包括: 1、情境确认;2、被测背景信息分析;3、测试方案设计(根据1和2设计刺激源);4、实施测试(包括按照既定方案和根据交流灵活互动);5、捕捉微反应;6、过滤和分析微反应的心理映射;7、结合情境、被测试人、刺激源与微反应四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判断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只能参与5和6。 10、《LIE TO ME》的被砍,是因为失去了粉丝,还是因为编剧太难?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编剧的难度确实很大,编出来的东西逐渐失去了最吸引人的技术含量和知识,粉丝当然也就会少了。一部没有新鲜知识的普通造神剧,确实不太会吸引人。前车之鉴很多啊,《越狱》(Prison Break)第一季的惊艳,到第四季的沉沦;《超能英雄》(Heroes)第一季的神奇和诱人,到后来的拖沓矜持,都体现了同一个问题:编不下去了。你可以假设一下,后面还能怎样来继续塑造lightman的神奇之处呢?他这个人的角色本身就处在一个平台期了,不会再有努力地提高或者明显地降低,要想继续保证这部剧的话,只能案情很精彩。可是编案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难度更大。同期有部美剧叫《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至今已经接近完成了六季,仍然非常精彩。BAU的人,就是行为分析小组的人,用的技术每集都一样,但是每集剧情不一样,所以每集都很好看。这些剧情每一集都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所以不缺素材,用丰富的案子来表现科学的心理侧写过程,每一集都会有不同的亮点。这就是《LIE TO ME》巨大的缺陷,因为Ekman使用微表情进行实际测试的量非常小,实验量也不多,必然会遭遇到编剧无力的尴尬。 所以,停了也很好,至少粉丝的心里都会记住一位神一样的人物,Dr. Lightman。LIE TO ME,再见了。
个人分类: 心理|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How can we “fight truth”!
baijiab 2010-9-5 21:54
How can we fight truth! Great leader warned: 1957 People tell lies, I launched the anti-rightist struggl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ople can not tell lies, say the truth, with the true culture. Now how can we fight truth!
个人分类: 哲学观点|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