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里程碑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里程碑

相关日志

[转载]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热度 1 fqng1008 2020-7-28 18:12
资料来源:陶国枢 .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1):2-4 循证医学 (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EBM ) 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它的崛起必将推动着 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新型的循证医学模式转变,并引发一场极为深刻而激烈的医学革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 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及循证医学的推动者 Sackett于1996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专论,对循证医学定义为“通过系统研究,自觉、明确、明智地运用目前最佳证据,结合各个临床专家可利用的最佳外部临床证据,来决策各个患者的保健措施”。该定义包含了三层意思:(1)强调医疗决策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发掘、研究和实用最佳的 “证据”(新知识、 新技术、新的科研成果),即“求证”和“循证”。这是循证医学的核心。(2)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不断总结经验并密切结合临床病例具体情况,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这是循证医学的重要保证。(3)从病人的最高利益(重视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最好、疗效最高、副作用最小、价格最低)出发,尊重病人的自身价值和愿望 (知情权 、选择权和隐私权),与患者及其家属密切协商,明智地选择最佳的诊治及保健方案,这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原则,也是循证医学的最终目标。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背景和过程 循证医学的观念源于 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学识的流行病学专家和临床医师发现,以往由经验医学模式进行的一些临床研究设计很不严谨,如病例较少 (几十例或几百例)、观察时间较短(1-3个月)、评价指标单一(如降压药只观察血压、降糖药只观察血糖)。因此,所得结论往往有一定偏倚。若以此为依据,可能会导致临床诊治的严重失误。如长期应用大剂量双氢克尿塞降血压治疗,近期降压效果较好,但远期预后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于是,一些流行病学专家和临床医师合作,对临床研究重新设计修正,取得了一批科学性很强的研究成果,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观念,为临床上提供了一些可以遵循的科学证据。至此,循证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己逐步完成。1992年JAMA发表了循证医学工作组对循证医学的全面阐述。1995年美国医学会和英国医学杂志联合创办《循证医学》杂志,标志着循证医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0 为临床医学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三、循证医学的核心和内涵 1、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求证”和“循证”:求证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必须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去设计,即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随机、双盲、对照观察,观察终点应以总病死率、致残率、生活质量、价格效益比进行综合评价;另一种是汇总分析(Meta-asalysis,亦称荟萃分析),是将若干个单中心或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汇总分析时,入选的资料必须有严格同类、同质的统一标准。在寻求到科学的最佳“证据”之后,就应积极推广实践“证据”,遵循“证据”,以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2、循证医学内涵不断丰富扩展:目前循证医学的组织机构有如下几个部分组成:(1)循证医学协作网,亦称Cachrace协作网,目前Cachrace协作网已包括50多个专业协作组,几乎覆盖了整个临床医学领域,主要进行一些常见病的追踪研究和系统评价。如脑卒中协作组,已有上百个协作者,分布在20余个国家,已发表了50余篇有关脑卒中防治的系统评价,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中国Cachrace中心于1999年3月正式成立,中心位于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Cachrace中心旨在促进与加强中国循证医疗卫生工作,通过制作、保存、传播与应用高质量系统综述,邦助人们进行循证决策,从而有效地促进临床实践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应用。(2)循证医学图书馆,该馆是以光盘和软盘形式发表的一种电子出版物,每年4期。主要内容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和临床医学各系统疾病防治措施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或汇总分析(Meta-asalysis),由英国牛津Update Software公司出版。 四、循证医学对临床及卫生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其评价 1、循证医学的新模式引导着临床医师由单纯经验医学思维向遵循科学证据的思维转变,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是诊疗思维上的一个飞跃,大大促进了临床医生素质和诊疗及研究水平的提高。近十多年来,在循证医学模式的导引下,总结研究出了一批有价值的治疗方案和疾病的防治指南,如高血压防治指南、脑卒中防治指南等。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 2、循证医学完全从病人根本利益着想。以该模式观察药品疗效或某项治疗措施效果时,强调对远期预后如病死率、致残率及重大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猝死等)的影响,以及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而不是只凭近期单一指标,如血压、心律的变化,这是疾病治疗学由单纯控制症状,向着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更高目标转变。充分体现了科学规范治疗的概念,科学规范治疗不但有效,而且减少费用。 3、以循证医学模式为指导,所获研究证据科学性最强,可信度最高。国内外学者将临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分为ABCD四级:A级:严格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随机对照、观察终点明确过硬及正确的统计学分析)操作所获的科研结果。B级:随机对照研究,但终点不明确,不过硬。C级:同期对照,但不随机或未进行亚群分析。D级: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或与另一研究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无随机对照);专家意见或个人经验。可见循证医学与传统经验医学的可信度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可信度最高,后者最低。设想,若将一些常见病、地方病、流行病均以循证医学为依据进行诊治,临床医学将有飞跃提高。 4、循证医学为药品验证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规范,将一些毒副作用较大、又不能改善病人预后、价格昂贵的药品淘汰出去,净化了药品市场。 5、为提高医学期刊的论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目前国内医学期刊所登载的论文中,完全符合循证医学模式要求的论文很少。著名的循证医学专家Sackett指出,当阅读一篇有关疾病治疗的论文时,若文章没有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就不必浪费时间去读它,以免产生误导。 6、循证医学可以为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法规,合理分配使用卫生资源,提供最佳科学证据。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均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制定医疗保险法规、疾病治疗指南,使广大患者享受到疗效最高、价格低廉的最佳卫生服务。 7、循证医学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1)循证医学要求大样本、长时间追踪观察,这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限制了很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即使开展起来,最终结果也需要等待几年之后,临床治疗总不能等待试验结束之后才开始。(2)尽管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科学,但也仅是相对而言。一切试验研究只能在一定范畴、一定人群中进行,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对药物治疗反应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些试验结果不可能不加限定地无限推广应用。(3)汇总分析,需要汇总多篇随机对照试验论文,而各家观察研究的人群、年龄、病情、心理、社会、经济状况、观察终点、观察手段等均有一定差异,这就必然会给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偏倚。因此,对循证医学所提供的证据,必须做出批判性地评估,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生搬硬套,只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出切合实际的治疗决策,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8、循证医学并不排斥经验医学,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更好地应用现代最新成果,做出最佳治疗的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治疗前提必须是准确地认识患者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训练和素质教育,自觉地积累经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没有找准临床问题,甚至诊断都搞错了,此时,任何最佳证据也等于零。 循证医学向人们提供了一套崭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它以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科学系统的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最佳的诊治保健方案;也为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和民众。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639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killer-dong:《人体之构造》——西方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fqng1008 2019-11-22 15:57
公元 1543年,是中国明朝的嘉靖年间,正是大奸臣严嵩权倾朝野、祸国殃民之际。而远在西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却早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天才达•芬奇以外,杰出医学家安德里亚·维萨利(Andreas Vesalius)出版的精美无比的人体解剖学巨著——《人体之构造》(De Humani Cor poris Fabrica,简称为Fabrica)轰动了整个欧洲大陆,同时也彻底动摇了1300多年来盖伦在医学界的统治地位。 杰出医学家、天才的解剖学家安德里亚 ·维萨利(1514-1564)于1514年岁末出生在布鲁塞尔一个著名的医生世家。他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父母亲的影响,酷爱读书,曾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不少时光。大约十三四岁时,维萨利进入卢旺天主教大学(Louvain Catholic University)系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各种文理科知识。这时期,他已经萌发了对解剖学的兴趣,而且解剖过各种不同的小动物。大约19岁时,维萨利前往巴黎大学,正式接受医科教育。 初到巴黎时,维萨利也像同时代人一样,对盖伦怀着深深的崇敬。但不久就发现那里大名鼎鼎的解剖学教授 Jacobus Sylvius也只肯坐在高高的教授席上,照本宣讲盖伦的解剖学结论,最多也不过拿着动物的解剖标本来讲解人体结构,而让一位理发师出身的艺匠担任示教,并不注重实际的解剖。后来维萨利终于自告奋勇担任解剖学示教。他凭借丰富的解剖知识、娴熟的解剖技巧,立即赢得了教授的器重。在接触到真正的人体之后,维萨利很快发现盖伦对人体结构的许多描述与自己的观察相去甚远。每当这种场合,Sylvius教授便解释说,盖伦的论述是不会错的,一定是人类自身的结构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况更加促使维萨利对人体解剖的深入探索。为了有更多的机会从事人体解剖,他曾多次带着同学秘密潜往墓地或巴黎城墙脚下的刑场,不顾恶犬和腐臭,设法“获得”死于极刑的犯人尸体,仔细地解剖、观察、比较人体结构。1536年,22岁的维萨利为了躲避战火,离开巴黎回到卢旺大学,在那里开展了二十年来第一次公开的人体解剖学演示。第二年,维萨利前往意大利,如愿以偿进入了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帕杜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ua),继续研习解剖学。 当时的帕杜瓦大学主要是在威尼斯元老院的政治庇护之下办学,受到教会的影响较少,所以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之一。维萨利一踏进帕杜瓦校门,便如鱼得水;他的解剖学天赋在这里得到了高度自由的发挥。仅仅一年,就以最高荣誉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第二天,年仅 23岁的维萨利便接受了威尼斯元老院的热情聘任,在帕杜瓦大学荣任外科学与解剖学教授。 年轻的维萨利教授在帕杜瓦开创了人体解剖学崭新的教学方法。他不再像以往的教授那样居高临下、照本宣讲,而学生和观众也只能从环形的阶梯课堂的座位上,远远地观看示教。维萨利喜欢手持解剖刀,站在解剖台前,通过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直接示教,来讲授解剖学。他的解剖台旁也总是放置一具完整的人体骨骼,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身体各部之间的关系。医学生、医生以及其他学者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大感兴趣,他们纷纷慕名而来,自由地围在维萨利教授和解剖台四周,从最近的距离直接观察人体各层次的解剖结构,这种情景后来被生动地刻画在《人体之构造》这部名著卷首的一幅精致的木刻插图中。 在维萨利之前的一千多年里, “解剖学”教科书几乎从来不用插图,而依靠文字的叙述来讲解人体各部的构造。即使偶尔使用插图,也是十分简单、粗糙,而且大多失真。维萨利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记忆人体结构,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特地请一位优秀的画家——威尼斯绘画大师缇希恩(Titian)的高徒科卡尔(Jan Stefan von Kalkar),将关键的解剖结构用工笔绘制成准确的线条图,辅以详尽的注解,然后以木刻印制出来。这些画稿不仅大受学生的欢迎,并且被广为传播、复制。后来维萨利干脆将六幅大型画稿以木刻版画的方式集中为一册,于1538年在巴塞尔正式制版发行。后人称之为《人体解剖图表》,并很快有同名的盗版出现在欧洲的几个大城市。采用真实而准确的图集辅助教学,这无疑是维萨利在医学解剖学上的一大创举。 维萨利所完成的解剖越多、知识越丰富,也对盖伦的人体解剖学中的大量谬误看得越来越明显。比如盖伦认为人类的股骨和动物股骨相同,是弯曲的,而维萨利看到所有的人体股骨都是挺直的,并无弯曲。盖伦断言人的左右心之间存在着孔隙,以便 “灵气”通行,而维萨利反复检查,甚至使用探针,也无法找到成人心脏的房室间隔存在着孔隙。盖伦指出,人的胸骨由七块组成,但维萨利发现,这只适用于猿猴,而人类的胸骨并非如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盖伦曾反复断言人类的脑底部存在着一个神奇的血管网(rete mirabile),它可以把灵气和体内的“内热”混合转化为“精魂之气”,后者经过管状的神经输送到全身,主导肌肉运动和体表的感觉。但维萨利发现,所谓的“脑底血管网”只见于牛羊鹿等有蹄类的动物,在人类的脑底部并不存在。类似这样的谬误竟然有二百多处!他逐渐意识到,盖伦的许多人体解剖学结论其实是根据动物解剖的发现推断的,并非来自对人体的直接观察。维萨利最初作为盖伦的崇拜者,终于对盖伦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越来越怀疑,他也越来越多地在公众场合大胆地揭示盖伦的严重谬误。他决心要出版一部全新的人体解剖学,一部根据自己直接观察的结果所写成的人体解剖学专著,纠正盖伦所留下的谬误。 此后的三四年之中,维萨利又继续从事人体解剖,完成了对人体各个系统、不同脏器的解剖、研究、描述和绘图。他与科卡尔和其他几位画家密切合作,完成了大部分人体解剖的画稿。这期间,维萨利除了完成另外两篇医学专著,包括参与新版《盖伦文集》的编纂,仍以主要精力筹备人体解剖学的巨著。终于在 1543年在威尼斯完成了所有画稿的木版雕刻。然后将全部雕版仔细包装,再亲自督运到巴塞尔,在好友Oporinus的印刷所里印制、装订成书,分为七部。这部六百多页的巨著,高约16英寸、宽约11英寸,就是轰动西方世界的《人体之构造》,被后人誉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为灿烂的科学、艺术结晶之一,医学史上最为壮观的里程碑之一。这一年,维萨利刚满28岁。 《人体之构造》一书在许多方面都独树一帜,超越了前人。首先,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人体解剖学巨著。它的全部内容不是依靠想象、推测、思辨的结论,而是直接建立在对人体的完整、系统的解剖、观察、分析、记录的科学基础之上,是经得起客观事实检验的学术成就。它以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解剖学发现,纠正了盖伦所留传的多处谬误,彻底动摇了盖伦雄踞西方医学界一千三百多年的霸主地位。其次它的内容囊括了当时所有已知的人体结构,包括体表特征、肌肉与肌腱、骨骼与关节及其正常变异、心脏与脉管系统,各种内脏、脑髓以及脊神经、颅神经等。它堪称一部对医学生、临床医生甚至艺术家都具有重大参考、指导价值的珍贵书籍。尤其是本书所用的大量人体解剖图,完全根据实体解剖标本,经由造诣极高的画家所绘制,无论是形状、位置,三维透视和相互比例关系,都达到了高度的准确性。医学界有史以来,对于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第一次有了客观、准确的定位依据。这部著作还第一次在书末使用了索引,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木刻制版、活字排版、印刷装帧过程中,又极为谨慎,采用了当时最佳的技艺,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作画稿和整体书本的质量,代表了文艺复兴后期图书制版的最高水平。 维萨利的《人体之构造》在欧洲刚一问世,立即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在医学界引起了前所未有过的轰动,热情的赞美和尖刻的谴责都接踵而来。 面对恶意的辱骂之声,年轻气盛的维萨利不仅感到意外,而且感到痛心疾首。他不能理解,自己经过多年的呕心沥血奉献给世人的鼎力之作,居然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他无法接受这种诽谤和人身攻击,决定以更为果断的方式结束这一切。终于在 1543年岁末,他将自己的所有解剖学手稿、他的大部分研究资料和准备修订再版使用的内容集中起来,付之一炬。随着自己的心血化为灰烬,人类解剖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文艺复兴后期最灿烂的一颗明星熄灭了。他发誓从此不再涉足解剖学,只希望成为一名兢兢业业、受人尊敬的医师。年仅29岁的维萨利不久便成了家,离开了帕杜瓦,应邀前往马德里,成为查理五世皇帝的一名御医。查理五世皇帝1555年宣布逊位之后,维萨利又获准成为菲利普二世的御医。 就在这一年( 1555年)8月,维萨利出版了《人体之构造》的第二版。这个扩大的版本,图页虽然没有第一版细腻流畅,但在文字上比第一版有了许多改进。维萨利删去了若干重复的内容,纠正了第一版的某些缺陷或差错。更为重要的是,他增加了不少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比如:切断喉返神经会导致喉部的麻痹,打开胸膜腔则引起肺脏的塌陷。他还记述了如何借助于气管插管维持人工呼吸、摘除脾脏不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在制版技术方面,这一版也使用了更优美的字型和更细腻的纸质,代表了文艺复兴后期印装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堪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品。 四百多年以来,维萨利的《人体之构造》始终受到西方医学界的高度珍视,成为每一位医师最自豪的藏书、每一家医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1564年4月,维萨利从威尼斯启锚,经过塞浦路斯,前往遥远的巴勒斯坦圣城耶路撒冷。同年10月,就在他结束朝圣,途经希腊西岸的赞提岛(Zante)返回威尼斯的时候,不幸遇上了大风暴,维萨利乘坐的航船被海浪击毁。他虽然被人救到了赞提岛上,却最终被死神夺去了生命,年仅50岁。 安德里亚 ·维萨利所开拓的人体解剖学,为西方医学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医学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学说为主导的旧时代,真正摆脱了中世纪黑暗势力的枷锁,摆脱了盖伦对西方医学长达1300多年的垄断,不可逆转地迈进了科学探索的新时代,迈进了医学发展的新大陆。 安德里亚 ·维萨利充满传奇的一生,是不断奋斗、探求真理的一生,是卓越超群却又备受嫉妒的一生,是无比辉煌而又屡遭不幸的一生。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维萨利,不仅仅是缅怀《人体之构造》首页上的一副画像,更重要的是纪念他奉献给人类医学史的一部非凡的科学典籍,重温将医学从千年昏睡中彻底惊醒的春雷,感激他将西方医学不可逆转地推进了科学的新时代,瞻仰一尊西方医学史上空前绝后的里程碑。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徐鑫: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8种药
fqng1008 2017-6-8 11:46
今天说说历史上最重要的药 。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早在 1977 年就弄了一个表,上面罗列了最安全,最有效,满足人类最重要的健康需求,而且性价比最高的 212 个药品。此后,这个表每两年更新一次。今年晚些时候,这个表的第 20 版将出炉,包含的药品预计在 334 到 580 之间。 问题来了,如果要选出几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药,会是哪些呢? 衡量药的重要性,挽救人生命数量应该是最主要的考虑,但是生命质量也很重要。 第八名,何意绕指柔,化为百炼钢:伟哥( Sildenafil ,商品名 Viagra ) 这个在 1996 年得到专利保护的药,最初用来治疗心血管病。 伟哥能抑制一个酶,这个酶间接调节血流,所以伟哥可以调节血压。当伟哥用于调节肺动脉血流时,可以治疗肺动脉高压。 后来的研究发现,伟哥对阴茎血流的调节能力更强。 1998 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就批准伟哥用于勃起功能障碍。 伟哥不在 WHO 重要药品列表里。它无关生死,只涉风月。 第七名,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安定( Diazepam ,商品名 Valium ) 安定诞生于 1963 年,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用来治疗焦虑,失眠,抽风,戒酒综合症等。 安定也无关生死,但没有它,常常让人生不如死。 第六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阿司匹林( acetylsalicylic acid ,商品名 Aspirin ) 阿司匹林是最古老的药之一。在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时代,也就是大约公元前四世纪,柳树皮就因为止痛,退烧为人们所熟知。柳树皮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是植物在应对环境中的病菌时分泌的一种激素。阿司匹林实际上就是乙酰水杨酸,也就是水杨酸上加了乙酰基团。在体内,阿司匹林会被迅速降解成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第一次合成于 1853 年。 阿司匹林润物无声,恰如春雨。 水能克火,阿司匹林治疗和火相关的疾病:发烧,炎症。 水善通流,阿司匹林治疗堵塞相关疾病:疼痛(通则不痛),血栓,中风,心衰。 阿司匹林还能降低癌症,尤其是结肠癌风险。 阿司匹林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药物,而且不断展示新功能。 2012 年, Dr. Hardie 等发现了一个新的水杨酸的靶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 )。 AMPK 是一个来头很大的蛋白,可以说它是细胞内负责新陈代谢调控的总开关。这样,阿司匹林可能和代谢联系起来了。 你不知道阿司匹林有多少可能。 第五名,世上安得双修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吗啡( Morphine ) 最初分离于 1803 到 1805 年之间的吗啡,一定是双子座 +AB 血型。 一方面,它给予人们疼痛如此多的安慰,另一方面,它又让人们如此依赖。 可能让吗啡既能减少疼痛,又不产生依赖吗?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双修法吗? 第四名,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天花疫苗( smallpox vaccine ) 天花毫无争议是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传染病。 18 世纪,天花每年要夺去 40 万欧洲人的生命。 20 世纪,天花造成了 3-5 亿人的死亡。 甚至近代 1967 年,还有 1500 万人感染天花,而死亡人数达到 200 万。 但是, no zuo no die 。 天花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被人类消灭的 2 种疾病之一,另一种是牛瘟。 1980 年, WHO 宣布天花已经从这个星球消失。 这得益于天花疫苗。 天花疫苗诞生于 1796 年,是人类的第一个疫苗。事实上疫苗( vaccine )这个词,最初专指天花疫苗。尽管如此,当时的疫苗无法有效贮藏和运输。直到 1940 和 1950 年代,天花疫苗的贮藏和运输问题解决之后,才得以广泛推广,最终在 1980 年消灭了天花。 一个问题是,天花会死灰复燃吗? 没有人知道。 第三名,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口服避孕药丸( Combined oralcontraceptive pill ) 这是上榜药品中,唯一用来 「 杀 」 人的。 「 杀 」 了多少人?从 1960 年开始在美国开始使用以来,目前全世界有超过 1 亿的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丸。 口服避孕药丸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混合物。 孕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从而防止排卵,因而起到避孕的作用。孕激素还能减少宫颈粘液的水含量,增加粘稠度,让精子穿过子宫颈进入子宫和输卵管变得更困难 。 雌激素一开始是用来稳定子宫内膜,减少出血的,但是也能抑制卵泡发育,防止排卵。 杀人刀即是活人剑。 第二名,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 狂 : 胰岛素( Insulin ) 能让人一日不见思之如狂的,唯有需要终身服药的胰岛素。 胰岛素是 1869 年被发现的,但是直到 1921 年才被提取和纯化。 胰岛素可能是获得最多诺贝尔奖的分子了。 1923 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给了胰岛素的提取; 195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给了胰岛素的蛋白测序,这也是第一个被测序的蛋白; 1969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给了胰岛素的晶体结构。 1977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给了胰岛素的放射性免疫测定; 另外, 1934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GeorgeMinot 在 1921 年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而他的医生刚好知道这一年胰岛素被提取的事,就这样, George 才能继续工作直到得奖。所以 1934 年的诺贝尔奖恐怕也有胰岛素的功劳。 而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则是第一个预言了胰岛素的文学家,超越时代几千年! 史记说司马相如 。二战的胜利,不能说没有盘尼西林的功劳。 二战期间,在时代杂志封面上弗莱明的照片旁,有一行字: His penicillinwill save more lives than war can spend 。 我想,斯德哥尔摩还欠弗莱明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为国为民,药之大者,只有盘尼西林当得! 不难发现,人类历史上这些最重要的药,基本上都是近代才诞生的,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 回顾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药,目的在于问询:未来最好的药在哪? 人类面临着抗生素的危机,所以新的抗生素可能是未来我们最需要的药品之一。 艾滋病毒始终是困扰人类的疾病,逆转录病毒抑制剂 AZT 之外会有更好的抗艾药物吗? 慢性病鞭打着老龄化人口。抗肿瘤,抗心脑血管,抗糖尿病药必然是未来的人类需要的。 PD-1 抗体会使更多肿瘤患者受益吗? PCSK9 抑制剂会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吗? 会有作用时间更久的类似胰岛素的药物吗? 还有终极大 boss ,长寿药,会出现吗?不过这个药将是一个怪兽,请让我们祈祷它不要出现。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x0oxOpA5imwllsAtgPsJUg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米尺度的引力分层现象——一个里程碑式的实验带来的启示》
say8818 2017-3-24 17:27
微米尺度的引力分层现象.docx 微米尺度的引力分层现象.pdf 《微米尺度的引力分层现象 ——一个里程碑式的实验带来的启示》 欧阳森 2017年3日17日 “ 中国科大潘建伟、陈宇翱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在超冷原子实验操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搭建了可以同时冷却操控玻色子和费米子的世界领先的实验平台。通过发展新一代的激光冷却、高效率磁输运、光阱陷俘、高分辨成像等核心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地在独创的 “碟片交叉光阱”中首次实现了质量不平衡的玻色-费米双超流体,并在该双超流体中成功地产生和观测到玻色-费米量子涡旋晶格。 ” 化学的共价键理论,超导的 BCS 理论,它们的理论对应实体就是电子对、或者原子之间的电子对。即使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也离不开这样的实体粒子。现在的问题来了,电子之间为什么会吸引在一起?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 密钥归零,粒子可以分为引力粒子、斥力粒子和引力 - 斥力粒子三大类,而电子、中微子属于引力粒子,质子、中子、光子属于引力 - 斥力粒子;宇宙仅存在三大力:引力、斥力、库仑力,粒子磁矩是粒子内部带分数电荷的亚夸克自旋产生的结果,所以粒子磁矩属于库仑力范畴 。 质子、电子、中微子有各自的引力常数值;由于中微子做质量味变振荡,其有 6 个味变振荡质量值,则对应 6 个引力常数值,其阈值以下的质量都可以产生味变振荡 。 电子云效应包括其内禀性和外禀性。外禀性是指电子云之间产生的库仑排斥力现象,如氦 Ⅱ超流体的原子之间、超导体中的电子库伯对之间、气体分子之间,都是库仑排斥力产生的结果;还有磁场力和引力,该引力是遵守牛顿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数的万有引力,由于后两者极弱,总体表现为排斥力。电子云的内禀性是指两个电子之间的轨道重合或者叠加产生的自引力现象,该引力遵守牛顿引力关系式和电子引力常数值(简称为电子引力),该引力大于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力 。如超导体的库伯对中的两个电子之间,分子共价键的电子之间,这是目前理论没有发现的广泛存在的一种引力现象。 而验证它的实验数据,除了超流体、超导体数据之外,还有就是分子的共价键的键能。如 H-H 键能为 436kJ/mol ( 4.52eV ), C-C 键能为 347kJ/mol ( 3.60eV ) ,可见自然界最硬的金刚石的键能也没有氢的大,而是空间结构决定其硬度。如果没有电子引力的话,共价键的键能从哪里来的呢? 超流体,如 在温度小于 2.17K 时变成氦Ⅱ超流体,而大于 2.17K 时,则是液态氦Ⅰ 。依据电子云效应,氦原子之间的库仑排斥力远远大于其它的引力时,也就是摩擦力趋于零,才是超流体物态。而其它的引力只有三个:磁场吸引力(包括电子 - 电子、电子 - 原子核之间的)、万有引力、电子引力,前两者极弱,只有电子引力可以对库仑排斥力产生影响。当 原子之间的电子轨道相互重叠时,电子云的内禀性就会表现出来,摩擦力不为零,此时为液体。当 原子之间的电子轨道不相互重叠时,电子云的内禀性就不会表现出来,电子引力为零,则摩擦力趋于零,此时为超流体。而临界温度 2.17K 则对应着一个电子速度值,在该值以下,电子引力可以约束氦原子中的两个电子在一个固定半径的空间内运动,氦原子之间没有电子引力存在,此时的氦原子为全同粒子,这才是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真实物理过程。 电子速度涉及到粒子能量独立定律:粒子的能量由静止质能、动能、角动能三个部分组成,并各自独立表述 。也就是说电子的动能与角动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电子总能量不变时,当温度达到某一定值时就可以相变为全同粒子的超流体。而在同位素之间的超流体临界温度是不一样的,如 超流体的是 2.17K , 的则是 2.6mK 。这表明中子的磁矩对其产生了影响。 超导体中的电子库伯对也基于此,只是多了一个条件,库伯对流经的超导体表面必须也没有电子云存在,否则电子引力不为零。 电子是费米子,库伯对是玻色子; 、 是费米子, 、 是玻色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费米子的磁矩是开放的(一个不配对的电子、中子),而玻色子的磁矩是闭合的。从图一可以看出,玻色子 的涡旋晶格现象弱些,而费米子 的涡旋晶格现象强些。是否就是不配对的中子磁矩所为呢?是否也想看看 、 的涡旋晶格图片呢? 图一 . (上图)、 (下图) 超流体的量子涡旋晶格 图一, Coupled vortex lattices in two-species superfluid. The top (bottom) images are for the 6Li ( 41K ) component, and the two images in each column, taken simultaneously in an experimental cycle, are for the same set of stirring parameters. (a),(d) are for separation 28  μm , power 0.75 mW, rotating frequency 26Hz; (b),(e) are for 52  μm , 0.75 mW, 18 Hz; and (c),(f) are for 76  μm , 1.5mW, 22Hz. 图二 .双超流体,亮点部分是 ,灰色部分是 图二, In situ images of two-species Bose-Fermi superfluid of 41K and 6Li. The top and bottom row images, respectively, show the 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two-species superfluid along the x′and z directions, as the magnetic field is varied from the BEC to the BCS side of the 6Li.The 6Licomponent has an inverse Fermi momentum of 1/kF≈0.26  μm. To take an in situ image, we prepare the superfluid mixture at 870 G, ramp the magnetic field to the desired value (from 762 G to 900 G) in 100 ms, and hold the trap for another 100 ms before imaging. Each picture is obtained by carefully superimposing two images that are taken separately in two experimental cycles (top) or simultaneously in a single cycle (bottom). It is seen that the 41K superfluid (bright region) is fully buried in the 6Li superfluid cloud. The viewing scope of top (bottom) images is 416×208  μm2 . 从图二可以看出万有引力的作用,由于 质量小于 的,所以 在中心自引力成团,而 则离散在外层。还可以看到地心的引力作用,图二的上方图片,亮点部分 在下方。如果在微重力环境,应与下方的图片一致。 从图三可以看出,锂、钾的图片数据是从下往上拍打的,而且磁力线也是从下往上穿过的。 从图四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伸延,单超流体、双超流体的涡旋个数都在减少。图片显示在 11秒时,锂只有一个涡旋,钾有7个。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超流体的涡旋呈现出磁场有序现象。 根据宇宙仅存在三大力:引力、斥力、库仑力,以及由库仑力派生的磁场力 。为什么不将磁场力单列呢?其一免得有人去寻找磁单极子。其二磁场力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而粒子由3×n的带分数电荷的亚夸克组成,其自旋则产生磁矩,所以磁场力属于库仑力范畴。(注:n=1,2,5;1对应轻子、光子、夸克;2对应介子、中间玻色子;5对应重子。 ) 结合图一至图四的实验数据分析,在微米尺度,引起涡旋的力。不可能是冯天岳的斥力,因为斥力只在宇宙尺度起作用,或者在小于 0.5费米时的强斥力;万有引力已经在图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也不是万有引力引起的涡旋;电子引力只在0.1纳米尺度起作用,超流体现象间接表现出其存在,所以也不是其引起的涡旋。库仑力已经在分子尺度展现出了库仑排斥力,宏观表现为超流体物态,并使得微弱的万有引力展现了出来。而剩下的只有磁场力(粒子磁矩)了,其比万有引力强十多个数量级,也应该表现出来才是。所以引起涡旋的力,是,也只能是,粒子的磁矩。 根据牛顿的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定律,有外磁场存在时,粒子的磁矩就会与其相互作用。粒子磁矩强,则相互作用力就强,反之则弱。如果磁矩趋于零,则相互作用力也趋于零。 由于费米子 有一个不配对的中子存在,其磁矩比玻色子 强许多。所以 有 7个涡旋,而 只有一个,在单超流体时甚至为零个。而玻色子与费米子的差别正在于此。 即使这样,笔者还是想看看 、 的涡旋数据,不知可否? 图三 .实验设备原理图 图四 . 单、双超流体的涡旋个数与时间的变化数据 图四, Decay of vortices in single- and two-species superfluids. Three comparison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e initial 6Li (41K) vortex numbers being set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see text). 2SFLi−K−Li(2SFLi−K−K) represents 6Li (41K) component of two-species superfluid; SF-Li (SF-K) represents single species 6Li (41K) superfluid. Each data point has a standard error bar and is gained by averaging over 10 measurements. The curves are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an exponential decay. The insets show typical images of vortices in the two-species superfluid, suggesting the survival of both 6Li and 41K vortices after 11 s. 展望,在这个独创的实验平台上 , 还可以做为什么呢?玻色子 -玻色子双超流体,如 ,费米子 -费米子双超流体,如 ,观测它们的引力分层现象的强弱。还有观测单一超流体 涡旋 现象的强弱,如 、 、 、 ,看看原子核中不配对的中子磁矩,究竟对 涡旋晶格 的影响有多大。实验数据会告诉我们真相,起码是定性的可视的结果。 (注:钾 -40,丰度0.0117%,β衰变,半衰期 。 ) 参考资料 潘建伟等 《 潘建伟等在超流领域获得里程碑式突破》 来源: PRL 2017/3/16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731614584258443158.shtm Observation of Coupled Vortex Lattices in a Mass-Imbalance Bose and Fermi Superfluid Mixture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17.145301 Xing-Can Yao, Hao-Ze Chen, Yu-Ping Wu, Xiang-Pei Liu, Xiao-Qiong Wang, Xiao Jiang, Youjin Deng, Yu-Ao Chen, and Jian-Wei Pan Phys. Rev. Lett. 117, 145301 – Published 27 September 2016 欧阳森《宇宙结构及力的根源》2010年7月第一版 中国作家出版社(香港) 欧阳森《白洞喷发与轻元素循环》2011年12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 欧阳森《建立宇宙密码字典》2013年11月第一版 暨南大学出版社 欧阳森 著《物理学研究中的陷阱:论现代物理学的错误所在》2015年 3 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 欧阳森 著《物理学研究中的陷阱:论现代物理学的错误所在》 (第二版) 2015年 12 月 暨南大学出版社 李振寰编《元素性质数据手册》1985年7月 河北人民出版社 强亦忠 译《常用核辐射数据手册》1990年7月 原子能出版社 百度百科.词条 共价键、超流体、超导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氦-3 焦善庆、蓝其开《亚夸克理论》1996年 重庆出版社
个人分类: 物理学研究|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亮点
gdn 2016-12-26 04:12
权威解读: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亮点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6年12月25日 16:11:19 !--enpproperty 2016-12-25 16:11:19.0 张 涛 权威解读: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中医药法的立法背景、意义和亮点1183立法工作null/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产生深远的国内国际影响。 立法背景和意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200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医药条例对促进、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特色和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一些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无法通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萎缩明显;中药材种植养殖不规范,影响中药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比较单一,人才匮乏;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传承、发扬面临不少困难。中医药界一直呼吁制定一部较为全面的中医药法,几乎每年两会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制定中医药法的议案、提案和建议。为了进一步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医药法列入立法规划。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2011年12月原卫生部向国务院报送了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2015年12月国务院将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8月、12月进行三次审议后通过了中医药法。 中医药法的通过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中医药法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有利于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此外,中医药法的出台有利于提升中医药的全球影响力,在解决健康服务问题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样本,为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中国的独特贡献。在中医药法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保障和促进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贺信中提到的那样,“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立法思路和亮点 中医药法立法工作遵循的总体思路:一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二是,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三是,处理好与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的关系,对现行法律已有规定的,不再重复规定。 中医药法共9章63条,有五大亮点: 第一,明确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一是明确“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明确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三是明确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四是明确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第二,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医药,例如,中医服务人员存在师承等培养方式,中医诊所主要是医师坐堂望闻问切,服务简便,不像西医医疗机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中医药法充分考虑到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规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一是改革完善中医医师资格管理制度,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二是改革完善中医诊所准入制度,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三是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凭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或者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四是对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五是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第三,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但是,与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能力仍然薄弱。为此,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二是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三是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四是明确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五是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传承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应用。六是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七是明确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和规范本地方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办法。 第四,加强对中医医疗服务和中药生产经营的监管。 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虚假宣传、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进一步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升中药质量:一是明确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符合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应当经审查批准,发布的内容应当与批准的内容相符。二是明确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三是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四是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五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配制中药制剂的监管。 第五,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中医诊所、中医医师超范围执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二是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三是规定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法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四是规定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五是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二处副处长)
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gdn 2016-12-26 03: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6年12月25日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董子畅 张子扬)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这是中国首部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中医药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12月25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医药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黄薇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医药法共有九章63条,内容有五大亮点:第一,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第二,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第三,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第四,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第五,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针对民间专长人员行医问题,该法也有明确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医药法根据民间中医从业人员主要是师承、家传等培养方式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同时将中医诊所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一直以来以行政审批方式管理中医诊所的模式。这将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疗安全风险,中医药法在强化中医药服务监管方面也作了安排。王国强指出,国务院、中医药局将会根据中医药法的规定,制定针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注重对其实践技能和效果的考核;二是制定中医诊所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要求经备案的中医诊所不得开展备案的诊疗范围以外的医疗活动,以限制诊疗范围的措施来降低医疗安全风险;三是对加强日常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监督检查。(完) 附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doc
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学术研究和科技推动可超前社会发展许多年?
geneculture 2016-12-18 07:33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形成过程有几个里程碑,英国提出教学理念(纽曼),德国提出研究理念(洪堡),美国提出服务理念(威斯康星)、国际交流理念(伯克利)和引领社会发展理念(哈佛) 这就是为什么学术研究和科技推动可超前社会发展许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邹晓辉Geneculture 电子地图的导航作用已经普遍被大众所体验到了,尽管其背后的GPS科技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撑并非被每一个人所理解;知识地图或知识图谱以及知识导图也开始被一些人所体验到了,尽管其背后的知识库与知识中心等技术和GLPS、GKPS以及GSPS乃至GHPS(GPS可视为其一类典型的特例)科技支撑也并非能被每一个人所理解。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脑智库建构的标准化、个性化和通俗化统一基础
geneculture 2016-11-26 09:03
1. 发现问题 1.1. 背景 从数字化机器语言、形式化汇编语言、结构化程序语言、对象化计算语言和强人工智能化的自然语言五个发展阶梯即五个里程碑找问题:是否存在两大类形式化方略?答案是肯定的。图1和图2 1.2. 目的 旨在分析并解决问题。 2. 分析问题 2.1. 图灵测试与中文房间 (图3) 强人工智能化和弱人工智能化是哲学探讨:凸显了两个极端情形 2.2. 发现双重形式化进路 (图4) 图灵机与ASCII;塞尔屋与ZSCII 科学探讨:借助了形式化技术 一系列应用实施例 kb.sloud.cn (图5、图6、图7、图8、图9) 3. 解决问题 3.1. 意义 强人工智能化和弱人工智能化是两大类形式化进路,即ASCII和ZSCII(由双字棋盘或孪生图灵机验证了广义双语共同遵循的序位逻辑、广义函数的数学以及广义翻译三大基本定律,进而建立了中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是人机超傻对话的基准,本质上是广义双语和狭义双语及另类双语文化基因系统工程的三大测序定位系统,超越了强弱两极公婆之争的零和博弈格局,发现了双脑智库建构的标准化、个性化和通俗化统一的精准匹配工具汉字棋盘及汉语棋谱乃至原创棋魂的提炼方式) 发自我的 iPhone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5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基于双字棋盘的国际科技竞赛团队
geneculture 2016-10-22 20:22
双字棋盘:语言科学与心智科学的形式化枢纽 邹晓辉 中美塞尔研究中心(珠海)主任研究员 一、引言 本文旨在用具体的汉字棋盘和汉语棋谱来实现人机互动,并优化人际交流,进而,揭示人类智力与人工智能的形式化枢纽及其存在的科学原理。 人类智力与人工智能的形式化枢纽在《两大类形式化方略》中被明确地梳理出了双重进路、五个层次和七个里程碑,从而为可用具体的汉字棋盘和汉语棋谱来实现人机互动的《双字棋盘》的建构及其蕴含的深层次科学原理铺平了道路。 二、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描绘其理想蓝图,第二步,建构其理论模型,第三步,制作其软件样板。 第一步,描绘其理想蓝图 由七个里程碑可见,近期未来的理想蓝图,是从破解第五个里程碑开始的。 第二步,建构其理论模型 由双重进路和五个层次可见,该理论模型,是从打造第二进路成功建立的。 第三步,制作其软件样板 由中文摘要大数据的结构化、形式化和自动化进程可见,双字棋盘是关键。 三、结果 获得其具体应用的基础实施例,可让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师生都能理解并 参与相应的那部份活动。具体做法,就是摘要的摘要这样的专家知识库的加工,尤其是结构化、形式化和自动化的中文摘要大数据智库,可由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师生,在上述三个步骤推进的语言、知识和软件三大系统工程中,发挥出各自擅长的作用。 四、结论 由点到面,不仅可窥斑知豹,而且,能付诸行动。 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试点和各方面应用。近期最突出的系统化应用就是可把它推广普及用于自然人的思维、记忆和交流,尤其是学术交流和艺术交流,同时还可用于计算机的双语信息处理、存储和交互,并显著提高人类智力劳动的效率以及人工智能软件的质量。 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教育与研究、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国际交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诸方面发挥作用。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字即智:言和语的关系之学问》邹晓辉
geneculture 2016-9-16 07:39
《字即智:言和语的关系之学问》邹晓辉: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无须面面俱到,不必求全责备。仅从棋盘入手,即可熟悉棋谱。人机各有特点,协同驾轻就熟。汉字汉语根基,从此稳步生长。 注:以小见大:从古到今,一言(单音节、字,一大类)固本;古今中外,一语(混音节、词语、短语、语句,若干类)道破。基于文本基因的智慧融通融合,由此已经步入了一条可体现协同智慧能力的康庄大道:看似不起眼的文本基因,其实它具有里程碑意义。-邹晓辉Geneculture 附:我们的生命(个体)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对群体乃至对人类的贡献)却正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正是在死亡中,他将发现自己(个体)的生命,自己(个体)的归宿。- 屠格涅夫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里程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混合式飞艇斩获4.8亿美金订单
热度 1 spins 2016-4-13 12:48
根据CNBC(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 )在2016年3月30日的报道, 洛马公司研制十多年的混合式飞艇(由该公司的顶级秘密研究部门臭鼬工厂研制)目前终于获得了一家英国客户的采购承诺。该客户名为直线航空公司 Straightline Aviation (SLA) ,于2015年注册,定位于飞艇服务提供商。该客户计划通过洛马公司的LMH-1混合动力飞艇项目分销商“混合企业 ( Hybrid Enterprises ) ”采购12架混合式飞艇,总价值约4.8亿美元,第一次交付日期是2018年,最后一批飞艇的交付日期不会晚于2021年。 这是混合式飞艇首次斩获订单,被一些媒体评论人认为是浮空器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将对运输和航空业带来巨大冲击(hit the market)。 这种氦气飞艇可以运载20吨的货物到没有道路的偏远地区。它们甚至可以在开阔的水面上降落。洛克希德马丁将其定义为一种更加经济,环保,友好的运输物资和设备的方式。 “这是实实在在的需求”,SLA的CEO麦克.肯德里克说,“如果将一口油井的所有基础设施都建好需要多花1亿美金,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并不会损害飞艇的利益,相反,可以节约成本,位于英国的SLA公司已经有了4-5个客户准备尝试用飞艇开展业务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肯德里克曾经经营过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飞艇和气球公司,该公司在全球各地共拥有19个小型软式飞艇,主要用于广告和航拍业务。他本人也曾经做过布兰森的气球飞行引导员。他和他的SLA团队最初的业务将聚焦于货物运输。 洛克希德马丁的产品吸引SLA的地方在于,混合式飞艇是净重飞行器,尽管它里面充满了氦气。它的囊体和艇身有足够的净重,所以它不需要像传统飞艇那样的锚泊设施,工程师们导航飞艇进入指定位置,然后在它的腹部的几个巨大的吸盘可以紧紧地将其固定在地面。洛克希德说,该设计可以让它在大风中保持稳定,便于装卸物资,比净轻的飞艇更容易操作 (不过飞艇一般都是净重的) 。 混合式飞艇和净轻式飞艇的差别很明显( 主要是外形气动特性上 ),SLA的CEO说,看似小小的改进,其实是巨大的进步。 洛克希德在10年前就已经通过一个1/3缩比的原型验(P-791)证了其概念的可行性,又花了数年确认正确的尺寸和合适的市场,在此项目上投入了100万美金。这也是臭鼬工厂第一次为商业市场开发产品,而以前这个神秘的部门以制造传奇的军方飞行器例如SR-71和隐身战斗机而著称。该公司为了销售飞艇还专门成立了子公司,名叫混合企业( Hybrid Enterprises )。 P-791 LMH1也有竞争者,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英国的HAV公司建造的airlander10.airlander上周公之于众,并以当今世界最大飞行器自居,该混合式飞艇可能更加聚焦于旅游观光市场。 SLA的COO马克多里说,他的公司也曾经与HAV接洽,商谈未来的合作可能,然而最终没有达成共识,因为目前,我们的目标在货运还不是载人观光这边。 但是伴随着其它例如救灾,通信,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的潜在市场,载人观光的需求也即将到来。肯德里克说,“石油,天然气和采矿是显而易见的需求( low hanging fruit ),无论是在中东的沙漠上运送货物,或者是取代每年在加拿大北部的冰上修路。” 混合企业的CEO罗伯·宾斯表示,“这是SLA所瞄准的一个市场, 每年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在冰雪上修路。使用混合式飞艇,你不需要在冰上修路,等待环保主义者的批准,你可以直接降落在冰上。” 听闻此消息,浮空器界人士表示欢欣鼓舞。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 Worldwide Aeros 公司 CEO 伊戈尔说:“虽然这只是个洛马和SLA之间的生意,但是对于整个浮空器行业意义重大,证明这种混合式飞艇能够给全球物流和航空业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服务。” Aeros公司的aerocraft飞艇缩比验证版 dragon dream HAV公司的CEO 克里斯丹尼尔斯表示:预计在接下来的20年里,飞艇运输行业将有50亿的市场份额,有足够的空间容纳2到3个竞争对手,但是他也同时提醒,洛马目前只是收到了 a Letter of Intent,还没有具备法律效应。 HAV公司非著名飞行器airlander 然而, 航空评论家 克莱夫.欧文及时地泼了桶冷水: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混合式飞艇,由于其巨大的尺寸和较低的速度,也无法完全克服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谨慎乐观没有错,浮空君再泼一桶,这里有一条旧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冰岛航空货运公司与Aeroscraft公司计划合作利用飞艇发展冰岛与北极部分地区之间的货运服务,这一服务将有利于格陵兰海岸的油气产业。第一阶段计划投资开发22艘飞艇,包括66吨和250吨型号的飞艇。首艘66吨商用飞艇计划于 2016年第一个季度升空 ,并于2022年左右投入运营。Aeroscraft公司还基于市场需求做了详细的财政预测、经营情况和飞艇编队等评估,最终预计制作一艘66吨和250吨飞艇的最初成本分别是6千万美元和1.2亿美元,并将形成由22艘飞艇组成的运输编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洛马能够成功,那样我们以后就不用这么运输犀牛了。 考虑过犀牛的感受吗? 可以把大象都装冰箱里,然后把冰箱装飞艇上,统统运走!!
个人分类: 浮空器|7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5-12-7 20:25
位于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达和机器翻译所共同面临的人工智能难题 我认为,国际学术界已经明确:1.数理形式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这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已经非常清楚了(不明白的人只是还了解得不全面而已),文法形式信息的计算机处理之所以还存在问题,主要是文法和意义(包含语义和语用)时常缠绕交织在一起的缘故(这是英文和中文等信息处理遭遇困难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就是形式歧义如何排解的一系列问题);2.无论对象世界的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以及生理信息,还是概念思想的意义信息和心理信息乃至社会法理信息,还有许多未知和不清楚的领域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其中总会涉及自然语言理解或知识表达(还有知识获取与有针对性的知识重用)的一系列问题(这是英文及英语和中文及汉语等信息处理遭遇困难的另一个方面,其具体表现就是内容歧义如何排解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往往还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缠绕交织在一起的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因此该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难题中最典型的超级难题,例如,在具体应用上则表现为机器翻译质量全面提升非常困难这一根本问题)。 这个难题经过国际学界和业界大半个世纪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大大小小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性突破之后,最终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位于 21世纪十大科技难题之首的超级难题 。 2015年第11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核心期刊已发表的“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5/11/%E5%8F%8C%E8%AF%AD%E4%BF%A1%E6%81%AF%E5%A4%84%E7%90%86%E6%96%B9%E6%B3%95%E5%8F%8A%E5%8E%9F%E7%90%86.pdf 2015年维也纳国际信息峰会6月3-7日发表的“信息基本定律:广义双语处理的基础理论”两文详略配套地给出了化解此难题的最优途径。 http://sciforum.net/conference/isis-summit-vienna-2015/paper/2914/download/pdf 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学界同仁和业界同好上网查询(也可直接留言向我所要PDF版中英全文)、阅读和探讨!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研究可否终结产氧光合作用起源之争
kejidaobao 2015-7-3 14:32
科学界早已有种种证据表明地球大气中的氧于约25~23亿年前就已经达到了当今大气氧水平的1%~40%,但大气氧的主要贡献者——产氧光合作用——究竟何时开始出现却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此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组对这个问题曾给出不同答案,最近香港大学 李一良 的天体生物学研究团队得到的研究结果或将终结这一争论。 产氧光合作用与条带状硅铁建造 在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中,产氧光合作用的出现是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使得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甚至岩石圈的演化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产氧光合作用的出现促使产能效率更高的有氧呼吸出现,甚至影响到包括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出现。 产氧光合作用出现以前,地球大气富二氧化碳缺氧,整个大气—海洋系统处于还原状态。自产氧光合作用出现后,地球大气中的氧含量逐渐升高,海水也逐渐被氧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被记录在前寒武纪最主要的沉积岩——条带状硅铁建造中。条带状硅铁建造以交互沉积的富硅和富铁条带为特征,其分布遍布全球,形成时间跨越地球生命史的前 20亿年。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形成与结束被普遍认为是与大气中氧的增加有关,亦即与产氧光合作用的演化关系密切。 条带状硅铁建造中的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是全球铁矿的重要来源。在早期还原的大气—海洋系统中,铁主要以易溶解的2价铁形式存在,因而易在海水中富集,而这些2价铁在被带到透光带被光合铁氧化菌或产氧光合作用产生的O 2 氧化后,发生水解形成Fe(III)氢氧化合物,并沉淀到海底形成富铁层。现今条带状硅铁建造中含Fe(III)氧化物则是这些Fe(III)氢氧化合物的脱水产物。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气候、季节,甚至昼夜的变化)引起了铁与硅的交互沉积,从而形成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条带状硅铁建造。产氧光合作用出现以后,大气—海洋系统中的氧增加,Fe(II)被氧化形成难溶的Fe(III),从而很难在海水里富集,导致了条带状硅铁建造沉积的结束。 产氧光合作用出现时间争议重重 学术界关于产氧光合作用何时出现充满不同看法。 20世纪90年代初,洛杉矶加州大学的Schopf等人从来自西澳大利亚北部约 35亿年前的Apex燧石中发现了类似蓝细菌(营产氧光合作用)的结构,并认为那时就有了产氧光合作用。但是牛津大学 Brasier 等人认为这些所谓的“化石”并非真的化石,而是非生物过程中形成的类似化石的结构,提出反对意见。麻省理工学院的 Summons 和国立澳大利亚大学的 Brocks 分别在25 和27 亿年前的沉积岩中检测到能代表产氧光合作用存在的分子化石,从而指出在晚太古代就有产氧光合作用了。但是他们所研究的岩石中的有机物被指很可能来自后期污染,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情况。 近来,日本鹿儿岛大学的 Hoashi 与美国滨州州立大学 Ohmoto 等人又从矿物的角度着手,在来自西澳34.6 亿年前的类似条带状硅铁建造的燧石层中发现了大量亚微米级结晶完好的自形到半自形赤铁矿,这些赤铁矿晶体与之前人们在条带状硅铁建造中所观察到的由Fe(III) 氢氧化合物脱水形成的赤铁矿在矿物学特征上完全不同,因而他们指出这种赤铁矿不是Fe(III)氢氧化合物的脱水产物,而是由海水中的溶解Fe(II)与O 2 直接反应生成的,进而指出产氧光合作用在34.6 亿年前就出现了,且深海已被氧化。西澳大学的 Rasmussen 等人对全球保存最好的来自西澳的Hamersley 条带状硅铁建造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发现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原始沉积物可能是成分类似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硅铁矿物,而这些矿物在成岩作用和后期变质过程中受到后期氧化流体的改造,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矿物组成,而并非在产氧光合作用下产生,Hoashi的研究结论受到质疑。 新研究:27 亿年前已有产氧光合作用 最近,李一良的研究团队首次用扫描电镜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推翻了Hoashi 等人的34.6亿年前就有产氧光合作用的结论。他们在来自南非Kuruman 24.6亿年前和来自加拿大Abitibi 27.2亿年前的条带状硅铁建造中观察到了至少3种形式的赤铁矿:第一,富铁氧化物条带里的 3~5 nm赤铁矿的集合体;第二,富硅和富铁条带间(转化带)的亚微米级自形-半自形赤铁矿晶体,这些晶体中有些内部含粒级更小的(20~30 nm)自形-半自形晶体;第三,纤维状、针状或放射状的,沿条带边界或裂隙分布的赤铁矿。前两种被认为是由海水里沉淀出来的Fe(III)氢氧化合物脱水形成的,因而继承了条带状硅铁建造里的原生Fe(III),表明条带状硅铁建造沉积时海水里确实存在Fe(II)到 Fe(III)的氧化。其中,第1种赤铁矿保存了由Fe(III)氢氧化合物脱水形成后的原始结构,晶体大小和形态都与水环境中形成的Fe(III)氢氧化合物相似;第2种是在后期成岩和变质过程中借助周围燧石中结构水的作用,重结晶成粒级更大,结晶习性更好的晶体。至于第3种,则是成岩作用后或变质作用,或流体作用的产物,其Fe(III)既可能来自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原始沉积物,也可能是后期氧化的结果。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条带状硅铁建造沉积时,Fe(II)到Fe(III)的氧化作用确有发生,亦即,光合铁氧化作用——无论是由铁氧化菌的光合氧化,还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 2 所氧化——在晚太古代到早元古代已出现。不仅如此,该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第2种赤铁矿与Hoashi在34.6亿年前的燧石层中所观察到的赤铁矿一样,但该文的进一步高分辨率研究表明这种赤铁矿也是Fe(III)氢氧化合物的脱水产物,并非由Fe(II)和O 2 直接反应生成,因此,对Hoashi等人所提出的产氧光合作用在34.6亿年前就已出现这一论点提出质疑。李一良等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地质学会通报》上,这项研究能否终结产氧光合作用出现之争,尚有待更多学术证据检验。 文/李娜 (责任编辑 汤锡芳)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ResearchGate的RG Score终于突破20分了
热度 1 dawndream 2015-5-14 17:51
国内也开始越来越重视RG Score了。20分,算是一个里程碑吧。 我的RG Score一部分来自提问和回答的贡献,但我的SCI论文基本都是第一作者,挂名的篇目只有区区两三篇。所以RG Score 20分,自觉实至名归,受之无愧。
375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脑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文摘 微信平台
fendi 2015-4-12 12:21
由IBM的类脑神经芯片,和谷歌大脑-深度学习对这个时代带来的影响, 可谓风云变幻、日新月异。。。难以用语言描述 但毫无疑问,20年后回顾现在,那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记载 带着对这个跨学科领域迅猛发展的 敬畏, 大家齐谋,推出脑科学和类脑人工智能文摘微信平台 ,希望捕捉到电闪雷鸣掠过天空的痕迹 仅供参考 微信扫描二维码如下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3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2014的最后一天
shichangming 2014-12-31 00:19
还有24个小时,2014就结束了。 不知道如何开始流水账似的纪念,但又总觉得应该写点东西,把这对于我来说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年留下一些回忆。 2014,我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拿到了博士学位。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完决议后,没有如释重负,没有激动不已,反而是多了一些从容和一种莫名的责任感。科研的艰辛,没有论文的窘境,熬夜整理分析数据的折磨,这些都是我毕生的宝贵财富。 2014,我独自一人走了一次川藏,去了梦想已久的西藏,结识了来自祖国各地有着同样青春和梦想的兄弟,留下了毕生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在路上,不仅有雪山高原的惊艳美景,更有站在高山之巅把世界踩在脚下的豪情!在路上,不仅有到达拉萨布达拉宫的激动落泪,也有一个人深夜到达小镇投宿客栈的凄凉,更有第一次翻越4000多米折多山被大雪围困10小时的恐惧。在路上,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在路上,不期而遇。在路上,体会流逝。在路上,用心珍惜。 2014,我结束学生时代,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开始独立负责研发项目和基金项目。面对巨大的试验量和数据,如何科学筹划和执行,如何解决进度与质量的矛盾,如何预算和控制经费,同时,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向领导汇报和总结,都是一纸博士毕业证所不能奏效的。 2014,我开始喜欢上骑行,内心中默默地许下了征服进藏8条路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同时为了明年和川藏线上认识的兄弟在青海湖再次相聚,我按照计划苦练体力和车技。从完全不会骑车、不敢上路、不会爬坡,到轻松征服数百米小山、平路30km/h巡航、 下坡时速 49km/h 、日行170km、 累计里程达到1100km, 我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 我的2014,充斥着从前没有的精彩、但又总觉得还不够精彩。 2014,就像旅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只是一个数字。 路还在继续,我的旅途还没有结束。 下一个里程碑,我来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的兴奋与无奈
jerryone 2014-12-30 16:02
这类话题想必早有人提到过的。当一个学者对自己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时,即有一种“可能取得里程碑式的”或“可能取得革命性的”突破的兴奋感,但面对每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却总恨时代局限性让人束缚了手脚一样。
个人分类: 科学记事|1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普选’将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与位置
热度 5 lin602 2014-9-3 08:15
前几天看电视经常出现‘香港普选’这个新闻,没有仔细想,今天早晨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报道比较细,也听了人大副秘书长在香港记者会上的部分回答,有了点了解。 我觉得,这件事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他的作用可能成为历史的里程碑。 这种普选体制,可能会成为类似于‘深圳特区’经济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已经迈出了一步试验而又坚定的步伐。 中国的文化与几千年的历史现实,体制上往前动一步都非常要慎重,如果处理不当,内乱将成为‘夫妻砸家当’的后果,现在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利比亚、埃及就是例子,而中国将更为惨烈。这可以从中历史记载中能够见到。 一步一步往前进,不发生动荡,对中国人民是福音。 而香港普选是一个重大举措。 非常细的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与直觉。
33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人民网:福喜事件有望成为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里程碑
蒋高明 2014-8-21 09:42
福喜事件有望成为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里程碑 http://hn.people.com.cn/n/2014/0820/c356343-22051487.html 2014年08月20日15:10 来源: 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刚结束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之所以发起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可以说与总书记的号召高度一致!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汇聚民智,为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破解,为党、政府和人民提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具有很强可实施性的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和创新方案”,王义昌说。 王义昌是“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也是“决不食品安全工程”的发起人,他要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方案文章是《不检测不认证,通过“决不”品牌、标准和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中国食品安全》。中国社科院食品安全课题组邢东田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弘毅生态农业科研团队蒋高明研究员,江南大学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徐立青教授、吴林海教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政策研究中心冯中越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刘少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教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理事会副主席、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周泽江研究员等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些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志愿者和产业界人士,也均将在本次会议上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难题提出自己的破解之道。 据悉,“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23日召开,并将以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同时独立进行的方式举行。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负责承办线下的现场会议“江南论坛”,决不食品安全工程秘书处负责承办线上的网络会议“决不论坛”。 “福喜事件的发生,不仅是福喜、麦当劳、肯德基这些世界级公司的悲哀,也是我们全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全社会不能紧急行动起来,如果我们不能拿出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些悲剧将永远难以避免”,王义昌说:“我们希望将本次会议办成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食品安全研讨会,会议将追求理性、建设性、可实施性,并将响应中央号召按照简单朴素、力求实效的原则进行。在提供现场参会机会的同时,着重鼓励文章参会、视频参会等新型网络参会方式,通过微信号wych999提供大会服务,以及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方式进一步筹建中国食品安全百人会,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为了力求实效,我们之前还专门面向学界和社会各界发布了研讨会征文参考标准,希望所有的参会文章全文控制在1500字左右,并以不超过1/2的篇幅进行现状描述、问题分析,不少于1/2的篇幅,谈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实实在在的具体思路和方案。一句话,我们希望福喜事件及这个研讨会,能成为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里程碑。” (责编:陈沁星、罗帅)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话罗斯贝
xuxfyuwp 2014-4-25 10:59
最近,在与一些专家讨论气象科技发展问题时,有一个话题引起了共鸣,即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环境因素,往往会对科学发展的阶段、国家科技实力及科学家个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涉及到了著名气象学家罗斯贝当年的一些经历。 在大气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能称得上学派的有两个,一是20世纪初在北欧发展的挪威学派,其创建的气团、锋面、气旋波动学说为短期天气预报奠定了理论基础,是里程碑式的贡献;二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创立的芝加哥学派,其标志性的工作是大气长波理论,解释了叠加于地球中高纬度上空自西向东大气环流上的数千公里波动的成因,对后来在动力气象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而罗斯贝则是一位脚踏两个学派的传奇式人物,他是挪威学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建者,在气象学界具有顶级大师的地位,对动力气象学的贡献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对于罗斯贝的成就与贡献,在气象学界应是耳熟能详的,不少大气科学的术语都是以罗斯贝命名的,如罗斯杯波、罗斯贝数、罗斯贝变形半径等,气象科学的最高奖也是以罗斯贝命名的。 罗斯贝除在科学上造诣极深,具有大师风范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很独特,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他思路开阔,观念超前,往往会与上司或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以至会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罗斯贝是瑞典人,1925年到美国气象局去工作。到了美国后,他对美国气象部门的行政和业务工作都很不满意,发表了许多不同意见,甚至对他参与的权威的挪威学派也提出挑战,从而得罪了领导,于1927年被美国气象局开除,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书面通报全国气象部门不予任用。 谈到这些,不免会对罗斯贝当时的处境感到困惑,若当时美国气象部门的权力真的能将一位持不同意见的卓越科学家封杀掉,岂不会严重影响到后来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看来在任何国家得罪领导都是要冒风险的。庆幸的是美国气象局的权力并没有覆盖到所有领域,使罗斯贝仍有机会。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处,加州要发展航空业,正在筹建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路,航空基金会便聘用了罗斯贝,请他去建立航空气象业务系统,一年之内便完成了航空气象网的建设。 好在美国气象局也没有顽固坚持曾经的错误,最终接收了罗斯贝建成的这个航空气象业务网,并将其作为美国各航空业务机构的样板,认可了罗斯贝的成绩。 如何对待和使用个性强、有本事的人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人才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可不是口头说说的事,没有哪个国家或单位会说不重视人才,但是否能建立一个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并使得各类人才能够净流入,绝非易事,能否做到,还真要看实践检验的结果。 (原文写于2011-02-18 16:28:4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1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应是:社会责任
热度 4 肖建华 2014-1-12 11:18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科学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应是尽个人的社会责任,而且这类责任主要是出于认识论意义上的。 无论是历史上那个学科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出发点是尽个人的社会责任。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历史。 无视这类历史,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批“科学家”的出现真是令人感叹:崽卖爷田心不痛。 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不足的核心问题在于 : 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个人(单位)利益(目的)至上,模糊(或放弃)社会责任(义务)。 也正是出于这类认识论上的原因,动不动的就把我国科学研究成果不足的问题归结为体制、生存需求、环境条件等社会问题。而且还妄图完全撇开个人的基本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实体,其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是为了推动他所熟悉的行业的科技进步,尽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行业性责任。对于科研院所,其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是其基本的工作责任。对于高校教师,其从事的科研活动是为了提炼所从事学科的理论,概括学科已有的实践。 这三类背景的科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但是,其共性是: 显性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活有保障的条件下,还有第四类科学研究人员出现:出于思想性的、理性责任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选择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一种 抽象的社会责任 。其禀性是:“意识即责任”。 企业实体类的研究工作目标明确: 1 )产品,或技术,或服务; 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3 )企业的未来发展。 科研院所类的研究工作目标相对明确: 1 )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指定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 2 )针对行业的关键技术(工程)科学需求; 3 )社会委托性的研究或其它。 高校教师的研究工作目标也相对明确: 1 )本学科的基本理论; 2 )本学科的技术关键问题; 3 )本学科理论及实践的综合及概括性论题。 以上是就社会的分工而形成的一个大概的格局的描述。 那么,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那类大的变化呢?其深层的动因为何呢?其后果为何呢? 企业实体的科技人员职称要求的论文成为研究工作的主体之一;科研院所的经费需求(住房,工资、福利)成为主导研究工作走向的主力;对于高校教师,论文需求和经费需求成为主导研究工作走向的主力。 以论文和经费为主导力量的科学研究 的深层动因是:把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定位为个人(单位、领导、或领导部门)利益(目的)至上。其后果就是:社会分工的混乱,国家科学研究工作的混乱,随机性(含投机性)的科学研究取代社会系统性的科学研究需求,没有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并最终凝聚为社会对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不信任和对科研成果的怀疑。 因而, 第四类科学研究人员的出现(出于思想性的、理性责任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选择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必然的 ,它也表明我国科学界作为整体,并没有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其前提条件是社会性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这是一个好事。这就是科学强国的种子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改革的深化,这股力量将成为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主力,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9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Nature里程碑式成果:“垃圾”DNA的起源
crossludo 2013-9-22 14:34
来自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新发现:他们发现了转录起始的精确位点,从而为解析基因组“暗物质”的起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8日的《Nature》杂志上,这将有助于分析复杂疾病特征所在的确切位置。 所谓基因组“暗物质”,其实就是基因组中的非编码RNA——不包含用于制造蛋白质的版图,构成了超过95%的人类基因组。之前的研究认为,非编码RNA不编码蛋白质,属于“垃圾”RNA。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逐渐发现,非编码RNA含有丰富的信息,是生命体中有待探索的“暗物质”。目前已发现很多非编码RNA具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非编码RNA调控失衡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来自宾州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B. Franklin Pugh教授,以及博士后研究员Bryan Venters(目前任职于范德比尔特大学)等人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相同类型位置上基本上所有编码和非编码RNA起始点,这将有助于查明复杂疾病特征所在的确切位置,因为许多疾病的遗传起始位点位于基因组编码区域以外。 研究人员首先分析转录起始的精确位点,这是基因翻译成蛋白的第一步。“在转录过程中,DNA通过RNA聚合酶,形成RNA,后者是一种单链遗传物质,科学家们认为RNA是地球上出现DNA之前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再经过多个步骤,基因表达成蛋白”,Pugh解释道。 并且他还补充说,在他们寻找转录起始所在之处的研究期间,其他一些科学家也在直接分析RNA,但是Pugh和Venters则是去分析在人类染色体上,启动非编码RNA起始转录的蛋白定位在哪里。 “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许多RNA在制造出来后就立即被降解了,这令我们防不胜防,”Pugh说,“因此我们没有去寻找转录的RNA产物,而是寻找制造RNA的‘起始机器’。这种机器组装RNA聚合酶,制造RNA,并最终翻译成蛋白质”。 结果令Pugh和Venters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发现了16万个这样的“起始机器”,但人类总共也才大约3万个基因。 “这一发现十分重要,要知道实际上我们在基因位点处发现的‘起始机器’只有不到1万个,而且细胞中大多数基因处于被关闭状态,它们一般都没有用到这些机器。” 对于余下的15个起始机器,Pugh和Venters还没有找到它们的归属,这些机器的作用依然待定。“这些与基因没有关联的起始机器显然是活跃的,因为它们能制造RNA,科学家们也在发现RNA片段的同时发现了它们”,Pugh说,“最开始,这些RNA片段由于并不编码蛋白而受到了忽视。” Pugh说,很容易就会忽视这些片段,因为它们不具有多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的特征(这是指能用于保护RNA免受破坏的长串腺苷)。 之后Pugh和Venters又通过能识别编码基因相关DNA序列的非编码起始机器,进一步验证这一研究结果。 “这些非编码RNA被称为基因组‘暗物质’,就像是宇宙中的暗物质,难以察觉,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或者它们为什么在那里,”Pugh说,“现在至少我们知道它们是真实的了,不只是‘噪音’或‘垃圾’。当然下一步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它们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Pugh补充说,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朝着解决“失踪遗传missing heritability”这一问题迈进了一大步,这个概念是指大部分特征,包括基因,为何无法通过个体基因进行描述。“当一种疾病的突变图谱指向基因组未知功能区域的时候,很难了解这种疾病的来源”,“不过如果这些区域能制造RNA ,那么我们就能一步步的了解这种疾病。” 原文: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human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complexes
个人分类: 分子生物|1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横渡东湖: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
热度 42 yanjx45 2013-9-1 08:50
1次横渡东湖 =连 续3次横渡长江 昨天是多云天气,是即将过去的这个夏季少有的特别适合游泳的日子。 前天刚参加过单位组织的体检,各个项目,特别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项目(如心血管、骨密度等)的数值都在较理想的范围,所以昨天横渡武汉的东湖时兴致更高了,信心更足了。 下午独自一人用了2个多小时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了东湖:从八一游泳池游到东湖听涛景区,直线距离估计有3千多米,其运动量相当于连续3次横渡长江。 如果听说将近70岁的老人能在武汉轻松横渡长江,许多人会啧啧称奇。而如果听说他横渡了东湖,许多人都可能误认为比横渡长江容易。 其实在武汉横渡长江,比横渡东湖要容易得多。长江在武汉的宽度只有1千米;只要是能以正常速度游1千米的人,就基本具备了横渡长江的能力。横渡长江时,由于水流的作用,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实际移动的距离是1.8千米(需时约13分钟),而普通的业余运动员实际移动的距离是5千米(需时30多分钟),但其难度都与在静水中游1千米大体相当。 东湖风景区因旅游开发的需要,多年来陆续新筑了一些堤壩和联通各景区的道路,将东湖隔成了一些小湖或湖汊,但目前最主要湖面的跨距仍有3-4公里。 我曾无数次在东湖游泳,也多次横渡东湖。但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东湖总共也只有2次。上一次还是在将近50年前(1964年)。 当时是刚参加完高考,在等待发榜期间。我们高中的4个同班好友一起临时起意,在傍晚时开始从武汉大学附近出发,最终一直游到湖心亭(当时湖心亭还无堤道联通),到达时已是深夜,后来在湖心亭过夜。 当年我就读的中学名为武汉大学附中,即现在的武汉市第14中学,当时和现在都是省级重点中学。记得该校当年非常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们不仅学习很用功,而且都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平均运动水平也普遍较高。当年我们一起参加那次横渡东湖的四位同学中,我的游泳水平算最差的。高考结果,我们4人分别上了北大、清华、华中理工大和华中师大,都是重点大学,我们4人后来都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其中有1人曾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有3人曾到美国留学和工作。那次横渡东湖的成功似乎预示着我们一生的事业有成。 昨天的横渡东湖是本人在间隔49年后第二次在最宽的地方横渡东湖。与前次横渡相比,这次横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横渡是在年近70时独自一人完成。这次成功的记录应当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激励我今后更积极地参加包括游泳在内的各项有益的体育运动,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老有所为。 我从小喜爱、并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游泳、骑自行车和长跑,即铁人三项。从十多年前起,其中的骑自行车已升级为骑独轮车。 游泳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也是老年人更容易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超过90岁的健康老人能游泳的并不少见)。我今后应当将游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争取以后每年至少横渡东湖两次(如果以后离开了东湖,每年也要至少有两次连续游3千米以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32 次阅读|98 个评论
癌症的基因突变研究出现了里程碑突破
duke01361 2013-8-15 21:51
癌症的基因突变研究出现了里程碑突破 英国Wellcome Trust 基金会设在剑桥大学的桑格研究所牵头的一项国际协作研究项目确认了大约21个独立的基因 突变组合 与临床上最常见的30种人类癌症的发病有关。 该研究对取自最常见的30种人类癌症的7042个样品进行了功能基因组分析(序列测定),发现与这些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中的绝大多数(97%)与21个基因 突变组合 有关。 在这21个基因 突变组合 中,有12个基因 突变组合 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确认。与此同时,该研究也发现了与癌症发生有关的新的代谢途径。 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DNA序列测定完成的。 以下图表引自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2477.html ) (图表来自Sanger Insitute 网站,其中的Signature是指一种癌症基因组内,由于不同的突变过程所造成的不同的基因突变组合)。Different mutational processes often generat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utation types, termed ‘signatures’. 这项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人们对相应癌症开展早期的“基因诊断”发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同时也有助于明晰相关癌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请参见潘学峰《基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2013年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印刷中)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4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生命科学院将普通体细胞转变成为干细胞-里程碑式的工作
热度 9 controlhopeless 2013-8-14 08:40
Remark 1 科技部的官员(生物中心副主任,官员吗?至少是学术官员)称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新闻说我国科学家在克隆技术研究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里程碑式的工作是在文章刚刚发表时,就能得出的结论吗? 我乐于见到此项研究未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咋就提前里程碑了呢?他们的工作2008年就已经发表在重要刊物上了,那时就开始言: 北大Cell Stem Cell发iPS里程碑式成果 。 Remark 2 新闻里说:与此相关的工作采用 由病毒诱导的 转基因技术,存在致癌风险。 Remark 3 两个老外的评论,含含糊糊,听不懂,谁帮忙解读下。 央视新闻: 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新生命:我国干细胞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意味着体细胞可以回到生命的初始状态,也就是具有了逆生长的可能。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克隆技术研究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方法,让一个普通体细胞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全能干细胞”是生命发育的起点,哺乳动物身上的每个器官和身体发肤就是通过“全能干细胞”的分化发育而来。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带领的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团队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把成年鼠身上已经长成的表皮细胞成功逆转为生命起点的“全能干细胞”。   以多莉羊为代表的第一代克隆技术,需要借助卵母细胞来获得干细胞,这样会带来伦理问题,而第二代转基因技术使用病毒诱导,存在着安全的风险。我国科学家采用化合物小分子的新方法,实现体细胞直接变成胚胎干细胞,途径更简洁,也更加安全。   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已经被美国《科学》、《细胞》等多个学术权威杂志报道。国际权威专家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为未来研发人造器官和攻克癌症等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个人分类: 不说白不说|1100 次阅读|8 个评论
里程碑式的新起点:世界首张原子内部结构图亮相
热度 10 肖建华 2013-5-29 17:54
荷兰研究人员拍摄到世界首张原子结构图。 这个图片的获得是技术的进步。但是,它开宗明义的支持关于原子世界的连续场概念,在确定性(有限尺度观测)意义上,否定了几率+粒子的概念(非确定性理论)。 早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初,电子轨道(壳层)的概念就是一个半经典的原子模型,尽管在后来饱受批判,但是,在化学上还是广为采用。 量子力学对于波函数的概率论解释引入了不确定性,并声称这就是客观规律。并认为这是一场革命。 另一方面,以场的概念为基础的量子物理也得以发展,从而,也形成了自身的运动概念,自旋场。在某种意义上是回归到电子轨道(壳层)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几何代数作为数学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色动力学则干脆的把粒子解释成三个基本色子形成的运动场。而这种场是确定性的。 再往前追,迪拉克算子理论就已经隐含的认为量子现象是一个几何连续场的确定性过程。也是几何代数作为数学工具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早在2005年前后,Science就登出过用几率+粒子的概念用计算机数值计算得到的电子云图,尽管与上图有某种相似性,但是,本质区别还是明显的:电子云图的高度光滑性。 所谓的波粒两相性也得以明确:在某种尺度及可测效应上,原子(核子)是个粒子,但是,在该尺度,电子则更为象是一个驻波场。因此,两者都可以用这个图来论战自身的正确性。 该图还有一个价值,就是间接的支持把真空看成是连续介质的概念。 对该图,统计物理有两条出路:一个是用统计分布概念取代连续场概念(正如目前所做的那样),一个是把粒子有限尺度化(从而引入尺度效应)。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无论是确定性的量子场理论,还是以几率+粒子的概念为基础的非确定性的量子力学,在总体上还是围绕上面的图象进行的。但是,把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上升为科学革命显而易见是过激行为。上帝不扔色子。 在一百多年后,物理科学再次回到确定性世界。也许她从来就没有承认过非确定性的世界。 这个技术进步给出的图象是否会对大爆炸理论予致命一击呢?我认为会的。宏观上,这个技术进步与(把几何代数作为数学工具的)连续统物理概念的融会贯通将确实的改变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面貌。 一百多年前的科学革命在量子力学被捧得高高的以后突然间峰回路转的又回到场的概念和路线。 量子力学这个孤儿终于回到了传统物理学的大家庭。 技术进步引起理论革命性进步。 对我国科学界,一个不期而至的机遇期出现了。 全球性的,科学理论上的东周列国后期时代全面开启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68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合成生物学:抗疟药青蒿素半合成的里程碑(修改稿)
热度 4 zhpd55 2013-4-12 21:44
合成生物学:抗疟药青蒿素半合成的里程碑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4 月 11 日 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 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实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半合成,这是在青蒿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根据 2010 年的一份报告 , 世界各地大约已经有 66 万人死于疟疾 ,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被广泛应用于联合用药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半合成 , 将为那些疟疾流行区国家提供一个稳定的、低成本的供应药源,对于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意义重大。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工程教授杰 · 科斯林( Jay Keasling )在他自己的实验室, 12 年之后一个突破性的发现使他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4 月 11 日 法国赛诺菲( Sanofi )制药公司根据科斯林教授的发现,启动了大规模的青蒿素部分合成( partially synthetic version of artemisinin )。该药物是合成生物学新兴领域的首战告捷 ,研究者 科斯林教授希望此项研究成果能够为挽救发展中国家的亿万疟疾患者做出贡献, 因为每年疟疾的感染人数超过 65 万 , 其中因疟疾而丧生的大部分是儿童。合成生物学是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微生物基因,使其产生一些通常不可能的东西,实现梦想到现实的转变,利用合成生物学来生产药物 , 化学品或生物燃料是科学家进行相关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科斯林教授和他的同事在阿米瑞斯( Amyris )于 2003 年合作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以促进实验室的发现尽快进入市场。 他们将在 4 月 25 日 出版的《自然》( Nature )发表他们的研究结果,即他们引入酵母菌的基因序列 , 而此菌允许赛诺菲制造青蒿素的化学前躯体。 此文已经于 4 月 10 日 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 C. J. Paddon, P. J. Westfall, D. J. Pitera, K. Benjamin, K. Fisher, D. McPhee, M. D. Leavell, A. Tai, A. Main, D. Eng, D. R. Polichuk, K. H. Teoh, D. W. Reed, T. Treynor, J. Lenihan, M. Fleck, S. Bajad, G. Dang, D. Diola, G. Dorin, K. W. Ellens, S. Fickes, J. Galazzo, S. P. Gaucher, T. Geistlinger, R. Henry, M. Hepp, T. Horning, T. Iqbal, H. Jiang, L. Kizer, B. Lieu, D. Melis, N. Moss, R. Regentin, S. Secrest, H. Tsuruta, R. Vazquez, L. F. Westblade, L. Xu, M. Yu, Y. Zhang, L. Zhao, J. Lievense, P. S. Covello, J. D. Keasling, K. K. Reiling, N. S. Renninger J. D. Newman et al. High-level semi-synthetic production of the potent antimalarial artemisinin . Nature , 2013, DOI: 10.1038/nature12051 . Published online10 April 2013. 科斯林作为领导作者,同时兼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科学研究室副主任以及美国加州埃默里维尔( Emeryville ) 联合生物能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 CEO ) , 他认为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 时间标尺没有那么长 , 但是看起来就像是很的长时间一样。也许沿途会有多处暗礁险滩,令人难以预料。 基于科斯林教授的最初研究即在阿米瑞斯开发的酵母菌株,现在由赛诺菲用于生产青蒿素化学前驱体。青蒿素迄今为止一直是从青蒿植物中提取所得。但是,现在不同了,青蒿素既可以从青蒿植物中提取,也可以来自工程酵母,使其转变为活性抗疟药物青蒿琥酯,通常与其他抗疟药混合即联合用药治疗( artemin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 )简称为 ACT 疗法。 自 2005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将 ACT 作为最有效的疟疾治疗方案以来,青蒿素的全球需求量一直不断增加。赛诺菲制药公司说 , 该公司用一种无盈余、无亏损的生产模式致力于生产半合成青蒿素,这将有助于对于发展中国家疟疾患者保持低价销售。科斯林说道,虽然 ACT 的价格会因产品而异 , 但是对其主要成分的新来源 , 除了依赖植物供应之外 , 应该会出现一种成本与药源供应的相对稳定新局面。科斯林教授补充说 , 如果没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很多难以置信的支持,这一切都将不会发生。值得指出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奋力争取此工艺转给赛诺菲制药公司的免税许可 , 反过来使制药公司以成本价销售青蒿素,惠及广大药物消费者,降低医疗成本。无论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是在阿米瑞斯,确实有些人把他们的职业生涯真正奉献给了这项研究。此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两项资助,合计 5330 万美元。其一是比尔及梅林达 · 盖茨基金会( 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其二是向普世健康( OneWorld Health ),是他们对于 PATH 药物开发项目的投资 ,PATH 是一个国际非盈利性组织,旨在通过创新改变全球健康。普世健康引导青蒿素半合成的开发工作,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斯林实验室到阿米瑞斯各种规模的放大实验,然后再转移到总部设在法国的赛诺菲制药公司用于生产。 PATH 的全球药物研发项目负责人波尼 · 苏比亚( Ponni Subbiah )说,随着半合成青蒿素商业化生产的进行 , 我们正准备启用一个更稳定的关键性抗疟药的流动性治疗计划, 对那些最需要药物的人带来帮助。跨部门合作的成功表明 , 由于所有的合作伙伴,大家共有一个人道主义目标,加之奉献精神和不屈不饶的毅力 , 我们可以推进科学使其真正在对全球健康影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斯林实验室的前博士后研究者,也是阿米瑞斯的首席科学官杰克 · 纽曼( Jack Newman )说 , 三个伙伴在普世健康的保护伞下一起工作,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协作 , 只有通过这样的合作研究 , 一项专注于生物科技发现,并将其转变成可以产业化的技术 , 而商业合作伙伴再将其推向市场,这些结果在这种合作模式之中都是可能实现的。科斯林鼓励其他公司免费使用他们的合成工艺制备青蒿素 , 以确保全世界范围内对于青蒿素的需求量。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描述的此酵母菌株已独家授权给赛诺菲制药公司。 青蒿在中国古代疗法中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 其中包括发烧型疟疾。在 20 世纪 70 年代 , 中国科学家重新发现并确定其活性成分青蒿素、至今为止青蒿素一直是以天然青蒿提取作为主要来源,青蒿的商业种植在中国、东南亚和非洲均有。由于质量、供应和成本等因素影响,是其他青蒿素来源不具有竞争优势。不过科斯林教授的目标是创建一种合成方法,具有稳定而理想的低价优势 , 可以产生足够的数量来治疗每年 3-5 亿的疟疾感染病例。赛诺菲制药公司药品监管副总 Robert Sebbag 博士说 , 生产半合成青蒿素将帮助确保世界的一部分的供应和维护这种原料的价格,控制在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当局可接受的水平 , 最终使疟疾患者受益 , 这是抗疟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 “ 半合成的” 青蒿素是化学上改性的一种活性药物 , 如青蒿琥酯,与其他抗疟疾药物一起用于 ACT 疗法,为了减少疟原虫对青蒿素耐药性的发展。赛诺菲制药公司计划在 2013 年生产 35 吨的青蒿素 , 到 2014 年平均每年生产 50 到 60 吨 , , 这将转化为 0.80-1.5 亿 ACT 治疗。根据该公司的计划,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调整,使半合成青蒿素可以快速融入抗疟疗法的供应链。 科斯林说,由半合成工艺生产的青蒿素将直接替代从天然植物提取的青蒿素,在最终 ACT 产品中不会存在差异。 12 年的故事开始于科斯林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发现 , 将苦艾和酵母基因组合移植注入菌类,使此菌产生一种化学物质 , 该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转化为青蒿素。 2006 年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另一个基因 , 当与早先的基因一起插入酵母时 , 让科斯林和他的团队合成少量的青蒿酸 , 这是化学上更接近实际药物(青蒿素)的一种酸。利用来自科斯林实验室的合成生物学技术、阿米瑞斯在酵母以及其他植物基因中添加了一种基因来提高青蒿酸的产量,此研究引起了赛诺菲制药公司的兴趣。该制药公司利用自主开发的光化学工艺,将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 , 这就是半合成的寓意所在。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Related Stories Launch of semi-synthetic artemisinin a milestone for malaria, synthetic biology , April 11, 2013 in Medications Antimalarial drug artemisinin moves into production Jul 12, 2010 | Synthetic biology can help extend anti-malaria drug effectiveness Mar 06, 2009 | Lab boost for precious anti-malaria drug 15 hours ago | Chemist develops new synthesis of most useful, yet expensive, antimalarial drug Sep 13, 2012 | New technologies gearing up to meet rising demand for vital malaria drugs Nov 19, 2008 |
个人分类: 药物动态|11347 次阅读|6 个评论
Great Artist-Leni Riefenstahl
王丽珍 2013-3-9 15:40
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Riefenstahl),一个美丽的、坚强的、才华横溢的女人。原名“BertaHeleneAmalie”,作为导演,里芬斯塔尔创作了非凡的电影作品。里芬斯塔尔的几部重要作品是公认的电影艺术的里程碑。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电影人。因为她曾为纳粹工作,她说“我只是个艺术家,不太关心政治,只想留住过往的美好。”因此她拒不道歉,人们不原谅她。 我们常以为真、善、美是统一的,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善良是虚弱的、有些真相是残酷的。从有毒的荆棘中同样可以生长出美丽的玫瑰,里芬斯塔尔只选择“美”,哪怕它伤天害理、洪水滔天。 LeniRiefenstahl简历: 1902年 8月22日 莱妮·里芬斯塔尔出生在柏林一个富裕之家。   1926年出演《圣山》,这是第一部专门为舞蹈家 莱妮·里芬斯塔尔而作的电影。 1932年导演并主演《蓝光》,在柏林乌发电影院举行了首映式,获得很大成功,引起轰动,一些评论称“《蓝光》是近年来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电影节应该给予最高的奖项”。杂志《电影信使》上刊登的文章说:“观众完全惊呆了,在电影厅的灯重新开亮之前,观众们一直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中。一位勇敢的女性,对事业是那么的着魔和虔诚,她使很久以来没有生气的影院又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场面。” 1933年,为纳粹党纽伦堡党代表大会拍摄了纪录片《信仰的胜利》,翌年,又为纳粹党代表大会拍摄了最为世人激赏和诟骂的纪录片《意志的凯旋》。 1935年进入他人生的里程碑在拍摄《意志的胜利》中,她把纯粹的政治宣传品提高到罕见的艺术高度。 1936年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柏林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后来被命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 1939年国际奥委会向莱妮·里芬斯塔尔颁发纪念奖章。 1945年被定名为纳粹同情人并被逮捕入狱四年,从此告别了心爱的电影。影评人里查德 ·考利斯坦率地说:“那是因为《意志的凯旋》拍得太好了,加上,她的风格,加上,她是个女人,一个美丽的人。” 1954年在政治与舆论压力下放弃制作和电影事业,开始从事摄影。 1955年,海明威的小说《非洲的青山》使她迷恋上了非洲。她数次前往深入考察那里的土著居民 ——努巴人的生活习俗并出版了一本摄影集。 1973年前往苏丹,观察和研究纽巴族人的风俗和生活,后来出版的摄影集《纽巴人》获得国际认可。 1974年, 72岁高龄的她谎报少了20岁年龄,参加了深海潜水训练班,沉迷于深海水下摄影,也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深海潜水者。    1976年成为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荣誉嘉宾,并因在艺术方面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再次获颁奖章。 1978年出版反映海底世界的摄影集《珊瑚花园》。 1982年因电视纪录片《寂静与黑暗的时代》在西德播出,西德各大传媒展开了一场如何评价里芬斯塔尔作品对纳粹所起的宣传作用的讨论。同年,摄影集《我的非洲》正式出版。 1984年, 80岁的她为了“澄清误会,消除成见”开始撰写这本回忆录,前后历时五年。    1990年摄影集《水下奇迹》出版。    1993年参与电视纪录片《图片的力量》的拍摄,该片获得艾美奖。    1996年根据 莱妮·里芬斯塔尔经历编排的舞台剧在德国科隆剧院首演。同年,包括舞台、电影和摄影集在内的“里芬斯塔尔作品展”在意大利米兰和罗马举办。    1997年前往美国领取Cincecon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再次引发巨大争议。    2002年德国吉普赛人联合会控告 莱妮·里芬斯塔尔。在她百岁生日当天,法兰克福检察院开始就里芬斯塔尔否认大屠杀的指控展开调查。两个月后,检察院撤销了指控,理由是缺乏证据以及当事人年事已高。 2003年 9月8日 ,莱妮·里芬斯塔尔去世,享年 101岁。
个人分类: 敬佩之人|2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2月25日
xupeiyang 2013-2-25 11:04
· Science里程碑成果:艾滋病治疗疗效 (2-25) · Nature:像蝾螈那样再生?悬 (2-25) · Science:对付流感的新武器 (2-25) · 东北师范大学PNAS遗传学新文章 (2-25) · Science子刊:细胞生长的开关 (2-25) · 科学家获首例早期现代人核DNA (2-25) · 科学家新发现24种与人类近视相关基因 (2-25) · Cell子刊:基因治疗遗漏了什么 (2-22) · 争议科学家Nature文章:衰老,小分子RNA和心 (2-22) · Science技术专辑:表观基因组学新技术(组蛋 (2-22) ·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2月) (2-22) · 曹雪涛等发现RNA病毒逃逸机体天然免疫机理 (2-22) · Nature:基因测序步入临床时代 (2-21) · 北京生科院Nature子刊流感治疗新策略 (2-21) · 爸爸的表观遗传“原罪” (2-21)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物理学家吴健雄 1997年2月16日逝世
热度 2 xupeiyang 2013-2-16 08:32
1997年2月16日,美籍著名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逝世,享年85岁。她1912年生于江苏太仓,1936年赴美国。她进行的关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和核的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理论实验,被认为是20世纪物理学上里程碑的实验。美国物理学会称她为当代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30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科学热点中的热点工具
wzpwlsbio 2013-2-5 10:20
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科学热点中的热点工具 陈 润 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进展。以人类基因组为代表的基因组研究,干细胞(特别是人的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研究,非编码的小RNA研究,都曾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全球科学重大进展,从而成为科学热点。伴随着这些热点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近年来,国际上重要的数据库GenBank中的DNA碱基数目呈指数增加,大约每14个月增加一倍。从1999年12月的30亿增加到目前的超过140亿。自全长1.8Mb的嗜血流感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Rd)基因组序列于1995年发表以来,到目前已有60余种生物,包括大量微生物(数据参阅: http://www.tigr.org )以及酵母、线虫、果蝇和拟南芥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相继公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1年春天,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作为反映基因组中个体或病理差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由于它是基因组研究走向应用的重要桥梁,数据增长很快。自1999年初SNP数据库出现以来,到1999年12月21日,SNP的总数仅有21 415。而目前SNP的数目己超过400万。不仅仅是DNA数据,蛋白质数据、非编码的RNA数据、干细胞相关数据也增加得非常迅速。这些数据组成了十分丰富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链接。仅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分子生物学数据库汇集(The Molecular Biology Database Collection∶2002 update)中列出的有价值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就有339个。这不仅囊括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序列数据、各种基因组数据,包括基因信息、剪接位点信息、重复序列信息、SNP信息以及各种遗传标记、结合位点、调节元等。也有生物大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空间结构、蛋白质家族、序列结构相关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还有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功能基因组学数据、基因网络和pathway数据以及多种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和工具。因此,当前数据库既搜集了热点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热点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信息和手段,因而是科学热点中的热点工具。大量数据库被广泛引用必然促进网络链接的发展。如有的网站生物学的链接可达2500个以上( http://www.biotech-europe.de/rubric/linkbase/alle.html )。这样,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就成了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一些关于数据库的学术论文也成了被引用最多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 Watch杂志2001年5-6月合刊上的一篇报道统计了生物学领域在2001年1-2月间被引用最多的学术论文。结果发现处在第2、3、4位的都是数据库,它们分别是:"The Protein Data Bank"(即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数据库PDB)、The Prosite Database"(是一个有关蛋白质家族和结构域的数据库)、"The Pfam Protein Families Database"(是另一个有关蛋白质家族的数据库)。 在近代生物学快速发展的新世纪,"基因组"、"信息结构"和"复杂性"这三个重大科学概念将有机结合,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将是我们的得力助手。选好热点领域,用好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必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从而在某些方面占据国际领先地位,为实现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Fleichmann et al. Science,1995,269:496-512 2 Goffeau et al. Nature,1997,387 suppl:5-105 3 The C. elegans sequencing consortium.Science,1998,282:2012-2018 4 Myers et al. Science,2000,287:868-877 5 The Arabidopsis genome iniative,nature,2000,408:796-815 6 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nature,2001,409:860-921 7 Venter et al.Science,2001,291:1304-1351 8 Jeremy Cherfas.Whether cited or not,protein datobases proving popular.Science Watch,2001,May/June,8 Databases and Network Resources ——Hot Subjects and Hot Tools In recent years huge amount of DNA and protein data is being continuously obtained to follow the rapid advance in the hot subjects of molecular biology such as human genome project,stem cell research and noncoding RNA finding.All of the data provide an early glimpse of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s of the organisms,therefore the databases and network resources became the hot tools for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have been highly cited.
1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10月29日
xupeiyang 2012-10-29 09:44
· 干细胞治疗里程碑重获新生 (10-29) · Nature:99个癌症基因组全面解析 (10-29) · Nature新研究惹巨大争议 (10-29) · Science医学:不同寻常的抗癌抗体 (10-29) · Science新文章揭示艾滋病毒感染机制 (10-29) · 老人身上确有“老人味” (10-29) · 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手足口病病毒两种结构 (10-29) · 特殊RNA或是小胖威利症元凶 沪科学家找出可 (10-29) · Science:iPS临床应用这次真的来了? (10-26) · Nature:艾滋病治疗新抗体 (10-26) · 诺奖得主Nature发现抗癌新靶点 (10-26) · Nature基因治疗里程碑成果 (10-26) · Nature:挑战经典教条,疾病病因有新说 (10-26) · 科学家发现一种心脏分泌激素能遏制癌细胞转 (10-26) · Nature医学:HIV演化弄巧成拙 (10-25)
个人分类: 科研动态|1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诺贝尔物理奖12个里程碑:解密超新星爆发
crossludo 2012-10-11 19:45
诺贝尔物理奖12个里程碑:解密超新星爆发 插图 约翰•亨德里克斯(John Hendrix)   导语:   自物理学的“黄金时代”以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日新月异,但是许多问题依旧待解   整理 约翰•马特森(John Matson) 费里斯•贾布尔(Ferris Jabr)   翻译    精彩速览   在德国林道市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聚会上,才华横溢的青年科学家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共聚一堂,相互交流、探讨,今年的会议主题是物理学。   为了庆祝林道会议的举行,我们摘录1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曾为《科学美国人》撰写的12篇文章,几乎每篇文章都报道了一个重大成就。   这些文章中,有些详细介绍了让作者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有些对物理学的未来作出了预测;还有一些专注于那些永恒的疑问: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在宇宙中是孤单的吗?虽然,这里一些文章是在数十年前发表的,但令人吃惊的是,它们仍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物理学前沿研究紧密相连。   每年夏天,诺贝尔奖得主都要在德国林道市汇聚一堂,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生代科学家交流讨论、相互学习。今年是第62届会议,以物理学为主题。为了庆祝这一盛会,我们摘录了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经典文章,主题涵盖了从宇宙学、粒子物理学到新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   在整理下面的这些经典文章时,我们惊奇的发现,困扰物理学家们几十年的很多问题依旧推动着今天的科学研究。诚然,与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狄拉克(P. A. M. Dirac)和费米(Enrico Fermi)这些大师所处的时代相比,物理学研究领域已经今非昔比了。物理学家获得过一些巨大进展(如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与修正),也经历过出人意料的转变(如对“暗能量”的研究)。但追根溯源,当前许多研究所关注的,仍是那些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推动着物理学发展的问题:为什么物质远远多于反物质?被普遍认为是亚原子粒子质量之源的希格斯玻色子真的存在吗?“幽灵般的超距相互作用”与我们这个世界现有的运行机制有何不同?   物质随处可见,你的手,你手中的这本杂志,甚至介于你的脸和这页纸之间的空气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另一方面,反物质却极其罕见(对我们人类来说,这是件好事情,因为正反物质一旦接触就会湮灭)。但在宇宙诞生初期,正反物质的量应该是相等的,只是由于某种未知原因,物质最终胜出,银河系、太阳系才得以形成,人类才能出现。物理学家一直都想知道是什么打破了这一平衡。   1956年,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 Segrè)和克莱德•E•威甘德(Clyde E. Wiegand)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撰文,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发现反质子的研究。反质子是人们熟知的、存在于每个原子核内部的质子的反粒子。在那篇文章发表的一年前,塞格雷和威甘德的研究组刚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现已拆除)上发现了这个短寿命的反粒子。由于这项发现,塞格雷和同事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分享了195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是自1932年卡尔•D•安德森(Carl D. Anderson)发现反电子(即正电子)以来,又一个反物质存在的证据。1930年,狄拉克(Dirac)在对电子的理论描述中,就预言了反电子的存在。   从那时起,追随着狄拉克、安德森、张伯伦和赛格雷的足迹,物理学家迈出了合理的一步:将基本的反物质原子拼合起来,看它们与由普通原子构成的物质在一些关键特性上有什么不同。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究人员用反质子和正电子组成反氢原子。去年,一个研究组成功地让一个反原子在湮灭前存在了数分钟,这个时间长度,足以让科学家对反原子进行测量和研究了。如果能发现引力或辐射会对反物质造成的特殊影响,或许就能提供一些线索,解释现有物质为何丰富得多。   在物理学的另一个研究领域,马蒂纳斯•J•G•魏特曼(Martinus J. G. Veltman)于1986年,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标准模型”里一个小问题的文章。除这个问题外,该模型在描述宇宙中基本粒子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其完美的理论。魏特曼指出,标准模型里一个关键粒子还有待发现,那个粒子似乎在努力隐藏自己而不被人们找到。没有它,其他粒子的质量来源将难以解释。   或许你已知道,它就是传说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在文章中,魏特曼寄希望于当时还处于规划中的超高能超导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简称SSC,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能够发现这种“缺失”的粒子。然而在25年后的今天,物理学家仍在期待这一最重要玻色子的“首秀”(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中心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符合希格斯粒子属性的新粒子。也许,希格斯粒子在众位物理学家的期盼下终于现身了)。超高能超导对撞机最终未能建成,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任务,转移到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上。从2009年开始运行起,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已经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对撞能量逐步提高,期待能于今年年底前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并最终宣布标准模型里的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   甚至在标准模型完整建立前,物理学家就开始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粒子行为提出异议了。1935年,爱因斯坦和两位同事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当时刚刚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会推导出一种很难理解的、被称为非定域性的现象。物理学家解释道,当观察者在一个地方测量一个粒子时,就会即时影响到其他地方的另一个粒子,无论它们两者相距多远。这一效应看起来很荒谬。爱因斯坦及同事认为,非定域性是一个“麻烦”,将对量子力学的可靠性提出挑战。   实验物理学家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来证明粒子之间确实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量子纠缠”的现象保持非定域联系。现在,物理学家能够很熟练的制备出一对纠缠光子,它们之间共享一种状态,例如偏振方向。独立的原子,以及大尺度物体(例如人造钻石晶片)也已经制备出了纠缠态。纠缠并不仅仅是量子力学里的一个小把戏,或许有一天,它将使通信和计算能力大大超过当今电子设备所能达到的状态。   在这些研究里,关键是激光。它是一种量子光源,激光中受控的光子可以自我纠缠,或用来制备其他粒子的纠缠态。在1961年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篇文章里,亚瑟•L•肖洛(Arthur L. Schawlow)向我们展示了激光的美好前景。当时,激光器刚刚问世一年,被称为光量子放大器。由于发明激光,肖洛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后继者——那些操控激光来研究量子纠缠的光学物理学家们,常常被认为是近期诺贝尔奖得主的热门人选。   未来将获得诺贝尔奖的新一代物理学家(今年的林道大会中或许就有他们的身影)会将物理学带往何方?如果参照过去的历史,那么未来一些辉煌成就的线索,或许就隐藏在过去数十年里那些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以及他们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过的文章)之中。    一、天体物理    宇宙射线里的秘密信息   撰文 亚瑟•H•康普顿(Arthur H.Compton)   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家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33年7月《科学美国人》   宇宙射线的研究常常被描述成“现代物理学中的另类,因为其中包括微妙的现象、细致的观测、观测学家们探险似的旅行、精巧的分析以及宏伟壮观的结论”。我们相信,宇宙射线能带给我们一些重要信息: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演化的,或者那些原子核最深处结构的秘密。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解码这些信息。   大约5年前,两位德国物理学家博特(Bothe)和科尔霍斯特(Kolhrster)使用计数管进行了一项实验,让我们确信宇宙射线其实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然而,如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话,就意味着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宇宙线的强度应该有所不同。由于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这个巨型磁铁就会使射向地球的带电粒子发生偏转。这一效应应该在磁极处最弱,在赤道附近最强,那么如果我们从赤道向两极走,射线强度就应该不断增大。科学家设计了6个不同的系列实验来探测这一效应,然而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为此,在卡内基协会的资助下,我们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过去18个月里组织了9次探险,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点测量宇宙射线——从海平面到64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和喜马拉雅山顶,均有研究人员前去测量。在美国阿拉斯加巨大的麦金利山侧的冰川上,两位出色的登山员卡培(Carpe)和科文(Koven)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在如此接近极点的纬度上,迄今海拔最高的测量数据。   将这些探险所获得的数据整合起来后,我们发现极地附近的宇宙射线强度比赤道附近高15%。此外,正如预计的那样,由于地球磁场对入射带电粒子的作用,宇宙射线强度还随着纬度变化而变化。此外,在高海拔地区,地球磁场的效应要海平面上强数倍。   这些结果显示,宇宙射线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然而,某些宇宙射线不会受到地球磁场的丝毫影响。而通过其他一些测量实验,例如皮卡德(Piccard)和雷金纳(Regener)的高空气球实验、博特和科尔霍斯特的计数测量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这些射线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以光子的形式存在(就像普通的光那样),但相当数量的辐射可能是以轻原子或轻原子核构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宇宙射线能量惊人。用电子伏作为能量单位的话,一个氢原子的燃烧能释放大约两电子伏的能量。镭辐射出α粒子时,会释放200万电子伏的能量。然而,宇宙射线的能量高达百亿电子伏。如此惊人的能量从何而来?在这个问题的答案里,或许隐藏着宇宙如何形成的秘密。   二、 X射线之星   撰文 里卡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67年12月《科学美国人》   星际空间里,充斥着各个波段的电磁辐射,从超短波的伽马射线和X射线,到波长很长的无线电波,无所不包。但是,由于我们的大气层屏蔽掉了大部分波长的宇宙射线,它们中能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特别是对波长短于2 000埃(1埃=10-10米)的电磁辐射来说,地球大气是一层不可穿过的障碍。因此,科学家只能用气球或火箭,将探测仪器送到大气层之外来探测来自宇宙的X射线。   随着火箭发射越来越频繁,将仪器送到太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布鲁诺•B•罗西(Bruno B. Rossi)建议,对天空中的X射线进行扫描,而我们这个来自美国科学和工程公司(Americ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研究团队,就承担了这项任务。   1962年6月18日,载有探测仪器的Aerobee探空火箭在美国白沙导弹靶场发射升空。这项实验是在罗西的帮助下,由我和赫伯特•古尔斯基(Herbert Gursky)、F. R. 泡利尼(F. R. Paolini)一起合作准备的。在火箭到达最大高度225千米之前,火箭会在一个特定时刻将舱门打开,暴露出探测仪器。随着火箭沿自身轴向旋转,探测仪器就能扫描120度张角的带状天区,其中包括月球的方向。   来自探测仪器的遥测信号显示,仪器没有探测到任何来自月球的X射线辐射。然而,在南方天空的天蝎座方向上,探测仪器发现了一个很强的X射线源。根据计数器的记录,这个X射线源的强度是人们预料中的、来自任何遥远宇宙射线源的(根据太阳X射线辐射强度估算)100万倍。   对数据进行了三个月的仔细研究后,结果证实上述辐射确实是X射线(波长为2到6埃),来自于太阳系外,射线源大约在银河系中心的方向。究竟是哪一种天体能够辐射出如此高能的X射线流呢?   我们又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进行了两次火箭探测(1962年10月,以及1963年6月),利用三角测量法缩小了这个强X射线源的位置范围。我们发现,其实它并不在银河系中心。同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赫伯特•弗里德曼(Herbert Friedman)及其同事,成功将该射线源定位在了2度弧(2度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的天区范围内,这意味着该X射线源是一颗单独恒星,而不是大量恒星的集合。   现在,该射线源是一个独立天体的证据已经很充分了,所以我们将它命名为Sco X-1(取自天蝎座,Scorpius)。人们或许会想,能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如此多的能量,该天体应该是清晰可见的,至少也应是一颗相当明亮的恒星。然而,那一天区里并没有什么显眼的恒星。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从已确定区域里的那些可见的恒星中,找出X射线星。Sco X-1的位置已经被缩小到了1度弧的范围内,在那一区域的天空里,每平方度(半径为R的球体上,面积为π2R2/1802)的天空里约有100颗13等星。在对新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我们得到了更精确结论:目标恒星必定位于两处候选位置中的一个。   根据这一结果,日本东京天文台、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玛天文台将望远镜对准了那两个方向,希望找到Sco X-1。东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立即发现了这颗X射线星。一个星期之内,帕洛玛天文台证实了这一发现。   现在,科学家可以用光学天文望远镜来观测Sco X-1了,它那令人震惊的新特性也逐渐展露在了我们面前。最令人震惊的事实是,这颗恒星辐射出的X射线的能量,比其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高1 000倍,这是天文学家们没有想到的,因为根据对已知多种恒星的了解,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有迹象表明,Sco X-1辐射出的X射线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所有波段上辐射出的能量的总和。   三、 解密超新星爆发   撰文 汉斯•A•贝蒂(Hans A. Bethe) 杰拉尔德•布朗(Gerald Brown)   贝蒂是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85年5月《科学美国人》   超新星爆发是从恒星坍缩(即向心聚爆)开始的。那么,它又是怎么改变方向,将大部分的恒星质量向外抛射出去的呢?在某一阶段,恒星物质的向内运动肯定会停止,然后反向运动,由向心聚爆转变成向外爆发。   结合计算机模拟和理论分析,关于超新星爆发机制的整套理论开始慢慢浮出水面。看起来,反转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形成了向外传播的冲击波。   当恒星核心的密度达到原子量级时,坍缩会突然停止。这会在恒星核介质中引发朝着反方向传播的声波,就像锤头砸到铁砧上时锤柄产生的振动。当声波从均匀的恒星核心传播出来时,声波的传播速度会逐渐减慢。这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由于它的局部速度降低;二是它在迎着越来越快的坍缩物质“逆流而上”。到达音速点(传播速度达到声速时所在的区域)时,声波完全停下来。同时,更多的物质还在不断向着恒星核心的核物质硬球坍缩,激发更多的声波。在几分之一毫秒的时间里,声波在音速点汇聚,不断产生压力。坍缩物质通过音速点时,这种压力延缓了物质的坍落速度,造成了速度断层。这种不连续的速度变化触发了激波。   在恒星核心,向内坍缩的物质落到“硬球”的表面后急停,但不是瞬间完全停止。动量会让坍缩超越平衡点,让核心密度达到甚至超过原子核的密度,我们把这一时间点称作“最大压缩”时刻。在最大压缩之后,核物质会反弹回去,就像一个被压缩了的橡胶球。这种反弹会产生更多的声波,汇入不断增强的激波里。   激波有两个特性与声波不同。首先,声波不会对媒介造成永久性的影响,声波通过之后,物质就恢复到先前的状态。而激波的通过会导致密度、压力和熵的巨大变化。其次,正如其名,声波以声速传播。而激波的速度更快,速度值由波的能量决定。因此,一旦音速点上累积的压力形成了激波,向内坍缩的物质就无法把激波限制在音速点了,它会不断向外传播,直达恒星外层的物质。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激波的传播速度很快,在30 000千米/秒~50 000千米/秒之间。   恒星外层发生爆炸后,恒星核的命运仍不甚明了。据推测,较轻恒星的爆发会留下一个稳定的中子星。根据威尔逊的计算,超过2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将会留下一个超过两个太阳质量的致密残骸。这种残骸会成为一个黑洞,里面物质的密度会被压缩到无穷大。 四、宇宙中的生命   撰文 史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94年10月《科学美国人》   正如我们所知,物理学里面有那么几个参量,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的数值发生了哪怕一丁点儿改变,生命就不可能出现。这些参量中,最著名的是碳12原子的一个激发态的能量。在恒星内部生成重元素的一系列核反应中,有一个必要环节。在这个环节里,两个氦原子核相结合,形成不稳定的铍8原子。在发生裂变之前,铍8原子有时会再吸收一个氦原子核,这就形成了处于上述激发态的碳12原子。接着,碳12原子核会辐射出一个光子,衰变到最低能态的稳定态。在接下来的核反应里,碳结合成氧和氮,以及生命必需的其他重元素。但是,铍8原子捕捉氦原子的过程是一个共振过程,反应速率随着参与反应的原子核的能量而变化,能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反应进行——如果碳12原子的那个激发态的能量高那么一点点的话,它的产生率就要低很多,从而导致铍8原子核在碳形成之前,就可能裂变成了氦原子核。那样,宇宙将几乎全部由氢和氦构成,不会有生命元素存在。   自然常数需要精确到何等程度才能让生命出现,科学家的意见并不统一。碳12的那个激发态的能量为何如此接近共振能量,也有另外的解释。但是,有一个常数似乎确实需要超乎想象的精细调节:这就是真空能,或者说宇宙学常数,它同宇宙膨胀相关。   虽然我们无法计算真空能的大小,但我们能够算出产生真空能的那些能量的大小(例如引力场里量子涨落的能量,量子涨落尺度大小不低于约10-33厘米)。根据我们对目前宇宙膨胀速度的观测结果,真空能有一个上限,而产生真空能的那些能量的总和,要比真空能的上限值大120个数量级。如果对真空能有贡献的那些能量没有相互抵消的话,根据真空能总量的计算,那么在生命出现之前,宇宙可能已经进行完了一次膨胀和收缩的循环,或者膨胀速度太快,以至于不可能形成星系或恒星。   因此,任何形式生命的存在,似乎都需要那些对真空能有贡献的能量彼此相消,而且抵消程度要精确度到小数点后约120位。或许,这种相互抵消将来能得到某种理论的解释,但到目前为止,在弦理论和量子场论中,真空能都含有任意常数,它们必须得到精细调整,以使总真空能足够小,让生命有可能存在。   其实,我们无需假设在基本自然法则或初始条件中,有某些生命或意识在扮演关键角色,上述问题就能得到解释。或许,我们现在所称的自然常数在宇宙的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里并不相同(在这里,“宇宙的不同部分”可以有多种理解,例如可以指宇宙膨胀的某个阶段不同的扩张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各种普遍存在的场取值不同;或指在某些量子天文学研究所提出的不同的量子力学“世界线”)。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在宇宙的某些区域中可能发现生命(即便在大部分区域里都没有),也就不令人吃惊了。   任何进化到可以测量自然常数这个程度的生物,都会发现这些常数的值恰好允许生命存在。在宇宙其他区域,这些常数可能有其他的数值,但那里没有人去测量。不过,这并不是说生命在基本的自然法则中起着某些特殊作用,就像太阳有一颗能孕育有生命的行星,但并不代表生命在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中也会起作用一样。    五、粒子与原子物理    光是什么   撰文 欧内斯特•O•劳伦斯(Ernest O. Lawrence), J•W•毕姆斯(J. W. Beams)   劳伦斯是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28年4月《科学美国人》   光是最人们熟知的物理存在。我们都了解它的许多特性,而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光显示出的不可思议的性质还要多得多。虽然,我们对光学效应的了解已经很多,但光究竟是什么,还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   两个多世纪前,牛顿认为光的本质是粒子,是由飞行于空气中的小“飞镖”组成。其他一些人将光归于波动,就像波浪在水中传播那样,光波也在遍布宇宙的一种介质中传播,这种介质叫作“以太”。随即,在关于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一些新实验揭示出光的更多特性后,人们发现波动理论能解释许多粒子假说无法解释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关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被接连发现。在这些现象中,很多都无法用波动理论来解释,这就迫使科学家将注意力转向牛顿提出的“光的粒子假说”。近期的观测结果表明,光束所包含的能量值是一个最小单位(一个光量子)的精确整数倍,正如物质看起来像是由物质粒子的精确整数倍组成,电量是电子的整数倍一样。因此,光也是粒子化的,正如物质和电量是粒子化的一样。   在现代光量子理论中,有一个看起来非常奇特的事实,即该理论的研究对象自身——光量子——恰恰是完全不清楚的。   量子自身的物理特性也是一个问题:它们的长度是一米,一千米还是一厘米?或者说,它们的尺度无限小?许多实验似乎都说明,光量子的长度至少在一米左右,但根据过去的观测,很难推导出确定的结论。光量子的空间尺度仍旧是个谜。   至少有一种途径可以用来测量光量子的长度,只要该设想可以付诸实践的话。从本质上来说,可以这样做:假设你有一个遮光板,能够以任意速度阻挡或放行光线。这样的器件应该能将一束光切成一段一段,就像用刀切香肠一样。显然,如果切出的一段光线比光量子短,那么经过遮光板的短暂闪光就只含有一个光量子的一部分。实际上,该装置会将光量子掐头或去尾。部分光量子的能量不足以将电子从金属表面轰击出来,需要整个光量子才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在短到什么程度,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从而给出光量子的长度上限。   即使对机械知识不熟悉的人也能想到,任何一种机械遮光板都不可能以这种速度工作。然而令人高兴的是,自然赐予物质的不仅仅有纯机械的性质。利用某些液体的特殊光电性质,科学家构想了一种类似遮光板的设备,能在百亿分之一秒内打开或关闭。通过这种设备,科学家制造出极为短暂的闪光,轰击在灵敏的光电池上,结果发现电池对设备制造的最短闪光也能作出反应,长度只有几英尺(1英尺约合0.3米)。   这个简单的观测实验的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因为它明确显示了光量子要比数英尺短,或许光量子的空间尺度只有极微小的一点点。    六、原子核的结构   撰文 玛丽亚•G•迈耶(Maria G. Mayer)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51年3月《科学美国人》   将原子作为一个整体,并以我们的行星系统为参考——近代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描述原子的模型:原子由一个位于中心的、相当于太阳的原子核,以及在特定轨道上围绕原子核运行的卫星电子构成,就像行星一样。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该模型已能解释许多我们观测到的电子行为。然而,人们对原子核本身却知之甚少。甚至对于原子核中的粒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个问题,都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最近,一些物理学家(包括作者本人),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子核模型,将原子核描绘成壳层结构——就像整个原子的结构那样,核里的质子和中子以特定的轨道(或称为壳层)聚集,正如原子里面,电子束缚在原子核周围一样。对于原子核的构成及其核内粒子的行为,我们所知的很多现象都能用这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   质子和中子的一些特定组合,在性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模式,而我们有可能弄清这些模式。正是因为这些模式,我们才提出了原子核的壳层模型。一个惊人的巧合是,原子核内的粒子也像电子一样,偏好某些特定的“神秘幻数”。   每一种原子核(除了氢原子,它就是一个单独的质子)都能用两个数字来描述:质子数和中子数。这两者之和就是该原子核的原子量。质子数决定原子的性质,所以拥有两个质子的原子核必定是氦,拥有三个质子的是锂,以此类推。然而,一定数量的质子可以与不同数量的中子结合,形成同一种元素的多种同位素。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即质子和中子喜欢以偶数的方式结合;换句话说,和电子一样,质子和中子都显示出强烈的配对趋势。已知所有元素的全部约1 000种同位素里,只有不超过6种稳定原子核是由奇数个质子和奇数个中子构成的。   除此之外,以特定偶数聚集的质子或中子尤其稳定。“神秘幻数”之一是2。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原子核是已知最稳定的原子核之一。另一个“神秘幻数”是8,代表着氧原子核,它的一个常见同位素具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十分稳定。还有一个“神秘幻数”是20,对应着钙。   “神秘幻数”包括:2、8、20、28、50、82以及126。具有这些数目的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都具有非同寻常的稳定性。这强烈暗示着,“神秘幻数”代表着原子核里的壳层都是满的,就像原子外层的电子壳层结构一样。   这个壳层模型还可以解释原子的其他特征行为,比如“同质异能”(isomerism)现象,即原子核长期处于激发态。或许,该模型最重要的应用是对β衰变(即原子核辐射出电子)的研究。原子核会不断释放出电子,导致原子核内粒子的自旋发生变化。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描述β衰变,因为自然界只有少量的放射性原子核,因此想检验这些理论正确与否并不容易。壳层模型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能在不做测量的情况下预测自旋。当然,这个简单模型无法给出关于原子核结构的完整而准确的描述。即便如此,该模型还是成功地描述了原子核的众多性质,说明它是描述真实世界的一个不错的理论。   七、反质子现身   撰文 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 Segrè) 克莱德•E•威甘德(Clyde E. Wiegand)   赛格雷是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56年6月《科学美国人》   25年以前,基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英国剑桥大学的狄拉克(P.A.M. Dirac)提出了一个方程,以量化的方式描述了电子的许多性质。只须代入电荷、质量以及自旋值,就能准确推导出电子的磁矩以及它在氢原子里的行为。然而,狄拉克发现,这个方程不仅需要带负电的电子,还需要带正电的电子(正电子)存在。换句话说,它不仅描述了已知的带负电的电子,而且还引入了一种完全对称的粒子,它与普通电子完全一样,只是电荷为正而非负。   在狄拉克作出预言数年之后,在宇宙射线通过云室产生的粒子之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卡尔•D•安德森(Carl D. Anderson)发现了正电子。这一发现促使物理学家投入到一段全新而艰难的旅程,开始寻找另一种假想粒子。最终,他们的努力在几个月之前得到了回报。   经过微小的修改,狄拉克的基本方程应该还适用于质子。在这种情况下,方程同样预言了质子的反粒子——反质子的存在。它与质子一模一样,只是带电为负而非正。   这时,一个问题浮现出来,需要多高的能量才能在实验室里用加速器制造出反质子?因为反质子只能与质子成对地制造出来,所以我们至少需要相当于两个质子质量的能量(即约20亿电子伏)。但真正准备实验的话,我们需要比20亿电子伏高得多的能量。要想将能量转化为粒子,我们必须使能量聚集到一点;通过让高能粒子撞向靶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例如让两个质子对撞。撞击之后,我们应该有4个粒子:两个先前的质子,外加一对新制造的“质子—反质子对”。碰撞出的这4个粒子中,每一个都具有约十亿电子伏的动能。所以,产生一个反质子需要20亿电子伏(生成“质子—反质子对”)加上40亿电子伏(四个产物粒子的动能)的能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就是根据这些数值设计建造的。   当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用60亿电子伏的质子轰击铜靶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探测并识别生成的任何反质子。一种搜寻方案是由本文作者、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和托马斯•伊普西兰蒂思(Thomas Ypsilantis)提出的,他们利用了3个便于确定的特性。首先,粒子的稳定性意味着它的寿命应该足够长,能够穿过长长的仪器;其次,粒子经过外加磁场时,它们的偏转方向可以反映粒子的带电性,因此通过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反质子的负电性。最后,在磁场强度和粒子速度已知的情况下,反质子的质量可通过它的运行轨道的弯曲度计算出来。   到去年10月宣布反质子的发现时,上面的三位科学家已经记录了60件事例,平均产生率大约相当于每运行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一小时,就能发现4个反质子。这些反质子都已通过了我们在实验前预先设定的所有测试。一位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且困难的介子实验、拥有很高声望的同行对这项发现的评价让我们十分开心。他在检查了我们的实验之后说:“我希望自己的介子实验也能够像这个实验一样令人信服。”至此,那些一直打赌反质子存在的人开始得到回报了,我们知道的最大赌注是500美元(我们自己倒没有参与)。    八、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吗?   撰文 马蒂纳斯•J•G•韦特曼(Martinus J. G. Veltman)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86年11月《科学美国人》   希格斯玻色子是以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彼得•W•希格斯(Peter W. Higgs)的名字命名,这种粒子是标准模型中最重要的缺失部分。标准模型是描述物质基本构成,以及各成分间基本相互作用力的主流理论。根据标准模型,所有物质都是由夸克和轻子构成,它们彼此之间通过4种力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举例来说,强力将夸克束缚在一起形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磁力将原子核和电子(轻子的一种)“绑”在一起,形成原子,剩余的电磁力再将原子组合成分子;弱力在某些原子核衰变中起作用。弱力和强力仅在很短的、不超过原子核半径的范围内起作用;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范围无穷大,所以它们最为人们所熟知。   尽管对标准模型知根知底,我们仍有理由任务它还不完备,这时就轮到希格斯玻色子出场了。具体来说,标准模型需要希格斯玻色子赋予自己在数学上的完整性,使它的适用能量范围虽然超越了现有粒子加速器的能力,但很快可由未来加速器实现。除此之外,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所有基本粒子的质量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粒子通过“吞食”希格斯玻色子来获得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的一大缺陷是,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过它存在的证据(欧洲核子中心于2012年7月4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符合希格斯粒子属性的粒子,并且有极高的可信度)。相反,有很多间接证据已经暗示,这种神秘粒子其实并不存在。的确,近代理论物理学在不断向真空中添加希格斯玻色子之类的、五花八门的新玩意儿,让人们觉得在晴朗的夜空中还能看到星星是多么不可思议!虽然,未来的加速器或许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证据,并且证明假设存在的原因是正确的,但我仍坚信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我必须指出,这不意味着整个标准模型都是错误的。相反,标准模型很可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一个近似反映——尽管已经很接近真实世界。   通过在高能物理实验室进行的散射实验,人们可以研究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一束电子能被质子散射。通过分析入射粒子的散射模式,就能获得关于相互作用力的信息。   电弱理论成功预言了电子与质子相互作用的散射模式,也同样成功预言了电子同光子、W玻色子(传递弱场的粒子)和中微子的相互作用。然而,该理论在试图预言W玻色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遇到了困难。特别是从该理论出发可以得出,在足够高的能量下,一个W玻色子被另一个W玻色子散射的几率大于1。这样的结果显然有悖常理,相当于说即使一个人向靶子的相反方向扔飞镖,仍能正中靶心一样。   就在这时,“救星”希格斯玻色子出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同W玻色子以某种方式耦合,能让散射几率回落到允许的范围:0到1之间的一个固定值。换句话说,将希格斯玻色子引入电弱理论后,“消除”了不合理的结论。   了解了希格斯玻色子是让电弱理论重新变得正常的关键之后,就很容易理解应该如何搜寻这种难以捉摸的粒子了:W玻色子必须要以极高的能量(等于或大于一万亿电子伏)相互散射。这一能量能在规划中的“超导超级对撞机”上达到,它可以实现20TeV能量的对撞。美国正在考虑建造它。如果粒子的散射模式与重整后的电弱理论相符,那么必定存在一个抵消力,而希格斯玻色子就是一个最明显的候选者。如果模式与预言不符,那么W玻色子之间就很可能是强力相互作用,这将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九、技术应用    光学激光器引领信息革命   撰文 亚瑟•L•肖洛(Arthur L. Schawlow)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61年6月《科学美国人》   至少半个世纪以来,通信工程师都梦想拥有一种设备,能像产生无线电波那样高效、精确地产生光波。一个普通白炽灯泡辐射出的电磁波的纯度,同无线电波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电磁振荡器产生的无线电波的波长,限制在很窄的电磁波波段,“噪音”很低,可以用作信号载波。相反,所有传统光源基本上就是“噪音”源,除非以最粗略、原始的方式用作信号,这类光源几乎不适合做任何事。然而就在去年,随着光学激光器的出现,精确控制光波的产生成为可能。   虽然光学激光器只是刚刚出现,但它们已经产生了极高强度且高度定向的光束。与来自其他光源的光束相比,这种光束的单色性要好得多。   光学激光器是全新的光源,需要一些想象力才能预测它的潜在应用。当然,信息传递是最显而易见的应用,这个方向的应用获得的关注也最多。虽然自古代以来,人类都在使用光线来传递信号,但由于自然光源的强度很弱,“噪音”很大,使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可以把普通光束看做一种纯净的、均匀的载波,只是光源里的那些一个个原子会随机发出光脉冲,变成“噪音”。但光学激光器能够提供几乎理想的均匀波,除了人工加入的信号外,没有任何噪音。   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调制方法,相干光波(频率、振动方向和相位差都相同的两列波)应该能够携带海量信息。因为光的频率很高,即使在可见光范围内一个很窄的波段里,一秒钟也会包含数量巨大的振荡周期。光波能传递的信息量与每秒的周期数成 正比,因此也同波段宽度成比例。在传播电视信号时,载波带有的信号具有400万个周期的有效频宽。一个光学微波激射束完全能够携带一个频率(或者说频宽)为1000亿个周期的信号。当然,前提是能找到生成这种信号的途径。具有这一频率的信号能够携带的信息量,相当于现在所有无线电通信频道的总和。必须承认,没有光束能够很好的穿透雾、雨或雪,因此想要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应用,光束必须被封闭在管道里。 十、拦截导弹   撰文 汉斯•A•贝蒂(Hans A. Bethe),理查德•L•加温(Richard L. Garwin),库尔特•戈特弗里德(Kurt Gottfried),亨利•W•肯德尔(Henry W. Kendall)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贝蒂),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肯德尔)   本文刊登于1984年10月《科学美国人》   去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电视演讲里,号召全美科学界“给予我们新技术,放弃这些老旧无用的核武器”,表达了对技术革命的渴望,希望新技术的出现,能让美国有能力“在战略弹道导弹落到我们或者盟国的土地上之前,对导弹实施拦截。”   有能够消除核灭绝威胁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吗?   我们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前景的分析,将集中在助推阶段的拦截上。   助推阶段的拦截需要许多非武器的设备原件。我们通过探测助推器喷出的火焰,提供早期的攻击预警。在确定来袭导弹的数量、运行轨迹及其型号(有可能的话)之后,锁定它们,然后就准备、瞄准并发射拦截武器,并且评定此次拦截是否成功,接着发射下一轮拦截武器(如果时间允许)。   为了摧毁助推器,我们必须在看到导弹之前,就开始进行拦截(如果等到发现它之后再拦截,就来不及了)。所以,防御系统必须从数千千米高的太空中开始助推器阶段的拦截。为此,目前有两种“定向能”武器(高度精准的武器)正在研发中:一种是利用激光束,它的速度是光速(300000千米/秒);另一种是粒子束,速度也差不多和光速一样快。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追踪助推器红外信号的防爆弹。   此外,其它拦截方案,包括化学激光武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自动追踪武器,都必须要安置在地球低轨道上。   目前,最亮的一种激光是,由氟化氢化学激光器产生的红外激光束。美国国防部计划,于1987年底之前展示一部两百万瓦特功率的这种激光器。假设人们目前已经拥有2500万瓦特功率的氟化氢激光器,以及性能完美的10米直径反光镜。这就相当于得到了一种具备3000千米“杀伤半径”的武器。如果每一部激光器都能发挥其最大功效,那么,300部位于低轨道上的这种激光器,就能够摧毁140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助推器。   粒子束武器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束,能够钻进导弹弹体深处,扰乱其导航系统中的半导体元件。然而,这些带电粒子束会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运动轨迹发生弯曲。也就无法精确瞄准远距离目标。因此,人们需要制造出中性粒子束。此外,攻击导弹可以使用具有极强抗辐射能力的砷化镓半导体(它的抗辐射能力比硅半导体强1000倍),以保护导弹的导航计算机免受损伤。    十一、对时间的精确测量   撰文 韦恩•M•板野(Wayne M. Itano),诺曼•F•拉姆齐(Norman F. Ramsey)   拉姆齐是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1993年7月《科学美国人》   随着捕捉、冷却原子和离子的新技术出现,我们完全能够让时钟比现有的水平精确1 000倍。   最有希望的一种方案是利用被捕捉的带电离子的共振频率。被捕捉的离子能够悬浮在真空中,所以它们几乎完全不受外界干扰,也不会同其他离子或者器壁发生碰撞。   捕捉带电离子两种“陷阱”。“潘宁阱”利用非均匀静电场和均匀静磁场的组合束缚住离子;在射频阱(通常称为“保罗阱”)则用振荡的非均匀电场束缚离子。惠普公司、喷气推进实验室,以及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使用保罗阱的标准实验装置。被捕捉的“猎物”是汞199离子,其最大Q值(Q代表粒子的稳定性,Q值越高,稳定性越好)标准超过了1012。这一数值比当前铯束原子钟的Q值高10000倍。   中性原子捕捉和冷却比捕捉离子更困难,在过去几年里,它的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的激光冷却技术使用的是沿三条互相垂直的路径上传播的三对相向激光束,特别有效,可以使任何运动方向的原子慢下来。研究人员受此启发,设计出了“光学粘胶(optical molasses)”。与离子阱相比,中性原子阱能够储存的原子密度更高。这是由于离子带电,会因相互排斥作用而保持距离。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原子越多信噪比越高。   使用中性原子作为频率标准的主要障碍是,原子在阱里的共振会受激光场的强烈影响。现在,一种被称作“原子喷泉”的器件克服了这一难题。在一些样品原子被阱捕捉并冷却后,它们被向上推,进入没有激光的区域;然后,原子会由于引力的作用再落回来。在向上、向下的运动路径上,原子都会经过振荡的场。通过这种方式,共振转换被激发,就像位于不同振荡场束的器件一样。   阱里的激光冷却离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是一种光学共振,频率高达数千吉赫兹(吉:十亿)。因为它Q值很高,这种标准为精确时钟提供了很有前景的基础。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单激光冷却被捕捉离子的紫外频段共振振荡上,观测到了高达1013的Q值。这个数值是迄今为止,光学或微波原子振荡中发现的最高Q值。   对时钟准确度的期望越高,越能促使我们优化当前的技术。这将打开通往新功能的一扇门。也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这些新功能是什么。    十二、碳元素的奇妙王国   撰文 安德烈•K•海姆(Andre K. Geim) 菲利普•金(Philip Kim)   海姆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本文刊登于2008年4月《科学美国人》   每当用铅笔在纸上画上一道,纸面上留下的痕迹里面就包含些许当下物理学和纳米技术领域最热门的新材料:石墨烯。石墨,即铅笔里的芯,是纯碳的一种形式。它由平的、一层层堆砌起来的碳原子构成,石墨烯是对其中一层原子的称呼。它由不断重复的六角形网状结构的碳原子构成,厚度仅为一个原子。它不仅是所有材料中最薄的,还十分牢固坚硬。此外,它在纯态、室温下传导电子的速度比任何其他物质都要快。目前,世界各地实验室的工程师们都在研究这种物质,以确定它是否能被用来制造智能显示器、超高速晶体管以及“量子点”计算机。   另外,石墨烯在原子尺度上的奇异特性,还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们深入研究那些必须用相对论量子物理描述的现象。在这以前,对此类现象进行研究,一直都是那些使用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望远镜或粒子加速器的天文物理学家和高能粒子物理学家们的“专利”。石墨烯的出现,使实验物理学家们用实验室里的小型仪器就能测试那些相对论量子力学预言了。   石墨烯的这两个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材料。首先,虽然它是以相对原始的方法被生产出来的,但石墨烯的结构却非常完美。这是由于其含有的高纯碳,以及碳原子排列成的晶格高度有序性的共同结果。至今,研究人员还未发现石墨烯里面有一个原子缺陷——比如,晶格某些原子位上存在空缺,或者哪个原子的位置不对。这种完美的晶体结构秩序似乎来自于虽牢固却可高度曲弯的碳原子间的化学键,进而让它成为一种比钻石还坚硬,同时在施加外力时又可以平面弯曲的物质。它的高质量晶格还赋予了石墨烯极高的导电性。它里面的电子能够自由运动,不用担心会被晶格缺陷和外来原子散射出去。   石墨烯的第二个独有特性是,它的导电电子运动速度比那些穿过普通金属和半导体里的电子要快得多,仿佛质量比它们轻许多。实际上,石墨烯里的电子(或“电荷载体”)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属于由类似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规则支配的神奇世界。石墨烯固体里的这种相互作用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石墨烯的出现,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再局限于宇宙学或高能物理学中,终于走进了普通实验室。   有一个研究方向特别值得提出,那就是基于石墨烯的电子器件研发。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石墨烯里的电荷载体运动速度很快,而且几乎不会同自身晶格里的原子碰撞、损失能量。这一特性可用来制造弹道晶体管,这是一种比现有晶体管响应速度快得多的超高频器件。   更诱人的是,石墨烯能帮助微电子工业延长摩尔定律的适用期。即使在纳米尺度上,石墨烯仍然具有出众的稳定性和电子导电性,我们可以用它制造尺度小于10纳米,甚至小到一个苯环尺度的单独晶体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在一片石墨烯上刻制出整个集成电路。   无论这个只有一个原子厚的奇妙物质未来前景如何,至少它在以后数十年必将仍是研究的热点。工程师们将继续努力把创新型的石墨烯副产品推向市场,物理学家们也将继续测试它奇异的量子特性。但是,最令人震惊的也许是,如此神奇的东西,竟然在普通铅笔里隐藏了几个世纪。
个人分类: 博览视界|1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碑 A timeline of Semiconductors in Computers
热度 2 WanghuataoHIT 2012-9-22 18:30
Pre-1940 A timeline of Semiconductors in Computers 的中文翻译, 原文网址: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semiconductor/timeline.html 仅供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材料完善中 Only for learning, no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owned by the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1833 : 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FirstSemiconductorEffectisRecorded 1874 : 半导体点接触整流效应的发现 SemiconductorPoint-ContactRectifierEffectisDiscovered 1901 : 半导体整流器取得探测器专利 SemiconductorRectifiersPatentedasCat'sWhiskerDetectors 1926 : 场效应半导体器件概念申请专利 FieldEffectSemiconductorDeviceConceptsPatented 1931 : 电子半导体理论的发表 TheTheoryOfElectronicSemi-ConductorsisPublished 1940s 1940 : pn结的发现 Discoveryofthe p-n Junction 1941 : 二战中的半导体二极管整流器 SemiconductordioderectifiersserveinWWII 1947 : 点接触晶体管的发明 InventionofthePoint-ContactTransistor 1948 : 结晶体管的概念 ConceptionoftheJunctionTransistor 1948 : 欧洲晶体管的发明 TheEuropeanTransistorInvention 1950s 1951 : 第一生长结晶体管的制备 FirstGrown-JunctionTransistorsFabricated 1951 : 区域精炼的发展 DevelopmentofZoneRefining 1952 : 贝尔实验室授权晶体管技术 BellLabsLicensesTransistorTechnology 1952 : 消费类晶体管产品的出现 TransistorizedConsumerProductsAppear 1953 : 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 TransistorizedComputersEmerge 1954 : 硅晶体管提供优越的工作特性 SiliconTransistorsOfferSuperiorOperatingCharacteristics 1954 : 晶体管开发的扩散过程 DiffusionProcessDevelopedforTransistors 1955 : 氧化物掩蔽膜的发展 DevelopmentofOxideMasking 1955 : 光刻技术在硅器件中的应用 PhotolithographyTechniquesAreUsedtoMakeSiliconDevices 1956 : 硅片在硅谷首次出现 SiliconComestoSiliconValley 1958 : 隧道二极管高速半导体开关 TunnelDiodePromisesaHigh-SpeedSemiconductorSwitch 1958 : 硅台面晶体管进入商业生产 SiliconMesaTransistorsEnterCommercialProduction 1958 : 所有半导体固态电路得以证明 AllsemiconductorSolidCircuitisdemonstrated 1959 : “平面”制造工艺的发明 InventionofthePlanarManufacturingProcess 1959 : 实用单片集成电路概念申请专利 Practical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ConceptPatented 1960s 1960 : 第一个平面集成电路的制作 FirstPlanarIntegratedCircuitisFabricated 1960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的论证 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TransistorDemonstrated 1960 : 外延沉积过程中提高晶体管的性能 EpitaxialDepositionProcessEnhancesTransistorPerformance 1961 : 硅晶体管超过锗晶体管的速度 SiliconTransistorExceedsGermaniumSpeed 1961 : 专用半导体测试装置问世 DedicatedSemiconductorTestEquipmentEntersCommercialMarket 1962 : 航天航空系统首先在计算机中应用集成电路 AerospacesystemsarefirsttheapplicationsforICsincomputers 1963 :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的研发 ComplementaryMOSCircuitConfigurationisInvented 1963 : 标准逻辑集成电路家族介绍 StandardLogicICFamiliesintroduced 1964 : 混合型微型电路达到生产总量的高峰 HybridMicrocircuitsReachPeakProductionVolumes 1964 : 第一个商业MOS集成电路的介绍 FirstCommercialMOSICIntroduced 1964 : 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模拟集成电路出现 TheFirstWidely-UsedAnalogIntegratedCircuitisIntroduced 1965 : “摩尔定律”预测集成电路的发展走向 Moore'sLawPredictstheFutureofIntegratedCircuits 1965 : 主机开始采用集成电路 MainframeComputersEmployICs 1965 : 封装成为系统设计首要问题 PackageistheFirsttoAccommodateSystemDesignConsiderations 1965 :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芯片的出现 SemiconductorRead-Only-MemoryChipsAppear 1966 : 半导体高速读写存储器 SemiconductorRAMsServeHigh-speedStorageNeeds 1966 :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开发 ComputerAidedDesignToolsDevelopedforICs 1967 : 核心设备供应商改变工业动向 TurnkeyEquipmentSuppliersChangeIndustryDynamics 1967 : 专用集成电路采用电脑辅助设计 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employComputer-AidedDesign 1968 : 专用电流源IC集成了数据转换功能 DedicatedCurrentSourceICIntegratesaDataConversionFunction 1968 : 集成电路的硅栅技术开发 SiliconGateTechnologyDevelopedforICs 1969 :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双打的速度内存与逻辑 Schottky-BarrierDiodeDoublestheSpeedofTTLMemoryLogic 1970s 1970 : MOS动态存储器和磁芯存储器相争 MOSDynamicRAMCompeteswithMagneticCoreMemoryonPrice 1971 :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ReusableProgrammableROMIntroducesIterativeDesignFlexibility 1971 : 将微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上 MicroprocessorIntegratesCPUFunctionontoaSingleChip 1974 : 通用单片机家族公布于世 General-PurposeMicrocontrollerFamilyisAnnounced 1974 : 电子手表是第一个系统芯片集成电路 DigitalWatchisFirstSystem-On-ChipIntegratedCircuit 1974 : 量化集成电路工艺设计规则的缩放 ScalingofICProcessDesignRulesQuantified 1978 : 用户可编程逻辑设备的出现 PALUser-ProgrammableLogicDevicesIntroduced 1979 : 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出现 SingleChipDigitalSignalProcessorIntroduced
个人分类: 科普|78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9月6日10时发布
xupeiyang 2012-9-6 11:15
· Nature等30篇文章公布重大成果:基因功能图 new · Science里程碑成果:400种常见病遗传信息 new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背景 new · Nature重大成果:首张活细胞调控DNA开关图谱 new · 武汉大学教授PNAS指出另一研究的错误 new · 华裔牛人RNA新技术将癌症与病毒一网打尽 new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结果 new · 汇总癌症论文 打响癌细胞“群体战争” new · 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发表功能基 new · 创新参选:组织RNA提取技术改进 new · 上海生科院9月连发三篇文章解析分子机制 new · 专访管坤良:身边的人,身边的学术环境 new · 乔红博士Science文章揭示关键遗传机制 new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讨论 new · 饶子和院士结构生物学研究登国际刊物 new · 放射性氚惊现儿童实验!转基因黄金大米用同 (9-6) · 黄金大米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发表的论文 (9-6) · 卫生部:婴儿配方食品禁止“促进大脑发育” (9-6) · 评论:谁隐瞒了“儿童试验转基因大米”真相 (9-6) · 湖南农业厅:从未批准转基因大米试验 (9-6) · 转基因大米试验部分涉事家长称不知是试验 (9-6) · 五妙招助你赶跑“秋乏” (9-6) · 赵斌:实证论文要减少公式以提高引用率 (9-6) · 日媒称中国产毛豆在日本被检出杀菌剂超标 (9-6) · 一论文利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试验引争议 (9-5)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方法 (9-5) · 福建农林大学第二学位未获授权 学位证成废纸 (9-5) · 转基因研究难以避免人体试验 (9-5) · 人民日报:“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 (9-5) · 中国学者拼凑“世界最古老猎豹”头骨 研究论 (9-5) · Nature等30篇文章公布重大成果:基因功能图 (9-6) · Science里程碑成果:400种常见病遗传信息 (9-6)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背景 (9-6) · Nature重大成果:首张活细胞调控DNA开关图谱 (9-6) · 武汉大学教授PNAS指出另一研究的错误 (9-6) · 华裔牛人RNA新技术将癌症与病毒一网打尽 (9-6) · 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发表功能基 (9-6) · 创新参选:组织RNA提取技术改进 (9-6) · 上海生科院9月连发三篇文章解析分子机制 (9-6) · 让人躁狂的基因 (9-6) · 乔红博士Science文章揭示关键遗传机制 (9-5)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讨论 (9-5) · 饶子和院士结构生物学研究登国际刊物 (9-5) · Science重要成果:转录的调控 (9-5) · PNAS教你如何调控基因表达 (9-5) · Nature重大成果:首张活细胞调控DNA开关图谱 (9-6) · 汇总癌症论文 打响癌细胞“群体战争” (9-6) · 科学家称战争行为会造成士兵脑组织损坏 (9-6) · 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 特定神经回路异常 (9-6) · 中山大学PNAS新文章 (9-5) · 8月干细胞研究Top关注文章 (9-5) · 维持干细胞特能的关键蛋白 (9-5) · 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止血 (9-5) · 日研发出能延长遭辐射 实验鼠生命的细胞生长 (9-5) · 新型人造血管诞生了 (9-5) · Nature子刊新文章聚焦干细胞与免疫 (9-4) · 老年人为何易受骗 或因大脑特定部位受损 (9-4) · 美设计出能在激光照射下收缩的肌肉细胞 (9-4) · 病毒绑架细胞生物物理学机理揭开 (9-4) · Nature解答古老的血液谜题 (9-3) · Mol Cell:大型RNA调控网络枢纽蛋白 (9-5) · 两篇Cell文章聚焦RNA新技术 (9-3) · BMC Genomics: 二代测序联合应用鉴定油菜mi (9-3) · 创新参选:一种简单快速的miRNA检测新方法 (8-31) · 首次发现DNA非编码区与癌症风险强关联 (8-28) · PLoS ONE:首次报道泌乳期猪乳Exosome中mic (8-28) · Cell子刊:另辟蹊径miRNA新发现 (8-17) · Science医学:对抗癌症的RNAi新平台 (8-17) · 盘点8月癌症研究最新热点:你所不知道的癌症 (8-15) · 走出癌症治疗死胡同 (8-9) · MicroRNA在病毒侵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8) · PNAS:microRNA调控恢复蛋白功能 (8-3) · miRBase:最新microRNA数据库19.0版上线 (8-3) · 数学模型整合microRNA作用机制 (8-2) · 抗甲基化干扰的小分子RNA芯片研究取得新进展 (8-2) · 华裔牛人RNA新技术将癌症与病毒一网打尽 (9-6)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结果 (9-6) · 汇总癌症论文 打响癌细胞“群体战争” (9-6) · 上海生科院9月连发三篇文章解析分子机制 (9-6) · 维生素D可帮助治疗结核病 (9-6) · 日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 特定神经回路异常 (9-6) · 英开发出可感知老人跌倒的地毯 (9-6) · 乔红博士Science文章揭示关键遗传机制 (9-5) · PNAS:癌症标志物检测新技术 (9-5) · 8月干细胞研究Top关注文章 (9-5) · 科学家研发跟踪器监测全球小麦秆锈病 (9-5) · 研究报告肥胖儿童学业表现逊于正常同龄人 (9-5) · 南开大学JBC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9-4) · 华裔“总统奖”获得者PNAS:临床级质谱技术 (9-4) · Nature新研究促使艾滋病治疗更有效 (9-4) · 创新参选:组织RNA提取技术改进 (9-6) · 华裔“总统奖”获得者PNAS:临床级质谱技术 (9-4) · 多产学者连发两篇Science解决争论 (9-4) · Science头条:令人惊叹的新技术破解基因组 (9-4) · Science揭示古老基因组的秘密 (9-3) · 沈阳师范大学发表PNAS文章 (8-31) · 创新参选:一种简单快速的miRNA检测新方法 (8-31) · 欧美科学家发明新的基因测序方法更精确分析 (8-31) · 中国科学家Nature Genetics基因组测序新成果 (8-30) · 基因测序让落选癌症药物获新生 (8-29) · 上海交大Nature Genetics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8-28) · Science:基因组测序解密癌症医学之谜 (8-27) · 纳米技术除饮用水微污染物 (8-24) · Cell子刊亮点:基因的“封印” (8-23) · Science子刊:基因组测序,疫情控制新利器 (8-23) · 华裔牛人RNA新技术将癌症与病毒一网打尽 (9-6) · 中国学者8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9-5) · 华裔“总统奖”获得者PNAS:临床级质谱技术 (9-4) · 全球秆锈病跟踪器在中国亮相 (9-4) · Nature发布研究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报告,中 (8-31) · 名校华裔博士PNAS发现癌症栖居地 (8-31) · 中国科学家Nature Genetics基因组测序新成果 (8-30) · 中国农科院、北大与华大基因联合发表Nature (8-28) · 中国天文学家南极搜寻适合生命生存系外行星 (8-28) · 中国首次发现兰科新种扁茎禾叶兰 (8-28) · 中国科学家提出新普适进化理论 (8-27) · 中国科技大学Science子刊新文章 (8-24) · 中国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已有31人接 (8-23) · 华裔牛人林海帆小RNA新成果登国内影响因子最 (8-22) · 中国学者两项成果同登Cell Stem Cell (8-22) · 放射性氚惊现儿童实验!转基因黄金大米用同 (9-6) · 黄金大米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发表的论文 (9-6) · 卫生部:婴儿配方食品禁止“促进大脑发育” (9-6) · 评论:谁隐瞒了“儿童试验转基因大米”真相 (9-6) · 湖南农业厅:从未批准转基因大米试验 (9-6) · 转基因大米试验部分涉事家长称不知是试验 (9-6) · 五妙招助你赶跑“秋乏” (9-6) · 赵斌:实证论文要减少公式以提高引用率 (9-6) · 日媒称中国产毛豆在日本被检出杀菌剂超标 (9-6) · 一论文利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试验引争议 (9-5) · 论文昭示儿童转基因大米实验方法 (9-5) · 福建农林大学第二学位未获授权 学位证成废纸 (9-5) · 转基因研究难以避免人体试验 (9-5) · 人民日报:“黄金大米试验”疑云调查 (9-5) · 中国学者拼凑“世界最古老猎豹”头骨 研究论 (9-5)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评】伫立在超导里程碑面前
热度 8 Penrose 2012-7-5 11:30
【书评】伫立在超导里程碑面前
伫立在超导里程碑面前 罗会仟 自然界材料按照导电性的好坏,也即常温下电阻率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导体。部分导体的电阻在低温下会突然降为零,这就是所谓超级导电的超导体。宏观上,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为零且同时保持内部磁场为零(即具有完全抗磁性),这意味着超导体可以应用于无损耗输电及磁悬浮技术等方面,是当前能源危机面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材料之一。微观上,超导态是由于材料内部巡游电子两两配对后发生相位相干并凝聚成的稳定低能量子态,超导量子态具有许多丰富又奇特的物理性质,对超导的研究推动着人们对凝聚态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超导量子态的各种应用也是许多材料所不能替代的。正是如此,自从 1911 年超导现象发现百余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超导材料探索和超导物性及机理研究充满浓厚的兴趣。 在超导材料的百年征程上,一座座里程碑讲述着人类寻找超导体的历史故事,大部分里程碑就刻录在了科研论文里。作为自然科学里最受关注的期刊之一 —— 《自然》( Nature )就能搜寻到不少超导的足迹。《 自然 学科经典系列:化学的进程》收录了历年来在《自然》上发表的有关化学和材料的经典论文,其中涉及超导材料的一共三篇论文: 1991 年发表的“掺钾的 C 60 在 18K 时的超导电性”, 1993 年发表的“ Hg-Ba-Ca-Cu-O 体系在 130K 以上时的超导性”, 2001 年发表的“二硼化镁在 39K 时的超导性”。这三篇论文分别涉及三大类超导材料的发现:有机超导体、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多带超导体,其里程碑性质不言而喻。 K3C60在18K的超导电性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的超导体是金属汞,于 1911 年诞生在荷兰莱顿实验室的 K. Onnes 研究组。我们定义发生超导转变的温度为超导临界温度 T c ,汞的 T c 仅有 4.2K (注:热力学温标中 0 K 相当于 -273.2 o C , 4.2K 即 -269 o C )。要达到如此低的温度必须依靠液氦的节流膨胀制冷技术,而 K.Onnes 正是将这个所谓“最难液化的气体”成功液化的第一人。液氦的成功获得开启了低温物理研究的大门,新的超导体也陆续被发现。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一些磁性单质如 Mn 、 Co 、 Ni ,碱金属如 Na 、 K 、 Rb ,部分磁性稀土元素,惰性气体和重元素等尚未观测到超导电性外,其他常见金属甚至非金属单质都可以实现超导。这些超导单质的 T c 都很低,意味着实现超导态需要依赖非常昂贵的液氦来维持低温环境,极大地制约了超导研究和超导应用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寻找新的超导体,人们也合成不少合金化合物,到 1986 年之前,人们发现 T c 最高的化合物是 Nb 3 Ge , T c =23.2K 。 1957 年,常规金属和合金的超导微观理论 BCS 理论建立,随后理论物理学家据此预言超导临界温度不可能超过 40K 。然而这并未阻止实验物理学家探索新超导材料的脚步。转机出现在 1986 年, IBM 公司的 J. Bednorz 和 K. Müller 在人们普遍认为母体为绝缘体的铜氧化物 La-Ba-Cu-O 体系中首次发现了超导电性,其 T c 高达 35 K 。随后的十年时间里,超导领域迎来了一场不断刷新最高 T c 纪录的激烈战斗,最终常压下超导材料的最高 T c 纪录定格在了 135K ,高压下则为 164K ,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一系列铜氧化物超导体因此又称为高温超导体,而这个纪录保持者正是 Hg-Ba-Ca-Cu-O 体系。如此高的 T c 意味着高温超导体的超导微观机理已经不同于常规金属超导体,属于非常规超导体。于是人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超导电性在许多材料中普遍存在,探索新型超导体尤其是具有新超导机制的材料大有可为。 1990 年,一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 C 60 (又称富勒烯或足球烯)被发现,紧接着在 1991 年人们就发现碱金属掺杂的 C 60 具有超导电性。 Cs 3 C 60 的 T c 高达 38K ,此外诸如 KC 8 和 CaC 6 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碳化物也有 10K 左右的超导电性,这些超导材料被归入有机超导家族。 2001 年人们又意外在具有简单二元结构的 MgB 2 材料中发现了 39K 的超导电性。有趣的是,该材料其实早在 1953 年就已经被合成,而且后来是普遍作为商用试剂出售,只是一直没有人意识到它是一个 T c 这么高的超导体。后来研究说明 MgB 2 和常规金属超导体有着相同的超导机理,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多带超导体,即至少有两类不同的电子同时参与了超导电性,这为人们寻找不同超导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 MgB 2 材料具有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是很好的强电应用型超导体,这为超导的应用铺开了新的道路。超导材料探索之路总是充满惊喜, 2008 年人们又在铁砷族化合物中发现 26K 的超导电性,随后在短短数月之内,中国科学家将这类材料的 T c 提高到了 56K 。随后几年的研究发现,这是一个新的高温超导大家族,被称之为铁基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在物理性质上既和铜氧化物超导体类似又在某些方面接近普通金属超导体,更有趣的是,它还和 MgB 2 相近,属于多带超导体。于是,人们多年来研究超导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一下子都可以在铁基超导上大展身手,超导的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样,铁基超导的里程碑也可以在《自然》杂志上找到,例如,关于铁基超导体 T c 突破 40K 常规超导临界温度极限,以及铁基超导母体为类似铜氧化物母体的反铁磁体的等相关论文报道。 Hg-Ba-Ca-Cu-O在130K以上的超导电性 仔细阅读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三篇论文,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结构和内容都非常简洁。文章首先描述了多晶样品的制备过程,然后是 X 射线或透射电镜进行晶体结构分析,最后是零电阻效应和抗磁性的测量,这是判定材料是否超导的两个独立特征,这是证明一个新超导体的标准流程。在关于 Hg-Ba-Ca-Cu-O 体系超导电性论文中,其磁化率曲线中呈现多个拐点,意味着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超导相,作者甚至都没有最终确定超导的晶相。然而这无碍于这篇论文因为找到了常压下最高 T c 超导体而体现的重要价值。这说明,一个重要的物理科学发现并非一定需要等完全研究透彻才发表,人们往往可以及时报道实验结果,并在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来证实并推进这个发现。掺杂 C 60 超导电性的发现则说明在材料探索过程中,针对最新发现的材料进行拓展研究往往充满收获。而 MgB 2 的超导发现更是告诫我们,许多材料其实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但它们的奇异物理性质尚未必为人所知,关键在于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MgB2在39K的超导电性 伫立在这三座超导里程碑面前,我们不免陷入深思。超导电性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永远都对自然界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 《 自然 学科经典系列——化学的进程》出版简介 作为向“国际化学年”的献礼之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和自然出版集团联合出版了《 〈 自然 〉 学科经典系列》的第一卷《化学的进程》。《 〈 自然 〉 学科经典系列 —— 化学的进程》收录了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自 1869 年创刊以来化学及相关的交叉科学领域最重要的 97 篇文章,并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见证了化学自 19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审读这些经典文献将有助于化学研究者了解化学以及其分支学科的历史地位及相互关系,并能为化学研究的选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 〈 自然 〉 学科经典系列》作为 2009 年首发的《 〈 自然 〉 百年科学经典》丛书的姊妹篇,仍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担任总顾问,中科院前任院长路甬祥先生、《自然》杂志的前任主编约翰·马多克斯 (John Maddox) 和现任主编菲利普·坎贝尔( Philip Campbell )分别担任中英方总主编,其中《化学的进程》一卷由中科院化学所前任所长朱道本院士、现任所长万立骏院士以及《自然》杂志的资深顾问编辑、著名的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 Philip Ball )分别担任中英方主编。
个人分类: 水煮物理|925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中国载人航天里程碑:China in Space
zhpd55 2012-6-18 11:16
[转载]中国载人航天里程碑:China in Space
Crew: Jing Haipen Liu Wang Liu Yang Backup: Nie Haisheng Zhang Xiaoguan Wang Yaping Launch: Date: 16 June 2012 Time:10:37:24 UTC Landing: Date: Time: Duration: Orbits: ShenZhou 9 carries three yuhangyuans in the first piloted docking with the TianGong 1 space station. Liu Yang is the first female yuhangyuan to fly in space.
个人分类: 新科技|1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5月17日
xupeiyang 2012-5-17 09:13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 · Nature里程碑:大型测序揭示共享基因 new · Nature:中国大学获得的自由度 new · 中国农业大学发Cell子刊文章 new · 华东师范大学Nature子刊新文章 new · Cancer Cell:恢复抑癌基因 杀死癌细胞 new · Cancer cell:癌细胞生来就各司其职 new · 名校Nature子刊发表新技术突破 new · 厦大Plos ONE解析雷公藤分子作用机制 new · PLoS ONE:加速帕金森病进程的基因变异 new · 最年轻华人院士Nat Methods解析新技术 new · 中科院Nature methods 新文章 new · 中科院新成果登Cell杂志最受关注文章 new · Blood:白血病新型miRNA预后标记分子 new · Blood: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new · 耶鲁大学,温州医学院Cell寻找疾病根源 new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亚湾时代的中微子物理
热度 3 kejidaobao 2012-4-11 14:52
本刊记者/李 娜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成为了中国物理学史上新的里程碑式发现,大亚湾的实验者们迎来了全世界的注目和掌声。这项成果不仅令实验者欢欣,还鼓舞了中国另一支研究力量——他们一直在中微子乃至粒子物理理论领域深耕,追踪大亚湾这样大型实验的进展,通过理论预言实验结果或者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理论预言,去伪存真,一步步靠近人类苦苦探寻的自然规律。只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能被迅速验证是否成功,因为一项理论的突破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考验。此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成功加速了中微子物理理论研究的进展,可以说为中微子研究开启了新的时代。 理论学家关注实验前沿 国内不少中微子理论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非常关注前沿问题以及大亚湾实验进展。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何红建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2011年4月何红建的清华研究组在美国发表了长篇论文系统分析和预言θ13,这比同年6月日本T2K和美国MINOS中微子实验公布的结果早了两个月,并得到其实验结果的直接支持。2012年元旦前他与学生许勋杰就已通过新的八面体对称性定量预言了θ13取值在7.9°—14°之间,而大亚湾实验测得θ13中心值8.8°,正好落入此理论预言范围。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Vernon Barger教授1998年提出中微子混合Bimaximal Mixing (BM)方案,该方案提出后受到θ12实验数据所排斥,学界逐渐将其遗忘并转向其他流行方案。但清华组没有盲从,自2011年夏天另辟蹊径重新研究BM,并寻找能够预言BM的最小有限群及其破缺。经过大量探索,成功建立了八面体群的几何破缺机制,并预言如下定量关系:θ13=45°-θ12,其中没有自由可调参数。因为θ12已被之前的中微子实验所精确测量,因此能够定量预言θ13的取值范围。 清华组近年发表的关于θ13的多种理论分析和预言,受到了国际同行重视。2010年初发表的关于中微子μ-τ对称性和CP破坏共同起源的长篇论文被李政道教授的学术论文详细引用和定量比较,并被李先生论文称为“中微子微扰”的GHY(Ge-He-Yin)方法,清华组最近又对此作了系统推广。同年7月何红建应邀在“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年会”上作大会报告,介绍了清华组的系列理论预言。他一直在关注和思考实验,并与实验同行们密切交流。“我们作出的多种预言均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涵盖了中微子混合的几种基本可能性,对实验检验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最终哪一种预言对,要靠实验进行验证。”何红建表示,“大亚湾正在继续采集数据,θ13的测量精度会进一步提高,如果与我们的预言吻合得好,那我们预期大亚湾测得的θ13中心值还会上移。”清华组的新理论还同时预言了θ23的最大混合和最大CP破坏,前者与现有实验数据一致,后者将在国际上即将进行的长基线中微子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中微子CP破坏的存在能够解释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这是清华组近年来中微子研究工作的另一个中心课题。 国内中微子研究有传统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之前,国内高能物 理研究单位早已开始涉足中微子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不仅在中微子实验领域成绩骄人,在中微子理论研究领域也表现出众。该所邢志忠研究员是国内最早从事中微子研究的理论科学家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与H. Fritzsch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基于S(3) 味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提出轻子混合角的“双大一小”(或“民主”型)模式,比1998年的日本超级神冈大气中微子实验结果早了近3年,其基本思想成为构造中微子模型的典型途径之一。2008年应邀在美国费城召开的第34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做大会综述报告,成为多年来首位在这一顶级高能物理系列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的国内理论家。邢志忠2001年回国后仍旧致力于中微子研究,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联系紧密。大亚湾实验项目的启动和成功使得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更具资源优势。 此外,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中微子研究组也从1996年开始研究中微子振荡并建立相关的新物理理论模型,包括超对称大统一模型和SO(3)味对称规范模型来解释太阳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失踪之谜,预言第三个混合角θ13的大小。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最成功的检验是由定域对称性描述的量子规范理论。最近该研究组进一步推广SO(3)规范对称性,提出SU(3) 味对称量子规范理论,通过选取合适的对称性破缺和真空结构,该理论可很好地预言中微子振荡的混合角和中微子质量。研究发现θ13角与夸克混合角密切相关,其预言的值为θ13≈8.9°,与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结果相一致。理论还预言中微子振荡具有最大的电荷-宇称对称性(CP)自发破缺,可在下一代中微子实验上进行检验,这将帮助理解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同时,该理论还预言3个中微子的质量具有很大的简并性,其总质量可通过将来更精确的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实验进行检验。 除上述单位之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也在中微子物理领域做了很多有益工作。在沿袭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大亚湾实验的成功将会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进展。 理论与实验可谓一枚铜币的两面,大亚湾实验成果发布之后,各个研究团队借此机会校验自身研究成果,并期待自己的理论在下一代中微子实验上得到进一步验证,大亚湾实验的成功掀开了中微子物理研究的新篇章。 记者还发现,2010年11月在李政道先生倡议下,清华大学中微子研究组联合国内几家高能物理研究机构举办过一个全国性中微子研讨会。会上李政道先生与国内同行们探讨了中微子物理的研究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研讨会的主题现在看来颇为应景——“大亚湾时代的中微子物理”。■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3419 次阅读|3 个评论
管理科学中的几个里程碑:泰罗管理法与霍桑实验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2-3-16 07:25
  1,管理科学在最近100年中取得了很辉煌的进展,有趣和物理数学不同,所以形成了“管理丛林”,里面的人物可谓众星璀璨,很可惜的是,在中国却没有“种下”哪怕一块小小的里程碑,为什么?   答:中国的管理一向是偏重于“义理”而与具体的操作无关的,虽然西方的管理也会有大量关于“原则性”内容的探讨,但是总会有研究具体到行为层面,甚至产生了一个行为学派。   在谈我国的管理思想时,近现代的中国学者或企业家几乎都没有名字留下,即便提到也多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案例和故事。不过,当大家去追溯管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很多人愿意提到《淮南子》、《孙子》等一些非管理学的专著,说里面体现了闪亮的管理学思想。当然,也只是一些思想的火花而已,本来这些作品就是其他领域中的专著,与管理只有一点点的交叉关系,有火花也够不容易的了,所以在说到管理史的时候得提。   不知道在这里来对比一下《孙子》和《战争论》是否合适?毕竟克劳塞维茨的辈分要低多了,按年龄说,虽然中国的这位军事家叫孙子,但是实际上应该是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不过,我还是愿意提及一下两书的特点——《孙子》对于战争原则性的探讨占去了100%的篇幅,但是具体怎么打仗却没咋说;而《战争论》则不然,里面甚至会规定在战时部队在某地临时过往,如果停留多少小时就必须挖战壕,以备和敌军可能会有的遭遇战,这个就太具体了。   也许还应该再看看后期的军师将领(如戚继光)的军事专著,看看里面是否有更细致的关于打仗的操作性说明,我总是心存疑虑觉得似乎很难有,或者有喜欢读战争史的朋友可以告诉我一下。   2,管理学发展至今,最光辉的里程碑依然是泰罗(又译作泰勒)的科学管理法,几乎无法超越,虽然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科学的管理法也有诸多问题。 为什么?   应该是时代催生牛人的出现!那个时代,已经开始琢磨将生产活动中的某些动作分解为重复劳动了。   喜欢看老电影的人应该还记得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的表演,里面把因为机器大生产带来的人的异化刻画得淋漓尽致,吃饭有吃饭机,和工厂里的机器一样也完全是自动化的,连擦嘴的过程都不需自己动手。而卓别林饰演的只是在工厂里拧螺丝的小工人,天天重复一样的工作使得他看到鼻子也想拧上一把。   卓别林是伟大的,而将工作分成重复性强的动作,每个人只需要在机器面前做一个动作为特征的机器大生产更伟大,尽管前者对后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但是如果没有后者,我们依然处在工业革命前期的阶段,世界一如既往地运动和前行,和农业社会的差异也就一墙之隔。而有了泰罗,有了计件工资,生产效率才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也正是管理的魅力之所在。   3,管理学实验好做吗?为什么至今只有一个管理学实验成为了管理学的里程碑事件?今后却再没有很像样的管理学实验,而是演变成了问卷调查之类简单的纸面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管理学实验和经济学实验一样,都是几乎不可做的。   管理学和经济学多从实践中发现现象和规律,然后总结出来,单纯去做一个实验,而实验者还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如同药品的临床实验中的对照组里的各位病人,是很难的,或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里面少涉及人,而多用生产、流程这类东西去寻找规律,由于真实的外界环境和设计的实验之间有错位,也难以在实验中反应出真实的规律来。即便发现了其中存在规律,也不见得是普适性的,甚至是很不普适的规律,参考价值不大。      而管理学中这个著名的实验就是霍桑实验。它的基本内容我不在这里科普,因为很容易知道。但是,我可以这么说,霍桑实验如果今天做,也许结论是相反的,甚至,即便霍桑实验当时换个工厂再做,结论也不会完全一致,这就是管理学称“科学”显得牵强的地方。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条件一样,则结论一样。而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方面难以构造完全同等的条件,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即便条件完全一样也无法达到结果一样,连相似甚至都难。   当然,现在有实验经济学这个东西,而且还是大佬们倡导并正在做的,多是使用计算机构造一个管理环境,然后看里面人的行为。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9028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刑诉法修改:人权保障立起新的里程碑
sdrdlzy 2012-3-15 19:07
刑诉法修改:人权保障立起新的里程碑 李宗彦 备受社会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顺利通过。刑诉法此次修改为我国人权保障事业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修改后的刑诉法是我国首部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部门法。 2004 年,我国宪法首次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是重大的历史性进步。 2007 年,党的十七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修改后的党章,标志着执政党在人权问题上的跨越。同年,保障公民财产的物权法在多次审议后获得通过,作为个人基本财产权的物权有了系统的法律保护。 去年,全国人大网站就刑诉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个月收到八万多条意见,而同期的民诉法只收到两三千条意见。王兆国副委员长介绍, 十一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代表有 2485 人次和 1 个代表团提出刑诉法相关议案 81 件。由此可见社会各界对刑诉法修改的强烈关注程度。关注源自刑诉法的重要地位。刑事诉讼活动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刑诉法的立法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对人权的保障程度和法治水平。众所周知,现代国家宪法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公权力和保障私权利,而公民的政治、人身、财产等各项权利在刑诉法几乎都有涉及,刑诉法因而素有“小宪法”之称。 此次修改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以立法任务的方式写入总则第二条,更有现实意义的是,这种价值观念充分贯彻在修改工作中,大量条文的修改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价值导向。这使得“尊重和保障人权”由一种价值宣示,落实到实践层面,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和公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刑诉法修改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辩护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 辩护制度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的重要制度。修改后的刑诉法把关于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只能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规定修改为 :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期间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在法律工作中,会见难、阅卷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律师。此次刑诉法修改也在这方面有了很多进步,吸收了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完善了律师会见程序,律师凭 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修改后的刑诉法还规定,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均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明确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身份、完善会见制度和阅卷权、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这些规定构筑起了更加公正合理的辩护制度,更加有力地保护了公民的辩护权。 实际上,“尊重和保障人权”远远不只体现在辩护权一个方面。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证据制度对保证案件质量、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关键作用。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这对于制止非法取证、杜绝冤假错案将起到重要法律保障。对强制措施的具体规定将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修改后的刑诉法进一步明确了逮捕条件和审查批准程序,严格限定了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和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审判是决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和判处刑罚的关键阶段,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审判程序进行了修改完善。如 二审必须开庭、禁止发回重审久拖不决、对审判监督的完善,以及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等,都必将促进审判更加公正,保障公民权利。 与实体法不同,刑诉法作为程序法,规范的对象是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正当程序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刑诉法对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次刑诉法修改把公民的各项权利更好地置于看得见的程序之下,使之得到了更加切实地保障,也使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法治中国的伟大征程。
1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3月将在河南大学讲授的“应急管理与管理机制设计”课程内容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2-28 07:20
第一部分 一,导言:管理科学的几个里程碑 二,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二部分 三,风险、干扰、危机、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从现状、问题、概念到理论体系 四,非常规突发事件与现代应急管理 五,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的机理分析体系 六,现代应急技术、系统与应用 第三部分 七,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八,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从组成元素到设计模式 九,典型管理机制设计举例分析 第四部分 十,讨论:未来中国应急管理往何处去 十一,讨论:未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往何处去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001 次阅读|11 个评论
2012年新年寄语
kejidaobao 2012-1-31 15:12
本刊编辑部 玉兔踏云归,金龙乘风来,值此岁序更替、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谨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新年寄语”的形式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重视自己留下的脚印。在最近流传的手机短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我们不怕泥泞的道路,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留下脚印。用“泥泞”一词来描述有些现象是贴切的。比如,当前科学技术出版物的增长速度之快,使学者们区分手中资料是否优秀、是否有用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和资料太容易获得,现在的学术,少了困惑、失败、寻找、沉吟的过程,而没有这四样东西,学术不可能有它一定的深度。需要让思想的痕迹重返我们的学术论文之中。用具有历练性和进展性的语句,代替现今论文中呆板和静态的语句,是当务之急。做了优秀的课题,在写成文字时,要指明优秀的上位论文。引文的标注不仅仅是为了说说这个课题是什么,谁在做,重要的是标注和指明课题的重要贡献人、标志物和里程碑。你给了自己的论文这种课题学术史的连续性,也就是给了同行们在论文中对你的论文的继承性。值得记住的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声誉不仅是你所完成和发表的成果,而且是你的成果和论文有同行在继承。一旦每位论文作者都这样想、这样做,我们就会从浮躁和“泥泞”的道路中走出来,越走越强。 重视撰写和出版最优秀的专业著作。大学的图书馆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每当我们走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之间,一种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们仿佛就走在大师们中间,因为书架上的书就是大师们写的。为了科学和发展的名义,要有志气撰写最优秀的专业著作。我们愿意与你一道畅想这样一件事:50年以后,100年以后,一位你的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书架林立的长廊里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书,我导师让我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而这本书就是你写的。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你一定知道,发表的过程以著作和论文为最终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看,只有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说明学术成果及其作者具有一定的价值。首先要学会写优秀的学术论文,其次要学会写优秀的综述论文,最后才会有优秀的专业著作。犹太人说,培养小孩的目标之一,就是针对任何问题能跟别人谈一个钟头。这样的目标的确奇异。与此类似,在科技上我们着实应该有在专业上写出一本优秀专著的谈吐能力。 重要的是理性思考。作为科研人员,你其实就是做两件事:科研和写作。如何才能在这两件事上获得成功呢?作为回答,本刊“主编心语”栏目从2007年5月到2011年12月共写了与此相关的四个系列的文章(“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其中简明扼要地讨论了各种有关问题和实践要点。有没有可以用于总结的一句话呢?有。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有三个人要过一条大河。本来这条河并不深,淌过去就可以了。就在他们到达河边的时候,河水猛涨,波涛汹涌。这时候第一个人说:“上帝啊,请给我力量,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使他成为力大无比的壮汉,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急流,在河水中几次几乎被吞没,经过千难万险到达了对岸。第二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就说:“上帝啊,请给我力量和工具,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使他成为力大无比的壮汉,又给了一条小船和桨。他同样毫不犹豫地进入急流,小船在河中几次眼看就要被打翻了,但最后战胜了重重艰难,也到达了对岸。第三个人说:“上帝啊,请你给我力量、工具和智慧,让我到达对岸。”于是,上帝把他变成了一位女生。女生从挎包中拿出一张地图,她根据地图的指示,往前转了个弯,走了200多米,有一座桥,她从桥上过去了。值得指出的是,故事中的三个人都得到了成功,那么,你愿意像谁那样获得成功呢?答案是应该采用第三个人的模式。这样说来,有关成功的一句话答案是:在走向成功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有理性思考,这才是通向成功的最宽广的桥梁。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2012年,让我们携手共进,并肩同行,共同办好《科技导报》。祝愿广大作者、读者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个人分类: 新闻稿|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热度 1 毛宁波 2012-1-24 15:19
1.勘探理论和技术创新指导发现牛东超深潜山油气田   华北地区中浅层潜山油气藏勘探程度高但富油凹陷剩余油气资源依然丰富。通过创新提出富油凹陷精细二次勘探理念,集成和发展超深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和关键技术,现场实施获得牛东超深、超高温、特高产潜山油气田重大发现。   在成藏理论方面,揭示了潜山油气运聚成藏新机理,建立了超深断阶等多种潜山成藏新模式,提出了深层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油气源条件和超深潜山储集物性基本不受埋深影响等新认识;在勘探技术方面,集成创新了超高温碳酸盐岩储层深度体积酸压改造技术等两项关键技术。   勘探理论和技术创新有效指导了我国东部油气资源勘探实践,取得超深潜山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在冀中坳陷发现的牛东超深潜山油气田油藏底部深度达6027米,温度达201摄氏度,测试获高产油气 流,是渤海湾盆地乃至中国东部目前发现的深度最大、温度最高的特高产超深潜山油气田。该发现对推动深层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表明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资源丰富。超深潜山是重要的勘探新领域,勘探潜力巨大。   2.陆上大油气区成藏理论技术突破支撑储量高峰期工程   中国陆上大油气区成藏地质理论与技术攻关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有效支撑了油气储量高峰期工程。   创新发展了低孔渗碎屑岩岩性大油气区成藏地质理论与有效储层叠前预测技术,攻克了低孔渗碎屑岩地震资料保真处理与有效储层预测等技术瓶颈;创新发展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大油气区成藏地质理论认识与缝洞单元量化描述配套技术,解决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面临的技术难题;创新发展了碳酸盐岩台缘礁滩大型油气区成藏地质理论认识与储层及流体预测技术,形成了碳酸盐岩台缘礁滩大气区的形成与分布新观点;创新发展了复杂高陡深层构造大气区成藏地质理论认识与高陡构造地震叠前成像技术,攻克了宽线大组合地震采集等关键技术,成像质量大幅提高;创新发展了火山岩岩性地层大油气区成藏地质理论认识与“四步法”火山岩储层描述技术,攻克了火山岩有效储层预测技术瓶颈。   成果的应用保障中国石油“十一五”期间形成15个5~10亿吨规模储量区。   3.油田开发实验研究系列新技术新方法获重大进展   我国油气资源类型日趋复杂,认识和揭示储层特点、流体性质、渗流规律和油气生产特征更加重要。   研发成功5项实验新技术,解决了油气水三相流体和微流量流体计量等世界级难题;自主研发了多维多尺度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等3套标志性设备及与之配套的7项实验新方法,申请专利35项,已获专利授权16项,并形成4项国家标准和6项石油行业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理论取得4项重要创新:形成水驱/化学驱/气驱过程物理模拟的关键相似准则和物理建模方法,突破了流体动态饱和度场测试难题,找到了陆相沉积油藏原油—二氧化碳体系关键状态参数的表征关系,建立了以拟泡点压力和气体突破压力为特征的泡沫油采收率与生产压力关系。   作为油田开发和三次采油的基础,油田开发实验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效支撑973、863等国家和公司的重大基础研究,推进了开发实验测试方法的升级换代和行业开发实验技术标准化,为中国石油在油气田开发实验领域持续创新以及三次采油技术保持国际领先做出重要贡献。   4.复杂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海外大庆”建设   中国石油的海外资源多为油藏条件复杂、开采环境恶劣、技术难度大的油田,缺乏成熟技术可借鉴。   经过持续攻关,特殊环境下复杂类型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取得四项重大突破:揭示了以微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层状碳酸盐岩储层成因机理,首创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细分层系分层注水及气顶屏障注水与油环面积注水相结合的注采方式,碳酸盐岩油气田采收率提高13%以上;揭示了超重油降压开采机理,创新了不连续分散溶解气泡沫驱替能量高效利用的设计方法和丛式水平井整体布井冷采工艺技术,超重油冷采采收率提高2.6%;揭示了高凝油固相析出机理和水驱温度场变化规律,创新了大型高凝油油藏直井与水平井相结合的控温无伤害注水开发技术,集成发展了国内注水开发和剩余油挖潜技术,砂岩新油田实现快速建成产量1575万吨,砂岩老油田采收率提高5.6%。   复杂油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快速发展,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益目标,为建成“海外大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5.中国石油首套综合裂缝预测软件系统研发成功   裂缝检测是裂缝性储层预测的关键。中国石油研发成功的地震综合裂缝预测软件系统不仅是国内首套针对叠前地震资料裂缝预测的工业化软件系统, 也是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的十大利器之一,对提高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意义重大。   裂缝预测软件系统以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当前先进的面向服务架构设计理念,集成井震联合交互裂缝分析、各向异性叠前裂缝预测、叠前/叠后综合裂缝预测和三维可视化多尺度裂缝雕刻等特色技术,可同时在三大主流操作系统下高效运行,并可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信息,为复杂裂缝储层预测提供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裂缝预测软件系统,其关键技术指标领先于国内外同类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软件系统已在部分裂缝储层预测中应用,显示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6.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研制成功解决安全钻井难题   控制压力钻井是当今世界钻井工程前沿技术之一,是解决窄密度窗口钻井难题最有效的手段。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推进,控压钻井技术的需求增大。   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控制软件,可在各种钻井工况下进行环空压力监测与控制、回压补偿、近平衡与欠平衡精细控压钻井作业,集水力学计算、设备在线智能监控、应急处理于一体,实现了环空压力闭环监控和多策略、自适应安全钻井作业。针对不同的地质特点和生产需求,研发成功PCDS-I型和CQMPD-I型地面压力控制装置,并开展现场试验与应用,系统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溢漏共存”等窄密度窗口的钻井难题。该系统在冀东油田的工业化应用效果显著:在易漏地层实现零漏失,机械钻速大幅提高。   中国石油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其核心技术及各项指标总体达到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提升了我国复杂深井钻井技术水平和钻井工程技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7.随钻测井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相应的随钻测井采集和评价技术,以实时获得地层测井信息,有效指导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   中国石油组织研制成功方位伽马感应电阻率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井仪器。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采用两个发射频率及四发双收的六天线对称设计,以及智能化自动调节电磁波发射、脉冲信号解码时间摄动和人机交互智能解码等技术,提高了数据存储量和传输能力。该仪器的探测深度大,测量精度高,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随钻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采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取代化学放射性源。该仪器的脉冲中子发生器、中子探测器和处理电路集成在一根钻铤上,可以在钻井过程中测取地层孔隙度。   现场试验及实际应用表明,这些随钻测井仪器已形成基本的地层评价随钻测井系列,能准确提供岩性、饱和度和孔隙度等地层评价参数。其实时上传的数据能反映地层层位和地质参数的变化,有效指导地层评价和地质导向。   8.输气管道关键设备和LNG接收站成套技术国产化   中国石油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中所用的大功率电驱压缩机组、燃驱压缩机组和大口径阀门等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此前已经建成及正在建设中的LNG工程同样依赖国外提供专有技术。   中国石油以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建设为依托,成功实现20兆瓦级高速变频直联电驱压缩机组成套装置、30兆瓦级燃气轮机驱压缩机组成套装置和48英寸、40英寸的900磅级及600磅级大口径全焊接球阀三大关键设备国产化,并已实现商品化供货,摆脱了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实现长输油气管道工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通过技术攻关,形成设计、施工、材料以及运行管理在内的成套LNG接收站工程建设技术,为LNG接收站运行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LNG接收站成套技术成功应用于江苏等地的LNG接收站,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降低工程投资和管理成本,而且为后续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对我国提升LNG接收站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9.委内瑞拉超重油轻质化关键技术完成首次工业化试验   继委内瑞拉超重油渣油供氢热裂化技术工业试验成功后,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委内瑞拉超重油减压渣油延迟焦化工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初步掌握了委内瑞拉超重油热加工技术,将为委内瑞拉超重油改质降黏、储存运输和集中加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委内瑞拉超重油供氢热裂化技术在年40万吨工业装置上试验成功后,又在年100万吨工业装置上实现成功应用。通过供氢热裂化处理后,委内瑞拉超重油黏度降低率大于99%,改质油通过长周期储存稳定性试验,可满足远洋船运对油品的黏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委内瑞拉超重油延迟焦化工业试验在年100万吨规模工业装置上实施,采用100%委内瑞拉超重油减压渣油,应用供氢体循环抑制结焦等关键技术,实现安全平稳加工减压渣油3万余吨,焦化液体收率大于60%,加热炉热效率达到92%以上。   委内瑞拉超重油是世界上最难加工的劣质重油。热加工技术的成功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石油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0.单线产能最大丁腈橡胶技术工业应用达到长周期   中国石油自主开发的年5万吨丁腈橡胶成套工艺技术,现已成功应用于兰州石化,装置实现连续长周期运行,生产的新牌号橡胶性能超过同类产品水平。   这项技术实现多项创新:(1)改进工艺配方核心技术,实现助剂国产化,采用新的乳化技术,凝聚系统用氯化钙替代浓硫酸,自主开发多种新产品。(2)创新工艺流程,具有国内外最大的单线聚合能力(年2.5万吨),使用改进型聚合釜,采用双塔串联工艺,有效降低脱气乳胶的残留丙烯腈含量(AN50ppm),准确掌握分子量调节剂的加入量和加入点,通过调整聚合活性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丁二烯,丁二烯外排量仅为6%(国外15%左右)。(3)采用数字模拟技术,可模拟各种工艺条件改变,不需要大量试验,降低成本,提高准确性。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cippe.net/news/html/201201/64054.html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1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党的正确领导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保证
whyhoo 2012-1-10 13:38
今年 1 月 24 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庄严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年,是我们党建立九十周年,在法律体系如期形成的历史节点上,重温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曲折辉煌的形成历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党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921 年,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特别是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土地革命战争以后,我们党高度重视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并领导人民开展了丰富的法制实践。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制定了许多代表人民意志和符合革命利益的政策法令,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土地法、劳动法,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尽管这些法律在形式上较为简单,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性,但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萌芽。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且提出了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和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等各项纲领;各个解放区人民政府,依据这些纲领,发布了许多比较系统的法规。 1949 年 1 月,我们党发表了为准备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提出的惩办战犯和废除伪宪法伪法统等八项条件的声明, 2 月,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给我们人民民主法制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把党的七大通过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制度化、法律化,建国初期的一切法制建设都是以它为基础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而全面展开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要立国、先立法”,巩固和建设新中国,需要法制的保障。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适应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历史性转变,提出了不仅依靠政策办事,而且要建立健全法制、依法办事的方针,展开了全国范围的法制建设,开启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时代。建国初期,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及有关工会、劳动保护、民族区域自治和公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令。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充分满足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婚姻法的制定,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从几千年野蛮落后的旧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建立起了互敬互爱、相互扶助、团结和 睦 的新型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促进了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惩治反革命条例的制定,对于依法惩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等 11 种需要重点打击的反革命分子,彻底打垮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全面清除新生人民政权的安全隐患,实现社会安定,保障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总结“三反”运动经验制定的惩治贪污条例,确立了坚持惩办和教育相结合、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明确规定了贪污罪的罪状和刑罚、处罚的宽严界限,为依法惩治“三反”运动中揭发出来的贪污分子,提供了法律依据。 1953 年 2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选举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选举法,它“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就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个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依照选举法全国各地进行了普选,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必要准备。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同时制定了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 1956 年 9 月,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了惩治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是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提出系统地制定完备法律的任务。根据宪法和党的八大提出的任务,国家立法机关先后制定了一大批法律、法令。截至“文化大革命”前,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法令 130 多件,还起草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一批重要法律;与此同时,政务院、国务院为适应建立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新秩序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制定了大量的组织和管理经济、文化、教育乃至惩治贪污等方面的重要法规。任何成就的取得和成功道路的开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也由于我们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 1957 年后发生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建设急躁冒进的错误,同时把法制建设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否定法律、轻视法律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滋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陷入徘徊,法制机构和法律院校被撤并、人员大幅裁减,立法工作也受到影响,“时而重视,时而放松”,随着领导人的“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社会主义法制遭受严重破坏:“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实际上被取消了;所谓‘旧政府’被造反派夺权,用‘革命委员会’取代;公、检、法被砸烂了”,过去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实际上已成为一纸空文,教训极其深刻。从总体看,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艰辛探索、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决实行拨乱反正,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拨乱反正工作顺利完成,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工作秩序和各项事业逐步走上正轨;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到内陆,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改革陆续展开、势不可当。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党中央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坚定不移的方针确定下来,强调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1979 年 7 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等 7 部法律,迈出了新时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关键的一步。其中,制定的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为扩大人民民主,尽快重建“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的国家政权机关,恢复正常的管理和工作秩序,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制定的刑法、刑事诉讼法,为肃清“文化大革命”大搞刑讯逼供、打砸抢、非法拘禁和诬陷、迫害的遗毒,保护国家财产、公共财产和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一批配套行政法规,为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1982 年 12 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是在 1954 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特别是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制定出来的,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行使职权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1988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第一个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确立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制度。根据宪法和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国家立法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制定了一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律。在宪法相关法方面,重新拟订通过了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修改了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代表法等,标志着我国有关政治制度的法律框架已经搭建、制度日益健全;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了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法制保障。在民商法方面,制定了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和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其中,民法通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民事基本法,它对民事活动中的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任、时效等作出规定,标志着建国以来以政策为主调整民事关系时代的结束,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仅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了国外用了一二百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诉讼与非诉讼法方面,除刑事诉讼法外,还制定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使我国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诉讼法律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其中,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彻底结束了我国过去只能“官管民”而“民不能告官”的历史,第一次以一部法律的形式全面确立了“民可以告官”的制度;同时确立了行政程序违法无效原则,第一次将程序法治提到了与实体法治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了过去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历史传统;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另外,在行政法、经济法和刑法等方面,制定了一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保护和促进外商投资、惩治犯罪等方面的法律。这个阶段立法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财税、金融、外贸、价格和社会保障等改革全面铺开并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明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继续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事业继续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思想,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到 2010 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 1993 年和 1999 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第二、第三个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部分内容和条款作了修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写入宪法。为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法律体系建设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明确了建设这个法律体系的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根据新阶段确定的法制建设目标和要求,国家立法机关把加快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制定了一批民商事、经济方面的法律:在市场主体法律制度方面,制定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以后又制定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些法律改变了以往按企业所有制性质立法的模式,确立起了以企业组织形成和责任形式为导向的立法模式,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保护出资人(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投资创业,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维护市场秩序法律制度方面,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广告法、拍卖法、担保法等,对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制定了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等,确立了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的金融监管制度,对于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方面,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预算法、审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为保持币值稳定、创造公平竞争的价格环境、规范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和税收征管,从而依法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适应我国加入 WTO 的需要,履行我国入世有关承诺,制定了对外贸易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 、海关法等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等方面的法律,从而保证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或者法律规定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完善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法制环境。 此外,在宪法相关法方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工作经验,制定了立法法,把立法原则、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解释、法律适用和备案制度等加以规范化、法律化,为规范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行政法方面,制定了规范行政行为的行政处罚法,健全行政监督、救济的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制定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连同过去制定的义务教育法和学位条例,我国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已经齐备。在资源与环境法方面,为贯彻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防沙治沙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水法、草原法等,加上以往制定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我国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基本制定出来。在刑法方面,总结十七年实施刑法的实践经验,对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确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原则,取消了类推的规定,完善了总则中有关减刑、假释、正当防卫、自守和立功等规定,同时对分则内容进行了极大扩充,对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十大类 400 余种犯罪及刑罚作出明确规定,条文从原来 192 条增加到 452 条,从而形成了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在社会法方面,制定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在诉讼与非诉讼法方面,修改了刑事诉讼法,制定了仲裁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引渡法。其中,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贯彻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重要完善:完善了强制措施、取消了收容审查,明确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完善了辩护制度,吸收了无罪推定的合理成份、确立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相关制度,明确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范围,扩大了不起诉讼范围、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充分发挥庭审作用、充实完善了庭审制度等。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国际社会也给予了很高评价。经过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非典疫情和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适应,我们党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提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局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国家立法机关确定了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的立法工作思路;提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作为立法基础,抓紧制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立法项目;强调在加强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在制定新法律的同时注重现行法律的修改完善;强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强调要妥善解决立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突破长期没有突破的立法难点项目等,一批重要的、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相继完成。 2004 年 3 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第四个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党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除修改宪法外,立法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宪法相关法方面,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把党和国家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了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家赔偿法。其中,选举法修改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 要求,对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作了规定,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原则,对于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大的意义。制定了监督法,监督法的制定历时 20 年,总结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对监督原则、七种监督形式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于 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民商法方面,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企业破产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并修改了公司法等一批法律,至此我国民商法部门的法律已经齐备。其中,依据宪法精神制定的物权法, 全面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确立了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的原则,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物权 关系作出规定;物权法的颁布,对于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对于 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法人的企业破产法,贯彻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规范企业破产程序,确立了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的法律制度。在行政法方面,制定了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防动员法等,至此行政法部门的法律基本齐备。其中,行政许可法的制定,贯彻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了行政许可制度,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明确了相关的法律责任,对于坚持依法行政,改革行政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的公务员法,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对于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法, 对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 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的应对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 在经济法方面,制定了反垄断法、反洗钱法、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国有资产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同时作出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至此,经济法部门的法律基本齐备。其中,制定的反垄断法,确立了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预防和制止垄断、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技术进步;制定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规范了税前扣除标准和税收优惠政策 ,使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平等竞争地位,进一步完善了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废止农业税条例,结束了两千多年农民种田纳税的历史,向实行城乡统一税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社会法方面,制定了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食品安全法等,至此我国社会领域的法律基本制定出来。其中,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该法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种社会保险作出全面具体规定,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制度作出原则规定,从立法上实现了社会保险的全覆盖,这对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法方面,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海岛保护法,修改了节约能源法等。在诉讼和非诉讼法方面,制定了人民调解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至此我国诉讼与非诉讼法律制度已经齐备。此外,还制定和修改了一大批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刑事犯罪等方面的法律。为了确保如期形成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工作,基本解决了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中存在的明显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等问题,使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谐统一。截至 2010 年底,我国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共 237 件、行政法规 690 多件、地方性法规 8600 多件,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层次,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部门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 从党的奋斗历史和法律体系建设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是在深刻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的,也是在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坚定步伐中不断发展的,这个法律体系建设迈出的每一个重要步伐、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无不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果,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结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这个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党在各个发展阶段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为这个法律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党领导全体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为这个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智慧源泉,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目标和任务为这个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导和强劲动力。所有这些完全可以印证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党的正确领导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保证。 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立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立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面向改革开放新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党中央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新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共和国的法治历史必将续写辉煌。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征程上,我们肩负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仍然会遇到一些可以预料或者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开拓进取,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崇高事业中,不断谱写新的美好篇章。 (作者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 原文见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rdlt/fzjs/2011-09/30/content_1672530.htm
个人分类: 法律|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日科研动态
xupeiyang 2011-12-23 10:47
· 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公布 (12-23) · Nature子刊:揭示乳腺癌的“助力” (12-23) · Nature艾滋病里程碑突破:病毒如何袭击细胞 (12-23) · 中科院最新Plant Physiology文章 (12-23) · 中南大学《Brain》揭示“舞蹈症”致病基因 (12-23) ·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登《PNAS》2011热点文章 (12-23) ·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创刊 (12-23) · 基因组学实验室能做什么? (12-23) · 借助纳米光谱实现生物分子实时追踪 (12-23) · PNAS:修改脱落酸受体可让植物更耐旱 (12-23) · 医大一砷制剂攻克“血癌” (12-23) · 寻找开启“干细胞”奥秘的金钥匙 (12-23) · 新工具检测蛋白质亚磺酰化 (12-23) · 跟上登革热病毒的节奏 (12-23) · 秦岭地区发现珍稀鸟类黑喉歌鸲的繁殖地 (12-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于伟哥专利的思考 旧文重贴
windlight 2011-12-22 13:40
赵凤光 2006-07-18 07:14 http://www.dxy.cn/bbs/thread/6539448?keywords =专利#6539448 伟哥的专利案这两年没有太多的关注,2004年在北京培训时,有幸听过专利局当时批给这个专利的审察员的报告,以及复审委员会的报告,还有当时还没有进入到的司法程序,北京中院程法官的报告。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兴趣,觉得此案对中国的医药行业还是有很大影响。 这个案子没有什么太多的说了,说一些比较偏的角度或者说启示。 这个案子对中国的sfda与sipo,与司法系统的权力重新分配可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过去行业纵向管理,行业办产业,行业分享利润,行业办学,行业内部立法司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走向wto,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医药行业是最先发生改变的一个行业,从最早的301条款,到今天的伟哥专利案。国家垄断的行业局势,或者说国家不再出头为某个具体的企业直接与跨国企业争利,而是在国民待遇下,通过司法体系来解决企业的利益之争,对中国其他的行业是有模版效益和先锋作用的。sfda的权力不再是独大,他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部分,受到其他部门的制衡和监督。 其二,审察员独立审查代表国家机器来做事的影响,国家机器来处理后续的事情。中国以前有一种让谁都受不了的体制,就是谁都不负责,但谁都要盖章的事情,一个事情要盖个几十个章,花上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来审批。这点,sipo和司法系统与世界接轨的要相对好一些,尤其是sipo这种审查员责任自负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率的一个做法,审察员允许犯错,但基本上要按照法律和专业水准以及良心来做事,很难有黑色空间来fb,还有后续的复审委员会以及司法介入的来纠偏的机制,对于国家机器的公平和效率都有所照顾。而诸如3G牌照等中国其他垄断行业的国家机器来更有借鉴其提高效率和保证公平的意义。 其三,70%的新药开发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开发,其背后的行业特点,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以及长周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渐变为中国医药行业的现实体验。医药行业的几个主要游戏者,企业,从业人员,消费者,科研机构,国家机器等都要在知识经济下的游戏规则公平竞争与合作,笔者曾大力呼吁新药研发人员等自然人要加强专利意识,现在看来,法人机构(企业,政府单位)的转变更是重要一些,大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要加强加大知识产权部门的建设和重视,吸引更多的精英进入这个岗位,中国的企业才有希望与跨国公司玩这个游戏,为己为国作出相应的贡献。 第四点:美国那种几百个博士甚至几千个博士才能研发出一个新药的局面不久也会是中国的现实写照,新药研发不是纸面游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级地方国资的重复投资药厂和后续的gmp改造,浪费了大量的医药行业资源,也给新药研发带来了一时的虚假繁荣,新药研发的市场空间应该会有持续的发展,但其洗牌和淘汰的激烈竞争将先于药厂等成为这几年的主要形势。 从业人员不要再有侥幸的或者抱着铁饭碗的心理从业。新药研发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受益者,但前提是完善的市场经济。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4id=5922802sty=3
个人分类: make or buy|3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2011:个人职业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geneculture 2011-12-12 11:48
只有愿望,没有能力,抓不住机会; 只有能力,没有愿望,看不见机会。 ----邹晓辉的感悟(供大家分享) http://blog.csdn.net/geneculture/article/details/705894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机化学界的巨擘-Albert Eschenmoser:a titan of org. chem.
热度 1 jianweihan 2011-12-9 12:46
最近 Albert Eschenmoser ,一个 86 岁的老人,在 Angewandte chemie 上发表一篇论文,长达 61 页,引文 300 篇之多,可能是封关之作了: Etiology of Potentially Primordial Biomolecular Structures: From Vitamin B12 to the Nucleic Acids and an Inquiry into the Chemistry of Life's Origin—A Retrospective: 翻译为汉语为:潜在的原生生物分子结构的起源:从维生素 B12 到核酸 - 生命起源化学的探析和溯源。( Angew. Chem. Int. Ed. 2011 , ASAP) 。。 这一篇综述性文章,立意之高足见 AE 之地位,如果作为一个有机化学人不知道 AE 的名号,的确应该去科普或者 WIKI 一下了。。 AE 的闻名遐迩起始与论文题目中 Vitamin B12 的全合成,作为有机化学里程碑的工作, Vitamin B12 是他与已故的有机合成的教父 Robert Woodward 共同完成的超级复杂的分子;在一百多个化学者合力下,经过很多年方得以完成 ;可参见: R. B. Woodward, Pure Appl. Chem. 1968, 17, 519; 1971, 25, 283;1973, 33, 145; “Synthetic Vitamin B12”: R. B.Woodward in Vitamin B12 (Eds.: B. Zagalak, W. Friedrich),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1979, pp. 37–87. 。 一个基本而复杂,并且围绕科学家多少年根本没有解决的天籁之问,生命如何起源?文章首先阐述了经过复杂的自然进化,构建出了复杂而繁多的天然产物分子;天然分子的存在与其结构的生理活性的关联,化学性质与生物性质的关联,及其于生命起源的意义;任何自然选择的先决条件是一个 形成分子结构 及其 相关功能 ,这两点又是相辅相成的。 这两点也是相关化学研究的基石和本质 。探究一个原生天然分子往往需要把这两点合二为一; 作者从生命起源化学出发,引申到 Vitamin B12 说明天然分子骨架的生物形成的多样化和形成缘由。接着引申到简单的核酸结构的化学起源,自然界太多的问号,为什么自然界会选择磷酸作为核酸的功能团? Frank Westheimer 从新陈代谢角度说明硫酸酯,硅酸酯, 砷酸 酯虽然结构上可行,但是功能角度讲,不靠谱。因此溯源研究就是要把结构形成( Formation )和功能( function )结合起来思考和研究。对天然分子的化学结构上的化学测定,与其生物学,物理学的功能性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也正正说明了核酸结构可以完美的回答“为什么自然界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的科学问题。 通过该文也可以看到一个有机化学巨擘的研究历程,从全合成转型到生物核酸研究, Albert Eschenmoser 综合了化学和生物学,进行科学方面的探索;另一位 Dieter Seebach 也是同期的 ETH (苏黎世理工大学)的大师,也是从合成化学转型到肽科学方面的研究; Eschenmoser 教授在有机化学诸多领域有杰出的科学贡献;从合成方法学到结构解析学,天然产物合成,天然分子的化学起源方面都有建树。 The Eschenmoser fragmentation ( 碎片化反应 ) , the Eschenmoser salt ( N,N- 二甲基亚甲基碘化铵盐),生物基因学的异戊二烯规则的立体化学解释(一种氨的立体化学反转阻碍了对饱和碳的亲核取代; PS ,需要自己去读一下,这个规则,我也不是很清楚; isoprene ru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rpene ); AE 是寥寥的能作为非美国人而获得美国化学的 The ACS Cope Award ( 1984 )和 the Wolf Prize in Chemistry (1986). 足见其大师地位。 在该文完成之余,作者还写了 Epilogue and Acknowledgement :回顾其科研生涯,算是一个总结。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e preceding retrospective summary on an etiology of vitamin B12 and nucleic acid structure has extended over a period of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I wish to acknowledge and thank all my former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postdoctoral associates who, before and after my retirement at ETH, achieved and were co-responsible for the research results described, whether in the Laboratory of Organic Chemistry at the ETH, the Institute for Pharmacy at the University of Frankfurt, or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in La Jolla. I have refrained from listing all my former co-workers due simply to their sheer number, and for this I beg their forgiveness; this applies especially to those whose names do not appear in any of the cited literature, even though their contributions involved no less dedication or commitment. Whenever we failed to achieve a goal in ou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unity—the way I would like to think of our research group —it was ultimately not the fault of the learners, but of the one responsible for setting the goals. With each passing year it has become clearer to me what a privilege it has been to be able to dedicate myself with such a community to pure scientific effort, and to pursue the questions that are the subject of this retrospective. The studies carried out prior to my retirement in 1992 were supported both organizationally and financially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TH ZUrich, the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former) CIBA Corporation in Basel, as well as FirmenichCo. in Geneva. After 1992, continued efforts by a small research group at the ETH for more than a decade were made possible thanks to organizational accommodation on the part of my colleagues in the Laboratory of Organic Chemistry,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TH, the CIBA and Firmenich companies, as well as the newlyestablished Novartis AG. In the years 1994–1997 a part of my research group enjoyed guest privileges at the PharmaceuticalInstitute of the JohannWolfgang-Goethe-Universit_t in Frankfurt. After 1996 the focal point of my research activities shifted to a research group managed jointly with Ram Krishnamurthy in the Skaggs Institute for Chemical Biology at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 in La Jolla (California). Our work there was supported financially by the Skaggs Founda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TSRI, as well as by NASA. In 2009, I retired again—this time voluntarily. Behind this course of events stands a number of people whom I feel a special obligation to thank. I start with my colleagues Duilio Arigoni and Andrea Vasella, both of whom in the meantime are also retired, in whose former research groups in the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at the ETH after 1992 I was administratively a guest. The magisterial-unconventional help provided to me in those years in large measure by Ralf H_tter, at the time Vice President for Research at the ETH Zurich, I shall not forget. In the late eighties, when the transition from B12 to homo-DNA chemistry demanded from our group a reorientation in working techniques, we may not have succeeded without the help of Christian Leumann.I owe him my special acknowledgment. To two friends, Gerhard Quinkert and Christian Noe, I am indebted for a wonderful period of mutual activity with a group of postdoctoral fellows in the newly-constructed science build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Frankfurt. My very special thanks go out to the President of TSRI, Richard Lerner; my wife Elisabeth and I are deeply grateful for the decision on his part that provided u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nd enjoy the precious and unforgettable years in California. I wish to include in my thanks the friends and colleagues among the Scripps faculty, with whom I was in close personal and scientific contact over all those years, a contact that to me was precious, reassuring and rejuvenating. Very special appreciation and lasting gratitude are due to my younger colleague at TRSI, Ramanarayanan Krishnamurthy. “Ram” arrived in 1992, after completing doctoral studies at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of. David Hart),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my newly-formed “post-emeritus”research group at the ETH. He subsequently was a research visitor at SIO in La Jolla as a scientific associate of Gustaf Arrhenius. In 1996 he became the first member, cofounder, and co-organizer of my research group at TSRI. He advanced from research associate to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SRI, a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irteen years whenever I was in Switzerland rather than in California, Ram looked after my La Jolla postdoctoral group both scientifically and administratively. To have been offered in the autumn of my professional life the collaboration and loyalty of such a humanly endearing, professionally competent, and intellectually brilliant young researcher in the person of Ram Krishnamurthy is an extraordinary gift. Everything that our research group at TSRI accomplished over the years bears the imprint of his thoughts and participation, his organizing ability, and his active and constant concern for everything required for high quality experimental work by a research group in a chemical laboratory. In the course of our collaboration, Ram moved more and more from the role of learner to that of teacher, becoming a source of skill and knowledge upon which the other co-workers were able to draw. Since 2009 Ram has been working with his own independent research group at TSRI.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Dr. William E. Russey, who translated the German manuscript of this paper into English. His empathy for the author_s intentions, his linguistic as well as chemical competence, and his patience with an author who cannot stop changing a manuscript, made the collaboration with him a fine and memorable experience.
104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11月15日
xupeiyang 2011-11-15 13:23
· Blood公布干细胞里程碑成果 (11-15) · 哈佛施扬教授Cell子刊揭示DNA修复新机制 (11-15) · Cell头条:敲除关键蛋白 揭示新机制 (11-15) · Cell stem cell:新角度探索心脏自我修复 (11-15) · 清华大学封面文章获抗癌新成果 (11-15) · 北京生科所《EMBO Reports》解析表观遗传学 (11-15) · 基因表达分析新技术(四) (11-15) · 中科院PLoS ONE发现新生物标记 (11-15) · Microbial Pathogenesis:小鼠脑组织microR (11-15) · 美科学家发现可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肽 (11-15) · 新银河系统利用“云”分析DNA (11-15) · 临床异种移植 还有多远? (11-15) · 研究发现交通拥堵损害脑细胞 (11-15) · 研究发现大黄蜂计算能力堪比超级计算机 (11-15) · 植物有复杂社会行为 讲“兄弟义气” (11-15)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将获得人体干细胞的效率提高百倍
xuxiaxx 2011-10-19 08:44
在诱导皮肤细胞等人体细胞重组成干细胞的过程中,科学界一般使用4个调节蛋白,但现在,英国科学家表示,通过在这一过程中多添加两个调控因子,他们将获得人体干细胞的效率提高了100倍,与此同时,该方法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得到质量更好的干细胞。   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学院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两个调控因子维生素A酸受体伽马(RAR-γ)和肝受体同系物(Lrh-1)以及4个常用的调控因子引入人体的皮肤细胞中。4天后,研究团队得到了经过重组后的细胞,而使用4个调控蛋白通常需要7天。   重组细胞成功的关键指标是Oct4和Rex-1这两个基因。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在更多数量的重组细胞中被打开,这表明重组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科学家们表示“效率提高了100倍”。另外,新方法制造出的细胞生长的速度更快。   “这是人体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桑格学院研究所的王伟(音译)表示,“我们的最新技术为完全发挥干细胞的潜能奠定了基础。”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科学家们希望用干细胞制造出健康的、起作用的细胞,以取代受损或濒死的细胞。如果这一想法实现,干细胞将在器官移植、骨头移植以及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医疗领域大显神通。   经过20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使用老鼠进行试验,制造出了完美的干细胞。之所以使用老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鼠很容易“搞定”,而且,老鼠实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精确的、可重复进行的实验结果。该英国研究团队的目的是研发出质量可与老鼠干细胞相媲美的人体细胞。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刘鹏涛(音译)说:“实验表明,我们研发出的重组细胞和老鼠干细胞功能一样。我们的方法使科学家能更简单方便地对人体细胞进行编程和重组,制造出用于人体细胞替代疗法的各种细胞类型。”   桑格学院研究所的高级组长和名誉主任艾伦·莱德利表示:“这是我们在人类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有潜力、最令人兴奋的结果。与其他技术相比,最新方法更简单、可行、可靠。”    总编辑圈点    干细胞或许不是“救世主”。它在人体外的制取以及植入人体后的适应与排异,都还存在着技术难题并缺少充分的科学验证。但是,该疗法却意味了“逆转”二字,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预示人们可以找回自体病变和失去的部分,这就是尽管困难重重但医学界仍不会舍弃干细胞研究的原因。而此次获取效率的研究方法如果最终得到公认并推广开来,毫无疑问,必如研究者自己所言,成为该领域“最有潜力、最令人兴奋的结果”。其不仅将大步加快干细胞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医疗等应用的进程,更将为基因工程学的探索助跑。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5866242.html
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历史记录和证据
热度 3 xupeiyang 2011-9-15 13:01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教授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这一发现是人类抗疟史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以下列举的回绕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及 当时(请注意:是当时) 群体及国家对其发现该新药相应的报道、奖励等大事记的记载构成了发现青蒿素这一 科学发现的 “时空性证据”。 这些“时空性证据”记载了屠哟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并直接地证实屠呦呦为青蒿素发现者这一事实。这些“时空性证据”在特定事件发生前后,混淆是非的流言产生前对该事件的真实记载。它的说服力是不容置疑的。 1971 年 10 月 4 日,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提取 191 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并证实其对鼠疟原虫有 100% 抑制率。 1972 年 3 月,屠呦呦在全国抗疟专业会议上报告该实验结果。 1972 年 11 月 8 日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分离出有效单体青蒿素。 1973 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率先由临床人体试验证实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1973 年以后,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基础上,其他科研院所相继成功提取青蒿素,并发现青蒿素含量更高的青蒿产地。 1973 年至 1975 年,在中药研究所协调组织下,各研究院所协同破析青蒿素结构。 1995 年 11 月 30 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用 x- 衍射确认青蒿素化学结构。 1976 年 1 月屠呦呦及生物物理所李鹏飞向中科院有机研究所通报青蒿素化学结构鉴定结果。 1977 年,以屠哟呦为主要作者的文章“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 青蒿素”在《科学通报》发表。 1977 年,屠哟呦因率先发现青蒿素所作的贡献获中医中医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奖状。 1978 年 11 月召开全国会议通过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的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 1978 年中央级科技报刊《光明日报》详细报道了屠呦呦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经过。 1978 年,屠呦呦及其领导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团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979 年,以屠呦呦为主要作者的文章《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在《化学学报》发表。 1979 年,《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 1981 年,屠呦呦在首届《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 1982 年,屠呦呦以唯一的代表身份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领取唯一的发明奖章和奖状。 1984 年,屠哟呦获“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6 年,屠呦呦及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青蒿素》新药开发。国家卫生部向中医研究院颁发《青蒿素》新药证书。 1987 年,屠呦呦获《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提名 1990 年,屠呦呦获首届“政府特殊津贴”。 1992 年,屠呦呦或中国中医研究院最高荣誉奖和终身研究员。 1992 年,屠呦呦及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双氢青蒿素》新药开发国家卫生部向中医研究院颁发《双氢青蒿素》新药证书。 1992 年,屠呦呦及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双氢青蒿素》获国家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4 年,屠呦呦当选中央国家机关杰出妇女。 1995 年,屠呦呦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2 年,屠呦呦当选新世纪巾帼发明家。 2003 年,屠呦呦及领导的研究团队获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03 年,屠呦呦及领导的研究团队获泰国 Prince Mahidol Awar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674ed00100i3k1.html 屠呦呦和青蒿素是中国药物学史上唯一被维基百科收载的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人发现的新药。 以下由 青蒿素( Artemisinin )博客翻译 维基百科 青蒿素 青蒿素是用于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的药物。该含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由植物青蒿中分离。并非所有该种属的植物含有青蒿素。很显然,仅在特定条件下,例如 生物和非生物逆境条件下该植物才生产青蒿素。青蒿素可由青蒿酸合成。该药物来源于中国传统草药,它常与其他药物合用并被化学修饰。 WHO 极力反对用单一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因为已有迹象表明疟原虫正对该药产生抗药性。含青蒿素的复方药物治疗是有效并被病人接受的最佳选择。大规模将青蒿素类复方药物用作预防药或试图利用大规模群体给药来灭绝疟疾的试验将加速产生抗药性,使人类重新面临疟疾无药可治这一灾难性局面。该药物用于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历史 几千年来,青蒿被中国草药学家用于治疗许多疾病,例如皮肤病和疟疾。最早记载于马王堆出土的公元前 200 年汉墓 “五十二方剂”中。其抗疟用途最早于四世纪中叶由葛洪编著的 《肘后备急方》(急症用药手册)中记载。 60 年代,中国军方开始寻找用于治疗疟疾的研究项目。 1972 年,Tu Youyou (中文: 屠呦呦 )在研究中从植物青蒿中发现青蒿素。药物中文名被命名为 Qinghaosu (中文:青蒿素)。 它是由中国科学家从近 200 种用于抗疟的中药中筛选的药物之一。它是唯一有效的,并发现它从人体清除疟原虫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药物都快。青蒿是常见草药,生长于世界许多地区,包括华盛顿地区的波托马克河沿岸。 Artemisinin Artemisinin (pronounced Qing Hao Su) is a drug used to treat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of falciparum malaria. The compound (a sesquiterpene lactone) is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Artemisia annua. Not all plants of this species contain artemisinin. Apparently it is only produced when the plant is subjected to certain conditions, most likely biotic or abiotic stress. It can be synthesized from artemisinic acid. The drug is derived from a herb u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ough it is usually chemically modified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medications. Use of the drug by itself as a monotherapy is explicitly discourag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there have been signs that malarial parasites are developing resistance to the drug. Combination therapies that include artemisinin are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malaria and are both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in patients. The drug is also being studied as a treatment for cancer. History Artemisia has been used by Chinese herbalists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many illnesses, such as skin diseases and malaria. The earliest record dates back to 200 BC, in the "Fifty-two Prescriptions" unearthed from the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s. Its antimalarial application was first described in Zhouhou Beji Fang ("The Handbook of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 edi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ourth century by Ge Hong. In the 1960s a research program was set up by the Chinese army to find an adequate treatment for malaria. In 1972, in the course of this research, Tu Youyou (Chinese: 屠呦呦 ) discovered artemisinin in the leaves of Artemisia annua (annual wormwood). The drug is named Qinghaosu (Chinese: 青蒿素 ) in Chinese. It was one of many candidates then test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from a list of nearly 20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for treating malaria. It was the only one that was effective, but it was found that it cleared malaria parasites from their bodies faster than any other drug in history. Artemisia annua is a common herb and has been foun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along the Potomac River, in Washington, D.C. 青蒿素与屠呦呦被国际《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中国发明列表》收载 国际《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将青蒿素作为唯一的药物列入《中国发明项目列表》,屠呦呦是唯一被收载的科学家。 被列入该列表的其他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等。将有关章节节录、翻译如下: List of Chinese inventions China has been the source of many significant inventions, including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paper, the compass, gunpowder, and printing (both woodblock and movable type). The list below contains these and other inventions. ………. Anti-malarial properties of artemisia: The antimalarial drug of compound artemisinin found in Artemisia annua, the latter being a plant long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discovered in 1972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led by Tu Youyou ( 屠呦呦 ) and has been used to treat 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中国发明列表 中国是许多伟大发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 (包括木字和活字印刷)。以下列表列举了其他发明。 ......... 青蒿的抗疟作用 :抗疟药物青蒿素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于 1972 年从植物青蒿中发现并用于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疾。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4379 次阅读|2 个评论
白露
jlpemail 2011-9-9 16:34
再努一把力,就把秋色平分了,把黑白平分了。 平凡的日子,因酝酿不平凡的作品,而伟大和神奇。 冷静,再冷静一些,酷暑要彻底消退了,清凉会成为一种极致。 秋虫知道你的价值,没日没夜地,诗词歌赋。 你,杜甫的白鹭,芳草的泪,就要跃迁苍穹或融入大地。 你,没有羽毛的水鸟,飞向一个里程碑——秋分。 **************************************** 祝愿各位朋友中秋愉快,秋分愉快,国庆节愉快!
个人分类: 诗词场|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9月2日
热度 4 xupeiyang 2011-9-2 08:47
在基因组、癌症病毒、干细胞、机器人、细胞衰老等方面取得研究进展。----许博主 · 北京生科所王晓东点评Cell子刊文章 (9-2) · Nature: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里程碑 (9-2) · 首个蜥蜴基因组在《Nature》上发表 (9-2) · 最新Nature重大成果:首个癌症病毒治疗成功案例 (9-2) · 两篇Nature Genetics文章聚焦肝癌 (9-2) · 如何追踪进入活组织的干细胞(三) (9-2) · 英国政府启动个体化医疗计划 (9-2) · 美科学家研制可自行组装微型磁粒机器人 (9-2) · 熊猫粪含强大细菌或可拯救地球 (9-2) · 用基因组数据鉴别性别 (9-2) · 新型试剂能让生物组织变透明 (9-2) · 人体细胞衰老机理有新说 (9-2) · 益生菌也能缓解焦虑 (9-2) · 人体细胞衰老机理有新说 (9-2) · 廉价高效的“人工树叶” (9-2) · 两篇Science文章:头颈部鳞癌基因组新成果 (9-1) · 如何追踪进入活组织的干细胞(二) (9-1) · 父亲年龄大影响有木有?有! (9-1) · 《PNAS》RNAi方面论文被撤回 (9-1) · 肠胃减肥手术会使人易喝醉 (9-1) · 遗传学没给伊比利亚猞猁带来厄运 (9-1) · “生物胶水”可黏接细小血管 (9-1) · 他汀类药物有抗感染功效 (9-1) · 长生不老或将成现实 美俄争相研制神奇药物 (9-1) · 卵巢癌基因检测应先辨对象 (9-1) · F1000不可错过的论文:吸引“眼”球的RNA (8-31) · Nature:决定胚胎干细胞命运的lincRNA (8-31) · 8月Science杂志最受关注的文章(生物类) (8-31) · 如何追踪进入活组织的干细胞(一) (8-31) · PNAS:一种降压药可延缓细胞老化 (8-31) · 纳米温度计可测量单个细胞温度 (8-31) ·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理揭开 (8-31) · 英发现将癌细胞“饿死”的方法 (8-31) · 诺贝尔奖获得者:艾滋病病毒为何无法根除 (8-31) · 能否抗流感 基因说了算 (8-31) · 美科学家成功重新设计细菌中的蛋白质制造 (8-31) · 慢性应激引起DNA损伤机理揭开 (8-31) · 神奇细菌吃报纸产丁醇 (8-31) · 过半数精神分裂症病因源于基因突变 (8-31) · 前沿研究表明:脸蛋漂亮的人天性自私? (8-31)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付川,姚远,卫玲:《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
kexuechuanbo 2011-8-27 12:02
_西国近事汇编_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caj 原付川,姚远,卫玲发表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1期 摘要:《 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主办的惟一一份周刊,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研究了《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该刊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开辟经济贸易专栏和《遐迩贯珍》论述自由贸易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首次系统传播近代西方财政管理思想,首次全面传播近代西方政府调控经济的思想,把西方的专利保护制度、金融资本的魅力、国际贸易的两面性等经济思想引入中国,大规模地传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及其实际运用,在中国近代期刊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科研动态与进展 8月11日
xupeiyang 2011-8-11 07:18
近日,在干细胞、大肠杆菌、海洋细菌、癌基因、人造病毒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许博主 · 《Cell》干细胞里程碑式成果:人造精子 (8-11) · 致命大肠杆菌研究成果登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8-11) ·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8月) (8-11) · 使用工程化的大肠杆菌可从葡萄糖产出苯乙烯 (8-11) · 俄罗斯发现冻土微生物可合成数种药用生物碱 (8-11) · 科学家揭示克隆植物外观差异之谜 (8-11) · 研究称黑猩猩会考虑“他人”需要 (8-11) · 奥研究证实女性体内存在前列腺 会患前列腺癌 (8-11) · 科学家发现卵巢癌致病基因 (8-11) · 美首次证实细菌丝网具有导电性 (8-11) · 线粒体与一种海洋细菌拥有共同祖先 (8-11) · 日研究人员发现人耳中存在软骨干细胞 (8-11) · 脉搏血氧检测能帮助新生儿心脏缺陷诊断 (8-11) · 华裔学者:人造病毒可给艾滋病病毒定位 (8-11) · 康毅滨:miR-200小RNA—肿瘤转移中的“两面派”分子 (8-10) · 华人科学家冯国平连发两篇Nature文章 (8-10) · 熊跃教授Cell子刊解析致病机制 (8-10) · 如何鉴别胎儿性别?JAMA提出有效无创方法 (8-10) · 定量测定DNA-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 (8-10) · 实验证实幼儿比大人更易在车内中暑 (8-10) · 乙肝疫苗补种项目获数学模型支持 (8-10) · 研究发现:父母地缘差异大后代个子高 (8-10) · 科学家称吃葡萄能对抗早衰 (8-10) · 英研究说熊去氧胆酸可治心律不齐 (8-10) · 美研制出艾滋病快速验血装置 15分钟出结果 (8-10) · 移植记忆“果冻” 可植入体内的电子芯片 (8-10) · 科学家发现导致少数人没有指纹罕见现象的基因 (8-10) · Science获癌症研究新突破:新脑癌基因 (8-9) · Nature新闻:锌指核酸酶技术可生成不可预知的错误 (8-9) · 一种病原体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生物膜 (8-9) · 专家发现“木偶大师”基因 前列腺癌始作俑者 (8-9) · 美直接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8-9) · 以开发出治疗慢性伤口药物 (8-9) · 科学家成功培养“人造精子” (8-9) · 癌症风险分析的创新技术 (8-9) · 荷兰研究证明“情人眼里出西施” (8-9) · 研究发现:父母地缘差异大后代个子高 (8-9) · 生命中的量子力学效应 量子生物学曙光初现 (8-9) · 一种蛋白质能抑制癌细胞扩散 (8-9) · 四款新型流式细胞仪选购比较 (8-8)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1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7月快递:感知量子科学
热度 1 罗岚 2011-7-23 17:16
一、世界首款商业化量子计算机问世,加拿大量子计算公司 D- Wave (公司网址) http://www.dwavesys.com/en/company.html 近日正式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型量子计算机“D-Wave One”,量子电脑的梦想距离我们又近了一大步。D-Wave 公司的口号就是——“Yes, you can have one.”。被总部位于 马里兰 的环球安全公司 Lockheed Martin 以1千万$收购;马里兰是体现美国对量子科学领导意愿和实现理论的地点,量子科学起初公开的里程碑和工作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加拿大也想做量子领导,这要看对付70亿人口是否有足够提供优质服务的耐心,美国在这方面是长项。 http://pda.physorg.com/news/2011-06-d-wave-commercial-quantum.html http://news.ccw.com.cn/tech/htm2011/20110527_930522.shtml 二、挪威首都奥斯陆发生爆炸枪击事件: http://www.huanqiu.com/zhuanti/world/2011norway/ 挪威科技大学 LARS LYDERSEN 博士2011、6、21的论文 “Practical security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附录里两篇“自然”期刊文章笑傲博士论文圈,应该加入 IACR 的博士数据库;博士论文的两篇攻击和避免攻击商业量子系统的 NATURE 文章暂且不谈(一用裁剪光亮度去黑商用量子密码系统,一是避免量子密钥分发的盲攻击,都还没读),第25页描述的量子传送的 4000 度高温,比太空舱穿越大气层的温度难题还棘手,做成个人商用确实水平非常高。 三、位于印度南部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古庙发现数量惊人的黄金、钻石珠宝,初步估价上百亿美元。考古出来的历史总有些残缺遗憾,但是金银珠宝的光辉穿越时间的河流,很难磨灭 : http://www.people.com.cn/h/2011/0716/c25408-1391983419.html 四、2011 年 7 月 科学网遭遇攻击,寻求帮助。网络上出现微词,如果科学网不具备足够的水平,习惯没有门槛的玩家早就占领这块“土壤”,进行各种投机了。开放网络一定注意道德底线(国内核心、行业核心不属于开放网络,只要敢 SHOW 敢还原一切,就出问题:不适应世俗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硬件软件都被殖民的现在,推崇科学的网络不仅伤不起也玩不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930do=blogid=462372 五、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17时58分),“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这次着陆为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正式画上了句号。轿子、马车、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之后是什么?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917-1.shtm 六、哈勃望远镜发现冥王星第四颗卫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7/249841.shtm 以上是快递7:2011 量子专刊 ,现在大家使用的光技术体现在能源上,也许其他应用必须在量子领域,但是合理正确的展示出 量子理论 是非常有挑战的工作。 By NIABC elab
3334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24日《南方科大能走多远》在线访谈征集网友提问
热度 1 科学网编辑部 2011-6-23 16:34
科学网将于24日上午9:30-11:00举行《南方科大能走多远》在线访谈,现征集网友提问,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随着南方科技大学的建立,社会各界舆论一直关注着这个体制外的新兴大学。人们一方面是对之寄予厚望,一方面又对之心存疑虑。有人认为南科大的筹建过程是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突围;也有人认为南科大的发展不符合现在的国情,扰乱了正常的人才选拔制度。 近期南科大筹建团队的三位教授退出并在媒体公开质疑南科大和朱清时校长,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家长发表公开信回应力挺朱清时校长。南方科大和朱清时校长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打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口号横空出世的南科大,已别无选择的走上了一条举步维艰的成长道路。——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教育体制改革究竟路在何方? 科学网将邀请 南科大学生家长 与一直关注南科大筹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专家 ,与公众一同探讨南科大的发展与未来。欢迎您的参与! 访谈地址: http://talk.sciencenet.cn/?id=37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4712 次阅读|4 个评论
李小文院士论著被引用情况(国内文献)
热度 3 xupeiyang 2011-5-13 13:51
 李小文院士,1968年毕业于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 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科院遥感所所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 Li-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792.htm 全部文献见 http://www.alljournals.cn/search.aspx?q=%e6%9d%8e%e5%b0%8f%e6%96%87encoding=utf8prev_q=%e6%9d%8e%e5%b0%8f%e6%96%87field=author_nameorderby=referenced 排序: 相关度 OA 被引次数 共有481条符合 李小文 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10项 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及其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王鹏新 李小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1,26(5):412-418 应用NOAA-AVHRR数据,在用条件植被指数、条件温度指数和距平植被指数进行年度间相对干旱程度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概念,它适用于监测某一特定年内某一时期(如旬)区域级的相对干旱程度。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定义既考虑了区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又考虑了在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相同条件下土地表面温度的变化。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2000年3月下旬干旱的监测结果表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能较好地监测该区域的相对干旱程度,并可用于研究干旱程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对干旱的监测结果与用土壤热惯量模型反演的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基于植被指数和土地表面温度的干旱监测模型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王鹏新 WANZheng-ming 龚健雅 李小文 王锦地 《地球科学进展》 , 2003,18(4):527-533 干旱是一种周期性发生的自然现象,其发生过程中有关参数如地表覆盖度、温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等可以通过遥感的途径进行定量反演,而这些参数客观地反映了地表的综合特征。综述了运用遥感反演产品——土地表面温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和进展,分析了距平植被指数、条件植被指数、条件温度指数和归一化温度指数等干旱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模型,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遥感尺度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苏理宏 李小文 《地球科学进展》 , 2001,16(4):544-548 尺度是与空间现象有关的术语,在地学研究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忽视遥感观测的尺度效应,使得对地观测难以获得精确的地表参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遥感界的重视,遥感物理建模和遥感数据应用都有尺度问题,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建立遥感尺度转换模型和信息转换模型的基础,试图从尺度的定义,遥感尺度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和遥感尺度效应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论述遥感尺度问题的研究进展,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遥感信息尺度转换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绍民 孙睿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地理学报》 , 2004,59(3):331-340 利用黄河流域1981~2000年期间的气象、水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检验了平流-干旱、CRA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Granger等互补相关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类型区域上的计算精度,讨论了不同气候因子对计算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流-干旱模型、CRAE和Granger模型估算的年蒸散量除了干旱年份外,误差都在10%以下。平流-干旱模型估算的月蒸散量比较合理,而CRAE模型与Granger模型都存在冬季月蒸散量估算过高的问题。平流-干旱模型与Granger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空间分布比较一致,计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而CRAE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比较大。互补相关模型在湿润和干旱的条件下以及在可利用能量比较高和比较低的条件下,计算效果比较差。互补相关模型的经验参数在不同年型、不同气候类型区域有不同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5. 先验知识在遥感反演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李小文 王锦地 胡宝新 A.H.Strahler 《中国科学D辑》 , 1998,(1) 论述遥感反演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结遥感反演面临的主要困难 ,指出反演中引入先验知识的重要性 ,阐述将先验知识用于遥感反演的基本原理 ,并给出了对先验知识的数学描述 ,提出一种在有限遥感信息量条件下基于知识积累的遥感反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蒸散量测定与估算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绍民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自然资源学报》 , 2003,18(2):161-167 以涡度相关法的实测资料为标准,对波比一能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Penman-Monteith模型、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精度和灵敏度。结果表明:Penman-Montenh模型和波比一能量平衡法的精度最高,Shuttlewonh—Wallace模型和空气动力学法的精度较差。Penman。Monteith模型的稳定性较好,波比一能量平衡法受Δe和ΔT观测精度的影响大,风温湿观测高度以及下垫面是否均一对空气动力学法影响较大,Shuttlewonh—Wallace模型对各类阻抗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遥感反演中参数的不确定性与敏感性矩阵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李小文 高峰 《遥感学报》 , 1997,1(1):5-14 多角度遥感中二向性反射(BRDF)物理模型的反演,是当前国际遥感界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反演中先验知识的表达和利用,参数敏感性的判别和处理,已提出了若干年,但只是到最近,才有了将参数的先验概率引入拟合误差平方加权,及定义参数对观测值敏感性的尝试,该文简述了这些最新进展,并首次建议了反演中参数的“不确定性与敏感性矩阵”的定义,并以作者最近的反演实例,说明这样定义的矩阵,如何直接用于反演的多阶段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8. 典型地物波谱库的数据体系与波谱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苏理宏 李小文 梁顺林 王锦地 《地球信息科学》 , 2002,4(4):7-15 本文讨论典型地物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与地物波谱模拟的相关问题,并给出波谱知识库支持的农业定量遥感应用示例。波谱知识库的数据体系强调波谱参数与环境参数的配套,波谱数据测量是在相关规范的支持下完成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数据采集的全过程。波谱模拟通过遥感物理模型完成,模拟波谱计算包括地表参数的时间、空间扩展与遥感物理模型运算。最后以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植被组分光谱模型和冠层遥感模型为核心,构造了定量遥感的农业示例。 相似文献 9. 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的野外测量方法与土壤热红外发射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肖青 柳钦火 李小文 陈良富 刘强 辛晓洲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2003,22(5):373-378 基于光谱平滑的温度/发射率迭代算法,提出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的野外测量与反演方法;分析了不同组分、粒径及含水量土壤的热红外发射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8~9.5μm波长范围内土壤的发射率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含H2O量的增加而增大;在11~13μm波长范围内土壤的发射率基本保持不变,基于此分析结果,提出利用热红外光谱数据反演土壤含沙量和含水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典型地物波谱知识库建库与波谱服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理宏 李小文 《地球科学进展》 , 2003,18(2):185-191 地物波谱知识库的建立旨在满足应用需求。为达到数据的共享,波谱知识库应对遥感实验测量的波谱数据和相关信息如观测规范、实验环境有清楚的说明,即要有完备的元数据让用户知道波谱知识库中是什么样的数据。为弥补地面测量数据与用户需要数据的时间空间尺度差异,用于外延观测数据的遥感物理模型必不可少;这要求收集分析遥感物理模型,评价适用条件并创建模型元数据,使用户了解在其工作条件下有何适用的模型,模型的依据是什么;同时波谱库使用遥感物理解析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模型完成植被参数的时间扩展和沿叶片-冠层-像元3个层次的观测尺度空间扩展,从而产生像元尺度可见光到热红外波段的参考波谱。为实现因特网上的波谱知识共享,需要研究如何组织波谱数据和模型,让用户方便地远程检索实测的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并可以实现获取由遥感物理模型外延的波谱数据。人上述3个方面归纳了波谱库建设和服务需要解决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4473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
热度 5 PhysWorld 2011-5-7 14:32
“提出问题”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工业界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往往是科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科学论题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时被“困惑”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导致了“新知识”的产生。对近代科学起源时的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导致了经典力学的诞生;从对火的认识和利用则产生了化学;对生物世界多样性以及它们的“横向”(空间轴)和“纵向”(时间轴)的理解催生出了生命进化理论;DNA双螺旋的发现也开启了近代生命科学的大门。所以这些“科学知识”都是由“好奇”而产生的,是人们追求理解这个世界过程的产物。 另一个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当前“知识逻辑体系”中的矛盾现象。量子力学就是符合这种情况:当我们应用当时已有的知识没有办法推演出电子等客体的实验现象时,一种新的概念和逻辑体系必须被引入进来。这种情况也正是库恩所提出的“科学革命”的概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所以,这也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不断“进化”和“更新”的,而不单纯的是在“积累”。 以上说的都是在科学史中的“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在我们当前时代下,而且在每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中,不太可能或者说不太容易由我们去揭示和发现类似以上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但即使在小的领域中,提出科学问题的“范式”是相通的。 简而言之,好的科学问题的提出有以下两个主要来源(纯属个人观点,请批评阅读): 1. 理论本身的发展。好的理论是那些能够以最少的“假设”推演出最广泛(能够被实验证实)的结论的理论。但,往往一个理论最初被提出时只是针对一个或一类实验结果的,而其后续的影响则远远超出了其最初设定的范围。热力学理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所以,对一个刚刚起步的理论,引入新的概念和方法,不断扩展其应用范围,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策略。 2. 针对目前为止仍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策略是最本源的途径,它一方面来源于人类的好奇心,一方面又有可能造福于人类。比如,当前我们对于癌症、艾滋病等疾病问题仍然认识不清,这样使得我们在处理这些疾病时方法不多。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某些实验现象进行理解、解释也是好的科研方向。 有人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等效于问题解决了一半。当然,这个论断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才能真正把事情干好。但是,这个说法仍然不能掩盖在后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可能的“艰辛”。其实,在很多时候,如何解决问题是最为耗时、耗力的环节。期望,自己能够若干年后,在经历了很多后,也能对该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总结。
3105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抗菌产品体现立邦企业社会责任
greenbz 2011-5-6 19:34
日前,中国涂料行业的领导者立邦公司(NipponPaint)正式发布「立邦中国20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 Report)。这份报告不但总结了立邦2010年度于生产运营、员工发展、社区关怀、慈善公益...方面的切实举措与阶段性成果,同时分享了立邦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CSR)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深切体会与丰富认知。作为国内涂料行业的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立邦(Nippon Paint)更为中国涂料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道路上树起至关重要的第一块里程碑。 企业社会责任(CSR)阶段性小结,2010“报告书”启动全新开始 为向社会大众更完整的呈现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享其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更为履行“永续大地精彩(ECOLOR)”的郑重承诺,立邦归纳2010年度中各方面工作的精彩点滴,经过反复推敲、筛选,最终浓缩成为一本可供线上阅读的「立邦中国20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网址 http://www.nipponpaint.com.cn/csr/ )。立邦中国区总裁钟中林(Eric Chung)先生在签发这一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时坚定的表示:“立邦的企业社会责任以「立邦,永续大地精‘彩’」作为核心精神,将‘ECO(绿色、生态)’和‘COLOR(色彩)’相结合,立邦希望借此能够体现企业真正的价值,形成一个正向滚动的循环。2010年,我们延续‘为爱上色’项目、加入‘1+3计划’,打造绿色银行这个公益平台……我们做的越多,越感到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博大。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本报告书一方面对我们2010年工作作个总结,另一方面与社会大众\其他有志于企业社会责任者进行对话与交流,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带动更多的战略伙伴共同打造立邦企业社会责任之旅的全新开始。” 从生产运营到“五大责任项目”,立邦内外兼修贯彻企业社会责任 立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首先从企业自身做起。2011年,立邦中国正式成立由母公司立时集团总裁黄守金(WeeSiewKim)先生亲自担任主席的立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在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蠃基础之下,推动立邦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计划。从无纸办公、环保的行动办公方式,到全员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制度...等,将环保与安全教育贯彻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并建立“立邦人”内部网络互动平台,实现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员工的实时传达与分享;在办公区域中,更从立时集团总裁黄守金、立邦中国区总裁钟中林、立邦中国工业涂料事业群总裁杨铭潜共同签署的「立邦承诺」拉动员工一起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同时,通过其遍布全国的3,229家立邦专卖店向经销商、油工、消费者传播绿色环保知识,向社会公众播撒“绿色种子”。 「立邦中国2010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还阐述了立邦在产品的设计与环保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从推行超低VOC化、最大程度减少对使用者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到研发新一代绿色抗菌产品,减少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各项工业产品涂装方式的节能环保,到计划中2013年全新一代对环境影响更小、排放更低的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高达70%的废溶剂回收率、减少高达50%高浓度COD废水排放的清洗方式的革新等,都凝聚了立邦对产品、对消费者、对社会与环境的强烈的责任感。 除此以外,立邦的“‘1+3’计划”、“社区关怀”、“员工关怀”、“绿色行动”、“为爱上色”等五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均在2010年取得了意义非凡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自2009年启动的“为爱上色”项目,迄今已经为超过24个省,63个城市、乡镇,为超过73所的校园用爱心上色,为超过12,000 个儿童、上百位老师带去了爱的色彩。同时,与青基会共创之专项基金,现已在全中国捐建超过25所立邦希望小学,90间以上的立邦快乐美术教室,用爱的色彩,让孩子们的未来更精彩。 立邦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无私付出,不但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环保的产品、为员工提供了完善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缤纷的美术课与充满欣喜的笑脸,还赢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在2010年度,立邦以其过硬的产品及品牌的绿色影响力首先获得读者文摘“信誉品牌”的信誉至尊奖;而立邦五大责任项目中的“为爱上色”则先后赢得《21世纪经济报道》授予的“中国最佳国际品牌建设案例”奖。 正如中国区总裁钟中林先生所说,「立邦中国201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对立邦而言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面对2011年的全新开始,立邦中国正以坚定的信念与激情更积极地投身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可持续性发展事业,执着前行。
个人分类: 行业动态|1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忆英文版中国话剧《雷雨》在牛津公演(上)--隆重转载
pekoxfleyu 2011-5-6 16:57
大哥吴岸写的,我无意中翻到,特转载之, 英文版中国话剧《雷雨》于2002年初春在牛津的公演,成为这座具有八百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大学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连续四场精彩的演出,时至今日,还常常是众多戏剧爱好者们议论的话题。作为这部话剧的导演,如何将《雷雨》,这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巨作,呈现在戏剧氛围浓厚,观众颇为挑剔,欣赏水平很高的英国舞台上,简言之,让观众既看得懂,又喜欢,还叫好,曾经是我面对的一大难题。如今,戏终幕落,掌声与鼓励犹在耳际。朋友们常常问及这部戏呈演的细节。应曹莉女士的约稿,我在这里写下该剧排演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与感受,与各位朋友分享并就教于同好。   起初对这部话剧的构思,是将北京人艺版的中文版话剧《雷雨》,按照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原封不动地“拿来”。但是,进入排演阶段后,我突然发现“拿来主义”根本行不通。   首先是从演出时间看,人艺版《雷雨》全长近三个小时。王佐良先生的译本,让演员手捧剧本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已经将近三个半小时。按照现代戏剧的制作规律,超过两个小时的话剧是很难让观众耐心坚持到终场的。   其次说到观众的接受。对于观众而言,欣赏《雷雨》是以20世纪前叶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基于对东方伦理(或者说具体一点,是五千年中国文化中积淀的封建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今天的中国观众,从这个意义上去欣赏《雷雨》,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对于跨越文化障碍的英国观众。过长的演出,无疑使观众对主干情节的理解效果有所削弱。   因此,作为导演,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对剧本的改编。   在英译版的前言里,曹禺先生就曾指出《雷雨》在国外的演出可以大胆缩短演出的时间,包括删节有关内容。前辈大师的宽容无疑是对改编者极大的鼓励。因此我主要对原剧进行了以下的改动:   首先,我致力于强化主要人物的戏分,并使人性与伦理的冲突得以充分的表现。其中,周朴园与鲁妈,周朴园与蘩漪,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的情节段落得以大面积的保留。第一幕里“鲁贵说鬼”“蘩漪喝药”成为全剧故事情节展开的有力铺垫。第二幕中周萍与蘩漪的陈情,周朴园与鲁妈的重逢,加上大海与周家上下的激烈争执,环环紧扣,逐步将人性与伦理的冲突推向高潮。第三,四幕中,随着人物彼此相联的命运与血缘关系的展开,我将情节集中在烘托悲剧的气氛。第三幕中鲁妈逼四凤对天起誓,第四幕中全剧的大起底与之后孩子们的死亡,母亲们的发疯的着力渲染都是力图将人性与伦理的冲突刻划到极至。这也是与曹禺先生原作的脉搏相吻合的。相比较而言,鲁家内部鲁贵与大海的矛盾,相对就得削弱,即以产业工人为雏形的无产阶级与城市流氓无产阶级的冲突不再作为重点。鲁贵与鲁妈,鲁贵与四凤的对话,就更多地为交代故事情节与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服务。   其次,考虑到不使观众由始至终沉浸在悲剧中而影响戏剧本身对观众情绪的调动,我对原剧中的几段为数不多的亮点还是尽量保留甚至予以升华,如周萍与四凤的“爱情”,周冲对四凤描绘的对“我们的世界”的强烈憧憬。   为了弥补删节后的情节铺垫与气氛烘托的局促,这里,我借鉴了戏剧丰富的表现手段之一,即音乐。   原剧的音响效果,除了雷雨声,加上鲁贵哼哼的小调以及第三幕中场外卖唱父女的几句唱词的外,全戏没有一其他点音乐元素。改编后的演出,音乐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场景。   第一幕幕启时,观众听到的是由小提琴演奏的“二泉映月”,在如泣如诉的悲凉气氛中,弦乐队的协奏将巨大的悲剧主题推出。   第二幕的开头,是周萍与四凤的对手戏。我节取了歌剧“图兰多”的混声合唱“茉莉花”配合大幕的拉开,使观众与演员都从前场周朴园强迫蘩漪喝药的压抑中暂时释放出来,进入如同大墙下的白玉兰般片刻的浪漫中。正象“图兰多”的合唱“茉莉花”表现的苍凉遥远的意境,这种片刻的浪漫同样是略显压抑的,使演员入戏更容易些,同时为第四幕中周萍与四凤悲剧性的兄妹相认,提供了强烈的反衬托。   由于视整场话剧的音乐为有机的整体,我在整部话剧的音乐素材的选用上,也尽可能地体现一致,例如大多选用小提琴与 乐队演奏的中国乐曲。这种整体一致性甚至表现在幕间休息与演出结束的幕落时,分别选用了“新春”与“良宵”。如果将整场话剧的演出比作深黛色的天鹅绒大幕,这两首乐曲跳荡的旋律,宛如大幕侧边偶而露出的点点星辰,象对一丝希望的昭示。以至于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索要整部话剧的音乐效果专辑作为收藏,这是我当初始料不及的。   那么,又为什么要将音乐的整体一致性体现在小提琴与乐队上呢?这主要是剧场效果的考虑。乐队的齐奏,更容易使圆拱形的演出剧场充满音乐的震撼。在西洋弦乐的乐器里,小提琴更具有无与伦比的表现力,从紧张到弛缓,从喜悦到悲伤,在弓弦的诉说里,都显得那么的饱满而生动。   有熟悉《雷雨》的观众曾问起,为什么《雷雨》的故事发生地在中国的北方,而音乐素材却尽量选用江南的音乐?除了江南音乐本身丰富的表现力外,这主要是考虑将隐含在话剧中三十年前的无锡的往事突现的更充分一些。周朴园与鲁妈三十年前的悲剧,成为整个故事悲剧性的起源。而发生在三十年后周公馆里的悲剧性的重复(周萍与四凤)与悲剧性的扩张(周萍与蘩漪),在无法诠释的宿命论的阴影下,更是封建压迫的必然。因此,从“二泉映月”到“茉莉花”,音乐成为往事今时的承接与纽带。许多英国观众告诉我,《雷雨》在牛津公演的成功,与音乐的设计是分不开的,“故事与音乐同样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   也有朋友曾经开玩笑,说因为江苏是我的出生地,才特别钟爱江南的音乐?这倒是我没有意识到的戏外的一种联系,或者,称其为一种善意的“附会”。细想一下,其实也对。江南是我出生与成长的地方,我选用江南的音乐的强烈的冲动,大概也是无法诠释的喜剧性的地域宿命吧。在人种繁多的地球,我们无法改变的是作为华夏子孙的本质,而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故乡情怀的难以割舍,往往就体现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了。   经过改编的《雷雨》,在牛津的演出长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加上幕间休息,总共两个小时。   呈现给观众的是这样的开头:   最后一遍演出铃响后,暗场。   音乐起。由小提琴领奏,弦乐队的协奏的“二泉映月”,将巨大的悲剧主题推出。   音乐高潮处,大幕拉开。舞台上一束聚光灯在舞台中心照出一个橙黄色的圆形光圈,光圈的中心是用作道具的周公馆的沙发。我坐在沙发上,手捧《雷雨》英文版的剧本,埋头阅读。   音乐声渐弱,我合上书本,缓步走上台口,面对观众,说道(中英文):   是母亲还是情妇,   是妹妹还是爱人,   这是一个发生在东方家庭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出充满爱与恨,还有矛盾的悲剧   请看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   Mother or Mistress?   Sister or Lover?   The mysteries of an oriental family,   The tragedy full of love, hatred and conflicts...   “The Thunderstorm” by Cao Yu   聚光灯暗。我转身走入侧幕。   音乐止。滚滚雷声起。舞台灯亮。   第一幕开始。鲁贵自中门上。   这种改编的提示作用是明显的。开头的提场念白配合音乐,将剧场的时空氛围倒推回八十年前,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周公馆,集中到鲁贵将要与四凤讲述的神秘的“周家少爷和太太闹鬼”的故事,以及由此展开的情节与人物命运。   以观众的欣赏角度为出发点,考虑全剧的编排,对原作大胆尝试修改,调动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丰富《雷雨》在英国舞台上的可视性与观赏力,这是我在导演这出戏过程中的一大收获。从演出的效果及观众与媒体的评论看,这次的改编是成功的。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作为本剧的导演,我是作为“提场”的角色出现的,而且提场词里不难看出几分“哈姆雷特”独白的痕迹,这究竟是对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刻意的模仿,以求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联想?抑或是遵循英国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所推崇的导演入戏的创意?那么,这出英文版话剧《雷雨》中演员又是如何作为的呢?   关于其他有关表演上的改动和感想,以及中西和壁的剧组演出时的花絮,请看下回分晓。
个人分类: 也还年少时|4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里程碑: 语义P2P网络发明专利
huanglican 2011-5-6 08:14
里程碑: 语义P2P网络发明专利
里程碑:本人第一个有关语义P2P网络的发明专利拿到证书了。 专利证书 杭州域竹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独占使用权。
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梦想,千里行
alick1 2011-3-31 16:55
为梦想,千里行
2011,又是特殊的一年!人生的又一个里程碑。 来到科学院,无悔. 感概前辈奉献,感悟院士风范,感受牛导魅力。向钱老致敬,向吴老致敬,向郭老致敬!您们永远活在我心中。 三年的硕士生涯,就要结束。国外申请结果还未定,未来路在何方? 在自己脚下。 前一阵子,心态浮躁,去找工作。得到面试机会,但主动放弃,即便买了去面试的火车票。这是好事,因为通过这件事,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更加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没有选择错。排除杂念,走下去就好! 为梦想,千里行。 Just do it! 火星上的远方,来源NASA。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2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机植入经过1000天:里程碑
cafe 2011-3-29 19:43
http://www.newscientist.com/blogs/shortsharpscience/2011/03/power-of-thought-neural-implan.html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2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基因组测序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kejidaobao 2011-3-28 11:00
张江丽 生物信息的序列化,是生命科学进入21世纪的划时代里程碑,也是生命科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性标志。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对于科学家从整个基因组规模深刻认识、研究物种,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细胞的发育、生长、分化的分子机理,疾病发生的机理,利用有利基因加速定向改良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发挥巨大作用。除科学价值外,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医药、保健、农业和食品制造等产业因此而率先形成了新兴产业,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基因作为生物资源的载体,已成为继国土(矿产等)资源之后一种战略资源,使得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竞争的热点。 1 生物基因组测序现状 1980年,噬菌体Φ-X174(5368 bp)碱基对得到完全测序,成为第一个被测定的基因组。1995年,嗜血流感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1.8Mb)测序完成,是第一个被测定的自由生活物种。随后,越来越多的生物被纳入基因组测序的名单。截至2007年,已完成测序的生物包括原核在内大概有300多种。2008年以来已至少有34个物种(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微生物)完成了基因组全序列测定或框架图。植物类主要有18个物种(番木瓜,黄瓜,马铃薯,白菜,甘蓝,兰花,木薯,油菜,大豆,高粱,玉米,小麦,西瓜等瓜类,青蒿,团藻,丹参,棕榈树,苹果);动物类主要包括16类(家蚕,大熊猫,藏羚羊,猪,马,牛,老鼠,血吸虫,致命疟疾寄生虫、蜜蜂微孢子虫、脑癌细胞系,蚜虫,金小蜂,水螅,蚂蚁,海绵)。微生物类截止到2010年1月15日,已完成基因组测序6088个,其中病毒2327个,真菌细菌1363个(株)。 同时,更多物种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测序工作正在大规模开展中。2008年1月由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协作组宣布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是:2009年4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启动“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8月,又联合中国微生物领域顶尖研究机构、院校和企业启动“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2010年启动“1000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和“狮虎豹基因组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9年12月组织启动“鲤鱼基因组计划”项目;2010年2月茶树基因组测序计划在昆明启动;4月,人参基因组计划在长春启动;8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牵头的中国梅花鹿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启动;11月,“莲藕基因组计划”依托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启动;12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计划”联盟(G10KCOS)的科学家联合宣布启动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一期计划。Nature杂志在2010年的“New year, new science”文章中用“A flood of genomes”来形容基因组测序的进展速度。 2 DNA测序技术发展现状 DNA测序技术自发明以来就一直在推动分子生物学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被测序物种之所以高速增长,与DNA测序技术的更新换代密不可分。从早期Frederick Sanger 的手工测序,以及基于Sanger法开发的第1代自动化测序仪,到目前第三代测序平台,这一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代基因组测序仪主要采用Sanger双脱氧方法,该方法耗时长,费用高。中、美、英、日、法、德等国科学家用此法历时13年、耗资30余亿美元才绘制出首份人类基因组图谱。2007年,伊鲁米那公司(Illumina)出资6亿美元收购了基因分析系统制造商Solexa,推出了Solexa测序仪,被称为第二代基因测序仪,此后便进入了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测序时代。2011年2月美国太平洋生物科技公司在“基因组生物学与技术进展大会”上介绍了第三代基因组测序仪,该测序仪实现了一次标记一个分子式的单分子速读,读出碱基对的平均长度是1500对,这是Solexa测序仪的10倍。 3 中国生物基因组测序发展重点与对策建议 物种基因组测序竞争的实质是基因和知识产权的竞争,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国主要参与了人类和水稻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并主导完成了血吸虫、家蚕、黄瓜和大熊猫的全基因组测序,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今后5~10年中国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发展重点,建议重视以下工作: 1) 加速研制生物基因组测序基础装备。当前,中国从事基因研究使用的第二代基因测序仪完全依靠进口,不但费用高,而且受制于人。因此中国应加紧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使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能够获得低成本、高效率的测序工具,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中国丰富的基因资源,加速我国基因战略的发展。 2) 加速具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和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 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物种进行全面的全基因组测序,发掘基因组内蕴含的海量遗传信息,破解决定品质、产量、生长速度、抗病害能力等各类性状的基因奥秘 生物基因组测序在“十二五”时期将更加快速发展。中国应抓住机会,整合资源,建立国家级基因组测序工作协调机制,以对测序工作进行总体、全面的统筹、协调和推进。在目标物种的技术水平、资金投入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框架,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技术路线,分类分步、分工合作,对有重要经济和社会贡献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基础较好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类生物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在5~10年时间内使中国生物基因组研究水平和可用基因资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加大投入。加大对生物基因组测序的经费投入,建立生物基因组研究和资源开发平台,培养一批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人才,注重有效保护中国的基因知识产权,使中国各个领域基因组学研究处于国际前列。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4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催化剂和环境催化净化技术的里程碑-再颂志成
热度 2 Nancyback 2011-2-28 22:24
上周接待 Journal of Catalysis 亚太地区主编 J.W. (Hans) Niemantsverdriet 。论及近 50 年来催化领域的重大进展。提到结构化催化剂尾气净化,也提到铂铑三效催化剂,并论及全钯和钯铑催化剂的发明。 Hans 说,还记得当年全钯催化剂获得发明专利那年,听说 Engelhard 公司的股票升值很多,金属钯的价格飞升,铑和铂的价格剧降。过了很多时日才归于稳定。 Hans 说,全钯催化剂的发明当然是一个里程碑,它的发明应该是环境催化领域近几十年来对经济社会进步最大的贡献之一,因为这一发明使得所有汽车都能够安装有效的尾气净化器,这才使的汽车的普及成爲可能,否则仅仅是汽车尾气,就足以使地球成爲地狱。当然,汽车的普及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能源的高速消耗,原油的储存量成了我们的担忧,但愿我们催化的同行们能够在原油消耗到极限之前,建立新的能源体系,找到石油的替代方案。 博士生金凯,今天通过 Skype 说,读了烃类选择性还原 NOx 的文献,读来读去还是感觉李跃进和 John N Armor1993 年在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 (1993) 239-256) 发表的文章讲得透彻。还提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很有启发,是两位孔教授于 1996 年发表的 (Catalysis Today 30 (1996) 5-14) 。感觉这两篇文章百读不厌,总有新的体会。我告诉金凯,李跃进是我们当年的同学,在美国耶鲁大学做完博士,在匹茨堡大学做完博士后加入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在那里与 John Armor 合作进行了前文的开创性工作。那时 John Armor 是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的北美地区主编。 Kung 教授现在是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期刊的主编,负责全面工作。我还告诉金凯,非常荣幸 Catalysis Today 30 (1996) 5-14 发表的那一期,我是客座主编。当然 Kung 教授和 Armor 博士都是催化领域的大师,他们的文章自然是很有启发的,金凯提到的两篇,是有里程碑意义的。 全钯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是1993年师弟胡志成博士为主发明的,那时他刚刚从 MIT 做完博士后,加入 Engelhard 公司不久。现在 Engelhard 公司已经被 BASF 公司兼并,胡志成博士也已离开美国,回国创业。李跃进同学还在 Engelhard( 现在已属 BASF) 公司工作。据说跃进同学在新泽西生活过的优雅美满,周末经常到教堂领唱,美声唱法愈发精美了。据说志成师弟回国创业历尽坎坷凶险,于去年4月终于把牢底坐穿,又回到他的首席科学家岗位,正在为他的企业领军冲锋陷阵。 上个月收到志成在 MIT 的合作者,现任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主编 Maria Flytzani-Stephanopoulos 学姐的来函,充分肯定并介绍了志成对催化科学技术的贡献。感动不已。有感于催化领域同仁们前赴后继,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成此短文。 2011 年 2 月 28 日星期一晚于天南大联合楼。 Hu,_Z._letter_of_support--2011.pdf Yuejm Li and John N. Armo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methane over.pdf Catalytic lean NO, reduction over mixed metal oxides, and its.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2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基因组学研究成长的烦恼
jjb8104149 2011-2-21 15:51
  今年是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问世10周年。回首望去,尽管有价值的医学应用还极为有限,但过去的10年依然是生命科学激动人心的10年,人类在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上都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然而,基因组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投资,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创始人克雷格·文特尔希望人们保持耐心,因为“基因组学革命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人类重新认识自己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2000年工作草图绘制完毕,3年后正式完成了全部30亿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科学家称赞这个计划比人类登上月球还要伟大。2000年6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评价工作草图的意义时说,这项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将使多数人类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   10年之后,虽然克林顿的预言尚未成为现实,但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给生命科学带来了深远影响。   首先是人类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基因组图谱问世前,科学家曾认为人体内有数十万个蛋白编码基因,这样才能解释人类复杂的生命结构。但令人吃惊的是,基因组图谱显示,人类的基因只有2.1万个左右,和老鼠相差无几,而且两者有99%的基因相同。有的科学家猜测,虽然人类基因数量与老鼠差不多,但人类基因的机能要远比其他动物复杂。   最出人意料的也许是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当时绘制首份基因组草图需要多国科学家联手,耗时10年,耗资30亿美元。现在,一个由几个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可以在一天之内以不到1万美元的成本完成同样的工作。这个费用在未来3年到5年内有可能降到1000美元以内,而时间预计只需15分钟左右。   测序成本直线下降使科学家有能力破译人类之外生物的基因组。有关统计表明,从老鼠到果蝇,从线虫到马铃薯,至少3800种有机体的基因组图谱已经绘制完成。   此外,基因组测序的成功,直接催生了许多“大生物”工程,比如2002年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用3年时间绘制了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差异图;又如始于2003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目标是找出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元件。 个人基因组时代   再过几年,也许会迎来个人基因组时代。美国基因组测序公司“伊利尤米纳”首席执行官杰伊·弗拉特利乐观地预言,到2020年,给所有新生婴儿绘制基因组图谱将成为例行程序。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创始人文特尔则认为,今后10年,也许我们可以期盼为个人的精子、卵子、早期胚胎和干细胞等都绘制一份基因组图谱,以检查是否有疾病风险存在。   今天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可想象。到目前为止,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谱的也不过才10多个人。不过到明年年底,随着“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这个数字将会超过2500人。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一大原因在于基因歧视问题。比如,许多美国人担心,一旦自己被查出携带某些严重疾病的致病基因,雇主获知后将解雇他们,而保险公司知道后则要提高他们的医疗保险费用。   这些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美国政府于2008年制定了《遗传信息物歧视法案》,就是为了保护民众的基因信息不被滥用和歧视。 基因组学研究成长的烦恼   过去10年,有关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等常见疾病致病基因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人类健康从中得到的好处极为有限。   “基因组研究给临床医学带来的影响至今一直不甚明显,”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现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的弗朗西斯·柯林斯在今年3月31日的《自然》杂志上评论说。   他指出,过去10年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一些巨大进展:为一些癌症开发出了强效新药;基因检测能告诉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化疗;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主要风险因素已得到确认;能准确预估10多种药物的疗效。“但平心而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尚未对个人保健产生直接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拥有大量的遗传信息数据并不意味着已经了解这些遗传信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生命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科学家也无法为某些问题弄出一个简单的答案。比如,研究表明,大多数癌症有各自的遗传学特征,因此目前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广泛适用的癌症疗法。又比如,不少科学家曾认为身高是一个家族遗传的生物特征,可以简单地用基因解释。但如今已被证实参与决定身高的基因超过100个,科学家猜测参与决定身高的基因可能多达1000个。   现在,迫切需要科学家梳理清楚这海量遗传信息数据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弄明白它们的真正作用,这无疑将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但正如3月31日《自然》杂志的封面语所言,这就是“基因组学时代成长的烦恼”。
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垃圾论文”的往往是功利主义者
热度 7 DNAgene 2011-2-20 11:31
这个论坛里又有几位名人在争论该不该发表垃圾论文。 我们首先想想,什么是学术论文,为什么要发表学术论文。Science主编的看法是,“The ultimate goal of scholarly scientific publishing (is)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Alberts B et al. Reviewing peer review. Science 321: 15, 2008)”。做了研究,结果好得很,突破性进展,发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这毫无争议,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梦想。 但基础研究可预见性并不强。怀着美好的梦想,花了几个月或者几年,开展了一个研究,但没取得好结果。要不要发表,发表了,就是众人说的“垃圾论文”一篇。如果你不发表,今后可能还会有一个倒霉蛋出于同样的想法,按照同样的思路,也花几个月甚至几年也做出一个垃圾结果。他也不发表,学术界就可能还会有下一个倒霉蛋。。。。。。。。直到科学的可预见性变得很高很高了。 我个人的主张,认认真真做了研究,没有造假,没有编造数据,不管结果好坏,都应该发表。好的发表了是经验,差的结果发表了是教训。都可以“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也就是基于与我类似的主张(可能还有盈利的目的),PLoS创办了 PLoS ONE ,Biomed Central创办了 BMC Research Notes ,最近Nature Publishing Group也开始办了类似刊物(但Nature的态度不够明确)。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低质量论文,而是学术评价过程中“以次充好”现象太普遍。明明没什么学术贡献,由于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或者更高的什么著名期刊上,就可以申报什么什么奖励,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只发表重要结果,不发表差结果,才是功利主义的表现。发表很差的研究结果只能提醒别人少走弯路,对自己的学术地位提高贡献不大,所以花时间整理“垃圾论文”、耗费精力去投稿,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纯学术人。 中国的功利主义者,是不求上进,满足于低水平结果、大量低档论文,骗取功名利禄(新语丝上点名的浙江宁波某高校某名人为此类代表)。 美国和国际上的功利主义者,就是只发表对自己有用的论文(这些论文确实有贡献,期刊级别高),评Tenure、上院士(美国的、英国的等)、拿炸药奖,不管后面的倒霉蛋。别人倒霉重复我的失败结果,我内心窃笑。这一类人往往科研水平确实高、贡献大,感觉自己是科学界的掌舵人。 没有“垃圾论文”往往是功利主义者。但也不排除绝顶高手,预见能力极强,每一个研究都是好结果。各位高手,请往这边对号入座,不要往功利主义那边靠。恭维大家一下,我们这个论坛的高手、点击本贴的网友都是预见性极强的那种学者。别来拍砖,我说的功利主义这不是您。 此处引用本人过去的一个小帖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772do=blogid=402278 请慎用垃圾论文一词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7077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乞丐入馆案”是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的里程碑--转载
wlp8631 2011-1-30 18:02
自2010年9月起,每个月均有一件轰动中国的“图书馆案”发生,斋主在《 2010年轰动中国的四大图书馆案 》中已经略有所述,没有想到,迈入2011年1月后,“乞丐入馆案”比去年的图书馆案更加轰动。 “乞丐入馆案”肇始于微博,迅速漫延至博客,成为近日网络的热门话题,然后从网络媒体转向平面媒体,各地报纸纷纷发表专文,最后上升到电视媒体,形成了“全媒体”“B52式轰炸”的局面,并且还在向纵深发展。这必将记入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因为它开启了全社会传播图书馆权利思想的新时代,是图书馆权利思想从图书馆学人在中国图书馆界业内的传播正式转向民众和媒体自觉向全社会传播的里程碑。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因为程焕文、范并思、蒋永福、李国新、吴晞、程亚男、李超平、张勇、韩继章、倪晓建、杨玉麟、楮树青、邱冠华等“非主流”图书馆学人的竭力倡导,湖南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杂志、黑龙江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设》杂志的宣传推广,中山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图书馆的普遍实践,平等、自由、免费的公共图书馆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陆的土壤中。 但是,图书馆权利思想观念的传播远远没有完成。这 一则是因为广大的图书馆人并未真正全面地树立牢固的平等、自由、免费的图书馆观念,二则是因为民众和社会的图书馆权利意识尚未普遍觉醒。“乞丐入馆案”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轰动的媒体效应,其根本即在于此。 在去年9月的“差教授进图书馆案”中,图书馆界曾经出现过莫名其妙的自虐冷血现象。在这次的“乞丐入馆案”中,图书馆界同样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自虐冷漠状况。面对媒体无穷无尽的穿透力和冲击力,围观的图书馆人不可以再冷漠下去,必须借力发力,去全力传播图书馆权利观念,而不是躲在书斋中撰写那些自娱自乐的垃圾论文与著作,或者藏在网络的某个角落闭门相互喷射唾沫。 “乞丐入馆案”是中国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的一个里程碑,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新起点的标志。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里程碑,我们就会丧失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的天赐良机。如果我们不能从此出发去反思我国的图书馆权利现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步伐就不可能加快。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让我们一起携手迈入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与实践的新时代吧 ! --转自程焕文馆长博
个人分类: 图林新向|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博五月,灌水如注,点击30万,影响因子仍不及格
liwei999 2010-5-15 17:26
今天一看,点击已经超过30万大关了。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光顾,虽然30万不是年薪(I wish it were but 美国总统才40万年薪,平头百姓除了发斜财,年薪30万只能是做梦吧),点击也不能当饭吃,但是,知道自己的博客有人看,还是开心的事情。至少鼓励了自己继续博下去。 一转眼五个月了,发文 803 篇,点击300大千(其中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点击和机器人的偷袭),留言 752则,看上去战绩不错,其实影响因子很低。我以为博客的影响因子大体可以根据留言的数目与发文的数目之比得出,752/8031. 凡小于1的影响因子,一律不及格。与本网几位顶级大牛做个比较即知: 王鸿飞老师的博客 :16234/886 = 18.32 嵇少丞老师的博客 :6621/378 = 17.52 武夷山老师的博客 :10212/1318 = 7.75 周可真老师的博客 :11121/1442 = 7.71 了不起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心脏跳。高山仰止。 我只有个小小的希望,希望到半年的时候,可以突破40万大关。更主要的是,希望届时影响因子至少要有 1 的突破。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5004 次阅读|25 个评论
被Pubmed收录,在线多媒体期刊JoVE堪称学术期刊领域的里程碑
drqian 2008-9-13 05:54
JoVE( Journal of Visual Experiments )杂志是一个以在线多媒体视频为出版内容的生物学学术期刊。经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和美国国立研究院(NIH)批准,从2008年8月起, JoVE 杂志内容正是被 Pubmed 收录。成为世界上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被Pubmed收录的以多媒体视频为出版内容的学术期刊。堪称学术期刊领域的里程碑,或开创学术期刊出版的新局面。 JoVE杂志创办于2006年末,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城市萨默维尔。就其出版形式,我们可将其称作视频文章,即学术文章的内容完全是通过视频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到互联网上。虽然也配 有少量的文字介绍,但这些文字也只是以方便被搜索和收录为目的。目前杂志已拥有200多篇来自包括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主要生物学领 域的视频文章。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JoVE就能被Pubmed所收录、并且还是以一种新媒体的形式出现在学术期刊界,不得不让人称奇。当然,它的成 功除了它自身的创新性之外,得到世界顶尖科研机构的有力支持也是一大主要原因。通过访问他们的网站,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视频文章都是来自像 哈佛 、 普林斯顿 大 学这样的超级牛校。再看一下它的编委阵容,21个编委有11个来自哈佛和普林斯顿,其受到的支持力度让人乍舌。另外,作为免费的、同行评议的在线生物学杂 志,JoVE对来稿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只有1/4的来稿最终会被接收和发表。而其另一种访谈形式的视频文章也只以邀请约稿的形式运作。 作为一种科学展示与共享的全新方式,在线视频文章的出现对科学的意义,笔者总结以下几点: 增 加文章的透明度、提高文献数据可重复性:目前科学研究的成果数据可重复性太差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个科学家发表文章以及数据后,其他科学家根据其文 章描述的方法重复实验,却无法得到吻合的数据,那么这表明发表该文章的科学家在作假吗?当然有这种作假的科学家,那么这种赤裸裸的视频文章模式,将把这类 作假科学家拒之门外。另外,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其实不是作假,而是因为在文章表述上的笼统与含糊,造成读者的理解偏差,最终导致数据无法重复。那么有了视频 的直观介绍,这种理解偏差将被大大减少。 拓展科学文献的展示纬度,并化繁为简:通过多媒体,通过动态的视频,人们能够具体 而详实地看到 从理论到操作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后者),比起看那些密密麻麻的蚂蚁文字和抽象图片,在线视频在帮助读者理解实验内容和掌握实验方法上具有很显著的优势。那 些深奥的科学通过视频的形象展示,降低了科学理论在描述上的复杂性和在理解上的难度。看文章的过程就像看一部科普电影般轻松,而且文章的内容在读者的脑海 中也将更加丰满,即能产生一个多维度的印象。 摆脱耗费在学习新技术上的无底黑洞:现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层出不 群,稍不留 神,你就落后了。学习和掌握新的实验技术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苦差事,我们真有这么多时间去学这些技术吗?我们准备花多少时间、多少金钱在学习这些新技术 上呢?那可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呀!视频文章的优势恐怕就是在于它既是一片科学文章,同样也是一片非常优良的视频教程,学习新技术?没问题,你要做的就只是 follow me! 可及性是在线视频的一大优势:只要你能够上互联网,只要你的电脑上安装过浏览器,一般你就能够访问到这些文献。而且单就JoVE而言,它还是免费的午餐,而且质地优良,无副作用,不吃白不吃呀 直接将视频文章关联到传统文章上:这也是JoVE所倡导的一个模式,那就文章作者在发表传统模式文章的时候,附带上视频文章在里面。那么,传统模式文章的优点和视频文章的优点将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称这种文章为一种完整的文章了呢? 除了前面第5点说到的,有可能出现一种完整的文章的概念外,JoVE给文献应用格式上也带来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在引用在线视频文章的时候,必须得加上视频的所在网址了,如下格式(来自JoVE的网站): Carlson J.R., Shiraiwa T. (2007). Proboscis extension response (PER) assay in Drosophila. JoVE. 3. http://www.jove.com/Details.htm?ID=193 , doi: 10.3791/193 。这种变化只是一个缩影,笔者相信随着在线视频文章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发生。 21世纪,互联网高速发展,它正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管你愿不愿意,适不适应,这种改变都将继续发生,而且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地发生。当大众刚刚在为 Youtube 、 酷6 、 优酷 等在线视屏网站狂热的时候,才不到一年时间,科学家们就惊喜的发现,他们也能找到属于科学界的Youtube,那就是 JoVE 。这种转变、这种普及速度实在是快得惊人。那么各位,你准备好迎接这种挑战了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钱俊斌 来源:新科学 http://www.xinkexue.com
个人分类: 科学2.0|997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