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名人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3期 | 广博又专一的司马贺
Kara0807 2017-6-18 22:40
丘吉尔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 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德先生自2016年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 1916-2001)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博士学位是政治学,他的诺贝尔奖是经济学,他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会画画,会弹钢琴,既爱爬山、旅行,又爱学习各种外国语,能流利地说多种外语。作为科学家,他涉足的领域之多,成果之丰,影响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他和纽厄尔同获图灵奖,是因为他们在创立和发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杰出贡献,当然是计算机科学家。但是西蒙在1978年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言而喻是世界一流的大经济学家。1986年他又因为在行为科学上的出色贡献而荣获美国全国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由于西蒙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而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Award)。 广博又专一的司马贺 武夷山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1年5月11日) 赫伯特.A.西蒙,中文名司马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教授,1978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1986年美国总统科学奖获得者。1916年6月15日出生,2001年2月9日去世。 我第一次接触到他,是1983年春在友谊宾馆科学会堂听他做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引用了承德避暑山庄中乾隆皇帝的一个题匾“刚柔密大”,来说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色,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十分佩服他的学识广博。几年后,我有幸翻译了他的《人工科学》一书(商务印书馆,1987)。出书后,我给他寄了一本,并附了一封信。他还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1994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由于司马贺教授已将近80高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到北京来接受院士证书,于是,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公使衔科技参赞王曾荣先生代表我国政府专程到他的住处向他颁发证书。当时,我也在驻美使馆科技处工作。我告诉王参赞,我曾翻译过司马贺的书。王参赞在司马贺家逗留时,问他,您还记得有位武先生将您的《人工科学》译成了中文吗?他立刻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了我翻译的这本书。 从《人工科学》这本书就可以看出,司马贺先生涉猎的领域非常宽。 他一生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因此,1975年,他获得计算机科学图灵奖。1995年,在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他被授予终身荣誉奖。 此外,他在涉足的每一领域,如经济学与管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哲学,等等,均卓有建树。有人说,他是干什么都像样,假如他当初选择投身于艺术生涯,他也完全可能成为钢琴家或画家。 司马贺的父母是德国移民,像许多其他德国移民一样,定居在美国的密尔沃基。在念大学时,司马贺在密尔沃基地方政府打工,就对公共管理者如何做预算决策(司马贺喜欢的说法是做“选择”)发生了兴趣。后来,他的博士论文就以“管理行为”作为主题。再后来,这篇博士论文正式出版,书名就叫《管理行为》。在他一生中撰写的27本书中,这一本或许是最有名的。司马贺带过的一位研究生叫爱德华.费根鲍姆,也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大牌人物。他回忆说,有一回问司马贺为什么能掌握这么多的领域,司马贺的回答使他难以忘怀:“我是沉迷于单一事物的偏执狂。我所沉迷的东西就是决策”。 在司马贺一生涉猎并有所建树的所有学科或主题中,决策确实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线索。 传统的经济理论追求最大的利润,追求最优的决策。而司马贺认为,企业实际上试图做出的是“足够好”的决策。他称自己的新观念的核心为“有限理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追求的是“满意化”(他创造的新词,由英文“满意”一词和“足够”一词组合而成),而不是最大化或最优化。 他的经济学观点与其人工智能观念是相联系的。计算机也能做选择,故而表现出了智能。弈棋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分析每一着会有什么结果,不过,它也许比国际象棋大师的分析能力还要强,因为,人类棋手能往前看8步就了不得了。他的计算机作的画,司马贺挂在办公室里。他的计算机作的曲子,有些音乐家评论说确有那么一些意思。有趣的是,司马贺对“选择”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但他本人的学术路程却不是刻意选择的,而属于兴之所至。有感于此,笔者曾写了《选择与随缘》一文,发表于1997年7月2日的《中华读书报》上。 司马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担任过中美科技交流委员会美方主席。他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似乎是在管理学领域。他曾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朱新明教授等不止一位华人学者一起合著发表过多篇很有影响的心理学论文。 司马贺先生终生致力于科研,笔耕不辍,共发表了959本(篇)学术著作或论文(包括其著作的外文译本)。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系制作的司马贺教授发表物目录中,本人翻译的《人工科学》编为第665号。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费根鲍姆说,“要想单单读一本书来了解西蒙思想的精华,我愿推荐篇幅不大的《人工科学》,它是为科学界众多读者写的”。 参考文献 Obituary, Herbert Simon, The Economist, Feb.24, 2001 Edward A. Feigenbaum, Herbert A. Simon, 1916-2001, Science, 2001, 291 (5511): 2107 http://www.psy.cmu.edu/psy/faculty/hsimon/HSBib-1980.html (2007年8月17日追记: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之托,我翻译了《人工科学》的最后一个修订版(增加了整整一章,还有大量改动),此书于2004年出版。这一次,没有机会再送司马贺一本了。) ---------------------------------------------------------------------------------------------------------------------------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现预定本书享8折优惠! 求知书店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1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2期 | 信息论之父-香农
Kara0807 2017-6-13 10:32
丘吉尔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 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德先生自2016年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克劳德·香农 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电子工程师,他开创性的研究奠定了现代数字通信的理论基础。2016 年 4 月份是他的百年诞辰纪念月,为表纪念,IEEE Spectrum 重新发表了前 Spectrum 编辑 John Horgan 于 1992 年对香农的人物专访。这篇专访为我们揭示了香农性格的多个侧面:除了是广为人知的信息理论之父,他还是一位投资人、发明爱好者、解谜爱好者和爱搞恶作剧的人。1992 年的这篇专访中包含了一幅由波士顿摄影师 Stanley Rowin 拍摄的香农肖像。在这篇文章里,IEEE Spectrum 还重印了由 Rowin 拍摄、 Spectrum 从未发表过的香农照片。在与阿尔兹海默氏病抗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香农于 2001 年逝世,享年 84 岁。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电子工程英雄之一。 本文经机器之心(微信公众号:almosthuman2014)授权转载,禁止二次转载 真正的克劳德·香农是什么样子?一个拜访者来到波士顿城外一幢用灰泥粉饰过的宅邸 Entropy House,那里就是香农和他的夫人 Betty 住了三十年的地方。 对这个问题,你在不同的房间里可能得到不同结论 。在一间老旧却整洁的房间里,成排摆放的奖章庄严地印证着香农数不胜数的荣誉,其中包括 1996 年获得的美国国家科学奖(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the Kyoto Prize)和 IEEE 荣誉奖章(IEEE Medal of Honor)。 另一个房间里,珍藏着香农的著作。ATT 贝尔实验室研究执行总监 Robert W. Lucky 将其工作称为「载入史册的科技思想(in the annals of technological thought)」, IBM 院士 Rolf W. Landauer 称香农「极具开创性的洞察力(pioneering insight)」的可等同于爱因斯坦。香农,作为 1984 年加入贝尔实验室的年轻工程师,定义了信息理论。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发表了一篇极富才气的论文后,他建立了电子数据高效打包和传输的知识框架。这篇题目为《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论文,现在仍然是通信时代的「大宪章」。 然而在给访问者展示他的奖品时,这位 75 岁有着一头蓬乱雪白头发、笑起来像精灵一样的老头,竟然感觉不好意思。在不安的一分钟后,他窜入了隔壁的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放着装裱好的证书,其中一个将香农称为「玩杂耍的医生(doctor of juggling)」。它也被整齐排放在堆满各种小发明的桌子上。 香农用了很多年收集到其中的一些宝藏,比如会说话的下棋机、百刃折叠刀、电动弹簧单高跷和数不清的乐器。里面也有他自己创造的:有三个小丑的微缩舞台、一个能在迷宫中自己找到出口的机械老鼠、喜剧演员 W.C. Fields 的杂耍模型和一个能够计算罗马数字的名为 Throbac(Thrifty Roman Numeral Backward Computer )的计算机。香农曾试图让模型 W.C. Fields 表现真人的喜剧能力,但是最终落空了。「我爱建造机器,但是总是维修它们真的很难,」他有点不满足地说。 这个装满小发明的房间揭示了香农的其他侧面:这样的他会边用四个球玩着杂耍,边骑着独轮自行车穿行在贝尔实验室大厅里。这样的他发明了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盘,设计了「读心术(mind-reading)」机器。 这个房间代表了香农,一个为了寻找下棋机见解的人,开始在工作的时候下如此多的象棋。据前同事说,「至少一位监管员某种程度已近开始担心了」。 香农并没有感到歉意。「 在我追寻自己兴趣爱好的时候,很好会考虑它最终的价值或对世界的价值。 」他高高兴兴的说,「 我在很多完全无用的事情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 《金甲虫》的影响 香农对数学抽象概念和小玩意的兴趣早早就萌发了。他成长于密歇根州的盖洛德,那里离他 1916 年出生的地方不远。那时,他就开始玩弄玩他爸爸(遗嘱检验法官)给的无线电套件和安装工具组合。他还沉迷于解答他最终成为数学教授的姐姐 Catherine 给他的数学谜题。 「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密码学 和此类东西感兴趣。」香农说。他最爱的故事是埃德加·爱伦·坡写的推理小说《金甲虫》,这是爱伦·坡鲜有幸福结局的小说:通过解密一个神秘地图,英雄最终找到了埋藏的宝藏。 作为密歇根大学(位于安阿伯市)的毕业生,香农获得了数学和电子工程两个学士学位。他对这两个领域的精通使他成功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 在与 Amos Joel(这一领域的著名专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 就复杂的电话交换线路进行讨论后,他在自己的硕士论文里论述了由90 年代中期、英国数学家 Amos Joel 发明的一个代数结构如何在电子线路中表达开关和继电器。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 生日:1916 年 4 月 30 日 出生地:密歇根州佩托斯基市 身高:178 厘米 体重:68公斤 幼年崇拜的英雄:托马斯·爱迪生 第一份工作:西联汇款的信差 家庭情况:妻子是Mary Elizabeth (Betty) Moore;三个孩子分别为 Robert J., 电脑工程师;Andrew M., 音乐家;Margarita C., 地质学家 学历:1936年学士,密歇根大学;1940年硕士、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爱好:小发明、杂耍、独轮车 最喜欢的发明:W.C. Fields 杂耍机器人 最喜欢的作家:T·S·艾略特 喜欢的音乐:迪克西兰爵士乐 喜欢的食物:放巧克力酱的香草冰淇淋 会员资格和奖项:IEEE(国际电子电力工程协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美国文理科学院成员;1966 年 IEEE 荣誉勋章;1966 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72 年哈维奖;1985 年京都奖 最喜欢的奖项:1940 年硕士论文获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奖 这篇由 22 岁学生所做的论文影响深远:电路设计能在建造前被数学性地测试,而不是通过冗长的试验和错误来验证。工程师现在能够在布尔代数的帮助下照章设计电脑硬件和软件、电话网络和其他复杂系统。 香农的论文被称为「本世纪可能最重要的研究生论文,」但是香农,显然将它轻描淡写了。「这只是碰巧,因为没有其他人在两个领域都熟悉,」他说。他沉思了一会,补充说,「我已经永远地爱上了这个词,『布尔』。」 在 1940 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讨论了遗传传递的数学运算)后,香农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呆了一年。这时香农明显降低了说话的声音,他回忆了当他在研究院做演讲时,传奇人物爱因斯坦从房间的后门突然进来。爱因斯坦看着香农,在与另一位科学家接耳说完话后就离开。在演讲结束后,香农冲向刚才那位科学家询问爱因斯坦说了什么。这位科学家严肃地告诉他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想要知道茶在哪里。」说完后,香农就爆笑了起来。 你怎么拼写「有了!(Eureka)」? 香农在 1941 年去了贝尔实验室,之后在那里呆了 15 年。在二战期间,他参与了开发数字加密系统的团队,其中的一个系统被丘吉尔和罗斯福用来开跨洋会议。 就是这个工作,香农说,引导他发展自己的信息理论。 他意识到,数字编码能够在侦探的眼睛下保护信息,那也能够在静电和其他形式的干扰下保护信息 。这些编码也能够用于更高效地打包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信息通过既定通道传输。 「我的第一个(关于信息理论的)想法,」香农说,「是如何在噪声渠道里最好的改善信息传输。这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因为那时你可能正想着电报系统或者电话系统。但当你想这个问题时,你脑海中可能就对所有广泛的应用有了概念。」被问及是否在某一个时刻他有了「Eureka」似的闪电灵感,香农用下面这句话侧面回答了这个过分简单的问题,「我本该有过,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拼写那个词。」 香农在 1984 年的论文里对信息的定义对其通论理论非常的重要。回避了关于意义(他曾强调他的理论「不能也不曾打算解决意义问题」)的问题, 香农表明信息是一个可测量的商品 。他表示,给定消息中的信息量,除了可能被传送的消息,由被选中的特定消息的或然率决定。 他将系统中全部的信息能力定义为熵, 熵这一概念来自于热力学所表达的系统的无序程度,或者物理学家称之为「混乱程度」。(伟大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理论家 John von Neumann 说服了香农使用「熵」这个词。von Neumann 认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熵」这一事实,将在信息理论的辩论中给香农优势。) 香农定义了信息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是贝尔实验室的 John Tukey 衍生出的二进制单元,然后是比特,作为一个或两个状态的信息表达。一个人能够在相对较小的比特中编码大量信息,就像在古老的游戏《二十个问题》中,一个人能够就通过灵巧的询问快速调整归零得到正确答案。 基于这个数学基础,香农展示了任何给定的通信通道都有可信赖传输信息的最大承载量。 事实上,他表示一个人可以通过高明的编码去接近这个最大值,但永远不能完全达到这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也就是熟知的香农极限。 香农 1984 年的论文显示了如何计算香农极限——但并不知道如何接近那个极限值。后来,香农和其他一直在挑战这个问题。第一步是消除信息冗余。就像一个说话简洁的罗密欧仅仅用「i lv u」几个字表达信息,好的编码首先将信息压缩到最高效的模式。 去除足够冗余之后,一个所谓的误差修正编码加进来,从而保证分拆信息不会被噪声淹没。举例来说,一个误差修正编码处理数字流时,可能会加入一个多项式方程,保证所有的数字落到方程式上。接收端的译码员知道偏离方程式的任何数字在传送中是被改变了。 Aaron D. Wyner 是 ATT 贝尔实验室(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默里希尔市)通信分析研究部的负责人。他指出,一些科学发现追溯起来只是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产品,但香农的不是这样。 事实上,香农的想法过于有先见之明,以至于不能产生即刻影响。 1984 年加入贝尔实验室的 Edgar Gilbert 说,「实验室里很多实际操作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有趣却不非常有用的理论。」。他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和香农一起完成的。简单来说,真空管电路处理不了接近香农极限所需的复杂编程,Gilbert 解释。香农的论文甚至受到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 J. L. Doob 的负面评论。Historian William Aspray 也指出在那个年代,在任何事件中,香农的概念框架都不适用于信息理论应用。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伴随着高速集成电路的出现,工程师们开始全面利用信息理论。就算在今天,香农的见解也无形中帮助构建了储存系统、处理系统、数字化信息传送系统,从紧密的磁盘到超级计算机,从传真机到外太空探索(如旅行者号探测器)。 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器工程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信息理论学会(IEEE Information Theory Society)前会长 Solomon W. Golomb 认为,香农的影响未被夸大。「就像文学领域说字母表的发明对人的影响多么重要一样,」Golomb 评论到。 信息理论和信仰 然而,尤其是早些时候,信息理论迷住的人群比想象的要多的多。在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甚至音乐和艺术领域的人都开始融合信息理论到他们的科目中。 John R. Pierce 是香农以前的同事,同时也是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就将信息论的「普遍滥用(widespread abuse)」对比成其他两个意义深远、遭受诸多误解的科学思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一些物理学家走了非常长的路去论证信息理论的熵在数学上等同于热力学熵。结果证明那是真是的,但却无关紧要,据香农前同事、贝尔实验室的老将 David Slepian说,他在信息编码领域也非常有影响。Slepian说,许多工程师也「还真正理解这一理论就跳进乐队花车」。香农的著作激发了 1956 年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信息理信息理论学会的成立,其他致力于经济、生物系统、和其他应用的下属学会也快速成立。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刊信息理论版(th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为《信息理论,光合作用和宗教》谴责了对香农理论的过度外延。(编者按:事实上,这篇 Peter Elias 的社论标题为《两篇著名的论文》,发表于 1958 年 9 月。) 香农同样怀疑一些对他理论的使用,同时,他也做着自己的研究。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他做了一个关于语言冗余的家庭实验,参与的有:香农的太太,贝尔计算机科学家 Betty ;另一个贝尔科学家、IEEE 前会长 Bernard Oliver 以及 Oliver 的妻子。试验中,一个人提供一个词的开头几个字母,或者提供句子里的单词,然后其他人将会试着猜测剩下的是什么。香农也指导了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实验,实验里工作人员对文本中不同字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排序。 此外,香农建议将信息理论应用到生物系统中,因为应用到这一领域至少没那么牵强附会。「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交流系统,并且它用复杂的方式处理信息,」他说。当问到他是否认为机器能够「思考」时,他回答道:「当然啦。我是一个机器,你是一个机器,我们都思考,不是吗?」 确实如此,香农在信息理论的研究和他对小发明的喜爱了导致他早早产生了对智能机器的迷恋。香农是最早提议计算机与人类下棋的科学家之一;在 1950 年,他为《科学美国人》写了一篇文章,解释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香农并不只是限制于象棋。他还建造了一个能够玩硬币配对(the game of penny-matching)游戏的「读心」机器,在这个游戏中,一方猜测另一方选择了正面或反面。香农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 David W. Hagelbarger,开发了这个机器的原型;这个机器记录并分析对手过去的选择,从而找寻规律,预测接下来的选择。因为人类总是会陷入到一种模式中,机器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超过 50% 的胜率。之后,香农建造了自己的机器版本,对 Hagelbarger 的机器进行了挑战,成就了如今的一场传奇决斗。 他还构建了机器能够早桌游 Hex 上打败任何人类,在那个年代,Hex 在数学圈内非常流行。事实上,香农自定义了这个桌球游戏,让人类一方能得到更多的 hex。为了获得胜利,机器要做的就是拿到中心 hex,然后匹配对手的路数就行。 机器可以立刻移动。但是为了表达出机器在思考下一步,香农给它的电路增加了一个延时开关。才华出众的哈佛大学数学家 Andrew Gleason,曾与这个机器进行了挑战, 言称没有机器能打败他。而当 Gleason 被虐得体无完肤,仍要求再次挑战时,香农才告诉他自己机器的秘密。 1950 年,香农制造了一个机器老鼠,在没有协助的情况下能够学习如何通过迷宫,最终找到奶酪。香农将其命名为「Theseus」(忒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为解救希腊的童男童女,自告奋勇到克里特岛除掉弥诺陶洛斯),最终除掉 Minotaur 并找到了走出可怕迷宫的路。事实上,老鼠的「大脑」位于迷宫地板下的一堆真空管室中;电路控制着磁铁的移动,进而控制着老鼠的移动。 1977 年 IEEE Spectrum 的编辑给读者出了个难题:创造一个可以通过试错法走出迷宫的微型老鼠,它的大脑是独立的外接电脑,能从之前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当再次通过相同的迷宫时,不允许出错。一位香农之前同事告诉编辑 ,香农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创造了一个类似的微型老鼠。 考虑到五十年代的技术难以达到相应的水平,编辑因此电话联系了香农。香农开玩笑说,他用这个「智能老鼠」骗了全国各地很多人。窗帘附近的桌子下藏着真空管和丝杠是至关重要的。他轻笑道。1979 年,当 Spectrum 隆重地为神奇的微型老鼠迷宫竞赛颁奖时,香农把 Theseus 从阁楼中取下,装进他的旅行车中。将它展示给竞争微型老鼠的人观看。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的前景时,香农指出在当时计算机尽管拥有超强的运算能力,但在处理原始信息方面还没达到人类智能的水准。他认为仅仅在机器复制人类的视觉能力方面就已经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了。但是,他补充道:「 我认为,几十年后机器智能超越人类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 杂耍的统一场论 1956 年,香农离开了他在贝尔实验室的终身职位(后来的十多年间,他仍保留着会员资格),成为了 MIT 通信科学系的教授。后来的几年里,他痴迷于杂耍。并且制造了几台杂耍机,还构想了所谓的「杂耍统一场论」:如果 B 代表球的数量,H 代表手的数量,D 表示球在手中度过的时间,F 则代表着每个球的飞行时间,E 代表每只手不拿球的时间,那么B/H=(D+F)/(D+E)。(不幸的是,该理论并不能帮助香农同时扔四个以上的球,他辩解称是他手小的缘故。) 他在诗歌领域也有所涉猎。他的作品中有一篇向 Rubik’s Cube 致敬的诗歌。(也即magic cube,魔方),一个风行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玩具。「论魔方之规则」,定下了诗的韵格,「Ta-Ra-Ra-Boom-De-Aye。」诗曰: 敬汝魔方常净,涂之以凡士林。 须谨记兮拇指,手胼胝而指滞。 不外借且不求,野夫转其两际。 唯不可接受者,茫然兮不得解。 茫然不可解兮,且其可怪也欤? 纵你勤且持,其解茫然不可寻。 香农自己有一种避免「不可解」窘境的天赋, 根据曾在 MIT 师从香农并和他合著论文的Elwyn Berlekamp 的说法,「总有很多无关紧要的但可解的问题,和一些影响重大却无解的问题。香农总有一种神秘的本能和能力,可以想出那些影响重大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然而,20 世纪 50 年代末,香农在信息论领域成果寥寥。一些前贝尔实验室的同事认为香农到MIT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而且对他所创造的领域感到厌倦了。 但是香农否认了这种看法。他说,他在整个六十年代都在持续研究信息论领域的各种问题,尽管他觉得他的多数调查没有重要到可以发表的程度,但也还是发表了一些论文。香农提出「 许多伟大数学家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研究。 」 在六十年代,香农也不再出席由他创造的领域的专业会议。 Berlekamp 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据他回忆,1973 年,他说服了香农在国际信息论研讨会上作第一次年度香农讲座。但是香农几乎是在临近开始的前一分钟退却了。Berlekamp 说「我从没有见过像他那样怯场的人。听众们对他敬若神明。我想,他大概担心他不能像他显赫的名声一样满足崇拜者的期望吧。」 Berlekamp 说香农最终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他预见了一些有关宇宙反馈和自然界自我指涉的观点。 尽管如此,香农再次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近年来,受到妻子的鼓励,香农开始出现在一些小型会议上,同时参观一些开展信息论研究的实验室。 1985 年,他在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英国布莱顿举办的国际信息论研讨会上。此前会议开展得十分顺利,当说明那个带着羞涩微笑在会议上踱步的白发老人正是克劳德·香农的消息传遍大厅和会议室时,会议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香农仍然在世。 宴会上,会议组织者终于说服香农为听众致辞。他讲了几分钟——担心他的听众厌倦,他后来回想起——然后,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三个小球,玩起了杂耍。观众兴高采烈地喝彩欢呼,然后依次排开,索要签名。 Robert J. McEliece 是加州科技研究院的电力工程教授,同时也是会议主持人,他说:「就好像牛顿出现在了物理学会议一般。」 ---------------------------------------------------------------------------------------------------------------------------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现预定本书享8折优惠! 求知书店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0期 | 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
Kara0807 2017-3-31 07:51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0期 | 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德先生自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艾伦 ·麦席森·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人们为纪念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而专门设立了“图灵奖”。 一、左边的办公室 冯 •诺伊曼教授每年换一部新凯迪拉克。早上十点,他把爱车停在帕尔玛物理实验室门口,神采奕奕地走进隔壁数学系的办公室。那时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才刚成立,和数学系挤在一幢叫作Fine Hall的楼—— “还不错的楼”。冯•诺伊曼教授总是穿一身笔挺的西装,以免别人把他错当成学生。他太年轻,三十出头,却已经到达了学术顶峰,和五十多岁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数学家维布伦(Oswald Veblen)、数学家亚历山大(James Alexander)一起成了高等研究院最初任命的四位教授。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十八岁那年,他犹太裔的父母试图把长子拉出对数学的执迷学些更实际的东西,于是他们达成了妥协,冯 •诺伊曼同时在三所大学注册:在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ETH)学习化学工程,每晚完成柏林大学数学专业的作业,在每个学期末回布达佩斯大学参加他从没上过课的数学考试。二十二岁那年他不但从苏黎士联邦理工拿到化学工程学位,还通过了大卫•希尔伯特坐镇的数学博士答辩。整场答辩希尔伯特只问了一个问题:“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晚礼服,你的裁缝是谁?”于是,大家都知道了,希尔伯特钦点的年轻人,不但写了完美的博士论文,还是个翩翩佳公子。 博士毕业后的三年,高产的三年!他在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的三年一共发表了二十五篇论文!包括一本八十年后仍然重印的量子力学教科书,可是 ……对于这个高速前行的天才这些光荣也已经是陈年往事。二十七岁上,纳粹刚刚抬头而美国也恰好走出了大萧条,维布伦代表普林斯顿去欧洲招兵买马,工资开价是冯•诺伊曼在德国挣的八倍还多。踏进美利坚第一天,他打趣地对同行的匈牙利老乡维格纳(Eugene Wigner, 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说:“我们该让自己更像美国人。”当即,维格纳改名叫“尤金”(Eugene),冯•诺伊曼改名叫“约翰”(John),和稍微熟一点的人就勾肩搭背地说“你们叫我强尼(Johnny)吧。” 强尼,强尼。强尼 •冯•诺伊曼就不着痕迹地混进了满大街都是强尼的美利坚大熔炉,还有谁知道他刚出生时那个卑微的匈牙利名“亚诺斯”(Janos) ?还有谁知道他在德国那几年日耳曼化的“约汉纳”(Johann)? 不过他改了名字,却死活不肯把姓氏里的“冯”去掉。二十几年前他有钱的犹太老爸向行将就木的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买了这个贵族称号,于是带着暴发户气息的诺依曼家族就转眼变成了代代相传的贵族冯•诺伊曼,多亏奥匈帝国国库空虚等钱用,否则十足的犹太血统怎么能捐上这个高贵的名头?一到周末冯•诺伊曼肯定请教授们上他宽敞奢侈的大宅喝酒跳舞,宾客盈门杯觥交错, “冯•诺伊曼请客谁不去!”讲出这话,就好象请客做东的是奥匈帝国的某个最尊贵的日耳曼裔公爵。 二、右边的办公室 冯 •诺伊曼教授对面的办公室坐着博士生艾伦•图灵。开朗外向的冯•诺伊曼教授和孤僻紧张的图灵没什么闲话好聊,只知道这个总穿一身乱糟糟运动衫的年轻人前几天差点把自己的那部二手福特车倒车进了卡耐基湖。冯•诺伊曼教授横穿大西洋必买头等舱,常年西装革履,每年换一部崭新的凯迪拉克,略略发福,讨厌运动,有一次妻子想让他学滑雪他恼羞成怒甚至以离婚威胁。与他恰恰相反,博士生图灵则在几个月前坐着末等甲板舱从英国漂到美国。他常年一件套头衫,开一部状况堪忧的二手福特,身材瘦削,热爱运动,是跑赢过奥运会选手的马拉松健将。一到周末,他和同学打垒球比赛,分成两个队,“大英帝国队”对决“叛变殖民地队”。 Alan Turing, 1912-1954 刚来普林斯顿那会儿他不是没试过去交朋友,拥抱新生活,可是上个月当一名卡车司机理所当然地把自己油腻腻的手搭在他肩上直呼其名和他侃大山时,堂堂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毕业生着实为这种粗鲁的风气吓了一跳。别误会了,他不像冯 •诺伊曼教授那样公子派头,他爸爸不过是大英帝国驻印度的一个小公务员,可是英伦岛国的教养让他觉得一个陌生人把脏手搭在你他肩上实在有点亲昵过分。他也讨厌陌生人叫他“艾伦”,还是“图灵先生”更妥当些。除了难以适应美国的新环境,图灵先生还有更糟的问题,在那个年代的体面社会里止于手势和眼神的问题:喏,你知道的,他有点那个……就是那个……那个啊……你晓得我在讲什么啊。 数学天才艾伦 •图灵先生是个无可救药的同性恋。 这个无可救药的问题是这样开始的:当图灵还在谢伯恩男校 (Sherborne School )读高中,他认识了比自己高一级的克里斯托弗•马尔孔 (Christopher Morcom)。瘦弱的、过于瘦弱的马尔孔,每个学年都因病长期缺课,可他聪明的头脑竟然使他在偶尔上学的几天能补上所有功课,门门考试成绩第一。是这样毫不费力的聪慧吸引了图灵,而当他更接近马尔孔,惊喜地发现他和自己一样,对科学有着自发而浓厚的兴趣。在马尔孔偶尔上学的日子里,他们坐在相邻的座位听课,又一起去图书馆写作业,以便能不断讨论科学问题:马尔孔说如何在家里搭化学实验室研究碘,图灵说如何手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36位,马尔孔说你知不知道薛定谔的量子力学有趣极了,图灵说你知不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有趣极了。他们谈梦想,应该做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如何为科学做出真正的贡献……晚钟响了,他们回各自的宿舍睡觉,又在凌晨爬起来站到阳台上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并写信把观测结果告诉对方:“我从没见过更好的木星。今夜我看到了五个环,甚至能看清中间那个环上的斑。”“我今夜看到了仙女座,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个冬天,毕业班的马尔孔已顺利拿到了剑桥三一学院的奖学金。图灵还有一年毕业,马尔孔鼓励他来年报考剑桥,“因为那里的科学最好,而且我能经常看见你。”这句嘉勉说出口不到一个月,一个晴朗的凌晨,图灵起床看见月亮刚巧经过对楼马尔孔的窗户落下。“今晚的月亮格外美。”他写在记事本上预备第二天告诉马尔孔,他还不知道永远不会有那一天了。那个凌晨,克里斯托弗•马尔孔暴病夭折。 落葬日,时年十七岁的图灵怀着巨大的悲痛写信给马尔孔的母亲: 1930年2月15日 亲爱的马尔孔太太, 我因为克里斯而很难过。一年来我们一起学习,我从来没交过像他那么聪明、迷人、又谦卑的朋友。我和他分享了研究的乐趣还有对天文的热爱(这是他引发的),我想他也是这么觉得的。现在,尽管有一部分乐趣因为他的死而消逝了,即使这一切不再因为他而那么有趣,我也要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到研究上,就象他仍然活着。他会希望我这么做的。我深知你此刻的悲痛。 你忠诚的, 艾伦•图灵 又及:如果你能给我一张克里斯的小照片我将十分感激。我愿以此来缅怀他的榜样和成就,督促我更仔细更优秀。我会思念他的面容,他走在我身边时微笑的模样。幸好我保存着他所有的信。 图灵和克里斯托弗 马尔孔死后一年,图灵的未来决定了,他要去剑桥国王学院学数学,就像给马尔孔太太的信里所承诺的, “以此缅怀他的榜样和成就。”这一年中,无数次对马尔孔的哀思恐怕也让他渐渐明白了比友谊更深的感情。是爱情吗?图灵无法回答,也不屑回答。落葬日那封痛切的信,还有这一年来(以及他的余生)为了纪念马尔孔而突飞猛进的学业都说明了这份感情比爱情更高:他在竭尽所能挽留死者。又有谁会为那么美好的感情而惊慌呢?于是图灵坦然接受了,并在余生从未试图遮掩自己的性取向。 David Hilbert,1862 -1943年 三、希尔伯特的落日 每个清晨和黄昏,图灵习惯一个人沿着河边长跑思考问题。去年夏天,当他还在剑桥国王学院读本科,某次长跑到精疲力竭地躺倒在草地上,斜阳西照,运动让他神思凝聚,他脑中经历了一场风暴,忽然意识到了回答希尔伯特判定问题( Entscheidungs-problem)的办法。他兴奋地一跃而起跑回寝室写下自己的思绪。他的身后,照耀世界数学界三十余年之久的希尔伯特的太阳,终于落山了。 大卫 •希尔伯特,那个时代最受尊敬的数学家,凭一己之力使数学走上了更严谨系统的现代之路。1900年,38岁的希尔伯特如一位新任的武林盟主,振臂一呼,四方响应。他在国际数学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个问题”,立即成为了数学界集体奋斗的目标,其中的第八个问题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更是成了数学的桂冠。二十八年后,暮年的希尔伯特又提出了三个数理逻辑上的大问题,简单说来这三个问题分别是:1)数学是完备的吗?2)数学是相容的吗?3)数学是可判定的吗?其中的第三问题,即被称作希尔伯特的判定问题。如果说 1900年的二十三个难题洋溢着壮年人的踌躇满志,那么1928年的三个问题已经是一个老人对秩序和条理的向往。希尔伯特十分希望,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将使数学建立在完美严谨的逻辑的基石上,作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存在。 可惜,这个井井有条的逻辑美梦只做了三年,年轻的奥地利人哥德尔就发表了震惊数学界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数学不可能既是完备的又是相容的。这个定理以十分有趣的形式否定了希尔伯特 1928年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到1935年夏天,躺在草地上休息的图灵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他想到了否定希尔伯特第三个问题的办法:用机器。他想象着一种虚构的“图灵机”,可以从一条无限长的纸带子上的读取命令进行操作,从而模拟人类所可能进行的任何计算过程。图灵证明,我们不能用一个算法来判定一台给定的图灵机是否会停机,所以停机问题是一个无法判定的数学问题,即希尔伯特的第三个命题答案为否。 巧合的是,第二年春天,正当图灵把关于判定问题的论文初稿交给导师纽曼 (Max Newman)过目时,大洋彼岸,普林斯顿大学的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教授——逻辑界数一数二的学者——抢先一步发表了新论文,利用自创的λ演算(lambda calculus)否定了希尔伯特判定问题。看到邱奇如此巧合的论文,导师纽曼顺水推舟写信推荐图灵去做博士生。1936年夏,邱奇的新博士生图灵来到了普林斯顿。 图灵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档案 Firestone Library, Princeton University, June 2012。 由本文作者在实地拍摄 11月,图灵关于判定问题的论文,即多年后将声名大噪的 《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 》终于发表,学界反应极其冷淡。12月图灵在普林斯顿数学俱乐部做了关于这篇论文的演讲,听众不足十人。这篇解决了希尔伯特第三个问题的论文为何遭到如此冷遇?有几个原因:其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如此有趣奥妙,已经吸引走了学界关于希尔伯特三问题的大部分兴趣;其二,邱奇当年春天的论文已经率先解决了希尔伯特判定问题,虽然图灵的解法天差地别,也比邱奇的解法简洁得多;其三,用“机器”解决数理逻辑问题,实则是此篇论文最闪光的部分,可是过于新颖,不容易被主流学界接受;其四,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和著名教授邱奇比起来,图灵才初出茅庐。他在家书中愤愤说:“只有名人才会吸引听众。(One should have a reputation if one hopes to be listened to.)” 不,不完全如此。至少还有一个人会认真阅读无名小卒的论文。对门办公室的冯 •诺伊曼教授——图灵默默仰慕又羞于开口的偶像——不但认真读过这篇论文,还读过所有期刊上的所有论文。他是一本雄心勃勃的百科全书,任何人的任何知识都逃不出他的法眼。图灵的论文一发表,敏锐的冯•诺伊曼已经嗅到了图灵机广阔的远景,他对朋友说,你该去找我对门的图灵,他那篇论文正好可以做这样那样的事。他慷慨地给朋友建议,自己却没亲自找图灵聊聊。他的注意力在有趣的图灵机上停留了一下,又跳到另一个截然不同却同样有趣的问题上:量子力学、流体力学、博弈论……世上千千万的问题都吸引着冯•诺伊曼,他脑中有千千万要实行的计划——图灵机不过是其中一个。 可是,博士生图灵仍然因为这篇论文而给冯 •诺伊曼教授留下了印象,两年后图灵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是冯•诺伊曼教授唯一提出了挽留:年薪一千五百美元聘图灵做自己的助手。对于一个年轻的数学家,能师从传奇般的冯•诺伊曼教授是梦寐以求的机遇, 一千五百美元的薪水也比图灵在英国能找到的教职待遇好得多。图灵拿着冯•诺伊曼的聘书在普林斯顿校园里晃荡,理性使他不得不好好考虑这个千载难逢的肥缺,可是啊——英国人图灵吸吸鼻子,鼻子里呼到的空气有点太粗鄙,清清耳朵,耳朵里听到的英语有点太懒散。他走过哥特式的普林斯顿校礼拜堂,那只是更加宏伟古老的剑桥国王学院礼拜堂蹩脚的复制品。礼拜堂的尖顶插入新泽西州的蓝天白云,英国人图灵却没法欣赏这儿的晴空万里,他的目光越到了大西洋彼岸,那里,纳粹的阴云密布欧洲。 1938年夏,博士毕业的图灵忧心忡忡回到英国剑桥,在数学系做一学期才给十英镑的临时教员,教一门听者寥寥的“数学基础”。他将慢慢攀爬学术的梯子,成为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九个月后,意外降临:纳粹的阴云终于骤降成狂风暴雨,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四、 Station X. Site Y. 二战的爆发给白金汉郡的布莱切利镇带来了点可喜的新鲜,一万多人连夜从大城市挤火车逃难到这个平庸乏味的小镇,可是不久大部分又挤火车回去了:宁愿被炸弹炸死,也不要在这小地方无聊死。艾伦 •图灵却逆着人潮,搬到了这无聊小镇最无聊郊区的一家最最无聊的小旅馆里,每天骑车三英里去镇中心的布莱切利园(Bletchley Park)上一个谁都不知道在瞎搞什么的班,下班回来还自愿给冷冷清清的旅馆酒吧打杂。旅馆老板娘看着这个闲得发慌的小伙直摇头:健健康康的大男人,怎么不去打仗呢? 可是,图灵正在打仗。他的敌人:哑谜。看似死水一潭的布莱切利园,此时已有了军事代号: Station X,保密等级:绝密。这里是英国政府密码学校的驻地,海陆空和军情六处的情报组织各占一隅。几百名工作人员日夜兼程破解德国人的无线电报,为了最大程度保密,大部分职员根本不知道工作的真正目的,除了几个核心解密成员:象棋冠军、填字游戏高手、数学家。二十七岁的图灵很快在这个核心团队里有了绰号:教授(Prof.)。 此时的欧洲上空,无数来自德军的电波正以莫尔斯码的形式穿梭来回。这些莫尔斯码发出前由一种称作 “哑谜机”(the Enigma Machine)的加密器加密,在接受方又由同样的“哑谜机”解密。直到二战结束,德军从未怀疑过哑谜机的坚不可摧,所有军种所有级别电报,一律用哑谜机加密,加密电报中放心大胆地沟通了所有军事信息:潜艇位置、军队人数、攻击路线、伤亡报告…… 哑谜机 德军的信心源于哑谜机复杂的加密方法。虽然每个军种对商用的哑谜机都略有改进,不过所有哑谜机基本构造相同:键盘、接线板、多个转子、指示灯。当密码操作员在键盘上按下一个字母(比如字母 A),电流会通过一个可自行改接的接线板,启动一个或者多个转子转动,同时点亮某个字母指示灯(比如字母L),于是字母A被加密成字母L。哑谜机精巧的设计使得,在下一次按下字母A时,它将被加密成另一个不同的字母(比如字母P)。更巧妙的是,当且仅当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哑谜机拥有同样的初始设定(同样的接线板、同样的转子排列、同样的转子初始位置),密码L才可以使用接收端的哑谜机还原成A。而对于不知道初始设定的敌方,他们面对的可能情况多达10^114种! 雪上加霜的是,德军每个军种所用的哑谜机略有不同,相对于三个转子的陆军哑谜机,海军五转子的哑谜机要复杂得多。在布莱切利园只有两个人相信这层层加密状如天书的密码可以被破解:一个是布莱切利园的老大,因为 “海军电报必须被破解”,否则被德军潜艇战封锁的英国将坐以待毙;另一个是“教授”图灵,因为“如果海军电报能破解,那实在太好玩了”。 “教授”发现,在加密文件中找规律的本质是重复搜索,而搜索是一种机器可以代替人脑的工作。当时,布莱切利园从曾经研究过哑谜机的波兰数学家那里继承了一种叫“炸弹”(Bombe)的原始解密仪器,每一个“炸弹”模仿一个哑谜机的转子,许多“炸弹”相链接来模拟一种哑谜机的初始设定生成可能的电报。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穷举搜寻答案的算法,需要遍历所有可能排列,费时费力。图灵洞察到,只要运用几个简单的事实——比如,一个字母的密码不可能是其本身、原始文本中一些字母(比如s)的出现频率一定高于另一些字母(比如x),一些固定词语(比如“元首”)将高频出现——就能大大改进波兰人的笨法子,来快速寻找最有可能的转子设定。用现在的算法语言来说,他将穷举法改良成了贪心算法。贪心算法改进后的“炸弹”对抗五转子的海军哑谜机大获成功。每次一方发出电报后,接受方过几分钟将发一封短电报表示“收讫”。许多回,电波中还未监测到“收讫”电报,图灵的“炸弹”机已经将密码还原成了原文, 可见“炸弹”的解密速度甚至比预知原始设定的接受方都快!布莱切利园自豪地说,德国人真该问“教授”他们的电报到底讲了什么。 可是,随着战争深入,转子更多的哑谜机不断投入运用,最后竟出现了十二转子的密码机。面对十二转子,即使图灵的 “炸弹”都需要十几天时间。战场瞬息万变,布莱切利园亟需更快速的机器。很显然,提高速度的关键在于把机械的“炸弹”机改成更快速的电路装置。1943年,在图灵的鼓励下,布莱切利园工程师Tommy Flowers设计了一台叫作Colossus的巨型机器,在战时充裕的经费支持下很快获准建造。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电子化、数字化、程序化。它由光学在长条纸带上读取电报原文,经过一千五百个真空管的电路计算,将解密结果输出到电传打字机上。 1944年6月1日, 经过完善的Colossus二号机抵达布莱切利园。离诺曼底登陆只有五天。 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唯一方法,毋宁是一场豪赌。盟军三百万主力兵力要从海上和空中登陆易守难攻的诺曼底,很可能伤亡惨重。为了保护兵力,盟军的情报网精心编造了一则假情报透露给敌方,希望德军以为在诺曼底将有一次只是 “小规模”的军事转移。而德军能不能上当则唯有通过由Colossus解密的德军电报检验。幸亏快速的电子计算机,解密很顺利,德军的电报显示只有一小支部队被派往诺曼底。更幸运的是,电报还详细说明了军事安排、物资转移、军种调遣,德军手中的牌一览无余。 6月6日凌晨三点,Colossus破解了一条德军自诺曼底刚发出的绝望的电报。天啊,天上怎么来了那么多伞兵。 随着这些伞兵安然降落,二战的转折点到来了。 大西洋的另一边, 1943年秋。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教授乌拉姆 (Stan Ulam)的办公室里闯进了一个女学生。学期只过了一半,她却要求提前完成期末考试,以便“为战争服务”。她坐在办公室的地板上,答完了教授在信封背面临时写下的几道题,然后消失到谁都不知道哪儿去了。 这几天,乌拉姆身边有许多朋友消失了。在食堂认识的同事、物理教授、自己带的研究生,他们打了个 “为战争服务”的假条,就神秘莫测地走了。乌拉姆心里痒痒,写信给自己朋友中人脉最广的冯•诺伊曼,询问有否能为战争服务的工作,他回信了,说自己忙得很,不如在芝加哥火车站见面——他在那里正好有两个小时的转车时间。乌拉姆在站台见到了风风火火的冯•诺伊曼,以及——他身后的两位保镖,这才意识到他朋友正在忙活的事对大战意义重大。冯•诺伊曼神秘地表示:有一件很重要的项目也许能让乌拉姆帮忙,不过他还不能说是什么事,在哪里,有谁。 几周后,乌拉姆收到了一封政府委派信,要求他去新墨西哥州一个小镇。他从来没听说过这荒僻之地,就去图书馆借新墨西哥州地图册。于是他惊喜地发现,在地图册的借书卡上,整齐地排列着之前消失的所有熟人的名字。他们都消失到了这个闻所未闻之地。 火车在一个荒凉的车站停下,黄沙遍野,峭壁陡崖,像时间尽头一样死寂。这里就是 Site Y,刚刚起步的研究项目叫Project Y,保密等级:绝密。战争结束后,前者将称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后者便是鼎鼎大名的曼哈顿计划。在这片萧索瑰丽的沙漠中,聚集了一群活力旺盛的年轻人,平均年龄25岁,第一年,80个新生命诞生。他们的领袖奥本海默38岁,他们的信使冯•诺伊曼39岁。他们的任务:制造摧毁一切活力和生命的超级武器,原子弹。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边界的标志 四年前,爱因斯坦和西拉德( Leo Szilard)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物理学的推进已经使得通过核裂变获得巨大能量指日可待,只要德国人愿意,他们有知识和能力发明这种武器,美国必须赶在纳粹德国之前掌握核技术。随着美国正式参战,核技术的研究越来越紧迫。一个名字被提出来:罗伯特•奥本海默,聪明果敢,当机立断。另一个名字被提出来:约翰•冯•诺伊曼,因为他已经坐镇另外十几个军事项目上,正好能耳听八路,眼观四方。 冯 •诺伊曼教授是军方最喜爱的合作人。作为犹太人他对纳粹嫉恶如仇,为了替关在集中营的朋友报仇他渴望和手段强硬的人合作,醉心各种新式武器。作为数学家,他认为只有当数学有应用价值时,数学才能最快速度发展。少时父亲逼迫之下学习的化学工程意外派上了用场,他很容易明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讨论,再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给数学家听。他最擅长把一项看似庞大无解的任务庖丁解牛,分拆成小零件委派他人,让底下每个人觉得自己拿到的那部分恰好是最擅长的本职。他是天生的领袖和传令官,坐镇导弹研究实验室、美国数学学会战争委员会、国家防御研究委员会……不像大多数被强制定居在洛斯阿拉莫斯的科研者,他进出自由。日理万机的冯•诺伊曼教授哟,他在普林斯顿、波士顿、费城、华盛顿、芝加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阿伯丁兵器试验中心……全美的战时科研进展他一清二楚,人家刚跟他讲了两句,他就能接上来,“某某在芝加哥也做这事。”“哈佛的某某已经搞出来了。” 曼哈顿计划最大的困难不是制造出核裂变反应,而是控制原子弹的威力。爆炸的冲击波将反复震荡叠加,最终的力量难以预测。曼哈顿计划的高度机密性和核试验的昂贵成本使得大规模试验不可能,而人力又难以计算如此多的非线性方程。如何提高计算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事实上,计算能力这个瓶颈也困扰着其他军方科研项目。于是, 1943年,当听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群工程师为了计算导弹轨道(另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方程)而开始建造一台名为ENIAC的巨型机器时,冯•诺伊曼立即敏锐地想到:也可以用这机器去计算原子弹冲击波的能量。在他的牵头下,ENIAC建完后第一项测试任务居然不是导弹轨道而成了核弹方程,整个测试将原本几个月的 人力计算缩短到了几天。完成测试他脸色苍白地回到普林斯顿家里倒头睡了十小时,醒来后不吃不喝,久久向妻子吐出一句话:“我们造了一头怪兽。” 怪兽,他指的不是核弹,而是计算机。 看到了 ENIAC的广阔前景后,冯•诺伊曼毛遂自荐要做ENIAC的数学顾问,让发明者Presper Eckert和John Mauchly受宠若惊。他们亲自领冯•诺伊曼参观机器,一间两百平米的大房间里,两个工程师指给他看:这里是一万八千根真空管、这里是电源、这里是读卡器、这里是维修站……可是,人家的设计冯•诺伊曼却看得比设计者还清楚,他一回去就写了个105页的报告:“一台计算机的基础组成是: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至今,世界上的大部分电脑仍在沿用这著名的“冯•诺伊曼结构”。 1945年5月,德国投降,证据显示德国当时的科研进展还未能制造出原子弹。7月,洛斯阿拉莫斯第一颗原子弹试射成功。8月,在新上任的杜鲁门总统的授意下,两颗本为抵御德国人的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和长崎。9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Trinity在新墨西哥州试射成功。 五、 MANIAC 在二战的巨大压力下,英美两国独立制造出了最原始的计算机, Colossus和ENIAC。它们惊人的相似:都利用打孔卡输入,都运用真空管计算,都体积庞大,都对二战胜利功勋卓著。二战史学家普遍认为,布莱切利园的工作使欧洲战场缩短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并直接切断了“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北非的补给线;而曼哈顿计划则终结了太平洋战场。现在,在这个戏剧性的擂台上,两个核心人物图灵和冯•诺伊曼都决心改进这两台原始机器相似的缺陷:只为专门目的设计,不能储存程序。改进的方向很明显,一如图灵1936年论文所预言的那样,造一台能完成任何目的的图灵通用机。 二战结束了,而冷战的阴影旋即逼近。核威慑成了一扇关不上的门,在间隔重重的美苏关系中,美国很快发现为求自保只能继续扩大核优势。氢弹的研究成为了攻坚关键,而如何提高计算能力又成了重中之重。要造一台好机器!冯 •诺伊曼教授对此深信不疑。 在哪里造?就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高等研究院院长面有难色: “我们这儿一直搞纯科学,造这么台大机器有点不像话吧?”“钱哪来?一年十万美金的预算,你得让数学系经费翻三番!”“造了放哪?三间两百平米的大房子,二十四小时引擎折腾,我们这儿可没这样的兵工厂。”鬼精明的冯•诺伊曼笑着对院长说既然这样那就算了,谢谢院长费心,一回头却给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IBM轮番写信:“我有兴趣到你那儿工作。”三所机构喜笑颜开,发出了热烈的聘书。好个冯•诺伊曼,姜太公钓鱼,把哈佛的聘书给芝加哥看,把芝加哥的给IBM看,每个机构衬着别人的价码轮番加价,要是能把鼎鼎大名的冯•诺伊曼请到,送个金屋银屋都值!他胜券在握,把哈佛的天价聘书呈给普林斯顿的同事看,伤感地说自己要辞职,教授们联名写信给院长:“失掉冯•诺伊曼将是普林斯顿的悲剧!”那院长也只能咬咬牙:去造你那台要命的机器吧。 1947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建造的MANIAC计算机在任何意义上都超过了前任ENIAC。ENIAC用了两万个真空管,MANIAC只用了两千个。ENIAC重达三十吨,MANIAC只有一吨。最关键的是,ENIAC不能贮存程序,每个 不同的任务都需要重新排布电线,而MANIAC可以读取由打孔卡上二进制编码的程序,贮存在存储器中。它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全能自动电子计算机,是后世所有计算机的母型。它完成的诸多军方任务中,最惹眼的是一次耗时60昼夜的计算,其结果证明了氢弹制造的可行性。 1952年科学家们在MANIAC前合影。左五为奥本海默,右一为冯•诺伊曼。 1957届校友Joshua Dranoff,日后成为西北大学化工系教授,在五十年代利用MANIAC完成了他化工博士论文,其中设计了一个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的步骤。他告诉我,每一天机器运行之前有漫长的检修,技术工拿着一箱电线和真空管爬进MANIAC内部逐一更换坏损零件。各个专业的学生等在实验室外叽叽喳喳地排队签到,他们都想尝尝MANIAC的鲜,在论文里时髦地用计算机做个小项目。1958届校友Jerry Porter,日后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系教授,是第一个运用MANIAC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他大三大四时还带领一帮同学负责MANIAC的夜班值勤,他们得盯着示波器屏幕,时刻监测MANIAC宝贵的1024比特随机存储器不被烧坏。这个夜班工作激发了他对计算机的兴趣,日后的学术生涯他专注于计算数学领域。 于是乎,在未受战争破坏的美国,由 ENIAC掀起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科学搞得风生水起,并很快由IBM公司实现了商业运作。到1960年MANIAC光荣退休被捐赠给史密森尼国家博物馆(Smithsonian)时,全美已经拥有了6000台计算机。 在废墟上的英国,博士生图灵的运气远没那么好。二战后,为保护英国情报网,布莱切利园大部分文件资料被焚烧销毁,其余被归为机密档案。胜利的光荣属于海陆空三军,而布莱切利园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战时工作保持沉默。头号功臣图灵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OBE),可即便他的母亲也只是知道,“他做了点了不起的事情。” 图灵被分配到国家物理实验室工作,迫不及待地想要改进 Colossus。 他向实验室提交了一份项目申请,详尽地阐明自己将如何建造一台能贮存程序的计算机,事无巨细地列出所有图纸和经费计划。可是,战时布莱切利园的高效和无节制的战争经费已经让位于战后拖拉的官僚作风和经济危机。过目这份申请的负责人没有一个看出这庞然大物的用处,大部分人甚至不相信计算机可以造出来——可笑可叹,与ENIAC的风光截然不同,为情报服务的Colossus对外界是“不存在”的。图灵甚至不能告诉别人,这台他们认为不可能造的机器已经造出来了。 1948年,受够了国家实验室的官僚作风,图灵跳槽到曼彻斯特大学计算实验室 (Computing Labatory),这里受到美国ENIAC的激励正在建造英国第一台贮存程序式电脑Manchester Mark I。图灵本该大有作为,可是制造这么大一个机器需要和很多人协调,他孤僻的性格很快让同事与之疏远,大部分建议被当作书呆子的意气而姑妄听之。不久,他聊以自慰地发现,造计算机的难点主要是硬件而非数学模型,那还是把琐碎的工程问题留给工程师吧。他呢,他只要能够“想”就行了。想——他开始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计算机想一种下象棋的程序。四年后,他会扮演这台虚构的计算机,严格执行自己的程序,和朋友下了一场真正的象棋比赛,每一步耗时半小时。他和朋友下输了,却赢了朋友的妻子一局。对于数学家图灵,即使永远没有计算机的实体,这件事也已经做完了。“想出来”就是“做出来”。 六、咬了一口的苹果 在曼彻斯特大学,图灵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在计算学理论上。 1950年,他提出了至今仍广泛使用的“图灵试验”(Turing Test),即让测试者向两个对象——一个为机器一个为自然人——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果根据双方的回答,测试者不能辨别孰为机器,则这个机器应被视为有智能的。别有意味的是,图灵在提出这个试验时用了一个精巧的隐喻:假设两个回答者是一男一女,提问方在问出一系列问题后不能判断哪个是女人,则可以认为那个男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他是在这里影射自己性取向上的差异吗?我们不得而知。可完成论文后没多久,他就在一次散步时结识了十九岁的阿诺德 •莫里(Arnold Murray):水泥匠的儿子、惯偷、小混混。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中产富裕的魏尔伦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十六岁的兰波:一个乡下来的野孩子,境遇的极端不同招至强烈的爱欲。如同魏尔伦和兰波一样,图灵的故事也有一个甜蜜的开头和一个毁灭性的结尾:有一天图灵发现自己家中失窃了,他报了案,窃贼是莫里的朋友。于是经过简单的询问,图灵向警方承认了和莫里之间的关系。 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被列为 “不体面罪”(gross indecency)。他的入室盗窃案非但因此不得到法律保护,他反而被送上法庭受审。法官给出了两种惩罚任他选择:坐牢或者化学阉割。当时一些科学研究认为,同性恋源自过剩的雄性欲望,可以通过注射雌激素来抑制。两害相权,图灵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样至少能呆在家里继续做数学。他被持续注射雌激素长达一年,导致胸部发育,变声,阳痿。 1954年6月7日,他在家中咬了一口沾有氰化物的毒苹果自杀。 让图灵生命最后两年处境悲惨并最后导致他服毒自杀的 “不体面罪”,他当时是极其天真地就在警方面前承认了。他不但口头承认了,还兴冲冲手写了五页花体字的供述。读过这五页纸的警察认为 “像散文一样流畅”(a flowing style, almost like prose)、“虽然有些措词太难读不懂”(beyond them in some of its phraseology)、“他真以为他在做正确的事”(he really believed he was doing the right thing) 。图灵事后告诉朋友,他之所以这么坦白是因为他以为同性恋很快就要合法了,一切都可以摊在台面上谈。 图灵惨死后六十年过去了,这一切还远不能摊在台面上谈,同性恋行为在大部分国家仍受到广泛争议,虽然尊重和合法的呼声在青年一代中越来越高。 2009年,英国首相布朗在一份几千人签名请愿书下向这位计算机之父和二战英雄做了官方道歉:“我们很抱歉。你本该被更好对待。(We are sorry. You deserved so much better.)” 为纪念图灵百年诞辰,今年英国发行了一张图灵邮票。 1957年,五十三岁的冯•诺伊曼因骨癌病逝,癌变原因很有可能源自曼哈顿计划的核辐射。军方代表守在他的病床前,以防他在药物作用下泄漏军事机密。生命最后的日子,这个数学天才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能做了,却还逐字背诵幼年读过的《浮士德》 给探望的亲友解闷。浮士德,与魔鬼订约而遍历人间百态的大学者,这不正是冯•诺伊曼的一生? 冯 •诺伊曼去世后,一切都不同了。曾经那么容易实现的事情,现在却困难重重。继任者们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搞来那么多钱?怎么招到那么聪明的人?“而且,说到底,我们为什么非得造一台机器呢?”冯•诺伊曼手下忠心耿耿的工程师们还梦想着造一台更好的MANIAC,用晶体管造,稳定性比真空管好得多……可是,这一台机器永远没造。源泉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便停歇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退出了计算机科学最令人激动的发迹史。接下来,将是IBM和MIT的天下。 七、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回到 1939年,大战之前的最后一个学期。 1939年2月13日,剑桥哲学系教授维特根斯坦走进“数学基础”课教室,失望地发现他的学生图灵今天缺席了,于是对班上宣布,因为图灵缺席,“今天的课只是参考性的”——要知道这门课的要旨就是听维特根斯坦和图灵吵架!这位27岁的年轻人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正在剑桥数学系以临时教员的身份教授一门同样叫作“数学基础”同样听者寥寥的课,不过维特根斯坦的课是关于“数学本质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而图灵的课是关于“奠定数学基础的公理是哪些”这个数学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课上,他喜欢把所有对数学基础的攻击倾数射向图灵,而图灵也很喜欢针锋相对地反击。两人激烈地争吵,而后发现自己对彼此领域的理解前进了一点。在这个常年一身运动衫、又紧张又内向的年轻人身上,维特根斯坦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除了思考最基本的问题,这世上没有其他事要做。三十年前,出生于欧洲最富有家族的维特根斯坦也是同样不修边幅地站在逻辑学家罗素面前,他急于从罗素口中知道自己有没有严肃思考最基本问题的才能:如果没有,他就预备去自杀。 而今天,这个与自己惊人相似的年轻人图灵没有来上课 。图灵正骑着掉链子的自行车去 “钟屋”(Clock House)——他心爱的克里斯托弗•马尔孔生前最常去的教区教堂。今天是马尔孔去世九年的祭日,马尔孔的父母决定以儿子的名义为教堂捐赠一个小礼拜堂。图灵坐在礼拜堂里参加捐赠仪式,对面的彩色玻璃窗上绘有圣徒克里斯托弗的事迹。亡友死后,彻底的无神论者图灵已经几十次来到这座教堂缅怀十七岁的夜晚,他和他从图书馆回宿舍一路上所谈论的雄心壮志:如何为科学做出真正的贡献。现在,完成了剑桥和普林斯顿的学业,这个雄心已经变得更加具体。他的脑中已经看到了一部精巧的机器,一部能完成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机器。这不再仅仅是一台机器,也是对马尔孔的交代。 多年之后,冯 •诺伊曼教授会向美国政府保证,世上只需要十五台这样的机器,全部由像自己一样聪明的科学家操作,用以计算最重要的问题:弹道曲线、核反应方程、天文观测。而图灵的愿景在更深的地方:钻研过希尔伯特1928年三个问题的博士生图灵伤感地意识到,数学是不完美的,逻辑是不完美的,哲学是不完美的。即使在最抽象最笼统的意义上,我们仍然永远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在这摇晃的地基上我们永远造不出任何完美的事物。我们必须不断修葺改造,在每一次稳固地基的同时试图变得更好。 如果一台完美的机器是不可能的,那么能否造出一台不完美但是像孩童一样不断成长的机器呢?于是,图灵梦想着他的图灵机,那是一种可以不断读取自身修改自身的机器,在许多次失败的尝试后能学习到成功的诀窍。图灵梦想着许多图灵机连接在一起,一台提出问题,许多台都可以回答。可以是任何问题:从弹道曲线到老奶奶的购物清单到家庭旅行的地图路线。可以由任何人操作:从最聪明的科学家到小学肄业生,因为每台图灵机提供答案将经过更多的图灵机甄选。 我们知道,冯 •诺伊曼关于世界只需要十五台计算机的断言错了。世界沿着图灵的梦想延展下去,一个扁平的千姿百态的世界。我们知道,图灵的梦想已经那么熟稔地被今天的人类挂在嘴边:互联网、人工智能。 回到 1937年,文章一开头描绘的那个早晨。 34岁的犹太裔教授冯•诺伊曼是家财万贯的公子哥,不过他一定是公子哥中最勤奋的一个。他每天五点起床,昨夜他派对宴请的朋友还一个个倒在沙发上打呼噜,他已经在书房里沙沙写了几页论文。九点开早饭,他停止工作走出书房,和留宿的朋友谈笑风生邀请他们下次再来。十点,他的凯迪拉克已经稳稳当当地停在帕尔玛物理实验室前面,他一身标志性的西装地走向相邻的数学楼,继续写论文。 此时 25岁的同性恋博士生图灵也已经穿着标志性的破运动衣沿着学校树林跑完了半程马拉松。他在树林里看到了几只英国见不着的颜色鲜艳的青蛙,几朵庞大的蘑菇,暗自好笑了一会儿。他到帕尔玛物理实验室捣鼓了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制造一台能做乘法的机器——然后穿过天桥走进数学楼,向办公室对门的冯•诺伊曼尴尬地打个照面,继续研究λ演算和图灵机。 那时候,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楼和物理楼有一座天桥相连。爱因斯坦教授精神很好,每天穿梭天桥许多次在数学和物理之间来回奔跑。那是一个离我们遥远的伟大的科学年代,基础学科之间有许多天桥和地道相通,科学家从一个学科开始挖凿,最后挖到另一个学科的金矿。希尔伯特在世纪之初的著名演讲为几十年内的数学突飞猛进提供了指路牌,爱因斯坦 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宇宙观,一个个新化学元素接踵而至犹如上天的惊喜。集合论不过半个世纪,拓扑学才三十几年,量子力学二十年……在这个幸福的基础科学的时代,犹太人冯•诺伊曼和同性恋图灵坐在面对面的办公室里,这两种备受歧视的身份将困扰他们一生,可是此时,他们心无旁骛只有一个愿望:做一个数学家、数学家、数学家。 幸福的数学家。 延伸阅读 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1期 | 过程哲学创始人-怀德海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2期 | “罪人”-伯特兰·罗素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3期 |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4期 | 可计算性理论奠基者-波斯特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5期 | 诗人科学家-麦卡洛克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6期 | 数理逻辑大师-阿隆佐·邱奇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7期 |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 | 数学极客-哥德尔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9期 | 早逝的天才-埃尔布朗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 | 数学极客-哥德尔
Kara0807 2017-3-10 08:04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 | 数学极客-哥德尔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 )” ,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自 2006 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 60 位人工智能专家 。德先生自 10 月 31 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 D-Technologies )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 60 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8期的主人公是 爱因斯坦 一直找寻的谈伴,并被爱因斯坦视为知音的哥德尔。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卒于美国普林斯顿。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物理、数学,并参加哲学小组活动。1930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证明了「狭谓词演算的有效公式皆可证」。之后在维也纳大学工作。193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8年加入美国籍。1953年成为该所教授。哥德尔发展了 冯.诺伊曼 和伯奈斯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贡献在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 幼年时的哥德尔(左二)与家人 少年时光 目前发现的哥德尔的最早文字记录是他的小学数学练习本,大约时间是 1912 年,那时哥德尔 6 岁。最逗的是他有道题算错了, 4-1=4 。又擦掉重做。这么大的数学天才小时候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8 岁时,哥德尔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他好追根究底的天性促使他钻研了解这种疾病,并知道了它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它对心脏的损害。尽管医生告知他得病后并未留下后遗症,他还是相信他的心脏受到损害。 这一点成为他以后生活中一直坚守的一个顽固信念,同时也成为了他后来疑病症的来源。 中学时期,哥德尔在数学和几何方面的才能初显, 16 岁就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他认为康德对他的智力发展具有塑造作用。这一时期,由于富裕和很高的社会地位,哥德尔一家并没有受到一战战后重建的太大干扰,这也为哥德尔的不断求学打好了物质基础。 哥德尔与妻子 青年生活 哲学界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有影响的哲学家大学本科是什么专业的。 1924 年 7 月,哥德尔进入了维也纳大学。最开始哥德尔的主修专业是理论物理,但听了菲利普 - 富特文格勒的数学课后,他便转到了楼下的数学系。在数学系,不时的替主讲教授讲课,或者指点低年级的小萌新,对于哥德尔来说已经是常事。与此同时,他还选修了富特温勒的数论课,这激发他将数论方法应用于逻辑 —— 以自然数表达逻辑和数学命题,现在叫做 “ 哥德尔化 ” 。 1929 年,哥德尔与大他 6 岁的阿黛尔结婚。哥德尔太太阿黛尔曾是夜总会舞女,她到美国后总对人说她是跳芭蕾的。殊不知美国人也了解欧洲战前文化,说跳芭蕾比夜总会也高不了多少。哥德尔朋友们对她的看法是 “ 说话尖酸,粗鲁暴躁 ” 。但哥德尔被她通情达理的气质和乐观的天性深深吸引。即使这么内向的人,外人在时,哥德尔也经常晒幸福,让人家受不了。 定理的证明方法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20 世纪 20 年代,在集合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数学家 希尔伯特 向全世界的数学家抛出了个宏伟计划,其大意是建立一组公理体系,使一切数学命题原则上都可由此经有限步推定真伪,这叫做公理体系的 完备性 ; 希尔伯特还要求公理体系保持 独立性 和 无矛盾性 。希尔伯特的计划也确实有一定的进展,几乎全世界的数学家都乐观地看着数学大厦即将竣工。 正当一切都越来越明朗之际,突然一声晴天霹雳。 1931 年,在希尔伯特提出计划不到 3 年,年轻的哥德尔就使希尔伯特的梦想变成了令人沮丧的噩梦。哥德尔证明 : 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用这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 。也就是说, 无矛盾 和 完备 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 这便是闻名于世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一举粉碎了数学家两千年来的信念。他告诉我们, 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 。某种意义上,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无怪乎大数学家外尔发出这样的感叹 : 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 ; 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但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学的范围。它不仅使数学、逻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甚至宇宙学。 2002 年 8 月 17 日,著名宇宙学家 霍金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哥德尔与 M 理论》的报告,认为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推测也正是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有意思的是,在现今十分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否适用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1961 年,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卢卡斯提出, 根据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机器不可能具有人的心智。 他的观点激起了很多人反对。他们认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与机器有无心智其实没有关系, 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人的限制,同样也适用于机器倒是事实。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影响如此之广泛,难怪哥德尔会被看作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智慧巨人之一,受到人们的永恒怀念。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出 20 世纪 100 个最伟大的人物,在数学家中,排在第一的就是哥德尔。 哥德尔与爱因斯坦 换国籍的小故事 1948 年,哥德尔决定加入美国籍,为此,他特地仔细研究了美国宪法,准备参加入籍考试。在考试的前一天,哥德尔打电话给他的朋友著名数学家、经济学家摩根斯顿,他以惊愕有十分激动的口吻告诉后者,他在美国宪法中发现了一个逻辑漏洞,利用这个漏洞,他可以把美国变换为一个专制制度。摩根斯顿和爱因斯坦第二天将一同作为哥德尔入美国籍的证人(那时入籍要证人),两人都建议哥德尔不要在移民官面前提这事。 第二天,爱因斯坦,摩根斯顿和哥德尔驱车前往联邦法院面试。面试中,法官简直被哥德尔如此庞大的亲友团惊呆了,甚至打破常规让两位证人一直坐着。 法官一上来就对哥德尔说: “ 到目前为止你一直拥有德国国籍 ……” 哥德尔马上纠正法官,指出他是一个奥地利人。法官不觉得怎么尴尬,接着说道: “ 不管怎么说,那个国家曾在罪恶的专制制度下 …… 不过幸运的是,这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 当专制这个词蹦出来,哥德尔按捺不住大声喊叫: “ 恰恰相反!我知道专制在美国如何发生!而且我可以证明它!!! ” 根据各种流行的说法,当时不但爱因斯坦和摩根斯顿,连法官也都一起努力让哥德尔安静下来,以免他继续就他的 “ 发现 ” 发表详细而冗长的谈话。最后,由于亲友团的强大影响力,哥德尔还是拿到了美国国籍。 晚年生活 50 年代后,哥德尔的身体健康问题和精神问题越发严重。哥德尔晚年不相信别人做的饭菜,但太太阿黛尔也病倒了,没法照顾他。他只能吃些很简单的食物。一次王浩去看他,带了些他太太做的鸡肉,他事先通知哥德尔他会来。但他到后,哥 德尔 却怀疑地看着他,拒绝开门。王浩只得把鸡肉放在门口台阶上离去。也不知哥德尔吃没吃。 哥德尔逝世前一个月,王浩到他家去看他。他的头脑依然敏捷,看不出大病。他对王说: “ 我已经失去做肯定判断的能力了,我只能做否定判断 。 ” 临死前三天,王浩打电话给住院的哥德尔,他彬彬有礼,但语气淡漠。此时哥德尔已经没有朋友,妄想症严重,绝食。王浩是唯一亲近他的人。 1978 年 1 月 14 日,哥德尔病逝。死亡证明说:死于人格紊乱造成的营养不良和食物不足。体重只有 65 磅。 1 月 19 日,有一个私人葬礼,阿黛尔,摩根斯顿太太,几个家庭好友加王浩参加了。 3 月, IAS 举办追悼会。王浩和科秦讲话。科秦把哥德尔同爱因斯坦和卡夫卡相比。哥德尔把一切都留给了阿黛尔。 文章来源 :德先生 延伸阅读 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1期 | 过程哲学创始人-怀德海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2期 | “罪人”-伯特兰·罗素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3期 |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4期 | 可计算性理论奠基者-波斯特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5期 | 诗人科学家-麦卡洛克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6期 | 数理逻辑大师-阿隆佐·邱奇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7期 |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1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6期 | 数理逻辑大师-阿隆佐·邱奇
Kara0807 2017-2-24 08:02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6期 | 数理逻辑大师-阿隆佐·邱奇 丘吉尔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 ( 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德先生自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阿隆佐·邱奇(1903年6月14日–1995年8月11日)是美国数学家,1936年发表可计算函数的第一份精确定义,对算法理论的系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邱奇在普林斯顿受教并工作四十年,曾任数学与哲学教授。1967年迁往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人工智 能的火热使很多人知道了阿兰·图灵和约翰·冯·诺伊曼。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约翰·冯·诺伊曼基于这一理论,设计出了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由于图灵以及冯·诺伊曼式计算机的大获成功,历史差点淹没了另外一位同样杰出的科学家和他的理论,那就是阿隆佐·邱奇和他的λ演算。 阿隆佐·邱奇是阿兰·图灵的老师,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一起在普林斯顿研究可计算性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阿隆佐·邱奇提出了λ演算,其后不久,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尽管形式不同,但后来证明,两个理论在功能上是等价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不是约翰·麦卡锡,阿隆佐·邱奇的λ演算恐怕还要在历史的故纸堆中再多躺几十年,约翰·麦卡锡是人工智能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λ演算的珍贵价值,发明了基于λ演算的函数式编程语言:Lisp,由于其强大的表达能力,一推出就受到学术界的热烈欢迎,以至于一段时间内,Lisp 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编程语言。很快,λ演算在学术界流行开来,出现了很多函数式编程语言:Scheme 、SML、Ocaml 等,但是在工业界,还是命令式编程语言的天下,Fortran、C、C++、Java 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从业人员认识到函数式编程的意义,爱立信公司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出了 Erlang 语言来解决并发编程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越来越多的语言也开始支持函数式编程:JavaScript、Python、Ruby、Haskell、Scala 等。 邱奇 -图灵论题 邱奇 -图灵论题(The Church-Turing thesis)是计算机科学中以数学家阿隆佐•邱奇和阿兰•图灵命名的论题。该论题最基本的观点表明,所有计算或算法都可以由一台图灵机来执行。以任何常规编程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都可以翻译成一台图灵机,反之任何一台图灵机也都可以翻译成大部分编程语言程序,所以该论题和以下说法等价:常规的编程语言可以足够有效的来表达任何算法。该论题被普遍假定为真,也被称为邱奇论题或邱奇猜想和图灵论题。 本论题之等价形式 本论题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逻辑和数学中的有效或机械方法可由图灵机来表示。通常我们假定这些方法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1.一个方法由有限多简单和精确的指令组成,这些指令可由有限多的符号来描述。 2. 该方法总会在有限的步骤内产生出一个结果。 3. 基本上人可以仅用纸张和铅笔来执行。 4. 该方法的执行不需人类的智慧来理解和执行这些指令。 此类方法的一个范例便是用于确定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欧基里德算法。 “有效方法”这个想法在直觉上是清楚的,但却没有在形式上加以定义,因为什么是“一个简单而精确的指令”和什么是“执行这些指令所需的智力”这两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如需欧几里得算法之外的范例,请参见数论中的有效结果。) 本论题之起源 在他 1936年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字,及其在判定性问题(Entscheidungsproblem--德语,译者注)中的应用”中,阿兰•图灵试图通过引入图灵机来形式地展示这一想法。在此篇论文中,他证明了“判定性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几个月之前,阿隆佐•邱奇在“关于判定性问题的解释”(A Note on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一文中证明出了一个相似的论题,但他采用但是递归函数和Lambda可定义函数来形式地描述有效可计算性。Lambda可定义函数由阿隆佐•邱奇和史蒂芬•克林(Stephen Kleene) (Church 1932, 1936a, 1941, Kleene 1935)提出,而递归函数由库尔特•歌德尔(Kurt Gödel)和雅克斯•赫尔不兰特(Jacques Herbrand) (Gödel 1934, Herbrand 1932)提出。这两个机制描述的是同一集合的函数,正如邱奇和克林(Church 1936a, Kleene 1936)所展示的正整数函数那样。在听说了邱奇的建议后,图灵很快就证明了他的图灵机实际上描述的是同一集合的函数。 本论题之成功 之后用于描述有效计算的许多其他机制也被提了出来,比如寄存器机器 (register machine), 埃米尔•波斯特(Emill Post)的波斯特体系,组合可定义性(combinatory definability)以及马尔可夫算法(Markov 1960)等。所有这些体系都已被证明在计算上和图灵机拥有基本相同的能;类似的系统被称为图灵完全。因为所有这些不同的试图描述算法的努力都导致了等价的结果,所以现在普遍认为邱奇-图灵论题是正确的。但是,该论题不具有数学定理一般的地位,也无法被证明;如果能有一个方法能被普遍接受为一个有效的算法但却无法在图灵机上允许,则该论题也是可以被驳斥的。 在 20世纪初期,数学家们经常使用一种非正式的说法即可有效计算,所以为这个概念寻找一个好的形式描述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的数学家们则使用图灵可计算(或简写为可计算)这一定义良好的概念。由于这个没有定义的用语在使用中已经淡去,所以如何定义它的问题几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哲学内涵 邱奇 -图灵论题对于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有很多寓意。有很多重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涵盖了邱奇-图灵论题和物理学之间的关系,还有超计算性(hypercomputation)的可能性。应用到物理学上,该论题有很多可能的意义: 1.宇宙是一台图灵机(由此,在物理上对非递归函数的计算是不可能的)。 此被定义为大邱奇 -图灵论题。 2. 宇宙不是一台图灵机(也就是说,物理的定律不是图灵可计算的),但是不可计算的物理事件却不能阻碍我们来创建 超计算机(hypercomputer) 。比如,一个物理上实数作为可计算实数的宇宙就可以被划为此类。 3. 宇宙是一台超计算机, 因为建造物理设备来控制这一特征并来计算非递归函数是可能的。 比如,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量子力学的的事件是图灵可计算的,尽管我们已经证明了任何由 qubit所构成的系统都是(最佳)图灵完全的。约翰•卢卡斯(和罗格•本罗泽(Roger Penrose)曾经建议说人的心灵可能是量子超计算的结果。 实际上在这三类之外或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上的可能性,但这三类只是为了阐述这一概念。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4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2期 | "罪人"-伯特兰·罗素
Kara0807 2017-2-13 08:02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2期 | 罪人-伯特兰·罗素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德先生自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伯特兰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德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德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公元 2100年,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员拿着一个桶巡视在书架间,他要把没用的书扔进桶里处理掉,管理员的脚步在三本大书前面停了下来,罗素认出了那正是自己的《数学原理》,而且是最后幸存的一套…… 伯特兰 ·罗素(1872-1970)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一部大书便是一项大罪” 擅写短诗的古希腊诗人卡利马科斯曾经言道: “一部大书便是一项大罪”。1959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引用了这句话,并“谦虚”地表示,“以罪而论,这是一部小书”;1982年,印度裔美国科学史学家梅拉在《量子理论的历史发展》一书中也引述了这句话,且跟罗素一样“谦虚”,表示以罪而论,他那部也是小书。 其实,梅拉那部书是很大的, 6卷9册5,000多页,恐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史专著,照卡利马科斯的说法,罪是小不了的。倒是罗素的“谦虚”还稍有些道理,因为《西方的智慧》并不是他最大的书,他有一部大得多的书叫做《数学原理》,3卷近2,000页,那才是“大罪”。不过那恐怕不是书之罪,而是书带给作者的罪——那部大书着实让作为主要作者的罗素受了“大罪”。 那 “大罪”从写作之初就开始了。 罗素年轻时雄心勃勃,二十出头就立下宏愿,要写两个系列的 “大书”:一个涵盖所有的科学领域;另一个涵盖所有的社会学领域。他并且畅想:一个系列将从抽象出发,逐渐向应用靠拢,另一个系列则从应用出发,逐渐向抽象靠拢,最终交融成一个巨无霸系列。罗素后来确实算得上著作等身,但年轻时的这个宏愿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任何个人的能力,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而只在某些局部领域中取得过局部成果。如果要在其中找出一个努力得最系统的,那恐怕是数学。 “愉快自信的清晨永不再来” 1897年,25岁的罗素撰写了一本关于几何的书:《论几何的基础》,随后又开始构思一本有关数学基础的书:《数学的原理》。这本中译名仅一字之差,英文名也有些相近的书是《数学原理》的前身。仿佛在预示《数学原理》将要让罗素受“罪”,《数学的原理》一起头就不顺利,几次努力都止于片断。这一局面直到1900年8月罗素在巴黎国际哲学大会上遇见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才有了被他称为“智力生活转折点”的改变。 皮亚诺是研究数学基础的先驱人物之一,在思维方式乃至所采用的数学符号等方面都对罗素有着巨大影响。受此影响,《数学的原理》的写作大为 “提速”。那年的最后三个月,罗素几乎以每天10页的速度推进着,年内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文稿。在那段被他称为“智力蜜月”的时期里,他不仅写作神速,而且每天都比前一天多领悟到一些东西。 但好景不长, “智力蜜月”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很快就终结了:1901年春天,罗素发现了著名的罗素悖论。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悖论如今已是罗素头上的一道光环,当时却着实让人消受不起,对撰写中的《数学的原理》,乃至对整个数学基础研究都造成了冲击。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时的老师、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在得知这一悖论后,引了勃朗宁诗歌《迷途的领袖》中的一句“愉快自信的清晨永不再来”作为“赠言”寄给了罗素。 怀德海 罗素悖论使本已接近完成的《数学的原理》的出版推迟了两年左右,但即便如此也未能解决罗素悖论。这一点让罗素深感沮丧,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称《数学的原理》为 “一本愚蠢的书”,甚至表示一想到为这样一本书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就感到羞愧。不过那时候,真正的“大书”《数学原理》的撰写早已展开(1900年底左右就启动了),彻底解决罗素悖论的任务被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数学原理》上。 《数学原理》的作者阵容比《数学的原理》扩大了一倍:在罗素的动员下,怀特海成为了合作者。怀特海对数学基础也有浓厚的兴趣,曾于 1898年撰写过一本标题为《泛代数》的著作,且有续写的想法。罗素自己的最初打算则是将《数学原理》写成《数学的原理》的第二卷。不过,这两位想写“续集”的作者“强强联合”的结果,是各自抛弃了“前集”,写出了一套篇幅和深度都远超“前集”的独立著作。 合作之初,罗素和怀特海对工作进展有一个很乐观的估计,认为一年左右即可完成,但罗素悖论的出现将这一估计扫进了垃圾箱,《数学原理》的实际耗时约为十年,比当初的预计高了一个数量级。而比耗时增加更受罪的,则是罗素悖论似乎在嘲弄着罗素的直觉和智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罗素始终觉得罗素悖论是一个 “平庸”的问题,却偏偏绕不过,也突破不了。不得不把精力花在自己认为不值得的地方,且还像掉进了无底洞一样看不到尽头,无疑是很受罪的感觉。 “ 用 10年的工作赚负50英镑” 除了遭遇像罗素悖论那样技术性的 “拦路虎”外,撰写《数学原理》的十年间罗素在生活上也颇受了几桩“罪”。 第一桩跟个人兴趣有关,起因于怀特海夫人伊夫林 ·怀特海,而且发生得很突然。怀特海夫人年轻时经常被类似心绞痛的病痛所折磨,1901年上半年的某一天,罗素亲眼目睹了怀特海夫人遭受剧烈病痛折磨的情形。那情形对罗素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他从怀特海夫人孤立无助的痛苦中,深切意识到了每个人的灵魂都处在难以忍受的孤独之中。这一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让他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忽然抽走了”,使他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由撰写《数学原理》所需要的一味追求精确和分析“涣散”为了对人生和社会哲学也有了浓厚兴趣。 第二桩跟家庭有关,且同样发生得很突然。据罗素自己回忆, 190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他在一条乡间小路上骑车,忽然“顿悟”到自己已不爱结婚八年的妻子了。那是一个最符合字面意义的“顿悟”,因为在那之前他甚至没有觉察到对妻子的爱有任何减弱。连减弱都没有,突然就消失了,天才人物的“顿悟”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时,看来是很有些可怕的。罗素的妻子爱丽丝·皮尔索尔·史密斯比罗素大5岁,罗素17岁时结识了她,22岁时将“姐弟恋”修成正果,“七年之痒”时因“顿悟”而陷入困境,但在爱丽丝一度以自杀为威胁的抗争下,拖了约20年才最终离婚。 第三桩则跟合作者怀特海有关。据罗素在自传中披露(那时怀特海夫妇皆已去世,从而只能算一面之词了),外人眼里冷静明智的怀特海其实常常陷入非理性的冲动,比如一方面对缺钱深怀恐惧,一方面又花钱无度;有时候连续多日不吭一声,有时候又嘟嘟哝哝对自己横加贬低,使怀特海夫人饱受惊吓,甚至担心他会崩溃或发疯。为了帮助怀特海一家及维持在《数学原理》上的合作,自己有时也还要借钱度日的罗素小心翼翼地补贴着怀特海的家用,且还必须瞒着怀特海,以免伤他自尊心。 个人、家庭、合作者,这几乎涵盖罗素整个世界的三大因素的共同煎熬,加上论题本身的艰巨,以及罗素悖论的 “拦路”,使罗素撰写《数学原理》的过程由艰苦变为痛苦。这种痛苦在1903和1904年的夏天达到了高峰。那段日子被他称为“彻底的智力僵局”。在那段日子里,他每天早晨拿出一张白纸,除午饭外,整天就对着白纸枯坐,却往往一个字也写不出,甚至焦虑地担心自己一辈子都要对着白纸一事无成了。 那些年,罗素常到牛津附近一座跨越铁路的桥上去看火车,在情绪悲观时,看着一列列火车驶过,他有时会生出可怕的念头:也许明天干脆卧轨了结此生。不过这时候,使他悲观厌世的《数学原理》却又变成了让他活下去的动力,因为每当黎明来临,他又会重新燃起希望:活下去, “也许某一天能完成《数学原理》”。 1906年之后,《数学原理》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开始被突破,写作得以加速。那时候,怀特海因教书工作的羁绊无法花足够的时间在《数学原理》上,罗素开始以每天10-12小时,每年8个月左右的时间投入写作。但烦恼并未就此远离,随着手稿数量的增多,他又陷入了近乎杞人忧天的担忧之中,害怕手稿会因房子失火而被毁。 整整十年,痛苦、焦虑、悲观、担忧终于都被熬过。 1910年,《数学原理》的初稿完成。在给朋友的信中,罗素很不吉利地把当时的心情形容为:一个因照顾重病患而筋疲力尽的人,看到可恶的病患终于死去时的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由于篇幅浩繁,罗素将手稿装了两个箱子,雇了四轮马车运到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对出版这部巨著的 “利润”进行了评估,得出一个很不鼓舞人心的结果:-600英镑。当然,剑桥大学出版社并非唯利是图的地方,他们愿意为这样的巨著赔上一些钱,问题是600英镑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他们只能承担一半左右——约300英镑。剩下的300英镑怎么办呢?在罗素与怀特海的申请下,皇家学会慷慨解囊,赞助了200英镑。但最后的100英镑实在是没办法筹措了,只能摊派到罗素和怀特海这两位作者头上,每人50英镑(相当于2006年的7,000多美元)。对于这一结果,罗素在自传中感慨地写道:我们用10年的工作每人赚了负50英镑。 从冷遇、颠覆到噩梦 大书出版了,大钱赔掉了,但罗素把大书的完成比喻为重病患的死去并不恰当,书之于作者其实更像孩子之于父母,书的出版好比孩子的降生,未必是一个能让父母如释重负的时刻。事实上,罗素因这部大书而受 “大罪”的历史并未就此终结。 罗素和怀特海的这部大书顾名思义,是研究数学基础的。这类研究有几个主要流派,比如以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以荷兰数学家布劳威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等等。罗素这部《数学原理》也属于一个著名流派,叫做逻辑主义,主张数学可以约化为逻辑。《数学原理》不是逻辑主义的奠基之作,却是它的高峰。在《数学原理》中,数学大厦的一部分被从逻辑出发直接构筑了出来。罗素和怀特海对此深感自豪,在向皇家学会申请赞助的信里,特别强调了这部书的精确性、推理的缜密性以及内容的完备性。 但是,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那代价就是推理的极度曲折和冗长。比方说, “1”这个小学数学第一课的内容在《数学原理》中直到第363页才被定义;1+1这个最简单的小学算术题直到第379页才有答案。比这种曲折和冗长更糟糕的,是《数学原理》虽然是逻辑主义的高峰,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逻辑主义的初衷,即借助逻辑所具有的自明性来构筑数学。在《数学原理》中,罗素和怀特海引进了几条不仅不自明,甚至未必能算逻辑的公理,比如无穷公理、选择公理,以及可化归性公理。这其中无穷公理和选择公理在集合论中也采用,倒还罢了,可化归性公理则完全是另类,并遭到了猛烈批评,批评者包括第一流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几乎是数学基础研究的一个明星阵容。 比如著名德国数学家外尔就质疑道,有任何具备现实头脑的人敢说自己相信这样一个不自然的体系吗?罗素的学生、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毫不客气地 “叛变”了,表示数学的真正基础是像“1”那样来自算术实践的东西,而不是用几百页篇幅才能推出“1”来的《数学原理》,理由很简单:一旦《数学原理》与那些算术实践相矛盾,我们立刻就知道是《数学原理》错了。确实,像“1”和“1+1=2”那样的“小学数学”果真需要像可化归性公理那样的公理及几百页的逻辑推理为“基础”吗?这对逻辑主义堪称是致命问题。 在这一问题前首先倒下的就是已成众矢之的的可化归性公理。罗素自己后来也不得不承认, “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可化归性公理是逻辑上必要的”,“把这一公理引进体系是一个缺陷”。但另一方面,罗素也不无感慨地意识到,很多困难似乎只有用“并不漂亮的理论”才能解决,而可化归性公理就是这种“并不漂亮的理论”的一个例子,放弃它会使得《数学原理》的很多部分——比如有关实数的部分——失去依托。在1927年出版的《数学原理》第二版的序言里,罗素表示希望由一些自己迄今未能找到的别的公理来顶替可化归性公理。 常言道:曲高和寡。推理的极度曲折和冗长使《数学原理》的读者群体小得可怜,这一点让罗素和怀特海深感失望。距离《数学原理》的出版将近半个世纪的 1959年,罗素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一书中表示读过《数学原理》后面部分的据他所知只有六人。这简直跟传说中的只有少数人懂得相对论有一拼了——而且关于相对论的传说很可能是虚的,读过《数学原理》后半部分的人却恐怕真的很少。事实上,罗素在《数学原理》发表多年之后,还不止一次遇到有人试图重复解决早已被《数学原理》解决掉的问题。 写了一部大书却读者寥寥无几,这是不幸。比这更不幸的,是那寥寥无几的读者之中,却有一人捅出了娄子。此人名叫哥德尔, 1931年,他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题为“论《数学原理》及相关体系中的形式上不可判定命题”。那篇论文给出了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它表明像《数学原理》那样的体系假如是自洽的,就必然是不完备的——存在一些无法证明的命题。除此之外,那篇论文还表明像《数学原理》那样的体系的自洽性本身也是不能在体系之内被证明的。如果说可化归性公理所面临的还只是自明不自明、漂亮不漂亮的问题,那么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对《数学原理》的冲击可就有点颠覆性的了。因为在早年,几乎所有研究数学基础的人都默认数学体系应当是自洽和完备的,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罗素和怀特海在为出版《数学原理》而向皇家学会申请赞助的信里,就强调了《数学原理》的完备性。 罗素曾感慨很多困难似乎只有用 “并不漂亮的理论”才能解决,现在哥德尔告诉他,甚至在那“并不漂亮的理论”里,困难依然存在。这对罗素和他所执著的逻辑主义都是一个沉重打击,用罗素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希望在数学中找寻的壮丽的确定性失落在了令人困惑的迷宫里。”这也许是比10年的苦干和负50英镑的“赚头”更让罗素受罪的。 不知是否受罪所致,罗素在厚厚的自传中只有两处提到哥德尔,且不无 “差评”。其中一处认为哥德尔相信天堂里有一个永恒的“否”字,真正的逻辑学家在死后可以遇到(罗素自己似乎提前遇到了)。罗素将之称为哲学上的“德国偏见”,并表示了失望。另一处则是援引了自己给一位“女粉丝”的信。那位“女粉丝”盛赞了《数学原理》,罗素在信中感谢道:“哥德尔的追随者几乎使我相信为《数学原理》所花的20年已成浪费,那书也最好被忘记,发现您并不这么看是一种安慰。”——说是安慰,也不无酸楚吧。 但更酸楚的是英国数学家哈代在名著《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转述的罗素的一个噩梦 ——那是从罗素本人那里听来的:公元2100年,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员拿着一个桶巡视在书架间,他要把没用的书扔进桶里处理掉,管理员的脚步在三本大书前面停了下来,罗素认出了那正是自己的《数学原理》,而且是最后幸存的一套。管理员把那三本书从书架上抽了出来,翻了翻,似乎被数学符号所困惑,然后他合上了书,思索着是否该扔进桶里…… 哈代的转述没有结局,也许到这里罗素被惊醒了,未能 “看到”结局。不过我对结局倒是毫不悲观,科学史从来也不是如政治史那样“成王败寇”的历史,《数学原理》虽未能实现将数学约化为逻辑的梦想,作为一次可敬的尝试无疑是该被铭记的。事实上,哪怕像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那样对《数学原理》造成沉重打击的研究,它以《数学原理》作为表述框架本身也是《数学原理》对数学发展的一笔该被铭记的贡献。因此,若让我来为罗素的噩梦想象一个结局的话,我愿相信公元2100年的图书管理员的决定会是明智的,起码会不亚于罗素那位20世纪的“女粉丝”——那位“女粉丝”说过:“只要文明还存在,并且珍视伟大智者的工作,它(《数学原理》)就不会被遗忘。”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延伸阅读 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期 | “外星人”亚里士多德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期 | 传奇的炼金术大师雷蒙·卢尔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3期 | 恐惧的双胞胎-托马斯·霍布斯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期 | 百科全书式的天才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尔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5期 | 千古绝伦的大智者-莱布尼茨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6期 | 织机工匠-约瑟夫·雅卡尔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7期 | 失败的英雄-查尔斯·巴贝奇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8期 | 关系逻辑之父-德摩根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9期 | 数理逻辑奠基者-乔治·布尔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0期 | 数理逻辑奠基人-弗雷格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11期 | 过程哲学创始人-怀德海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9期 | 数理逻辑奠基者-乔治·布尔
热度 1 Kara0807 2017-1-13 08:01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9期 | 数理逻辑奠基者-乔治·布尔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 ) ”,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自 2006 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 60 位人工智能专家 ( 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 60 年 60 位名人榜》 ) 。德先生自 10 月 31 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 D-Technologies )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 60 位成员的相关介绍。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9 期的主人公是乔治·布尔,由于其在符号逻辑运算中的特殊贡献,很多计算机语言中将逻辑运算称为布尔运算,将其结果称为布尔值。往期 8 篇文章可查阅文末延伸阅读。 2015 年 11 月 2 日是乔治·布尔诞辰 200 周年纪念日。在现今的电子世界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叫“布尔”变量的词——只有两个值, 1 或 0 , TRUE 或者 FALSE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些人可能会想,“这是个多么无聊的发明啊!谁会有需求用到这种变量啊。”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其实,布尔类型变量只是乔治布尔对逻辑学贡献的一个副产品。 乔治·布尔出名前,数学和逻辑学已单独发展了二百多年。他通过布尔代数这一概念,将两个学科结合在了一起。数理逻辑领域创建后,一系列新探索都被带动起来,例如通用计算。 乔治·布尔发明布尔变量最初的目标,是想通过一系列数学公理来重现经典逻辑的运算结果。他从研究经典代数开始,例如 x,y 变量,加减乘除这种。 一开始,他发现经典代数和逻辑的相似之处很多。例如,p and p (在这里, and 表示“与”运算)和 q and p 是一样的,就像 q*p = p*q 。但是如果深入追究,就发现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 p*p=p^2 ,但是 p and p 还是 p 。这就存在歧义,乔治·布尔的想法是:仍然使用经典代数的符号,但是添加了一些额外的公理,就能表示出绝大多数逻辑学的结果了。 乔治·布尔用数学语言正式地描述了这套理论。但是几十年来,这些理论又不断被修正,从上个世纪的经验中,更加简单的形式逐渐被发现。之后,也就是 16 年前, Stephen Wolfram (即本文作者)结束了这漫长的进化历史。之前的工作已经证明了一套至简的公理体系是完全可行的, Stephen 提出,其实只需要一条公理就够了。 Stephen 认为这条公理相当简单,它暗示着数学和逻辑神秘的含义。根据乔治·布尔的理论,这条公理仅仅是他思想的一个最低版本:通过数学公理系统,加以类似代数的转换,可以计算出所有逻辑的结果。 乔治·布尔是何许人也? 那么乔治·布尔到底是谁呢?他有是如何做出这些成就的? 乔治·布尔于 1815 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平静的小镇林肯郡,离伦敦大约有 120 英里。他的父亲热衷于科学和数学,做着一点鞋匠生意。乔治·布尔是一个自学奇才, 14 岁的时候,就凭在报纸上发表的希腊诗译作在当地小有名气。 16 岁时,被当地一所学校聘为教师,那时他已经开始读微积分的书了,并开始数理逻辑相关的工作。 乔治·布尔 19 岁时开始创业,在当地建了一所像模像样的小学,直到三十岁之前,都以此为生。他结识了一些剑桥牛津这样高学历的人,也去过职业学院(类似于现在的社区大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更喜欢自己看书自学。 他是一名认真的教师,宣讲有关各种认知和发现的重要性,不赞同死记硬背,并且以通俗的方法证明知识(例如数学)的实用性(如果他活在今天,一定会对计算机痴迷不已)。 乔治·布尔 23 岁的时候,开始发表有关数学的论文。早期的论文都是和当时的一些热点问题相关的,例如变分法。可能是他对教育的兴趣和探索,使他想要创造不同的公理。不久之后,他成了“操作演算”的先驱:通过操作符号,而不是明确的代数表达,来研究微积分。 不久之后,乔治·布尔就能和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讨论问题,并从中学习。他也考虑过是不是去剑桥拿个大学学位,但是得知他必须暂时停止自己的研究,去学习本科课程的时候,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逻辑的数学分析 逻辑学作为一个学科,有着古老的历史,亚里士多德之后被广为推广。中世纪之后,逻辑学教育成了死记硬背的典型,人们通过记忆特殊的符号和像 “ bArbArA ”、“ cElArEnt ”这种三段论来学习。在许多方面上,逻辑学并没有改变许多。 19 世纪人们致力于将逻辑学变得更正式化,但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也有人想,是不是可以用数学或者哲学的方法呢? 1847 年,乔治·布尔的朋友 Augustus de Morgan 就此问题在学术上与别人起了冲突。这让乔治·布尔迅速开始这项工作,去论证他先前的想法:如果使用数学来表达逻辑。他的成果——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Logic (中译名《逻辑的数学分析》)——在同年发布。 此书不长,只有86 页。但是很好地解释了乔治·布尔使用代数形式来表达逻辑的思想。在代数中可以使用变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这一思想,起源于 Hamilton 在 1843 年四元数代数的发明,乔治·布尔也受此影响( 1832 年 Galois 在无限值和聚合领域也做过类似工作)。 乔治·布尔出现的 150 年之前,有个叫 Gottfried Leibniz 的人也尝试过用代数表达逻辑,但是没有什么成果。直到 1847 乔治·布尔成功以后,这个想法才又被人想起。 乔治·布尔的书在今天依然是非常易懂的。下面是一个例子,是展示他的代数公式是如何表达经典逻辑的结果的。 上面这段看起来非常直观。” And ”用 xy 的乘法来表示,” not ”用 1-x 表示,” or ”用 x+y-2xy 表示。此外,还有像 x^2=x 这种额外的规则。但是如果仔细研究,这里面还是有问题的: x 和 y 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布尔变量”,并且知道它们的值可以离散为 1 和 0 。但乔治·布尔再当时不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去从具体的离散或者非离散的值想,而且似乎是去讨论了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甚至用到了级数展开,来罗列所有逻辑变量值可能的组合。 思维规律(The Laws of Thought ) 乔治·布尔写第一本书的时候,仍然是一名教师,并且经营着一所学校。但是也因为在数学上的成就而远近闻名。 1849 年,女王大学,科克大学在爱尔兰建立的时候,乔治·布尔第一个被聘为数学教授。在科克大学任教时,他开始写那本最著名的书——《思维规律的探索》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 此书的序言是这么写的:“本书论述的是,探索心智推理的基本规律;用微积分的符号语言进行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逻辑和构建方法的科学……” 乔治·布尔意思到自己在试图建立“思维科学”的微积分,就像牛顿将微积分应用到物理上那样。但是牛顿已经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可以依靠,以说明自己的微积分结构。乔治布尔必须从一个思维如何工作的基本模型上开始,毫无疑问,就是逻辑。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 第一部分是对乔治·布尔早期著作的一些概括,但是提供了额外的示例——比如有一章就是关于上帝是否存在及其性格的逻辑证明。书的第二部分在数学方面更加传统。他没有谈和逻辑有关的代数值的问题,转而用概率方面的传统数学来解释。这样就表明,组合事件的概率结构,同样适用于组合逻辑语句的规律。 这本书的大部分,都是数学方面的内容,用着抽象的定义,和正规的结论。但是在最后一个章节,乔治·布尔试图将经验性的问题和他的工作联系起来,研究思维的过程。他讨论了自由意志可以如何和思维规律和平共处、含糊的人类经验如何得出精确的概念、是否有人类可以辨认出,但是数学永远无法企及的真理、对人类思维的理解如何作用于教育等等。 乔治·布尔晚年生活 出版《思维规律》之后,乔治·布尔依然留在科克大学生活工作。 1864 年,患肺炎去世,享年 49 岁。期间也陆续再宽泛的数学领域发表论文,但再也没发任何和逻辑有关的东西。也可能是他有意为之。 在他的有生之年,乔治·布尔的数学成就获得的赞誉比逻辑方面要多。他还写过两本教材,一本是微分方程,出版于 1859 年,一本是差分方程,出版于 1860 年。两本都简洁优雅,深入浅出。有趣的是,尽管后来在微分方程方面有无数可以替代的书籍,但是差分方程几乎无可替代。当我们在 90 年代用数学实现时,乔治·布尔的书仍是重要参考,尤其是其在差分计算方面的典型事例。 乔治·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乔治·布尔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呢?关于这一方面的信息不少,有他妻子写的作品,还有他姐姐整理的他的信件和回忆录。认识他的人无一不说他严谨、条理,并极其认真。乔治·布尔非常努力,经常工作到深夜。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以至于他经常看起来恍恍惚惚。他是个优秀的老师,也是个出色的讲者,虽然板书潦草无法辨认。他社交甚广,待人宽厚,造访过很多不同的人,去过很多地方。乔治·布尔在管理方面也很出色,无论是自己的学校,还是科克大学。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不喜欢吵架,但是需要捍卫自己尊严的时候,也毫不含糊。 乔治·布尔认为自己是一个自学成才的老师,而不是什么学术精英。可能这带给他一些冒险意识,无论改造微积分还是添加代数公理,他总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勇往直前。 乔治·布尔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孤身一人,直到 40 岁的时候才结婚。他的妻子玛丽·埃佛勒斯·布尔(女权主义哲学家,译注),比他小 17 岁,在乔治·布尔逝世 52 年之后去世。关于她争取自己的权利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后来玛丽将其写成了书—— Philosophy and Fun of Algebra, Logic Taught by Lov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hild for Science and The Message of Psychic Science to the World. 乔治和玛丽育有五个女儿,她们都颇有成就,尤其在数学方面。 (译者注:乔治·布尔的后人中,知名人物还包括老大的儿女韩丁和寒春;老二儿子 G.I. Taylor 是流体动力学与波理论科学家;老三是四维几何重要贡献者;老四是英国第一位化学女教授;老五有个中国人更熟悉的名字伏尼契——《牛虻》的作者;布尔还有一位玄孙: Geoffrey E. Hinton ——深度学习之父。 ) 乔治·布尔的影响 说起来多少有些讽刺,乔治·布尔在逻辑方面的工作应该和代数、微积分和连续数学一样受到重视,但事实是没有。在乔治·布尔死后,他在逻辑方面的主要影响主要是数学化的概念和表达,就像 Frege 、 Peano 、 Hilbert 、 Whitehead 、 Russell 、 eventually Gödel 和 Turing 这些人一样。只有在 1937 年香农交换网络问世时,布尔代数才被应用到实际目的中。 今天,数学和Wolfram 语言(此语言作者即为本文作者)里用到了很多布尔代数计算。事实上,乔治·布尔是名字用作系统功能名次数( 15 )最多的人。 然而让“布尔( Bool )”这个名字如此广为人知的不是布尔代数,而是布尔变量。 20 实际 50 年代之后,基本上每一种编程语言都有布尔类型,使得“ boolean ”一词广为流传。 这是必然的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回望历史,所有的东西都有向着足够简单的趋势发展,然后得到广泛应用。及时一开始时是非常复杂的,后来才慢慢变得简单。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某一时刻有了关于某种技术的想法,然后凭着好奇心慢慢深入。 也可能,所有的量都可以转换为简单、正确的枚举。今天,有一些已经被实现了,有一些还没有。但是这几个世纪以来,乔治·布尔和布尔变量的故事为这种可能,以及如何从晦涩难懂到无所不能提供了榜样。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5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8期 | 关系逻辑之父-德摩根
Kara0807 2017-1-12 08:01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 8 期 | 关系逻辑之父 - 德摩根 丘吉尔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 )” ,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自 2006 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 60 位人工智能专家 ( 参看《诺伯特· 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 60 年 60 位名人榜》 ) 。德先生自 10 月 31 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 D-Technologies )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 60 位成员的相关介绍。 在“AI 名人堂 ” 的第 8 期,我们将为您讲述 19 世纪的数学名师、数学家和科学史家德摩根的故事。 德摩根出生于印度,却在英国长大和读书,以荣誉学位第四等的成绩毕业于剑桥三一学院。22 岁时被任命为伦敦大学的数学教授,之后一直留在那里,只因学术自由被侵害,有过几次短时间的辞职。他是宗教和学术自由的拥护者,也是一位作家。 今天,对于了解西方数学史的人来说,德摩根这个名字也许并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德摩根一生众多著述中,有六分之一以上是关于科学史(主要是数学与天文学史)的。德摩根的剑桥大学老师、英国著名数学家皮考克(G. Peacock, 1791 ~ 1858 )曾称他是 “ 所有现代数学史作者中最准确和最博学者 ” ,而后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鲍尔( W. W. R. Ball, 1850 ~ 1925 )亦称: “ 在数学哲学和数学史方面,他或许比任何一个同代人都渊博 ” 。 德摩根于 1806 年 6 月出生于印度南部的马德拉斯,父亲是一位在印度任职的上校。出生只七月,其父就携家回国,而自己不久又重返印度。德摩根以后很少见到父亲, 1810 年父亲回国,其间教德摩根读书识字。 1812 年父亲又去印度, 1816 年不幸患了肝病,死于归国的船上。 七岁以后,德摩根相继就读于一些私立学校,以后学习算术、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几何、代数等,渐渐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到了十四岁,德摩根进了布里斯托尔附近的一所牧师办的寄读学校学习。在当时英国的同类学校里,学生们每天都必须背诵四十行的拉丁文或希腊文诗,到周六,还必须把一周所背的总共二百行诗句一次性背出来。德摩根对于这样一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深感厌恶。成为大学教师以后,他对英国学校所采用的这种教育方式提出激烈抨击,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改变。 德摩根在婴儿时右眼染病失明,因而在学校里他常常被同学嘲笑,直到有一次他忍无可忍,把一个嘲笑者痛打了一顿。右眼的失明还使他不能加入同学们的许多游戏。德摩根有画漫画的天赋,不过他最喜爱的是数学,经常在私下里看数学书籍,他的一位同学后来回忆说,德摩根看一本代数教科书就像看小说一样。德摩根的母亲出身于数学世家,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数学家,祖父詹姆斯· 道森( James Dodson, 1710? ~ 1757 )还是皇家学会会员、法国著名数学家棣莫佛( A. De Moivre, 1667 ~ 1754 )的学生和朋友,曾著有《反对数表》( 1742 )、《数学杂集》( 1748~1755 )等。不过,在当时的英国,普通的数学家或教师在社会上并无地位可言,德摩根的母亲姊妹九人无一嫁给数学家,倒是有八位都嫁给了在印度任职的军官或文官。德摩根小时候曾问他的一位姨妈詹姆斯 · 道森是谁,得到的回答却是: “ 我们从来不提臭鱼。 ” 母亲很希望德摩根长大后当一名牧师,因此,她从不让他错过一次好的布道。每周日听三次,另外的六天里还要听两次。在学校里还得经常做礼拜,枯燥乏味的布道使德摩根在精神上总是开小差。久而久之,他用鞋扣尖在布里斯托尔圣米歇尔教堂里的一条靠背长木凳上刺出密密麻麻的英文字和数学式子。人们细看才发现,原来,那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书最前面两个命题以及几个简单方程,后面署名:A. De M. 。做礼拜的经历还使德摩根得了终生的 “ 后遗症 ” :他听不进任何人时间稍长的讲话,因为那样的话,他马上就会回忆起牧师的布道声,于是立刻就走神。显然,母亲并未获得她所期望的结果,相反,过多的礼拜使德摩根对英国国教的教义产生了怀疑,因而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1823 年 2 月,十六岁的德摩根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聪明、勤奋、好学,很快显示出数学的才能,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二年级时,德摩根在班里名列前茅,获得了学院三年一度的奖学金。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数学、天文、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无所不览,常常通宵达旦。他还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他的老师惠威尔( W. Whewell, 1794 ~ 1866 )和皮考克。他还酷爱音乐,吹得一口好长笛,是剑桥业余音乐联合会的会员。有一阵子,他还萌发了学医的念头。可是母亲自从意识到儿子不是当牧师的材料后,把培养目标转向了律师。 1827 年,德摩根获文学士学位,在数学学位考试一等合格者中名列第四,包括惠威尔、艾里( G. B. Airy, 1801 ~ 1892 )在内的老师们都认为他本应取得更好的名次,因为他的数学才能远远超出他的同学。原来德摩根博览群书,从不花时间去应付考试,因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按当时剑桥大学的制度,数学学位考试得一等即可成为学院的研究员,而且两年后又可获硕士学位。然而,德摩根在校期间逐渐脱离了国教,对国教的 “ 三十九条信纲 ” 不予认同,因而失去里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因为按照校规,留校毕业生必须接受神职。德摩根虽向往大学数学教师这一职业,可是宗教偏见却象一堵高墙,把他挡在大学之外。他不得不离开剑桥这片令他留恋又令他无奈的土地,进了伦敦的林肯法学会。 1826 年,一所不带宗教信仰条件、旨在提供数学、物理学、医学和古典教育的新式大学 —— 伦敦大学成立了,它深深地吸引了德摩根。 1828 年,伦敦大学设立第一个数学教授席位,德摩根立即提出了申请,参加职位竞争。尽管他还不到二十二岁,是所有三十二名应聘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但由于他的杰出数学才能,加上艾里、皮考克以及其他剑桥权威们的大力举荐,任命委员会一致选择了他。当时数学家、教育家、伦敦大学创建者之一、德摩根的剑桥校友和未来的岳父弗伦德( W. Frend, 1757 ~ 1841 )对德摩根放弃前途看好、薪水丰厚的律师职业而接受一个低薪数学教职的决定深表怀疑,而德摩根则在给弗氏的一封信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 看来,您猜想我经过选择会去当律师。诚然,在所有的职业中,律师这门职业对我来说是最容易得到的,但我的选择却是科学,只要它能养活我。我很高兴,我再也不必梦见在我和科学之间阻隔着一份宗教契约。 ” 1828 年 11 月 5 日,德摩根在伦敦大学作了题为 “ 论数学学习 ” 的第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论述了数学在人的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是他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始终不断地加以阐述的主题。 然而,伦敦大学的教授并没有终身职位占有权,实际上他们与同时代的工商企业雇员并没有什么两样。1831 年7月,伦敦大学校务委员会在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的情况下通过决议,解雇了解剖学教授帕蒂森( G. S. Pattison, 1791~1851 )。此前,德摩根为争取教授的应有权益而致函校务会: “ 要让有骨气的人任教授,就必须使教授享有高度的独立性,并受到高度的尊重。没有哪个有自尊心的人愿意去面对一班学生,只要他在学生面前所表现的品质中含有激起他们不尊敬的东西。学生们都知道学校里有一个凌驾于教授之上的机构;但他们也应知道:这个机构是尊重教授的,只要教授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样明确的是,当他渎职时,校规将促成对他的解雇。除非让学生相信这一点,否则教授不会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在社会上,情况完全一样糟。不论教授去哪里,他都不会遇上和自己境况相似的人 —— 换言之,没有谁的人格和前途受一群个人的支配。牧师、律师、医生和老牌大学的教师都会瞧不起他,因为他们的人格都得到安全保障。只有公众的意见和国家的法律才能在他们身上起作用。 —— 只有给伦敦大学的教授以同样的保障,他才能以同等地位与他人交往 …… 如果随随便便就能解雇一名教授,大学就会发生内讧。总是有一些人在他的一些同事看来,其教学方式正损害着学校;总是有一些人企图赶走惹他们讨厌的人。没有人在其职位上有安全感,因此没有人会有兴趣去管班上的事情;他的精力就会放到写作或带私人学生上,为的是万一学校突然将其解雇,他不至于掉了饭碗。显然,这是不利于学生的。此外,他总会时刻注意另谋一个更为安全的职业,这样,这所大学就会变成为其他各类待遇更好的学校输送教授的场所 …… 如果只有死亡、自动辞职和渎职(经过有资格的法庭证明,以使公众相信其公正性)才能终止教授任职资格,那么,上述灾难性的结局就会得到避免。 ” 然而,德摩根的雄辩并没有动摇校务委员会的决定。忍无可忍的德摩根立即辞去了教授职务。 还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德摩根就加入了实用知识传播会(创建于 1826 年),是该会最有影响的会员之一。离开伦敦大学后,虽然,他不再是一名数学教授了,但他的数学研究与著述却从未停止。自 1831 年起,实用知识传播会陆续以 “ 实用知识丛书 ” (即《决疑数学》 “ 总引 ” 中所说的 “ 伦敦之丛书 ” )之名出版了德摩根的《算术基础》( 1831 )、《数学学习与困难》 (1831) 、《球面三角基础》( 1834 )、《代数学基础》( 1835 ,即汉译本《代数学》的底本)、《三角学与三角分析基础》( 1837 )、《概率论及其应用》( 1838 )、《微积分》( 1842 )等多种教科书。他还为该会其他出版物如《便士百科全书》( Penny Cyclopaedia, 1833 ~ 1844 )、《教育季刊》、《人物传记辞典》、《英国年鉴指南》等撰写了大量文章。 1843 年,德摩根当选为学会的委员会委员。在离开伦敦大学的日子里,他还带了许多私人学生。 在进伦敦大学任教的那年 5 月,德摩根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离开伦敦大学后,他又当选为该学会的秘书,与学会里的其他天文学家如贝里( F. Baily, 1774 ~ 1844 )、约翰 · 赫歇耳( J. F. W. Herschel, 1792 ~ 1871 )、卢伊( De la Rue, 1815 ~ 1889 )、艾里等一道致力于提高天文学在英国的地位。他担任秘书一职直到 1838 年,其后又当选为副会长。从 1848 年到 1854 年,他再次担任学会秘书,之后任理事,直到 1861 年。在任职期间,他编辑了学会的会议录以及其他许多出版物。 1836 年 10 月,伦敦大学德摩根的接替者在与家人度假时不幸遇难。开学在即,数学教席却空缺着。直到那年的 12 月,德摩根提出暂补此缺。校方求之不得,热情接受了他。为了能长期留住他,校务会终于满足了他在五年前提出的对教授职位占有权的要求。 1837 年,德摩根与弗伦德之长女索菲亚 · 伊丽莎白( Sophia Elizabeth )结婚。索菲亚从小接受父亲的良好教育,长大后成了父亲的重要助手,对数学和哲学颇有兴趣,并有很好的素养,这在当时的英国,可谓不同寻常。 1835 年夏,《代数学基础》刚出版,德摩根即赠送一册给她作为礼物。他们有七个孩子。其中长子威廉 · 弗伦德( W. Frend, 1839~1917 )是著名的艺术家、发明家和作家。 那时的伦敦大学已改名为大学学院。重返故地的德摩根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写了许多概率、代数学基础和形式逻辑方面的论著,其中,逻辑是他作为数学家的最重要的贡献,他的工作是后来数理逻辑学的先声。 德摩根每年要开四门课,每门课每周三小时。因此他每天都要上两次课,上午、下午各一小时。德摩根讲课清晰、生动、简洁。他有渊博的知识、惊人的记忆力,因此举例时辄信手拈来,引人入胜。英俊的外表、洪亮的声音、幽默的语言和温和的性情又大大增加了他的感染力。他热爱科学真理,蔑视一切虚假知识,这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 此外,他还在每学期的某一段时间里的晚上给中学教师讲授一门课,开英国“ 在职培训 ” 之先河。他的课从初等算术、平面几何直到变分法,包含了纯数学的所有领域。他还十分注意教给学生新近的数学方法。如在中高级班代数课上,他讲授求高次方程近似根的霍纳法;在高级班应用数学课上,他讲授高斯( C. F. Gauss, 1777 ~ 1855 )的有关结果。所用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他自己编写的。在 1843 至 1866 年间,他为学生编写的各类阅读材料(手稿)多达三百余本。为了增加收入,德摩根还在授课和批阅作业的间隙带了私人学生,其中一位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 阿达 (Ada, 1815 ~ 1852 )。 在德摩根眼里,教师是一门神圣的职业。他从不认为光讲讲课就足以完成教师的职责了。每堂课结束时,他总要布置许多问题,让学生解答后交给他,他总是十分仔细地批阅每一份作业,并赶在下一节课之前改好发还给他们。对每一个问题,如果作对了,打个“√” ,做得不准确,就打个 “×” ,并写上正确的解法。如果学生犯了原理上的错误,他就会写上 “Show Me” 两字,等到下次课结束时,他就会让这样的学生到讲台上去,和他一起检查出错的地方,并解答他所遇到的任何疑难。由于听课学生常常超过百人,因此他的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德摩根还是一位厉行严格纪律的教师。不像那些为了等学生到齐而习惯于迟一点开始上课的教师,德摩根等上课时间一到就马上开始上课。德摩根的准时甚至使一些守纪的学生把他当成了钟表。为了使学生也养成准时的习惯,上课一开始他马上就把教室大门闩上。一次,吃闭门羹的学生试图把门打开,结果被校保安人员 制止,这些学生被警告说,如果继续推门,就将他们的名字上报到校务会,然后将他们开除出校!德摩根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于英国大学教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数学教育家,德摩根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除了为簿记、测量、航海等实用目的以及为力学、天文学等其他学科服务外,主要目的应该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他的《数学学习与困难》、《逻辑要义》(First Notions of Logic, 1839 )等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该目的的重视。就学校数学教育的这一主要目的而言,德摩根认为学生在校学习数学不在于学得 “ 多 ” ,而在于学得 “ 好 ”—— 即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的获得。学校并不能培养出博学的人,但能培养出优秀的学习者。德摩根指出,当时的英国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大部分学校强调学习数学的 “ 量 ” ,把尽量多的数学知识灌输给 16 岁以前的学生,而不去理会他们离校后有无愿望或能力继续该科的学习。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里,德摩根一直鄙视、抨击在这种重“ 量 ” 轻 “ 质 ” 思想主导下所产生的教育弊端 —— 强调死记硬背。算术被分割成一堆法则,教师只要求学生会背会用,而不要求他们理解。如果不会用,就得挨打 —— 基于如下原理: “ 在够得着的部位制造疾病来医治够不着部位的疾病 ” 。结果是,学生虽在学校解了多年的问题,但离校后遇到需以数种法则结合起来解决的新问题时,他仍然一筹莫展。几何和代数教学同样迎合哪些善于死记硬背而不善于逻辑推理的学生,甚至《几何原本》中命题的序号也得熟记。 德摩根厌恶造就驯服而不是富于创造力的学生的考试制度。他从不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他的教学计划也从来不受考试的影响。有一回临近期终考试,他突然到班上说:“ 我发现你们许多人本周不再去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了。我十分清楚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临时抱佛脚。但我出的卷子将会使你们的死记硬背毫无用处! ” 作为一代名师,德摩根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数学家的不乏其人,如西尔维斯特(J. J. Sylvester, 1814 ~ 1897 )、卢斯( E. J. Routh, 1831 ~ 1907 )、弗朗西斯 · 古德里( F. Guthrie )和托德亨特( I. Todhunter, 1820 ~ 1884 )等都是数学名家或名师。受德摩根影响的并非仅仅只局限于那些日后以数学为业的学生。许多日后从事其他职业的学生,如法学家和经济学家韦利( J. Waley, 1818 ~ 1873 )、法学家杰塞尔( G. Jessel, 1824 ~ 1883 )、经济学家巴戈霍特( W. Bagehot, 1826 ~ 1877 )、历史学家霍奇金( T. Hodgkin, 1831 ~ 1913 )、化学家罗斯科( H. E. Roscoe, 1833 ~ 1915 )、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杰文斯( S. Jevons, 1835 ~ 1882 )等等,其成才都是与德摩根的影响分不开的。霍奇金晚年回忆自己的老师时称德摩根为他所知道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罗斯科则称德摩根 “ 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家和无与伦比的数学教师,而且是 19 世纪最深刻、最敏锐的思想家之一 ” ;杰文斯把德摩根称为 “ 深不可测的数学宝藏 ” 、 “ 在任一节课里所给出的最难的内容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其数学知识的边际遥不可及 ” 。 在大学学院工作之余,德摩根当过一段时间的保险统计员;还和数学家巴贝奇(C. Babbage, 1792 ~ 1871 )以及艾里、约翰 · 赫歇耳等一道致力于在英国建立十进制货币,并任十进制协会(成立于 1854 年)的理事。 1865 年 1 月,德摩根当选为新成立的伦敦数学会的主席。在其就职演说中,他提出了学会的目标,抨击了剑桥的考试制度。伦敦数学会很快成了一家全国性的学会,吸引了当时英国几乎所有一流的数学家,这与德摩根在英国数学界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正如后来英国著名数学家、曾任该会主席( 1884 ~ 1886 )的格雷歇尔( J. W. L. Glaisher, 1848 ~ 1928 )所言,在当时英国数学家中,德摩根作为作者与教师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伦敦数学会的创建是德摩根一生事业的巅峰。为纪念德摩根所作的贡献,学会于 1884 年设立德摩根奖章,以后每三年颁发一次。英国著名数学家凯莱( A. Cayley, 1821 ~ 1895 )、西尔维斯特、格雷歇尔、哈代( G. H. Hardy, 1877 ~ 1947 )、罗素( B. Russell, 1872 ~ 1970 )等都是奖章获得者。 早在 1853 年,由于大学学院接受了一批由英国国教徒挑选的赠书,德摩根曾考虑辞职。 1866 年,德摩根与大学学院校务会之间又一次产生了矛盾。他始终认为,学院是无权考虑教授应聘者的宗教信仰的。而校务会出尔反尔,拒聘著名学者马蒂诺( J. Martineau, 1805 ~ 1900 )担任精神哲学与逻辑学教授,原因是他是唯一神教派牧师。德摩根又一次愤怒了!他再次辞去了教授职务,临行时他说: “ 是学院离开了我,而不是我离开了它。 ” 一些昔日的学生请求他拍照以供学院图书馆之用,他也拒绝了。的确,在世人看来,德摩根有些怪。但是,在他心中有一套如数学般严格的行为准则。他的两度辞职正是受这个准则的支配。他不愿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拒绝接受爱丁堡大学授给他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辞去皇家天文学会理事之职,也同样是受这个准则的支配。 翌年 10 月,他遭遇新的打击:他的风华正茂的次子、伦敦数学会创建者之一、大学学院预科学校数学教师乔治 · 坎贝尔( George Campbell, 1841 ~ 1867 )患肺结核去世。这是他 1853 年失去长女伊丽莎白 · 爱丽丝( Elizabeth Alice )后第二次经历人生至痛。他的身体垮了,几乎足不出户。但他仍笔耕不辍,在已发表的论文系列《悖论汇编》( Budget of Paradoxes )基础上,继续扩写新的内容。 1872 年他的遗孀索菲亚将这些手稿整理出版,成了一部畅销书。 1870 年 8 月,他的爱女海伦 · 克里斯蒂娜( Helen Christiana )不幸也因结核病亡故,本已病弱不堪的他再也承受不了沉重的精神打击,于翌年 3 月 18 日溘然长逝。 德摩根一生两袖清风,他在任大学教授时,年薪从未达到 500 英镑,在大学学院任教之后期,年薪甚至不超过 300 英镑。但他留给后世的却是一大笔精神财富。他为《便士百科全书》撰写了约 850 多个词条,约占全部词条的六分之一;他定期为至少 15 种刊物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仅目录就占好几页),他的著作有十几部之多。他的著述涉及数学、逻辑学、数学史、天文学史、数学教育等。他的三千余册私人藏书至今保存在伦敦大学图书馆( University of London Library )。 文章截取自汪晓勤的文章《德摩根:19 世纪的数学名师、数学家和科学史家 》。 由清华大学李力教授、中科院复杂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同著,后经李力老师、郭伟老师和杨柳青老师共译的中国智能车领域首本专业技术类书籍《智能汽车-先进传感与控制》已登陆德先生求知书店!欢迎大家关注德先生进店选购!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智能名人堂 | 传奇的炼金术大师雷蒙·卢尔
Kara0807 2016-12-1 07:55
人工智能名人堂 | 传奇 的炼金术大师雷蒙·卢尔 丘吉尔曾说过,“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从10月31日起,德先生将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欢迎感兴趣的读者订阅德先生查看精彩内容。 本期小编将为您介绍排在“AI名人堂第二位(按照出生年月顺序)的雷蒙·卢尔。西班牙最著名的私立Ramon Llull大学就是为了纪念这位12世纪著名哲学家、诗人兼神秘主义者。 近日,两个AI系统因预测到不同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又被调侃了一把。有趣的是,研究表明雷蒙·卢尔先于投票理论的创始人波达和孔多塞,早在13世纪便已发现了现在普遍用于投票制度的波达计数法和孔多塞标准。看来这位人工智能先驱早已于几个世纪之前就开始影响这次美国大选了。 2016年4月12日,西班牙邮政发行了一枚与众不同的邮票,以纪念该国传奇式人物Ramon Llull逝世700周年。 这枚邮票面值为1.30欧元,发行量为22万枚 雷蒙·卢尔(也作拉蒙·柳利,Ramon Llull,约1232——1316,)出生于巴利阿里群岛的马略卡岛,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人物。他是一个诗人、神秘主义者、哲学家以及虔诚的基督徒,是欧洲最早的小说家。为了说明他的理论,他首创了在书中添加活动页的方法,这就是已知最早的三维结构“立体书”。 他还被认为是计算理论的先驱,影响了莱布尼茨等人。卢尔曾发明了一种“逻辑机”,试图通过逻辑方法获取知识。卢尔的机器能够将基本的,无可否认的真理通过机械手段用简单的逻辑操作进行组合,以求生成所有可能的知识。他的工作对莱布尼兹产生了很大影响,后者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 卢尔出身于显赫的西班牙贵族,从小在马略卡王宫长大的他作为一名骑士却有着一颗追求浪漫的心,并带有抒情诗人独有的特质。他是中世纪第一位写出浪漫传奇故事的作者——如亚瑟王的故事、魔法师梅林、追求圣杯等。年轻时他崇尚爱情写作了大量情诗,创造了加泰罗尼亚文学第一部重要作品,促进了加泰罗尼亚语的发展,因此被公认为西班牙文学的缔造者之一。卢尔身后留下250多本加泰罗尼亚语、拉丁语和阿拉伯语著作,这些著作随后被译为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其中最为人所知的著作是出版于1296年的《Tree of Science》,这本书为知识表达做出了突出贡献。 卢尔同时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约在30岁时,他在神视中见到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并多次梦见耶稣对他说“雷蒙,雷蒙跟我来”。于是他大性情大变,放弃了宫廷生活,告别了妻儿,并将大部分财产分给了穷人,然后跪倒在十字架下发誓把自己献给上帝。之后他游历北非和小亚细亚,在穆斯林中传播基督教。 雷蒙·卢尔是一位神秘主义者,他对伊斯兰苏菲派和犹太的卡巴拉(一种犹太教的魔法实践)神秘主义学说很感兴趣,但是他也非常希望能够对这些学说创建一套基督教的诠释。他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系统,称为“Ars Magna(伟大之术)”,创建了类似于生命之树上的源质理论的那种基于上帝特质的流溢体系。在卢尔的体系中,他构建了9大流溢,因为9=3×3,象征了三位一体。他的9大流溢为:善良、伟大、纯洁、权威、智慧、意志、力量、真理、荣耀。每一个流溢点可以通过一个繁复的对应体系来联系到各种技术、科学和自然对象 如果我们搜索雷蒙·卢尔相关信息,就会看到人们将他的职业定位为炼金术大师。据传他前往圣地亚哥大教堂朝圣之后隐居山中潜心研究古代科学和哲学14年后,曾在巴黎居住了一段时间并结识了阿诺德·威兰诺瓦(阿诺德·威兰诺瓦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医生,他使用炼金术的理论炼制药剂。)他似乎从阿诺德那里找到了炼制魔法石的信心,不久就放弃了之前虔诚的宗教活动,开始埋头钻研炼金术,并于1312年收到英国国王的邀请,为其制造了大约600万枚金币。据说雷蒙在英国逗留期间一直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离开后,人们在他住过的房间里发现了大量的金粉。 不幸的是这位炼金术师为追求宗教信仰只身前往非洲传教时被砸半死,后因伤势过重而亡。因此在方济各会中, 雷蒙·卢尔 被视为一位殉道者,他于1857年被教宗庇护九世封为真福品(天主教的一种称谓,其位阶仅次于圣人)。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答网友laokanke
yangyongtian 2012-3-24 13:55
尊客流连名人堂, 定有满腹经纶章。 激扬文字谬评价, 鄙人羞愧不敢当。
个人分类: 友谊|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智能名人堂
热度 5 王飞跃 2011-9-4 17:38
人工智能名人堂
257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台湾清华大学名人堂
热度 1 halcon 2011-5-4 02:07
[转载]台湾清华大学名人堂
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又字任甫,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 任公與其師康有為師徒並稱的最大表現為光緒廿四年(1898)的戊戌變法。變法未成,任公亡命日本十四年,民國成立後,返國,結束流亡生涯。 任公為民初進步黨人,曾任司法總長、財政總長兩職。民國五年,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反對袁氏稱帝;民國六年,以「代段祺瑞討張勳復辟通電」,痛斥復辟。 任公一生於政治及學術界都有所貢獻,觀其政治主張,雖時變而有原則;他喚起求變思想,誘發了中國知識份子的甦醒和自覺;他的“先破壞後建設”的革命理論,點燃了革命運動的火種;他維護共和的堅決和執著,使袁的“帝制”與張的“復辟”一一煙消雲散。 民國九年初,任公自歐洲考察返國,決定自此放棄政治生涯,全力從事國民實際基礎之教育事業,如組織共學社,發起講學社等。其本人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後任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北京圖書館館長、司法儲才館館長等職。 任公在學術界的貢獻,尤為卓著,計其一生著述,當不下一千四百萬言,其中多有膾炙人口之著如:《飲冰室文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墨經校釋》、《清代學術概論》等。 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觀堂先生國學造詣深厚,兼習西方哲學、文學暨美學,深造有得,用西方美學的觀點考察中國文學,獨闢蹊徑,達空前之成就。 中年以後,專治經史,對於殷墟甲骨研究深細,發明了“二重証據法”,以出土文物與古代史傳相互參證,多有精闢的論斷,澄清了殷周史的許多問題。 民國十一年受聘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校外通信導師,十四年任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教授,乃又轉其治學方向,於此後的兩三年中,專治遼金元邊疆民族史地。 靜安雖以遺老自居,但治學方法卻完全是近代科學方法,因而取得卓越的成就,其主要著作收入於《觀堂集林》中,另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史》、《蒙古史料四種校注》等書。 民國十六年六月二日,有感國事紛亂,留下遺書一封後,遂自沉於北平西郊頤和園之昆明湖,享年五十一歲。 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字鶴壽,江西修水人。幼承家學,就讀於上海復旦公學,後由公費資送赴日,又 ,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劍橋大學研究。1938年,返國,至清華、北大、南開合組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後,清華三度打破制度,,聘其為清華的教授。 聯大時期華羅庚展開艱苦卓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和陳省身、許寶騄被稱為數學系「三傑」。此期所寫名著《堆壘素數論》,獲教育部第一屆學術審議會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愛因斯坦來函,說「你此一發現,為今後數學界開了一個重要的源頭。」1946年春,因蘇聯科學院之邀訪蘇;秋,又應普林斯頓大學之邀赴美訪問,該校與伊利諾大學均願給予高職銜、高待遇,但他毅然放棄,仍回清華授課,直至1952年7月離開清華。 從此以後,他在堅持進行學術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同時,還從事國際國內廣泛的學術活動、社會活動和科學知識普及的活動。1985年6月12日,赴日本進行友好訪問和學術交流活動,因心臟病發,「光榮地死在科學講壇的崗位上」,享年74歲。 馬約翰 馬約翰(1882-1966年),我國著名體育家。在體育理論、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等方面均有可貴的貢獻。生於福建省鼓浪嶼,由於家境困難,他到13歲才入私塾讀書。18歲到上海讀中學,22歲考入聖約翰大學預科,兩年後升入本科。29歲(1911年)大學畢業。在校七年間酷愛體育運動,是學校足球、網球、棒球、田徑各項代表隊的主要隊員。 由於具有突出的運動才能,1914年秋,應聘到清華學校任教,不久即被學校推為北京體育協進會的代表,並被該會舉為評議員。他由助教逐步升為教授,擔任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直到1966年逝世為止,在清華大學工作了52年,為體育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經常提起Sportsmanship,號召要有運動道德、公正、果敢,勝不驕、敗不餒 的運動風格。清華園裡,就有「人人上操場,天天勤鍛鍊」的優良傳統。清華早期先後成立的運動代表隊多由他擔任指導。由於體育普及,又有好的訓練方法,清華的運動水準提高很多;體育運動甚至成為清華學生生活裡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運動水準的提高更促進學校對體育運動的重視。 至於體育著作方面的表現,馬約翰曾利用集中休假一年的時間,於1919年和1925年兩次到美國春田大學研究,著有《體育經歷十四年》、《體育的遷移價值》等學位論文。後者被評為春田大學的主要碩士論文之一。1950年又發表《我們對體育的應有認識》一文,闡述了體育的科學基礎,運動對生理的影響,以及體育和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物理學、化學、音樂、藝術、哲學等的關係問題。 楊振寧 楊振寧先生年表 1922年 出生於安徽合肥 1929-1933年 就讀北京清華園內成志小學 1933-1937年 就讀北平崇德中學 1938年 插班昆明昆華中學高二 1938-1942年 入西南聯大就讀 1942-1944年 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 1944-1945年 任教於西南聯大附中 1945年11月 抵美國 1948年 在泰勒指導下轉做理論物理,於是年獲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 1949年 進普林斯敦大學研究 1956年11月 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 1957年12月 因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8年 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轉赴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創立並主持理論物理研究所 1971年7月 返回久別的中國大陸 1986年7月 返國參加中研院院士會議 1994年 榮獲美國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之波維爾(Bower)獎 1996年6月 獲清華、交通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李政道 李政道先生年表 1926年 11月25日出生於上海 1943年 江西聯合中學畢業 就讀於浙江大學物理系 1944年 轉入昆明國立西南聯大 1946年 就讀聯大二年級,受吳大猷推薦赴美留學(芝加哥大學物理系) 1950年 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至加拿大擔任天文研究員 1951年 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所 1953年 至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1956年11月 與楊振寧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 1957年10月 與楊振寧同獲諾貝爾獎 1958年 與楊振寧、吳健雄同獲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獎,並被授于普林斯頓大學物理榮譽博士學位 1960年 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 1961年 受推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3年 回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第一位「費米講座」的物理學教授偕夫人返回闊別26年的中國大陸 1964年 和楊振寧受邀參加廣州粒子物理理論討論會,二人還被推選為本次會議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4年12月 回國參加第十六屆中研院院士會議 1986年10月 出任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終身主任;並擔任北京現代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為李政道舉行六十大壽慶典 1988年5月 在北京主持召開同步輻射應用國際討論會 李遠哲 李遠哲先生年表 1936年 出生於新竹,父親為知名畫家李澤藩先生 1943-1949 入新竹小學 1949-1954 入新竹中學 1955-1958 考入台大化工系,次年隨及轉入化學系 1958-1961 入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化學組碩士班,指導教授為 兵口博先生 1961-1962 留清華擔任助教一年 1962-1965 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追隨Manan先生 1966-1968 在哈佛從事博士後研究,指導教授為Herschebach先生 1968-1974 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其間於1972年返台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半學年) 1974年 轉任加州柏克萊分校教授 1979年 獲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1980年 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第十三屆院士 1986年 獲美國最高榮譽國家科學獎章 1986年10月 與哈佛大學Herschebach博士及多倫多大學John Polany博士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3年12月 受推薦接任為中央研究院院長 1995年 主持教改會 2000年 發表「跨越斷層 掌握台灣未來關鍵的五年」公開宣言 擔任總統府跨黨派小組召集人 台湾清华大学名人堂 http://www.nthu.edu.tw/intro/aboutnthu3-1.php
4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乔丹入选名人堂的演讲
yanghang 2011-3-15 11:34
竞争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 天行者主持人:欢迎乔丹,篮球运动员的典范。欢迎1996年名人堂成员,“天行者”大卫汤普森。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再一次欢迎乔丹。 乔丹 : 谢谢,谢谢,谢谢 我告诉过我的朋友,我在台上说完谢谢就离开,可是,我做不到。 我需要感谢很多人。在所有的视频和比赛里,你们不仅能看到我,还能看到 斯科特皮蓬(乔丹公牛队时的队友) 以及我们一起赢下的冠军。(掌声) 在过去四周里,我收到很多问题。有人问:你为什么会选择 大卫汤普森(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队教练) (做你的引荐人)?我知道为什么, 大卫 也知道,但也许你们不知道。我从小是在北卡罗来纳州长大,当我11岁时,那大概是1974年, 大卫 率北卡夺冠。我那时并不支持北卡(笑声),是的,我并不喜欢他们。但是我为 大卫汤普森 所深深折服,不仅仅是因为篮球本身,而是因为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东西。正如大卫所说:我们都经历过许多磨难。他克服了它,这深深地激励了我。当我邀请他做我的引荐人时,我想他紧张的要尿裤子了,(笑声)真的,他很紧张。但他非常大度地答应下来,这绝非对北卡人的不尊重,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名留着北卡蓝血液的人。 史密斯教练(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队教练) , 拉里布朗(曾任 NBA 灰熊队教练) , 詹姆斯沃西 (乔丹北卡篮球队队友),大家都知道。 我想从我的父母说起。 我的精彩集锦一遍遍播放,还有什么大家不了解呢?当今天我听到其他人发言的时侯,听到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我发现 杰里斯隆 (NBA犹他爵士队教练)的很多事是我所不知道的。我们总是打电话,但我从来不知道他小学一年级到八年级的故事。即便是 大卫罗宾逊 (NBA马刺队球员,乔丹国家队队友),我们认识已经很久了,但是从他的演讲中我也知道了很多事,好的和坏的都有(笑声)。还有 特里普森 ,这个我早已了解的人。我父母以前经常谈论 麦肯特里普森 ,可今天我又了解了关于他的不少传奇。 但有什么关于我的事是你们不知道的?我有两个兄弟, 詹姆斯 和 拉里 ,一个五尺四寸,一个五尺五寸。(笑声)作为兄弟,我们从小就一起竞争,我的哥哥 拉里 总是和我争小东西,而我每次都是争不过他,我母亲这时候就会叫我们进屋,因为我们的争斗太激烈了。我大哥长期离家,因为他在部队,一呆就是31年(掌声)。而竞争不止这些。我的妹妹,她比我小一岁,不喜欢一个人在家,她参加了许多额外的课程,最终和我同一年毕业。之后我们都去了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结果还比我早完成了学业(笑声)。你们问我体内的竞争意识源自何处,这就是答案。还有我姐姐,她今天没有出席。我的父亲,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一直陪伴在我们的左右。 从我第一天从事体育运动开始,我的竞争就开始萌发了。无论是何种运动,棒球,橄榄球,跑步,篮球,举凡你们所能列举到的,我都参加过(笑声)。正是他们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自我的父母开始,伴随我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人们更是往其中添柴加油。比如 史密斯 教练,我该怎么形容他好呢?他是一个传奇教练(掌声送给了 史密斯 教练)。 李渥德 . 史密斯(北卡校篮球队教练) ,对,就是这个名字,当年我被逐出校队时,他顶了我的位置。他今晚也在场,他还是六尺七寸那么高,一点也没长高,水平也和以前差不多(笑声)。但是他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为什么他可以进校队而我不能?我要证明,不止对我自己或是对 李渥德 ,我要向选了李渥德而非我的教练证明,我要告诉他:嘿,老兄,你犯大错了。(笑声) 现在我想谈谈 巴兹皮特森 ,我的室友。当我第一次见到他,听说这个小子来自北卡州的阿什维尔,他是北卡年度最佳球员。但是我想他从来没和我比赛过,这样怎么可以称为最佳球员呢?(笑声)难道是因为媒体的宣传和长期的曝光度?要知道我是从威敏顿来的,我们就像两个互不相干的频道:ABC和NBC。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在电视上看过NBA比赛,在北卡没有CBS接收装置,威敏顿也是。于是 巴兹皮特森 成了我的目标,当我有机会在球场上见到 皮特森 ,当然他本人还是不错的,这并不是他的错,这只是我好胜的天性。我不认为他可以在球场上打败我或者成为一名比我更好的篮球运动员。后来他成为我的室友,从那一刻起他就成了我的竞争目标,他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笑声)当然后来他知道了。 史密斯 教练在接受体育画报采访那一天,他提到四名先发球员的名字,但是却没有说我,这使我火冒三丈。(笑声)我认为我有资格上那期体育画报,当然他对是否该给新生这样的曝光有自己的想法,这一切我完全理解。但是从一名篮球运动员角度看,我有资格上那一期体育画报,他知道这一点。 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的竞争心与我一同进入了职业篮坛。我成为了公牛队的一员,这使我很自豪。那时候 杰里莱茵多夫 是球队老板,那时候球队管理层和现在不同。 莱茵多夫 选中了我, 凯文洛基 是我的第一位教练,他总是努力训导我,并将我排进先发名单中。他制定了一个机制:队内训练输的一方要跑圈。每当我所在的球队形势大好胜利即将到手时,他总是半途将我换到落后的那一方。(笑声)我把这个作为激励我的竞争动力,我知道这是为了历练我,(笑声)我很感激 凯文洛基 给予我这样的挑战,他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并使这股火焰更加旺盛。 杰里莱茵多夫 ,我该怎么说他好呢?第二年我的腿骨折了,错过了65场比赛。当我从伤病中恢复后,我渴望参加比赛,医生只允许我每场打7分钟,但我每天都要练习两个小时,我想我不用做这数学题(笑声)。那时候谁战绩最差,就会被认为只适合打乒乓球云云的话。而我不在乎这些,我只是想胜利,想进入季后赛,我想使公牛队保持那股干劲,我去了他的办公室对他说: 杰里 ,我觉得我不应该每场只打14分钟,每天我可是练2个小时。他说:我们要保护我们对你的长期投资,在你身上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我说:我想我真的能参加比赛。在那时我腿伤还有10%的可能复发。他说:我跟你讲,假设你头痛,而前面有10个胶囊,其中一个是有毒的,你会吃吗?我看着他说:那得看头有多疼,(笑声)得看头有多疼啊。 杰里 看着我说:我想你给出了一个好的答案,好吧,你可以参加比赛了,你说服了我,让你重返球场了。 杰里 给我设置了很多障碍,但同时也激发我更进了一个台阶,整个公牛队的管理层都是这样,他们针对我和我的队友做出了很多调整。相信我在公牛的14年里,我遇到了许多队友,我尊重他们每一个,我只为胜利而战,无论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后来 道格科林斯(乔丹在公牛队的第二个主教练) 来了, 杰里克劳斯(公牛队总经理) 也跟随 莱茵多夫 来了。当我在夏天训练的时候, 道格 对我说:你是团队一份子,而我们管理层认为你不宜在夏天练习。我对他说:道格,你看过我的合同吗?我的合同中有爱球条款的,这表示我能在任何时候打球,只要我想。 道格 对我说:好吧,你是对的。(笑声) 从此开始我逐渐和道格熟悉起来了,那时候 杰里克劳斯 在场,今天他不在这里,我不知道有没有人邀请他?我没有,(笑声)我希望他能理解,希望他理解。这一路走来他是一个很有竞争意识的人,我也是一个很有竞争意识的人。他说:只有依靠管理层才可以赢得冠军。我说:我并没有看到管理层忍着流感在犹他奋力争胜,我并没有看到管理层拖着伤腿在场上拼搏(掌声)。当然,我认为管理层是球队的一部分,但说到底是球员上场打球,所以我认为球员是赢得冠军的关键。当然管理层也对赢得冠军有很大的作用。别误解我,但是别试着把管理层的作用置于球员之上,因为到头来是球员在场上打球,你们(管理层)付给我们薪水,(笑声)但是打比赛的终究是我们。 你们也看到了我的两个儿子, 杰弗里 , 马库斯 ,我爱你们。你们身上有很多我的个性,也有很多你们妈妈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个性。我想你们身上有很多沉重的负担,如果我是你,我也不想有这样的生活(笑声)。你们要求完成那么多的期待,就看看你们的身边好了,你们把这个活动的门票买到了一千元,以前这只要二百元的。(笑声)但是我还是付了,我没有其他选择。我有许多朋友,许多家人都要带来参加,所以谢谢名人堂提高票价。 但是你们要知道很多人在背后支持着你们,家人,朋友,甚至是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来找工作的远房亲戚,无论你们怎么想,但是我相信我们教育你们的方式是正确的,我和你们的母亲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的母亲,我该怎么说我妈妈呢?我的母亲总是忙个不停,你们觉得我忙,而她更是从不停歇。我不能没有她,她是我生命中的基石。她令人难以置信,即使现在她仍然做着两份工作。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当我经历失败的那些夜晚,是她一直教导我积极正面地看待人生,关注人们是如何看待你?你该如何看待别人?什么东西是对孩子有利的?什么是对你自己有利的?如何积极看待公众影响?如何三思而后行,积极看待事物?如何思考你的行为?这一切来自我的父母,我的母亲。现在她还在不断教诲着我。我已经46了,可她依然在照顾我,这实在是太美妙了。我爱你,至死不渝,爱你至死不渝。(掌声) 我还要感谢一些人,这些人或许你们都没有想到我会要感谢他们。以 赛亚托马斯( NBA 活塞队队员) , 魔术师约翰逊( NBA 湖人队队员),乔治格文(NBA 马刺队队员) 。在我新秀赛季,我被你们完全冻结,我不会忘记的,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知道吗?每天我所做的就是要向你们证明,我要向你们证明我所得到的一切都问心无愧。无论人们是如何评论的,我从来不把谣言当做真相。但你们从没有真正冻结过我,因为我喜欢呆在球场上。无论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从那以后,我就是要向你们, 魔术师 , 拉里 ( 拉里伯德, NBA 凯尔特人队队员) , 乔治 ,还有每一个人,我要证明我跟其他人一样有资格在这个场上打球。我想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已经证明了这一切,这毫无疑问,即使是在底特律称雄的那两年里,我们做到了。 帕克莱利(曾任NBA 尼克斯队,热火队教练) ,我还记得我们间的恩怨呢。还记得那时候的事情吗?我正好准备出门,而你还要呆几天,你跑到我的房间里时,我正好什么也没穿。于是我对你说:离开我的房间。(笑声)第二天你在我的门上留了个纸条,哈哈,这次你真的没进我的房间。你在那个纸条上说:我很享受和你的比赛,恭喜你,不过我们会再见面的。我打心底里感激你,我认为我所看到的是你和我一样享受竞争的过程,即便是你从一个教练的角度。每次和尼克斯的比赛,你总能给我带来挑战,以后和热火的交手也是这样。虽然我和湖人之间没有历史,但每次我与你比赛,你的队伍里总有“乔丹终结者”,你有我所爱的 约翰斯塔克斯( NBA 尼克斯队队员) 。我的朋友 奥克利( NBA 公牛队队员 )还说你不许我们一起吃饭,因为你不能容忍我们之间有友情。他和我对抗时比任何人都难缠,但更是我最好的朋友。 帕特里克尤因( NBA 尼克斯队队员) 和我年纪一样大,我们同一年进入联盟,但是我们却不能一起吃饭,这是什么原因?难道说我与 帕特里克 交手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不,不。而此后你的小跟班,原来是你的教练团成员,后来执掌了尼克斯队的教鞭, 杰夫范甘迪(曾任 NBA 火箭队教练) 。他说我会对他的球员不利,他要维护他们。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我还是一个很友善的人嘛,我和很多人关系都很好,但是 只要一上场我就会变成那个好胜心强的乔丹,我感谢你们给予我极度渴望的动力。 菲尔杰克逊(曾任NBA 尼克斯队,公牛队,湖人队教练) ,对我来说他就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迪恩史密斯。他磨练了我不止在身体上更在精神上,他对比赛有很深刻的理解。 特里温特(菲尔杰克逊助教,三角进攻创始人) 和他在一起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篮球的东西, 温特 对我很严厉,我很少能使他满意。我爱他,虽然他今天没有在场,但是我还要感谢他。(掌声)记得有一场比赛,球队落后了5份或者10分,然后我拿了25分并帮助球队赢了球。当我走下球场时, 温特 看着我,他说球队没有“我”这个词的。我说:是没有我,但胜利有我,(Team中没有I,Win中有I)我想他明白了我的话。 为了胜利我可以付出一切,为了胜利我们注重整体篮球。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会做一切我能做的事情。我听到很多媒体的言论说:得分王赢不了总冠军,你不如 魔术师 和 大鸟 一样出色,你很出色但是你就是不如他们。这一切我都要接受,这一切使我斗志昂扬,这让我每天都尽力去做一个更好的球员。我没有说他们说的是错的,只是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话。同时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我努力做到最好,像我这种在职业生涯里取得许多成就的人,你需要接受人们所说的一切,努力让自己的篮球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想这就是我超越一切的原因。 最后一个例子也是大家之前见到的那位,我并不想这样做的,他是个非常好的家伙。当我第一次遇见 拜尔拉塞尔( NBA 爵士队队员) , 斯托克顿和马龙( NBA 爵士队队员) 时是1994年我在芝加哥打棒球时。他们在篮球场的一侧练习投篮,我过去和他们打招呼。那时我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再在篮球场上驰骋下去了,拉塞尔走过来问我:你为什么要放弃?我能够防死你的,别让我再看到你穿球裤。 约翰 (斯托克顿),你还记得这些吗?(笑声)所以当我决定在1995年回到联盟并在1996年与犹他在比赛中相遇, 拉塞尔 坐在我旁边。我问:你还记得94年的事吗?我能防住你,我要让你彻底熄火。我很高兴以你比赛,你现在有机会防我了,好好珍惜吧。(笑声)相信从这一天起,他又有了和我对位的机会,我不知道他是否觉得成功,但他确实获得了这一机会,相信我,从这一天开始我非常享受和他对位的感觉。(笑声) 我知道大家都该离场了,我也知道我讲了很长时间。我本和我的朋友说,我说完谢谢就转身离开,但是我没有做到。我很感谢你们,非常感谢。 最后我想说:篮球是我生命中的一切,我心灵的庇护,当我需要信心和内心的平静时,篮球总会在那里静静地等待我。他带给我沉重的伤痛,强烈的喜悦,还有我的满足感,这是你们很难了解和想象的。这就像一种建立了许久的交集,他成就了我的伟大,也给了我无尽的喜悦,他为我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能与成千上万人分享我的激情,这本是我职业生涯没有想到也无法想象的。我希望我能够激励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 虽然今天我进入名人堂是职业生涯里无上的荣耀,但是我不希望这是我和篮球之间情缘的终结,这仅仅是我从小的梦想的一种延续。也许有一天你们会看到一个五十岁的乔丹在场上打球,(笑声)不要笑,别笑。永远别说永远,因为我所遇到的那些限制,比如恐惧,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情感受随笔
xin 2010-12-30 10:24
像你会永生一样去学习,像你明天会死去一样生活。(名人堂 : 伍登) 少一点牢骚,多一点行动 说的很好,牢骚不解决问题,还降低效率。与其抱怨,还不如好好的科研,多出成果,这才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推动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指导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人家要是没有主动性,说也是白搭,也没有效率,还显得多管闲事。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说的真好。我爷爷和二爷爷的名字,都是取于这个句名言。我一直很奇怪,生于光绪二十三年的爷爷,取的名字怎么这么好。和我们家庭太相符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样看待自己,要自己干好自己的事情。这种独立精神,很重要。 强者控制情绪,弱者被情绪控制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重要的,是判断一个人的情商或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时常情绪化,让很多事情恶化。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让自己能专心投入地科研。 马丁 . 路德 . 金说: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先写 4 条,遇到好的,再补充。
4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岩土工程名人堂(搞岩土的必看!)
热度 3 eltoncj 2010-8-1 23:24
『博主注』一向不爱转载的本博,看到此文也毫不犹豫地转载了。从事岩土工程的朋友,这些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大牛,但是他们的履历你们熟悉吗?博主比较幸运也比较遗憾的仅仅见过Prof . Fredlund的本尊。 岩土工程名人堂 Geotechnique Hall of Fame (转贴并略做修改) 学好岩土工程不得不了解这个领域几个殿堂级人物,虽然岩土工程发展了百年,但是目前体系仍然不很完善,相对其他学科因自身特点而发展缓慢。一百年前的基本理论假设仍然在应用,虽然每个体系都有其精妙之处,但是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而在处理实际问题中仍捉衿见肘。前辈们给予的思想帮助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此向他们致敬!BOX 第一位 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 中文名字: 库仑 1736 年6月14 日生于法国Angoul ,1806 年8 月23日卒于法国巴黎。 Coulomb 对土木工程(结构、水力学、岩土工程)以及自然科学和物理学(包括力学、电学和磁学)等都有重要的贡献,如物理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就是他提出的。 1774 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在巴黎期间,Coulomb 为许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帮助,而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了他对土的研究。 1773 年, Coulomb 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了土的抗剪强度,并提出了土的抗剪强度准则(即库仑定律),还对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的确定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即库仑土压理论)。该文在 3 年后的 1776 年由科学院刊出,被认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称为土力学之始祖。 第二位 Karl von Terzaghi 中文名字: 太沙基 Terzaghi 于 1883 年10 月2 日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1904 年毕业于奥地利的格拉茨(Graz )技术大学,之后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名地质工程师。1916 ~1925 年期间,他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和 Bogazici 大学任教,并从事土的特性方面的研究课题,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举世闻名的《 Erdbaumechanik 》(土力学)于 1925 在维也纳的问世,该书介绍了他所提出的固结理论以及土压力、承载力、稳定性分析等理论,标志着土力学这门学科的诞生。1925 年,他被派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教授,四年后回到维也纳技术大学任教授。 1938 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后,Terzaghi 前往美国,并在哈佛大学任教,直到 1956 年退休。在此期间的 1943 年,他还出版了《 Theoretical Soil Mechanics 》,在这部不朽的著作中,Terzaghi 就固结理论、沉降计算、承载力、土压理论、抗剪强度及边坡稳定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1963 年10 月25 日 ,Terzaghi 在马萨诸塞州的温彻斯特逝世。 Karl Terzaghi 被誉为土力学之父。他的开创性工作于 1936 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土力学大会上为大家普遍了解后,土力学广泛出现在世界各地土木工程的实践中及各大学的课程中。Karl Terzaghi 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享誉国际土木工程界的咨询工程师,他是许多重大工程的顾问,这其中包括英国的 Mission 大坝, 1965 年,为表示对 Terzaghi 的敬意,该坝被命名为 Terzaghi 大坝。毫无疑问,Terzaghi 对土力学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人们评价说,也许他更大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用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Terzaghi 是第一届到第三届(1936 ~1957 )ISSMFE(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主席,曾4 次荣获 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Norman 奖(1930 ,1943 ,1946 ,955 ),并被8个国家的9个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为表彰Terzaghi 的杰出成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还设立了Terzaghi 奖。 第三位 Henry Philibert Gaspxard Darcy 中文名字: 达西 Henry Darcy 1803 年6月10 日出生于法国第戎(Dijon )。Darcy 少年时期正值国内政局动荡,因此其学业也不很稳定。 1821 年, 18 岁的 Darcy 进入巴黎工艺学校(Polytechnic School )学习,2 年后入巴黎路桥学校(School of Bridges and Roads ),该校属法国帝国路桥工兵团,法国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如皮托 (Pitot) 、圣文南(Saint-Venant )、科里奥利(Coriolis)、纳维叶(Navier )等都出自该校,其中一些还在该校任教。 Darcy 的一项杰出成就是第戎供水系统的建造。19 世纪上半叶,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供水和排水系统,供水依靠马车从城市附近的河流、井、泉运送。1839 ~1840 年,Darcy设计和主持建造了第戎镇的供水系统,它甚至比巴黎的供水系统早了20 年。为了感谢 Darcy 对家乡的贡献,人们将该镇的中心广场以他的名字命名。Darcy 拒绝了镇上欲付给他的高额补偿,他最终得到的好处是他本人及亲属可免费用水。 1856 年,Darcy 在经过大量的试验后,于第戎发表了他对孔隙介质中水流的研究成果,即著名的 Darcy 定律。 第四位 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 中文名字: 朗肯 1820 年 7 月 2 日 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 1872 年 12 月 24 日 逝世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 Glasgow )。 Rankine 被后人誉为那个时代的天才,他在热力学 、流体力学 及土力学等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他建立的土压力理论,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Rankine 的初等教育基本是在父亲及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 2 年后,他离校去做一名土木工程师。 1840 年后,他转而研究数学物理, 1848 ~ 1855 年间,他用大量精力研究理论物理、热力学和应用力学。 1855 年后, Rankine 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土木工程和力学系主任。 1853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论著颇丰,共发表学术论文 154 篇,并编写了大量的教科书及手册,其中一些直到 20 世纪还在作为标准教科书使用。 第五位 Christian Otto Mohr 中文名字: 摩尔 Mohr 1835 年生于德国北海岸的 Wesselburen , 16 岁入 Hannover 技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在 Hannover 和 Oldenburg 的铁路工作,作为结构工程师,曾设计了不少一流的钢桁架结构和德国一些最著名的桥梁。他是 19 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土木工程师之一。与此同时, Mohr 也一直在进行力学和材料强度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1868 年 , 32 岁的 Mohr 应邀前往斯图加特技术学院,担任工程力学系的教授。他的讲课简明、清晰,深受学生欢迎。作为一个理论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土木工程师,他对自己所讲的主题了如指掌,因此总能带给学生很多新鲜和有趣的东西。 1873 年 , Mohr 到德累斯顿 (Dresden) 技术学院任教,直到 1900 年他 65 岁时。退休后 , Mohr 留在德累斯顿 ( 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直至 1918 年去世。 Mohr 出版过一本教科书并发表了大量的结构及强度材料理论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特定问题的。他提出了用应力圆表示一点应力的方法(所以应力圆也被成为 Mohr 圆),并将其扩展到三维问题。应用应力圆,他提出了第一强度理论。 Mohr 对结构理论也有重要的贡献,如计算梁挠度的图乘法、应用虚位移原理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等。 第六位 Valentin Joseph Boussinesq 中文名字: 布辛奈斯克 Boussinesq 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 1867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在多所学校担任数学教师,之后担任里尔理学院( Faculty of Sciences of Lille )的微积分学教授 (1872-1886) 、 巴黎大学 ( Sorbonne ) 数学和物理教授 ( 1886 ), 1886 年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 Boussinesq 一生对数学物理中的所有分支(除电磁学外)都有重要的贡献。在流体力学方面,他主要研究涡流、波动、固体物对液体流动的阻力、粉状介质的力学机理、流动液体的冷却作用等方面。他在紊流方面的成就深得著名科学家 Saint Venant 的赞赏,而在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受到了 Love 的称赞。对数学,尽管他的初衷是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但仍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七位 Donald Wood Taylor 中文名字: 泰勒 Taylor 1900 年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 Worcester ,1955 年逝于马萨诸塞州的 Arlington 。 Taylor 于 1922 年毕业于 Worcester 技术学院,在美国海岸与大地测量部和新英格兰电力协会工作了 9 年,之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任教,直到去世。 Taylor 积极参加Boston 土木工程协会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工作,曾任Boston 土木工程师协会的主席。自 1948 ~1953 年,他一直担任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秘书。 Taylor 在粘性土的固结问题、抗剪强度和砂土剪胀及土坡稳定等领域均有不少建树。其论文土坡的稳定获得 Boston 土木工程师协会的最高奖励Desmond Fitzgerald 奖。他编写的教科书《土力学基本原理》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应用,是一部经典的土力学教科书。 第八位 Arthur Casagrande 中文名字: 卡萨格兰德 Arthur Casagrande 1902年8月28 日生于奥地利,1926 年到美国定居,先在公共道路局工作,之后作为 Terzaghi 最重要的助手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土力学的基础研究工作。1932 年,Casagrande 到哈佛大学从事土力学的研究工作,此后的 40 多年中,他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包括 Janbu 、Soydemir 等著名人物在内的土力学人才。他是第五届(1961~1965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主席 ,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Terzaghi 奖的首位获奖者。 Casagrande 对土力学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如在土的分类、土坡的渗流、抗剪强度、砂土液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粘性土分类的塑性图中的A 线即是以他(Arthur)命名的。 第九位 Ralph Brazelton Peck 中文名字: 无 Ralph Peck 1912 年6 月23 日出生于加拿大 Manitoba 的Winnipeg, 6 岁时移居美国。1934 毕业于Rensselaer 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937 年6 月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Peck 起初的志向是结构工程,后转而研究岩土工程。他早期曾与 Terzaghi 有过几次合作,并受到Terzaghi 的影响,还共同出版了专著《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1948 年)。 Peck 一生共计发表了 200 篇(本)论著,为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将土力学应用在土工结构的设计、施工建造和评估中,并努力将研究成果表述为工程师容易接受的形式,他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咨询顾问之一。在 Illinois 大学任教 30 多年,他影响了难以数计的青年学生。 Peck 曾在 1969 ~1973 年间担任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主席,曾荣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颁发的 Norman 奖章( 1944 )、Wellington 奖(1965 )、Karl Terzaghi 奖(1969 ),并在1975年获得由福特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2008年2月18号去世。 第十位 Alec Westley Skempton 中文名字: 无 Skempton 1914 年出生于英格兰的 Northampton ,是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著名教授,他的学士学位( 1935 )、硕士学位( 1936 )及博士学位( 1949 )也是在该校获得的。 Skempton 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土力学、岩石力学、地质学、土木工程史等领域。在土力学方面,他对有效应力、粘土中的孔隙水压、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具有从复杂的问题中提取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的杰出本领,由他所创立并领导的伦敦帝国大学土力学研究中心是国际顶尖的土力学研究中心。 Skempton 是第四届( 1957 ~ 1961 )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主席, 1961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Skempton 于 2001 年 8 月 9 日 在伦敦逝世。 第十一位 Roscoe,Kenneth Harry 中文名字: 无 Roscoe 1914 年12 月出生于英国,1934 年在剑桥大学的Emmanuel 学院接受本科教育。 二战后,Roscoe 返回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土力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土力学实验室。他致力于土性及其力学原理的研究,这是当时剑桥学派研究的热门课题。他于 1958 年所提交的论文《关于土体的屈服》奠定了临界状态土力学的基础,被英国土力学学会授予成就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所设计的剪切仪成为以后土力学平面剪切仪的先驱;提出了确定土体临界状态时孔隙比的方法;提出的剑桥模型创建了临界状态土力学,为现代土力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捷克、丹麦、法国、德国等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演讲,在他的领导下,剑桥大学关于土力学机理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岩土工程界的普遍认可。以Roscoe 为奠基者的剑桥学派在现代土力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Roscoe 不幸于1970 年4 月10日因车祸遇难。 第十二位 Laurits Bjerrum 中文名字: 贝伦 Laurits Bjerrum 1918 年8月6日生于丹麦。他在丹麦技术大学接受本科教育,而在瑞士苏黎世的联邦技术学院接受研究生教育。 Laurits Bjerrum 在丹麦和瑞士工作一段时间后,于 1951 年到挪威,并成为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orwegian Geotechnical Institute )的首任所长。在他的带领下,NGI 成为国际著名的岩土工程研究所。Bjerrum 及其在 NGI 的同事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内容主要包括抗剪强度机理、灵敏土的特性研究和边坡稳定等。 Laurits Bjerrum 是第六届(1965 ~ 969 )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主席。 第十三位 George F Sowers 中文名字: 无 Sowers 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服务和教育50 年,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将岩土工程及工程地质的实践与其研究及教育结合得如此完美。他被称为工程师的工程师,同时又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教育者。 Sowers 于1942 年获得Case 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作为Terzaghi 和Casagrande 的学生,于1947 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在以后50 年的生涯中,Sowers 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30 余篇,出版专著8本,所编写的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教材被美国国内高校广为采用。他一直同时保持着两个令人羡慕的职位:法律高级工程顾问和乔治亚工学院的教授。同时,还活跃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地震工程研究院、美国大坝委员会、美国地震协会等十多个学术团体,并曾担任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副主席。 由于贡献突出,Sowers 曾获得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Middlebrooks 奖(1977 ,1994 )、Terzaghi 奖(1995 )等多个奖项。 第十四位 Gerald A. Leonards 中文名字: 无 Leonards 1921 年4月29 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Quebec )的蒙特利尔(Montreal )后加入美国国籍,1997 年2 月1日逝世。 Leonards 于 1943 年获得 McGill 大学(蒙特利尔)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并分别于1948 和1952 获普渡(Purdue )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压实粘土的强度特征(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Clays )。他于1944 ~946 年间在 McGill 大学任教, 1946 年后在普渡大学任教,并曾任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院长,他所开设的高等基础工程和应用土力学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曾被学生评为最佳土木工程教师。所编写的《基础工程》一书 1962 年由 McGraw-Hill 出版后,迅速成为世界范围的标准参考书。 Leonards 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在压实粘土的强度及压缩性、软土的强度和固结、土坝开裂、冻土行为、边坡稳定、软土上筑堤、砂土液化、桩基础、岩土工程事故调查方法学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 1989 年,Leonards 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还曾获得包括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Terzaghi 奖( 989 )在内的无数专业和技术协会的奖励。 第十五位Aleksandar Sedmak Vesic 中文名字: 魏锡克 Vesic 1924 年8月8日生于南斯拉夫,1950 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56 年获该校博士学位。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他主要从事桥梁和大坝的设计工作。后来去比利时工作,以扩展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方面的知识。1964 年,Vesic 成为Duke 大学的教授,并组织和领导了该校在土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先后担任该校土木工程系的主任和工程学院的院长。 Vesic 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浅基础和深基础的破坏,他论证了无粘性土地基的破坏方式不仅与其相对密度有关,还与基础的相对埋深有关。他阐明了地基的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以及冲切破坏形式。 Vesic 对地下核爆炸引起地表沉陷这一问题十分感兴趣,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土在高压作用下的表现进行了小比例的试验。他是在研究破坏时考虑土的压缩性的第一人,并引入了相应的刚性系数指标。此外,他的论文还澄清了筏板基础下基底反力的分布中的许多问题。 杰出的成就也为他带来许多荣誉,他曾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的 Middlebrooks 奖(1974 )等奖项。 1982 年5月3日,Vesic 不幸英年早逝,这是岩土工程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第十六位Nilmar Janbu 中文名字: 简布 Nilmar Janbu 是挪威技术大学的教授,它在土的压缩性研究、边坡稳定性等方面为土力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对 Janbu 的评价是: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挪威还是在全世界,他都是岩土工程领域前进的推动力,深厚的理论造诣、对工程实践强烈的兴趣以及出色的指导能力已成为他永久的标志,他以自己强烈而友好的个性征服了许多人。 第十七位 Delwyn G. Fredlund 中文名字:无 1940年3月出生,加拿大人。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2005年度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太沙基讲座撰稿人。1962年毕业于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1964和1973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Fredlund教授一直专注于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曾作为负责人主持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ERC)项目20余项(包括3个重点项目),联合国国际发展及研究中心(IDRC)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加拿大国际发展基金会(CIDA)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曾出版国际上首部非饱和土力学专著Soil Mechanics for Unsaturated Soils,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论文155篇,被SCI检索的105篇,被其它SCI检索论文引用次数共计1600多次。曾在国际会议上担任主题报告人或学术委员会主席50余次。曾担任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1989~1994),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下属的非饱和土力学专业委员(TC6)的主席(1990~2002)等职务。现为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荣誉教授(Emeritus professor),本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和《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的副主编和编委。前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协会非饱和土技术委员会主席、有非饱和土之父之称。
个人分类: 学术情报|964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