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育方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爸爸妈妈,我走了……
热度 1 zhpd55 2017-6-23 18:07
爸爸妈妈,我走了…… 小雨(化名),2017年十二岁,上小学五年级,是一个十分乖巧的孩子。自从上五年级以后,小雨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要写到十一点,有时候晚上写不完,早晨还要起早接着写作业,弄得孩子十分疲惫。 妈妈,我好累!睁开眼睛看看,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写完,语文、数学、英语,每个老师都会留很多作业。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我好想安静的睡会儿觉,可是作业写不完,明天还会累积下来,只会越来越多。老师会批评我,我还会被罚站,全班同学都会嘲笑我。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真想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在阳光下奔跑!可是每当我睁开眼睛看到的不是阳光,而是成堆成堆的作业,我累了,想永远的闭上眼睛,永远的睡下去。对不起了,爸爸妈妈,我走了……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mini.eastday.com/a/n170621085113720.html 一个12岁的孩子就这样走了,我们的教育方式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个人分类: 新观察|25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西方教育方式各有千秋,可以互补
热度 8 wangxh 2015-4-7 17:36
前几天微信圈里看了一篇文章《英国教育大臣呼吁全英学校学习中国教学经验》(附在本文后,感兴趣者可细细研读)。说的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建议英国学校放弃“自主学习”方式,接受中国的“全班教学”(我们自己戏称“填鸭式”)方式。看后不尽赞同,加之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在诟病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所以本文从更广大的范围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 实际上,中西方教育方式各有千秋,均有成功之处,任何一方均不必妄自菲薄。教育必须区分目的性和对象性。俺所谓的“目的性”就是教育的目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所谓的“对象性”就是教育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关于“教育的目的性” (1)中小学教育,其目的就是为将来培养各类人才打下基础,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与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们既要守规矩又不能束缚他们的思想。中国现在填鸭式教学方式无疑会扼杀创造性思维的发育。许多人一定听说过大象从小到大的训练过程,其实成年大象的力量完全可以冲破关它的铁笼子,但由于从小被禁锢起来,成年后已经默认“自己是逃不出去的”。 (2)各种中等职业学校(即技工学校),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某个岗位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要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不能随心所欲更换工艺参数或生产条件。这本来是我们教育方式上的优势项目,因为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没有灵活性的中规中矩,但我们做的并不够好,教育出的技术工人不仅敬业精神不够,就是技能水平与严谨性也远远不够。我们制造业的落后不如人意也不仅仅局限于设备和技术人员,操作工也占着很大的比例。 (3)高等职业学校(包括部分本科学校),其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培养某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带来技术工人完成生产任务、解决一般生产过程的技术问题或故障。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样应该占有优势的,只不过到头来也是规矩不足而“灵活”有余,这种灵活不是真正的灵活,而是“偷工减料”。 (4)普通高等学校(大部分本科学校),目的性不能太明确,他们当中一部分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政治家、艺术家、律师、法官、企业家等等,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要有启迪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又要有做事按部就班的严谨性。既不能抹杀学生们思想上的异想天开,又不能纵容行为上的我行我素。这方面应该承认西方的自主学习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更有效。为了更多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我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必须收敛或受到限制。如果连研究生教育都打算从一条生产线上下来似的,就是有再多的投入也是白扯。 关于“教育的对象性” 不同的教育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即便目的相同。 (1)对于有自己的想法又有自控和约束能力的学生,更多的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老师仅仅做一个“旁观者”即可,教师预先给出的“培养方案不一定合适”。这一点是从包云岗老师的博文《漫谈错误的技术预测》得到启发而产生的。有时候我们想得到B结果而实际得到了C结果,可能是更大的发现或收获。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2)对于有自己的想法但没有自控力的学生,只能给予更多的“关照”——规矩。必须使他们在“懂事以前”循规蹈矩,否则他们可能会毁了他们自己的大好前程。这个群体是最不好预测的,也许大科学家出自这里也未可知呀!关键是正确的引导,且不能将其思想“框死”。这方面西方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更有利于我们的填鸭式呢? (3)对于没有自己的想法,当和尚撞钟,启而不发的学生们,只能在规矩中慢慢成长,如果不幸被淘汰教育者也不要有太多的遗憾,因为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理想的人才,除了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之外,其它的教育方式都是“淘汰性教育”。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尽到社会责任也就没有遗憾了。 关于“工程质量认证” 中国从来不缺不懂装懂、瞎指挥乱搞的管理者或专家!工程质量认证教育说白了就是为某些岗位培养专门的工作人员,低至技术工人(技校)高至专门工程技术人员。过去我们本来有一个完整的培养系统——技工学校、中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高校改革彻底将其摧毁——都升级办大学了,不管有没有办学经验、够不够办学资格、师资力量够不够都能招收大学生,结果像管理小学生一样管理学生,像教中学生一样授课,结果搞得狗不像狗、猫不像猫,当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现在又打算来个一刀切:工程质量认证——这一刀下去,会把除了中国一流大学以外的学校全部切到“职业培训学校”群里去,是对中国高校的又一次摧残。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只靠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教师吗?还是打算让技工学校的学生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教授呢?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啊!咱上边别扯淡行不行,放手让大学自己去发展,各个大学一定会走出适合自己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路子。如果真的不行,那就淘汰呗!像中国的公司或企业一样,每天都有公司倒闭或企业破产,每天也都有新公司诞生,但对于中国的大经济或GDP有影响吗? 附文:英国教育大臣呼吁全英学校学习中国教学经验 2014-11-16 22:20 环球网 中国日报网11月16日电(信莲)英国《每日邮报》11月15日报道,“填鸭式”教学一度在英国十分流行,但之后逐渐被提倡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所取代。不过,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最近却提出英国学校应该重拾“全班教学”方式,因为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吉布称,老师站在前面对全班学生授课要比学生独立学习要有效率得多,而后者在过去40年中是英国学校的主流教学方式。不久前,英国政府曾安排7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赴上海观摩数学教学,希望向中国“取经”。   所谓“全班”教学,就是老师用黑板或者其他工具指导所有的学生,同时用提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在英国一直居主流。   然而,进步教育家认为这种教法过于“独裁”,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此后这种方式占据英国教学的主流,“填鸭式”教学则逐步淡出教学舞台。这种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根据自己的进度或者是小团体方式学习,而老师只提供帮助。   “我希望看到全英学校采取全班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上。研究显示,此种方式比其他更专注于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效率高得多。”吉布说。他说,上海学校的学生成绩位居国际排行榜榜首,其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比英国同龄学生超前三年。   “在上海小学,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答环节中来,这非常关键。他们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也预期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水准。”吉布说。   白金汉大学教育与就业研究中心主任艾伦·史密瑟斯教授也表示:“英国教育近几十年被进步教学思想所取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明显很愚蠢,我们花了40年才意识到这点。现行时髦教学方式的弊端是学生自行其是,包括和朋友们闲聊,而老师却在别处。这在利用时间和资源方面极其低效。 ”   支撑吉布观点的是南安普顿大学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研究认为,远东学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方式。   该研究对英国南安普顿和中国南京的562名小学生(9-10岁)的数学成绩做了测试,发现中国学生比英国学生的成绩普遍高出约20%到30%。研究人员还使用视频来分析了课堂情况,发现在中国课堂(学生成排面向教室前面坐着)用72%的时间来进行“全班互动”,而英国课堂只有24%。相反,英国课堂用了近一半(47%)时间来进行“个人或小组自学”,相比来说中国课堂只有28%。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利用更多时间与全班学生互动,而不是让学生个人或小组独立自学。”研究者之一戴维?雷诺兹教授说,他很失望很多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全班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提高大多数科目的学生成绩。 原文引自 http://m.sohu.com/n/406077684/?wscrid=1137_13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50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4-30 05:32
小时候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已经记不得了。最早读的其实是儿童期刊,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出的《小朋友》。读杂志到底算不算读书,现在我也没搞清楚。从广义上说,应该算。从狭义上说,又好像不算。但是阅读的习惯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小朋友》是母亲给我们订的,一订就是好几年,至少从 1953 年到 1957 年,都在看这本儿童期刊。还有一点印象的是,每年一到元旦新年,这本杂志总会有一些新花样,给小朋友们以新年的快乐。 读小说应该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母亲从她们单位的工会里借来一些小说,放在她的枕头下。母亲上班了,我们在家里乱翻。翻出小说,就开始看。因为小学三年级应该认识不少字了,所以读起来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当时就是繁体直排的,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便。现在再看到这样版式的书,可能先要头大一会儿,再硬着头皮读起来。母亲借回来的书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小说,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之类。有些男女之间的事当时不爱看,就跳过去了。这跟进入青春期不一样。到了那个时候,是专挑男女之间的情节来看的。 说来也奇怪,现在觉得,当时出的有趣味的书很多。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十万个为什么》和《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我记得当时读这两本书时,都是在星期天,而一读起来,就手不释卷,只是吃饭的时候停一下,吃过饭就马上拿起书来继续读下去。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那个时候所得到的信息爆炸,也许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吧。还有一些趣味数学之类的书,如介绍方程的一个小问题,是问古希腊数学家刁藩都(也有译成丢藩都)的一生活了多少岁数。当时还没有接触过方程的我,完全被那复杂的叙述弄晕了,根本不知道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后来知道方程之后,才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那么难。 后来,接触到计算机类的书,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初,说是介绍计算机,其实是介绍逻辑电路。那本书说得也不太深,就是介绍了“与”、“或”、“非”等算法,提到了与门、或门、非门等。当时读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后来学了数理逻辑之后,才多少算是明白了一些。 所以我感觉,读书其实是人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不是之一。读书是一种互动教育,虽然看起来读书是被动的,但是在真正阅读的过程中,你总是要思考的,你总是会找到某些你最关注的内容和方面的,而正是这些东西给你留下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最深刻的印象。 在上初中后,当时在学生中有一种读物很流行,那就是所谓青少年修养书籍。现在看来,那是一种教导青少年如何做人的书籍。只是那时这种书不像现在这类书那么显得很随意,那时的书还是有一种教导的严肃味道。不过,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来说,这样的书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我记得当时这类书中最著名的作者叫敢峰,不知道这是笔名呢,不是作者的本名,也听说其实敢峰姓陈,叫陈敢峰,但是这对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不过,在读过一些这类读物之后,就很快对它没有什么兴趣了。那是一种典型的说教形式,看得多了,肯定会让人生厌。 文革在破四旧中,烧了很多书。我记得,我读的那个中专的图书馆,同学们从里面搬出很多书,在操场上点燃。那个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具体烧得什么书,烧了多少书,完全没有印象了。但是图书馆的书并没有烧完,图书馆也上了锁,再也没有开放过。但是,我们在无聊之余,还是会钻进图书馆的窗户里,从里面偷出书来读。有一天夜里,我们还把政治教研室的锁撬开,偷了很多马恩全集、列宁全集之类的书。偷回来之后,一看,真看不懂。后来就没有兴趣再去读了。那些书后来去了哪里,也不知所终了。 文革中的 1973 年之后,国家开印了一批中国古典名著和西方文学名著,像雨果的书就在解禁之列。我第一次读到了《笑面人》和《悲惨世界》,读了之后,感觉受到很大的震撼。后来谈恋爱的时候,还总给女友讲这里面的故事。不知道讲故事算不算谈恋爱的主要活动,或者会成为吸引女友的重要方式。我相信应该会。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只有《红楼梦》以前没读过。这次算是开始读起来了。再就是《聊斋志异》,也是一拿起来就放不下。而且发现,读《聊斋》不能读译过来的白话文本。一译成白话文,就显得特别罗嗦,絮叨,没法看。只有读原来的文言文本,才能读出味道来。 电视剧《潜伏》片尾歌曲完全把这支歌的曲谱搬了过来,一个音符都没有改。这一方面说明这支歌的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曲作者的创作源泉也都干枯得差不多了。 神圣的战争.MP3
2848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生培养变为完全自费
热度 1 jasonyang 2013-2-25 21:30
国家对研究生培养从公费变成自费,在逐步向国外的教育方式接轨。但是每年8000-10000的学费对学生的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复旦。在国外,导师申请到的经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支付学生的津贴。但是在中国的项目经费中,劳务费的津贴比例很小。因此,国家在此方面的改革,应该快速的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妥善处理这两方面的矛盾。
2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edX网络大学:新型教育方式的探索
热度 5 Liweigang 2012-11-1 01:47
edX网络大学:新型教育方式的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的社交活动走上网络,购物淘宝 在网上小店 消费 ,现在甚至把学校也办到这个虚拟世界上了。今年 5 月 以来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联 手 推出 网 络 在 线 教学 计 划 : edX 。 7 月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紧随其后,成为加盟伙伴。 可以说,edX 的出现标志着新型网络大学 (X University) 时代 的 兴起。 edX 计 划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原有 的在 线 网 络 教学 课程和经历 ,整合双方教学优势和资源,共同开拓 Web 教育的新领域。其 目的有两个:第一是配合校内教学 , 提高教学 质 量,第二是 向全球 推广 这三所顶级高校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一项非盈利的网络教学机构, edX 同时向本校园区和全球数百万学生提供使用开放资源的在线学习平台。 图 1 麻省理工和哈佛 edX 网络大学网站首页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较, edX 大学更注重教育效果评价、教与学的在线交流、教学法研究、远程教育效果和学业管理等方面。这项教学计划是一项比较严谨和全面的计划,是探索未来教育方式的大胆尝试。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为开发和管理 edX 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持,其网站为增强学习效果还开通博客,让参与课程的学生们有机会交流就学经验和习作体会。 注册课程者仅需一台在线电脑和简单配置,具备初步英语沟通能力和课程先期知识准备等就可以获得这些学习资源。 从学生的反响和名校的加盟愿望来看,这项新的教育方式会发展地越来越好。 以 2012 年春季推出的《电路和电子学 ( 6.002x: Circuits and Electronics ) 》课为例,共有 160 个国家的 15 万余学生参与学习,他们的年龄介于 14 到 74 岁。 到目前为止,来自全球约 120 所大学已向 edX 机构 表示加盟愿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 X 大学联姻,或成立自己的新型虚拟大学,共同利用网络资源为人类服务。 图 2 MITx 、 HarvardX 和 BerkeleyX 网络大学课程面世 笔者认为 edX 之所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出于以下原因: 1. edX 网络大学形成一种辐射力极强、涉及数十万在线学人的新型教育模式。从理论上讲,在线学习人数会成级数增加,多达数百万。这将意味着人类文明传承和知识学习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社会人将无须到学校校园,而是在居家、公司、娱乐等场所,通过不同媒介在线获取知识,实现各级教育。而这种知识传递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社会,涉及科普、文化、艺术、体育和传媒等领域,会焕发更大活力。 2. edX 网络大学是对目前流行的开放式网络教育理念的拓展。尽管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已有开放式课程 (MIT OpenCourseWare) ,这些课程就像书架上的书籍和光盘一样,课件放在网上,谁拿谁读。但 edX 网络大学是实实在在的、由智能网络技术支撑的在线大学教育,有注册、讲授、作业、辅导、考试和资证等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3. edX 网络大学是一种有效和灵活的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渠道。目前僵化的大学管理模式,使得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更替远远跟不上高科技、新理念的快速发展,这一网络大学模式将方便文科生学点数理、理科生读点社科,成为高等教育文理学科柔性结合,专业优化的良性互动界面。 图 3 BerkeleyX 智能课程画面 麻省理工学院等推出的 edX 网络大学,刚刚起步,目前仅有三所大学参与,设置七门课程。教育模式的实现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 语言文化问题。对于国内大部分学人来说,英文毕竟是外语,在学习和交流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要普及推广, 这里又涉及到授课、媒介和教材的翻译等问题。同时由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国外网络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否照单全收,还值得磋商。 2. 教学质量问题。在教与学两地相间的情况下,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有效措施来保障教学质量。是否要在各地设置现场指导老师等网络教育“老问题”,也会给 edX 计划的推广带来困惑。就近期来说,用 edX 网络大学完全取代校园式教育是不现实的。 3. 商业利益问题。尽管 edX 网络大学试行免费教育,实际上一些丰厚的商业利益还是伴随而来。例如今后的证书收费、指定教材、隐性广告和品牌效应等等,都会给发展中国家当地的传统和网络教育带来不小冲击。 鉴于上述分析,在国内学人接受 edX 等境外网络大学教育的同时,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发国内同类模式的网络大学。如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能能担当大任,带领高等教育改革新潮流,让学涯众人顶浪冲一冲,效果就不仅仅是在网上学上几门功课了,而是形成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范富霞对本文有贡献。 edX 网站请见: http://www.edXonline.org/
个人分类: 时事微博|737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打学生是一种教育方式还是一种犯罪?
热度 11 cgh 2012-10-26 12:16
打学生是一种教育方式还是一种犯罪? 网络疯传幼儿园老师虐待学生的事件,可谓不绝于耳。于是乎,科学网那么多老师级的博主在讨论教育大学生和带研究生之余也顺便关怀一下祖国的幼小教育。那些还是学生级别的博主们只能在博文及评论中不断翻开自己悲惨的经历。对于比较老资格的博主来说,可能更习惯与将不用功与惩罚联系,因为他们要求实在是有点高。因此,更认为老师的暴力有可能是恨铁不成钢。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自己一直算矮子里稍微偏上的,一直还好,没有很多不良回忆。唯一被体罚的一次是小学三年级,上体育课被打了一下下。原因是,全班在操场上站队,老师在训话,我在第一排,看到前面的教室门上玻璃(似乎不一定是玻璃,因为映像中冬天是窗户是透风的,需要学生带稻草过去遮风)反射过来的影子,偏头看了一下,于是遭来横祸。一般时候都是提心吊胆的看同学受尽虐待。 总结自己的经历和博客评论,看来农村的孩子比较笨,遭体罚的比较多,老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水平差,老师的手段相对比较暴力。在城市里似乎容忍度要小,老师也更文明。 然而,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不管是我自己还是科学网博客中博主的回忆,都有一点,那就是即便过去几十年,自己幼小的时候受到的体罚已然深深刻到记忆的显著位置,甚至影响了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说,体罚学生已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可能有的学生变成了好学生,而有的学生只能被体罚磨灭了学习的思绪而只能应付体罚本身了。 从法律上讲,打学生明显是一种伤害、故意伤害,不光在肉体上伤害,更严重的是心里伤害。当幼儿园的幼小心灵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充分认识的时候,他们收到的虐待可能直接毁掉了他们的一辈子!在法律上。只有自己受到生命威胁才能进行正当防卫的。而幼儿是不太可能对老师构成生命威胁。所以,那些体罚幼儿的老师应该以故意伤害罪受到惩罚。 社会经常把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另一类是反面的。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可能在老师的下意识里认为是对反面教材的刻意深化,而这种意识的存在也说明这类老师的教育水平是很低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造就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老师形成这种教育理念。 个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引导,引导学生思考;而不应该是约束,逼迫学生朝某个方向走。这种思想可能有直接影响到教育是填鸭式还是启发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维,又关系到这些学生将来有没有创新能力! 所以总的来看,国外的教育理念似乎比国内要法制、人道一点,大城市的教育又比农村要先进一点。这和现今人才结构似乎也是吻合的。
个人分类: 杂谈|5019 次阅读|23 个评论
教养与教育方式
热度 15 cinderela 2012-8-8 12:16
谁都觉得一个人的教养很重要,但教养究竟是什么,恐怕并没有多少人说得出来,依国人现有的水平, 不随地吐痰、扔垃圾 已经算是有教养了,现在也只还是部分人能做到这点,这已是经过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时间的努力换来的,或者不如说是是经过了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不随地吐痰、扔垃圾固然是作为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真正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还是远远不够的吧! 前两日,去超市购物,排在一个长长的交费队伍中,一中年男士突然从队伍头冲过来,急切地窜到我前面,紧贴着我,插到我的前面,后脑勺离我的脸大概只有不到两寸的距离,害得我连连倒退,和他保持一个基本的社会距离(当然也是让自己舒服的距离)。我知道他大概比我早到队伍,只是走错了地方,他自认为理所当然地插在我前面,我其实并没有意见。但这样的做法不免让我瞧不上,既没有一句解释,也没有一句“劳驾”之类的话,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小声地对他说,你这样突然插在我前面,至少应跟我说明一下吧,他居然勃然大怒,说我没事找事,他又没有挨着我等等,继而就喋喋不休地说他是怎么有理。 其实,这样的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买衣服的时候,站在镜子前看试衣的效果,常常突然会有人直接站在你的前面,挡住你镜中的视线,而让你看她或硕大无比,或小巧玲珑的屁股在你面前搔首弄姿! 走在校园狭窄的小路上,经常见到三至四五学生排成一排,说说笑笑地霸占着整条道路,后面的行人、单车完全无法前行。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地铁、商场中的电梯(是 eleveter 而不是 lift )上就更多了,电梯本身就窄,两个人并排一站,就挡住了他人的去路,那些有急事,想快点上楼梯的人,只能站着这些人后面,干着急。而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学校的游泳池,下泳池前必须经过一道水幕,水幕的安装实际上防止那些不够自觉的人,在下泳池前不先冲洗,而在经过水幕时不得不被动地冲洗一下,以尽可能地保持泳池的水质。但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绕开水幕或快速冲过去,很少有人会在水幕中淋浴,在下泳池前冲洗一下自己。 也许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去计较它们,就像那位超市男说的是没事找事,可是,这样的问题其实都影响到了他人,让别人不舒服,就不是可以忽略的问题了。所谓道德,就是不要伤害他人,而让别人不舒服,即便说不上道德问题,至少也是教养问题了。 我常想,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代社会,也讲究精神文明,动辄抓道德建设,为什么连最起码的礼貌行为、教养都那么难建立培养起来呢?而在西方,即便是一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也能在社交公共场合,彬彬有礼,俨然绅士一般,这该是与教育的方式有关吧! 记得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女儿(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会,我和班主任正在面对面谈话(美国的小学家长会是一对一的开的),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椅子从我和老师中间穿过,也并没有碰着、擦着我们,但是这位老师立即让小男孩停下,告诉他,这样做是不礼貌的,会影响我们的谈话,并跟他说, when you do anything, think of the others. 老师和颜悦色,并未指责他,只是打着比方来告诉这个小男孩。我想这位小学生一定记住了,近距离地从别人面前穿过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他以后会记住,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整个学生时代下来,类似的事情日积月累,等到毕业,他就成了彬彬有礼的人,绅士就是这样从小事情中培养出来的。我们的小学教育,可能 99% 的时间在翻来覆去地做习题,老师对学生的教诲都集中在知识的累积上,剩下 1% 的时间在学习爱党爱国家,虽然小学生们大多数还不知道党和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对英国的少年姐弟,遇见他们的时候,他们正是青春期, 14 、 5 岁的年纪,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年龄。在国内,不知见了多少这样年纪的孩子,对人爱理不理,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对大人的话也常呲之以鼻。我们也见惯了,习以为常,都以逆反期来宽慰自己,宽恕他们。但是这对姐弟,在家里,对待父母的客人,却礼仪周到,态度亲切,和我们聊他们的学习、运动、生活;这对姐弟都很优秀,两人都喜欢游泳,也都到了他们那个年纪的国家顶级水平,但这都需要超常的刻苦与努力。他们每天参加训练, 5 点开始,到上课时间,下午放学,继续训练,直到晚上。不过他们却一点不抱怨,告诉我们这是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艰苦,却又很多乐趣。也许他们有一天会成为奥运冠军,但这一条冠军的路程,不仅有艰辛的训练,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和乐趣。和这对少年聊天,不仅感觉自古英雄出少年,更让人觉得他们家学渊源,与人相处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是他们父母教育的结果吧,可他们的父母,也仅仅是开修鞋店的小老板和医院的护士。 为什么在西方,礼仪、教养的教育可以普及到最基层的民众呢?当然,所谓教养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艰深的科学问题,通常小学教育,就可以普及,我们问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在中国,即使高等教育,也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呢? 我想这和我们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吧,尤其是在道德教育上,自幼儿园开始就形而上,大而化之,在学生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时候,就用许多的抽象概念来填塞道德教育的内容,而完全忽略具体操作的教育,完全不顾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的教育当然没有作用。 这不由让我联想起今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此题一出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批判、讽刺、嘲笑的文章铺天盖地。我看着纳闷,为什么呀,挺好的题目?但转念一想,我明白了,那些嘲笑、讽刺甚至批判这个题目的人,根本没有明白题目的含义。这句话是西方社会公共场合尤其是诸如工厂、工地这样放有梯子的地方常见的一道警示牌,非常简洁明了地告诉使用梯子的人,不用时,横着放,这样梯子就不会倒下来砸着人了;而在我们中国,同样的场景,如果有警示牌的话,一定写着不同的话语,如“小心梯子, 梯子危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两块警示牌的异同,首先,针对的对象不同,西方的针对的是使用梯子的人,你用了梯子,还必须要负责用完之后的事情,不要伤害到他人,而中国的警示语,针对的是从梯子旁路过的人,无论你有无义务,你路过时就得小心,否则梯子砸下来算你倒霉;其次效果不同,“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简单明了,有操作性,告诉了用梯子的人应该怎么做,以免造成伤害;而“小心梯子, 梯子危险”,相对笼统概括,让人并不明了,怎么小心?有什么危险?因此这样的警示语的效果很差,路人往往视而不见,直到发生了伤害事故。就如同我们的许多标语一样!抽象概括,没有操作性,因此也基本没有作用。如倡导大家爱卫生不乱丢垃圾的国家级标语“ 是我家,卫生靠大家”,这个 可以从“中国”两字一直换到“幼儿园”,神州大地,到处可见。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级的标语也没有确切地告诉我们到底怎样做才是讲卫生,才可以让“是我家”的城市、校园变得更干净?家的标准并不一样,有的家里就是可以随便扔垃圾、吐痰的,这没有任何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因此,这样一句举国都用的卫生标语,在我看来,远不如直接告诉人们,“垃圾请丢到垃圾桶”“吐痰请用纸巾包好,扔到垃圾桶”有用的多。也许中国是一个有诗意的国家,处处都要用押韵的像诗一样的语言来表达,可是当诗歌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尝试一下其他方法了。这样,就不会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弄了几十年,也还没有成功。说远了,是几千年的文明,也没有解决基本的个人公共卫生意识。 说远了,但公共卫生意识更是个人教养的重要内容。
个人分类: 杂谈|5753 次阅读|34 个评论
一位人大代表提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xuxiaxx 2012-3-7 16:20
前有美籍华裔“虎妈”培养的2个女儿被名牌大学录取,后有中国“狼爸”的3个孩子考上知名高校, 人大代表罗崇敏对此是什么态度呢?他认为:“我不赞成‘虎妈狼爸’这样的教育方法。”现在很多教育方法是控制和替代,这是错误的,应该是引导和启发,应该是伴随和指导。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道法自然”,遵循孩子的兴趣,维护孩子的天性。罗崇敏认为:“棍棒下面也许能出好人,但我不相信能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人才。”这反映出教育工具化、教育功利化的趋势愈演愈烈,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他说:“教育应该是兴趣培养、思维训练、行为养成和智力启发四位一体,而不是把孩子作为考试的工具。”“从根本上讲,还是应试教育在捣鬼。人们把上个好大学当成谋生的工具,其实,教育不应该一味地迎合社会,而是要引领社会。”罗崇敏提出,“教育工具化、教育功利化趋势急需扭转,要树立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体制改革,要改变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 编摘自:新华网
2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精神
热度 2 lindentian 2012-2-11 10:01
在人们为虎妈狼爸教育看法不一之时,近日又有鹰爸之论。虎妈的“圈养”和狼爸的“棍棒”还没来得及实践,又来了个“鹰爸”推销起了自己的“极限教育”。先不谈虎妈狼爸鹰爸教育成功的结果。就说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精神真值得赞扬。 首先、虎妈狼爸鹰爸之教育方式之奇特,也是他们费心琢磨的结果。 其次、虎妈狼爸鹰爸认识到他们教育的持之以恒,他们坚持的结果。 再次、虎妈狼爸鹰爸认识到孩子的可塑之处,用奇招造奇才的结果。 总之、我赞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精神。
3301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力瓶颈效应将加强
热度 1 whitesun 2012-1-7 11:54
大家都在谈论教育,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却很少人深思并实践.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某种方式加速受教育者提升适应社会或自我心理需求的能力,是解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我想批评的是目前过分以教育者经济利益最大化来推进教育过程,缺少合格的教育者、教育机构。 最近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发现,认为很不错的某名学生,居然对1年多前就明确说清如何做的课题,居然到现在还理解不到位,迟迟不做实验。原因是什么,目前的教育方式解决不了她的教育,她大部分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未来,考公务员等等,并且认为读研只是找好工作的一个跳板,学会什么不重要。可笑的是毕业后最想当老师,但就是不想承受读博得痛苦。或许我out了,或许我过去太Hold主了,通过学下东西找工作的思路越来越没人信了。 透过这个例子,结合其他社会现象,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力瓶颈效应将加强,越来越多没专业技能的人将被安排到各个岗位上,做事力不从心的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更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大企业也必将对新人不满意,逐渐表现出人力不给力,导致企业创新不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701 次阅读|1 个评论
体验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
热度 7 SNPs 2011-12-3 01:29
女儿学跳舞已经十一年了,四五岁就开始了。昨天是她们舞蹈学校的“开放日”,欢迎家长们去观摩,其实是让家长们感受一下她们平时训练有多苦。这么苦,为什么她能坚持十多年?答案是:兴趣。 下面两张照片是她们上次参加舞蹈比赛是老师给小朋友班汇报表演时拍摄的,看看那些孩子们,动作没有一个学得100%可是个个神气活现,精神十足,充满激情: 在中国的孩子们如果学习舞蹈,更强调的是整齐,统一,100%地拷贝老师的动作。Google "儿童,舞蹈”图片,你能看到很多这样童真消失了的照片: 女儿昨天的练习,有一段是爵士舞,中间一段两三分钟时间是和三个舞伴自然发挥,没有指定的动作,让她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当时的心情去自由舞动。看到女儿很流畅,自信,投入地表演,我能理解她十多年的“苦练”后面有多少“甜”。 这个例子很好地反应了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一个强调样板,纪律,统一;而另一个是鼓励个性发挥,自由,独立。 在美国,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精神,学能力,而不是内容。 创新何尝不是如此?前些天在报上看到说宁波市政府要出5000万培养出1400个斯蒂夫!岂不知,斯蒂夫只有一个!成批生产的还能是Steve吗?政府的好意可以理解。钱,不如用来去奖励创新的成功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的队伍中去。5000万,可以发十个诺贝尔奖了。可能是没有办法找到适合得奖的人?那么,5000万,也该用到教育改革上面去,让学校停止扼杀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这些天还在继续看Steve Job传记,能总结出至少10个中国的文化或者制度扼杀Steve这样人才的机会。过几天慢慢写出来。
个人分类: 教己育人|686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如此教子不可取
热度 3 zhaodl 2011-8-30 10:20
也许大家都感觉学校放假后比较有时间,所以什么事情都安排在假期,搞的比上班忙多了,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先报告一个消息:刚才接到出版社编辑的通报, 我的《科研论文写作新解》(没有用《论文发表不求人》之类)已经付印啦,估计半个月后就可以见面了!这是我无意中玩出来的,我有点期待大家的评论——因为其中太多奇谈怪论!另外,旅途中有点感受值得年轻父母参考。 8月16日,我在世纪天字号游轮停靠丰都游览雪玉洞的途中,一位坐在我后排的年轻母亲与她四五岁儿子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游览完雪玉洞返回的路上,母亲轻柔地对孩子说:宝宝,以后走到十字路口时等妈妈一下好吗。孩子不解地问:干嘛?母亲解释到:到十字路口,不要走丢了。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我跟着前面的伯伯呢!显然孩子没有理解母亲的意思,母亲耐心地解释:到十字路口,妈妈就看不见你了,让坏人把你骗走了,妈妈都不知道,妈妈看不见!孩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话题岔开了:妈妈,妈妈,大水牛! 我在想,我们多少父母都与这位年轻母亲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真的是可怜,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会如何,我不知道人们想过没有?我想至少会有这样的可能:(1)以坏人恐吓,结果使孩子胆小;(2)使孩子对社会怀疑,到处都是坏人;(3)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认为自己有能力自保而不在乎父母的规劝;(4)只要我好父母就高兴,变的自私。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与孩子沟通,那么效果就会不一样了。比如说: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等一下妈妈好吗?如果你不等妈妈,妈妈不知道往那走,就会走丢了。这样,让孩子来为父母的安危着想,提升的是责任感,同时也使孩子不会离开自己的视线而得到妈妈的保护。如此下去,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以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伤害父母而约束自己。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3333 次阅读|3 个评论
网络教育3.0标准初探(1)
热度 4 gzchengzhi 2011-4-28 10:12
   内容摘要:   基于可能出现的新的网络教育方式,这里尝试探讨一下如何建立网络教育3.0的标准,这或许可以为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科学网大学”今后运行的情况带来启发性。本文为第一部分,涉及网络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网络教育3.0与网络教育2.0的比较以及网络教育3.0的定义。第二部分则按照对网络教育3.0的理解,对科学网大学的平台功能以及运营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经过了上一篇博文的探讨,我感觉到目前对于University 2.0的界定还是有些不太清楚的。一些人士提出的e-learning 2.0也有类似的含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受到Web2.0概念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影响。   1 网络开放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    最早的网络教育萌芽可以追述至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那时候在教育中应用的计算机都是没有联网的。但是他们构成了现在网络教育发展的技术基础。   当然也可以考虑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英国开放大学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开放教育,这为网络开放教育提供了基础。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Aparnet的建立,80年代在学校中应用的很广泛的Novell网等,这些网络技术虽然在教育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限于联网速度比较低,在教育中的应用还主要以单机系统CAI为主。这一阶段可以归为网络开放教育的萌芽阶段。这还可以从当年英国以及中国的开放大学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电视等为主看得出来。   网络真正在教学中获得广泛应用,应该归功于Tim Berners Lee发明的Web. 随着万维网的广泛应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当时被称作基于Web的教学(Web Based Instruction),简称WBI。这是一种与单机CAI系统有着明显区别的教学方法。WBI使用了浏览器,这也是我们现在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工具。WBI使用了超文本,这也跟以往的CAI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可以看作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按照现在的认识,我觉得可以将其称作“网络教育1.0”,或简称“网教1.0”。   在2000年的时候,随着大家对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关的理论也更加系统化,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网络教育理论。e-learning这一名词也被正式提出。这可以看作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或者称之为“网络教育2.0”,或简称“网教2.0”。该阶段的特点表现在有了比较系统的网络教育理论,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也出现,比如Blackboard,Moodle等。网络教育学院这种教学机构也应运而生。比如到2004年,中国教育部就批准了67所网络教育学院试点学校。但是在这一阶段,网络教育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办学模式上,还是传统学校办学模式在网络上的延续。比如网络教育学院其功能与现有的继续教育学院功能差不多。利用网络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还是以课程为中心。   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和思想的出现、网络教育理论不断得到发展,网络教育也有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现在已经出现,则可以将其看作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称之为“网络教育3.0”或“网教3.0”。   2 网教3.0的特点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总结了网教3.0的特点如下:   1.构建网教3.0的基础是网络,以网络作为连接的纽带,其对应的实体所在地理位置可以不限于某些具备教育优势的地区,比如北京等地。亦或者不存在实体。   2.在管理上来看,网教3.0采用统一管理,学校、教学或科研团队加盟的方式。这些都是利用网络来进行的。   3.学生及其学习。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家里或任何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教师及其教学。教师的来源则可以多渠道化。采用先进的技术,教师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网络技术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就这些特点来看,它跟University 2.0还是有区别的。从已有的文献来看,University 2.0强调了知识的共享、开源,其中开源的要求甚至成为了一个核心要求 。这有些理想化了一些,如何保持可持续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尽管开放源代码的方式受到欢迎,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作者的版权还是非常重要的。从Windows操作系统的竞争力中可以看出来。另外目前学术杂志中的开放获取方式给作者带来比较高的成本,也说明采用免费开源的方式难以达到更高的专业性的要求。当然University 2.0中的合作学习、学习者产生知识等观点还是有启发性的 。   如果我们在充分保证参与、合作、社会、交流等特点的基础上仍能够保证版权,这将受到相关机构的欢迎。比如我们目前只是将知识的免费开源作为一个理想,现有条件下,则将这种“开源”的思想放在学校组织和管理这一层次上,则可行性可能会更大一些。   另一个可以参考的是e-learning 2.0,同旧的e-learning相比,e-learning2.0其重要的特点在于能够满足学生合作学习的需求。强调了知识都是社会性建构起来的,这样通过学生在网络上的合作学习方式来进行知识的建构 。当然一些作者给出的公式或许更容易理解一些:E-learning2.0=E-learning1.0+Web2.0 。   从这样的一种理解来看,我们这里讨论的科学网大学,应该包含e-learning 2.0的概念在里面,但其含义不限于此。 由此来分析网教3.0的这些特点,与第二阶段的网络教育相比,差别在于:   1. 强调了网络与实体的分离。目前的网络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大学网络课程等,网络与实体之间的结合是紧密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存在一个注册的机构,而这些机构则是在传统上有着比较强大实力的教学实体,比如学校、培训机构等。   2. 强调了网教3.0的参与性。在新的网络教育发展阶段,网络学校或网络大学并不需要包揽学校的所有功能,它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主要完成的是标准、规范和管理功能。机构、学校、团队和个人等可以在该平台上避免涉及新建学校、培训机构、研究所等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只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实现自己所需要功能方面。   3.教师的参与可以突破现有教育体制的限制,可以自由加盟其他的机构、学校,也可以以个人形式直接加盟网教3.0平台。   4. 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所获得的资格证书则可以由网教3.0平台(比如科学网大学)认证和颁发。   表1 对网络教育2.0和网络教育3.0所包含的特点作了一个对比。   表1 网教2.0 与网教3.0的区别 网教2.0 网教3.0 与现实的对应 网络与实体的结合 网络与实体的分离 广州购书中心 vs. 当当网 行政学术结合 行政学术分离 网校的层次性 网校的分布性 百货商店 vs. 连锁店 教师的集中管理 教师的分布式管理 课程中心、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点对点、点对群 复杂社会网络 教师创建内容 教师、学生共同创建 百科全书 vs. 维基百科 封闭接口,平台不兼容 开放接口标准   要满足用户的参与,平台必须将专业化的内容透明化,仅提供用户接口。比如学校的运行过程是专业化的,但是告知用户如何在该平台上注册成为成员,如何使用其中的教学平台等。   3 网教3.0定义   网络教育3.0依赖Web2.0等网络思想和技术,构建出一种透明、专业化的网络平台,满足用户全面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的需求,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用户之间进行知识共享和相互合作,实现教师与学生分离、网络与实体分离、管理与教学分离、行政与学术分离的网络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Ivanova G, Ivanova A, Smrikarov A. Virtual University 2.0 //Proceedings of the 5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and the Knowledge Society-e-Learning. 2009, 9: 94–106.    García M R, Rey G, Ferreira B, et al. University 2. 0: how well a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epared for Web 2. 0 best practices? . ICTE 2009: Research, Reflections and Innovations in Integrating ICT in Education, .    Downes S. e-Learning 2.0 .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2006, 6(2).    Downes S. E-learning 2.0 . eLearn magazine, 2005, 2005(10).    Sigala M. Integrating Web 2.0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 A socio-technical approach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7, 3(6): 628–648.    Ebner M. E-Learning 2.0= e-Learning 1.0+ Web 2.0? . 2007.
2716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于美国教育方式的师生对话
罗帆 2009-3-12 20:49
几乎同时在科学网和校内网上 推荐 了 一个中国孩子在美国学校的经历 。科学网上无人评论,校内网上却议论纷纷,特选择几条对话供浏览。 学生 A: 好文章啊! 美国的社会科学教育非常注重意识的作用,表现为思维的启发和心理的体验,思维与心理的参与让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也会给学术带来原创!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和老师会搞论文,不知道他们让思维与心理有几分参与?是否有对学术的价值的思考?当学术作品草草上版时,他们会不会有一种愧疚感?教育, 教 只是资源的传递,素材的相授; 育 是思路的启发,心理的引导。 教 是孝文, 育 是云是月,朦胧意向,云是思维, 月亮代表我的心 育人为本的本质应该是在这里吧。 真希望知识是用来修身、齐家,再运用到各个行业,主观上为自己赚钱赚事业、客观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回复: 说得很好!希望像你这样的学生多一些! 学生 B: 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羡慕,但是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如何改革? 或者想,中国会改革吗?无语啊 ~~ 习惯了被压抑的教育,往往上了大学后就无所适从,问问现在上大学的学生,回答的都是玩,玩到毕业,我还是希望大学是一个宽进严出的环境,不然白白浪费了大学的资源,挤着独木桥进入大学,却一无所获的返回社会 ~~ 确实悲哀 ~~ 也很无奈 ~ 回复: 中国的教育也在改革,至少不少老师在设法改变,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作为学生,就应该积极配合,行动起来,主动地扬长补短,不要等到毕业时或毕业后才后悔。你的人生,主要是你自己的。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学生 B : 恩那 ~~ 呵呵,人生其实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真正理解了还是在走上社会后,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才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荒废了多少时间,在开始在现在开始弥补 ~~ 呵呵 ~~ 学生 C: 看完了整篇文章,我深思了好久 初看起来,美国的教学作业很令人头疼,对于我们这些应试教育出身得人来说,甚至有些恐慌,这也是文中女儿向老爸求救的原因所在。但也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够真正锻炼初学生的个人能力。对照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们也或多或少地碰到了这样的作业,但我们真正认真对待的又有几人?我们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虽然已是大学生,但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意识还停留在中学时代,所以我们首先要自我反思 当然,我国的教育制度的确需要改革,我们的师资力量的确需要得到质的提高,应该逐步转变为创新性型育,但一定是逐步,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容易荒废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教育。制定一个计划逐步转型,很重要,也很必要! 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对待来我国的留学生的吧。我们有认真对其负责吗?我们的授课,我们的考试,我们的 一切只是在为他们开所谓的绿灯,当他们拿到 XX 大学的学士证书时,那证书只是镶嵌着中国的光辉,内含的知识和能力是少之又少,这就是一个大国的对外教育吗,我们要深思 回复 : 谢谢你认真的评论! 的确,我们在试图进行教学改革,不少学生能积极配合,参与其中且收获很大,但部分同学不能认真对待,不愿意动脑筋下功夫,因此收获甚微。关于留学生,应该说我校的留学生 MBA 班的学员多数勤奋努力,至少在我的组织行为学课堂上积极主动,经常讨论超过下课时间很久还不愿离开。你指的可能是插班的留学生,我碰到过。但我对他们是比较严格的,要求他们听课,不允许他们考试抄别人的答卷,要求他们结合自己国家的实例写论文或报告。 学生 D: 不同的文化 , 塑造不同的人。 压抑的社会自然产出压抑的人 , 而奉行鼓励进取的社会才会真的将人当人看 , 才会激发人的热情 . 当阿谀横行 , 正直自然死亡 ; 当钱权交易 , 腐败不在话下 . 悲哀啊 , 我们说要继承传统精华 , 却始终在落实糟耙 ; 我们号召要革新创造 , 又总是在做表面文章 . 平心而论 , 我们何时履行过民权 ? 学生权利又何时得到过保障 ? 我们所有的德育工作在高考那一瞬都灰飞烟灭 ....... XX 大学真不应该成为 X 大人的痛 , 高考也不应该成为学生们的痛 . 回复 :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我国的教育,你是否太悲观了? 学生 D: 是的,愤青了一点,事实上激愤更多时候都源于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而又无能为力。 回复 : 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如果我们师生都努力去改变现实中的弊端,教育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个人分类: 教学花絮|3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论科研方式与交往方式、教育方式的关系
可真 2008-9-13 13:41
我最近所撰《概念是一切认识的逻辑前提》一文,得到众网友的理解和支持,对此我谨表示衷心感谢!当然也有网友有些想不通,并设想认识主体可以在无语言、无概念的情况下对外界事物进行 白板 式的直观。对此设想,因为我无法设想已经生活在语言世界中的我们倘若离开了语言究竟会是怎样一种状况,所以不好也不敢置可否。或许,有心并用心地观察自己身边或周围的幻儿从不会言语到呀呀学语再到学会能象大人一样说话乃至于会写多少有自己思想的日记的成长过程,将会有助于理解语言对于人类认识的意义。 我所强调的 概念是一切认识的逻辑前提 这一观点,看来起与哲学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观点有矛盾,因为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所主张的认识路线是由 物 到 心 ,而不是由 心 到 物 ,但按照 概念是一切认识的逻辑前提 的观点,认识路线恰恰是由 心 到 物 ,而不是由 物 到 心 。对此,我首先要说明的是, 唯物主义 这个词所指谓的只是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所持有的一种观点:自然界是从来就有的,还是如神创论所说的是由某个造物主创造出来的?主张自然界是从来就有的,而不是由某个造物主创造出来的哲学观点,就是所谓 唯物主义 ;反之,主张自然界不是从来就有,而是由某个造物主创造出来的哲学观点,就是所谓 唯心主义 。这里并不直接涉及认识路线究竟是由 物 到 心 还是由 心 到 物 的问题。自然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类认识的发生问题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尽管它们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 在认识发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过是认为,认识所赖以发生的逻辑前提 语言及其所包含的概念是起源于劳动,即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劳动迫切需要劳动者之间的相互交往而产生了语言,进而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促使猿脑逐渐转变为人脑。恩格斯在论述这个观点时还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至于劳动者在开始制造工具时是否有意识的问题,恩格斯并没有加以具体说明。我从最近的电视科教片中看到,某种猩猩也能制造并使用某种工具来获取其所需要的食物。据此,可以认为,当初似猿似人的劳动者(猿人)应该也是象这种猩猩一样来制造和使用某种工具(石器)的,如果说他们也有意识的话,这种意识也不过是如这种猩猩一样的动物意识。这种动物意识是根本不同于有了语言从而有了概念的条件下所发生的人类意识的。 人类意识的诞生是以语言的诞生为其客观标志的。有了语言,就是意味着有了概念。人类意识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概念来反映外部世界。从这意义上说,认识路线并不是从 物 到 心 ,而恰恰是从 心 到 物 。只是在语言、意识起源于劳动的意义上,才是所谓从 物 到 心 ,而非从 心 到 物 。 因此,主张 概念是一切认识的逻辑前提 与 劳动创造语言意识 的唯物主义观点是并不矛盾的。事实上,我们讨论认识论问题,是在肯定和承认 劳动创造语言意识 的前提下来进行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肯定认识的发生是从 心 到 物 与肯定 心 来源于 物 也是不矛盾的,因为这里所涉及的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所谓认识的发生,是指认识主体是在何种精神状态下从事其认识活动的。肯定认识的发生是从 心 到 物 ,即是肯定认识主体是在学会了某种语言、掌握了一定的语词系统和概念系统之后去从事其认识活动的,亦即否定认识主体可以在无语言、无概念从而其大脑处于白板状态下去从事其认识活动; 所谓 心 来源于 物 ,则是指任何一个由一定语词系统作为客观标志和物质外壳的概念系统,都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来自于人们后天的学习,是通过他们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所开展的社会交往而获得的,并且他们所掌握的概念系统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是以往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物产。人类最初的语词系统和概念系统是猿人在从事其动物式的劳动过程中进行动物式的社会交往的产物,而此后的世世代代的人类通过其后天的学习而掌握的语词系统和概念系统,则无不是其上代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物产,它们是作为上代人的一种历史遗产 精神遗产,通过教育途径而传授给其后代的,人类正是通过传承这种精神性的历史遗产,才有其认识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因此,肯定认识的发生是从 心 到 物 与肯定 心 来源于 物 不仅不矛盾,而且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在于肯定认识主体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特别是教育与学习而形成的,离开社会交往,离开教育与学习,认识主体既不可能形成,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认识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和孤立的问题,一个仅仅主体反映客体的问题,它与社会交往、教育与学习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认识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交往问题,社会交往方式决定认识方式。对于那些平时不善交往而喜好孤身独处的人来说,他们当然认识不到社会交往对于认识究竟有何实质性的意义,在其孤身独处的生活状态下,他们极易倾向于认为,认识是无须依赖于交往的纯个人之事或私事,它所涉及的只是认识者个人与他的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社会认知交往的工具的语言和概念是没有地位的,即使有一定的地位,它们也无足轻重,对认识并不具有关键意义。在交往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普遍持有这种把认识理解为脱离社会交往从而脱离语言和概念的直观、直觉的朴素认识论观念。 近代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使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而密切,以至于发展到世界历史的形成乃至于进入全球化进程,在社会交往如此频仍、如此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交往在认识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由此才产生了关于认识问题的交往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论、现代西方哲学界各种主体际交往理论),这些理论无不强调社会交往和与此密切相关的语言、概念对于认识的重要意义,反对认识论上的直观主义、直觉主义等等,而主张能动的反映论、选择论等等。 中国社会向来是一个小农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或近乎自然经济的社会,其社会交往素不发达。只是到了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上升,社会交往才逐渐变得发达起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渐渐融入世界市场,这种交往水平更是突飞猛进。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社会交往对于认识的意义。在中国哲学界,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认识论中的选择论,嗣后 90 年代又出现了主体际交往理论,与此相应,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也日益勃兴这些一切都表明了中国哲学界越来越重视社会交往、语言与概念对于认识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学习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教育(至少中小学)还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条件下的教育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的方式是传和授,学的方式是承和受。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教师)是积极主动的一方,学者(学生)是消极被动的一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者决定学者,学者是从属于教者的受支配者。这样,学者(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桩苦差事,一种在外在力量支配下被迫地进行的从而也无以从中获得自由快乐的异化行为。 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一经进入科研领域,其原有的承受性学习方式,必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研究方式,由此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承受既有的知识在开放条件下,则比较注重承受西方的科技知识,抑或模仿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方式,做些人家已经做过的研究或实验,而缺乏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这里,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之间的关系,犹如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中国学者是被动地承受西方学者的传授,跟随着后者亦步亦趋地从事着鲜有自主创新的从而难以从中获得自由快乐的科研工作。正是在这种异化工作状态下,一些人为了摆脱或减轻其苦差事, 或去谋求做官,或下海经商,或在科研岗位上混日子,或窃取他人成果以取不义之名、获不法之利。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不全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更有科研体制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协同作用才导致了当今中国学术界缺乏知识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上表明,中国学术界尚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主体、认识主体。这既有现行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现行观念方面的原因。从观念上讲,作为研究者应当自觉地意识到自身主体性的缺乏,并且这种主体性的缺失与陈旧的认识观念密切相关,正是这种过时的观念影响着自己对社会认知交往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以及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的自觉改造与自我更新。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94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