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北细毛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羊年特别披露——4289传奇
热度 10 lwd8811 2015-3-2 01:14
羊年特别披露——4289传奇 《东北细毛羊育种》摘录 4289是一只种公羊耳号,所谓的“传奇”在于:后来发展成为几百万只我国著名的东北细毛羊庞大种群,至少有80%以上是4289的后代,这在绵羊育种史上是不多见的。东北细毛羊于1967年鉴定为我国第二个细毛羊品种,至1984年遍及东北地区,数量达到492.8万只,累计养羊产值高达15.7亿元,创造社会产值57亿元。所以,4289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羊年吉利数字。 4289,1954年2月生于公主岭,其父是1950年出生的,在苏联的登记耳号为14281。1952年10月引进的生长在苏联伊泊托夫草原“苏联羊毛”羊场的斯达夫洛普种细毛种羊35只(其中种公羊4只)。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从苏联入关种公羊是唯一途径。 4289的母亲在当地的户口为9028,母亲的身世比较复杂。话要从头说起:9028的祖先是生长在蒙古高原的蒙古羊,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独有的适应严酷环境的生理特点。蒙古羊腿长、强健,走得快,采食快,在夏天充分利用短暂的三个多月的丰草期,迅速采食,在体内最大限度地积累营养,增加脂肪,为度过严酷的寒冬和生儿育女做准备。冬季没有冬储,靠放牧,只有枯草落叶,要在深雪中刨草吃,没有健壮的身体和长腿是不可想象的。东北冬天低温达零下30~40℃,羊舍没有采暖,饲草不足,还要分娩生儿育女。但是,蒙古羊毛品质差,是粗、细混型毛,而且毛短,只有3.5~4.5厘米,产毛量很低,平均只有1.15公斤,毛纺工业无法利用,经济价值很低。蒙古羊所独有的健壮、耐寒,耐粗放,适应东北地区严酷环境的优良品质,是培养优良绵羊品种的不可不依赖的宝贵基因。 日本经济特工早在一百年前调查我国物产资源,盯上了蒙古羊。臭名昭著的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早在1913年开始实施对我国东北的殖民侵略计划。该组织农业科负责人山下多次郎,曾在1932年发表“就日本国的需求认识满蒙的畜牧资源”(满铁兽医畜产杂志,14卷第2号,1932.4)一文,露骨地宣称“满蒙(即我国东北地区)现有260万只蒙古羊毛质低劣,产毛量很低,毛纺工业无法使用,极不理想。为此,满铁株式会社於1913年设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责成其引进外国的细毛羊之纯种,对蒙古羊加以改良,以符合我日本生产军用被服之需要,对建成为我日本毛纺工业提供用毛之基地具有重大意义。1918年日本国家给满铁株式会社下达指令,务必尽快完成任务。”可见日本蓄谋已久侵华国策的佐证。 1913—1924年间,先后从日本、美国向东北地区引进兰布里耶美利奴种细毛羊,在公主岭设埸进行纯种繁殖和与蒙古羊杂交。1936年以后引进国外纯种达千只。逐年在东北地区形成数千只杂交的性能比蒙古羊有很大改进的东北改良羊种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良种细毛羊均列入战利品被悉数运走,仅偏僻农村幸存有东北改良羊。1948年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授命刘祚恒先生采购改良羊200余只用於育种研究,其中包括在杨大城子姓杨的清朝太监手里买的85只改良羊。9028就是这85只中一只怀孕母羊第二年(1949年)分娩所生。许多年以后,我的同学在吉林省农科院工作的郝连群研究员偶遇仍在放羊的姓杨的太监还谈起刘祚恒买他的羊的事。 1953年由我国第一批进入高级知识分子序列的刘祚恒先生主持下以人工受精方式完成了洋羊14281与改良羊9028的婚配,第二年产下了4289。(同时参与杂交的有3只斯大夫公羊与143只东北改良羊杂交,产下杂交一代192只) 接下来是艰苦漫长的杂交组配测验、性能比较等育种过程。4289逐渐显露头角,他的子孙们包括6401、6408、7474、6416、6419、6417、6427、8810、8805等种公羊被调配给东北各育种羊场,成为在联合育种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种公羊。育种方法采用“导入杂交”法,即控制品种含父本斯大夫血液在1/4~1/8范围内,以尽可能保持母本蒙古羊及东北改良羊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特性。 1959年由农业部组织包括辽宁省小东、吉林省双辽、黑龙江省银浪羊场联合育种。三个羊场经过不断筛选,最后确定的配种使用的58只种公羊中有45只是4289号公羊的直系后代。根据所使用的种公羊数量计算,1967年新品种鉴定验收的56761只种羊的72.6%是4289号种公羊的直系后代,即以后发展成为几百万只规模的东北细毛羊至少有80%以上是4298号种公羊的后裔。因此,获得一个体型趋于一致、遗传性稳定的优秀绵羊新品种。 又及1:本人03、04二年时间为家父整理编辑《东北细毛羊育种》书稿,该书于2005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家父带着他注入一生心血的专著去世。 有对该书稿有兴趣者可与本人联系,可奉送电子版,QQ 1248067201 又及2:感叹,细毛羊为什么要耗费很大精力搞育种?引进国外最先进品种在国内繁殖,或采用胚胎移植法、克隆法不就解决了吗?非也!我国从光绪十八年,清朝第一次引进美利奴种羊8只,之后的1904、1906、1917、1919、1932、1937、1941、1946各年度斥巨资引进当时世界上著名纯种细毛羊,数以万只计,没有一个优良品种在中国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应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饲养条件。建国后东北先后引进苏联美利奴、斯达夫洛普、高加索、阿斯卡尼、新疆细毛羊等品种,都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不适应逐年退化,基本无存。因为绵羊不同于鸡、猪、牛等畜牧品种,绵羊不能生长在人工创造的温度、湿度、海拔、草原等条件下,绵羊必须放牧,对自然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世界良种细毛羊生产国都把种羊奉为“国宝”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同时又善使用“手段”。百年以来,鼓吹引进者个人都获得种种私利,花费巨资引进品种后,短期几年的繁殖成绩还令人鼓舞,时间一长就显现其衰败景象,终以失败告终。蹊跷的是,此种“败家”的细毛羊引进,不断地重复,很值得决策者警惕。不要被“引进专家”忽悠了,引进种羊的国家巨款打了水漂,还蒙在鼓里。 图片说明: 图1 左上为4289一岁照片,中为4289三岁照片,左下为4289之子6401照片, 右下为4289之子6408 图2 上为原东北改良羊公羊、母羊 图中为4289之父14281照片 图下为4289之母9028照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61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艰苦奋斗精神是吉林省农科院的“传家宝”
lwd8811 2010-11-22 22:44
(转载说明:胡院长在该文中列举建院60年11项重大成果,其中第二项即是家父刘祚恒领导的东北细毛羊育种。参看此前悼念家父的贴子) 艰苦奋斗精神是吉林省农科院的“传家宝”/胡吉成 2008-10-20 14:08:32   60年来,我院在党和政府关怀支持下,为全省提供了880多项推广技术,这是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5代人发扬艰苦奋斗敬业精神的结果。   注:引用资料有的来源于访问记录,完稿后又未请有关人员审阅指正,如表达欠准确请见谅。这篇材料尚未成文,仅作为资料供参考   一、站在科技前沿的杂交大豆研究组   孙寰同志领导的杂交大豆课题组,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新品种“杂交豆1号”。孙寰从美国进修回来以后选择了国际同行都不愿意碰的冷门——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他也问过他的导师帕尔默教授,回答说:“难”。但他认为就应该选择科研前沿课题,到大海里去捞针,就是失败了也为后人提供教训,也是贡献。否则,原始创新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孙寰及课题组成员“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是在科学上必须攻克五道难关:第一是找到避免大豆自花授粉的办法;第二是明确大豆的杂种优势;第三是解决传粉途径问题;第四是制种条件;第五是生产出杂交种。 “斩六将”:第一到全国各不同纬度选试验材料;第二在三伏盛夏蹲在大豆地里甚至躺在垅沟里观察开花性状规律,这种单调而重复的记录工作,忍受寂寞和冷淡;第三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亲自解决试验条件,特别是冬季试验条件,为加代没有温室就得延长年限;第四上世纪(以下同)1983年到1993年“十载寒来暑往”精心筛选出数百份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大豆材料和不同的栽培豆杂交,获杂交组合376个;第五三系配套,用了三年时间在大量的组合中进行三系选育。从1996年开始在全国七个地区配制杂交组合1326个,这个数字超过了全世界有史以来配制杂交组合的总数;第六传粉,它涉及到制种量,速度和成本问题,风媒传粉因大豆开花授粉特性不同可能性极小,虫媒是有效途径。为此,他们用人工网扑昆虫10个目39个科中选出了蜂类9个科,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切叶蜂传粉单株荚数最多,为制种利用,从而杂交大豆制种获得成功。杂交大豆1号产量比时照提高20%,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这项成果还表明,任何一位发明家不亲自动手是不可能成功的。   孙寰同志不但克服研究工作的上重重困难,还忍受了生活上的困难重重。70年代他们全家老小4口人寄居在养鸭用的废鸭舍中,南面是窗户,北面是炕,烧火做饭在外室,在这样困难的生活环境里,他还坚持每天学习英语,“偷”听美国之音。   杂交大豆研究之始,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没有立项批准,没有经费和工作人员,属“黑项”的课题,后来是在所长支持下才组建杂交大豆研究项目,有了经费,“正了名”。   杂交大豆研究为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立项不能站在前沿的高度,只能跟在别人的后边走,就不可能有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当然目前立项还受到各级管理部门从全局出发,规划研究任务,提出招标项目的限制,形成“有奶便是娘”的状态,但是科研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并不都是立项阶段就瞄准为世界“空白”,而大部分是在为解决某个理论或某项生产问题,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创新。不管哪条途径都不能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不可能有创新成就的。    二、用“三严”精神组织联合攻关的东北细毛羊研究组   以刘祚恒同志为主持人的课题组所育成的东北细毛羊,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成果。东北细毛羊是我国继新疆细毛羊之后培育成功的第二个细毛羊品种。这项研究前后历时18年育成,并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为主的地区推广。它的成功不仅攻克技术上难关,而首先是一项庞大的组织研究系统工程。由于它是各参加单位联合育种,不同于各自独立的协作育种,必须有“三严”精神来规范,即:严密的科学设计、严谨的工作态度、严肃的科学作风。统一设计、统一方案、统一试验材料、统一行动,否则不能称其为“联合攻关育种”。对于这样一项工程,其育种理论和方法、方案设计、品种特性及其形成过程、种羊血液来源与血缘关系、特别是实现血缘关系的单一化等,这些原则和方法一旦形成,就不再是某个人和单位的意见,而是规约和法则。各参加单位必须遵守,必须统一行动,当然对于整个育种方案的制订,导入杂交的确定和种公羊的选择,在事先难免“仁者见仁、知者见智”,观点不一致有争议也是正常的。在学术问题上人人平等,民主自由讨论,不凭主持单位或主持人的权威,但是作为一项工程,任务确定以后,必须统一行动。如为了培育一个好品种,必须求得血缘关系的尽可能一致性,不能各自为政,从而才获得了育成新品种后,相继发展到几百万只的东北细毛羊庞大种群,至少有80%以上是4289号种公羊的后裔,奠定了东北细毛羊优良的遗传特征。这项组织领导工作离不开农业部畜牧局陈凌风局长和所(院)长唐川的支持。作为研究工作的首席专家刘祚恒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头带各种“改治帽子”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实际已成为有“威”无“权”的状态,还能挺直腰杆,照样负起主持人的责任去工作。如果没有一种科学家共有的敬业精神,是不可能坚持的。他不仅严格要求参加单位执行合同任务,对自己团队的工作人员更加自律完成任务。并且自己身先士卒,克服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各种困难,获得科学数据。为了保护试验羊群,在草原上带枪防止野狼伤害羊群,闻长相同志长期以羊“为伍”得了羊的布氏杆菌病,又传给老伴,她又没有公费医疗,还得自费治病。为了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掌握最适输精时间进行人工授精,节省精液和配种次数,每4小时核查1次母羊发情,昼夜不停,掌握规律后将国际上通用的3次授精改为1次,其受胎率为90%,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了观察东北细毛羊胚胎期发育的形态,从1959年-1978年在双辽种羊场基点上,研究明确了生前胎羔的生长发育器官形成变化,提出了在营养上应保证妊娠母羊蛋白质营养的需求,喂饲精料豆科牧草的时间,以保证羊羔的健壮。课题组成员长期在羊场工作认真负责,以场为家,深受场职工信任。许为全同志被选为党支书记和管理物资的保管员。东北细毛羊新品种育成后向牧区推广,到1984年改良面从17个县扩大到149个县,达492万只,为牧民创造了非常好的效益。   当代联合攻关的项目很多,有的主持,有的参加,东北细毛羊的联合育种经验很值得参考。参加联合攻关的单位或个人应注意不要名义上参加弄点经费或带个国家项目的大帽子,从自己专业出发,干些以攻关课题无关的“私活”,总结汇报时凑点材料,甚至抄袭别人的成果应付,这不仅是科学诚信问题,而是科学道德问题,对个人和国家都没有好处。   3、用“三性”治学理念工作的草原红牛研究组   我院草原红牛研究工作达到了典型的“三性”,即继承性、创造性、科学性。草原红牛在我省除延边黄牛而外是第二个地方优良牛种。这项研究的组建和长远规划是有远见的,因而从育种伊始,就有计划安排长期目标,才成为我省甚至全国一个自育的优良新牛种,体现了继承性。   建国初期就开始种牛的搜集。1952年与热河省海金山牧场合作,在历史资料基础上,重新开展短角牛杂交改良蒙古牛的研究。到1958年在通榆县三家子种牛场建立农村试验基点,至1972年就改良出各代短蒙杂种牛18万头,为培育草原红牛奠定了基础,1984年育成了吉林草原红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体现出创造性。   到80年代后期,又开展了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的试验,经过十余年的繁育,提高了乳肉的性能。1994年又进行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的研究,又经10余年的工作,增加了体重,体形增大,前后躯增宽,达到了偏肉体形的预期目标,体现出科学性。 这项成果也表明了其载体科技人员的梯队培养和对事业的理解。有了共识及目标,不但事业上有序发展,而且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术水平也得到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三家子草原红牛研究基点从最早参加工作的佟元贵同志搜集资源材料开始至今已有3代人相继主持工作。为选优去杂,不分冬夏调查生长发育数据,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科学性,自己动手饲养种群,冬季防风,夏季除虫,打扫牛圈,创造科学的饲养环境。为了准确掌握研究数据而长期蹲点,穿着棉衣去三家子基点,经过夏秋穿着棉衣回院。有的春天下点时是春天,回院时已是寒冬,只好借张羊皮披在身上御寒。课题组人员在基点过着“四大”(吃大饼子、大葱、大酱、坐大车)的生活。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执着追求”的工作作风,不但自己取得创新成果,还为后来人打下良好研究基础。   草原红牛的研究工作,体现了真正科学家的工作态度,不仅在于他们能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有“三性”的治学态度。他们的结果数据是真实的,不是抄袭的,成果不是泡沫,而是活生生的我国新牛种草原红牛。   4、成果转化率最高的杂交玉米研究组   玉米占我省粮食播种面积的60%左右,产量占70%左右。我省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粮食产量由100亿公斤提高到500亿公斤阶段水平,玉米产量贡献最大,农民也从中得到实惠。60个岁月,全院的科研课题围绕玉米开展研究工作占立项数量一半以上,付出了最多的人力物力,生产技术贡献也最大,育种和耕作栽培成果转化率也最多。   (1)育种工作方面。以谢道宏同志为主持人的团队,从50年代调查整理农家种英粒子,白头霜等品种开始,便注重推广工作。当年的亩产只有300多斤。1956-1966年通过品种间杂交育公主岭82号等4个品种和综合种吉综601等3个品种进行推广,产量提高10%-45%。同时,从农家种中选育出一批不同熟期的自交系如英55、桦94、英64、铁133、海102等与引进的国外自交系W24、W20、WF9等组配杂交,获得第一批双交种吉双2、吉双4等。由于制种产量少和抗病性不强,又从双交种和单交种中选出一批不同生育期的自交系,如:吉63、吉19等又配出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稳产的吉双147和吉双83等,播种面积占11.1%。   有了杂交种如何快速推广,成为当时一大难题。当时他们团队中分成1/3搞科研,1/3跑面,1/3蹲点。南崴子公社是他们玉米育种专业点,换人不换点。他们主要利用农村三级科技网,依靠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边示范,边培养大、小队有文化的农民技术员,把制种技术传授给农民。他们把点上的经验教训再跑面指导,在省农业局、种子站的共同努力下,使玉米杂交种较顺利地在全省普及推广。到1970年,杂交种面积已占全省玉米面积30%左右,玉米单产也有较大提高,最高亩产可达800斤左右。1971-1976年他们在南崴子公社蹲点过程中,在制双交种时发现亲本(单交种)产量比双交种高,想推单交种怕单交制种产量低,农民不能接受,他们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和考察,获得上级的支持和认可,把自交系的价格提高三倍,一斤自交系等同3斤粮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改进制种技术,如加大密度,加强田间管理,调整父母本比例,来提高单交制种产量,最高获得500多斤的好收成,这一切都被生产队可接受,同时他们在大榆树大队进行吉单101大面积单交种示范,表现出整齐的植株和硕大整齐的果穗,受到农民和有关领导的欢迎和支持。尤其吉单101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促使玉米单交种迅速推广普及,也使玉米单产首次突破亩产1000斤。   1979年谢道宏同志赴法卡吉尔种子公司学习育种和繁殖技术。他们又承担了国家“六五 ”“七五”“八五”攻关课题,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他们育种思路,促进他们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如:每人任务明确分工负责,又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育种任务,团队意识十分浓,他们利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改进田间设计,尽量减小环境差异,提高产比试验的准确率,改良授粉方法,提高授粉效率,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穿行在玉米地里套袋授粉,由过去平均每人每天授粉50-60穗提到150-200穗/天人。他们大量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丰富基因库,为育种提供优良育种素材奠定物质基础。如1980年前后从国内引入330、E28等优良自交系近千份,从国外引入大量自交系、杂交种、综合种和群体,为他们提供二环系选育,组建各类群体和创造新种质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80年代他们从二环系中选出一批自交系如吉818、吉853、吉842等组配出单交种吉单120、吉单131、吉单159、吉单118、吉单180、吉单209等进行推广。这批单交种在80年代到90年代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也强。   为了继续提高产量,他们非常重视种质资源的创新,他们用泰国热带种质索弯一号群体作导入亲本,用温带优良自交系M017、B73等做回归亲本回交,获得预期的优良性状,为种质创新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同时为了杂交种的抗病性,与植保所和综合所合作,组建病圃和抗茎腐病的根茎强度测试仪。他们的研究面向生产,解决生产上的关键问题,将新成果及时推到生产中去,为吉林省的玉米产量连续上4个台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述业绩表明了老一代科技人员的工作,90年代以后和原四平农科院来院专家的育种成绩,更是青出于蓝而盛于蓝。   (2)耕作栽培方面。良种良法配套是高产的核心技术,由于耕作栽培研究主要是在农村基点开展的,虽然耕作技术推广必须有农机配套,从而比良种推广难度大一些,但是其成果推广是现地研究示范由点到面,转化速度还是很快的。   玉米耕作技术,从传统的垅作扣、耲、到新式畜力农具秋翻秋耙、平播后起垅,再到机械深耕、轮翻、平播、镇压、后起垄。进入80年代,中部地区机械化少耕法,90年代以来以深松轮休为主的宽窄行保护性耕法。60年来旱作耕作制度变化,主要围绕以玉米为中心,良种良法相结合,开展研究,取得了高产和超高产的技术效果。   玉米栽培技术。50年代以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深翻土地为主要措施,获得高产技术。60年代,推广大豆玉米混间作种植技术。70年代以化肥有效施用为关键技术,即口肥+追肥,底肥+口肥(一炮轰)等技术。80年代提出玉米高产“四定栽培法”,即因地力(土地肥力和施肥)定品种、密度、施肥方法、播种期。90年代研究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合理种植制度、施肥技术。进入本世纪研究示范超高产配套技术,分生态区优化品种组合,高效施肥技术、深松耕层,合理密植、种植群体的源、库、流综合调控和抗旱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示范,都是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提出可行的推广应用。   我省是农业大省,实际是粮食大省,主要体现在人均占有率高,是全国平均的5倍,所以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今后,要用5年左右时间增产100亿斤粮食,在措施上要想再扩大耕地面积和高产作物面积的空间已不大了,靠以水利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和提高单产的科技推广,便是重中之重。为此,公益性研究课题必须把重点放在成果转化率上,技术太超前了不行,农村接受不了;增产作用不大的技术也不行,农民不接受;高投入的技术更不行,没有效益农民没有种粮积极性;特别是那些既没有基础理论价值又没有生产作用的工作,研究者应自律,要向杂交玉米课题组那样,分成三个1/3的人力,搞育种,制种,示范推广,用处处想着尽快转化成果和情系“三农”的感情,安排工作。   5、自找“宽松研究环境”的公主岭霉素研究组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课题组成员都是“老九”,是“专政”和“劳改”对象。自身难保的年代,出于科技人员的“职业病”(现在称谓敬业精神)总想搞点什么不虚度年华,在“批斗”和“劳改”之余,议论起化学农药拌种剂赛力散因残毒停止生产和使用,禾谷类黑穗病平均发病率由1%以下回升到4%左右,生产上种子“白籽下地”会越来越重。为此,他们想到用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借用当时“土法”生产赤霉素“920”的经验,研究生物农药拌种有可能防治。有了这种想法以后,最大的难题是解决“监管小组”的政治审查,否则又会多一条“罪状”,“以生产压革命”,于是找了懂得微生物知识的造反派小头头帮助疏通,很快表示同意并允许到试验室工作,但必须参加所有的政治活动为条件。于是开始了“无计划、无任务、无时间期限、无经费”的“四无”纯属“黑项”的研究。由于在“劳改”之余搞点研究,无人管理和关心,工作条件是受管制的,而研究工作安排是“宽松”的。这只能在“文革”特殊年代才能出现。课题组人员找到和利用这种“宽松研究环境”按着生物农药的研究程序,没有任务限制的进行工作。这种环境也逼迫他们作了不少技术改革,如费人力物力最多的是从上百个土样中筛选出几千个放线菌落,再选出有杀菌作用的菌株,以及后来15年间上万次杀菌力测定。如果不把常规的高氏1号培养基改成水洋菜,把常规的测试霉菌和植病真菌菌落生长法改成高粱散黑穗菌的发芽法,把培养5天才能看效果改成5小时看效果。没有这种改革和速度公主岭霉素何时能成为生物农药很难想象。这项改革方法后来被许多同行单位采用。   同时他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沈阳医科大学毒理教研室,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华北药厂抗菌素研究室合作,明确了公主岭霉素产生菌放线菌“769”分类、抗菌素的毒性、化学结构和成份。还无保留的将公主岭霉素的产生菌种“769”及其固体生产和使用方法小册子,寄送给索取单位。与我国北方12个旱粮种植省(区)植保站协作试验证明这种生物农药防治小麦、高粱、玉米、谷子、糜子、莜麦和水稻恶苗病等效果同赛力散一致,年推广面积267万公顷,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公主岭霉素的研究工作,不同于管理工作(包括多单位联合攻关的工作计划)有硬性的统一计划、指标进度。探索过程是按研究进度修改方案,没有阶段成果要求,用不着掺水造假,不会有泡沫结论。其科研道德靠自律,其钻研劲头靠成功的试验结果来鼓励和产生兴趣,从而步步深入,向研制生物农药的目标努力。宽松的研究环境与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两个范畴的事务,管的不是学术思想和研究过程,相反的还提倡学术民主,管的是科技工作任务和科研课题的结论诚信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6、走自己路的碱茅改良碱斑研究组   吴青年研究员及其课题组为了解决草原的癌症——碱斑,选择这项课题。立项之初白城地区畜牧站的同行说:“老吴头啊,都年近花甲的人了种点能人工栽培的草吧,碱茅在白城这种碱斑没人能种得出来”。吴青年说:“科技人员如果都去搞那些易见成效的研究而不愿意去碰‘老大难’的问题,那样‘打快拳’又有什么意思” ?科研的真正滋味不在个人的得失,而在于能不能变为生产力,造福于人民。于是从1958年开始风餐露宿,渴了饮一顿碱泡子水,跑遍了白城地区草原寻找优良碱茅群落,为此,腰腿摔伤过,都动摇不了他们的决心,终于在通榆县巨宝山下的无名泡边找到了朝思暮想的抗碱又适宜饲用的优良碱茅草群落。找到草种只是第一步,怎样仿生栽培,前人没有做过,也没有资料可参考,必须从头作起。首先是种子发芽问题。在农村艰苦条件下,经过无数次重复发芽试验才找到了规律,发现种子发芽需昼夜温差大于10℃和7-10天的时间以及充足的水分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发芽。第二步是在碱斑地人工种植问题。从1975年到1977年,先后在80多个碱斑小区重复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田间用水是关键,在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情况下,靠课题组人员担水,小学校老师看老吴头那么大年纪了,为草原牧民造福还挑水灌田,很受感动,就动员小学生帮助整地浇水,才研究出“高垅作,两邦点籽,薄覆土、水平堵水”的栽培技术体系。仿生人工栽培成功。第三步是大面积种植广。在不同盐碱度碱斑上又通过多次小区试验和现地大面积示范,最终明确:平均整地、利用雨季降雨播种,条播浅覆地、镇压、化学除草、围栏保护管理等系列技术模式,在不同生态条件因地制宜推广。   这期间,吴表年同志一年在草原上工作7-8个月,家中老伴因脑出血病瘫在床上,但他没有因为老伴有病而影响工作,直到这项成果在东北和西北盐碱地推广,他如愿以偿。这项成果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西北地区几位老一代草业专家来院参观,他们在院展览馆长时间站在吴青少年同志的碱茅草工作照片前议论。赞扬他对西北草业和治碱工作的贡献,并且感到对吴青年同志的评价还不够高。   碱茅改良碱斑研究结果说明一个道理,小课题也能取得大成果。这项工作在立项前后,只是牧草研究室的一项调查项目,是多种草种中的一个次要草种,远不如重点调查对象豆科的苜蓿和禾本科的大麦草类。后来研究立项时是试探解决在碱斑上种草问题,试验室没在农舍里,试验地安排在大草原碱巴拉上。由于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研究任务提升到改良碱斑上来。其成效在我国“三北“地区盐碱地上开花结果,获得国家级奖励。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否定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还应在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工夫,取得原始创新成果,指导生产技术的研究,“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7、不急功近利的沙碱地改良研究组   农业盐碱沙地的形成与发展和大气及地球变化密切相关,所以改良的难度和速度是不言而喻的。选择这类项目研究,除了上级指令和生产急需而外,科技人员必需有极大的勇气和敬业精神才敢担此重任。杨国荣同志为主持人的团队,50年代从调查研究到在梨树县和前郭县设立研究基点开始,他们就决心干出点名堂来,在盐碱沙地治理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篇章。   (1)盐碱地治理。50年代的治理方法是拉沙压碱,轻碱压、重碱挖、就地换土改造碱疤拉。56年-65年,通过多点试验结果提出:排(排水排碱)、平(平整土地)、抗(种植抗碱植物)、肥(施有机肥)、改(石膏改土)的结合治理旱田模式。1973年-1980年采取修排水沟、建台(条)田、引种抗碱作物、压绿肥、压黑土、施有机肥和化学改良剂。80年代以后治理草原苏打盐碱土,采取建草库伦、挖沟排水、深位碱土浅翻浅耙、混入沃土。在种稻改碱工作方面,建立稻田排灌工程、播前泡田洗碱,调酸换土育壮苗、翻耙混平稻田,洗碱插秧、压沙客土、增施有机肥改土。90年代以后,在扶余市和前郭县组建成不同盐碱度的水田种稻模式,在白城盐碱地推广获得成功和效益.   (2)风沙地治理。在50年代初调查风沙地基础上,1958年-1964年在扶余县伯都公社仲仕大队拉草甸土改沙土,前后7年改土660公顷,公顷增产58-191%。1960年在长岭县三青山公社小榆树村种植绿肥,实行粮草轮作,种草肥田改土,粮食增产50%,在洮南县黑水乡新村用有机肥改沙连续5年,公顷用肥30—45吨,增产35—47%。1968年—1973年在怀德县三道圈大队用坑田客土方法,6年后每公顷玉米产量增加2.4倍。1986年—1989年在通榆县新华镇以营造防护林为核心技术防治流沙,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办法,在不同层次充分利用空间和地下水源,载树成活率95%,草地每平方米产草4.65公斤,用草场防护农田。另一种治沙途径为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治理,以林护草、以草养畜、以粪肥田,农林牧互惠共生。90年代以后,在西部治沙改土工作已由第3代科技人员继续蹲点治理,并与产业化相结合,组建林果经牧生态经济模式。   上述沙碱地治理工作,从现象上看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是很平常的技术工作,但是每前进一步,都有地理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的理论依据,又必须按当地具体条件下的沙碱地形成规律性,才能研究进度,提出有效的治理技术,获得高产。   沙碱土治理研究,我院经历了4代人的艰苦努力,构建成不同技术模式推广。中共白城地委两任书记亲自用我院在当地研究的改土技术,在他们的盐碱或沙地较重的村屯试验田里应用,取得成功。并写出一本推广手册《改土种田一百题》。并称我院在白城地区治沙碱的科技人员为“我们的专家”,特别对杨国荣同志十分敬佩。“我们的专家”说明,我院派到白城地区治沙治盐碱工作是有成就的,表明是“一家人”,不是请来的“客坐专家”,是自己人,全心全意为他们做实事,留下了“不走的科技队伍”。这个团队带头人杨国荣同志从40年代末来院就扎根在沙碱地里,从不考虑其难度,并且敢说敢做,心直口快,也不怕得罪人包括领导。他性格直爽、作风泼辣,人称“小跑”专家,他走路像小跑,年轻人都跟不上。有人问他为什么走路像小跑,他说在白城地区风沙大,慢走路太累,地上有大风,脚下有软沙,只有顶风快走不累,所以养成了习惯,回院走路也有小跑姿势。一个人的固有习惯体态姿势都改变了,可见是长期练就的,说明他蹲点的长期性。他为取得科学的资料,踏查沙地水源为载树造林带写规划,必须在较大风沙季节观察沙丘的流向及形成。有一次被大风刮倒并滚出几十米远,调查本被大风吹跑未找到,不得不重新调查。他们当年栽的树都已成材,现已砍伐成加工材料,乡政府和当地农民都取得到很好的效益,也变了当地的生态条件,林带下方形成不少杏树林园和果树以及葡萄园。   8、不走捷径的水稻良种良法研究组   1949年水稻单产每公顷2287公斤,到2006年提高到7500公斤。50多年来,整理保存3000多份品种资源,品种已经实现了五次更新,50年代主要进行评选繁殖日伪时期留下的青森5号等品种;到60年代选育出早熟品种长白1—5、中熟品种松辽1—5号,增产10—20%,是第一次更新;70年代选育的长白6号和吉粳60为代表的品种,实现了第二次品种更新;80年代引进日本的中熟品种京引127和晚熟品种秋光等,是第三次品种更新;90年代选育出长白9号和超产1号等实现了第四次更新;进入本世纪初选育的高产优质品种吉粳81和83号等以及超级稻1号(吉粳88),是第五次品种更新。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登高,认认真真专注研究,没有学术浮躁,不走捷径,为吉林省水稻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为良种良法配套,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也不断革新,50年代到60年代,由单项技术研究到总结劳模丰产经验;70年代到80年代,从防御低温冷害研究到引进消化改进日本大棚盘育苗机插秧;80年代到90年代,从盐碱地种稻技术研究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再进一步开展稳产高产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上述栽培成果引领吉林省水稻栽培水平有层次有效率的提升,不因为报成果而走捷径。   上述良种良法的配套技术成就,是我院水稻研究几代人的辛勤劳动结晶。时光流逝,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代代相传。李学湛同志就是一位代表,他继承老一代科学家的传统,也为新一代科技人员作了表率。他搞水稻栽培40年,有30年长年在乡下基点工作,绝大多数的节日都和稻农在一起过的,吃住在农民家里,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换季。房东老大娘看他鞋破了,亲手做双布鞋送给他,老队长和他开玩笑说,给你找个“老伴”在我们这里安“家”吧,我们离不开你的技术指导呀。他为一个贫困村的盐碱地水稻产量提高4倍,人均收入提高8倍。在技术上提出挖“二泄干”泄水种稻及其一系列盐碱地种稻技术推广。他在整个种稻季节,从育苗开始早晨4点多钟起床,挨家挨户走,指导育秧、插秧、施肥、防治病虫草害,为当地稻农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高产栽培技术,他的论文写在稻田里。他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扶贫贡献奖。   不走捷径,不是指科研工作中的试验技术方法改革,而是指在考核评级报成果中走捷径取得的泡沫数据或成果。这个研究组成员自觉自律,有着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端正的科学理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他们在院的历次向上级推荐荣誉称号名额和院内的提级晋升,竞争力都是非常强的。对一个单位来说是学风问题,所以他们的学术民主自由或“宽松环境”构建也是很好的。   9、从“黑项”到“红项”的杂交高粱研究组   1949年到1957年在搜集1800余份资源材料中,选育出护2号护4号和护22号推广,增产15%占高粱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在这个期间,美国育成了3197A不育系并配成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显著提高产量。1958年课题主持人李公德同志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同行徐寇仁那里以私人关系要来高粱三系:3197A(不育系),B(保持系)R(恢复系),准备开展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但不育系晚熟,不适合吉林省应用,所务委员会不批准立项研究。由于他们不了解可以把3197A作为母本与本省的地方品种作为父本杂交转育,代换细胞核,很有可能育成适于本省熟期的不育系。否定这项研究,李公德同志不甘心,便搞起“黑项”,自己在地头100来平方米的空地播种,观察开花期等性状,每2小时记录一次,相继进行杂交转育。到“四清”运动时“上纲上线”是资产阶级余毒,被批判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党员带头搞“小自由”等等。经过用10个地方品种作父本转育,发现了矬1号、护2号和红棒子等出现不育株,比率均在20%以上,同时也出现了恢复系。表明吉林省的地方品种中可以找到不育和恢复基因。据此连续回交4代以上育成雄性不育系矬1号等5个及其保持系。这个“黑项”结束了,北方早熟高粱地区没有不育系,不能进行杂交优势利用的历史,并且育成吉杂26号等数个杂交高粱,区域试验增产20%以上。当时因“文革”未经品种审定便在生产上不推自广,后来根据农业部技术推广站统计,占同生育期的播种面积40%。吉杂26号的适应性,产量,品质和抗逆性都很好,获吉林省科学大会奖。   马克思认为“一切创造力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所,需要从它引起的反应汲取进行新的创造的力量”。科学研究实践表明,这个场所需要学术自由与民主。没有学术探讨的氛围是不行的,因为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时期认为是错误的结论,经过进一步探讨可能变为真理,也可能一个时期认为是正确的,经过再实践再认识可能变成是错误的。进化是必然的,相对是唯物的。   10、敢于否定自己成果的耕作镇压轮研究组   在我省农业生产中被农民用姓名命名的农具还不多,“马千镇压轮”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团队从50年代初期调查研究我省耕作技术开始,根据东北固有耕作制度的种地“采格子”的经验,经过新式畜力农具耕作技术研究和半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曾提出“深耕、轮翻、整地、镇压”综合措施推广以后,比马拉农具耕作提高产量,显示出一定优越性,后来发现虽然保墒保苗很好,但是小苗“发锈”产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要修改了普遍镇压法。从而在5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土壤紧实度。当时没有仪器设备便用人背沙袋作镇压强度试验,根据沙袋重量在大地里当作镇压器观察后效,后来有了仪器研究明确适宜的紧实度为1.27克/厘米 ,高限为1.37克/厘米 ,合理压强为650克/厘米 ,高限为1250克/厘米 。到1958年研制出苗眼镇压器样机,克服了普遍镇压耕层的缺点,即单一的全松或全紧耕层,不能充分接纳降水的需求,甚至影响玉米植株的倒伏,同时,创制IYMZ重型苗带镇压器,至今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世纪初省农委一度每年拔专款600万元生产“马千镇压轮”无偿供给农村使用,解决春旱保苗问题。马骞同志为配合这项工作,有一次遇到一位同车回家的农民向他宣传苗眼镇压的作用,都忘了下车而坐过站,这种对事业执着和情系“三农”的精神值得学习。在推广苗带镇压轮的同时,研究出合理耕层构造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改革了我省中、西部地区的耕作制度。这项耕层构造理论,创造了适合中部气候条件的生态耕作制度,即深松垄作苗带重镇压留茬长期直播法制度。在西部创立了高茬保护与深松精种依存的条带种植制度。其专用配套机具有:播种机、深松机和苗带镇压器。   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是敢于怀疑自己的研究结果,特别是生命科学既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如果发现不足,改正了才会达到完整的程度。自己不改别人也会来修正的。因为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结论也是有参考价值的。科学界有一个“此路不通”的定理,在科学研究过程证明“可行”或“不可行”同样重要,为后人提供经验教训。   11、会培养助手的农业昆虫研究组   “助手=助脑”这个词是建院初期病虫害系昆虫组长对他的助手刘增义同志说起的,你不是助手是助脑。这个评价对助手来说既是鼓励和严格要求,也是表扬他的工作不仅是数据的调查,而且能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帮助主持人思考问题。不仅动手还能动脑。一个团队科技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素质,但离不开全团队每个成员的学术修养。助手既要坐住冷板凳,又是科研一线的探路头兵。刘增义1951年在东半县福利村蹲点调查粘虫发生规律时,农村条件很艰苦,根本没有实验条件,为了观察粘虫卵,幼虫、孵化和羽化,没有温箱他就用自身体温,把试验材料放在怀里饲养当作恒温箱,在他的调查研究结论中有一项粘虫在东北不能越冬的结果,后来成为全国联合研究粘虫迁飞问题的最初依据。另一项玉米螟发生严重程度和预测预报研究,必须调查百株虫率,这项很枯燥重重复复的工作,一般都是辅助人员或临时工调查,但刘增义确亲自动手,他就发现同一块玉米地高大的植株内虫量多,他对主持人主“难道玉米螟雌蛾有在高大植株产卵的习性吗?”根据他的发现,后来设计了专项试验,证明玉米螟雌蛾有选择高大植株产卵的习性。从而在防治技术中利用这种习性有目的地适当种植一部分早播玉米或谷子,诱集玉米螟雌蛾产卵,再集中杀灭,可大大减轻危害程度,成为当时防治玉米螟措施体系中的单项技术推广。   出成果出人才是科研单位两大任务,怎样培养青年科技人员让他们脱颖而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培养途径之一。助手不是为主持人多两只手工作,而是多一个“头脑”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解决了就是一项生产技术。但是必须亲自参加实践,否则不会有所发现和发明。在实践过程中,助手本身在学术上也会提高。世界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理论的产生是从某些现象开始的,包括原子放射性。在印度的美国英特尔计算机软件公司中的年青助手,不受吃喝玩乐诱惑,“脱尘出俗”达到“痴人”程度,人称“科学和尚”。所以印度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世界领先。科学研究是知识积累过程,其本身也是客观规律。任何一位有贡献科学家都必须走这条路,急功近利走捷径是不可能的。 结语   60年来,我院5代科技人员,包括管理和后勤部门的同志,为创造实验条件,取得科学数据,克服各种困难。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老一代科学家是以对共产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敬业精神,艰难地工作着,他们在农村基点,面向生产第一线,攻克了一道道科学难题,为当地和全省甚至我国北方各省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他们以求真务实执着追求、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从实践中发现技术问题,就地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一种以苦为乐的奋斗意志和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愿望,很难想象在那种艰苦条件下,长期坚持到完成任务。为指导面上生产推广技术,大多数时间都是背着行李,跋山涉水,步行到目的地,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当时农民生活困难,下乡规定每顿饭4两粮票一毛钱,不许吃鸡蛋和豆腐。许多农村基点过着四大(大饼子、大葱、大酱、坐大车)生活,几代人连续在基点上奋斗,不仅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还为后来人打下良好的继续工作基础。他们专注科研,不急功近利,不走捷径,以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科学态度,老老实实搞研究,永葆科技人员第二生命——学术诚信。这种敬业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此外,上述11个课题组的工作,启示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黑项”也能获大奖:杂交大豆、公主岭霉素和杂交高粱,都是从“黑项”开始,有了初步效果后才改变“身份”立项。前两者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后者获科学大会奖。那个年代没有个人激励制度,管理者和实践者从事业出发,用敬业精神工作。当今为克服平均意识,以竞争机制为向导,管理部门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健全而公平的评价体系,科研人员要摆平成就和成名的关系,若单纯追求论文和晋升为目的,可能一事无成,若以完成研究任务为目标,将会既有成就又可成名。2006年,梅洛教授获诺贝尔学奖时,评委会通知他,他感到很惊讶,我是约翰梅洛,是我吗?评委会说就是你。   (2)小项目也能出大成果:碱茅草和镇压轮研究初期都是一个课题下的调研小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发现新苗头,提升到重点研究课题位置,其结果在生产上起了大作用,碱茅草在我国“三北”盐碱地上种植改土,获国家奖。“马千镇压轮”对春季保苗起关键作用,政府曾一度年拔专款600万元生产,无偿供农村使用。科技人员怎样找项目开展研究工作,这条经验可否参考,不一定都得组建大项目,参加大项目。   (3)“五湖四海”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学术思想最活跃:建院初期我院的科技人员来源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省区而外,其它省(区)和中央、金陵、复旦、中山、西北、东北、四川、浙江、武汉等大学毕业生和老师都有,还有留用日本专家,当时也曾批判过日本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学术思想。一个学术团体只有一种学术观点,不会有“生气”,学术问题也不能“近亲繁殖”。虽然那个年代政治气氛很浓,但学术氛围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一代人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成为国家队员有20余人,主持或参加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   (4)多途径培养年青助手。培养年青一代是任何一个院所单位的未来希望。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都是主要培养途径,老一代科学家能读学位的机会很少,前述11个课题主持人绝大部分是“土”专家,他们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成为国家队员。学历很重要,经历很重要。   引用资料   1、先后访问和提供资料的同志有:孙守贵、李学谌、李公德、马骞、闻长相、冯芬芬。   2、《神农氏的后裔》记著名农业科学家孙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刘祚恒著:《东北细毛羊育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5、宋逊风著:《寻觅》(记吴青年先生),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6、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志(初稿)2008年。                                   2008年6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育种专家悄然逝去
lwd8811 2010-8-4 18:06
一个育种专家悄然逝去 悼念我的父亲刘祚恒 我国第二个细毛羊新品种东北细毛羊主持人刘祚恒研究员于2006年8月6日去世。他从1949年开始主持细毛羊育种工作,1959年成立东北细毛羊育种委员会,担任技术组主持人,1967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第一个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培育成功的细毛羊新品种。在后来几百万只东北细毛羊中至少有80%以上是他当年亲手培育的4289号种公羊的后代。据品种育成18年后调查统计,东北细毛羊数量增长27.6倍,实现东北全区细毛羊化,创造社会产值57亿元。 他把整个人生给了绵羊育种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耐得艰苦和寂寞,执着地重复着方案设计、选择种羊、现场检查统计、写总结报告烦琐枯燥的事务性工作。在别人看来简单重复的工作中寻求规律,在量的积累中取得质的突破。他既注重每个种羊个体的细微变化,又从宏观洞察养羊业的大局。他的笔记,文稿有几米厚,这是他唯一不可舍弃的财富。1984年离休后二十年还在不停地整理,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终于在去年94岁高龄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32万字学术专著东北细毛羊育种一书(书稿全部由长子刘闻铎整理)。书中包括200多个图表,几十万个数据,全面记录了东北细毛羊育种的全过程。他说:我没有别的本事,一生只做了这么一件事,总要对后人有个交代。这才了却了他的心愿。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徐安凯院长特意致函:刘老,看到您出版的巨著东北细毛羊育种一书,使更多的年轻科学家体味到您带领的一代育种家靠自己的力量为新中国养羊业培育出第一个细毛羊新品种的艰辛历程,这是一代人的荣耀。 他没有别的兴趣爱好,生活简朴,没有奢求,绵羊育种就是他的唯一追求。他对人谦让,与人无争,与事无争。对同事,对家人,对子女慈祥、谦和,决不肯给他人带来任何麻烦。在住院期间一直到病重,吃饭喝水一定要自己来,坚持自己上厕所,不肯让护理员掺扶,稍有麻烦,就很不安,不断道谢。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却难逃厄运,他主张的发挥土种蒙古羊遗传优良特性居然也成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他所主持的课题进行全国大规模成果鉴定,庆祝育种成功之时,却对他封锁消息,还在强迫他挖牛粪在他住院时,有农业大学学生去看他,他是那么高兴,又滔滔不绝地讲起如何改良绵羊品种在他弥留之际,口里还在念叨全国实现细毛羊化,效益提高八到十倍,农民致富了 就在这位绵羊育种专家去世的当天,2006年8月6日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兰州隆重召开,也许是涅磐的某种安排。 说明:《东北细毛羊育种》尚有少量存书,有读者需要,可以索取。也有电子版可以下载。联系手机 1361116730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9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