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星巴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美国学者: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必须贵 否则就是倾销
热度 2 lanxum 2013-10-29 20:50
美国学者: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必须贵 否则就是倾销 在美国有一个笑话:2008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星巴克的CEO霍华德·舒尔茨发出哀叹:“天啊!星巴克在纽约一条街上一天竟然关掉了200家店。这叫我们以后怎么活啊?”   这个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星巴克的咖啡店在美国的数量之多。据说星巴克最多的时候,其数量堪比高速公路上的限速牌,也就是说,你在美国的任何一条街上,只要一抬眼,就会看到一个星巴克。星巴克的绿色女神标志已经继麦当劳的明黄色的大M后成为美国的另一个标志,一个图腾。   随着星巴克大举进入中国,敏感的中国人却发现,星巴克这个在美国土鳖得不能再土鳖的咖啡连锁店,却在中国的土地上赫然成了咖啡中的贵族。中国的消费者纷纷吐槽:“凭什么呀?如果一个美国人一个月赚两千,他只要花3.45美金去消费一杯星巴克。而一个中国人赚两千,他却要花24至30块去消费一杯星巴克。美国人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西方经济学规定: 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必须贵   星巴克真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故意拉高品牌定位,用高价格迎合爱面子的中国人,以牺牲中国消费者的利益而谋取暴利吗?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院的经济学教授法耶德认为,星巴克在中国的定价遵循了经济学中一条很重要的原理: 一价定律(The Law of One Price)。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同一个商品在不同地域销售时应该被表述成同等价值 。简单地说,一杯星巴克在美国的销售价如果是3.45美金,那么其中国定价就应该是3.45美金乘以星巴克公司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时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6.9,也就是23.8,约等于24元。如果星巴克公司对其产品的定价低于这个价格,就应该被视为倾销。在法耶德教授的眼里,星巴克对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是合理更是合法的。这样的定价为中国的咖啡店和饮品让出了利润空间,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论的合理产物。   其实一价定律在西方经济学中相当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法则。可惜中国的经济学和西方的经济学研究长期脱节,一旦出现想不通的现象,中国消费者就很容易上纲上线地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在从经济上剥削中国人民,从而指控美国的公司暴利。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 在中国并不适用   如果从一价定律延伸去看,我们对很多中美之间的经济纠纷就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结论。   根据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法则(Purchasing Power Parity),1986年美国的《经济学家》杂志(The Economist)首次运用了一个概念 “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这个指数用在不同国家销售的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数来判断各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是否居于一个正确的水平。   当然,这个指数也就成为美国指控中国人民币汇率不合理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个“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美国的经济学家们惊讶地发现,2013年7月一个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的售价是4.56美元,按照6.3的汇率,其在中国的售价应该是28.7元,约等于29元。而一个巨无霸汉堡包在中国的实际售价只有17元。根据这一售价,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应该定在1比3.5,而不是现在的1比6.3。   如此一说,中国人更觉得冤枉。这个17元又不是我给定的,是你美国公司定的,凭什么你用你自己定的价格来抱怨我的汇率太低?如果说我不知道一价定律或者是购买力法则是我不对,那你美国公司明明知道这些经济学原理,还给定了一个17元,这不是耍我吗?   那么我们回头来看,这个“巨无霸汉堡包指数”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基础。这个指数是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上的。所谓自由竞争原理就是说在一个特定的产业中,各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均衡,相互制约,没有出现垄断的可能。   麦当劳所在的美国快餐产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由竞争产业,美国的麦当劳与汉堡王、盒子里的杰克、小凯乐斯等快餐连锁品牌一起,均分美国的快餐市场,没有出现一枝独秀的快餐垄断企业。在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定价完全由利润来决定。如果价定高了,消费者会大量流失,跑去消费竞争对手的产品, 企业只能关门大吉;如果价定低了,企业就会失去利润,当然最后还是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所打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这个“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成为一个“万有定律”,成为美国指控中国利率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可是中国的快餐市场真的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吗?当然不是。在北京或是上海,麦当劳或许会被其他洋快餐叫板,可是其他品牌的竞争力远远不如它。到了其他城市,消费者要吃汉堡包,就只能是麦当劳或是肯德基 。麦当劳的汉堡包销售在中国就是一家独大,成为垄断。在美国的汉堡包销售中,麦当劳是一个市场价格的承接者(Price Taker),而它在中国的汉堡包销售中绝对是一个价格制定者(Price Maker)。如果它在美国卖17元,或者说2.7美元,它会死得很快,可是它在中国不要说卖17元,就是它卖15元,依旧会有钱赚。   可是没有多少美国的经济学家注意到这一情况,就好像没有多少中国的经济学家谈论一价定律一样。在这种相互的无视中,17元的巨无霸不但成为打压中国其他汉堡包销售企业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成为美国指责中国汇率问题的风向标和旗帜。    经济学只是个“相对论”   文行至此,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案子里,好像谁都没有错,可是谁也不对。这仿佛一下子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星巴克当然没有暴利;而对于麦当劳来说,定价17元当然是有利可图的。而且我们试想,如果巨无霸真的卖29元,哪个中国人还吃得起它的汉堡包?中国消费者在这一价格中也没有吃亏;既然“巨无霸指数”的理论基础坍塌了,中国的利率问题就值得商榷,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并没有错;此外,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济学是一门最不像科学的科学。美国的经济学家常常笑称经济学家是马后炮专家。一旦经济危机发生,经济学家常常将救市挂在嘴边,可是谁敢说,某道政令一出,立刻救市成功。在经济学的领域里,没有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有的只是相对论了。   (作者单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院)
个人分类: 万花筒|1435 次阅读|5 个评论
• 喝星巴克的咖啡成了品味及高雅的代名词,其实就是装B。
huanbinxu 2013-10-28 05:51
如题
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巴克不理我们,在纽约又开上中国茶吧了!
lanxum 2013-10-27 11:33
星巴克不理我们,在纽约又开上中国茶吧了! 这边还在热议它的“暴利”,星巴克居然不理我们,在纽约开上茶吧了,茶吧叫“Teavana Fine Teas + Tea Bar”,店内没有任何星巴克字样,茶吧里也不销售咖啡。 星巴克CEO舒尔茨在新店柜台前接受拍照。 Teavana 研发总监在沏中国茶。  Teavana 是星巴克2012年以6.2亿美元收购的美国高端散茶零售商,号称美国茶王,是纽交所上市公司,它被收购之前销售的茶叶产地 大多在中国、日本和印度 ,看看下面的这个,很多中国茶!
个人分类: 万花筒|4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巴克的价格与中国的科学研究
热度 37 fdc1947 2013-10-24 18:57
星巴克咖啡的高价格问题与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是两桩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你怎么硬把它们拉在一起?其实,造成两个问题的原因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您听我慢慢道来。 前两天,央视说起了星巴克咖啡的价格。同样的一杯星巴克拿铁咖啡,折合成人民币,在美国卖 20 元,在孟买卖 15 元,在伦敦卖 24 元,而在北京则要卖到 27 元。中国人的工资低,在中国开店卖咖啡的成本当比在美国、英国低,卖出的价格却高。央视认为,虽然做买卖是双方自愿的事情,但是根据 WTO 的原则,应当公平交易,此时涉及歧视中国消费者。 我不懂国际贸易,也觉得如星巴克这样的企业歧视中国消费者,的确可恨,不过,仔细一想,人家为什么能够歧视你,为什么能够在你这里赚到高额的暴利,人家并没有把手伸到你的口袋里,你自己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人家也并未禁止您开咖啡店或者到别的店里买咖啡,不涉及垄断经营。作为商人,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洋人可恨归可恨,原因还在我们中国人自己。 星巴克的咖啡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卖得最贵?因为有中国人掏得起而且愿意掏。据央视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是中国人的 7 倍多,我要说的是,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贫富差别很大,收入超过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中国人的绝对数目并不少。对于美国人,星巴克咖啡并不是奢侈品,对于高收入的中国人也不是奢侈品。 这些中国人愿意掏钱买星巴克的咖啡,甚至更愿意卖国外的买奢侈品,而且掏钱很痛快,你不让他掏他会很痛苦,因为他最要面子。要面子大概是人类的通性,人总是喜欢有面子、爱荣誉。但是,什么是有面子、什么是享受荣誉,恐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洋派就是时髦,有外国人(特指欧美的白种人)的做派就是有面子,就像一个上等人的样子,近百十年来大概都是如此。而现在的上等人或自以为上等人或想成为上等人的,则更是追求所谓时尚,至少也要“小资”。 所谓时尚、所谓小资,都是人制造出来的,而且现在主要是是商人们制造的。制造时尚,就是制造一种很“上等人”的样子。“上等人”穿着这样的服饰,别人穿了,也好像成个“上等人”了。“上等人”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别人学习了,试着这样生活,也好像立马变成了“上等人”。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和习性,就是先在宫中后妃间流行,然后妓女们学样并加以改造,民间时髦的女子再学习妓女们,妓女们充当古代时尚引领着的角色。如今看上去主要由娱乐界人士在引领时尚,但是他们也不过是些模特儿而已,真正制造时尚的是他们后面的商人。 追求时尚的人,是企图别人把他高看一眼,认为他很“上等”,其实,这正好证明他的地位太低,不够上等。靠穿名牌抬高自己身价的人,恰恰是因为自己身价太低。在大学里,穿名牌的教师不多,因为有才学的教授穿着随便并不会降低别人对他的尊重,人们尊重他的是学识而不是他的穿着。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也往往不需要追求时尚,有时候他们本身就是时尚。但是,靠着增长才干或取得政治上、经济上的成功来得到别人的尊重未免太费时费力。还是打扮得或者装得时尚一点最为容易、最为快捷,于是。就追求时尚吧。制造时尚的商人就是靠这样的人吃饭的,这样的人越多,商人们的日子就越好过。星巴克之类的外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日子这么好过,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少人追求时髦。 追求时尚,追求的是别人的样子。大家追求时尚,结果可能千篇一律。时尚说到星巴克喝咖啡很高雅,于是大家都去泡在星巴克里。时尚说瓜子脸很好看,于是大家都跑韩国去整瓜子脸。如果大家都追求自己的口味,有点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有点儿个性,制造时尚的商人就麻烦了,幸而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事情。中国的时尚追求者或者小资们都有一窝蜂的习惯,缺乏标新立异、倡立新风尚的传统,因而,星巴克之类的企业完全可以放心,有中国的这些时尚追求者和“小资”在,他们的利润决计会有保证的。 总而言之,星巴克之类的外国企业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卖高价挣大钱,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是一个大的穷国,贫富差别大,富人有足够的购买力;其次,有相当购买力的人中间,许多人追求时髦,爱好虚荣;第三,追求时尚的人又没有独立的见解,没有个性。 现在,可以来看看我国的科学界了。每年的十月份,我国的科学界,至少在科学网上,总会热闹一阵子,感叹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大的创新性的成果。也会有人找一找这样那样的原因。我这老头儿做事、说话向来慢三拍,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我国的科学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三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穷国,科学研究的费用不够多,但是,贫富差别大。科研费用富裕的,真是富得流油,不知道钱往那儿化,浪费大。而大多数科学研究人员却为了去争取那么一点科研费用,化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无用功。掌握分配这些经费的人则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甚至索要贿赂、腐败枉法。 做出真正有创新性的工作是需要人们集中全副注意力、绞尽脑汁才有可能从事的事情,人们为了争取到科研费用花费这么多精力,把脑筋都动在怎么样争取经费之上,哪里还能够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光靠给几个经费充裕的人物无穷无尽的堆钱也不行。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往往不能预测,靠几个大牛拼命地吹并不能吹出来,需要众多有志于研究的科学家,静下心来,不受外界的干扰,踏踏实实的做工作,才有可能有所突破。 科学界不能过于“贫富不均”。 第二, 由于评价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被量化,已经变成了各种具体的数字指标,管理者已经退化为计算机。因此,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任务便是适应这些指标,想办法完成这些指标。 比如,指标要求完成多少 SCI 收录的论文,人们就想方设法发表这些论文;指标要求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人们就像想方设法在影响因子达到多少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指标要求他引达到多少,人们就想方设法多多他引,你引我,我引你而已;指标要求得到什么奖励,人们就想方设法得到这些奖励,送钱送礼送美女在所不惜;如此等等。 由于随大流的文章最容易发表,热门的话题最容易得到他引,文章多、影响大就容易得到奖励,人们就一窝蜂的去做热门的课题,追求时尚。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大牛还是想办法要获得基金或青年基金的老椒、青椒都一齐跟随者世界研究的潮流的时尚,浩浩荡荡,发表文章,以期盛昌,以免灭亡。 第三,做科学研究必须有独立的思想,要“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不一定能够有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绝大多数标新立异并没有好的创新,但是, 不标新立异就绝不会有任何成绩。 很可惜,我们中国人喜欢的是循规蹈矩,大人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喜欢会背书的学生,考试要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领导者最讨厌“异端邪说”,标新立异在中国没有立身之地。于是乎,多少年以来,大家都或子曰诗云,或背诵语录,或用“好声音”唱流行歌曲,或跟着大牛们做“研究”以期早日成为“杰青”,如此而已,并不需要自己的别出心裁。 以上三点,与星巴克在中国日子好过的三个原因,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如果不加以改进,每年十月份科学网上的哀叹将很难变成庆祝。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12977 次阅读|69 个评论
这正常吗?——看“星巴克PK cctv”
kerer009 2013-10-22 16:13
今天看了网易新闻,“ 星巴克声明:在中国运营成本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新闻评论,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9BPG8O3000014JB6.html,这 简直是一边倒的评论!一个藐视贸易平等原则、不讲道德和责任的公司,被揭露之后振振有词,祸水东引,居然还能够获得一边倒的同情与支持! 简直太不正常了! 我是不准备进星巴克的店子了,我喝茶!
2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巴克卖的不只是咖啡
热度 3 lanxum 2013-10-22 00:26
星巴克卖的不只是咖啡 同质化产品时代(产品为广义),成功的销售最终卖的都不只是单纯的产品,而是融入到产品中的独特的"整体解决方案",或者说是以产品为载体的独特"文化",这时的产品已经不再同质化了,其销售价格也远高于产品本身价值。 成功的星巴克也一样。 尊重星巴克对我们的"价格歧视" (凤凰网) 在美国星巴克,外带的比例高达86%,意味着有将近九成的人对它的装修、对它的体量没有太多要求,基本上不会占用城市空间。而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甚至是接近七八成的消费人群会在店内坐几个小时,它消费的不只是咖啡,还包括房租、服务、沙发、背景音乐、整个空间——消费的整个综合资源的量要大得多,咖啡消费却只是整个消费过程中很小的比例。这种背景下,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定价呢? 这就是市场,双方觉得价位合适就交易,有任何一方觉得价位不合适就不交易,谁也不强迫谁,谁也不欠谁的。买卖不成情意在,一厢情愿、总觉得别人欠他啥似的人活在市场经济里是会抑郁一生的。不要总把商家当成福利院,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利益,这样自己才可能变得独立而强大。 如果星巴克是央巴克,是个大央企,暴利源自大搞行政性垄断,那真得好好批批。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比较理性、公平和客观。 与其指责星巴克定价高 不如反思我们(新华社) 2013-10-21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1日专电(记者刘彤、王子辰)近日有媒体通过对比一杯454毫升的星巴克拿铁咖啡在北京和纽约伦敦等门店的售价指责星巴克在中国定价过高,赚取暴利,理由是一杯咖啡的物料成本大约4元人民币,而北京西单的门店则可以卖到30元。   按一些消费者的看法,“星巴克在中国定价太高了”,但这种高定价真的是故意中外有别,把消费者当傻子吗?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都是着眼于利润最大化的,星巴克的高价必然是经过合理的评估,他们预期梢费者的,已理价位就是他们对产品的定价。   从大多数国人的收入来看,星巴克是比较贵,不似每天都能喝一杯的豆浆或者可乐。但是如果观察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张步伐,用逐年提速来讲毫不夸张,其掌门人舒尔茨更是表示到2015年星巴克将在中国开出1500家门店。   如今很多的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了星巴克,从这个角度讲,星巴克很像当年刚进入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见证的不仅是消费升级,还有人们对咖啡文化的逐渐接受。如同当年的家长们喜欢带孩子到麦当劳餐厅就餐,看重的是家庭式就餐的欢乐氛围,如今的星巴克正在让人们接受自己独特的文化。   星巴克的咖啡定价是高,但是问问那些经常光顾星巴克的人,难道这些星巴克的目标客户在意的仅仅是价格吗?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今星巴克为什么人越来越多,位子越来越难找。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一一这就是星巴克通过自己的咖啡文化从消费者那里赢来的。   媒体将北京纽约伦敦的星巴克销售价格相比,本来意义也不大,美国人对咖啡的消费量远远超过中国人,星巴克在两国的销售定位也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喝茶,要在中国兜售咖啡这样一个后来者和舶来品,就要提供一种饮品之外的东西。如果没有星巴克,那些想边喝咖啡边看书的人,就着咖啡谈生意的人,或者在咖啡厅蹭无线网络的人,应该不是街边的茶座和冷饮店能招待得了的。这都说明星巴克贩卖的不仅仅是咖啡。   回到成本问题上,虽然现磨咖啡的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都比较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星巴克这种企业其他方面的成本,比如仓储、物流、广告、地租等。事实上,几个月前星巴克在内地的第一家门店国贸店关店,正是因为高昂的租金压力。所以,与其指责星巴克的定价高,不如反思一下为何我们没有一家可以被广泛接受的中式茶座连锁店呢?
个人分类: 万花筒|4618 次阅读|9 个评论
《无条件的爱》与呼叫咖啡
热度 7 老李 2013-10-21 21:39
电视里正在批星巴克,突然感觉如果央视玩起无厘头来,还真是天下无敌。联想到央视兴师动众的去报到美国飓风,而不顾国内水灾的惨况。怎么批评他都不为过。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咖啡是弹性比较大的商品,换句话说可替代产品比较多,嫌星巴克贵可以不喝吗?又不会死人,或者换一个品牌喝即可,毕竟这是市场行为。一个星巴克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系不大,俺活了半辈子从来没有喝过星巴克,也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再者说了,国内值得央视关注的事情太多了,看看我们的什么东西不比人家贵:从房子、汽车、汽油、到电话费用、还有日常用电,哪一个不比星巴克重要,至于吗?放着一堆堆重要的事情不闻不问,专拣一个离普通百姓生活十万八千里的破咖啡说事,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再直白地说一句:我没有觉得星巴克伤害了我,因为哥从来就不喝店里的咖啡,哥喝的是寂寞牌茉莉花茶!绕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是为了反美造势吗?干脆大方点,这么弄有点小家子气,呵呵。再说一句实话:这个世界需要美国!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这年头生活不易啊,还是放松一下心情,听一首流行歌曲吧!《无条件的爱》 2013-10-21夜于南方临屏涂鸦
2521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国星巴克比美国贵1/3 皆因中国顾客爱矫情
热度 6 lanxum 2013-10-8 20:39
中国星巴克比美国贵1/3 皆因中国顾客爱矫情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摘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中国星巴克买一杯小杯的拿铁,人民币27元,而同样的咖啡在纽约,标价2.75美元,加上8%的消费税,也就折合人民币18元,比中国便宜了三分之一。 事实上,目前星巴克咖啡的成本主要是两部分,一个是运营成本,一个是物料成本,这项加起来,美国一杯星巴克的成本不会低于中国,这就更让人奇怪了,为什么中国的售价还更高呢? 品牌营销专家表示,星巴克在中国高定价的背后,真实原因是企业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故意拉高品牌定位,让买咖啡的人,显得自己很有品味。 还别说,经过如此这般的矫情,星巴克在中国确实攫取了暴利,中国的营业利润率远超美国,甚至是欧洲等地区的16倍以上。矫情的星巴克,或许真的揣摩住了顾客的矫情心理。
个人分类: 万花筒|39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星巴克的温暖怀旧——霍华德•舒尔茨先生的温馨故事
sjk 2013-4-19 08:08
星巴克( Starbucks )咖啡公司成立于 1971 年,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拥有者。旗下零售产品包括 30 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此外,公司通过与合资伙伴生产和销售瓶装星冰乐咖啡饮料、冰摇双份浓缩咖啡和冰淇淋,通过营销和分销协议在零售店以外的便利场所生产和销售星巴克咖啡和奶油利口酒,并不断拓展泰舒茶、星巴克音乐光盘等新的产品和品牌。 1987 年,现任董事长霍华德 · 舒尔茨先生收购星巴克,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1992 年 6 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目前,星巴克在全世界 39 个国家,拥有超过 13000 家门店, 145000 名伙伴(员工)。长期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咖啡和服务,营造独特的 “ 星巴克体验 ” ,让全球各地的星巴克店成为人们除了工作场所和生活居所之外温馨舒适的 “ 第三生活空间 ”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地通过各种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回馈社会,改善环境,回报合作伙伴和咖啡产区农民。鉴于星巴克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公司连续多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 “ 最受尊敬的企业 ” 。 星巴克,诞生于美国西雅图,靠咖啡豆起家,自 1985 年正式成立以来,从不打广告,却在近 20 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其飞速发展的传奇让全球瞩目。星巴克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它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的故事。    1961 年的冬天,对小小的舒尔茨来说,是那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事故,从此失去了半条腿,终身与拐杖为伴。因为工伤,父亲失去了工作,这意味着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而父亲得到的工伤赔偿也少的可怜,因为此前老板拒绝签署足够的保障协议。就像那个年代的其他工人一样,父亲的工作环境一直很糟糕。此时母亲怀孕七个月,如此一来,舒尔茨一家原本一贫如洗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每天的餐桌上,只有少的可怜的面包和苦涩的难以下咽的咖啡。母亲尽全力从市场上淘来的剩下的茶叶和打折处理的最便宜的咖啡粉。父亲原本是个老实本分的男人,一生落魄潦倒,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人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套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廉租房里。他任劳任怨忍受着雇主的剥削当卡车司机,只是为了让全家能吃饱。但是一场事故夺取了他的全部信心和勇气,他每日借酒浇愁,变成一个酒鬼。舒尔茨简直成了他的出气筒,一不听话就会遭到一顿打骂。舒尔茨还必须担当父亲的情报员,不时从母亲藏起来的生活费中偷些钱拿给父亲买酒喝。   舒尔茨 12 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外面家家灯火璀璨,唯有他的父母依然在为如何借到钱而愁眉不展。父亲暴跳如雷,大骂几个孩子是吸血鬼,让他们滚,不要再让他看着心烦。母亲忍着眼里的泪花,让舒尔茨将两个弟妹带到街上去玩。满街的流光溢彩,一点也吸引不了肚子饿的咕咕直叫的三个孩子。这时,舒尔茨发现一家便利店门口摆放的促销品琳琅满目,一罐包装精美的咖啡牢牢吸引住了他的目光。一瞬间,一个大胆的念头从舒尔茨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让弟弟妹妹们先自己回家,随后迅速走了过去,将那罐咖啡拿起来塞进了自己的棉衣里。不幸的是,店主正好走了出来。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那个体型强壮的男人大叫着抓小偷,朝舒尔茨冲了过来。舒尔茨拼命地朝家里跑去,那一刻这个男孩的想法很单纯,他不想听到父亲永远在饭桌上抱怨咖啡太难喝,他希望能将这罐咖啡当作圣诞礼物送给父亲。   当舒尔茨兴高采烈地跑进家门,将咖啡交到父亲的手上时,父亲疑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问他是什么。男孩的心脏因为紧张而跳得很快,他结结巴巴地说是在路口捡的,想送给父亲当圣诞礼物。那个整日醉醺醺的男人没有再追问下去,还轻轻摸了下儿子的脑袋说: “ 谢谢你,儿子! ”   舒尔茨想,虽然没有火鸡,没有圣诞树,但这罐咖啡可以让全家过个愉快的圣诞节了。可他高兴的太早了。圣诞前夕,都能过一家人正喝着舒尔茨 “ 捡 ” 来的咖啡,喜笑颜开地赞叹着这从没品尝过的浓香时,便利店老板找来了,他索要那罐昂贵的咖啡的钱。舒尔茨干的事曝光了,他站在墙角抖个不停,他趁着店老板还在家里嚷嚷,偷偷逃跑了。平安夜,舒尔茨在街上流浪着,又冷又饿的他边走边哭,最后累得倒在地下通道里睡着了。后来母亲找到了他,带他回家,当然他还是没能躲过父亲的暴揍。   这个刻骨铭心的平安夜留给舒尔茨的不是咖啡的浓香,而是痛苦的滋味,他发誓努力奋斗,有一天买得起最香的咖啡。从此以后,他对父亲的惧怕变成了憎恶,他们之间很少说话。为了让母亲不再那么辛苦,舒尔茨每天一大早骑着自行车去送报,放学后再去小快餐店打工。那些微薄的收入里,有一部分会被父亲搜去买酒喝。舒尔茨对父亲身上的酒精气味是那么绝望而害怕,只有喝着母亲用廉价咖啡粉冲泡的咖啡时,舒尔茨才从灰色的生活里嗅出一丝芳香。   此后的日子里,舒尔茨在寒冬为皮衣生产商拉拽过动物皮,在炎夏为运动鞋店的蒸汽房处理过纱线。他打过的零工永远在变,唯独与父亲的矛盾没有停息。这样磕磕绊绊地,舒尔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但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父亲甚至不可理喻地对舒尔茨的未来判定了死刑。他不屑一顾地对舒尔茨说: “ 你已经高中毕业了,就应该去挣钱养家,还上什么狗屁大学,不要白白浪费时间。 ” 舒尔茨万分难过和愤怒,他声嘶力竭地冲父亲吼: “ 你无权决定我的人生,我决不甘心像你一样做个卡车司机,连梦想都没有,过着朝不保夕、毫无希望的日子,我真为你是我的父亲而感到悲哀和耻辱! ”   就在舒尔茨为大学筹备入学金而四处想办法时,北密歇根大学的野猫球队看中了他的橄榄球技,他因此获得了北密歇根大学的奖学金。舒尔茨在一个清晨整理了行李,独自坐上了前往北密歇根大学的列车。为了节省路费,上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回过家,而是利用每个假期外出打工。每个月他都会给母亲写信和打电话,却从来没有问过父亲一个字。   大学期间舒尔茨意识到橄榄球并不是自己未来的方向,于是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在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后,他进入了著名的施乐驻纽约分公司,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销售员。他在 6 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打 50 多个推销电话,在曼哈顿城从第 42 街跑到第 48 街,从东河跑到第 50 大道,登上每幢写字楼,敲开每间办公室的门。他努力去竞争和比拼,只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选择的人生没错,他绝不会虚度年华。但这些话,他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因为他觉得和父亲无法交流。   三年后,舒尔茨挣到了可观的佣金。他不仅给母亲寄了钱,还破例地为父亲挑选了一份别有意味的礼物,那是一箱产自巴西的上等黑咖啡豆。年少时那场因咖啡引起的事件,对他来说是一生无法忘却的耻辱。他打了电话回家,第一次和父亲聊了几句。父亲只是淡淡的回应了几声,甚至语带讥诮地说: “ 你拼了命去读大学就是为了能买的起咖啡? ” 舒尔茨毫不客气地说: “ 是的,我用努力证明了自己买得起咖啡,也买得起想要的人生。而你,最好用这些巴西咖啡豆为自己冲泡一杯真正的黑咖啡,品尝一下苦涩的滋味是怎样的。 ” 就这样,两人的交谈再次不欢而散。   为了不被父亲看扁,舒尔茨决定做出更大成就来刺激他。此后他跳槽进入瑞典厨房塑料用品公司驻美国分公司。仅仅干了 10 个月,瑞典公司就委任他为美国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薪 7.5 万美元。到 28 岁时,他所取得的业绩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原来的人生计划。在此期间,他与聪明漂亮的雪莉坠入爱河。   直到谈婚论嫁,舒尔茨也不曾在雪莉面前提起过自己的父亲。雪莉每次听他说起家人,都只是提起母亲和弟弟妹妹,似乎父亲并不存在。有一次,她好奇地问舒尔茨: “ 你的父亲呢,他是做什么的? ” 舒尔茨愣住了,父亲就像罩在他心底的一片阴影,他嗫嚅着对雪莉说: “ 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 他不愿在心爱的女友面前承认,自己有个酒鬼父亲。    1981 年初的一天,舒尔茨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说他父亲很想念他,希望他能回去看看。舒尔茨从来没有想过父亲有一天还会说出想念自己的话,加上正好有一个大客户需要他去谈判,他拒绝了母亲的请求。   一周之后,在外地奔波归来的舒尔茨匆匆回到布鲁克林区的老房子,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他在一周之前去世了。就在母亲给他打电话的第二天,父亲因脑溢血去世了,或许是死前一种莫名的预感和牵挂,父亲去世前一天突然对母亲说很想见儿子舒尔茨,然而这最后的心愿没有实现。   舒尔茨的心被巨大的悲哀占据了,他希望他们还能像十年前那样打上一架,他更痛恨自己曾诅咒过父亲,如果时光能重来,他多么希望能和父亲在一起。可如今,连父亲的打骂也变成了永不再来的珍贵回忆。   此后几天,舒尔茨帮母亲整理父亲的遗物,不经意间看到了父亲留下的一个木箱,里面竟藏着一个锈迹斑斑的咖啡桶。即使它已经面目全非,舒尔茨还是一眼认了出来,那正是他十二岁时为父亲偷来的圣诞礼物。往事涌上心头,他唏嘘不已。这时他突然发现在盖子上刻着一行字,那是父亲的手迹:儿子送的礼物, 1964 年圣诞节。舒尔茨的鼻子酸了酸,他没有想到父亲如此珍视这件东西。他发现咖啡桶里还装着什么,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封已经揉得皱巴巴的信纸,看日期应该是他坚持上大学那年父亲写下的。父亲在信中写道: “ 亲爱的儿子,作为一个父亲我确实失败,既没有给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办法供你去上大学,我的确如你所说是个粗人。但是孩子,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拥有一家咖啡屋,能够穿上干净的衣服,悠闲地为你们研磨和冲泡一杯浓香的咖啡,然而,这个愿望我无法实现了,我希望儿子你能拥有这样的幸福。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让你明白我的心事,似乎只有打骂才能让你注意到我这个父亲 ……   父亲去了,舒尔茨感到生命的一部分也被抽空了。这时,雪莉鼓励他说: “ 既然你父亲的心愿是拥有一家咖啡店,那我们就替他完成未竟的心愿吧。 ” 舒尔茨心中一动,是啊,如品咖啡一样去生活,不正是他们父子苦苦追求的么? 凑巧的是,这时他看到一则广告,西雅图有一个小咖啡零售商准备转让店面。于是,舒尔茨毅然辞去年薪 7.5 万美元的职位,接下了那家小公司,将它变成了一间墨绿色的咖啡馆,并向西雅图的餐馆和其他咖啡店销售咖啡豆,日后驰名全球的星巴克就这么诞生了。
3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星巴克上网
热度 4 gl6866 2013-2-20 13:19
今天节后第一天返所上班。正好我有点儿问题需要到东单我购买苹果电脑的店里咨询。东单有星巴克,办完事后就到这里坐了一下,先前见到许多人在星巴克上网,我也来试试吧。还真没想到,这里的网速相当可以,和在家里差不多,甚至感觉还要快些。看来有人来杯咖啡来上网,并非没有道理。想我这把年纪的人,也算赶了一把时髦,也希望科学网的人到星巴克体验一下。有意思的。呵呵。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232 次阅读|6 个评论
星巴克咖啡在英国逃税被民众指控为“不道德”
laserdai 2012-12-10 05:25
上篇关注过,星巴克咖啡在英国玩弄计俩逃税的问题: 星巴克在英国玩弄猫腻,占小便宜吃大亏 缘由在于,星巴克咖啡被曝光连续多年在英国缴税少得可怜, 引发众怒以及抵制呼声。虽然避税手段完全合法,但是星巴克仍然被指控行为不道德。 星巴克在英国运作14年,总计缴纳公司税860万英镑,过去三年中,分文未交。但是,星巴克2011年一年在英国的营业额就将近4亿英镑。另外两家因为避税受到批评的国际性大公司还包括亚马逊和谷歌。 迫于舆论压力,上周四,美国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宣布,今后两年内将向英国国库缴纳2000万英镑的企业税。 英国财政部首席部长丹尼·亚历山大告诫跨国公司,纳税是义务,不是取悦顾客的“自愿选择”。 亚历山大周日(12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政府继续在国内外查处避税行为。他说,对大公司以及任何个人来说,纳税绝对不能是自愿性的安排。 回头看看我们,同样的手法被外国公司玩弄了很多年,他们的总公司钱赚得多得一塌糊涂,然而他们在中国的分公司却盈利很好甚至亏损。英国就能积极调动舆论的力量,咱们不该学一学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5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巴克在英国玩弄猫腻,占小便宜吃大亏
laserdai 2012-12-5 19:21
最近, 一批跨国大公司等在英国赚大钱不缴税的情况得到曝光 ,包括亚马逊(Amazon)和星巴克(Starbucks) 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在英国的营业额高达数亿英镑,现在这些公司面临很大的缴税压力。 星巴克2011年在英国的营业额接近4亿美元,却没有缴纳任何的企业税。原来,这些资金都被转到了在荷兰的兄弟公司,使英国星巴克的财务报告年收入显示亏损。 按照欧盟国家的管理规定,一个跨国公司只需要在欧盟中的一个国家注册就可以在整个欧盟运营,因此,某些跨国公司就和某个国家达成协议,以比较低的税率入住,然后在其他欧盟国家的营业收入转移过来,从而少缴税多盈利。星巴克就是玩弄的这个猫腻。 2011年在英国的营业额接近4亿美元,实际利润很高,但是被转移到了荷兰,在英国的账面上,不但没有盈利而且还亏钱。 这样玩弄猫腻,的确节省了一些税款多了一点利润,的确占了小便宜,但是这样的事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猫腻。这样做的结果,损失了公司的人格和信誉。用东洋话说,良心大大的坏。 英国公共账务委员会表示, 跨国企业在英缴税太少或不缴税是对英国公司的“侮辱” 。 英国的公共账务委员会在2012年11月从星巴克、谷歌和亚马逊的高管那里收集了这些公司在英国缴税多少的证据。 这个公共账务委员会主席霍奇(Margaret Hodge)说,英国税务局(HMRC)需要对跨国公司的避税问题采取更严厉的措施。现在存在跨国公司的企业税变成“志愿”的风险,而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她说,“这些跨国公司在英国牟利。我们所要说的是如果你在英国有经济活动,你也获得了利润,那么就应该缴税。” 英国税务局则表示,已经确保这些跨国公司“按照英国的税务法”而缴付税务。 同时,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George Osborne)将会公布拨款给相关部门以整治跨国企业避税行为。 在此压力和良心驱使下,星巴克表示,正在与英国税务局和海关以及财政部商讨缴税的问题。 星巴克称,“我们听取了顾客和雇员的意见,也了解到为了保持和进一步建立公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有必要做更多工作。我们正检讨在英国的缴税问题。公司正在与英国税务局和财政部进行商讨。” 星巴克触怒英国人 三年没给英国财政交一分钱, http://finance.eastday.com/Business/m2/20121205/u1a7041034.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21205/021013896633.shtml 英拟“严打”外企避税 矛头直指星巴克、谷歌等 http://tech.hexun.com/2012-12-05/148716729.html http://www.sznews.com/finance/content/2012-12/05/content_7467597.htm http://gb.cri.cn/27824/2012/12/03/6071s3946300.htm http://news.163.com/12/1205/11/8HV5EB1000014JB5.html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1205/c1004-19797074.html 这件事情的启示: 一. 占小便宜吃大亏,这是中国古训,不用多解释了。如果这次星巴克在英国坚持避税的话,英国政府相信会有很多措施采用,比如1. 动用政府权利调查星巴克的收入和盈利状况,采用行政措施处罚,要求补交税款和罚款; 2. 动用政府的舆论力量,向广大民众告知,星巴克的良心大大的坏,从而严重影响星巴克的正常经营和运营,最后达到星巴克关门走人的地步;还有很多措施可以使用等等。 二,这样的猫腻,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玩弄过很多次,就是说,公司实际上赚了大钱,股票高升,但是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和经营却赔了大钱,净结果是中国的财富外流。希望能让中国政府和很多人认识到这就是猫腻,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减少国家的损失。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金钱
热度 1 shuilinxi 2012-1-23 08:00
在星巴克喝咖啡,边翻杂志,边思考了一下金钱的问题。 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物质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钱最大的作用是减少一个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担心。 钱无助于一个人心灵的净化。但心灵的净化也是人的一个重大需求。 金钱容易导致人迷失,很多人拥有了大量金钱时会自信心膨胀,忘了自己是谁了,这时一定要保持谦逊的态度。 钱不等于财富。 在佛教里,财富分为两种,外财和内财。 钱属于外财,是不稳定的,很多时候来得快也去得快。看一下清代晋商的历史就知道了,即算辉煌如晋商又能怎样? 内财就是你的学识、智慧、德行、人缘等,这些是一个人永远的财富,是稳定的。
个人分类: 生活|34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后感 星巴克 《将心注入》
热度 1 culovecl 2012-1-5 07:00
读后感 将心注入 星巴克的崛起 舒尔茨的优点: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自己的经历,所以写的非常细致深入,这个也能为相当多得小创业者做一个好的典范。 舒尔茨的出身不是很好,小时候出身在一个底层家庭,高中打四分卫的时候,家里穷的时候不能够马上让他买一件球服,最后命运之神还是眷顾他,他得到了北密歇根的橄榄球奖学金,鲤鱼与龙门,牛人的经历都是那么传奇,如果你命中注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士,你将最终获得成功即使过程比较曲折。 他到了大学过的是很好,但是后来由于打得不是很好,还是只有去贷款读大学了。从后面他的经历发现,他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而且自强不息,为了学费和生活费,不断的做临工,这些东西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阅历,帮助了他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实现,比如有钱了不能对待服务生无力,如果能力所及,尽量给这些人多得小费。 书中的前部分讲的是舒尔茨如何创业的过程,很吸引人,接着讲了怎样做企业,最后讲了他一些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如果以后创业真的要好好学习一下。 1. 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在遥远的西雅图有人订购了相当多的咖啡机,这么细的一个东西把他引进了咖啡的世界。处处留心皆学问。 2. 寻求工作的时候,不怕失败,当得到了 no 的回音后,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说服,这个不懈的精神是多么重要啊。 3. 敢于冒险,丢掉自己安逸的房,工作,家人。 4. 处处留心皆学问,去米兰参加会议发现了咖啡的新境界,速溶咖啡。遍访整个米兰,然后做了相当细的调查。 5. 非常有耐心的,回来后,就开始说服星巴克老总,但是这个却花费一年,一年的时间也没有让他丧失自己的热情。最终老板给他一个试验田,他取得了小成功。但是这个咖啡现象有违于星巴克的老总,所以最后出走自办天天咖啡。这个出走又是一个很大的冒险,放弃一个好工作,还有创业的艰辛:筹集资产,选店,找合伙人等等。 6. 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真实非常惊心动魄啊,天天被人拒绝,天天还得要打起精神了相信自己一定能筹集刀 250w 美元。 7. 结交朋友上面,到处都是朋友,多交流,多问候,潜在的投资者。 8. 有的人是投资于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事业,你这个人时优秀的,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投资人。每一个做的好的公司都不会剥削自己的底层员工。 9. 可以看出舒尔茨是一直保持着热情对待自己的咖啡店的,他能早于开店时间半小时到咖啡店做准备,刚开始的 100 多家店的选址都是他亲自过问的,他能早上 7,8 点到公司上班和副总讨论。坚持 30 年真的不容易啊。这个是一种热爱,一种兴趣。 10. 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每周的跑步,周末打篮球,良好的体质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条件。跑步也是一个交流的好时机,可以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交流,分享快乐和烦恼。 南加州大学 2012.1.4
个人分类: 读后感|63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热度 1 ephedra 2012-1-3 17:28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去年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于是我要进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农村了。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博主按:转自科学网博友Cuixiaocong的博客。偶也是农民的儿子,也是70年代出生,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颇有些感触。回头得教育下老婆,我奋斗了多少年才娶到你,嘿嘿。为什么来大都市?说远大理想纯属狗屁,其实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生活,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和愿望。以后有时间也写点人生感悟。
1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转载)
热度 2 cuixiaocong 2011-11-11 13:32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去年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于是我要进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农村了。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1950 次阅读|4 个评论
路经西雅图(照片)
SNPs 2011-1-7 22:39
在去台湾和日本渡假的路上,在西雅图停留一天: 这是第一家星巴克店面。 星巴克最近又换公司标识logo了,为什么?
个人分类: 旅游摄影|5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星巴克咖啡在美国
laijiangtao 2010-8-5 08:19
每天早上一杯香浓的星巴克中杯咖啡加上三小包sweet and low,再加上一小杯无脂牛奶,就是我最熟悉的一天清晨的开始。   就像对於很多美国人而言,每天早上不到星巴克(Starbucks)报到就会浑身不对劲,不论是奶香四液的拿铁(CaffLatte);还是以浓缩咖啡、香浓热牛奶,并覆上绵密的奶泡的卡布奇诺(Cappuccino);或是用香浓热牛奶上加入浓缩咖啡、香草、最後淋上纯正焦糖酱的香甜焦糖玛奇朵(Caramel Macchiato),都让人在瞬间有个愉快的一天。   在还没有星巴克以前,美国人总是在卖咖啡的小店或是甜甜圈店、麦当劳中,把浓稠的黑色液体倒入白色保丽龙的杯子;然後,制事化的加入大量奶精和砂糖;最後,再拿根红色的塑料搅拌棒和一和,去除咖啡苦涩的味道。这样喝咖啡的体验和交易经验,永远一成不变,完全激不起一丝与咖啡香味的涟漪。   但是现在有了大小不一、触感甚佳的白色纸杯,加上印有绿色美人鱼造型设计的咖啡杯後,喝咖啡开始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星巴克的咖啡种类繁多,有拿铁、卡布奇诺、玛奇朵、摩卡,再搭配豆浆、焦糖、巧克力等调味等,可以热饮也可以冰冻冷饮,从此咖啡有了新变化。   走进星巴克咖啡店,每一家都有几净的落地窗,咖啡架上装着满满、各式各样不同产地的咖啡、音乐CD,让客人宛如在自家书房,看着自己喜爱的杂志,浅尝着香浓的咖啡,还可以享受免费的网络,让人觉得轻松自在。   西雅图的美人鱼小店星巴克一开始只是位在西雅图的一家店面,但却不断成长茁壮,星巴克这个品牌几乎成为「咖啡」的同义词。星巴克让「咖啡师」(barista)、「茶」、「特大杯」(venti)、和「星冰乐」(Frappuccino),这些综合饮品的名字深入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星巴克改变的不光是咖啡,同时也对美国人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变化;这点从我们周遭环境和社会受到的影响来看最为明显。光是从零售店面的数量来看,美国人在家或办公室附近五英里之内很可能就有一家星巴克;而且美国人很可能会把这些店称为我家的星巴克。   星巴克的名字也颇有来头,是取自文学的高质感概念,Starbucks这个名字,原来自美国作家梅尔维尔(Melville Herman)所写的世界名着《白鲸记》(Moby Dick)里那艘船上大副的名字史塔巴克(Starbuck)。每当船一靠岸,这位大副便会循着咖啡香,去找寻歇脚的地方。星巴克咖啡创办人霍华舒兹(Howard Schultz)特别把史塔巴客的名字後面加个「s」,就是希望他的员工们也都像这位大副一样热爱咖啡。   有了名字接着就是Logo,星巴克Logo整体设计概念与名字一致。星巴克的Logo是以美人鱼造型设计,有人说是栖息在莱茵河的人鱼,也有人说是海上以歌声魅惑水手的女妖,还有人说是以前船只出航在船头保佑平安的女神像......。虽然众说纷纭,但都带着海上神话的浪漫感觉,跟《白鲸记》的文学气息相互辉映。   星巴克咖啡大致分为几大类Brewed Coffees、Espresso-Hot、Espresso-Iced、Frappuccino Blended Coffee、Frappuccino Blended Crme、Frappuccino Juice Blends、Tazo Tea等。简单说,从咖啡到茶从热饮到冷饮,通通都有。   在星巴克开店卖咖啡饮品之前,美国人不认识泛着温厚奶香的拿铁;大家不相信日本人会在大街上喝咖啡;也没法想象在中国味浓厚的北京巷弄会看到美式星巴克。星巴克在都会流行之後,越来越多人像《电子情书》中知性的梅格莱恩拿着咖啡大步走过纽约街头一样。啊!又是新的一天!   与牛奶糖浆拿铁谈个恋爱吧!在这麽多咖啡饮料中,拿铁咖啡大概是最受欢迎的咖啡种类了。拿铁咖啡需要一小杯意大利浓缩咖啡和一杯牛奶,拿铁咖啡中牛奶多而咖啡少。拿铁咖啡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在刚刚做好的意大利浓缩咖啡中倒入接近沸腾的牛奶。事实上,加入多少牛奶没有一定的规定,可依个人口味自由调配,如果在热牛奶上再加上一些打成泡沫的冷牛奶,就成了一杯美式拿铁咖啡。   除此,星巴克的拿铁咖啡还有更多变化,顾客可以依照自己对口味与健康的喜好,选用低脂牛奶,甚至豆浆,调制属於你自己的专属咖啡。如果你不懂怎麽配置专属咖啡,星巴克也有调制好的各种好喝咖啡。   星巴克的另一样招牌夏日饮品当属法布奇诺(Frappuccino)了,这是星巴克特制的饮料。话说90年代初,星巴克的咖啡生意基本已上轨道,经营网络也已覆盖全美国。由於星巴克的起源地西雅图,是一个较为寒冷的城市,管理层向来忽略开发冰冻饮品的市场,星巴克本来就没有卖什麽冰冻饮品,唯一有的也不过就是一般咖啡,然後加几块冰块就算。   每逢夏天来临,那些位处天气较热的州如加州等,当地的星巴克分店都会很头痛,因为生意被附近竞争对手的奶昔、或其它冷冻饮品抢去一大截。为此,星巴克南加州区主管肯本尼(Dina Campion)有见及此,曾多次去信总裁舒兹(Howard Schultz),要求总部研发口感较佳的冰冻饮品迎战夏日市场,很可惜,舒兹认为掺杂咖啡粉和冰块搅出来的奶昔饮品,始终偏离正宗咖啡的原则,与星巴克经营理念相违背,因此坚决反对。   不过,肯本尼并未气馁,在下班後自行利用搅拌机暗中试制,最终成功将法布奇诺的雏形送到星巴克总部试味。94年初,对咖啡极有主见的舒兹试味後虽然不满意,但几经波折,仍勉为其难批准新产品试推。   94年5月,法布奇诺的雏形在加州一个商场内试卖,可惜口碑很差,不过店长伊文(Anne Ewing)并没有气馁,苦思方法调整配方,以泡沫咖啡取代咖啡粉,改良冰块和水的混合比例,并将搅拌时间由10秒延长至25秒,结果努力没有白费,调整配方後的法布奇诺雏形再推出後反应奇佳。   新产品改良後热卖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星巴克总部,这一次,向来不看好法布奇诺的舒兹,试过後也赞不绝口,最後更拍板重新包装法布奇诺,全面推出市场。现在不论炎炎夏日,或寒冷冬季,想要清凉或冷却心灵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星巴克来杯法布奇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