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宏观经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通货膨胀与物资价格
自我源于思考 2019-7-9 10:41
通货膨胀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概念,而土豆等具体的物资价格的变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强行让二者直接联系起来,所得的研究结果必定是有误差的。 第一个问题,货币的投放,除了委国财政投放外,一般是通过信贷、债务等渠道投放,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货币投放与物价变化有一个缓冲过程。市场的信心是一个,因为物资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一般性的政府规划,只把货币投入到个别或少数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手里从银行拿到大量货币,就会买原材料,增加工人。个别行业会带动整体经济,短期经济繁荣,工人收入也会增加。 如果货币投入过快,或者普遍开闸放水漫灌的话,就会造成大部分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会带动产品物价上涨,从而影响生活消费品。 但如果市场判断物价缓慢上涨,就不会囤积物资,但个别的囤积居奇是另外一个。并且,市场如果判断物价会短期上涨,就会大量囤积物资。那么,会加速物价的上涨。形成指数效应。 第三个问题,货币的良性与否,在于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平衡。如解放时期的北海币,只把货币与物资相结合,完全无视金银本位。这反映的货币的本质,也点出了市场所恐惧的,即货币完全取决于政府,而政府却不受监管。而金银本位却是一种天然的货币监管手段。不过,它大大降低了经济的效率。已经与现代经济不适应了。 第四个问题,高储蓄率会对通胀形成限制作用。减少政府货币投入过多的风险。而中国的高储蓄率对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起了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在储蓄率降低的情况下,对房地产的种种政策,又起到了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富豪持有其实就相当于高储蓄率。其引申出来的是贫富不均问题,实际减少了社会消费水平。但对于储蓄率而言,影响不大。 第五个问题,政府指定物资价格,这种形式在物价市场化改革前,一直存在。如凭肉票买肉,凭油票买油。没有人监管你时,你可以随意把物价减半。只不过,这时的物价已经无法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 货币一直在通过信贷、债务的方式被投放,然后再通过这种方式被回收。不过,投放的速度一直大于回收的速度。委国等,直接财政投放,根本就没有回收,这个更糟糕。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旦经院院长指责统计局,各打百板!
热度 1 cgh 2016-6-19 08:49
澎湃新闻网 报:“6月18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十周年庆典上发表演讲。在演讲中,张军直言,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问题很多”。他还表示,现在对宏观经济有那么大的分歧,国家统计局负有主要责任。”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是: 1、统计局的数据这些年,难道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下才发现有统计问题?过去你们这些经济权威干什么去了? 2、现在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说宏观经济分歧大,难道张院长的见解和中央的见解分歧严重? 3、作为教授,经济研究的数据难道就是直接使用统计局的数据,这个教授也太有学术范了吧? 4、统计局的数据是给谁用的?发改委?老百姓?还是所谓的学者专家? 5、学者专家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所做的研究,都有什么用?指导国家经济决策还是发文章拿项目? 对老百姓来说,统计局和复旦大学教授,作为老百姓供养的部门和干部,现在居然公开推卸责任,各打一百个板子。让老王去审一审,该革职的革职,改下岗的下岗。 不过,老百姓说了不算!
个人分类: 杂谈|30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持续性衰退的冬天刚开始,但是春天来时,你要在!――by 许小年
gcshan 2013-6-20 19:51
持续性衰退的冬天刚开始,但是春天来时,你要在!   ――许小年杭州金融论坛演纪录   一、中国经济是一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持续性衰退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确实是很不乐观。   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目前经济数据的走弱、增长速度的下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现象,我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衰退,跟大多数经济家理解周期性衰退不一样。   周期性衰退,跟冬天到了得了感冒一样,过段时间就好了。但是结构性衰退,是内部得了炎症,如果不动手术,光吃药是好不了的。   结构性失衡失衡为何会带来持续性的经济衰退?   首先要解释为何中国的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的衰退,哪些方面失衡了?   1、需求方投资需求和消费的失衡   消费不足,首先我不认为是需求疲软造成的。   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就象很多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表面现象,内部有炎症才是实质。   目前政府和企业都热衷于投资,投资拉动经济占到了50%,而消费拉动只是占到35%   至于为何会需求不足,我认为核心原因在于目前“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居民收入比重下降”   (总结:国富而民穷是也)   2、投资导致产生增长超过国内购买力的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大多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产品该卖给谁?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大量过剩产能,现在企业就自然的投资需求不足。企业不敢投资,表现为生产产能指数连续十几个月下降,钢铁(行情 专区)、煤炭、水泥等都在下降,在这些都在下降时,谁敢投资?   回想09年,也是如此。当时政府感觉到企业的投资需求不足,那就由政府来投资,当时是大量投基础性行业。但是现在更糟,连基础性投资都面临过剩,连政府都不知道去哪里投资。(掌声!)   目前中国的投资/GDP比例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未来该怎么办?   在目前的投资过剩情况下,只能充分吸收过去的过剩产能后,国家经济才能轻装上阵。   我在这里说的产能过剩、投资需求不足,是相对相对国内有限的购买力,导致的需求不足。为何国内需求跟不上产能的增长?是跟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的。   过去十几年,国民收入的分配,不是有利于居民,而是有利于政府。   政府和企业手上有了钱,这不利于消费,而是有利于投资的。当然公务员大规模茅台酒和出国购车什么的不算。(掌声!)   政府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12%上升到了2011年的32%,还没有包括其他的预算外收入,如果包括,则还要高。   过去十几年间,我们国家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国进民退!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   政府官员总是否认没有出现国进民退。(掌声!)   政府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回到了1980时代的计划经济时代了!   这些问题,不是宏观政策能够解决的。当一个人有肿瘤时,补充营养是不行的,必须先作手术。我都认为宏观政策不是营养液,而是鸦片烟,这是没有用的。   二、四万亿1.0、四万亿2.0、四万亿3.0?   微观指数上,生产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很多行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就业形式越来越难,今年大学生毕业据说是最困难的一年!业不愿意扩大规模,不愿意投资,就不会愿意招人。   这个指数的不断走低,已经持续了十几个月。这个生产价格指数的下降,仅仅在去年下半年得到了缓解,向上走了一个下山坡,因为去年下半年执行了四万亿2.0,和09年执行4万亿1.0不同。当时是大张旗鼓宣传,让人民相信政府这个手可以支撑住经济。但是2.0是低调,打枪的不要。这次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力,现在社会融资总量,一半来自银行(行情 专区),一半来自债市。   我知道这个方法托不住,但是短期的烧钱会有一定作用,我当时以为会支持一段时间,经济形式下滑出现会在下半年。结果今年一季度末就出现了,连续的持续的下滑。用经济的说法是,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   想想2009年,当时的说法是政府的无形之手,拯救了中国经济,拯救了世界经济!但是去年的四万亿2.0,扔进去,好像水花都没有。   这是什么原因,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只是給他吃止疼片,止痛的效果是递减的。   有一个很好的指数,叫做克强指数,主要是参考发电量、铁路货运量来看经济状况。   现在看来,克强指数远比GDP靠谱。   克强指数表示,V型深沟就是09年金融危机,拉起来后就是四万亿。   看了这个图形,大家就知道了,迷信政府力量是没有用的。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经济、再强大的政府也托不住市场,只会打乱市场,扰乱经济!(掌声!)   四万亿刚出来时,我就写文章批四万亿,结果当然是就没有被发表出来。前段时间领导还大声说四万亿是正确的,但是也没有給我辩解的机会,我也就只能在民间辩解辩解。(笑声!)   我之前认为,二次探底是一定会出现的,果然就是在去年上半年,克强指数的跌倒谷底,然后下半年开始向上,谁也不知道,居然经济又掉头向下。   国内的二度松宽,再次忽视了结构性问题,辅之以短期需求拉升,那么就一定会有三次探底。这个三次探底就在今年下半年,今年的下半年会比去年的上半年还会差!   现在经济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市场上又开始憧憬,憧憬四万亿3.0。看看1.0作用,2.0作用,那么3.0有什么作用?   而且中央政府已经表态,不会出台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   因为刺激性政策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政府从过去的几年间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尽管他的学习速度很慢(掌声!),也看到了1.0带来的危害,看到了2.0仅仅维持了1-2个季度,所以非常慎重。   我认为政府不会推出3.0,当然我没有办法为政府作决策。即使3.0出台了又如何呢?小小反弹一样,再次掉头向下!   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不要将注意力放在3.0何时出台,而是要聚焦在自己的领域,聚焦在自己的投资上。这些政策都不可能扭转中国经济下行的经济。   三、经济衰退要扭转,有没有办法?办法就是结构性改革。   既然你的病是结构性带来的,那就一定只有结构性调整,把这些结构性失衡纠正过来。   什么叫做结构性调整,能达到什么效果?我们看看国际上的例子,美国和欧洲的例子。   金融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是过度借债,资本负债比失衡。   西方国家经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都是过度借债   1、美国的债务集中在家庭部门,借钱太多,收入偿不了借钱。月供支付不了,家庭就破产,银行就拿走房子拍卖,当很多拍卖出现,房地产(行情 专区)价格暴跌,银行资产价格下降,银行倒闭。这个图是美国按揭贷款余额/GDP,2009年达到最高峰,之后一直在下降。在两年时间,这条红线已经回到2003年,美国的调整结构基本完成。他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正常,现在給他补药,是可以的。   我本人对美国经济是看好的,很多人问我,投资什么?我说,买美国股票,买美国资产。很多人说我卖国,我也不怎么在意。   2、再来看欧洲的处理方法:   欧洲也是在09年贷款余额/GDP达到最高。但是金融危机后,欧洲现在还没有下来,负债率还是没有下来,为什么?   因为美国是资本主义,欧洲是社会主义。   欧洲人到中国来,经常说中国怎么象社会主义的,你看我们欧洲,多么“社会主义”啊。   资本主义是以资为本,就是谁出钱谁是老大,资金的所有者是老大。借钱就要支付利息,不然就拍卖,迫使你还钱。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过程冷冰冰的,但是不这样做,就会拖垮银行。实际上,美国已经倒闭了几十家银行,几十万个家庭倒闭失去了自己的房子。   我去年去美国,想买房子抄个底,找了个中介看二手房。进去一看,房子没有人上锁;厨房一看,没有吊灯;洗手间一看,马桶没有了。为什么马桶没有了,原来主人走的时候把马桶搬走了,50多美元一个的。   为什么这样,房东心里有气。按揭支付不了,银行收他的房子,不缴纳房子警察上门,所以他有气。   欧洲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实际上,不是真正以人为本。比如在欧洲,租赁一个房子,我房子支付不了,美国就立马赶出去,欧洲不行,要給他几个月的宽限期。借款违约,不能立即收他的房子,你必须給他找到一个住处,否则不行。银行如果不能拿到房子拍卖,结果就是银行坏帐上升,银行如果倒闭,就会损失储蓄客户的利益。   这样迅速的处理还账,才能拯救银行,才能拯救储蓄客户,才是以人为本。   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债,还不起,就把喜儿拉走了。为什么?因为黄世仁认为喜儿就是抵押品,这个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至于人是否适合作为抵押品,可以再谈。(掌声!)   欧洲拒绝承担坏帐的后果,结果只能政府出钱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维护银行的正常运转。政府的钱哪里来的,收税来的。只不过将银行的坏帐转移到政府哪里,但是没有解决坏帐问题。所以出现政府债务问题,政府要破产了。   希腊政府、塞浦路斯政府都破产了。现在西班牙、法国都在风雨缥缈。   没有办法,透支得来的繁荣,一定是要偿还的。   今天的衰退,都是为过去的繁荣买单。要想靠借钱,靠央行发钞票来维持经济的繁荣,这连中国梦都算不上。   大家都知道,量化宽松对恢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没有实质性作用,几十年的零利率并未解救欧洲和日本   所以,复苏必须先去杠杆化即削减债务,美国过去在作什么,就是在削减债务,调整结构,是要死人的。中国为何调整结构讲了十年,还在讲?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调整。(掌声!)   3、美国找到了经济的新增长点   是灵活的市场机制创造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1)加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的重新涌现,持续创新能力   (2)以德州为代表的旧能源产业的新生页岩气的开采成本大幅下降,比世界上低30%   (3)制造业回流   美国企业不在中国扩大投资了,在中国的企业继续经营,不扩大投资了,新的投资在哪里,回到美国去了。为什么?因为美国的能源成本比中国低,虽然美国的人工贵,但是没有之前差距这么大。   我想表达的是,这些新的增长点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不是政府实现的,而是市场竞争形成的结果   我并不知道中国未来的新的增长点是什么。但是我知道的是,如果我们把市场放开,如果我们取消了市场管制,新的市场增长点,自然会涌现出来。   政府制造的增长点,不就是光伏,不就是高铁嘛。搞一个垮一个(掌声!).   你只要給市场机会,你只要給民众机会,新的增长点一定会出现。   小结:   1、结构调整的快慢,决定了复苏的速度!   2、美国的复苏是有坚定的基石的。也就是为什么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我认为更多的新高还在后面。因为美国他的手术已经动完了,他找到了新的营养液。   正因为如此,全球资金不断的流向美国。资金退出新兴市场,流向美国,从而推动美元的币值不断走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元是一个强势货币。那么大宗商品市场就会向下,市场上开始流转一个观点,大宗商品市场的牛市已经结束了,我基本同意。这时由美国强势货币和中国需求持续减弱所带来的。   3、欧洲会继续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只要欧洲一天不清理过多的债务,那么欧洲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开始。   4、但是中国的调整刚刚开始。   凡是进行结构性调整,速度很快,就复苏很快,如美国经济   拒绝进行结构性调整,拖拖拉拉,就复苏很慢,例如欧洲经济   四、未来如何走出结构性衰退:   1、市场化行业重组,收购与兼并,消除过剩产能   2、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率,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而且是向研发创新转型的基础   3、不应鼓励国企的并购,国企以来廉价资金供应,不计成本和收益,最大化规模和就业而非效率   4、实质性减税,避免企业的大规模停工和倒闭   5、特别是电讯、金融、医疗卫生、媒体娱乐等服务业   6、国企撤出竞争性行业   现在的企业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连夜雨就是政府。(掌声!)   先自查税收,然后政府查税收。我跟政府说,现在不是你们完成税收计划的时候。他说上级要完成税收计划啊。我说你把企业折腾死了,你得放企业一个生路,不然企业倒闭后就业问题不还是你政府的问题。   我一直呼吁,实施新的减税,让企业活下去!   企业要活下去,也要自己转型,目前宏观形势不好,政府又来折腾,我也无法告诉具体一个企业该如何转型。   我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面临痛苦的转型期,从之前的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要转型为在一个饱和的市场上,如何扩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现状是:   凡是能够投资的地方,都是产能过剩   凡是产能不过剩的,都是不能投资的   例如电讯、例如卫生系统等,很多投资机会。医疗卫生问题是供应不足,是过度管制。为何不能民营资本多投资多盖几个医院,政府就是要把住牌照。   娱乐,拍电视,你管他什么呢?有人拍,有人看,就好。   现在是把娱乐搞成教育,把教育搞成娱乐。(掌声!)   金融也管死,一个银行搞一个网点,为何要批?这是一个商业决策。我开一个饭馆,开在哪里,为何要你批?我如果亏钱,你承担责任吗?   大家都想把住一点小部门权力寻租,我这点租能不能明給你啊,一个图章××万吧,我交了钱給××万办事。   象这样的成本,都叫做交易成本。政府的作用本应该是减少建议成本,但是我们政府的作用却是增加交易成本。明给反而低,暗給反而高。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心里底限是多少(笑!).   我得研究、我得摸索、我得找一个哥们,还得策划一个饭局,最后才知道你的心里底限。这点小权力,政府你放了吧,放了后得到的经济发展,不知道会多少。   最近看,拍出很多地王,很多都是国有企业。为什么,国企他背后有资金支持,而且国有企业亏损后,也没有关系,政府会补贴的。所以国有企业进入竞争行业,其实就是扰乱市场竞争。   五、内需不足的实质原因:收入分配恶化   1、主要来自资源占有和市场的不平等   2、行政性垄断占有土地、矿山、资金、市场   3、审批制度下的官商勾结和寻租   4、仅在二次分配和最低工资上作文章解决不了问题   必须在一次分配上作文章。   为什么企业家一定要作政府的公共关系?   (此处删除五十字)   不作政府公共关系,就拿不到资源,资源在官府手中。   如何消除这种暴利,而不是在暴利出现后去收税。暴利源头是什么,是政府垄断资源。   腐败为何久治不愈,是因为从来没有从根子上诊断。出来一个,判一个,是否可以让他不出来。   现在的一切问题,都在往道德上引;学校出很多问题,是因为教育从业人员道德有问题,医院出很多问题,是因为医生从业人员道德有问题,房地产市场出很多问题,是因为房产从业人员道德有问题,等等。根源在哪里?   必须通过改革实现更为公平的资源获取及市场进入   1、打破行政垄断   2、取消审批制   3、国有民营一视同仁   总结:中国经济下行是结构性问题,靠宏观政策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下定决心,进行实质性改革,这个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   会后部分问题:   1、浙江是民间资金大省,浙江投资往哪里投资?   我没有做过投资,不知道往哪里投。如果投资讲方向,讲计划肯定就会失败。各位可能比我更擅长。我认为在实体经济中投资,和经济形势是没有关系的。经营企业的,和经济形势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家说,我等经济形势大好时,再扩大规模。我会说,你关企业吧,去种地。作企业不能靠天吃饭,我的观察,越是在宏观形势困难时,越是好企业表现的时候。   买什么东西,作什么行业,其实都不重要,炒卖黄金的,可以亏得倾家荡产,炒卖土豆,也可以赚。   那么核心的是什么?是你要知道如何炒。(笑声!)   2、城市群,未来可能会称为城镇化的可能吗?   象这种非常宏伟的规划,我认为基本上都是忽悠。越是宏伟的规划,我基本不看,也不关心。   各位作投资的,作企业的,我建议大家也不要去关心。   一个企业生存力,跟踩点是没有关系。   一个企业的能力,不是他预报天气的能力,而是他抵抗天气的能力。   为什么我说我不看中国的城镇化?从1980年代的20%多的城市化率,提升到现在的52%,是什么原因?   反思下,在改革三十年,以前的政府何时推出过城镇化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根本就没有规划过,结果就是从20%多发展到现在的52%。   所以,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因。不能因果倒置。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不是原因。城镇化都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来一场城镇化的大跃进,又变成政府圈钱圈地,赶农民上楼。那么农民收入在哪里,产业在哪里、资金在哪里?   上一个4万亿把铁道部搞破产了,铁道部申请2.6万亿债务給免除,这个免除是不行的,老百姓不答应。   如果再搞17个城市圈,要搞破产多少地产政府(掌声!)   3、給浙江的企业家一个忠告:   你们将无法避免面对经济的上上下下,也无法避免一定会面临风风雨雨。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坚持把自己的企业作好,少听一点天气预报。   归根结底要把自己的企业作好,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在经济向上时作好,最关键时在冬天要活下去。最可怕的是,春天到了,你不在了。   (本文系作者参加杭州金融论坛演讲纪录,由浙江厚道资产管理公司总裁丁浚哲现场整理,未经本人校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人在荷兰:14. 为周小川先生支招
热度 4 zhuyucai1 2013-4-12 21:44
穿越一下,从第 5 篇跳到第 14 篇,说明我至少还有 6 – 13 篇要写;从控制跳到经济,证明我一直在思考它。 十几年前,在从美国回荷兰的飞机上,看了一本有关格林斯潘的书,从而得到了一个调控宏观经济的想法。几年前实在憋不住,就写了一篇文章。投到经济期刊,被当场拒审;投到控制期刊,得到同样的待遇。抑郁了一阵后,又投到一个控制期刊,并对主编“行贿”,得以发表。 下面是文章的前两节的中文翻译,稍有改动。没有公式,对经济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能看懂。欢迎拍砖。 本来写这篇文章是为格林斯潘支招的,但他已退休了。但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连任了,就献给周行长吧。 使用央行利率和增值税两个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 朱豫才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稳定国家宏观经济的方法。想法是使用更多的动态调节。目前,只有中央银行的利息是用来进行动态调控的。作者建议将增值税(也叫消费税)用作动态调节变量,建立一个新的独立的中央税局,对增值税进行月度或季度的调节,并且与中央银行的短期利息的调节相协调,以稳定经济发展。我们将讨论该方法的多个优点,并提出实施的办法。我们将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该方法的有效性给出理论证明;在此过程中我们把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转化为一个模型预测控制问题。为了形象地演示该方法的优点,我们还给出了计算机仿真。 关键词: 宏观经济,动态系统,动态调节,优化控制 1 导论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可用两个主要经济指标来衡量: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由于各种干扰,如战争、自然灾害、石油危机、科技泡沫及金融危机等,一个国家的经济很难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尽管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手段来稳定经济。 财政政策和经融政策是一个国家用来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可以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前面提到的两个经济指标是按月度统计的,所以该系统的采样时间是一个月。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目前只有中央银行的短期利息是用来进行动态调控的。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力度最大。 然而,在财政政策中,却没有用来进行动态调节的变量。这里,一个变量用来进行动态调节意味着该变量的调节时间间隔等于或接近系统的采样时间,即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如果一个变量的调节时间间隔远远大于系统的采样时间,我们则叫它静态调节变量。目前只有中央银行的利息是动态调节变量。所有财政政策,如政府开支、营业税、工资税及增值税等都是静态调节变量,一经确定,多年不变。只用央行利率进行动态调节有很多局限。例如,在某些产品价格暴涨同时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停滞膨胀)时,央行如果降低利率可刺激经济发展,但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如果提高利率可控制通货膨胀,但会打压经济发展。这是有名的所谓“央行的困境。”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无法一石击二鸟。另一种情况是所谓的“流通陷阱” ,即央行的利率降至零,失去了进一步调节的空间。 根据系统与控制理论,宏观经济是一个动态系统,有两个个被控变量(也叫系统输出变量): GDP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目前,该系统只有一个控制变量(也叫系统输入变量)可用来调节,即央行利率。控制理论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控制变量是无法完全控制两个被控变量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自由度,即系统不可控。作为一个控制工程师,作者建议引入一个新的动态调节变量,即系统的控制变量,使系统可控,以改进宏观经济的动态调节。第一个引入的动态调节变量是增值税。方法是每月或每季度都有可能调节增值税和央行利率,协调使用这两个动态调节变量来稳定经济。 本文第二节进一步解释如何使用增值税和央行利率对经济进行调节,并讨论其优点及可行性。第三节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该方法的有效性给出理论证明,同时引入宏观经济模型预测控制,还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第四节是结论和商讨。 2 用增值税对宏观经济进行动态调节 为了方便讨论,先讲一下动态调节和静态调节的区别。宏观经济系统的采样时间可定义为其主要经济指标(输出变量或被控变量)如 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取样时间间隔。因此,我们可以说宏观经济系统的采样时间是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对于一个动态经济系统,如果一个调节变量(输入变量)的调节时间间隔(采样时间)等于或接近于系统的采样时间,该变量就叫动态调节变量;如果一个调节变量的调节时间间隔远远大于系统的采样时间,该变量就叫静态调节变量。 如前所述,宏观经济是一个动态系统,有两个被控变量即 GDP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目前,该系统只有一个控制变量可用来调节,即央行利率。因为没有足够的自由度,极不可控。一个控制变量是无法完全控制两个个被控变量的。控制理论的理想情况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变量来调节两个被控变量。在财政政策方面,有多个可能用作控制变量的选择: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消费税)。我们建议从三个税中选一个有效性高,并且容易实施的作为新的动态调节变量。 这里,我们建议将增值税作为新的动态调节变量,与央行利率一起对宏观经济进行动态调节;其调节时间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将在一个中间值上下波动。该中间值可以是当前不变的增值税率(在中国为 17% )。这样我们将控制变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即动态调节(控制)的自由度增加了一倍,不一个不可控的系统变成了可控。下面我们将解释如何实施这一新方法,并对几种情况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机构上,政府要建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暂且叫它中央税局。与中央银行一样,中央税局应由资深经济学家领导,根据当前的经济数据来调节增值税。由于央行利率和增值税的调节是针对同样的被控变量,中央税局与中央银行应紧密配合。 技术实现上,需要生产出新一代的收款机来实现增值税的不断调节。收款机应能从中央税局下载当天的增值税率。为方便消费者,商店和市场应同时显示含税和不含税的价格。适用当前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不难实现这些功能。同时,会计软件和企业资源管理( ERP )软件也要能够使用变动的增值税率。 增值税的动态调节用很多优点,现列举几个: - 对通货膨胀有即刻的作用。假设一个国家的增值税率是 20% ,降低增值税率 5% 会降低通货膨胀率 1% ,持续时间为 12 个月。 - 对经济的消费业影响大且快。 - 研究结果表明(如 Romer and Romer , 2006 ) ,减税对 GDP 的贡献远大于政府增加开支的贡献。 - 降低了调税的政治阻力,因为象中央银行一样,中央税局是由专家组成的独立机构。 增值税的动态调节是一个全新的方法,必定会产生多种疑问。现用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讨论。 1) 问:调节增值税的政治阻力可能会很大,什么时机开始好? 答: 在需要降增值税的时候开始。 2) 问:不断地改变增值税,技术的实现会不会太难? 答:不难,现在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另外,对新一代收款机和新一代管理软件的的需求会刺激经济发展。 3) 问:什么样的国家使用该方法会有效? 答:所有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可使用。然而,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增值税率很低,在使用之前有必要提高增值税率(并相应的降低其它税率)。 4) 问:欧元国家能用吗? 答:可以。一个欧元国家可以按给定的欧洲银行利率来调节增值税。不过当前欧洲各国没有能力减税。 5 ) 中国能用么? 答:中国的增值税率是 17% ,有足够的调节空间。比如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增值税直接推动消费,正是中国非常需要的。中国有能力减税。 下面我们将定性地解释在几种典型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调节增值税和央行利率来稳定经济。 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停滞膨胀)时期 当某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同时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停滞膨胀),央行就陷入了困境:提高利率可降低通货膨胀,但同时会打压经济;降低利率会促进经济发展,但会引起更高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应以降低增值税为主,调节央行利率为辅(也许要稍提高利率)。很简单,降低增值税直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降低通货膨胀。这就为央行摆脱了常有的困境。当经济恢复以后,可逐渐将增值税条回到均值。 解决“流通陷阱”问题 经济不景气期间,当央行利率接近零的时候,利率已经不能用来刺激经济。这时降低增值税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好的办法是提前使用增值税调节(降低)以避免“流通陷阱”的产生。当经济恢复以后,可逐渐将增值税调回到均值。 经济过热时期 经济过热时,过高的需求引起高通货膨胀。这时应以提高央行利率为主要调控手段。只有这时,提高央行利率既有冷却经济作用,又有降低通货膨胀的作用,一石击二鸟。这时,提高增值税率有降低需求的作用,但又有临时提高通货膨胀的作用;降低增值税率有临时降低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又有提高需求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用增值税需要看主要问题是增长过快还是通货膨胀过快。 上一篇:13. 你幸福吗?幸福四要素
5113 次阅读|9 个评论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zhangxiuqing 2010-2-24 18:18
【博主按】 2009 年 12 月 27 日 下午,由和讯网和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财经中国会协办的《 2010 中国经济大趋势》论坛在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思源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本博参加了论坛并做了详细记录,多位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论坛上,多位知名经济专家和券商机构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作为嘉宾参加了论坛并发言,回顾 2009 年中国经济复苏历程,展望 2010 年中国 宏观经济 运行大趋势。总的看,多数观点预计 2010 年国内 GDP 将保持 8.5%-10% 的增长速度, CPI 将保持 2%-4% 的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可能出现温和通胀,国家宏观政策将从应对危机状态转向正常化状态。 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对于 2010 年我国 GDP 的增长速度,国内外相关机构作了大量预测。国外机构的预测结果从不足 8% 到大于 10% ,区间较大,相对发散。国内机构的预测大都在 8.5%-10% 之间,相对集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名誉理事长 陈锡康 教授相对乐观,通过哈罗德 - 多马模型进行预测后认为 2010 年 GDP 将增长 10% 左右,其中投资贡献率为 6% ,消费贡献率 4.2% ,净出口贡献率 -0.2% ,外需形势依然严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 祝宝良 相对保守,认为 2009 年 GDP 的增长速度为 8.5% 左右,投资贡献率为 9.0% ,库存补充的贡献率 -1.5% ,消费贡献率 4.2% ,净出口贡献率 -3.2% , 2010 年的 GDP 增长速度与 2009 年基本持平,但增长结构有明显变化,其中投资贡献率降为 5.0% ,库存补充转正为 0.5% ,消费基本持平为 4.0% ,净出口负贡献缩小为 -1% 。 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多数专家认为 2010 年 CPI 上涨幅度将在 2%-4% 之间,会有温和的通货膨胀,但出现大幅通膨的可能性不大。 陈锡康 教授认为 2010 年全年的 CPI 增长速度将在 4% 以内,第一季度 CPI 增速为 2-3% ,虽然货币流动性充裕,但由于商品大多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原油价格低等因素影响,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 认为明年 CPI 将在 3%-4% ,尤其是上半年上涨速度较快;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陈露 女士认为 CPI 增速将在 3% 左右,最多不会超过 3.5%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杨晓光 教授认为明年全年 CPI 增速为 2.5% ,其中第三季度最高位 3.1% , PPI 增速全年为 4.5% ,第二季度最高为 6.1% 。 还有一些专家存在与上述不同的观点。长江商学院 周春生 教授表示,根据他和企业家交流信息,明年的通胀水平比政府官员、学界专家预测的结果要更高一些,大约在 4%-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认为物价尤其是 PPI 走势,可能有一段时间上涨幅度会超出多数人的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原部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善同 则表示, CPI 指数中食品的比重太高,通胀不能只看 CPI , CPI 只反映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并没有包括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过热可能并不是通过 CPI 反映出来的,应该密切注意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防范金融风险。 三、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因素分析 2010 年,国内外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综合各位专家的观点,具体如下: 从国际方面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向好迹象的显现,各国将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明年世界经济的走势是 U 型、 V 型还是 L 型,存在很大确定性;迪拜、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可能导致汇率风险、国际套利资本波动和大量外币货款冲击我国经济。 从国内方面分析 ,中国承诺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 -45 %,相关政策出台,必将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资源税征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举措的实施将导致利益集团冲突,难以推动国内经济调结构目标顺利实现。 四、宏观经济政策走势 多位专家认为 2010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由应对危机状态转入常态。 李善同 教授认为反危机阶段的政策成本很高,只注重短期效应,看淡长期,这在特殊时段很正常。我国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就业困难、生产力过剩、外汇储备过高,同时资源供给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创新能力低等,因此当经济出现好转后,应更多考虑长期,经济刺激政策应该退出,转入常态;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诸建芳 认为, 2009 年投资增长了 30% ,对 GDP 的贡献率在 11% ,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持续太久, 2010 年将回归正常化的状态。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长的要求和国际舆论的压力,退出速度不会太快,财政政策与 2009 年相似。明年政策的重点是调结构,调节重点有 4 个方面:一是垄断行业如医疗允许私人资本进入。二是产业层面,如煤炭、电力、低碳经济等传统行业将加大整合力度。三是区域性整合,如中央已经出台了 9 个区域发展规划。四是改善供给结构,加大对消费的刺激。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闫伟 认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一直相对滞后,一般在高增长 2-3 个月之后,主管部门才能达成一致意见。预计宏观政策的调整措施将在明年年终出台。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厉以宁:资产泡沫是一定要破的 房屋贷款危机将出现zz
zhoumeng 2010-1-24 01:56
转自凤凰网2009年观察家年会北京元月16日 厉以宁:我要讲的题目是如何走出投资冲动的怪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投资冲动怪圈,第二个问题,投资冲动所引起的资产泡沫陷阱。第三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我们刚才讲过了,投资冲动的怪圈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在改革过程中,投资冲动怪圈一直反复出现。投资冲动怪圈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可以这样讲,应该说地方政府对 GDP 的追求和GDP增长的积极性大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兴趣小于中央政府。另外在地方,他为了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和缓解就业的压力,所以他总是要增加GDP。要增加GDP就得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投资扩大了,信贷量也随之扩大了。这样一来,在全国范围内投资的急剧上升和信贷 通胀 就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逐渐就形成了产能过剩,第二个,就形成了物价上涨,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产能的过剩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意、警惕,这样就出台了紧缩的措施。紧缩措施一出来以后,投资被压下去,物价上涨的趋势也不会慢慢下来,因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的,投资需求拉动只是原因之一,还可能是由成本的推进,比如原材料价格是由于供给不足而造成的。再比如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料价格的上涨,比如石油、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传递到国内来。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的不是一般的增长放慢,而是陷到了滞胀的局面,滞胀是指什么呢?滞胀是通货膨胀虽然下来一点但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经济就停滞了,经济停滞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在中国上谈滞胀,都是把增长率到1%这样的话就可能形成了经济的停滞。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停滞的概念,增长下降6%滞胀就是物价的上涨,这是中国的特色。 前年10月底,我到西欧访问去,那时候国际金融风暴已经出来了,所以在西欧跟经济学家座谈的时候,他们老问一个问题,他们问什么呢?就是说在我们西欧国家,只要经济增长率能保持在2%到3%,我们就觉得日子比较好过,失业不会出大问题。每年新下岗劳动力,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的空位就让出来了。因为年满18岁的劳动力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这样没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走到了6%多的增长率就这么惊慌啊,不得了,导致很多的恐慌,在我们看来6%还是挺好的,怎么回事儿呢?我回答,因为中国跟你们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的速度是非常慢的。我们刚解放的时候,城市化大概占了20%,我们建国60年到了最近的资料,我们的城市化率才达到45%,还有55%是农民的。农民是出来了,农民要出来是挡也挡不住的,改革开放了,略有松动的,农民工就出来了。所以农民工出来身份还是农民,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是存在的,西欧没有。因为西欧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啊,农民在农村都有自己的家庭、农场,有自己的房屋、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都一样的,在农村生活的挺好,干嘛要出来打工啊?出去打工,因为工业化200多年了,农村该释放的劳动力都释放完了,出来打工是他爷爷辈、曾祖父辈的事情,他是不会出来打工的。那你解决什么问题呢?城里退休的新的就业人员填补了,主要是非洲移民,2%、3%的增长率使他们得到工作。 中国农村是大的劳动力需求池,在农村是充分就业的,为什么呢?因为农村有土地承包,那就是就业,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80年代出来的民工,老一代民工出来了,他的根在农村,他在外面赚了钱是要回到农村讨老婆、生儿育女,他是这种想法。但是90年、95年以后出来的农民工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新生代农民工,出来就不会回农村的,心不在农村了,他不仅为了收入,我收入能提高一点这是一个原因。还有第二个原因,他逐渐的意识到了,为什么我的待遇和城里人待遇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城里不能上学,只能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为什么城里该有的社会福利我没有所以,他悟出来了。所以这种经济萎缩的话,劳动力是不出来了,出来了是不会走,就在各个城市转。我们知道在农村中没有出来的劳动力,如果是机会少了他出不来,他心里很着急,但他没有办法。而城里农民工,已经出来的农民工在城里,如果经济增长率下来了,他的工厂倒闭了或者工厂规模缩小了,他就减员了或者关掉了,这批人是中国特有的。就是失业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不会回农村的,因为他是新生代农民工,他就在中国各大城市转悠,这就是中国的滞胀特点,跟国外不一样。 陷入投资冲动怪圈之后最后会来一个紧缩,紧缩下来一点,而失业会大量增加,这就是中国的滞胀。所以说投资冲动引起的结果经过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以后,就是滞胀。 第二个问题,由投资滞胀引起的资产泡沫,从投资滞胀的情况下、投资冲动的情况之下,他进一步发展就不在实体经济里了,就会转到虚拟经济里,所以就会形成了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随着投资扩张,信贷大量扩张,他没有全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中有一部分就进入到虚拟性经济领域,主要是投资比较敏感,银行贷款给他了,他发现了有产能过剩的迹象,之后于是他先停留在虚拟经济里,这是一种可能。第二个可能,他对通货膨胀中资产价格的上升有他的预期。因为将来既然要通货膨胀的话,我就买楼或者买其他资产,等待将来再卖。所以他不是自己消费型住宅的购买,而是投机型或者投资型的资产购买,这样资产泡沫就增长。 资产泡沫的陷阱主要是怎么呢?这个泡沫一定要破的,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它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因此这种泡沫如果一破裂的话,就会影响到所有的房地产公司,所有因为信贷而购房的人,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房屋贷款的危机。股市也一样,股市的泡沫在炒作过程中可能上去,但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来也会下来,如果市场投资冲动又引进了资产泡沫的陷阱,那就会产生问题。 第三个问题,怎么来应付这一问题呢?结构调整当然是重要的,用行政手段来贯彻产业政策这也是必要的,但不解决问题,因为它的根子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由哪方面着手呢?第一政府定位,政府必须定位,定位在什么呢?定位在这个,既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是基础条件,政府是高层次条件,政府只干市场所干不了的事,市场所干不好的事由政府做,政府不能包办,地方政府对 GDP 增长这么积极,他完全把政府处在经济的实际的操纵者手中,而且是经济直接干预者,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追究GDP的重要原因。 政府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好,市场做的了的市场做,市场做不了的政府做。那市场有什么东西做不了而必须政府做呢?或者什么东西做不好而必须政府做呢? 大体上是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中有一些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这些行业政府他要做,因为市场经济效益低他做不好,比如说义务教育、基本的医疗保健,比如给中低收入者提供廉价出租房和他们买的起的社会保障住房,像这些是政府需要做的。像基础理论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可以,基础理论研究政府要做,还有公安啊、国防啊,这些市场做不了的,所以政府首先定位在这些方面要做。 第二个定位,市场没法做大的就有个人收入分配的条件。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个人收入分配是按照你提供给市场的生产资料的质量决定的,而且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障碍,所以按照个人分配的原则,市场做不了,而且也做不好。 第三是地区的收入差距,发展程度差距,这是历程所形成的,这是有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造成的,市场可以做,但过程非常缓慢,这需要政府做,因为它使社会矛盾扩大。比如对西部开发政府应该多做一点,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必须依赖政府多做一点。 还有第四个政府要做的,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而不是政府没有办法,而它还是要依靠市场。你制定任何政策,不从市场出发行吗,要从主观的愿望出发行吗,所以政府是做不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定位再次强调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投资决策体制的改革,造成投资重冲动的,因为投资冲动会影响到投资泡沫,到现在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决策体制,那些大项目不都是政府做的,但这应当有它的程序,应当有一定的规章来约束他。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决策体制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的决策体制。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的,国有企业不改革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独立,100%国家控股的,80%国家控股的不能吸收市场决定的机制在里头。我们说国家控股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主导型也是必要的。但应该改,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有足够的分量让市场决策机制能起作用,甚至一股独大还不如几股并存为好。这几股可能都是国有投资单位,他有几个股东在里头,就比一股独大更要接近市场化一些。 第三个行业垄断体制的改革,行业垄断体制当前重要的是行业垄断往往跟行政垄断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体制如果不改革,阻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并且产能过剩和它有一定的关系,资产泡沫跟他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把过多的信贷资金通过行业垄断转移到了资产泡沫的投资中间去了。 第四个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就业问题,滞胀怕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增长率下来了,要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改变观念,你是靠什么推动就业?是靠国家大量投资吗?国家大量投资是重要的,但国家大量投资为长远发展准备后劲这个角度进行的。你解决就业是靠什么?第二产业和新产业容纳多少人就业。假如该减税的减税、该融资的融资,门槛降低,等等,全国的个体工商户有上千万户,每一个工商户把自己的亲戚小孩找来当帮手,那全国有多少人就业。那么多中小企业,每个企业增加三到五个人,那会增加多少人就业,让更多的人创业了,自己创办企业又能增加多少人就业。这样的话我们就看的很清楚了,光是这个政策一放宽,全国会增加几千万人就业,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最后一个,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城镇化速度必须加快,现在重庆、成都在搞,但我们要注意到,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加快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农民为什么要出来,新农民工为什么不愿意回农村了,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人和城里人就是不一样的。他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同等的社会地位,为了孩子着想,为了家庭着想,所以这个改革一定要加快。这个改革加快了,真正的农业产业化推行,产业链延长,农村本身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来了,因为城市跟农村一样了,他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为什么出来呢?还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就跟城镇化连在一起了,大量农民需要进城,但主要在县城和镇,县城和镇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工程。依靠城镇化加快推动,内需也加大,老百姓有地方住,发展城市建设,因为他要建楼房建住宅,建马路,建学校、办医院,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由出路,好,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经世济民|96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析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
xiaomadage 2009-11-5 20:55
浅析近年来中国大陆宏观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 兼论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与潜在通货膨胀 1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的分析 近年来中国大陆宏观经济呈现少有的异常而复杂的波动现象。 2007 年 结构性 的 物价上涨,经济较快增长,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到 2008 年 国内总需求明显放慢,经济正在显著趋冷,经济增长产生了强大的下行压力。短短一年时间,经济由增长偏快甚至过热变成显著趋冷,下行压力强大。这种年度间的经济波动是历史所罕见的。 2007 年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率由 2006 年的 1.5% 激增为 4.8% 。 2007 年,物价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自 8 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 4 个月同比涨幅超过 6% 。其中 11 月上涨 6.9% ,创出近 10 年来的单月最高涨幅。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2.3% ,尤其是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而 1997-2006 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基本都在 2% 以内。 2007 年 这种以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产业 结构调整不合理,部分行业发展不平衡。当然,不能排除其他的一些次生的和次要的影响因素,如供需,成本,国际输入等等。 2008 年经济增长由上行转为下行,形势相当严峻。 2003 年以来国民生产总总值增幅首次跌入 10% 以内。 2008 年年初的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原因很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致。首先,国内需求出现 拐点性变化 ,国内市场存在内需不足的缺点,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 5 1 2 汶川大地震等都一定程度上萎缩了国内市场。其次,国际环境持续恶化,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国际油价、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价格暴涨等都全年宏观经济由上行转为下行的重要因素。 由部分食品涨价导致物价结构性的上涨是 2007 年经济形势中最为突出的特点。 2008 年的特点是国内总需求明显放慢,经济正在显著趋冷,经济增长产生了强大的下行压力。不管是年度内还是年度间,这两年的经济都可以概括为异常的复杂、罕见的多变。 2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07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大,面对各类严峻问题,中央把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2008 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其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自 1997 年以来首次提出,表明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胀压力增强的担忧。也就是说 2008 年全年经济重中之重是要解决通胀压力,抑制物价飞涨。 2008 年年初的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在此宏观经济背景,货币政策方向从 适度从紧 调整为 从紧 。 2008 年 7 月 25 日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 一保一控 。 2008 年 11 月 9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货币政策从 从紧 转为 适度宽松 。 2009 年 3 月 5 日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结论 从年初提出 双防 ( 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 ,到年中转变为 一保一控 ( 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 ,再到 9 月的 保增长 ( 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 2009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 ,以及 11 月的 保增长、扩内需 ,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 2008 年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 3 未来几年可能的存在的宏观经济预测 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测 面对世界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的来袭,不同学者对未来经济的走向有着不同的预测。有学者用着四个英文字母,即 V 、 U 、 L 和 W 来描述未来经济的可能趋势。 V 型代表的短暂的衰退或是剧烈的下行波动,目前来看,这次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属于此类型。 W 型表示经过短期的衰退后会有复苏,进而再次衰退,既然本次经济危机不属于 V 型也就不会是 W 型。 U 和 L 则相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可能性预测。 U 型所预测的衰退时期持续 3 到 5 年,而 L 型则表明在未来 10 年或更长久的时间内,国际经济难以走出危机的阴影。 综合部分学者对全球大背景下的预测和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 2009 年中国大陆经济可能会呈现继续下行的趋势, GDP 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大陆经济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最有可能符合 U 型预测。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经济极有可能在未来 3 到 5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率先走出经济低谷。 中国货币政策与潜在通货膨胀 面对近年来罕见而多变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运用了有效的外汇手段积极应对。其中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另外,中国常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等手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明显而有效的。美国在次贷危机之初,也试图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萎靡的国内市场。 然而,中央银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增大,长期持续使用,可能会出现负面效应。 3 到 5 年后,中国市场必将走出经济低谷,而那时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可能会出现过剩,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像 2007 年那样的物价上涨甚至是通货膨胀。因为,中国近年罕见的经济波动已经是不再罕见。 经济不景气时期,下调利率、 降低准备金、降低基准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 虽然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对潜在的通货膨胀有推进作用。所以中央政府在确保 保增长、扩内需 的目标时,不可避免要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同时一定注意结合使用财政政策。多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增长虽然,这样可以避免在走出经济低谷后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于09年上半年) 参考文献: 1. 中国法院网 , 统计局报告析近两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及走势 .2008-09-02 16:54:34. 2.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 刘煜辉 .2008 年中国经济回顾与 2009 年展望 . 新浪新闻 . 3.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 王小广 . 挑战与对策 2008 年宏观经济回顾及 2009 年展望 . 搜狐新闻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 2 月 28 日 . 5. 北京商报 宏观调控定调严防明显通胀 新浪财经 . 6. 新京报 货币政策从紧将怎样影响民生 新浪财经 . 7.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预测金融危机走势如做多选题: V U L 还是 W. 新浪财经 . 8. 中国网 , 2007 年经济形势分析与 2008 年展望 . china.com.cn.
个人分类: 谈谈经济|359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转帖)
sunapple 2009-2-9 09:45
2009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郎咸平 首先想给各位讲两个资料,第一个就是为什么从08年11月份开始,我们深圳和广东地区对外的贸易,或者出口订单大幅下跌,为什么是11月?另外,1月7号联想开始重组,你认为联想只是一个简单的重组吗?这是这一家公司进入09年之后一个极其悲观的信号,或者叫做一叶知秋。   2006年开始股市泡沫、楼市泡沫什么原因?你真的以为是由于我们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我们有更多的钱炒楼、炒股就造成泡沫吗?这个说法就是流动性过剩的解释,而且也是由于垄断性过剩的解释,促发了这几年宏观经济的调控。但你们在2006年所看到的泡沫现象根本就不是由于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所以有更多的钱炒股、炒楼,也就是说不是流动性过剩.怎么办?那我可以告诉你,这几年宏观调控基本都是存在缺憾的。   从2008年8月份开始,中央政府做了180度大转弯,推出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其实中国经济这几年从来没有过热,一些部门是过热的,就是和地方推动政府GDP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其他的部门尤其是民营经济基本过冷。我国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2006年之前,我国制造业已经陷入危机,这就反映在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我认为2006年股市、楼市泡沫的原因,是因为我国投资营商环境05年急剧恶化,这样大量做制造业的不做了,就炒股、炒楼,所以我跟他们观点不同,他们认为是流动性过剩,我认为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   我们中国的问题是除了我们所面临的金融海啸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别人没有的问题,就是我们有第二个危机,叫做制造业危机。而制造业危机最佳的表现,就是2006年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质就是告诉你制造业出了最大的问题,所以当时我们整个市场一片火热,对危机我们是缺乏认识的。 金融海啸是因为破坏了资本主义的灵魂   很久很久以前的美国充满信托,那个时刻掌握了资本主义的灵魂,有一群信用卓越的借款人去借款买房子,这些人不但信用卓著,更主要是他有信托责任。如果他还不起钱他不会借,这就是他的信托责任,他找到了中介,中介也充分发挥信托责任努力收集他的材料,包括税单、收入证明等等的。这个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银行做审核,银行继续审核,也是发挥自己的信托责任,等到一切都通过以后,就把一万美金借给这个人买房子。我们中国很多银行就到此结束,每个月等着坐收利息,可是美国不一样,美国的金融活动,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也就是从银行开始所延伸出来的所有金融工具,我们就把它称为衍生性的金融工具。   他把一万块债券卖出去,卖给美国政府的事业单位,包括房地美跟房利美,他们就是通过证券化帮美国老百姓买房子,或者卖给美国的证券公司,这些机构买到一万块债券之后会做什么?房地美跟房利美为例,他们就切成市场证券,就叫做证券化,每张是一千美元,加在一起就是一万美元,这些机构买了一万块债券之后,就把它转换成为10张债券加在一起还是一万块,这个债券就是衍生性的金融工具。   所以请注意,原先只是1万块债权,后来就变成10张债券,再加上10张保单,一下多了20张衍生性金融工具,还不止如此,这些证券公司还把这些债券和其他的金融工具挂钩,包括美国的股市,或者国债,或者公司债一起挂钩。我们举个例子吧,你怎么挂钩,你和股票市场挂钩,假如今天估值是1万点,如果明天涨到1万5千点,他就给你50%的回报,当然扣很高的手续费,如果跌了,你不用付钱出来,他就把债券利息给你,这种方式很容易做到,就是利用所谓的看涨跌捆绑方式。捆绑之后又创造出一倍、两倍、五倍、十倍、五十倍、上百倍的衍生金融工具,因此创建出一个伟大繁荣的美国金融市场,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不但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市场,同时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华尔街,创造了华尔街神话。   请各位注意,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那一个人按时付利息,整个链条都不会产生问题,而维系整个链条的基础就是信托责任。可当你这个体系缺乏信托责任之后的结果,就是从此以后,次级债给这么庞大的美国金融市场加上了一个可怕的因素,叫做三聚氰氨。由于丧失信托责任,而给整个金融体系加上了三聚氰氨,这就是金融海啸.根本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次级债,你把事情看的太简单了。当你碰到三聚氰氨的时候,你怎么想?你根本就不能理解,怎么会有这种人呢?为了赚钱而害死婴儿的,在人类历史是上绝无仅有的。   所以你就对牛奶开始丧失信心,就不喝牛奶了,牛奶工业全线崩溃.同理可推当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发现他们的牛奶里面也有三聚氰氨,所以他们也不喝牛奶,他们的牛奶工业从此以后完全崩溃,他们的牛奶就是这个庞大的美国金融市场。当他们发现他们庞大的金融市场当中有三聚氰氨之后,他们就对他们的金融体系,对他们的牛奶丧失信心,结果他们不喝牛奶,而美国的金融体系将像我们牛奶工业一样全线崩溃,而金融体系崩溃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线崩溃,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你破坏了资本主义的灵魂。破坏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线崩溃,所以事情才会这么严重。 斩断工商链条 设立防火墙   什么叫做工商链条?简单的讲所谓的工商链条就是,当一个部门发生危机以后,如果这个政府不帮助这个部门,那就一定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这个话讲的不清楚,所以我就把这个链条套在美国身上,我相信你就理解了。如果美国政府这一次不出面救市,是什么结果?那就是第一张骨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如果你不救市,那么将冲击第二张骨牌,造成美国人信心的丧失,再冲击第三张骨牌,消费全面下降,再冲击第四张骨牌,企业破产,再冲击第五张骨牌,失业,再冲击第六张骨牌,消费下降,从而形成消费下降的恶性循环。   我们在06年所碰到的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其实就是工商链条的第二张骨牌。第一张骨牌是什么?那就是从05年到06年所开始的,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大量资金不做制造业,拿出来炒楼、炒股了,从而冲击第二张骨牌,形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 2、3年之前政府误判,使得第二张骨牌倒下,形成股市泡沫。那么由于制造业回光返照,就造成了第三张骨牌,就是楼价下跌,就造成09年的全面停顿。由于是回光返照,所以第四张骨牌一定倒下,那就是08年你们所见证的一切,就是制造业的倒闭。第五张工商链条就是失业,如果第五张还不斩断,那第六张出来了。   当把这一切换成工商链条之后,你发现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三个误判,第一张骨牌是政府的误判,误判的结果造成整个工商链条的全面崩塌。而第二张骨牌倒下,使得中小股民误判,使得地产商误判,误判的结果一定要付出代价,这一切都可以避免,你设想一下2、3年之前我们政府就能运用现在的四大手段,还有电器的以旧换新,渠道的强化,等等这些政策,如果在三年之前推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第二张骨牌也不会倒下,就不会有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既然第二张不倒下,第三就不会倒下,这一切都可以避免,只是三个误判,是误判就一定要付代价。    国有化是什么意思?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而国有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我请每一位回到我们的国企改革,一直到现在的银行改革,你知道我们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吗?那是我们把手段当目的,为了民营化而民营化,这就是错误的。其实民营化也好,国营化也好,这只是手段,你要选择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我不管你是国营,或者是民营,都无所谓,目的是什么?目的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创造财富,目的要藏富与民。所以我们希望我们政府能够汲取这一次教训,要了解国企改革本身是对的,问题是你的目的是什么?银行改革本身也是对的,问题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千万不要把手段当目的,这就是我要透过这个演讲所呼吁的,这一次透过国有化成功地斩断了工商链条,设立了防火墙非常好。 四个泡沫   我今天要讲四个泡沫,四个泡沫给我们整个经济冲击之大,我们从09年开始会一一享受到,第一个泡沫是股市泡沫,第二个泡沫是楼市泡沫,第三个泡沫就是泡沫消费,我相信你是第一个听到有人这么说,吸收掉我们35%的过剩产能竟然是泡沫消费,你知道其中危机有多大吗?因为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谓的泡沫消费简单讲,借钱来做的消费全部都是泡沫消费。美国人靠借钱从事泡沫消费,请你们猜一下美国人借钱来消费,这个钱借了多少,占GDP的比重多少?美国人借钱占GDP的比重高达95%,你能相信吗?这么可怕。   相对而言,我们中国人借的钱少得多,我们中国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我们只借了13%,美国人是我们的7倍,高负债消费,为什么借钱消费叫做泡沫消费?我们中国人很多很富裕,还可以用现金买汽车,这在美国人看来是疯狂的,难以想象的,我们看他傻,他们看我们更傻。因为美国人穷,他没有现金,他都花了,借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现金,因此要把未来很多薪水都透过借钱的方式拿到今天来花,就是泡沫消费,泡沫消费的本质意义就是把未来该花的钱都在今年花了,所以就叫做泡沫消费。   美国人如何从事泡沫消费?美国银行接给A去买汽车,所以这是泡沫消费,因为他借钱买汽车,然后美国银行把一期债券卖给投资人取出一千块,再借一千块给B去投资买冰箱,再拿一千块债券借给债权人,然后又拿这个债券借给第三个人买电脑,所以他唯一的功用就是从投资里那里取回三千块钱,借给A和B、C进行泡沫消费。而中国透过政府的两项政策,第一就是拉动GDP,使得消费比例达到35%,第二个政策由于招商引资,使产能扩大到GDP的30%,就是我们一半的产能靠着三千的泡沫所吸收的。那么你慢慢看出危机了,就是我们全国对于出口的误判,误判什么呢?我们没有把它当成三千块的泡沫消费,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常态,我们甚至简单认为美国、欧洲的消费需求上升,所以我们拼命建仓,拼命扩仓,错误是一样的,因为泡沫消费一旦爆破,就像楼市跟股市一样很难起来了。   当银行借一千块给A去买汽车以后,他们把这个债权拿在手里不想借给其他人了,为什么不想借呢?因为有三聚氰氨,他就一千块钱抠在手上坐收利息,所以到11月份美国政府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美国的泡沫消费由过去三千块跌到了11月份的一千块。美国政府希望拿出8千亿美金里面一千亿借给投资人,请投资人拿一千亿里面的一千块钱向银行收购汽车债权,然后希望银行拿这一千块借给B买冰箱,然后拿一千块冰箱的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拿美国政府一千亿里面的一千块钱给银行。希望透过这种借款借给投资人一千亿的方式激活消费市场,否则就冻结了,激活的目的就是让美国人有一千块的泡沫消费变成三千块的泡沫消费。你只要跟从事出口有关的行业,10月份你的出口订单大幅下滑,原因就是中国工商链条透过35%的过剩产能跟美国的工商链条紧密的挂钩在一起了。   我在08年年初就说过10月份之后情况急转直下,这是我当时的言论,我当时判定到年底的时候这就是结果。所以这两个管道一旦遇到三聚氰氨使得泡沫消费从三千块变成一千块,第二道防火墙漏水,原因是因为三大汽车公司问题,就像一刀插在我国工商链条的第一张骨牌。这就是你所见到的2009年的开始。   所以为什么1月7日联想开始重组,本身已经不是联想是不是要重组了,而且联想现象要使得各位来宾值得警惕,因为他是必然结果,懂得我的意思嘛,这就是我们学到的第三个泡沫。   后面还有第四个泡沫, 05年、06年开始,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从而冲击第二张骨牌.按照分析,有四大重要原因,以及无数小原因,四大重要原因,第一国家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第二个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第三个原因劳动合同法;第四个原因宏观调控的误判,再加上其他一些小原因都是误判,但是太多了,所以我挑四个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就是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问题,这个是我今天跟大家谈的第四个泡沫。   我透过这个场合告诉你一个新的思维,那就是国际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操作。国际金融资本这20、30年给亚洲各国造成灭顶式的冲击,而且我觉得我们对它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是对的,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今天的帝国主义是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他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其实我听很多人讲说,我们的经济马上会复苏,我希望他来听听我的演讲,看看日本人,看看亚洲这些国家,看看越南,你再来发言也不迟,请大家多学习一些别国的经验,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认识,请你注意,日本的工业基础比我们强多少倍,你知不知道,他都扛不住金融海啸。   一个真正以赚钱为目的的国际金融炒家,他赚钱你都不知道为什么。比如建行最大股东是谁?外资股东是谁?美国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在07年下半年声明,说次贷危机他们受到重大损失,但是建行的上市让他们赚到1300亿,也就是我们全国13亿老百姓每一个人都付出了100块.因为建行上市的定价权是由国际金融资本所掌控的,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你千万注意。 一旦取得定价权,它的目的就是石油价格从70块涨到147块,这是算计中国,然后跌到35,这是算计俄罗斯。2009年,普京跟他们还有一场博弈,鹿死谁手,我的水平有限,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告诉你们他们将如何博弈,在这次炒作之下,中国应该损失几千亿美金,俄罗斯也损失5千亿美金,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给上海宝钢上课,我就告诉宝钢,你不要把泡沫当成常态,这是第四个泡沫,叫做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我请各位注意,今天讲了四个泡沫,你一定要铭记在心,不要用正常的供需原理做判断.   第一个泡沫,股市泡沫使得中产阶级倒掉;第二个楼市泡沫使得我们地产行业从09年真正走入冬天,09年开始如果没有大量新建楼盘,你能想象他的冲击多大;第三个是消费泡沫,使得我们占了35%有关的GDP出口制造业陷入全面的困境;第四个泡沫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使得我国和能源相关的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冬天,请你注意这四个泡沫的冲击有多大,大部分的产业都被冲击到了,假设一种情况,如果事先我们就能够有判断,不要误判的话,我们今年情况不至于如此之被动。 如何理解中国制造业投资营商环境恶化   我告诉各位如何理解中国制造业投资营商环境恶化,第一个叫做国际通货膨胀的泡沫;第二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第三是《劳动合同法》的误判;第四是宏观调控的误判,连续误判。   通货膨胀,叫做国际金融资本,或者叫做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我们企业家目前还停留在产业资本的水平.请你记住我一句话,产业资本的思维碰到金融资本所设下的金融战之后,你唯一的可能就是全败。你总认为第一要确保原材料来源,第二要确保你的市场能够销售出去,这就是我们产业资本的简单思维。如果你还停留在产业资本的水平,那你的下场就很凄惨,如果你的对手是金融资本的话,你会被杀的体无完肤。   我们这个国家有35%的过剩产能要靠出口来吸收,既然是过剩产能要靠出口吸收,所以出口减掉进口,那一定是贸易顺差,是常态,而且很多工厂进口原材料以后简单加工出口,所以在这种结构之下成为一种必然,就像在去年11月份跟12月份,我们经济已经走下坡之后,出口大跌,比如说11月份出口下跌2%,12月份出口下跌接近3%,而进口11月份下跌17%,12月份下跌21%,进口下跌的速度远远大于出口下跌的速度,这就是35%过剩产能必然的结果。那是什么结果,人民币就升值,到12月份还升值,我佩服你的勇气,是什么时代,你还敢让人民币升值,我们前一阵子连续贬值5天,被美国一吓不敢贬了。 各位懂我的意思吧,有些事是只能说不能做的。而且我们出口这么衰退了,你没有想到人民币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势的货币,你知道吗?美金在涨,人民币涨的还多,最强势的货币就是人民币,我们出口这么衰退了,你还保持这么强势的增值,我不知道该说你什么,我只有四个字,无话可说。   第三个《劳动合同法》又是误判,《劳动合同法》本身意义我觉得是很重大的,这点我们凭良心讲确实是,因为透过国家的立法,透过人大的立法来保护弱势群体本身是值得钦佩的,问题是你错了,到最后形成三输的局面,企业输、劳工输,政府最后买单跟着输,因为第一缺乏论证,第二缺乏试点。   第四个宏观调控的误判,这个请大家注意,我这几年就我一个人到处呼吁宏观调控是错的,当然没人听,一直到08年8月份才整个转过来,对中央政府这种态度转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评价,至少转过来了,政府最近也提出很多的检讨,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为什么会误判?误判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认定中国所看到的人民币汇率的上升,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通货膨胀他们发生的原因就是认为日本当时是一样的.从表现现象来看,日本当时和我们06年、07年是一样的,可那是日本,他是因为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太过泛滥,但是我们中国不是,我们中国就是我讲的工商链条的第一张骨牌,他是由于什么原因呢?是由于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可是当政府误判之后。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因此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收回流动性,方法之一提高利率,收回流动性;之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而且进行了几年。到了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宣布两防,当时我那时候还是比较不成熟,我心急如焚,我到处演讲,到处呼吁政府不能两防,一定要帮助制造业,当然没人听,想自己也多事。你看看到最后还是改过来了,为什么呢?这一切都来源于两个字误判。误判的结果透过三个管道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大家注意听。   第一个管道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银行从民营企业部门大量收回流动性,打给地方政府从事基础建设去了,就是GDP工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四五年宏观调控下来,我国的广义货币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增长率依然维持在1618%的高峰,依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因为钱都去了公共建设部门,这就是为什么这么高的信贷规模增长率,而在座各位民营企业家享受不到实惠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个社会流动性产生了逆流转现象,从民营企业转到了公共建设部门,因此根本就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流动性移转的问题,从而使得民营经济开始萧条,而公共建设部门开始膨胀,这就是我所说的二元经济,和公共建设有关部门是过热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过冷的,我们这么多年就是二元经济。   第二个管道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配合上了前面的成本、汇率、《劳动合同法》等等压力,使得民营经济部门更不想干了,结果就是从民营制造业拿出大量应该投资在制造业钱不投资,打到过热部门炒楼、炒股去了,从而造成第二个管道流动性由过冷部门逆流转到过热的部门,而使得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   请你注意,这三个管道毫无例外的都使得这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这就是07年当政府提高利率,或者存款准备金率,当天的股价都是上升的,而且从无例外,一般都不能解释,一般宏观调控股价应该下跌,为什么上升呢?而且每一次都是上升的,原因就是提高利率的结果,使得更多民营制造业资金进入股票市场,造成股价上升,所以二元经济才能解释这种奇怪特殊的现象.   我们的楼市也是二元经济的产物,根据一些学者做的研究,发现深圳资金炒地产资金7%是外资,其中6%是港澳台资金,只有1%是真正的外资,93%都是内资,什么意思?那就是我07年所说的,深圳房价为什么上升这么快?因为深圳企业倒闭数目应该是越来越多。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奇怪推论,也就是深圳房价翻几翻的缘故。制造业资金流入楼市的结果通常是进入高档楼盘,所以高档楼盘价格拉高之后,附近中低档楼盘随之水涨船高。所以真正有泡沫的是中低档楼盘,而不是高档楼盘,这种现象就很可怕,由于高档楼盘拉抬速度过快,使得后续大量资金竟然慢慢进入了整个结构错乱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以中高档收盘为主,这个现象是非常让人遗憾的。所以今天我跟大家演讲的,这种楼价上涨的后果使我们地产商产生误判,误判的结果,是大量资源被这种高档楼盘,或者中高档楼盘所锁定,大量资源进入这种楼盘,一旦萧条之后,使这种楼盘产生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现象,而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根本买不起,你再怎么跌还是买不起,因为我们整个房地产资源就误导到了结构性的扭曲上面去了,那就是以中高档为主,加上政府提倡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物,这样造成的差距就更大,实际上真正的农民工还是买不起。这就是绝对扭曲式的超额供给,这种超额供给更可怕。11月份开始的金融海啸威胁,使得地产商的资金链变得非常紧张,结果就是09年开始由于误导到这个行业,使得09年开始的地产没有大面积的新楼盘推出,没有大面积的新楼盘重新开始构建,这个就非常危险,现在不是楼价跌不跌的因素,而是09年政府要如何刺激大面积的构建地产。 否则这个冲击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09年的地产危机。地产危机来源就是我刚才讲的,这里是超额供给,这里是超额需求,两个没有连在一起。如果你这么理解房地产市场跟股票市场,你会发现这两个市场的驱动因素就是二元经济,你只要把二元经济彻底理解了,未来的股价、楼市走势非常容易判断。   对于2009年政府的4万亿救市工程我想从目的、行动跟手段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评估。首先看一看4万亿的资金用途,你们都知道大部分是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对于这个用途,我是赞同的,因为它讲的非常明确,目的是为了增加中西部人口的就业量,如果达到这个目的,那在中西部投资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你认为这个目的可以达得到,如果为了这个目的保8也可以做得到,但是我要提醒的是,你的副作用是什么?如果要在中西部创造8%的GDP增长需求,同时大量雇佣中西部人口这个我相信做得到,可是我要提醒的是,你能不能够承受副作用,因为金额太大了, 2009年之后能不能筹到4万亿都是未定之数,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比较怀疑,除非你印钞票,由于9月份开始我们已经和欧美工商链条挂钩,所以从今年开始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将大幅下滑,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如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你如何筹集4万亿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   可是按照原先规划,中央政府出一万多亿,地方政府出一万亿以及银行融资两万亿,我对于地方政府能够出一万亿我本身就表示怀疑,中央政府能不能出一万亿我也表示怀疑,但是对于银行挪出两万亿我不太怀疑。宏观调控的第一个管道就是在银行的运作之下,它将从民营经济收回大量流动性打给地方政府,从事基础建设。因此它的结果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这就是代价。同理可推,如果你要从银行拿出两万亿融资,或者是政府直接发债卖给银行,其必然结果就像刚刚讲的第一个管道一样,从民营经济抽出两万亿资金打给地方政府从事中西部的基础建设,如果这个推论是正确的,那么你的代价就很清楚了,你要维持保8,以及中西部就业量所付出的副作用,以及代价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倒闭更多,失业更严重。   我认为目前保8本身都是错的.我国是一个根本不该看GDP增长的国家,真正看GDP的是美国,因为美国都是民营企业.我们呢?我们保8是什么结果?那就是透过钢筋、水泥硬堆起来保8,而且代价就是民营经济更萧条,更贫穷.这就是我们保8,保10的代价,保8,保10的应该是美国。所以目前你问我郎教授具体怎么做?这个不用操心,首先把资源用做于民生相关的民营经济,就是放弃保8,藏富于民。    如果我把4万亿投资基础建设,是一锤子买卖,建完了就失业了,那怎么办?再建第二台,再就业,建完以后又失业了,那怎么办?做回头拆第一条,一拆又就业了,拆完以后又失业了,又拆第二条,所以搞了半天你建了两条,拆了两条,老百姓是全民就业,最后什么事都没有干,结果啥事都没有干,这就是基础建设。   4万亿投资在民营经济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滚雪球,如果你能把民营经济投资营商环境改善了,你大量投资他,他赚的利润是最重要,当企业赚了利润之后会进行转投资,这样赚更多的钱聘更多的劳工,给他们更多的薪水,然后再进行转投资,从而产生所谓滚雪球的效应。一个国家的富裕,我告诉各位,是靠利润,而不是高GDP的增长率。 怎样面对2009年   我前面已经跟各位谈了很多09年中国经济的现况跟展望,我们09年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我跟各位做一个提醒,我们的企业家只有个人的辛勤奋斗历程,我们普遍缺乏萧条的洗礼,而且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不管怎么讲还是比较成功的,因此你们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萧条。这就是各位长期保持乐观的原因,我就想拿各位的心态和香港的四大天王做一个比较,香港四大天王,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等,他们除了和你们一样有个人奋斗历程之外,他们还经历过各种形势的中小萧条,当然他们也没有经历这么大萧条,就凭这一点差别,就使得这四家上市公司,和我们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很多都是做地产的,他们应该是我国大型地产公司的几十倍,上百倍那么多而资本负债比率我们是100300%,他们只有20%。而且不是平均20%,每一家都是20%,这个特别难能可贵。    我曾经私下问过四大天王里面的一位,我说你这个人这一生有成就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他告诉我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保守,保守是这个人成功的关键。我又问他第二句话,我说你手下这么多公司,不可能每家公司都看,到底注重什么呢?他回答的是这样子,他最重视稳定的现金流,什么叫做稳定的现金流?按照我们对他的研究结果显示,他们透过两个方法做到的,而且四大天王一模一样,这一点我感到万分震惊,第一叫现金打底,第二叫做项目对冲,透过这两个办法达到稳定的现金流 。   什么叫做现金打底呢?举一个例子。我以李兆基的地产公司为例,我把恒基兆业公司过去20、30年资料做了分析,我发现恒基地产公司在过去五年是负现金流,也就是5年他的资金链是断裂的,但是他没有倒闭,请问各位如果你的资金链断裂的话,你能够支撑多长时间?而他为什么可以撑过五年,我分析的结果是他手上有两个资产非常有意思,一家叫做煤气,一家叫做租赁,这个煤气跟租赁的现金流都是稳定上升,所以虽然地产开发的现金流有5年是负的,可是当我把地产开发的现金流加上煤气的现金流,加上租赁的现金流,加在一起之后,过去20、30年没有一年是负的,统统是正的,这叫做现金流打底。   所以我希望在这个场合,能够把这两个心态一个是保守,一个是稳定的现金流这两个金玉良言送给在座各位,但是我告诉你,这个时候稳定的现金流来不及了,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项目的对冲,也很难创造出所谓现金流的打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心态下的三大指标,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至少这是目前李嘉诚做的.   中长期你应该做什么?以我们广东为例,你想想中国工商链条第一张骨牌碰到了四大国内冲击之后,为什么这么不抗压,比如成本汇率,《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等等的,那你为什么不可以提升价格呢?你提升价格不是卖的更好嘛,为什么我们广东省制造业从去年开始一大片倒闭,而你不能提高价格?    这也是我跟各位讲的第二个观点:定价.在很久以前,当中国经济要发展的时候,美国已经决定了未来的战略,那就是进入了产业链的战争时代。也就是09年开始你们所面临的这一切不是产品对产品,也不是公司对公司,更不是行业对行业的竞争,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对产业链的战争.你真的认为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吗?我告诉你,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不是中国,是美国.而美国产业链战争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把整条产业链一切为二,把价值最低的放在了中国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国家.而制造有三大特色,第一破坏环境,第二浪费资源,第三剥削劳工,他不想要。他要的是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六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划,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终端,六加一就是整条产业链。   为什么你不能提价呢?因为产业链当中定价权是掌握在六,而不是一,所过欧美各国依然掌握着定价权,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各位的。我们这些产业资本的水平走到今天,被金融资本市场给算了,你和美国资本市场相比,还缺了定价权,所以你是做什么败什么.在这种产业链的战争之下,再加上金融战,你可以想象到我们的企业遭受多大的压力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学生失业,因为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六,一是不需要大学生的.因为你是六加一的一,他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我们连这一点都没有看清楚,就搞教改,扩招,结果让很多大学生失业,为什么失业呢?因为搞不清楚六加一.    所以我认同政府所谓的产业转型,可是政府所谓的专业转型不是在一里面下工夫,像联想一样,为什么今天演讲告诉你1月7号联想已经宣布要重组,因为联想收购IBM本身我在三年前就批判过他,那就是错的,为什么错?你还是在一里面下工夫,到最后一定回付出代价,他1月7号已经付了。   我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一里面下工夫。而真正该提高生产力的方法,包括传统行业,包括高科技不是抛弃传统行业,而是希望传统行业以及高科技行业都能够从一进入到六加一的整合,这样子你才能提高生产力。你要走上六加一高效整合之路,就是你目前短期之内保有元气,而中长期走入六加一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那么在金融方面有没有可能?我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中国人没有机会,但是产业方面的定价权我认为我们从中国开始做还有这个机会。   今天已经不再是所谓的金融危机的问题,而是已经严重的波及到实体经济,在这个时刻我建议你,你在短期之内要保留元气,在一定时期之内求生存,留下大量以现金为主的资源,准备一两年之后再出发,而再出发的目的,不是叫你炒楼、炒股,而希望各位以产品为中心,做六加一的整合,而且以龙头企业为推动力量,这是你两年之后做的事情。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评论林毅夫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些观点
huangwd99 2008-9-14 10:32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这些观点主要来自博客中国林毅夫的博客( http://linyifu2122.vip.bokee.com/ )。林是主流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最近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有关林毅夫介绍,参见 http://vip.bokee.com/20080313491282.html 1关于比较优势和政府干预: 林认为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存在,由于国家想去赶超,去补贴,去扶持少数产业这样的一种情形,反对政府支持发展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2008年1月12日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118463467.html 结论第 2 点)。 评论: 这里关于发达国家政府干预方面的论点显然与国际现实不符。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通过补贴扶持农业,在大豆生产上,更是通过扶持打击了我国农民的大豆生产,日本同样通过高农产品物价和关税长期扶持保护自己的农业。 美国政府还通过补贴大力扶持使用玉米生产酒精,与巴西相比,这个行业美国没有一点优势,因为玉米是淀粉为主,淀粉是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发酵生产酒精时,需要先用酶催化高温(摄氏110度)解聚后在发酵,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玉米产量低而生产成本高于甘蔗。巴西以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历史已超过30年,技术成熟,甘蔗是两个葡萄糖分子缩合形成的蔗糖,可直接发酵生产酒精,成本低。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美国企业发展玉米酒精,从不考虑比较优势。 不赞成林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观点,而是赞成美国政府观点,必须自己建立独立自主的技术和生产系统,否则今后燃料价格就掌握在别人手里,其价格可能远高于自己生产成本,就象我国的食油(大豆是主要原料之一)价格,完全被美国控制,已经大幅度上涨。 我国现在也向美国大量销售工业品,这与历史上西方国家向我国倾销工业品,打击我国新生的工业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我们出口的工业品是很多国家能够生产的,美国可以找到很多替代生产者。美国对关键的粮食和石油是一点也不松手的。 2 对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林毅夫认为,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选择产业、产品和技术。 (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118463957.html ), 评论: 当前首先要解决生产和消费不平衡问题,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我们在产业发展上要独立自主(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黄卫东 论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大原则,驳斥主流经济学家卖国谬论 ),不能有选择的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整个国家经济受控于人 ,而应从国家经济安全出发,关键产业必须自己发展 。我们不能信任美国。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人是自私的,我们的经济学家却相信别人是大公无私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交给西方人,尤其难以让人放心,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他们不可信任,看看历史上美国印第安人命运,今天他们是如何对待俄罗斯人,俄罗斯人跟他们同种,同信仰(基督教),相信他们给俄罗斯人开出的经济药方,结果换来的是全方位的打压。我们与他们有什么渊源。另一方面,美国人没有什么可怕的,毛主席早就证明,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美国技术先进,然而并不与我们分享。我国目前采取的依附性经济发展方针,人民所得远远低于我们的劳动,如果我们采用自己的技术,经过三十年改进,应已超过现在的技术水平。我们的火箭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可靠性比西方高,成本反而低。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0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282 3 关于我国东部今后发展方向 林毅夫指出,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产业,由于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是制造业,东部大力发展制造业,就会逐渐退出农业和自然资源的生产,转而从中部和西部购买更多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从而拉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118463957.html )。 评论: 东部地区退出农业是非常危险的观点。东部长江三角洲平原、江淮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退出农业,我国粮食安全难以保证。 4 关于消费能力过低的解决办法 林提出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农村消费,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不足(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221478524.html )。 评论: 农村今后发展方向是大量人员转移到城市成为城市居民,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想象经济发达了,人口大部分还是以农业为主。其对策是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降低房价,从而使民工在城市定居。我国现在就是大量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无法买房安居,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和土地浪费。林要在农村搞基础设施建设,必然成为无法收回投资的烂帐,因为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不提高,消费低,这些设施无法使用,同时农村居民在逐渐减少,更是使这些投资的设施被废弃。 柳欣教授做报告指出:应该是把农村人挪到城市来,而不应该把钱挪到农村去。要想这样,就要提高名义GDP的增长率,先用货币把农村雇到城市来生产东西,再让他用工资把这个东西买走。必须有货币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中国转移农村劳动力最多的是91年到96年,这时的名义GDP增长率是25%。每年转移1400万,和日本相似。可是从97年之后转移很慢,这几年每年是500万左右。这导致了农村收入大幅度下降,粮食价格不可能上涨。我去过日本韩国、韩国、台湾地区的增长率最快的15年样本。日本名义GDP增长率是24%,农村人口从48%减到12%。韩国增长率30%,农村人口从60%减到9%。台湾地区增长率是22%,农村人口从50%减到20%以下。我们现在不应该是8%,而一定要在20%以上,用它把农村人口都挪到城市来。我们定的计划是到2020年的时候农村人口减到50%,可是这比人家少多了。我们当务之急就是20%的增长率,当把农村人口挪到城市后就会解决社会问题。企业破产也就不会产生问题了。 ( http://bbs.econchina.org.cn/bbs/dispbbs.asp?boardid=45id=2607 ) 5关于引进外资: 林认为有利经济发展(2008-08-27,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827594798.html )。 评论: 引进外资,不能带来技术和管理,提供的外汇对当前中国是多余的,唯一的作用是挤跨了我们的产业,卷走了我们的财富,应予以禁止,详细论证见(黄卫东 从汇源并购谈起:我国财富为什么流失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64 ) 6关于廉价劳动力: 林认为是我国经济的优势(2008-08-27,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827594798.html ) 评论: 廉价劳动力是阻碍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我国劳动力价格过低,导致消费能力远远低于生产能力,从而生产能力闲置,经济无法发展,详细分析参见(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282 7关于石油价格走向 林认为:随着需求减少和产量增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可能在3年到5年后从现在的价格降到每桶104至108美元(2008-06-12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612/05072270614.shtml )。 评论: 石油价格受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对付近期主要敌人,俄罗斯,会在3年以内,甚至1年内降价,打击俄罗斯经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blyb.html 。因为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较大,美国抬高石油价格,等俄罗斯人上开采设施,然后降价,使这些投资无法收回,从而打击俄罗斯经济。 ) 总结:经济学称不上是一门科学(黄卫东 发展经济首要遵循经济规律,政治因素影响很小 ),它是人们提出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是有阶级性和国家性的。西方经济学是为西方资本家服务的。我们国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应以指导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为主,德国历史上还处于农业阶段时,德国人李斯特曾为德国发展提出了经济学理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 http://www.oklink.net/a/0101/0105/zzjj/index.html)。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七原则。林的观点,从根本上违背了落后国家发展经济应遵循的原则。我们也不难判断,林的这些观点是为谁服务的,它绝不是为中国人们服务的。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031
个人分类: 经济|274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