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挂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源于“还原论”的思路
热度 5 rongqiaohe 2018-9-2 13:27
当代医学基本上沿着“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在不断发展。“还原论”者认为,生命现象及其动态过程,可以还原成为物理化学的分子运动过程。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向着两个方向深入,一方面走向更加宏观的宇宙空间,另一方面深入到更加微观的微观世界。生物医学的发展,走向了细胞、基因、蛋白分子,甚至化学小分子的层次。因此,在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必然造成分科越来越细。这也是遵循还原论思想的基本结果。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当然影响到了临床医学及其应用领域,也影响到了病人看病(见参考文献 1-4 )。最近,我去某医院看病,先挂了一个普通外科号。医生:“号挂错了,应该去看看内分泌科(内分泌科又分了好多科)。”我挂号之后,去了内分泌科。医生:“你挂的号不合适,应该去皮肤科。”我挂号又去了皮肤科(我性格还可以,按医生的指示办事即可) …… 其实,我这几趟还不算什么。我的一位朋友,去某医院看病,他只知道应该看内科。到了医院去挂号,挂号室拿出内科的可以挂号的科室。我的朋友顿时傻了眼,现在三甲医院的内科,分科太多,病人看病,很难一次选择正确的科室! 他问:“我应该挂哪个科啊?” 挂号室向他展示内科下面分的各个科室:“你看看吧。” 他:“这么多科室,我怎么知道啊!” 挂号室:“你事先应该了解清楚再挂号。” 他:“我事先怎么理解情况?” 挂号室:“这样吧,你先说说你身体哪里不好,我再根据你的情况,给你推荐一个科室试一试,如果不对,再换号。” …… 其实,挂号难以一次性准确的事情,并不能责怪医院。这是现代医学遵循“还原论”理论体系的结果。这就造成医学,必将分工更细。 在这里开一个玩笑,未来的西医会不会以某一个基因分科,比如胰岛素科、生长激素科、雌激素科、甲状旁腺激素科、前列腺素科、抗体科、 T 细胞因子科 …… 人类共有两万多个基因,到一家医院看病,病人将看到医院有成百上千个科室。挂号将成为一个难题。 有人说:“没有关系,病人到医院,首先交钱测定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学,然后再看挂那个科室的号。” 我们知道,当你测定出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结果的时候,才发现,上调基因几百个,下调基因几百个。如果在这几百个分子中,选择挂那个科室的号,就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难题。 当今生物医学的“还原论”思路,还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樊代明院士:医院分科太细,看病需要整合 http://www.sohu.com/a/118107636_128505 大医院科室分太细 病患分不清应该挂哪科 http://sh.qq.com/a/20160219/012183.htm 大医院科室分太细 病患分不清应该挂哪科 http://sh.eastday.com/m/20160219/u1a9224142.html 这些病容易挂错号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831/c21471-28679591.html
个人分类: 评论|67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挂号辗转记
Mech 2018-5-15 17:00
去医院检查,想挂位专家的号。网上要提前一个月,来不及了。现场去碰运气加号。 八点前到。前面要加好的已有两位。排第二的说她孩子在几个大医院都没有看好的病,在这位医生那里两次看好了。她总结了规律,网上预约要提前一个月,当天排队要早上四、五点钟到,临时加号只要排进前五就有希望。她七点就到了,排在第二位。 专家号难挂我们有心理准备。但挂号还是有些预料之外的麻烦。 加号后,去所在楼层挂号。挂号员告诉我,第一次到这家医院,只能在一楼挂。我后来理解,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应该是只能到一楼去开通社保卡。到一楼,排队挂号。人山人海,漫长等待。 排队中间胸闷得很,有要爆炸的感觉,耳朵都能感受到压力。这种情况过去也出现过,很少,上次也许是一年多之前。我一般马上躺下。但以往的时间没有这次长,好像也没有这次严重。只能继续排队,症状持续了近半小时后,自行消失。 排队期间,有些人另外途径挂了号,就退出了。排了差不多一小时,终于排到了。挂号员告诉我,她可以给我开通卡,但不能挂号。因为专家的加号,并没有加上,需要我再找专家。 又去找专家,加了号。这次在所在楼层就能挂号了。排队时,在我前面隔一位的,缴费 287.8 元,用五元纸币付,而且事先没有数好。挂号员让他在旁边先数清楚钱。后面的先挂号。不过,到我时,他已经数好了,仍在我前面办。不管怎样,这次挂号没有什么意外,总算挂上专家号。 等待时间倒是意外短。挂号折腾的气还没有喘匀,就叫到我了。虽然挂号很折腾,但病情倒是没有什么,至少不是绝症。两害相权取其轻,挂号麻烦,总比病情麻烦好。 后来想想,挂号人特别多,多数可能不知道,正常的挂号,可以用机器自助,快得多。我这种没有开通的卡,直接机器自助不行。但可能去人少的预约中心,也可以开通,然后自助办理。那样半小时也许就搞定了,可能也就没有胸闷了。主要是被最早的挂号员拒绝一下,有些慌了,担心专家加号的有效性。于是没有心力统筹优化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用手机预约挂号找徐州二院骨科专家门诊高绪仁看膝肩髋关节?
GaoXurenKnee 2017-2-15 18:19
徐医附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原文全文网址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U0OTUwMg==mid=2651587314idx=2sn=535fbf2356ef49282fe74485022b80a2chksm=845a21e3b32da8f58e02172837eb17d4d9767e6c3b5e6efbcb4e49164862cb8cf94bd0dea2a6mpshare=1scene=1srcid=0215FyyJUp2T5yiVlA0EmLrVpass_ticket=KiIiuZ6munYri9tazpCGBdyoyD6MTcD0ccYVfwl9ILLE4qUrxpJzN79VF8GvAXdO#rd 徐医附院携手金蝶医疗正式上线江苏省首家省属综合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轻松关注,便能获取“ 预约挂号、诊间交费、查询检验报告、预交住院押金、查询每日清单和就医反馈 ”等全流程服务,一系列的就诊流程,都通过手机完成,可谓是手机在手,挂号交费不烦恼~
个人分类: 挂号|2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医生真的好忙!
热度 4 wya 2016-3-2 09:17
去年在某著名医院看到一幕: 早晨7点多, 十余个病患家属已经在 内科病房走廊内等候该科室主任大夫来上班。他是该院肺癌内科治疗的首席专家,预约挂号要到几个月之后还不一定能挂上。 走廊里的这些访客基本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与他提前预约好时间、地点来病房看病的。其中有一个患者就是通过某知挂号网站得到医生的联系方式,与该大夫手机联系后来病房看病。大夫看了一下病人带来的化验及影像材料,提笔写了一个便条交给病人, 说推荐她到另一个科室的大夫处治疗,短短几分钟便处理完一个患者。事后问了一下这个患者,她说在网站注册以便得到这个医生的联系方式花了几百元钱。不知网站将这几百元钱中的多少分给了大夫? 先不说挂号,好医生的联系方式都成了可以获利的稀缺资源! http://news.163.com/16/0302/02/BH4A38PA00014AED.html 北京卫计委:严禁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下发《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对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令严禁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昨天下午,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计委明确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与商业公司的合作,一经发现将依规依纪处理。 医生须解除商业合作 通知明确要求,各公立医院应迅速组织开展清理工作,凡有此类行为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与商业公司的合作,并讲清楚医院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是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自清理工作之日起,凡再有此类行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应会同医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立案查处,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限2016年3月25日前,所有此类行为的医务人员,应当自行解除与商业公司的合作,并将个人自查自纠情况(包括合作商业公司的名称、合作内容、收取费用、解除合作时间等情况)报所在单位备查。 昨天下午,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这是我们对公立医院下发的一份内部文件,要求全市公立医院对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进行清理。一旦发现有医务人员出现上述行为,将对其依规依纪处理。旨在构建公平有序合理的医疗秩序。” 严惩内外勾结倒号 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医疗秩序,打击“号贩子”,近期,北京市卫计委相继推出“北京市属医院非急诊全面预约”、“知名专家团队模式”、“取消医生手工加号”等八项措施。 此前,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号贩子严重扰乱医院治安和就医环境。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市卫计委始终采取“零容忍”,并将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就医秩序的行动。同时,市卫计委将继续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做好预约挂号平台建设,为患者提供正常的就诊秩序。 卫生部门公开会议上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态,反对医生和商业平台随意合作,要严查清理此类合作形式,有些医院已经内部开始了行动,明确表示严惩此类行为。除此之外,北京地区部分医院已要求医生把“商业公司”的APP卸载,一些医生也开始主动联系部分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要求将自己的加号服务从相关APP上下线。 专家建议 警惕新号贩子形式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报道提到,一款名为“传太医”的APP,在医院窗口、114微信挂号平台、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均没有剩余号源的情况下,仍顺利拿到加号去就诊。挂这些号的最低价格为99元,知名专家号达到四五百元,一些特需号要899元。但挂到热门号源要付出高昂代价,如广安门中医院妇科一位主任医师的号,在医院窗口挂只要不到20元,“传太医”则开价299元。 据APP内部人员透露,在“传太医”的创业团队里,大部分人是医药代表出身,在大量重点医院积累了人脉,熟识各科的知名医生。“只要争取到坐诊的医生同意,挂加号就不难了。”该内部人员说,创业团队的人直接找各大医院的医生洽谈合作。 一名从业多年的男医生向记者证实,“传太医”确实找他谈过合作,但他当时就拒绝了。“他们都是私底下到医院与医生进行直接联系的,介绍病人过来所得的挂号收入与医生分成。” 医院管理专家左立安表示,北京市出台八项措施后,很多医生不敢再与号贩子勾结,转而会向网络平台发展。有医生明码标价,床位、号源多少钱都有标价。“近期有朋友生病住院挂不上号,托人给某医生送钱后才得以住院治疗。”左立安说,卫计委出台文件大力打击医生与商业平台加号挂号合作后,号贩子也许会有新的形式与医生勾结,因此政府应该加强监管,警惕出现新的“号贩子”形式,并对其展开持之以恒的严厉打击。 http://news.ifeng.com/a/20160304/47689198_0.shtml 一个七岁男孩的最后45天 2015年11月4日, 赵健辉一家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儿研所病房里。29岁的父亲赵林靠做塑钢窗的手艺赚钱养家, 年收入一万多元 。27岁的母亲石月从小患有先天性多发纤维瘤,没有劳动能力。这个家虽不富足,却温馨和乐。平静的生活在2015年10月23日被打破,儿子持续发烧一月后,被确诊为“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这对夫妻瞬间跌入地狱,因为孩子的病刚一发现就已经到了晚期。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了六天,他们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五万元, 这笔钱本来是打算给石月做第二次手术用的。11月6日, 因为治疗费交不上,医院不接收 ,赵林夫妇无奈带着孩子返回老家兴城。因为治疗的费用无从筹集,他们几乎放弃了治疗和希望,只能在家照顾持续高烧的小辉,靠吃药维持。经过兴城及葫芦岛媒体的报道,这个家庭的困境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11月13日,带着热心人士募集的10余万捐款,小辉一家再次返回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 妻子每天的饭是赵林在地下室的公共厨房做好后送去医院的。一个土豆,几根豆角,一点点油,一点点盐,加水熬成土豆泥——石月因为疾病不能吃太多固体食物,大部分时候都是吃糊状物和流食。石月从小患有先天性多发纤维瘤,2015年6月,她觉得吃饭和呼吸十分艰难,经医院检查,纤维瘤已经发展到脖子两侧都有,其中脖子左侧的纤维瘤已经进入颅脑,必须尽快手术。 小辉确诊后,本来预计进行第二轮手术的石月立马决定放弃治疗,拿出自己的手术费,全力救治孩子。 赵林自己,多数时候是吃泡面凑合。为了省钱,一桶泡面分成两份,早晨吃一半,晚上吃一半。 医生预估的七、八十万的治疗费对于家徒四壁的石月和赵林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难题。 治疗白血病需要一种国家管制的药品“人纤维蛋白原”,医院的存货已经用光了, 白血病患者需要自己寻购这种药品 。买不到药的赵林正在焦急地给大哥打电话让他赶快去沈阳的医院寻购。 11月30日,经过之前将近半个月的小化疗治疗,小辉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并好转。但小辉还是进了隔离舱准备接受大化疗。如果不进行化疗病情会发展的更快,更危险,对此, 医生们也只能赌一把了。 11月30日,小辉进入隔离舱准备接受大化疗的第一天,赵林站在隔离舱外看着儿子,不断地嘱咐石月碰到不明白的就赶快问医生。由于之前赵林与儿子的骨髓移植配型成功,儿子又进了隔离舱进行化疗。理想情况下,化疗结束一段时间后便是骨髓移植术。在全家人都有些安心的时候, 孩子病情的迅速恶化导致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化疗的副作用, 当晚便被转入PICU病房,并下达了第二次病危通知书。 赵林和石月被告知, 医生们对于病情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们决定带孩子回兴城老家 。房子是一栋只有4个房间的平房,赵林的大哥一家三口住2间;赵林一家三口住2间。 12月3日,一家人从北京返回兴城老家。 由于病情严重,兴城市的各个医院都不肯收治 ,小辉只能躺在家里。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放弃的赵林夫妇决定尝试中药治疗。 12月4日,赵林尝试联系兴城市医院和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希望他们能够接收孩子,输血维持儿子的生命。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最终接收了小辉。 图为医院血液科病房里,赵林熟练地为儿子换液体 。 被收治入院后,全身浮肿的小辉虚弱到已经无法坐起来 ,甚至无法抬起胳膊了。赵林蹲在病床边陪伴着昏睡中的儿子。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5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叫停淘宝挂号,是对消费者的必要保护
zbt92 2013-5-25 08:38
叫停淘宝挂号,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 ----- 兼评《京市卫生局叫停淘宝网的底气从何而来?》一文 文 / 水博 最近,北京卫生局叫停淘宝网上看病挂号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某些新闻记者,似乎也对北京卫生局叫停淘宝网的动机产生了质疑。网上居然还有一篇“北京市卫生局叫停淘宝网的底气从何而来?”的文章(下称文章)。不过,看过这篇文章之后,真是让人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么糊涂? 文章说“在北京挂号异常艰难的今天,这听起来算是个很好的消息,毕竟首都市民增加了一个新的挂号渠道。”。笔者认为:作者的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作者似乎不知道在北京看病挂号的难点,不是在于网络挂号的渠道不畅,而是热门医院能提供的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增加挂号渠道的结果,只能让原有的渠道的挂号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文章的“毕竟增加了一个新的挂号途径”的说法也不够准确,因为,淘宝网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挂号渠道,而只是做了一个链接。当然,淘宝网的连接,确实也增加了人们寻找到挂号网络的一个途径。这对于那些不熟悉网络,还不会使用网络搜索的人来说,多少也是有些帮助的。但问题是,淘宝网并非只是单纯的提供了人们搜索挂号网链接途径,而是利用提供链接的机会,要求使用者首先注册成为淘宝网的用户。只有在成功注册之后,淘宝网才肯把链接提供给需要挂号的消费者。这些繁杂的手续和链接不仅增加了患者挂号的负担,而且还可能让使用者由于受到淘宝网自身网速的限制,而增加挂号的难度。更为严重的是,淘宝网的做法迫使那些根本就不想使用淘宝购物,而只想到医院去看病的消费者,必须要把全部的个人信息也留给淘宝网。 淘宝网的这种利用提供看病挂号链接的机会强迫注册的做法,已经涉嫌欺骗获取患者的个人隐私。所以,才会有如文章作者所说的当“第二天北京市卫生局就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淘宝网提供网上预约挂号链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钟东波表示:‘截至目前,预约挂号统一平台未与任何商业网站有预约挂号合作,也不允许任何网站、组织和个人对预约挂号统一平台进行商业利用’”的时候,“淘宝网很快举手投降“的结果。看来,淘宝网的管理者绝不像这位法盲的糊涂作者,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必须立即纠正。 此外,作者论述的“北京预约挂号平台是北京市卫生局直接投资搭建的机构。而淘宝网则是通过挂号网与北京预约挂号平台链接。因此,北京预约挂号平台的对手其实并不是淘宝网,而是挂号网。而挂号网是个什么背景的机构呢?其实它是 2010 年 3 月经卫计委批准,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 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 、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建设的网站。换言之,挂号网也是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其后台老板是国家卫计委。因此,这次争斗的主体并不是北京预约挂号平台和挂号网,而是北京市卫生局和国家卫计委。“的说法,也过于幼稚和可笑。 首先,作者居然没搞清楚淘宝网以前的做法并不是通过“挂号网”链接到北京预约挂号平台,而是直接链接。而被叫停后的淘宝网继续保持着与“挂号网”的链接。同时,特别还应该指出的是,作者在进行这种这种猜测的时候,似乎也并没有亲自到挂号网上去看一看。如果看过挂号网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能在挂号网上挂号的医院寥寥无几,而且,几乎没有一个是难挂号的热门医院。挂号网与北京预约挂号平台之间也没有直接的链接,只能通过个别在两个网上共享的医院和医生的渠道产生互联作用。 对此,我们可以推断,尽管北京的很多医院都存在看病挂号难的问题,但是,这仅仅是对一些热门的优质医院而言。然而除此之外,北京也还有不少非优质的医院,或许是由于名气不够,或许是因为治疗水平有限,或许是因为医院是民营性质的(可能存在着高收费或医保不予报销的问题)等原因,而缺少足够的患者去就医。这些医院当然希望能有更多增加患者就医的渠道,因此,经国家卫计委批准的挂号网的存在,不仅不会是北京预约挂号平台竞争对手,而且还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那些通过北京预约挂号平台无法获得足够患者的医院,可以再通过挂号网的途径,发挥出所具有的医疗资源的作用。试问,北京市卫生局怎么可能会反对这种帮助发掘医疗资源的行为呢? 从理论上说,这种能帮助闲置的医疗资源发挥作用的网站,越多越好。但是,由于医疗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严肃问题,为了避免帮助挂号的网站成为虚假医疗机构和虚假广告的温床,所以,它必须要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然,对于挂号网这类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网站而言,有淘宝网这样的强大伙伴帮助建立更多的链接,当然也是求之不得的。 由此可见,经国家卫计委批准的挂号网的社会作用与淘宝网的利用链接政府服务平台的机会,迫使患者注册同时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性质完全不同。北京市卫生局的声明,完全是一种提示风险和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必要举动。 参考原文: 《京市卫生局叫停淘宝网的底气从何而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21190f0102h9sv.html
3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议“院士”
热度 2 fdzjkyck 2011-12-10 23:14
院士的牛气不仅仅在于学术科研上,国内来看,影响力足可比拟一些高级别的官员(俺估计至少师级以上),也正因为如此,在官僚体制强势的今天,才如此“惹人爱又惹人恨”。关于院士的讨论也是近期科学网的热点,实属躲不开话题,何妨留点思考的足迹? 以前所在学校曾有位老前辈,领域内德高望重,可他偏偏淡泊功名,对参选院士无动于衷,失去宝贵的机会;后来 时代变了,公关与造假大行其道,连小学生都知道追求功名利禄,谦虚美德与院士无缘,但 院士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渴望大树的弟子们、领导们对其埋怨不已。 再说说前两天听说的一件事儿,某院士的老婆到校医院拿药,挂号的时候按要求要出示证件(病历本或医保卡之类的),该大人牛气冲天直接发飙,什么小兵仔居然不知道我院士的大名,还要什么证件。额的天,当时我脑袋一热,怎么忽然想起列宁的士兵来了,顿时感慨万千。 在一些重量级的院士眼里,芸芸众生的打工仔不过是只蚂蚁。这不由让我联想到我国的一些特色政策。比如最早的“黑猫白猫”论,“抓大放小”论。前者演变成赤裸裸的一切向钱看、成王败寇论,后者发展到当今不可一世的国企与地位卑微的民营的关系。美国人99%的斗争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值得赞扬的。国情不一样,但我们的权利绝不应该只体现在那张无用的选票上。 院士貌似与大多数人无关,实际上其背后的温床却和我们息息相关。谁拿走了我们的蛋糕?制度引导下,大把资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转变成个人福利的源泉,虚假、浪费与腐败不断冲击人们脆弱的心理。与经济发展崇拜GDP要上大项目、引进大资金的冲动一样,科学教育界也从来不缺少大手笔、大规划,可一样都是在塑造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而已,忘记了发展的本质是要干什么。 院士制度要改革,如网友所言,有一天其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的时候,科学就有希望了。其实,这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或将牵一发动全身,方方面面的配套与协调很重要。但大方向不能跑偏了,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问题偏偏在于现在的方向的确有问题怎么办呢?朋友们,谁能告诉我。。。。。。
个人分类: 热点评述|19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终于挂上号了
热度 1 xiegming 2011-11-8 08:19
昨天晚上九点先去办公室工作到今天四点,然后赶往儿童医院给谢美美挂号。 不到四点半到达挂号大厅,其实是室外,只是上面有个顶,四周除了面对挂号窗口都是开放的,有八个窗口,每个队伍二十人左右,我随便选了一个开始排。 不断有人过来搭讪问要不要专家号。看来很多排队的不都是真看病的,而是职业票贩。头上有大屏幕显示着每个科有多少号可挂,有的就两个号。 一直挨到七点才开始挂,我回头一看,整个大厅都满了人,估计有五百多。我挂耳鼻喉,只挂到副主任医师,八号,前面22个特级专家都没了。 无论如何,辛苦一宿总算挂上了。找个地方抓紧歇息一下,等她们来看病。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6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医院挂号等候不能超10分钟 做不到吗?
liwei999 2011-8-1 14:27
医院挂号等候不能超10分钟 做不到吗?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1/2011 20:14:21 这是许老师的话题( 医院挂号等候不能超10分钟 做不到吗? )。 Quote 卫生部日前给出“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分解指标,医院要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同仁医院最高的门诊量达到12000多人,超过最初设计的好几倍,所以,要每天都达到挂号不超过10分钟的要求,是有困难的。 镜某以为,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是要重新定义一下“等候”的概念。改变一下患者“等候”的感觉就可以了。比如利用患者的手机来提前通知患者的等候位置,患者也可以自己调节自己的位置。利用一下患者方的资源,是个新思考。虽然这也不是“原始创新”,但还可以算是镜某的“拷贝创新”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有个概念叫“概率”,真懂的人不多。 作者: 吴礼 (*) 日期: 07/31/2011 20:21:41 具体用到这个问题上叫做“泊松分布”。懂得把服务质量与概率联系 起来,大学就算没白读。 如今都P2P了,已经不是概率的问题了,因为有足够的信息可利用。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1/2011 20:38:51 至少有手机的一部分是可以p2p处理的。没有手机的可以另辟窗口,另加费用。 关键是要改进“ 等待”的心理状态。物理时间的长短并不是问题的核心。这个乃是“广义相对论”的结论。说深奥也深奥,说简单也简单。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还是《新华字典》不好。为什么一个医院的事情就要联系到卫生部呢?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1/2011 21:08:13 这个思路就叫做“短路”。 正因为 大家都有这样的思考,所以宣传部、出版局的“审查”各类作品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这里需要有个哥白尼式的革命才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列:机制的故事【12】第一次挂号收费
陈安博士 2010-8-6 23:41
  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说:北欧是人间天堂。   俺们没有去过北欧,可是听说那里的福利是从摇篮到坟墓的。   就猜测,如果俺们中国人去上个3个亿5个亿的,那不幸福死了。   听到我这个推断,有朋友嗤之以鼻,说如果3个亿的人到了瑞典,全部让享受那里的福利待遇,不出10年,全境的人全部饿死,无一幸免。或者要恢复资本主义初期的羊吃人,机器吃人的做法了。   咋?会这样?   因为啥活不干就能混个肚儿圆,还能开个破车四处旅游旅游,但是这些钱(财富)从哪里来,总得有干活制造财富的人吧。这些人如果只占全体人口的1%,你看能持续不?   福利国家养懒人,推断起来似乎还真是这样。   可是,难道给大家一个不受威胁的环境,给大家一个永远不受冻挨饿的保障,不对吗?   对!当然对!可是,还是需要考虑条件。   如果一个健康的有工作能力的人每每要吃人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自己对社会毫无贡献,那必须考虑给他的福利金弄成递减趋势了。否则,勤快的人也会变懒,就这么简单。   以上是一个长长的引子,下面的主要内容比引子要短。   在福利国家,也不能无原则地对懒人好。   比如,看病吧。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是该国公民,或者你纳税并拥有临时居留资格,则你的医疗是有保障的。   也就是说,当你病了,你会发现基本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   但是,当你第一次去看病的时候,挂号费可以优惠但是不会取消;当你第一次化验的时候,化验费也是要收的。   只有看过医生并化验后由医生诊断确诊有病后,才开始实行不收费政策。   这也就防止了某些没病找病的人无来由地乱花国家用于保证医疗的费用。   买药也是如此,如果是营养类的药品,则收费;如果是治病的药品,则不收费或收费很低廉。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439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