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压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压力

相关日志

相互讨论、质疑甚至责难,科学才能够进步
热度 13 fdc1947 2020-9-23 08:16
相互讨论、质疑甚至责难,科学才能够进步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科学发现,大都与科学家之间的相互讨论、质疑甚至责难有关的。 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似乎都是各人做自己的事情,各人在自己的“疆界”里,做一点一滴的小事情。极少相互讨论,谁也不关心别人的工作,要说的话也都是不痛不痒的“有一定意义”、“比较好”。学术会议上都是报告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发表或将要发表在什么什么地方。到别地做学术报告也如此。绝不透露自己对于什么问题的看法,生怕被别人“偷去”自己的学术思想。 是不是会被别人偷去学术思想呢?会有的。也正因为有,人们才注意“保密”。那么,听了别人的思想,自己继续往下做,可以不可以呢? 应当是可以的,但是要光明正大地说明,这个思想是某某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过的。不加说明,好像就是自己从头想出来的,这就是“偷窃”了。 我们现在正有点防同行如防贼。 现在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比较少,当然跟我们的考核制度有关。我们各单位现在往往只认文章或成果的“第一”责任人,成果给了甲就没有乙的份儿。这就很影响单位之间的合作,更影响一个单位中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 由于都是比较小的工作,所以也很难提出什么问题。相互不大有交叠。要说相互关系,一种就是相互“支持”,说起来就是你支持我,我支持你,形成一个圈子。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碰到一起就吃喝一顿。圈子里的人并不真的是学术思想上的交流,而只是在评奖、与名利有关的各项评议中,相互做交易。另一种就是相互对立,甚至敌对。 一个又一个圈子,大圈子套小圈子,或联盟、或对立,都是围绕着名利转。而极少真正的讨论科学问题。 实际上质疑是科学发展的必要甚至是最重要的过程。有时候,在对待某一点科学问题上。看法相互对立,甚至相互责难也是好的。 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则是只管自己发文章,把文章发到影响因子更高的刊物上。对于文章的科学意义到底有多大则考虑得较少(不考虑是不可能的,要发文章总要说一顿意义,只是真正动脑筋对搞清楚实际的意义考虑得较少)。 由于只管自己发文章,对于别人的工作,即使是科学上的“近邻”,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兴趣去认真考虑。所以就无法去质疑、去讨论。 要能够对于别人的工作进行质疑,展开讨论,也需要几个条件。一个是自己需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把问题说到点子上。也需要有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实际上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如我们的科学网博客也是如此。我有时很想念李小文先生,他自己有水平,而且敢于批评人,不讲情面,不计私仇,对事不对人。当然,那时候还有好几位愿意讨论的人。在科学网讨论问题,搞得很活跃。当然讨论、质疑甚至责难都要讲道理,也要有所节制,不能胡搅蛮缠,死缠烂打。 要造成一个生动活泼,能够开展正常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的气氛和环境,这是发展科学事业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现在缺乏这样的气氛和环境。 这种事态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时期的高压力。我们现在的考核制度,对于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压力太大。使得大多数科教工作者只是考虑高速度地拿出大量的工作,无法深入的思考。这样的结果,是工作做了不少,但是水平不高,科学意义不大。 科教工作者的压力主要来自本单位的领导,可是各单位领导的压力也非常大。排行榜在那里放着。领导也还想“进步”啊。现在从单位领导,到各位科学和教育工作者,都要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上面给的压力太大,另一方面自身对自己的压力也太大。大家都在重压之下,只管自己的“文章”,哪里会有兴趣和精力去思考,去讨论,去质疑呢?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56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关于食物消化,避免损害和改善肠道健康的建议(科学支持)
niuneat 2020-6-18 10:46
谷禾健康 随着多年来科技的发展与生活脚步的加快,各种慢性疾病开始困扰着我们,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都希望一直能保持健康,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本文将从食物消化的过程开始,详细讲述如何改善健康。 消化食物过程以及需要多长时间 通常,食物需要 24到72个小时 才能通过消化道。确切的时间取决于所吃食物的数量和类型。 首先,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相对较快。在6到8个小时内,食物通过了胃,小肠和大肠。胃排空(2至5小时),小肠转运(2至6小时),结肠转运(10至59小时)和整个肠道转运(10至73小时)。 消化率还取决于你吃的 食物类型 。 · 肉和鱼可能需要长达2天的时间才能完全消化 。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复杂的分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在身体内被分解。 · 纤维含量高的 水果和蔬菜 可在 不到一天的时间内 消化 。这些高纤维食物通常可以帮助你的消化道更有效地运转。 · 消化最快的是加工过的含糖垃圾食品 ,例如糖果。身体会在几个小时内排出,很快你就又感觉到饿了。 消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消化是人体分解食物并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的过程。剩下的就是废物,身体会清除掉。 消化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口、食管、胃、小肠、大肠。 口 腔 咀嚼时,口腔中的腺体会分泌唾液。这种消化液含有分解食物淀粉的酶,咀嚼是为了将食物弄成一种糊状的团状物,或者更容易吞咽的丸状物。 食 道 吞咽时,食物会向下移动到食道。食道是连接嘴和胃的管道。食管下括约肌下端的肌肉门打开,食物就会进入胃中。 胃 胃中的酸会进一步破坏食物,然后产生混合着胃液和部分消化的食物,称为食糜。这种混合物继续下去,进入小肠。 小 肠 在小肠中,胰脏和肝脏会贡献自己的消化液。胰液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胆囊中的胆汁可溶解脂肪。维生素,其他营养物质和水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剩余的未消化部分接着往下,进入大肠。 大 肠 大肠从食物中吸收所有剩余的水分和剩余的营养。其余部分变成固体废物,称为粪便。直肠会储存大便,直到要排便为止。 正常的大便每周3次至每天3次。尽管每个人的肠道都是不同的,但是健康的肠道通常会有一定的规律。食物通常需要24到72个小时才能通过消化道。直到六到八个小时后,食物才到达大肠(结肠),然后开始要上厕所。 如果一直没有感觉,可能是便秘。便秘有很多原因,从脱水或低纤维到甲状腺等各种问题,但最好的选择是 首先检查饮食和肠道状况 。确保你已经喝了足够的水,并在饮食中加入了各种水果和蔬菜,保持肠道状况良好。 我们的肠道负责让我们的身体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当我们吃的食物被分解时,肠道会吸收支持我们身体功能的营养物质-从产生能量到荷尔蒙平衡,从皮肤健康到心理健康,甚至消除毒素和废物。 此外,关于免疫系统的70%在肠道中,因此确保我们的消化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于解决我们的许多身体疾病至关重要。 为了使食物在消化系统中顺畅流动并防止腹泻和便秘等问题,可以进行以下选择: 0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都是纤维的丰富来源。纤维有助于食物更轻松,更彻底地通过消化系统。 02 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 研究已经表明红肉产生与心脏病有关的化学物质。加工食品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内壁发炎,而胃肠道内壁正是吸收食物的主要位置。你的肠胃可能无法识别你吃进去的可消化食物,更有可能将高果糖玉米糖浆或人造成分等食物识别为“攻击者”,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在抵抗这些食物,就好像是感染一样。 因此尽可能食用更多的绿色食品,例如绿色水果,蔬菜和未加工的肉类,可以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压力。 03 坚持运动 身体运动也会带动消化道运动。饭后散散步可以防止气体和腹胀。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从而降低罹患某些癌症和消化系统其他疾病的风险。 04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与肥胖有关,肥胖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05 适当解压 过度的压力会加剧消化系统疾病,例如烧心和肠易激综合症。诸如冥想和瑜伽等缓解压力的技术可以帮助您放松心情。 06 尽量避免引起过敏 我国在2011年4月发布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在推荐标示内容部分,特别对致敏物质做了标示的详细规定。对食品及其制品中选用了某些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配料,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例如上世纪80年代, 欧美有不少人发现他们对自己的主食面包过敏。就在于肠胃对面筋蛋白质中的醇溶谷蛋白的过敏反应。于是欧美兴起了轻/无麸质食品。 注:麸质(Gluten)是存在于多种谷物中的一种谷蛋白,亦称面筋蛋白,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俗称的“面筋”,它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的精华物质,具有弹性,能给面食带来“劲道”的口感。 人类的肠道内有超过100万亿种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你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破坏肠道菌群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 有意思的是,许多饮食,生活方式和其他环境因素都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良的睡眠质量,饮酒和缺乏运动,都可能会损害肠道细菌。 做什么会损害肠道菌群 1 饮食不均衡 由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各种各样的整体食物组成的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实际上, 仅改变几天的饮食习惯就可以改变肠道菌群 。这是因为您吃的食物提供了有助于细菌生长的营养。富含全食物的饮食可以为肠道提供多种营养,帮助促进各种细菌的生长,从而导致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 通常丰富多样的肠道菌群被认为是健康的。 肠道菌群缺乏多样性,不利于从感染或抗生素等有害影响中的恢复 。 不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多样性饮食已经丧失。据报道,全球75%的粮食供应仅来自12种植物和5种动物。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生活在非洲和南美农村地区的人的肠道菌群要比生活在美国和欧洲的人更为丰富。他们的饮食通常不受西方饮食的影响,富含纤维和多种植物蛋白。 2 饮食缺乏益生元 益生元可以在通过上消化道时不被消化,却能被肠道菌群发酵,可 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和活动 。许多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都含有益生元。饮食中缺乏它们可能对您的整体消化健康有害。 益生元含量高的食物包括: 小扁豆,鹰嘴豆和豆类;燕麦;香蕉;菊芋;芦笋;大蒜;韭菜;洋葱;坚果类 一项针对30位肥胖女性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益生菌补充剂三个月可以促进有益菌例如双歧杆菌生长。 益生元纤维补充剂还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这些脂肪酸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它们可以被吸收到您的血液中,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和消化系统的健康,减少炎症并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此外,富含益生元纤维的食物可能会降低胰岛素和胆固醇水平。 3 饮酒过多 一般来说,饮酒会对肠道细菌产生有害影响。但是,适量食用时,红酒中的多酚含量可能对肠道细菌具有保护作用。酒精会上瘾,大量饮酒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有害影响。在肠道健康方面,长期饮酒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包括营养不良。 一项研究检查了41名酗酒者的肠道菌群,并将其与10名几乎不喝酒的健康个体进行了比较。酗酒者肠道菌群失调占27%,但在任何健康个体中都没有。 另一项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酒精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在20天内,每天喝272毫升的红酒,272毫升的脱醇红酒(一种酒精含量极低的葡萄酒)或100毫升杜松子酒(一种烈酒)。 其中杜松子酒减少了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而红酒实际上增加了已知可促进肠道健康的细菌数量,减少了梭菌等有害菌的数量。 适量饮用红酒对肠道细菌的有益作用似乎是由于其多酚含量的缘故。多酚可以逃避消化,并被肠道细菌分解的植物化合物。它们还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并改善胆固醇水平。 4 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和疾病的重要药物,例如尿路感染等。它们通过杀死细菌或防止细菌繁殖而起作用,并在过去80年中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但是,抗生素的缺点之一是它们同时影响好细菌和坏细菌。实际上,即使是单一抗生素治疗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 短期改变 抗生素通常会导致有益细菌(例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短期减少,并会暂时增加有害细菌(如梭菌)。 长期改变 但是,抗生素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长期改变。服完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后,大多数细菌会在1-4周后返回,但它们的数量通常不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单剂量抗生素减少了拟杆菌的丰度,并增加了耐药菌株的数量。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两年。 尤其是在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某些个体长期破坏生态系统,这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有详细阐述。 Thiemann S, et al , 2016 5 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被简单地定义为身体燃烧能量的任何运动。散步,园艺,游泳和骑自行车都是体育锻炼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可以带来许多健康益处,包括减肥,解压和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等。 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也可能会改变肠道细菌,改善肠道健康。较多的锻炼与更多的丁酸以及丁酸产生菌有关(丁酸是一种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短链脂肪酸)。这在我们之前短链脂肪酸的文章中也有详细阐述。 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细菌种类增加了一倍。此外,运动员的Akkermansia含量较高,该细菌被证明在代谢健康和预防肥胖中起重要作用。 女性群体中也有类似的报道。一项研究比较了19名经常体育锻炼女性的肠道菌群和21名不常体育锻炼女性的肠道菌群。经常体育锻炼的女性有很多促进健康的细菌,包括双歧杆菌和阿克曼菌属等,这表明经常体育锻炼,即便是在低强度到中等强度,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也是有益的。 6 抽烟 吸烟会对体内几乎所有器官产生有害影响。戒烟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改善肠道健康,这种情况会在九周后发生。 烟草烟雾由数千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70种会导致癌症。吸烟会对人体几乎所有器官造成伤害,并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肺癌的风险。 吸烟也是引起炎症性肠病的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这种疾病的特征是持续的消化道炎症。此外,吸烟者罹患克罗恩氏病(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两倍。在一项研究中,戒烟增加了肠道菌群多样性,这是健康肠道的标志。 7 睡眠不足 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整体健康非常重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肥胖和心脏病。睡眠是如此重要,你的身体拥有自己的昼夜节律。这是一个24小时的内部时钟,会影响您的大脑,身体和激素。它可以使您保持警觉和清醒,但也可以告诉您何时应该入睡。 肠道也遵循日常的昼夜节律。由于缺乏睡眠,或者倒班,或者在深夜进食都会干扰生物钟,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有害影响。 2016年的一项研究首次探讨了短期睡眠剥夺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该研究比较了九名男性中两晚睡眠不足(每晚约4小时)与正常睡眠时间两晚(8.5小时)的影响。睡眠不足两天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细微变化,并增加了与体重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脂肪代谢有关的细菌数量。然而,睡眠剥夺对肠道细菌的影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摘要:身体有一个称为昼夜节律的24小时内部时钟。睡眠不足会破坏昼夜节律,这似乎对肠道细菌有有害影响。 8 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会增加有害细菌(如梭菌)和减少有益细菌(如乳酸菌),过度应激会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分布。 我们说健康不仅仅是饮食,体育锻炼和充足的睡眠,还需要适当解压。高压力水平也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 在肠道中,应激会增加敏感性,减少血液流量并改变肠道细菌。对小鼠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压力(例如隔离,拥挤和热应激)可以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变肠道状况。小鼠在压力暴露下也会影响菌群构成,导致梭状芽胞杆菌等潜在有害菌增加,而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等细菌的有益菌减少。 一项针对人体的研究探讨了压力对23名大学生的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在学期开始时和学期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期末考试带来的高压力导致包括乳酸杆菌在内的有益菌的减少。有关压力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新,目前对人类的研究还很有限。 如何改善肠道健康 健康的肠道菌群富含有益菌,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肠道健康。饮食健康,多样化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减轻压力的程度,都是改善肠道菌群的好方法。 以下是有关如何改善肠道菌群的一些技巧: 肠道菌群检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肠道菌群,处于自己独特的平衡中。不同的食物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所有人。也许令你感到不适的食物会使别人充满活力和健康,对你有效的药物对别人无效。 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更科学准确了解自己的肠道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营养计划以满足自身需求。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个性化的方式以维持健康。 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多吃富含益生元纤维的食物,例如豆类,洋葱,芦笋,燕麦,香蕉等。 食用更多的益生菌 益生菌可能会增加健康的肠道细菌数量。发酵食品,例如酸奶,泡菜,干酪、酒酿、酱油、食醋等都是极好的来源。当然也可以服用益生菌补充剂。 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 要改善睡眠质量,傍晚之后请尽量不碰咖啡因,尽可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睡觉,并进行有条理的睡眠,以便于每天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 减轻压力 定期运动,冥想和深呼吸运动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水平。如果您经常感到压力很大,苦不堪言,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则需考虑去看心理医生。 吃富含多酚的食物 优质食物包括蓝莓,红酒,黑巧克力和绿茶。多酚的消化效率不高,通常会进入结肠,在结肠中被细菌消化。 保证均衡饮食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营养科学的文章指出,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包括41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包括 14种已知的维生素 (维生素A,B-1,B-2,B-6,B-12,C,D,E,K,生物素,胆碱,叶酸,烟酸和泛酸)和 16种必需矿物质 (钙,氯,铬,钴,铜,碘,铁,锰,镁,钼,磷,钾,硒,钠,硫和锌),以及1 1种其他物质 ,这些物质目前尚未归类为维生素,但应该归为维生素,包括两种类型的omega-3脂肪酸和9个氨基酸。 而大多数营养素都藏在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我们可以尽可能选择多种类的食物来加以均衡。这些营养素一旦缺乏,就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结 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疾病的预防开始逐渐成为医学上的重要环节,从预防做起能更多地免受疾病之苦。最后,希望大家从饮食的点滴开始,调整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健康状态。 【主要参考文献】 Archer SN, Oster H. How sleep and wakefulness influence circadian rhythmicity: effects of insufficient and mistimed sleep on the animal and human transcriptome.J Sleep Res. 2015;24(5):476‐493. doi:10.1111/jsr.12307 Aschoff J, Wever R. Human circadian rhythms: a multioscillatory system.Fed Proc. 1976;35(12):. Ayas NT, White DP, Manson JE,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leep dur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Arch Intern Med. 2003;163(2):205‐209. doi:10.1001/archinte.163.2.205 Bermon S, Petriz B, Kajėnienė A, Prestes J, Castell L, Franco OL. The microbiota: an exercise immunology perspective.Exerc Immunol Rev. 2015;21:70‐79. Cardona F, Andrés-Lacueva C, Tulipani S, Tinahones FJ, Queipo-Ortuño MI. Benefits of polyphenol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mplications in human health. J Nutr Biochem. 2013;24(8):1415‐1422. doi:10.1016/j.jnutbio.2013.05.001 Claesson MJ, Jeffery IB, Conde S, et al.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correlates with diet and health in the elderly. Nature. 2012;488(7410):178‐184. doi:10.1038/nature11319 Clarke SF, Murphy EF, O'Sullivan O, et al. Exercise and associated dietary extremes impact on gut microbial diversity.Gut. 2014;63(12):1913‐1920. doi:10.1136/gutjnl-2013-306541 Clemente JC, Pehrsson EC, Blaser MJ, et al. The microbiome of uncontacted Amerindians. Sci Adv. 2015;1(3):e1500183. doi:10.1126/sciadv.1500183 Corrao G, Rubbiati L, Bagnardi V, Zambon A, Poikolainen K. Alcoh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meta-analysis. Addiction. 2000;95(10):1505‐1523. doi:10.1046/j.1360-0443.2000.951015056.x Daisy Coyle, APD. 8 Surprising Things That Harm Your Gut Bacteria. healthy.net David LA, Maurice CF, Carmody RN, et al. Diet rapidly and reproducibly alters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Nature. 2014;505(7484):559‐563. doi:10.1038/nature12820 De Filippo C, Cavalieri D, Di Paola M, et al. Impact of diet in shaping gut microbiota reveal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ldren from Europe and rural Afric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107(33):14691‐14696. doi:10.1073/pnas.1005963107 De La Cochetière MF, Durand T, Lepage P, Bourreille A, Galmiche JP, Doré J. Resilience of the dominant human fecal microbiota upon short-course antibiotic challenge. J Clin Microbiol. 2005;43(11):5588‐5592. doi:10.1128/JCM.43.11.5588-5592.2005 De Palma G, Blennerhassett P, Lu J, et al. Microbiota and host determinants of behavioural phenotype in maternally separated mice.Nat Commun. 2015;6:7735. Published 2015 Jul 28. doi:10.1038/ncomms8735 Dethlefsen L, Huse S, Sogin ML, Relman DA. The pervasive effects of an antibiotic o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as revealed by deep 16S rRNA sequencing.PLoS Biol. 2008;6(11):e280. doi:10.1371/journal.pbio.0060280 Dethlefsen L, Relman DA. Incomplete recovery and individualized response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ta to repeated antibiotic perturb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108 Suppl 1(Suppl 1):4554‐4561. doi:10.1073/pnas.1000087107 Dewulf EM, Cani PD, Claus SP, et al. Insight into the prebiotic concept: lessons from an exploratory, double blind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inulin-type fructans in obese women. Gut. 2013;62(8):1112‐1121. doi:10.1136/gutjnl-2012-303304 Ensari I, Sandroff BM, Motl RW. Effects of Single Bouts of Walking Exercise and Yoga on Acute Mood Symptoms in People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Int J MS Care. 2016;18(1):1‐8. doi:10.7224/1537-2073.2014-104 Gangwisch JE, Malaspina D, Boden-Albala B, Heymsfield SB. Inadequate sleep as a risk factor for obesity: analyses of the NHANES I.Sleep. 2005;28(10):1289‐1296. doi:10.1093/sleep/28.10.1289 Gibson GR, Beatty ER, Wang X, Cummings JH. Selective stimulation of bifidobacteria in the human colon by oligofructose and inulin. Gastroenterology. 1995;108(4):975‐982. doi:10.1016/0016-5085(95)90192-2 Gim MN, Choi JH. The effects of weekly exercise time on VO2max and resting metabolic rate in normal adults.J Phys Ther Sci. 2016;28(4):1359‐1363. doi:10.1589/jpts.28.1359 Heiman ML, Greenway FL. A healthy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is dependent on dietary diversity. Mol Metab. 2016;5(5):317‐320. Published 2016 Mar 5. doi:10.1016/j.molmet.2016.02.005 Jernberg C, Löfmark S, Edlund C, Jansson JK. Long-term ecological impacts of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on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 ISME J. 2007;1(1):56‐66. doi:10.1038/ismej.2007.3 Jumpertz R, Le DS, Turnbaugh PJ, et al. Energy-balance studies reve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ut microbes, caloric load,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in humans.Am J Clin Nutr. 2011;94(1):58‐65. doi:10.3945/ajcn.110.0101 Konturek PC, Brzozowski T, Konturek SJ. Stress and the gut: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consequences, diagnostic approach and treatment options.J Physiol Pharmacol. 2011;62(6):591‐599. Lee YY, Erdogan A, Rao SS. How to assess regional and whole gut transit time with wireless motility capsule.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4;20(2):265‐270. doi:10.5056/jnm.2014.20.2.265 Leonel AJ, Alvarez-Leite JI. Butyrate: implications for intestinal function.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12;15(5):474‐479. doi:10.1097/MCO.0b013e32835665fa Liang X, Bushman FD, FitzGerald GA. Rhythmicity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s regulated by gender and the host circadian clock.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112(33):10479‐10484. doi:10.1073/pnas.1501305112 Lozupone CA, Stombaugh JI, Gordon JI, Jansson JK, Knight R. Diversity,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Nature. 2012;489(7415):220‐230. doi:10.1038/nature11550 Macfarlane GT, Steed H, Macfarlane S. Bacterial metabolism and health-related effects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and other prebiotics. J Appl Microbiol. 2008;104(2):305‐344. doi:10.1111/j.1365-2672.2007.03520.x Meyer JD, Koltyn KF, Stegner AJ, Kim JS, Cook DB. Influence of Exercise Intensity for Improving Depressed Mood in Depression: A Dose-Response Study. Behav Ther. 2016;47(4):527‐537. doi:10.1016/j.beth.2016.04.003 Parnell JA, Reimer RA. Prebiotic fiber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improves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Gut Microbes. 2012;3(1):29‐34. doi:10.4161/gmic.19246 Pinder RM, Sandler M. Alcohol, wine and mental health: focus on dementia and stroke. J Psychopharmacol. 2004;18(4):449‐456. doi:10.1177/0269881104047272 Plovier H, Everard A, Druart C, et al. A purified membrane protein from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or the pasteurized bacterium improves metabolism in obese and diabetic mice.Nat Med. 2017;23(1):107‐113. doi:10.1038/nm.4236 Queipo-Ortuño MI, Boto-Ordóñez M, Murri M, et al. Influence of red wine polyphenols and ethanol on the gut microbiota ecology and biochemical biomarkers. Am J Clin Nutr. 2012;95(6):1323‐1334.doi:10.3945/ajcn.111.027847 Ríos-Covián D, Ruas-Madiedo P, Margolles A, Gueimonde M, de Los Reyes-Gavilán CG, Salazar N. Intestin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and their Link with Diet and Human Health. Front Microbiol. 2016;7:185. Published 2016 Feb 17. doi:10.3389/fmicb.2016.00185 Ruairi Robertson,PhD. 10 Ways to Improve Your Gut Bacteria, Based on Science. healthy.net Slavin J. Fiber and prebiotics: mechanisms and health benefits. Nutrients. 2013;5(4):1417‐1435. Published 2013 Apr 22. doi:10.3390/nu5041417 Sonnenburg ED, Smits SA, Tikhonov M, Higginbottom SK, Wingreen NS, Sonnenburg JL. Diet-induced extinc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und over generations. Nature. 2016;529(7585):212‐215. doi:10.1038/nature16504 Sullivan A, Edlund C, Nord CE.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human microflora. Lancet Infect Dis. 2001;1(2):101‐114. doi:10.1016/S1473-3099(01)00066-4 Thaiss CA, Zeevi D, Levy M, et al. Transkingdom control of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promotes metabolic homeostasis.Cell. 2014;159(3):514‐529. doi:10.1016/j.cell.2014.09.048 Vulevic J, Juric A, Tzortzis G, Gibson GR. A mixture of trans-galactooligosaccharides reduces marker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modulates the fecal microbiota and immune function of overweight adults. J Nutr. 2013;143(3):324‐331. doi:10.3945/jn.112.166132
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压力与人生
enter131 2020-6-4 15:24
我的压力与人生 作者注 人生时时有压力,处处有压力。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是与他人共有的,有的是自己独有的……但是,如影随形,似乎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人生! 实例一: 转眼又是一年年末,新的一年马上开始,二十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已经开始倒计时了。每当临近年底的时候,压力和焦虑就会骤然增加。面对已经过去的青春、面对春节的种种非日常的生活节奏,面对难以预知的未来,年迈父母的健康…… 每当寒冬时节一年当中最痛恨起床上班的时间。凌晨,天还黑,却被闹钟从睡梦中吵醒,内心会变得暴躁不安,讨厌死板的工作,讨厌固定时间的工作制;路上讨厌北京恶劣的天气,讨厌空气污染;讨厌交通拥堵,讨厌人太多,无法摇到汽车号牌,无法购车;讨厌北京的高房价,买不起的房子…… 压力到了极点的时候,感觉就像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或者就像寒冬里在室外紧缩的肌肉,久久得不到松弛……而心情经常会莫名地低落和忧郁……晚上睡不好,后半夜会醒,或者思绪万千…… 实例二: 前几天,因为要准备一个重要的会议,我们要准备自己的宣传材料,由我来负责手册材料的准备并委托设计公司设计制作,本来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但是因为年底,他们的事情也较多,并且没有准确认识到我给定的时间期限,结果临近deadline时,仍然有很多部分没有完善,我不得不协调我方同事一起参与校对、提出修改意见建议等,在必须要交付印刷的前夜,压力冲顶,感觉自己血压升高、头疼、背部的肌肉紧张僵硬、焦虑、易怒、总试图把责任划分清晰,注意力也不集中,平时轻松能看出来的问题此时却视而不见…… 解读: 压力 ] 是人对外界环境中需要额外的生理或(和)心理付出的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包括情感和思想状态及生理表现。压力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或一系列侵袭事件使人产生心理的和生理的对抗反应。压力的后果包括: 生理症状 :新陈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个心率、呼吸率增加;尿频、血压升高、头疼、身体疲劳和受伤肌肉紧张、皮肤功能失调等。 心理症状 :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缺乏创造性、注意力不集中、交流效果降低、孤独感和疏远感、工作满意感降低等。 行为症状 :工作效率降低、易出错拖延和避免工作、人际关系恶化、缺勤,离职;嗜烟、嗜酒;语言速度加快;冒险行为增加;富于攻击性和侵犯性;饮食失调——暴食或厌食;睡眠失调——嗜睡或失眠等。 心理障碍 :恐惧和愤怒、焦虑、抑郁、心理耗竭等。而在大的压力状态下,轻度的抑郁和心理耗竭就会发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自我评价低下;绝望、消极;社会交往退缩。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状:包括情感枯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等。Dale和Weinberg (1990)认为心理耗竭的定义包含:第一,心理耗竭中包含一种耗竭感,包括身心以及情感的;第二,这种耗竭感会导致个体对他人反应的负性变化,如讥诮、去人性化、缺乏精力和同情心等;第三,心理耗竭具有成就感丧失的特点,这会成绩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并使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念头;第四,心理耗竭是对一直持续存在的压力的慢性反应,这是与剧烈压力下的偶然应激状态相区别的。 国内有学者认为,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即压力源。二是指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即压力反应。三是指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即压力感,这样区分较为直观。 以下,是我从小学到现在所面对的主要压力,以及如何应用的自我解读。 一、小学时代:压力开启 小学和初中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四年级前在本村,五六年级时要到离两三公里的邻村小学上学。小学期间我成绩总是班里第一名,关于那时候压力的记忆很模糊,唯一能记起来的就是寒暑假面对厚厚一本寒/暑假作业时有点烦,但是几乎每个假期结束前,我都能认真完成。四年级前每天早上上学一点小焦虑就是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小说,一边匆匆吃完饭,要赶在上课前到校。而到邻村上学时,早上上学就更变成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下雪天和下雨天,通常只能走路上下学。记得一个冬天的下雪天,五六点钟起床去上早自习,两排杨树中一条土路,白茫茫一片,而我是在那片雪地上第一个印上足迹的人。到学校后,四五十平米的教室里只有一个煤火取暖,鞋上上沾着雪和泥,脚如同包在冰雪中,除了冷,几乎没有知觉,中间还要回家吃饭,再赶去在8点前上课,路上都是小跑着来回…… 解读: 压力源 是指令人难以应对的问题或困难,会导致人为此感到沮丧和焦虑。而在上述事件中,可能包含多种压力源。有文献分析小学时的压力源 ] :父母教养、同伴交往方面的生活事件是小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来自教师、学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小学男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学女生;高年龄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显著高于低年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的学生总体压力水平显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的学生。 相对文献分析的而言,我感受到压力并不大,主要因为当时农村的竞争环境并不激烈,父母非常宽容,家庭氛围较好而我通过自己的认真学习,建立了较强的学业优势,与同伴关系融洽,积累了一定的自我效能感等等。 二、初中时代:压力升级 初中时代,我考入区里最好的中学。但是学习当中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在当时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并没有激发我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甚至于我们的历史课也是化学老师或语文老师兼任的。那时,最不喜欢的就是背诵课文、政治、化学元素符号、政治、历史……也许是记忆力没有得到训练的原因,记忆时没有采用好的方法,只是死记硬背,总是要反复很多遍才能记住,每当第二天老师要检查背课文的时候,内心总是非常紧张……虽然我总成绩还能保持第一名,但除了在数学、物理和语文方面的优势外,对其他学科都没有建立起兴趣。 解读: 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可能主要源于我能沉静下来的天赋,而那时对于压力和生活的应对,性格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明显。现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大致如下: 在个性倾向方面,我主要表现为弹性倾向,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对他人宽容、体谅。 气质 是表现心理活动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受外界活动及活动目的、动机的影响和制约。气质类型方面,我属于 粘液质 ,反应性较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受到较好的教育,勤勉、实事求是、坚毅。而另一方面也会有消极、倦怠等倾向。 粘液质的神经特点 :感受性低; 耐受性 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 粘液质的心理特点 :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粘液质的典型表现 :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惰性 使他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通常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以及性格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这个类型的人在面临压力时,通常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压力越大,越容易通过如听音乐等各种消极形式来放松自己,而我却又容易思虑过重,所以,在突发的大事件前,通常是喜欢大睡一觉,什么都不愿再多想,而当我在一场充足的睡眠后醒来时,工作与生活才更有活力,有决心和斗志去迎接挑战。 初中时代是我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解压最多的一个阶段,那时候深夜里,关着灯听着一个旧随身听里播放出忧伤的歌曲,甚至会感动到流泪,虽然会低落,但是压力会被忘到脑后…… 另外,这一阶段我还会通过以下运动的方式减压,上学中午的时候,我偶尔会打乒乓球,在晚上做作业的间隙,我会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 初中生学校 心理压力源 的因素由四个纬度构成:学业负担、同伴关系、校园生活、师生关系 ] 。初中时代也是成长的时代,生理心理的变化造成了内外的冲突,经常会在意异性的关注等等。另外,我虽然是班主任任课的课代表,但是因为对他排挤一些年轻和残疾老师的做法内心不满,也在师生关系方面产生了压力。另外,加上家人患病等一系列原因,我在初中后期成绩有明显下滑……这一阶段应对压力的办法主要是运动等。我由于人缘比较好,班内同学都较为喜欢,有较多的异性同学关注,这也导致了外班同学甚至是邻校同学的一些嫉妒,这也造成了我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但是整体而言,比较和谐的校园环境、师长的关爱、同学的友善还是让我在那个年代相对正常地成长起来了。 三、高中时代:性格的劣势 在高中阶段,我入读县城里最好的中学(也是全国百强中学之一),不仅要面对学业的压力,还要面对住宿环境的变化,作息时间的变动(我原来一直习惯于晚睡),还要适应人际关系的变化,适应不同老师的教课风格……另外,初中到高中阶段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所学的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可以感受到的有用、有价值,到其实际应用价值越来越模糊……我内心对于“死记硬背”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于是,我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内心虽然向往北大这样的名校,但是成绩上却又遥不可及,我曾经尝试找过多位老师甚至是校长想转到文科班,但是孤立无援,班主任老师又只在意自己班里能考出几个大学的学生拿到多少奖金,根本不考虑学生个人的理想和爱好……目标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合理目标的缺失,加之想复读一年转文科的想法,对现实的失望,导致最后考大学时的敷衍,却又在“面子”的作用下走入了一所普通的本科学校,没有选择复读…… 解读: 在行为特征方面,可分为A和B两个类型。我偏向B型,行为特征表现为:竞争性和进取心较弱;对工作的投入适中;对他人的耐心和容忍度高;在紧急情况下也很少表现出强烈的情绪,紧迫感不强;对周围环境的顺应性强。而另一方面,处于那个年龄段,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也在积累,导致了较强的内心冲突矛盾和压力的产生。 在那个阶段,我几乎是通过天天跑步运动的方式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给自己减压。有两年,甚至是冬天也坚持洗冷水澡……但是因为学习压力较重,饮食等营养条件较差,导致自己虽然身体较为健康,但是没有能够在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同步心理的健康成长! 阅读,构建内心的精神支柱在那个时期似乎格外重要——正是在那一阶段,我读了路遥的文集,《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同时也让我从那时就开始学着看淡人生起伏。一本介绍北大状元的书《走向辉煌》,曾经让我内心激情澎湃,激励我通过拼搏走向更好的生活。在阅读时,总是禁不住会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主人公,而阅读时也如同在与自己对话!那时的阅读一方面减轻了自己的精神压力,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或许更让我变得与世无争,却也暗暗注定了今日我能来北大工作的命运。 除了阅读,写日记似乎也成了我转移注意力,与自己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那时几乎每天都会写下一页文字。一方面,这减少了我的一些焦虑和压力,也让我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阅读和写作,或许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肌肉的训练。心理肌肉放松训练 是一种心理自我调节,它借助语言和与其相适应的思维形象使人对自身产生影响。只要说出语言和确立与其相适应的思维形象,就能改变情绪反应,改变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状况,用积极形象的语言能力去影响人的自我感觉和活动是大多数心理自我调节方法的基础。从本质上讲它有二种含义:一是心理放松,即消除精神上紧张;二是形体放松,即消除全身肌肉等组织的疲劳。另外,心理肌肉放松训练还能把训练体系衔接起来,没有这种衔接,运动训练是不能持续的 ] ] 。 任课教师:潘垚天 ] 潘垚天.课件.压力管理与素质修炼-提升心理资本 ] 余欣欣, 郑雪, 宛燕. 桂林市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分析 . 中国学校卫生, 2007(10):50-52. ] 葛长兴. 初中生学校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 江旭氢. 疲劳恢复与心理肌肉放松 . 湖北体育科技, 2009(02):49-50. ] 李海萍. 心理肌肉放松训练 . 外国心理学, 1985(3):47-47.
个人分类: 心理学|0 个评论
内燃机燃烧噪声的影响因素
wusaite 2019-9-1 13:49
内燃机燃烧噪声的影响因素 伍赛特 0 引言 由上述可知,压力升高率是激发燃烧噪声的一个根本因素,而压力升高率主要取决于滞燃以及在滞燃期内形成可燃混合气的数量。滞燃期短,说明在相同的喷油始点时,燃烧开始点较早,在燃烧开始前那段时间内喷入的燃料量较少,因此,在着火前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也较少,着火后压力增长较为缓慢;而滞燃期长,则着火前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就多,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的第二阶段几乎同时燃烧,致使气缸压力升高率和最高燃烧压力都比较高,从而激发出较强的燃烧噪声。因此,要控制燃烧噪声,当设计燃烧系统时必须尽可能地缩短滞燃期。对一定结构的柴油机,影响滞燃期的因素有很多,任正常运转条件下,压缩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着火延迟的主要因素;此外,喷油提前角、燃烧性质等也有较大影响。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和运转参数对燃烧噪声的影响,也多是通过压缩温度和压力而影响滞燃期的。 1 结构型式及设计 发动机燃烧室的结构型式及整个燃烧系统的设计,对其压力增长率、最高燃烧压力和气缸压力频谱曲线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2 压缩温度和压力 随着压缩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由于燃料着火的物理、化学准备阶段得到改善,因而着火延迟期减小。压缩终了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压缩比,此外,还与冷却水温度、活塞温度、气缸盖温度、进气温度等有关。 提高压缩比可升高滞燃期内的燃气温度、提高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缩短滞燃期、降低压力升高率、减少空间雾化直喷式柴油机在滞燃期内积聚的可点燃油量、使放热率的最大值降低,因此,可降低燃烧噪声.但压缩比增高又使气缸压力增大、活塞撞击噪声增加,因此,不会使发动机总的噪声有很大的降低。增压使进气温度升高,因此,能降低空间雾化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进气温度越高,供油越迟,则缸内燃气温度越高,滞燃期越短 对于空间雾化直喷式柴油机来说,可降低燃烧噪声;但对于油膜蒸发直喷式柴油机而言,对燃烧噪声并无影响。 负荷增大,或冷却液温度升高,将使缸壁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缸内气体温度升高,导致滞燃期缩短,燃烧噪声降低。 3 喷油参数 供油系统各参数,如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喷油压力、喷孔数量和供油规律等对燃烧过程都有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喷油压力提高后则喷油速率提高,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油量增加。高压喷射使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得到改善,特别是在空间雾化燃烧系统直喷式柴油机中使可点燃燃油量的生成速率提高。这都使滞燃期内积聚的可燃燃油量增加,而使燃烧噪声增加。在喷油系统其他参数都不变的条件下,缩减喷油孔面积可以提高喷油孔的阻力,降低喷油速率,从而减少了滞燃期内的喷油量,降低了空间雾化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 4 转速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速提高、喷油时间缩短、喷油速度提高、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油量增加、缸内压力最大值和压力增长率最大值都增大,均导致燃烧噪声增强。一般发动机转速对燃烧噪声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 5 负荷 对于非直喷式高速柴油机和汽油机,由于它们的压力增长比较柔和,当负荷变化时,最大燃烧压力相对改变不大、最大燃烧压力较低、活塞对缸套撞击也较小,故全负荷同空负荷比较,噪声级相差小于 2 dB 。 空间雾化直喷式柴油机当负荷增大时,一方面缸壁温度升高,滞燃期缩短;另一方面每循环喷入的燃油量增多,喷油阀开启时间增大。只要喷油阀开启时间还小于滞燃期,那么就意味着滞燃期喷入的燃油量增大,即燃烧噪声随负荷增大而增强。 随着负荷的增加,每循环的放热量增加,最大燃烧压力及压力升高率增高,使噪声增强。但随着负荷的增加,燃烧室壁温提高,气缸与活塞的间隙减小,又使噪声减小,所以,负荷对发动机的噪声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林在犁,黄琪 . 内燃机运用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08.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3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压力与压强
热度 2 等离子体科学 2019-6-29 16:16
压力与压强 压强(pressure),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量,在等离子体物理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磁约束装置对聚变等离子体的约束,靠得就是洛伦兹力对压强的平衡——在平直磁力线的条件下,垂直磁场方向的磁压强与总压强(磁压强与等离子体压强之和)为一常数。 为什么平直磁力线条件下总的压强是常数,等离子体才能平衡?因为任何分布(空间函数)的不均匀性(即该函数梯度不为零)都会导致不稳定性,即这个空间函数会向其函数值低的方向(与梯度相反的方向)“流动”——“水往低处流”。在非平衡统计热力学中,我们把这种“流动”称为“广义流”,把这个驱动广义流的非零梯度(显然是矢量)的负值,称“广义力”。在线性非平衡热力学范围内,广义流与广义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称为“输运系数”。 分布、梯度、广义流及其对应的广义力,不仅是非平衡热力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一般过程(包括经济、社会、军事、金融、生命、环境等过程)的重要方法。 回过来看,压强显然是上面说的“空间分布函数”,并非“广义力”本身。从其性质看也是如此:各向同性的条件下,压强是个标量;各向异性的条件下,压强为一张量——显然都不具有“力”(矢量)的协变性。只有其有梯度(更准确地说:负梯度)才是“广义力”矢量(标量和张量的梯度都是矢量)。 所以,压强与压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理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中文物理学书籍和很多工程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中,常常把“压强”写作“压力”,这在科学上是错误的表述。究其原因,来自中小学物理教学中压强是作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定义的。这样说也不算错,但却是片面的。这样定义的压强,只是压强的一种特殊情况:界面处的压强;而且其协变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严格地说,对应压强的广义力是一种“力密度”(单位体积的受力),可称为“压力密度”(负压强梯度)。那么,从理论力学关于“力是势能的负梯度”的概念来理解,压强就是一种“广义能(密度)”,等于体积(V)变化时外部对单位体积所做的功:体积变化为dV时,热力学关系为dW=-pdV。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69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博士退学了,生活仍在继续
热度 6 sciencepotato 2019-4-16 11:50
未来的科学家站在“悬崖”上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18日 11 版) 只读了一年博士,金雯决定从就读的国内知名高校退学。   开学不久,导师就交给她一个课题,要求她从头开始研究某种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在整个实验室中,没有人在这个方向做过任何先期研究。导师期望金雯能发一篇影响因子为10的论文。“就连导师自己发过的论文,都远没达到这个水平。”   给了课题,导师却不再指导研究方向,金雯成为唯一的探索者。实验进行了几个月,没做出导师期望的结果,她得到的批评越来越严厉,压力越来越大。   她知道,就在这所名家辈出的大学里,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心理咨询室痛诉他们承受的种种压力。金雯不想像他们一样,所以选择离开。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布了一篇面向全球26个国家、2200余名研究生的调查报告,受访者中九成为博士生,理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生比例大致为1:1。这份题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危机》的报告表明,研究生群体的焦虑和抑郁倾向均为普通大众的6倍,有中度到重度抑郁或焦虑的受访者分别约占总人数的40%。   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美国肯塔基大学毒理学和癌症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内森·L·范德福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研究团队曾对比过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区域的受访者填写的问卷,都没有发现系统性差异。   “说明这(研究生的焦虑、抑郁倾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那股兴奋劲儿持续不了多久”   3月26日,《自然》杂志官方推特转发了这篇调查报告。推文发布后,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占领了评论区。   有网友说:“实验室来了兴高采烈、干劲十足的新同学,我们都默默看着不说话,那股兴奋劲儿持续不了多久。”   博士研究生莎拉·纳森回复:“总有人告诉你,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周工作6到7天还是不够好。你还得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自我辩护,而且你从来不被信任,你作的决定从来不被认为是正确的。”   关于“压力”,《自然》杂志的这条推文,还“炸”出一些早已成名成家的教授。   在这篇报告之前,201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调查表明,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生中,43%~46%的人患有抑郁症;2015年亚利桑那大学发布报告称,大部分博士生报告有“超出一般的”或者“巨大的”压力,受访者认为学校和教育相关的事务是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在中国,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因种种压力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护理系教授亚历山大·克拉克表示,研究生一般每周工作80~90小时,如果还有另一份工作,时间会更久。   在美国纽约州求学的法国人比翁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的同学有不少人为了读博士,在做实验、上课之余,还要打两份甚至三份工挣钱。   比翁回忆,自己读博时压力很大,很少会跟朋友出去玩。他生活的区域房租昂贵,学校发的工资勉强够付房租,“根本不能有什么爱好,爱好是要花钱的,出去放松、释放压力,都要花钱”。   女性面临的状况更糟。   根据那份新出炉的报告,跨性别群体和性别不适者(gender-nonconforming)面临更大的抑郁和焦虑风险,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罹患心理疾病。   金雯记得一位师姐曾因怀孕引起导师不满。克拉克说,已婚的女性除了完成研究任务,还要照顾家人,她们只能工作更长时间、睡得更少。   当德克萨斯大学的同行特蕾莎·M·埃文斯提议做这项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时,范德福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想起自己读博经历中高度的紧张感、不确定感还有经济压力。他在读博期间结了婚,妻子是没有收入的在校学生,他一年两万多美元的博士生工资捉襟见肘。   多年过去了,范德福德觉得当下的研究生比他那时艰难:发论文压力更大,就业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教职越来越难找。    导师也会失败   在聚集不少硕博士生的小木虫论坛上,有人困惑地发帖:“高校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楼主”表示,自己已经失去学习知识的激情,与导师之间人情味也很淡薄,多了许多利益的色彩。   在前述研究中,经历过焦虑或抑郁的研究生,有50%的人不认为他们的导师提供了真正的指导;超过50%的人不认为导师有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在《自然》杂志去年的一项针对5700多名博士生的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对导师很满意,但也有将近1/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换个导师。   研究者认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密切的、支持性的、积极的关系,与减少焦虑和抑郁显著相关。   在金雯短暂的读博经历中,导师急着出成果,几乎天天催问进度。但要研究出一种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研究基础的课题而言,并不那么容易。   拿不出导师期望的结果,金雯参加组会时被当作反面教材屡次受到批评,不开组会时,也经常挨导师训斥。她考虑,再忍受3年乃至更久的委屈是否值得,更重要的是,到时候,被导师寄予厚望的课题也许依然一无所获。   克拉克在艾尔伯塔大学任教15年以来,曾参加过不少面向学生的工作坊,他试图在科研知识之外再教给学生一些“街头智慧”——更加切合实际、能够付诸实践的建议。工作坊的主题形形色色:如何写论文、怎么申请研究基金、如何管理时间、怎样应对情绪问题……   前述报告的研究者认为:“研究生的培养囊括了许多获得成功非常重要的技能,但常常会忽略心理健康因素。”   “学生的论文被拒、没有拿到心仪学校的教职,等等,这些都会带来情绪上的挫折,都需要关注。”克拉克说,“(读研期间)除了丰富你的简历之外,更要丰富自己的人生、让心智得到成长。”   克拉克曾在读博时经历过一次艰难的考试,这个以“乐观主义者”自居的人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足足花了10年才重拾对科研的信心。   他希望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成长型”的心智:“例如当你有一次考试得了低分,你不会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者,而是会继续努力前进。”   他不避讳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失败。“我的论文也会被拒,我不在学生面前假装完美。”他认为,当学生看到导师经历失败和挫折,就会觉得失败很平常,“(在研究生阶段)因为你研究的内容更难了,所以遇到更多的失败也很正常。”   范德福德等研究者呼吁改变学术界的“文化”:“学术界的许多人曾大胆说出自己的心理疾病以及他们在学术界面对的污名。担心得不到终身教职、害怕同事评头论足,仅仅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学术界人士所承受压力的一小部分。” 留下很好,离开也没关系   在小木虫论坛里,“吐槽”读研经历的“硕博家园”与考研考博交流板块挨在一起。考生为能不能如愿考上而担忧,并表达着对上榜者的羡慕。   这两类帖子下面,总有人引用小说《围城》中的经典语句来劝慰“楼主”: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根据《自然》杂志2017年的调查,在那些因焦虑或抑郁寻求帮助的博士生当中,将近一半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博士项目满意或非常满意。在全体受访者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博士项目满意或非常满意,这些数据与往年的调查结果高度一致。   尽管读博期间压力很大,范德福德表示自己从未想过放弃。他会鼓励那些想放弃的学生坚持下去。“博士学位很有价值,它意味着你更能胜任雇主的工作。”   在《自然》杂志编辑部看来,情况没那么简单。   最近的那条推文在短短两三天内就得到上千次转发和上百条回复,《自然》杂志于3月29日发布社论,语气严肃地表示:“是时候谈谈为何这么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这么糟糕。”   文章将矛头直指学术界的风气:“科学界的文化出了问题,这让年轻一代研究者肩上的负担越来越沉重。”社论中提到的“问题”包括:工作时间长、官僚习气、就业市场形势严峻、研究生缺乏适当的职业指导……   “改变这种文化要花一段时间,不幸的是,要让这个共同体中的一些人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也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文章说,“但改变势在必行。”   社论认为,切入点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有太多的资深科学家把拿到博士学位、却不在学术界工作视为失败。”但现实是,学术界确实没有足够的职位提供给毕业生。   这份期刊已经不是第一次表示:研究生不应局限在学术界找工作,学术界外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在肯塔基大学,范德福德的调研引起了管理者和教师的重视。就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当天,他还要去参加校方举行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研讨会——自那篇论文发表后,这类研讨邀约几乎没断过。   对于中途“退场”的人来说,生活还在继续。   法国留学生比翁的导师没能申请到下一阶段的科研经费,他没法继续课题研究,还要帮导师处理与研究工作不相关的琐事。开学一年半之后,比翁选择退学。   读博时,比翁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离开实验室、在家里做全职奶爸,他也没有感到太多的遗憾——照顾3岁的女儿同样给他带来很多快乐。现在他在考虑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喜欢的领域中继续探索。   向导师申请退学时,金雯挨了最后一顿批评。办完退学手续后,她感觉特别轻松。临走时,她看到办公室桌上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同意×××等180名同学退学。   金雯试图回想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却发现她对校园的记忆已经模糊——自打入学,她还没顾上完整地绕校园走一次。   对于那里,她的感受还有点复杂:学校的讲座、活动其实丰富多彩,“遗憾的是我来错了时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金雯和比翁为化名)
8480 次阅读|6 个评论
青椒,你有多少时间搞科研?
热度 19 zywsict 2019-3-25 09:48
该文以 “ 青椒”不易,且行且珍惜 为题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04-04 第8版 博客版 且被《 求是网 》全文转载,转载链接为 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9-04/08/c_1124337189.htm 学院新来了一个海归博士,昨天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有时间做科学研究?作为同样是青椒的我,当时一愣,来了几年确实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记得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没有时间啊,只能通过不断地加班,挤点时间来做一些科学研究啊。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青椒,你不做科研行吗”? 青椒不搞科研,只搞教学,是否可行?答案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听到别人劝你不要搞科研,专注教学,那你会很惨,很惨。因为目前的环境是重科研,轻教学。尽管出台一些文件,口号喊得倒是挺响,但实际与个人自身利益与发展相关的一切,都是以科研为基准进行评判,至于教学方面只要不出教学事故即可。 青椒年龄一般都不大,刚毕业几年或者工作没有几年,处于学校的最底层。青椒所处的年龄段,不仅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面临的精神压力。因为青椒正处于大花钱的时期,结婚、买房与生子,每件事情都需要一笔大开销;而其收入又相对低,只能勉强生活,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在目前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青椒寒窗苦读数十载,微薄的收入,不能带来体面的生活,与同龄的同学相比,心里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在经济窘迫的前提下,只教学不搞科研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想通过教学提高收入简直难于上青天,一节课 45 元,你要多挣 1 万块,那得多上 230 课时的课。只教学职称上不去,更不用说带研究生。搞科研,发表一些论文,申请一些发明专利与项目,学校都是有奖励的,这奖励比教学来得更可观,而且对以后的发展有利。 所以是青椒,就必须搞科研,但青椒又有多少时间搞科研呢?或者说青椒的时间又都去哪儿了?通过以下的几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第一,教学工作量大。很多青椒在走上讲台前,教学经验几乎为零,而所要教授的课程,以前很可能都没有接触过,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备课,除了备课占用大多数时间之外,还需要批改作业,出试卷,监考等工作,这也占据了大量时间。更要命的是,青椒的教学任务往往比教授多得多得多,一年下来至少需要上 4 门以上的课程,而且每门课程可能还不止一个班级。 第二,事务性事情多。很多青椒需要担任班主任或者兼职秘书,因为这些事情很多人都不愿做。不愿做的主要原因是付出与收入往往不成正比,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吃力不讨好”来形容。别人不愿做的事情,青椒必须得做,这是因为如果你要发展,要评职称,这些事务性的工作,都是必备的条件。 第三,报销费时费力。青椒不仅要成为教学能手、科研能手,而且还要成为会计能手。如果你不是会计能手的话,那就要大量地占用你的时间。因为报销需要找领导签字,有时候领导不太还找。好不容易找到领导了,去财务处报销,因为材料不合格,被退回来,那你还得重新将流程走一遍,所需花费的时间可想而知。 第四,家庭事务。青椒的孩子大多不是很大,如果小孩有人带,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人带,由于收入微薄,根本请不起保姆,只能自己带。而带孩子需要占据大量的时间。 从以上所列的四点可知,青椒能够用于科研的时间几乎所剩无几,但又不得不搞点科研,怎么办?只能通过不断地加班,挤出点时间用于科研,所以你看到青椒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年纪轻轻满头白发,这已经不足为奇。青椒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个人分类: 发表及获奖博文|12549 次阅读|37 个评论
负责任的人都是感到压力大的人
jiangjiping 2018-12-11 08:23
负责任的人都是感到压力大的人 蒋继平 2018年12月11日 最近读到迟菲博士的两篇大作, 是关于科研人员和低层公务员压力大的的话题。读完这两篇文章, 结合我在中国亲自的经历和与一些担任低层公务员的亲朋好友的交流, 我觉得迟菲博士说的是实话, 真切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微信的交流中, 我的一位表弟, 他是溧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他说像他这样的干部现在非常辛苦, 经常加班加点, 责任很大, 任务很重, 乡镇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要亲自过问, 而且必须非常清廉, 不得有半点的贪心。 我的一位表妹夫, 是一个乡镇医院的院长, 同样抱怨工作压力大, 非常忙, 经常要在夜间值班。 他有一个二胎儿子, 还不满一周岁,他虽然想在家为夫人分担一些照顾孩子的责任, 但是, 因为工作任务特别繁重,无法做到这一点。 他的夫人40多岁才生第二胎, 虽然感到一个人带孩子已经力不从心, 但是, 也得咬着牙坚持一个人照顾孩子。 我承认目前中国的一些职业和职务确实压力比较大。 但是, 我认为这种压力是正常的, 是应该有的。 或者说, 凡是有责任感的人, 都会生活在这种压力下。 我的理由非常简单, 人无压力轻飘飘, 就会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习惯, 从而导致混世度日子的心态。 进一步来说, 在同样的岗位, 同样的级别, 要是没有责任感, 没有紧迫感, 就不会有压力大的感觉。 要是抱着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态,一种无所谓的处世哲学, 那么, 即使占着一个岗位, 也不会把大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反过来说, 凡事有责任感的人, 不管做什么事, 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 而要做好每一件事, 就会有压力感的感觉。 我认为中国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就是靠的这种压力, 也可以理解为竞争力。 非常坦率地说,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生存压力还没有达到巅峰, 或者说还要继续把这种压力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不是我具有偏见, 我觉得美国人的平均生存压力比中国人的平均在生存压力要大一些。 比如说, 我从来没有看到美国人在上班时间打牌, 而我在中国就亲眼看到有这样的事。 最后, 我要说的是, 中国的发展靠的就是这些主动承担压力的人。 这些人挑起重担为祖国做贡献, 虽然辛苦, 但是, 历史和人民会记住他们的。我希望感到有压力的人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到那个时候, 中国的竞争力很可能世界第一。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压力山大的你:三种方式有效减压,别让压力绑架你的快乐!
sciencepress 2018-10-22 15:19
人类奋斗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幸福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幸福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 何为心态?心态就是对待事物的态度,犹如一种持续的惯性,导向一个方向,或光明或黑暗,或康庄大道或羊肠小道。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内心阳光满满,能驱离心中的雾霾,让心灵得以放松与感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种种压力如影随形。压力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压力。 也许压力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个压力时代,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有人被压力压垮,有人因压力不快乐……但同时,人无压力轻飘飘,没有压力的生活毫无意义。因此,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压力,而在于学会更好地应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我能承受多大压力?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终老,可以说压力如影随形,只是压力的来源与形式各不相同。胎儿在子宫内成长发育,也要承受四面八方的压力。自然分娩时通过狭窄的产道,更是一个经受巨大压力的过程。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鸭梨山大”,在重压之下甚至有些人会做出害人害己的极端事件。那么,人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呢? 某生物研究所曾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他们预测南瓜最多能承受大约500 磅的压力。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 磅的压力;到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0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2000 磅压力时,实验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防止南瓜将铁圈撑开。实验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超过了5000 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但当实验人员打开南瓜后,发现它已经无法食用,原来为了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南瓜里面长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同时,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南瓜的根部延展超过了2.4 米,所有根往不同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人如同这个南瓜,压力过大时南瓜即使长成也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心理学研究发现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表明,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是倒U 形曲线关系,且随工作任务难度而变化。对于简单的任务,较大的压力能激发出更优绩效;而对于有难度的任务,较小的压力才能激发出更优绩效;中等难度的任务则需要中等压力才能激发出更优绩效。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而且要根据当前任务的难度调整自己的压力水平。 心理学认为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三个阶段。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环境或情境,处于其中我们感觉很舒适、压力很小,但学到的东西也少,进步缓慢。恐慌区是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的环境或事件,让我们感觉紧张、恐惧、不堪重负。比如在公共场合演讲、从事危险的极限运动。延展区则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从未涉足的领域,既有一定挑战,又能获得成长。比如换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接触其他专业的书籍。要获得成长,我们需要不断延展舒适区,逐渐进入延展区甚至恐慌区,形成新的舒适点。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让自己承受的压力螺旋上升。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的舒适区就延展到更多领域了,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智慧化解压力 除了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我们还要学会更好地应对压力,化解已经存在的压力,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塑造积极思维模式 我们对压力事件的认知评价,即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我们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及我们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因此,在压力的应对中,学会调整认知、塑造积极思维十分重要。 首先,要改变消极的、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当处于压力中时,我们对压力事件、自己能否应对该压力事件等会形成一定的认识或信念。受一些认知偏差的影响,有些人很容易将事件解释为灾难性、威胁性的。比如,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让人在压力事件之后只会想到消极方面,如“我从来没干成过一件事”“我总是失败”;灾难化的认知偏差让人将压力的结果视为糟糕透顶、无法接受的,如“如果这次考试我没有通过,就糟了”“如果发不了论文,我就没办法毕业,以后的人生就没有希望了”;情绪化推理,将自己的感觉当成客观事实,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件的真实情况,如“我这么紧张,这次考试肯定完蛋了”“我心慌,一定有什么不对的事情发生”;绝对化倾向,如“我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我必须取得成功”等。这些扭曲的认知会引发焦虑、沮丧、无助等负性情绪,加重我们的压力感。因此,要学会从这种有偏差的思维怪圈中走出来,更理性、客观地看待压力事件。 其次,要学会从积极角度看待压力事件。同样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对它的认知就不一样。以失恋为例,从一个角度看,失恋是一件负性事件,它带给我们的是不舒适和消极情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从失恋中我们可以学会一些知识或道理。比如,自己的恋爱模式是什么样的,自己的恋爱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异性是适合自己的对象?当我们能对失恋进行深刻反思和反省时,我们就能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下一段感情。因此,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学会从积极角度看待问题,塑造阳光思维,那么,许多压力对于我们来说就具有动力的作用。 培养健康的行为方式 行为是压力应对中的关键要素。同样一个压力事件,以有效的行为应对,压力可能就迎刃而解甚至转变为行为动力;如果应对不力或不当,可能会衍生新的压力,雪上加霜。因此,面对压力,不仅要学会从积极角度看待,还要学会积极有效地应对。 首先要做到不回避压力事件。拖延、遗忘、转移注意力、否认事件的存在等都是一种回避。回避不仅无益于问题解决和压力的解除,还会使原有的问题因累积而恶化或扩散,压力越来越大。 其次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资源。办法总比问题多,任何问题都有解决办法,而且不止一种办法。面对压力事件,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和研判的基础上,寻求可利用的资源,确定解决办法,并采取措施防范或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这种行为模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也能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压力事件之所以让我们体验到压力,主要是这些事件超出了我们当前的应对能力或心理负荷,我们感觉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而是被另外的力量主导和决定。主动寻求问题解决能帮助我们重拾掌控感,继而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潜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最后要学会自我放松,这有助于我们以更好的状态应对压力事件。放松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呼吸调整或肌肉放松达到身体的放松,也可以在音乐、意象等引导下获得放松,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体育锻炼等途径达到放松。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这对于我们缓解压力大有裨益。 寻求社会支持 压力事件往往是超出我们应对能力的事件,因此面对压力,我们会感到脆弱、无助、孤独等。社会支持不仅能抚慰我们的心灵,还能增强我们的力量感和应对信心。因此,当个人面对巨大压力时,要善于主动寻求各种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是物质上的援助。比如,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家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资助,但在得到这些资助之前,需要贫困大学生主动进行申请。但有的贫困大学生却因不愿让老师和同学了解自己的家境而拒绝申请,选择独自承担经济压力或通过高强度的社会兼职缓解经济压力。 社会支持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支持。面对压力事件,心理上感到不堪重负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家人、朋友等倾诉,获得心理抚慰和精神鼓励。社会支持还可以是信息、建议上的支持。面对压力事件,我们可以向朋友、爱人、师长、父母、或其他长辈寻求建议和意见,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和建议不仅有助于增强我们应对压力的信心,也能为我们的问题解决提供许多有用的指导。 本文摘编自宁维卫主编《积极与幸福心理学》第三章,内容略有删减改动。 《积极与幸福心理学》 宁维卫 主编 责任编辑:任俊红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6 ISBN:978-7-03-057886-0 个人奋斗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幸福似乎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幸福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学会改变,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积极与幸福心理学》 将帮助每一个寻求幸福的人,在面临压力时,学会调整心态,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确立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充分挖掘心理潜力,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 (本期编辑: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12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教师会不会成为中国最卑微的职业?
热度 13 pinjianlu 2017-11-28 10:39
现在学校的考核越来越严,评职称要求越来越高。以前评上副高、正高的,要求很低,但他们是稳当的。我们后面进来的博士还不如十年前的本科、硕士毕业进来的。 现在学校又在改革,搞绩效考核,奖励性绩效看课时和论文、项目。这样一来,每个月拿到手的估计最多不到 5000 了,年底能拿多少要看你上多少课、申请了多少项目、发表了多少论文。如果像公共课一样课时多、有的方向好发论文的,就能活下去,我们只有专业课,一般专业课才 30~50 个课时,学校的小专业,一个班,平台差不好发论文的,你怎么活? 以目前的消费水平,月薪 5000 你怎么活?房价一平米都要 6000 到 10000 ,而且读到博士毕业还耗费了大量的脑力和青春时光,到头来你却发现你还不如十年前就进入高校的那些本科生。 985 高校的教师压力只会更大,而且还没有编制。现在省里正在酝酿政策取消所有高校教师的编制。 现在上课必须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过于严厉,学生还会去打你小报告。不像我们读本科那阵这种情况不存在的。现在教师的课时收入,和学生对你的评价有关。所以教师必须是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以领导、学生为中心;以论文为基本点。我怀疑以后,中国的大学老师会成为世界上最卑微的职业。评职称难度比企业大得多,但收入比人家低得多。你可能要问你为啥不去搬砖,那么请问你读了博士会去搬砖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98 次阅读|24 个评论
压力越大,醒得越早
热度 22 xin 2017-11-3 06:37
昨天五点一刻醒了,今天差一刻五点就醒了。醒来,忐忑不安,再也难以入眠。接近年底,近来事多,焦头烂额,顾此失彼的无助感,扑面而来。这篇文章,是我当前的状态,这也可能是当前大多数高校老师的工作状态。 1. 野外调查观测。 今天中午,我就要去河北坝上地区了。现在的坝上,天寒地冻,冷风劲吹,大自然给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季节不等人,错过就是一年,内心焦虑。现在地面上了冻,到底冻到多深,是否还能打下去土钻。即使打下去土钻,因为地冻,是否影响观测结果,一切都让我感到不安。 2. 人手极度匮乏。 三年级的研究生出去实习了,一年级的研究生还在上文化课,当前,只有二年级学生能用,人手匮乏。现在野外工作,只有一个研究生可用,一个人也要租车,还要雇人,成本和费用势必上涨,而事情推进下去也会更加困难。费用次之,但人手少干活的确学生特累,调查观测变得困难。 3. 观测方案闹心。 每次去野外,都感觉自己准备不充足,让内心焦虑,生怕出现重大失误。每次出野外,就如没有准备好复习,上考场的学生。当前,只有个大体的观测方案,还不系统、成熟。样地的树种、空间分布、观测点位,都还要到现场确认,内心七上八下,充满了不安。就怕设计错了,持续观测两年,试验失败,打击多大你无法理解,只有我懂得。 4. 经费报账困难。 项目年底清账,时间一到经费收回清零。所以,每天要反复计算时间和日期,避免经费被收回。报账需要时间,是个体力活,也是个耐心活。器材公司一直催帐,催的我心烦意乱。大多数时候缺经费,很多时候经费不足,即使报账也需要耗费心血,不能有任何差错。 5. 教学和交流会。 下周一上午连续四节的课程,虽然已经上了十年。但现在,课程还没有备课,而倒数第二次课程还挺难,还需要准备最后一次课程的试验,当做课程考核。如果不花时间,那里有安心和自信。下周四有学术圈内的沙龙,圈子内关注度很高,都是京城领域前辈和大腕,不能有差错。我的报告,最近一直在准备,但总觉得准备不充分,心怀期待、更多的是不安。 6. 学术著作书稿。 参与了一本专业学术著作的撰写,负责的一章是我多年以来的工作,内容至少要写两万字,中旬交初稿。现在手里有一些素材,但是还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将这些材料系统整理完之后,还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组织。写书是个长远的事情,要尽其所能的写出深度和水平,这关系一个人的学术品质和声誉问题。 7. 实验进展缓慢。 暑假就采集了大批样品,一直积压着。实验室需要排队测试,还需要备置各种耗材,十月底遇到国家开大会。在各种事情综合作用下,从夏天拖到现在,学期过了将近一大半,实验测试工作进展缓慢,测试没有完成,结果还没有出来。测试不结束,论文撰写工作只能一拖再拖。 8. 学习最新技术。 科研工作不能总是老方法、老路子,学习新技术是科研过程的常规工作。探地雷达对我是个新事物,也是研究领域较新的方法。我对这个方法很感兴趣,但对技术原理和细节还很陌生,有专业鸿沟,需要花费时间。学会之后我就要去野外现场测试,现在天寒地冻,时间紧迫! 9. 项目申报工作。 申报项目大多失败,但是不申报永远没有项目。本月内,还有一个项目待我申报。申报成功了,能环节当前研究经费压力,当然,也增加了对我科研考核压力。需要写一个新本子,没有前期项目申请文本基础,方方面面需要点滴做起,时间很紧,过期不候。 以上写的都是上得了台面的事情,在高校教书搞科研,还有些事情极其复杂,其中滋味每个老师都有体会。既然上不了台面,就不能说,也不能写,但其中苦是切实存在的,还需要耐心、忍受和等待。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勇敢面对,给自己一点勇气,放平心态,把持住底线,向前看、一步一步地走。 我们幸福,当前还算不老,还有梦想,还有希望,还有事情做。虽然累点儿,但一切都值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几代人的路,辛苦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世上那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工作给我们疲劳,但也改造了我们的世界观,提升了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感受广度和深度。让我们如此热爱着这个国家,热爱着这份工作,热爱着现在的生活。 近日,我的压力越大,醒来得时间也就越早。醒来,被窝里,手机上,写下此文,电脑上修改后,发出来,与同行、同辈共勉。
10258 次阅读|48 个评论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57)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7-7-2 23:47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57) 五十七 地方教会是民众释放压力的最佳场所 蒋继平 2017年7月2日 美国是个宗教自由的国家, 大多数民众都是某个宗教的信徒。教堂在城乡遍地林立。许多美国人周日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装打摆整齐带着全家人赶赴当地的教堂做礼拜。除了周日早上的正式教会活动外, 许多地方教会还有很多名目繁多的其他聚会活动, 时间也没有具体的规定。 美国的最大宗教团体是基督教。 基督教信奉上帝和基督作为最高权威, 认为世人都是上帝的子民。 因而,所有参与教会和接受基督的人都被认为是上帝的孩子, 所以,他们在教会内和平时的交流中总是互相称为兄弟姐妹, 不管你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如何, 在教会内是一样的称呼, 男的是兄弟, 女的称姐妹。 一般来说,正规的大型教堂有专职的圣职人员在礼拜时做专门的宣道, 而许多地方教会的支派并没有正规的教堂和专职的圣职人员, 而是具有同样的信仰的人们在一起唱诗歌, 读圣经, 和互相交流各自的感想和见证。 我参与的一个地方教会属于一个地方支派, 没有正式的教堂, 也没有任何专职圣职人员, 参与的人都是自愿组织起来的。 这个教会每个星期天早晨从10点开始做礼拜, 来的人有各种肤色,讲不同语言的,老老少少, 男男女女都有。 在一开始的一个小时, 是唱诗歌,然后一起读圣经, 最后个人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对神的见证,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只要你自己有话要说。 一般来说, 急着站起来发言的人都是有好消息与大家分享, 或者是遇到不顺心的事需要大家帮忙调解, 或者是在阅读圣经时得到某种灵感的人。 在我的感觉中,这种地方教会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会作用, 它成了普通大宗释放压力的场所。 人们把参与教会的人当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所以, 在这种场合, 大家都感到是一家人, 好像在家里一样, 因而,不管是开心, 还是忧闷, 大家都愿意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这样一来, 好事和喜事大家可以分享, 困难, 冤屈和挫折大家一起分担。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欢快情绪和降低了大家的生活压力。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2741 次阅读|3 个评论
7条告诉你AD照顾者如何减压
AMORTECH 2017-4-13 10:19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减压。可以说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人,每天都在被很多问题困扰着,不是亲身经历很难体会个中滋味。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有时真让人招架不住。因此很多的照顾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 结合我母亲的患病经历,在此分享一下个人体会。 当你感觉压力骤升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压力的来源,也就是产生压力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认真地、仔细地想一想什么才是造成你压力过大的根本原因。这是最重要的,知道了根本原因就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原因搞得很模糊,那么减压方式方法就会很盲目。 比如我母亲在最初得病时,由于我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期临床表现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能够与母亲更好的沟通,就感到很茫然和焦虑,压力很大。所以这种压力的来源就是缺乏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当明白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疾病发展分期、如何沟通、如何延缓疾病进展、如何应对各种精神行为症状之后,突然感觉压力减轻了很多。希望下面的减压方法对你有所帮助。 1. 接受现实 当你的家人患此病,不要逃避,要面对现实。天没有塌下来。虽然阿尔茨海默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个世界上有近 5000 万人患着同样的病。我们可以去改变能够改变的,要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 2. 要往好的方面看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有时候就像一个晴天霹雳会将一家人的心情打入谷底。有时候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能力的一点点地丧失会让照顾者非常难过悲伤,尤其是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而这种无助的精神状态有时会在大脑中不断地强化。告诉你个简单的减压方法:往好的方面看,弱化病人丧失的能力,专注于病人还能做的事。如果病人还可以行走就别去在意他走得太多,别去在意他总发火,毕竟他还可以走,而好多的重度病人只能躺在床上,如果病人已经卧床无法行走,那么你要庆幸他还在你身边,好多病人已经不在了。 3. 学习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 如果你不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就会很茫然。做一个懂此病的照顾者是很重要的,在病人病情进展的每一个阶段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与病人沟通,知道照顾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比如有些照顾者在家人患病后对病人的照顾无微不至,巴不得为病人做所有的事情,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在病人还可以自己做的时候,要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儿,否则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会下降得很快。 4. 学会放松 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如冥想、深呼吸或者是肌肉的突然收缩再放松等,这些方法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对场所也无特殊的要求,但效果可能会出乎你的想象。别把目标定得太高,每天坚持几分钟,养成习惯就简单了。 5. 让你自己动起来 虽然照顾病人很累,但更多的是心累。不妨挤点儿时间做做适合你的、你喜欢的运动。这些运动对于减轻你的压力是很有助益的。 6. 别忘了你自己 只有你快乐,你的家人才会快乐,在照顾患病家人的同时千万别把自己忽略了,也别受一些好像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的话所影响。他们根本不知道你的情况,你也没必要去听别人说三道四。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你为患病家人已经做得足够多、足够好了,要给自己点赞,不要忘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朋友圈,也要经常给自己做做体检。你也可以上网与其他的家属交流、互动,抱团取暖。 7. 要有计划 当家人患病后,越早制定计划越好。这个计划包括法律方面的和财务方面的。有了一个可操作的计划,很多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就会让你游刃有余。尤其是家人的兄弟姊妹比较多时,一定要充分沟通,提前为未来做好规划。 任何事情开始都很艰难,包括减压,所以你不要寄希望一天就做到以上的 7 条,但你可以每天做一点点,只要坚持下来,相信你会有改变的。祝所有的身处压力之中的 AD 病人家属身心健康。
2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性孕期压力大,居然通过它们影响孩子发育和健康
热度 4 hongkuan15 2016-12-26 09:04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在考虑生“老二”了。明星们都忙着在晒二胎,咱普通老百姓该要也得要,毕竟多个孩子,多个伴,等老了还多个人管。最近的研究发现, 要二胎前不光需要保持好的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平稳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妈妈产前应激不仅影响出孩子出生后的发育和身体健康,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和行为。 孕期妈妈心理压力可能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妈妈孕育生命的过程是人类繁衍中最重要的过程。小生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育成熟,经过十月怀胎,最终来到人世间。在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里,这个幼小的生命受到的每一种影响都可能使她夭折。事实上,这十个月里,妈妈对宝宝的影响十分深远,宝宝顺利出生并不意味着妈妈的影响告一段落,可能是影响才刚刚开始。最近的研究表明, 怀孕期间妈妈的心理压力对孩子出生后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影响,甚至妈妈在怀孕期间对宝宝的影响有可能会持续孩子的一生。 妈妈的健康对宝宝影响很大,过去我们大都把妈妈的生理健康看的更重要,而实际上妈妈的心理健康对宝宝健康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最近一项发表在《精神神经内分泌》(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研究表明,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宝宝肠道菌群发挥作用的。 妈妈的压力会改变宝宝肠道菌群 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组来自荷兰的妈妈和宝宝。实验开始时,先通过问卷调查测测妈妈的压力和焦虑水平,在怀孕约37周的时候,再检测下妈妈唾液中的皮质醇(一种反应应激或压力水平的激素)水平。经过十月怀胎,孩子出生了,之后,还要收集56个婴儿110天里9个时间点的粪便样品,最后,选择了5个时间点的样本进行了分析。为了评估宝宝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里,他们还要求妈妈们每个月报告一次孩子的胃肠道健康情况和过敏症状。 他们采用了一种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方法来检测肠道菌群组成。这是一种包含1038个种,130个属以及23个门水平的微生物的共计20万条序列的人类肠道基因芯片(the Human Intestinal Tract Chip,HITChip)。研究人员发现, 妈妈产前的压力水平与孩子出生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妈妈在产前的压力水平和皮质醇水平分别都比较高或者两者同时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宝宝肠道菌群会存在异常(如上图所示,超过黑线的部分是与菌群密切相关的检测指标)。 妈妈产前压力大,宝宝肚子里益生菌少 妈妈产前压力水平和皮质醇水平较高的孩子,肠道中含有更多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主要是致病性的Escherichia, Serratia, Enterobacter),而 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Lactoccus, Aerococcus)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含量较少(如下图所示,A是压力低组,B是压力高组) 。我们都知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是益生菌,这就意味着这些孩子肚子里 有益细菌的数量更少,致病菌数量更多 ,也预示他们炎症的水平更高,并且这些异常的细菌定植模式与妈妈报告的婴儿较高的消化道和过敏发病率相关。 孕期减压很重要,爸爸关心少不了 这项研究使我们对很多婴儿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们知道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有多么不容易。 除了在孩子出生之后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怀孕之前,怀孕期间也得特别注意。 妈妈们除了要保持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心理健康,保持好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减少任何不良刺激。 这个研究结果也提示爸爸们, 在妻子怀孕期间要给妻子更多的关怀,多跟妻子交流,避免出现产前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要给家庭提供一个稳定和舒适的环境,避免妻子产生过多压力。 丈夫也要明白,他对妻子做的这一切并不只是为了妻子,更重要的是为了宝宝在将来能够发育正常,身体健康。 孕期要学会减压 此外,很多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准妈妈们都知道在产前补充膳食维生素和叶酸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可能并不认为益生菌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孕妇在面对压力时,她们可以选择的调节方式也很有限。 当孕妇感觉到有压力时,可以听听歌,找人说说话,做做瑜伽,冥想,或者到户外活动活动,这些措施都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妈妈们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学会调节情绪 。但有些孕妇也希望通过一些专门的补品来缓解压力,然而,能够缓解压力的营养补充剂种类非常有限。在孕期,一般药物都是不被妈妈们采用的,她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天然的东西,如食物、花草茶或中草药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物质可能确实有缓解压力的作用,但 大多数中草药在怀孕期间的使用是有禁忌的,也缺乏在孕期这个特殊阶段的使用安全性评价。 可考虑采用饮食等调节肠道菌群 既然,肠道菌群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无疑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通过食物调节是首选的方法 ,也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营养补充剂和益生菌等。然而,这样的研究和使用建议非常少,现有的一些建议也都是比较普遍的,并没有很好的针对性。饮食调节一般建议饮食种类多样,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孕期或产后补充益生菌或有利于孩子健康。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母亲在怀孕时的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健康,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影响宝宝肠道微生物,特别是减少了肠道中益生菌的比例。 如果在母亲怀孕期间,或者孩子出生之后给予他们益生菌,可能有助于减少妈妈孕期对宝宝的影响,有利于恢复这些孩子的发育,减少胃肠道疾病和过敏。相比食物补充而言,一些营养补充剂和益生菌针对性更强一些,但也存在虚假宣传和夸张,需要各位妈妈们擦亮眼睛,多查阅资料,尽量选择有文献支持的,大品牌的产品。 参考文献: Maartje A.C. Zijlmans, Katri Korpela, J. Marianne Riksen-Walraven, Willem M. de Vos, Carolina de Weerth. Maternal Prenatal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fant Intestinal Microbiota .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5; DOI:10.1016/j.psyneuen.2015.01.006 扫一扫,关注本公众号! 肠菌与健康 microbiota health 带你了解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奥秘!
10677 次阅读|8 个评论
人到中年,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
热度 18 张海霞 2016-9-29 13:51
前天晚上,大约是 10 : 30 ,经过一波四天四城五校连续不断的讲座之后我终于到家,推门,看到妈妈站在门廊里等我:“海霞,你可回来了,你爸担心你太累,紧张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啊,咱以后能不能不这样出差?!”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近似祈求 …… 我第二天早饭时,爸爸坐在餐桌前等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一下子想起了妈妈昨晚的话,直接跟老爸说:“爸,听说你又心疼孩子了不是?可是你知道我不去不行啊,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我呢!我必须得去啊!” 我爸不敢反驳,只能小声嘀咕:咱家更需要你啊。 可是我选择听不见,背起书包旋风一般就出门了:晚上有事不回来吃饭啦。 一天密不透气的安排,开会、讨论、讲座、学生、论文 …… 晚上得空浏览一下微信新闻,满屏都是中青年教授不幸离世的消息: 54 岁的杨合, 35 岁的何智,加上前不久刚刚离去的 39 岁的赵永芳 …… 这怎么了?虽然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态,可是这也有点儿太集中了,而且他们都是和我一样没明没夜战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更是让人嘘嘘不已,我再也不能淡定地坐在办公桌前,老爸早上嘀咕的那句话一字一句地重重地敲到我的心上: 家里更需要你啊! 是呀,人到中年,我们的命早已不再是你自己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和你一样拼搏奔忙的爱人,他们都在那里等你,老人和孩子需要你的关照,爱人需要你的关心,可是,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追求都对这些需要选择了不在意!更重要的是,我们由于不在意他们的存在,也同时忽略了我们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忘掉了我们那最需要善待的身体,就这样我们早就处在一种极度透支又疲惫不堪的状态下,为了各种虚无缥缈的追求而奔波终日,最终各种疾病就乘虚而入了,终于有人撑不住就倒下了,而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在家里日日夜夜盼着我们回来的老老小小 …… 于是,我早早背起书包往家里跑,晚上 9 : 30 到家,打开门,所有人都惊讶坏了: 老人:海霞,今天这么早回来?吃饭没? 女儿:妈,不对啊,你咋这么早回来了? 先生:今天有啥事?这么早回来了? …… 是呀,今天没事,我就早回来了,马上去锻炼身体,娃,走,咱们跑步去! 人到中年,我的命已经不再是我自己的,为了这个美好的家,我要努力把身体锻炼好,保持良好的状态,跟大家一起开心度过每一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820 次阅读|20 个评论
青椒初体验,压力山大那
热度 12 mangix2010 2016-4-10 19:57
题记 - 刚刚入职蜀地一高校一个月,这一个月经历许多,从办理入职手续到生活上准备,从懵懂的学生生活步入忙碌的青椒工作节奏,有些许感慨和领悟,记录下来作为自勉。 还清晰的记得一个月前,带着慢慢的期待和重重的行李从青岛做国航的飞机飞到成都来报道,年前就已经跟高校签署了三方协议,在石油行业进入寒冬之际,博士毕业能找到工作算是不错的,其中曲折后面有时间再开一文详细表达。奈何正好赶上学校放假,不能办理入职手续,因此在家过了年之后才从原先的母校办理离校手续,匆匆赶往未来高校单位报到,没有来得及跟母校的好友一一道别实属遗憾,毕竟是我待了十年的母校那,可是人始终是要往前走的,带着朋友的祝福我在而立之年入川工作了。 这提前的入职注定是段曲折的经历。由于离家千里,刚来这里人生地不熟,好多事情都是从头开始。入职本来说有宿舍分,可是这宿舍要交申请表,等领导审批,各位也知道高校行政上的办事效率,这样等了一个多星期才办下来,我在外边酒店住了三天后然后在家庭旅馆又凑合了四天,然后才搬到宿舍。说是单身宿舍,里面是不带家具的,于是又自己买床垫、衣柜、桌椅等和日常用品,这样又花了接近一个星期。经过这个才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原先上学什么都是准备好的,在家有父母大人照顾,在上学有学生的福利,开始工作就要靠自己了。 入职后也开始慢慢接触青椒的工作,在办公室也待了两周多了,感觉还是挺有压力的。没有在大树的荫庇,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总的来说有下面几个压力: (1)科研上的压力。虽然自己是教师岗,在目前高校科研重要的多的氛围下,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才行。今后评职称评奖都跟论文项目挂钩,虽然有些不太想写SCI,可必须要写!可以要数量水平都有!虽然目前评副教授没有基金要求,但提前申请着还是很有必要的,到时候排队评比就有用了。 (2)教学上的压力。刚刚博士毕业,完全没有讲课的经验,来这边面试试讲倒是讲了,只讲了5分钟就被停止了,因为讲的不好。今后要给本科生上课,备课要花很大的精力来准备,而且因为自己有国外联合培养的经历,后面有机会也可能带双语课,那压力也更大。作为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给学生好课是最最本也最最应该做好的。 (3)生活上的压力。刚刚毕业的博士生,马上而立之年。面上就面临娶妻生子买房子的现实问题,可是高校老师的工资除了交房租和日常生活外就剩不下多少了。我这个学科,好在还能做项目,可要去项目势必耽误论文和基金,可不做又不行。 针对以上问题,我初步给自己定下了以下几条要求,以此鞭策鼓励自己。 (1)始终把论文和基金放在工作首位。跟前辈们交流,不少人提醒我,虽然工作后杂事烦心事很多,但是写论文申基金是第一位的。前几年要像读博士那样甚至还要勤奋才行。夸张地说要要紧牙拼命写,这个没有别的捷径,而一旦你自己偷懒,后面是会后悔的。论文又是申基金的基础,所以前两年一定要制定发表论文的计划,投稿时间表,基金本子也要提前写提前凝练。选择好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做深入下去,慢慢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此处一定要动手去做,光在那里想是没什么帮助的。 (2)不断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为老师,上好课是最起码的。多听一听老教师的课,多请教教学的技巧和方法,自己多总结多实践。慢慢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后面通过教师培训和讲课比赛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讲课前要多花时间备好课,花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嘛,就会遇到很多不如意。心态摆正,该自己争取的一定要争取。做研究那要耐得住寂寞,虽然我还在努力中。刚开始青椒会比较缺乏资金,但这是暂时的,不要为了赚钱忘了初心。研究做的出色了,生活慢慢就会好起来的。还有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平时饮食,有时间了就去跑跑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那。 啰啰嗦嗦了写了好几段,把这一个月来的青椒经历感慨了下。青椒的日子压力山大,今后还有好多的挑战在等着自己。既然已经入坑,就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万事开头难,希望自己记得今天的保证,在压力下砥砺前行,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8163 次阅读|17 个评论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热度 22 zmpenguestc 2016-4-9 21:22
如 果我们将青蛙一下子放到高温的沸水中,它因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就会从沸水中跳出而得以逃生。相反,当把它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 加热至高温,青蛙反因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不觉危险的来临。当其后来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因已无力自救而被煮死在热水中。这就是我们熟知的 “ 温水煮蛙 ” ( Boiling Frog )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人们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以及对渐变的适应性,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人的生存能力会慢慢变弱;那些至始至终就有压力感、紧迫感的人,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困难,反而具备应对能力。 对于高校青椒来说,不同的人,可能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有的青年教师从留校就一直在团队里混,大树底下好乘凉,没有考核压力,也没生存压力。慢慢地就适应了这种“混”的状态,不知不觉就这样一晃过了40岁。回过头来看,职称还是讲师,数数成果,除了团队挂名的那些,就没什么属于自己的东西。想到要拼命一搏时,很多机会都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已大不如前,想做点事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有些没有团队依靠的青椒老师,一开始就在教学、科研、论文等各种压力下工作,慢慢形成了一种必须靠个人努力才能生存的习惯,这种老师一般具备非凡的生存能力,不会差到那里去。 前不久,一位青椒告诉我,他博士刚毕业就在一个团队里混,日子过得很安逸。科研基本是当当下手,每年不用自己亲自写基金,不用去外面找课题,也不用为年终考核发愁。几年下来,发现基本没有大的进步,数数论文还就是博士在读期间发的那么几篇。后来某一天团队重组,他一下不再属于那个团队的成员了,这下慌了神。之后,不得不自己想办法找课题,每年写论文和想办法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和指标。日子是要辛苦一点,但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真正成长了,有了属于自己的课题,有了好的论文发表,有了独自外面闯荡的经验积累。相对而言,比起那些还在团队里的曾经的同事进步大得多了。他说,庆幸自己早点离开了团队,现在这种状况,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研究生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我实验室同一届本科毕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有的只是读个硕士,有的直接读了博士。对硕士同学而言,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做课题,第三年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由于达到毕业要求的门槛低,硕士生们三年过的很轻松、玩得很high,不用发论文,科研工作可以在项目组里划船或打酱油。博士生们呢,一进来就知道,有高的毕业要求,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学术论文,因此,时刻不敢松懈。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为自己的学业、科研和论文工作发愁。虽然是同一年入学的,但三年下来,水平却完全不一样。尽管当年大家都是同样的优等生或推免生,硕士生三年下来却看不出什么大的进步和收获,而那些直博生却大不一样。三年里,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很快,高水平论文发了不少。这时候,读硕士和读博士的同学,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我现在指导的几个本科“菁英计划”生,有的大三期间就已经有了专利成果,并撰写和完成了准备投稿的学术论文。曾经夸过海口,菁英计划生一定要在毕业前超过实验室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现在看来,这个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不少人反映,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滑坡,水平大不如以前。一定程度上,也许跟我们目前的“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有关。努力不努力,都能拿文凭,都能混毕业,都有单位要。没有压力,何来动力? 所以,给研究生适当提高毕业要求和门槛,也许是有必要的。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改变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制定了“学术型硕士毕业前必须发表SCI论文”的要求,也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政策制定在前,既然学生还愿意来,表明他还是愿意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的。 因此,不论是在校学习的研究生,还是高校工作的青椒老师,都不能没有压力感和忧患意识。 本文发表于 《科技导报》2016年34卷第11期 。(彭真明, 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 ,科技导报,2016,34(11),100)
个人分类: 师生杂谈|37215 次阅读|43 个评论
大脑如何应对信息碎片化时代?——小心失控
wangligang 2016-3-11 19:03
l 半杯水的问题 积极者看到这半杯水更关注下半部分,即“我还有半杯水!”,消极者更关注上半部分,即“我只剩半杯水!”大脑接收到两种不同的信息,便会朝着积极或消极的方面去分析。这就是心态对人行为的影响。 图1半杯水的问题 l 资源稀少改变了人们的心态,从而改变了他们看问题的方法 研究发现,低收入的个体更偏爱玩彩票、赌博等,低收入的个体存得太少,借得太多。美国有人对此进行研究,民主党的解释是贫穷的环境导致了上述现象,而共和党把这种现象归因为其慵懒的人格特质。进而有研究探索当个体处于资源缺少时,他的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出两个假设:①资源稀少诱发更强的关注②资源稀少导致个体聚焦于具体问题,从而忽视了其他的未来陷阱或可用资源。 用此研究反思流动儿童辍学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源太过于稀缺。因为资源匮乏,诱发随迁子女羡慕开始打工挣钱的同龄老乡;因为资源匮乏,导致他们会聚焦在具体问题上,更着眼于满足当下需求,让他们丧失了利用教育与学习的机会让明天变得更好。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给他们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我们可以 富足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更容易去满足当下 。老师可以教导学生每天记录自己高兴、快乐的事情,让学生的内心变得富足。 (一) 学会自控 l 一个容易让人心态贫穷的时代 图2 在地铁里专注于玩手机的乘客 所谓 心态贫穷 ,是个体感觉时间紧迫而要做的事情没有时间完成,即对资源稀缺的觉知。这导致个体会将自己的碎片时间充分利用来达到消遣的目的。当今时代是科技的时代,人们会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放松、娱乐。我们认为空余时间玩玩手机、看看视频是放松了,但实际上在使用电子产品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在低负荷地运作并且消耗着能量,引起慢性疲劳。这时就会出现对信息不敏感的现象,比如“迷走族”(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的群体),他们可能会错过公交、地铁坐反方向,因为他们对信息的敏感性降低了。而且,这还会引起拖延。比如我们认为“先玩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一会儿就会有精神写作业”,其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在消耗着大脑的能量,大脑因为疲惫就会提出“拖延”的信号,于是我们把本有的计划一拖再拖,明日复明日。大脑从某种程度来说已慢慢失去我们的控制。 l 失控的原因 浅显地说,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除了保留位于后方位置的古老的负责情绪加工的系统外,还进化出前额叶这个高级的控制系统,即让我们理性思考和判断。为什么我们会失控?有6个因素:①线索:某些线索直接传递到古老的情绪区域,情绪系统被激活,人们变得很冲动,更加情绪化而不会理性思考。比如加多宝的广告、超市的标签,都直击我们的情绪系统,让我们兴奋而产生购买的欲望。②需求长时间无法满足:比如让烟民长时间不吸烟,他就会迫切想要吸烟,因为欲望通道被打破,让人变得冲动。③心情不佳:当心情不好时我们无法控制判断能力,所以往往想办法满足自己不合理的需求。④酒精:酒精会麻醉我们的神经,降低前额叶的控制功能,使人变得冲动。⑤脑损伤:使人变得冲动和失控。⑥自我损耗:当个体处于损耗状态时,其前额叶的功能大大衰退。 图3“失控”的因素 古老的负责情绪加工的系统与前额叶就像坐在跷跷板上博弈一样,这就使我们人类具有两面性:天使与魔鬼。当我们心情不好或是饮酒、自我损耗后,我们的天使就会很无力,而魔鬼就会被激活,使我们失去理性的控制。 图4 天使与魔鬼 所以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老师的说教已失去作用,因为学生的前额叶已加工不了那些信息了,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安抚情绪或是撤销掉致使他冲动的线索。老师们可以用上述理论来寻找对策。 l 自控力损耗 实验:选取A、B两组学生,在他们面前摆放两种食物:冰淇淋和胡萝卜。A组学生可以随便吃,B组学生只能吃胡萝卜,而不能吃冰淇淋。10分钟之后,让两组学生看两张图片,评价图片的美观程度。两张图片分别是自然风光、美女图片。结果显示,对于美观程度的评价,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此实验在学生 评价图片时还记录了他们评价的时间,结果发现B组学生对于美女图片的评价时间显著长于A组同学。原因是B组同学之前一直在克制自己对冰淇淋的渴求,自控力明显损耗,所以在看美女图片时自控力下降,看得时间更长。 这就引出一个心理学概念: 自控力损耗 。自我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Self-control resources)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Depleted),这种状态(The stateof diminished self-control strength)被称为“自控力损耗”(Ego-Depletion),正如肌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会变疲劳,导致力量下降一样。常见的消耗自控力的行为有: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节食、执行新计划、克制情绪、忍受疼痛、长时间玩手机、克制上网等。 这便引发我们的思考,怎样才能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呢? (二) 自我控制的培养 ① 有效利用自控资源 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在大脑最兴奋时做最重要、最难的事情,而不要用琐碎的小事消耗自控资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自控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合理的计划,老师在给学生定任务时也要与其自身能力匹配;培养习惯,降低损耗。 ② 能力提升 调整坐姿和走路姿势、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增强心率变异性(腹式呼吸、冥想、气功等) ③ 合理满足 适当满足欲望,重视小幸福而不奢求大幸福。幸福频次比幸福量更重要。 (三) 对教育的启示 自控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才是关键。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比无节制地鼓吹潜能无极限要更有效果。
2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活在当下
rasin 2016-1-6 16:12
2014年暑假,经过济南,需要逗留一晚,就联系了几个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小叙。有一个大学同学,当时已经是一个稍具规模的公司的中层。我问他,现在是不是比原来轻松些了。他回答说:每个人在公司都有自己的任务,在不同的岗位上,只是操心的内容不同,谁都不轻松。你的位置越高,你的责任就越大,压力也越重,困苦也越多。他说,这个就如同人生的每个阶段。大学的时候谁不向往工作之后挣钱的快乐,可现在你想想,是上大学的时候压力大,还是现在? 是的,想想人生的确如此。小学时,觉得作业多,写字是个负担;中学时,考学压力大,考试是个负担;大学时,好像自由了些,心里有数的同学都知道,就业是个负担。我常常告诫刚考上大学的大一新生,千万不要相信你们老师告诉你的,大学里你想怎么放松就怎么放松。君不见,多少“风流才子”因为沉迷游戏、小说被勒令退学,有多少学生因为不学无术,找到了工作没有多久就面临失业。实际上,大学里你能奋斗多少,人生就超前别人多少!!! 即使是参加了工作,工作也很稳定,一样有各种压力。参加工作之后,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挣钱的压力、时间的分配都是问题。我跟同事一起聊天的时候,大家都很向往退休之后的生活(尽管还很遥远)。我还是想说,活在当下。真退休了,就离走也就不远了,能好到哪里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做好手头的工作,锻炼好身体,照顾好家人,真的退休了不给别人添加负担就好! 2016年开始了,无疑还是繁忙的一年,也必是收获的一年!
2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压力大?来,跟我一起到森林里去转转吧!
热度 1 hongkuan15 2015-11-28 12:34
作者:Doctor D 随着社会发展,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睡眠障碍甚至自杀等心理精神问题高发,据估计,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超过17%,已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遗憾的精神科医生,治疗方法和措施严重不足。简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方法最受欢迎。 人在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之后,想要去放松放松,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去旅游,去大自然中去放松。以往的研究发现,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自然环境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认知水平和活力水平,让人有更高的社会凝聚力,促进整体的身心健康。人类对自然环境作出这些积极响应的倾向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获得长久的幸福感而产生的结果。 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要减压,到森林里去是个不错的选择。研究中调查了625个年轻男性,检测他们分别身处城市和森林环境时的自主响应。这个研究比较折腾,实验地点选择在日本的57个森林和57个城市地区。所有受试者要测试两天,在吃过午饭后(11:30-12:30之间吃饭,先满足了肠脑,免得影响心情),下午13:30-15:30之间进行试验,实验开始时先在椅子上平静的坐5分钟,之后坐在椅子上观看景观(森林或城市环境)15分钟,在这期间,对这些男性的心率变异(HRV)连续监测。 研究发现约80%的人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增加(高频心率lnHF,代表副交感神经活跃程度)(见下图)。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副交感神经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能够让人平静,对人体有保护作用。这个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处于森林环境中时身心会变平静。 同样,有64%的人表现出交感神经活性( 低频心率或低频 / 高频心率比率, LN )降低(见下图)。而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而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起主要作用。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处于森林环境中时身心的紧张状态会降低。 事实上,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环境本身给人的视觉和身体感受产生影响,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前不久的一项报道指出家庭周边森林,农田等绿地覆盖度高,孩子身上好的微生物更多,身体越健康(参见11月5日的文章: 买对房子了吗?离绿地越近孩子越不易得过敏 )。 也许,不就的将来,当人们出现抑郁,焦虑,压力大等精神问题时,医生给开的方子可能不是药物,而是告诉你:买张车票,到森林里住段时间吧! 参考文献: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2015: 671094.Analysis of 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Autonomic Responses to Urban and Forest Environments 原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09841/
6164 次阅读|3 个评论
考研考累了就先工作一下吧
热度 7 gaoshannankai 2015-9-28 20:22
xx同学,听说你决定现在工作了。听到这个消息, 让我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估计你爸爸看你考研 很辛苦,压力很大,先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压力。 中秋我叫了孙x和吴x吃饭, 和他们和说起来你,知道你没回来挺可惜的。 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又想过完节见面说吧。 然后就看到你给我发的email,其实考研也好,工作也好,都只是 人生中的一步而已,只是个过程,但是并不是终点。 如果现在有茅坑,先锻炼工作一下也很好,也许工作几年 你就发现上班以后是多么的空虚与无聊,又想继续学点东西, 那么再接着考研,可能更有针对性。 而且,接触一下实际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你是 一直很努力学习的,但是我经常批评你是自己硬背的“文科”思维, 当然,你现在也改进了很多,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无论怎么改进,还是有这个问题。 而且换个环境也好,你现在和考研一族在一起,我经常说 是不好的,互相给予压力,大家都不快乐,换个环境,心情 就放松了。不过,上班之后,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救过, 我建议你还是继续保持一定的考研复习的“战备”状态,最好 今年的研究生考一下,在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考一考。 xx同学,听说你决定现在工作了。听到这个消息, 让我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估计你爸爸看你考研 很辛苦,压力很大,先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是缓解压力。 中秋我叫了孙x和吴x吃饭, 和他们和说起来你,知道你没回来挺可惜的。 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又想过完节见面说吧。 然后就看到你给我发的email,其实考研也好,工作也好,都只是 人生中的一步而已,只是个过程,但是并不是终点。 如果现在有茅坑,先锻炼工作一下也很好,也许工作几年 你就发现上班以后是多么的空虚与无聊,又想继续学点东西, 那么再接着考研,可能更有针对性。 而且,接触一下实际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你是 一直很努力学习的,但是我经常批评你是自己硬背的“文科”思维, 当然,你现在也改进了很多,但是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无论怎么改进,还是有这个问题。 而且换个环境也好,你现在和考研一族在一起,我经常说 是不好的,互相给予压力,大家都不快乐,换个环境,心情 就放松了。不过,上班之后,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救过, 我建议你还是继续保持一定的考研复习的“战备”状态,最好 今年的研究生考一下,在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考一考。
185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怎么了?科研重压之下学生怎么了?
热度 23 yuzhenjiang 2015-5-23 23:22
晚上在群里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中南大学研究生答辩未通过跳楼自杀,死前向副院长导师写下五千言(原文地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g2Mjc3OA==mid=206281142idx=2sn=faf5e9ea9204eab4fa50fe32f9a6a6cascene=5ptlang=2052ADUIN=892622380ADSESSION=1432377484ADTAG=CLIENT.QQ.5389_.0ADPUBNO=26466#rd )。每年,尤其在毕业季节,学生因为出国、学分、成绩、学位证、答辩、感情等等方面,选择轻生的人并不鲜见。以前总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总是觉得自己尚且没有完整的博士学习经历,在一些问题上的想法可能还比较浅。但是我想这个问题的确需要那些走过那段迷茫期的人或是还处于迷茫期的那些人一起来讨论下。对于这个研究生的遗言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多遍,并就这个问题在建立的 “ 硕博路上 你我同行 ” 群里就导师与学生的问题和读研读博期间的压力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最终也变成了一个 “ 比谁惨 ” 的吐糟会议。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好到之前一个兰州大学的博士在写自己论文致谢时写的那么潸然泪下,也可以差到中南大学研究生五千言中关于导师的种种抱怨和愤恨。关于中南大学研究生的轻生和群里的讨论结果,我的内心真的无法再平静,至少以自己过去的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去剖析下这个问题。 以前在本科的时候也总是看到或是听到良好的导师和学生的那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但是当自己真正走进这个圈子的时候,渐渐的发现有些时候不是这样,我听到了太多周边同学对于自己导师的抱怨和吐糟,当然自己也会偶尔去抱怨下自己导师一些不能理解、不近人情的做法。也常在想现在的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为何走向了这般境地。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群内的讨论,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可以归为这几类: 疏于交流,师生之间越走越远 ( 1 )导师和学生在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交流偏少。 老师给学生设定了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可能很有新意,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案,肯定能够得到需要的结果,也从来没去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存在过高估计了学生能力的情况。而学生在期初接触到新的课题时确实斗志昂扬,希望自己能够在导师设定的课题中大展身手,殊不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拦路虎和瓶颈,往往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有些学生可以很及时的和导师反馈实验结果,而有些学生则一直在闷头苦干,时间花的不少但却仍然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 2 )导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少,无法完成有效的交流。 国内大多数的导师非常的繁忙,晋级职称、出国交流、基金申请、项目洽谈、繁琐会议、经费管理、教课辅导等等占据了导师很多的时间。繁忙不单单是大牛,更是一些年轻的青椒,现在职称的晋升要求越来越多,不单单需要几篇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章,更是需要有国家自然基金等横向课题和国外著名学校访学的经历。因此,会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大牛忙着国内国外交流、为课题组拉经费,基本没有时间管理学生,青椒往往是 “ 自身难保 ” ,难以在学生辅导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很多时候,我们私下里也常常抱怨说 “ 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如遇到一个肯认真教你带你做实验的师兄师姐 ” 。问题是师兄师姐毕竟也要面临着他繁重的课题研究,也只能是帮助自己一起想想办法,帮助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习到更多的,但是毕业的时间限和科研时间的限制,使得我们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渐悟,所以导师高屋建瓴的问题剖析势必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时间效益。没有时间的有效交流往往造成了课题研究的搁置和研究生的放任自流,而这些一直未解决的问题不得不在面临写小论文、大论文成为一个加速导师和学生问题之间的定时炸弹。 ( 3 )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生活上的沟通。 如前所说 “ 良好的导师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 ,而目前如此和谐的关系相对比较少。导师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顾及学生的一些想法,有些时候在安排给学生的一些任务时考虑不周全,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苛刻的不好印象,而学生因为老师的威严,而不敢多言。所以怨隙越结越深,对于导师的定格甚至是届届相传。 多方重压,老师学生皆不易 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关于不好的导师大家都比较喜欢一个词 “ 奇葩 ” 。当然,这纯粹是对于个别的确很为难学生、品德确实不好的老师的一种吐糟的书法,我也坚信我所接触的大多数老师在科研、品德等多方面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每一个老师都也是从学生生涯走过,他们很深知学生的想法,他们也很能体会学生苦与累,然而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青椒或是渐渐成长为一个学者时,他们不断的改变着自己的性情。此时,就有个别的老师在科研和生活的重压下或变得脾气暴躁,或在论文发表上小心翼翼(寻求影响力最强的期刊发表一再拖沓论文修改和完善实验的时间),或在学生的课题研究和论文预期上把脉不准 ( 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不断的更换课题和期刊转投 ) 等。而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时,个人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但是都要面临着相同的毕业要求,基础好的不担心发不出文章,基础差一点的尽管很努力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难以达到毕业的最低要求,此时来自家庭、爱情、日益增大的年纪、寻求工作不理想等诸多压力,有些学生也可以变得比较暴躁,比较脆弱,比较极端。当两个都面临着多方压力的人在一起做研究时,注定会引爆师生之间埋下的重磅炸弹,也就有了有些学生因为文章没有按时发出而延期,有些学生与老师毕业之后就成了今生宿敌,有些老师认为学生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而不能毕业。当然也就会酿成类似中南大学研究生的惨剧。 读研读博,我们需带 “ 高压 ” 痛并快乐着 本科生觉得研究生强,因为他们可以用一个较好的方法解决一个科研问题;研究生觉得博士生强,因为他们在面临巨大生活、家庭等重压下仍然能用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了一个科研问题。有压力的科研,才是科研新常态。然而,我们该如何去转化排解这些来自科研、生活的重压,势必是一个关键。我也常常觉得我们这帮研究僧们是真苦,不单单要承受智商上的折磨,还要注重情商的提升,更要兼顾心理上的磨练。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似乎是一群脱离了正常人生活轨道的疯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在这样的年纪,我们没去工作挣钱,没去娶妻生子,没去孝敬父母。 很多时候周边的朋友问我“你现在工作了吧”,我会很不好意思的回答说 “ 还没呢,在读博 ” 。然后,又问 “ 哇,读博多有前途啊,以后挣钱也多 ” ,我只能回答 “ 呵呵,但愿吧 ” 。等聊天完了就不断告诫自己 “ 小子,要多努力,否则拿那么高的学位结果一事无成,不单单自己会成为笑柄,父母也会被其他人冷嘲 ” 。或者和其他专业的同学(如化学)聊天,很自然会扯到发文章的事情, “ 某大拿,近期斩获了几篇文章 ?” ,友说“没啥也就是中了两个,再投还有两个,一篇正在修改 ” ,再问,“都发哪了、投哪了啊”,达“没啥比较次, JMC 、 RSC 、 Nano scale ” , 一查影响因子和自己一比,瞬间石化,友问“你呢”,我只能说“实验还没做完或是才开始写”等。一个朋友间简单的问询,一个发表文章影响因子的比对,甚至是不同导师发了多少补助,都会酝酿发酵为压力。我只是想说,压力的确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的,就看我们怎么去转化他们。有些人心态好,不就是现在还没工作吗,但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就是没有对象屌丝一个吗,但是我坚信缘分一定会到来的;不就是还没发出文章吗,但是我一直没停歇我一直在努力;不就是答辩没通过吗,正好我可以根据答辩委员会的建议好好的改进下自己的实验方案 …… 高压状态的你,千万不要想太多,要多去交流,哪怕是借助网络茫无目的的吐槽,多去一些科研人交流的地方(如科学网、小木虫)看帖,你就会发现苦逼的研究岂止你一个,遇到奇葩导师的岂止你一个,文章颗粒无收对象闹分手的岂止你一个,比你惨的大有人在。 再次回归到中南大学研究生轻生的问题上,他在五千言的遗言开始写到 “ 无数不眠夜,一跳轻松解决。你要我陪着你,那就永远陪着你吧。你要留我,我就长留,我会经常去机电院和图书馆逛逛的。 ” 可叹,为了他年轻的一生;可悲,为了他无法处理好导师关系和转化科研重压;可恨,为他这么一走带给父母的巨大心灵创伤。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能解决问题,活着才能创造精彩。 最后,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我想分享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 “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呼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现。关于压力的问题我想分享大仲马的 “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 ” 与大家勉励!
个人分类: 于二的科研之路|17586 次阅读|38 个评论
读《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及博士生的女朋友回应的话》有感
热度 33 yuzhenjiang 2014-12-7 11:56
又一个周末的早上,打开办公室的电脑,习惯性翻看下科学网和小木虫论坛上的文章,看到这篇《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及博士生的女朋友回应的话 》,深有感触,忍不住潸然泪下,可能有太多的共鸣吧!我们姑且不考证文章素材的真实性与否,或者文章主人翁读博的毕业时间问题(毕竟现在高校博士的补助至少应当大于文中提及的数字),仅仅只从文字本身所传递给我的那种触动而言。 关于读博的动机和意义。和文中的主人翁博士一样,我也来自河南西部一个偏远的农村。求学的这么多年,也深知家里面的经济情况和父母的身体情况,也和他一样出于孝心,在所用有关钱的问题显得很谨慎,因为我也知道 100 元钱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可能是父亲在外出务工手上不断增厚的老茧,是母亲照顾家里田地不断佝偻的脊背,也是姐姐在幼儿园教书不断沙哑的嗓子。对于读博我从来不是要逃避就业或是什么,和主人翁一样,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做一个环保卫士。而且这个梦想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而愈来愈强烈,当看到昔日口渴时可以饮用的小溪变得浑浊不堪,当听到新闻报道中不断提及的某村因重金属严重超标而导致致癌致畸,当看到某官员面对都已发红的水样说着水质达标,当严重的雾霾天气频频发生、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我更加理解了我的责任所在和所学专业的意义。若理想褪去,我也会认为自己可能会读博士。很多时候,我也常常和周边的研究生朋友聊天探讨我们读博士、读研的最终目的,到最后我们都会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希望借助平台和个人技能的优势,更好的赚钱,与此同时还能造福社会和人民。于我,可能还有一些额外的助推的动力,那也许是爷爷临终前对父亲和我的嘱咐,是在我高考失利时母亲劝我复读时所说的我是她不完美婚姻的唯一希望,也有一路走来帮助我的老师和亲人的期待。读博之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把它读完。 关于读博期间压力的处理。的确,读博确实要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业、经济、情感等诸方面的压力。常常跟朋友调侃,说请你一定要珍惜和我现在的每一张合影,因为四年后也许你就看不到这一头浓密乌黑了;也为那些准备结婚生子的朋友看玩笑,当你家孩子都能打酱油的时候我才能毕业,到时一定要好好的管管你家孩子,别见到我就叫伯伯啊。当然,这都是一些玩笑的话,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读博士的痛苦。缺乏实验思路和灵感,从一堆堆的外文文献中不断的提炼,不断的推翻自己,再建立新的想法;为了憋出第一篇小论文,闭门多日,过着泡面、外卖、熬夜、不修边幅的 D 丝生活;为了回复审稿人的苛刻意见,有些时候近似是推翻自己的想法和原来的实验结果,牢骚一阵,然后乖乖的加班加点的补实验补数据回复意见;自认为最得意的论文却摆脱不了,不断的投稿,等待,拒稿,转投,再拒稿,心情那个是拔凉啊。感情的问题,自己也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的全过程,从初识,恋爱,见女方家长,感情日益增进,矛盾,矛盾激化,分手,挽回无果,彻底分手,陌生人。感情的失败确实对一个人的打击真的很大,自认为内心很强大,做事很乐观的我,也没有控制住。因为分手提出是在除夕夜,伤心的情绪伴随着感冒咳嗽发高烧整整延续了一个春节,那时还忙着一篇论文的修改,索性放弃,现在想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常常的状态是因为发烧,身体无力,又害怕母亲把饭给自己端过来,勉强起来吃一点点的流食,然后继续去自己的屋子里躺着,睁着双眼看着天花板发呆,困了就眯一会儿,如此往复,也不愿说一句话,父亲以为我还想不开呢,隔段时间过来看看我的动静。悲伤的情绪直到有一天正月初五的早上,自己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不能这样消沉下去,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虽然没有了爱情,但这世界还有亲情、友情等,不能够因为自己一时的想不开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尤其是父母,他们看到你这样,他们心里更是难受。为此,在“破五”的早上,早早起来,将昨天晚上妈妈包的饺子煮上,当他们听到我的动静早已不安的起来,那是就一个冲动上去抱住了母亲,母子在一起痛哭了起来,告诉他们我想通了,我彻底放下了。这里说了自己一段很失败的初恋只是想给可能遇到这些问题的朋友分享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情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伤害确实很大,一段感情的离开当然值得我们深深的悲伤和反思,但是我们切不可进入到感情的死胡同中,不可钻牛角尖,更不可有轻生的想法。我们应当尽快的调整自己,分散自己注意力,否则真就成了一个堕落的精英了,反而一事无成。面对博士期间层出不穷的压力,我们需要一个乐观的心态,成熟的理智。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青春岁月里,不妨把科研把博士当做自己的人生磨刀石,不但注重个人技能的提高,更应注重自己内在品性的修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祝愿大家硕博生活顺利,科研事业顺利 ! PS: 为了促进交流,个人建立了一个硕博交流的 QQ 群 425095769 硕博路上 你我同行,欢迎入群相互交流硕士博士期间的一些想法。 让人落泪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及博士生的女朋友回应的话 博士毕业论文感谢信: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 27 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 4250px (注: px 是 pixel 的缩写 , 意思是像素。 1000px 约 =1075px ),十年后,我身高还是 4250px ;十年前,我体重 60kg ,十年后,我体重还是 60kg ;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是钱。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 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 20 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 “ 缺钱吗? ” 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东西。十年前,她们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最后,我要感谢与我相濡以沫的女友 XXX 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 600 元的月收入,在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 5 年。这 5 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 275 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她那纤细、苗条的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们! 博士生的女朋友有话要说: 在认识我男友之前,我对博士生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我原来觉得他们是家乡的骄傲,国家的精英,好像是山上的神仙,潜心科研,逍遥自如,与我们这些凡人大大不同。但是,我现在发现,在读的博士生竟然是个特别的 “ 弱势群体 ” 。 前些天我听我男友说,他隔壁寝室师兄跟女朋友分手了,师兄女友的父母不同意把女儿嫁给没有房子的他。我男友的室友也跟相恋 2 、 3 年的女友分手了,原因还是房子,钱!他们已经要准备结婚了,他女友在老家工作,结婚后打算过来上海,她要求在上海买房,他现在的经济状况买不了,于是吵吵吵 ~~~ 吵到分 , 分了 ~~~ 分了,就这么分了,就因为房子,钱!房子!听说那位博士兄弟天天喝酒,夜里还忍不住流泪。 我是女生,我能理解女生和女生家长。家长都希望自己女儿嫁个条件好些的,女儿就可以少吃点苦少受点累。我也曾经因为我男友现在经济条件不好,狠狠的大哭过一场:为什么别的女孩子嫁人了,有浪漫的婚礼,有钻戒,有房子有车子。而我们,要想办婚礼都得去四方借钱?更别想啥房子车子了,为什么?我觉得委屈,我不比别的女生差,为什么我的生活是这样?!! 我男友心里也很难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十年寒窗,他从农村考上交大,读研,读博,在家乡他是学弟学妹的榜样,被当作天才一般,是家乡的骄傲。在学校,他专心科研,认真刻苦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许多赞许。 可他却止不住我委屈的眼泪,物质上,他现在给不了什么,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觉得自己挺优秀,日子却过成这样。学校的那些补助,只能基本保证自己温饱。今年我的生日礼物是条玫瑰金项链,我又开心又心疼,他为了给我礼物,省吃俭用存了好久。 他没有钱,但他有错么??!没有!!他每天都很努力,很努力的学习工作。我有错么?!我非常能理解他的处境他的难处,可是,我就是想哭,我就是止不住眼泪。在这个物质的社会,我承认我是有些心浮气躁,我也想像神仙一样淡薄名利,可有的时候,真的,好难过。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这样 …… 记得我问我男友当时为什么报考交大机械,他说高中时特别喜欢军事,特别爱看军事杂志上的战斗机,军舰啥的,他梦想成为中国造航母的专家。后来问他为什么读博士,说希望以后能过上好些的日子,不过早知道现在这样,不如当时本科就出来工作了,像本科那些同学一样,都已经过上好日子了。 我很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特别是学弟们:如果家里不是很富裕,请你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读博士搞科研,不管你有多适合科研,不管你多有热情为科学献身。因为,来自生活和情感的压力,很有肯能把你热情的火焰浇灭。 博士,是很难读的,很多博士生不到 30 岁就有白发,头发也随着思考的增多而减少;而且,基本至少要读到而立之年,你那点补助只够自己的温饱,父母在供你上了大学,研究生后还不能歇一歇,他们想着你还没工作,他们要帮你存钱娶媳妇(我男友的父母近六十了,种了好多菜卖,你能想到市场上有的蔬菜他们都种了,不管天多热,他们都在田里忙。为了占个好摊位,每天早上 2 点起来去市区卖菜,怎么劝他们别去累了苦都不听,就是因为他还没工作)。 还有件事让你难过的,就是你同学的小孩都能去打酱油了,你超过晚婚年龄好几年了还没有女朋友;如果你有女朋友,情况更糟糕:本来压力只是来自觉得对不住父母,现在女朋友那又来了一层压力。即使她非常通情达理,温柔体贴,善良朴实,一点都不吵不闹不抱怨,你也会有压力。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都会想尽最大的力让自己的爱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你现在基本上不能给她什么,甚至,工资还没她的一半。 最惨的是,你在承受着巨大压力艰难前行的时候,被伤了一刀:她离开了你。大家都觉得博士毕业后有个光明的前途,是的,毕业后你被认为是香馍馍,说不定很容易娶个大美女。但是,这几年的痛苦有多少人能熬过去?感情上的伤,被刀捅过的心,一辈子都有疤的。 我大概知道为什么几乎每年著名高校都有博士自杀的消息了,肯定不是因为哪个算法很难,推不出来,多是思想感情进了死胡同,被各方的郁闷压得受不了,解不开。他们有着高智商,是某一科学领域的精英,但是情感上他们太需要支持,经不起太多的打击。其实我觉得他们是个特殊的 “ 弱势群体 ” 。 我们都知道需求金子塔: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我发觉生理和社交需求,我们的辛苦的博士生们却比同一年龄的普通人有的少,少很多。希望教育部的领导们在花时间想把那 44 个汉字写更好看的同时,也花点时间关心一下我们花了 20 年培养出来的博士们。 他们不指望读博士生在生活上过的有多好,他们多是习惯了清贫的人,但希望生活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让他们分太多的心。希望不要太经常捉襟见肘,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能给父母买点补品买两件衣服,在同学结婚送红包时不用老想着接下来几个月该如何节衣缩食 …… 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中去,或许,我们还有拿诺贝尔奖的可能。 最后,我还有些话对姐妹们说:现在社会都流行着 “ 没房没车谁嫁你? ”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随大流。我曾经想过,在老了之后,最需要的是什么?当然不是名车 —— 是一双紧握着你的手,陪你一起散步唠嗑的人。在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最留恋的是什么?当然不会是豪宅 —— 是你爱的人!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他爱你,你爱他,你们性格适合,你知道不会变心,那么 —— 嫁给他! 不管他有几间房,存了多少钱,家里几亩地,地里几头牛 ~~~ 相信我,你们会幸福一辈子的! 愿人人都有一颗宁静的心,愿明天更好 …… 转载地址: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259763target=selfpage=1
个人分类: 于二的科研之路|30060 次阅读|33 个评论
帮助释放压力,救心的关键
热度 25 何裕民 2014-11-27 14:41
我们知道,压力与抑郁是孪生兄弟。压力可促使许多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生、发展,也不利于癌症等疾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心身医学有一些重要原则:要鼓励患者学会及时释放压力!要让患者善于及时表达情感!或者,善于经常宣泄郁闷。这样做的关键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快并充分释放压力。这对于癌症患者的人性呵护来说,至关重要! 释放压力的方式很多——该讲就讲,该哭就哭,这都是一些方法。为什么女性比男性长寿?因为女性更善于释放压力。为什么同样生了癌症,女性更容易康复,原因都只有一个,女性更愿意,也更善于自我释放郁闷及压力。女性走在一起唠唠叨叨,这就是一种压力释放方式,这也有助于抗抑郁。 有个真实的案例:哈尔滨阿城市某局的领导患了肝癌,赶到上海诊治,请我去会诊。他住在单间病房。会诊时我见了他,总体情况不很好。我们在交流时,他夫人在一边哭泣,他嚷道:“哭什么哭!我都不哭,我都一点儿不怕,你哭什么哭?何医师,我一点儿不怕!你和我直说,我是个汉子,挺得住!癌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出了病房门,在门外,他夫人就埋怨:“这老头就是倔,一声不吭!从来也未见他说过什么!”我说:“不会吧!你再开门进去看看,他肯定在擦眼泪。”果真,他正在流泪,并努力拭去眼角的泪珠。 其实,男人的坚强,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伪装和掩饰,是因文化角色塑造所导致的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恐惧、不安及郁闷。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宣泄与释放,这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否则,绝对不利于健康! 众所周知,男性生癌的概率比女性高,死亡率也大大高于女性。这与两性社会形象差异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强调:男子汉有泪不轻弹,不能唠唠叨叨、张家长李家短的。平时,女性则喜欢和善于唠叨。唠叨可以算是一个好习惯,因为唠叨的过程就是宣泄的过程,可以及时倾诉。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近50岁的女干部,是个女强人,体检时偶尔发现患了肺癌,此后就精神彻底垮了。家属们要拉她去医院治疗,她就是不去,自暴自弃。她认为她这样优秀的女人生了肺癌,这辈子就彻底完了,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亲戚们硬是把她拉到我的门诊部,但她就是不愿意坐到就诊席上。我就让她坐在后面,说,随便她,先让她听听吧!她就坐在角落里,一直听我和其他患者聊天。最后,所有病人走了,她主动坐上前,要求我看看。其实,这时候她的情绪已经有所改善了。我就刺激她:说人的一生总有坎坷,摔了一个跟头,就完了,不想爬起来了吗?你就这样容易被击倒了吗?你还想不想活?你后面的子女、家属怎么办?朋友们会怎么笑话你?是坚强的女人,是成功的女人,就应该直接面对它(癌症),又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前面这么多患者(指她听到的与前面患者对话),不都这样过来了吗?…没想到几句刺激的话,让她嚎啕大哭起来,几分钟后,她平静下来。她和我说:我以前总是忙于工作,很有成就,也很少和人交流内心思想,你的几句话让我突然有种顿悟,因为原先忙于事业,也很少和亲戚朋友交往,总觉得自己生活很充实,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一场大病,让我感到一切完了…。这次一场大哭后,她得到了释放,主动提出还到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一定争取战胜癌症,再创辉煌…。后来,她真的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每次来我处都是笑嘻嘻的,疗效也相当不错。而且,一有空(毕竟因为治疗休闲在家),很乐意把很多多年老朋友、老同学找来聊天,交流,朋友们都说她换了一个人。 倾诉是释放压力的途径。一般人要保持健康,须学会倾诉,特别是男性。要学会寻找一些释放压力的通路,方式很多,看书、上网、聊天等都是!到大自然中去叫一通、哭一场也未尝不可!找朋友聊天,或者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琴棋书画也可以,当然要适度。这些都有助于释放压力,消解恐惧,拮抗抑郁。 何裕民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5001 次阅读|25 个评论
少年白头不知愁?
热度 4 xiazhi397288 2014-8-9 23:31
古代描述白头的诗句很多,诸如唐代李白那句极富盛名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以及不那么广为流传,但仍旧精彩纷呈的诗篇“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它们均道出了诗人愁怅思乡之情。愁思是如此之盛,以至能让人一夜白头还。当然,此番描述可能有所夸张,但侧面上也的确暗示出忧郁跟白头或许是存在着些许关联的。 而李白的另一诗篇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确是提到了白发,但描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住的感叹人生飞逝,告诫大家要及时行乐。其他诗人,如卢纶的“发白晓梳头,女惊妻泪流。不知丝色后,堪得几回秋”、陆游的 “白发今年一倍增,闭门养此老无能。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连云岁事登。”也均反映出诗人们对时光催人老,白发自长高的无奈。 步入现代社会了,白发的发生,则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研究人员们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索,有了更多更好的较为清晰认识。而此时,白头的年轻化、广泛化,却好似显得愈发的严峻起来。 早生白发 年轻人过早的生长出白发的现象习惯上被称为“少白头”,不仅看的人心生怜悯,白发者本人也苦恼万分。对于这个现象,有许多种解释。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血亏损,身体虚弱的原因,身体缺乏营养,就顾不上长黑黝黝的头发了。 还有人说这是思虑过多的表现,将孤僻、合群、心思重和“少白头”的孩子们联系在一起,并举一夜白头的例子,来说明思虑与白发的关系。 这两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皮肤毛乳头营养微循环障碍和心理因素可能是一部分“少白头”孩子的白发原因,但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愁思和身体虚弱是能涵盖所有白发者的原因吗?也有人说,“少白头”最本质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遗传,据悉,30%-70%的“少白头”与遗传有关。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答案呢? 要探究“少白头”的形成原因,那就得先看看白发是如何形成的。 白发与基因 头发或黑或白,与什么有关呢?日本媒体的一则新闻报道,这可能跟FGF基因有关,它存在于头发根部,负责制造FGF蛋白质。当此基因数量降低或功能抑制时,黑素细胞就会减少,阻滞毛发细胞自杀行为的能力也会随之弱化。 科学家还发现,黑发人负责制造FGF蛋白的基因的数量惊人,高达白发人的2.5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将FGF蛋白添加到黑素细胞上,可致使有抑制该细胞自杀作用的BC12基因数量增加5倍。 2005 年,《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人的头发变白以及何时变白,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据大众卫生报报道,一项针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姐妹的发色几乎一样,而异卵双胞胎姐妹的头发就不同了,其灰度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表明基因在发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该研究中,科学家们对200对年龄介于59岁到81岁之间的同卵异卵双胞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同卵双胞胎姐妹的头发灰度几乎没有差异,这意味着后天的环境及生活方式,对白发的发生没有影响;而异卵双胞胎头发灰度则存在着不同。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脱发过程中,同卵和异卵双胞胎也是大不同的。同卵的脱发过程和程度几乎相同,而异卵的情况则不一样,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基因在此过程中起着很主要的作用。 这项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比环境、生活习惯等更主要的让头发变白的原因。 另,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如果你过早地长了白头发,那可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遗传。 参与该研究的英国科学人员对非双胞胎以及女性双胞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发现,遗传因素(基因)在女性少白头中起到了极为显著的作用,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跟少白头发生有关的压力、吸烟、饮食等,都是次要的原因。当然,男女有别。女性少白头的关键因素是找到了,但男性为何少白头,其原因仍不明朗。 压力催白发 《Nature》杂志曾与2011年刊登一篇有关白发的研究成果,表明长期压力下实验老鼠的DNA会受损,毛发颜色会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过程是这样的:压力会让肾上腺素分泌,身体细胞会发生变化。以实验鼠为例,它体内的p53抗癌蛋白质水平会下降。p53对人体作用很大,当DNA受损时,p53会使有潜在发展为癌细胞的细胞进行自我修复;如果修复失败,则会下达“自杀”命令。当肾上腺素导致DNA受损,此时p53抗癌蛋白质水平也下降,DNA受损细胞无法修复,小则造成毛发变白,中则可能促进恶性肿瘤的产生。 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研究人员则认为,导致头发变白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它将阻止头发色素的形成。他认为是随着时间流逝,过氧化氢在发根堆积的缘故。2009年欧洲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因基因缺失而导致的白斑病时也发现,过氧化氢的含量过多,会对黑素细胞产生损伤。(染发剂中有过氧化氢,因此他也会对头发造成损伤,所以不要常染头发哦!) “ 少白头”意味着衰老吗? 随着衰老的发生,每个人的头发都可能变白。但“少白头”不一定意味着衰老,它与许多因素有关。 每个人都可能在年轻的时候长白发,时间可能会在25岁左右。如果只是零星的生长一些,不算“少白头”,如果年纪轻轻白发的比例比较多,一眼望过去比较明显了,才可以称为“少白头”,当然,白化病不算在内。 少白头如果是由于遗传决定的,那并不意味着衰老;可如果是后天造成的,则可能由于疾病、环境影响,也不一定与衰老有关。 头发颜色与微量元素、维生素、酪氨酸等有关系,比如动物实验表明,当缺乏叶酸、泛酸及维生素B1、B2、B6的营养食物时,黑鼠毛发会由黑变白。 但并不是黑色食物就有微量元素、维生素、酪氨酸等物质,不应一味追求黑色植物。如果是后天造成的白发,通过营养均衡的调节,是可能减少白发的。比如木耳、海带、谷物、豆类、蔬菜、鱼类等这些营养物质。 总之,即便你是“少白头”,也不要过分纠结了,如果不是因为疾病而是遗传原因,不妨把它当做一种时尚——还有人故意去把头发染成斑白,体现一种沧桑的美感,还能获得“鹤发童颜”、不老神话的效果不是么。 而至于大家在茶余饭后所常常提及的那部刚上映的新电影《白发魔女》,女主角范冰冰所饰演的练霓裳,在几秒钟之内头发全白,功力大涨。对此,我只能说,这是电影艺术,是单纯的化妆技术,不科学!
11901 次阅读|8 个评论
‘人才’的压力大是应该的
热度 2 lin602 2014-2-5 09:43
寒假前与几个人一起聚天,其中有从国外引进的人才,聊了学校给的条件。他说压力大。 仔细想想,人才的压力大也是正常的。因为学校及政府给的研究条件、职称、安家费是普通博士与博士后来工作的教师要强得多得多。这样的条件给了,是建立在前面在国外发表文章的基础上的,回来后在‘特聘教授’‘某某学者’的称号下,加上如此多的起动经费与条件,如果再申请不到经费,写不出好文章,可能就会有非议了。 曾经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教师与我聊过,回来几年没有起色,觉得非常难过。当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做得不错了,这种原因是什么,各人不一样。而同期在国内的教师相对来说压力小很多。 一分钱一份货,条件好期待就大,如果做得不如人意,肯定非议就要多,这也是自然的。只有努力工作,调整心态。 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有的人才做得非常好,有的人才做得还不如普通教师呢。都有不少例子。 总体感觉要给引进人才一个五、六年的时间,甚至还要长点再来评价他们。 不过有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好不容易引进的人才,给了不少条件,条件用完了,过几年,拍拍屁股‘开溜’了。这也有不少例子。
3763 次阅读|3 个评论
警惕! 锂电池电解液桶使用的安全问题
热度 1 dingsir 2014-1-20 18:21
今天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因为爆米花的炉子过压爆裂,碎片击中一位7岁男孩,直接导致其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爆米花摊主也被刑事拘留,两个家庭卷入无端的灾难之中,其原因竟在于炉子的压力表失灵,过度加热导致的过压使炉体爆裂。 这让我想到我们这个行业的电解液桶的规范使用上来。 电解液是一种混合溶液,其成分含量多变,大部分重量为可燃或易燃的碳酸酯溶剂,所以,一般来讲,电解液是可燃的化学品,其闪点依据不同的配方而有所不同,可能为甲类到丙类之间的任何一类。当然,如前面博文所述,电解液也是有一定毒性的。 电解液在日常使用中,都是储存在特别定制的包装桶中,行业内最为常见的是200KG的不锈钢包装桶。这里谈的就是这种包装桶的使用安全。类似地,这样的内容也适用于100L,50L,20L等不同容积的设计相似的包装桶。 电解液包装桶多用不锈钢制成,常用材质为SS304,早期可能会用到SS316.桶壁厚度一般在2.0mm左右,考虑到成本,也可能降低到1.8mm左右。因此,它承受的压力一般不超过3KG,考虑到使用方便,设计时它便不属于压力容器,允许充填的气压在0.1MPa以下(俗称1公斤压力)这也是为了电解液厂家和电池厂家在电解液桶管理上的方便。因此,在灌入电解液之后,再充填保护气体(如纯氮或纯氩)时,其压力一般控制在0.02~0.06MPa之间,以便于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导致电解液变质和腐蚀容器内壁。因此,电解液出厂时,其桶内都有一定的压力,各厂家的规定不完全一样,但基本都在0.1MPa以内。其主要作用有:1.方便取样或使用电解液。出液口连接好快速接头后,桶内液体可以在气压作用下直接压出,无须补气。2.提供保护气氛。但使用时间长了,随着内容物的减少,气体压力下降,这时就需要适度补充气体。这里要求主要有两点:1.补充的气体必须是高纯的高度干燥的保护性气体(如氮气、氩气) 2.压力要在指定范围,一般建议在0.02~0.06MPa,即0.2~0.6公斤压力。千万不要过压。 必须提醒的是,压力的标准单位是帕斯卡,因为其太小而在工程上不常用。常用的其它单位有兆帕(MPa), 千帕(kPa)。有种不规范但很常用的的压力单位是公斤,其实质是“公斤力/平方厘米”的不规范缩写。9.8牛顿除以0.0001平方米,结果为98000帕斯卡,即0.098 MPa,不精密计算的话,相当于0.1MPa. 另外,还有一种压力单位,叫一个大气压,即101300Pa左右,从数值上,也大约为0.1MPa.因此,1个大气压与1KG压力在数值上相差不大,在粗略计算的情况下常常把两者看成相等。但是,1公斤也好,1个大气压也好,他们绝不能与1个兆帕相等! 再次强调, 1公斤或1个大气压的压力,大约等于0.1MPa,而不是1个MPa. 这一点是很多粗心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但这个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压力相差了整整10倍! 我曾在某厂处理过电解液桶泄漏的情况,就是因为补气的员工把压力表上的MPa当成了公斤,使得充填进去的压力超标10倍以上,直接将桶法兰挤变形,电解液漏出。浪费一桶电解液价值数万,但如果是接头或其它零件在过压下飞出,其结果更是不可预料,十分凶险。因此,后来我编写电解液桶的使用规范时,特别对此作了注明。细心一点的厂家,可以自备一个带快速接头母头的气压表,卡到电解液桶上的接头即可马上测定,十分好用,如果还带上放气的阀门可以调整压力,就更方便了 。 近期品质部出差处理的一起客户投诉,也涉及了电解液桶泄漏的情况,情况一样,过压导致密封法兰变形泄漏。不过其原因更为奇葩,给电解液补气时,操作人员不看减压阀的输出压力,直接用气体管线从钢瓶对接到电解液桶,当听到没有气体流动的声音时才停止加气(或者他们认为可以了再停止)。在电解液泄漏之后投诉了我们,我司派员去现场测气压时,发现气压在泄漏发生之后,仍严重超标,把我们带去的压力表都打坏了(量程0.2MPa左右),可见想见当时的内压之高,如果在当时情况下有任何金属部件被气压打掉飞出,无异于一颗子弹.....如果你还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对比一下高压锅,它工作时的压力大约在1.5个大气压左右,高压锅失效的时候,有过打穿屋顶的实例的。--其实我们早就印刷了相关知识的彩页,在发货时会把安全须知注意事项都每批随货发运,但客户的仓库人员收货之后即把他们撕掉,相关彩页传递不到生产线的一线员工手中,而厂家也没有认真注意过这个问题!但从我们预防的方面,今年在加气口增加黄色警示标签,以防万一再出现类似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涉及的两次电解液泄漏事故发生的厂家,其归属都是上市公司,相对行业平均水平来讲,应该属于管理还比较规范的公司,特别其中一家还是外资上市公司,都有这样的隐患。 其实还有一点没有展开的风险,如果是电解液在过压下喷出,还有电解液遇静电或火花而失火,电解液腐蚀眼睛皮肤等化学品带来的危险,如果是一次电池电解液,其中含有大量醚类,就更易着火了。 所以,提醒广大的电池厂客户,特别是注液车间的现场工艺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给电解液桶补气时,千万注意压力的单位,注意压力的范围,不要超压以免发生不测之祸。 2014-01-21
个人分类: 锂电电解液|1181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叫‘山一样的男人’?
热度 7 lin602 2013-12-14 22:44
‘山一样的男人’,这是这二天科学网上出现的一个新话题。 什么样的男人是山一样的?山一样的男人到底有什么特征? 我有时候跟我的学生们是这样说的,‘男人如山,就是天塌下来,不要倒下。’ 这不能理解为具体的事情中一时的技巧上的不让步,不能理解为一件事情上的不妥协,甚至一时一事上的不义气。 有时候一事上的妥协,是为了整体上的理念上的坚持!有时候暂时的后退是为了最终的前进。 人生有许多难甚至大难,有来自自然、身体、环境、经济、感情特别是权力与力量上的外力,有时候这种大难与外力让人难以支撑。 有的人经受不起,倒下了,让步了,退却了,甚至投降了,还有的萎缩不起了。 男人要面对社会,面对权力,面对家庭,面对灾难,甚至要面对邪恶。 男人不倒下,家人就有安全感,男人不向邪恶低头,就能够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男人如山,才能坚持自己理想与信念! 男人如山,在压力无限的时候,不能倒下,倒下之时,就是断气之日! 但我经常看到的是,挺过难关,柳暗花明!
5641 次阅读|8 个评论
癌症:“囧女”往往难逃
热度 31 何裕民 2013-10-11 09:19
“囧”字这些年特别火。“囧”,意味着纠结、尴尬、失意、活得沉重,还兼有“郁闷、悲伤、无奈”等意,据说“囧”是21世纪最流行的一个汉字。 我用“囧”字来表达一类“好女人”(姑且称其为“囧女”)。她们在世人眼中,对他人体贴、关怀备至;牺牲了所有的自我,一心维护着家人;她们有苦总是自己忍着,再苦再累自己一人扛着;她们对所有人都很和蔼,从来不与人计较,可以说是真正的“老好人”。实际上,她们的内心可能正在承受痛苦的煎熬,就是说“囧”得慌。这类女性由于太注意外在形象、忍辱负重、压抑自我,势必使自己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如果不能尽早调整,极易受到癌症等疾病的侵袭。 很显然,具有这几种心理特征和性格表现的女性,正是我们常说的“老好人”。这种“老好人”的好脾气性格使她们对任何事情都将各种不快和压力堆在自己心底,对大事小事都忍辱负重。毫无疑问,她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反过来摧残了她们的免疫功能,增加了她们患癌的可能性。 我接触过这么一位女性患者: 她看上去很冷静、很有领导气场,开门见山地对我说:“为什么偏偏是我生了癌?我是群众公认的好人!为什么会生癌……”原来,她是某报业集团的纪委书记,家境不好,插过队,下过乡,一生艰苦,自己非常努力,大学毕业后,一步一步做起,做到了纪委书记。在即将退休之时,因咳嗽发现得了肺癌,再一检查,还伴有乳腺癌。领导、家人和所有相识的人,都觉得太不好理解了,上天为什么对她这么不公平?她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会生癌?她可以说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孩子眼中的好母亲,公婆眼中的好儿媳,同事眼中的好职员、好领导,亲朋好友眼中的好女人……素来生活习惯很健康,没有可疑的癌症家族史,可她竟然被同时发现患有两种癌症。 其实,诊疗中我深入了解了这位女性,就发现令其患癌的一些深层次自我因素:原来,她为了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时时忍辱负重,即便受再大的气,也从不轻易发作,在单位里一团和气,即使出了什么事,也总是顾全大局,委屈自己,在亲友邻里间仍是如此,忍辱负重。她是个才女,先生是个农村插队时相识的大老粗,尽管性格明显不合,为了名声及生活的平静,她也刻意委屈自己,不乐意从不写在脸上。为了生活,她可以说硬是把自己缩在了“蜗牛壳”里。 然而,这种一味充当“老好人”的生活方式,最终却开启了她的祸端。 还有一个患者,她原来是一家科研院所的研究员,能力相当不错。她老公也是同单位的研究者,能力一般。由于无所事事,她老公先下了海,但几年下来,干得不怎么样,欠了很多债,老公就逼着她下海,夫妻俩一起干。因为她的能力比她老公强,公司很快有了起色,订单越来越多。订单越来越多后,老公就放弃公司事务,反正她能管得好,老公过自己的生活去了。 由于她生性认真,一丝不苟,且非常敬业,善解人意,公司越做越好。这时,她突然发现老公有了外遇。她开始纠结,按照以往的个性,她肯定和老公一刀两断,但由于公司里早期创业的核心员工都是和老公一起打拼过来的,如果她和老公决裂,这家企业也就彻底完了,她既于心不甘,又一时没法挣脱现状。就这样,默默地煎熬了两三年。有一天干活时,突然腰疼,一查,右肾生了癌!那时候,她万念俱灰,和老公大吵了一场后,做了手术,经朋友介绍来找我看病。 我帮她分析了起病原因,就是典型的“纠结”,加上个性特较真,这些因素肯定和她癌症发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她完全认可我的分析。 怎么办?好好地活下去最重要!这是我给她的第一建议,因此,需要振作精神,认真治疗。我也告诉她肾癌现在治疗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康复。第二,找老公认真谈一次,看看他态度怎样。第三,找核心团队坐下来讨论一番,看看企业下一步怎么办。她都照办了。老公也知错了,在她面前大哭一场,愿痛改前非(她受不了这口气,一年后还是离了),核心员工由于切身利益,且看到了事情的整个前因后果,一致表态,坚决跟着袁总(她姓袁)干下去。现在,八年多了,一切很好,她也从企业退下来,当了顾问,大家似乎也都忘却了这一场风波。 在临床中,我还发现,许多性格非常温和、对别人的要求都说好、遇事喜欢默默承受的女性老好人,最容易得的疾病是乳腺癌,其次是肺癌、胃癌,还有卵巢癌等。而那些心直口快、性格率真,有脾气就发,有不满就说的女性,肺癌、胃癌则是较少发生在她们身上的。 如果你是个有自我牺牲性格倾向的老好人,你一定要学会借助心身医学专家的指导,加强自我调适,培养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不为外在环境所左右的定力;对自己应当付出的,要勇于奉献,对自己合理的权益,也要据理力争;将只是一味自我牺牲的“好人性格”,改变为明朗坚定的习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必要时敢于说“不”,尤其是要善于及时表达和宣泄情感,尽可能快地把内心的郁闷释放出来。这样一来,你就能较好地消解潜在的致癌祸根,防范可能加剧“内乱”的诸多因素,筑起你有效防癌的免疫系统大坝,防患于未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好女人”尽管很优秀,但是她们常常成为很多癌症入侵的对象。而“坏女人”则恰恰相反,许多癌症都与她们绝缘。这种现象常常让我们感到很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好女人”容易得癌还真怪不了别人,主要还是由她们自己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等因素造成的。 可以把人比作一个容器,你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所付出的各种努力,都是在对这容器不断注入压力,任何容器都有一定的耐压阈值,只进不出,压力超过阈值,容器就会爆炸。那么,为什么“坏女人”不太容易生癌?因为她随时留着“通道”,借助多种途径,善于及时把各种压力释放了。为什么“好女人”容易被癌击中?因为她只是不断地往容器里注压,很少顾其后果。 也许女人学会哭哭笑笑之间释放压力,是最简便,最有效的! 文章选自新书《好女人,别让癌症盯上你》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891 次阅读|31 个评论
写博文,缓压力-从准院士自杀说起
热度 3 吴信 2013-9-23 20:19
看到网上唏嘘声一片,年青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忠杰教授自杀身亡,非常年青、科研成果显著、有多个重大在研项目,正是一路顺风的时候处于事业的顶峰。今年 4 月份同一研究所的叶凯研究员也是这样从从容容的走了。 在目前中国的科学管理体制下,中青年科学家的压力实在太大:年年要发国外 SCI 文章,年年要有较大的科研经费工作量。官本位导致科研管理服务扭曲,管理成了管你。管理人员是什么?如果说是天堂,他们可能是托塔李天王,可能也没有什么真本事,可以管很多神仙了;如果说是地狱,他们可能是阎王爷的小喽啰,可以让你抓去送到地狱的;如果是‘天上人间’,那他们可能是旁边的警察,可以边打边要好处的;不过,人间还是人间,管理人员同样评职称,还同样是研究员。 毛爷爷有名的意思说‘是人群都有分等的’。那么接下来就是‘人治’。网上看到新京报多年前的报道可能让我们清醒一下,采访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有“中国科技界真理斗士”之称邹承鲁院士的时候,他提出的一点,‘中科院资深院士称人治和腐败是中国科技致命伤’。 压力大,有苦说不出,没有地方诉说啊。我之前压力大的时候还写了篇博文自嘲:‘ 直面过劳死 - 我还不想早死,各位多多保重!’真没有想到,这些科研界的精英竟然比过劳死还悲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转一位博主的话:“值得注意的是,越是聪明老实的人,心理压力往往忍受能力越差;相反,那些靠弄虚作假骗名骗利的家伙,脸皮特厚,偷来的锣都敢敲得贼响,到处吹牛拍马,“心理素质”反而超强,真是应了那句话: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记铭,卑鄙是卑鄙者通行证。” 大家开开博客吧,别抱怨说这些博主都是闲着没事调侃人生的。写博文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的动力与压力
redtree 2013-8-9 10:48
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的动力与压力 作者:彭科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9 8:44:09 ■彭科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科研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经费的管理者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经费增加了,科研人员有更加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这当然是动力;同时,庞大的经费可能会引来一些行为不端者的觊觎,并由此产生弄虚作假、经费挪用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压力。管理者稍有不慎,就将引来外界的批评。实际上,近年来已经有多起科研人员因经费使用问题而受审的事例发生。 国外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据专家介绍,国外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和评审阶段,相关环节之间更加独立、科学,不同的环节其评审人员都不一样。另外,在项目资金的监督环节,欧美诸国实行多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研究机构实行内部监控、审计部门进行事后审计,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管。在法律环节,国外也对此有完善的规定,如美国颁布了《总监察长法》、《单一审计法》等法律;日本出台了《关于防止公共研究费不正当使用的共同指导方针》、《研究机构的公共研究费的监管指导方针(实施准则)》等规定。一旦查出问题,责任人将被严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欧美和我国的科研体制不尽相同,但在完善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上述内容仍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层面,应当做到行政与学术资金管理分离、行政与商业投资审批分离。立项权不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立项者提出建议后,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后进行公示,保证立项的科学、公开透明。 在科研项目的评审环节,应当慎重选择评委,建立评审名单保密制度,防止其他因素干扰评审;同时,在具体评审环节方面,执行好利益相关者回避制度,建议采取双盲法评审机制,减少评委个人喜好的影响;在考核方面,也应简化目前纷繁芜杂、成效不明显的考核,给科研人员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 在科研经费的监管方面,应当完善全过程监管制度,建立资金发放机构、申请人所在机构、审计部门的三级监管。同时,在法律层面,应通过修订相关法规,给科研不端、挪用经费者更严厉的处罚,加大其违法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来不断地积累和完善,我国相关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日益成熟,不断曝光的种种学术不端案例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研经费管理的日渐加强,我国的科研环境也会日益改善,而这必然会为科技强国梦提供良好的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3-08-09 第1版 要闻) ​
个人分类: 闲言|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写给80后:不要失望,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热度 1 mathmhb 2013-7-13 19:25
​我的阅读提示: 1、每一代都有其幸与其不幸。 2、每一代都有人才脱颖而出。 3、优秀人物往往"合"而不同。 http://www.lz13.cn/qingchunlizhi/10813.html    写给80后:不要失望,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你还在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倒霉蛋吗?或许是吧,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成为 职场 主力军的80后来说。      当80后成为一个名词的时候,似乎就一直处在批评之中。“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等等等等,各种恶毒的标签将这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群体给“妖魔化”了。更重要的是,给你们贴标签的人却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的过错。当你们埋怨买不起房的时候,想一想哪些人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宰?当你们批量毕业却又批量失业的时候,想一想是谁没有教给你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你们想去谋求一份有前景的工作的时候,想一想又是谁把你们当成毫无价值的苦力?      这些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希望自己按照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去生存?      每个人都有狗屁不是的时候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关于80后的生存现状,曾经在网上大量流传。当你们满怀希望步入社会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原来自己狗屁都不是。比你有钱的多得是,比你有权的多得是,比你有背景有关系的也多得是。即便怀里揣了个大学文凭,你仍然发现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当你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下一批超过600万的毕业生又会步入职场,和你们争抢饭碗。于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因为体制关系而构筑起来的稳定的生存环境,成了你们争相争抢的“铁饭碗”。      在 大学生励志 网担任教练式 职业规划 顾问期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80后,只是一个中专生,但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副总。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辛辛苦苦赚的30多万在股市打了水漂,谈了多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同时亲生弟弟又去世。那个时候,他真的觉得自己狗屁不是。但一连串的打击没有让这个年轻人从此堕落和消沉,相反,更激发了他内心的动力,决定要重新混出个人样儿来。现在,经过自己的奋斗,他已经事业有成,也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但他并不满足,还准备去读MBA,挑战更大的 成功 。      我了解你们的痛苦和身上背负的压力,我也同样了解你们在激烈竞争环境下对于稳定的渴望,但是,我并不希望你们就真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为,过于稳定会让你们丧失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并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而保持适当的危机感,才会让你不断前进,构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我始终相信,社会永远是进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是永远不变的自然法则,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动物,同样适用。而稳定和安逸,则是让一个人堕落的温床。      很多人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没有任何背景,我也是。但是我很感谢这样的成长环境,让我学会了竞争,学会了独立自强,知道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得属于自己的未来,不要让任何人看不起你。      你们要知道财富的意义,凡事都要靠你自己去努力。光鲜表面的背后,你要知道别人付出了多少。不劳而获的财富,你不会去珍惜,最终还是会变得一文不值。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0年来,欧美的大多数头奖得主在中奖后不到5年内,因挥霍无度等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该项调查同时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每年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者当中就有9名破产。      当环境对你不利时,你不应该消极,不应该抱怨,更不应该堕落。相反,你应该高兴,因为,这是上天赐予你成长的机会。没有经历过困难磨炼的人,不会经得起人生的惊涛骇浪,也无法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者。永远不要把自己钉死在苦难的十字架上,你今日所受的难,只是为了积累拯救明日的资本。你要想享受成功带来的鲜花与掌声,就要学会包容成功路上的孤独和寂寞,苦难与荆棘。      属于你的时代终将到来      无论你承认与否,80后们终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无论现在当权的50后、60后有多么强大,无论他们给你们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无论他们建立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秩序,但他们终将老去,他们终将被推下历史舞台,他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构筑起来的阻碍社会进步的种种规则,也终将在你们更富有活力的新思想的冲击下而垮塌。未来始终是属于你们的,但是,你们是否做好了登台的准备?你们能否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积极改进?这些问题包括:      知道5年后或者10年后的自己到底在干什么。你总得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能浑浑噩噩过日子。人生只能活一回,走错了,谁都输不起。       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独立思考 。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要因为别人选择什么而随波逐流,不要因为父母给你安排了什么你就束手无策。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独立主见,那么,你所带给后代的,只是告诉他们如何成为思想上的奴隶。思想上的枷锁比任何物质上的缺乏都更加令人恐惧。       有坚定的立场,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当你有一些冲破传统思想禁锢的想法时,你更要准备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质疑。人性的深处,鸡蛋总比鲜花多,谩骂总比赞扬多,你不能因为别人的批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学会担当 。无论出了什么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再给别人留下没有责任心的口实。担当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而逃避责任,只说明你是个懦夫。同样,也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自己选择的路,哪怕跪着,也要走完。       拥有成熟的心态 。你现在能改变的,就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你现在改变不了而将来能改变的,就潜心**,等待改变的机会;你现在改变不了、将来也不可能去改变的,就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但是,不要抱怨,不要因为种种你改变不了的东西而把自己变得极端。       把优秀当成信仰 。无论你现在是否优秀,你都要向优秀的那一面去努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那么,你就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人剥夺你成为优秀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自己。       行动力 。如果你不满意别人为你贴的标签,那么,就把这个标签撕碎,重新为自己贴一个满意的标签。你要积极行动,用结果证明给那些曾经打击你、批判你的人看:你是强者!你必须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学会等待。当你准备好了上述一切的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等你上台的那一刻。永远要记住: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属于你们的时代,终将到来!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时有想体验一把我大哥的经历,谈如何抗拒压力
热度 2 dulizhi95 2013-6-29 07:23
时有想体验一把我大哥的经历,谈如何抗拒压力 此文有感于身边最近发生的某事件而发。 在生命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强者,谁都是弱者,众生皆苦。希望各位都能懂得珍惜生命,善待他人。 自小个性要强,要强本身就意味着压力。小时候遇到压力,受到欺负甚至是恶劣的欺负,群起围攻时,从来不试图通过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得到安慰,来解决压力,包括回家告诉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而总是自我承受,自我消化,自我抗拒。 自从多年前沾上了 NP 之后,就将自己变成了貌似或想做陈景润的人,大压也就接踵而至了:首先是问题特难解更特难被认可的压力;然后是孤独无援状态下的压力,很简单的道理,若是你能得到外界和亲戚朋友的心理上或物理上的帮助或慰藉,你的压力也就会大大缓解,我显然没有这个;若是再加上外界人为地制造压力,人为地刁难使坏的话,那这样的压力就如同泰山压顶了,谁能承受得了,尤其是对文弱书生? 陈景润当年选择了跳楼,是一颗大树的树枝救了他的命。 我也时有想体验一把我大哥的经历的冲动。 我大哥是谁,各位?就是那个曾经闻名全中国的杜丘,杜丘的著名经历是:一直往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 我对待压力的办法是:若是压力来自于外界,就必须坚决地通过对外界的反作用来消除压力;若是压力出自自己的心理上,那就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我的调节办法是:一是阅读强人的传记,以加强自己的意志力;二是阅读历史海洋宇宙,以使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一切的一切,何其地渺小,何苦要那么在乎?阅读是我自小的爱好。 同样,当我有了“融化在蓝天里”的冲动时,我从来没有试图从外界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得到慰藉,而是自我调节和消化。 印象很深的是前些时一篇博文,一位博友留言,称他的基金申请遇挫,本来很抑郁,看了我的博文之后,也就豁然开朗,不再抑郁了,该老弟并对我表示了感谢。 一个处在压力、抑郁或不自信状态的人,若是与我多多交流,肯定会大大受到感染。 我的确认为,某些极端事件的当事人,若是在事件发生之前跟我聊一聊,争论争论,谈笑谈笑,其人也会豁然开朗,极端事件就不会发生。 不过我这人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冲动起来容易过头,大学时同学 M 就有过多次说我:杜立智,你这一点很不好,就是性子来了不顾一切。在我的历程中,有过许多次对明显的强势者冲动起来过头,其中包括美国佬。这一点当然很需要注意和调整。其实,我这人的本质还是尊重客观,尊重强势者,我是喜欢研究政治的人,应该属“一个务实的政治家”,但有时候冲动起来确实不顾一切。
1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迷失的毕业工作季!
热度 1 ricefrog 2013-6-27 19:19
许久没写博文了,以为只要努力工作了,总会有收获的。 今天受到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想放松一下,才想起来要回到科学网博客写点东西。 最近网上到处可以看到迷失的毕业季这样类似的新闻,有高中毕业生办舞会的,有大学毕业生走红毯的,还有什么今年是最难毕业季的新闻满天飞,看完了这些之后,其实我想说这都不算什么,工作季才会让人更迷失呢! 工作季为什么会让人迷失? 第一、工作季会让一个人磨的忘掉最初的理想,失去原有的朝气、冲劲,变得现实。当然,也有人说这叫变得现实!想当初刚毕业时,同学们一个个充满理想,大有要大干一番的闯劲,可是工作几年之后你会发现太多事不如意,太多事不受你控制,太多事其实结果早就注定了,不管你努力了多少,都没用!有时你连当炮灰的资格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指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什么理想吗?别做中国梦了! 第二、工作季,会让你遇到太多的“不可思议”! 很多以前想当然的事,现在偏偏就不是你想的这样。这时很多人会说你太天真了。其实是社会太现实了!在什么都是利益驱使下,什么事都变的赤裸裸的。在这种环境下,还指望什么理想?淡定?不可能的。 第三、工作最痛苦的事,是会让你看不到希望! 在一个很多事都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也没有人去执行,完全就是人说了算的社会,别指望办事有规矩可行!因为这里的规矩是人订的,而人的想法又是根据需要变来变去的。所以要么看背景,要么看运气。其它的,想也别想! 没错,今天我就是受打击了,就是失望透顶了! 想活的好?只能换个活法!
个人分类: 心情记录|349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压力,有谁懂
yulele 2013-5-26 19:24
曾经知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对于这件句话的体会有几个人真正的体会到呢?上高中时,为了写作文记得这句名言,现在已经不知道出自谁口了。在高中时,写作文,侃侃而谈,说着走己的路,别人去说吧。当时的心态,很是轻松,现在看来主要是因为,我们当时仅仅是看客,这样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人们在谈论着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时,心总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当自己身上发生这样事时,又是另一种滋味。 去年毕业后,进了一家算是国企的化工厂 ,但却是干的不爽。我打算辞掉这个工作了。话说起来容易,但要是做,却让我矛盾了。也许,走自己的路,是要在乎别人怎么说的。 假若辞了 的话,第一,有人会问这么好的工作,别人找也找不到的,你为什么辞了?这个要给他们一边边的解释,实令人厌烦透顶。第二,现在也不小了,要是不上大学,孩子都可以上幼儿园,再伸手向家里面要钱,脸上是挂不住面子的。第三,面对的旁人的八卦,说着,你看谁谁家的儿子,大学毕业连个工作都没有。实在是让人难堪啊。第四,就是现在的年纪也不小了,找对象这个事情,也赶到了。稳定的工作,是个很大的砝码。没有了稳定的工作,你的优点还有那些呢,这让人家媒人也不好说呀。压力有点大! 为了对付以上种种,可以暂且先找一份工作,当然没有现在的稳定。退而求其次吧!这才是,走自己路,让别人去说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现在“没有”女朋友,但是上天会在某个时刻让她降临在我的边,在某个角落等着,为我庇佑。我需要,闯一闯,管别人说七说八。
个人分类: 日记消遣|2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汽密度与大气压力的关系符合幂律
热度 1 zhangxw 2013-5-19 16:58
水汽密度与大气压力的关系符合幂律 张学文 ,2013/5/19 今天上午把最近分析的南京的水汽密度等与大气压力的关系贴了出去 , 下午分析其关系 , 发现它们很好地符合所谓幂律 , 即变量们的对数是很好的线性关系 ( 对此的简单说明请见本人的幂律博客中的有关文章 ). 体现拟合程度的 R 平方值冬,夏分别是0.997、0.993,它们都十分接近于 1 。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2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孩子们
热度 3 yhliu971225 2013-4-17 16:30
儿子一早上在镜子前站了半天,摆弄完头型,摆造型,然后自我感觉良好地迎着朝阳走出家门。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刚上初三时的紧张与不安已经被气定神闲所代替。中考嘛,就是题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反复操练,不在话下了,余下的就是各种模拟考试及各种花样的加分考试了。周日我们被一所重点高中找去参加他们的招生推介会。被洗了下脑,我好像才知道中考是怎么回事,高考又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如果说是教育家的话,勿宁说是考试专家。不知这个是不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教育如果是以考试为核心的话,老师只能是考试专家了。而在这方面,我就是外行了。既然他们是专家,而且在高考方面做得很好,我小孩可能就去考这所高中了,这样我的压力也小一些,不必逼着自己成为高考专家。   这学期与本科学生接触比较多。带了本科设计的五个男生。开学一个多月来,他们忙着研究生复试,忙着找工作。目前看,一个考了金融类的研究生,一个在考财务证,一个去了个不相关的公司,一个准备明年的研究生考试,只有一个去了南京大学相关专业读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毕业设计还怎么带?问那二个考了金融的学生说,当年为什么考我们物理系,这不是耽误了四年的时间吗。答曰,中学学的物理还挺有意思的,到了大学太难了,学不进去了。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太难了。深层的原因呢?   那个在考财务证的学生进了实验室,告诉我,这是他四年大学做的所有实验中最舒服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所做的普通物理实验都是原型实验,实验手段原始,数据记录与采集的方法原始。而我们专业实验室去年进了些新仪器,完全是计算机控制与处理。学生做起实验来没有多少难度。当然实验原理无法直接呈现给学生。但显然学生对新方法更感兴趣。只是不知道这二种方式,哪个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培养。   新带了三个学生参加的创新项目,还有三个学生让我劝走了,不可能带那么多。几年前带过二个小组。后来没再带。今年按要求报了个题目,就又有学生找了来。才大二,刚完成基础课的学习。我给他们讲了些基本概念,显然他们听进去了,好奇得不得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呢,为此还有些感动。他们走后,知道这也是压力。要真正带好他们得动些脑筋,否则又跟几年前一样,是走过场。
227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同压力下的VASP优化与KPOINTS设置
xiaoqiugood 2013-4-16 05:39
研究高压结构时,经常需考察同一结构在不同压力下的键长、晶格参数、体积及相对能量的变化,此时需要对所研究的结构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优化。在优化前务必对KPOINTS进行测试: 问题:低压下经测试使能量收敛的k点也试用于高压下的结构优化吗? 对于下面的方式一产生的KPOINTS不行!原则上高压下经测试使能量收敛的k点可适用于低压。 因为,高压结构拥有更小的晶格参数,对应更长的k空间参数,若在高压下采用N1、N2、N3的数值分割k空间,且间隔足够密;则低压结构采用该k点进行优化时,对k空间的分割将更密(因为k空间长度小),能量将更容易收敛。 对于方式二产生的KPOINTS,由于空间的k mesh密度始终维持不变,则有可能低压下测试的KPOINS可能适用于高压,但仍需具体考察。以第二种KPOINYS产生方式为例,考察结果见下面“KPOINTS设置考察”。 1. KPOINTS产生方式之一 如下面的KPOINTS文件: 4x4x4 ! Comment 0 0 !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points Monkhorst ! M use Monkhorst Pack 4 4 4 ! grid 4x4x4 0 0 0 ! shift (usually 0 0 0) 如该采用奇数分割,则可将Gamma点包含进来。 2. KPOINTS产生方式之二 Automatic mesh 0 ! number of k-points = 0 -automatic generation scheme Auto ! fully automatic 10 ! length (l) KPOINTS文件最后一行即表示a linear k-point density of 20 A, 其含义为每1/A上的k点数, 注意其单位为angstrom(A=1/(1/A)),对于绝缘体通常取20,金属通常取40。【低压下测试的k密度试用于高压相】 例如正空间a=3A,倒空间2pai/3=~2/A,即分割数为20;若在压力下a变为1.5A,则倒空间变为 2pai/1.5 ~ 4/A,则分割数为40; 注意这是对倒空间上的三个矢量采用相等k密度进行分割,因此,视晶格参数不同,三个方向的分割数( subdivisions )可能不同。 该KPOINTS已经包含了Gama Point As before, the first line is treated as a comment. On the second line a number smaller or equal 0 must be specified. In the previous section, this value supplied the number of k-points, a zero in this line activates the automatic generation scheme. The fully automatic scheme, selected by the first character in the third line (’a’), generates G centered Monkhorst-Pack grids, where the numbers of subdivisions along each reciprocal lattice vector are given by Symmetry is used to map equivalent k-points to each other, which can reduce the total number of k-points significantly. Useful values for the length vary between 10 (large gap insulators) and 100 (d-metals). 3. KPOINTS产生方式之三 A slightly enhanced version, allows to supply the numbers for the subdivisions N1, N2 and N3 manually: Automatic mesh 0 ! number of k-points = 0 -automatic generation scheme Gamma ! generate a Gamma centered grid 4 4 4 ! subdivisions N_1, N_2 and N_3 along recipr. l. vectors 0. 0. 0. ! optional shift of the mesh (s_1, s_2, s_3) In this case, the third line (again, only the first character is significant) might start with ’G’ or ’g’ —for generating meshes with their origin at the G point (as above)— or ’M’ or ’m’, which selects the original Monkhorst-Pack scheme. In the latter case k-point grids【指, Monkhorst-Pack scheme? 】, with even (mod(Ni,2) = 0) subdivisions are shifted off G: 4. hexagonal lattices We strongly recommend to use only Gamma centered grids for hexagonal lattices . Many tests we have performed indicate that the energy converges significantly faster with Gamma centered grids than with standard Monkhorst Pack grids. Grids generated with the “M” setting in the third line , in fact do not have full hexagonal symmerty. 5. 摘录 一般如非必要,可以先用自动模式生成 k 点, VASP 会自动生成一个简约化后的 k 点矩阵,存于 IBZKPT 文件,可以直接复制里面的数据到 KPOINTS 文件中使用 ,这也是该输入法的主要用途,可以减少重复自动生成格点的时间。另一个用途是为了做精确的 DOS ( Density of status )计算,由于这类计算所需的 k 点数极大,通过全手动尽可能的优化 k 点也就必需了。 最后提醒一点,VASP的帮助文档特别提醒,对于六方晶系,不要用M来自 动生成格点,而要用G。 6. 不同KPOINTS设置下OUTCAR文件中k mesh查看 (1) Monkhorst 方式 K-Points 0 Monkhorst Pack 15 15 15 0 0 0 OUTCAR ..... KPOINTS: K-Points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Space group operators: ....... Dimension of arrays: k-points NKPTS = 120 k-points in BZ NKDIM = 120 number of bands NBANDS= 16 number of dos NEDOS = 301 number of ions NIONS = 4 non local maximal LDIM = 6 non local SUM 2l+1 LMDIM = 18 total plane-waves NPLWV = 8000 max r-space proj IRMAX = 1 max aug-charges IRDMAX= 19027 dimension x,y,z NGX = 20 NGY = 20 NGZ = 20 dimension x,y,z NGXF= 40 NGYF= 40 NGZF= 40 support grid NGXF= 40 NGYF= 40 NGZF= 40 ions per type = 3 1 NGX,Y,Z is equivalent to a cutoff of 11.15, 11.15, 11.15 a.u. NGXF,Y,Z is equivalent to a cutoff of 22.29, 22.29, 22.29 a.u. I would recommend the setting: dimension x,y,z NGX = 19 NGY = 19 NGZ = 19 (2) Auto 方式 Automatic mesh 0 ! number of k-points = 0 -automatic generation scheme Auto ! fully automatic 50 ! length (l) OUTCAR ..... KPOINTS: Automatic mesh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generate k-points for: 21 21 21 ..... Dimension of arrays: k-points NKPTS = 286 k-points in BZ NKDIM = 286 number of bands NBANDS= 16 number of dos NEDOS = 301 number of ions NIONS = 4 non local maximal LDIM = 6 non local SUM 2l+1 LMDIM = 18 total plane-waves NPLWV = 8000 max r-space proj IRMAX = 1 max aug-charges IRDMAX= 19106 dimension x,y,z NGX = 20 NGY = 20 NGZ = 20 dimension x,y,z NGXF= 40 NGYF= 40 NGZF= 40 support grid NGXF= 40 NGYF= 40 NGZF= 40 ions per type = 3 1 NGX,Y,Z is equivalent to a cutoff of 11.16, 11.16, 11.16 a.u. NGXF,Y,Z is equivalent to a cutoff of 22.32, 22.32, 22.32 a.u. I would recommend the setting: dimension x,y,z NGX = 19 NGY = 19 NGZ = 19 ....... (3) Gama 方式 --待补充 7. KPOINTS测试结果 KPOINTS 测试 Im-3m:600G ( 1 )采用 Mateiralstudio 中的 fine 参数来设置 KPOINTS ./mskptest.x CONTCAR_6000 Thethree qualities of k-point separation for CASTEP (1/Angstrom) coarse.le..08 medium.le..05 fine.le..04 Please input thequality of Monkhorst-Pack grid (Default is .035) 0.03 Reciprocal lattice parameters 2.11841778 2.11841778 2.11841778 Meshparameters of Monkhorst-Pack grid 12 12 12 Actual spacing of Monkhorst-Pack grid 0.02809639 0.02809639 0.02809639 Reciprocal Lattice -1.49860797 -0.86886324 1.21940342 -0.00576644 1.72859416 1.22459088 -1.49727578 0.86297900 -1.22520461 Real lattice parameters 2.96598026 2.96598026 2.96598026 Cell Angles 90.00000000 90.00000000 90.00000000 Real Lattice -2.09818937 -1.21648867 1.70727724 -0.00807354 2.42019125 1.71454018 -2.09632419 1.20825019 -1.71539946 (2) 实际的 KPOINTS 测试过程,可见 KPOINTS 对能量的影响可达几个 meV ,特别是对于低压结构,若选择 30 Auto 则,则与选择 40 Auto 能量相差接近 20 meV 。 ../getEntafterkptest.sh OUTCAR_30 5987.85 87.484625 OUTCAR_40 5987.71 87.487188 OUTCAR_50 5995.14 87.491954 OUTCAR_60 5996.47 87.495100 OUTCAR_70 5994.86 87.494637 OUTCAR_75 5994.68 87.491468 OUTCAR_80 5994.63 87.493970 OUTCAR_90 5994.78 87.494334 OUTCAR_95 5995.41 87.494084 OUTCAR_3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30: generate k-points for: 10 10 10 OUTCAR_4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40: generate k-points for: 13 13 13 OUTCAR_5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50: generate k-points for: 17 17 17 OUTCAR_6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60: generate k-points for: 20 20 20 OUTCAR_7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70: generate k-points for: 24 24 24 OUTCAR_75: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75: generate k-points for: 25 25 25 OUTCAR_8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80: generate k-points for: 27 27 27 OUTCAR_9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90: generate k-points for: 30 30 30 OUTCAR_95: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95: generate k-points for: 32 32 32 grep NKPT OUTCAR_* OUTCAR_30: k-points NKPTS = 56 k-points in BZ OUTCAR_40: k-points NKPTS = 84 k-points in BZ OUTCAR_50: k-points NKPTS = 165 k-points in BZ OUTCAR_60: k-points NKPTS = 286 k-points in BZ OUTCAR_70: k-points NKPTS = 455 k-points in BZ OUTCAR_75: k-points NKPTS = 455 k-points in BZ OUTCAR_80: k-points NKPTS = 560 k-points in BZ OUTCAR_90: k-points NKPTS = 816 k-points in BZ OUTCAR_95: k-points NKPTS = 969 k-points in BZ Im-3m:0G Automatic mesh 0 Auto L (L=30,40,50,60) ../getEntafterkptest.sh OUTCAR_30 21.78 -48.119067 OUTCAR_40 22.89 -48.148892 OUTCAR_50 22.53 -48.142697 OUTCAR_60 23.06 -48.140251 OUTCAR_70 22.06 -48.144940 OUTCAR_75 22.96 -48.142481 OUTCAR_80 22.2 -48.144701 OUTCAR_90 22.98 -48.142411 OUTCAR_95 22.95 -48.143537 grep gene OUTCAR_* OUTCAR_3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30: generate k-points for: 7 7 7 OUTCAR_4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40: generate k-points for: 10 10 10 OUTCAR_5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50: generate k-points for: 12 12 12 OUTCAR_6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60: generate k-points for: 15 15 15 OUTCAR_7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70: generate k-points for: 17 17 17 OUTCAR_75: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75: generate k-points for: 18 18 18 OUTCAR_8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80: generate k-points for: 20 20 20 OUTCAR_90: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90: generate k-points for: 22 22 22 OUTCAR_95:Automatic generation of k-mesh. OUTCAR_95: generatek-points for: 23 23 23 grep NKPT OUTCAR_* OUTCAR_30: k-points NKPTS = 20 k-points in BZ OUTCAR_40: k-points NKPTS = 56 k-points in BZ OUTCAR_50: k-points NKPTS = 84 k-points in BZ OUTCAR_60: k-points NKPTS = 120 k-points in BZ OUTCAR_70: k-points NKPTS = 165 k-points in BZ OUTCAR_75: k-points NKPTS = 220 k-points in BZ OUTCAR_80: k-points NKPTS = 286 k-points in BZ OUTCAR_90: k-points NKPTS = 364 k-points in BZ OUTCAR_95: k-points NKPTS = 364 k-points in BZ 手册注释 NGX, NGY, NGZ FFT mesh for wavefunctions describes the number of grid points in x, y and z direction, and NPLWV the total number of points (i.e.NGX*NGY*NGZ) Most quantities (like charge densities) are defined on these 3-dimensional grids. In the sequential version NGX, NGY and NGZ were sufficient to perform a three dimensional FFT of quantities defined on these grids. NGXF,NGYF,NGZF FFT mesh for charge s NGX, NGY, NGZ controls the number of grid-points in the FFT-mesh into the direction of the three lattice-vectors. X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Y to the second and Z to the third lattice-vector (X,Y and Z are not connected with cartesian coordinates, don’t be fooled by the historical naming conventions). NGXF, NGYF, NGZF controls the number of grid-points for a second finer FFT-mesh. On this mesh the localized augmentation charges are represented, if ultrasoft (US) Vanderbilt potentials or the PAW method are used. In addition, local potentials (exchange-correlation, Hartree-potential and ionic potentials) are also calculated on this second finer FFT-mesh if (and only if) US-pseudopotentials are used.
个人分类: 结构优化|214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怎样回归没有科技压力的生活?
lieyingyihao 2013-4-3 20:13
仔细想想,你是不是这样的:时刻拿着手机,不是在发微博,就是在聊微信,不聊微信的时候,就在查看各种消息。我们是否该找个时间好好审视一下这种停不下来的生活节奏? 你在影院看电影,是,你的眼睛盯着屏幕,看着画面从你眼前闪过,但你知道,你的心并不在那里。你想着从电影开始到现在,微博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儿?有什么热门话题?校内上昨天发的照片,有人去踩吗?新买的书桌又什么时候到呢? 有趣的是,当你再次坐到电脑前时,你决定看完最新一集《生活大爆炸》之后,再做上面这些事情,只是看完之后,这一切你都忘记了,直到你再次离开电脑…… 仔细想想,你是不是这样的:时刻拿着手机,不是在发微博,就是在聊微信,不聊微信的时候,就在查看各种消息。我们是否该找个时间好好审视一下这种停不下来的生活节奏? FrankLloydWright说的好:“照这个势头,除了手指,我们四肢都会开始萎缩。”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家里、车上、公园旁边,甚至开始占领我们的休闲时光。我们应该像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去关注我们同科技的关系,因为如何更高效、更有目的的利用好技术,这一点正越来越重要。 下面十条建议可供你参考: 1、列清单。 你可曾在一天结束的时候问过自己:“我这一天都干嘛呢?”如果没有,你可以在白天的时候,随笔记下每次用到科技产品的目的、地点和持续时间。分门别类且准确的记下比如:你花几分钟回邮件?你在喝下午茶之前可有看过Twitter?各色网站和应用都会成为计划的杀手,你可以用Toggl这类应用来追踪你的时间,或是Anti-Social类似应用来你常去的强掉社交网站。 2、关注你身体的感受。 在不断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的时候,你的颈部肌肉会收紧吗?呼吸怎样?记住,不是只有坐在沙发上的时候才算是休息,工作时你同样也可以做一些比如放松下巴,活动肩膀、深呼吸等。 3、尽可能用老办法做事。 扔掉手机里的应用,拿笔和纸写下你的To-do-list。有想法就用记事本写下来,而要看的文章,也可以先打印出来再看。尽可能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吃饭,保证50分钟不接触任何电子设备。还有些方法,比如出去散个步、在草坪上坐一下、放空你的脑袋。保证每隔一两个小时,冷静一下大脑,你可以听听歌、给朋友打个电话。记住,短暂的离开,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工作。 4、安排脑暴和思考的时间。 用这块时间认真思考:你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而通过怎样的努力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霍普金斯大学的P.M.Forni教授建议说:“可以用开始进行深度而严肃的思考这种方式,去对抗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回想一下今天做的几个重要决定,问自己:还可否改善一下吗? 5、目的性明确的过每一天。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研究表明,我们并不适合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当你在逛一些社交网站时,可以搞一个计时器。写个纸条“记住你的目标”,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不要让短信、消息、提醒、日程表来引领你的生活,明确一天的目的,然后就好像开车一样保持专注。 6、慢下节奏,保持专注。 这个世界鼓励人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但你会发现,你所追求的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都不是从忙碌中得来的。不要急,将节奏缓下来,用心思考观照你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变得不那么难了。还有专注,就好像肌肉一样,专注也是需要不断的训练的,有意识的锻炼专注能够帮你更高效更好的完成工作。 7、减少设备的刺激。 太亮的屏幕、尖锐的铃声等都是不良的刺激。换个更加舒服的铃声,调低你屏幕的亮度,或者将手机调成震动模式。需要专心工作的时候,考虑使用降噪耳机。还可以删掉你手机里不常用的应用,让手机回归最简单的功能:打电话。 8、打破24/7这个循环。 这种被绑在“线上”的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主动做事的兴趣,一件事情忙完总会有新的事情出现。只是,我们需要问一下自己:“我真的需要让别人随时联系到我吗?”而能够好不坚定的说“不”,是一种重视生活质量的表现。在节假日或者陪家人的时候,关掉手机。白日梦、无聊和放空使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创意的源泉。更不要跟你的手机一起入睡,尝试“宵禁”——不看手机、不用电脑。看本书或者跟朋友好好聊聊天。找个固定的时段,集中回邮件。 9、全身心的投入你正在做的事儿。 不要活着的时候为了死而操劳,而到了死去那一天,又感觉自己从未活过。而所谓的真正的生活是指,活在当下,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手头正在做的事情之中。有句俗话说:“如果你摆脱不了它,那就享受它。”抗拒的心理会滋生焦虑,当我们能够做到吃饭时吃饭、喝水时喝水,那时我们便会经历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 10、每次做出反应之前,先停一下。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生活中本该有的宁静的时间。尽管生命是一场同时间的比赛,但停下来思考和理解我们究竟是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意义非常。因为一个明智的决定通常都是反思的结果,而反思需要时间,时间则需要你停下节奏。你可以在一天里,安排几个停下来思考的时间,找个没人的地方散散步什么的,这些安静的时间,会点亮你的生活,引导你去真正想去的地方。
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气水土地排污压力趋大 “红线生存”进逼中国
lishumin 2013-3-23 10:33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3-03-22/094126609558.shtml 雾霾犹在,沙尘又来。2月28日的早上,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黄”之中。市民们“淡定”地戴上口罩,匆匆出门上班;虽颇为无奈,却已见怪不怪了。 然而对空气质量的担忧正在蔓延。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与常年同期相比,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日数普遍偏多。2月,江苏、河南的平均雾霾日数分别为13.7天、9.9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雾霾的出现有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大气可以自净的能力。”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诉记者。 3月1日起,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始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新增量。 这并不是一种临时的应对之策。前不久,环保部在对外公布的《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实行PM2.5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如果我们把类似的“总量控制”“底线控制”称为红线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红线正在越来越多。 最近划定的是“能源红线”。今年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提出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去年划定了“用水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此外还有大家熟知的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不太熟知的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红线”“入海污染物总量红线”“二氧化碳强度红线”等等,红线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政策,而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夏光说,资源环境红线会越来越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什么叫最严格?就是体现在各种规定、各种标准、各种限制上,这就是红线。” 红线的增多,表明我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逼近了资源环境的极限。对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院士忧心忡忡。他了解到这一采访话题后,带病在医院病房接待了记者。 “不划定红线能行吗?我们不能跟美国比,美国年人均消耗生活能源十几吨标准煤,我国现在还不到一吨标准煤。要按美国那样去消耗,我们能承受得起吗?”陆大道说,不仅仅是能源,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的使用,都要考虑现实国情。 “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虽然资源总量不少,但任何资源被这么庞大的人口一除,都显得相对不足了。”陆大道说,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 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经超过承载能力。 环境问题同样如此。大气、水体、土地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污染物排放压力,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镇附近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不是臭的,水质全是劣V类甚至更低。前不久多地“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正是对这一现状的无奈抗议。 红线已经不可避免地要与我们共存,我们不仅要被动地去适应它,更要主动地去捍卫它。 “这是发展逻辑的一个根本变化。”夏光说,长久以来我们假定发展只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投入,现在则必须要把环境资源的限制考虑进去。这一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资源节约等等,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造运动。 夏光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在“文明”二字上。这不仅要求政府成为“绿色政府”,在决策中、执行中有环境资源意识,也要求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提升、环境权利觉醒,这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要在教科书的第一页,翻开就能看到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陆大道说,只有从孩子抓起,从小树立牢固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希望红线的增多能引起我们更大的警惕和戒惧,但并不是圈定我们发展的空间。“事实上,压力就是动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具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动力的国家。”夏光说,尽管这条路会很长、很难,但他充满信心。(《半月谈》记者高远至)
0 个评论
鸭梨与压力,何为心灵环保?生活上可以阳春白雪·工作需要下里巴
franklinduan 2013-3-13 13:12
【鸭梨与压力】➊ 要了解自己要做什么 - 继续做。这一点的精髓在于:转移注意力。 ➋ 学会观察自己:痛吗?继续痛吧,痛和快乐的活着,这就是阴阳平衡。 ➌ 看名人的采访访谈节目,看看他们的心路过程,让自己宽一下心。这是旁比法,算是利用人类的弱点,因为这个方法的出发点是用降低别人来慰藉自己。 http://km2000.us/mywritings/whatissuccess10.html 【何为心灵环保?】 http://km2000.us/mywritings/xin.html 所以“心灵环保”就是健康的心态。1. 人可以有限的延长生命,但不如去拓宽生命的宽度,要把心打开,然后就开心。不要成见太多。2. 要有信仰,但不是迷信。要有工作,但不光是为了发财。这两点,目的都是要把心填满,而不觉空虚。 【生活上可以阳春白雪·工作需要下里巴人】许多脑力工作的人,会变得四体不勤,身体变弱,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一个“雅”字,把自己和阳春白雪划成等号,其实,体力劳动现在被很多有识之士看为时髦,看为和大自然。人是中庸,要阴阳平衡。。 http://www.km2000.us/mywritings/zhong2.html 反过来,体力劳动的人要多去图书馆,一个人的时间很多,把一些留给阳春白雪,不为地位,而为气质。  
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趟一趟NSFC的浑水
热度 8 tt52dj 2013-3-11 18:00
自2009年攻读博士以来,连续几年,所里负责科研管理的同事都劝说并要求我参加每年的NSFC申请,然而每次我都推脱了。不是我不想写,而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自身实力还不够,毫无学术影响,大同行哪怕是小同行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也不了解;第二、研究基础不够,论文发表数量尤其是有影响力和高质量的论文(专业领域内顶级期刊: Insect Biochem Mol Biol、Insect Mol Biol、Pest Manag Sci、J Insect Physiol、Pestic Biochem Physiol )不够;第三、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还没有树立今后自己的科研方向;第四、参加国内外专业会议较少,尤其是在台上露脸的次数更少,还没有进入学术领域中所谓的“圈子”,因此人缘不够广。 2012年6月,我如期毕业,总算获得梦寐以求的两个红本子(理学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毕业证书),此后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对于某些文章,我还算比较满意,毕竟在Entomology领域也是Top 10级别的,当然这些刊物与生物学专业内的期刊相比,相去甚远。于是乎,我心里慢慢地萌生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面的课题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些想法。当然,这也获得了我导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去年毕业前夕,我申请了并获得院科技创新项目一项,尽管钱不多(每年资助2万元、淘汰式滚动),但这对于我这个青椒而言,也算很不错的了,毕竟这是我科研之路上的“第一桶金”。再说,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力度也才3万元(3年),何况院里还限制申请名额,况且据说竞争异常激烈。年底,我在盘算着接下来做什么方向的研究,以平稳过渡这段暂时没有导师指引而又必须前行的科研之旅。由于,我一直以来是个比较保守而不愿意激进的青椒,因此我只好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某些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这不正是NSFC所需要的吗?于是,我将之前的想法记下来…… 自去年毕业到今年3月初,来自所里、课题组的压力一直侵袭着我,领导们的话始终在耳边萦绕:博士毕业了,SCI论文发了,并不代表水平高,那顶多也只能说明你会读书和会写文章;只有拿到了NSFC之类的项目,进入科研的“国家队”,才表明你是有实力和适合做科研的。虽然,我对于上述言论不敢苟同,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再者,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自己没有主持过拿得出手的项目,以后怎么混呢?为此,我原本打算再好好思量的心,再一次被逼到绝境:我再次打开了年前被所里同事痛批的那个本子,一点点修改。尽管心里有千般的抵触情绪,但迫于压力,我也只好选择慢慢地完善,之后感觉有东西可修改,那也是一种乐趣。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大的压力,才有了如此多的动力。 今天下午,总算将NSFC的申请书打印出来,找到各位同事签完字,然后交给院科管处的负责同志。回来的路上,我顿时感觉很轻松,仿佛一块压在胸口的大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又似乎看到梦想中的“第二桶金”在向我招手…… NSFC,我来了;对于这一趟浑水,我毫无不经意地迈开了脚步,尽管步伐有些乱,但是还是迈出去了。毕竟只有尝试了,我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是科研实力不够,还是表达能力欠缺?也只有尝试了,才会保留那么一丝希望。然而,中或者不中,这不是我这等青椒能决定的问题!保持平常心,继续做自己的事:白天到大自然去享受阳春三月的风光(田间试验),晚上有空写Paper。
个人分类: 项目申请|16057 次阅读|21 个评论
大城市里我身边的同龄科研人的生存状况
热度 2 cutefay 2013-3-10 21:00
总结了一下我认识的在北京搞科研的年龄相仿者的生存状态: 1、丈夫本科或硕士毕业后就在企业里工作,妻子读博然后在科研院所搞科研工作。 这类人大多生活比较幸福,原因是丈夫一般很早就买房子了,那时候房价低,很容易买得起。这类型的人幸福感挺高的。 2、丈夫读博然后在科研院所工作,妻子很早就工作,或者夫妻双方都搞科研。 这类人大多数生存压力比较大一些。如果家里经济较好,父母给出首付,博士毕业后买房子。还贷款压力也挺大的。因为科研新人普遍收入不高。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付不出首付的钱,则还一直租房住。这样的家庭生存压力不大,但是心里压力还是大,因为总租房住内心不踏实。 3、以上情况中,还有夫妻在婚前各买一套房子的人,这样的人在房价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内心是最高兴最没压力的了。 综合上述情况,我开玩笑地总结出这样几个观点(纯属开玩笑): 1、买房越早的人内心负担越小,幸福感越强。 2、做科研的女性的生存压力总体来说比男性小,因为很多丈夫在企业工作的女性家里早些买房了。 3、男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最悲催,生存压力最大,心里压力也大,尤其是面对一群已经有房子的同龄女同事的时候。 无奈的现实,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努力奋斗了。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439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远离学术界——一个大学教授的辞职吐槽
oupan 2013-2-10 14:02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492930 现在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我已经辞去新墨西哥大学(以下简称新墨大)的职位了。从七月开始,我将转投谷歌,前往位于麻省剑桥市的分部工作。 无数人,从我的朋友到我的(前)系主任都问过我,“为什么?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完美(有人甚至用了‘清闲’这个词)的终身教授职位,去掺和到那些繁琐的商业生活中去?” 说实在的,这其中的原因相当错综复杂,有的也确实只是出于私人的考虑。但其中也有另外一些,跟新墨大、跟整个新墨西哥州、整个学术界甚至是整个美国的风气有关——关于这几条,我还是不吐不快。辞职这个举动并非一时冲动的后果,而我也想借本文警示各位:以下这些令我对学术界倍感失望的因素,其实同样也在影响着全美其它的教授们。我所担忧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无视教职岗位的吸引力消退的话,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富创新力的源泉,终将面对令人堪忧的未来。 1、改变世界的机会 本来,我投身科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能为世界做出一点积极的贡献。这一目标并未动摇;但是,由于以下原因中的几条,实现它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谷歌作为一个商业组织,确实是一个利用尖端计算机科技切实地推动世界进步的榜样。尽管在谷歌这样的商业巨擘里想要有所建树也并非易事,但在当前的学术风气下,做出点东西的可能性依旧比留在学术界高得多。 2、工作负担与家庭、生活的平衡 这一点早就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我也没必要再赘述什么。我只想说,当教授本身就足以让人心力交瘁了——如果你想要把活干好的话——而拿到终身制后依然要面对的种种情形则更是雪上加霜。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非常普遍,而新墨大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去。即使是到我辞职离开的时候,学校也依然还没有通过任何一项统一的请假制度,为教职员工因父母职责或是其它家事请假提供相应的便利;更别提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机制和补助方案,帮助教职工们平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 3、权威集中,独立消退 我任教新墨大的这些年里,头顶上换过四任校长、三任教务长,还有两任系主任。管理层频繁更迭中的主旋律,始终是权力、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化,给院系和教职工带来了日渐增长的压力。这一缓慢却显而易见的过程,带来的是对学术独立性或明或暗的伤害,是对教职工关怀的流失,也是工作不确定性的蔓延。另一方面,我(还有很多同事)也感觉,这些攻击破坏了大学本身所承担的教学与科研使命。 4、资金环境 两场同时进行的对外战争打了将近十年之后,美国又遭遇了两代人以内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如今无论是联邦还是州内的财政预算都已经大幅萎缩。更糟糕的是,共和党领导下的恶劣政治氛围 以及他们刻意造成的国会混乱 彻底断绝了任何长期、合理的预算规划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已经目睹了联邦科学项目资金 连续至少七年的止步不前,以及全国各州立法机构对教育经费的无情削减 。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啃食着大学的生存空间,迫使校方不得不向教职工们转嫁压力。于是,在经费越来越稀缺的时候,教授们却在被学校越发卖力地驱使着,向联邦政府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套于大学非常有害的政策——它们不仅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对立,还使得两者都屈从于根本不切实际的资金追求。例如,新墨大工学院最新颁布的一个制度,就以教学负担为惩罚,诱使教授们更多地去追寻科研资金(事实上,该制度只以教授们引来的科研资金作为其学术能力的唯一度量。而匪夷所思的是,这跟学术能力压根毫无关系,更别提创新能力了)。 5、过专业化、心胸狭隘与目光短浅 资金上的压力同样也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当人类感到不安时,我们会变得更保守与退缩——我们只求凡事稳妥,而不敢放手一搏。但问题是,创新从本质上就离不开探索性的风险。创新的目标是发现新事物——超越现状,发现或者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既要求索未知,又要万无一失,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 在美国,传统意义上,大学一直在为类似的科学探索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联邦、各州和企业对此的资金支持也一直不曾断供(顺便提一句,采购现成的尖端研究成果,要远比通过工业界或是政府亲自研发来得实惠,而且还能让这些机构规避失败的风险)。这一结合曾经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利润常常是投资的好几倍都不止。 但这当前的风气下,所有这些机构,包括科学家自己,都在有意回避着探索性的研究,求诸于更为安稳的路线。多数资源,都流向了已经被他人确证、保证有所回报的想法、技术(以及学者);而主流之外的想法,却越来越难以得到同行评审的认可,获取学校的支持,或是赢得相关机构的经费。其后果就是,在大量的科研领域,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狭隘,对创新性的探索越来越排斥(我的同事,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基里·瓦格斯塔夫,针对我们所从事的机器学习领域,就该问题的一个具体方面写过一篇精彩的分析)。 6、激励缺失 除了以上几条,“要么发表、要么消亡”和“不拉经费、死路一条”这样的压力,打击了研究者对自己专长之外的领域的探索。现如今,无论是想在你自己的领域发表创新性的专著,还是试图努力发掘新的交叉领域、拓宽经费来源,都已经越发地不可能(更别提类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这样的“杂事”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想做探索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很多对社会意义重大的交叉性项目,其实并没有要求每一个相关的学科方向都非得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可。类似的门槛因此而阻碍了很多人在这些方向上投入自己的精力。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当你不能从“帮助拯救婴儿的生命”这样的工作里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可时,你就知道我们的学术激励机制肯定出了什么大问题了。 7、教育的量产化 对于斯坦福的超过十万学生的计算机课程、麻省理工的系列开放课程以及其它致力于大规模远程教育的项目 ,新闻媒体上可谓是一片齐声赞扬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努力确实令人激动——这或许是上千年来第一次为人类的教育方式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改变的可能。它们将教育“民主化”了——为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与社会背景的人们提供了接触世界顶尖教育的途径。要是我们能够将优质的教育提供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可以诞生多少拉马努金式的天才? 但关于这一浪潮,我不得不提出三个警示。 首先,我所担心的是,教育的规模化,将会带来跟制造业两百年间的量产化一样的后果——政府当局为了节约开支,会迫使远程课程的规模一再扩张,从而进一步削减授课所需的教职工岗位。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整个美国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只剩下唯一一个教授? 其次,我怀疑“赢者通吃”的循环会像它在工业界和社会中一样造成学术界的畸形扭曲。当不再有距离或学费的限制以后,还有哪个学生会拒绝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远程教育,而选择类似新墨大这样的学校?离学术界出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微软或者谷歌这样的寡头还有多久?离1%的大学和教授占有99%的学生和资源的日子还有多久? 最后,这一趋势将威胁甚至是抹除学术界里,对学生和教师最为宝贵的体验。从最本质的层面来说,教育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私人的沟通,无论时间或长或短。它可以是随堂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在面谈时间用二十分钟解决一个难题,甚至是花上几年时间与自己的指导的博士生紧密协作——这其中的人性沟通,对双方都意义非凡。它所带来的影响之深刻,远远超出了对信息本身的传递——它教会我们如何融入周边的社会,并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在一个学术领域内我们该如何行事,如何缜密思索,如何变得更专业,以及如何实现心智的成熟,等等。我非常担忧的是,我们对这一过程的“民主化”,将会切断这一人性沟通,把这一上千年的古老事业中,最充满欢乐的一面消磨殆尽。 8、工资待遇 一直以来,学术界工作者的收入都低于他们工业界的同行们——其中的差距通常还大得惊人(尤其是备受业界青睐的行业,如简称STEM行业的科学、技术、工学与数学,还有各种医疗、法律以及其它学科)。从前,大学还能为教授提供宽松的学术自由与日程安排,以及培养下一代人的愉悦感,以此来补偿他们收入上的劣势。但我上文所提及的种种改变,却把这种补偿给掐掉了一大半。这使得我们在拿着不相称的薪水的同时,却拿不到其它应有的回报。就像一位同事在我宣布辞职时所说的,“‘酷’也是我们的收入之一。要是‘酷’的成分都没了,那我们还不如去其它地方多赚点钱呢。” 9、反智主义,教育无用论,还有对科学与学术界的恶意攻击 在这个国家,如今有一种可怕的趋势——往小了说,是对学术界的攻击;往大了说,则是在对思想自由与知性主义的攻击。思想自由被渲染成破坏性的、危险的、精英至上的,还跟阴谋论扯上了关系(我都不知道“阴谋”两字从何谈起,它可不是你们这些家伙想当然的那种意思)。大学被指责效率低下,教授们则形如行尸走肉(在他们拿到终身制以后)或是在以某种方式“迫害年轻一代”(苏格拉底的反对者们,在他们毒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前,也说过类似的话)。政客们攻击科学界,为的是不过是讨好原教旨主义者以及各自的资本赞助者。 其实这些想法背后的元素,多多少少都曾浮现于美国的思潮中。但最近这些年里,这却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时代精神中,一个溃烂、化脓、生疽的伤口。那些肆意攻击教育事业的人或许忘了,美国正是通过19世纪所引导、创立的公共教育体系,才改变了数千年来社会与经济上的不平等?他们或许也忘了,正是教育造就了我们领先世界的各个行业,从而奠定了这个国家伟大的根基——艺术、音乐、文学、政治哲学、建筑学、工程学、理学、数学、药学……?他们或许还忘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依赖于(受过教育的)创新;而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也离不开教育体系所结出的科技与工程学的硕果?他们或许更忘了,美国的脊梁——我们口口声声说要维护的宪法——就出自启蒙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政治理想主义者;而他们坚信的,是只有通过被启蒙过的、受过教育的选民的一举一动,才能实现自由与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 坦率的说,现状不仅令人作呕,更是危机重重。要是任凭这些憎恨者、恐惧者还有政治投机者当道掌权,他们将会剖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机构之一;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将割断这个国家的气管,放干未来创新的血液。我确定,其它国家将会很乐意填补这一空缺,争相啄食这一具名为“美国”的尸体残骸。 *** 作者后记:在我的决定背后,当然还有对其它因素的考虑。而任何生活的变迁也很难在一篇短文中阐述清楚。不过,本文中所列的这些都是最主要的因素了。 我也并不是永远抛弃了学术界。我只是暂时希望尝试一下工业界这条路,而未来我也随时有可能回归学术界。教授这份工作,毫无疑问依然有我所欣赏和喜爱的地方。在此期间,我也会寻找其他的方式,去贡献社会,去教育下一代,也去改变这个世界。 -------------------------------------------------------------------------------- ——本文2012年夏发表于作者Terran Lane博客。作者为普渡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2002年起就职于新墨西哥大学,2008年升任该校终身副教授,2012年辞职转投谷歌公司。 原文地址: http://cs.unm.edu/~terran/academic_blog/?p=113 译文地址: http://select.yeeyan.org/view/341130/345547
个人分类: 个人发展|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报告称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时间不够
redtree 2013-1-29 11:47
报告称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时间不够 http://www.netbig.com 2013年01月29日 08:52 京华时报 近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出炉,其中,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的调查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收入偏低,“月光族” 偏多。但尽管如此,高校青年教师依然是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首选。过来人表示,任何行业刚起步都是如此,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更应该理性面对投入与产出 的时间差,将教学和科研工作放在首位。 □相关调查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存悬殊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发布。蓝皮书研究人员对11所北京市属院校、7所部属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高校召开多场座谈会,对高校教师收入状况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教授2010年的总收入最低的为4.95万元,最高者为79.7万元;副教授2010年的年收入最低者只有2.8万元,最高者为67.1万 元;讲师最低者只有2.2万元,最高者为57万元。”并且,由于高校教师收入受市场化影响较深,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个人从市场中得到的收入千差万 别。报告指出,“市场化”收入体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过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就容易忽视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收入已经影响到了其工作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在“科技人员收入和积极性调查”一项中,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比处于第一位的医生低大约10个百分点。 大学教授调研青年教师 据统计,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目前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 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领衔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也公开发布。这份报告由廉思的30人研究团队历时一年多完成。廉思介 绍,该报告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取样,对供职于包括985、211、普通高校、大专院校和成人/民办高校在内高校的5138名青年教 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式观察等调查方法完成。 超三成认为科研教学压力大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 报告指出,受访者表示,其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科研任务是最大压力源。” 廉思表示,“调查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78.1%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 超六成受访者看重工作稳定 高校教师一直是不少求职者的首选,也是家长眼中稳定、体面的工作。廉思的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仅有13.4%的受访者是由于“收入高”而选择当高校老 师,64.6%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稳定性高”是当前工作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廉思分析,虽然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收入偏低,平均一年只有大约5万元,但多数 选择高校青年教师作为职业的,都是看重其隐藏的无形资本。 廉思介绍,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刚入职不久,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较大,而结婚、买房、买车、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又集中涌现,以致 不少人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方式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调查显示,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是月光族,每月能有结余的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前几年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 □过来人经验 入职便制订5年规划 胡建国本科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十余载的他,在最初的困难时期选择静心充电,又通过自己一系列的“5年规划”,如今已被北京工业大学破 格聘为见习教授,并任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学系主任。现在回想刚工作时的情境,再比照现在的大学老师,让胡老师感触最深的同样是面对生活压力。 从收入上看,胡老师工作第一年的月工资只有270元左右,房租大概是150元,压力挺大。现在大学青年教师收入也不高,“我刚来北京工作时,原来单位的人 都不相信北京高校教师的收入这么低,以为我开玩笑。我申请限价房时,街道同志看我收入不高,还怀疑我的收入证明是假的。”他感慨地说。 虽然生活压力大,但胡建国还是很珍惜教师这份工作,他给自己制订了“5年规划”:第一个5年完成硕士学业,第二个5年完成博士学业。按照这份职业规划蓝 图,胡建国在教师这条路上,每一步走得很踏实,在做了一年大学政治课老师后,便考取政治学研究生。由于一直抱着不计较的平常心,一路走来还收获了不少惊 喜。 □过来人建议 淡定面对投入产出时间差 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压力并不小,现在高校科研、教学、职称晋升竞争都很激烈。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要想静心做学问、搞教学,对年青老师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是需要淡定面对的。 胡建国坦言,他博士毕业刚工作时,工资每月不到3000元。好在单位提供了两年的过渡房,让他暂时有栖息之地。刚工作,也没能力与途径改善自己的经济条 件,自己倒也开脱,没事时就呆在家里看书搞科研。现在想想,工作最初两年的充电,给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作为过来人,有两点心得,希望和青年教师分享。 第一,如果暂时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么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让自己保持安静从容的心态很重要。现在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是存在的,有些人在就业时,过于执 着于某些地域、某个部门甚至是某种物质,比如房子等。胡建国认为,避免这种风气的干扰太重要了,因为高校老师的科研教学投入与产出存在一个时间差,这个时 间差有时还不短。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心态的安静从容很重要。 第二,搞好工作积累,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现在高校发展形势变化很快,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搞好本职工作,当机会出现时,积累与付出是会得到承认的。 第三,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生的,而不是一时的,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按着这个目标向前走,避免迷失方向。 □专家分析 应建立统一工资标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自己也关注到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的一些现象也确实存在,但“没那么严重”。 这位教授表示,为了保证教师潜心教研,高校教师应该得到社会中上水平的收入。并且,应该建立统一的工资标准,使得同一职位水平的教师收入基本相同。他举例 称,现在不少教育部直属的院校,北京市属的院校之间收入水平就差距不小。他认为,北京市属各高校之间、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同样级别教师的收入应该基 本持平。 此外,他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教学、科研工作相对突出,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提供特殊的物质奖励和津贴。 面对如今高校教师“市场化”的现象,这位教授表示,应该对高校教师提供合理保护,应该为教师提供最起码和较为充分的福利,比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等。 他也坦言,如今高校教师在外兼职的不在少数。“我认为应当限制教师在外兼职或者全职,禁止高校教师开办公司,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给这些市场化经营一些可乘之机,比如利用自己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他建议。 □青年教师案例 放弃高薪工作做高校老师 研二上学期,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学生石晨旭就收到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offer,专业对口,解决户口,待遇不错,领导又特别看好,但她仍然选择了回到自己本科的母校青岛科技大学做了一名大学老师,教广告学概论。这位85后,是典型的高校青年教师代表。 在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让她有许多体会想与师弟师妹们分享,而她自己也希望师弟师妹们在本科教育阶段的成长起步早一些,多一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2010年7月,石晨旭走上了工作岗位。与其他高校青年教师一样,石晨旭信心满满。课堂上的她,是学生们眼中的“魔力女教师”,课下的她是潜心教研的“学术女”,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超过14个小时,甚至比在学校读书时更累。 石晨旭说,她之前就预期到了这份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压力大、收入低,都在我的预料范围之内,但我选择这份工作本来就不是冲钱来的。”她说,每份工 作刚起步都非常不易。虽然这份工作不轻松,但比许多广告圈的同学来说,已经好太多了。“他们没日没夜地想创意,做方案,被客户催,被领导骂,我已经很幸福 了。”选择这份工作,石晨旭并不后悔。 石晨旭也知道大学教师的“5年定律”。她笑着说,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半了,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个飞跃,希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压力正交分解
dxniu 2013-1-25 15:56
生活中,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压力,有的来自能力的挑战,有的来自人际关系的压迫,有的来自感情的变动。要学会将压力正交分解,分解为垂直正压力和水平驱动力。 垂直正压力是当头一棒,让人腿发软,腰发酸,站立不稳,挺不住就得崩溃瘫倒,失去立足的机会。水平驱动力则可以推动人前进,如果掌控好这份水平动力的方向,就可以像帆船远动员一样,高歌猛进,乘帆远航!即便控制不好方向,也可以创造“人挪活”的机会。 压力向我们袭来,就像黑暗中掷过来的长矛,不太可能完全水平,也不太可能完全垂直向下。要我们自己静下心来把它正交分解。 垂直分量不要硬撑,我们总能找到一些合适的工具去支撑,立柱顶千斤,只要找对了支点,随手找到的一根稻草也许就能救命。 水平分量则要充分利用,让它推着自己一路向前,两旁风光无限。 所以,我们要经常安静下来去思考,不要烦躁的上蹿下跳的去逃避压力,去抗争压力。 如果你习惯了极坐标系,没关系,想一想陀螺,鞭子打在陀螺上,会疼,但是陀螺也会转的更快!
个人分类: 杂文|2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行有压力,教授最轻松
热度 36 SoSoliton 2013-1-16 13:37
行行有压力,教授最轻松
问世间,何种行当没有压力或压力最小?美国一家求职网站 ( CareerCast.com ) 曰:人世间,行行有压力,教授最轻松。 该 网站最近发布了一个压力最小职业排行榜,大学教授 (university professors) 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包括从事服务业的裁缝 (seamstress/tailor) 、营养师 (dieticians) 、发型师 (hair stylists) 等。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本博主常常感觉压力太大,活着没意思,想跳楼,不曾想,自己居然还身居压力最小之列,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为什么说大学教授压力最小?衡量一个行当压力大小的标准主要基于可能引发压力的 11 种因素,包括出差 (travel) 、成长潜力 (growth potential) 、竞争力 (competitiveness) 、体力要求 (physical demands) 、截止期限 (deadlines) 、危险性 (hazards) 、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和危及自身及他人生命的风险 (risk to one’s own life or to others’) 等。 首先,大学教授具备最没有压力职业的三个共性。一是自主性,即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没有人监督你、追着你、迫使你完成任务。大学教授的工作性质基本上是“我的地盘我作主”。二是工作和生活可严格分开,即工作时间往往是传统的朝九晚五,下班后即可抛开手头的工作,无需将工作带入生活中。人类的灾难源自人回到家庭后心依然不能平静,人类的痛苦源自人在放假时心不放假。三是收入不高但够生活,收入太低难免生活压力,金钱过多又将成为金钱的奴隶。一项对 1251 所美国大学的研究表明,教授收入不是一个巨大数目,但够生活,尤其是在大学城;美国教授的中等年收入是 6.2 万美元,私立大学支付给教授的工资最高,如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全职教授的年薪分别是 19.84 和 19.78 万美元,公立大学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薪水最高,其全职教授的年薪为 16.26 万美元。 此外,与其他行当相比,大学教授还具有诸多无以伦比的好处,包括: (1) 工作条件往往是舒适又优雅,除了一两个非强制性的会议外很少有出差要求; (2) 有超长假期,包括五至九月间很长的学术年假、跨圣诞节和新年的一个月,以及春季的另一大块时间; (3) 即使在学校,教授们也无需花太多时间在课堂里,他们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4) 大学教授处于本行当即教育领域的顶峰,有很高的威望和成就感,与中小学老师不同,大学教授的业绩不是基于有压力的标准化考试来评估; (5)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授还有机会获得终身职位,终生铁饭碗甚至金饭碗,终身教职教授( tenure-track professors )虽然有一定发表文章和著作的压力,但并没有规定完成文章和著作的截止日期。总之,大学教授行当的高成长机会、低健康风险和可持续薪水构成了一个令许多其他行当羡慕嫉妒恨的低压力环境。 压力最小职业排行榜发布后,遭致许多非议,特别是引发学术圈子的愤怒。多事的 《福布斯》杂志 推波助澜,兴匆匆地在其网站发表专文,认同这个排行榜的同时进一步渲染大学教授压力最小,结果遭遇大量来自学术圈子的砖头和口水。专文作者招架不住,只好在文章后面又增一补遗来澄清自己的立场。砖头和口水的攻击点主要是,一是这个排行榜忽视了大学教授超长工作时间带来的压力,它只看到了教授站在讲台上的时间,而没有看到课堂背后的备课、阅卷评分、辅导帮助、修改论文等时间;二是忽视了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压力及其需要耗费的大量时间。有评论坚持认为,大多数教授的周工作时间超过 60 小时,用于备课、改作业、为发表必要的论文和著作做研究,他们从来没有休过暑假,几乎没有因圣诞节或新年休息过一天,几乎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 相信跟美国的教授们一样,中国的教授们大多也不会认可自己是最没有压力一族。除了共有的体会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特色因素,那就是考核。哪里有考核,哪里就有压力。现在正是大学年终考核和分赃时,每个人的工作都在精细地转化成工分再转化成票票。票票面前必有压力!只要是需要通过转化而不是直接得到票票的行当,就都有压力;只有能胜任并享受本职工作的极少数“圣人”,没有或少有压力。大学教授是最擅长把工作精细转化成票票的人,过去有用火柴根数分配一分钱以下工作量的伟大发明,今天又有将各类不同工作(如课堂教学、研究生指导、项目经费、科研论文等)打通、建立其相互之间的精确定量折算关系、再转化成票票的科学创造,所以总体而言,谁能说最擅长发明和创造的大学教授没有压力? 话又说回来,从压力守恒角度讲,大学教授本来就应该压力最小,因为大学教授在当上教授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其压力极有可能是最大的。其一,混进大学教师行业的门槛最高,持有最高级别的学位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博士是最低门槛,博士还分三六九等、龟鳖类别,耐不住学业上的压力,换不来大学教授的轻松。其二,混进大学后,从助理教授通往正教授的道路愈发异常艰难,当然,一步登天的“神童”教授体会不到这种艰难;在这条道路上,英年早逝和跳楼自尽者,时有耳闻。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人类存在压迫和剥削,所以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消灭压迫和剥削,解放全人类。如今压迫已被消灭但压力无处不在,人类已获解放但人反被禁锢。期盼行行没压力,人人得解放。 工作还是上网?吃饭还是吃药?动力还是压力?(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3637 次阅读|36 个评论
儿子的高中生活----苦中亦有乐
热度 13 baoyongli800 2013-1-16 09:14
不知不觉中,儿子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完一个学期了,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淡定从容,儿子已基本适应了这样快节奏的生活。 高中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而且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老师讲的时候觉得听懂了,到做题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 2. 老师讲课速度奇快,据说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备战高考,一年半就要讲完三年的课程,这样快的节奏让孩子们异常紧张,因为稍不留神就再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 3. 老师已不像初中那样管着学生了,而是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业每周收一次,即使不交作业老师也不再通知家长了,据说有的学生竟然复印了别人的作业,连名字都忘了改就交上去了; 4. 时间抓得更紧了,一周只周日休息一天,而且开学没多久就有晚自习了,晚自习分一晚和二晚,一晚继续讲课,所以必须参加,二晚是自习,可自愿参加。因为在学校写作业精力会更集中些,所以多数孩子都选择上二晚,儿子也不例外。 由于高中的以上几个特点,孩子们很不适应,家长们的心里也很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会顺利完成初中到高中的过度。常听周围的人说,最开始上高中时很多孩子数理化不及格,连初中时成绩很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前同事的女儿就因为这个阶段没把握好,自信心倍受打击,因而变得十分叛逆。 终于在焦虑不安中迎来了高中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结果儿子的成绩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不仅总分排名比较靠前,而且化学和地理还得了年级第一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同时也不免担心,首战告捷之后儿子难免会产生骄傲情绪。果然不出所料,在接下来的一次月考中,成绩出现明显下滑,好在期末的时候又明显回升。在这样的起伏中,心里还是感到很欣慰,其实一直以来就希望儿子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努力了就会上升,不努力就会下降,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看着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早出晚归的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是忍不住对儿子说:“大儿子太辛苦了!”每每这时,儿子总是说:“还好啊!大家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是呀!全国如此,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儿子的班级还算是比较活跃的,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比较踊跃,据说学校一共有四个学生会主席,其中三个都是他们班的,所以他们班组织的活动就比较多,而且每天都要找出点儿娱乐时间,由同学轮番到前面表演节目,让大家放松一下。更有才子将老师的经典语录进行了总结,煞是有趣。下面就摘录一些,以博大家一笑。 一、数学老师 1. 你们要先飞,因为你们都是笨小鸟。你们现在都玩什么愤怒的小鸟,笨小鸟做不上题,所以就愤怒了。 2. 小伙儿,看黑板,上课眼睛必须得瞪得跟牛眼睛似的,(顿了一下)虽然不是牛。 3. 你看有的同学那卷子上,都是圈儿、圈儿、圈儿,成天下蛋。 4. 我记得日本有一本书,讲心理学,有一章讲应试心理,讲得特别好。不过后来因为钓鱼岛问题,我把它扔了。(顿了一下)本故事纯属虚构。 5. 没有考试的青春不是真正的青春。 6. 世界是个大蛋,地球是个小蛋,你就是个完蛋。 7.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天上不会掉馅饼。 8.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把数学进行到底。 9. 不写作业的人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10. 擦黑板 老师:“ 咱们班有没有替老师擦黑板的习惯?我以前都组织擦协,擦黑板协会,还安排会长 ” 。 (终于有同学去擦黑板了) 老师:“ 太好了,这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后擦黑板的人一定非常踊跃,尤其是女生,用行动证明自己 ” 。 老师:“ 那块是我写得最工整的,被你擦下去了 ” 。 老师:“ 根据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最宝贵的一条就是擦黑板长个 ”。 老师: “ 这道题得几 ” ? 同学:“得2”。 老师:“ 不对 ” 。 苑井达:“得2”。 老师:“ 正确 ” 。 同学:“老师你不是说不对吗?” 老师:“ 你说就不对,苑井达说就对。因为他擦黑板了,擦黑板的人说什么都对 ” 。 二、生物老师 1 . 讲嫁接 老师: “把苹果树上半部分砍掉,就成了一个苹果树墩,接梨树,长什么?” 同学:“ 苹果梨! ” 老师:“完蛋玩仍,长梨!” 同学:“ 啥?你往上面浇一瓶冰糖雪梨,它能长出梨? ” 老师:“你那脑瓜子咋长的?” 同学:“ 嫁接。 ” 第二天 老师:“你别提了,昨天我跟办公室内帮人学冰糖雪梨内件事儿,他们都笑得不行了, 连 数学老师都笑了 (看来让数学老师笑难度很大) 。” 同学:“ 老师,你没提我名吧? ” 老师:“没有,那我能说吗。” 同学:“ 呼~ ” ( 终于松了一口气) 老师:“我就说七班内个娘娘腔。” (他们班就是 七班 ) 同学: 2 .我内帮学弟学妹总说我out,完了我还特别强势,总管他们,于是我有了一个别致的外号—奥特曼。” 3.你们呐,太厉害了,十个窍都通了九个了。 三、语文老师 1. 鲁迅的文章特别有嚼头,像牛筋面似的。 2 .以下我提到的素材,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千万别用。水里的鱼,天上的鹰,居里夫人的镭,爱迪生的灯,司马迁天天受宫刑,韩信胯下过半生,屈原是我国最优秀的跳水运动员。
个人分类: 亲子乐园|8702 次阅读|30 个评论
知识分子、压力与心身疾病
热度 26 cinderela 2013-1-14 12:26
前两天,医学院一位才 36 岁的老师去世了,这之前,他已经在医院躺了近两年。在他之前两个月,另一个学院的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师在晚上锻炼完身体后,一头栽倒在公共卫生间,再也没能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人发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猝死案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很多人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实际上,因为现代生活引发的多种心身疾病及最严重的后果—猝死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学校每年的体检都会发现好几例肿瘤。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被称作心身疾病( 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 )。通常所指的是躯体器质性疾病,因为功能性障碍类的心身疾病在好的心理治疗下,功能可以很快恢复。但一旦有了器质性的疾病,就不仅仅是心理治疗能治好的。不过,这样的疾病如果没有心理干预,也很难彻底治愈,或者会反复发作(这是现在的心血管科提倡“双心治疗”的主要原因)。 在 DSM- Ⅱ ( 1968 )中,心身疾病被定义为 “ 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 ” ; DSM- Ⅲ ( 1980 )及 DSM- Ⅲ R ( 1987 )采用 “ 影响身体状况的 心理因素 ” 分类。诊断标准为 : ① 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 ② 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 ③ 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Alexander 是早期大力提倡心身疾病概念的人,他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包括溃疡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等。他认为每种疾病都与特定的 心理冲突 有关。不过另一位研究心身疾病的 Qurbas 则认为,造成心身疾病的心理冲突并不具有特异性,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他还提出 人格 类型有重要发病意义。现在普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都有作用。 有些心身疾病分类中,未将恶性肿瘤列入,但据许多临床体会,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有人曾对 245 例癌症住院病人作过调查, 66.9% 的病例在病前有负性情绪,而对照组仅有 15.5% 。格瑞等对 30 例乳癌病例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发生与刺激性生活事件有明显联系。我们自己在对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其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负性情绪,如应激、抑郁、焦虑等)与其发病有明显相关。艾勒希德在其名著《心身医学》中,也将癌症列入心身疾病。 现代生活紧张、繁忙,尤其是知识分子,常年处在慢性压力当中,许多人都已经不感觉自己有压力,但实际上,这时的身体已经处在我们所说的“抵御 resistance ”的阶段了,身体的各个系统表面上都从紧急压力发生时的“警戒状态 alarm ”回复到平时的水平,但实际上,有机体这时仍然处在红色警戒状态,身体能量的消耗和唤起的水平都处在增高的状态,只是机体已经开始适应这种压力(应激)带来的高水平唤起状态。在此阶段,个体通常非常地脆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感冒、发烧、胃疼等疾病,如果压力持续下去,得不到减轻,机体就有可能发生崩溃 ( Exhaustion ) ,产生各种严重疾病或猝死症状。 我自己在这个学期当中,因为课程多,科研压力大,在四个月的时间中,差不多从头到脚,把可以有的症状都经历了一遍,先是头疼、咳嗽,然后是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然后是心跳过速,然后是消化不好,最后是肠胃问题。也因此,做了各种检查,胸透、 24 小时心电、胃镜、肠镜、甲亢的五项检查,在最后都没发现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说不定自己也得牺牲在讲台上。于是,硬生生地停掉了所有的科研、教学工作,休息了一周,缓过劲来,接着干革命! 大部分的老师大概都比我更用功、更忙,压力也更大,所以,一定要关照自己,从身体到心理,知道它在什么状态,自己需要做什么?好好保护好自己。这个事情只有自己能做,就是最关心你的人,也不能帮你,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感受! 能够减少、改变压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避免心身疾病的发生有很多途径。通常,社会支持、改变生活方式、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及经常性的锻炼是所有医生和心理学工作者推荐的方法。不过锻炼要根据个人的机体状态,对于工作过度劳累者,建议不要运动量过大的锻炼,而且贵在坚持! 另外,要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像我一样偷偷懒!也许,这偷来的一刻“懒”,就能在关键的时候救自己一命! 参考文献: 姚树娇 孙学礼 医学心理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个人分类: 杂谈|10686 次阅读|47 个评论
有压力才有动力,好好搞科研吧,少年
热度 1 lieyingyihao 2012-12-29 11:39
科研这个东西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比要克服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尽量做到: 1、尽量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安静的看书、看文献思考的机会,如果是太吵或者心里有什么事情压着你,那一定是没有心情进行深入的创新性思考的,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要靠我自己了,两种方式:要么离开,选择另外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学习;要么提高自己的抗性,于吵闹中也能安心的学习,这是一种能力所以要试着去培养一下; 2、慢下心来,是深深的挖掘表面背后的东西,努力的去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不要贪快,千万切记切记;我在这上面已经吃亏很大了,不能再吃亏了,要知道总是看自己会了的文章,一点用处都没有; 3、要不断的总结才对,现在我都在认为对于科研的情况,总结的时间比阅读新文献的时间要多才能到达真正的理解,随时总结,不断的记录和做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4、提高效率,要针对需要的事情来做,一些无关的事情就算了吧。 5、要给自己一些压力,给自己一些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快速前进, 压力产生动力 。
34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盘丝生活》:情殇可逆?!
热度 8 freefloating 2012-12-25 07:59
老公已经成功戒酒五天了,昨晚我和儿子去天马,一个爵士,一个拳击,老公去打羽毛球,终于把我 N 年没换的网线打断了。 9 点都到家了,老公牌没出去打,葛二蛋没的看,闲极无聊,不断骚扰我和儿子,我说怎么现在不喝酒了还叨叨啊,儿子说“他是戒酒,不是戒叨叨”。 他躺下就开始教育我们不要扰民听音乐,嘲笑我上博客不睡觉,批评儿子作业写得慢,说得我们只好收拾睡觉了,儿子嘱咐我今天早 6 : 40 叫他起来写作业,我也只好放弃了每晚的盘丝生活,赶紧睡觉去,他却已然睡着了。 11 点之前睡觉,一觉到 4 点,醒了,想了一会儿事儿, 4:30 起床,补作业啊…… 一觉醒来,忘记了忘记了……要不以后随时盘整的? 还是说说老爸吧,有人等着看呢,好像是我是在显摆孝道,她是在等着褒奖立牌坊似的……且! 从上周五停了针灸,今天已经是第五天,我计划明天再开始针灸…… 前两天给老爸拿了双布鞋过去,想让他走路别打滑,更有感觉。 我其实照顾老爸和教育孩子一个思路,就是培养引导他的兴趣点,老爸终日以躺着为主,无聊是肯定的,肌肉刺激少了,容易萎缩,神经刺激少了,也一样。小孩子每天玩,有无穷的热情动力,可随着年纪增大,教化得厉害,就板起脸孔,少了趣味, 我总以为这个世界需要如此多的压力的原因,是因为从根源上的祖先们以及父母们不放松,积聚和反抗了一种压力后,又积聚了新的压力,反反复复,循环不止…… 老妈总觉得我是折腾,人活着不就是折腾吗?瑜伽不是折腾吗?易筋经不是折腾吗?拍电影不是折腾吗?搞科研不是折腾吗? ……折腾没有错的,错的是折腾出的错与伤害, 有些是实体无法熵减的伤害,有些则是情感不肯解脱的桎梏,在我看来,情是可以超越熵增定律,若不肯自伤自殇,是可以参悟修行祈祷追寻的,定是有法可逆,算不得真实的伤害!所以无论魅惑狂狷、睿智清明、呆傻痴癫……若人不要伤你,你又何苦满腔热情、婉转绮靡地自取其伤呢?…… 老爸最近话特别多,一家人在看小品,他不停说话,害得老妈啥也听不到,老妈说改不了了,我说能改,老妈说,你一年改了也好,我说不用,两周就行。我是大话,但也不是随口说的,因为若是改得太慢,我也会失掉动力的。 过多依靠毅力的行当我是做不了的,我更多的是希望寻求感知美好快乐的最佳路径…… 昨天出了一天的《物理光学》的卷子,既要让学了点的及格,别难为孩子们,又要保证公平,让努力者体现成就,还要卷面分数好看,还要我不觉得烦闷,所以听听歌,看看博客,拖拖拉拉一直到五点才弄完,打个电话给教研室主任,她让我自己交院办,打电话院办主任,她说这两天有空送过来好了,原来还不是 deadline 啊。 不过今天要帮同事的孩子看看大学报名的事儿……她老早请我帮忙,我一口答应,说那个世界末日过了之后吧,你再提醒我一下。都是小事,我很容易忘,所以每次都嘱咐别人,记得催我啊……
个人分类: 盘整生活|3441 次阅读|37 个评论
大学生压力真的很大
热度 2 wangxueqing8023 2012-12-3 12:27
我先说一说我最近的感受,我明年毕业,所以今年要找工作。现在的单位招人(研究生)第一条就是看你本科学历,本科非985 211的不考虑.第一条满足的话看奖学金、学生工作、科研情况。 现在的大学生真的压力很大,高考基本就决定了你将来求职的路是什么样子的(这里面家里有钱或者有势的不在范围内),好不容易考上一个研究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却和你同班985本科的得同学不在同一起跑线。还有就是研究生能学到多少东西,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导师,你的导师项目多阅历深你就有事做。比较现实的说,如果你的老师在学校很混,那么恭喜您,你中奖了,研究生你最大的收获是学历。 其实吧,我认为研究生的阶段要是好好利用起来,对你将来人生还是很有帮助的。记得本科的时候我在一个世界500强的外企实习,当我们问一个拥有文科背景的人事部副部长,对本科生直接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读书的看法。做人事的都很能说,他说现在公司的工作本科生也能做,读研究生还不如长两年经验。在之前我也是赞同他的观点,可是在读研究生之后我发现,研究生不只是获得一个学历,研究生会让你眼界开阔,学到做研究的方法。在本科的时候(我是学机械的)我对机械的理解就是画画图,现在我感觉认为设计一套产品,不只是把图画出来了,还要做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可靠性分析等等,研究生的培养不仅仅让你知道这些,还锻炼你使你掌握这些东西。 现在的大学生也越来越现实了,找工作主要看是不是高薪。为国家做贡献其次考虑,我还是感觉研究生要是对科研有兴趣也有一些天赋那就去为国家做贡献吧。之前大家议论的程代展老师的博士去高中做老师,我感触很深,我敢肯定他会后悔的,绝对会后悔的。我见过那个学生的博客,他说他知道自己的水平,他感觉自己做不出来什么。我想说的是他现在还不到30岁,是正在积累的过程,当科学家哪有那么容易。人生贵在坚持。。。。 这是我的一些小见解,我还年轻人生阅历不丰富。
2881 次阅读|4 个评论
买房子,是人生中的大事
热度 16 cutefay 2012-11-28 17:57
现在大城市的房价非常贵,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北京最近二手房的均价都接近3万了,在北京要买一套能容纳全家人的房子很不容易。 因为以我的薪水在北京买不起房子,所以心思也没有花在这方面,不去想这回事儿。而今年才发现,周围的同龄人,无论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的,大多数都已经买房或者计划买房了,这才发现自己out了。 中国人强调“家”的概念,尽管房价这么高,大家始终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大家都觉得花这么多钱买房不值得,却还是拼命想办法买房。一套房子的首付就差不多把一对新婚夫妇两边四位老人一生的积蓄给花完了。如果双方家境都不是很好,那连首付也付不起。 我身边也有不少人买房比较有先见之明,在09年以前买了房子,那个时候北京很多不是很偏远的地方还有几千元钱一平米的房子。往往那个时候就买房了的人,现在每每谈起当初明智的买房之举,嘴角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在“ 家庭幸福的女性较自信 ”的博文中我提到:“很多女性可以只顾虑家庭就行,而男性则不仅要考虑到照顾家庭,还要考虑多赚钱买房养家,事业上有所成就、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等等。有的时候,因为顾虑的事情多了,反而做事情会有些畏首畏尾,生怕自己的抉择不对而让自己失去很多。这个社会给男性的压力比女性大多了。例如,当我发现在北京以我的薪水买不起房子的时候,我可以不去考虑买房子的问题。但似乎男性们不想去考虑也会被逼得去考虑。”我想,也正因为男性生活压力大,所以做科研的年轻男士们可能不得不“逃离科研”,去选择一种生活压力小的生存模式。刚看到科学网上一位博主的QQ签名档挺有意思的:“投胎中国选择的是‘困难模式’,没有好装备光靠技术根本别想过关升级!”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885 次阅读|34 个评论
方舟子获国际奖(12)《自然》有压力了
sz1961sy 2012-11-27 16:52
这些天,一大批中外知识界人士分别就方舟子获《自然》杂志奖写了多封信给编辑,结果大家见到了,即《自然》杂志编辑部正视事实,启动调查: 《自然》似乎没有搭理方犬袁越的建议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送交者: redox 于 2012-11-27 15:09:39 快找方秃主子咬他们。 ==================================================== Dear Dr Liao, Thank you for your submission to Nature’s Correspondence section. As we have received several letters about the John Maddox Prize awards and because of the serious allegations being made, it will take us much longer than usual to reach a decision about your letter while we fully investigate the complaints.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译文:感谢您向《自然》来信选登栏目投稿。我们接收到了多封针对John Maddox奖的来信,由于这些投述事关重大,我们要全面地调查这些投述,这会使得我们针对您的来信的处理远超出通常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谢谢您的耐心等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0310do=blogid=635274
个人分类: 方舟子获国际奖|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家争鸣: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热度 4 肖建华 2012-11-26 18:35
几乎所有的初等教科书都告诉我们:两个面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到了力学类教科书中,如果正压力连续,则切应力不连续(摩擦力是不定的);如果切应力连续(摩擦力连续),则正压力不连续。此时,如果令两个面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方程无解。称为:边界条件的不相容性。(电磁场方程也有类似问题。)如果一个人犯傻,把两个面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放进去,无解。如果有解的话,问题就大了!接触力学的神秘也就是源于此。 我是从来不认为:两个面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的(由理性力学理论推出)。有几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被人一通挖苦。 由于有这样一个经历,所以有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 THE AMAZING NORMAL FORCES , ( arXiv: 1211.5175 ) 作者是: Horia I. Petrache , Department of Physics, 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Indianapolis, IN 46202 )引起了我的注意。 作者提出:根据最新的已经有共识的研究成果,两个面间的摩擦力不大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积。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处理这个论题呢? 这篇文章是写如何在高中教科书中讲解正压力与摩擦力问题的。事实上,在变形力学中,正压力就是正应力,因此,对一般情况,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关系是由变形决定的。但是,在高中又不能讲变形力学,那如何讲呢? 作者是很尽心的论述。 这就是:教学研究工作的典范。 要把这个文章写好,作者本人得懂一点变形力学,至少能看懂相关的文献。 因而,认为高中不需要博士学位者当老师的概念是多么的无聊。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把现代科学的“修订后”的结论和概念在高中教学中反映出来决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工作。 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多数搞力学的、学过力学的都对此深信不移。为什么?高中生都懂的内容!它是一个多么普及的教育成果啊! 这类成果多了好?还是不好? 这类问题的答案掌握在初等教育工作者手中。 因而,博士学位者当高中教师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当然用不用他们是另一回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74 次阅读|4 个评论
年轻博士不想搞科研的真实原因
热度 3 wgfking2003 2012-11-23 16:22
最近看到一则博文,说科研苗子不搞科研去中学当教师。当记者问其导师原因时,有以下一段: “记者:他不去这些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理由是什么? 程代展:他告诉我,中学给的待遇很好,解决房子问题,工资也不低,在高校五到十年之后才能达到这种待遇。比较现实的来说,毕业之后就可以很稳定,生活有保障,还能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我一直以为,他做得那么好,肯定喜欢科研,但是实际上,他心里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我想这才是他的内在的想法。没有科研兴趣之类的言语仅仅是托词而已。但是我觉得可以理解他的心情和想法。不要过分指责这些年轻的博士,因为年轻博士所需要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是那些已经无衣食之忧的教授们所没有考虑的。 第一,社会的无形压力。博士,在中国是学术上的最高学位。在普通百姓心中是会读书的人。如果是在农村,那别人会以为是出了个人才的。中国社会对博士生的要求和期望都是很高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对博士的定位或者说定价却越来越差。当博士毕业后进入科研机构或者高校担任起社会认为应该担任的职位,进行科研或者教学工作,其所拿到的薪水可能让社会上很多人不相信。北京上海等科研机构或名牌大学中的年轻博士可能尚可,但是一般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中博士的待遇可能还不如民工。之前已经有年轻教师把自己的工资单晒在网上,大家可以看到,并非虚言。而且据我所知,在广西的一些高校中,博士进入后不要说安家费连科研启动资金都没有,何谈继续科研。这时社会或周围对这些年轻博士的评价可能就就翻天覆地,甚者讽刺挖苦的都有。年轻博士们多多少少都会听到一些相关的评论,只是教授们没有听到而已。年轻博士们的心中是否会有种刺痛感,我想也是他们所不知道的。 第二,年轻博士的困惑。在很多很多中国年轻博士生的心中都有一个问题在问自己:自己几年的博士读的值吗?每一个读博士的人都是有一颗怀抱理想的心,不然就不会舍弃赚钱的机会进入高校坐几年冷板凳。他们的意志力和对理想的追求应该是无容置疑的。只是社会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无所适从。大家都是口头上说博士毕业生如何好,但是读书三年不如工作三年的情况却已成社会普遍现象。进入高校的年轻博士因为经济原因找不到女朋友的故事也时常听说。 第三,其实年轻博士们的要求并不高。如果能够无衣食之忧,年轻博士们的要求只是想毕业后能够继续从事自己所喜欢的科研,因为这个是他们擅长。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会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丢掉。如果能够有能力赡养自己的老父老母,年轻博士们会很乐意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也不会去找那些可能工资更高的公司和单位。如果能够得到工作后和博士相匹配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年轻博士也不会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科研岗位。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那只能寻求可以保障的岗位。为什么社会上很多其他的岗位可以达到这些要求,而我们的研究机构或者高校却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我想这才是在位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人人吃不饱饭的年代了,在那个年代大家勒紧裤腰带做科研,为国争光。吃不饱饭没有关系,因为大家都吃不饱,因为没有条件。现在的社会中,也还需要年轻博士勒紧裤腰带做科研,不是没条件,而是社会分配不恰当。各种岗位和行业间工资差距太大。国家花了巨大财力所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却不能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谁之过?而有些人一直强调年轻博士应该有理想,应该多奉献。奉献是应该的,但是这句话应该由年轻博士自己喊出来。而能够有能力改变博士待遇现状的在位者应该少说,你们应该想想怎么改变这种制度,让年轻博士自己喊出这句话。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1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压力很大
热度 1 zhy208016 2012-11-22 11:22
许久没来这里了,看看上一篇的博文日期,距离今天已经一年有余。 那就说说这一年多的情况吧。 儿子上幼儿园了,于是每天不但要教学,还要和老公协调好接送儿子。 今年3月8日,学校更名江苏师范大学。 今年10月26日,学校60华诞。 作为学校的一名小硕讲师,倍感压力重重。 近年来,任平校长大量引进国内外优博,让我倍感前途无望,尤其是最近院长说了2014年以后评职称40岁以下必须有半年以上国外背景……呜呼,前面一片漆黑……本来还想着,还犹豫着要考博,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我知道我现在要在这所高校生存与发展下去,必须要改变现在的自己了,只是,很难开启,因为儿子,因为儿子,还是因为儿子…… 最近,我一直在思索我活着追求的终极意义…… 思索不得结果 最近,又是一年校级课题申请时了,提起这,倍感屈辱…… 而今年,又逢学院调整,我原来所在的管理学院转入经济学院,一个全然陌生的人际氛围,我知道,我很悲观…… 似乎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原来学院里院长典型的倾向现在看来非管理学院专业的两个专业……现在好了,一年让,第二年让,第三年让,这是第四年了,排也该排上了吧…… 我的自我效能感,在一次次中被消磨殆尽,以至于我现在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当然这让我的确懂得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是,我还是不愿意去哭,去闹,尽管我现在依然还认为我的申请书不错,很优秀,以至于都推上江苏省了,尽管我也知道我的前期研究成果不算丰富,但也较多…… 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到底怎么了,学校在改革,大部制改革,我,一个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人,在这个高校似乎微不足道 不管如何悲观,我不能放弃,原来的我是那么的优秀,这个上午,天气阴霾,似有雨,备课之余,算是发泄内心的不满,否则,我要崩溃了,也算是自我疗伤吧 我依然还在期望,当然,我依然还非常努力,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上课、备课,优秀员工、优秀教师,却难抵我心头一直期望的优秀科研人员的荣誉……我会继续努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
热度 5 cutefay 2012-11-2 22:58
我比较喜欢微微忙碌的生活。平时若是没有约会或其他安排,一般就呆在办公室,午饭和晚饭就在食堂和周围的小饭店吃,周末也经常如此。虽然也可以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回家做饭吃,但我总觉得一个人做饭比较浪费时间,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炒完菜,至少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而吃饭只需15分钟,之后又要刷碗。我总觉得要是把这些时间花在工作或者其他娱乐方面,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时间。并且若是晚上回家做饭吃完饭,就几乎懒得动弹,也不会再去想工作的事情了,会觉得更加浪费时间,还不如晚上呆在办公室里,至少还可以多工作一段时间。 说来也奇怪,研究生时期,导师整天教育我们要周末和晚上都呆在实验室里搞科研,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去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但那个时候导师越是这样说,我反而越是周末和晚上不在实验室里,而现在毕业了,时间相对自由一些,反而愿意多工作。为何会如此?我想这是因为研究生期间只想混个毕业,总觉得多干活是给别人干的,所以就不愿意多搞科研;而毕业之后,自己决心要继续走科研之路,就感觉工作是给自己做的,就愿意多工作了。 上面说的都是废话,下面才要进入主题: 最近胃口有些不适,只能自己在家做一些清淡的合胃口的饭菜吃,刚好这几天不算很忙,于是,这几天就天天在家做饭,今天还自己调馅儿包饺子吃。吃了几天自己做的饭,就觉得还是自己做的菜好吃,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并且更卫生和安全。这种惬意的生活状态也挺好的,很放松。以后还是要多吃自己做的饭菜。 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年轻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搞科研的领域中,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经常呆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中的年轻人,每天很晚才回家;我认识的其他领域的年轻人,做金融、投资、管理咨询、贸易的人一般晚上和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一个月往往没几天休息;计算机领域和其他一些领域的技术人员也经常加班。其他领域不是很了解。所以,由于工作所迫,很多行业的年轻人都很难过着惬意悠闲的生活。而我认识的几个在国外工作的年轻人(在高校搞科研或者在公司工作),一到国外就觉得国外压力小多了,一下子觉得特别轻松,甚至惬意悠闲得有些寂寞。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82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压力太大,是从哪里来的?
热度 5 heitiedan2012 2012-10-31 19:29
现在人们都说有压力,而且压力都很大,有的人为此而产生了忧虑,或者焦虑。有时候想想,不知道这种压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大约三十年前,当时很多人家里开始置办家用电器,特别是彩电、冰箱之类。我记得有个朋友对我说过,人家有的东西,我也应该有,要不,自己的孩子上人家家里看彩色电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当时不是特别理解。我们家那时候也没有彩电,而且我们家孩子也没有说一定要去别人家里看电视。也许我们家孩子不爱上人家家里去吧。不过,从这个朋友的话里,我感觉他身上可能是有压力的。人家已经有了的东西,他现在还没有。没有就得去奔,这就得努力,甚至要拼命。要不台湾怎么说“打拼”这个词呢?反正当时的我,没有这个要求,可能也就没有这个压力。家里有什么,就给孩子看什么,没有就没有,还能怎么着?为这事给自己压力,我反正觉得犯不上。 后来虽然也面临着职称之类的问题,但是我自己从来没觉得那是个问题。当年评副教授。按照年限,我还差一年,可是系里的领导说,让我可以申请破格。咱们就听领导的呗,结果没过两天,领导又说了,破格是要有条件的,年龄不能超过40岁。唉,真后悔我娘把我生早了。可我后悔有什么用?这事再怎么着也不能责怪爹娘啊?反正就认命吧。一年后,按正常程序,这个副教授也没费什么太大的事就扣我脑袋上了。 评正教授的时候也遇到了情况。那年,我跟一个比我年轻的但是担负着领导责任的老师一起申请。那时候名额也是很紧张的,反正我也没有特别在意。反正能评上就评上,要是评不上,心里当然不会兴高采烈,但也过不了两天也就过去了。问题很简单,你再不痛快又有什么用?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且这也不是光靠自己努力就能解决的了的事。说借这个机会玩点猫儿匿去拉关系送礼,这事我压根儿就不爱干,而且弄不好还招一身恶心。结果,那位当领导的年轻人评上了,把我给扔下来了。还真是跟事先想的一样。心里不舒服了半个小时,也就过去了。一年之后,这个教授就砸到我脑袋上了。 在高校当老师,在2000年之前,那点工资收入真是可怜。别人还以为你挣多少钱,但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实底。在那个时候,有压力吗?不知道别人,反正我虽然也不满意那时的收入,可是细细回忆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压力。反正就这点水,有多少水就和多少泥。另外再想点辙,在外面上点课,也能贴补家用。那时候的日子也就这么过来的。 有些经商的朋友可能压力要大得多。因为经商这活儿,不赚钱就是赔钱。赚了钱,皆大欢喜,可是赔了钱,那就很麻烦了。所以经商的朋友压力大,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会有焦虑除了经商的之外,工薪族的压力应该不会有那么大了吧。的确。工薪族钱挣得不多,可是在你有工作的时候,至少还能拿到钱。经商的老板要着的急可能就要大得多了。所以,我总觉得,在当前这个社会里,那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压力大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现在怎么弄得全社会人人都觉得压力大呢?不知道是不是还存在着那种人家有的,我也要有的心理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就不难理解了。不过,这是不是有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压力大,对自己哪儿哪儿都不好,身体不舒服,心理也不会舒服,时间长了,不定会折腾出什么病来。到了那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我有个朋友,就是经商的,也经常焦虑。怎么劝都没用。也许是在旁边站着说话不腰痛,人家的难处咱们也体会不到。可是看着朋友焦虑的样子,心里也想帮忙,可是就是使不上劲,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压力缓解。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自己。世上的事本来就是这样。你压力大,也是这么回事,你看开了,还是这么回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很多问题,你越是担心,越是焦虑,你就越会把问题的严重性无限放大。其实,真要事到临头,不过如此耳。 虽然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的说来,我们的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既然有着美好的生活,干吗要用压力和焦虑跟自己过不去呢?那些物质的东西,有多少才算是个够?如果把这些东西当作我们唯一的目标,那的确会生出很烦恼来。其实,即使我们遇到一些难处,遇到一些困难,也完全可以用乐观的态度来应对。虽然乐观不会让问题自动消失,但是乐观不仅会让我们减轻痛苦,而且也会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能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5423 次阅读|6 个评论
回答一个压力的问题
热度 3 liwei999 2012-10-31 15:34
回答一个压力的问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30/2012 22:37:22 原帖是 问一个愚蠢的问题 ,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Quote 一直以来,心中存在一个疑虑,不吐不快。今天借贵宝地请问一下: 高速流体会产生负压 ,管道里面的高速流动的液体、气体,对管道壁统统都是 正压 ,却是为何? 记得一个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玻璃管有一个细颈,玻璃管细颈部位和两侧分别有一根垂直的支管,玻璃管中有水流时,细颈部位水流速度快,支管中的液位低,说明细颈部位的压强低。 按照我的理解,细颈部位应该压强大才对。 这也不能算是“愚问”。是否是“愚问”愚问要分情况。就如同抄书一样,考试时就不能抄了,但是日常里都是在抄。抄完了再炒。 在常识里,正负的分界在 0点 。稍微高级一些是要看微分的符号。而气压的正负之分,往往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处区分。大于1的为正,小于1的为负。此乃第一。第二,需要说(证)明 “高速流动的液体、气体,对管道壁统统都是 正压 ” 的现象。这个手续很重要。科网里吵架论“转基因”,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就是不知道按手续来说事儿。 不考虑压缩性时,液体、气体可以称为流体。输送流体可以用正压,也可以用负压(符号以大气压为零点)。用吸管吸水的时候,流体对管壁是 负压 ,因为可以观察到吸管变扁的现象。当然,更多的情形是加压输液,这时管壁受到的是 正压 。 静止的流体对容器也是正压,因为有重力的存在。没有重力了,液体没有容器也可以“收容”。液体虽容器的形状变形的现象,说明了液体受到了容器的“约束力”,朝向是指向液体内部、垂直于液体的表面。那么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容器要受到与“约束力”相反的力。 流体流动就要有能量、动量。没有力作用的时候,两者都是守恒的。因此流速(变)低的地段这个(动)能量势必要变成某种势能储存起来,维持守恒的法则。这就是“细颈部位水流速度快,支管中的液位低,说明细颈部位的压强低”的说明。 “按照我的理解,细颈部位应该压强大才对”是个想当然的思考。 因为周博主一时解不开这个扣,所以有了“问一个愚蠢的问题”的博文。能知道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比较“聪明”的表现了。殊不知,有的人根本达不到能发现这个问题的档次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91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人全球压力第一,都从哪来的压力
热度 30 cgh 2012-10-22 12:57
中国人全球压力第一,都从哪来的压力 当你还是一个中级职称的科学工作者,看到彭真明博主的博文①可能会感到压力倍增吧。当你 还是一名为学位奋斗的未来科学工作者,看到张维博主的博文②可能为前途感到压力吧。当你还在苦苦寻找自己学有所长的工作时看到河北研究生回家种地导致父亲 服毒自杀③是不是更加苦恼和不安。当你发现自己是全球压力第一的中国人之一④,是不是多了一份压力。 前几年听到中科院地理所某风华正茂的杰出人员过劳死,此后陆续有报道相关新闻。时不时看到某学校青年教师不堪重负跳楼了。可以说,科学工作者也是属于全球压力第一集团中的一员啊。 就我本人而已,从本科毕业面临找工作,选择继续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逼得上博士,博 士趁着工作一有着落赶紧毕业,把这坑先占上。现在有了工作,倒是有时候和父亲说,工作收入少,还不如回家种地。可是,在前面的找工作中,回家种地不是可以 考虑的选项啊。很难想象会不会和河北的那位农村研究生一样的悲惨。 然而,将自己(甚至国内的一些土鳖)与国外比,我们的文凭更高了,但是不代表能力更强了 ②。在西方,博士毕业又如何能在理想的大学从事科学工作呢,有些人都是在不同地方做了很多年博士后才谋得一个职位。我们的职称更高了,但是不代表成果就多 了①。也许许多中国的大教授的成果还比不上美国的一个助理教授。从这种比较来看,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似乎不应该比西方有更大的压力。 所以,中国获得的全球第一的压力,可能并不是来自工作竞争的正常压力,而更多的是以下: 1 、生存条件的压力。我们不论什么级别的科学工作者,很多人还在关注飞涨的房价,还在为儿 女的教育烦恼,还在为远在农村的父母担心;当西方的博士后毫无生活顾虑地努力工作的时候,国内的副教授更多的要想着房子和孩子。很显然,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只能提供这样的条件,我们能不能放得下这种压力呢?! 2 、不良的工作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海归、土鳖、千人、老牛等等,在科学领域总是被划成了三六九等,设置了等级间不可逾越的界线,这些人似乎不是按公认的才能和成果去平等竞争,于是给不同等级的人都形成压力。这还只是其一,其他行政上的…… 3 、期望和能力的差距带来的压力。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其他行业,人们似乎习惯根据别人来树 立自己的期望。比如:在农村里一定会认为大学生、研究生了不起,比家里种地的要收入高、生活好,否则没法见父老乡亲。结果是,文凭、职称贬值了,甚至有和 能力脱钩的危险。高等教育甚至有脱离能力培养而沦为文凭教育的尴尬。 4 、社会眼光带来的压力。中国人似乎不甘于平凡、不屑于平凡。不乏有人批评那位找不到工作 回家种地的研究生,认为其没有出息,应该自行了断。其实这也是一种压在大多数人头上的压力,不自觉让这些人异常努力。比如某些牛人觉得自己一定要朝诺贝尔 奖努力。不知道西方是不是也有靠这种压力支撑其在科学上前进的? 5、社会不公平对特定人群形成的压力? 其实,平凡、简单、淡然,并不不一定会减少科学工作动力。高压鞭策也并不一定能给科学工作有益的动力。 ①彭真明博文: 副教授可能成为未来大学教师的最低职称 ; ②张维博文: 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各位理科生怎么看? ③ 研究生未找到工作回家种地 父亲服毒自杀 ; ④ 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 京沪居前列 ;
个人分类: 杂谈|8648 次阅读|40 个评论
静爱心理学系列之1-《名家谈心理》之《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tianjingle27 2012-9-23 06:15
20120923日0500start0615end-1h15m于3号楼 心理学在 理解人性、注重感受、关注内心方面 有其独到之处,是我们人类 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和调节自我 的重要 科学工具 。 201006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之刘翔平教授《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一、压力与神经质人格的Relation 研究表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的人心理不怎么健康,而工作中不涉及与人交往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有十大心理不健康职业。排第一的是警察,做警察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不健康。职业倦怠的一个表现是对人冷漠,所以,到警察局办事时,警察一般对人都比较冷漠,不热情。(从另一个视角明白了不热情的人是怎么回事,可能原因之一是职业倦怠呢) 第二:医生。 第三: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老师。比如中小学老师对家长和学生特别冷漠? 但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障碍分为两个类型,其一叫外倾性障碍(肌肉发达,智商中等,表现为不妨碍自己,只妨碍别人。人生格言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容易愤怒,容易得心脏病,口头禅是“凭什么”。幸福感强,但容易冲动。)其二叫内倾性障碍(害怕失败、不自信、焦虑,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比较自卑,一般只妨碍自己,不妨碍别人。) 了解自我属于何种类型的人。不幸福的人属于神经质性格(又叫内倾性障碍)。主要特点:1.道德愉快体验过少;2.违禁性的行动的罪感或耻感过强。(往往对生活中的负面事物,包括危险、损失和不确定性有优先反应。)3.不能享受无功利行为的快乐。(积极的人活到老学到老。多巴胺多的人就会幸福。)But神经质性格的优点:容易成功。如蒋介石、项羽等。神经质的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人与消极悲观的人在平时很难观察出来,遇到好事时反应差不多,但遇到不好不坏,很单调枯燥的生活,就会有差别,积极的人依然高兴,消极的人就会痛苦。有一句名言说,心里不健康的人必须要靠一个好的结果支持自己,生活中没有好的结果他就会不会产生快乐。(想到了老妈,她就是一个只能听好结果的人啊。)心理学家说,人生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该给别人的给别人,该送就送,不要想着自己付出就必须有收获。 How战胜神经质?1.增强道德愉快体验,夸大正面的东西,感觉良好。我们要努力开发幸福的大脑,因为幸福的大脑比消极的大脑进化的晚些。2.不要对犯错误太敏感。人生由错误组成,只要出生了就要犯错误。3.将手段目的化。 二、What是幸福 幸福跟快乐不同,快乐与正性刺激有关,快乐是被动的,自下而上的。如抽烟快乐,睡个好觉觉得快乐等。幸福不一定是快乐,幸福指是否对自己满意,不是指身体的。幸福的内容包括快乐,但比快乐内容要多。(So用集合观点看,幸福集合包括快乐集合。)幸福感是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是对自己的生存发自内心的满意。(For example,目前由于对备课还不游刃有余,所以幸福感还偏低呢。) 大脑特别重要,幸福or不幸福跟大脑有关。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幸福是一种乐观的、积极的人生信念,它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幸福不是没事就想着我要幸福,而是想着要把事情做好,是指做了正确的事情,实现了自我的潜能,维系了良好的关系网,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幸福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要做事情,而非总是反省自我。 其次,幸福和成功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幸福与成功不一样。成功偏外在,对幸福无直接决定关系。幸福和成功之影响因素不一样。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等。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专业技能、运气和动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环境+可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 。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 稳定的 幸福感,而非暂时的快乐心情。幸福感是指令我们感到持续的、稳定的幸福感觉,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对自己生命的质量的评价,是指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 第一,幸福与遗传有关,幸福感一半是遗传的。(人对幸福的适应时间就是半年,半年以后幸福感就下降了。人对坏事可能三个月就适应了。个人素质非常重要,不是这个世界导致我们是否快乐,而是我们的大脑起决定作用。) 第二,幸福与环境有关。如财富、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 财富与幸福的relation?如购买力与幸福指数?(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瑞典?) 年龄与幸福的relation?年老好于年轻? 婚姻与幸福的relation?已婚好于单身? 学历与幸福的relation?研究表明,幸福与学历无任何关系。(自杀率历来是保密数字,有份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5万-28万人自杀) 性别与幸福的relation?研究表明,幸福与性别无任何关系。But抑郁症患者中,女人是男人的3-4倍。遇到挫折时,女人大脑的主要反应是调节情绪,降低抱负,结果容易得抑郁症;男人大脑的主要反应是解决问题。 朋友与幸福的relation?朋友多的人幸福。 有信仰与幸福的relation?有信仰的人幸福。 第三,how控制自我的心理力量非常重要。how改变自己,掌控自我命运。 (世界上有4种人:按照成功or不成功,幸福or不幸福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种人——爹妈给了幸福的大脑,恰恰又成功了,就既成功又幸福,如王石。第二种人——爹妈给了抑郁症的大脑,运气好成功了,如张国荣。第三种人——不成功但幸福着。第四种人——不成功又不幸福。) 三、How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第一、学会遗忘。遗忘很重要,该忘的就要忘。 第二、学会宽容。记仇容易,宽容难。why不遗忘?因为不宽容。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要太好强,太好强、太求完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第三、学会感恩。比如雷锋做好事的基础就是报恩。 第四、学会回忆美好体验。例如记心情日记,每天记三件好事。 第五、学会乐观。乐观是对未来好事多于坏事的信念。乐观、能力与动机为成功三要素啊。 四、精神健康问题 精神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精神是人对世界的信仰、信念和是非观。精神健康三标准:1.有热爱的工作or职业or事情。2.有爱。3.勇于接受苦难。人生之痛苦是必然的,人生再顺,事业再有成,也有老的一天,也有不能动的一天,所以人要接纳痛苦,学会苦中作乐。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谈柔与刚
热度 20 yatou 2012-8-19 00:55
漫谈柔与刚
老子在 《道德经》 一文中以草木之躯作喻评价柔弱与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于刚强。 我们不能否认柔性是一种生命特征,也认识到枯槁是生命逝去的一种表达。然而,作为与柔性相对应的刚性,它其实也是生命特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学属性。 美丽的贝壳类动物具有坚硬的外壳,它构筑起这类生命抵御天敌的一道刚硬防线;内部则是具有生命特征的软体,可以牵动外壳的开合,实现一系列简单而必需的生命过程。而即便是貌似坚硬的外壳,从微观上看,它也是由有机与无机两大类物质组成的,是一种天然的杂化材料( hybrid material )。另一个例子是动物骨骼,它可是够硬的,但它也是由有机与无机两大类物质共同组成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巧妙融合了柔软与坚硬这两大因素,并将之酣畅淋漓地展现在了诸多软硬不等的生命体中,使我们人类在它的诸多杰作面前矮小如婴儿。 我们要应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 从心灵的层次上也会感受到象普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受的诸多形式的外力 ------ 压力、拉力、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等等,并借以考察着我们自身应对各种外力的各种模量特征。这时,更需要我们自己能够象大自然所设计的那些奇妙结构一样,将自己把有机与无机成分进行融合,使柔性与刚性得到理想组合,以体现出良好的力学特性 --------- 当柔则柔,需刚则强,如此才得以完存,或是完退。 自立、自爱的女性往往要付出超出男性的劳作,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边劳作、边等待。在漫长的付出过程中,尤其需要精神层面的柔性与刚性的有机融合。在工作开展、家务劳动中,都需要拿出力量,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而在职务、妻子、女儿、妈妈等各个角色的转换中、在多年付出而又需漫长等待的过程中,更需要有一颗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的淡定的柔心相伴。曾经怀春的妙龄少女踏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式现实中,爱情这美丽的光环如潮水一般褪去后,常会裸露出坚硬的、甚或是丑陋的岩石,是否可以在婚姻家庭这种现实的砾练中使自己的人格、品性得以完存并得以提高,而不是经陈年的婚姻后,少女以衰败、哀怨的状态作为一种结局,女性在精神层面能做到柔与刚相结合就显得很重要。有慈爱、有原则;有温柔,也有坚毅,才可以保持人格的独立,使自己在婚姻的磨练中得到提高,并获得家人和社会的尊重。 可以在精神层面做到刚柔相济的女性,大约也是人格独立、懂得自尊自爱的女性。也应当可以做到豁达、开朗。豁达与开朗的性格对身体是有益。
个人分类: 随笔杂谈|6293 次阅读|49 个评论
畸形的教育模式----家长花钱买孩子受罪
热度 70 baoyongli800 2012-7-13 09:36
中考结束后,很多家长都在忙着为孩子找课后班,以便“笨鸟先飞”,提前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奠定基础。以往我对这种“学前”课后班一直不太看好,因为我一直以为课后班给的都是快餐,不可能像正式上课那样详细讲解每节课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提前学一遍。因此在我儿子“小升初”的时候,尽管有很多人劝我们提前上初中课,但我们还是放弃了,觉得孩子一旦上了初中,能玩的时间越来越少,实在太可怜了,所以决定在“小升初”的最后一个假期让孩子最后“疯狂”一下。这样做也不是没有担忧的,所以在开学的最初几天,每天晚上儿子回来时我都会问他能否听明白老师的课,儿子说:“老师说的又不是外语,有什么听不懂的呀!”,尽管如此,在最初的一年里,儿子的成绩始终在班级前10左右,从未突出过,因为班级很多孩子都已提前学了初中课,有的孩子在初一时考初二的英语就已经能打到75分(满分120)了。但是在初二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儿子便考了第一名,老师觉得很吃惊,认为是一直第一的孩子考失误了才会有这样的偶然结果,记得当时儿子很不服气,于是当他又一次考了第一名之后,对我说:“妈,您可以理直气壮去参加家长会了,因为这一次没有人考失误”。呵呵!到底是小孩子。 本来也想在“初升高”时延续同样的方法,不参加课后班,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已使我无法淡定,于是在中考结束的当天晚上去听了一个补习班的公开课。在公开课上,一位顶级名校的老师说,以往他也觉得提前上高中课没有必要,但这几年他改变了想法,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发现,80%的孩子都已经上过高中课了,所以老师上课时基本上一点而过,权当复习了,不上课后班的话,孩子很难跟上。听了这位老师的一席话,不禁悲由心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本来应该课堂上正常讲的东西,现在全都在课后班上了。怪不得一位高中家长说现在高中课堂上基本不讲什么,都留到课后自己去补习。天呀!这不是家长花钱买孩子受罪吗?这样做,弊端多多。 弊端一,孩子的知识基础很难打牢 。补习班属于快餐,课讲得飞快,几次课就要讲完一本书,聪明的孩子估计可以跟上老师的速度,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听得一知半解的,而正式上课的时候,老师又以为大家都已经学过了、学懂了,因此也不好好讲,那么孩子头脑中构筑的知识体系无异于空中楼阁,很难牢固,而靠“题海战术”堆积起来的“高分”只能和“低能”靠得越来越近。 弊端二,孩子们被剥夺了玩的权力 。记得以前听一位出租车司机说,他儿子从上小学起,每天放学后从没有直接回家过,都是直接去了课后班,周六、周日也从不间断。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小孩子在二、三岁,甚至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早教班了,据说价格比中学生补课还贵。个人以为没有快乐的童年及少年时代的人生是凄惨和黯淡的,孩子们每天在疲于奔命的补习中痛苦不堪,以至于考完大学之后再也不想看到书本了,据说有的孩子高考之后,把所有的书都卖了,也有的全撕了,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看到这些书就想吐的地步。今年运动会的时候,检阅时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大一女生的头发居然有一半都是白的。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有白发了,更不用说中学生和大学生了,学习的重压已让孩子们早生华发了,呜呼哀哉。 弊端三,家长要花费巨额补课费。 课后补习费无疑是昂贵的,这一点每个参加过补习班的学生家长都有深刻的体会,因为补习的时候都希望请名校的老师,而名校老师的出场费价格不菲,几千块钱几天就花光了,难怪家长们叫苦连天。 既然弊端多多,为什么家长们还一边牢骚满腹,一边不遗余力地为“教育产业化”慷慨解囊呢?归结起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升学压力。 现在每一家都是一个孩子,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没有人安于按学区分配去接受义务教育或按分数去一所较差的高中,因此择名校成为主流。上名校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他们所能用的方法只有靠自己的孩子:尽量争取拿到多种证书,尽量让成绩名列前茅。我的高中同学炎是一位非常自信的妈妈,在她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从未让他写过作业,而且和老师也说明了,她是想让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课后班自然也没有参加过。但是在“小升初”为儿子择校的时候,她才发现尽管孩子成绩很好,但因为没有竞赛获奖证书,想进入名校几乎没有可能,这才后悔不已,最后花了6万元(初中加高中)进入第四名校,并最终考入了复旦大学。 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是吃到夜草的马。 熟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估计每一位参加课后班的学生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虽然大家对课后班都深恶痛绝,感叹自己的孩子太累,感叹钱包瘪得太快,感叹自己送孩子、接孩子的辛苦,也都知道其实大家都补和都没补是一样的,因此希望大家都不补才好,但自己却不想退出,原因很简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少数吃到“夜草”的马,所以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屡屡失败,因为逃避教育局检查的方法“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三、不敢冒险 。大多数家长都是从心里反对课后班的,但实在不敢冒险,因为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实在不敢打这个赌,万一没参加课后班,课堂上老师又不好好讲,那自己的孩子岂不会输得很惨,如果因此影响了孩子的前途,怎一个悔字了得。记得同事说过,她儿子上小学前因为没有学拼音和认字,上学的最初阶段很受挫,因为老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在学前班学完拼音和部分汉字了,所以拼音就没讲,弄得同事的孩子好长时间都显得先天不足似的。 四、怕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本来我是不赞成参加课后班的,但是前几天儿子突然问我:如果进入高中后成绩不理想怎么办?因为他听别人说:进入高中后,很多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数理化也常常不及格。很显然,这些宣传已让孩子对高中课产生了严重的恐惧感。我说:“这没什么,这就像万米赛跑一样,有的孩子已经先跑了2000米,而你刚刚起步,一开始你的速度肯定比他们慢,但先起跑的他们体力会逐渐不支,而你还有足够的体力,因为你已充分休息了,渐渐地你会赶上并超过他们的速度,靠你的加速度去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所以最开始成绩比不上他们很正常,静下心来,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地努力去学,最终你一定会超过他们。因为长跑比赛的时候,最后的第一名一般都不会是最开始的第一名”。儿子听后释然了许多,说:“好像真是这样,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是这样,最开始不突出,最后才变好的”。虽然儿子已不似最初那么紧张,但我还是让他学习了6天的高中数理化课程,虽然我知道学这点课毫无用处,但为了缓解他心里的压力,我觉得还是值得这么做,因为还没有起跑腿就已经发抖的人肯定不会取胜,所以我想让他体会一下:高中课程也不过如此,并不像人们传说中的那么难。 最近,因为课后班的关系,每天听到的都是家长们的牢骚,看到的都是孩子们疲惫的眼神。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无法释怀的悲凉:我们的教育还有救吗?家长们集体在残害自己的孩子,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因为爱。最爱你的人害你最深,而且害得让你哑口无言,还有什么比这更惨的事吗?
个人分类: 亲子乐园|13370 次阅读|161 个评论
随笔之143:《K 歌》“释放压力 K T V”
uvard 2012-7-8 02:56
K 歌 释放压力 KTV , 歌瘾爆发不知累; 不顾音调狂吼醉, 声嘶嗓哑约下回。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读paper
热度 7 zhaoming159 2012-5-14 12:14
又是一个星期一,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早上被叫去去干别的事去了,刚刚回来打开电脑,发现自己还有 N 多的我喜欢的 Paper 没有读。再看一看这一周的安排,都是些我不想做的,对我来说压力重重的事 总是在想,一定要把外围的事情都干完,然后安安心心来读 paper 。但总有无尽的围栏,一层又一层。眼看着近在眼前了,总会又加送一围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几个人一起读一组 paper 然后讨论、查资料、争辩、被打击 。现在回想起了,有过的这样的日子也不多,但是真的非常开心~ 总觉得来日方长,肯定会有很多这样的日子,看样子这一周又没戏咯 ~ 要等到啥时候呢,暑假,暑假能行吗?
个人分类: 解我之愁|3724 次阅读|19 个评论
由“母亲掐死亲生儿子”想到的
热度 2 gaojianguo 2012-5-8 14:10
金华的这阵子,可以算的上多事之秋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段时间教授猝死,刚才又得知浙师大一研究生学院职工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目前已被警方拘留。而这位母亲掐死小男孩的由因竟然是她叫儿子吃早饭,儿子由于懒床迟迟不愿起来,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一个极其深刻的体会是:现代人活得太累了! 1. 小孩压力大。 浙师大老师的子女好像没有不报辅导班的,小学生报读音乐、体育和绘画等艺术辅导班,初中和高中生则参加一些考试培训班。虽然多年前大家都在喊着给学生减负,但现实的情况是,负担越减越重了。所以我对“湖北孝感一中高三文科 4 班的学生边打吊瓶边复习”的事情没有感到惊讶。 2. 父母压力大。 做父母的总想自己的小孩以后有出息,谁也不想自己的子女将来成为 “ 矮穷龊 ” ,所以拼命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对子女期望高、要求高,少有不如意,就会觉得小孩辜负了自己的苦心。如这位掐死自己儿子的母亲知道儿子身体不够好,就要求儿子必须吃早餐。 3. 社会压力大。 家庭的压力大了,整个社会压力也就大了。整个社会都在充斥着攀比和贪婪的气息,每个人都不能松哪怕半口气。学生为了学位和未来,社会职工为了地位和钞票,单位为了任务和目标,政府为了 GDP 和 GDP.... 每个人的那根弦都在紧绷着。 4.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中就感慨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他认为: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经过千年文明的积淀,所谓现代的文明人相比于先哲不是进步了,思想上反而发生了根本上的退步。 浙师大女职工杀死 13 岁儿 因其周末赖床不吃早饭 浙师大研究生院行政人员蒋某,因涉嫌杀死 13 岁的儿子于昨日被警方带走调查。昨日下午 2 点 40 分左右,蒋某丈夫报警,称妻子杀死了亲生儿子。民警赶到现场,发现小男孩躺在床上已没有呼吸,经查孩子系被掐死,死亡时间已有五六个小时。据初步调查,蒋某掐死儿子是因她叫儿子起床吃早饭但儿子却迟迟不愿起来…   时报讯 昨天下午 2 点 40 分左右,金华婺城警方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其妻子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了,民警随即赶到现场。   据了解,事情发生在浙师大职工生活区丽泽花园小区内,被杀的是一名 13 岁大的男孩,警方赶到现场时,小男孩躺在床上,已经没有了呼吸,经查,孩子是被掐死的,死亡时间至少已有五六个小时,而孩子的母亲就默默地坐在隔壁房间里,并承认孩子是她杀死的。   据了解,孩子父亲是浙师大的职工,他表示,昨天他正在衢州给学生上课,得到消息后赶回家,悲剧已无法挽回。   孩子的母亲姓蒋,台州临海人,是浙师大研究生院的一名行政人员,在金华工作已有多年。   两人的孩子今年 13 岁,上小学五年级,平时身体不是很好,抵抗力较差,据蒋某老乡介绍,蒋某于案发前一天还从她那里拿走一个胎盘,说要给孩子补补身体。   岂料,会发生这一出悲剧,同个小区的居民都在传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个教师家庭会发生如此惨剧,与他们家相熟的同事表示,“在外人看来,他们家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很是令人羡慕。” 另据了解,蒋某平常对儿子管得挺严,孩子看上去还是蛮乖巧的。   悲剧发生之后,昨天下午 3 点左右,蒋某和丈夫赵某被婺城警方带走调查。据初步调查,蒋某之所以掐死儿子,是因为昨天上午 8 点多,她叫儿子起床吃早饭,但儿子却迟迟不愿起来。 昨天晚上,记者向警方确认,对方表示确有此事。具体案情,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原文链接: http://news.sohu.com/20120507/n342488571.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186 次阅读|7 个评论
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三月会议(4)
mohong 2012-3-31 21:49
今天中午,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工一四楼办公室召开了本月的第四次语言动力系统研究小组会议。周敏,陈泳,伍瞻林三位同学对本周的工作分别做了总结。伍瞻林汇报了论文《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研究综述》,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压力概念的界定、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综合当前学者对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研究,在论文汇报过程中,大家一起进行了讨论,莫老师针对汇报的情况做出了指导。周敏和伍以加等人 分析 有关词计算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使预算过程合理化、规范化等。周敏主要就词计算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语言动力系统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陈泳由于即将出去实习,主要对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就小论文方面的知识和老师进行了交流。 最后,莫老师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要求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 (本次会议由伍瞻林同学负责整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22岁教授vs.38岁教授:HOLD住最重要!
热度 31 boxcar 2012-3-21 22:54
科学网今日奇景—— 22 岁与 38 岁的教授! 早上,看到中南大学的刘路同学荣升为教授(一说是教授级研究员),引起科学网上一片哗然,热闹无比。。。 晚上,看到人民大学的曹廷炳教授、系主任跳楼身亡,又引起科学网上一阵唏嘘声,物伤其类。。。 22 岁 +38 岁 =60 岁,这是当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 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年限,刘同学教授要再工作 38 年,曹教授主任则提前 22 年离开了工作岗位。 据另外一位青年才俊的“娃娃教授”说,“二十多岁当教授,在中国是一条危险的路。” 其实,很年轻就能当上教授,首先不是很危险,而是很威显——威风而显赫。要保持威风和显赫,就必须不断奋斗,拼命地给自己增加负担,结果长期处于压力之下。 倘若始终能 HOLD 住,固然很好,一旦 HOLD 不住,就麻烦了。 何为 HOLD ? 是 H+OL+D , H 是 Health ,是健康; OL 是 Over Load ,是过重的负担; D 是 Degradation ,是衰退;甚至是 Death ! 这次真的很不幸,曹廷炳教授没能 Hold 住。 很早地上位,挺好!然而主动或被动地把太重的负担加在身上, H 被 OL 结果 D 了就很不妙。 总之,无论神马年龄当教授,当教授后还能工作多少年,能 Hold 住才是最重要的。 晚上下课后,我又往实验室走。 路上一学生跟我说:“老师别太累了。” 我说:“ …… 没关系,还能 Hold 住!” 凑巧,写出了这篇博文。。。
个人分类: 科学网|8918 次阅读|76 个评论
黑没黑的黑
热度 1 JRoy 2012-3-21 21:32
送精神紧张有抑郁的同仁: 《 黑没有黑的黑 》 我张狂,我肆虐,我口中一团火 我沉寂,我宁静,我面前一片湖 如果我能把自己的头卸下,然后向橄榄球一样踢得高高的,我想那时候我一定是站在一个不同的位置了 回头凝望,一个可怜的没有头脑的东西杵立着 那个也是我 哪个才是我? 我想抱团火,带她跳入湖水中,沉寂 湖底才有,黑的黑
个人分类: About me|2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象
metanb 2012-3-18 20:31
所有的人都在承受着一些“错误的压力”。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策略
热度 1 metanb 2012-3-18 20:30
对于错误的压力,不必选择承受。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声动物肺部体积和压力关系研究的方法
Bearjazz 2012-3-15 11:07
发声动物肺部体积和压力关系研究的方法 熊荣川 编译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xiongrongchuan@126.com 发声是在肺出现之后才变得普遍的。陆生动物发声过程和肺部空气压力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压力的变化则很大程度上和肺部体积关联。下面我们来回顾一篇老文献 ( Hughes and Vergara 1978 ) ,看看研究肺部体积和压力关系的基本方法。 为了图文并貌请下载pdf文件观看 发声动物肺部体积和压力关系研究的方法.pdf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2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处安放的压力 导致骨质疏松
sunyu367 2012-3-15 11:02
无处安放的压力 导致骨质疏松 无处安放的压力,导致骨质疏松.这个说法原本是没有心理学或医学依据的.只是拜读了一篇地质学文章马鞍山的成因,有所感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547920 细细想来,或许有些道理.
2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碳基生命如此脆弱!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2-2-23 13:28
昨天听说,一位熟识的老师年前突发心脏病,刚刚动完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天啊,他是1978年的人,还不到34岁,难道一生就此只能带着一颗残破的心脏。由于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和他还算熟悉,我怎么也无法将他与心脏病人联系起来,精干、阳光的外表下面却是一个残破的心,是多大的压力使他的心伤成这样。听说,他也算幸运,是在去医院探望朋友时候,突然晕倒,直接被送进急救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生说稍有延误就很难抢救回来。 只有,祝福他早日康复。 碳基生命如此脆弱,心脏的确无法承受太多的压力。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3559 次阅读|5 个评论
新学期新压力
whitesun 2012-2-18 09:18
内容写的虽较为深刻,但误操作后丢失,天意吧,那就不泄露天机了。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压力 释放
热度 1 胡业生 2012-2-7 22:11
压力大了 同类就会争斗。绝圣弃智真好。
1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井底之蛙跳出去能生存吗?
lizhe3017 2012-2-3 14:55
今天和一个在清华做博后的师兄聊天,并看了他进站4个月来的成果,叹为观止,我们这些师弟师妹压力剧增。 我是一个老成理人了,今年是10周年 一个贴切的比喻就是井底之蛙 如果跳出去,能生存吗?
1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开学前----经常对自己说说话
热度 26 cwufp 2012-1-28 07:45
写在开学前----经常对自己说说话
过完年,新学期马上开始了。不管学位这玩意儿将来到底有多少用场,既然来了,多学一点,尽可能增加一点知识和能力总是有益无害的,艺不压身。 或许,老师或者老板教育学生们多学一点,在现在这个人心不古的时代并不见得有多少效果,往往起着反作用,被学生看成是寻找压榨学生体力和脑力的理由,效果并不好。 在自己对科研和学习其实并不感兴趣,又不得不为了完成学业而学习,或者即便很喜欢科研和学习,可总是经不住外面那些玩乐的诱惑,总想放下学习时,该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安心于科研和学习呢?俺觉得在自己想做某个事情之前,对自己说说话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俺曾经说过,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都把自己的灵魂从身体中抽出来,问问躺在床上的人。这种反思的方式估计对于那些心态不算积极的人而言是无效的,因为这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方式。而当自己感到疲惫或者消极,或者所谓的迷茫,尤其是以身体不适或者疲劳产生畏难情绪或者退缩的时候,对自己说说话,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是一种排解的方式,谁都能做到的, 经不住游乐的诱惑不想学习也好,真是身体不好不想工作也罢,当你把自己当做另外一个人,对他问一些问题时,很容易发现自己是否由于懒惰、贪恋游玩还是真的身体不适不想学习。大多数情况下,说话的另一半可以告诉被问的那一半:精彩的工作都是那些活得不太舒服的人干出来的;战争的胜利也是那些活得艰难的人取得的。找不到女朋友的达芬奇、牛顿、帕斯卡、诺贝尔成就了伟大的科学事业;耳聋的贝多芬谱出了优美的“致爱丽丝”和雄壮的“命运” …… 当自己的一半经常对另外一半说说这些事情,估计自己不再会被孤独击垮,也找不出不学习的理由,另外一半在被诘问中会无言以对,轻松的消除原来的借口,心情愉快的开展工作。 压力是畏惧和退缩的原因,也是进步与创造奇迹的源泉。很多时候的退缩情绪原因不是压力过大,而是压力不够。很多人崇拜的乔布斯其实就是制造超高压力的高手,很多奇迹都是在他手下工程师的不舒服中创造出来的。有一次,当工程师们开发麦金塔计算机几个月后,发现程序仍然存在很大问题,而改进这些问题至少还需要三个星期。乔布斯得知这个事情后,对工程师们说,你们干的很棒,不过一个星期内必须完成问题的改进。结果,工程师们在巨大的压力下,终于在一星期内完成了程序的修改,把几个月都没能完善的工作在一周之内做完。 俺自己也曾经有类似的经历,当年实验室有一项技术,好几代人做了十几年了,可是就在俺准备中试时发现仍然存在诸多相互矛盾的问题。当时俺的决定是由两个工程师和我一起实施该项目,必须彻底克服技术的所有缺点,在三个月内达到成熟技术的标准。结果是,十几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经过三个月每日不断的实验和结果分析,不仅完成了技术的中试,还顺便又开发了一项新技术。 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是学习和工作动力的源泉,游戏的本质就是设置困难和制造压力,乐趣在于享受战胜困难和压力的挑战,而兴趣则来自不断的战胜困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心压力。 俺是经常对自己说话的人,常常会把在旁边路过的人吓一跳。尽管有时这是一种尴尬,却可以让自己承受一些别人很难理解的事情,享受压力带来的清净和思考的环境。 每当感到无助和孤独时,不妨张开嘴,大声的对自己说一些事情,在不断的“左右手互博”中,认识和能力都会发生改变。最大的收获可能是会让你从中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并开始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和看待自己,更不会在意是否缺席了一次聚会或者一次游玩,用心去完成自己认为值得为此付出心血的事情。 借助环境把自己分成两半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手段
7404 次阅读|62 个评论
本山退出春晚:压力大使然,再积累需要
chenmingliang 2012-1-27 13:25
央视春晚捧红了无数新星,但上春晚的压力不是每个演员能承受的,山叔退出春晚表面是身体原因,本质是压力太大!上春晚的压力对每个演员都是不堪承受的重,就算山叔这样的天王巨星也不能幸免。但山叔是明智的,选择了保命。大叔退出春晚不免让本迷失望,但山叔确实太累了,应当休息一阵子,暂别不是永别,相信在以后的春晚上一定会见到本山更精彩的小品。本山原有的积累再多,这么多年也掏空了,老人家也需要再积累。也盼望山叔能跳出固有的本山模式,让观众见到一个不一样的本山和本山小品没有小品精品出。
2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也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热度 3 dmi2007 2012-1-13 12:39
用著名的米兰昆德拉的著名标题作为博文标题,并非为了博人眼球,而是真切地觉得非此不能达意。 写这篇小文的缘起是读了今日头版头条丁甜老师的博文《 考研,莫把身体压垮 》后有感而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互动一下,如果能引发一些思考,善莫大焉。 读完丁文,我没有留言评述,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更加悲剧的故事。 去年,我太太在国内原单位的一个同事,独生女儿行将参加高考,在高考前几个月经常感觉疲惫无力,经去医院检查发现患了红斑狼疮。在进行简单的治疗之后,孩子的父母做了让他们痛恨终身的一个决定,就是心怀侥幸,让孩子继续备考,想必是计划待高考后再好好治疗休息。不幸的是,在临近高考前,孩子终于顶不住倒下了,再送医院不治,孩子凋零于花季年华,父母悲痛欲绝。 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心里在寻思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自己认为,首先是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丧失生命就丧失了一切;其次是身心的自由——人活着是要做事的,在遵守法纲和不影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应该最有幸福和满足感,而被动地生活在种种压力之下则容易滋生一些不幸。 我们不必指责当事人父母的心怀侥幸和无知,他们已深陷自责和痛悔之中;我们也不必讨论他们的决定值不值当的问题,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反思的是,社会在这种不幸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残酷的竞争环境,长期的竞争教育和竞争意识带来的无形压力不该负它们的责任么?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害了多少人家?优胜劣汰的思想幽灵是不是在神州大地上畅行无阻? 如果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不得不为了温饱而屈身压力,那么在国内科学人的圈子里,应该没有温饱问题吧。为什么还有不少人疲于奔命?君不见,那各种各样的金字招牌挂在前面,有多少人能抗得住诱惑不为所迷?为了科学理想本身而倾力奉献的人应该受到尊敬,那么为了科学之外的东西呢?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常把这二者混在一起了。这到底是个人的问题,还是社会体制的问题?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人的私欲是难免的。人生如乘舟渡海,给一艘华船,自然人们能和谐共进;给一艘破船,人们不争才怪呢! 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米兰昆德拉要告诉我们的是,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地存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依我看,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看的确如此。但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则正好相反,良性社会应该以卸载人的各种包袱为目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个人分类: 杂谈|413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控制压力远离年末综合征
jiaguangjia 2012-1-5 11:32
年末综合征主要来源于压力。当代社会,个人承受的压力强度正不断增加,长期压力的影响层面日益深广。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压力,尤其是焦虑与绝望的情绪,使人容易患感冒,而且饱尝压力之苦的人,患感冒后的症状要比没有压力的人症状重得多。   最新研究发现,人脑中与认知和情绪有关的机能,如记忆,非常容易受到压力的伤害。如果精神与肉体遭受压力的摧残,就无法快乐地工作,无法享受精彩的生活,也无法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年末综合征危及到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据有关报道,去年12月下旬,在睡梦中死亡的人数激增,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死亡者,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均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而猝死。尤其是临近年末,工作量加大、聚会饮酒机会增多等因素,造成年末综合征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攀升。   年末综合征说白了还是自己找的事,不会调整自己,不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控制压力。处理压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保持健康的身体,就会更好地应对压力;学会与他人相互交流,遇到误会和压力的机会就越少,并要建立一个由亲朋好友组成的支持体系;确保不会忘记寻找乐趣;在工作中保持自立,一个人越是习惯独立思考,就越难被压力击倒;学会利用沉思、遐想、放松以及利用生物反馈法应付压力的技巧;重新振作,客观看待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些,都是排除压力的好办法。
1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针灸与应激研究的蛋白质知识发现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2-21 14:27
读了武夷山教授推荐的“针灸能降低与压力有关的蛋白质含量”一 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520581 ,我觉得这个研究课题很有意思,去做了知识发现,看看针灸、应激与蛋白质、基因的潜在关系。 孙学军 2011-12-21 15:09 pressure的研究多是血压。而那个文章主要是应激,翻译的人没有弄明白。这样关键的词不能错。否则分析的结果完全是两个事 博主回复(2011-12-21 15:15) : 谢谢孙教授的指正,我用stress与针灸的关系检索看看。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edit_b.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query: stress C-query: ACUPUNCTURE The B-list contains title words and phrases (terms) that appeared in both the A and the C literature. 468 articles appeared in both literatures and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B-list but can be viewed here . The results of this search are saved under id # 10583 an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start page after you leave this session. There are 999 terms on the current B-list (发现201个针灸与应激研究相关的蛋白质、基因知识概念,对相关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are predicted to be relevant), which is shown ranked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levance. The list can be further trimmed down using the filters listed in the left margin.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 and BC literatures for specific B-terms, please select one or more B-terms and then click the button to view the corresponding AB and BC literatures. Use Ctrl to select multiple B-terms.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view_b_txt.cgi?ID=10583 job id # 10583 started Wed Dec 21 01:06:32 2011 Max_citations: 50000 Stoplist: /var/www/html/arrowsmith_uic/data/stopwords_pubmed Ngram_max: 3 10583 Search ARROWSMITH A A_query_raw: stressWed Dec 21 01:07:24 2011 A query = stress started Wed Dec 21 01:07:24 2011 A query resulted in 50000 titles 10583 Search ARROWSMITH C C_query_raw: ACUPUNCTURE Wed Dec 21 01:07:37 2011 C: ACUPUNCTURE 17256 A: pubmed_query_A 473627 AC: ( stress ) AND ( ACUPUNCTURE ) 468 C query = ACUPUNCTURE started Wed Dec 21 01:07:37 2011 C query resulted in 17256 titles A AND C query resulted in 468 titles 18683 B-terms ready on Wed Dec 21 01:11:08 2011 Sem_filter: Genes Molecular Sequences, and Gene Protein Names 999 B-terms left after filter executed Wed Dec 21 01:22:11 2011 B-list on Wed Dec 21 01:23:23 2011 相关性高的概念: 1 cox-2 基因 2 akt 基因 3 vegf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 4 adiponectin 脂联素 5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6 trpm7 基因 7 ghrelin 饥饿激素 8 cannabinoid receptor 9 caspase-9 10 leptin 瘦蛋白 11 bdnf 12 erk1 13 c jun 14 neurotrophin 15 gdnf 16 bax 17 rct 18 opioid receptor 19 pi3k 20 metabolic syndrome 21 genome wide 22 c fos 23 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24 nf kappab 25 body mass index 26 sp6 27 bcl-2 28 promoter polymorphism 29 jak stat 30 mek 31 il-1beta 32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33 il-6 34 fdg 35 sirt1 36 preproenkephalin 37 trpv1 38 smad 39 abeta 40 caspase-3 41 cx43 42 creb 43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44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45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46 inos 47 microarray analysis gene 48 diabetic nephropathy 49 transcription factor 50 adhd 51 yb-1 52 trkb 53 ppar gamma 54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55 bcl xl 56 glut4 57 occludin 58 pgc-1alpha 59 shr 60 titin 61 stat5 62 ppar 63 hur 64 ivf 65 leptin receptor 66 eaac1 67 cb1 68 pkc 69 jun 70 copd 71 p38 72 alcohol withdrawal 73 th1 74 fosb 75 chi 76 han 77 mpp 78 stim 79 trka 80 cytokine production 81 mrsa 82 tnf alpha 83 tmd 84 myostatin gene 85 p300 86 histone deacetylase 87 ltp 88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89 body mass 90 carpal tunnel syndrome 91 calbindin 92 trail 93 mda 94 tgf beta1 95 cdna 96 5-ht 97 lps 98 akt pkb 99 semg 100 connexin43 101 app 102 xin 103 pu 104 s100a9 105 hsp70 106 connexin 107 pcos 108 drd2 109 hip 110 heat shock protein 111 erk 112 tnf 113 cgrp 114 metallothionein 115 moyamoya disease 116 si 117 expression gene 118 il-10 119 analysis gene 120 fos 121 related gene 122 atm 123 cytokine 124 stretch 125 lr 126 icam-1 127 erk2 128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129 lc 130 timp-1 131 aromatase 132 mmp-9 133 tnfalpha 134 npy 135 apoptosis related gene 136 galanin 137 sir 138 anxiety 139 myostatin 140 bone mineral density 141 hsp 142 endothelin 143 protein kinase 144 ethanol induced 145 motilin 146 fa 147 bee 148 glutathione peroxidase 149 cytokine gene 150 bcl 151 ldl 152 elbow 153 il-4 154 crf 155 myopia 156 immediate early gene 157 ssu 158 epileptiform 159 troponin 160 il-8 161 s100beta 162 dopamine receptor 163 icd 164 glass 165 lip 166 nnos 167 neuropeptide y 168 neuropeptide 169 il-1 170 igf-1 171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172 th2 173 hyperlipidemia 174 gene related peptide 175 raby 176 superoxide dismutase 177 s100b 178 kk 179 inducible 180 il-12 181 met enkephalin arg 182 ku 183 adenosine a1 receptor 184 gan 185 yoga 186 gaba a receptor 187 amp response element 188 sun 189 nadph 190 nhs 191 obese 192 db 193 est 194 aqp4 195 3t 196 cue 197 shear 198 pomc 199 atherosclerosis 200 prostate cancer 201 nf 研究实例: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show_sentences.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B literature B-term BC literature stress 应激 vegf血管表皮生长因子 ACUPUNCTURE 针灸 1: Neuronal FLT1 receptor and its selective ligand VEGF -B protect against retrograde degeneration of sensory neurons.2011 Add to clipboard 2: Interactive expressions of HtrA1 and VEGF in human vitreous humors and fetal RPE cells.2011 Add to clipboard 3: Regulation of VEGF -expression by patupilone and ionizing radiatio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2011 Add to clipboard 4: VEGF release from alginate microspheres under simulated physiological compressive loading and the effect o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2011 Add to clipboard 5: Trans-Chalcone Prevents VEGF Expression and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the Ischemic Retina.2011 Add to clipboard 6: Lipid peroxidation-induced VEGF expression in the skin of KKA(y) obese mice.2011 Add to clipboard 7: Cigarette Smoke-Related Hydroquinone Dysregulates MCP-1, VEGF and PEDF Expression 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in Vitro and in Vivo.2011 Add to clipboard 8: Alterations in Expression of HIF-1alpha, HIF-2alpha, and VEGF by Idiopathic Overactive Bladder Urothelial Cells During Stretch Suggest Role for Hypoxia.2011 Add to clipboard 9: Enhancement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timulated VEGF synthesis by Wnt3a in osteoblasts.2011 Add to clipboard 10: Imbalance of glomerular VEGF -NO axis in diabetic rats: prevention by chronic therapy with propyl gallate.2011 Add to clipboard 11: Wnt3a upregulate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stimulated VEGF synthesis in osteoblasts.2011 Add to clipboard 12: 2011 Add to clipboard 13: GLYCOLYTIC PHENOTYPE AND AMP KINASE MODIFY THE PATHOLOGIC RESPONSE OF TUMOR XENOGRAFTS TO VEGF NEUTRALIZATION.2011 Add to clipboard 14: Sublytic membrane-attack-complex (MAC) activation alters regulated rather than constitutive VEGF secretion 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monolayers.2011 Add to clipboard 15: Celecoxib induces cell apoptosis coupled with up-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by a mechanism involving ER stress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2011 Add to clipboard 16: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ion prevents hypoxia-induced increase in HIF-1{alpha}and VEGF by regulating the 26S proteasome 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2011 Add to clipboard 17: Mechanical stretch of sympathetic neurons induces VEGF expression via a NGF and CNTF signaling pathway.2011 Add to clipboard 18: Long-term continuous corticosterone treatment decreases VEGF receptor-2 expression in frontal cortex.2011 Add to clipboard 19: Contributions of VEGF to Age-Dependent Transmural Gradients in Contractile Protein Expression in Ovine Carotid Arteries.2011 Add to clipboard 20: VEGF -C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VEGF -A expression in ocular and cancer cells; promotes angiogenesis via RhoA mediated pathway.2011 Add to clipboard 21: Mechanoregulation of vascularization in aligned tissue engineered muscle; a role for VEGF .2011 Add to clipboard 22: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induced vascular enlargement and VEGF upregulation in the rat carotid body is not prevented by antioxidant treatment.2011 Add to clipboard 23: Upregulation of CCR3 by age-related stress es promotes choroidal endothelial cell migration via VEGF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signaling.2011 Add to clipboard 24: Effect of antioxidant N-acetylcysteine on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expression of VEGF and ICAM-1 from retinal blood vessels of diabetic rats.2011 Add to clipboard 25: Effect of VEGF gene transfer on infarct siz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sheep after two months of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2011 Add to clipboard 26: Hypertonic Stress Induces VEGF Production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Caco-2: Inhibitory Role of Autocrine PGE(2).2011 Add to clipboard 27: VEGF regulates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lamotrigine.2011 Add to clipboard 28: Interplay 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and the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 (Nrf2): implications for preeclampsia.2011 Add to clipboard 29: Novel mechanism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cardiac injury in hypertensive rats: the critical role of ASK1 and VEGF .2011 Add to clipboard 30: Hydrogen Saline Treatment Attenuates Hyperoxia-Induced Retinopathy by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Reduction of VEGF Expression.2011 Add to clipboard 31: mTHPC-mediated photodynamic treatment up-regulates the cytokines VEGF and IL-1alpha.2011 Add to clipboard 32: Albuminuria and VEGF as early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disturbances in young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2010 Add to clipboard 33: Fluid flow-induced 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isoforms regulate actin adaptation in osteoblasts.2010 Add to clipboard 34: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ositively regulates FGF-2-stimulated VEGF synthesis in osteoblasts.2010 Add to clipboard 35: Norepinephrine induces VEGF expression and angiogenesis by a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protein-dependent mechanism.2010 Add to clipboard 36: ERK5 is required for VEGF -mediated survival and tubular morphogenesis of primary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2010 Add to clipboard 37: Altered ferritin subunit composition: change in iron metabolism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and downstream effects on glutathione levels and VEGF secret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38: Podocyte-specific VEGF down-regulat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2010 Add to clipboard 39: 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F and BMI Independent of Insulin Sensitivity by Glucose Clamp Procedure in a Homogenous Group Healthy Young Men.2010 Add to clipboard 40: VEGF , substance P and stress , new aspects: a revisited study.2010 Add to clipboard 41: Irresponsiveness of two retinoblastoma cases to conservative therapy correlates with up- regulation of hERG1 channels and of the VEGF -A pathway.2010 Add to clipboard 42: 2010 Add to clipboard 43: 2010 Add to clipboard 44: Soluble FLT1 sensitizes endothelial cells to inflammatory cytokines by antagonizing VEGF receptor-mediated signalling.2010 Add to clipboard 1: Stimulatory effect of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ic acid on angiogenesis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VEGF and Flk-1/KDR expression.2009 Add to clipboard 2: 2009 Add to clipboard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3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层压力演化与天然气成藏(沉积学报)
liuhua77 2011-12-10 20:03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 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演化 与天然气成藏 刘华,沉积学报 ,2011,29(6):120-127 摘 要 :通过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对东营凹陷 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地层压力纵向上存在“常压 -- 超压 -- 常压”三段式结构;时间上, 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具有“二旋回波动模式 ” ,即存在“常压 - 弱超压 - 常压 ” 和“常压 - 超高压 - 常压(弱超压)”的演化过程,其中两次地层超压的形成时间与中深层天然气藏的两期成藏时间相对应,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研究区 地层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次高压的形成是地层快速沉积产生欠压实的结果,生烃贡献相对较小;第二次超压的形成是烃源岩大量生烃和原油裂解成天然气造成的,沉积作用为辅。由于地温梯度降低、断裂 - 砂体泄压、饱和气藏深埋等作用的影响,现今民丰地区沙四下储层表现为以常压为主,伴生部分超压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 裂解气;成藏动力;地层压力演化 中图分类号:TE311+.1 文献标识码 A Pressure Evolution and Gas Accumulation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Dongying depression , Bohaiwan basin Liu Hua,ACTA SEDIMENTOGICA SINICA Abstract: After the paleo-pressure build-up by means of measured pressure , mudstone sonic log interval and fluid inclusions, the pressure evolution model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s analyzed in Minfeng area, Dongying dep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periods of reservoir formation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pressure system in Es 4 reservoir, Minfeng area: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sha 2-last stage of Dongying was accomplished in a higher pressure system;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environment of the last stage of Ng was normal pressure; and after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Nm the cracking gas in the central area of sub sag was formed in a high pressure system.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formation pressure is the results of integrated effect of multiple factors, the first high pressure was due to uncompaction of the high-rate deposi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the hydrocarbon-generation made a little contribution; a large amount of hydrocarbon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orm of the second high pressure, in addition the sedimentation acted as the auxiliary ro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crease of geothermal gradient, fracture, sand body-pressure discharge and the deep-buried of gas reservoir, the gas reservoir founded in sha 4 reservoir, Minfeng area is mainly normal pressure. Keywords: Dongying depression; cracking gas; dynamic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leo-pressure
3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而发
kaogaoopen 2011-12-4 15:53
研三的上半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觉最近生活失去了重心,我想最主要的问题是再不需要没日没夜的做实验了、文章也被接收了来自毕来的压力一下子减小了很多,加上老师突然之间对我们没有大的要求,突然之前感觉压力小了非常的多,生活自由度大了很多。。。但是我反而觉得自己在虚度! 很多时候我更希望我的生活应该是有一定压力最好正常情况下都有事要做,但是有一点必须保证那就是一定要有适当的回报(我承认我是一个庸俗的人)!!我想研究生前两年多我之后以那么的努力做事就是我心中始终想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我很想发一篇好一点的SCI,但是现在实在让我很无奈,总结原因有非常多,现在想来最主要的原因在我自己身上(没有充分的分析现实,没有主动思考,主动的克服困难,最主要是我性格中的惰性)。当年和大师兄打赌说我一定会发一个SCI结他看,想不到今天我还是输了,输的体无完肤。。。 想想没有报考博士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可惜,很快就要跟我的学校生涯说再见了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舍,曾经的名校梦就此结束梦想就此破灭了,谁也不用怪只怪自己太不懂事。。。。不过我想我很快就会适应的!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作一年多来复杂心情
热度 1 hl007 2011-11-23 17:16
工作一年多来,自己事业和感情都出现了问题,无法平静对待,最近一个多月来,只是天天痛苦,觉睡不着,工作没有激情。有时也偶尔想想,越想越烦,没有彻底想清楚过。或许我不应该把工作、学习、爱情、家庭和生活等事情搅在一起想吧。 先说说工作吧,现在这样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的,我这人凭我这人的性格,我是不可能这样一辈子的,加之这样当“跑腿”也赚不了大钱。所以为了以后工作岗位调整,我得把计算机、数学、电子电路等方面学好,做好成功转岗的准备。 再说说学习吧,目前主要任务就是博士考试复习,及写几篇文章,为明后年凭职称做准备工作。 接着就说说家庭和生活吧,自己从小是农村家庭出身,各方面条件都不好。现在突然来到大城市工作,才发现自己要房子,房子没有,要车子,车子没有!难免有时有些自卑、有些感到老天不公。概况地讲就是钱的问题给刚工作一年多的我很大压力。另外,可能是自己从小过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不太注重自己外在的东西。现在工作了有自己的稳定收入了得适当把自己衣食住行的水平提提,不然有时会让自己比较难堪的,尤其是“衣”,其他“食”、“住”、“行”我都舍得花钱的。另外就是工作一年多,自己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了,这与自己没有经常锻炼身体有关的。以后不管怎样每天得找时间锻炼下才行的,身体不好可能做什么事都没有状态的。 最后来说说个人问题(爱情),以前当学生期间向来没有正面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工作了,家里人会经常问问了,自己也感觉到年龄大,该结婚成家得了。可能小学都有过朦胧喜欢某某女生感觉,但是整个学生期间没有正儿八经谈过一次恋爱,说来也失败的。初中和高中是家长和老师不允许哈,自己当时也是属于好好学生,比较听老师话那种吧。大学读是一个工科学校,女生非常少,加之当时家庭情况不好、自己也读了非常不好找工作专业,感觉前途暗淡,一直都过得不怎么开心的,只是遇到过自己喜欢过的女生而已,但没谈。硕士期间,应该说是自己学生生涯中最好的阶段吧,经济独立了,没有找父母要过一分钱,但是忙于给导师做项目和学习也没有遇到自己适合的女孩,也没有谈!二十多年了呀,感情生活还是一张白纸呀! 工作快一年时,经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才算真正开始自己感情生活。两个人很投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相处三个多月出了问题。主要原因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吧。最近也为这事烦恼了一个多月了。原来感情是需要经营的,需要非常认真的态度的,不然也会亮红灯的。这桩事,我不会去想那么多了,顺其自然吧。自己真心的就够了! 什么都不要想得那么美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弱势和强势人群的必备:指纹压力摄录一体记录传输服
wya 2011-11-21 09:20
根据辩证法原理,没有绝对的强势和弱势人群! 具体实例可参考本博文章,并不定期更新: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1711do=blogid=495484 没有永恒的强势特权人群:制度不健全,没有人能幸免! 面对一系列的“假摔帝”、“推到死亡”等复杂情况,无论是强势还是弱势人群,均会面对强、弱身份的转换,以及各种事后的否认。 鉴于公家的摄像头会关键时“选择性”失效,迫切需要广大民众自行配备功能更加完善的证据保存装备:指纹压力摄录一体记录传输服! 该服装集推搡压力、指纹、图像、声音记录于一体,并可以实时无线传输数据至自行设定的服务器,以便于保存证据,非常适合各种“否认”情况下的便民维权!!! 博主注:该装备虽然尚未问世,但技术难度适中、成本适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不知如果大家都自觉购置了这种服装,是说明这个社会变好还是变坏呢?是更加和谐还是更加人人自危??? 技术很简单,但若广泛应用了却能表明一定的社会问题! 是可喜还是可悲?! http://news.163.com/11/1120/07/7J9O432700011229.html 传公务员被警察推倒后死亡 警方否认 http://news.163.com/11/1106/07/7I5LN84D00014AED.html 网传警察被商户推搡“假摔”视频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球的另一边米国“LESS is More”,反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yhy188 2011-11-18 21:12
科学家们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少一点现成的教学材料(比如例子,理论等等)反而激发学生合作,并增强创造力 。 今天听闻一女生做家教,任务是陪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做作业。这个小学生的作业量非常之大,常常做到晚上十点来钟。为什么要小孩子父母需要请家教呢,一说是因为小孩有人陪伴和监督时写作业比较认真。小孩的作业内容,我们小时候也许有过的,但现在听起来,感觉这个小孩的作业压力大得多。比如,考试后,将错误的题抄写几遍,有时抄写课文内容,等等。我开始还以为这个小孩上的学校不好呢,结果问了发现ta上的小学,择校费是10万,在TJ算是“数一”的小学了。哎!“好”的小学老师,竟然这样来启发孩子。更有甚者,该小学的一老师的孩子,压力山大了,出现厌学!! 难怪父母挤破脑袋花大钱送孩子们去米国上学呢 ,那儿生活的孩子们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和参加丰富的、积极的学习活动 。 (向 甘肃幼儿园车祸中遇难者21人致哀! ) (上海一学生和他的父亲在雨中行色匆匆) (球的另一边米国“LESS is More”) 趣闻:江学勤是中国知名的教育改革者。他也是北大附中国际部主任- 北大附中是中国最好的高中之一。他从事留学中介多年。他告诉我们为了兑现他们的留学录取承诺,他们为学生伪造了申请材料。国内的孩子,小学、中学读完了很多材料,结果“MOre leads to Less”,还要父母花钱写申请( 下面是该机构的运作:一个学生来到上海莘远,要求帮助他进入美国学校。如果莘远成功,则从学生父母处收取约6000美元 ). 1.McCartney, M. Less Is More . Science, 2011. 334(6058): 878 2. 中国留学生的素质当真完美吗? , http://select.yeeyan.org/view/158703/231884
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胞比人还聪明
热度 30 yzhang111 2011-11-16 01:38
细胞比人还聪明
因研究细胞如何应对压力胁迫(更确切点说是genotoxic stress),我感觉这细胞聪明地不得了。说比人聪明绝对不过份,不信你看我说地有没有道理: 细胞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压力,光genotoxic stress 就有外源性的紫外线、离子辐射、空气及食物污染物、烟草、放疗或化疗药物等等。还有内源性的超氧自由基、复制错误、自发碱基缺失或变异、和内源甲基化因子等等。 ( 请教高人:这genotoxic到底怎么翻译?基因组毒性?基因毒性?感觉不够准确 ) 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大量的压力。外源性的包括老婆催着快买房、老公跟人私奔、老板要自己玩命干活、有人天天威胁炒你鱿鱼、炒股炒成了股东、考试不及格、论文发不了、课题拿不到等等。内源性的包括总是想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的、每天花两小时照镜子、总是感觉没有问题不正常等等。 我们对付压力的方案一大堆,细胞一点儿不比我们差。现列表,请您比对一下: 人 细 胞 正面 应对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正确 态 度 ) 不着急,分析一下 该 如何 应对 ( 正确策略 ) 找到正确的方案解决 问题 ( 正确方法 ) 自我安慰:家不是 还 没 丢吗 ? ( 忍耐方案 ) 负 面 应对 : 我 有麻 烦吗 ?我咋看不 见 ? ( 态 度有 问题 ) 我 还 有更好的 选择吗 ? 谁 知道我没有好好干? ( 选错 道路 喽 ! ) 谁 知道我的数据造假? ( 开始失控要危害社会啦 ) 我受不了了!大家都 别 理我! ( 开始自 闭 ) 彻 底 绝 望:活着受罪有什么意思? ( 自 杀也不是没有可能 ) 启 动 正常的 DNA 损伤蠡测机制 (functional damage surveillance) 主 动 停滞 细 胞周期的 进 行 (cell cycle arrest) 启 动 无 错误损伤 修复机制 (error-free repair) 启 动损伤 耐受机制 (Damage tolerance) 损伤检测 系 统 失灵 (deficient damage signaling and checkpoint) 启 动 易 错 的 损伤 修复机制 (error-prone repair) 细 胞周期 调节 失控 (cancer, defective checkpoint) 永久退出 细 胞周期 (senescence) 细 胞主动凋亡 (apoptosis) 是不是很相似?如果你能想到人面对压力时的其他应对方案,一定要让我知道啊!我的理解是细胞必然有一套相似的机制对付压力,我们能想到的细胞早就想到了!据说损伤耐受机制就是这么被发现地。过段儿时间没准儿我给你整出个开创性的发现来看看(梦想中.......),到时候你有份儿哦!
7359 次阅读|68 个评论
[转载]“逃离北上广”续篇:做沙丁鱼,还是做咸鱼
miran 2011-11-13 10:23
“逃离北上广”续篇:做沙丁鱼,还是做咸鱼 来源:【南方周末】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60/1 是选择在北上广,被挤得像沙丁鱼,还是选择在老家当死咸鱼?逃离大城市的压力后,他 们迷失于小城市的平庸与固化。 在他们对城市做出选择的背面,是城市对他们的选择:北上广抑或是小城市,都拒绝这批 经济上以及心灵上,均处于无根状态的人。 这些年轻人左右为难的旅程背后,是几乎一代普通青年艰难安放的前途与希望。 广州,珠江边,一位白领大声呐喊,发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CFP/图) 三个月后,张一轩受够了老家那个长江边上的地级市,回到北京。就像2010年9月,他受够 了北京,头也不回地投奔老家一样。 他走那会儿,正好赶上“逃离北上广”的浪潮。2010年下半年,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 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白领中兴起到二三线城市安家的讨论。而张一轩的归途,又赶上了“ 逃回北上广”的热潮。 单就回家这一段路,张一轩走得要比其他人顺畅。父母在当地颇有声望,沾他们的光,张 一轩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甚至没有参加统一的公务员招考,当地烟草局就收了他,领 导很大气,说,明年考一个试就完了,你肯定过。 一批年龄在30岁上下,混迹于北上广的外省青年们,当初也都和张一轩一样,以为老家意 味着更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更惬意的幸福细节。逃离北上广。口号叫得嘹亮,带着爷不留 此处的痛快。 重返家乡,重拾以前的老交情。终究需要一个台阶,事关面子,这无异于让他们承认,迄 今为止所有出走的尝试都失败了,丢掉既有的圈子,他们应当放弃不切实际的努力,让邻 里邻居眼睁睁瞧着,这个迷途知返的人。 不过再怎么着,面子也比蜗居的现实更廉价。摇摆之间,返程的机票或者车票就订好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一张往返程的票根,是两个城市对他们下达的“不适宜鉴定书”。北上 广以及家乡都不适应自己了。外省青年眼里,北京是堵的,贵的,拥挤的,奢侈的,排斥 人的,是人家的北上广。而回到小城市,是势利的,关系的,拼爹的,依旧是别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来者与去者 张一轩吃回头草、在北京石景山那边找到一份月薪4000元出头的工作的时候,祖籍江苏的 刘寅则酝酿着离开北京。 刘寅租住在北京东六环,每次到国贸打车,黑车司机在嚷嚷,20块,通县走不走?他非得 纠正,是去通州吗?说的是一个地方,但他怕那个“县”字,一下子把他打回原形。 刘寅生在江苏一个县城,来北京工作了五年,月收入过万,两年没加过薪。他密切留意房 市消长,观望了几年的结果是,手里存款一路贬值,时至今日,他买不起北京五环内一套 两居室的房子。 无车无房无根,撤离的念头连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越来越茁壮。他变得像罹患产前忧郁 症的卡夫卡,买房、挤地铁、喝水,甚至呼吸空气,日常生活的一纤一毫,都让这个80后 男人疲惫不堪,“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在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里,刘寅是北京市704.5万外省市来京人员之一,数 字仍在往上走。这近千万人口大数里,许多像刘寅这样勉强的中下产,抵达了人生的某个 瓶颈,幸福指数开始往下走。 也有“蚁族”,大学扩招后迅速膨胀的毕业生们,他们生活在郊区的聚集群落,月收入两 千左右,可以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但决不能没有网络。往往在大城市打拼5年,如果没 有实现梦想,大部分选择离开,往往“三十而离”。据估计,北京地区至少还有十五万“ 蚁族”。(数据来自学者廉思的调查《2010年中国“蚁族”生存报告》)。 北京市政府尚未完成由“管理”流动人口到“服务”外省人的华丽转身,而这管控的态势 ,随着1800万人口上限超前10年到来,愈发严峻了。年初一连串的新政又抬高了外地人的 生存门槛:清理群租和人防地下室,房市限购令,车市限购令,“以纳满税五年”为条件 ,摇号另算。 上海白领早班地铁生活:上海人民公园地铁 站,早晨八点多钟,往浦 东新区赶早班的人 们。 (田鸣/图) 有专家呼吁年轻人不要扎堆北上广,像是冥冥中四十多年前一个声音在感召,“去农村吧 ,去基层吧,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很多次,刘寅假设人生三种曲径分岔的可能性: 其一,滞留北京,继续苦哈哈的生活,能认识更多人,更多学习机会; 其二,回归南京准一线的市井,买车买房,吃吃喝喝,心宽体胖; 其三,回县城找块地,养鸭子喂猪,彻底的田园牧歌。 没有数据表示,孰去孰留,每天有多少外省青年陷入刘寅式的纠结。 山东姑娘唐果,和张一轩一样,也是一名“重返北上广”者。 她第一次来北京是在2010年的正月十六。待业中的农村女青年唐果气咻咻地离家出走了, 伙同几个同学,从山东济宁一火车坐到北京,只揣了读书时卖资料攒下的两千块。 首都没有电视上演得好,天不那么蓝,公交地铁挤得慌。偶尔路边还躺着缺胳膊少腿的叫 花子。几个男生起哄说苏宁在招聘,职业规划圆满,前途无量,于是她去了大兴区的苏宁 电器,卖电视,朝九晚十,月薪1500元。 租的房子老远,在丰台区西局村里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小街,隔壁是夜夜泊满豪车的东方威 尼斯大酒店。房间比棺材强点儿,只一张床,没厕所,洗澡得去村里,7元一洗。周边乱糟 糟,在木樨园公交站等车,站牌被“广东少妇求子”类的小广告贴了个遍。老家房子倒是 阔气,大院里有花有草,四五年前还有了空调电脑,但唐果再也不想回去了,“啥也比不 上自由”。 那时候这个城市“看上去很美”,但如今真拿自己当北京人要求了,先得学着跟北京人一 样添“堵”。要么“堵”在路上,要么“挤”在地铁公交里,挤得元神出窍,佛祖现世。 经过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唐果决定找个北京人嫁了。实在不行,找个男朋友,至少能做个 饭,搭个伙,顺便提高安保系数。筹码:23岁,一米七的个头,大专学历。有人给她介绍 一大兴男。大兴过去是北京郊县,这些年随着摊大饼的城市化进程列入市区,大兴农民成 了北京市民,因拆迁而生的千万富翁俯拾皆是。见了一回面,这事儿就吹了,倒不是因为 别的——她受不了那人的傲慢劲儿。 中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普遍的就业压力与高企的生活成本、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与上 升通道的狭窄,让一代普通青年面临艰难的就业与生活抉择。 (冯飞/制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用了windows7的系统,就用不惯windows98的了 来了,又为什么要走?或者,走了,又为什么要回来? 张一轩1988年生,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毕业去向班里约是三三开:除了签约新华社中央 电视台的极个别,1/3考研,1/3回老家,剩下的混在北京,挣三千多的月薪。张一轩属于 最后那类,在CBD一家传媒公司上班,每个月一半的钱转给银行房贷,其他一切从简,每天 麦当劳肯德基(这是他所能找到的CBD最低廉的快餐),直把自己吃恶心了。 他有点像《蜗居》里的小贝,高大帅气,有白色癖。原本他和一个北京姑娘谈恋爱,一心 要奋斗,扎根北京。直到某天,经济规律无情地左右了他的个人命运——姑娘跟一个留学 生好上了,人家送她LV的包和Gucci的手链。吹了。 吃恶心了麦当劳肯德基,显然不是张一轩“逃离北上广”的全部原因。——工作老是加班 。最抓狂的一次,为了写一个明星剧组如何不畏发烧拉肚子坚守片场的宣传稿,他熬了一 个白天加半个通宵,第二天他把第八稿交上去,挑剔的上级瞥了一眼说,还是用第二稿吧 。 他决定听爸妈的话,回家当公务员。而在一千多公里的温暖故乡,父母把一切都准备妥帖 了。 新工作性价比很高,月薪三千,他一个人占了会议室那么大的办公室,工作内容基本是偶 尔发发传真和每天陪领导吃饭。多数时间坐着玩电脑,下班跟爹妈吃饭、看电视、睡觉。 日子懒洋洋的。很快,怀着专栏作家梦的张一轩发现了一个糟糕的信号,他写不出东西了 。 一天上班,领导说,走,查烟。张一轩很好奇,学着领导,把“烟草稽查”的袖章一个个 往身上戴,一脸严肃地列队出门。所谓查烟,就是查云烟、湘烟,发现一条罚一千。当地 的烟商看样子也不缺钱,人民币一摞一摞地拿出来,毕恭毕敬。一天下来,少说几万到手 ,报纸一包就扔公车上。 这笔罚款在财政体系运作之外。不用入账,拿了钱,哪里贵就往哪里去“烧钱”。查禁的 烟呢,领导对张一轩说,拿回去给你爸抽。那一天,张一轩“觉得自己特像个狗腿子”。 第二次查烟以后,张一轩说什么也不去上班了。 别人看来,北京的这些年里,外省青年们学会了大城市的傲慢;而在他们眼里,也许是小 城市变得更加世故了。他们和北京出租车大叔聊人民币升值、突尼斯的城管和利比亚独裁 者,那时候他们觉得地球是平的,先天之忧了。回到小城市,年轻人们忙着老去,城市忙 着建新城,忙着变“堵”,忙着让房价跟一线城市看齐。 张一轩的师兄刘沛,因为姥姥身体不好,在北京呆了七八年后,回老家成都。爸妈都是下 岗工人,给不了什么便利,他找回老本行,就职成都某家电视台。结果,他名牌大学的学 历和流利的英文,都成了负累,同事看不惯他高调,背地里说:北广毕业的又咋样,还不 是跟初中生一样在扛摄影机。地方电视台禁忌多多,连2009年那起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也 被禁止报道。倒是各种婆媳矛盾、老婆和小三掐架的节目,收视率居高不下。 身边人踊跃买房买车,这是成功人士的象征,哪怕最便宜的QQ车,也得先补缺再说。有时 他们抱怨,唉,又堵车了,话语里带几分家乡经济蒸蒸日上、迈入“堵城”的自豪感。刘 沛骑自行车上班,别人纳闷:你咋不买车呢?逍遥惯了的刘沛说:骑车15分钟就到,买车 干嘛? “装了windows7的系统,就用不惯windows98的了。”刘沛很是水土不服。 为了增强归属感,有人给他介绍了一桩亲事,对象是某税务局局长的女儿。媒婆激励他: 娶了这姑娘,你的人生少奋斗二十年!刘沛许多女性朋友便如是,回老家找个科级以上中 青年干部结婚,从此安下心来。刘沛鼓着勇气出门了,结果实在没看上。 咸鱼一般的生活在成都维持了一年。生活高度同质化模式化,出门跑现场,看来看去都是 那几个人;总是去九眼桥的苏荷泡吧,每次都坐同一张桌子,隔壁桌的也都是同样的面孔 ;到了后半年,刘沛脑子都有点钝了,每天上班就止不住地想,晚上吃什么玩什么。 一个问题总横在脑子里,在北上广,被挤得像沙丁鱼,还是在老家当死咸鱼呢? 坚持了近两年后,唐果决定放弃北京。每个月到手一千四,中午有盒饭,晚饭是几串麻辣 烫加方便面,三块钱搞定。发工资那几天,才去吃一顿呷哺呷哺。这样的开销,勉强维持 基本的温饱。买大件就算了,像笔记本电脑花了3799块,还是她妈瞒着家里人给她汇的。 家里倒是不差钱,唐果她爸种西瓜,搞沙场,每年能挣个五六万。 电话那头,消了气的爹娘开始天天召唤:回来吧,考个老师,起码是个铁饭碗。 留守北京的意志却是一路瓦解。一年多以后,最终击垮唐果的现实如下: 一、遭遇黑中介。某天晚上十一点过下班回家,横竖开不了门,发现钥匙孔被口香糖堵了 。原来中介把别人快到期的房子转租给了她,另收取中介费600元。第二天唐果报警,警察 懒洋洋说这事我们没法解决。这起租赁纠纷以唐果愤怒地撕掉合同,扔了中介一脸告终, 净亏损600元。 二、万恶的地铁。为了方便到图书公司,她搬去了北五环的上地。这意味着每个工作日的 早上八点,她需要在13号线炼狱——这是“蚁族”的生命线,繁忙时段的密度不亚于2008 年冰灾时的广州火车站。那些素颜的、打着哈欠的、没来得及系领带、不敢穿高跟鞋的年 轻人奔跑着涌来,成为候车队伍黑黝黝一大片中的一小点,地铁管理者为了控制流量,设 置了重重铁栅栏,于是急促的人流像S型的蛇尾巴越甩越长。即便成功上了地铁,也是“挤 得五脏六腑都出来了”,时不时有人卡着地铁门,还得靠门外使劲一推,咳,地铁门这才 关上,安心开走了。 三、最致命的一击:图书公司来了一个城里姑娘,机灵又会来事,村里来的唐果是根直肠 子,迅速被比下去,辞职了。 2011年5月,唐果决定回家。 挤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胶囊公寓里的外地青年。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覆辙两端的迷茫 于唐果而言,离开北京,抑或是离开家乡,都躲不开一个“逃”字。 从北京逃回老家后,除了她自己,没人拿她当大城市里回来的人,乡下人有自己的“堵” 。她说起国家大事,家里人都不大爱听,觉得那些事八竿子探不着。 村里那点破事她也烦。每过完年西瓜育苗那时候,她妈就反复叮嘱:你在外头少说话。生 怕得罪了谁家,别人一把火把你家塑料棚子给点了,反正西瓜苗从播种到茁壮成长到换成 票子存进银行以前,心得一直提着。 还有各种狗血鸡毛让她觉得生活凌乱到拎不起来:比如二姑孩子去日本打工,借了唐果家 三万,后来她家盖房子了,找二姑要钱,就把人得罪了,再不往来;她爹和她爷爷也为了 两万块闹崩了。好多亲戚都陌路了,她爹整天愁着脸,一副活不下去的样子。 她开始适度地认命了,打算响应父母号召,考个县里的老师当当。笔试她倒不担心,“面 试得走关系,这是常识”,可她农村的爹娘找不到门路。所幸在唐果寥寥无几的人际关系 里,还有个高中同学,那同学家境好,父亲是县里干部。家里就给唐果准备了一两万,打 算笔试过了去托托关系。小地方,最重要的是圈子,没有关系的时候,可以通过人情和礼 物去建立关系,去僭越层级。虽然他们都不清楚一个林业局局长能对教师面试起到多大作 用,但拿家乡话来说,“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 结果考前十天,笔试临时换了考纲,唐果措手不及,挂掉了。 唐果就成天在家宅着,上网,看书,思考一个终极问题:我往哪里去?大城市呆着别扭, 在县城体面的工作不好找,卖衣服、当超市收银员,又嫌丢人,“大学生最麻烦,高不成 低不就的”。 “自由”,这是一无所有的北京,对唐果最后的诱惑。“我还想再折腾两年。”抱着一种 暮气沉沉的信心,唐果说。 但在北京的初冬,蚁族聚居区唐家岭已经拆除,房价不断验证着那个房地产商狂喜的预言 ,连龙泽一带,也涨到了两万多,什么都在猛涨。限购的物品从住房到汽车,都跟她没关 系,新地铁通了,但一出生即拥挤。“蚁族”已经回他们星球了,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在忙 着裸婚。 几乎随时都能邂逅一些挫败她在北京“耗下去”的信心的细节。有一天,唐果在楼下看到 一条横幅:格尔顿幼儿园优惠招生(1180元/月)。截至今日,她的月薪还是1500元,包住 宿,不够在北京养个孩子。 这座城市并不欢迎她,她心里也清楚,此地不宜久留。生活无风无雨,有点橡皮人的味道 。最欣慰的是,上班地点离住处几百米,再也不用挤地铁了。每天她早上九点上班,对阿 里旺旺上每一个询问的卖家笑脸相迎:亲,有什么可以帮到你?机械的重复对话持续到下 午六点结束,下班回家。六人一屋,是大学寝室的上下铺。她晚上躺上铺,用在中关村买 的MP4看爱情小说。 她在城和乡之间打转,找不到出路。最近,她对人生有了进一步规划,去日本。他们村好 些人这样,交3万块中介费,从青岛到日本打工去,学名叫“研修生”,听说一个月起码挣 一万。 刘寅的下一站在那里呢? 上个月,刘寅看了部叫《白蛇传说》的片子,里边一个角色最能诠释他对京城的感触:有 个小和尚叫“能忍”,忍到最后,结果还是变蝙蝠妖了。 去而复返的张一轩,仍然延续着两年前“快餐吃到恶心”的生活。靠目前的收入过日子, 偶尔还是得“啃老”,不过他的心态放得很平和。他喜欢每天下班回家,调暗灯光,喝点 清酒,看部电影,周末踩着单车环游西山。更重要的,开始有杂志约他写专栏了,比如介 绍日本舞踏和大野一雄。 这一次“归去来”的旅程,并没有改变每一个人在北京的生活质量。这些折返者内心的某 些地方,似乎已经开始衰老:王可人认为自己特别跌宕起伏的剧情已经在前两年演完了。 她生于1987年,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她不愿意听父母的安排,一张72块的站票从九江坐 到了北京,差点闹得脱离母女关系。 在北京,一年多时间,王可人换了三份工作,工资始终徘徊在三千上下。她不大会节约, 一直负开销,职场竞争让她不再极端地与社会家庭对抗,她有所顿悟:不听爸妈话的人, 下场很惨。可惜回家考公务员落败。她怀念地坛和各色音乐会和展览,带着更明确的职业 规划,她决定再到北京充电,“有些人生的投资要趁早”。 回到北京,一切从零开始,打包行李,租房子,海投简历。找工作面试那几天,王可人把 稻盛和夫的《活法》带在地铁上看了一半,这本书像职场圣经,她感谢它“赐予我力量和 好运”。封面上写着: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死扛的日子 但终归,这里是北上广,如同受神祝福而水草丰茂的应许之地,它们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 :大多数名校、最好的医疗条件、奢侈品旗舰店、名人精英……“北上广”更多的高楼里 ,驻扎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500强”企业,它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大的发展空 间。 兰州青年胡阳过年回了一趟老家,老家竖起了一水儿的仿货:山寨海底捞,山寨钱柜,山 寨毛家饭店……当地人还自豪地宣布,2010年全国房价涨幅兰州第一。许多二线城市也在 学北京发家,修完二环修三环,一个劲往外撑。这几年它们流行挖路修地铁,承办各色园 博会西博会,穿衣戴帽修场馆…… 胡阳得到一个启示: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北上广好榜样,作为一名上进青年,怎么能逆流呢 ? 北京对于外省青年还是老样子,乌泱泱的一片人。商人们见缝插针,廊坊市的楼盘广告打 到了昌平,极尽挑逗之能的小广告满地铁撒着:15分钟抵达CBD。 断片的北京生活,看起来有了崭新的开始。凭着一口英语,刘沛进入万达酒店担任项目发 展经理。出差时全国飞来飞去,跟世界各地的人谈生意,夜宿五星级酒店;回到北京的租 屋,还是住得像贫民窟,尽管在东三环,周边是菜市场、公用厕所。看不见风景的窗户已 经老朽,一推就拼命往楼下坠,刘沛去宜家买了块布,把外面闹哄哄的世界隔开了。 即使是在北京过“死扛的日子”,但唐果再也不想回去了,“啥也比不上自由”。 一次就业考试,让唐果认识了什么是“小城市的熟人社会”。小城市是一片更小的池塘, 每一条大鱼小虾都有自己的狭窄水域。“拼爹”、拼人脉更加明显。 但这尚不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区别的全部:前者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廉洁高效的政务部门 ,更现代、更有质感的生活细节——张一轩就是因此而舍弃父母在故乡给他安排的舒适生 活。 这也就是念叨了几年,刘寅始终还没有离开北京的原因。关于人生假想种种,始终停留在 浮着白沫的自来水,挤不上去的地铁,买不起的房子和无限虚掷的时间成本里。眼看着, 孩子就要出生,他还在艰难地为去留做决定。11月4日他做了个梦,他出国了,天上有一条 金灿灿的中国龙在飞,正欢喜呢,一泡尿把他给憋醒了。一醒来就看见窗外灰蒙蒙的,没 有远处和阳光,心忽然沉了沉。 来源:【南方周末】 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60/1
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在乎的到底是什么?
热度 10 hqh2011 2011-11-9 23:14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社会的压力正在充斥着我们的心灵。此刻的我们还觉得较为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大树的遮阳挡雨。尽管如此,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有了自己的烦恼和忧虑。也许是上学的缘故,我们仿佛没有看透社会的压力和残酷。然而,就这个阶段,我们对于经济的条件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感触,因为这种气氛也正在包围着我们。 曾经在科学网好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位博士生导师有这样的评论:“要是没有想好上博士,就不要来读这个研究生。”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中国学生的大多数研究生都是没有必要来上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上博士,所以他们的科研之路是白走的。 这种言论似乎更多的是代表了老板的立场。可是,作为一位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博士生导师而言,你是不是更应该考虑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呢? 每一名学生,来到高校学习,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和故事。也许,他(她)是有着中产阶级或以上的家庭出身背景,同时喜欢着,深爱着科研。这样的话,他一定是一位很好的潜在的科学工作者。但是,在这个农村人口占主导的中国社会,相信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家庭都是农村,而且甚至有的直接是山沟中成长起来的“放牛娃”。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而言,他们为什么不远千里的来到外地大城市求学呢?相信,有他们的爱好和价值观。可是,绝大多数都有着自己以及家庭不得已的苦衷。 因为,对于他们—乡村放牛娃—而言,不仅仅只是为了替自己的父母出来看看世面而已,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所以他们共同选择了学习这条唯一的可靠的路径。知识能改变命运,他们都坚信的走到了现在。 如果在选择上意味着有更大的风险投资,那么这种股票引发的金融风波可不是一般家庭的人所能承受的起的。他们是为了一条可靠的路径而来的,那又为什么要在这种可靠的砝码上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呢?可曾想过,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选择都是身不由己的。因为有很多的无奈,我们更需要适应这个社会,因为社会永远不会来适应我们个人的。因此,在很多无奈的选择中,违背或偏离我们的人生理想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大概就是很多人偏离自己人生梦想的主要缘由吧!想到这里,科学网上的那位老板是不是更应该理解理解自己的学生呢? 当然,这不是说科研的道路没有前景,不可靠;只是,这需要更大的忍耐和更长远的投资。可以说,作为学生的他们可以等待,但是他们的父母和家庭或许就没有这种耐力了。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可悲的话:“子欲养而亲不待。”相信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因此,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加上适当的考虑之后,才能真正做出这样两难的人生抉择,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规划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和责任的重大问题。不是吗?
个人分类: 2|3332 次阅读|8 个评论
压力的正负作用
热度 1 csiro 2011-10-26 18:23
我们面临竞争的时代,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同时也带来各种压力。 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它会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进步,拒绝平庸。但是压力过了头,就有很大的副作用。 对于博士生来说,发表论文多的压力,大于“必要的压力”,造成学生们为了科研不得不急功近利。头脑里边终日想的不是科研、创新,而是如何把论文发出来,如何顺利毕业。 我读博士就经历了“无压”和“重压”两种环境。开始两年没有人说要发表论文,后面一年实行发表论文的制度。总体上的感觉,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思想自由、轻松快乐,读很多书、很多文献。在重压之下,赶紧把过去积累(阅读)的这些形成产品(论文)。似乎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呢! 我倒觉得现在读博、做论文,真不如花时间好好看看书有用。
个人分类: 感悟篇|3535 次阅读|1 个评论
任何人都需要精神鼓励
dulizhi95 2011-10-4 09:46
任何人都需要精神鼓励 人是脆弱的,最强的人也会被更强大的压力摧垮,所以某家断言,任何人都需要精神鼓励。 当年我党高层再强应强不过彭德怀了,然彭最后的精神意志也基本被摧垮,一度也想屈膝认“错”,以求得到宽恕。 历史上,最强的人也强不过斯大林了,斯大林在不可一世的德军凶猛的进攻下,几近崩溃。据赫鲁晓夫在其著名的“秘密报告”中指出:“战后斯大林被描绘为英雄,我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战争初期,他就像家兔遇到蟒蛇一样,被德军的气势吓破了胆。”同样,他的对手,另一位强人希特勒,在最后两年军事上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整个人也完全变了样。 再强的人也抗不过更强大的压力! 所以,人需要精神激励,若没有外界的激励,那就应学会自我激励。 当今世道,一是经济活动频繁,利益纠纷几率增大,二是由于没有老东那样的铁腕,社会缺乏统一的规矩和秩序,人的压力普遍增大。比如找工作的压力,被撤迁的压力,买房压力,再比如,你遇到一个贪官,或者因为你没有进贡,贪官指挥手下因进贡而捞好处的狗一起捣你的鬼,甚至背后造你的揺,为你制造麻烦;或者贪官遇到什么麻烦,吃了什么亏,受了什么挫折,他怀疑与你有关而指挥几只狗一起对付你。有时候,一个官员突然升职调职,降职免职,他也可能怀疑与你有关而指挥狗对付你,哪怕你绝对没有在任何单位,任何部门,直接间接,实名匿名地犯过他,我 C 这种贪官及其狗他八辈子的祖宗!一般说来,假使某官突然降职免职的话,那几乎肯定是有人告了他,问题是,你和你的狗应该聪明一些,正确判断正确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告了你? 假使我杜某要对某个家里埋了几百万黑钱的贪官动手的话,那结局绝对不是让其遭受小挫折,而是必须坐牢。只是,除非被逼得万分的忍无可忍,我绝不会这样干。 我这个人从来就自认为是强者,从来就不接受要挟威胁,即使是碰到黑道上的敢威胁我,那也绝对不惜一战。尽管我现在不是党员,但若是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且入了党的话,敌人的严刑逼供绝对不会使我屈服。 我的人生哲学非常简单,要么有本事自己在科研上搞出大名堂,要么永远处在最底层,能混碗饭吃就行,绝对不希图巴结进贡向上爬。我这样与世无争的人应该很容易与人相处啊,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容易遇到要以敌意对我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很聪明吧?你将心眼用到可能与你竞争什么的人身上不是更有“实效”些吗? 好了,言归正传,谈谈如何自我激励。举个小例子,小时听老人们说,若是一个不懂事的婴幼儿对你很好,你就有福气。故我有时候喜欢逗小孩玩。某上午在一海滩上,看到一美国小男孩很漂亮好玩,我于是跟他爸爸说,小孩很漂亮,我想抱着他合个影,那人人不错,同意了。问题是玩到下午后,行走时又遇到了他们,看到对面那儿子骑在爸爸肩上,那小娃娃也看到了我,远远地朝我发出欢呼声,我当时那个得意啊! 多年前有一次单位一同事带一三岁的小男孩来玩。我把他叫过来:来,我跟你算算命。我问那小孩是喜欢当官还是喜欢搞科学,立即回答说喜欢当官,我说,好,你以后可以当海军司令,小家伙很高兴。过了一段时间那小孩又来了。我冲着他道:哟,又来了,晓不晓得我们两人是什么关系?回答道:晓得,我听你指挥。我当时大笑不已。问题是,此纯属玩笑的事情,后竟有人跟室主任汇报,我明明是算命好玩,偏偏要汇报成“我封你为海军司令”。搞得主任有一次跟我谈话:“……你这种思维方式和心态对你的发展不利。”不过我这个人自少时起,倒是从来就没有“发展”的兴趣。 相信我的观点能帮助当今许多人减轻压力,那个团委副书记要是懂得我的哲学,恐怕就不会跳楼了。甚至我的观点对贪官减轻压力都会有帮助。
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叫不紧张” ——关于压力与焦虑
songshuhui 2011-8-16 22:49
赵承渊 发表于 2011-07-08 05:31 每个人都有过焦虑或者紧张的经历。当面临意义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多数人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心跳加速,胸口憋闷,面色潮红,语言不利,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因为兴奋过度而晕倒。在高考考场外翘首期待的家长们的脸上,在产房外坐立不安的准爸爸们的脸上,在等待面试重要职位的求职者的脸上,你都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焦虑的神情。 不过焦虑并不仅仅是上述所提到的那些躯体表现。面对压力,焦虑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调的适应行为,含有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却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预期。除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焦虑更多的是反映在心理上的恐惧、痛苦和不安,这是人们面对压力时最常见的情绪反应。而通常人们评价某人“抗压能力”如何,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评价此人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焦虑程度。 压力与随之而来的焦虑,属于心理学“应激”(Stress)的范畴。然而应激时情绪反应的强弱程度却往往因人而异。面对类似的生活事件或压力,一些人会表现得忧心忡忡茶饭不思,甚至因此患上身心疾病;而另一些人则会显得大而化之举重若轻,从而轻松度过;还有少部分人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漠视态度。这些个性差异除了与诸多心理学因素有关外,有没有生理学基础呢?《自然》杂志近期刊登的一篇论文为我们部分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科学家发现小鼠脑部杏仁核内一种名为Neuropsin的蛋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在对应激后小鼠的焦虑行为进行调控:去除或抑制上述蛋白和信号通路后,小鼠对原先引发焦虑行为的刺激失去了反应;反之,向小鼠杏仁核内注射这种蛋白则能恢复小鼠的焦虑行为。上述蛋白在人类脑组织中同样存在,故此科学家们推测人们面对焦虑不同程度的反应可能也与此有关。 当感受系统察觉到应激事件时,人脑会评估当前刺激并与过去经验进行比较,一系列应激激素随之释放,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同时,大脑的边缘系统会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协调行动,调节下丘脑室旁核的活动并对情绪施加影响。杏仁核是脑组织中产生、识别和调控情绪的主要部位,负责评估情绪事件以及产生有关恐惧的记忆,它同时还是多种应激激素和神经化学介质作用的标靶。面对压力,杏仁核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会导致相应的情绪变化,这些已被临床和实验资料所证实。通过对杏仁核中微观世界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探寻情绪产生的机理,并帮助我们远离有害情绪。. 然而,对于焦虑等情绪的研究,当前的行为和神经科学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对普通人而言,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应激现象及其规律的归纳总结看上去实用意义更大一些。众所周知,过度焦虑会带来不良后果;那么面对压力完全不产生焦虑反应是不是一件好事呢?事实上,我们可以把应激反应比作一把箭在弦上的弓。当压力(应激源)拉开弓弦的时候,如果弓弦完全没有产生张力(焦虑)或者由于张力过高而崩溃,那么这支箭无论如何都不会飞得太远。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我们要做的只是把焦虑控制在有益的范围之内,如此一来应激反应给我们带来的高效率更会让我们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 当面对压力时,焦虑的程度取决于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个体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控制、减轻或战胜焦虑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年龄小的孩子们可能会对雷声感到恐惧,然而当他们了解到雷电的产生过程之后,先前的紧张情绪就会大大减轻。这就是认知水平对心理应激施加影响的一个简单例子。当我们对压力或生活事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对事情发展的性质、程度和可能性有较高预见力的时候,压力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焦虑情绪便会随之减少。面临同样的考试,一个有过精心准备和复习的学生会比毫无准备的考生更加镇定;同理,一个哲学家新娘也会比一个普通女子更少些对婚姻的迷惑。 来自亲属、朋友、伙伴、同事等社会的支持也会帮助我们减轻焦虑。家庭、单位和社团组织会给我们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倾诉和交流是减压的良好方式。事实证明,身患癌症的病友之间互帮互助会鼓舞彼此战胜病魔的信心;绝望的主妇们相互倾诉多数情况下也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少数情况下,在一般的交流和倾诉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也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在某些极端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伤亡发生之后,专业心理支持更有助于缓解群体焦虑。 在相同的认知水平、类似的社会支持下,个体之间也会对相同的应激源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这些差异则要从个体特征方面加以解释。人们观察到,由于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体素质或个性气质的不同,个体面对压力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不尽相同。 那么,在个性、文化、职业、气质等因素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使我们在面对压力、遭遇焦虑时卸下包袱,表现得更好呢?首先,提高认知水平,通俗地说,就是“面对它”:正视压力将减少恐惧和不安,焦虑往往源自对未知的消极看法,理性分析会使我们认清形势;其次,自我暗示与幽默对待,即“笑对它”:告诉自己即便是最坏情况也不过如此,适度的自嘲和夸张的表达对缓解焦虑颇为有效;第三,寻求他人帮助,即“分担它”:来自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安慰有些时候能平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获得勇气和力量;第四,暂时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或休息,即“转移它”:投身球场,练练太极或者做做瑜伽,如果还能睡得着,那就去睡一觉吧,醒来后你会发现情况可能会好不少;最后,当上述一切努力都成效甚微,焦虑的阴影始终难以摆脱并影响正常生活时,我们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和药物,即“治疗它”:过度的焦虑已经进入神经症的阶段,医生们会有针对地帮助你。 愿每位朋友都能坦然面对压力,愿有害的焦虑情绪远离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Attwood BK, Bourgognon JM, Patel S, et al. Neuropsin cleaves EphB2 in the amygdala to control anxiety. Nature. 2011 Apr 20. Pêgo JM, Sousa JC, Almeida OF, et al. Stress and the neuroendocrinology of anxiety disorders. Curr Top Behav Neurosci. 2010;2:97-117.
个人分类: 医学|1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强压下的工作与生活:关注英年早逝
censambao 2011-5-11 21:56
转载按:科研压力之大,入道之同行们同感悉明,不用多说。然而,最近的屡屡有英年早逝的报道,如华中科大42岁院长陈立亮英年早逝 校长发文缅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4164.shtm?id=244164 )。再如下面转载的两篇Blog,不能不让人深思健康与业绩的平衡关系。话说身体乃革命的本钱,没有人不知道,青年精英们更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认为青年精英们没有处理好保持健康与追求事业的关系,其原因多半与这些好强的精英们的性格和习惯有关。这些人,好胜心强,责任心重,时间观念紧迫,因而在自己事业旅行中屡建业绩;因此,外界对他们的厚望更大,他们的压力也更大,他们的动力也愈强,因而他们愈发奋图强;久而久之,刻苦卖命的工作习惯就此形成,而且他们明知这么工作对身体不好,但是还无法改变,因为已经是习惯了,因为一旦放松下来,心里还远不如工作中舒坦。到这里,问题就严重了,严重之处在于,他们本人,他们周边的人,尤其是亲朋好友,都心知肚明他们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因此,我觉得,广大青年需要从一开始就培养良好的生活观,养成良性习惯,外界压力再大,内心静如止水,最终取决定作用的还得是你自己决定你的人生轨迹。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就更难。 1 .《过劳死与英年早逝精英名录》 胡卫民 图文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334913_p_1.html 2.警惕!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又是凌晨3点才睡,公司的上班时间却不会跟着延后。因此,7点多钟从疲惫中起床,胡乱的吃点早餐,迷迷糊糊中穿好衣服出发了。上了地铁,发现车上倒有一大半人和自己一样,不是打哈欠,就是眯着眼打盹,还有人挂在扶手上左摇右晃,宛如一副清晨的百睡图。这是许多城市上班族每日都要经历的。 许多白领都在过着和睡眠赛跑的生活。 晚上舍不得睡,早上不得不起,三四个小时的睡眠要用来应付一天的工作。疲惫自不必说,效率低下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可是除了这些,长期缺乏睡眠还会对身体、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些危害有些您一定不陌生,有些您或许第一次看到。总之,希望读完这篇文章后,大家能真正重视自己的睡眠。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睡眠不足可能造成的第一个危害——身体机能紊乱。 身体机能紊乱 睡眠不足,人会异常疲惫。 许多人觉得每天睡8个小时是在浪费时间,这绝对是一个谬论。因为,对于人类以及其它所有动物来说,睡眠期间,各个主要内脏器官都在进行恢复与重建;生长激素会在睡眠中大量分泌,因此儿童需要大量睡眠。睡眠相当于我们人体的能源供应过程。我们很难想象一辆从不加油的汽车,那么,那些从不需要睡眠的人自然也是怪人了。 当人连续24小时不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首先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将会失调,皮质醇和促甲状腺激素将会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连着两天不睡觉,葡萄糖的新陈代谢将会停止,身体强烈渴望补充碳水化合物,人体体温开始下降,免疫功能也受到抑制。当然,所有的这些改变在得到一次充分的睡眠后,都将得到恢复。 因此,假如无法得到充足的睡眠,人就会感到疲惫。当人感到疲惫时,全身无力,身体协调能力也会下降。您大概有过睡不足后那种东倒西歪类似于醉酒一样的感觉吧。实际上,17个小时保持清醒对身体协调能力的影响,相当于喝了两杯白酒后身体的反应。反之,充足的睡眠会增强肌肉张力,因此,运动员充分睡眠后可以表现的更完美。 睡眠不足还会引发一些身体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症等。睡眠不足有时候也能反映出身体和精神的某些疾病,比如抑郁症、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睡眠质量也是身体健康的试金石。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睡眠对于大脑的影响。 大脑功能失调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性格会变得很糟糕,不仅比平常缺乏幽默感,还容易出现易怒、攻击等行为。睡眠不足的父母容易对小孩发脾气,一个睡眼惺忪的上司也常常迁怒于员工,这都是没有睡好的缘故。 睡眠不足时,人比平时更容易生气。 这是因为睡眠也是人体精神能量的整修过程。如同您在白天会不停的消耗身体能量一样,大量的思考也会让您精神困倦,这都需要通过睡眠来调整。事实上,睡眠对精神能量的恢复要远远大于体能的恢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通过8小时的睡眠,所能补充的能量只有50卡路里,这仅相当于一块面包的能量。 但假如没有睡足这八个小时,我们的语言、记忆、创造力、灵活思考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换言之,睡眠对大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证实这一点非常容易,当您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觉的时候,是不是连别人喊自己的名字都要反应半天呢?而工作时大脑也运转极为缓慢,一些简单的工作也会变得比平时困难。 睡眠不足对注意力也有很大的损害,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后,人们很难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情。许多科学家认为,一些灾难性事故就是由于工作人员得不到充足休息而引发的,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三里岛核事故等。 当然,我们可能不是核电站的技术人员,但睡眠不足也会使我们在开车时更容易出事故。因此,为了生命健康,还是保持正常的睡眠吧。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睡眠不足会引起的一种儿童疾病。 儿童肥胖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总逼着您早点睡觉吗?如果今天的您拥有一副傲人的好身材,那么您要感谢父母让您养成的这个良好习惯。因为,研究发现,睡眠在控制食欲和恢复体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特别是引发男孩的肥胖。事实上,睡眠不足的儿童比其它儿童多四分之一的肥胖几率。 除了暴饮暴食,缺乏睡眠也会引发儿童肥胖症。 美国西雅图儿童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莱特与他的研究小组对723名年龄在15岁左右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饮食、睡眠习惯等多重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中,睡眠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睡眠愈少,睡眠质量愈差,男孩子的肥胖指数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由于睡眠不足,身体活力下降; ?熬夜的时候会吃更多的零食; ?睡眠不足影响荷尔蒙的分泌,而荷尔蒙可以控制人的食欲。 不过,女孩子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莱特认为,这是因为女孩的身体比男孩更容易处理压力,因此,即便是缺乏一些睡眠,身体也能比男孩更好的新陈代谢。当然,关于睡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依然在进行中。 不过做父母的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也要督促孩子从电脑显示器前离开,早一点进入梦乡。尽管,青少年已经不需要父母在床头讲故事了,但他们自己也有足够的能力阅读一本好书,让一些文学大师描述的历险故事来装点他们的美梦吧。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睡眠带来的最严重的危害。 过劳死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假如您生活在大城市并从事白领这一“光鲜”的职业的话,您一定听说过“过劳死”这一名称。简言之,过劳死就是长期工作得不到充分休息而引发的死亡。 最近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就传出了过劳死丑闻。一位年轻女孩由于过度疲惫,经常熬夜到凌晨,导致体内白细胞过量增加,最终诱发急性脑膜炎而去世。可见,我们剥夺睡眠时间,睡眠很可能剥夺我们的生命。 由于竞争压力增大,在外企和私企工作的员工睡眠时间大量减少。加之网络的诱惑,许多人即便有时间也宁可在网上玩游戏,或泡在网络虚拟社区里而不愿意睡觉。孰不知,一项针对美国、欧洲、东亚150万人口的睡眠调查显示,长期睡眠低于6小时,会比正常睡眠的人在未来25年中多12%的死亡风险。 当然,目前还没有人类由于不睡觉而死亡的直接案例。但早在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Allan Rechtschaffen观察到,实验老鼠在持续32天完全不睡后全部死亡。尽管对这项研究科学界依然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我们依然无法忽视睡眠与死亡的关系。 英国睡眠专家何尼教授说,“仅仅五个小时的睡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当您下次在睡眠还是上网中二选一时,孰轻孰重,是不是已经很明显了。 转载: http://bwwzhidaojiuhao1.blog.163.com/blog/static/113539805201141024555915/
个人分类: 他文共赏|2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问哪位对“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有研究?
热度 1 wya 2011-4-25 16:02
请问谁对“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有过研究?特别是相关产品的使用与开发。 希望找一位有相关使用经验的朋友,有问题请教,可以付费咨询,请联系我 wya486@163.com 谢谢!
个人分类: 项目开发|52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国内高校也不那么好混了
热度 79 baoyongli800 2011-3-28 10:15
从外校刚调来的新同事来实验室报到了,情绪不太高,手里拿着聘任合同书给我看:“这要求也太高了,我事先也不知道是这样的呀!本来以为在高校当老师挺好的,现在看来也不好混呀!”。是的,我们生科院对四级教授的要求是: 每年的教学总工作量200学时以上,其中本科生教学不少于60学时;三年聘期内有一个主持的B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算B类)或A类项目(科技部大于100万的项目算A类)前三名;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三篇SCI,或有两篇SCI超过平均影响因子 (2008年CELL BIOLOGY的平均影响因子是4.258,GENETICSHEREDITY的平均影响因子是4.068,IMMUNOLOGY的平均影响因子是5.792)。三级和二级教授比四级教授要求要低一些,据说是为了让老教授们放松心情,以便厚积薄发,争取发高档次的文章。 见她情绪低落,我赶紧安慰:“如果大家都能达到这个指标的话,你就没有理由达不到;如果大家都达不到的话,那肯定会法不责众,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听我这样一说,她心情似乎放松了许多,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总的感觉就是:现在在哪里都不太好混了。我决定再接再厉,让她的幸福指数再提高一个数量级,于是告诉她:幸亏你是晋了教授之后调来的,否则你连教授都晋不上了。 下面晒一下师大晋教授时的条件,因篇幅有限,此处仅写对科研的要求:科研方向明确且有特色,任现职以来,取得本研究方向国内一流水平的系列成果。并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三项: ①科(教)研项目:自然科学类的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以主持人身份可支配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5万元(信息与工程类5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以主持人身份可支配的科研经费不少于5万元。 ②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的教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5篇研究方向一致的的SCI(或SSCI)检索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平均影响因子以上或单篇他引次数在20次以上的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5篇研究方向一致、具有代表性的CSSCI及以上级别的学术论文,其中,校外CSSCI刊物论文或国内三大检索系统全文转载论文3篇以上,且至少1篇为SCI、SSCI、AHCI、国家级或他引次数20次以上的论文。 ③著作专利:出版过1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或教材,专著有3篇以上学术论文支撑或再版1次以上或获省部级及以上图书奖,教材应为教育管理部门指定教材或被采用的教材;或自然科学类的教师取得1项发明专利或经转让实施后到校经费50万元以上。 ④科研教学获奖:以我校为署名单位以排名第一身份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级别教学或科研奖励1项,或国家级奖励获得者,或教育部奖励前3位,或省级一等奖的前2位,或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比赛、竞赛、展览、表演奖。 第一条里的“项目”要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第二条的“文章”还好说,毕竟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第三条里的“专著”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撰写的,何况还是没晋教授的人呢!“专利”申请后要三年左右才能拿到授权证书;发了文章又能有“成果转化”的一定是理论和应用研究兼顾的,都能取得不菲成绩,实乃神人也;第四条也不轻松,“教学奖”署名第一的一般都是带“长”的,“科研奖励”一般也是课题组的头署名第一。 我比较“幸运”,晋教授和晋博导都赶上了“严打”,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晋博导时比同事晚了一年,考核的指标就变成了人家的2.5倍;晋教授的时候,正赶上新政策首次实行,心里这个乐呀!终于又赶上了这一拨,内心竟莫名生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悲壮来。好容易攒够了条件,晋级的时候发现,条件没够的也一样晋上了,心里直恨自己太认真,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年全校理科学院好像只有我够条件了。其实国内好就好在这一点,政策比较人性化,规矩是人定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尽管被要求的比较高,心里还是有一丝窃喜,毕竟咱还是被归为年青一代里了,对于这个年龄的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吗?即使受点儿罪也值了。 师大只是普通的211院校,尚且如此,那些985或更牛的院校就可想而知了。每次开会的时候,坐在会场看进进出出的同事: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各个容光焕发;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同事们则是另一番光景,一些男同胞年纪轻轻头发就快掉光了,一些女同胞比我小很多头发就已经白了一半,面色也黯然无光的,真是压力无处不在,心里便十分感慨:真是越来越不好混了!幸亏自己善用“神经-内分泌-免疫”这个强大的调节系统,仗着把阿Q精神胜利法用得炉火纯青,才使自己健康如斯!快乐如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再加上鲁迅他老人家一直没找我收专利使用费,于是在原来的幸福指数上又增加了20%。 当然压力产生的前提是你还有所追求,不想落在最后。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很高的期望值,也就自然好混了。我认识几个老教师,虽然已经当了十几年的副教授了,但人家也没有想晋教授的愿望,没有项目,没有研究生,每学期上点儿课,也不坐班,有时间就去打打球,玩一玩,活得很是轻松惬意。前几天在MSN上遇到了几年前在日本结识的一个朋友,现在在国内某高校工作,她说她每天上完课就回家照顾女儿,生活很轻松。我说:你们学校不要求项目和文章吗?她说:要求就要求呗!反正我又不想晋级,我老公一个人干的好就行了。如此看来,还真是“无欲则刚”。 据悉,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科研经费大幅度削减,海外学子已经觉得越来越难混了,因此准备大举回迁。其实说实话,回来后就知道了,这片草也并不比那片更绿些,甚至会更稀疏些。昨天看了一个海龟的求职简历,在德国读的博士,在国外的几年一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文章也没有,仅有的一篇第一作者文章是出国前发的中文文章,只是题目用英文写了,人家的求职要求是:有实验室,能带学生。在经历了短暂的大脑短路以后,我便开心起来,在这样的时代,依然能够保持这样的天真,实属不易,真心地希望这位小朋友能够找到一个人间仙境,不必经受这九九八十一难。 依现在国内的情形,再加上本人一直以来被灌输的“决不能当阴性对照”的思想,以及怕“落在后面被狼吃了”的恐惧心理,混是没法混了,只能小小地羡慕一下那些可以混的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像他们一样活得多姿多彩,现在看来,只能寄希望于退休了。陷入对退休生活的无限向往中......
个人分类: 科海求索|25398 次阅读|191 个评论
谈人性的贪婪与人生的压力
热度 2 wangyong77 2011-3-9 17:51
谈人性的贪婪与人生的压力 平均意义上人一生往往是走上贪婪的路,而且是越来越贪婪。比如,人的许多执着和贪婪都是随着年龄而增长的,一般年龄越大,越是固执、贪婪,还有其他的类似的习惯,包括越来越爱说话,怕孤单等等。以前看到许多文学作品如此说,不是很有感受,但是在现实中的的确确会发现许多的守财奴,许多极端的贪婪的人。比如,我们很难相信明星贪财,但是事实却说明了这一点,许多明星想方设法嫁豪门富翁,而且有的还涉嫌被包养,甚至更加丑陋的交易,难道 她们没有钱?还有现实中许多富人比穷人更加贪婪小气。还有一些 贪官钱多不能知足,最终才导致事情败露,一切化为乌有。其实有必要要那么多钱吗? 在学术名望方面,一些 学者贪名,不择手段,即时自己已经有些工作,但是,依然想方设法去剽窃、盗取、强取、骗取、套取别人的成果。特别是那些喜欢吹的人,往往不择手段,不能谨守“取之有道”。还有一些人明摆着是想要别人的东西。 人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同时贪婪是没有理性的,一开始或许不离理性的分析,但是,贪婪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和惯性后,它会冲破人的理性,有时候人也明知不对,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利令智昏就是如此总结出来的。 人的贪婪也往往会让人偏离方向,甚至于南辕北辙,就好比目前的唯 GDP 论一样,一开始人为了利己而贪钱,的确钱许多时候对人有好处,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就把钱当做追逐的唯一目标,而舍本逐末,忘记赚钱是为了自己好,有时候不惜损失自己的大利益去挣小钱。 GDP 本来形容一个社会提供给人民的福利、物质和利益,但是,一旦我们把贪婪转向 GDP ,就会出现害人的 GDP ,拆房子也算是正的 gdp ,灾害会促进 gdp 发展。学术走向 sci 后,我们看论文不是在于其贡献,而是看是否 sci 。学术走向深奥、八股化后,别人看论文是看你是否有专业的词汇、是否有模型、是否吻合学术界的口味,是否站在学术大树的最上端,是否有公式、图表等等,从很少去管模型有多么偏离现实,理论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前提之下,论文是否有思想、内涵和原创性。 我们总是以为人是理性的,但是人在贪婪的时候,什么道德廉耻、前途、远见、理性和明智都可能抛弃。实际上,一些人就是这样,完全钻到一个眼中,其他全部不见。比如有人钻到钱眼中,忘记了钱时用来花的,是用来利人的,该花的不花,甚至于为了得到一点钱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伤害,得不偿失。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利,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可以不顾健康、不辞劳苦、用尽心机、抛弃亲人、忘恩负义,比疯子还疯狂。贪婪非常可怕就是在于它没有理性,不可思议,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 贪婪对于自己的后果当然是给自己造成无谓的压力,要拼命去得到这个那个,而且有时候社会提供给我们可以追逐的东西太多,我们一个都放不下,那自己累自己了,而且患得患失,有不能如意的事情就不高兴。特别是在城市、在高校许多的东西大家都可以去争取的,有许多挣钱的机会,也有许多得名的机会,有许多的项目可以申报、许多的论文要写、许多的想法要去研究、许多活动要去参加、许多的关系要去建立,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节假日全部吞没,甚至于还要加班,而且当这些机会没有让自己成功得偿的时候,名落孙山的时候,自己又会失望。需要自己调整好心态,理智一点,学会放弃和舍得,何苦去自寻烦恼。 许多时候,人生的压力在于我们承担了多少,我们追逐多少。在城市有比较好的资源,而且在城市的人也有比较高的学历,为什么却压力颇大。除了社会本身问题,城市的压力许多都是源于自己本身追求太多,城市给我们许多的目标。大家都是眼花缭乱地在比较,都在竞争,都忘了是南辕还是北辙,但是这些目标难道就是我们生存的初衷和目标吗?人比人气死人。 从行业来看,商人重利,比钱,官员重权,比官位,学者重名,比文章,比学历等等,他们恰好都是在比较自己已经很了不起的地方,显示了人贪婪的无止境。这些人也往往把自己置于强大的压力和风险之下,在明白人看来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商人多有钱,但是他们依然贪心不足,钱比命还重要,而且他们最在意的也是钱。这显示人越是朝着某个方向去追逐贪婪,那么他会越来越对这个东西贪婪。人的性格和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除非醒悟或者自责,人的贪婪往往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学者者对于学历没有满足的时候,硕士了,还要读博士,还要一个博士后,其中博士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作为一个有硕士学历的人,有必要为了升高一级去承担那么大的压力吗?或许以前初衷是商人挣钱、学者读书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活命,而到了后来,人们就忘了初衷,把活命当做是为了挣钱和读书,钱和学历比命还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走极端完全不在意钱财,只是要学会知足,在满足基本生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太贪婪。另外一方面,社会也应该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人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穷人无忧,而富人也没有太多的贪婪空间,包括许多的投机取巧,炒股炒房,倒买倒卖,争来争去社会的财富并没有增加,而是在互相争夺,一些人忙忙碌碌,天天关注股票行情,结果是完全把自己陷入进去,最后把股票看的比命还重要,乃至为之跳楼。政府应该通过行政的或者经济的手段有效进行遏制。 人生在世,贪婪是在所难免的,包括我,所以,有时候更多是告诉自己哪些可以放下?不要预先规定什么一定要得到,得到了就好比范进中举好了。
个人分类: 关注社会|67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其实不同肤色,也可以和谐社会
热度 3 chenbinmse 2011-2-18 21:46
最近我到以前博士老板的课题组去做了一个报告。报告完后,和组里的几个师兄弟们聊了聊天,感觉到现在攻读博士和硕士的艰难。其中一个读博士快2年呢,目前还没有发表文章,他感觉到很大压力,担心在剩下的一年中能不能顺利毕业;另外一个硕士还有一年毕业,但最近由于感情问题,不能集中精神到实验上,也很是痛苦。 生活中难免会有 各种波折 ,当我们感受到巨大压力和痛苦时,我们不妨找一个休闲的时刻去感受一下 大自然的美好 。其实,神奇的大自然会激发我们内心的许多 灵感 。下面的那些图片,不管它们的肤色是多么的不一样,它们 相偎相依,相映成趣,和谐共处 ,共同经历着生活。我们喜欢看那些金色的鱼儿和鲜艳的花朵,但如果没有那些一般的鱼儿和绿叶的衬托,它们也不会产生和谐的美感。类而推之,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的 酸甜苦辣 就如同各种各样的颜色,正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变得 五彩缤纷 。所以,朋友,当你遇到暂时的压力和痛苦时,不要自暴自弃,找个时间放松放松自己,挺过去,一起都会好起来的!
个人分类: 水土风情|637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开心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
热度 2 baoyongli800 2011-1-20 07:59
去年11月份 给学校办的 生物“国培计划”培训班讲了一次课,题目是:“免疫与人体健康” 。一个半小时的课,最后十分钟留给大家提问,结果大家提问极其踊跃,以至于下一节课就要开始了,我这边还被围在中间,为了不影响下一位老师上课,一干人等只得退到走廊。 生物国培班的学员大都是中学生物教师,提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少数几个人提了关于免疫基础知识的问题以外,大多数的人提的问题都与疾病相关,也可能是错把我当做医学专家了吧!也有一些女学员向我咨询如何调理身体,其中一个学员提到的一个现象让我很震惊,她说中学教师压力很大,所以很多女老师才三十几岁就提前出现类似更年期的症状,出现严重的失眠、月经紊乱,甚至闭经。我尽我所知向她们推荐了一些食疗方法和药物调理方法,但同时也强调了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应该设法降低各种压力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影响。 人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下丘脑、垂体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所释放的一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会引起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轻则导致功能紊乱,重则引发疾病。 长期压抑和不满的情绪,诸如抑郁、悲哀、恐惧、愤怒等,容易诱发癌症 ; 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 可诱发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因此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我们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这些都可能会对我们的情绪有所影响。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情绪的产生?我觉得最主要的还得从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及思考的角度入手。仔细想一下,任何事情其实都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你觉得不好的事情,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一想,也许你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大女儿 卖 伞,小女儿卖鞋。 老太太终日悲伤哭泣,晴天哭泣因为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哭泣 是因为 担心小女儿的 鞋 卖不出去 。后来有个和尚给她指点了一条明路,从此老太太就每天高高兴兴的了,晴天的时候高兴是因为小女儿的鞋可以卖出去了,雨天高兴是因为大女儿的伞可以卖出去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换一种思维 方式 ,结果会完全不同。记得前一阵子儿子买的一瓶冰红茶瓶盖中奖了, 可以再兑换一瓶。 在去兑奖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您觉得兑换的那一瓶是继续中奖好?还是不中奖好?我说:都挺好。中奖的话是一种幸运,所以算是好事,应该高兴;不中的话也是好事,因为现在的天气这么冷,不中奖的话我们就不用忍着冻再去超市跑一趟了,所以我和儿子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是高 高 兴 兴 的,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好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课题组曾经与一个大项目擦肩而过,老板的情绪很受影响,我倒觉得没什么,得到了固然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得不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我们将不用那么忙碌、甚至煎熬,会减少很多压力,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相聚,不是也很好吗?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那些可能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学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我们所没有得到的或失去的,这样就不会每天 陷于得与失的苦恼之中。 所以失意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不妨 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 想一想 , 你 就会发现,在失去的同时,你也能获得 很 多。
个人分类: 师道杂陈|599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年人压力大调查(本问卷仅限30岁以上人士回答)
xupeiyang 2010-12-23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