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cla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怎样正确地理解Tenure-Track?
热度 1 robert888 2011-10-31 17:26
在大学,Tenure-Track或者Tenurable Position是我们通常说的可能性的终身职位(比如,终身教授)。在中国(1988前,我在国内时),大学的每个教授都是全职的,永久的工作(Permanent or Tenured Appointment)。现在,大部分大学的老师(教授)可能是永久的。 国外对Tenurre-track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申请的工作是Tenurable,这就是说,你的工作有可能变成“永久”工作,而不是合同工。Tenurable和Contract是一对不同的工种。这就是国内以前所说的永久工(一般是国家人员,吃定量的)和合同工(不吃定量)。这些Tenure-track工作是有国家财政拨款的,而合同工通常是短期的科研费用赞助的。现在,大学为了更好地控制老师的数量,Tenurable职位已经是很少了,一般都是合同工。如果一个学科不兴旺,学校可能取消整个学科,不管你是什么性质的教授,你都可能丢掉你的工作。在西方大学,每个学者都是言论自由的,大学的领导不能炒你鱿鱼的,即使你的学术水平很差。当然,你不能违反了学校的制度,或者犯罪。所以,Tenure-track工作是由学科的需要来决定的。 国内现在讨论的Tenure-Track职位是一个“海市蜃楼”的理想极品,而不是根据实际国情来确定。Tenure-Track的体制已经和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不合拍了,这种“终身”职务就和“金饭碗”、“大锅饭”一样应该废除,而不是盲目引用!
个人分类: 感悟|355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见到了可爱的大熊猫
wmy9039 2011-10-15 19:03
见到了可爱的大熊猫
10月12日上午,导师安排我和一名研究生陪一名日本外宾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基地见到活泼可爱的大熊猫,有成年大熊猫、幼年大熊猫,还参观了育仔室。 下午,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陪着三名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部教授,从锦江学院到彭祖山参观,彭祖山也称 仙女山 ,因彭祖及其女儿在此生息,修炼成仙而得名。有 彭祖墓 等景点,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 文化旅游 风景名胜区。彭祖山 海拔高度 610米,垂直高差158 米,因是养生术创始人 彭祖 修炼和陵寝之地而闻名四海,被尊为中华养生文化 第一山 。有坐高28 米、立高32米的世界第一大双佛—— 齐山双佛 。 在山上生长了很多脱皮树,这些树非常高大、笔直,据山里人说这些树秋天脱皮,春天又长出来一层皮。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舅舅爱你
tengyj06 2011-10-10 23:14
二外甥,子腾!
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tretching Exercises for person who sits in front of a
热度 1 何毓琦 2011-9-29 03:3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Stretching Exercises for person who sits in front of a deskor computer all day long (i.e., most scholars and students) : Five very shortvideos demonstrating simple exercises that require no equipment and little timeto do. Download them from: http://www.mayoclinic.com/health/office-stretches/MY00921/?utm_source=FeaturedTopic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HouseCallpubDate=September%2023,%2020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0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聪明反被聪明误
热度 1 秦伯强 2011-9-24 10:01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这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一句判词,意思是说,聪明过了头,反过来会误了自己。这句话很有哲理。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喜欢耍小聪明,投机取巧。而且在当前的环境下,也在争取项目等方面颇有获益。但是,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年轻人。为什么?这是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一种严谨的态度,需要扎扎实实的潜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需要苦思冥想,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无论是申请项目或者科学研究或者发表成果中,都只能在低水平或者低层次上玩玩,无法登高雅之堂。或者上升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我不相信靠那种小聪明和投机取巧,能够玩出一个拉斯克奖?菲尔茨奖?或者诺贝尔奖?大概不会。甚至在国外好一点的杂志上发一篇文章都未必能够做到。 这实际上与人的本性有关。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贪图省事省力,却又能获得成功的天性,才会有那么多的投机取巧的人。但是,如果一旦养成习惯,让自己的思维停留在那种表面上东西,不去下苦功夫,踏踏实实去做科研。最终的结果是把自己耽搁了。我见到不少这样的教授。都是“ 985 ”高校出来的,脑子聪明没得说,经费拿得也不少。就是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不仅他们本人如此,他们手下的人也都是表现平平。大概那些青年人背靠大树好乘凉惯了,失去了他们应有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恶劣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对年轻人成长并非是坏事。如果一个单位领导也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就会影响整个单位文化传统氛围,损害的将是一个单位长久的竞争力。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这大概就是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
4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ind, Water, and Solar Power for the World
热度 1 何毓琦 2011-9-22 22:45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Nix nuclear. Chuck coal. Rebuff biofuel. All we need is the wind, the water, and the sun to supply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the world By Mark Delucchi / September 2011 IEEE Spectrum Magazine For details see http://spectrum.ieee.org/energy/renewables/wind-water-and-solar-power-for-the-world/?utm_source=techaler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0922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警钟响后,美照售不误,中国怎么办?
热度 2 bioysy 2011-9-22 08:49
人民日报的警钟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9743do=blogid=484380 宣布计划后人民日报的反应: 中国核心利益不容损害(国际论坛) 2011年09月22日04: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月2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总额58.52亿美元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第二次做这样的事了。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美国对台军售是个老问题。长期以来,美国把台湾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通过售台武器协防台湾,遏制中国。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国会通过所谓《与台湾关系法》,框定了包括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在内的所谓美对台“义务”,试图把两岸尚未统一的状况永远维持下去。   1982年,中美共同发表“八·一七”公报,美方明确承诺“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近30年过去,美方非但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变本加厉售台武器。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美方已80多次对台售武,总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美方这种背信弃义,不尊重国际关系准则、不履行国际义务的做法,与其自诩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极不相符。美方每次出台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也都不可避免地使中美关系经受折腾,两国合作受到影响。    我们从未指望在美国的国家议程中,信义会高于利益。但是,即便从国家利益角度看,坚持售台武器对美国也绝非明智之举。   2008年5月以来,台海局势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这凝聚了两岸人民共同期盼,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目前美国需要应对的国内外各种麻烦很多,台海局势缓和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继续售台武器,一些人非要把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注意力从经济文化交流和建立信任努力拉回到强军备战上来, 无论如何都无法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来解释。   2011年初以来,中美关系进入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双方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中国日趋重要,中美关系日趋重要。与中国加强合作、搞好关系,只会给美国的内外政策减负加分,而不是相反。在大利与小利、长远和眼前、总体和局部之间,美国的拿捏是否得当,着实让人难以恭维。   美国国内有人说,售台武器有助于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一些国会议员还给新近这批对台军售可为美军工企业创造的收益和就业算了细账,其目光之短浅、视野之局促令人惊讶。如果非要量化国家利益,中美合作给美方带来的好处可以列得更多更细。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11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项目越来越多,雇佣的美国员工少则几百,多则六七千。美国政客是否想过,对台军售和中美经贸合作孰轻孰重,减少、停止对台军售和干扰、破坏中美关系孰轻孰重?   21世纪是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同中美建交时相比,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两岸关系、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变。冷战结束快20年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潮流所向,靠均势平衡、遏制围堵处理大国关系不仅不合时宜,而且行不通。中国的发展强盛是大势所趋,没有谁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和平统一的步伐。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任何人阻挠中美关系发展都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国固守对台军售政策,都有悖历史潮流,犯下了时代错误。如果有美国政客认为美可以一面要求中国作“负责任的大国”,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同美国合作,一面 极不负责任地随意损害中方核心利益而无需付出代价,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美关系是一艘大船,合作共赢是其航向,美售台武器这块巨大礁石在航道上继续存在的危害不容忽视。美国必须停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之举。中国致力于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强烈要求美方审时度势,纠正在售台武器问题上的错误政策和做法,站到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来。美方必须进行深刻反思和断然调整。 外交部反应: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美宣布对台军售计划召见美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关13亿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与中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精神背道而驰。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张志军指出,在中美两国1982年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作出了不寻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准备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终解决的明确承诺。但事实表明,美国并没有践行上述承诺,反而以种种借口一再向台出售武器。   张志军表示,2008年5月以来,台海两岸关系明显改善,走上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均从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无论以何种借口和缘由进行,都不能掩盖其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都将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造成严重干扰。   张志军强调,一段时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取得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新进展。美方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致力于同中方一道,不断巩固和推进这一积极势头,而不是再次采取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两国合作的行动。必须指出,美方这一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就美方宣布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关13亿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方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背道而驰,与中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精神背道而驰。中方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张志军指出,在中美两国1982年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美方作出了不寻求执行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并准备逐步减少售台武器直至最终解决的明确承诺。但事实表明,美国并没有践行上述承诺,反而以种种借口一再向台出售武器。   张志军表示,2008年5月以来,台海两岸关系明显改善,走上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均从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无论以何种借口和缘由进行,都不能掩盖其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都将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造成严重干扰。   张志军强调,一段时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取得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新进展。美方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致力于同中方一道,不断巩固和推进这一积极势头,而不是再次采取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两国合作的行动。必须指出,美方这一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 ....... 美国鬼子,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 国台办:美对台售武危害台海稳定 损害两岸同胞利益 2011年09月22日09:42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9月22日电 据国台办网站消息,今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指出,美方的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危害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违背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承诺,损害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国台办表示,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态势,得到两岸同胞的广泛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目前台海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台湾方面一再渲染、炒作所谓大陆军事威胁,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根据,不利于推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我们希望台湾方面认清形势,不要在两岸之间制造对抗,不要做有损台海地区稳定、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的事情。 中国国防部就美对台军售予以强烈谴责 将召见美驻华武官 2011年09月22日10:36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黄子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明中方严正立场,中国军队对美方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示极大愤慨,予以强烈谴责!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海军少将将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国防武官,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9月21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为台湾升级145架F-16A/B型战斗机,为F-16A/B型战斗机提供飞行训练及后勤支持,出售F-16A/B、IDF、F-5E/F型战斗机和C-130H型运输机配件,总额达58.52亿元。美方的行径严重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违背了两国元首关于共同构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两军关系,严重破坏了台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军队对美方这种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国家安全利益的行径,表示极大愤慨,予以强烈谴责!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海军少将将奉命召见美国驻华使馆代理国防武官,向美方提出严正抗议。   近年来,中美两军关系始终没有走出“发展——停滞——再发展——再停滞”的怪圈,其原因是美方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向台湾出售武器。今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回升向好,双方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此情况下,美方不但没有欲中方一道巩固、扩大这一积极势头,反而一意孤行,再次宣布大规模对台军售计划,将给两军开展正常交往制造严重障碍。事实证明,破坏中美两军关系发展的责任完全在美方。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的、明确的。美国在售台武器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将不可避免地使中美两军关系受到影响。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已造成的恶劣影响,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以实际行动恪守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做出的严肃承诺,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以免给中美两国两军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 外交部就美国对台军售计划阐明中方严正立场 2011年09月22日02:0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美对台军售将使中美关系严重受挫   人民网9月22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军售计划阐明中方严正立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计划表示强烈愤慨。 具体内容如下:   9月21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即为台“改装”其现有F-16A/B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总额达58.52亿美元。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已奉命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府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方置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于罔顾,以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绝不接受。美方的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责任完全在美方。   任何人都不能动摇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的坚定意志。我们敦促美方充分认清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撤销有关售武计划,停止对台军售,停止美台军事联系,以免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 ......................... 华盛顿的“暗算”注定没有前途(国际论坛) 钟 声 2011年09月23日04:4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彭光谦:《与台湾关系法》应当废除   利用军火交易制造紧张局势,借紧张局势推动军火交易,从而将某一区域的战略平衡把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华盛顿政客们惯用的伎俩。尽管美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已经远去,陈旧的霸权思维却不肯退场。对台军售计划再一次暴露了美国的霸权冲动,将美国“负责任世界大国”招牌背后的阴暗心理展现在世人面前。   军火交易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世界前七大武器供应商都是美国公司。为推动对台军售,美国一些议员和利益集团的说客起劲叫喊售武可以拉动就业。其实,拉动就业不过是骗人的幌子,军火交易商也不过是前台的卒子,真正操纵这台闹剧的是华盛顿的战略图谋。   近年来,亚太地区出现的紧张,背后大都有华盛顿的影子。去年以来,美国不断提高在南海问题上的调门,使本来相对平静的南海突然变得波澜起伏。就在美国出台对台军售计划之前,五角大楼公布了“中国军力报告”,强调中国大陆军力对台湾构成威胁,为美国对台军售做了一个铺垫。美国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真实目的,就是要针对中国形成所谓的“对冲局面”,既卖了武器,又使华盛顿能够保持战略制衡的主导地位。   美国近年来试图将亚洲购买其武器的国家和地区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系统一旦形成,今后的升级换代、配件供应等,都必然要与美国同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武器开发乃至安全战略也必须按照美国人设计好的路径去走。   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脚,就不能极度自私地盘算自己的利益,更不能借损害他国核心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来巩固自身地位。华盛顿近年来屡屡遭遇战略失误,正是因为霸权冲动使其难以摆脱“暗算”心理。   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中国和平发展不可阻挡。顺势者兴,逆势者败。阴暗心理支配的霸权行径或许可以一时获利,到头来只能是制造出更大的困境。华盛顿不光彩的“暗算”注定没有前途。 如果有人要一意孤行地沿着“暗算”之路走下去,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01 次阅读|2 个评论
On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CFINS at Tsinghua
热度 3 何毓琦 2011-9-17 02:30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I have written previously about the Center for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 (CFIN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8897 It has nowbeen ten year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01 (also the 100 th birthda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the spirit of 十年 树木百年树 人 , a review and a celebration party was held on September 7 th 2011. Leaders of Tsinghua, former president 王大中 , current president 顾秉林 , Tsinghua foundation chairperson 贺美英, many other Academicians, faculty member and students were present. A detailaccount as well as photos of the event can be found at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1/20110913102346278310305/20110913102346278310305_.html . For myself, my ten year experience can be summarized in my thank you speechreproduced below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ably provided byProfessor Chen Xi): First of all, on behalf of theoversea professional team, I wish to thank the leaders of Tsinghua Universityincluding former President 王大中 _, President 顾秉林 , foundation chair 贺美英 for their strong and financialsupport of the Center during the past decade. It was in 2000 when PresdientWang and Academician Li Yanda learned that I was about to retire from myHarvard post after 40+ years that they asked me if I am interested in taking upa chair professorship at Tsinghua after retirement in 2001. I grew up and livedmy formative years in the US and have continuously lived there for over 60years. I realized that temperament-wise, I may no longer fit to live in Chinaon a longer term basis. Instead I came back with an alternative proposal thatI’ll undertake to assemble a team of well accomplished Chinese-Americanprofessors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to share the duties of theprofessorship, each devoting about one month/year in residence in Tsinghua butotherwise conduct our duties voluntarily via e-mail and other communicationmeans.. The idea of professorial team was thus born. Accompanying the team, wealso proposed the founding of the Center for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s(CFINS) as a focal point for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the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theCenter, Tsinghua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lready had a world wide reputation ofbeing well prepared for graduate study. The charge to the professorial team wasthat we should devote our effort to the education of Tsinghua graduate andparticularly Ph.D student so that they will be known as world class and firstrate . In the past decade, we can honestly say that the team has done that.Speaking for myself, I can testify that the three Ph.D students I produced fromCFINS are with exactly the same care, devotion, and standards as my 50 otherHarvard Ph.Ds. However, privately I have also twounspoken goals myself which I shall now reveal at the ten year anniversarycelebration. First, as a child born to parents, s/he requires the support ofthe parents in the early years. But every child must learn to supporthim/herself and payback to his/her parent. Similarly, no organization can longsurvive if it cannot financially be independent and self supporting. I am gladto say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CFINS is supporting herself and in additionsupports a number of master and ph.d students with funds competitvely won bothin China and from the US. In this sense, one can say Tsinghua has made a veryprofitable investment in CFINS. Second, CFINS is gaining in world widerecognition. This is not on my say so but on objective evidences. For the pasttwo years, internationally well known persons at MIT, UC Berkeley, and a well establishedDutch University have independently approached CFINS for cooperative researcheffort with promised financial contribution. These overtures came directly toCFINS scientists without intervention and effort of the professorial team forintroduction and connections. Nothing speaks louder than such peer recognitionwhich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with the effort of the resident Center staff.You can say now CFINS is ON THE MAP. Or in the words of Chairman Mao, “CFINShas stood up” In conclusion, let me say thanks tothe effort of the entire CFINS personnel for their devotion in the past decade.You are well on your way to be among the top rank in world widescience/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 and help Chinese ST to claim herrightful place in the world. 在清华大学何毓琦讲席教授组及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 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首先,我想代表讲席教授组感谢清华大学的各位领导:前校长王大中院士,校长顾秉林院士,基金会主席贺美英教授。感谢他们十年来对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的强有力的帮助和财政上的支持。那是在 2000 年,当王校长和李衍达院士得知我将从我工作了 40 多年的哈佛大学的职位上退休后,他们问我在 2001 年退休后是否有兴趣到清华来担任讲席教授。我在美国长大成人,连续 60 年生活在那里。我意识到依我的情况可能不太适合长时间在中国生活。不过,我想到了另一种方案,就是由我着手组建一个讲席教授组,其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学术造诣深厚,这个讲席教授组共同分担讲席教授的职责,每位教授每年在清华本地工作一个月,其余时间则通过 E-MAIL 和其他通讯方式自愿履行职责。讲席教授组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还建议成立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作为自动化系研究生培养和尖端研究的联络点来配合讲席教授组的工作。 在中心组建之时,清华的本科生已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们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讲席教授组需要尽力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使他们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我们能问心无愧地说,在这十年里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我而言,我在清华培养了三位博士生,我敢保证我对他们每一位的关心,付出和标准与在哈佛培养的 50 位博士生完全一样。 然而,私下里我还有两个不曾说出的目标,在今天十年庆典之际我想透露给各位。首先,正如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幼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支持。但每个孩子必须学会自立并回报父母。同样的,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和自立,没有哪个机构可以长久存在下去。我很高兴在过去 5 年中, CFINS 能够自立并利用从中国和美国获得的研究经费支持了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清华对 CFINS 的投资获利颇丰。再者, CFINS 赢得了国际上的承认。这不由我说,是有客观证据的。这两年来,分别来自 MIT , UC Berkeley 以及荷兰的一所著名大学的国际上著名的教授找到 CFINS 主动表示提供经费进行合作研究的意向。这一切讲席教授组并没有介入也没有利用讲席教授组的引荐。没有什么比得到同行的认可更能说明问题,而这些只能由中心本地的员工才能做到。可以说,现在 CFINS 已经成为地图上的一个点。或则可以借用毛主席的话“ CFINS 站起来了。” 总之,我要感谢 CFINS 的全体员工十年来的努力和付出。 CFINS 正朝着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迈进,同时也正在帮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地位。
14724 次阅读|6 个评论
做软件还是做其他?摘录与赵雅琴的谈话
LuDoor 2011-9-13 01:11
关于任务类型和研究方法问题,每届同学都会问到,因此将回答赵雅琴的聊天记录摘录下来,以供参考: 赵雅琴2011 10:12:16 陆老师您好,今天我和两位师兄聚了会儿并交流了一下,我觉得其实我对程序设计并不是很感兴趣,您能不能给我布置一些其他方面的任务啊? Spring 11:04:56 那要看你将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我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分两类,一类是与算法、软件有关的应用研究,一类是与调研、统计有关的规律研究,邓晶是做第二类,陈德照是做第一类。黄佳音我想让他做第一类。 Spring 11:08:25 如果不做算法、程序,就必须要掌握调研和统计分析方法,要深入学习 市场调研、实验设计、统计学、线代、概率、矩阵论 等方面的内容,不然掌握不了专业技能。 Spring 11:11:50 我刚批下来的学校自主科研项目是做调研分析的,我的思路是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你可以找陈德照要申请书看看。再找国内外期刊论文看看调研型论文的一般过程结构。 Spring 11:12:53 邓晶的毕业论文统计分析做的较差,这方面你不用参考她了(其软件环境及实验部分由陈德照支撑完成) Spring 11:44:00 管工的学生,必须要有建模的科研训练,特别是数学建模,统计模型也可以,所以看论文资料时要多参考管理学和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要多看情报学方面论文 Spring 12:02:56 无论你选择做软件算法还是统计分析,都要先学相关课程、掌握思想,再熟悉软件和工具,学会运用 ;不能直接拿软件工具就用 。 我正在考虑改进邓晶做过的实验,数据集还没有到手,实验目标、环境和实验过程陈德照已基本了解,你可以先找他要资料看看。其中要使用到人脸表情识别软件和统计分析工具。你的学习重点在统计分析课程和用户行为、心理分析论文方面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3 次阅读|2 个评论
资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bioysy 2011-8-21 00:27
具体文件在附件中:刚从网上搜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版本. P020090531338449066707.doc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txt 饶毅事件结合具体的制度,分析下出问题的环节以及制度本身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能提出更加合理的修改建议可能是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把一切东西都笼统的推给中国的科研体制,对科研体制本身的完善意义可能并不大.潜规则是不太好研究了,对潜规则心领神会之外,可以拿明规则开刀.让明规则逐渐完善,逐步压缩潜规则的活动空间. 后续资料(呵呵这篇文章是在我博文发表后发表了,是不是我给了他灵感?):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九次修订力保公平公正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九次修订力保公平公正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3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注饶毅落选事件
热度 4 bioysy 2011-8-19 17:22
1 中青报:饶毅身上最可贵的是批判精神 果不出所料,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此消息在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小时,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意味的是,这篇写于今年3月5日的博文,迟至8月17日由作者添加了日期后才公布。博主称“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笔者不学生物,因而不知其落选的真实原因。我感兴趣的是,3月5日写的博文为何要推迟到8月17日公布。在这5个月内,不知饶毅进行了哪些科学研究,只知道他在预知结果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其敢言的本色,写了一系列批评中国学术界的博文,尤其是那篇批评学界浮躁的博文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影响特别大。虽然不知此文是否影响到评审结果,但不利于其评审当有可能。 在评审过程中,候选人竟一再撰文批评当今学界,这对其将会造成怎样不利的后果,饶毅不可能不知道。为此,有人遗憾饶毅在关键时刻没有忍住,即使在评审的半年里,他也对早已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多次发出批评的声音。一个为很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暂时地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饶毅是怎么回应这些好心劝告的?他掷地有声地说:“有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还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久违了,我终于从饶毅身上看到了失落已久的知识分子道统。在院士头衔的巨大诱惑之下,饶毅依然坚守一个科学家的良知,不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和独立自由的理想抱负,抨击当今学界的种种丑态。希望日益犬儒化的中国学术界,能从饶毅身上感知自己的渺小和堕落。 对饶毅来说,当不成院士,无非是失去了一个光鲜的头衔和一些待遇,但绝不会影响到他的科研成就;对大众而言,失去了一个院士,但拥有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一来,大众将有更多的机会听到来自一位独立知识分子的批评声音,看到中国学界包括其他公共领域存在的种种黑暗现象和腐败内幕,这有何不好呢? 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之为“士”)并不缺乏批判精神,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南联大那些常为人称道的人和事,在两千多年间,形成了一种知识分子道统,也可称为“士”的精神。1940年冯友兰受西南联大教授委员会的委托给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写的那封信,通篇贯穿着现代教育独立于权势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士”的精神即知识分子的道统。时至今日,这一道统失传了。原因何在?答案就在同一个冯友兰身上:只要看看其在某个时期唾面自干、全盘否认自己学术成就的屈辱表现即可探知其因,无需多说。 饶毅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命题,即当下中国需要重建知识分子道统。怎么重建?我赞成资中筠先生的意见,首先,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摆脱祈盼或仰望“明君”的情结,努力面向公众,理直气壮地弘扬普世价值: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宪政、民主,这可以说是今天的“道统”。饶毅是海归专家,熟谙中西方文化和现实,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点。 人民日报:饶毅落选院士引发热议耐人寻味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出局,意外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与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也是当年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制度的作者之一,平常也喜欢在网络上撰文评议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按理说,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但17日一大早,一家知名科学网站上“饶毅出局”的消息迅速扩散,为其“鸣不平”的博客文章甚至占据了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逼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 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饶毅被淘汰,或许是因为其条件尚不“达标”。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人们总会怀疑“意外”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 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应该说,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 应该说,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一个有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一个有公信的社会,才能让公众对未来有信心。不知这场耐人寻味的讨论,能否促成一些改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光明日报:院士增选理应回归学术本位 据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日前结束,485位有效候选人中有16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现已公示接受监督,此前备受关注的多名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未出现在新名单上。 对比之前的名单,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相对集中的工程管理学部淘汰率最高,44人中仅入选12人,超过七成候选人落选。 高管高官的落选消除了此前社会担心“院士评选成为权力竞赛”的疑虑。事实证明,院士增选还是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晋级的。正如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所说:“没有高水平的学术背景,称不上科学家的人,难进第二轮评审。”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标准保证了院士这一最高荣誉光环的“权威”、“公信”。 根据两院规程,“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不是职务,因而没有权力。自199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同步进行每2年一次的院士增选。既然没有权力,为什么人们千方百计想获得这个称号,难道仅仅是为一种荣誉吗?笔者认为,近年来院士崇拜的原因,就是院士这种荣誉称号与权力和利益紧密相连。 院士增选被学术界认为是严苛的选举,然而近年来校长、院长、所长等教育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乃至政府部门的官员、公司董事长,都成为竞争院士头衔的热门人物。有着太多光环的院士头衔,成了社会各界争相追捧的目标,俨然是一朝“黄袍加身”,便获终身成就。同时,院士还是各类科技项目立项、科研成果评奖上的“香饽饽”,成为各高校争抢、不惜巨资引进的特殊人才。一个人一旦成了院士,就会拥有声望和特权;而参与评选院士、引进院士,也成了一些省市和院校大肆宣扬的招牌和政绩工程。 所以,想要保障院士评选的“纯度”,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断开院士与权力、利益的纠缠。院士当选者应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领军人才,应是一心从事学术的人。在选举上,要改变归口初选部门与省市推荐候选人的方式,增加学术研究圈推选的分量,增加推选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监督,避免由政府部门说了算。 另一方面,“最高”学术称号是国家对某人在该专业中“取得过”的成就和“作出过”的贡献的肯定,并不意味着现在甚至将来仍然如此,“资深院士”制度的设立正是此意。此外,有关部门应将科技项目资源的分配与院士脱钩,在立项申请、鉴定评审时,不能因为院士身份而给予特殊的支持。总而言之,让院士选举回归学术本位,值得期待、欢迎。 饶毅受访谈院士落选:有人对我们回来感到不安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两年增选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8月17日一经公布,314位候选人锐减为145位,淘汰过半,但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出局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就是49岁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享誉海内外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回国就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而他在博客中最新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落选如此牵动人心是公众对科学公信力的质疑吗?院士又能否代表中国科学的最高境界?对此,饶毅接受了中央台记者车丽的独家专访。 饶毅发布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将近2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少有的现象。昨天(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 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 主持人 :这次中科院增选院士的第一轮评选,其实落榜的占到一半以上,可是您的落选却让很多网友和业界人士鸣不平,他们觉得很意外,作为当事人,您怎么看呢? 饶毅 :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虽然可能有需要改革的部分,但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跟行政权力是一个平衡。我不主张其他人表态不参选。行内,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里面的人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可能是学术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主持人 :在您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落选呢? 饶毅 :我觉得首当其冲,别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有一个人说是老院士反对我们,我觉得绝大多数老院士非常支持我们,反对我们的主要是比我年资低的人。我是78级大学生,我的实验室是1994年成立的。在生物(科学)里,1994年以后在中国(设立)实验室的这些人做院士比较多。 主持人 :我注意到您发博客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而您自己说这个博客3月就写好了,只是刚刚发出来,这是您真实的想法吗?为什么隔了将近半年您才发布呢? 饶毅 :我只写了这一个,并不是写了两个版本,一个当选的,一个不当选的。我已经猜到(落选)这个事情。我这个人我说什么就做什么,不希望跟别人搞黏黏糊糊的关系。有正常的关系,对工作好,对私人也好。 至于饶毅没有当选的原因,记者咨询了中科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评选都是院士们在做独立的评选,也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然而,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等等……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也才出现了种种尴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 主持人 :从1996年起,您的博客中介绍了许多个中国科学家的情况,在您看来 “院士”可以代表“科学”的最高境界吗? 饶毅 :中国科学界里,院士代表了很多不错的(科研人员)。有两个人可以得诺贝尔奖金,但在中国都不是院士,连提名都没有。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是过去一个世纪里,在重要现代科学研究里,做得非常突出的两个例子。有很多院士比他们的工作差得很远。 做科学一定要对科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有追求,而不是以当选什么为追求。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 主持人 :现在,科学界很多人在追求论文数量,学术头衔等等,可是2006年、2009年、2010年,您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有什么理由让您如此不同呢? 饶毅 :做研究的论文都是要发表的,但有时快有时慢。你不要着急,要先为你最重要、最好的工作努力。 主持人 :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提到目前中国科学界“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您认为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饶毅 :在中国科学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学没有兴趣。如果对科学(有兴趣),就很想听报告,很想看科学杂志。可是,在生命科学界,有相当好的国外的重要科学人物来作有趣的科学报告的时候,全国90%老师、教授、研究员不参加,参加的都是学生。这就说明这些老师一(对科学)没有兴趣。有些人很有趣,只有中国院士作学术报告,他才一定去听,露个脸希望人家认识他,下次给他投票。 主持人 :在未来的科学界,您打算怎样来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站在什么角度上以及您想做什么样的科学家呢? 饶毅 :科学家是要做出有意义、很有趣的工作。科学研究外界对我没有影响,北大对我很支持,国家对我们很支持。我自己的研究是做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有一些简单的就是怎么打架,为什么社交,为什么选择对象,我们都能在动物领域做实验。我们这方面可以提高,可以和学生一起把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现在做的很有趣。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期,前辈们就曾提出“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饶毅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个话题时饶有兴致,他说自己的科学理想是“做出有意义同时很有趣的工作”。 其实,只有一个充满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也才能使得科技工作不仅有意义同时有趣。 饶毅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6143from=space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2011-08-22 07:49:44 新京报 (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10822/16720198.html ) 北大院长谈落选中科院院士 称搞研究不如拉关系 (1) 2011-08-22 07:49:44 新京报 【 大 中 小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引发关注。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此后宣布不再参与院士评选。此事引起舆论关注。 昨日,饶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这次落选,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命科学界,都知道问题在哪里。 “ 有些人可能会说,落选是因为我多说话,有一点这个因素,但不是绝对的因素。 ” 饶毅说,首当其冲,是一些人对我们这一群人回来感到不安、不自在。 饶毅经常在媒体上发声,曝一些科学界的内幕。包括对科学界浮躁、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学术不端、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争议。针对这些问题,饶毅再次进行了阐述。他说,国内很多人对科学无兴趣,只是希望做科研而获得院士。 “ 应该让年轻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 ” 学术界高职称弊大于利 新京报:你发博客说, 8 月 17 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博客是早写好的吗? 饶毅:这个博客是我三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并不存在两个版本,我已经猜到 ( 落选 ) 这件事。 新京报:有人说,像你这样学术高水平的人都落选了,太诧异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院士? 饶毅:在生命科学界这 20 年的基本情况是,在国外做过博士后的,回国立即做正教授,或者更高级别。然后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一两篇论文,或是几篇发在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新京报:当院士与做科学有冲突吗?为什么? 饶毅:当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比较早就结束了。尽管不少人做院士后,资源增加、文章数量增多,但真正质量和高度有提高的极少。 新京报: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饶毅:在科学水平本来就不如国际先进的情况下,如果研究的活跃期比国外教授还短,那么中国科学就只能在中、低层面追赶。 新京报:你还说过,中国科学界比较浮躁,为什么? 饶毅:中国科学界浮躁的原因有很多,改变这一局面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中国职称普遍太高,原因是历史性的。上世纪 90 年代迄今,因为中国科研条件和个人待遇比较低,难以吸引国际的人才,所以只好以高职称作为补偿,这是一个不得已的措施。 高职称的现象,弊大于利。因为绝大多数机构不能开除人,如果没有晋升压力的话,一些人是否好好工作,单位无法对已聘任者提要求,而只能听其自然。 做好研究不如拉好关系 新京报: 2010 年 9 月 3 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你和施一公撰写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当时科技部长在答记者问时称, “ 他们深深地伤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感情。 ” 这篇文章为什么引起了这样的回应? 饶毅:文章里主要说,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 20% 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对中国的科研,没有起到应有的强大促进作用。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饶毅:每个申请研究经费的人心知肚明: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 新京报:要搞好关系? 饶毅: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的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相当比例的研究人员花费了过多精力去拉关系,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学问或是培养学生,有的干脆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力使用。 新京报:这个秘密你公开说出来了,其他人什么态度? 饶毅:中国大多数研究人员,常常嘲讽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经费分配体制。矛盾的是,绝大多数人却默默接受了这个体制。 !-- function openWithSelfMain(url,name,width,height,top,left,noscrollbars){ width2=(width=screen.width)?width:(screen.width*3/4); height2=(height=screen.height)?height:(screen.height*3/4); var options = "width=" + width2 + ",height=" + height2; if(top!="") options += ",top="+ top; if(left!="") options += ",left="+ left; options += "toolbar=no,location=no,directories=no,status=no,menubar=no,resizable=yes,copyhistory=no"; if(noscrollbars == null || noscrollbars == "" || noscrollbars == "0" || widthscreen.width || heightscreen.height){ options += ",scrollbars=yes"; }else{ options+= ",scrollbars=no"; } //alert(width+""+height); //return false; new_window = window.open(url, name, options); window.self.name = "main"; new_window.focus(); } //-- 新京报:据你所知,现在研究人员是怎么拉关系的? 饶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授,虽然条件比现在差,科学热情却高很多,骑自行车、搭公交车去听学术报告。 在中国生命科学界, 90% 以上的教授 90% 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现在,很多单位,不仅教授不听国际学术报告,甚至发出邀请的领导本人都不去听。 但有些人却为了当选院士的选票,而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中国科研文化出了问题? 饶毅: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是,在浪费经费资源、腐蚀学术精神、阻碍科研创新。 我们是发论文慢的活标本 新京报:在国内的学术圈中,你的论文数量并不多。 2006 年、 2009 年、 2010 年,你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是的。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 “ 慢 ” 的活标本。但是,我们实验室有多篇高质量论文,超出同期一般院士的论文。 新京报:怎么理解这个 “ 慢 ” 字? 饶毅:科学研究要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可以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做实验,积极从各方面推进研究。 目前,中国科学界发表论文比较求快。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学;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学才谈政策;也有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 新京报:我发现,你论文发表虽然慢,但对中国科学界各种问题的披露很快,经常在国内外的媒体上,看到你的尖锐文字。 饶毅: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这些文章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自然有科学交流的对象,无需在公众中谈。 新京报:那是不是要做个平衡, “ 科学研究 ” 追上 “ 博客 ” 的发表? 饶毅: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原因综合而不可能快。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作为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学术不端不能依靠自律 新京报:未入围院士评选只是个引子,这次人们更多聚焦于学术风气上? 饶毅: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重要问题。前面我也提到过。 新京报:你认为 “ 学术不端 ” 的根源是什么? 饶毅:科学研究已成为一个职业,人数很多,含有各种利益,仅靠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自我纠正,是不行的。 新京报:相关部门怎么监管的,现状是什么样呢? 饶毅:科技部设有诚信办公室,出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这不是常设机构,资源和责任不足以起到很大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纪检监督局已经开始工作,处理申请基金委经费过程出现的不端,但不处理经费申请以外的不端。 这两个国家机构起的作用,可能在公众中的影响尚小于方舟子个人网站。 新京报: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饶毅:需要全国性机构对学术不端进行严肃处理,以便减小损失。在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由科技部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这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他们应该要求国内任何需要申请经费的单位,制定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学术不端,教育部、社科院等也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 50 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 ( 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 ) 在 80 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 2011 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 2011 年 8 月 17 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 年 3 月 5 日写 2011 年 8 月 17 日添加日期 声音 翟中和:饶毅还有很多机会 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 10 次机会。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 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翟中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科院院士的选举两年一次,次数还是很多,按照饶毅的年龄,这次没有入围,还可以再等等,还有至少 10 次机会。 翟中和今年 81 岁,他于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加过二十多次对候选院士的投票。目前,已不再参与投票。 对于这次饶毅没有入围的原因,翟中和说, “ 很难说,但肯定是根据院士们的意见。 ” 初选候选院士,是由各个院士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物学部大约五六十个院士来投票,不是一二个人说了算的。他说,依据院士们的投票,票数比较多就通过,票数少的不通过,过程很复杂、很严格。 对于饶毅,翟中和也讲述了三点,第一,我认为,饶毅是个好同志,工作也努力,做学问也比较好的同志,有一些成绩。第二:饶毅写 “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是可以的,但我认为是可以更缓和一点。第三,饶毅回国后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评论一些人,个别文章评论得并不是很全面。 “ 因为他回国时间还是挺短的,对国内情况了解还不是很全面,评论一些问题要慎重。 ” 翟中和院士说,他提出的矛盾、问题,可能经过一段时间会解决。 何祚庥:关键看对中国贡献 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 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 昨日, 84 岁的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院士的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的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 何祚庥说,自己与饶毅私交不错,他落选后,自己已打了电话表示安慰。但至于饶毅为何出局,他更愿意从院士的选择标准上讲一讲。 “ 刚从国外回来不久,能对中国科学做多大贡献呢?关键在这一点。 ” 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他说,虽然这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入围初选候选院士, “ 但我相信,施一公最后一轮时,也不一定能当上 ( 院士 ) ,与饶毅一样的问题,回国多久?为中国做了多大贡献? ” 何祚庥院士介绍,以前有过太多这样的先例,本来在国内工作,出去后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不容易选上院士。 ” 不能拿国际上的科学制度来评价来看中国院士选举,对于科学水准的高低,世界是统一的;对中国科学贡献的大小,则是另一个尺度。 ” ■ 讲述 院士何祚庥点评院士待遇 为什么科学界对 “ 院士 ” 的头衔如此感兴趣?院士能够获得什么呢?对此,昨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 、院士一直在干活 院士是终身不退休的,非院士则要看贡献大小,来定是 60 岁还是延长到 65 、 70 岁才退休。 “ 选上院士是不退休的,工资照拿。我 84 岁,不如优秀的年轻人干的好,但人家工资加 10% ,我的也加 10% ,工资照加不误。 ” 何祚庥直言不讳地说,他现在所有的工资、奖金全部加起来,每月大约在 1.5 万左右。 不干活也给发工资?是不是不公平?何院士说,实际上,院士一直都是在干活,早上上班、下午也上班,虽然因为体弱多病,不见得天天 8 小时工作制。 而那些未选上院士的,到一定年龄只能拿退休金。根据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或是行政工作级别不同,退休金也不同。 2 、房子也需掏钱买 何祚庥现在住在 “ 院士楼 ” ,房子是 8 年前买的。他在解放前就参加工作,和夫人工龄加起来 90 多年。 关于住房,一般是单位 “ 分房 ” ,员工来购买,即便是院士也得排队,主要是按照年龄排队、参考家里人口多少,不能因为院士就排到别人前面,也不因为院士就长了 “ 工龄 ” 。 而作为院士,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买大一点的,其他人可能是 100 平米、 120 平米。何祚庥因为 “ 院士 ” ,当年买了 150 平米的房子。 按照买房的规定,一年工龄则可分 1.1-1.2 平米房子,当时,何院士的 150 平米房子中, 100 多平米是白得的,还有 40 多平米,则按照当时的房价补齐。 3 、不一定有话语权 很多人认为院士能够申请项目和大批资金。何祚庥说,这个完全是错的,特殊情况可能给点钱。 他说,选上院士后,科学威望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高,有时国家讨论重大问题会请去发表意见;说话的时候,可能听的人多一点。但至于说话的影响力而言,还不如方舟子,不见得是院士就有话语权。 同时,他也同意饶毅的 “ 成为院士后,做科学的精力大为减少 ” 的说法。他说,院士里流行的说法是 “ 多一个院士就少一个科学家 ” 。不仅是中国,在国外也是的。 所以,老院士就不愿意选年轻的当院士,成为院士后,别人会请你当校长、当院长、当市长,没有空做研究。 此外,何祚庥院士说,拉关系能拿到经费是存在的,不是拉院士的关系,院士并不当权。同时在中国是否提名诺贝尔奖,与是不是院士也无关。 王晓东专访:院士标准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话。”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8 月 22 日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在这次中科院院士增选中,生命科学领域应该当选的饶毅在第一轮就被刷掉,暴露出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投票院士是非不明。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不能正本清源,长此以往,不仅将使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迷失方向、想回国效力的海外科学家望而却步,也会使院士这个团体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和科学贡献,明显高于同领域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 在王晓东看来,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仅远在同领域的第二轮候选人之上,也高于部分院士。王晓东和饶毅同在 1985 年到美国留学,学的都是生命科学。“我从 1990 年代初期开始关注饶毅,之后一直保持密切的工作交往,对他的为人治学非常了解。”据他介绍,在美国留学、工作期间,饶毅分别在《科学》、《自然》、《细胞》这三大杂志上发表论文 10 篇,对神经发育分子机理研究上做出了突破性贡献,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从 2004 年起,饶毅被聘为任西北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7 年全职回国后,饶毅把研究方向从神经发育分子机制转到社会行为的神经机理分析。“一般科学家成名之后很少转型,因为这不仅需要几年的过渡期,而且失败的风险很大。在国内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如果几年不出一篇论文,定力不好的人要疯掉的,饶毅则敢于冒这个险。”王晓东说,“他开创的这个研究领域,试图从分子和神经通路的机理上,解释包括同姓恋、暴力倾向、母子关系等在内的社会行为。无论从科学研究还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看,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饶毅已经成功转型。”据王晓东介绍,除了 2007 年、 2008 年分别在《发育生物学》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今年上半年饶毅还在《自然》和《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前者发现无羟色胺对老鼠的同姓恋倾向有决定性作用,这对揭开同姓恋的生理基础非常有启发;后者则发现群养动物打架少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其中,群养动物的论文发表后,《自然综述神经科学》立即做了长篇介绍,《细胞》作为亮点予以推介。“转型成功后,饶毅今后还会有很多有趣的新发现,会发表很多有价值的科学论文。” 此外, 2005 年饶毅就作为通讯作者,指导他在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学生,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此前 25 年,我国学者从未在该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王晓东说,饶毅在国内的原始高水平论文有 5 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当选院士都绰绰有余。 有论者认为:这次评的是中国院士,而饶毅的更多学术论文是在美国发表的。“这种说法非常荒唐,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王晓东说,科学无国界,评院士应该是依据一个人整体的学术水平,国外、国内的研究成果都是有内在连续性的,怎么可能机械地割裂开来?“此前当选的许多院士,包括这次的多位候选人,其学术成果很多也是在国外完成的,为什么他们参评时不分国外、国内,到了饶毅就区别对待了呢?” “饶毅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自己的学术研究上。”王晓东说,从 1996 年起,饶毅就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兼职研究员,并经常回国,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分别在 1999 年、 2002 年、 2004 年,协助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其中和北生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新生力量,饶毅功不可没。” “扪心自问,在入围第二轮的生命科学领域候选人中,饶毅的学术水平和对中国科学的贡献,怎么能说不突出?” 饶毅敢讲真话的品格,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良知。这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 “从个人操守来讲,饶毅也是没问题的。”王晓东说,“我最佩服的,是他不仅是获得国际认可的科学家,更是富有良知、敢说真话的学者。而敢于揭示问题不回避问题、敢讲真话,恰恰是当前我国科学界最缺乏、最可贵的。”针对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些全局性、根本性问题,饶毅曾多次发表文章,进行揭露和批评,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和院士。“回过头来看,饶毅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2004 年,饶毅就和邹承鲁、鲁白,联名在《自然》增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应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解决科技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去年 9 月,他和施一公在《科学》上发表了《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批评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饶毅等人的大声疾呼,引起有关领导对科技体制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下决心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王晓东说,这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长期发展而言,功德无量。 许多科学家为了能顺利当选院士,在院士增选期间三缄其口,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饶毅则完全无视这些潜规则,即便在成为第一轮候选人之后,仍然我行我素。 针对近年来国内的妖魔化转基因现象,今年 7 月中旬,他连续在人民日报刊发两篇文章《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转基因是现代科技的必然新知》,为我国的转基因研究与应用鼓与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 就在第二轮院士候选名单公布的前两天,也就是 8 月 15 日 ,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一文,指出:在国际大学晋升副教授的时期,在中国就可以做院士。而在中国做了院士以后,各种事情就多起来,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结束比较早,并呼吁尽快进行改革。 “饶毅揭示的这些问题、批评的这些现象,均关乎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大局,需要业内人士站出来说话。”王晓东说,如果科学家都尊奉‘沉默是金’的庸人哲学,只顾“闷声发大财”,这些问题将难有解决之日。“饶毅是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信念和勇气,一心为公、仗义执言,真正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良知。” 必须以学术为唯一标准,院士投票应摒弃个人好恶 “院士既然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其评选必定具有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王晓东说,因此,院士的标准必须是清晰的,那就是必须以学术为唯一标准。 “无论是从学术水平、学术道德还是对国家的科学贡献来讲,饶毅都远远超出此次进入第二轮的同学科候选人。因此,他落选的原因,绝不是像某资深院士所说解释的那样,是水平接近的两位候选人‘撞车’了。”王晓东说。 “水平低的人选上了,水平高的人反而落选—这说明院士评选的标准不清,成了可以随意由人打扮的小女孩。”王晓东说,这样的后果将非常可怕:国内的年轻科研人员将迷失奋斗的方向,无所适从;想回国致力学术研究的海外学子会望而却步。 有许多分析者指出,饶毅落选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因为他“乱说话”得罪了人。“如果是这样,后果同样很严重。”王晓东说,我国的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本来就很稀缺,多数人为明哲保身选择了沉默。“如果饶毅是因为敢讲真话而落选,所传递出的信号非常危险:如果你想当院士,那就乖乖地听我的,不要‘乱讲话’。长此以往,中国的科学界将成为万马齐喑的沉默王国。这种局面无论对科学研究本身还是科技事业的大局,都将是一场灾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2003 年的非典,当时就因为一个院士说 SARS 是衣原体、不是病毒,搞得其他人都不敢质疑,即使 301 医院已经发现 SARS 是病毒!就因为大家不敢质疑权威、集体沉默,耽误了多少时间,浪费了多少资源,损害了多少人的健康?!” 有媒体刊发文章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对院士的评选标准和增选程序都做了严格规定,标准是清楚的,程序是合理的;这次增选的第二轮候选名单,也是院士无记名投票的结果,不应质疑。 “这说明有些院士没有按照规定投票,结果会更糟。”王晓东说,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投票院士,对饶毅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和对国家科学的贡献,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况下依然投反对票,只能说他们掺杂了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王晓东说,如果院士不能以纯粹的学术标准对候选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那么院士这个群体就会像我国的男足一样,丧失社会公信力。 “饶毅落选院士不仅在国内引发强烈反映,也在海外华人科学界引发广泛关注。”王晓东说,“据我了解,华人科学界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鲜有不感到震惊和疑惑的。” “作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份子,我郑重呼吁两点:一、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标准,必须清晰明确,以学术为唯一标准;二、院士必须坚持学术这个唯一标准,在投票时抛弃个人好恶和私心杂念。” 王晓东向记者表示,“院士评选是一个风向标,饶毅落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将遗害无穷。” ........... 希望,该事件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样的话,落选可能比当选本身的意义更大.他说的是:将不再成为侯选人.这表明还是有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可能,如果院士产生的办法略作调整的话.试想,如果中国有人(不是院士的)能直取诺贝尔,那么应该建立一种将此人直接提入院士行列的机制.如果得了诺奖都不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有点闹笑话了.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4301 次阅读|7 个评论
Another Op-Ed piece by Thomas Friedman
热度 3 何毓琦 2011-8-15 23:17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This is a short article well worth reading. I don't think this article will be blocked in China since it only has complimentary and not offensive things to say about China. Nor was the content about China but about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world at large http://www.nytimes.com/2011/08/14/opinion/sunday/Friedman-a-theory-of-everyting-sort-of.html?_r=1ref=columnist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3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热度 6 wxbphd 2011-8-7 17:13
谁知道这是什么花
4246 次阅读|7 个评论
Cover-Up Is Often Worse Than the Crime
热度 10 何毓琦 2011-7-15 22:55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 栏 first. Thisis a famous saying in American politics. Historical incidents starting with the“Nixon Watergate” in 1973 to the mostrecent “Congressman Wiener” incident in 2011 amply illustrate the folly and heavypenalties of lying about and attempts to cover up indiscretions and misdeed inpolitics. Oneof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hinese scholarly misconduct seems to be also ofChinese family culture origin. When a misdeed by a scholar is uncovered, thefirst reaction of the institution to which the accused scholar belongs is to considerthis as bringing shame to the organization. Thus, in China in the spirit of notwashing your family dirty laundry in public, the institution tends to protectthe individual by attempting to white wash or cover up the misconduct. Because ofthis relative lack of punishment for misconduct, further incentive, beyondfinancial ones, is provided to induce mis-behavior. In contrast, in the West,misconduct of a scholar is a personal affair. The duty of the organization isto investigate the event and if true dismiss or heavily punish the scholar.There is no stigma attached to the institution. Cover up is not in the academicculture. Thus,it is a welcomed sign to read the new blog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5099do=blogid=464927page=2 about “ 燕山大学解聘付炜教授职务”. It appears that lessons aregradually being learne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484 次阅读|20 个评论
反对科学网编辑部关闭尉吉勇博客之举
热度 11 王汉森 2011-6-1 11:58
笔者刚才留意到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公告,说是按科学网相关管理规定,尉吉勇因未在编辑部提醒时限内删除涉及个人学术理论的博文,博客被关闭了。短短的一则公告,虽说算不上令人发指,却足以使人震惊。 科学网编辑部难道仅凭发表了涉及个人学术理论的博文,就可以随意关闭人家的博客?! 既然博文涉及的是学术理论,就应该得到公平发表的机会。至于学术理论的对与错,要靠有关专家和读者来评判,要靠实践来检验,不应该任由科学网编辑部来裁决。 我想,科学网编辑部关闭了尉吉勇博客,其用意在于维护科学网博客的和谐。但是你们不要忘了,科学网需要的是不同声音的共鸣与和谐,而不需要“被和谐”。 另外,我隐约感觉到,关闭尉吉勇博客可能不会是科学网编辑部的集体决定。相比而言,我更希望此举是编辑部的个别人在一时激情之下的偶然冲动。
个人分类: 杂感荟萃|5958 次阅读|8 个评论
The 1990 Institute of Silicon Valley
热度 2 何毓琦 2011-5-31 03:30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At my age, the most frequent social events for me are attendances at retirement parties and memorial/funeral services. For the past ten days I was at two coasts of the US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for both type of events. But here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retirement parties of two old friends from the above named institute.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 high tech start up in the Silicon Valley. But I doubt too many people have heard of nonprofit start up there. In 1990, the US-China relation was at it's low point. Two far sighted and well known Chinese Americans, C.B. Sung ( http://www.cctv.com/program/upclose/20070108/104379_1.shtml see CCTV interview about the man who has a sixth sense about China) and Hang Sheng Cheng (VP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founded the 1990 Institute with the idea of positive engagement and help to improve US-China relationships. The Institute played key roles in the macro economic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ee explanation below) during the 1990 decade. As Chinese economy blossomed and matured, the Institute gradually morphed her role into more microeconomic and humanistic tasks for the 21st century. Another co-founder and director and my old friend, William (Billy) M.S. Lee, together with his wife, Lucille initiated projects such as Children's art, student exchanges, and micro finance loans ( http://1990institute.org/microfinance/intro ) which now occupy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Institute. Both Sung and Lee are my oldest friends in the US. I first met them in 1950. Sung is like a big brother who guided and advised me during the crucial formative years of my youth. Lee is the first Chinese friend I made in the US and our friendship stretches ov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63414 ) . Both of them are retiring from their duties at the 1990 Institute after almost a gener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The 21st Annual Institute Dinner on May 25 th honors both C.B. Sung and Billy Lee as they retire from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co-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respectively. The acceptance speech by Billy Lee on behalf of the honorees says and explains more and far better about what the Institute did and does than I can. This is reproduces with permission from Billy below: BILLY’S TALK AT THE 1990 INSTITUTE’S ANNUAL DINNER May 25, 2011 Hang Sheng and C.B. asked me to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and gratitude for honoring them this evening. I too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We want to extend our best wishes to those who will continue the Mission and Spirit of The 1990 Institute, and we wish to thank all the Past and Present 1990 Board Members, the Institute’s Honorable Co-Chairs, Volunteers, Friends, and Supporters who have helped u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o do what we loved to do the past 20 years. I personally have learned so much from everyone but particularly from CB, Hang Sheng, and Roz Koo. Tonight, however, I especially wish to thank CB and Hang Sheng - my 2 Big Brothers and Mentors at The 1990 Institute. Almost 65 years ago, when I was leaving China for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my father gave me his parting advice: DiDi, now you will be on your own. Behave well and stay close to people who are Good and people who want to do Good. Also, follow those who are bright and preferably who are much smarter than you. Yes, I have followed my Dad’s advice. You see, I married Lucille who is a good person, and who is - as many of you know - much much smarter than I. Yes, I also joined The 1990 Institute, because I trusted CB and I was impressed by HangSheng’s warmth and sincerity. I regarded them as Good people who clearly wanted to do Good, and they were unquestionably many times more capable and accomplished than I. Tonight, I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them personally. Hang Sheng ! I like to share with you what I heard at Stanford University’s Lecture Series last year – titled “ SIX DECADES OF THE PRC from 1950 to 2010 “.Prof. Barry Naughton, a renowned scholar on Chinese Economy and Chai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UCSD covered the Decade 1990 to 2000. He emphatically pointed out that the 1990 Decade was indeed 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Fiscal Reform which brought about the country’s impressive development of today. He particularly pointed out that Premier Zhu Rongji China’s Economic Tsar based much of his economic policies on the new knowledge brought back to China by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scholars who had spent time and did in-depth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Hang Sheng, I think Prof. Naughton was indeed referring to the impact and contribution made by you and The 1990 Institute at that critical period. As V.P.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you were instrumental in placing the very first group of bright Chinese Research Scholars who came to the U.S. to learn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System at various key institutions, and you came up with this visionary concept to pair up the brightest of the bright young PRC Economists with selected U.S. Experts to do Joint Research o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That in fact gave birth to our 1990 Institute . You, My Good Friend, truly deserve tremendous accolade ! CB ! You have been my Big Brother since my college days. You have always given me encouragement, fresh ideas, critical comments, and often very inspirational words. I still remember vividly one lunch gathering we had, and I was babbling about The 1990 Institute’s Children, Art, and Environment Projects and about Xin Xin Jiao the Heart to Heart Bridging of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You quietly wrote 8 Chinese characters on a slip of paper and showed them to me. Xin Xin Tse Whor, Ker Yee Liao Yuan . It was a metaphor saying: Little Sparks of Fire Can Inflame a Vast Terrain . I think, CB, you have been someone who can spot potential Sparks while others may not. You can visualize the Vast Terrain not imaginable to most other people. You can analyze what fuels are necessary to induce, maintain and expand the flame. You would most surely check the weather and the wind, and make sure that the blaze is carefully managed and directed. Most importantly, however, you would first start by asking Why ! Why this action, effort, time, and involvement ? What is the Good in Purpose ? Then you would want to know the potential impact and result. You always aim for maximum value and benefit. I have carefully observed and analyzed how you led The 1990 Institute. To me, you were an admirable Orchestrator and a really smart Optimizer! I learned a lot from you, Dear Bro. I thank you and love you ! Again, Good Friends and Supporters of The 1990 Institute, on behalf on C.B., Hang Sheng and myself,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 this evening ! (I note here that Billy is far too modest about his own role in the speech here. But reader should go to the 1990 website to see the details of the micro-economic and humanistic work he did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Note added 8/13/2012. The 1990 Insitute website today featured several articles about US-China relations well worth readin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65-449810.html , http://www.1990institute.or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4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Seven Interview Questions That Kill Careers
热度 1 何毓琦 2011-5-19 22:14
(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ttp://www.fins.com/Finance/Articles/SB130313870461006621/What-Not-to-Say-in-a-Job-Interview?Type=4reflink=djm_emailfinshouse_may1911_wsjfr What Not to Say in a Job Interview By Kelly Eggers It's not all that difficult to completely blow a job interview . Showing up late, wearing inappropriate clothing and answering your cell phone are a few good ways to kill your chances. But sticking your foot in your mouth will do the job as well. Many hiring managers say that on occasion, candidates that seem perfect at first get crossed off the list by saying something senseless when asked a routine interview question. Here are a few responses to some of thos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at will be sure to kill the conversation and send you straight out the door. 1: So, tell me a little about yourself. If your answer begins with anything remotely related to your place of birth, experiences in grade school, or your bad relationship with your parents, you can pretty much consider the interview over. And remember, this is often the first question you'll face. It's hard to know what exactly an interviewer is looking for you to say to this question, but it's safe to assume they want you to give a bit of background on your professional history. "Ask them where they'd like you to begin," says Carolyn Thompson, an executive recruiter and author of 10 Steps to Finding the Perfect Job . Are they looking for your entir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r just your most recent work experience? "It gives you a point to work forward or backward from," Thompson explains. 2: Why do you want to leave your current job? First and foremost, you should actually want to leave your job if you're going on interviews. If you meet that qualification, you shouldn't say you are just looking for a change and you definitely shouldn't badmouth your employer. "It's ok to bring up a problem with your current employer," says J. Patrick Gorman, co-founder of the iFind group, an executive recruiter based in New York, "but you have to show how you attempted to solve it so you don't sound like a whiner." Rita Boyle, a senior executive search consultant with New Jersey-based Cornerstone Search Group, suggests explaining how the change is the next logical step for your career path. "Explain why you're running to their company instead of why you're running away from your current one," Boyle says Other no-nos? Noting that you want to leave your company (or join a new one) because of anything relating to location, pay, or benefits. 3. What are your bigg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e worst wa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s without the slightest pinch of modesty. "'Weaknesses? I don't have any weaknesses,' is the worst thing possible to say," says Gorman. A less-obvious-but-still-awful answer? Identifying a weakness, but not explaining how you got through it, he says. It'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your downfalls, but explain how you've been able to work around them as well. When it comes to discussing strengths, don't give yourself an endlessly glowing review -- but don't go with a one-size-fits-all answer, either. Mark Herschberg, a career skills professor at the Levin Institute in New York City, says almost every candidate trots out a platitude about being smart or hard-working. "In those cases, I respond, '95% of the candidates gave me that same answer, can you tell me anything that distinguishes you from them?'" he says. 4. How would your current or former colleagues describe you? This is not an opportunity to simply re-frame your strengths.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how you and everyone you work with would describe you," says Thompson. You should also steer clear of responses like "the only employee who did things right," or "a great guy to hang out with after work," says Lynne Sarikas, director of the MBA career center a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ink about what people at each level of the workforce look to you for, says Thompson. Your subordinates, for example, might say you're fair, and are always looking to pass along useful 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to gain experience. 5. What is your goal for the short term? Never imply that you'll be leaving in short order to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go back to school, or that you see yourself in the interviewer's job. Another gaffe? Not knowing what your interviewer means by "short term." You might define short-term as the next six months, and your interviewer might be thinking in terms of the next 18 to 24 months, so it'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timeframe upfront. "A lot of people think 'I know what my short-term goal is,' but if you don't know their definition of 'short term,' your answer may or may not be appropriate," says Thompson. 6. Are there certain tasks or types of people you don't like? This is a particularly loaded question, according to Steven Raz, co-founder of Cornerstone Search Group, so make sure to tread carefully. Steer clear of any answer that is abrasive to authority figures, he counsels. At the same time, Bruce Hurwitz of Hurwitz Strategic Staffing, a New York City executive recruiting firm, advises not to feign a universally agreeable demeanor. Be honest here, and note the things you tend to avoid -- whether it's people who are overly chatty, or jobs that require endless data input -- as long as the tasks or personalities aren't going to be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role. 7.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If there's a question that's a guaranteed game-changer, it's this one. Coming up blank is a good way to show that you aren't thoughtful or interested in the job, says Raz. And not just any questions in return are appropriate. No-nos include asking about compensation for the job, what the company does, if you can work from home, how much vacation time you'll get, or if the drug and background testing are really mandatory. Ask queries that will help "match up your skills, experiences and accomplishments with what they're looking for," says Raz. Instead of fumbling in the final minutes of the interview, be prepared with a few great questions that show you're interested in both the company and the job.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热度 7 何毓琦 2011-5-8 23:03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From a reader’s comment and my response : “One of your students mentioned "making decisions in the midst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s learned from you. May I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on this topic? It is one of the constant challenges faced by every scientist trying to push the boundary of human knowledge. I'd love to hear your thoughts/experiences in this regard. Thx ”. 博主回复 (2011-5-7 21:30) : Thank you. Let me think about this This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and a vexing problem faced by all of us. Let me first give some background. 1. Student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OR) all know the existence of a topic within OR called “Decision Analysis (DA) ”. I have also touched on the subject in one of my blog articles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16273 which incidentally is well worth re-reading (re-reading it myself three years later, I’d not change a word nor think I can do better). 2. “Decision Analysis (DA)”, however, suffers several drawbacks when applying to real world problems. a. Most real problems are so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that render the methodology of DA impractical or infeasible. b. DA only deals with “one shot” decision making, i.e., you decide once and there are no recourse or second chances c. DA requires the decision maker to amalgamate all consequences of the decision into one measurement in the units of “utility” (e.g., money). Utility Theory can be questioned theoretically regarding its assumption (see next point), and practically in terms our ability to assess utility. d. If one believes in Utility theory, then, it requires the decision maker to choose the decision that maximize the expected utility. But we know human beings do not always derive comfort from expected (or average) basis. Recall my frequent analogy of immersing one foot in boiling water and the other in ice in previous blog articles. 3. Regarding criticism point 2b above, there is actually a sub-branch of DA called “Sequential Decision Analysis”. This endeavor expands the decision possibilities from “yes”, “no” to include “wait and see or no decision”. The point here is that by wait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it may make the correct decision easier to ascertain. The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 (SPRT)” in statistics is one specific example. However, this extension only takes care of acquiring possible new information. Other issues such as feedback, second chance, and changing environment are not addressed. 4. Consequently, when it comes to making decisions in complex real world problems, decision theory at best is only of qualitative use in help us avoiding emotion or rash actions. Under this background, what did I tell my student and myself about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incomplete or uncertain information? Here knowledge of control theory comes in. In my article on optimal contro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09522 Four prominent features of control theory were pointed out, namely, FEEDBACK, DYNAMICS, UNCERTAINTY, and EXTENSION to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For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each of these comes into play. By “feedback” we learn from mistakes. In life, second chances are plentiful and there are always a series of related decisions in which midcourse corrections are possible. By “dynamics” we mean things and environment including goals do change. These will induce changes in decisions that we subsequently make. Very seldom it is a “one shot” affair Finally “uncertainty,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are generalizations of the sequential decision analysis approach mentioned in point 3 above. My other articles about "recipe for life"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8186 in general terms, and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76944 in a specific but important situation illustrated how they are relevant in my own decision making in life. Of course, a precise formula for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for real world problems does not exist. The above are still guidelines and are what makes life interesting and let me earn a living among other things. Lastly, consulting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How to do Research" and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ill also be helpfu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