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说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别‘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热度 34 lin602 2015-7-19 00:13
不少校长及著名学者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在媒体及科学网上有所报道,说实话,我一般是不看的。 你问我为什么,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觉得许多讲话就象‘空中楼阁’!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当初的精英了,宋美龄时代的国外留学,民国时期的大学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都是乱石中的美玉,本来他们的家境就非常好,否则他们怎么能够上大学与出国呢,加上是稀罕之物,从来不用愁生活。刚解放,小学生的文化就可以做小学教师了。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考上大学,全国二十多万大学生,而且是十年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就意味着是国家干部,国家包分配,房子不可以买卖,分配制,大学生当时当然是比普通人要‘好一些’吧。 想当年,我们也年轻过,热血沸腾过,胸怀大志,国家前途,我等有责。 三十年过去,世界发生了大的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变得不好进行比较。因为已经无可比性了。 现在一年毕业近七百万大学生,许多大学生毕业要面临找工作,失业,甚至啃老,工作后要面对如此高的房价,即使租房,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买了房子,要考虑月供,结婚生子,还要涉及到孩子要父母带,涉及到找幼儿园,选择小学中学,即使考大学,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在国内还要考虑在什么学校,孩子结婚有能力还行,没有能力还要考虑孩子买房子的第一笔钱。 更为残酷的是,官二代与富二代及这社会上的许多奇特现象,用铁的事实教育着年轻人,事实不是想象的那样。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精致的利己主义的风气在漫延!埋头苦干的人到头来发现,他们已经落后许多,他们的许多应该得到的利益已经被他人悄悄拿走。 说实话,现在还有多少人信慷慨激扬的文字呢? 生存是第一位的,这是非常骨感的现实!所以大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是自然的,我毫不奇怪。 但是,有一个现象我不能接受,许多大学教授及企业高管,生活无忧,吃穿不愁,可是,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这是民族的悲哀。 很乱,可能词不达意。
6806 次阅读|49 个评论
中国需要的不是无聊的‘说教’
热度 20 lin602 2014-9-19 07:19
经常看到或听到开这样会那样的会,许多会其实没有实质内容。 让普通百姓去听‘廉政’,普通百姓能贪吗?让教授专门参加学习班,听‘如何做科研’的讲座,‘不去得请假,要记笔记,上课要遵守纪律,最后要写多少字的心得体会’,都当教授了,还得必须去听如何做科研,你说这算什么事,而且是组织部办的班。 一边开会宣传要‘宁静致远’,要静下心来做科研,为国家科技做贡献,一边许多官员手揽项目,经费无数,有意无意地造起一股‘鼓足干劲争个官位’的热潮。 中国的学者甚至学生们已经麻木了,会议上许多内容都是说教,实质性的内容是不上会的,会上都是空洞的说辞,响亮的口号。就差主席台上就坐的人打瞌睡了。 许多事情是不需要讲的,只要做就行了。只要学校或社会一步一步去做好,这些会根本不要开。 有位我尊敬的领导对我这样说的:许多党政部门不做这些事,他们如何写自己的政绩报告呢? 唉,他们要政绩,可苦了普通人。 不要对号入座,这是中国高校最最普遍的现象。 吴良镛院士报告,其实本质上是不需要的,只要学术界运行得好,教授们都做得好,研究生们不就自然被‘导’好了嘛。
3460 次阅读|22 个评论
自我胡言(2):老师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热度 28 wangdh 2014-8-30 16:29
自我胡言( 2 ):老师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王德华) 参加会议见到高校的教授朋友们,忍不住对朋友们说:教授们都会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总是希望学生们听自己的,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按照自己的说法做,心里就不悦,或者给点颜色看。我说这个理念是错的,研究生导师也一样。 我的观点是,对于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成年人(包括父母)有责任告诉他们哪是对的,哪是错的。有些原则性问题,是不需要讨论对错的,甚至可以进行强制。这也是教育的重要性,少年儿童,需要正面教育,需要启发教育,需要培养是非观念,培养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没有达到一定能力之前,成年人是有责任告诉他们应该走那条路,告诉他们哪里是泥潭和深渊。 对于成年人,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具备了承担责任的能力,所以就没有权力进行强制。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是非观。他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我们经常担心那样会出问题,实际上社会上有社会上的原则,有法律、规矩等社会约束。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他人必须接受自己的观点,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图做事。成年人,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 我感受很深的一个方面是,成年人的是非观,文化理念,处世原则,有些是根深蒂固,想改变是非常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多年的研究生教育,使我深切感受到,要对已经成年的研究生思想意识上进行一些改变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很多时候,自己会走入困境。怎么做好呢?不能靠说教,不能靠自觉,只能靠规矩来约束。每个行业都有行规,每个部门都有规范,年轻学生们早一点树立规矩意识,应该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网络时代,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大学生、研究生因为某些事情不满而在网络上谩骂自己的导师。开始的时候,我作为一名导师,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也是很不喜欢,尤其看到一些学生明显是误解了导师的指导的时候,也想为他的导师申辩几句,也想对研究生责备几句。渐渐地,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大声斥责,谩骂也是他们的权力。不管对错,成年人是有责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对人造成了伤害,要敢于担当。如果属于诽谤,触及了法律,就不是想不想负责的问题了。 人生是有规则的。社会有共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如同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要参与游戏,就必须按规则出牌,要有愿赌服输的心理。如果发现游戏规则不完善,可以逐渐改善,但按规则进行游戏是必须的。踏进了庙堂,就得按照庙里的规矩行礼。不愿受这个约束,也有权力退出,这是自由。但必须清楚,没有规矩的庙堂是没有的,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法进行的。规则,规矩,原则,是根本。否则就会有“凭什么我要按照你们说的做?你们算老几啊?”这样的诘问。 赞美教育 在饭馆里吃饭,经常会遇到服务员不小心把盘子打碎在地的场面,服务员一副窘态,显然是心怀忐忑、六神无主。我们经常见到的场面是,经理或领班一脸不高兴,或者对其数落指责。联想到自己做父母的经历,孩子小的时候,对于其所做的一些淘气的事情,惹是生非的事情,往往是忍不住厉声呵斥,甚者进行肢体打骂。事情都过去了,孩子长大了,有些该反思的,父母也还是要反思的。我们都知道赞美教育。赞美,欣赏,是需要一定境界的。如果作为一个做人处世的原则之一,定是有好处的。我们都希望别人赞美和欣赏,我们也应该学会对他人的赞美和欣赏。去年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参会,跟朋友同事去一个意大利餐厅就餐,在二楼,楼梯很陡。我们每人要了一杯啤酒。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孩。一会儿女孩小心翼翼地用盘子端着盛满啤酒的细高细高的啤酒杯,沿着陡峭的楼梯走上楼来。走到我们餐桌旁边的一张桌子处,慢慢把摆满酒杯的盘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给我们每个人分配各自点的啤酒种类。没有想到,就在盘子放在桌子上的一刹那,眼看着细高的啤酒杯在倾斜。随着一声巨大的“哐啷”声,我们几个人的啤酒全部洒在了地板上,有些酒杯被摔碎了。女孩一下子慌神了,连连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同伴们在楼下听到了响声,赶紧跑上楼来,有拿拖把的,有拿纸张的,不一会功夫就把现场帮着收拾干净了。女孩又说了“对不起”,就下楼去取新啤酒了。一会儿女孩又端上来新的啤酒,这次自然更加小心。这时老板上来了,他也是先说“对不起”,然后说“这个女孩(名字忘了)昨天刚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太激动了,所以激动得没有把酒杯端稳,很抱歉。给你们换了新的啤酒,希望你们好好享受。”看得出来,女孩在我们的祝贺声中没有那么紧张了。我当时对老板的一番话很是感慨,他没有一点指责,没有一点不悦,微笑着跟我们打着招呼,微笑着用幽默的方式为打工的女孩解围。赞美,欣赏,宽容,对人们的生活太重要了,很多时候就是消除紧张和误会的润滑剂。 赞美什么?欣赏什么?自然是真、善、美。
个人分类: 自我胡言|10438 次阅读|43 个评论
“说教”教育的彻底破产
Bobby 2010-8-16 07:59
. 博士比民工事件(如果能称得上是事件的话)至少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说教教育的彻底破产。 别净整些虚的,来点实在的。 妄图用说教的方式来让博士生安贫乐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你见过那个单位引进千人教授或领军人才时,会用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来说教的?以 河南农业大学为了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为例,出的价码是: ( 1 )聘任期内,除享受学校正常工资待遇外,每年给予生活补贴 100 万元。( 2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 1000 万元。( 3 )组建以领军人物为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并配备助手。( 4 )提供满足科研团队要求的实验平台与基地。( 5 )提供 260 平方米 左右住房一套,连续工作满 10 年,产权归个人。( 6 )其它条件面议。 人是逼出来的,不是教育出来的。 咱虽然是干教育的,但越来越对现在过时的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表示怀疑。 商品经济,人才的价值,就是你给的身份和出的价码。 更何况,现在的学生比导师还成熟,还具有市场眼光(我听说不少研究生在房价大涨期间炒房发了财的)。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042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